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传统节日的传承》9400字
传统节日的传承
篇一: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发展
公选课《二十四节气与生活》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发展
学生姓名:罗炳文
学号:20110802310080
学院:食品学院
年级专业:2011级食品质量与安全2班
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发展
——以端午节为例
【内容摘要】中国传统节日,都有几千年的历史,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实际上,在中华文明发展的长河当中,还有许多传统节日延续下来,但有些节日因为现在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已逐渐式微,有些仅存于某一小块地区的风俗之中,有些更只能在民俗书中看到。中国传统节日历经千年能延续至今,可以说,这些节日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已经进入民众的血液之中,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应承担起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节日的责任,共同地把这笔财富带给我们的子孙后代。
【关键词】传统节日,传承与发展,端午节,节日内涵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国的传统节日大都于中国特有的节气和历法密切相关。
就如每一个词语、每一篇文章、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内涵,中国的传统民俗节日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内涵,作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载体,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代表着生生不息的传承,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以端午节为例进行分析:
一、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来源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但是端午节的来源大多数人却不是很清楚,只是有一个大概的概念端午节那就是纪念楚国大夫屈原的节日。其实端午节的来源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大致分为六种,不同地区的人沿用的也不一样。
(一)纪念屈原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屈原,名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汉族。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
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
而死。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二)与伍子胥有关
有些说法则与吴国大夫伍子胥有关,而非屈原。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投奔吴国,带吴伐楚,五战五胜,攻破楚都郢城。后来吴国太守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都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为此东吴地区的端午竞渡是为了迎接已被当时人们视为河神的伍子胥,与屈原无关。关于粽子,则有当地的记载:“乡俗午日以粽奉伍大夫,非屈原也。”
(三)纪念孝女曹娥
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四)龙的节日
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1、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2、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3、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五)恶日禁忌
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吕氏春秋》中《仲夏记》
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 ”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六)夏至
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1、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入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2、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3、《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
二、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前文提到端午节的来源有很多种,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最为广泛,人们也都乐于接受。当今社会要想继承好和发展好端午节就不能忘记了其他的六种关于端午节的来源,但是为了赋予端午节更深的文化内涵我们把端午节的来源合六为一。
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端午节,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成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在于其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内涵:“首先是关爱生命,讲求卫生,端午习俗大多有防疾除疫、卫生保健之效,故有人将端午节称为‘卫生节’。其次是强民爱国,龙舟竞渡是一项很有气势、极具合作精神的竞技活动,有益身体强健和民众团结;加上纪念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内容,节日成为中国人传递爱国主义情感和精神的重要仪式。第三,和其他中国民俗节日一样,端午节具有增进亲情友情、密切人际关系的功能。”
三、传统节日的保护
由于种种原因,在现实中,传统民俗节日往往被蜕变成了单纯的假日,其文化意蕴也在人们的心中日趋淡漠。作为云和人民传承祖先智慧结晶的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其传承和发展也同样面临着诸多挑战。只有将民俗节日活动融入百姓日常生活,由百姓办,使百姓乐,让百姓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使百姓在自觉和不自觉中传承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我们的传统民俗节日才能越办越活,越办越有生命力。
(一)传统节日的主要保护措施
一是要建立民间自行组织为主,政府倡导推动为辅的举办节日机制;二是要确立以城镇举办节日为主,农村举办节日为辅的思想;三是要做到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相结合,文化是历史的积淀,文化更是生活的升华;四是要将传统民俗文化资源与生态旅游资源有效地加以整合,文化与经济联姻,文化为经济提供渠道,经济为文化提供财力、物力支持,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已经成为历史的潮流;五是要进一步加强地方特色节日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逐步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地方文化形式;六是要将传承发展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和培育现代节日文化相结合,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民俗文化,是传统优秀文化精神得以普及、延续和发展的保证,我们应不遗余力地坚持。
(二)端午节该如何保护
两千多年来,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
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保护端午节应注重保护其原汁原味的文化形态。年轻人是社会生产的主力军,但也是文化的继承人,更是未来文化的创造者,他们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态度与行为将直接影响到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前景。所以我们应该大力开展针对年轻人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年轻人更多地了解历史、传统文化和习俗,使我们的传统习俗在年轻人的身上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每个传统节日都是有骨有肉有血的,特别是这历经数千年的风雨沧桑沉淀下来的端午。所以我们继承端午节不单单只是喊喊口号,一定要注重它丰厚的文化底蕴,还要充分的展现出传统节日特有的氛围。
四、端午节的传承与发展
传统节日是一项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它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而今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社会面临着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
篇二: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节日,都有几千年的历史,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对于中国到底有多少传统节日这个问题,答案是不少于二十个。而国人一般较为熟悉的,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七夕、端午节、中秋节与重阳节。而实际上,在中华文明发展的长河当中,还有许多传统节日延续下来,例如寒食节、中元节、下元节与腊
八节,但这些节日因为现在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已逐渐式微,有些仅存于某一小块地区的风俗之中,有些更只能在民俗书中看到。
这些传统节日,都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而中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在遥远的古代都可以追溯其渊源。
中国传统节日的溯源,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部分节日起源于远古时代的祭神、祭天地、祭祖活动。如春节,学者一般认为出自殷商时期的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活动;而中秋节,据史书记载最早是始于周朝的祭月;至于七夕,据研究最早来源于古人对星宿的崇拜;还有重阳节,是起源于先秦时代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人们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类似的还有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作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
一部分节日则是为了纪念历史上的某位拥有良好品德的人物。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投汨罗江自尽的贤臣屈原;如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的忠臣介子推;
有的节日是带有宗教的印记。如元宵节古亦称“上元节”,与中元节、下元节合称“三元”, 具体来说,正月十五上元节庆元宵,七月十五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下元节,吃冷食熟食以纪念贤人,它们并为道教的三大节日;如地藏节,则是来源于佛教传说,是为了敬拜地藏菩萨。
有的节日则是由古老的节气转变而来。如清明节是源自于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转化而来;而冬至也属于这类节日。
在国民的文化血脉中,这些传统节日早已深深地扎下根基。在这些节日的活动里,几乎可以囊盖古代所有的民间活动。如春节的习俗里就包含了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贴剪纸、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守岁、吃年夜饭、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至于古时的正月十五夜元宵节观灯,则类似于现代人欣赏联欢晚会的文娱消遣。而古时的清明节不仅承载了扫墓的目的,在其间也进行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衣食住行、文娱消遣、体育活动,不一而足。
然而,许多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的中国传统节日,在当代社会中,却因为国家政策的制定、外来文化的入侵以及节日习俗本身的老化,而不再受到应得的重视。
国家政策之前只有把春节这个传统节日列入国家的法定节假日,而其他的传统节日并没有收到同样的待遇。在当代社会民众工作繁重、时间宝贵的情况下,如果没有传统节日不能够成为法定节假日,不能够被给予一个重要的地位,即使民众有心于庆祝这些节日,客观上时间也不允许。
而外来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带入了情人节、万圣节以及圣诞节这类原本属于宗教节日的西方节日。部分中国民众在没有这些西方节日意义的情况下,仅仅把过西方节日当作一种
新鲜时尚的活动抑或是一种带有外国风情的
盛大狂欢。他们对西方节日的认可度甚至超过了春节、清明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如果说外国文化的进入是客观的原因,那么这部分国人的崇洋心理则可以说是从主体上造成了部分中国传统节日的没落。
节日习俗本身的老化也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以寒食节为例,寒食节习俗,有吃冷熟食、上坟、郊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拔河等。在现代社会中,这里面的一些习俗已不再适合作为普通民众日常的活动,如斗鸡子与打毯;而之间的一些习俗也已经结构到日常人们的活动中,如荡秋千与拔河;一些习俗则因与其他节日有共性,而逐渐被其他节日所承担,如上坟。因此可以看出,寒食节本身所承担的复杂的习俗功能需要精简、发展,否则人们也会共同对其失去兴趣。
因此,我们必须考虑这么一个问题:中国传统节日在当代究竟有什么意义,对国人能有什么有益的影响,只有把这个问题考虑清楚了,人们才能够真正去重视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才能传承与发展下去。
首先,中国传统节日是维系传统文化的纽带。国人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经典书籍,另一方面则是亲身体验,后者又比前者来得重要得多。而传统节日,从古到今,跨越了几千年,囊括了丰富的民俗活动,更包含了生动的历史故事、以及有益的思想哲理。人们通过庆祝传统节日,参与
传统节日的活动,能事半功倍地了解与学习传统文化。
其次,中国传统节日里蕴涵丰富的人文精神。如重阳节提倡尊老,清明节与寒食节提倡缅怀先人,下元节与端午节提倡敬重贤人。这些节日对净化社会风气,提高国民素质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再者,庆祝传统节日可以提高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沉淀,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见证。庆祝传统节日,使得国民为中华的灿烂文化感到骄傲,能够培养国民的爱国情操。
最后,保持中国传统节日可以促进区域间、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以中元节为例,日本、朝鲜、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也有庆祝中元节的习俗,但各国的习俗又不尽相同。学者可以对其进行比较研究而加深各国与中国的文化交流,我国国民到这些国家旅游中也会为其有类似的节日而产生共鸣,他国国民到中国旅游亦然,这些都会增进双方对彼此文化深入了解的兴趣。
以上四点谈到了中国传统节日在当代的意义与影响。我们可以看到,弘扬传统节日确实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如何去弘扬传统节日,我觉得其中国家与民众需要共同参与。
国家法定节假日的制定要充分考虑传统节日占有的比例。至08年以来,国家规定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这四个传统节日法定节假日,这点已是很大的一个进步。但我觉得这个比例还是不够的,中国传统节日如寒食节、重阳节等都应该考虑设为法定节假
日,相应地,可以减少五一、十一长假的休息天数以平衡总的法定节假日数量。
在时间上确定下来有了保障之后,国家在一定程度应发挥主导的作用,加大宣传,形成民间办节的热烈气氛,而不是让传统节日流于一个普通的休假日。这方面,也需要民众的积极参与,民众需要剔除传统节日中的糟粕以及一些已经不符合时代要求的习俗,而保留那些传统节日习俗中的精华部分,然后积极参与到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中去。例如前面提到的寒食节,其精华在于思念贤人、贤人所蕴藏的人性关怀以及吃冷食、熟食的过节习俗。这里面契合了儒家思想又带有文化底蕴的节日习俗,此部分精华就可以作为一个节日的精髓而被保留下来。以上两点,概括起来说就是要:立法定假,去粗取精,共同参与。
此外在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上,还应注重对传统节日所有权的保护。05年韩国把端午节申请为他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做法是一种公然的盗窃行径,但是中国对此无能为力。因为我们对这方面还不够重视。今后,我们国家应该尽力发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探究传统节日的渊源,以及搜集传统节日所包含的民俗活动,尽快把尽可能多的中国传统节日申请为我国的民俗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是对我们祖先创造的文化结晶有一个交代。
中国传统节日历经千年能延续至今,可以说,这些节日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已经进入民众的血液之中,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应承担起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节日的责任,共同地把
这笔财富带给我们的子孙后代。
篇三: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现状与发展对策
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在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中国的节日文化有日趋淡化不断异化的趋势,创新传统节日文化应本着以人为本、整体保护与活态传承的原则深入挖掘与升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汲取世界各国节日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大胆创新并自觉为传统节日注入新质。
传统节日是一项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它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而今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社会面临着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作为民族文化重要载体的传统节日,它的命运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如何在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同时对之进行当代重构与创新就成了当代中国人必须完成的一项重大课题。
近年来国家和民众对传统节日重视起来,2005年中宣部等发出《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意见》提出我国教育发展战略。2007年清明端午中秋被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中国传统节日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从制度层面确立,民众从民间自发过节发展为制度性过节。
一、节日文化异化透视
1.节日文化西洋化之提示
“洋节”在中国存在,是多元文化交流的表征。然而,一个不可忽
视的倾向在于,社会包括年轻人,对“洋节”的陶醉热情与对传统节日的冷漠平静形成较大的反差。据调查,在大学生中,对“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等节日熟悉程度与认同程度非常高,对传统节日,除熟悉“春节”、“元宵”、“清明”、“中秋”等节日之外,对如“七夕”、“腊八”等节日了解甚少。虽然,我们不能单纯评价现代社会里中国人过西方节日是崇洋媚外,但需引起我们足够反思的是他们对我国许多传统节日的陌生程度和轻视程度。
2.节日文化商品化之醒示
在越来越繁忙的市场社会里,一切被烙上经济的痕迹。然而,与此同时,在多年的社会文化导向中,节日文化的内在精神品质受到了很大冲击。较为突出的是大众尤其是青年群体参与节日的简单化,只求热闹,求吃玩。如相当多的未成年人把春节压岁这一具有深刻的民族传统意义的习俗演变为一种形式拜年、鞠躬、磕头之后即伸手要红包。同时,商家也把节日看成单纯的赚钱机会,只重经济,不问其它,商业化的操作缺少更多的习俗依据与传承,节日文化有不正当商品化的倾向。
二、节日文化理念重塑
1.优秀传统节日文化的先进性
传统节日总是与宗教、祭祀、庆典、聚会等联系在一起,通过约定俗成的团聚与沟通,人类需求合群、亲情、友爱的心态得以满足。传统节日是民众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与途径。如中国传统节日展示了儒家文化的传统观念,鲜明体现出“重人伦、重血缘关系”的
“礼乐”文化特点。在“礼”中透视文化精神,在节日中蕴涵着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审美情趣。
节日文化通过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历史人文、民族色彩来展示民族的人情世故、忠奸善恶、民族伦理、民族风格及强烈的民族意识。就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组成部分,节日文化中的乡土情结、亲情情结是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是民族的根本。中华优秀的先进传统节日文化体现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特定性及个性特点,局部勾勒出世界文化的无穷魅力。代表西方文化的“洋节”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埃菲尔铁塔上的“中国红”、迪斯尼乐园的“中国年”等,在现代化与国际化的双重变奏中,再一次证明了民族节
日文化是世界性先进文化。因此,要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优秀传统节日文化的先进性,在活泼的民间节日气氛中领略传统节日文化的方向性、思想性及先进性,继承和发扬这笔极其宝贵的传统文化财富。
2.优秀传统节日文化的发展观
现代节日文化可能会因某些商业行为造成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冲击,但现代节日文化同时也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及历史、文化累积而成的传统,表现举行节日的当时当地各种变迁因素,流露出现代的民族历史与文化意识。如中秋节,一方面,中秋月饼与嫦娥奔月的神
话故事继续流传,人们继续憧憬与庆祝中秋另一方面,中秋佳节人们口中的月饼早已融人了现代制作技术,反映当代饮食文化,甚至中秋的问候也可以换用为电话、短信的形式而“嫦娥奔月”却可以实实在在地细化为“漫步月球”或“杨立伟登月”。传统节日不与时俱进将会失去活力(原文来自:wWW.hnboxu.Com 博旭 范文网:传统节日的传承),要在传统文化与社会转型之间寻找融合点,在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寻找契合点,要研究先进合理的过节方式让现代人从传统节日文化中同样获得精神愉悦与情感需要。
三、弘扬创新节日文化
1.为我所有,弘扬优秀传统节日文化,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节日文化作为一个文化系统,紧紧跟随着一个人的生活,从小到老,以全方位态势,冲击包围着这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共中央国务院要求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点强调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革命领袖、民族英雄、杰出名人等历史人物的诞辰和逝世纪念都蕴藏着宝贵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要弘扬节日文化,首先要引导青少年群了解节日及节日文化的深刻背景。某些青年对传统节日文化知之甚少,是缺乏上一代人对之作起码的演示。要做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授与教育工作,解释节日文化的蕴涵、成因及演变过程。再次,弘扬节日文化,更要通过适当方式,重视先进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工作。要坚持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原则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坚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与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与自主参与。如进行传统节日与“洋节”的对比
分析“圣诞节”与“春节”、“七夕”与“情人节”、“重阳节”与“母亲节”,举行“中国传统年节展览”,重温节日剪纸、皮影、年画等民间艺术等,用情感教育的方式,熏陶、感染青少年。
2.为我所用,创新优秀传统节日文化,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节日是现代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成份。现代社会人们需要提高文化素质,需要提高生活文化含量。一个合理的节日构成,有利于大众群体和社会的健康发展。要创新节日文化的表达方式,挖掘优秀先进的传统节日内涵,细化节日功能,增加节日文化目标与内容,变原来单一的目标为多维指向,加人文化艺术表演、旅游、体育等健康的现代生活内容,提高文化判断力与创造力,从而更加满足人们的节日休闲等需求。要创新节日文化,引导青少年增强民族文化自觉性,提高理性的文化认同,延续精粹,写照时代,创造主题鲜明、寓意深远的节日及节日文化。
参考文献:
[1]吴宗友、曹荣.论节日的文化功能[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6).
[2]苑利,顾军.传统节日遗产保护的价值和原则[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1).
[3]张晓华.传统节日文化研究与精神家园建设[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1).
[4]萧放.传统节日与和谐社会[J].政工研究动态.2007,(5).
作文二:《关于传统节日的作文 传统节日作文》3300字
关于传统节日的作文 传统节日作文
传统节日作文 中国的传统节日这两个星期,我收集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料。有对联、十二生肖、剪纸,还有中国传统节日的图片和文字等。其中,我最喜欢传统节日的资料,因为我对传统节日很感兴趣。在我感兴趣的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春节,因为它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农历的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每年过年,街上挂满了红红的灯笼,飘飘的彩旗。妈妈做了丰盛的晚餐。外面不时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每个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们露出了幸福的笑容。爸爸给我买了许多礼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礼花出门和小朋友一起放,我们玩得非常高兴。到了春节晚会开始,我才恋恋不舍地回家,与家人一起一边吃水果,一边观看晚会,精彩的节目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中国的传统节日真是丰富多彩,它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了解的传统节日还有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同样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和幸福,所以我们要记住这些节日,并永远继承下去。中国传统文化更是光辉灿烂,作为新一代的我们,要加强学习,大力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元宵节我们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有春节、有元宵节、有清明节、有端午节和中秋节??其中我最喜欢的要数元宵节了。元宵节那天晚上,出远门的村里人都回来了。我们一家人也匆匆忙忙地赶回老家。太阳快落山了,人们吃完元宵,都聚居到祖庙前。我们到祖庙时,祖庙已是人山
人海,锣鼓掀天,非常热闹。庙里灯火辉煌,香气缭绕,人们摆上最丰盛的食物,用猪头、鸡、鸭、五香卷、米糕??来敬拜祖先,祈祷一年平平安安,红红火火。庙外左边搭起戏台唱起高甲戏,老人们搬来长条椅,看得入神。右边正在上演木偶戏,一群小孩看得津津有味。旁边搭起高高的炮塔,大哥哥们正在玩刺激的“攻炮城”。鞭炮声、唱戏声、锣鼓声,喝彩声??响成一片,小山村沸腾了。八点左右,祖庙前鞭炮大放,人们在那里跳火堆,要开始游灯了。大家有的抬清水祖师,有的举彩旗,还有的抬着纸糊的油灯笼。长长的游灯队伍像一条巨大的火龙在蜿蜒的山路上游动。游灯队伍都得经过村里每一户人家。家家户户都得挂红灯笼,放鞭炮,烧火堆,迎接游灯队伍。游灯队伍一到烟花绽放,鞭炮大放,火堆烧得旺旺的,照着人们喜气洋洋的脸。村子里变成一片欢乐的海洋。我喜欢元宵节,喜欢热闹、红火的元宵节,盼望元宵节快点到来~欢天喜地过春节每年的正月初一是春节,俗称“过年”。它是我国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个辞旧迎新的日子,它意味着漫长而严寒的冬天“回”家去了,而春暖花开的春天回归大地,多么令人高兴呀~人们自然要载歌载舞地迎接春节。春节前,人们络绎不绝地到市场去。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人们去人山人海的市场办年货。每个人的篮子装得满满的,有开心果、泡泡糖、花生、瓜子、糖等食品,有鸭、鸡、鹅、鱼、肉等菜,有烟、酒、巧克力等礼物。虽然篮子沉甸甸的,但是每人却乐得合不拢嘴。在家里,我们七手八脚地忙个不停。爸爸手
拿扫把,脚踩凳子,把天花板上的蜘蛛网上上下下扫得干干净净。妈妈把抹布打湿,使劲擦着窗户。窗户像明亮的大镜子。我忙着贴春联。红红的纸上写着“合家欢乐”“财源滚滚”等金光闪闪的大字。有的家门口、还挂着大大的红灯笼,显得喜气洋洋。大年三十,爸爸妈妈在厨房里忙个不停,不一会儿,一桌香喷喷的饭菜就摆在面前。鸡鸭鱼肉,应有尽有。叔叔拿起一杯酒,说:“让我们为明年的日子更红火而干杯~“好好??”饭桌上飘荡着一阵阵笑声。团圆饭过后,”大家围坐在一起看一年一度的春节晚会。里面有滑稽的小品,风趣的相声,优美的歌舞等,一个个精彩的节目逗得我们哈哈大笑。“铛--铛--”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各家各户噼里啪啦地放起了鞭炮,鞭炮声震耳欲聋。最快乐的要算孩子们了~孩子对着引火线一点,“砰,“小子弹”逃到自己家去了,又“砰””,花穗散开了,有的像小鸟飞向天空??就这样,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年。啊,多么喜气的春节~快乐的春节有一天,妈妈对我说:“孩子,马上就是正月初一过春节了,我们得好好的准备准备,你和我一起去商场办年货吧~”。“呀,终于要过年啰~”我兴奋得跳起来,我早就盼着这一天的到来,因为它是一年中最热闹、喜气的时候。我和妈妈走进商场,看见商场里人山人海,个个笑容满面。商场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我和妈妈买了瓜子、花生等各种食品,鸡鸭鱼肉等各种菜和名烟名酒等。一回到家,妈妈忙着打扫蜘蛛网。爸爸抹灰尘、扫地。哥哥拿来一张红纸,剪成长方形,然后用毛笔在纸上写字,一幅吉祥、喜气
的对联写好了,我忙把它贴在门联上。姐姐在门外挂起了迎新的大红灯笼。晚上,爸爸妈妈在厨房里忙个不停,准备团年饭。一阵香味就从厨房里传过来,使我口水直流。奶奶看出了我馋嘴的模样,说:“开始吃饭~”我迫不及待地坐下,夹了一个鸡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美味佳肴,谈论着一年的收获,举杯说着祝福的话,其乐融融。吃完饭后,我们一起观看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优美的歌曲、舞蹈等节目让我们目不转睛,风趣的小品、相声逗得我们哈哈大笑。只听“当——当——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新的一年又来了,我们欢呼着。只听“噼呖啪啦”的声音,我打开门一看,原来他们在放花炮,我拖着爸爸的手,说:“我也要放花炮~“好呀~””爸爸对我说。我连忙到家里也拿了几根花炮,走出家门。开始放花炮了,我拿着一根花炮,爸爸用打火机一点,只听“呯”的一声,“噼呖叭啦”五颜六色的花升上天空,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一把大花伞。有的像小鸟在天空中自由的飞翔,还有的??它们颜色也不一样呢~有红色、有紫色、有黄色、还有??把夜空点缀得五彩缤纷,绚丽多彩,美丽极了。正月初一的早晨,我对爷爷说:“祝您长命百岁,寿比南山。”爷爷乐得白胡子一颤一颤的,连忙递给我一个大红包。春节有丰盛的晚餐、精彩的联欢晚会。在这热闹的气氛中,我进入了梦乡,盼望着下一个春节的来临。
传统节日作文相关内容:关于传统节日的作文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XX多年历史。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
节日的作文 1清明时节清明果人大附中过年,再回老家玩啊~奶奶扶着被摇下的车窗,满面笑容,开心从皱纹中溢了出来,层层叠叠的。我挥了挥手:好,奶奶再到这儿接我啊~奶奶应着。车开走了,倒车镜中奶奶停驻了一会儿,蹒跚地往回走。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 春节盼啊~盼啊,眼看春节就快到了,想到这,我不由得笑了起来,在春节前,人们个个喜气洋洋,个个精神饱满。逛街的人络绎不绝,有的在买年画,有的在买年货,有的坐着火箱围着火炉看电视,还有的人在打麻将打扑克,等等不一而足。
写节日的作文 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曰春节,家家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忙忙碌碌正月初一,又是一个快乐的曰子。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今天我争了个第一,因为极想闻闻那香气扑鼻的爆竹烟味儿。
有关节日的作文 过几日便是中秋了。今晚,月光如银,我独坐于阳台牵牛花花架下,一盏清茗,一册薄词。清辉似水,在我的衣衫上静静流泻不由想起家乡来了。家乡的中秋是热闹的、恬适的。家家都要量一笸箩的新糯米,做麻糍。
关于旅游的作文 7月15日上午,天气真好,碧空万里飘着朵朵白云。我跟随着爸爸和爸爸单位的同事一起游杭州莫干山。
我首先来到**下榻处,只见四周都是树林,没有其他房子,是个很幽静的地方。
旅游的作文 今天中午12:30分,我、妈妈和其它老师一起从学校出发,到仙都旅游。我的心砰砰地跳着,又惊又喜。我们的车渐渐的开进了山区,我发现,山上的树都是斜地长的。于是我拿出照相机喀嚓喀嚓地拍了几张。山上的风景真好啊~妈妈说说笑笑的。
有关旅游的作文 叫我是劳动人民呢,所以决定再上来发一篇,去了一趟重庆,总得在我的猪脑子里留下点痕迹来吧~人活着,有的时候,真的觉着像做梦一样。临时获得去重庆旅游的通知,所以准备难免仓促,想我每次出行向来大包小包,这次难得的轻松,只挎了一个...
作文三:《传统节日的发扬和传承》1800字
传统节日的发扬和传承
在当今社会,由于新潮与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正在逐渐被现代人所遗忘,特别是身为大学生的我们,甚至有不少同学崇拜洋节,但是作为被现代人忽视的中国传统的的确确曾经带领中国走向辉煌,那么中国究竟有怎么样的习俗?它逐渐被现代人所遗忘的原因又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中国传统习俗呢?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公民深思。
我国的传统节日延续数千年,其中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每个节日都有出处,不同地区也有着丰富多样的过节形式。然而,与洋节的日趋火爆相比,我国传统节日的味道却越来越淡。民俗学家刘魁立称:“现在大家见了圣诞节穿红衣服的白胡子外国小老头,就感到某种亲切,而对于我们自己的许多传统的东西,感觉到好像是已经落伍了,这样一种观念,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被强势文化浸染之后的态度。”现在那些舶来的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等洋节在中国炒作得越来越火。再看看我们的传统节日吧,从国家法令上看,早已没有或边缘化了七夕节、重阳登高节、腊八节等节日。洋节的冲击使得我国的一些节日越来越受到冷落。中国传统节日在不断淡化,而外来节日则逐渐抬头。
在我国,中国传统节日之产生乃至传承发展的根源在于千年的农耕文明,无论性质还是形式,传统节日自然也是主要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现代社会中,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对传统节日文化构成强势的冲击使传统文化开始“礼崩乐坏”,导致节日礼俗逐渐丧失精神基础;新中国建国后自觉要向建设现代工业国家迈进,这是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但同时也使农业生产不再是社会生产的主导形式,传统节日文化的社会基础也开始大规模沦陷。 对传统节日文化传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 1、对我国传统节日,政府应该提高其重视力度
政府对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对于地方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重要作用。重视传统节应首先从政府作起,政府应切实加强对文化的管理,制定有利于文化保护、发展的法律法规,加强立法,让传统文化保护有法律依据。其次,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应加大对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投入,特别要加强农村文明场所建设,让农民过传统节日时有必要的物质保障,不断加强村级文明建设,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丢弃低俗腐败的文化娱乐方式。
2、努力挖掘文化内涵,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
我国的传统文化节日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许多文化节日的来历是根据一些美丽的传说,很大一部分节日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这些都要求人们热爱并积极投身于对传统文化节日的保护中去。另外还必须加强宣传和教育的力度,充分利用媒体作大量宣传,为保护传统文化“造势”。在对广大人民教育的过程中,特别加强对新生代和90后人群教育的力度。引导学生收集家乡本土文化资源,包括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图片,与图片有关的故事传说等。通过这些活动培养村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乡土情结与爱国主义情怀,珍视本土优秀文化遗产,达到对本土文化传承的目的。
3、吸收西方外来文化的精华(增强我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力
保护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以加强文化创新,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文化是根本,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是对传统文化的丰富、补充和完善,综合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结合全球时代的发展要求,通过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作为文化制度创新的基础,在时下显得尤为重要和急迫。我国当前某些优良的民族文化有多元化的趋势,不是民族文化传统得到了抛弃,而是民族传统文化面临流失,这已影响到社会发展和民族精神的继承,需要保护和振兴就必然要借鉴西方文化,进行创造型转换。努力让现代性文化在中国文化土壤中生根,保持文化的先进性,从而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中立于不败之地。
传统节日彰显的仪节繁复、风雅精致、彬彬有礼、视教养为文化生命,高度审美的民族标识背后是高度的传统文化认同。我们相信传统节日文化所面临的危机是暂时的,通过全民全面的努力,传统节日文化必将在可预见的将来赢得再一次的辉煌。
植保0903
刘亚茹
2012年4月12日
作文四:《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发展》700字
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发展 2015年02月16日 09:59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萧放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萧放
演讲人:萧放
■演讲人简介:
萧放先生为著名民俗学家,曾师从钟敬文先生,现为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民俗研究室主任。他长期致力于中国民俗学研究,主要著有《话说春节》、《中国节庆》(合著)、《传统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兼论传统中国民众生活中的时间观念》、《中国民俗史·明清卷》等。
■编者按:
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古代人民丰富的社会文化生活,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文化内涵。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得到关注与倡导的今天,包括春节在内的传统节日及其内涵所面临的挖掘与传承问题逐渐为人们所重视。本期讲坛邀请萧放先生,来谈一谈在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节日的复兴与未来发展。
■精彩阅读:
□祖先祭祀与家族伦理是春节历久弥新的精神核心。今天我们应该适当传承以及升华对自然与祖先敬畏的信仰,强调家庭伦理与尊重他人的情怀,以亲近自然、敬重先贤、关爱他人、和睦家庭、团结社会为传统节日新的精神内涵,这样人们在传统节日中可以获得新的神圣感与责任感以及情感的愉悦。
□在全球化的时代,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要保持中华文化的本位,就必须重视对传统节日内涵的挖掘,只有从增强民族立身之本的高度认识传统节日,并且在社会实践中真正重视传统节日,传统节日在中国社会的地位才能传承,也就不会产生由于所谓“黄金周”的收益而重新考虑传统节日假期的问题。真正有价值的不是“黄金”,而是比金子还珍贵的民族的心灵。
首页?上一页?1?2?3?4?5?下一页?尾页?跳转到:
作文五:《重视传统节日的现代传承》400字
传统节日是社会共同记忆的重要载体,是民族国家文化传统的重要表征,节日意义与文化记忆的接续是文化发展中不容回避的重要议题。对历史悠久的中国而言,传统节日的传承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并影响着历史文化传统的传承。传统节日意义的断裂实际上是传统文化遭遇现代困境的缩影。因此,对传统节日意义的接续需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有机融合,建构完整和谐的文化体系。1. 重塑文化自信。当下西方文化来势汹汹,一方面需要我们提高警惕,保持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质,确保文化安全;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把握住与挑战并存的机遇,借助西方文化传播的契机,挖掘传统文化持久的生命力,赋予传统节日新内涵,从而建立起民众对自身文化传统足够的文化自信。2. 培育文化自觉。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关键节点,国富民强是我们在未来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不断追求的宏伟目标。为确保物质建设与精神建设在方向和诉求上的高度统一,必须培育民众足够的文化自信,保持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3. 维护文化多样性。我们要积极推行有效的保护文化多样性政策,给予少数民族地区和人民足够的尊重和独立发展空间。
作文六:《中国传统节日的现代传承》2400字
中国传统节日的现代继承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有的节日是带有宗教的印记。如元宵节古亦称“上元节”,与中元节、下元节合称“三元”, 具体来说,正月十五上元节庆元宵,七月十五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下元节,吃冷食熟食以纪念贤人,它们并为道教的三大节日;如地藏节,则是来源于佛教传说,是为了敬拜地藏菩萨。
有的节日则是由古老的节气转变而来。如清明节是源自于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转化而来;而冬至也属于这类节日。
在国民的文化血脉中,这些传统节日早已深深地扎下根基。在这些节日的活动里,几乎可以囊盖古代所有的民间活动。如春节的习俗里就包含了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贴剪纸、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守岁、吃年夜饭、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至于古时的正月十五夜元宵节观灯,则类似于现代人欣赏联欢晚会的文娱消遣。而古时的清明节不仅承载了扫墓的目的,在其间也进行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衣食住行、文娱消遣、体育活动,不一而足。
然而,许多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的中国传统节日,在当代社会中,却因为国家政策的制定、外来文化的入侵以及节日习俗本身的老化,而不再受到应得的重视。
近年来,我国传统节日开始式微,而洋节甚嚣尘上,大有喧宾夺主之势。其实,无论是土节,还是洋节,其文化内涵都已被抽空,沦为购物节、吃喝节的 “代名词”。有专家指出,在全球化价值趋同的背景下,传统节日是保持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最后一道壁垒。维护传统节日,并不是要以一种简单的排他主义拒洋节于 国门之外,而是要防止全球化浪潮和商业化炒作,把传统节日变成被掏掉民族文化内核的“空壳”。 土节的“干瘪”必然遭遇洋节“丰盈”的冲击。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的一份调
查显示,53.6%的年轻人是为了快乐才喜欢“洋节”的,57.1%的 男性认为“中国传统节日停留在吃、穿等物质消费上,而洋节更注重精神交流”,60.7%的女性认为“洋节轻松自在,中国传统节日过得累”。实际上,在我国传统风俗中,“正月十五闹元宵”,闹腾得越厉害,就显示日子越红火。一个“闹”字,将春节的欢乐气氛推向了第二个高潮,只有元宵节的灯火繁花散尽之后,才算过了一个圆满的年。 “洋”盛“土”衰,折射出的是传统文化遭遇到冷落和尴尬。不能否认,传统节日如今确实存在“疲软”的成分,但如若将之视为敝屣,并立刻投入洋节的怀抱,就会对中国传统文化带来极大的冲击和伤害。冯骥才说,倘若一个民族没有了自己的节日,还能说是一个民族吗?
洋节的“入侵”实际上并不是孤立的现象,一方面有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另一方面又有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近代以来,对传统文化的革命式态度加上 西方文明的冲击,让传到我们手中的文化支离破碎,甚至只剩下一些形式上的东西。借用一直致力于抢救民间文化的著名作家冯骥才的话说,目前我们最大的问题是 传统文化的文脉已断,这才是最可怕的,是导致传统节日深受冷落的根源所在。
全球化催化了人类的价值趋同,而节日是保持人们的文化认同感的最后一块阵地。天津市社科院教授郝麦收指出,“洋”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土”衰。在文化认同感严重缺乏的今天,必须要抢救和发扬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
因此,我们必须考虑这么一个问题:如何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相结合。 我国不缺乏文化内涵丰富的传统节日,缺乏的是传统文化与时代交融的过节理念和过节方式。元宵节 不仅蕴涵着合家团圆的寄托,而且蕴涵着“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美好爱情,但遗憾的是,挖掘十分不够。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洋节的流行是多元文化相 互融合与交流的体现,必须尊重其代表的文化,但同时也要让我国的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创新,只有不断开掘传统文化的新内涵,寻找新载体,让更多的人了解节日的 文化渊源,才能把传统节日的文化精髓传承下去。
国家法定节假日的制定要充分考虑传统节日占有的比例。至08年以来,国家规定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这四个传统节日法定节假日,这点已是很大的一个进步。但我觉得这个比例还是不够的,中国传统节日如寒食节、重阳节等都应该考虑设为
法定节假日,相应地,可以减少五一、十一长假的休息天数以平衡总的法定节假日数量。
在时间上确定下来有了保障之后,国家在一定程度应发挥主导的作用,加大宣传,形成民间办节的热烈气氛,而不是让传统节日流于一个普通的休假日。这方面,也需要民众的积极参与,民众需要剔除传统节日中的糟粕以及一些已经不符合时代要求的习俗,而保留那些传统节日习俗中的精华部分,然后积极参与到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中去。例如前面提到的寒食节,其精华在于思念贤人、贤人所蕴藏的人性关怀以及吃冷食、熟食的过节习俗。这里面契合了儒家思想又带有文化底蕴的节日习俗,此部分精华就可以作为一个节日的精髓而被保留下来。以上两点,概括起来说就是要:立法定假,去粗取精,共同参与。
此外在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上,还应注重对传统节日所有权的保护。05年韩国把端午节申请为他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做法是一种公然的盗窃行径,但是中国对此无能为力。因为我们对这方面还不够重视。今后,我们国家应该尽力发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探究传统节日的渊源,以及搜集传统节日所包含的民俗活动,尽快把尽可能多的中国传统节日申请为我国的民俗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是对我们祖先创造的文化结晶有一个交代。
中国传统节日历经千年能延续至今,可以说,这些节日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已经进入民众的血液之中,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应承担起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节日的责任,共同地把这笔财富带给我们的子孙后代。
作文七:《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发展》4500字
公选课《二十四节气与生活》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发展
学生姓名:罗炳文
学号:20110802310080
学院:食品学院
年级专业:2011级食品质量与安全2班
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发展
——以端午节为例
【内容摘要】中国传统节日,都有几千年的历史,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实际上,在中华文明发展的长河当中,还有许多传统节日延续下来,但有些节日因为现在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已逐渐式微,有些仅存于某一小块地区的风俗之中,有些更只能在民俗书中看到。中国传统节日历经千年能延续至今,可以说,这些节日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已经进入民众的血液之中,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应承担起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节日的责任,共同地把这笔财富带给我们的子孙后代。
【关键词】传统节日,传承与发展,端午节,节日内涵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国的传统节日大都于中国特有的节气和历法密切相关。
就如每一个词语、每一篇文章、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内涵,中国的传统民俗节日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内涵,作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载体,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代表着生生不息的传承,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以端午节为例进行分析:
一、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来源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但是端午节的来源大多数人却不是很清楚,只是有一个大概的概念端午节那就是纪念楚国大夫屈原的节日。其实端午节的来源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大致分为六种,不同地区的人沿用的也不一样。
(一)纪念屈原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屈原,名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汉族。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
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二)与伍子胥有关
有些说法则与吴国大夫伍子胥有关,而非屈原。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投奔吴国,带吴伐楚,五战五胜,攻破楚都郢城。后来吴国太守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都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为此东吴地区的端午竞渡是为了迎接已被当时人们视为河神的伍子胥,与屈原无关。关于粽子,则有当地的记载:“乡俗午日以粽奉伍大夫,非屈原也。”
(三)纪念孝女曹娥
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四)龙的节日
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1、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2、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3、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五)恶日禁忌
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吕氏春秋》中《仲夏记》
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 ”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六)夏至
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1、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入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2、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3、《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
二、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前文提到端午节的来源有很多种,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最为广泛,人们也都乐于接受。当今社会要想继承好和发展好端午节就不能忘记了其他的六种关于端午节的来源,但是为了赋予端午节更深的文化内涵我们把端午节的来源合六为一。
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端午节,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成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在于其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内涵:“首先是关爱生命,讲求卫生,端午习俗大多有防疾除疫、卫生保健之效,故有人将端午节称为‘卫生节’。其次是强民爱国,龙舟竞渡是一项很有气势、极具合作精神的竞技活动,有益身体强健和民众团结;加上纪念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内容,节日成为中国人传递爱国主义情感和精神的重要仪式。第三,和其他中国民俗节日一样,端午节具有增进亲情友情、密切人际关系的功能。”
三、传统节日的保护
由于种种原因,在现实中,传统民俗节日往往被蜕变成了单纯的假日,其文化意蕴也在人们的心中日趋淡漠。作为云和人民传承祖先智慧结晶的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其传承和发展也同样面临着诸多挑战。只有将民俗节日活动融入百姓日常生活,由百姓办,使百姓乐,让百姓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使百姓在自觉和不自觉中传承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我们的传统民俗节日才能越办越活,越办越有生命力。
(一)传统节日的主要保护措施
一是要建立民间自行组织为主,政府倡导推动为辅的举办节日机制;二是要确立以城镇举办节日为主,农村举办节日为辅的思想;三是要做到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相结合,文化是历史的积淀,文化更是生活的升华;四是要将传统民俗文化资源与生态旅游资源有效地加以整合,文化与经济联姻,文化为经济提供渠道,经济为文化提供财力、物力支持,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已经成为历史的潮流;五是要进一步加强地方特色节日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逐步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地方文化形式;六是要将传承发展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和培育现代节日文化相结合,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民俗文化,是传统优秀文化精神得以普及、延续和发展的保证,我们应不遗余力地坚持。
(二)端午节该如何保护
两千多年来,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保护端午节应注重保护其原汁原味的文化形态。年轻人是社会生产的主力军,但也是文化的继承人,更是未来文化的创造者,他们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态度与行为将直接影响到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前景。所以我们应该大力开展针对年轻人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年轻人更多地了解历史、传统文化和习俗,使我们的传统习俗在年轻人的身上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每个传统节日都是有骨有肉有血的,特别是这历经数千年的风雨沧桑沉淀下来的端午。所以我们继承端午节不单单只是喊喊口号,一定要注重它丰厚的文化底蕴,还要充分的展现出传统节日特有的氛围。
四、端午节的传承与发展
传统节日是一项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它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而今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社会面临着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
作为民族文化重要载体的传统节日,它的命运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如何在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同时对之进行当代重构与创新就成了当代中国人必须完成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端午节的传承
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活动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现代人仍然保留赛龙舟的风俗,凝聚了国人对龙的钟情和敬重。把“龙文化”融于节日当中,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而吃粽子则不在于“吃”,而在于纪念爱国忧民的屈原,铭记那段历史。可见,端午节过的是传统,学的是文化。
当然,传统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传承和发展。以端午节文化为例,需要由五彩缤纷的民俗活动承载,丢掉了这些活动就等于淡化甚至遗忘端午传统文化,正是为了让生命之花开得更加健康、灿烂,我们才需要传承端午节的风俗,这或许是传承端午文化的最根本使命。在传承端午节文化上,应该继承先人留下的包粽子、赛龙舟等文化符号,通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加深对历史的认识,继承和发扬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并以此形成全民和谐发展的新的推动力,这是纪念的真正意义所在。
但是对传统文化切忌强求划一,应该尊重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独特的文化创造,保持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在丰富文化遗产中,创造未来文化。
(二)端午节的发展
字面上讲,发展具有开发和展示的意思,对传统文化怎么发展是个问题。近年来,国人热衷于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为只要将它们申报成地区、国家或联合国文化遗产就是对这些传统文化的保护。在我看来,这种保护应该有,但却是浅层次的。传统文化只有贴近百姓生活,让人们参与其中有所了解,使其内涵和形式越发与时俱进,或许是更好的保护,这种保护是与发展之中的保护,有利于传承。
端午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都有所留存,尤其在比较传统的农村地区,仍然是一个大家必须过的大节。端午习俗完全可以借助现代物质条件、城市空间得到恢复,并且获得新的发展。它的丰富多样的活动和内涵使它在当前显得比其他节日习俗更有复兴、发展的潜力。关键是
要注入新的资源,给予新的舞台。对于各地的端午习俗,当然要鼓励多元发展。在乡土社会,有可能恢复当地的本来面目,保持它的原汁原味。在城市社会,有必要以新的物质条件来表现端午习俗的传统。实惠的粽子进城了,吉祥的香包也可以进城。情人节的玫瑰是很大的生意,端午的香包也可以是很大的生意。最重要的是,赛龙舟也要进城。
端午节虽然已经申遗成功,但这不表示我们的传统文化保护之路已经结束,而这恰恰是传统节是走向世界的一个开始,我们应该思考着如何将传统的民俗节日跟国际接轨。只有跟国际社会接轨,让世界各国都知道中国有个端午节,并且还要让外国人知道“五月到中国,不过端午节,枉来中国游”
作文八:《关于写传统节日,民族文化的传承的作文》800字
本文关键字:  这几天,我怀着极其浓厚的兴趣读完了《我们的节日》这本书,我知道了许多节日的起源和关于节日的文化。书中给我们介绍了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的由来与风俗,不难看出,贯穿着这些节日的正是:树正气、扬美德、显智慧、惩恶扬善的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是需要我们传承和弘扬的内容。从传统的节日中,我深刻地认识和领会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先说春节吧,它是我国最隆重,也是最热闹的民族传统节日。我喜欢春节,因为春节总要贴春联、贴年画和窗花、放爆竹烟花、拜年祝贺??我们倒贴“福”字,拿压岁钱、包饺子、吃年糕??在春节的前一天晚上我们都 “守岁”,除了吃年夜饭,人们还要进行各种游戏,如下棋、玩纸牌、玩麻将、看春节晚会等等。在摆放的节日供品中,必备一大盘苹果,这叫做“平平安安”。还有些地方在守岁时准备的糕点食品富有讨吉利的谐音、口彩:吃枣表示春来早,吃柿饼表示事事如意,吃杏仁表示幸福人,吃长生果表示长生不老,吃年糕表示一年更比一年高。所有的这一切是多么有趣和富有意义,这些习俗显示了中国人的智慧,代表着我们渊远流长的民族文化,我也为这些习俗的诞生而自豪。 再说中秋节吧。“中秋节”又名“祭月节”,农历8月15日,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周礼》中,已有中秋一词记载。到了春秋战国,每逢中秋节,大家都要举行赏月和祭月的仪式。中秋节在这个时期已经初见规模了。明、清时代的中秋节,赏月依旧,一轮圆月东升时,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庭院、楼台,摆出月饼和各种水果,边赏月,边畅谈。中秋赏月的习俗流传至今。瞧,月光下,人们在自家小院品尝月饼、欣赏月色。我们这些小孩子则在一旁拿月饼来照月亮,比较哪个更圆,还担心着月饼会被月亮吃掉呢,真是其乐融融。 一个节日,就像一个故事,情节美妙动人;一个节日,就是一种文化,内容绚丽多姿。在当今很多洋化了的节日文化的冲击中,愿我们更多地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欢度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节日。
作文九:《传统节日的作文评语》5700字
“节日”话题作文指导及例文点评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小时侯,同学们都盼望着过节,总希望爸爸妈妈给自己买好吃的东西、买漂亮的衣服。而现在长大了,对于“过节”有了自己不同的理解。无论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民族特色的节日,还是所谓的“洋节日”,同学们一定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和感悟。
请以“过节”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要求:1文体不限;2立意自定;3题目自拟。
“过节”这个话题,学生非常熟悉,有内容可写。可写记叙文,叙写过节时那说不完的高兴事或一言难尽的伤心事,以真实的情感打动读者;可编述童话寓言故事,把自己对节日的看法和理解寄托在身边的小动物身上,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也可在掌握了大量材料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古今中外的节日进行分类,写成说明文,给人以知的同时,表达这样的主题:节日的由来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体现了人们丰富的情感世界,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还可写成议论文,谈论怎样正确对待“中国节日”和“洋节日”。
1
构思一:《春节PK圣诞节》
模拟电视直播,通过记者的采访及主持人、家宾的点评,表明在世界多元文化不断交汇的今天,我们主张弘扬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过自己的节日,但我们也应该接纳、包容西方文化,这样才有利于中国的进步与发展。
构思二:《情人节的玫瑰开在教室里》
在“情人节”那天,为了感谢班主任老师的教育之恩,全班同学在上班会课前,把一束鲜艳的玫瑰花放在讲桌上,并附上一些简短的话语,重点写老师看到玫瑰花前后的不同表情和态度,以及学生的举动等等,反映师生之间纯洁而真挚的爱。
构思三:《“愚”乐无限》
重点写学生在“愚人节”那天,为了愚弄对方,搞了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恶作剧”,反映了学生多姿多彩的学习生活。
沉默的祝福
(今天是)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我呆望着日历上一排排整齐的数字。恩~(删去,更简洁)又一个母亲节到了。
(开篇点题,扣题而作。)
该送老妈什么呢,我可是一点头绪也没有。(没“一点头绪”到送“康乃馨”显得突然)康乃馨的花语是健康、幸福,就是它了,送康乃馨。 (点明康乃馨的花语,为后文写给妈妈的祝福作铺垫。)
2
花店里的花香飘四溢。我在盆里精挑细选,买了一枝黄色康乃馨,兴匆匆地 跑回了家里。家里没人,我把刚买的花儿插到了一个漂亮的瓶子里,把花瓶放在 桌子上,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运用准确。) (买花情节叙写简洁。)
老妈一回家就钻进厨房里去了,没注意到桌上的花儿。我跟她到厨房,左也 ((不是,右也不是。(“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恰如其分地刻画了我的羞涩、局促。) (((((((
我不是一个会说话的孩子,我不会拉着妈妈,抱着她说我爱你,也不会讨好老妈让她开心。所以我只有等待时机,如果老妈自己发现了那就用不着我开口说得支支吾吾了。
(点题眼“沉默”。心理刻画较成功。)
等啊等,等啊等,我等到花儿都谢了。(反复用一个“等”字,写出了“我”的(((((
焦躁)可老妈进进出出硬是没发现我那可爱的花啊~哎,我那不争气的嘴啊,连说句“母亲节快乐”都说不出口,真没出息。
(情节过渡,再扣“沉默”。)
夕阳洒下温暖的余辉,太阳就要回家睡觉了。我还开不了口,老妈啊老妈, 您什么时候才能看到那花儿啊,那可是我的一片心意啊~我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 念着。老妈终于发现了,她满心欢喜却故作镇定地说(“满心欢喜”与“故作
3
镇((((((((
定”用词精当。):“今天是母亲节,这是你送给我的吗,”我硬生生(“硬生(((
生”一词符合“我”的个性。)地答到:“恩。”接着我就回了我的房间悄悄观
察老妈。老妈拿着花左看右看上看下看,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左看右看((((((((((
上看下看”、“欣慰”回应上文的“满心欢喜”)我在心里默念着“老妈,母亲节快乐。”
(写妈妈收到“我”沉默的祝福后的心理、神情。“满心欢喜”、“故作镇定”、“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几个词使人物形象毕现。)
康乃馨的祝福送到了老妈的心里了。我虽然没有表达出来对老妈的爱,也没 有说出惊天地泣鬼神的话,但母女是心有灵犀的。女儿相信老妈懂得女儿沉默的 祝福。女儿也感谢老妈这14年来的辛勤哺育。(母女“心有灵犀”,母亲定能收到女儿“沉默的祝福”。)
在康乃馨绽放的时候,我站在窗口,双手合十,心里默默许愿。老妈,你 定要幸福~
(点题,强化中心。)
总评:本文写以“我”在母亲节为妈妈送花(康乃馨)来表达对妈妈的祝福。切中话题,全文紧扣题目中的“沉默”二字
4
叙写,凸显“我”不善言词、羞涩的性格特点。叙写清楚,特别是对“我”和妈妈的心理、神情等细节刻画较成功。感情真挚,抒发了女儿对妈妈浓浓的爱。(罗化清 点评)
康乃馨的节日
还记得那一天,满街的康乃馨,随处都可闻到那一股淡淡的让人陶醉的香味,康乃馨的花语是感激,是爱。
那天,是教师节,三年初中生活的最后一个教师节。
虽然是教师节,可因为我们面临中考,老师没有休息,继续给我们补课。我们想了很多,希望能在这一天给老师一个惊喜。于是,我们买了康乃馨,买了那一束代表我们这群孩子充满感激之心的康乃馨。我们把讲台檫得干干净净,把那束康乃馨插在了花瓶里,在花瓶边上放了一张纸条和一瓶护手霜。——我们不仅想让她开心,还想让她美丽。
老师快来了,我们把门关得紧紧的,悄悄念着要对老师说的话,激动得想哭。“吱——”门开了。“起立~” “老师,祝您教师节快乐~”这句话出奇地整齐。老师愣住了。眼睛睁得很大,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她眼里滚动的泪花。她轻轻
的拿起了康乃馨,闻了一下,又拿起那张纸条和那瓶护手霜。她终于忍不住哭了,因为那张纸条上写着四个字:“我们爱你。”我们也哭了,教室里一片呜咽声??
最后,她又拿起康乃馨对我们说:“谢谢”。三年来,我们没有对她说过一次谢谢,可今天她却对我们说谢谢。老师啊,
5
说谢谢的应该是我们这群时常惹你生气的学生啊。这一节课,老师和我们都体会到了彼此的爱。
我们会永远记住那个飘香的节日,因为那天是康乃馨的节日,因为那天充满感动??
评析:这篇考场满分作文,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表明了对最敬爱的人——老师的情感态度,以送给老师一束康乃馨的实际行动,表达出了对老师最诚挚、最纯真的爱。二是巧妙地用“康乃馨”结构全文,不仅结构严谨,而且字里行间散发着淡雅的清香,并含蓄地展示了老师的人格魅力,有如康乃馨般清香的意蕴。三是善于用动作、语言、场景描写表达情意。如教室里师生动情地“哭”的场面描写,把情感推向了高潮。
总之,这是一篇情感态度倾向表现得极为真切、生动、感人的考场佳作。
篇二:春节作文评语
一、 读第一遍,了解大意。
二、 读第二遍
1、 找出错别字,并改正在旁边。
2、找出好词好句,画上波浪线.
3、找出不通顺的句子,改通顺。
4、找出用错的标点,并改正。
三、写评语
6
总体评价:
语句(不太)通顺,书写(不太)工整,
思路(不太)清晰,标点使用(不够)正确, 结构(不够)完整,用词(不够)准确,
错别字较(多)少。
好评:
1、以时间为序,条理清晰地介绍永丰春节的习俗
2、能通过具体的事例体现春节热闹的场面。
3、详略得当,写出了春节喜庆的气氛
4、用词准确,描写生动,反映出传统春节的热闹与人们
的无限快乐
5、在叙述传统习俗的同时,能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差评:
1、 详略不当,面面俱到,记流水账,没有侧重点
2、 有一些习俗没有介绍具体。
3、 没有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4、 语言平淡,不够生动。
5、 思维混乱,没有条理。
篇三:传统节日作文
我最感兴趣的传统节日
中国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其中 我最喜欢元宵节,因为元宵节大家都欢聚一堂,十分热闹。
7
农历正月十五的晚上,大街上人山人海,路旁有卖小吃的,猜灯谜的,还有卖棉衣的,应有尽有。电线杆上、店铺的牌子上都挂上了大灯笼,红的、黄的、绿的??五颜六色的灯笼闪闪发光,光彩夺目。广场的舞台上正在表演节目,有的唱歌,有的跳舞,还有的正在表演小品哩~大家都看得入神了。
妈妈正在家里忙着包汤圆。大家一起吃着团圆饭,我心里暖暖的,想:要是每天都是元宵节那该多好啊~吃完晚饭,我迫不及待地拉着外婆的手去逛街。我们还一起猜灯谜、赏花灯??天已经很晚了,我们也依依不舍地回家了。街上的人们也渐渐远去,只剩下一片黑色纱布般的夜空和一轮白玉盘似的月亮,还有一些眨着眼的小星星了。
元宵节只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其中一个,还有很多很多的节日~啊~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真是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啊~
我喜爱的传统节日——春节
中国,是一条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从落魄到战争,从和平到富强。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而我最喜欢的就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春节。
春节前夕,大街小巷的店铺都挂满了红灯笼,贴上了闪闪发光的对联,有着一派辞旧迎新的气氛,商店里的墙壁都粉刷一新,玻璃也擦得晶莹透亮。这时候,庞大的人群带着迎春的喜悦涌进大商店购年货,商店里的年货琳琅满目,多得
8
让你眼花缭乱,无法选择。焕然一新的大街上,许许多多的小朋友高兴地拿着零花钱这里逛逛,那里玩玩,见到好东西就买下来。来来往往的汽车的鸣叫声、小商贩的叫卖声、孩子们的嬉闹
声为这热闹的大街谱上一曲欢快的交响曲。
在除夕的晚上就更热闹了~我家的桌子上摆着许多美味佳肴:淌着汁水的红烧羊肉,有香气扑鼻的火锅,还有很多美味水果,让人垂涎三尺~我们举杯祝福长辈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长辈也希望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餐桌上大家边吃边聊着这一年来的变化,聊到高兴之处,大家都开怀大笑。吃过年夜饭,我们坐在电视机前看着春节联欢晚会,演员们那一身身精湛的舞艺和那迷人的身姿、动听的歌声,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夜晚,狂欢的气息川流不息,人们把一个个烟花点燃。烟花在天上喷出了一个个美丽的花朵,美丽极了。我看见小伙伴都在
放,我想:让我的烟花也为这灿烂多彩的夜空画上美丽的一笔吧~于是我把烟花点燃,“砰~”的一声,烟花在空中烁出一道道绚丽无比的彩虹。“哇~好漂亮~”小伙伴们不约而同地向这里看过来,异口同声地喊道。我哈哈一笑,又点燃了第二个??
放完烟花的时候,是我们这群小朋友最快乐的时候,我和
9
哥哥姐姐高兴地玩起了“跳山羊”的游戏。
春节真开心呀~我真希望天天都是春节啊~
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他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清明节最开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地,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所以,清明节也是重要的祭拜祖先的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的就是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它是在每年阳历的4月5日,这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打马球、荡秋千、蹴鞠、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的习俗。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
10
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既有祭扫祖坟生别死离的悲伤,又有踏青游玩的欢乐,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有一句话叫:“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今天就是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这天,人们会吃粽子,看龙舟。一片欢声笑语汇成了一支歌曲。
有些地方会往汨罗江里投粽子,这就是来源于屈原。屈原是二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一位伟大的诗人,有一次接到一个消息:有一位在楚国的很出名人去世了。屈原知道了,都划船过来打捞他的尸体,可是没有捞到。于是,他们就往汨罗江(汨罗江在湖南省,全长不过253公里,若不是因为屈原,不会有多少人知道这条江。)丢入米饭、蛋黄等剩菜,好让那些贪吃的鱼虾吃饱后就不用碰屈原了。老百姓还在木船上“咚咚咚,咚咚咚”地打鼓,吓走那些蛟龙。端午节的叫法特别多,有二十多种,如有端午节,端五节、重五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蔳节、龙舟节、浴兰节、粽子节、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等等。为了纪念屈原,一定要在端午节这天吃粽子。即使不喜欢吃,也不免吃一个吧~
粽子在春秋时期有两种。一种用菰叶(茭白叶)包黍成牛角的形状,叫“角黍”;另一种用竹筒米装米封闭好后烤熟它。这种就叫“筒粽”。我们今天最流行的“火腿粽子”,却出现在
11
清代乾隆年间。
说了这么多,下面该说到我了~我很喜欢吃粽子,特别是爸爸从酒家带回来的。我吃了一个又一个,吃得津津有味,满手都mì
篇四:简评中秋节
淡漠的中秋节
一年级组王玉梅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讲述的就是每逢节日,漂泊异乡的游子都要不远万里奔赴家乡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中秋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很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一年一度的团圆节日,中秋节这天一家人可以好好在一起吃饭、赏月;而今对于政治性节日“五一”、国际性节日“十一”均有假期,但唯独没有重要传统节日的特定假期,这是文化自觉意识不强的表现,是对传统文化的不尊重和忽视。
12
作文十:《我国的传统节日作文》19900字
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
清明,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在农历三月(公历4月5日左右),此时正是春光明媚,空气洁净的季节,因此,这个节日叫做―清明节‖。
清明节人们有扫墓祭祖和踏青插柳的习俗。
中国人有敬老的传统美德,对去世的先人更是缅怀和崇敬。因此,每到清明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到郊外去祭扫祖先的坟墓。人们为坟墓除去杂草,添加新土,在坟前点上香,摆上食物和纸钱,表示对祖先的思念和敬意。这叫上坟,也叫扫墓。
清明时节,山野小草发芽,河边柳树长叶,到处一片新绿,正是户外游玩的好时候。古人有到郊外散步的习俗,这叫―踏青‖;还要折根柳枝戴在头上,叫―插柳‖。据说插柳可以驱除鬼怪和灾难,所以,人们纷纷插戴柳枝,祈求平安幸福。
现在,殡葬方式有了很大改变。实行火葬,废止土葬后,田野里的坟墓越来越少了。但是,清明节祭祖踏青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每到这一天,人们还是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
1
怀念自己的祖先,也会到郊外呼吸新鲜空气,观赏蓝天、绿树、小草和鲜花。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是中国农历的新年。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这是一个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因为过农历新年的时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们也把这个节日叫―春节‖。
中国人过春节有很多传统习俗。从腊月二十三起,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了。在这段时间里,家家户户要大扫除,买年货,贴窗花,挂年画,写春联,蒸年糕,做好各种食品,准备辞旧迎新。
春节的前夜叫―除夕‖。除夕之夜,是家人团聚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说说笑笑,直到天亮,这叫守岁。除夕零点的钟声一响,人们还要吃饺子。古时候叫零点为―子时‖,除夕的子时正是新旧年交替的时候,人们在这时吃饺子,是取―更岁交子‖的意思。这也是―饺子‖名称的由来。
过了除夕就是大年初一。从初一开始,人们要走亲戚、看朋友,互相拜年。拜年,是春节的重要习俗。拜年时,大家都要说一些祝愿幸福、健康的吉祥话。
今天是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在这一天,人们有吃粽子、赛龙舟等民间习俗。
2
今天,我们全家人来到江边看龙舟比赛。江边人山人海。我好不容易才挤进这拥挤的人群中,站在这人群中,我真有一种唐僧师徒步入火焰山的那种炎热的感觉。当主持人宣布去年冠军队——红队出场时,江边顿时沸腾起来。不一会儿,所有的队伍都出场了,他们做好了最后的准备,都蓄势待发。
当裁判员一声令下,所有的队伍一起出发。这次比赛共有七支队伍参加,他们的龙舟按彩虹的颜色顺序排列。有的队伍依照船头指挥员擂鼓的节奏前进着,拼命地前进着,一下子领先排在了前头;而有的却弄得手忙脚乱,落在了最后,正所谓:欲速则不达。江上的选手们使劲地划着,在江边观赛的人们也没闲着。他们不断喊着加油助威的口号,助威声一阵比一阵强大。选手们在观众的助威声中显得更加卖力,更有冲劲。指挥员擂鼓的声音震耳欲聋,选手们配合默契,富有节奏,各个队伍都士气高涨。
比赛渐渐接近尾声,对于选手们来说,可以算是已经到了冲刺的阶段。观众们都屏住气,全场几乎没有呼吸声,只有船上指挥员的擂鼓声。红队依旧领先着,排在最后一名的紫队开始奋起直追。这时,有的观众忍不住了,高声地喊着,为紫队打气,这也让紫队更加充满信心。紫队连续超过了五个队,一口气将自己的排名提升到了第二位。这时裁判员鸣哨了,比赛也随着哨声结束了。最终,红队卫冕冠军成功,紫队获得了第二名,刷新了队伍的最好成绩。观众们再次沸
3
腾起来,对紫队这种奋勇争先的精神给予鼓励。
比赛结束了,时间也在飞快地流逝着。今天,我看了一场精彩的比赛,也过了一个欢乐的端午节。
今天是清明节,是纪念祖先和介子推的日子。不禁让我想起杜甫的一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大概到了8点左右,我与妈妈爷爷从家中出发了。在路上,我不断回想着以前的事,似乎我从来没有见到太太那慈祥和蔼的模样,脑海里也没有任何跟太太有关的事迹。她长什么样子,待我好吗……一连串的问题一下子涌到我的大脑。我问妈妈:―妈妈 ,我见过太太吗,待我好吗,‖妈妈无奈的说:―实话说吧,我也没见过,应该很早就去世了吧。所以这……‖
漫长的20分钟过去了,我们终于来到了上林湖,顿时天空中飘下了似花针的雨。停好车,拿好工具,准备上山。向远处望去,这人也太多了吧,把整条过道都挤满了,一点空隙也没有。随着人群,我们缓缓移动着。我发现一些老年人十分封建迷信,带着爆竹,香烛,纸钱等。万一发生什么不测,那可这么办呢,我们再次随人群而上,拐过一个弯,再拐过一个弯,上了阶梯,我们找到了太太的坟,跟往常一样。这次我给经历了一个春秋风吹雨打的字上色。我写着这一个个的大字,想到如果太太还活着,那么该多好啊~这下我肯定与太太快乐的聊天……想到这我的欣慰的笑了。
4
妈妈与爷爷拿着镰刀,在坟旁边把杂草杂花清理掉。我拾起坟沿边的杜鹃花,静静地将花插在太太的碑后,望去,犹如太太头上的装饰品。这时妈妈爷爷也做好了清理工作,整个坟边看起来干净了许多。
之后我们小心翼翼地点了一柱清香,放上祭品,默默祈祷,给予我们的祝福。
我转过身子,放眼望向蓝色的湖,上面还有一个个的涟漪,湖面上行驶着一条条的游船,它带着人们的祝福,带着人们的祈求,带着人们的希望……驶向远方。
中秋之夜
今天是中秋节,是一个万家团圆的日子。俗话说: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可是今年我们可没有这么幸运了,从早上起天空中就飘洒着蒙蒙细雨,天阴沉沉的。看来我们今天晚上无法看到那皎洁的明月了。
到了夜晚,我们一家人围成一桌吃着团圆饭,开开心心地聊着天,我和弟弟吃着圆圆的月饼,不时地望着夜空,不禁想起了去年的中秋之夜。
去年的中秋,一吃完晚饭,我和姥爷等一家人便迫不急待地来到了汉江边赏月。―出来了,出来了‖我兴奋地叫起来。月亮从云层中露出头半张脸,害羞得像个小姑娘。慢慢地,圆圆的月亮升起来了,像一个大玉盘,月亮犹如一个穿着白色纱裙的仙女,将皎洁的月光洒向大地,把大地照得如同白
5
昼。明月嵌在天幕上,从月光中我仿佛看见了嫦娥姐姐在孤单地哭泣,她双手抱着玉免想念着自己的亲人。这时,姥爷叫住了我,―快看那里,好美呀~‖原来月亮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形成了一个水中月,江水倒映着周围的灯光,再衬托着美丽的圆月,真像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中。看到此景,我忍不住作诗一首:中秋赏月月儿圆,湖水映色月极鲜。悠悠长河似画卷,我们一家共婵娟。众人一听,连夸我说―不错嘛,兴致蛮高,还能作诗了。‖我得意地笑了……多么难忘的中秋夜啊~
这个中秋节虽说有些遗憾,没有见到嫦娥姐姐,但我过得同样愉快,一家人其乐融融过节,团团圆圆吃饭才最重要
篇二:中国传统节日_作文范例
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
清明,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在农历三月(公历4月5日左右),此时正是春光明媚,空气洁净的季节,因此,这个节日叫做―清明节‖。
清明节人们有扫墓祭祖和踏青插柳的习俗。中国人有敬老的传统美德,对去世的先人更是缅怀和崇敬。因此,每到清明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到郊外去祭扫祖先的坟墓。人们为坟墓除去杂草,添加新土,在坟前点上香,摆上食物和纸钱,表示对祖先的思念和敬意。这叫上坟,也叫扫墓。
6
清明时节,山野小草发芽,河边柳树长叶,到处一片新绿,正是户外游玩的好时候。古人有到郊外散步的习俗,这叫―踏青‖;还要折根柳枝戴在头上,叫―插柳‖。据说插柳可以驱除鬼怪和灾难,所以,人们纷纷插戴柳枝,祈求平安幸福。现在,殡葬方式有了很大改变。实行火葬,废止土葬后,田野里的坟墓越来越少了。但是,清明节祭祖踏青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每到这一天,人们还是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怀念自己的祖先,也会到郊外呼吸新鲜空气,观赏蓝天、绿树、小草和鲜花。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是中国农历的新年。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这是一个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因为过农历新年的时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们也把这个节日叫―春节‖。
中国人过春节有很多传统习俗。从腊月二十三起,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了。在这段时间里,家家户户要大扫除,买年货,贴窗花,挂年画,写春联,蒸年糕,做好各种食品,准备辞旧迎新。
春节的前夜叫―除夕‖。除夕之夜,是家人团聚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说说笑笑,直到天亮,这叫守岁。除夕零点的钟声一响,人们还要吃饺子。古时候叫零点为―子时‖,除夕的子时正是新旧年交替的时候,人们在这时吃饺子,是取―更岁交子‖的意思。这也是―饺子‖
7
名称的由来。
过了除夕就是大年初一。从初一开始,人们要走亲戚、看朋友,互相拜年。拜年,是春节的重要习俗。拜年时,大家都要说一些祝愿幸福、健康的吉祥话。今天是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在这一天,人们有吃粽子、赛龙舟等民间习俗。
今天,我们全家人来到江边看龙舟比赛。江边人山人海。我好不容易才挤进这拥挤的人群中,站在这人群中,我真有一种唐僧师徒步入火焰山的那种炎热的感觉。当主持人宣布去年冠军队——红队出场时,江边顿时沸腾起来。不一会儿,所有的队伍都出场了,他们做好了最后的准备,都蓄势待发。
当裁判员一声令下,所有的队伍一起出发。这次比赛共有七支队伍参加,他们的龙舟按彩虹的颜色顺序排列。有的队伍依照船头指挥员擂鼓的节奏前进着,拼命地前进着,一下子领先排在了前头;而有的却弄得手忙脚乱,落在了最后,正所谓:欲速则不达。江上的选手们使劲地划着,在江边观赛的人们也没闲着。他们不断喊着加油助威的口号,助威声一阵比一阵强大。选手们在观众的助威声
中显得更加卖力,更有冲劲。指挥员擂鼓的声音震耳欲聋,选手们配合默契,富有节奏,各个队伍都士气高涨。
比赛渐渐接近尾声,对于选手们来说,可以算是已经到了冲刺的阶段。观众们都屏住气,全场几乎没有呼吸声,只有
8
船上指挥员的擂鼓声。红队依旧领先着,排在最后一名的紫队开始奋起直追。这时,有的观众忍不住了,高声地喊着,为紫队打气,这也让紫队更加充满信心。紫队连续超过了五个队,一口气将自己的排名提升到了第二位。这时裁判员鸣哨了,比赛也随着哨声结束了。最终,红队卫冕冠军成功,紫队获得了第二名,刷新了队伍的最好成绩。观众们再次沸腾起来,对紫队这种奋勇争先的精神给予鼓励。
比赛结束了,时间也在飞快地流逝着。今天,我看了一场精彩的比赛,也过了一个欢乐的端午节。
清明节
今天是清明节,是纪念祖先和介子推的日子。不禁让我想起杜甫的一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大概到了8点左右,我与妈妈爷爷从家中出发了。在路上,我不断回想着以前的事,似乎我从来没有见到太太那慈祥和蔼的模样,脑海里也没有任何跟太太有关的事迹。她长什么样子,待我好吗……一连串的问题一下子涌到我的大脑。我问妈妈:―妈妈 ,我见过太太吗,待我好吗,‖妈妈无奈的说:―实话说吧,我也没见过,应该很早就去世了吧。所以这……‖
漫长的20分钟过去了,我们终于来到了上林湖,顿时天空中飘下了似花针的雨。停好车,拿好工具,准备上山。向远处望去,这人也太多了吧,把整条过道都挤满了,一点空
9
隙也没有。随着人群,我们缓缓移动着。我发现一些老年人十分封建迷信,带着爆竹,香烛,纸钱等。万一发生什么不测,那可这么办呢,我们再次随人群而上,拐过一个弯,再拐过一个弯,上了阶梯,我们找到了太太的坟,跟往常一样。这次我给经历了一个春秋风吹雨打的字上色。我写着这一个个的大字,想到如果太太还活着,那么该多好啊~这下我肯定与太太快乐的聊天……想到这我的欣慰的笑了。
妈妈与爷爷拿着镰刀,在坟旁边把杂草杂花清理掉。我拾起坟沿边的杜鹃花,静静地将花插在太太的碑后,望去,犹如太太头上的装饰品。这时妈妈爷爷也做好了清理工作,整个坟边看起来干净了许多。
之后我们小心翼翼地点了一柱清香,放上祭品,默默祈祷,给予我们的祝福。我转过身子,放眼望向蓝色的湖,上面还有一个个的涟漪,湖面上行驶着一条条的游船,它带着人们的祝福,带着人们的祈求,带着人们的希望……驶向远方。
中秋之夜
今天是中秋节,是一个万家团圆的日子。俗话说: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可是今年我们可没有这么幸运了,从早上起天空中就飘洒着蒙蒙细雨,天阴沉沉的。看来我们今天晚上无法看到那皎洁的明月了。
到了夜晚,我们一家人围成一桌吃着团圆饭,开开心心地聊着天,我和弟弟吃着圆圆的月饼,不时地望着夜空,不禁
10
想起了去年的中秋之夜。
去年的中秋,一吃完晚饭,我和姥爷等一家人便迫不急待
地来到了汉江边赏月。―出来了,出来了‖我兴奋地叫起来。
月亮从云层中露出头半张脸,害羞得像
个小姑娘。慢慢地,圆圆的月亮升起来了,像一个大玉盘,
月亮犹如一个穿着白色纱裙的仙女,将皎洁的月光洒向大
地,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明月嵌在天幕上,从月光中我仿
佛看见了嫦娥姐姐在孤单地哭泣,她双手抱着玉免想念着自
己的亲人。这时,姥爷叫住了我,―快看那里,好美呀~‖原
来月亮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形成了一个水中月,江水倒映着
周围的灯光,再衬托着美丽的圆月,真像置身于一幅美丽的
画卷中。看到此景,我忍不住作诗一首:中秋赏月月儿圆,
湖水映色月极鲜。悠悠长河似画卷,我们一家共婵娟。众人
一听,连夸我说―不错嘛,兴致蛮高,还能作诗了。‖我得意
地笑了……多么难忘的中秋夜啊~
这个中秋节虽说有些遗憾,没有见到嫦娥姐姐,但我过得
同样愉快,一家人其乐融融过节,团团圆圆吃饭才最重要
篇三:中国各传统节日英语作文
Dragon Boat Festival, often known as Tuen Ng Festival or
Duan Wu Festival,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 held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month of the Chinese calendar. It is
also known as the Double Fifth.[citation needed] It has since
11
been celebrated, in various ways, in other parts of East Asia as well, most notably Korea.
The exact origins of Duan Wu are unclear, but one traditional view holds that the festival memorializes the Chinese poet Qu Yuan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He mitted suicide by drowning himself in a river because he was disgusted by the corruption of the Chu government. The local people, knowing him to be a good man, decided to throw food into the river to feed the fishes to prevent them from eating Qus body. They also sat on dragon boats, and tried to scare the fishes away by the thundering sound of drums aboard the boat and the fierce looking dragon-head in the front of the boat.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Chinese Republic, Duan Wu was also celebrated as Poets Day, due to Qu Yuans status as Chinas first poet of personal renown.
Today, people eat zongzi (the food originally intended to feed the fishes) and race dragon boats in memory of Qus dramatic death.
中文:
龙舟节,端午节经常或端午节,是一种传统的中国节日对
中华历5月5日举行。它也被称为端五。[来源请求]它已经
12
被庆祝,以各种方式在其他地区以及东亚,尤其是韩国。
端午确切的起源尚不清楚,但一种传统的观点认为,节日
来源在中国诗人屈原的战国时期。他犯的河中溺死自己,因
为他是由政府的腐败深恶痛绝楚自杀。当地群众,知道他是
一个好人,决定投身到河里的鱼的食物,饲料,以防止吃屈
原的尸体他们。他们还坐在龙舟,并试图吓唬由船上和激烈
的寻找龙在船头头战鼓齐鸣声中的鱼了。
在中国民国初年,段坞也被―诗人节―庆祝,由于屈原作
为中国的第一个著名的诗人的个人地位。
今天,人们吃粽子的曲的戏剧性死亡内存和龙舟比赛(原本打算饲料鱼类的食物)。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a lunar (阴历)holiday, occurring (存正)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lunar month
(农历史五月第五天) The Chinese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a significant (有意义的)holiday celebrated (庆祝)in China,and the one with the longest history (历史最悠久)。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celebrated by boat races (龙舟
赛) in the shape of dragons. Competing teams (竞争团队) row their boats forward to a drumbeat (击古)racing to reach the finish end first. The boat races during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are traditional customs(传统习俗)to attempts to (试图)rescue (搭救) the patriotic poet (爱国诗人)
13
Chu Yuan. Chu Yuan drowned (溺死)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lunar month in 277 B.C. Chinese citizens now throw bamboo leaves (竹叶) filled with cooked rice into the water. Therefore the fish could eat the rice rather than the hero poet. This later on turned into the custom
of eating tngt and rice dumplings(棕子)。 The
celebration is a time for protection (防护) from evil(邪
恶)and disease (疾病) for the rest of the year. It is done so by different practices such as hanging healthy herbs on the front door, drinking nutritious concoctions (营养品), and
displaying (展示) portraits (画像) of evils nemesis(邪
恶报应),Chung Kuei. If one manages to (成功做??) stand
(直立)an egg on its end at exactly 12:00 noon, the
following year will be a lucky one.
A Chinese holiday is gaining worldwide popularity 一个
逐渐受到全球欢迎的中国节日
Some holidays are so much fun that they catch on outside of their culture. The most obvious example is probably Christmas, which is celebrated around the world by people who aren’t even Christian. Similarly, in recent years,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has moved beyond China to bee an international holiday celebrated by people who may know
14
little about the holiday’s origins.
有些节日实在是很有趣,所以在本土文化以外的地方也
很受欢迎。最明显的例子可能就是圣诞节,世界各地的人都
会庆祝圣诞节,即使是非基督徒。同样,最近几年端午节已
经不局限于中国,成为国际性节日,而庆祝的人可能对节日
的由来并不太了解。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one of three major Chinese holidays, along with the Spring and Moon Festivals. Of the three, it is possibly the oldest, dating back to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in 227 B.C. The festival memorates Qu Yuan, a minister in the service of the Chu Emperor. Despairing over corruption at court, Qu threw himself into a river. Townspeople jumped into their boats and tried in vain to save him. Then, hoping to distract hungry fish from his body, the people scattered rice on the water.
端午节与春节和中秋节并列为中国三大节日。这三个节
日中,它可能是最古老的一个,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27年的
战国时代。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楚国的大夫屈原,他因为对
朝廷的贪污腐败感到绝望而投河自尽。镇上的人纷纷冲上船
去救他,却没有成功。后来大家把米撒到水里,希望把饥饿
的鱼群从他的躯体边引开。
Over the years, the story of Qu’s demise transformed
15
into the traditions of racing dragon boats and eating zongzi – a kind of rice wrapped in bamboo leaves. The races have certainly captured the imagination of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Every spring there are nearly 60 dragon boat races held outside of China in cities from Vancouver to Sydney, from Gdańsk, Poland to Cape Town, South Africa.
Canada alone has nearly 50 dragon boat teams and Germany has nearly 30.
多年以后,屈原逝世的故事逐渐演变成赛龙舟和吃粽子
(一种包在竹叶中的米食)的传统。这些竞赛显然激起了世界
各地人们的想像,每年春天有将近60场龙舟赛在中国境外
的城市举办,从温哥华到悉尼,从波兰的格但斯克到南非的
开普敦。单单字加拿大就有将近50支龙舟队伍,德国则有
近30个。
So what is it about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that appeals to foreigners? ―It’s an unusual
sport,‖ says one racer from Germany. ―It’s not like
everybody’s doing it. That’s one of the reasons that there’
s such great team spirit in a dragon boat team – everybody
feels like we’re doing something special.‖ And what about the zongzi? ―Ehhh, they’re not bad, I guess,‖ he says.
―Something of an acquired taste. I just haven’t really
16
acquired it yet.‖
那么,为什么端午节赛龙舟会吸引外国人呢,―这是一项
不寻常的运动。‖一位来自德国的参赛者说,―这并不是所有
的人都在从事的运动。这正是龙舟队的团队精神如此高昂的
原因之一,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在做一件很特别的事。‖那么
粽子呢,―喔,我觉得它不难吃。‖他说,―那是一种需要后
天培养的品味。我只是还没培养出来罢了。‖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also called the Duanwu Festival ,is celebrated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month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calendar.People always eat rice dumplings and watch dragon boat races to celebrate it.
The festival is best known for its dragon-boat races,especially in the southern places where there are many rivers and lakes. Ití?s
very popular.
The rice dumpling is made of glutinous rice,meat and so on. You can eat different kinds of rice dumplings.They are very delicious.
And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for Qu Yuan. He is an honest minister who is said to have mitted suicide by drowning himself in a
17
river.
Overall,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very interesting!
端午节(Dragon Boat Festival)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occurs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moon of the lunar calendar(阴历). It is one of the three
most important of the annual Chinese festivals. The other two are the Autumn Moon Festival and Chinese New Year.
The story of this colorful festival concerns a famous Chinese scholar-statesman(政治家) named Chu Yuan(屈原)
who, some three centuries before the birth of Christ, served the King of Chu(楚怀王)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As a loyal minister(大臣), Chu Yuan at first enjoyed the full confidence and respect of his sovereign(君主). Eventually,
through the intrigues of his rivals, he was discredited(不足信
的, 不名誉的).
Chu Yuan was never able to regain(恢复) the emperors
favor and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moon in the year 295 B.C.(Before Christ), at the age of 37, Chu Yuan clasped a stone to his chest and plunged into the Milo River(汨罗江) in
the Hunan Province(湖南省).
Respecting the minister as an upright(正直的) and
honest man, the people who lived in the area jumped into
18
their boats and rushed out in a vain search for him. This unsuccessful rescue attempt is a part of what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memorates every year.
Probably the most exciting and interesting aspect of the festival is the racing of the Dragon Boats. These races not only symbolize the peoples attempt to save Chu Yuan, they also demonstrate the Chinese virtues(美德) of cooperation
and teamwork.
Another activity of the Festival is the making and eating of a kind of dumpling called Tngt (粽子). When it
became known that Chu Yuan was gone forever, the people, living along the river, threw cooked rice into the water as a sacrifice(祭品) to their dead hero. They wrapped(包) rice in
bamboo leaves(粽叶), and stuffed(填满) it with ham, beans,
bean paste(豆沙), salted egg yokes, sausages, nuts, and/or vegetables.
To the Chinese the fifth lunar moon is more
than just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Since antiquity(古代),
they have believed that this month is a pestilential and danger-fraught(瘟疫的及充满危险的) period. Children born
in this month are said to be difficult to raise(抚养), and
people tend to concentrate their efforts during this time
19
attempting to protect their families from ills and misfortune. The day of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customarily the time when cleaning and sanitation(卫生) are stressed(着重, 强调).
Most families hang calamus(菖蒲) and artemisia(艾草)
above their doors, both as a decoration and as a preventive against pestilence.
Ancient folk medicines(民间药物) such as realgar(雄黄
酒)are added to the food eaten on the Festival day. This is believed to prevent disease and to promote a healthy digestive system(消化器官). The drinking of realgar in wine
supposedly relieves(解除) the effects of poisons accumulated
in human bodies.
The sachets (Hsiang Pao in Chinese香包) are very
popular with children and they vie(竞争) with each other to
collect as many as possible. Children are not the only ones who collect Hsiang Pao. Older people are often given them as a symbol of respect, and they are highly prized because of the intricate(复杂的) and beautiful embroidery(刺绣) that
adorns(装饰) them.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an entertaining and enjoyable event. It gives the observer an opportunity to glimpse a part of the rich Chinese cultural heritage
20
1、Its Chinese name Qing Ming literally means Clear Brightness, hinting at its importance as a celebration of Spring. Similar to the spring festivals of other cultures, Tomb Sweeping Day celebrates the rebirth of nature, while marking the beginning of the planting season and other
outdoor activities.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
也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
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
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2、In ancient times, people celebrated Qing Ming Jie with dancing, singing, piics, and kite flying. Colored boiled eggs would be broken to symbolize the opening of life.
3、One theory is that since any number of ghosts rome around a grave area, the less appealing food will be consumed by the ancestors, and not be plundered by strangers.
清明节扫墓英语作文
Last Qingming Festival,i return home to worship my grandfather.Qingming Festival is a folk Festival.In the past,In the past, the Qingming Festival was called Arbor Day. But Today, Chinese visit their family graves to tend to any
21
underbrush that has grown. Weeds are pulled, and dirt swept away, and the family will set out offerings of food and spirit money. Unlike the sacrifices at a familys home altar, the offerings at the tomb usually consist of dry, bland food. One theory is that since any number of ghosts rome around a grave area, the less appealing food will be consumed by the ancestors, and not be plundered by strangers.
With the passing of time, this celebration of life became a day to the honor past ancestors. Following folk religion, the Chinese believed that the spirits of deceased ancestors looked after the family. Sacrifices of food and spirit money could keep them happy, and the family would prosper through good harvests and more children.
1、Its Chinese name Qing Ming literally means Clear Brightness, hinting at its importance as a celebration of Spring. Similar to the spring festivals of other cultures, Tomb Sweeping Day celebrates the rebirth of nature, while marking the beginning of the planting season and other outdoor activities.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
也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
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
22
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2、In ancient times, people celebrated Qing Ming Jie with dancing, singing, piics, and kite flying. Colored boiled eggs would be broken to symbolize the opening of life.
3、One theory is that since any number of ghosts rome around a grave area, the less appealing food will be consumed by the ancestors, and not be plundered by strangers.
清明节扫墓英语作文
Last Qingming Festival,i return home to worship my grandfather.Qingming Festival is a folk Festival.In the past,In the past, the Qingming Festival was called Arbor Day. But Today,
篇四:有关传统节日的作文
端 午 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佳节。端午节又可以叫端阳
节,传说那天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抱石投江的日子。那
天爱国诗人屈原听到自己的国家快要灭亡的消息后,悲愤交
加、心如刀割,抱起一块石头,纵身跳入江河里。
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每到端午节时,大家就划着船把饭投进
江里,可是后来他们发现投入江里的米饭全被鱼吃了。于是,
人们就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把米放在一种长长的叶子里包成
23
四个角的形状,鱼见了以为是菱角,因为菱角有尖尖的刺,鱼就不敢再吃了。
直到现在,人们一到端午节就吃粽子、赛龙舟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外婆也会把长长的、青青的艾条挂在家门口。我最爱吃的就是大肉粽了,特别是高速公路上的绍兴服务区卖的―诸老大‖粽子,味道非常鲜美,让我回味无穷。
春 节
每年的正月初一是春节,俗称―过年‖,是我国最重要、最隆重的节日。为什么呢,奶奶告诉我:―春节是个辞旧迎新的节日,意味着生机勃勃的春天又要来了,人们又可以播种等待着丰收,是一个让人充满希望的节日~所以要高高兴兴地迎接新年的到来。‖
春节前,大家忙得不可开交。我和妈妈来到步步高买菜、礼物、食品等。只见步步高人山人海,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我和妈妈用车子推着选购的商品去付账,可是队伍犹如长龙,足足等了半个小时。我和妈妈走出了商场的门口,依然还是听到里面传来一阵又一阵的笑声,热闹极了~第二天,该扫尘了,妈妈拿着拖把拖地,奶奶用长扫把墙上的蜘蛛网打扫干净,爸爸和爷爷在贴春联,我在挂灯笼。不一会儿,家里就焕然一新,显得喜气洋洋。
大年三十,我们一家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地吃着团年饭。吃完饭后,当然不能错过那一年一度的春节晚会。我最喜欢
24
的是风趣幽默的小品和相声,常常使我笑得前俯后仰。―当~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大人忙着放鞭炮,响声震耳欲聋;我们小孩子忙着放花炮,把夜空打扮得五彩缤纷、千姿百态。
正月初一的早上,我们穿着新衣服高高兴兴地去给长辈们拜年。回来时,我口袋里的红包都装不下啦~
春节真是一个热闹、喜气洋洋的节日,我期待着下一个春节赶快来临。
春节的传统文化
我们中国有许多传统文化,比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其中最隆重的要属于我们的春节了。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种怪兽叫做―年‖,每到腊月三十晚上,它就出来掠食伤人。人们知道―年‖怕响、怕火、怕红,到了腊月三十这一天,人们就在家门粘贴红色的春联,放鞭炮,把―年‖吓走了。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除夕那一天,家家户户贴春联,吃饺子,农村里的人宰鸡杀猪,做年夜饭,到处喜气洋洋。
大街上,人们在开心地舞龙灯,龙灯的种类真多,有用布缝的布龙、竹子扎的篾龙、稻草扎的草龙,五颜六色,十分好看。舞龙灯的人们头扎毛巾,脚穿草鞋,扎腰束腿,舞出各种各样的动作,有双龙戏珠、大龙卷小龙、双龙盘旋。所有的龙一会儿慢慢游动,一会儿上下左右地翻腾,它们又分又合,始终不打结,真像活了一样。大人们都停下了脚步,
25
小孩子们都高兴地跳起舞来,小脸上也露出了鲜花般的笑容~ 晚上,我们小孩子忙着放花炮,烟火飞到天空时像花儿一样盛开,有红色、蓝色、黄色……五颜六色,美丽极了~把夜空打扮得五彩缤纷、千姿百态。
春节真好,要是天天都是春节那该多好呀~
端午节
中国有许多传统文化,如,春节贴―福‖字、正月十五吃元宵,八月十五吃月饼??但我非常最喜欢过的还是端午节。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过端午节时,我们家家户户都把苇叶洗干净,准备好糯米和各种馅,有肉的、豆沙的、红豆的……然后用粽子叶把糯米和馅包在一起,做成三角形的,长方形的,保佑平安无事。肉粽是我的最爱,大老远就能闻到它的香气,那真叫一个香啊。传说端午节包粽子是因为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爱国诗人屈原投江殉难后,人们打捞数日仍不见他尸首,为了屈原的尸首不被鱼虾吃掉,人们就用苇叶包起饭团投入江水。这个习俗流传下来就成了―包粽子‖。
吃完粽子,大人、小孩们都早早的来到河边观看龙舟比赛。一大早的河岸边,早就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热闹非凡了,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场面。―预备,开始~‖随着裁判员的一声令下,各色各样的―龙‖如箭离弦,顺流而下,它们都在你追我赶,力争上游,谁也不甘落后,真是激动人心。龙舟上
26
的健儿们都狠劲猛划,奋力冲刺,希望成为成为了群龙之首,夺取冠军。岸上的人们为他们加油、击掌喝彩。
端午节还有大人给小孩子在手腕、脚腕上系五彩绳的习俗,小孩子系五彩绳是为了拴住他们,不失去他们,保佑他们平安无事健康成长。
端午节真是一个热闹、喜气洋洋的节日,我期待着下一个端午节赶快来临。
倒贴福字的来历
生活中有许多传统文化,比如:端午节赛龙舟,春节吃饺子??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春节倒贴福字的来历。
从前,有一个大官,他命令大家在过年的时候贴福字。在一次过年,那位大官想了解了解百姓过得怎么样。大官走在大街上,他发现了一位人家把福字倒着贴,于是,那位大官叫士兵把他们全家抓进了府里。大官审问其中一人,道:―你怎么把福字倒贴了,‖那人颤抖着说:―大人,把福字倒贴,读起来就是福到,所以小人就自作主张将福字倒贴了??‖大人听了,感觉很有道理,不但没有罚他们一家,还奖励了他们。从此之后,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倒贴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我们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真是奇妙啊~
27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