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古诗草的解释》300字
古诗草的解释
《草》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注释:
1、离离:历历,分明的样子。
2、远芳:伸展到远处的草。
3、萋萋:茂盛的样子。
译文:
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
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
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
春风一吹依旧蓬勃生长。
远处芳草掩没古老驿道,
延至荒城一片翠绿清朗。
春绿草长又送游子远去,
萋萋乱草可比满腹离伤。
赏析:
这是咏物诗,也可作为寓言诗看。有人认为是讥刺小人的。从全诗看,原上草虽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 长相思古诗
* 夜宿山寺古诗
*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
作文二:《草古诗解释》500字
草古诗 解释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长长的原上草哇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野草野花蔓延着掩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这是白居易十六岁时应考的习作。按科举考试规定,命题诗,题目前要加“赋得”两个字,内容类似咏物诗。《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了送别友人时的惜别之情。
借春草表达情意是古人惯用的手段。“青”,谐音“亲”、“情”。春天是青草发芽的时候,也是人最思念亲人的时候。青草年年长,思念也会年年加深。野火烧不尽野草,空间隔不断友情。野草遮住了道路,你就不要走了吧?野草塞满了道路,该有多么难走!野草是那么荒远,你何时才能回来?我虽然不愿意你离去,你却不得不远行。这莽莽的青草,见证着我们的友情。
说白了:朋友,你就要远行了。我们何时才能相见呢?等到明年青草再绿的时候,我该多么想你呀。这路途遥遥,又让我多么担心你呀!不过,我们的友谊像青草一样常青,我们一定会再相见的。
岁:岁岁循环。
离离:繁盛的样子。
作文三:《【doc】古诗《青青河畔草》解释中的分歧》3100字
古诗《青青河畔草》解释中的分歧
语文学刊2009耳第10期
古诗《'青青河畔草》解释中的分歧
.秦勇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北京100089)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历来对古诗《青青河畔草》的不同解释,找到分歧的原因所在,
并对朱自清和马茂
元的分析做一梳理.
[关键词]古诗;青青河畔草;分歧;空床
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09)10—001l—o2
历来对于《古诗十九首》中《青青河畔草>的解释,"意见 最为分歧"…住.原因在什么地方呢?这些解释"看法不 同,但都认为是意有寄托"….既然是有所寄托,而到底是 什么样的寄托又不能明确说出,所以就会产生分歧.那么, 为什么古人会认为这首诗"意有寄托"呢?《(古诗十九首) 初探》认为:
为什么他们要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曲解诗的主题思想 呢?原因很简单,只是由于封建社会的士大夫们对于诗中所 暴露的"空床难独守"的思想不敢正视,视为"淫之尤". 马茂元紧接着指出,对这首诗不应该有什么"曲解": 其实所谓"空床难独守"是任何一个女性在别离生活中 都能感受到的.
而朱自清认为有些人:
没胆量贬驳这首诗,只能曲解这首诗是比喻[2]38. 这些人为什么"没胆量贬驳这首诗"呢?因为"历来选 家谓是什亦风亦雅,故三百篇之遗也",要照顾到《古诗十九 首》的"亦风亦雅",这首诗的"卖弄,淫,放滥无耻"的成分就
不是字面意那么简单,而应该是有所寄托的言外之意了.朱 自清同样指出对这首诗不应该有所"曲解"的原因: 这首诗实在看不出是比喻.十九首原没有脱离乐府的 体裁,乐府歌咏民间风俗,本诗便是一例.世间是有"昔为倡 家女,今为荡子妇"的女人,她有她的身份,有她的想头,有她 的行径.这里跟《伯兮》里的女人不一样,但别恨离愁却一 样.只要真能表达出来这种女人的别恨离愁,恰到好处,歌 咏是值得的.
也就是说,解诗者之所以认为这首诗有所寄托,原因就 在于这首诗的某些词句非常容易引起"曲解",而为了把这种 "曲解"引入正途,解诗者便从不同角度通过各种方式对之加 以引申,因此就出现很多歧义.但是有一个问题没有被澄 清,那就是哪句诗或者哪些词语容易引起"曲解".对此,朱 自清和马茂元分别做出不同的解释.
朱自清认为本诗之所以被认为"卖弄,淫,放滥无耻"原 因就在于后人把对"娟妓"的种种联想附会到"倡家女"身 上,"想着那荡子妇必有种种怀念头,坏打算在心里".朱自 清在论证过程中用的是排异法,即排除诗中其他词句引起 "曲解"的可能性,他通过引用王昌龄的<闺怨>中的"春日凝 妆上翠楼"和潘岳《悼亡诗》中的"辗转眄枕席,长簟竞床空" 说明"艳装登楼"和"空床难独守""并不算卖弄,淫,放滥无 耻",从而把"昔为倡家女"定为引起"曲解"的最终原因. 而马茂元则认为王国维对本诗的评价"淫之尤"的原因 在于诗中提到的"难独守""太过直截了当".同样,马茂元 的论证过程也用了排异法,不过他要排除的是"空床难独守" 一
句中的"空床".因为,他一方面否定了朱自清的看法,认 为把"'倡家女'和后来的娼妓在概念上混淆起来,以致产生 种种遐想,这是另一问题,其错误不待辨明."…"'另一方
面,对于"荡子"一词,朱和马都作了大体一致的注解.朱自 清引证《文选》李善注:
《列子》:"有人去乡土游于四方而不归者,世谓之为狂 荡之人也",认为"荡子"就是"游子".
马茂元在吸取朱注的基础上,给出了新的解释: 长期浪漫四方,不归乡土的人,与游子义近而有别.和 后世所谓不事生产,没有正当职业的败家荡子用意不同. 在排除了"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和"荡子行不归" 可能产生的"曲解"后,只需要再把"空床"排除在外,就可以 证明"难独守"与"淫之尤"的关系了.马茂元同样引用了潘 岳的《悼亡诗》,然后又增加了鲍令晖的《代葛沙门妻葛小玉 作》和韩僵的《春闺》,一道说明"空床"不会引起"曲解".需 要指出的是,马茂元并没有论及"娥娥红粉装",大概认为 [作者简介]秦勇,山西隰县人,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研究生.
吉又观止秦勇/古诗《青青河畔草》解释中的分歧 "艳妆登楼"不至于引起"曲解"吧.
再来看马茂元对于朱自清的反驳:
把"'倡家女'和后来的娼妓在概念上混淆起来,以致产 生种种遐想,这是另一问题,其错误不待辨明."…" 朱自清的《古诗十九首释》是对"倡家女"作了解释的: 《说文》:倡,乐也,就是歌舞伎.
他认为对这首诗"曲解"来源于那些人把"娼妓"的概念 和"倡家女"的概念混淆了:
那样说的人只是凭了"昔为倡家女"一层,将后来关于 "娼妓"的种种联想附会到上去,想着那荡子妇必有种种坏念 头,坏打算在心里.那荡子妇会不会有哪些怀念头,我们不 得而知,但就诗论诗,却只说道"难独守"就戛然而止,还只是 怨.怨而不至于怒,这并不违背温柔敦厚的诗教.至于将不
相干的成见读进诗里去,那是最足以妨碍了解的. 朱自清并没有否认这种认识的错误性,相反,他认为其 错误性正是导致"曲解"的原因.如果马茂元的"其错误不 待辨明"指的是这种"曲解"的错误性,那么"昔为倡家女"就 不应该排除在"曲解"的原因之外;如果"其错误不待辨明" 指的是朱自清认为的概念混淆所导致的"曲解"的错误性,这 里的"不待辨明"就有些叫人费解了,因为朱自清的理解是可 以讲得通的.
我们注意到从朱自清到马茂元,对于《青青河畔草》的解 读同样存在分歧:对于这首诗中可能引起"曲解"的地方到底 在哪里,双方各持己见,朱自清认为在"倡家女",而马茂元认 为在"难独守".
对于"空床"的意象,二者的意见比较统一,都认为"空 床"不至于引起"曲解",原因是所引证的其他诗作中都有 "空床"意象,而这些被引的诗作都没有受到说诗者的指摘, 进而得出结论:在这首诗中"空床"也应该不会引起"曲解". 但是这种排异法割裂了"空床"一词和诗中其他词句的联系, 我们不禁要问,如果和"倡家女"联系起来,"空床"同样不会 一
l2一
引起丝毫"淫"的意思吗?"倡家女"如果仅解为"乐伎",用 朱自清的说法,"倡家女热闹惯了,做荡子妇却只有冷清清 的,今昔相形,更不禁身世之感",这种身世之感加上"少年美 貌","春光盛时",加上"荡子只是游行不归",这种情况下那 一
张空床会给人什么样的联想呢?还只是《悼亡诗》或者 《代葛沙门妻葛小玉作》或者《春闺》中的"空床"所表现的 "生活中孤独的悲哀"吗?
马茂元认为:
"倡家女"虽不同于后来的娼妓,但无论如何她总是习惯 于繁华热闹的欢乐生活."倡家女"而嫁为"荡子妇",在丈 夫久别不归的岁月里,寂寞孤单的感觉,应该是特别锐敏,而 她的心理状态则比较单纯,直率,没有那么多的顾忌和克制, 她的情感色彩则是强烈而明朗的.因而"空床独守"的生活 难以继续下去,对她来说,在心情上极其自然,诗人抓住她的 精神生活中这一基点,一针见血,非常尖锐地揭开矛盾,表现 了诗的主题思想.
,在心情上极其自然",这诚然 "空床难独守""对她来说
不错,那么对于读者来说呢?"空床"难道一点也不会令人想 到这位曾为"倡家女"的"荡子妇"在"招邀于楼上"吗? 如果"倡家女"的概念被解释者附会上了"娼妓"的意 思——起码在朱自清看来,这是很有可能的,那么这里的"空 床"还会像所引证的其他有"空床"一词的诗中一样不会引 出"淫"的意思吗?
【参考文献】
[1]马茂元.《古诗十九首》初探[M].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 [2]朱自清.《古诗十九首释》手稿[M].浙江古籍出版社, 2.
008.
[3]饶学斌.古诗十九首集释?月午楼古诗十九首详解[M]. 中华书局,1936.
作文四:《古诗《青青河畔草》解释中的分歧》3800字
语 文 学刊
20 09耳 第 1 0期
古诗 《 ‘ 青青河 畔草》 释 中的分歧 解
。秦 勇
( 北京 外 国语大 学 中文学院 , 京 北 10 8 ) 00 9
[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历来对古诗《 青青河 畔草》 的不同 释, 解 找到分歧的 原因 所在, 并对朱自 清和马茂
元 的分 析 做 一 梳 理 。
[ 键词 ] 古诗; 青青河畔草; 分歧; 空床 关 中图分 类号 : 0 . 2 I 7 2 文献标识 码 : 文章 编号 :6 2— 6 0 2 0 ) 0—0 1 — 2 2 A 17 8 1 (0 9 1 0 l o
最为分歧” 住 … 。原因在什么地方 呢?这些解 释“ 看法不
历来对于《 古诗十九首》 青青河畔 的 中《 草> 解释,意见 “ 清, 那就是哪句诗或者哪些词语容易引起“ 曲解” 。对此, 朱 自清和马茂元分别做出不同的解释。
朱 自清认为本诗之所以被认为“ 卖弄、 放滥无耻” 淫、 原 因就在于后人把对“ 娟妓” 的种种联想附会到“ 倡家女” 身
同, 但都认为是意有寄托” 。既然是有所寄托, … 而到底是 什么样的寄托又不能明确说出, 所以就会产生分歧。那 么,
为什么 古人会认为这首诗“ 意有寄托” 呢?《 古诗十九首) 上, ( “ 想着那荡子妇必有种种怀念头、 坏打算在心里” 朱自 。 清在论证过程中用的是排异法, 即排除诗中其他词句引起 初探》 认为: 曲解” 的可能性, 他通过引用王昌龄的 中的“ 日 春 凝 为什么他们要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曲解诗的主题思想 “
呢?原因很简单, 由于封建社会的士大夫们对于诗中所 妆上翠楼” 只是 和潘岳《 悼亡诗》 中的“ 辗转眄枕席, 长簟竞床空”
暴露的“ 空床难独守” 的思想不敢正视 , 视为“ 淫之尤” 。
说明“ 艳装登楼” 空床难独守”并不算卖弄、 放滥无 和“ “ 淫、
耻”从而把“ , 昔为倡家女” 定为引起“ 解” 最终原因。 曲 的 而马茂元则认为王国维对本诗的评价“ 淫之尤” 的原因 其实所谓“ 空床难独守” 是任何一个女性在别离生活中 在于诗中提到的“ 难独守” 太过直截 了当” “ 。同样, 马茂元 都能感受到的。
马茂元紧接着指出, 对这首诗不应该有什么“ 曲解” :
而朱自清认为有些人 :
没胆量贬驳这首诗, 只能曲解这首诗是比喻[3 。 28 ]
的论证过程也用了排异法, 不过他要排除的 空床 是“ 难独守” 句中的“ 空床” 。因为, 他一方面否定了朱自清的看法, 认
一
这些人为什么“ 没胆量贬驳这首诗” 呢?因为“ 历来选 为
把“倡家女’ ‘ 和后来的娼妓在概念上混淆起来 , 以致产生 这是另一问题 , 其错误不待辨明。…”另一方 ” ‘ 家谓是什亦风亦雅, 故三百篇之遗也”要照顾到《 , 古诗十九 种种遐想, 首》 亦风亦雅”这首诗的“ 的“ , 卖弄、 放滥无耻” 淫、 的成分就 面, 对于“ 荡子” 一词, 朱和马都作了大体一致的注解。朱 自
不是字面意那么简单, 而应该是有所寄托的言外之意了。朱 清引证《 文选》 李善注: 自清同样指出对这首诗不应该有所“ 曲解” 的原因:
《 列子》“ :有人去 乡土游于四方而不归者, 世谓之为狂
荡之人也”认为“ , 荡子” 就是“ 游子” 。
这首诗实在看不出是比喻。十九首原没有脱 离乐府的 体裁, 乐府歌咏民间风俗, 本诗便是一例。世 间是有“ 昔为倡
马茂元在吸取朱注的基础上, 给出了新的解释:
家 今为荡 女, 子妇” 人, 的女 她有她的身 有她的想头, 份, 有她
样。只要真能表达出来这种女人的别恨 离愁, 恰到好处, 歌
咏是值得 的 。
长期浪漫四方, 不归乡土的人, 与游子义近而有别。和 在排除了“ 昔为倡家女, 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 和“ 可能产生的“ 曲解” , 后 只需要再把“ 空床” 排除在外, 就可以 岳的《 悼亡诗》然后又增加了鲍令晖的《 , 代葛沙门妻葛小玉
的行径。这里跟《 伯兮》 里的女人不一样, 但别恨离愁却一 后世所谓不事生产, 没有正当职业的败家荡子用意不同。
也就是说, 解诗者之所 以认为这首诗有所寄托, 因就 证明“ 原 难独守” 淫之 的 与“ 尤” 关系了。马茂元同样引用了潘 在于这首诗的某些词句非常容易引起“ 曲解”而为了把这种 , 和韩僵的《 春闺》一道说明“ , 空床” 不会引起“ 曲解” 。需 “ 曲解” 引入正途 , 解诗者便从不同角度通过各种方式对之加 作》 以引申, 因此就出现很多歧义。但是有一个 问题没有被澄 要指出的是, 马茂元并没有论及“ 娥娥红粉装” 大概认为 ,
[ 作者简介] 秦勇 , 山西隰县人 , 北京 外国语大学 中文学院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生。
吉又观 止
“ 艳妆登楼” 不至于引起“ 曲解” 吧。 再来看马茂元对于朱自清的反驳: 把“ 倡家女’ ‘ 和后来的娼妓在概念上混淆起来, 以致产 生种种遐想, 这是另一问题, 其错误不待辨明。…“ ”
秦 勇 /古诗《 青青 河 畔草》 释 中的分歧 解 引起丝毫“ 的意思吗?“ 淫” 倡家女” 如果仅解为“ 乐伎”用 , 朱自 清的说法,倡
家女热闹惯了, “ 做荡子妇却只有冷清清 的, 今昔相形 , 更不禁身世之感”这种身世之感加上“ , 少年美
貌” “ 、春光盛时”加上“ , 荡子只是游行不归” 这种情况下那 ,
朱自 清的《 古诗十九首释》 是对“ 倡家女” 作了解释的:
《 说文》 倡, : 乐也, 就是歌舞伎。 和“ 倡家女” 的概念混淆了: 那样说的人只是凭了“ 昔为倡家女” 一层, 将后来关于
张空床会给人什么样的联想呢 ?还只是《 悼亡诗》 或者 《 代葛沙门妻葛小玉作》 或者《 春闺》 中的“ 空床” 所表现的
一
生活中孤独的悲哀” 吗? 他认为对这首诗“ 曲解” 来源于那些人把“ 娼妓” 的概念 “
马茂元认为: “ 倡家女” 虽不同于后来的娼妓 , 但无论如何她总是习惯
“ 娼妓” 的种种联想附会到上去, 想着那荡子妇必有种种坏念 于繁华热闹的欢乐生活。“ 倡家女” 而嫁为“ 荡子妇” 在丈 , 头、 坏打算在心里。那荡子妇会不会有哪些怀念头, 我们不
怨. 怨而不至于怒, 这并不违背温柔敦厚的诗教。至于将不 相干的成见读进诗里去, 那是最足以妨碍了解的。
夫久别不归的岁月里, 寂寞孤单的感觉, 应该是特别锐敏 , 而
她的情感色 彩则是强烈而明朗的。因而“ 空床独守” 的生活
得而知, 但就诗论诗, 却只说道“ 难独守” 就戛然而止 , 还只是 她的心理状态则比较单纯、 直率, 没有那么多的顾忌和克制, 难以继续下去, 对她来说, 在心情上极其 自然, 诗人抓住她的
了诗的主题思想。
一针见血, 非常尖锐地揭开矛盾, 表现 朱自清并没有否认这种认识的错误性, 相反, 他认为其 精神生活中这一基点,
错误性正是导致“ 曲解” 的原因。如果马茂元的“ 其错误不 待辨明” 指的是这种“ 曲解” 的错误性, 那么“ 昔为倡家女” 就 不应该排除在“ 曲解” 的原因之外; 如果“ 其错误不待辨明” 里的“ 不待辨明” 就有些叫人费解了, 因为朱 自 清的理解是可 以讲得通的。 读同样存在分歧: 对于这首诗中可能引起“ 曲解” 的地方到底
在哪里, 双方各持己见 , 朱自清认为在“ 倡家女”而马茂元认 ,
为在“ 难独守” 。
“ 空床难独守” 对她来说, “ 在心情上极其 自然”这诚然 ,
不错, 那么对于读者来说呢?“ 空床” 难道一点也不会令人想
如果“ 倡家女” 的概念被解释者附会上了“ 娼妓” 的意 思——起码在朱自清看来, 这是很有可能的, 那么这里的“ 空
出“ 的意思吗? 淫”
指的是朱自清认为的
概念混淆所导致的“ 曲解” 的错误性 , 这 到这位曾为“ 倡家女” 荡子妇” 招邀于楼上” 的“ 在“ 吗?
我们注意到从朱自 清到马茂 对于《 元, 青青河畔草》 解 床” 的 还会像所引证的其他有“ 空床” 一词的 诗中 一样不会引
【参 考 文 献 】
[] 1 马茂元. 古诗十九首》 《 初探 [ . M] 陕西人 民出版社 ,9 1 18 .
对于“ 空床” 的意象, 二者的意见 比较统一, 都认为“ 空
床” 不至于引起“ 曲解 ”原因是所引证的其他诗作中都有 [ ] 自清. 古诗 十 九首 释》 , 2朱 《 手稿 [ . 江古 籍 出版 社 , M] 浙 20 . 0 8 “ 空床” 意象, 而这些被引的诗作都没有受到说诗者的指摘,
.
3 饶学斌 . 古诗十九首集 释 ? 月午楼古诗十九首详 解 [ . M] 进而得出结论 : 在这首诗中“ 空床” 也应该不会引起“ 曲解” [ ] 。
但是这种排异法割裂了“ 空床” 一词和诗中其他词句的联系, 我们不禁要问, 如果和“ 倡家女” 联系起来,空床” “ 同样不会
中 华 书 局 ,96 13 .
一
l 一 2
作文五:《古诗草的意思》300字
古诗草的意思
《草》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注释:
1、离离:历历,分明的样子。
2、远芳:伸展到远处的草。
3、萋萋:茂盛的样子。
译文:
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
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
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
春风一吹依旧蓬勃生长。
远处芳草掩没古老驿道,
延至荒城一片翠绿清朗。
春绿草长又送游子远去,
萋萋乱草可比满腹离伤。
赏析:
这是咏物诗,也可作为寓言诗看。有人认为是讥刺小人的。从全诗看,原上草虽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 古诗赠刘景文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古诗
* 古朗月行古诗
作文六:《关于草的古诗》1400字
关于草的古诗 1.《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绝句》【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3.《村居》【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5.《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6. 《滁州西涧》【唐】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7.《晚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8.《山中送别》【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9.《归园田居》【魏晋】陶渊明
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0.《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1.《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2.《旅夜书怀》【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3.
14. 《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5. 《黄鹤楼》【唐】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16. 《题李凝幽居》【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7. 《 塞下曲·其一二》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18.《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9. 《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0.《蝶恋花》 【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21.《苏幕遮》【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22.《乌衣巷》 [唐]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朱雀桥在金陵城外,乌衣巷在桥边。
23.《临安春雨初霁》南宋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作文七:《古诗草的意思》2100字
古诗草的意思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这是古代人学习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
2、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3、一岁一枯荣:枯~枯萎。荣~茂盛。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4、远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远芳:草香远播。侵~侵占~长满。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驿道上。
5、晴翠:草原明丽翠绿。
6、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的友人。
7、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
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年年岁岁枯萎了又苍翠。
原野上的大火无法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机勃发。
芳草的馨香弥漫着古道~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
1 / 5
又送游子远行踏上古道~满怀离请望着萋萋芳草。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袷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
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含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与李白、杜甫一起被后人并称为唐代?三大诗人?。有《白氏长庆集》。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首句即破题面?古原草?三字。多么茂盛(?离离?)的原上草~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可说是从?春草生兮萋萋?脱化而不着迹~为后文开出很好的思路。就?古原草?而言~何尝不可开作?秋来深径里?(僧古怀《原是秋草》)~那通篇也就将是另一种气象了。野草是一年生植物~春荣秋枯~岁岁循环不已。?一岁一枯荣?意思似不过如此。然而写作?枯??荣?~与作?荣??枯?就大不一
2 / 5
样。如作后者~便是秋草~便不能生发出三、四的好句来。两个?一?字复叠~形成咏叹~又先状出一种生生不已的情味~三、四句就水到渠成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枯荣?二字的发展~由概念一变而为形象的画面。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会更青更长~很快蔓延原野。作者抓住这一特点~不说?斩不尽锄不绝?~而写作?野火烧不尽?~便造就一种壮烈的意境。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瞬息间~大片枯草被烧得精光。而强调毁灭的力量~毁灭的痛苦~是为着强调再生的力量~再生的欢乐。烈火是能把野草连茎带叶统统?烧尽?的~然而作者偏说它?烧不尽?~大有意味。因为烈火再猛~也无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须~一旦春风化雨~野草的生命便会复苏~以迅猛的长势~重新铺盖大地~回答火的凌虐。看那?离离原上草?~不是绿色的胜利的旗帜么!?春风吹又生?~语言朴实有力~?又生?二字下语三分而含意十分。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说此两句?不若刘长卿‘春入烧痕青’语简而意尽?~实未见得。
此二句不但写出?原上草?的性格~而且写出一种从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一句写枯~一句写荣~?烧不尽?与?吹又生?是何等唱叹有味~对仗亦工致天然~故卓绝千古。而刘句命意虽似~而韵味不足~远不如白句为人乐道。
3 / 5
如果说这两句是承?古原草?而重在写?草?~那么五、六句则继续写?古原草?而将重点落到?古原?~以引出?送别?题意~故是一转。上一联用流水对~妙在自然;而此联为的对~妙在精工~颇觉变化有致。?远芳?、?睛翠?都写草~而比?原上草?意象更具体、生动。芳曰?远?~古原上清香弥漫可嗅;翠曰?晴?~则绿草沐浴着阳光~秀色如见。?侵?、?接?二字继?又生?~更写出一种蔓延扩展之势~再一次突出那生存竞争之强者野草的形象。?古道?、?荒城?则扣题面?古原?极切。虽然道古城荒~青草的滋生却使古原恢复了青春。比较?乱鸣古堑~残日照荒台?僧古怀《原上秋草》的秋原~就显得生气勃勃。
作者并非为写?古原?而写古原~同时又安排一个送别的典型环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别在这样的背景上发生~该是多么令人惆怅~同时又是多么富于诗意呵。?王孙?二字借自楚辞成句~泛指行者。?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说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怀思行游未归的人。而这里却变其意而用之~写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增送别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别情~那真是:?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这是多么意味深长的结尾啊!诗到此点明?送别?~结清题意~关合全篇~?古原?、?草?、?送别?打成一片~意境极浑成。
全诗措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虽是命题作诗~却能融入
4 / 5
深切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真情~语语有余味~不但得体~而且别具一格~故能在?赋得体?中称为绝唱。
[古诗草的意思]
5 / 5
作文八:《古诗草的教案》3000字
精品文档
古诗草的教案
《草》教案设计
年组汇报课教案
《草》学习资料
胡春红
资料一:
白居易的故事
白居易从小就爱学习,识字很早,五六岁就开始学写诗。十六岁时,为了求得名师指点,白居易来到京城长安。有一天,他带着诗稿去拜访诗界老前辈顾况。
顾况当时是有名的诗人,如果能得到他的指点和推荐,日后定能有所作为。白居易把自己的诗作恭恭敬敬地递上去,顾况接过来扫了一眼,看到署名是“白居易”,就开玩笑说:“你的名字叫居易,现在北京城米价很贵,在这里居住下去可不太容易呀~”
白居易一听,心里禁不住突突乱跳,心想:“他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说我的诗写得不好吗,”于是便小心翼翼地说:“请老前辈指教~”
顾况并未答话,他翻开诗稿仔细地看起来,越看越感到惊奇,特别是看到《赋得古原草送别》时,竟吟诵起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
1 / 6
精品文档
情。
顾况看到这里,高声称赞:“好诗~真是好诗~”他又把头转向白居易,说:“你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日后一定能成大器~”不出顾况所料,最终白居易果然成了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的诗千古流传。
资料二:
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潮
唐.白居易 早潮才落晚潮来, 一月周流六十回。 不独光阴朝复暮, 杭州老去被潮催。
草
课标要求:
1、借助汉
语拼音认读生字,学会独立识字。
2、能按笔顺规则书写生字,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学习目标:
1、借助课下拼音,会正确认读“枯、荣”2个生字,正确书写“枯、荣、烧”3个生字。
2 / 6
精品文档
2、通过自读、同桌读等形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一边看图,一边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描绘的画面。
3、通过自由读主题阅读《细雨》, 能说说春天的绒毛是什么。 任务评价:
1、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认读生字词;学生观察、老师范写、生生评价来学习生字。
2、学生自由读文,用指名读、师生合作读、小组读来学习课文。
3、学生自由读主题阅读《细雨》, 能说说春天的绒毛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 经典诵读《春草》
春 草
唐彦谦
天北地南绕路边,
托根无处不延绵。
萋萋总是无情物,
吹绿东风又一年。
1、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师范读。
2、 齐读、背诵。
二、谈话导入,理解诗题
3 / 6
精品文档
1、师:请你们来描述一下你们眼里的小草,
2、今天我们要去看看听听在诗人白居易眼里的草是什么样的,,齐读课题
3、出示学习目标
、借助课下拼音,会正确认读“枯、荣”2个生字,正确书写“枯、荣、烧”3个生字。
、通过自读、同桌读等形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一边看图,一边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描绘的画面。
、通过自由读主题阅读《细雨》, 能说说春天的绒毛是什么。
三、批注学习,质疑解疑,明诗意
1、学生自由读,把自己不懂的地方划出来。
2、小组学习,把不懂的地方共同解决,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标记出来
3、反馈自学效果,理解“离离、枯、岁、荣、生”等字词的意思。
4、指导写字
出示生字“枯、荣、烧”
观察字形,说一说写时应注意什么
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4、在理解词的基础上逐句解诗意。
4 / 6
精品文档
5、连句成篇,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三、以读代讲,悟诗情
1、出示自学提示
2、原文与诗意对比读。
师:原野上那茂盛的野草。
生:离离原上草。
师:秋天枯萎,第二年春天又会长得十分繁茂。
生:一岁一枯荣。
师:不管野火怎样无情地焚烧,也不能把小草烧尽。
生:野火烧不尽。
师:只要春风一吹,他又会蓬勃生长。
生:春风吹又生。
3、集体读
4、自由背诵
5、启发感悟:小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春光无限好;春天具有无穷的乐趣。
四、归纳学诗的方法
1、师:这首诗我们是怎么学会的,
2、学生回顾学习过程: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
3:学生回顾学习方法:读中感悟,查字典,借助注释,相互讨论。
5 / 6
精品文档
五、主题阅读《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自由诵读《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依据课下注释学习古诗
3、 检查学习效果: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意
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4、 开展诵读比赛。
六、作业设计
1、补白古诗
草
离离原上草,
。
野火烧不尽,
。
板书设计
草
枯――――荣
烧――――生
顽强的生命力
6 / 6
作文九:《古诗两首草的教案》3200字
古诗两首草的教案
篇一: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两首-草教案
【教材分析】 2古诗两首---草
本课是唐代和宋代诗人写的描写春天的诗,内容和观察角度不同,但都能看出作者用心发现的特点。《草》是一首咏物诗,情景交融,生动形象的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学生分析】
学生以往学习诗句,已经学会如何读诗,这对于对诗句的理解有很大地帮助。
【课型】新授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离、枯、荣、野、烧、尽”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教学难点】
1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2、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教学难点】
1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2、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本文来自:Www.bdfqY.cOm 千 叶帆文 摘:古诗两首草的教案)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教师手拿一棵小草提问: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你对什么季节的草最感兴趣,为什么呢,(学生可结合查找资料。)
2(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写的古诗《草》,看看诗中写了小草的什么特点,
二、范读课文,学生领会。
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借助拼音自己读课文。
2(指名读(1)注意两个“一”的读法,前一个“一”读yí,后一个“一”读yì。
(2)注意纠正错音。(3)注意读出节奏。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四、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放课件,整体感知诗的意境。
先出现生长着茂盛野草的大草原。配音: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再出现草叶枯黄的秋景,在烈烈劲风中,野火燎原。最后展现春回大地,小草钻出灰烬,一派勃勃生机的画面。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谈谈对诗句的理解。
3(全班交流,教师做重点指导。
离离:形容野草茂盛的样子。
岁:年。
尽:完。
生:生长。
荣:茂盛。
4(质疑问难,深入理解诗句。
提问: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为什么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呢,
议答:野火只能烧掉草的茎叶,草根理在泥土里,是烧不掉的,所以来年春天,草还会重新长出来,从而体会到野草旺盛的生命力。
生:白居易为什么要写草呢,
议答:白居易赞赏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告诉人们要学习草顽强的精神,不怕挫折。
5(学生边想象诗意,边练习背诵。
五、自学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自己分析字形。
2(班内交流。
3(指导书写。
【板书设计】
2古诗两首
【课后反思】
1(教学本课,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
2、借助图片理解文字,借助文字想象画面。
篇二: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教案
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宿新市徐公店》
《赋得古原草送别》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重难点分析: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小朋友们,大家从小到现在一定会背很多古诗吧,现在就请大家来比一比,看水背的古诗最多,不能重复。
2、教师归纳:今天我们就再学习两首古诗。
二、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认识或容易读错的字。(2)结合语言环境自主认读。
(3)教师检查认读情况,随机纠正读音。注意"荣"不要读成yóng;
"宿"是多音字,在本课读sù;"疏"要读翘舌音。(4)小组内相互检查认读情况。
2.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1)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该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
(2)如果班上有姓徐的同学,或者有的同学认识姓徐的人,就请他教大家识记"徐"这个了。
3.组词识字。如,宿,住宿、宿舍。4.以熟字带生字识字,如,
离-篱、味-未。
5.写字指导。
(1)巩固音、形。本课9个字要写的字中平翘舌音的字较多, 翘舌音;追(zhuī)烧(shāo)荣(róng);平舌音:菜(cài)宿(sù)。 建议写字前引导学生再次认读这些字,巩固读音。
(2)观察发现。本课的9个字包含了五种结构,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独体字:未左右结构:枯、徐、烧上下结构:宿、菜 上中下结构:荣 半包围结构:追、店
(3)重点讲解。
未:可以先复习一下"味"字,再指导书写。上横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舒展。
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
宿:宝盖不宜太宽。 烧:火字旁捺要变点;右上部不要写成"戈",第二笔斜钩要有弯度;
下面的"兀"字横要短,竖弯钩的拐弯处要圆润。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小草是很不起眼的,但它很顽强、快乐地来的来到我们生活中,每一年的春天都因小草而生机勃勃。现在,我们继续学习古诗。
二、学习古诗:草
1、自由读诗。画出朗读节奏。.
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 再自由读诗,了解诗歌大致的意思。
3、 出示教学挂图,学生观察。
4、 小组讨论后汇报。
(1)"离离原上草"广阔的大地上长满了青草。
(2)看到这么多的草,你惊讶吗,读出你的感受来。
(3)"一岁一枯荣"出示春、夏、秋、冬草图,让学生讲两幅图的不同理解诗意。
(4)教师小结:"一岁一枯荣"是大自然的规律。大家看的袄这"枯荣"图有什么认识请读出来。
(5)看春秋草图理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6)教师小结:读到此句诗时,大家的心中对小草涌起了什么感觉, 说一说。
5、看到这样的小草,大家喜爱吗,该用什么语气来读, (赞美、喜爱)
5、 朗读3、4句诗歌
6、 朗读全诗。
7、 背诵全诗。
三、学习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1、自由读诗,画出节奏。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2、再自由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篱落:篱笆 疏疏:稀疏
一径深:一条小路长长的 急走:快跑
3、出示挂图,学生观察理解诗歌大致意思
4、小组交流、讨论后汇报。
稀疏的篱笆旁边一条小路长长地伸向远方,树上的化落了,树叶还未长
得茂盛,还未形成树阴,儿童匆匆忙忙地跑着追赶一只黄蝶,黄蝶飞入
菜花中,再也找不到了。
5、这么美的春天该怎么读呢,
(用快乐、喜欢的语气读)
6、诗人杨万里就住在这美丽的地方,他看到孩子们在如此优美的环境
中追赶黄蝶,他会怎么吟诵这首诗,谁来当诗人吟这首诗。
7、全班齐诵诗歌。
8、背诵诗歌。
9、读了这首诗,看了插图,你能编个故事吗,
篇三:古诗两首--草
作文十:《描写草的诗句、古诗》300字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南北朝.《敕勒歌》)
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唐.杜甫.《春望》)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5、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唐.卢纶.《塞下曲》)
6、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南北朝.陶渊明.《归园田居》)
7、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南北朝.陶渊明.《归园田居》)
8、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9、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0、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