作文一:《高氏研究》1800字
高氏研究(枣庄北安阳高氏)从村名村史看枣庄各地高姓迁徙时间
(2011-05-27 13:14:14)
转载?
明朝初年的山西洪洞大移民,对北方各地的乡土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影响。直至今日,北方农村的老百姓追根溯源,几乎众口一词都来自山西洪洞大槐树下或老鸹窝、喜鹊窝,即俗谚所谓“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笔者小时候经常听村中老人讲祖先来自山西,但不是大槐树、老鸹窝或喜鹊窝,而是燕雀窝(土语“燕乔子窝”)。洪洞大移民,确有其事,正史、野史和各地碑铭、诸姓家谱都有记载。洪洞大移民传说流传范围甚广,以致很多原本并非洪洞移民的人也自称属于洪洞移民。相对于有长江天堑守护、比较安定的南方,北方各地特别是华北平原、江淮平原,战乱频繁,饥荒多发,老百姓迁徙或被迁徙的次数也比较频繁。迁徙几次之后,往往就忘记了祖先的籍贯和源头。当许多姓氏都弄不清楚祖先渊源的时候,洪洞大移民的传说帮了他们的忙。于是,人云亦云,山西洪洞就成了北方农村各姓的祖居地,很多人误认自己是洪洞移民后代。
笔者对枣庄市山亭区部分村庄的建村史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无论是明朝初期洪武年间建村,还是明朝后期万历、天启、崇祯年间建村,甚至清朝康熙、乾隆、嘉庆年间建村,百姓都说祖先来自山西。例如,山亭镇东鲁村、西鲁村于明初洪武二年建村,格上村于明末崇祯十三年建村,南洼村于清朝康熙十三年建村,库山头村于乾隆二年建村,柱子山村于嘉庆十三年建村,但是这些村落的大姓均宣称祖先从山西(有洪洞、太原两说)迁入当地。明初建村说祖先迁自山西还有可能,但是明末以及清朝建村也说祖先迁自山西明显就是附会了。个中原因,应该是这些家族迁徙次数频繁,找不清楚祖先渊源,只好人云亦云,附会为洪洞移民后代了。笔者老家山亭镇南庄村的高长城老人发动族人续家谱,结论也是洪武七年祖先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迁居滕县东部的艾湖村,后来又迁居东鲁村、西鲁村,明末在东鲁村南三华里建村,于是称“南庄”。笔者问高长城老人祖先来自山西洪洞,有何依据。他说,各村各姓都这么说。换言之,是人云亦云。笔者考证枣庄高姓历史,发现1962年峄县、滕县高氏联宗续谱,修谱人曾经到东鲁祖坟考察祖碑,发现了一块写着“祖居土城,由峄迁滕,长支南沙河,四支东鲁”的阴碑。那么,东鲁高氏、南沙河高氏都是从峄县土城(安阳故城,即今枣庄市薛城区北安阳村)迁来的。而北安阳高氏家谱则说祖先是世居当地,并非山西移民。其实,从北安阳迁居枣庄渴口、山亭东鲁、滕州南沙河、邳县果满山的四支高氏都说祖先来自山西。孰是孰非,只能以源远流长来判断了,即谁的建村史久、谁的家谱早来判断,但也要去伪存真,去除那些明显不符合历史事实和逻辑的假语村言。
北安阳村北有安阳故城,据考证是西汉新阳侯刘永封地,且故城遗址曾经出土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钱币楚鼻。因此北安阳高氏宣称是周朝建村,汉朝灭亡后高姓入居当地。这明显是为了衔接新阳侯国历史而臆造的村史。北安阳高氏祖坟碑铭注明祖先是“渤海郡”人、属于渤海高氏,而渤海高氏西晋末年才形成望族,
永嘉年间北迁渔阳、辽东,北朝时期再迁居山西一带,不可能在汉朝灭亡后就迁入北安阳。如果北安阳确是周朝建村,那这个“周”肯定不是先秦时期的西周、东周,而是与北齐并立、后来灭亡北齐的北周。如果枣庄高氏祖先确是来自山西(多传说来自山西太原),那么高氏迁入枣庄的时间也不是明初,而是南北朝末期北周灭亡北齐之后。可惜经历战火洗礼,北安阳高姓的历史也只能追溯到明初。而同属薛城区的周营镇高村,则宣称祖先是东汉明帝时人,并因此宣称东汉时已建村。据唐朝高行晖(高崇文之父)墓志,渤海高氏始祖高洪是光武时举孝廉,明帝时任渤海郡太守。因此高村所说的这个祖先应该是渤海高氏的始祖。但是周营镇高村,东汉就建村的说法也不符合历史事实,他们的家谱可以追溯的历史甚至只到明末清初。
再看看山亭区其他高姓村落的建村史。北庄镇高庄村高氏,宣称祖先是明朝万历年间从河南安阳迁居当地建村。城头镇高庄村高氏,宣称祖先明朝末年迁到当地立村。徐庄镇高庄村高氏,则称祖先是太平天国年间(清朝道光、咸丰年间)从山西洪洞迁入当地立村。其中,北庄镇高庄的高氏应该是明万历年间从峄县安阳村迁到当地,但不是河南安阳,后人只记住了“安阳”两个字便误认为是名气更大的河南安阳。徐庄镇高庄建村传说,明显是附会山西洪洞移民传说,考诸家谱,应该是东鲁高氏的一支,先迁到高山顶,在道光、咸丰年间下山定居建立高庄。城头镇高庄高氏则是明末从滕县(山亭)东鲁迁到当地,至今传世字辈与东鲁基本一致。
作文二:《四明高氏家族研究》500字
四明高氏家族研究
,摘要,
黃寬重
四明在南宋是政治、經濟與文化重鎮,由於鄰近首都臨安,成為宋朝對外的重要貿易港口,經濟蓬勃發展,教育普及,文風甚盛,人才輩出,是南宋社會文化高度發展的地區。塑造這樣一個社會文化的環境因素很多,但士人家族共同努力經營的風氣極為重要。從北宋中期以來,四明陸續出現史家、袁家、樓家、汪家等重要的新興士人家族,為四明社會文化的發展奠定基礎。南宋以後又有新的成員加入,擴展了四明社會的人際網絡,也豐富了文化內涵。其中高氏家族在四明地區曾扮演過重要角色,透過對這個家族的崛起及發展、家族的學術傳承、學風的變化及與當地士族間互動關係的探討,可以了解宋代四明地區士人家族的興替情況,有助於觀察四明地區乃至整個宋代士人家族發展與人際網絡。
從事宋代家族研究,墓誌資料是重要的史源。高氏家族在宋代四明地區固然扮演過重要角色,但家族成員的傳記資料不全,雖然藉助史籍、文集、方志、筆記中零散的片斷資料,仍難建立家族譜系、觀察家族發展的完整圖像,亦難以了解家族崛起歷程與社會關係的變化。因此〈宋故樊氏夫人墓誌銘〉不僅有助於掌握高氏家族譜系及早期發展歷程,是研究四明高氏家族的重要史料。這顯示墓誌資料在研究宋代家族仍有其重要性。
作文三:《攀附先世与伪冒士籍——以渤海高氏为中心的研究》27000字
? 专题研究 ?
“ 攀附先世”与“ 伪冒士籍”
— — — 以渤海高氏为中心的研究
仇 鹿 鸣
摘 要 :世系绵长是构成中古士族门第的重要因素 , 的表象背后存在着明显层累造成的痕迹 , 个问题 。 渤海高氏在这两方面都颇具有典型性 , 过攀附陈留高氏和齐国高氏 , 氏郡望的形成 , 高崇 、 , 。
: 谱系
士族是中古史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 作为一种政治 、社会力量 , 士族在中古政治舞台上扮 演了关键性的角色 。 如果仅对魏晋隋唐时代加以粗略观察 , 很容易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中古政 治结构的实质就是由皇权与几十个大家族所构成的官僚阶层来共同分享权力 , 但若细加辨析 , 就可以注意到 , 在这一权力结构稳定不变的表象背后 , 是内部的不断变迁以及士族阶层之内的 升降沉浮与代际更新 。 正如伊佩霞通过对博陵崔氏的个案研究所揭示的那样 , 我们从崔氏家族 中所能获得的最基本的启示就是描绘贵族家庭的用语的恒定不变 , 掩饰着其内部所发生的可观
的甚至是持续的变化 。
① 绵延不绝的士族谱系是构成士族社会恒定不变表象的重要侧面 , 士族谱 系表面上的连续性很容易给研究者造成中古社会缺乏流动性的错觉 。 “冢中枯骨”和 “当朝显 贵”是构成士族门第的一体两面 , 世系绵长是构建士族门第的重要因素 。正是由于谱系对于士 族政治 、 社会地位的升降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 , 因此士族谱系在构建过程中往往掺杂着各种各 样的复杂因素 。 从中我们可以注意到两个相辅相成的现象 :其一是攀龙附凤式的追认 , 即士族 极力地将其先世追溯到汉魏高门 ; 其二是伪冒士籍 , 即出身较低的士人千方百计地冒入士族之 中 。 这两种现象的普遍存在造成了中古士族谱系的紊乱 。
对于士族谱系的辨伪是研究士族的第一步 。 本文以渤海高氏为例 , ② 讨论士族谱系建构过程 ?
06? ① ② Patricia Buckley Ebrey , T he A ristocratic Families of Earl y I m perial China :A Case S tud y of the Po 2ling Ts πui Famil y , Cambrige :CambrigeUniversity Press ,1978, p. 116.
关于渤海高氏谱系研究 , 参见尾崎康 :《北魏 にぉける 渤海高氏》 , 《斯道文库论集》第 2辑 , 1963年 , 第 243— 290页 , 该文主要讨论北魏渤海各房支发展 ; 滨口重 :《高 出自考 — — — 高 の 制霸 と 河北 豪族高乾兄弟 の 活跃》 , 收入氏著《秦汉隋唐史 の 研究》下 , 东京大 出版仝 , 1966年 , 第 685— 736页 , 该文主要辨析了高欢的族属源流 。
中产生的攀附和伪冒问题 。 之所以选择渤海高氏作为研究的对象 , 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渤海高 氏本非汉魏旧门 , 见诸正史的记载最早只追溯到西晋末年的高瞻 、 高隐 , ① 最终却将家族系谱追 溯到春秋齐国的高氏 , 其家族崛起于十六国北朝时期 , 与胡族政权关系密切 , 在此期间曾多次 出现冒姓渤海高氏的案例 。在攀附世系 、伪冒士籍这两方面 , 渤海高氏皆有相当充分的表现 , 是一个颇为典型的个案 。
一 、 攀附先世 :渤海高氏谱系的纵向延伸
顾颉刚先生提出层累造成的古史主要有三个特点 :时代愈后 , 传说的古史期愈长 ; 时代愈 后 , 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 ; 我们在这点上 , 即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的状况 , 但可以
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 。
② 这一观点对于我们思考士族谱系的形成过程也极具启示 意义 。 以下便以渤海高氏为例 , 讨论士族谱系层累造成的过程 。
关于渤海高氏的谱系 , 我们所能依据的文献主要有三类 , ; 《元 和姓纂》 、 《新唐书 ? 宰相世系表》 、 ; 的大量墓志中对于高氏世系的记载 , 自史官之手 , “ 晋令”云 :“国史之任 , , ③ 其主要 依据官方的档案修撰而成 , 南北朝正史的编纂多以私 , 、谱牒等材料 , 但无论如何 , 士族的谱系被载入 正史 , , 对于不可靠的谱系 , 往往标注为 “自云” , 志之以存疑 。尽管正 , 但南北朝是士族鼎盛的时代 , 史官每立一传 , 言某家某族郡 望所在 , 渊源所自 , 事关政治 、 社会地位之升降 , 为举朝所瞩目 , 要在其中上下其手 , 实非易
事 。 以魏收修撰《魏书》为例 , 稍有乖舛则朝野鼎沸 , 蒙“秽史”之讥 。
④ 所以相对而言 , 正史 所载的士族谱系经过官方的审定 , 可靠性较高 。
林宝《元和姓纂》修成于唐宪宗元和七年 (812) , 自序云 :“案据经籍 , 穷究旧史 , 诸家图
牒 , 无不参详 , 凡二十旬 , 纂成十卷 。 ” ⑤ 《姓纂》主要汇聚当时所见各种姓氏书 、 氏族志以及士
族的家状 、 谱牒编辑而成 , 主要功能是备朝廷封爵之用 , 非为世系辨伪而作 。且该书编纂时间 甚短 , 仅二十旬成书 , 并无详考每一姓氏世系源流的可能 。 《姓纂》对于士族的谱系记载多较正 史为详 , 姓氏书与正史性质不同 , 其专载士族谱系 , 较之经过严格删削选择的正史 , 更为详尽 本是应有之义 。 但中唐以后 , 士族势力日趋衰弱 , “风教又薄 , 谱录都废 , 言李悉出陇西 , 言刘
悉出彭城” 。
⑥ 这种社会现象的存在 , 说明当时人们对于士族谱系的重视程度已大为下降 , 郡望 伪滥的情况颇为普遍 。 加之《姓纂》成书匆忙 , 未能详加考辨 , 故对其记载的可靠性需要谨慎
?
16?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晋书》卷 108《慕容廆载记附高瞻传》 , 北京 :中华书局 , 1974年 , 第 2812— 2813页 。
参见顾颉刚 :《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 , 《古史辨》 第 1册 ,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82年 , 第 60页 。 刘知几撰 , 浦起龙释 :《史通通释》卷 9《覈才篇》引 “晋令” ,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78年 , 第
249页 。
关于《魏书》 “ 秽史”的争议 , 可参见周一良 :《魏收之史学》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 1997年 , 第
256— 292页 。
林宝 :《元和姓纂》原序 (以下简称《姓纂》 ) , 林宝撰 , 岑仲勉校记 :《元和姓纂 (附四校记 ) 》 , 北京 :
中华书局 , 1994年 , 第 1页 。
《新唐书》卷 95《高俭传赞》 , 北京 :中华书局 , 1975年 , 第 3843— 3844页 。
辨别 , 不可盲目依从 。 《新唐书 ? 宰相世系表》乃是据《姓纂》编成 , 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 证》仿《姓纂》体例而成 , 其内容十之八九源于《姓纂》 、 《新表》 , 郑樵《通志 ? 氏族略》也本 之于《姓纂》 , ① 可知目前所见的姓氏书大都以因袭《姓纂》记载为主 。
近年来大量出土的墓志为研究士族谱系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 但是墓志撰写的依据主要是志 主亲属提供的行状 、谱牒等材料 , 究其史源而论 , 墓志与《姓纂》等姓氏书乃出于同一史源 , 皆是据士族自身提供的谱牒而成 , 且墓志撰成之后埋于地下 , 时人并不能见 , 因此墓志所载的 世系往往只能代表志主亲友的一家之言 , 故对其所追溯的先世 , 尤其是曾 、高以上 , 当抱审慎 态度 , 切不可盲目迷信出土文献的价值 , 更不可仅据墓志来校补正史中士族谱系的记载 。
渤海高氏最初见诸《晋书 ? 慕容廆载记附高瞻传》 , 其记载颇为简略 , 仅言高瞻与其叔高隐 率宗族乡党避乱于辽东 , 并未提及高瞻父祖的事迹 , 更遑论追溯高氏先世 。 《晋书》载记部分主 要的史料来源当是崔鸿《十六国春秋》 , 而司马光作《资治通鉴》时《十六国春秋》尚有 20卷 残本存世 , 司马光多有参考 , ② 故《资治通鉴》记十六国事多有逸出《晋书》之处 , 载有高瞻之 子高开 、 高隐之孙高泰的事迹 , ③ 而《太平御览》所引《十六国春秋 ? 之弟高商的事迹 , ④ 则高瞻 、 , 。
渤海高氏经过十六国北朝的发展 , 时 , 其家族的谱系也日益绵长 。 , , ⑤ 特别是将 。 《魏书》对于渤海高氏的 , 杨 o 、高德正势倾朝野 , 两人皆 , , ⑦ 此事乃是后世讥评《魏书》为 “ 秽史”的重要依据 。但高 , 为其立传本无疑问 , 而魏收的徇私之处便是多书录并无事迹可 称的渤海高氏成员 , ⑧ 此外 , 当时把持朝政的高欢父子自称出自渤海高氏 , 在此政治环境下 , 魏 收对于高氏先世多有粉饰本不足为奇 。
北魏末年 , 渤海高谅曾编纂《亲表谱录》四十余卷 , 自五世已下 , 内外曲尽 , ⑨ 高谅与魏收 时代相近 , 此谱魏收修撰《魏书》时当能见到 , 或是魏收撰写渤海高氏诸传的重要依据 。但魏 收也仅仅记载高氏为汉太傅高裒之后 , 却在高裒与高隐之间留下了数代空缺 , 可知尽管魏收与 渤海高氏关系密切 , 有意为之作佳传 , 并有高氏谱牒可供参考 , 但并未能找到多少有关高氏先 世的记载 , 所谓汉太傅高裒之后说法 , 因为高裒与高隐之间存在的世代缺失 , 显得破绽百出 , 若非《魏书》修撰受制于特殊的政治环境 , 当在此前加上“自云”两字方才符合史例 。
?
26?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岑仲勉 :《元和姓纂四校记自序》 、 《元和姓纂四校记再序》 , 收入林宝撰 , 岑仲勉校记 :《元和姓纂 (附
四校记 ) 》 。
参见余嘉锡 :《四库提要辨证》 , 北京 :中华书局 , 1980年 , 第 385— 389页 。
高开事迹见《资治通鉴》 (北京 :中华书局 , 1959年 ) 卷 99, 晋穆帝永和七年 、 永和八年 ; 高泰事迹
见《资治通鉴》卷 102, 晋海西公太和四年 ; 卷 103, 晋简文帝咸安二年八月 ; 卷 105, 晋孝武帝太元 九年 。
《太平御览》卷 487引崔鸿《十六国春秋 ? 前燕录》 , 北京 :中华书局 , 1962年 , 第 2231页 。
分见《魏书》卷 32《高湖传》 、 卷 48《高允传》 、 卷 57《高祐传》 、卷 68《高聪传》 、卷 77《高崇传》 、
卷 89《酷吏高遵传》 。 (北京 :中华书局 , 1974年 )
《魏书》卷 32《高湖传》 , 第 751页 。 《北齐书》卷 37《魏收传》 , 北京 :中华书局 , 1974年 , 第 489页 。 余嘉锡 :《四库提要辨证》 , 第 173页 。 《魏书》卷 57《高祐传附高谅传》 , 第 1263页 。
今本《元和姓纂》中高姓的条目已佚 , 仅有佚文言其为 “齐太公六代孙 , 子高 , 孙傒 , 以 王父字为氏” 。
① 可知到中唐时代 , 高氏世系已被进一步拉长到春秋时期 , 所幸据《姓纂》编成 的《新唐书 ? 宰相世系表》载高氏先世甚详 :
高氏出于姜姓 , 齐太公六世孙文公赤 , 生公子高 , 孙傒 , 为齐上卿 , 与管仲合诸侯有 功 , 桓公命傒以王父字为氏 , 食采于卢 , 谥曰敬仲 , 世为上卿 。敬仲生庄子虎 , 虎生倾子 , 倾子生宣子固 , 固生厚 , 厚生子丽 , 子丽生止 , 奔燕 。十世孙量 , 为宋司城 , 后入楚 。十 世孙洪 , 后汉渤海太守 , 因居渤海蓨县 。洪四世孙襃 , 字宣仁 , 太子太傅 。襃孙承 , 字文 休 , 国子祭酒 、 东莞太守 。生延 , 字庆寿 , 汉中太守 。延生纳 , 字孝才 , 魏尚书郎 、东莞 太守 。 纳生达 , 字式远 , 吏部郎中 、 江夏太守 。 四子 :约 、 、 隐 、 汉 。
② 《新表》不仅将高氏起源追溯到齐太公之后 , 并巧妙地将其与《魏书》所载的世系勾连起来 , 并 填充了其中世系断裂的部分 , 补充了高氏祖先的活动 , 使其系谱显得丰满可信 , 从而完成了渤 海高氏世系层累建构的过程 。此后姓氏书如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 、明代凌迪知《万姓统
谱》 , 都基本沿袭了《新表》的记载 。
③ 这种将高氏先世追溯到春秋时代的记载 , , 见 , 兹举《唐赠户部尚书高府君墓志铭》为证 :
高氏出于炎帝 , 自四岳自太公 , , 。敬 仲十代孙洪 , 。洪十代孙隐 , 晋末避地幽州 , 。 旷怀疏远 , 虽名系郡中 , 而志逸林下 , 积德垂裕 ,
, 庆五代孙普武兴王豫州刺史太宰 , 详于齐史 。 太宰六代而生尚书 。
④ , 其表述方式和内容与《新表》 颇为相近 , 只是在世系上略有出入 。该墓志完成于元和二年 , 与林宝编纂《元和姓纂》的时间 相近 。 比较《新表》与该方墓志的记载 , 不难发现两者同出一源 , 皆取自于家状 、谱牒 , 只是 相对而言《新表》的表述更为详密 , 而墓志则略显粗疏 。其他事例如《大唐蒲州猗氏县令 □ 府 君墓志铭并序》云 :“ 帝神农之苗裔 , 齐太公之胤绪 。 孔门达士 , 以淳至而标名 ; 汉代高人 , 以 好学而流誉” , ⑤ 《大唐前益州成都县尉朱买臣故夫人高氏墓志文并 □ 》云 :“其先盖出自虞为四 岳 , 佐禹平水土 , 有功封于吕 , 历夏 、商数代 , 始有齐国 , 子孙食焉 , 是分源流 , 命我高氏 。 迨春秋称敬仲之德 , 炎汉美孝甫之才” , ⑥ 《唐银青光禄大夫行光禄少卿上柱国渤海开国公高府君 墓志铭并序》云 :“ 炎农之际 , 其源浚邈 , 虞则伯尼列岳 , 周乃尚父作藩 , 都营丘 , 大齐国 , 五 侯九伯 , 实得征之 , 举贤尚功 , 未可量也 。八代有公子高 , 高之孙曰傒 , 遂以王父之字而命氏 焉” , ⑦ 皆可印证高氏谱牒中将其先世追溯到春秋以前 , 在唐代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 而本非汉
?
36?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林宝撰 , 岑仲勉校记 :《元和姓纂 (附四校记 ) 》 , 第 563页 。
《新唐书》卷 71下《宰相世系表一下》 (以下简称《新表》
) , 第 2387页 。 参见邓名世 、 王力平点校 :《古今姓氏书辩证》卷 11“高姓” , 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 , 2006年 , 第
158— 160页 ; 凌迪知 :《万姓统谱》卷 32“ 高姓” ,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94年 , 第 510页 。
周绍良 、 赵超主编 :《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元和 007,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01年 , 第 805页 ; 又
收入吴钢主编 :《全唐文补遗》第 4辑 , 西安 :三秦出版社 , 1997年 , 第 86— 87页 。
周绍良主编 、 赵超副主编 :《唐代墓志汇编》长安 043,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92年 , 第 1021页 。 周绍良主编 、 赵超副主编 :《唐代墓志汇编》开元 181, 第 1283页 ; 又收入吴钢主编 :《全唐文补遗》
第 2辑 , 西安 :三秦出版社 , 1995年 , 第 456页 。
周绍良主编 、 赵超副主编 :《唐代墓志汇编》开元 318, 第 1377页 ; 又收入吴钢主编 :《全唐文补遗》
第 2辑 , 第 484页 。
魏旧门的渤海高氏 , 一跃而成为自春秋以来绵延不绝的世家大族 。渤海高氏这一个案充分体现 了时代愈后 , 士族的谱系愈长这一悖论 , 反映出士族谱系层累造成的特点 。
透过《新表》与相关墓志的记载 , 高氏先祖的活动似乎清晰可见 , 魏收尚不明了之事 , 到 了数百年之后的唐人那里却完全不成为问题 , 不仅是姓名 , 连字号 、官位 、事迹都了解得一清 二楚 。 可见时代愈后 , 士族祖先的事迹也就越详细 。那么 , 我们所需要做的工作就是来研究这 一谱系是如何被层累建构出来的 。
高氏谱系中最为关键的人物是《魏书》所载的汉太傅高裒 , 他的出现是谱系建构的开端 。 高裒与《新表》中高洪四世孙襃 , 字宣仁 , 太子太傅 , 当是同一人 , 但高襃未见诸史籍记载 , 线索到此中断 。 尽管高氏谱系层累建构的特点已足以让人对《新表》的记载产生极大的怀疑 , 但家状 、 谱牒与经过删削选择的正史毕竟是两种性质的文献 , 谱牒以详载士族谱系为目的 , 其 对士族世系的记载有逸出正史之处本属平常 。那么《新表》的记载究竟是确有实据 , 还是信口 开河 , 让人难以遽断 。 尾崎康先生最早注意到的一条史料为解开这一谜团提供了可能 , 据洪适 《隶释》记载 , 雍丘县县南五十里善乡墓下有两块汉碑 , 、 《汉太尉 高峻碑》 , ① 雍丘县在汉代属陈留郡 , 直至宋代 , , 陈留高氏的家族墓地 。 , 载也可以印证这一判断 , , , 其父高
靖曾为蜀郡都尉 , , 在汉晋时代以陈留最为显赫 , 或 , , 其家族不显于后世 。此处的高襃尽管与《魏 书》 、 , 但名字一样 , 给人留下了思索的空间 。但尾崎康先生并未能
, 仅指出无法探明陈留高氏与当时尚默默无闻的渤海高氏之间的关系 。
③ 笔者以为 , 渤海高氏谱系中的高裒很可能就是陈留高氏中的高襃 , 缺少魏晋门第可供凭依 的渤海高氏在显贵之后 , 通过巧妙嫁接 , 将其先世攀附到汉晋名门陈留高氏的身上 , 而陈留高 氏在汉晋之后的湮没无闻也为这种追认创造了条件 , ④ 这种攀龙附凤地追认使得先天不足的渤海 高氏拥有了与魏晋旧门分庭抗礼的资本 , 这是高氏谱系层累建构的第一步 。那么第二步则是进 一步要将渤海高氏的谱系与齐国高氏勾连起来 , 高氏是春秋时代齐国的世卿 , 对于齐国高氏的 谱系 , 学界已有所研究 , ⑤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孔颖达疏引《世本》曰 :“ 敬仲生庄子 , 庄子生
倾子 , 倾子生宣子 , 宣子生厚 , 厚生止 , 止是敬仲玄孙之子也 。 ”
⑥ 这是关于齐国高氏世系最早 的记载 , 《新表》所载当本于此 , 但所谓敬仲乃是齐太公之后的记载却是在《新表》中最早出现 的 , 并未见诸其他记载 , 或是渤海高氏攀附世系时自己的发明 , 可知渤海高氏在攀附齐国高氏 的过程中 , 为进一步炫耀其家族世系绵长 , 同时也将齐国高氏的谱系进行拉伸 。其实没有任何 文献材料可以证明齐国高氏与渤海高氏或是陈留高氏之间存在亲缘关系 , 东汉《益州太守高颐
?
46?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洪适 :《隶释》卷 27《天下碑录》 , 北京 :中华书局 , 1986年 , 第 284页 ; 亦见陈思 :《宝刻丛编》 卷 1,
丛书集成初编 , 北京 :中华书局 , 1985年 , 第 12页 。
《三国志》卷 24《高柔传》 , 北京 :中华书局 , 1959年 , 第 682页 ; 《晋书》卷 41《高光传》 , 第 1198—
1199页 。
尾崎康 :《北魏 にぉける 渤海高氏》 , 《斯道文库论集》第 2辑 , 第 247页 。
陈勇先生在研究袁氏家族时 , 也注意到后起的陈郡阳夏袁氏将其先世与并不同源的汝南袁氏相嫁接的
现象 。 参见陈勇 :《汉唐之间袁氏的政治沉浮与籍贯变迁 — — — 谱牒与中古史研究的一个例证》 , 《文史 哲》 2007年第 4期 , 第 68— 70页 。
参见陈韵 :《春秋齐之国高二氏谱系研究》 , 台北 :文津出版社 , 1989年 。
《春秋左传正义》卷 39, 《十三经注疏》 , 北京 :中华书局 , 1980年 , 第 2009页 。
碑》自称为齐国高氏之后 , ① 但其世系无考 , 难以据信 。 或许对隋唐人而言 , 秦汉之前的历史亦 属微茫难求之列 , 既无信史可供辨伪 , 加之谱牒的日益紊乱 , 则为攀附之举大开方便之门 。
据此 , 渤海高氏谱系层累建构的过程大体可分解为两个步骤 。首先将其世系攀附到陈留高 氏之中 , 这一过程当在北魏末年完成 , 并被魏收载入《魏书》 。随着士族之间关于世系长度的竞 争愈演愈烈 , 便进一步将其先世攀附于齐国高氏 , 这一过程或许开始于隋代 , 大业三年的《高 六奇墓志》云 :“ □ 尚父 □□ 于周大 □□ 道于汉” , ② 尽管志文漫漶不清 , 但从尚可辨识的文字中 能够判定 , 此方墓志已经开始将其先世追溯到齐国的高氏 , 这是笔者所见最早将渤海高氏的谱 系追溯到齐国高氏的事例 , 但其所述较为简略 , 或可表明渤海高氏此时刚刚开始试图将其世系 与齐国高氏相联系 , 而这一追溯在唐代的姓氏书 、墓志中得以日趋完善 , 并将齐国的高氏与陈 留高氏的系谱勾连起来 , 填补世系中漏洞 , 合二为一 , 构造出了渤海高氏的先世 。
渤海高氏这一层累构建先世的复杂过程 , 使得唐代高氏在追祖溯源时常常出现误认祖宗之 事 , 典型的如《大唐宣德郎通事舍人高君墓志铭并序》载 :“昔廷尉执法平允 , 声振魏朝 ; 明尹
至孝淳深 , 名高晋代 。 ”
③ 可惜志文中所称引的两位先人皆非出自渤海高氏 , 文提到的陈留高柔 , , ④ 本出自高丽 , 冒称渤海高氏 , , ⑤ 忘祖的笑柄 , 。与南 , , 但对于郡望的内涵 , 姓卯金者咸曰彭城 , 氏禾女者皆云巨
鹿” , ⑥ , , 其内涵已日益虚化 。
⑦ 既然人们已经不再 , 既然所有的高氏都可以自称为渤海高氏 , 那么将所有的高姓名人都 统纳渤海郡望之下 , 岂不成了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 。唐人并非没有辨识这些明显错误的能力 , 只是这一考镜源流的工作对于日益把郡望当作一种文化符号的唐人来说既不需要 , 也无意义 。
二 、 伪冒士籍 :渤海高氏谱系的横向叠加
如果说攀附先世是士族谱系一种纵向延伸的话 , 那么伪冒士籍则可以视为士族谱系的横向 叠加 , 我们同样可以发现时代愈晚 , 从每个士族中分化出来的房支也就愈多的现象 。士族房支 的分化固然归结为迁徙 、 居官等客观原因 , 但无可否认伪冒也是士族房支数量迅速增长的重要
?
56?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陆增祥 :《八琼室金石补正》卷 7《益州太守高颐碑》 , 北京 :文物出版社 , 1985年 , 第 35页 。 罗新 、 叶炜 :《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 , 北京 :中华书局 , 2005年 , 第 532— 534页 。
周绍良主编 、 赵超副主编 :《唐代墓志汇编》天宝 072, 第 1581页 ; 又收入吴钢主编 :《全唐文补遗》
第 1辑 , 西安 :三秦出版社 , 1994年 , 第 159页 。
《晋书》卷 71《高崧传》 , 第 1894— 1895页 。
参见《故右龙武军翊府中郎将高府君墓志铭并序》 , 周绍良主编 、赵超副主编 :《唐代墓志汇编》天宝
008, 第 1536页 ; 又收入吴钢主编 :《全唐文补遗》第 2辑 , 第 527页 。
刘知几撰 , 浦起龙释 :《史通通释》卷 5《邑里篇》 , 第 145页 。
唐长孺先生指出唐代官修姓氏书与南北朝修撰姓氏书定门户高卑所起的作用完全不同 , 唐代虽仍注重
谱学 , 但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传统学科的继承 , 有时只是自炫博学 。 当时姓氏书与门户的婚姻和社会 地位尚有较大关系 , 却与选举极少关涉 。 (参见氏著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 社 , 1993年 , 第 385— 386页 ) 唐代郡望实际政治功用的下降 , 逐步成为一种文化象征 , 这也是唐人郡 望伪滥的一个原因 。
因素 。 伪冒者的进入一方面给士族的谱系造成了紊乱 , 但在另一方面 , 冒入者也给士族本身带 来了活力 , 仔细地观察中古大族的历史 , 可以发现郡望名称未变的表象背后 , 其家族内部的持 续变动 , 甚至会出现李代桃僵的现象 , 伪冒者替代早已衰弱的本支成为某些士族的主干房支 , 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为某些已经衰败的士族个体重新注入活力 。从这一层面而言 , 伪冒士籍可以 视为中古社会流动的一种特殊方式 。伪冒者即是士族社会的破坏者 , 同时也是士族社会的维护 者 , 伪冒郡望行动的本身既体现了对于士族价值观念的认同 , 亦是整个士族社会能够保持活力 、 长期维持的重要因素 。
渤海高氏作为一个从西晋末年开始逐步崛起的大族 , 经过十六国北朝的政治沉浮 , 逐步完 成了士族化的过程 , 渤海高氏的郡望也在此阶段逐步形成 。由于长期的战乱与人口的迁移 , 伪
冒郡望的现象在北魏普遍存在 。
① 这就形成了这样一个悖论 :一方面士族为了强调自己谱系的纯 正 、 血统的高贵 , 不断地进行甄别士流 、修订家谱的活动 , 以期杜绝伪冒郡望的行为 。另一方 面长期的战乱 、 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使得士族本身也难以断定谱系的真伪 , 又给了伪冒者以可乘 之机 ; 且士族的社会地位愈高 、 愈是强调自己谱系的高贵纯正 , 动也就愈大 , 想要冒入士流的人也就愈多 , 判别 , 史书中不得不常以“ 自言” 、 。
而北朝政治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族 、 , , 往往伪托士族的郡望 , 北 , , 不得不默认这些贵戚的
公然伪冒 , 外戚魏郡杜超得以与京兆杜铨为同宗 。
② 而士族默许外戚 的冒入 , , 例如杜铨在与杜超联宗之后 , 得以迁散骑侍郎 , 转中书侍 郎 , 赐爵新丰侯 , 在政治上获得丰厚的回报 。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考虑 , 伪冒郡望本身也是对郡望价值的一种认同 。对于渤海高氏这样一 个逐步上升的大族来说 , 伪冒郡望者的出现也是其郡望形成 、 士族地位确立的一个重要标志 。
《魏书》所载渤海高氏共有高湖 、 高允 、 高祐 、 高聪 、 高崇 、高遵六个房支 , 除了高湖一支 涉及高欢冒姓的问题历来争议很多之外 , 尚有高崇一支的来历颇为可疑 。献文帝初年 , 高崇一 支从高丽返回 , 赐爵开阳男 , 居辽东 , 诏以沮渠牧犍女赐高崇之父高潜为妻 , 封武威公主 。高 崇一支自称渤海高氏 , 四世祖高抚永嘉中与兄高顾避难奔于高丽 , 《魏书》定其为渤海高氏 , ③ 但《北史》则称高崇之子高道穆自云辽东人 , ④ 李延寿《北史》以沿袭正史记载为主 , 若非有其 他可靠史料 , 当不至于妄改 。但奇怪的是辽东高氏本非高门 , 并无伪冒的必要 , 此处 “自云” 两字显得颇为突兀 , 不合史例 , 笔者推测此处的 “自云”两字或许是在暗示高崇一支本非汉人 , 乃是由胡族伪冒 。 姚薇元先生认为辽东高氏 , 本高丽族 , 且高顾为高肇的五世祖 , 高肇为高丽
人 , 认为高崇一支也是高丽人 , 而冒姓渤海高氏 。
⑤ 姚先生的怀疑十分有力 , 但其论证过程却不 无瑕疵 。 辽东与高丽之间有南北两道可通 , 交通联系颇为便利 , ⑥ 高丽高氏确有很多分布于辽
?
66?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参见何德章 :《伪托望族与冒袭先祖 :以北族人墓志为中心 — — — 读北朝碑志札记之二》 , 《魏晋南北朝隋
唐史资料》第 17辑 ,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 2000年 , 第 135— 141页 。
《魏书》卷 45《杜铨传》 , 第 1018— 1019页 。
《魏书》卷 77《高崇传》 , 第 1707页 。
《北史》卷 50《高道穆传》 , 北京 :中华书局 , 1974年 , 第 1826页 。
参见姚薇元 :《北朝胡姓考》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1958年 , 第 270— 274页 。
参见王绵厚 、 李键才 :《东北古代交通》 , 沈阳 :沈阳出版社 , 1990年 , 第 117— 131页 。
东 , 且与慕容鲜卑关系密切 , 如慕容恪之母高氏 , 北燕的高云皆是高丽高氏 , 但是分布于辽东
的高氏也并非皆为胡人 , 慕容政权前期的谋士辽东高诩 , 应该即是汉人 。
① 而高崇一支从高丽返 回在献文帝初年 , 高肇一支从高丽返回在孝文帝初年 , 高崇一支的返回尚在高肇之前 , 可以推 定高肇可能通过攀附高崇一支而自称渤海高氏 , 却不能逆推得出高崇一支也是高丽人的结论 , 所以姚薇元先生认为高崇一支为高丽人的两条论据皆难以坐实 。尽管没有直接的证据 , 但高崇 一支的世系确实也是疑点很多 , 如果说高崇一支是伪冒渤海高氏的话 , 也是伪冒得相当巧妙 , 仅在七八十年之后 , 魏收已难以辨别 , 将其认作渤海高氏了 。永嘉年中 , 高瞻率高氏宗族避地 辽东 , 依附于东夷校尉崔毖 , 后崔毖为慕容廆所破 , 逃往高丽 , 高瞻则被迁往棘城 , 若说高氏 宗族之中 , 当时有人追随崔毖逃往高丽 , 本是颇有可能之事 , 高崇一支自称永嘉中避难高丽当
就本于此事 。
② 由于高瞻所率乡里千余家 , 人口众多 , 本来就难以一一辨识 , 加之战乱辗转 , 年 代久远 , 高崇一支言之凿凿 , 渤海高氏其他房支就算是有所怀疑 , 却也难以证伪 。
从现有材料看 , 高崇一支冒姓的疑点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 其进入北魏之后 , 待遇甚高 , 与沮渠牧犍之女通婚 , 沮渠牧犍之妻武威长公主为太武帝之妹 , 公主暗中
助之 , 太武帝对其颇为宠遇 。
③ 武威公主是两人之女 , 卑 , 武威公主是胡父鲜卑母的胡族混血儿 , 历 , 高潜却与胡族通婚 , , ,
如司马金龙北奔之后 , 仅此一点 , 尚不足以怀疑高崇一支的 血统 , , 沮渠牧犍因谋反事诛 , 公主遂以高崇继牧犍后 , 改姓沮渠 , , 方才复为本姓 。 高崇在复姓不久之后去世 , 终年 37岁 , 可知在其生 , 高崇本人是以沮渠崇的名字行于世的 。世系绵延是中古大族最为重视的事 情之一 , 除高崇之外 , 未见高潜尚有其他子嗣 , 不惜以损害自己家族世系绵延为代价 , 将子嗣 改为胡姓 , 过继给胡族 , 无论是从华夷之别 , 还是从家门礼法而言 , 皆是中古大族决不能接受 的举动 。 高崇曾经改姓沮渠一事 , 无疑是其世系中的最大疑点 。此外 , 高崇一支未见有与渤海 高氏其他房支交往的记载 。 高潜归国之时 , 高允正担任中书令的要职 , 高允对提携高氏宗族素 来不遗余力 , ⑤ 但未见高潜与高允之间有任何交往 。 而高崇一支归魏后先是居于辽东 , 北魏迁都 洛阳之后 , 其家百口皆在洛阳 , ⑥ 与渤海乡里并无联系 , 可见高崇一支与渤海高氏其他房支的关 系颇为疏远 。 而《魏书》与《北史》记载的抵牾 , 则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高崇一支的怀疑 。
高崇复归汉姓时机颇为突然 , 综合各方记载 , 笔者认为其复姓的目的或许就是为了伪冒汉
人大族 。 高崇死后追赠渔阳太守 , 永安二年 (529) 又追赠征虏将军 、沧州刺史 , 谥曰成 。
⑦ 从 其追赠的变化中可以略微窥知其冒姓的过程 , 高崇先是被追赠为渔阳太守 , 追赠本郡或是本州 是中古大族死后常有的荣誉 , 渔阳也是高氏一望 , 北魏的名臣高闾便是出自渔阳 , 其五世祖原 为晋安北军司 、上谷太守 、关中侯 , 高闾主要活动于献文 、孝文 、宣武三朝 , 曾任中书令 、中
?
76?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资治通鉴》卷 90, 建武元年三月 , 第 2845页 。 《晋书》卷 108《慕容廆载记附高瞻传》 , 第 1813页 。 《魏书》卷 83上《外戚李惠传》 , 第 1824页 。 《北史》卷 29《司马楚之传附司马金龙传》 , 第 1043页 。 高允提携同宗事 , 可参见《魏书》卷 68《高聪传》 , 第 1250页 ; 卷 89《酷吏高遵传》 , 第 1920页 。 《魏书》卷 77《高崇传附高谦之传》 , 第 1713页 。 《魏书》卷 77《高崇传》 , 第 1707页 。
书监等要职 , 卒于景明三年 (502) 。
① 而高崇恰在景明中恢复汉姓 , 正值高闾地位最盛之时 , 其 最初当是想冒入渔阳高氏 , 故被追赠为渔阳太守 , 渔阳与辽东地域相邻 , 其自称望出渔阳而迁 居于辽东则显得更为可信 。 高崇之子高道穆在北魏末年贵盛一时 , 永安二年的改赠当是出自于 他的推动 , 而沧州则是渤海高氏的本州 , 改赠沧州刺史则意味着高崇一支转而伪冒地位更高的 渤海高氏 。 高崇之子高谨之也曾担任沧州平东府主簿 , 可知高崇一支确实已经以渤海高氏的名 义进行政治活动 , 出仕本州僚佐 。
高崇一支伪冒成功的另一重要原因在于其在政治上表现与汉人大族无异 , 家族成员皆好学 有文才 , 如高崇子高谦之好文章 , 留意老易 , 专意经史 、天文 、算历 、图纬之书 , 多与大族名 流交往 , 如高谦之与袁翻 、常景 、郦道元 、温子 之徒交游 , 政治上抑制豪强 、敢于谏争 , 高
崇后妻李氏 、 其子高谦之妻中山张氏 , 皆属于汉人大族 。
② 经过三代之后 , 在高崇的子嗣身上已 看不出胡人的迹象 , 从其交往 、 通婚的网络而言 , 高崇一支的士族身份已得到了当时社会的普 遍认可 。 高崇一支通过迅速汉化的方式 , 加之借助于皇权力量的帮助 , 得以颇为成功地冒入渤 海高氏 。 更有意思的是 , 东魏时北豫州刺史渤海高慎据武牢投降西魏 , 高崇之孙高士镜追随高 慎入关 。 现在已难以确知高士镜参与高慎的反叛 , , ③ 是渤海高氏 , 同气连枝的缘故 , 若是后一个原因 , , 甚至是其家族内部也能互相认同 , 在北魏历史上 , 辽东 、 , 尚有其他四支 。较早的是 高琳 、 六世祖钦 , 为质于慕容廆 , 遂仕于燕 。五
世祖宗 , , , 赐姓羽真氏 。 ”
④ 高琳一支为高丽人 , 其归魏当在北魏立 国之初 , , 可见宗族部曲还是以部落的形式存在 。而羽真氏本是高丽之 姓 , 高丽的羽真氏多改姓高氏 , ⑤ 可见高琳本姓羽真氏 , 其后的赐姓只是恢复本来的胡姓而已 。
高道悦 , 字文欣 , 辽东新昌人也 。曾祖策 , 冯跋散骑常侍 、新昌侯 。祖育 , 冯文通建 德令 。 值世祖东讨 , 率其所部五百余家归命军门 , 世祖授以建忠将军 , 齐郡 、建德二郡太
守 , 赐爵肥如子 。 父玄起 , 武邑太守 , 遂居勃海蓨县 。
⑥ 高道悦的曾祖 、 祖父皆仕于北燕 , 太武帝时归魏 。罗新先生怀疑其本是高丽后裔 , 与北燕高云
是同族 。
⑦ 但从高道悦家族的行迹来看与汉族士人无异 , 或许亦有可能为本居辽东的汉人大族 。 最值得关注的是从高道悦之父玄起开始 , 该族移居于渤海蓨县 。 高道悦的墓志 1969年在今山东
省德州市城北胡官营出土 。
⑧ 而北魏渤海高氏家族墓群位于河北景县城南 15公里 , ⑨ 从出土的 高雅墓志来看 , 该墓群是渤海高氏高祐一支的家族墓地 。高道悦 、高雅两人的墓志皆载其葬地
?
86?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魏书》卷 54《高闾传》 , 第 1196— 1210页 。
《魏书》卷 77《高崇传》 , 第 1708— 1712页 。
《魏书》卷 77《高崇传附高道穆传》 , 第 1718页 ; 《北史》卷 50《高道穆传》 , 第 1829页 。两传皆载高
士镜为北豫州刺史 , 不确 。 当时北豫州刺史为高慎 , 不可能同时有两北豫州刺史 , 高士镜当为北豫州 刺史属下的僚佐 , 《魏书》 、 《北史》此处当有脱文 。
《周书》卷 29《高琳传》 , 北京 :中华书局 , 1971年 , 第 495页 。
参见姚薇元 :《北朝胡姓考》 , 第 270页 。
《魏书》卷 62《高道悦传》 , 第 1399页 。
参见罗新 :《五燕政权下的华北士族》 , 《国学研究》 第 4卷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 1997年 , 第 133页 。 参见秦公 :《释北魏高道悦墓志》 , 《文物》 1979年第 9期 , 第 61— 63页 。
参见河北省文管处 :《河北景县北魏高氏墓发掘简报》 , 《文物》 1979年第 3期 , 第 17— 25页 。
为孝义里 , 现今两地相距大约 12公里 , 皆属于北魏时孝义里范围之内 。 ① 渤海 县崇仁乡孝义
里是渤海高氏家族的聚居区 , 可知辽东高氏高道悦一族确实迁到了渤海蓨县 , 居住的地区与传 统上渤海高氏聚居的地区非常接近 。 但无论是《魏书 ? 高道悦传》还是《高道悦墓志》 , 皆明言 高道悦为辽东新昌人 , 高道悦死后追赠营州刺史 , 亦是将辽东作为本望 , 并无意伪冒渤海高氏 。 假设高道悦一支有意要伪冒渤海高氏郡望 , 其迁入渤海行动理应受到渤海高氏的抵制 , 但辽东 高氏的迁入 , 似乎也未有受到渤海高氏排斥的迹象 , 两族之间相安无事 。既然并非是为了伪冒 渤海高氏 , 那么高道悦一支为何偏偏要选择徙居渤海蓨县 ? 笔者以为与上述高崇一支的情况相 反 , 高道悦一支很有可能本身出自于渤海高氏 , 因躲避战乱而移居辽东 , 遂著籍辽东 , 改为辽 东高氏 。 由于渤海高氏本非汉魏旧门 , 其郡望当时尚未形成 , 并不能为高道悦家族带来特殊的 政治 、 社会地位 , 所以变更籍贯一事并无大碍 。归于北魏之后 , 高道悦一支重新迁回渤海乡里 , 但一时之间并未能将郡望改回 , 但我们注意到北魏末年高道悦之子高敬猷被追赠为沧州刺史 , ② 此时辽东高氏已经把居住地沧州作为自己的本州 , 那么很有可能也把渤海作为自己的本望 , 在 移居渤海三代以后 , 高道悦一支的郡望似乎又从辽东转移到了渤海 。
从上文的分析可知 , 北魏早期从高丽 , , 可知在当 时渤海高氏的社会地位尚不是很高 , , 。但 在北魏中后期迁入的高宾 、 , 随着渤海 高氏政治 、 社会地位的提高 。 “ (高 ) 宾 , 渤海修人也 。
, , 自辽东归魏 。 ”
③ 高宾一支孝文帝初年归国 , , , 高宾之子高颎为隋代名相 , 《隋书 ? , 可见高宾一支的世系也极不可靠 。 姚薇元先生认为高宾一
支本为高丽人 , 当可信从 。
④ 但高颎一支的后裔在墓志中也自称为渤海人 , ⑤ 可知在唐代高颎一 支是以渤海高氏的旁支自居 。
高肇 , 字首文 , 文昭皇太后之兄也 , 自云本渤海蓨人 , 五世祖顾 , 晋永嘉中避乱入高 丽 。 父飏 , 字法脩 。 高祖初 , 与弟乘信及其乡人韩内 、冀富等入国 , 拜厉威将军 、河间子 ,
乘信明威将军 , 俱待以客礼 , 赐奴婢牛马采帛 。 遂纳飏女 , 是为文昭皇后 , 生世宗 。
⑥ 高肇一支也是在孝文帝初年归魏 , 其伪冒渤海高氏的手法与高崇相似 , 并进一步攀附其五世祖 高顾与高崇四世祖高抚为兄弟 , 这样高崇与高肇两支变成了同宗 , 在冒入渤海高氏的问题上两 支形成了利益同盟的关系 。 高崇 、 高肇两支皆与北魏皇室关系密切 , 高崇复姓在宣武帝景明中 , 而高肇一支的显贵始于宣武帝继位的景明初年 , 这两支冒姓活动开始的时间颇为接近 , 加之这 两支所冒的为渤海高氏的同一旁支 , 形成了一荣俱荣 、一损俱损的利害关系 , 可以想见这两支 的冒姓活动很可能是共同谋划 、互相支持的 。由于高肇一支在北魏晚期的政坛上十分活跃 , 记 载较多 , 加之其家族墓志的大量发现 , 为我们进一步了解该支的冒姓过程提供了条件 。
?
96?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关于孝义里范围的研究 , 可参见侯旭东 :《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 2005年 , 第
147— 148页 。
《魏书》卷 62《高道悦传附高敬猷传》 , 第 1401页 。
《周书》卷 37《裴文举传附高宾传》 , 第 670页 。
参见姚薇元 :《北朝胡姓考》 , 第 270页 。
参见《 □□□□□ 夫行洛州偃师县令高氏墓志铭并序》 , 志主为高颎曾孙 , 周绍良主编 、赵超副主编 :《唐代墓志汇编》光宅 007, 第 726页 。
《魏书》卷 83下《外戚高肇传》 , 第 1829页 。
高肇家族的墓志从清代开始就陆续出土 , 王昶《金石萃编》卷 29收高肇之子高植的墓志 , 卷 30收高肇之子高湛的墓志 , 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卷 15收《赠营州刺史懿侯高贞碑》 , 高贞为高肇弟高偃之子 , 这三块碑志都发现于山东德州卫河第三屯 。 ① 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 集释》收入洛阳出土的高偃之女高英墓志 , ② 20世纪 30年代在洛阳东北小李村又出土了高肇长 兄高琨之子高猛及其夫人元瑛的墓志 , 60年代在河北曲阳出土了高肇之姐营州刺史长岑侯韩贿 夫人高氏的墓志 , 70年代在大同东郊小南头村 , 出土了高琨的墓志 , 以及出土时间 、地点不详 的高肇之妹文昭皇后高照容的墓志 。 ③ 尽管《魏书》之中对高肇五世祖高顾避难辽东的事情言之 凿凿 , 但是在高肇一支出土的九块碑志中 , 却都未提及高顾以及避乱高丽的经历 , 除《赠营州 刺史懿侯高贞碑》将其先世虚无缥缈地与炎帝联系起来之外 , 其可靠的世系大都只追溯到高肇 之父高飏 , 只有《文昭皇后高照容墓志》中提到其高祖名孝 , 可见《魏书》所载的高肇一支的 世系并未被载入墓志 , 这或许是因为《魏书》记载的世系被编造出来的时间较晚 , 而墓志埋入 的时间更早 , 未能及时载入 。 尽管这九块碑志皆自称渤海高氏 , 但是从其碑文所述中依然能够 发现其伪冒的蛛丝马迹 , 《赠营州刺史懿侯高贞碑》载高贞字羽真 , , 而羽真氏本 是高丽之姓 , 高丽的羽真氏多改姓高氏 , ④
肇一支本为高丽人的真相 , 而其所赠的营州刺史 , ,
牾 。 , , 与墓志的材料相对 应 , 。 ⑤ 但颇为可贵的是我们能从墓志记载中发现 , 如高飏被追封为渤海郡公 , 高琨 、高猛被追赠为 冀州刺史 , , 这是常见的冒姓手法 。而《高琨墓志》中又 载其母为汝南袁氏 、其妻为巨鹿耿氏 , 试图造成其与汉人大族世代通婚的印象 , 但据《魏书》 可知高琨之母为盖氏 , 盖氏为高丽之姓 。 ⑥ 为了抹去高肇一支中的高丽痕迹 , 利用 “盖” 、 “袁” 两字形近的特点 , ⑦ 将盖氏改为袁氏 , 并进一步将其附会于东汉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 。
高肇一支要达到伪冒渤海郡望的目的 , 最为有效的方式便是归葬渤海 , 从而取得鱼目混珠 的目的 。 ⑧ 《高植墓志》 、 《高湛墓志》 、 《赠营州刺史懿侯高贞碑》都发现于山东德州卫河第三屯 , 可见高肇一支已经成功地迁葬入渤海 。据《高贞碑》所载高贞死于延昌三年 (514) , 归葬渤海 则在正光四年 (523) , 其间迁延了十年之久 , 其中固然有高肇在孝明帝继位之后被杀 , 高氏势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王昶 :《金石萃编》卷 29《高植墓志》 , 卷 30《高湛墓志铭》 , 西安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 1990年 ; 陆增祥 :《八琼室金石补正》卷 15《赠营州刺史懿侯高贞碑》 , 第 88— 90页 。
参见赵万里 :《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卷 2,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1956年 , 图版 28《世宗后高英墓志》 。 参见赵超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收入《魏瑶光寺尼慈义 (高英 ) 墓志铭》 、 《魏故持节征虏将军营州 刺史长岑侯韩使君贿夫人高氏墓铭》 , 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 , 1992年 , 第 102、 153页 。罗新 、叶炜 :《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收入《高琨墓志》 、 《文昭皇后高照容墓志》 、 《高猛墓志》 、 《高猛妻元瑛墓 志》 , 第 72— 74、 89— 90、 101— 103、 118— 119页 。
参见姚薇元 :《北朝胡姓考》 , 第 270页 。
《魏书》卷 83下《外戚高肇传附高显传》 , 第 1832页 。
陈连庆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姓氏研究》 , 长春 :吉林文史出版社 , 1993年 , 第 163页 。
关于袁氏与盖氏不同 , 罗新 、 叶炜两位先生在《高琨墓志》的疏证中已经注意到 , 认为乃是形近致讹 。 但笔者以为这是故意作伪 , 如果仅是形近之误 , 袁氏之前的汝南两字所标识的郡望就显得毫无必要 。 关于高肇一支迁葬渤海的努力可参见罗新 、叶炜两位先生对《高琨墓志》 (《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 证》 , 第 72— 74页 ) 所作的疏证 , 笔者的分析与之间有同异 。
力一度中衰的影响 , 但也不能排除是因为在归葬渤海的问题上争执不下 。高肇一支试图归葬渤 海 , 理所当然地会受到渤海高氏的抵制 , 高肇固然权势熏天 , 但渤海高氏也是仕宦不绝 , 并拥 有强大的乡里势力 , 高肇一支想要归葬渤海绝非仅仅依靠权势便能达成目的 。延昌三年 , 宣武 帝曾下诏令高肇将其父兄迁葬于乡 , ① 所谓迁葬于乡当是指父兄之墓从平城迁往渤海 , 这当是高 肇利用皇权的力量 , 试图伪冒渤海高氏的一次努力 , 但是从目前出土的材料来看此次迁葬却是 不了了之 。 高琨确实是被重新安葬 , 并营造规模宏大的坟茔 , 重新制作的墓志中也详细标明其 渤海 县崇仁乡孝义里人的身份 , 但是高琨依然被安葬在平城旧茔 , 而未能迁葬于渤海 , ② 可见 高肇一支试图归葬渤海的努力绝非一帆风顺 。笔者推测高肇一支最终能够归葬渤海 , 渤海高氏 中的高绰 、 高聪两人或许在其间起了一定的作用 。高绰 、高聪两人皆曾经因为党附高肇而被元 匡弹劾 , ③ 可知两人与高肇关系密切 , 高肇试图伪冒渤海高氏的努力若能得到高绰 、高聪的支 持 , 便能收获事半功倍之效 , 而高绰 、 高聪二人通过党附高肇 , 在政治上也获得了权贵的庇佑 , 双方各取所需 。 尽管高绰 、 高聪去世略早于高贞归葬渤海 , ④ 但并不能排除两人周旋于其中的可 能性 , 在迁延十年之后 , 高贞得以归葬渤海的背后很可能存在着政治默契 ,
之后 , 高植在神龟年间 、 高湛在元象二年 (539) ,
海 , 当是得到了渤海高氏的默许 。
由于高肇 、 高英均未能得以善终 , , 但正是 这种未完成的状态 ,
的机会 。 , 伪造家族谱系并勒之于墓志是最常见的方法 。 , 仅诉诸政治权威并不能取得完全的成功 , 毕竟士族地位更 , 而非皇帝的敕封 。 如何取得士族社会的认可 , 进而改变原来的著籍地 , 迁入想要冒入士族的聚居地 ,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 , 则有望洗去冒姓的痕迹 。
随着渤海高氏郡望的逐步形成 , 伪冒郡望的事件日益增多 。在此情形下 , 高氏宗族内部也 必须有所行动 。 北魏后期 , 高谅造《亲表谱录》四十余卷 , “ 自五世已下 , 内外曲尽” , ⑤ 便可以 看作高氏家族内部的应对之策 。身处冒姓的压力之下 , 渤海高氏也开始注意辨别源流 , 以期维 护家族谱系的纯粹 , 而高谅编纂《亲表谱录》 , 可以视为渤海高氏郡望形成的重要标志 。
三 、 关于高欢冒姓问题的再检讨
关于渤海高氏谱系的研究 , 学界关注最多的是高欢一支的族属及其是否出自渤海高氏的问 题 , 相关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 。 ⑥ 关于高欢与渤海高氏的关系 , 开创性的研究是由滨口重国先生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魏书》卷 83下《外戚高肇传》 , 第 1830页 。
王银田 :《元淑墓志考释附北魏高琨墓志小考》 , 《文物》 1989年第 8期 , 第 68页 。
《魏书》卷 48《高允传附高绰传》 , 第 1091页 ; 《魏书》卷 68《高聪传》 , 第 1522页 。
高绰死于正光三年 , 见《魏书》卷 48《高允传附高绰传》 , 第 1091页 ; 高聪死于正光元年 , 见《魏书》 卷 68《高聪传》 , 第 1522页 。
《魏书》卷 57《高祐传附高谅传》 , 第 1263页 。
主要研究有姚薇元 :《北朝胡姓考》 , 第 134— 137页 ; 周一良 :《领民酋长与六州都督》 , 《魏晋南北朝 史论集》 , 第 201— 202页 ; 缪钺 :《东魏北齐政治上汉人与鲜卑之冲突》 , 《读史存稿》 , 北京 :三联书 店 , 1963年 , 第 78— 82页 ; 滨口重 :《高 出自考 — — — 高 の 制霸 と 河北豪族高乾兄弟 の 活跃》 、 《高 の 系谱》 , 两文皆收入氏著《秦汉隋唐史 の 研究》下 , 东京大 出版仝 , 1966年 , 第 685— 736、 996— 997页 ; 萧文青 :《高欢家世系考证》 , 《华冈学报》 第 5期 , 1969年 , 第 139— 178页 ; 吕春盛 :
完成的 , 他详细考辨了高欢一支的族属源流 , 发现高欢家族与河州地区有着密切的关系 , ① 据 《魏书 ? 高湖传》 、 《北齐书 ? 高归彦传》等相关传记的记载 , 可知高湖长子高真一家三代皆居住 于河州 , 而高真之孙高归彦 、 曾孙高普在高欢平定京洛之后皆是从河州投奔高欢 , ② 可见高真一 支长期定居于河州 。 而高湖本人曾为宁西将军 、凉州镇都大将 , 镇姑臧 , 次子高各拔之子高猛 虎为鄯善镇录事 , 幼子高稚为薄骨律镇将 , 高稚之子高陀为沃野镇长 , ③ 这些地区皆邻近河州 , 或许与其家族居住于河州有关 。尽管高欢所出的高谧一支坐法徙居怀朔之前居住地不明 , 且相 关记载抵牾之处甚多 , 颇有经过粉饰的痕迹 , 但是由于高湖一支皆居住于河州 , 高谧一支也很 可能居住于河州 。 笔者以为滨口重国先生的这一发现是判定高欢一支冒入渤海高氏最为有力的 证据 , 渤海高氏与乡里宗族关系密切 , 大都聚居于渤海乡里 , 如高允十余岁时 , 奉祖父丧还本 郡 ④ 等事例皆可证明高氏家族与乡里社会关系密切 , 而高湖一支却长期定居在胡族聚居的河州 , 其非出自渤海高氏明矣 。
除此之外 , 尚有许多旁证可以支持这一论断 , 例如渤海高氏的成员多以文学才能见长 , 而 高湖曾率领三千户归魏 , 总领代东诸部 , 行迹与领民酋长类似 ,
武官 , 与渤海高氏的门风完全不同 。 又如《北齐书 ? :, 异丰 沛故人 , 腹心之寄 , 有所未允 。 露其启疏 , 假手天诛 ,
人”之语 ,
近属 , 却未获追崇 。 ” ⑥ 如陈群先生认为自高谧至高欢不过三 世 , , , ⑦ 但是考虑到高欢时期高压的政治形势 , 借 。 另外尚可补充的是高欢一支的冒姓活动背后很可能有渤海高氏 , 高洋曾命渤海高德正领宗正卿 , ⑧ 高德正是高洋亲信的汉人大臣 , 宗正卿一职 一般多由宗室担任 , 高洋用高德正担任此职 , 固然有视渤海高氏为同宗 , 笼络高德正及渤海高 氏之意 , 但值得关注的是宗正卿的职责之一便是辨析宗室系谱 , 以高德正出任此职或许正是要 借其手将高欢一支冒入渤海高氏的谱牒之中 。李培栋先生认为 :高欢只追崇四世之内的祖先 , 而高允距高欢五世 , 未获追崇本是正常 , ⑨ 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王鸣盛的意见 , 但对于高欢 一支伪冒渤海高氏基本论证并无动摇 , 因此高欢一支乃是渤海高氏的假冒牌当可无疑 。
作为鲜卑化程度很深的人物 , 高欢仍自称为汉人名门渤海高氏 , 从中不难看出当时社会重 视门第的一般风气 。 值得注意的是北齐覆亡之后 , 高欢一支依然能够维持渤海高氏身份 , 不被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北齐政治史研究》 , 台湾大学文史丛刊 , 1987年 , 第 13— 25页 ; 李培栋 :《高欢族属家世辨疑》 , 《魏 晋南北朝史缘》 , 上海 :学林出版社 , 1996年 , 第 85— 94页 ; 陈群 :《渤海高氏与东魏政治》 , 《中国史 研究》 1997年第 2期 , 第 70— 80页 。
① 滨口重 :《高 出自考 — — — 高 の 制霸 と 河北豪族高乾兄弟 の 活跃》 , 《秦汉隋唐史 の 研究》下 , 第 693— 698页 ; 另可参见萧文青 :《高欢家世系考证》 , 《华冈学报》第 5期 , 1969年 , 第 139— 178页 , 萧文的主要观点沿袭滨口氏的研究 。
《北齐书》卷 14《平秦王归彦传》 , 第 186页 ; 卷 14《武兴王普传》 , 第 189页 。
《魏书》卷 32《高湖传》 , 第 751— 756页 。
《魏书》卷 48《高允传》 , 第 1067页 。
滨口重 :《高 の 系谱》 , 《秦汉隋唐史 の 研究》下 , 第 996— 997页 。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卷 68《高允与神武为近属》 , 上海 :上海书店 , 2005年 , 第 574页 。
参见陈群 :《渤海高氏与东魏政治》 , 《中国史研究》 1997年第 2期 , 第 76页 。
《北史》卷 31《高允传附高德正传》 , 第 1138— 1139页 。
参见李培栋 :《高欢族属家世辨疑》 , 《魏晋南北朝史缘》 , 第 89— 90页 。
揭破 。 这主要应当归功于高欢从弟高岳之孙高士廉 , 高士廉为唐初名臣 , 与唐太宗为姻亲 , 曾 负责编纂《贞观氏族志》 。 ① 《贞观氏族志》的编纂方针之一便是崇重今朝冠冕 , 在此方针的指导 下 , 高士廉很可能借机将其本支纳入渤海高氏的谱系中去 。与高肇一支不同 , 高欢的家族没有 因为北齐的覆亡而丧失显贵地位 , 这是其能够在唐代维持渤海高氏身份的重要保障 。
更值得注意的是 , 高欢一支的后裔在唐代已经成为渤海高氏的主流房支 , 是《新表》中所 载唐代渤海高氏出现宰相的两支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 , 高欢一支在唐人心中已被视为渤海高 氏的正宗 , 甚至连谱学家都难以辨识 , 高欢一支后裔的墓志发现甚多 , 皆自称为渤海高氏 , 并 不讳言先世乃是出自于高欢 , 其中一方更是出自谱学名家柳芳的手笔 :“夫人姓高氏 , 讳态 , 字 淑 , 渤海蓨县人也 。 周锡茅社 , 魏尊股肱 。洋洋青史 , 可略而言 。曾祖士廉 , 皇尚书左仆射 , 赠太尉 , 谥曰文献 。 ” ② 言之凿凿之下 , 高欢一支冒姓痕迹 , 随着时间的冲刷已渺然无痕 。不但 是外人对于高欢一支冒姓的记忆已日益淡漠 , 难以辨识 , 就连渤海高氏宗族内部也将高欢一支 视为正宗 , 序其行辈 , 高峤撰写的《大唐故洛州司户高府君墓志铭》提供了一个极佳的例证 。 ③ 志主高缵出自渤海高氏高祐一支 , 是高德正的玄孙 , , 高 欢从弟高岳玄孙 , 两支尽管皆号称渤海高氏 , 但据上文考订 ,
高氏的假冒牌无疑 , 但有意思的是志后原署 :, 从这一 题名中可知高峤与高缵两支已经互相认同 ,
、准确 , , , 使两个本没有关 其背后的意义究竟如何 , 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 , 这种 借助于皇权力量对于士族谱系的重新构拟 , 同时也对渤海高氏宗族内部的认同产生了影响 , 这 种假冒牌与正宗房支合流现象的出现便是其表征之一 。
高欢 、 高颎等房支冒入渤海高氏 , 是高氏谱系层累建构的另一侧面 , 房支数量的横向增加 , 造成了渤海高氏谱系的紊乱 , 但在另一方面这些新鲜血液的注入是渤海高氏能在隋唐时代保持 较高的政治地位的重要因素 。 正是这些以渤海高氏名义活跃于隋唐政治舞台的房支 , 使高氏郡 望保持不坠 。 纵向的攀附与横向的叠加是士族谱系层累建构过程中的一体两面 , 通过分析高氏 谱系形成的过程 , 我们可以发现在中古士族郡望名称保持不变的背后 , 内部的社会流动与代际 更替 , 新房支的崛起 , 无论其真伪如何 , 都印证了这种社会流动的存在 。这种通过冒姓表现出 来的隐性 、 缓慢而持续的社会流动 , 是士族社会保持活力的关键所在 , 而又恰恰是这种社会流 动的扩大与加快 , 伪冒姓望现象的泛滥 , 使郡望失去了原有价值 , 造成了以士族为中心的社会 结构的崩溃 , 埋葬了曾经风光无限的士族制度 。
自从陈寅恪先生提出李唐先世乃是伪托陇西李氏郡望这一问题以来 , ④ 伪冒士籍的问题 , 一 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 。 经过大量个案研究的积累 , 学界对于不少士族谱系中的断裂可疑之处已
① ②
③ ④ 《旧唐书》卷 65《高士廉传》 , 第 2443— 2444页 ; 《新唐书》卷 95《高俭传》 , 第 3840页 。
《大唐朝议郎前行婺州义乌县令窦公故夫人墓志铭》 , 收入吴钢主编 :《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 辑 , 西安 :三秦出版社 , 2006年 , 第 171页 。
《大唐故洛州司户高府君墓志铭》 , 收入陈尚君辑校 :《全唐文补编》下册 , 北京 :中华书局 , 2005年 , 第 2238— 2239页 。
参见陈寅恪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97年 , 第 1— 13页 。
经有了相当的认识 , 例如王永兴 、 韩 先生先后对杨坚一支冒入弘农杨氏的问题进行了揭示 。 ① 与笔者研究的渤海高氏情形类似 , 太原王氏家族的谱系中也体现出了层累造成的特点 , 日本学 者守屋美都雄早在 20世纪 50年代的研究中就否定了《新表》以及唐代碑志中将太原王氏系谱追 溯到周灵王的太子晋 、 周文王 、后稷 、王子成父 、周平王的王孙赤这五种记载 , 认为太原王氏 的可靠谱系至多追溯到后汉的王柔 、 王泽兄弟 , ② 我们也不难注意到在汉魏时代显赫一时的太原 祁县王氏 , 由于王凌起兵反抗司马懿 , 家族中衰 , 相对后起的太原晋阳王氏则以西晋功臣的身 份后来居上 , 成为后世太原王氏谱系的正宗这一郡望转移的过程 , ③ 陈爽先生也揭示出活跃于北 魏政治中的太原王氏王睿一支乃是由中山王氏伪冒 , 其家族在皇权的支持下大规模地迁居并州 , 徙葬太原晋阳 , 通过这一土著化的过程 , 中山王氏到了唐代已经成了太原王氏的主支之一 。 ④ 郭 锋先生在对晋唐张氏郡望变迁的研究中 , 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 在南北朝时期 , 张氏共有 吴郡 、 清河 、 范阳 、 敦煌四望 , 进入唐代 , 随着清河张氏日益显贵 , 清河一望成为所有张氏的 “ 共同姓望” , 而其他三望则逐渐湮没 。 ⑤ 陈勇先生新近发表的关于袁氏的研究也注意到汝南袁氏 的郡望在汉唐之间发生了从陈国扶乐向汝南汝阳再向陈郡阳夏的转移 ,
系则是拼合以上三支袁氏世系而成 。 ⑥ ,
与姓相联结的祖源历史记忆 , , 与 黄帝 (或炎黄 ) 通过这一系列研究 , 、 伪冒 、嫁接等种种暗流 , , 但对这一现象背后 , 提出士族谱系的形成具有层 , 。但通过这一视野 , 我们有机会跳出就事论事的窠臼 , 在更高的层面上探索士族谱系的建构对于当时社会特定的政 治文化意义 , 促进我们思考士族普遍改易谱系这一现象对于整个中古社会究竟意味着什么 , 士 族郡望这一金字招牌千年不变的表象背后 , 社会流动 、 阶层升降是如何展开的 。
附识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承蒙复旦大学韩 、陈尚君教授 , 以及外审专家提出宝贵意见 , 特此致谢 。
〔 作者仇鹿鸣 , 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 。 上海 200433〕
(责任编辑 :宋 超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参见王永兴 :《杨隋氏族问题述要》 , 收入氏著 :《陈寅恪先生史学述略稿》附录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 社 , 1998年 ; 韩 :《隋文帝传》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1998年 , 第 34— 37页 。
参见守屋美都雄 :《六朝门阀 の 一研究 — — — 太原王氏的系谱》 , 日本出版协同株式仝社 , 1951年 , 第 7— 22页 。
参见《后汉书》卷 66《王允传》 , 第 2172— 2178页 ; 《三国志》卷 28《王凌传》 , 第 757— 761页及卷 27《王昶传》 , 第 743— 750页 ; 《晋书》卷 39《王沈传》 , 第 1143— 1146页 。
参见陈爽 :《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 ,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1998年 , 第 126— 134页 。
参见郭锋 :《唐代士族个案研究 :以吴郡 、 清河 、范阳 、敦煌张氏为中心》 , 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 , 1999年 , 第 179— 201页 。
参见陈勇 :《汉唐之间袁氏的政治沉浮与籍贯变迁 — — — 谱牒与中古史研究的一个例证》 , 《文史哲》 2007年第 4期 , 第 63— 71页 。
参见王明珂 :《论攀附》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 73本 3分 , 第 583— 618页 。
Shui in the Six Dynasties ZHAN G Qiming (49) The Decree on t he Reburial of Emp ress Dowager Chongxian (n. d. ) , issued in t he 4th year of Taishi of Emperor Ming (ruled 4652471AD ) of t he Song Dynasty during t he Sout hern Dynasties (4202589AD ) , was t he first decree to establish Feng Shui as a royal belief. Feng Shui as a burial belief centering o n t he choice of burial place was t hereafter accepted as an important piece of supplementary evidence for t he divinity of imperial power , and hence facilitated rulers πseire and maintenance of power. The decree was a result of t he sp read of Feng Shui belief s among royal families , which reflected a process by which Feng Shui as a pop ular belief gradually found it s way to t he upper classes. Feng Shui was introduced f rom t he Sout hern Dynasties to t he Nort hern Dynasties (3862518AD ) in t he later period of t he Liang Dynasty (5022557AD ) , and finally developed into an instit utionalized official belief in t 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F abrications in the G enealogy of Noble F amilies :A C ase of
L uming (60) A long 2running co ntinuous t important aspect s of a no ble family in fabrication may be found behind t he apparent ancest ry and taking up a distinguished family name are among t he st used means of fabricating a family genealogy. The family of t he Bohai Gaos was typical in bot h respect s. The Bo hai Gaos were not an old family in t he Han and Jin Dynasties. However , t hrough forged relations wit h t he Gao s of Chenliu and t he Gao s of t he Qi state , t hey successf ully extended t heir family t ree back to t he Sp ring and Aut umn period. After Gao became a powerf ul family name in t he state of Bohai , ot her families such as Gaochong , Gaozao , Gaojiong and Gaohuan changed t heir original names to Gao by various means. These families were an important ponent of t he genealogy of t he Bohai Gaos in t he Tang Dynasty.
From Cemetery to G enealogy to Ancestral T emple :The Changing Form of F amily Bonds in Q ixia , Shandong Province during the Ming and Q ing Dynasties
WAN G Rigen and ZHAN G Xiangang (75) Around t he mid 2Ming Dynasty , t he family cemetery played a key role in family integration in Qixia , Shandong Province. Genealogies were carved on tomb tablet s , tombs in cemeteries were arranged in such way t hat t hey resembled family t rees , sacrifice in cemeteries was instit utionalized , and “ house society
作文四:《关于《要求归还福鼎西园高氏两座祖祠的报告》信访件的情况反馈》3500字
关于《要求归还福鼎西园高氏两座祖祠的报告》
信访件的情况反馈
福鼎市信访局:
我局于2012年4月底收到《要求归还福鼎西园高氏两座祖祠的报告》的信访件,现就该信访件的处理意见答复如下:
关于信访件提出的第一座祖祠既园觉寺(又称广陵书院,以下称圆觉寺),是福鼎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我局十分重视该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与管理,于2010年8月13日我局发出鼎文体,2010,100号文件《关于对圆觉寺(广陵书院)进行抢救性保护维修的请示》,之后于2010年11月22日发出鼎文体,2010,152号文件《关于邀请福建省博物院文物保护中心对圆觉寺(广陵书院)进行编制维修设计方案的请示》邀请福建省博物院文物保护中心专家到圆觉寺现场制作《福鼎圆觉寺维修工程》,《福鼎圆觉寺维修工程》于2011年1月10日完成,由现状勘查报告和设计文件书两部分组成。对园觉寺进行全面勘查,并
提出分别对园觉寺前亭、前殿、后堂三部分进行维修,根据维修工程预算书共需经费5264.59元。2011年3月1日我局发出鼎文体,2011,15号文件《关于圆觉寺(广陵书院)抢救性保护维修工程的请示》,向福鼎市人民政府申请以上工程预算经费。
关于园觉寺,我局建议市政府尽早下拨资金维修,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前亭、前殿、后堂三部分进行分批次维修。关于信访件提到的第二座祖祠,由于该祖祠不是文物保护点,不属于我局职责范围,请市政府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处理。
福鼎市文化体育局
二〇一二年五月十四日
Fdxfj6127025@126.
下面是赠送的团队管理名言学习,
不需要的朋友可以编辑删除!!!谢谢!!!
1、沟通是管理的浓缩。
2、管理被人们称之为是一门综合艺术--“综合”是因为管理涉及基本原理、自我认知、智慧和领导力;“艺术”是因为管理是实践和应用。
3、管理得好的工厂,总是单调乏味,没有仸何激劢人心的事件发生。
4、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人正确的事,而不是正确的做事。
5、管理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
6、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仸务,而激励不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7、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8、管理者的最基本能力:有效沟通。
9、合作是一切团队繁荣的根本。
10、将合适的人请上车,不合适的人请下车。
11、领导不是某个人坐在马上指挥他的部队,而是通过别人的成功来获得自己的成功。
12、企业的成功靠团队,而不是靠个人。
13、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
14、赏善而不罚恶,则乱。罚恶而不赏善,亦乱。
15、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16、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但是我们期待每个人工作时,都拥有许多相同的特质。 17、首先是管好自己,对自己言行的管理,对自己形象的管理,然后再去影响别人,用言行带劢别人。18、首先要说的是,CEO要承担责仸,而不是“权力”。你不能用工作所具有的权力来界定工作,而只能用你对这项工作所产生的结果来界定。CEO要对组织的使命和行劢以及价值观和结果负责。
19、团队精神是从生活和教育中不断地培养规范出来的。研究发现,从小没有培养好团队精神,长大以后即使天天培训,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因为人的思想是从小造就的,小时候如果没有注意到,长大以后再重新培养团队精神其实是很困难的。
20、团队精神要从经理人自身做起,经理人更要带头遵守企业规定,让技术及素质较高的指导较差的,以团队的荣誉就是个人的骄傲启能启智,互利共生,互惠成长,不断地逐渐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
21、一家企业如果真的像一个团队,从领导开始就要严格地遵守这家企业的规章。整家企业如果是个团队,整个国家如果是个团队,那么自己的领导要身先士卒带头做好,自己先树立起这种规章的威严,再要求下面的人去遵守这种规章,这个才叫做团队。
22、已所不欲,勿斲于人。
2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善于用人之长。
24、做企业没有奇迹而言的,凡是创造奇迹的,一定会被超过。企业不能跳跃,就一定是,循着,一个规律,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25、大成功靠团队,小成功靠个人。
26、不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是管理者最大的疏忽。
关于教师节的名人名言|教师节名人名言
1、一个人在学校里表面上的成绩,以及较高的名次,都是靠不住的,唯一的要点是你对于你所学的是否心里真正觉得很喜欢,是否真有浓厚的兴趣……--邹韬奋
2、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佚名
3、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爱因斯坦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5、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爱因斯坦
6、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7、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8、教师要以父母般的感情对待学生。--昆体良
9、机会对于不能利用它的人又有什么用呢?正如风只对于能利用它的人才是劢力。--西蒙
10、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11、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戒好戒坏的评判。--卢梭
12、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13、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劢。--佚名
14、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布鲁纳
15、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斯大林
16、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17、假定美德既知识,那么无可怀疑美德是由教育而来的。--苏格拉底
18、好花盛开,就该尽先摘,慎莫待美景难再,否则一瞬间,它就要凋零萎谢,落在尘埃。--莎士比亚
19、养体开智以外,又以德育为重。--康有为
20、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
21、谁若是有一刹那的胆怯,也许就放走了并运在这一刹那间对他伸出来的香饵。--大仲马
22、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23、故欲改革国家,必先改革个人;如何改革个人?唯一斱法,厥为教育。--张伯苓
24、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
25、愚蠢的行劢,能使人陷于贫困;投合时机的行劢,却能令人致富。--克拉克
26、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斱,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戒自由地发展。--罗素
27、不愿向小孩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陶行知
28、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梁启超
29、弱者坐失良机,强者制造时机,没有时机,这是弱者最好的供词。--佚名 有关刻苦学习的格言
1、讷讷寡言者未必愚,喋喋利口者未必智。
2、勤奋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而是要实际行劢。
3、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劢而获得的奖赏”。
4、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5、勤奋和智慧是双胞胎,懒惰和愚蠢是亲兄弟。
6、学问渊博的人,懂了还要问;学问浅薄的人,不懂也不问。
7、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8、学问勤中得。学然后知不足。
9、勤奋者废寝忘食,懒惰人总没有时间。
10、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
11、山不厌高,水不厌深。骄傲是跌跤的前奏。
12、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
13、成功,艰苦劳劢,正确斱法,少说空话。
14、骄傲来自浅薄,狂妄出于无知。骄傲是失败的开头,自满是智慧的尽头。
15、不听指点,多绕弯弯。不懂装懂,永世饭桶。
16、言过其实,终无大用。知识愈浅,自信愈深。
17、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
18、你想成为并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19、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20、天才绝不应鄙视勤奋。
21、试试并非受罪,问问并不吃亏。善于发问的人,知识丰富。
2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23、不要心平气和,不要容你自己昏睡!趁你还年轻,强壮、灵活,要永不疲倦地做好事。
24、说大话的人像爆竹,响一声就完了。鉴难明,始能照物;衡唯平,始能权物。
25、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26、刀钝石上磨,人笨人前学。以人为师能进步。
27、宽阔的河平静,博学的人谦虚。秀才不怕衣衫破,就怕肚子没有货。
作文五:《【doc】谈谈高氏荆南国史研究》7400字
谈谈高氏荆南国史研究 2006年5月
第33卷第3期
湖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QfItubdUnlversity(PhilosophyandScIci丑lScience) May,2006
Vo1.33No.3
谈谈高氏荆南国史研究
曾育荣,张其凡
(暨南大学文学院,广东广州510632)
[摘要】此项研究旨在通过梳理高氏荆南国这一存在长达半世纪之久的湖北地方政权的历史.力图揭示
唐宋转型时期湖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轨迹.在总结历史时期湖北地区的开发进程厦其对整个
历史大环境影响的基础上,深度挖掘本地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特色,以服务于本地当前振兴经济,繁荣文化的
客观需要.
[关键词】高氏;荆南;国史研究
[中图分类号]G122:rS971;D69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799(2006)03-0370--04 五代十国,干戈相寻,群雄竞逐,裂土为王.后梁开平元年(907年),高季兴(本名季昌,后唐庄宗即
位,避其庙讳更名)以荆南兵马留后擢任节度使,潜有割据之志,荆南政权始此.稍晚,季兴先后分别为后
梁,后唐和杨吴进封渤海王,南平王和秦王;死后,又为后唐追封为楚王.荆南高氏"传袭四世五帅,至宋
乾德改元,国除,凡五十七年."【I]然终未尝称帝建号,此政权被后世史家目为南方九
国之一,史书亦称
之为"南平"或"北楚".
荆南政权据有荆州(今江陵),峡州(今宜昌),归州(今秭归)【2]礴,而下辖l7县(此为公元963年入宋
时版图)【3】ss,以今湖北江陵为统治中心,是五代十国时期湖北地区内部的区域性割据政权.荆南因处战
略要冲之地,政治,军事地位突出,自唐后期以来就一直陷于兵连祸结之中,逮高季兴奄有其地,渐以独
地区能从中部渐次崛起,立姿态出现于五代十国风云激荡之历史舞台.值此时,湖北
既受南方经济文化
迅猛发展的拉动.又与高氏荆南政权的恢复,发展措施密不可分,藉此而为湖北经济文化水平的全面提
升奠定了历史条件,亦为本地经济文化的后续开发提供了历史智慧和资源.然迄今为止,学界关于高氏
荆南政权的研究成果尚不够全面深入,致使湖北开发史整体面貌的勾勒尚有缺环.为深度挖掘历史资源
以服务于当代湖北经济,文化建设,本文拟就高氏荆南国的研究前史,研究缘起及意义,内容与思路等问
题,略谈一些粗浅看法,一并求教于学界同好.
一
,研究前史回溯
在断代史研究中,五代十国史研究相对较薄弱,关于高氏荆南国的探究则更为稀少,仅有的几部专
着,如陶懋炳《五代史略》,郑学檬《五代十国史研究》,张其凡《五代禁军初探》,武建国《五代十国土地所
有制研究》,任爽主编《十国典制考》等均对此题着笔甚少.沈起炜《五代史话》与卞孝萱,郑学檬《五代史
话》,为体裁与形式所限,仅言其概貌.而在区域断代史研究中,李文澜《湖北通史?隋唐五代卷》中有"五
代十国时期的荆楚地区"一节,因受篇幅所限,稍欠具体详尽.此外涉及历史时期湖北地区经济开发研究
的论着,如黄惠贤,李文澜主编《古代长江中游的经济开发》,牟发松《唐代长江中游的经济与社会》,陈钧
等主编《湖北农业开发史》,梅莉《两湖平原开发探源》,鲁西奇《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对象与方法——汉水
流域的个案考察》,鲁西奇等《汉水中下游河道变迁与堤防》等,虽与本题有涉,但均非论述高氏荆南的专
,相关专题论文也极少见.正因如此,高氏荆南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着.不惟如是
展,乃至历史地位
以及在湖北开发进程中所发挥的历史作用仍需逐步探索.
与此相对应的是,近年来围绕五代十国时期地方性割据政权的专史却迭有所见,杨伟立《前蜀,后蜀
史》,任爽《南唐史》,邹劲风《南唐国史》,杜文玉《南唐史稿》,何勇强《钱氏吴越国史论稿》,罗庆康《马楚
[收稿日期]2005-01-06
[作者简介]曾育荣(1969一),男,湖北鄂州人,暨南大学文学院2005级博士生,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
第3期曾育荣等:谈谈高氏荆南国史研究371
史研究》等,均是以同期川渝,江浙,苏皖,湖湘等地的南方割据政权而撰写的专着.此类成果极大丰富了
地方断代史的研究,有益于地方传统文化资源的整理与开发,也为同类课题的确立提供了范例.湖北省
是中部地区的教育大省,文化大省和旅游大省,极有必要进一步挖掘本地区的历史资源,补上高氏荆南
政权这一缺环.
二,研究缘起及意义
史载,荆南"地狭兵弱,介于吴,楚为小国",高氏父子又不以屈节为耻,四向称臣,故"
诸国皆目为'高
赖子I2l859.在史家的这种正统观念偏见之下,高氏荆南国史的研究长期以来未能引起学界足够的注意.
实际上,荆南居于南唐,楚,蜀和中原之间,在夹缝中求生存,拦劫过往商旅,固为不耻,"但从自存角度
看,高氏父子确有权术,善于利用矛盾,以维护自己的统治."[4】"五代史专家陶懋炳的看法是:"'赖子'为
王.割据一隅,传之四世,历时数十年,看来是滑稽可笑的事.其实,这不过是分裂割据下出现的特殊情况
而已".单靠诸方"平衡",劫取财物,骗赏赐是无法自存的."史籍斥言其无赖,极嘲笑之能事,忽视了它赖
以存在的主要条件,显系正统观念的偏见."【5】"7郑学檬曾说,荆南处四战之地,"环境复杂,政局稳定与
否主要取决于高氏本身的对策是否得当."[6】H而高氏父子享国5O余年,个中原因确乎值得深究.学界予
此已有探讨,陶懋炳认为是保境息民,恢复生产【5】(n.沈起炜则以为,荆南高氏不耽于享乐,"荆南经济全
靠南北通商,政治生命全靠同人家搞好关系",为其生存之本同109~曾国富的研究表明,与中原王朝长期的
密切关系,与四邻的和睦相处,坚固的城防,重视,重用人才,是荆南政权能在列国夹缝中立足的主要原
因f8】.李文澜指出,"从外部条件看,唐末五代形成的分裂割据势力还相当强大,在一定时期内统一的条件
尚未形成."从内部原因来看,荆南高氏政权"尚能招致人才,知人善任,听忠纳谏;在境内又能保境息民,
这是它能生存一个时期的政治条件."【9】埘以上诸家所言甚是公允,此亦是澄清"'赖子'为王"的历史
真相,评判高氏荆南政权所应取的基本尺度.
有鉴于此,着手高氏荆南国史研究极有必要,原因在于:
首先是形成对湖北开发史整体认识的重要环节.如前所述,从湖北开发史研究的既有成果来看,学
界关于五代十国时期高氏荆南政权的研究仍极为有限,亟待弥补. 其次是挖掘历史资源,产业资源和文化资源以服务于当前湖北经济文化建设的客观需要.唐末以
降,本地虽屡经战火冲刷,以至于"(高)季昌到官,城邑残毁,户口凋耗"【0】嘲,然高氏父子奋发作为,保境
安民.经济渐见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商贸活动处于稳步上升的态势中.而从产业资源看,其时荆南之
茶,柑橘等经济作物品质优良,素有盛誉,一直是对中原王朝的上贡品;草市镇增多,商业贸易活动频繁,
特别是勃兴的沙头市迅即窜升为长江中游的又一商业都会;荆南位于江汉平原腹心,自唐末即为中原王
朝财赋中转孔道,是闽,南汉,楚进贡中原的必经之地,因此随着南北物资交流规模的扩大,荆南作为交
通枢纽的地位日益突现.凡此种种,无不表征着其时荆南经济良好的发展势头.而荆南政权审时度势,力
挽唐末以降本地经济发展颓势,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展经济的各种举措及思路,当有益于今人为复兴本
地经济做出理性思考.即使仅从当前文化建设视角看,今存高氏政权之众多遗迹(如"高氏堤","高氏井"
等).也是极应珍惜的文化遗产,值得保护,修缮和开发.
再次是理解高氏荆南政权在全国从分裂迈向统一过程中独特地位的需要.处于四战之地的高氏荆
南政权,北有中原王朝,东向继有吴,南唐,南有马楚,西向迭有前,后蜀,拘一隅之地而能在复杂动荡的
军事斗争中存在半个世纪之久,该政权实际上起着平衡各种势力,缓冲不同军事集团对抗的作用.一旦
维系这种均势的力量平衡被打破,荆南政权即被统一大潮所淹没.对此,正如研究
者所已指出:控制湖北
成为统一与分裂天平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11].以此为出发点,客观揭示荆南政权在五代嬗递,十国纷争
格局各不同阶段所发挥的独特功能,明了其在全国统一进程中至关重要的作用,庶几方能对荆南政权的
历史地位做出准确评价.
最后是从区域发展史的角度理解唐宋变革期学说的有益尝试.唐宋变革期在经济层面上的一个主
要表现便是商品经济的崛起,从经济角度审视,荆南政权之传统农业经济母体内商品经济成分的显着增
多.商贸活动的内容和对象较之此前的长足突破,以南北通商为维系政权之国策可谓已尽现商贸立国的
初始形态.此点对于深化唐宋变革期的认识极有助益.
372湖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3卷
基于上述理解,从事高氏荆南国史研究的意义可简单概括为:其一,探明本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条
件,进程和实绩,以及高氏荆南政权作为平衡南北力量政治斗争调节器的特殊地位.弥补既往湖北地方
史研究的不足.其=,着力挖掘此特定历史阶段地方自然资源(如茶叶,柑橘等经济作物),文化资源.寻
找历史智慧,服务于当前湖北经济迅速崛起和文化再度繁荣的客观需要.特别是强调深入认识本地产业
品牌,便利的交通,丰富的水域等经济资源在拉动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其三,以唐宋变革
期学说为指导,将荆南政权与南北政权的互动关系置于唐宋之际历史演进的总体框架中予以考察.切实
增进五代十国时期"表面上乱,实质是变"(熊德基语)[sl7"乱而后治,治中有乱"[6113等精赅之论的理解,
并将之落实到高氏荆南政权的历史实际中去.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依笔者目前的认识来说,所形成的关于本课题的主要观点有:第一,高氏荆南政权是五代中原王朝
与南方诸国之间力量制衡的枢纽,是各种势力交锋的缓冲地带,其存在与否直接关系到南方各国的安危
存亡.据有此地则是中原王朝对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实施统治的前提.故为恢复和重建大一统王朝所必
争之地.第二,高氏荆南政权对本地的经济文化开发,适应了晚唐以降经济文化重心南移的大势.积极地
促进了宋元明清时期湖北地区的开发进程.第三,荆南地处南北要冲,是其时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与融合
的重镇,经济文化方面的进步辐射,渗透于周边地区.第四,荆南高氏父子的种种政治作为顺应了历史发
展的潮流,有利于本地的恢复与发展.第五,高氏荆南政权的存亡兴衰又受制于相邻势力的伸缩消涨,只
有中原王朝强大到足以有能力建立统一王朝时,荆南政权才会退出历史舞台.上述认识又统一于荆南地
区在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格局中不容忽视的历史地位.
与此相联系,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初步圈定于下述方面:(1)荆南政权兴亡的历史条件和原因分析(含
政治,经济,文化资源的全面考察);(2)荆南政权对本地区经济文化开发的具体内容和深度;(3)荆南政
权的内政外交与南方诸国的比较研究;(4)荆南政权与南方政局变动;(5)荆南政权内士人群体的历史作
用分析;(6)荆南的灭亡与宋初的统一.在展开对上述问题的分析时,重点在于把握五代十国的历史演进
趋势,将荆南政权的兴亡与唐宋之际的社会变革联成一体予以研探.并在历史的剖析中融入对现实的思
考,在现实的思考中淘掘历史资源,以为振兴湖北的经济文化建设服务. 如所周知,"五代乱世,文字不完,而史官所记亦有详略"嘲乱,材料的较为匮乏一直是五代史研究面
临的难题,南方割据政权研究更是如此,而传承至今关于高氏荆南国的记载则尤其零散,加之可资借鉴
的学界成果又较少.本题的研究注定无法回避上述客观制约.然而.历史学研究恰恰强调对历史信息的
广采博收,排比筛选,否则研究就会失去坚实可信的基础,所得结论也无法经得起推敲和检验,故而从各
种相关的历史记述中认真爬梳所涉史料,亦是开展此项研究的前奏.纵览史乘,可以发现,历代传世文献
中关涉高氏荆南国的记载主要散见于《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册府元龟》,《资治
通鉴》,《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典籍,相关的零碎材料则散见于宋代和清代的文人文集,笔记和考
证材料中.另外,宋元明清各代的方志,也间有相关记述.还有,同时期关于四邻政权的相关记载中,也有
一
些反映高氏荆南国的材料.因此,笔者认为.充分利用现有传世史料,并非绝无可能完成此项研究.由
是出发,目前所形成的关于此题的研究思路,即以荆南立国历史条件的阐述为出发点.逐一勾勒其与周
边邻国的诸般互动行为,尤其是在经济文化重心南移的大背景之下,着力探讨荆南政权的政治,经济行
为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在此基础上,分层次,分步骤地研究课题所涉问题,力求揭示荆南国的历史全貌,
并注重与其他历史时期本地区的开发进程相比较,以便能站在历史的高度如实描绘荆南国在五代十国
整体局势演进下所扮演的角色,进而准确把握其经济文化发展的脉络及特征,填补
湖北开发史上的断裂
环节,以鉴当世.
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此题的研究将置于唐宋社会大变革研究的总体视野下,注意考察荆南与南方
诸国,中原王朝的互动关系,并在湖北开发史贯通的总体框架内揭示荆南经济文化开发的亮点.诚如黄
仁宇所言,五代十国"上接李唐下承赵宋,彼此都是连亘约三百年的大帝国,可见中国社会在这过程中虽
经颠簸,并没有完全垮台;并且,这54年内,尚可能产生若干积极的因素,这样才能让自北魏和拓跋氏所
创的'第二帝国'继续在历史进程中迈进.""李唐王朝之崩溃,并非由于社会之退化,而是由于社会之进
第3期曾育荣等:谈谈高氏荆南国史研究373
化"【翻134.正是在这样一个大震荡,大变革的时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既有遭受严重破坏的一面,但
同时又有得到发展的另一面[118.是以,对唐宋社会转型的深层次考察及其本质内容的揭示,绕不开五代
十国史的深入研究,高氏荆南国史研究自是此题中应有之义.反之,五代十国史的研究更不应游离于唐
宋转轨的历史考察之外.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高氏荆南国的性质问题,当今学界仍有不同声音.南平并未建国称帝,不应作一
国看待的理由是:地域狭小,没有稳固的经济基础,称藩于中原王朝,军备力量弱小等嘲.对于这种说法,
笔者在此仅想强调的是,南方九国的说法由来甚久,迄宋以降,此说已成共识.历代史家之所以将并未建
国称帝的马楚,闽和荆南视为独立国家,而将即帝改元的刘燕,擅置官号的秦歧排除在外,乃是针对分裂
割据的异态而作的特殊划区分,不宜与常态时等量齐观.限于篇幅,具体的史源考证无法展开,嗣后当另
具文申论.
由于此论题学界尚无专项成果问世,以高氏荆南国为核心而展开的研究,当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
们对五代十国史的深入认识,并有助于全面审视和客观评判湖北开发史的整体面貌.具体而论,高氏荆
南政权是南北王朝力量冲突的调节器是解读南方诸国政局变动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其内政外交策略
有利于推动整个历史发展的进程,积极意义值得重视.而且,本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既有受制于经济格
局变动历史大环境影响的一面,同时其综合实力的提升又在无形中将积极因子扩散至周边地区,以至对
经济格局整体面貌的改善发挥积极作用.从唐宋社会转型的历史高度加以考察,明显可见其时政治的有
序变革,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知识阶层力量的壮大等等时代特点,在高氏荆南政权时期均有迹可寻.更
重要的是在深度挖掘历史时期本地产业资源及文化资源优势的基础上,能进一步明晰湖北经济文化发
展的历史必然性及客观条件.从而为本地区的再次腾飞提供历史论证.其成果在理解唐宋社会转型这一
重大学界课题上也会有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J吴任臣.十国春秋[MI.北京:中华书局,1983.
I21欧阳修.新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1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2. f4】卞孝萱,郑学檬.五代史话f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 【51陶懋炳.五代史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6】郑学檬.五代十国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7】沈起炜.五代史话【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
【8】曾国富.五代南平史兰题fJ1.中国史研究.1996,(1).
f9】李文澜.湖北通史:隋唐五代卷【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O1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II1王赓武.长江中游地区在唐代的政治地位【J】.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85,(1)
【121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M】.北京:三联书店,1999.
【责任编辑:罗炽】
AStudyoftheHistoryofJinnanEmpireRuledbyEmperorGao
ZENGYu-rong,ZANGQi—fan
(Chineseculturalandhistoricalworksinstitute,Jlnan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510632,China)
Abstract:ThroughthestudyofthehistoryofJinnanEmpireruledbyEmperorGao,theresearchistoillustratethetrackof
developmenteoncemingpolities,economyandcultureintheareaofHubeiattheendofTangDynastyandthebeginningof
SongDynasty.Onthebasisoftheanalysisoftheprocessofdevelopmentanditsinfluenceonhistory,thepaperfurtheranalyzes
thecharacteristicsofthelocaleconomicresourcesandculturalresourcessoastohelptomeettheneedofflourishingthelocal
economyandculture.
Keywords:EmperorGao;JinnanEmpire;StudyonChineseHistory
作文六:《四明高氏家族研究讨论要点》1700字
四明高氏家族研究討論要點
92.7.22
黃寬重
一、家族興起,宋代四明高氏可考的有九世,全祖望稱「高氏在宋世衣冠最盛」,袁桷稱「高氏衣冠為四明望」。
1. 大約在五代、北宋之際,由廣陵遷到鄞縣。
2. 第四代的高碩是高氏起家的第一步,其祖父二代以技藝傳家,君
珍繼室樊氏,以嫁奩購書延師教子弟,高碩得入太學。高氏並與
四明士族及富家聯姻,奠下發展基礎。
3. 第五代的代表人高閌是高氏在四明乃至南宋初年有重要表現的
人。他因蔡京趙鼎之薦而任官。他本程氏之學,發揚春秋學,以
對抗王安石學風。對禮學,冠禮、喪禮、鄉飲酒禮,多有研究,
為南宋的太學規制奠定基礎,培養人才。但與秦的關係,曾招
致胡寅、胡宏兄弟的抨擊。後得罪秦檜,中年致仕,在家鄉杜門
屏居,致力學術,春秋,,並與四明士人有所互動,拔擢人才,。
二、興衰轉折
1. 第六、七的文虎、似孫兩代,是四明高氏在政壇上具有影響,也
是備受爭議的人物。
2. 高文虎曾任職史館,修撰高宗實錄,任職太學,被認為「專困遏
天下士」,「以藏頭策題,得罪多士」。參與彈劾唐仲友,為韓侂
胄所用,攻道學、逐正人,禁偽學之詔出於其手,因此不見容於
道學家,被劾罷官。
3. 文虎蒐藏資料所涉方面甚廣,顯示家境富饒。
4. 似孫、衡孫、衍孫三人仕歷較顯。
似孫興趣很廣,蒐藏許多文物圖書,著作繁富、多樣,顯示其才
華洋溢,自視甚高,及家境富饒之狀。但為人頗受批評,馬端臨
稱他「少有俊聲,登甲辰科,不自愛重,為館職上韓佗胄生日,
詩九首,皆暗用錫字,為清議所不齒。晚知處州,貪酷尤甚。其
讀書以隱僻為博,其作文以怪誕澀為奇,至有其可笑者就中,詩
猶有可觀也。」
5. 衍孫曾為首任嘉定縣知縣,成立縣學,建縣衙,在嘉定留下許多
記載,死後亦葬在嘉定,著有《脈圖》。
6. 衡孫為端平二年進士,曾任戶部侍郎,知湖州,臨安尹,大理少
卿,禮部尚書等職,後降元。
7. 南宋中期以後,士人對文虎、似孫評價低,但洪業曾為文翻案。 8. 日本學者石田肇有文檢討四明高氏家族,對洪業之文有所反駁。
三、家學的傳承及其轉變
1. 高閌起,即以治春秋聞於世,後世多承此家學,文虎等,。拙齋
文集云「上嘗命子韶講春秋,對曰,臣未嘗習春秋,不敢講如高
閌。」
2. 高閌兄弟受教於楊時,承程氏之學。全祖望稱「楊文靖公之在太
學,吾鄉士人從之者多,而高氏兄弟五人與焉,所造之大,禮部
侍郎少師憲敏公,其渠也。」閌亦致力禮學研究,著有《厚終禮》
及〈鄉飲酒儀〉,喪禮為朱熹採納入《家禮》中。鄉飲酒儀成南
宋朝廷頒行制度之源。
3. 高氏自高閌起累世參與宋養士及取士工作,太學及科考,,對南
宋教育政策、制度的訂定有影響,但因捲入政治派系,秦檜及反
道者,,而遭致批評。
4. 高氏亦多參與史館工作,亦參與方志修纂,。
5. 自高閌起歷代均有著作,著作的內容廣泛,文虎以降,族人的興
趣轉向詩文、博物與醫學等,顯示家族富裕,成員興趣廣泛,長
於蒐藏各式各樣文物。
四、婚姻關係與人際網絡
1. 高氏與四明士族的婚姻,樓氏、戴氏、薛氏, 2. 詩社與高氏的關係網絡
全祖望說,「慶元、嘉定而後,楊文元公、袁正獻公、樓宣獻公、
寓公則呂忠公,多唱和於史鴻禧碧沚館中,顧諸公以道學為詩,
不免率意,獨宣獻不在其例耳,同時高疏寮、史友林別有詩壇,
則從事於苦吟者也,,,,咸淳而後,甬上之士不見用,禮部尚
書高衡孫、軍器少監陸合,知汀州汪之林而下四十餘人,一月為
一集,顧其作少傳者。」顯示寧宗以後,高氏為四明詩壇盟主,
但與道學家有別。
3. 高氏各世的人際關係網絡。
4. 高氏在南宋政壇起伏,反映該家族在政治上較支持當權者,如高
與秦檜,高文虎與韓侂胄,,致遭批評,但四明士人對高氏批評
不多,樓鑰與之多所來往,是否反映四明人的現實面。
五、高氏家族研究的侷限
〈樊氏墓志〉對了解四明高氏家族的興起有重要價值,如由技藝致富,擇良子業儒,夫人以嫁奩供子弟讀書,但高氏家族除樊氏外,其餘諸人均無完整墓志或其他傳記資料,必須利用許多史籍、文集、方志、筆記中零散資料,將之併湊而成。因此仍難建立家族發展的完整圖像,對家族與社會關係的了解亦有所不足,此外更難以建立家族譜系。由此看來,墓志資料在研究宋代仍有其重要性。
作文七:《百家姓中的高氏由来》1700字
百家姓中的高氏由来
史书形容高姓“姓源多歧而其族繁多”,其中子孙最多、繁衍最广的则是源出于姜姓以封地为氏的那一支。齐太公的六世孙齐文公有一儿子受封于高地(今河南禹县),人称公子高。公子高的孙子傒是齐桓公的好朋友,因拥立齐桓公为君立了大功,而被赐以祖父名为姓,称为高氏。
汉魏以后,高姓虽然不在山东四大姓、江南六大姓之中,但它一直居于我国大姓行列,特别是在北方,基本上处在30大姓以内的位置上。近现代,高姓的发展、尤为迅速。中国社会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于1992年对我国姓氏调查结果显示,高姓在我国各大姓氏中排第15位,约占我国总人口的1(068%。目前高姓在我国约有1300万人。
高姓族人的分布古今大体相同,以北方居多,南方较少。高姓发源于山东、河南,河北一带,其播迁为三向形,西沿黄河向中上游的陕西、山西发展,东沿海向南北发展,南至江苏、上海,北至辽宁、吉林。所以山东、河北、河南、陕西、山西、北京、天津、辽宁、吉林、江苏、上海是高姓族人分布相对集中的地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对我国1982年人口普查进行随机抽查,高姓在7个地区的排列名次为:陕西第7位、北京第10位、辽宁第11位、上海第15位、福建第34位、四川第50位、广东第62位。这一结果更准确地说明了高姓的分布情况。
另外,我国的少数民族中亦有高姓,除前面已述及的朝鲜族外,京族、黎族、苗族、仡佬族、哈尼族、白族、东乡族等少数民族中都有高姓。其得姓原因,大多为沿袭汉族姓氏的结果。
先秦时期,多以君主赐姓为主。姓氏命名来源有很多类,《通志?氏族略》载:“得姓受氏者,有三十二类”、三个基本来源是“以国、邑为氏,以字、谥为氏,以官、职为氏”。姓氏随着漫长的社会发展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据考证,今天的高姓主要有五个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高姓人口数居全国第15位。 一、出自姜姓 炎帝之后
源于春秋时的齐国,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姜太公的六世孙齐文公之子被封于高(有称今山东邹平东北部、也有称今河南禹县),人称公子高。公子高的孙子溪(单人旁的xi)与齐襄公的弟弟小白是好友。齐襄公后来被公孙无知所杀,于是溪联合其他大臣一起平定内乱,诛杀公孙无知,迎立公子小白为齐恒公。桓公继位后,为表彰溪的功劳,便允许他以祖父的字为姓,自此得姓高。此得姓之记载,亦可见《广韵》。
高姓在齐国得姓后,世世代代相继担任齐国的上卿之职,是齐国著名的官族之一。至东汉时,其裔孙高洪出任渤海郡太守,任满后举家留居渤海郡 (tiao)县(今河北景县),子孙中名贤相继,进一步光大了先祖的基业。以致后人在论及高姓郡望时,无不首推渤海 县。
1
二、出自姬姓 黄帝之后
高姓来源之一相传出自西周王族周公之后,出自姬姓。史称周公之子伯禽封于鲁国(今山东曲阜一带),数传至鲁惠公,有子名祁字子高,史称公子祁或公子高。其后代遂以公子祁的字高为姓。
三、源于上古 高元后人
《世本》载:“黄帝臣高元作宫室”,相传高元是为黄帝造高楼的建筑工匠。据某些谱书记载,高姓的来源之一是高元的后人。古代建筑以高为尊贵,高元筑高楼技艺高超,子孙引以为荣,遂以高为姓。 四、出自鲜卑 改姓为高
相传出自十六国时期的鲜卑慕容部,据《魏书》记载:十六国之一的后燕国王慕容云祖父慕容和,称其是上古时期华夏族部落首领颛顼高阳氏之后。因此以远祖的名号为姓,由慕容氏改姓高氏。高云,在位三年。此后,其后人中便有一支以高为姓。
据《北齐书》记载:北齐文宣帝姓高名洋,当时有元景安、元文遥本鲜卑族人,改汉姓元,因有功于北齐,高洋赐姓高,其后遂为高氏。 北齐重臣高隆之,本姓徐,因其父为高氏所养,又与高欢交厚,遂改为高氏。其后成为望族。
另传,有高氏出自鲜卑拓跋部,由楼氏该为高氏。
五、出自高丽 改姓为高
相传出自高丽族,高丽族的羽真氏、娄氏,进入中国后,改为高氏。《通志?氏族略》有“羽真之为高、楚娄亦为高”,“是娄氏该为高氏”的记载。
高姓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渤海(今河北景县)、辽东(今辽宁义县西)、广陵(今江苏扬州市西北)、河南(今河南洛阳东北)、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有继(待查)等郡望堂号为世人所知。
2
作文八:《【别样的皇帝】慕容氏与高氏》1100字
慕容氏与高氏
混血优势——慕容家
乱世五胡乱华,估计血统也混了不少,一时间帅哥辈出,特别是鲜卑种的,首当其冲的就是慕容家,几乎没有一个不帅的:
慕容皝:龙颜版齿,身长七尺八寸
慕容俊:身长八尺二寸,姿貌魁伟
慕容恪:身长八尺七寸,容貌魁杰,雄毅严重
慕容策:年十一,美姿貌
男女通吃的慕容冲就更不用说了,凤凰凤凰止于梧桐啊!
慕容皝(297年—348年),字元真,小字万年,鲜卑族。中国五胡十六国时代前燕的开国君主,庙号太祖,谥号为文明皇帝。其父为慕容部落的首领、辽东公慕容廆。其庶长兄为建威将军慕容翰。
东晋建武年间(317年—318年),被拜为冠军将军、左贤王,封望平侯。太兴三年(321年)12月,立为世子。慕容皝虽为三子,但因其母段氏是正室,故而被立为世子。 咸和八年(333年6月4日),慕容廆去世。慕容皝嗣辽东郡公,以平北将军行平州刺史,督摄部内,统治辽东。
同年,慕容翰逃奔段部鲜卑,弟慕容仁、慕容昭背叛谋反。慕容皝领兵讨伐,却大败于汶城。慕容仁尽得辽东之地,于次年四月,自称车骑将军、平州刺史、辽东公。咸和九年(334年),慕容皝率军讨辽东,得胜。咸康二年(336年)击破慕容仁,慕容仁被擒杀。咸康三年(337年)10月,慕容皝称燕王,史称前燕。追慕容廆为武宣王,夫人段氏为武宣后,立世子慕容俊为王太子。随后在咸康四年与后赵石虎联合击败辽东段氏鲜卑首领段辽,而后又大败赵军,拓展了疆域。咸康八年(342年),慕容皝攻高句丽,陷其都城丸都(今吉林集安)并毁之,俘虏五万余人回国,高句丽于翌年向燕称臣。
慕容皝汉化较深,崇尚儒学,设东庠(学校),以大臣子弟为官学生,号高门生。亲临讲授,每月考试优劣。东晋永和四年(348年),慕容皝去世,时年五十二。
前燕烈祖景昭皇帝慕容儁(319-360),字宣英,小字贺赖跋。十六国时期前燕君主,公元349-360年在位(352年称帝)。他是慕容皝的第二子,慕容皝死后继燕王位,公元352年率军南下攻灭冉魏,迁都到蓟并称帝,改年号为元玺,又迁都到邺,前燕进入鼎盛时期。慕容儁在位期间,残酷镇压中原人民的反抗斗争,讨灭豪强割据势力,降服塞外部落,与前秦对峙。晚年,他大规模征调军队,原准备南下进攻东晋,后因激起了国内人民的反抗,被迫停止出兵。公元360年正月,慕容儁病死于龙城宫中应福神殿,终年42岁,葬于龙陵。 慕容恪(321—367年),字玄恭,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鲜卑族,十六国时期前燕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统帅。祖籍昌黎棘城,慕容鲜卑王族出身,慕容皝第四子,前燕太宰,太原桓王。因性格谨慎大度,从十五岁起即掌握军队,多次以弱胜强,稳固了慕容氏辽东霸主的地位。任太宰总揽大权,却毫无私心。以“德治”为基,构筑前燕最大版图,引起
作文九:《高氏一号培养基的制备》1200字
高氏一号培养基的制备
一、目的要求
1、了解高氏一号培养基的特点、作用。
2、熟练掌握配制合成培养基的一般方法。
二、基本原理
高氏一号培养基是用来培养和观察放线菌形态特征的合成培养基。如果加入适量的抗菌药物,则可用来分离各种放线菌。此合成培养基的主要特点是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已知的无机盐,这些无机盐可能相互作用而产生沉淀。因此,混合培养基成分时,一般是按配方的顺序依次溶解各成分,甚至有时还需要将两种或多种成分分别灭菌,使用时再按比例混合。
高氏一号培养基配方如下:
可溶性淀粉 20g
NaCI 0(5g
KNO 1g 3
K HPO (3H O 0(5g 242
MgSO (7 H O 0(5g 42
O 0(01g FeSO (7 H42
琼脂 15,25g
水 1000ml
,7.6 pH 7.4
三、操作器材
,、溶液与试剂 可溶性淀粉, NaCI , KNO , K HPO (3H O 3242
MgSO (7 H O , FeSO (7 H O, 琼脂,1mol/LNaOH, 1mol/LHCI。 4242
2、仪器与其他用具 试管,锥形瓶,烧杯,量筒,玻璃棒,培养基分装
器,天平,高压蒸汽灭菌器,PH试纸,棉花,牛皮纸,麻绳,纱布等 四、操作步骤
1、称量和溶化
按配方先称取可溶性淀粉,放入小烧杯中,并用少量冷水将淀粉调成糊状,再加入少于所需水量的沸水中,继续加热,使可溶性淀粉完全溶化。然后再称取其他各成分,并依次溶化,对微量成分FeSO (7 H O可先配成高浓度的贮备 42
液,按比例换算后再加入。待所有试剂完全溶解后,补充水分到所需的总体积。
配制固体培养基时,将称好的琼脂放入已溶的试剂中,在加热融化,最后补充所损失的水分。
2、调pH
用试纸测培养基的原始PH,如果偏酸,用滴管向培养基中加入1mol/LNaOH,边滴边搅拌,并随时用pH试纸测其pH,直至pH达7.6。反之,用1mol/LHCI进行调节。
3、分装和加塞
将配制的培养基分装入试管内,在试管口或锥形瓶口上塞上棉塞。
4、包扎
加塞后,将全部试管用麻绳捆好,再在棉塞外包一层牛皮纸,其外再用一根麻绳扎好。用记号笔注明培养基名称、组别、配制日期。
5、灭菌
0 将上述培养基以121C,20min,0.103MPa高压蒸汽灭菌。
6、搁置斜面 0 将灭菌的试管培养基冷却至50C左右,将试管口端搁在玻璃棒上。斜面的斜度要适当,使斜面的长度约为管长 1/3。
7、无菌检查 0 将灭菌培养基放入37C的培养箱中培养24,28h,以检查灭菌是否彻底。
作文十:《高氏一号合成培养基的制备》2400字
实验五 高氏一号合成培养基的制备、土壤中放线菌的分离 实验目的:掌握配制合成培养基的一般方法。
掌握稀释倒平板法从土壤中分离放线菌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技术。
实验材料:
药品:可溶性淀粉、 KNO 3、 NaCl 、 K 2HPO 4? 3H 2O 、 MgSO 4? 7H 2O 、 FeSO 4? 7H 2O 、 琼脂。 其他:高压蒸汽灭菌锅、扭力天平、药匙、烧杯、量筒、玻璃棒、三角瓶、试管、牛皮 纸、硫酸纸、线绳、无菌培养皿、铁锹、小铲、酒精棉球、镊子、玻璃铅笔。
实验原理:
高氏一号合成培养基是培养放线菌的培养基。 这种培养基是采用化学成分完全了解的纯 试剂配制而成的培养基,高氏一号培养基: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氮源为 KNO 3 、 NaCl 、 K 2HPO 4? 3H 2O 、 MgSO 4? 7H 2O 作为无机盐, FeSO 4? 7H 2O 作为微生物的微量元素,提供铁 离子等组成。
放线菌是重要的抗生素产生菌, 主要分布在土壤中, 其数量仅次于细菌, 一般在中性偏 碱性、 有机质丰富、 通气性好的土壤中含量较多。 由于土壤中的微生物是各种不同种类微生 物的混合体, 为了研究某种微生物, 就必须把它们从这些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来, 从 而获得某一菌株的纯培养。 分离放线菌常用稀释倒平板法。 根据放线菌的营养、 酸碱度等条 件要求, 常选用合成培养基或有机氮培养基。 如果培养基成分改变, 或土壤预先处理 (120℃ 热处理 1h ) ,或加入某种抑制剂(如加数滴 10%酚等) ,都可以使细菌,霉菌出现的数量大 大减少, 从而淘汰了其它杂菌。 再通过稀释法, 使放线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单独菌落, 并
可得到纯菌株。
实验内容:
1. 高氏一号合成培养基的制备
先将可溶性淀粉称好,在小烧杯内用 50~100ml水调成糊状,再在另一容器内加入 900~950ml热水, 将小烧杯内淀粉倒入混匀。 再分别称取其它药品, 并加热搅拌使之溶解后, 调 pH 至 7.2~7.4,分装, 0.1Mpa (15lb/in2) 15~30min高压蒸汽灭菌。
2. 土壤中放线菌的分离
(1)取 9套无菌平皿,在皿底贴上标签,注明土壤稀释液的稀释度(10-3、 10-4、 10-5) 、组 别、姓名、操作日期等。每个稀释度做三个培养皿。然后在每皿中倒入已溶化并冷至 50℃ 左右的高氏一号培养基 15~20ml左右,待冷凝成平板。
(2)将土样放入用酒精擦拭过的乳钵中,除去石块、草根、研磨压碎后,称取 5g ,放入盛 有 45ml 无菌水的三角瓶中。振荡 10min ,即 10-1的土壤悬液,静置 30s 。
(3)另取装有 9ml 无菌水的试管 4支,编号 10-2、 10-3、 10-4、 10-5。用无菌吸管无菌操作取 10-1浓度的土壤悬液 1ml 并加入编号 10-2的无菌试管中, 并吹吸吸管 2~3次, 使与 9ml 水混
匀,即为 10-2浓度的土壤稀释液。依此类推,直到稀释至 10-5的试管中(每个稀释度换 1支无菌吸管) 。
(4)用无菌吸管从浓度最小稀释液开始,每次吸取 0.5ml 加到一组相应编号(10-5)的高氏 一号平板上 (每次吸取前, 吸管要在液体内吹吸几次) , 再依次将 10-4、 10-3的土壤稀释液加 到相应平板上。 用无菌刮棒 (从浓度小的稀释液开始) 将加入平板培养基上的土壤稀释液在 整个平板表面涂匀。
(5)接种完毕,将平皿放入 28℃ 恒温箱培养 7天,观察平皿上放线菌(主要是链霉菌)菌 落。
(6)挑 4株菌划线接种在高氏一号合成培养基斜面上, 28℃ 培养 7天,作拮抗试验用。 准备实验内容:
【培养基 /组:200ml (制备 6个平皿(本次实验用, 10支试管) 】
实验二十 高氏 1号培养基的制备
一、目的要求
通过对高氏 1号培养基的制备,掌握配制合成培养基的一般方法。
二、基本原理
高氏 1号培养基是分离和培养放线菌的合成培养基。 这种培养基是由可溶性淀粉 (作为
碳源), KNO3(作为氮源), NaCl 、 K 2 HPO
4
·3H
2
O 、 MgSO
4
·7H
2
O (作为无机盐,为微生物提
供钠、钾、磷、镁、硫等离子)和 FeSO 4 · 7H
2
O (作为微生物的微量元素,提供铁离子)等
组成。 由于磷酸盐和镁盐相混合时产生沉淀, 因此, 在混合培养基成分时, 一般是按配方的
顺序依次溶解各成分。 对于象 FeSO 4 ·7H
2
O 这样的微量成分, 则可预先配成高浓度的贮备液,
在配制培养基时按需要加入一定的量。 高氏 1号培养基配方如下:可溶性淀粉 20g
NaCl 0. 5g
KNO
3
1g
K 2 HPO
4
·3H
2
O 0. 5g
MgSO 4 · 7H
2
O 0. 5g
FeSO 4 ·7H
2
O 0. 01g
琼脂 15— 20g 水 1000ml pH 7. 4— 7. 6 三、器材
可溶性淀粉, KNO 3 , NaCl , K
2
HPO
4
·3H
2
O , MgSO
4
·7H
2
O , FeSO
4
·7H
2
O , 琼脂, 1mol/L NaOH ,
1mol/ LHCl;
试管,三角烧瓶,烧杯,量筒,玻棒,培养基分装器,扭力天平,牛角匙,高压蒸汽灭 菌锅, pH 试纸(pH5. 5— 9. 0),棉花,牛皮纸,记号笔,麻绳,纱布等。
四、操作步骤
1.称量和溶化
按配方先称取可溶性淀粉, 放入小烧杯中, 并用少量冷水将淀粉调成糊状, 再加入少于 所需水量的沸水中,继续加热,使可溶性淀粉完全溶化。再称取其他各成分依次逐一溶化。
对微量成分 FeSO 4 ·7H
2
O 可先配成高浓度的贮备液后再加入, 方法是先在 100ml 水中加入 1g
的 FeSO 4 ·7H
2
O 配成 0. 01g/ml, 再在 1000ml 培养基中加入 1ml 的 0. 01g/ml的贮备液即可。
待所有药品完全溶解后, 补充水分到所需的总体积。 如要配制固体培养基, 其溶化过程同实 验十九。
2. pH 调节、分装、包扎、灭菌及无菌检查同实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