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赞美屈原的文章》1300字
赞美屈原的文章
五月初五颂屈原
   你,是我国古代第一个以浪漫主义诗歌创作著称于世的作家。你那恢宏深邃,灿烂瑰丽的诗篇,放射着不可磨灭的光辉。
你,屈原名平,字原,生于楚国秭归,你活了六十二岁。你官至左徒,仅次楚相,掌管内政和外交。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留下不朽的名作二十三篇《离骚》《九章》《天问》《招魂》《九歌》《招魂》篇篇都是情景交融,语言晶莹的优美的抒情。
你,不仅是诗人,而且是进步的政治家,思想家,为此你的诗具有高度的思想性,鲜明的政治色彩。你尖锐地批判了黑暗的现实,热情地讴歌“美政”;你反复的表达了同保守腐朽势力斗争的决心;表露了崇高的爱国激情。
你,开创了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侧重表现对进步理想的追求和坚持,你想象丰富,夸张大胆。你的诗像用你沸腾的热血飞溅抛洒而成的,感情是那样的澎湃激越。
你,完成了楚辞这种新诗体的创立,从体制,格调,技巧,语言诸方面突破了《诗经》的成规,你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你的诗趋于散体,华美,多样,解放文体,注重文采。显现你高大、壮美、芳洁的英姿。
你,不仅是诗坛上的明星,也是战国时代的历史巨人,中华民族的骄傲。你关心现实、忧国忧民、追求真理的积极处世态度,高洁耿介的品德,为进步理想和正义事业顽强战斗的精神,为两千年来一切志士仁人树立了崇高的榜样。
你,伟大的艺术创造,同《诗经》的风雅分别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传统基础。你的诗歌既有深厚的内容,又取得高度的艺术成就,哺育了各个时代的作家,从贾谊、司马迁到李白、杜甫,从蒲松龄、曹雪芹到鲁迅、郭沫若他们都有向你学习的迹象。
你,结局是悲愤的,当秦军陷落郢都,你绝望,你感到一切希望都灰飞烟灭,你极度愤懑,跳进了汨罗江。
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到新中国反右斗争多少有名望的耿直文人墨客身遭囹圄。不管是个人统治国家的帝王,还是集体领导国家的政党,是不可能让文字指责和动摇他们对国家的统治,即使是错了,将来再平反,也不可能让国家内部发生动荡,这是政治斗争的需要。为此,一个积极向上的政党领导一个有希望的民族前进的时候,需要善意的批评,需要舆论的呵护。要做一个高层次的文人有时还真离不了自己的鼻祖孔子所提倡的“中庸”之道。
诚然,屈原和一切仁人志士的产生离不开当时的历史背景,他们怀着极大地爱国主义热情,面对腐朽没落地统治发出的怒吼,是追求真理,拯救水火之中的祖国,他们是伟大的。
作文二:《关于屈原的文章》13500字
屈原
芰荷为衣,芙蓉为裳,志洁行廉,怀瑾握瑜。举世浑浊,唯我独清,众人皆醉,唯我独醒。谗谄蔽明,邪曲害公,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虽被放流,尤眷顾楚国,系心怀王。郢都陷落,悲愤难捱,终自沉汨罗,以死明志。屈平,忠贞爱国,忧国忧民,千古景仰。
相关诗句: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考作文素材:屈原
一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子从长长的历史甬道中走出,带着一身正气凛然,带着满腹诗书才华,然而个性的棱角在世故的社会中又何以保全?于是,为了皓皓之白,为了独醒于世,屈子选择了?悲壮?之路。在滔滔的汨罗江水中,他将自己洗刷地如此透彻清澄。但当他忘记了混浊的天下之时,他又何曾记得还有千万的百姓与自己远大的理想?
二
情感、这一人类与生俱来的元素在一代仁人贤士的一生中抒写得淋漓尽致。他们将真情吐露,活得满满洒洒,坦坦荡荡,屈原便是这样一位真性情的人。他高唱?长太息以掩涕今,哀民生之多艰?。他高呼?亦余心之所善今,虽九死其犹末悔?,他将一个臣子的心掏出来呈现在众人面前,不矫饰,不造作,终于,他的性情铸就了他的英名,他从此不朽。
三
?众人皆醉我独醒?,?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爱国志士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面对支离破碎的祖国,面对饥寒受苦的老百姓,作为士大夫却束手无策,纵身跃入滔滔江水中,为后世可歌可泣之人。他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他是一名为黎民百姓谋幸福生活的士大夫,面对朝廷的腐败束手无策,只好投身于海,为祖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四
披发行吟河畔的是屈子。楚国的落日染红眼前的汨罗江,子兰谗言,郑袖内惑,人民如涸辙之鲋,喘息挣扎。屈子的坚持有用吗?恐怕他自己也不得不摇头叹息。楚国灭亡之时,也是他命尽之刻。他把政治家的身份远置于诗人之上。?人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生不为诗人,死的方式却是诗人的。执著如屈子,你怎听不进?圣人不凝滞于物?呢?
(一)做真正的自我
河南考生
即使世俗的围墙挡住你万丈豪情,但挡不住你铿锵的步伐。做真正的自我,那是陶潜的五斗诗魂;
即使厚重的夜幕挡住你满天星斗,但挡不住你心中的灯火。做真正的自我,那是文天祥的零丁绝唱;
即使岁月的樊篱挡住你坚强的身躯,但挡不住你忠贞的信念。做真正的自我,那是屈平
的水中离骚。
五斗诗魂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流云伴着坎坷,来到美丽的桃花源;风雨带着憧憬,来到清幽的山涧;万丈红光透过云雾,照射在晋代的山乡小巷……做真正的自我,不为五斗米折腰,你放弃了污浊尘世和荣华富贵,只为做真正的自我,远离勾心斗角的官场。江岸边,菊花旁,你陶然其间,这是飘逸洒脱,这是自由不羁。
快哉!做真正的自我,那是陶潜的五斗诗魂。
零丁绝唱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故国河山沦陷的无限愤慨与悲怆,昔日繁华的宫殿早已化为断壁残垣,你像那天边孤独的云无处着落。河山万里依然故我,你低头回望,满眼是百姓流离,尸骨遍野,无限感伤涌上心头。但你做真正的自我,宁死不降,一行热泪洒江天,成为零丁洋中的千古绝唱。 壮哉!做真正的自我,那是文天祥的零丁绝唱。
水中离骚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记忆顺着汨罗江,流过春秋,越过战国,当秦攻破郢都的那一刻,你悲愤至极,在叹息中,在号哭中,在悲痛中,你虽背负太多的无奈与辛酸,但却做真正的自我,用生命表达你对祖国的忠贞与高洁的品行。
悲哉!做真正的自我,那是屈平的水中离骚。
一缕清香一份洒脱,做真正的自我,展示高洁与傲岸,那是陶潜的五斗诗魂!
一江春水一曲悲歌,做真正的自我,满载大江与汪洋,那是文天祥的零丁绝唱! 一页历史一面镜子,做真正的自我,昭示理性与忠贞,那是屈平的水中离骚!
(二)我最爱的梅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是啊,历史苍凉的山谷中,梅的幽香还在和着诗意扩散,一波一波,一韵一韵,慢慢延伸,从天涯,一直到海角;从远古,一直到现在。
梅骨
“众人皆浊唯我独清”,你高声吟唱着荡气回肠的诗句,留给历史一个背影。蓦然间,你的背影里出现了梅的风骨,那是“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坚贞。那么傲岸,那么清隽,散发出阵阵芳香。渔父劝你说:“沧浪之水清兮,可以灌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可他忘了,你是梅,你能做的就只是“哀民生之多艰”,而不是承欢楚王,随其流,逐其波。 没有什么能阻挡你上下求索的脚步,你的每一个字,都似一阵风暴,不停地吹着,虽然吹不散整个王朝暧昧的腐臭,但两千年后,那些用楚国的香花美草提炼的诗句,却永远地闪烁在楚国的天空,给历史留下幽幽暗香,诠释着你不能融入世俗的傲岸与高洁。你的每一次选择,都舒展着铜枝铁干般的梅骨。
也只有这“疑是经冬雪未消”的纯洁之梅,才能演绎出你投身汨罗江的那一段生命的童话。
时代造就一种眼神。你的目光被“安史之乱”后的混乱压得扁扁的,只能看到铁蹄下蹂躏的小草和崎岖的山径,所以你饱蘸征夫的血,农妇的泪,离乱的愁,家国的恨,写下了一部大
唐的史诗,于是无边的落木和着萧萧的诗韵,装点着如滚滚长江般不尽的凄楚。
但你终究是那个续写梅的圣者,有着压不倒的梅神,所以你在心中放上一面镜子,让你永远看见蓝天。
于是在你自己连衣食都成问题时,高呼“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在屋顶茅草被席卷时,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在你瘦小的躯壳里藏着一季大唐的芬芳,一腔博大的爱意,那是永恒的梅之神韵呵!
梅魂
你站在悬崖百丈冰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因为这样的气魄,所以艰难的长征中,你把五岭当作细浪,乌蒙当作泥丸,战火硝烟的背景中,闲庭散步似的迈过无数如铁的漫漫雄关,所有的艰险与挫折,只是你枝干的寒雪,抒写你绝世的风采和超凡的智慧。挺立绝壁之巅,你给后人留下永不可企及的高度,使整整一个民族,和着东方红的旋律,高吟“待到山花烂熳时,他在丛中笑。”笑出的是坦荡的梅魂。 梅种
时光的凸透镜不断改变着时代的焦距,而我们正站在历史的街头,准备跨入岁月的洪流,我们正磨砺自己香自苦寒来的梅的本性,去追逐历史的制高点。无数的梅正在发芽,等待着花蕾破碎成无尽的缤纷。
我爱梅,梅是民族精神和智慧的象征。
(三)无愧于天,无悔于心
智者积蓄着纯朴宽忍以选择真诚;信仰着桀骜不驯以选择坚强;雕塑着至死不渝以选择忠贞,于是,人类才得以挣脱一张张苍白的罗网,继而蔓延到整个时代广阔的背景里。
巾帼不让须眉
在张骞浩浩荡荡地走出一条丝绸之路后,王昭君便在下一个世纪里毅然选择怀抱着祈愿,捧拾着浪漫的心情,独自踏上了这条优美的重程。她仅仅凭借一纸婚约,便换来了两个民族长久的安定与发展,这是任何一个将士终生蹒跚仍无法企及的玄妙。而一切大概都是源自昭君在黄沙四起中那足以震撼苍穹的温柔。“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今天,昭君墓已成为一座灿烂的丰碑,记叙着匈奴与中华万古长青的友好 。
巨匠打造经典
古往今来,多少风流人物在逆境中选择精美,选择深刻,选择自身心志的完善与圆满。正如“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如此愁苦而悲愤的遭遇成就的是他们熠熠生辉的选择。呼喊出发自于心灵的声音,以抗争世之不公,表达对真理的膜拜,对文明的追求。也正如鲁迅,选择弃医从文,立志救国图存,做一名坚强的文坛医师。为麻木疗伤,为革命就诊,向卖国求荣宣布死期,面对帝国主义发出轻蔑而不屈的冷笑。于是“铁屋子里沉睡的人们”被吹醒了,“刑场上冷漠的示众材料与看客”被赋予了新生,中国近代文学更是一跃千里。
英雄爱国无敌
被发行吟,形容枯槁的三闾大夫一声悲叹“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后便投身汩罗。是那“鸾鸟凤皇,日以远兮”的无奈,“燕雀乌鹊,巢堂坛兮”的愤懑,令他只有选择以死亡来树立良知的威严与人性的雍容气度。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变徵悲
歌同样唱出了另一位绝命英雄荆轲的深沉选择,“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文天祥更是“永剩丹心照古今”。
无愧于天,无悔于心的选择塑造的是千秋万代的典雅与理智。所以,巾帼才能负载着神圣的使命成全“双赢”的和平与发展的空间;巨匠才能依靠着宽广的心胸撰写国人的觉醒与中华文化的博大深邃;英雄才能演绎着千年不灭的精魂照亮自己国家的生存与整个人类道德旅途中的异常行动的方向,因此,他们泽被后世的光辉从未消褪过,也永不会消褪。
点评:这是一篇以学养与辞章取胜的文章,作者以铺张扬厉的句式和浓墨重彩的字词 ,从浩瀚深邃的历史框图中撷取了三幅图画:?巾帼不让须眉?、?巨匠打造经典?、?英雄爱国无敌?,反复铺述了?无愧于天,无悔于心?的选择塑造的是千秋万代的典雅与理智。文章集中论述的是选择的意义,在汪洋恣肆的铺述中也暗含了我们应该怎样去选择。融丰富的文史知识于盈盈尺幅之间,文采张扬而又富于气势蕴含是文章最突出的特点。文章能写成这样,实非一朝一夕之功。
(四)执子与通子
2005高考满分作文赏析
看到这样的两个图形,一个沉稳而平滑,线条柔和;一个棱角鲜明,光芒四溢,不禁让我想起了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两种人,通子与执子。
线条柔和者为通子。他们是通达之人,面对明主或昏君,他们或入仕为官,或隐逸山林。他们顺应时局地选择,该退时则退。于是面对乱世,他们或垂钓于濮水,或放歇于邺下,或采菊于东篱,或幽居于竹林。他们行吟高歌,他们倚风长啸。心如澄澈秋水,再如不系之舟者如庄子,他持竿不顾,宁“曳尾于途”;心中悠然忘我者如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闲适者如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通子们胸中释然,他们圆如卵石。他们明白,面对乱世昏君,我自留清白足矣,凡事何必去认真。于是他们游闲山乐水,以渌水清猿、曲径通幽为伴,骑马挥毫,信可乐也。 然而,受命于危难,救民于水火的往往是执子们。他们胸中自有乾坤。
披发行吟河畔的是屈子。楚国的落日染红眼前的汨罗江,子兰谗言,郑袖内惑,人民如涸辙之鲋,喘息挣扎。屈子的坚持有用吗?恐怕他自己也不得不摇头叹息。楚国灭亡之时,也是他命尽之刻。他把政治家的身份远置于诗人之上。“人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生不为诗人,死的方式却是诗人的。执著如屈子,你怎听不进“圣人不凝滞于物”呢?
死可以明志,生却可以践志。当死降临到司马迁头上时,他选择了生,他隐忍苟活因“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文采不表于后世”。这又是怎样的一种执著呢!他终成一家之言。 棱角分明,无所畏惧者如执子。他们执著着他们的追求,无悔无怨。那个“投戎从笔”的辛弃疾,一生被弃用多达38次,仅剩一把软羊毫,他也要书写御敌之心,纵把栏杆拍遍,也无人会。诸葛亮,执著于白帝托孤,积劳成疾,逝于五丈原……
执子们执著着他们的执著,通子们通达着他们的通达。不论圆滑避世,明哲保身,还是棱角分明,坚守信仰,他们都成为了中华万代的不朽财富。
我们在通子们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中学会从容,在“千江水有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中学会包容。通子们教我们学会适应,沉稳柔和如圆;我们在执子们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中学会坚持;从嵇康绕梁的琴声与阮籍的恸哭而返中体会信念与力量。执子们教会我们闪亮自我,坚持信念,棱角分明如星。
历览前贤,如果我们拥有了执子的执著与通子的包容,该会有另一种更美的圆形吧!
(五)月照千年
大海如果失去了浪花的翻滚,也就失去了他的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狂沙的飞舞,也就失去了他的壮阔。拿一望无际的湛湛青天,如果失去了夜幕上月亮的飘逸,也就失去了他的深邃。中国历史的长长夜幕中如果失去了先哲精神的照耀,也就失去了他的博大与浩瀚。先圣先哲的精神就是那照耀千年的月色,使一切由黯淡转向光明。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子带着他的皓皓之白与汨罗相拥,众浊独清,那超越千年的高洁穿过历史的长空照耀着数千代仁人志士不屈的意识。屈原的精神是那弯绚丽的让人心痛的钩月,流转,流转千年……
(六)洞庭波兮木叶下
旁观与参与
一路行来一路歌的爱国臣子
屈原,你参与的是香兰的故土,你将你的热情奉献给了你的楚王,可一个郑袖,一个昏君,无法看清你的忠心。于是,你冷冷的旁观着这痛心的一面,泪流满面。
可你并没有放弃参与,你用你的方式表达了爱国的热忱。身怀美玉,手持香荪,面对着滔滔的江水,你没有一丝的犹豫,在纵身一跃中,继续参与了你的事业。
屈原,你的旁观让你选择了高洁的道路,你的参与让你在历史中得到永生。
(七)烙印
灵魂的高尚是对历史最深的烙印-题记
流星滑过,一个生命将从这里消失;滚滚汨罗,一个灵魂将从这里重生。
他用灵魂不屈的升华,在历史上留下一道深深的烙印。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是他来到了汨罗江边,准备惊醒世人;“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于是他纵身一跃,跳出了千古最美的彩虹,印在历史的扉页。
汨罗无言,滚滚逝去,灵魂的升华有力的诠释着灵魂的高尚,烙印如此美丽。
(8)吊屈原赋
甘肃2003高考满分作文
尚记两千年前,贾公过长沙,自慨命运之不济,悒郁思索,而做斯赋。竟有同命相似之感叹,其悲叹人才之不为用,而忠言不被纳之意,盖与君之所行谬矣。命吾于考场之上,端午佳节,重做斯赋,以吊先生之灵呜呼,君虽为楚王之同姓,其血缘之亲.可谓近矣,君累世为官,与楚王之忠心,可谓昭然也,然竟为世人所不易,被君王黜免,终于郁郁而沉于汩罗矣。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有日月齐辉之才,一旦被疏,不复被用,虽心系楚国,胸怀天下,岂不枉然。(易当为容字之误)。
余叹其感情之无用焉,君临天下,当以理为重,奈何信奸谗之语,而疏远信臣忠义之士也,怀王不用汝击,终招患祸,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吾惟惜其不以事理相推,而竟以感情之草草行事也。故天下之成就大事者,莫不恪守理,而自制于情也,人情莫不好悦己者,而恶直言者也,故庄宗虽有天下而终自谬(戳)于伶人之手,其沉溺于私情使然也。夫奸谗当道,以美
色诱之,丝竹乐之,财 物乱之,使其远正直而近谗邪,虽已似日之昏昏,而不自知,至于祸已至矣,乃有悔色,岂不晚哉?
人情有远近.而缘有亲疏,而公理无远近,正道无偏邪,君于九天之上,可忆及昔日否,子兰之流,力劝怀王之秦求和,终使怀王之魂留他乡,子兰岂不为楚王之亲近哉,有骨肉之亲,却不能远谋,有远谋之臣,未有骨肉之亲,情理相较,于情于理,竞何如哉,怀王屈理从情,终至斯地,虽有天地为其悲惜,然流(留)笑柄于青史矣。
君沉汩罗,去今两干余载矣,夫两千余载之中,屈理而从情者,不可尽数,今日光华闪耀大地,然此事仍无有断绝之时,余作此文,毕汝可知,展汝之盛德,示汝之才华,以警戒世人,使其屈情从理,如此,则官不贪,如此,则民不奸,如此则百姓直田享用不尽矣。
怀王于冥冥之中,定当后悔不迭,特以为情乃理之末,而理为情之始也,理从情而家不立,则国不治,则天下难平,情从理,则行路之人,可为骨肉之亲,邂逅之人,可助成大事,岂不如此哉?
点评:立意切题,分析政治与感情的关系精辟;全篇用文言文写就,且文笔流畅,标点准确,显示出雄厚的古汉语基础知识;熟悉中国历史,把古代人物与现代人物结合起来对比,提升了主题;将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自然结合进文章,生动感人,乃历年来很好的文章。
2005年高考全国卷二作文话题“位置与价值”。
(9)一腔爱国情,两行辛酸泪
云南考生
在一个有月的深夜里,我的思想悄悄地起身,开始了历史中的漫游。
穿过世事浮华,走过凄凉无奈,跨过沧海桑田,来到了一望无边的汨罗江畔。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我好奇地回过头,见一个身材高大却看似柔弱得弱不禁风的老人,手里端着一杯水酒。杯中酒倒映的是寂寞的表情,还有颗颗的泪滴。
昨日不可留,一个王朝的背景在你朦胧的醉酒中逝去。一个逗号慢慢地缩成了一个句号,但是,我们拥有一个传诵千古的名字——屈原!
我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径直走到他的跟前,望着他那历尽沧桑的脸庞:“你已经被昏庸的怀王放逐汉北,还指望再报效国家吗?你还是安心去隐居吧!”他笑了笑,三分的愉悦七分的苦涩:“你以为我现在不是左徒了,位置不高了,就不能实现价值了吗?就不能报效祖国了?你错了,无论我在哪里,无论我是左徒还是庶民,我那颗心永远不会改变!”
我又飞快地跑到那群得势后无比猖狂的小人身后,看见上官大夫靳尚的身影,那身影正像幽灵般环绕在楚怀王左右。他像一只哈叭狗,在楚王面前摇头摆尾??
瞧,人家靳尚的位置多高啊!自然“价值”也无法估量啊!哪像屈原你啊,只能在心中默默地等待,等待艳丽的桃花再开??
“你说我没有实现价值吗?这要看‘位置’了。”不知何时,屈原站在了我身边。 我激动地说了下面一段话:
您误解了,我无限崇敬您。
您被贬,但您的诗作《离骚》却流芳千古,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您被眨,但您的心一直牵挂着国家社稷、黎民百姓,惦念着国家的存亡。
您在政治上没有实现价值,但在文学上,您留下一座高峰,浸透了人格魅力的文学高峰。
您的诗作是文学上的珠穆朗玛峰,您的精神是文学史上的万里长河。时间飞快地流逝,却带不走您留下的《离骚》,它绵亘千古而不衰,历经百代而不败,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后人。
您,在政治的位置上,没有实现价值;在文学的位置上,您价值巨大,千古流芳。 梦醒了,枕边湿湿的一片。
【评点】 作者使用了虚拟的梦境笔法,将梦境所见所说统一在2005年高考全国卷二作文话题?位置与价值?之下。立意改换为?不同的位置,不同的价值?。
在政治的位置上,屈原没有实现价值,落了个投江的结局;但是,在诗人的位置上,屈原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在文学史上千古流芳。以话题的要求为标准切入材料,用话题的透境,透视所占有的材料的一角、一面,使材料的一角、一面与话题要求相吻合。
文章中间部分的?这要看‘位置’了?,是出彩之笔,它承上?政治的位置及其价值?的铺垫而来,过渡到?艺术的位置及其价值?写开去
2005年高考全国卷三作文话题“忘记与铭记”
(10)你好傻啊,屈原
贵州考生
汨罗江畔,冷风凄凄。
一个峨冠博带、腰配长剑的人,缓缓地走着。他面色憔悴,形容枯槁,但是,他的心在激荡,激荡如这眼前不息的波涛。
你有着贵族的血统,还有出众的才华、挺立的傲骨,更有拯救天下苍生的雄心壮志和不畏强暴、为民做主的高尚情操??你始终铭记着自己的责任,你活得光明磊落,活得心安理得??
但是,你好傻啊,屈原!
怀王重用你,让你起草宪令,这是多么棘手的一个差事啊!你要真的改革,会得罪多少权贵,会结下多少仇敌!你的前途会蒙上多少阴影!但这些你都不顾,你都忘记了。你只铭记自己的理想,铭记国家的富强,你毫无畏惧地说:“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两次被贬的委屈压不灭你的理想之火,小人的谗言、君王的昏庸不能掩盖你的理想之火。怀王在关键时刻还是想到了你,把你调回??
但是,你好傻啊,屈原!
你明知官场黑暗如昔,你明知怀王会再次听信谗言,你明知上官大夫等人不会善罢甘休,你为何忘记了这些,却执拗地铭记自己的使命呢?
你真的回来了,结果又怎样呢?昏庸的怀王又一次听信了上官大夫一伙人,竟然放走了张仪!你又能怎样?只能徒留叹息!
莫如算了吧,何必那样执着呢?对国家,对怀王,你尽了心尽了力,既然已经不能挽狂澜,何必承受无边的苦痛?扛着锄头,披上蓑衣,回家种地,闲来访友喝酒,明月清风作诗,不是很好吗?
但是,你好傻啊,屈原!
你满怀雄心壮志,要救楚国于水火,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竟以死来证明,为何?为何呀? 你始终铭记着自己的责任,正是因为这份铭记,这种看似愚拙不化的铭记,你在滔滔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永放光芒,才使得那条本来很普通的汨罗江散发着品格的幽香。
【评点】
作者将对屈原的无限敬仰之情聚集于?忘记了自身的前途和安危,铭记着自己的责任和抱负?。
写屈原可以有多个角度,如爱国爱民、矢志改革、操守高洁、文学成就等等。作者从众多的角度中选择?操守高洁?来展开2005年高考全国卷三作文以?忘记与铭记?的话题。 第三自然段中?责任?二字,全文立骨,它既是?铭记?的对象,还是能?忘记?自身安危的原因。标题和文中的?傻?字和最后自然段中的?愚拙不化?,应加上双引号。
高考奇文(2002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
(11)谏屈原书
屈公:
悠悠数千载,安然无恙乎?
每每拜读大作,或伫立案头,或观龙舟竞渡,粽投鱼腹,不胜感慨系之。思量再三,不禁为您的结局或曰“下场”抱憾。以您的文韬武略,后世百代能有几人与您匹敌,何苦为了区区一个楚王,轻掷千钧之身呢?
想来老前辈过于执拗了。“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孔夫子尚且留此后手,您又何必在一棵树上吊死呢!何必为了一棵树而放弃整片森林呢?倘若不愿漂洋过海,去开洋荤,还是有几个方案可供选择的。
一曰:弃官从文。您的《离骚》、《天问》、《桔颂》,名满天下,以此作为招徕,哪个文人墨客敢不趋从?倘若办个补习班,不要说十几条干肉,就是要几百元,上千元,以您的威望,谁不乐得屁颠屁颠的。到时,弟子们再发表发表文章,炒作一下,您岂不名利双收?乐哉乐哉!您老可曾听北大方正的王选说过:“近年来,我并没有什么成就,但我每年都会多一个头衔,三料‘院士’。”此为方案一。
二曰:半官半隐。若您老不以官位为念,不妨在政府挂个公职头衔,领着俸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再弄个三妻四妾,儿孙满堂。这个一声“爹”,那个一个“爷”,为了儿子、孙子、票子、车子、路子,哪有闲心“上下求索”?此为方案二。
三曰:以“油”润官。若您矢志不移,立意为官,那须得加点“油”,有所禁忌。真话、实话、兜底话,切切不可说。若烽烟四起,您得唱“火烧旺运”;若起草文书,您得颂德歌功。对主上的嫔妃,谁个得宠,便要专事奉承。要知道,裙带风、枕边风,比那十二级台风还强。君不见,红塔集团的诸时健不就是唯夫人之命而行事吗?实在不行,得暂收良心,忍痛割爱,将婵娟恭送,以博得“皇恩浩荡”。以您为文之精妙,奏陈之机敏,定能博得赏识,那靳尚、令伊子兰、司马子椒之流,何在话下?不过“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罢了。此为方案三。 以上三策,老前辈可任选其一。如今观念飞转,切不可固守一志;况您伟岸身躯,一旦没于流水,芸芸众生何其痛惜哉!
区区小子,扰耳前辈,不胜惶恐。 即颂 回心转意。 晚生子虚顿首
草堂的情思
夏立君
穿过满是牛粪的陋巷,我来到你的小院。哲人般的窑洞,蹲在笔架山的腹部。“吱呀”一声门响后,是一千二百年的寂静。岁月沉默着与院中的老枣树共守着当年的秘密。门后,有一只蟋蟀在悄吟??
空无一物的窑洞盛满了苍茫如水的时光,渡我,渡我到遥远的大唐,去追寻那凤凰的足迹。
辉煌的昨日,幽丽的往事,公孙大娘的舞姿和曹将军霸的丹青,都被装入诗的信封寄回后世。你,独自留在那漫漫孤旅。当李青莲的酒杯里酿造他的狂草的诗与人生时,你正在帝国的阴影里跋涉,所以你永远也不会有谪仙甩一只靴子给高力士的潇洒。你是一棵子贡植于孔子坟前的柏树,一笔一划,都写得那么认真,那么艰难。难民、伤兵、胡马、羌笛,坠在你的每一首诗上,压弯了凝重的枝桠。以至千年后,那些故作深沉的所谓的“诗人”加起来,也扛不起你树上的一枝重柯。
树边的道路上有深深的车辙,就是顺着这条自古以来无数读书人走过的路,你踌躇满志走向长安,然而为时晚矣,长安已是一台大戏的尾声。虽然曲江水边丽人如云,五陵酒肆高朋满座,但“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那匹疲驴驮着你的理想和抱负,在大雁塔下踯躅徘徊,碰到的都是紧闭的门户,无论是寄食富门还是卖药市上,都早将一个书生的自尊戳的鲜血淋漓。为何,为何你不像你诗中遨游万里的白鸥,鼓翅离去?长安,究竟是什么系住了你的心,使人魂牵梦绕,永难释怀?在生命的最后回归之时,你无限眷恋地回过头,仍是“愁看直北是长安”。多柳的长安阿,宫墙何其高!而我们,中国的文人一代又一代,都将自己的一生,在这墙外打了个死结。“长安”,在他们就是国家社稷,就是山河家园,就是神圣的图腾。这是一个永远的梦!屈大夫做过,诸葛亮做过,你的好友李白做过,虽然只是梦,却火一样映红了你们的人生。 夏天的雨,你的诗句乘云而来,骤然间雨点般纷落,淋湿了我无边的思念。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第一次通读这两句,我的热泪便止不住与“里巷”共流。好迂的诗人阿,你如何这样执迷不悟!一介布衣,衣食无着,你却“穷年忧黎元”;“老妻衣百结”,“幼子饿已卒”;你却“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茅屋为秋风所破,你想的是广厦万间,大庇天下寒士。自己身陷敌城,悲的却是“四万义军同日死”。一个又一个子夜,你在如豆的青灯下披衣而坐,咀嚼着时代的苦难,任那种叫做“愁”的植物,在心中疯狂生长 ,瘦削的肩头,便有推不掉的重量。“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三十五岁的你就如此透彻,为什么就是迷途不返呢?
笔架山忆寂寞千载,你之后,谁又能有如椽大笔搁置其上呢?然而又是什么使你文而不贵,运交华盖以致连饭都不足呢?既然“文章憎命达”,何不去掉劳什子文章?可你又怎么能!在你,“文章千古事”,它是你的灵魂、你的生命,是你与缪斯终生契约。从“朱门”到“路边”,这中间千山万水,你跨过了,便从“诗人”走向“诗圣”。
然而,我们对于夫子的热情和追求总过于“诗”,于是你仍处陋巷,但一切都会死去,只有你的“诗”活着,并将永远活下去。
凤头·猪肚·豹尾
——李白的人生轨迹(王玉强)
他是云,必须飞到天穹去探测无尽的浩渺;
他是水,必须奔到大海去扬起飞天的狂涛。
他,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他,仗剑长醉不寂寞,君王呼尔不上船。
一. 凤头
他生于唐朝安西都护府的碎叶城,他的父亲名叫李客,“客”者表明不是当地人。他们的故乡在四川清莲。
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十五好剑术”,“十五游神仙”。啊,十五岁!便观百家之说,尊庄周之道,熟道家之精义。
他的幼年、青年时期,就站在了云端之上,观万事百物。站在九天绝顶,来观人间看世界,用超然物外之心志对待生活的苦乐悲欢。
他不屑于儒家,而钟情庄子,求仙道、仙境、仙语。他当过隐士,养驯鸟于山林,作道士于炼丹。祈求白日升飞,自由侠趣。
他骑术优精,射箭优良,击剑仗义。他尝以游侠自居,身上老是带一短剑。
他钟情山水,他自己曾说,年轻时漫游扬州一带,不到一年就“散金三十余万”(《上安州裴长史书》)。他年青时就呼吸于青山绿水之间,纵情自然豪趣,“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对酒不觉瞑,落花盈我衣。”
幼年的积学,青年的游学,家底的富贵,庄周的遁世,为清白的人生,积淀着精神的家园。 骑马,乘船,渭北,山东——大江南北,风雨人生,铸就了李白的豪情。
是谓人生良好的开端。
二.猪肚
他走来了。
他高唱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走来了。
他高唱着“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走来了。
他四十二岁时,唐玄宗召他进皇宫,住长安。
他梦想着自己的鸿图大展,梦想着自己的一呼百应,梦想着自己的治理大计,梦想着自己的高堂春梦。
他荣耀过。皇帝的嘉宾,皇恩的浩荡,大臣的拥戴,才气的飞扬。他为皇帝赏识牡丹而助兴:“名花倾国两相欢,长使君王带笑看。解识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他苦闷过。居长安三年,阅尽朝廷之华丽与卑鄙。他痛苦地叫喊着“君王虽爱娥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讽讥、馋毁、阴险、奉承,这些他不能盲从,也不能跟从,更不能屈从。
他的梦,破灭了。
他在庐山隐居,误投永王李璘帐下。谁知李璘野心膨胀,不听调遣,于是内讧而失败。李白因之入狱,流放,遇赦,最后,被判处永远流放夜郎。
“醉”是李白的诗魂与核心。
“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他醉了,误入歧途;
他醉了,效力被误解;
他醉了,他天真的纯情被诋毁与欺骗了。
人生与李白开了个玩笑,于是他写下了《梦游天姥吟留别》,他写下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他写下了人生的悲欢离合。丰厚、丰富的人生历程,造就了他。
三.豹尾
六十岁,他被赦免了。
他醒了,他的人生醒了。
他赶到了今天的南京,准备去参加平定安史之乱的军队。
他一生经历的大起大落,充满了荣光与艰险。他打过交道的人,上至唐玄宗、杨贵妃,朝廷各级官员,下至监狱里的牢头、和尚、道士和最低层的农夫农妇。他熟悉各个阶层,各个身
份和各种职业的人,把这五光十色的生活都收录在他的诗里。
他有大气磅礴的诗“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他有诗境幽然的诗“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他有天真赤子的诗“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他有狂傲不羁的诗“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他与安徽泾县的桃花谭村的汪伦成了朋友,桃花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他与小他十二岁的杜甫相遇了,于是杜甫后来给他写了十二首情真意挚的诗,赞颂了他的“飘然思不群”;
他于是蔑视权贵:“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他于是真爱自己:“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他一路流浪,一路被山水陶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登高壮观天地阔,大江茫茫去不还”的长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都萦绕于他的脑际与心间。
他来到了安徽当涂,“且放白鹿”,驾鹤西归。据传说,他是从采石矶那里的捉月台,为捉到月亮误入长江而死的。
一颗巨星陨落了。
但,这颗巨星却又升起了。他乘风而来,仍照耀着中华文坛,他邀月而至,仍对影当歌,醉卧夜郎。
一代诗仙,留下了永不褪色的名字。
苏武一
在冰雪飘零、朔风凛冽的北海,
那个夕阳里瘦弱的背影,是你吗?
高高地挥起羊鞭,又无力地落在脚下,
一声长长的叹息,又毅然昂起头颅……
你手里的旄节,都已落尽了,
你还依依不舍地抱在怀中,
是在怀念威威大汉天子,对你所寄予的期望吗?
是在坚定你心中那至死不屈、不为富贵所动的信念吗?
你微微闭起睫毛上沾满雪花的眼,肚子里的草根和毡毛,
似一只苍劲的手,渴望抓住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
昏昏沉沉中,
眼前是自己部下叛乱,怕累及自身,屈节辱命,
想要杀生成仁,舍生取义,自己拿起的那把刀吗?
眼前是李陵,摆在你面前的荣华富贵、高官厚禄吗?
眼前是卫律,举起刀从你脖子上滑过,那个冰冷的瞬间吗?
这些都已不重要了。
十九载,你的羊鞭一挥就是十九载,
你那圣洁执着的气节,已凝为挺直的脊梁,架起了沟通汉匈和平的长桥;
你那忧民爱国的精神,已化作铮铮铁骨,站成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苏武二
北海边,巍巍的身影,仿佛凝固。
你在看什么?是长安吗?那个你生长过却无法归去的地方,那个宫峦层层,你忠心所系的地方,那个梦回千里时依旧灯红酒绿的地方。也许冰天雪地里你唇角的笑便是因为回忆吧!那远方的皇帝殷切地期盼,才是支持你独守于此的理由吧!
你在想什么?是李陵的话吗?兄弟已逝,父母归去,连仅剩的亲人也音信全无,皇城的日月轮回了无数次,朝堂内外,物是人非,你与他千丝万缕的联系,只剩下一位老人,可你不悔。 你不后悔当年出使匈奴,你不后悔自己至死不降,你不后悔一十九年的苦熬,你不后悔自己是风寒雨打 白了乌鬓,你不后悔一肩担起大汗的节义,你不后悔一人记录斗转星移。
你也许在遗憾,遗憾没见亲人最后一面,遗憾自己荒废的青春,遗憾错过多年的变迁,可你依旧如山凝立着,丝毫不见动摇。
寂寂的羊群,默默的荒野,沉沉的月夜,我看见你,凝立成峨峨峰岭……
永远的苏武
挥一挥羊鞭,锦帽貂裘,他将其扔进云霄深处;弄一支秃笔,矮纸斜行,他镌刻出对大汉最深切的眷顾。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赤胆忠心:站在忘却与铭记之间、站在逸豫与忧劳之间,他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了铭记忠心给人性涂上最浓重的一笔。
擎一支旌节,他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望,奔走于茫茫大漠;扶一阵驼铃,他阔别长安的歌舞升平,游荡于寒沙衰草;他要用挺直的脊梁,架起横亘天山,沟通中原的飞虹。
哀叹,当汉使谋反事败;正气,当苏武拒绝折节叛敌;惊诧,当单于面对这个宁死不屈,不为富贵所动的铁血男儿;执著,苏武举起羊鞭,选择作高山雪莲那执著而圣洁的守望。 朔风凛冽,他与冷月作伴,北顾中原,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高贵铭记在心灵深处。胡笳幽怨,他与孤冢为伍,怅望大漠飞雪,将“荣华富贵,千金封侯”的许诺忘却得一干二净。地窖冰冷,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块咽下,浑身的热血却沸
腾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铭记祖国,精忠报国。冰雪飘零,他用至情睥睨佳肴美酒,铮铮傲骨却敲响千秋的绝唱——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犹能忘。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睿智,铭记下对大汉忠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风雪中且行且歌,把那光秃秃的旌节升华为一段千古的惊奇,书写了一段铭传千古的悲歌。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勇气,忘却了单于荣华富贵的引诱,在大漠黄沙中渐行渐远,把那群枯瘦的羊群定格为一段不朽的历史,挥洒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历史不能忘记,在浮华与坚守之间,北海的苏武,那流放于荒山野原的铁血男儿,用不屈与铮铮傲骨作出了最完美的诠释,忘却富足,成就气节;铭记祖国,造就伟大。
我明白了,在忘却与铭记之间,在享受与坚忍之间,那行于枯草寒冰之上的苏武,用执著与信念作出了最美好的答案:富贵,只不过过眼云烟,忘却,便是它的最好归宿;忠心,方才是历史永恒,铭记,是它的精神家园。
壮哉,那永远的苏武!伟哉,那震撼人心的忘记!奇哉,那惊天动地的铭记!雄哉,那一段忘记与铭记的千载颂歌!
永远的苏武。
作文三:《有关屈原的故事》4400字
有关屈原的故事
屈原(大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东周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1]。出生于楚国丹阳[1-2](今湖北省秭归县;一说为河南南阳西峡人),名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一生中写过许多著名的爱国诗篇,后来由于楚王不接受他的爱国主张,致使国土沦丧,他满怀忧愤之情,跳江自尽。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汨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主要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等。在诗中抒发了炽热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表达了对楚国的热爱,体现了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为此九死不悔的精神。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生平事迹:
屈原名平,和楚国王室是同姓一族。他担任楚怀王的左徒,学识渊博,记忆力很强,对国家存亡兴衰的道理非常了解,对外交往来,接人待物的辞令又非常熟悉。因此他入朝就和楚王讨论国家大事,制定政令;对外就接待各国使节,处理对各诸侯国的外交事物。楚怀王对他非常信任。
而上官大夫和屈原职位相同,他为了能得到怀王的宠信,很嫉妒屈原的才能。有一次,怀王命屈原制定国家法令,屈原刚写完草稿,还没最后修定完成。上官大夫见到之后想夺为己有,但屈原不肯给他。他就和楚怀王说屈原的坏话:“大王您让屈原制定法令,上下没有人不知道这件事,每颁布一条法令,屈原就自夸其功,说是‘除了我之外,谁也做不出来’。”怀王听了,非常生气,因此就对屈原疏远了。
屈原对怀王听闻失灵而不能分辨是非,视线被谗佞谄媚之徒所蒙蔽而不能辨明真伪,致使邪恶伤害了公道,正直的人不被朝廷所容,感到万分痛心,所以才忧愁苦闷,沉郁深思而写成《离骚》。所谓“离骚”,就是遭遇忧患之意。上天是人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在处境窘迫的时候,就要追念根本,所以在劳累困苦到极点时,没有不呼叫上天的;在受到病痛折磨无法忍受时,没有不呼叫父母的。屈原坚持公证,行为耿直,对君王他一片忠心,竭尽才智,但是却受到小人的挑拨离间,其处境可以说是极端困窘了。因诚心为国而被君王怀疑,因忠心事主而被小人诽谤,怎能没有悲愤之情呢,屈原写作《离骚》,正是为了抒发这种悲愤之情。《诗经?国风》虽然有许多描写男女恋情之作,但却不是淫乱;《诗经?小雅》虽然表露了百姓对朝政的诽谤愤怨之情,但却不主张公开反叛。而像屈原的《离骚》,可以说是兼有以上两者的优点。屈原在《离骚》中,往上追述到帝喾(kù库)的事迹,近世赞扬齐桓的伟业,中间叙述商汤、周武的德政,以此来批评时政。阐明道德内容的广博深远,
治乱兴衰的因果必然,这些都讲得非常详尽。其语言简约精炼,其内容却托意深微,其情志高洁,其品行廉正,其文句虽写的是细小事物,而其意旨却极其宏大博深,其所举的虽然都是眼前习见的事例,而所寄托的意义却极其深远。其情志高洁,所以喜欢用香草作譬喻。其品行廉正,所以至死也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身处污泥浊水之中而能洗涤干净,就像蝉能从混浊污秽中解脱出来一样,在尘埃之外浮游,不被世俗的混浊所玷污,清白高洁,出污泥而不染。推论其高尚情志,就是说与日月争辉也是恰宜的。
屈原被贬退之后,秦国想发兵攻打齐国,可是齐国与楚国有合纵的盟约,秦惠王对此很是担忧,于是就派张仪假装离开秦国,带着丰厚的礼品来到楚国表示臣服,说:“秦国非常痛恨齐国,但齐国和楚国有合纵的盟约,若是楚国能和齐国断交,那么秦国愿意献出商、於一带六百里土地。”楚怀王贪图得到土地而相信了张仪,就和齐国断绝了关系,并派使者到秦国接受土地。张仪欺骗了楚国,对使者说:“我和楚王约定的是六里,没听说过有什么六百里。”楚国使者非常生气地离去,回到楚国把这事告诉了怀王。怀王勃然大怒,大规模起兵攻打秦国。秦国也派兵迎击,在丹水、淅水一带大破楚军,并斩杀八万人,俘虏了楚将屈丐,接着又攻取了楚国汉中一带的地域。于是楚怀王动员了全国的军队,深入进军,攻打秦国,在蓝田大战。魏国得知此事,派兵偷袭楚国,到达邓地。楚兵非常害怕,不得不从秦国撤军回国。而齐国很痛恨怀王背弃盟约,不肯派兵救助楚国,楚国的处境非常艰难。
第二年,秦国提出割让汉中一带土地和楚国讲和,但楚怀王说:“我不希望得到土地,只想得到张仪就甘心了。”张仪听到这话,就说:“用我一个张仪来抵汉中之地,请大王答应我去楚国。”张仪到楚国之后,又给楚国掌权的大臣靳尚送上厚礼,并用花言巧语欺骗怀王的宠姬郑袖,怀王竟然听信了郑袖的话,把张仪又给放跑了。这时屈原已被疏远,不再担任重要官职,刚被派到齐国出使,回来之后,向怀王进谏说:“大王您为什么不杀了张仪呢,”怀王感到很后悔,派人去追赶,但已经来不及了。
在此之后,各诸侯国联合攻打楚国,大败楚军,杀死了楚国大将唐眛(mò,陌)。
当时秦昭王和楚国结为姻亲,想和楚怀王见见面,楚怀王想要前往,屈原劝谏说:“秦国是虎狼一般贪暴的国家,是不能信任的,还是不去为好。”可是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怀王前去,他说:“为什么要断绝了秦王的好意呢,”怀王最终还是去了。但他刚一进武关,秦朝的伏兵就斩断了他的归路,把怀王扣留,为的是让他答应割让土地。怀王大怒,不肯应允。逃到赵国,但赵国拒绝接纳。然后又来到秦国,最终死在秦国,尸体运回楚国安葬。
怀王的大儿子顷襄王继位,任命他的弟弟子兰为令尹。因子兰劝怀王入秦而最终死在秦国,楚国人都把此事的责任归罪于子兰。
屈原对子兰的所作所为,也非常痛恨。虽然身遭放逐,却依然眷恋楚国,怀念怀王,时刻惦记着能重返朝廷,总是希望国王能突然觉悟,不良习俗也为之改变。他总是不忘怀念君王,复兴国家,扭转局势,所以在一篇作品中多次流露此种心情。然而终究无可奈何,所以也不可能再返朝廷,于此也可见怀王最终也没有醒悟。作为国君,不管他聪明还是愚蠢,有才还是无才,都希望找到忠臣和贤士来辅佐自己治理国家,然而亡国破家之事却不断发生,而圣明之君、太平之国却好多世代都未曾一见,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其所谓忠臣并不忠,其所谓贤士并不贤。怀王因不知晓忠臣之职分,所以在内被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疏远屈原而信任上官大夫和令尹子兰。结果使军队惨败,国土被侵占,失去了六郡地盘,自己
还流落他乡,客死秦国,被天下人所耻笑。这是由于不知人所造成的灾祸。《易经》上说:“井已经疏浚干净,却没人来喝水,这是令人难过的事。国君若是圣明,大家都可以得到幸福。”而怀王是如此不明,那里配得到幸福啊~
令尹子兰听到以上情况勃然大怒,最终还是让上官大夫去向顷襄王说屈原的坏话,顷襄王一生气,就把屈原放逐了。
屈原来到江边,披头散发在荒野草泽上一边走,一边悲愤长吟。脸色憔悴,形体干瘦。一位渔翁看到他,就问道:“您不就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到这里来呢,”屈原说:“全社会的人都污浊而只有我是干净的,大家都昏沉大醉而只有我是清醒的,所以我才被放逐了。”渔翁说:“一个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对事物的看法并非一成不变,而是能随着世俗风气而转移,全社会的人都污浊,你为什么不在其中随波逐流,大家都昏沉大醉,你为什么不在其中吃点残羹剩酒呢,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般的品德,而使自己讨了个被流放的下场呢,”屈原回答说:“我听说过,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过身躯的人一定要把衣服上的尘土抖干净,人们又有谁愿意以清白之身,而受外界污垢的玷染呢,我宁愿跳入江水长流之内,葬身鱼腹之中,也不让自己的清白品德蒙受世俗的污染~”
于是,屈原写下了作品《怀沙》,其中这样写道:
阳光强烈的初夏呀,草木茂盛地生长。悲伤总是充满胸膛啊,我急匆匆来到南方。眼前是一片茫茫啊,沉寂得毫无声响。我的心情沉郁悲慨啊,这令人伤心日子又实在太长。抚心反省而无过错啊,蒙冤自抑而无惧。
想把方木削成圆木啊,但正常法度不可改易。抛开正路而走斜径啊,那将为君子所鄙弃。明确规范,牢记法度啊,往日的初衷决不反悔。品性忠厚,心地端正,为君子所赞美。巧匠不挥动斧头砍削啊,谁能看出是否合乎标准。黑色的花纹放在幽暗之处啊,盲人会说花纹不鲜明;离娄稍微一瞥就看得非常清楚啊,盲人反说他是失明无光。事情竟是如此的黑白混淆啊,上下颠倒。凤凰被关进笼子里啊,鸡和野雉却在那里飞跳。美玉和粗石被掺杂在一起啊,竟有人认为二者也差不了多少。那些帮派小人卑鄙嫉妒啊,全然不了解我的高尚情操。
任重道远负载太多啊,沉陷阻滞不能向前。身怀美玉品德高啊,处境困窘向谁献,城中群狗胡乱叫啊,以为少见为怪就叫唤。诽谤英俊疑豪杰啊,这本来就是小人的丑态。外表粗疏内心朴实啊,众人不知我的异彩。未雕饰的材料被丢弃啊,没人知道我所具有的知慧和品德。我注重仁与义的修养啊,并把恭谨忠厚来加强。虞舜已不可再遇啊,又有谁知道我从容坚持自己的志向。古代的圣贤也难得同世而生啊,又有谁能了解其中缘由,商汤夏禹距今是何其久远啊,渺茫无际难以追攀。强压住悲愤不平啊,抑制内心而使自己更加坚强。遭受忧患而不改变初衷啊,只希望我的志向成为后人效法的榜样。我又顺路北行啊,迎着昏暗将尽的阳光。含忧郁而强作欢颜啊,死亡就在前面不远的地方。
尾声:浩荡的沅江、湘江水啊,不停地流淌翻涌着波浪。道路漫长而又昏暗啊,前程又是何等的恍忽渺茫。我怀着长久的悲伤歌吟不止啊,慨然叹息终此世。世上没人了解我啊,谁能听我诉衷肠,情操高尚品质美啊,芬芳洁白世无双。伯乐早已死去啊,千里马谁能识别它是骏良,人生一世秉承命运啊,各有各的不同安排。内心坚定心胸广啊,别的还有什么值得畏惧~重重忧伤长感慨啊,永世长叹无尽哀。世道混浊知音少啊,人心叵测内难猜。人生
在世终须死啊,对自己的生命就不要太珍爱。明白告知世君子啊,我将永为人模楷。
于是,屈原就怀抱石头,投入汨罗江自杀而死。
屈原死后,楚国有宋玉、唐勒、景差等人,他们都爱好文学而以擅长辞赋著名。但他们都只学习了屈原辞令委婉含蓄的一面,而最终没人敢像屈原那样直言劝谏。此后楚国一天比一天弱小,几十年之后终于被秦国消灭。
自从屈原沉江而死一百多年之后,汉朝有个贾生,在担任长沙王太傅时,经过湘水,写一篇辞赋投入江中,以此祭吊屈原。
作文四:《有关屈原的作文》1800字
当你纵身跃入汨罗江的那一刹那,我想你的心境一定是宁静如水的。静静流淌的汨罗江就这样默默地收留了你,你感到了江水的温暖,你有一种被融化了的感觉。
在被放逐的最初日子里,你像一个被遗弃的孤儿,衣衫褴褛,在荒凉的泽畔慢无目的地流浪,山是狰狞的山,水是险恶的水,你感到整个天空向你压来,你胸中的愤怒一触即发。你失去了所有的尊荣和显赫,你在空旷的荒野中咆哮着,远山近水回荡着你困兽一样的声音。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涿谓余以善淫”。对于正直而清白的心灵,还有比这更恶毒的吗?国家之忧,民族之虑肩于一身,该是怎样的沉重。何苦世人皆睡,唯你独醒啊,三闾大夫!如今落得个放逐蛮荒,流离失所,浪迹天涯……
然而,思想是可以放逐的吗?心灵是可以放逐的吗?
那一刻,你走向汨罗江。
死亡,没有比这更绝望的拒绝,没有比这更彻底的捍卫了。
我猜想,那个你准备告别尘世的时刻,你一定冷笑了。
两千多年前的那一刻,世界突然变得出奇的静,没有鸟啼,没有虫鸣,甚至没有一丝风声,你踏着初夏泽畔野花的芬芳和野草的清香,走向一个庄严的时刻,一个永恒的瞬间。
在忧伤绝望的时候,你一定常常回想起儿时一些琐碎的往事吧,想起在母亲身边的日子,或者,更多地想起你所爱过的女人?那种世俗的温情和陶醉总是让人刻骨铭心。
然而无论如何你没有想到你会享受那么高的身后哀荣。
中华民族真是一个奇妙的民族,能把两千多年前一个诗人的自杀和一种吃食联系起来的民族无疑是聪明绝顶的民族。据说那吃食还花样繁多,美不胜收。然而,每当端阳,在一缕缕粽子的香味中,当你的名字连同爱国诗人的桂冠被你的同胞炫耀时,我分明看到了你眼中的泪。那种酸楚的滋味实在无法诉说……
那时,你沉默着,腰佩长剑,徘徊在兰蕙丛生的湘江之滨。沉默永远是最彻底的鄙视,你的沉默穿越时空,在这个宁静的夜晚,年逼四十我终于理解了你的沉默,我分明又看见了你擦干泪水冷笑如初了。在那些孤独寂寞的日子里,你一定常常躺在草丛中,凝视着古老的蓝天和白云,和鸟们聊天,和虫们嬉戏,和大自然的一切生命娓娓而谈。那是怎样美妙的境界呀,心灵的透明让万物有了呼应,有了灵气,有了神韵。这就是诗——最具本源意义的艺术。
你有了被江水融化了的感觉,你成了江水的一部分。就这样,屈原——你的名字昭示着一种决裂和捍卫的开始,自此,这一脉心灵的清流汩汩流淌,从汨罗江到太平湖,流过漫长的岁月,流到今天。就这样,你如炬的目光逼视千年,多少苟且者的肮脏灵魂在你的逼视下瑟瑟发抖,渐渐渺小成史册上的一个污点,令后人不屑一顾。
宗国早已烟消云散,人世间的浮名终将随风飘逝。而心灵的怀念和祭奠却永远也不会泯灭。你思想的碎片早已洒遍每一颗多情而高贵的心。
绵绵细雨里,又是一年清明。汨罗江边,草长莺飞,姹紫嫣红的美好季节里,梦回昨天,衣衫褴褛的你,不见了从前的桀骜,不见了从前的美丽梦想。你潇洒地转身,纵然跃下。
苏世独立的你,胸怀兼济天下之大志,曾有的风华正茂,你横而不流;闭心自慎的你,一贯以国家兴亡为己任,曾有的懵懂羸弱里,你终不失过;独立不迁的你,始终坚持朴素的唯物主义论,曾有的颠沛流离,你伏清白以死直;抗争现实的你,把自己忠贞的人格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曾有的薄暮雷电,你定心广志。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往往看得更远。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于你,飘逸的言辞过于唯美,飘忽的赞美过于虚幻。晚年的你,仕途不济,几经放逐,却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我不懂,看梦飞往反方向的你会有多彷徨;我不懂,对荆楚大地的爱恋无以复加的你会有多酸涩。当秦国军队燃起的战火横扫你心系的国家,当忠诚受贬,胸怀忧愤,饱受磨难,我亦不懂,已经六十岁高龄的你,是以何种姿态将毕生的精力献给了爱国爱民、富国强兵、追求和平的事业?
我想更懂你,却只读出了你贫寒童年苦读书的辛酸;我想更懂你,却只读出了你锋芒初露惹众议的无奈;我想更懂你,却只读出了你仰天长叹赋《离骚》的愁苦;我想更懂你,却只读出了流落洞庭仍无悔的悲壮;我想更懂你,却只读出了千古诗魂归何处的怆然。
穿越了千年,你的梦像观音手,喜欢你“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的豪情;喜欢你“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的高洁;喜欢你“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尘埃”的刚正;亦喜欢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勇气。你是落难中的旷世巨子,你亦是具有抗争精神的浪漫诗人。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漫天飞絮里,但愿快乐不停歇,悲伤不再来。
忆千古诗魂,念绵远骚风,品坎坷人生。
作文五:《屈原的传说及文章》18900字
屈原
(前340年--前278年)是中国文学史上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作品共有
25篇,篇目为:九歌、招魂、天问、离
骚、九章、卜居、渔父。 《离骚》是
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最早的长篇抒
情诗。
屈原
屈原(约前340年,约前278年),汉
族,战国时期楚国丹阳人,今湖北宜昌
秭归县人,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
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 屈瑕的后代。主张联齐抗秦,提倡“美
政”。
, 1 基本简介
, 2 屈原故里
, 3 个人生平
, 4 经历时局
, 5 流放回顾
, 6 投河自尽
, 7 纪念意义
, 8 作品简介
, 9 名言名句
, 10 文化名人
, 11 和端午节
, 12 历史疑点
, 13 九歌
, 14 话剧《屈原》
, 15 越剧剧目、香港电影《屈原》
, 16 纪念诗篇
屈原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之一,也是中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就是创立了“词赋”这一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离骚》《九章》 《九歌》 《天问》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离骚》是中国最长的抒情诗。后世所见屈原作品,皆出自西汉刘向辑集的《楚辞》。 这部书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中有《离骚》一篇,《九歌》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 《国殇》《礼魂》),《九章》九篇(《惜诵》《涉江》《哀郢》《抽
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天问》一篇等等。 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 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屈原被逐出郢都,流放期间,屈原感到心中郁闷,开始文学创作,在 作品中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其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 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
注1:最近对湖南汉寿县屈原学会提交的有关“屈原故乡汉寿说”的研究成果进行鉴定,在仔细阅读所报材料和出土文物介绍后,又到汉寿县沧港古镇进行了实地考察,大量的屈原遗迹和出土文物以及与屈原作品相关描述的印证,使人不得不感到屈原故乡很有可能在汉寿,起码“屈原故乡在汉寿”可称为有根据的新的一说。
屈原-基本简介
屈原-屈原故里
屈原故里
宜昌秭归是中国战国时代伟大诗人屈原的故乡,也是楚文化发源地之一。它位于长江北岸的卧牛山麓,四周城墙环绕,形似一个倾斜的葫芦,具有浓厚的古典建筑风格。故有“葫芦城”之称。又因城墙均由石头叠砌而成,又叫“石头城”。汉代始设县,唐朝时曾设立归州,民国元年改归州县,民国三年改为秭归县,一直沿用至今。
秭归的名胜多与屈原有关,秭归县城东门外,矗立一高大的牌坊,上书“屈原故里”四字,系郭沫若手书。旁边还有两块石碑,分别刻“楚大夫屈原故里”和“汉昭君王嫱故里”。
秭归与香溪之间有一沙滩,传说是屈原遗体安葬处,后取名“屈原沱”。沱上有屈原祠。从唐宋以来,经数次迁址修葺,后因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兴建,水位升高,
于1976年修建此祠。现位于秭归城东向家坪。改名为“屈原纪念馆”。三峡工程的兴建,屈原祠将再次迁建。
在乐平里,有关屈原的名胜古迹和传说甚多,如香炉坪、照面井、读书洞、玉米三丘等。古人曾集为 “八景”并以景名联诗一首:“降龙伏虎啸天来,乡鼓岩连擂鼓台。照面井寒奸亡胆,读书洞出离骚才。丘生玉米合情操,濂滴珍珠荡谷俟。锁水回龙含泽畔,三关八景胜蓬莱”。
秭归还是历史悠久的柑桔之乡,屈原在他的名篇《橘颂》中,曾对桔树的形象和性格作过深刻的描写。今天,秭归已成为中国七大柑桔生产基础之一。深秋时节,满目都是柑桔林,青枝绿叶藏红果,如诗如画。
在屈原故里还有一奇值得一提。这里的耕牛不穿绳,却能听从指挥。相传屈原从楚都回家,快到家门口时,侍者挑书简的绳子断了,一老农当即把牛鼻绳解下来给他,从此以后,这里的牛就不再用牛鼻绳了。
屈原诞生在山清水秀的乐平里。屈原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位大诗人,是三峡里的“第一流才子”。他忧国忧民,最后投汨罗江,以身殉国。屈原留下的《离骚》、《九章》、《九歌》等光辉诗篇,声贯古今,名扬中外。
屈原-个人生平
家族
屈原出生于楚国贵族家庭,屈原和楚王一样,
芈(mǐ)姓,该姓出自黄帝颛顼系统的祝融氏;
芈姓族群从商代迁徙至南方楚地,当传到熊绎
时,因功受周封于楚,遂居丹阳(也就是现在
湖北省秭归县境内)。
屈原既是楚王的本家,当时叫作“公族”或
“公室”,那么他和楚国的关系,当然也就不
同一般。屈氏子孙如屈重、屈完、屈到、屈建
等,在楚国都曾担任过要职。屈原的父亲叫伯 庸。到了屈原这一代,屈氏当大官的人不多,
只有屈原和后来被秦国俘虏的大将屈丐。屈原
楚辞《九章》中的《惜诵》曾说道:“忽忘身
之贱贫”。很可能当时这个贵族家庭已经衰落
了。
出生
屈原的出生日期,据近代许多人研究的结果,大概不出于楚宣王二 十七年(前342年)到三十年(前339年)之间。照甲子推算,那年应该是戊寅年(不遏其巧得很,屈原的出生不但是寅年,而且又是寅月寅日。照中国历法的 老话是“人生于寅”,所以夏正便以建寅之月(即正月)为岁首。屈原既然是寅年寅月寅日生,真正符合于“人”的生辰,所以在屈原著名的作品《离骚》中说:“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这句是说太岁星逢寅的那年正月,又是庚寅的日子,我从母体降生了。说明这一年是寅年;孟是始,硕是正月,夏历以建寅之月 为岁首,说明这年正月是寅月;庚寅则说明这一天是寅日。屈原出生在寅年寅月寅日,这可是个好日子(据邹汉勋、刘师培用殷历和夏历推算,定为前343年正月二十一日。清代陈玚用周历推算定为前343年正月二十二日),目前一般定为前340年。
取名
屈原觉得自己的生辰有些与众不同,所以他在《离骚》中说:“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这4句是说:父亲看到我生辰不凡,给我起了个好名字,名字叫做“平”,字名叫做“原”。而东汉王逸在《章句》中解释屈原的名字时说:“正,平也;则法也”,“灵,神也;均,调也。言正平可法者莫过于天,养物均调者,莫神于地。” 所 以名“平以法天”,字“原以法地”。同他的生年月日配合起来,照字面上讲,“平”是公正的意思,平正就是天的象微;“原”是又宽又平的地形[7],就是地 的象微,屈原的生辰和名字正符合“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8]的天地人三统。这在今天看来,只是个巧合,原无所谓,可在当时却认为是一个好兆 头。
初任左徒
屈原是楚国贵族中的杰出人才。精通历史、文学与神话, 洞悉各国形势和治世之道;人聪明,口才好。司马迁《史记》说他是“博闻强志”,“娴于辞令”。20多岁就做了楚怀王的左徒。左徒比楚国的令尹只低一级,他 对内和楚王讨论国家大事,发布号令,对外接待宾客,应付诸侯。楚王很信任他,还让他草拟法令,又让他出使齐国,联齐抗秦。足见屈原曾是楚国兼管内政外交的 重要官员。但他的改革精神和措施,却招来了楚国贵族大臣们的反对和嫉妒。反对者的代表就是楚怀王的宠妃郑袖、儿子子兰和上官大夫靳尚。这批人目光短浅,妒 贤害能,只想维护自己的贵族特权,却把国家的长远利益置之脑后。可是他们的权势很大,整天围在楚怀王身边,左右怀王的言行。昏愦的楚怀王,听信了谗言,渐 渐疏远了屈原。
以诗歌抒发心情
从顷襄王六年到十八年,楚国基本上被秦国掌握,俯首听命,不敢动弹。屈原对此
痛心疾首,却又无能为力,眼看着国势日弱,民生多艰,只好以诗歌来抒发自己忧国忧民的心情。
经历时期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 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 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 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 远。
怀王十五年(前304),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 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於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此间 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经历时局
春秋以 来,许多小国经过长期的战争,逐渐
被大国吞并。到前403年左右,形成了七个大
国〈燕、赵、魏、韩、齐、楚、秦〉并立争雄
的局面。这以后一直到秦统一六国 (前221
年),历史上把这180多年叫做战国时代。这
个时代,各国间斗争激烈,攻伐连年,政局动
荡。诗人屈原就生活在这个社会大变动的战国
后期。战国七 雄的实力并不平衡,而且随着
各国政治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实力不断消 长。战国初期,赵、魏、韩三国实行了经济、
政治制度的改革,曾一度强盛过。魏国经李悝
变法,还曾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
可 惜他们的改革不彻底,又加上所处地势不利,很快又衰落了。燕国处在偏僻的北方一角,努力开拓东北的疆域。经过燕王哙的禅让,也算对政治进行了一些改革,但 没有充分地完成,所以“凡天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只是受到战祸较少,还能偏安一方而已。剩下齐、楚、秦三国,开始还势均力敌,不相上下。 秦孝公实行商鞅变法以 后,努力增加生产,鼓励人民战斗情绪,十年之后,国富民强,连年攻击各国,成为其他六国的严重威胁。由于秦的强大,其他六国中的任何一国都已不是敌手。于 是有一批策士提出了“合纵”的主张,就是从燕到楚,
南北六国联合成一条纵线,共同反对西方的秦国。主张合纵的代表人物叫苏秦,前334年,他说动了燕文 侯,资助他游说六国,建立起合纵组织。前318年,苏秦约纵六国攻秦,楚怀王曾为纵长,可惜被打败了。与此对立的,秦国也组织一批策士提出了“连横”的主 张,就是西方的秦国与东方六国中的某一国家结成联盟,形成一条东西向的横线来攻击另一个国家。连横的代表人物是张仪。前328年,张仪为秦相,推行连横政 策,很有成效。屈原生活的战国后期,七国争雄的斗争,基本上就是合纵连横的斗争。
楚国的内政外交
在秦、楚、齐三国中,秦和楚又是最有可能统一六国的国家, 而且秦占优势。所以楚国只有和齐国联合,才能和秦国相对抗。而秦只有破坏了齐楚联盟,才能远交近攻,各个击破,实现她统一六国的大业。这就是屈原所处时代 楚国的外交形势;就楚国内政方面来说,要想富国强兵,战胜秦国,就一定要加强法治,限制贵族特权,举贤授能,发展经济实力。屈原提倡变法,反对腐败的贵族 统治;主张合纵,坚持联齐抗秦的外交政策,正是从战国七雄争霸的形势出发,符合楚国长远利益的正确方针。
屈原-流放回顾
第一次流放
屈原第一次流放汉北地区为汉
水的上游。----溆浦(汉北地
区) 楚怀王十六年(前313年),为了破楚、齐联盟,秦国派张仪带了很多财宝到楚国活动。张仪贿赂了楚国的一批权贵宠臣,又欺骗楚王说:“楚国如果能和齐 国绝交,秦国愿意献出商、于一带六百多里土地。”可是利令智昏的楚怀王不以为然,听信了张仪的鬼话,就把相印授予张仪,封张仪为相;贪图六百里的商砖之 地,真的和齐国断 绝了合纵之盟;还派人跟张仪去秦国受地。张仪回秦国后装病,三个月不见楚使。愚蠢的怀王,还以为是张仪怪他绝齐不够坚决,又派人去辱骂齐王一通。齐王大 怒,断绝了和楚的合纵,反而和秦国联合起来了。这时张仪才出面对楚使说:“您为什么不接受土地呢,从某地到某地,长宽六里。”六百里变成了六里,楚使很生 气,归报怀王,怀王大怒,先后两次兴师伐秦,结果都被秦打败,丧失八万军队,大将军屈丐、裨将军逢侯丑等70余人被秦军俘虏,还被占去汉中大片土地。
这 时怀王稍有醒悟,“悔不用屈原之策”,“于是复用屈原”,让他出使齐国,重修楚齐之盟。秦两次大败楚军之后,也怕齐、楚复交,于是主动提出退还汉中之地的 一半以求和。楚怀王恨透了张仪,提出不要汉中地,只要张仪头。秦惠王本不同意,张仪却胸有成竹地说:“以我张仪一个人就能抵得上汉中的 土地,臣愿意到楚国去。[11]”张仪到楚以后,贿赂了郑袖、靳尚之流,在楚怀王面前一番花言巧语之后,糊涂透顶的楚怀王居然又把张仪给放了;还和秦王结 下了婚姻关系。等到屈原使齐回来,说明利害,怀王想追回张仪,张仪早已走得无影无踪了。这样
楚国对齐国又一次大失信用。前305年,楚怀王二十四年,楚又 一次背齐合秦,去秦迎亲;第二年,怀王还与秦王会于黄棘(今河南新野县东北)、接受了秦退还的上庸之地(今湖北竹山县)。当时屈原虽竭力反对,结果不但无效,反而遭到了第一次流放,流放到了汉北地区(今安康一带及汉水上游地区)。 前303年,楚怀王二十六年,齐、韩、魏三国攻楚,声讨楚违背纵约。楚向秦求救,还把太子送到秦国作人质。第二年,楚太子杀了秦大夫逃回楚国。前301年,楚怀王二十八年,秦以此为借口,联合齐、韩、魏攻楚,杀楚将唐昧,占领了重丘 (今河南泌阳县东北)。第二年又攻楚,消灭楚军2万,又杀楚将景缺。这时,昏庸的怀王才又想起齐楚联盟的重要,让太子质于齐以求齐楚联盟反秦。前299年,秦又攻楚,取楚八城。趁这形势,秦昭王“邀请”,怀王在武关(今陕西商县东)相会。 屈 原此时已从汉北的流放地返回,和昭雎等一起,力劝怀王不要赴会,说:“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无行。”可怀王的幼子子兰怕失去秦王欢心,竭力怂恿怀王 前去。结果怀王一入武关,就被秦军扣留,劫往咸阳,要胁他割让巫郡和黔中郡。楚怀王被劫往咸阳,楚由齐迎归太子横立为顷襄王,公子子兰为令尹,不肯向秦割 让土地,秦又发兵攻楚,大败楚军,斩首5万,取十六城。前296年,顷襄王三年,怀王死于秦国,秦国将他的尸体送回楚国安葬。楚国人都怜悯他,如同哀悼自 己的父母兄弟。诸侯由此认为秦国不义。秦国、楚国断绝交往。 第二次流放(江南地区)
前293年,顷襄王六年,秦国派白起前往伊阙攻打韩国, 取得重大胜利,斩首24万。秦国于是送给楚王书信说:“楚国背叛秦国,秦国准备率领诸侯讨伐楚国,决一胜负。希望您整顿士卒,得以痛快地一战。”楚顷襄王 很忧虑,就谋划再与秦国讲和。屈原来说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他写诗抒情,表达了他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的感情,又指出,怀王最后落到客死他国的下 场,就是因为“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这对子兰形成了威胁,于是子兰指使靳尚到顷襄王面前进谗,使屈原第二次被流放到南方的荒僻地区。这次 流放的路线,按《哀郢》分析,是从郢都(湖北江陵县)出发,先往东南顺江而下经过夏首(湖北沙市东南)、遥望龙门(郢都的东门)经由洞庭湖进入长江,然后又离开了夏浦(湖北汉口),最后到了陵阳(据说是今安徽青阳县南)。
屈原-投河自尽
汨罗江前
后人写有屈原自沉前的情景: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
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屈原故里
屈原-纪念意义
据《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 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 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 划起
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
“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 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 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据闻一多《端午考》考证在屈原投江之前,吴越一带已有端午节存在,但从屈原2200多年前逝世一直到今天,中国社会主流所公认的一直是端午节祭祀屈原。)
另则传说屈原死后,人们投祭屈原的食品,都被蛟龙抢走了。而蛟龙却忌惮楝树叶和五色丝线,所以人们就把米包成棕子来祭祀屈原;赛龙舟则相传是为了打捞屈原的尸体。虽然这些传说都不可靠(一说是为了纪念越王勾践操练水师),但却充分反映了人们对屈原的热爱,也说明了屈原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屈原-作品简介
屈原是个诗人,从他开始,中国才有了以
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他创立了“楚辞”
这种文体(也就是创立了“词赋”这一文
体),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 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
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据《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招魂》1篇。有些学者认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怀疑《远游》以下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笔。据郭沫若先生考证,屈原作品,共流传下来23篇。其中《九歌》11篇,《九章》9篇,《离骚》、《天问》、《招魂》各一篇。 大 体说来,《离骚》《天问》《九歌》可以作为屈原作品三种类型的代表。《九章》《远游》《卜居》《渔父》《招魂》《大招》,其内容与风格可与《离骚》列为一 组,大都是有事可据,有义可陈,重在表现作者内心的情愫。《离骚》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鲜 明的个性光辉,是屈原全部创作的重点。《天问》是屈原根据神话、传说材料创作的诗篇,着重表现作者的学术造诣及其历史观和自然观。《九歌》是楚国祀神乐 曲,经屈原加工、润色而成,在人物感情的抒发和环境气氛的描述上,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然而是代人或代神表述,并非作者自我抒情,它更多地显示了南楚文学 传统的痕迹。《离骚》一组,《九歌》一组,构成了屈原作品的基本风格。
屈原作品和神话有密切关系。许多虚幻的内容就是承袭神话发展而来的。屈原又是
关注现实的诗人,作品里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种种矛盾,尤以揭露楚国的黑暗政治最为深刻。
屈原作品的风貌和《诗经》明显不同。这与长江流域的民风和黄河流域的 民风不同有关。当时,北方早已进入宗法社会,而楚地尚有氏族社会的遗风,民性强悍,思想活泼,不为礼法所拘。所以,抒写男女情思、志士爱国是如此直切,而 使用的材料,又是如此丰富,什么都可以奔入笔底。写人神之恋,写狂怪之士,写远古历史传说,写与天神鬼怪游观,一切神都具有民间普通的人性,神也不过是超 出常人的人而已。它们使作品显得色泽艳丽,情思馥郁,气势奔放。这样的作品,表现了与北方文学不同的特色。
从体制上看,屈原以前的诗歌,不管是《诗经》或南方民歌,大多是短篇,而屈原发展为长篇巨制。《离骚》一篇就有2 400多字。在表现手法上,屈原把赋、比、兴巧妙地糅合成一体,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品德、意识和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在 语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 ”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总之,他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创造性。 屈 原作品,在楚人建立汉王朝定都关中后,便产生了更大的影响,“楚辞”的不断传习、发展,北方的文学逐渐楚化。新兴的五、七言诗都和楚骚有关。汉代的赋作家 无不受“楚辞”影响,汉以后“绍骚”之作,历代都有,作者往往用屈原的诗句抒发自己胸中的块垒,甚至用屈原的遭遇自喻,这是屈原文学的直接发展。此外,以 屈原生平事迹为题材的诗、歌、词、曲、戏剧、琴辞、大曲、话本等,绘画艺术中如屈原像、《九歌图》、《天问图》等,也难以数计。所以鲁迅称屈原作品“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 乃甚或在《三百篇》(《诗经》)以上”(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详细介绍:
《离骚》 《九章》 《九歌》 《天问》 《招魂》
《卜居》
简介:
《离骚》是屈原最宏伟的诗篇,是他自全叙平生的长篇抒情诗,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再没有比这更长诗篇了。全诗共373句,2477个字。诗中尖锐地抨击了昏庸王室的黑暗和腐败 ,表达了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贞,同 时也表现了自己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忧愁苦闷。
《九歌》是屈原流放在江南时在楚民间祭歌的基础上 加工整理的一组祭歌。《九歌》共有11篇诗歌,分别祭 记11种神灵。其中:
《东皇太一》祭祝最尊贵的大神。
《云中君》祭的是云神。
《湘君》、《湘夫人》祭湘水神。
《大司命》祭祀主宰人类生命的男神。
《少司令》祭祀主宰幼儿生命的女神。
《东君》祭祀日神。
《河伯》祭祀黄河之神。
《山鬼》祭的是山中女神。
《国殇》悼念和颂赞为楚国而战死的将士
《礼魂》是《九歌》的送神曲,即祭祀完成。
《九章》是 屈原写的一组抒情诗,一共9篇。即《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九章》组诗中数 《哀郢》最深刻地表达了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九章》和《离骚》 是一类型的作品,区别在于《离骚》是屈原平生综合性的自我叙述,而《九章》则是具体的片断生活的记录和心情的显现。《九章》是研究屈原生平和思想最有价值 的材 料。
《天问》是中国文学史上罕见的一篇奇文。它以一个 “日”字领起,作者一口气对天、地、神、人等各方面提出 了170多个问题,鲜明地表现了作者探索事物根源和不屈 不挠的战斗精神。全诗共374句,1553个字,是屈原作品中的第二首长诗。
《招 魂》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迷信活动。在战国时代的楚国,这种巫术宗教活动极为盛行。楚怀王客死秦国后,屈原运用民间的风俗和艺术形式,写成了这篇颇有艺术特色 的诗篇。他在诗中把天上地下、四面八方都作了惊心动魄、凄惨恐怖的描写,叫魂魄哪儿上不要去,赶快回到自 己的祖国。屈原招的是怀王的魂,实际是也在招楚国的魂,因为屈原是把怀王扣楚国的命运连结在一起的。《招魂》无论其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手法,在中国文学史上 占有重要地位。
屈原-名言名句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离骚)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离骚)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离骚)
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 (离骚)
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 (离骚)
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
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九歌)
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 (九歌)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九歌)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九歌)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九歌)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九歌)
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 (九章?抽思) 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 (九章?抽思) 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 (九章?抽思) 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九章?怀沙)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九章?涉江)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九章?涉江)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九章?涉江) 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九章?涉江)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渔父)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衣 沧狼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渔父)
薄暮雷电,归何忧, (天问)
魂兮归来~ (招魂)
目极千里兮,伤心悲。 (招魂)
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卜居 )
屈原故里屈原-文化名人
屈原是一个热爱祖国的诗人,他在效忠祖国、抵御强敌方面是和楚国人民一致的。虽然他在政治上失败了,但他留下的大批诗歌,却给楚国人民报仇雪耻、恢复祖国的决心以极大的鼓舞。对后来推翻暴秦,复兴楚国起了
巨大的作用。历史的发展,不但没有淡化人民对屈原的怀念,反而更扩大了屈原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 后,17个国家的75名著名人士联合发起“世界保卫和平大会”。于1953年,在莫斯科举行世界和平大会的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将屈原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号 召全世界人民隆重纪念他,屈原的名字,将永远保留在世界人民的心中。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为了呼应世界保卫和平大会,争取国际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 部决定由郭沫若、游国恩、郑振铎、文怀沙等人组成“屈原研究小组”,并将屈原的作品整理成集,以白话文的形式出版发行。
屈原-和端午节
中国人民为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都要过端午节,这个风俗后来传到了朝鲜、日本、缅甸、越南、马来西亚、印尼等国。
屈原,生活在两千三百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年轻时就胸怀远大抱负,表现出惊人的才能,得到了楚怀王信任,官至“左徒”,据司马迁《史记》记载,他内“与王图议国事”,外“接遇宾客,应付诸侯”,是掌管内政、外交的大臣。 战 国本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争霸的混乱时期,秦国任用商鞅变法后日益强大,常对六国发动进攻。当时只有楚国和齐国能与之抗衡。鉴于当时形势,屈 原主张改良内政,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因而侵害了上层统治阶级的利益,遭到了那些受秦国贿赂的楚怀王的宠姬郑袖、上官大夫、令尹子椒的排挤和陷害。
糊涂的怀王听信谗言,疏远屈原,把他放逐到汉北,结果楚怀王被秦国骗去当了三年阶下囚,死在异国。
屈原看到这一切,极端气愤。他坚决反对向秦国屈辱投降,这遭到政敌们更严重的迫害。新即位的楚襄王比他父亲更昏庸,把屈原放逐到比汉北更偏僻的地方。 在长期的流放生活中,屈原没有屈服。他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决不随波逐流。拿起笔抒写自己对祖国的热爱,指斥“群小”误国,为后人留下了千古不朽的诗篇。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 第一个最伟大、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后人称他的作品为“楚辞”。代表作是《离骚》,这是屈原作品中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共三百七十三句,两千七百七十七个 字,诗中叙述了诗人为实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所遭受的打击和迫害,深刻表达自己内心的痛苦、对人民和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感情。 屈原在长期的 流放跋涉中,精神和生活上所受的摧残和痛苦是可想而知的。一天他正在江畔行吟,遇到一个打渔的隐者,隐者见他面色憔悴形容枯槁,就劝他“不要拘泥”、“随 和一些”,和权贵们同流合污。屈原道:“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检验公元二七八年,楚国的都城被秦兵攻破,诗人精 神上受到了极大的打击,眼看国破之难,却又无法施展自己的力量,他忧心如焚,在极端失望和痛苦中,诗人来到了长江东边的汨罗江,抱石自沉。他死时大约六十 二岁,正是农历五月初五。 两千多年的岁月,这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尽管大江东去,暮往朝来,诗人屈原的形象却依然留在人们心间。如今,每到端午节那天,人们仍要在江河里划龙舟,把粽子系上五彩丝线来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可见诗人的作品和精神是永存的了~
屈原-历史疑点
屈原
1944年9月,著名古典文学专家孙次舟教授在《中央日报》发表文章《屈原是文学弄臣的发疑》,指出了屈原的同性恋者身份,在当时文坛引起一片哗然,并遭到多人围攻。孙次舟又 撰文《屈原讨论的最后申辩》,坚持自己的观点。作家朱自清同情孙次舟的观点,并请出著名诗人、楚辞专家闻一多教授主持公道。闻一多次年在《中原》杂志发表 《屈原问题》,肯定了孙次舟对屈原的发疑是楚辞研究的重大发现:“孙次舟以屈原为弄臣,是完全正确地指出了一椿历史事实??”闻一多进一步阐明了此说的历 史背景和文化意义:在科举尚未施行的战国时代,文学家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和生存条件,他们只有依附于当时的国君与贵族才能生存,即成为“文学弄臣”。当时 各国间战事频繁,“忠君”远非时尚,“朝侍楚君,暮为秦僚”并不会招致非难,即使象提出“忠”与“孝”的孔子本人也频繁地周游列国,并不因不能专事鲁君而 自愧。再说战国时代盛行崇尚男风,人们并不以此为惭,所以屈原在诗歌中自称“美人”,对自己的仪表多有夸耀,在诗句中对同性爱情作大胆表白,并不出奇。
屈原的真正死因
从司马迁著史至今,屈原因政治忧愤而投汨罗江自沉的动人故事被人们广为流传。而其中唯一的证据,就是诗人那首被放逐以后所写的《怀沙》。诗中称,自杀的方式已然确定,那就是向江中忿然一跃,去拥抱(“怀”)江底柔软的泥沙。对此,早在30年代胡适先生就曾提出质疑,认为《怀沙》一诗中的许多话语并不符合屈原的模式,很可能是后人根据他自杀的传说而炮制的一篇伪作。 那么,屈原究竟是怎么死的呢,在海内外的学者和历史学家当 中,“屈原死于谋杀”的说法十分流行。在屈原生活的年代,许多人有谋杀他的嫌疑,如他的政治宿敌令尹子兰、佞臣靳尚等等,但屈原已遭贬放,除非有极特殊的 原因,否则他们没有必要再去杀害这个在政治上已经毫无指望的人。这样看来,屈原最终不过是一场秘密爱情的牺牲品而已。
屈原在爱情生活 上的浪漫性是人所共知的。他写过大量的情诗,其中《湘夫人》最令人关注,因为屈原对她投入了异乎寻常的眷恋与爱慕。从诗中可以推断,此女美貌惊人,而且比 屈原拥有更高的地位;她因为种种限制无法与屈原公开见面,而只能和他在荒郊野外秘密约会。符合这三个条件的女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楚怀王的宠妃郑袖。其实“ 湘夫人”三字已是暗示,“湘”就是楚国;“夫人”,即楚王的妻妾。
屈原与其宠妃的暖昧关系被怀王知道后,促使他以政治名义放逐屈原, 使人再也无法与郑袖见面。十几年后,楚怀王驾崩,为防止屈原与郑袖的关系卷土重来,楚国王室遵照楚怀王的遗命,派人对屈原进行了捕杀。追杀事件的发生地就 是今天的汨罗江,兵士们最终在江边抓住了屈原,将他刺杀后装进袋子,捆紧了之后压上石块投入江心,演出了一幕残酷的历史悲剧。
还是有 百姓目击了这一谋杀过程,但在当时的暴政下他们必须委婉地说出真相,于是导致了“端午节”的起源:在纪念另一个楚国英雄伍子胥的日子(五月初五)里,举行 哀悼屈原的祭礼,用赛龙舟隐喻当时追杀屈原的激烈场面;用包粽子来隐喻屈原被投入江中的悲惨事实——糯米饭象征着屈原的肉体,粽叶象征着装他的袋子,粽丝 象征着捆扎他的绳索;而把粽子投入水里,则象征着屈原被人淹死的真相。
历史,被掩藏在了风俗的背后。
屈原-九歌
屈原
九歌(一)东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
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
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
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
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
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
-----------
九歌(二)云中君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搴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
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灵皇皇兮既降,焱远举兮云中。
览冀州兮有馀,横四海兮焉穷。
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
---------------------------------------------------------------------
-----------
九歌(三)湘君
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
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
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
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
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
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
桂棹兮兰枻,斫冰兮积雪。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
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
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间。
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
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澧浦。
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
-----------
九歌(四)湘夫人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萃兮苹中,
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
蛟何为兮水裔,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匊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薜蕙櫋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
-----------
九歌(五)大司命
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
令飘风兮先驱,使涷雨兮洒尘。
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女。
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
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
吾与君兮斋速,导帝之兮九坑。
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
壹阴兮壹阳,众莫知兮余所为。
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
老冉冉兮既极,不寖近兮愈疏。
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
结桂枝兮延?,羌愈思兮愁人。
愁人兮奈何~
愿若今兮无亏。
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可为,
---------------------------------------------------------------------
-----------
九歌(六)少司命
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
绿叶兮素枝,芳菲菲兮袭予。
夫人自有兮美子,荪何以兮愁苦,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
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
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
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至兮水扬波。
与女沐兮咸池,晞女发兮阳之阿。
望泞美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
孔盖兮翠旍,登九天兮抚彗星。
怂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
-----------
九歌(七)东君
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
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
驾龙辀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
长太息兮将上,心低徊兮顾怀。
羌声色兮娱人,观者憺兮忘归。
絙瑟兮交鼓,箫锺兮瑶虡。
鸣篪兮吹竽,思灵保兮贤姱。
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
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蔽日。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
撰余辔兮高驰翔,杳冥冥兮以东行。
---------------------------------------------------------------------
-----------
九歌(八)河伯
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横波。
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
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
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
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朱宫。
灵何为兮水中,乘白鼋兮逐文鱼,
与女游兮河之渚,流澌纷兮将来下。
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波滔滔兮来迎,鱼邻邻兮媵予。
---------------------------------------------------------------------
-----------
九歌(九)山鬼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采三秀兮於山间,石磊磊兮葛曼曼。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廕松柏。
君思我兮然疑作。
雷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又夜鸣。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
-----------
九歌(十)国殇
操吾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土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
-----------
九歌(十一)礼魂
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
姱女倡兮容与。
春兰兮秋鞠,长无绝兮终古。 屈原-话剧《屈原》
话剧《屈原》
创作背景
话剧《屈原》取材于战国时期楚国的历史,写伟大诗人、政治家屈原的政治挫折和个人遭际。郭沫若首次将其形象塑造于舞台之上,他以神来之笔,在从清晨到午夜这段非常有限的舞台时空里,概括了这位诗人一生的悲剧。剧一开始,即写屈原以橘喻志,教育学生保持高洁的灵魂。
1942年,《屈原》重庆首演,导演陈鲤庭,金山饰屈原,白杨饰南后,顾而已饰楚怀王,石羽饰宋玉,施超饰上官大夫靳尚,丁然饰公子子兰,张瑞芳饰婵娟。当时的媒体报道说:“上座之佳,空前未有,此剧集剧坛之精英,经多日筹备,惨淡经营,堪称绝唱。”
1953 年,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为了纪念屈原逝世2230周年,重新上演了这个戏。导演仍是陈鲤庭,屈原则由赵丹扮演,白杨饰南后,王蓓饰婵娟。1979年《屈原》 第四次在日本公演时,演出500余场。1980年11月,河原崎长十郎率演出团来华演出,自扮屈原,受到中国观众的欢迎。
剧情简介
屈原给弟子宋玉讲 自己的《桔颂》一诗,赞美桔树“独立不倚”、“至诚一片”的品格,告诫宋玉在这大波大澜的时代“生要生的光明,死要死得磊落”,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这 实际也是屈原光明磊落、爱国爱民伟大襟怀的诗意概括和自我抒发。秦为破坏楚齐联盟派使者张仪游说楚王,诡称秦以商于六百里之地与楚,条件是楚齐绝交。左徒 屈原识破秦国虎狼之心,从维护楚国独立和关东六国人民利益出发,力劝楚王坚持联齐抗秦。张仪阴谋受挫,转而与楚王宠姬南后勾结。南后郑袖是个狠毒自私的女 人,楚王长子正在秦国作为人质,南后为了固宠便接受张仪奸计,以离间楚王与屈原关系,破坏楚齐联盟换取秦国对立稚子子兰为王位继承人的支持,二人共同设下 宫廷“构陷”的阴谋。南后以帮助指导“九歌”为名,把屈原骗入宫廷,当面吹捧屈原:“文章又好,道德又高,
又有才能,又有操守”,待见到楚王回宫时,便诈 作头疼,倒入屈原怀中,反诬屈原调戏她。昏庸暴戾的楚王,不辨真伪,便以“淫乱宫廷”的罪名,免去屈原左徒官职逐出宫廷,并宣布和齐国绝交,同秦国修好。 屈原悲愤满腔,告诫国王:“要多替楚国的老百姓设想,多替中国的老百姓设想”。痛斥南后:“你陷害了的不是我,是我们整个儿楚国呀~”“是我们整个儿的赤 县神州呀~”屈原被贬,谣诼四起。无耻文人宋玉叛离屈原,投靠贵族集团。屈原愤而出走,路遇楚王、南后、张仪,情不可遏,痛骂张仪,怒责南后。楚王大怒, 下令把屈原关进东皇太乙庙。侍女婵娟坚信屈原是纯洁和正义的,不为南后威逼和宋玉、子兰利诱所动,也被囚禁。屈原身陷囹圄,眼见祖国陆沉,一腔悲愤喷涌而 出。他呼唤雷、电、风,“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他渴望雷电化作他胸中的长剑“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 壮美的“雷电颂”把屈原光辉品格升华到最高峰。这时庙祝郑太卜受南后之命,以毒酒与屈原,婵娟和救她的卫士赶到,婵娟误饮毒酒代屈原而死。卫士刺杀郑太 卜,焚庙。熊熊火光中,屈原展读《桔颂》,祭奠婵娟,并随卫士潜往汉北,和人民一起继续坚持斗争。
屈原-越剧剧目、香港电影《屈原》
郭沫若
历史剧。冯允庄1954年根据郭沫若的话剧《屈原》为蓝本改编。 写 战国时,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反对腐败,推行仁政,对外主张联合抗秦,遭到贵族大臣上官大夫靳尚等的反对。靳尚利用怀王的昏聩及南后的贪婪,收受贿赂,与秦 使张仪同流合污。张仪游说以600里地归楚为饵,诱楚绝齐亲秦,受到南后的款待。他们为除屈原,在一次预谋好的酒宴上,南后佯装酒醉,倒向屈原,屈原无奈 搀扶,适遇怀王临场所见,于是屈原被诬革职,囚禁太庙。屈原的学生婵娟,崇仰屈原爱国的政治主张,闻师受陷,四出寻找,好不容易在太庙重见时,已是饥寒交 迫,屈原以酒为婵娟暖身,谁知酒中有毒,婵娟身亡。屈
原悲愤填膺,长啸天问,并把题有“橘颂”的纱巾复盖婵娟身上,以作祭奠。在旁监禁的卫士深为感动,救 出屈原,火烧太庙,共谋救国大业。 芳华越剧团于1954年5月22日首演于上海丽都大戏院,司徒阳导演,音乐顾问陈歌辛,连波、金笳作 曲,仲美舞美设计。尹桂芳饰屈原,徐天红饰张仪,许金彩饰南后,戴忠桂饰婵娟,尹瑞芳饰宋玉。尹桂芳为扮演屈原,还专程赴京观摩赵丹主演的屈原。继而又向 文怀沙(楚辞学者)、陈鲤庭(话剧《屈原》导演)、叶苗(话剧《屈原》舞美设计)等请教和考证。为塑造屈原形象,她冲破越剧小生行当,带上胡须,较成功地 塑造了高风亮节的爱国大诗人的形象。该剧1954年参加华东戏曲会演获优秀演出奖及音乐演奏奖。扮演屈原的尹桂芳和扮演婵娟的戚雅仙获表演一等奖,扮演渔翁的商芳臣和扮演张仪的徐天红获表演二等奖,扮演南后的许金彩和扮演靳尚的许瑞春,获表演三等奖。中国唱片上海公司将“诬陷”、“天问”两场灌成唱片。
附:越剧《屈原》剧照
越剧《屈原》剧照:尹桂芳饰演屈原
香港电影《屈原》
1975年香港凤凰公司出品
鲍方饰演屈原、其女鲍起静饰演婵娟。
香港电影《屈原》海报
鲍方饰演屈原 屈原-纪念诗篇
屈原
唐?杜甫:
祠南夕望
百丈牵江色,孤舟泛日斜。兴来犹杖履,月断更云沙。
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
**:
屈 原
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
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顷涛。
郭沫若:
过汨罗江感怀
屈子行吟处,今余跨马过。晨曦耀江渚,朝气涤胸科。
揽辔忧天下,投鞭问汨罗。楚犹有三户,怀石理在那,
集句题屈子祠
集芙蓉以为裳,又树蕙之百亩。
帅云霓而来御,将往观乎四荒。
作文六:《一篇写屈原的文章》2900字
汨罗江畔,滔滔清浪重重碰撞着岸边,意欲紧拥着碣石,无奈却溅落,坠去,随滚滚江水东逝大海。浪声铿锵,执著也毅然,不仅使人浮想翩跹想到你,屈原。你与激浪一般想攥住荆楚的疆土,楚地的鼎盛,故都的繁荣,但你找寻了一辈子,却伴着你的绮梦葬身汨罗。
淌过亘古的江水溯游而上,在黯淡的烛光中望见了你。你无奈地脱去三闾大夫的衣胞,恨得咬牙切齿,扬起笔锋疾书,狂啸出你满腹的怨恨与牢骚。昔日任左徒图议国事,接遇诸侯的年华不再,你粲然笑颜亦鬓微霜,大楚联齐抗秦的修明盛世渐渐地也被一心贪享贵族特权的投降派的排挤谗言所腐蚀,吞噬。回首有恨无省的往事,你便怒火中烧,恨彻心扉。但写完横世的《离骚》后,你却问天长叹,热泪纵横凄然望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你清楚,为了找寻理想的美政,“亦余心之所善”,它必将履行,“虽九死,其犹未悔!”
历史重重地行进着,不曾停辍,无论多少横尸碾死在它的车辙上。那一年,怀王听信奸言,念私利而不顾大局,纵虎归山而爆发了又一场杀戮。怎奈黄钟废弃,瓦釜雷鸣,混乱不堪的楚国大厦将倾。数十万的将士血洒刑场,载着猩红的幽叹汇成了贲张的波涛。号角嘶鸣,黄沙漫天,你在风雨飘摇中举步维艰,潸然涕下。“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目睹了遍野衰颓后,羸弱的你掩面低泣,一腔热忱苦心化作篇篇祭文,“魂魄毅兮为鬼雄”以奠国殇。秋冬之绪风,蔽日之旌旗,在你痛碎了的心上刻尽伤痕,但你对荆楚富强的赤诚,对庶民安泰的追寻却在累累伤痛中潜滋蔓延,汩汩喷涌。痛哭数日,你炯然的瞳仁依旧如炬,“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帝王朝代的更迭并没使你还官,在顷襄王的残杯冷炙旁,你找寻的梦想更像那浮浪激起的金辉薄雾,缥缈得虚无,美好得令人心碎。“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你深知仕途无望,仍死死坚守着平生找寻的绮梦,行吟江畔如坠痛渊。有人劝诫你要与世推移,你却笑笑,笑颜如苏世独立的清溪,在浊水中亦不濯足而苟活。是啊,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最终,你还是怀石孑立于汨罗江畔。如血般的残阳拉长了你的身影,陪伴你的只是猿猴啼血般的哀鸣。汨罗清清清几许,你,屈原,找寻了一辈子清白与安泰却终究不得志,载着汨罗清水的荡地下,夙愿得以在理想中彰显,人格得以在长眠中永生。
屈原,你找寻了一辈子,虽只展现坠江时的绚烂芳华,只泛起清漪,只留下轻息,但也足够了,毕竟江岸的青草知晓,毕竟后代的世人为你叹息,毕竟举世的志士向你景慕。勿需颂“魂归来兮”的悲吟,只求你在江底静静安睡,梦中一享找寻一世的歌舞升平的颂歌。
永远的你——写屈原
时间:2008-10-14 18:55:14 点击:9
那个片段开始反复在我脑海里出现。
我仿佛看见你一步一步走向河岸,眼里闪烁着晶莹的泪光,那回头的一瞥,不是对安危的牵挂,不是对生命的留恋,而完完全全是对故土的挚爱,对祖国的想念,对人生的叹息,对政治的无奈。狂风吹乱了你的长发,翩翩白衣如脱尘的仙人。可是你没有洒脱,怀抱着冰冷的巨石,你终于站在了波涛汹涌的汨罗江的涛涛江水之畔。在这生命的最后时候,关于你的一些已经遥远的过去,如同那水气般在我眼前氤氲开来。
仿佛听见你在吟诵:“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我知道你最爱的便是香草,因为你欣赏它的高洁品行,那种不与群芳争艳的超脱,那种不随风而屈的坚韧。而你也如生长在湖畔的一株香草,缓缓地在风中摇曳,一颗露珠,在青青的草叶上默默地闪耀。你将自己的全部光和热奉献给了祖国,你求的不是美名,求的更不是利益,而只是天下太平,那一卷政治的美好蓝图,能够亲手将他变为现实。这是一个臣子的心,这又是一颗多么赤诚和单纯的心!我甚至可以想象当你踌躇满志的面容,那么,就让我记住你的这个样子好了,不要让我记得那苍凉的后来:你走在被流放的路上,你对着苍天发出《天问》,不要让我记得你布满血丝的双眼,那种欲说还休的痛苦的神情??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你的品行如美玉一般高洁,不受世间一切污浊之物的沾染,相信拥有如此高风亮节的你,必然会向往恬适淡定的生活。你也许愿意与白云清风为伴,临潭而立,去聆听山涧清泉;你也许向往与小桥流水同行,居衡门之下,去静品丝竹清音;你也许更希望自己可以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可是当你的政治蓝图成为泡影,当你自己也朝不保夕,当你不再有机会走近那辉煌的殿堂,当你远离你那日日夜夜惦念着的国君??你却依旧没有做出这样的决定。 原来你是那样的执着,原来你是那样的坚定,你不愿看见与自己血脉相融的国家,在战火中毁于一旦,你不愿看见自己牵挂着的百姓,在硝烟中流泪的眼睛。
一切再回到汨罗江边。那无尽的悲痛,那无限的遗憾,那曾经拥有的美好的回忆,都随着你的纵身一跃,烟消云散。汨罗江翻起巨浪,你那洁白的身影瞬间与水溶为一体。轰隆的水声,为你奏响沉重的哀曲,灰蒙的天空,见证了一个伟大的灵魂,一个不屈的身影,跟随着时代的车轮,永远留在了战火纷乱的年代,然而你的名字却如同丰碑一样屹立在历史的路途上。
今天,多少人为你的决然的死亡发出感叹:你是栋梁之才,楚国不容你,难道天下之大,竟没有你的容身之处?你即便要效忠自己国家,然而楚国已灭,你的死亡没有任何的价值,只白白留下一道遗憾;甚至有人说,你脆弱地经不起打击,那高贵的出身给了你单薄的心灵,只是流放,就将你的勇气与毅力消耗殆尽??我却知道,他们不懂你。如果他们读了你曾经说的话,他们一定会明白:“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你不愿意苟活,在你心里,卑贱的活着,远不如高贵的死亡。被玷污的思想,远不如纯洁的心灵。隐居起来,你仍然要呼吸浑浊的空气,你仍然要看到家破人亡的悲剧,你仍然要接受日夜的来自灵魂最深处的拷问。于是死亡成了你唯一的归宿,恐怕也只有那江边袅袅不尽的秋风才能拂去你的清泪,只有那日夜奔腾不息的江水才能抚慰你疲惫不堪的内心??
除了你那些优秀的篇章,人们看到的你只是一个失败者,虽满怀壮志,却被残酷的政治摧残到形如枯槁;虽有满腔报国热情,却抵不过现实的冰冷的潮水。可是有谁有清楚地了解到那种一次次被打击的苦楚?有谁又能够承受那一次次在身体上的创伤?有谁能够在身心俱疲之时还要面对国破人散的痛苦?你肯定已万念俱灰??我理解你所做的一切,你曾经你挣扎过,你曾经也努力过,然而个人的力量是那样渺小,兰花的高洁,被淹没在肮脏的泥土之中,独醒的生命,被淹没在愚昧的洪流之中。与其把你的那纵身一跃看成是结束生命的方式,还不如看成是获得解脱,追逐自由的攀登!不是楚国容不了你,而是那个时代跟不上你匆匆的步伐,你也只有用这种勇敢的攀登,去追逐梦想中的美政,梦想中的太平盛世吧??
你用你的行动,创造了一个脱俗的神话。读不懂它的人,命名它为逃避;读懂的人,只流下深情的泪水,因为他听到你在撞击他心灵的天籁之音。
世人皆醉,惟你独醒。尘世昏暗,万马齐喑,而你秉持高洁,疏离邪恶,在那个时代,与日月争光。我终于知道,孤独可以成为一种伟大的情感;死亡可以成为一种惟美的跨越。自你归去,汨罗江畔的墨香和正气升腾了千年。
永远的屈原。
作文七:《端午临近,发表一篇有关屈原的纪念文章 - 文学编年 - 国学论坛》2800字
发表一篇有关屈原的纪念文章 纪念伟大的屈原
钱玉趾
按照50年前1953年的说法,今年该是屈原2280年忌辰,2342年诞辰,我们该诚挚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我想最好的纪念应该是忠于他的思想及原著,纠正二千年来形形色色的误解与谬说。这样,屈原如有在天之灵,会感到欣慰的。
本人一直无比崇敬屈原,长期探索屈原的思想及著作,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观点,撰写、出版了《九歌全新解译》(巴蜀书社2000年版)、《屈原楚辞全新解译》(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以表示我对屈原的崇敬心怀。
以上两书、在许多重要问题上,与二千年来流行的观点不同,现概括如下:
一、关于屈原的身世。〖HT〗认为屈原生于公元前353年或前349年(不是前340年),卒于公元前291年至前281年(不是前278年)。屈原(比楚怀王大约12岁)在怀王执政初期任左徒约10年,受谗陷后出使齐国2年,返回后任三闾大夫约2年,被放流汉北9年,因汉北重丘等城市被秦军攻占而逃回郢都时,立即被逐,在沅湘地区流亡一年,于怀王二十九年回郢都一年;怀王去武关被秦国拘囚,屈原又被放流汉北,至顷襄王三年,楚怀王死亡归葬时,屈原回到郢都,继任三闾大夫。约在顷襄王八年被逐,流亡江南,约4年至10年,在汨罗江投江自尽。
屈原有两次被放流、两次被放逐的遭遇。
二、关于《离骚》。〖HT〗认为《离骚》写于顷襄王四年至八年,在郢都任三闾大夫(有职无权)期间,其时,屈原已经历两次放流,一次放逐。写完《离骚》即被第二次放逐。
《离骚》末有“巳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表明屈原当时身在郢都,自己已经想要离开郢都。“国无人”指国都(郢都)无人,没有从事美政的人,有的则是骚臭的人,骚臭的朝廷。诗题“离骚”是离别骚臭的意思。
女(xu)??的身份:初是低贱的侍女,屈原放流后成为屈原的小妾。“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写灵均命令帝阍(守门人)开门,灵均进入了阊阖和天庭(不是被拒)。“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是说初升天空的太阳居高临下斜视旧乡(不是灵均叙视旧乡)。
三、认为《史记·屈原列传》第三段“屈原疾王听之不聪”(计273字)排错位置,应改排至第八段(“岂复足哉”之后,“令尹子兰闻之大怒”之前)。改排后,《离骚》写于顷襄王四年至八年,显得合理、妥帖;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也有了合理解释。写《离骚》时,屈原已经历第一次放逐,处于第二次放逐之前(相关论文见《南通师院学报》20032)。
四、认为《天问》于顷襄王四年至八年,在郢都写出(写成于《离骚》之前)。诗题《天问》,是天发问,是屈原以天的名义发问(不是问天)。《天问》末有“悟过改更,我又何言”,是屈原希望楚王改正错误,治理好楚国。“阴阳三合”指阴阳的三次相合(三,也表示多)。
五、认为《哀郢》写于楚怀王二十九年春天,屈原已放流汉北九年,其时秦军攻占楚国汉北的重丘等城市,屈原从汉北逃归郢都,又立即被逐。〖HT〗于是,屈原从郢都出发,向南到夏水,逆夏水向西至夏口,入长江,顺长江水流东至夏浦,写出《哀郢》。《哀郢》不是写于顷襄王二十一年郢都沦陷之时,也不是写于郢都沦陷前九年或后九年(相关论文见(云梦学刊》20032;中国屈原学会《中国楚辞学刊》第一辑,即出)。
六、认为《橘颂》写于楚怀王三十年。〖HT〗怀王应秦国邀请去武关,被秦拘囚,楚国大臣商议想立怀王小儿子子兰为楚王。其时屈原被放流汉北,没有议政的资格,于是写了《橘颂》,以橘比喻年轻的太子(横),表达了应立太子为新楚王的主张。
七、认为《思美人》写于怀王三十年至顷襄王元年。其时屈原被放流汉北。《思美人》前半思的美人,喻怀王,后半思的美人,喻顷襄王。在《橘颂》、《思美人》里,屈原对太子(横)——顷襄王赞赏有加,充满希望。当时没想到顷襄王执政后会昏庸腐败,还放逐了自己,酿成了悲剧。
八、认为《招魂》写于顷襄王三年,怀王死在秦国归葬楚国之际,屈原从放流的汉北返回郢都期间。〖HT〗《招魂》为屈原所写,为招楚怀王的亡魂。“主此盛德兮”的“主”,指先主(已死去的怀王);通常将“主”注为守也、坚守、保持等。“魂兮归来,入修门兮”,“修门”是进入寝宫之门;魂魄进入修门,招魂的路程即告完成。“土伯九约”指土伯控制九道门。“参目虎首”,指土伯是虎的脑袋,有向外伸长凸出的眼睛(参目:不是三只眼)。末尾所写是屈原用以劝谏顷襄王勿沉缅淫猎,应以国事为重。
九、认为《怀沙》是屈原在汨罗江畔投江自尽前写的最后一首诗(绝命辞)。罗国原是楚国同姓(熊)的方国,楚文王将罗国迁于汨罗。屈原与楚王同姓,与罗国之君亦同姓。屈原被放逐于江南,无法返归故乡。在“礼不忘本”的思想支配下,屈原选择了祖先一个支系的所在地(汨罗)自尽。这是选择汨罗自尽的秘密所在。诗题“怀沙”是怀念沙地的意思(不是怀念长沙、怀抱沙石)。
十、关于《九章》。在《九章》不是一时一地之作的前题下,认为应抛弃《九章》的组合与严重倒错的排序。以上两书基本按时序排列,重排的屈原作品的顺序为:《九歌》《惜诵》《抽思》《哀郢》《橘颂》《思美人》《招魂》《天问》《离骚》《远游》《卜居》《渔父》《涉江》《惜往日》《悲回风》《怀沙》。
两书对以上作品进行了注释、今译及全新解析,今译忠于原著又典雅隽永,通俗易懂。
十一、认为《九歌》(11篇)也非作于一时一地,因是一组完整的组歌,故以组歌形式保存。《九歌》的主要诗篇如《湘君》《湘夫人》《山鬼》等都是爱情诗。《九歌》11篇皆为独叙式(不是对唱、轮唱式),人物关系为结对式,《东君》《河伯》为东君、河伯自叙,其余各篇为各篇篇名人物的关系人叙述。认为云中君、大司命分别象征晚年及去世前后的楚威王(怀王之父),少司命、湘君、湘夫人分别象征执政前期、中期及拘囚于秦国的楚怀王。河伯象征太子横。东君、山鬼分别象征初即位及放逐屈原后的顷襄王。《东皇太一》是祭祀天神的乐歌。《礼魂》是祭祀祖先的乐歌。
上述两书中,还有许多新观点,这里不再赘述。
马安信先生在《屈原楚辞全新解译》的《序言》中说:“著作中许多独具慧眼的新见,倘若能够成立,屈原及其作品的研究将向纵深发展,进入一个崭新阶段,这将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件值得称颂的大事。”我知道自己是普通人,只有普通人的眼光;书中提出的新见,也可能不能成立,没有什么进展。但是,书中的见解,大不同于已有的观点,从抛砖引玉的角度看,似可引起学术论争。事实会愈辨愈清,真理会愈辨愈明,屈原楚辞的研究也将会在论争中求得发展。我诚心希望得到各方面的批评指正,以便修正错误,为纪念伟大的屈原作出实实在在的努力,取得实实在在的成绩。
今天,在咀嚼糯米煮熟的粽子,纪念伟大的屈原的日子里,我从内心深处发出呼喊:伟大的屈原的名字将永垂不朽!光辉的屈原的作品将千古流传!
作文八:《有关屈原的爱国故事》600字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楚怀王时的大臣,「博闻强志,明於治乱,娴於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 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因为他受到楚怀王的重用,引起上官大夫及令尹子兰的嫉妒,就在楚怀王及继位的顷襄王之前毁谤屈原. 楚王汏而逐渐疏远屈原,而且也不采纳他的谏言,最后甚至将屈原放逐. 屈原满怀愤怒,落拓江湖,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后,怀石投汨罗江自尽. 屈原死后数十年,楚国终因谗臣误国而为秦所灭. 但是屈原这位忠而见疑的悲剧英雄还活在楚国百姓的心中. 下面这个故事可以用来说明楚人爱戴屈原的心情。
雄黄酒:
据说屈原投江后,楚国的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身. 有位渔夫还拿出事先准备的粽子,鸡蛋等食物,扑通的往江里面丢,说是让鱼甲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尸身(另一说是鱼就看不出来了,屈原就能吃到了)。一位 老医师则拿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了蛟龙,使它不能伤害屈大夫. 过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条昏晕的蛟龙,龙须上还沾著一片屈大夫的衣襟. 人们就把这恶龙拉上岸,抽了筋,然后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使那些毒蛇害虫都不敢来伤害这些小孩子. 据说屈原投江的那天是五月五日. 从此以后,每年到了五月五日,人们都要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来纪念屈原. 有些地区,则在端午节在门上插菖蒲和艾草,这固然是因为蒲艾有解毒的功用. 不过,关于这项艾习俗的起源,民间则有一种说法。
作文九:《有关屈原的写作素材》3200字
有关屈原的写?作素材
1.泱泱诗海平平?仄仄的源头是?离骚,他的每一首诗?都是一粒饱满?的种子,播进土壤就会?长出一棵橘树?,一茎绿荷一兜?灵芝一朵兰花?,带着他襟袖间?两千年前遥远?的芬芳。
他的诗是淋漓?的血液/和着泪水的苦?涩,一滴沾唇便让?人永远保持清?醒/而不是谰?让浊世在惨笑?中,醉倒……
他的诗是烈火?/却烧不透黎明?前的夜,是荆棘林里一?行漫长的跋涉?,弯弯曲曲寻找?一个光明的出?口,他将自己的肝?胆燃成灯油,又磨成墨汁,写下旧时代浓?黑的咒语。
他的诗歌在那?个时代遭到嘲?笑,甚至围攻而今?却成了一面旗?帜,在人类精神的?上空飞扬、生动,龙的传人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诗人,忧国忧民。“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史官,信念坚强。“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勇士,斗志昂扬。“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不畏强暴。
不管历史如何?嬗变,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自从屈原投入?汩罗江的那一?刻起,他在楚国百姓?心中就牢牢凝?固和沉淀了,就注定他的灵?魂将得到洗练?和超度,割之不断、挥之不去,进而升华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精神。时至今日,“屈原”已经不是尚且?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那个屈?大夫,他所代表的是?一种时代精神?、百姓情结和民?族文化,穿越着时空,年年相继,代代相传。也就是这样,“屈原”鲜活而永久地?活在了百姓心?中。
3.楚国的天空太?小,盛不下你驰骋?的思想,汨罗的江水多?情,拥抱了你浪漫?的失魂。诗人的忧愤太?多,忧国忧民,忧楚国的江山?社稷,忧黎民百姓的?苛苛命运。于是愤怒的忧?愁,如火山般爆发?,化作《离骚》,化作,化作《九歌》,化作一首首滴?血的诗篇。天地有情,有情的天地倾?听你泣血的呼?唤;黎民有爱;仁厚的黎民发?出一声声叹息?,汨罗有幸,有幸的汨罗收?留了你无所栖?息的灵魂。端午的米粽呦?,千年万年呼唤?着你的精魂,遥祭着你的英?灵。
4.微风轻轻地吹?拂起书页,其中似乎夹杂?着一丝香草的?气息。目光流动在司?马迁用至情写?下的文字间,我细细品读着?你——屈原。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你的品行如美?玉一般高洁,不受世间一切?污浊之物的沾?染,相信拥有如此?高风亮节的你?,必然会向往恬?适淡定的生活?。你也许愿意与?白云清风为伴?,临潭而立,去聆听山涧清?泉;你也许向往与?小桥流水同行?,居衡门之下,去静品丝竹清?音;你也许更希望?自己可以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当一个人陷入?绝望的境地,最通常的选择?便是归隐山林?,做世外闲人。然而,心系国家百姓?的你,却没有做出这?样的决定。
你拥有陶渊明?超脱于世的情?怀,却不会像他一?样一味隐藏在?自己精神的桃?花源里,独享清闲;你具有林和靖?“梅妻鹤子”的高洁品格,却不会像他一?样沉迷于“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山园小景中?,虚度此生。战国年代,到处都是号角?嘶鸣,黄沙漫天,你在风雨飘摇?中举步维艰,步履蹒跚,却始终没有倒?下。你用瘦削却又?坚强的肩膀承?担起了保卫国?家的大任。怎奈黄钟废弃?,瓦釜雷鸣,混乱不堪的楚?国已是岌岌可?危,而昏庸的楚王?却听信谗言,对你的竭忠尽?智视而不见。你消瘦羸弱的?身躯已渐渐不?堪重负,在这个时刻,又有谁能搀扶?你一把,
最终,你只得披发行?吟于江畔,挥洒着满腔的?热泪,发出“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哀绝叹息。有人劝你与世?推移,,随波逐流,你却用“安能以浩浩之?白而蒙世之温?蠖”维护了你高洁?的志向。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我知道你最爱?的便是香草,因为你欣赏它?的高洁品行,那种不与群芳?争艳的超脱,那种不随风而?屈的坚韧。而你也如生长?在湖畔的一株?香草,缓缓地在风中?摇曳,一颗露珠在青?青的草叶上默?默地闪耀,宛如你回望故?国时,眼眸中闪烁地?晶莹泪光。
天地也为你伤?感,江边袅袅不尽?的秋风想拂去?你的清泪,却将你的悲伤?吹过时间的激?流。物换星移几度?秋,你的身影在历?史的风尘中早?已烟消云散,但当年轻的司?马迁驻立汨罗?江边怅望千秋?之时,依旧会为你洒?下深情的泪水?。你怨愤的声音?在滚滚江流上?渐行渐远,却悲而弥壮。也许司马迁正?是听到了你撞?击他心灵的声?音,于是他挥起了?如椽之笔,著成信史光照?尘寰,让世世代代的?人们倾听你用?忠贞与高洁演?绎的永恒旋律?。
品读你,让我读懂了高?洁的精神,你让我明白,高洁不是冷淡?,不是逃避,真正高洁的精?神要敢于承担?自己内心中的?责任。情系国家,心怀百姓,让你的高洁理?应属于不平凡?。
正是这不平凡?的高洁,让你如皭然出?水的清荷,出淤泥而不染?:让你亦如墙角?的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留得清气满乾?坤。
微风渐渐淡去?,而香草般的气?息却越来越浓?,我依旧品读着?你,在这沾满泪痕?的字里行间,找寻着你遥远?的身影……
5“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纵被罢逐流放?,也不随其流而?扬其波。汤汤的汨罗江?最终收留了他?,可汨罗江水太?混,荡涤不掉它的?忧愁;汨罗江水太浅?,掩埋不掉它的?遗憾。
你是“帝子降兮北渚?,目渺渺兮愁予?”,但还仍“闻佳人兮召余?,将腾驾兮偕逝?”。在帝王大殿慷?慨直言,激扬陈词;在封建初兴之?际试图进行贵?族权力改革;在民族危亡之?际“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无不显示出你?的大忠诚,大智慧。但很无奈,当一个民族衰?堕时,一个人的强大?总会被“大众”视为异类,于是“楚王所爱之细?腰”下旨:流放。
当楚王背弃“成言”,“悔遁而有他”时,你感悟“君可思而不可?侍”,感叹“人之心不与吾?心同”。但纯洁无瑕的?贵族血统与心?性使然,站在失败面前?,你呼喊,顿足,指责,抗争,于是得到的是?更大的打击与?不堪。
无奈,你轻弹灰尘,保持自己的皓?皓之白,不含蓄,不躲闪,不讲策略,怒形于色。当别人伤害你?时,你便毫不保留?的将伤口暴露?给他,大声呼喊:我要报仇。
6.“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子从长长的?历史甬道中走?出,带着一身正气?凛然,带着满腹诗书?才华,然而个性的棱?角在世故的社?会中又何以保?全,于是,为了皓皓之白?,为了独醒于世?,屈子选择了“悲壮”之路。在滔滔的汨罗?江水中,他将自己洗刷?地如此透彻清?澄。但当他忘记了?混浊的天下之?时,他又何曾记得?还有千万的百?姓与自己远大?的理想,
7情感、这一人类与生?俱来的元素在?一代仁人贤士?的一生中抒写?得淋漓尽致。他们将真情吐?露,活得满满洒洒?,坦坦荡荡,屈原便是这样?一位真性情的?人。他高唱“长太息以掩涕?今,哀民生之多艰?”。他高呼“亦余心之所善?今,虽九死其犹末?悔”,他将一个臣子?的心掏出来呈?现在众人面前?,不矫饰,不造作,终于,他的性情铸就?了他的英名,他从此不朽。
8.人皆醉我独醒?”,“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爱国志士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面对支离破碎?的祖国,面对饥寒受苦?的老百姓,作为士大夫却?束手无策,纵身跃入滔滔?江水中,为后世可歌可?泣之人。他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他是一名为黎?民百姓谋幸福?生活的士大夫?,面对朝廷的腐?败束手无策,只好投身于海?,为祖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9披发行吟河?畔的是屈子。楚国的落日染?红眼前的汨罗?江,子兰谗言,郑袖内惑,人民如涸辙之?鲋,喘息挣扎。屈子的坚持有?用吗,恐怕他自己也?不得不摇头叹?息。楚国灭亡之时?,也是他命尽之?刻。他把政治家的?身份远置于诗?人之上。“人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生不为诗人,死的方式却是?诗人的。执著如屈子,你怎听不进“圣人不凝滞于?物”呢,
作文十:《有关屈原的作文素材》11800字
有关屈原的作文素材
篇一:作文素材我的整理(一)---屈原
作文素材我的整理(一)---屈原
作文素材----屈原
1.空气开始凝固,风欲呼不能。
你最终还是来到了汨罗江岸,颜色憔悴,面容枯槁。
你的心在滴血,不平的遭遇,不公平的议论,不同的人生价值观,你最终选择了与日月争辉,和天地共存。
在寂寞的风中,你在行走,伴随着夜的精魂。你赋《离骚》,写下了内心的困苦和悲愤;亦余心之所善兮,谣琢谓余以善淫。
风,还是很寂寞,在云中翻过的是月的清波。
理智是冰冷的慰藉。你最终选择了与汨罗江为伴。这一天你站在汨罗江口,颜色憔悴,面容枯槁。就连渔夫也能看出你心中的那股不平之气。当他问你为何出现在此时,你终于道出了心中的不快:举世浑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你宁愿“赴长流而葬于江鱼腹中”,也不愿以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这就是你,今大地为之自豪的脊梁。
你,就在这一年,纵身一跃,以转瞬即逝的生命表达你对朝廷的怨恨,既然匆匆地来,为何不匆匆地去,
沉沦的光明中烁烁生辉的只有这汨罗江中一颗不屈的心,一首
不朽的诗
2. 一句离骚,让天下人知道了帝王权贵的丑陋;一句天问,唤醒了天下人沉睡的良知;一曲九歌,传唱了世间一切可传唱之事。
是上天设计好的命运,还是他自己注定得承受这痛苦:空有一身的理想,却不能得到施展;一身正直,却被小人陷害;一颗爱国之心,却最终只能看着国家灭亡??
他走到汨罗河边,望着那滔滔的江水,“举世浑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苍凉的声音刺破了黑夜,弥散在风雨中。万声寂静,星光早已隐藏起来。夜,更加幽寂;风,更加放肆;雨,更加张狂。屈原抱着一块石头,纵然跳到水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声音,在大地上空,久久盘旋。
3.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诗人,忧国忧民。“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史官,信念坚强。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不畏强暴。
微风轻轻地吹拂起书页,其中似乎夹杂着一丝香草的气息。目光流动在司马迁用至情写下的文字间,我细细品读着你——屈原。
楚国的天空太小,盛不下你驰骋的思想,汨罗的江水多情,拥抱了你浪漫的失魂。诗人的忧愤太多,忧国忧民,忧楚国的江山社稷,忧黎民百姓的苛苛命运。于是愤怒的忧愁,如火山般爆发,化作《离骚》,化作天问,化作《九歌》,化作一首首滴血的诗篇。
天地有情,有情的天地倾听你泣血的呼唤;黎民有爱;仁厚的黎民发出一声声叹息,汨罗有幸,有幸的汨罗收留了你无所栖息的灵魂。端午的米粽呦,千年万年呼唤着你的精魂,遥祭着你的英灵。
4. 天地也为你伤感,江边袅袅不尽的秋风想拂去你的清泪,却将你的悲伤吹过时间的激流。物换星移几度秋,你的身影在历史的风尘中早已烟消云散,但当年轻的司马迁驻立汨罗江边怅望千秋之时,依旧会为你洒下深情的泪水。
你怨愤的声音在滚滚江流上渐行渐远,却悲而弥壮。也许司马迁正是听到了你撞击他心灵的声音,于是他挥起了如椽之笔,著成信史光照尘寰,让世世代代的人们倾听你用忠贞与
高洁演绎的永恒旋律。
品读你,让我读懂了高洁的精神,你让我明白,高洁不是冷淡,不是逃避,真正高洁的精神要敢于承担自己内心中的责任。情系国家,心怀百姓,让你的高洁理应属于不平凡。正是这不平凡的高洁,让你如皭然出水的清荷,出淤泥而不染:让你亦如墙角的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留得清气满乾坤。
微风渐渐淡去,而香草般的气息却越来越浓,我依旧品读着你,在这沾满泪痕的字里行间,找寻着你遥远的身影??
5. 你与江最近的接触时,翅膀做了最盈动的飘游;
你与湖最近的相逢时,翅膀做了最诗意的跌落;
你与海最近的邂逅时,翅膀做了最坚定的腾飞。
楚国的烽烟弥漫在汨罗江的四周,丧国的痛楚紧锁在你忧伤的眉头,故土的思念燃烧在你冰冷的心房,你说沉没,那就沉没,让海平面高过视平线,赤子的心,大葬在汨罗江滚滚波浪里,在冰冷的河床上,你铮铮铁骨化为最柔美的翅膀,在冷漠的水里做最盈动的飘游。最柔美的翅膀载着你最深沉的执着,最坚硬的刚直,悠悠飞舞。
你叫屈原,你的翅膀叫刚直。
6. 话题“自我”: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记忆顺着汨罗江,流过春秋,越过战国,当秦攻破郢都的那一刻,你悲愤至极,在叹息中,在号哭中,在悲痛中,你虽背负太多的无奈与辛酸,但却做真正的自我,用生命表达你
对祖国的忠贞与高洁的品行 悲哉~做真正的自我,那是屈平的水中离骚。
一缕清香一份洒脱,做真正的自我,展示高洁与傲岸,那是陶潜的五斗诗魂~
一江春水一曲悲歌,做真正的自我,满载大江与汪洋,那是文天祥的零丁绝唱~
一页历史一面镜子,做真正的自我,昭示理性与忠贞,那是屈平的水中离骚~(2006年高考满分作文全国卷一《做真正的自我》)
7. 话题“心灵的选择”:
人生是在一匹素锦上描绘自我,身上的每一个色点都要细细斟酌,手拿调色板的那一刻,你开始选择,暖色还是冷色,
人生是在一个舞台上展示自我,动作的每一个细节都要认真推敲。举手投足之间,你在选择,欢悦还是悲伤?人生的旅程有太多的十字路口,面对太多的选择,站在街口,我聆听心的呓语。
汩罗江畔,屈平素衣抱石纵身而跃,一代忠臣,他选择死来证明自己对楚国的忠贞不渝。在他面前遗放着南后的威逼利诱,且凭他的才华,在别国闻达亦非难事。“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铮铮铁骨,气吞山河,在荣华富贵和国家民族之间,他选择了后者。汨罗江的每一朵浪花都是见证。
站在街中,一边是权力和地位,一边是祖国和人民,我聆听心的呓语:荣华富贵,皆乃过眼云烟,祖国人民,与自己乃有血脉肤发之连,没有国家的强盛,何来个人的幸福,所以,我选择祖国与人民。(出自2002高考广东满分作文《站在街口,聆听心的呓语》)
8. 话题“脊梁”:
读屈原的名辞《离骚》后,有人写下这样的诗句:
你埋下了一坛老酒,酒坛上的红纸,沉沉地写着黑字,——魂,每当到了汩罗江悲凄的那一天,那酒坛里就溢出芦叶的清香,回荡起亘古不变的激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几千年了,喝过这坛酒的人,都醉成了龙的脊梁??
是什么使诗人心潮澎湃,是《离骚》的字字泣泪,是屈原的拳拳赤心,是涌动的爱国情,是炽热的报国心。爱国——一种神圣、深厚、热烈的情感,它藏于内心深处,居于所有情感之上。它是
一条纽带,一个号令,一个民族挺立的信念,一个国家强盛的基石。它与生命同在,一旦触动它的密码,它便如潮水般汹涌而出,气势磅礴。悠悠五千年,无数仁人志士用鲜血践约对它的承诺;纵横九万里,无数中华儿女用奋斗诠释对它的忠诚。爱国——一种超越时间空间,最纯洁、最敏锐、最强烈的精神力量,一个民族屹立不倒的精魂。
一个真正的人,首先必须是一个爱国的人。一个人,没有脊梁骨,便不能直立行走;一个人,不属于他的祖国,便不属于人类。
是的,爱国~
谁能忘记,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国忧民,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慷慨凛然,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矢志不移。
(出自2006年高考安徽满分作文《龙的脊梁》)
9.留给明天(2005卷)
一位“芰荷为衣,芙蓉为裳”的诗人披发行吟于江畔,我见他形容枯槁,却不为己哀,大声吟道:“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当我问他何不自伤身世时,他答道:“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是正道直行的忠臣,这是志洁行廉的诗人,这是至死不悔的屈原~他为明天留下了什么,是一颗关怀天下的赤子之心,是一颗挚爱祖国的拳拳之心~
10.人格
“世人皆醉我独醒”。即使世俗工巧,周容为度,一代奇才屈原
却依然执著地坚守着文人的尊严。他以沧浪之水濯其缨,濯其足,以“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的精神自勉。他的自尊是草莽中的幽兰,是淤泥中的白莲。纵使幽兰可以凭持无人自香的气度,纵使白莲可以自饮一花一世界的孤独,但苦乐无人与,终无知音赏,毕竟凄凉。难道,这就是自尊的代价么,如果是,屈原也从不畏惧。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这真是一个混浊的世界~为了人格的尊严,屈原绝不同流合污;为了楚国的尊严,屈原“上下而求索”。怎奈“路漫漫其修远”,他等来的,不是楚王的贤明,不是楚国的壮大,而是江山易主的悲歌,是汨罗江滚滚的波涛??
11.孤独
你如横空而过的一颗流星,闪烁着凄凉的美丽,划过我的心空。曾在一个落寞而寂寥的深夜,想象一颗孤独的灵魂,在汨罗江畔或蔽日深山中,伴随高远的理想,孤独地漫游。如血般的残阳拉长了你的身影,陪伴你的只是猿猴啼血般的哀鸣。你将凝聚着忧愤的血泪,以及远大的理想,从心灵流出,点点滴滴颤动于笔尖,化为一篇篇瑰美绮丽的文字,流芳千古??
12.爱国(或“人格”等)
即使流浪,纵遭放逐,那颗忠贞爱国(这个词语可根据话题不同调整,如话题为“人格”,即可换为“卓尔不群”等。照此类推)之心将永不被现世的风雨浇冷。是屈子,使得潇湘的气氛更加氤氲迷蒙;是屈子,使我们在展读他生命的坎坷历程之后,仍有热
忱来涤荡人世的积秽??
13.灵魂、价值永存
为何那一条汨罗沉淀着稻花的香味,为何楚地的父老还唱着熟悉的乡音,为何四面楚歌可以连接起天地,为何那包粽的粽叶还凝着老人的泪珠,
屈原啊屈原,你日日走过的汨罗为什么唱着你的名字,楚地的父老乡亲为什么叨念着你的文章,
屈原啊屈原,你是国仇,你是家恨~昏庸的怀王已客死他乡,楚国的都城已消亡于你的泪水迷蒙。眼望那大好的河山落入秦人的手中,四乡三老的泪水化作汨罗连绵,你纵身一跳,跳入那三尺波涛,跳入那楚地父老亡国的泪水,跳入那浩浩荡荡、波涛滚滚的汨罗水中。
屈原啊屈原,我不知道是你化作了汨罗江,还是汨罗江化作了你。屈原啊屈原,我愿捧起汨罗的清水祭奠你不亡的精魂~
14.审视灵魂
依旧是那秋冬的寒风,依旧是那汨罗的清声,你是否依旧一步一回头地望着你的家乡,望着你的祖国,你是否依旧在汨罗江畔执著地守望,守望着能回到祖国,再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一切,那么,又会有谁能彻悟你凝固在深山之中的沉痛,如果说,生命的过程恰好是从激越走向安详;如果说,人生的岁月必定是从绚烂走向平淡——那么,你真的走得一路安详吗,你那伟大的思想及远大的理想,都随滔滔汨罗江水一同远逝了吗,或许,我们只
能在那空濛浩瀚的星空中读到你的消息,只能从那瑰奇绚丽的诗篇中读到你的思想,读懂你那颗忧郁而滚烫的爱国心,读懂你那种长存于尘世间顶天立地的精神。而这一切,已经足够了??
篇二:有关屈原的写作素材
有关屈原的写作素材
1.泱泱诗海平平仄仄的源头是离骚,他的每一首诗都是一粒饱满的种子,播进土壤就会长出一棵橘树,一茎绿荷一兜灵芝一朵兰花,带着他襟袖间两千年前遥远的芬芳。
他的诗是淋漓的血液/和着泪水的苦涩,一滴沾唇便让人永远保持清醒/而不是谰?让浊世在惨笑中,醉倒??
他的诗是烈火/却烧不透黎明前的夜,是荆棘林里一行漫长的跋涉,弯弯曲曲寻找一个光明的出口,他将自己的肝胆燃成灯油,又磨成墨汁,写下旧时代浓黑的咒语。
他的诗歌在那个时代遭到嘲笑,甚至围攻而今却成了一面旗帜,在人类精神的上空飞扬、生动,龙的传人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诗人,忧国忧民。“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史官,信念坚强。“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勇士,斗志昂扬。“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不畏强暴。
不管历史如何嬗变,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自从屈原投入汩罗江
的那一刻起,他在楚国百姓心中就牢牢凝固和沉淀了,就注定他的灵魂将得到洗练和超度,割之不断、挥之不去,进而升华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精神。时至今日,“屈原”已经不是尚且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那个屈大夫,他所代表的是一种时代精神、百姓情结和民族文化,穿越着时空,年年相继,代代相传。也就是这样,“屈原”鲜活而永久地活在了百姓心中。
3.楚国的天空太小,盛不下你驰骋的思想,汨罗的江水多情,拥抱了你浪漫的失魂。诗人的忧愤太多,忧国忧民,忧楚国的江山社稷,忧黎民百姓的苛苛命运。于是愤怒的忧愁,如火山般爆发,化作《离骚》,化作天问,化作《九歌》,化作一首首滴血的诗篇。天地有情,有情的天地倾听你泣血的呼唤;黎民有爱;仁厚的黎民发出一声声叹息,汨罗有幸,有幸的汨罗收留了你无所栖息的灵魂。端午的米粽呦,千年万年呼唤着你的精魂,遥祭着你的英灵。
4.微风轻轻地吹拂起书页,其中似乎夹杂着一丝香草的气息。目光流动在司马迁用至情写下的文字间,我细细品读着你——屈原。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你的品行如美玉一般高洁,不受世间一切污浊之物的沾染,相信拥有如此高风亮节的你,必然会向往恬适淡定的生活。你也许愿意与白云清风为伴,临潭而立,去聆听山涧清泉;你也许向往与小桥流水同行,居衡门之下,去静品丝竹清音;你也许更希望自己可以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当一个人陷入绝望的境地,最通常
的选择便是归隐山林,做世外闲人。
然而,心系国家百姓的你,却没有做出这样的决定。
你拥有陶渊明超脱于世的情怀,却不会像他一样一味隐藏在自己精神的桃花源里,独享清闲;你具有林和靖“梅妻鹤子”的高洁品格,却不会像他一样沉迷于“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山园小景中,虚度此生。战国年代,到处都是号角嘶鸣,黄沙漫天,你在风雨飘摇中举步维艰,步履蹒跚,却始终没有倒下。你用瘦削却又坚强的肩膀承担起了保卫国家的大任。怎奈黄钟废弃,瓦釜雷鸣,混乱不堪的楚国已是岌岌可危,而昏庸的楚王却听信谗言,对你的竭忠尽智视而不见。你消瘦羸弱的身躯已渐渐不堪重负,在这个时刻,又有谁能搀扶你一把,
最终,你只得披发行吟于江畔,挥洒着满腔的热泪,发出“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哀绝叹息。有人劝你与世推移,,随波逐流,你却用“安能以浩浩之白而蒙世之温蠖”维护了你高洁的志向。“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我知道你最爱的便是香草,因为你欣赏它的高洁品行,那种不与群芳争艳的超脱,那种不随风而屈的坚韧。而你也如生长在湖畔的一株香草,缓缓地在风中摇曳,一颗露珠在青青的草叶上默默地闪耀,宛如你回望故国时,眼眸中闪烁地晶莹泪光。
天地也为你伤感,江边袅袅不尽的秋风想拂去你的清泪,却将你的悲伤吹过时间的激流。物换星移几度秋,你的身影在历史的风尘中早已烟消云散,但当年轻的司马迁驻立汨罗江边怅望千秋
之时,依旧会为你洒下深情的泪水。你怨愤的声音在滚滚江流上渐行渐远,却悲而弥壮。也许司马迁正是听到了你撞击他心灵的声音,于是他挥起了如椽之笔,著成信史光照尘寰,让世世代代的人们倾听你用忠贞与高洁演绎的永恒旋律。
品读你,让我读懂了高洁的精神,你让我明白,高洁不是冷淡,不是逃避,真正高洁的精神要敢于承担自己内心中的责任。情系国家,心怀百姓,让你的高洁理应属于不平凡。
正是这不平凡的高洁,让你如皭然出水的清荷,出淤泥而不染:让你亦如墙角的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留得清气满乾坤。
微风渐渐淡去,而香草般的气息却越来越浓,我依旧品读着你,在这沾满泪痕的字里行间,找寻着你遥远的身影??
5“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纵被罢逐流放,也不随其流而扬其波。汤汤的汨罗江最终收留了他,可汨罗江水太混,荡涤不掉它的忧愁;汨罗江水太浅,掩埋不掉它的遗憾。
你是“帝子降兮北渚,目渺渺兮愁予”,但还仍“闻佳人兮召余,将腾驾兮偕逝”。在帝王大殿慷慨直言,激扬陈词;在封建初兴之际试图进行贵族权力改革;在民族危亡之际“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无不显示出你的大忠诚,大智慧。但很无奈,当一个民族衰堕时,一个人的强大总会被“大众”视为异类,于是“楚王所爱之细腰”下旨:流放。
当楚王背弃“成言”,“悔遁而有他”时,你感悟“君可思而不可侍”,感叹“人之心不与吾心同”。但纯洁无
瑕的贵族血统与心性使然,站在失败面前,你呼喊,顿足,指责,抗争,于是得到的是更大的打击与不堪。无奈,你轻弹灰尘,保持自己的皓皓之白,不含蓄,不躲闪,不讲策略,怒形于色。当别人伤害你时,你便毫不保留的将伤口暴露给他,大声呼喊:我要报仇。
6.“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子从长长的历史甬道中走出,带着一身正气凛然,带着满腹诗书才华,然而个性的棱角在世故的社会中又何以保全,于是,为了皓皓之白,为了独醒于世,屈子选择了“悲壮”之路。在滔滔的汨罗江水中,他将自己洗刷地如此透彻清澄。但当他忘记了混浊的天下之时,他又何曾记得还有千万的百姓与自己远大的理想,
7情感、这一人类与生俱来的元素在一代仁人贤士的一生中抒写得淋漓尽致。他们将真情吐露,活得满满洒洒,坦坦荡荡,屈原便是这样一位真性情的人。他高唱“长太息以掩涕今,哀民生之多艰”。他高呼“亦余心之所善今,虽九死其犹末悔”,他将一个臣子的心掏出来呈现在众人面前,不矫饰,不造作,终于,他的性情铸就了他的英名,他从此不朽。
8.人皆醉我独醒”,“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爱国志士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面对支离破碎的祖国,面对饥寒受苦的老百姓,作为士大夫却束手无策,纵身跃入滔滔江水中,为后世可歌可泣之人。他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他是一名为黎民百姓谋幸福生活的士大夫,面对朝廷的腐败束手无策,只好投身于
海,为祖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9披发行吟河畔的是屈子。楚国的落日染红眼前的汨罗江,子兰谗言,郑袖内惑,人民如涸辙之鲋,喘息挣扎。屈子的坚持有用吗,恐怕他自己也不得不摇头叹息。楚国灭亡之时,也是他命尽之刻。他把政治家的身份远置于诗人之上。“人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生不为诗人,死的方式却是诗人的。执著如屈子,你怎听不进“圣人不凝滞于物”呢,
篇三:作文素材_屈原
作 文 素 材——屈 原
议论性散文精选之『屈原』
1.泱泱诗海平平仄仄的源头是离骚,他的每一首诗都是一粒饱
满的种子,播进土壤就会长出一棵橘树,一茎绿荷一兜灵芝一朵兰花,带着他襟袖间两千年前遥远的芬芳。
他的诗是淋漓的血液/和着泪水的苦涩,一滴沾唇便让人永远保
持清醒/而不是美酒/让浊世在惨笑中,醉倒??
他的诗是烈火/却烧不透黎明前的夜,是荆棘林里一行漫长的跋
涉,弯弯曲曲寻找一个光明的出口,他将自己的肝胆燃成灯油,又磨成墨汁,写下旧时代浓黑的咒语。
他的诗歌在那个时代遭到嘲笑,甚至围攻而今却成了一面旗帜,
在人类精神的上空飞扬、生动,龙的传人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诗
人,忧国忧民。“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史官,信念坚强。“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勇士,斗志昂扬。“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不畏强暴。
不管历史如何嬗变,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自从屈原投入汩罗江
的那一刻起,他在楚国百姓心中就牢牢凝固和沉淀了,就注定他的灵魂将得到洗练和超度,割之不断、挥之不去,进而升华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精神。时至今日,“屈原”已经不是尚且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那个屈大夫,他所代表的是一种时代精神、百姓情结和民族文化,穿越着时空,年年相继,代代相传。也就是这样,“屈原”鲜活而永久地活在了百姓心中。
3.楚国的天空太小,盛不下你驰骋的思想,汨罗的江水多情,
拥抱了你浪漫的失魂。诗人的忧愤太多,忧国忧民,忧楚国的江山社稷,忧黎民百姓的苛苛命运。于是愤怒的忧愁,如火山般爆发,化作《离骚》,化作天问,化作《九歌》,化作一首首滴血的诗篇。天地有情,有情的天地倾听你泣血的呼唤;黎民有爱;仁厚的黎民发出一声声叹息,汨罗有幸,有幸的汨罗收留了你无所栖息的灵魂。端午的米粽呦,千年万年呼唤着你的精魂,遥祭着你的英灵。
4.微风轻轻地吹拂起书页,其中似乎夹杂着一丝香草的气息。
目光流动在司马迁用至情写下的文字间,我细细品读着你——屈原。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你的品行如美玉一
般高洁,不受世间一切污浊之物的沾染,相信拥有如此高风亮节的你,必然会向往恬适淡定的生活。你也许愿意与白云清风为伴,临潭而立,去聆听山涧清泉;你也许向往与小桥流水同行,居衡门之下,去静品丝竹清音;你也许更希望自己可以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当一个人陷入绝望的境地,最通常的选择便是归隐山林,做世外闲人。然而,心系国家百姓的你,却没有做出这样的决定。
你拥有陶渊明超脱于世的情怀,却不会像他一样一味隐藏在自
己精神的桃花源里,独享清闲;你具有林和靖“梅妻鹤子”的高洁品格,却不会像他一样沉迷于“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山园小景中,虚度此生。战国年代,到处都是号角嘶鸣,黄沙漫天,你在风雨飘摇中举步维艰,步履蹒跚,却始终没有倒下。你用瘦削却又坚强的肩膀承担起了保卫国家的大任。怎奈黄钟废弃,瓦釜雷鸣,混乱不堪的楚国已是岌岌可危,而昏庸的楚王却听信谗言,对你的竭忠尽智视而不见。你消瘦羸弱的身躯已渐渐不堪重负,在这个时刻,又有谁能搀扶你一把,
最终,你只得披发行吟于江畔,挥洒着满腔的热泪,发出“举
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哀绝叹息。有人劝你与世推移,,随波逐流,你却用“安能以浩浩之白而蒙世之温蠖”维护了你高洁的志向。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我知道你最爱的便是
香草,因为你欣赏它的高洁品行,那种不与群芳争艳的超脱,那种不随风而屈的坚韧。而你也如生长在湖畔的一株香草,缓缓地在风中摇曳,一颗露珠在青青的草叶上默默地闪耀,宛如你回望故国时,眼眸中闪烁地晶莹泪光。
天地也为你伤感,江边袅袅不尽的秋风想拂去你的清泪,却将
你的悲伤吹过时间的激流。物换星移几度秋,你的身影在历史的风尘中早已烟消云散,但当年轻的司马迁驻立汨罗江边怅望千秋之时,依旧会为你洒下深情的泪水。你怨愤的声音在滚滚江流上渐行渐远,却悲而弥壮。也许司马迁正是听到了你撞击他心灵的声音,于是他挥起了如椽之笔,著成信史光照尘寰,让世世代代的人们倾听你用忠贞与高洁演绎的永恒旋律。
品读你,让我读懂了高洁的精神,你让我明白,高洁不是冷淡,
不是逃避,真正高洁的精神要敢于承担自己内心中的责任。情系国家,心怀百姓,让你的高洁理应属于不平凡。
正是这不平凡的高洁,让你如皭然出水的清荷,出淤泥而不染:
让你亦如墙角的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留得清气满乾坤。
微风渐渐淡去,而香草般的气息却越来越浓,我依旧品读着你,
在这沾满泪痕的字里行间,找寻着你遥远的身影??
4.“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纵被罢逐流放,
也不随其流而扬其波。汤汤的汨罗江最终收留了他,可汨罗江水太混,荡涤不掉它的忧愁;汨罗江水太浅,掩埋不掉它的遗憾。
你是“帝子降兮北渚,目渺渺兮愁予”,但还仍“闻佳人兮召
余,将腾驾兮偕逝”。在帝王大殿慷慨直言,激扬陈词;在封建初兴之际试图进行贵族权力改革;在民族危亡之际“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无不显示出你的大忠诚,大智慧。但很无奈,当一个民族衰堕时,一个人的强大总会被“大众”视为异类,于是“楚王所爱之细腰”下旨:流放。
当楚王背弃“成言”,“悔遁而有他”时,你感悟“君可思而
不可侍”,感叹“人之心不与吾心同”。但纯洁无瑕的贵族血统与心性使然,站在失败面前,你呼喊,顿足,指责,抗争,于是得到的是更大的打击与不堪。无奈,你轻弹灰尘,保持自己的皓皓之白,不含蓄,不躲闪,不讲策略,怒形于色。当别人伤害你时,你便毫不保留的将伤口暴露给他,大声呼喊:我要报仇。
5.?“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子从长长的历
史甬道中走出,带着一身正气凛然,带着满腹诗书才华,然而个性的棱角在世故的社会中又何以保全,于是,为了皓皓之白,为了独醒于世,屈子选择了“悲壮”之路。在滔滔的汨罗江水中,他将自己洗刷地如此透彻清澄。但当他忘记了混浊的天下之时,他又何曾记得还有千万的百姓与自己远大的理想,
6.情感、这一人类与生俱来的元素在一代仁人贤士的一生中抒
写得淋漓尽致。他们将真情吐露,活得满满洒洒,坦坦荡荡,屈原便是这样一位真性情的人。他高唱“长太息以掩涕今,哀民生之多艰”。他高呼“亦余心之所善今,虽九死其犹末悔”,他将一个臣
子的心掏出来呈现在众人面前,不矫饰,不造作,终于,他的性情铸就了他的英名,他从此不朽。
7.?“众人皆醉我独醒”,“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
索”的爱国志士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面对支离破碎的祖国,面对饥寒受苦的老百姓,作为士大夫却束手无策,纵身跃入滔滔江水中,为后世可歌可泣之人。他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他是一名为黎民百姓谋幸福生活的士大夫,面对朝廷的腐败束手无策,只好投身于海,为祖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8. ?披发行吟河畔的是屈子。楚国的落日染红眼前的汨罗江,
子兰谗言,郑袖内惑,人民如涸辙之鲋,喘息挣扎。屈子的坚持有用吗,恐怕他自己也不得不摇头叹息。楚国灭亡之时,也是他命尽之刻。他把政治家的身份远置于诗人之上。“人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生不为诗人,死的方式却是诗人的。头戴切云之冠,身批兰草,时而悲吟,时而高歌,徜徉在汨罗江畔,望向他所挚爱的大地山河,从容赴死。
1.山风啸啸迂回,河水涓涓流淌。你身佩长剑,低声吟唱,是
在怀念故国,还是在质问上苍,山清水秀之间,你为何满脸忧伤,纵身一跃,你是何等悲怆~汨罗江边,你不屈高贵的灵魂依在徘徊,滚滚逝水,你傲岸忠贞的生命依在澎湃~屈原,水底是否有你理想的天堂,你虽已去,但你不屈的精神万世流芳~
2.“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子从长长的历史甬道
中走出,带着一身正气凛然,带着满腹诗书才华,然而个性的棱角在世故的社会中又何以保全,于是,为了皓皓之白,为了独醒于世,屈子选择了“悲壮”之路。在滔滔的汨罗江水中,他将自己洗刷地如此透彻清澄。
3.披发行吟河畔的是屈子。楚国的落日染红眼前的汨罗江,子兰谗
言,郑袖内惑,人民如涸辙之鲋,喘息挣扎。屈子的坚持有用吗,恐怕他自己也不得不摇头叹息。楚国灭亡之时,也是他命尽之刻。他把政治家的身份远置于诗人之上。“人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生
不为诗人,死的方式却是诗人的。执著如屈子,你怎听不进“圣人不凝滞于物”呢,
4. 屈子就如同晚霞的余赭,如淡淡的虹,如黄昏里的暮霭。历史
存留下的时间与空间,并不慷慨地赐予他。尔后,倏忽,白影,一闪,他的壮举——“纵身汨罗江”~
屈子虽去,其魂不朽~
屈子之魂,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民魂~
他喝尽了杯中酒,却挥不尽忧民泪,对于黎民百姓,他只有选择淹涕,是的,只有淹涕。他的忧民魂,如北风的声声马嘶,南风的嗷嗷虎啸,东风的凄凄龙吟;他的忧民魂,更如那孱孱流动的汨罗江水,向东流,永不停息~。
屈子之魂,是“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的高洁魂~他食花饮露,清眼洗耳,“恐俗之污兮”,他新沐弹冠,新浴振衣,“恐尘之染兮”,朝搴木兰,夕揽宿莽,“恐年岁之不与”,他的高洁之魂,如那连天而去的烈雁,丝毫不愿久驻于凡,他的高洁之魂,更如那绿绿的清莲,出淤泥而不染。于是,肃然成诗:“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屈子之魂,是“亦于心之所善兮,虽九死而犹未悔“的爱国魂~他重视人才,栽培芳草,却造出了
一片荒秽,,势力小人。他一心辅佐君王,君王却 听信奸吝 将他放逐。他实施美政,联齐抗秦,革新政治,却遭到亲秦派的猛烈迫害。君王闭目塞听将他放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么,孤帐,烛光殉烂,酒令人消魂。他却吟出了“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的诗句~
陆游曾吟颂:“阮湘流不尽,屈原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郢破,国破,人亡,家亡~一幕幕的悲剧,是一曲曲的悲魂曲,竦竦的寒风,让人不寒而栗,残阳照着江面,幕蔼笼罩着江身。孰知,寒风过去不是温暖,残阳之后不是满日,幕蔼之后不是黎明,
5.泱泱诗海平平仄仄的源头是离骚,他的每一首诗都是一粒饱满的
种子,播进土壤就会长出一棵橘树,一茎绿荷一兜灵芝一朵兰花,带着他襟袖间两千年前遥远的芬芳。
他的诗是淋漓的血液/和着泪水的苦涩,一滴沾唇便让人永远保持
清醒/而不是谰?让浊世在惨笑中,醉倒??
他的诗是烈火/却烧不透黎明前的夜,是荆棘林里一行漫长的跋涉,弯弯曲曲寻找一个光明的出口,他将自己的肝胆燃成灯油,又磨成墨汁,写下旧时代浓黑的咒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