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家庭教育标语、宣传语》1500字
家庭教育标语、宣传语
1、爱护儿童,教育儿童,为儿童作表率,为儿童办实事。
2、爱心奉献,真情待人,传播文明。
3、播种生活,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4、不断优化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全面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
5、插上理想的翅膀,扬起青春的风帆。
6、成功,我们共同创造。
7、多关心孩子,不要只关心成绩;多鼓励孩子,哪怕微小的进步。
8、父母带头、全家学习、亲子共同成长。
9、关心子女的成长,从我们的沟通和合作开始。
10、孩子的成长是你我共同的心愿。
11、孩子是我们共同的希望。
12、红色记忆,感念党恩。
13、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家长以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为子女做表率。
14、家校共携手,构建和谐校园;学校新整合,谱写教育新篇章。
15、家校合作是培养好孩子的重要前提。
16、家校联盟共建和谐社会师生同心争创文明校园。
17、建安全之家,创平安环境。
18、建健康之家,促身心和谐。
19、建生态之家,促环保行为。
20、建文化之家,促文明修养。
21、建学习之家,促终身发展。
22、接受生活挑战,培养全面素质。
23、今天的他们,明天的栋梁。
24、今天阳光,明天希望。努力成长,未来栋梁。
25、开展小公民道德建设教育,培养少年儿童道德思想素质。
26、邻里互助一家亲,文明和谐在上海。
27、培养好孩子是我们的共同目标。
28、亲子共读、快乐阅读、科学在读。
29、全社会都来关心少年儿童成长,全社会都来支持少年儿童事业。
30、让我们架起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桥梁。
31、让我们携手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32、热爱生活,学会生活,创造生活。
33、世界在你眼前,我们在你身边。
34、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
能力。
35、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向孩子学习,和孩子一起成长。
36、思想道德建设必须从娃娃抓起。
37、送一个微笑、道一声问候、给一个帮助。
38、为国教子,以德育人。
39、为了孩子的明天,请常来学校看看。
40、为了孩子的明天,我们应该谈谈。
41、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42、献爱心,争做家庭志愿者;学礼仪,成为优雅好市民。
43、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高于一切。
44、学习进家庭,书香飘万家。
45、以勤奋学习为乐,以知识更新为荣。
46、用关爱唤起学生的求知热情,用进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用勤奋练就报效
祖国的本领。
47、用同样的心教育每一个人。
48、有礼貌,讲文明,做可爱的上海人。
49、在奉献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加深友谊。
50、责任高于一切,成就源于付出。
51、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
52、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改变生活。
53、只要我们携手努力,孩子明天会更美好。
作文二:《家庭教育故事》2400字
里缝一针,那里扎个眼。不知怎么了,针老是扎错地方,是手笨,还是心慌,
西樵民乐小学亲子共读,三,
平时看妈妈的动作是那样的娴熟,真是“看花容易绣花难”呀,越是着急,就
越容易出错。突然,手猛地被针扎了一下,可真疼,幸亏,我忍住了没叫出声。
亲子“悦”读 共享和谐 大约过去了半个小时,小洞终于“团结”起来了,把裤子放平一看,被缝
补过的地方就像一座“富士山”突了出来,四周的白线就像山上的积雪,我欣
赏了一会儿,才得意地把裤子塞进了洗衣机…… 家庭教育故事
女儿用手指着还吊着长长白线一根针,很不好意思地对我说:“妈妈,对
(一)
不起~这是我昨晚忘了打扫战场了”。一边用小嘴吹着我扎破的手指头一边问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栋梁,如何教育好孩子是一门深奥的科学,
道:“还疼吗,妈—”
是一片有待于进一步开发的领域,也是当今社会我们共同探讨的话题。在这里
我笑着对女儿说:“不疼了,想不到,我女儿也会补衣服了,并且还挺有我讲一讲我的家庭教育故事。
想象力的,缝出座富士山来。”这时我和女儿都哈哈大笑起来,本来神经绷得
给孩子以快乐
紧紧的女儿,一下子开心起来,嘴里哼着歌儿一蹦一跳地去做作业了。
早上我晾衣时手被狠狠地扎了一下,一看,呀~不好,出血了,等我细细
我不仅没责怪孩子,还给予了表扬,看着女儿那开心的样子,我也乐在了一瞧,原来是女儿的裤子上还连着一根缝纫针,我想这事一定出于女儿之手了。
其中,并且增强了她自己动手能力的信心,作为父母不要让孩子带着包袱去做傍晚,女儿放学回家,我把连着针的裤子拿给女儿看,女儿脸刷地一下涨红了,
任何事情,要让他们敢于去尝试,从中找到自己的快乐。 很是内疚地对我说:“妈妈,对不起~”我笑着摸着女儿的头说:“没事的,但
你要跟妈妈说这是怎么回事儿。”女儿就一五一十地说出了她昨晚的《夜间行
(二)就是不一样!!! 动》——“滴答、滴答……”小闹钟的时针已指向“10”了,妈妈房间里的灯
光终于熄灭了。我又耐着性子等了几分钟,才悄悄地坐起来,打开了台灯,关
有一个首相和囚犯分别向人们提起他们小时候的事。是关于分苹果的。 上房门,开始了我早就“策划”好了的“夜间行动”。
囚犯说,小时候有一次,妈妈买了很多苹果,在这些苹果中,有一个个儿
傍晚,我和小伙伴们在楼下打羽毛球,为了接上一个扣球,我被脚底的一
特别大,颜色特别红的苹果,他跟他的兄弟都争着要这个大苹果。他的妈妈很块石头拌了一跤,身上没伤着,裤子却擦了一个小洞。怎么办呢,这是妈妈刚
生气,说:“你们怎么能这么自私呢,都想要大的,应该把这个大的留给别人给我买的新裤子呀,要是被妈妈发现了,肯定要被臭骂一顿。为了避免挨骂,
才对呀~这样才是好孩子~”男孩听完,马上改口道:“妈妈,我要这个最小的,我只好拟定了这个“夜间行动”计划。
这个大的给弟弟们吧~”这个女人听了很感动,把男孩搂在怀里,并把这个最
我坐在台灯面前,取出早已准备好了的针线盒,拿起裤子张罗了起来。这
大的苹果奖给了他,因为他才是好孩子。囚犯回忆说,我撒了谎,却得到了想
要的东西,从此以后我学会了用各种欺骗的手段去取得想要的东西。 永远在一起。”随即女儿唱起了电视里一首广告歌曲:我有一个幸福的家,爸
首相的故事开始也是一样的,也是分苹果,不同的是,当孩子们都争着要爸爱妈妈……是的,孩子需要一个温暖的家,一个幸福的家。这个家有爱,有那个最大的苹果时,他妈妈将这个苹果举在手里,说:“这个苹果最大也最好亲情,有感恩,有关心,充满欢声笑语。我庆幸我们给了孩子这样一个家。这吃,你们都想要,这个很好,但苹果只有一个,只能给一个人~这样吧,花园时我们三人紧紧地拥在了一起。
里长了很多杂草,我把草地分成几份,你们每个人一块,谁先把杂草拔完,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孩子,在就可以得到这个苹果~”结果,首相最先拔完,他理所当然地得到了这个苹果。这之前我的女儿有个不好习惯,就是在她不高兴时或是我们错怪她时,她就会从那个时候,他就明白,想要得到想要的东西就必须付出劳动。因此他一直努提高嗓门说话,我给她指出了好几次就是效果不大,她也知道自己不对,当一力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没有丝毫懈怠,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但情绪激动时,她就控制不了。过后我和她爸商讨这个问题,她爸说:“问题
就出在你自己身上。”我仔细想了想,对呀,我有时是这样的。之后一但女儿
(三)温馨时刻 这个坏毛病犯时,我就和颜悦色地对她说:“你看,妈妈可没这样和你说话哦。”
每天的晚饭后,是我们全家最温馨的时刻,这时我们一家人坐在沙发上讲女儿吐一吐小舌头跑开了。现在我和女儿都没了这个坏毛病了,岂不是一举两述着当天开心的事儿,大家一起分享。一向叽叽喳喳象小麻雀似的女儿今天表得吗,
现有点特别,好像不象以前那样开心,一向善于观察女儿的我,觉得有点不对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我们每个父母的责任,也是当今社会关注的一大问劲儿,就问: “元元,把你们今天的开心事说来给爸妈听听。”女儿说: “妈,题,让我们共同去努力吧。
今天心里特难受,堵得慌。”我突然心里一震,女儿很少这样的呀,莫非今天
做错事了,还是和同学闹不和了,正在我纳闷时,女儿一手拉着我的手一手牵
着她爸的手说着:“你们不要离婚好不好”啊~女儿怎么会突然冒出这句话来。
我是 年 班 学生的家她说今天老师在课堂上读了一位同学三?八妇女节写给他妈的一封信——《痛
长.阅读后我收益匪浅:
心绝》
子问爹,娘在何方,
爹却狠骂莫思娘。
母子分离悲痛深,
但求何年大团圆。
西樵镇家庭教育指导中心
听了这首诗,我哽咽了,紧紧地搂着女儿,说着:“好孩子,我们一家人2009年2月13日
作文三:《家庭教育征文》1800字
----------------------------------------------------精美文档 值得收藏-------------------------------------------------------
家庭教育征文
家庭教育征文小的时候,孩子就像一个未成行的泥巴,而作父母的,就要把一滩泥巴,雕刻成一件艺术品。这其中就需要灌注教育。随着孩子的不断长大,这块泥巴也渐渐有了形状,渐渐的,便越来越坚实,而难以雕琢。甚至有时候,这块泥,就不听使唤了,即使再怎么捏,也无法捏出自己想要的,就是这么的冥顽不灵。如果这个时候,再进行那些早该进行的教育,已是为时
已晚,根本就是过时了。那些从小养成的恶习,当然也就很难纠正,甚至于一些十几年前养成的坏习惯,早已深入骨髓,一时间真的很难改正,这自然就是个失败的例子,必然也是可怕的。教育孩子除了在儿童期十分重要外,在过渡期那时更加重要。尤其是一个孩子向青春期过渡,不仅是生理上的变化,也更是心灵上的变化。在这一时期,孩子便形成了人生观和世界观,更有了自己个人的主见,由于两代人有完全不同的人生经历,和生活背景,自然就难以躲开代沟,就有心灵上的矛盾和冲突,为了消除一切不必要的灾难,就要教育。万事德为先,教育的本身就是一种道德行为的规范。要教育,就先要以身作则,让自己去作为孩子的榜样,去相信教育的真实性,只有自己做了,孩子才会跟着学习。如果光说教育,说大道理,而自己不能作为孩子的榜样,那么,这种教育,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教育,是丝毫起不了作用的。例如,父母教孩子说实话,不撒谎,而父母自己却常常说谎,甚至在自己孩子面前说慌。倘若有一天,孩子知道了,就会很难过,会学着说谎,从此不信任父母,对父母怀着疑惑的态度。这种教育又怎么能成功。教育还要贴近实际,从现实出发,去教育孩子,而不是渺茫的幻想。教育只要有效果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冠冕堂皇,只要平平淡淡。而且贴近实际的教育更能使孩子接受,也更容易接受。每一次,孩子都能按父母说的去做,每一次爽朗地答应,没有一个人会不高兴,但如果太飘渺的教育,太华丽的教育,孩子可能无法一下子全部接受,甚至每一次都做不到,很可能,他会难过悲伤,谁愿意呢,一个好的父母,没有一天是不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可能要说的话很短,可能也只有一两句,但着一两句话就能说上三四天。虽然对孩子而言,
1 ---------------------------------------------------精美文档 值得收藏----------------------------------------------------
----------------------------------------------------精美文档 值得收藏-------------------------------------------------------
可能心烦,可能罗嗦,可能听厌了,但对与没一位父母而言是苦口婆心,只要孩子能听进去一句,哪怕再说上一个月又何妨。教育对于孩子是每时每刻每地都需要的。父母应把每天要讲的,都印在孩子心里。即使孩子不接受,也要不知不觉地让字字句句印入孩子脑海中,让他们时时刻刻想起父母的忠告与不厌其烦的教育。也有时候,单靠口说的大道理已无法牵制住孩子顽固的心,就好像一头发了疯,冲向悬崖的公牛。在这个时候,适当的惩罚,那也是同样很有必要的。当然惩罚的同时还要孩子认错,要心服口服。认了错之后,当然就不能太过分,应该像朋友般的,与孩子好好地聊一聊,彼此相互沟通了解,父母应在这时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以后改正,以身作则,给孩子在这时候教育是很好的时机。 参考文献
1、《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 (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党建读物出版社) 3、《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4、《群众路线教育时间活动 党员干部读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5、《**上海讲话实录》(人民出版社)
2 ---------------------------------------------------精美文档 值得收藏----------------------------------------------------
作文四:《家庭教育总结》600字
家庭教育总结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规定,《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家庭教育的要求,是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开始,涉及到生活教育,心理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等。其主要思路是围绕“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与大自然”等综合实践活动,这里着重总结家庭环境教育如下:
一、学校利用家长会、家长委员会向家长通过发放资料进行环境教育。
二、号召全体同学开展家庭绿色行动。
三、预防食物中毒
学校向各班主任每学期布置两次综合实践活动,让孩子向家长用提问法,咨询法了解以下问题:
1、吃了腐烂变质的食物会怎么样?
2、吃了发芽的土豆人会怎么样?
3、吃了带有农药的食物人会发生什么情况?
4、吃了半生不熟的扁豆人会受到哪些危害?
5、购买食物要看清保质期。
6、家人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7、发生食物中毒应立即拨打120送到医院。
四、环境的美化和绿化是不可分割的,而家庭是制造垃圾的场所之一。
学校要求各班主任每学期进行两次宣传,让学生向家长提出如下问题讨论:
1、你家的屋内室外是否干净整洁?
2、客厅和居室内是否干净整洁?
3、你家的白色垃圾如何处理?
4、你家的垃圾是否倒在巷道旁影响了周围的环境?
通过以上家庭环境宣传活动,促使家长和学生参与了环保活动,督促家庭成员人人要为环境做贡献,从不自觉发展为自觉地处理白色垃圾,处理垃圾要恰当,食物中毒要注意哪些问题,使家长和学生明白在保护环境和美化环境中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使家长参与环保积极性高涨。
作文五:《-家庭教育》4400字
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主讲:李老师
地点:弘德中学报告厅(家庭教育指导培训)
环境会改变人的心情:让孩子去适应环境,教会面对不同的人,多参加集体活动。 理念:老师育人理念,培养孩子终身学习兴趣,习惯,自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要成为学习的机器人;家长理念成绩关键但不是第一位:“合适的就是最好的”。教会他做人做事。正确对待孩子的第一次(好与坏)。多做情商功课:每天练习微笑,看新闻(评价),整理类的(家务劳动每次10分钟,寒暑假一个小时左右)。一个好习惯与一个坏习惯都是21天养成的。谁说的对有道理就听谁的,让孩子参与家庭教育,了解孩子的心声。不要指望打骂就能让孩子服从,可能表面屈服,内心却不服从的,慢慢可能就会扭曲他幼小心灵。会出现撒谎,隐瞒,避重就轻了。慢慢就不知道他真实的想法。也就越来越远了,杀鸡给猴看的结果,猴子也学会了杀鸡。暴力家庭出来的孩子在家里不敢反抗,但是把气撒在同伴中间,形成习惯纠正就很难。家长要多跟孩子讲道理,(排队,守时,公共场所不大声说话,不轻易发怒)、做一个有教养的人。坐姿会影响学习成绩,生活就是教育,特别的日子,特别的作业。
健康,品德,能力,习惯。找准方向发展,教育孩子的责任是爸爸妈妈。相遇是缘分,珍惜拥有,珍惜母子情。发纸条让孩子给父母提建议。常带孩子到书店图书馆走走,机会是属于那些关注细节的人。让孩子适应环境,教会面对不同的人带来的挫折。 *影响孩子成长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如果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孩子在学校就可能会过得比较辛苦,孩子很可能会成为学校的“问题儿童”。*不要做有知识没文化的家长,有些人有高学历,但不见得有文化。如果家长不懂得生活,不知道善待他人,甚至不懂得善待自己的孩子,无论他拥有多高的水平,他也是没有文化的人。*家庭教育的启示(摘选)*不要以为孩子1-6岁只是长身体的年龄。如果父母让孩子1-6岁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那里度过,7岁时父母再把孩子接回来上小学。那么,这个孩子在小学要么成为默默无语的沉默者,要么成为无法无天的捣乱者。*如果没有特别困难,父母最好每天赶回家和孩子一起进餐。家庭的共同价值观,就在全家人围着一张桌子吃饭的过程中建立起来。
*给孩子讲故事并邀请孩子自己讲故事,让孩子从听故事开始建立阅读和写作习惯,让孩子尽早学会独立阅读,尽早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只要还在读书的人,就不会彻底堕落,彻底堕落的人是不读书的。”从来不给孩子讲故事的父母,是不负责任的父母。*孩子的成长有三个关键期:第一个在3岁前后,第二个在9岁前后,第三个在13岁前后。如果错过了成长的关键期,后患无穷。
智商不高可以用勤奋弥补。
*不是“三十而立”,而是“三岁而立”。孩子三岁前后,就必须建立自食其力的勇气和习惯。凡是自己能够必须自己做,凡是自己应该做的,当尽力去做。
*有效的教育是先严后松,无效的教育是先松后严。
*必须让你的孩子学会与他人交往并愉快的接受小伙伴。父母对自己的邻居不满,对孩子的小伙伴也十分挑剔,或者不让自己的孩子和他们交朋友,让孩子觉得好像自己跟别人很不一样,那么,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就很难与任何人自然的相处。
*告诉你的孩子,认真听讲的孩子偶尔成绩好,认真自学的孩子永远成绩好。
早期教育花一公斤的力气=后期教育花一吨的力气
爱清洁,讲卫生
勤剪指甲,在家长指导下学会自己剪指甲(一周剪一次)
带好手帕或餐巾纸,节约,高效使用。
饭前便后,放学回家先洗手,上完厕所自觉冲洗。
能适时清理,让自己的书桌和房间始终保持整洁
保持物品整洁。
打喷嚏,咳嗽避开他人。
重形象,讲礼仪
1. 好形象,好心情:生活中时常关注自己形象的细节,人见人爱:常把微笑挂在脸上:
积极心态面对考验(音乐、名言、经验、聊天等):让孩子喜欢上一项适合他的运动,能每天坚持:多给予孩子精神鼓励:指导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认真严肃独一代孩子的每一个第一次···········
2. 坐如钟,站如松,走路挺起胸:坐如钟:建议坐半个凳子,腰挺直,两脚放平。两
手自然放腿上或左上右下交叉胸前放桌上:身体不摇凳,眼睛平视前方不东张西望。站如松:脚跟并拢,肩放平,双手自然下垂。眼睛平视前方。走路挺起胸·················
3. 讲文明,懂礼仪:*掌握一些社交策略(引导孩子主动和别人打招呼:鼓励孩子常
用礼貌用语;养成不随意打断别人说话的习惯:主动帮助他人: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遵守各项社交规则,提升社交能力(餐桌礼仪、排队规则、协商规则、少数
服从多数、分享、借东西要打招呼、不乱翻别人的东西、任何时候都双手接住他人的物品,不打扰别人的休息、学习和工作等)*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爱护公物、左行右立的好习惯:*家长能虚心接受老师对孩子的客观评价(尤其是不足),及时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改正缺点·············
4.讲谦让,懂感恩:*懂得谦让,主动关心别人:*引导孩子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扬长避短:*传达给孩子正确的理念和正确的方法:(如:“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宽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常把谢谢挂嘴上:不迁就孩子:有话好好说:遇到问题会商量解决:懂得分享等)*布置一些特别的作业:为孩子创造服务他人、尽孝心的机会·········
多自立,少依赖
1.重自理,有条理:*指导孩子养成做事井然有序的好习惯:临睡前书包“三理”:一看课表理书:二看备忘录理作业:三理生活学习用品等: *爱惜文具等用品,不随意遗失:*”回忆检查法,“物归原处法”“回回头的习惯”···············
2.自己事,自己做:“应该孩子做的事,家长一定不要包办代替,在指导中让孩子养成”自己来“的好习惯。系鞋带,背书包、做值日生等。*让孩子养成做事善始善终的好习惯。*让孩子锻炼的更能干,改正”爱哭鼻子“的问题············
3.巧休息,提效率:*巧用好方法,改变孩子做事磨蹭的问题:比赛法,五快训练法,巧用闹钟沙漏音乐法等*强化规则,让孩子有章可循:强化“在规定的时间里该干什么就认真抓紧干什么”的规则:*指导孩子初步学会统筹安排时间···········
4.讲安全,学自护:*引导孩子树立“少给别人添不必要麻烦”,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学会先把损失降到最低的理念:*经常告诉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在生活中学会应用:*养成快步走不急跑的习惯:*不惹是非,不开不当玩笑,不做危险动作:*指导孩子会根据气温变化和自身冷热程度增减衣服:*生活中不妨养成“回回头”的好习惯:*引导孩子在生活中积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关注细节,促进学习
1.勤思考,巧记忆:
2.造氛围,静心学:
3.自主学,专心做:
4.练感统,更专注:
5.认真读,端正写:
6.自动脑,解难题:
7.爱阅读,勤积累··············
写字姿势儿歌
师:小朋友写字啦 1、2、3、4、5、6、7、8、9、10、
生:写字姿势很重要(先把课桌整理好)翻本子 垫垫板 脚并拢 身坐正 食指拇指捏住笔,笔杆架在虎口上 一尺、一寸、一拳别忘记。
学会聆听,善于表达
1.表达简明化,让孩子愿听;
2.表达规范化,交流更愉快;
3.训练生活化,让孩子爱讲
·················
学生的心田是一块奇怪的土地
你播种思想,它收获行为
你播种行为,它收获习惯
你播种习惯,它收获性格
你播种性格,它收获命运。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1. 家长的表率作用至关重要:
2. 探寻摸索自己孩子乐意接受的高效的方法:
3. 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许多学习的好品质和好习惯:
4. 能接受老师对孩子的客观评价(尤其是不足),及时有针对性地帮孩子改正缺点:
5. 对孩子的好习惯培养要有重点,有要求、更有切实落实、检查的措施,切忌面面俱
到,要求过多。
树立新的理念,辅导讲科学
1.正确看待分数:
2.补缺补差不搞题海战,缺什么,补什么!补差的方法可以是多样的:
做“导读”而不做“陪读”
1.从提高孩子自理能力来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2.从改变一些不利的生活习惯来提高学习效率:
3.发挥闹钟,音乐等作用:
4.指导孩子在比较中用科学好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5.家长和孩子一起做到专时专用;
减负增效,科学高效地指导孩子学习
给家长一些友情提示
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怨恨。 如果孩子在试图做好一件事,不要急于去帮忙,通过这个过程,他会学到许多有用的东西。
小事磨练意志,独立生活的孩子才会长大。
别怕孩子摔跟头,这样长大后他就会少摔跟头
适当给孩子一些压力吧,它会让孩子产生责任感,同时也让他变得有力量。
再忙也要管孩子,注意树立家长的威信。
对于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批评方法
不可抑制型的(胆汁质)学生:“冷”处理后回马枪,逐步推进
活泼型的(多血质)学生: 频繁提醒、深刻印象轰击法
安静型(粘液质)学生:耐心说服、逼上梁山式紧盯法
抑制型的(抑郁质)学生:暗示法,和风细雨式谈话
*批评的艺术
1.明确批评的意义,及时批评,提出改正建议、检查结果:
2.同一件事,爸爸批评过,妈妈勿再批评,先表扬后批评:
3.开朗的孩子:严厉些:内向的孩子:婉转些:
4.避开他人,勿以“告诉老师“威胁:
5.全家要统一:不要一方责备、一方护短,可选一代表,全家赞同:
6.有生命危险的事要严厉批评,不冲动,不大发雷霆:
7.用语言,不动手(皮鞭下长大的孩子学会的是仇恨):不午休止批评:
8.不饭前批评:
9.要以强烈的疼爱之情批评孩子。
奖励形式多样
1、赞扬2、游玩活动3、讲故事4、借周围人鼓励5、让别人来夸奖6、在众人前赞美
7、给孩子发言的机会8、一句话、一个微笑9、精神的、物质的结合、虚实适度要有分寸。
人文精神教育
1.及早播下成功的种子
2.别让爱成为孩子的包袱
3.培养孩子健康的进取心
4.教孩子与自然接触(包括交往能力和艺术)
5.孩子撒谎时,找原因:混淆性、虚荣性、报复性、躲避性、自私性、义气性不要严惩罚、做到细心疏导、不嘲笑、防微杜渐。别让孩子形成说谎的习惯
6.善良永远是最宝贵的财富、富有同情心是做人的立足点:
7.教孩子学会感恩、让孩子感觉到责任:(有时要苦苦““富孩子”)
8.请不要吝惜时间和感情,天下没有比孩子的前途更重要的事
9.适时开展青春期教育
《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
7-12岁(小学阶段)的家庭教育指导重点是:将生命教育纳入生活实践中、培养儿童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劳动观念、指导家长重视养成教育、引导儿童学会关心、感激和回报他人、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孩子做个成功者:
1. 努力发现孩子的长处并及时表扬:
2. 多示范,少指责:
3. 正确估计孩子的潜在能力
4. 培养孩子集中思想,全神贯注;
5. 独立生活的孩子才会长大:
6. 教孩子当小主人:日常教育法、事前提示法、适时诱导法、事后讲评法
7. 品德上做表率、学习上是导师、不是保姆、实际上是朋友:
作文六:《幼儿家庭教育》6200字
幼儿家庭品德教育的价值观倾向从总体上讲普遍存在着重智轻德的心态,并忽视对幼儿基本行为习惯、传 统美德等的培养教育。如缺少严格的行为规范、过分满足物质欲,忽视自立态度及协作精神的培养等,这对幼 儿的身心健康及全面发展来说是不利的,应引起家庭教育的重视。
* * *
幼儿的个性道德面貌是各种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人在幼年时期,家庭、父母具有最大 的影响力。特别是父母的教育观念、价值取向,直接左右着儿童的发展方向。其中品德教育价值观,即家长对 孩子品德教育的态度,诸如对品德培养重视的程度、各种道德品质的评价性质等等,都有意无意地制约着他们 对儿童的教育方式和教养行为,并产生着不同的教育效果。调查研究表明,当今幼儿家长在对孩子的品德教育 方面存在着许多价值观方面的问题,并与幼儿园教育、社会要求构成某种程度的不一致或矛盾状态,分析这些 倾向,对于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培养儿童健全的个性和优良品德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幼儿家庭品德教育存在如下倾向性问题:本文?内容?摘?自Www.EdUZhAi.NEt中国教?育文―摘
一、从总体上讲,幼儿家长重智轻德的心态比较普遍
在对幼儿培养上,不少家长片面重视智力发展,忽视品德、性格教育。北京IEA学前项目调查表明,家长对 教养机构教育内容期望的9项供选择项目中,选择率最高的是“读书”、“写字能力”的培养(北京市,6岁组 地区为41.4%,镇47.02%,乡67.04%), 选择率最低的是文明行为(城区2.32%,镇4.16%,乡7.09%), 这种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据幼儿园老师反映,许多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今天学了些什么,儿歌会背了吗 ,故事会讲吗,孩子在班上数第几名,等等。如果老师夸幼儿脑子聪明,智力好,家长满心欢喜;如果反映孩 子品行上的缺点,就不屑一听,厌烦,甚至怀疑老师有成见。重智轻德是相当多父母的一种心态。而且随着孩 子入学,这种倾向会更严重。当今中小学家长有意识的家庭教育重点往往放在对子女学习活动的管理上,用功 第一,成绩第一,已成为家长的一种教育价值取向。以孩子是否考上大学,来判定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失败,成 为许多家长的教育信条。
幼儿家长重智轻德的价值观倾向,有其心理的和社会的原因。阿勃勒等认为,“在既不能决定又不能预见 子女职业命运的社会里,双亲在其子女的教育上关心的焦点必然首先指向社会所期望的一般能力方面,而这种 能力又主要被视为可以用学业成就来测定”。这可以说是家长教养心态的一种社会背景,也是现在以应试、分 数作为录取标准的升学制度的反馈。我们认为,重视智育、崇尚智慧、希望孩子受高等教育是社会进步的一种 表现。但是,如果出于急功近利,仅仅重视孩子的分数,忽视其个性和品德发展是难以造就真正人材的。许多 事实表明,有些人既使考上了大学,如果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优秀品质,也难以避免精神的危机和动摇 。
二、本应作为家庭教养重点的基本行为习惯培养受到忽视
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教育的内容、重点和方式方法则有所区虽。婴幼儿时期,家庭 负有教育机构所无法替代的重大使命,其中之一就是结合日常生活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以及各 种行为习惯,这是婴幼儿家庭教养的重要任务。但是现在的情况却倒了过来,幼儿教师虽强调这个问题,但不 少幼儿家长却不太重视。他们认为吃饭、穿衣、洗手、大小便都是小事,孩子日后总要会的,因而很少注意培 养。这里主要还是观念、价值观问题。首先,家长没有认识到婴幼儿这个阶段,孩子本身具有学习做事的主动 性、可塑性,如果不顺其心理加以培养,自然养成其依赖性。其次,家长对婴幼儿习惯的价值认识不足。婴幼 儿时期为个体生活行为开始的阶段,也是各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幼儿的可塑性和模仿性很大,容易接 受成人的行为指导,如果错过这个时期,幼儿的一切变成定型,良好的习惯不但不容易养成,已养成的坏习惯 ,也不容易纠正。成人应该抓住幼儿期这一培养习惯的敏感期、关键期,使良好的行为方式、行为习惯先入为 主,以预防再教育的困难。同时,幼儿基本习惯的养成不仅有益于个体生活,也有益于社会生活和幼儿人格、 性格的发展。人类是社会化的动物,不能离开群体而生活,在一定社会里,如果人人都有良好的习惯,社会一 定安祥快乐。一个人有良好习惯,别人愿意和他接近,容易获得朋友,受到悦纳,能够适应社会而圆满地生活 。另外,基本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对幼儿的性格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在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幼儿必 须亲自去做,如亲自洗脸、刷牙、穿衣、饮食、自动收拾整理房间、自己上洗手间等等,同时他必须长期不断 的重复与练习,无形中培养了他自动自发、自信心、独立性、忍耐性,做事井然有序的科学头脑,负责任守纪 律,爱整洁的习性,因此基本习惯的养成和幼儿的性格教育有重要的关系。在家里,父母必须抓住幼儿各阶段 的发展心理,顺应着他的能力、兴趣和需要,以培养幼儿的各种基本习惯。同时,应注意与幼儿园取得密切的 联系与合作,这样才能收到教养的最佳效果。
三、某些传统美德遭致冷遇,新的观念尚未健全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家庭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有了很大变化,人们对待生活、对待人生、对待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上的道德价值观也随之有了变化。其中有积极的变化,如竞争意识、开拓精神等,也有一些消极倾 向,如一些传统的优良品德、基础文明遭致冷遇,新的伦理观念、行为准则尚未健全。在幼儿家庭品德教育中 下述问题是需要正确认识并加以矫正的。
1.缺少严格的行为规范 家庭指导儿童社会化的重要任务就是要使儿童自发的、本能的行为规范化,因而 在家庭教育中有成文或不成文的规矩,使孩子明确行为的是非,并严格要求其施行是重要的教育原则。观察发 现,目前溺爱型的家庭教育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有许多年轻的父母认为对孩子提出严格的要求便委屈了他们, 于是常屈从于孩子,放弃教育要求,这是家庭教育的隐患。
无分中外,在传统上父母对子女的管教一向从严。本世纪20年代,因受美国哲学家,也是心理学家的杜威 (John Dewey,1859-1952)所倡导的儿童本位教育观念的影响,从成人规范取向,转而重视儿童本身兴趣与 个性的发展。于是在家庭教育上,一度趋于民主与宽容的管教方式。近二三十年来,青少年问题日益严重,其 中最明显的特征是,生活无定向,行为无规范。一般认为,青少年之所以缺乏适应社会能力,与其父母的管教 方式有密切关系;在急剧变迁的现社会中,父母未能以适度的方法管教子女,致使长大后无法有效地适应复杂 多变的社会。因此,现在父母管教子女的理念发生了变化,改变的取向可以用8个字来表示:管束、冀望、教导 、关爱。上述“八字诀”,不只是代表现今父母管教子女的新观念,而且经由心理学家研究证实,凡是遵循这 种教养方式的父母,才是具有威信型的父母。据美国心理学家鲍伦德( Baumrind ,1968,1971,1973)的研 究和解释,只有威信型父母,才能够教养出具有工具性能力(instrumental petence)的儿童。所谓工具性 能力,是指儿童在对人对事的行为上,较多表现肯独立、负责任、尚勤奋、重成就等性格特征。鲍伦德调查研 究发现,小学低中年级儿童中,凡是具有工具性能力的学童,分析其家庭背景,几乎全是在威信型父母管教下 成长的。除工具性能力之外,威信型父母教养出来的儿童,另外也较多表现出友善、助人、合群、自信等特征 。以前,心理学家曾担心过,父母严格管束孩子行为,将不利于儿童自信心与独立性格的培养。鲍伦德的研究 ,澄清了这一疑虑。成长中的儿童,在行为上是需要管束的。除了管束之外,必须配合其他条件,如对孩子管 之、望之、教之、爱之四者兼备。
2.过分满足孩子的物质欲求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西方社会在消费与生活领域内的示范 效应对于一般群众和青年人的影响是强烈的、普遍的。高消费、超前消费、攀比消费、野蛮消费等各种非理性 消费,已成为社会的一种通病。尤其是在城市独生子女家庭中,溺爱孩子、过份满足或即刻满足孩子的欲望和 要求已成为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生活中经常可以发现,不少幼儿衣服太多,玩具太多,零食太多,几乎达到 了饱和的程度,许多孩子要什么有什么,想什么就能得到什么,结果变得不知珍惜物品、浮躁、任性、无克制 力。这样的儿童往往追求享受,意志薄弱,很容易成为问题儿童、不良少年。心理学家格罗克(Glueck)在哈 佛大学从事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中发现:青少年犯罪和家庭,尤其是家庭环境有着密切关系;青少年犯罪 并不是青少年时期的一种新现象,他只是那些来自儿童期的不良行为发展的延伸物而已;从儿童道德发展中存 在的“危险性”问题中,可以“预言”哪些儿童存在着成为青少年罪犯的可能。许多事实表明,青少年违法犯 罪往往是从追求吃喝玩乐开始的,他们犯错误的特征之一就是表现出过分的物质欲求。如他们有反常的饮食要 求,过分讲究饮食的口味,极力想吃好的喝好的,爱吃零食、嘴馋。在青少年时期,由于性成熟过程的到来, 有些人为了满足生理和感官的需要,则可能失去理智,染上不良行为。不良青少年的表现可以有不同的形式, 但意志薄弱是他们的共同特点。为了使孩子经得起青春期的考验,从小培养孩子需要的度量感是必要的。从这 个意义上讲,由斯马达教育中萌发的,继后被洛克、卢梭等所推崇的教育原则——限制物质享受,反对娇生惯 养则是一种带有积极意义的教育原则。需要的饱和容易使人心生怠惰而不求上进。人往往是借着一种“欠缺感 ”和“饥饿感”不断涌现奋斗的意欲而有所作为的。
在商品经济发展,物质比较丰裕的今天,对幼儿的教育应重视传统的尚俭精神。尚俭是为了养德。使他们 用理智规范人对物质消费的追求,以抗拒享乐至上主义和拜金主义的诱惑。
3.忽视自立态度的培养 儿童发展的方向是由依赖走向独立。从这个意义上讲,培养孩子就是做和孩子分 离的准备工作,就是帮助孩子离开摇篮,逐步地不依赖父母而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这种目标也正与儿童内 在的需要相一致。本来,孩子的天性并不是被动地按他人的吩咐行事,而是主动找事情干的。如婴儿刚刚学会 走路,外出时就不要人抱,非要自己走。随着自我意识的萌发,活动能力的增强,孩子很喜欢做事。但是不少 大人觉得让小孩子做事似乎就是不疼爱,于是常常照顾过多,包办太多,结果教养出依赖性强的儿童。
幼儿的自立态度或自立性,其重要体现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有初步的自理能力,掌握初步的自我服务技能。 对于这个问题,西方社会是比较重视的。在美国有让小孩一个人睡眠的习惯。为了安全起见,他们还常常用一 种网围在床的外面。在美国的幼儿教育中,从一岁半就开始培养婴儿的自我服务技能。这是因为美国人十分珍 视人的独立性和自力更生精神。他们认为自我服务技能的掌握,可以增强幼儿的独立性和成功感;可以使儿童 、家长双方受益,而且还可以巩固和发展民族独立自主的价值观念。现代欧美一些国家,也很重视孩子参加一 定的家务劳动和生存训练。14岁的孩子就应当自己去找活干,挣一点生活费。18岁的孩子如果仍依赖父母,就 会被人看不起,就连他自己也感到是一种耻辱。正是这种做法,成为保持民族活力的一种重要机制。这种教育 观念是值得借鉴的。
幼儿的自立态度应该从小培养,父母不仅要结合其年龄,培养初步生活自理能力,还要提供机会使孩子对 适合他的年龄和理解力的事情做出判断和选择。从而使他有某种选择权和决定权。只有通过大量的机会让孩子 作出选择或决定,才能使他们从大量的行为结果的反馈中认识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只有当儿童真正地对自己 作出的决定负责任,他们才可能变得有责任心。如果孩子在幼儿时期就已经能够对一些小事情有自己的看法, 能作出决定,将来在决定大问题上很有可能具有远见卓识和创造性,这也是未来社会越来越期待的性格特征。
过去人们一向认为,独立性是少年期孩子的特征,对于青少年要培养其个性、独立性。可是,较强的判断 能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是不可能在孩子十几岁时一下子就具有的。在孩子幼年时期,父母就要创造条件, 帮助孩子形成与其年龄相应的成熟的自主行为、责任感。否则容易抑制儿童的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而且还 会给以后的教育,特别是少年期的教育留下隐患。中国的父母热爱子女、望子成龙远远超过西方,做父母的有 极强的牺牲精神来养儿育女,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但是需要警惕和克制对孩子的过度保护,这样才能培养自 主、自律、自强之人。
4.忽视幼儿协作精神的培养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我国传统文化就特别强调“谦让”、“合作”、“乐群 ”等行为准则。这些传统的教养思想对于人际交往具有重要的协调功能和积极意义。但是现在不少幼儿家长出 于对孩子的保护和“自立”性格的培养,常常表现出不适当的关切以及对攻击行为的纵容。日常观察的典型行 为就是,有些家长接幼儿回家常情不自禁地询问孩子“今天谁欺负你没有?”“谁要打你,你就打他!”等等 。这表面上是关心孩子,实际上这种语言或暗示必定会造成孩子社会性发展的极大障碍。
在孩子与同伴的交往中,父母需要对孩子的攻击或侵犯行为有比较客观的认识。攻击通常是加害对方时所 用的一种概念,但并非所有一切的加害行为都是攻击。这里必须考虑到行为者是否有攻击动机。一般来说,幼 儿的许多攻击行为较少以人为中心,很少是抱着“我要故意伤害他人”的目的而做出攻击性的行为的;但是, 由于整个心理水平、交往方式和自我控制的不成熟,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很容易因为玩具和物品而经常采用身体 动作或言语还击的方式来对付对方。所以,我们应该从孩子的角度来认识幼儿的矛盾与冲突,不能凭成人的理 解来人为地给幼儿的交往附加上他们并没有的敌意或动机。同时成人也不应过份相信孩子的诉说,因为幼儿的 思维具有自我中心性,他们往往不理解对方的立场,而无意中强调自己所感受到的委屈和情绪,实际过程很可 能还有别的情况。
协作精神,合作能力是现代社会人才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父母应重视孩子与同伴的交往并帮助他们 积累积极的交往经验,发展合作能力。一个人的交往品质主要是在同伴交往中形成的。在家庭内部,父母和孩 子有上下辈份之别,存在着父母保护孩子,孩子依赖父母的纵向关系,而同伴关系则是一种平等关系,正是在 同伴交往的友好与冲突过程中,儿童学会竞争、公正、谦让,获得责任感、自制等品质。同伴交往是一所大学 校,他能使儿童学到日后同事交往的行为准则和交往能力。父母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刺激、暗示幼儿对同伴的 敌意而要引导幼儿互相欣赏;不要纵容他们的挑剔,而要提高对于他人的包容性。最近,美国和日本的心理学 者经常使用“离别感”这一词语,其意思是,健全的人际关系应该允许对方与自己有别。在人际交往中,这种 “离别”的意识愈强烈,则双方的包容性越大,孩子越容易变得豁达、合群。当孩子与同伴发生冲突时,父母 应克服袒护之心,引导孩子主动承担应负责任,使矛盾向着积极的方面转化,学会建设性地解决纠纷与冲突。 合作能力强的幼儿很可能成为合作能力强的青年,这样的人心理健康、性格良好,容易结交朋友,做事也容易 成功。善于协作应该成为儿童优良品德的重要方面,也应成为一种可贵的民族性格。
(作者:魏明霞,1949年生,河南大学教育系副教授)
作文七:《家庭教育摘抄》600字
家庭教育摘抄
世界上所有有地位有影响的人都是从婴儿时代成长起来的。他能怎样地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曾生长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
自尊是一种自我评估的能力,是以尊严、爱和现实的方式面对自己能力。被爱的人都对改变持开放的态度,我确信无论是对人自身还是对人际关系来说,自我价值是最重要的。
刚出生的婴儿没有过去,也没有如何看待自己的经验,更没有衡量自我价值的标准。婴儿只能通过与人接触,根据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来形成价值观。在长到五、六岁之前,孩子的自尊是通过家庭这个外界因素建立起来的。在上学之后,其他因素也会有影响,但家庭的作用仍然很重要。
自信的孩子可以经受住许多挫折,不管是来自学校还是源自同龄人的;而缺乏自信的孩子即便是在取得了许多成功之后还是会自寻烦恼地怀疑自己的价值,一个小小的打击也会让他有天塌下来的感觉。
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或者一个面部表情都是一种信息,会影响孩子对自我价值的判断。遗憾的是,有这么多的家长竟然意识不到自己在向孩子传递怎样的一种信息。
自我价值的培养需要一种氛围,在那里,个人的特点得到欣赏,人们从不吝啬对别人的爱,犯下错误是被用来学习的,人与人之间可以畅快地交流,你不需要中规中矩,人们言行一致,有责任感,彼此之间能够以诚相待。这样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自信、可爱、健康、能力出众。
与之相反,问题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孩子会觉得自己无用,因为他们成长的环境里没有真诚的交流,他们受到各种规矩的约束,与人不同就会指责,犯错就会受到惩罚,也没有机会学习什么叫责任。这样的孩子极有可能变得自甘堕落,最后成为对社会有害的人。在这种情况下,人的大部分潜力都得不到发挥。
作文八:《家庭教育论文》5300字
浅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
作者:武汉市关山中学发表时间:2010-3-17 10:34:19访问次数:17860
高中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即将步入成人的最后的教育阶段,面对当前高中新课程的全面推进,学校教育的传统模式被打破,相应家庭教育的方式也在有意无意地发生着变化。现阶段,如何发挥家庭教育的最大作用,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融为一体,这是摆在每一位高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传统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不关心家长的教育修养,任何教学和教育任务都是不可能解决的。”事实上从学校问世以来,学校同家庭的关系问题,始终是教育界和社会关注的话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是我们党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意见强调指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这充分说明党中央对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在人的教育和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家庭中家庭成员的相对减少,孩子成为家庭生活的中心,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健康成长。重视家庭教育,已成为众多家长的共识。特别是到了高中阶段,由于面临高考的压力,众多家庭尤为重视学生的发展变化。这时候,家长已成为孩子教育的积极参与者。家长重视教育投入,重视孩子的发展,以期进入主流社会,这似乎成为家庭教育追求的目标。但是其中暴露的问题也是很尖锐很突出的:部分家长认为高中学生除了物质上由家庭负责外,教育的问题应该全是学校的责任;孩子发展片面,除了书本知识的掌握,应试技能的提高,人格发展、道德素养以及社会技能等发展不足;教育子女方式简单传统;社会转型时期特有的道德规范不定型的状况,使家庭教育面临着道德问题的两难选择等等。
“教先从家始。” 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学校,孩子极易受家庭的影响。离开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孩子在学校里受到的教育,到了家庭可能就“一笔勾销”。要使学校教育达到预期的目的,只有加强家庭和学校的联系,积极争取家长的理解、关心、配合和支持,使家庭和学校形成一股教育合力,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育的目的。 那么,怎样才能加强家庭和学校的联系工作呢?我们认为应做到三个重视:
(一)、重视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正确认识。
苏霍姆林斯基把学校和家庭比作两个“教育者”,认为这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但是不少家长还
没真正认识到自己就是教育者。这就需要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让家长积极担负起教育者的责任,这样才能形成合力。
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一些家长,他们往往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把一切都交给老师了,自己只要给孩子吃好、穿好、住好就行。至于教育,那是老师的事。针对这个种现象,我们首先应转变家长的这种不正确的观念,通过交谈、讲座、书面联系、向家长推荐一些谈家教重要性的文章等方法,使他们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慢慢地担负起教育孩子的重任。
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我们还帮助家长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好子女的表率。孩子的眼睛就像照相机,每天都拍下了父母的形象。家长的道德修养,言行举止都会给孩子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如高一(15)班有位学生,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妈妈成天在家麻将,不仅不给孩子适当的教育与辅导,孩子正常的休息时间也得不到保障。另外那些打麻将人的出言不逊也对孩子产生了很坏的影响。一段时间,孩子不但成绩下降,而且在日记中流露出对妈妈极度的反感,甚至有厌学的心理。当班主任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多留点时间和空间给孩子,并分别从教师的角度和孩子的角度给家长提出了些建议。家长认识到了这不单单是玩的问题,这种行为可能毁了孩子的一生,她逐渐改掉了视赌如命的恶习,还经常带孩子去书店,让孩子感受到母爱的温暖,孩子成绩渐渐有了提高。在母爱的温暖下,孩子的性格也变得活泼起来。
要使家庭教育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必须做到目标一致,观念一致。然而,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仍有少数家长只盯着学生的分数。为此,在与家长联系时,要试图努力改变家长的分数观念,通过家长会、各种机会的谈话等,把学校培养目标、办学思想、教育观念等灌输给家长,提高他们的认识,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步调一致。
(二)、重视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
要提高家长搞好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的积极性,光提高认识是不够的,还必须使他们产生足够的积极性。教育家马卡连科在《家庭和儿童教育》中曾这样写道:“爱是伟大的情感,它总是在创造奇迹,创造新人,创造人类最伟大的珍贵的东西。”只要班主任用言行让家长明白这一点,他们就能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和高标准、严要求的必要性,理解严和爱是统一的。只要真情真爱,就能获得家长的信任与理解。只有让家长从你说的每句话,你做的每件事中都感觉到你是完全为孩子着想的,你也是信任他的,家长才会尽力合作。
在家庭和学校联系中,要十分注重对家长的信任与激励。家访时,可采用奖励
家访,即当孩子取得点滴进步时,就去家访。其实教师、家长、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就好比一个等腰三角形,三角形下边两角是家长和老师,他们的地位是平等的。学生是顶点,因此,无论谈话的方式还是内容都要围绕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分析要入情至理。与家长交谈,首先将孩子的点滴进步加以肯定,甚至将成绩加以夸大,让家长心里有一种安慰,缩短与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消除家长对老师家访就是告状的误解,再以平等诚恳的态度指出孩子的缺点,阐明纠正它的重要性,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当我们真正地以平常心与家长进行沟通,对家长产生足够的信任感时,家长才能主动敞开心扉,袒露自己的观点,进而达成共识。书面联系时,也应把学生取得的进步归功于家长,造成学生落后的原因首先划给老师自己。
(三)、重视教给家长进行家教的方法。
家校联系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争取家长的配合。然而家长毕竟一般都不是教育工作者,许多人缺少家庭教育的方法与经验。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家校联系时,要注重教育方法的指导,要指导家长怎样有效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切实提高家长的家教水平。我们可以利用家长会时间集体指导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何培养孩子做个实实在在的人,如何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如何配合和帮助学校搞好教育等;可以通过家访、写便条、通电话、请家长来校等方法进行个别辅导,针对家长所面临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可以被家长所接受的建议,指导家长解决问题。如班级有位学生,父母离异,孩子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其爸爸常年不在家,爷爷奶奶觉得孩子没有母亲,因此对孩子百般宠爱。孩子夜养成许多坏习惯,不做作业,随便拿学生的东西,不爱劳动,还经常无缘无故缺课。一次,通过与他爸爸谈话才知,父亲对这一切都蒙在鼓里,恨铁不成钢的父亲回来对孩子就是一顿毒打,其实这根本不解决问题,班主任老师把他父亲叫到学校,一起耐心分析造成现状的原因,让他回家做孩子爷爷奶奶的思想工作,对孩子的溺爱就是害了孩子,找到最终帮助孩子改掉不良行为习惯需爷爷奶奶与教师的配合,而不是你对孩子的毒打。最后,家长的观念转变了,在学校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如今,这位学生进步了。
学校教育离不开社会、家庭的配合,在争取家长合作时,如果说提高认识是基础,积极参与就是重点,家教方法则是关键。因此,家校联系中我们应注意这“三个重视”。
总之,教师与家长联系的目的是让家长了解学校、班级近期的教育内容,孩子成长的教育氛围让教师了解孩子在校外的情况,以便正确地把握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共同教育好孩子。在沟通教师和家长思想的过程中,可以尽力克服家长的依赖、应付心
理,做到彼此了解,相互支持、互相信任,共同研究教育措施。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反映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家庭。”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桥梁作用,把学校力量和家庭力量进行整合,把师生之爱和亲子之爱融为一体,同心协力,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和谐统一。最终使我们的教育成为有灵魂的教育,达到教有所获,学有所得,使我们的学生成为有底气的人。
为了便于教师最大限度提高工作效率,在这里介绍几种当前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联系的途径和方法供大家借鉴:
1、家长会。根据学校工作进程,一般期中、期未考试结束或举行大型活动之前,召集家长,面对面进行沟通。它能使家长了解到整个班级孩子的学习情况、行为表现;也可以单独与老师沟通,了解到自己孩子的表现,找出不足,加以教育。
2、家长学校。家长学校是探索性家校联系的一条很好的途径,一种很好的媒体。我们可以邀请专业的教育理论工作者为这些家长进行不定期的理论辅导和专题讲座,探索家庭教育规律给以理论武装;也可以及时召开共同感兴趣的家庭教育问题研讨会,交流教育子女的经验与教训;还可以经常提供对学生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各种信息,使家长在了解学生共性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子女的个性问题,具体考虑对策措施和教育方法;在家长学校,可以请一些家长代表以现身说法介绍育人的经验,促使其他家长的心理水平由依赖、应付性逐步向合作、目标性转化。
3、家访。家访是一种传统的、最常用的家校联系方式,也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一个重要的有效手段。家访可分为随访和定期访。随访是发现苗头,即时与家长联系,做到有问题及时解决;定期访是对有问题的学生跟家长商定定期联系,互通情况,随时督促教育。家访作为一项在特定环境下进行的工作,可以使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使教育具有针对性;它可以将学校和家庭紧密地联系起来,使教师与家长配合,形成做学生思想工作的“合力”;它可以增进师生感情,尤其对解决个别学生的特殊问题有着独特的作用;更大的作用在于能改变家长在教育子女问题上的依赖心理。但它不具备普遍性,如果是要解决一个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家访就难以达到最佳而有效的效果。每学期的家访,老师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部分家长由于工作比较繁忙,家访时还不一定在家,使家访失去意义。
4、电访信访。随着现代通讯工具的普及,每个学生家里都有电话,每个家长也基本都有手机,在这个社会进步,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家长们或工作繁忙,或忙于生
计,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更习惯于用电话联系。很多时候,一个电话就可以达到沟通的目的,既省去了交通费用,还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但它的不足在于,遇上较复杂的问题,电话联系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而有一部分老师索性以此代替了家访,学生一有风吹草动就一个电话把家长叫来,引起家长反感。故不能动辄就电话,要充分用好电话。另外,对一些家长工作在异地的,通信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5、家长来访。能充分发挥家长教育子女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适当地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
6、家校联系卡。家校联系卡是学校与家长保持经常书面联系的一种很好方式。一般是每周或隔周由班主任写上该生近阶段各方面的表现、取得的进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要求家长支持配合的意见或建议,让学生带回家,再由家长写上学生近阶段的表现,以及对学校的建议等,然后签名,由学生带到学校,以便及时交流信息,统一要求。然而实际情况是一些班主任填写“家校联系卡”往往简单化。有的只填写学生学习成绩、违纪记录等。结果是有些学生不乐于接受,不愿意拿给家长看,收不到很好的效果。
7、班级博客——新颖的家校联系方式。班级博客,我认为就是以班级为主的网络空间,将跟班级有关的活动照片、文字、学生作品、家长育子心得、教师教育心得等上传发表。对家长来说,班级博客可以发表自己个人生活感悟、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及所遇到的困惑和一些育子经验,以网络的形式与其他家长交流沟通、互相开拓思路、取长补短。同时在博客中可以看到较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信息以及其他家长的观点,可以促进家长之间在网络的空间中不受时间的约束、也无须面对面的无限制的深度交流。 对教师来说,为自己进行家校联系找到了一种新的方式,可以将班级的各种信息以网络的形式进行发布,也可以选择较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理论知识在网络上对家长进行指导,及时为家长排忧解难,并深入的大面积的探讨教育困惑,只要家长点击就可以看到。另外,也可发表自己的个人生活感悟和教育心得,让学生可以看到课堂以外的自己。当然,目前由于我校学生家庭电脑的拥有率比较低,家长素质有待提高,这种联系法还有局限性,但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这种家校联系方式将会被广泛使用。 学校教育离不开社会、家庭的配合,在争取家长合作时,如果说提高认识是基础,积极参与就是重点,家教方法则是关键。总之,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做好家长工作,不仅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培养健康健全少年儿童的必然途径。只有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教育效果才可能是加法。让我们架起沟通学校与家庭的连心桥,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融为一体,相互配合,真正达到促进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的目的!
作文九:《家庭教育计划》1200字
五小二年级(2)班家庭教育工作计划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自治区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地区《关于加强塔城地区教育系统家庭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共塔城市委员会、塔城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决定》文件精神,根据《塔城市教育系统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家庭教育工作方案》及《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塔城市第五小学校家庭教育工作方
案》,结合班级实际情况、
班级家庭教育工作开展现状,现制定二年级(2)班家庭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宗旨,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不断提升家长的育人素养为核心,不断优化家庭教育水平,开展各项班级家庭教育工作,宣传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先进理念,构建家校结合的良好育人机制。
二、工作目标
通过提高班级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成员的家庭教育指导水平,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的作用,调动广大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的积极性,普及家庭教育先进理念,提高我班广大家长的家庭教育素养。
三、完善组织机构
班级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成员需在班主任的指导下扎实、有效地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四、具体工作计划
1、根据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安排和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委员
会的具体安排,组织好各项工作。做好班级家长的家庭教育的系统学习指导,力争使全体家长持续不断接受到现代家庭教育科学知识。向家长宣传教育政策,帮助家长端正教育观念,介绍有效的教育方法,帮助家长树立科学教育的观念。
2、完善好班级家长QQ群的管理。要督促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充分发挥班级家长QQ群的作用,每日将作业及学习要求发到QQ群中,使家长能及时掌握信息并起到监督、督促作用。同时,家长可将不明白或难于解决的问题向老师和其他家长提问、请教,使班级家长QQ群真正成为老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沟通交流、学习的有效工具。
3、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探讨本学期的教学内容、目标等,并针对家长的要求、建议,及时调整。同时,在家长会上传授家庭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教育原则,学习儿童成长发育的规律,和儿童的心理特点,指导家庭教育,为孩子的健康发展服务。 4、指导班级召开一次以增强学生能力建设为内容的主题班会。旨在教育学生培养三种心态:积极乐观主动的心态;养成三种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培养三大情商:学会理解,学会尊重、学会感恩;实现三大目标: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培养六特别: 特别有志向,特别有作为,特别有个性,特别有礼貌,特别能吃苦,特别会学习;三不做 : 有损学校的事不做,有损班级的事不做,有损他人的事不做。
5、继续坚持“自愿、包退”的原则,积极向广大家长宣传推荐全国家长学校权威性教材《不输在家庭教育上》(每学期一本,连续出版),用于开展班级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同时,利用好《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坚持每月一题的家长作业。
塔城市第五小学二年级(2)班
2012年3月
作文十:《家庭教育论文》2600字
让 爱 住 我 家
——浅谈家庭和睦对孩子成长的促进 龙山县第二小学 向艳平 【内容摘要】
关注家庭教育的话题,走近孩子们所在的每个小家庭,让我深深 地感悟到:拥有一个和睦的家庭对孩子来说太重要了。 和睦的家庭有 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和睦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和 睦的家庭氛围有助孩子养成各种优秀的品质。 文章结合任教班级实际 从以上三个方面浅谈家庭和睦对孩子健康成长的促进作用。
我爱我的家
弟弟、爸爸、妈妈
爱是不吵架常常陪我玩耍
让爱天天住我家
不分日夜 秋冬春夏
全心全意 爱我们的家
??
这首《让爱住我家》 ,童稚的声调,简单的歌词,却让人心里安 静下来, 舒展下来, 暖融融的感觉。 家, 是我们每个人永远可以依靠、 信赖、休憩的地方。自从接任了“科学教子实验班”的班主任以来, 我开始关注起我们班孩子所在的每一个小家庭。 走近他们, 我读到了 很多平时不曾听说的故事,走近他们,我的心中有了久违的触动,走
近他们, 我又一次悟到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拥有一个和睦家 庭对孩子来说太重要了。
一、 家庭和睦,有助养成良好习惯
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生说过:“野蛮产生野蛮,文明产生文明。 ” 只有和睦的家庭氛围, 才能更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假如父母 的业余时间全用在“围城”与“扑克”之中,很难要求孩子不去沾染 那些无益的游戏;假如父母脾气急躁、时常发火、喊叫,那就很难保 证你的孩子会以平静的心态对待四周的人和事, 而不歇斯底里; 假如 父母不孝敬你的父母, 不愿给体弱多病的双亲以更多的关怀, 那就别 指看孩子会把你当做“高堂”而赡养;假如父母脏话不离口,随时乱 扔东西,就别想你的孩子会有文明之举;假如父母不爱惜书本,就别 奢看你的孩子会对学习有浓厚的爱好。
在任教的班级里,对孩子的养成教育也一直是我工作的重中之 重,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 我就发现家庭氛围好的孩子各方面的习惯 都明显的好一些。 在低年级保持卫生习惯是个难点, 但是在家里父母 比较讲究卫生, 家庭打理的井井有条的孩子因为在家里一直都从不乱 扔垃圾, 东西按一定的地方摆放, 所以在学校里也从来都不乱扔垃圾, 而且书包和课桌都收拾得干干净净。
只要父母和家庭成员和睦相处, 对孩子肯用心, 一些简单的动作, 就能让孩子切身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比如:伸开双臂,经常拥 抱你的孩子, 经常蹲下来和孩子收拾玩具。给孩子讲一个养成习惯 的趣味故事??良好的家庭环境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 孩子在不知不
觉中就会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二、 家庭和睦,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案例】
冉洁,女, 7岁,我们 206班的孩子,单亲家庭。她和奶奶一起 生活。 上学期学习成绩名列前茅。 这学期开学一个星期还能正常完成 各科作业,但是一周后作业经常少做,甚至不做,奶奶批评后,就把 自己反锁在家里,不上学,不说话,砸东西,逃避别人。到学校经常 打同学。
原因简析 :经过和她奶奶的交谈了解到, 她的父亲是个简单粗暴 的人,已是再婚的家庭,但她父亲仍不珍惜这段婚姻。在她读幼儿园 的时候,就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但是,当父亲心情好的时候,又会 满足女儿一切合理与不合理的要求, 这就造成了她既胆大不怕事又固 执任性。三个月前,父母离了婚,使她受到很大打击,加上外公外婆 常常在外孙女面前哭诉自己女儿的不幸,使这个小孩情感更加脆弱, 心理压力更大, 觉得自己没有其他同学幸福, 干脆就把自己反锁在家 里,不去上学,采取有意回避的态度,压抑自己。通过家访,我明白 了她不上学的原因是受到了心理上的困扰。 由于家庭的忽然变故, 使 她失去原有的心理平衡,变得更加焦虑不安,感到孤立无助,继而逃 避, 。我认识到这时候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她,不仅不 会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 反而会增强这种心理。 因此经常特别留意 她的点滴进步, 经常跟冉洁奶奶联系, 奶奶和学校的共同呵护让小冉 洁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了,学习生活也渐渐有了规律。
除了冉洁同学,像田心雨、田柳、沈昌杰、田世勤等同学都是留 守孩子,长期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大多少言寡语、性 格孤僻,偶尔还很偏激。其实孩子们有着强烈的情感需要,为了孩子 的身心健康发展,每个家庭都必须努力创造一种和睦的家庭情感氛 围。
三、 家庭和睦,有助形成优秀品质
今年的暑假, 我在网上看到全国高考浙江省文科状元陈春仙说过 一段令人深思的一段话:“我妈妈没有读过书, 爸爸才上了四年的学。 在学习上他们帮不了我什么忙,但是他们的精神给了我很大的震动。 我的家庭一直很和睦,爸爸妈妈非常勤劳,总是勇敢地面对困难,他 们的人格力量一直深刻地影响着我,激励我发奋图强,刻苦学习。我 很珍惜他们艰苦但很和谐的过去,我更想凭我的能力改变未来。 ” 人与人能够同甘共苦是一种优秀品质,在家庭中反映尤其强烈。 家境寒苦,最能考验人。在我们二小许多家庭经济不富裕,甚至相当 清苦,但是成员之间患难与共,照样营造出温馨和睦的心理氛围。我 们班的邱欣怡同学一家人, 夫妻俩带两个孩子, 两人的工资除了吃饭 之外,买衣服都很困难。有时候孩子生了病,大夫开了药方却无钱买 药,只能靠做点小生意过日子。然而,他们精神生活充实,家庭很和 睦,从孩子自豪的语气中我了解到每次都是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读 书,一起散步,家庭大扫除都是其乐融融地一起参加。长此以往,邱 欣怡在班上在班上个方面总是表现得很积极, 无论是劳动还是学习上 都特能吃苦,爱好也很广泛。
我们不难发现父母教养比较民主,则孩子独立、大胆、机灵、善 于与别人交往协作,有分析思考能力;父母过于严厉,经常打骂,孩 子则顽固、冷酷无情、倔犟或缺乏自信心及自尊心;父母过于溺爱, 孩子就任性、 缺乏独立性, 情绪不稳定、 骄傲; 父母教养意见有分歧, 孩子就警惕性高,两面讨好,易说谎,投机取巧。
家庭是一池活水,她的恬静与美丽,跟她的流淌与律动分不开。 家庭的温馨和睦生长并存在于家庭成员的丰富多彩的共同活动中。 一 起做饭、做菜,一起打扫、布置房间,一起走亲访友,一起郊游、参 观,一起交谈、争议??在共同活动中,互相了解,互相磨合,互相 影响,互相学习, 和睦的家庭氛围就自然形成了。给孩子一个温暖和 睦的家庭环境, 给孩子持续不断的关爱, 就能让孩子幸福快乐地成长。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家庭教育标语、宣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