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精神成长的家园》10100字
精神成长的家园
——合肥八中课程改革与师生发展探索
【校长王建明简介】王建明,男,合肥八中校长,1961年生,2000年担任合肥八中校长至今,2001年创办合肥168中学并兼任校长至2008年。参加过全省校长岗位培训、提高培训和研修班,2007年参加国家教育部门在华师大举办的中学校长新课程培训班,2009年参加教育部门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办的校长培训班,2011年参加市教育部门教育家培养工程。合肥师范学院硕士生校外导师。2005年被评为合肥市劳动模范,2007年被评为合肥市第二届“十佳校长”。2009年被评为“安徽省先进教育工作者”,2011年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先进个人,同年获第二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校长奖。
虔诚地种下一粒子,让它和生命一同生长。安徽合肥八中埋下了课改的种子,已经走进成熟的季节。在这篇对话中,一幅清晰的图画展现在我们面前:他们通过课改为教师创造了自我提高的乐园,为学生提供了自我成长的学堂,先后实施社会实践活动、教师队伍培训、自编出版校本教材??已经迈进安徽省高中课程改革示范学校的行列。这一切的收获,让我们看到王建明校长由内到外,完成了思考与实践相结合的升华。对话中,释放出他一路走来的探索和喜悦,舞动的灵魂溢满创新的欢快,跨越的姿势定格了榜样的形象。
陶继新先生在对话中平静地进入读者的思维。一种智性的高度和“放射性”的独特,让我们领会到其理化的光芒在不时闪烁。他把自己内心的闪光点安放在
启迪的位置上,用超越世俗尘嚣的审美心灵和透明的思想观照,深度翻新着寓意。在迂回行进中向我们昭示了什么?是很值得读者好好品味的。
课程改革形成“这一个”特点
【王建明】合肥八中是一所有着优秀传统的学校,培养出许多优秀的人才,这一方面得益于全体教职工的奉献,同时,也得益于办学者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严谨务实的学校文化,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陶继新】文化的要义,就是以文“化”人,通过学校文化,改变师生的思想观念、话语方式、思维习惯及以行为走向等。你们严谨务实的学校文化,不是喊在口上的,而是内化到了师生的心里,也就是起到了“化”人的作用,所以,也就有了“人”的发展,也就有学校的飞跃。
【王建明】是这样的。我们学校非常注重对人的培养,关注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坚持以课程为载体,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开展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我们的思想是:让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成为学生成长的课堂,都是学生健康成长的课程,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助力。
【陶继新】优质课程是学生成长的必备载体,课堂则是学生成长的主阵地。而您所说的课程与课堂,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课程与课堂,它还有着大课程观与大课堂观的况味。它吸纳了别人的经验,更烙印着合肥八中的印记,更适合你们师生的发展,也更有着生命的能量。
【王建明】国家一直倡导高中办学的特色化,我们也一直思考合肥八中是否具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如何让合肥八中成为一所特色明显的学校。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高中的同质化倾向越来越严重,如何在社会普遍追求升学率的压力下,努力追求自己的价值取向,这是作为我们办学者一直面对的问题。我们一直在研究什么样的学生是适应未来社会的,是具有创新能力的,是快乐幸福的,我们的教育教学是不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这样的平台。其实教育在更大程度上不在于把学生培养成为既定模式的人,而是应该努力为每一个个性鲜明的学生提供自我成长、自我教育的机会,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来,凡是从八中毕业的学生,在社会的各个岗位上都是那么个性鲜明、那样富有张力。
【陶继新】儒家经典《中庸》开篇就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大体意思是说,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作“教”。那么,人的自然禀赋是不是一样呢?回答是否定的。所以,就不能用同一模式对学生进行统一性的教育。不然,就扼杀了其天然的本性。当然,也就不可能循其本性进行有效的教育了。然而,“应试教育”所提供的课程以及由此形成的课堂范式,却是要培养同一规格的人。这样,不但消解了内蕴于不同学生之中具有个性的特质,也阻隔了他们依“道”而行通向不同前程的康庄大道。你们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并思考如何为不同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且付诸了有效的行动。非有素质教育的理念与担当精神,是不可能如此而为的。
【王建明】第一轮课改开始的时候,学校的领导和老师都是茫然的,自己多年的教学习惯面临着被破除的局面。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是那样的陌生,课改工作的每一步都包含着教师的艰辛。于是,学校决心一步一步地改变教师的观念,从最基本的要求做起,引导教师关注学生,整合教学内容,改变课堂结构,努力在课堂、训练的有效性上下功夫。学校还努力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出版了安徽省首部研究性学习的教材,让老师学会在学习方法上指导和帮助学生,把学
习这个过去被动地接受的过程变为主动地探究的过程,学校的这一做法迅速被安徽省教科院作为典型推广到全省。
【陶继新】开始阶段教师茫然当在情理之中,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固有的教学模式,很难自我冲脱出来。为此,就要像您说的那样,首先要改变教师的观念,要让他们知道,教师不能独霸课堂,其满堂灌的结果,只能将学生形成接纳教师之讲的被动式“学会”,永远无法抵达主动式的“会学”与“善学”的境界。不会学与不善学的结果,必然会结出“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的恶果。所以,要让课堂变成学堂,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就要让教师革自己的命,就要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演绎的生命场。而研究性学习,则有了师生的互动,让学生从被动之学走向主动之学,并在教师的引领下,自己去对未知进行积极的探索,从而收获自己“播种”之后结下的果实。
【王建明】我们还努力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其中以社会实践活动为重点的课程建设,成为我校第一轮课改的重要工作。我们组织学生走进社区,走向工厂、农村、军营和祖国的自然山水,让学生体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熟悉自己长大后将要投身其中的各行各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我们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成立了全省设施最为完备的心理咨询中心,对学生进行科学规范的心理教育,为学生提供团体辅导和个体的心理咨询。大力开展学生社团活动,为兴趣各异、特长明显的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我们把培养学生具有国际视野作为第一轮课改的重要任务,组织学生与世界各地的学生交流,建立联系,鼓励学生走出国门,学校专门创办了国际课程班,让学生感受不同文化的国家的课程魅力。
【陶继新】书本知识如果不与社会实践对接的话,就有可能成为飘在天空的一片浮云,随风而逝。所以,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大家,不但有着浓厚的理论素养,更有着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孔子之所以成为大教育家,不就是一边教书、一边行走在实践一线吗?他的学生之所以那么优秀,不正是在教育实践中获取了丰富的生命智慧吗?可是,目前相对单一的固化的文本教材,不能很好地为学生提供其生命成长的必备营养。你们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则让学生从学校走向了社会,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感受到了“课程”原本还可以如此丰富多彩且具有意义。构建国际课程并鼓励学生走出国门,不只是让他们走出国门学习国外固有的文化,也让他们在更大的时空里,积累国际社会的实践知识,品尝并收获“行万里路”的意义与价值。
【王建明】今天,我们越来越认识到课程对一所学校的重要意义。它是学校的办学灵魂,是学校的特色构成,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内涵,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应该以课程为出发点和归宿。高品位的高中必须打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能满足不同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课程。为此,我们对学校的课程开发与建设进行了整体规划,即依据国家和地方的课程政策,结合自身的培养目标和办学条件,从社会环境、家长期望和学生需要出发,对学校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及相关因素与条件作出整体构建,以促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学校层面的整合,实现学生、教师与学校的最佳发展。这便有了我们现在的课程架构: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研究性课程、实践活动课程,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课程体系。
【陶继新】优质学校之所以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自己的优质课程。因为真正的优质,从某种意义上是全方位之优;而优质课程,恰恰可以为学生发展提供整体的支持,它让学生视野更开阔,心灵更愉快,人格更健全。同时,这里所说的优质,又明显地打上了“这一个”的特点,它是属于合肥八中的,尽管也
有借鉴,可更有独创性,更适于你们学生的成长。这种整体性与个性化的和谐,则让学校拥有了更加持久的动力。
【王建明】越来越规范的办学行为和越来越多的综合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开始“倒逼”文化课教学的改革,加班加点的空间越来越少,学会使用教材,改变重复练习,题海战术和无效劳动的呼声越来越高。有效课堂被自然地摆到了教师和学校的面前,有效教学成为我们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
【陶继新】这种“倒逼”不但让加班加点的空间少了,也让课堂教学的时间相应地减少了。那么,在减少了课时的同时,又要提高教学的水平与学习的成绩,这就要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而“有效”就极其重要了。以前的课堂教学,无效或低效是一种普遍现象,可是,老师们在原有的思维惯性下,依然“重复昨天的故事”。要打破这种思维惯性,要开创新的局面,就在研究如何让教学更加有效。这个问题的解决尽管有一定的难度,可是,并不是不可以解开的“方程”。一些捷足先登的教学改革者,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验。而你们,也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收获了可喜的成果。
【王建明】下一步我们将把对课堂的研究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工作来抓,并以此推动其他工作的发展。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努力为学生减负,学校禁止教师为学生购买各类复习资料,组织老师根据教学进度、难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自编校本作业;学校不参加社会上自发组织的各种形式的校际联考、统一考试、统一评比等活动,不用社会上任何现成的考试卷,组织和培训教师自主命题,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一系列措施使有效教学落到了实处,教师的专业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陶继新】购买书店现成的复习资料与考试卷,教师省力,可效果多不太好。如果说教学要“因材施教”的话,复习资料与考试卷也应当因人而宜。你们教师根据本校学生学习的情况,研究出了适合他们使用的复习资料与考试卷,这当是有效教学的一种延伸,甚至可以与有效教学纳入同一个序列。同时,这也会让教师在研究课堂教学的时候,同时研究复习资料与试卷的制作,在提高考核质量的同时,也对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了支撑。
关注教师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
【王建明】我们把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课改的核心工作。学校专门成立了教师专业成长学校,有计划、有步骤地引领教师发展,与国内知名学校、著名教育专家建立长期的联系,让专家引领教师不断提高自己教育教学水平。学校注重教师的自我提高,自主研修,更注重在同伴中发现和使用“教育家”,一批长期在八中工作,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实际经验的老教师,被推到了教师专业成长的讲台,他们从现实课堂出发,带领着年轻的同行们共同教学,共同探讨,共同前进。老教师更具魅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陶继新】教师发展的快慢与优劣,决定着学生成长的快慢与优劣。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教师的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成长。你们高度重视教师的专业成长,既是为教师持续发展积蓄能量,也是为学生生命成长奠基。聘请高端专家为教师培训,为教师输送的就不只是知识,还有一般文本上学不到的智慧与思想。这些专家为老师们的长年培训,自然会大大提升教师的思想与业务素养了。而发现与培育自己的“教育家”,则更具有战略眼光。其实,每一个教师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关键是如何启动其内在发展的动力,以及寻到适宜自己快速成长的路径,并形成持续发展的品质。诚如是,你们学校就有可能出现属于自己甚至产生较大影响的“教育家”。
【王建明】在教师队伍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更注重教师的专业精神和专业态度的培养,我们认为这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基础。教师文化是课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了教师,没有了具有明显学校特质的教师群体,也就没有特色学校。我们是全省最早实行全员聘任的单位,随着一些不能胜任工作的教师的下岗,随着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双向聘任工作的推进,教师的内在潜力得到了激发,专业态度不断优化,他们以校为家,一心为了学生,在社会上形成了良好口碑。合肥八中的影响主要来自于教师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教师的良好口碑构成了学校品牌的主要内涵。
【陶继新】真正优秀的教师,不只是专业水平高,还一定是人格高尚者。纵观当今中国最知名的中小学教师,他们不但是知识的富有者,更是精神贵族。当年孔子在教学的时候,更多关注的是人格的形成,其教学总纲只有十二个字:“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你看,前九个字都是讲的如何做人,最后三个字也不是与做人毫无关系。而儒家经典《大学》的开篇则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一儒家施教的教育方针,竟然连如何学习知识都没有提。是不是学不好知识了呢?绝对不是的,一个人格高尚的教师,一定是很有责任感与使命感的人,为了学生的成长,他们会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与思想境界,并得到学生的心理认可,且让他们在自觉与不自觉中生成一种“向师性”,对教师的思想与言行“学而时习之”的。
【王建明】我们曾经有着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人说八中老师好”,是数十年间社会对八中老师敬业精神和工作态度的高度肯定。但今天的教师队伍建设又有了新的内容,围绕课程,建设学习型的教师团队,是当下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一个教师的话语权,来源于他的学习和研究能力。我们成立了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将老师们分为不同的类型和对象,立足课堂开展校本研修,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陶继新】一所学校品质的高下,是由教师优秀与否决定的。而教师要想优秀,就要不断地发展。一般而言,开始的时候,这个教师与那个教师的差别并不大;可若干年后,却有了很大的差别。原因就是有的持续发展着,有的则在原地转圈,几乎没有发展。如果个体有发展的强烈愿望,当然可以发展;可是,这个比例并不太大。如果学校创设一个群体发展的环境,就有可能让更多的教师更好地发展起来。你们成立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就是为群体的发展搭建了舞台。这既是对学校发展负责,也是对教师负责,更是对学生负责。因为一个不断发展的教师,不但可以给学生更加优质的教育,其本人也因不断的发展而拥有了更加积极的心态,而这种心态,往往在无形中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让他们也积极与阳光起来。
【王建明】制度推进和同伴互助是我们开展教师校本培训的主要形式,大批教师迅速成长,他们同时也成为了其他老师的榜样和超越的目标,这些身边的专家活跃在课堂上,评课现场,集体备课时候,提高了学术品位,增加了培训的实效,推动了学校的发展,充实了具有协作精神的教师文化。同时,专家的引领也是必不可少的。学校聘请了国内知名的专家,作为教师成长的导师,并形成了以专家郑杰、郑桂华、熊丙奇和娄维义为核心的四个学习团队,这些团队中的每一个教师在专家的引领下都成为了学校教学工作的标杆。
【陶继新】校内专家就在身边,教师随时可学;同时,这些专家也是从一般教师走来的。这向老师们传递一个信息:只要持续优质地发展,自己也可以成为专家,于是,自然也就生成一种内在动力,也在为自己成为专家而努力。这个努
力过程,既是教师发展的过程,也是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还是学生接受优质教育不断跃升的过程。而外聘专家,会从更高的层次上给予老师们以引领与指导,让他们去感受“更上一层楼”的激动和与之而来的更高层次的学习,以及思想境界与教学水平的提升。
【王建明】我们也正是这样想的。我们始终认为,教师队伍的建设,离不开健全的规章制度,而是否敢于照章办事,是考验学校管理者基本功的试金石。我们以“严谨、务实”为校风。当然需要营造出一个守规则、讲正气的上进氛围,而这也正是民主、和谐的校园文化形成的基础,两者并不矛盾。我们把对教师的日常考核作为教师评价的主要依据,把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职称聘任、表彰奖励等紧密相连,用制度文化推动教师文化的形成。
【陶继新】制度文化说得好!有些学校之所以发展不好不快,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制度没文化。制度文化的要义,就是师生拥有一种敬畏制度的心理,以至于将遵守制度视为一种美德,并形成一种习惯。形成这种制度文化后,制度就不再是勒在师生头上的紧箍咒,而是成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生命自然。所以,它非但不与民主、和谐的校园形成对立,反而有着一种内在的维系。所以,好的制度文化,既是学校文化的重要分支,也是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有力保障。
【王建明】我们经常这样想,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全社会都高度关注教育的国家,因此教育工作者的理性思考,能影响到社会对教育价值和功能的判断,能够帮助社会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一个人一辈子的成长与幸福比分数重要的多,这个道理很容易懂,但要落实到我们的办学中去,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兄弟学校早已走在了前面,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作为一所省示范高中,为孩子们提供合适的课程、充满爱心的老师、幸福快乐的学习环境,既是责任,更是使命。我们已经为此得到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鼓励,今后我们会循着这条道路继续探索前行。
【陶继新】有了合适的课程、充满爱心的老师和幸福快乐的学习环境,才是真正的好学校。课程校校有,是不是适合学生,当另当别论;而要想真正适合,不但要费时力,也要费财力,可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你们费得快乐,费得大方。有无爱心是衡量一个教师良知指数的最为重要的砝码。唯其有爱心,才能成为优秀的教师。古今中外的名师,除了文化底蕴浓厚外,就是爱心永驻者。所以,孔子说:“仁者爱人。”同时,学生随时可以触摸到教师的爱,并会以同样的心来爱教师。正因如此,爱学生的教师,也都得到了爱的回报。这种师生之间纯美之爱,也让教学有了高效率与高效益。有了合适的课程与爱学生的教师,学生也就有了幸福快乐的学生环境,也就有了持续发展的可能。
以学生的终身幸福和发展为本
【王建明】我的体会是,这种优良的传统已经作为学校文化渗透到了我们这些后来人的血液中,使得我们有了不断创新的勇气。我们一直坚定地认为,好学校一定是学生们的快乐家园,是他们能够追逐心中梦想的地方,好学校也一定是群贤毕至、会聚优秀老师的场所,是他们与学生们共同发展的地方。管理者心中有“人”,办学就有了灵魂,按照人的发展规律办学,学校就有特色,教育才能有根,把全部的爱奉献给学生的学校,一定是深受家长和社会欢迎的学校。
【陶继新】学校不但是学生学习的地方,也应当是学生乐在其中的精神家园。学生的成长需要智慧的滋养,同时,也需要心灵的和谐。而没有快乐的学校,学生是不可能真正发展起来的。当然,这里所说的快乐,不是简单的玩,而是学中
有玩,玩中有学,而且是高层次的玩,有着高尚品质的特点,有着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所以,管理者心中有“人”,不但有对学生的尊重、信任与爱,还要为他们的发展创设一个心理安全的场域,让他们在心灵愉悦的环境里,实现生命的飞跃。
【王建明】为了建立一个心理安全的场域,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我们尝试着为那些有着沉重的学习负担和精神压力的学生减压,建立起专业的心理辅导中心,引进配备了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正式出版了心理教育的校本教材。把心理教育排进了课表,列入到全校的教学计划,各种类型的心理教育活动,营造出了和谐健康阳光向上的学习氛围。
【陶继新】为学生心理减压,不但可以让学生心理阳光起来,而且对其学习也是大有益处的。因为学习效率永远都是与学习者的心理好坏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有心理负荷的学生,即使学习时间比较多,也不可能拥有高效率与好效果;相反,如果心理特别快乐与放松,学习的时间尽管不是特别多,却因效率高而收获好的效果。可以说,“应试教育”逼迫下学生的学习是一种恶性循环,而心灵愉悦状态下的学习则是一种良性运转。持续的良性运转,自然会让学生品尝到学习的收获与人生的幸福。
【王建明】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不仅能形成催人向上的校园文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其中培养了自己的兴趣,锻炼了自己的能力,爱好和特长有了施展的空间,培养了同学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升了协作精神。将立德树人的育人方针,落到了实处。每个年级都有数十个学生社团,他们有固定的活动时间和场所。经过一年又一年的沉淀,形成了一批深受学生喜爱的精品社团。特长生培养成为学校教学计划中的重要内容。学校按照他们各自的特长为他们规划人生,为他们进行专门的教学活动。一大批体育艺术科技特长生成长为专门的人才。他们中有的人凭着获得的国际科技创新金奖,被国内和国外大学录取;有的凭着精湛的球技,披上国家少年足球队的战袍参加国际比赛;学校的民乐队和合唱团成为了学校的形象大使。
【陶继新】社团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特别是那些平时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却有可能在社团活动中一展风采,赢得人们的称赞。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与鼓励,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自信的品质。而有了自信,就有可能让人生幸福起来。您上面谈到了这些因社团脱颖而出的学生,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以至形成一种学校精神,在潜移默化地对更多的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在社团活动中,还锻炼了他们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共赢的精神,这些,对于他们一生的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王建明】我们以生涯规划教育为引导,着力打造自己的校本课程体系。围绕拓展学生视野促进个性发展这一目标,克服各种课程资源和课程实施方面的困难,在每一个年级开设60多门选修课,供学生自主选择,走班学习。课程实施后很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每学期之初的选课被学生称为抢课。受学生欢迎的精品课程供不应求,出现了家长替孩子求情选课的现象。这些,极大地激励了我们加大课程开发的力度。我们不仅鼓励我们的老师根据自己的特长为同学们开设各种选修课,极大地锻炼了教师队伍;还与高校、科研机构、专业团体等合作开发开设校本课程,拓宽了课程资源的渠道,有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陶继新】抢课的景观太可喜了!这说明,学校自己开发的这些课程,开到了学生的心里。学生非特别喜欢,是不可能有如此景象的。其背后的意义更大,
它让学生感到,学习不是痛苦不堪的事情,而是其乐也无穷的美事。在这种状态下的学习,除了愉悦身心之外,还会让他们由此终身爱上学习,并对学校产生美好的印象。同时,教师在开发这些课程的过程中,也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既有的观念,也在思考如何走近学生,所谓的以学生为本,就在这种课程开设中形成了。而与高校等单位的合作,让课程开发有了宽度与广度,这不但有利于学生的生命成长,也在无形中提升了教师研究课程的水平。
【王建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合作探究精神的养成,是我们始终坚持的方向。我们自1999年以来,坚持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研究方法和获得的各种体验、各种知识为基本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养成,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天,当我们翻阅历届学生留下来的研究性学习成果时,每每让我们倍感骄傲。
【陶继新】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只不过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没有开发这种能力,甚至不承认这种能力罢了。不管什么方面的能力,如果不进行有效开发的话,就有可能处于沉睡状态,甚至走向死寂,从而让学生一生都不会也不想主动进行有效的研究。你们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学生研究潜力的开发提供了条件,让他们在自主与合作研究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研究的艰难与乐趣,收获破解困难之后的快乐,特别是体悟形成研究品质之后的幸福感。而在中学时代具备了一定的研究兴趣与研究能力,还会随着其年龄的增长不断地扩延,从而让他们在更高的层面上进行攀登,并收获更大的喜悦与成果。(陶继新 王建明)
【科研成果】
主持国家课题子课题——合肥八中教师现状调查与专业化发展有效策略的研究(中央教科所和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有效推进教师区域发展总课题组颁发的“一等奖”)。
主持省级课题——普通高中建立研究性学习良性运行系统的实验研究(安徽第四届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一等奖”)。
主持省级课题“中学德育工作体系(高中阶段)”的实验研究方案(中央教科所和中国教育报德育课题成果评比“一等奖”)。
主持编写教材《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导》是安徽省第一部研究性学习教材。
【学校管理】
有明确的办学思想,办学目标明确,努力追求个性化办学理念。引领学校在“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幸福成长”的理念下实现持续发展。始终坚持一手抓常规管理,一手抓教师专业发展;始终把制度化建设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坚持以规范性管理作为教育教学管理的主要手段,以有效性和科学性作为教育教学管理的主要目标。近年来,在探索八中的特色化办学、校本课程体系建设、创新育人模式和国际化办学方面取得很多成果,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社会美誉度逐年攀升。
作文二:《戴尔:成长的精神》3600字
戴尔:成长的精神 戴尔电脑公司在过去四个财务季度的营业额是312亿美元,员工人数34800人,用这些冷冰冰的数字来衡量的话,它似乎不是那种让我们倍感亲切的所谓中小企业。然而奇怪的是,它和它的老板,41岁的“优秀青年企业家”迈克尔·戴尔的名字却经常出现在诸如《财富·小企业》和《企业家》这样一些美国著名小企业杂志的字里行间。而且在美国人眼里,这位无论财富、才华还是年少风光都曾经直指比尔·盖茨的得克萨斯男孩所经营的企业从来就不像微软那样霸气凌人,当然也不像IBM那般老成持重。20年来,它身上一直透射出一种让所有蓬勃图强的小公司感到钦敬却不至于压抑的光彩——戴尔的创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
拥抱顾客
和政客们的承诺一样,浮躁的商业文明中泛滥着许多令人麻木的口号,“顾客至上”恐怕是其中最流行也最老土的一句:每家公司的文化手册上都写着类似的词句,只是真正有诚意的人并不多,而既有诚意又有创意的人就像罗纳尔多的头发一般弥足珍贵。戴尔便是其中之一。
迈克尔·戴尔在清华大学演讲时曾经有学生问他:我是一个年轻的中国创业者,您有什么忠告?戴尔几乎本能的反应就是:“首先,你一定要愿意做事业,要有想法。但最重要的是倾听客户!”
追本溯源,应该说戴尔选择直销这一商业模式就是处于一种亲近顾客的本能。那时一台IBM的PC的全部配件只需要六七百美元就可以买到,而组装和流通环节中的利润竟然达到成本的三四倍,而且几乎不提供售后服务。在《戴尔战略》(Direct from Dell)一书中戴尔写到:“18岁的我,根本无法断定这个机会有多大??那时的我,不懂的事情远远多过已知的事情??但有件事我很清楚:我真的很想做出比IBM更好的电脑,并且凭借直接销售为顾客提供更好的价值和服务。”
或许你会说,这种压缩中间环节进行价格竞争的所谓远见卓识更多是因为商人趋利的本性,许多渴望创业的人们都曾有过,不足为奇。那么你不妨看看“长大了”以后的戴尔是怎样对待顾客的。
许多小有成就的公司开所谓的讨论会都无非是找一个度假胜地,然后让客户或者经销商听他们吹嘘公司的丰功伟业。而戴尔为它的全球大客户召开的“白金领导会议”却截然不同:顾客参与议程的制定,科技人员在介绍技术发展走向的同时要咨询顾客对产品开发的意见,而会议中戴尔公司人员和顾客与会的比例是一比一。从这种“白金领导会议”上获得的宝贵信息让戴尔纠正了很多想当然的错误,也为公司创造了数十亿美元计的利润。比如说,从前,负责台式PC开发的技术人员总认为顾客需要的是性能最高、速度最快的电脑,但是航空业的客户告诉戴尔:在他们的行业中,电脑速度快那么几秒钟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意义,关键是要性能稳定,不必经常更新。于是戴尔专门为他们设计了可以跨越时代的经久耐用型PC,也牢牢地吸引住了像波音公司这样的“巨无霸”客户。
更值得纪念的是,当1987年戴尔进军英国时(也是戴尔第一次打入国外市场),新闻招待会上的22位记者有21位想当然地预言他不会成功,因为他们觉得直销是美国人的玩艺,英国人无法接受。然而,正是顾客的好奇与支持让他们留了下来,而今天,英国戴尔公司的营业额超过20亿美元。
拜访戴尔公司总部的人,都不会错过这七个字。差不多每间办公室的留言板都写着一句口号:“顾客体验:把握它”。1991年, J.D. Power 对美国的电脑业做了第一次消费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成立只有7年的戴尔公司荣登榜首。有意思的是,消费者的满意度主要并不是来自于戴尔提供了性能更强大的机器,或者它的产品更便宜,而是因为他们在向
戴尔购买PC的过程中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他们和制造商有直接的对话。其实,这一发现和78年前的管理学经典案例霍桑实验所揭示的道理是相通的——“灯光的明暗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作为一个个有思想和情感的人受到尊重。”
突破管理瓶颈
企业和人一样,小的时候盼着长大,长大了却发现烦恼多多。戴尔的企业规模以每年127%的速度增长的时候,戴尔也曾经自嘲:“为什么高中课本上不教我怎样经营一个30亿美元的企业呢?”他最发愁的是公司原有的职能型组织结构(按产品开发、营销、财务这些职能来划分部门的组织方式)已经难以驾驭这样一种“超音速”的增长。各部门自扫门前雪,甚至忘了公司的整体目标是什么。
于是,1993年戴尔请来了曾经合作过的拜恩顾问公司,开始了一场脱胎换骨的改革。改革的重点是对管理阶层的职责进行一番清楚的划分,然后重组公司的组织架构和职位体系。尽管有少数经理人因此而离开了戴尔,但是这次转变为公司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并且完成了一次企业文化的蜕变。
除了敢于面对这样一场伤筋动骨的手术的勇气之外,请顾问公司来操作也许是值得许多小企业借鉴的经验。亚信公司的改革者、CFO韩颖说过:“我觉得企业在三种情况下需要请顾问:一是企业自己人有能力没时间做某件事的时候,二是自己人有时间没能力的时候,第三就是丑话没人说的时候,因为他不会有徇私的嫌疑,可以很不客气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不过相比之下这还不是最难的,让老板们最下不了手的往往是向自己的权力开刀。盖茨和巴尔默十数年相濡以沫的交情,最后交棒之时尚且恋栈,何况别人。可是,戴尔几乎从一开始就懂得怎样借助别人的经验和智慧。“我很清楚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他说。21岁那年,他请来戴尔公司的第一个职业经理人李·沃克担任总经理。而在90年代初的这场改革中戴尔个人最大的成绩在于把摩托罗拉的执行副总莫特·托普弗挖了过来,因为他对于“企业由功能性组织转型为一般管理性组织的过程”有着丰富的经验。仅仅4个月的“热恋”之后,托普弗成为了戴尔的副董事长。1997年,戴尔又拔擢了罗林斯。从此三驾马车的格局形成。罗林斯现在是首席运营官,在公司的主页上和戴尔并肩微笑。
千万次地问
对于一个创业家(entrepreneur)来讲,也许没有什么素质比创新更重要。 戴尔18岁那年的灵光一闪其实并非偶然。从小他对所谓“消弭不必要的程序”有着一种天生的敏感,他总是在不停地问自己:“什么样的方法最直接、最有效?”12岁那年,他刚刚开始对集邮感兴趣,马上就想到为什么不可以开一个邮票拍卖会直接面对客户呢?这次尝试,他赚了2000美元。
戴尔创业之初,虽然有一个伟大的商业模式,但是周围的竞争对手IBM、康柏、苹果,个个都不是等闲之辈。他必须瞄准顾客的需要和对手的软肋不断地寻找新的机会,开展上门维修和切入服务器市场就是两个精彩的例子。
80年代中期,它的竞争对手都把PC的售后服务交给经销商,而且他们看准了服务这个环节是戴尔的死穴,因为它是通过电话直接销售的,连店面都没有,谈何维修。然而1986年,“将计就计”的戴尔在PC界中第一个推出了上门维修服务,并且保证在收到消息的下一个营业日(后来改成当天、四小时内、两小时内)到达。服务一跃成为戴尔的另一张王牌。 90年代,PC的竞争开始白热化。戴尔又发现它的竞争对手之所以能够在PC这类低利润产品上支撑的原因之一是它们靠服务器赚取的暴利来贴补。于是戴尔来了个“围魏救赵”,在1996年9月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而且同样以直销的模式推出一系列服务器。结果一方面服务器成为戴尔新的利润源泉,另一方面措手不及的对手们在PC和笔记本市场上的薄利变得更加难以和戴尔抗衡。
不过戴尔最令人瞩目的创新还是它对互联网的先知先觉和准确把握。戴尔好像一直在企
盼着这样一个冥冥中的契机到来,他说:“我常在想,将来会发生什么样的新变化,让我们这个行业彻底改头换面。”8年前,世界上绝大多数人还不知道Internet为何物的时候,戴尔推出.dell.网站,两年后他们又加入了电子商务功能。1997年,是戴尔,而不是炙手可热的雅虎、AOL或者亚马逊,成为世界第一个在线年销售额达到100万美元的公司。而今天,戴尔每天通过互联网完成的交易达到5000万美元。难怪连英特尔的葛罗夫都说:“戴尔公司看来是为网络时代应运而生的。”
不二过
天才的戴尔其实也有过挫折,他也像其他创业者一样常常要面临许多危险的诱惑。而且今天以最先进的库存管理而闻名的戴尔遇到的第一次挫折竟然连现在中关村电脑城的小老板都懂得提防。应该说是1989年,当时正是美国PC业的高速成长期,他们一次吃进了大量的256K的内存,可是几乎一夜之间,市面上的内存容量突然提高到1MB。结果只能是斩仓出货,血本无归。这家刚刚创立才5年的小公司陷入每股盈余只有1分钱的困境。但是也正是这一次教训使得戴尔真正意识到了存货管理的价值,从此以后它逐渐成为全世界库存周转最快速的PC生产商。后来戴尔被《Upside》杂志形容为“绝不二过的总裁”——碰到错误即刻修正,绝不重蹈覆辙。
《企业家》曾经做过一个读者调查,在回答“如果给你一个机会向一位顶级企业家请教,你会选择谁”时,选戴尔的人最多,36%,领先第二名比尔·盖茨8个百分点。也许和微软的技术光环相比,戴尔的模式创新、亲近顾客以及他那副邻家男孩般的笑脸背后蓬勃的梦想更让人心驰神往吧。
作文三:《高中作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1900字
高中作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
养老展会 ://.ageingindustry./111/
一、文章与学生精神世界的关系
在我们中国,文章的地位向来是十分崇高的。《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曹丕《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由此可见,文章写作寄寓了浓重的人文意蕴,更具有实现生命永恒的理想价值。作文,是学生精神世界的外在表现;学生的内在思想则是作文的源泉。两者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清代文学批评家叶燮说:“诗之基,其人之胸襟是也。”所以,我们的作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学生的精神之根系发达了,写出来的文章才有茂盛的风采。
二、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
目前,我们的作文教学并不乐观。一是缺乏系统的写作教材,没有形成体例,更没有依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生命需求而进行有序、科学的作文规划。二是学生写作的主体意识缺失,写出来的文章往往精神缺钙,思想苍白;情感贫乏,没有真实的生命体验,经常无病呻吟;思维定势,难觅个性;等等。
三、作文教学促进学生精神成长的有效方法
(一)关注学生心灵的感悟
当前很多高中生在写作时往往会运用大量的空话、套话,文章结构也沿用初中阶段所学的写作模式,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多关注他们内心的情感,让学生写出带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扬,激发他们的
创造力,注重其心灵的感悟,从而激励学生写出对生活和社会的真实感受。
比如说2014年上海语文试卷的作文题目是:穿越沙漠与自由。引题为: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方式,因此你是自由的;但你必须穿越沙漠,因此你又是不自由的。这个作文题目属于开放性话题,需要结合学生对生活的感悟来写。所以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一定要结合他们的内心感悟,从学生身边的小事开始来引导他们有感而发,激发出学生的真情实感。或者引导学生从宏观出发,探讨世界的限制性自由,若学生具备一定的阅历与思想,则可以让其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来探讨人性的自由。
(二)建立开放的教学体系
一方面,作文教学必须和阅读教学联系起来。要将作文教学当成是阅读教学的延伸和提高,为作文争取到独立的地位,让作文教学朝着系统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前进;同时还应该让学生意识到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之间的关系,要求学生广泛阅读,不断积累,在阅读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语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为他们的写作积累更多的语言素材,掌握更高超的写作技巧。
另一方面,作文教学应当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生活是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我们一定要让学生了解到写作的目的是为了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独到的见解以及内心独立的思考,或给人以知识,或启人以心智,或带给人美好的感受,或陶冶人的情操。所以高中阶段的作文教学应当彻底转变初中作文教学那种封闭式的模式,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和大自然,去拥抱生活,面对社会,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思考、去积累情感体验以及生活素材,从而让学生写出的文章都是有感而发而非无病呻吟。
(三)强调写作的现实价值
俄国著名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美便是生活。所以,只要我们留意生活,便能够找到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美。教
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作文与人生是密切相关的,是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的。获取信息离不开阅读和生活,同样,我们作为社会的一员,在生活中表达情感时同样离不开语言,而作文即是将我们内心的感受和希望说出的语言,并非是游离于生命之外的。所以,作文教学不单单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同时还应当强调作文的现实价值,要让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的热点,热爱有品位的文化艺术,审察自己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情操。因此教师在平常的命题作文训练中,应当避免出现虚拟化的命题倾向,否则学生在审题过程中便会存在思维混乱,导致写出的作文空话、假话连篇。另外,在教学时,还必须提醒学生不能为了作文而作文,作文与自己的精神世界是紧密相关的,一个人的文品可以看出他的人品,要培养学生高尚的文品,从而引领他们的精神成长。
四、结语
作文教学要努力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贴近现实生活,努力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重视写作灵性的启发和培植,这样才能够在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注重学生精神成长,唤醒他们心中真诚、善良的情操,才能够让语文教学的知识性和人文性结合起来,真正地服务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黄金君,教师,现居浙江台州。
养老展会 ://.ageingindustry./111/
作文四:《关于雷锋的作文:雷锋精神,伴我成长!》1200字
关于雷锋?的作?文:?雷锋?精神?,伴?我成?长~??
没了?小桥?流水?,哪?来的?诗情?画意?;没?了湛?蓝天?空,?哪来?的彩?云追??月;没了?雷锋?精神?,哪?来的?和谐?校园?~? 校园?如同?一个?五味?瓶,?包含?着?酸甜苦?辣咸?,每?一种?味道?都为?我的?人生?之路?铺上?了一?条黄?金地?毯。? ?看~蔚?蓝的?天空?和洁?白的?云朵?与天?上飞?翔的??白鸽?交谈着,?碧绿?的大?地和??旺盛的冬?青树?与地?上青??青的小草?讨论?着,?校园?中的?一切?都是?那么?快乐?、那??么和谐。? ?听~同?学们?高声?齐唱?着?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 那气?势澎?湃激?昂,??那歌声撼?人心?腑。? ?闻~一?朵朵?花儿?都排?列的??那么整齐?,它?们娇?艳欲?滴、?芳香?扑鼻?~每?进校?园,?总会?有一??股清香使??同学们的?脚步?不禁?停顿?,上?帝都?给了?花儿?营养?的雨?露,?让他?们? 茁壮?成?长 ?~? 三月,?雷锋?月。?同学?们都?想着?怎么?给予?别人?帮助?,怎?样构?建和??谐校园。?每一?位同?学都?不甘?示弱?,纷?纷讨?论着?自己?的想?法,?老师?欣慰??的眼神仿?佛充?满了?希望?。? 校园?公演?栏里?面贴?上了?许多?关于?雷锋??榜样的?文?章,还清?楚得?记得?那次?课间?看到?的一?篇文?章:? ?
201?X?年2?月22?日下?午,?一艘??从辽宁旅?顺发?往山?东龙?口的?客轮?在途??中发生故?障,??船体快速?地倾?斜? 情况?万分?危急?,船?上的?81?名乘?客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彻骨?的寒?冷和?死亡?的恐?惧紧?紧地?包围?着每?一个?人,?妇女??和儿童在?哭喊?着救?命。?危急?关头?,救?援船?及时?赶到?,并?放出?第一?只救??身艇。此?时此?刻,?谁先?下到?救生?艇,?谁就?脱离?了死?亡的?威胁?,多?在为??船上呆一?会儿?,就?意味?着多?一份?危险?。在?这生?死考?验面?前,?轮船?上的??人们并没?有发?生争?执。?所有?的船?员一?方面?镇定?的安?慰穿?上惊?慌是?错的??乘客,一?方面?积极?指挥?大家?有秩?序的?逃生?。乘?客中?的成?年男?子自?觉地??让妇女和?孩子?先走?,并?协助?他们?登艇?。? 大海?无情?人有?情,?在海?难的?考?
验面前?,大?家表?现出?的人?性之?美将?永远?地留?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是啊?~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如果?你是?一盏?明灯?,就?为迷?茫的?人带?来光?明。?? 同学们?,让?我们?用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为校?园谱?写和?谐的?乐章?,让?雷锋?精神?,伴??我们成长?~初?二?:王萌? ?
?
作文五:《关于雷锋的作文:雷锋精神伴我成长》1200字
关于雷锋?的作?文:?雷锋?精神?伴我?成长??
道德?是最??美丽的花?儿,?最圣?洁的?心灵?,它?让人?问心?无愧?,心?胸坦??荡。 ?题记?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 这首?六十?年代?初唱?响祖?国神?州大?地的?歌曲?,是?对雷?锋精??神的?真实写照?。这?首歌?曲耳?熟能?详,?一直?被人?们传?唱,?人们?唱着?这首??歌,奋战?在一?个火?红的?年代?。? 雷锋?,这?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他?虽然?来?到这个?世界?普普?通通?,离?开这?个世?界平?平静?静,?却在?人们?心中?烙下?了?一块儿?深深?的印?记,?雷锋?的名?字就?像一?颗明?亮的?星星??,高悬在?中华?民?族现代?史的?荧屏?上,?被亿?万人?民所??敬仰,所?熟知?。? 他说?过:? ?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他的?行动?,为?我们??民族的史?册?上又添?了几?分厚?重,?几分?美丽?。? 雷锋?的道?德,?在于?他默?默奉?献,?无心??索取,在?于他?俯首??甘为儒子?牛,?她就?像一?支蜡?烛,?照亮?了别?人,?牺牲??了自己。?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其实,?我们?身边?也处?处有?着活?雷?锋他们?为人?民奉?献着?,付?出着? ?医院?里的?医生?护士?是雷?锋的?化身?,他??们即使在?非典??时期也忠?于职?守,?尽管?家里?有着?生病?的孩?子也?要尽?医生??的责任;?学校?里的?老师?是雷?锋精?神的?化身?,他?们把??自己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盼望?着自?己的?学生?能够?成为?国家?的栋?梁;?马路?上的?清洁?工是??雷锋精神?的化?身,??他们不顾?风吹?雨打?,不?嫌脏?,不?怕累?,一?心把?马路??打扫干净?,减?少意?外的?发生?,也?使环?境得?到了?净化? ?雷锋精?神在?这里?得?到了彰?显。? ?雷锋精?神伟?大,??但并非高?不可?攀;?平凡?,但?并非?琐碎?;神??圣,但并?非不?食人?间烟?火。?当国?家利?益遭?到损?失时?,? 雷锋?们? 挺身?而?出;当?人民?群众?遇到?困难?时,? ?雷锋们? ?倾力相?助;?当个?人利?益与?人民??
利益不统?一时?,? 雷锋?们? 毫不?犹豫?地牺?牲自?己的?一切? ?雷锋?是完?善人??格净化心?灵的?楷模?,我?们新?一代?人就?应该?做到?助人?为乐?,也?许你?只是??一滴水,??但你也能?滋润?一片?土地?;也?许你?只是?一粒?粮食?,你?也能?哺育??有用的生?命~?让我??们学习雷?锋,?让雷?锋精?神伴?我们?成长?~初?二?:徐靖?楠?
?
?
作文六:《关于雷锋的作文:雷锋精神,伴我成长!》900字
关于雷锋的作文:雷锋精神,伴我成长~? 关于雷锋的作文:雷锋精?神,伴我成长~?
?
没了小桥流水,哪来的诗情画意;?没了湛蓝天空,哪来的?彩云追?月;没了雷锋精神,哪来的和谐校园~? ?校园如同一个五味瓶,包含?着酸甜苦辣咸,每一种味道都为我的人?生之路铺上了一条黄金?地毯。? 看~蔚蓝的天空和洁白的云朵与天上?飞翔的白鸽交谈着,碧?绿的大地?和旺盛的冬青树与地上青青的小草讨?论着,校园中的一切都?是那么快?乐、那么和谐。? 听~同学们高声齐唱着?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 那气势澎湃激昂,那歌声?撼人心腑。? 闻~一朵朵花儿都排列?的那么整齐,它们娇艳欲滴、芳?香扑鼻~每进校园,总?会有一股清香?使同学们的脚步不禁停顿,上帝?都给了花儿营养的雨露?,让他们? 茁壮成长 ~? 三月,雷锋月。同学们都想着怎么给予别?人帮助,怎样构?建和谐校园。每一位同学都不?甘示弱,纷纷讨论着自?己的想法,老师?欣慰的眼神仿佛充满了希望。? ?校园公演栏里面贴上了许多关于雷锋?榜样的文章,还清楚得记得那?次课间看到的一篇文章??:
201X年2?月22日下午,一艘从辽宁旅顺发往山东龙?口的客轮在途?中发生故障,船体快速地倾斜? 情况万分危急,船上的?81?名乘客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彻骨的寒冷和?死亡的恐惧紧紧地包围?着每一个人,妇?女和儿童在哭喊着救命。危急?关头,救援船及时赶到?,并放出第一只?救身艇。此时此刻,谁先下到?救生艇,谁就脱离了死?亡的威胁,多在?为船上呆一会儿,就意味着多?一份危险。在这生死考?验面前,轮船上?的人们并没有发生争执。所有?的船员一方面镇定的安?慰穿上惊慌是错?的乘客,一方面积极指挥大家?有秩序的逃生。乘客中?的成年男子自觉?地让妇女和孩子先走,并协助?他们登艇。? 大海无情人有情,在海难?的考验面前,大家表现出的人?性之美将永远地留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是啊~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如果你是一盏?明灯,就为迷茫的人带来光?明。? 同学们,让我们用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为校园谱写和?谐的乐章,让雷锋精神?,伴我们成长~初?二:王萌?
?
作文七:《关于雷锋的作文:雷锋精神伴我成长》900字
关于雷锋的作文:雷锋精神伴我成长? 关于雷锋的作文:雷锋精神伴?我成长?
?道德是最美丽的花儿,最圣洁的心灵,它让?人问心无愧,心胸坦?
荡。? 题记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 这首六十年代初唱响祖国神州?大地的歌曲,是对雷锋??精神的真实写照。这首歌曲耳熟能详,一直被?人们传唱,人们唱着这??首歌,奋战在一个火红的年代。? 雷锋,这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他虽?然?来到这个世界普普通通,离开这个世界平平?静静,却在人们心中烙??下了一块儿深深的印记,雷锋的名字就像一颗?明亮的星星,高悬在中?华?民族现代史的荧屏上,被亿万人民所敬仰,?所熟知。? 他说过: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他的行动,为我们民族的?史册上?又添了几分厚重,几分美丽。? 雷锋的道德,在于他默默奉献?,无心?索取,在于他俯首甘为儒子牛,她就像?一支蜡烛,照亮了别人?,牺牲?了自己。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其实,我们身边也处处?有着活?雷锋他们为人民?奉献着,付出着 医院里的医生护士是雷锋?的化身,?他们即使在非典时期也忠于职守,尽?管家里有着生病的孩子?也要尽医?生的责任;学校里的老师是雷锋精神?的化身,他们把自己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盼望着自己的学生能够成?为国家的栋梁;马路上?的清洁工?是雷锋精神的?化身,他们不顾风吹雨打,不嫌脏,不怕累,?一心把马?路打扫干净,减少意外的发生,也使?环境得到了净化? 雷锋精神在这?里得到了彰显。? 雷锋精神伟大,但并非高不可攀;平凡,?但并非琐?碎;神圣,但并非不食人间烟火。当?国家利益遭到损失时,? ?雷锋们 挺身而出;当人民群众遇到困难时?,? 雷锋们 倾力相助;当个人利益与?
人民利益不统一时,? 雷锋们 ?毫不犹豫地牺牲自己的一切? 雷锋是完善人格净化心灵的楷模,??我们新一代人就应该做到助人为乐,也许你?
只是一滴水,但你也能滋?润一片土地;也许你只?是一粒粮食,你也能?
哺育有用的生命~让我们?学习雷锋,让雷锋精神?伴我们成长~初二?:徐靖楠?
?
作文八:《教育即精神的成长》1500字
教育即精神的成长
陶华坤
“教育首先是精神成长,其次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一个人精神丰满,就是求真、向善,做真人、说真话。聚焦于学生的精神世界,理应有灵魂安顿的设计与精神居所的创生,理应源于生活、基于信仰。
一、为增长学生的智慧而教
1. 何谓“教育”?
“教”,关注学生知识的积累;“育”, 则是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教育之“道”,即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如果规律是求真的结果,价值是向善的追求,那么教育就是求真、向善的事业。教给学生知识固然重要,但传授给学生知识获得的方法和技巧更重要,能使学生的智慧自由生长。
智慧是个体能把知识应用于实践,其本质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教学首先要扎实地打好“是什么”的陈述性知识基础,还要重视“为什么”的知识,即教师在备课时要尽量把教材中的句号转化为问号。知识可以传授和记忆,可以教给和转让,而智慧则不能。
2. 智慧严格意义上说不是教会的,而是个体内在生长的。
智慧≠知识。智慧需要知识,知识可以生成智慧,但并非所有的知识都能自然生成智慧。即使是很博学的人,也不一定是很智慧的人。
智慧≠智力。智慧包含智力、技能、能力等因素,但智力、能力却不是智慧的全部。智慧是关涉智力、能力、精神等整体生命的一种存在。智慧必须是个体凭借着已有的知识、经验、常识等去亲历、去感受、去体验、去发现、去顿悟、去生成的。
二、学生精神成长的过程缓慢
1.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真正的人
人的成长重要的是精神成长,人的精神成长,实质上是在环境影响下的成长。教育是在学生人生成长的过程中,在丰盈的精神支持下教给学生进行正确的选择。学生精神成长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精神成长的过程缓慢。成长是生命的复杂历程,它是体验、经验,是改造、发展。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真正的人,这也是办学的使命所在,我们必须不断追求管理的新境界,在不断前行中超越自我。
2. 教育是规范与引导
知识教育,塑造“知识人”的教育,实行的必然是规范教育。从知识走向智慧的课堂教学,是对教师和学生规范性生存的—种超越,即从规范性存在走向创造性生存,用智慧和创造来充实、支撑、引领师生们的生存。学校从管中起步是必要的,但在形成基本规范之后,一定要及时转型,内在驱动,文化引领,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被教走向自教,从人管走向自管。使学生的一切言行都是出自内心的招引,使学生的学习动力源于无穷的精神力量。
三、学生的学习过程需要重构
1. 校本课程的规划是学校教育哲学的反映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主观的, 每个学习者都是在自己经验的基础上来建构现实, 学习者之间经验、信念等不同, 对外部世界的理解可能就各异。课程是学校对学生实施教育的载体,校本课程的规划是学校教育哲学的反映,而丰富的校本课程则是学校特色的具体体现。“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利用原有的知识经验与从环境中接受的感觉信息相互作用,主动建构信息意义的生成过程,其本质不是
被动的学习和纪录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它对信息的理解,从而作出推论。”
2. 教师要以教育哲学作为精神成长的思考工具
重视“知识传递”与“知识内化”的过程研究,“知识传递”的过程解决的“是什么”的问题,“知识内化”的过程解决的是“为什么”的问题。对学习而言,停留于“是什么”远远不够,因为知识是材料、是工具、是可以量化的“知道”,只有让知识进入人的认知本体,渗透到人的生活与行为当中,才能转化为素养。“为什么”问题是知识发生、知识发展、知识应用、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等。
学生的有效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地建构和重构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只靠学生主动地、自发地进行,而是受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需要教师和家长为学生提供适合于每个儿童发展的“脚手架”。 支持学生不断地建构自己,将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级的水平——教育即精神的成长。
作文九:《我的精神成长之旅》20000字
曹勇军 江苏省 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 江苏省首批教授级 高级教 师, 江苏省 中语会 副秘 书长 , 扬州大 学兼职硕 士 生导
师。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 中学语 文教 研组组长 , 曾荣获江苏 省优秀教育工作者 、 南京市劳动模 范等荣誉称 号。曾参 与苏 教版初 中语 文教 科书 的编 写。苏教版高 中语 文教科 书编写
组核心成员, 全程 参与 了苏教版高 中语文 必修、 选修 教科 书 的编写。 曾应邀在浙江、 山东、 山西、 苏等地 开设讲座观摩 江
课 10 0 余次 。近年来致 力于课 程、 选修 教学 、 文教 育教 学 语
智 慧、 师专 业化发展 等研究 , 教 取得 了一批科研成 果 。在 语
《 中学语文教 学》 文教学通讯 》语文 学习》 《 《 等刊物发表《 追求作文教 学的智 慧》 略说新课 改 《 背景下的“ 语文味”《 才学识德说语文教 师的专业发展》 营造 学生的写作生活》 》从 《 等论文近
百篇 , 多篇被人大复 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 叩开高 中语文选修教 学之 门—— 高 中语文选
修课教 学实践研 究》 等论著 1 0余部。
我 的精 神 成长 之旅
曹 勇 军
我 曾无数次 地追 问 自己: 我是 谁?我 从 哪里 来?我 要 到 哪 里去 ?为什 么成 为 现 在 的我?想 以此 在 纷 繁 的生 活 变 化 中确认 自
读种子 。
由王朔 的小说 改编 的 电影 《 阳光灿 烂 的
日子》 曾引起我深深 的共鸣 , 因为我 就是从那 每天一大早 就响起起 床号的部 队大院 中走 出 来的。部 队大院是 个奇 妙 的地方 , 两 点对 有 我影响很大 : 一是它 五湖 四海 的包 容性 , 二是 当时部 队子女的优越 感和对市 民习气 的天然
己的文化 身 份 , 图 理 清 自己 的精 神 成 长 试
轨迹 。
一
个人的精 神成长 , 取决 于 他最初 的阅
拒斥 。随父母 部 队的调 动 , 时候呆 过很 多 小
21 年第 3 01 期
教育研究与评论 ? 中学教育教学
地方 , 南京 、 海 、 徽 , 活和学 习充满 了变 上 安 生
图书馆里有不少鲁迅 的集 子 , 长一个样 , 都 旧
化 , 因此从小埋下 了渴 望变化 、 安于庸 常 也 不
旧的 , 黄褐色 , 面上 印有 鲁迅 的侧 面雕像 , 封 我一 本一 本借来看 ; 还有不 少高尔 基 的书, 被
我扫荡一空 ; 另外有一 套 中华 书局标 点本《 史
记 》也被我 囫囵吞枣地 翻过 。 , 我读 书 的那 所 中学 是个 百 年老 校 , 落 坐
生活的精 神种 子 。
父亲是军 人 , 而家庭 的军旅 气 氛 似乎 然 对我没有什 么影 响, 书对 我却 有天 然 的 吸 而
引
力 。我从 小就 喜欢 读 书 , 希望 长大 了做一
个读书人 。记得 那 时 , 在 皖南 一个 县城 的 我 “ 戴帽子” 校 ( 学 小学 办初 一 ) 书 , 亲觉 得 读 父 这样下去对我 的成长 不利 , 托关 系 给我 转 就 学 。我 放弃 了离 家较 近 的那所 中学 , 而选 择
了较远 的一所 , 引我 的 就是 学校 有 一个 很 吸
在护 城河边上 , 有座 木 桥连 接南 北 , 了桥 , 过 有个 漂 亮 的亭 子 , “ 曦 亭 ” 古 色 古 香 。 叫 迎 , 坐在 亭 中, 处 青 山 隐 隐 , 处 波 光 粼 粼 。 远 近 虽说是 “ ** ” 时期 , 文 扫 地 , 毕 竟 老 学 斯 但
校有底 气 , 师 文 采 风 流 , 今 难 忘 。最 佩 教 至
服 教 地 理 的 岳 老 师 在 乱 哄 哄 的 课 堂 上 画 非
大 的图 书馆 , 面有 一套 2 纪 3 里 0世 0年 代商 务版“ 有文库 ” 这信 息是 一个 我 崇拜 的学 万 (
洲 地图 , 一笔 画成 , 改都 不 用改 , 我们 啧 啧 让 称 奇 ; 喜 欢 教 数 学 的林 老 师 永 远 自 白净 最
净, 玉树临风 , 不仅 书教 得好 , 拉一 手好 京 还
长偷偷 告 诉 我 的 , 曾经 潜 入 其 中 偷 过 几 他
本) 。那时部 队流行“ 当小兵 ” 未成年人 内招 ( 当兵) 一天 , , 父亲半夜把 我拉起 来 , 问我愿不
愿 当兵 , 弄到 一个 名额 , 他 明天 一早 就走 人 , 我一边哭一边摇头 , 因为我想读书 。
胡 , 过教 师 宿 舍 常 能 听 到他 的琴 声 ; 难 走 最 忘教英语 的牛老 师举 手 投足 那股 洋气 , 说 据 年青 时 当过 美 国兵 的 翻译 , 平 很 高 , 学 水 可
那是个无 书可读可又值 得大 书特书 的时
生不好好 听 课 , 我也 不 懂 事 , 下 面 偷 偷看 在
《 史记 》 。一 次 , 背后 忽 然 伸 来 一 只 手 , 书 把 拿走 , 正惶 急不知所措 , 是他先 开 口: 这 我 倒 “ 书你 能看 得 懂 ? 我 点 点 头 。他 脸 上 有 了 笑 ”
意, 拍拍 我 的头 , 书又 放进 我 的 书桌 …… 把
代 。我 曾向女儿 “ 痛说 革 命 家史 ” 讲 述 我 的 ,
“ 地下 阅读” 的奇特 经验 。我 曾用好 几个 晚上
帮 同学修好半导体 收音机 的代价 , 来《 借 钢铁
是怎样炼成 的 》 躲在 被 窝里 偷偷 看 , , 被父 亲 当“ 黄书” 没收 , 害得我好 几天 不敢去 学校 ; 我
当然 , 得 益 最 多 且最 感 激 的 , 是 陶蔚 南 我 还
先生 。 陶先 生 教我 的 时候 不过 4 0多岁 。印象 最深的是他冬天 的样子 : 戴顶 呢帽 , 围条 深色
曾借过一本《 西厢记 》不 仅一 晚上翻完 了 , , 还
抄了大半本 子 , 如痴如
醉 , 乐此 不疲 。那些 外 国小说更是 我 的最 爱 , 尤其 是小 说 中对 人 生
和人性粗砺 一 面 的描 写 和议论 , 人读 来 痴 让
的 围巾 , 手总是 抄 拢 , 两 离你 两 三步 , 不让 人 靠近 。他乡音 重 , 普通话 不好 , 常引得那 帮调 皮 的学 生 大笑 ; 教 学极认 真 , 但 一堂课 下 来 , 黑板上 写 满 了板 书 , 服 上 也 满 是 粉 笔 灰。 衣 当时班 上 兴起 一 股 旧体 诗 词 写 作 唱 和 的 风 气 , 陶先生 自己也 写 得一 手 漂亮 的 旧体诗 而 词 。我 的写作 才华 很 快被 他发 现 。他 将 《 唐 诗三百首 》古文观止 》 《 借给我 看 , 还不 时分析 点拨 、 循循善诱 。在他 的引导 下 , 我读 了很多
迷 。可这类 书 经众 手传 阅, 到我 手 上 时 已破
破烂 烂 、 头 没尾 , 没 开头 往往 已是 十几 页 , 结
尾戛然而止 ,神龙不 见首尾 ” “ 。更要命 的是 , 小说一到身 体描 写 的那 一两 页 , 忽然 被人 撕 去, 让人好 不沮丧 。以后 很长 时间 , 我一 直在
重新 发现 经典 。哦 , 来 那本 是 《 氓 》 呀 , 原 牛 ;
原来那本 是《 红与 黑 》 哎 , 来 那本 是《 四 ; 原 第 十一 》 ……当然 , 也有 “ 上阅读” 地 。父亲单 位
教育研究与评论 ? 中学教育教学
21 年第 3 01 期
古典 文学作 品, 《 诗 三百 首 》 古 文观 把 唐 和《 止》 差不多背 了下来 。后来我下放 和工作 , 我 们仍保持通 信 , 交往 不 断。2 0 0 8年我 回母校 参加百年校庆 , 专门去看 陶先 生 , 他还像 当年
一
我的知 青时代 是头 枕着 这本 书 , 醉 在 沉 文学青年的酣梦之 中度 过的 。后来我参加 苏 教版高中语 文 教科 书的 编写 , 把我 和那 时 便 的朋友都喜欢 的《 给凯 恩 》 选人读 本 “ 爱情 的
样, 拉我坐下 , 拿一张纸在腿上 写他创作 的
绝唱” 题 中 , 让 更 多 的年 青 人认 识 普 希 专 想 金, 热爱 普希 金 , 为 了纪 念 那青 春 燃 烧 的 也
岁月 。
诗章。我 曾写过 一篇 文章 《 生 与唐诗 》怀 先 ,
念我跟随陶先 生学 习古典 诗歌 的那 段经 历。
文章结尾我这样写道 :从先 生那 里学到 的究 “
当年陶先生不止一次 开玩笑对我说 :别 “ 看这支钢笔没 有一 两重 , 可一般 人 就是拿 不 动 !对此我深有感 触 。知青点时常 出大批判 ”
竟什么最重 要?我想 , 也许 就是 打 了一个 比
较结实 的底子 。我追 随先 生 的学 习和 交 往
中, 先生无 意之 中为我 展示 了古 典诗 学最 原 生态的面貌 , 给我 阅读古 典诗
歌 的基本 门 教 径和路数 , 了我一本青 春的经典 , 给了我 给 更
一
专栏 , 大队书记知道我 喜欢写写 画画 , 就把这 差事交给我 。我一个 人负责撰稿 、 抄写 、 画刊
头, 半天搞定 。后来我也学 “ 了 , 以买笔 坏” 常 墨为理 由, 在知青们 嫉妒而 又羡慕 的 目光 中 , 懒懒 地起 床 , 一个 人跑 到镇上 , 吃碗馄 饨 , 洗 个澡, 顺路 看看 同学朋友 , 吃过 午饭 才 回来 。
种源头式 的历久 弥新 的人生 锻造 , 铸造 了
我 的青春 、 性格 和情怀 ……” 如今先生 已经作
古, 我永远怀念他 !
我是怀 着 单 纯而 狂 热 的 心态 下 放 插 队 的 , 望在那里成 就 自己 的文学 梦想 。在 那 希 苦 涩而沉 重 的环 境 中, 每天 劳 作 之后 , 都 我 点亮 煤 油灯 , 灯 下 写 日记 、 作 诗歌 。我 在 创 的行囊 中有好几本 诗集 , 中一本 是时代 出 其 版社 出版 、 戈宝权 翻译 的《 希金 文集 》 普 。这
冬天修水 库 , 寒地冻 , 天 我做通 讯员 , 在 工 躲 棚里写 新 闻, 不 及 就 凑几 首 诗 , 下 都 说 来 上
好 。后来听人说 , 社文 书挺欣赏我 , 公 推荐 我 到公社 中学教书 , 结果 被别人顶替 。我听了 , 仍然很 开心 , 觉得 自己的才 能得 到认 可。有 时不免感 叹, 读写技能就是 一种生存技 能 , 几 乎天然地锁定 了一个人的人生走 向。
是我最初的文学 启蒙 书 。我 喜欢 普希金 , 喜
欢诗人卷 头 发 、 高鼻 子 、 散发 着 异 域情 调 的 自画像 。知青 串门聚会 , 时常 背诵普 希金 我 的诗 , 别 的知 青 互 相 比赛 , 中较 劲 。那 和 暗 时最喜欢 的“ 诗 ” 墓 志铭 》 再 见 吧 , 普 有《 《 真 诚的槲叶林 》我剩下我孤独的一个人 》 给凯 《 《 恩》致 大海 》 假 如生活 欺骗 了你 》 。隔 壁 《 《 等
一
个人的精 神成 长 , 取决 于 他 困境 中 的
反思 。
17 年 1 , 98 0月 怀揣 着 高考 录取通 知 书, 怀揣着一个年 轻人 对未 来人 生 的憧憬 , 以及
大队有 个 上 海知 青 , 是个 “ 迷” 我 去 拜 也 普 ,
访, 一见 如故 , 希 金 成 了我 们 的 “ 头 暗 普 接 号” 。晚上 , 大雪纷飞 , 北风 呼啸 , 我们 喝了一 块一毛八 的山芋干酒 , 蜷缩 在薄被 中, 谈兴 不 减 。那 次我 才知 道 , 宝权并 非 “ 戈 普诗 ” 的唯
一
因所录取 的学校 不理想 而 带来 的沮 丧失落 ,
我来到安徽 师范 大学 马鞍 山师 范专科 学校 。 同学来 自省 内各 地 , 天南 海北 , 年龄 大 的大 、 小的小 , 但个个才华 横溢
, 我一 下子淹没在他 们当中, 原先失望委屈 的情绪 被繁忙 、 兴奋 和
活力一 扫 而 空 ……那 是 一个 激 情 燃 烧 的 岁
译者 , 还有一个 叫查 良铮 的人 , 翻译“ 普诗 ”
同样精彩……
月, 也是一个思想解放 的年代 。天翻地 覆 , 摧
21 年第 3 01 期
教育研 究与 评论 ? 学教 育教 学 中
枯拉朽 , 阳每天 都是新 的 。各种政 治的 、 太 思
性, 获得 诗意 的 栖居 。记 得 当年 在师 专 时 曾
想 的、 主流 的 、 道 的资讯 纷 至沓来 , 聚在 小 汇
略显荒凉 的校 园和 拥挤 的宿 舍 里 , 为 大家 成 追逐 的热点 , 同学与 同学唇枪舌 剑 , 同学 与老 师思想交锋 , 尤其是班上 那批老 三届 同学 , 更
写过一首诗 , 目叫《 题 彼岸 的树 》“ : 我发现/ 彼
岸有一 棵树/ 直 的树 身/ 满 的树 冠/ 可 高 半 不
遏止的葱绿/ 摇曳着令人 心醉 的温暖 ……” 后 来在我的教学 中, 我多次带 领学生 去写 “ , 树”
成为带头 大哥 。争 辩 的 内容 已无 法记 忆 , 但 那激动 的手 势 、 昂的语气 , 激 闭上 眼 睛 , 仿佛 就在 眼前 ……我青 春 的激情 又 被点燃 , 结交 诗 友 , 立诗社 ( 六一 诗社 ” 。那 年 班 级 成 叫“ )
去采石矶 春游 , 朗诵 了 自己的新作 《 白 , 我 太
教会 他们用 诗人的眼光 , 打量一棵棵 树 , 学会 像树 一样 去感 受 , 想 象 , 思考 。“ 岸 的 去 去 彼 树 ” 了我 的教育母 题和哲 学 隐喻 , 成 幻化成我
与学 生 、 与生 活的故 事。 师专毕业 后 , 我一 直在 反 思 短暂 的大 学
我轻 轻地 把 你 扶 起 …… 》禁 不 住 大 家 的夸 , 奖, 开始 以诗人 自居 , 三人 一聚 , 杯酒 下 二 几 肚 , 是轻 狂得 不行 , 眼望 去 , 更 放 人生 如 同美 丽 的梦 , 年意 气 , 登泰 山却 已小 了天 下 。 少 不 当时 , 校 四周一 大 片苗 圃 , 木葱郁 , 学 花 曲径 通幽 , 自然 开放 的环 境更 给我无 穷 的触 发 这 和滋养 , 春秋佳 日, 风雨 夕晨 , 吟其问 , 象 啸 想 中大有竹林七 贤遗世 独立 的风采 。 去年参 加师 专毕 业 三 十周 年 同学 聚会 , 见 到我 的同学几 乎 众 口一 词 , 我没 有 什么 说 变化 , 又惊异 我 的 巨大变 化 , 但 那就 是 : 怎 你 么不写诗而 去搞 语文 教 学 , 而且风 生 水起 颇 有声势?用现 在 时髦 的话 来 说 , 如何 实 现 是 华丽转 身的?其实 , 我还 在写诗 , 只是不 屑于 分行 押韵 的文 字 , 而是 把 生命 投入 日复一 日 的 日常教学工作 , 十年如一 日, 三
用语 文课堂 表达我对 教 育 的理解 、 仰 和爱 。我 在 写 自 信 己人生 的教育诗篇 。诗 歌给 了我一种 理想 的 情怀 。这是从事教育 的人 不 可缺少 的精 神底
生活 。我不 无悲 哀地 发 现 , 人 是一 种年 龄 诗 特征 , 而不是职业 。翻过残酷 的青春 的书页 , 我不免有一 种恐 惧 : 哪里 才是 我 实现 人生 价 值的乐土?什么才是我人 生 的坚 实支 点? 我
一
直在寻找 。我沉 下心来 , 埋头教 学 , 更苦 读
经典 , 览 群 书 , 累力 量 。常 常是 长夜 孤 博 积
灯, 满地 烟头 , 时乐 以忘忧 , 知东方 之 既 有 不
白。我把一 届届 学 生送 进 大学 , 也把 自己送 进 了县城 中学 , 又把 自己送 进 了安徽 省教 育
学 院。
在教院本 科进 修 的两 年 , 紧张 忙碌 而 是 又充实 的。仗着底 子 不错 , 申请 免修 外 加 我 逃课 , 到安徽 大学 去蹭 课 、 蹭讲 座 , 自己绑 把 在考研的战 车上 , 生活交 给 疯狂 的买 书 和 把 读 书 。那 时有 两套 书 非常 流行 , 套是 李 泽 一 厚 主编 的《 美学译丛 》 另一套是 《 向未来丛 , 走 书》 。两套书我杂 览旁搜 , 了不 少 。李泽厚 读
的《 的历 程 》 宗 白华 的《 学 散步 》 美 、 美 以及黑
格尔 的《 美学 》康德 的《 、 判断力 批判 》 以及存 , 在主义 、 海德 格尔 等 一知 半解 的时髦 理论 更 是被我 当做“ 花宝 典 ” 拼命 苦读 。那 时人 葵 ,
蕴 。真正 的教 育家都 是 诗人 。其 实 , 我一 直
在写诗 : 我把 一节一 节 的课 当做诗 , 把一届 一
届毕业 的学生 当做 诗 , 把一 篇 一篇 论 文 当做 诗 , 一 次一 次讲 学 当做诗 ……精 神 需要 流 把
浪, 这种大地上 的陌生 人 的视 角 , 使人 永远处
人高谈“ 文化” “ ,新方法论 ” 发着 高烧 , 观涛 金
们 的《 在历史的表象背后 》 林兴宅 们 的《 Q 、 阿
的性格 系统 》 等更 成 为枕 边 秘籍 , 夕揣 摩 。 朝 我 打算用 西方新 学在明清 文学研 究领域 开辟
疆土, 自成一 家。现在 回头看 , 类书确是 开 这
于“ 在路上” 寻觅状 态 , 找 自己的精 神家 的 寻
园, 让岁月雕 塑我 时有 更 多 可能 的 曲线 和弹
教育研 究 与评 论 ? 学 教育 教学 中
21 年第 3期 01
阔了我 的学 术视野 , 养 了我对西 学新 潮 的 培 亲近敏感 的心态 , 让现代 学术 理论始 终 如幽
灵般徘徊在我的研究之 中。
一
个人 的精 神 成长 , 决 于他对 理 想 的 取
我 当时与 丁放 老师 ( 现任 安徽 师范 大学
不懈追求 。
文
学 院院长 ) 系很 铁 , 关 常在 一起 喝酒 胡侃 。
经他介绍 , 我结识了安徽省文史 大家 、 桐城派 传人吴孟复先生 。吴先生早年毕业 于无锡 国
专, 与桐城派诸大师及 当代名 家交游 , 学有师
为了使 自己有更 大的发展空 间,9 4 , 19 年
我应聘调入江苏省南京市第 十三 中学 。第一
次骑车沿鸡 鸣寺 过 台城到 十三 中 的时候 , 一
路上绿树 婆娑 , 古色斑斓 , 浓郁 的诗意一下 子
就吸引了我 , 觉得这里是读 书教书 的好 地方 ,
承, 功力深 厚 , 于汉宋 两派各 取所 长 , 有通人
气 象 , 目录学 、 诂学 、 宋八 大家及 桐城 在 训 唐 派古文研究诸方面硕果 累累。吴 先生待人谦
和, 极讲礼数 , 送客必送 到门外 。在丁放老师 的鼓励下 , 我依次 读 了吴 先 生 的《 训诂 通论 》
《 古书读 校法 》 唐宋 古文八 家概 述 》桐 城文 《 《
仿佛找到 了寻觅多年却一直没 有找到的好归
宿, 开始 了新 的生命历 程。 感谢南 京 , 纳 了我 , 了 我 展 示 的舞 接 给
台。这里独特 的人文环境 , 深厚 的教育 传统 ,
浓厚的科研气氛 , 荟萃 的名 师大家 , 为我 的成
长发展提供 了优越 的条件 , 使我 原先 长期 的
派述论》 等书 , 由此 上溯 , 皖学诸 大家有 并 对
所涉猎。记得我 当年报考苏州 大学钱仲联先 生“ 明清诗 文” 业研 究生 , 专 吴先 生还 写 了一 封热情 的推荐信 , 以此为 贽去 苏州 钱府拜 我
见了钱先 生 , 印象 最深 的是 钱先 生那 一 口让
人听得吃力的常熟话 。
积累准备 , 终于如火 山一般 喷发 出来 , 生命 在
钟爱的事 业 中熊熊燃 烧 , 来 了人生 事业 的 迎 高峰 。2 0 0 2年 , 4 我 5岁 , 评 为江苏 省特 级 被 教师 , 成为南京历 史上 “ 最年 轻” 的高 中语 文 特级教师。20 0 4年 , 又被评 为南京 市首批 教 授级高级教师 。记得当年《 扬子 晚报 》 采访 我 们, 登了整整一版 , 我提 到南 京这座城市 对我 职业 生命 的 意 义 , 表 达 了进 一 步 发 展 的 也
渴望 。
第一次考研 因为英 语差 未取 , 二次考 第 研又栽在政治上 , 当我第 三次卷土重来 时 , 学 校死活不让 考 了。精神上 的迷 茫苦 闷 , 上 加 学业上的长期拼搏 , 超负荷 透支 , 终于大病一 场 。躺在病床上 , 十分伤感 , 了很 多。想 我 想 到这些年来 自己欠 爱人女 儿 的太多 , 想到 生 病后同事学生关 切 的问候 , 到 自己未来 的 想 人生之路……人在病 中往往容 易抛弃外在世 俗的念头 , 回生命
的本 真 , 裸裸地审 视 自 返 赤
为了进一步提 升 自己, 希 望多 少 弥补 也
未考取研究生的遗憾 ,9 6 , 1 9 年 我参 加了南京
大学 中文系开办 的“ 当代文学研究 ” 究生 现 研 进修班 。前后 两年 多时 间 , 每逢 节假 日就背 起书包走进汉 I路 2 Z l 2号 , 在绿树 环绕的钟楼 畔, 聆听南 大 中文 系名师 们 的课 。当时 授课 的有丁帆 、 宪章 、 赵 徐有 富 、 正 润 、 小方 、 杨 高 许结 、 周宪 、 莫砺锋诸 师 , 个个才华 横溢 , 的 讲
都是 自己研 究 的成 果 和心得 , 堂上有 文有 课
己。感谢 生活 , 那一场大病 , 在我 的精神 成长
中是一个关键 的转折 。它使我 想清楚 了许 多
问题 , 解开 了心 中多年 的结 , 正找到 了 自己 真
的位置 , 沉下心来在语文教 学上钻研探 索 , 有 了自己的身份定位 。
窗外 的冬 阳和煦 而又亲 切 , 心 里又 充 我
史有哲 , 理有 据有 趣 。记得 丁 帆老师 第 一 有 节课讲 的是 “ 中国现代 文学史 上 的三次 ‘ ’ 性 高潮” 让人 目瞪 口呆 , , 心花怒 放 ; 高小方 老师
满了对未来 的憧憬 。
21年第 3 01 期
教育研究与评论 ? 中学教育教学
在汉语语 法史课 上 , 然让 每 位 同学 写下 自 居 己喜欢 的格言 ; 还有莫 砺锋 老师 , 上讲 他下 课 放农村时如何背唐 诗 , 让人 共鸣 ; 兴无 老师 徐 充满才子气 , 他对 王 国维 “ 境 界说 ” 三 的全 新 阐释 , 至今 难忘 …… 很难 说学 到 多少具 体 的 知识 , 更多的是一种精 神气 质的浸润 , 是一种
为人为学 的欢喜 境 界 的濡染 , 让 我冥 冥之 这
自己的实践示 范 , 亲历 了课 程 改 革 的完 整过
程, 得风气之先 , 自己有 了更广 大的教 育关 让
怀 。其 问艰辛 甘苦 , 言难尽 。编写初期 , 一 三 天两天开会研讨 , 上讨论 热烈 , 时意见 针 会 有
锋相对 , 不相 让 , 各 争论 不休 , 会议 室 烟雾腾 腾……常常讨论直 到深夜 , 议结束 , 会 走在 回
家 的大街 上 , 市 空空 荡荡 , 已进入 梦 乡。 城 早
中似乎与“ 中大” 老 为代 表 的东 南学术 接上地 气, 血脉 贯通 。 我要特别提一提顾 黄初 老师 。还 在安徽
工作 时 , 就开 始 关 注教 学理 论研 究 的 动态 我
教材编写工 作 常常 就是 这 样 : 明明 昨 晚讨论
好的, 一夜无 眠 , 第二 天开会 又推 翻 了。我们
也开始习惯教 材 编 写 的工作 程 序 : 选文 要一 遍一遍地读 , 设想要 一条 一条地 过 , 设计 要一 个字一个字 地推敲… …试
编 出来 的样稿 一次 次被 痛 苦地 否定 , 积纸 盈 尺 ……经过 漫长 摸
索调整 , 才找 到感觉 , 到前 进 的方 向和突破 找
和进展 。那 时 布鲁 姆 “ 握 学 习” 兴 , 掌 方 奥苏 伯尔“ 意 义学 习 ” 艾 。于 漪 、 梦 龙 是我 有 未 钱 们 的超级偶像 , 也知 道 江苏有个顾 黄初 先生 。 研究生班要 开 设教 育 教学 理 论课 程 , 大没 南
有教师 , 在我提议下 , 南大外聘 顾先 生为 我们
口。几年 时间 和教 材组 专 家 名师 朝 夕相 处 , 我们不仅成 了兄弟 , 更从 他们 身 上学 到 了 我 许多 , 眼界 得 到提 升 , 向变 得远 大 , 自己 志 让
开课 , 我便 与 顾先 生 有 了一 段 师生缘 分 。第
一
次去扬州拜 见 顾 先生 , 留心 顾 先生 的书 我
的人 生 和 事 业 迈 上 了新 的 高 度 , 越 走 越 路
宽广 。
房藏书 , 发现一个秘密 , 就是其 中没有 几本 教
学论方 面 的藏 书 !后 来 听 他 的课 , 特 别强 他 调语文 教育的生活化 , 绝少宏 论大词 , 的只 有
马克 思 ?韦 伯在 那 篇 《 以学 术 为 职业 》 的著名演讲 中 , 引用 了《 经 》 圣 中以赛 亚神 谕 中守望人那 首美 丽 的歌 , 日 : 有人 从西 珥 歌 “ 呼问我 , 守夜 的人 啊 , 夜如 何 ?守夜 的说 , 黑 早晨 将 至 , 夜 依 然 。你 们 若 要 问 就 可 以 黑
问, 可以 回头再 来 。 我 欣赏 守夜 人 那样 沉 默 ” 中执着 的平 常和美 好 。我 知道 , 的人 生 事 我
是教学 经 验 、 学 感悟 的体贴 和 亲切 。这对 教 我触动很大 , 似乎明 白了其 中的奥秘 , 知道真 正 的教 育 知识 、 育智 慧藏 在 哪里 。后来 读 教
他 的《 十世 纪前期 中 国语 文教育 论集 》 二 以及 《 札记 》更对被压抑 、 , 被遮蔽 的百 年语文 教育 有 了“ 了解 之 同情 ” 懂 得从 小话 语 去 把握 大 ,
业 的跋 涉 靠 的 是 勤 奋 和 定 力 , 同 骆 驼 祥 如
子, 吃苦 耐 劳 , 离 不 弃 , 路 走 来 , 到 今 不 一 走
教育的智慧 和 方法 , 也让 自己在百 年语 文 的 历时性 阅读 中获得职业 身份 的确立和完整 。
2 0 年评上特级教 师后 , 02 有段时间 , 我特
天, 在朋 友 中被 公认 是 “ 马拉 松 ” 跑 的。我为
什 么会走 到今 天 , 为 现在 的我 ?这 个 问题 成
别困惑 , 处于十字路 口, 不知道 人生事 业 的路 该 如何 走下 去 。恰 在 此 时 , 苏省 成 立 了高 江
中语 文教材编 写 组 , 幸 运地 被选 人 教材 编 我 写组 , 参加教 材编写 和建设 。从 20 年 秋季 02
我 追 问 了许 多
年 , 次追 问 , 让 我 浮 躁 的 每 都 心 安静下 来 , 自我 和人 生 有 了新 的认 识 。 对 我 也一直在 寻找 , 寻找 不 能说 完美 但 高于 现 实 的东西 , 就是 教 育理 想 。它如 神谕 或 律 这 令一般 , 我 内心 的召 唤 , 我 的 意 义 早 已 是 对
确立 , 不可更 改 。
教材 编写工作启 动 , 2 0 到 0 5年教材正式 投入
使用 , 到教材铺 开后各地 的宣 传培训 , 再 以及
教育研 究 与评 论 ? 学教 育 教学 中
21年第 3 01 期
四
仪式 。我指着黑板 , 告诉 我的学生 : 这不是 一
块普通 的黑 板 , 面有 天地 玄 黄 , 道 德 文 上 有
有人 问我 , 文 是什 么?我 想 了想 , : 语 说
“ 就是教师与学生的故事 。 ” 我说的是 实话 。我 当然 知道 , 在这 个 世
章, 有高风亮节 , 有世间万象 ; 道可道 非常 有“ 道” 的老子 , 朝 闻道 夕死 可也 ” 有“ 的孔子 , 有 穿缁 衣 的鲁迅 , 有穿西 装 的爱 因斯 坦 ……这 些古今 中外 的 贤哲 的眼 睛注视 着我 们 , 我 与
们 的心灵 交流 。在语 文 的邀 约 下 , 生开 始 师
界上有关语 文 的言说很 多 , 们 有 的散 发 着 它 诗意 的光芒 , 的内蕴着深厚 的学理 , 我还 有 但
是坚守着 自己朴素 的感 受 : 果 剥掉加 在语 如
走进故事 的世界 。 我是一个 诗 人 , 是 一个农 夫 。岁月 给 又 了我人生使 命 的神谕 , 我把 自己的教 育理 想 深埋在现实 贫瘠 的土 壤 中, 用汗 水 和心血 浇 灌我 田地里 的禾 苗和 花朵 , 用智 慧 和信念 擦
文上面的层层华 美的装饰 , 断追 问下去 , 不 进
行现象学还原 , 我们会 发现其 中最原始 、 活 最
跃的课程密码 , 无非 就是教师 、 生和有关他 学 们 的故事 。一如沂水春风 , 弟子 各言其志 , 夫
子 喟然而 叹 , 与点也 ; 吾 或者如 古希腊 哲人 ,
亮每一个生命 的细节 , 让黯淡 平 凡 的生活 闪
耀神性 的光芒 。我的讲 义里有各 种精彩 的文 章和教学菜 单 , 的进 度表 中排 满 了 已经 完 我 成和 即将完 成 的规 划 与设 想 , 的备课 本 里 我 夹着各种各 样 的“ 红名 单” 黑名 单” 而我 的 “ , 心里则 装着 对 班 级 每一 位 学 生 的要 求 和 建
议 、 待和祝 福 ……我想 方设法 用思 想 的扳 期
运用“ 催产术”从影子纷 乱的“ 穴” , 洞 中爬 出 , 用智慧的火把照亮探索真理 的道路 。 语文是教师 与学 生 的故事 , 句话 串起 这 了我 的语 文人生。 从简陋泥泞 的 乡村 中学 , 到古 色古 香 的
县城 中学 , 到
豪华气 派 的省城 重点 中学 , 再 我
的职业迁徙史是 生命 与众多学生 生命 交织 的
过程 ; 从初 一到高三 , 的精神在 一届又一届 我 年轻 的他者心 灵 的映衬 下 , 断成 长丰 富成 不 熟; 从昔 日默默 无 闻 的普 通教 师 到参加 语文 教材 编写 , 各地 开设讲 座 、 开课 , 的思 在 公 我 想随着时代思 潮风 生水 起 , 想 与追求 愈加 理 坚定 和执著 ……我 知道 我从哪 里来 , 我要 到 哪里去 。年轻 时我 有许 多梦 想 , 当无 线 电 想 工程师 , 想当诗人 , 最终 无奈而又必 然地把生 命投入 中学语 文课 堂 , 过 日复 一 H的教学 通 行为来表达 、 释放 自己的追 求和信念 。语文 , 给 了我一个体 面 的饭碗 , 了我 独特 的职业 给 生涯和人生道 路 , 给 了我许 许 多多难 忘 的 也 故事 。
与学生相 遇并 不总在 秋 季 , 不都 在教 也
手松一松课 堂技术 的 螺丝 , 用丰 富 的个 性 和
教育的智慧让学生从单 向度 的生 存 困境 中解
脱 出来 。在作 文素 材课 上 , 让学 生介 绍 马 我 寅初 的风 骨 , 讨 蔡 元培 的理 想 , 告 诉 他 探 我 们, 一个知识分 子不仅 要有知识 , 更应该是 分 子; 在现代 文阅读检 测之后 , 从现 代文 阅读 训 练题 中选择震撼人 心 的佳 作诵读品 味。筱 敏 《 山峦 》 的词句磨砺着 年青 的心 , 汉荣《 李 越来 越接 近精 神 的 天 空 》 境 界 让 学 生 思 绪 飞 的 扬 …?还有种种 个性 化 的举 动 , 今为 学 生 ” 至
津津乐道 : 曾 因为晚 自修 取消语 文 读课 文 我
的时 间和分 管 主任 拍 桌子 发脾 气 , 曾 因为 也 教室 的投影仪迟迟没 有修好 而率领弟子们 抢 占学校 的报告厅…… 是故事 , 却没有结尾 。转 眼到了六月 初 , 高考前紧张而又焦灼 的气氛弥漫 在炎热 的初
夏 。经过精 心准备 的最 后一 节课 , 是我 送 给
室, 但只要是故事 , 总有开端 。第 一节课是一
个仪式 , 是我们 生命 开 始彼此 交融 的庄 重 的
21年第 3 01 期
教育研究与评论 ? 中学教育教学
学生 的人生礼物 。我 一题 一题 地提 醒着我 的
进课 堂 , 面 而来 的是 一 种 现 场 的 情 境 感 。 扑 情境感 是 迷 人 的, 人 跃 人 当 下 , 醉 于 眼 让 沉
学生 , 告诉他们成语解题 的“ 三步 ” 病句解 慢 , 题的“ 慢四步” 诗歌鉴赏题 的 “ , 四看三答 ” 还 , 有默写 , 有语用 , 还 还有 文学 阅读 。我 和他们
一
前 。情境有 巨大 的推力 , 面 的情境 丰 富当 前 下 的情 境 , 动 后 面 的 情 境 , 向
未 来 和 远 推 指 方, 如潮水 阵阵涌 向江岸 , 心潮逐 浪高 。我 和 学生互 为对 方 的镜 像 , 推动 着情 境 又被 情境 推动 , 到后 面越 丰富 、 越 越立 体 , 得心 灵 的 获 解放和 心智 的发 展 。每 节课 都是 不 同 的 , 有 不 同的表 情 。它 永远 是具 体 的, 不 可 分割 是 的整体 , 有独 特 的魂 魄 , 既 又有 丰满 的 血 肉, 大处分明 , 小处细腻 , 肉合一 , 灵 让人消魂 。 课 堂本质上 是经验 的、 性化 的, 自己 个 有
的规则 、 节奏 和 主题 , 是 多读 几本 书 、 了 不 多
起背诵 七言十二句 的写作歌 诀 , 最后 , 让他
们 带上三颗写 作 的“ 救命 丹 ” 。班 上很 静 , 寂
静 得如同黑夜 即将 过 去 、 阳即将 升 起 的黎 太
明。下课 时间到了 , 我让所 有 的学 生站起 来 ,
发 给每个 学生 一 页纸 , 面写 着俄 罗斯 白银 上
时代天才诗人 巴尔蒙 特 的诗 《 了看到 阳光 , 为
我来到世上 》 。这是我 最喜爱 的诗 句 , 也是 我 的学生最 喜 爱 的诗句 。我起 了头示 意 一 下 , 年轻而又响亮 的声音 响 了起 来 , 出教室 , 冲 回 荡在 校 园: 我 来 到 这 个 世 界 , 的 是 看 太 “ 为 阳 ,和蔚 蓝色的原野 。/ / 我来 到这 个世 界 , 为
解一些 理论就 能走进课 堂 的。带 着过多 的强 势理论 , 无 法 走 进 教 学 现 场 和 教 学 情 境。 你
的是看 太 阳 , 连绵 的群 山 ……” 亮 了 , 和 天 我
们一起上 路 。 其实 , 语文 是“ 师与学 生 的故事” 这句 教 , 话更是一个 语 文教 育 的 隐喻 , 表达 了我 的教 育哲学 。 在年复一 年 的节 奏性 重 复 中, 我开 始 理 解 自己的课 堂。课 堂是 师生 相 处 的天 地 , 是 共 同演绎 故事 的地 方。表 面上 , 是讲 台桌椅 四 面墙 ; 质上 , 本 凡有 师生 的 地方 就有 课堂 , 是师生独特的生命构建 了课 堂。课堂是 神奇
的 。它 只有 四十 五分 钟 , 只能 容纳 五 十几 个
许多课堂里 , 没有教 师与学 生 的故事 , 只有教
科书的故事 , 只有试 卷的故事 , 只有黑 板与答 案 的故事 。教 师在 现场 却 又逃 离 了现 场 , 学 生在现场却又缺席 。要 让课 堂成为师 生说故
事的地方 , 教师不能有 过多 的理论预设 , 要把
各种教学理论 放 在 门外 , 持一 个人 在 生活 保
中的丰富性 , 张开 自己的感 官 和心胸 , 用 自 运 己的经验 、 敏感 和技 能 , 生命投 入到课 堂 中 把
去 。教师有 了发 现故事 、 述故 事的才 与情 , 叙
方能走进课 堂 。
我们 言说
着故事 , 也在故 事 中确认 自己 。 课堂 的经验 性 、 叙事 性 反 映 了教 师 的生 存方
学生 , 的是永 远学不完 的听说 读写好 文章 。 学 起立 , 坐下 , 书—— 但是 , 上着 上着 , 读 课 思维
式和职业特点 。教师 的专业 化技能 主要是通
过长期的实践 、 观察 、 思等经 验方式 积累而 反
之球开始传递 , 心灵之 泉开 始流 淌 , 师生 的思
想飞翔起来 , 情感燃烧 起来 , 堂里 弥漫着 清 课
亮的光芒 , 有一 种 升华 、 越 的气 氛 。于是 , 超
课 堂 变 得 无 限 大 , 间 变 得 无 限 长 , 堂 获 得 时 课
成 的( 这也是 为什 么各 类 研讨 活 动 中教师 爱 听课 而不爱 听讲 座的原 因所在 ) 只有坚 守在 ,
课堂里 , 能获得课 堂 的经 验 、 堂 的感觉 和 才 课 课堂 的思维 。一个 教师 只要真正把 学生 的发
巨大的能量 和容 量 , 成为 学 生终 身难 忘 的青
春记忆 。课 堂是 有 限 的又是 无 限 的, 物质 是
展放在心上 , 是 自己的终极关 怀 和追 求 , 当做
在长期 的实践 中就会 自然形 成一种 课堂敏 感 性, 形成一种职业 习惯 , 能够妥善处 理课 堂 就
与教学 。
化的又是 被构 建 生成 的 , 它起 于 常规 基 础 的 学习内容 而 终 于 情感 思 想心 灵 的高 处 和 远
处 。课堂 又是 独 特 的, 于经 验 和叙 事 。走 属
教育研究与评论 ? 中学教育教学
21年第 3 01 期
说到底语 文是 一 门“ 手艺 ” 有 一种 辛劳 ,
径, 总想 三步并 作两 步 , 至一步 到位 , 奔 甚 直 结果 , 一劳永逸 , 不知不觉 忽略 了语 文课 堂的 长期性 、 曲折性和艰 苦性 。再高 明的方 法 , 再 先进的理念 , 旦进入 课 堂都不 免 软弱 和苍 一
白, 因为它背后有 更 为庞 大复 杂 的隐秘结 构
寂寞 中磨砺 出来 的灵巧和扎 实。那 笔端正流
畅的板书 , 口中气 十足的 朗读 , 那 那作 文本上
红笔 的勾画 圈点 , 备课 本里 抄 录的各 种资 那
料 , 有课 堂上 内容的取 舍 、 少 的把 握 、 还 多 难
易的处理 , 还有教学 中顺 序 的安排 、 时机的预 判、 分寸的拿捏 , 还有长期 读写积 累起来 的才
识和 书卷气 ……正 因为有 了这 些 , 才有 了教
制约着我们 和课堂 。听讲 座 , 看论文 , 我们 时 常陶醉在浪漫 的幻觉 之 中 , 陶醉 在轻 而易 举 的盲 目之 中, 轻慢 日常教学 的世俗性 , 忽略 了 常规教学 的沉重 与苦 涩 。其实 , 世俗气 息 是
语文课 堂真实 的另一 面 , 教室 、 办公 室、 堂 、 食
师与 学生故事 的舞台 、 道具
、 景和氛 围 , 背 才
使得教与 学 的故事有 了语 文 的气 息。有 时 ,
我总打量着 眼前 的青年 教师 , 心里 暗暗 问 自
图书馆 、 备课 、 作业 、 试 、 评 、 会 、 会 、 考 讲 晨 班 晚 自修 、 补课 、 学 、 业 ……不 合理 而又 合 开 毕 理地联 系在 一起 , 浮现 出 日常教 学 的辛苦 琐 碎的图景 。可这些辛苦琐碎 的“ 天大 的小 事” 才是语文课 堂最真实 的存在啊 !是不是有 点 像农 夫种庄稼 , 天天下地耕 作 , 脚踩着 坚实的 土地 , 顶现实 的烈 日, 头 挥洒 着生命 的汗水 , 播种 、 浇水 、 施肥 , 等待花 开时节收 获的秋天?
己: 他们能 吃得 了这 份辛苦 和寂 寞 吗?他们 还有对“ 手艺 ” 的虔 诚 和敬 畏吗 ?语 文是 “ 手 艺” 心手相 连 , 递着 温 暖的体 温 。伸 出你 , 传 的“ , 手” 给学生面批一 次作文 , 给学 生开个书
单送几本 书 , 给学生 发一 条鼓励 的短信 , 给学
生解答一个课 外读 书 的困惑 , 鼓励他 们组 织 语文 活动 ……大手 牵着小 手 , 手让他 们往 放
前走 。别忘 了 , 文 是“ ” 语 手 的艺 术 , 手 相 心
不必讳 言失败 和沮丧 , 我们 就是 从课 堂 中摔 打磨 练出来 的。课堂铸造 了我们合金钢般 的
思维品质和性 格 。失 败 的课堂 , 往往 从另 一
连, 才有动人 的故 事 啊 !现在 的学校 有 了豪 华的大楼 , 了现代化 的技术 , 有 在规模效 益提 高的同时 , 教师 个体 的教 学能 力却 出现 了滑
坡 。时常看 到 , 的教师上 课 又是耳 麦 又是 有 P T, P 教室 里 回响 的是播 音员 标 准 而夸 张 的
个方 面更加有效地丰富深 化了我们对课 堂 的
认识 , 让我们有清醒 的头脑 和冷峻 的 目光 : 一 堂课 的容量 是有 限 的 , 必须 顾及 多数 学生 的
声音和教师被 扩音 机放 大 的不真 实 的声 音 ,
总不免担心 : 门“ 艺” 守得 住 吗?生活 这 手 还 在技术化、 管理化 的时代 , 如何操纵技术 而不 被技术操纵 , 维护 我们 自我 人性 的一 个重 是
基础 , 要一 口一 口吃 , 文要一 步一 步来 , 饭 语 有时不免走走停停 , 一步进两步 。课 堂 , 退 语
文课 堂 , 只有“ 事” 少有 或者 根本 没有 “ 故 , 大
戏 ” 。
要命 题 。而有没有故 事 , 是人性 、 个性 是否健 康是否完整的外显 。 课堂是 理想与现 实的交织 , 一朵莲花 , 如
常常在 自以为抓住 语 文的 时候 , 文 却 语 从我们身边悄然溜走 了。错 误在于我们 用片 面的、 一成不变 的眼光看待 它 , 错误在 于
我们
生长在 泥 土之 中, 花瓣 和花 苞 却 伸 向天 空 。
理想让课 堂 向前 向上 , 实又 让课 堂 向后 向 现 下, 这热 与冷 的交 汇 , 形成 了矛盾 与张力 , 使 故事跌宕起 伏 。许 多课 我并不 满 意 , 常是 常 兴抖抖而去 , 沮丧 失望 而 归。我们 总有一 种 内在冲动 , 热衷 于寻 找高 效快捷 的方法 和路
过于理性 主义 的偏执 , 错误 在 于我们 灵魂 深
处急功近利欲念的膨胀和爆发 。 思想是脆 弱 的, 而从 经验 中磨 砺 出来 的
信念才有力量 , 牢不可破 , 因为那是教 师与学
生的故事 , 了你的情感 、 和生命 。 融入 审美 把语文 看成教 师 与学生 的 故事 , 就意 味
21 年第 3 01 期
教育研 究 与评论 ? 学教 育教 学 中
着我们推倒 了教室 的 四面墙 。我们 的课 堂是
简化高 深复杂 的 教学 关 系 , 其 中包 含着 深 这
刻 的现 代教育的 自觉 。孟 子说 : 君子深造 之 “
学生生活的现场 , 是学 生成 长的现场 , 语文呈 现 出丰满 、 全面 、 独特 的魅 力和价值 。阅览 室 读书是学语文 , 戏剧演 出是学语 文 , 听名家讲 座是学语文 , 参加征文 比赛是学 语文 , 当小记 者采访校 园新 闻是 学语 文 , 师生 合作 编 辑语
文小报和文学社社 刊是学语 文 , 至晨 会 、 甚 班 会等也可 以看成是学语 文 ……而要让教 师与
以道 , 其 自得 之也 。 自得 之 , 居之 安 ; 欲 则 居 之 安 , 资 之 深 ; 之 深 , 取 之 左 右 逢 其 则 资 则
原 。西人 肖伯 纳更进 一步 阐发 了主动学 习无 ”
可替代 的唯一 性 : 你 不 能教 会一 个 人什 么 , “
唯一能 做 的是 帮 助 他 自 己去 发 现 。 主 动 构 ”
建、 自我生成是 当今教 育 的显学 , 也符合 我们 的课堂 观察和 体 验 : 动人 的故事 学 理上 说 凡 就是 知识 、 感 、 值 生 长 的故 事 。学 生乐 情 价 学, 教师乐 教 , 教学 相 长 , 皆成 故 事 。有 了这 样师生对话 的大关 系 大结 构 , 就可 以 不拘 泥 于课堂 中的一招 一 式 , 不斤 斤计 较讲 多讲少 等技术末节 , 从机械教 条 中解 放 出来 , 建立基
学生之间有 故事 , 键是 要深 刻 理解 教 师 与 关
学生 的生存状态和相互关 系。
在我心 中 ,论 语 》 子 路 、 《 中《 曾皙 、 有 、 冉 公西华侍坐章 》是我们本 土最 经典 的对 话文 , 本, 反映了我们 民族真 实的对话 形态 , 映照 也 出教师与学生的生存状 态和相 互关 系。围绕
治国安邦的人 生 抱负 , 子 与弟 子们 进行 对 孔
话 。有神 态 , 反应
, 境 感 十 足 。和 而 不 有 情 同, 不同 而 和 , 语 喧 哗 , 非 垄 断 的 独 白。 众 而 我常想 , 这个 文本 依据西 方对话理 论 , 大概 到
于学 的语 文课 堂 , 让学 生动 起来 、 跳起 来 、 笑
起来 , 出现生动活泼 的画面 : 文优 秀的学生 语
是你教学班 的领头羊 , 促进全 体 同学进 步 ; 同 学精彩 的发 言是 你 最有 价 值 的课 堂学 本 , 把 集体讨论引 向课 堂 的高 境 界 ; 生 的优 秀作 学
“ 夫子喟然而叹 , 吾与点也 ” 也许 就应该结 束 , 了。但在 中 国 的教 育 语境 中, 不仅 要有 过 程 还要有结论 , 不仅要 有启 发还要有 讲解 , 仅 不
要 有个性 还要 有 共性 , 不仅 要 重人 道 还要 重
文是你作文 教学 的素材 , 递给 大家 写 作 的 传
激情和动力 ; 读书笔记 中有丰 富 的内容 , 营造
了群体读书 生活 和 氛 围; 那些 进 步不 大 的 而
学生则提醒你注重差 异和个性 , 向全体 , 面 克 服局限……这一切让我 们感受 到课堂 的活力 和魅力 , 完成师生关系 上的沉 重转身 , 提高教
师道。为什 么我们 的课堂 对话教 学 出现普 遍 失误 ?因为我 们把 对话 局 限在 课 堂教 室 , 仅 仅 当做 提问 多少 次、 动 多少 次等 局部 的教 互 学 手段 , 忽 略 了它 本 质上 是 师生 交往 中 自 而 主而又合作 的共 生状态 。这 种关 系其 实就 是
前人所说 的 “ 师友 ” 亦 师 亦友 , , 即师 即友 , 师
学的针对性 、 有效性和 丰富性 , 让每个 学生都
有成长的故 事 , 让 对话 这类 洋 理论 融 人 中 也 国教师与中国学生的故事 中。
印度哲学 大师 克里 希 穆那 提 说 : 生命 不 仅仅是一 份职 业 , 它是 一个 伟 大 的谜 。我 觉 得这话 没有说 完 , 面还 应该 接 着说 :谜 不 后 “
友之 间 , 乐 融 融 。学 校 犹水 也 , 其 师生 犹 鱼 也, 其行 动犹 游泳 也 。大鱼 前 导 , 鱼 尾 随 , 小 是从游也 。从游既久 , 其濡染 观摩之效 , 自不
求而至 , 为而成 。 不
是赤裸裸 的 , 它藏在隐 喻、 映衬 、 重复之 中 , 藏 在相 遇 、 合 、 融 宿命 之 中 , 藏在 追 求 、 坷 、 坎 坚
守 之 中……一 句话 , 在教 师 和学生 的故 事 藏 之 中 。我 们叙述 着 师生 的 故事 , 被 师生 的 ” 也
故事叙述 , 获得 生命 的充实感和幸福感 !
传统 教育 理 论 有 一 个 重 视 “ ” 的传 学 字 统, 民间教育智慧更把 “ ” 在首位 和核心 , 学 放 以学定教 , 以学研教 , 以勤奋读 书 的历 史故事
教 育研 究与 评论 ? 中学 教育
教学
21 年第 3 01 期
作文十:《我们成长的精神旗帜》1300字
我们成长的精神旗帜
广东省增城市派潭中学高一(3)班张晓婷
指导老师:李银雁
学习并阅读了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后,发现原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的发展是如此的重要。它揭示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动力,体现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要求,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核心利益和共同愿望。**主席说:“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作为高中生的我们应该积极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践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成为祖国和民族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青少年成长的精神旗帜!
那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它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理论基础。它能够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正确立场、观点和方法,发挥着思想基础和理论支撑的作用。如果忽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放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那么像我们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就会被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所侵扰。因此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才能在成长路上不迷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共同思想。这个共同思想是中国遭遇了许多的苦难,一步步走到今天,在长期奋斗、探索下产生的。我们明白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根本走不通,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每个人的成长路途中都离不开理想的指引,然而我们每个人都要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把个人奋斗融入实现社会主义的共同奋斗中,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历史进程奋发有为、建功立业。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础。“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的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段话来源于**爷爷。每当我读此段时,嘴角总会禁不住上扬,**爷爷爱国的民族精神使我心里感动地应和:我也深爱着让我茁壮成长的祖国!五千年的中国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表达爱国情怀的方法有许多种,但一旦方法错误,爱国行为就将会成为违法行为。像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钓鱼岛事件,人们未经相关工作人员的同意擅自组织上街游行示威,抵制日货甚至烧了
日本人的车,这些行为已经不再是爱国行为,而是一种损害人们利益、影响社会秩序的违法行为。由此可见,我们应要更加正确的认识和发扬民族精神。同时我们要勇于创新、敢人为先,大胆探索,发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具有深厚基础和强大生命力。我们也应积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做一个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学习后,我获益匪浅,也深深感受到自己身上被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最后我想呼吁各位朋友们要努力学习,立志成才,希望将来有一日能报效祖国,让精神旗帜引领我们抵达成功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