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快乐作文给孩子自由的天空》3000字
快乐作文给孩子自由的天空
传统的作文教学束缚了学生的创作思维,把学生囚禁在狭小的想象空间里,在枯燥的写作过程中,孩子们在空洞中拼凑自己的作文,每次习作成了孩子们恐慌的磨难经历,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指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导致一兴,启之一趣, 使学生地心里由怕为爱.。我热爱文学创作,在承接学校文学社辅导教师这一重任后,我开始思索,怎样教学才能使作文快乐起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重现生活、畅谈生活、感悟生活、表达生活,使课堂如同磁石一般富有吸引力,成为学生流连往返的殿堂。在不断的探索中,我和孩子们逐渐找到了一条通往创作自由的快乐之路。
一、在生活中获得乐趣点燃写作热情
所皆周知,生活是写作之源,获取材料地途径就在平素地生活之中叶圣陶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泼泼的流个不歇。”社会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作文素材,是学生习作的一个“大课堂”,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精彩的一幅画,动人的一首歌。组织学生到社会课堂中去学习,去积累生活素材.教给学生积累地方法和观察方法,使之注意变换观察问题地角度,并且积累地目地是“为我所用”,而兴趣则是最好的老师,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动力。习作教学若想激活孩子们的创作欲望,教者不论在课下还是在课上必须始终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用生活中地“童真”“童趣”去拨动他们心里诗的琴弦,激发他们写作的热情。比如:有一次我上作文课,上课伊始,我组织学生做起了“张冠李戴”的游戏,孩子们都异常兴奋,在充满悦耳笑声的氛围里我引导学生们思考生活中还有那些游戏可以带给我们快乐,学生的情感闸门一下子就打开了,学生纷纷展开想象的翅膀,倾吐各自的奇思妙想,他们的想象如霓虹般五彩缤纷,上天、入地、下海无奇不有,任其想象驰聘。一时间,课堂上热闹非凡,学生注意力集中,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教学中来,结合生活为写作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给思维广阔的空间,让创作自由飞翔
实事,实物,写真人真事,真情实感。让学生围绕话题拟写自己最感兴趣的文稿.每次作文,要求只有一个――真实,哪怕只写一句话,如果写的不真实,在班级朗读时就会露了马脚;如果不写,就无法在同学们面前流利地发言或只能说三言两语,丢自己的面子。基于这两点,大部分学生都会自主地作文,而且作后还认真修改.例如《我的同桌》作文中,利用学校换新课桌调座位为主题让学生写作,他们根据自己所见所闻,写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写我的同桌学习好,有的写我的同桌很可爱,有的还顺笔把和老同桌分别那一幕动人的场面写出来了,写地都很真实,入情入境.有位平时不爱写作文得学生写道:”我很高兴有这样的同桌,我们在这样地环境里学习,感到自豪,有信心.”语言尽管不生动,但写地是自己的真情实感.是实.可以打开学生地话匣子.学生产生了对作文地兴趣,就会有话说不完,就连不爱写作得学生也愿意写,并能真实生动地写出自己的切身感受.;从写实入手,每个人都会写真人真事,说真话实话,抒真情真感。
三、品味生活,提高写作层次
“言为心声”,学生的表达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倾吐”,是自觉地、自主地表现。学生品尝着生活的酸甜苦辣,有喜悦,有感动,有委屈,也有愤怒……这时让他们自由表达,不拘形式,不限内容。让学生在急于倾泄心情的时候表达,学生就会说真话、抒真情,学生动笔行文不再是沉重的负担和苦恼,而是一种自我宣泄的快乐和轻松,是一种情感喷发的畅快和
平衡。学生在广阔的自由空间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独特的感受。巴金说过:“打动人心的是真情而非词藻,只有激起了学生心中的情,才能使学生的表达更有层次、有深度。”
四、建立自信的展示舞台
所谓众读,就是人人都在班级朗读自己的作文,在学校红领巾广播上朗读自己的作文为学生的习作提供展示的舞台。既锻炼他们的勇气也增强了他们的信心。做到作文和情感的双升华,当众朗读自己的作文,得到老师的赞美,赢得同学们的掌声,其内心的甜蜜是对习作充满自信的不竭动力。赏析着同学的精彩语段、独具匠心的构思,受益的是全班学生。每节作文课前几分钟,我都安排3个学生读自己的习作,然后由老师或同学简评其优点(主要是学生点评,老师总结);并形成约定,凡是上台读文者,不论习作是精彩还是平淡,朗读结束后全班同学都报以热烈的掌声。读文者,听到掌声后,都会发现他们喜上眉梢,上课时变得更专心,发言更踊跃了。采用这样的办法进行有关的习作教学,90%的学生都变得有话可说,乐于表达了,习作能力也大大地提高了。在全国迎奥运作文比赛中我选送131篇作品中92人获奖,作品被收入文集,多人作品还被全国中小学生作文网发表,从以上这些成果可以看出,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作文个性化教学的大道上,只要创设了学生需要交流的情境,学生就能真实自主地作文表达.让学生远离写作的烦恼,快快乐乐地写作,轻轻松松地生活,是习作教学中永远不变的真谛。
五、在评改中,让学生做自己的引路人
传统的作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学生作文教师改的现象。培养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实际上是培养学生评论、鉴赏以及辨别是非的能力。所以,评论一篇作文,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小作者的道德品质、行为表现、认识能力、褒是贬非、扬善抑恶、爱美憎丑、留真去假的评论过程。所以,我在作文教学中注意通过评改作文,让学生受到良好的道德品质的熏陶,产生强化意识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强化德育效果,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文明行为,真正做到“文如其人”。在评价学生作文时,用事理明朗的评价启发学生自悟,在评价中接受教育激发上进心。作文教学的难度在于它是一种作者思想、生活、知识、文学等各方面的综合训练;作文教学的深度就在于它反映在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所做所为的相互渗透之中。
在课堂充分运用激励手段,让学生在充满关爱、充满期待的环境中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力,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明显提高。通过口头语言、书面评语、精神激励等多层次激励学生,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或优点,强化学习的自信心。 使用发展性评价,对优生、中等生、差生一视同仁,无论谁有进步,老师予以表扬。每学期末评选优秀学生、学习进步奖学生和全勤奖学生,自己出钱给学生分发奖状及奖品,给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为向学生提供充分展示才华的机会,每学期将优秀学生习作汇编成册,出版,并将优秀学生习作向报社推荐。我在教学上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快乐宽松的学习环境,使每堂课都是孩子们难以割舍的,孩子们总是说“老师90分钟的课太短了,我现在喜欢写作。”班主任也向我反映学生们由愁写作文进步到乐意去写。师生间感情的交流,激发了学生习作的动力。课堂上孩子们与我亲密合作,写前聚精会神地听我指导,写时一丝不苟、一气
呵成,写后反复修改。经过一年多我们共同的的辛勤劳作,写作水平明显进步,再也找不到不成文的作文了,优生的人数也越来越多。我热爱自由,我也用快乐的作文教学给孩子们一片自由的天空,为孩子们寻来翱翔的双翼。只有建立起快乐的教育空间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才能让学生习作开出灿烂的精彩之花。
作文二:《给孩子自由》18200字
《给孩子自由》,,,小巫/著 连载作者简介 :
小巫,生长于北京,成熟于纽约。美国Rutgers大学教育学硕士,在两所美国大学任中高级管理职位,兼任美国国务院特约官员翻译。后重新定居北京,嫁与新西兰丈夫,出任澳大利亚大使馆新闻官,兼任外国人话剧团团长。儿子Sam出世后,小巫辞职在家,潜心 养育孩子,感觉颇丰,不禁奋笔疾书,出版《让孩子做主》。又育女儿Miranda,写出续集《给孩子自由》。目前为诸家大型杂志撰稿,为育儿杂志《都市主妇?父母》主持母乳喂养专栏,在摇蓝网上主办母乳宝宝喂养园地。
Sam一岁半的一天,我陪着他在楼下花园里玩儿。一个高个子年轻女性带着自己未满周岁的孩子走过来问我,“这是那个混血儿吧,”
我说是。她又问,“我问你一个问题,你这孩子长的这么壮实,吃的什么奶粉,” 我说,“他不吃奶粉,吃我的奶。”
女子大惊,问,“这么大了还吃,”
我说,“对,还吃。”
这位年轻妈妈接着问了一句我几乎天天都要听到的话:“他是不是该断奶了,” 我摇摇头。
其实,如果别人不提醒我,我自己根本没有意识到,Sam已经“这么大了”,“该断奶了。” 从最初到现在到后来,Sam的一直吃母乳,对于我们母子二人来说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遗憾的是,我好像无法回避别人对我的时时提醒,好心劝告。很多人在看到我地“断奶”二字摇头时,并不马上结束这个话题,而是试图说服我,该给孩子断奶了。
“你的奶已经没有什么营养了~再继续喂下去,他会不好好吃饭的~往往搬出这是某某杂志、某某电视节目、某某专家的告诫。
可悲的是,这些杂志、电视节目、专家论点,都错了。错的离谱,错的荒唐。毫无道理,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宝宝一岁之后,母乳的确会起一些变化,但那是根据宝宝身体需要而起的变化,不是什么没有营养了,而是恰恰相反,母乳在任何时期都富含营养。一岁以后的母乳,脂肪会计师没有以前在任何时期都富含营养。一岁以后的母乳,脂肪含量没有以前高,也就是说热量下降了,但是却依然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抗体,对孩子免疫力的增强有着无与伦比的贡献。
我在《让孩子做主》的最后一章里写到过,吸吮动作对于一个飞速成长的小人儿是一种必须镇定剂。那些断了奶的孩子会利用其他物品来满足自己的吸吮需求:比如奶瓶、安抚奶嘴、手指、头发、被子角,等等。
继续母乳喂养其实是教会孩子在遇到困难时,从人那里找到安慰。而断了奶的孩子则需要从物品那里寻求解脱。
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嫌喂平乳麻烦,但是对于我和Sam来说,却是其乐无穷。 忘了从几个月开始,Sam经常吃着吃着奶,就松了口,侧望着我,嘿儿嘿儿地笑,眼睛弯成美丽的小月牙儿。他好像是在说,“妈妈的奶真香~谢谢妈妈~我好爱妈妈啊~” 能独立站立了,能扶着东西走几步了,Sam就不满足于躺在妈妈怀里吃奶了。每每站着,把
脑袋探进妈妈怀抱,撅着小屁股吃。
Sam从4个月开始叫“妈妈”,每次吃奶前都会叫个不停。一岁左右,他又自己发明了一种发音,把妈妈两个字酸酸地叫出来,听上去像是“咩咩”。这是吃奶专用词,不要吃奶时叫“妈妈”,要吃奶了,就叫“咩咩~”“咩咩~”一岁半以后才改口叫“奶奶”而且是拐着弯儿地叫出来“奶哎奶??~”
满一周岁学会走路以后,Sam知道妈妈的胸垫放在什么地方。我的奶直到SamJ满周岁后依然丰盛无比,每次喂奶都会从另一边漏,需要胸垫。
吃奶前,我对Sam说,拿胸垫去,Sam就积极地跑到衣柜的抽屉那里去取胸垫。拿到手后他高兴得直打挺,小脸儿笑皱了,把胸垫放到鼻子上闻,好像犯了什么瘾似的深呼吸,笑得直不起腰。吃上奶后,他还扭过小脑袋看着妈妈,笑啊笑。每次吃奶都像过节样,每次吃完奶,他都容光焕发,小脸蛋儿像只熟透的了小红苹果。
吃奶能够给Sam带来如此巨大的欢乐,我为什么要断了他呢,
再说,母乳就是方便——
带着Sam出外旅行,母乳是天然的健康的零食,总强于带着一堆瓶瓶罐罐到处找一东没准儿还消毒不当导致疾病吧,
Sam劳累了、烦躁了、哭闹了,母乳是天然的镇静剂,而且神速神效,一口叼上,全身放松;那些不吃母乳的孩子,大人要想尽办法安抚他们,至少需要二十分钟半小时,到最后闹的大人也烦乱焦躁。
Sam摔倒了,磕疼了,母乳是天然的止痛药。
Sam生病了,不舒服,不想吃饭,母乳是天然的滋补品,既从生理上保证营养,又从精神上安抚病儿。
有时候,我会对劝我断奶的人说,“我太懒了,断不了。”
本来也是,一想到喂奶粉的繁琐,看到那些瓶瓶罐罐奶嘴小勺加上消毒锅消毒药水,我就头大;再想到要将一个吃惯了母乳的孩子转到适应奶粉奶嘴的那种挣扎那种艰难,我就退缩。母乳永远新鲜,无需消毒;母乳永远恰到好处,无需折腾温度。再说Sam从来不接受奶瓶奶嘴,从10个月开始直接过度到用杯子喝水,算是这辈子都跟奶嘴绝了缘。
Sam一岁之后,我慢慢培养他喝鲜奶。一开始例子比较抵触,我就把牛奶搀在米粉里喂他,让他逐渐熟悉牛奶的味道。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他有时候喝得多,有时候一点儿都不喝。好在他爱吃酸奶、鱼肉、豆腐、鸡蛋,几乎什么都爱吃,所以该从牛奶中摄取的营养方面没有欠缺,我也就没有操心他对牛奶的摄入量问题。一岁半以后,他就能一口气喝200毫升的鲜奶了。
其实,我这样坚持母乳喂养,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
可能很少有人想到过,母乳喂养有益于环保。全球范围内的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的妇女放弃母乳喂养,对其经济会产生触目惊心的影响。英国营养学家盖波丽儿?帕莫在她的著作《母乳喂养的政治学》一书中指出,“母乳是一项被普遍忽视的产品,但却在进口和医疗费用方面
能够 为一个国家以百万计的美元。莫桑比克政府在1982年统计过,假设该国奶粉喂养率仅仅上升20%,在两年内将会使国家花费1000万美元,而且这个预算不包含燃料、运输以及医疗费用。他们还计算出来,用于烧开水的燃料将会吞噬掉整整一座森森。节能汽车的发明者得到奖赏,为什么不奖励节省能源的哺乳妇女呢,每300万名吃奶粉的婴儿就会消耗掉4.5亿桶奶粉,扔掉的空桶所派生的7万吨金属并没有得到回收。”
中国的森林资源极度匮乏,覆盖率仅仅17%左右。大多数老百姓收入很低,购买奶粉起码要耗去一个家庭月收入的1/3/。废品回收工作十分不到家,环保工作也一直在艰苦中跋涉。在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出生率高的发展中国家,可悲的是,母乳喂养率非常低,还不到20%.这么多的婴儿在吃奶粉的过程中会消耗掉多少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是一个我难以想象的数字。
最最重要的是,母乳喂养远远不止于一种喂养手段,它是母亲理解和满足宝宝需求的最自然最有效的途径。一位有经验的妈妈说过,“喂奶是学习当一个好妈妈的自学工具。” 首先,哺乳的母亲在生理上迥异于不哺乳的母亲。哺乳母亲体内旺盛的荷尔蒙——泌乳素和催产素,激发她们产生更加强烈的母爱。已故的美国行为学教授耐尔斯?牛顿曾经深入研究催产素,并称之为“母爱荷尔蒙”。他发现催产素的分泌是一种条件反射,哺乳的母亲不仅在婴儿直接吸吮乳头时分泌催产素,而且在接触到与哺乳有关的熟悉的景象、声音和活动时,体内也会自动分泌催产素。
其次,哺乳时母子身体之间的亲密接触与交流,使得妈妈和宝宝在身心两方面感到合二为一,在宝宝的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母亲对于爱抚和关怀的需求也得到了满足。母子息息相关,相依为命。西尔斯医生说,哺乳的母亲对于宝宝需求的反应更加直觉,较少约束。宝宝饥饿和焦虑的信号在母亲体内引起生理反应(泌乳),她感觉到一股马上要抱起宝宝给他喂奶的冲动,这种及时的反应给母子二人带来温馨的感觉。母亲通过喂奶,更加深刻细致地了解宝宝的性格和需要,也更加充分地掌握成功养育自己孩子的决窍。
Sam一直吃母乳,一直和妈妈心贴心,他最爱妈妈,也最听妈妈的话。看书上写的、听别人讲的,幼儿会有一个反抗期,对父母的一切要求都说“不”,经常任性、哭闹、难以调教。英语中有一个词来形容这个阶段,叫做the terrible twos,“可怕的两岁”。
Sam都快3岁的时候,我还在等待他的反抗期。母乳喂养把他变成了国际母乳会出版物里所描述的the terrific two,“可爱的两岁”。
我深切地体会到,做一个好妈妈,养一个好孩子,一切从母乳开始。
出门在外,给Sam喂奶,经常有人惊叹:“这么大了,还吃妈妈的奶哪,”继而又好心地劝我,“断了吧,再不断该不好好吃饭了。”
经常有喂奶的妈妈向我咨询:“孩子?个月了,家里人、朋友、同事、甚至医生都劝我断奶,否则会影响对固体食物的接受,影响孩子的发育成长。”
随便翻开一本国内出版的育儿杂志,都能看到这样的信息:“婴儿科个月以后就应该断奶,否则会影响对固体食物的接受,影响孩子的发育成长。”
甚至有些“专家”在电视节目里也斩钉截铁地劝告广大观众妈妈,“10个月以内一定要断奶,
不然会影响孩子吃饭,影响他对营养的吸收。”
我真不明白,从什么时候开始,吃母奶和吃饭,成了水火不相容、势不两立、不共戴天、你死我活的仇敌,,,
危言耸听,能让那些坚持母乳喂养的妈妈们后脊梁骨上冒出一串冷汗珠子来。 果真如此吗,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里摘抄几段以Sam为第一人称写的日记: 一岁一个月,在香格里拉饭店陪伴爸爸开会——“这两天早餐吃的是一楼咖啡苑的自助餐,我能吃下半只omelet,半碗白粥。”几天后,“我们去北京惟一的希腊餐厅吃饭,我特别爱吃鱼汤和Mussaka??晚饭去一家新开张的泰国印度餐馆,特别好吃。我吃了好多河粉、馕、香叶包鸡和蒸鱼。”
一岁两个月,在北京顺义县的一所意大利农庄——中午我吃得特别多,从头吃到尾:三盘开胃菜,我吃土豆、奶酪、面包,后来的两张Pizza、三盘通心粉,还有烤肉串、烤排骨、烤鸡胸,直到最后的甜点蛋糕,我哪一样也没错过。甚至农庄主Claudio叔叔端着盘子给所有来宾的薄脆饼干,我也拿了一块“嘎嘣嘎嘣”地呼。Dennis舅舅惊讶极了,说我真能吃!
几天后的一个周末——从家具城出来,我人工散步到日坛北路,我坐在车里睡着了。午饭是在Torero饭馆吃的西班牙菜,我吃了gazpacho汤、菠菜汤、tortilla、鸡肉棍、蘑菇烩鱿鱼、香肠汁通心粉,还有好多面包。妈妈又去Jenny Lou’s Shop买了一睦东西,然后我们就回家了。晚上吃妈妈做的泰国咖喱鸡。
一岁三个月在香港——5点多时,大家都市纷纷赶渡轮回家了。但朱核叔叔一家人留了下来,和我们吃完晚饭再走。我们去了那家海鲜饭馆,这次妈妈叫了一条两斤重的大石斑鱼,一斤花螺,一斤虾,还有很多菜,她还为我要了一碗米粉。但是无论她喂我什么,我都吐出来不吃。妈妈说可能我不饿,就没再管我,直到那条鱼上桌。石斑鱼太好吃了,我一口接一口地吃,妈妈说我足足吃了有三两鱼肉,真是个富贵肚皮~
回到北京后的一个周末——星期天上午我们全家去日坛公园玩儿,在水塘边看别人钓鱼,去儿童游乐场坐高空火车和游戏车。午饭是在一家叫“南蛮亭”的日本餐馆吃特色烧烤,我特别爱吃三文鱼和鳕鱼,还有冷面和蘑菇烤肉。那天只有我们三人吃饭,饭馆里所有员工都来逗我玩儿。老板还送给我们一人一杯红豆冰激凌,我都吃不下了。我要喝啤酒,爸爸不让,我对他翻白眼,妈妈笑坏了。
一岁四个月的一天——晚上姥爷和小姨来,还有从美国来的爸爸的老板Mai阿姨,我们一起去吃海鲜。妈妈叫了一条石斑鱼、半斤鸡尾虾、一煲腊味香芋、一盘海鲜蒸豆腐、一罐沉鱼落雁汤,还有好多别的菜,我每样都吃了不少,当然最爱吃鱼。
一岁六个月——我又到了贪吃的周期,第一道菜是鱿鱼丝汁浇炸茄子片,妈妈从配菜下边抢救出来一些没有浇上咸汁的茄子片,给我拿在手里吃。哇~油炸的东西就是好吃,我一口气呼了四片(是那种竖切的长茄子片)。后边上的菜有红烧日本豆腐、啤酒鱼、铁板牛柳、冬瓜等等,我一样没落下,拌着饭吃了两碗,还喝了煲里的排骨汤。旁边桌子上的人看着我,都
惊讶地说,这孩子真能吃~这顿饭吃完,我的肚子像一只熟透了的西瓜一样圆滚滚的。
这样的记录有很多很多,篇幅所限,我无法一一列出。需要解释一点:上面列举的都是一些饭馆食品,并不是说我们顿顿饭都在外边吃。其实我们一星期中,周一到周五在家吃佟阿姨做的中餐,周末出去吃一两顿,其他的时间由我来烹调西餐。家里做饭的详细记录比较少,只有简简单单的一些描述——“晚上妈妈做蔬菜汤,有土豆、胡萝卜、蘑菇、秋葵、洋葱和玉米,拌着通心粉给我吃。”“妈妈做了一种红腰豆、番茄干、胡萝卜配罗勒叶的通心粉酱,可好吃了,我一口气吃了满满一小碗。”“晚上妈妈给我用鸭汤拌土豆胡萝卜焖米饭,最后撒上一层黄瓜。”
在我的记忆里,Sam从来都是胃口好、饭量大,无论世界上哪一民族的饭菜,他都吃的津津有味,从不挑食。这一点其实要归功于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有助于孩子接受固体食品,因为母亲的饮食成分与味道会渗透到母乳里(因此专家都劝告母亲在哺乳期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饮食,尽量避免刺激性食品,以免引起婴儿的不适、过敏甚至拒绝吃奶),孩子从母乳中已经遍尝人间百味,十分乐意接受新的食品。倒是那些吃奶粉的孩子,免不了有时会挑食,因为奶粉的中味道千篇一律,没有变化,孩子习惯单一的口味,不愿意接受新花样。
Sam有没有吃不下饭的时候,有。他生病的时候就不爱吃饭,只要吃妈妈的奶。旅游到了陌生的国度和环境里,他会有一两天更加频繁地吃奶,饭吃的比较少,甚至拒绝当地的饮食,只要吃自己熟悉的食品。这种生理原因和心理原因而引起的变化很正常,我从来不为他一顿两顿没吃够而焦虑。
还有人说,如果不断母乳,孩子就永远不会接受奶粉或者鲜谬奶。
母乳比奶粉和牛奶香甜,吃惯了母乳的孩子当然抗拒奶粉和牛奶。但是这绝不是一种“永远”不变的状态,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更无需采用断奶这种笨法子。
Sam满一周岁后,我开始尝试让他接受鲜牛奶。最初他对这种白色饮料根本不屑一顾,头一扭,手一推,连嘴边都挨不上。我就把牛奶掺在他每天早晨都要吃的米粉里,让他熟悉这种味道。渐渐地,Sam能够喝半杯牛奶了;慢慢地,Sam能够一口气喝一杯牛奶了;到后来,Sam主动要求喝“冰箱奶奶”,而且能一口气喝两杯。但是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他喝得多,有时喝得少,还曾经有一阵,他根本不要喝。对这些,我都宽心地接受,耐心地等待,不着急不着慌也从来不催促他。反正牛奶里的营养成分,他可以从其他食物里边吸收到,比如奶酪、酸奶、豆腐、蔬菜、水果等等。
Sam在大吃(饭菜)大喝(牛奶)的过程中,一直都没有间断吃母乳。由此我得出结论:吃饭、喝奶,与吃母乳,根本不冲突~
母乳最无辜,却又最冤枉。人们对母乳的偏见十分深重,总有人喜欢把母乳放到一切事物的对立面上,无论孩子出现怎样的问题,也有不好好吃饭的现象,而且概率绝对不亚于吃母乳的孩子,为什么人们不首先怪罪奶粉呢,为什么没有人说,“断了奶粉吧~”
真的,我特别想问一问那些说“断奶”二字时根本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人:当吃奶粉的孩子不好好吃饭时,你们要怪罪什么呢,你们要他断什么呢,
放下你手中的砍刀(节选)
(1)
2001年元月,中国第一本时尚育儿杂志《妈咪佳人》(后改称《都市主妇》)正式出版,我在首期发表了一篇文章,事后被编辑部邀请去参加他们的读者评刊会。
会后主编邀请几位妈妈读者吃午饭。主编是一位未婚年轻女性,十分好奇地问了我们这些“过来人”许多养育孩子的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孩子刚刚出生,一直到一岁多都不会说话,不能够直接表达自己,你们怎么知道他都需要什么呢,”
一位读者妈妈斩钉截铁地回答道,“他所有的需要都是由你来告诉他~”听到这种奇怪的说法,我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嘴里含着的一口饭也差点噎在嗓子里呛着我。
因为我自己的体会,和这位妈妈所说的,恰恰相反。Sam所有的需要,都是由他自己告诉我,即使他还不会说话。我从来没有傲慢地认为我是他的需要的制定者。
除了语言之外,人类表达自己的方式丰富多彩,尤其还没有学会说话的儿童。到是你认为只有说话才能够表达,那你永远也不会理解你的孩子。
从Sam降生开始,我就发现他绝对不是传统概念里的“一张白纸”,而是一个有着独立的思想活动和丰富的表达能力的小人儿。他的确有很多需要,他也很会表达自己,而我的任务,就是观察他,理解他,满足他成长过程中的一切需要。
蒙特梭利将婴儿这种从母体中带来的内涵称为“精神胚胎”。我们做父母的,要给这个胚胎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适合的环境,让他按照自身的规律,自由欢快地成长。我们对孩子的态度,要充满尊重和关爱,要欢迎他,接受他,而不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
只是有些父母自以为是,认为不会说话的孩子就是什么都不懂,就是一只可以任人摆布的小玩偶,就是一张任人在上边胡写乱画的白纸。
蒙特梭利说过,“新生儿的需要并不是病人的需要,而是一个迫切想使自己在身体上,心理上适应一个新的陌生环境的人的需要。我们对新生儿的态度不应该是一种怜悯,而应该是对创造的那种神秘的崇敬,不应该使一个有精神的人一直被限制在我们的感知范围之内。”
2)
北京的《信报》“亲子乐园”版做过一期“东西方育儿观念大冲突”,采访了包括我在内的四名中外妈妈。一位姓朱的妈妈激烈反对西方的自由育儿理念,反对让孩子的需要做主这样的观点,说,“小孩子就像一棵幼苗,不能一味地任由他自由地生长,家长要不时地给他剪枝修
叶,这样他才能够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多么熟悉的论调啊~我都能够想象这位母亲张牙舞爪挥动着剪刀理直气壮地残戳那棵无辜稚嫩的幼苗~
早在人类出现之前,大自然不依靠任何剪枝修叶,已经存在了上亿年,长出了无数棵参天大数。恰恰是在人类出现后,大自然才遭了灾,不仅仅是参天大树,多少物种都迅猛地消失了。而人类也为自己的傲慢,无知和荒唐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再说了,要是那棵幼苗不是参天大树的种呢,要是他只想快快活活地成长为他自己呢,难道只长成小白杨就对不起谁吗,
样孩子不是种盆栽,不是培植病梅。记住《爱和自由》的话:如果你爱孩子,你就应该让儿童按照自己的生命要求去发展。
续谈大小便和羞耻心
Sam在2岁3个月时顺利地过渡到白天能够自如控制小便,这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每天仅仅需要两块尿布,一块用于夜间,另一块是为他大便预备的。他会自动要求:“Sam要戴尿布拉屎~”戴上后,他会悄悄躲在一个避人的地方用力,而且谢绝参观,只要我们出现在他左右,他就很着急地把我们轰走。不知道为什么,拉完后他却特别不愿意我们给他解开尿布清理,如果我们不略施强制,他能够戴着脏尿布玩儿好久。一旦被俘,捉到尿布台上清理,他经常大哭大闹,十分伤心。很长一段时间,握弄不明白他这是怎么一回事。
一次我们带他去朋友家,他和朋友的儿子玩儿的正开心,突然大叫“妈妈Sam要戴尿布拉屎~”我看他已经在用力,来不及取尿布,赶紧把他抱到马桶上,他拉在了马桶里。但是回家后,他还是坚持戴尿布大便,每次问他,要不要取厕所,就像在Max家里那样,他都拒绝,我也只好随他的“便”。
[/size]
这样过了一个多月。一天我们去我爸爸家,Sam要求戴尿布大便,我告诉他今天妈妈忘了带尿布来,他只能坐在马桶上大便。他欣然接受了,也顺当地排了便,还自己冲了马桶。从此之后,他白天完全摆脱了尿布,大小便都在厕所进行。一开始他还曾经要戴尿布大便,我都以尿布用完了搪塞过去。
由于Sam人还小,成年人的马桶对他来说太大了,我们都是扶着他,他搂住我们的身体来平衡自己。在坐马桶大便的头几天,他曾经数次要求我“妈妈别看,”如果我把头抬起来,他会继续要求“妈把头转过去,”于是我只得把脑袋扭向一边。他拉完了,我给他擦屁股,他会说,“妈别闻,Sam的屎臭着呢~”
那时,Sam在我们小区里新开的一所蒙特梭利儿童之家半天入托。一天,儿童之家的领班老师很兴奋地向我汇报了这样一幕:上午,Sam对老师说,“老师,Sam要拉屎。” 老师说,“老师带Sam去厕所吧。”
Sam很专注地凝视着老师,小脑袋明显正在进行紧张的思考。
老师安慰他,“没问题,妈妈说老师可以带Sam去厕所。”
Sam这才跟随老师进入厕所大便。结束后,老师说,“现在老师要给Sam擦屁股,好不好,” Sam再次凝视老师,迟疑不决。
老师也再次耐心地对Sam解释,“老师必须给Sam擦屁股,不然又脏又臭,Sam也不舒服。放心,老师给Sam擦得干干净净的,就像妈妈那样。”
Sam这才允许老师接触他的屁股。
这位从事蒙氏教育7年、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对我感慨,“换了别的孩子,早就撅着屁股让我擦了~Sam却很警惕,思考后才让我给他擦屁股。我教过这么多孩子,从来没有见过象Sam这样有着如此强烈的自尊心、羞耻心、隐私感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孩子~” 我对她说,这是因为我从来没有给Sam把屎把尿,也从来不给他穿开裆裤。
同时我也恍然大悟,原来Sam的坚持要戴尿布大便、顽抗我们给他清理,都是他的自尊心、羞耻心和隐私感使然~他认为大便是他的隐私的事情,也羞于让我们闻到他排泄的臭气,所以拒绝换尿布。在无可奈何必须坐马桶时,他还念念不忘让我们转移视线,维护他的自尊,并体贴地提醒我们他的排泄物很臭。
孩子的自尊心、羞耻心、隐私感和自我保护意识,原来是天生的,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需要我们的精心呵护。同时这些意识也十分脆弱,如果不加以保护,会很容易地遭到破坏和扼杀,而把屎把尿和穿开裆裤就是对这些意识的无情杀手。
夏末一天,我的老朋友Erika要离开生活了多年的北京回美国,来我家和我告别。我们在园子里一边溜达一边聊天,突然Erika站住脚,略带惊异地看着眼前的景象:一个5岁左右的女孩子,脱了裤子在草坪上大便。她的家人在草上垫了一张报纸,她拉一下,撅起屁股看一看,外阴就那么赫赫然地昭示于众。一个差不多岁数的小男孩儿,蹲在她身后,聚精会神地研究她的私处。男孩的家人正在和女孩的家人聊天,看到他的行为,大声呵斥他“不要脸~小流氓~”男孩听到斥骂,跑走一会儿,但还是忍不住回来蹲着看。
Erika看了一会儿,说,“这大概是这个男孩子一辈子所能够接受到的最自然的性教育了,反正他的父母不会正面告诉他任何知识,他自己琢磨出男女之别也好。”
这样年纪的孩子公然在花园里大小便,是我们这所高级小区里每天都能够见到的景象,就不用提那些穿开裆裤、或者根本什么裤子都不穿,随意随地排泄的小小孩了。 园子里宽阔的草坪上立着牌子“请勿践踏草坪”。其实就是运行我们走,我们也不敢涉足草坪,里边不是狗屎就是孩子屎。我只见过一家人在狗排泄完毕后,将排泄物铲走。也只见过一位保姆,在给孩子把完大便后,将排泄物装进塑料袋里拿走。
[size=4]我很庆幸自己两年多来,顶住了各种压力,顶住了批评、嘲讽甚至人声攻击,给Sam完全的成长自由,保护住了他的羞耻心、隐私感和自我保护意识。
2岁7个月的Sam,夜间也脱离了尿布。至此,我们的toilet training,获得圆满成功。历时仅仅四个月。
个人意见:小巫的做法,未必人人都赞同,也未必人人都做得到。
关于孩子的羞耻心,我个人的观察(基于我自己的3周岁的孩子)是现在才出现,比如上厕所要求我关门,幼儿园午睡时不肯脱裤子。我自己也是看了这本书之后,才认识到开裆裤的严重性,孩子小的时候,在家是穿开裆裤的,但是只要出门就穿满裆裤,尤其是到公众场合玩耍的时候。而且我觉得玩耍的时候不穿开裆裤,能较好的保护孩子,特别是防止擦伤,还有卫生的问题,特别是处于坐、卧、爬时期的孩子。
另外一点需要提醒各位家长注意的就是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小巫没有详细阐述这部分的内容。
不去评论现在的社会如何如何,只是想说,不论男孩还是女孩,从小要注意自我保护的培养。说明白点儿,就是家长要经常在孩子上厕所或者洗澡的时候告诉他们:裤子除了家里人(亲
密接触的人),和老师(不能自理大小便的孩子)可以帮助穿脱裤子。屁股,其他人都不能碰,更不能随便让别人看或者摸。
男孩子的家长特别要引起重视。
我也是在看到一篇新闻报道之后才注意的
满足孩子的一切需要
一个孩子只有在他所有成长的需要得到完全满足之后,才能够进一步发展。 很多家长把孩子对自己的需要简单地理解为物质方面的需求:吃饭、穿衣、玩具、书籍、乐器、家庭教师、重点学校、甚至大把大把的零花钱等等,认为只要自己向孩子提供了丰盛的物质环境,孩子就没有理由抱怨,而是应该老老实实按照自己的指令去生长。 他们往往忽略了,孩子对自己最大的需求,是情感上的,是精神上的,而不是物质上的。这些家长一方面希望孩子一切听从自己,另一方面又不愿意花费应有的时间来陪伴孩子,满足孩子对自己的依赖需要。
比如说,我经常看到、听到一两岁孩子的妈妈们抱怨、“我这个孩子特别粘我/人~”综合起来,“粘人”的“症状”不外乎以下几种:
l 只要妈妈在,就不跟别人,缠着妈妈;
l 经常希望妈妈抱;
l 不愿意自己玩儿或者做任何事情,总是要妈妈陪着。
不少妈妈互相询问,孩子这个“坏毛病”该怎样才能改掉,她们特别急着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恨不得孩子一下子“学会”自己单独做事情,不要总是牵扯大人的精力。 在着手“改掉”孩子之前,我们不防先看一看,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 “粘人”的行为一般出现在一岁之后。根据《聪明的爱》作者芘亚珀夫妇,这不是什么坏事情,而是孩子心智成熟的一种表现,说明孩子在判断力和选择能力方面有了一个突飞猛进的成长,他能够判断――
l 自己单独玩儿/吃饭/做事情;
l 跟妈妈一起玩儿/吃饭/做事情。
哪一样给他更大的快乐:当然是跟妈妈在一起~
他也能够在这两者之间进行选择:我要那种给我更大快乐的情景――跟妈妈在一起~ 一岁左右孩子的妈妈,大多数已经重返职场,每天起码有8个小时不在家。这些妈妈的孩子,比全职妈妈的孩子,表现得更加“粘人”一些。妈妈一回家,就被孩子“独占”了,吃喝拉撒睡,都要妈妈陪。妈妈想休息一下、看会儿书、做点儿自己得事情,非常困难。这样的情况下,有些妈妈难免会觉得不耐烦,希望保姆或其他看护人把孩子的注意力分散走,或者干脆送全托。
但是,妈妈们要意识到,孩子这样做,不是成心跟你过不去,而是在很清楚地向你发出信号:“妈妈,我需要更多跟你在一起的时间~”(他只是不会用语言来说明这个需要而已)他是在利用这个机会,弥补白天不能和妈妈在一起的缺憾。他是在向妈妈表示爱,也是在要求妈妈证实她对自己的母爱。这种对母爱的需求,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妈妈一定要竭尽全力满足孩子的这部分情感需要,否则给孩子的终生幸福留下不可弥补的缺陷和阴影。
芘亚珀夫妇指出,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依次建立两个幸福感/快乐源泉:“首要幸福感”primary happinese和“次要幸福感”secondary happinese。 首要幸福感,指的是孩子对 父母对自己的爱的完全确证,是明确地、毫无疑问地坚信,父母永远无条件地爱自己。这个幸福感地完全建立,是在3岁左右。3岁之前,孩子需要父母经常地向自己用语言和行动来表达爱。首要幸福感一旦建立,终生不会动摇,孩子也不会需要
父母时刻在自己身边才能够感觉到爱,他开始走向独立。
次要幸福感,指的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所获取的快乐:搭积木、过家家、拉小提琴、玩儿篮球,等等。
首要幸福感牢固的孩子/成人,内心的快乐,不会受到日常生活高低起伏的左右。遇到波折、挫败时,不会丧失自信心,不会一蹶不振。首要幸福感不牢固的孩子/成人,次要幸福感也很难健全。他们内心的快乐,过度依赖于外在的“成就”:是否马上得到自己想要的玩具/食品、考试成绩是否好、老师是不是喜欢我、老师是不是欣赏我、这次提拔有没有我、比赛是否能得大奖、等等。如果顺利,就特别高兴;如果不顺,就特别感到挫折。这样的人精神不独立,对人、物、事的依赖性特别强。
每一个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抱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无论爸爸妈妈怎样对待我,都是对我来说最好的抚养。
父母尽力满足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切需要、随时随地都能感觉到父母的爱、永远快快乐乐的孩子会认定,快乐是一种正常的状态。
忽略孩子的需要、躲避孩子对自己的需求、经常呵斥甚至打骂孩子的父母养育出来的孩子,不会认为父母的教养手段有何不妥,反而会坚信,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经常感到自己是个坏孩子、得不到父母(自己最爱的人)的注意力、经常感到伤心、绝望、愤怒是一种正常状态。
如果父母在孩子“粘人”的阶段,不愿意满足孩子的需要,对孩子不耐烦甚至推走,过一阵子,孩子有可能不再表现得那么“粘”,有些家长会窃喜:这孩子变“好”了~殊不知,这是问题深化的表现,是一件坏事情、
孩子在需求长期不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会停止以前的手段来试图得到满足。但是他的需求仍然存在,他会转而用别的手段来满足自己,最明显的就是对物品的依赖。那些因为不能马上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大发雷霆的孩子、那些死死地把住自己地玩具不愿意何别人有一丝丝分享的孩子、那些特别“难缠”、特别容易发脾气的孩子、那些经常做危险事情的孩子?? 孩子的感情需求得不到满足,会在他的心灵里留下一个感情的黑洞,今后他会使用其他手段来获取别人的注意力满足自己的需求,比较极端的例子就是那个向熊泼硫酸的大学生,以及吸毒的年轻人。比较常见的表现在对爱情关系的处理方面。因为孩子是从父母那里学会“爱”,他爱别人的方式以及所追求的爱人都与此有关。孩童时代感情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的人,成年后会无意识地寻找那些不满足自己需求的人来爱,同时对于爱人也不够关怀,并且表现地忌妒心何占有欲极强。这样的感情生活,后果都很糟糕,既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但是在受伤之后却不会意识到这是怎么回事,因为从小就认定,“爱”是痛苦的、是渴求得不到满足的那种感觉??
因此,聪明的父母,不会对孩子的“粘人”感到不耐烦,不会首先想到这样的孩子对自己的生活造成了什么样的妨碍,而是平静地分析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检讨一下自己最近以来是不是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不够质量,进而努力满足孩子地需求。 暂时放下手中的事情,多陪陪孩子。一旦孩子得到了满足就会自然“放松”父母,渐渐学会自己单独做事。
你在孩子幼小时期所额外花费的心血,是一种回报率极高的“投资”,它不仅会硕果累累,更会在今后省却你无数的时间、精力、伤心甚至钱财。
Sam在一岁九个月时,自己断了奶。具体过程时这样的:那年的11月底,我要去美国芝加哥参加一位朋友的婚礼,前后一共要离开Sam整整一个星期。但是曾经犹豫良久,一边是结交了16年之久的亲密好友,是我最初赴美时的担保人兼监护人,后来还主持了我和丈夫的婚礼,年逾不惑成婚,是惊动了美国总统的大事,谁的婚礼都可以不去,他的婚礼我是赴汤蹈火也
要去,而且还要代表所有他在中国结交的中外朋友发言;另一边是自从出生至今从来没有离开过左右的幼儿,一下子走掉一个星期,我可怎么放得下心,婆婆打电话说,你去吧,你会发现,你对孩子的思念远远超过他对你不在家的不适应。他还没反应过来呢,你也就回来了。放心去吧。于是我撇下孩子,去了芝加哥。到了那里,我魂不守舍,把一架崭新的富士牌数码相机落在了出租车里。整整一个星期,我都没有睡好觉,还需要不断地挤奶。回到北京,进了家门,Sam见到我的第一句话是,“妈妈~奶奶~”扑进我的怀里,吃了个够。 但是那之后他吃奶的时候不再认真吃,而是咬我,我就干脆不给他吃,他也没再要,就这么顺顺当当断了奶。没几天,晚上哄他睡觉时,他突然说,“小屋睡~”于是让他再小屋里边睡了一觉。好么,这下是一去不复返了。开始,他睡的好,我倒睡不着了,特别不习惯他不在我身边的那种感觉,夜夜起来几次去看他。后来,我们都一觉睡到大天亮。凌晨他会吧嗒吧嗒地跑过来上我们的大床,把他老爸踢出去,让他在小屋睡个回笼觉。
(但是彷佛要证明母乳的必不可少似的,Sam断奶两个多星期后,就得了一场秋季腹泻,不想吃饭,只想吃奶,就又把母乳吃回来了。随后去新西兰之前发高烧,到了新西兰诊断出双耳重度中耳炎,只好继续吃母乳,直到两岁三个月才最终断了奶。)
好多家长都要把孩子对自己的依恋看做是必须纠正的:“坏毛病”,把满足孩子依恋的需要当成“宠”和“惯”,认为这样回怂恿孩子越来越粘人。数不清有多少妈妈曾经向我咨询,怎样才能够改掉孩子吃着奶入睡的“坏习惯”,记不清有多少家长,在听说孩子跟我们一起睡觉、或者听到我推荐父母和孩子一起睡时,谆谆告诫我,“这样下去,孩子岂不是永远离不开爸爸妈妈了,永远不能够独立了~”
于是,当我告诉大家,Sam主动从我们大床搬出去自己睡觉时,他们都感到不可思议,都觉得这是一个奇迹。
本来也是,传统的育儿观念,往往不肯让孩子的需求做主,把孩子的需求看做是累赘和毛病,横加阻挠,强行改正。似乎只要顺其自然,就是放任自流,孩子就会无节制无休止地依赖父母,父母也永远不能够摆脱孩子。
Sam为什么要主动要求独立,根据西尔斯医生,根据国际母乳会的理论,只有孩子的依赖心理得到完全的满足,他有了充分的安全感,就会主动走向独立。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一个吃饱了的人,是不会继续喊饿的,而是会把注意力从食物上移开,转向其他更有趣的事情。 著名教育学家孙瑞雪说,“越爱孩子的父母,孩子也就越不依恋父母。”“爱使人独立,独立使精神发展,爱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有了爱才有独立性,有了爱才导致独立性。”(《爱和自由》) 孩子的独立性,不是能够刻意“培养”出来的,而是他自己要准备好了(ready),愿意接受独立时,才行。就像Sam的上厕所,没有ready之前,即使把他,他也会反抗,还是要尿裤子。所以我们从来不强迫他接受传统的把便做法,而是顺其自然。他准备好了,就会自己主动要求上厕所撒尿。又如Sam的睡觉,两岁之前他几乎每夜都要醒几次,到了快两岁,他能够一整夜不起来。不少父母对于孩子夜间频繁醒来感到十分不耐烦,总是千方百计想让孩子一觉睡到大天亮,其实这种违背儿童天性的做法,往往招致两败俱伤。如果接受孩子睡眠的特性,耐心安抚夜间醒来的孩子,慢慢地到了一定时间,孩子就会安稳地睡上一夜了。 很多时候,孩子的问题,不是什么真正的问题,而是我们这些做父母的自己创造出来的问题,其结果就是跟自己过不去。只要我们耐心地等一等,满足孩子不同时期地需求,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成长规律和时间表来发展,许多所谓的“问题”都会烟消云散。
Sam自己主动断了奶,主动要求搬出我们的大床,自己睡一间屋子,并且能够开始自己玩儿一段时间,不需要大人的陪伴了。我将这一切归功于他内心安全感的从分建立,他的依赖感被从分满足,因此才能够自然地走向独立。
Sam的首要幸福感已经比较稳定,他一直都很大方,很懂事很关心别人,乐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玩具。除了在很困很累的情况下,他极少因为不能马上得到一样东西而发过脾气。
曾经有一阵子,因为稿约比较多,我白天陪Sam的时间少了。丈夫因为要组织一个大型会议,半夜才回家。晚上我一个人带Sam睡觉,他无论多困,从要求上床到真正入睡,往往“折腾”一个半小时,搂着我唱歌、说话、咯咯笑。我知道他是在弥补和哦在一起的时间,所以耐心地陪他,而不是急着回到电脑前接着写稿子。陪伴他从两方面讲是幸福的:被需要的幸福,以及满足他的需求的幸福。他的身上总是那么温热,那么柔软,那么香。 有时早晨醒来,Sam会过来搂着我,肉嘟嘟的小脸贴着我的腮帮子,亲热亲热,还喃喃自语,“妈妈爱Sam??”
幸福啊~幸福~心里痒酥酥的??
该松手时就松手
冬季的一天,我的朋友南希带着她刚满一岁的女儿艾米去翻斗乐玩儿。旁边一位带孙女儿的老太太好奇地问南希艾米多大了,当听说艾米刚满一岁时,老太太不禁感慨万分——“刚一岁就走得怎么好了~我孙女儿都快一岁半了,走路还离不开人哪~唉,你是怎么教孩子走路的,”
南希看着被层层衣服捆绑的像一只十字架的小姑娘,看着跟着孩子亦步亦趋、无论如何也不肯松手的奶奶,心中纵有千种经验、万般忠告,竟说不出一句话来。
“孩子穿的那么多,四肢无法活动,怎么走路,”南希对我感叹。“孩子走到哪里,老人都拉着她,没有自由,孩子怎么能学会走路,”
这样的情形简直太普遍了,属于典型的家长把自己的需求强加到孩子身上: 认为孩子会冷,就多给孩子穿衣服,直到自己满意为止,也不看看孩子到底是否需要这么多衣服;
怕孩子摔跤,就无时无刻不拉着扶着牵着孩子,自己心里感到安全就行了,完全忽略孩子在成长中对自由的需求。
结果呢,我经常看到快两岁的孩子,还依附于大人的牵拉和辅助,不会独立走路,更不要提爬楼梯、玩儿器械等需要四肢协调的动作了。也经常看到发育正常的孩子,在游乐场的器械上被大人拉扯得东倒西歪,明明可以自己滑滑梯,却被大人揪扯着不能痛快滑下来,明明可以自己爬上台阶,却被大人拉拽着,不能尽兴爬上爬下跑来跑去。孩子对自由行动得渴望于大人对他们得过分保护产生激烈冲突,孩子大哭大闹、大人烦躁不已,最后凭自己的身体力量强行把孩子带走。
为什么不给孩子自由,
大人们总是振振有辞:怕孩子摔着~
怕这、怕那,成为多少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阻碍了多少孩子的正常发育啊~ 而且,这样对孩子的阻挠,往往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大人怕孩子摔跤、不肯松手让孩子自己探索,久之孩子会失去探索的兴趣、失去对环境的观察、失去对四周物品空间距离的判断、也失去自我保护意识。许多在大人过度保护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走路直眉瞪眼,不看四周(因为没有障碍物的概念,也从来不需要自己小心),当然也很容易被一个小小的台阶绊倒。这个时候大人会飞奔过去,扶起大哭的孩子,自我满足的感叹,“看见了吧,就是不能松手,一松手就摔跟头~”
可是,此时不松手尚可,难道你能够做到跟着孩子一辈子不松手,
不摔跟头,孩子就永远学不会独立走路。小时候不摔,长大了会摔得更狠。 不松手的家长,说是为了保护孩子,其实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心:不是怕孩子摔跤,而是怕给自己找麻烦。孩子总牵在自己手里多省事儿,而放手让孩子探索世界,就需要看护人开动脑筋、时刻提高警惕,有创造性地保护孩子不受伤害;同时也需要看护人更加勤快,及时更换濯洗孩子玩儿脏了的衣服。
蒙特梭利说,“不必要的帮助就是对孩子的压制。”
Sam从生下来开始,在四肢体能的发展上、对四周事物的探索方面,就没有受到过任何限制。 从他能爬开始,我们就经常带他到一些游乐场所,让他在器械上爬来爬去;10个月左右,只要把他放到滑梯顶端,他就会一欠屁股一努劲儿,哧溜一下滑下来。我相信所有小孩子都喜欢飞驰下滑梯的那种感觉,Sam就特别喜欢玩儿滑梯。待到一岁多,他还玩儿出花样来,要么翻过身子趴着滑,要么头朝下倒着滑。凡是转为儿童设计的滑梯,只要地面铺的是海绵砖,我们就随他滑,在他旁边稍加保护就可以了,但是从来不拉着扶着他,给他造成任何阻碍。 Sam学习走路的过程也十分顺利,我们一直采取弯着腰扶着他练习的方法,虽然大人累一些,但是对他的保护更加可靠。我看到过不少家长给孩子胸前拴一条绳子,像牵小狗一样牵着孩子,孩子就探着身子,一扑一扑地踮着脚尖向前冲。这样做地唯一好处是解脱了大人的劳累,对孩子却有百弊而无一利,不仅仅在危险出现时大人无法及时保护孩子,更会损害孩子将来的走路姿势。
Sam在一岁生日过了整整三个星期时,正式开始独立走路。孩子学会走路,对于他自己、对于家长来说都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因为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种解放:大人不必总抱着孩子了,孩子也有了更多的自由来探索世界。
Sam会走路后不久的一天,我带他在园子里玩儿,牵着他的手上下喷泉旁的台阶,一位邻居走过来对我说,“你不必这样牵着他,我看见他爸爸带他出去时,就让他自己上下台阶,根本不管他。这孩子很棒,几下就会自己走了~”听言我不禁放了手,果然小家伙上下台阶十分自如。看来我这个当妈妈的还是过于小心,对孩子过分保护了。而且Sam在这方面也流露出小孩子的天性来:跟着爸爸,知道爸爸不管自己,就独立行事;跟着妈妈和阿姨,知道她们更“心疼”自己,也就顺水推舟,多一些依赖。
作为父亲,在发展孩子体能方面,有着天生的优势:男性天生就更加大胆,更放得开手。从不到一岁开始,我们几乎每个周末都带他到朝阳公园的儿童游乐场玩儿。Sam最喜欢的就是一座美式树屋,布满各种让孩子随心所欲钻来钻去爬上爬下的通道,还有4座长达6米的树干滑梯。这些滑梯我都不敢钻进去滑,Sam和爸爸却滑的不亦乐乎。每次Sam都在滑梯顶端通过树干大呼“妈妈~”我在底端接应他,叫他找妈妈来。他滑出树洞口后放声大笑,然后回过身来叫“爸爸~”爸爸也随后应声滑下来。树屋二层和三层之间有一套围着编织网的楼梯,几乎直上直下,网子很窄,成年人无法钻入,爸爸就让Sam独自爬上这个网梯,他自己走平常的楼梯,在网口等Sam。第一次看到丈夫撒手让Sam独自攀爬,我吃惊极了,问他行吗,丈夫说我们已经这样做了好多次了,没有问题。我仰着脑袋,看着刚满一岁不久的儿子稳健地一步一步爬上网梯,心中无比的自豪~
这两年,各地居民小区添加了各种普及性健身器械,Sam也成为在这些器械上翻飞的小小健身家,每每招来周围邻居惊讶的目光和评论。有几次,一些孩子跑来玩这些器械,他们的家长本来要阻止的,但是看到比自己孩子小许多的Sam在上边运作自如,也就打消了顾虑,放手让孩子玩了。
可能很多家长没有发觉,孩子其实天生就有很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只要你相信他,放手让他探索世界,同时在一旁给他提醒,告诉他该注意些什么,一般来说不会出什么事儿。给孩子自由,就是鼓励孩子认知四周事物,认知自身能力、培养对事物的观察、也锻炼各方面的体能。
关于攀爬,著名教育学家孙瑞雪这样说——
只要有孩子的家长都知道,幼儿从1岁开始到6岁都喜欢攀爬,为什么人类所有幼儿——不论是哪个民族、哪个地域、哪种文化,是文明还是落后,幼儿都无一例外的喜欢攀爬呢, 因为攀爬是幼儿早期创造力发展的一种自发的自然表现形式。
人对自身能力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最早,儿童的思维和行为是一体的,禁止了儿童的行为也就等于禁止了儿童的思维。因此儿童的行为也恰是创造能力发展的一种早期形式。儿童是在攀爬中判断自己能力的,当这种能力在攀爬的高度和难度上达到某种程度,并使儿童在心理上感到自己能承受时,他便开始探索难度更高的、冒险性更大的行动,并不断突破自己心理的承受力。儿童的这种创造倾向同成人相比,看上去是那样的势不可挡。一般情况下,人在基本生存达到满足时,这种称为创造力的探索精神就会自然地发挥出来。 当孩子探索世界时,也是他最聚精会神的时刻,成年人过多地干涉会破坏孩子的专注,磨灭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损毁孩子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往往那些上学后不专注的孩子、有所谓“多动症”的孩子,追溯其成长史,都有家长干涉过多、限制过多的痕迹。 Sam一岁半的那个夏天,我们带他到青岛度假,每天下海戏水,下边摘抄一段我以Sam为第一人称所写的日记:
今天好险啊~差点儿把妈妈丢了~
又是一个大晴天,我们早早来到石老人浴场。今天人少,大概昨晚啤酒节开幕式,大家都喝多了,这会儿还睡着呢。我们全家泡进海水里,跟着海浪一起蹦高。浪头很猛,一个接一个的打来。有的浪特别大,跟一堵墙似的,哗啦打下来,冲击力十分强大。爸爸抱着我,浪来了就把我高举起来,让我骑在浪尖上。我一点儿也不害怕,反而乐得咯咯的。所有的人都特别惊讶我的胆量,大部分人肯定心里都以为爸爸妈妈发疯了,因为实在没有我这么小的孩子在浪里玩儿的。有些比我大的孩子都不敢下水,很多成年人都带着救生圈。 再说妈妈,她不会游泳,也诈着胆子跟我们海里弄潮,因为实在非常刺激非常好玩儿。一个巨大的浪头打过来,妈妈一下子没影儿了。过了几秒钟,我们看见她脚丫子朝天在海面上露了一下,然后又没影儿了。爸爸抱着我,身体凉了半截儿,心想我抱着孩子,可怎么救老婆~我搂着爸爸,也有点儿着急,妈妈怎么不见了。
妈妈呢,倒像电影里的慢镜头一样,大浪把她冲倒,头朝下栽进海里,一直沉到海底。她没有惊惶失措,倒是很沉着,屏住呼吸,摸到海底。浪的冲力把她的身体推出一个侧手翻(在陆地上做不出来的动作,在海里易如反掌,妈妈成体操健将了),翻完了,她触着海底站了起来。我们看见她终于浮出水面,松了一口气。她跟我们说,哎呀,刚才完全失控了。还没说完,又一个大浪打过来,我们急忙集中精力对付它去。
后来妈妈说,有了今天这回惊险,再也不怕水了。她夸了我好几次,说我好勇敢,有胆量的宝宝,什么都不怕,能够对付生活中的各种困境,也敢于体验生活所提供的一切。
作文三:《给孩子一些自由》1000字
龙源期刊网 ://.qikan..
给孩子一些自由
作者:吕爱军
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6年第07期
前几天,我看了一篇文章,里面有两个细节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在巴黎圣母院,一个八九岁的女孩站在这座美轮美奂的建筑前,抬头向上专注地看着什么。突然,一个焦急的女声传来:“你在干吗?快过来拍照。快点!”“妈妈,我在看顶上的雕花,那个纹路……”“看什么看,快来拍照。你要看雕花,让爸爸拍下来,你回家在电脑上想放多大看就放多大看,想看多久就看多久!”小女孩跑过去了。拍完后,妈妈似乎忘了让孩子再去看顶上的雕花,更别说让孩子爸拍一张建筑照片了。
之后,妈妈搂着女儿边走边不断启发她:“巴黎圣母院,咱们亲眼见了哦,可以好好写篇作文了吧?巴黎圣母院是哥特式建筑,你以后若不记得什么是哥特式建筑,就想想巴黎圣母院的样子。它还是一本名著的书名,对不对啊?这本书谁写的啊?作文开头你怎么写啊?”和妈妈滔滔不绝的兴奋相比,孩子恹恹地沉默着。
费心教育孩子的妈妈,为什么不能给孩子留一点时间和空间,让她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巴黎,用自己的心感受巴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巴黎呢?
孩子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有自己的好奇心、兴趣、意愿、情感、思维、审美和语言,最好的教育是激发和引导孩子自由发展。孩子喜欢看雕花,妈妈就应该停下来陪孩子一起看;如果行程紧张,不拍照又何妨?鼓励孩子写篇作文当然是一件好事,但不要用“八股文”的程式来加以规范,而要以激发兴趣为主——“我手写我心”。如果孩子为此背上沉重的包袱,那就得不偿失了,因为带着孩子外出旅游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写作文,还有享受生活、欣赏风景、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
就写作本身来看,有意思远比“有意义”重要得多。有意思是孩子本真的自然流露,而“有意义”则是成人眼中程式化的“八股文”。为什么“孩子恹恹地沉默着”?因为妈妈的一己之好,屏蔽了她身体的自由和心灵的自由。
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家长。他们带着孩子回家省亲、外出旅游、参加活动,甚至散步、郊游、逛公园、去市场,都是从自己的喜好出发,对孩子指指点点,把自己所谓的审美观强加给孩子。公园里,孩子被无名的红花绿草所吸引,家长却硬逼着他去看荷花、观牡丹;在海边,孩子一心想着捉浅水滩里的小鱼、螃蟹,家长却饶有兴趣地引导孩子欣赏碧海蓝天。一旦外出,家长就让孩子写作文,而且要尽量写得“有意义”。结果,孩子宁肯待在家里,也不愿意跟着家长出门。记得有一次,我带学生出去春游。当学生听说是没有附加条件的“纯玩”时,个个欢呼雀跃,大声地喊起来:“老师,我爱你!”“万岁!”“解放了!”“好幸福啊!”……
作文四:《给孩子自由》18200字
《给孩子自由》---小巫/著 连载
目录 :
一切从母乳开始
不共戴天
无需孙子兵法
你还给你戴着纸尿裤哪
杜绝开裆裤
续谈大小便与羞耻心
放下你手中的砍刀
满足孩子的一切需要
奇迹般的独立
该松手时就松手
只听真理不听话
珍妮·古道尔博士的故事
你们家孩子脾气大吗
什么是自由
追求完美的动力
给孩子自由
自由就是这么简单容易的一件事
我见识了小皇帝
当然不能忘了说说规矩
威武不能屈
Sam社交实录三则
内心的力量
Sam帮妈妈择扁豆啦
以身作则 言传身教
“超级宝宝综合症”
受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
你没有资格“教”孩子
教育的目的
寻找幼儿园
怎么不爱学
天才大概就是这样被扼杀的
教育的价值
他会说中国话吗
放下你嘴中的巴掌
请尊重孩子
男孩女孩,不一样的养育
保姆马戏团
Sam头跌破了
就医记
美国、新西兰游记四则
后记
参考书目
推荐读物
作者简介 :
小巫,生长于北京,成熟于纽约。美国Rutgers大学教育学硕士,在两所美国大学任中高级管理职位,兼任美国国务院特约官员翻译。后重新定居北京,嫁与新西兰丈夫,出任澳大利亚大使馆新闻官,兼任外国人话剧团团长。儿子Sam出世后,小巫辞职在家,潜心 养育孩子,感觉颇丰,不禁奋笔疾书,出版《让孩子做主》。又育女儿Miranda,写出续集《给孩子自由》。目前为诸家大型杂志撰稿,为育儿杂志《都市主妇·父母》主持母乳喂养专栏,在摇蓝网上主办母乳宝宝喂养园地。
Sam一岁半的一天,我陪着他在楼下花园里玩儿。一个高个子年轻女性带着自己未满周岁的孩子走过来问我,“这是那个混血儿吧?”
我说是。她又问,“我问你一个问题,你这孩子长的这么壮实,吃的什么奶粉?” 我说,“他不吃奶粉,吃我的奶。”
女子大惊,问,“这么大了还吃?”
我说,“对,还吃。”
这位年轻妈妈接着问了一句我几乎天天都要听到的话:“他是不是该断奶了?” 我摇摇头。
其实,如果别人不提醒我,我自己根本没有意识到,Sam已经“这么大了”,“该断奶了。”
从最初到现在到后来,Sam的一直吃母乳,对于我们母子二人来说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遗憾的是,我好像无法回避别人对我的时时提醒,好心劝告。很多人在看到我地“断奶”二字摇头时,并不马上结束这个话题,而是试图说服我,该给孩子断奶了。
“你的奶已经没有什么营养了!再继续喂下去,他会不好好吃饭的!往往搬出这是某某杂志、某某电视节目、某某专家的告诫。
可悲的是,这些杂志、电视节目、专家论点,都错了。错的离谱,错的荒唐。毫无道理,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宝宝一岁之后,母乳的确会起一些变化,但那是根据宝宝身体需要而起的变化,不是什么没有营养了,而是恰恰相反,母乳在任何时期都富含营养。一岁以后的母乳,脂肪会计师没有以前在任何时期都富含营养。一岁以后的母乳,脂肪含量没有以前高,也就是说热量下降了,但是却依然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抗体,对孩子免疫力的增强有着无与伦比的贡献。
我在《让孩子做主》的最后一章里写到过,吸吮动作对于一个飞速成长的小人儿是一种必须镇定剂。那些断了奶的孩子会利用其他物品来满足自己的吸吮需求:
比如奶瓶、安抚奶嘴、手指、头发、被子角,等等。
继续母乳喂养其实是教会孩子在遇到困难时,从人那里找到安慰。而断了奶的孩子则需要从物品那里寻求解脱。
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嫌喂平乳麻烦,但是对于我和Sam来说,却是其乐无穷。 忘了从几个月开始,Sam经常吃着吃着奶,就松了口,侧望着我,嘿儿嘿儿地笑,眼睛弯成美丽的小月牙儿。他好像是在说,“妈妈的奶真香!谢谢妈妈!我好爱妈妈啊!”
能独立站立了,能扶着东西走几步了,Sam就不满足于躺在妈妈怀里吃奶了。每每站着,把脑袋探进妈妈怀抱,撅着小屁股吃。
Sam从4个月开始叫“妈妈”,每次吃奶前都会叫个不停。一岁左右,他又自己发明了一种发音,把妈妈两个字酸酸地叫出来,听上去像是“咩咩”。这是吃奶专用词,不要吃奶时叫“妈妈”,要吃奶了,就叫“咩咩!”“咩咩!”一岁半以后才改口叫“奶奶”而且是拐着弯儿地叫出来“奶哎奶∽∽!”
满一周岁学会走路以后,Sam知道妈妈的胸垫放在什么地方。我的奶直到SamJ满周岁后依然丰盛无比,每次喂奶都会从另一边漏,需要胸垫。
吃奶前,我对Sam说,拿胸垫去,Sam就积极地跑到衣柜的抽屉那里去取胸垫。拿到手后他高兴得直打挺,小脸儿笑皱了,把胸垫放到鼻子上闻,好像犯了什么瘾似的深呼吸,笑得直不起腰。吃上奶后,他还扭过小脑袋看着妈妈,笑啊笑。每次吃奶都像过节样,每次吃完奶,他都容光焕发,小脸蛋儿像只熟透的了小红苹果。
吃奶能够给Sam带来如此巨大的欢乐,我为什么要断了他呢?
再说,母乳就是方便——
带着Sam出外旅行,母乳是天然的健康的零食,总强于带着一堆瓶瓶罐罐到处找一东没准儿还消毒不当导致疾病吧?
Sam劳累了、烦躁了、哭闹了,母乳是天然的镇静剂,而且神速神效,一口叼上,全身放松;那些不吃母乳的孩子,大人要想尽办法安抚他们,至少需要二十分钟半小时,到最后闹的大人也烦乱焦躁。
Sam摔倒了,磕疼了,母乳是天然的止痛药。
Sam生病了,不舒服,不想吃饭,母乳是天然的滋补品,既从生理上保证营养,又从精神上安抚病儿。
有时候,我会对劝我断奶的人说,“我太懒了,断不了。”
本来也是,一想到喂奶粉的繁琐,看到那些瓶瓶罐罐奶嘴小勺加上消毒锅消毒药水,我就头大;再想到要将一个吃惯了母乳的孩子转到适应奶粉奶嘴的那种挣扎那种艰难,我就退缩。母乳永远新鲜,无需消毒;母乳永远恰到好处,无需折腾温度。再说Sam从来不接受奶瓶奶嘴,从10个月开始直接过度到用杯子喝水,算是这辈子都跟奶嘴绝了缘。
Sam一岁之后,我慢慢培养他喝鲜奶。一开始例子比较抵触,我就把牛奶搀在米粉里喂他,让他逐渐熟悉牛奶的味道。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他有时候喝得多,有时候一点儿都不喝。好在他爱吃酸奶、鱼肉、豆腐、鸡蛋,几乎什么都爱吃,所以该从牛奶中摄取的营养方面没有欠缺,我也就没有操心他对牛奶的摄入量问题。一岁半以后,他就能一口气喝200毫升的鲜奶了。
其实,我这样坚持母乳喂养,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
可能很少有人想到过,母乳喂养有益于环保。全球范围内的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的妇女放弃母乳喂养,对其经济会产生触目惊心的影响。英国营养学家盖波丽儿?帕莫在她的著作《母乳喂养的政治学》一书中指出,“母乳是一项被普遍忽视的产品,但却在进口和医疗费用方面能够 为一个国家以百万计的美元。莫桑比克政府在1982年统计过,假设该国奶粉喂养率仅仅上升20%,在两年内将会使国家花费1000万美元,而且这个预算不包含燃料、运输以及医疗费用。他们还计算出来,用于烧开水的燃料将会吞噬掉整整一座森森。节能汽车的发明者得到奖赏,为什么不奖励节省能源的哺乳妇女呢?每300万名吃奶粉的婴儿就会消耗掉4.5亿桶奶粉,扔掉的空桶所派生的7万吨金属并没有得到回收。”
中国的森林资源极度匮乏,覆盖率仅仅17%左右。大多数老百姓收入很低,购买奶粉起码要耗去一个家庭月收入的1/3/。废品回收工作十分不到家,环保工作也一直在艰苦中跋涉。在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出生率高的发展中国家,可悲的是,母乳喂养率非常低,还不到20%.这么多的婴儿在吃奶粉的过程中会消耗掉多少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是一个我难以想象的数字。
最最重要的是,母乳喂养远远不止于一种喂养手段,它是母亲理解和满足宝宝需求的最自然最有效的途径。一位有经验的妈妈说过,“喂奶是学习当一个好妈妈的自学工具。”
首先,哺乳的母亲在生理上迥异于不哺乳的母亲。哺乳母亲体内旺盛的荷尔蒙——泌乳素和催产素,激发她们产生更加强烈的母爱。已故的美国行为学教授耐尔斯?牛顿曾经深入研究催产素,并称之为“母爱荷尔蒙”。他发现催产素的分泌是一种条件反射,哺乳的母亲不仅在婴儿直接吸吮乳头时分泌催产素,而且在接触到与哺乳有关的熟悉的景象、声音和活动时,体内也会自动分泌催产素。
其次,哺乳时母子身体之间的亲密接触与交流,使得妈妈和宝宝在身心两方面感到合二为一,在宝宝的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母亲对于爱抚和关怀的需求也得到了满足。母子息息相关,相依为命。西尔斯医生说,哺乳的母亲对于宝宝需求的反应更加直觉,较少约束。宝宝饥饿和焦虑的信号在母亲体内引起生理反应(泌乳),她感觉到一股马上要抱起宝宝给他喂奶的冲动,这种及时的反应给母子二人带来温馨的感觉。母亲通过喂奶,更加深刻细致地了解宝宝的性格和需要,也更加充分地掌握成功养育自己孩子的决窍。
Sam一直吃母乳,一直和妈妈心贴心,他最爱妈妈,也最听妈妈的话。看书上写的、听别人讲的,幼儿会有一个反抗期,对父母的一切要求都说“不”,经常任性、哭闹、难以调教。英语中有一个词来形容这个阶段,叫做the terrible
twos,“可怕的两岁”。
Sam都快3岁的时候,我还在等待他的反抗期。母乳喂养把他变成了国际母乳会出版物里所描述的the terrific two,“可爱的两岁”。
我深切地体会到,做一个好妈妈,养一个好孩子,一切从母乳开始。
出门在外,给Sam喂奶,经常有人惊叹:“这么大了,还吃妈妈的奶哪?”继而又好心地劝我,“断了吧,再不断该不好好吃饭了。”
经常有喂奶的妈妈向我咨询:“孩子ⅹ个月了,家里人、朋友、同事、甚至医生都劝我断奶,否则会影响对固体食物的接受,影响孩子的发育成长。”
随便翻开一本国内出版的育儿杂志,都能看到这样的信息:“婴儿科个月以后就应该断奶,否则会影响对固体食物的接受,影响孩子的发育成长。”
甚至有些“专家”在电视节目里也斩钉截铁地劝告广大观众妈妈?“10个月以内一定要断奶,不然会影响孩子吃饭,影响他对营养的吸收。”
我真不明白,从什么时候开始,吃母奶和吃饭,成了水火不相容、势不两立、不共戴天、你死我活的仇敌???
危言耸听,能让那些坚持母乳喂养的妈妈们后脊梁骨上冒出一串冷汗珠子来。 果真如此吗?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里摘抄几段以Sam为第一人称写的日记: 一岁一个月,在香格里拉饭店陪伴爸爸开会——“这两天早餐吃的是一楼咖啡苑的自助餐,我能吃下半只omelet,半碗白粥。”几天后,“我们去北京惟一的希腊餐厅吃饭,我特别爱吃鱼汤和Mussaka……晚饭去一家新开张的泰国印度餐馆,特别好吃。我吃了好多河粉、馕、香叶包鸡和蒸鱼。”
一岁两个月,在北京顺义县的一所意大利农庄——中午我吃得特别多,从头吃到尾:三盘开胃菜,我吃土豆、奶酪、面包,后来的两张Pizza、三盘通心粉,还有烤肉串、烤排骨、烤鸡胸,直到最后的甜点蛋糕,我哪一样也没错过。甚至农庄主Claudio叔叔端着盘子给所有来宾的薄脆饼干,我也拿了一块“嘎嘣嘎嘣”地呼。Dennis舅舅惊讶极了,说我真能吃!
几天后的一个周末——从家具城出来,我人工散步到日坛北路,我坐在车里睡着了。午饭是在Torero饭馆吃的西班牙菜,我吃了gazpacho汤、菠菜汤、tortilla、鸡肉棍、蘑菇烩鱿鱼、香肠汁通心粉,还有好多面包。妈妈又去Jenny Lou’s Shop买了一睦东西,然后我们就回家了。晚上吃妈妈做的泰国咖喱鸡。
一岁三个月在香港——5点多时,大家都市纷纷赶渡轮回家了。但朱核叔叔一家人留了下来,和我们吃完晚饭再走。我们去了那家海鲜饭馆,这次妈妈叫了一条两斤重的大石斑鱼,一斤花螺,一斤虾,还有很多菜,她还为我要了一碗米粉。
但是无论她喂我什么,我都吐出来不吃。妈妈说可能我不饿,就没再管我,直到那条鱼上桌。石斑鱼太好吃了,我一口接一口地吃,妈妈说我足足吃了有三两鱼肉,真是个富贵肚皮!
回到北京后的一个周末——星期天上午我们全家去日坛公园玩儿,在水塘边看别人钓鱼,去儿童游乐场坐高空火车和游戏车。午饭是在一家叫“南蛮亭”的日本餐馆吃特色烧烤,我特别爱吃三文鱼和鳕鱼,还有冷面和蘑菇烤肉。那天只有我们三人吃饭,饭馆里所有员工都来逗我玩儿。老板还送给我们一人一杯红豆冰激凌,我都吃不下了。我要喝啤酒,爸爸不让,我对他翻白眼,妈妈笑坏了。
一岁四个月的一天——晚上姥爷和小姨来,还有从美国来的爸爸的老板Mai阿姨,我们一起去吃海鲜。妈妈叫了一条石斑鱼、半斤鸡尾虾、一煲腊味香芋、一盘海鲜蒸豆腐、一罐沉鱼落雁汤,还有好多别的菜,我每样都吃了不少,当然最爱吃鱼。
一岁六个月——我又到了贪吃的周期,第一道菜是鱿鱼丝汁浇炸茄子片,妈妈从配菜下边抢救出来一些没有浇上咸汁的茄子片,给我拿在手里吃。哇!油炸的东西就是好吃,我一口气呼了四片(是那种竖切的长茄子片)。后边上的菜有红烧日本豆腐、啤酒鱼、铁板牛柳、冬瓜等等,我一样没落下,拌着饭吃了两碗,还喝了煲里的排骨汤。旁边桌子上的人看着我,都惊讶地说,这孩子真能吃!这顿饭吃完,我的肚子像一只熟透了的西瓜一样圆滚滚的。
这样的记录有很多很多,篇幅所限,我无法一一列出。需要解释一点:上面列举的都是一些饭馆食品,并不是说我们顿顿饭都在外边吃。其实我们一星期中,周一到周五在家吃佟阿姨做的中餐,周末出去吃一两顿,其他的时间由我来烹调西餐。家里做饭的详细记录比较少,只有简简单单的一些描述——“晚上妈妈做蔬菜汤,有土豆、胡萝卜、蘑菇、秋葵、洋葱和玉米,拌着通心粉给我吃。”“妈妈做了一种红腰豆、番茄干、胡萝卜配罗勒叶的通心粉酱,可好吃了,我一口气吃了满满一小碗。”“晚上妈妈给我用鸭汤拌土豆胡萝卜焖米饭,最后撒上一层黄瓜。”
在我的记忆里,Sam从来都是胃口好、饭量大,无论世界上哪一民族的饭菜,他都吃的津津有味,从不挑食。这一点其实要归功于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有助于孩子接受固体食品,因为母亲的饮食成分与味道会渗透到母乳里(因此专家都劝告母亲在哺乳期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饮食,尽量避免刺激性食品,以免引起婴儿的不适、过敏甚至拒绝吃奶),孩子从母乳中已经遍尝人间百味,十分乐意接受新的食品。倒是那些吃奶粉的孩子,免不了有时会挑食,因为奶粉的中味道千篇一律,没有变化,孩子习惯单一的口味,不愿意接受新花样。
Sam有没有吃不下饭的时候?有。他生病的时候就不爱吃饭,只要吃妈妈的奶。旅游到了陌生的国度和环境里,他会有一两天更加频繁地吃奶,饭吃的比较少,甚至拒绝当地的饮食,只要吃自己熟悉的食品。这种生理原因和心理原因而引起的变化很正常,我从来不为他一顿两顿没吃够而焦虑。
还有人说,如果不断母乳,孩子就永远不会接受奶粉或者鲜谬奶。
母乳比奶粉和牛奶香甜,吃惯了母乳的孩子当然抗拒奶粉和牛奶。但是这绝不是一种“永远”不变的状态,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更无需采用断奶这种笨法子。
Sam满一周岁后,我开始尝试让他接受鲜牛奶。最初他对这种白色饮料根本不屑一顾,头一扭,手一推,连嘴边都挨不上。我就把牛奶掺在他每天早晨都要吃的米粉里,让他熟悉这种味道。渐渐地,Sam能够喝半杯牛奶了;慢慢地,Sam能够一口气喝一杯牛奶了;到后来,Sam主动要求喝“冰箱奶奶”,而且能一口气喝两杯。但是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他喝得多,有时喝得少,还曾经有一阵,他根本不要喝。对这些,我都宽心地接受,耐心地等待,不着急不着慌也从来不催促他。反正牛奶里的营养成分,他可以从其他食物里边吸收到,比如奶酪、酸奶、豆腐、蔬菜、水果等等。
Sam在大吃(饭菜)大喝(牛奶)的过程中,一直都没有间断吃母乳。由此我得出结论:吃饭、喝奶,与吃母乳,根本不冲突!
母乳最无辜,却又最冤枉。人们对母乳的偏见十分深重,总有人喜欢把母乳放到一切事物的对立面上,无论孩子出现怎样的问题,也有不好好吃饭的现象,而且概率绝对不亚于吃母乳的孩子,为什么人们不首先怪罪奶粉呢?为什么没有人说,“断了奶粉吧!”
真的,我特别想问一问那些说“断奶”二字时根本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人:当吃奶粉的孩子不好好吃饭时,你们要怪罪什么呢?你们要他断什么呢?
放下你手中的砍刀(节选)
(1)
2001年元月,中国第一本时尚育儿杂志《妈咪佳人》(后改称《都市主妇》)正式出版,我在首期发表了一篇文章,事后被编辑部邀请去参加他们的读者评刊会。
会后主编邀请几位妈妈读者吃午饭。主编是一位未婚年轻女性,十分好奇地问了我们这些“过来人”许多养育孩子的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孩子刚刚出生,一直到一岁多都不会说话,不能够直接表达自己,你们怎么知道他都需要什么呢?”
一位读者妈妈斩钉截铁地回答道,“他所有的需要都是由你来告诉他!”听到这种奇怪的说法,我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嘴里含着的一口饭也差点噎在嗓子里呛着我。
因为我自己的体会,和这位妈妈所说的,恰恰相反。Sam所有的需要,都是由他自己告诉我,即使他还不会说话。我从来没有傲慢地认为我是他的需要的制定
者。
除了语言之外,人类表达自己的方式丰富多彩,尤其还没有学会说话的儿童。到是你认为只有说话才能够表达,那你永远也不会理解你的孩子。
从Sam降生开始,我就发现他绝对不是传统概念里的“一张白纸”,而是一个有着独立的思想活动和丰富的表达能力的小人儿。他的确有很多需要,他也很会表达自己,而我的任务,就是观察他,理解他,满足他成长过程中的一切需要。
蒙特梭利将婴儿这种从母体中带来的内涵称为“精神胚胎”。我们做父母的,要给这个胚胎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适合的环境,让他按照自身的规律,自由欢快地成长。我们对孩子的态度,要充满尊重和关爱,要欢迎他,接受他,而不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
只是有些父母自以为是,认为不会说话的孩子就是什么都不懂,就是一只可以任人摆布的小玩偶,就是一张任人在上边胡写乱画的白纸。
蒙特梭利说过,“新生儿的需要并不是病人的需要,而是一个迫切想使自己在身体上,心理上适应一个新的陌生环境的人的需要。我们对新生儿的态度不应该是一种怜悯,而应该是对创造的那种神秘的崇敬,不应该使一个有精神的人一直被限制在我们的感知范围之内。”
2)
北京的《信报》“亲子乐园”版做过一期“东西方育儿观念大冲突”,采访了包括我在内的四名中外妈妈。一位姓朱的妈妈激烈反对西方的自由育儿理念,反对让孩子的需要做主这样的观点,说,“小孩子就像一棵幼苗,不能一味地任由他自由地生长,家长要不时地给他剪枝修叶,这样他才能够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多么熟悉的论调啊!我都能够想象这位母亲张牙舞爪挥动着剪刀理直气壮地残戳那棵无辜稚嫩的幼苗!
早在人类出现之前,大自然不依靠任何剪枝修叶,已经存在了上亿年,长出了无数棵参天大数。恰恰是在人类出现后,大自然才遭了灾,不仅仅是参天大树,多少物种都迅猛地消失了。而人类也为自己的傲慢,无知和荒唐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再说了,要是那棵幼苗不是参天大树的种呢?要是他只想快快活活地成长为他自己呢?难道只长成小白杨就对不起谁吗?
样孩子不是种盆栽,不是培植病梅。记住《爱和自由》的话:如果你爱孩子,你就应该让儿童按照自己的生命要求去发展。
续谈大小便和羞耻心
Sam在2岁3个月时顺利地过渡到白天能够自如控制小便,这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每天仅仅需要两块尿布,一块用于夜间,另一块是为他大便预备的。他会自动要求:“Sam要戴尿布拉屎!”戴上后,他会悄悄躲在一个避人的地方用力,而且谢绝参观,只要我们出现在他左右,他就很着急地把我们轰走。不知道为什么,拉完后他却特别不愿意我们给他解开尿布清理,如果我们不略施强制,他能够戴着脏尿布玩儿好久。一旦被俘,捉到尿布台上清理,他经常大哭大闹,十分伤心。很长一段时间,握弄不明白他这是怎么一回事。
一次我们带他去朋友家,他和朋友的儿子玩儿的正开心,突然大叫“妈妈Sam要戴尿布拉屎!”我看他已经在用力,来不及取尿布,赶紧把他抱到马桶上,他拉在了马桶里。但是回家后,他还是坚持戴尿布大便,每次问他,要不要取厕所,就像在Max家里那样?他都拒绝,我也只好随他的“便”。
[/size]
这样过了一个多月。一天我们去我爸爸家,Sam要求戴尿布大便,我告诉他今天妈妈忘了带尿布来,他只能坐在马桶上大便。他欣然接受了,也顺当地排了便,还自己冲了马桶。从此之后,他白天完全摆脱了尿布,大小便都在厕所进行。一开始他还曾经要戴尿布大便,我都以尿布用完了搪塞过去。
由于Sam人还小,成年人的马桶对他来说太大了,我们都是扶着他,他搂住我们的身体来平衡自己。在坐马桶大便的头几天,他曾经数次要求我“妈妈别看,”如果我把头抬起来,他会继续要求“妈把头转过去,”于是我只得把脑袋扭向一边。他拉完了,我给他擦屁股,他会说,“妈别闻,Sam的屎臭着呢!”
那时,Sam在我们小区里新开的一所蒙特梭利儿童之家半天入托。一天,儿童之家的领班老师很兴奋地向我汇报了这样一幕:上午,Sam对老师说,“老师,Sam要拉屎。”
老师说,“老师带Sam去厕所吧。”
Sam很专注地凝视着老师,小脑袋明显正在进行紧张的思考。
老师安慰他,“没问题,妈妈说老师可以带Sam去厕所。”
Sam这才跟随老师进入厕所大便。结束后,老师说,“现在老师要给Sam擦屁股,好不好?”
Sam再次凝视老师,迟疑不决。
老师也再次耐心地对Sam解释,“老师必须给Sam擦屁股,不然又脏又臭,Sam也不舒服。放心,老师给Sam擦得干干净净的,就像妈妈那样。” Sam这才允许老师接触他的屁股。
这位从事蒙氏教育7年、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对我感慨,“换了别的孩子,早就撅着屁股让我擦了!Sam却很警惕,思考后才让我给他擦屁股。我教过这么多孩子,从来没有见过象Sam这样有着如此强烈的自尊心、羞耻心、隐私感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孩子!”
我对她说,这是因为我从来没有给Sam把屎把尿,也从来不给他穿开裆裤。
同时我也恍然大悟,原来Sam的坚持要戴尿布大便、顽抗我们给他清理,都是他的自尊心、羞耻心和隐私感使然!他认为大便是他的隐私的事情,也羞于让我们闻到他排泄的臭气,所以拒绝换尿布。在无可奈何必须坐马桶时,他还念念不忘让我们转移视线,维护他的自尊,并体贴地提醒我们他的排泄物很臭。
孩子的自尊心、羞耻心、隐私感和自我保护意识,原来是天生的,是从娘胎里带
出来的,需要我们的精心呵护。同时这些意识也十分脆弱,如果不加以保护,会很容易地遭到破坏和扼杀,而把屎把尿和穿开裆裤就是对这些意识的无情杀手。
夏末一天,我的老朋友Erika要离开生活了多年的北京回美国,来我家和我告别。我们在园子里一边溜达一边聊天,突然Erika站住脚,略带惊异地看着眼前的景象:一个5岁左右的女孩子,脱了裤子在草坪上大便。她的家人在草上垫了一张报纸,她拉一下,撅起屁股看一看,外阴就那么赫赫然地昭示于众。一个差不多岁数的小男孩儿,蹲在她身后,聚精会神地研究她的私处。男孩的家人正在和女孩的家人聊天,看到他的行为,大声呵斥他“不要脸!小流氓!”男孩听到斥骂,跑走一会儿,但还是忍不住回来蹲着看。
Erika看了一会儿,说,“这大概是这个男孩子一辈子所能够接受到的最自然的性教育了,反正他的父母不会正面告诉他任何知识,他自己琢磨出男女之别也好。”
这样年纪的孩子公然在花园里大小便,是我们这所高级小区里每天都能够见到的景象,就不用提那些穿开裆裤、或者根本什么裤子都不穿,随意随地排泄的小小孩了。
园子里宽阔的草坪上立着牌子“请勿践踏草坪”。其实就是运行我们走,我们也不敢涉足草坪,里边不是狗屎就是孩子屎。我只见过一家人在狗排泄完毕后,将排泄物铲走。也只见过一位保姆,在给孩子把完大便后,将排泄物装进塑料袋里拿走。
[size=4]我很庆幸自己两年多来,顶住了各种压力,顶住了批评、嘲讽甚至人声攻击,给Sam完全的成长自由,保护住了他的羞耻心、隐私感和自我保护意识。
2岁7个月的Sam,夜间也脱离了尿布。至此,我们的toilet training,获得圆满成功。历时仅仅四个月。
个人意见:小巫的做法,未必人人都赞同,也未必人人都做得到。
关于孩子的羞耻心,我个人的观察(基于我自己的3周岁的孩子)是现在才出现,比如上厕所要求我关门,幼儿园午睡时不肯脱裤子。我自己也是看了这本书之后,才认识到开裆裤的严重性,孩子小的时候,在家是穿开裆裤的,但是只要出门就穿满裆裤,尤其是到公众场合玩耍的时候。而且我觉得玩耍的时候不穿开裆裤,能较好的保护孩子,特别是防止擦伤,还有卫生的问题,特别是处于坐、卧、爬时期的孩子。
另外一点需要提醒各位家长注意的就是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小巫没有详细阐述这部分的内容。
不去评论现在的社会如何如何,只是想说,不论男孩还是女孩,从小要注意自我保护的培养。说明白点儿,就是家长要经常在孩子上厕所或者洗澡的时候告诉他们:裤子除了家里人(亲密接触的人),和老师(不能自理大小便的孩子)可以帮助穿脱裤子。屁股,其他人都不能碰,更不能随便让别人看或者摸。 男孩子的家长特别要引起重视。
我也是在看到一篇新闻报道之后才注意的
满足孩子的一切需要
一个孩子只有在他所有成长的需要得到完全满足之后,才能够进一步发展。 很多家长把孩子对自己的需要简单地理解为物质方面的需求:吃饭、穿衣、玩具、书籍、乐器、家庭教师、重点学校、甚至大把大把的零花钱等等,认为只要自己向孩子提供了丰盛的物质环境,孩子就没有理由抱怨,而是应该老老实实按照自己的指令去生长。
他们往往忽略了,孩子对自己最大的需求,是情感上的,是精神上的,而不是物质上的。这些家长一方面希望孩子一切听从自己,另一方面又不愿意花费应有的时间来陪伴孩子,满足孩子对自己的依赖需要。
比如说,我经常看到、听到一两岁孩子的妈妈们抱怨、“我这个孩子特别粘我/人!”综合起来,“粘人”的“症状”不外乎以下几种:
l 只要妈妈在,就不跟别人,缠着妈妈;
l 经常希望妈妈抱;
l 不愿意自己玩儿或者做任何事情,总是要妈妈陪着。
不少妈妈互相询问,孩子这个“坏毛病”该怎样才能改掉?她们特别急着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恨不得孩子一下子“学会”自己单独做事情,不要总是牵扯大人的精力。
在着手“改掉”孩子之前,我们不防先看一看,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
“粘人”的行为一般出现在一岁之后。根据《聪明的爱》作者芘亚珀夫妇,这不是什么坏事情,而是孩子心智成熟的一种表现,说明孩子在判断力和选择能力方面有了一个突飞猛进的成长,他能够判断――
l 自己单独玩儿/吃饭/做事情;
l 跟妈妈一起玩儿/吃饭/做事情。
哪一样给他更大的快乐:当然是跟妈妈在一起!
他也能够在这两者之间进行选择:我要那种给我更大快乐的情景――跟妈妈在一起!
一岁左右孩子的妈妈,大多数已经重返职场,每天起码有8个小时不在家。这些妈妈的孩子,比全职妈妈的孩子,表现得更加“粘人”一些。妈妈一回家,就被孩子“独占”了,吃喝拉撒睡,都要妈妈陪。妈妈想休息一下、看会儿书、做点儿自己得事情,非常困难。这样的情况下,有些妈妈难免会觉得不耐烦,希望保姆或其他看护人把孩子的注意力分散走,或者干脆送全托。
但是,妈妈们要意识到,孩子这样做,不是成心跟你过不去,而是在很清楚地向你发出信号:“妈妈,我需要更多跟你在一起的时间!”(他只是不会用语言来说明这个需要而已)他是在利用这个机会,弥补白天不能和妈妈在一起的缺憾。他是在向妈妈表示爱,也是在要求妈妈证实她对自己的母爱。这种对母爱的需求,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妈妈一定要竭尽全力满足孩子的这部分情感需要,否则给孩子的终生幸福留下不可弥补的缺陷和阴影。
芘亚珀夫妇指出,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依次建立两个幸福感/快乐源泉:“首要幸福感”primary happinese和“次要幸福感”secondary happinese。
首要幸福感,指的是孩子对 父母对自己的爱的完全确证,是明确地、毫无疑问地坚信,父母永远无条件地爱自己。这个幸福感地完全建立,是在3岁左右。3岁之前,孩子需要父母经常地向自己用语言和行动来表达爱。首要幸福感一旦建立,终生不会动摇,孩子也不会需要父母时刻在自己身边才能够感觉到爱,他开
始走向独立。
次要幸福感,指的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所获取的快乐:搭积木、过家家、拉小提琴、玩儿篮球,等等。
首要幸福感牢固的孩子/成人,内心的快乐,不会受到日常生活高低起伏的左右。遇到波折、挫败时,不会丧失自信心,不会一蹶不振。首要幸福感不牢固的孩子/成人,次要幸福感也很难健全。他们内心的快乐,过度依赖于外在的“成就”:是否马上得到自己想要的玩具/食品、考试成绩是否好、老师是不是喜欢我、老师是不是欣赏我、这次提拔有没有我、比赛是否能得大奖、等等。如果顺利,就特别高兴;如果不顺,就特别感到挫折。这样的人精神不独立,对人、物、事的依赖性特别强。
每一个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抱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无论爸爸妈妈怎样对待我,都是对我来说最好的抚养。
父母尽力满足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切需要、随时随地都能感觉到父母的爱、永远快快乐乐的孩子会认定,快乐是一种正常的状态。
忽略孩子的需要、躲避孩子对自己的需求、经常呵斥甚至打骂孩子的父母养育出来的孩子,不会认为父母的教养手段有何不妥,反而会坚信,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经常感到自己是个坏孩子、得不到父母(自己最爱的人)的注意力、经常感到伤心、绝望、愤怒是一种正常状态。
如果父母在孩子“粘人”的阶段,不愿意满足孩子的需要,对孩子不耐烦甚至推走,过一阵子,孩子有可能不再表现得那么“粘”,有些家长会窃喜:这孩子变“好”了!殊不知,这是问题深化的表现,是一件坏事情、
孩子在需求长期不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会停止以前的手段来试图得到满足。但是他的需求仍然存在,他会转而用别的手段来满足自己,最明显的就是对物品的依赖。那些因为不能马上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大发雷霆的孩子、那些死死地把住自己地玩具不愿意何别人有一丝丝分享的孩子、那些特别“难缠”、特别容易发脾气的孩子、那些经常做危险事情的孩子……
孩子的感情需求得不到满足,会在他的心灵里留下一个感情的黑洞,今后他会使用其他手段来获取别人的注意力满足自己的需求,比较极端的例子就是那个向熊泼硫酸的大学生,以及吸毒的年轻人。比较常见的表现在对爱情关系的处理方面。因为孩子是从父母那里学会“爱”,他爱别人的方式以及所追求的爱人都与此有关。孩童时代感情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的人,成年后会无意识地寻找那些不满足自己需求的人来爱,同时对于爱人也不够关怀,并且表现地忌妒心何占有欲极强。这样的感情生活,后果都很糟糕,既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但是在受伤之后却不会意识到这是怎么回事,因为从小就认定,“爱”是痛苦的、是渴求得不到满足的那种感觉……
因此,聪明的父母,不会对孩子的“粘人”感到不耐烦,不会首先想到这样的孩子对自己的生活造成了什么样的妨碍,而是平静地分析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检讨一下自己最近以来是不是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不够质量,进而努力满足孩子地需求。
暂时放下手中的事情,多陪陪孩子。一旦孩子得到了满足就会自然“放松”父母,渐渐学会自己单独做事。
你在孩子幼小时期所额外花费的心血,是一种回报率极高的“投资”,它不仅会硕果累累,更会在今后省却你无数的时间、精力、伤心甚至钱财。
Sam在一岁九个月时,自己断了奶。具体过程时这样的:那年的11月底,我要去美国芝加哥参加一位朋友的婚礼,前后一共要离开Sam整整一个星期。但是曾经犹豫良久,一边是结交了16年之久的亲密好友,是我最初赴美时的担保人兼监护人,后来还主持了我和丈夫的婚礼,年逾不惑成婚,是惊动了美国总统的大事,谁的婚礼都可以不去,他的婚礼我是赴汤蹈火也要去,而且还要代表所有他在中国结交的中外朋友发言;另一边是自从出生至今从来没有离开过左右的幼儿,一下子走掉一个星期,我可怎么放得下心?婆婆打电话说,你去吧,你会发现,你对孩子的思念远远超过他对你不在家的不适应。他还没反应过来呢,你也就回来了。放心去吧。于是我撇下孩子,去了芝加哥。到了那里,我魂不守舍,把一架崭新的富士牌数码相机落在了出租车里。整整一个星期,我都没有睡好觉,还需要不断地挤奶。回到北京,进了家门,Sam见到我的第一句话是,“妈妈!奶奶!”扑进我的怀里,吃了个够。
但是那之后他吃奶的时候不再认真吃,而是咬我,我就干脆不给他吃,他也没再要,就这么顺顺当当断了奶。没几天,晚上哄他睡觉时,他突然说,“小屋睡!”于是让他再小屋里边睡了一觉。好么,这下是一去不复返了。开始,他睡的好,我倒睡不着了,特别不习惯他不在我身边的那种感觉,夜夜起来几次去看他。后来,我们都一觉睡到大天亮。凌晨他会吧嗒吧嗒地跑过来上我们的大床,把他老爸踢出去,让他在小屋睡个回笼觉。
(但是彷佛要证明母乳的必不可少似的,Sam断奶两个多星期后,就得了一场秋季腹泻,不想吃饭,只想吃奶,就又把母乳吃回来了。随后去新西兰之前发高烧,到了新西兰诊断出双耳重度中耳炎,只好继续吃母乳,直到两岁三个月才最终断了奶。)
好多家长都要把孩子对自己的依恋看做是必须纠正的:“坏毛病”,把满足孩子依恋的需要当成“宠”和“惯”,认为这样回怂恿孩子越来越粘人。数不清有多少妈妈曾经向我咨询,怎样才能够改掉孩子吃着奶入睡的“坏习惯”?记不清有多少家长,在听说孩子跟我们一起睡觉、或者听到我推荐父母和孩子一起睡时,谆谆告诫我,“这样下去,孩子岂不是永远离不开爸爸妈妈了,永远不能够独立了!” 于是,当我告诉大家,Sam主动从我们大床搬出去自己睡觉时,他们都感到不可思议,都觉得这是一个奇迹。
本来也是,传统的育儿观念,往往不肯让孩子的需求做主,把孩子的需求看做是累赘和毛病,横加阻挠,强行改正。似乎只要顺其自然,就是放任自流,孩子就会无节制无休止地依赖父母,父母也永远不能够摆脱孩子。
Sam为什么要主动要求独立?根据西尔斯医生,根据国际母乳会的理论,只有孩子的依赖心理得到完全的满足,他有了充分的安全感,就会主动走向独立。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一个吃饱了的人,是不会继续喊饿的,而是会把注意力从食物上移开,转向其他更有趣的事情。
著名教育学家孙瑞雪说,“越爱孩子的父母,孩子也就越不依恋父母。”“爱使人独立,独立使精神发展,爱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有了爱才有独立性,有了爱才导致独立性。”(《爱和自由》)
孩子的独立性,不是能够刻意“培养”出来的,而是他自己要准备好了(ready),愿意接受独立时,才行。就像Sam的上厕所,没有ready之前,即使把他,他也会反抗,还是要尿裤子。所以我们从来不强迫他接受传统的把便做法,而是顺其自然。他准备好了,就会自己主动要求上厕所撒尿。又如Sam的睡觉,两岁之前他几乎每夜都要醒几次,到了快两岁,他能够一整夜不起来。不少父母对于
孩子夜间频繁醒来感到十分不耐烦,总是千方百计想让孩子一觉睡到大天亮,其实这种违背儿童天性的做法,往往招致两败俱伤。如果接受孩子睡眠的特性,耐心安抚夜间醒来的孩子,慢慢地到了一定时间,孩子就会安稳地睡上一夜了。 很多时候,孩子的问题,不是什么真正的问题,而是我们这些做父母的自己创造出来的问题,其结果就是跟自己过不去。只要我们耐心地等一等,满足孩子不同时期地需求,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成长规律和时间表来发展,许多所谓的“问题”都会烟消云散。
Sam自己主动断了奶,主动要求搬出我们的大床,自己睡一间屋子,并且能够开始自己玩儿一段时间,不需要大人的陪伴了。我将这一切归功于他内心安全感的从分建立,他的依赖感被从分满足,因此才能够自然地走向独立。
Sam的首要幸福感已经比较稳定,他一直都很大方,很懂事很关心别人,乐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玩具。除了在很困很累的情况下,他极少因为不能马上得到一样东西而发过脾气。
曾经有一阵子,因为稿约比较多,我白天陪Sam的时间少了。丈夫因为要组织一个大型会议,半夜才回家。晚上我一个人带Sam睡觉,他无论多困,从要求上床到真正入睡,往往“折腾”一个半小时,搂着我唱歌、说话、咯咯笑。我知道他是在弥补和哦在一起的时间,所以耐心地陪他,而不是急着回到电脑前接着写稿子。陪伴他从两方面讲是幸福的:被需要的幸福,以及满足他的需求的幸福。他的身上总是那么温热,那么柔软,那么香。
有时早晨醒来,Sam会过来搂着我,肉嘟嘟的小脸贴着我的腮帮子,亲热亲热,还喃喃自语,“妈妈爱Sam……”
幸福啊!幸福!心里痒酥酥的……
该松手时就松手
冬季的一天,我的朋友南希带着她刚满一岁的女儿艾米去翻斗乐玩儿。旁边一位带孙女儿的老太太好奇地问南希艾米多大了,当听说艾米刚满一岁时,老太太不禁感慨万分——“刚一岁就走得怎么好了!我孙女儿都快一岁半了,走路还离不开人哪!唉,你是怎么教孩子走路的?”
南希看着被层层衣服捆绑的像一只十字架的小姑娘,看着跟着孩子亦步亦趋、无论如何也不肯松手的奶奶,心中纵有千种经验、万般忠告,竟说不出一句话来。 “孩子穿的那么多,四肢无法活动,怎么走路?”南希对我感叹。“孩子走到哪里,老人都拉着她,没有自由,孩子怎么能学会走路?”
这样的情形简直太普遍了,属于典型的家长把自己的需求强加到孩子身上: 认为孩子会冷,就多给孩子穿衣服,直到自己满意为止,也不看看孩子到底是否需要这么多衣服;
怕孩子摔跤,就无时无刻不拉着扶着牵着孩子,自己心里感到安全就行了,完全忽略孩子在成长中对自由的需求。
结果呢?我经常看到快两岁的孩子,还依附于大人的牵拉和辅助,不会独立走路,更不要提爬楼梯、玩儿器械等需要四肢协调的动作了。也经常看到发育正常的孩子,在游乐场的器械上被大人拉扯得东倒西歪,明明可以自己滑滑梯,却被大人揪扯着不能痛快滑下来,明明可以自己爬上台阶,却被大人拉拽着,不能尽兴爬上爬下跑来跑去。孩子对自由行动得渴望于大人对他们得过分保护产生激烈冲突,孩子大哭大闹、大人烦躁不已,最后凭自己的身体力量强行把孩子带走。 为什么不给孩子自由?
大人们总是振振有辞:怕孩子摔着!
怕这、怕那,成为多少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阻碍了多少孩子的正常发育啊! 而且,这样对孩子的阻挠,往往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大人怕孩子摔跤、不肯松手让孩子自己探索,久之孩子会失去探索的兴趣、失去对环境的观察、失去对四周物品空间距离的判断、也失去自我保护意识。许多在大人过度保护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走路直眉瞪眼,不看四周(因为没有障碍物的概念,也从来不需要自己小心),当然也很容易被一个小小的台阶绊倒。这个时候大人会飞奔过去,扶起大哭的孩子,自我满足的感叹,“看见了吧,就是不能松手,一松手就摔跟头!”
可是,此时不松手尚可,难道你能够做到跟着孩子一辈子不松手?
不摔跟头,孩子就永远学不会独立走路。小时候不摔,长大了会摔得更狠。 不松手的家长,说是为了保护孩子,其实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心:不是怕孩子摔跤,而是怕给自己找麻烦。孩子总牵在自己手里多省事儿,而放手让孩子探索世界,就需要看护人开动脑筋、时刻提高警惕,有创造性地保护孩子不受伤害;同时也需要看护人更加勤快,及时更换濯洗孩子玩儿脏了的衣服。
蒙特梭利说,“不必要的帮助就是对孩子的压制。”
Sam从生下来开始,在四肢体能的发展上、对四周事物的探索方面,就没有受到过任何限制。
从他能爬开始,我们就经常带他到一些游乐场所,让他在器械上爬来爬去;10个月左右,只要把他放到滑梯顶端,他就会一欠屁股一努劲儿,哧溜一下滑下来。我相信所有小孩子都喜欢飞驰下滑梯的那种感觉,Sam就特别喜欢玩儿滑梯。待到一岁多,他还玩儿出花样来,要么翻过身子趴着滑,要么头朝下倒着滑。凡是转为儿童设计的滑梯,只要地面铺的是海绵砖,我们就随他滑,在他旁边稍加保护就可以了,但是从来不拉着扶着他,给他造成任何阻碍。
Sam学习走路的过程也十分顺利,我们一直采取弯着腰扶着他练习的方法,虽然大人累一些,但是对他的保护更加可靠。我看到过不少家长给孩子胸前拴一条绳子,像牵小狗一样牵着孩子,孩子就探着身子,一扑一扑地踮着脚尖向前冲。这样做地唯一好处是解脱了大人的劳累,对孩子却有百弊而无一利,不仅仅在危险出现时大人无法及时保护孩子,更会损害孩子将来的走路姿势。
Sam在一岁生日过了整整三个星期时,正式开始独立走路。孩子学会走路,对于他自己、对于家长来说都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因为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种解放:大人不必总抱着孩子了,孩子也有了更多的自由来探索世界。
Sam会走路后不久的一天,我带他在园子里玩儿,牵着他的手上下喷泉旁的台阶,一位邻居走过来对我说,“你不必这样牵着他,我看见他爸爸带他出去时,就让他自己上下台阶,根本不管他。这孩子很棒,几下就会自己走了!”听言我不禁放了手,果然小家伙上下台阶十分自如。看来我这个当妈妈的还是过于小心,对孩子过分保护了。而且Sam在这方面也流露出小孩子的天性来:跟着爸爸,知道爸爸不管自己,就独立行事;跟着妈妈和阿姨,知道她们更“心疼”自己,也就顺水推舟,多一些依赖。
作为父亲,在发展孩子体能方面,有着天生的优势:男性天生就更加大胆,更放得开手。从不到一岁开始,我们几乎每个周末都带他到朝阳公园的儿童游乐场玩儿。Sam最喜欢的就是一座美式树屋,布满各种让孩子随心所欲钻来钻去爬上爬下的通道,还有4座长达6米的树干滑梯。这些滑梯我都不敢钻进去滑,Sam和爸爸却滑的不亦乐乎。每次Sam都在滑梯顶端通过树干大呼“妈妈!”我在底
端接应他,叫他找妈妈来。他滑出树洞口后放声大笑,然后回过身来叫“爸爸!”爸爸也随后应声滑下来。树屋二层和三层之间有一套围着编织网的楼梯,几乎直上直下,网子很窄,成年人无法钻入,爸爸就让Sam独自爬上这个网梯,他自己走平常的楼梯,在网口等Sam。第一次看到丈夫撒手让Sam独自攀爬,我吃惊极了,问他行吗?丈夫说我们已经这样做了好多次了,没有问题。我仰着脑袋,看着刚满一岁不久的儿子稳健地一步一步爬上网梯,心中无比的自豪!
这两年,各地居民小区添加了各种普及性健身器械,Sam也成为在这些器械上翻飞的小小健身家,每每招来周围邻居惊讶的目光和评论。有几次,一些孩子跑来玩这些器械,他们的家长本来要阻止的,但是看到比自己孩子小许多的Sam在上边运作自如,也就打消了顾虑,放手让孩子玩了。
可能很多家长没有发觉,孩子其实天生就有很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只要你相信他,放手让他探索世界,同时在一旁给他提醒,告诉他该注意些什么,一般来说不会出什么事儿。给孩子自由,就是鼓励孩子认知四周事物,认知自身能力、培养对事物的观察、也锻炼各方面的体能。
关于攀爬,著名教育学家孙瑞雪这样说——
只要有孩子的家长都知道,幼儿从1岁开始到6岁都喜欢攀爬,为什么人类所有幼儿——不论是哪个民族、哪个地域、哪种文化,是文明还是落后,幼儿都无一例外的喜欢攀爬呢?
因为攀爬是幼儿早期创造力发展的一种自发的自然表现形式。
人对自身能力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最早,儿童的思维和行为是一体的,禁止了儿童的行为也就等于禁止了儿童的思维。因此儿童的行为也恰是创造能力发展的一种早期形式。儿童是在攀爬中判断自己能力的,当这种能力在攀爬的高度和难度上达到某种程度,并使儿童在心理上感到自己能承受时,他便开始探索难度更高的、冒险性更大的行动,并不断突破自己心理的承受力。儿童的这种创造倾向同成人相比,看上去是那样的势不可挡。一般情况下,人在基本生存达到满足时,这种称为创造力的探索精神就会自然地发挥出来。
当孩子探索世界时,也是他最聚精会神的时刻,成年人过多地干涉会破坏孩子的专注,磨灭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损毁孩子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往往那些上学后不专注的孩子、有所谓“多动症”的孩子,追溯其成长史,都有家长干涉过多、限制过多的痕迹。
Sam一岁半的那个夏天,我们带他到青岛度假,每天下海戏水,下边摘抄一段我以Sam为第一人称所写的日记:
今天好险啊!差点儿把妈妈丢了!
又是一个大晴天,我们早早来到石老人浴场。今天人少,大概昨晚啤酒节开幕式,大家都喝多了,这会儿还睡着呢。我们全家泡进海水里,跟着海浪一起蹦高。浪头很猛,一个接一个的打来。有的浪特别大,跟一堵墙似的,哗啦打下来,冲击力十分强大。爸爸抱着我,浪来了就把我高举起来,让我骑在浪尖上。我一点儿也不害怕,反而乐得咯咯的。所有的人都特别惊讶我的胆量,大部分人肯定心里都以为爸爸妈妈发疯了,因为实在没有我这么小的孩子在浪里玩儿的。有些比我大的孩子都不敢下水,很多成年人都带着救生圈。
再说妈妈,她不会游泳,也诈着胆子跟我们海里弄潮,因为实在非常刺激非常好玩儿。一个巨大的浪头打过来,妈妈一下子没影儿了。过了几秒钟,我们看见她脚丫子朝天在海面上露了一下,然后又没影儿了。爸爸抱着我,身体凉了半截儿,
心想我抱着孩子,可怎么救老婆!我搂着爸爸,也有点儿着急,妈妈怎么不见了。 妈妈呢?倒像电影里的慢镜头一样,大浪把她冲倒,头朝下栽进海里,一直沉到海底。她没有惊惶失措,倒是很沉着,屏住呼吸,摸到海底。浪的冲力把她的身体推出一个侧手翻(在陆地上做不出来的动作,在海里易如反掌,妈妈成体操健将了),翻完了,她触着海底站了起来。我们看见她终于浮出水面,松了一口气。她跟我们说,哎呀,刚才完全失控了。还没说完,又一个大浪打过来,我们急忙集中精力对付它去。
后来妈妈说,有了今天这回惊险,再也不怕水了。她夸了我好几次,说我好勇敢,有胆量的宝宝,什么都不怕,能够对付生活中的各种困境,也敢于体验生活所提供的一切。
作文五:《给孩子多点自由》2500字
移动全球通 VIP 凤凰大讲堂丽江站
讲堂介绍
“ 全球通 VIP 凤凰大讲堂 ” 是由中国移动和凤凰网联合主办的名家讲堂活动,为广大全球 通 VIP 客户提供高端前沿的系列讲座及商务社交活动,是中国移动回馈全球通 VIP 客户的 重要组成部分。三年来已成功举办 50余场,巡回北京、上海、重庆、江苏、湖南、广东、河 北、辽宁等全国 30多个省市,全国共有数万名全球通 VIP 嘉宾亲临现场聆听并参与互动, 与特邀讲师们共赴思想盛宴,分享大家学者的智慧心得。
核心提要:把什么留给孩子?
孩子的教育,是父母一生的事业。如何让孩子在漫漫人生路上走得顺利,是无数父母苦 苦思索的命题。 孩子的身上永远挂着父母那颗放不下的心, 应该把什么留给孩子呢?是金钱、 房子、股份,还是别的什么更有价值的,可以让孩子受用终生的东西?
应全球通 VIP 大讲堂之邀,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做客丽江,为现场观众带来《孩子,我 给你的财富是什么?》 的亲子专题讲座。 孙瑞雪凭借其多年的儿童教育研究经验, 从心理学 角度,全面分析孩子的成长历程,探讨教育的目的。
本期讲师 :孙瑞雪
孙瑞雪,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 “ 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 ” 教育精神的创始人; 孙瑞雪教育机构总校长。
教育对孩子意味着什么?
家庭教育让孩子认识自我
儿童的教育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组成部分。人的一生中,都会经历 这三种教育, 而这三种教育并不是独立的, 而是相互支持和协调的。 家庭教育让孩子成为一 个有自我的人, 学校教育让学生成为一个自己能够生活的人。 当孩子在家庭中能够完全地获 得爱, 那么学习生活就会出现自发的愉悦。 儿童情感世界的发展完全来自于家庭。 家庭教育 使孩子和父母之间产生最早的人际关系, 这时关系的雏形, 其后一切的发展都有赖于这个关 系。
在家庭中做什么是对孩子的 “ 教育 ” 呢?首先服务于你的孩子,就是对孩子的爱。你可能 需要牺牲 3到 6年的时间来为你的孩子服务。 为他提供一个相对独立的活动区域, 不受成人的 干扰。 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属于你们的家庭游戏, 这个家庭游戏要能够让所有人参与其中。 然 后还要为孩子选择好的精神产品, 和孩子一起欣赏。 帮助孩子建构规则, 不为孩子建立规则 就是暴力。尊重孩子所有生命的特征,在合适的时间做适当的帮助。最后还要学会倾听。
学校教育让孩子向社会过渡
学校不主要是学习技艺,如果学校能为学生提供开放、独立、自由的环境,就使得学校 成为一个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地方。而社会教育则在生活中将(0— 18岁)所建构的东西 固化下来,这其中固化了美好的品质也可能会固化不好的,这取决于 0— 18岁成长时期中所 占重要的那一部分。
社会教育影响孩子的价值取向
社会教育是由统治者的政策法律治理来体现的,通过社会道德、社会价值观、某种社会 倡议、 社会风尚等, 它不是直接的而是一种间接的价值体现和制约。 比如说一个人的真、 善、 美从根本上是先来自于家庭, 其次是学校、 社会。 而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又会反过来影响个 人的价值取向。
活动现场盛况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从来不是被教出来的, 而是在一种自然的过程中对彼此生命的感觉。 这 种感觉会促使人有一种好奇,使人继续连接、 发展, 这是一个生命自发的过程。每一个幼儿 都会自然地表现出来, 只要他生存的环境是平等的, 生命是受到尊重的。 我们不是教给幼儿 如何跟别人处关系, 我们是认真地对待幼儿对生命的好奇; 是让幼儿能够在毫无压力的状态 下,自由地说,自由地想,自由地感觉。
家庭教育应给予孩子自由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所有的新生命降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他 18岁。他要做这几件事情:0到 6岁他要创造一 个我, 6到 12岁他要发展他创造的这个我, 12到 18岁他要建构这个我, 18岁到 40岁,他要把 这个我在社会中去实施, 建立一个社会的我。 40岁时他的生命才完成, 他终于可以用那个我 跟整个世界和宇宙产生连接。 这才是一个完整人的状态。 这个状态人类经历了几十万年, 一 直想达到这个状态, 都没有达到, 而今天这个时代到来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今天的孩 子 , 成长到一岁半的时候,已经可以非常明确地告诉你 “ 不 ” 。你喝水吗?不。吃饭吗?不。
上床吗?不。他用一个声音告诉你:你是你,我是我,我们两个人是不同的。
孩子创造了自己,才能创造世界
一百年的历史,人类突然发现了一种文明,当每一个人都可以做自己的时候,真正的文 明才可能产生, 真正的民主才可能产生。 如果一个人没有自我,就会出现两种状态。一种是 掌控别人, 一种是依附别人。 我们在这个游戏中已经走了近几十万年, 而今天这个游戏由于 我们人类的进化,开始了另一个新的里程。这个里程就是:儿童要在头 6年,用自己的能力 创造一个自我。 现在的教育,每天都讲要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没办法学会的。 只有 一个途径:依靠儿童自己创造一个自己。 由于这样的原因,儿童在创造完自己之后,创造的 品质才能够在身体中固定下来,才学会创造外面的世界。
父母应该给予孩子生命的价值
父母究竟能给孩子什么。不是金钱,不是地位,不是汽车,不是房子。因为这些都是社 会的价值系统, 儿童还不是这个社会的人, 他们不知道这些东西的重要性。 当一个生命需要 建构自己的时候,这个系统是生命系统。生命系统需要的是爱、被爱、被关注、被认可、安 全感、被准许、有价值。所以父母能给予孩子的,是一个生命价值系统里的东西。
往期观点
·易经占卦不是迷信
·
怎样活到一百二十岁
·中日会为钓鱼岛开战吗
·中国的战略机遇期
结 语
儿童通过自由支配自己的身体和行动而获得尊严;通过自由地使用其选择能力获得意志 上的独立;通过没有干扰的独立工作获得思想上的独立。儿童的行为、心理、意志、情感不 该受外力的支配和压迫, 任何人都不能剥夺儿童的这种自由。 儿童通过自由地支配自己的身 体,以便学会感觉身体的每一部分, 把握身体的行为,从而达到身体上的独立。依靠对自己 身体的支配来探索身体的智慧和身外的世界, 发展内在的天赋和身体的敏锐感觉以开发他的 心理领域, 以此上升到头脑, 这是他未来一切发展的开始。 自由对一个孩子来说是何其的重 要!
作文六:《“放养”:给孩子自由》3200字
作者:张学会
中华家教 2011年08期
我一直是个宣称要让孩子自由成长的母亲,经常为自己的“甩手”寻找各种各样的理由,跟同事、朋友聊起来,也是振振有辞地宣扬自己那一套做法。当然就有人要提出质疑:“你真的撒手不管,‘放养’吗?”仔细想想,似乎还没到放任自流的程度,很多事情还是要管的,但又不是“圈养”,管得面面俱到。至于是什么养育方式,我自己也没想出一个好的名词来解释它。
不久前回南方探亲,和早年的一个好友相聚,谈起各自的家教经,仿佛遇到知音,切磋了一番,终于为我们的家教方式找了一个名词,就叫“有保护地放养”,就像把动物放在野生动物保护区那样去饲养,既让他们在自然的环境里自由成长,又进行必要的追踪保护。
好友的儿子比我儿子大一岁,今年上初一,是班上的学习委员。我的儿子虽然从来没当过班干部,但学习成绩在年级里总是名列前茅。他们是性格不同的孩子,好友的儿子开朗健谈,我的儿子则有些内向,但是他们有共同的特点,就是学习向来不需父母督促,自己的生活也管理得不错,算得上井井有条。能专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比较有主见,较少受外界的影响。因为他们都没有受到来自父母的显性压力,一副很自在的为自己活着的样子。
举例来说我是怎么管儿子的。儿子倔,不喜欢带雨伞。每当气象台天气预报说有雨,我就嘱他带雨伞,他每次都固执地说不会有雨,不必带雨伞。即使把雨伞给他偷偷塞进包里,也被他拽出来,扔在一边,我也无可奈何,但百思不得其解,儿子为何如此。但看到儿子淋着雨回来,我都忍不住唠叨他几句,他一副不耐烦的样子,很男人样地说我一句:“你怎么提前到更年期了?不怕我烦你?”我也只好闭嘴不言。
和他的班主任提起这件事,班主任说儿子已到青春期了,爱摆帅了,想引起其他人的注意罢了。一句话惊醒梦中人,我细想儿子的前前后后,果然和以前有些不一样了。有一次和同学打电话,我偶尔听到几句,竟然是评价男女明星的穿衣打扮,交流扮酷的手段,诸如表情冷峻、雨中独行等等,还一套套的,我听了恍然大悟。儿子不是喜欢韩国风吗?我专门带他到一家韩国服饰店,帮他买了一件黑T恤,儿子喜欢得不得了。放学回来主动跟我说这件黑T恤的轰动效果,看来他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让儿子得到点适度的虚荣心满足是必要的,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更是如此,这是他们社会价值和地位确立的表现形式。不过,这都是我幕后的动作,绝不可让儿子的同学知道,要给儿子留足面子。
这种种招数果然奏效,自己省心,儿子也让人放心。好友也是如此,我和好友总结出了几条“有保护地放养”的经验:
第一条经验 从小就为孩子奠定这样一个人生观:人要为自己负责,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应该尽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达到自己可以达到的目标。
我们都确信这是最重要的一条,是培养孩子自觉性和责任心的基础。只要孩子的头脑里有这样一个基本观念,父母才有可能放心地给他自由,而不必担心他滥用自由,做事毫无准则。他会知道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事是什么,他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而这一切将和他未来的人生息息相关。这样的教育也许从三四岁就已经开始。有的父母很可能认为那么小的孩子哪会懂得什么是人生观,所以只简单地告诉孩子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而不告诉他们为什么不能这样和为什么不能那样。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孩子的确不懂得人生观这个词的意义,但是他可以一点一滴地接受人生观所包含的那些具体的内容。
比如,我在孩子学系鞋带的时候就告诉他,这是你的事,你要学会自己做自己的事。大一点的时候,就在他经历一些具体的事情的时候不断地对他说,你必须做好你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如果你做不好,你就得自己负责任。所以,儿子渐渐就明白,属于他自己的事,他能够做好的,他就应该做好,因为妈妈尽管可以帮他,可以教他,但不会替他做。而他做那些事,是为了他自己,不是为了父母。再大一点,他对自己的将来有朦胧的想法的时候,就让他明白,要达到他自己的目标,他只有自己努力。当然孩子的目标可能随时会变,但他们每个人都会有目标,只是目标有大有小。我们所要做的是鼓励孩子发挥他的潜力,努力向他的目标靠近,而不是嘲笑和否定孩子的目标。如此,孩子的心里就建立起了基本的人生观:他要靠自己努力,才能达到他的目标。
如果把从小圈养的动物放养出去,那么必须经历一个有点残酷的阶段:被喂惯了的动物必须在忍受饥饿的过程中明白,如果它自己不学会捕食的话,它就有可能饿死,但是如果从生下来它就在自然的环境里,没有人喂食,那么它自然就懂得要生存必须靠自己去猎食。所以,能够被放养的重要前提就是孩子从小就得有这么一个为自己生存负责的观念。如果想半路放养,那么父母就得有勇气承受放养最初的那些很不忍心看见的事。
第二条经验 教会孩子遵守一些最基本的规则,包括学习习惯、生活作息制度等。
这一条是为了让孩子在自由生活的同时遵守生存的基本规则。这些规则能够帮助孩子适当地克制他们的任性,有计划地、有条理地去完成他们要做的事,而不用父母事事督促,时时检查。即使他们有很大的偏好,他们也会平衡地处理爱好和学习之间的关系。
我好友的儿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每晚九点自己洗脸洗脚,然后上床睡觉。好友得意地说:“我有时比他先上床,他知道把卫生间的灯关掉,很有责任心。除了寒暑假,他都知道按时睡觉和起床,这对他的学习很重要。这样的规则延伸到学习上,他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作业,什么时候该玩,用不着我去催促。”我的儿子在这一点上也是如此,他从来都是先写作业再玩,没写完作业在他看来就是顶着压力去玩,玩不痛快,只有做完了,他才能轻轻松松。而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去玩,他学习的时候专心致志,尽力提高速度。他的这一好习惯使我能够完全信任他,让他自由地安排他的学习和玩乐。
当然,我们的这种规则倡导也许要受到一些主张绝对自由的人的反对,认为那也是对天性的压抑,但事实上要想在现代社会生存,遵守一些基本规则是必要的。如果孩子从小能将某些规则内化成习惯,他就不会觉得那些规则是难忍的束缚,也才能最大限度地享受自由。而那些没有任何规则意识的孩子长大以后,在一个秩序化的社会会更多地感受到压抑,甚至无法融入社会。
第三条经验 培养孩子基本的生存能力:对自己日常生活的管理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等。
我的儿子有很强的独立生活能力。他很小就每天自己铺床叠被,记住要带的东西。现在自己可以从十几公里外的学校换三次公共汽车回家,当然在此之前我反复教他看路牌、辨方向,记住公交站牌。在学校有时和同学发生纠纷,他也能自己化解。他的老师曾经对我说:“别看他长得小,可是从来没有人欺负他,很多同学都很喜欢和他一起玩。”我想这一定和我从来不为他出面处理纠纷有关。记得有一次他愤愤地对我说,班里有个女同学总是取笑他,他要去揍她。我对他说,你不可以揍同学,尤其是女同学,你要想别的办法解决这件事。过了几天,他说那个女同学向他道歉了。我问为什么,他说,别的男同学也常被那女同学取笑,他们就联合起来对她说,如果她再这样,她就会被大家所讨厌。他用了公众的压力和平解决了这件事,我很为他自豪。
一个孩子如果能够具备基本的生存能力,他就会很有信心处理生活中发生的事情,面对困难也能够想尽办法去解决,因而也就能够让父母放心地把他放到社会上去经受考验。我想,这也和把动物放归山林之前,要训练它们的捕食能力一样。
以上三点既是在“保护区”“放养”的方式,也是真正“放养”之前的训练,更是“放养”必备的基本素质。但我们还不能把他们当作真正的“野生动物”,还是要实行“野生动物保护区”的政策:对他们进行追踪保护。即不断地观察和了解孩子的心态,在关键时刻及时伸出援手,向他们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则和思路,而最后的决定权则要交给他们,当然结果也由他们自己承担。
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已经具备了这样的素质,那么,在他进入少年、青年时代,你就能真正地把他“放归自然”,让他自由地选择他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目标。因为他已经具有驾驭自己生活的能力。
作文七:《给孩子自由》21900字
资料仅供参考预览,阅读后请及时删除。如喜欢,请购买正版,支持作者!
《给孩子自由》,,,小巫/著 连载
目录 :
一切从母乳开始
不共戴天
无需孙子兵法
你还给你戴着纸尿裤哪 杜绝开裆裤
续谈大小便与羞耻心
放下你手中的砍刀
满足孩子的一切需要
奇迹般的独立
该松手时就松手
只听真理不听话
珍妮?古道尔博士的故事 你们家孩子脾气大吗
什么是自由
追求完美的动力
给孩子自由
自由就是这么简单容易的一件事 我见识了小皇帝
当然不能忘了说说规矩
更多资料,请下载《妈咪有方》育儿百科全书 .joofun. page: 1 / 34
资料仅供参考预览,阅读后请及时删除。如喜欢,请购买正版,支持作者!
威武不能屈
Sam社交实录三则
内心的力量
Sam帮妈妈择扁豆啦 以身作则 言传身教
“超级宝宝综合症” 受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 你没有资格“教”孩子 教育的目的
寻找幼儿园
怎么不爱学
天才大概就是这样被扼杀的 教育的价值
他会说中国话吗
放下你嘴中的巴掌
请尊重孩子
男孩女孩,不一样的养育 保姆马戏团
Sam头跌破了
就医记
美国、新西兰游记四则 后记
更多资料,请下载《妈咪有方》育儿百科全书 .joofun. page: 2 / 34
资料仅供参考预览,阅读后请及时删除。如喜欢,请购买正版,支持作者! 参考书目
推荐读物
作者简介 :
小巫,生长于北京,成熟于纽约。美国Rutgers大学教育学硕士,在两所美国大学任中高级管理职位,兼任美国国务院特约官员翻译。后重新定居北京,嫁与新西兰丈夫,出任澳大利亚大使馆新闻官,兼任外国人话剧团团长。儿子Sam出世后,小巫辞职在家,潜心养育孩子,感觉颇丰,不禁奋笔疾书,出版《让孩子做主》。又育女儿Miranda,写出续集《给孩子自由》。目前为诸家大型杂志撰稿,为育儿杂志《都市主妇?父母》主持母乳喂养专栏,在摇篮网上主办母乳宝宝喂养园地。
Sam一岁半的一天,我陪着他在楼下花园里玩儿。一个高个子年轻女性带着自己未满周岁的孩子走过来问我,“这是那个混血儿吧,”
我说是。她又问,“我问你一个问题,你这孩子长的这么壮实,吃的什么奶粉,” 我说,“他不吃奶粉,吃我的奶。”
女子大惊,问,“这么大了还吃,”
我说,“对,还吃。”
这位年轻妈妈接着问了一句我几乎天天都要听到的话:“他是不是该断奶了,” 我摇摇头。
更多资料,请下载《妈咪有方》育儿百科全书 .joofun. page: 3 / 34
资料仅供参考预览,阅读后请及时删除。如喜欢,请购买正版,支持作者!
其实,如果别人不提醒我,我自己根本没有意识到,Sam已经“这么大了”,“该断奶了。”
从最初到现在到后来,Sam的一直吃母乳,对于我们母子二人来说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遗憾的是,我好像无法回避别人对我的时时提醒,好心劝告。很多人在看到我地“断奶”二字摇头时,并不马上结束这个话题,而是试图说服我,该给孩子断奶了。
“你的奶已经没有什么营养了~再继续喂下去,他会不好好吃饭的~往往搬出这是某某杂志、某某电视节目、某某专家的告诫。
可悲的是,这些杂志、电视节目、专家论点,都错了。错的离谱,错的荒唐。毫无道理,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宝宝一岁之后,母乳的确会起一些变化,但那是根据宝宝身体需要而起的变化,不是什么没有营养了,而是恰恰相反,母乳在任何时期都富含营养。一岁以后的母乳,脂肪会计师没有以前在任何时期都富含营养。一岁以后的母乳,脂肪含量没有以前高,也就是说热量下降了,但是却依然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抗体,对孩子免疫力的增强有着无与伦比的贡献。
我在《让孩子做主》的最后一章里写到过,吸吮动作对于一个飞速成长的小人儿是一种必须镇定剂。那些断了奶的孩子会利用其他物品来满足自己的吸吮需求:比如奶瓶、安抚奶嘴、手指、头发、被子角,等等。
更多资料,请下载《妈咪有方》育儿百科全书 .joofun. page: 4 / 34
资料仅供参考预览,阅读后请及时删除。如喜欢,请购买正版,支持作者! 继续母乳喂养其实是教会孩子在遇到困难时,从人那里找到安慰。而断了奶的孩子则需要从物品那里寻求解脱。
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嫌喂母乳麻烦,但是对于我和Sam来说,却是其乐无穷。 忘了从几个月开始,Sam经常吃着吃着奶,就松了口,侧望着我,嘿儿嘿儿地笑,眼睛弯成美丽的小月牙儿。他好像是在说,“妈妈的奶真香~谢谢妈妈~我好爱妈妈啊~”
能独立站立了,能扶着东西走几步了,Sam就不满足于躺在妈妈怀里吃奶了。每每站着,把脑袋探进妈妈怀抱,撅着小屁股吃。
Sam从4个月开始叫“妈妈”,每次吃奶前都会叫个不停。一岁左右,他又自己发明了一种发音,把妈妈两个字酸酸地叫出来,听上去像是“咩咩”。这是吃奶专用词,不要吃奶时叫“妈妈”,要吃奶了,就叫“咩咩~”“咩咩~”一岁半以后才改口叫“奶奶”而且是拐着弯儿地叫出来“奶哎奶??~”
满一周岁学会走路以后,Sam知道妈妈的胸垫放在什么地方。我的奶直到Sam满周岁后依然丰盛无比,每次喂奶都会从另一边漏,需要胸垫。
吃奶前,我对Sam说,拿胸垫去,Sam就积极地跑到衣柜的抽屉那里去取胸垫。拿到手后他高兴得直打挺,小脸儿笑皱了,把胸垫放到鼻子上闻,好像犯了什么瘾似的深呼吸,笑得直不起腰。吃上奶后,他还扭过小脑袋看着妈妈,笑啊笑。每次吃奶都像过节样,每次吃完奶,他都容光焕发,小脸蛋儿像只熟透的了小红
更多资料,请下载《妈咪有方》育儿百科全书 .joofun. page: 5 / 34
资料仅供参考预览,阅读后请及时删除。如喜欢,请购买正版,支持作者! 苹果。
吃奶能够给Sam带来如此巨大的欢乐,我为什么要断了他呢, 再说,母乳就是方便——
带着Sam出外旅行,母乳是天然的健康的零食,总强于带着一堆瓶瓶罐罐到处找一东没准儿还消毒不当导致疾病吧,
Sam劳累了、烦躁了、哭闹了,母乳是天然的镇静剂,而且神速神效,一口叼上,全身放松;那些不吃母乳的孩子,大人要想尽办法安抚他们,至少需要二十分钟半小时,到最后闹的大人也烦乱焦躁。
Sam摔倒了,磕疼了,母乳是天然的止痛药。
Sam生病了,不舒服,不想吃饭,母乳是天然的滋补品,既从生理上保证营养,又从精神上安抚病儿。
有时候,我会对劝我断奶的人说,“我太懒了,断不了。”
本来也是,一想到喂奶粉的繁琐,看到那些瓶瓶罐罐奶嘴小勺加上消毒锅消毒药水,我就头大;再想到要将一个吃惯了母乳的孩子转到适应奶粉奶嘴的那种挣扎那种艰难,我就退缩。母乳永远新鲜,无需消毒;母乳永远恰到好处,无需折腾温度。再说Sam从来不接受奶瓶奶嘴,从10个月开始直接过度到用杯子喝水,算是这辈子都跟奶嘴绝了缘。
更多资料,请下载《妈咪有方》育儿百科全书 .joofun. page: 6 / 34
资料仅供参考预览,阅读后请及时删除。如喜欢,请购买正版,支持作者! Sam一岁之后,我慢慢培养他喝鲜奶。一开始例子比较抵触,我就把牛奶搀在米粉里喂他,让他逐渐熟悉牛奶的味道。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他有时候喝得多,有时候一点儿都不喝。好在他爱吃酸奶、鱼肉、豆腐、鸡蛋,几乎什么都爱吃,所以该从牛奶中摄取的营养方面没有欠缺,我也就没有操心他对牛奶的摄入量问题。一岁半以后,他就能一口气喝200毫升的鲜奶了。
其实,我这样坚持母乳喂养,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
可能很少有人想到过,母乳喂养有益于环保。全球范围内的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的妇女放弃母乳喂养,对其经济会产生触目惊心的影响。英国营养学家盖波丽儿?帕莫在她的著作《母乳喂养的政治学》一书中指出,“母乳是一项被普遍忽视的产品,但却在进口和医疗费用方面能够为一个国家以百万计的美元。莫桑比克政府在1982年统计过,假设该国奶粉喂养率仅仅上升20%,在两年内将会使国家花费1000万美元,而且这个预算不包含燃料、运输以及医疗费用。他们还计算出来,用于烧开水的燃料将会吞噬掉整整一座森林。节能汽车的发明者得到奖赏,为什么不奖励节省能源的哺乳妇女呢,每300万名吃奶粉的婴儿就会消耗掉4.5亿桶奶粉,扔掉的空桶所派生的7万吨金属并没有得到回收。”
中国的森林资源极度匮乏,覆盖率仅仅17%左右。大多数老百姓收入很低,购买奶粉起码要耗去一个家庭月收入的1/3。废品回收工作十分不到家,环保工作也一直在艰苦中跋涉。在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出生率高的发展中国家,可悲的是,母乳喂养率非常低,还不到20%。这么多的婴儿在吃奶粉的过程中会消耗掉多少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是一个我难以想象的数字。
更多资料,请下载《妈咪有方》育儿百科全书 .joofun. page: 7 / 34
资料仅供参考预览,阅读后请及时删除。如喜欢,请购买正版,支持作者!
最最重要的是,母乳喂养远远不止于一种喂养手段,它是母亲理解和满足宝宝需求的最自然最有效的途径。一位有经验的妈妈说过,”喂奶是学习当一个好妈妈的自学工具。”
首先,哺乳的母亲在生理上迥异于不哺乳的母亲。哺乳母亲体内旺盛的荷尔蒙——泌乳素和催产素,激发她们产生更加强烈的母爱。已故的美国行为学教授耐尔斯?牛顿曾经深入研究催产素,并称之为“母爱荷尔蒙”。他发现催产素的分泌是一种条件反射,哺乳的母亲不仅在婴儿直接吸吮乳头时分泌催产素,而且在接触到与哺乳有关的熟悉的景象、声音和活动时,体内也会自动分泌催产素。
其次,哺乳时母子身体之间的亲密接触与交流,使得妈妈和宝宝在身心两方面感到合二为一,在宝宝的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母亲对于爱抚和关怀的需求也得到了满足。母子息息相关,相依为命。西尔斯医生说,哺乳的母亲对于宝宝需求的反应更加直觉,较少约束。宝宝饥饿和焦虑的信号在母亲体内引起生理反应(泌乳),她感觉到一股马上要抱起宝宝给他喂奶的冲动,这种及时的反应给母子二人带来温馨的感觉。母亲通过喂奶,更加深刻细致地了解宝宝的性格和需要,也更加充分地掌握成功养育自己孩子的诀窍。
Sam一直吃母乳,一直和妈妈心贴心,他最爱妈妈,也最听妈妈的话。看书上写的、听别人讲的,幼儿会有一个反抗期,对父母的一切要求都说“不”,经常任性、哭闹、难以调教。英语中有一个词来形容这个阶段,叫做the terrible twos,
“可怕的两岁”。
更多资料,请下载《妈咪有方》育儿百科全书 .joofun. page: 8 / 34
资料仅供参考预览,阅读后请及时删除。如喜欢,请购买正版,支持作者!
Sam都快3岁的时候,我还在等待他的反抗期。母乳喂养把他变成了国际母乳会出版物里所描述的the terrific two,“可爱的两岁”。
我深切地体会到,做一个好妈妈,养一个好孩子,一切从母乳开始。
出门在外,给Sam喂奶,经常有人惊叹:“这么大了,还吃妈妈的奶哪,”继而又好心地劝我,“断了吧,再不断该不好好吃饭了。”
经常有喂奶的妈妈向我咨询:“孩子?个月了,家里人、朋友、同事、甚至医生都劝我断奶,否则会影响对固体食物的接受,影响孩子的发育成长。”
随便翻开一本国内出版的育儿杂志,都能看到这样的信息:“婴儿x个月以后就应该断奶,否则会影响对固体食物的接受,影响孩子的发育成长。”
甚至有些“专家”在电视节目里也斩钉截铁地劝告广大观众妈妈,“10个月以内一定要断奶,不然会影响孩子吃饭,影响他对营养的吸收。”
我真不明白,从什么时候开始,吃母奶和吃饭,成了水火不相容、势不两立、不共戴天、你死我活的仇敌,,,
危言耸听,能让那些坚持母乳喂养的妈妈们后脊梁骨上冒出一串冷汗珠子来。 果真如此吗,
更多资料,请下载《妈咪有方》育儿百科全书 .joofun. page: 9 / 34
资料仅供参考预览,阅读后请及时删除。如喜欢,请购买正版,支持作者!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里摘抄几段以Sam为第一人称写的日记: 一岁一个月,在香格里拉饭店陪伴爸爸开会——“这两天早餐吃的是一楼咖啡苑的自助餐,我能吃下半只omelet,半碗白粥。”几天后,“我们去北京惟一的希腊餐厅吃饭,我特别爱吃鱼汤和Mussaka……晚饭去一家新开张的泰国印度餐馆,特别好吃。我吃了好多河粉、馕、香叶包鸡和蒸鱼。”
一岁两个月,在北京顺义县的一所意大利农庄——中午我吃得特别多,从头吃到尾:三盘开胃菜,我吃土豆、奶酪、面包,后来的两张Pizza、三盘通心粉,还有烤肉串、烤排骨、烤鸡胸,直到最后的甜点蛋糕,我哪一样也没错过。甚至农庄主Claudio叔叔端着盘子给所有来宾的薄脆饼干,我也拿了一块“嘎嘣嘎嘣”地呼。Dennis舅舅惊讶极了,说我真能吃!
几天后的一个周末——从家具城出来,我人工散步到日坛北路,我坐在车里睡着了。午饭是在Torero饭馆吃的西班牙菜,我吃了gazpacho汤、菠菜汤、tortilla、鸡肉棍、蘑菇烩鱿鱼、香肠汁通心粉,还有好多面包。妈妈又去Jenny Lou’s Shop
买了一睦东西,然后我们就回家了。晚上吃妈妈做的泰国咖喱鸡。
一岁三个月在香港——5点多时,大家都市纷纷赶渡轮回家了。但朱核叔叔一家人留了下来,和我们吃完晚饭再走。我们去了那家海鲜饭馆,这次妈妈叫了一条两斤重的大石斑鱼,一斤花螺,一斤虾,还有很多菜,她还为我要了一碗米粉。但是无论她喂我什么,我都吐出来不吃。妈妈说可能我不饿,就没再管我,直到
更多资料,请下载《妈咪有方》育儿百科全书 .joofun. page: 10 / 34
资料仅供参考预览,阅读后请及时删除。如喜欢,请购买正版,支持作者! 那条鱼上桌。石斑鱼太好吃了,我一口接一口地吃,妈妈说我足足吃了有三两鱼肉,真是个富贵肚皮~
回到北京后的一个周末——星期天上午我们全家去日坛公园玩儿,在水塘边看别人钓鱼,去儿童游乐场坐高空火车和游戏车。午饭是在一家叫“南蛮亭”的日本餐馆吃特色烧烤,我特别爱吃三文鱼和鳕鱼,还有冷面和蘑菇烤肉。那天只有我们三人吃饭,饭馆里所有员工都来逗我玩儿。老板还送给我们一人一杯红豆冰激凌,我都吃不下了。我要喝啤酒,爸爸不让,我对他翻白眼,妈妈笑坏了。
一岁四个月的一天——晚上姥爷和小姨来,还有从美国来的爸爸的老板Mai阿姨,我们一起去吃海鲜。妈妈叫了一条石斑鱼、半斤鸡尾虾、一煲腊味香芋、一盘海鲜蒸豆腐、一罐沉鱼落雁汤,还有好多别的菜,我每样都吃了不少,当然最爱吃鱼。
一岁六个月——我又到了贪吃的周期,第一道菜是鱿鱼丝汁浇炸茄子片,妈妈从配菜下边抢救出来一些没有浇上咸汁的茄子片,给我拿在手里吃。哇~油炸的东西就是好吃,我一口气呼了四片(是那种竖切的长茄子片)。后边上的菜有红烧日本豆腐、啤酒鱼、铁板牛柳、冬瓜等等,我一样没落下,拌着饭吃了两碗,还喝了煲里的排骨汤。旁边桌子上的人看着我,都惊讶地说,这孩子真能吃~这顿饭吃完,我的肚子像一只熟透了的西瓜一样圆滚滚的。
这样的记录有很多很多,篇幅所限,我无法一一列出。需要解释一点:上面列举
更多资料,请下载《妈咪有方》育儿百科全书 .joofun. page: 11 / 34
资料仅供参考预览,阅读后请及时删除。如喜欢,请购买正版,支持作者! 的都是一些饭馆食品,并不是说我们顿顿饭都在外边吃。其实我们一星期中,周一到周五在家吃佟阿姨做的中餐,周末出去吃一两顿,其他的时间由我来烹调西餐。家里做饭的详细记录比较少,只有简简单单的一些描述——“晚上妈妈做蔬菜汤,有土豆、胡萝卜、蘑菇、秋葵、洋葱和玉米,拌着通心粉给我吃。”“妈妈做了一种红腰豆、番茄干、胡萝卜配罗勒叶的通心粉酱,可好吃了,我一口气吃了满满一小碗。”“晚上妈妈给我用鸭汤拌土豆胡萝卜焖米饭,最后撒上一层黄瓜。”
在我的记忆里,Sam从来都是胃口好、饭量大,无论世界上哪一民族的饭菜,他都吃的津津有味,从不挑食。这一点其实要归功于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有助于孩子接受固体食品,因为母亲的饮食成分与味道会渗透到母乳里(因此专家都劝告母亲在哺乳期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饮食,尽量避免刺激性食品,以免引起婴儿的不适、过敏甚至拒绝吃奶),孩子从母乳中已经遍尝人间百味,十分乐意接受新的食品。倒是那些吃奶粉的孩子,免不了有时会挑食,因为奶粉的中味道千篇一律,没有变化,孩子习惯单一的口味,不愿意接受新花样。
Sam有没有吃不下饭的时候,有。他生病的时候就不爱吃饭,只要吃妈妈的奶。旅游到了陌生的国度和环境里,他会有一两天更加频繁地吃奶,饭吃的比较少,甚至拒绝当地的饮食,只要吃自己熟悉的食品。这种生理原因和心理原因而引起的变化很正常,我从来不为他一顿两顿没吃够而焦虑。
还有人说,如果不断母乳,孩子就永远不会接受奶粉或者鲜牛奶。
更多资料,请下载《妈咪有方》育儿百科全书 .joofun. page: 12 / 34
资料仅供参考预览,阅读后请及时删除。如喜欢,请购买正版,支持作者! 母乳比奶粉和牛奶香甜,吃惯了母乳的孩子当然抗拒奶粉和牛奶。但是这绝不是一种“永远”不变的状态,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更无需采用断奶这种笨法子。
Sam满一周岁后,我开始尝试让他接受鲜牛奶。最初他对这种白色饮料根本不屑一顾,头一扭,手一推,连嘴边都挨不上。我就把牛奶掺在他每天早晨都要吃的米粉里,让他熟悉这种味道。渐渐地,Sam能够喝半杯牛奶了;慢慢地,Sam能够一口气喝一杯牛奶了;到后来,Sam主动要求喝“冰箱奶奶”,而且能一口气喝两杯。但是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他喝得多,有时喝得少,还曾经有一阵,他根本不要喝。对这些,我都宽心地接受,耐心地等待,不着急不着慌也从来不催促他。反正牛奶里的营养成分,他可以从其他食物里边吸收到,比如奶酪、酸奶、豆腐、蔬菜、水果等等。
Sam在大吃(饭菜)大喝(牛奶)的过程中,一直都没有间断吃母乳。由此我得出结论:吃饭、喝奶,与吃母乳,根本不冲突~
母乳最无辜,却又最冤枉。人们对母乳的偏见十分深重,总有人喜欢把母乳放到一切事物的对立面上,无论孩子出现怎样的问题,也有不好好吃饭的现象,而且概率绝对不亚于吃母乳的孩子,为什么人们不首先怪罪奶粉呢,为什么没有人说,“断了奶粉吧~”
真的,我特别想问一问那些说“断奶”二字时根本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人:当吃
更多资料,请下载《妈咪有方》育儿百科全书 .joofun. page: 13 / 34
资料仅供参考预览,阅读后请及时删除。如喜欢,请购买正版,支持作者! 奶粉的孩子不好好吃饭时,你们要怪罪什么呢,你们要他断什么呢,
放下你手中的砍刀(节选)
(1)2001年元月,中国第一本时尚育儿杂志《妈咪佳人》(后改称《都市主妇》)正式出版,我在首期发表了一篇文章,事后被编辑部邀请去参加他们的读者评刊会。
会后主编邀请几位妈妈读者吃午饭。主编是一位未婚年轻女性,十分好奇地问了我们这些“过来人”许多养育孩子的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孩子刚刚出生,一直到一岁多都不会说话,不能够直接表达自己,你们怎么知道他都需要什么呢,”
一位读者妈妈斩钉截铁地回答道,“他所有的需要都是由你来告诉他~”听到这种奇怪的说法,我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嘴里含着的一口饭也差点噎在嗓子里呛着我。
因为我自己的体会,和这位妈妈所说的,恰恰相反。Sam所有的需要,都是由他自己告诉我,即使他还不会说话。我从来没有傲慢地认为我是他的需要的制定者。
除了语言之外,人类表达自己的方式丰富多彩,尤其还没有学会说话的儿童。到是你认为只有说话才能够表达,那你永远也不会理解你的孩子。
更多资料,请下载《妈咪有方》育儿百科全书 .joofun. page: 14 / 34
资料仅供参考预览,阅读后请及时删除。如喜欢,请购买正版,支持作者!
从Sam降生开始,我就发现他绝对不是传统概念里的“一张白纸”,而是一个有着独立的思想活动和丰富的表达能力的小人儿。他的确有很多需要,他也很会表达自己,而我的任务,就是观察他,理解他,满足他成长过程中的一切需要。
蒙特梭利将婴儿这种从母体中带来的内涵称为“精神胚胎”。我们做父母的,要给这个胚胎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适合的环境,让他按照自身的规律,自由欢快地成长。我们对孩子的态度,要充满尊重和关爱,要欢迎他,接受他,而不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
只是有些父母自以为是,认为不会说话的孩子就是什么都不懂,就是一只可以任人摆布的小玩偶,就是一张任人在上边胡写乱画的白纸。
蒙特梭利说过,“新生儿的需要并不是病人的需要,而是一个迫切想使自己在身体上,心理上适应一个新的陌生环境的人的需要。我们对新生儿的态度不应该是一种怜悯,而应该是对创造的那种神秘的崇敬,不应该使一个有精神的人一直被限制在我们的感知范围之内。”
2)北京的《信报》“亲子乐园”版做过一期“东西方育儿观念大冲突”,采访了包括我在内的四名中外妈妈。一位姓朱的妈妈激烈反对西方的自由育儿理念,反对让孩子的需要做主这样的观点,说,“小孩子就像一棵幼苗,不能一味地任由他自由地生长,家长要不时地给他剪枝修叶,这样他才能够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更多资料,请下载《妈咪有方》育儿百科全书 .joofun. page: 15 / 34
资料仅供参考预览,阅读后请及时删除。如喜欢,请购买正版,支持作者!
多么熟悉的论调啊~我都能够想象这位母亲张牙舞爪挥动着剪刀理直气壮地残戳那棵无辜稚嫩的幼苗~
早在人类出现之前,大自然不依靠任何剪枝修叶,已经存在了上亿年,长出了无数棵参天大数。恰恰是在人类出现后,大自然才遭了灾,不仅仅是参天大树,多少物种都迅猛地消失了。而人类也为自己的傲慢,无知和荒唐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再说了,要是那棵幼苗不是参天大树的种呢,要是他只想快快活活地成长为他自己呢,难道只长成小白杨就对不起谁吗,
养孩子不是种盆栽,不是培植病梅。记住《爱和自由》的话:如果你爱孩子,你就应该让儿童按照自己的生命要求去发展。
续谈大小便和羞耻心
Sam在2岁3个月时顺利地过渡到白天能够自如控制小便,这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每天仅仅需要两块尿布,一块用于夜间,另一块是为他大便预备的。他会自动要求:“Sam要戴尿布拉屎~”戴上后,他会悄悄躲在一个避人的地方用力,而且谢绝参观,只要我们出现在他左右,他就很着急地把我们轰走。不知道为什么,拉完后他却特别不愿意我们给他解开尿布清理,如果我们不略施强制,他能够戴着脏尿布玩儿好久。一旦被俘,捉到尿布台上清理,他经常大哭大闹,十分伤心。很长一段时间,我弄不明白他这是怎么一回事。
更多资料,请下载《妈咪有方》育儿百科全书 .joofun. page: 16 / 34
资料仅供参考预览,阅读后请及时删除。如喜欢,请购买正版,支持作者! 一次我们带他去朋友家,他和朋友的儿子玩儿的正开心,突然大叫“妈妈Sam要戴尿布拉屎~”我看他已经在用力,来不及取尿布,赶紧把他抱到马桶上,他拉在了马桶里。但是回家后,他还是坚持戴尿布大便,每次问他,要不要去厕所,就像在Max家里那样,他都拒绝,我也只好随他的“便”。
这样过了一个多月。一天我们去我爸爸家,Sam要求戴尿布大便,我告诉他今天妈妈忘了带尿布来,他只能坐在马桶上大便。他欣然接受了,也顺当地排了便,还自己冲了马桶。从此之后,他白天完全摆脱了尿布,大小便都在厕所进行。一开始他还曾经要戴尿布大便,我都以尿布用完了搪塞过去。
由于Sam人还小,成年人的马桶对他来说太大了,我们都是扶着他,他搂住我们的身体来平衡自己。在坐马桶大便的头几天,他曾经数次要求我“妈妈别看,”如果我把头抬起来,他会继续要求“妈把头转过去,”于是我只得把脑袋扭向一边。他拉完了,我给他擦屁股,他会说,“妈别闻,Sam的屎臭着呢~” 那时,Sam在我们小区里新开的一所蒙特梭利儿童之家半天入托。一天,儿童之家的领班老师很兴奋地向我汇报了这样一幕:上午,Sam对老师说,“老师,Sam要拉屎。”
老师说,“老师带Sam去厕所吧。”
Sam很专注地凝视着老师,小脑袋明显正在进行紧张的思考。 老师安慰他,“没问题,妈妈说老师可以带Sam去厕所。”
Sam这才跟随老师进入厕所大便。结束后,老师说,“现在老师要给Sam擦屁股,好不好,”
Sam再次凝视老师,迟疑不决。
更多资料,请下载《妈咪有方》育儿百科全书 .joofun. page: 17 / 34
资料仅供参考预览,阅读后请及时删除。如喜欢,请购买正版,支持作者! 老师也再次耐心地对Sam解释,“老师必须给Sam擦屁股,不然又脏又臭,Sam也不舒服。放心,老师给Sam擦得干干净净的,就像妈妈那样。” Sam这才允许老师接触他的屁股。
这位从事蒙氏教育7年、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对我感慨,“换了别的孩子,早就撅着屁股让我擦了~Sam却很警惕,思考后才让我给他擦屁股。我教过这么多孩子,从来没有见过象Sam这样有着如此强烈的自尊心、羞耻心、隐私感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孩子~”
我对她说,这是因为我从来没有给Sam把屎把尿,也从来不给他穿开裆裤。
同时我也恍然大悟,原来Sam的坚持要戴尿布大便、顽抗我们给他清理,都是他的自尊心、羞耻心和隐私感使然~他认为大便是他的隐私的事情,也羞于让我们闻到他排泄的臭气,所以拒绝换尿布。在无可奈何必须坐马桶时,他还念念不忘让我们转移视线,维护他的自尊,并体贴地提醒我们他的排泄物很臭。 孩子的自尊心、羞耻心、隐私感和自我保护意识,原来是天生的,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需要我们的精心呵护。同时这些意识也十分脆弱,如果不加以保护,会很容易地遭到破坏和扼杀,而把屎把尿和穿开裆裤就是对这些意识的无情杀手。
夏末一天,我的老朋友Erika要离开生活了多年的北京回美国,来我家和我告别。我们在园子里一边溜达一边聊天,突然Erika站住脚,略带惊异地看着眼前的景象:一个5岁左右的女孩子,脱了裤子在草坪上大便。她的家人在草上垫了一张报纸,她拉一下,撅起屁股看一看,外阴就那么赫赫然地昭示于众。一个差不多岁数的小男孩儿,蹲在她身后,聚精会神地研究她的私处。男孩的家人正在和女
更多资料,请下载《妈咪有方》育儿百科全书 .joofun. page: 18 / 34
资料仅供参考预览,阅读后请及时删除。如喜欢,请购买正版,支持作者! 孩的家人聊天,看到他的行为,大声呵斥他“不要脸~小流氓~”男孩听到斥骂,跑走一会儿,但还是忍不住回来蹲着看。
Erika看了一会儿,说,“这大概是这个男孩子一辈子所能够接受到的最自然的性教育了,反正他的父母不会正面告诉他任何知识,他自己琢磨出男女之别也好。” 这样年纪的孩子公然在花园里大小便,是我们这所高级小区里每天都能够见到的景象,就不用提那些穿开裆裤、或者根本什么裤子都不穿,随意随地排泄的小小孩了。
园子里宽阔的草坪上立着牌子“请勿践踏草坪”。其实就是允许我们走,我们也不敢涉足草坪,里边不是狗屎就是孩子屎。我只见过一家人在狗排泄完毕后,将排泄物铲走。也只见过一位保姆,在给孩子把完大便后,将排泄物装进塑料袋里拿走。
我很庆幸自己两年多来,顶住了各种压力,顶住了批评、嘲讽甚至人声攻击,给Sam完全的成长自由,保护住了他的羞耻心、隐私感和自我保护意识。 2岁7个月的Sam,夜间也脱离了尿布。至此,我们的toilet training,获得圆满成功。历时仅仅四个月。
个人意见:小巫的做法,未必人人都赞同,也未必人人都做得到。 关于孩子的羞耻心,我个人的观察(基于我自己的3周岁的孩子)是现在才出现,比如上厕所要求我关门,幼儿园午睡时不肯脱裤子。我自己也是看了这本书之后,才认识到开裆裤的严重性,孩子小的时候,在家是穿开裆裤的,但是只要出门就穿满裆裤,尤其是到公众场合玩耍的时候。而且我觉得玩耍的时候不穿开裆裤,
更多资料,请下载《妈咪有方》育儿百科全书 .joofun. page: 19 / 34
资料仅供参考预览,阅读后请及时删除。如喜欢,请购买正版,支持作者! 能较好的保护孩子,特别是防止擦伤,还有卫生的问题,特别是处于坐、卧、爬时期的孩子。
另外一点需要提醒各位家长注意的就是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小巫没有详细阐述这部分的内容。
不去评论现在的社会如何如何,只是想说,不论男孩还是女孩,从小要注意自我保护的培养。说明白点儿,就是家长要经常在孩子上厕所或者洗澡的时候告诉他们:裤子除了家里人(亲密接触的人),和老师(不能自理大小便的孩子)可以帮助穿脱裤子。屁股,其他人都不能碰,更不能随便让别人看或者摸。 男孩子的家长特别要引起重视。
我也是在看到一篇新闻报道之后才注意的
满足孩子的一切需要
一个孩子只有在他所有成长的需要得到完全满足之后,才能够进一步发展。 很多家长把孩子对自己的需要简单地理解为物质方面的需求:吃饭、穿衣、玩具、书籍、乐器、家庭教师、重点学校、甚至大把大把的零花钱等等,认为只要自己向孩子提供了丰盛的物质环境,孩子就没有理由抱怨,而是应该老老实实按照自己的指令去生长。
他们往往忽略了,孩子对自己最大的需求,是情感上的,是精神上的,而不是物质上的。这些家长一方面希望孩子一切听从自己,另一方面又不愿意花费应有的时间来陪伴孩子,满足孩子对自己的依赖需要。
比如说,我经常看到、听到一两岁孩子的妈妈们抱怨、“我这个孩子特别粘我/人~”
更多资料,请下载《妈咪有方》育儿百科全书 .joofun. page: 20 / 34
资料仅供参考预览,阅读后请及时删除。如喜欢,请购买正版,支持作者! 综合起来,“粘人”的“症状”不外乎以下几种:
l 只要妈妈在,就不跟别人,缠着妈妈;
l 经常希望妈妈抱;
l 不愿意自己玩儿或者做任何事情,总是要妈妈陪着。
不少妈妈互相询问,孩子这个“坏毛病”该怎样才能改掉,她们特别急着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恨不得孩子一下子“学会”自己单独做事情,不要总是牵扯大人的精力。
在着手“改掉”孩子之前,我们不妨先看一看,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 “粘人”的行为一般出现在一岁之后。根据《聪明的爱》作者芘亚珀夫妇,这不是什么坏事情,而是孩子心智成熟的一种表现,说明孩子在判断力和选择能力方面有了一个突飞猛进的成长,他能够判断――
l 自己单独玩儿/吃饭/做事情;
l 跟妈妈一起玩儿/吃饭/做事情。
哪一样给他更大的快乐:当然是跟妈妈在一起~
他也能够在这两者之间进行选择:我要那种给我更大快乐的情景――跟妈妈在一起~
一岁左右孩子的妈妈,大多数已经重返职场,每天起码有8个小时不在家。这些妈妈的孩子,比全职妈妈的孩子,表现得更加“粘人”一些。妈妈一回家,就被孩子“独占”了,吃喝拉撒睡,都要妈妈陪。妈妈想休息一下、看会儿书、做点儿自己得事情,非常困难。这样的情况下,有些妈妈难免会觉得不耐烦,希望保姆或其他看护人把孩子的注意力分散走,或者干脆送全托。
但是,妈妈们要意识到,孩子这样做,不是成心跟你过不去,而是在很清楚地向
更多资料,请下载《妈咪有方》育儿百科全书 .joofun. page: 21 / 34
资料仅供参考预览,阅读后请及时删除。如喜欢,请购买正版,支持作者! 你发出信号:“妈妈,我需要更多跟你在一起的时间~”(他只是不会用语言来说明这个需要而已)他是在利用这个机会,弥补白天不能和妈妈在一起的缺憾。他是在向妈妈表示爱,也是在要求妈妈证实她对自己的母爱。这种对母爱的需求,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妈妈一定要竭尽全力满足孩子的这部分情感需要,否则给孩子的终生幸福留下不可弥补的缺陷和阴影。 芘亚珀夫妇指出,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依次建立两个幸福感/快乐源泉:“首要幸福感”primary happinese和“次要幸福感”secondary happinese。 首要幸福感,指的是孩子对父母对自己的爱的完全确证,是明确地、毫无疑问地坚信,父母永远无条件地爱自己。这个幸福感地完全建立,是在3岁左右。3岁之前,孩子需要父母经常地向自己用语言和行动来表达爱。首要幸福感一旦建立,终生不会动摇,孩子也不会需要父母时刻在自己身边才能够感觉到爱,他开始走向独立。
次要幸福感,指的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所获取的快乐:搭积木、过家家、拉小提琴、玩儿篮球,等等。
首要幸福感牢固的孩子/成人,内心的快乐,不会受到日常生活高低起伏的左右。遇到波折、挫败时,不会丧失自信心,不会一蹶不振。首要幸福感不牢固的孩子/成人,次要幸福感也很难健全。他们内心的快乐,过度依赖于外在的“成就”:是否马上得到自己想要的玩具/食品、考试成绩是否好、老师是不是喜欢我、老师是不是欣赏我、这次提拔有没有我、比赛是否能得大奖、等等。如果顺利,就特别高兴;如果不顺,就特别感到挫折。这样的人精神不独立,对人、物、事的依赖性特别强。
每一个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抱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无论爸爸妈妈怎样对待我,都
更多资料,请下载《妈咪有方》育儿百科全书 .joofun. page: 22 / 34
资料仅供参考预览,阅读后请及时删除。如喜欢,请购买正版,支持作者! 是对我来说最好的抚养。
父母尽力满足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切需要、随时随地都能感觉到父母的爱、永远快快乐乐的孩子会认定,快乐是一种正常的状态。
忽略孩子的需要、躲避孩子对自己的需求、经常呵斥甚至打骂孩子的父母养育出来的孩子,不会认为父母的教养手段有何不妥,反而会坚信,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经常感到自己是个坏孩子、得不到父母(自己最爱的人)的注意力、经常感到伤心、绝望、愤怒是一种正常状态。
如果父母在孩子“粘人”的阶段,不愿意满足孩子的需要,对孩子不耐烦甚至推走,过一阵子,孩子有可能不再表现得那么“粘”,有些家长会窃喜:这孩子变“好”了~殊不知,这是问题深化的表现,是一件坏事情、
孩子在需求长期不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会停止以前的手段来试图得到满足。但是他的需求仍然存在,他会转而用别的手段来满足自己,最明显的就是对物品的依赖。那些因为不能马上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大发雷霆的孩子、那些死死地把住自己地玩具不愿意何别人有一丝丝分享的孩子、那些特别“难缠”、特别容易发脾气的孩子、那些经常做危险事情的孩子……
孩子的感情需求得不到满足,会在他的心灵里留下一个感情的黑洞,今后他会使用其他手段来获取别人的注意力满足自己的需求,比较极端的例子就是那个向熊泼硫酸的大学生,以及吸毒的年轻人。比较常见的表现在对爱情关系的处理方面。因为孩子是从父母那里学会“爱”,他爱别人的方式以及所追求的爱人都与此有关。孩童时代感情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的人,成年后会无意识地寻找那些不满足自己需求的人来爱,同时对于爱人也不够关怀,并且表现地忌妒心何占有欲极强。这样的感情生活,后果都很糟糕,既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但是在受伤之后
更多资料,请下载《妈咪有方》育儿百科全书 .joofun. page: 23 / 34
资料仅供参考预览,阅读后请及时删除。如喜欢,请购买正版,支持作者! 却不会意识到这是怎么回事,因为从小就认定,“爱”是痛苦的、是渴求得不到满足的那种感觉……
因此,聪明的父母,不会对孩子的“粘人”感到不耐烦,不会首先想到这样的孩子对自己的生活造成了什么样的妨碍,而是平静地分析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检讨一下自己最近以来是不是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不够质量,进而努力满足孩子地需求。
暂时放下手中的事情,多陪陪孩子。一旦孩子得到了满足就会自然“放松”父母,渐渐学会自己单独做事。
你在孩子幼小时期所额外花费的心血,是一种回报率极高的“投资”,它不仅会硕果累累,更会在今后省却你无数的时间、精力、伤心甚至钱财。
Sam在一岁九个月时,自己断了奶。具体过程时这样的:那年的11月底,我要去美国芝加哥参加一位朋友的婚礼,前后一共要离开Sam整整一个星期。但是曾经犹豫良久,一边是结交了16年之久的亲密好友,是我最初赴美时的担保人兼监护人,后来还主持了我和丈夫的婚礼,年逾不惑成婚,是惊动了美国总统的大事,谁的婚礼都可以不去,他的婚礼我是赴汤蹈火也要去,而且还要代表所有他在中国结交的中外朋友发言;另一边是自从出生至今从来没有离开过左右的幼儿,一下子走掉一个星期,我可怎么放得下心,婆婆打电话说,你去吧,你会发现,你对孩子的思念远远超过他对你不在家的不适应。他还没反应过来呢,你也就回来了。放心去吧。于是我撇下孩子,去了芝加哥。到了那里,我魂不守舍,把一架崭新的富士牌数码相机落在了出租车里。整整一个星期,我都没有睡好觉,还需要不断地挤奶。回到北京,进了家门,Sam见到我的第一句话是,“妈妈~
更多资料,请下载《妈咪有方》育儿百科全书 .joofun. page: 24 / 34
资料仅供参考预览,阅读后请及时删除。如喜欢,请购买正版,支持作者! 奶奶~”扑进我的怀里,吃了个够。
但是那之后他吃奶的时候不再认真吃,而是咬我,我就干脆不给他吃,他也没再要,就这么顺顺当当断了奶。没几天,晚上哄他睡觉时,他突然说,“小屋睡~”于是让他在小屋里边睡了一觉。好么,这下是一去不复返了。开始,他睡的好,我倒睡不着了,特别不习惯他不在我身边的那种感觉,夜夜起来几次去看他。后来,我们都一觉睡到大天亮。凌晨他会吧嗒吧嗒地跑过来上我们的大床,把他老爸踢出去,让他在小屋睡个回笼觉。
(但是彷佛要证明母乳的必不可少似的,Sam断奶两个多星期后,就得了一场秋季腹泻,不想吃饭,只想吃奶,就又把母乳吃回来了。随后去新西兰之前发高烧,到了新西兰诊断出双耳重度中耳炎,只好继续吃母乳,直到两岁三个月才最终断了奶。)
好多家长都要把孩子对自己的依恋看作是必须纠正的“坏毛病”,把满足孩子依恋的需要当成“宠”和“惯”,认为这样回怂恿孩子越来越粘人。数不清有多少妈妈曾经向我咨询,怎样才能够改掉孩子吃着奶入睡的“坏习惯”,记不清有多少家长,在听说孩子跟我们一起睡觉、或者听到我推荐父母和孩子一起睡时,谆谆告诫我,“这样下去,孩子岂不是永远离不开爸爸妈妈了,永远不能够独立了~” 于是,当我告诉大家,Sam主动从我们大床搬出去自己睡觉时,他们都感到不可思议,都觉得这是一个奇迹。
本来也是,传统的育儿观念,往往不肯让孩子的需求做主,把孩子的需求看做是累赘和毛病,横加阻挠,强行改正。似乎只要顺其自然,就是放任自流,孩子就会无节制无休止地依赖父母,父母也永远不能够摆脱孩子。
Sam为什么要主动要求独立,根据西尔斯医生,根据国际母乳会的理论,只有
更多资料,请下载《妈咪有方》育儿百科全书 .joofun. page: 25 / 34
资料仅供参考预览,阅读后请及时删除。如喜欢,请购买正版,支持作者! 孩子的依赖心理得到完全的满足,他有了充分的安全感,就会主动走向独立。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一个吃饱了的人,是不会继续喊饿的,而是会把注意力从食物上移开,转向其他更有趣的事情。
著名教育学家孙瑞雪说,“越爱孩子的父母,孩子也就越不依恋父母。”“爱使人独立,独立使精神发展,爱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有了爱才有独立性,有了爱才导致独立性。”(《爱和自由》)
孩子的独立性,不是能够刻意“培养”出来的,而是他自己要准备好了(ready),愿意接受独立时,才行。就像Sam的上厕所,没有ready之前,即使把他,他也会反抗,还是要尿裤子。所以我们从来不强迫他接受传统的把便做法,而是顺其自然。他准备好了,就会自己主动要求上厕所撒尿。又如Sam的睡觉,两岁之前他几乎每夜都要醒几次,到了快两岁,他能够一整夜不起来。不少父母对于孩子夜间频繁醒来感到十分不耐烦,总是千方百计想让孩子一觉睡到大天亮,其实这种违背儿童天性的做法,往往招致两败俱伤。如果接受孩子睡眠的特性,耐心安抚夜间醒来的孩子,慢慢地到了一定时间,孩子就会安稳地睡上一夜了。 很多时候,孩子的问题,不是什么真正的问题,而是我们这些做父母的自己创造出来的问题,其结果就是跟自己过不去。只要我们耐心地等一等,满足孩子不同时期地需求,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成长规律和时间表来发展,许多所谓的“问题”都会烟消云散。
Sam自己主动断了奶,主动要求搬出我们的大床,自己睡一间屋子,并且能够开始自己玩儿一段时间,不需要大人的陪伴了。我将这一切归功于他内心安全感的从分建立,他的依赖感被从分满足,因此才能够自然地走向独立。 Sam的首要幸福感已经比较稳定,他一直都很大方,很懂事很关心别人,乐意
更多资料,请下载《妈咪有方》育儿百科全书 .joofun. page: 26 / 34
资料仅供参考预览,阅读后请及时删除。如喜欢,请购买正版,支持作者! 和别人分享自己的玩具。除了在很困很累的情况下,他极少因为不能马上得到一样东西而发过脾气。
曾经有一阵子,因为稿约比较多,我白天陪Sam的时间少了。丈夫因为要组织一个大型会议,半夜才回家。晚上我一个人带Sam睡觉,他无论多困,从要求上床到真正入睡,往往“折腾”一个半小时,搂着我唱歌、说话、咯咯笑。我知道他是在弥补和我在一起的时间,所以耐心地陪他,而不是急着回到电脑前接着写稿子。陪伴他从两方面讲是幸福的:被需要的幸福,以及满足他的需求的幸福。他的身上总是那么温热,那么柔软,那么香。
有时早晨醒来,Sam会过来搂着我,肉嘟嘟的小脸贴着我的腮帮子,亲热亲热,还喃喃自语,“妈妈爱Sam……”
幸福啊~幸福~心里痒酥酥的……
该松手时就松手
冬季的一天,我的朋友南希带着她刚满一岁的女儿艾米去翻斗乐玩儿。旁边一位带孙女儿的老太太好奇地问南希艾米多大了,当听说艾米刚满一岁时,老太太不禁感慨万分——“刚一岁就走得怎么好了~我孙女儿都快一岁半了,走路还离不开人哪~唉,你是怎么教孩子走路的,”
南希看着被层层衣服捆绑的像一只十字架的小姑娘,看着跟着孩子亦步亦趋、无论如何也不肯松手的奶奶,心中纵有千种经验、万般忠告,竟说不出一句话来。 “孩子穿的那么多,四肢无法活动,怎么走路,”南希对我感叹。“孩子走到哪里,老人都拉着她,没有自由,孩子怎么能学会走路,”
这样的情形简直太普遍了,属于典型的家长把自己的需求强加到孩子身上:
更多资料,请下载《妈咪有方》育儿百科全书 .joofun. page: 27 / 34
资料仅供参考预览,阅读后请及时删除。如喜欢,请购买正版,支持作者! 认为孩子会冷,就多给孩子穿衣服,直到自己满意为止,也不看看孩子到底是否需要这么多衣服;
怕孩子摔跤,就无时无刻不拉着扶着牵着孩子,自己心里感到安全就行了,完全忽略孩子在成长中对自由的需求。
结果呢,我经常看到快两岁的孩子,还依附于大人的牵拉和辅助,不会独立走路,更不要提爬楼梯、玩儿器械等需要四肢协调的动作了。也经常看到发育正常的孩子,在游乐场的器械上被大人拉扯得东倒西歪,明明可以自己滑滑梯,却被大人揪扯着不能痛快滑下来,明明可以自己爬上台阶,却被大人拉拽着,不能尽兴爬上爬下跑来跑去。孩子对自由行动得渴望于大人对他们得过分保护产生激烈冲突,孩子大哭大闹、大人烦躁不已,最后凭自己的身体力量强行把孩子带走。 为什么不给孩子自由,
大人们总是振振有辞:怕孩子摔着~
怕这、怕那,成为多少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阻碍了多少孩子的正常发育啊~ 而且,这样对孩子的阻挠,往往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大人怕孩子摔跤、不肯松手让孩子自己探索,久之孩子会失去探索的兴趣、失去对环境的观察、失去对四周物品空间距离的判断、也失去自我保护意识。许多在大人过度保护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走路直眉瞪眼,不看四周(因为没有障碍物的概念,也从来不需要自己小心),当然也很容易被一个小小的台阶绊倒。这个时候大人会飞奔过去,扶起大哭的孩子,自我满足的感叹,“看见了吧,就是不能松手,一松手就摔跟头~”
可是,此时不松手尚可,难道你能够做到跟着孩子一辈子不松手, 不摔跟头,孩子就永远学不会独立走路。小时候不摔,长大了会摔得更狠。
更多资料,请下载《妈咪有方》育儿百科全书 .joofun. page: 28 / 34
资料仅供参考预览,阅读后请及时删除。如喜欢,请购买正版,支持作者! 不松手的家长,说是为了保护孩子,其实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心:不是怕孩子摔跤,而是怕给自己找麻烦。孩子总牵在自己手里多省事儿,而放手让孩子探索世界,就需要看护人开动脑筋、时刻提高警惕,有创造性地保护孩子不受伤害;同时也需要看护人更加勤快,及时更换濯洗孩子玩儿脏了的衣服。 蒙特梭利说,“不必要的帮助就是对孩子的压制。”
Sam从生下来开始,在四肢体能的发展上、对四周事物的探索方面,就没有受到过任何限制。
从他能爬开始,我们就经常带他到一些游乐场所,让他在器械上爬来爬去;10个月左右,只要把他放到滑梯顶端,他就会一欠屁股一努劲儿,哧溜一下滑下来。我相信所有小孩子都喜欢飞驰下滑梯的那种感觉,Sam就特别喜欢玩儿滑梯。待到一岁多,他还玩儿出花样来,要么翻过身子趴着滑,要么头朝下倒着滑。凡是转为儿童设计的滑梯,只要地面铺的是海绵砖,我们就随他滑,在他旁边稍加保护就可以了,但是从来不拉着扶着他,给他造成任何阻碍。 Sam学习走路的过程也十分顺利,我们一直采取弯着腰扶着他练习的方法,虽然大人累一些,但是对他的保护更加可靠。我看到过不少家长给孩子胸前拴一条绳子,像牵小狗一样牵着孩子,孩子就探着身子,一扑一扑地踮着脚尖向前冲。这样做地唯一好处是解脱了大人的劳累,对孩子却有百弊而无一利,不仅仅在危险出现时大人无法及时保护孩子,更会损害孩子将来的走路姿势。 Sam在一岁生日过了整整三个星期时,正式开始独立走路。孩子学会走路,对于他自己、对于家长来说都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因为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种解放:大人不必总抱着孩子了,孩子也有了更多的自由来探索世界。 Sam会走路后不久的一天,我带他在园子里玩儿,牵着他的手上下喷泉旁的台
更多资料,请下载《妈咪有方》育儿百科全书 .joofun. page: 29 / 34
资料仅供参考预览,阅读后请及时删除。如喜欢,请购买正版,支持作者! 阶,一位邻居走过来对我说,“你不必这样牵着他,我看见他爸爸带他出去时,就让他自己上下台阶,根本不管他。这孩子很棒,几下就会自己走了~”听言我不禁放了手,果然小家伙上下台阶十分自如。看来我这个当妈妈的还是过于小心,对孩子过分保护了。而且Sam在这方面也流露出小孩子的天性来:跟着爸爸,知道爸爸不管自己,就独立行事;跟着妈妈和阿姨,知道她们更“心疼”自己,也就顺水推舟,多一些依赖。
作为父亲,在发展孩子体能方面,有着天生的优势:男性天生就更加大胆,更放得开手。从不到一岁开始,我们几乎每个周末都带他到朝阳公园的儿童游乐场玩儿。Sam最喜欢的就是一座美式树屋,布满各种让孩子随心所欲钻来钻去爬上爬下的通道,还有4座长达6米的树干滑梯。这些滑梯我都不敢钻进去滑,Sam和爸爸却滑的不亦乐乎。每次Sam都在滑梯顶端通过树干大呼“妈妈~”我在底端接应他,叫他找妈妈来。他滑出树洞口后放声大笑,然后回过身来叫“爸爸~”爸爸也随后应声滑下来。树屋二层和三层之间有一套围着编织网的楼梯,几乎直上直下,网子很窄,成年人无法钻入,爸爸就让Sam独自爬上这个网梯,他自己走平常的楼梯,在网口等Sam。第一次看到丈夫撒手让Sam独自攀爬,我吃惊极了,问他行吗,丈夫说我们已经这样做了好多次了,没有问题。我仰着脑袋,看着刚满一岁不久的儿子稳健地一步一步爬上网梯,心中无比的自豪~
这两年,各地居民小区添加了各种普及性健身器械,Sam也成为在这些器械上翻飞的小小健身家,每每招来周围邻居惊讶的目光和评论。有几次,一些孩子跑来玩这些器械,他们的家长本来要阻止的,但是看到比自己孩子小许多的Sam在上边运作自如,也就打消了顾虑,放手让孩子玩了。
更多资料,请下载《妈咪有方》育儿百科全书 .joofun. page: 30 / 34
资料仅供参考预览,阅读后请及时删除。如喜欢,请购买正版,支持作者! 可能很多家长没有发觉,孩子其实天生就有很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只要你相信他,放手让他探索世界,同时在一旁给他提醒,告诉他该注意些什么,一般来说不会出什么事儿。给孩子自由,就是鼓励孩子认知四周事物,认知自身能力、培养对事物的观察、也锻炼各方面的体能。
关于攀爬,著名教育学家孙瑞雪这样说——
只要有孩子的家长都知道,幼儿从1岁开始到6岁都喜欢攀爬,为什么人类所有幼儿——不论是哪个民族、哪个地域、哪种文化,是文明还是落后,幼儿都无一例外的喜欢攀爬呢,
因为攀爬是幼儿早期创造力发展的一种自发的自然表现形式。 人对自身能力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最早,儿童的思维和行为是一体的,禁止了儿童的行为也就等于禁止了儿童的思维。因此儿童的行为也恰是创造能力发展的一种早期形式。儿童是在攀爬中判断自己能力的,当这种能力在攀爬的高度和难度上达到某种程度,并使儿童在心理上感到自己能承受时,他便开始探索难度更高的、冒险性更大的行动,并不断突破自己心理的承受力。儿童的这种创造倾向同成人相比,看上去是那样的势不可挡。一般情况下,人在基本生存达到满足时,这种称为创造力的探索精神就会自然地发挥出来。
当孩子探索世界时,也是他最聚精会神的时刻,成年人过多地干涉会破坏孩子的专注,磨灭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损毁孩子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往往那些上学后不专注的孩子、有所谓“多动症”的孩子,追溯其成长史,都有家长干涉过多、限制过多的痕迹。
Sam一岁半的那个夏天,我们带他到青岛度假,每天下海戏水,下边摘抄一段我以Sam为第一人称所写的日记:
更多资料,请下载《妈咪有方》育儿百科全书 .joofun. page: 31 / 34
资料仅供参考预览,阅读后请及时删除。如喜欢,请购买正版,支持作者! 今天好险啊~差点儿把妈妈丢了~
又是一个大晴天,我们早早来到石老人浴场。今天人少,大概昨晚啤酒节开幕式,大家都喝多了,这会儿还睡着呢。我们全家泡进海水里,跟着海浪一起蹦高。浪头很猛,一个接一个的打来。有的浪特别大,跟一堵墙似的,哗啦打下来,冲击力十分强大。爸爸抱着我,浪来了就把我高举起来,让我骑在浪尖上。我一点儿也不害怕,反而乐得咯咯的。所有的人都特别惊讶我的胆量,大部分人肯定心里都以为爸爸妈妈发疯了,因为实在没有我这么小的孩子在浪里玩儿的。有些比我大的孩子都不敢下水,很多成年人都带着救生圈。
再说妈妈,她不会游泳,也诈着胆子跟我们海里弄潮,因为实在非常刺激非常好玩儿。一个巨大的浪头打过来,妈妈一下子没影儿了。过了几秒钟,我们看见她脚丫子朝天在海面上露了一下,然后又没影儿了。爸爸抱着我,身体凉了半截儿,心想我抱着孩子,可怎么救老婆~我搂着爸爸,也有点儿着急,妈妈怎么不见了。 妈妈呢,倒像电影里的慢镜头一样,大浪把她冲倒,头朝下栽进海里,一直沉到海底。她没有惊惶失措,倒是很沉着,屏住呼吸,摸到海底。浪的冲力把她的身体推出一个侧手翻(在陆地上做不出来的动作,在海里易如反掌,妈妈成体操健将了),翻完了,她触着海底站了起来。我们看见她终于浮出水面,松了一口气。她跟我们说,哎呀,刚才完全失控了。还没说完,又一个大浪打过来,我们急忙集中精力对付它去。
后来妈妈说,有了今天这回惊险,再也不怕水了。她夸了我好几次,说我好勇敢,有胆量的宝宝,什么都不怕,能够对付生活中的各种困境,也敢于体验生活所提供的一切。
更多资料,请下载《妈咪有方》育儿百科全书 .joofun. page: 32 / 34
资料仅供参考预览,阅读后请及时删除。如喜欢,请购买正版,支持作者!
温馨提示:
本文仅是《妈咪有方》育儿百科全书中的一篇文章,建议下载免费的《妈咪有方》电子书,内容非常详尽。
内容包括怀孕全程指导、育儿知识大全、教子知识大全、美食食谱大全、儿歌、教子资源等。包含了数万篇图文知识总结和视频教程资源等,内容相当丰富,非常实用(具体见下面目录图片)。同时还能与同年同月出生(或预产期)的宝宝交流育儿问题,分享成长的快乐。
电子书介绍网址:://.joofun.
电子书下载网址0:://.joofun./ebook/ebook.rar
电子书目录如下:
育儿部分
更多资料,请下载《妈咪有方》育儿百科全书 .joofun. page: 33 / 34
资料仅供参考预览,阅读后请及时删除。如喜欢,请购买正版,支持作者!
FLASH大全
妈咪有方,当妈咪有方法
更多资料,请下载《妈咪有方》育儿百科全书 .joofun. page: 34 / 34
作文八:《给孩子自由》1200字
《给孩子自由》读后感
孙路双
《给孩子自由》,是我百度搜来的一本书,书的作者是小巫。小巫是学教育学的,而且在海外生活过,老公又是新西兰人,组成了一个中西合璧的家庭。我想正是因为这样的背景给了她在对于孩子的教育方面有了不一样的见解吧。 作为一名教师的我,以前对于幼儿的教育方法有些许不当。例如在对于对待解决孩子之间的矛盾甚至是动手时,作为教师的我总是看到后即使制止去询问原因,害怕他们受伤,但是在看过《给孩子自由》这本书后,我更愿意去观察放手,孩子在矛盾时难免会动手,也难免会受伤,作为家长可能不忍心,但作为老师也更不想,于是很努力的去保护好他们。但重要的是什么,重要的是让他们懂得自己去保护自己,才不会受到伤害。我曾经看到一位家长在看到他的孩子和别的孩子发生矛盾时想冲过去保护她的孩子,但是她止住脚步了,她在看他孩子的表现,两个孩子争执后打了起来,她的孩子受了伤才过去,摆孩子抱在怀里对孩子说:你刚才表现得很勇敢,但打架时要懂得保护自己、也不要伤害别人。”我想当时这位家长是很心疼的。但是孩子本来就受了伤如果她再去埋怨,会再打击他的自尊,这位家长也明白,孩子会因此得到教训的,下次碰到进攻性的小朋友自己会选择是不是要躲开、是不是要保护好自己。这位家长的作为很符合这本书所带给我的启发。我们要学会懂得保护孩子的自尊才是,逐渐建立起他的自信心。 每个人对于书的见解大不相同,我从中看到的,别人不一定读的到,别人读到的我不一定感受的到。但是幸福感这三个字是我和大众读者共同的所得。什么是幸福感?我的理解就是一种感觉。不是别人给与的,是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哪怕是一句话,一个字。真的,只有建立起首要幸福感的人,才能体会到真正的幸福,才能得到内心的宁静,不为外界所动,现在我们整天说调整心态,放松心情,却不知如果我们能够给孩子足够的爱,孩子自然就能得到自信和安全。 另外有些人会认为逗弄孩子很有趣,于是就会经常对孩子挑逗,但是总是这样逗孩子,孩子会变得对所有的人都不信任,时时担心自己的东西被“抢”走。下一次你遇到这样的情况,请不要犹豫,坚定地告诉对方,“请你不要这样逗孩子!”孩子是天真的,他会认为你是真的想要拿走他的东西,有个实验:你第一次拿着食物摇着铃铛狗跑过来了,把食物丢给它,第二次反复,等到第三次的时候只要
铃铛,狗就会跑过来认为还会有好吃的,这是条件反射,小狗是这样,更何况是人呢。
还有一些人对于孩子犯错误时有的家长会打骂,但是父母永远不知道孩子的内心会因为父母的责骂产生怎样的变化,所以无论事态如何严重,父母如何生气,对待孩子的态度一定要平和冷静,最有效的批评就是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妈妈爱你,但是妈妈不喜欢你刚才的行为。”任何斥责,对于孩子都是一种语言暴力,其损伤性绝不亚于伸出巴掌扇孩子耳光。父母在幼小的孩子的心目中,是完美无缺的,是要拼命效仿的榜样。他们像小海绵一样,吸收着我们的一言一行。孩子的世界是纯白的,我们应该给予的只是空间,如何去添加色彩,孩子说了算,他们是我们的老师,我们该做的是敞开胸怀微笑着去看待孩子们编织的世界。
作文九:《给孩子自由》15400字
选自《给孩子自由》小巫/著
你们家孩子脾气大吗
盛夏时节,佟阿姨经常带着Sam在花园里的水塘边上玩儿。Sam用小树枝搅水、用小桶盛水、用小铲子小勺子挖水,玩儿得不亦乐乎,往往衣服身上都湿透了,回家换了干衣服,再接着出去玩儿。花园中心有一只喷泉,每天上午、傍晚各开几个小时,Sam特别喜欢绕着喷泉奔跑、在喷泉里穿梭。
一次,Sam正在大闹水帘洞,旁边一位女孩子看的眼馋,也要参加,她的姥姥却制止她说,“咱们可不能学这玩儿法,这多脏啊~”说着抱着孩子赶紧离开。
这样的情况我们经常遇到。院子里有人把我们纵容Sam自由玩耍的做法称为“外国人玩儿法,咱中国人可不能学。”
佟阿姨对此撇撇嘴,说,“不就是多洗几件衣服吗,孩子的衣服搓两把就出来了,也不费什么事儿,干吗要阻止孩子玩儿呢,”
那位女孩子的姥姥曾经问过我,“你们家Sam脾气大吗,”
我说他很少发脾气。
姥姥对我抱怨,“我们家伊伊脾气特别大~动不动就发火、摔东西、哭闹,怎么哄都不行。你说这是怎么搞的~”
伊伊比Sam小两个月,基本上同步成长。这是一个绝顶聪明的小姑娘,只是每次出来,都穿的花枝招展,被姥姥或者姥爷抱在怀里,寸步不离左右,也从来不允许她自由走动,更不允许她尽兴地玩儿。伊伊姥姥总说,“女孩子要规矩,不能那么疯疯癫癫的~”
伊伊9个多月就会说话,学会的第一组词语是“不??”——
姥姥问:“伊伊,别人家的玩具咱们动吗,”
伊伊摇着小手说,“不动。”
姥姥问:“伊伊,别人家吃的,咱们吃吗,”
伊伊摇着头回答,“不吃。”
姥姥得意地对我们这些旁观的家长说,“我们伊伊就是懂规矩~”
伊伊“不能做”的事情非常多,我几乎数不出来有什么允许她做的事情。这是一个在“不”字中长大的孩子,心灵受到的压抑太大了,无怪乎总爱发脾气。根据蒙特梭利,当孩子认知世界的需要遇到障碍,不能得到满足时,他的心理会出现紊乱,外部的表现就是发脾气。
像大多数中国孩子一样,伊伊从出生开始,就生活在各种清规戒律之中,一天到晚听到的,都是“不”字(和“别”字):不许动~不能摸~不让玩~别跑~别跳~别叫~别出声~不可以碰~不要这样~等等,等等。现在立规矩的是家里的长辈,将来上了学,还有更多各种各样的《守则》和《规定》等着她,还会有各种各样的权威性人士居高临下地对她发号施令,告诉她这是严禁的、那是不能做的。没有人会蹲下身来,跟她慢慢地讲道理,所有的规矩都
是必须执行的,无可商议的。伊伊现在可以发脾气反抗(当然也没有多大用处),将来长大了,还是这么压抑,她可怎么发泄呢,
问家长们,为什么要给这么小的孩子立这么多规矩,他们会回答:哪儿能不管孩子啊~哪儿能由着他们的性儿乱来~那还不乱了套了~
在比较中西育儿手段时,有些中国家长十分武断地评判西方的育儿方式过分自由,甚至有人称之为“放羊”式教育,对此不屑一顾,并且把中国的孩子和外国的孩子做比较,说中国孩子更守纪律更听话更乖,从而得出中国的管教方式更好的结论。
表面上看,中国的孩子的确更加容易管理,外国的孩子的确更加散漫自由、个性更强、不愿意服从命令听指挥。但是如果以此证明中国传统管教式育儿手段更好,恐怕不够科学。
无论什么样的育儿方式,其目的之一都是要为社会培养出品行优良的公民。那么我们不妨比较以下中西方成年人的行为:在没有权威人士维持管理的情况下,是中国人更加自觉遵守纪律、自觉排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呢,还是西方人更加自觉,
曾经在一篇文章里看到,德国人遇到红灯,即使马路上一辆车也没有,也会规规矩矩地等着绿灯。他们这样做的理由之一,是唯恐马路两边的楼里有小孩子在向外张望,看到成年人的行为而去效仿,他们不能给孩子做出坏榜样来。
一位朋友在美国度假时,曾经在一个交通灯停电的路口观察到,虽然没有警察的指挥,所有的车辆都规规矩矩地停下来,大家不约而同地按照全向停车标识 (all-way stop sign) 的规则,一排一排地按顺序走,左转弯的车辆避让直行和右转弯的车辆。朋友在那里看了十几分钟,直到电来了,交通灯恢复正常,没有发生任何危险和冲突。朋友对我讲这个故事时感叹道,“这要是在中国,早就挤成一团,水泄不通,谁也不让谁,谁也走不了。”
是因为中国人的生活中缺乏规矩,当然不是~我们从小就知道,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特别严格的规章制度,就连小学上课,都要求我们遵守课堂纪律:手背后规规矩矩地坐着,不许随便说话,发言要举手。相比之下,美国的学校课堂要乱多了:孩子们可以随意喝水、上厕所、到讲台上拿纸巾擤鼻涕,不懂的就提问,等等。
一位侨居海外的妈妈在网上问:“中国人自小被要求守规矩,守特别多的规矩,各种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非常多,为什么没人监督、不受惩罚的时候就不再守规则,”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社会制度、经济基础、文化背景、公民意识等等各种角度做出论述。甚至曾经有人说这是由于中国历史长期战乱,生存的困难导致中国人种形成“恐惧”基因,即便在安全时期依然无法控制自己争先恐后。我这里则从成长过程、养育手段方面来探讨。
我们从小就生活在不自由的环境中,个人的意志得不到尊重,身心手脚都被束缚着,我们的纪律和秩序感,都是别人(家长、老师、单位、警察等)强加给我们的,而不是自觉自发地建立起来的。因此我们也学会,纪律是在有人管束的情况下不得不遵守的东西,而不是发自内心领会并顺从的生活规则。
强加于身的规则可以一时规范人的行为,却无法深入到他们的思想。
孙瑞雪在摇篮网做嘉宾,讨论爱与自由时说:第一、你几乎在你的周围找不到一个在自由中成长的人;第二、当你面对一个无自由的人的时候,你给他“自由”,你看到的一定是胡闹,那不是自由,那是解放。
孙瑞雪在我们小区里设立的蒙特梭利儿童之家,每年都会接受一些在家里已经“完成”如厕训练的孩子,不用尿布、自知大小便。但是一旦到了蒙氏的自由环境中,这些孩子无一例外都会大小便失禁,随地随时乱撒乱拉。因为他们的如厕训练,不是等到他们身心成熟能够自我控制的时候才进行的,而是提早被大人强制“把”出来的,偶然出了意外,大人对其横加斥责,孩子畏于大人的威严,不得不给自己强加压力。然而一旦到了自由的环境中,他必定要回到原始的状态,把他没有满足的自由“着补”回来。这是100 来年以前,弗洛伊德老爷子总结出来的人类天性。蒙氏老师采取的手段,就是无条件地包容接受,毫无怨言地为孩子擦洗。这样一两个月以后,孩子的自由需求得到了满足,他开始走向自律。
这与爱的原则是相同的:当一个人对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他不会独立;当一个人对自由的需求处于饥饿状态时,他也无法自发地约束自己,无法自律。
什么是自由
对100个中国人说蒙特梭利的名言——“纪律必须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会有99个大惊失色:“那还了得~”在这些人心目中,纪律和自由针锋相对、不共戴天。
那是因为几乎每个人都是在严格管束中成长起来的,从来不知道自由的滋味,因此也认定纪律是管束的结果,自由必定导致散漫和自我中心。
孩子失去了发展自己的自由,也习得了限制别人自由的习惯。这就是我们成人好控制和压制他人最根本的原因。我们从未有过自由发展我们潜在能力的机会,我们就会根深蒂固地形成自由是有害的、儿童需要成人的管教的意识心态。(《爱和自由》)
曾经有一位妈妈向我抱怨,“我这个孩子脾气特别大~”我说,“那是因为他没有自由。”她瞪大双眼惊呼道:“他要什么就给什么,还不自由啊,”我对她解释:“刚才你和我说话时,孩子在玩儿牵狗拉链的套把,那个时候他很安静。后来你想带着狗溜达一圈,站起身时都没向孩子那边看一眼,就顺手把套把拿过来。孩子正在聚精会神地琢磨这个东西,突然被抢走,他当然要发脾气。你已经习惯成自然,几乎从来不先看看孩子在做什么。你没有尊重他的意志,没有给他行动上的自由。”
人们对自由有许多误解。自由不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有些家长给孩子买各种吃穿用品,孩子想要的东西,都可以得到满足,但是当孩子想自己动手做事情时,却横加阻拦。仅仅满足孩子对物品的索求,却遏制孩子探索世界、自我发展的需要,这绝对不是自由。
自由也不是为所欲为。我们要让孩子自由地探索世界,但是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也要及时地予以制止和规范,并且适当地树立一些简单易懂的规矩。有些家长将“自由”误解为“放
纵”,以孩子为中心,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只要一哭闹,家长立刻乖乖“投降”,顺从孩子的一切要求。这不是自由,而是娇宠,这样确实会让孩子变得散漫霸道、自我中心。
人们对纪律也有许多误解,以为遵守纪律就是掌权者(家长、老师、上司)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让干什么,就老老实实呆着不动。这其实不是遵守纪律,而是在做奴隶。
蒙特梭利说,我们并不认为当一个人象哑巴似地一声不吭,或象瘫痪病人似地一动不动时才是守纪律的。他只不过是一个失去了个性的人,而不是一个守纪律的人。当一个人是自己行为的主人,在需要遵从某些生活准则的时候,他能够节制自己的行为,我们就称他是一个守纪律的人。这种纪律中蕴含着与旧时代那种绝对的、不容讨论的、高压下的“不许动”截然不同的教育原则。
要透彻地理解纪律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这一原理,让我们首先理解什么是自由。
自由这个字眼,在英语里其实是两个字,一个是freedom,一个是liberty,它们的词义有很大的区别。Freedom比较具体,指的是身体的自由,不受拘束限制,行动、选择方面不受他人控制。Liberty则比较抽象,在Webster辞典里,它的定义是“脱离了控制、干扰、债务、限制和阻碍等条件的freedom;行为、思想、言谈等方面的自由选择。”在其他定义里,liberties也是法律上规定的各种具体的自由。
耸立在纽约港的自由女神像,叫做Statue of Liberty。
100多年前,中国的改革先锋严复先生在翻译西方著作时,曾经使用了不用的译文,freedom为“自由”,liberty为“自繇”,但是后代的翻译没有继承下来,而是统统翻译成“自由”,这多多少少造成了中国人对西方自由概念的片面理解。
我个人的理解,freedom是一种比较基本的自由,是指身体不受拘束限制,是行动的自由。Liberty则是更高层的自由,是指思想、意识、人格等方面的自由,我更愿意把它翻译为“自主”。
人只有在获得完全的freedom之后,也就是行动的自由,才能够达到思维的自由和人格的自主,也就是liberty。
我认为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自由”的状态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是行动的自由,吃喝拉撒睡、攀爬、触摸、探索、游玩等方面的自由,即freedom。有了这样最基本的自由,儿童才能够独立——他的精神、人格和意志,都是独立的,也随之产生独立的思维,自由的思维,这就是liberty。在完全获得这样的独立自主之后,儿童的freedom上升到更高层次,即行为的自由,自己做决定、做选择,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简单地说,行动的自由,导致思维的自由,最终导致行为的自由自主。
说了半天自由,纪律在什么地方,就在这自由里边:一个完全自由的人,首先获得的感觉,不是他能够随心所欲胡作非为,而是他必须为自己的生命和行为负完全的责任,为自己所作所为造成的后果负全部的责任。自由派生的,就是这种极其沉重而严峻的责任感。他能不自
觉遵守纪律吗,
再看看中国的孩子们,有自由吗,没有,从出生开始,就没有行动上的自由。吃喝拉撒睡,攀爬触摸探索游戏,都没有自由。
儿童最初是通过饮食认知人生的,但是他们没有这方面的自由:自由从母乳喂养开始,因为母乳喂养是按需喂养,孩子什么时候想吃就什么时候吃,准备好断奶再断;有多少母亲给孩子这样的自由,自由从添加辅食开始,不是看月份牌,而是看孩子是否准备好接受辅食;有多少家长给孩子这样的自由,又有多少家长到了4个月(甚至更加提前)就强行往孩子嗓子里边塞果汁、菜水、蛋黄、米粉,再长大一些,多少家长剥夺孩子进食的自主权,端着饭碗追着孩子喂饭,
拉撒的自由,就更不用提了。多少家长从孩子刚满月开始就把屎把尿、在孩子的身体没有发育到期的时候强迫他们自主大小便、一旦出现“意外”就横加指责训斥,
基本生存的自由没有,生活的自由也没有,至于其他行动的自由,我不用具体一一列举了,想必大家有目共睹。
没有行动的自由,也无所谓人格的自由,精神的自由,思维的自由。这就是孙瑞雪所讲的“被奴役”:因为你从来没有得到过自由,你的周围没有人在自由中成长,所以你充满了担忧,人对未知的事物,总是恐惧的。但是作为一个人,没有自由,他就不能成为他自己,如果他不是他自己,那么他一定是被别人奴役了,奴役的意义也就在此。自由建构了人独立的意志,独立的意志,又建构了一个强大的人,这就是杰出而伟大的含义。所以在我看来没有自由,人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这是几千年来科学教育的一个普遍的认知法则。
没有了人格和精神的独立自主,儿童也无法达到行为的自由。不自由的人,也必定无法产生责任感。中国的孩子从小到大,不必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小时候自有家长收拾一切,不许自己动手;大一些,家长做主报名参加学习班,升学考试也没有什么发言权,联系工作也靠家长的关系后门。长到多大,甚至结婚了,也可以(甚至必须)和家长住在一起,老人做饭洗衣服收拾房间,年轻人不必动一根手指头。生活的一切都被包办了,自己不能做主,人格不能独立,哪里谈得上责任感,(许多妈妈抱怨自己的丈夫不理家不帮助自己照看孩子,只知道出去喝酒玩乐回家当甩手掌柜,殊不知这就是小时候没有自由的后果。一切都是家长代劳,导致成年男子的实际心理还滞留在婴儿期。他自己都没长大,你还指望他帮你养孩子,)
没有责任感,还能够自觉遵守纪律吗,
行动不自由的人,无法感受、认知事物的自然规律,你可以给他灌输,但他不是真正的理解,也不能够心领神会地遵从;意志不被尊重的人,没有自尊和自信,他的思维不独立,不能够做自己行为的主人,也无法做到自律。
真正持久的纪律是从自由中建立起来的,而不是从拒绝和管束中建立。在自由中建立的纪律,是积极快乐的纪律,是即使没有人监督也会自觉遵守的纪律,因为遵守纪律,恰恰是为了保护自由。纪律和自由相辅相成。
一切从母乳开始
Sam一岁半的一天,我陪着他在楼下花园里玩儿。一个高个子年轻女性带着自己未满周岁的孩子走过来问我,“这是那个混血儿吧,”
我说是。她又问,“我问你一个问题,你这孩子长的这么壮实,吃的什么奶粉,” 我说,“他不吃奶粉,吃我的奶。”
女子大惊,问,“这么大了还吃,”
我说,“对,还吃。”
这位年轻妈妈接着问了一句我几乎天天都要听到的话:“他是不是该断奶了,” 我摇摇头。
其实,如果别人不提醒我,我自己根本没有意识到,Sam已经“这么大了”,“该断奶了。” 从最初到现在到后来,Sam的一直吃母乳,对于我们母子二人来说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遗憾的是,我好像无法回避别人对我的时时提醒,好心劝告。很多人在看到我地“断奶”二字摇头时,并不马上结束这个话题,而是试图说服我,该给孩子断奶了。
“你的奶已经没有什么营养了~再继续喂下去,他会不好好吃饭的~往往搬出这是某某杂志、某某电视节目、某某专家的告诫。
可悲的是,这些杂志、电视节目、专家论点,都错了。错的离谱,错的荒唐。毫无道理,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宝宝一岁之后,母乳的确会起一些变化,但那是根据宝宝身体需要而起的变化,不是什么没有营养了,而是恰恰相反,母乳在任何时期都富含营养。一岁以后的母乳,脂肪会计师没有以前在任何时期都富含营养。一岁以后的母乳,脂肪含量没有以前高,也就是说热量下降了,但是却依然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抗体,对孩子免疫力的增强有着无与伦比的贡献。
我在《让孩子做主》的最后一章里写到过,吸吮动作对于一个飞速成长的小人儿是一种必须镇定剂。那些断了奶的孩子会利用其他物品来满足自己的吸吮需求:比如奶瓶、安抚奶嘴、手指、头发、被子角,等等。
继续母乳喂养其实是教会孩子在遇到困难时,从人那里找到安慰。而断了奶的孩子则需要从物品那里寻求解脱。
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嫌喂平乳麻烦,但是对于我和Sam来说,却是其乐无穷。 忘了从几个月开始,Sam经常吃着吃着奶,就松了口,侧望着我,嘿儿嘿儿地笑,眼睛弯成美丽的小月牙儿。他好像是在说,“妈妈的奶真香~谢谢妈妈~我好爱妈妈啊~” 能独立站立了,能扶着东西走几步了,Sam就不满足于躺在妈妈怀里吃奶了。每每站着,把脑袋探进妈妈怀抱,撅着小屁股吃。
Sam从4个月开始叫“妈妈”,每次吃奶前都会叫个不停。一岁左右,他又自己发明了一种发音,把妈妈两个字酸酸地叫出来,听上去像是“咩咩”。这是吃奶专用词,不要吃奶时叫“妈妈”,要吃奶了,就叫“咩咩~”“咩咩~”一岁半以后才改口叫“奶奶”而且是拐着弯儿地叫出来“奶哎奶??~”
满一周岁学会走路以后,Sam知道妈妈的胸垫放在什么地方。我的奶直到SamJ满周岁后依然
丰盛无比,每次喂奶都会从另一边漏,需要胸垫。
吃奶前,我对Sam说,拿胸垫去,Sam就积极地跑到衣柜的抽屉那里去取胸垫。拿到手后他高兴得直打挺,小脸儿笑皱了,把胸垫放到鼻子上闻,好像犯了什么瘾似的深呼吸,笑得直不起腰。吃上奶后,他还扭过小脑袋看着妈妈,笑啊笑。每次吃奶都像过节样,每次吃完奶,他都容光焕发,小脸蛋儿像只熟透的了小红苹果。
吃奶能够给Sam带来如此巨大的欢乐,我为什么要断了他呢,
再说,母乳就是方便——
带着Sam出外旅行,母乳是天然的健康的零食,总强于带着一堆瓶瓶罐罐到处找一东没准儿还消毒不当导致疾病吧,
Sam劳累了、烦躁了、哭闹了,母乳是天然的镇静剂,而且神速神效,一口叼上,全身放松;那些不吃母乳的孩子,大人要想尽办法安抚他们,至少需要二十分钟半小时,到最后闹的大人也烦乱焦躁。
Sam摔倒了,磕疼了,母乳是天然的止痛药。
Sam生病了,不舒服,不想吃饭,母乳是天然的滋补品,既从生理上保证营养,又从精神上安抚病儿。
有时候,我会对劝我断奶的人说,“我太懒了,断不了。”
本来也是,一想到喂奶粉的繁琐,看到那些瓶瓶罐罐奶嘴小勺加上消毒锅消毒药水,我就头大;再想到要将一个吃惯了母乳的孩子转到适应奶粉奶嘴的那种挣扎那种艰难,我就退缩。母乳永远新鲜,无需消毒;母乳永远恰到好处,无需折腾温度。再说Sam从来不接受奶瓶奶嘴,从10个月开始直接过度到用杯子喝水,算是这辈子都跟奶嘴绝了缘。
Sam一岁之后,我慢慢培养他喝鲜奶。一开始例子比较抵触,我就把牛奶搀在米粉里喂他,让他逐渐熟悉牛奶的味道。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他有时候喝得多,有时候一点儿都不喝。好在他爱吃酸奶、鱼肉、豆腐、鸡蛋,几乎什么都爱吃,所以该从牛奶中摄取的营养方面没有欠缺,我也就没有操心他对牛奶的摄入量问题。一岁半以后,他就能一口气喝200毫升的鲜奶了。
其实,我这样坚持母乳喂养,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
可能很少有人想到过,母乳喂养有益于环保。全球范围内的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的妇女放弃母乳喂养,对其经济会产生触目惊心的影响。英国营养学家盖波丽儿?帕莫在她的著作《母乳喂养的政治学》一书中指出,“母乳是一项被普遍忽视的产品,但却在进口和医疗费用方面能够 为一个国家以百万计的美元。莫桑比克政府在1982年统计过,假设该国奶粉喂养率仅仅上升20%,在两年内将会使国家花费1000万美元,而且这个预算不包含燃料、运输以及医疗费用。他们还计算出来,用于烧开水的燃料将会吞噬掉整整一座森森。节能汽车的发明者得到奖赏,为什么不奖励节省能源的哺乳妇女呢,每300万名吃奶粉的婴儿就会消耗掉4.5亿桶奶粉,扔掉的空桶所派生的7万吨金属并没有得到回收。”
中国的森林资源极度匮乏,覆盖率仅仅17%左右。大多数老百姓收入很低,购买奶粉起码要耗去一个家庭月收入的1/3/。废品回收工作十分不到家,环保工作也一直在艰苦中跋涉。在
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出生率高的发展中国家,可悲的是,母乳喂养率非常低,还不到20%.这么多的婴儿在吃奶粉的过程中会消耗掉多少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是一个我难以想象的数字。
最最重要的是,母乳喂养远远不止于一种喂养手段,它是母亲理解和满足宝宝需求的最自然最有效的途径。一位有经验的妈妈说过,“喂奶是学习当一个好妈妈的自学工具。” 首先,哺乳的母亲在生理上迥异于不哺乳的母亲。哺乳母亲体内旺盛的荷尔蒙——泌乳素和催产素,激发她们产生更加强烈的母爱。已故的美国行为学教授耐尔斯?牛顿曾经深入研究催产素,并称之为“母爱荷尔蒙”。他发现催产素的分泌是一种条件反射,哺乳的母亲不仅在婴儿直接吸吮乳头时分泌催产素,而且在接触到与哺乳有关的熟悉的景象、声音和活动时,体内也会自动分泌催产素。
其次,哺乳时母子身体之间的亲密接触与交流,使得妈妈和宝宝在身心两方面感到合二为一,在宝宝的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母亲对于爱抚和关怀的需求也得到了满足。母子息息相关,相依为命。西尔斯医生说,哺乳的母亲对于宝宝需求的反应更加直觉,较少约束。宝宝饥饿和焦虑的信号在母亲体内引起生理反应(泌乳),她感觉到一股马上要抱起宝宝给他喂奶的冲动,这种及时的反应给母子二人带来温馨的感觉。母亲通过喂奶,更加深刻细致地了解宝宝的性格和需要,也更加充分地掌握成功养育自己孩子的决窍。
Sam一直吃母乳,一直和妈妈心贴心,他最爱妈妈,也最听妈妈的话。看书上写的、听别人讲的,幼儿会有一个反抗期,对父母的一切要求都说“不”,经常任性、哭闹、难以调教。英语中有一个词来形容这个阶段,叫做the terrible twos,“可怕的两岁”。
Sam都快3岁的时候,我还在等待他的反抗期。母乳喂养把他变成了国际母乳会出版物里所描述的the terrific two,“可爱的两岁”。
我深切地体会到,做一个好妈妈,养一个好孩子,一切从母乳开始。
不共戴天
出门在外,给Sam喂奶,经常有人惊叹:“这么大了,还吃妈妈的奶哪,”继而又好心地劝我,“断了吧,再不断该不好好吃饭了。”
经常有喂奶的妈妈向我咨询:“孩子?个月了,家里人、朋友、同事、甚至医生都劝我断奶,否则会影响对固体食物的接受,影响孩子的发育成长。”
随便翻开一本国内出版的育儿杂志,都能看到这样的信息:“婴儿科个月以后就应该断奶,否则会影响对固体食物的接受,影响孩子的发育成长。”
甚至有些“专家”在电视节目里也斩钉截铁地劝告广大观众妈妈,“10个月以内一定要断奶,不然会影响孩子吃饭,影响他对营养的吸收。”
我真不明白,从什么时候开始,吃母奶和吃饭,成了水火不相容、势不两立、不共戴天、你死我活的仇敌,,,
危言耸听,能让那些坚持母乳喂养的妈妈们后脊梁骨上冒出一串冷汗珠子来。 果真如此吗,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里摘抄几段以Sam为第一人称写的日记: 一岁一个月,在香格里拉饭店陪伴爸爸开会——“这两天早餐吃的是一楼咖啡苑的自助餐,我能吃下半只omelet,半碗白粥。”几天后,“我们去北京惟一的希腊餐厅吃饭,我特别爱吃鱼汤和Mussaka??晚饭去一家新开张的泰国印度餐馆,特别好吃。我吃了好多河粉、馕、香叶包鸡和蒸鱼。”
一岁两个月,在北京顺义县的一所意大利农庄——中午我吃得特别多,从头吃到尾:三盘开胃菜,我吃土豆、奶酪、面包,后来的两张Pizza、三盘通心粉,还有烤肉串、烤排骨、烤鸡胸,直到最后的甜点蛋糕,我哪一样也没错过。甚至农庄主Claudio叔叔端着盘子给所有来宾的薄脆饼干,我也拿了一块“嘎嘣嘎嘣”地呼。Dennis舅舅惊讶极了,说我真能吃!
几天后的一个周末——从家具城出来,我人工散步到日坛北路,我坐在车里睡着了。午饭是在Torero饭馆吃的西班牙菜,我吃了gazpacho汤、菠菜汤、tortilla、鸡肉棍、蘑菇烩鱿鱼、香肠汁通心粉,还有好多面包。妈妈又去Jenny Lou’s Shop买了一睦东西,然后我们就回家了。晚上吃妈妈做的泰国咖喱鸡。
一岁三个月在香港——5点多时,大家都市纷纷赶渡轮回家了。但朱核叔叔一家人留了下来,和我们吃完晚饭再走。我们去了那家海鲜饭馆,这次妈妈叫了一条两斤重的大石斑鱼,一斤花螺,一斤虾,还有很多菜,她还为我要了一碗米粉。但是无论她喂我什么,我都吐出来不吃。妈妈说可能我不饿,就没再管我,直到那条鱼上桌。石斑鱼太好吃了,我一口接一口地吃,妈妈说我足足吃了有三两鱼肉,真是个富贵肚皮~
回到北京后的一个周末——星期天上午我们全家去日坛公园玩儿,在水塘边看别人钓鱼,去儿童游乐场坐高空火车和游戏车。午饭是在一家叫“南蛮亭”的日本餐馆吃特色烧烤,我特别爱吃三文鱼和鳕鱼,还有冷面和蘑菇烤肉。那天只有我们三人吃饭,饭馆里所有员工都来逗我玩儿。老板还送给我们一人一杯红豆冰激凌,我都吃不下了。我要喝啤酒,爸爸不让,我对他翻白眼,妈妈笑坏了。
一岁四个月的一天——晚上姥爷和小姨来,还有从美国来的爸爸的老板Mai阿姨,我们一起去吃海鲜。妈妈叫了一条石斑鱼、半斤鸡尾虾、一煲腊味香芋、一盘海鲜蒸豆腐、一罐沉鱼落雁汤,还有好多别的菜,我每样都吃了不少,当然最爱吃鱼。
一岁六个月——我又到了贪吃的周期,第一道菜是鱿鱼丝汁浇炸茄子片,妈妈从配菜下边抢救出来一些没有浇上咸汁的茄子片,给我拿在手里吃。哇~油炸的东西就是好吃,我一口气呼了四片(是那种竖切的长茄子片)。后边上的菜有红烧日本豆腐、啤酒鱼、铁板牛柳、冬瓜等等,我一样没落下,拌着饭吃了两碗,还喝了煲里的排骨汤。旁边桌子上的人看着我,都惊讶地说,这孩子真能吃~这顿饭吃完,我的肚子像一只熟透了的西瓜一样圆滚滚的。
这样的记录有很多很多,篇幅所限,我无法一一列出。需要解释一点:上面列举的都是一些饭馆食品,并不是说我们顿顿饭都在外边吃。其实我们一星期中,周一到周五在家吃佟阿姨做的中餐,周末出去吃一两顿,其他的时间由我来烹调西餐。家里做饭的详细记录比较少,只有简简单单的一些描述——“晚上妈妈做蔬菜汤,有土豆、胡萝卜、蘑菇、秋葵、洋葱和玉米,拌着通心粉给我吃。”“妈妈做了一种红腰豆、番茄干、胡萝卜配罗勒叶的通心粉酱,
可好吃了,我一口气吃了满满一小碗。”“晚上妈妈给我用鸭汤拌土豆胡萝卜焖米饭,最后撒上一层黄瓜。”
在我的记忆里,Sam从来都是胃口好、饭量大,无论世界上哪一民族的饭菜,他都吃的津津有味,从不挑食。这一点其实要归功于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有助于孩子接受固体食品,因为母亲的饮食成分与味道会渗透到母乳里(因此专家都劝告母亲在哺乳期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饮食,尽量避免刺激性食品,以免引起婴儿的不适、过敏甚至拒绝吃奶),孩子从母乳中已经遍尝人间百味,十分乐意接受新的食品。倒是那些吃奶粉的孩子,免不了有时会挑食,因为奶粉的中味道千篇一律,没有变化,孩子习惯单一的口味,不愿意接受新花样。
Sam有没有吃不下饭的时候,有。他生病的时候就不爱吃饭,只要吃妈妈的奶。旅游到了陌生的国度和环境里,他会有一两天更加频繁地吃奶,饭吃的比较少,甚至拒绝当地的饮食,只要吃自己熟悉的食品。这种生理原因和心理原因而引起的变化很正常,我从来不为他一顿两顿没吃够而焦虑。
还有人说,如果不断母乳,孩子就永远不会接受奶粉或者鲜谬奶。
母乳比奶粉和牛奶香甜,吃惯了母乳的孩子当然抗拒奶粉和牛奶。但是这绝不是一种“永远”不变的状态,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更无需采用断奶这种笨法子。
Sam满一周岁后,我开始尝试让他接受鲜牛奶。最初他对这种白色饮料根本不屑一顾,头一扭,手一推,连嘴边都挨不上。我就把牛奶掺在他每天早晨都要吃的米粉里,让他熟悉这种味道。渐渐地,Sam能够喝半杯牛奶了;慢慢地,Sam能够一口气喝一杯牛奶了;到后来,Sam主动要求喝“冰箱奶奶”,而且能一口气喝两杯。但是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他喝得多,有时喝得少,还曾经有一阵,他根本不要喝。对这些,我都宽心地接受,耐心地等待,不着急不着慌也从来不催促他。反正牛奶里的营养成分,他可以从其他食物里边吸收到,比如奶酪、酸奶、豆腐、蔬菜、水果等等。
Sam在大吃(饭菜)大喝(牛奶)的过程中,一直都没有间断吃母乳。由此我得出结论:吃饭、喝奶,与吃母乳,根本不冲突~
母乳最无辜,却又最冤枉。人们对母乳的偏见十分深重,总有人喜欢把母乳放到一切事物的对立面上,无论孩子出现怎样的问题,也有不好好吃饭的现象,而且概率绝对不亚于吃母乳的孩子,为什么人们不首先怪罪奶粉呢,为什么没有人说,“断了奶粉吧~”
真的,我特别想问一问那些说“断奶”二字时根本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人:当吃奶粉的孩子不好好吃饭时,你们要怪罪什么呢,你们要他断什么呢,
--小巫《给孩子自由》摘抄精华
1、使孩子感到对自己的生活有所控制,有所把握,是自己的主人。
2、如果你看孩子,你就应该让儿童按照自己的生命要求去发展。
3、暂时放下手中的事情,多陪陪孩子。一旦孩子得到了满足,就会自然“放松”父母,淅淅学会自己单独做事。
4、不必要的帮助就是对儿童的压制。
5、应该把“听话”这两个字从你的词汇中永远地去除掉,因为这两个字对孩子来说毫无意义,
只能表露你的无能。他为什么要听你的话,仅仅因为你是大人,你要跟他讲道理,而不是用“听话”这样软弱无力的词语来约束他。
6、成功者最最需要的,是一个永远理解、支持、鼓励他的妈妈。
7、当一个人对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他不会独立;当一个人对自由的需求处于饥饿时,他也无法自发地约束自己,无法自律。
8、你爱孩子,就必定尊重他信任他。孩子从你那里得到健康的爱和完全的尊重,有了自信心和安全感,他也会爱自己尊重自己,更会爱你尊重你。
9、父母在幼小的孩子的心目中,是完美无缺的,是要拼命效仿的榜样。他们像小海绵一样,吸收着我们的一言一行。我们对待他们的态度、对待他人的态度、对待任何事物的态度,都塑造着他们将来对我们、对他人、对待任何事物的态度。所以,我们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给孩子做出好榜样。
10、给他自由的爱,先让他快乐的做人,而后才能顺利地做学问。先育人,后育才。受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
11、选幼儿园,我最关心的,是孩子是不是快乐,老师和孩子怎么交流,老师和孩子有什么样的关系。
如何让孩子从自由走向纪律——摘自孙瑞雪《爱和自由》
充分发展潜力的自由,给孩子充分认识的自由。有这种自由,他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摸清事物的规律,才能够去认识、认知。那么是不是这种自由就是绝对的呢,是不是还应该有个约束,比如说还应该有个纪律呢,这是我们从事这个教育后,所有的人都要讯问的问题。
蒙台梭利方法台的自由以及这个有着特定含义的“纪律”,跟我们平常意义上的纪律不一样,也像“自由”这个概念一样,含义很深很广。
我们平常意义上的纪律的“典型形象”,就是比较听老师的话,很安静地坐在那儿,不活动。但蒙特梭利方法中的纪律的“典型形象”跟这个含义是截然不同的。在谈到纪律这一章时,蒙特梭利强调了这么一句话:说纪律必须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那么大家就会不明白,纪律怎么会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呢,她说:人必须是自己的主人,这是第一点。当你是自己的主人的时候,当你自动遵守某种生活准则的时候,那你就有自我控制的能力了。“人的这种自我控制能力我称之为纪律。”
这个纪律概念是很宽泛的。这个“生活准则”到底是什么,人怎么样才能是自己的主人呢,听起来好像有点难于理解,我一个一个概念地解释。人怎么样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我举过那个心理学上著名的例子,我觉得它应该成为做自己主人的经典事例。我们生活中有大量情况和它相像,同我们的生活是很符合的。有一个小女孩平时由保姆带。注意,带她的是保姆。保姆平时带他的时候,她一动水龙头,保姆就说:“不要动,不可以动,你会把衣服搞湿的。”每次都重复。注意,每次都重复。保姆肯定是怕麻烦,因为衣服湿了做保姆的会有很多麻烦。后来,这个小女孩到她外婆家去玩的时候,她外婆家有一个花园,花园中间有一个喷水的喷头,小女孩非常想动这个喷头,但她停住了,外婆说:“你动呀~你为什么不动她,”小女孩非常矛盾,但她最后还是说:“噢,我不能。我不能动,我的保姆说我不能动。”
她已经受到了约束和禁忌。她不能动这个东西。她想动,这是她内心告诉她的。但她的
内心不能起决定的作用了。她的外婆也不能起决定的作用了。决定她的行为的是她的保姆。
可是她外婆说:“她不在呀~外婆让你动呀~”她说:“不~我不能动~”就是说当保姆不在的时候,保姆这个人依然在控制这个孩子。保姆进入她的心中,肉体化了。这个孩子做什么根本听不了自己的声音,她只能听从大人的话,她自己不是自己的主人。当一个不能成为她自己时,就会出现矛盾和挣扎,痛苦就产生了。
从我们今天所谈问题的角度说,她很遵守保姆给她制定的“纪律”,她内心想动,但她的内心已被她人管束和控制。注意,不是自己控制自己。事实上,儿童是非常愿意遵守规则的,他们常常在游戏和同其他小朋友的交往中自动约定一些规则并很好地遵守它。例如游戏规则、卫生规则、交通规则等等。但这些规则应当是和儿童的发展和谐的,是儿童在生活中,在同小朋友的游戏中自己建立的,是促进儿童发展的,是和儿童的内在需求没有冲突的。这样的规则必须量少、严谨和科学,并且可由儿童自己去创造。这样的规则,儿童遵守才极有乐趣,而破坏这种规则儿童就十分痛苦,因为它已成为儿童生命的一部分。
为什么这个事例是经典的事例呢,因为幼儿和儿童时期的父母、幼儿和儿童时期的老师、幼儿和儿童时期的保姆最重要了。儿童到了8岁,还在崇拜或热爱他的老师。但到了初中,孩子将去爱一个朋友,爱一个明星,到了高中,将去爱或暗中爱一个同学或心中的爱人。在儿童成长中,老师是逐步退出他爱的和效仿的位置的。
我们学校很多从其他幼儿园转来的大孩子,进来以后都有这种现象。过去很多孩子可能很听老师的话,很听父母的话,每一天的工作或是玩耍都是由老师来安排的。就是老师让你干什么,就做什么。但是来我们蒙特梭利幼儿园后,突然把学什么的自由给他的时候,他就不知道做什么了。他经常无所事事,就等着老师给他分配学习任务。如果老师不给他分配的话,这一天他什么都不干。这在蒙特梭利看来是不可想象的。事实上我们人类好多的可贵的创造力就是被这些东西一次一次抹煞了。无形当中就有一种禁忌,使你不敢去思想,不敢去想超越这个范围以外的事情。思想的桎梏就产生了。
人类的创造力是非凡的,尤其是对一个孩子来说。如果他6岁以前能够成长得非常好,他就越容易进入更高状态的人类的思想、人类的情感和人类的一切科学理论,如果我们被某一种东西禁锢的话,我们只能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
比如我的一位中学同学,她的孩子6岁时,力气特别大,为到电视机后面找乒乓球,不小心把电视机碰到地上了。电视机摔碎了。那个时候电视机还没有普及,是个贵重的东西,在家中的位置大概像现在的小汽车。她妈、她哥、她妹以及亲戚朋友都训导他:这么大的事,你怎么不打那个孩子,也不训,也不说,你会把孩子惯成啥样子。她说,不,我决不训我的孩子,我只对他说:“没关系,你是不小心。”她说,她小时候动了收音机,她妈妈训她,不让她动。每次都这样,结果搞成心理障碍了,她现在就是不敢动音响上面那些钮,她一动就恐惧。她在做其他很多事情的时候,就是心理障碍,她自己能知道。她说她决不再把她的孩子搞出心理障碍。
自己有心理障碍又知道有心理障碍的人绝少,而自己有心理障碍又不知道自己有心理障碍的人太多。我的一位朋友,大学毕业后在一家电脑公司做技术员,一拿改锥手就发抖。这简直不可想象。大家帮助他分析他童年的经历,说到他爸爸对他怎样怎样。这个“好孩子”
不断点头。后来他成为一个蒙氏教育的热心者。他的成长从某种程度来说“纪律”变成了发展的障碍,这种障碍,也是形成真正纪律的障碍。
我们如何让孩子养成那种纪律,而且是自由中,让他能够节制自己的行为,成为自己的主人呢,
蒙特梭利说,我们必须严格避免抑制孩子们的自发活动,显然这是指在行为上给孩子自由。孩子们有了自由就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因为是有兴趣的,孩子就会反复做那件事;在这样反复练习中,就会产生专注,也会产生有序;因为长久的专注,儿童会逐渐地感知和把握事物的规律并顺应这种规则,最早的纪律形成了。所以有位老师讲,蒙特梭利所说的生命的纪律是指秩序,智力的纪律是指专注,行为的纪律是指顺从,儿童能遵守事物的法则,也就是能顺从规则。而这些必须建立在儿童自发性的活动中,也就是自由中。有什么样的纪律能超过这种纪律呢!
几年来的实验证明确实如此。那些已被管制过的孩子,在自由中经过几个月的发泄后,开始学会倾听自己心灵的呼唤而有了自发的行动后,便产生了某种区别于他人的倾向,纪律在这时也就开始出现了。直到今天,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因为自由产生这一效果。他们在遇到问题时总是先判断可选择和不可选择,如果他们认为对的总是十分顺从。在幼儿园,老师们总是这样说孩子:“看见了吗,我爱老师,但我更爱真理。”当这句话变为一种生命现象时,我们才理解了它的真正含义。
许多许多人性最美妙的事情发生在这所幼儿园里,尽管人们在看待这些问题时观念不一样,但我们还是惊奇地发现,许多现象、观念原本不是某种民族和文化的产物,而是通过自由和爱产生的一种生命的现象。提升人的生命状态成为我们努力的一个方向。
作文十:《给孩子自由》10700字
《给孩子自由》(修订版)书稿摘抄:儿童的学习
为答谢李跃儿网站众位睿智的爸爸妈妈对我的启发和帮助,也为配合大李发起的这场讨论,特将《给孩子自由》(修订版)的部分书稿贴于此处。
儿童的学习
像成年人一样,儿童乐于应对变化、反感被他人摆弄、向往自立、试图认识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享受理解和被理解。所有的人类,当他们运用自己的才能解决难题、发现新的线索、进行协调、或者克服困难的时候,会兴高采烈。教育的任务是劝说每一名儿童——他具备丰富的思想,并让他感受到创造性使用头脑时所必然产生的振奋之情。(Jerome Kagan)
之一:怎么不爱学,
一天清早,刚满四个月的女儿早早醒来,有说有笑外带尖叫。我怕吵醒了丈夫和儿子,就带着女儿下楼溜达。楼下碰见邻居一位叫曦曦的小姑娘,保姆领着她在外边遛弯儿。曦曦的阿姨和别的保姆不一样,她不爱扎堆儿聊天,而是全心全意地照看小曦曦,还喜欢追着我问,怎样给孩子添辅食、孩子不好好吃饭怎么办,什么的。
那天早晨,曦曦阿姨问我,“我那个在老家的儿子,让我伤透了脑筋。就是不爱学习~怎么给他讲道理,他都不爱学,成绩总也不好。不上学,我们那里的孩子都学坏,都变成小流氓了。我想让孩子有文化,可他不爱学,打他都没用,你说我可怎么办,”
我没有正面回答她,而是对她说,“曦曦阿姨,你看你手里扶着的小曦曦,她正在做什么,她在走路。而且无论你用多大的力气扯着她,她都不屈不挠,一往直前,用更大的力气挣脱你,用让你惊奇的力量,不管不顾地往前冲。对吧,”
曦曦阿姨点头称是。
我接着说,“这就是孩子成长的力量,是任何人无法阻挠的。这也是孩子学习的动力,他们天生对世界充满好奇,热爱挑战。不懂的事情,一定要弄明白,甚至可以不吃饭不睡觉。每个孩子天生都好学,学习简直就是他们的生命。但是你说了,你的孩子不爱学,那么到底是什么剥夺了他的动力呢,”
曦曦阿姨低头看着曦曦,若有所思。
我身边的很多家长——孩子小到几个月,大到十几岁,都曾经抱怨过,“我这个孩子不爱学习~”仅听他们的描述,你会得出结论:孩子生来就是贪玩儿不爱学习的,需要大人的威逼利诱甚至拳脚相见,而且都不一定有效果。
真的吗,
Sam三岁多的时候,正是见什么问什么的年龄。别的孩子问“为什么”,Sam则问“怎么”。
一天早晨,刷牙的时候,Sam突然问我,“空气是什么颜色的,”我说,“空气没有颜色”,他
接着问,“怎么没有颜色,”我知道这个时候对他解释光线折射原理为时过早,只是简单地回答,“要是有颜色,妈妈就看不清楚Sam了。”并且打开水龙头,把手放在水流里,说,“你看,水也没有颜色,是透明的,我们能看见自己的手。”他满意了。
一天下午,从儿童之家接Sam回家,走下高速公路后,Sam看着窗外突然发问,“我们怎么还是走得很快啊,”我一时没有明白他的问题,就跟着他的目光看了看窗外,才恍然大悟,“你是说,路上的白栏杆过去的很快,给你一种我们的车走得很快的感觉,是吧,”Sam说是。而后指着远处的栏杆问,“怎么它们走的慢呢,”我抱着他夸奖说,“Sam你这个问题提得太好了~你真有观察力~但是,虽然妈妈可以给你解释,你却不一定听得懂。你就记住这样一点吧:离你近的走得快,离你远的就走的慢。你看近处的白栏杆,不是一条一条的,而是连成了线,对吧,”Sam观察着,乐出了声。我在一边嘟囔了几句关于视觉和大脑反应时间差的话,他没理我。
一天晚上,Sam左手拿着一把扇子,右手举着一张纸巾,兴奋地跑过来,“妈妈,你看~我扇纸巾~”他把纸巾放在地板上,拿着扇子从上方扇,纸巾几乎没有动静,“怎么不动,”。我说,“你看从上边扇它不动,试试从下边扇,看看它会不会飞,”Sam把纸巾拿起来,从下方扇,纸巾飘飘然,Sam好高兴。我和丈夫对视而笑,说,他现在就在琢磨航空原理啦~
怎么能说孩子不爱学习呢,
之二:什么是学习
不少家长认为,学习,就是老老实实坐在桌子前看书。才几个月的小宝宝,有些家长就把书放在他眼前让他念,孩子不看书,而是转过头看别的,甚至拿过书来往嘴里塞,家长未免焦虑,“我这孩子怎么不爱学习,”
这些家长误解了“学习”这一概念。
2007年元旦后第二天,我丈夫开始上班。两个孩子都放假在家,小冯也放了几天假没有来,家里比较乱,我把小冯提前叫回来帮助我收拾。因为还是法定假日期间,小冯4岁女儿艳丽的幼儿园也放假,艳丽没有地方去,我让小冯把孩子带来,跟Miranda一起玩儿,她俩已经是老朋友了。
午饭后,外边阳光明媚,Sam自己出去找朋友,我把两个女孩带到院子里玩儿。她俩分别拿了一只小铲和小耙子,找到一栋楼后一片小树林,开始挖地上的积雪。我建议她俩把铲下来的雪块放在楼台上,让太阳施展“魔法”,把雪块和冰块变成水。她俩兴奋地赛着挖,看谁挖出来的雪块大,一片一片地摆放在楼台上,看着它们从固体变成液体,滴滴嗒嗒地往地上滴水。看了一会儿,两人又讨论了一下太阳好不好,我们能否靠近,挨得太近了我们是不是也化了。
那个位置恰巧挨着楼顶排水管出口处,地上结了一些冰,也积了一些水。她俩发现这个宝地之后,又开始忙碌地剁冰、铲水、挖土。Miranda嫌自己的耙子盛不上水,跟艳丽交换她的铲子;艳丽发明了耙子盛水的办法,示范给Miranda看。两个三、四岁的小姑娘专心致志地玩儿了一个多小时,满头满脸满身的泥点儿,
最后心满意足地离开树林,到游乐场荡秋千去了。
我知道,如果换了某些家长,他们可能不会“纵容”这两个孩子这么玩儿。因为在这些成年人眼里,这样玩儿让孩子手脏了、衣服湿了脏了、手冷了、身上也冷了,还可能冻病了。这些成年人也许根本不允许孩子在冰天雪地里停留,而是最好呆在温暖的家里,跟着他们念书认字、背诵诗词。
他们也许不会想到,这样玩儿,有助于孩子认知雪和冰的模样、质地和手感,观察冰雪融化的过程,体会太阳的温度与冰雪之间的关系,了解泥土在冬天的触觉,通过一系列踩、踏、剁、挖、铲、盛、搬运的动作,锻炼她们的协调性,开发她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于那种安静的学习来说,这种又脏又乱的活动才是适合儿童年龄段的学习。
之三:大脑发育有序
很多家长乐于看到自己的孩子早早认字、会背诵多首诗词、会简单的加减法、认识时钟,等等。这种量化的背诵性知识,的确比较容易衡量,也能够在外人面前进行汇报演出,给家长脸上增光。
因为有死记硬背的教育传统,中国的家长们尤其热衷让孩子背诵、记忆现成的知识,热衷向孩子灌输自己的观点和经验,认为这样,孩子可以走一条捷径,不必花费时间亲身体验就能掌握很多知识。
遗憾的是,这样的思维和做法有严重的缺陷:首先,记忆只是学习的一部份,而且并非最重要的那部分;其次,智慧的最重要衡量标准,并非记忆和背诵的内容有多少,而在于解决问题的能力。
李跃儿经常说,“人不是因为会背了什么而聪明的。”的确,一个人是否有生存的智慧和能力,不在于他是否会长篇大段地背诵什么,而在于他是否具备面对难题所需要的心理架构[1]。
更何况,让儿童过早地背诵现成的“知识”,对于他们的健康发展有百弊而无一利。
人类大脑发育是有顺序的,记忆的发展也是有顺序的。对于学习来说,最重要的是长久性记忆。长久性记忆有两种:一种叫做显性记忆或曰陈述性记忆(explicit memory or declarative memory),记录个体生活的相关细节,这种记忆储存于大脑边缘系统的海马突起里;另外一种叫做隐性记忆或曰手续性记忆(implicit memory or procedural memory),比如拉小提琴时手指头应该怎样动作,这种记忆储存于小脑里。
显性记忆也分为两种:一种叫做自传性记忆(autobiographical memory,或曰终身性记忆),也叫做事态性记忆(episodic memory,或曰片断性记忆),记录我们的经历本身。另外一种叫做语义性记忆(semantic memory,或曰背诵性
记忆),力图从经历里提取和总结有用的知识。
最新的脑神经研究发现,事态性记忆是储存在海马突起(hippocampus)里的,而语义性记忆则是储存在大脑皮层里(cerebral cortex)的。
海马突起位于大脑的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是率先发育的部位,大约在儿童5岁左右开始成熟。皮层则随后发育,大约在儿童12岁左右开始成熟。
记忆的储存时间也同样出现随年龄的增长而延长的趋势。神经纤维髓鞘化在6岁末左右完成~为个体的记忆传导与保持提供了良好的生理基础~因而表现出学龄儿童的再认、再现保持时间比学前儿童都明显要长。凡是使儿童产生深刻印象、引起浓厚兴趣、激发强烈情绪体验及经常运用的内容~记忆储存时间就长。[2]
人类的记忆经过了长期的进化,久经磨练,只为达到一个目的:通过提取以往遭遇的经验,面对环境中的新刺激,进行恰当的反应。
这并非意味着我们对所有的遭遇都必须具备完整的记忆。恰恰相反,记忆从所有的遭遇中提取相似、相关的经验,剔除个体细节。也就是说,一个人年龄越大,越具备更多的语义性记忆。成年人不需要大量的事态性记忆,而是直接从语义性记忆里获得行动指南。年纪越大,越如此,经验积累的越多,反应越有远瞻(所谓姜还是老的辣)。
这也就是为什么,老年人兴许记不得昨天晚饭吃了什么,却清楚地记得童年往事的每一个细节。但是人们通常误解老年人的记忆力,认为他们不记得上周发生的事情,说明他们的记忆力有所衰退。而那些具备“历历在目式记忆”(eidetic memory,或曰照相机式记忆)的人,往往被人称赞。
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一个成熟的人,不需要回忆起所有的个别事例,他已经总结了足够的经验,只需要记住对目前情况的恰当反应即可。老人已经具备大量可供参考的经验,他们不再浪费宝贵的储存空间,不再保留对自己的生存毫无帮助的细节。这是人类进化的标志,而不是衰退的表现[3]。
记忆的确是儿童认知过程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却也是最虚无缥缈、捉摸不定、易受干扰的组件;记忆是很复杂的过程,不是记住一个电话号码、背诵一首诗、学会一个单词那样简单;记忆和情绪水乳交融、不可分割,情绪为大脑筛选记忆内容,因此给儿童创造欢快的记忆氛围是我们家长至关重要的任务。
[1] 见后文。
[2] 《儿童发展心理学》。
[3] 信息来源:《经济学人》2007年1月初刊。
之四:儿童的学习
儿童怎样做,才能达到学习的目的呢,
最基本的原则是:绝对不能忽略亲身体验的重要性;不能越过亲身体验,直接灌
答案”或“知识”。 输现成的“
儿童必须在他们率先发育的位于边缘系统的海马突起里积累大量的事态性记忆,经过提炼总结,在语言发育日趋成熟的基础之上,形成随后发育的皮层里的语义性记忆。在这个按部就班的过程中,儿童获取表象、组建符号、形成概念、认知规则、产生思想,获得足够的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和自信心,从而具备面对难题的勇气、着手解决问题的智慧和能力。表象—〉符号—〉概念—〉规则—〉思想—〉行动,是发展心理学家总结出来的儿童思维和学习的过程,只要我们顺其自然,就能水到渠成。
表象(schmata)是儿童思维的最基本单位,它指的是事物的代表性特征,可以称为抽象的大脑蓝图。儿童通过日常生活,收集大量事物的表象,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儿童开始获得思维的进一步构架:符号(symbols),他能够叫出事物的具体名称。在接触了大量同类表象与符号之后,儿童在大脑中进行工作,分门别类组织这些素材,开始形成概念(concept)
在《让孩子做主》里,Sam曾经有一阵子将所有的动物,无论是猫、狗、鸟、老虎还是金鱼,都叫做“狗狗”,这是一个有趣的思维过程:Sam最初接触狗的时候,发现它长得和人不一样,有四条腿、一条尾巴、以及遍体的毛发,Sam大脑中有了初步的表象。后来他听见我们管有这组特征的东东叫“狗”,于是他获得了“狗”这个符号,他也学会了说“狗狗”,即将“狗狗”这个语言符号与有狗的表象的动物相配对。由于缺乏更多的经验,Sam将狗这个符号延伸到所有的非人类动物身上,皆冠之以“狗狗”,这已经超越了符号,是他形成的概念,虽然这个概念在成年人看来是不准确的,但是却反映了Sam的思维过程。
再举一个Miranda的例子。她观察到爸爸脸上经常长出一些毛茸茸的物体,和头发的颜色近似,但是质地和密度有区别,她获得了一组表象。后来,她听说我们管这个物体叫做“胡子”,于是表象与符号配对了,她知道这叫做“胡子”。随后她又观察到,我们身上其他地方也有跟“胡子”类似的物体,于是她将“胡子”这个符号延伸到所有类似的毛发上,形成一个概念:人身体上簇拥的毛茸茸物体都叫“胡子”。有一阵子,她逢人便问:“你胳膊下长胡子吗,让我看看。你怎么在这儿长胡子呀,”
有了表象、符号与概念,儿童的大脑开始进一步的工作,即进一步的思维,也就是要弄明白事物的规则(rules),好奇心萌生。关于“胡子”,Miranda进行了如下的考察和提问:“我怎么不长胡子,是不是每个人都长胡子,我什么时候开始长呢,”
在这个考察过程中,Miranda获取了如下的规则:成年人身上才长“胡子”;我
长大了以后也会有“胡子”;女人脸上不长“胡子”,男人脸上才长呢。
关于“胡子”,Miranda会慢慢习得它们准确的名称:腋毛、阴毛、鼻毛,等,也会习得它们准确的概念:和头发一样,统称体毛,还会习得它们生长的原理和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她也会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将来她会选择:是否在意爱人脸上有胡子或者身上有浓重的体毛,
语言在儿童智力发育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言让儿童把思维和行动分离开。在儿童语言发育尚未成熟之时,给他们灌输大量需要语义式记忆的文字和“知识”,他们缺乏对表象的体验,不能将这些抽象符号与有限的表象体验相配,也就无法吸收、消化这些所谓的“知识”。
皮亚杰的儿童智力发展理论,通过几乎整整一个世纪无数儿童心理学家的反复研究和论证,在大量儿童身上得到证实:儿童的学习过程,其实也是所有人类的学习过程,首先是将新的信息与他们自身已经获得并内化的体验相匹配,外界输送给大脑多少新信息,大脑就从记忆储存里反馈多少现存信息,旧储存积极地从新
”(assimilation)。随后,儿童对信息里找到相同之处,进行处理,即“同化
新的信息中的陌生部分进行心理适应,他们在大脑里改变现存的理念,以理解并接纳新的体验,这就是顺应(acmodation)。每一次顺应,都是一次进步和成长,都是一次有效的学习。
如果新的信息是完全陌生的,与我们大脑中任何现存知识都衔接不上——比如让一位没学过数理化的画家去听一场使用专业术语讲述的原子弹制造课程,那么我们既缺乏兴趣,也无法理解和吸收。缺乏同化的过程,自然也无法顺应,对新的信息无动于衷,头脑中的知识并没有增长。
因此,让儿童背诵他们无法理解的文字和“知识”,他们并不能从中达到学习的目的。他们能背诵吗,的确能,尤其当他们急于讨好成年人时。但是这种语义性背诵是储存在位于边缘系统的海马突起里,并非储存在皮层里。这种储存,侵占了事态性记忆的空间,使得边缘系统不能正常发育。
边缘系统的发育依赖于体验。就像孩子必须亲眼看见~大脑视觉神经才能正常发育一样~他们必须具备正常的社会交往经验才能发育正常的边缘系统。[1]直接给孩子现成的知识,让他们记忆背诵,就好比给他一个算式,直接给结论,不给推论过程。这样形成的记忆,只是一种机械的背诵,而不是自己对待问题的个性化判断和反应,不是原创的经验。那么将来他遇见新的算式,还是不会推论,而是必须寻找现成的答案;他也早已形成对现成答案的依赖,并不相信自己具备探索答案的能力。
所谓灌输、洗脑,真的是把儿童自主思维的脑细胞洗掉了。
在报纸上看到关于一个三岁孩子的报道,家人在他一岁半左右开始教他唐诗。现在,这个孩子看见下雨就会吟诵“路上行人欲断魂”,看见瀑布就会赞叹“飞流直下三千尺”。家人对此很得意,认为小小年纪就会“引经据典”,是他们教子
有方的成就,是孩子聪明的证据。
然而在我看来,这个孩子的大脑发育进程受到了严重的干扰。我们可以推测,他已经获得了“雨”和“瀑布”的表象,已经将“雨”和“瀑布”的符号与表象相配对,初步掌握了这两种自然现象的基本概念,尚未掌握它们更加广阔的概念(自然界的水)。如果他的思维进展是正常的,他的大脑被允许自由工作,那么他应该在具体的观察和体验当中,自己总结一些这两者的概念与规则,并且发展随之而来的情绪记忆,对这两种自然现象开发属于他自己的独特感悟。但是,他的家人在这个关键时刻,阻断了他大脑的工作,也就是阻断了他的思维进程。
从孩子引用诗文的情景来说,我们可以看到:首先,他并不能理解“路上行人欲断魂”的确切意思,否则他会知道,这句话仅针对清明的雨,路人因为要去给已逝亲人扫盲,心怀感伤,因而有“欲断魂”之说;其次,他也不能理解什么叫做“飞流直下三千尺”,对三千尺是多少长度,在他这个年纪,尚无具体形象体验。但是他热爱背诵这两句诗文,因为,他每“引经据典”一次,都会受到家人的赞扬。前边说过,任何理性思维都离不开感情的参与。出于对家人的爱、敬畏与依赖,他的记忆认定,这样的反应是唯一正确的。遗憾的是,一方面,他对雨和瀑布的认知,却从此拘泥于这两句诗,难以开发自身独特的体验和感觉了;另一方
之乎者也”才意味着学识面,他会逐渐成长为一个文化势利眼,认为只有满嘴“
渊博。
假如,他的家人能够约束住自己向外人显示的冲动,让孩子一次次置身其中,随意地观察、感受、体会雨和瀑布,聆听它们、触摸它们、欣赏它们,让孩子自己在大脑中捕捉雨和瀑布的表象,让孩子自己学习雨和瀑布的符号表达,让孩子自己总结出雨和瀑布的概念,让孩子自己开发出对雨和瀑布的抒情,而后,再让他接触古代诗人的表达方式,引起共鸣,那么,这两句诗仅仅是孩子对雨和瀑布的认知的一小部分,而不是主要乃至唯一的印刻。
进行学习首先需要心理构架。我们不应该把心理构架看作是一堆物质~好比我们看一堆物体,它们其实是诠释经历、回忆过往事件和解决问题的潜在方式。地心引力不是物质~而是让物体落到地上的潜在动力。同样的~心理架构是让心理活动得到理解和操作的抽象过程。这些架构并不存在大脑的某一固定之处~它们由一系列认知过程组成:感知、记忆、评估、产生思想、推理。这些心理过程和构架的互动定义了思维。[2]
成年人往往忽略体验过程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往往难以克制“教”孩子的冲动,难以约束在孩子面前展示自己的习惯。我们往往误将自己变成真理的化身,居高临下地命令孩子接受我们的想法。我们没有看到,当我们以成年人的成熟与完美在孩子面前“孔雀开屏”的时候,孩子仰望着我们,内心既对我们充满敬畏之情,也对自己感到自卑无能。我们每开一次屏,孩子的自信心就会一落千丈。
大家都知道,刚从医学院毕业出来的人并不能立刻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他必须获取大量的临床经验,才能准确地对病人做出诊断。没有临床经验,医学知识再多,也没有用。在获取临床经验的过程中,他难免会有误诊的时候,甚至
累及患者性命,每一次错误都是宝贵的经验积累。然而,我们却往往难于接受孩子所犯的错误,恨不能他们一步到位、事事完美,我们不断地批评、唠叨、指责,孩子逐渐变得害怕犯错,干脆什么都不做,一切依赖我们。这个时候我们更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必须替孩子生活。就这样,我们往往在无意间剥夺了孩子探索真理的机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强化他们的依赖心理。
儿童的生活经历往往决定他是否具备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思想。[3]我们常说,一
玩儿”,不要以为孩子在个人经验越多,成功的可能性越大。不要小看孩子的“
外边奔跑、玩水、玩沙、玩土,是浪费时间的脏乱活动。不要因为怕麻烦,就把孩子留在家里,不带他出去旅游。孩子在幼年期见的世面越多,将来学龄期学习的效率也越高。相比认字背诗来说,这些体验的积累,并不能立竿见影,但是功效却是长远的。只要我们摒弃急功近利的心态,耐心陪伴孩子积累生活的素材,这种看似脏乱、劳累、麻烦的时间和精力方面的投资,会在将来给孩子最出色的回报。
[1] 丽斯?艾略特医生,“大脑科学、儿童以及学习的未来”学术论坛,2003年。
[2] 杰罗姆?凯根,《理解儿童》。
[3] 杰罗姆?凯根,《理解儿童》。
[ 本帖最后由 小巫 于 2007-1-30 15:16 编辑]
之五:教育的任务
杰罗姆?凯根说,儿童的心理成长是积极努力诠释自身经历的结果。也就是说,儿童天生就是好学的,这是他们的生存本能。他们必须把自己的体验弄个水落石出:这些体验意味着什么,这是怎么回事,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应该怎样做,我必须做些什么才能保证生存,等等。
对于学习来说,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呢,
是动机,动力,motivation。儿童的生存本能是最基本的动力,为了生存,他们必须不断地探索和学习。我们无须绞尽脑汁给孩子动力,只需要小心翼翼呵护他们天生的、内在的生存需求和学习动力。
怎样呵护呢,
首先,给孩子自由,让孩子获得大量第一手经验。亲眼目睹与亲手操作,赋予儿童学习的动机。儿童本身的体验是有限的,因此在工作的方方面面,他们必须经过大量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亲身体验,为他们思维的进一步发展积累素材。
其次,给孩子自由,让孩子对工作材料进行各式各样的试验,而不是拘泥于任
何“标准答案”,也不要为了图方便、图省事儿而去打搅孩子的操作,无论这些操作在成年人眼里是多么的不合逻辑、不可思议、又脏又乱。儿童应该练习运用多种方式来诠释和使用学习材料。当儿童将自己的思路运用于新的材料时~比他被动地接受已有的思路~更能达到让他学习的效果。[1]
第三,给孩子自由,让孩子按照大自然安排好的、按照自身个体的时间表来发展他的智力。儿童智力发展是分阶段的,既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拔苗助长。任何企图跨越、超前、拔高的努力,无论多么立竿见影,都会破坏儿童的正常发育,从长远效益来看,有百弊而无一利。有些家长将孩子的智力当作股票投资,看到短期收益就以为会无限上涨,兴冲冲地继续加码,给孩子更多的学习内容和更大的压力。这样做,孩子的心理很快就会“崩盘”。
儿童学习技巧的发展是分阶段的,一个三四岁的孩子不知道如果他多花一些时间,会有助于他的记忆和理解;而一个八岁的儿童则会寻找数字之间的关联和模式,来帮助他解决问题。我们必须理解并接纳这些事实:儿童的思维是自我中心的、单一的、万物有灵的;他们不能换位思考,不能理解他人的视角,也不明白行为的可逆性;儿童的思维是片面的,他们对事物的理解也是片面的。其实,当我们理解这样一个道理:所有人的观点都只是事实的一个片面时,我们才能够真正欣赏人类走向智慧的缓慢进程。
第四,以观察者的身份帮助孩子取得成功,而不是以主导者的姿态去“吓唬”孩子。儿童必须知道自己想获得什么、必须知道怎样开始工作、并且必须对成功具备一定的期待。我们的学校却往往吓唬或者强迫孩子~从而削弱儿童学习的动机。太多的时候~老师认为他的工作就是灌输事实——每天、每月、每年教多少。这个目标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让儿童确信~当他面对一个困难的问题时~他可以记起某些方式方法来开始工作。老师必须劝说儿童相信自己具备智能~一旦运用这些智能~他就能够成功。她必须教给孩子期待成功~必须向孩子示范怎样最大限度提高成功的机率。对孩子讲述他并不知道的事实只能吓着他~并且诱导他相信他已经强烈感觉到的事情——他知道的太少了。[2]
第五,给孩子建立一个既充满良效刺激、又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不要强迫孩子完成学习“任务”,不要跟他人攀比,给孩子不必要的压力。逼孩子学习,从来都是愚蠢的举措。紧张、焦虑的荷尔蒙cortisol(皮质醇),会阻断、干扰孩子学习的能力,使得原本容易的知识和技巧,也变得难上加难了。任何理智的行动都会受感情/情绪的影响,学习如果不是一件令儿童感到愉悦的事情,他会很快失去兴趣的,将其变成一种苦难。记忆的质量有赖于学习的动力~焦虑心情干扰儿童的注意力~是导致记忆困难的主要起因。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我们和孩子的亲密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以及随之而建立的自信心和安全感,才是最关键的学习动力。我们必须花费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陪伴孩子,和孩子亲密地交流,不断地向孩子用语言和行动表达我们无条件的爱。只有当孩子确信自己有能力胜任生活摆在他面前的任务、有能力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并且不在乎失败和错误(因为父母不会因为他的失败而在感情上抛弃他)时,孩子才能获得足够的学习动力。对儿童智力最重要的刺激~不在于你给
孩子买了多少玩具和学习工具~而在于父母和孩子之间交流的质量。[3]
[1] 杰罗姆?凯根,《理解儿童》。
[2] 杰罗姆?凯根,《理解儿童》。
[3] 丽斯?艾略特医生。
另外,关于旦旦妈提到的记忆的问题,还想多说几句我刚刚得到的感悟:以前读到的资料,都是说海马突起主管记忆,皮层主管分析、判断、推理和决定。
现在的新研究结论将这一分类推进了一步:从海马突起里的事态性记忆里提取合成的语义性记忆,是储存于皮层里,这个提取合成的过程,也包括了分析和判断。
可以说,语义性记忆也分两种:一种是纯粹的背诵,比如记住圆周率,这种记忆储存于海马突起里;另外一种是从事态性记忆里提取的生活经验,对事物规则的认知等,或者说是高级一些的思维,这种记忆储存于皮层里。
记忆的质量依赖于情绪:到底从事态性记忆里提取什么经验呢,要看当时的神经元传导素(neurontransmitters)是令人安宁愉快的荷尔蒙,还是令人紧张的荷尔蒙。
还有,即便是纯粹的背诵性记忆,那些有过目不忘特异功能的人,比如,给他看几副牌,马上记住顺序,他们介绍经验的时候,都说并非死记硬背,而是将数字的顺序安排出情景来,利用事态性记忆辅助他们的背诵性记忆。
以上是个人感想,欢迎大家继续评论指正。感谢旦妈激发我多思考~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快乐作文给孩子自由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