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李清照《醉花阴》原文和译文》300字
欢 迎 光 临 语 网 中 网 ://.laomu.
李清照《醉花阴》原文和译文
原文: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忱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译文:
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龙脑的香料早已烧完了在炉金兽。美好的节日又到重阳,洁白的瓷枕,轻纱笼罩的床厨,昨日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清香飘满双袖。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语网中网 为你提供免费优质教学参考资料,欢迎上传资源共享
://.laomu.
作文二:《【精品】李清照《醉花阴》原文和译文》500字
欢 迎 光 欢 欢 中 网网 ://.laomu.
李照《醉花欢》原文和欢文清
原文,
薄欢欢云愁永~瑞欢消金欢。佳欢又重~玉欢欢~半夜凉初透。 昼阳忱厨
欢欢把酒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卷西欢~人比花瘦。 黄帘黄
欢文,
稀薄的欢欢密的云欢掠起欢愁直到白~欢欢的香料早已欢完了在金欢。美好的欢日又到重气昼炉
阳罩厨气~欢白的瓷枕~欢欢欢的床~昨日半夜的凉欢欢浸透。
在欢欢欢酒直欢到昏以后~淡淡的菊香欢欢袖。欢欢不消欢神魂~珠卷起是由于被黄黄清双会帘
受西欢~欢中少欢比花更加消瘦。 黄
欢网网中 欢提供免欢欢欢考欢料~欢迎上欢欢源共享你教学参
://.laomu.
欢 迎 光 欢 欢 中 网网 ://.laomu.
欢网网中 欢提供免欢欢欢考欢料~欢迎上欢欢源共享你教学参
://.laomu.
欢 迎 光 欢 欢 中 网网 ://.laomu.
欢网网中 欢提供免欢欢欢考欢料~欢迎上欢欢源共享你教学参
://.laomu.
作文三:《醉花阴》7200字
学校:上饶县二中 模块:语文必修四 编写人:徐德军 审稿人:郑承波 使用时间:第九周
《李清照词两首》之《醉花阴》(1课时)
班级: 学生姓名: 完成时间: 评价得分:
【学习目标】
1、通过鉴赏本词,让学生初步归纳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提高诗词的鉴赏能力。
2、通过品味情真意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让学生体会词作中哀婉凄清的意境,感受抒情主人公寂寞孤
凄、及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3、通过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词作,来体会词作表达的感情,能够当堂成诵。
4、 通过学习,能让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朗读,以声传情,把握李清照婉约词风格之美.
2.品味情真意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理解词中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
朗读.讨论.拓展阅读.
【课前预习】
一.走近李清照.
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著名 派女词人,号 。
李清照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很有学问,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家。李清照
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李清照亡国继以亡家,余生
孤苦,郁郁而终。
李清照的词自成一家,被称为" ",词作有《 》。
李清照经历了南北分裂之乱,在南渡前后,她的词风变化很大。南渡前,李清照的词多描写少女、少
妇的闺中生活,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于轻快活泼的画面中见作者开朗欢乐的心情和轻松悠闲的
生活;中期婚后生活到南渡以前,与丈夫经常是分居两地,她的很多词中表现的是一种相思之愁,对丈夫
的思念,如《醉花阴》;南渡后,生活的苦难使她的词风趋于含蓄深沉。《菩萨蛮》、《念奴娇》、《声声慢》
等词表现了词人长期流亡生活的感受,国破家亡之愁。
二.写作背景:
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至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流连忘返;李清照独居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无
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
三、整体感知
思考一下,上片和下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用四字短语把它概括出来?(A级) 上片: 下片:
【课堂探究】 1、 《醉花阴》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2、 《醉花阴》表达感情的方法是什么?
3、 选取的意象有哪些?有什么作用?
4、《醉花阴》呈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当堂检测】
1 默写《醉花阴》
2 完成课后第二题
【拓展阅读】
品味词中意蕴丰富的意象
1. 菊花——坚贞高洁
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为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如“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人格的写照。
2. 梧桐——凄凉悲伤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3. 鸿雁——思乡怀亲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如“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等。 雁,一种离情别恨的希望。雁,一种怀古伤情的寄托。
“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杜甫《天末怀李白》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4. 酒——离别愁绪
酒在古典诗词中表现出两种感情,一是欢庆,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文官军收复河南河北》)一是;离别,古诗大多是这一种,表现离别的愁绪。如: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怀旧》)酒,一种浓郁情义和相思的幽愁。 酒,一种溢满凄凉哀伤的落寞。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李清照《醉花阴》
在词中的“淡酒”表现了酒的无力,没有了烈性,表现了词人的愁苦之深、思念之痛
5. 梅花——傲霜斗雪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醉花阴》导学案 罗志辉
教学目标: 1.着重引导学生朗诵,从而把握李清照《醉花阴》词的诗意情感。达到背诵的目标。
2.鉴赏李清照前期作品的明丽与缠绵,品味其婉约风格的柔美。
3.探索李清照作为女性作者写出内心“恋情”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感情价值观,颐养性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朗读,以声传情,把握李清照婉约词风格之美;
2.探讨李清照作为女性作者写作内心“恋情”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3.如何在“简单”中体悟出“复杂”来,把握“人性”之美,“诗情”之妙。
【自主学习】
一、作者作品巩固
1.李清照(1084-1155),宋代 婉约 派女词人。号 易安居士 。她的词在苏轼、柳永、周邦彦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称为 易安 体。
2.李清照的词以 南渡 为界,分为前后期,前期内容多写 闺情(离愁) ,词风 清丽明快 。
后期内容多写 怀旧悼亡 ,词风 凄凉低沉 。
二、写作背景
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游宦在外;李清照独居青州,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
三、释题
醉花阴,词牌名。初见于毛滂《东堂词》,词中有“人在翠阴中,欲觅残春,春在屏风曲。劝君对客杯须覆”,词牌取义于此。双调五十二字,上下阕各五句,三仄韵。
四、朗读体味,整体把握
(一)朗读体味
结合注解,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注意停顿。
(二)整体把握
1.这首词哪一句话哪一个字体现了作者的情感?
答:① “薄雾浓云愁永昼”中的“愁”字 。
②“人比黄花瘦”中的“瘦”字 。
2.愁是抽象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如何去表现愁呢?在李清照之前有很多写愁的高手,为我们写愁树立了榜样。请找出一些例句,并总结出写愁的方法。
①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 ——李白
②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杜甫
③问君能有几多 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
④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秦观
这些写愁的名句共同特点是运用了 夸张、 比喻 手法,将抽象的愁形象化了。李白写愁,说愁是有长度的,可以衡量的。杜甫写愁,从一片飞花的飘落,感受到春天的流逝,何况背后是万点红,愁是有 数量 的。李煜把愁比喻一江春水,愁是有 长度、宽度、深度 ;秦观的愁也是有 数量、深度 的。
2.李清照是如何写她的愁的呢?哪些字能体现出来?
明确:李清照写愁是从时间的长度上着手,一年之久,相思成灾。
答: “永昼”“半夜”“ 又”
李清照的愁思从白天到晚上,甚至更长,佳节又重阳,“又”字说明不止一个重阳节。
3.词人为何而愁?
答: 思夫
(三)《醉花阴》是一首小令。李清照的词有个鲜明的艺术特色,就是情与景的交互相融。而且,她非常善于摘取个人生活当中极富情味的画面来写作,很有生活气息,情真意切。这首词也同样如此。请大家先仔细地阅读全词,思考一下,上片和下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谁能把它概括出来?
答:上片: 重阳思亲而不得
下片: 饮酒赏菊愁更愁
【合作探究】
一、鉴赏评价上片
1.具体说说词的上片的内容。(注意,学习诗词要借助联想和想象,不要像古文一样原文翻译,可以自由地发挥、补充。小组相互讨论交流)
明确 薄雾淡淡,阴云浓浓,这漫长的白昼啊,好像永远没有尽头似的,真令人发愁啊。为了消磨这难熬的时光,只好在兽型的香炉当中点起了香料。恰好又碰上了佳节重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这让“我”更加想念出门在外的丈夫。秋夜就寝,玉制的枕头,轻纱作的帐幔,凉气透骨,真叫人彻夜难眠啊! (下面是我们的合作探究时间,请大家按小组讨论,紧扣住“愁”字,以情景交融为方向,自由选择词作中的意象来进行简要的鉴赏分析。)
2.赏析“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明确:“薄雾” “浓云”,意境凄凉,借景抒发孤寂的愁情。“永昼”,整日,点出愁的长久。这“薄雾浓云”不仅布满整个天宇,更罩满词人心头。
“瑞脑销金兽”,既写出了时间的漫长,烘托出了环境的凄寂,更写出了词人的百无聊赖的愁情。 此二句移情于景、移情于物,渲染出浓烈的愁苦气氛:天愁、地愁、物愁、人更愁。
3.赏析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
明确:“佳节又重阳”点明时令,也暗示心绪不好、心事重重的原因。“半夜凉初透” ,既写季节之凉,更写内心凄凉。这种凉,既是身体之凉,更是心里之凄凉,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以佳节团聚反衬独处之悲,情景交融,委婉地展现了丈夫出门宦游后自己孤独寂寞的心境。
4.上片小结:
上片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委婉地展现了丈夫出门宦游后自己孤独寂寞的愁苦。
二、鉴赏评价下片
1. 我们先对下片作个整体品味,谁来翻译一下下片的大意?
明确: 这天黄昏之后,愁闷无比的“我”拿起几杯淡酒,来到东篱的菊圃里。在这里, 菊花的香味四处流动,甚至充满了“我”的衣袖。景色如此美好,可往日恩爱的丈夫此时却身在外地,所以别说这景致不让人相思愁绝,黯然神伤啊。清风吹过黄昏,卷起了门帘,让人不觉感到一阵微凉。想到刚才把酒相对的黄色菊花,相思销魂的自己,不是比菊花更消瘦了吗?
2.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一句写的是佳景还是愁景?何以见得?
明确: 这是写佳境。但在词作当中却起到了“以佳景衬哀情”的作用。古人在旧历九月九日这天,有赏菊饮酒的风习。宋时,此风不衰。所以重九这天,词人照样要“东篱把酒”直饮到“黄昏后”,菊花的幽香盛满了衣袖。然而她,却不禁触景生情,景色如此美好,可往日恩爱的丈夫此时却身在外地,所以别说这景致不让人相思愁绝,黯然神伤啊。这两句写的是佳节依旧,赏菊依旧,但眼前的美景不但没有让
她变得快乐,反而更激起她心中无限的思夫之情。黄昏正是令人惆怅之时,更加衬托了作者的愁闷相思。
3.赏析“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明确:黄色的菊花不止外形上雅淡、清秀,与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而且在菊花品格的传统象征意义上,也酷似作者清高、淡泊的精神,这样的比喻正比较恰切地反映了当时作者由于离开丈夫而孤独、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取义新奇传神,言情含蓄。
(关于这一句有一个故事,据说李清照将这首词寄给在外做官的丈夫赵时诚后,赵时诚赞赏不已,自愧写词不知妻子,却又想要胜过她,于是杜门谢客,苦思冥想,三日三夜,作词五十首,并将李清照的这首词夹杂其中,请友人陆德夫评论。陆德夫细加玩味后说:“只三句绝佳。”赵明诚问哪三句,陆德夫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是本词的最后三句。)
4.整体感悟下片内容:下片写作者在重阳节黄昏后独自饮酒赏菊的愁绪。
三、小结《醉花阴》的主旨和使用的几种修辞手法。
明确: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它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与相思情怀。作者使用了比喻、烘托、设问等手法。
【目标检测】
1. 指出“人比黄花瘦”的“瘦”字的含义。
答:A.写出了菊花的形态,传达出了秋菊的神。
B.描写思妇因思念而面容清减的形象,写出了思念之深之苦。
C.以花喻人,花面相映,人如花,花如人,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
2. 完成课后第二题。
3. 背诵全词。
三 推进新课
(一)释题
醉花阴,词牌名。初见于毛滂《东堂词》,词中有“人在翠阴中,欲觅残春,春在屏风曲。劝君对客杯须覆”,词牌取义于此。双调五十二字,上下阕各五句,三仄韵。
(二)朗读体味
同学们结合注解,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注意停顿。
请同学有感情的朗读。
(三)整体把握
《醉花阴》是一首小令。李清照的词有个鲜明的艺术特色,就是情与景的交互相融。而且,她非常善于摘取个人生活当中极富情味的画面来写作,很有生活气息,情真意切。这首词也同样如此。请大家先仔细地阅读全词,思考一下,上片和下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谁能用四字短语把它概括出来?
上片 重阳思亲 (板书“重阳思亲”) 下片 饮酒赏菊 (板书“饮酒赏菊”)
(五)鉴赏评价
1 有没有同学能结合课文的注释,具体说说词上片的内容呢?注意,学习诗词要借助联想和想象,不要像古文一样原文翻译,可以自由地发挥、补充。
明确 薄雾淡淡,阴云浓浓,这漫长的白昼啊,好像永远没有尽头似的,真令人发愁啊。为了消磨这难熬的时光,只好在兽型的香炉当中点起了香料。恰好又碰上了佳节重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这让“我”更加想念在外的丈夫。秋夜就寝,玉制的枕头,轻纱作的帐幔,凉气透骨,真叫人彻夜难眠啊!
2 词人在上片中交代的大致的情形我们已经了解了,大家能不能用一个字来概括作者的感受呢?(愁)
3 下面是我们的自主探究时间,请大家按小组讨论,紧扣住这个“愁”字,以情景交融为方向,自由选择词作中的意象来进行简要的鉴赏分析。
(1)现在看第一句“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谁来分析这一句?
明确:“薄雾” “浓云”,意境凄凉,借景抒发孤寂的愁情。“永昼”,整日,点出愁的长久。这“薄雾浓云”不仅布满整个天宇,更罩满词人心头。
“瑞脑销金兽”,既写出了时间的漫长,烘托出了环境的凄寂,更写出了词人的百无聊赖的愁情。
(2)好了,第二句“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应该怎么分析呢?
明确:“佳节又重阳”点明时令,也暗示心绪不好、心事重重的原因。
“夜半凉初透” ,这种凉,既是身体之凉,更是心里之凄凉,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以佳节团聚反衬独处之悲。加深了凉意。
(3)上片小结:上片写秋凉,既写季节之凉,更写内心凄凉,情景交融。委婉地展现了丈夫理离家后自己孤独寂寞的心境。
好了,现在同学们能不能试着把上片背出来呢?(教师检查背诵)
4 我们先对下片作个整体品味,谁来翻译一下下片的大意?
明确:下片是写作者在重阳节这天到菊圃饮酒的情形。
这天黄昏之后,愁闷无比的“我”拿起几杯淡酒,来到东篱的菊圃里。在这里,菊花的香味四处流动,甚至盈满了“我”的衣袖。景色如此美好,可往日恩爱的丈夫此时却身在外地,所以别说这景致不让人相思愁绝,黯然神伤啊。清风吹过黄昏,卷起了门帘,让人不觉感到一阵微凉。想到刚才把酒相对的黄色菊花,相思销魂的自己,不是比菊花更消瘦了吗?
(1)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古人在旧历九月九日这天,有赏菊饮酒的风习。宋时,此风不衰。所以重九这天,词人照样要“东篱把酒”直饮到“黄昏后”,菊花的幽香盛满了衣袖。然而她,却不禁触景生情,菊花再美再香,也无法送给远方的亲人,这两句写的是佳节依旧,赏菊依旧,但人的情状却有
所不同了。
问:“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一句写的是佳景还是愁景?何以见得?
明确 这是写佳境。但在词作当中却起到了“佳景衬哀”的作用。这要联系写作背景来分析。重阳是菊花节,菊花正值盛放之时。东篱下的菊花想必开得无比灿烂。黄昏之后,花香四溢,当然更富有情味了。可是对于端着酒杯的作者来说,此时却只能一人对花独酌,空想与丈夫在一起时的快乐光阴,所以眼前的美景不但没有让她变得快乐,反而更激起她心中无限的思夫之情。黄昏正是令人惆怅之时,更加衬托了作者的愁闷相思。
(2)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黄色的菊花不止外形上雅淡、清秀,与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而且在菊花品格的传统象征意义上,也酷似作者清高、淡泊的精神,这样的比喻正比较恰切地反映了当时作者由于离开丈夫而孤独、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取义新奇传神,言情含蓄。
问:这首词以“愁”字开头,以“瘦”字结尾,谁来简单分析一下这个瘦字
人“瘦”很容易理解,但作者认为菊花也是“瘦”的,这自然只是一种感觉,或者说是作者的一种表现手法吧。菊花本身的菊枝瘦细,菊瓣纤长,但仍能在寒风中傲立。以“瘦”来形容是极见神韵的。而词人因为思夫之情无法排遣,已然形销骨立,为伊消得人憔悴,所以才会有人不如花的感慨。全词以“瘦”作结,在人与黄花的比较中寄托了极为深重的相思之情,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3)下片小结:下片写黄昏后独自饮酒的愁绪。
作文四:《醉花阴》4600字
《醉花阴》学习设计
by R.C.
一、举一反三 闻一知十
1. 词牌说明
醉花阴,词牌名,小令,双调五十二字,前后片各三仄韵。
2. 格律对照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仄。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中平中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说明:平,填平声字;仄,填仄声字(上、去或入声);中,可平可仄;加黑体字有韵脚所在。)
3. “暗香”,通常指梅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就是北宋诗人林逋咏梅花的名句。这里则以“暗香”指代菊花。菊花经霜不落,傲霜而开,风标与梅花相似,暗示词人高洁的胸襟和脱俗的情趣。同时也流露出“馨香满怀袖,路远莫致之”的深深遗憾。元伊世珍《琅嬛记》卷中引《外传》: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曰:“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正易安作也。
4. 堑
本义:护城河,壕沟
堑,防也。——《说文》
堑渊(沟壑深潭)
堑垒(深壕与堡垒)
堑坎(深坑)
堑谷(沉陷的坑谷)
天堑
引申义:挫折。
如:吃一堑,长一智
出处:明·王阳明《与薛尚谦书》:“经一蹶者长一智,今日之失,未必不为后日之得。”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词《水调歌头.游泳》“一桥”指的是武汉长江大桥,“堑”的意思是交通的沟。“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意为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以后,长江天险成为通畅的大路。
二、批文入情 妙解文心
问题四:据《醉花阴》所揭示的情感境遇推断,李清照写此词当在《声声慢》之前还是之后,为什么?
李清照写《醉花阴》当在《声声慢》之前。
由情猜时:
上片写作为闺中少妇的词人的内心愁苦。
1永昼,一般用1) “薄雾浓云愁永昼”这一天从早到晚,天空都是布满着“薄雾浓云”。○
来形容夏天的白昼,这首词写的是重阳,即农历九月九日,已到秋季时令,白昼越来
2这里虽然没有直抒离愁,但仍可越短,还说“永昼”,这只是词人的一种心理感觉。○
透过这层灰蒙蒙的“薄雾浓云”,窥见女词人的内心苦闷。
3 2) “瑞脑消金兽”一句,便是转写室内情景。○
4李清照写出“瑞脑消金兽”的孤独感后,马上接以一句3) “佳节又重阳”一句有深意。○
“佳节又重阳”,暗示当此佳节良辰,丈夫不在身边,“遍插茱萸少一人”,不禁叫她“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又重阳”一个“又”字,是有很浓的感情色彩的,突出地表达了她的伤感情绪。
5“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丈夫不在家,玉枕孤眠,纱帐内独寝,又会有什么感4) ○
触!“半夜凉初透”,不只是时令转凉,而是别有一番凄凉滋味。
6 ○
下片写重阳节这天赏菊饮酒的情景。
5) “东篱把酒黄昏后”把酒赏菊本是重阳佳节的一个主要节目,词人在屋里闷坐了一天,直到傍晚,才强打精神“东篱把酒”来了。可是,这并未能宽解一下愁怀,反而在
7 她的心中掀起了更大的感情波澜。○
6) “有暗香盈袖”一句,化用了《古诗十九首》“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句意。“暗香”,通常指梅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就是北宋诗人林逋咏梅花的名句。这里则以“暗香”指代菊花。菊花经霜不落,傲霜而开,风标与梅花相似,暗示词人高洁的胸襟和脱俗的情趣。同时也流露出“馨香满怀袖,路远莫致之”的深深遗憾。这是暗写她无法排遣的对丈夫的思念。
7)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句写的是晚来风急,瑟瑟西风把帘子掀起了,人感到一阵寒意。联想到刚才把酒相对的菊花,菊瓣纤长,菊枝瘦细,而斗风傲霜,人则悲秋伤别,消愁无计,此时顿生人不如菊之感。以“人比黄花瘦”作结,取譬多端,含蕴丰富。
8) “人比黄花瘦”一句“以花木之“瘦”,比人之瘦,诗词中不乏类似的句子,这是因为正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才共同创造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莫道不消魂”,直承“东篱把酒”以“人拟黄花”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相结合。“帘卷西风”一句,更直接为“人比黄花瘦”句作环境气氛的渲染,使人想象出
8有了时令与环境气氛的烘托,“人比黄花瘦”才有了更深厚的寄托,此句一幅画面:○
也才能为千古传诵的佳句。
夏承焘《唐宋词欣赏》:在诗词中,作为警句,一般是不轻易拿出来的。这句“人比黄花瘦”之所以能给人深刻的印象,除了它本身运用比喻,描写出鲜明的人物形象之外,句子安排得妥当,也是其原因之一。她在这个结句的前面,先用一句“莫道不消魂”带动宕语气的句子作引,再加一句写动态的“帘卷西风”,这以后,才拿出“人比黄花瘦”
警句来。人物到最后才出现。这警句不是孤立的,三句联成一气,前面两句环绕后面一句,起到绿叶红花的作用。经过作者的精心安排,好像电影中的一个特写镜头,形象性很强。这首词末了一个“瘦”字,归结全首词的情意,上面种种景物描写,都是为了表达这点精神,因而它确实称得上是“词眼”。以炼字来说,李清照另有《如梦令》“绿肥红瘦”之句,为人所传诵。这里她说的“人比黄花瘦”一句,也是前人未曾说过的,有它突出的创造性。
余恕诚《百家唐宋词新话》:结尾“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帘卷西风”,乍看可有可无,少此一笔似亦无损于诗意。实则不然。四字有“帘卷”、“西风”两个意象、“西风”以凄冷、萧瑟的一面加强了词的情调气氛,“帘卷”构成室内和室外的联系。没有“帘卷”,“人比黄花瘦”就变成单纯比喻。有此一笔,则交待出当帘卷西风之际,词人看到帘外黄花,因物生感迸发出了“人比黄花瘦”这样的心声。显得真切自然,而非作词时强拉来的比喻。又,词中前后两句写人,中间插以“帘卷西风”一句写景物,亦显得
9 跌宕回肠,符合词人千回百转的感情节奏。○
然而。《醉花阴》全篇之愁,仅限于愁,而未上升到悲。虽有“薄雾浓云”“卷帘西风”仍有“瑞脑金兽”“玉枕纱橱”还可“把酒赏菊”。愁仅仅源于孤独,不过寂寞的愁思而已,生活境况尚好,无悲无伤。《声声慢》不仅仅是小家愁思,儿女情长之苦,更有人生悲苦之慨叹:“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首词起句便不寻常,一连用七组叠词。无
一愁字,尽显哀愁。词中写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却从“寻寻觅觅”开始,下文“冷冷清清”,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不但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袭来,使自己感到凄惨忧戚。于是紧接着再写了一句“凄凄惨惨戚戚”。仅此三句,一种由愁惨而凄厉的氛围已笼罩全篇,使读者不禁为之屏息凝神。
“乍暖还寒时候”这一句也是此词的难点之一。此词作于秋天,但秋天的气候应该说“乍寒
还暖”,只有早春天气才能用得上“乍暖还寒”。这是写一日之晨,而非写一季之候。秋日清晨,朝阳初出,故言“乍暖”;但晓寒犹重,秋风砭骨,故言“还寒”。至于“时候”二字,有人以为在古汉语中应解为“节候”; “最难将息”句则与上文“寻寻觅觅”句相呼应,说明从一清早自己就不知如何是好。
下面的“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正与上文“乍暖还寒”相合。
上片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而增加了思乡的惆怅。
于是下片由秋日高空转入自家庭院。
“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憔悴损”是指自己因忧伤而憔悴瘦损,
也不是指菊花枯萎凋谢。正由于自己无心看花,虽值菊堆满地,却不想去摘它赏它,这才是“如今有谁堪摘”的确解。然而人不摘花,花当自萎;及花已损,则欲摘已不堪
摘了。这里既写出了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惜花将谢的情怀。笔意比唐人杜秋娘所唱的“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要深远多了。
从“守著窗儿”以下,写独坐无聊,内心苦闷之状,比“寻寻觅觅”三句又进一层。“守著”
句如依张惠言《词选》断句,以“独自”连上文。秦观(一作无名氏)《鹧鸪天》下片:“无一语,对芳樽,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与此词意境相近。但秦词从人对黄昏有思想准备方面着笔,李则从反面说,好像天有意不肯黑下来而使人尤为难过。“梧桐”两句不仅脱胎淮海,而且兼用温庭筠《更漏子》下片“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词意,把两种内容融而为一,笔更直而情更切。最后以“怎一个愁字了得”句作收,也是蹊径独辟之笔。自庾信以来,或言愁有千斛万斛,或言愁如江如海(分别见李煜、秦观词),总之是极言其多。这里却化多为少,只说自己思绪纷茫复杂,仅用一个“愁”字如何包括得尽。妙在又不说明于一个“愁”字之外更有什么心情,即戛然而止,仿佛不了了之。表面上有“欲说还休”之势,实际上已倾泻无遗,淋漓尽致了。
此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此词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开头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一字一泪,风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极富艺术感染力。
花阴》等词,通过描绘孤独的生活和抒发相思之情,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厚感情,宛转曲折,清俊疏朗。《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写对女伴们的留恋,感情也极其真挚。她的词虽多是描写寂寞的生活,抒发忧郁的感情,但从中往往可以看到她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坦率地表露出她对美好爱情生活的追求。这出自一个女作家之手,比起“花间派”代言体的闺怨词来要有价值得多。
李清照南渡后的词和前期相比也迥然不同。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个人生活的种种悲惨遭遇,使她的精神很痛苦,因而她的词作一变早年的清丽、明快,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
在流离生活中她常常思念中原故乡,如《菩萨蛮》写的“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蝶恋花》写的“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都流露出她对失陷了的北方的深切怀恋。她更留恋已往的生活,如著名的慢词《永遇乐》,回忆“中州盛日”的京洛旧事;《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回忆当年的“胜赏”,都将过去的美好生活和今日的凄凉憔悴作对比,寄托了故国之思。
她在词中充分地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如《武陵春》通过写"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慨,《声声慢》通过写“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处境,运用叠词,表达了自己难以克制、无法形容的"愁"。又如《清平乐》中“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的悲伤,《孤雁儿》中的悼亡情绪,都是在国破家亡、孤苦凄惨的生活基础上产生的,所以她的这部分词作正是对那个时代的苦难和个人不幸命运的艺术概括。
李清照在早年还写过一篇《词论》,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说法,是宋代的重要词论,也成为她词创作的理论依据,著有《漱玉词》,李清照词的风格以婉约为主,屹然为一大宗,人称“婉约词宗”。沈谦《填词杂说》将李清照与李后主并提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易安词在群花争艳的宋代词苑中,独树一帜,自名一家,人称“易安体”。“易安体”之称始于宋人。侯寅《眼儿媚》调下题曰:“效易安体”。辛弃疾《丑奴儿近》调下题曰:“博山道中效易安体”。词作自成一体,表明已形成鲜明的个性风神。
以上资料来自百度百科相关词条,另附个人浅薄总结。
作文五:《醉花阴》700字
《醉花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朗读的技巧,熟读体味情感。
2.品味鉴赏意象,体悟词人感情。
3.培养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
教学重点
品味“酒” “黄花”等意象,体悟词人的感情“愁” 。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酒” “黄花”等意象和结合诗句感受词人的情感。
教学方法
诵读法
教学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示:以“愁”的母题导入)
中国的古典诗词情深意切、意蕴绵长,以“愁”为母题的诗词比比皆是。崔灏如此说思乡之 愁: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秦观如此说寂寞之愁: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 细如愁;李煜如此说亡国之愁: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苏轼如此说生死离 别之愁: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今天我们一起来感悟一下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笔下的相思之愁。
二、作者资料简介
说到李清照的相思之愁,不得不提她的丈夫赵明诚。李清照 18岁时与赵明诚邂逅并且喜结 连理,才子配佳人,两人恩爱有加,一同研究诗词和金石。李清照词中的相思之愁的对象, 多是她的丈夫赵明诚。 今天我们学一首李清照南渡前早期的、 表达相思之愁的作品—— 《醉 花阴》 。
三、 《醉花阴》
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独自初步感受一下词的意蕴。
1、学生自读(2分钟)
大家自由朗读完之后,有什么感受?(预设答:语调低沉缓慢,感情哀伤等)哪位同学乐意 为我们朗诵一下?
2、学生代表范读(2个同学)
每一位同学读完后,请同学们作评价。
老师再做点评。
3、写作背景
我们要掌握一首诗词的朗读节奏和感情, 可以通过诗词的写作背景。 宋徽宗大观二年, 赵明 诚到仰天山罗汉洞赏月流连忘返, 李清照独自在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 因写这首词赠给赵明 诚以解愁绪。
作文六:《醉花阴》2900字
《醉花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方案
一、概述
· 学科:语文;年级:高一
· 课题来源:自制;所需课时:一课时
· 学习内容:通过品味情真意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让学生体会词作中哀婉凄清的意境,感受抒情主人公寂寞孤凄、及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 本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1、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2、让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和技能】:
1、通过鉴赏本词,让学生初步归纳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提高诗词的鉴赏能力。
2、通过品味情真意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让学生体会词作中哀婉凄清的意境,感受抒情主人公寂寞孤凄、及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3、通过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词作,来体会词作表达的感情,能够当堂成诵。 【过程和方法】:
1、能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找出词中重要意象,来理解词中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的鉴赏方法。
2、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词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
3、探究与活动:能引导学生通过抓住诗歌感情,品味赏析诗词的语言,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能让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一)、学习准备:
1、 学生为高一的孩子,好奇心强,具有较强的探究欲望; 2、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不够扎实,诗词鉴赏能力有待提高。 3. 学生有过小组合作经验; 4. 学生初中已经学过诗词鉴赏。 5. 学生能够进行诗词的简单赏析。
6. 学生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已经接触到诗词名家名篇。
(二)、学生的学习风格:大部分为场依存型的学习者,场独立型学习者较少。我们学校的高一学生基础不是很扎实,所以他们喜欢从老师这里寻求指导和帮助,做作业喜欢在一起讨论。
(三)、分析方法:
一是观察法,即主要通过对学生的日常观察、了解和沟通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
二是问卷法,即按照学习风格的具体内容设计一个调查量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填写(运用非所罗门学习风格量表)。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策略(一):尝试激趣法教学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兴趣、动机,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必须想方设法启动学生的内驱力,并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把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纳入合理的轨道,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醉花阴》这节课教师可以从中国古代诗词的发展历史和辉煌成就入手,旨在明确鉴赏的重点中国的传统文化。诗词并举从横向纵向比较中显示作品的审美价值与地位,激发鉴赏主体的阅读兴趣,促使鉴赏主体与作品文本的渐次接近。
课堂教学设计策略(二):尝试自主法教学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让学生做一回真正的主人即学生主讲,教师监督学生普遍反映,这种方法既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有挖掘了他们的学习潜力。教学成功的关键是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能够有效地吸收和引用知识。 《醉花阴》这节课可以让学生自主搜索“宋词”和“作者李清照”的资料,让他们在课堂上呈现交流;对词本身的鉴赏也可以尝试让他们自主鉴赏,讨论,最后教师再总结。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资源:1、网络搜索有价值的资料(如百度、谷歌等功能强大的搜索网站)。
2、多媒体课件制作。
3、校园网信息上传功能 六、教学过程
一. 激情引趣, 创设氛围, 导入本课.
课件播放歌曲《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视频.
[说明]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用李清照《一剪梅》的歌曲,为课堂创设出一种易安词的氛围。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读李清照的《醉花阴》,看她将向我们讲述世间怎样的情感故事。 二. 走近李清照. 教师课件展示.
李清照 (1084-1155) 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三. 以声传情, 朗读体味, 整体感知
1. 指名几个学生朗读, 师生评价. (强调节奏、感情感情基调(愁)) 2. 课件展示配乐朗读.
指导:语速要缓慢,表情感的词重音要读出,断句要注意,感情要带出浓浓的愁绪。 3. 全班齐读.
四. 作品赏析,重点品读
1. 全词围绕一个愁字, 那么词人因何而愁?(教师课件展示写作背景) 明确《醉花阴》的写作背景:
当时李清照丈夫赵明诚在山东莱州做官,李清照留在老家青州居住,爱情深笃的夫妻却过起了“牛郎织女”的生活。李清照,形单影只,居室寂静,再不闻评诗论文,在没有欢声笑语。她的生活孤独寂寞、空虚无聊,更多的是对丈夫深深的思念之情。李清照就写了这首词给丈夫赵明诚,以寄相思之苦。 2. 品味上片
上片与秋凉情景,由白天写到夜晚,愁苦孤独之情充满其中。 3.品味下片
下片则倒叙黄昏时独自饮酒的凄若。
“莫道不消魂,帝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末尾三句设想奇妙,比喻精彩,上下对比,大有物是人非,今昔异趣之感。这三句,共同创造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
在这首词里,虽然写的是思亲,但是却没有出现思亲或相思之苦的语句,而是用了叙事的方式,表达出深深的思亲的愁苦。显的很沉重高雅。 五、总结提高
可以从哪些方面鉴赏诗词?课件展示
(1)、从炼字炼句的角度,抓重点字句鉴赏词的语言美; (2)、想象画面,鉴赏意境; (3)、鉴赏表达方式 六、拓展阅读,课堂达标
请学生欣赏李清照和《醉花阴》同时期创作的词作《一剪梅》。(课件展示) 教学结构流程设计表
在运用网络进行教学时,我主要在情境创设、信息资源提供、合作学
习的组织、研究性学习的指导以及自主学习策略设计方面进行了设计,
以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宽度与深度。并且结合传统教学,体现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
具体流程如下:
七、教学评价设计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表
注:1. 本评价表针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作评价
2. 本评价分为定性评价部分和定量评价部分。
3. 定量评价部分总分为100分,最后取值为教师评、同学评和自评分数按比例取均值; 4. 定性评价部分分为“我这样评价自己”、“伙伴眼里的我”和“老师的话”,都是针对被评者作概括性描述和建议,以帮助被评学生的改进与提高。
教学设计成果评价量表(一)
课题: 任教班级: 授课教师: 评课教师:
八、帮助和总结
新课程标准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在学习的目标和学生的发展上,学生的进步
和发展是课程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角,教师是组织者。所以在备课之初,我就把学生当成一个重要内容去备,认真思考了我的学生目前
的学习程度,认识水平,从实际出发去考量学生。新课程特别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强调在阅读中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用普通话流畅的朗读,恰当的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进入21世纪,人类教育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师生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教师,学生向老师学习、老师向学生学习已成为必要和可能。希望新课改的课堂能变得更民主,更开放,更接近我们的生活,能更好的促进师生的进步和发展。
作文七:《醉花阴》2000字
黄恩红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词的内容,理解词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2
能总结词的意境,体会词的意境美3体会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生活的方式来创造意境的好处 教学重点 能总结词的意境,体会词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生活的方式来创造意境的好处
教学课类型 精讲 教学方法 讨论赏析 主要教具 多媒体
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小组讨论赏析
板书设计 醉花阴李清照莫道不消魂,
通过重阳节把酒赏菊帘卷西风,表达思念丈夫的寂寞人比黄花瘦与孤寂的心情
课后反思
时间 阶段目标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指导朗读体会情感学生描绘画面学生赏析老师补充订正引导学生体会意境体会本词的写法总结词的意境布置作业 一
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李清照的词《如梦令》,我们从中体会了作者那种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生活态度,她的生活以及创作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早年,李清照过的是美满的爱情生活与家庭生活。作为闺阁中的妇女,由于遭受封建社会的种种束缚,她们的活动范围有限,生活阅历也受到重重约束,即使象李清照这样上层知识妇女,也毫无例外。因此,相对说来,他们对爱情的要求就比一般男子要求更高些,体验也更细腻一些。所以,当作者与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面对.单调的生活,便禁不住要借惜春悲秋来抒写自己的离愁别恨了。这首词,就是这种心情的反映。从字面上看,作者并未直接抒写独居的痛苦与相思之情,但这种感情在词里却无往而不在。这是透过一层的写法。二
朗读请同学来朗读这首词,让我们从中更好的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朗读,师生点评。三
小组自由朗读,说说自己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样的?用自己的话概括本词的内容。(想象一幅画面——西风瘦菊,佳人对花兴叹的画面)感情基调:寂寞、忧郁重阳佳节独守空闺,思念丈夫的孤寂愁绪。这首词是作者早期和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所写,表达了重阳佳节独守空闺,思念丈夫的寂寞与孤寂的愁绪。四
学生赏析老师订正、点拨、补充。上片与秋凉情景,由白天写到夜晚,愁苦孤独之情充满其中。首二句就白昼来写:“薄雾浓云愁永昼。”这“薄雾浓云”不仅布满整个天宇,更罩满词人心头。“瑞脑消金兽”,写出了时间的漫长无聊,同时又烘托出环境的凄寂,天气阴沉,香已燃尽渲染寂寥无聊的环境氛围,
“
佳节又重阳”点明时令,也暗示心绪不好、心事重重的原因。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时本应该夫妻团圆、共同饮酒赏菊,而如今只有自己,所以,才会“玉枕纱厨,夜半凉初透”的。这种凉,既是身体之凉,更是心里之凄凉,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玉枕纱厨”这样一些具有特征性的事物与词人特殊的感受中写出了透人肌肤的秋寒,暗示词中女主人公的心境。)而贯穿“永昼”与“一夜”的则是“愁”、“凉”二字。深秋的节候、物态、人情,已宛然在目。这是构成下片“人比黄花瘦”的原因。下片则倒叙黄昏时独自饮酒的凄若。古人在旧历九月九日这天,有赏菊饮酒的风习。唐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中就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之句。宋时,此风不衰。所以重九这天,词人照样要“东篱把酒”直饮到“黄昏后”,菊花的幽香盛满了衣袖。然而她,却不禁触景生情,菊花再美再香,也无法送给远方的亲人,这两句写的是佳节依旧,赏菊依旧,但人的情状却有所不同了:末尾三句设想奇妙,比喻精彩,“莫道不消魂,帝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上下对比,大有物是人非,今昔异趣之感。匆
匆离开东篱,回到闺房,瑟瑟西风把帘子掀起,人感到一阵寒意,联想到把酒相对的菊花,顿感人生不如菊花之意,于是,末句“人比黄花瘦”,更成为千古绝唱。这三句,共同创造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在这首词里,虽然写的是思亲,但是却没有出现思亲或相思之苦的语句,而是用了叙事的方式,表达出深深的思亲的愁苦。显的很沉重高雅。 古诗词中以花喻人瘦的作品屡见不鲜。如“人与绿杨俱瘦”(宋无名氏《如梦令》),“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宋程垓《摊破江城子》),“天还知道,和天也瘦。”(秦观《水龙吟》)等等。但比较起来却均未及李清照本篇写得这样成功。原因是,这首词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结合得十分紧密,比喻巧妙,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和情致,读之亲切。五
总结词的意境通过描述了重阳佳节作者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寂寞与孤寂的心情。补充资料:据说李清照将这首词寄给在外做官的丈夫赵时诚后,赵时诚赞赏不已,自愧写词不知妻子,却又想要胜过她,于是杜门谢客,苦思冥想,三日三夜,作词五十首,并将李清照的这首词夹杂其中,请友人陆德夫评论。陆德夫细加玩味后说:“只三句绝佳。”赵明诚问哪三句,陆德夫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是本词的最后三句。六
自由背诵、默写、检测。七
作业自选一首李清照的词,结合对作品的赏析,谈谈你对婉约派创作风格的理解。 导入新课指导朗读提问,点评指导学生赏析并订正引导学生体会意境引导学生体会总结补充布置作业 学习新课
进一步了解李清照朗读,体会情感描绘画面赏析交流体会作者的感情和词的意境体会写法的特点总结意境了解课外资料作业
作者sina
作文八:《醉花阴》2800字
醉花阴
【教材分析】
李清照、赵明诚情投意合、琴瑟和谐,怎奈明诚宦游在外,清照独守空闺,在佳节又至,人却天各一方之际,清照借词抒情,以慰相思之苦。这首玲珑的小词,选取“永昼”“半夜”“黄昏”三个特定的场景,通过对景物、心理、动作的细节描绘,抒写了一个闺中少妇的孤独寂寞以及刻骨的相思之愁,但这种愁是明丽而缠绵的,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闲适之愁,而非“剪不断、理还乱”的离乱之愁,更非“凄凄惨惨戚戚”的国破家亡之愁。
【预习反馈】
1、“瑞脑”和“金兽”这两个意象如何体现作者的愁情?(5、8、11)
2、作者为何以“黄花”自比?(1、2、3、6、)
3、同样是写愁,《武陵春》与《醉花阴》有何不同?(3、8、9、10)
【学情分析】
对于李清照这位宋代婉约派大师级女词人,学生并不陌生,《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两词在初中阶段均已学过,学生对李清照婉约的词风以及她南渡前后的经历已有所了解。但对于“易安体”的特点、以及词中所体现的人性人情美了解较少。另外,对课标中所提出的“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的能力方面的要求还有所欠缺,教学中能否借助想象入情入境,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真正和作者产生共鸣,也还是个问题,因此,这应该是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细节描写、环境烘托、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以及李清照诗词艺术特征,学会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2.过程方法目标:诵读中明情、品味中悟情、比较中辨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对待闺情词中的婉约细腻的感情,欣赏其中彰显的人性人情之美,感受李清照作为柔弱女子那阳刚豪放的一面。
【教学设施】多媒体
【教学步骤】
一、导语
这首词见证了一段令人羡慕的美好爱情,这首词展现了一代旷世才女的非凡才情,这首词折服了无数才子,这首词让婉约词派“一代词宗”更加光彩照人。昨天我们进行了预习,大家对《醉花阴》和李清照已经有了初步了解。今天,我们将从音韵美、意境美、情感美、丰盈美几个方面去解读《醉花阴》,解读李清照。
二、合作探究
(一)诵读,感受音韵美
师:诗歌是一门听觉艺术,它的本质在于抒情。请同学们带着对这首诗歌的理解深情诵读。
1.自读提示:读对节奏,读出韵脚,读出情味(提问:这首词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2.个别朗读并进行评价。(要求读出词中的愁绪)
3.播放音频,再次体会浓浓的愁情。
(二)思读:体会意境美
1.师:这首词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意境是通过什么来体现的?(意象)
2.师:这首词描写了哪些意象?
明确:薄雾、浓云、瑞脑、金兽、玉枕、纱厨、西风、黄花
3.思考与探讨:这些意象有何特点?营造出什么样的意境?
上片:薄雾、浓云——沉重、压抑、愁云惨淡的室外大环境;
瑞脑、金兽——时间漫长、环境凄寂、百无聊赖的愁情;
玉枕、纱橱——透入肌肤的秋寒,暗示主人公的心境:内心凄凉、孤枕难眠。 师:瑞脑、金兽、玉枕、纱橱等意象非一般农家妇女所能享受到的,是古人显示高雅生活的标志,反映了词人良好的出身和优越的家境。 下片:西风——即秋风,肃杀,冷冽。西风卷帘,营造出凄清的环境氛围。
问题:作者为何要以“黄花”自比?(1、2、3、6)
师:黄花即菊花,我们还学过哪些和菊花有关的诗词名句?(PPT展示)
小结:外形上淡雅、清秀,与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菊花象征隐逸精神酷似作者清高淡泊的品格。
意境:凄清孤寂 (提示:用四字词语概括)
4.师:你认为这首词意境描写最成功的是哪句话?(学生……)关于这首词,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穿插课后习题中《醉花阴》的故事)陆德夫认为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此三句最佳。你觉得好在哪?
师:鉴赏名句一般用诠释(解释大意)加评析(即表达了什么情感,用了什么手法,有何好处)。请用此方法赏析这三句话。
明确:诠释:
评析:这首词以“黄花”自喻,让人联想起少妇因思夫而憔悴的面容,深挚而含蓄地表达了词人的离思之重,给人以余韵绵绵、美不胜收之感。同时,黄花傲霜的美质,更能烘托出词人高洁的情怀,意韵丰富。结构上,和首句的“愁”字相呼应。愁是原因,瘦是结果。使上下阕由浅入深,浑然一体。
总结: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
(三)比读,鉴赏情感美
1.李清照是写愁的高手,她笔下的愁因时而异,姿态百出,异彩纷呈但都哀婉动人。其词集《漱玉词》收词40多首,“愁”字竟出现15次,愁词多至近10首。联系背景分析《武陵春》中的愁和《醉花阴》中的愁有何不同?为何不同?(3、8、9、10)
小结:这两类词写于不同时期。李清照一生经历以宋室南渡为界,前期书香门第给了她良好的文化教养,与赵明诚琴瑟和谐让她饱尝幸福,所以此时虽愁,但还有诗酒自娱的闲适,还有暗香盈袖的浪漫,这愁是明丽而缠绵的,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闲适之愁。后期,国家风雨飘摇,丈夫先她而去,她只身一人颠沛流离,漂泊江南,此时正值暮春,断红狼籍,徒留尘香,这愁是惨痛而凄绝的,是“剪不断,理还乱”的离乱之愁。离别之怨、相思之苦为南渡前愁词的基本旋律,《醉花阴》是代表;身世之悲、家国之痛为南渡后愁词的主题音乐,武陵春》是典型。(解读诗词,应学会知人论世。)
2.师:李清照号易安居士,人们称其词作风格为“易安体“。读了这些闺情词,你能感受到李清照词作的特点吗?”
出示预习反馈:什么是“易安体”?(2、6、9)
小结:词风婉约,多用白描,语言清丽浅近,意境自然浑成,后人谓之“易安体”。 ——在在程朱理学盛行的宋代,一女子能如此大胆直白地表达思夫之情,是需要勇气和胆量的。
(四)扩读:明了丰盈美
1.李清照是北宋词坛婉约词之宗,然其亦有豪放之作,说说你所知道的李清照豪放风格的诗词。
出示《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下片及《夏日绝句》。“九万里风鹏正举。”这首词所选取的意象和《醉花阴》给我们的感受一样吗?(不一样)那它给我我们的感觉如何?(豪迈、阳刚)除词外,易安还写过《夏日绝句》这样直言豪语的绝句。所以,“豪迈”和“婉约”只是就作品的整体风格而言的,不能认为“婉约”词派的词人就只会写婉约词。(西方有句谚语,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任何一个出色的作家,他都不会只有一种风格。豪放如“大江东去”的东坡者,也有“小轩窗、正梳妆”的婉约。清照也具有这种婉约豪放、刚柔相济的美。
三、小结课堂
这节课我们从音韵、意境、语言、情感、风格等多个角度对《醉花阴》进行了探究学习,现在请一位同学用“上阕写??下阕写??”句式概括这首词的主要内容。
四、练习题
古人写诗作词,讲究炼字,好的诗词,往往一词立骨,一语传神。有人认为最能体现《醉花阴》神韵的是“瘦”字,你认为好在哪里?
【板书】
醉花阴
李清照
上片 瑞脑、金兽:漫长、凄寂、无聊
凄清孤寂
意象 玉枕、纱橱:秋寒、凄凉
西风:肃杀、凄清
下片
黄花:憔悴、高洁
情感:愁
作文九:《醉花阴》4000字
《醉花阴》教学实录
师 :郭沫若先生有一副对联是这样写的 ,“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 漱玉集中金石录 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 大家知道郭老这幅对联写的是谁吗
生 :(部分 ) 李清照 !
师 :从哪里看出来的 不是知道我要讲李清照蒙我的吧 我们从对联中哪些信息可以看出来 生 :(举手 ) 金石录是李清照写的 .
师 :确切来说是李清照和他的丈夫赵明诚一起写的一本研究考古金石的论著 .
生 :漱玉集是李清照的作品集 .
师 :还有没有
师 :大家知道后主是谁吗
生 :李后主 , 南唐后主李煜
师 :沈谦《古今词话》里说 , 男中李后主 , 女中李易安 , 极是当行本色 . 是说二李是婉约词的杰出 代表 . 今天我们来学习《漱玉集》中一篇重要作品《醉花阴》 .
师 :这是一篇文学作品 , 上课前我一直在思考 , 对于文学作品 , 我们以什么标准来衡量我们真正 的把握了 我想 , 当我们的心和作者的心隔离千年却依然以同一个频 率跳动的时候 , 当他们歌 哭于斯的时候 , 我们同样欢欣或者悲伤 , 我们才真正走进了这篇文学作品 . 下面我想用我的声 音来诠释我所理解的《醉花阴》 , 请同学们认 真听 .
(师范读 , 语速快而豪放 )
生 :(鼓掌 )
师 :大家的掌声是认为我读得好给我表扬的 , 还是觉得我读得不好给我鼓励呢
生 :(笑 )
生 :读得太快了 .
师 :读得快慢叫什么
生 :节奏
师 :我们读词的时候一定要读出节奏 .(板书 :读出节奏 ) 你可以试着读出你的理解吗
生读 , 节奏放慢 .
师 :我们把掌声送给他 , 因为他敢于否定老师 , 向老师说不的勇气 !
生鼓掌
师 :有没有同学认为 , 我可以读得更好
一女生举手 , 读词 , 感情较为饱满 .
师 :(惊讶 ) 这位是不是我们班的语文科代表呀
生 :(齐答 ) 班长 !
师 :难怪朗读的这么好 , 有没有同学向班长挑战 , 认为自己可以读得更好
师 :老师这里也有一首朗诵 , 想和大家听一听 .
播放《子午书简》朱朗诵的《醉花阴》 .
师 :这位老师和我 , 谁读得好
生笑
师 :大家的笑告诉我答案了 . 那么他读得好在什么地方
生 :她读得比较有感情 , 能够表达本词的意蕴 .
师 :读词不仅要读出节奏 , 还要读出感情 .(板书 :读出感情 )
师 :你认为她读出了什么感情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生 :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
师 :这首词是写给谁的
生 :她的丈夫赵明诚 .
师 :赵明诚现在在哪里 做什么
生 :在负笈求学中 .
师 :原来这首词是李清照独守闺中思念远方的丈夫而作的一首相思的词 , 一首情歌 . 词中哪个 字体现了对丈夫的浓烈的相思之情
生 :愁
师 :(板书 :愁 ) 薄雾浓云愁永昼 , 作者开篇写愁 , 可是愁是抽象的东西 , 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尝不 了 , 少有才力的李清照如何去表现愁呢 况且 , 在李清照之前 , 有很多人写愁 , 而且都是写愁高手 , 大家看 .(点击课件 , 展示古人写愁诗词 )
李白 白发三千丈 , 缘愁是个长 .
杜甫 一片飞花减却春 , 风飘万点正愁人 .
李煜 问君能有几多愁 ,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秦观 春去也 , 飞红万点愁如海 .
师 :大家看 , 李白写愁 , 说愁是有长度的 , 可以衡量的 ; 杜甫写愁 , 从一片飞花的飘落 , 感受到春天 的流逝 , 何况背后是万点落红 , 愁是有
生 :数量的
师 :李煜说 , 愁像一江无穷无尽无休无止绵绵不尽的春江之水 ; 秦观说飞红万点愁如海 , 不仅有 数量 , 还有深度 . 有如此众多的写愁高手站在李清照的面前 , 李清照如何写愁才可以在文学史 中留下自己的一席之地呢 她是如何写愁思的
师 :李清照的愁绪延续了多久
生 :一天
师 :那个字可以体现出来
生 :昼
师 :昼 , 下从旦 , 从日出到日落 , 仅仅是一天吗
生 :永昼 , 漫长的一天
师 :(板书 :永昼 ) 如果仅仅是一天时间 , 这场相思就被记录到文学史中的话 , 李清照未免有些矫 情了 , 仅仅是白天思念吗 晚上如果安然入睡 , 这场相思可以不朽吗 还有什么字可以体现出时 间的长度
生 :半夜凉初透的半夜
师 :(板书 :半夜 ) 现在我们知道了 , 李清照对丈夫的思念从 12小时到 24小时 , 从日出到日落 , 从月 升到月下 , 充其量 , 情歌唱到天亮 . 有没有更长的时间的词来表明
生 :佳节又重阳的又字 , 说明不止一个重阳节 , 丈夫离家至少一年了 .
师 :**先生在《采桑子 ·重阳》里说 \'岁岁重阳 , 今又重阳 , 战地黄花分外香 .\'重阳是怎样的 节日
生 :登高怀远亲人团聚的日子 .
师 :本是夫妻团聚之时 , 无奈望穿秋水不见伊人身影 , 女主人公的愁苦之情着实浓重 . 李清照写
愁是从时间的长度上着手 , 一年之久 , 相思成灾 .
李清照写愁 , 不仅秀出了心理体验 , 而且还写出了切肤感受 , 这一点异于他人 . 她的切肤感受从 词中哪个字可以看出来
生 :凉 , 写出了她的心凉 .
师 :凉的是什么呢 天阶夜色凉如水 , 清秋的天气是凉的 ; 身旁的玉枕纱厨是凉的 ; 女主人公的身 体肌肤是凉的 . 凉后还加了一个字
生 :透
师 :那叫透心凉 , 一个透字 , 言其程度由表及里 , 都凉 , 天凉 , 身凉 , 更重要的是心地凄凉 .
清代的陈廷焯曾评论此词 \'无一字不秀雅 , 深情苦闷 , 元人往往宗之 \',无一字不秀雅 , 说出了诗 歌鉴赏中最基本的方法 , 那就是从一字一句处入手 , 慢慢来品 析 . 因为诗歌是最凝练的艺术 , 我 们要想把握她 , 不仅要从宏观上去读出节奏 , 读出感情 , 还要从微观上深入肌理 , 有时通过一个 句子可以把握全篇 , 甚至有时通过 一个字的解读 , 一首诗歌境界全开 . 希望以后同学们读诗词 时注意到这一点 .
师 :我们继续看下片 . 一个人有了愁绪 , 怎么办 任由愁绪来折磨自己吗
生 :消解愁绪
师 :如何消解愁绪
生 :饮酒 , 东篱把酒
师 :饮酒真的可以消解愁绪吗 李清照的前辈李白先生曾经做过试验 , 他说 \'抽刀断水水更流 , 举 杯销愁愁更愁 \',消解掉了没有
生 :没有
师 :李清照的消解掉了没有
生 :没有
师 :从词中看哪个字可以看出没有消解掉 愁的最终结果如何
生 :瘦
师 :一个人整日整夜的思念 , 问题是不止一天 , 能不消瘦吗 柳永说 \'衣带渐宽终不悔 , 为伊消得 人憔悴 \',衣带渐宽什么意思 瘦了呗 , 正所谓减肤损肌 , 清减了小腰围 . 大家看 , 愁是瘦的
生 :原因
师 :瘦是愁的
生 :结果
师 :瘦成什么程度
生 :瘦比黄花
师 :人比黄花瘦 , 这句用到什么修辞手法
生 :比喻
师 :比喻的构成要素有什么
生 :本体 , 喻体 , 比喻词 .
师 :还要注意到一点 , 比喻句要有相似点 , 这一点非常重要 . 大家看 , 人和黄花之间有什么相似 点 前人喜欢以花比人 , 花容月貌闭月羞花 , 都是说女子容貌美丽 ; 而这里以人喻花 , 来形容什么 的
生 :人的憔悴 .
师 :两者有什么相似之处
生 :落蕊的秋菊 , 是憔悴的 , 相思中的女子是憔悴的 .
师 :这是外型上的相似 , 叫做形似 . 如果要体现出女子的相思消瘦 , 何必要用菊花呢 , 柳条又细又
长 , 我们说杨柳小蛮腰 , 腰细呀 . 这样好不好
生笑
师 :黄花是什么花
生 :菊花
师 :菊花有什么特征 菊花除了外形消瘦外 , 还有什么意蕴没有
东篱把酒黄昏后 , 这一句有什么典故
生 :陶渊明有 \'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 \'
师 :这里的采菊不指隐居 , 而言其清高孤傲 , 菊花之高洁 , 与其贵妇人身份相符合 .
进入诗歌境界 , 需要我们这种猜测性的解读 , 这种猜测性的解读是解读诗歌的初始阶段 , 也是 必经阶段 .(板书 :形似 神似 )
师 :今天我们讲到了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 , 从字句处入手 , 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思考课下阅读 《声 声慢》 , 看一看 , 同样是黄花 , 同样是愁绪 , 同样是秋季 , 同样以酒浇愁 , 两者的愁绪有何不同 请同 学们课下思考 .
师 :早年的李清照给我们留下了一部部爱情经典 , 成为中华民族千余年的精神享受 . 是不是每 一首情歌都可以传唱千年 前一段时间 , 我还听到一首流行歌曲 , 老公老公我爱你
生 :阿弥驼佛保佑你
师 :还有像我的爱赤裸裸等 , 都是情歌 , 与李清照的情歌相比 , 你喜欢哪一个
生 :喜欢李清照的 , 那些情歌太过于直白 , 没有《醉花阴》含蓄 .
师 :直白的不好吗 有很多情歌都是直白的 , 妹妹你坐船头 , 哥哥在岸上走 , 恩恩爱爱纤绳荡悠悠 , 流传的挺广的 , 不是有句话说 , 艺术来源于生活吗
生 :艺术来源于生活 , 艺术高于生活 .
师 :来源于生活 , 不代表要等于生活 . 艺术作品都是从生活中来 , 但好的作品是高于生活的 . 生活 可以艺术的表达 , 生活也需要艺术的表达 . 三千年前孔子在《论 语》中说 \'《 关雎》 , 乐而不淫 , 哀而不伤 \'.快乐但不是没有节制 , 悲哀却不过分哀伤 , 这成为我国文艺美学的核心 . 面对喧嚣的 尘世 , 我们要学会欣赏高雅 的艺术 , 在众多的流行元素中步迷失自己 , 这样 , 我们在诗歌的阅读 中 , 提高自己的需氧 , 发现新的东西 , 达到提高自己的境界 ,(板书 :读出境界 ) 这才是我们阅 读的 终极目的 .
师 :诗歌是一条宽阔的河流 , 那些流淌在先民血液的文字 , 如同一道道从远古罅隙中流淌出的 清泉 , 在我们生命的河道里汩汩流淌 , 涤清了污浊 , 才让我们如许澄澈清明 , 精神在墨香流动中 积聚 , 人生在书香馥郁中升华 , 只愿此生诗歌为伴 , 修得一世清明 .
作文十:《醉花阴》5100字
醉花阴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永昼:漫长的白天。
瑞脑:一种香料,俗称冰片。
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纱厨:纱帐。
东篱:泛指采菊之地,取自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
暗香:这里指菊花的幽香。
消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
西风;秋风
黄花:菊花
译文
薄雾弥漫,云层浓密,烦恼白天太长,香料在金兽香炉中烧尽了。又到重阳佳节,洁白的玉枕,轻薄的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清香溢满双袖。别说不忧愁,西风卷起珠帘,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赏析
此词的首二句就白昼来写。“薄雾浓云愁永昼。”这“薄雾浓云”不仅布满整个天宇,更罩满词人心头。“瑞脑销金兽”,写出了时间的漫长无聊,同时又烘托出环境的凄寂。次三句从夜间着笔,“佳节又重阳”点明时令,也暗示心绪不好、心事重重的原因。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今日里“佳节又重阳”,本应该是夫妻团圆、共同饮酒赏菊的,而如今只有自己,词人又怎能不更加思念远方的丈夫呢?一个“又”字,便充满了寂寞、怨恨、愁苦之感,所以,才会“玉枕纱厨,夜半凉初透”。“玉枕”,瓷枕。“纱厨”,即碧纱厨,以木架罩以绿色轻纱,内可置榻,用以避蚊。“玉枕纱厨”这样一些具有特征性的事物与词人特殊的感受中写出了透人肌肤的秋寒,暗示词中女主人公的心境。更何况,玉枕、纱厨往昔是与丈夫与共的,可如今自己却孤眠独寝,触景生情,自然是柔肠寸断心欲碎了。显然,这里的“凉”不只是身体肌肤所感之凉意,更是心灵所感之凄凉,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这三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上片贯穿“永昼”与“一夜”的则是“愁”、“凉”二字。
下片倒叙黄昏时独自饮酒的凄苦。“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这两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节傍晚于东篱下菊圃前把酒独酌的情景,衬托出词人无语独酌的离愁别绪。“东篱”,是菊圃的代称,化用了陶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暗香”,菊花的幽香。“盈袖”,因饮酒时衣袖挥动,带来的香气充盈衣袖。古人在旧历九月九日这天,有赏菊饮酒的风习。唐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中就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之句。宋时,此风不衰。所以重九
这天,词人照样要“东篱把酒”直饮到“黄昏后”,菊花的幽香盛满了衣袖。重阳佳节,把酒赏菊,本来极富情趣。然而丈夫远游,词人孤寂冷清,不禁触景生情,菊花再美再香,也无法送给远方的亲人了;离愁别恨涌上心头,即便“借酒销愁”,亦是“愁更愁”了,又哪有心情欣赏这“暗香浮动”的菊花呢?深秋的节候、物态、人情,已宛然在目。佳节依旧,赏菊依旧,但人的情状却有所不同。这是构成“人比黄花瘦”的原因。“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末尾三句设想奇妙,比喻精彩。“消魂”极喻相思愁绝之情。“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暗含凄冷之意。匆匆离开东篱,回到闺房,瑟瑟西风把帘子掀起,人感到一阵寒意,联想到把酒相对的菊花,顿感人生不如菊花之意。上下对比,大有物是人非,今昔异趣之感。于是,末句“人比黄花瘦”,便成为千古绝唱。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共同创造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这三句工稳精当,是作者艺术匠心之所在:先以“消魂”点神伤,再以“西风”点凄景,最后落笔结出一个“瘦”字。在这里,词人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出两个迭印的镜头: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羸弱的瘦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情景交融,创设出了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
全词开篇点“愁”,结句言“瘦”。“愁”是“瘦”的原因,“瘦”是“愁”的结果。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集中最形象的体现。可以说,全篇画龙,结句点睛,“龙”画得巧,“睛”点得妙,巧妙结合,相映成辉,创设出了“情深深,愁浓浓” 的情境。在这首词里,虽然写的是思亲,但是却没有出现思亲或相思之苦的语句,而是用了叙事的方式,表达出深深的思亲的愁苦。显的很沉重高雅。古诗词中以花喻人瘦的作品屡见不鲜。如“人与绿杨俱瘦”(宋无名氏《如梦令》),“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宋程垓《摊破江城子》),“天还知道,和天也瘦。”(秦观《水龙吟》)等等。但比较起来却均未及李清照本篇写得这样成功。原因是,这首词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结合得十分紧密,比喻巧妙,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和情致,读之亲切。词的意境通过描述了重阳佳节作者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寂寞与孤寂的心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7。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注释
1. 【将进酒】这首诗写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将(qiāng)进酒,乐府旧题。将,请。
2. 【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东流入海,不会倒流回来。
3. 【高堂】父母。
4. 【悲白发】为鬓发斑白而伤感。
5. 【朝如青丝暮成雪】形容时光匆促,人生短暂。青丝,黑色的头发。暮成雪,到晚上黑发变白。
6. 【得意】指心情愉快,有兴致。
7. 【千金散尽还复来】意思是金钱不足贵,散去还会来。
8. 【会须】应该。
9. 【岑夫子,丹丘生】李白的朋友岑勋、。
10. 【侧耳听】侧着耳朵听,形容听得认真、仔细。侧,一作“倾”。
11. 【钟鼓馔玉】代指富贵利禄。,古时豪贵之家宴饮以钟鼓伴奏。,形容食物珍美如玉。
12. 【寂寞】默默无闻。一说“被世人冷落”。
13. 【陈王昔时宴平乐】陈王,指三国时魏诗人(192~232),封陈王。宴平乐,在洛阳的平乐观宴饮。
14. 【斗酒十千恣欢谑】斗酒十千,一斗酒值十千钱,指酒美价昂。曹植《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斗,盛酒器,有柄。恣欢谑,尽情寻欢作乐。谑,喜乐。
15. 【径须】只管。
16. 【五花马,千金裘】五花马,指名贵的马。千金裘,名贵的皮衣。
17. 【将出】拿出。
18. 【万古愁】绵绵不尽的愁。[4] 译文
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
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
你没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感叹自己的白发。
年轻时的满头青丝如今已是雪白一片。(喻意青春短暂)
(所以)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
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
(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饮三百杯也不为多!
岑夫子和丹丘生啊!
快喝酒吧!不要停下来。
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
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
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
只希望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
只有那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宴设平乐观的事迹你可知道,
斗酒万千也豪饮,让宾主尽情欢乐。
主人呀,你为何说我的钱不多?
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痛饮。
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
把你的小儿喊出来,都让他拿去换美酒来吧。
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5]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由道士吴筠推荐,由唐玄宗招进京,命李白为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悔,于天宝三年(744年),李白被排挤出京,唐玄宗赐金放还。此后,李白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说法不一。黄锡珪《李太白编年诗集目录》系于天宝十一载(752)。一般认为这是李白天宝年间离京后,漫游梁、宋,与友人岑勋、元丹丘相会时所作。
此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8年之久。这一时期,李白多次与友人岑勋(岑夫子)应邀到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丹丘生)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借酒放歌。诗人在政治上被排挤,受打击,理想不能实现,常常借饮酒来发泄胸中的郁积。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以抒发满腔不平之气。[6-7]
mù
苏幕遮
北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àn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yǐ
词句注释
⑴苏幕遮:词牌名。宋代词家用此调是另度新曲。又名《云雾敛》《鬓云松令》。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
⑵波上寒烟翠:江波之上笼罩着一层翠色的寒烟。烟本呈白色,因其上连碧天,下接绿波,远望即与碧天同色。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
⑶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意思是,草地绵延到天涯,似乎比斜阳更遥远。“芳草”常暗指故乡,因此,这两句 有感叹故乡遥远之意。
⑷黯乡魂:因思念家乡而黯然伤神。黯,形容心情忧郁。语出江淹 《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piěbùkāijī
⑸追旅思(sì):撇不开羁旅的愁思。追,追随,这里有缠住不放的意思。旅思,旅居在外的愁思。思,心
绪,情怀。[2-4]
白话译文
碧云飘悠的蓝天,黄叶纷飞的大地,秋景连绵江中水波,波上弥漫苍翠寒烟。群山映斜阳蓝天连江水。芳草不谙人情,一直延绵到夕阳照不到天边。
默默思念故乡黯然神伤,缠人的羁旅愁思难以排遣,除非夜夜都做好梦,在好梦中才能得到片刻安慰。不想在明月夜独倚高楼望远,只有频频地将苦酒灌入愁肠,一杯杯都化作相思的眼泪。[5]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至庆历三年(1043年)间,当时范仲淹正在西北边塞的军中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6]
相见欢
lǐyù
南唐.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词句注释
①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清秋,一作深秋。
②剪,一作翦。
③离愁:指去国之愁。
④别是一般:另有一种意味。别是,一作别有。[1-2][3]
白话译文
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
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
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
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2]
创作背景
975年(开宝八年),灭,亡家败国,肉袒出降,被囚禁待罪于。赵匡胤因李煜曾守城相拒,封其为“违命侯”。李煜在忍屈负辱地过起了囚徒生活。李煜的词以被俘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后期词作多倾泻失国之痛和去国之思,沉郁哀婉,感人至深。《相见欢》便是后期词作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
渔家傲· 秋思
北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jiǎo
四面边声连角起。
zhàng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lè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qiāng
羌管悠悠霜满地。
mèi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①渔家傲:又名《吴门柳》、《忍辱仙人》、《荆溪咏》、《游仙关》。
②塞: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
③衡阳雁去: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
④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⑤千嶂:绵延而峻峭的山峰;崇山峻岭。
⑥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
⑦羌管:即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
⑧悠悠:形容声音飘忽不定。
⑨寐:睡,不寐就是睡不着。[2]
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将军为操持军事,须发都变白了;战士们久戍边塞,也流下了伤时的眼泪。[2]
宋康定元年(1040年)至庆历三年(1043年)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据史载,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并招徕诸羌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这首词作于北宋与西夏战争对峙时期。宋仁宗年间,范仲淹被朝廷派往西北前线,承担起北宋西北边疆防卫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