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乡土中国》书评》1300字
《乡土中国》书评
法学二班
作为一名法学院的学生,在法学院老师极力推荐之下,怀着对法学、社会学、伦理学的热情读了这本费老的《乡土中国》,感触颇深,由此下笔。
本书从十四个部分来阐述中国的乡村。一、乡土本色 二、文字下乡 三、再论文字下乡 四、差序格局 五、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六、家族 七、男女有别 八、礼治秩序 九、无讼 十、无为政治 十一、长老统治 十二、血缘和地缘 十三、名实的分离 十四、从欲望到需要
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依靠土地,同时又被土地所束缚。在大部分“城里人“的眼中,是瞧不起乡下人的。一提到乡下人,总会想到布满泥土灰尘的衣服,蓬乱肮脏的头发,以及粗俗的语言。只有真正“土生土长”的人才会明白,土是多么的质朴。我们的民族与泥土与是分不开的,从我们“根”来说我们为什么不该尊重乡土尊重农民尊重自己的文化呢?现代社会,城市里,一年到头我们或许都没根邻居打过招呼,而在乡下邻里之间就像亲戚一样,从这点来看乡土社会从熟悉得到信任而现代社会口说无凭还要签个字画押形成法律就能够被理解了。
特殊语言是亲密社群中所使用的象征体系的一部分用声音来作象征的那一部分。乡土社会在现代社会中被抛弃,文字确实是现代化的工具,但是乡下人不能完美地用文字表达不代表他们是文盲。所以要向农村提倡文字下乡一定要考虑到语言文字的基础否则开几个学校让乡下人多认识几个字也不能使他们“聪明”起来而这一点对现代社会是很有启发意义的。费老指出“文字”作为一种经验和知识的传承媒介,在乡土社会“语言是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的特质下,也不能发挥其积极有效的作用。这说明了乡土社会绝非必要“文字”。
费老将社会类型分为团体格局与差序格局。差序格局是一个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团体格局指个人间的联系靠着一个共同的架子先有了这个架子而互相发生关联。这章里,费老从东西方的角度生动的阐述了中国社会的格局。
既然说到了差序格局,就不得不说道德。同样,他还是列举了西洋的差序格局造就的西洋道德与中国的不同、也大量引用了名人名言。
下面费老谈到了家族。家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群体,西洋家庭团体中夫妇是主轴,子女是配角。
乡土社会正是通过礼俗、传统对乡民进行教化来对乡民进行治理,达到一种无为而治。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欲望进行日常活动,欲望出于文化教化的结果,它是经过自然的选择有利于人的生存。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光靠欲望是不行的,于是出现
了权力,提出了乡土社会的四种权力:横暴权力、同意权力、长老权力和时势权力。费老认为横暴权力与同意权力,一个与社会冲突有关,一个与社会合作有关,但两者却不冲突,同时存在,并且它们在乡土社会中都很微弱。
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乡土中国》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有的谈论民族历史、文化对个人根深蒂固的影响,有的谈论中国人行为方式、道德观念的传统导向。乡土中国,中国乡土。乡土这一特质已经伴随中国人几千年,然而再过几千年,我相信中国人仍是以乡土为本质,以乡土为基层,去开拓更加广阔的未来!
作文二:《乡土中国书评》4000字
《乡土中国》——当代中国社会现象的根源
《乡土中国》一书是费孝通先生在1947年写成的,对中国基层的乡土社会进行了细致而深刻的描述和分析,语言通俗易懂。虽然距离当代社会已有六十多年,在阅读和领悟的过程中却可以看到许多当代社会的影子。若是按照政治上时代的划分,1947年的中国是黑暗腐朽封建的旧社会,当代中国是民主富强的新中国。但是此书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对中国最基层的农村社会进行探索和描述的。虽然当代中国的制度和经济早已发生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从传统文化和心理的层面上来看,我发现当代中国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依旧是费孝通先生笔下的“乡土中国”。比如当代依旧存在的具有浓厚乡土特色的“熟人社会”,人际关系上的“差序格局”,家庭关系上的长幼有序,男女有别以及依然发挥重要作用的社会团体“家族”,还有制度设置与实际运行上的“名实分离”等等。一言蔽之,当代中国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依旧是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开篇第一句“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由此在接下来的十四篇文章从不同的层面展开中国基层社会乡土性的分析。“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有变动。”自古以来中国基层乡村人口就是依附这特定的一片土地成长的,“乡村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人与人的关系上,“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传统中国社会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基层上的,所以传统中国社会具有封闭性和保守性。这种社会特征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学思想文化以及政治制度的发展。比如,中国人思想的保守和封闭,人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利益得失,需要靠祖祖辈辈的传统道德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喜欢钻法律的空子。文化上,纲常伦理道德用于维持特定的社会结构,人们普遍追求安定的生活,零散的社会团体结构需要强大的中央集权政体来抵抗强大的外敌和自然灾害,催生了皇权帝制。当代中国社会的许多现象依旧可以看到乡土社会保守封闭的特征,比如人们看重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利益,超负荷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来谋求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资源匮乏和环境污染,典型的农民鼠目寸光的眼特点,只看到眼前和身边的利益,保守封闭。另外,公务员热也体现了中国人向往安逸稳定生活,规避一切风险的传统观念。因为走上了公务员队伍就意味着安稳的工作和安逸的生活,其实能够得到晋升的最后只有少数,人们普遍最求考公务员大多并不是追求政治上的晋升,而仅仅是追求一种安逸的生活状态。其根源还是乡土社会,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是一个变迁非常缓慢的社会,人们从出生的那一天就已经注定了其一生的轨迹,生活中任何遇到的问题都是长辈曾经遇到过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长辈的经验来解决问题。这种社会的生活是安稳的,人们习惯了这种安稳的生活,显然当代的中国人还没有适应快速变迁的社会,依旧在寻求安稳的生活。
文字下乡普及缓慢是因为乡村社会是一个变迁缓慢的社会,是一个生活很安定的社会,并不会遇到时间和空间阻隔的状况,所以文字没有使用的必要性,“语言是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了”。当然当今社会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随着传媒技术的日益发达,不认字的人已经非常少,但是根据我的经验,偏远山区的农民依旧很少把文字当成是交流的工具,除非有必要一般很少写字,认字很多是被动接受的,文字在生活中的最大的作用是获取外界的信息。在城市则不同,文字既是交流的重要工具还是发布和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
在社会结构方面,与西方社会的“团体格局”不同,中国传统社会形成的是“差序格局”。 什么是“差序格局”?费孝通先生在此作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
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在这种社会格局中,亲属关系是最重要的,再往外推就是乡里邻居以及朋友。而家的大小是可以伸缩的,圈子的大小也是可以伸缩的。“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每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所动用的圈子也是不同的。当代中国社会又何尝不是乡土中国中的“差序格局”,在办事的时候,人们总是先找关系,找“自家人”找同乡等等,总之都是先攀上关系再办事。实在拉不上关系就请到酒桌上喝酒喝出感情来,喝完酒就算是朋友了,就算是“自己人”了,以后办事便方便了。正是这种社会关系的性质导致了许多“走后门”的现象,在官场上也导致了很多的贪污腐败的现象。因为在这种社会格局中,“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的有一个“己”作为中心”。所以在中国传统社会里讲究的是自我主义,“一切价值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攀上关系以后,我们已经是自己人了,所以我帮你谋利益便是合情合理的了,这是乡土中国的逻辑,但是这种思维逻辑在当代民主社会里依然顽强地扎根在人们的潜意识里。
中国乡土社会基层的“差序格局”是一个“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在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最主要的道德是“克己复礼”不是依靠外在的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而是依靠自己内在的良知和道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而这种“系维着私人的道德”的评判标准也是由差序的人伦而决定的。“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西方社会是一个罪感文化社会,人们认为人天生就有“原罪”需要不断地向上帝忏悔,而中国社会则是一个耻感文化的社会,就是自己做了坏事以后只要没有人知道是他干的就可以活得坦然,就是无罪的,当罪行倍公之于众的时候不是忏悔而是感到羞耻,没面子,家人亲属也是感到丢脸可耻而不是自责。对于外人犯下的错要追究到底,严惩不贷。而自己家人犯下的错则尽量代他讳隐。可见中国人的道德价值标准也是具有“差序格局”的。并且当今社会依旧是这样,国家领导人总是强调“企业家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而不是强调加强法制,严惩违法犯罪的企业家。
乡土社会是一个家族社会,“利用亲属的伦常去组合社群,经营各种事业,使这基本的家,变成氏族性了。”在当代社会,依旧可以看到这个影子,最明显的是家族式的企业,主要的经营管理层都是一个家族的人,外人永远只是打工的。还有很多事业单位中的裙带关系也是一个例子。另外乡土社会是一个强调“男女有别”的社会,“社会秩序范围着个性,为了秩序的维持,一切足以引起破坏秩序的要素都被遏制着,男女之间的鸿沟从此筑下。乡土社会是一个男女有别的社会,也是一个安稳的社会。”在“男女有别”方面,当代社会已经很难找到这个传统的影子了,当代社会反而是一个两性之间较为开放的社会,青少年早恋的现象也早已相当的普遍。当代社会是一个急速转型的社会,一些年纪较大的人依旧保守着“男女有别”的传统观念。某些行业依旧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性别歧视。
由于乡土社会的生活基本上是一成不变的,“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一些老祖宗的成规留下来便成了人们必须自觉遵守的“礼”。只要生活环境的变化不大,这些“礼”用来处理矛盾总是能起作用,所以人们逐渐主动地服从于成规了。在我看来,“礼治”和“德治”其实是一个意思,当代社会所强调的德治依旧是源于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维系着私人的道德”需要靠个人的内在克制来遵守,于是很多应该遵守的规则便成了“礼”,“礼是公认合适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是合适的意思。”虽然说当代社会应该是一个法治社会,我们还是可以看到许多“礼治”的影子,特别是在农村,一般遇到什么矛盾的时候都是请一些长者或者是一些权威人士来评评理,实在调解不了才最后诉诸于法律手段。上法庭可以说是无奈之举。所以在“礼治”的社会,人们一般可以通过达成共识的礼仪道德来公式化地解决问题,长期下来就形成了“无讼”的社会。人们认为闹上法庭是一件羞耻的
事情,即使是在当代,跟别人打官司在很多人眼里都不见得是一件光彩的事情。
在几乎一成不变的乡土社会里,保守封闭的特征形成了“无为政治”和“长老统治”的现象。即使是在当代人民具有选举权的民主社会,人们依旧普遍不重视自己手中的权力,消极对待各种选举,对政治也是普遍不重视,抱着消极的态度。只有当自身利益受到威胁的时候才会寻求政治或者法律上的庇护。在乡土社会中,由于长老的生活经验是最为丰富的,所以确立的长老的权威,在当代社会的很多农村里,依旧延续着“长老统治”的传统。
地缘和血缘关系在乡土社会中具有重要影响,“父死子继:农人之子恒为农,商人之子恒为商——那是职业的血缘继替;贵人之子依旧贵——那是身份的血缘继替;富人之子依旧富——那是财富的血缘继替。”另外外村人“常常得不得一个普通公民的权利”。当代社会的“富二代”、“官二代”现象就是乡土社会中血缘继替的一个延续的例子;当代社会中外籍户口的人在本地享受不到公民权利的现象正是乡土社会中地缘关系的延续的例子。
“名实分离”的出现是因为乡土社会毕竟不是一成不变的,当旧的制度不符合实际情况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时候就会出现“名实分离”的情况。“名”是老祖宗定下来的规矩,是不可以轻易改变的,所以人们只好依旧采用这个“名”而在实际的操作上采用自己的那一套“实”。当代中国的制度是民主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表面上看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而人大代表普遍是各级党政领导,汇报工作的则是党政最高领导,人大代表敢于轻易行使否决权监督权和罢免权吗?这是极其罕见的。当代中国的相当多制度是一套而实际运行却是另一套,不得不认为是“名实分离”。
经过上面几个方面的论述,从费孝通先生笔下的乡土中国的视角来窥探当代社会各种现象,以一言蔽之,当代中国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依旧是乡土中国。
作文三:《书评乡土中国》2900字
【书评】费孝通《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乡土本色》篇。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从人与空间的关系上来说,世代定居,也就是不流动,是常态;迁移,或者说是流动,是变态。从人在空间的分布关系上来说,是孤立和隔膜,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交往也疏少。其孤立与隔膜,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原因如下:小农经营,住宅与农场不会距离过分地远;水利等公共工程上合作的需要;安全防卫(人兽鬼)的需要;兄弟均等继承的传统,使人口在同一个地方一代一代地垒积起来。
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人与人的关系上,成了一个熟人社会,一个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个有机的礼俗社会,存在一种有机的团结。这种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感,之于人和之于物。这个定居社会和熟人社会,产生的生活方式,相对于流动社会和陌生人社会(一种为了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起来的社会,一种机械地团结的法理社会),无法匹配。
《文字下乡》篇。在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文字传达的情意是不完全的,它是间接的说话,不能与当时当地的时局相配合,是个不太完善的工具。不仅文字如此,包括说话,(费孝通在文中把语言简要地分为说话和文字),也都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工具。语言是一个社群所有的相同经验的一层上发生,群体越大,经验的交集就越有限,语言也就越趋于简单化。
在这些共同语言之外,会因为个人间的需要,产生少数人间的特殊语言,所谓行话,所谓切口,在乡土社会这个亲密社群中,不仅有这种切口,还有更多的不需要声音和文字参与的可用来作象征的原料,它们比语言更有效。所以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说话都不是传达情意的惟一象征体系。
《再论文字下乡篇》。乡土社会是个面对面的社会,有话可以当面说明白,不必求助于文字。文字的产生,是因为人与人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遇到了空间和时间的阻碍。时间的阻碍包括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世代之隔。论及今昔之隔,一个在乡土社会中的人,所需记忆的范围,本身很狭窄。至于世代之隔,由于乡土社会是一个很安定的社会,人在熟人和熟地儿长大,他们个别的经验,就等于世代的经验,经验无需要累积,只需要保存。在定型生活中长大的人,有着深入生理基础的习惯,帮着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工作节奏,在这种社会里,只靠说话,而不依赖于文字和书籍,是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的。(中国的文字并不是在基层上发生的,最早的文字是庙堂性的。)
《差序格局》篇。这篇的讨论对象,不限于乡土社会,而是中国的文化传统。西洋社会的格局,有如捆柴,是团体格局。中国的格局,有如石头丢进水面泛起的涟漪,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的圈子的中心,是一个差序格局,伦的格局。每个人的网络,都有个(自)己作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相同,网络的范围,依中心势力的大小而定,富有伸缩性。
团体格局之下,一是平等观念,团内分子是平等的,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二是宪法观念,团体只能在个人愿意交出的一份权利上控制个人,团体不能抹煞个人。差序格局之下,只有以(自)己作为中心的主义,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站在任何一圈里,向内看也可以说是公的。所以,费孝通说,中国传统社会里,一个人为了自己可以牺牲家,为了家可以牺牲党,为了党可以牺牲国,为了国可以牺牲天下。这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条理上是相同
的,不同的只是内向和外向的路线,正面和反面的说法而已。注意,在这一点,西洋的国家也是如此,为了本国的利益,可以牺牲他国的利益。这是西洋团体格局下的群己界限的一个例外。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篇。道德观念包括三部分,规范,信念和制裁。团体格局之下,道德的基本观念建筑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之上,而且与基督教的宗教观念相关,虔诚和信赖是其一,个人在神面前的平等和神对每个人的公正是其二。代理者是团体格局社会中一个基本的概念,代理者是神或团体意志的执行者,但不是上帝和团体本身。上帝和上帝的代理者牧师、国家和和国家的代理者政府的分别,是不容混淆的。《独立宣言》有语,人类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组织政府,政府的适当力量,须由受治者的同意中产生出来;假如任何政体有害于这些目标,人民即有改革或废除任何政体之权。这些真理,我们认为是不证自明的。
差序格局下的道德系统中,没有一个不分差序的兼爱,也很不容易找到个人对于团体的道德要素。所有的价值标准也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一切的普适标准,并不发生作用,一定要问清了,对象是谁,和自己什么关系之后,才能决定能拿出什么标准来。
《家族》篇。家庭是亲子所组成的生育族群。在任何文化中,家庭这族群总是赋有生育之外的其他功能。在西洋,家庭是团体性的社群,有严格的团体界限,这个社群经营的事务很少,以生儿育女为主。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家并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不限于亲子,可以顺着父系这一方面扩大,在结构上是一个氏族,它是一个事业组织,赋有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的功能。家的大小依着事业的大小决定。在西洋家庭中,夫妇是主轴,共同经营生育事务,子女是配角。中国的家是个连绵延续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婆媳之间,是纵的,夫妇成了配轴。讲究效率的事业,排斥夫妇之间的私情。不光是性别,不同的年龄组之间,也保持着较大的距离,这是把生育之外的许多功能,拉入家庭社群中的结果。
《男女有别》篇。稳定社会关系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了解,即接受着同一的意义体系。乡土社会中阻碍着共同生活的人充分了解的,却是性别之分。但是浮士德式的、不以实用为目的、追求生活经验(生命意义)的创造的恋爱精神,在乡土社会中是不容存在的,因为乡土社会不需要新的社会关系,更害怕旧的社会关系被破坏。男女关系必须有一种安排,使他们之间不发生激动性的感情。这便是男女有别的原则,即干脆认为男女之间不必求同,不必了解,在生活上加以隔离。在乡土社会里,家族是以同性为主、异性为辅的单系组合,同性原则较异性原则更为重要。男女有别的界限,使中国传统的感情定向,偏于同性方面去发展,同性恋和自恋程度发育得不浅。
《礼治秩序》篇。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法治是人依法而治,但并非没有人的因素。)乡土社会是个没有法律(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的社会,是个礼治(人治)的社会。礼治社会并不是文质彬彬的。礼是社会公认的合式的行为规范。法律是靠国家权力来推行的,礼的维持则依靠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积累的经验,文化也是一种传统。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和效力比现代社会更甚,依着做有福,不依照了,就会出毛病,人们对于传统有敬畏感,礼的推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治的可能性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
《无讼》篇。在乡土社会中,讼师(刀笔吏,现代的律师)是没有地位的。负责地方秩序的
父母官,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不是折狱。乡村里的调解,其实是一种教育过
程。维持礼治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在于身内的良心,所以礼治秩序更注重修身,注
重克己。在中国传统的差序格
作文四:《乡土中国书评》1200字
《乡土中国》书评
费孝通费老的这篇文章文字朴实无华,但这却更能表达出费老对于中国乡土社会文化的研究。他必然是深入乡村去潜心调研,探索中国基层社会的模样,体会过着其中的酸甜苦辣,丰富了自己的人生阅历,才会有这样朴实无华的文字流露。
《乡土中国》一书是学界公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代表作。 乡土乡土,“土”是乡下社会的一种特色,是乡下人的命根,是可贵的泥土。它代表着乡下的礼俗社会。而在城里人看来,“土”是乡下人的“愚”,是文盲,还不了解交通规则,但城里人到乡下却不认识包谷和小麦,这不“愚”?文字下乡运动是好事,但并不代表不识字就是愚,这只是基于他们生活的社会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是个熟人社会,声音,表情,动作更能表达出他们的真实情感。或许在中国基层的乡土社会发生了变化后,文字下乡才能下乡吧。
与城市的现代西洋式的团体格局不同,中国乡土社会的格局是差序格局,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网络的中心就是自己。而社会结构格局的差别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观念,在团体格局中,团体是超脱个人的实在。差序格局中,最重要的是克己复礼,一切总是要回到具体的私人关系。中国的道德法律都因此得看对方与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这种伸缩是不公平的。
乡土社会的家是小家族,不论大小,结构原则都是一贯的差序格局,以父子为主轴,夫妇为副轴,但这样却隔断了夫妇之间的联系,排斥了普通的感情。就这样男性占主导地位,导致男女有别,夫妻之间的感情就淡漠了。
人们追求和谐社会,需要道德与法律的和谐。而乡土社会的又一特色是礼治社会。礼是一种传统,人们用历史来维持这一社会秩序。而且在乡土社会中,打官司是可羞之事,礼治社会的追求就是无讼,人们用道德问题和伦理观念去教化人。法治社会礼是用法律来保护人们的权利的社会安定。在乡土社会中,只有在社会秩序和思想观念上进行一番改革,法治秩序才能建立。
作者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政治模式,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名义上是“专制”“独裁”,但实际上是松弛微弱的,是无为而治,类似于同意权力。另一种权力结构是长老统治。血缘在乡土是让社会稳定的力量,地缘是根据血缘划分。还有最后一种权力,时势权力,这会发生在社会转型时,这一时间段容易产生文化英雄,他是由时势造就的。 乡土社会中,人们按“欲望”去办事,现代社会是按“需要”,做事需要按计划行事。 这本书朴实无华的语言却深刻的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本质。虽然中国现代社会发展到现在,与过去的传统社会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本书在今天仍然是有极大的影响的,毕竟社会的文化本源是没有根本变化的。我们需要通过乡土社会来反思现代社会。中国的乡村还是很多的,我们还只是处于一个过渡阶段,中国依然是有浓厚乡土气息的中国,虽然乡土社会文化并不是那么纯正,而且现在的利益纠纷发生在每一个人的身上,但道德的约束,法律的完善,道德与法律和谐统一约束下的和谐社会并不遥远。这一过渡或许会有着许多矛盾的地方,但这也是社会进步必须的经历。只有继续坚持,社会才会继续进步,哪怕这一过程相当漫长??
作文五:《《乡土中国》 - 精彩书评》4800字
《乡土中国》 - 精彩书评
读费孝通《乡土中国》(一)
第一章是“乡土本色”。作者开篇就说“从基层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个是说中国社会虽然有很多阶层,但是他们都是从乡村社会分离出去的,在行为方式社会习惯方面还带有很多乡土社会同样的痕迹(虽然他们自己是很不愿意承认的,因为“土气”毫无疑问是一个十足的贬义词。),所以要研究“中国性”,就不得不从根基出发,研究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土壤——乡土社会。另一层意思是说现在这个乡土性只局限于基层,就是说虽然地主、知
等社会阶层都是从乡土社会分化出去的,但是由于长时间识分子、工人、资本家
的发展,已经与乡土社会有了很大不同,所以那些城里人对乡下人冠以“乡巴佬”的称呼,因为他们对于乡土社会已经完全没有了认同感。至于这些阶层乃至整个中国社会怎样具有着乡土社会的文化的根,后面会有详细的分析。 在第一章里,作者从“土气”切入,分析中国人的农业本性。“远在西伯里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种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因为农业的固定性,才有了“土气”,所以说这个词很贴切的描述了中国的农业本性。“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因此“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他们的生活范围有地域和空间的限制。由于生活的固定,结成了稳定封闭的邻里关系,这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又一重要特征。许多中国社会的特征都是由此而来。比
提出法制社会的观念,但是两千年了中国为如说,中国为什么早在战国就有墨家
什么还是人制社会,就是因为这种人际关系的局限性和邻里的熟悉性。“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行了,还用的着多说么,”这种生活背景下显然没有法律和合同之类东西存在的必要,因为那都是对付陌生人的,只有整天要和陌生人打交道的现代人才需要。对中国人来说,分得太清楚未免伤了感情。中国文化的模糊性大概也从这里来。
第二和第三章讲当时一些人提倡的“文字下乡”。很多人认为乡下人“愚”,但是费老认为不应该这么说,乡下人不是智力上笨,只是知识上不足,更确切的说是知识结构不一样,他们的知识足以应付他们的生活,而对于城市的文明生活当然不甚了了了。这种不了解就像城里人分辨不了麦子和韭菜、不会爬树、不会抓鱼一样,没什么值得取笑的。作者进而探讨了语言的产生以及和人类生活的关系,文字的产生原是为了不同空间和时间的人交流的,但是在乡土社会,由于生活的一成不变和空间的稳定性和封闭性,口头语言完全可以满足生活需要。而且面对面的交流远比书面语言表达的东西丰富快捷。文字既不是乡土社会的基础,本来就不是乡土社会的本性。人类最初的文字都是庙堂性的,都是为了祭祀崇拜和记录帝王事件,所以不是乡土社会的必要。因此文字发明了几千年,中国的绝大部分农民依旧目不识丁。当然当代的乡土社会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代农民必须要识字了,因为要科学种田、操纵机器。但是实际上我的母亲初中毕业,但是由于农民的生活基本没有文字,长年没有阅读和书写,因此现在已经忘的差不多了,读我的家信都很吃力。这无疑是费老观点的例证,说明虽然过了这么多年,农民的生活还是带着传统乡土社会的痕迹——地方性和口语化。(待续)
读费孝通《乡土中国》(二)
(一)在“男女有别”一节里,提到Oswald Spengler曾说西洋有两种文化模式,一是Apollonian亚普罗式的,一是Faustian浮士德式的。前者认为宇宙有一个超自然超人力的秩序,人只能接受它,维持它。天堂遗失了,黄金时代过去了,
这是西方古典的精神。后者认为冲突是存在的基础,生命是阻碍的克服。没有了阻碍,生命也就失去了意义。他们把前途看成无尽的创造过程,不断的变。费老认为乡村社会是前者,现代社会是后者。
且不说是不是,我对这两种文化模式很感兴趣。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只不过是对理想世界的拙劣的模仿,还有圣经中对于原罪的解释,原来都是前一种思想的表现;而浮士德式的文化模式,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一种人生观,“生命是障碍的克服”,苦难越大,生命力因之越强,生活的意义因之越深。这里面隐藏了一个结论就是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而不是结果,因为结果无非只有一个那就是死亡。进而推论,我们不是要得到更多而是要经历更多,这就是存在主义者加缪的观点——不是生活得更好,而是生活得更多。
(二)对于男女感情,费老又说“浮士德是感情的象征,是把感情的激动,不断的变,作为生命的主脉。”“最后的统一是不会完成的,这不过是一个求同的过程”“男女的共同生活越是向着深处发展,相异的程序也愈是深,求同的障碍也愈是强大,用来克服这阻碍的创造力也需更强大,在浮士德的立场说,生命力也因之愈强,生活的意义也因之愈深。”
费老这里说的是性别差异带来的异性吸引力和爱情。我不由想到我们在感情中体会到的爱情,如果抽去了表层的性欲和生活,其实就是这种依恋感,这种恨不得和对方变成一个人的冲动。卢克莱修说“情人们热烈地拥抱在一起,情爱的牙齿顶着牙齿,但他们不能在另一方销魂,也不能成为另一个自我。”正是这种永远不能克服的距离产生了忠贞不渝的爱情。很多人难以体会这种本质的爱情,甚至
用性或者“在一起”代替爱情,无疑是对爱情的肤浅的理解。 (三)在“礼治秩序”里,费老认为中国社会既不是法治也不是人治,而是礼治。若是法治的话就不会有那么多私情和冤案发生,若是人治就不会有那么多位高权重的人总说身不由己烦恼重重了。中国社会的人们是依照多年以来形成的传统习惯生活行事的,不管处于什么地位,都得按照这些规定行事。儒家说“克己复礼为仁”是个最好的例证。
(四)接着,在“无讼”里,费老接着推论,既然是礼治社会,那么礼就不仅仅是礼貌,不懂礼就简直是个道德问题,如果有官司非打不可,那必然是因为有人破坏了规矩。中国乡土社会的理想是没有法律和政治的,因为一切都按照祖先流下来的规矩进行,政府的统治以教化为主,“苛政猛于虎”;来到这个世界的新生儿自有父母教化他们适应这些规矩。这就实现了“无为而治”的理想。 我想到在我的家乡,很少有争端是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的,家务纠纷或者两家发生了争执,一般都是找村里能说会道的“明礼人”来“评理”。很少有人想到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打官司被认为是“丢人”的,不管你有理还是无理。当然过了这么多年,中国农村的乡土性已经有所稀释,乡村里的家长和长老们的影响力慢慢下降,村里以前经常为人评理的人现在只不过是个婚丧嫁娶仪式的主持者,平时喜好赌博,在乡亲中已经没什么威信。
读费孝通《乡土中国》(三)
在下面几节里主要讲了中国乡土社会的具体统治进行方式。 (一)在“无为政治”里。费老总结论权力的两种看法。一种认为社会冲突和剥削统治产生了权力,一种认为社会合作和社会分工产生了权力。一个来自于暴力,一个来自于契约。费老认为两者并不冲突同时存在,前者成为横暴权力,后者称为同意权力。接下来费老认为中国乡土社会这两种权力都很微弱,因为一方面农
业经济的剩余价值不多,横暴权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被陈胜吴广之流推翻;另一方面农业经济基本上自给自足,“除了盐铁之外,必要时很可关门自给。”所以依赖社会分工存在和壮大的同意权力也很微弱。最后费老说“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虽则名义上是专制独裁,但是除了自己不想维持的末代皇帝之外,在人民
的实际生活上看,是松弛和微弱的,是挂名的,是无为的。”
这个我不是很同意,依我的生活体验,中国农村的权力基本上还是以同意权力为主的,因为上面说到“礼治社会”,所谓“礼”难道不是大家在生活中相互协调达成的一致吗,乡绅和长老们的调节纠纷的权力和威信,不是同意权力吗, (二)在“长老统治”里,费老在上述两种权力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化权力的概念。它产生于社会继替的过程,或者说是爸爸式的,是Paternalism。家长对孩子的权力是既非横暴又非同意的,是基于血缘事实和社会经验的。孩子们必须遵从长辈的意愿,以适应这个他并不了解的社会,他没有选择的机会;但是父母并不从教育孩子这件苦差事上面得到实际的好处,父子之间也没有本质的利益冲突。但是“在最专制的君王手下做百姓,也不会比一个孩子在最疼他的父母的手下过日子为难过。”孩子们受到的教化是全方位的、深入到每一个生活细节的。而且教化的权力由于中国社会的稳定性又扩大到成人之间,这就是长幼之别,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把长幼分得这么清楚,兄弟姊妹叔伯,每个前面都要加一个数字“大哥”“三姐”“二叔”,相比之下,英语中只有brother、sister、uncle等。
(三)在“名实的分离”中,费老又提出了时势权力的概念。与教化权力产生于社会继替不同,时势权力产生于社会变迁。哪个占主导是由社会变迁的速率决定的。如果社会的变迁速率慢得和社会继替的速度相同,那么就没有革命的需要,“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社会变迁被父子之间的更替消化掉了。但是社会变迁快到社会继替消化不了的时候,就会出现“父不父,子不子”的情况。旧的传统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情况,需要加速的改变和革新了。这时候就会出现“时势造英雄”,由有才能的人出来充当文化英雄或者政治英雄,推动社会向前变革。从这个角度看,苏俄的专制统治和沙皇的统治是不一样的,后者是横暴权力,而前者是时势权力,社会主义者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充当了文化英雄的角色,带领苏联国家和人民加速实现现代化。这样也可以理解英国为什么可以不流血的实行各种富于基本性的改革,就在于社会的领导者可以及时顺应社会变迁和历史潮流,所以不致发生流血革命。
回到乡土社会,“中国思想史上除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动荡出现过百家争鸣的局面之外,自从定于一尊之后,也就是在注释的方式中求和社会的变动相适应。注释的变动方式可以引起名实之间发生极大的分离。”,这就是为什么虽然儒家经典只有那几部,但是不同的时代总有不同的诠释版本,一代又一带人对经典做着自己的诠释,经典诠释著作要比经典多得多。形式没变,内容却可以经注释而改变。中国人虚伪的劣习也由此而来,因为长辈和经典的权威不可侵犯,只有通过歪曲解释和阳奉阴违来实现自己的意愿。就像费老说的,“虚伪在这种情形下不但是无可避免而且是必需的。不能反对而又不切实用的教条或命令只有加以歪曲,只留一个面子。”
(四)在最后一节“从欲望到需要”中,费老认为“欲望并非生物事实,而是文化事实”,还举了北方人爱吃大蒜为例,这不是遗传的,而是从小养成的。文化对欲望有着筛选的作用,“自觉的欲望是文化的命令”。
但是我不同意,爱吃打算并不能说是欲望,只是一种生活习惯,并不是所有的“我
想”都是欲望,“我想吃饭”是欲望,但是“我想吃米饭”就不能说是欲望了。因为欲望应该是人之本性,很多地方的人们饿了并不想吃米饭。这种应该叫需要,需要是带着个人、文化和地域的烙印的。
另外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是“欲望是什么呢,食色性也,那是深入生物基础的特性。这里似乎有一种巧妙的安排,为了种族延绵,人会有两性之爱;为了营养,会有五味之好。”
我觉得“食色性也”这句话揭示了欲望的本质,“食”是为了人个体的生存和延续,“色”是为了代际之间的继替和延续,满足了这两点,一个物种就可以绵延不绝,这样看来,人类只是一种普通的生物而已。所以说欲望是人与生俱来的动物性,是人类之所以能够繁衍到今天的生物机理。但是单纯的欲望并不能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节制才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原因。人会思考,会为了长远利益而放弃眼前之快,能够有计划地行事,通过长时间一系列的活动来达成目标,才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以前我说理想因为不是与生俱来的所以不是人的本性,现在看来是错误的,与生俱来的是动物性。动物的意识中是没有过去和未来的,它们只生活在现在,而人生活在一个延续的历史中,不仅是个人的延续,也是代际之间的延续。
这才是人类的伟大之处。
作文六:《《乡土中国》书评》2800字
简谈《乡土中国》
对《乡土中国》这本书可以说仰慕已久,首先它是费孝通先生的名作,其次在学校学习中老师也多次提到它,然而真正去读这本书还是最近。由于这学期我修了法律社会学这一课程,学习了一些相关理论,此时读《乡土中国》更有一番风味。
书中共有有十四篇文章,大体来说第一篇算是背景,介绍的是中国的乡土本色,也就是中国社会的特殊性;第二三篇主要介绍文字在乡土中的不适应性;第四到七主要介绍差序格局对于私人道德,家族甚至男女关系的影响;第八到十一主要介绍乡土中的政治运作;最后三篇大约介绍是乡村变迁。虽说该书仅五万字左右,实为薄书,然而书中内容甚多,又是作者所提炼的精华,我无力站在全书的角度来做评论,仅就自己感触较深的方面讨论一二。
乡土中国的特性是什么?费先生在第一篇就指出:中国乡下人多,“土”就是他们的特性,当然土气不是贬义词,土就是泥土,靠种地为生的乡土社会很大程度上是很稳定的,即使战乱迁移的也不是社会的主流。同时指出我们是聚村而居,并且保持自己的生活隔离,保持孤立的社会圈子。同时村子里面大家都非常熟悉,形成了一个熟人的社会。在没有陌生人的社会,法律处于次要的的地位,大家都能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大家重视的是信用而不是法律。而到了我们现在这个处处都成了陌生人的社会,乡土社会的风俗不再适用,“土气”也成了骂人的话,统治社会的是法律而不再是礼俗。
书中费孝通先生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也是首次有这样的说法,即“差序格局”。何为差序格局?用原话说就是“如同把一块石头丢到水面上所荡起的一圈圈推出去水纹。”最中心的一点是自己,其余就是按远近程度来划分。书中对于中国人的私,没有公德心的论调很多,作者用较长的篇幅去比较我们中国的“差序格局”和西方“团体格局”的不同,在作者看来,我们之所以和西方不一样,就在于群己,人我划分的基础不一样。西方人是什么样子呢?是团体。团体内外的人很清楚,他就从最基本的家庭这个概念分析的。在中国就不一样。他的伸缩性非常大,你得势的时候可以宾客三千,亲戚多的是,如果你不得势,很可能没有一个人认识你,落的门庭冷落,宾客毫无了。我们的社会网络是以自己为中心,结果就造成了没有一个人和你的网络一样的,如此一来我们和西方的
不同便十分的明显了,西方要的是权利,而我们攀得是交情,我们讲究是等差、层次感;西方是讲团体,有一个团体的概念,团体同时不能抹杀个人的利益,只能是契约平等,而我们却是自我主义,一切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存在。
乡土中国不是一个法治社会,“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传统就是社会所积累的经验。乡土中国的“礼”靠社会传统来维系和传承,礼制不同于法律,也不同于道德。法律凭借权力机构强加于个人,道德靠社会舆论维持,按照费孝通先生的意思,做事合乎“礼”则更像“凭良心办事”的意思。“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不但人口流动小,而且土地资源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经验可以是共通的,”个人尽可把先辈的经验用作己用,在这样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尽管时代在变,而个人一生中所要处理的事物却是与先辈无多大出处的,这也就很好的说明了为什么一个无法的社会依然能世代运转,生生不息。
再说说血缘和地缘。如果说游牧民族是“逐水草而居”,那么说乡民们是“遇土而安”也不为过,土地是不会变动的,只是其生长能力在变,土地资源的非流动性直接导致了血缘和地缘的出现。血缘是一套根据血缘亲疏关系来决定对对方权力和义务的体系,血缘是十分稳定的力量。而地缘在人口不流动的状态下是和血缘合一的,是血缘的投影。也就是说血缘相近的群体在土地允许的状况下是生活在一起的,只有当土地资源难以维继群体所有成员的生活时,才会有一部分人走出去,要么在另外一个群体里生活下去,要么开垦荒地,重新组成一个群体,新组成的群体依然和原先的村落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而那些到另一群体中生活的人往往是不被另外一个群体所接受的,因为在地缘上他们不相接近。
那么如何才能成为村里人即外来者如何真正融入当地的生活呢?有两个条件:第一,要在村子里有土地,这是一切的基础;第二,通过婚姻进入当地的亲属圈子。这两个条件都是很难实现的,因为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土地是无法充分自由买卖的,土地掌握在氏族的手里。再说婚姻,一个人嫁入当地自然就成为当地人,但对于已经住在当地的“外客”来说是很难娶得当地的女子的,除非他有自己的土地。这表明外乡人要融入另外一个集体是十分困难的,进一步论证了两点:一是乡土社会的稳定性很强,排斥外人就可以使自己少受到外界的冲击,进而维
护自己传统的稳定;二是除非在特殊情况下,否则人们是无论如何也不愿离开自己原先的居住地的,外出就会受到排斥,在自己所熟悉的群体里才能生活的舒适。在这样的社会里有礼俗道德就足够了,其必然能毫无差池的运作繁衍。
“费孝通先生多年研究中国的乡村,他认为在乡村里可以看到中国大部分人民的生活,一切问题都牵连到这些在乡村里住的人民,所以对于他们生活的认识应当是讨论中国改造和重建的重要前提。他力图使自己的研究紧密的结合中国实际,研究如何从乡土社会转到工业社会。”一位学者如是说。
随着国家从传统的乡土社会向工业社会发展,城市化进程极大的的冲击着礼治秩序,血缘和地缘的分离,剧烈的社会变迁,使得人们不再圈定在一定的范围内,而是更加迅速地流动,传统的秩序被打破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是好事,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举例说:在没有法律的社会里人们自然不必去追寻法律为何物,遇到问题了自可以通过法律以外的途径解决。现在国家倡导建设法治社会,可是在乡下还有数量十分庞大的人群法律意识极为淡薄,正处于改革的夹缝里不能自拔,国家的普法运动就很有必要了。国家近些年也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努力,在广大的乡村普及和传播法律知识,帮助村民建立起法律意识。这是非常困难的,要在广大的村民中建立起法律意识,无异于给他们洗脑,这完全是思想上的碰撞,是传统礼俗和现实法律的碰撞。国家还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希望有朝一日能在广大的村民中真正建立起来法律意识。
我们还要看到,中国的本质还是乡土的,即使从“农业大国”到“工业大国”。中国人骨子里的私德是不会一下子消失的,却反而有一种加重的趋势,特别是当下一些社会现象更能说明社会的冷漠。常说对于外来物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于自己的传统又何尝不需要如此,那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得国人们傲然自立于世界,可又有那些根深蒂固的“恶习”无数次的给这个民族带来耻辱。物质文明的发展是可以忽视时间因素的,我们用三十多年的时间所创造的物质赶上了西方国家用两百年所创造的。然而精神上的进步必然是缓慢发展的结果,一定要尊重时间,因为它是一种积累,一步一步,急不得,到时自然水到渠成。前提是我们要有这个信心和恒心,相信这个民族的未来。
作文七:《《乡土中国》书评——薛加友》3400字
重庆师范大学 文化人类学书评
《乡土中国》
书 名:《乡土中国》
作 者:费 孝 通
指导老师:邹 登 顺
学生姓名:薛 加 友
学生学号:20100510233
专业班级:2010级博物馆学
《乡土中国》书评
一、总评:
《乡土中国》这本书是费孝通先生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根据他所讲授的“乡村社会学”的内容所写成的。对中国基层的乡土社会进行了细致而深刻的描述和分析,语言通俗易懂。虽然距离当代社会已有六十多年,在阅读和领悟的过程中却可以看到许多当代社会的影子。此书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对中国最基层的农村社会进行探索和描述的。虽然当代中国的制度和经济早已发生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从传统文化和心理的层面上来看,我发现当代中国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依旧是费孝通先生笔下的“乡土中国”。比如当代依旧存在的具有浓厚乡土特色的“熟人社会”,人际关系上的“差序格局”,家庭关系上的长幼有序,男女有别以及依然发挥重要作用的社会团体“家族”,还有制度设置与实际运行上的“名实分离”等等。
这本书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的一些概念,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更值得我们学习的是本书的范式给我们一种新的关于学术的表达模式,它短小精炼的篇章,朴实无华却相当精当的叙述语言,探讨性的叙述方式与丰富充实的内容与深刻悠远的意义融合在一起。乡土中国所涉及的问题,不仅仅是拥有漫长历史的古老中国的一个小部分,而是这个以农业为根基的文明古国的深层次基础。乡土中国,讲到的也不只是乡村生活,而是通过这个衍生出去,一直涉及到了中国社会的传统结构与中国国民的国民性格。一本书,揭示的是一个宏大的社会图景。这本书是在费孝通先生深厚的理论修养和严谨的实地调查基础上,又加上当时他的一种不懈探索的精神才写作出来的。因此才会如此真实、丰富、深刻而有影响力。
二、内容结构:
《乡土中国》这本书包含 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与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十四篇论文。通过这些原则的应用,就可以得出更具体的乡土社会的特点与性质:
1.乡土社会有语言无文字,是源于乡土社会本身特点和生活需要。
2.差序格局与同心圆式人际关系。
3.团体道德缺乏,只存在维系私人的道德。
4.小家族是事业单位,男女有别。
5.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教化权力,长老统治。
6.地缘是血缘的投影。因此商业缺乏地缘基础而发展受阻碍。
7.名实的分离。
8.乡土社会没有计划,以欲望为指导。
三、个人感悟:
一开始读书,我便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很多东西我们冥冥中都已有感觉。我最开始一直都以为这些学术著作都是高山流水的,我们这些下里巴人是可望不可即的。先入为主的有一种抗拒和抵触。但是,让我分外惊奇的是,《乡土中国》用流畅的语言,清晰的思路,鲜明的观点和有趣的事例带我沉下心来和费老对话,去体会一代大家的治学精神。所以,此书一开始给我震撼的是大家风采。我平时因为学播音,接触的文字和文艺作品也比较多。但是,在看《乡土中国》一书时的心境全不是别的那些小说、戏剧能体会到的。
《乡土中国》开篇第一句“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由此在接下来的十四篇文章从不同的层面展开中国基层社会乡土性的分析。“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有变动。”自古以来中国基层乡村人口就是依附这特定的一片土地成长的,“乡村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人与人的关系上,“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传统中国社会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基层上的,所以传统中国社会具有封闭性和保守性。这种社会特征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学思想文化以及政治制度的发展。文化上,纲常伦理道德用于维持特定的社会结构,人们普遍追求安定的生活,零散的社会团体结构需要强大的中央集权政体来抵抗强大的外敌和自然灾害,催生了皇权帝制。另外,公务员热也体现了中国人向往安逸稳定生活,规避一切风险的传统观念。因为走上了公务员队伍就意味着安稳的工作和安逸的生活,其实能够得到晋升的最后只有少
数,人们普遍最求考公务员大多并不是追求政治上的晋升,而仅仅是追求一种安逸的生活状态。其根源还是乡土社会,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是一个变迁非
常缓慢的社会。这种社会的生活是安稳的,人们习惯了这种安稳的生活,显然当代的中国人还没有适应快速变迁的社会,依旧在寻求安稳的生活。
作者以一种长者关怀晚辈的情怀给我们娓娓道来关于中国社会基层和基础的真实情况。在从乡土本色、差序格局、礼治秩序到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地缘。在社会结构方面,与西方社会的“团体格局”不同,中国传统社会形成的是“差序格局”。在这种社会格局中,亲属关系是最重要的,再往外推就是乡里邻居以及朋友。而家的大小是可以伸缩的,圈子的大小也是可以伸缩的。“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每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所动用的圈子也是不同的。当代中国社会又何尝不是乡土中国中的“差序格局”,在办事的时候,人们总是先找关系,找“自家人”找同乡等,总之都是先攀上关系再办事。实在拉不上关系就请到酒桌上喝酒喝出感情来,喝完酒就算是朋友了,就算是“自己人”了,以后办事便方便了。正是这种社会关系的性质导致了许多“走后门”的现象,在官场上也导致了很多的贪污腐败的现象。在这种社会格局中,“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的有一个“己”作为中心”。所以在中国传统社会里讲究的是自我主义,“一切价值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
中国乡村是“自来熟”的人的聚集地,他们彼此间很少用契约(只有在重大事情上才会用,如地产、房子等转让)。他们彼此的熟悉是城里的人无法想象的。人们从出生开始,别人是在自己眼中过活的,自己是在别人眼中长大的。他们对周围每个人的性格,每家的具体情况甚至某家有什么可以借用的工具都了如指掌,可能正是因为这种熟悉降低了人们交往的心理成本,大家才彼此放心。而城里是由陌生人组成,不但因为厚厚的墙壁阻碍了人们的视野,更重要的是因为相互间了解的缺失而有一层使人不“放心”的心理壁垒。而城里人的流动性带来物质流通的同时也夹杂了衣角的风尘,这种风是凉的,使人们的心被吹冷,形成天然的防护膜。
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的确如此,我觉得我们中国那千年的传统是我们宝贵而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我们民族继续前进的无穷动力源泉,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它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们的发展。这就好比是一把双刃剑,看我们如何正确客观公正的看待自己。
如今中国社会的传统乡村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冲击下已有大批人进入城市务工,与此同时大量城市文化进入乡村,特别是信息传播的加速带来的影响,使得上述“社会继替”在农村已更趋同于城市的进化论式了。但这种分工带来的影响依然没有完全改变乡村的社会结构,乡村不同于城市的自治系统,依然由家族、长老等传统势力所把持,由于中国人传统的民主思想的缺失,农村的民主选举依然大部分由村庄内大的家族控制。
通观全书,我认为费孝通先生是一个搞文学很谦逊的人,这从他在“后记“里说自己写作 这本《乡土中国》算不得是定稿,也不能说是完稿,只是一段尝试的记录罢了”可以看出。还有,我认为他不愧是一位很好的良师益友,他写作的文章多用熟语,时常把自己和农村联系在一起,意思通俗易懂,清晰明了。从费孝通先生笔下的乡土中国的视角来窥探当代社会各种现象,一言以蔽之,当代中国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依旧是乡土中国。
作文八:《乡土中国书评》5000字
《乡土中国》读后感
——好书恒久远,经典传古今
说到一本好书,首先要关心到的无疑是书的作者,在读了几遍该书之后,本来一直对作者不太在意的我也好好地百度了一下费孝通大师,以求对该书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乡土中国的作者费孝通,1910年出生,二十来岁去英国留学,2年后完成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回国后研究社会学,是国内社会学的奠基人。费孝通先生在建国后的反右运动以及**期间遭受迫害达二十余年。但**的黑暗并没有磨灭费孝通先生的斗志,费孝通先生在**之后仍旧成就卓著,为共和国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费孝通先生在经历过两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之后于2005年去世,享年95岁。这就是文化大师的一生,让人感慨。在这里只是简单记录一下,顺带缅怀,只是出于对大师的仰慕。不得不说现在国内的环境比解放前后好得多了,可仍有无数的人因为对国家的失望而移民。虽然我现在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大学生,但是那些人所做出的选择我完全能够理解,。人的一生多么宝贵,囿于国内官僚腐败、政治制度落后等令人心痛的现状。如果想为国家做贡献、想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必然是会阻力重重,效率无比低下。可是,知道这些却仍然能够坚持回来报效祖国的人,我更敬佩。他们的品格无疑是更高尚的。因为搞学问是要耐得住寂寞的,耐得住寂寞的人一定是高尚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成为大师。
而就本书的内容而言,书中无疑从三个方面深入剖析了中国社会的一些特征,即思想文化方面、人际关系方面以及社会礼法方面。
思想文化方面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该书的种种观点解决了我长久以来的一个疑问:什
么是中国人,或者再问明确一点:中国人的特征是什么,即我们何以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答案在书中无疑是明确的,那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即?乡土中国?。而这一部分则对应着书中的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三个章节。是的,中国的传统经济模式是?小农经济?,然经济决定文化。所以乡土气息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而提到传统文化无疑涉及到两个方面,它的产生与传播。
首先是产生,通常历史教科书都会指出,土地所有权问题,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兴亡更替的主要矛盾。没有土地,农民将失去生活的基本保障,除了揭竿而起,别无生路。然而如果手中握有土地,即使生活困苦,多数农民还是要固守这份田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勤耕作,世代传家。农民固守土地,终其一生,很少离开。所谓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在农业聚落,即乡村形成之后,由于人口缺乏流动性,农村生活具有很强的地方性,熟悉的人,熟悉的土地,熟悉的
下,乡土社会中人与生活方式,一切都是周而复始的。在这种强烈的?熟悉性?
人关系的交流并不是基于?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规范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乡土社会中,人们因彼此熟悉而相互信任,人与人的关系并不需要契约来保障。契约的强制只能滥觞于陌生人的关系之中。于是乡土社会逐渐演化为一个礼俗社会,而异于西方的法理社会。同样的,在熟悉的环境下,人与物的关系基于熟悉而产生个别、具体的经验,这个别、具体的经验足以解决乡土生产中的问题,因而乡土社会的生产中很少需要抽象出解决问题的普遍原则。
农人固守土地而居,形成?熟悉?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因?熟悉?而成为?俗?,常?习?之。这些?俗?因熟悉和信任而毋须以契约来固化,于是形成所谓的乡土本色:一个礼俗社会。
其次便是文化的传播。文字下乡运动,似乎是基于乡土社会中农人多为文
盲,为传递文明而推动识文断字。其实文字的功用在于传情达意,以固定的象征体系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但文字并非传情达意的唯一方式,声音、表情、动作同样可以被赋予特别的含义而成为人们传情达意的一种表达、交流方式。当空间的阻隔导致人们无法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时,文字的作用才凸现。如果空间的阻断不成为问题,也就是说人们可以面对面地彼此交流时,文字就不是交流的唯一方式,甚至是一种交流的累赘,因为人们很少选择现场写字的方式来进行交流。而声音、动作、表情却可以进行准确、生动的交流。乡土社会的特点之一就是空间的相对封闭,乡村生活里的生产、生活区域往往相距不远,人们可以经常见面,于是交流上使用文字也就不多,使用声音、表情、动作来直接交流更符合乡土生活的特性。所以乡土缺乏文字普及,并不是因为乡村?不文明?,而是因为?非文字?的交流途径是乡村生活自然演进的结果。直接的交流远比间接交流更为实
愚?,反而是乡土生活的特性所致,因为乡土用。 所以文盲并非因为乡下人?
社会是个面对面的社会。 在乡土社会中,个人的人生经验和社会的集体文化需要积累和传承,途径就是所谓?时间的桥梁——记忆?。记忆的完成,在乡土社会中,靠以声音表达的词语,而不需要文字就能完成,这是口口相传的方式。乡土社会中的人,世代间的生活形态差异不大,人生经验更多的是一种反复,每一代都是相似的周而复始的生活历程。整个乡土社会由于相对的封闭性,社会文化的变迁不大,乡村生活简单而重复,文化的积累靠语言足以传递。
乡土社会的静态性,世代经验的重复性,使得乡土文化的总量相对有限,传承靠口口相传足以完成,没有用文字来完成传承的普遍需要。只有乡土社会发生变化,社会文化急遽变迁时,才会真正产生文字下乡的需求。
人际关系方面
对于社会关系方面,无疑分为两个板块,家庭内部与家庭外部。
在家庭外部,以西方社会为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团体划分。团体界限分明,团体内的人享有共同的权利和义务,团体外的人与此无关。这是社会生活中人与人关系的一种格局,费孝通先生称之为?团体格局?。而在东方传统社会下,对于中国而言,社会生活中人与人关系呈现为另一种格局,费孝通先生将之概括为?差序格局?。所谓差序格局,是指社会生活中人与人关系呈现为重叠交错的人际网络,这个网络以个人为中心,是以血缘或地缘关系为原则而延展出的同心圆体系,中心势力越强,同心圆的层次和范围就越广,与其他同心圆的交错重叠也越多,由此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络。简单说,差序格局就是一个以己为中心的推浪格局。
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是有区别的,前者界限模糊,后者界限分明,前者以自我为中心,具体的、界限分明的只有己,克己乃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德行,后者讲求平等观念和宪法观念,界限分明的是团体,团体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团体亦不能侵犯个人的权利。团体格局体现为很强的组织性,差序格局表现出很大的分散性。?在我们传统里群的极限是模糊不清的‘天下’,国是皇帝之家,界限从来是不清不楚的,不过是从自己这个中心里推出去的社会势力里的一圈而已。?
总之,乡土中国的一大特点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呈现为差序格局,差序格局就是以己为中心推衍出的由一根根私人联系构成的网络。
而对于家庭内部,重中之重则是男女关系。在我们的乡土社会中,我们的家既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夫妇成了配轴。配轴虽则和主轴一样并不是临时性的,但是这两轴却都被
事业的需要而排斥了普通的感情。我所谓普通的感情是和纪律相对照的。一切事业都不能脱离效率的考虑。求效率就得讲纪律,纪律排斥私情的宽容。在中国的家庭里有家法,在夫妇间得相敬,女子有着三从四德的标准,亲子间讲究负责和服从。这些都是事业社群里的特色。 也就是说家中秩序先于情感,表达含蓄而委婉。
Oswald Spengler在?西方陆沉论?里曾说西洋曾有两种文化模式,一种他称作亚普罗式的Apollonian,一种他称作浮士德式的Faustian。亚普罗式的文化认定宇宙的安排有一个完善的秩序,这个秩序超于人力的创造,人不过是去接受它,安于其位,维持它,但是人连维持它的力量都没有,天堂遗失了,黄金时代过去了。这是西方古典的精神。现代的文化却是浮士德式的。他们把冲突看成存在的基础,生命是阻碍的克服,没有了阻碍,生命也就失去了意义。他们把前途看成无尽的创造过程,不断的变。 也就是说现代化即是从Apollonian转变为Faustian的过程。
而 在乡土社会中这种精神或者是冲突是不容存在的。它不需要创造新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生下来就决定的,它更害怕社会关系的破坏,因为乡土社会所求的是稳定。它是亚普罗式的。男女间的关系必须有一种安排,使他们之间不发生激动性的感情。那就是男女有别的原则。?男女有别?是认定男女间不必求同,在生活上加以隔离。这隔离非但有形的,所谓男女授受不亲,而且是在心理上的,男女只在行为上按着一定的规则经营分工合作的经济和生育的事业,他们不向对方希望心理上的契洽。
所以传统的中国在人际关系上,对外呈差序格局即一个以己为中心的推浪格局,而对内则强调秩序性,情感表达含蓄而委婉。
社会礼法方面
在传统的中国,涉及到行为规范以及社会礼法,不外乎涉及到两个方面:道德与律法。
首先先说说律法。实则古代称之为礼法。在传统的中国,相对于西方的?法制?而言,中国无疑是?人治?。而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 中国无疑是人治的。因为就?人治?的本质而言,它无疑是专治乃至独裁的。那么人治的本质就是一种专制制度的产物,人治的意思不是说?不依法而治理?,而是缺乏法律的制衡,个人和政党的权力超越在法律之上。同样法治的意思也不是?依法治理?,而是民主政治的一个治理模式,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通过人人守持的共同条文来免遭承受力之外的横暴,即法律高于任何个人和政党。 传统社会中的中国,天子大于一切。而所谓的?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无疑是笑话。有天子为例,人民对于法律自然谈不上敬畏,所以中国的传统社会又称?人情社会?。只要人情到位,管它法律有什么规定,一切好说。
另外,则是道德。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同的社会结构格局导致不同的道德观念。西方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划分可以理解为?团体格局?,西方道德观念就建筑在团体与个人关系结构的基础上。在团体内,每一成员人人平等,享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个人不能侵犯团体和他人的利益,团体也不能侵害个人的利益。团体能够存在的前提就是团体必须是超越个人的?实在?,由此团体道德的核心就是权利的观念,即团体内人人生而平等,同时团体不应侵害个人,并由此引发宪法的观念。西方道德体系中的平等观念和宪法观念来自于西方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结构格局——团体格局。而东方乡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呈现
为差序格局,即以己为中心外推构成的一根根私人联系网络,团体的影响微乎其微。由此乡土社会难以产生团体道德,没有一个超乎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在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中,网络的每一个结附着一种道德要素,?这里的道德以私人关系为基础。乡土社会中的道德和法律须依据私人间的关系亲疏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这实际上也可以引申为中国人不团结的原因。 乡土社会缺乏?团体?,也就难以产生?团体?的道德,由于团体乃是超越个人的?实在?,乡土社会也就没有产生什么?超人?的道德。宗教就是一种?超人?的道德体系,而乡土社会呈现为一个非宗教的社会。在乡土社会统领所有道德的?仁?是模糊的,不能理解为 ?超人?道德。内涵模糊的?仁?与界限不分明的?天下?,是乡土社会的特点。在乡土中国,?仁?的探讨不在宗教而在哲学,所以乡土社会虽非宗教社会,却是一个哲学社会。
所以在传统的中国,社会礼法主要有两个道德与礼法。道德上界限模糊,强调?仁?等较为模糊的准则,而法律上则有明显的?人治?特征,社会生活中办事人情化明显。
言而总之,这本书虽然成书于半个多世纪前,但是书中的一些理论放到现在依旧有其适用性,所以不得不感慨大师对于中国社会的研究的造诣之深。当今社会风云变幻,然而?落后就要挨打?仍旧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为了让我们的祖国在新世纪的种种变革中不被淘汰,我们无疑需要做出更多有益的改变。因此费孝通先生对于中国社会的研究不仅在当时的环境背景下拥有着深刻的意义,同时对于现今的中国社会来说仍旧有其借鉴意义。《乡土中国》成书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随着社会制度的变迁、科技的发展和西方文化的冲击,曾经的乡土中国也在发生着她的改变。往日的理论未必适用于现在的我们。但是我们可以站在巨人
的肩上,以费孝通先生的研究成果作为理论基础,进一步展开比较和探索,为了
中华民族的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作文九:《费孝通《乡土中国》书评》2000字
费孝通《乡土中国》书评
朱茂勇1
社会学经典之作《乡土中国》是费老实地调研的代表作品。在那个战乱年代,费老能够潜心进入乡村去调研,实地探索中国基层社会的样貌,真的非常值得现代科研人员学习。他告诉我们光埋头书斋是不够的,想了解世界必须迈开步子实地调查。
乡土社会中的“土”。说乡下人土,我们早就见怪不怪了,土我们一般的理解是不识字。费老倒是觉得“土”不见得就是一个蔑视词,不过是一种形象的描述,没有哪个词比土更加适合了。农村人在城里人中间,的确都会让人感觉到乡下人身上带着泥土的气息。这一点都不奇怪,农村人面朝黄土背朝天,他们用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一年年的丰收,正所谓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农业生产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稳定,没得吃什么都没法继续干下去,国家对农民免交农业税是非常明智的决策。诚如费老在书中所言,乡下人到了城里,过马路战战兢兢,也不知道交通规则,司机师傅跟在乡下人后面破口大骂其蠢,这不过是农村人不了解城市的生活规则罢了。就好比城里人到了乡下,他们很多人是分不清韭菜和小麦的,因此往往还闹出不少笑话。
农村的文盲为什么那么多呢?这是一个让人费解的问题,费老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有了发现。在中国乡村社会其实是个熟人社会,例如孩子出生后,他几乎就是在邻居朋友的眼皮子底下长大的,诚然他对周遭的人群没有陌生感。这和城里人的孩子所生活的环境有着根本区别,城里的孩子所面对的熟悉的人大多仅限于家庭成员,而乡下社会大家都非常熟悉,时代栖居于此。有个闻声识人的故事,就是因为大家在一起太熟了,所以就能够凭借声音来判断谁了。于是在乡下社会,人与人之间如果需要借钱是不需要打欠条的,大家都是熟人,因为几十年的交情与了解已经打下了信用基础。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就连借钱这件事都不需要写欠条,那么农村社会可以说基本用不到文字,人们之间打个招呼就行了,语言比文字更能传情达意。再者,费老在书中还提及在乡土社会中,年少的一辈可以从年老的一辈中获得足够的经验,也就是指年老的长辈所走过的路,年轻人大多1 教科院 教育经济与管理 研一
联系电话:18351880167
在未来都将会走,这就意味着年轻人如果遇到问题了,年长者大多在年轻的时候都碰到过,所以完全可以指导他们。我们今天之所以需要文字就是由于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从而记录解决问题的办法,光靠头脑也是记不住那么多的知识的,所以这便有了文献。乡村社会中年轻人可以从年长者那里获取经验和有效的办法,大家都是同一路,口口相传即可,哪里需要文字。这就是乡土社会的中国为什么识字的人那么少。的确,不得不佩服费老细致的调研与发现。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农耕文明占有巨大作用,因为农业是直接取自于土地,以农业为生的时代家庭定居是常态。我们可以看见许多农村家庭好几代都不会搬离自己的家庭,时代栖居在一个地方,由此乡土社会中,每个人的活动范围是非常狭窄的,人与人的接触也是局限于小范围的人群,即大多是熟人,而现代城市人每天遇到的几乎都是陌生人,你必须时常拿出通讯录看看他们的名字,而乡村哪里需要什么通讯录呢。
我国是一个以农耕文明而起点从而绵延发展的文明古国,农耕国度的人民,时代在田间劳作,自给自足,他们不会去侵犯别人的财产。所以费老在书中说,乡土社会不是一个富于抵抗能力的组织,农业民族受侵略比较多。然而游牧文明和海洋文明却不同,他们血液中便流淌着征服欲,所以这也可以解释中国人求稳求和,家和万事兴的心态。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华文明可以绵延五千年,原因也在于中国人爱好和平,反对战争,但是中国人并不惧怕战争。
接下来费老在书中说到的差序格局,就是有差别的格局。因为中国社会是个人情社会,人情社会最为重要的就是关系。费老打个比方,中国人的差序格局,就好比丢一个石头到水中,水面上会出现一圈一圈的波纹,波纹到达的地方就是关系所在,但这都只有一个中心,即那个石头就象征着自己。而西洋社会是不同的,西洋社会是一种团体格局,每个人在不同的时间有属于自己的小团体,比如孩子小的时候和家庭在一起,一家人是个小团体。等孩子长大成年了又将会成为另一个团体中的成员,所以孩子成年后,家长不再管孩子了。这或许又可以解释为什么西洋社会的父母,在中国人的眼中是很无情的。不过西洋社会中的团体格局,带来的是孩子成熟的早,独立的早,他们的父母一直是将孩子看做一个社会人培养,孩子成年进入社会了,父母就不必再过多的照顾他们了。而反观我国的父母,有些孩子早已经成年,可是在父母眼中,却是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一直
为孩子操心忙活,这样孩子究竟什么时候才能长大,什么时候才能独立呢,这一点西洋父母的家庭教育观,是很值得中国父母学习的。
总之,费老对于中国乡土社会的描述真可谓入木三分,瞻仰大师作品之余,我们应当好好反思,当代我国的人文社会学研究为何就不如从前呢,我想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当代人没有了老一辈大家“沉潜十年”的钻研精神吧。
作文十:《费孝通 《乡土中国》书评》2100字
朱茂勇
邮箱 zempetty@163.
费孝通《乡土中国》书评
1朱茂勇
社会学经典之作《乡土中国》是费老实地调研的代表作品。在那个战乱年代,费老能够潜心进入乡村去调研,实地探索中国基层社会的样貌,真的非常值得现代科研人员学习。他告诉我们光埋头书斋是不够的,想了解世界必须迈开步子实地调查。
乡土社会中的“土”。说乡下人土,我们早就见怪不怪了,土我们一般的理解是不识字。费老倒是觉得“土”不见得就是一个蔑视词,不过是一种形象的描述,没有哪个词比土更加适合了。农村人在城里人中间,的确都会让人感觉到乡下人身上带着泥土的气息。这一点都不奇怪,农村人面朝黄土背朝天,他们用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一年年的丰收,正所谓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农业生产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稳定,没得吃什么都没法继续干下去,国家对农民免交农业税是非常明智的决策。诚如费老在书中所言,乡下人到了城里,过马路战战兢兢,也不知道交通规则,司机师傅跟在乡下人后面破口大骂其蠢,这不过是农村人不了解城市的生活规则罢了。就好比城里人到了乡下,他们很多人是分不清韭菜和小麦的,因此往往还闹出不少笑话。
农村的文盲为什么那么多呢,这是一个让人费解的问题,费老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有了发现。在中国乡村社会其实是个熟人社会,例如孩子出生后,他几乎就是在邻居朋友的眼皮子底下长大的,诚然他对周遭的人群没有陌生感。这和城里人的孩子所生活的环境有着根本区别,城里的孩子所面对的熟悉的人大多仅限于家庭成员,而乡下社会大家都非常熟悉,时代栖居于此。有个闻声识人的故事,就是因为大家在一起太熟了,所以就能够凭借声音来判断谁了。于是在乡下社会,人与人之间如果需要借钱是不需要打欠条的,大家都是熟人,因为几十年的交情与了解已经打下了信用基础。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就连借钱这件事都不需要写欠条,那么农村社会可以说基本用不到文字,人们之间打个招呼就行了,语言比文字更能传情达意。再者,费老在书中还提及在乡土社会中,年少的一辈可以从年老的一辈中获得足够的经验,也就是指年老的长辈所走过的路,年轻人大多
1 教科院 教育经济与管理 研一
联系电话:18351880167
朱茂勇
邮箱 zempetty@163.
在未来都将会走,这就意味着年轻人如果遇到问题了,年长者大多在年轻的时候都碰到过,所以完全可以指导他们。我们今天之所以需要文字就是由于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从而记录解决问题的办法,光靠头脑也是记不住那么多的知识的,所以这便有了文献。乡村社会中年轻人可以从年长者那里获取经验和有效的办法,大家都是同一路,口口相传即可,哪里需要文字。这就是乡土社会的中国为什么识字的人那么少。的确,不得不佩服费老细致的调研与发现。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农耕文明占有巨大作用,因为农业是直接取自于土地,以农业为生的时代家庭定居是常态。我们可以看见许多农村家庭好几代都不会搬离自己的家庭,时代栖居在一个地方,由此乡土社会中,每个人的活动范围是非常狭窄的,人与人的接触也是局限于小范围的人群,即大多是熟人,而现代城市人每天遇到的几乎都是陌生人,你必须时常拿出通讯录看看他们的名字,而乡村哪里需要什么通讯录呢。
我国是一个以农耕文明而起点从而绵延发展的文明古国,农耕国度的人民,时代在田间劳作,自给自足,他们不会去侵犯别人的财产。所以费老在书中说,乡土社会不是一个富于抵抗能力的组织,农业民族受侵略比较多。然而游牧文明和海洋文明却不同,他们血液中便流淌着征服欲,所以这也可以解释中国人求稳求和,家和万事兴的心态。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华文明可以绵延五千年,原因也在于中国人爱好和平,反对战争,但是中国人并不惧怕战争。
接下来费老在书中说到的差序格局,就是有差别的格局。因为中国社会是个人情社会,人情社会最为重要的就是关系。费老打个比方,中国人的差序格局,就好比丢一个石头到水中,水面上会出现一圈一圈的波纹,波纹到达的地方就是关系所在,但这都只有一个中心,即那个石头就象征着自己。而西洋社会是不同的,西洋社会是一种团体格局,每个人在不同的时间有属于自己的小团体,比如孩子小的时候和家庭在一起,一家人是个小团体。等孩子长大成年了又将会成为另一个团体中的成员,所以孩子成年后,家长不再管孩子了。这或许又可以解释为什么西洋社会的父母,在中国人的眼中是很无情的。不过西洋社会中的团体格局,带来的是孩子成熟的早,独立的早,他们的父母一直是将孩子看做一个社会人培养,孩子成年进入社会了,父母就不必再过多的照顾他们了。而反观我国的父母,有些孩子早已经成年,可是在父母眼中,却是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一直
朱茂勇
邮箱 zempetty@163.
为孩子操心忙活,这样孩子究竟什么时候才能长大,什么时候才能独立呢,这一点西洋父母的家庭教育观,是很值得中国父母学习的。
总之,费老对于中国乡土社会的描述真可谓入木三分,瞻仰大师作品之余,我们应当好好反思,当代我国的人文社会学研究为何就不如从前呢,我想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当代人没有了老一辈大家“沉潜十年”的钻研精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