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关于司马迁的作文》1000字
笑傲苦难
雨,在漫天飘洒着,打湿了那个古老的王朝,打湿了那个不屈的灵魂。透过千年的历史风尘,我看到了,看到了那个在千古江山下雄心万丈的倜傥少年;那个在生死之间徘徊抉择的佝偻背影;那个在初汉散文中成一家之言的太史公。我看到了那个用千年的心血凝结了历史的身影从浩如烟海的史籍中款款而来。
或许,对于出生在史官世家的你来说,居今之世以志古之道是你天生的使命,于是,那个生长在山环水带,嵌壤蜿蜒的土地的少年,踏上了漫漫长行路。春水如歌,最忆英姿少年时。你南游江淮,亲临汨罗江畔,颂屈原诗赋,叹英雄早逝;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遗风,揽衣挽袖,高山仰止处,拜谒圣贤。路漫漫其修远兮,无数的脚印塑造了你的坚毅。
然而,上天注定要和你进行一场残酷的游戏。当无情的牢狱摧毁了你的一切,你如梦初醒。在生死抉择之间, 你仍不知做错了什么。你挣扎着,蓬乱的青丝在风中怒号,凌乱的梦想像一把利剑,在破碎的记忆中闪耀,直插进九重宫阙,永远的刻下了你的咆哮!风停了,雨止了,泪眼模糊了。残阳如血 ,清风徐来,穿过婆娑的竹林,斑驳的碎片丢落了一地!
但是,你笑了。在生死之间,你选择了别人最不齿的那条路。可又有谁知,污浊的牢狱里,那四个字在无数的黑夜中熠熠生辉——笑傲苦难!旧时月色,看破红尘悲欢缘!唯有那断云石旁的一湖春水,看到了你那笑容背后的苦涩;唯有那高悬的明月,见证了你那抉择背后的勇气!
从此,一襟春风夏雨,两袖秋露冬雪。清凉的早晨与薄暮的黄昏里,随处可见你的足迹。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用沾满血与泪的衣袖拂去历史的烟尘,用满腔赤诚唱响一曲千年的挽歌!一支生花笔,写尽人间繁华梦。千古风流事,默默低首不言中。当青丝已成白发,你终于写完了最后一笔,迟缓的身躯再也不能在寸寸山河中移动,你静静伫立在锦绣江山下,安然的闭上了双眼。雨,依然在漫天飘洒着,打湿了墓地的钟声。潇潇风雨却和着你的气息,遍洒中华大地。笑傲苦难的坚毅化作千年的血泪,融进了绵延不绝的历史,渗透了千古江山,萌生在这个古老民族的血液中,生生不息,万古长存!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于是,“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哀怨化作浩浩长江前大江东去的吟唱;“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孤寂凝结成风波亭前的点点残血。即使在一川烟草,满城风絮的江南,在山河破碎的残垣瓦砾下,仍有“一生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的夜泊水村。
千年后,历史重生,一个少年在纸上写下:
一盏清酒,半城烟沙,回首看,江山如画!抬眼望,唯有笑傲苦难者,驰骋天下
作文二:《司马迁的坚忍品格》3700字
司马迁的坚忍品格
司马迁的坚忍品格
余养健
人这一辈子,忙忙碌碌几十年,看起来纷纷繁繁,热热闹闹,其实只要一两个字就完全 可以注释其一生。比如司马迁,只要坚忍二字即可。
公元 99年,大汉王朝发生了一件震动朝野的大事——李陵事件。这个李陵,是飞将军 李广的孙子。李广一生征战无数,却不得封侯,最后含恨自尽,死得很冤。而李陵,可 能比李广还要冤。元朝有个杂剧作家,叫关汉卿,写了一出戏,叫《窦娥冤》 ,他说窦 娥很冤,其冤屈可以感天动地,其实跟李陵的冤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汉武帝刘彻是个雄心勃勃的人, **把他和秦始皇并列在一起,说秦王汉武什么什么 的,这是有道理的,因为这个汉武帝和秦始皇一样,对待匈奴都是采取强硬的政策。
公元前 119年,汉军与匈奴展开决战,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各领精兵5万,向匈奴总 部发起进攻。汉军一路势如破竹,将匈奴单于打得落荒而逃。但西迁后的匈奴,一直在 蓄精养锐,伺机反攻,而且凶性未改,竟敢扣留汉朝使臣苏武,并把苏武赶到北海(今 西伯利亚贝加尔湖)去牧羊。
汉武帝得到苏武等人被扣留的消息后,就派贰师将军李广利领兵3万,从酒泉(今甘肃 酒泉县)出发,去讨伐匈奴。这个李广利,虽然名字听起来跟李广有点像,其实与李广 一点关系也没有。他只是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的长兄。汉武帝派他去打匈奴,一方面当 然真是为了教训教训匈奴, 以显示自己的雄才大略,但更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让李广利 建一点军功,好对他封侯。
想不到这个李广利天生不是一块打仗的料, 他根本没有遇到匈奴主力, 竟然就损兵折将, 无功而返。倒是偏将李陵,带着他的五千兵马,深入敌后,与敌人浴血奋战,谱写了一 曲可歌可泣的赞歌。
这个李陵,颇有祖父遗风,为了抗击匈奴,他奉朝廷之命,在酒泉、张掖一带,训练了 五千步兵。这时,汉武帝就要他用这支部队与匈奴作战。
李陵的部队,开始还打得比较顺利,遇到人数相当的敌人,三下五去二,就把对方消灭 了,但后来就遇到了单于亲自带领的三万匈奴的主力。但李陵他们英勇善战,一鼓作气 就消灭了对方好几千人。单于就想,我三万你五千,我的兵力六倍于你居然还打不过, 一气之下就调集了左右贤王的八万人马,这样前后加起来就是十一万, 而且都是精锐的 骑兵。这时,李陵只好且战且退,但即使是退着打,还能越打越勇,打到单于觉得这个 战打不下去了,干脆撤兵算了。这时,意外发生了。军中有一个小兵,因为受到上级的 训斥,一气之下竟然投靠了匈奴,并且把李陵军中的秘密都供了出来,单于这才又重新 壮起胆子和李陵作战。 当然, 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因为李陵带领的毕竟不是天兵天将。
李陵被捕了,但他没有投降匈奴,之所以苟活于大漠之外,只是为了等待机会,以便效 忠汉室。
但是,汉武帝生气了,他不以容忍部将被活捉,就把李陵原来的部下陈步乐叫来问话, 陈步乐吓得自杀了,然后又问众臣的态度,朝廷上下没有一个敢为李陵说好话的,原先 满口称赞李陵的,这时也都闭口不言,都生怕触怒了汉武帝,招罪下来,家小难保。
就在这时,司马迁站出来了,他的刚直的个性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他虽然跟李陵交往不 多,两人的志趣也不相投,但凭着平日的观察,他觉得李陵是一个
他大加赞扬李陵的人品,说他具有
随后,李陵的家人一一被杀,李陵被逼得没办法,只好由假投降变成真投降。其间的冤 屈,无人能说得清。
这就是著名的
宫刑不单是残酷的肉刑,更是精神上的酷刑。西汉时期,很多人甘愿一死,也不愿意接 受宫刑。宫刑之后的司马迁成了另类的司马迁。他成了不是男人的男人,不是太监的太 监,不是士大夫的士大夫,不是文化人的文化人。他成了人群中的
人的本质属性而言, 他没有归属了。 这样的羞辱是无以复加的, 其痛苦也是无以复加的。 司马迁在他的名作《报任安书》中描述了自己受宫刑之后的痛苦。
我们可以替这位痛苦的史学家设计一个这样的场景:半轮冷月凄美地挂在天穹,远处野 狗在低沉地嗥叫,司马迁孤独地坐在一间屋子(也可能是囚室)里,沮丧地打量着自己 的下身,墙角一粒如豆的灯火明明暗暗地映照着他双眉紧锁的额头 ...... 人生的痛苦, 有过于此吗?这是奇耻大辱啊。
但司马迁忍住了,他用他那超乎寻常的坚忍的品格忍住了。他知道,人受辱的方式有许 多种,最卑贱的就莫过于受宫刑;他也知道,与其忍辱而生,不如刚正而死。这时的司 马迁, 选择生比选择死不知要难上多少倍。 在中国历史上, 从来都有不惮于死的文化人, 但为了理想不惮于生而将肉身交给尘世摧残的英雄却没有几人。
司马迁坚忍的品格早在他年青时候就已经呈现。
那还是在他 20岁的时候,在父亲的鼓励和支持下,怀着继承祖辈史官事业的志向,开 始访游名山大川,考察各地的风土人情,搜集各方面的历史材料。 《太史公自序》说:
那一天,从南郡渡江之后,司马迁来到了湖南长沙北面的汨罗江。汨罗江是我国伟大诗 人屈原自沉的地方。 江水翻滚, 似乎在诉说着对诗人的思念, 也似乎在吟诵着屈原的 《离 骚》 。江边的树木也青了又黄、黄了又青,辛勤地记录着兴盛衰亡的历史。只有江岸上 的人们来来往往,为着各自的生活奔波。
司马迁在汨罗江边徘徊了又徘徊,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当中:多么杰出的人才啊!怎么老 天这么不公平, 竟让他遭到如此悲惨的命运呢?司马迁想到屈原的遭遇, 心情十分沉重, 步履也越发缓慢起来。
阵阵清风吹来,江水泛起层层的涟漪,岸边的树木轻轻摇晃着身躯,远处不知是哪位在 吹箫,哀怨的乐声由清风徐徐送来,把周围的事物都染上了一层凄凉的色彩,年轻的司 马迁走着、想着,不知不觉已经泪流满面了。他在江边徘徊了很长时间,各种复杂的感
情荡涤着他的心胸;对屈原的敬慕、同情;对楚怀王、顷襄王的指责、不满;对靳尚、 子兰等人的愤恨,还有对历史的感叹等等。司马迁又想起父亲的叮咛,想起父亲对他的 期望,他立志继承父亲事业的信念更坚定了。
后来, 他又来到了山东曲阜。 那是古代的文化中心, 历代都有不少知识分子到这里朝拜。 司马迁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首先去参观了孔子墓。墓地很大,面积大概有一顷,各地 来的人肃立在墓前, 以各种形式表达他们对孔圣人虔诚的信仰, 整个墓地笼罩在一种庄 严肃穆的氛围中。在墓地附近,司马迁向当地人请教孔子的事情。人们告诉他,当年孔 子死后,他的弟子替他守了三年孝,仍然不忍心离开,于是干脆搬到孔墓附近住,后来 一些儒生也搬了来,渐渐有了几百家,人们把这里就叫做孔里。这也深深地感染了司马 迁,因为在此之前,他从没听说过一个人死了还有那么多人不愿意离开他,甚至心甘情 愿地要和他住在一起, 这样的人虽然没有官方为他修建什么高大的纪念碑, 但他却在民 众的心中立起了一座丰碑,真是伟大啊。
司马迁在孔墓附近徘徊了很长时间,慢慢地陷入了对孔子生前事迹的遐想之中。最后也 是依依不舍地离开曲阜的。
这次漫游,司马迁还直接寻访当年历史人物的后代,请他们畅谈祖宗的业绩。这其中历 经了多少困难啊!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谁还能坚持下来呢?那时的漫游,不像现在的 旅游, 现在旅游路上有车相送, 目的地有宾馆等待, 快得很, 也轻松得很。 那时的漫游, 全凭自己两只腿,跋山涉水,餐风露宿,漆黑的夜晚、漫漫的行程、寻访的艰辛,不会 有太多的人对这样的差事感兴趣。当然司马迁的这次漫游也像现在的一般游客一样,对 祖国山川的壮丽景色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他是带着搜集史料的目的去游历祖国的河山 的,他在欣赏壮丽景色的同时,想的更多的是当年的历史事件在哪里发生、历史人物在 哪里留下音容笑貌、 在哪里叱咤风云。 观汨罗江, 屈原的事迹让他感伤不已、 痛哭流涕; 上九嶷山,棵棵斑竹引起他对远古的驰骋想象;登会稽山,深幽的
他也会想起家里饭菜的香甜。可是路还得走下去,寻访还得继续下去。父亲的叮咛时常 在耳边响起, 对历史浓厚的兴趣鼓励着他克服一切困难去继续寻访。 多少个漫长的夜啊, 多少个黎明与黄昏,司马迁一步一步为实现他的目标而奋进。
司马迁的这次漫游,是一次前无古人的壮举。历时数年,他的足迹遍及了大江南北。多 少艰难困苦,他都忍受过来了,多少日升日落他都走过来了,这需要多么强大的毅力的 支持啊!今天当我们捧着《史记》 ,感受着历史的风风雨雨、朝朝夕夕的时候,是否能 感受到司马迁当时漫游大江南北时所忍受的艰辛呢?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个太史令,太史令掌管国家图书馆,还掌管天文星象的观测,阴 阳吉凶的占卜之类的事情。但这时司马谈已经身患重病了,他临死时对司马迁说:
司马迁泣不成声地答道:
但著述历史不能凭空想像,要事出有因,有根有据。司马迁虽然有游历的经历,掌握了 许多第一手的资料,但许多事情还要找到文字上的记载,因此,司马迁就一头钻进国家 图书馆。于是日子就在考证、校对之中一天一天地过去。司马迁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 工作,图书馆成了他的家,竹简为友,竹简为枕,竹简为案,司马迁头脑里满是竹简, 满是竹简上的列列文字,别的东西对于他来说,都已经不再重要了。万籁俱静时,他仍 在忙碌不息;东方未晓时,他又早已竹简在握、伏案疾书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啊,司马 迁躬身简中,
忍受屈辱,忍受艰辛,忍受寂寞,司马迁的坚忍终于造就了一个伟大的史学家。
作文三:《关于司马迁的成语》2400字
转战千里形容连续作战,经历了很长的历程。
重于泰山比泰山还要重。形容意义重大。
斩将刈旗同“斩将搴旗”。
彰明较着指事情或道理极其明显。
质而不俚质:朴素、单纯。俚:粗俗。质朴而不粗俗。亦作“质而不野”。
转败为胜变失败为胜利。
转斗千里谓长途转辗作战。
仰首伸眉仰首:仰起头来;伸眉:舒展眉头。形容意气昂扬的样子。
摇尾求食老虎被关进笼圈里,向人摇尾巴求取食物。比喻人的地位降低,向人乞求。
燕雀安知鸿鹄志鸿鹄:天鹅。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
一饭之德喻微小的恩德。
一家之学自成一家的学派。
一家之言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学说或论着。
倚门卖俏形容妓女卖弄风骚的生活。
引车卖浆拉大车的,做小买卖的。指平民百胜。
雍容大度文雅大方,有气量,有风度。
欲益反损益:得益;损:损害。原想有所得益,结果反受损害。形容事与愿违。
远溯博索谓广泛地推寻考索。
学究天人有关天道人事方面的知识都通晓。形容学问渊博。
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去而复来。指反复进行,没有止息。
削木为吏意思是不能受狱吏的侮辱,即使是木头做的狱吏也不能见他。形容狱吏的凶暴可畏。
修旧起废原指修诗书,兴礼乐。后引申为把旧有的修理好。把废置的利用起来。
万死一生死的可能极大,活的希望极小。比喻冒生命危险。
危若朝露危险得像清早的露水一样容易消失。比喻面临死亡。
乌头白,马生角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
泰山鸿毛比喻轻重相差极大。
天人之际天道与人事相互之间的关系。
土壤细流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随俗浮沉自己没有一定的想法,随着潮流走。
事核言直事情确实,文辞直捷。语出《汉书·司马迁传赞》:“其文直,其事核。”
拾遗补阙补正别人的缺点过失。采录遗逸的事迹。
吮疽舐痔见“吮痈舐痔”。
死重泰山比喻死得光荣。
人非木石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
攘往熙来形容人来人往,喧闹纷杂。
轻于鸿毛鸿毛:大雁的毛。比大雁的毛还轻。比喻毫无价值。
勤勤恳恳形容对人对事诚恳、热情。亦指工作勤奋,一丝不苟。
轻如鸿毛鸿毛:大雁的毛。比大雁的毛还要轻。比喻非常轻微或毫无价值。
片文只事指零碎不全的佚文轶事。
猛虎深山喻勇武而势盛。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安书》:“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
荦荦大者荦荦:明显。指明显的重大的方面
砺带河山黄河细得像衣带,泰山小得像磨刀石。比喻封爵与国共存,传之无穷
论列是非论:评论;列:列举。罗列事实,评论是非。
虐老兽心虐老:虐待老人。喻残暴凶狠而无仁义,有如野兽。
刻木为吏意思是不能受狱吏的污辱,即使是木头做的狱吏也不能见他。形容狱吏的凶暴可畏。
旷日长久历时长久,久经时日。
计无复之指再无别的办法可想,不得不这样
九牛一毫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其微小,微不足道
抉目吴门抉:剔出;目:眼睛。指忠臣被谗诛杀
绝甘分少自己不吃甘美的东西,把仅有的很少的东西分给大家。
绝少分甘好吃的东西让给人家,不多的东西与人共享。形容自己刻苦,待人优厚。
九回肠断形容痛苦、忧虑、愁闷已经到了极点。
九曲回肠形容痛苦、忧虑、愁闷已经到了极点。
救死扶伤抢救生命垂危的人,照顾受伤的人。现形容医务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九牛一毛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
好善乐施好:喜欢;善:亲善,善事;乐:乐意;施:施舍。指喜欢做善事,乐意施舍
鸿毛泰山比喻轻重相差极大。
回肠九转好象肠子在旋转。形容内心痛苦焦虑已极。
画地为牢在地上画一个圈当做监狱。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
厚禄高官禄:俸禄。泛指职位高,待遇优。
龟冷搘床比喻壮志未酬,蛰居待时
高官厚禄禄:俸禄。泛指职位高,待遇优。
苟合取容苟合:苟且附合;取容:取悦,讨好。苟且迎合,取悦于人。
狗吠之惊谓小惊忧。
高门大屋高门:指富贵之家;大屋:高大的房屋。指豪门之家。
故人之意故人:旧友。指老朋友的情意。
发纵指示发:发现;纵:放纵,也通“踪”。发现野兽的踪迹,指示猎狗跟踪追捕。比喻暗中操纵指挥
负弩前驱弩:弓箭。背着弓箭走在前面。表示极为尊敬
富埒王侯埒:同等。富有的程度与国王诸侯相当。形容非常富有
分甘绝少绝:拒绝,引伸为不享受;甘:好吃的。好吃的东西让给人家,不多的东西与人共享。形容自己刻苦,待人优厚。
奋不顾身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发踪指示猎人发现野兽的踪迹,指示猎狗追杀。比喻在幕后操纵指挥。
伏法受诛伏法:由于违法而受处死刑;诛:杀死。犯法被杀。
耳食之言耳食:耳朵吃饭。指没有确凿的根据,未经思考分析的传闻
得意扬扬形容非常得意的样子
大谬不然谬:荒谬,错误;然:如此,这样。大错特错,完全不是这样。
待人接物物:人物,人们。指跟别人往来接触。
戴盆望天头上顶着盆子看天。比喻行为和目的相反,愿望不可能达到。
鼎足而居像鼎的三足分立那样。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藏诸名山,传之其人诸:之于的合音;传:传布流传;其人:同道。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后来志趣相投的人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差:相差;毫厘:很小的计量单位;谬:同“缪”。开始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崇论宏议崇:高;宏:大。指高明宏大越的议论或见解
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
草创未就草创:开始创办或创立;就:完成。刚开始做,尚未完成。
愁肠九回指悲愁频频在腹中萦绕,难于排遣。
藏诸名山见“藏之名山”。
垂饵虎口往虎口送食。比喻置身险地。
从俗浮沉顺着世俗或浮或沉。指能够随着世俗或时势的变化而变化。
百二山河百二:以二敌百。比喻山河险固之地
不能赞一词赞一词:说一句话。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冰清玉洁象冰那样清澈透明,象玉那样洁白无瑕。比喻人的操行清白(多用于女子)。
博物洽闻广知事物,学识丰富。
不羁之才非凡的、不可拘束的才能。
昂首伸眉伸:扬。抬头扬眉。形容意气昂扬的样子。
卬首信眉信,通“伸”。昂首伸眉。形容意气昂扬,不随波逐流。
哀死事生哀:哀痛;事:侍奉。哀恸死者,侍奉生者
案堵如故案堵:同“安堵”,安居。形容秩序良好,百姓和原来一样安居乐业
作文四:《关于司马迁的名言》12500字
关于司马迁的名言
以下是招生考试网.chinazhaokao.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司马迁的名言》,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励志频道与你分享~
关于司马迁的名言 篇一:《司马迁名言》
司马迁名言
1,?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3??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4??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
5?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 司马迁名句
?
6?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
7? 君子拙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
?8?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9? 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
不能立大功。
10?求学贵于博,求道贵于要”司马迁 —— 司马迁语录
? 11?得人者兴,失人者崩
?12?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 13?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
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
?14? 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 ?15? 以权利合者,权尽而交疏。 —— 司马迁语录
? 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
? 16?不知其人,视其友。(关于司马迁的名言)
17?.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18?.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19?.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识理义。
20?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21?.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
22?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23?.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
24?.不识其人视其友。
。
25?.士为知己者死
26?.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27??.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关于司马迁的名言 篇二:《司马迁 名言》
司马迁名言(关于司马迁的名言)
1. 不义而富且贵,于11. 究前人之际,通我如浮云 古今之变
2. 不知其人,视其友 12. 酒极则乱,乐极3.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4. 从政有经,令行为上 5. 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6.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 7. 非其位而居之曰贪位,非其名而有之曰贪名 8. 父母者,人之本也 9. 官非其任不处也,禄非其功不受也 10. 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 生悲 13. 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14.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15. 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16. 民人以食为天 17. 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无形
18. 女无美恶,入宫见嫉;士无贤
肖,入朝见妒
19.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20.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
轻于鸿毛
21. 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 22. 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
23.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24.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25. 为官择人,不可造次。用一君子则君子皆至;用一小人,则小人竞进矣 26.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
《国语》;孙子膑脚,《兵法》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作也(关于司马迁的名言)
27. 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
28. 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
29. 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
30. 尧虽贤,兴事业不成,得禹而九州(关于司马迁的名言)
宁。且欲兴圣统,40. 五帝不相复,三唯在择任将相哉~ 代不相袭,各以31. 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 32. 与其生而无义,固不如烹 33. 智者贵在乘时,时不可失 34.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35.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36. 君子拙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 37.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38. 求学贵于博,求道贵于要 39.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 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
41. 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
42. 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 43. 不知(识)视其友。 44.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45. 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46. .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识理
义。
47. .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
怪乎。
48.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49.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漏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50. 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如何不勉焉,
关于司马迁的名言 篇三:《司马迁名言》
司马迁名言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司马迁(汉)《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司马迁(汉)《史记?商君列传》
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 ——司马迁(汉)《史记?酷吏列传》
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 ——司马迁(汉)《史记?循吏列传》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司马迁(汉)《报任少卿书》 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 ——司马迁(汉)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 ——司马迁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司马迁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司马迁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司马迁
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 ——(汉)司马迁
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汉?司马迁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司马迁
以权利合者,权尽而交疏。 ——(汉)司马迁
不知其人,视其友。 ——司马迁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司马迁
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 ——司马迁
君子拙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 ——司马迁
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无形 ——司马迁
智者贵在乘时,时不可失 ——司马迁
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
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 ——司马迁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们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司马迁
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 ——司马迁
西伯幽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髌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
《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作也。——司马迁
关于司马迁的名言 篇四:《司马迁的名言》
1、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2、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
3、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
4、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5、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司马迁的名言。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6、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7、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8、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9、不知其人,则不为其友。
10、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无形
11、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12、君子拙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
13、智者贵在乘时,时不可失
14、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关于司马迁的名言 篇五:《司马迁名言名句》
1、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2、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司马迁名言名句。
3、君子拙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
4、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6、本富为上,末富次之,姦富为下。
7、得人者兴,失人者崩。
8、不识其人视其友。
9、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垢莫大于宫刑。司马迁名言名句。
10、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11、酒极则乱,12、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13、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
14、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源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上则富国,下则富家,贫富之道,莫之夺予。
15、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16、道高益安,势高益危。
17、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18、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
19、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
20、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
21、鱼生于水,死于水;草木生于土,死于土;人生于道,死于道。
22、窃钩者诛,窃国者矦。矦之门,仁义存。
23、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24、物盛则衰,时极而转,一质一文,终始之变也。
25、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26、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
27、官非其任不处也,禄非其功不受也。
28、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29、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30、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31、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32、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33、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34、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35、以权利合者,权尽而交疏。
36、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37、求学贵于博,求道贵于要。
38、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39、天下熙攘,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40、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41、民人以食为天。
42、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43、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
4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45、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
也,()耻辱者勇之决也。
46、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
47、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
48、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
49、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
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50、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
以上就是招生考试网
://.chinazhaokao./带给大家的精彩励志资源。想
要了解更多《关于司马迁的名言》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招生
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励志内容哦! 招生
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
热词搜索:赞美司马迁的名言 司马迁名言警句
12
作文五:《关于司马迁的故事》1700字
管理资料下载 ://.downhot./ 最好的管理资料下载网站
关于司马迁的故事
司马迁
司马迁幼年时就很刻苦,十岁开始学习当时的古文,二十岁时满怀求知的欲望,游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到处考察古迹,采集传说。这为后来编写《史记》作了很好的准备。其父司马谈死后,司马迁承袭父职,做了太史令,有条件看到大量的图书文献和国家档案,这对司马迁编写《史记》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天汉二年(前99),李陵出击匈奴,乒败投降,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触怒汉武帝,下狱受腐刑。后获赦出狱,为中书令,发愤著书,最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和润饰。《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和传记文学巨著,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除《史记》外,司马迁作赋八篇,又撰《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修史的抱负。
高中第六册第四单元,专门用一个单元来学习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及《史记》中的选文。
【原文再现】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明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报任安书》
【素材评析】
一个人,无论在遇到多大的打击与挫折,只要精神不倒,一切都可以继续。但精神是需要支撑的。司马迁之所以能在因他陵事件而受宫刑后,发愤著书,就是因为他为自己寻找到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柱,他们是周文王、孔子、左丘明、孙子、吕不韦和韩非等。而当我们的人生也遇上了难以跨越的坎时,是否也把司马迁当成自己的精神支柱,
【适用话题】
PPT模板下载 ://ppt.downhot./ 最好的PPT模板下载网站
管理资料下载 ://.downhot./ 最好的管理资料下载网站
《史记》,是司马迁用一生的精力、艰苦的劳动,并忍受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拿整个生命写成的一部永远闪耀着光辉的伟大著作。鲁迅先生曾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也就是说,作为一部规模宏大、体制完备的中国通史的史记,同时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司马迁为朋友不惜搭上自己的身家性命以及为了理想而放弃尊严的品德值得我们学习。适用话题有“坚强”、“意志”、“忍辱”、“诚信”、“心灵的选择”、“肩膀”、“雕刻心中的天使”等。
这篇有关于关于司马迁的故事的文章,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
PPT模板下载 ://ppt.downhot./ 最好的PPT模板下载网站
管理资料下载 ://.downhot./ 最好的管理资料下载网站 [扩展阅读]
魔方教程 ://.downhot./guanli/42969999.html 微信电脑版 ://.downhot./guanli/44564173.html 身份证号码和真实姓名 ://.downhot./guanli/44861147.html excel表格的基本操作 ://.downhot./guanli/42376279.html 八一建军节 ://.downhot./zt/81/
辞职报告 ://.downhot./zt/cizhibaogao/
大写数字一到十 ://.downhot./guanli/44564271.html
[推荐网站]
PPT模板下载 ://ppt.downhot./
PPT模板下载 ://ppt.downhot./ 最好的PPT模板下载网站
作文六:《赞美司马迁的作文》3000字
经典网
语录
励志
作文
范文
赞美司马迁的作文
发帖时间:2015-12-16 12:24 , 经典0 | 4条回复,344次阅读
1:向司马迁学习
司马迁是西汉一位十分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他从小受母亲河的熏陶和历史故事的感染,还有受父亲临终的嘱托,就要立志写一部史书。可不幸的是,飞来的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他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而得罪了汉武帝,所以入狱受了酷刑。但是这些厄运并没有达到他,他忍辱负重,发愤写史。虽然司马迁在悲愤交加的情况下,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他想到还未写完的史书,最终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司马迁为了写这部史书,付出了极多的精力,很不容易。他耗尽了毕生的心血,忍辱负重,发愤写史,他用13年的时间写完了3000多年的历史,为后人留下了精彩的一部史书。他的决心之大,胸怀之广,不写完这部史书决不罢休的精神令后人敬仰。我们要向司马迁一样,活得虽然不怎么精彩,但死得有价值,死的重于泰山。
现在有的同学就是三天打鱼,两日晒网。遇到难题从来不先认真仔细思考思考,直接就去问老师、家长、同学,甚至去找一份抄。这样的人,以后必定成不了大器。如果我们向司马迁那样,做一件事情就做到底,不三心两用,不半途而废,即使有种种挫折和不幸,也要尽心尽力地去克服、去解决。这样我们就可以实现我们崇高的理想,为子孙后代贡献一点什么。即使我们死了,后人也会记得我们,崇敬我们。
司马迁就是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不放弃、发愤的精神,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著成了前无古人的辉煌巨著——《史记》!而且这不是书都流传到现在,可谓是名扬千古,名垂千史啊!
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们要学习司马迁,利用其我们短暂的人生,去做一些有意义、有利于人类的事,做一番大事业。这样我们就死得有价值了,死的重于泰山。如果开句玩笑的话,我们甚至可以死得重于喜马拉雅山!
让我们认真向司马迁学习,认真学习文化知识。最后,让我们真诚地向司马迁致敬!
2:坚忍比什么都重要沙发回目录
2015-12-16 12:25 | 作者:经典1
罗曼.罗兰说过:'生活这把犁,一方面割破了你的心,一方面掘出新的源泉,我要坚韧,就像珍珠贝一样,重塑自己的伤口,在伤处磨练出一颗灿烂的珍珠,闪闪发光,照耀自己的人生!”而司马迁就是坚忍精神的写照。
司马迁被关进监狱以后,案子落到了当时名声很臭的酷吏杜周手中,杜周严刑审讯司马迁,他忍受了各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残酷折磨。面对酷吏,他始终不认罪;面对威逼,他丝毫不畏惧;面对厄运,永远不屈服。是什么使司马迁忍辱负重,勇敢地与命运抗争?是坚韧不拔的意志。他正是靠着这样的信念,才留下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豪言壮语,才成就了《史记》这样的鸿篇巨制,才铸就了流芳百世的辉煌。
司马迁用他的亲身经历启迪着人们:一个人有了顽强的意志,就可以战胜一切看似艰巨的困难,坚忍比什么都重要。
3:我读司马迁板凳回目录
2015-12-16 12:27 | 作者:经典2
穿越厚重的历史尘埃,我看见了一条荒凉曲折的路径。沿着这条小路一直走,然后在时光的尽头呈现你沧桑隐忍的脸。
昏暗潮湿的天牢里,你戴着冰冷的镣铐,铁链撞击发出寂寞的回响。在这空旷而荒芜的声响中,你忆起自己的前半生。恍然是一场梦呵。锦衣玉食,雍荣华贵。一切的幻灭,皆因那句祸从口出。你记得灾难降临那日,天空是低垂的暗蓝色,没有风。在这看似平静的表面下,涌动着令人窒息的压抑。大殿上是一片死寂。大臣们小心翼翼的察颜观色和千
篇一律的言辞让年轻气盛的你微微皱眉。当武帝询问到你时,你直言不讳的表达了对那位可怜的将军的看法。也许这只是一种观点,一种#楼回目录
2015-12-16 12:29 | 作者:经典3
你被带入大牢,历经百般折磨,你于生死之间选择了腐刑。那是被世人鄙弃唾骂的抉择啊。你怎会不知。
所有的一切,你都接受了。你不是悲剧,却是历史悲剧中最伟大的配角。
我相信对于武帝,你是有过幻想的。当你还是太史令时,你总是异常殷勤,总想博得武帝的欢心。然而,君主的心却是无情而叵测的啊。你在这阴冷的天牢豁然明了:文史星历,本就是供天子戏耍的小丑啊。哪里能有什么人格?
历史总爱蒙着面纱,等待被那些见微知着的人揭开。这曾曾假象在你眼中轰然崩塌。于是,美好与丑陋,阴谋与背叛,忠诚与奸淫,在你笔下倾泻开来。台上的那些旦角丑角,仿佛跳舞的小人,一个个,生动活泼。有愚蠢自大的帝王,有刚正不阿的贤才,也有浪漫温情的侠客。你笔下的这场戏盛大雍容,有鲜血淋漓的屠杀,有涂炭生灵的战争,也有歌舞升平的祥和盛世。你的?史记?包罗万象,而你笔下的古人,也是真正的人,是历史舞台上的戏子。嚎啕出场,低泣落幕。他们都不过是充当了悲剧的配角,但他们人生的血泪和欢颜,却因你而能够留在泛黄的书页间,然后,两千年过去,他们的戏,依旧可以被我们观看,并且由衷感慨。
你知道,自己也将是他们中的一员。在那个繁华而苍凉的年代,你以一颗历尽劫难却仍鲜活丰盛的赤子之心,一笔一画的描刻历史,为它染上同你一样的纯蓝。你在为他人写好剧本后睡去了。你太疲惫,真的要休息了。伴随着沉重的钟鸣,你闭上了眼睛。
我的面前,又出现了一片新天地。而在温暖的日光下,行走着一个因你而愈加坚韧的灵魂,是我的影!
4:司马迁,我想对你说#楼回目录
2015-12-16 12:30 | 作者:经典4
深蓝色的夜空中挂着一轮皓白的圆月,在抬头望月的一瞬间,忽然想起你,我洒下一壶酒,对着月亮轻轻颂起:“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题记
一、向死而生
我不愿说汉武帝的刑罚有多残酷,我不愿讲腐刑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也不愿提起那五千万铢赎命钱对你有多重要,我只想说这一切的一切,可以让你低头吗?可以拦得住你的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吗?呵,当然不能!
因为李陵之祸,你陷入绝望,然而你没有选择一死了之,你被迫选择腐刑,但事实上,那该需要多大的勇气,曾经有多少人为这屈辱的腐刑而毅然选择死去,我不否认他们的气节,但我更加敬你万分!
二、化蛹为碟
蝴蝶承受了蜕变的痛苦,于是它变成了一只漂亮的蝴蝶,因为只有它自己知道,在它的身体里面藏着一只美丽异常的蝴蝶。
对你来说同样如此,你承受了腐刑这极大的痛苦,完成了你艰难的“蜕变”。在那段时间里,你身居小屋,卧床不起,身心都受到极大的创伤,可你依然坚持着度过这难以言表的日子,慢慢的,你恢复了平静,开始了你活下去的意义……我想你是很孤独的,你说过“最下腐刑极矣!”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你不被社会所承认,作为男人的司马迁死掉了,作为一个封建士大夫的司马迁也死掉了,但是在《史记》中间激扬文字的那个太史公却获得了新生,这一丝希望始终温暖着你,它也成了你黑暗中不灭的灯光.
三、十年一剑
十多年的光阴,铸成了《史记》的辉煌,这十多年,对你来说是迅速是漫长,是享受还是痛苦呢?我想都会有吧。你用你的全部来铸就这部旷世之作,从此你拥有了不死的灵魂,你走了,你的思想却活着,你没有被人们遗忘。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这是你对待生死的看法,也是你人生最好的证明。
四、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是后人对你的敬仰和赞叹,你的价值会随着时光而越显光芒,《史记》让我认识了自己的祖先,我为是一个炎黄子孙而感到自豪和骄傲,也让我认识中华民族的信仰和精神原则。
五、逝者如歌
几年后的某个清明,我定会带上一壶好酒到你的坟上祭拜,然后轻轻唱起:“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最新推荐
Copyright ?2014 经典网
作文七:《关于端午节作文:司马迁VS屈原》700字
关于端午节作文:司马迁VS屈原
关于端午节作文:司马迁VS屈原
第一场盛夏,粪土之囚室
(司马迁上)
司: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槛阱幽深处,有谁与吾倾?(无可奈何地欲言又止)痛苦的极限是心的枯乏,面对三木五刑,一切尽是渺小如米粟。吾身虽痛,理想犹在,区区之皮开肉绽若蚊蚁独亲,声声之鞭打棒锤如梦中呓语,不足以灭吾心志,不足以挫败吾生。(眼光望向监狱的天窗,观摩天星北斗)
(屈原上)
屈:好个凛然正气,好个鹤立鸡群的独醒之人,抉择人生竟是如此不屈不挠。吾人意寡,难于立世,今遇仁兄,实感荣幸。
司:吾乃有罪之身,被囚请室,重遭诽谤,耻辱尽收于囊。诚著史书,草创未就,是以不能辞世。今世吾必了却心愿,修列此书,豁出性命义不容辞,吾其志必成耳!(义愤填膺的高举起握紧的双拳,抑扬顿挫的言词半着劲风吹得铁门哐铛响)
屈:大地,您听!这就是不死鸟的亢奋之音。大地,您看!这就是独秀梅的飒爽英姿。巨匠的酝酿是经住千锤百炼的考验。临渊之草,生死择抉是不会选择自堕深渊而摔个粉身碎骨的,顽强不屈坚韧不拔是最好的去路。草贵于远久翠绿欲滴,时至枯荣时,已是万事秋。不如草之者轻言生死,自残余命,放着大好年华不去为理想奋斗而愚蠢到自寻短见。(有点唉声叹气)
司:也许赴死者有死的原因乎!
屈:非也!古人云: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死后空余一副臭皮囊而已,这行尸走肉不会去兑现汝生前之抱负,它
只会随着之间的冲刷而销声匿迹罢了。虽死犹在是后人的赋予之词,而对于自身是一种懦弱的逃避。生前不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钟实现心中的梦,死后心境被套上沉重的枷锁,一个永远无法解脱的包袱,启其裹衣,发现里面缠绕着一个“死”字。汝之存世之道,乃人生之价值也!
司:蒙蔽兄夸奖,吾无地自容焉。推汝之言,此句是尔之悔言欤?(作辑诚恳象)(司马迁下)
作文八:《高考作文素材:关于司马迁》1700字
学习辅助网 .5730.net
考研屋.kaoyanwu.为大家整理的高考作文素材:关于司马迁,供大家参考:
一、当你一个人孤独地坐在那阴湿的牢狱里,等着最后的决断。你,一个小小史官,没有多少家产,面对这样的牢狱之灾,你只能做出屈辱的选择……有谁知道那一刻你的内心所滚动的痛苦和无奈,有谁能体会到你内心所翻腾的屈辱和泪水,假如时光能倒流,我想握住你的手,我想告诉你一句话:在亿万中国人的心中,你,司马迁,就是一个大大的英雄~你以你瘦弱的躯体,铸就了中国人心中永远的魂魄——屈辱非但没有消灭一个人的人格,反而成就了他的非凡的伟大~
二、司马迁刚直与坚韧。面对残酷的刑罚,面对众人的嘲笑,他没有屈服,他依旧屹立在历史的巅峰上。“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刚正不阿,留作正气满乾坤;幽怨忧愤,著成信史照尘寰。正是太史公的凛然正气,才能使得他站在人生的高峰上呼啸:“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三、微笑的脸,自信而刚强,柔和而不屈,以不变应万变的从容潇洒。怪不得,一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终于成就了你,那位以一张永葆微笑的脸化屈辱为力量、化鄙薄为斗志,“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人。极刑之下见勇夫,因为《史记》,你留给了世人一笔最大的财富;因为微笑的脸,你留给了我们永远的崇敬。
四、曾经身处那样险恶的环境,忍受着世人的嘲讽和内心的痛苦,太史公却凭着自己的奇崛神笔,以刚毅之心正直之气来书写历史,书写两千年的沧海桑田。于是,他的名字便与他的不朽著作一起载入史册,那张悬着两滴清泪的脸也与他的精神一起沉淀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后人对他的光辉评价: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5730.net
学习辅助网 .5730.net
学习辅助网 .5730.net 学习路上必备的交流学习网站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5730.net
作文九:《2司马迁,关于生与死的话题》6100字
司马迁,关于生与死的话题
骆玉明 作者简介:骆玉明,男。出生年月:1951年7月。197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班。毕业后留校任教。1979年任助教,1983年任讲师,1995年任教授,1997年任博士生导师。
一、一个专制而思想萎顿的时代
关于这个话题,先做一个归纳总结的话,就是在司马迁和汉武帝之间爆发了一场真正的斗争。一方面,是拥有全部权力、作威作福的,也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少见的具有大智慧、大魄力的一个君主或者说一个暴君;另一方面,是一位具有超人的智慧和崇高的人格、对人的珍贵有非常深切的理解和渴望的一个普通的文士。在专制的权力面前,一个思想者,一个尊贵的人,他可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这是司马迁给我们做出的一种榜样和一种启发。
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了不起的帝王,这是毫无疑问的。中国原来并不是一个大一统的体制,这种大一统的体制从秦始皇开始建设,但是秦很快就崩溃了。历史当中积蓄的那种冲突力量,在秦始皇时代不能够平静下来,所以这种建立大一统帝国的努力,不可能在一代人中完成。所以到汉王朝建立以后,它还是封建制和君宪制的一种扭合。一直到武帝时,中国的大一统王朝才真正建立,集权制度才真正得以实现。
《史记·汲黯传》里说到武帝这个人,是“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说他表面上讲究仁义,可是内心是一个“多欲”的人。武帝时代的高级官员出身都是很低的,因此官僚阶层没有跟皇权相抗衡的力量,原来的分封制——诸侯分封制、同姓王分封制,经过文景时代也被一步步地削弱了,也就是说整个国家的权力集中到一个人手里。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个人意志的膨胀和一种疯狂。武帝在他的统治时期所做的事情,如果说得简短一点的话,就是耗尽天下的财力来满足自己的权力意志和享乐欲望。同时又表现出一种很凶暴的个性,没有一年不杀大臣。归结起来,这是一个意志强烈、权力强大、个性非常桀骜而且性格相当残暴的君主。
实际上,中国的历史从武帝时代就发生了大变化。我举两篇文章为例来作
一点点说明。汉代有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就是东方朔的《答客难》。战国时候苏秦、张仪都凭借自己的才能辅佐帝王,身居卿相之位,做下了不朽的事业。当今据大家认为,东方朔“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数”,“好学乐道”,“智能海内无双”,为什么到现在只不过是一个侍郎?东方朔“喟然长息,仰而应之”,说:“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那么这种专制权力的膨大会导致什么呢?导致人才的凋零、思想的萎顿,同时也导致士大夫人格的懦化。
另外一个材料是苏东坡的弟弟苏辙的文章《私试进士策问二十八首》里面所说的。“西汉自孝武之后,崇尚儒术,至于哀、平,百余年间,士之以儒生进用”,但是“功业志气可纪于世者,不过三四”。这就是苏辙所认识到的武帝的历史功绩、历史贡献。
从史实分析来说,一方面我们看到武帝是一个了不起的帝王,但是另外一方面,武帝在历史上所造成的这种破坏、这种思想和学术的萎缩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
如果我们从中国历史的源头说起的话,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社会状态相当混乱的时代,但是从思想的创造来说,它是一个极其富于创造性的时代。进入秦汉,秦虽然有钳制思想的意图和政策,但是毕竟没有达成这个目标。历史的活力仍然在涌动,所以在秦汉之际那个时代,社会处于一种非常动荡的状态中,人们的思想、情感还是很强烈、很活跃的。读《史记》里描述秦汉之际的历史,会觉得那就像一部英雄史诗。那么多人挤在历史舞台的出口处,每个人都希望登上这个舞台淋漓尽致地表演一番——张良在博浪沙拿个大铁锤去砸秦始皇的车子,没砸成,遇到一个老头儿黄石公,得了一本书,半夜里偷偷地不断地读,读得天下之道、治天下之道。始皇东巡的时候,跑到沛下,刘邦叹息说“大丈夫不当如是也”。跑到会稽,项羽又说了一句,“彼可取而代也”;陈胜在种地,腰酸背疼了,抬起来捶捶腰,说了一句,“苟富贵,勿相忘”。读秦汉历史的时候,就会发现那么多的人那么热烈地渴望着在历史上表现自己、造就自己。历史的这样一个涌流尽管不断受到阻遏,但是一直以一种力量来表达着自己。
但到了汉武帝时,落下了闸门。士大夫们黯然失色,他们的意志再也不能够得到表达,他们的思想再不能够得到陈述,他们的人格蒙上了灰尘。这就是苏辙所说的,整整一百多年,没有值得称道的人物了。
二、一次壮丽的生死抉择
但是在这个闸门落下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司马迁和汉武帝之间的一场历史的决斗,一个沐浴着中国历史光辉、秉承着中国先贤的智慧、把自己的人格看得无比高傲的司马迁站在那里。你可以说他是弱的,他无权无势,手无寸铁;你也可以说他是强的,他决不在强权面前低头,试图以自己的思想、智慧和人格让后人知道谁才是强者。我把它称为一场历史的决斗。
那么这场冲突是从什么时候起来,又是怎样展开的呢?首先是李陵事件。汉武帝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爱好,喜欢用自己的家属做大将。武帝宠爱过李夫人,他们是音乐世家,她的哥哥李广利被武帝用作大将军。李广有“飞将军”的声名,李家留下了一个孙子——李陵。当武帝又一次打算发起对匈奴的大规模战争时,他用李广利作主帅,让李陵去给李广利当前锋。李陵不愿意蒙受这种耻辱,于是就主动向武帝提出,“我愿意另分一道兵,两支军队同时出兵,分散匈奴的兵力”。武帝于是把五千老弱兵给了他。由于李广利行动迟缓,结果李陵遇上了匈奴的主力。这次战争的对比是以十万左右对五千,而且这个五千不是汉朝的精兵。所以李陵一路打,一路退,真的是弹尽粮绝。实际上李陵已经退到离长城不足一百公里的地方,退得很近了,仍然没有人接应。结果李陵只能解散了军队,他被俘虏了。
当时武帝最希望的是什么呢?希望李陵兵败自杀。这样就可以为皇上的威望增添一层光辉,同时也就造就了一个可以宣传的先锋模范。但是李陵没有死。按照后来李陵跟苏武的交谈,李陵说他是想留着这条命,将来有所作为。 我们不管李陵的这句话是为自己辩护,还是真的有这个想法,但是我们读西方的战争史,可以非常容易地看到对俘虏的尊重。对俘虏的尊重是因为他作为军人已经完成了他的责任,这样的人是值得尊重的。李陵是值得尊重的,但是武帝极其气愤。李陵后来被灭族。
李陵没有死的消息传到朝廷来的时候,所有的大臣都一致地攻击、诽谤、辱骂李陵,试图逃避自己的责任,减轻自己的罪过,减少自己的危险,迎合帝王的心情。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场面?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无耻、什么样的懦弱? 司马迁出来说话了。按照司马迁在《报任安书》里的描述,他跟李陵没有任何私交——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欢,从私人交情上,他没有说话的义务和责任;从职位上来说,他是一个太史令,主要任务是掌管天文历法和朝廷档案文献,对国家的战争和行政都不负有责任。于公于私,他都不具有为李陵辩护的
责任,但此刻他站出来辩护了,因为朝廷上弥漫着一种无耻的气氛,一个有洁癖的人在这种空气当中感受到呼吸困难。
司马迁为李陵作了辩护,必然会牵涉到李广利。李陵与匈奴大兵相遇的原因是李广利出兵迟缓。这就引起武帝的大怒。当所有人都倒伏在武帝的威权面前,以一种无耻的可怜的嘴脸逢迎皇帝的时候,竟然有人敢说相反的话,并且隐含着对皇帝用人不当的影射,这就使武帝龙颜大怒。之后是什么呢?就是专制帝王的权力,其结果大家是知道的——遭腐刑。
这个时候司马迁面临着一个问题:是接受这种耻辱的刑罚,还是不接受?接受的话,实际上,至少你现在认可了皇上的威严和他加给你的耻辱,你将承受这个耻辱并且在这种耻辱中生存下去。
司马迁也可以不接受,他可以死。一旦他不接受这种耻辱的刑罚,选择死亡作为一种对抗,结果是什么呢?这就是在《报任安书》里说到的,司马迁面对生与死的选择时,他讲到:“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这层意思牵涉到司马迁的人生态度,他说他写《史记》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让那些“倜傥非常之人”留下声名、功绩、形象供后人赞赏。司马迁显然毫无疑问地认为自己是“倜傥非常之人”,一个卓越的人像蚂蚁一样死去,他是不愿意接受的。这是司马迁在这个时候不能选择死亡的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大家并不认为我的死是一种光荣的死亡,是为了什么气节、意志、崇高的目的而死,以为只是犯了极大的罪恶同时又无比愚蠢,不能够逃脱,所以只能够死。这个时候司马迁想到,他的这种死构成了对自己存在的全部抹杀,同时也构成了对自己人格的抹杀。他成就了暴君的意愿。面对一个暴君的强权,选择死也是对他的一种认可、一种屈服,因为这个时候你没有任何力量跟他战斗。所以司马迁选择不死。
不死,司马迁知道这意味着什么,那比死亡更沉重,这种屈辱的生存比死亡更沉重。司马迁的《报任安书》里有这样的描写,说的是他受刑之后,“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这种心理描写那么深切,所以千年之后读这样的句子时,还不能不感受到内心的一种冲动。
《史记》当中有大量的笔墨写死亡,写英雄因不屈而自杀。《项羽本纪》最后写项羽的死,用了很大的篇幅。其实以司马迁《史记》的规模来看,可以
非常简单地交代过去。项羽到了乌江边上,乌江亭长愿意把他渡到江东,就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但项羽说:“我回到江东去,即使江东父老可怜我,还拥戴我做王,我还有什么脸去见他们呢?”他把自己的马交给亭长,回过身来,等待追击的汉军。汉军的前锋到达后,首先冲在前面的是吕马童——原来是项羽的部下。项羽笑起来,说:“汝非吾故人乎?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汝德。”于是拿刀自杀。一群人扑上来,把项羽的尸体分成了五块,所以这个万户侯最后是分封了五个两千户侯。这就是英雄的失败和懦夫的胜利。 司马迁就喜欢描写这样的场面,喜欢描写英雄的壮烈的死亡和懦夫的耻辱的生。屈原披发徜徉、抱石投江而死,李广不愿意以百战之身受辱于刀笔吏而横刀自杀,荆轲出发的时候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我们不断地读到这样的场面,这是《史记》当中极其壮烈的场面,也是极其富有诗歌色彩的场面。鲁迅先生称《史记》为“无韵之离骚”,就是指这种感情色彩而言的。这种感情色彩在描写英雄壮烈的死亡的时候显得特别突出。你能感受到这是什么吗?这是在纸上写出对死亡的一种体验,一次又一次地拿笔杀自己,在这里得到一种对灵魂的自我拯救,并且以此培养出一种坚忍。
三、一场光荣的宣战
司马迁下狱之后,武帝给了司马迁一个很重要的职务——中书令,即皇帝秘书长。根据班固的《司马迁传》,这时候司马迁任的是尊显之职,但是这决不能补偿和清除司马迁内心的悲哀和耻辱感。当《史记》写完之后,司马迁有了一个对自己的决算,也是一个他跟武帝之间的决算,那就是他写下了那封流传千古的不朽名篇——《报任安书》。
任安遇到汉武帝时最大的事件就是汉武帝的儿子——太子刘据杀死汉武帝的使者江充,就是“巫蛊之变”。汉武帝的亲信江充指责太子有巫蛊之事。于是汉武帝就派遣江充作为特命官员去治理巫蛊事件。太子实在忍受不了江充,所以把江充给杀了,无路可走,自杀了。这是一件大事。
当时任安作为北军的代表,收到太子的咐命并接受了,然后关起了城门。这是一个很含糊的做法,因为一个官员投入到父子之争当中是很不理智的,他想含糊一下。结果在武帝处理这个案件的时候,像任安这样接受过太子咐命的人都被抓起来了,大批地被杀死,杀了几万人。任安被判处死刑,当然是要等到秋天执行的,所谓天人感应。
《报任安书》是一封很特殊的书信。皇帝的秘书长,就相当于现在中共中
央办公室主任的职务,写信给谁呢?给前北军护军使者——军队的最高掌权人之一。信是送到监狱里去的,监狱是直接对皇帝负责的。你说这信首先是谁看到的?毫无疑问首先是汉武帝看到的。不经汉武帝看过,谁有胆子把这信送过去?所以《报任安书》的特殊就是它的背景,不把司马迁隐藏的内心搞清楚,读着就会很奇怪。
这个时候,他不去安慰人家,也不去解释,却长篇地说自己往年怎样为了李陵事件蒙祸;说自己蒙祸以后,内心是怎么痛苦;说自己当时为什么不死,为什么忍受痛苦而活到现在;说自己如今已经写出了《史记》,“藏之名山,传之其人”,该放的已经放好了,该交托的都交托好了。有这样说话的吗? 这点的背后,我认为司马迁是想表达:“你快要死了,我也快要死了。死亡是我们共同面对的问题,所以我要把我自己跟你说说清楚。要知道生死没有这么重,人到了不得不死的时候,就得面对死。”唯一的解释是在这个地方,否则就没有办法理解他跟老朋友去说这种话,让任安理解自己,同时这些话也全都是对汉武帝说的。
所以我们在《报任安书》中里读到一种蒙受耻辱以后他内心的痛苦,“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棰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支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人可以遭受的耻辱有种种,他为什么从头说过来?他要说:在人所蒙受的耻辱当中,我蒙受的是最大的、最下的、不能忍受的耻辱。他要告诉世人的是这句话。只有读懂这句话,才能够读懂司马迁为什么生,为什么活,为什么一定要把《史记》写完。《史记》就他自己来说就是“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是一个读书人、一个知识者最大的抱负。
司马迁的《史记》常常被我们理解为一部通史,实际上它不是一部通史,它是司马迁所知道的人类史。把司马迁把所知道的人类世界的文化和历史事件全都写进去了。它起于黄帝,终于今上本纪——当今的皇上。它贯穿了所有的时间,并且贯穿了所有的空间,有《西南夷列传》、《匈奴列传》、《朝鲜列传》,有中国周边地区的人类的活动。它实际上是中国第一部一个人独立完成的著作——以前的著作不是一个人独立完成的,诸子书是一个流派的著作,不是一个人的著作——是一部宏大的著作,并且包容着如此丰富的信息,包容着如此广大的人类活动的知识。它足以使司马迁骄傲地站在这片土地上。司马迁
知道自己将是不朽的。这个不朽将会到什么时候呢?也许将来国家会消亡,也许将来会没有中国,因为国家会融通、消失,但是《史记》将永远在。
这个时候,司马迁说:“死亡对我来说是一件不足道的事情。”“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这是一个宣战,是凭借思想、智慧和意志对强权的宣战,以自己的历史不朽所作出的宣战。人能够做出这样的宣战是光荣的,是无愧于他的生命的。天地生人不易,每一个人生在世上都是不易的,人是庄重的。这就是司马迁想拿他自己告诉我们的道理。人们之所以追怀司马迁,不仅是因为千古不朽的《史记》,也因为他以思想和人格宣告:世界会被厚颜无耻的谎言淹没,但权利未见得无所不能,正义也未见得一无所成。
算来孟子做中国的“亚圣”资格很老,但因为他说过“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之类犯上的话,明太祖朱元璋便大怒道:这老头要是活到今天,还想有命吗!有趣的是,这并不是身居高位者才会有的念头,现下编“历史”成“剧”的场景里,我们也看到名唤“司马迁”的出场人一脸惶恐跪领雄主轻浮的恩典。不过,有人愤斥这是对权力者的谀谄,我却觉得不尽然,这恐怕更多是编造者自溺的梦思。对此多说无益,他们自己玩自己,关人甚事。
作文十:《关于司马迁的成长研究报告》1400字
关于司马迁的成长研究报告
研究目的:我想认识司马迁
大家好!我叫赵一诺,我是一个射手座小女孩,我天生乐观,我现在是河南省济源市黄河路小学四五班的学生。我喜欢画画、唱歌、玩耍,我还非常喜欢读书,什么漫画啦,绘本啦,文学类,知识类,中国的,外国的,不管是什么书,只要看起来让我喜欢,我都会让妈妈给我买回来读一读。现在,我正在妈妈的陪伴下读《中华历史故事》这本书。
中国的历史故事真的是太多、太好看了,这都是我们中国历史上每一个朝代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们为我们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在这些人物中,最伟大的就是写《史记》的司马迁了,我想了解和认识一下司马迁,这样会更好地理解他写的历史故事。
研究方法:听听、查查、读读
第一,我向老师和妈妈询问有关司马迁的故事,听听他们的讲解;
第二,我和妈妈一起到网上查阅有关司马迁的资料;
第三,妈妈为我买了一本《中外名人故事:司马迁》,可以读到有关司马迁的事迹; 第四,一边看《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和《中国历史图谱》,一边读《中华历史故事》。
研究内容:司马迁太伟大了
司马迁出生在我国的西汉王朝,那时候的皇帝是汉武帝刘彻,他也是一位非常伟大的皇帝。司马迁以前的历史朝代有远古时代的炎帝黄帝时期,后来又有夏朝、商朝、周朝和秦朝。
司马迁的家族在陕西,世代都是史官。史官是干什么呢?就是记载皇帝以及那个朝代的重要事件,还要搜集整理以前的历史,给皇帝决策提供参考和借鉴。司马迁的父亲叫司马谈,他是汉武帝刘彻时期的太史令,他非常有学问。他有一个伟大的梦想,就是写一部有关中国历史的史书,他一直在收集资料,为写这部史书做准备。但司马迁的父亲年纪大了,一个人完成不了这件事情,就把希望寄托在儿子司马迁身上。
司马迁十岁的时候,跟随他的父亲司马谈到汉朝的都城长安生活,在那里他认识了父亲的朋友,也是非常有学问的伏生和孔安国,跟他们诵读古文。司马迁在父亲和老师的指导下,熟悉了上古时期一直到汉朝的历史。20岁的时候,司马迁从长安出发,到长江、淮河和中原地区,了解了各地的风俗,考察了古籍里提到的许多历史事件的发生地点。后来,司马迁还跟随汉武帝到各地去巡视,收集了大量资料。
公元前110年,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去世了,司马迁继承了父亲的愿望,开始写作《史记》。可是,5年之后发生了一件事情,汉朝和匈奴战争,一个叫李陵的大将投降了,汉武帝认为司马迁在对这件事情上为李陵辩护,司马迁和李陵都被判了死刑。在汉朝,有两个方法可以免除死刑,一个是交50万钱,一个就是宫刑。宫刑非常耻辱,司马迁又没有那么多钱,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司马迁选择了宫刑,在后来的9年里,他忍受耻辱,终于完成了这部伟大的《史记》。
司马迁的《史记》写的是从黄帝炎帝,一直到汉武帝时期,共3000多年的事情,这部书一共有130篇文章,有写皇帝和诸侯国王的功绩的,有写重要人物的传记的,有写音乐的、天文的、水利的,一共有52万多字呢,天哪,我写的作文都没有超500个字的。咱们中国还有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叫鲁迅,他十分敬佩司马迁的《史记》,他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部史书太伟大了!
我的感受:我真敬佩司马迁
读了司马迁的故事,我非常感动,我都流眼睛了。他受到了那么大的耻辱,却仍然坚强地完成了这么伟大的著作,我太敬佩他了。
我想,每个人想完成一件伟大的事情都不是那么容易的。我要多读书,多了解中国的历史,立下远大的志愿,为伟大的祖国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