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扬汤止沸,莫若去薪 》1800字
扬汤止沸,莫若去薪
就我个人观点而言,我认为不应该提前绝对无刑事责任年龄。
刑法基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少年儿童接受教育的条件,依据我国的地理、气候条件,根据国家对少年儿童的政策,对刑事责任年龄作了如下规定:不满14周岁的人,一律不负刑事责任,既不满14周岁的人所实施的任何行为,都不构成犯罪。刑法理论称之为绝对无刑事责任时期或完全无刑事责任时期。
黑龙江省13岁男孩强暴女孩再杀人、广东省90后群殴门、北京市女学生因被讲坏话心生怨恨残忍捅死同学...未成年人犯罪正在全国各地频繁发生。一份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总数的70,以上。各种媒体宣传以及家庭和社会原因正像食物中滥用的激素催熟着未成年人的心智,犯罪低龄化现象日益严重,亟待解决。此时,很多人会说,我们应该提前绝对无刑事责任年龄。可是,把绝对无刑事责任年龄从14周岁提前至12或13周岁,真的能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犯罪增多的难题么,
首先,比较其他国家绝对无刑事责任年龄的标准,与我国相同的有英国、日本、意大利、德国和韩国等,法国为13周岁,印度、加拿大、希腊、荷兰、丹麦、匈牙利为12周岁,根据各国历史、文化、社会现况所制定出的年龄标准均在12至14周岁左右,而且并未因绝对无刑事责任年龄1至2周岁的差异使各国青少年犯罪比率有明显升高或降低。另外,回想我个人的成长过程以及周围同学的情况,我认为12或13周岁时的我们与14周岁时的我们相比,并没有极其明显的心理变化,大多心智的改变发生在16岁左右,所以把绝对无刑事责任年龄提前一到两年,未必有较大的实际作用。而且,我国青少年犯罪年龄的高峰主要处在16至17周岁,14周岁以下犯罪必将还是较少数,降低绝对无刑事责任年龄虽有利于这些个案的处理,但对于全局来说,未免“重刑”。
针对材料3中的案件来说,我认为,法定的绝对无刑事责任年龄并非是真正的“元凶”,它只是一个催生剂、导火索,埋藏其下的“幕后黑手”另有其人。其一,赵力宝“初中没念几天就不愿意读了,整天和村里几个游手好闲的人混在一起,还常常在家里偷看黄碟。”,而未成年人接受的更多道德与法律的教育是在初中阶段,赵力宝教育程度低,又受到社会上不良分子以及不良媒体的侵蚀,导致道德和伦理的丧失;其二,明芳因家庭情况不好在家务农而不是与大多数同龄人一起上学一起活动,使其经常一个人出门,没有学校的监护,家庭给予的保护也不到位,再加上当地的治安情况差,人烟稀少,被害人拼命反抗也没有人前来帮助,才使惨案得以发生。其三,赵力宝家境较殷实,又是家中独子,备受溺爱,使其任意妄为,无法无天,而且从事后处理过程中赵力宝父亲因生气对其数落、谩骂,竟还说出“在外面惹事,有能耐你倒是摆平呀~这以后三天两头来要钱,什么时候是头,有能耐你强奸完明芳你把她弄死呀~”这种话来看,赵力宝平时所受的家庭教育大多也是错误的、畸形的,才使他一气之下再杀人。家庭教育不当、缺乏学校教育、社会不良因素这“三座大山”摧毁了正值青春的赵力宝,永久伤害了明芳,杀害了宋慧丽。
降低绝对无刑事责任年龄只是扬汤止沸,我们必须釜底抽薪。未成年人心智
不够成熟,是非辨别能力差,极易模仿成年人的错误行为,做事冲动盲目,缺乏理性控制,年少轻狂,贪图物质享受,过于爱面子、讲义气的自身生理和心理特点,使他们必须在各方面受到良好的、恰当的教育和保护。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课堂,也是心灵的归宿,父母离异、观念偏差、教育不当,极大地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只有父母能够树立良好的榜样,给予正确的教育和监管,他们才能走好第一步;而未成年人接受最多知识、是非判断以及法律法规知识的地方便是学校,只有我国的政策方针能使所有的青少年都可以且必须接受到他们应该接受的基本教育,才能修正他们的人格以及世界观、价值观,教导他们学会理性思考,合理控制自己的冲动和欲望,判断生活中遇到的是非对错,把犯罪行为扼杀在摇篮里;最后是社会,这是因素最多最复杂也是最难控制的一个方面,坚持扫黄打黑,坚持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到实处,努力做好街道社区建设,努力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加强未成年人禁止入内场所的监管等等等等,给青少年提供一个良好的、和谐的、安定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我们能做的、需要做的还有太多太多,降低绝对无刑事责任年龄并不解决根本问题。
作文二:《扬汤止沸,莫若去薪》400字
时间:2015-02-11 06:49来源:网络 作者:清风慕竹
齐景公很喜欢穿紫色衣服,宫人纷纷效仿,于是每天皇宫紫霞漫天。很快,紫色成为一种时尚,蔓延到了民间。上到士大夫下到平民百姓,举国上下都开始穿紫衣,结果导致紫色布料价格飞涨,一匹紫色布的价格超过五匹素色布的价格,紫衣成了一种奢侈消费。齐景公深以为忧,便发布了命令,禁止老百姓再穿紫色衣服,违者重罚。可一年下来,处罚的人倒是不少,但穿紫衣的风气丝毫不见扭转。
有一天,齐景公向贤相晏婴求教,晏婴说:“大王喜欢穿紫色衣服,下面自然有人效仿,怎么制止得住呢?如果大王您不穿紫衣,并且厌恶穿紫衣的人,不用制止,穿紫衣的人就会变少。”
第二天上朝,齐景公果然换上了素色的衣服,然后对群臣说:“我非常讨厌紫色染料的气味。”有一个大臣近前奏事,他挥手说:“离我远点!我讨厌紫色染料的臭气。”结果当天所有的大臣都不再穿紫色衣服,没多久,整个齐国也找不到一个穿紫衣的人了。
古人说:“扬汤止沸,莫若去薪。”有些事情看似困难,但如果找到事情的根源,对症下药,就能事半功倍。头疼医脚,看似不相干,有时却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奇妙功效。
作文三:《.扬汤止沸,莫若去薪》1000字
最新电视剧 .tui8.org
2015年3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又谙人情 如何既通法理,
“斜”的智慧
加拿大的路与巴黎的墙
逼出来的“金刚腿”
紫貂的悲剧
法国人只需十件衣
人生不过一场数羊游戏
给你的绝境都是祝福
重生的酒窝
我的闺蜜是学霸
青春时代,我们心中都有一个假想男神
李钟硕:行走在人群中孤独的猫
你微笑,青春打马而过
请帮我穿上鲜肉装
是谁在翻试卷
“天下无不散的筵席”
最新电视剧 .tui8.org
齐景公很喜欢穿紫色衣服,宫人纷纷效仿,于是每天皇宫紫霞漫天。很快,紫色成为一种时尚,蔓延到了民间。上到士大夫下到平民百姓,举国上下都开始穿紫衣,结果导致紫色布料价格飞涨,一匹紫色布的价格超过五匹素色布的价格,紫衣成了一种奢侈消费。齐景公深以为忧,便发布了命令,禁止老百姓再穿紫色衣服,违者重罚。可一年下来,处罚的人倒是不少,但穿紫衣的风气丝毫不见扭转。
中国论文网 ://.xzbu./5/view-6701128.htm
有一天,齐景公向贤相晏婴求教,晏婴说:“大王喜欢穿紫色衣服,下面自然有人效仿,怎么制止得住呢,如果大王您不穿紫衣,并且厌恶穿紫衣的人,不用制止,穿紫衣的人就会变少。”
第二天上朝,齐景公果然换上了素色的衣服,然后对群臣说:“我非常讨厌紫色染料的气味。”有一个大臣近前奏事,他挥手说:“离我远点~我讨厌紫色染料的臭气。”结果当天所有的大臣都不再穿紫色衣服,没多久,整个齐国也找不到一个穿紫衣的人了。
古人说:“扬汤止沸,莫若去薪。”有些事情看似困难,但如果找到事情的根源,对症下药,就能事半功倍。头疼医脚,看似不相干,有时却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奇妙功效。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5/view-6701128.htm
最新电视剧 .tui8.org
作文四:《[优秀作文]扬汤止沸,莫若去薪》400字
齐景公很喜欢穿紫色衣服,宫人纷纷效仿,于是每天皇宫紫霞漫天。很快,紫色成为一种时尚,蔓延到了民间。上到士大夫下到平民百姓,举国上下都开始穿紫衣,结果导致紫色布料价格飞涨,一匹紫色布的价格超过五匹素色布的价格,紫衣成了一种奢侈消费。齐景公深以为忧,便发布了命令,禁止老百姓再穿紫色衣服,违者重罚。可一年下来,处罚的人倒是不少,但穿紫衣的风气丝毫不见扭转。
有一天,齐景公向贤相晏婴求教,晏婴说:“大王喜欢穿紫色衣服,下面自然有人效仿,怎么制止得住呢?如果大王您不穿紫衣,并且厌恶穿紫衣的人,不用制止,穿紫衣的人就会变少。”
第二天上朝,齐景公果然换上了素色的衣服,然后对群臣说:“我非常讨厌紫色染料的气味。”有一个大臣近前奏事,他挥手说:“离我远点!我讨厌紫色染料的臭气。”结果当天所有的大臣都不再穿紫色衣服,没多久,整个齐国也找不到一个穿紫衣的人了。
古人说:“扬汤止沸,莫若去薪。”有些事情看似困难,但如果找到事情的根源,对症下药,就能事半功倍。头疼医脚,看似不相干,有时却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奇妙功效。
作文五:《扬汤止沸,莫若未雨绸缪:从“预警”到减灾防灾》14800字
扬汤止沸,莫若未雨绸缪:从“预警”到减灾
防灾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Ol1年第2期政府管理与改革
扬汤止沸,莫若未雨绸缪:
从"预警''到高一l,减灾防灾
吕孝礼马永驰.
(1.荷兰莱顿大学公共管理系,荷兰莱顿市2300RB;2.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连116024)
【摘要】危机管理生命周期中具有基础意义的第一环——减灾防灾环节(Mitigation),对于整个危机管理
的成效具有很强的制约作用,这已在各国危机管理实践和研究中取得共识.然而目前中国的应急管理领
域,无论是理论研究者还是实务工作者,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对"减灾防灾"这一环节仍然没有引起足够重
视.纵然在危机管理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危机的预警和响应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政治意义,但是缺乏长期的
减灾防灾环节很难取得应急管理能力的综合提升,同时灾害响应的有效性也会遭遇瓶颈.本文在对减灾防
灾的概念和作用进行梳理和界定之后,总结了国外在减灾防灾中的成功之处,希望能为中国减灾防灾环节
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减灾防灾;应急管理;灾害管理;FEMA
【中图分类号】D63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997(2011)02—0028—08
一
,引言
智利8.8级强震仅仅造成432人死亡(另有
98人处于失踪状态)?:汶川地震中北川陈家坝小 学全部师生的惊险逃生?;安县桑枣中学紧急疏散 无一人死亡???这些奇迹的背后无一不凸显着 一
个重要的应急管理命题:为什么在受到近乎相 同灾害影响之下,这些案例却能创造出异乎寻常 的应急响应奇迹?
在灾害过后的反思中,不难发现这些零死亡 或者少死亡的奇迹除了临危不乱的现场应急响应 能力之外.灾前有条不紊的减灾工作为这些奇迹 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坚实基础.如在上文所提及 的例子中.陈家坝小学的建筑都是七度设防,桑枣 中学在地震之前已完成了房屋的加固工作并坚持 开展地震逃生演练,智利则更是在国家的层面上 重视抗震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匹在美国,政府没有 将"宝"押在地震预报与预警工作上,而是根据兰 德公司的测算.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抗震减灾工 作中.?因此,本文旨在阐述减灾工作(并非仅仅局 限于地震减灾工作)在整个应急管理中的重要作 用,以及减灾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同时列举国外减 灾防灾工作中先进的做法和理念,最终为我国减 灾防灾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实施提供相关建议. 减灾防灾研究在国内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长期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即国际减 灾十年实施阶段.国内主要有两支研究团队比 较关注我国的减灾研究及建设规划.其一为以 史培军教授为首的北京师范大学研究团队.在 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发表了一系列以灾 害系统认识和形成机制研究为主题的研究论文.
主张通过减灾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综合减灾模 式.即"从结构上将发展与减灾体系融为一体".根 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规定当地安全设防标 准,救灾救济所占GDP比例,相配套的一案三制 以及保险体系建设.近年来他们提出与保险业界 联合设计并拟推出巨灾风险防范与保险研究和 设计.fl()f21(P6-")[31141(_9)『5I(_9'其二则是以北京建筑 设计院金磊为首的研究团队,其研究更多的是从 收稿日期:2011-03—10
作者简介:1.吕孝礼(1982一),山东蓬莱人,荷兰莱顿大学危机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专
业博士研究生,危机管理网(.
crisisl19.org)~I]办人,研究方向:危机管理;2.马永驰(1980一),湖北赤壁人,管理科学
与工程博士,大连理工
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关键基础设施保护,危机管理.
一
28—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ol1年第2期政府管理与改革 建筑设计以及城市规划的视角出发,主张对城市 进行综合减灾规划,?完善减灾立法,将应急与常 态减灾建设结合起来.[6117]尽管上述两个团队在宏 观层面上提出了很多关于减灾防灾建设的规范化 设想和建议,但是在研究中都没有对减灾防灾基 本概念的梳理和界定,没有将灾害短期准备与长 期减灾工作环节进行区分和界定,并且在实施方 面尚缺乏相应的支撑研究,如相关的机制设计研 究以及相应符合当代公共行政与政府治理特点的 政策激励与惩罚措施等等.此外,其他的一些学者 在其文章中也偶有提及减灾防灾,如黄顺康曾对 危机预控的概念进行界定,并讨论了将预警与长
期减灾工作相结合的问题;清华大学的薛澜教授 和周玲博士【I以及钟开斌博士则提出了将应急关 口前移,更为主动关注减灾防灾及风险管理.总的 来说,尽管已有文章对于应急管理中减灾防灾这 一
环节偶有提及,但是目前几乎没有文章对其进 行专门的论述"I(P19-26)ll2I,相应地,这一环节上的基 础研究工作,如对于减灾防灾基本概念的梳理和 界定,以及对灾害短期准备与长期减灾工作的确 定与厘清等,目前还处于空白状态.
此外,从国家对危机管理,应急管理和灾害管 理相关研究的资助与支持力度上看,减灾防灾没 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例如,在近年来国内受国家 自然和社科基金资助的应急管理,灾害管理以及 危机管理研究中(见表1),就很少能够看到以灾害 发生之前(特别是长期)减灾为主要出发点的研 究此外,在2008年底国家自然基金委启动的非 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重大专项中,几乎所 有的资助都集中于危机发生之时的决策研究与信 息处理,个体与群体心理和行为分析,以及各种预 案平台建设等等.而围绕前期减灾建设的研究指 导与资金支持则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与之形成鲜 明对比的是,欧盟在2010年专门设立了民防减灾 金融工具研究项目,其目的在于提高欧盟减灾能 力和社区居民的防灾意识,仅从这一点上,我们 就可以看出欧盟对于减灾防灾环节的重视程度. 是目前国内还很欠缺的.
此外.从中国减灾实践来看,减灾工作尽管被 列入政府工作的主要日程,但其相关的支撑研究
和配套工作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中国在10年 前就提出了防抗救相结合的救灾原则.现在民政 部设有备灾处和减灾处,专门负责灾害预防,减灾 等工作.在国务院印发的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 灾后重建总体规划中.防灾减灾体系建设都作为 单独的章节进行明确论述.在2009年发布的中国 政府首个减灾白皮书《中国的减灾行动》中,"加强 自然灾害综合防范防御能力","加强城乡社区减 灾能力建设","加强减灾科普宣传教育能力建设" 表12000--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 基金对危机管理研究进行资助的主要方向
主要资助方向补充说明
如2006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中清华大
学薛澜教授,南京大学童星教授,中国政法大
短期的危机预警研学马怀德教授为代表的研究项目,华中科技大 究学佘廉教授为主导的预警研究中心在此方面 也开展了大量研究,武汉理工大学罗帆教授为
主导的研究团队也就航空预警作了深入研究
危机应对中的决策从心理因素或多约束条件情境出发研究决策 资源物资配置调运特别是自然基金中以传统供应链和交通流控 制研究为基础应用到危机和灾害管理情境的交通流控制 分析
信息传播与控制特别是近些年来互联网为基础的舆情传播与 监督相关研究
依托具体的重大灾
害事件为主体的灾如汶川地震之后2009年两大基金资助了多项 汶川地震重建相关研究后重建研究
如边疆社会稳定研究,中长期粮食安全以及食其它 品安全研究
等多项减灾措施已经明确列入中国减灾的主要任 务.[1312010年底,陕西省启动了为期10年的240万 地质灾害移民项目.也开启了我国政府大规模灾害 移民项目的序幕.目前在我国部分地区,减灾硬件 建设已经取得不错的成效,如沿海沿江沿河堤防建 设,台风高发地带避灾点建设正有条不紊地在基层 政府开展,?但这种减灾硬件建设的力度还更多地 分布于经济发达地区和灾害频发地区.此外,在政 府白皮书中,对于减灾的明确界定,以及对于长效 措施与短期措施的区分,仍然是薄弱的. 因此通过本文的论述,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 作用.使更多国内学者从制度设计角度出发去思 考国家减灾能力建设.也正如朱正威,吴霞『15】所言 公共政策的制定是政府危机管理的起点和基本手 段作为对灾害管理基本条目和概念进行梳理和 界定系列文章的一个初步尝试,本文将首先对减 灾概念@进行梳理.然后探讨减灾环节的重要意义 以及在应急管理实践中被忽视的原因,接下来分 析几个发达国家提升减灾能力建设的具体做法并 总结其理念,最后就中国减灾能力的建设提出相 关的建议.
二,减灾防灾定义及界定
通过中国危机管理网.crisisl19.org危机 百科栏目中所能查询到的所有的定义(具体各种 条目的数量见表2),本文对mitigation和preven. tion的概念进行归纳和总结中国危机管理网中关 于这两个条目的定义主要来源于美国联邦应急管 理局(FederalEmergencyManagementAgency,下文 简称FEMA)高等教育研究项目主任B.WayneBlan—
chard博士几十年的实践与研究工作的整理.在此 基础之上,笔者结合自身所掌握的文献进行梳理, 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概念界定,为以后更深 入的研究提供铺垫和依据.这一部分首先对西方文 献中减灾防灾的两个英文概念进行区分,然后对减 一
29—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政府管理与改革 灾防灾的目的,手段等进行梳理.
表2减灾防灾主要概念条目数量表
MitigationMitigatePreventionPrevent
数量323236
数据来源:提取于2010年2月20日:://.crisisl19.orS/
searchwiki.php.
在西方文献里.prevention和mitigation两个 词汇交叉出现在应急管理的四阶段理论中,一定 程度上两个词有互相替代的作用.【16l.7】但也有一些 组织和学者对这两方面进行了区分.区分主要是 将prevention视为阻止灾害和危机事件的发生,而 将mitigation视为减轻无法阻止的灾害对于社区 与个人的影响.?此外,也需要注意的是,减灾防灾 与应急准备之间是有重要区别的.笔者认为中短 期应急准备,主要指利用现有预案,政策,培训和 已经储备及可调用的资源等提高对于灾害的防 御,响应和恢复能力;而减灾防灾工作的主要目的 是通过"长效措施"来阻止灾害发生,在无法阻止 的情况之下减少灾害的影响效应.[1912011211221具体包 含如下几方面:阻止一些灾害的发生.主要是人为 灾害和危机,如恐怖事件,生产事故等,@?如降低
一
些灾害发生的可能性;灾害发生之后减轻灾害 中人员和财产损失或者潜在影响,如危险品,化学 材料泄漏或爆炸事故[251261:减少脆弱性(Vulnerabili.
tv)较大人群和社区的数量l硎;寻求途径在全社会范 围之内分摊灾害给部分社会成员所造成的影响.[Psi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减灾防灾工作更为重视 长效措施.[291与之相对的灾害准备工作,则更多的 指代短期措施和应对.同时,减灾防灾工作强调可 持续的手段.[3Ol减灾防灾通常与上次灾害重建结合 起来进行.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形成一个循环. 减灾防灾手段主要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1.工程与建筑措施.[311[32][311341主要包括修建各 种沿江沿海堤防.保护各种关键基础设施和城市 生命线系统.?着名灾害政策学者Birkland[361将工 程措施视为短期措施.制定与实施防灾减灾建筑 安全质量标准,采用新建筑材料,施工方法及设计 增加建筑防灾可靠性.并对危旧房进行改造加固 确认避灾点以及对旧避灾点进行维修加固.[37I1美 国加利福尼亚州20世纪初期密集而惨痛的地震 灾害(19o0年旧金山大地震更多地被美国人记为 "旧金山大火",长滩地震)最终使得其政府和公众 意识到执行严格的建筑设计安全标准的重要作 用.[391同样,智利也正是在上世纪60年代大地震之 后认真吸取了教训.并严格实施了防震建筑的设 计与标准,才可能在8.8级强震之后出现如此低的 死亡率.[4Ol此外,在澳大利亚和美国山火高发区,很 多房屋也都具有防火设计.@在使用工程和建筑措 施时也被国外部分专家批评为不利于保护沿江沿
一
3O一
海沿河的湿地.同时也造成了一种错误的安全意 识,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允许进行开发建设区域的 范围.因为很多时候这些工程措施的可靠性并非 公众想象的那么高.卡特琳娜飓风时的新奥尔良 市内水渠的毁坏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2.土地使用和城市规划措施.[411421431441451主要是 通过控制和减少在危险区进行土地开发与使用.如 设置一些严格禁止进行建筑开发的危险区域. 3.管理和制度性措施.包括减灾能力建设,应 急专业队伍建设与培训,应急演练等.
4.社会措施.主要包括社区宣传教育,提高公 众防灾意识等.[46D71教育的手段可以形式多样,包 括面向学校,厂矿企业,社区家庭,游客,政府官 员:教育形式包括视频图像,新闻简讯,工作坊,宣 传册等等.[481例如美国的"TheGreatShakeout"项 目,目前已成为美国主要多部门合作面向公众开 展大规模的防震避险教育与动员以及应急演练的 重要途径.@此项目通过网络等先进手段和喜闻乐 见的方式吸引公众参与到防灾教育中来. 5.经济措施.主要包括税收和保险以及对危险 区社区进行搬迁.[491保险措施的具体案例可以参照 后文的美国洪水保险项目.[5Ol关于税收措施,为了 增加建筑物抗震能力,处于地震多发地带的美国 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市政府为鼓励私有产权物业 业主对其无筋砌体结构房产进行加固,采取了一 系列税收优惠措施.从1992年到1998年,大约有 7600处物业接受了350万美元房产税减免.[511
三,减灾环节被忽视的原因
事实上,减灾环节在全球应急管理实践中都 或多或少被忽视.灾害和危机在发生之时会成为 社会和政治上关注的焦点事件,往往会在政策议 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灾害结束之后的一段 时间之内,也会引起各方的短期关注.[521但是,灾害 的发生特别是破坏性强的灾害的发生并不具有很 高的频率,所以政府部门很难分配出相关的预算 或者投入足够的资金到减灾实践中.
(一)减灾效果的体现是反事实的并难于进行 绩效评估
灾害和危机为危机领导者提供了机会之窗,[531 灾害响应中的突出表现能更易于博得公众亲赖 (如"9?l1"事件中纽约市长RudyGiuliani),I541在救 灾中,这些领导者通过各种途径来满足公众的需 求.[551同样,在我国,救灾英雄表彰往往比减灾社区 的努力受到更多的重视.当然,灾害中表现不好的 领导者同样也会招致更为激烈的批评和质疑.而 减灾阶段所投入的努力不能直接或者在短期之内 (特别是在执政者的任期之内)看到成效,[5611571无法 在投入之后看到明显的绩效.公众除非短期之 内遇到类似灾难.否则很难注意开展减灾防灾工作.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政府管理与改革 酬媒体和公众也很少以长远眼光关注灾害战略规 划或者深究灾害发生的深层次原因.[62][631因此,这 些因素综合起来促使政府更倾向于将灾害资金分 配到救灾环节.[641166167] (二)减灾的预算与努力和政治意愿与收益通 常是相违背的
美国虽然在减灾方面做了大量努力也取得了 一
定成效,但是一定程度上在减灾环节投入预算 偏少.【醴I69]在美国,减灾环节被视为应急管理中"最 被忽视的环节".[7o1[1政府更倾向于将预算放到灾 害事件发生之后的响应和恢复阶段.而不乐于在 灾前对减灾进行投资.这是因为政府在应急响应 中的失误通常会招致更多的批评,但是在灾前的 工作通常不会招致那么大的批评.【73】这使政府在潜 在意识上更倾向于提高灾害响应和灾后救助能 力,而不是提高减灾能力.l74l
(三)科层制的惰性——减灾工作要求去主动 发现社会的脆弱点
减灾政策措施通常需要地方政府执行,通常 是在上级政府的强制约束下实施.美国如此,【75】 中国也不例外,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规定,防洪规划也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同时列 入城市总体规划,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总是遇到很 大问题.执行过程中,总是很难将减灾防灾工作列 入日程.f明
四,减灾环节的作用
单纯依靠"预警一响应"应激式应急管理模式 无法满足当代灾害和危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要 求.并非所有的灾害和危机都能事先做好预警工 作,如泥石流和地震.从长远利益出发,降低社区 的脆弱性同时提高社区的减灾能力与增加对灾害 客体本身的预防,二者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是互为 消长的.增加对于灾害客体预警和响应的研究与投 入,势必减少对于提高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的投入.
相对于在救灾中进行投入.在减灾环节的投 入可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减少公众 和社区所受到的损失.[781美国国家建筑标准研究院 复合灾害减灾委员会(Multi—HazardMitigation
CounciloftheNationalInstituteforBuildingStan— dards)179]结合历史数据的研究表明,在减灾工作每 支出1美元将会在灾害救助中节省4美元.根据 FEMA估算.爱荷华州锡达拉皮兹市和独立城在 1993年中西部洪水之后减灾的投入比1999年洪 水中大致减少了700万美元损失.[SOl 减灾环节政策同样也涉及到救灾资金的公平 使用问题.在灾害救助环节中,一些地方政府虽然 接受了来自上一级政府的灾害救助,但还是在经 济利益的驱使下,继续在灾后重建中允许在危险 地带开发住房,不能很好地执行建筑标准.这样导 致了中央政府流向地方的灾害补助没有解决长效 性减灾防灾问题.致使同一区域在遭受同一灾害 时反复受灾还能拿到来自中央政府的救济,直接 导致了政府在分配纳税人收入时的不公平性.[81i82]
我们可以理解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但是我们也需 要重新考虑当地在减灾中所应该做出的减灾防灾 努力.中国在救灾环节上还没有开始实施如何在 分配救灾资金时促进前期减灾工作问题,而美国 减灾政策中已经提出了过失性原则,f83】即地方政府 如果在减灾工作中不作为,那么在向联邦申请救 灾补助时.将不会得到批准.
五,国外的经验解析
当提及减灾的重要性时,往往都会获得公众 和各级政府的认可,但在实施过程中,特别是与经
济发展和经济利益相冲突的时候.长期减灾努力 经常会被忽视.欧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联邦 政府与地方政府就减灾工作在经济上的激励与惩 罚互动为我们提供很多新的启示[841上世纪90年 代JamesLeeWitt主政FEMA时,推进了很多具有 前瞻性的减灾防灾工作,一改以往应急管理中以 应激性为主体的做法.[8~1995年FEMA国家减灾 战略的工作目标是提高公众减灾防灾意识并在 1995年开始的25年中将灾害所造成的损失降低 5O%.[861上世纪90年代美国减灾工作的主要理念 是使公众远离高风险区域,将减灾防灾工作作为 "应急管理的基石"同时也将其作为FEMA工作的 首要目标.[871在Witt对于FEMA的重组中,一个明 显的特点是,将减灾环节摆在非常显着的位置.通 过设立一名专门负责减灾环节的主管领导.建立 减灾规划,旨在通过建立一系列的机制和项目.并 提供资金激励来调动地方积极性参与减灾工作:同 时,也通过有条件提供救灾资金来迫使地方政府主 动参与减灾工作.需要强调的是,与我国行政管理 体制相比,纵然美国政府在联邦与地方关系上有其 分权性与相对独立性的特点,但是其政策设计和实 施中的一些理念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一)国家洪水保险计划(NationalFloodInsur— anceProgram,简称NFIP)?
保险项目作为减灾建设的重要组成之一.虽 然NFIP尚有诸多不足同时在美国对其也存在很 多争论,~I88189119Ol但是NFIP项目的部分设计理念.特 别是联邦政府如何通过NFIP调动地方政府在减灾 建设中的积极性.还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这
一
部分论述并非旨在介绍美国洪水保险的设计.而 是关注其如何通过洪水保险来推进减灾工作. 在实施国家洪水保险的过程中.保险也是主 要服务于减灾工作,而并非单纯为了在时间和空 间上分摊灾害损失,为社区灾后重建提供保障.『9】】 NFIP规定凡是地方政府承诺达到联邦政府对于 一
31—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政府管理与改革 减灾工作的标准,即可加入享受联邦政府巨额补 贴的洪水保险项目,以降低当地在洪水中所遭受 的损失.这些标准主要是要求地方政府在减灾建 设中限制对泛洪区的开发建设.并推广防浸式建 筑.凡是居住在符合联邦政府要求地区的居民即 可以低廉的价格购买到NFIP保险项目.具体操作 上,FEMA对参保社区进行等级评定,将其分为10 个级别,?处于级别1的社区居民可以享受45%的 保费折扣,处于级别10的社区居民不享受保费折 扣,其他各级别社区居民的保费折扣则依次递减. 在NFIP执行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系列的问 题.比如,在最初自愿性参与原则下,一些地方政 府并非十分热衷参与,1972年之后美国议会强制 规定任何处于洪水区获得联邦政府抵押贷款的物 业必须购买洪水保险,这一举措极大地增加了洪 水保险参保数量.但低廉的洪水保险也一定程度 上促使减灾工作进入一个恶性循环:即不断地在 危险地带进行重建,并不断地遭受灾害损失.[921为 破除这一反复受灾的恶性循环,一个新buyout项
目从上世纪7O年代开始实施,即政府出资购买危 险地带的房产,将这里的居民移居到安全地带. 1993美国中西部洪水之后,FEMA开始大规模实 施这一项目.据FEMA估计,由于buyout项目的实 施.在1995年洪水中大约可以减少三千万美元的 损失.~J2004年的洪水保险改革法案(FloodIn— suraneeReformAct2004)更是专门对重复受灾房 产做了特别规定.【94】一些专家也认为洪水保险直接 面向个人赔付比较难于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正 在探讨以社区为中心的赔付方式
(二)减灾资金激励
美国联邦政府针对地方政府的资金激励主要 可以分为两种:针对某一已经发生的灾害的减灾 资金以及针对潜在灾害的减灾资金.最初减灾资 金主要着重于在受灾重建时需要着重考虑以后减 轻类似灾害所受的影响,在后期不断演变成更为 主动地减轻可能发生的灾害所带来的影响.为防 止同一地区将来再次遭受相似灾害而受损,联邦 政府设立了HazardMitigationGrantProgram
(HMGP).这笔资金适用范围是根据斯坦福法案总 统宣布的重灾区.地方政府可以在FEMA针对此 次灾害的救助资金中划拨出15%左右用于 HMGP.在1993年美国中西部大洪水之后,Volk. mer修正案将原有斯坦福法案?所规定的联邦对地 方的灾后救助资金中用于防灾减灾部分的补助比 例进一步提高,由原来的10%增加到15%.这一资 金仅仅适用于已经参加了国家洪水保险项目的社 区.在使用减灾项目的资金时,地方政府需要匹配 一
定比例的资金,Volkmer修正案还将联邦政府用 于减灾防灾资金补助比例从原有的50%增加到 一
32—
75%,地方政府仅仅承担25%,以此来激励地方政 府的参与度.这一资助标准在2001年的时候进行 了修订,因为最初的资助标准是地方拥有减灾计 划即可,后来则发现减灾计划跟真正实施减灾项 目之间还存在执行的问题.同时,在这些巨大的 资金刺激和诱导下,地方在减灾防灾工作中开始愿 意投入资金.其相应的结果是,地方政府以更大力 度的投入将处于危险区的居民和企业不断迁出. 另外一笔用于减轻潜在灾害对于当地影响的 资金是Pre—DisasterMitigation(PDM).2000年的 减灾法案将减灾工作推向更为主动的工作方式. 凡是地方政府已经确定某一可能在当地发生的灾 害,并表明其可以通过公私部门合作减轻灾害损 失,总统可以使用国家灾前减灾资金为地方政府 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
尽管布什上台之后,尤其是"9?11"后美国应 急管理以反恐为主要基调,部分减灾项目被撤销, 但是上述项目得到了全美基层应急系统官员的大 力支持?同时,也有人质疑这些项目到底是不是 对于配合FEMA工作的那些地方的奖励.[971减灾 项目在执行中也遇到很多实际性的问题,如1988 年到1996年实际用于减灾的资金大约占救灾资 金的比例低于2%.但是,FEMA这一政策的理念 还是可以为我们提供如下启示即:救灾资金使用 中应有所指向,最终通过对救灾资金的控制来逐
步激励和完善地方的减灾防灾工作.
(三)澳大利亚山火减灾策略
山火灾害(澳大利亚称为bushfire.美国称为 wildfire)已经成为威胁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 包括澳大利亚,美国,希腊,西班牙,意大利等地) 的一种自然灾害.澳大利亚长期以来形成了颇具 特色的应对山火灾害的策略.由于山火走势的不 确定性,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做法主要是采取谨慎 的策略——在有可能威胁到这一社区的情况下即 组织大规模群众转移来应对山火威胁.但是,在应 对山火的长期实践中,澳大利亚逐步形成了与国 际主流不同的策略"要么提早转移,要么留下保护 个人财产"(1eaveearlyorstayanddefence),[991这一 策略目前已引起了其他山火频发国家.如美国的 高度重视.【o0】例如,在2009年美国的第三十四届 自然危害研讨会(NaturalHazardsWorkshop)上,澳 大利亚山火研究领域的权威研究者和专家作为特 邀嘉宾做了大会主题发言,这一年度会议灾害管 理相关领域的实践者与研究者云集.可见美国同 行对此做法的重视.
澳大利亚山火应对策略的成功实施是建立在 科学调研和山火来临之前成功的减灾教育和准备 基础之上的.这一政策实施之前,澳大利亚人面临 着大量的山火威胁(如1939年Vitcotria大火,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政府管理与改革 1944年Beaumaris大火,1967年Tasmania大火, 1983年Statewide大火等等),造成了大量的人员 死亡专家在调研山火所造成的人员死亡的原因 时发现.山火接近房产的最后时刻转移是造成受
灾人员死亡的重要原因,而最后时刻留在自己的 房子里.采取正确的灭火和自救方式通常很少造 成死亡[]Oil这一策略实施的重要前提是,经过精心 准备的房屋和必要的培训,房屋和业主可以抵御山 火灾害I]O21在找到造成死亡的原因之后,公众减灾 教育在实施这一政策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I1031公 众教育中需要让公众提早作出是否转移的决定与 计划,并且为公众救火和自我保护提供大量的社 区教育.同样在教育中,消防部门有前瞻性的开展 教育T作,也鼓励媒体参与提高公众防灾意识.[1e41 澳大利亚采取了一些重要的减灾措施,如在树林 和草原地区减少助燃物,以此来遏制火灾发生的 可能性.同时也阻止火的燃烧速度和燃烧时的火 焰高度.在一些地区.当地政府严格控制建筑物所 在位置,建筑设计以及建筑材料的使用. 六,国外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一)救灾理念的创新,下拨救灾物资和调配 救灾资源需要与防灾减灾所作出的努力挂钩.以 此激励地方政府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减少灾害和危 机所带来的损失.除了考虑各地所受灾害影响的 程度之外.救灾资金的调配需要考虑资金使用的 公平性.因为这部分资金是来自于全国纳税人.在 政策制定中,除了强制性的措施之外,结合必要的 激励性措施也能有效地促进一些政策的实施.同 时.这一理念还有利于破除某一脆弱性社区反复 受灾而不进行减灾能力建设的恶性循环.ll (二)巨灾往往是推动减灾建设的重要契机. 正是因为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在日常得不到政府和 公众的足够认识,所以,从应激性角度来说,相关
部门更应该抓好巨灾恢复和重建的重要契机推动 减灾和防灾工作.?06】如1993年美国中西部大洪水 之后.Witt领导下FEMA利用这一巨灾恢复重建 的契机开创了大规模的灾后重新安置和泛洪区居 民的迁出计划,此举大量减少了处于危险区居民 的数量.
(三)向国外学习先进减灾防灾经验是必要的, 但是借鉴经验的同时不要忘记国内减灾防灾实际 问题,更多从自身实践寻找原因,制定真正符合当 地情况的减灾防灾政策.如上文所述澳大利亚应 对山火灾害的经验,他们没有受全球灾害管理风 潮的影响.即遇到可能发生的灾害就进行大规模 群众转移.而是从自身出发,分析造成伤亡和损失 的真正原因.从而制定出真正减少损失和伤亡的 政策.
(感谢国家留学基金对于博士阶段研究工作的 资金支持.感谢民政部减灾中心徐富海先生,重庆 大学王林博士,清华大学王郅强博士,南京大学张 海波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王洋博士,英国阿伯丁 大学杨丹博士,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减灾与灾后重建 中心戈岳博士生为本文修改所提供的建议.) 注释:
Q)://earthquake.usgs.gov/eanhquakes/eqinthenews/
2010/us2010tfarCgdetails, ?此数字来自于智利政府内政部2010年3月25 日公布的已经确认死亡的名单和失踪人员名单.://
WWW.interior.gov.el/filesapp/Lista——
desaparecidos.pdf. ?://neWs.xinhuanet./newscenter/2008—05/18/ eontent_
8199764.htm.
?具体报道参见如下报道:://cpc.people.corn.crd
GB/64093/64387/7291599.htm1. ?根据广州1日报报道://news.sohu./20100318/
n270905725.shtm1.
?参见《嘹望新闻周刊》对原中国地震局副局长何永 年和原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首席预报员孙仕宏的采访报道 ://news.sina.coln./c/sd/2010—03—22/l50019915938— 4.
shtm1.
?即在充分考虑自然诱发灾害的同时,认真应对其 中的一些人为诱发因素.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以马宗晋院士为代表的中国 灾害管理研究学者所定义的"防灾减灾系统工程"包括 了灾前,灾中和灾后的各个环节,其论述中认为防灾属 于减灾系统工程的一个环节,主要是指灾前短期的非工 程措施,抗灾更多的指代"永久性和临时性的工程措 施".而本文所论述的减灾防灾环节主要是来自于国外 的应急管理和灾害管理分析框架,指代灾前的长效减灾 措施.其论述中认为防灾属于减灾系统工程的一个环 节,主要是指非工程措施.
?本文在标题中使用了"预警"主要是指代以"预 警"为主体的目前国内对于危机管理应急管理的研究现 状和实践现状.
?参见://ec.europa.eu/echo/civilproteetion/civil/
prote/pdfdocs/call—
2010/grant——
applie_
guide.pdf.
?本文对于减灾防灾的界定,特指西方文献中mit— igation和prevention环节.
?特别是"9?l1"之后,美国国土安全部在其政策文 件中更为明确地提出对于prevention环节的解释. (~}://en.wikipedia.org/wiki/Bushfire.
?参与的部门包括美国国家地理,美国红十字会, 加州应急管理局,具体请查阅://.shakeout.org/.
?NFIP于1956年在议会获得通过,一直没有付诸 实施,后来1968年颁布国家洪水法案之后,才获取真正 的资金资助并付诸实施.
?如:风险地图更新速度相对较慢,一些泛洪区涉 及到的边界地带经常会有动态变化,而保费金额并没有 随之进行动态变化;很多居民不愿意加入洪水保险,即 使他们不断地受灾,也照样能够从FEMA获得灾害救 助,所以,很多学者认为,这个保险项目的惩戒性存在不 足;再如,洪水保险项目并未涵盖风对于财产所造成的 破坏,所以,很多可能受飓风破坏的居民,也不能够得到 索赔.除此之外,在2009年科罗拉多举行的灾害管理领 一
33—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政府管理与改革 域重要会议NaturalHazardsWorkshop上.美国洪水保 险项目所存在的问题也是其中讨论的焦点之一. ?具体参见://.fema.gov/library/viewRecord.
do?id=3629.
~RobertStanfordDisasterReliefandEmergencvAs— sistanceAct参见:'g~ema.gov/pdf/about/stafford_
act.
pd,
?美国在'?1l',之后减灾政策相对被忽视,后来的Kat— rina飓风使FEMA在响应和准备环节备受质疑和批评. 参考文献:
【1】史培军.四论灾害系统研究的理论与实践[J1.自然 灾害学报,2005,(6):1—7.
【2】史培军.再论灾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J1.自然灾害 学报,1996,f4):6—17.
【3】史培军.灾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fJ1.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1991.
【4】史培军三论灾害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J1.自然灾 害学报,2002,(3):1-9.
【5】史培军.五论灾害系统研究的理论与实践[J1.自然 灾害学报,2009,(5):1—9.
『611351金磊.城市安全之道——城市防灾减灾知识 十六讲『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7】金磊.城市灾害学原理[M].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7.
[8】黄顺康.论公共危机预控fJ].理论界,2006,(5). 『9】薛澜,周玲.风险管理:"关口再前移"的有力保障 [J].中国应急管理,2007,(11).
【l0】钟开斌.风险管理:从被动反应到主动保障[J1.中 国行政管理,2007,f11).
【l1]马宗晋,赵阿兴.中国近40年自然灾害总况与减 灾对策建议fJ].灾害学,1991,(1):19—26. [12】马宗晋.中国重大自然灾害及减灾对策『M】.北 京:科学出版社,1993.
【13】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的减灾行动fR1.新华网:北 京.2009.
【141[771Lu,X.,TyphoonEvacuationinWenzhou,Chi— na:APreliminaryAnalysisofProgressandtheRemaining
Challenges.JournalofContingenciesandCrisisManage——
ment,2009.17(4):P.303—313.
【15】朱正威,吴霞.论政府危机管理中公共政策的应
对框架与程式[J1_中国行政管理,2006,(12).
【16]LittleHooverCommission,SafeguardingtheGold—
enStatePreparingforCatastrophicEvents,T.L.H.Commis—
sion.Editor.2006:Sacramento.CA.
【17]Crondsted,M.,Prevention,preparedness,re—
sponse,recovery:anoutdatedconcept?AustralianJournal ofEmergencyManagement,2002.17(2):P.10—13.
[181【19?291FEMA,MultiHazardIdentificationand RiskAssessment.U.S.F.E.M.Agency,Editor.1997. 【20][41]EOSCivilProtectionWorkingGroup,Towards aharmonizedEUcivilpro?
作文六:《扬汤止沸造句》400字
扬汤止沸造句
1、与此同时,华盛顿的止赎政策仍在继续着其扬汤止沸的不对称“努力”。
2、如果美国不能入侵并占领伊朗的话-好好想想伊拉克吧,对于伊朗的核野心来说袭击只不过是扬汤止沸罢了。
3、对于触犯法律的行为,只采取简单的罚款办法,无异是扬汤止沸、无济于事。
4、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是扬汤止沸的方法,无法澈底解决问题。
5、他竟然选择借高利贷这种扬汤止沸,于事无补的方法来处理公司的财务危机。
6、就当前各项“救市”举措来看,尽管美国政府态度非常积极,(m.lz13.)但其实是在扬汤止沸。
7、人们经常把“扬汤止沸”与“釜底抽薪”比喻治标与治本的关系,十分生动形象。
8、你一直供他钱,不过是扬汤止沸的作法,最好还是让他学会节俭,并且自立更生,才是真正帮助他。
9、面塑以麦粉为主要原料,加进颜色,用特制扬汤止沸工具加工。
10、就诉讼价值取向上的整体而言,若漠视这一缺陷,审判制度改革的后果只能是扬汤止沸。
11、一些经济学家便纷纷登场,批评此举药不对症,没抓住房价高攀的要害,只扬汤止沸没釜底抽薪。
* 雪泥鸿爪造句
* 流离失所造句
* 学富五车造句
作文七:《【doc】扬汤止沸》1400字
扬汤止沸
?专栏作家刘志明/文
扬汤沸.F嘲计民生
之长远设计.f大国崛
起2国民精神建礴.于
人类健康可持续发暖
道路的探索,害而无
?
利
TimesReview
"飘"在北上广,自由地选择工 作的权利,比起"定"在出生地划地 为牢的老,辈人来说,应该是一个 不小的进步.
进三步,退,步,这是历史的 辩证法.于是,关于自由的工作与 生活,有时可能会被囿于理想层 面.来北京的外地人,如今可能很 纠结.先是高房价,后是汽车摇号, 再是住房限购令等,仿佛一夜之间 非得胜利大逃亡到自己的出生地被 打回原型,才算是一种解脱. 透不过气来的,还有那些小麦 主产区的农民.气候异常导致的南 方冻雨和北方干旱,使最普通的百 姓也感受到了来自环境的威胁.气 候变化带来农产品价格无法避免的
抬升,不是总能靠政府补贴作为应 对举措的.
举措这个词,总有些临时抱佛脚 的含义.例如抗旱抗洪抗灾,在灾难 突发中有没有规律可循?例如汽车摇 号,为什么是在首都变成"首堵"之 后才终于出台?例如楼市调控,怎么 就难到了如今这样的程度? 以汽车摇号为例,它能否从根 本上解决"首堵"尚不可知.但已经 明确的是,因为汽车"限购"导致经 销商望风而逃已即成事实.长远地 看,它对jE京汽车产业的发展也蒙 上阴影.
有所得必有所失.那如壮士断 腕般的壮烈,远非扬汤止沸者的作 为.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拿这个成语来 说事的目的是,当房地产,汽车这样 的重量级"支柱产业"被止沸,中国 经济转型又处在将来或正在进行时 的当口,这着实是一步险棋. 通常所说下棋高手,高在能够 看到五步以上甚至更多.所谓高瞻 远瞩和运筹帷幄之所以是一重境 界,是因为对亡羊补牢,扬汤止沸 和饮鸩止渴等的来自辩证法意义上 的超越.关于治理国家和管理城市 这样的大事,非得在宏观与微观两
个层面上进行卓越的设计,才能走 出扬汤止沸的窠臼.
改革开放,就是要冲破束缚,打 乱窠臼,在战胜旧事物中促进新事 物的成长.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 不开"度"的范畴.谁都不能否认, 房地产业的发展在改善居民住房和 拉动经济增长上所起的作用.但是, 它的负面影响却一直存在,对它的 调控也远非今日始.之所以效果不 佳,向来的说法是中央与地方两级 政府的博弈所致.
土地财政,就是地方政府靠卖 地来维持财政支出的政策.说穿了, 这不仅是一种扬汤止沸,更是对国 民经济长期发展的釜底抽薪.当土 地贡献率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 引擎,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将被 架空.最近的数据,中国经济总量超 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但其中土地 收益却是日本的6倍多.当大楼房, 大马路,大馆舍,大开发区等将"地 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中国国情不断 揭示,众多人口的对面,不是土地与 自然资源的不断萎缩吗?
"有人斯有土,有土斯有财",这 是《大学》中的名句.强调土地是一 个国家的根,"应之以治则吉,应之 以乱则凶".坚守18亿亩土地红线的
中国人,其人均可耕种面积只有美 国的八分之一,用7%的土地养活着 22%的世界人口.在这样的国情面 前,所谓土地财政不仅是怪诞,它简 直就是荒谬.权益之计和急功近利 甚或见利忘义一一扬汤止沸,于国 计民生之长远设计,于大国崛起之 国民精神建树,于人类健康可持续 发展道路的探索,百害而无一利. "我渴望这样的日子,自由的土 地上住着自由的国民.你真美呀! 请停,停!"德国诗人歌德的诗句, 或许能表达出我们对国家富强和人 民幸福的期许,这才是我们应该追 求的目标.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1
弗
扬止
作文八:《13薪》1700字
13薪:
公式
13薪 =当年度在公司的实际税前应发工资(不含津贴) /12
13薪资格根据公司相关薪酬奖励政策及员工合同或 offer 约定
当年度在册人员 13薪发放时间为次年 1月
当年度离职人员,如享有 13薪资格,在其完成离职流程后与其相关薪资一并发放 如因岗位或部门变动而丧失了 13薪资格, 则该人员在原部门可享有的 13薪, 在其完成 岗位 /部门变动流程后发放
13薪发放时间与每月工资发放日相同
13薪与当年奖金合并计税。如果相关法律法规有任何调整则计税方式将相应调整 13薪批准流程
HR payroll team核算—— BU Head批准(批准人见下)—— HR Operation Manager审核—— HRD/China CFO批准(与每月薪资一并提交批准)
部门 批准人
Kingstar 销售和产品部 Jason Yu
Banking Fansi Zhu
Capital Market R ichard Zhu
CM-development team William Lin
CL-development team Mark Li
CL Mingmei Chang
HR David Harrison
Admin&Finance Xin Fang
Formula:
13th Month pay = Total Salary earnings for employment during the calendar year (Base Salary only before tax) divided by 12
The entitlement of 13th pay is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Company policy, employee contract or offer letter
Payment of the 13th month is processed together with the January Payroll of following year. (existing employees)
Employees who have terminated their employment will be paid the prorated 13th month pay together with their final payment after the handover process is pleted and approved by BU head ( approver refer to below form) /HRD/China CFO
Any employee who moves from a position with 13 month’s salary entitlement to 12 mon ths entitlement due to internal transfer or promotion will receive their prorated 13th month pay in the payroll cycle following the confirmation of the transfer/position change.
The 13th month salary is bined with an employee’s annual bonus for the calculation of tax. However, the Company has right to change accordingly if case of any change of law/regulations. 部门 批准人
Kingstar 销售和产品部 Jason Yu
Banking Fansi Zhu
Capital Market R ichard Zhu
CM-development team William Lin CL-development team Mark Li CL Mingmei Chang
HR David Harrison
Admin&Finance Xin Fang
作文九:《至善莫若教子,至要莫若教父》4700字
至善莫若教子,至要莫若教父
—— 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反思
一棵成熟的树分为五部分:根、干、枝、叶、果。根深、干粗、枝繁、叶茂的树才能果硕。如果把我们现在的教育体系比作一棵成熟的大树的话,父母教育就是树根,树根是不可见的,但却是最重要的,它为大树的各个部分提供营养,父母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施教者,是根本,只有父母的观念和方法正确,才能成为保障孩子成人成才的根本。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生命本来就具足圆满,只需要激发,并不需再额外添加。”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生命特点并不理解,只是一味要求和挑剔,很难真正看到孩子发光的一面。所以,父母要学习,学习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父母。只有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所以在中国最需要受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培养孩子的土壤不同,就会造就不同的苗子。社会上关于家庭教育,父母教育导致的不可弥补的事件屡屡发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
一、教育出问题,就是家长出问题。
(一)不懂得生了孩子,你就不能退货。
生了孩子,你就应该负担一种教育的责任。很多家长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做父母的责任,没有认识到科学的家庭教育对孩子学业成功的重要性。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学习的好坏是学校教育的结果,所以千方百计地为孩子找好的学校,甚至不惜花费重金让孩子上重点学校。很少有家长将孩子的学业失败归结为自己,将孩子不良习惯形成的渊源归结为自己。他们依赖于学校教育,而忽视了家庭教育,这是一种被颠倒的教育现象,自家子女教育不好反而责怪学校,这是家长愚昧及不负责任的表现。
中华妇女联合会的一份资料表明,我国有接近3/4的家长教育方法欠妥或有严重偏离,只有不过1/4的家庭教育比较科学。其实父母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老师。如果你把天才培养成庸才,把善良的人培养成冷漠无情的恶魔,那么你就是对家庭、社会和人类文明的犯罪。现在农村家长,特别是外来工的家长,只知道生子的快乐,而不知道教子的责任。他们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地活过来,也就让孩子糊糊涂涂活下去。
美国教育家泰曼约翰逊认为“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从这个意义上讲,家庭教育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怎么评价家长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性都不过分。
(二)不懂得教育孩子方法,认为长大自然懂。
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家庭是成功孩子的港湾和出发地,家长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导师和助手,既要负责孩子的身体发育,又要负责孩子的心理发育。但现在的社会,似乎越来越多的家长,家庭不懂得教育方法,随波逐流,对孩子盲目引导。
在农村,家长的文化素质大部分偏低。我们对附近一所中学的家长学历情况做了调查,发现八年级被调查的108位学生,他们的家长学历情况如下:小学学历94人;初中学历89人,高中学历17人;大中专学历4人。很多家长每天都忙于生活的奔波,早出晚归,工作上的压力大,大多数都是很疲惫的,所以要父母用心学习研究孩子的成长的教育的为数不多。很多家长对幼儿养性(1-3岁)、童蒙养正(4-13岁)、少年养志(14-18岁)、成年养德(20岁以上)的教育重点阶段都不懂或模糊不清。家长说是“长大了就自然懂,我不也就是这样过来吗”。有些家长虽然高学历,但不见得有文化。我们可以这样看,如果家长不懂得生活,不知道善待他人,甚至不懂得善待自己的孩子,无论他拥有多高的学术水平,他也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没有文化、不懂教育的父母,我们可以理解;有受过高等教育,而不懂得教育的父母,我们觉得悲哀。如果家庭教育出问题,孩子在学校就可能会过得比较辛苦,孩子很可能会成为学校的“问题学生”。
曾经,有位教育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不同国籍摔倒的孩子和他们妈妈的反应。第一个是非洲妈妈,她看到孩子摔倒,不去扶他起来,而是自己一次次地爬在地上,然后做爬起来或是站起来的动作,直到孩子看懂了她的行为。暗示孩子自己掌握了方法后自己爬起来。第二个是美国妈妈,她不去扶孩子起来,而是用坚定的目光鼓励孩子:“宝贝,你会很勇敢的,爬起来!”第三个是俄罗斯妈妈,无论再哭闹她也不去扶孩子起来,让孩子自己解决。最后一个是中国妈妈,她立即上前把孩子扶起来,一边敲打地面一边对孩子说:“宝贝摔疼了是吧?不哭不哭,妈妈打它!”
各国妈妈们的不同做法,折射出了不同的教育态度和理念。美国妈妈认为:既然是你自己跌倒的,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美国妈妈是从培养孩子独立性、勇于承担责任的角度出发的,教给孩子的是坚强、勇敢等坚毅品质。俄罗斯妈妈认为:自然性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如果孩子自己选择了某种过程,那么就让孩子自然地去发展,自己去承担责任,家长不会给予任何干涉。这样的教育让孩子从小就懂得:哭闹都是没有用的,只会让你更累,如果自己爬起来了,还能得到大人的表扬。非洲妈妈认为:孩子摔倒了,就要鼓励孩子解决问题,但如何解决问题,孩子没有经验,需要大人手把手示范给孩子看,让孩子有章可循,有方法可操作。非洲妈妈及时为孩子提供具体帮助,让孩子有方法可操作,有范本可
模仿。中国妈妈认为:孩子摔倒了,他已很痛苦了,我也心疼啊。拿地板当替罪羊,可以缓解他的痛苦,反正地板是没有生命的。对比各国妈妈的做法,我们会有什么感想呢?除了中国妈妈教会孩子推卸责任外,其他国家的妈妈都在教会孩子自己承担责任。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难道其他国家的妈妈不爱孩子吗?不是的,是中国的妈妈没有长远目光,没有为孩子将来的人格健康发展负责任!父母是儿女第一任教师,更是终身的教师。家庭是人的第一课堂,也是终身的学堂。好的家庭教育,正确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是多么地重要。
再如,我们一直都说,家是孩子幸福的摇篮,是他们心灵的避风港和最终归宿。可是因为错误的家庭教育,现在更多的孩子却把家认为是“世界上最没法谅解的地方”。所以跳楼、出走等危害自己及社会的事频频发生。2008年湖北枝江的覃瑶“神童自杀案”的新闻,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她因看课外书被老师批评,留下遗书跳池自杀。有着神童光环的覃瑶为何会走上自杀的道路,原来是因为父母的教育出了很大的问题,一直给孩子灌输了一种“成绩好表现好父母才会爱你”的思想。导致一个十四岁的孩子因为看了一本课外书而过分自责,最后选择永远离开这个世界。2014年10月22日湖南临澧县凌晨发生的两名中学生从宿舍楼坠亡事故,原因是两名学生因“不堪学习压力”相约跳楼自杀。这些都足够让我们反思父母对子女造成的心理伤害的严重性。
根据调查,父母经常采用的教育方式:宠、惯、打、逼、哄、捧、娇、骂、溺、纵。最后也导致学生出现了很多问题:危险、任性、逆反、出格、虚伪、霸道、脆弱、糊涂、依赖、傲慢。所以很多专家呼吁家长们不要以为教育孩子可以无师自通,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树立正确的观念,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
(三)父母的贪婪和利己心,造成孩子的自私、狭隘心。
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信息大爆炸、一切向钱看的时代里。金钱、地位、名利都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心中物。大老虎一查就是几个亿,小老虎一查就是几千万。在乡村,你靠赌博盖上一幢四层楼,人家说你是能人;若是你靠在外面抢得的钱财盖上楼房,人家说你是强人;若是你靠姿色盖上楼房,人家说你是超人,这是一种现实的社会现象。平常心的人都是金钱送的福,贪婪心的人都是金钱惹的祸。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我们经常碰到家长提出来的一些问题。有一位家长问我,说:“老师,我觉得你说得不现实,你教孩子谦让,社会却到处是竞争;你教孩子利他,社会却到处是利己;你教孩子应该善良,社会却有好人没好报;你教孩子懂因果,但有人却一生都没等到,这不是把我孩子教傻了吗?”我问他:“你孩子是不是有这种想法?”他说:“是。”我说:“这就是因果,你将来会看见答案的。”这是社会的一个缩影,不能怪这位家长,但我们却担忧起新一代人在不同的土壤成长,是结出又甘又甜的桔,还是结出又苦又涩的枳的问题。专
家认为80后、90后的很多孩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却从来不懂得给予与付出,更不懂得用仁爱、善良、同情的心去关怀别人,注重成绩,注重做学问,注重学技能,却唯独不注重做人。自私心、狭隘心严重,所以当他们步入社会时,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不招人喜爱,得不到同情,最终因为不懂得做人而得不到别人的善待。
与其说至善莫若教子,不如说断恶急需教父。家长正儿女易行善,家长邪儿女易行恶。家长民主儿女生平等之心,家长独断儿女生专行之念,家长仁慈儿女博爱,家长暴戾儿女残忍。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等等,都说明家长的素养、家庭的环境,对孩子一生的教养息息相关、处处相连。 目前社会上,家庭教育缺乏科学的教育引领,守着陈旧、落后、错误的教育观念,用着原始自然的教育方式,重智育轻德育,重生理轻心理,重外显轻内省,重教而不会教的现象相当普遍,解决家庭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和矛盾,已到刻不容缓的地步。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提升监护人自身的素养,必须改变原始自然的方式,象其他社会职业一样,必须经过必要的培训才能“上岗”。生理成熟而成婚,心理成熟而成家,良好素养而教子。那应该怎样培养好的家庭教育呢?
二、怎样培养好的家庭教育。
(一)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
世上没有天生成功的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结果,杰出的父母,没有一个是轻易教子成功的。有些人可能会说,有那么多的父母大字不识一个,不也教育出好孩子吗?其实,文盲并非不会教育,有些父母同样是教育孩子的高手,他们没有太多的文化知识,但德行、勤劳、志向一定很出色,都是孩子的榜样。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作品”。 优秀的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孩子的问题大多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而是父母问题的折射,父母常常是孩子问题最大的制造者,同时也是孩子改正错误与缺点的最大障碍者。所以教育者当务之急 的不是如何教好孩子,而是怎样培养好的家庭教育,如何引导父母教育。没有父母的改变就没有孩子的改变。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古语云:养不教,父之过,父母责无旁贷!因此,父母应通过言传、身教,正确引导、培养,以身作则,身先垂范。在骂孩子的之前,在打孩子之前先自我反思,自己是否正确引导孩子了,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地改变自己。
(二)要给父母提供学习环境与机会。
学仁社所举办的传统文化教育,功德无量,深入学校,深得人心,特别每一场家长课,都是座无虚席,会场安静,用心倾听,并且一听就是近两个小时。我
们从这些场面可以思考一个问题,大部分家长对教育子女都很重视,他们渴望学习一些教子方法,就是这样的课太少了。一个人如果缺乏正确的引领,光靠自己闭门造车,穷其一生,也未必能真正达到至真、至善、至美。所以给家长提供学习环境与机会,才能真正提高好的家庭教育。
三、怎样尽到我们的一点责任。
今天我们不是来怨天尤人的,我们不是来责怪父母的,我们是带着一片热情的心来履行责任的。我知道,我们不是伟人,无法在短时间内改变当今社会的现实情况,但是我们有能力让一小部分的人教育观念和方法得到提升,哪怕只有一个人,也就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希望。今天来的都是热爱教育,有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人,都是有想法去改变一点什么的人。如果你是校长,一年就多开几场家长会,用你的智慧去点拨家长的教子方法;如果你是教师,就多跟家长谈谈教育的经验,用你的真诚去温暖冰冷的心;如果你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义工,就继续用你辛苦和快乐的行动,多讲几场课,让更多的人受益。也许我们举手投足,一言一行之间有可能会影响到大局;也许一个闪念就能挽救一个孩子的命运;也许一个举动就能让一个孩子迈向学校的大门;也许一句话就能让一个孩子重新振作;也许一个建议就能令一个孩子重塑人生。相信教育的力量,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以上言论纯属个人观点,不当之处请批评。
作文十:《扬汤止沸还是釜底抽薪》700字
继足管中心注销之后,职业联盟亦呼之欲出。同时,体育总局还释放了好多改革信息。面对这么多信息,在人叫好,有人担忧,是非对错,各言其说。
6 年前,恒大把中超调至烧钱频道,有人说是正途,有人说是歧途,争论如火如荼。当恒大一统中超,拿下亚冠之后,舆论归于一统,烧钱成为共识,中超演变为一场举世瞩目的烧钱竞赛。但是,由于男足在世界杯预选赛上的糟糕表现,对烧钱足球的反思出现,再加上恒大、上港、申花、苏宁、权健、华夏幸福屡屡制造砸钱“地震”,让世界足坛寝食难安,一直不太情愿染指足球的体育总局不得不“亲自出马”了。
总局释放的改革信息表达了要治理中超乱象的良好愿望,但是,能否取得良好效果呢?如果单是目前释放出来的这些措施,恐怕是不会有良好效果的。因为这些措施大多是扬汤止沸,而不是釜底抽薪。
要釜底抽薪,必有三大改革举措:一是实行混合所有制,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使俱乐部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而不再是被“包养”的玩物;二是建立财务公平法案及配套制度,这方面最好是学习美国职业体育而不是欧洲;三是取消企业冠名,一律采用地名加昵称,这也是世界职业体育通用的规则,这样才能让俱乐部有自己的战略与自己的品牌,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为母公司的战略、品牌服务。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在烧钱烧到高潮的时刻,总局与足协真的是好难。要釜底抽薪,必然会导致投资下滑,出现一些负面效果。可不釜底抽薪,则会维持一个虚假的繁荣,终究还会跌入谷底。眼前与长远如何兼顾,谁当家也不太好下定决心。这就是恒大烧钱足球的后遗症之一。恒大赢了,中国足球却输了。当然这个也怨不得恒大,因为恒大是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做事的。但这绝对是总局与足协需要认真反思的。钱花了,能买到教训也算是一种收获。总局与足协面对的另一个更大的困难是,职业体育发展的环境条件还太嫩,而各方面的想法又太多、要求又太高,实在是没有万全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