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北京人的生活》1000字
北京人的生活
NGQINGFENGWEI 惰风味
记得横渡渤海海峡的张健在刚 刚上岸时有记者就问他现在最想 吃什么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最 想吃碗炸酱面l
可以说北京人是吃着炸酱面 长大的=记得我小时候最爱吃的就 是奶奶做的炸酱面.每次吃面她总 会对我特殊照顾过了水的面条放 八碗中.定会多放上些面码然后上 扛一大勺香喷喷的炸酱.我便端着 这碗满载着亲情的面.飞乜似的跑 "长寿面"想必大家都知道.寓 意为'福寿绵长老北京人为
其又添了一号名为挑寿人
活着簧吃面.死了
还要用面来祭奠
人死三天.为第一
祭借称接三.
这.接三面"一定
要让大家屹好.
并且每个人都要
吃表示大家对
死者的悼念犹如
这面一般悠悠不
断呀l
说起这炸酱
面酱的地位可
是酋屈一指是
这碗面的关键因 素先说这选料
必须用北京天源酱 匡或是天襦号的干 酱其他厂家也可 但笔者凭着多年的 经验还是觉得这 两家的比较地道. 肉要逸肋条骨上的 五花雨最好带皮 这样吃的时候有嚼 头.次说这做法您 首先要用凉白扦把 干酱打匀一定记住 要用凉白开水'这 样才能使酱香彻底 发挥.五花肉切丁 最好块块带皮先同 葱,姜蒜一起在油 锅里翻炒,为的是把 离中的油腻犏出来 而后倒^黄酱.小火 咕嘟十来分钟这时 ?I
候肉丁已经入昧肉皮油亮.酱香
四溢1蚱酱面的主角——面条的选 用自然也不能马虎.最讲究的炸酱 面面鲁要用手工制威.忌用儿商店 买来的挂面.炸酱西主要选用两种 面自}抻面和切面请注意.这 里所说的抻面和兰州拉面可是两码 事儿这里的抻面是先将面擀威大 片.再用刀切条滚上一层干面后 双手拎起一抻.方可人锅:切面也 是纯手工制作.即把面擀成薄片 而后撤上千面叠成几层再甩刀 切成细丝.这两种面吃起来筋道. 但不硬吃的时候您可以从锅中 直接捞出这叫钢挑儿也可以 吃过承面.本人偏爱于此.原因 在于过术之后的面条更是爽滑最 后说说这面码.面码就是随面一起 拌着吃的新鲜蔬菜老北京人吃炸 酱面的面码是随季节而变化的讲 究点儿的大家富户要吃'全面码 儿.
刚刚立春家里还存着过年剩 的腊八醋.吃面时浇上一点别有一 番风昧配上刚剐上市的豆芽菜和 芹菜丁吃起来甚是爽口.等到万物 繁茂的时节,炸酱面的面码便也丰 富了起来青豆,青蒜香槽再来 两片心里美萝{,.真是丰盛夏 天的日寸候左手端着炸酱面右手举
着根翠绿的黄瓜,光着膀子的老爷 们儿成了胡同中的一景.冬天虽说 万物凋零.没有什/厶新鲜蔬菜但拌 上点儿白菜芯儿还真是清新得很 呐l
正如这酱一般北京有着浓郁 的民俗文化如这面一般有着悠久 绵长的历史.如这菜码一般北京人 的生活丰富多彩f
京
作文二:《北京人的生活》300字
北京人的生活
这是根据资料绘制的一幅北京人生活的想象图。画面描绘北京人的生活环境和劳动情 景。 大约距今 77万至 20万年, 北京人生活在今北京市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一带。 当时 这一带的湖泊、 河流岸边和浅水中长满了水草, 沿岸有一株株的树木, 画面左边一人正忙着 采集野果, 另一人弓着腰,右手持一尖状石器正使劲地挖掘植物的块根。画面中间,一人站 在树下,左手攀枝, 右手正忙碌地采集树上的果实。他下肢有点屈膝, 反映了北京人体型还 带有猿的特征。画面右边跪坐在地上的人,正寻找和咀嚼所得到的食物。
学习建议:这幅想象画反映了北京人采集食物的生活情景。 学习时应仔细观察图画中北 京人的生活环境和体质特征, 观察他们使用的劳动工具和劳动所得到的食物, 再结合课文中 其他几幅有关北京人的图画内容,加深对我国早期人类的了解。
作文三:《北京人的退休生活》9700字
王润香:最盼望改善住房
“巧儿我采桑叶来养蚕,蚕做茧儿能卖钱……”春季的一个周日上午,北京天坛公园的长廊里传来一段韵味十足的评戏,一位穿黑毛衣、红格棉坎肩的女士正手拿麦克风在唱着,一段评剧抒情慢板被她唱得声情交融,动听感人。周围的人群不时发出阵阵喝彩声:“好!好!”一曲唱罢,大家又要求她再来一段,她满脸笑容,整整衣襟,大大方方又唱了起来:“春季里花开万物生,花红叶绿草青青……”这位女士就是已退休5年、今年51岁的王润香。
别看王润香现在这样毫无烦恼、一副开心快乐的样子,她的经历其实很坎坷。王润香姐弟6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生活水平不高,她父母都是普通工人,那年月要养活一大家子人,能让孩子们吃饱都很难。更不幸的是,父母因病很早就相继去世。在王润香的记忆中,小时候白面馒头一顿也没吃饱过,一年四季没穿过新衣服。
初中毕业后,王润香在北京化工二厂当工人,由于工作中长期接触化学物品,她刚30多岁就得了氯中毒,气喘得连腰都直不起来,不得不调到一家建材机械厂。在新的岗位上,她从普通员工到业务主管、主任一直做到部门经理。没想到正干得红红火火的时候,因单位效益不好要裁员,像她这样虽然工作好,但毕竟是后调过来的人,裁人首当其冲。无奈,1996年她刚41岁就“待岗”了。
“屋漏偏遭连夜雨”。不久,王润香的爱人也因单位效益不好失去了工作,她的两个弟弟也都下岗或待岗在家。家里除了正上小学的儿子,还有老人要照顾。为了能多挣点钱,王润香一天12个小时在外找活干,什么粗活累活都干过。
“那几年简直不知是怎么撑过来的。”回想当年景象,王润香满腹感慨,“人家都说我活泼开朗,我从小也是吃惯了苦的,可那时我连自杀的心都有了。虽说是待岗,但单位一分钱也不给,全靠自己出去挣,一天挣不到钱就没饭吃。还要交养老保险。凡是我能想到的,或听别人说到的,不管什么活儿我都去做。小时工、推销员、保洁工等,哪儿有活我去哪儿,有时一天打好几份零工。我开导自己说,既然已经到这地步了,别的都不想了,只要能把儿子供上大学,抚养他长大成人就行。”
说着,她把一双粗糙的、有裂纹的手伸出来:“你看我这双手,哪儿还像女人的手啊?比锉刀还糙。以前住在郊区时,我连5块钱的学杂费都交不起,怎么办?我就拔草卖钱交学费。这么跟你说吧,我现在吃多大苦都不觉得是苦了。”
可能正是因为以前受过那么多苦,如今退了休的王润香觉得日子“特滋润”。先是因为她在化工厂工作时损害了健康,下岗几年后单位让她45岁时就办了正式退休手续。刚退时她每月工资600多元,今年涨到了960元。二来她儿子考上了重点大学,毕业后又找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只要一想到儿子终于成才了,她做梦都能笑出声来。三来自退休以后,她的身体越来越好,这么多年没去过医院,她说这可能与她每天早上到公园跳舞唱戏有关。
说到唱戏,王润香的瘾头别提多大了,她可以连着唱好几个小时也不累。她说:“以前没时间到公园来唱,尽忙着给人打工了。刚下岗那几年那么难,那么苦,我一唱起来就忘了日子的艰难。我从没去过卡拉OK,没钱,也舍不得。我觉得在公园唱就挺好,还能认识好多歌友、戏迷。”
退休后,王润香每天早上6点多钟就到公园,先跳一个多小时舞,然后就开始“戏曲大联唱”。她和常去公园遛早的戏迷们聚在一起,你一段,我一段,一直唱到9点,然后就到附近的姐姐家“上班”。她姐姐家最近刚添了个小孙女,才9个月大,姐姐想请保姆,王润香说自己也闲不住,不给姐姐干也得出去给别人干活。她不要钱,但姐姐执意每月给她几百元。
结婚20多年来,王润香和婆婆关系相处得十分融洽,她家附近那一条街的邻居都说:“人家老王家儿媳妇对婆婆就跟对自个儿妈似的。”王润香认为,人都会有老的那天,对待“老家儿”,当父母的要给孩子做出榜样来。多年来她在外甭管多忙多累,也忘不了婆婆的一日三餐。每天吃完晚饭,她就开始准备第二天的饭。饺子要包好,馅饼的馅儿弄好,每星期还蒸一锅花卷、豆包什么的,白天她不在家时,婆婆想吃放微波炉里热热就行了。
虽说和婆婆关系好,但老人毕竟有老人的生活习惯和对事物的看法。王润香家里有VCD,她又那么酷爱唱歌,但她从不在家里唱,怕婆婆嫌烦。她笑着说:“我婆婆都快80岁了,老人总有点老脑筋,我一唱她就说我抽风。所以多冷的天我都跑出来唱。”
王润香从小生活在一个日子很苦,但非常和睦的大家庭中,养成了她开朗活泼的性格。退休后,没有了工作上的压力,经济状况又逐年好转,她快乐的天性更得到释放,一天到晚乐呵呵的。要说有什么希望的话,那就是“改善一下住房条件了”。几十年来她一家三代四口一直挤住在两间小平房里。婆婆住一小间,她夫妻两人和1,85米的儿子挤在另一间,生活很不方便。即使是经济适用房对她来说也太贵了,也不能贷款,北京那么高的房价她连想也不敢想。
张老爷子:最需要的是感情交流
北京中山公园门口,两位外国游客正看着指路牌捉摸不定,一声“Good morning!May Ihelp you?”忽然在耳边响起,抬头一看,是位穿黄大衣的中国老人。老人用简短的英语和手势,给他们指明了他们想去的地方。外国游客高兴得连连说:“Thank you!”这位老人就是75岁仍在学习英语的张老爷子。
张老爷子原是东北人,来北京已50年了,称得上是大半个老北京人。他以前是学俄语的,英语只在上中学时学过,工作后一直没用也早就忘了。没想到退休这么多年后,又开始学起来。在公园里遛早时,他经常遇到来自世界各国的旅游团,不管是美国人还是英国人,张老爷子遇到他们总会主动上前用英语打招呼,比年轻人学英语练口语的劲儿都足。他坦承自己学英语不是为了赶时髦,也谈不上为奥运,而是为了锻炼脑力和记忆力,还可以借这个机会多和人交流。他说,上了年纪的人要想记忆力不衰退,最好的办法就是“勤用脑、多动嘴”。
除了学习外语,张老爷子退休后的生活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健康,健康的第一大基石就是合理膳食。张老爷子平时自己买菜买米、下厨房。他说厨房是个文化,这里学问大了。什么“多吃一条腿,少吃四条腿”、“饭要八分饱,多吃黑红白”等,张嘴就是一套一套的。他的两个女儿都结婚了住在外面,周末过来看他和老伴时,他常下厨房做一大桌子饭菜,让全家人既享了口福又吃得有营养。
“两个基本点”则是一要潇洒二要交流。张老爷子说潇洒就是老年人也要注意仪表,不能因为退休了,就邋邋遢遢的。思想上也不能墨守成规,动不动就说看不惯。他说:“现在社会发展这么快,老年人如果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惯,非把自己憋死不可。小青年对新事物特别敏感,还勇于实践,老年人跟不上可以,看不惯就是跟自己过不去了。”
至于交流,老爷子认为这是退休以后老人最需要的情感慰藉。他举例说:“为什么有这么多老人都爱上公园来?因为在这儿他们能互相交流,能在一起聊聊天,跳跳舞,会得到情感满足。表面看这是退休的人到这儿来随便溜达,其实这是老年文化的一个内涵。退休了的人,离开了社会主流,更需要有感情交流的地方。”
他说只要是饮食男女,不管谁都需要情感。“人如果没有情没有爱,很快就会死掉的。就像猴子之间互相梳理毛发也是在传递感情一样,人是需要交流的。”针对老年人生活,他写过这样的诗:“科学养生少吃药,恩爱交流最重要。一人孤单病魔找,三天两头医院跑,花钱受罪惹烦恼。两人相交情爱好,温馨甜蜜百病跑。”看到公园里成双成对的青年男女,他又作诗曰:“柔情浪漫花衣招,神采奕奕英姿俏。情侣依依激情表,温馨甜蜜喜眉梢。”他说:“我说的交流包括亲情、友情,更指爱情,我不怕别人说我老不正经,这是人生的真道理。”
在对待生活的态度上,张老爷子还有一个“阿Q理论”。他说最佩服的人是郑板桥:“人家那可是扬州八怪之一,多大的才气啊,可怎么着?还不是被逼辞官,所以他才说出‘难得糊涂’那样的话。”老爷子觉得这份糊涂也值得今天的人学习。像老年人离退休后,有很多具体的苦恼和困难:医疗、保险、退休金、住房、乘车、子女教育等,“这些问题想哪一个也能让你把脑袋想大,可你要不想,也能快快乐乐过一天。就算是国家总理来了,也不可能一天就把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所以老年人呀,就别太较真,糊涂就完了。你别看以前阿Q的精神胜利法被人批判,那也是一种活法,老年人要会自我安慰才行。家里的事也是睁一眼闭一眼就行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当父母操多大心也没用。”
说着老爷子话锋一转,又从家里跳到社会。他说:“现在社会对老年人的关心很不够,尽搞形象工程了。我没退休时全国各地出差都走遍了,看到哪个城市都建有文化广场,有必要搞那么大吗?把钱都花在那上面,光为树立形象了,为什么不多建几个老年人的娱乐场所?为什么不好好解决一下老年人看病难的问题?多给退休老人增加点福利?现在这个政协和人大两会开得很好,谈的很多问题都是要害问题,是老百姓关心的。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就要多关心我们老年人才是。”
邱式功:退休后不能和社会脱节
一个晴朗的上午,阳光洒满了北京市东城老年大学的一间教室,教室里挂满了学员们的书法作品。正是课间休息时候,学员们三三两两地交流着学习体会。当一位身材瘦高的老人走进教室时,坐在后排的一位学员高兴地拉住他,指着墙上挂着的条幅说:“邱先生,您来帮我指点指点,看看我写的这幅字有什么毛病?”“指点我谈不上,咱们互相交流交流。”老人谦虚地说着。这位老人就是已退休12年的邱武功。
邱式功原是一名国家干部,12年前刚一退休,他就报名上了北京东城区老年大学。此后,他生活的重心就成了学习书法。十多年来,不管刮风下雨他都坚持上课,每天还坚持练字两小时以上。他认为,不管以前从事什么工作,退休后接触的人、事儿都会与在职时有很大不同,这就需要及时调整心态,把生活的重心转移过来。以前他是做管理工作的,经常出差、出国,晚上还有应酬,自己能支配的时间很少。退休后,他感到最大的变化就是自由度大了,通过学习自己喜欢的书法,他觉得退休后活得更充实,更忙碌了。
在北京市东城老年大学,他先学楷书、行书,后来又学草书、隶书。老年大学每周上课一次,每次两个小时,老师都是从北京书法家协会或中国书法家协会请来的教授级书法家,邱武功觉得每次上课都特有收获。如今,他不仅是老年大学的学员,还是这里的学友会主席。他认为,要写好书法,除了练字本身外,还有很多“字外功”,就是书法以外的专业知识,如画、诗词、文学、历史等。为此,他还参加了东城老年大学的中国文学班、诗词班,这使他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知识也丰富多了。他深有体会地说:“如果不了解这些,就很难真正领会我国书法的精髓,书法上也不能有多大进步。”
退休后,邱式功还增加了一个爱好:剪报。他常看《中国老年报》《老年文摘》等,凡是看到喜欢的文章,他就剪下来、贴好,以备以后细细品味。目前,他已经收集了11本剪报。在剪报过程中,邱式功还利用平时收集的资料,为老年大学编了两本诗词集,专门用来给绘画者题款、题诗。在为他人提供方便的同时,他自己也颇有收获,他说:“剪报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如果我还在上班,这11本剪报肯定搞不出来,诗词集也肯定没时间出,所以我认为退休了并不意味着就是结束了人生的学习。正相反,可能退休后更是一种新的学习的开始。”
虽然已经70多岁了,但邱式功的身体还挺好,心脏病、高血压都与他无缘。年轻时他爱好排球、游泳、划船、跑步,现在仍坚持每天早上在公园锻炼一个小时。春节家里大扫除,孩子们让他请小时工,他却一个人把3个房间都彻底打扫了一遍。因为老伴身体不好,家里买菜做饭搞卫生等活儿,80%都是他来干,他把干家务也看作是一种锻炼。
对老年大学、社区、单位等各机构组织的文体活动,不管是书法比赛,还是各种级别的美术作品展,邱式功都积极参与。2001年,他在全国煤矿职工书法大赛中获得了优秀奖,他的行书作品――**诗作《登黄山偶感》,还被收入《中华老人国画选编》。平时他还很关心国际形势,经常听广播、看时事新闻。他认为,退休后虽然不承担社会工作了,但思想上、观念上不能和社会脱节,老年人也要与时俱进,要多参加社会活动,多关心时事。
在北京市东城老年大学经历了12载春秋,邱式功有很多收获。他说最大的体会有三:一是增长了文学知识和历史知识。中国书法历史悠久,通过学习书法。他了解了从甲骨文的起源到篆书、隶书、楷书等不同的发展阶段,加深了对我国书法发展史的系统了解。二是锻炼了身体。学习书法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而且还能锻炼大脑、胳膊和腰腿。邱式功一般写书法时都站着写,写一小时的字,相当于进行了一个小时的身体锻炼。三是广交朋友,他说:“学校就像个大家庭,学员都是退休人员,大家在一起高高兴兴的,既可以一块学习书
法又可以交流思想、聊天,感觉很愉快。”
目前,邱式功打算再出一本方便书友题词的《书友便当》。他说:“我出这本书不是为了名利,就是想方便书法爱好者题词时用。虽然退休了,但能为社会做点有意义的事,心里比什么都高兴。”
正是因为始终关注社会、关注周围的事物,邱式功始终有一颗随着时代脉搏而跳动的年轻的心。他的生活就像自己的诗作《上老年大学有感》中所写:“花甲离职不离休,老年大学觅风流。两鬓斑白少年气。学书习字唐碑优。陶冶情操勤为乐,墨海碑林尽兴游。黄昏如同晨曦美,夕阳红霞暖春秋。”
马姐;老年人再婚要慎重
清早,笔者来到北京一座公园。这里到处都是早锻炼的人群,跳舞的、踢毽的、练剑的、打牌下棋的,90%以上都是五六十岁的离退休人员,他们玩起来的热度一点不亚于年轻人。欢歌笑语在公园上空飘荡。
忽然,一阵无伴奏的歌声从一座亭子里传出来:“无论你多富有,无论你挣多少,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记咱爹妈。”亭子里,唱歌的是两位五六十岁的女士,她们周围坐满了一群爷爷、奶奶辈的白发老人,其中有几位老人是坐在轮椅里的。一位老奶奶坐在轮椅里,头歪着,仿佛已经睡着了。可当歌声一停,她马上抬起头来随着人群鼓掌。当记者问她是否住在附近时,她说是儿子带她乘公交车来的。轮椅也是抬上车的。她已经81岁了,来公园就是为听马姐她们唱歌。“哪位是马姐啊?”老人抬手指着一位身材较高、穿一身黄色运动服、50多岁的女士说:“她就是马姐,她老来这儿唱,大家伙儿都这么叫她。”
趁着马姐一连唱了好几首歌休息的时候,笔者和她聊了起来,没想到马姐人直爽又健谈。
我今年57岁,因为单位效益不好,47岁就提早退了。我刚退休时每月480元退休金,现在涨到900元,生活上也够了。我对生活挺满足的,就是担心万一得个大病住院,那医疗费一掏就几千几万的,咱可出不起。所以啊,我现在特别注意锻炼身体。
我每天都到公园来,先打会儿网球,然后就唱歌。不怕你笑话,别看我这么爱唱,我不识谱,可只要听人唱一遍我就会跟着哼哼。虽然退休10年了,碰到三八妇女节、春节联欢会什么的,单位一组织活动还叫我过去唱呢。
虽说在这里是随便唱唱,也要让周围的老人爱听,我才能越唱越有劲啊。每回我们都唱一些孝敬老人、邻里和睦的歌,这些大妈们都很爱听。唱的时候我自己也特投入,一唱起来,生活中的烦恼就全抛到一边去了。
你看我现在挺开心的不假,可你不知道,我遭受过多大的打击。我丈夫走了整整10年了。1998年7月,北京连下大雨,我爱人是供电局的,他上怀柔查线去了,回来时水库上水他没接到通知,结果被大水冲走了。我1997年退休,1998年就出了这事。我们夫妻感情特别好,他那么突然地就离开了我,我好长时间都接受不了这个打击。
丈夫刚离开那几年,我是眼泪泡着心过日子,整天不吃不喝,拿着板凳坐在马路边上,一呆就呆一天。那时我两个儿子,一个22岁,一个24岁。大的在张家口当兵还没复员,小的在家待业,生活别提有多难了。以前我特显年轻,出了这事后我一下老了十好几岁。现在虽然好多了,但一想起来心里还很难受,我就用唱歌来排遣。
我原在北京一家家具厂上班,虽然只是一名普通工人,可精神上总感觉特别累。退休后,最大的感受就是轻松了,不必那么东跑西跑忙碌了。我现在最操心的是大儿子的婚事,31岁了还没女朋友。二儿子结婚4年多了不要孩子。这我倒看开了,现在年轻人不像我们那会儿,我想只要孩子们快乐就行。
我和儿媳相处得很好,去年五一时,我化上妆,穿上旗袍和我儿媳一块儿上街,人家问我儿媳:“哟,你们姐儿俩这是上哪儿去呀?”我儿媳特骄傲地说:“这不是我姐姐,是我婆婆。”
虽然家庭和睦,但有时也感到孤独寂寞。不少亲戚朋友劝我再找一个老伴,我也不是没想过。可我觉得现在的不少男士不是为情,而是为了你的房子,你的钱。尤其是中老年再婚,还涉及到孩子、财产问题,特别复杂。我有三居室,如果我找一位男士,他可以住在我这儿,但他不能只为了房子或钱而和我结婚。我觉得只有真心相爱,两人才能幸福度晚年。
有姐妹跟我说:“马姐,你跳舞认识那么多舞伴,在里面找一个不行吗?”我说跳舞是跳舞,现在社会上人多’复杂啊!我到公园玩就是图个乐,跳完就走,唱完就回,别的不想。婚姻这事得靠缘分。能认识真心爱我的男士那当然好,没有缘分就这样我每天也挺开心的。
梁景岚:在老年大学重温学习生涯
这是一本蓝色封面、装帧精美的小书。打开看,映入眼帘的是一首首清新隽永的小诗和一幅幅灵秀淡雅的画作。这本《诗画同源》的作者是年过古稀的梁景岚女士,她说:“我出这本小书,不为名利,而是为了留住记忆,看好未来,给自己在老年大学5年来的学习作个总结,给自己70岁的生日添一个亮点。”
在书序中梁景岚有这样的话:“余秋雨先生称,老年是人生诗化的岁月,我愿意孜孜以求地学习,用心用情品味生活真谛,用诗、用文记载诗化岁月,为自己的人生添一抹清韵与淡雅。”
书里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她真情实感的流露,自然、怡情;每一幅画,不管是山水还是花鸟,都充满情趣,生活气息扑面而来。细观、细品,仿佛能听到她的心声在山水间流淌,她的情怀在诗歌中放飞。
最重要的鼓励来自自己
梁景岚戴眼镜、烫发,常穿一件黑领黑袖口的大红外套,走起路来步履轻快,一点不像正值古稀。
作为一名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梁景岚从事火力发电厂建筑设计已40余年。在职时,她每天工作繁忙,虽然很喜欢文学、美术,但实在无暇顾及。在她到了60岁该退休的时候,又因工作需要被单位返聘了5年。她说,返聘这5年是她从在职到退休的自然过渡,使她没有退休后的失落或不适,反而增加了对人生的感悟。此时,她感到最大的变化就是自由度大了,可以随心所欲学自己喜欢的东西了。
2000年,梁景岚带着多年的向往进入了北京市东城老年大学学习国画,她把这称为“重温儿时学生生涯”。在这里,她被国画那博大精深、蕴藏着深厚文化和历史的艺术深深吸引,陶醉其间不能自拔。
在70岁生日时,为了给自己学画生涯一个肯定,梁景岚又出了第二本书《诗画同源》。里面收集了她情之所至的百余首小诗、20余篇小品文,还有几幅山水花鸟画。在出版这本小册子时,最让她骄傲和为之感动的是,著名指挥家滕矢初先生为她作序,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为她题词,单
位领导也在题词中对她给予了高度肯定和赞扬。她说:“我的诗也许谈不上格律。但我觉得它们都是我心灵深处承载的印记。不管何时何地,只要翻开旧日的尘封,总会给自己一份足够的惊喜。人都是需要鼓励的。而进入我们这个年龄段,最需要的鼓励就是来自自己。”
老年大学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每次上课,梁景岚都很兴奋,不仅能学到新知识,还能同很多同学和老师一起交流、说笑,感觉像回到了学生时代。如今,她已从初级国画班升入了花鸟研修班。出于爱好,她还参加了诗词研修班,“享受着生活,收获着快乐”。
她在一首诗中写道:“我们来自四面八方,只因有缘相聚一堂。享受拼搏后的快乐、激情冷却后的思索。解读人生,沉淀生活,为了年轻时的理想。在老年大学的净土上,天天向上,进取图强。心底有一个梦想,用信念智慧和力量,造就‘中国老年清华’,造就‘中国老年北大’”。
规划退休时间同样有滋有味
别看退休了,梁景岚觉得上老年大学和上班一样忙。因为颈椎不太好,一累就疼,所以她有个宗旨,白天多好的电视也不看,实在是“舍不得白天的时间”。她还给自己制定了时间表,把一天当中精力最好的时间用来完成老师留的作业。她说上班时有主业、副业,退休后的生活其实也要分主业、副业。她的主业就是画画、写文章。
梁景岚生活很有规律,在不上课的日子里,她上午的时间基本用来做主业。每天早8:30,她听新闻广播。因为眼睛不好,她觉得“听新闻”既不用费眼睛,又能知道政治要闻和社会关注的焦点等,是个很好的办法。听时她还做笔记,什么流行时尚、生活常识、历史钩沉、人物轶事等,凡有喜欢的她都记下来。9:30,她听“作家观察”,这个节目经常广播很多优秀的小说。10点,她就开始做学校里留的作业――画画,学诗,写文。到了下午,有时她出去给别人讲讲课,要不就在家备备课,之后买菜、做饭。晚上是她的副业时间,彻底放松自己,看电视或聊天。她坚持每天做主业的时间至少要有三四个小时。
除了绘画,梁景岚也很喜欢文学,每当读到一些好句子,她都要反复回味。她记得曾读到过一句诗:喜欢花的人,能听到花开的声音;喜欢雪的人,能听到雪花飘的声音。一次她在小区里散步,周围很安静,景色很宜人,她忽然感悟到生活真的很美,她说:“那时我不由就想到这两句诗了。如果我平时不看书,面对此情此景就不会有那么深的感触了。”
寻找生活中的激情
有人认为学理科的人虽然严谨但缺少激情,梁景岚一辈子搞理,可身上一点都不缺少激情。带着一颗细腻敏感的心,她随时能从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发现好的、美的东西。她能从搬家时儿子要丢弃的洗衣板上、从垃圾桶里扔掉的柑皮上联想到逝去的时光,感受到岁月的变迁,这些景物都进入了她的画作和文章。她有个写日记的习惯,每天把自己所见所闻、感触深刻的东西记下来,到时候一整理就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梁景岚曾在阳台上种了盆植物,但后来只结了一个果实。孤零零而又顽强生长的果实,触动了她的心,为此她写了一首小诗:“藤架上,一只果实也是收获。庭院中,一朵花也是风景;生活上,有健康就是幸福;事业上,拼搏了就是成功;精神上,有追求就能富有!”
她觉得人越老对生活的感悟就越深,就越想把它表达出来。而要想用文字来形容、用画来表达这种感悟,就要靠平时的学习和积累。她说:“如果说我有什么优点的话,就是我比较爱学习,学习使我更加热爱生活,对生活的热爱又促使我更努力学习。”她写文作画,只为给自己一个肯定,一个激励。她说:“我每天都在想,哪怕我今天只画了一张小画,写了一篇小文,或整理一个什么东西,这天的时间我就没浪费,我就是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
梁景岚老伴已76岁了,是研究学前教育的。每天老两口各有所学,各有所干。他们有一个儿子。现在她和老伴兴致勃勃地各忙各的,儿子、孙女都特别支持,这让她很欣慰,学得更起劲了。前两年儿子还为老两口安排了一次出国游,因为知道老年人节俭,省不得花钱,就擅自作主给他们报了名。十多天回来后,在机场见到儿子,她说的第一句话是:“美不胜收,不虚此行。”儿子一听就乐了。
梁景岚觉得退休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退休生活就看自己怎么安排了。已经到了“随心所欲不逾矩”年龄的她,每天都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平时,老年大学经常组织一些书画比赛、美术展览等活动,有时还与市里、区里、社区等各级机构组织联合举办各种文艺活动,每到这时,梁景岚都会积极参与。她不在乎自己的作品是否获奖,只觉得能通过活动和老年朋友交流,活跃了思想,丰富了见闻,是非常愉快的事。
在老年大学这所白发族的乐园里,梁景岚深感退休后的愉快。正如她诗中写的那样:涂抹书画皆文章,千秋大业方起航。谈笑交友好风光,收获人生乐事忙。
作文四:《北京人的公交生活》7000字
对在北京这样一个超级大城市生活的人而言,公共交通早已成为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据《北京晚报》2005年7月份的一个调查显示,受访者每天乘坐公交车上下班的高达80.2%,受访者每人每天平均花在公交车上的时间为68.3分钟,每周平均搭乘公共汽车11.3次。北京市政府每年也把公共交通当作一件与老百姓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市政建设的实事来抓。2007年,公交车一律使用IC卡二折、四折优惠后,乘坐公交车的人数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惊人的增加,公交车正发挥着它史无前例的巨大作用。那些与北京历史同在的人们都会无比感叹北京公交几十年的巨大变化。
记忆中的公交车:
一种奢侈的交通工具
北京的公交车发展于上个世纪20年代。1921年,北洋政府组建了北京电车公司,1924年12月18日,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正式投入运营,该线全长9公里,共10辆运营车。1937年,北京首次出现了“月票”。当时在北京城发售的月票分两种:特种月票和普通月票。5块大洋一张的特种月票和4块大洋一张的普通月票,对当时的普通市民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奢侈品。那时候,只有富商和社会名流才可能买得起月票。1946年,北京的月票又有了新品种:中小学生通用月票。这种月票由学校提供证明,每天上下学可以用4次,价格为中学生2元7角、小学生1元2角。虽然价格和成人月票相比有所下降,可是对上不起学的孩子来说,月票什么样子他们都没有见过。解放前,公交车的运营处于一个非正常的状态,乘坐公交车的是一些收入可观、生活较富裕的小资产阶级阶层,即使是偶尔坐一次公交车,对那些收入微薄的大多数北京市民来说都是不敢想象的事。50年代的报纸上曾发表这样一篇文章来回忆解放前的公交车运营状况――
公交汽车今昔
仲石1958年4月9日
本月3日起,调整了15条公共汽车线路,使我感到非常方便,不由想起旧事:北京最初有公共汽车的情景。
二十几年前,正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北京的前夕,北京市面上出现了不足二十辆公共汽车。实际上,这是当时点缀市面的东西,有了公共汽车不但不便利群众,反而侮辱劳动人民。当时的公共汽车借口“衣冠不整”,是不许劳动人民登车的,要登车除非穿西服或长袍马褂才行。
这件事曾引起群众不满,都拒绝乘坐这样的“公共”汽车。
记得那时候我住在朝阳门城根,每天去东四南史家胡同上学,往返都走朝阳门大街,这条马路两旁有各样摊贩,行人非常拥挤。可是没有人坐公共汽车。我经常看到一辆辆公共汽车中空荡无人,飞驰而过。
没多少日子,公共汽车的营业就维持不下去了,反动当局着了慌,便在公共汽车上涂上“公共汽车人人可坐”字样。
这个标语本身就是笑话,既云“公共”汽车,为什么还写“人人可坐”呢?
人们看到这条标语“仍然”不坐它。最可笑的是标语中的“可”字,经常被人涂改成“不”字,于是成为“公共汽车人人不坐”了。这是一种非常尖锐的讽刺。
后来反动政府实在没法维持公共汽车的开销,便把朝阳门到东四间一段路线取消了。
现在,我们的市内交通有了飞跃的发展,**中看到的更明显,和过去相比,愈发感到今天的幸福。
解放前的公交车可谓名副其实的富人福利。
解放后的五六十年代,北京公交事业进入初创期和初步发展的时期。50年代,由于公共电汽车经营好转,为优待长期乘客,公交车的月票经过两次降价后,月票变为:职工月票2元5角、学生月票1元5角、普通月票3元、公用月票5元。1965年,月票第三次降价。公交车单张票价分为4分、7分、9分、1角、1角1、1角3、1角5。按理来说,这样的公交票价也真便宜,即使这样,也并非人人都坐得起公交车,到1963年底为止,北京月票发行量仅为36万张。吴阿姨全家在60年代就靠父亲的52元工资生活。她的两个哥哥在上大学,生活相当拮据。父亲每天从前门到东便门上班,4站路只需要4分钱,但是父亲为了节省家中日常生活开支,从来不搭公交车,每天都走两个小时来回上下班,而大哥、二哥每周从学校回来都舍不得花1角5分钱坐公交回家,愣是步行几个小时回家。当问到吴阿姨是否觉得那些日子很艰苦时,她笑着说:“根本不觉得苦,因为当时大家的生活水平都差不多,我们四合院里的街坊都这样,就包括那时同住一院的人民大学的研究生,现在也应该是人大教授了,也坐不起公交车。对大多数北京老百姓来说,坐公交车并非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日常消费,而是一种奢侈的生活方式。”吴阿姨上中学时,家里离学校有3里地,她每天连跑带跳地回家,从没觉得学校离家很远,她说她从来没见哪个同学去上学还坐公交车。即使他们到很远的地方参加活动,也是高高兴兴地步行来回。直到60年代末,吴阿姨上了班,有了自己的收入,她才买了3.5元的市区职工月票,坐公交车上班、回家。从那时起,公交月票成为她生活中最常用的物件始终不离左右。
一位大爷讲过这样一件事,60年代他们单位要给困难工人发救济补助,全车间评选家庭最困难的工人,当讨论到一位同事是否困难时,有人就说:“他们家肯定不困难,他天天坐公交车!”那时坐公交车的大多为家庭没什么负担的年轻工人、单位职员和父母有收入来源的中小学生。
刚解放的20年,普通老北京看待公交车就像现在的老百姓看待出租车,仍然属于一种奢侈的交通工具,只能偶尔为之,无法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需。
90年代的公交车:
让我喜欢让我忧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90年代北京市的公交运营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了。截至2000年,公交车辆运营总数为15445辆,运营线路701条,年客运量38亿人次。乘坐公交车早已成为老百姓出行的主要方式。人们之所以会选择公交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老百姓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的整体提高使得公交票价的上涨在人们的总体消费支出中所占比例非常小。1996年1月1日,北京公共电汽车单张票价市区线路由原来的分段计价改为单一价5角,郊区线路计价段距离延长,基价为5角,每增加一个计价段加3角钱;市郊9字头公共汽车线路,按调整后的郊区线路零售票价计价。市区线路职工月票由7元调整为15元,季票由21元调整为45元,学生月票由2元调整为5元;市郊区通用职工月票由10元调整为25元,季票由30元调整为75元,取消郊区专用月票,公共电汽车和地铁列车联合月票由18元调整为40元。到1999年,公交学生月票上涨到20元,职工月票调整为40元。表面看来,公交票价的上涨额度比较多,但这样调价不仅没有影响老百姓的出行,老百姓反而认为这样的票价比较合适,在经济上完全能承受得起。卫鹏是一家国有高新企业的员工,他家在和平门南,工作单位在西单,90年代末大学毕业工作时,他的月薪收入是2000元左右,那时的公交车月票是40元。因为单位离家不远,他常常为了锻炼身体下班后走回家去,有时起床晚了怕迟到需要打车去上班,一个月使用月票的次数并不很多。但是他仍然每月都办月票,“反正只有40块钱,偶尔用一次也行,主要为了省去准备零钱的麻烦,咱就图月票方便。”在他的消费支出里,每月公交车月票的40块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与地铁、出租、人力三轮车等交通工具相比,公交车在北京被认为是最便宜、最便利的交通工具。地铁自70年代建成后到80年代,它的客流量一直比较低,客流量过低的主要原因倒不是它的价位过高,而是很长一段时间,地铁未完全连接起来,很少有人乘坐地铁直接达到目的地,公交地铁联合月票无法换乘1、2号线,乘坐地铁又贵又无法到达目的地;同时,地铁站口距离公交车站比较远,人们换乘起来不太便利;当然,那时的城市还没有达到一定规模,人们出行距离不需太远也是因素之一。“地上车挤、地下车松”是当时北京交通无法解决的状况。在吴阿姨的记忆里,乘坐地铁的多是对北京道路不熟悉又急于办事的外地人,或是北京人结伴感受一下乘坐地铁的滋味。人力三轮已经不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交通工具,而成为老北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北京城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
很多老北京都记得70、80年代坐公交车买票的情景:那时买票不得不准备很多零钱,否则售票员就得一分一分、一角一角地找,有时乘客都到目的地了,售票员还没有给乘客票。一位已经退休的售票员大妈说:“70年代我刚上班那会儿,北京的公交车定价特别细,单程票价分为4分、7分、9分、1角1分、1角3分,1角5分,我们每个售票员总要拿好几种价位的票,撕起来慢而且不方便,撕错票和乘客发生口角的事简直就是家常便饭。后来涨到5分、1角、2角就好多了,再后来变成5角一票制,工作起来就容易多了。”
90年代令老百姓感到新奇和惊讶的不是普通公交、地铁票价的上涨,而是行驶于大街上的新型公交车。1993年初,从公主坟到八王坟的“特1路”诞生,之后,相继诞生了特2、特3、特4路“双层高巴”。对北京百姓来说,双层高巴是港剧里才有的专利,而如今造型新颖、视野开阔的“双层高巴”却奔驰于北京街头了。这些车服务优质,车厢清洁美丽,沙发软座,厢内悠扬的乐曲伴随乘客尽享沿线的风光。也许这些车生来就命贵吧,它的行车时间是:乘客上班你上班,乘客下班你回家,似乎只是旅游的宠物。而它的票价为6站之内1元,6站至11站2元,11站以上3元也令老百姓望而生畏。当时,公交公司开通了808、801、802、803等几条高档空调专线车,这些车被老百姓称为“巴士”,它的票价上车起价就是2元,。退休小学教师、现在在公交车站做文明监督员的章阿姨说:“那时就觉得坐巴士的人有钱,夏天普通老百姓硬是忍着炎热等普通公交车,就像洗桑拿。巴士上不仅人人有座位而且车上有空调,我特羡慕。”
公交车大发展的同时,也遭遇了很多无法解决的难题。最令公交公司头痛的就是车厢拥挤的问题。事实上,五六十年代时尽管多数老百姓还坐不起公交车,但是由于公交车线路少、车辆总数少、发行间隔时间长、每车容纳量少等因素,主要行驶于各大工厂之间的市区公交车还是人满为患,尤其在冬天这种情况更为严重。那时乘车难的问题非常突出,相关报道常见诸于报端。当时为了解决公交车高峰时段拥挤的状况,政府和公交部门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呼吁沿途的各大厂矿企业错开时间上下班,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一边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老百姓没有条件坐公交车,一边是有条件坐公交车的人们必须忍受拥挤的乘车环境,而且往往等车的时间比坐车的时间还长。到90年代,随着北京人口的急剧增长,城市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当时流行着这样几句话:“候车一大片,马路占半边,上车一窝蜂,老幼甩后边”。因为拥挤,常常有乘客被挤伤,公交甩站的事也时时发生。中小学生放学时更是一窝蜂,上车堵门、起哄、漏票、逃票,售票员抓到他们,他们就是一副可怜相,一句“身上没钱”也拿他没辙。因此,那些经过学校的公交车的售票员最头疼的就是学生放学时候。一位家长说:其实每天都给了孩子乘车的钱,但是他总是把钱花在校门口卖的小东西上,坐车没钱就逃票,而且谁逃票不仅不可耻,似乎还挺光荣。没办法,她就给孩子办了月票,让他无法逃票。
另外一个让公交公司和政府感到棘手的事是使用纸制月票带来的种种问题。岳小姐现在在一家大型国企工作,她说90年代中期在人民大学上学时,同学中间使用他人月票非常流行。因为学生并不需要天天出门,所以办月票不划算,但是偶尔用一次月票的日均价又比单张票价便宜好多,于是,借别人月票成风。反正同样的价钱几个人使用都是一样,被借者也欣然同意借出。她们同寝室的人大家一起办一张月票。尤其到大四找工作时,月票的利用率极高,谁出去面试月票就归谁使用,只要在月票的照片处放一张自己的照片就可,反正看上去都是女学生模样,售票员一般也查不出来,这样做省了不少钱。那时的售票员特别辛苦,整个运程中,需要不断地在人缝中从车前挤到车后,又从车后挤到车前去售票和检查人们的月票。他们需要练就一双火眼,能够敏锐地查出各类月票违规使用者,所以售票员工作很是辛苦。纸制月票在制作上的问题也让很多人遇到了麻烦。黄悦小姐讲到一件事,一次她出去办事,上车出示完月票就把月票随手放到裤兜里,等下车她拿出月票时上面的照片却没有了,她翻了翻裤兜没找到照片,售票员就认为她是使用他人月票。因为急于办事,她就和售票员商量补一张单程票。售票员说她是违规,非让她跟公交车回总站接受100块钱的处罚。黄小姐不愿意,最后甚至说到给售票员100块钱让她下车,售票员还是不答应,说这样违反规定,一定要她回总站接受教育、领取罚款单。万不得已,她只得跟着回到总站,接受批评和100块钱的罚款。没想到刚从公交总站出来她却在裤兜里翻出了照片,她只得又好气又好笑地再次回到总站,让售票员看过照片,把100块钱退给她。
今天的公交车:
文明、便宜、便利
论起北京公交的巨大变化,除了老北京之外,感受最深的是那些从外地来北京短期居住或者以前到过北京、多年之后再次来到北京的人们。徐大妈是从小城市来到北京探望在这儿工作的女儿的,她说:“刚来北京那会儿,觉得北京太大,到哪都远,不方便。可住了一段时间,觉得北京的公交车多、线路多,道路四通八达,去哪都方便;公交票价也便宜,公交车站上下班人们一般会自动排队,出门不知道坐啥车只要问公交车站维持秩序的人就行,他们给我介绍得特别详细;每次我上车就有人给我让座,售票员也会提醒乘客让座。到底是首都,人们文明程度也不一样。”90年代初曾来北京出差,因为工作关系在北京定居的宋先生说:“十几年前我来北京出差,那时北京的外地人很少,我在公交车上用家乡方言和同事说话,售票员和周围的乘客都用异样的眼光看我们,问路时也是爱搭不理的,让我们这些外地人感觉挺不舒服。现在车上全国各地的人都有,满是外地口音,外国人也很多,售票员不仅详细解答问题,还会从随手携带的一本小册子上仔细查找,素质真是提高了。”
对那些外地来京的人来说,北京公交留给他们的第一印象就是:文明。可是这“文明”却并非一朝一夕来的。张建新大姐是石景山区玉泉路口西公交车站资历最老的文明监督员,也是这个站文明监督岗的组长。组员谈起这位小个子组长来,都滔滔不绝,似乎有说不完的故事。2001年春天,北京市下决心花大力气整顿公交车的乘车秩序,树立首都文明形象,在全市范围展开“文明乘车”活动,并要求各城区把这项活动持续进行下去,石景山区政府按照市政府的精神,决定在所辖所有公交车站设置文明监督岗。于是,当时刚过40岁的张大姐以首钢公司劳务输出的方式被派到了玉泉路口西车站,当上了文明监督员,这一呆就是七年多。那时北京的乘车秩序相当不好:没有排队候车的习惯,车来一窝蜂往上挤,根本不管车里还有要下车的乘客,那些下车的人常常到站下不去车;候车时随地吐痰、扔东西习以为常,每天乘车高峰过后车站到处扔的垃圾,让环保工人很头疼。玉泉路口西站的文明监督岗用了两年多的时间纠正乘客的这些习惯。张大姐指着389路站牌下排得整整齐齐的队伍说:“你看现在乘客们排队这么整齐、有秩序,老百姓的文明程度很高,觉得我们的工作很轻松,也就是举个红旗摇两下,其实刚开始非常艰难。那时为了让人们排队,我们每天把嗓子喊哑不算,还得挨骂,如果哪一天不挨骂还觉得很新鲜。有一次我维持秩序,一位中年女同志就是不排队,我劝她排队她却说我动手推她,硬是把我抓得伤痕累累,连周围等车的乘客都看不下去,过来劝阻。大家最接受不了的是我们为乘客服务,却得不到乘客的理解,很多受不了委屈的同事就不干了。”经历了很多难以忘记的心酸往事,张大姐和组员们的工作总算有了成绩,自觉排队已经成为这个车站的优良传统。玉泉路口西曾经被评为“北京市十佳车站”“北京市最佳车站”“北京市优秀车站”。文明排队还让小偷无处藏身,大大减少了公交车失窃事件。“过去那种人挤人、人挨人的乘车环境让小偷有了可乘之机,有些小偷简直旁若无人地偷东西,时常有乘客在上下车的混乱中丢东西。自觉排队后人和人之间有了一定距离,只要别人稍微碰一下身体就能感觉到,小偷也没法再混水摸鱼。一次有一位男青年跑到我跟前非说要感谢我,原来上车时一个小偷想偷他的手机,他马上就察觉了,一把抓住已经伸进他腰间准备偷东西的手,他说要不是我们,他的手机一定被盗了。”
与其他大城市相比,北京公交最大的优点就是便宜。上海公交车平均起价都在2块钱,即使使用月票,打折额度也很小。北京公交、地铁的票价自建国以来经历了数次改革:有上涨、有下调,2006年5月10日终于迎来了刷卡时代。到2007年1月1日起,取消公交月票制,包括运通车在内,除了“9”字头车外,其他车一律四折优惠,学生二折优惠。2008年1月15日起,持市政交通一卡通乘坐市郊“9”字头线路将在现行票制票价基础上享受4折优惠,学生2折。使用现金购票乘车不打折。
公交刷卡对老百姓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位在望京上班的公司职员褚先生家住航天桥附近,过去他每月都办月票,为了省钱只坐月票有效车:从望京先坐403到三元桥,然后再倒300路到航天桥,300路上下班高峰天天都拥挤不堪,每天两次乘坐公交车对他来说不亚于一场战争,简直痛苦万分。自从所有车票都变为四折后,他只需乘坐运通201花1.省略
作文五:《胡同:北京人的真实生活》400字
北京作为首都,是全国人民都想去的地方,她们有着任何城市都无可比拟的地方,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不单说住着党和国家领导人,仅一个天安门广场,就让京都以外的人梦寐以求,近现代建筑、重大历史事件,让北京笼罩着浓浓的神秘气场。
北京也是人居住的地方,在风光的背后,还生活着大量普通的人,还有许多未经改造的胡同,逼仄、低矮、潮湿、没有卫生间…但他们生活得很充实、很惬意。溜鸟的、溜狗的不会因为生计而停止,天大的事来临,还是该干嘛的还是干嘛去。虽然没有卫生间,但公共厕所给了他们良好的交流机会,公共厕所也是设计得很人性化的,中间没有像南方人的隔板,可以相互递烟,所以他们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厕所里,与邻里兄弟侃大山。
走进胡同,让人感受到厚重的京文化,随处可见的膀爷,引炉子的大爷,聊天的大妈,提着小马桶的少妇…胡同口也有集市,补鞋的、卖药的、修车的、卖冰棒的、卖早点…各行各业,各行其是,就是拿着纸巾匆匆上厕所的人,也是胡同一道亮丽的风景。
p1
p2
p3
p4
p5
p6
p7
p8
p9
p10
p11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p18
p19
p20
p21
p22
p23
作文六:《北京人在纽约:生活的无奈》5900字
闲来无事,忽然翻出这部旧作又重头至尾温习了一遍,这一温习不要紧,真真是温故而知新啊!一时之间觉得当初怎么就没觉得震撼呢?还是年龄大了,自然感触也就多了,体会也就深了啊?这不,我还翻出这本小说来恶补了一把,看了才知道,小说真没意思,可是,这帮编剧硬是把这本没意思的原著改编成了不折不扣的经典。我想,把这部电影剧本编成小说来,可能会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啊!呵呵,个人浅见而已,只是为了表明自己是如此钟情这部电视剧。的确,除了和原著开头和结尾情节一致,基本上电视剧来了个大开刀,大换血,不仅增添了戴维(原著中是个不见经传的马老板。)这个男二号精彩的角色,还丰富了原著中的许多人物,譬如大李、秀梅、宁宁等人,使得剧情更加流畅和荡气回肠,改编的情节增添了很多原著中没有的冲突和文化分歧,譬如阿春和丈夫为了中药发生的矛盾;以及原著中宁宁被枪杀改编为大李被车撞死,而其实宁宁最终远走他乡更加深了两代人思想的分歧隔阂,这也是生存在国外的中国人的无奈。而且原著中所没有的大量英文对白恰恰反映出这部在美国实景拍摄的风情特色,一点也没有让人生厌和唐突,倒给人一种生动和自然的感觉。这是第一部反映在外国的中国人生活的作品,拍得很经典。冯小刚的艺术天分很早就显现出来了。
1992年的中国是个什么样的闭塞年代?在那样的年代诞生了这么有味道的电视剧是极其轰动的。故事的情节和发展线路在当年是“破天荒”的震动。在一个绝大多数的老百姓不知道美国是怎样的年代里,这部剧让人眼前一亮。姜文的演技无可挑剔,刘欢的主题曲也为本片增色不少。这一切,成为了那个年代的经典。至今看起来依然很有味道。
影片中姜文饰演的王启明从一个留着长发有着一脸桀骜不驯的艺术家,为了生存,变成了一个手段卑鄙冷酷无情的资本家。影片第一集姜文看着自己洗碗泡得发白的双手说“我这双手可是艺术家的手呀”到第十七集他花五万美金组建自己的乐队实现自己的梦,讽刺的是这时他已经变成了一个用他自己的话说操蛋的资本家,“我给别人送外卖,给别人洗碗,咱不怕,咱他妈的是艺术家!”如果影片在这结束了一定是部荡气回肠的励志片,但它不是 ……
影片充斥着中英混合脏话、性、几乎每个镜头都是烟雾缭绕,放到今天广电局肯定是不让播,而当年却是在央视的黄金时段播出……每个场景都非常真实!王启明在大街上飚国骂,骂孙子,骂爷爷,骂脏话,对着他的竞争对手冷冷地说“By the way,fuck you。”不得不赞叹姜文将王启明这个角色演得淋漓尽致,即使在他用卑鄙的手段赚钱时,我作为观众,还是不由得为他开脱,与其说他卑鄙小人,不如说是他为了生存比别人更能适应新的环境。我发现自己是如此的容易入戏,也许是在王启明身上看到某某某谁的影子……也可能是自己的影子……影片最后可爱的冯小刚又客串了一把,饰演从北京到纽约投靠王启明的一个朋友,抱着王启明给他住别墅的幻想来到纽约,王启明二话没说啥,直接把他撂在影片开始时那个阴暗潮湿的地下室,冯小刚望着开车扬长而去的姜文,追着大骂“王启明,我他妈操你姥姥”。看到这我不禁笑了,这真是一个黑色幽默呀,这是一个轮回。
文化差异是影片着重想表达的,让人印象深刻。片头姜文用沧桑的语调说“If you love him,bring him to NY,for it is heaven;If you hate him,bring him to NY,for it is hell。”提醒抱着出国梦的人,外面的世界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精彩。就像看毛片一样,屏幕前看着是爽,但谁知道女优是真疼还是真爽呢?国外的生活美是美,但唯有自己去体会,冷暖自知。
常有人感叹西方人笑起来那么的真实,那么出自内心。你问他们,他们可能会说我们不比谁钱更多,我们比谁更幸福。这他妈说的是屁话么,但你也只能接受。探讨起来,又归结到他们更有钱,他们社会体系更完整更发达。最近看到新闻说法国的什么变形金刚轮滑大师来中国挑战纪录,又有什么一群外国人跑到云南参加跳伞跳大桥比赛,我不禁想问他们怎么那么会玩那么会享受生活?他们不用工作赚钱?大放假的,我他妈天天还得挣钱养家呢……他们的口头禅“我已经尽了全力”、“还有什么问题请跟我律师的谈”,你想反驳,却哑口。他们说相信那个万能的上帝会永不遗弃他,他们可以少想很多问题,去追寻自己的幸福。“在美国没有什么比离婚更容易”看似个笑话,反倒觉得既然在一起不快乐,不如尽早离婚去寻找快乐。王启明说天天抱着老婆就跟抱着一块木头一样,但为了他们共同的女儿,绝对不会首先想到离婚。影片中戴维明抢王启明的老婆,他说他们过得不幸福,而我可以给她幸福,让抢老婆变得合情合理。抢别人女朋友、老婆就算放在当今开放的中国,还是觉得无耻下贱,但这么一说学学资本家的贪婪,对于女人、金钱的野心,做一个“坏人”也许会更幸福。影片中勤勤恳恳在美国边学习边打工8年,拿到了双学位的大李,依旧没有拿到绿卡却死于车祸,以这种方式永远留在了美国,是否在暗示着这是一个老实人吃亏,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社会,在90年代那个闭塞的环境,编剧真是独具慧眼。
生活的枷锁无处不在,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就选择了一种限制方式。喜欢片中阿春的那句话“纽约既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是战场。”该变就得变,一切为了更好的生存……
关于国外的生活
剧中的王起明和郭燕一下飞机就被打晕了。面对着英文字母,他认得你,你不认得他;耳边飞过的单词,似曾相识却没法捉进耳朵里;求人问路,话到嘴边,却恨不得直接用中文来表达。住在地下室,潮湿不潮湿不知道,但至少阴暗,白天都要开灯。上餐馆打工,面对成山的盘子,以桶计的洋葱以及锋利的菜刀,那个时候才知道原来餐馆的背后是这样的。
当锋利的菜刀划进手指的时候,触觉神经先于痛觉神经感受到那冰冷的钢铁异物进入血肉之中。随之而来的钻心的痛才会让你下意识的弹开拿刀的手。没有酒精消毒,只能到前台倒一杯度数高的酒,把伤指泡在里面,眼看着酒杯被染红……相对而言,面对成山的碗碟要更容易点,因为已经麻木了,只有几个简单重复的动作,只有一个简单明了的目的。时间和疲劳在这里已经凝固,比麻醉剂还管用。下工以后,精神已经疲倦到了极点,可身体却还因为惯性而兴奋着。那种矛盾的痛苦,没有经历过的人无法真正去体会。
而真正的原因是生活所迫,有的东西带不过来,有的东西在这里买不到,有的东西要买却很贵……就象剧中捡家具的情节,相信每一个出国的穷留学生都有过相似的经历。经历不是用来羡慕的,经历是用来体会的,去体会那个过程,用那个过程在自己的心里印上一个烙印,而不仅仅是画一个“到此一游”。
关于梦想与现实
王起明在国内是大提琴演奏家,郭燕在国内是中医,一个艺术家,一个医生,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而到了美国,却要睡地下室,洗盘子,受人白眼挤兑。那种心理落差比生活的简陋更加折磨人。因此,当王起明捡回电视机并且在那里自我满足的时候,郭燕用一种鄙夷的眼光看着他“我觉得你变了”。在她心里,梦想断不能因为现实的残酷而磨灭。现实的残酷,让她无法接受,因为,她看不到希望,看不到梦想实现的希望。而王起明在事业成功了以后对他女儿说了一句话“这么多年,我靠什么活着?就靠这把琴!”,即使在他最落魄的时候,与七八个人挤一间屋的时候,梦想都始终跟随着他。
当初都是带着梦想来到这里留学,可是,现实与梦想绝对是有差异的。在一年又一年的重修之后,在生活与赚钱的矛盾之中,如何去处理好现实与梦想的关系??
我无权去评价别人的选择。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梦想,而现实中却又有无数的岔路让你选择,如何去选择?生存与梦想,何去何从?这个朋友是幸运的,他能够做得很好以致于老板愿意帮他转身份,也许这是适合他走的路,而其他人呢?那种打了几年工最后既不能继续学业,也无法转换身份,最后只能等待收遣返信的人难道还少了吗?
漂泊
出门在外的人,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漂泊感,无归属感。几个箱子,几套衣服,一台笔记本就差不多是全部的家当。哪里有家?哪里是家?是那个租住的睡觉的并堆放着行李的小小的空间吗?这个月可能在这里生活,下个月也许就得搬着所有的家当去到另一个城市,就像是北漂一族,无根的野草。漂泊的人只是一个过客,很无奈的过客!
别拿文凭说事儿
大李,王起明在餐馆打工时候的北京同乡,为人老实。在美国8年,拿到两个博士学位,打了8年的工,什么苦都吃了,什么罪都受了,好不容易拿到绿卡,却最后永远的留在了纽约。文凭,文凭什么都不是。
其实,我并不是要鼓吹读书无用,更不是自贬身份。我只是想强调,学历,只是证明一个人有这样一个学习的经历并且拿到在这个教育框架下的合格的标准。但并不能代表,或者说不能完全代表这个人的能力。我知道,有很多人去国外,想的是拿到文凭后就回国,把文凭当作来留学的唯一目标和回国炫耀的本钱。有好多真的是属于混日子,根本不注重对知识的掌握和对自身能力的培养。文凭,俨然成了他们的护身符,却殊不知这是一个多么脆弱的护身符。
爱情,亲情,夫妻
这个话题是一个非常难以表述清楚的话题。引用一个朋友说的一句话“出国,就是对夫妻关系的一个破坏性试验”。无论是一起出国还是分处两地。异地的,就象齐秦的那首歌里唱的“我的夜晚是你的白天,当我思念时你正入眠……”,两个时空,两个生活,两个世界,时差和距离将两个人分开。不同的生活,不同的环境,只凭电话和网络联系,却依然无法排解心中的寂寞。更何况,不同的生活,不同的境遇,两人的思想的差距必然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长。我不赞成门当户对这种选择方式,却不得不承认“门当户对”也有着它内含的道理。试想,两个境遇生活完全不同的人,思想不在同一个层次,如何又能够保证两颗心能够融合在一起,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如果你不能理解我,我也不能理解你,两个人在一起又有何意义。
那么一起出国的呢?王起明和郭燕就是这样的例子。艰苦的生活,梦想的破灭,从高空摔到谷底的落差,生活的琐碎,极易让人的心情烦躁,生活的矛盾便由此而生。打击之余的失望,是对人的残酷折磨。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才能有高质量的婚姻?王起明为啥和郭燕分道扬镳?不就是这种落差吗?郭燕为啥最后嫁给戴维?不也是因为戴维可以为她提供希望和优越的生活吗?虽然这样说起来很落俗,但在她的潜意识里,不可否认的有这样的因素在里面,而在现实生活中,为着利益,国籍而投向有钱的老板或能够提供身份的外籍人士,这样的例子少吗?其实这种现实并不是只在国外才有,在国内同样有这样的现实,只是在国外的这种环境中,压力下,人更容易感到绝望,更容易没有安全感。寻找安全感,这是所有人,男人和女人,的最原始需求。
而王起明和郭燕毕竟不是一般的普通的夫妻。他们是结婚十几年的夫妻还有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这种感情不是简单的肌肤之爱可以去比较的。十几年的日夜相处是怎样的一种感情?是那种抓住对方的手象抓住自己的手的那种感情;是那种对方的一举一动都在你的预料之中的熟悉;是那种过去十几年紧紧跟随一路的生命的融合;是那种挥之不去,伴随着成长过程的刻在骨髓里的记忆。所以,在两人分手之后,他们不可能完全的绝裂,也不可能仅仅成为简单的普通朋友,因为那种感情已经转化为亲情,已经融合在自己的生命之中,如何能够轻易的割舍。这也是为什么郭燕两次背叛戴维,向王起明提供信息;在戴维的车撞到王起明的时候,她毫不犹豫的拿出300美元;在她知道王起明的工厂有困难的时候,跑到工厂里为他当工人为了按时完成订单;这也是为什么王起明在知道郭燕要拿到奖学金很困难后,主动向学校捐了一笔远高于郭燕奖学金的资金,既保证了郭燕的奖学金又保全了她的面子;当郭燕离家出走,王起明求助于私人侦探的时候,他说“他是我女儿的母亲”……两个人十几年的情份,又岂是这样的分开可以轻易断绝的??
引用两句剧中的台词:“我和王起明一起生活了十几年,他对我比对谁都好,可是到这儿,我们招谁惹谁了?”“在国外,必须学会,把感情和生存区分开来”
生活,是美好的,但也有太多的无奈,所以有太多东西要去学习,所以,时不时的复习一下,才知道如何面对这些无奈。经常回响在观众耳边的是从头到尾经常出现的一个街头艺人,用手敲击着塑料桶,虽然背景总在变换,但是他敲击出的对生存的无奈;对生活的向往;对生命不停追问的鼓点却时时落在我的心头,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尽管这部片子有相当多的穿帮镜头,但这部投资150万美元的电视剧不仅是当时的大制作,并且,也是部杰作。尤其是最后一集里的一个镜头:林立的坟墓背后映衬着大片的高楼。你会发现,其实人活着还是死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选择活在哪里,死在哪里。
移民问题在社会学里是个研究得挺多的事儿,移民一代/移民二代,他们的身份认同感都很成问题。这部片子表面上说的就是这么个事儿,当然远远不止这些,爱情,自由,梦想,基本上人性的善与恶它都叙述到了,并且用一种你无法抗拒的笔调,透视出残酷与温情在一个人身上的共存。
他们为什么要放弃在国内拥有的一切,来到陌生的国家?
他们为什么要把希望寄托于一片虚无缥缈的土地?
这个问题从郭燕的姨妈那儿能找到答案:资本主义的物质生活,貌似自由公正的环境,让她迷恋于此并心甘情愿放逐自己,即使她丈夫回大陆养情人,她依然不愿意回去,四个字就能说服自己,那就是“不习惯了”。习惯是件很可怕的事情,当一个从“熟人社会”里走出,来到“法理社会”里的人,想再次回到故乡的土地,几乎是件不可能的事情,因为法理社会脱胎于熟人社会,公平的游戏规则与混乱无序相比,当然是前者更为优越。
这是经历者与局外人的关系。这不是一次游戏,这是一个国家,经历了一个国家的人,他其实无法对局外人说清楚他到底经历了一些什么,因为局外人对一个遥远国家的想象,永远只是想象而已。为什么王起明和郭燕到了美国十几年的感情一下子土崩瓦解?他们向往新的土地,觉得那里能让自己的欲望发芽,于是他们把自己从故乡的土里连根拔起。最后发现,旧感情留在了故土里,带不走。
新文化让人从休克到习惯,移民者渐渐成为拥有双重身份认同的人。这其实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
双重身份认同,可以让人在两种语境中自由地选择并切换频道。当他认为人情更重要时,他可以告诉自己,我是中国人;当他认为利益更重要时,他可以告诉自己,我在美国,我要遵守美国的规则。这让一个人变得油滑,虚伪,失去原则与立场。也让一个人在享受这份自私的同时,另一半心脏忍受着背叛的煎熬。
这个片子的副导演里有艾卫卫。片子里还有好几句台词,都提到了艾卫卫。而最近,我恰好看到了一部拍艾卫卫的纪录片,里面卫卫说了这样一句话:“猫会开门。它知道怎么把门打开,但是它从来不关门。”
人是一样的,我们总是因为好奇,而去打开欲望的门。一旦开开,就很难再关上了。
作文七:《老北京人的生活讲究》1800字
学习辅助网 .5730.net
老北京人的生活习惯
穿着瑞蚨祥的衣服蹬着内联升的布鞋喝着张一元的茶叶吃着全聚德的烤鸭玩着荣宝斋的货品看着广德楼的京剧住着四九城的胡同吃喝玩乐耍在京城
清朝末年北京民间流传着一句谚语:“头戴马聚源,身披瑞蚨祥,脚踏内联升,腰缠‘四大恒’。”意思是戴马聚源的帽子最尊贵,用瑞蚨祥的绸缎做衣服穿在身上最光彩,脚蹬一双内联升鞋店的靴鞋最荣耀,腰中缠着“四大恒”钱庄的银票最富有,有腰缠万贯之意。这句谚语至今尚有流传,常见于报端和电视剧中。另一句谚语是:“四大恒、八大源、二十九家官炉房”也提到了“四大恒”,由于“四大恒”早已衰败,知情人渐少,对“四大恒”常误解是卖腰带的,其实并不奇怪,因为谚语中头上戴的,脚上蹬的,身上穿的都有了,那么腰中缠的肯定是腰带了。
“四大恒”
以售帽为主的店铺,坐落在北京前门外大栅栏商业街上。是一家久负盛名的中华老字号。它始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至今已有185年的历史,在清末民初时北京城曾流传着一个顺口溜“头戴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八大祥,腰缠四大恒”。用以向别人谝富,可见马聚源的帽子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了。它生产的帽子,因用料讲究,做工精细、货真价实、品种齐全、花色繁多而著称于世。
何谓“瑞蚨祥”,据说是引用了“青蚨还钱”这一典故。“蚨”是远古时期的一种神虫,一母一子,孩子出门时,母亲将血抹在孩子身上,不管它飞到哪里都能飞回家,飞回母亲的怀抱。青蚨代表古代的铜钱。当年的老板为店取名瑞蚨祥,就是希望借祥瑞的吉祥意味,加上能带来鑫钱的青蚨,瑞蚨祥能财源滚滚。
从第二代传人孟洛川开始进京经商。在清光绪初年,由孟瓤侯在前门外鲜鱼口内抄手胡同租房设庄,批发大捻布。清光绪十九年(1893)以后,洋布大量涌入我国,孟瓤侯向孟洛川建议,开设布店,孟洛川出资八万两银在大栅栏买到铺面房,正式开办瑞蚨祥布店。
到清末民国初年,瑞蚨祥已成为北京最大的绸布店。拥有五个字号,即东鸿记茶庄,瑞蚨祥总店(也称东号),鸿记皮货店,西鸿记茶庄,西鸿记绸布庙(也称西号),均位于大栅栏街内。
瑞蚨祥经营特点是:商品齐全,货真价实,服务热情,经营的主要品种有:水獭、貉绒、黄狼皮、灰鼠皮等皮货,进口的各种“洋布”,河北、山东、江浙等地自制的花布、青布、绫罗绸缎等。
瑞蚨祥当年的货场分为前柜、二柜和楼上三大部分,前柜卖青、蓝、白布,二柜卖中高档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5730.net
学习辅助网 .5730.net
布匹。楼上卖丝绸、皮货等高档商品。顾客到来时,先由四个年纪较大的职工拉开大门,含笑迎接,然后由售货员上来请坐、看茶,根据顾客需要,送上商品,顾客要不要均可。
瑞蚨祥以货真价实、服务周到赢得了广大顾客。瑞蚨祥的色布是选用上好的白布加工的,缩水率小,下水不褪色,,最受广大劳动人民特别是农民的欢迎和信任。
1900年,瑞蚨祥毁于八国联军的洗劫,不久重建开业。恢愎以后的瑞蚨祥仍然以货品纯正、花色新颖著称。现瑞蚨祥仍自行设计花样,派专人、选厂家“定产品”,并绣明“瑞蚨祥鸿记”字样。其优良的布匹、绸缎仍为海内外游客所称道。其开办的“传统服装服饰展”也是文商结合的典范。
解放后,天安门广场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的面料就是瑞蚨祥提供的。1954年,瑞蚨祥率先实行了公私合营,五个字号合并为一,改成以经营绸缎、呢绒、皮货为主的布店。现在北京瑞蚨祥绸布店基本保持了原来的建筑风貌,天井式的房屋结构,门面上的石雕、罩棚等仍保存完好。营业面积有一千多平方米。
内联升
内联升以制作朝靴起家,鞋底厚达32层。特色产品“千层底”鞋底每平方寸用麻绳纳81-100针,针码分布均匀。产品全部手工制作。内联升对来店做鞋的文武官员的靴鞋尺寸、式样等都逐一登记在册,如再次买鞋,只要派人告知,便可根据资料按要求迅速做好送去。同时,也为下级官员晋见朝官送礼提供了方便。一本详录京城王公贵族制鞋尺寸、爱好式样的《履中备载》由此而生。如今,鞋店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普通百姓,但仍坚持对畸形或有特殊需要的予以定做,并可保留其鞋的尺寸及要求,满足顾客的要求。
学习辅助网 .5730.net 学习路上必备的交流学习网站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5730.net
作文八:《北京人生活时期的部分动物》400字
北京人生活时期的部分动物
77万年至 20万年前,当北京人生活在周口店附近的时候,那一带的气候比现在温和湿 润。当时的地形北边是高高的群山,连接着北京的西山,西边和西南是蜿蜒起伏的山丘。山 上山下长满了各种树木和丰茂的野草。凶猛的剑齿虎和狼、熊等野兽,聚生于森林中,出没 于山野间,威胁着北京人的安全。当时剑齿虎的形态和大小同现代的虎近似,上犬齿扁平, 有的前后有锯齿,利如短剑。剑齿虎捕捉食物时,口张得很大,非常凶猛,北京人常常同猛 兽搏斗而丧失了生命。 北京人大约是几十个人结合在一起。 共同劳动, 共同分享微薄的劳动 果实,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生活。他们成群地出去打猎,主要是猎取肿骨鹿、梅花鹿、野羊、
野马等。
剑齿虎 肿骨鹿
学习建议:剑齿虎、 肿骨鹿等动物的存在, 说明了北京人生活时代周口店的自然环境是 十分险恶的。尤其是剑齿虎和其他食肉动物豹、狼、熊常常出没山间,对北京人有很大的威 胁。明白北京人正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学会了用火,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生活。
作文九:《北京人的一天生活(习作引导)》1900字
北京人的一天生活(习作引导)
早晨,红日东升,秋风送爽,一群北京人由岩洞里走了出来,他们中间有老有小、有男有女。虽然已是深秋了,但是天气还不怎么冷,只是由于昨晚落了一场雨,稍稍感到一些寒意。他们身上什么都不穿,连一条兽皮也不披。他们的相貌是怪模怪样的。你说他们象人,可是他们的前额很低,发际向前,眉骨粗大,嘴巴前突,鼻子扁平,再加上头部多少有些向前微倾,又有些象猿,特别是他们身上那层松软的细毛??你说他们是猿,可是他们直立行走,特别是他们的一举一动,是任何动物所不能做到的,又可断定他们是人。
走出洞口,围拢在一堆火的旁边。洞口附近的地面被踏的很坚实,连杂草都不生;可是地面上是乱七八糟,遍地堆积着乱柴和吃剩下的兽骨。在这一群人的中间,有人在说什么,话说得直忡忡的,又怕别人听不懂,还一边用手比划着。虽然他们说话的内容,我们无从知道,但由他们的表情上可以看出,大概是在商量这一天的工作吧。说真的,能够吃饱肚子,对他们来说该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呀~大家出发了,洞里只留下了少数几个上了年岁的人。从动作上,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留下来,并不仅仅是为了照顾小孩,而更重要的看管火种。
洞内、洞外以及洞口都有火堆。为了避免烟熏,洞里的火总是摆在靠近“天窗“的地方。在不使用的时候,就在火上盖些干柴,再铺上一层土。洞外的火为了防止雨浸,在临睡以前,还加上树叶,盖上土,使在火阴燃;只有当他们用火的时候,才把它扒开,吹燃起火苗。他们成年累月的像保护自己眼珠一样保护着火种。他们懂得,如果火灭了,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灾难~洞口的火,不仅是为了烤东西吃,也拿它作为防御猛兽的“工具”。因为洞口只要有火燃着,不管多么凶猛的野兽,见了火就得避开。最初他们占据这个岩洞的时候,还是用火把豺狼吓跑的呢~
一条小河恰恰经过他们居住的洞口,为他们制造石头工具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原料。孩子们一趟一趟地运着由河滩上选来地石头;大人们不停地把石头敲开,制作他们所需要地各种工具。还有人在修理一条木棒,砍了又砍,刮了又刮,还不时拿起来试一试,看看这种最得力狩猎武器做地合适不。留在家里地人也并不
轻松,除了看小孩、管火种外,他们还是制造工具的能手呢~ ??
在龙骨山南面二三公里地草原上,七八个年轻地小伙子,手持木棒正在追赶着一支生长着象“手掌”那样的大犄角的肿骨鹿。鹿一直向西奔跑着,跑到山脚下的河边,看样子是打算越过河向山坡上逃去。可是预先埋伏在对岸的几个人突然挺起身来,堵住了鹿的去路。鹿惊慌万状,又想往回跑,可是已经来不及了,这群小伙子就像饿虎扑食般地扑上来,一齐举起木棒狠狠地朝着鹿地身上打下去。起初,鹿还想挣扎一下,可是一棒正打在它的致命处,鹿一动也不动了。多么幸运啊~晚上大家可以饱餐一顿了。可是像这样顺利地日子,并不是很多地。有的时候,简直没有什么捕获,只好采集一些植物根子,或者捡回虎、豹吃剩下的羚羊肉来充饥。
在龙骨山东面约二公里的紧靠平原的山坡上,有一群北京人正在采集食物。其中大多数是妇女,也有较大的孩子。年岁大一些的人,还经常把采集的经验传给孩子们,教给他们辨别各种植物的方法,哪一种是能吃的。哪一种又是最可口;有的人还很自然地把采到地东西送到孩子们地口里,叫他们尝尝滋味。手中的骨棒或木棒用处真不小,不仅可以用它来挖取块根,还经常用它扒鼠洞。??同时还可以扒出鼠地“冬藏”——干果之类地东西。他们为饱肚子,就得经常在外面采集各种能吃的东西。采集是他们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虽然也有人在外面从事狩猎,但凭着那样简陋的武器——木棒或石块,不能经常获得很多东西。 不要小看这群人,他们还是最早的“矿物学家”呢~就是在这个山坡上,他们不仅能采集到食物,而且还能找到手指大小的六方体的透明水晶。他们知道水晶是制造石器的好原料,它不但坚硬,而且打破后,破裂面整齐、光滑,很容易打成带刃或带尖的石器。
日落西山,天色逐渐暗了下来,一群一群的北京人都先后返回岩洞。人们最感兴趣的是那只又肥又大的肿骨鹿,当它刚被抬上山坡时,就立刻吸引住了站在洞口的人,好多人都前来帮忙,孩子们也在旁边欢天喜地的又嚷又叫。最忙乱的是孩子们,他们一会儿摸摸被庞大的角支起的头颅,一会儿又去动一动尾巴。当大人们拿起锋利的大石头要割裂尸体时,他们帮忙拉后腿。管理火种的人早已扒去火上覆盖的土,用树枝支起干柴把火吹燃,就等大家聚拢烤肉吃了。天色越来
越暗了,大家围着熊熊的烈火,火光照红了他们的脸孔。每个人的手里都握着一个头尖刃薄的石器,把鹿肉割裂开来,成功地放在火上烤着吃。??
夜深了,大家都走进洞里去睡觉。他们挑选了一块较干燥地地方躺下来,有时还在身下垫些干草或者兽皮。
作文十:《描述北京人一天的生活》800字
描述“北京人的一天。”
这组学生是这样描述的:当天空刚矇矇亮的时间,青壮年“北京人”就从洞穴的树叶堆里爬出来。他们看了看洞中的火堆,小心地加了些树枝,唔唔地叫着拿了各种石器出了洞。这一个青年“北京人”跑来比划着。年长“北京人”一摆手,大家冲了过去,原来的小河有一群野羊,冲去的“北京人”分成两群,包围了野羊群。一时,人羊混战,“北京人”用木棒,石制左右砍砸器猛击野羊群的2只。一只野羊体力不支倒下死去,另一只野羊用羊角顶倒了一个“北京人”回到山洞。几个女性“北京人”用石制刮削器剥下了羊皮,用树枝挑起血淋淋的野羊肉烤来吃。不久,羊肉的香味充满山洞。这时那个受伤的“北京人”在疼痛的唉嚎中死去。下午,“北京人”再次出去打野兽,但是一事无成,都走得很累。傍晚,他们只得在小河边喝了一点水,在火堆上加了许多树枝,钻进树叶中去睡觉了。
师生们为这组学生作业拍手鼓励。教师请另一组学生对作业进行点评。
这组学生说,“同学的描述很好,符合教材中介绍的史实。我们建议,可以再增加‘北京人’打制石器的内容,使得描述能够更全面地概括“北京人”的生活。这个点评得到了一阵掌声
这是一位教师的教学板书:
学习历史的具体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史学界形成共识的,对学生的认知、智慧、品德等人格养成最具意义的历史事实及其过程;能从背景和条件、原因和动机(或目的)、性质和特征、结果和作用、影响和意义等方面把握所学史实。
过程与方法:体验从少到多、由点及面收集历史信息的过程,学习从新材料中汲取、鉴别、整理和归纳有用信息的方法;体验从易到难、由浅入深运用历史信息的过程,学习在新情境中,借助史料观察、思考和解决历史和相关问题的方法;学习以口头、书面、信息技术等方式,运用“读史心得”、“调查报告”、“小论文”、“专题网页”、“主题演讲与辩论”等形式,在小组、班级等场合表达和交流学习成果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在比较开放的情境中,显示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人文关怀、科学理性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