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1800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
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一种主题。古代交通不便,一旦分离,再会难期,就连通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在这些送别或留别的诗里,难免染上凄凉、伤感的色彩。江淹《别赋》所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在古代确乎是这样的。但也不可一概而论,古人写的别诗,也有明朗乐观之作。初唐诗人王勃的名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14岁时应举及第,当了一名朝散郎,沛王召为修撰,但不久就被唐高宗贬黜了。于是王勃便漫游蜀中,一度任虢州参军,又犯了死罪,幸而遇赦,但官职还是丢掉了。他的父亲受他牵累,贬为交趾令。他渡海省亲,不幸溺水而死。年仅25岁。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他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是唐代对县尉的通称。这位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给他这首诗。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开头两句分别点出送别的地点和行人的去向。“城阙”,指京城长安,阙是宫门两边的望楼。“三秦”,泛指长安附近。项羽破秦后,把秦国原来的地盘分为雍、塞、翟三国,封秦朝的三个降将为王,称为“三秦”。“城阙辅三秦”,是说京城长安周围有三秦夹辅着。“五津”,是杜少府要去的地方。四川的岷江从灌县到犍为这一段有白华津、万里津等五个渡口,称“五津”。长安是诗人和杜少府分手的地方,城郭宫阙,气象雄伟,历历在目。杜少府离开这里,自然是恋恋不舍。而将去的蜀州呢?千里迢迢,风烟渺渺,极目望去不免产生几分惆怅。这两句通过一近一远两处景物的对照,衬托出行者、送行者双方依依惜别的感情。
这位姓杜的朋友在京城得到县尉这样一个小官,长途跋涉到蜀州去上任,恐怕是一个很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王勃自己游宦在外,也不怎么得意。当他们走出都城,远望五津的时候,彼此的感情很自然地会沟通在一起。“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这两句诗把两人之间感情的共鸣写了出来。这两句的大意是:我和你都是离乡远游以求仕宦的人,你去蜀州,我留长安,去和留虽有不同,但此刻的惜别之意却是一样的啊!这两句表现的感情很真挚,态度很诚恳,一种体贴关注的语气,从字里行间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是很动人的。
五六句忽然将笔锋一转,转而去宽慰那即将远行的友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思是说:我们分手之后,虽然天各一方,但是不必悲伤。海内有知心的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像是近邻一样。最后两句就此再推进一层说:“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意思是,不要在分手的岐路上因离别而悲伤,就像那些青年男女一样地别泪沾巾。以上四句是从曹植的《赠白马王彪》脱化出来的。曹植在和他的弟弟曹彪分离时写道:“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又说:“忧思成疾,无乃儿女仁!”但王勃的诗更凝练、更鲜明。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长期以来脍炙人口的诗篇,特别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至今还常被人们引用。这首诗写得乐观开朗,没有一般赠别
诗常有的那种哀伤和悱恻。我想,这正是它受人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它的情调和唐朝前期经济文化走向繁荣、封建社会上升发展的时代精神是一致的。
朴素无华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也正是它的好处。从齐梁到初唐,浮华艳丽的诗风一直占据着诗坛的统治地位。王勃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人扭转了齐梁诗风,为诗歌创作开创了新的风气。王、杨、卢、骆,“以文章名天下”,称“初唐四杰”,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杜甫在《戏为六绝句》里说:“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说那些嗤笑“四杰”的人只能“身与名俱灭”,而“四杰”却像万古长流的江河,他们的美名永远不会泯灭。杜甫对“四杰”的推崇是一点也不过分的。就拿王勃这首诗来说吧,并不堆砌辞藻和典故,只是用质朴的语言,抒写壮阔的胸襟。但在质朴之中又有警策,在豪语中又包含着对友人的体贴,绝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寡味。诗人本来是要劝慰杜少府的,劝他不要过于感伤。但并不是一上来就劝他,而是先用环境的描写衬托惜别的心情,表示自己是和他一样的宦游人,因而最能理解他那种离开亲友远出求仕的心情。接下去又说,山高水远并不能阻隔知己的朋友在精神上和感情上的沟通,“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遂成为全篇的警策。直到最后才劝他不要在分手的时候过于悲伤。这样写来多么委婉!杜少府一定会感到亲切,他那点缠绵悱恻的感情也一定可以排解开了。
(选自《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中国文联公司出版社1988年版
作文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11000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古人对于离别是很动感情的,送别是郑重其事的。那时候,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又落后,一别动辄多年,能否再见很难说。他们那样重视离别是可以理解的。士大夫阶层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赠,还常常写诗文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借以抒发别情或者相互勉励和安慰。所以在古代诗歌遗产中,送别的作品有相当大的数量。
王勃(650-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稷山县一带) 人,初唐四杰之一。他是著名学者王通的孙子,很小的时候就写得一手好文辞,有"神童"之称,可惜不到三十岁就在渡海时落水而死了。他做过几任小官,却两次遭到斥逐和除名,短短的一生是在坎坷中度过的。留传下来的《王子安集》里,文比较多,诗不足百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要算是他的代表作。这首诗点明送别的地点是长安。他曾几次到过长安。这首诗有少年进取的精神,没有消极颓唐的情绪,可能是诗人二十岁以前在长安作朝散郎和任沛王府修撰时所作。少府,是当时对县尉的通称。"蜀州",在今四川省崇庆县,一作"蜀川",指川西岷江流域一带。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阙",是皇宫前面的望楼。"城阙",指唐的帝都长安城。"三秦",指长安附近关中一带地方。秦末项羽曾把这一带地方分为三国,所以后世称它三秦。"辅",辅佐,这里可以理解为护卫。"辅三秦",意思是"以三秦为辅"。关中一带的茫茫大野护卫着长安城,这一句说的是送别的地点。"风烟望五津。""五津"指四川省从灌县以下到犍为一段的岷江五个渡口。远远望去,但见四川一带风尘烟霭苍茫无际。这一句说的是杜少府要去的处所。因为朋友要从长安远赴四川,这两个地方在诗人的感情上自然发生了联系。诗的开头不说离别,只描画出这两个地方的形势和风貌。举目千里,无限依依,送别的情意自在其中了。
应该指出,诗人身在长安,连三秦之地也难以一眼望尽,至于远在千里之外的五津是根本看不见的。那么为什么这样写呢?作诗,往往超越常人的视力所及,用想象的眼睛看世界,可以置万山于几席,览千春于瞬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河源直看到东海。"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从三峡直看到长安。这首诗运用这种手法,一开头就展开一个壮阔的境界,同一般的送别诗只着眼于燕羽、杨枝,泪痕,酒盏是不相同的。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彼此离别的意味如何呢?我们同是为求官飘流在外的人啊!离乡背井,已有一重别绪,彼此在客居中话别,又多了一重别绪:其中真有无限凄恻。开头两句调子高昂,属对精严,这两句韵味深沉,对偶不求工整,比较疏散。这固然由于当时律诗还没有一套严格的规定,却也有其独到的妙处。开头如千尺悬瀑,从云端奔泻而下,接着便落入深潭,潺潺流来,飞韵清远,形成了一个大的起伏、一个强的跌宕,使人感到矫夭变化,不可端睨。
再接下去,第五六两句,境界又从狭小转为宏大,情调从凄恻转为豪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远离分不开真正的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地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我们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诗人高尚的志趣远远超出流俗的常情,诗人广阔的襟怀真的可以囊括世界;这两行名句发出的光亮简直要使一切送别诗黯然失色。诗的气势到此又掀起更大的波澜,象大鹏举起翅膀,挟着浑浑的旋风直冲霄汉,显出诗人的绝大笔力。从诗的诞生至今,一千多年过去了。这漫长的年代已经抹去了许多王朝,却没有能够使这两句诗丧失活力,它至今还广泛流传,使读者为之拍案叫绝。
结尾两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行诗贯通起来是一句话,意思是;在这即将分手的岔路口,不要同那小儿女一般流泪沾巾啊!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紧接前两句,于极高峻处忽然又落入舒缓,然后终止。拿乐曲做比方;乐曲的结尾,有的于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有的却要拖一个尾声。这首诗是采用第二种手法结尾的。全诗仅仅四十个字,却纵横捭阖,变化无穷,仿佛在一张小小的画幅上,包容着无数的丘壑,有看不尽的风光。我们欣赏古代的诗歌,特别是象五律这样既严整又短小的诗歌,不光要吟味它的某些妙句,还要领悟它的章法,它的思路的顿挫、腾跃,变化和发展。文似看山不喜平,诗也如此。
熟悉汉魏诗的人,会发现这首诗同曹子建《赠白马王彪七首》中的一首有某种联系。曹诗是这样的:"心悲动我神,弃置勿复陈!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殷勤。忧思成疾疹,毋乃儿女仁?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王勃的诗,显然受到曹诗的影响,是从曹诗脱化而来的,但两者却大有不同之处。曹子建满怀幽愤,?他的上述一番话是极无聊赖,强作排遣之词,所以情思缠绵,语调沉郁。王勃虽然也经挫折,但毕竟年少,他
的一番话是出自肺腑,所以情思矫健、语调明快。有人讲,王诗胜过曹诗,我看倒也不见得。但王诗并非简单的沿袭,而是自有独到之处,所以同样应当受到称赞。
从文学史的角度欣赏这首诗,不难感到它有一股新鲜的气息。初唐是我国古代一个强盛王朝的开端。唐代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出现了高峰。延续二百年左右的诗歌的大革新大发展是以初唐为滥觞的。王、杨、卢、骆等当时的诗坛健将是较早出现的开拓者。首先,他们反对唐初那种从六朝承袭下来的浮艳的诗风。杨炯说,王勃"尝以龙朔初岁?,文场变体:争构纤微,竞为雕刻;糅之金玉龙凤,乱之朱紫青黄;影带以徇其功,假对以称其美。骨气都尽,刚健不闻,思革其弊,用光志业。"?可见他是有意识地改革诗坛的弊病,提倡刚健的诗风的。就拿王勃的这首诗来说,确实一洗绮丽之习,质朴雄浑,横溢奔放,必定曾使当时的读者耳目一新。这种诗风尔后就大大发展起来,成为盛唐诗坛的一种主导的风格。其次,他们对新诗体的形成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就拿五言律诗来说,这种在唐代逐渐成熟和盛行起来的新诗体,在王勃等人的笔下已经开始尝试和形成了。王勃的这首诗,就是二首相当成熟的五言律诗。再读一读王、孟的五律,进而读一读李,杜的五律,就会发现这种新诗体在有唐一代的发展如大江奔流,一脉相承,而越往前去波澜越壮阔。
著名文学史家郑振铎在谈到王勃的诗对后来诗歌的贡献时,满怀激情地说:"正如太阳神万千缕的光芒还未走在东方之前,东方是先已布满了黎明女神的玫瑰色的曙光了。?"我们不妨把王勃的这首诗看成黎明女神项链上的一颗明珠,这样看,会更能领受它的迷人的魅力。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注释:
1、呈:恭敬地送给。
2、天街:京城的街道。
3、酥:酥油。
4、绝胜:大大超过。
5、皇都:指京城长安。
译文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乳汁般细密而滋润,
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这是一年中最美的景色,远胜过绿杨满城的暮春。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首句点出初春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造句清新优美。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以远看似青,近看却无,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可与王维的"青霭入看无"、"山色有无中"相媲美。
三、四句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两句意思是说: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写春景的诗,在唐诗中,多取明媚的晚春,这首诗却取早春咏叹,认为早春比晚春景色优胜,别出新意。前两句体察景物之精细已经令人称赞,后两句如骑兵骤至更在人意料之外。
这首小诗,诗人只运用简朴的文字,就常见的"小雨"和"草色",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刻画细腻,造句优美,构思新颖,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
[讲析]
这首小诗是写给当时任水部员外郎的诗人张籍的。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诗的风格清新自然,简直是口语化的。看似平淡,实则是绝不平淡的。韩愈自己说:“艰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送无本师归范阳》)。原来他的“平淡”是来之不易的。
全篇中绝妙佳句便是那“草色遥看近却无”了。试想:早春二月,在北方,当树梢上、屋檐下都还挂着冰凌儿的时候,春在何处,连影儿也不见。但若是下过一番小雨后,第二天,你瞧吧,春来了。雨脚儿轻轻地走过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迹,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儿冒出来了,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看着它,人们心里顿时充满欣欣然的生意。可是当你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诗人象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饱蘸水分的妙笔,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远远望去,再象也没有,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这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神。
这设色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皇城中的街道)上的纤细小雨。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更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而小雨又滋润如酥。酥就是奶油。受
了这样的滋润,那草色还能不新吗,又有这样的背景来衬托,那草色还能不美吗,
临了,诗人还来个对比:“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比那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不知要胜过多少倍。因为,“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它柔嫩饱含水分,象征着大地春回、万象更新的欣欣生意。而烟柳呢,已经是“杨柳堆烟”时候,何况“满”城皆是,不稀罕了。到了暮春三月,色彩浓重,反倒不那么惹人喜爱了。像这样运用对比手法,与一般不同,这是一种加倍写法,为了突出春色的特征。
“物以稀为贵”,早春时节的春草之色也是很娇贵的。“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韩愈《春雪》)。这是一种心理状态。严冬方尽,余寒犹厉,突然看到这美妙的草色,心头不由得又惊又喜。这一些轻淡的绿,是当时大地唯一的装饰;可是到了晚春则“草树知春不久归”(韩愈《晚春》),这时那怕柳条儿绿得再好,人们也无心看,因为已缺乏那一种新鲜感。
所以,诗人就在第三句转折时提醒说:“最是一年春好处。”是呀,一年之计在于春,而春天的最好处却又在早春。
这首诗咏早春,能摄早春之魂,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绘画所不能及的。诗人没有彩笔,但他用诗的语言描绘出极难描摹的色彩——一种淡素的、似有却无的色彩。如果没有锐利深细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诗笔,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
李商隐无题诗赏析(原创)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题解
无题诗是李商隐的首创,他共写有二十多首。对于这些无题诗,历来争论较大,胡适曾说“争论上千年,谁也不明白”。有人认为是政治“寓言”,借写爱情寄托伤时忧国的情怀。有人则认为写的都是真实的事,不过是用了比较隐晦的笔法而已,如有的是向朋友哀告求官的自白,有的是诗人秘密的恋爱记录。
清代纪昀说:“《无题》诸诗,有确有寄托者,‘来是空言去绝踪’之类是也;有戏为艳体者,‘近知名阿侯’之类是也;有实有本事者,如‘昨夜星辰昨夜风’之类是也;有失去本题而后人题曰《无题》者,如‘万里风波一叶舟’之类是也;有与《无题》诗相连、失去本题、偶合为一者,如‘幽人不倦赏’一首
是也。宜分别观之,不必概为穿凿。其摘诗中二字为题者,亦《无题》之类,亦有此数种。”此说甚是。
这是一首有作者自己直接出场的无题诗,抒写对昨夜一度春风、旋成间隔的意中人深切的怀想。原题二首,另一首是七绝,其中有“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的诗句,看来诗人所怀想的对象可能是一位贵家女子。
这首诗大约作于李商隐任职秘书省期间。李商隐曾经两度任职秘书省,第一次是开成四年(839),第二次是会昌二年(842),第二次任职不久就离职服丧,直到会昌五年秋才重返秘书省。所以这首诗可能作于开成四年或会昌二年,也可能作于会昌六年。从其中透露出的身世沉沦、漂泊无依的情绪来看,时间应该比较靠后一些。
句解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这是一个美好的回忆,但诗人没有叙写具体情事,只是烘托出一种富于暗示性的环境气氛:昨夜星光灿烂,和风习习,我们相会在画楼西面、桂堂东边。绘彩的画楼、流香的桂木之堂,把柔美的夜晚点缀得无比香艳旖旎,空气中充溢着令人沉醉的温馨气息。“昨夜”未必实指,只是一种追忆,那样的夜晚、那样的温情,历历在目,如在昨天。“画楼”与“桂堂”,极力渲染着相会场所的靡丽,似乎在暗示着这段浓得化不开的艳情。两个“昨夜”相连而咏,上下两句蝉联而出,于圆转流美之中道出了缠绵,使得对昨夜的追忆抒情气氛更加浓郁了。最普通的时间与地点的交代,都因这段恋情而变得如此的蕴藉与精致,这确实是一个美丽的开始~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自己身上尽管没有彩凤那样的双翅,得以飞越阻隔,与对方相会,但彼此的心,却像灵异的犀角一样,自有一线相通。彩凤比翼双飞,象征着美满的爱情。然而,不知由于什么原因,诗人与相爱的人之间存在着阻隔。他们近在咫尺,却如同相隔天涯;一夕相会,又旋即分别。无论是当时的感受,还是事后的追忆,都让人倍受煎熬却又无可奈何。 虽然苦于无法接近,无法有更多的表白,但两人分明感受到了一种情意相通、心心相印的默契,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是那样的情意绵绵。用“心有灵犀”来比喻双方心灵的契合与感应,是诗人的独创和巧思。古人认为犀牛是一种灵兽,犀牛角中有一条白纹,像白线一样贯通上下两端,感应灵异,故称为“灵犀”。 两句中“身无”与“心有”相互映照,相互生发。相爱的双方不能会合,本是深刻的痛苦,但心则相通,却是莫大的慰藉。诗人所要表现的,并不是单纯的爱情间隔的苦闷或心灵契合的欣喜,而是间隔中的契合,苦闷中的欣喜,寂寞中的慰安。尽管这种契合的欣喜中不免带有苦涩 的意味,但它却因身受阻隔而显得弥足珍贵。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隔着座位互相传递着弯钩,只觉得春酒暖人。分组一块行酒嬉戏,只看见红烛摇摇。与相爱的人没有机会单独在一起,借助于集体活动稍稍亲近也自兴奋异常。他们该是如何含而不露地眉目传情,如何暗自欣喜、满怀柔情。此时,即使酒不醉人,人也该自醉了,心里怎不荡漾着暖意,再看那烛光,红彤彤的,本就亮着喜庆,伴着热闹,再映着心上人的眉目笑语,又怎不让人欢愉沉醉,那醉人的情愫啊,直叫人反复咀嚼、回味~一个“暖”字,一个“红”字,渲染出一片温暖的色调,传达出一份绵绵的情意,更把久经寂寞的诗人的沉醉展现得格外分明。
“送钩”也叫藏钩,是古人行酒时玩的一种游戏。玩游戏的时候把人分成两组,藏钩于手中,暗相传递,最后让对方猜钩子在谁手里,猜不中就罚酒。诗人和意中人本是隔着座位而坐,心有意而口难开,便借着“送钩”的机会,偷偷地彼此传递着情意。“射覆”也是饮酒时玩的一种游戏,就是把东西藏在器物里,让别人猜,猜错了就罚酒。“射”是猜的意思。“分曹”就是分组。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可叹我啊,听到五更鼓响,又该上朝了。策马赶往兰台,感觉自己宦海飘泊,身不由己,就如同那随风飘转的蓬草。“听鼓应官”,唐制,五更二点,城内击鼓,坊市开门。鼓响天明,即须上班应差。“兰台”,是汉代皇宫保存秘籍图书的地方,这里指秘书省,李商隐当时正在秘书省供职。
诗的最后两句,将爱情间隔的惆怅与身世飘泊的慨叹融合起来,不但扩大了诗的内涵,而且深化了诗的意蕴,含有自伤身世的意味。诗写的是爱情,但这种人生的怅惘与无奈,已经远远超出了爱情的范围。
评解
李商隐的无题诗大多以爱情为题材,风格绮艳,于繁艳密丽中透出悱恻缠绵,旨趣遥深,含蕴朦胧,似可解又实不可解,总让人有猜谜的冲动。诗人重在表达一种意绪,往往打乱正常的时空次序,将缠绵无绪、微妙低回的情思在虚虚实实、回环往复、曲折幽微中表现出来,跳跃性较大。这首无题诗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全诗场景多变,意绪纷繁而又感情丰富、深沉。起句回忆往昔欢会的情景,在看似平常的时间和地点的叙述中,传达出一种沉醉和深情。三四句又似乎稍稍跳出了“昨夜”,站在今天两两相隔的角度追述当时的痛苦与欣慰。颈联再次回到当时的场景之中,着意渲染热闹欢愉的情形。最后两句突然一落千丈,化欢情为感伤,把身世飘零之感融入爱情未果之中,让人感叹回味。
前面写得越是温情、越是沉醉、越是销魂,就越是令人断肠。灯红酒绿与孤独凄凉,热闹欢愉与冷清劳顿,两个场景,一繁华一冷清,形成强烈的反差。这已不仅仅是一时一地的感伤,不仅包含着爱情的迷离,还有事业的零落与人生的
无奈。所有的文字都是以诗人的情感变化连缀而成,一气呵成,于迷乱繁艳之中见凄迷。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词意浅述】 一个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天边月形如勾,在这清寒的秋夜,院子里深锁著梧桐,也锁住了寂寞。心中的思绪,想要减断,却怎样也减不断,想好好梳理,却更加的杂乱,这样的离异思念之愁,而今在心头上却又是另一般不同的滋味。
【赏析】 相见欢是后主被掳之后所写,以一个丧国的君主而言,内心的苦楚与怅惘,时时刻刻如影随形,尤其是在萧瑟的秋夜。
作者开头一句,开门见山的将愁绪直接表达於无言独上楼的情绪中,手法上与诗雷同,第二句勾出月,以月如勾的意象,企图传述一种孤清与不圆满的遗憾意境,紧紧的扣住西楼独处的人,月如勾,人独悴;织就一幅好不凄凉的景色。第三句 以寂寞描述所处的情境,用寂寞统领整个情绪,梧桐也寂寞、深院也寂寞,是寂寞锁住了秋,亦或是清秋锁住了寂寞,只因作者的情绪眼中所见皆是寂寞。而在句法上简单的利用了梧桐孤立深院的景象,将寂寞与清秋紧密的扣在一起,更增添了秋的萧瑟与作者的孤独无言。剪不断,理还乱,这样的情绪想要抛开不理,却是怎样也无法割舍,想要好好的梳理,却又更加的杂乱失序,於手法上作者利用了对峙的情绪,表达心中的冲突起伏,在词的架构上激起了波朝,也让整个情绪高张。让读者随之心情起舞。
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样恼人的情绪是因为离愁的发酵,作弄著人,如今却更有不同的觉受在心里头酝酿著。作者在最后调侃自己,利用淡淡的口吻,轻轻道出一切只因为离愁而起,不过在这淡淡的背后,却隐藏著作者极深的哀痛,在无可奈何的环境中,在离愁的煎熬下,痛极而无泪的感觉,后主只潇洒豁达的说出,又是另外一种滋味在心里头,至於是怎样的一种滋味,就须读者慢慢的去品味了~~
《登飞来峰》赏析
王安石是封建社会的大政治家,也是大诗人和散文大师。他在北宋文坛上有杰出的地位。他的诗继承了杜甫、韩愈的传统,善于翻新出奇,它有独创性,无论是思想内容或是艺术手法都有很高的成就。
飞来峰在杭州西湖灵隐寺附近。公元1050年夏天,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现在的浙江宁波)做知县,任满以后回江西临川故乡,路过杭州的时候,写了这首诗。这一年王安石三十岁。
第一句“飞来峰上千寻塔”,八尺是一寻,千寻塔是极言塔高。第二句“闻说鸡鸣见日升”的“闻说”,就是“听说”。作者说:我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这儿可以看见太阳升起。第三、四句写自己身在塔的最高层,站得高自然看得远,眼底的景物可以一览无余,不怕浮云把视线遮住。 “自缘身在最高层”的“缘”,当“因为”、“由于”讲。我们不要小看这首登高游览的小诗,它体现了诗人的理想和抱负。
鸡鸣看日出是很壮丽的景致。今天我们还把太阳比革命领袖,把阳光普照大地象征革命的辉煌胜利。在北宋仁宗时候,国家表面上平安无事,实际上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一天比一天尖锐起来了。王安石作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他怀着要求变革现实的雄心壮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平天下的才能。所以他一登到山岭塔顶,就联想到鸡鸣日出时光明灿烂的奇景,通过对这种景物的憧憬表示了对自己前途的展望。“不畏浮云遮望眼”这句看去很浅近,其实是用了典故。西汉的人曾把浮云遮蔽日月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对贤臣进行挑拨离间,让皇帝受到蒙蔽(陆贾;《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唐朝的李白就写过两句诗:“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见《登金陵凤凰台》)意思说自己离开长安是由于皇帝听信了小人的谗言。王安石把这个典故反过来用,他说:我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那就是因为我站得最高。这是多么有气魄的豪迈声音!后来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时候做了宰相,任凭旧党怎么反对,他始终坚持贯彻执行新法。
他这种坚决果断的意志,早在这首诗里就流露出来了。我们认为,这首诗和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
《海底两万里》阅读练习题
一、填空
1、儒勒?凡尔纳是 国科幻小说家,他是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他被公认为“ ”。
2、《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的三部曲之二,其余两部是:第
一 ,第三部是 。
3、《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 (“鹦鹉螺号”)潜艇的故事。潜艇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 来提供能源。
4、凡尔纳的小说之所以动人,原因在于 , ,还在于 。 5、《海底两万里》书中人物寥寥,有名有姓的只有四个半即: 船长 ,自然科学家 , 仆人 ,捕鲸手 ,“亚伯拉罕?林肯”号驱逐舰舰长 。
6、《海底两万里》中人物在印度洋的珠场和 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尼德?兰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他们在红海里追捕过一条濒于绝种的 ,它的肉当晚就被端上了餐桌。
7、《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说了一句话来形容人类的进步: 二、简答
1、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请概括出3次险情。
2、请说出尼摩船长与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旅行的路线。
3、你认为尼摩船长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4、《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纯虚构的科幻小说,你觉得这部书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书中哪些想像事物如今已经变成现实,通过这些事例你能看出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的某些关系吗,
答案
一、填空。
1、 法国 ,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的之父”
2、 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
3、诺第留斯号,海洋。
4、构思巧妙、情节惊险, 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的成果。
5、 尼摩, 阿龙纳斯, 康塞尔, 尼德?兰, 法拉格特。
6、鲨鱼 ,儒艮
7、“人类进步的实在是太慢了。”
二、简答。
1、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
2、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南极 3、尼摩船长逃避人类,蛰居海底,而又隐隐约约和陆地上的某些人有一种特殊联系。他富有同情心,性格阴郁、知识渊博、带有浪漫、神秘色彩,非常吸引人的人物。
4、 示例:海底世界充满异国风情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海底潜艇,人类登月、太空飞行都已成为现实。科幻小说往往也是科学研究基础上的的推理和预言。曲折的情节和对海洋知识的介绍 潜水艇、潜水服、电的使用等等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科学的发展 。
《名人传》阅读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名人传》的作者是20世纪上半叶 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 2、《名人传》叙述了 国音乐家 , 国画家和雕塑家 , 国作家 三位名人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崇高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这三人共同的特点: 。
3、托尔斯泰的著名作品有长篇小说: , , 。 4、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包括了《贝多芬传》、 、
三部传记。其中, (人名)饱受耳聋折磨。
5、“脸又长又厚又粗犷,头发很短,向前盖着,使额头显低,两只小眼睛深陷在阴暗的眼眶里,严峻地盯着别人,鼻子扁阔,嘴唇厚而前伸,耳朵大大的。”这是对( )的外貌描写。
6、脑袋滚圆,额头方方,凸出,布满皱纹,头发呈黑色??又小又忧伤但有很敏锐的眼睛,颜色深褐,但有点蓝褐和黄褐的斑点,色彩常常变化。“是对( )的外貌描写。
7、“矮小粗壮,一副运动员的结实骨架。一张土黄色的阔脸庞??额头凸起、宽大??双眼闪烁着一种神奇的力量,使所有看到他的人都为之震慑。”是对( )的外貌描写。
二、简答题。
1、我国先哲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在《名人传》的三位主人公身上得到深刻体现,请以其中一个人为例,说说他是如何在行动中体现孟子这句话的。(要求写出人名和具体事例,不少于30字) 2、米开朗琪罗只知道工作,却不肯改善一下生活;贝多芬与资助他的朋友绝交,使自己陷入困境;托尔斯泰放着舒适的日子不过,想到森林里去修行,这些做法是不是自讨苦吃,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
一、填空题。
1、法,罗曼?罗兰。
2、德,贝多芬,意大利,米开朗琪罗,俄,列夫?托尔斯泰。三人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创建至伟的人物,他们的人生丰富多彩,他们的作品精深宏博,他们的影响历经世代而不衰。
3、《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4、《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贝多芬
5、托尔斯泰
6、米开朗琪罗
7、贝多芬
二、简答题。
1、贝多芬不仅身材矮小,容貌丑陋,而且一直患有重病,后来发展到耳朵失聪。可是这位自尊心极强的音乐家仍然相信,“谁也无法战胜我,我要死死握住命运的咽喉。”他凭着超凡的毅力和奋斗精神,从事音乐的创作,写出《第九交响曲》等传世之作。
作文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900字
s?ngdùshǎofǔzhīranshǔzhōu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wángb?
王勃
ch?ngquafǔsānqínfēngyānwàngwǔjīn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yǔjūnlíbi?yìtongshìhuàny?ur?n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hǎinaicúnzhījǐtiānyáru?bǐlín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wúw?izàiqílù?rnǚg?ngzhānjīn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注解
1、城阙:指唐代都城长安。2、辅:护卫。3、三秦:现在陕西省一带;辅三秦即以三秦为辅。4、五津:四川境内长江的五个渡口。
译文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
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
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
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
象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赏析
此诗是送别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承之,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伟词自铸,传之千古,有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王勃
(649或650~675或676)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的祖父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号文中子。父亲王福畴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职。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他创作“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的诗文,对转变风气起了很大作用。
上元二年(675年)或三年(676年)春天,王勃从龙门老家南下,前往交趾看望父亲。一路经洛、扬州、江宁,九月初到了洪州。在这里王勃留下了《滕王阁序》这一传世名篇。滕王阁大宴后,王勃继续南下,于十一月初七到达岭南都督府所在地南海,第二年秋由广州渡海赴交趾,不幸溺水而卒,年仅二十七岁。
作文四:《《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10300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
王勃 (650-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出身官僚家庭,与杨炯、卢照邻、 骆宾王同时以诗文著名于世, 初唐四杰之一。 他是著名学者王通的孙子, 他六岁 能文,才思敏捷。很小的时候就写得一手好文辞。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 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乾封初为沛王李 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随即出游 巴蜀。咸亨三年补虢州参军,为同僚所嫉,不久因罪免官。其父也受到牵累被贬 为交趾令。上元二年或三年,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年仅 25岁。 其诗力求摆脱齐梁的绮靡诗风,文也有名,著名的《滕王阁序》就出自他之手, 被认为 “ 当垂不朽 ” 的 “ 天才 ” 之作。名句如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 更为历来论者所赞赏。 《四库全书总目》亦谓 “ 勃文为四杰之冠 ”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是王勃供职长安的时候写的。 朋友杜少府要到蜀地就任县 尉,王勃亲自为他送行。两人走出长安城宏伟的城垣和宫阙,还是不忍分别。从 长安到巴蜀,风烟万里,山长水阔,而此地一别,又不知何日才能相见。此情此 景, 激发了王勃的才思, 写下了这首诗送别友人。 其中充分流露了作者的真挚友 情和旷达的胸怀。 这首诗并没有堆砌辞藻和典故, 只是用质朴的语言, 抒写壮阔 的胸襟。 但在质朴之中又有警策, 在豪语中又包含着对友人的体贴, 绝不是一览 无余、索然寡味。诗人本来是要劝慰杜少府的,劝他不要过于感伤。但并不是一 上来就劝他, 而是先用环境的描写衬托惜别的心情, 表示自己是和他一样的宦游 人, 因而最能理解他那种离开亲友远出求仕的心情。 接下去又说, 山高水远并不 能阻隔知己的朋友在精神上和感情上的沟通,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遂成 为全篇的警策。 直到最后才劝他不要在分手的时候过于悲伤。 这样写来多么委婉! 杜少府一定会感到亲切,他那点缠绵悱恻的感情也一定可以排解开了。
“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开头两句分别点出送别的地点和行人的去向。 首句写送别之地长安被辽阔的三秦地区所 “ 辅 ” , 突出了雄浑阔大的气势。 第二句 点出友人 “ 之任 ” 的处所 — 风烟迷蒙的蜀地。诗人巧用一个 “ 望 ” 字,将秦蜀二地联 系起来, 好似诗人站在三秦护卫下的长安, 遥望千里之外的蜀地, 这就暗寓了惜 别的情意。 “ 望 ” 字不仅拓宽了诗的意境,使读者的视野一下子铺开,而且在心理 上拉近了两地的距离,使人感觉到既然 “ 五津 ” 可望,那就不必为离别而忧伤。这 一开笔创造出雄浑壮阔的气象, 使人有一种天空寥廓、 意境高远的感受, 为全诗 锁定了豪壮的感情基调。
长安是诗人和杜少府分手的地方,城郭宫阙,气象雄伟,历历在目。杜少府 离开这里,自然是恋恋不舍。而将去的蜀州呢?千里迢迢,风烟渺渺,极目望去 不免产生几分惆怅。 这两句通过一近一远两处景物的对照, 衬托出行者、 送行者 双方依依惜别的感情。
“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诗人劝慰友人:我和你都是远离故土、宦游 他乡的人,离别乃常事,何必悲伤呢?此次友人孤身前往蜀地,远走天涯,举目 无亲,更觉惆怅,作者在这里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藉以减轻 他的悲凉和孤独之感。惜别之中显现诗人胸襟的阔大。 这两句诗把两人之间感 情的共鸣写了出来并且表现的感情很真挚,态度很诚恳,一种体贴关注的语气, 从字里行间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是很动人的。
五六句忽然将笔锋一转,转而去宽慰那即将远行的友人:“ 海内存知己,天
涯若比邻。 ” 把前面淡淡的伤离情绪一笔荡开。诗人设想别后:只要我们声息相 通,即使远隔天涯,也犹如近在咫尺。这与一般的送别诗情调不同,含义极为深 刻, 既表现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 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 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 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 因而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 句。
最后两句就此再推进一层说:“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 意思是,不要在 分手的岐路上因离别而悲伤, 就像那些青年男女一样地别泪沾巾。 以上四句是从 曹植的《赠白马王彪》脱化出来的。曹植在和他的弟弟曹彪分离时写道:“ 丈夫 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 但王勃的诗更凝练、更鲜明。慰勉友人不要像青年男女 一样,为离别泪湿衣巾,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足见情深意长,同时,全诗 气氛变悲凉为豪放。
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一种主题。古代交通不便,一旦分离,再 会难期, 就连通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在这些送别或留别的诗里, 难免染 上凄凉、伤感的色彩。江淹《别赋》所谓 “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 ,在古代确 乎是这样的。但也不可一概而论,古人写的别诗,也有明朗乐观之作。王勃的名 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杜少府之任蜀川》 这首律诗通 篇境界壮阔,气势浩大,音调爽朗,一洗古代送别诗凄凉伤感的风格,表现出初 唐文人特有的昂扬洒脱的精神风貌。 这首诗均紧扣 “ 离别 ” 起承转合, 诗中的离情 别意及友情,既得到了展现,又具有深刻的哲理、开阔的意境、高昂的格调, 为 唐人送别诗之名作。
抒写离情别绪之作, 历代诗歌中不计其数。 但是, “诗要避俗, 更要避熟” (刘 熙载《艺概·诗概》)。《别薛华》则堪称是一首含意隽永,别具一格,意境新 颖的送别诗。
首联即切题。“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是说送了一程又一程,面前有 多少荒寂艰难的路。 当友人踽踽独去, 沿途问路时, 心情又该是多么的惶惶不安。 此联中一个“穷”字、一个“独”字,真乃传神之笔:穷路凄孤送挚友,把悲苦 的心情,渲染得十分真切。但是,它又不仅仅是作者,也是远行人──薛华心情 的真实写照,语意双关。
颔联和颈联俱是工稳而妥贴的对子。 近体诗到初唐“四杰”手中, 已日臻成 熟,从此诗亦可略窥一斑。
颔联“悲凉千里道, 凄断百年身”, 紧承上联“穷路”、 “问津”而深入一 层述说:在这迢迢千里的行程中, 惟有一颗悲凉失意的心作伴, 这简直会拖垮人 生不过百年的孱弱身体。 诗中“千”字极言其长, 并非实指。 这二句是作者发自 肺腑之语。王勃早年因“戏为檄英王鸡文”,竟触怒了唐高宗,从此不得重用。 此诗是王勃入蜀之后的作品, 时年仅二十出头, 仕途的坎坷, 对于王勃这样一个 少年即负盛名,素有抱负,却怀才不遇、不得重用的人来说,其感慨之深,内心 之苦, 是可以想见的。 所以, 诗意就不能仅仅理解为只是在向远行人指出可能会 遭受的恶运,其实也是作者在短短的人生道路上所亲身感受到的切肤之痛。
写到这儿, 作者仍觉得意犹未尽, 还不足以倾诉心声, 更不忍与知音就此分 手,于是又说:“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意思是:你我的心情,都象浩渺 江水上漂泊不定的一叶小舟; 而生活呢, 也是一样的辛酸凄苦。 这一方面是同情 与劝慰对方,一方面也是用以自慰,大有“涸辙之鲋,相濡以沫”的情意。
但是, 离别却又是不可避免的。 这样, 就顺理成章地逼出了尾联“无论去与 住, 俱是梦中人”两句:离开的人, 还是留下的人, 彼此都会在对方的梦中出现。 杜甫《梦李白》的“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便是这个意思。而这篇在诀别 之时,断言彼此都将互相入梦,既明说自己怀友之诚,也告诉对方,我亦深知你 对我相思之切。 “俱是梦中人”的“俱”字, 似乎双方对等, 而由作者这方面写 出,便占得了双倍的份量。
袁枚说:“凡作诗,写景易,言情难。何也?景从外来,目之所触,留心便 得;情从心出,非有一种芬芳悱恻之怀,便不能哀感顽艳。”(《随园诗话》) 此话说得不确的地方是,情和景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但是,就“言情难”而言, 把这段话用在王勃这首诗中倒是十分妥贴的。 由于此诗讲究匠心经营, 反复咏叹 遭遇之不幸,仕途之坎坷,丝丝入扣,字字切题,又一气流转,缀成浑然一体, 确是感人至深。据作者《秋夜于锦州群官席别薛昇华序》所说,作者不仅和薛是 同乡、通家,也是良友;又据《重别薛华》一诗来看,两人之间确有非同一般的 深情厚意。而此时王勃正当落魄失意之际,不平则鸣,因此,面对挚友,他以肺 腑相倾。写法上,诗不着意写惜别之情,而用感人的笔触,抒发了悲切的身世之 感, 使人感到这种别离是何等痛苦, 更显出这对挚友的分手之难。 诗中所蕴含的 深邃而绵邈的情韵, 堪称自出机杼。 这首诗与作者的另一首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相比,虽题材同为送别,而风格情调迥异,前后判若两人。这是由于作者在政治 上屡遭挫折,未能摆脱个人的哀伤情绪所致。
摘要:王勃的送别诗融入了强烈的时代气息与个人情感,或气势磅礴、雄 浑壮阔,或优美静谧、隐约迷蒙,或重在抒发自我身世的悲切之感。不论豪情 壮思,还是悲吟低叹,都是王勃的真情流露,因而真醇深厚,感人至深。
王勃集中有送别诗 16首①,几乎占现存诗歌总数的六分之一,是王勃诗歌 中重要的部分。分别时的凄惨哀怨、愁肠百结总是给送别诗蒙上凄凉伤感的色 彩,而王勃笔下的送别诗却不尽然,它们异彩纷呈,风格各异,有的气势磅礴、 雄浑壮阔;有的优美静谧、隐约迷蒙;有的重在抒发自我身世的悲切之感。处 境不同,心境不同,送别诗的风格亦不同,但情感却同样深沉醇厚,真挚感人。 这些诗扩大了送别诗的容量,丰富了送别诗的内涵,为初唐送别诗乃至整个唐 代的送别诗都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雄浑壮阔的送别诗
提起王勃的送别诗, 我们立刻会想起《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 海 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它概括精炼,气势磅礴,昂扬向上,千百年来,打动 和激励过无数人,成为人们传诵不衰的名句。吴北江曾赞赏道:“ 凭空挺起,是 大家笔力。 ” (高步瀛《唐宋诗举要》)
其实,这首律诗通篇境界壮阔,气势浩大,音调爽朗,一洗古代送别诗凄 凉伤感的风格, 表现出初唐文人特有的昂扬洒脱的精神风貌。 首联 “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 ,直切题旨,用严整的对仗句,分别交代了送别的地点和赴任的地 点 —— 长安和蜀州。诗人的目光和心思极尽驰骋:从长安越过三秦直击蜀州。 “ 望 ” 字极为出色地表现出诗人送别好友时极目纵横的傲岸神态和豪放气概,给
人一种无限的开朗壮阔之感。颔联紧承首联写惜别之感, “ 与君离别意 ” ,写离 别时欲吐还吞的情态,依依不舍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从笔尖流淌出来。 “ 同是宦游 人 ” 一句稍加宽解,既然你我境遇相同,就不必为一次离别而感伤。把分别看得 如此之洒脱,充分表现出诗人心系天下,胸襟开阔,对前途充满憧憬和信心的 精神风貌。尾联 “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以劝慰朋友作结。希望不要在分 别时伤感流泪, 像普通小儿女一样。 诗人抑离愁, 抒壮怀, 与友人慷慨道别。 “ 共 ” 字既是劝友,也是自勉。感情真挚深沉,情调爽朗乐观。
明代施光重《唐诗近体》评价道:“ 前四句言宦游中作别,后四句翻出达 见,语意迥不犹人,洒脱超诣,初唐风格。 ” 诗之字里行间分明流露出诗人傲岸 洒脱的性格,活脱脱地再现了诗人昂扬自信的形象。与前代相比,初唐文人胸 襟更加开阔,气魄更加宏大,洋溢着大唐社会的时代气息。
王勃被逐出沛王府后,尽管生活境遇发生巨大的改变,但他的一些送别诗 依然写得雄浑壮阔。格调虽然低沉了许多,但却极耐人寻味。《江亭夜月送别》 其一 :“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 前两句境界雄厚 而苍凉,工整的对仗写出山势连绵,江面开阔的景色。 “ 送 ” 字一如长江之水奔 腾澎湃,一泻千里之势。 “ 横 ” 字又准确地表达出山势高峻奇险,上接云天,绵 延不断之景,虽然夸张但不失其真,出人意表又在人意之中。一句俯视,一句 仰视,一山一水,蜀地的奇山异水之风貌展现在读者面前,气势磅礴,十分壮 观。后两句重在抒发惜别之情,皓月当空的秋夜,诗人与好友痛哭流涕,不忍 遽离。全诗成功运用反衬手法,营造出雄浑壮阔的背景,在它面前,离群的行 人显得如此孤独无依与微不足道。孤微的自身与雄壮的自然发生强烈碰撞,产 生巨大反差,让人震撼之余又不禁黯然神伤。
二、隐约迷蒙的送别诗
王勃交游广泛,游蜀期间,与许多贤人雅士都有很深的交情,他们一起游 宴,共叙情怀,王勃内心的痛苦与幽愤得到发泄和排解,甚感安慰。但是天下 没有不散的筵席,匆匆相聚后终将送别,极富才华的王勃常常把心头难遣之情 付之于诗,一首首深沉动人的送别诗产生了。
王勃的送别诗中常常出现 “ 烟雾 ” 意象,寒雾暮烟是诗人反复描写的自然景 观。《秋日别王长史》中 “ 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 ” ,田野笼罩在浓浓的秋雾 中,凄寒而朦胧,远处的山峰在沉沉暮霭中聚敛而凝重,山光野色在寒雾暮烟 中显得隐约迷蒙,似梦似幻。《江亭夜月送别》其二中 “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 端 ” ,茫茫烟雾笼罩着台阶,凌乱而迷蒙;月亮快速移动,照着房室南端。诗中 用 “ 乱烟 ” 描绘江边月夜烟雾弥漫,久久难以消散的情景,意新语精,意蕴丰富。 《别人四首》其二中 “ 江上风烟积,山幽云雾多 ” ,江上江风不起,云烟聚积; 山中云雾缭绕,幽深邃远。其四中 “ 霜华净天末,雾色笼江际 ” ,天边霜华洗净, 白茫茫一片;云雾笼罩着江面,迷迷蒙蒙。这里描写的景物特点还是云烟缭绕, 重重云雾弥漫着江面山中。
为什么诗人在诗中反复描写寒雾暮烟、风烟云雾这样的自然景色呢?我认 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寒雾暮烟、风烟云雾反复出现在王勃诗中,他的送别诗因此而形成 独特的境界。王勃仿佛透过一层薄纱观察周围景物,诗歌呈现出隐约迷蒙的朦 胧美。《江亭夜月送别》其二 “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寂离亭掩,江山此
夜寒 ” ,描绘的是一幅美丽的江边月夜图,天地间笼罩着蒙蒙烟雾,一切都显得 凌乱而迷蒙。月亮在云间快速向南移动,月光如水倾泻下来,万物显得更加朦 胧,离亭悄然虚掩,远处的江山隐约可见,凄寒凝寂。画面是如此优美静谧, 隐约迷蒙,让人心醉。
其次,写寒雾暮烟、风烟云雾的自然景色是为抒情服务的,诗人悲伤而凄 凉的心情蕴含于眼前凝重而凄寒的景物之中。虽然是写景,却离不开情的表达, 诗人浓厚的分别之情就像浓浓的秋雾暮霭,渺渺茫茫,弥漫不散。借景抒情, 情随景生,情景交融,寄托深厚。《别人四首》其二:“ 江上风烟积,山幽云雾 多。送君南浦外,还望将如何 ” ,前两句的景物描写突出江上山中的风烟云雾聚 积缭绕,没有涉及别的事物,但透过重重云雾,却可感受到笼罩于诗人心头的 离情别恨,就像眼前的风烟云雾,无边无际而又挥之不去,难以驱遣。后两句 抒情,诗人化用江淹《别赋》中的句子 “ 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 ,直接点出令人 黯然销魂的离别,照应题目,在写景诗句的铺垫下,情感达到高潮。 最后,寒雾暮烟、风烟云雾屡屡出现在王勃诗中,从侧面烘托出他对前途 命运的迷惘和困惑。如前所述,被逐出沛王府之前,王勃精神风貌昂扬向上、 开朗乐观,自信凭借杰出的才能,英雄终有用武之地:“ 微臣学不照古,才不旷 时。窥宇宙之神功,睹郊禋之盛节。时非苟遇,怀雅颂而知归;道不虚行,想 讴歌而有志。 ” (《上拜南郊颂表》)他气壮山河,身手不凡, “ 大丈夫荷帝王 之雨露,对清平之日月,文章可以经纬天地,器局可以蓄泄江河,七星可以气 冲,八风可以调合。独行万里,觉天地之崆峒;高枕百年,见生灵之龌龊。虽 俗人不识, 下士徒轻, 顾视天下, 亦可以敝寰中之一半矣。 ” (《山亭思友人序》 ) 对前途、人生充满幻想,甚至认为 “ 拾青紫于俯仰,取公卿于朝夕 ” 《上绛州上 官司马书》)。
但是无情的现实击碎他所有的梦想,因一纸无足轻重的檄鸡文,葬送了锦 绣前程,他彷徨、愤懑、忧郁、感伤。 “ 天地不仁,造化无力。授仆以幽忧孤愤 之性,禀仆以耿介不平之气。顿忘山岳,坎坷于唐尧之朝;傲想烟霞,憔悴于 圣明之代,情可知矣。 ” (《夏日诸公见寻访诗序》这是他此时心情的总结。他 的诗歌中明快蓬勃的写景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常常是隐约迷蒙的水光山色。 葛晓音先生曾经指出这是因为生活对于王勃, “ 也有看不清的许多东西,如影如 雾,有时罩着难以驱散的迷惘。 ” 而这 “ 看不清的东西 ” 我认为首先应该是王勃最 关心、对他至关重要的个人前途命运问题。
别薛华王勃
送送多穷路, 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 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 生涯共苦辛。
无论与住, 俱是梦中人。
抒写离情别绪之作, 历代诗歌中不计其数。 但是,“诗要避俗, 更要避熟” (刘熙载《艺概·诗概》)。《别薛华》则堪称是一首含意隽永,别具一格, 意境的送别诗。
首联即切题。“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是说送了一程又一程,有多 少荒寂艰难的路。当友人踽踽独,沿途问路时,心情又该是多么的惶惶不安。 此联中一个“穷”字、一个“独”字,真乃传神之笔:穷路凄孤送,把悲苦的 心情,渲染得十分真切。但是,它又不仅仅是作者,也是远行人──薛华心情 的真实写照,语意双关。
颔联和颈联俱是工稳而妥贴的对子。近体诗到初唐“四杰”手中,已日臻 成熟,从此诗亦可略窥一斑。
颔联“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紧承上联“穷路”、“问津”而深一 层述说:在这迢迢千里的行程中,惟有一颗悲凉失意的心作伴,这简直会拖垮 人生不过百年的孱弱身体。诗中“千”字极言其长,并非实指。这二句是作者 发自肺腑之语。王勃早年因“戏为檄英王鸡文”,竟触怒了唐高宗,从此不得 重用。此诗是王勃蜀之后的作品,时年仅二十出头,仕途的坎坷,对于王勃这 样一个少年即负盛名,素有抱负,却怀才不遇、不得重用的人来说,其感慨之 深,内心之苦,是可以想见的。所以,诗意就不能仅仅理解为只是在向远行人 指出可能会遭受的恶运,也是作者在短短的人生道路上所亲身感受到的切肤之 痛。
写到这儿,作者仍觉犹未尽,还不足以倾诉心声,更不忍与知音就此分手, 于是又说:“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意思是:你我的心情,都象浩渺江 水上漂泊不定的一叶小;而生活呢,也是一样的辛酸凄苦。这一方面是同情与 劝慰对方,一方面也是用以,大有“涸辙之鲋,相濡以沫”的情意。 但是,离别却又是不可避免的。这样,就顺理成章地逼出了尾联“无论与 住,俱是梦中人”两句:离开的人,还是留下的人,彼此都会在对方的梦中出 现。杜甫《梦李白》的“故人我梦,明我长相忆”,便是这个意思。而这篇在 诀别之时,断言彼此都将互相梦,既明说自己怀友之诚,也告诉对方,我亦深 知你对我相思之切。“俱是梦中人”的“俱”字,似乎双方对等,而由作者这 方面写出,便占得了双倍的份量。
袁枚说:“凡作诗,写景易,言情难。何也?景从外来,目之所触,留心 便得;情从心出,非有一种悱恻之怀,便不能哀感顽艳。”(《随园诗话》) 此话说得不确的地方是,情和景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但是,就“言情难”而言, 把这段话用在王勃这首诗中倒是十分妥贴的。由于此诗讲究匠心经营,反复咏 叹遭遇之不幸,仕途之坎坷,丝丝扣,字字切题,又一气流转,缀成浑然一体, 确是感人至深。据作者《秋夜于锦州群官席别薛昇华序》所说,作者不仅和薛 是同乡、通家,也是良友;又据《重别薛华》一诗来看,两人之间确有非同一 般的深情厚意。而此时王勃正当落魄失意之际,不平则,因此,面对,他以肺 腑相倾。写法上,诗不着意写惜别之情,而用感人的笔触,抒发了悲切的身世 之感,使人感到这种别离是何等痛苦,更显出这对的分手之难。诗中所蕴含的 深邃而绵邈的情韵,堪称。这首诗与作者的另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相比, 虽题材同为送别,而风格情调迥异,前后判若两人。这是由于作者在政治上屡 遭挫折,未能摆脱个人的哀伤情绪所致。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公元 666年(唐乾封元年),王勃 17岁,进入沛王府任修撰,奉命撰写《平台 秘略》。写完后,沛王赏给他帛 50匹,十分赏识他。王勃少年得志,可惜好景 不长。据《 旧唐书 ·王勃传》记载,公元 669年(总章二年),“诸王斗鸡,互 有胜负,勃戏为檄英王鸡文。高宗览之,怒曰:‘据此,是交构之渐。’即日斥 勃,不令入府。”被逐出沛王府时王勃年仅 20岁。他在《夏日诸公见寻访诗序》 中说:“天地不仁,造化无力,授仆以幽忧孤愤之性,禀仆以耿介不平之气。顿 忘山岳,坎坷于唐尧之朝,傲想烟霞,憔悴于圣明之代。”对自己的被驱逐,他 心中怀着一腔悲愤。 当年五月他离开长安南下入蜀, 后来客居剑南两年多, 遍游 汉州、剑州、绵州、益州、彭州、梓州等地。在此过程中,他对现实生活有了新 的深切的感受,写下了一些影响深远的诗文。《别薛华》就是其中一首。
这首送别诗的色彩、风格,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大相径庭,其中原因,就像 公刘所说的:“诗是一种感性经验和主观情感占很大成份的东西。 诗人此时的生 活环境变了, 思想感情也发生很大变化了, 写出的诗也就迥然不同。 《王子安集》 中有一篇《秋夜于绵州群官席别薛升华序》,有可能是这首《别薛华》诗的序。 从序言推断,诗人与薛华在绵州相逢,很快又分手。在一个清秋的夜晚,他送走 薛华,作下了这首痛彻肺腑的诗篇。
诗的首联“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是以事写情,又以情生景。两句诗,描 绘出人生的一幅凄惶场面,一对患难知音跋涉在漫长、曲折、险阻的山道上。他 们相送了一程又一程, 难舍难分, 但最后还是分别了, 各自匆忙惶恐地去 “问津” 。 “穷路”,借用的是阮籍穷途而哭的典故,含有“守死善道者,滞涸穷路”的意 思。这就促人联想,发人深思。阮籍之所以穷途而哭,是想假作醉酒躲避迫害, 时常独自驾车信道而行, 走到绝路就痛哭而返, 以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汉李固 之所以“滞涸穷路”,正因为他“守死善道”,屡次上疏直陈外戚、宦官擅权的 害处,后来被梁骥诬告,招致杀身之祸。在此,诗人以阮籍、李固自况,含蓄地 指出:凡正直耿介之士,往往很难被当权者所容。这也说明了诗人与其挚友“多 穷路”的原因。下句中的“遑遑”,不只是形容凄惶貌,或自嘲“遑遑尔竞一时 之虚荣”,还兼取 宋玉 《九辩》中“众鸟皆有所登栖兮,凤独遑遑而无所集”的 意义,借以表示自己象凤凰一样清高,而不愿象凡鸟一样随处栖登。颔联“悲凉 千里道,凄断百年身”,是分别承接首联中“穷路”、“问津”,进一步具体描 写道路的险远,设想未来,抒发情怀的。所采有的手法是虚实相生,语义双关。 诗人既为朋友颠沛流离于千里道上而感伤, 又自伤其远在千里之外的异乡。 眼前 道路崎岖漫长,展望未来满目悲凉,前程暗淡。这是诗人走上仕途三年来,对社 会现实的真切的感受, 从心底发出的深沉慨叹, 说明了诗人当时内心失望情绪低 落。
生活是艰难的, 但仍要坚持下去而且要努力使之变好, 年轻的诗人虽然沮丧但没 有完全绝望。因此诗的颈联写道:“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意思是他们心 中所期望的事业、建立功勋的志向与抱负,只能与船只一同在风浪中漂泊不定。 正因为风华正茂的诗人,有追求,有希望,因此才对挫折、失败倍感痛苦。王勃 《春思赋·序》中写道:“咸亨二年,余春秋二十有二,旅居巴蜀,浮游岁序, 殷忧明时,坎土禀圣代。??此仆所以抚穷贱而惜光阴,怀功名而悲岁月也。” 可见他的“悲”是因为“怀功名”而难以实现。这联诗所表现的正是理想与现实 矛盾,希望、失望交织的复杂心境。有志之士,不被赏识与重用,又不甘心自暴 自弃, 执意追求。 就是他们 “生涯共苦辛” 的主客观原因。 李东阳在 《麓堂诗话》 中曾说过:“薛华与李白并称,而无一字可传,岂非有幸不幸也。”薛华也是才 志高远之人,也陷入同样的境遇,可见,怀才不遇并非偶然,也更说明志向的难 以实现。
尾联“不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上句承诗题中的“别”字,下句直抒惜别之 情。 从字面看, 这联诗可以理解为王勃对朋友的安慰, 表示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 会永远相忆。另一方面, “俱是梦中人”包含有“命运之舟”难测的意思,彼此 都像在梦里由不得自己。 诗人对朋友和自己的前程怀着无限忧虑, 而对明天仍抱 着美好的希望。这个结尾,是隽永深长的。
《别薛华》 与一般五言律诗借景抒情的方法不同, 是以叙事直抒胸臆。 语言简练,
王勃(650— 676)初唐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稷山、河津一带) 人。祖父王通是著名学者。王勃少时即聪慧过人,有“神童”之誉;十四岁时应 举及第,授朝散郎,沛王召署府修撰。因戏作《檄周王鸡》被逐出王府;一度任 虢州参军;后又因为受牵连犯了死罪,遇大赦免死革职。其父王福畴因受牵连, 贬为交趾令。不久王勃前往探亲,渡海溺水,受惊而死。诗与 杨炯 、 卢照邻 、 骆 宾王 齐名,史称“初唐四杰”。王勃诗主要描写个人生活,亦有少数抒发政治抱 负、表达不满之作,风格较为清新。对仗工整,上下蝉联,但有些诗篇仍“浮躁 炫露”,流于浮艳,没有彻底摆脱六朝辞藻华丽绮靡的诗风。
《别薛华》 是唐代诗人王勃写给同乡良友薛华的一首含意隽永, 别具一格, 意境 新颖的送别诗。 此诗不着意写惜别之情, 而用感人的笔触, 抒发了悲切的身世之 感, 使人感到这种别离是何等痛苦, 更显出这对挚友的分手之难。 诗中所蕴含的 深邃而绵邈的情韵,堪称自出机杼。
作文五:《《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2100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五言律诗)赏析
王勃(唐)选自《王子安集》
一、朗读节奏
(一)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二)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温馨提示五言诗朗读节奏划分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二三、二一二或二二一句式。
二、诗歌大意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透过迷漫的风烟似乎能望见巴蜀的五大渡口。我之所以
有依依惜别的情意,因为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四海之内只要有知己,即使远
在天边,也感觉像邻居一样近。不要在分手时徘徊忧伤,像多情的儿女一样,任泪水打湿衣
裳。
三、写作背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他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是唐代对县尉的通称。这位姓杜的
少府将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给他这首诗。
四、诗歌主旨
这是首送别诗,王勃之友杜少府去蜀州任职,诗人在送友路上作此诗对友人表示劝勉,表达
了诗人乐观豁达的胸襟(怀)及朋友间真挚的感情。
五、诗歌赏析
首联点明送别地点和友人赴任之处。“城阙”,指京城长安;五津”,是杜少府要去之地,“望”,
把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起,通过一近一远两处景物的对照,衬托出行者、送行者双
方依依惜别的感情。颔联把两人之间感情的共鸣写了出来,表现了诗人真挚的感情及诗人豁
达胸襟。颈联笔锋一转,凝练、鲜明地申述对离别的看法,是慰人,也是自慰,情理交融,
乃全诗最精警之处,也是千古佳句。尾联紧接前三联,以劝慰杜少府作结。“在歧路”,点出
题面上的那个“送”字。(注:歧路者,岔路也,古人送行,常至大路分岔处分手,所以往
往把临别称为“临歧”。)
全诗情、景、理融为一体。前两联紧扣送别,记事写景,借景抒情;后两联是对朋友的劝勉。
语言形象凝练,饱含深情并富有哲理。
六、补充资料
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一种主题。古代交通不便,一旦分离,再会难期。所以送别
或留别的诗里,难免染上凄凉、伤感的色彩。但也不可一概而论,也有明朗乐观之作。初唐
诗人王勃的名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七、作者简介
王勃,唐初诗人,字子安,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
称“初唐四杰”。著有《王子安集》。
八、试题
1、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品析有误的是( )
A.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送别诗。诗人抒写惜别之情,劝慰友人只要存在着真挚的友情,就
不必为离别而悲伤。
B.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豁达情怀,也饱含诗人黯然消魂的感伤情调。
C.首联中的“望”字是诗人的想象,意思是从蜀州可以于风烟弥漫中望到五津。
D.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是全篇的中心所在.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
而富有哲理
2.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3.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4.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辅”气势宏大;“望”以实写虚,因为从长安实际上是望不见“五津”的,是
作者的想像。
B.颔联是劝慰朋友的话,意思是说既然离乡“宦游”,离别是常事,不必感伤。
C.尾联中的“儿女”指的是男子和女子:我们在分别时不必像他们那样哭哭啼啼。
5、对《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望”字将送别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州”联系起来了。?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表现了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富于哲理,隐含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意思。?
D. 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真挚的情意和对友人的深情慰勉。
6、这首涛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请写
出一句与其立意相反的送别诗。
7 (2003年连云港市题)简述你对“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两句诗其中蕴含哲理的理
解。
8.感悟诗人的情怀,说说这首诗为什么在古代送别诗中是别具一格的。
9、“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一句中,“无为”的意思是,,诗句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答? ???。
送杜少付
6.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写得昂扬乐观,能给
朋友以安慰和鼓励,对待离别态度很积极。(供参考,意思对即可)
例: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等
B B C A C
8诗写送别友人,但一反传统送别诗所表现黯然消魂的情绪,加然意识到羁旅的苦辛和离别
的孤独,但表现的却只有真挚的友情和共勉,心境明朗,境界开阔,特别是颈联,饱含友谊,
蕴涵哲理,为一篇之警策,千古之名句。 9.不要、无须豪迈旷达(爽朗乐观)??? 7.诚挚的友
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
作文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7800字
【作品简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由王勃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是一首著名的送别诗。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承之,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伟词自铸,传之千古,有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原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注解】
1、本文选自《王子安集》(《四部丛刊》本)。
2、少府:官名。
3、之:到,往。
4、蜀州:现在四川崇州。也作蜀川。
5、城阙(què ):皇宫门前的望楼,往往被用来代表京都。这里指唐朝都城长安。
6、辅:以??为辅,这里是拱卫的意思。
7、三秦:这里泛指秦岭以北、函谷关以西的广大地区。本指长安周围的关中地区。秦亡后,项羽三分秦故地关中为雍,塞,翟三国,以封秦朝三个降将,因此关中又称“三秦”。
8、风烟望五津:“风烟”两字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处所,译为:江边因远望而显得迷茫如啼眼。全句是在风烟迷茫之中,遥望蜀州。
9、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泛指蜀川。
10、君:对人的尊称,这里指“你”
11、宦(huàn)游:出外做官。
12、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古人认为陆地的四周都为大海所包围,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13、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
14、比邻:并邻,近邻。
15、无为:不要效仿。
16、歧路: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17、沾巾:泪水沾湿衣服。意思是挥泪告别。
【翻译】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 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象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韵译】
雄伟的长安城有辅佐的三秦,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
我之所以有依依惜别的情意,因为都是离家在外做官之人。
只要四海之内有一知己朋友,纵使远在天涯也如就在近邻。
不要因为我们就要离别两地,就像普通儿女一样泪湿衣襟。
【讲解】
该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千古传诵,有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阙”,是皇宫前面的望楼。“城阙”,指唐的帝都长安城。“三秦”,指长安附近关中一带地方。秦末项羽曾把这一带地方分为三国,所以后世称它三秦。“辅”,辅佐,这里可以理解为护卫。“辅三秦”,意思是“以三秦为辅”。关中一带的茫茫大野护卫着长安城,这一句说的是送别的地点。“风烟望五津”。“五津”指四川省从灌县以下到犍为一段的岷江五个渡口。远远望去,但见四川一带风尘烟霭苍茫无际。这一句说的是杜少府要去的处所。因为朋友要从长安远赴四川,这两个地方在诗人的感情上自然发生了联系。诗的开头不说离别,只描画出这两个地方的形势和风貌。举目千里,无限依依,送别的情意自在其中了。 诗人身在长安,连三秦之地也难以一眼望尽,至于远在千里之外的五津是根本看不见的。作诗,往往超越常人的视力所及,用想象的眼睛看世界,可以置万山于几席,览千春于瞬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河源直看到东海。“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
秋”,从三峡直看到长安。这首诗运用这种手法,一开头就展开一个壮阔的境界,同一般的送别诗只着眼于燕羽、杨枝,泪痕,酒盏是不相同的。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彼此离别的意味如何?同是为求官飘流在外的人,离乡背井,已有一重别绪,彼此在客居中话别,又多了一重别绪:其中真有无限凄恻。开头两句调子高昂,属对精严,这两句韵味深沉,对偶不求工整,比较疏散。这固然由于当时律诗还没有一套严格的规定,却也有其独到的妙处。开头如千尺悬瀑,从云端奔泻而下,接着便落入深潭,潺潺流来,飞韵清远,形成了一个大的起伏、一个强的跌宕,使人感到矫夭变化,不可端睨。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再接下去,第五六两句,境界又从狭小转为宏大,情调从凄恻转为豪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远离分不开真正的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地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气象阔达,志趣高远,表现真正的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结尾两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行诗贯通起来是一句话,意思是:在这即将分手的岔路口,不要同那小儿女一般挥泪告别啊!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紧接前两句,于极高峻处忽然又落入舒缓,然后终止。拿乐曲做比方;乐曲的结尾,有的于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有的却要拖一个尾声。这首诗是采用第二种手法结尾的。欣赏古代诗歌,特别是象五律这样既严整又短小的诗歌,不光要吟味它的某些妙句,还要领悟它的章法,它的思路的顿挫、腾跃,变化和发展。文似看山不喜平,诗也如此。
总述
从文学史的角度欣赏这首诗,不难感到它有一股新鲜的气息。初唐是我国古代一个强盛王朝的开端。唐代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出现了高峰。延续二百年左右的诗歌的大革新、大发展是以初唐为滥觞的。王、杨、卢、骆等当时的诗坛健将是较早出现的开拓者。首先,他们反对唐初那种从六朝承袭下来的浮艳的诗风。杨炯说,王勃“尝以龙朔初岁,文场变体:争构纤微,竞为雕刻;糅之金玉龙凤,乱之朱紫青黄;影带以徇其功,假对以称其美。骨气都尽,刚健不闻,思革其弊,用光志业。”可见他是有意识地改革诗坛的弊病,提倡刚健的诗风的。就拿王勃的这首诗来说,该诗一洗绮丽之习,质朴雄浑,横溢奔放,曾使那时的读者耳目一新。这种诗风尔后就大大发展起来,成为盛唐诗坛的一种主导的风格。其次,他们对新诗体的形成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以五言律诗为例,这种在唐代逐渐成熟和盛行起来的新诗体,在王勃等人的笔下已经开始尝试和形成了。王勃的这首诗,
就是二首相当成熟的五言律诗。再读一读王、孟的五律,进而读一读李,杜的五律,就会发现这种新诗体在有唐一代的发展如大江奔流,一脉相承,而越往前去波澜越壮阔。
中心思想
朋友即将上任,诗人劝慰他不要为远别而悲伤:虽然远隔天涯,但友谊不会因为距离的遥远而淡薄,他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虽为送别诗,但全诗却无伤感之情,诗人的胸襟开朗,语句豪放清新,委婉亲切,表现了友人间真挚深厚的友情。
【点评】
现在再讲一首五言律诗,一则因为它也是初唐名作,二则借此补充讲一点五言律诗的艺术技巧。
作者王勃,字子安,是文中子王通的孙子,东皋子王绩的侄孙。他从小就能作诗赋,应进士举及第,还不到二十岁。但他恃才傲物,常常因文章得罪人。旅居剑南(四川),多年没有事做。好不容易补上了虢州参军,不久,又因事罢官。连累到他父亲福畴,也降官去做交阯县令。他到交阯去省亲,在渡海时溺水而死,只有二十八岁。他的诗文集原有三十卷,大约作品不少,但现在只存诗八十馀首。被选在《古文观止》里的《滕王阁序》,是他最著名的作品。
这首诗的题目,在有些选本中题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就更明白了。有一位姓杜的朋友到四川去做某县县尉,作者就写此诗送行。唐代的官制,一个县的行政长官称为“令”,县令以下有一名“丞”,处理文事,有一名“尉”,处理武事。文丞武尉,是协助县令的官职。文人书简来往,或者在公文上,常用“明府”为县令的尊称或代用词,县丞则称为“赞府”,县尉则称为“少府”。这些名词,在唐诗题目中经常见到。现在诗题称“杜少府”,可知他是去就任县尉。
蜀州即蜀郡。成都地区,从汉至隋,均为蜀郡。唐初改郡为州,故王勃改称蜀州。但当时成都地区已改名为益州,不称蜀州。故王勃虽然改郡字为州字,仍是用的古地名。向来注家均引《旧唐书·地理志》所载“蜀州”作注。这个蜀州是武后垂拱二年(公元六八六年)从益州分出四县设置的,其时王勃已死,他不可能知道有这个蜀州。
此诗第一联是点明题目。上句“城阙辅三秦”是说蜀州是物产富饶的地方,那里每一个城市都对三秦有辅佐之功。下句的“五津”是蜀州的代用词。“风烟”即风景。此句说自己遥望蜀州风景。上句是对杜少府说的:你并不是到一个边荒的地方去作官,而是到一个对京都有重要贡献的地方去作官。下句是从送行者的立场说:你走了,我只能遥望那边的风景。
送人远行,就要作诗,这是唐代知识分子的风俗。一部《全唐诗》,送行赠别的诗占了很大的百分比。这类诗的作法,多数是用第一联两句来点题,照顾到主客双方。例如崔曙《送薛据之宋州》诗云:“无媒嗟失路,有道亦乘流。”第一句说自己,因为无人介绍,至今失业。第二句说薛据:你是有道之士,可也得乘舟东去谋食。郎士元《送孙侍郎往容府宣慰》诗第一联云:“春原独立望湘川,击隼南飞上楚天。”也是第一句说自己:在春原上独立遥望你去的湘水流域。第二句恭维孙侍郎此行是像鹰隼那样高飞上楚天。卢照邻《送郑司仓入蜀》诗起二句云:“离人丹水北,游客锦城东。”用“离人”、“游客”,点明题目中“送”字。用“丹水”、“锦城”,点明“蜀”字。王勃此诗,也用同样方法,但他组织得更均衡。上句表达了杜少府、蜀州和长安的关系,下句表达了作者、送行者与蜀州的关系。
“城阙辅三秦”这句诗历来有不同的讲法。多数人以为“城阙”指京都长安。如果依句子结构讲,这一句就应当讲作“长安辅助三秦”。但是,从事理上想一想,这样讲是讲不通的。北京与郊县的关系,总是郊县辅助北京,不能说是北京辅助郊县。于是一般人都讲作“长安以三秦为辅”,使这个“辅”字成为被动词。即使说这样讲对了,这句诗和题目又有什么关系呢?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于是有人觉得“城阙”应当是指蜀州的。可是,一看到“阙”字,就想到宫阙,蜀州既非京都,怎么会有“城阙”呢?于是吴昌祺说:“蜀称城阙,以昭烈也。”他是从历史上去求解释。巴蜀是刘备建国之地,成都是蜀都,所以也可以用“城阙”。
按“城阙”二字,早已见于《诗经》。“佻兮达兮,在城阙兮”,这是《郑风·子衿》的诗句。孔颖达注解说:“谓城上别有高阙,非宫阙也。”他早已怕读者误解为京城的宫阙,所以说得很明白,城阙是有高楼的城墙。只要是州郡大城市,城头上都有高楼,都可以称城阙。王勃和孔颖达同时。他当然把“城阙”作一般性的名词用,并不特指京都。再看唐人诗中用“城阙”的,固然有指长安的,也有不指长安的。李颀《望秦川》诗云:“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这“城阙”是多数。韩愈《题楚庄王庙》诗云:“丘坟满目衣冠尽,城阙连云草树荒。”韦应物《澧上寄幼遐》诗云;“寂寞到城阙,惆怅返柴荆。”这几个“城阏”,显然不是指长安。
巴蜀为富饶之地,自从开通了秦、蜀之间的栈道,秦中人民的生活资料,一向靠巴蜀支援。从汉武帝以来,论秦、蜀经济关系的文献,都是这样说的。与王勃同时的陈子昂也说:“蜀为西南一都会,国家之宝库,天下珍货聚出其中,又人富粟多,顺江而下,可以兼济中国。”(《谏讨生羌书》)后来杜甫也说:“蜀之土地膏腴,物产繁富,足以供王命也。”(《论巴蜀安危表》)由此可见王勃送杜少府去蜀州,第一句就赞扬蜀中城市是三秦的支援者,这也是代表了一般的观点。可是现在还有许多人注唐诗,坚持“城阙”是指长安,于是把这句诗讲得很不合理。我感到不能不在这里详细辩论一番。
“风烟望五津”句历来注释都以为“五津”是说蜀州地势险恶,“风烟”是形容远望不清。唐汝询释云:“蜀州虽有五津之险,而实为三秦之辅,故我望彼
之风烟,而知今之离别,仍为宦游,非暌离也。”他这样讲法,可知他对于“风烟”一句,实在没有明确理解,以致下文愈讲愈错。
我说“风烟”即“风景”,这也是新近才恍然大悟的。唐太宗李世民有一篇《感旧赋》,是怀念洛阳而作。有二句云:“地不改其城阙,时无异其风烟。”此处也是以“城阙”对“风烟”,意思就是城阙依然,风景无异。王勃此诗,完全用太宗的对法,可知这个“风烟”应解作“风景”。唐人常常为平仄关系,改变词汇。“景”字仄声,“烟”字平声,在需要用平声的时候,“风景”不妨改为“风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有句云:“大块假我以文章,阳春召我以烟景。”这个“烟景”,也就是“风景”。
现在,我们接下去讲第二联。作者说:我和你今天在这里离别,同样是游宦人的情意。离开家乡,到远地去求学,称为“游士”、或“游学”。去做官,称为“游宦”,也称“宦游”。强调游,就用“宦游”;强调宦,就用“游宦”。 第三联大意是:只要四海之内还有一个知己朋友,虽然远隔天涯,也好似近在邻居。这是对杜少府的安慰,同时也有点赞扬。对杜少府来说,你远去蜀中,不要感到寂寞,还有知已朋友在这里,不因距离远而就此疏淡。对自己来说,像杜少府这样的知己朋友,纵然现在远去蜀中,也好像仍在长安时时见面一样。这两句是作者的名句,也是唐诗中数一数二的名句。但这两句并非王勃的创造,他是从曹植的诗“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变化而成,他利用“万里犹比邻”这个概念,配上“海内存知己”,诗意就与曹植不同。后来王建也有两句诗:“长安无旧识,百里是天涯。”这是把王勃的诗意,反过来用。不能不说是偷了王勃的句法。
第四联是紧跟第三联而写的。既然“天涯若比邻”,那么,现在在岔路口分别,大家就不必像小儿女那样哭哭啼啼。诗歌的创作方法,往往用形象性的具体语词来代替抽象概念。人哭了就要用手帕(巾)拭眼泪,于是“沾巾”就可以用来代替哭泣。这种字眼叫做“代词”或“代语”。运用代语对寻找韵脚有很大的方便。
这首诗和王绩的《野望》虽然都是五言律诗,但句法的艺术结构却完全不同。
(一)《野望》的第一联是散联,不是对联。《杜少府》的第一联是很工致的对联。这里,我们首先见到律诗的两种句式,即第一联可以是对句,也可以是不对句。(二)《野望》的第二联和第三联是同一类型的对句。“树树”对“山山”,“秋色”对“落晖”,“皆”对“惟”,四声、词性都是对稳的,每一句都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现一个完整的概念。这种对句,每一联上、下两句的思想内容是各自独立,没有联系的。如果看一看《杜少府》的第二,三联,可以发现,每句都不是完整的句子。“与君离别意”,不成为一个完整的概念,必须读了“同是宦游人”才获得一个概念。因此,从语法的角度讲,《野望》的第二、三联是四句,《杜少府》的第二、三联只有二句。这里,我们看到了律诗的两种对句法。《野望》式的对句,称为“正对”。这是刘勰在《文心雕龙》里定下的名词。他举出四种对法,正对是最常用最低级的对法。《杜少府》的对法,宋朝人称为“流水对”,又称“十字格”。因为从字面结构看,它们是一式二句;但从表现的思想内容看,只是不可分开的一个十字句。就像流水一般,剪不断。这种对句,艺
木性就较高。
王勃这首诗,两联都用流水对,使读者不觉得它们是对句,只觉得像散文一样流利地抒写赠别的友谊,因而成为千秋名句。
【赏析】
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首句写送别之地长安被辽阔的三秦地区所“辅”,突出了雄浑阔大的气势。第二句点出友人“之任”的处所——风烟迷蒙的蜀地。诗人巧用一个“望”字,将秦蜀二地联系起来,好似诗人站在三秦护卫下的长安,遥望千里之外的蜀地,这就暗寓了惜别的情意。“望”字不仅拓宽了诗的意境,使读者的视野一下子铺开,而且在心理上拉近了两地的距离,使人感觉到既然“五津”可望,那就不必为离别而忧伤。这一开笔创造出雄浑壮阔的气象,使人有一种天空寥廓、意境高远的感受,为全诗锁定了豪壮的感情基调。 颔(hàn)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诗人劝慰友人:我和你都是远离故土、宦游他乡的人,离别乃常事,何必悲伤呢?此次友人孤身前往蜀地,远走天涯,举目无亲,更觉惆怅,作者在这里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藉以减轻他的悲凉和孤独之感。惜别之中显现诗人胸襟的阔大。 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把前面淡淡的伤离情绪一笔荡开。诗人设想别后:只要我们声息相通,即使远隔天涯,也犹如近在咫尺。这与一般的送别诗情调不同,含义极为深刻,既表现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因而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慰勉友人不要像青年男女一样,为离别泪湿衣巾,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足见情深意长,同时,全诗气氛变悲凉为豪放。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这首诗四联均紧扣“离别”起承转合,诗中的离情别意及友情,既得到了展现,又具有深刻的哲理、开阔的意境、高昂的格调,不愧为古代送别诗中的上品。
【作者介绍】
王勃,(649或650~675或676)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的祖父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号文中子。父亲王福畴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职。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
策高第,授朝散郎。乾封初(666)为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随即出游巴蜀。咸亨三年(672),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 上元二年(675)或三年(676),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王勃的文学主张崇尚实用。当时文坛盛行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风,“争构纤微,竞为雕刻”,“骨气都尽,刚健不闻”。王勃“思革其弊,用光志业”(杨炯《王勃集序》)。
他创作“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的诗文,对转变风气起了很大作用。 王勃的诗今存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今存90多篇。王勃的文集,较早的有20卷、30卷、27卷三种本子,皆不传。现有明崇祯中张燮搜辑汇编的《王子安集》16卷;清同治甲戌蒋清翊著《王子安集笺注》,分为20卷。此外,杨守敬《日本访书志》著录卷子本古钞《王子安文》1卷,并抄录其中逸文13篇(实为12篇,其中6篇残缺)。罗振玉《永丰乡人杂著续编》又辑有《王子安集佚文》 1册,共24篇,即增杨氏所无者12篇,且补足杨氏所录 6篇残缺之文。罗氏序文中还提及日本京都“富冈君(谦藏)别藏《王子安集》卷廿九及卷三十”。按日本京都帝国大学部影印唐钞本第 1集有《王勃集残》2卷,注云“存第二十九至三十”,当即富冈所藏本。清宣统三年(1911年),刊姚大荣《惜道味斋集》有《王子安年谱》。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xigutang.)
作文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新》2100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三秦护卫着巍峨的长安,你要奔赴的蜀地,却是一片风烟迷茫。
离别时,不由生出无限感慨,你我都是远离故土,在仕途上奔走的游子。 人世间只要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即使远在天涯,也似在身边。 不要在分手时徘徊忧伤,像多情的儿女一样,任泪水打湿衣裳。 整体理解
▲你认为首联中哪些字用得好,为什么? 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首句写送别之地长安被辽阔的三秦地区所“辅”,突出了雄浑阔大的气势。第二句点出友人“之任”的处所——风烟迷蒙的蜀地。诗人巧用一个“望”字,将秦蜀二地联系起来,好似诗人站在三秦护卫下的长安,遥望千里之外的蜀地,这就暗寓了惜别的情意。“望”字不仅拓宽
了诗的意境,使读者的视野一下子铺开,而且在心理上拉近了两地的距离,使人感觉到既然“五津”可望,那就不必为离别而忧伤。这一开笔创造出雄浑壮阔的气象,使人有一种天空寥廓、意境高远的感受,为全诗锁定了豪壮的感情基调。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名句,这两句诗好在哪里?请作赏析。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把前面淡淡的伤离情绪一笔荡开。诗人设想别后:只要我们声息相通,即使远隔天涯,也犹如近在咫尺。这与一般的送别诗情调不同,含义极为深刻,既表现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因而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感情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诗则全无悲伤之情,写得昂扬乐观,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这种对待离别的积极态度值得称道。
▲怎样理解尾联?
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慰勉友人不要像青年男女一样,为离别泪湿衣巾,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足见情深意长,同时,全诗气氛变悲凉为豪放 基础积累
1、文学常识:本文选自《王子安集》。作者王勃,唐朝初年的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代表作品《滕王阁序》。杜少府将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他这首送别诗。
2.主旨:诗人描述送别朋友的场景,抒发了自己对友人的真挚感情和惜别之情,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写作特点:语言形象凝练,意境开阔,格调高昂。 理解性默写:
1、诗中带给我们壮阔的意境,奠定感情基调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2、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3、诗中意境悲凉而胸襟旷达的句子: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4、本诗中最能体现作者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的一联诗句是(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5、与高适的《别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意境相似的两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6、诗中再次劝慰友人不必伤别,不要存儿女之态,表现出一种大丈夫气概的两句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阅读赏析:
1、试分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的原因。
答:这两句运用夸张、对偶的修辞,抒发了自己对友人的真挚感情和惜别之情,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一改送别诗离愁别恨、伤感低沉的传统情调,写得昂扬乐观、积极向上,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故成为千古名句。 2、从炼字角度赏析首联中的“望”或“辅”。
答:①“辅”形象写出三秦大地护卫长安的景象,气象雄伟,使诗歌意境开阔。 ②“望”字跨越时空,将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起,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同时也为下文面对离别的乐观积极心态作铺垫。 3、颔联中诗人是怎样劝慰友人的?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诗人劝慰友人:我和你都是远离故土、宦游他乡的人,离别乃常事,何必悲伤呢?此次友人孤身前往蜀地,远走天涯,举目无亲,更觉惆怅,作者在这里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藉以减轻他的悲凉和孤独之感,惜别之中显现诗人胸襟的阔大。
课堂检测。
1、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2、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首联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作者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以减轻他的悲凉和孤独之感,惜别之中显现诗人胸襟的阔大。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足见诗人与友人情深意长,同时,全诗气氛变悲凉为豪放。
3、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城阙”指长安,送别之地,“五津”采用借代手法,泛指四川,杜少府上任之地。“辅”写出长安被辽阔的三秦地区所护卫,突出了雄浑阔大的气势。“望”字将送别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州”联系起来了。 B.在长安而望“五津”,可“望”并不是实写,这是诗人的想像,使人感到气象宏伟。 C、颔联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同是宦游人”,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D.本诗韵脚为“津、人、邻、巾”,押的韵为“in”。
作文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译文》13300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译文
三秦之地拱卫着都城长安,弥漫的雾中怎么也望不到想象中的五津
我与你都充满着离别愁意,(因为我们)都是远离家乡,外出做官的人
只要四海之中有了解自己的人,天涯海角好似亲密近邻
(我们)不要在分手的路口,像青年男女那样(让泪水)沾湿佩巾
作品翻译
三秦护卫着巍峨的长安,你要奔赴的蜀地,却是一片风烟迷茫。离别时,不由得生出无限的感慨,你我都是远离故土,在仕途上奔走的游子。人世间只要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即使远在天涯,也似在身边。不要在分手时徘徊忧伤,像多情的儿女一样,任泪水打湿衣裳。 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该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千古传诵,有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总述
从文学史的角度欣赏这首诗,不难感到它有一股新鲜的气息。初唐是我国古代一个强盛王朝的开端。唐代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出现了高峰。延续二百年左右的诗歌的大革新、大发展是以初唐为滥觞的。王、杨、卢、骆等当时的诗坛健将是较早出现的开拓者。首先,他们反对唐初那种从六朝承袭下来的浮艳的诗风。杨炯说,王勃“尝以龙朔初岁,文场变体:争构纤微,竞为雕刻;糅之金玉龙凤,乱之朱紫青黄;影带以徇其功,假对以称其美。骨气都尽,刚健不闻,思革其弊,用光志业。”可见他是有意识地改革诗坛的弊病,提倡刚健的诗风的。就拿王勃的这首诗来说,该诗一洗绮丽之习,质朴雄浑,横溢奔放,曾使那时的读者耳目一新。这种诗风尔后就大大发展起来,成为盛唐诗坛的一种主导的风格。其次,他们对新诗体的形成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以五言律诗为例,这种在唐代逐渐成熟和盛行起来的新诗体,在王勃等人的笔下已经开始尝试和形成了。王勃的这首诗,就是二首相当成熟的五言律诗。再读一读王、孟的五律,进而读一读李,杜的五律,就会发现这种新诗体在有唐一代的发展如大江
奔流,一脉相承,而越往前去波澜越壮阔。
中心思想
朋友即将上任,诗人劝慰他不要为远别而悲伤:虽然远隔天涯,但友谊不会因为距离的遥远而淡薄,他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虽为送别诗,但全诗却无伤感之情,诗人的胸襟开朗,语句豪放清新,委婉亲切,体现了友人间真挚深厚的友情。 赏析二
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首句写送别之地长安被辽阔的三秦地区所“辅”,突出了雄浑阔大的气势。第二句点出友人“之任”的处所——风烟迷蒙的蜀地。诗人巧用一个“望”字,将秦蜀二地联系起来,好似诗人站在三秦护卫下的长安,遥望千里之外的蜀地,这就暗寓了惜别的情意。“望”字不仅拓宽了诗的意境,使读者的视野一下子铺开,而且在心理上拉近了两地的距离,使人感觉到既然“五津”可望,那就不必为离别而忧伤。这一开笔创造出雄浑壮阔的气象,使人有一种天空寥廓、意境高远的感受,为全诗锁定了豪壮的感情基调。
颔(hàn)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诗人劝慰友人:我和你都是远离故土、宦游他乡的人,离别乃常事,何必悲伤呢,此次友人孤身前往蜀地,远走天涯,举目无亲,更觉惆怅,作者在这里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藉以减轻他的悲凉和孤独之感。惜别之中显现诗人胸襟的阔大。
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把前面淡淡的伤离情绪一笔荡开。诗人设想别后:只要我们声息相通,即使远隔天涯,也犹如近在咫尺。这与一般的送别诗情调不同,含义极为深刻,既表现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因而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慰勉友人不要像青年男女一样,为离别泪湿衣巾,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足见情深意长,同时,全诗气氛变悲凉为豪放。
这首诗四联均紧扣“离别”起承转合,诗中的离情别意及友情,既得到了展现,又具有深刻的哲理、开阔的意境、高昂的格调,不愧为古代送别诗中的上品。 创作背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他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是唐朝对县尉的通称。这位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
登幽州台歌
译文一:
先代的圣君,我见也没见到,后代的明主,要等到什么时候,
想到宇宙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短暂,独自凭吊,我涕泪纵横凄恻悲愁~
赏析一:
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由于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与《登幽州台歌》是同时之作,其内容可资参证。《蓟丘览古》七首,对战国时代燕昭王礼遇乐毅、郭隗,燕太子丹礼遇田光等历史事迹,表示无限钦慕。但是,象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本篇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这种悲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
本篇在艺术表现上也很出色。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念这首诗,我们会深刻地感受到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面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而在这个图景面前,兀立着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因而深深为之激动。
赏析三:
凡读过这首诗的人都觉得它好,但好在哪里却难说清楚。当我执笔写这篇文章之前,也曾踌躇了许久。一般用来分析诗词的招数,如情景交融、比喻拟人之类,对这首诗全用不上。它的语言是那么枯槁,它的构思是那么平直,它的表现手法又是那么简单。感情喷涌着,使陈子昂顾不上雕琢和修饰,两句五言,两句骚体,就那么直截了当地喊了出来,却成为千古之绝唱。其中的奥妙究竟何在呢,
还是从我读这首诗的感受说起吧。欣赏以感受为基础,没有真切的感受就没有艺术的欣赏。因此,从自己的感受出发,进而探索作者的用心,不失为艺术欣赏的一条途径。每当我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总仿佛有一位诗人的形象,他象一座石
雕孤零零地矗立在幽州台上。那气概,那神情,有点象屈原,又有点象李白。风雅中透出几分豪情,愤激中渗出一丝悲哀。他的眼睛深沉而又怅惘,正凝视着无尽的远方。他为自己的不幸而苦恼着,也为一个带有哲理意味的问题而困惑着。这,就是陈子昂。于是,在我耳边响起了他的喊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具有悲剧性格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他的不平,他的忧愤,他心底的波澜,是那么鲜明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陈子昂是在统一的唐帝国建立以后成长起来的一个知识分子,他胸怀大志,才情四溢,梦想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二十四岁中进士,擢为麟台正字。此后屡次上书指论时政,提出许多颇有见识的主张,但因“言多直切”而不见用,一度还因“逆党”牵连被捕入狱。公元696年,契丹攻陷营州,武攸宜出讨,陈子昂以参谋随军出征。第二年军次渔阳,前锋屡败,三军震慑。陈子昂挺身而出,直言急谏,并请求率领万人为前驱,武攸宜不允。他日又进谏,言甚切至,复遭拒绝,并被降为军曹。陈子昂报国无门,满腔悲愤,一天登上蓟丘(即幽州台)。这附近有许多燕国的古迹,它们唤起诗人对燕国历史的回忆,特别是燕昭王礼贤下士的故事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心,他于是作了《蓟丘览古七首》。接着又“泫然涕下”,唱了这首《登幽州台歌》。在这首歌里,诗人说:古代那些明君贤士早已逝去,只留下一些历史的陈迹和佳话供人凭吊追忆,再也见不到他们了。即使今后再有那样的英豪出现,自己也赶不上和他们见面(当今这般碌碌之辈,如同尘芥一样,还值得一提吗)。从战国以来,天地依旧是原来的天地,它们的生命多么悠久。相比之下,人的一生却是太短暂了~自己的雄心壮志来不及实现,自己的雄才大略来不及施展,就将匆匆地离开人世。想到这里,怎能不怆然涕下呢,诗人的孤独和悲怆,是那个压抑人才的封建社会造成的。他的这首浸透着泪水的诗就是对那黑暗社会的控诉。
然而,这首诗还有更普遍的意义和更大的启发性。“古人”和“来者”,不一定只限于指燕昭王和乐毅那样的明君贤臣,也可以在一般的意义上理解为“前人”和“后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是一声人生短暂的感喟。诗人纵观古往今来,放眼于历史的长河,不能不感到人生的短促。天地悠悠,人生匆匆,短短的几十年真如白驹之过隙,转瞬之间就消失了。这种感唱既可以引出及时行乐的颓废思想,也可以引发加倍努力奋斗的志气。自古以来有多少仁人志士并不因感到人生短暂而消沉颓唐,反而更加振作精神,使自己有限的一生取得接近无限的意义。正因为陈子昂抱着这种积极态度,所以他才“怆然涕下”。也正因为在悲怆的深层,蕴蓄着一股积极奋发欲有所作为的豪气,所以才能引起我们的共鸣。
《登幽州台歌》在艺术上也并不是没有什么可讲的。诗之取胜,途径非一。有以词藻胜的,有以神韵胜的,有以意境胜的,有以气势胜的,……取胜之途不同,欣赏的角度也就不一样。这首诗纯以气势取胜,诗里有一股郁勃回荡之气,这股气挟着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博大的历史情怀,以不可阻遏之势喷放出来,震撼着读者的心灵。我们如能反复涵泳、反复吟诵,自然能感受到它的磅礴气势,得到艺术的享受。
陈子昂曾称赞他的朋友东方虬所写的《咏孤桐篇》,说它“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修竹篇序》)用这几句话评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也正合适。陈子昂和初唐四杰都不满意梁陈以来流行的宫体诗,都试图开创新的诗风。四杰的方法是改造它,试着从宫体里蜕变出一种新的诗歌。陈子
昂则是根本抛弃了它,直接继承建安风骨的传统。所以他写诗不肯堆积词藻,也不大讲究对偶和声律,而是追求一种慷慨悲凉、刚健有力的风格。这首《登幽州台歌》就是体现了陈子昂诗歌主张的成功之作。象这种诗在初唐是十分难得的,它代表着诗歌创作的新方向,标志着自梁陈以来宫体诗的统治已经结束,盛唐时代诗歌创作的高潮即将来临了。文学史家之所以重视这首诗,原因就在这里。
幽州台就在今天的北京附近。现在还有没有什么遗迹可以发掘呢,这有待考古学家回答。如能在那确切的地址上,立一块刻有《登幽州台歌》的碑石,供“来者”凭吊,也许不是一件多余的事吧,我想。
送元二使安西
送元二使安西赏析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词语解释】
?元二:作者的友人~在兄弟中排行老二。古人常以兄弟排行称呼~类似现在的“元老二”。
?使:出使。
?安西: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
?渭城:秦置咸阳县~汉代改称渭城县,《汉书〃地理志》,~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区~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渭水北岸。
?浥:湿润。
?客舍:旅店。
?更:再。
?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元和郡县志》云~因在玉门之南~故称阳关。
?故人:老朋友。
【韵译】:
清晨的微雨打湿了渭城地面的灰尘~
盖有青瓦的旅店映衬柳树的枝条显得格外新鲜。
请你再干一杯离别的酒吧~
西出阳关后就再没有老朋友了。
【诗文赏析】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有的是至深的惜别之情~所以~它适合大多数别筵离席颂唱~后来纳入乐府~成为流行~久唱不衰的歌曲。
诗人剪裁下这临行送别时的一瞬~使其成为了永恒。老友即将远行~将赴满地黄沙的边疆绝域。此时一别~不知何日才能再见~千言万语无从说起~能说出口的只有一句:喝下这杯离别的酒吧:依依惜别之情、所有的关怀与祝福早已融进了这一杯酒中。
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
土就停了。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上飞扬~而现在~朝雨乍停~天气清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选取这两件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而今天~却因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客舍青青柳色新”。平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不免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说“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来。总之~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但却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轻尘”、“青青”、“新”等词语~声韵轻柔明快~加强了读者的这种感受。
三四两句是一个整体。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处于河西走廊尽西头的阳关~和它北面的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出向西域的通道。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因此~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
就象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对于送行者来说~劝对方“更尽一杯酒”~不只是让朋友多带走自己的一分情谊~而且有意无意地延宕分手的时间~好让对方再多留一刻。“西出阳关无故人”之感~又何尝只属于行者呢,临别依依~要说的话很多~但千头万绪~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这种场合~往往会出现无言相对的沉默~“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不自觉地打破这种沉默的方式~也是表达此刻丰富复杂感情的方式。诗人没有说出的比已经说出的要丰富得多。总之~三四两句所剪取的虽然只是一刹那的情景~却是蕴含极其丰富的一刹那。
【赏析】
诗的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及好天气。渭城的早晨,飘过一阵春雨,此对,空气特别清新,路上的浮尘都打湿了,正是出门的好天气;旅舍旁边高大的柳树青绿可爱,柔细的柳枝随风飘拂,像是为远行的客人送行。第一句中的“渭城”,秦代叫咸阳城,汉武帝时才改称此名。第二句中的“柳”,当时就有种植。古人送别有折杨柳话别的习惯,表示挽留加惜别的意思。诗里写柳即喻此意,情和景交融,与主题扣得十分紧密。诗的后两句写作者殷勤地再三敬酒,表述惜别之情。诗人与远行之人多年深厚的友谊、此时深情不舍的惜别和前路珍重的祝愿都在这一杯浓酒里了。
这一层里,是一个送别场面,作者略去其他,突出人物的动作语言。此时,行装上车,驿马待行。作者与友人驻足执杯,面色凝重,忍住一别天涯的分离感,只是敬酒再三。“西出阳关无故人”,言简而情深,惜别之情尽在其中。第三句直接表述以酒告别的依依不舍之情,结尾一句更是直抒胸臆,说出送行者与被送者的共同心声,话语感人肺腑,惜别之情达到极点。
全诗格调清朗,情景交融,语言简洁,感情真挚,深切动人,后来被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又因其末句反复叠唱,音节舒展,风韵超凡,脍炙人口,故成为送别时传唱的名作。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赏析(5)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全诗辞语慷慨豪放,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激烈愤懑,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执著追求。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意思是说,背弃我而离开的,是昨天的岁月,它已经不可挽回地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扰乱我心绪的,是现在的时光,它引起我的烦恼和忧愁。“弃”字,刻划出了过去岁月对诗人的冷酷无情;“留”字,又显示出诗人对往昔时光流连不舍的矛盾心情。
三四两句突作转折:面对着寥廓明净的秋空,遥望万里长风吹送鸿雁的壮美景色,不由得激起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这两句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画图 ,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目接“长风万里送秋雁”之境,不觉精神为之一爽,烦忧为之一扫,感到一种心、境契合的舒畅,“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也就油然而生了。一个“酣”字摒弃了哀怨的消极情绪,凭添了几分豁达与豪放。
五、六句是借建安至唐期间的文学概况,总结李云和诗人自己的创作风格,这两句诗的大意是:你的诗文颇具建安风骨,我的诗象谢朓一样清丽秀奇 。这里的“蓬莱文章”四字,既点明李云校书郎的身份,又暗示其文章颇有仙气 。“建安骨”即建安风骨,指东汉建安年间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等人诗文所共同形成的刚健清新的艺术风格 。“中间小谢又清发”一句之“中间” ,是指从建安到唐之间的时间。“小谢”是指谢朓楼的建造者谢朓 。“清发”是指谢朓的诗风清丽隽逸。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二句,是从共同的志趣、理想和抱负写二人的友谊之深。意思是说:我们俩都怀有超逸的兴致和抱负,几乎想要飞上青天去摘取明月照亮黑暗的现实。这里,一个“俱”字,联贯主客,表示了二人
理想的相近和豪迈气魄的相同;一个“揽”字,极度夸张而又轻巧自如,它说明诗人只有在明净如洗的“青天”中才能获得理想的自由,也为下句跌落现实之后的“不称意”作了铺垫。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二句,写面对黑暗现实所激起的愤懑和似水难断的哀怨 。抽刀断水非但不能阻止流水,而且水流受阻后会更加急迫的意思。暗示明知不能为而为之,只能更痛苦。这里 ,“举杯”的目的 ,本为“消愁”,但是酒落愁肠 ,不但不能“消愁”,相反却激起更多的愁绪,使“愁更愁”。这两句中的比喻不仅奇妙生动 ,而且极富于哲理,表明诗人的狂放不羁虽然不受封建礼教的约束,却还是受到清醒理智的严格制约的诗人实际上还是不能摆脱现实的纷扰。
诗的最后两句“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既有对过去总结,又有为自己设计未来的意思。他决心与世决绝,从此浪迹江湖。表现了诗人难能可贵的叛逆与反抗的精神。尽管李白的“明朝散发弄扁舟”里也含有某种消极避世的思想成份,但其中所绘写的放浪不羁之态和与世决绝之语,实为诗人的愤极之语。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天街:指贯通长安城南北、直抵皇城的朱雀门大街。 酥:乳酷。
润如酥:温润如乳酷。是什么润如酥,2种解释:一种是大地经过小雨的滋润如酥了,另外一种是小雨撒在身上的感觉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这1句是本诗的神笔,早春的小草刚刚吐绿,近看稀疏,远看却是一片,描写早春草色准确精练。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绝胜:2种解释,一种是绝对胜过,一种是绝妙胜景。本人同意前一种。
应该说“草色遥看近却无”与“烟柳满皇都”是早春同时存在的2种物象,如果理解成“绝妙胜景”,那么这首诗的重点就不是“草”了,而是“柳”。
如果主题是“柳”,感觉前2句好像有点不搭界,读着不顺畅,心里别扭。
虽然“草色”很稀,但比满皇都的烟柳更具魅力。这是一年中春天最美好的景色。
为什么,因为这个很稀的“草色”令人期待,孕含勃勃生机。
众多的唐诗中,哪些是好诗,哪些是庸品,我们后人有福,前人早做了总结,《唐诗三百首》是结果之一。
这首诗,我们太熟悉,学生课本中出现多次,因为它是一首好诗。
好在哪,2个方面。
1.从写景诗的角度看,“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独具匠心,令人百爵玩味。
2.点破了人们对美好事物期待的那种微妙的亢奋心理。
就像追女孩子,忙碌着,殷勤着,不知疲倦着,有时故作深沉,有时假傻充楞,但那感觉是美妙的,心情是舒畅的,可是结婚之后,且慢慢演变成平淡。
若干年后,我们经常记起得,是热恋中的耳鬓厮磨。
有时,期待比结果更令人向往。这就是本首诗好的第2个方面,诗人抓住并表达了它。
相见欢
相见欢 (唐)李煜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首句“无言独上西楼”将人物引入画面。“无言”二字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独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楼的身影,孤独的词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神态与动作的描写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隐喻的多少不能倾诉的孤寂与凄婉啊~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寥寥12个字,形象的描绘出了词人登楼所见之景。仰视天空,缺月如钩。“如钩”不仅写出月形,表明时令而且意味深长:那如钩的残月经历了无数次的阴晴圆缺,见证了人世间多少悲欢离合,今夜又怎能不勾起人的离愁别恨呢,俯视庭院,茂密的梧桐叶已被无情的秋风扫荡殆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几片残叶在秋风中瑟缩,怎能不“寂寞”情生。然而“寂寞”的又何止是梧桐,即使是凄惨秋色,也要被“锁”于这高墙深院之中,然而 “锁”住的又何止是这满院秋色,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国的恨,都被这高墙深院禁锢起来,此景此情怎一个愁字了得。 诗词中常借梧桐抒发内心的愁闷。温庭筠“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更漏子》);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以上具是写景佳作。写雨中梧桐,能表现诗人内心的愁苦。写缺月梧桐,则又是一番境界。苏轼语“缺月挂梧桐,漏断人初静”(《卜算子》)。缺月、
梧桐、深院、清秋,这一切无不渲染出一份凄凉的境界,反映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之情,为下片抒情做好铺垫。 那么,此情此景,一个亡国之君,一个苟延残喘的囚徒会有怎样一种心境呢,下片中,词人用极其婉转而又无奈的笔调,表达了心中复杂而又不可言喻的愁苦与悲伤。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谐音“思”,用来比喻思念,如李商隐“春蚕到用丝喻愁,新颖而别致。前人以“丝
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就是大家熟悉的名句。李煜用“丝”来比喻“离愁”,别有一番新意。然而丝长可以剪断,丝乱可以整理,而那千丝万缕的“离愁”却是“剪不断,理还乱”。那么,这位昔日的南唐后主心中涌动的怎样的离愁别绪呢,是追忆“红日已高三丈后,金炉次第添金兽,红锦地衣随步皱”(《浣溪沙》)的荣华富贵,是思恋“风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破阵子》)的故国家园,还是悔失“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河山”(《破阵子》)的帝王江山,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李煜已是亡国奴、阶下囚,荣华富贵已成过眼烟云,故国家园亦是不堪回首,帝王江山毁于一旦。阅历了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经受了国破家亡的痛苦折磨,这诸多的愁苦悲恨哽咽于词人的心头难以排遣。而今是尝尽愁滋味,而这滋味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末句“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紧承上句写出了李煜对愁的体验与感受。以滋味喻愁,而味在酸甜之外,它根植于人的内心深处,是一种独特而真切的感受。 “别是”二字极佳,昔日唯我独尊的天子,如今成了阶下囚徒,备受屈辱,遍历愁苦,心头淤积的是思、是苦、是悔、还是恨……恐怕词人自己也难以说清,岂又是常人所能体会到的呢,若是常人,道可以嚎啕倾诉,而李煜不能。他是亡国之君,即使有满腹愁苦,也只能“无言独上西楼”,眼望残月如钩、梧桐清秋,将心头的哀愁、悲伤、痛苦、悔恨强压在心底。这种无言的哀伤更胜过痛哭流涕之悲。 李煜的这首词情景交融,感情沉郁。上片选取典型的景物为感情的抒发渲染铺垫,下片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的抒发真挚的感情。此外运用声韵变化,作到声情合一。下片押两个仄声韵(断、乱),插在平韵中间,加强了顿挫的语气,似断似续;同时在三个短句之后接以九言长句,铿锵有力,富有韵律美,也恰当地表现了词人悲痛沉郁的感情。 赏析二: 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此词写作时期难定。如系李煜早年之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于他宫庭生活的一个插曲,如作于归宋以后,此词所表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摄尽凄惋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栏”之理,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又可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恋之甚。“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过片后“剪不断”三句,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更见作者造诣的还是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诗词家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离愁时,或写愁之深,如李白《远离别》:“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愁古”; 或写愁之长, 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或写恋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或写愁之多,如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李煜此句则写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弥鲜;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诉诸人
们的视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这种写法无疑有其深至之处。
登飞来峰
这首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在写作手法上,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峰在杭州西湖灵隐寺前,而峰上更有千寻之塔,足见其高。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承句写目极之辽远。承句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以此验之,则“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虽是铺垫之笔,亦不可等闲视之,实景语中的高唱。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如典故中“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本是“先日出,后天鸡鸣”,但王安石不说“闻说日升听鸡鸣”,而说“闻说鸡鸣见日升”,则是“先鸡鸣,后日升”。诗人用事,常有点化,此固不能以强求平仄,或用事失误目之,恐意有另指。 转句“不畏”二字作峻语,气势夺人。”浮云遮望眼”,用典。据吴小如教授考证,西汉人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王句即用此意。他还有一首《读史有感》的七律,颔联云:“当时黯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欲成就大事业,最可怕者莫甚于“浮云遮目”、“末俗乱真”,而王安石以后推行新法,恰败于此。诗人良苦用心,于此诗已见端倪。 结句用“身在最高层”拔高诗境,有高瞻远瞩的气概。转、结二句,绝妙情语,亦千古名句;作者点睛之笔,正在结语。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作者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一因一果的倒置,说明诗眼的转换。这虽是作诗的常法,亦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 这首诗与一般的登高诗不同。这首诗没有过多的写眼前之景,只写了塔高,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这与王之涣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似。前者表现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后者表现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更加的努力的互勉或自励之意。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王诗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轼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两者都极具哲理性,常被用着座右铭。 写作背景 《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皇佑二年(1050)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
清平乐?村居
【赏析】
上阕头两句,写这个五口之家,住在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里,紧靠着房屋有一条流水潺潺、清澈见底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在这里,作者只用了淡淡的两笔,就把由茅屋、小溪、青草组成的清新秀丽的环境勾画出来了不难看出,这两句在全首词中,还兼有点明环境和地点的使命。
三四两句,描写了一对满头白发的翁媪,亲热地坐在一起 ,一边喝酒,一边聊天的悠闲自得的画面,这几句尽管写得很平淡,但是,它却把一对白发翁媪,乘着酒意,彼此“媚好 ”,亲密无间,那种和协、温暖、惬意的老年夫妻的幸福生活,形象地再现出来了。这就是无奇之中的奇妙之笔。当然,这里并不仅仅是限于这对翁媪的生活,它概括了农村普遍的老年夫妻生活乐趣,是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下阕四句,采用白描手法,直书其事,和盘托出三个儿子的不同形象。大儿子是家中的主要劳力,担负着溪东豆地里锄草的重担。二儿子年纪尚小,只能做占铺助劳动,所以在家里编织鸡笼。三儿子不懂世事,只知任意地调皮玩耍,看他躺卧在溪边剥莲蓬吃的神态,即可知晓。
这几句虽然极为通俗易懂,但却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描绘出耐人寻味的意境。尤其是小儿无拘无束地剥莲蓬吃的那种天真活泼的神情状貌,饶有情趣,栩栩如生,可谓是神来之笔,古今一绝~“卧”字的用得极妙它把小儿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所谓一字千金,即是说使用一字,恰到好处,就能给全句或全词增辉。这里的“卧”字正是如此。
作文九:《《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1700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诗歌中重点字词的读音和解释,理解诗句的内容。
2、体会诗歌的意境,熟读成诵。理解和感悟诗人豁达的胸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树立正确的情感观和价值观。
教学设想:一教时。
1、这首诗语言比较浅显,在讲解过程中由教师先作示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问题。
2、在诗句分析过程中,主要以教师和学生共同提出问题,同学间讨论交流,教师总结归纳的方式展开。
3、在学生理解了诗句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朗读全诗。朗读要求语音准确,语调合适,读出感情。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同学们,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照片)准确来说,这是一张毕业照。翻到照片的背面,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这样一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经常被引用到各种毕业照、留念册上。那么,同学们知不知道这句诗出自何处呢?其实,它就出自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二、简介作者:(王勃(650-675),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一生短暂坎坷。有《王子安集》传世。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 骆宾王。)
三、讲析诗歌:
(一)教师范读,学生解决以下问题:
1、这首诗的体裁是什么?
学生回答。明确:五言律诗。继续问律诗的四联分别称什么?(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2、诗歌中写的是什么事情?从哪里看出?
学生回答。明确:送别友人,从题目中看出。
(二)题解: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之:动词,到的意思。回忆《送孟浩然之广陵》
(三)字词学习:以学生开火车的方式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阙(què):皇宫前面的望楼。辅:护卫。五津:指四川岷江的五个渡口。 宦(huàn):做官的意思 。无为:不要,不须。
(四)分析诗句:
1、经过同学们的预习和刚才老师的朗读,诗中的哪句诗给同学们的感觉最直接? 明确: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同学们是如何理解这句诗的?
明确:1、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这个知己,纵然我们分隔天涯海角仍像在一起一样。2、四海之内都有知己,纵然??
对“知己”的不同理解使得我们对这句诗有不同理解,“诗无达沽”。两种理解都提到了一个关键词,也是诗人写作这首诗的原因,那是什么? (离别)
3、诗歌中的颔联直接提到了“离别”,“同是宦游人”是离别的什么?
明确:离别的原因。
联系我们生活中的实际,与朋友离别时我们通常会说什么?(无非都是嘱咐朋友要保重身体,询问归期等等)但是,诗人在这里并没有对朋友的离开有只言片语的挽留,而是直接到出了离别的原因,这表明诗人是以怎样的态度面对与朋友的离别的?(坦然) 诗人的这种坦然地心态影响了他笔下的景物,首联。
4、 首联点明了哪两个地方?
明确:长安、四川
5、 请同学们再认真读一下首联,看看哪位有心人能发现问题?
明确:诗人在长安送别朋友,按理他是不可能望到四川的,但是这里诗人却用“望”字连接这两个地方?为什么?
6、 组织学生就这个问题展开小组讨论。
明确:(1)诗人把两个相隔千里之外的地方用“望”字连接,使诗歌营造出开阔的意境。 (2)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今后生活的关心。
7、 在学习了诗歌的首联和颔联的基础上,我们再回到诗歌的颈联,也就是千古名句,同学们,现在大家对这句诗又有怎样的理解呢?
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与友互勉、超越时空、乐观豁达。
8、 尾联中诗人宽慰友人不要哭泣,那言下之意要怎样呢?那就是说这里除了对友人的宽慰还要?(微笑)表明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积极进取)
(五)小结:掌握诗歌中字词的解释;理解和感悟诗人乐观豁达、积极进取的情感观和价值观。
(六)下面请同学们带着对诗歌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学生朗读。评价,同学们,天下无不散之筵席,面对离别,年少刚强的王勃表现出他的乐观和豁达,那么,我们如何理解与之不同的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以及“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等等的离别诗句?我们自己又应如何面对生活中的离别呢?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学习完这首诗后应该思考的。
(七)作业: 1、背诵、默写全诗,并认真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送别的诗句?比较一下它们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有什么同和不同,谈谈你的看法。
作文十:《《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1100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一、释题
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的朋友。
少府,官名。
之任,赴任。
之,到。
通过标题就知道是一首送别诗。 二、作者
王勃:字子安,唐代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 他渡海省亲,不幸溺水而死。年仅25岁
三、字词
城阙:城门两边的楼观,引申为京城、宫阙。阙,这里指长安。
辅:辅佐,护卫。
津:渡口。
宦游人:为了做官而远游四方的人。 海内:四海之内,天下。
比邻:近邻。
歧路;这里指分手的地方。
四、译文
1、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三秦护卫着长安,遥望五津渡口,只见风烟迷茫。
2、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我和你在离别时都有惜别的心情,(因为我们)都是出外做官的人。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只要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涯也像近邻一样。
4、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不必在分手的地方,像青年男女一样,哭哭啼啼,让泪水沾湿了衣裳。
五、主题:
此诗是一首送别诗,表现了与友人之间的真挚深厚的友谊,抒发了对朋友远行的留恋慰勉之情,也表达了作者的旷达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 六、赏析题: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1、你认为首联中哪字用得好,为什么,
诗人巧用一个“望”字,将秦蜀二地联系起来,好似诗人站在三秦护卫下的长安,遥望千里之外的蜀地,这就暗寓了惜别的情意。“望”字
不仅拓宽了诗的意境,使读者的视野一下子铺开,而且在心理上拉近了两地的距离,使人感觉到既然“五津”可望,那就不必为离别而忧伤。这一开笔创造出雄浑壮阔的气象,使人有一种天空辽阔、意境高远的感受,为全诗锁定了豪壮的感情基调。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2、颔联中诗人是怎样劝慰友人的,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诗人劝慰友人:我和你都是远离故土、宦游他乡的人,离别乃常事,何必悲伤呢,此次友人孤身前往蜀地,远走天涯,举目无亲,更觉惆怅,作者在这里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藉以减轻他的悲凉和孤独之感。惜别之中显现诗人胸襟的阔大。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名句,这
两句诗好在哪里?请作赏析。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把前面淡淡的伤离情绪一笔荡开。诗人设想别后:只要我们声息相通,即使远隔天涯,也犹如近在咫尺。这与一般的送别诗情调不同,含义极为深刻,既表现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因而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4、怎样理解尾联,
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慰勉友人不要像青年男女一样,为离别泪湿衣襟,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足见情深意长,同时,全诗气氛变悲凉为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