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我了解的黄山》2000字
我了解的黄山
黄山,属中国南岭山脉的部分,全山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黄山山系中段,是黄山的精华部分,面积约154平方公里。
黄山在中国唐代以前叫黟山,黟是黑样子,因为山上岩石多青黑青黑的,古人就给它起这样一名字。传说咱们中华族的先祖轩辕黄帝在完成中原统一在业、开创中华文明之后,来到这里采药炼丹,在温泉里洗澡,因而得到成仙。唐朝著名的皇帝明皇李隆基非常相信这个说法,就在天宝六年(747年)下了一道诏书,将黟山改名黄山。意思是,这座山是黄帝的山。从那以后,黄山这个名字就一直到现在。
黄山是绝美绝美的,可说天地奇山,能够登临它,亲眼看看它,确实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在很久很久前,在漫长地质历史代,大自然的无穷力,塑造了黄山那绝美的风采和种种奇特的景观,令人倾倒,令人心醉。
黄山的美,首先就美在它的奇峰。这里竞秀,峰峰称奇,各有特色,各具神韵。黄山奇峰到底有多少,还没有一个确切数字。历史上先后命名的有36大峰、36小峰,近年又有10座名峰入选《黄山志》。这80多座山峰的高绝大多数都在海拔千米以上,其中莲花峰最高(1864米),光明顶次之(1841米),天都峰排行老三(1829.5米),这三大峰和风姿独秀始信峰(1683米),是黄山的朋友,哪怕登上这四座奇峰中的一个,也算不虚此行了。 下面,我再把黄山“四绝”中出名的“二绝”分别作个介绍:
说起黄山“四绝”,排在第一的当是奇松。黄山松奇在什么地方呢?首先是奇在它无比顽强的生命力,你见了不能不称奇。一般说,凡有土的方就能出草木和庄稼,而黄松则是从坚硬的黄岗岩石里长出来的。黄山到处都生长着松树,它们长峰顶 , 长悬崖峭壁,长在深壑幽谷,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千百年来,它们就是这样从岩石迸裂出来,根儿深深扎进岩石缝里,不怕贫瘠干旱,不怕风雷雨雪,潇潇洒洒,铁骨铮铮。你能说不奇吗?其次是,黄山松还奇在它那特有的天然造型。从总体来说,黄山松的针叶短粗稠密,叶色浓绿,枝干曲生,树冠扁平,显出一种朴实、稳健、雄浑的气势,而每一处松树,每一株松树,在长相、姿容、气韵上,又各各不同,都有一种奇特的美。人们根据它们的不同的形态和神韵,分别给它们起了贴切的自然而又典雅有趣的名字,如迎客松、黑虎松、卧龙松、龙爪松、探海松、团结松等等。它们是黄山奇松的代表。
怪石,是构成黄山胜景的又一“绝”。在黄山到处都可以看到奇形怪异的岩石,这些怪石的模样儿千差万别,有的像人,有的像物,有的有的反映了某些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都活灵活现,生动有趣。在121处名石中,知名度更高一些的有“飞来石”、“仙人下棋”、“喜鹊登梅”、“猴子观海”、“仙人晒靴”、“蓬莱三岛”、“金鸡叫天门”等。这些怪石有的是庞然大物,有的奇巧玲珑;有的独立成景,有的是几个组合或同奇松巧妙结合成景。还些怪石因为观赏位置和角度变了,模样儿也就有了变化,成了一石二景,如“金鸡叫天门”又叫“五老上天都”,“喜鹊登梅” 又叫“仙人指路”就是移步换景的缘故。
“猴子观海”又叫“猴子望太平”,它还有着一个传说哩:原太平县城,叫仙源村,村中有一户叫赵德隆的书香人家。女儿名叫掌珠,生得聪明美丽。离仙源村
不远的黄山北海深处有一个洞里,有个灵猴,在山中修炼了三千六百年,会三十六变。一天,灵猴见到掌珠生得俊俏,顿生爱慕之心。灵猴就变成一个白面书生,自称是黄山寨主孙广文的公子孙俊武,于傍晚来到赵家门前,以天色已晚为由,要求借宿一夜。赵家老夫妇见他长得俊秀,衣着华贵,斯文有礼,便信以为真,高兴地留他住宿,并设宴招待。酒饮三杯后,孙公子便向老夫妇陈述掌珠的爱慕之情,央求纳为婿,发誓侍奉二老颐养天年。老夫妇一听这甜言蜜语,心中非常喜悦。经与女儿商量,掌珠对才貌双全的孙公子也早八分欢喜。次日一早,老夫妇回了孙公子的话。孙公子听了欢喜若狂,差点露了原形。灵猴回洞,思念掌珠心切,急忙把大小猴子都变成人,组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去仙源赵家迎亲。掌珠被抬到洞府,只见陈设富丽,宾客满座。夜深宴席散,孙公子被宾客拥入了洞房。一觉醒来,掌珠发现孙公子长了一身绒毛,大吃一惊。原来,孙公子酒醉,现出了猴子原形。掌珠非常恼恨,乘灵猴烂醉熟睡之机,向外逃走,直奔家中。灵猴酒醒后,知道自己露出了原形,惊逃了掌珠,便喝令众猴出洞寻找,追到山下芙蓉岭,也不见新娘的影子。灵猴自从失去了掌珠,朝思暮想,但又没有妙法可想,只得每天攀上洞后的悬岩,坐在石上,朝着东北方向的太平县仙源村呆呆地望着。年深月久,便变成了黄山如今这一石景。
除了“四绝”中的“二绝”之外,黄山的瀑布、日出和晚霞,也是十分壮观和奇丽的:
黄山,山高陂陡,溪流从高山峡谷中奔涌出来,从陡谷悬岩上飞落下来同,就形成瀑布。“山中一夜雨,处处挂飞泉”,就是黄山温存的生动写照。黄山瀑布很多,最壮观的有“九龙瀑”、“人字瀑”和“百丈瀑”。
黄山四季分明:春天青峰滴翠,山花烂漫;夏季清凉一片,处处飞瀑;秋天天高气爽,红叶如霞;寒冬则是银装素裹,冰雕玉砌。黄山确实是一个旅游、避暑、赏雪的绝好去处。
黄山美啊!
作文二:《我了解的黄山(350字)作文》4800字
精选作文:我了解的黄山(350字)作文
黄山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横空峰峦、浩淼云烟、奔泻飞瀑、嶙峋巧石、奇特青松,无不展现着黄山与众不同的壮美风景。 黄山险峰林立,危崖突兀,峰脚直接落入谷底,巧石怪岩、奇特青松沿途数百株,犹如神工天成,形象生动,构成一幅幅绝妙至及的天然图画。 自古黄山云成海。 遐哉哲人逝,此水真吾师。 奇松盘根错节,傲然挺拔,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怪石姿态万千,俊秀挺拔,十分绝妙;云海瑰丽多姿,忽隐忽现,犹如进入梦幻境地一般;温泉水质纯正,温度适宜,可饮可浴,对人体十分有益。 冬季的黄山,是由雪淞、雨淞组成的冰花世界,在冬日阳光的照耀下,晶莹剔透、闪烁生辉,蔚为奇观。六年级:郭勇
篇一:介绍黄山的作文
如果我是春雨,我将冲洗世上所有的污浊 类似的还有: 如果我是清风,我将吹散不尽的污浊 如果我是春雨,我将浇灌每处的干涸 如果我是春雨,我将冲洗世上所有的污浊
如果我是音符,我将为人们创出最动人的音乐
如果我是钥匙,我将打开人们心中所有的结
如果我是春雨,我将滋润所有的土地 如果我是清风,我将亲吻所有的麦苗 如果我是清风, 我将吹遍所有的角落 如果我是春雨,我将灌溉所有的旱地
将变成红色字体发音不同的写在括号里
( )a.homework b.forty
c.nurse d.surface
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10分)
1、家里和学校里的电线,插座的电都是很危险的(220v)的电。
2、(蛋白质)是人体肌肉皮肤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
3、由电池、电线、灯泡等组成的电流环路叫(电路)。
4、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称为(导体),像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称为(绝缘体)。
5、观察手电筒,我们看到手电筒的亮灭是由(开关)控制的。
6、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是(两性花)。
7、蚕豆的胚芽发育生长后变成(茎)和(叶) ;胚根发育生长后变成 (根)。
8、我知道所有的岩石都是有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9
路中,小灯泡不亮,说明灯泡中没有(电流)通过。
10
(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个部分。
分,共20分)
1
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电压还是1.5v。√
2
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
3
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4
都是导体。√
5
子萌发过程中的作用是提高养料。√
6
远不会改变模样。
7
那样的光泽。√
8
衡获得各种营养,我们要不偏食,不挑食。√
9
于36∨的电压是安全的。√
10、在一个完整的电、一朵油菜花包括二、判断(每小题2、一节电池的电压、植物的花承担着、所有的岩石都是、人体和大地、蚕豆的子叶在种、岩石很坚硬,永、石英具有像玻璃、为了使自己能均、对人体来说,低、解剖花的顺序应
该从外到内的。√
三、选择(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物体是导体的是(b)
a橡皮b湿抹布c纸片d木棒
2、下列事物必须烧熟了吃的是(c )
a黄瓜b萝卜c猪肉d梨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岩石和矿物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b岩石和矿物在自然界中是不变的c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也不会发生变化d岩石和矿物在人们开采之后就不可能再生了,因此要保护和合理利用
4、下列食物中,含维生素丰富的是(c )
a羊肉b牛奶c胡萝卜d香肠
5、下列信息一般不能在食品包装上获得的是(d)
a食物名称b食物重量c生产厂家d价格
6、一些岩石上保留有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叫(c)
a浮石b长石c化石d石英
7、下列植物中是利用动物传播种子的是(d )
a椰子b蒲公英c凤仙花d苍耳
8、下列植物属于不完全花的是。( c )
a、油菜花 b、桃花c、南瓜花 d、凤仙花
9、许多蔬菜含有丰富的(c)
a、蛋白质 b、糖类c、维生素 d、脂肪
10、下列植物的花属于单性花的是(a)。
a、南瓜花b、油菜花c、桃花d、凤仙花
11、根据下列植物果实或种子具有的特点推测,利用动物来传播种子的是(c )。
a、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b、轻,带翅或绒毛c、有小刺或多肉好吃d、圆形,散落时能滚动
12、电视机使用的电是(a),手电筒使用的电是( b)。
a、交流电b、直流电
13、沙漠中的石蘑菇主要是( c)作用形成的。
a、水b、生物c 、大气
14、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中最硬的是(a)
a石英b长石c云母
15、下列做法属于不安全用电的是(c)
a移动电器时切断电源b不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c用湿布清洁电器和开关
16、世界上(c)颜色的花最少
a
17
纸上擦一擦,压一压,白纸上留有油迹,说明该食物含有较多的(c)
a
肪d维生素
18
是蚕豆种子的构造的是(c )
a
茎 d胚芽
19
为黑色或红色,硬度相对较硬的是(c )
a
赤铁矿 d方铅矿
20
最硬的矿物。
a
d金刚石
小题10分,共30分)
1
明温度对食物保质的影响。
2红色b白色c黑色 、将某一食物在白蛋白质b糖类c脂、下列各项中,不种皮 b胚根 c胚、下列矿物中颜色方解石 b硫磺 c、(d)是自然界中铁矿石b铜c萤石四、解决问题: (每、 设计一个实验证、 设计一张你喜欢
的食谱,但它能补充你一天所需的均衡营养。
3、 如果灯泡没有亮,你觉得可能是哪些原因?你将准备怎样去检测?你又是如何去解决?(3种以上)
篇二:爬黄山作文500字
爬黄山作文500字
7月29日,我们一家去著名的黄山旅行,我美滋滋地吃了早餐,就去黄山了。在路上,导游说黄山市很小,很快就能到黄山了,我才不急了。
终于到黄山了,从山脚往上望,就吓得我两腿发软,这么高的山,我爬得上去吗?不过妈妈说山脚有大巴,搭完大巴转缆车,下了缆车都到半山腰了。我一听这话,就拉着妈妈去搭大巴了。
在大巴上,我感受着黄山的美景,不知不觉地到了终点站。我们去搭缆车。在缆车上,我看见石头上长了许多松树。我问妈妈松树为什么能长在山石上,妈妈说不知道,还是导游解答了这个问题,“因为松树的根有一种可以让石头变成土的物质,松树就可以在石头上生长了。”“哦。”我想:我又了解大自然一层了。我高兴地跳了起来。下了缆车,我的爬山旅程就开始了。
我听说黄山有许多奇石,于是我走路时东张西望,可是导游说最美的东西都在山顶上,我才一心一意地爬山了。爬呀爬,我往下一看,都是悬崖峭壁,我看了一眼就不敢看了,立马走了。我最喜欢“妙笔生花”,一根石柱从地上“长”上来,一棵松树立在上面的尖尖处,妙笔指石柱,花指松树,有意思吧。来看看飞来石吧,一块大石头立在山头,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样,所以叫飞来石。到了山顶,我们去了光明顶,在那,我看见了莲花峰。莲花峰那里有一栋红顶宾馆——玉屏楼。导游说我们今夜就住那里。
下了光明顶,我们立刻前往玉屏楼。在路上,我看见了许多奇石,有鳌鱼驮金龟、金鸡叫天都、松鼠跳天都。我爬呀爬,到了百步云梯。百步云梯四周被白云包围着,有一百个阶梯。在路上,我看见一座小桥,小桥是照相用的,小桥旁有一条路,另一边是一片树林。树林里有许多颜色的松树,有碧绿色的,有深绿色的,有褐色的。松针掉在地上,像睡着了似的。
终于到了宾馆门口,我看到了迎客松、陪客松和送客松,分别是欢迎客人、陪伴客人和送别客人的意思。
这次爬山累得我腿脚酸疼,但是我见识了黄山的美景。有一句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说明黄山的景色是最美的。啊!我终于爬上了著名的黄山。
篇三:黄山的作文 暑假的一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了被人们称作”天下篇四:游黄山作文
王逸之 “黄山归来不看岳”自从听说这句话,我就对黄山充满了向往之情。这次去黄山游玩,我算是真正领略到了它的美。在山脚下看巍峨的山峰,云朵仿佛也在山峰之下。看着奋力攀登的游人,我们也开始动身了。没想到山中也是那么美,路旁的树上不时有松鼠跳来跳去,偶尔会有一些贪吃的猴子来向游人讨食物,不给吃就赖着不走,还不时地蹭你的脚呢,可爱极了! 松树是黄山的特色之一,翠
绿的松针,苍劲的树干,十分壮观。最有名的要数长在山岩上的迎客松了,伞状的树冠,每个小枝上都有许多松针,伸向游客,随风摇摆,仿佛在欢迎人们的到来,人们都忍不住要拍照,也许这就是“迎客松”名字的由来吧!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然而在这里到处都是找不到源头的活水,这潺潺流淌着的清水不又是黄山的奇妙之处吧! 一路观看美景,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山顶。遥望远处大大小小的山峰,真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让我不由得想赞美黄山,却又不知要用什么美妙的词语。次日下山,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这话可真没错。下山时必须脚踏实地,一步踩空就可能摔下去,可真是要小心。等我们下了山,个个早已筋疲力尽了。不过,这次既欣赏了黄山的美景,又锻炼了身体,累一点,值! 黄山,以雄奇壮丽驰名世界,多少人想去登临游览呀!没想到我居然有这样一次机会和妈妈一起去游览,多么令人兴奋呀!
今年年暑假,我跟随爸爸妈妈一起去雄伟壮丽的黄山游玩。坐了很长时间的大巴,我们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黄山。仰望黄山,云雾缭绕、绿树环绕,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呀! 我们开始爬山了,虽然有些乏味,但是可以看到一些平时看不到的东西,比如:珍稀动物、独特的黄山地形地貌等,而我感觉最有欣赏价值的便是那一棵棵青翠挺直的黄山松了。黄山松不同于别的松树,它是我国较为名贵的一种松树。它的松枝挺直、松针青绿,一年长青。它的根紧紧地扎在紫色的岩石中,有一种“任风雨来袭,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概。坐着“亚洲之最”缆车,眺望着“五岳之最”的风光,我们不一会就来到黄山七十二峰中的主山峰。此时的黄山无比的妖娆。一阵云雾吹来,若隐若无,笼罩着黄山。黄山可真像一个披着青纱跳舞的绿姑娘!我被眼前的景象陶醉了。不一会,我登上了伟人台,此地就是**站过的地方了,随着导游的讲解,我的眼前不禁出现了**用手指向远方、规划祖国美好蓝图的情景。边想边走,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最后一个景点——“飞来石”。它是电视剧《红楼梦》的开头片断的场景。登上看台,向下望去,山峰被云雾笼罩,山头像是漂浮在海洋中的小船。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说的不就是雄伟壮丽的黄山无与伦比吗?虽然这次旅游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但是黄山那雄伟的景象却永远留在我记忆的深处。
暑假,爸爸带我到千岛湖游玩,千岛湖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湖区一共有一千零七十八个岛屿。以前这些岛屿是一座座山峰,后来因为蓄了水,这些山峰只露出了一个个山顶,也就成了一座座岛屿。我们游了千岛湖中的四座岛屿:月光岛,龙山岛、梅峰岛和渔乐岛。其中梅峰岛和渔乐岛让我印象最深。
梅峰岛是一座很高的山峰,爬到山顶可以望到千岛湖的三百座岛屿。爬到半山腰,你会看到一处美丽的景色:有五棵不同颜色的假梅花树,分别代表喜、财、福、禄、寿。
渔乐岛上有一个水上舞台,有歌手唱歌、有云南姑娘与蛇共舞、还有俄罗斯姑娘表演的水上芭蕾,最后出场的是张大千的关门弟子——史龙,专门从北京赶过来展示他的才艺。这时主持人说道:“以前在北京买他的作品要花三千多元,现在只花五百元,五百元!喜欢的人请举手!”我看到一位女士高高地举起了手,最后买下了那幅作品。
另外,我还走了状元桥,摇摇晃晃的,可好玩了。回来的时候我还买了一条手链,二条项链作记念可漂亮了。 千岛湖真好玩呀!下次有几会我还要游其它几座岛屿。
作文三:《我的黄山情怀》8300字
我的黄山情怀
2013年06月28日 回良玉
从工作岗位退下来,这是自然的法则,是事业的需要,也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在为党和人民工作的50个年头里,组织给了我精心的培养,人民给了我极大的信任,一路走来的同事和挚友给了我鼎力的支持。想起走过的山山水水,思起遇到的人人事事,念起感悟过的点点滴滴,心中总会涌起一种深厚的情怀。因为这份情怀,促使我想再去走走那些梦萦魂绕的地方,再去看看那些曾经并肩前行的老友,再去品品那份在共同奋斗中结下的愈久弥醇的珍贵情谊。
在这众多的情怀中,黄山是我经常想念和牵挂的一个地方,也是我离职后首先来到的地方。在安徽工作期间我曾说过,黄山是安徽最大的精品、最响的品牌、最靓丽的名片、最有标志性的地方;黄山所在地孕育的徽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奇葩。我为大自然造化的黄山大美境界而赞叹,也为这里产生的厚重徽文化而沉迷。黄山不仅是游览、休闲、养生的胜地,更是可以引人思索、顿悟,升华心灵的净土。在黄山,思绪潮涌,感慨万千。
一、天地之美,美在黄山
黄山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生态绝佳。千百年来,凝聚天地之美的黄山吸引了无数海内外游客。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游历名山大川后说:“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刘海粟大师一生十上黄山,感慨“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传为艺术佳话。我因为工作等关系,曾经多次到过黄山地区,数次登上黄山,每一次都有看不够、悟不透的感觉,每一次都有新的启迪。
登黄山,最让人难忘的当然首推黄山松。黄山松是在黄山独特地貌和气候环境中形成的树种,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地方,针叶密短,叶色苍翠,树冠扁平,姿态优美雅致,气势古朴浑厚,造型奇特、美丽绝伦,千松千姿、各具形态,犹如一支支神奇的画笔,把七十二峰处处点染,给一千多平
方公里的黄山抹上了生命的色彩。正因有了遍布峰林沟壑的黄山松,于是,山活了,风动了,云涌了,泉响了……连山石也有了灵气。
黄山名松众多,最有名的还是迎客松。她挺立在玉屏峰前狮石旁、文殊洞之上,破石而生,寿逾千年,姿态苍劲。树形平展如盖,侧枝横空斜出,似在展臂迎客,已经成了中华民族对外友好的象征。给我印象很深也很感慨的还有团结松。她诸根盘结,侧干众多,团团簇簇,围抱生长,既同享雨露,枝叶茂盛,又共抗风寒,雄伟挺拔。站在团结松面前,团结的重要性真是不言而喻啊。纵观古往今来,我们都有这样一个体悟,凡是有合力的地方就是有活力的地方,凡是有合力的事业就是有生机的事业,凡是有合力的民族就是有希望的民族。团结出战斗力、生产力、凝聚力,团结利党、利国、利民,团结也是利己的,是有益于个人的心情舒畅和身体健康的。
在安徽工作期间,我和同志们曾一起提炼出“黄山松精神”——顶风傲雪的自强精神,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众木成林的团结精神,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广迎四海的开放精神,全心全意的奉献精神。这种精神在安徽发展的负重追赶阶段起到了激励斗志、鼓舞士气的作用。其实,在黄山松身上还有一种重要的特质,就是顺势而为。黄山松之所以能在岩石夹缝中生存发展,并且千姿百态,正是因为顺应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根据山势、阳光、云雾、风霜而成长。顺势而为方能事半功倍,这也是黄山松昭示的大道。
登黄山,最让人迷恋的可能是黄山泉。徒步登山,常可沿途看到“山中一夜雨,处处挂飞泉”的美丽景致。众多不知名的瀑布从山涧喷泄而下,如白练长垂,银河挂落,泉水在岩石上激荡,就像喷珠溅玉一样,十分壮观。自古名山出名泉,黄山最著名的有黄山温泉、百丈泉、鸣弦泉等。黄山温泉水质优良,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一定的医疗价值。晚唐诗人杜荀鹤赞曰:“闻有灵汤独去寻,一瓶一钵一兼金”。现在到黄山,可以喝上黄山本地产的矿泉水,仔细品味甘冽醇美,非常惬意。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亲近自然、人之本性。美丽自然,
水是至为重要的载体。观黄山泉,我们可以体会到水性的伟大。水性仁爱,滋润万物、生生不息,“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性坚韧,水滴石穿,奔腾到海、百折不回;水性柔和,顺势而为、随物赋形,但又保持自身本色;水性豁达,虚怀若谷、包容一切,可谓大爱无疆。水性通人性,老子推崇“上善若水”,我们今天确实应当提倡以水为镜、以水为师,做事当如此,做人当如是。
登黄山,最让人感到壮观的要数黄山云。“黄山自古云成海,从此云天雨也多”。黄山的云海不但天数多,而且范围广,壮观阔达,变化莫测,因而黄山也有黄海的别称。明代唯一存世的黄山志书就叫《黄海》,清代康熙帝还题写了“黄海仙都”的匾额。在黄山看云海,最好选择冬春季节,雨过天晴的日子,同时要选择理想的位臵,如始信峰观北海,玉屏楼观南海,排云亭观西海,白鹅岭观东海,光明顶观天海。登上莲花峰则五海尽在眼底。
看着眼前飘渺、壮阔的云海,令人思绪万千。世间万物就像黄山的云海一样,变化是永恒的,静止只是特定时段的表现形式。黄山如果缺少了云海的变化,其多姿多彩的独特神韵可能就会打些折扣,欣赏的雅致和兴趣也可能受到影响。正因为如此,近现代很多摄影绘画佳作都热衷于以黄山云海为题材。黄山云海,变与不变,这其中蕴含的辩证法也许值得我们花更多的时间去体味。
登黄山,最让人回味的莫过于在黄山之巅品赏黄山茶。好山好水出好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皆形美味醇。每次登黄山,都要沿途小坐,一边品茶谈人生,一边论道茶文化。黄山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云雾缭绕,土壤肥沃,森林覆盖率高,优越的地理、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质优的黄山茶。
黄山人对茶道有着深厚的情感,我们对其中“三昧”也有一些感悟。首先是“度”的准确把握,采摘时间要适当,杀青、烘焙时火候要适合,温度过高了茶叶就会烤焦,低了就会氧化、发红。其次是品牌特色的坚守,制作工艺、质量标准、市场定位等,都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再次是“有滋有味”的品茗意境,饮茶是黄山人的生活必需和习惯,但只
有保持淡定的心境和超然的态度,才能真正悟出茶道。从茶道观人生,度的把握、品行的坚守、心态的平和同样不可或缺,而又很难做到。人生的遗憾往往是选择容易坚持难,选准的却轻易放弃,而错误的又一再延续。在人的一生当中,既要有声有色地工作,有板有眼地干事,又要有情有义地交往,有德有诚地待人,也要有动有静地健体,有说有笑地生活,这样才能有血有肉地做人,拥得有滋有味的人生。 登黄山,最让人喜爱的则不能不说到黄山猴。安徽的省树是黄山松,省花是黄山杜鹃,这些都是黄山的特色物种。其实,还有一个特色物种就是黄山短尾猴。黄山猴很有灵性,有着丰富的“社会行为”。它们栖息于600~1600米的高山密林之中,经常成群活动在峰林峡谷之间,攀岩登崖,如履平地。来时浩浩荡荡,漫山遍野;去时无影无踪,不知所向。黄山猴等级森严,第一等级为猴王(雄猴),权力至高无上,享有食物优先权、交配权,战时冲锋陷阵,群内威信最高。猴王的产生方式,主要是通过武力征服,竞争上岗,胜者为王,败者为奴。体型健硕、行动敏捷的猴王通过优先的交配权,确保种族的优秀基因得到遗传。猴群数量相对固定,超过一定数量时,猴王会赶走一部分猴子或者杀死淘汰刚出生不久的弱猴,来达到控制猴群数量的目的。同时,黄山猴群体内部关系又较为和谐,猴与猴之间通过理毛、架桥等动作,缓和矛盾,增加亲情,密切关系。黄山猴群之间关系也比较和睦,其领地相对固定,彼此之间互不侵犯。在黄山猴身上,竞争与合作的辩证关系体现得十分充分。我曾经说过,竞争具有魔力和魅力,最无情却又最有情,看似无情的竞争往往能够带来有情的结果。适度的竞争能带来效率,提高质量,也能够促进合作,增进和谐。
二、古今之奇,奇在徽州
黄山这块神奇的土地,有一个动人的别称——徽州,而这一脉文化就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徽文化。在安徽工作期间,我曾说过要“打好黄山牌、做好徽文章”,其中“做好徽文章”主要指的就是徽文化。每次到黄山,都是一次感受徽文化、学习徽文化的亲近之旅,在青山绿水的闲适中涤荡心灵,在徽文化海洋的遨游中体味人生。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各具特色、源远流长,只有数百年历史的徽文化何以立足扬名呢?这与徽文化的特质很有关系。徽文化的聚合度高,“花色品种”齐全。不仅包括独具特色的徽州商帮、徽州宗族、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州文书契约、徽派朴学、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州戏曲、徽州教育、徽州刻书、徽州科技、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州村落和徽州历史人物,而且还包括极有地域色彩的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州工艺、徽州茶道和徽菜等。徽文化的鲜活性强,是可以感知体验的文化。古村落里仍然生活着现代人,一大批非遗传人活跃其间。所以说,徽文化就在你的眼前,而不是在博物馆里、故纸堆里、遗址坑里。 “徜徉其中,岁月与你相伴,文明与你同行”。徽文化的地域性浓,人才辈出。儒家文化在徽州民间得到最广泛的实践,形成徽州文化自己的DNA。徽州不仅出巨贾、鸿儒,而且出大师、名人。 《中国人名大辞典》中收集的清朝以前历代名人中,就有800多位徽州人。
说起徽文化,最直观的印象是徽派建筑,徽派建筑也是徽文化最具标志性的符号。黄山大地,一年四季都美不胜收,而我印象最深的是阳春三月:到处桃红柳绿、山花烂漫,绿树荫下掩映三两民房、油菜丛中镶嵌几处粉墙黛瓦,散发出浓浓的徽风徽韵,仿佛一幅幅山水画卷。行进在黄山地区,随处望去,一座座徽州乡村、一幢幢徽派民居,是那么安详静谧,刹那间就有了“采菊东篱、鸡犬相闻”的韵律。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徽派建筑在中国古建筑史上占有重要位臵,她集中反映了徽州的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是中国封建后期汉文化圈中成熟的建筑流派,主要体现在古村落、古民居、古祠堂、古庙宇、古牌坊、古塔、古桥、路亭和徽派园林等建筑实体中,并以“祠堂、牌坊、民宅”最具特色,号称古建“三绝”。全方位考量徽派建筑,在社会属性上讲究“天人合一、聚族而居”,在自然属性上坚持“山水为伴、随形就势”,在宏观布局上突出“错落有致、富有韵律”,在微观设计上强调“粉墙黛瓦、外简内繁”,在营造技法上注重“梁架简练、装饰精美”。臵身其间,遐思无尽,厚重的徽州历史在这里凝结,当代徽州文明的律动也在这里
展示。我想,徽州的古今之奇,不仅在于徽派建筑的奇绝奇美,更在于当代徽州人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敬重敬畏。 说起徽文化,不能不说到徽商,徽商是徽文化内在的经济支撑。没有徽商的支撑,徽文化是走不远的。历史表明,经济繁荣催生文化繁荣,文化又总是伴随经济发展而生发并反作用于经济社会。徽文化的兴盛,同样如此。徽商获得成功后大多回乡建宅邸、臵田产、办书院、修族谱,进而推动了文化发展。徽商,起源于唐宋甚至更早,鼎盛于明清,并称雄明清商界300年,赢得“无徽不成镇、无徽不成商”之誉。在江苏工作期间,我去过南京高淳县的一条老街,号称“金陵第一街”,她的繁荣就得益于徽州商人的崛起。徽州商人带着黄山的山货顺流而下来到高淳,将商船、竹筏、木排等停靠在官溪河岸交易,时间久了河岸就成了街市。这里至今保留着浓郁的徽派风情,经年日久的大小店铺,斑驳沧桑的石板路,徽派特有的马头墙,依稀可见当年徽商富甲一方的荣耀。不仅是在南京,在全国尤其是江浙沪等地,保留着很多的徽派建筑、徽派园林和徽州习俗,一座建筑背后就是一个徽商传奇、一个风俗背后就是一段财富故事。其实,徽商的崛起乃是时势倒逼。徽州地狭人稠、不足以供,徽州人不得不外出经商以谋生计。正如流传徽州当地的俗谚所说——“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道出了徽商的由来。
源自深山僻壤的徽商如何能“流寓四方”,在市场大潮的搏击中百年不败?对比过那个时期晋、闽、浙等其他商帮,可以看出徽商的明显特点:徽商讲究政商和融,注重与政府修好、赢得政府支持,明成化以后又拿到盐业经营权并快速雄起,这是徽商成功的政治条件;徽商讲究诚信经营,注重诚信为本、以义取利,恪守“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的传统伦理,这对千百年来的中国商道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徽商讲究抱团经营,注重利用地缘和血缘关系形成商帮,相互提携、彼此合作,凡是徽商活动的地方都建有会馆、公所、义园、旅享堂、思恭堂等交流场所,某些方面比今天的商会、行业协会更有竞争优势;徽商讲究“贾而好儒”,以儒术饰贾事,注重学习孔孟之道、儒家思想并成功运用到经商中,
以此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徽商的这些开放、诚信、坚韧、吃苦的品质,如今依然闪闪发光。我想,徽州的古今之奇,不仅在于徽州商人曾经的辉煌,更在于这种辉煌背后所蕴含的精神力量。
说起徽文化,更不能不感佩徽州人,徽文化是徽州人创造并通过徽州人来体现、来拓展、来升华的。文化,由人化文,又以文化人。在徽州,一言一行、一事一物、一亭一阁、一砖一瓦,都是有门道、有说道、有文化的。在徽州人家里的正堂条案上,总会看到中间摆放一座钟,钟的一边摆放一个花瓶,另一边摆放一面镜子,寓意“终生平静”(钟声瓶镜)。一个小小的细节,蕴含这么美好的文化,是何等的智慧!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吃的,有徽菜;住的,有徽派建筑;看的,有新安画派、徽派盆景;听的,有徽剧和傩剧;读的,有“程朱理学”、戴震国学;欣赏的,有徽州“四雕”、徽派篆刻、徽派版画;把玩的,有徽墨、歙砚、罗盘;如果生病了,还有新安医学来伺候。这些都是从物质形态考量的,堪称多彩多姿。如果从精神形态看,则更是精湛精粹。读书的,有“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的训导;经商的,有“贾而好儒、贾而诚信、贾而报国”的理念;为官的,有“作退一步想”的劝诫;治国,推崇“国家少一点,人民多一点”;齐家,强调“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苦来”;修身,警示人们要“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则止,毕生无耻”;立业,启迪世人“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廉政,告诫官员要“洁身奉献,居官廉明”;还有邻里关系,倡导“我爱邻居邻爱我、鱼傍水活水傍鱼”。无论是物质形态的,还是精神形态的,无不与我们今天的生活密切相关,都值得我们大力传承和弘扬。
我曾在黄山一个小山村墙上看到一段话,其中一句“操之在我”,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人生很多事情都是如此:我们个人无法决定自己是否长得漂亮,但是可以选择活得漂亮;我们个人无法改变自己的容貌,但是可以展现自己的笑容;我们个人无法完全决定自己生命的长短,但是可以努力拓展自己生活的宽度;我们个人无法管控别人的言行,但是
可以掌握自己的品行;我们个人无法左右天气的晴阴,但是可以掌控自己心情的好坏;我们个人不能准确预测明天,但是可以好好把握今天;我们个人不能事事要求结果,但是可以认真掌握过程;我们个人不能样样顺利,但是可以事事尽力。我想,徽州的古今之奇,不仅在于徽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在于创造这脉文明的徽州人的那种睿智、包容、勤劳、善良,这不就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一个缩影吗?!
徽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值得细细体味的很多很多,而贯穿其中的核心与灵魂又是什么呢?我觉得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可以凝练为“和合”二字。在凝望徽派建筑的思索之中,在倾听徽商传奇的感动之中,在感悟徽州文明的赞叹之中,时时处处让人感受着“和合”的文化精髓。“和合”是处世之道,也是做人的原则。 “和合”思想融铸于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融汇于人类文明的传承与进步。中国人最讲究“和合”,始终倡导人心要和善,夫妻要和好,家庭要和睦,生活要和美,工作要和顺,社会要和谐,外交要和平,遇困要和衷共济,经商要和气生财,说话态度要和蔼,有了矛盾要和缓,和缓不行要和谈。吃饭要和羹,“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各种调料科学组合才味道鲜美;穿衣要和谐,各种颜色科学搭配才具美感;唱歌要和声,不同的音律协同才悦耳动听。在徽州一个古祠堂里,我看到这样四幅雕刻的木板图案:第一幅是荷花与一对螃蟹画在一起叫“和谐”,第二幅是荷花与一对鸳鸯画在一起叫“和美”,第三幅是荷花与一对龙虾画在一起叫“和顺”,第四幅是荷花与一对青蛙画在一起叫“和鸣”。徽州人创造并不断丰富徽文化,使之能够屹立于中华文化之林,其核心是不是就在于崇尚“和合”的真谛使然?后来世人敬畏徽文化,其灵魂是不是就在于崇尚“和合”的精神传承?故宫是中华传统文化集大成的地方,她的三大核心殿堂——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都有和字。太和意蕴天地祥瑞,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和意寓中庸平和,是人与人的和谐;保和意指平顺安康,是人自己身心的和谐。徽州的“和合”文化与此不谋而合,并且有别具一格、别具智慧的演绎,可谓概括了天、地、人之大道。如今我们弘扬徽文化,加强徽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
是崇尚“和合”的理念在和谐社会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广泛实践。
三、传承保护,永续大美
人生的岁月很长,长到有太多的人生感悟、心声流露、生活真谛需要慢慢去回望和梳理;人生的岁月又很短,短到有太多的文化、风物、人情来不及认真反复地去咀嚼和品味。黄山的景色、生物、文化恰恰又是如此的神美、神奇和独特,在黄山之巅、在新安之畔,在府衙之内、在古村之中,春花的绚烂,夏绿的浓艳,秋色的斑斓,冬雪的空灵,无不令人豁然开朗、心旷神怡,无不令人对大自然的造化和先人们的睿智倍加敬畏。我时常在想,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虽然只是匆匆过客,但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印记。先人们为我们留下大美的黄山和厚重的徽文化,我们一定要精心呵护,善加利用,使之永续传承下去。
多年来,坐拥大美的黄山人,从未放松对美的追求。他们注重科学管理和保护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注重寻求保护与开发的平衡,实现在保护中有序开发、在开发中进行更好的保护,形成了具有黄山特点特质特色的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发展道路。时隔多年,再次登上黄山,既看到了越来越美的黄山景致,也看到了不断提升的保护管理水平。在松树“癌症”——松材线虫病的防控上,在森林火灾的防范上,在古树名木“一树一策”的个性化保护管理上,在游步道建设上,在科学调控进山流量上,黄山作为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地,都走在前列,不仅是神奇之山、生态之山、文化之山,也是安全之山、卫生之山、科学管理之山。
奔腾不息、含韵千年的新安江,是黄山人民的母亲河、生命河,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成就了徽商的辉煌,见证了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也寄托着黄山乃至下游人民美好希望。为了保护好这一江清水,黄山人民大举移民,搬迁企业,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但是保护母亲河的步伐从未停歇,力度从未减弱。在国家有关部委及皖浙两省的共同努力下,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的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正式实施。黄山人以此为契机,举全市之力,努力把新安江进一步打造成为彰显绿色优势的生态之江、体现时代特征的开放之江、推动皖浙
共同科学发展的繁荣之江、增进上下游人民福祉的富庶之江。其情也真、其言也切、其行也力。
黄山拥有脱俗不凡的雅致乡村。这里是长期受到徽文化浸润和滋养的诗书之乡,是处处青山碧水环绕的生态之乡,是到处遍布着古村落、古民居的文物之乡,是大量出产优质茶叶、茶油、菊花等的山珍之乡,也是随着大交通的改善能够通江达海、面向全球的开放之乡。那种山水环绕的风物、那种粉墙黛瓦的风情、那种炊烟袅袅的风华,是黄山独有的韵味和意境,也是黄山人一直坚守的精神家园。这么珍贵的文化遗存,这么丰富的建筑宝库,传承保护是第一位的。 黄山市近年推出“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对价值较高的古村落、古民居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并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等植入市场因素、增加经济收益,进而以此反哺遗产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就是其中的典范,可谓是守住了古村落、古民居的“筋、骨、肉”,传承了徽州文化的“精、气、神”。但坚守不等于保守。黄山在实施“百村千幢”工程的基础上又启动改徽建徽工作,对重要干道沿线、景区和节点周边的建筑推行外部风格徽派化,从而构成了一道道新徽派的靓丽风景。黄山“保护第一、特色取胜、夯实基础、协调发展、民生优先”的发展思路已越来越清晰,举措也十分有力。由此我想到,黄山注重保持乡村特色的好做法,在我国面上的新农村建设中也可以借鉴;徽文化乃至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有益理念,在现代中国仍大有用武之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必须并行,道德的力量应该在神州大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黄山的美,其突出的表征是独步天下的山水美、是独树一臶的人文美、是独具特色的发展美。与青山绿水相依、与历史文化相融、与政策机遇相会,人心思进、愿景可期,黄山一定会更美丽,一定会成为安徽乃至中国版图上最耀眼的板块之一。美到深处始自然,情至真时自无华。写下这些记忆和感悟,谨表达对黄山的深厚情怀、对祖国的美好祝福……(回良玉)
作文四:《我的家乡黄山》1400字
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黄山,以前叫徽州,安徽就得名于安庆、徽州的前两字,为了旅游发展,1987年以后改名黄山市。
家乡的山水是一幅幅神奇的画,除了名闻天下的黄山外,还有四大道家胜地之一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清凉峰、牯牛降等。山下是一本厚重的书。
产生于原徽州府所辖歙县、休宁、祁门、黟县、绩溪、婺源六县的徽州文化,是最具安徽特色的地方文化之一,它活跃并鼎盛于明清时期,系统而全面地反映这一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发展的文化现象,是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一历史时期的突出代表和缩影。
徽州古称新安,影响很大,留下了“无徽不成镇”的佳话。徽州文化就是在徽州特定的自然环境中,以森严的宗法制度为社会基础,以繁荣的徽商经济为物质基础,以发达的徽州教育为人才基础,以主导的新安理学为思想基础,逐渐形成而发展起来的。徽州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它除上述基本要素和内容之外,主要还包含:以新安医学为代表的徽州科技,是徽州文化中最具开创性的内容;新安画派、徽州版画、徽派篆刻写尽黄山景、徽州情,是徽州文化最富有独特风格的中国艺术奇葩;徽州四雕(砖雕、石雕、木雕、竹雕),徽派建筑三绝(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是徽州文化最丰富而又最具地方特色的实物现存;徽剧是我国戏剧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剧种,是京剧两大渊源之一;徽菜以重油、重色、重火功的三大特色,而入我国八大菜系之列。还有文房四宝的徽墨歙砚,以及徽派盆景、徽派朴学等等。
徽州名人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亦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号称“徽骆驼”的徽州人诚实勤勉,好学上进,善于在入世中出世,涌现出众多的徽州历史名人,如实业家胡开文、胡元龙,商界巨子江春、鲍志道、胡雪岩,政界名流胡宗宪、王茂荫,艺术大师渐江、汪士慎、黄宾虹,文化名人俞正燮、胡适,思想家朱熹、戴震,教育家吴承仕、陶行知等,人文郁起,群星荟萃。
徽州文化是丰富而深厚的,我们可以从黄山脚下5000多处保存完好的历史文化遗存中,从官方和民间逾20万件的历史文书和实物中,来认识徽州文化;我们还可以从现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以及当地的民俗风情中,来感受徽州文化。徽州文化给人以震撼,正如****今年5月20日考察徽州文化景区所发出的感叹:“如此灿烂的文化,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化,一定要世世代代传下去,让它永远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徽州文化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都形成了独特的流派和风格。今年5月**主席视察黄山时曾用5个英文字母CBMEA概括表述徽州五要素,C Culture、B Business、M Medicins、E Education、A Archtecture,即指文化、贸易、医学、教育、建筑。它涵盖了哲、经、史、医、科、艺诸领域。如新安理学、徽派朴学、徽商、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盆景、徽派篆刻、微雕、徽墨歙砚、徽派教育、徽剧、徽菜、徽派建筑等等。正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徽州涌现出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灿若繁星的杰出人物和著名学者,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史志学家罗愿;明代著名学者朱升、潘之恒,
医学家汪机,戏剧家王道昆,新安画派创始人渐江,数学家程大位;清代理财家江茂荫(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中国人),哲学家戴震,物理学家郑光复,著名徽商鲍漱芳、胡雪岩,“扬州八怪”中的罗聘和汪士慎;近代铁路专家詹天佑,画家黄宾虹,经学大师吴承仕,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革命音乐家张曙,著名学者胡适,著名作家苏雪林,戏剧表演艺术家舒绣文等。
作文五:《我眼中的黄山》600字
我眼中的黄山
黄山文峰学校 陈晴
远望,黄山山峰耸立,像一个不朽的巨人。黄山上的许多奇石,千姿百态,犹如许多孩 子站在这巨人的身上。山上的树木把山点缀的更加漂亮。
近看,黄山的山峰直入云天。站在黄山下,觉得自己和黄山相比,好像一粒渺小、微 不足道的沙砾,甚至还不如它。
到了黄山上,看见奇石无数。有仙女弹琴、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蟠桃石…… 就拿蟠桃石来说吧!蟠桃石,石如其名,它长得像一个大桃子。传说这个桃子是王母 娘娘开蟠桃宴时不小心掉下来的, 大概是因为这个桃子是天上物, 所以掉到地上就成了一块 巨大无比的石头。
猴子观海这块石头在云海边,是一只猴子望着下面的云海,仿佛在寻找掉下云海的伙 伴们。往下望,云海一片雪白,一朵朵云彩有淡黄的,有纯白的,还有淡灰的,真实美丽至 极。
云海里有一些小东西在活动着,它们像小鸟一样飞着。云海两边有几棵红色的树,我 并不知道它们叫什么树, 但我知道它们是黄山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没有树, 黄山失了光彩, 没有云彩,黄山失了美妙,没有怪石,黄山失了奇特。
站在山峰上,你会感觉自己倒了一个从没到过的仙境,洁白无瑕的云朵从身边飘过。 有的云朵像一块白白的棉花糖, 很诱人; 的像一只小绵羊,后面还有一只大灰狼追赶着;有 的云朵什么也不像。 身边各式各样的云都有, 想抓住它时, 它却像老鼠遇到猫一样惊慌失措, 东跑西跑,不管你再怎么努力,也休想抓住它。
黄山的景色无穷无尽,看了准让你喜欢上它。黄山的景色说也说不完,看也看不尽, 只等你来一一探究。
指导老师 程润芝
联系电话 13637200605
作文六:《黄山奇松(我的)》1400字
《黄山奇松》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感受黄山松的奇、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难点:
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教学过程: 教具准备: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课文:
1、板书(出示) “奇”,用“奇”组词。
2、板书(出示)“奇松”,说说词义。
3、板书课题,齐读。围绕课题质疑。
4、从课题中,我们知道这篇文章写的哪个地方的松树?(出示图片)
5、相机提问:四绝是什么?指名说:“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特别是四绝中的“奇松”,人们对它更是( “情有独钟”)。(看书上插图或课件) 过渡: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想一想,这一自然段写到了哪些奇松? 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松?读时,可以在书上圈一圈,划一划,可以把对有关词句的理解、感悟写在书中空白处。
二、精读第二自然段
(一)、出示自学要求:
1、这一自然段写了哪些奇松?
(指名回答,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2 、分别找出描写这三大奇松的句子,用 ——画出来。
过渡:既然大家都这么喜欢这些松树,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这些奇松的独特之美吧。
(二)集体交流:
1、迎客松(出示图片)
a、谁来读一读描写迎客松的句子。
b、迎客松有什么特点?理解“遒劲”。
c、知道为什么叫它迎客松吗?那么它会怎样欢迎游客?会怎么说呢? d、指名朗读:
2、陪客松(出示图片)
a、陪客松给你什么感觉?“绿色的巨人”说明什么?
b、指名朗读。
3、送客松(出示图片)
a、谁来读一读描写送客松的句子?
b、它有什么特点?
c、送客松伸出长长的手臂和游客告别,它会说点什么?
过渡:同学们如果我们想要观察这三棵松树的话,最佳的观察位置是什么地方呢?
(相机出示)玉屏山图,指出多音字“屏”。
三、学习第三段
1、同学们,玉屏楼前的这三棵奇松最具代表性,其实黄山上还有许许多多千姿百态的奇松,咱们再去看看其它的奇松好吗?(自由读第三节)
2、这一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本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和排比)写出了黄山的什么特点?(板书:千姿百态)
3、文中的省略号说明什么?(黄山山还有许多姿态独特的奇松)同学们想不想看看其他松树(出示图片)
4、齐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全文
黄山的松是神奇的,是黄山上不可缺少的一道亮丽风景。黄山集中了我国许多名山的特点,如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峨眉山的秀丽,这些,黄山全有。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两次游览黄山后,发出这样的感叹,他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可见黄山的风景确实令人着迷。
五、作业设计: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当一次小导游,给爸爸妈妈介绍黄山奇松。
3、今天我们感受了黄山奇松的奇特,请同学们把你印象最深或最喜欢的松树画出来 。
六 、板书 16、黄 山 奇 松
迎 客 松
三大名松 陪 客 松 千姿百态
送 客 松
教学反思:
本课是描写大自然美景的一篇佳作,教学中我紧扣题目中的“奇”字,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体会。如:描写迎宾松,抓住“饱经风霜、郁郁苍苍”来体会它的生命力强、形态美,进而感受它的热情好客。“陪客松、送客松“的句子主要理解它的高大、形态独特之特点。但教学中还由于资料准备太少,孩子们缺乏情深体验,感受不够深刻,老师讲述多了点。
作文七:《我眼中的黄山》500字
我眼中的黄山,景色绮丽,变幻莫测。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并称黄山“四绝”,使我永生难忘。 来到黄山,我坐着游览车朝山顶驶去。一路上,小溪顺流而下,叮咚、叮咚地唱着歌;苍劲挺拔的松树,伸开双臂迎接游人;碧绿碧绿的小草,为黄山爷爷披上了一件绿纱。 站在海拔约1865米的莲花峰顶往下望去,我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万丈深渊,深不可测。那里云雾缭绕,好像人间仙境,置身其中,我有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我顺着台阶往下走,到处是奇形怪状的石头,有的像狮子,有的像小狗,还有的像小兔……我们来到了“仙桃石”那儿,它真像一个大大的桃子,红红的,那么精致,那么光滑,让人垂涎三尺,我真想咬它一口。 接着往下走,你会看到两座山峰相对而立,直冲云天。它们中间的夹缝大约四五十厘米,只能容一个人通过。抬头望去,天空像一条白色的玉带,这就是有名的“一线天”。 我喜爱黄山的溪流,我喜爱黄山的松树,我喜爱黄山的云雾,我喜爱黄山的怪石……真是“置身黄山上,如在画中游”。 (指导教师:武云莎) 开门见山,语言简练。 把景物拟人化,使人感觉很亲切。 “腾云驾雾、飘飘欲仙”写出了真实的感受。 运用了排比和比喻,把景物写活了,使人如临其境。 运用排比,抒发了自己对黄山的喜爱之情。
作文八:《我的黄山梦》1300字
我的黄山梦
我生长于黄山的一个小农村,生于80年代末的我,童年相对于现在来说没有很多物质享受,但是能够徜徉于溪水之间,穿梭于稻田之中,漫步于山峦之上,使我并不觉得自己的童年有任何缺憾。
梦想之于小时候的我来说也许比较飘渺不定,那时候对于外界的认知大多是通过电视和读物,我的梦想也会被这些认知所影响,也许今天我想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明天又期望成为执掌教坛的老师,后天又想成为一名将大好河山跃于纸上的画家。如果你问我为什么会有这些梦想,我大概会茫然地摇摇头,因为这些职业都是电视和书本描绘给我的,也许并不是我内心真正想要的,也不一定是我所适合的。
长大之后,离开了这一片山清水秀的天地,开始在外地求学。在一片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间,我曾想过跟大多数同学一样,在这里扎根。但是,走在大街上,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穿梭不息的车流,我忽然之间无法找到自己内心的归属。我仍记得大一寒假第一次从外地归家时,当火车渐渐驶近黄山,当那一片冬日里仍不见凋零的翠绿浮现眼前时,我内心无法抑制的激动。我诧异以前在家时竟会忽略如此美好的景致,以至于离家数月竟会觉得那坚韧的绿松和墨绿的翠竹是如此陌生,又如此让人惊喜。
我为身为黄山人而感到骄傲,但是当有人让我介绍一下黄山这座享誉海内外的名山时,我却不知如何开口,我为生活在黄山脚下却没有欣赏过她的丰姿而感到惭愧。因着这个缘故,大一暑假时,我登了一次黄山,当那陡峭的山崖,层层的山峦铺展在我的眼前时,我的心境仿佛也随之变得豪迈。黄山四处皆景,星罗棋布的嶙峋怪石,变幻飘渺的云海,从石缝中挺拔生存的黄山松,无一不向我们展示着她的独特魅力。我意识到,原来我的家乡不仅仅是秀丽的,她也有着如此豪放气魄的一面。
而黄山闻名的不仅仅是风景,还有那如水墨般浓厚的文化。有些文化是风俗,是我从小就能感受到的,还有些文化却是被印刻在那一座座百年古居中,静待着你去了解。我一直以为这种文化是展现给游客的,以至于它触手可及我却没有去感受过。直到招待远方来的朋友,我才随着他们一起体验了这沉淀于历史中的徽州文化。我们撑着雨伞,走在古老的小巷中,仿佛置身于画中一般,听着导游的讲解,我
们慢慢了解了徽文化的精髓,以及明清时期徽州百姓的生活百态。当我看到,外地游客们对那一幅幅木雕,那一对对楹联表现出的浓厚兴趣时,我忽然又感到了一丝惭愧,原来我的家乡拥有如此宝贵的财富,而我却懵懂不自知,以至于我也是和游客一样用外来者的好奇目光去看待它,却不能做到像主人一样为好友介绍。
在我的成长轨迹中,黄山清澈的河水,翠绿的山峦,漫山的茶园为我构建了一个美好的家园梦。然而,在离开黄山四年后,我才明白,黄山所容纳的不仅仅是这些,她是秀丽的,也是宏伟的,同时,那丰富的文化底蕴让她的魅力更加悠久醇厚。对黄山的深入了解让我不仅仅是将她当成我的故乡,我的内心同时拥有了一种黄山情怀。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大学毕业后,我成为了黄山风景区一名工作人员。我从事的工作是平凡普通的,但我坚信,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坚守在平凡工作岗位的人们,黄山才能一直延续她的光彩,就如同那一棵绿松,那一株翠竹,如果单看它们,它们是平凡而普通的,但是当它们连成一片,就能将大好河山点缀得绿意盎然,充满活力,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依然如斯。
如果现在,你问我我的梦想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你:我的梦想就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做出不平凡的成绩,为黄山再增添一抹绿意。
作文九:《一个熟悉但并不十分了解的黄山》2300字
你想看到一个什么样的黄山?这是我们刚接手纪录片《大黄山》任务时,经常问别人也经常问自己的一个问题。我们获得的最多的答案是“一个熟悉但并不十分了解的黄山”。于是,我们的创作出发点有了,同时我们面临的困难也接踵而至。
自1937年金陵大学孙明经教授拍摄第一部关于黄山的纪录片《黄山风光》,大半个世纪里,黄山的影像出现在无法准确统计数量的黑白彩色摄影机的胶片里、已经更新了七八代的摄像机磁带里。在这大半个世纪里,黄山的名字,也从当初的默默无闻变为今天的享誉中外。
正因为世人太熟悉它了,要拍出“不一样的黄山”确实很有困难。世人皆知黄山美,热爱黄山的摄影师们更是数登黄山,但他们总觉得拍不够,常常觉得作品不够完美。为什么?因为黄山地域宽阔,山势险峻复杂,气候变幻莫测,想拍摄一个集奇松、怪石、云海完美结合的镜头难上加难。所以黄山本地人开玩笑说,黄山的绝美景色是留给有缘的人看的,无缘的人数登黄山,不是遭遇大雾难辨东西,就是一览无余难觅仙境。所以拍摄的黄山影像虽多,留下的经典作品却少。同时,随着观众欣赏品味的提高、影像技术跨入“大片”时代,传统手段拍摄的影像已经不能满足观众更高的视觉要求。
如今的中国电视正在向高清时代转型,高清技术的应用大大拓展了电视创作的空间。与此同时,一批新近研发的高清便携式数字设备也为特殊环境的拍摄提供了可能,高清纪录片《大黄山》便是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的。
面对黄山特殊的拍摄环境和要求,《大黄山》摄制组大量使用多种小型高清拍摄设备,如移动逐帧拍摄的5DⅢ,全能运动拍摄的Go-pro3等,突破了传统高清摄像机体型巨大、待机能力低、配套要求多、制作成本高等诸多局限,实现了移动逐帧拍摄技法、夜间拍摄、水下摄影等,实现了传统摄像机难以达到的效果。4K级的Red one被界定为数字高清电影拍摄机,好莱坞大导演们也开始用Red one来拍摄电影,此次《大黄山》摄制组在情景再现历史故事时就使用了Red one。技术刚刚成熟的六旋翼飞行器也被投入到本片的拍摄中,其独特的运行轨迹、超常规的运动幅度,秒杀所有传统的特种拍摄设备。一系列前沿设备的使用,为呈现一座前所未见的黄山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想拍摄好黄山必然离不开航拍,但在黄山几十年的影像记录中,航拍镜头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一是航拍的手续繁琐、费用高昂,二是黄山的小气候难以预测,三是山地飞行危险系数大。因此历史上难得的几次黄山航拍,几乎全是观看沙盘式的视角,基本上看不出黄山的雄奇俊美。
这次黄山航拍,央视与安徽台都高度重视,不但出巨资在国内首次使用六轴电磁调整系统航拍陀螺仪,还反复遴选摄影人选,最终组成了一支国际航拍团队:来自奥地利的摄影师Irmin Kerck,来自加拿大的山地飞行员Joel Adam Reavie,以及担任过北京奥运会航拍的服务团队。在航拍准备阶段,我们带领摄影师和飞行员在黄山风景区及周边实地勘测,设计飞行路线及确定航拍的镜头脚本。由于山路险峻并且工作过于投入,人高马大的摄影师Irmin Kerck因膝盖受伤以至无法行走,当正式开拍时,他每天都是拄着拐杖登上直升飞机的。
早在半年前,我们根据黄山风景区十年的气象数据确定2013年5月15日正式航拍,但没料到一场突如其来的台风给风景区带来了四天四夜的瓢泼大雨。也许是精诚所至,也许是运气极佳,5月19日,碰巧是以徐霞客游记开篇日命名的“中国旅游日”,当我们的飞机正式航拍时,湛蓝的天空下,本年度第一场大规模的云海波澜壮阔地展现在眼前!特别要感谢加拿大的山地飞行员Joel Adam Reavie,他凭借着娴熟高超的飞行技术,紧贴着悬崖峭壁以观察、寻觅的平行视角穿越黄山的云雾和峡谷,大大增强了航拍的视觉冲击力。过去黄山航拍不敢想象的镜头,这次我们实现了。
当然,再好的技术条件没有好的创作团队也是不行的。技术条件解决的只是画面表现的问题,核心的故事内容更要靠主创人员去挖掘与思考并遵照“中国故事,国际表达”的原则进行创作。如本片的第一集“人间仙境”,如果还像过去一样自说自话地展现风光,已经很难吸引当代的电视观众了。所以我们选择从新的科学探索视角追寻“黄山五绝”形成的原理和规律,层层递进地讲述神奇“五绝”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这是一支年轻的创作团队,但各集导演都极富个性、追求卓越。为了拍到去年冬天最后一场雪,导演郭巍在春节前就带领摄制组守候在黄山迎客松旁,虽然在除夕的凌晨三点盼到了雪花,但“雪下的像是倒垃圾一样”。暴雪中的迎客松承受着难以预知的压力,摄制组也经历着从未应对过的考验,摄像机拍两个镜头就要回屋里吹暖气化冰,监视器被暴雪遮挡,连摄像机的寻像器最后也冻住了,逼的大伙儿只能凭感觉“盲拍”。程丹是摄制组唯一的女导演,她负责的第五集“山水画卷”要求从画家、摄影家的角度去解读心灵寄托的黄山。对于一名纪录片新兵来说,历史人物故事的情景再现、古代名家画作的电视呈现与艺术解读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多少次推倒重来,多少次泪流满面,恐怕连她自己都数不清了。
此次与央视纪录频道的合作,我们分享了央视前沿的技术资源以及强大的智力支撑,大大弥补了省级台纪录片制作能力的不足。对安徽广播电视台来说,纪录片《大黄山》既有利于纪录片创作观念的更新,也有利于学习掌握先进的技术装备,锻炼出了一支年轻的纪录片创作队伍。
作为安徽台建台以来制作规模最大的一部纪录片,《大黄山》得到了省领导及台领导的高度关注。张苏洲台长亲自审稿审片并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禹成明副总编辑数十次召开节目策划会,提出详细的修改意见。正是一次次的督促、鼓励乃至批评,推动着这部纪录片向更高品质的方向努力。
正是各方齐心协力的努力,六集高清纪录片《大黄山》才得以从幕后站到了台前,诚惶诚恐地等待电视观众的检阅。
作文十:《黄山摄影创作必须了解的天气规律》800字
发布: 2010-08-05 21:38 | 来源:黄山风光摄影网 | 作者:.colourhs. | 查看: 1154 次 |
-
黄山摄影创作是看“老天脸色”的事,但黄山气候虽然变化无常,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熟练掌握和了解黄山的气候状况,对黄山摄影创作能起到实质性的帮助作用。
黄山的气候从山脚到山顶,气温成直线递减。一年中七月份递减较大,一般海拔上升100米,递减0.6℃;一月份递减较小,一般在0.3℃~0.4℃。黄山山顶全年平均气温较低,只有7.8℃。根据黄山山势的变化,山脚一带具有亚热带气候特征,山腰为温带,山顶则为寒带气候类型。
以北海景区为例,一年中夏季极端最高气温达27℃,冬季最低气温为-18℃。-10℃以下的严寒天气,全年有20天左右。
黄山多阴雨云雾天气,一年中这类天气达200天左右。黄山群峰高耸,常常使暖湿气流受到阻挡,暖湿气流沿坡上升与冷空气发生激烈对流时,水汽遇冷凝结,成云致雨。冬季降水日数较少,春季明显增加,6至9月份降水量为全年的一半。
黄山高山部分地处寒带。冬季往往山下降雨,山上下雪。初雪日出比山下早一个半月,终雪日迟20天左右。根据黄山气象站25年来的资料分析,入冬初雪日期为11月5日,终雪日期为4月11日。
黄山由于地形复杂,高度不一,半山寺、云谷寺一线以下,四季分明,在此以上地区春夏秋三季仅有140天,其余均为冬日。
黄山多云的原因主要是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和高山地区独特气候所致。黄山地处长江以南,降雨时水分大量贮存,雨后又有蒸发。下暖上寒,暖湿气流上升遇寒,易形成云雾。
黄山云海就是低云和地面雾气形成的。低云主要是层积云。黄山的冬季气温较低,层积云的凝结高度在800-1200米,因此常有壮观的云海出现。而梅雨季节,随着气温升高,云的凝结高度升到1500米左右,云层高度超过或接近大部分峰顶,这时候云雾笼罩,不易看到云海,9月至10月,由于冷空气影响,气温下降,低云的凝结高度也随之下降。冷空气过后,常出现大面积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