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最后一分钟》1600字
《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
10月22日,我们土黄镇小学语文教研组开展了新教师汇报课展示,我也在学校领导的鼓励下,选择了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最后一分钟》作为自己汇报课的篇目。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讲这节课,是对自己的挑战。讲授本课的难度,我事先有所预见,所以在试讲之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在试讲之后,我才知道,自己的预设和课堂上的生成相差甚远。就这样,我在学校同事的帮助下,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教学反思,对教学设计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修改,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实践。在这个摸爬滚打、反复循环提升的过程中,虽然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但还是欣喜地感
受到了自己的成长。
试讲前的教学设计,我花了很多功夫,大量阅读别人的优秀教案以及课堂实录,经过精心设计,写出了满心欢喜的教案,堪称完美。因为汲取了各家之精华,再加之自己的呕心沥血的编排,重难点突出,三位目标凸显,课件制作精美。10月19日,星期二,我准备利用第三节课在自己班上试讲,并邀请了我们碧溪小学的另外四名老师来为我指导。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可是我的教学设计才完成80%,自己精心的准备就这样流产了。
课后,我仔细思考,与几位老师交流,发现自己首先定位错误,把这篇略读课文当做精读课文去教授了:仔细分析重点句的含义所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又带着这种感情去反复读诗句??这样一来,时间肯定不够用。于是,修改教案是必须的。
在重写教案时,我修改了导入方式。我知道,公开课那种场面学生和我都难免有点紧张,于是我就找了一首歌曲《东方之珠》导入,让自己和学生在音乐的神奇魅力下得到平静,进入状态,而且这首歌又与课题衔接。我还删掉了之前的“品读课文”环节,就不必去精讲每一小节,改用体验阅读的形式,让学生在阅读中结合自己收集得到的资料说出自己对课文的感受和理解就可以了,因为这毕竟是一篇略读课文。我想这样时间应该够用了,而且整个设计我讲得少,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以及阅读体会的时间多,更体现新课改的要求。
21日,我在班上又试讲了,时间是够用了,可是新的问题是:学生对香港的历史了解太少,农村的孩子收集资料又困难。所以,当谈及香港的历史、文化发展时,学生的语言非常贫乏。即使有的学生能
说出一些内容,也只是一些泛泛之谈,并没有加入自己的理解。这样,让学生在阅读中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就相当困难了。又一次失败地走下讲台,第二天就要上课了,我突然觉得讲汇报课的路荆棘密布,自己都不敢再走下去了。于是又将音乐导入后的衔接修改了。
原计划是想问学生歌词中的“东方之珠”是指的哪儿?学生答:“香港”,接着就问他们对香港有多少了解,让他们把自己收集到得香港的资料用自己的话说说。我怕到了中心校,孩子们还是在这个环节冷场,所以就改为我来介绍导入,让学生看图后说感受。
22日的汇报课,在体验阅读教学上,我倒是演绎得很好,时间上也把握好了,但是还是出现了一些瑕疵。一是启发没到位,学生在阅读后谈理解和感受时放不开,只有几个同学举手回答。后来发现,我只让他们课前去朗读课文和收集资料,而没有让他们去整理资料以及联系课文等等。二是概括全文内容这点没落到实处,将其与后面谈理解柔和在一起了,没有点题“最后一分钟”。三是,把一个重要的主题思想升华简化了,学生就没有了强烈的感受和体会。四是如黄校长点评那样,我应该在感情升华、高潮部分泛读一遍,把学生的激情带起来。
回想讲汇报课的日子:一次次的试讲,一次次的反思,一次次的实践,有失败后的沮丧,也有成功后的喜悦。这节课虽然过了,但我的反思却没有停止。我觉得我讲的课还有好多不尽人意之处,今后我会把“反思理念”带到自己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带到每一节常态课上,让自己在反思中不断进步,不断提升。作为一个教师,我认识到:经验+反思=成长。自我反思有助于丰富和提升教师的教学经验。感谢学生让我每天如面对朵朵鲜花,感谢学校给完美新老师这次汇报课的机会,给了我一次美丽的蜕变,让我拥有了翩翩起舞的翅膀。我要用这对美丽的翅膀在这鲜花盛开的地方舞动出属于自己的美丽天地。
作文二:《最后一分钟》3200字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在诵读诗歌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香港及香港回归的资料如:“香港被割让的历史”、“香港回归历程”
设计思路:本节课的教学我首先用风雨归程这个词语作为切入点,接着抓两个重点句的理解,然后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诵读诗歌,达到与作者情感的共鸣,同时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永远盛开的紫荆花)孩子们,你们知道这尊雕塑的名称吗?这又是哪里的标志呢?那你们知不知道香港是哪一年回归的呢?(学生回答)
师:当 1997年6月30日23时59分,当第一朵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紫荆花即将深深的扎根在祖国大地上的时候,所有中国人的心沸腾了,你们想知道这激动人心的时候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香港回归的最后一分钟,一起来感受那万众欢腾的《最后一分钟》。(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文本,感知全诗
师:大家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知道这是一首诗歌。也知道了这首诗歌一共有几节?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诗歌并听清老师的要求。
1、自由朗读,思考
香港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他经历了一段坎坷的路程,文中有一个词语最能概括,请把它找出来。
2、 读“风雨归程”
师:诗歌读好了,并找到了概括香港回归历程词语的同学请举手,好,这位同学你来说说。
师:这位同学找到了“风雨归程”。这真是一位会读书的孩子,他找得非常准确,就是“风雨归程”。(板书:风雨归程。)请同学们大声地读一读这个词。
3、理解“风雨归程”
师:孩子们,你们课前收集了香港回归的资料,刚刚又初读了诗歌,谈一谈你对风雨归程的理解。(请两名学生谈)
三、品读文本,感悟诗歌
(一)直奔第三节,感受香港百年的耻辱
师:是啊,经过多少年,多少代人的努力香港才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孩子们在这首诗中有一节就写到了香港回归的风雨历程,谁能快速地找到它?
1、指名读第三节
师:你真是个眼明手快的孩子,就请你把第三节读给大家听听吧!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2、思考:在这一节中你认为哪些词句最让你有一种痛心的感觉,请把它找出来。
师:划好的同学请举手,请你来说一说。是啊,那深入骨髓的伤痕多么令人痛心呀。
3、课件出示“那深入骨髓的伤痕——灵魂。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4、请两三位学生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并读出来。
师:孩子们,谁有过手被划破的经历?疼吗?伤口有多深?那你能想象划破我们的皮肤,穿过我们的血肉,扎进我们骨髓的伤痕有多疼吗?这是谁带给我们的伤痕?(交流资料)谁来说说?
师:说得真好,一百多年的伤,一百多年的痛,我们怎能忘记,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那一段历史。(播放课件)
师:孩子们,当你们看完了这段资料,你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指名说)
师:是啊!我们愤怒、伤心、难过。孩子们,这就是我们香港在这一百多年所承载的屈辱的历史。(板书:屈辱的历史)这百年的屈辱怎能不让人痛心和愤恨?读(学生起读)
5、谈为什么是“铸进”我们的灵魂?
师:孩子们,请看,这里有一个词——铸进。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个
词。谁能说说“铸”的意思?这里又是把什么熔化了?那我们把“铸进”换成“放进”,“走进”好不好?为什么呢?(“放进”、“走进”时间长了我们会淡忘,可“铸进”是永远地留在我们心里,跟我们的身体和灵魂融为一体了。)
师:是啊!百年的耻辱已经深入骨髓,我们怎能忘记。让我们带着这样的体会再来读一读这句话。(生齐读)。
6、齐读第三节
师: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当虎门硝烟的残梦已醒,当百年的耻辱终于得雪,所有的中国人怎能不热血沸腾,让我们带着愤慨、酸楚、激动和自豪来齐读第三节。(学生齐读)
(二)学习第一节,聚焦香港回归前急切的等待。
师:1997提6月30日的午夜,再过一分钟,香港就要回来了,孩子们,你们能想象一下所有的中国人在等待这最后一分钟到来时的心情吗?指名说一说。(板书:迫切的等待)
是啊,一百年的期盼,一个多世纪的等待,终于走到了(最后一分钟),怎能不急切?(男生读)
是啊,一百年的期盼,一个多世纪的等待,终于走到了(最后一分钟),怎能不激动?(女生读)
(三)学习第二节,感受香港回归时的神圣时刻。
1、师:孩子们,这全国人民迫切期待的,翘首期盼的、激动人心的最后一分钟终于来到了,请自由地读第二节诗歌,读完用一个词来概括你此刻的心情。指名说一说。
2、理解“是万众欢腾——嘴唇”的意思。
师:是啊,离开祖国母亲怀抱一百多年的游子终于回来了!我们怎能不喜悦呢?请你们在本节中找到描写所有中国人激动和喜悦的句子,并读一读这句话。
师:谁来把你找到的句子说一说。
课件(:是万——唇)请你看着大屏幕把这个句子读一读。 a 、为什么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请学生谈理解)
b 、从这微微颤抖的嘴唇中,他们想说些什么呢?
师:是啊!望着那冉冉升起的国旗,回想香港回归所走的坎坷的路程,我们所有的中国人想了许许多多,他们在寂静中思考,他们用那颤抖的嘴唇在说呀!孩子们,想一想:那微微颤抖的嘴唇在说些什么呢?请把它写下来。(学生书写)
C 、请两三个学生读自己写的话。
D 、指名读第二节。
师:是啊,这千言万语最后都汇成了这样一个感人的场景!哪位同学激情并茂地把第二节给读出来。
3、小结
师:这百年的屈辱终于被洗刷,中国人从此挺直了——(脊梁)。这令人激动而又感人的场面将永远定格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也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庄严而又神圣的时刻吧!(板书:神圣的时刻)
(四)学习第四节,祝福香港美好的未来
1、“午夜”和“清晨”仅仅指时间吗?
师:最后一分钟的等待,最后一分钟的跨越,香港揭开了历史的新篇章。“此刻,是午夜,又是清晨”孩子们这里的午夜和清晨仅仅指时间吗?
2、指名回答
师:是啊,在这里不仅仅指时间,也是香港一个多世纪耻辱结束的宣告,更是香港崭新未来开始的宣言!是全中国儿女对香港美好未来的祝福!(板书:美好的祝福)
3、读最后一句话
师:让我们一起祝愿香港的明天更美好吧!读(课件出示“然后去奔跑——”)
4、课件展示今天的香港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吗? 1995年,美国《财富》杂志曾刊登题为《香港之死》的封面文章,断言:“香港回归经济会逐渐衰败。” 你们信吗?(学生说:不信)
师:说得对,今天的香港不仅没有“衰败”而且更富活力! 师:请看今天的香港。(课件)。
师:看了这些,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香港?(两三位学生回答) 师:对,我们看到了一个繁荣富强,飞速发展的香港,孩子们,事实证明香港这朵紫荆花,只有深深扎根在祖国的大地上才会开得更加鲜艳、更加芬芳。
四、情感升华,总结全诗
1、齐读整首诗
师:百年的沧桑,百年的思念,经过多少代的奋斗,终于盼来了这最后一分钟。孩子们,捧起你们的课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歌。“最后一分钟”,读(配上音乐)。
2、主题升华
师: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吧!(出示课件)
师:不忘屈辱恨这是扬眉吐气的——(学生读:最后一分钟);满怀激动心这是期盼已久的——(学生读:最后一分钟)饱含欣喜泪这是无比幸福的——(学生读:最后一分钟)放飞祝福情这是无限美好的——(学生读:最后一分钟)。所有的痛苦,所有的欢乐,所有的愤恨,所有的激动,在些时此刻都化为一股浓浓的爱国情。(板书:爱国情)(请全体起立)
3、总结
师:我们永远也忘不了那百年的耻辱,永远也忘不了那刻骨铭心的最后一分钟,让我们大声地对自己说: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课件出示)
24 最后一分钟
板书:
屈辱的历史
风雨归程
爱国情
迫切的等待 神圣的时刻 美好的祝福
作文三:《最后一分钟》2600字
24 最后一分钟
编号:
课型:阅读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阅读方法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通过诵读诗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
教学准备:课件
课前准备:
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或影视资料, 如香港的历史, 香港回归时的情景以及香港回归后的繁荣景象等。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地方吗?你们认识这种花吗?(课件出示香港图
及紫荆花图)1997年的7月1日,当第一朵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紫荆花即将扎根在深深的祖国大地上的时候,当听到香港回归的消息时,13亿中国人民的心沸腾了。这节课我们学习24课《最后一分钟》,重温那激动人心的一刻。(板书课题)
2、通过预习同学们知道这“最后一分钟”具体指哪一分钟?
生:1997年6月30日23时59分-----1997年7月1日0时0分。
师:这一分钟有着什么特殊含义?
生:这是香港回归祖国的庄严时刻。
师:这是激动人心的一分钟,应该怎样读课题?(激动地)齐读
我们永远也不能忘怀这历史性的“最后一分钟”,让我们深情地读-------《最后一分钟》。
3、过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诵读诗歌与作者心灵相约,感受诗歌表达的强烈爱国情感。(出示课件4)
二、初读感悟
1、出示阅读要求:
(1)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难读的诗句就多读几遍。
(2)借助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叩问”“脊梁”、“骨髓”“铸进”“悄然落地”等词的意思。
(3)边读边思考:永载史册的时刻将要到来了,作者的心情怎样?(板书:激动、欢喜、高兴、兴奋??)
2、检测字词。(出示课件6、7)
3、指名分节朗读。
三、走进历史
1、过渡: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诗人李小雨为何如此激动,所有中国人民有为何如此期盼?让我们走进香港的历史,(出示课件8、9、10)了解香港回归的历程。
2、引言:(出示课件11)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香港就是我们的亲人,香港一个漂泊半世纪的游子终于要回家了,所有的中国人都急切
地盼望着等待着这最后一分钟的到来。诗人李小雨也将自己的思绪以诗歌的形式记载了下来。
四、诵读感悟
1、指导学习第一小节:
师出示要求:学生自由读,从这段中你感悟到作者在“最后一分钟”
里怎样的思绪?从哪体会到的?“叩问”什么意思?作者在叩问什么? (板书:心跳 叩问)
交流得出:作者此时充满期待。
师:还有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国怀抱,我们已经听到她越走越近的脚步,此时此刻所有中国人情感是怎样的?
(激动地)
师:那就起那就请你带着这种情感朗读这小节。
2、师过渡“这一分钟看不见,也摸不着,但作者把它描绘成真实的场
景,在鲜艳的五星红旗和香港特区区旗相伴下冉冉升起的时候,作者
眼前又浮现出了什么画面?学习2—3小节。不懂得地方提出来。
生默读圈画,质疑。
交流汇报。
师: 这既是现场情景的真实描写,又是夸张的强调,强调了什
么呢?
(激动、自豪的情感)
师:是啊,一组排比,将“虚”的写为“实”的,这样的写法
叫做“化虚为实”。在这样一个基地人心的场景中,我们可以想象,
基地、自豪的意味有多浓!谁来读一读。
生个别读。
3、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的一些图片资料,
让我们再次怀着激动地心情迎接庄严时刻的到来。如果此刻你就是交
接仪式上的领导人,或是一名升旗手,或是一名记者,或者你就在电
视机前亲眼目睹这一过程,你最想说什么?(出示课件12、13、14、
15、16)
4、师过渡: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在紫荆花旗的伴随下冉冉升起,此刻我们眼睛湿润了,泪光中作者的联想到了什么?
生自由说
5、师:“虎门硝烟、发黄的旧条约、深入骨髓的伤痕”怎样理解?交流:
“发黄的旧条约”指什么?(《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那深入骨髓的伤痛”指什么?(“那深入骨髓的伤痛”是说列强的侵略耻辱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伤痛。) “ 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长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为什么有泪珠在缓缓地流淌?”“使大海沸腾”怎样理解?(曾经的屈辱和痛苦让我们痛楚,而此时香港回归之际,压在中华儿女心头百年的耻辱终于雪洗。中国人民的心情是复杂的,酸楚、激动、自豪,喜悦所有有泪珠在缓缓地流淌;“使大海沸腾”是说人们期盼已久的愿望终于实现之时喷涌而出的爱国热情,非常强烈,非常深厚,仿佛能使大海沸腾似的。)
6、引读:这段历史是沧桑的一百年,也是屈辱的一百年,我们地心不仅有愤慨,还有酸楚,激动、自豪,喜悦,带着你的体会读此段;(指名读)
师引读:在这最后一分钟里,作者想到了虎门销烟,南京不平等条约,这些中国人百年的痛楚,百年的伤痕,在最后一分钟里得以雪洗,又怎能不让我们热血沸腾,我们齐读此段。
7、师过渡:最后一分钟的跨越,香港揭开历史的新篇章。 让我们齐读课文第四小结。
生交流:感悟“午夜”、“清晨”表面之时间,寓意香
港在最后一分钟历史的跨越,香港人是香港的主人,作
者表达了对香港的美好祝愿。
师补充:今天的香港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和港人治港方针的成功实践,,在回归后的十二年里,
香港特区政府和人民在中央人民政府及全国人民的全面支持下,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等困难,保持了香港的高度繁荣与快速发展,继续发挥着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作用。
8:师:紫荆花不仅是香港的市花,在古代传说中,它还寓意着兄弟间的团结与互助,而且香港的区旗紫荆花红旗,寓意香港是祖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当第一面紫荆花旗飘扬在香港的土地上,这个阔别母亲怀抱近一个世纪的孩子,又回来了。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永载史册的日子——1997年7月1日。再读四节。
五、激情飞扬:
香港能如期回归祖国,离不开祖国的日益强大,繁荣。继香港回归后,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现在还有台湾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我们祝愿祖国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大业,让我们一起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吧! 板书设计:
最后一分钟
心跳 风雨归程
午夜 清
晨
叩问 美好祝愿
作文四:《《最后一分钟》》3000字
《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 5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诵读诗歌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理解诗句内容, 体会诗 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 出示紫荆花的图片。
同学们,有谁知道这是什么花?你能想到什么?
2. 用一个词来形容紫荆花。
3. 揭示课题。
1997年的 7月 1日, 当第一朵紫荆花即将扎根在深深的祖国大地上时, 所有 中国人民的心沸腾了。 今天, 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让人心潮澎湃的 《最后一分钟》 。 4. 有感情地读课题。
二、 初读诗歌
1. 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能够把诗歌读正确、读通顺。
(1)检查学生朗读诗歌的情况,重点是读正确、读通顺
(2)随机引导关注字词
●认读带拼音的词:叩问 脊梁 刹那 硝烟 骨髓 铸进
●强调多音字:悄然
2. 听音频朗诵。边听边思考:这是怎样的最后一分钟呢?动笔划一划,可以抓住 一些词语来体会。
三、研读“一分钟”场景
1. 等待回归
午夜,最后一分钟,无数颗心都在等待香港的回归。 (板书:等待回归)齐读第 一小节,这是怎样的最后一分钟?
●急切的(板书:急切)
听你越走越近的脚步,
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
(1)什么叫“叩问”?(叩问:真诚热切地询问。 )
(2)此时此刻,所有中国人最想问候的是什么?
●万众期盼的(板书:期盼)
“让我拉住你的手” 、 “所有中国人” 、 “万众”??
(1) 这是什么句?
(2) 再过一分钟,香港就要回来了,谁能把这种心情读出来?指名读
(3) 一百年的期盼, 一个世纪的等待, 终于走到了最后一分钟, 怎能不激动急 切?齐读。
2. 升旗仪式
最后一分钟终于走到了尽头, 升旗仪式开始了 (板书:升旗仪式) 齐读第二小节。 这是怎样的最后一分钟?
●激动人心的(板书:激动)
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
是寂静中谁的微微颤抖的嘴唇
(1) “微微颤抖的嘴唇” ,这可以看出什么?
(2)看到了万众欢腾的场面——是啊,举国欢庆。在升旗仪式现场却是(刹那 的寂静)透过这表面的寂静,我们看到中国人内心的(泪水)——那是什么泪? “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地呼喊”
——你来轻轻呼唤,谁再来轻轻呼唤 ? 让我们一起来呼唤。
●充满尊严的(板书:自豪)
是旗杆——挺直的中国人的脊梁
(1)这里的“脊梁”指什么?(脊梁:即脊背,人或动物背上中间的骨头。常 被比喻为气节、骨气。 )
(2)这句话明明在写旗杆,怎么突然想到了中国人的脊梁呢?
(3)想像一下:在鸦片战争时期,中国人的脊梁是怎样的?
(4)而如今,香港回归了,中国人的脊梁终于可以挺直了。这是怎样的一种骄 傲啊!
充满希望的
是展开的,香港的土地和天空
难道在此之前,香港的土地和天空是不展开的?
这里的“展开”是不是我们理解当中的,把东西铺展开来?应该怎么理解? 3. 香港回归,举国欢庆,人们无比激动无比自豪,你能读出这种感情吗?来, 大家准备一起读。
四、研读“百年屈辱史”
1. 眼望国旗,作者也和我们一样心潮澎湃,联想浮翩,情感复杂,第 3小节中 哪两个词把这种复杂的情感表达出来了?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联想——痛苦 欢乐)
自由读读第三小节, 边读边思考:眼望国旗让作者回想起哪些痛苦的历史?今天 又因什么而欢乐?请自由朗读第 3小节。
(1)作者回想起痛苦的历史,你是从哪些短语中看出来的?
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出示:虎门销烟
(2)一纸发黄的旧条约——出示:不平等条约
让我们一起来重温那段屈辱的历史——出示:
读了这段历史, 你有什么感受?如果是你的家今天被割让一点, 明天被割让一点 会怎样?
(3) “被撕碎的教科书”——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我们在《难忘的一课》中已经明白,英国列强为什么要撕碎我们的教科书,为的 是什么?(英国列强不准他们企图让中国人民忘掉自己的祖国。 )
板书:百年屈辱史
3. 正因为百年的痛苦之深, 所以今天的欢乐更难以形容。 作者用哪个词来形容? 从 “沸腾” 这个词中你仅仅看到欢乐吗?是什么在沸腾? (指导学生说出无论是 痛苦的回忆还是快乐, 都化作了一个字, 那就是对祖国深深的爱) 那你能读出沸 腾的气势吗?随着最后一分钟的临近,齐读。
4. 我们一起来重温下香港交接仪式的激动场面。
五、研读“回归的意义”
1. 光阴如梭,今年已是香港回归整十六年。请看今天的香港。 (播放课件)
2. 回顾了屈辱的历史,面对崭新的香港,让我们捧起书本,把我们对香港的美好 祝福读出来。 (教师板书:未来——美好祝福)这是作者的祝福,也是我们的祝 福,也是所有中国人的祝福,愿香港越走越好!
六、小结
“最后一分钟”既是午夜,又是清晨。然而,这仅仅是一个时间的代名词吗?它 包含了什么意思?
对,它是屈辱的结束,崭新的开始。文章连续四次出现“最后一分钟” ,既是文 章的线索, 又是情感的主线, 请同学们记住这种写法, 并运用于自己的习作之中。 七:板书设计
24 最后一分钟
等待回归 急切 激动
升旗仪式 激动 自豪 屈辱的结束
联想 ——痛苦 欢乐 崭新的开始
未来 ——美好祝福
【教学反思】
《最后一分钟》 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歌, 倾述了 1997年 7月 1日香港回归祖 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 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 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整首诗语言精 练,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挚强烈。这是五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这样的诗歌,我让 学生领悟“三分诗,七分读”的读书之法:
一、自由读
这个环节是要解决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歌,我要求学生自由朗读。在学生 自己读过之后,我进行了检查,检查的时候,学生能够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并 解决生字词问题。
二、听读
我在学生对课文有所了解之后就放了《最后一分钟》的诵读视频,希望通过 声情并茂的诵读感染每一位同学。 诵读者对课文的理解、 感悟都放在了读书之中。 学生在听的过程中, 对课文有了初步的认识。 另外, 对朗读的技巧也学习了一些, 为后面的朗读打下了基础。
三、指导读
课文是否读懂,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情,特别是对于这样一篇诗歌,又是一 篇略读课文。 教师的讲解已经变得乏味, 远远不及把学生带进情境之中, 引导学 生有感情的朗读。 在这个过程中, 我巧妙地运用多媒体, 让学生观看了香港回归 交接仪式, 还给学生补充了香港百年屈辱史等材料。 给学生在感官上以刺激, 激 发学生深入诗歌,把感情投入到诗歌中,从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有感情的齐声朗读
齐声朗读,能让学生的感情得以升华。这一环节效果还不错,学生读得有模 有样,读出了自豪感和人民心中涌出的爱国之情。
“三分诗,七分读” ,说的真好,只要让学生充分读了,把感情投入进诗歌, 学生就会不自觉的理解了课文内容,从而取代了一遍又一遍的枯燥无味的讲解, 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
但在课堂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
一、学生对香港对过去和一分钟的体验了解甚少,我忽视了这一学情及本单 元对于课外资料收集整理的要求, 没有让学生事先了解这方面知识, 致使学生进 入文本时有一定的难度。
二、在文本理解上,我的语言表达还欠明了清晰。如在“脊梁”一词的体会 中,我的表达易使学生产生误解。
三、课堂上,我自己的语调过于平缓,没有给学生做很好的示范,影响了学 生的情感表达。
今后我要再这几方面更加努力,自己也全身心地投入文本,感染课堂上的每 一位学生。
作文五:《最后一分钟》800字
最后一分钟
昌乐县新城中学 七年级二十一班 孙逸如 午夜,香港,
让我拉住你的手,
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听你越走越近的脚步,
听,所有人的心跳和叩问。
最后一分钟是旗帜的形状,
是天地间缓缓上升的红色,
是旗杆,挺直的中国人的脊梁!
当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
被撕碎的历史教科忆中的那一课,
那深入骨髓的伤痕,
已将我们战士的血和日
寇无情的刀光铸进我们的灵魂 !
那黄河的不羁和刚强;
那长江的奔放和潇洒;
那大山的雄武,高原的粗犷;
那江南的温柔,水乡的秀雅,
最终,
汇成了一句话:
香港,香港,我们的心!
我看见了,
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销烟,
在百年的最后一分钟终于散尽。
那耻辱的历史,
那被我们平民百姓、战士们血洗的历史,
在百年的最后一分钟得以释放。
这一刻,
是屈原的长叹,
项羽的啸吼,
司马迁的痛述,
是 “五四” 前夜, 李大钊在拊掌欢呼 《庶民的胜利》 是面对敌人的屠刀,鲁迅在指斥《无声的中国》 , 是迎着特务的枪弹,闻一多拍案而起,弘扬正义 ! 是礼炮声中**庄严宣告:民族站起!
是那一句简单而又力量的话:
香港,我们的心!
南京大屠杀。
三十多万无辜的生命在小鬼子无情的刺刀下失去。 他们的狞笑,
我们的哭喊与惨叫,
勾勒出了大屠杀的容貌—— 那样的丑陋、那样的狰狞!
火烧圆明园。
那壮丽宏伟的建筑,
那百年人的心血,
在八国联军那残暴的手下, 化为灰烬。
那些珍宝也摔地摔、抢地抢, 中国的象征已面目全非 ! 南京条约。
那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签出我们多少血汗,
签出我们多少身躯,
香港岛的割让,
让我们被受多少屈辱!
鸦片战争。
一八四零年,
那一年让人铭记,
那让人上瘾的毒品——
大麻、吗啡、海洛因??
那令人心惊的手段,
那使人胆战的夜晚,
是一种怎样的伤害!
但今天的我们,不能再重演昨天的历史, 我们要用行动赢得自尊!
作为一个中国人,
在最后一分钟都不能放弃,
让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直到我们的最后一分钟,
最后一分钟??
昌乐县营丘街 2199号
邮编:262400
指导教师:赵延生
联系电话:13791606815
家长姓名:孙筱宁
联系电话:13864650192
作文六:《最后一分钟》1900字
《最后一分钟》课堂实录
一、激情导入:
师:大家听过《东方之珠》这首歌,你们知道“东方之珠”指的 是哪里吗?
生:香港。
师:香港是哪一年哪一天回归祖国的?
生:1997年 7月 1日。
师:对! 1997年 6月 30日午夜,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无数颗 心都在期待着一个庄严的时刻, 中英两国政府要进行香港政权交接仪 式, 与祖国分离 150多年的香港, 将重新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所有 中国人都急切地盼望着这“最后一分钟” 。 (板书课题,播放视频。 ) 二、活动一:知作者
师:初读课文,注意字词,读出韵味。知道作者是谁?
生:小组内读课文,注意字词 。
师:出示生字词幻灯片,让学生认读。并出示小练习:我会填。 生:香港于 1997 年 7 月 1 日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澳门于 1999年 12月 20日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生:。 三、活动三:明诗意
师:我们了解了这首诗的作者,让我们走进课文,看活动三 :明诗 意。小组内细读课文,思考:这首诗有几节?每节讲了什么?
生:小组内细读课文,然后讨论交流。
生:有 4小节。
生:第一节讲了香港回归前,人们激动、企盼的心情。
生:第二节讲了升起五星红旗时,我们激动、自豪的感情。 生:第三节讲了作者的联想,香港的屈辱史。
生:第四节讲了对香港美好未来的深情祝福。
师:大家了解诗意,看看会不读,出示小练习:我会读。
生:1、我看见, /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 /在百年后的最后一 分钟 /终于散尽。 (C )
2、午夜。香港, /让我拉住你的手, /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 历程。 (A )
3、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 /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香港,香 港,我们的心! (B )
A 、满怀激情,殷切期盼
B 、无比激动,无比自豪
C 、扬眉吐气,欢欣鼓舞
四、活动四:悟诗情
师:我们知道了诗的意思,看看这首诗作者表达了什么情感?我 们走进活动四:悟诗情。小组内品读课文, “最后一分钟”在文中出 现了几次?表达了什么情感?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谈谈体会。 生:小组内品读课文。四次。
师:出示小练习:我理解。
生:1、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花是 紫荆花。
2、 “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 ,这里的“旧条约”是指 《南京条约》 。
3、长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 /是什么在缓缓地流淌—— “长城”代表祖国。 “黄皮肤”代表 中国人。
4、去迎接那新鲜的 /含露的、芳香的 /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 /第一朵紫荆. . . . . .
“紫荆”是指 香港, “新鲜的” “含露的” “芳香的”暗示香 港回归祖国后会更美好。
师:出示现在香港繁荣的图片:街心一角、 花旗银行、 中银大厦、 力宝集团、维多利亚港湾等图片。
五、活动四:表诗心
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次感受令人振奋的一刻,出示:香港 回归时庄严的一刻。
生:看图片。
师:出示小练习:我能行
面对流浪百年的游子——香港,你最想说什么?
生:香港,我们爱你!
生:香港,回来吧!我们欢迎你。
生:我们祝愿明天更美好!
。 。 。 。 。 。
师总结: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这一分钟包含了多少辛酸、多
少激动、 多少感慨! 这一分钟承载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让我们祝愿香 港的明天更美好!同时让我们牢记:“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
《最后一分钟》课后反思
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作者倾诉了1997年7月1日香港 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 曾经 让千万中国人激情澎湃。 作者用这首充满激情的诗, 表达了全中国人 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 祝福。整首诗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挚热烈,作者那沸腾的 热血与奔涌的豪情都融入在诗句的每一个词句之中。 选编这篇课文的 目的是,在诵读诗歌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我总认可 “三分诗,七分读” ,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教学,引 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既是本课教学的主要任务, 也是促进学生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知作者、明诗 意、悟诗情、表诗心。 ”这几个要点进行教学设计。
说实话,选择这样一首诗歌参加课赛,是对自己的挑战。学生缺 乏体验,其教学的难度,我也考虑到了。激情导入、表诗心这两个环 节教学非常满意,可自己教学完本课后,觉得非常不尽人意是“悟诗 情”这一环节,给学生探究时间太少,学生对诗歌体会不够深入、体 会不够深刻,暴露出了自己准备不充分。教学时间安排不够好,对于
第一小节的设计有点牵强。课后仔细想想,虽然导入新课时,学生的 情绪被调动起来,看来采取的方式很好,采用配乐朗读,起到很好示 范作用,但是学生自己读的较多,但是展示的机会较少,主要是自己 感觉时间紧张。总之,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自己的教学还有不少 弱点,以后要注意,不断地钻研,在遗憾中完善、提高。
作文七:《最后一分钟》1800字
24. 《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通过朗读诗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香港及香港回归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你们去过香港吗?在你的印象中香港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2、你们眼中的香港如此繁荣,但你可知道,这是一颗失而复得的明珠。这节课,就让我们一 起来学习诗歌──《最后一分钟》 ,重温香港回归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最后一分钟”具体指什么时间?通过昨天的预习,谁能告诉我答案?(指名回答)
2、接下来我请四个同学分节读这首诗,其他的同学认真听,看看他们有没有读错的字。 三、再读课文,感悟体会
(一)自读自悟
1、刚刚四位同学读得很流利!不过学习一首诗,我们不仅要把它读得流利、通顺,还要体会 诗歌的情感。请同学们仔细地读一读这首诗,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如果有不懂的诗句,可 以提出来和小组同学讨论,也可以查找相关资料帮助理解。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2、自读自悟
3、小组交流讨论
(二)全班汇报交流:
1、读了这首诗,你体会到了什么样的情感?
预设:
A :“沉重”
(1)从哪里体会到的?能说说你的理解吗?带着你的体会再读一读这一句诗。
a :“我看见??终于散尽; ”
① “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指的是什么?(虎门销烟)
② “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索,而鸦片战争又是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
③了解了这段历史,你还有什么感受?请你带着沉重的心情读这一句话。 (指名读)
过渡:刚才我看到还有很多同学对这一节也有很多感悟。 谁来接着谈一谈你对第三节的感受。 b :“当一纸?悄然落地, ”
①“旧条约” 指的是什么?
②自 1842年鸦片战争后,英国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 《北京条约》 《展拓香港界址 专条》强占了中国大片领土。香港逐渐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③看了这些资料,你有什么想说的?
④⑤英国的侵略行径固然可恶,但香港被强占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当时中国国力衰弱,因为 “落后就要挨打” !
c :“??痛苦和欢乐??”
①诗句中的“痛苦”和“欢乐”分别指的是什么?
(2)失去香港时我们越痛苦,香港回归时我们才越欢乐。这种百感交集的滋味,相信同学们 都能体会,让我们带着这些体会再来读这一节。 (指名读、指名配乐读,配乐齐读)
(3)在这百感交集的时刻,所有的同胞都在期待着最后一分钟来洗刷所有的屈辱。
2、你还从诗中体会到了什么情感?
预设:
B :“激动自豪”
(1)从哪里体会到的?带着你的体会再读一读这一句诗。
预设:
a :“脊梁”
①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②能不能读出扬眉吐气的感觉来?
③是啊,这最后一分钟之后,中国人终于洗刷了曾经的耻辱,像旗杆一样挺直了他们的脊梁, 从此扬眉吐气!
④你还能从第二节的哪些诗句中体会到这份激动与自豪?
b :“万众欢腾” “寂静”
①说说你的理解。
②无论是“万众欢腾” ,还是“寂静”无声,都是因为香港终于回归祖国了!带着你的理解,
再读读这句诗
(2)我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你的激动与自豪,下面让我们跟随镜头,去看一看最后一分钟 时的情景。
(3)看了这段影像,你又有什么体会?
(4)让我们带着这份激动和自豪轮读这一节,我读第一句,接下来一排读一句,最后一句全 班齐读。
3、同学们,在亿万同胞的期盼和呼喊声中,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所有中国人都 将目光投向香港!
(1) 此刻, 是午夜, 又是清晨! 在这最后一分钟里, 你从第四节里又体会到了什么? (祝福) 从哪里体会到的?
预设:
a :“崭新的日出”
①你能用朗读体现出这种祝福吗?
②你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b :“紫荆”
① 说说你的理解
②我们来看“紫荆” ,知道香港的区旗上是什么图案吗?
③紫荆就是香港的象征,香港有了大陆的支持就像紫荆扎根在深深的大地上一样,它们必定 会不断发展壮大。
(2)你们还有什么祝福要送给香港吗?
(3)带着我们对香港的祝福,再读这首诗的最后一节。
四、总结提升
最后一分钟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相信这最后一分钟一定会永远定格在所有中国人的心 中。再次齐读课题。
板书设计:
24* 最后一分钟
激动
最后一分钟 沉重 风雨归程
祝福
作文八:《最后一分钟》1200字
《最后一分钟》
各位老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最后一分钟,结合本课的内容特点,我将从以下五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
本单元的主题是勿忘国耻,本课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作者倾诉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实际,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二、教学目标
结合新课标要求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我设计以下三维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诗歌的内容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是深刻的诗句
3、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结合学情和目标要求,我制定以下重难点:
1、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诗歌的内容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是深刻的诗句,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法和学法
为了完成学习目标,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准备采用 “讨论、引导、词句分析”的教学方法。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
“自主朗读、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养成自读自悟的能力。
四、教学流程
1、新课导入
同学们,香港是哪一年哪一天回归祖国怀抱的,1997年7月1日。在前一天的午夜,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无数颗心都在期待着一个庄严的时刻,中英两国政府要进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与祖国分离一个半世纪的香港,将重新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所有的中国人都急切地盼望着这最后一分钟的到来,今天我们一起感受那最后一分钟的到来。
设计意图:富有情趣的导入,就像在师生之间架起的沟通的桥梁。通过这座桥梁,师生的心会更接近,可以很好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的情境。
2、自主探究
自由朗读课文想想最后一分钟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每一次的提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结合历史背景谈谈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 新课程倡导,要尊重学生的需要,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3、精讲点拨
课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找出来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体会。
1、最后一分钟是旗帜的形状,是天地间缓缓上升的红色,是旗杆
挺直的中国人的脊梁,是展开的香港的土地和天空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是寂静中谁的微微颤抖的嘴唇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香港,香港,我们的心。
(刹那形容极短的时间瞬间,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香港回归仪式中升国旗的场面表现了人们看到香港回归祖国时的激动与自豪。)
2、此刻,是午夜,又是清晨,所有的眼睛都是崭新的日出,所有的礼炮都是世纪的钟声。
(作者把眼睛比作日出,把礼炮逼着世纪的钟声,学校的写出了中华儿女血洗百年耻辱的欣喜、激动的心情。“午夜”“清晨”一语双关,一是香港回归的时间: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二是耻辱的雪洗,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
4、情感提升
引导学生知识延伸让学生想想怎样防止中国的土地被分裂出去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五、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突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简单、明了,有利于学生对于全文的把握和新知识的巩固。
附
最后一分钟
激动 自豪
作文九:《最后一分钟》3300字
《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激情读诗
1、出示香港回归视频,师激情介绍:
1997年6月30日,无数中国人彻夜难眠。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聚焦香港!维多利亚湾畔,中英 两国政府将要进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与祖国分离150年的香港,将重新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这是 多少年来,多少代人期盼已久的时刻啊!所有的中国人都急切地盼望着、等待着这最后一分钟的到来。 2、板书课题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诗歌 ── 《最后一分钟》,重温那激动人心的一刻!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范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这首诗歌,试着感觉:你体会出了什么样的情感?
2、生汇报交流
3、师:俗话说得好 “ 三分诗,七分读 ” 。诗歌,也就是现代的新诗,和古诗最大的区别就是它是自由体分 行,但它并不是随意的口语,而是精心锤炼,自然明快,琅琅上口,适合朗读。学习诗歌这样体裁的文 章,最基本的一个方法就是朗读。
师:而刚才我们还使用了一种学习方法,也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文章内容、深入体会情感,谁知道呢? (收集资料)运用收集的资料,可以帮助我们走进文字背后的情感。
4、师 :昨天大家预习了,你知道这 “ 最后一分钟 ” 是指哪一分钟?
生:最后一分钟是指 1997年 6月 30日 23点 59分 — 1997年 7月 1日 0时 0分,这一分钟。
师:这一分钟有着什么特殊的意义?
生:这是香港回归的最后一分钟。
师:既然讲的是激动人心的一分钟,那我们应该怎么读题?
生:激动地读。
师:请你读。
师:是啊, 1997年 7月 1日香港回归祖国,在最后一分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行政区区旗同 时升起,国歌响起的这一时刻,人们激动地热泪盈眶,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香港回归的最后一分钟, 让我们激动地读 ——
生读:最后一分钟。
师:我们永远也不能忘怀这历史性的一刻,让我们深情地读 ——
生读:最后一分钟。
三、初读诗歌。
师:这首诗总共有四个小节,我们请四个同学一人读一小节,听听字音是否准确。
生读。
师:同学们读得很准确,看来预习作业做得不错。
四、品读诗歌。
师:这是一首感情真挚,读来催人泪下,让人热血澎湃的新诗,不知哪个小节最让你热血澎湃,呆会我 们将和你的小组伙伴一起学习。
(出示提示:请选择诗歌中最让你热血沸腾的一个或两个小节,运用你已有的学习方法和同学合作学习, 注意体会含义深刻的诗句,写下你内心的感动,读出你奔涌的豪情。)
(自学建议:
1)、第一小节写到香港的 “ 风雨归程 ” ,你知道是怎样的吗?
2)、第二小节写的是什么?你发现了什么?
3)、第三小节写到哪些历史事件?分别是怎样的?
4)、第四小节写的是什么?让你想到什么?)
生合作学习。
师: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请大家按照 1到 4小节的顺序说说各自的体会和收获。先请学了第 1小节的小 组:
生:我们读懂了 “ 风雨归程 ” 。
师:是吗?那请你为大家说说 。
生:百年的沧桑,百年的风雨啊,所以说是最后一分钟的 “ 风雨归程 ” 。
师:这一百年的沧桑经历到底是怎样的呢?你可以为我们讲述一下吗?
生:可以。请大家打开《英才教程》 24课,这里有关于香港被割让到回归的历史,我念给大家听。(生 念)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
师:听完这段历史,有什么感受?
生 1:香港经历了太多,其间的辛苦不是我们能体会到的。
生 2:我认为香港百年的屈辱牵系着我们所有中国人的心,所有作者才用了 “ 心跳和叩问。 ”
师:理解得真好。香港,一直以来就是我们祖国的一部分,就如我们的兄弟姐妹,来,让我们带着我们 的心,一起自豪地、激动地、深情地迎接失散了百年的秭妹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生齐读。
师:同学们利用英才教程上香港回归的历史资料,体会到所有中国人的激动和自豪。那么作者是怎么将 这份深情、激动和自豪表达出来的呢 ?
生:我发现作者是用一个拟人来写出来的。
师:具体说一说。
生:作者把香港比作人,说要拉住她的手、听脚步、听规程,这样就更能体现我们的激动和心中的片片深 情。
师 :解说得很透彻。带着你心中的感受,为我们读读。
生读。
师:我想,不仅是他能感受此刻所有中国的人激动深情的心,在座的所有同学也能。来,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
师 :咱们接着交流第 2小节。
生:我们根据老师的自学建议,合作学习得出:最后一分钟是旗帜、旗杆、脊梁、天空和土地、寂静和嘴 唇。这是一组排比,同样像第一小节的拟人一样,将人们的心情写得更激动了。
师:我不能不说你们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真强。是啊,一组排比,将不仅写出了人们激动的心情,更将 最后一分钟写得具体,形象。我们请刚才那个小组的同学为我们读读。
生小组合作读。
师:同学们,最后一分钟,看不见,摸不着,但作者却把它写成了 ——
生:旗帜、旗杆,天空和土地、寂静和嘴唇。
师:这既是现场情景的真实描写,又是夸张的强调。强调什么呢?
生:无比激动、无比自豪。
师:是啊,一组排比,将 “ 虚 ” 的写为 “ 实 ” 的,这样的写作手法就叫化虚为实。在这样一个激动人心的场 景中,我们可以无限想象,激动、自豪的意味有多浓!来,谁来读。
生 1读。
师:谁还可以把声调调高,更为激情并茂的朗读?
生 2读。
师:好,就像他这样,让我们一起捧着无限激动的内心,走进这最后一分钟。
生一起读。
师:我们已经交流了 1、 2小节,有没有学了第 3小节的,和大家交流一下。
生:我们学了第 3小节,根据老师的提示,我们了解了 “ 虎门硝烟 ” 这样一个历史事件,在 “ 虎门硝烟 ” 的历 史资料中,我们知道了侵略者不仅想抢夺我们吃的东西,穿的东西,还想从精神上打击我们,从而掠夺我 们的经济。
师:是啊,我们被撕碎的历史,已经留下了深入骨髓的伤痕。
生 1:我们还了解到诗句中的 “ 条约 ” 就是指《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师:你们怎么知道的 ?
生:昨天从网上收集了资料。
师:好,那你说说你们了解后的感受?
生 2:帝国列强的侵略耻辱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伤痛,同时我们也为当时清政府的腐 败无能而愤概。
师:是啊,这段历史是沧桑的一百年,也是屈辱的一百年。我们的心不仅有愤概,还有酸楚、激动、自 豪,喜悦。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
生读。
师:在这最后一分钟里,作者联想到了虎门硝烟、南京不平等条约,这些百年的屈辱啊,在这最后的一 分钟里得以雪洗,我们的心是复杂的,愤概、酸楚、激动、自豪,喜悦,所有泪珠在缓缓地流淌。谁来 读?
生读。
师:在这最后一分钟里,作者想到了虎门硝烟、南京不平等条约,这些中国人百年的痛楚、百年的伤 痕,在这最后的一分钟里得以雪洗,又怎能不让我们热血沸腾?一起读。
生齐读。
师:1、所有的屈辱在这一刻烟消云散,积压在中华儿女心头一百多年来的耻辱终于被雪洗了。我们激 动,我们自豪,香港从此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从第 4小节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 崭新的日出 ” , “ 世纪的钟声 ” ,说明香港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 去奔跑,去拥抱,去迎接那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第一朵紫荆 ” 。 “ 紫荆花 ” 是香港 特别行政区的区花,是香港的标志。说明香港将和自己的同胞一起去开创美好的明天。
师:香港在回归后,将象那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扎根大地的紫荆花一样,那么美、那么好。让我 们将心中的激动、喜悦,将对香港的祝福,用我们的声音传递出来!
生读。
师:听着你们的朗读,让我不由得想起了一首歌。 1984年,香港还没有回归祖国。可香港歌手张明敏在 那一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了《我的中国心》,一夜红遍中国。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引起了全国人民的 共鸣呢?我们一起来听。
(出示:《我的中国心》歌词,播放歌曲)
河山只在我梦里
祖国已多年未清静
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
师小结:1997年 7月 1日,香港回家了;事隔两年,澳门也回家了;而如今,祖国母亲还有一个孩子在 外头,你们知道是谁吗?(生:台湾)是的,虽然台湾回家的路还很坎坷,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所有 中国人的共同努力下,台湾一定会回来的!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那时的最后一分钟也会像今天我们所读 到的、所看到的、所听到的那样,令人无比激动、喜悦和自豪!
作文十:《最后一分钟说课》3800字
《最后一分钟》说课稿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曾经让千万 中国人激情澎湃。作者用这首充满激情的诗,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整首诗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挚热烈, 作者那沸腾的热血与奔涌的豪情都融入在诗句的每一个词句之中。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诵读诗歌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全诗共有4个小 节。第一小节是全诗的引子,作者把香港拟人化了,就像是亲人谈心似的,去“倾听最后一 分钟的风雨归程” 。 第二小节表达了人们眼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 升起时,无比激动无比自豪的心情。第三小节主要是讲作者联想到了香港的屈辱历史,联想 到了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表达了如今扬眉吐气的欢欣鼓舞。第四小 节是说香港从此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作者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表达了对香港回归祖国的 热情欢迎和对香港美好未来的深情祝福。
【设计理念】
“三分诗,七分读”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是本课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促进 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的重要手段。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 入境。可引导学生先自读自悟,借助文字再现香港回归时的动人场景;然后交流感受,启发 学生思考和想象,加深对诗句的领会、理解,感悟香港回归祖国那一时刻中国人内心的激动 与自豪;最后结合诗歌内容引导学生抑扬顿挫地朗读,读出全中国人民对香港回归祖国的热 情欢迎和对香港美好未来的深情祝福。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通过诵读诗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或影视资料,如香港的历史,香港回归时的情景 以及香港回归后的繁荣景象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情读诗
1997年6月30日是无数中国人彻夜难眠的日子。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无数颗心在 期待着一个庄严的时刻。香港维多利亚湾畔,中英两国政府将要进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与 祖国分离150年的香港,将重新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这是多少年,多少代人热切期盼的 时刻啊!所有的中国人都急切地盼望着等待着这最后一分钟的到来。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诗歌──《最后一分钟》 ,重温那激动人心的一刻!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诗歌,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诗歌:
要求:读对读通,遇到不熟悉或容易读错的字借助拼音多读一遍。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互相交流:
脊梁:即脊背,人或动物背上中间的骨头。常被比喻为气节、骨气。
硝烟:炸药爆炸后产生的烟雾。
骨髓:骨头空腔中柔软像胶一样的物质。诗中“那深入骨髓的伤痛”是说列强的侵 略耻辱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伤痛。
3、默读诗歌,想想每节诗主要讲了什么?
全诗共有4个小节。 第一小节是全诗的引子, 作者把香港拟人化了, 就像是亲人谈心似的, 去 “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 第二小节表达了人们眼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与香港特别 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时,无比激动无比自豪的心情。这种情感,作者是通过一些特写镜头的 描述来真切表现的,如“旗帜” , “旗杆” , “寂静”的场面, “微微颤抖的嘴唇” , “在泪水中一 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等。第三小节主要是讲作者联想到了香港的屈辱历史,联想到了鸦片战 争以来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表达了如今扬眉吐气的欢欣鼓舞。第四小节是说香港 从此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作者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表达了对香港回归祖国的热情欢迎和 对香港美好未来的深情祝福。
4、质疑、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把不懂的诗句勾画出来,联系课前搜集的有关香港的资料和小组同学一起 讨论,争取读懂。
诗歌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两次读书,方式不同,目的不同。一读,读对读通,理解 词语;二读在默读中思考,提炼主要内容,发现问题,质疑并讨论解决,培养学生的合作、 探究能力。
三、诵读诗歌,激荡情感
1、指名读诗,边读边评价、指导字音:
“髓”是平舌音,读上声“ su ǐ”而非“ su í” ; “刹”与“铸”是翘舌音,不要把“刹 (ch à) ”读成“ sh à” “颤抖”的“颤”读“ ch àn ”不是“ zh àn ” 。
2、读着这首诗,哪些语句让你感觉热血澎湃?
请读给同学听,读出你奔涌的豪情,说出你内心的感动。
“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 ; “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 ; “是谁在泪水中一遍 又一遍/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香港,香港,我们的心。 ”/; “然后去奔跑,去拥抱,/去 迎接??”等。这些诗句,表达了人们对香港回归祖国的热烈期盼与激动、自豪的感情。 )
诵读诗歌, 在朗读中加深感悟, 把理解出的意思和体会出的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在感情朗读中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陶冶与感染。
3、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分别抒发了在庄严的时刻来临前、来临时和来临后的感情?迅速 浏览一遍诗歌,找出哪个小节写的是庄严的时刻来临前,哪个是写来临时和来临后?
四、研读课文,读中感悟
1、感受仪式前的激动:
⑴ 指名读第 1小节。
⑵ “让我拉住你的手” “听你越走越近的脚步”作者用了什么手法?
(作者把香港拟人化了,就像跟亲人谈心似的,饱含了作者对香港的深情。 ) ⑶ “叩问”怎样理解?所有中国人叩问的是什么?请同学们轻轻地读最后一句。
(叩问:真诚热切地询问。 “中国人叩问的是什么?”学生的理解是多元的,可以 叩问香港为何要走过150年的艰辛才回到祖国的怀抱;可以叩问香港在游离母亲的这段时 光走过了多少风风雨雨??)
“多元解读”给了学生更广阔的空间,扩展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也丰富了文本的内涵。
⑷ 想一想:
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此时此刻,所有中国人的情感 是怎样的?
(激动无比。 )
⑸ 读出激动无比的情感,齐读第一小节。
2、体验仪式中的自豪:
⑴ 自主学习第2、3节:
(课件提示)
想一想:在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特区区旗相伴冉冉升起的时候,作者分别想到了什 么?
(百年的痛苦欢乐,挺直了中国人的脊梁,香港的土地和天空,虎门硝烟、发黄 的旧条约。 )
⑵ “虎门硝烟、发黄的旧条约、深入骨髓的伤痕”怎样理解?交流资料:
① 播放电影“虎门硝烟”的片段,了解面对侵略者的无耻行径,有骨气的中国人 的奋力抗争。
② “发黄的旧条约”指什么?
(《南京条约》 、 《北京条约》 、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
③ “那深入骨髓的伤痛”指什么?
(“那深入骨髓的伤痛” 是说列强的侵略耻辱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刻骨铭心难以忘 怀的伤痛。 )
⑶ 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长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为什么有泪珠在缓 缓地流淌?“使大海沸腾”怎样理解?
(曾经的屈辱和痛苦让我们痛楚,而此时香港回归之际,压在中华儿女心头百年 的耻辱终于雪洗。中国人民的心情是复杂的,酸楚、激动、自豪,喜悦所有有泪珠在缓缓地 流淌; “ 使大海沸腾” 是说人们期盼已久的愿望终于实现之时喷涌而出的爱国热情, 非常强烈, 非常深厚,仿佛能使大海沸腾似的。 )
板书:
自豪、激动、喜悦。
⑷ 看着那冉冉升起的旗帜,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读出你的感受:
指名读,教师相机评价读。
3、读中感悟仪式后的畅想:
⑴ 齐读第4小节,读后评价:
“紫荆”指什么?“去迎接那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第 一朵紫荆??”暗示什么?
(紫荆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花,这里的“紫荆”指香港;暗示着回归后的香 港会更加的繁荣、富强。 )
⑵ 第四小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板书:
美好祝愿。
指名读,齐读。
五、读中升华,以悟促写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课件播放:
(香港回归的录像资料。 )
如果你亲眼目睹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升国旗、 区旗与奏国歌的情景, 你最想说什么? 【板书设计】
自豪
24、最后一分钟 激动 美好祝愿
喜悦
【练习设计】
1、这些带点的字看起来那么熟悉,可有时却经常听到人们对他们错误的称呼,请你试 试找出正确读音。请用“√”勾出来。
脊(j ǐj í)梁 刹(sh àch à)那 颤(ch àn zh àn )抖
骨髓(su ǐsu í) 悄(qi āo qi ǎo )然 崭(zh ǎn z àn )新
硝(xi āo xu ē)烟 叩(k ēk òu )问
2、诵读诗歌,浓浓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溢于言表。请 再一次回忆这些激情澎湃的诗句。
此刻,是午夜,又是??
所有的眼泪都是____的日出,
所有的礼炮都是____。
香港,让我紧紧拉住你的手吧,
___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然后去奔跑,去____,
去迎接那新鲜的
___的、芳香的
在深深大地上的
第一朵___??
3、香港、澳门、台湾都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让我们牢记国耻,激励自身。
⑴ 香港于__年__月__日,__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的怀抱。 ⑵ “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 ,这里的“旧条约”是指______。 ⑶ “我看见,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终于散尽。 ” 这句话让你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