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4200字
2010年10月18日 08:36:11 来源: 人民日报 【字号 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主要观点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简而言之,就是既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中国选择走和平发展道路,根本依据在于中国自身的国情和面临的世情。
●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政府和人民把现代化建设当做最大、最根本的利益,为此致力于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始终做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与近代以来各大国通过扩张和战争手段实现崛起的发展道路完全不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日益显现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正在深刻影响着中国和世界。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人类历史上从未走过的道路,注定不会平坦。虽然这条道路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必将迎来属于自己也属于世界的美好明天。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作为外交工作部分的标题,标志着走和平发展道路成为中国外交的战略指导思想。然而,外界对中国的未来走向仍有这样那样的疑虑,各式各样的“中国威胁论”不时出现,甚至有人断言中国不可能和平发展。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否走得通、如何走下去,就成为中国外交必须回答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中国为何选择走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简而言之,就是既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中国选择走和平发展道路,根本依据在于中国自身的国情和面临的世情。
就国情而言,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传统的国度,追求和谐、珍视和平历来是中华民族基本的价值取向,“和为贵”、“和而不同”、“和合共生”等传统思想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这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依据。
中国又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把中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国家、让13亿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必须也只能主要依靠中国人民自身的力量。中国政府和人民把现代化建设当做最大、最根本的利益,为此致力于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始终做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这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实依据。
中国还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主张和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中国将“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进步事业而努力”载入《宪法》,向世界庄严承诺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也不会做超级大国,是唯一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地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的有核国家。这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制度依据。
从世界形势来看,冷战结束后,天下人心思定,尽管还存在局部冲突和战争,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不可动摇,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坚持和平发展,是时代对中国提出的要求。
与此同时,世界多极化加快发展,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使得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阶段国家间的关系从“零和”关系转变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存关系。对话与合作越来越成为维护国家利益的主要手段,后起国家依靠和平方式实现振兴成为可能。尽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但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方向发展,霸权主义对新兴国家的遏制政策越来越难以奏效。实现和平发展,是历史为中国提供的机遇。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中国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与其他大国崛起道路的区别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与近代以来各大国通过扩张和战争手段实现崛起的发展道路完全不同,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创新,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维护和平是中国发展的基本前提。中国发展既依赖于和平的国际环境,又有力促进着世界和平与稳定。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张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不干涉别国内部事务,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军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足1.5%,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中国主张摒弃冷战思维,倡导新安全观,积极维护国际和地区安全,先后派出1.5万多人次的维和人员参加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包括在像海地这样没有外交关系的国家开展维和行动,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中国向亚丁湾海域派出护航舰队,为国际反海盗合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扩大开放是中国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国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从建立经济特区到开放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地区再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截至今年7月,中国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9.8万家,实际使用外资1.05万亿美元,吸引外资数量连续18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加强合作是中国发展的鲜明特征。中国坚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合作。中国倡议成立中非合作论坛、中阿合作论坛、中国—东盟社会发展与减贫论坛、中国—加勒比经贸合作论坛等合作机制,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的互利合作全面深入发展。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与国际社会加强合作的立场都不会改变。
——实现共赢是中国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的发展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而是坚持扩大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努力把共同利益的蛋糕做大,实现互利共赢。中国坚持通过磋商协作妥善处理经贸摩擦。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也惠及世界。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年均进口6870亿美元的商品,为有关国家和地区创造了1400多万个就业岗位。中国的发展已成为推动世界发展的强大动力。
中国的发展内有人口众多、市场广阔等有利条件,外与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相契合,是可持续的发展。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展现出光明的前景。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产生的影响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日益显现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正在深刻影响着中国和世界。
坚持和平发展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和有力支持。通过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同各大国的关系保持总体稳定,极大改善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进一步深化了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友谊,为国内加快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争取了稳定、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同各国的互利合作全面推进,取得了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成就,为顺利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头两步目标并向第三步目标大踏步迈进提供了有力支持。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并正在顺利举办上海世博会,综合国力极大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为实现民族复兴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中国的和平发展对人类进步事业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致力于和平解决地区和热点问题,推动举行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主张通过对话谈判解决伊朗核问题,积极支持阿富汗重建进程,是地区和世界和平的维护者。中国日益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经济每增长1%就拉动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经济分别增长0.34%和0.2%,是各国共同发展的推动者。中国通过“金砖四国”、“发展中五国”等机制加强同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合作,推动20国集团成为国际经济治理的主要平台,是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建设者。中国勇于承担与自身国力相称的国际义务和责任,在亚洲金融危机时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积极参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努力扩大国内需求,为国际社会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作出重要贡献,是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开拓者。
事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通过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越发展,就越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贡献。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面临的挑战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人类历史上从未走过的道路,注定不会平坦,面临来自国内外的双重挑战与考验。从外部来讲,中国要实现和平发展,就必须克服霸权主义的阻挠,经受住形形色色“中国威胁论”的冲击,化解各方对中国发展的疑虑,尽最大努力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从内部来说,中国要实现和平发展,就必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民生,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有机统一,最大程度凝聚国内民众对坚持和平发展的共识。
正确处理以下几个关系,对于我国妥善应对挑战、实现和平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处理维护自身利益与促进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关系。中国的和平发展建立在同各国合作的基础之上,追求的是世界持久和平与各国共同发展。从根本上说,中国的利益与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是一致的。我们应努力扩大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在实现本国发展的同时兼顾对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关切,实现双赢、多赢、共赢,而不应片面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必须看到,当今世界已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对于同其他国家间存在的暂时的、局部的利益纠纷,应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平等对话、互谅互让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避免让纠纷妨碍双方合作的大局。
正确处理合作与斗争的关系。中国重视合作,也坚持原则,坚定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对于侵犯我国主权、损害我国核心利益的行为,我们必须进行坚决斗争。同时,我们应当从维护国家长远和根本利益出发,对于有的国家试图通过挑衅手段使中国脱离和平发展轨道的做法,我们要做到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维护我国坚持和平发展的主动权。
正确处理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的关系。中国过去30多年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正确性和重要性,我们对和平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同时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还需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实现和平发展目标依然任重而道远。我们应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充分估计前进道路上种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困难和风险,以更大的决心和魄力,对内求和谐、谋发展,对外求和平、谋合作,妥善应对国内外各种压力和挑战。尤为重要的是,压力越大、挑战越多,我们就越要着眼长远,坚持和平发展的方向不动摇,坚定不移地沿着和平发展道路走下去。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作出的宝贵贡献。虽然这条道路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必将迎来属于自己也属于世界的美好明天。(作者:汪文斌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搜索更多 和平?发展 的新闻
中国应选择“共同发展”模式 保护发展海外利益
中国执政党走向更加透明开放
中央全会备受瞩目:中国政治的新景象
中国新车销量将超美国 是喜是忧?
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作文二:《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15700字
作者:王永钦张晏章元陈钊陆铭
经济研究 2007年04期
一、引言
2006年7月1日,在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之后,寄托着几代中国人梦想的青藏铁路正式通车,从此,山不再高,天不再远。中国经济就像快速驶向高原的列车,它能否持续高速增长直接关系到13亿人口的福祉,同时,它的动向也对全球经济的未来有着重大的影响。而中国的发展道路也是一条充满挑战的“天路”,经过了近30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中国经济走到了一个关键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如城乡和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地区之间的市场分割,公共事业的公平缺失,等等。如果这一系列难题能够被一一克服,经济持续增长与社会和谐发展能够同时实现,那么,中国就不仅创造了人类历史的奇迹,而且还将形成具有一般意义的“大国发展道路”。
对于中国可能形成的“大国发展道路”,经济学家的任务是建立一个一以贯之的理论逻辑来理解中国获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为此,本文将提出:中国前期改革的卓然成效和近期改革中出现的很多问题都与分权式改革有关系。借助于对中国分权式改革的得失分析,我们试图建立一个完整的分权理论。在已有的研究中,关于分权式改革的好处,国际经济学界基本上已经达成了共识,最为经典的是建立在新软预算约束理论(Maskin and Dewatripont,1995)基础上的财政联邦主义理论和建立在M型组织和U型组织理论之上的解释(Qian and Roland,1998;Qian,Roland and Xu,1988;Qian,Roland and Xu,1999;Qian and Weingast,1997)。这些文献的一个基本观点是,经济结构(如分权程度和整个经济体的组织结构)造成了中国和俄罗斯经济改革绩效的巨大差异。这些理论固然可以较好地解释分权是如何促进地方政府的竞争,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的,但是,它们却不是一个完全的分权理论。一个完全的分权理论应该不仅能够分析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获得的正面激励(分权的收益),也应该能够分析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有损社会目标的负面激励(分权的成本)。从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负面激励导致的影响正在日益凸现,并且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1)城乡和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2)地区之间的市场分割;(3)公共事业的公平缺失。虽然已经有一些国内外的实证文献研究了分权化改革带来的某些扭曲,但是还没有一个理论系统地论述分权化改革的成本。
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将系统地回答以下问题:中国分权式改革的实质和作用机制究竟是什么?中国的分权式改革带来了哪些代价和扭曲?为什么分权式的改革会导致这些代价和扭曲?如何在下一步的改革中科学地进行机制设计,避免或者尽量减轻这些代价和扭曲?这些理论分析的主旨将直接指向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中国之所以采取分权式的改革方式,直接与中国是一个在疆域和人口双重意义上的“大国”有关,而中国分权式改革的代价又直接与中国是一个地区间差异巨大的“大国”有关。因此,全面地总结分权式改革的收益与代价是极为重要的,这将有利于思考中国是否可能成功地走出一条可借鉴的“大国发展道路”。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分析中国分权式改革的收益,从这个维度可以很好地解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经济增长;第三部分提出一个框架来分析分权式改革的代价,从这个视角可以很好地分析中国目前出现的各种问题;第四部分则在第三部分的基础上,提供一些分权式改革的代价的例证;第五部分从机制设计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建议,讨论在下一阶段改革中如何充分发挥分权式改革的收益,并尽可能地降低分权式改革的代价。由于有关分权式改革的收益的理论和实证已有大量的文献,本文将在分权的代价上着墨更多。
二、经济分权与经济发展的激励结构
中国是一个在疆域和人口双重意义上的“大国”,这意味着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监督面临着极高的成本。因此,经济分权是大国治理必须采取的模式。迄今,中国经济转型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中国在经济领域的分权式改革。从这种分权式改革中得到的更一般的经验是:对经济转型而言,最重要的可能不是“做对价格”(getting prices right),因为在市场不完备的时候,根本就不可能存在正确的价格;更重要的可能是“做对激励”(getting incentives right),因为激励机制是经济发展中更为深刻的主题,价格机制不过是激励机制的一种方式而已。
对于分权式改革的收益,国际经济学界形成了很多共识。已有的文献认为,经济结构(如分权程度和整个经济体的组织结构)的差异造成了中国和俄罗斯经济改革绩效的巨大差异。分权式的改革不仅硬化了中央政府对国有企业的预算约束,而且还促进了地区之间的竞争(Qian and Roland,1998)。中国的M型经济结构(资源按照“块块”来配置)使得经济可以在局部进行制度实验,地区之间的标尺竞争为中央政府提供了反映地方政府绩效的有效信息,并且使得经济体更容易抵抗宏观冲击;相反,俄罗斯的U型经济结构(资源按照“条条”来配置),则不具备这样的经济结构收益。
与俄罗斯等转型经济相比,中国的分权是在大的政治架构不变、中央和地方政府不断地调整它们的财政关系的过程中实现的。从20世纪70年代的放权让利到20世纪80年代的财政包干体制,再到20世纪90年代的分税制改革,如何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不仅始终是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的要点,也是整个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传统的财政分权理论认为,地方政府具有信息优势,居民根据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品质量来选择居住地可以形成用脚投票机制,促使地方政府来提供优质的公共品(Tiebout,1956)。由中央向地方转移财政收入和支出权力将更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加快地方经济发展,进而推动全国经济增长(Buchanan,1965;Oates,1972)。具体到中国,以钱颖一等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从软预算约束的视角出发,认为分权化制度安排可以向地方政府提供市场化激励,保持和促进市场化进程,即所谓的维持市场化的联邦主义(market-preserving federalism)(Weingast,1995;McKinnon,1997; Qian and Weingast,1997)。
在实证研究中,Jin,Qian和Weingast(2005)基于1982-1992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分税制改革之前中国省级政府的财政激励促进了市场发展。对于1992年之前中国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Lin,Liu(2000)与Zhang和Zou(1998)的检验得到了相反的结论,而张晏和龚六堂(2005)对1986-2002年扩展样本的研究发现分税制改革之后我国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正,同时财政分权效应还存在跨时差异和地区差异。
经济分权还不足以构成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全部激励。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文献更多地开始关注发展中国家分权的特殊经历,尤其是中国特殊的政治激励。从经济学的视角,我们更关心中国政治体制的两个特征,一是以GDP为主的政绩考核机制(Li and Zhou,2005),二是(基于民意调查基础上的)官员任免制度。Blanchard和Shleifer(2001)从中国和俄罗斯的比较出发,强调了中国的经济分权与政治集权之间的纽带。俄罗斯的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力较弱,地方政府不存在主动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而中国的经济分权伴随着政治集权,晋升激励使得地方政府官员有非常强的(政治)动力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周黎安,2004)。Tsui和Wang(2004)认为中国自治性不强的财政分权和垂直控制的行政管理体制提供了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经济分权和政治集权对地方政府最重要的影响渠道是政府之间的标尺竞争。文献通常所说的标尺竞争对应于对下负责的政治体制,也就是说,对于地方政府行为的信息,普通民众和中央政府都处于信息弱势,但选民会参考其他地方政府的行为评价自己所在地区的政府行为,地方官员知道其选民会以其他地方为标尺,从而会效仿其他地方的相关政策来发展本地经济(Besley and Case,1995; Baicker,2005)。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标尺竞争,同级政府之间的相互监督和学习能够提高政府部门的运作效率,节约行政管理成本,防止滥用权力(Martinez-Vazquez and McNab,2003)。而我国政治体制的特点不同,地方政府主要不是对下负责,而是对上负责,在政治集权和政绩考核机制下,地方政府每年不仅要保证GDP的高增长(否则在政绩考核中被一票否决),还要根据GDP等指标排名,地方政府官员为了政绩有竞争GDP增长率的激励,从而形成了一种基于上级政府评价的“自上而下的标尺竞争”(张晏,2005)。这种为增长而竞争的激励成为中国政府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它是有助于转型初期的经济增长和资源配置的。
三、经济分权的代价:一个理论分析
钱颖一等人的财政联邦主义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中国分权式改革迄今所取得的成就,但是这个理论更多地强调了中国分权式改革的好处,却没有分析分权式改革的代价。①一个完整的分权理论应该既能够分析分权式改革的收益,也能够分析分权式改革的代价。否则,我们就无法回答如下问题:中国分权式改革的渐进转型的潜力还有多大?我们应该如何在发挥分权式改革的好处的同时避免它所产生的负面效果?这一节将从组织理论的角度提出一个分析分权式改革的代价的框架。
与俄罗斯相比,中国经济转型的一个很大的不同在于,从中央政府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分权式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将整个经济当作一个大的政治组织来看,中央政府在这个大的组织内部通过“分权”模拟出一个类似企业组织的激励机制。给定地方各级政府尚控制着大量经济、政治和社会资源的事实,在现有的政治架构下对地方官员提供适当的激励,让他们直接分享发展地方经济的收益,将有利于他们追求经济的增长。问题的关键在于,政治和行政体制内部的激励机制是否可以通过模拟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而被有效地复制出来?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找到政府部门的激励与私有部门的激励之间的实质性区别,说明政府部门在利用财政分权模拟企业的激励的时候会遇到哪些难题。
从契约理论的角度来看,政治组织中的激励与经济组织中的激励相比有很大的不同。第一,政治组织委托人的偏好往往是异质的,而企业组织中股东的偏好基本上是一致的,即收益最大化。在政治组织中,每个利益集团都有它自己的偏好和利益,因而,无论对于任务本身,还是对于委托人,都很难界定一个指标对绩效进行衡量。第二,与委托人偏好的异质性有关的是,政治组织一般是多任务的(multi-tasking),这也与主要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不同。除了效率和经济增长之外,政治组织还需要追求社会公正、收入平等、环境保护、公共服务质量等等目标。所以,从理论上来说,由于政治组织的这种多任务性,在政治组织中很难通过基于单一维度(任务)的类似企业中计件工资式的强激励来追求各种目标,而且基于增长目标的考核很容易损害其他的社会目标。所以,我们观察到政治组织中工作人员的工资一般都是弱激励的固定工资制。第三,委托人的异质性再加上外部条件的差异,又引起了第三个政治组织和企业组织的差异。与企业绩效易于找到同类企业作参照不同,政治组织的绩效难以找到一个可以参照的标准。中国政府不可能与美国政府进行比较,因为两国在很多方面都很不相同。中国的地方政府之间虽然可以进行一些比较,但地方之间的巨大差异也使得地方政府间的相互参照非常有限。换言之,政治组织是一个垄断组织,因而很难找出一个具有充分信息量的指标对其进行比较。
以上三个特征无非是说,很难有一个外部的充分统计量指标可以对官员进行客观的评估。这就决定了政治组织与经济组织的第四个区别,即在激励机制的设计方面,它更多地会采用相对绩效评估,而非绝对绩效评估。在现实世界中,政治组织中常用的一种基于相对绩效评估的激励手段就是职务晋升。中国的分权式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机制是,上级政府通过考察下一级政府辖区的经济发展(尤其是GDP)的相对绩效来晋升地方官员,而且这个机制在实证研究中已经被证明的确是在被中国政府使用着(Li and Zhou,2005)。在缺乏充分统计量的政绩考核体系下,相对的GDP增长可能是一种次优的考核地方官员政绩的具有信息量的指标。但是,这种财政分权加相对绩效评估的体制正在日益显现它的弊端。第一个弊端是,相对绩效的评估会造成代理人之间相互拆台的恶性竞争。确实,我们也观察到各地政府为了在GDP竞赛中名列前茅而采用了各种各样的以邻为壑的手段。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形形色色的地方保护主义,地方保护主义造成的地区分割和“诸侯经济”会阻碍中国国内市场整合的过程。② 在资源配置方面的深远影响是,这种市场分割会限制产品、服务(甚至还有思想)的市场范围,市场范围的限制又会进一步制约分工和专业化水平,从而不利于长远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这最终会损害到中国长期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
过于依赖GDP作为相对绩效的考评指标,就给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提供了另一个理由。因为城市的第二、三产业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于是,地方政府对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就大大忽视了,一个直接的表现就是地方政府用于支持农业生产的财政支出比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急剧地下降(陆铭、陈钊,2004; Lu and Chen,2006)。同样是为了追求经济增长的目标,在各地的经济增长都依赖于招商引资的情况下,一旦发生资本拥有者和普通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地方政府就会优先考虑资本拥有者的利益,而普通劳动者的利益则很容易被忽略。
相对绩效评估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代理人面临的冲击或者风险是共同的,这样仅仅通过代理人之间业绩的相对排名就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出他们的绩效。但是在中国这样的大国,各个地区之间在自然、地理、历史、社会等很多方面可以说是千差万别,由于这种异质性的存在,相对绩效是一个噪音很多的指标,基于相对绩效评估的激励方案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这可以看作是相对绩效激励的第二个弊端。
第三个弊端实际上是第二个弊端的一种形式,鉴于问题的重要性,我们将其拿出来独立论述。由于各地区之间先天的(自然、地理、历史、社会等)差异性,或者由于改革后享受的政策的差异性,会出现由收益递增效应导致的经济增长差异,即使没有其他外力,穷的地区也可能相对地越来越穷,而富的地方则相对地越来越富(陆铭、陈钊、严冀,2004),这样就加大了相对绩效评估标准中的噪音,中央政府很难区分地方的经济增长绩效是由收益递增机制造成的,还是地方政府努力的结果。
相对绩效评估的第四个弊端来自于如下事实:在基于相对绩效评估的锦标赛下,赢家的数量是有限的,而大部分则是输家。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比较富裕的地区更多地享受着先天的优势和收益递增机制的好处,这就使得经济较落后地区的地方官员不能在相对绩效评估的机制下获得激励,通俗地来说就是,努力了也未必有用,③所以相对绩效评估对落后地区的官员基本上是没有作用的。但是官员也是理性人,在晋升的可能性比较小的前提下,他们会寻求替代的办法进行补偿,如贪污腐败,或者“破罐子破摔”。这样一来,从整个经济的角度来看,就会加剧落后的地区越来越落后、发达的地区越来越发达的两极分化现象。
对地方政府官员进行激励还有一些其他与相对绩效评估无关的难题。一方面,与企业的经理相比,地方政府官员的绩效更加取决于一个团队的努力,而不是自己的努力,一个政府目标(如扩大就业)的实现取决于多个政府部门作为一个“团队”的共同努力,因此,在地方政府的“团队生产”中,不同的地方官员之间就可能存在严重的搭便车现象。另一方面,在企业经理的激励计划中,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激励经理追求企业长期目标的手段,比如说给予经理股份或者股票期权,但是,对于地方政府的官员却很难进行类似的长期激励,从而使得地方政府的长期目标被忽视,而这又集中体现为地方政府对于环境、收入差距、教育和医疗服务质量这些问题的忽视。
四、经济分权的代价:一些具体的分析和例证
上一节中,我们提供了一个简明的框架来分析中国分权式改革的代价,下面将结合现有的实证文献,为经济分权的代价提供一些例证。
1.经济分权与城乡、地区间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所付出的一个代价就是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特别是,构成收入差距的主要部分的城乡和地区间收入差距正在扩大(陆铭、陈钊,2004;Lu and Chen,2006;万广华、陆铭、陈钊,2005),如果追根溯源的话,城乡和地区间的收入差距都在一定程度上与经济分权体制有关。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财政)分权的联系是非常易于理解的。由于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是城市部门,因此,地方政府存在着优先发展城市、更多考虑城市利益和实施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的激励。不少文献都指出,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而出现的城乡间收入差距加剧现象,与中国政府实施的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有关(Yang,1999;Chen,2002;陆铭、陈钊,2004;Lu and Chen,2006)。李实(2003)指出的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几点因素都可以作为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的具体表现:政府对农副产品价格的控制;农村居民承受的不合理的税费负担;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和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封闭;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歧视性。除了以上四点,Yang(1999)、Tian(2001)以及Yang和Zhou(1999)还强调了金融体制中系统性的城市倾向,包括通货膨胀补贴和对城市部门的投资贷款;政府在政治晋升和分权体制双重约束下也存在减少支援农业公共支出比重的倾向。我们的一系列研究(陆铭、陈钊,2004;Lu and Chen,2006;陆铭、陈钊、万广华,2005)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全面地考察了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发现中国改革以来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如经济开放)都使得城市部门获益更多,具有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其中,政府财政支出中用于支持农业生产的支出的比重——这个指标的下降可以代表地方政府政策的城市倾向——增加可以显著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从趋势上来看,这一比重却在急剧地下降。Knight和Song(1993)认为城市倾向政策下存在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的限制,这导致了中国的贫困问题主要体现为农村贫困。在城市倾向的政策下,城市居民在住房、医疗、养老及教育等方面拥有更好的福利,加剧了实际的城乡收入差距,即使取消了户籍制度对劳动力流动的限制,这些倾向性政策也会使流动到城市后的农村居民面临更高的生活成本,所以劳动力的流动依然难以缓解城乡收入差距(Yang,1999; Yao,2000)。此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还有一系列对城乡收入差距的间接影响。④
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扩大也与财政分权体制有一定的联系。在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之间进行着发展经济的竞争。中国的各地区之间在历史、地理和政策等方面的条件差异非常大,在地区间竞争中,东部地区因为有着各方面比较优越的条件而获得了相对更好的经济发展绩效,而且这种优势具有自增强的效应,相对发达的地区一旦领先就很难被落后地区追赶。张晏和龚六堂(2005)对中国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发现,东部地区和发达地区更能获得财政分权的积极效应,而在中西部地区,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或为负,这种财政分权效应的地区差异也加剧了地区差距。从县级财政数据来看,Zhang(2006)认为地区初始经济结构特征影响经济增长,经济发达的地区有较低的工业税和较高的土地收益,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的高增长,而不发达地区对非农部门征收较高的税收,阻碍了经济增长。由于中国总体上来说是资本相对不足,所以各个地区之间展开了吸引外资的竞争。在这场地区间吸引外资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竞争中,东部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三大地带获得了更多的外资和国际贸易份额,在经济发展方面获得了更好的绩效(Démurger et al.,2002; Zhang and Zhang,2003; Kanbur and Zhang,2005;万广华、陆铭、陈钊,2005)。实证研究表明,各地区经济开放进程的差异所导致的地区间收入差距还与工业集聚有关,东部沿海地区由于拥有历史、地理和政策等各方面优势,获得了更快的工业发展速度,在全国总的工业产出中所占有的份额也越来越高(金煜、陈钊、陆铭,2006)。
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扩大还与不同地区所获得的中央财政转移有关。转移支付通常有两种目标,一是出于公平考虑的均等化目标,二是基于发展考虑的激励目标。按照均等化原则,中央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本应对经济落后地区给予更多的补贴,而实际的情况是,地区转移支付不仅没有达到地区收入均等化的目标,反而加大了地区间的收入差距(Raiser,1998;马拴友和于红霞,2003)。⑤最近的研究表明,分税制改革以来的税制安排和转移支付体系加大了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Tsui(2005)利用1994-2000年的数据分析了县级财政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发现非农业税收的差异是财政不平等的主要原因,其中所得税的影响因素大约为21%,而税收返还和分税制改革后实施的过渡期转移支付不仅没有缩小财政差距,反而占财政不平等的20%。Yao(2005)发现2002年县级转移支付数据对城乡差距存在显著的反均等化效应和挤出效应。
2.地区间的市场分割、重复建设与效率损失
在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拥有发展地方经济的激励。地方经济的发展既直接关系到当地的财政收入和就业,又影响到对于地方官员的绩效评价,还进一步影响当地获得更多经济资源的能力。既然完全自由的市场机制在实际上并没有带来地区间的平衡发展,那么,地方保护主义和分割市场就成了地方政府的理性选择。从地方政府的行为逻辑来看,导致地方保护主义和分割市场的原因至少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地区间资源误配置已经成为事实,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违反地方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企业是缺乏竞争力和自生能力的(林毅夫,2002),而这些产业和企业在改革开放以后仍然拥有大量的就业岗位,创造着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因此,通过分割市场来保护本地企业就成了地方政府的理性选择(林毅夫、刘培林,2004)。第二,很多产业(特别是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成长性产业)都存在着由“干中学”机制所导致的收益递增性,因此,一些没有比较优势的地区如果能够较早地发展这些产业,在理论上就可能获得两种效果:一方面,如果当地的学习速度足够快,就可能实现在这些产业上的追赶,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可能逆转地区间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即使追赶不能实现,当地也能够提升本地的经济独立能力,从而提高未来分享地区间分工收益时的谈判地位,获得更多地区间分工的利益。在这样的机制下,各地都会争先恐后地发展一些所谓的战略性产业,从而造成一轮又一轮的重复建设(陆铭、陈钊、严冀,2004)。当重复建设的格局形成之后,各地的相关企业是否能够在市场上生存下去最终还是要接受市场本身的检验,当某些企业竞争能力不足时,地方政府则又有了通过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政策来获得短期利益的动机。
尽管当地区间差距扩大的时候,地方政府有通过分割市场的方式保护本地利益的动机,但改革开放以后,促使地区间市场走向整合的力量也是存在的。因此,中国国内市场的整合程度及变化趋势就成了一个需要通过实证研究来进行判断的问题。早期的研究发现,中国国内的市场并没有在改革过程中走向整合,相反,却存在着严重的市场分割的迹象(Young,2000; Poncet,2002,2003)。这些研究引起了很多的争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从总体上来说,中国国内市场是在走向整合的(Naushton,1999; Xu,2002;白重恩等,2004;桂琦寒等,2006)。尽管如此,但几乎没有人否认,中国的财政分权体制为地方政府采取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政策提供了激励,并造成分工的低效率和社会产出损失(陆铭、陈钊、严冀,2004)。同时,国内市场的分割也使得中国经济增长难以发挥中国经济本应具有的规模经济优势。近来的一项研究还认为,由于国内市场分割严重,使得国内企业纷纷转向国际市场,借助于出口来扩大市场规模(朱希伟、金祥荣,2005),这就是中国国内经济的规模经济优势未得到应有的发挥的一个体现。
3.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中的群分效应与动态效率损失
对于一个大国而言,实施财政分权体制之所以重要,一个非常突出的原因就是利用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提高地方公共品提供的效率。由于中央政府难以掌握地方政府提供公共品的效率的有关信息,也不了解当地居民的偏好等信息,有效的地方公共品提供方式就是让地方政府去提供当地的公共品。在这样的分权机制下,看上去地方政府是公共品的垄断者,难以保证公共品提供的效率,但是,在居民可以自由地搬迁的机制下,实际上居民就可以通过“用脚投票”的机制来形成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从而保证地方公共品的提供效率(Tiebout,1956)。
以教育为例,如果地方政府不把当地的学校办好,大家都会搬离这个地方,于是当地的房地产价格就会下降,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经济增长也相应地受影响。因为居民对于居住地的自由选择,以及房地产市场的存在,地方政府的教育投入和质量通过房地产市场被“资本化”了。在美国,一个地区的居民通过投票的方式决定财产税的税率,作为公共教育财政支出的基础,而学生家长则通过居住地的调整选择最适合自己需求的教育服务。由于教育财政的税基是基于地方房产价值的财产税,因此,教育的投入和质量就通过影响房产价值而与当地的经济增长和政府的收入联系起来了,以财产税为基础的教育财政也就成了一种激励地方政府努力办教育的最优合同的执行机制(Hoxby,1995)。而在中国,虽然政府没有将财产税作为教育财政的收入,但居民通过变换居住地来选择教育并影响房价的机制同样存在,至少在同一个城市的不同区之间,甚至在不同省区之间变换居住地都是比较自由的,对于高收入者来说更是如此。而房地产价格仍然影响着土地批租收入和房产交易税,也影响着当地居民的收入和受教育水平,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地方政府的收入。来自美国的经验研究发现,教育财政集权的确对提高教育的生产效率不利(Hoxby,1995; Peltzman,1993,1996)。
但是,在中国由地方财政提供教育和医疗这样的公共服务的体制下,却导致了社会公众对于这些行业的极大的不满,这又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来进一步分析在简单的公共服务财政分权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公平和效率损失。
首先,地方政府的目标相对于社会目标来说更加短期化,特别是在地方政府的官员根据经济增长绩效来获得晋升的体制下,地方政府更加会注重能够很快在经济增长上获得效果的工作,而对其他长期目标则相对忽视,而且也很难找到相应的机制来激励地方政府追求长期目标。教育和医疗的发展就是对于经济增长短期效果不显著,但长期来看非常重要的目标,因此,地方政府对教育和医疗采取了“甩包袱”的做法,进行了大规模的市场化改革。尽管公共品提供的财政分权体制本身并没有错,但由于没有正确有效的激励机制,就使得像教育和医疗这样的公共服务提供反而出现了政府投入相对不足的现象。
其次,与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包办一切相比,政府对于经济活动的退出本身并没有错,但是,政府退出什么领域却是应该仔细考虑的。哈特等(Hart et al,1997)的理论研究说明,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取决于产品的性质。私人部门有充分的激励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当产品的质量比较容易监督的时候,通过市场来组织生产就比较有效。但是,当产品的质量非常难以监督的时候,如果通过市场来组织生产,私人部门的生产者就可能会牺牲质量而降低成本,这时,由政府来提供这些产品就更加有效。不难理解,教育和医疗这样的服务之所以比较适合由政府来提供,是因为这类服务的质量非常难以监督。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就不难明白了,在财政分权体制下主要由地方政府来提供当地的公共服务是较为有效的机制,但这并不意味着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彻底的市场化和私有化来推卸政府责任。而中国的地方官员升迁制度过于强调增长目标则是财政分权体制带来公共服务提供的低效率的原因。因此,地方公共品提供的有效机制是在财政分权的大框架下形成正确的激励机制,并通过中央政府的适当干预来纠正其中可能存在的误区,而不是从根本上改变地方公共品提供的财政分权体制。
在教育发展中,如果缺乏适当的机制设计和适度的中央政府干预,那么,简单的教育财政分权体制可能会存在一些直接的效率损失。首先,在劳动力存在可以跨地区流动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城市内部可以自由搬迁的情况下,人们会在好学校附近聚居,并且导致周围的房价上涨。另一方面,那些没有居住在好学校附近的家庭也往往愿意花费额外的成本让子女上好学校接受教育,这就是择校行为。两种行为的结果都是使得收入较高和社会资源丰富的家庭有更强的实力获得优质教育资源,最终形成不同家庭的子女按照收入和拥有的社会资源来进行教育群分(sorting)的现象,并且在居住方面表现出不同收入水平、职业和社会地位的社区之间的相互隔离,而按居住地段入学的政策大大加快了聚居和群分的现象。在缺乏适当的机制设计和中央政府的适度干预的情况下,产生了基础教育投入的地区和城乡间不平衡,于是优质教育资源(如优秀的老师)也在收入的吸引下向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聚集。在劳动力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情况下,这也加剧了教育的群分和教育机会的不平等现象(丁维莉、陆铭,2005)。
教育的群分和教育机会的不平等除了有碍公平以外,在人力资本生产上也是没有边际效率的,同样的资源在边际上如果能够更多地投向低收入家庭中的高能力孩子,显然将提高社会总的人力资本积累,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实现。同时,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也将进一步加剧社会的阶层分化,并有可能使某些特殊的人群始终处于社会的底层,成为社会难以医治的痼疾。在美国,一些大城市内部贫民窟的社会问题与教育群分现象联系紧密,一些低收入的家庭(特别是黑人家庭)难以让他们的子女获得优质教育资源,已经形成了低收入-低教育-低收入的恶性循环。⑥类似的问题也应引起中国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思考。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改变原来的政府包办教育的模式,实行教育的产业化本身并不是错误的,教育财政的分权、学校之间的竞争和优质教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的市场定价是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必要条件,同时,政府应该推动奖学金和教育券制度来减少教育群分中出现的动态效率损失。特别需要加以强调的是,在教育市场上,只要居民能够自由地搬迁居住地,那么,简单地通过禁止择校只不过是使得高收入者更多地借助于买房来获得优质教育资源,并推动房价的上升,更为合理的政策应该是适度地为低收入家庭提供有利于提供其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机制。⑦
五、机制设计与下一步改革的政策建议
如果说中国的前期改革正是充分利用了分权式改革的好处的话,那么下一步改革的重点则是如何减少目前的分权体制的弊端。与俄罗斯等其他转型经济相比,中国的分权式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中央政府主导和控制下的机制设计问题。在认清中国分权式改革的动力机制和局限条件的基础上,正确地设计合理的改革方案,对于中国分权式改革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由于不同的改革阶段的目标和面临的约束条件不同,因此,不同的改革阶段需要不同的改革方略。中国的经济转型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下一步的改革方略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地方层面的放松管制
通过放松规制和改进公共部门本身的治理来减少公共部门控制的社会经济资源。给定我们前文刻画过的中国分权式改革下独特的政治和经济结构,公共部门这两个层面的改革都首先应该在地方的层面上进行,应该减少地方政府所掌握的社会经济资源,削弱地方政府官员的政治企业家(political entrepreneur)地位,从而降低它们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减少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倚重,从而就无需借重相对绩效评估的激励机制,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减少相对绩效评估带来的各种代价。随着地方政府掌握的社会经济资源减少,可以在地方性市场化的基础上促进全国性市场的整合,实现国内统一大市场,这会极大地促进专业化、内生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
2.限制地方政府的流动性创造功能
仅仅在地方层面放松规制还不够,因为从金融的角度来讲,地方政府还可以内生地创造很多流动性和金融资源出来。这是因为,虽然财政分权化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硬化了地方政府的预算约束,但是由于转型期间制度上的不完备,地方政府仍然在很多方面创造流动性。地方政府创造流动性的手段主要有:(1)干预设在地方的银行的信贷行为;(2)通过各种形式的乱收费行为而创造了大量的预算外收入;(3)在市场化过程中,通过土地批租等方法创造出大量的“资本化”的收入。按照软预算约束理论的逻辑,流动性创造的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等价于集权下的情形(Dewatripont and Maskin,1995)。所以,尽管财政分权可以硬化各级地方政府的预算约束,但是内生的流动性创造功能又弱化了这个效果。所以,中国分权式改革下一步改革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对地方政府的流动性创造功能的约束和限制。
如果对这些流动性创造约束不加限制,就有可能导致以下后果:(1)地方政府的预算没有得到硬化,从而可以继续保护国有企业和低效率的国有部门(尽管此类现象已经不严重),这就使得地方政府没有充分的激励来放松规制;(2)在要素市场不完备的时候,土地批租行为会导致资产市场发生很大的扭曲;(3)由于先天条件、政策优惠和规模经济的原因,不同的地区在流动性创造功能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从而导致地区发展差距的扩大和地方公共品提供的不平衡加剧。⑧
还是从改革的时机(timing)上来看,由于地方政府目前基本上完成了地方层面的市场化、民营化和基础设施建设,所以如果现在限制地方政府的流动性创造功能,对经济造成的扭曲就会比较小(早期的流动性创造功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是有好处的)。限制流动性创造功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限制地方政府对银行的干预行为;(2)对政府的土地批租行为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包括对其进行立法;(3)加强各级政府的预算过程管理和监控,对预算外各种收入进行严格审计;在时机成熟的时候,才能赋予地方政府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和其他财政工具的权利。
3.改进地方政府的治理和绩效评估机制
通过地方层面的放松规制和限制地方政府流动性创造功能减少了地方政府控制的经济社会资源和金融资源之后,就应该不失时机地推进地方政府的治理和绩效评估机制。这是因为,地方政府在“软件性”公共品(如教育和医疗)的提供方面仍还有很大的改进余地,但由于中央政府的信息劣势,分权的公共品提供模式需要保持,但需要加以改进才能解决地方层面“软件性”公共品提供的质量和数量问题。用赫希曼(Hirschman,1970)的话来说,如果说前期的改革主要运用了“退出”(exit)和“用脚投票”机制,使得地方政府为了追求GDP和吸引内外资而展开了Tiebout意义上的竞争的话,下一步的改革应该适当引入“呼吁”(voice)的机制来改进地方政府和基层政府的治理。如果不能适时地推进这两个方面的改革,地方政府的行为很有可能从前期的“援助之手”变成“攫取之手”,随着时间的推移,地方政府会更容易与地方性的有势力的利益集团合谋或者被他们收买。改进政府治理的一个题中应有之义是,改进对地方政府以GDP为基础的相对绩效评估体系,更多地引入其他目标的权重,如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等等,这样就可以降低前期相对绩效评估带来的负面效果。
以上几个方面的改革将会改变前期改革中地方政府的激励结构和行为,从而会从根本上解决内生于前期改革中的诸种问题(收入差距、重复建设与市场分割、公共品供给的公平缺失等)。始于1978年的中国经济改革是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而艰巨的社会工程,中国的分权式改革在第一阶段已经远远地走在了其他转型经济的前头。分权和集权的选择其实是“激励与协调”之间的权衡,中国前期的改革的成功之处在于做对了地方政府的激励,但是在协调方面的问题则越来越凸现出来。所以,现在正是中国调整发展方略的转折点。正如前期的改革是积极的制度变革和机制设计的结果那样,在第二阶段的改革中,政府同样也应该考虑到新阶段的目标和变化了的约束条件,不失时机地将改革推向前进,走出一条独特而成功的中国式的分权式改革之路,这种发展道路不仅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且可能对其他转型经济和发展经济具有普适的意义,从而为全人类的发展提供宝贵的精神财富。
注释:
①严冀、陆铭(2003)较早地意识到分权体制的代价这一问题,特别是其在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分割方面的表现。
②对此,不妨参见严冀、陆铭(2003)的评论。
③Cai和Treisman(2005)指出,由于存在地区间的差异性,地区间为争取资本而展开的竞争对不具有先天优势的地区而言激励效应较弱。
④Carter(1997)的研究认为,城市倾向政策对于农业生产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同时,也造成了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要素市场的扭曲。另外,杨涛认为中国实行的城市倾向政策会由于部门倾斜的收入转移以及在健康、住房和教育方面的支出,不仅扭曲了这些部门中的工人的激励,而且也将影响到他们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并进一步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这些都将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不利(Yang,1999)。
⑤从省级数据的相对指标来看,尽管分税制改革后的转移支付政策没有明显地扭转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格局,但东部地区获得的转移支付相对于自有收入的份额有所下降,2001年比1995年减少了近12个百分点(张晏和龚六堂,2005)。
⑥Fernández和Rogerson(2001)的研究发现,群分现象的加剧将显著地提高收入不平等状况。
⑦对这些问题的详细讨论可参见丁维莉、陆铭(2005)。
⑧由于篇幅关系和主题所限,本文没有涉及这一点的宏观经济含义,尽管中国当家宏观调控的困难与地方政府内生的流动性创造功能有很大的关系。
作者介绍:王永钦,张晏,章元,陈钊,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200433;陆铭,复旦大学经济学系和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研究中心,同时兼职于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作文三:《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5100字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 **同志提出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政策宣示。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当今时代特征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
一、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时代特征、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同以和平和发展为世界主题的时代特征以及我国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的结果。
20世纪80年代初期,和平与发展取代战争与革命成为世界主题的时候,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才具有现实的可能性。**同志敏锐地觉察到了世界主题的转换,他反复强调要牢牢把握住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这两个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把它们当作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国际背景,从中引出它所提出的挑战和机遇以及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走道路的制约。**同志强调指出:“我们搞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只有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国家才能一步步富强起来,人民生活才能一步步改善。只有争取到和平的环境,才能比较顺利地发展。”(《 **文选 》第3卷,第328页)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实际上就是把**同志根据时代特征所揭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内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根本战略和对外主张和平的根本战略联结起来和贯穿起来,从发展道路的高度加以集中的概括和宣示。
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也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但至今还是一个处在转型关键时期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着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的中国人民,要使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进一步提高,就需要作出长期不懈的努力,需要永远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讲信修睦、崇尚和平的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也决定了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例如,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和而不同”,意思是说和谐而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彼此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以此去观察和处理问题,不仅有利于我们善待友邻,也有利于我们化解国际矛盾,构建和谐世界。
二、同和平国际环境的良性互动
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首先意味着和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大国所走道路截然不同,因为他们都是通过海外殖民、对外扩张和掠夺乃至发动侵略战争的道路去实现传统现代化的,而我们要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时机努力发展、壮大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去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实现中国的发展与和平国际环境的良性互动。中国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来确定自己的立场,而不以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国家关系的亲疏,不同任何国家结盟,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与各国友好相处;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做周边国家的好邻居、好伙伴;中国主张和平解决争端,在朝核、伊核、中东等重大国际热点问题上持劝和促谈的立场,发挥建设性作用;中国积极参与反恐和防核扩散合作,努力维护全球安全与战略稳定;中国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推进国际裁军和军控事业;中国还主动应对大国关系的深入调整,从战略全局的高度运筹同各大国的关系,努力寻求和扩大共同利益的汇合点,通过平等对话和磋商,逐步解决存在的分歧,促进相互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中国以“睦邻、安邻、富邻”作为周边外交政策,积极推动同所有邻国的睦邻友好;进一步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和合作,夯实我国外交的立足点,在国
际、地区事务中与他们密切磋商,支持其正当要求和合理主张,为争取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做出贡献。我们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我们的基本理念是和平、开放、合作、和谐、共赢,我们要与世界各国共同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样,我们就能以自己的发展不仅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贡献,为减少人类贫困和提高生命质量做出贡献,而且也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做出贡献,为周边地区的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三、参与现存国际体系,又积极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看来,中国是否愿意接受现存国际体系是中国是否会成为威胁的标志,他们迫切希望把中国拉入由他们主导的现存国际体系。对此,中国的回答是:中国坚定地维护世界和平,是国际体系的参与者、维护者和建设者,我们已经参加了一百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签署了近三百个国际条约。但正如有的海外评论家所指出的,中国进入和接受现存国际体系而不另建体系,并不表明这个体系完全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而只是表明当着国家利益和这个体系产生矛盾冲突的时候,中国可能只能在这个体系内部来解决它们,中国另建体系的可能性并不存在,否则就会和其他主要大国发生很严重的冲突,而不符合中国长远的国家利益。这一点和前苏联当年作为力量的另一极另立体系、导致同主要大国美国的“冷战”不同;同时,中国选择的是可以导致双赢的经济外交,而不是以政治军事外交为先导去与国际社会交往。我们主张以改革的方式、而不是用暴力手段去建设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以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维护和尊重世界的多元性,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促进全球经济均衡发展和各国共同发展,尊重和发挥联合国及其安理会的重要作用。
四、独立自主地建设社会主义,又按趋利避害的方针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 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从根本上要靠我们自己,必须也只能把事情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而不应该也不可能依赖外国。我们有可以支撑经济更大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有日益增长的巨大市场需求和较高的国民储蓄率,有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策保障,有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这些优势和条件使我们可以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发展。今后我们还要更加充分和自觉地依靠自己的体制创新,依靠开发越来越大的国内市场,依靠把庞大的国民储蓄转化为投资,依靠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科技进步来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但要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又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开放的对外政策,离开了国际合作是不现实的。因为事情正如**同志所指出的:“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事。”(《 **文选 》第三卷,第64,117页)特别在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革命、产业结构调整和资金流动的新一轮全球化浪潮蓬勃兴起时,更必须与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当着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发生了亚洲金融危机,又出现了反全球化抗议运动时,以**同志为核心的中国领导人又在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正面和负面的效应的基础上,果断地确定了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趋利避害的方针。**同志强调说:“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有利条件和机遇。不能看到有风险、有不利因素,就因噎废食,不敢参与进去。同时,又要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保持清醒的认识,坚持独立自主,加强防范工作,增强抵御和化解能力,以切实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更好地发展壮大自己。”(《 **文选 》第2卷,第201页)趋利避害方针中所谓的“利”,是指全球化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各国各地区通过加强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得到互利双赢的共同发展;所谓的“害”则是指由于经济全球化是在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发生的,发展中
国家往往容易受害,应当注意避免。坚持按趋利避害方针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就使我国有可能依靠国内和国际的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去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发展难题,并与世界各国在和平共处和平等竞争中实现双赢互利。
五、在吸取世界各国工业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走出一条新兴工业化道路 在对内发展战略方面,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意味着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在吸取世界各国工业化的经验教训,立足于当今时代经济科技发展新水平的基础上,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的道路。这条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这条新型工业化道路,不同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过的传统工业化道路:一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而要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二不走先经历牺牲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阶段,而立足于城乡共同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城乡协调发展道路;三不是用技术和资本代替劳动,而是要在大力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发展、改善和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同保障劳动者就业的有机结合,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从而使中国的和平发展成为节约的发展、清洁的发展、安全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006年4月21日,**同志在美国耶鲁大学所作的讲演中,曾经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发展的理念说,就是要“树立和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更加注重解决民生问题,更加注重克服发展的不平衡性,更加注意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致力于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格局”。(2006年4月23日《 光明日报 》)
六、反对霸权主义,也严格约束自己永远不称霸
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还意味着我们坚决反对霸权主义,也严格约束自己,即使在发展起来以后也永远不称霸。1974年4月,**同志在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上,代表中国政府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永远不做超级大国(转引自《 **外交思想学习纲要 》,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第76页)。以后,**还多次向第三世界国家的朋友们表示:“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永远不能称霸”,“将来我们发展了”,“如果那时中国翘起尾巴来了,在世界上称王称霸,指手画脚,那就会把自己开除出第三世界的球籍。”(《 **文选 》第2卷,第112页)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同志又谆谆告诫说:“社会主义中国应该用实践向世界表明,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永不称霸。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文选 》第3卷,第383页)海外评论家陈有为在分析中国外交进入新阶段时的特征说,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这一指导方针,意味着在国际社会上,中国愿意承担更多责任,贡献更多力量,但并不追求强权地位和利益,无意登上对别人指手画脚的地位,实际上中国希望扮演的世界角色不是领导者,而是平衡者:在这个相互敌对、充满纷乱的世界上,在和平与战争之间、强国与弱国之间、大国与小国之间、穷国与富国之间进行协调与平衡,力求使世界局势从紧张转为平和,从极端化与恶性化的危机重重往良性的和平与稳定方向转化。事实证明,这是一种更为务实、更为切实可行,也更为高瞻远瞩的明智政策。与这种政策相对照的,则是与古往
今来大国强权政策一脉相承、只求通过使用武力来进行征服与控制的惯例。但这又不意味着要挑战美国的强权地位,更不是要取而代之(2006年12月21日新加坡《 联合早报 》)。
七、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正在走出一条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新路 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还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共处、而且资本主义还处在相对优势地位的世界上,在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科学技术革命迅猛发展的形势下,社会主义国家怎样与和平国际环境实现良性互动?如何对待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现存国际体系和经济全球化?如何在国内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又在世界上积极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推动和谐社会的建构?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在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当今时代特征、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的过程中,对上述这些重大问题所做出的回答,不仅提出了社会主义中国当今的国际战略,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探索,而且还标志着社会主义中国在吸取当代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正在走出一条与世界资本主义主要大国所曾经走过的传统现代化道路截然不同的、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新路,因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
作文四:《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9400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一、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命题
1.“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命题由来
中国和平发展战略,最初又称为“和平崛起战略”。最早提出观点的是前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郑必坚在2003年10月博鳌亚洲论坛上的发言:“中国的和平崛起,则是亚洲和平崛起的一部分”。
? ****2003年12月26日在纪念**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要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
? **总理2003年12月10日访美期间在哈佛大学发表的演讲,以及2004年“两会”闭幕后在会见中外记者的招待会上,也明确阐述了中国和平崛起道路的要义。
?°中国和平崛起道路?±命题
在国际社会反响强烈!
基辛格:“一个多世纪前一个统一德国的出现打破了欧洲体制的平衡,当今时代中国的崛起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标志着全球事务的重心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转移。”
李光耀:中国崛起让世界感到了震撼。面对中国增长的扩展,许多国家对自己未来的位置感到恐惧,思想家们预测世界均势将发生重大改变。中国将不可避免地在经济和政治排序中逐渐上升。
“中国已不再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她是一个正在崛起的经济超级大国,一个正在书写世界经济历史的大国。如果说过去一个世纪是美国世纪,那么本世纪似乎应该是中国世纪。”
——欧洲政策中心的创建主席科洛斯克
? 罗斯·芒罗认为:“无论在经济方面还是战略方面,中国将对我国的至关重要的利益构成越来越大的威胁”(《正在觉醒的龙——在亚洲真正的危险来自中国》)
? 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商业学院网络金融研究所研究部主任约翰·塔托姆发表题目“中国会超越美国吗?”的文章,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看好,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规模将在2031年赶上美国。
? 美国国务院前副国务卿阿米蒂奇在文章中批评美国总统布什全神贯注在伊拉克问题上,忽视了亚洲,并听任中国扮演更重要的领导角色。
? “中国是继苏联之后最可能严重挑战美国控制世界能力的国家。”
——乔舒亚·柯兰奇克《魅力攻势——中国的软实力是如何改变世界的?》
? 美国在亚洲的首要目标非常明确:防止中国成为一个能干扰美国在亚洲追求其利益的敌对霸权国家。
—— 《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
? 当美国努力动员其亚洲盟友登上美国反恐和防扩散的战车时,中国却不动声色地成为东盟论坛的“后座司机”,而这辆车上却没有美国的座位。
——美国中国问题专家兰普顿
国际上关于中国发展道路的误解
中国崩溃论(落后论)
中国威胁论(拿破仑睡狮论,威廉二世黄祸论,美国华工威胁论,包括经济威胁论、军事威胁、文明威胁论、意识形态威胁论、资源和粮食威胁论、生态威胁论)
中国责任论(贸易责任、知识产权保护责任、人权、救援政策、气候变化、地区安全包括顺差国责任、债权国责任、储蓄国责任、能源消费大国责任、碳排放大国责任)
中国傲慢论(强硬论 )
关于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正确观点
? 中国是世界重要增长点,但是中国仍然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 中国是多极化世界中的重要的一极,但是是比较弱的一级
? 中华文化是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文化的影响力仍然有待提升
? 中国是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的积极力量,但是,与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望仍有差距
概念转换:和平崛起到和平发展
? 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的《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指出,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一条全新道路,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郑重选择和庄严承诺。
? 中国向世界郑重宣告,和平发展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和富民强国、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的战略抉择。中国将坚定不移沿着和平发展道路走下去。
2.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和特征
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
? 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 在强调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的同时,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借鉴别国长处;
? 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寻求与各国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 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道路的特征
? 这条道路最鲜明的特征是科学发展、自主发展、开放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
一是科学发展
? 科学发展就是尊重并遵循经济社会和自然发展规律,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中国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尊重人权和人的价值,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
协调。坚持统筹兼顾,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二是自主发展
? 中国这样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归根结底要靠自己的力量来发展。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把国家发展的基点和重心放在国内,注重从本国国情出发,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把问题和矛盾转嫁给别国。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只有坚持自主发展,才能更有效地参与国际分工,才能更好地同世界各国开展互利合作。
三是开放发展
? 中国从自身发展经验中深刻认识到,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中国把改革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把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同学习借鉴人类社会一切文明成果结合起来,把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结合起来,以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同世界各国交流合作,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绝不会关上,开放水平只会越来越高。
四是和平发展
?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人民从近代以后遭受战乱和贫穷的惨痛经历中,深感和平之珍贵、发展之迫切,深信只有和平才能实现人民安居乐业,只有发展才能实现人民丰衣足食,把为国家发展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作为对外工作的中心任务。同时,中国积极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绝不搞侵略扩张,永远不争霸、不称霸,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稳定的坚定力量。
五是合作发展
? 国际社会始终会存在竞争和矛盾。各国应该在良性竞争中取长补短,不断寻找合作机会,扩大合作领域,拓展共同利益。中国坚持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发展、以合作化争端,同其他国家建立和发展不同形式的合作关系,致力于通过同各国不断扩大互利合作,有效应对日益增多的全球性挑战,协力解决关乎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进步的重大问题。
六是共同发展
? 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只有实现世界各国共同发展,让更多人分享发展成果,世界和平稳定才有坚实基础和有效保障,世界各国发展才可以持续。因此,中国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自身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的一致性,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努力实现与他国发展的良性互动,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中国真诚期待同世界各国并肩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3.中国为什么要走和平发展道路
?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并非主观想象或拍拍脑袋的产物。
?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是中国发展的内在需要。
一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100多年里,中国受尽了列强的欺辱。消除战争,实现和平,建设独立富强、民生幸福的国家,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今天的中国虽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始终是中国的中心任务。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中国人民最需要、最珍爱和平的国际环境,愿尽自己所能,为推动各国共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 中华民族历来就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华文化是一种和平的文化。渴望和平、追求和谐,始终是中国人民的精神特征。600年前,中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七下西洋”,远涉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带去的是茶叶、瓷器、丝绸、工艺,没有侵占别国一寸土地,带给世界的是和平与文明,充分反映了古代中国与有关国家和人民加强交流的诚意。立足当代,中国的发展不仅造福13亿中国人民,也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和发展机遇。中国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
三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 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特别是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是可以实现的。同时,中国也清楚地看到,世界上仍存在诸多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人类还面临许多严峻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只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就能够逐步实现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目标。长期以来,中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宗旨就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早在1974年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时候,**就向全世界宣布,中国永远不称霸。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趋势,坚持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这一重大战略判断,多次公开阐明:中国过去不称霸,现在不称霸,将来强大了也不称霸。中国的发展不会对任何人构成威胁,只会给世界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加广阔的市场。事实表明,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在成为亚太地区和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
发展,已成为中国的国家意志。
二、中国和平发展道路面临的挑战
(一)和平发展道路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
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1.中国力量明显上升
在全球经济衰退,世界主要经济体负增长的背景下,中国采取果断有效措施,成功抵御了金融危机冲击,经济持续保持高增长。
2.中国声音明显响亮
中国政府越来越注意在各种国际和地区场合阐述自身的主张立场,发出自己的声音,捍卫中国自身利益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利益,积极推动建立更加合理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中国话语权显著提高
中国勇于发出声音、表达立场观点,更是在国际体系改革中话语权取得实质性进展。
4.中国模式吸引力明显增强
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的发展成就和经验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把眼睛从西方转向东方,希望学习借鉴中国发展经验,来中国“取经”的外国学者政要明显增多,中国模式的关注度和认可度明显增强。
(二)中国和平发展道路面临的挑战
1、挑战一:国家主权与领土安全
首先,经济全球化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我国的国家主权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狂飙式发展带来的一个最显著的结果就是,国际舞台上非国家行为主体的大幅增加。
其次,台湾问题是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重大不稳定因素。台湾问题本是中国的内政,但其产生和发展的进程中历来都有一些国际势力的幢幢怪影。而在这些国际势力中,美国又是核心因素。
再次,边界领土争端,尤其是海洋权益争端对我国主权和安全的影响在增大。我国幅员辽阔,有20多个邻国,与15个国家领土接壤。我国与印度边界问题的解决还需要一段时间,与东亚一些国家的海洋划界尚未确定,与东南亚一些国家围绕南海问题的争议虽然没有激化,但依然悬而未决。
2、挑战二:军事及周边地区安全
其一,美国对华战略包围圈已赫然成型。
其二,一些周边国家借反恐和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机会,加快扩军备战的步伐。
其三,我国周边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在增加。
其四,我国周边地区面临越来越多的非传统安全问题。我国周边地区是民族分裂势力、恐怖主义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的聚集地。
3、挑战三:政治安全
第一,经济全球化凸显政治因素。近年来,国际关系中经济政治化、政治经济化的趋势愈益明显。经济活动背后往往有政治背景,而政治斗争的背后往往是经济利益的纠葛。
第二,美国是影
响我国政治安全的重要因素。由于意识形态与社会制度的差异,美国长期以来一直把中国作为防范、遏制的对象。
第三,国际社会对我国和平崛起的矛盾心态也是影响我国政治安全的因素之一。
4、挑战四:文化安全
第一,西方政治文化的渗透。
第二,**舆论的鼓噪。近些年,“中国威胁论”、“黄祸论”、“中国崩溃论”等在不少西方国家大行其道。
第三,信息化的高速发展还使我国的安全保密工作面临不少新的课题。比较直接的影响是,政府上网、政务信息化增加了泄密的可能性。
5、挑战五:能源安全
其一,我国的能源种类不均衡,能源利用率低,开发难度加大,能源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其二,能源领域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根据相关研究报告,除了煤之外,今后20年,中国实现现代化所需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累计消费总量至少是目前的2~5倍。但国内所能提供的能源供给量却难以与之匹配。
其三,中国的能源储备严重不足,而融入世界的步伐却很快。我国至今没有建立起能源预警机制和战略储备系统。
其四,一国的能源安全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个政治和军事问题,它不仅与国内供求矛盾及其对外依存度相联系,也与该国对世界资源丰富地区的外交和军事影响力相联系。
6、挑战六:经济安全
首先,我国与外部世界的经济关系越来越复杂,各种矛盾与冲突在所难免。
其次,外部世界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与压力将越来越明显。
再次,我国经济在融入世界的进程中面临的风险越来越突出。
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将永远做本地区人民可信、可靠的合作伙伴。中国绝不会在本地区谋求支配性地位。中国的发展,不会妨碍任何人,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一个稳定、开放、繁荣的中国,一定会为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三、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战略的对外方针政策
1.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为了建设和谐世界,应努力做到:
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
地球家园。
2.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人民坚持自己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不允许外部势力干涉中国内政。
? 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不干涉别国内部事务。
中国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中国充分尊重各国维护本国利益的正当权利,绝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
? 中国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推动实现全人类共同利益,共享人类文明进步成果。
3.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
注重综合安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安全内涵扩展到更多领域。国际社会需要强化综合安全观念,坚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多样化安全挑战。
追求共同安全。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命运休戚与共,国际社会应增强共同安全意识,既要维护本国安全,又要尊重别国安全关切。要摒弃冷战思维和同盟对抗,通过多边合作维护共同安全,协力防止冲突和战争。充分发挥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的作用,建立公平有效的共同安全机制。
促进合作安全。战争和对抗只会导致以暴易暴的恶性循环,对话和谈判是解决争端的唯一有效和可靠途径。要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保安全、以合作化干戈、以合作促和谐,反对动辄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4.秉持积极有为的国际责任观
?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本身就是对世界负责任最重要的体现。作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国家,中国遵循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认真履行应尽的国际责任。中国以积极姿态参与国际体系变革和国际规则制定,参与全球性问题治理,支持发展中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各国国情和发展阶段不同,应按照责任、权利、实力相一致的原则,着眼本国和人类共同利益,从自身国力出发,履行相应国际义务,发挥建设性作用。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将力所能及地承担更多国际责任。
5.奉行睦邻友好的地区合作观
中国同周边各国积极开展睦邻友好合作,共同推动建设和谐亚洲。主张地区各国相互尊重、增进互信、求同存异,通过谈判对话和友好协商解决包括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在内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密切经贸往来和互利合作,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完善现有区域次区域合作机制,对其他区域合作构想持开放态度,欢迎地区外国家在促进地区和平与发展中发挥建设性作用。中国不谋
求地区霸权和势力范围,不排挤任何国家,中国的繁荣发展和长治久安对周边邻国是机遇而不是威胁。中国将始终秉承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开放包容、同舟共济的“亚洲精神”,永做亚洲其他国家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
四、影响中国和平发展的大国与周边因素
总体环境明显变化:战略机遇期
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美国因素
? 1、美国对未来中国的忧郁
一是未来中国将对美国的世界 “领导权”提出挑战
二是蒸蒸日上的中国将与美国在全球争夺资源
? 2、美国将如何对中国和平发展产生影响
首先是通过以下主要问题遏止中国:
一是利用台湾问题;二是利用中国政治社会稳定问题;三是利用经济技术优势;四是煽动和组织一部分国家围堵中国。
其次是中国可以借力的美国因素:
一是美国的市场(商品和资本);二是美国的技术;三是美国的经验;四是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
日本因素
? 1、日本对日益强大的中国的恐惧和不安
首先担心中国崛起使日本失去对亚洲的主导地位
其次担心中国崛起后控制其经济的?°生命线?±
第三担心中国崛起后?°君子报仇?±
? 2、日本将如何对中国和平发展产生影响
首先是利用以下手段遏止中国
一是积极跟进与配合美国的亚洲战略;
二是在有争议的领土和领海问题上抢占先机;
三是不惜一切破坏中国的统一与稳定。
其次是中国可以借力的日本因素:
一是日本的市场(商品和资本);二是日本的技术;三是日本的经验;
欧洲因素
? 1、欧洲对中国崛起的心态平和
欧洲对中国的崛起始终坚持一种谨慎的欢迎态度,并日益看重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这是因为
首先双方没有重大的军事利益和战略利益冲突
其次双方不存在地缘政治经济的冲突
最后双方在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领域存在广泛的互补性和共识
? 2、欧洲对中国和平发展的影响
? 一方面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对中国存在误解,并且由于欧洲外交政策容易受美国的干扰和影响而有其不确定因素
? 另一方面中国与欧洲的合作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与发达国家的友好合作交往的一个典型,也树立了一个发达国家不怕发展中国家崛起的典型。这可以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良好国际环境。同时也将带动其他国家,正视中国的和平发展。
俄罗斯因素
? 1、俄罗斯对中国的和平发展心态复杂
一是作为中国的最大邻国对中国的崛起既羡慕又嫉妒、担心
二是相似的国际境遇又渴望中国和平崛起
? 2、俄罗斯对中国的影响
一是可以为中国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
二是高技术武器装备为中国和平发展提供保障
三是为中国和平发展提供战略合作空间
四是可能为中国和平发展采取某些牵制
周边国家因素
?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改善有利于中国和平发展
? 1、中国与邻国的陆上边界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
? 2、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互信机制基本建立
中亚国家——上海合作组织(2001年6月)
南亚国家——与印度建立互信机制
东南亚国家——东盟10+1机制(2000年)
东亚国家—— “朝核问题六方会谈”机制
3、中国对周边热点问题的解决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中国和平发展的世界意义
? 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探索出的一条新型发展道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道路已经并将进一步显示出其世界意义。这条道路的成功既需要中国人民坚持不懈努力,也需要外部世界理解和支持。
1.中国和平发展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大国崛起传统模式
? 建立殖民体系、争夺势力范围、对外武力扩张,是近代历史上一些大国崛起的老路。特别是在20世纪,追逐霸权、实力对抗、兵戎相见,使人类惨遭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中国基于自己几千年历史文化传统,基于对经济全球化本质的认识,对21世纪国际关系和国际安全格局变化的认识,对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认识,郑重选择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作为实现国家现代化、参与国际事务和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途径。几十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走对了,没有任何理由加以改变。
2.中国和平发展顺应了世界发展大势
? 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为更多国家提供了通过经济发展和互利合作实现振兴的历史条件,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正是因为这样,世界经济规模和发展空间才越来越大,国际社会抵御经济和金融危机的能力才明显增强,国际经济体系变革才有了更强劲的动力。中国和平发展顺应了这一世界发展大势,中国乐见并支持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改变自身命运,也乐见和支持发达国家继续繁荣发展。
3.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发展道路的示范
? 在世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今天,无论什么主义、什么制度、什么模式、什么道路,都在经历时代和实践的检验。各国国情千差万别,世界上不存在最好的、万能的、一成不变的发展模式,只有最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道路形成于、立足于本国国情。中国深刻认识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
性和长期性,认识到国内外环境变化的深刻性和复杂性,将更加注意总结和运用自身的成功经验,更加注意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更加注意研究前进道路上的新问题、新挑战,为和平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前景。
4.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 中国取得的发展成就与世界各国友好合作密不可分,中国未来发展更需要国际社会理解和支持,我们衷心感谢所有理解、关心、支持、帮助中国发展的国家和人民。有十几亿人口的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人类发展史上新的伟大探索和实践,不可能做得十全十美,我们欢迎一切友好建议和善意批评。我们真诚希望国际社会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文明传统,尊重中国人民对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和社会稳定的珍视,理解中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需要逐步解决的各种发展难题,理解中国人民渴望彻底摆脱贫困、过上富裕日子的心情,相信中国人民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诚意和决心,支持而不是阻碍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作文五:《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1300字
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在国际期货市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期货业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着整合,强强联合、跨国联合、洲际联合方兴未艾,已造就出为数不多的几家超级期货交易所或“期货交易平台”,它们历史悠久、知名度高、运作规范、流动性强、品种齐全且都是国际商品市场上的“大品种”,在未来的如果我国期货业不结合国内现货市场的特点,推出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独一无二的期货品种,而是继续在品种上与国际期货品种“同质化”,那么在未来期货市场的竞争中将难逃失败的厄运。
当前中国的期货市场发展处于混乱无序、无法可依状态,部分投资者在交易中缺乏理性,过度投机,往往通过逼仓来达到牟取暴利的目的;此外,监管部门和期货交易所以及期货经纪公司既缺乏风险控制的经验,又没有相应的可操作的制度,无法实现风险的事前控制,只能事后将品种进行冷处理了事。
结合以上出现的“中国特色”的问题,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 加强风险管理提高经济质量
从物质占用的角度来说,生产环节的物质占用占5%,流通环节物质占95%。从此结论,对我们期货公司有很大的启示,中国是一个产能过剩的国家,产品的产销率一般在
95%左右,也就意味着还有5%的产品只有只有产值没有价值。在期货市场中,衍生品市场是属于这95%的范畴的,加强衍生品市场的风险管理,可以帮助提高我们期货公司的经济质量。
(二)重点培育期货专业人群
我国的期货行业相对于银行、证券和保险行业来说,还是一个新兴的金融行业,不仅投资者对期货行业不够专业,甚至于公司内部的人员都没有一个系统的知识结构,为了提高我国期货行业的发展,必须让公司员工参与工作前取得期货从业资格,并且在岗位上的人员积极参与专业的培训,如期货投资分析师、CTA、FCM等走专业化的道路。
(三)合理分配投资者的结构
在中国期货市场存在如下几个问题,品种少,规模小,散户占主导,金融期货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规模虽然说上去了,流动性也提高了,但是散户占主导的格局依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对此,我们可以通过优化期货投资者结构来改善这个问题,好比积极开发机构投资者,发掘保险资金、私募基金、证券基金、QFII、社保基金和其他大型企业。
(四)由单一的业务向投行业务转变
总体来看期货市场已经连续多年的高速扩张,上升的斜率是非常高的。但是全国160多家公司实现的利润而言,尽管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横向来看,与国际投资银行相比,
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繁荣表象下依然有这样的困境,160多家期货公司困扰期货行业,期货市场发展最大的瓶颈就是单一的业务模式。我们作为中介结构的一部分,可以扩大业务的范围,例如:
1. 发展证券承销;
2. 为企业提供融资;
3. 兼并与收购业务;
4. 为公司提供理财服务;
5. 基金管理;
(五)市场定位:金融服务业
通过观察国外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期货公司应定位为金融中介,属于金融服务业,发挥着分配和管理风险的功能。在现实经济中,国外成熟金融市场中的期货公司正在发挥着多种金融中介的职能,为经济的稳定运行发挥着重要作用。参照国际上发达国家期货公司的一般特征,顺应我国金融市场发展需要,我国期货公司未来的发展定位应为包括商品期货和期权、金融期货和期权等金融衍生品的经纪代理、自营投资、委托理财、咨询培训和基金管理等业务在内的金融服务业。
作文六:《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3300字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依据国际形势的复杂变化和国内改革发展的实践,逐步确立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大战略。伴随着国际形势新的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也在逐步提升,那么应对新的时代背景,中国需要提出具有现实主义的发展战略。这条全新道路是我国国家战略的总概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选择,具有深刻内涵和鲜明特色,其最终目标是致力于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1和平问题是当今世界的根本问题
和平包括世界总体和平和局部和平。和平问题是当今世界的根本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战争的手段和特点发生了质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了根本性的威胁。另外,国际恐怖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宗教激进主义等也都已构成对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严重威胁。冷战结束后,新发生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呈现出向欧洲拓展且频繁发生、技术含量高而突发性强、性质复杂、破坏性大等特点。
1.2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途径
坚定不移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积极推动裁军和军备控制,消除战争隐患;发展和壮大世界和平运动,维护世界和平;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发挥联合国在协调和解决地区冲突中的作用;努力解决南穷北富差距扩大的问题。
1.3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核心问题的原因
(1)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遇到严重困难。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影响发达国家的发展,因而也影响全球经济的发展;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仍需发展,但阻碍发展的危机也十分突出;
(3)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向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提出了新的挑战。发展问题的核心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1.4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关系
即世界范围内的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1)维护和平是促进发展的基本前提。只有维护世界和平,才能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才能保证世界各国集中精力加快发展;才能保证将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上面;
(2)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与繁荣,是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发展是战后乃至更长时间内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利因素;发展有助于阻止和消除一个国家和地区,乃至世界的不稳定因素,减少军事冲突的诱发因素。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和平。在和平中求发展,以发展促和平,是人类社会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条件。
2.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2.1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对外开放;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开展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这条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郑重选择和庄严承诺,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最好解读。
2.2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依据
(1)是由中国的国情和自身发展需要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我们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发展任务还很艰巨。我国总体上说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始终是中国的中心任务;
(2)是由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所决定的。中华民族历来讲信修睦、崇尚和平。在近代历史上,中国屡遭外来势力入侵和奴役,中国人民深知和平弥足珍贵。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来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
(3)是由当今世界发展潮流所决定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
2.3中国如何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
(1)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按照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的外交总体布局,全方位开展对外工作。继续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扩大共同利益的汇合点,妥善解决分歧。继续加强睦邻友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加强区域合作,把同周边国家的交流和合作推向新水平。继续增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加强相互帮助和支持,按照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的原则,拓宽领域,提高合作效果;
(2)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大力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处理国际事务。主张各国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任何国家都不能以任何借口干涉他国内政,更不能恃强凌弱,侵略、欺负和颠覆别的国家。同时,也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防范和打击恐怖活动,努力消除产生恐怖主义的根源;
(3)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保障各国参与国际事务的平等权利,鼓励和支持以和平方式,通过对话、协商和谈判解决争端和冲突,实现各国和谐共处;积极推进区域和全球经济合作,建立开放、公平、规范的多边贸易体制,实现全球经济和谐发展;维护世界多样性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3.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实践意义
(1)“和平发展”理论有效地树立了中国的温和形象
“和平发展”理论有利于发展友好、活跃的国家关系,推动世界合作与发展中国需要与世界沟通,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政策和主张能够得到大多数国家认同,是我们事业成败得失的关键。今天,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经济迅猛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和亚洲形成紧密的合作与互补关系,同东盟、欧盟、俄罗斯、美国等形成各种次区域合作机制和紧密结合的地缘经济,中国对区域发展与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的发展,有力促进了与各大力量在多边基础上建立起真正的国际伙伴关系。
(2)中国的和平发展是不断与国际接轨的过程
中国的和平发展也是不断与国际接轨,不断融入国际社会的过程,是参与建设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过程。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目前已参加了包括世界贸易组织在内的几乎所有重要国际机制,加入了包括《京都议定书》、《联合国人权公约》在内的绝大多数国际条约。中国还是亚太经合组织、东盟地区论坛、东亚10+3和上海合作组织的重要成员,是“东亚共同体”构想的积极支持者和建设者。中国既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也履行规则的义务,接受规则的制约。中国已成为国际社会中一个负责任的成员,一个能很好遵守国际规则的成员,并为建设这个体系发挥作用。
(3)近年来, 在和平发展战略指导下,中国对外关系取得丰硕成果。
中美沟通与协作加强,举行首次中美战略对话。中欧举行第八次领导人会晤,欧盟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以上海合作组织和东盟10+3为框架的两大区域性合作组织在扩大与深化上都取得了新成就。东盟10+3发展成东亚峰会,涵盖东北亚与东南亚两个次区域,东亚跨区域合作提上日程。中国推动有关六方召开了五轮朝核问题会谈,并首次达成了共同声明,为东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及地区安全机制建设做出贡献。在东南亚海啸和南亚地震事件中,中国政府慷慨援助并及时派遣了搜救队和救援队前往灾区,展现了负责任大国形象,赢得周边国家信任。中国还与发展中国家广泛接触,**主席利用出席亚非峰会、联合国成立60周年峰会、八国集团南北对话等各种多边会议机会,与发展中国家领导人进行双边会晤,加强了中国的大国形象。
总之,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与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友好相处,共同发展之路;是一条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的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道路,是一条勇于参与和平国际竞争又坚持广泛合作的道路。和平发展道路以“和平”理念为基础,是本世纪中国内政外交的宏观理论,是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在继承前人基础上的又一次伟大创新,是实现新世纪国家发展目标的战略抉择。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已经成为中国的国家意志,是中国共产党新世纪的庄严承诺,中国完全有能力走出一条和平发展的新路。
作文七:《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1600字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从 20世纪 70年代末到 21世纪中叶,
在我国, “ 和平发展 ” 最初称为 “ 和平崛起 ” ,是我国理论界首先提出和讨论的重大理论和 现实问题。 2003年 l2月 10日,**总理在哈佛大学讲演时第一次向外界明确地用 “ 和平崛 起 ” 的概念为未来的中国角色定位,首次全面阐述了 “ 中国和平崛起 ” 的思想。随后在 12月 26日, **主席在纪念**同志诞辰 110周年座谈会上明确提出, “ 坚持中国特色 社会 主义 道路, 就要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 ” 。 2005年 9月 15日, 在联合国成立 60周年首脑会议上, **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重申:中国将 坚定不移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走和平发展道路。
可以看出, “ 和平发展道路 ” 既是中国领导人对当代中国的角色和未来形象的定位, 也是 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 2007年**在十七大报告中阐释我国外交政策时指出:中国将始 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 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在和平的环境中, 中国 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发展自己,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和平的方式实现发展。对内,通 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对外,通过扩大开放,和平地利用国际资 源。这就是 “ 和平地发展 ” (developpeacefully),也是 “ 和平发展 ” 最核心的内涵,是区别于 历史 上大国发展的关键所在。 作为当今国际秩序的一个主要参与者, 中国不仅没有破坏现有的国 际秩序,反而找到了一条更适合中国发展,更加有利于促进国际新秩序建立的和平道路。 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传统渊远流长。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的选择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紧 密相连的,它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即 “ 和合 ” 思想之上。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 相辅相成, 它是中国思想文化中最完善, 最富生命力的表现形式, 和合文化所提供的整体性、 系统性的辩证思维视角, 对国际关系中的沟通与理解、 和平与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中国坚 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是基于中国 历史 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是 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这是由中国基于讲信修睦、 崇尚和平的历史文化传统决 定的 ” 。
在 “ 和合 ” 思想理念指引下,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将深人人心, 逐步被世界各国人民所认 可、接受,但中国和平发展之路既面临着诸多机遇,也会遇到许多挑战。
在机遇方面,首先, 在和平与发展这一当今时代的主题下,中国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综 合实力不断上升。其次, 当代中国领导人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和谐社会的口号。 **主 席提出构建 “ 和谐社会 ” 、 “ 和谐亚洲 ” 、 “ 和谐世界 ” 的重要思想,构成了中国国内 政治 和对外 战略的完整的指导原则, 向转变中的国际体系明确了中国所追求的目标和方向。 第三, 文化 的跨国传播与人才的流动, 使当今世界上出现了文化融合的新趋势。 更多的发达国家从单向 的输出文化到双向的学习和输人其他民族的文化, 如:西方国家的精英开始呼吁向亚洲学习, 向中 国学 习,特别是日本对于中国国学的热衷,这样,中国的文化被世界上更多的国家、更 多的人民所认可,为中国的和平发展之路被更多的人接受创造条件。
中国的和平发展是一个长期的、 甚至是复杂的过程, 在此进程中也会面临来自各方面的 挑战, 如, 台湾 问题是中国和平发展过程中的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问题之一, 虽然马英九当
选台湾地区领导人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提供了一个机会, 但是台湾问题仍是制约中国和平 发展的一个软肋。 此外, 藏独势力是我国西部的动荡因素之一, 藏独分裂势力借多种国际国 内事件寻机滋事,制造事端,对于中国的和平发展,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我们只有解决好 这些掣肘因素,才能推进和平发展进程,实现和平发展之路。
作文八:《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800字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1.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依据
(1)是由中国的国情和自身发展需要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取得了目大的发展成就,但我们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发展任务还很艰巨。我国总体上说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始终是中国的中心任务。
(2)是由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所决定的。中华民族历来讲信修睦、崇尚和平。在近代历史上,中国屡遭外来势力入侵和奴役,中国人民深知和平弥足珍贵。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来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
(3)是由当今世界发展潮流所决定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
2.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特点
(1)强调发展的和平性。维护和平是中国发展的基本前提。(2)强调发展的自主性。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的根本特征,自力更生是我们的优良传统。(3)强调发展的科学性。(4)强调发展的合作性。
3. 中国发展起来后也不会在世界上称霸
“不当头、不争霸、不称霸”,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和战略选择。几十年来证明也行之有效:一是坚持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关系。二是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三是坚持以求同存异、对话协商的方式解决矛盾分歧。
4. 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应处理好几个关系
第一,正确处理维护自身利益与促进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关系。中国的和平发展建立在同各国的合作基础上,追求的是世界的持久和平和各国共同发展。中国利益与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是一致的。第二,正确处理合作与斗争的关系。中国重视合作,也坚持原则,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对于侵犯我国主权、损害我国核心利益的行为,必须进行坚决斗争。第三,正确处理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的关系。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重而道远。我们应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充分估计前进道路上种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困难和风险,以更大的决心和魄力,对内求和谐、谋发展,对外求和平、谋合作,妥善应对国内外各种压力和挑战。
作文九:《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4900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研 究 性 课 题 报 告
课题名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发展道路研究”子
课题4:“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学生序号: 113、114、115、116、117、118、119、124、
学生学号:2013111320 、2013111321、2013111322、
学生姓名:晏忠波、吴吉利、陈涛、刘素敏、孙燕红、胡
亚东、严鹤、肖婵、王红琛
上课时间 2013年9月-12月 周二下午 7-8节 院系专业 历史文化学院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在新时期的时候新国际国内背景下提出来的,并不断的赋予其丰富的新内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我们对内将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对外将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平与合作,与世界人民一道,共同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国际战略。中国的大国成长之路是和平发展之路,2005 年 12 月,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阐明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立场和决心。2011 年 9 月,中国政府又发布了《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详细阐述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基本特征、总体目标和世界意义。这就意味着中国不仅开创了大国成长的和平发展道路,而且在走和平发展道路问题上始终保持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信心。
一、和平发展道路提出的背景、过程、依据
(一)背景
从世界范围来看,和平与发展已是当今世界的主题,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发展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不仅仅是顺应时代潮流,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从鸦片战争以来到新中国的建立,战争不断,人民生活水深火热,国家的经济始终处于停滞甚至崩溃的边缘。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的中国,虽然生产力水平较低,内忧外患,经历了几场局部战争后,中国获得了一个少见的和平发展阶段,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确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空前提升,国家面貌焕然一新,中国也成功的开辟出一条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适应的的和平发展道路。
从国内来看,中国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华文化是一种和平的文化。早在近代历史上,中国不断遭受外来势力的侵略和奴役,中国人民深知和平弥足珍贵。新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始终同世界各国和睦相处,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实力、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政治、文化和生态都取得了世界有目共睹的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显著提高。目前,中国处于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在讲话中指出:“世界繁荣稳定是中国的机遇,中国发展也是世界的机遇。和平发展道路能不能走得通,很大程度上要看我们能不能把世界的机遇转变为中国的机遇,把中国的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在中国与世界各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中开拓前进”。这就是说,“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其他国家也都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只有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各国才能共同发展,国与国才能和平相处”。
(二)从和平崛起到和平发展的过程
从“和平崛起”的提出、确立到**今年的1·28关于和平发展道路的讲话,前后经历了将近十年左右2003年初,**批示:“就中国的和平崛起道路问题展开研究”。2003年11 月,郑必坚在博鳌亚洲论坛发表了“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的演讲。2003年12月,**在纪念**诞辰11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提出,中国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2004年8月,**在《在纪念**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2004年9月,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高举和平、
发展、合作的旗帜,走和平发展道路,永远不称霸。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重申: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将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1·28”讲话,对于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作出了极其重要的阐释,回答了在新的形势下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所面对的新的历史性课题。
(三)依据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一条全新道路,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郑重选择和庄严承诺。
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100多年里,中国受尽了列强的欺辱。消除战争,实现和平,建设独立富强、民生幸福的国家,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中国人民最需要、最珍爱和平的国际环境,愿尽自己所能,为推动各国共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600年前,中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七下西洋”,远涉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带去的是茶叶、瓷器、丝绸、工艺,带给世界的是和平与文明,充分反映了古代中国与有关国家和人民加强交流的诚意。立足当代,中国的发展不仅造福13亿中国人民,也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和发展机遇。中国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
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特别是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是可以实现的。中国的发展不会对任何人构成威胁,只会给世界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加广阔的市场。事实表明,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在成为亚太地区和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已成为中国的国家意志。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中国今天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将来强大了也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实现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始终是中国政府谋求发展的宗旨和原则
二、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在十八大报告中,“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已成为领导人处理国家事务中的任务之一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包括:1.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2.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实行对外开放;3.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4.坚持和平、发展、合作,与各国共同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条新时期的和平发展道路是是切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只能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要立足于中国这块土地,研究、认识和掌握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无论经济、政治还是文化建设,都要符合中国的实际,不能照搬别国模式。要在不断探索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中国风格和中国特色。同时它也是是一条与世界潮流共同发展的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是一个封闭的、离当今世界的体系,而是一个无限开放的,与当今世界融为一体的体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我们要具
有世界眼光,注意向世界学习,要在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中寻求适合本国实际的发展道路。它还是一条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的道路。在和平与发展时期,我们强调的是走和平发展之路。多年来,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为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进行了不懈努力,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并通过自身的发展,不断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增添积极因素,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事业的发展。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目标。最后,它也是一条渐进发展之路。这条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的发展道路,它体现为一种循序渐进、摸索和累积的方式,并注重吸取中外一切优秀的思想和经验。在改革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强调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坚持共产主义的崇高目标。
三、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机遇和挑战
新时期中国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的软实力突出,包括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党的执政能力强;政府动员能力和行政效率较高;政局稳定;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国际影响力逐步提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对周边国家和世界影响深刻。多极化趋势和经济全球化既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有利于我国的和平发展;又为我国的和平发展提供了重要前提和条件。古人云: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机遇不断带来的也是各种挑战。当今世界,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局部动荡频繁发生。表现的最为明显的就是美国的战略打压、围堵与遏制;政治制度和战略性竞争因素使美国一直保持对我高压态势,尤其是近期美国高调表态要重返亚太。还有美国支持下的日本实力扩军,日美联合遏华;日本修改“和平宪法”,建自卫军,无耻争夺“钓鱼岛”。不仅如此,对外经济贸易同时面临新的压力和挑战,金融安全形势严峻。
四、和平发展道路与国防建设(十八届三中全会)
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的情况下,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必然面临军队提高应对危难局面的能力的问题,军队的战斗力增强、武器更新与官兵现代化应战素质的提高是当然之举。紧紧围绕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着力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创新发展军事理论,加强军事战略指导,完善新时期军事战略
方针,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首先要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 其次是推进军队政策制度调整改革。推进军队政策制度调整改革。健全完善与军队职能任务需求和国家政策制度创新相适应的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健全军费管理制度。健全军事法规制度体系,探索改进部队科学管理的方式方法。最后是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在国家层面建立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机制。
五、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意义
中国和平发展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大国崛起传统模式。建立殖民体系、争夺势力范围、对外武力扩张,是近代历史上一些大国崛起的老路。特别是在20世纪,追逐霸权、实力对抗、兵戎相见,使人类惨遭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中国基于自己几千年历史文化传统,基于对经济全球化本质的认识,对21世纪国际关系和国际安全格局变化的认识,对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认识,郑重选择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作为实现国家现代化、参与国际事务和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
途径。几十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走对了,没有任何理由加以改变。
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中国取得的发展成就与世界各国友好合作密不可分,中国未来发展更需要国际社会理解和支持,我们衷心感谢所有理解、关心、支持、帮助中国发展的国家和人民。有十几亿人口的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人类发展史上新的伟大探索和实践,不可能做得十全十美,我们欢迎一切友好建议和善意批评。我们真诚希望国际社会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文明传统,尊重中国人民对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和社会稳定的珍视,理解中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需要逐步解决的各种发展难题,理解中国人民渴望彻底摆脱贫困、过上富裕日子的心情,相信中国人民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诚意和决心,支持而不是阻碍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坚信,一个繁荣发展的中国,一个民主法治的中国,一个和谐稳定的中国,必将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中国人民愿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为实现人类美好理想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徐贵相 何成 论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J].理论学刊.2006.10.15
[2] 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R].人民日报.2005.12.23
[3] 姜成 张亮 试析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4
作文十:《中国道路之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1500字
中国道路之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一,中国为何选择走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简而言之,就是既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中国选择走和平发展道路,根本依据在于中国自身的国情和面临的世情。
就国情而言,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传统的国度,追求和谐、珍视和平历来是中华民族基本的价值取向,“和为贵”、“和而不同”、“和合共生”等传统思想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这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依据。
中国又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把中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国家、让13亿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必须也只能主要依靠中国人民自身的力量。中国政府和人民把现代化建设当做最大、最根本的利益,为此致力于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始终做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这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实依据。
中国还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主张和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中国将“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进步事业而努力”载入《宪法》,向世界庄严承诺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也不会做超级大国,是唯一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地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的有核国家。这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制度依据。
从世界形势来看,冷战结束后,天下人心思定,尽管还存在局部冲突和战争,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不可动摇,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坚持和平发展,是时代对中国提出的要求。
与此同时,世界多极化加快发展,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使得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阶段国家间的关系从“零和”关系转变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存关系。对话与合作越来越成为维护国家利益的主要手段,后起国家依靠和平方式实现振兴成为可能。尽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但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方向发展,霸权主义对新兴国家的遏制政策越来越难以奏效。实现和平发展,是历史为中国提供的机遇。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中国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二,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产生的影响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日益显现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正在深刻影响着中国和世界。
坚持和平发展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和有力支持。通过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同各大国的关系保持总体稳定,极大改善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进一步深化了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友谊,为国内加快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争取了稳定、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同各国的互利合作全面推进,取得了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成就,为顺利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头两步目标并向第三步目标大踏步迈进提供了有力支持。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并正在顺利举办上海世博会,综合国力极大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为实现民族复兴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中国的和平发展对人类进步事业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致力于和平解决地区和热点问题,推动举行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主张通过对话谈判解决伊朗核问题,积极支持阿富汗重建进程,是地区和世界和平的维护者。中国日益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经济每增长1%就拉动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经济分别增长0.34%和0.2%,是各国共同发展的推动者。中国通过“金砖四国”、“发展中五国”等机制加强同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合作,推动20国集团成为国际经济治理的主要平台,是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建设者。中国勇于承担与自身国力相称的国际义务和责任,在亚洲金融危机时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积极参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努力扩大国内需求,为国际社会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作出重要贡献,是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开拓者。
事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通过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越发展,就越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