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纳兰性德长相思》900字
纳兰性德《长相思》 课件脚本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注释】
榆关:山海关的别称。那畔:那边。指关外。帐:指护卫皇帝军队的营帐。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聒碎:搅碎。聒,嘈杂。
一、教学目标(字幕)
1、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及生活时代。
2、掌握词的内容,体会词的意境。
3、领会词中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
二、导入(字幕配图)
王国维曰: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澄江静如练、山气日夕佳、落日大旗中、中天悬明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此等境界可谓千古奇观。求之于词,则纳兰容若塞上之作,如《长相思》“夜深千帐灯”……差近之。(配图)
三、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满洲正白旗人。清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官一等侍卫。生平避谈世事,故词也主要写离别相思及怨夏悲秋等个人生活感受。词的风格直抒胸怀,婉约清新;但过多哀思,情调消沉。(配图)
四、配画面朗读
山水、山海关、风雪、千帐灯、故园。(配图五六幅)
五、预习指导
1、作者在词中描绘了什么样的景物,你能确定是哪里的景物吗?
2、体会出这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六、感知理解(字幕)
纳兰性德推崇南唐李煜,词风清丽自然, 缠绵悱恻, 反映到这首《长相思》上,虽然 写旅途思乡,也写得悠长动情。
词的上片从“山一程,水一程”的叠用,来说明身离故乡之远。下片以“风一更,雪一更”气候上的转变来渲染作者此时孤寂情怀。风雪打断了他思乡之梦,懊丧之余,他更加怀念故园的宁静详和,作者于清丽哀婉之中又不乏边寨之雄奇风情的描述,这两者结合到一起,就升华了羁旅怀乡的主题。
七、赏析加点字(字幕)
1、“一”字赏析:上下片的前两句均用“一”字,不但对仗工整,使文字呈连续不绝之势,词风更加缠绵。
2、“身”字赏析:点明身处之地及方向,“身”与心相对,身向榆关,而心却在关内,表明作者心系故园。
八、知识归纳(字幕)
长相思,词牌名。内容多写男女或朋友久别思念之情,故名。双调三十六字,平韵。
九、拓展练习(字幕配图)
长相思
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 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 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 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 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李白此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感情基调与纳兰词有何不同?
纳兰性德《长相思》
——课件脚本
马爽
作文二:《纳兰性德长相思教案》7500字
精品文档
纳兰性德长相思教案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一、借助注释,读懂词意。
1、切入: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继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
2、自由朗读: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
3、检查:谁来读一读《长相思》,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词当中的一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听他有没有念错;谁再来读一读《长相思》,其他同学听,特别注意听词句的中间,是怎么停顿的,读得是不是有板有眼。
4、读出味道:读古代的诗词,我们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用不同的语气范读题目,让学生感知味道 学生试着读全词
5、感知词意:词读到这儿为止,你的脑海里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觉,谁来说一说,
6、品味词意:王老师提两个问题,看看你对这词大
1 / 13
精品文档
概的意思掌握了多少。第一个问题听清楚:作者的“身”,身体的“身”,身躯的“身”,作者的身在哪里?身在何方,第二个问题:纳兰性德的心在哪儿?
7、小结:身在征途,心却在故园,把它连起来,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新的体会?
8、读词:一个远离,一个思念,同学们,就是这种感受,这种感情,这种心灵的回想,我们一起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一读《长相思》。
二、展开想象,读出词情。
1、师配乐朗读,开启学生想象之门:孩子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让我们一起随着纳兰性德,走进他的生活,走进他的世界,随着老师的朗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
2、交流:学生交流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画面。
3、引导第二次想象:你们都看到了,是吗,你们看到了跋山涉水的画面,你们看到了辗转反侧的画面,你们看到了抬头仰望的画面,你们看到了孤独沉思的画面。但是,同学们,在 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在作者的故园看到的画面写下来。
2 / 13
精品文档
4、品味“碎”字,读出词情:天伦之乐,温馨融融,多美好的生活。但是现在,此时此刻,这样的画面全都破碎了,这样的情景全破碎了。
5、导读: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在这里没有鸟语花香,没有亲人的絮絮关切,在这里有的只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在这里,没有皎洁的月光,没有在皎洁的月光下和妻子相偎依在一起的那份温暖,那份幸福,在这里有的只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在这里没有郊外的踏青,没有和孩子在一起的捉迷藏,没有杨柳依依,没有芳草青青,这里有的只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啊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长相思。孩子们,闭上眼睛,想象画面,进入诗人的那个身和心分离的世界,我们再一起读:长——相——思。
扣住“碎”字,让学生借助想象走进了作者情感世界。按理说,课上得这一层面已很到位了,但王老师却并没就此收笔,继续引导学生品味文本。
三、互文印证,读透词心。
1、学生问作者:读到现在为止,读到这个时候,你
3 / 13
精品文档
是不是应该问一问纳兰性德。你的脑子里冒出了什么问题,想问一问纳兰性德。
2、引文拓展:孩子们,你们都问我是吗,你们可曾知道这些问题纳兰性德也在问自己,就在征途上,纳兰性德还写了一首词,题目叫《菩萨蛮》其中有这两句就是纳兰性德问自己的,谁来读一读,
3、亲人发问:请你们再想一想,除了纳兰性德在问自己以外,还有谁要问一问纳兰性德“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4、作者反问:我纳兰性德真的“轻”离别,再读《长相思》,默读,你从哪儿体会到我纳兰性德没有轻离别呀,我不是轻离别呀~长相思的什么地方让你体会到这一点。
5、升华:我身为康熙皇帝的一等侍卫,我重任在肩,我责任如山,我不得不离,不得不别啊~长相思,我的重离别,我的重重的离别,我的一切的一切,都已经化在了《长相思》中了。
师:这就是为什么我身在征途却心系故园的原因所在,这就是为什么我的那个梦会被破碎,我的那颗心会被破碎的原因所在。为了我的壮志和理想,思念家乡的孤独和寂寞,就这样化做了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6、导读结课: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爱故园,爱祖国,字字化做
4 / 13
精品文档
纳兰性德《长相思》教案
备课研修
2013-01-010:01
学习目标
1、结合词意,用贴切的情感朗读课文。
2、通过细读词句,正确理解词的字面、全词的意思。
3、理解关于词的初浅的常识。
课前准备
1、查字典,掌握“畔、帐、更、聒”四个字在这首词中的正确读音和意思。2、联系地图,大概知道作者从何处出发,此时身在何处,前往何处,联系资料,了解作者此行的目的。
3、阅读关于这首词的背景资料和两种不同理解的赏析,初步形成自己对这首词的理解。
4、反复朗读课文,思考用怎样的语气来贴切地读好每一句诗。
教学过程
一、初读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与停顿。
2、揣摩朗读,同学互演,有不同意见的小组提出来。
二、细读
1、理解上阕词意,用贴切的感情朗读上阕。
5 / 13
精品文档
理解“山一程,水一程”的正确解释。 交流预习过程中你对这句词的意思的理解;
介绍“互文见义”,这是古诗文写作中的一种方法,意思为
越过了一程又一程的山和河。
试着用一个词语表达“山一程,水一程”的意思。
辨析“身从何处、在何处、向何处”。 读诗句——看地图——明去向。
辨析“夜深千帐灯”,并理解其含义。 介绍辛弃疾的《破阵子》;
将辛弃疾的沙场英雄气概与纳兰性德从心底流露出的对自然生活的渴望与欣然作比较,感受纳兰性德深深的爱与痛。
用贴切的情感朗读上阕。
2、理解下阕词意。
理解“风一更,雪一更”的正确意思。
读“风一更,雪一更”想到了一个什么词语, 交流你对“风一更,雪一更”的理解。
理解“聒”,“梦不成”,“无此声”。
“聒”,嘈杂的是什么声音,
因为什么而“梦不成”,
“此声”指什么声音,家乡真的“无此声 ” 吗,
6 / 13
精品文档
用贴切的情感朗读下阕,
3、朗读全词。用下阕中的一个词概括全词的主题。
4、理解真正的“故园”“乡心” 。
真正的“故园” 指什么,
字面意思故乡;
含着意思自然、自由的生活。
真正的“乡心”指什么,
“故乡”在何方,
纳兰性德真正思念的是什么,
5、这首词有令你感动的东西吗,你为何感动,
6、完成作业本作业。
西安市长安区马王街办
从《静夜思》读起之
《长相思》教学设计
学校:新庄小学
执教:张 飞
从《静夜思》读起之
《长相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会写聒这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字正腔圆的诵读这首词。
充分了解作者从不同角度运用对比的表达方式,体会
7 / 13
精品文档
这样表达的效果。
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把握词的内容,关注词中人物的场景,体会作者的那份乡愁。
2.激发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词的思乡之情,进而升华至热爱
祖国。 教学准备:
《长相思》电子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让学生齐读课件呈现的标题《从《静夜思》读起》。 《静夜思》,一首家喻户晓的诗篇,一首妇孺皆知的诗篇。那么,《静夜思》告诉我们的是一种什么情感呢,
是的,思乡,我们把身在异国的人们想念家乡的情怀称作:乡愁。
让学生齐背《静夜思》。 《静夜思》老师诵读。
是的,那么诗仙笔下的《静夜思》,诗仙笔下的乡愁,真的是那轮明月下的故土吗,
让我们一起揭开它真正的面纱。 出示课件《山月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中的景物。除了那轮明月之外,还有重重叠叠的山脉,正是这山脉阻隔了他回家的难度。所以李白的《静夜思》是: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8 / 13
精品文档
一轮明月,一色无尘;一轮山月,阻隔思念之人。
是的,所以李白的那份乡愁不是那轮明月下的故土,而是,一轮山月下的故土。山,高大雄伟;山,连绵起伏;山,重重叠叠。阻隔了思念人的回家路,只能把思念寄托在那轮山月之中。 二、教学过程
1.初读《长相思》
这是李白眼中的乡愁,这是诗人中的乡愁,今天让我们共同领略一下词人眼中的乡愁,让我们一起走进纳兰性德笔下的乡愁——《长相思》。
大家开始自由读《长相思》,看看词人眼中的乡愁都有那些景,哪些物。
让学生齐读《长相思》。
分别指定学生来讲自己心中的词景、词物。 那么这些字能表达怎样的情,又是如何体现的, 再齐读《长相思》。.分层感悟《长相思》 .精讲《长相思》上片: 是谁走过了“山一程”,又是谁渡过了“水一程”, 真的是纳兰性德吗,
再问一句,又是谁“身向榆关那畔行”, 是谁的身,此时的身又在何方,
要了解这些问题,得先看看后一句“夜深千帐灯”。此句告诉我们,时间是深夜时分,本应睡觉,再加上白天“山一程,水一程”,山山水水,水水山山,脚下的每一块石头,
9 / 13
精品文档
水中的每一道波纹,前行者都经历了,是那么的劳累,但是,帐下灯火通明,并且是千帐,那么,这千帐之下,每一个人都经历过“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又是“夜深千帐灯”,可见,这身,不是一个人,是千帐内的每一个人。也就是说,不是不是纳兰性德一人之愁,是每个帐下不同人的同样之感——乡愁。“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夜深人静的时候,经历了山山水水,劳累了一天,本应该是帐内每一个人熄灯早眠,可是每个帐下的人儿,无法入睡,仍然点燃着灯火,此时的这灯,照的不是光明,照的是帐内人儿的心情。
此时不禁让我联想到了纳兰性德同时期的另一首词《如梦令》,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万帐穹庐人醉”这句了得,此句无灯火,但是要强行入睡,只得饮酒,一来助眠,一来消愁。这场面更为宏大。这一灯一醉,耐人寻味。
此时,再读,就不是那么单一的了,李白的乡愁是一个人的独思,而纳兰性德的词,表达的那是许多人的愁,许多人的思。
让学生齐读上片: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精讲《长相思》下片: 这盏灯,还没有熄灭,为何, 你听“风一更”,你看“雪一更”,风雪交加,声音嘈杂,身寒
10 / 13
精品文档
意冷,外面吵得这样了,这是外表,睡不着的根本在哪里,
“聒碎乡心梦不成”,这是根本。 这心不在这儿,在哪里, “故园无此声”。心系故园。
这就又联系到了纳兰性德同时期的那一首词《如梦令》,“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巧了,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句都运用了两个字,什么呀,
“梦”和“碎”,这个水讨厌至极,这一群远离故土的人们,刚刚借酒人醉,适才进了梦乡就又让这水吵醒了。梦中故国,就这样被叫醒了。醒了之后,更是睡不着,那么,此时的惊梦人干什么,想什么呢,
“故园无此声”。
这梦中的故园是何样, “故园无此声”,这“此”指的是塞外的风雪之音,那么,那每个人的故国,
有的是什么声音,每个人心中的故国又是什么样子呢,请同学们想一想,然后写下来。
.升华感悟《长相思》
纳兰性德的乡愁是山的阻隔,水的阻挡,那就是:山一程,水一程。 纳兰性德的乡愁是亲赴赶往山海关的行程,那就是:身向榆关那畔行。 纳兰性德的乡愁是夜景下塞外营帐中的灯火,那就是:夜深千帐灯。 纳兰性德的乡愁是风雪交加的凄凉之音,那就是:风一更,雪一更。 纳兰性德的乡愁是辗转反侧后的难眠心境,那就是:聒碎乡心梦不
11 / 13
精品文档
成。 纳兰性德笔下的乡愁是众多征夫对故园无此声的久久回忆。 同学们:
李白的乡愁是那一轮山月下的故土,
王安石的乡愁是那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
张籍的乡愁是那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 纳兰性德笔下众人的乡愁是什么呢,
夜深千帐灯。是众人的乡愁。. 升华感悟《故乡》
乡愁的延续,经历了好几百年,乃至好几千年,现在,请大家听一听现代的乡愁之音,杨牧的《故乡》。
乡愁的不断扩大,不断升华,就演化为一种最高的情感,那就是:爱国。 升华至爱国。乡愁的最高表现形式就是爱国。 三、总结课堂。
歌声中的祖国。
让我们从《静夜思》读起,它给我们展示的是大唐的乡愁, 让我们从《长相思》读起,它给我们展示的是大清的乡愁, 让我们从《故乡》读起,它给我们展示的是祖国的乡愁, 三个时代,三种时期,三种乡愁的无限扩大, 思乡与爱国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热爱我们的故土,热爱我们的祖国。 四、作业
书写祖国。
12 / 13
精品文档
请同学们写一写心中的故乡,心中的祖国。
板书设计
知识新授:
课堂流程:
1.重读《静夜思》——思长相思
身在征途
空间对比 山水榆关图
景物对比 塞上风雪图
虚实对比 榆关景物
眼前
正面描写
心系故园
故园 故园无此声 梦中故园 心中侧面描写 乡之祖
2.精讲《长相思》生字:聒
3.现代诗《故乡》课文《梅花魂》思乡——爱国
4.歌声中的祖国
5.书写故乡、祖国
13 / 13
作文三:《纳兰性德长相思》5200字
篇一:纳兰性德长相思
纳兰性德《长相思》原文、注释、、在线朗读与赏析
说明:本文为华语网[thn21.]飘零书生604老师整理的纳兰性德《长相思》资料,仅供学习参考之用。
【原诗】: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注释】:
1.榆关:山海关。
2.那畔:那边,指关外。
3.聒:喧闹,嘈杂。
4.故园:故乡,家园。
【作者简介】:。
【朗读节奏划分】:
长相思
1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写作背景】: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 二月十五日 ,性德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长相思》及《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作于出关前后之途中。作者出关时冰雪未销,又离开了京城千山万水,对于生于关内,长于京城的性德而言,一切都是那么荒凉,那么寂寞,于是不由人思念亲人朋友,作者有感而发,填下这首《长相思》。
【】:
翻过一座座山,越过一倒倒水,我随同护驾的千军万马,浩浩荡荡地向山海关进发。天黑了,营帐中燃起了盏盏灯火,壮丽辉煌。夜深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营帐外忽然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眠。同样的寒夜风雪之声,却觉得和家乡截然不同。
【翻译二】:
我扈驾赴辽东巡视,随行的千军万马一路跋山涉水,浩浩荡荡,向山海关进发。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
夜已深,帐篷外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睡。家乡怎么没有这么烦乱的声音呢,
【在线朗读】:
2
【简析】:
这是一首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天涯羁旅最易引起共鸣的是那“山一程,水一程”的身漂异乡、梦回家园的意境,信手拈来不显雕琢,难怪王国维评价“容若词自然真切”。这首词更可贵的是缠绵而不颓废,柔情之中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一句“夜深千帐灯”不愧“千古壮观”。
[1]
更多有关 的资料篇二:纳兰性德长相思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篇三:纳兰性德长相思
作品赏析 【注释】
榆关:山海关。
那畔:那边,指关外。
聒:喧闹,嘈杂。
3
故园:故乡,家园。
【古词今译】
翻过一座座山,越过一倒倒水,我随同护驾的千军万马,浩浩荡荡地向山海关进发。天黑了,营帐中燃起了盏盏灯火,壮丽辉煌。夜深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营帐外忽然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眠。同样的寒夜风雪之声,却觉得和家乡截然不同。
【赏析】
(1655-1685),字容若,满族正黄旗人,是明珠的长子。本词写于二十一(1682)年,时值伴随康熙帝出山海关,祭祀长白山。当时纳兰性德年仅27岁,正值年轻气盛之时。但是全词读起来,却不让人轻松,似乎是有心无力之状。
“山一程,水一程”描写的是伴随皇帝出行时的一路上的风景,也有山回水之意。“一程”又“一程”,走了一山又一山,过了一河又一河,就像一个赶路的行者骑在马上,回头看看身后走过的路的感叹。如果说“山一程,水一程”写的是身后走过的路,那么“身向榆关”写的就应该是作者往前瞻望的目的地。“榆关”就是山海关,作者是在伴随皇帝去山海关以外还有很远的长白山,“那畔行”正是说明此行的最终目的地不是“榆关”,而是在“榆关”的“那畔”。
“那畔行”三字是通俗化语言,“那畔”犹如“那厮”,“那边”,“那处”,作者会脱口而出此俗语,很显然既有一松,也有一
4
种不情愿。
“夜深千帐灯”这一句写出了皇上远行时候的壮观。想象一下那副场景吧,风雪中,夜幕下,在群山里,一排排营帐里透出的耀眼的灯光,景象该是何等的壮观~
“风一更,雪一更”,“更”是指时间,旧时夜里的一种计时单位,和上面的“一程”所指的路程,形成了工整的对仗。“聒碎乡心梦不成”,夜里,寒冷的风雪吹打着帐篷,作者怎么也睡不着,失眠了,于是于寂寞无奈之中数着更数,感慨万千,又开始思乡了,因此才有“故园无此声”。其实并不是“故园无此声”,而是以往在故园有亲人,有天伦之乐,让自己没有机会睡帐篷、听风雪,在温暖的家里也不会觉得寒冷,而此时此地,远离家乡,才分外的感觉到了风雪异乡旅客的情怀。由此才觉得“故园无此声”。
总的来说,这首词写得很传神,很动情,然而状观之处却体现不出作者的大气魄来,这可能源于他宦官家庭出身,父亲谨慎为官的教育,也可能源于他内心深处的某中不悦。不过这样一来,恰恰又集豪放与婉约于一体之大成,凝炼出中华词坛上一颗风骨神韵俱佳的灿烂明珠,深得后人的喜爱和传诵。
窦凤才
[url=://blog.sina../s/blog_4b4b52fb0100axon.ht
ml]://blog.sina../s/blog_4b4b52fb0100axon.html[/u
5
rl] 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邮箱:service@shicimingju.篇四:纳兰性德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注释
走过一条条山路,走过一条条水路,正向榆关那边走去。夜深了,人们在帐篷里点灯。晚上又刮风又下雪,声音嘈杂打碎了我思乡的梦,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
【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也。
【榆关】即今山海关
【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
【故园】故乡
6
【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译文
我扈驾赴辽东巡视,随行的千军万马一路跋山涉水,浩浩荡荡,向山海关进发。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夜已深,帐篷外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睡。作者思乡心切,孤单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恼之意:家乡怎么没有这么烦乱的声音呢,(“故园无此声”看似无理实则有理,故园岂无风雪,但同样的寒霄风雪之声,在家中听与在异乡听,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
赏析
天涯羁旅最易引起共鸣的是那“山一程,水一程”的身漂异乡、梦回家园的意境,信手拈来不显雕琢,难怪评价“容若词自然真切”。
这首词更可贵的是缠绵而不颓废,柔情
之中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一句“夜深千帐灯”不愧“千古壮观”
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此篇及《如梦令?万丈穹庐人醉》即作于出关前后的途中。[2]
清初词人于小令每多新创意境。这首《长相思》以具体的时空推移过程,及视听感受,既表现景象的宏阔观感,更抒露着情思深苦的绵长心境,是即小见大的佳作。上片在“一
7
程”又“一程”的复叠吟哦中,展示出与家园的空间阻隔不断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严重增大,空间感与乡情构成尖锐冲突。正在这种行进方向和心绪逆反背离中驻营夜宿,“夜深千帐灯”,似是壮伟景观,实乃情心深苦之写。白日行军,跋涉山水,到夜深时仍灯火通明,难入梦乡,这是因思乡而失眠。于是转入下片乡情思恋之笔。“一更”又“一更”的重叠复沓,于听风听雪的感觉中推移着时间过程,时间感知于乡情的空间阻隔而心烦意乱,怨夜太长。说“聒碎乡心梦不成”,其实是作者乡心聒碎梦难成,情苦不寐,只觉得风声雪声,声声扣击入心窝,难以承受。在“乡园”时是不会有这种令人痛苦的声响的。将主观因素推诿客观,语似平淡,意更深沉。此类迁怒归咎于风雪声写法,心理情态能充分表现出来。看似无理,反见情痴,愈是无理之怨,其怨愈显沉重。叠句和数字“一”、“千”的运用强化着视、听觉感受中的焦虑,怨怼,幽苦,亦是此词值得辨味的佳处。纳兰性德身为一等侍卫,却极厌烦“扈从”公差,于是构成传统羁旅题材的又一种类型。
蔡篙云《柯亭词论》评价说:“纳兰小词,丰神迥绝。”“尤工写塞外荒寒之景,殆馗从时所身历,故言之亲切如此。”这就是说由于纳兰性德身历此情此景、故其笔下的塞外风光更为亲切感人。王国维说:“‘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中天悬明月’,‘长河落日圆’,此中境界,可谓千古壮观,
8
求之于词,唯纳兰性德塞上之作,如《长相思》之‘夜深千帐灯’,《如梦令》之‘万帐弯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差近之。”点到了此篇独到之处,盛赞它的“千古壮观”。严迪昌在《清词史》中说:“‘夜深千帐灯’是壮丽的,但千帐灯下照着无眠的万颗乡心,又是怎样情味,一暖一寒,两相对照,写尽了一己厌于扈从的情怀。”是说此种况味,此种情调表现了纳兰性德深层的伤感、痛苦的内心世界。
篇五:纳兰性德长相思
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他善骑射,好读书,喜结名士。他的主要文学成就在于词,尤擅小令。他推崇李煜词,有“清代李后主”之称,兼学花间词,其词风格婉丽清新,不事雕琢,颇多伤感情调。这首小令就是一个典例。
纳兰性德之父明珠,字端范,历任兵部、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加太子太傅,又晋太子太师,权倾朝野、声威显赫。其母觉罗氏,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诰封一品夫人。纳兰性德的一生,正是纳兰家族最为鼎盛之时。纳兰性德22岁时,参加进士考试,以优异成绩考中二甲第七名。康熙皇帝授他三等侍卫的官职,后升为二等,再擢为一等。作为皇帝身边的御前侍卫,以英俊威武的武官身份参与风流斯文的诗文之事。他曾随皇帝南巡北狩,游历四方,奉命参与重要的战略侦察,随皇上唱和诗词,译制著述,因称圣意,屡受
9
恩赏,是人们羡慕的文武兼备的年少英才,帝王器重的随身近臣。纳兰性德英年早逝,康熙二十四年(1685),其身患寒疾,七日不汗而死,时年仅三十岁。康熙皇帝深为痛悼,特派使赐奠。
康熙二十年,三潘之乱平定。竖年三月,玄烨出山海关至盛京告祭祖陵,纳兰性德扈从。本篇即作于词人由京城(北京)赴关外盛京(沈阳)途中,抒写词人羁旅关外,思念故乡的情怀,柔婉缠绵中见慷慨沉雄。整首词,无一句写思乡,却句句渗透着对家乡的思念。
上片写行程之劳。起句突兀,既显空间之广袤,又寓时间之流逝,气象阔大。“山一程,水一程”六字,直写戍路途之曲折迢遥,侧写跋山涉水之艰险辛苦。叠用两个“一程”,突出了路途的修远和行程的艰辛。第三句“身向榆关那畔行”,交代行旅去向。此处说“身”向榆关,而非“心”向。其实就是说,躯体越来越远离了故乡,而心灵却越来越趋向京师,越来越拴紧了故园。“榆关”是指山海关,“那畔”即“那边”。当我们读到这里,仿佛浮现出这样一幅图景:大队人马,翻山越岭,登舟涉水,风餐露宿,走了一程又一程,一直向山海关方向进发。而词人因为留恋家园,却是频频回首,步履蹒跚,望断白山黑水而不见故园影踪。“夜深千帐灯”一句,写的是夜晚宿营于旷野的情景:深青的天幕下,漆黑的旷野上,一座座营房,灯火熠熠,映照着永夜无眠的人。“千帐灯”是
10
虚写,写词人这次出巡随从众多。为什么夜深了,而仍然营火闪烁呢,这就为引出下片的“乡心”蓄势。
下片侧重游子思乡之苦,交代了深夜不眠的原因。换头写景,“风一更”“雪一更”,突出塞外风狂雪骤的荒寒景象。这是以哀景衬伤情,风雪载途,行者乡思更烈。叠用两个“一更”,突出塞外卷地狂风,铺天暴雪扑打帐篷经久息的情景;也从一个侧面写出了天寒地冻之夜,人之辗转难眠的状态。“聒碎乡心梦不成”呼应上片的“夜深千帐灯”一句,直接回答了深夜不寝的原因。着一“聒”字,突出了风雪声响之巨;且极具拟人味,仿佛这风雪也通人心似的,彻夜念叨着故园的人事,让人心潮起伏。“聒碎乡心”,用的是夸张手法,形象地表现了“一夜征人尽望乡”的愁肠百转的心态。“故园无此声”,交代了“梦不成”的原因:故乡是没有这样的连绵不绝的风雪聒噪声的,当然可以酣然入梦;而这边塞苦寒之地,怎比钟灵毓秀之京都,况且又是暴风雪肆虐的露营之夜,加之“乡心”的重重裹挟,就更难入梦了。结尾这一句直截地表达了征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意。
11
作文四:《纳兰性德长相思读后感800字》800字
纳兰性德长相思读后感800字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纳兰性德长相思读后感800字,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纳兰性德长相思读后感800字
宫闱深深,锦帐重重,烛影凄凄。
琴台边,她的眼眸伤感而迷惘。纤长的手指随意地拨弄着琴弦,一曲《长相思》潺潺流出,缠绵悱恻,就如同她的爱情,盛开在冬季注定凋零。
谁家更有黄金屋,深锁东风贮阿娇。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小刘彻童稚的声音回想在脑海与梦寐中的声音形成鲜明对比。皇后失序,惑于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共上玺绶,累退居长门宫。她不信他竟如此待她,她不信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情分竟如此散了。但愿君因顾妾深,岂惜黄金买词赋。可她忘了,帝王本是无情物,落水三千伴相随。深海宫墙永远只是听闻新人笑不闻旧人哭。
柳叶双眉久不化,残妆和泪污红绡。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母亲来看她时,她已久病不起。憔悴的容颜,孱弱的身子又哪是当初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阿娇公主。母亲垂泪不语,她已明白帝王恩宠繁华不再。可她不甘,不甘孤老宫墙枯寂一生。她赌,千金买赋。终究,君不见咫
尺长门闭阿娇。
那一年,母亲抱着还是刘彘的他问:可愿娶阿娇为妻。若得阿娇为妇,当作金屋贮之也。她大惊,第一次打量这个稚气未脱的皇弟。之后的日子,他一直在践行着他的承诺。冰雪之夜燃尽烟火只为红颜一笑。烟火绚烂的那一刻,她知道她沦陷了。那个许她金屋藏娇的男子是他一生的咒。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她成了他的妻,成了大汉的皇后。可甜蜜的生活被叫卫子夫的歌姬打碎。他厌倦她,他与卫子夫夜夜笙歌而她只能独守宫门。她愤怒,她是高贵的公主竟敌不过低贱的歌姬。她嫉妒,于是让人欺辱卫子夫却不想将他推得更远。看到镜中的自己,她恍然明白色衰即爱驰。因为爱,敖干了黑发,枯萎了红颜,凋零了时光,也寂寞了诗篇。她累了。
人生若只如初见,她会爱上他吗?会的,因为他是她一生的咒。
以上就是关于纳兰性德长相思读后感800字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了吧,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哦!
作文五:《纳兰性德长相思Microsoft Word 文档 (2)》6100字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导语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 ‘明月照积雪’ , ‘大江流日夜’ , ‘中天悬明月’ , ‘长河落日圆’ ,此中境界,可谓千古壮观。求之于词,唯纳兰容若塞上之作,如《长相思》 之‘夜深千帐灯’…… (此处文字是:《如梦令》之‘万帐穷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 ) 差近 之。 ?此人当得起这种评价吗?
王国维又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 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王国维的话,道出了纳兰词的特征及其成因。 知人论世
纳兰性德(1655-1685) ,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 出身贵胄, 其父亲纳兰明珠是康熙朝权倾一时的宰相, 其本人二十二岁殿试二甲七名, 赐进 士出身,授一等侍卫,深得皇帝宠信隆遇。他善骑射,好读书,喜结名士。他的主要文学成 就在于词,尤擅小令。他推崇李煜词,有?清代李后主?之称,兼学花间词,其词风格婉丽 清新, 不事雕琢,颇多伤感情调。这首小令就是一个典例。纳兰性德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传奇 词人。 他的词有一种洗尽铅华却更显天然风韵的美, 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高贵气质。 即使是 其边塞词作,在宏大的意境背后,也透露着深深的凄美。试问,以他这样的身世、地位,他 还有什么不满足, 怎么竟吟出了那么多凄清断肠的愁曲呢?莫非真是应了辛弃疾那句 ?少年 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词人的乡心、好梦, 所寓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呢??因听紫塞之更雨,却忆红楼半夜灯。 ? (《于中好》 )原来,词人的一片乡心,未成的好梦,多系在红楼深闺之中,系在独守空房的 妻子身上。相传,纳兰性德有一令他钟情的才貌双全的表妹,与他情趣相投,并曾有婚约, 不幸的是,那女子后来被选入宫中。有缘无份,有情人被拆散,这创痛太深太重了,实是永 远的隐恨。尽管有过?旧事惊心,一双莲影藕丝断? (《台城路〃上元》 )的凄伤往事,但纳 兰性德的婚姻还算是幸运的,他娶了一位娇柔多情的美丽妻子,两人情浓款款,幸福温馨。 可惜,身为天子宠臣,不得不经常的入值宫廷、扈从出巡,难免常常远离爱妻,无穷无尽的 离愁别绪缠绕着他, 令他无限烦闷。 这种凄美不仅源于纳兰性德对自己的身世之感, 也是其 对国之兴亡存废的敏感预示,更是深深的人生之悟。
长相思,词牌名。内容多写男女或朋友久别思念之情,故名。双调三十六字,平韵。 文本解读
【原文】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 p àn 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 ɡuō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讲解】 程 :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也。 榆关 :山海关的别称。 那 畔 :p àn 那边;指关外。 帐 :指护卫皇帝军队的营帐,千帐言军营之多。 更 :古代夜间的计 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聒 ɡuō碎 :搅碎。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 故园 :故乡。 此声 :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译 文一】 走过一条山路,走过一条水路,正向山海关外走去。夜深了,人们在帐篷里点灯。晚 上又刮风又下雪,声音嘈杂打碎了我思乡的梦,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 【 译文二】爬山走一 程 , 涉水走一程 , 朝着关外山海关那个方向走啊走啊,终于是夜深人静;军营里一片片的营帐 里,全都亮起了灯。风,一阵阵 , 雪,一阵阵 , 嘈杂的声音烦碎了我思乡的心,我想做个思乡 的梦,却怎么也完不成 , 啊,我那遥远的故乡的家园决不会有这种杂乱的声音。 }
作者在词中描绘了什么样的景物(山水、山海关、风雪、千帐灯 )?作者的“身”在 哪里? (身在征途 ) 你从哪儿读懂这是在行军途中?作者的“心”又在哪里? (心在故园 )
你是从哪儿读懂的?
【小结】 身在征途,心系故园。我们可以想见作者的那份矛盾、痛苦、煎熬的感情。 让 我们怀着这份感情,齐读《长相思》 。
词中的 “一” 字用得怎样?有什么特点?
【 明确 】上下片的前两句均用?一?字,不但对仗工整,还使文字呈连续不绝之势,词 风更加缠绵。
“身” 字怎么赏析?
【 明确 】点明身处之地及方向, “身” 与心相对,身向榆关,而心却在关内,表明作者 心系故园。
这首词中有哪些意象寄托了词人的情感?
【回答】待下面的讲解中分析。
【点拨】起句突兀,既显空间之广袤,又寓时间之流逝,气象阔大。 千里行程中目睹的 万事万物,凝缩为 “山” “水” 二字, “一程” 又 “一程” 的 复叠吟哦 中,词人与家园的 空间阻隔 不断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大 , 空间感 和 思乡情 构成了词人心中尖锐的 矛 盾冲突 。 在这种 行进方向 和 心绪逆反 的背离中驻营夜宿, 词人的思绪早就超越了他自己。 “身向榆关那畔行” ,交代行旅去向。 “身” 与心相对,身向榆关(山海关) ,而心却在 关内,在故园。 “夜深千帐灯” ,这看起来 开阔的意境,壮伟的景观 ,实际上则是词人 情 心深苦之写照 。白日统千军万马行走天涯,跋山涉水,为何夜深时仍然灯火通明,难以入 梦?──思乡失眠! “千帐灯”是虚写,写词人这次出巡随从众多。为什么夜深了,而仍然 营火闪烁呢?这就 为 引出下片的 ?乡心?蓄势 。
在这里,纳兰性德选取了 ?灯?这一意象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 “灯” 常常与 “孤” 字相连,灯下的情景也是相聚的少,离散的多。 “灯” 因此成为了词人 表达相思离别之情 的最好意象,人们常用它来抒发幽怨之情。当然, “灯” 在纳兰词中也是惯用的意象。 “夜寒 惊被薄,泪与灯花落。 ” (《菩萨蛮》 ) “与谁更拥灯前髻,乍横斜、疏影疑飞坠。 ” (《海棠月》 ) “驻马客临碑上字,斗鸡人拨佛前灯。 ” (《浣溪沙》 ) “最忆相看,娇讹道字,手剪银灯自泼 茶。 ” (《青衫湿》 )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 《采桑子》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 (《虞美人》 ) 无形的思念,通过有形的灯光倾诉着或幽独、或念远、或伤逝、或期盼的感情。这夜不能寐 的缈缈思绪, 通过夜色中飘摇跳荡的灯火, 连接着天涯路和小轩窗, 连接着虚幻的梦境和痛 苦的现实, 表现了一种无以名状的幽怨。 现实的灯是明亮的, 相思的灯是凄凉的, 而回忆的 灯却是遥远而清晰的。 “夜深千帐灯” 既是上阕感情酝酿的高潮 , 也是上、下阕之间 的自然转换。
于是,下阕词人转入了 相思恋 中。 下片侧重游子思乡之苦,交代了深夜不眠的原因。 换头写景, “风一更” “雪一更” ,突出塞外风狂雪骤的荒寒景象。这是 以哀景衬伤情 ,风 雪载途,行者乡思更烈。叠用两个“一更” ,突出塞外卷地狂风,铺天暴雪扑打帐篷经久息 的情景;也从一个侧面写出了天寒地冻之夜,人之辗转难眠的状态。 ?风? 、 ?雪?这两个 意象 孕育着一种 依稀飘忽的情怀 , 凄清哀婉的情韵和色调 ,成为纳兰性德表达 悲凄 伤感、幽怨多苦感情 的一个载体。 ?一更?又?一更?重叠复沓,在对风雪的感觉中推移 着时间的进程。 时间感知于乡情的空间阻隔之中, 让人心烦意乱, 却又无可奈何, 只能埋怨 夜太长。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 正处于风华正茂的年龄, 出身于书香豪门世家, 又身为皇帝的贴身 侍卫,自然是眼界开阔、见解非凡,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定会比其他人来得更加强烈。 可是, 在纳兰性德的词中, 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情况刚好相反, 是浓浓思乡情代替了报国之志 呢?
这与当时的时代是密不可分的。 纳兰性德生活在清初, 那是一个政权逐渐巩固, 专制正 在加强的时代。 ?党争?现象也在那一时代明显地存在着。康熙初年,以纳兰性德之父纳兰 明珠为首的一派和以康熙孝诚皇后之叔、皇太子允祁之叔外祖索额图为首的一派同柄朝政。 纳兰明珠, 可以说是八面玲珑。 他擅长揣摩皇帝意图,精于投合皇帝所好, 来使自己屡屡得 迁。但是,得迁后的纳兰明珠挟功自傲,开始?擅政? ,与索额图一派?互植党倾轧? 。对于 纳兰明珠的恶迹, 康熙帝完全知道, 虽未真正动手惩诫, 但在舆论上对纳兰明珠等人造成了 很大的压力。
对于这些,纳兰性德知道得非常清楚。这位被时人称为?料事屡中? 而且?性至孝? 的词人, 以其敏感的政治知觉, 了解到父亲纳兰明珠的不法行为和朝野对他的异议。 作为一 个贵族后代, 纳兰明珠的所作所为, 不能不使纳兰性德回想起自己家族的血泪兴衰史, 再联 系到自己伴君如伴虎的处境, 终于产生了看透污浊官场而 ?甚慕魏公子饮醇酒近妇人? (《史 记·魏公子列传》 :“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 ”战国时期,赵 国被秦兵围困,赵相平原君派人向魏国求救,魏王派大将晋鄙率军救赵,迫于秦国的压力, 晋鄙不敢行动。 魏公子信陵君盗取兵符, 杀了晋鄙,亲自率军救赵。他中了秦王的反间计被 魏王免职,他只好纵情于醇酒美人之中。有成语“醇酒妇人” ) 的想法。
纳兰性德怀有报国之志;然而,官场黑暗、世事纷乱,却又让他不得不痛心地规避,甚 至产生一种至深的幻灭感。 于是, 这位敏感的词人选择了在闺阁中寻找安慰, 在红楼中成全 人生,在平淡的夫妻生活中诠释一份心灵的宁静。
着一“聒” ɡuō字,突出了风雪声响之巨;且极具拟人味,仿佛这风雪也通人心似的, 彻夜念叨着故园的人事,让人心潮起伏。 “聒ɡuō碎乡心” ,用的是夸张手法,形象地表现了 “一夜征人尽望乡” 的愁肠百转的心态。 “聒 ɡuō碎乡心梦不成” , 其实是 ?乡心聒碎梦难成? 。 纳兰性德笔下的梦, 可以跨越空间的隔绝,连结起两地的相思。可以这么说,在纳兰性德的 词里, 梦的意象是生命的时光飞逝, 是人生悲欢离合的演绎, 是情爱的寄寓和沐浴,梦被勾 出的悲悯情怀和凄凄哀愁, 已成为纳兰性德表达聚散离合之情的永恒背景。 在本词中, 情苦 不能寐,只觉得风声雪声,声声扣入人心,使人难以承受。试想,在?故园?时哪有这种令 人痛苦的声音?词人将主观因素推诿客观,语似平淡,意味却更加深沉。风声、雪声的描写 使词人的心理情感被充分地表现出来。 看似无理, 却见情痴, 愈是无理之怨, 其怨愈加沉重。 叠词和数字?一? 、 ?千?的运用强化了视觉、听觉感受中的焦虑、怨恨、幽苦。壮丽的千帐 灯下映照着万颗无眠的乡心,一暖一寒、一嚣一寂,两相对比,写尽了词人的孤寂伤感,厌 于扈从生涯的深深感情。
“故园无此声” , 交代了 “梦不成 ”的原因。 ?故园? 作为 一个特殊意象 用在《长相 思》结尾,有其深刻的用意。 ?故园? 不仅仅指家乡,指京师,也暗含?官场?之 意。 “故园无此声” 尽管康熙还未真正动手惩诫, ?官场?还相对平静,但已经有了?风一 更,雪一更?之兆。纳兰性德的这种先知先觉,不久就得到了验证:康熙二十七年,御史郭 秀上疏弹劾纳兰明珠,要求对纳兰明珠?立加严谴? 。康熙帝由此免去了纳兰明珠官职,二 十余年, ?不复柄用?这一切发生在纳兰性德去世后仅仅三年。
纵观整首《长相思》 , “山一程,水一程 ?与 “风一更,雪一更” 的两相映照,更暗示 出词人对风雨兼程人生路的深深体验。 在这里, 他的痛苦已不再仅仅是他个人的落寞与苦闷, 而上升为关于人生终极价值、终极归宿、终极关怀的痛苦,是一种即使得到了金钱、地位、 物质享受和家庭温暖等等而仍然弥漫心头的痛苦,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 ?剪不断、理还 乱?的痛苦。从 “夜深千帐灯 ?的壮美意境到 “故园无此声” 的委婉心地,既是词人亲身生 活经历的生动再现, 也是他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 并以此创造美、 抒发美的敏锐高超艺术智 慧的自然流露。 纳兰性德因之而深深地体味出极限状态下的生命是最美丽的。 极限状态下的 爱是最珍贵的。日常的忍耐、屈辱、含垢,无尽的磨炼与淬洗其实都是为了这一刻。在这一
刻, 所有的逼仄, 所有的界线都会消泯。 因此, 在纳兰性德的词中, 制度所规范过的正与邪、 美与丑、对与错都不见了,剩下的只有生命与生命的对酌,爱与爱的守约。
著名学者陈平原在其《如何感受纳兰性德》中曾强调?纳兰性德的‘真’源于‘浅’ , 然而‘浅语深致’ , ‘深’又源于‘真’ 。 ? (《当代中国人文观察》 )的确,文人的作品,总是 要融合时代的烙印, 而伟大的不朽之作, 更是蕴含着预示兴亡存废的明妙, 纳兰词最是合于 这个规律。 纳兰性德生于清朝初期, 他的词真纯简约、可诵可懂, 清新明丽的词风恰应和了 清朝的开国之象。与之对衬的,到清末时,文人们的词作已变晦涩艰深,不知所云,甚至不 通, 诗词庸落, 亦是个亡国之兆。 另一方面, 放眼于整个社会发展史, 清前期虽有康乾盛世, 却已经是封建时代回光返照的最后辉煌。 在表面繁华的背后, 是无论怎样也挥之不去的没落。 身处其中的人自然无法清楚意识到这点。 但是, 敏感的纳兰性德却已在不知不觉中感染到了 一种如梦似幻的无可奈何, 并将那莫名的哀怨隐隐的流诸笔墨之间。 ?一叶落而知秋? , 虽明 丽却凄迷的纳兰词,不正是那个时代绝佳的映照么?
【思考题】 王国维在 《人间词话》 中说:“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 以自然之舌言情?? 故能真切如此。 ”试以这首小令为例,简要说说它的自然真切是如何体现的?
【参考答案】
这首小令用白描手法写跋山涉水的辛苦行程, 写塞外风雪载途、 荒凉苦寒的景象, 写野 营露宿的难眠之夜, 层层渲染征人凄恻缠绵的思乡之情, 语言朴素,感情真挚,可谓真切自 然。
“山一程,水一程”仿佛是亲人送了我一程又一程,山上水边都有亲人送别的身影。 “身向榆关(这里借指山海关)那畔行”是使命在身行色匆匆。 “夜深千帐灯”则是康熙帝 一行人马夜晚宿营,众多帐篷的灯光在漆黑夜幕的反衬下在所独有的壮观场景。 “山一程, 水一程”寄托的是亲人送行的依依惜别情; “身向榆关那畔行”激荡的是“万里赴戎机,关 山度若飞”的萧萧豪迈情; “夜深千帐灯”催生的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烈烈壮 怀情。 这情感的三级跳, 既反映出词人对故乡的深深依恋, 也反映出他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 壮志。只好借助于儿女情长的手法曲折隐晦地反映自己复杂的内心世界。 “夜深千帐灯” 既是上阙感情酝酿的高潮, 也是上、 下阙之间的自然转换。 夜深人静的时候, 是想家的时候, 更何况“风一更,雪一更” 。风雪交加夜,一家人在一起什么都不怕。可远在塞外宿营,夜 深人静,风雪弥漫,心情就大不相同。路途遥远,衷肠难诉,辗转反侧,卧不成眠。 “聒碎 乡心梦不成”的慧心妙语可谓是水到渠成。
“山一程,水一程”与“风一更,雪一更”的两相映照,又暗示出词人对风雨兼程人生 路的深深体验。
愈是路途遥远、 风雪交加, 就愈需要亲人关爱之情的鼓舞。 因为她是搏击人生风浪的力 量源泉,有了她 ,为了她,就不怕千难万险,就一定会迎来团聚的那一天。从“夜深千丈 灯”壮美意境到“故园无此声”的委婉心地,既是词人亲身生活经历的生动再现,也是他善 于从生活中发现美,并以此创造美、抒发美的敏锐高超艺术智慧的自然流露。
作文六:《纳兰性德长相思读后感800字(范本)》900字
纳兰性德长相思读后感?800字
纳兰性德长相思读后?感?800字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纳??兰性德长相思读后感?800字,一起来学习一下?吧!纳兰性德长相思读后?感?800字宫闱深深,锦帐重重,烛?影凄凄。?琴台边,她的眼眸伤感而迷?惘。纤长的手指随?意地拨弄着琴弦,?一曲?《长相思》潺潺流出,缠绵悱恻?,就如同她的爱情?,盛开在冬季注定?
凋零。谁家更有黄?金屋,深锁东风贮?阿娇。? 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 小刘彻童稚的声音回想在脑??海与梦寐中的声音形成鲜明?对比。 皇后失序,惑于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共上玺绶,累退?居长?门宫。 她不信他竟如此待她,?她不信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情??分竟如此散了。但愿君因顾妾深,岂?惜黄金买词赋。可?她忘了,帝王?本是无情物,落水三千?伴相随。深海宫墙??永远只是听闻新人笑不闻旧?人哭。柳叶双眉久不化,残?妆和泪污红绡。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母亲来看她时,她已?久病不起。憔悴的??容颜,孱弱的身子又哪是当初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阿娇公主。母亲?垂泪不语,她?已明白帝王恩宠繁华不?再。可她不甘,不?甘孤老宫墙枯寂一?生。她赌,?千金买赋。终究,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那一年,母亲抱着?还是刘?彘的他问: ?
可愿娶阿娇为妻。? 若得阿娇为妇,当作金?屋贮之也。? 她大惊,?第一次打量这个稚气未脱的皇弟?。之后的日子,他?一直在践行着他的?
承诺。冰雪之夜燃??尽烟火只为红颜一笑。烟火绚烂的那?一刻,她知道?她沦陷了。那个许她金?屋藏娇的男子是他?一生的咒。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她成了他的妻,成了大汉?的皇后。?可甜蜜的生活被叫卫子夫的?歌姬打碎。他厌倦?她,他与卫子夫夜?夜笙?歌而她只能独守宫门。她愤怒,??她是高贵的公主竟敌不过低贱的歌姬?
。她嫉妒,于是让?人欺辱卫子夫却不?想将他推得更远。?看到镜中的自?己,她恍然明白? 色衰即爱驰。? 因为爱,敖干了黑发,枯?萎了红颜,?凋零了时光,也寂寞了诗?篇。她累了。人生?若只如初见,她会?爱上他?吗?会的,因为他是她一生的?咒。?
? ? ? ? ? ? ?
? ?
?
作文七:《纳兰性德长相思读后感800字(精简版)》800字
纳兰性德长相思读后感800字
纳兰性德长相思读后感800字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纳兰性德长相思读后感800字,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纳兰性德长相思读后感800字
宫闱深深,锦帐重重,烛影凄凄。
琴台边,她的眼眸伤感而迷惘。纤长的手指随意地拨弄着琴弦,一曲潺潺流出,缠绵悱恻,就如同她的爱情,盛开在冬季注定凋零。 谁家更有黄金屋,深锁东风贮阿娇。 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 小刘彻童稚的声音回想在脑海与梦寐中的声音形成鲜明对比。 皇后失序,惑于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共上玺绶,累退居长门宫。 她不信他竟如此待她,她不信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情分竟如此散了。但愿君因顾妾深,岂惜黄金买词赋。可她忘了,帝王本是无情物,落水三千伴相随。深海宫墙永远只是听闻新人笑不闻旧人哭。 柳叶双眉久不化,残妆和泪污红绡。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母亲来看她时,她已久病不起。憔悴的容颜,孱弱的身子又哪是当初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阿娇公主。母亲垂泪不语,她已明白帝王恩宠繁华不再。可她不甘,不甘孤老宫墙枯寂一生。她赌,千金买赋。终究,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
那一年,母亲抱着还是刘彘的他问: 可愿娶阿娇为妻。 若得阿娇为妇,当作金屋贮之也。 她大惊,第一次打量这个稚气未脱的皇弟。之后的日子,他一直在践行着他的承诺。冰雪之夜燃尽烟火只为红颜一笑。烟火绚烂的那一刻,她知道她沦陷了。那个许她金屋藏娇的男子是他一生的咒。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她成了他的妻,成了大汉的皇后。可甜蜜的生活被叫卫子夫的歌姬打碎。他厌倦她,他与卫子夫夜夜笙歌而她只能独守宫门。她愤怒,她是高贵的公主竟敌不过低贱的歌姬。她嫉妒,于是让人欺辱卫子夫却不想将他推得更远。看到镜中的自己,她恍然明白 色衰即爱驰。 因为爱,敖干了黑发,枯萎了红颜,凋零了时光,也寂寞了诗篇。她累了。 人生若只如初见,她会爱上他吗?会的,因为他是她一生的咒。
作文八:《《长相思》纳兰性德》1300字
长 相 思
纳兰性德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及生活时代。
2、 掌握词的内容,体会词的意境。
3、 领会词中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
二、导入
王国维曰: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澄江静如练、山气日夕佳、落日大旗中、中天悬明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此等境界可谓千古奇观。求之于词,则纳兰容若塞上之作,如《长相思》“夜深千帐灯”??差近之。
三、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满洲正白旗人。清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官一等侍卫。生平避谈世事,故词也主要写离别相思及怨夏悲秋等个人生活感受。词的风格直抒胸怀,婉约清新;但过多哀思,情调消沉。
四、朗读课文
1、正音
更 聒
2、注释
榆关:山海关的别称。
那畔:那边。指关外。
帐:指护卫皇帝军队的营帐。
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
聒碎:搅碎。聒,嘈杂。
五、感知理解
纳兰性德推崇南唐李煜,词风清丽自然, 缠绵悱恻,反映到这首《长相思》上,虽然写旅途思乡,也写得悠长动情。
词的上片从“山一程,水一程”的叠用,来说明身离故乡之远。下片以“风一更,雪一更”气候上的转变来渲染作者此时孤寂情怀。风雪打断了他思乡之梦,懊丧之余,他更加怀念故园的宁静详和,作者于清丽哀婉之中又不乏边寨之雄奇风情的描述,这两者结合到一起,就升华了羁旅怀乡的主题。
六、赏析加点字
1、“一”字赏析:上下片的前两句均用“一”字,不但对仗工整,使文字呈连续不绝之势,词风更加缠绵。
2、“身”字赏析:点明身处之地及方向,“身”与心相对,身向榆关,而心却在关内,表明作者心系故园。
七、感悟课文
1、作者在词中描绘了什么样的景物,你能确定是哪里的景物吗? 山水、山海关、风雪、千帐灯、故园。
2、体会出这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表达羁旅怀乡的感情。
八、知识归纳
长相思,词牌名。内容多写男女或朋友久别思念之情,故名。双调三十六字,平韵。
九、拓展练习
长相思
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李白此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感情基调与纳兰词有何不同?
十、板书设计
长 相 思 纳兰性德 身在征途 心系故园——碎 爱故园 爱祖国——重
长相思
作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按】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
天涯羁旅最易引起共鸣的是那“山一程,水一程”的身漂异乡、梦回家园的意境,信手拈来不显雕琢,难怪王国维评价“容若词自然真切”。
这首词更可贵的是缠绵而不颓废,柔情之中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一句“夜深千帐灯”不愧“千古壮观”。
【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也。
【榆关】即今山海关
【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
【故园】故乡
【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作文九:《【长相思】纳兰性德》1700字
诗歌鉴赏·长相思
教学目标:了解作者及作品风格
教学难点:知人论世,了解本首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分析掌握本首诗歌的艺术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 多媒体辅助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前段时间学了很长时间的先秦诸子的文章,想必大家都被这些深奥的看似玄乎的哲学思想弄昏了头脑,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比较清新的诗歌,帮大家“醒醒脑”,今天要学的就是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在课程开始前,请同学们带着感情朗读以下本首诗歌。
二、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纳兰性德(1655~1685) ,清代满族词人。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其父明珠为清康熙时大学士。 纳兰性德自幼勤于修文习武。18岁中举,22岁赐进士出身。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随扈出巡南北,并曾出使梭龙(黑龙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扰东北情况。康熙二十四年患急病去世,年仅三十一岁。
纳兰性德是清初著名大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纳兰词初名《侧帽》,后名《饮水》,现统称纳兰词。辑有《全唐诗选》和《词韵正略》。擅书法,精于书画鉴赏。
写作背景: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十五日,性德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长相思》及《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作于出关前后之途中。作者出关时冰雪未消,又离开了京城千山万水,对于生于关内,长于京城的性德而言,一切都是那么荒凉,那么寂寞,于是不由思念亲人朋友,作者有感而发,填下这首《长相思》。
二、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播放诗歌朗读,体会诗歌感情。再全班齐读诗歌。
1. 自由思考:请运用注释独立翻译诗歌
【参考答案】走过一条条山路,走过一条条水路,正向榆关那边走去。夜深了,人们在帐篷里点灯。晚上又刮风又下雪,声音嘈杂打碎了我思乡的梦。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
2. 试着分析整理诗歌的结构
【参考答案】 词人用镜头的方式向我们展现种种景物并蕴含了层层感情:
山水、榆关 ——不舍 千帐灯 —— 孤独
风雪 —— 失眠 故园 —— 思乡
【资料补充】(学生笔记)
纳兰词的一个鲜明的特征:真——情真景真,意境天成。这首小令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
它以壮观的塞外景象来渲染柔婉的乡思意绪,情意隽永;以白描手法绘景,造语朴素,自然真切。
三、探究练习
1. 词上下片的前两句均用“一”字,请赏析。
【参考答案】上下片的前两句均用“一”字,不但对仗工整,使文字呈连续不绝之势,词风更加缠绵。“一程”写出了路途的艰难遥远,“一更”写出了风雨交加,环境恶劣。作者巧用数量叠词,含蓄地表达了孤寂凄凉的思想之情和对从军(扈从)生活的厌恶。
2. “身向榆关那畔行”中“身”字给人印象极深刻,请简要赏析这个字。
【参考答案】点明身处之地及方向,“身”与心相对,身向榆关,而心却在关内,表明作者心系故园。
3. 这首词风格婉约,请从思想感情与语言特点两方面对比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从思想感情方面说,本词描写了夜深人静,风雨交加,远在塞外宿营的词人思念远方的亲人,辗转反侧,卧不成眠,感情细腻。主要是抒发词人小我之情。从语言风格来说,本词音律谐婉,自然清新,有着柔婉之美,如“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
四、总结鉴赏
【教师讲授】词的上片从“山一程,水一程”的叠用,来说明身离故乡之远。下片以“风一更,雪一更”气候上的转变来渲染作者此时孤寂情怀。风雪打断了他思乡之梦,懊丧之余,他更加怀念故园的宁静详和,作者于清丽哀婉之中又不乏边寨之雄奇风情的描述,这两者结合到一起,就升华了羁旅怀乡的主题。
1. 请概括下本首诗歌的思想内容
【参考答案】路途遥远,衷肠难诉,辗转反侧,卧不成眠。词人通过对风雨兼程人生路的深深体验与细致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五、拓展延伸
【知识补充】长相思,词牌名。内容多写男女或朋友久别思念之情,故名。双调三十六字,平韵。
长 相 思
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 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 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 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 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作文十:《长相思纳兰性德》5200字
篇一:长相思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长相思》原文、注释、、在线朗读与赏析
说明:本文为华语网[thn21.]飘零书生604老师整理的纳兰性德《长相思》资料,仅供学习参考之用。
【原诗】: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注释】:
1.榆关:山海关。
2.那畔:那边,指关外。
3.聒:喧闹,嘈杂。
4.故园:故乡,家园。
【作者简介】:。
【朗读节奏划分】:
长相思
1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写作背景】: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 二月十五日 ,性德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长相思》及《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作于出关前后之途中。作者出关时冰雪未销,又离开了京城千山万水,对于生于关内,长于京城的性德而言,一切都是那么荒凉,那么寂寞,于是不由人思念亲人朋友,作者有感而发,填下这首《长相思》。
【】:
翻过一座座山,越过一倒倒水,我随同护驾的千军万马,浩浩荡荡地向山海关进发。天黑了,营帐中燃起了盏盏灯火,壮丽辉煌。夜深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营帐外忽然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眠。同样的寒夜风雪之声,却觉得和家乡截然不同。
【翻译二】:
我扈驾赴辽东巡视,随行的千军万马一路跋山涉水,浩浩荡荡,向山海关进发。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
夜已深,帐篷外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睡。家乡怎么没有这么烦乱的声音呢,
【在线朗读】:
2
【简析】:
这是一首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天涯羁旅最易引起共鸣的是那“山一程,水一程”的身漂异乡、梦回家园的意境,信手拈来不显雕琢,难怪王国维评价“容若词自然真切”。这首词更可贵的是缠绵而不颓废,柔情之中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一句“夜深千帐灯”不愧“千古壮观”。
[1]
更多有关 的资料篇二:长相思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篇三:长相思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3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注释
走过一条条山路,走过一条条水路,正向榆关那边走去。夜深了,人们在帐篷里点灯。晚上又刮风又下雪,声音嘈杂打碎了我思乡的梦,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
【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也。
【榆关】即今山海关
【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
【故园】故乡
【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译文
我扈驾赴辽东巡视,随行的千军万马一路跋山涉水,浩浩荡荡,向山海关进发。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夜已深,帐篷外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睡。作者思乡心切,孤单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恼之意:家乡怎么没有这么烦乱的声音呢,(“故园无此声”看似无理实则有理,故园岂无风雪,但同样的寒霄风雪之声,在家中听与在异乡
4
听,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
赏析
天涯羁旅最易引起共鸣的是那“山一程,水一程”的身漂异乡、梦回家园的意境,信手拈来不显雕琢,难怪评价“容若词自然真切”。
这首词更可贵的是缠绵而不颓废,柔情之中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一句“夜深千帐灯”不愧“千古壮观”
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此篇及《如梦令?万丈穹庐人醉》即作于出关前后的途中。[2]
清初词人于小令每多新创意境。这首《长相思》以具体的时空推移过程,及视听感受,既表现景象的宏阔观感,更抒露着情思深苦的绵长心境,是即小见大的佳作。上片在“一程”又“一程”的复叠吟哦中,展示出与家园的空间阻隔不断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严重增大,空间感与乡情构成尖锐冲突。正在这种行进方向和心绪逆反背离中驻营夜宿,”夜深千帐灯”,似是壮伟景观,实乃情心深苦之写。白日行军,跋涉山水,到夜深时仍灯火通明,难入梦乡,这是因思乡而失眠。于是转入下片乡情思恋之笔。“一更”又“一更”的重叠复沓,于听风听雪的感觉中推移着时间过程,时间感知于乡情的空间阻隔而心烦意乱,怨夜太长。说“聒碎乡心梦不成”,其实是作者乡心聒碎梦难成,情苦不寐,只觉得风声雪声,
5
声声扣击入心窝,难以承受。在“乡园”时是不会有这种令人痛苦的声响的。将主观因素推诿客观,语似平淡,意更深沉。此类迁怒归咎于风雪声写法,心理情态能充分表现出来。看似无理,反见情痴,愈是无理之怨,其怨愈显沉重。叠句和数字“一”、“千”的运用强化着视、听觉感受中的焦虑,怨怼,幽苦,亦是此词值得辨味的佳处。纳兰性德身为一等侍卫,却极厌烦“扈从”公差,于是构成传统羁旅题材的又一种类型。
蔡篙云《柯亭词论》评价说:“纳兰小词,丰神迥绝。”“尤工写塞外荒寒之景,殆馗从时所身历,故言之亲切如此。”这就是说由于纳兰性德身历此情此景、故其笔下的塞外风光更为亲切感人。王国维说:“‘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中天悬明月’,‘长河落日圆’,此中境界,可谓千古壮观,求之于词,唯纳兰性德塞上之作,如《长相思》之‘夜深千帐灯’,《如梦令》之‘万帐弯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差近之。”点到了此篇独到之处,盛赞它的“千古壮观”。严迪昌在《清词史》中说:“‘夜深千帐灯’是壮丽的,但千帐灯下照着无眠的万颗乡心,又是怎样情味,一暖一寒,两相对照,写尽了一己厌于扈从的情怀。”是说此种况味,此种情调表现了纳兰性德深层的伤感、痛苦的内心世界。
篇四:长相思纳兰性德
6
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他善骑射,好读书,喜结名士。他的主要文学成就在于词,尤擅小令。他推崇李煜词,有“清代李后主”之称,兼学花间词,其词风格婉丽清新,不事雕琢,颇多伤感情调。这首小令就是一个典例。
纳兰性德之父明珠,字端范,历任兵部、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加太子太傅,又晋太子太师,权倾朝野、声威显赫。其母觉罗氏,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诰封一品夫人。纳兰性德的一生,正是纳兰家族最为鼎盛之时。纳兰性德22岁时,参加进士考试,以优异成绩考中二甲第七名。康熙皇帝授他三等侍卫的官职,后升为二等,再擢为一等。作为皇帝身边的御前侍卫,以英俊威武的武官身份参与风流斯文的诗文之事。他曾随皇帝南巡北狩,游历四方,奉命参与重要的战略侦察,随皇上唱和诗词,译制著述,因称圣意,屡受恩赏,是人们羡慕的文武兼备的年少英才,帝王器重的随身近臣。纳兰性德英年早逝,康熙二十四年(1685),其身患寒疾,七日不汗而死,时年仅三十岁。康熙皇帝深为痛悼,特派使赐奠。
康熙二十年,三潘之乱平定。竖年三月,玄烨出山海关至盛京告祭祖陵,纳兰性德扈从。本篇即作于词人由京城(北京)赴关外盛京(沈阳)途中,抒写词人羁旅关外,思念故乡的情怀,柔婉缠绵中见慷慨沉雄。整首词,无一句写思乡,却句句渗透着对家乡的思念。
7
上片写行程之劳。起句突兀,既显空间之广袤,又寓时间之流逝,气象阔大。“山一程,水一程”六字,直写戍路途之曲折迢遥,侧写跋山涉水之艰险辛苦。叠用两个“一程”,突出了路途的修远和行程的艰辛。第三句“身向榆关那畔行”,交代行旅去向。此处说“身”向榆关,而非“心”向。其实就是说,躯体越来越远离了故乡,而心灵却越来越趋向京师,越来越拴紧了故园。“榆关”是指山海关,“那畔”即“那边”。当我们读到这里,仿佛浮现出这样一幅图景:大队人马,翻山越岭,登舟涉水,风餐露宿,走了一程又一程,一直向山海关方向进发。而词人因为留恋家园,却是频频回首,步履蹒跚,望断白山黑水而不见故园影踪。“夜深千帐灯”一句,写的是夜晚宿营于旷野的情景:深青的天幕下,漆黑的旷野上,一座座营房,灯火熠熠,映照着永夜无眠的人。“千帐灯”是虚写,写词人这次出巡随从众多。为什么夜深了,而仍然营火闪烁呢,这就为引出下片的“乡心”蓄势。
下片侧重游子思乡之苦,交代了深夜不眠的原因。换头写景,“风一更”“雪一更”,突出塞外风狂雪骤的荒寒景象。这是以哀景衬伤情,风雪载途,行者乡思更烈。叠用两个“一更”,突出塞外卷地狂风,铺天暴雪扑打帐篷经久息的情景;也从一个侧面写出了天寒地冻之夜,人之辗转难眠的状态。“聒碎乡心梦不成”呼应上片的“夜深千帐灯”一句,直接回答了深夜不寝的原因。着一“聒”字,突出了风雪声响之巨;且
8
极具拟人味,仿佛这风雪也通人心似的,彻夜念叨着故园的人事,让人心潮起伏。“聒碎乡心”,用的是夸张手法,形象地表现了“一夜征人尽望乡”的愁肠百转的心态。“故园无此声”,交代了“梦不成”的原因:故乡是没有这样的连绵不绝的风雪聒噪声的,当然可以酣然入梦;而这边塞苦寒之地,怎比钟灵毓秀之京都,况且又是暴风雪肆虐的露营之夜,加之“乡心”的重重裹挟,就更难入梦了。结尾这一句直截地表达了征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意。
篇五:长相思纳兰性德
作品赏析 【注释】
榆关:山海关。
那畔:那边,指关外。
聒:喧闹,嘈杂。
故园:故乡,家园。
【古词今译】
翻过一座座山,越过一倒倒水,我随同护驾的千军万马,浩浩荡荡地向山海关进发。天黑了,营帐中燃起了盏盏灯火,壮丽辉煌。夜深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营帐外忽然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眠。同样的寒夜风雪之声,却觉得和家乡截然不同。
【赏析】
(1655-1685),字容若,满族正黄旗人,是明珠的长子。
9
本词写于二十一(1682)年,时值伴随康熙帝出山海关,祭祀长白山。当时纳兰性德年仅27岁,正值年轻气盛之时。但是全词读起来,却.cSPengbo.CoM 蓬 勃范 文网:长相思纳兰性德)不让人轻松,似乎是有心无力之状。
“山一程,水一程”描写的是伴随皇帝出行时的一路上的风景,也有山回水之意。“一程”又“一程”,走了一山又一山,过了一河又一河,就像一个赶路的行者骑在马上,回头看看身后走过的路的感叹。如果说“山一程,水一程”写的是身后走过的路,那么“身向榆关”写的就应该是作者往前瞻望的目的地。“榆关”就是山海关,作者是在伴随皇帝去山海关以外还有很远的长白山,“那畔行”正是说明此行的最终目的地不是“榆关”,而是在“榆关”的“那畔”。
“那畔行”三字是通俗化语言,“那畔”犹如“那厮”,“那边”,“那处”,作者会脱口而出此俗语,很显然既有一松,也有一种不情愿。
“夜深千帐灯”这一句写出了皇上远行时候的壮观。想象一下那副场景吧,风雪中,夜幕下,在群山里,一排排营帐里透出的耀眼的灯光,景象该是何等的壮观~
“风一更,雪一更”,“更”是指时间,旧时夜里的一种计时单位,和上面的“一程”所指的路程,形成了工整的对仗。“聒碎乡心梦不成”,夜里,寒冷的风雪吹打着帐篷,作者怎么也睡不着,失眠了,于是于寂寞无奈之中数着更数,感慨万
10
千,又开始思乡了,因此才有“故园无此声”。其实并不是“故园无此声”,而是以往在故园有亲人,有天伦之乐,让自己没有机会睡帐篷、听风雪,在温暖的家里也不会觉得寒冷,而此时此地,远离家乡,才分外的感觉到了风雪异乡旅客的情怀。由此才觉得“故园无此声”。
总的来说,这首词写得很传神,很动情,然而状观之处却体现不出作者的大气魄来,这可能源于他宦官家庭出身,父亲谨慎为官的教育,也可能源于他内心深处的某中不悦。不过这样一来,恰恰又集豪放与婉约于一体之大成,凝炼出中华词坛上一颗风骨神韵俱佳的灿烂明珠,深得后人的喜爱和传诵。
窦凤才
[url=://blog.sina../s/blog_4b4b52fb0100axon.ht
ml]://blog.sina../s/blog_4b4b52fb0100axon.html[/u
rl] 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邮箱:service@shicimingju.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