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优秀作文]知与行》900字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众所周“知”,人生长路终其目标,于此路“行”必而求索。
在追逐人生理想的大道上,人人都有想到达的目标彼岸,但是有的人只是匆匆知晓,却没有去为它实行。远观古人,在战火连连的战国时期,军事斗争尤为激烈,运筹帷幄的战略决定国家的生死存亡。韬略者赵括,满腹经纶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这样的纸上谈兵空谈不能成为现实,借口是不为,代价却是国败身死,如此知而不实行只想却不为可谓智矣?
知与行,是知而实行的。知是前提,行是关键。只知不行必无果。近看现代,在如今物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竞争激烈而人的自律自觉也很难控制。就个人说,作为学生的我时常不能自控,做到知且行。每每考前,无疑都要临时抱抱佛脚,考前的温书假自是最后突击的关键,我必会为之规划完美。细到几时几分何为。这是自知之明,然而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每到实施之时,总有意外,要么睡迟,要么忙事,或是忍不住诱惑,看看电视玩玩其他,总为时间找借口,还早还早,待会再复习;就这样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待到时光消逝,一切晚矣。想想,这不也是众多人的通病吗?不想做,却老为自身行为找借口,知其利害却不行动实干,如何收获硕果呢?
故行之关键尤为重要,知只是基础。一个被咬的苹果,却是乔布斯的传奇。2011年,乔布斯第三次称病告假,众人皆以为他不会再出席,这病是一个“借口”吗?答案否定,因为乔布斯没有令人失望,他带着创意造就的新产品,再次登上发布会,带病出席演讲,赢得众人鼓掌称好。正是乔布斯对灵感的知晓而不错过创新的实践,为着人类的生活便利而创新苹果去行动找方法才一次又一次地造就了乔布斯的传奇,使苹果名响全球。知且行使乔布斯获得成功更造福了人类,而行之切见证了“知”,可见“行”如此重要。
知与行,是一对双生子。既要知,更需行。知奠定行的基石,行见证知的硕果。知而不行,一味借口,只有空得理想的泡沫而无以至彼岸的殿堂;知而且行,为之求法思索,只要想做敢为,天堂为你架起彩虹桥,必当步上青天。
作文二:《法治的知与行》5500字
法治的知与行
仲之春
在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上,“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确定为执政党的治国方略。但此后在主流的宣传中,“法治”(rule of law)总是被有意或无意地淡化,突出的往往是“依法治国”,甚至又回到了从前的“法制”(rule by law)。“譬如,在一些地方,笼统地宣传‘依法治国’的方略多,把它联系到‘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价值目标的少;讲依法治国,又往往限于依法治省、治市、治县、治乡;而其所‘治’的对象则仅限于本地区所管的具体事务。这样,就把依法治国的‘国’这一客体,按等级层次层层分管。‘依法治国’演化为只是本地区的政府依法办事,这固然也很重要,但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和价值取向相比远远不够。有的地方甚至推演为某部门的规章、某社区的村规民约,这就更有悖‘法治国家’的精神与理念了。”而在实践层面,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步伐也显得十分缓慢,甚至有时还会出现退步的现象,法治社会对于我们仍然是一个遥远的目标。
用法治(rule of law)取代法制(rule by law),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法制是国家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对社会进行治理,而法治不但包括依法治国,还包括用法来治理政府,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只有法制,法律不过是统治者便于对臣民进行统治的工具,不管法律制定得多完备、周密,也无法成为保障公民权利的工具。而法治即“法的统治”,法律尤其是作为根本大法的宪法是至高无上的,国家的治理要依法进行,政府本身也要接受法律的治理。这种理念即体现为“宪政”。“在我们中国号称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法制并不稀罕,早在二十年前还被大吹大捧的秦始皇就是法制的老祖宗。??但是在‘法制’的传统中,至少有一个人,也就是国家权力中心的帝王是不归法律管的,他超乎法律之上,以法律宰制天下,这就是‘法制’的实质意义。其实法治与法制只有一点差别,然而是原则的差别,那就是法治国家不允许有任何一个人处于法律之上或者处于法律之外。”①笔者认为,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法治有清楚的认识。
首先是宪法和法律的制定要符合程序正义的原则。“宪法要有权威才能得到尊重,而宪法权威来自被治者的同意。因此所有成功的好宪法都规定了最严格的被治者的批准程序,一般需要通过公民投票,经三分之二以上公民通过,宪法才有合法地位和权威。宪法要有权威还必须有严格的修改程序。10年可换一次的宪法,不经充分自由辩论就可轻易修改的宪法是不可能有权威的。”“宪法权威存在的第二个条件是在宪法的制订和通过时,必须要有执政者的反对派参加。宪法这个做为国家最根本的法律,不能只代表执政者的意见,还必须通过非执政者代表,特别是反对者以及少数派的同意,宪法才能具有合法性以及能被施行的条件。”②以这样的标准来衡量,显然我国宪法的制定和修改并不符合程序正义的原则。我国宪法的制定和修改都是在执政党的主导下,通过全国人大这一执政党领导的立法机构把执政党的意志用宪法的形式确定下来。宪法的制定和通过都没有政治反对派的参与,也没有经过全民公决的程序,显然这样的宪法首先就缺乏合法性,而不具有合法性的宪法又怎么会具有权威性,怎么使人民会发自内心地去遵守它呢?1982年我国新宪法产生后,每五年就要修改一次。这一方面固然说明了我们执政党的与时俱进,及时地根据实践的发展对宪法进行修订,但另一方面也说明,执政党当初制定宪法时缺乏长远的考虑和设计,缺乏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普世价值更多的理解和接受,而更多是着眼于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宪法是很严肃的,需要保持它应有的长期性和稳定性。而我国动辄就对宪法进行修改,宪法又怎么会有它的权威性可言呢?法律的制定和修改是立法机构的职能,而在民主宪政制度下,立法机构又必须是由民众通过直接的选举产生,代表民意行使权力的。但我国目前全国人大代表并不是由民众通过直接的选举产生,代表的产生首先就不具有合法性和正当性,就不符合程序正义的原则,在这种情况下它制定和修改出来的法律又怎么会具有合法性和正当性,怎么会具有真正的权威性呢?实质正义是我们所要追求的,但它首先必须建立在程序正义的基础上。没有程序正义,实质正义就不具有正当性和权威性;而且没有程序正义,也很难产生出实质正义。
其次是宪法和法律的内容要符合公认的正义原则。法律有良法和恶法之分,内容符合公认的正义原则的法律即为良法,内容不符合公认的正义原则的法律即为恶法。圣奥古斯丁认
为:“不公正的法律根本不是法律。”有了宪法和法律,不一定就会有宪政和法治,要实现宪政和法治,宪法和法律就必须符合公认的正义原则,即必须是良法。我国现有的宪法和法律中,处处有着与宪政和法治原则相违背的内容。“该宪法(指我国宪法——引者注)并未明确规范政府的权力范畴。国家可以依其需要,例如以国家安全的理由限制人民的言论、通讯自由以及人身自由。国家也可以依其需要侵犯人民的私有财产。人民的集会,言论自由是由政府给予,因此也可被政府拿回。”③譬如,宪法里规定了执政党的领导地位,规定了马列主义、**思想的国家意识形态地位,这些都是与宪政和法治的原则背道而驰的。法律也同样如此。都说我们没有依法治国,宪法和法律没有得到切实的贯彻和实施。这种说法固然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我们同时还要看到事情的另外一个方面: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内容又是怎样的,严格地实施起来又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就以言论自由为例,在宪法的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中规定了公民言论自由的权利,但在宪法的序言中同时又规定了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由于序言的地位要超过具体的章节,言论自由实际上就被架空了。同时,我国《刑法》的第一百零五条作出了关于危害国家安全罪的规定:“以造谣、诽谤或者其他方式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因此,如果把宪法和刑法的相关内容严格地贯彻实施起来,我们言论自由的权利也就基本上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没有严格地依法治国(当然这不是说依法治国本身有什么不对的),也许还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模糊地带,还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言论自由空间。同时,我们的法律中还有很多是从部门的利益出发,更多地是着眼于如何维护部门的权力和既得利益,而不是着眼于保护人民的权利和利益,显然是属于恶法的范围。这种恶法实施起来只能导致人民权利受到限制和利益受到损害,而与真正的法治社会形同冰炭。
再次,必须具备有效的宪法和法律的纠正机制。宪法和法律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而且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宪法和法律还会出现落后于现实的情况。这就要求必须要有完善的宪法和法律的修正机制。在宪政和法治制度下,下位法不能违反上位法,上位法不能违反宪法。为此就必须设立宪法法院这样独立的违宪审查机构,对法律是否违反宪法进行审查。
但我国目前并没有建立起这样的违宪审查机制,从而出现了许多违反宪法规定和精神的法律,严重妨碍了法律内容的公正性和法治社会的建立。学者姜明安认为:“现行《宪法》已经实施27年,《立法法》已经实施9年,但我们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从来未审查和撤销过一个行政法规或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难道这些法规、条例从来就没有过违宪、违法的情形吗?如果说它们永不违宪、违法,那为什么还要设计和确立法规违宪、违法审查制度呢?长期以来,我们的这项制度一直在睡觉,这与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的治国方略完全背道而驰。因为没有违宪、违法审查,就没有对政府权力和地方权力的制约,就没有人权保障。而没有权力制约和人权保障,就没有宪政和法治。”④1990年我国开始实施行政诉讼法,在历史上破天荒地实现了可以“民告官”。但姑且不论在现实中行政诉讼的立案有多难,立案后取得胜诉的可能性有多大,就以诉讼对象来说,行政诉讼只能以具体的行政行为作为对象,而不能以抽象的行政行为作为对象,这实际上就使行政诉讼丧失了实质意义。政府颁布的各种条例,做出的各种规定,即使是不合理的,即使与上位法和宪法是违反的,公民也不能通过行政诉讼的途径去纠正它们。对具体行政行为的诉讼即使赢了,这些错误的条例和规定还仍然存在着,其他的公民的权益还仍然会受到其侵害。
第四是宪法和法律必须得到切实的贯彻和实施。在宪政和法治社会,宪法和法律是至高无上的,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凌驾于宪法和法律之上。宪法和法律的这种地位要求它们必须得到了切实的贯彻和实施,否则它们就会成为具文和摆设,就会丧失其应有的权威。我们的宪法早就有了,而且我们的宪法中还不乏一些先进的条文规定,然而宪政离我们却还很遥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虽然宪法规定了公民的一系列政治权利,规定了一系列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制度,但宪法上规定的这些权利却无法得到实现,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一系列制度也无法落到实处。我们的宪法似乎只是成了一种摆设,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感受到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又叫人们如何能够产生强烈的宪法意识,宪政社会又从何说起呢?同时,无论是公民的各项政治权利,还是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除了要在宪法中予以确定之外,还要通过制定具体的实体法予以落实。然而,我国目前这些方面的实体法还基本上付之阙如。但话又说回来,在现有的权力结构没有得到改变、执政党仍然垄断着权力的情况
下,没有制定出这些方面的实体法也许并不是什么坏事。因为在权力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就去制定这些法律,制定出来的极有可能是那种与宪政和法治原则背道而驰的恶法。譬如,社会盼望已久的《新闻法》迟迟没有出来。但记得法学家江平先生曾经说过,在目前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勉强地制定出一部新闻法出来,反而会给新闻自由设定更多的限制,反而不利于进行舆论监督。(大意如此)笔者同意这样的观点,在时机不成熟的情况下出台这样的法律,反而会压缩了新闻自由的空间,因为届时政府对新闻自由的限制将有更多的“法律依据”。另外,目前我国司法领域还存在着大量的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等负面现象,这当然涉及到了司法领域自身的体制问题,但这些现象更根本的原因却是党政权力对司法权力的干预,没有实现司法独立。我国的宪法中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然而,在现实中党的红头文件却比法律更具有权威性,领导人的批示可以决定一个案件的审理和判决。有论者指出,我国宪法中规定的法院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预,但并没有说不受党的干预。那么为了实现司法独立,我们是否还要在宪法中加上不受党的干预这一内容呢?笔者以为从建立宪政和法治社会的角度看,不必如此。在宪政和法治制度下,任何一个政党都只是一个社会团体,都要通过竞选取得执政地位,因此宪法规定的法院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预就理所当然地包括了不受执政党干预的内容,完全不必再画蛇添足地加上不受执政党的干预这一内容。其实,在我国这种权力结构下,不管有没有加上这一内容,执政党都是会对司法权力进行干预的。只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变我国现有的权力结构,才能真正实现司法独立,建立起宪政和法治社会。
“太阳底下无新事”,上述所说的不过是关于宪政和法治的一些常识罢了。然而,从中国目前的现状看,要实践这些常识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国家已经明确提出了建立法治社会的目标,关于宪政和法治的探讨在我国也已经不是禁区,但为何我国建立法治社会的进展却如此缓慢呢?传统法治文化的缺失无疑是重要的,人们公民意识的薄弱也是重要的。“中国现代的市场经济虽然不发达,但是‘日中为市,交易而退’的原始市场经济,是几千年就有的,不比世界上任何其他民族为晚。??但是说到政治上,中国自古以来只熟悉、
只习惯于专制主义的法制,要改革出一条‘法治’的新路来,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建立法治国家,一个必要的前提是人民要有充分的人权意识亦即公民意识。??中国现在自己也承认在许多方面同先进国家有差距。在我看来,千差距,万差距,最大的差距就是人民的公民意识方面的差距。”⑤但笔者以为更直接也更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
宪政和法治就是法的统治,它不仅意味着政府要依据法律对社会进行治理,更意味着政府自身也要接受法律的统治,法首先是用来管政府的。但对现有的执政集团和既得利益集团而言,用以宪法和法律限制政府的权力、保护人民的权利的“法治”取代以法律作为政府统治人民工具的“法制”,这又不啻是一场革命。我们不要低估了他们的政治判断力,他们其实十分清楚实行宪政和法治对他们意味着什么。因此,我们宪政和法治社会的实现必然要面临着既有的权力结构和利益格局的重重障碍。我们在宪政和法治建设中碰到的主要并不是知的障碍而是行的障碍,“知之非艰,行之维艰”。要实现这一目标,只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变社会的权力结构和权力运行机制才有可能。而且也只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使公民可以有序地参与政治,才能在民主的实践中逐渐培育起公民意识,否则一味地邋等公民意识提高了再去建立宪政和法治社会,又将再次走进文化决定论的误区,我们实现宪政和法治社会的目标又将再次落空。“从历史上看,宪法是从宪政开始的,是从民主政治开始的,是从‘权利’开始的,是从权力分工制约开始的。有法律并不等于有法治,有宪法也并不等于有宪政。宪政必须体现为民主政治,体现为一种权力制约的精神。”⑥
①⑤ 李慎之:《也要推动政治改革》,《中国的道路》,南方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 ②③ 杨小凯:《怎样才能使宪法得到尊重》
④ 《拆迁条例应该修改》,《南方人物周刊》2009-12-21
⑥ 江平:《宪法与民主政治》,《江平讲演文选》,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
作文三:《道德的知与行》2100字
作者:金明
做人与处世 2003年09期
道德的知识,跟其他的知识不同,它研究人生行为的价值和处世的方法,虽然也说一些原理原则,但它毕竟是着重于实践,以实践为目的的。说得清楚一点,道德的理论,一定要跟实践配合;道德的理论与实践,一定要统一起来;道德的理论,如果跟实践脱了节,这种理论就没有价值了。
从学术上说,理论是属于“知”,实践也就是“行”;中国明朝理学家王阳明先生主张“知行合一”,就是这个道理。王阳明先生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又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大体上说,是看重于理的实践,乃是真知实行的工夫;所以,道德是着重于修养的,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他是要把道德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起来的。光是研究道德的理论而没有实践,即使给你通达很多理论,对自己也是没有益处的,这好像一个烹饪专家对你说了很多美味可口的食品,虽然能够使你听得口水都流出来,但对你那辘辘的饥肠,终究是不会饱的。
中国宋朝的苏东坡,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诗、词、歌、赋,无不精通,他有一位方外的朋友佛印禅师,是一位德学兼优的高僧;苏东坡曾从佛印禅师那里,学到了很多佛法。
苏东坡在黄州时,有一天,诗兴来了,做了一首赞佛的诗: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这是一首意境很高的诗,不是对佛法有相当的造诣,决不能做出这样的好诗;苏东坡做好了这首诗,自己反复吟哦,觉得非常满意!这时,他想起好朋友佛印禅师来,他想禅师如果看到这一首诗,一定会大大地赞赏一番,甚至会拍案叫绝。于是,他立刻把那首诗抄在诗笺上,用信封封好,叫佣人送去长江南岸庐山的归宗寺,给佛印禅师看。
黄州在长江的北岸,要到对岸的庐山,必须渡江。现在,我们趁苏东坡的佣人搭船过江的时候,来研究一下这首诗的内容:
“稽首”,就是顶礼膜拜的意思;“天中天”,是说天是人类所尊敬的,而佛的道德高于天,更为天所尊敬,所以佛被称为“天中之天”。
“毫光照大千”,是说佛的慈光,能够遍照于大千世界。
“八风吹不动”,这是一句精警动人的诗句,也是这一首诗的中心,最为重要!“八风”,是称、讥、毁、誉、利、哀、苦、乐;这八种是人生成败得失的总和。因为它会煽动人心,所以叫做风。称颂赞美,名誉利禄,和那些快乐的享受,是谁都会陶醉的;一般人每逢这些好境乐事,都会感到飘飘然!而遇讥嘲诋毁,则怒形于色;逢逆缘苦境,则忧戚于心,也是人之常情。然而有一个人,居然“八风”都吹不动他,这人是谁?就是佛。
“端坐紫金莲”,这是说佛有崇高的道德,他的修养已经到家了,所以不被外境所摇动,庄严而安稳地坐在那莲花座上。
作者做这首诗,表面虽是在赞佛,但却暗含着作者有其超然的境界:他能够跟佛一样,到达了心能转物而不为物转的地步。——苏东坡的确是个绝顶聪明的人。
这时,佣人上岸了,他赶上庐山归宗寺去。
佛印禅师读到苏东坡的诗时,并不如苏东坡所预料的赞赏一番,或拍案叫绝,反而感到这需要给他一个当头棒喝。于是,他在那首诗的下端,批上“放屁”两个大字,交给佣人带回黄州。
在黄州的苏东坡,自从佣人去后,便沾沾自喜地在等待着,他满以为佛印禅师看到那首诗时,一定会大大地赞赏,所以他一心一意地在等着佳讯传来。好容易等到佣人回来了,他迫不及待地问:“师父看了怎么说?”佣人答道:“师父没说什么,只在你的诗笺上写一些字,叫我拿回来,我不懂他写些什么。”佣人说着,便把那封信交回给苏东坡。苏东坡打开信封,抽出诗笺,看到那首诗的下端,批着“放屁”两个大字时,不禁无明火升起三千丈,勃然大怒起来!连喊“岂有此理!”他再仔细地推敲自己的诗,尽找也找不出那首诗的毛病;他自言自语地责怪佛印禅师道:“我这一首好诗,你不懂得欣赏也罢,竟把它当做放屁,你真是太糊涂了!”于是,他决定亲自去跟佛印禅师评理,马上雇船过江,上庐山归宗寺去。
苏东坡坐在船上,虽然这时江上的清风习习地吹来,可是这时他的心情,正像热锅上的蚂蚁,再也没有上次游赤壁时的心情,吟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名句了。
苏东坡赶上庐山归宗寺,气呼呼地要找佛印禅师算账,哪知禅师早已吩咐客堂的知客师说:“今天不见客。”苏东坡听了,火上加油,再也忍受不住了!他不管三七二十一,三步做两步地直奔到佛印禅师的方丈室来,他看方丈室的门掩着,正要举手敲门时,蓦地发现门扉上贴着一张字条,端正地写着: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
苏东坡看到这两句话,立刻警悟起来,他心里暗暗叫道:“我错了!”
各位,苏东坡错在那里呢?佛印禅师那两句话,明明是警告他说:“你说能够不为称讥毁誉的各种境界所摇动,为什么竟被那区区的‘放屁’两个字,搞到无明火起,过江来和我评理呢?”这时的苏东坡,深深地感到惭愧,自叹一向对于佛法,只求理解而缺少实行,所以现在境界现前时,竟与一般没有修养的人一样,研究佛学的理论而不实践,真是“不行”!当即痛下决心,今后要把理解的道德理论,在日常生活中实行起来。同时,他又深深地感激佛印禅师给他的启示,从此,他对佛印禅师更加心悦诚服了。
各位,这则故事告诉我们:道德不是语言文字上的理论,它是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去实践的。
作文四:《知与行的统一》600字
044208 山西剩万荣县皇甫中学 李红伟
2007年6月5日 星期二
舞蹈艺术家刀美兰的经历引起我的关注。
一位傣族女子从未经过任何院校正规训练,竟然完全凭借自己的
探索、感悟与勤奋攀登艺术颠峰,成为国家资深舞蹈大师。她之所以
能够实现梦想,是不是因为洞彻什么奇特的道理呢?不,刀美兰只是
坚守信念努力达到知与行之统一佳境而已。
善于思考、勤于实践、精于创新的道理人人皆知,却并非人人可
以自觉做到并坚持做好。**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
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可以想象,无论谁只要愿意践行某事,
发扬三分钟热度不成问题,但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虎头蛇尾者居多,
之所以少数人因普通道理而成功、多数人因普通道理而失败,便不足
为奇了。
曾经觉得鲁迅先生小时侯在书桌上刻“早”字没有什么意义,想
不迟到起床早一点就行了,何必刻在桌上,走这样一个过程真的很重
要吗,以现代眼光来看大有作秀之嫌疑。不过从刀美兰身上我发现鲁
迅先生的做法并无不当之处,只要真心做事,外在形式当然不重要,
但如果外在形式因人因时而异有利于促进知行统一,凭什么怕非议而
随意放弃呢?
当然,除了惰性、顾忌之外,更多的情形是我们为了心安理得地
享受散漫的“福气”,千方百计且多方面地寻找所谓非常合理的理由
来躲避困难放弃奋斗,心理是平衡了,但机会与成功却伴随清风而去。
我们只是因为不懂道理所以沦落吗?不,道理都懂,知行却难以统一
啊!刀美兰经历所蕴涵的道理也很简单,做不到就很艰难了。
用最扎实的行为实践最普通的道理,人人都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
围内最大程度地接近成功。这就是刀美兰成长道路给我们的最大启
示。
作文五:《知与行的距离》600字
知与行的距离
中国古代典籍之根本实际上是圣贤书,而“知”与“行”是古往今来中国圣贤书的主要命题。古人所追寻的人生境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是对知与行的理想诠释。时至今日,知与行,基本概括了人生在世与自然、与他人、与自我的关联,凡事无外乎知与行。
知与行,即理论与实践,说与做,是一对矛盾,如何将两者很好地统一起来,是我们终其一生都要面临的考验。古人云:山居者知山,村居者知林;耕者知原,渔者知泽。可见,人们由于环境、经验的限制,对事物的认知总是有局限性的。如何客观、全面地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把事情彻底想清楚,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本身就是挑战。而知之难,行之更难,也更重要。事情停留于纸面上或口头上总是相对容易的,而真正要去做,则需要克服的困难会更多。
曾有中国的企业家问杰克?韦尔奇:“我们大家知道的差不多,但为什么我们与你们的差距那么大?”杰克?韦尔奇回答说:“你们知道了,但是我们做到了。”韦尔奇的回答非常简单,但一针见血,指出了很多中国企业存在的问题,即设定了一个远大的目标,但却很少关心或不知如何去实现这一目标。真正要把事情做好,就要说你能做的,做你所说的,与其提出很多想法,不如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也即知行合一,说到做到。
有人说,知与行的距离很遥远,远到一个天上、一个地上。而没有了从知到行的意愿、方法和力量,则知与行的距离就会由很远变成无限远。而有了这些,知与行的距离则可能由很远变得不再远。其实,从“知”到“行”,有一条亘古弥新的道路:知必言,言必信,信必行,行必果。
作文六:《知与行的关系》1300字
在中国哲学中,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表述为知与行的关系。从孔夫子到孙中山,十分重视知行问题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深刻的思想。其主要观点有:
第一,行先于知,由行致知。一些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哲学家大都认为行先于知,主张由行而致知,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源泉。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把“行”放在对知识的掌握(学文)之先。墨子说:“言足以复行者常(尚)之,不足以举行者勿常(尚)”。强调言行一致者值得崇尚。荀子把“行”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指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并对“行”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深刻的理解,他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先秦以后,历代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哲学家,都有关于“行先于知”的论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明清之际的王夫之,他建立了“行先后知”、“行可兼知”、“知行相资以为用”、“知行并进而有功”的比较完备的朴素唯物主义的知行学说。
第二,知之明也,因知进行。许多唯物主义哲学家还辩证地肯定了知对行的指导作用。荀子说,“知明”则“行无过矣”。他认为有两类人:一类人知而后行,以知统行,这是“君子”;另一类人知而不行,知行脱节,这是“小人”。《礼记?大学》把“格物致知”放在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首。王夫之指出“知行终始不相离”,他既强调“力行而后知之真”,同时又提出“行听乎知”。孙中山提出“因知以进行”、“能知必能行”,指出人类的认识是在“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的过程中不断前进的。
第三,以行验知,以行证知。孔子提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墨子认为,判断言论是非真伪的标准有三个,即以前人的间接经验、群众的直接经验、运用于社会政治的实际效果作为检验认识的标准。荀子认为有价值的知识和言论必定是“有符验而可施行”的。韩非提出以“参验”作为检验认识的标准,“参验”的标准既包括事实的排列比较,经验的互相参照,也包括实践效果的验证。王充认为,对于各种知识和言论,要坚持以“效验”来“订其真伪,辨其虚实”。孙中山则明确提出,认识的正确与否,不仅要通过行才能得到证明,还要对实际生活产生功用。
第四,知行并进,相资为用。关于知和行的辩证关系,中国哲学史上许多唯物主义哲学家都认识到知行并举,相互促进。其中,尤以王夫之关于“知行相资以为用”、“知行并进而有功”的论述最为明确和深刻。他既反对在知先和行后之间划一条截然界限,又反对混淆知行差别、取消先后次序的“知行合一”说。至于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把知行混同,是不可取的,但强调知与行不可分割这一点还是有合理之处的。如南宋的朱熹说的“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明代的王守仁提出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由于受当时的社会条件的限制,难免带有历史的局限性。但他们所提出的许多深刻的见解,对于我们仍具有启发意义;认真总结这些思想,有助于加深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理解,并可作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有益借鉴。
作文七:《知与行的关系-》1000字
知与行的关系
[ 转载 2010-11-07 18:02:46 ]
标签:无 阅读对象:所有人
【推?????????? 荐】
作者:多空战士
记得中学一篇课文讨论世上的事到底是“知易行难”还是“知难行易”,最终没有结论。其实世上事一部分是“知难行易”,一部分是“知易行难”,这是事物的辩证统一,而股市其实是一个“知易行难”的地方。“知易”并非说股市很好预测,知不一定是预测,而是说掌握一个能够获利的方法还是比较简单的。准确预测股市不是在股市中获利的必要条件,无数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这样我们就得到二个观点:
一、掌握一个稳定赢利的方法并不难;
二、赢利不需要准确预测股市。
但是,人们都会本末倒置,关心的是方法、消息、预测,而对人的心理、知行合一这些核心的东西不重视。要命的是,这些东西太重要了,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在股市中取得成功。一个获利的方法的掌握可能只需要几年或几个月,如果有人点拨,甚至几天就可以掌握。无论聪明还是愚钝,人只要努力总可以找到方法。可惜的是,仅有方法是没用的,听游泳教练讲课,听得再多次跳到大海里一样会被淹死!人是不可能靠听能学会游泳的,人也不能靠知而成为炒股高手,道理是一模一样的。
如果说掌握方法需要三年的话,能够把握心理、行为、最终实现知行合一,却需要十年磨一剑的功夫加上一定的悟性才能获到。
知行合一的难度在于必须战胜自己、战胜本性,难度可想而知。
一、战胜犹豫,使自己成为一个果断的人。
犹豫是炒股的大敌,炒股如打仗,不可贻误战机,买卖点出现,要坚决执行,不容犹豫,特别是在止损的时候,对自己要狠一点,时机错过,要想再挽救,往往神仙也束手了。
二、战胜贪婪,使自己成为一个寡欲的人。
贪婪表现在很多地方,比如喜欢追涨,渴望买到最低、卖到最高,希望赚到最多,达不到目标就意志消沉,毫无斗志,每天“如果”、“可惜”挂在嘴边,似乎天下的赚钱机会都是给他准备的。
三、战胜恐惧,使自己成为一个勇敢的人。
有时候交易系统已提示买入,但面对盘面的惨跌,心中充满了恐惧,这是本能的反应,但能不能克服就是个人的修为问题了。
四、战胜侥幸,使自己成为一个淡然的人。
炒股还是要告别侥幸的心态,以为炒股就是炒运气,是无知的表现,运气可以有,但常胜的运气我看没有。追求稳定的赢利,保持淡然的心态才是股市高手的标志。
五、战胜浮躁,使自己成为一个踏实的人。
骄傲、浮躁的心态都会使我们离成功越来越远,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违背交易原则了吗?原则可以完善但不可以违背,理解交易原则的神圣,做一个踏实的人。
最后,股市是一个知易行难的地方,研究的重点只能是:心理、行为、知行合一。
作文八:《知与行的统一》1200字
知与行的统一
在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一些知与行不统一的现象:有些学生的思想品德分数很高,但实际表现不怎么样。我们给学生讲了很多,学生信服的不多。例如,受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意义,可是有许多学生毕业后无法就业,学生不怎么相信。还有,我们教育学生要诚信,可是社会上存在很多造假、欺诈现象,学生不怎么相信学生知道的很多,做到的不多。例如我们讲了《孝敬父母》,学生也知道了如何孝敬父母,但做到的不多,仍然存在顶撞父母,向父母提些过分要求。我们讲了《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学生也知道了一些保护环境的方法与途径,但仍然有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不随手关灯、关水龙头的现象。如何解决知与行的统一是我们思想品德教学面临的问题之一。我认为,澄清学生的思想认识是解决知与行的统一的重点,树立公民意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解决知与行的统一的难点。
以下是我在实际教学中几点做法。
第一、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坚持正面教育,解决学生思想认识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
思想品德教育需要引导,放任自流是不行的。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就必须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中学生,他们到底在想什么?在他们的认识领域里有哪些“迷”需要我们去揭穿?还有哪些“惑”需要我们去帮助解开?我们教者应该心中有数。否则,就只能是无的放矢,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了解学生思想认识问题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交谈、问卷调查、提出问题等方法。值得指出的是,教师要真实准确地掌握学生心理,了解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就必须与学生真正地打成一片,做他们的朋友,尊重、爱护学生。了解了学生的思想动态后,坚持用正面的事例,故事教育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
第二、创设情境,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思想品德教育需要理论上的说服力,但是思想品德不只是纯粹的理论,而是一个人的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思想品德教育更需要打动学生的心 。这就需要我们运用多种手段创设,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打动学生的心灵,有了行动的意识。我在讲《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时,利用多媒体播放环境遭到破坏的图片、动画、视频与优美环境的图片、动画、视频形成对比,深深触到了学生心理,是任何语言都无法替代的。
第三、创造机会,让学生走出学校,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积极探究和体验。
思想品德教育需要知识的传递,但是思想品德不只是纯粹的知识,而是一个人的言行的表现。为了培养优秀的“四有”人才,必须创设一定的条件,让他们投入社会实践之中,在实际生活和活动中经风雨、见世面,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我在讲《社会主义的中国》时,让学生走进工厂、农村、商店、居委会、市场等处进行访问调查,收集大量的反映我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的数据等材料。然后对这些材料进行认真地分析综合,写出访问记、调查报告或小论文。在评选出优秀小论文。
总之,《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给我们教学指明了方向。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课程的基本原则: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含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
作文九:《知与行的关系》1100字
知与行的关系
作者:多空战士
记得中学一篇课文讨论世上的事到底是“知易行难”还是“知难行易”,最终没有结论。其实世上事一部分是“知难行易”,一部分是“知易行难”,这是事物的辩证统一,而股市其实是一个“知易行难”的地方。“知易”并非说股市很好预测,知不一定是预测,而是说掌握一个能够获利的方法还是比较简单的。准确预测股市不是在股市中获利的必要条件,无数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这样我们就得到二个观点:
一、掌握一个稳定赢利的方法并不难;
二、赢利不需要准确预测股市。
但是,人们都会本末倒置,关心的是方法、消息、预测,而对人的心理、知行合一这些核心的东西不重视。要命的是,这些东西太重要了,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在股市中取得成功。一个获利的方法的掌握可能只需要几年或几个月,如果有人点拨,甚至几天就可以掌握。无论聪明还是愚钝,人只要努力总可以找到方法。可惜的是,仅有方法是没用的,听游泳教练讲课,听得再多次跳到大海里一样会被淹死~人是不可能靠听能学会游泳的,人也不能靠知而成为炒股高手,道理是一模一样的。
如果说掌握方法需要三年的话,能够把握心理、行为、
1
最终实现知行合一,却需要十年磨一剑的功夫加上一定的悟性才能获到。
知行合一的难度在于必须战胜自己、战胜本性,难度可想而知。
一、战胜犹豫,使自己成为一个果断的人。
犹豫是炒股的大敌,炒股如打仗,不可贻误战机,买卖点出现,要坚决执行,不容犹豫,特别是在止损的时候,对自己要狠一点,时机错过,要想再挽救,往往神仙也束手了。
二、战胜贪婪,使自己成为一个寡欲的人。
贪婪表现在很多地方,比如喜欢追涨,渴望买到最低、卖到最高,希望赚到最多,达不到目标就意志消沉,毫无斗志,每天“如果”、“可惜”挂在嘴边,似乎天下的赚钱机会都是给他准备的。
三、战胜恐惧,使自己成为一个勇敢的人。
有时候交易系统已提示买入,但面对盘面的惨跌,心中充满了恐惧,这是本能的反应,但能不能克服就是个人的修为问题了。
四、战胜侥幸,使自己成为一个淡然的人。
炒股还是要告别侥幸的心态,以为炒股就是炒运气,是无知的表现,运气可以有,但常胜的运气我看没有。追求稳定的赢利,保持淡然的心态才是股市高手的标志。
五、战胜浮躁,使自己成为一个踏实的人。
2
骄傲、浮躁的心态都会使我们离成功越来越远,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违背交易原则了吗,原则可以完善但不可以违背,理解交易原则的神圣,做一个踏实的人。
最后,股市是一个知易行难的地方,研究的重点只能是:心理、行为、知行合一。
3
作文十:《陶行知的知与行》3600字
陶行知的知与行
2011213640 陈浩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是陶行知先生一生践行的一句话,也是他一生教育理念的结晶。“行知”来源于明代心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但是陶行知先生认为知与行不仅要互相结合,行更应该在知之前,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理论对于现代的教学具有很高价值的借鉴意义。
在说“知行合一”之前,不得不提到明代伟大的心学家王阳明,阳明先生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学说影响了几百年来的哲人智者,甚至名传海外,在东北亚,东南亚都有一大批仰慕者。
相比于程朱理学,王阳明反对将知行分作两截,主张求理于吾心。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他提出知行合一,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练,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但他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混淆了意识活动同实践活动的界限。他提倡知行合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克服“一念不善”,这是他的“立言宗旨”。
陶行知先生正是受王阳明的思想深远,在他的启发下,提出了“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等观点。
生活即教育,这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陶行知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事怎样做便傅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值得指出的是:“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其次这个“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既以做为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阳明东原的见解颠倒过来,成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认为“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可见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这些见解在认识论上具有唯物主义因素,因而“教学做合一”和主观唯心主义的“从保重中学”就有了区别。但是陶行知所说的“行”与我们现在所讲的实践还不同,他所说的“行”还只是个人狭隘的琐碎的活动。陶行知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不把生活教育当作衡量教育、学校、书本甚至一切的标准。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生活教育理论在反传统的旧教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
揭露并批评了旧教育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山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在当时的历史下,对普及识字教育、扫除文盲,在很多方面是适应的。如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要求“教”与“学”同“做”结合起来,同实际的生活活动结合起来,这对教师就有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尊重学生,注意教学之外的生活,指导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学好本领,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当时的教学方法的改革有积极作用,对我们现在的教学方式也有启发之处。
读了陶行知先生的这一席话,让我对他的教育名言“生活既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他把生活教育提高到这么一个高度,让人为之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同时感叹教育家的前瞻性,这不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吗?在学习新课程理念,开发园本课程,研究有效教学的今天,我们再回头品位陶行知先生的话,是预见?还是巧合?在震撼的同时,我想更多还是思考和学习。在学习中领悟教育家的教育理念,在学习中整合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在学习中进行自我提高。在生活中挖掘教育资源,贴切幼儿的实际需要,适合幼儿实际发展的,是有教育价值的内容,否定一切资源。在自然的生活中进行教育,创设生活化的环境更易于幼儿理解和接受。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教育,善于开启幼儿感受生活、学习探索的兴致,教师是一个活的教科书,孩子从“活”的书中能感受生活,感受生命。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要教给孩子知识,更要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学习。
追求教育幸福的人是有很强的责任意识,有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有攻坚克难的精神。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忠于职守、发挥潜能,承担角色的责任,体验着角色的快乐。与天真烂漫的学生一起学习生活,每一位教职员工心中都会充盈着一种教育的幸福感,让这种幸福与快乐洒遍校园的每个角落。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其最高境界就是把教育当作幸福的职业,在教育活动中与学生共同创造幸福,共同享受幸福。我们说,追求教育幸福的人是高尚的、富有智慧的,同时也是善于学习、乐于交流、尽职尽责的人!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教职员工全心全意的奉献,我们每一位从事教育事业的工作者,已经走上了追求职业幸福的道路!“学生成才,自己成长”便成了本校全体教职员工所追求的目标,同时也成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追求的方向!
我们要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规范自己的言行,用自己丰富的知识,风趣的谈吐来征服学生的心;用自己端庄的仪表,得体的举止感化学生的行为;用自己高尚的师德,真诚的师爱塑造学生的灵魂,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向着理想中的境界不断地靠近,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为了我们的未来,去创造吧,让我们用远大的教育理想来拥抱新世纪的第一缕阳光吧!
教学做合一,陶行知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不把生活教育当作衡量教育、学校、书本甚至一切的标准。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生活教育理论在反传统的旧教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揭露并批评了旧教育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山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在当时的历史下,对普及识字教育、扫除文盲,在很多方面是适应的。如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要求“教”与“学”同“做”结合起来,同实际的生活活动结合起来,这对教师就有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尊
重学生,注意教学之外的生活,指导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学好本领,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当时的教学方法的改革有积极作用,对我们现在的教学方式也有启发之处。
从我们当代的教学中来看教学做合一,在教学上大多数教师都能做到“教与学”的统一,却忽略另一面,就是学生的“做”。中国教育家陶行知视“教学做”为一体,“做”是核心,主张在做中教、做中学,强调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学”。所以本文就是探讨教师如何有效地实施“做”,以达到“教学做合一”,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做”,实际是一种行为的强化,先学后做,这是一种对知识的温习,是将理论运用到实践的一个过程;先做后学,这是一种对未知的探索,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能通过实际的动手寻找到真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充分地锻炼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做”的范围很广,但对于学生来说,就是用笔写、用笔画、动手进行实验操作等;也即从学生最基础层面的动笔开始,再慢慢到能自行设计实验,最后能进行实验操作。对于我们中学的学生,因为学习主动性差,在课堂、课后,连动笔都不愿意。生物学习,实验操作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很多图、表都是要通过动手画才能巩固的,学生恰恰没有重视这一方面,导致知识得不到扎实的巩固,容易遗忘。对于这样的学生,“做”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认知规律及教学内容,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做”,引导学生通过“做”巩固知识,并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培养思维能力。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他的教育理念对于我们现在的中小学教学有着深远的启发。作为一名未来的中学教师,在闲暇之余研究这些教育名家的思想对今后的教学管理有很大的作用,也为提升自我修养提供了很好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