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盐说阅读答案》1900字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17题(10分)
盐说
①盐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它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离子和钠离子在人体新陈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氯离子具有维持渗透压、调节酸碱平衡和组成胃酸等生理作用。钠离子在人体水量恒定上起主要调节作用,钠多则水也多,钠少水也应当减少。因此盐摄入过多时,可能发生水肿,过少时,可能引起脱水。
②虽然我们的身体离不开盐,但是过多的摄入盐却对身体产生危害。日本秋田县的居民喜欢吃咸食,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为20-30克,比其他县的居民多两倍。结果秋田县居民中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偏高,是日本有名的短命县
③为什么盐摄入过多会导致高血压呢?研究表明,盐能使人体“水化”。也就是说,人体盐分多了,对水分的需求也要相应的增加,从而使过多的水分滞留在体内,导致血管内血浆容易增加,最终引发高血压。最近科学家发现,一种蛋白质“Racl”在摄取盐分过多导致高血压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如果开发出抑制Racl的药物,就能够治疗因摄取盐分过多而导致的高血压。
④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标准,每人每天盐摄入量以5克为宜,不宜超过6克。事实上人们的盐摄入量往往高于此推荐值。我国城市居民平均每人每天摄入盐9.7克,农村居民为11.1克,并且中老年群体盐摄入量明显高于青少年。
⑤减少盐的摄入不仅有助于降低高血压的患病风险,还有利于降低脑卒中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由此可见,对于高血压、脑血栓等疾病患者,采取限制盐摄入量要比多吃蛋白质和不吃肥肉等措施更有效。
⑥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将盐摄入量从每天9—12克减少到5—6克,血压会有明显的降低。通过这种方式所达到的降压效果等同于口服降压药的效果。
⑦如何减少盐的掺入量呢?首先对每天盐摄入采取总量控制。一般而言,20毫升酱油中含有约3克盐,10克黄豆酱中约1.5克。如果炒菜时需要用酱油或酱类调味时,应按比例减少相应的盐用量。其次食物加工、烹调时尽量少放盐。不吃或少吃咸菜以及含盐量多的酱菜、腌肉制品等食物。最后应多选择含钾多、含钠少的绿色食品。谷类中的荞麦和小米钾含量较高 ,蔬菜中土豆、藕、油菜、大白菜、番茄等和水果中大枣、山楂、香蕉、苹果等都含有比较丰富 的钾。
⑧如何降低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呢?请记住,少吃盐永远是你的健康之道。
14.简要概括盐与人类健康的关系。(2分)
15.简要说明第⑦段中加点词“尽量”的表达效果。(2分)
16.第②段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选择两种说明其作用。(4分)
17.除了第⑦段列举的方法外,你还有哪些减少盐摄入量的方法?(2分)
阅读答案:
14.答案:适量摄入盐有益于身体健康(1分),反之则有危害,容易引起高血压等多种疾病。(1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分析能力,阅读文段,把握关键语句即可。
15.答案:“尽量”一词的运用更加严密地说明了食物加工、烹调时少放盐的程度。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此类型的题目,从说明文语言特点方面考虑。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性、平实性、周密性和科学性。然后再根据语境分析。
16.答案示例:通过举例子(1分),更加增强了“过多地摄入盐对身体产生危害”这一说法的可信度。(1分)
通过列数字(1分),更加准确地说明了秋田县居民每人每天盐摄入量高。(1分)
通过作比较(1分),更加清楚地说明了秋田县居民比高血压等疾病发病率明显偏高。(1分)
(每种答对2分,答对两种以上4分)
【解析】此类型的题目考查说明方法。常考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打比方。
(1)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更真切, 以便读者理解, 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具体介绍知识的作用。
(2)列数字: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使说明更科学,更准确,更 具体。
(3)作比较:把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 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说明对象的特点突出。
17.答案示例:(1)少吃或不吃烧烤。(2)不吃含盐高的方便面食品。(3)减少在餐厅饭店吃饭的次数,尽量在家里吃饭。(4)多吃淡味或本味食品,不吃过分加工的重味食品等。(答出一种1分,答出两种以上即可给满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分析能力,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作文二:《盐与健康阅读答案》3900字
篇一:盐与健康阅读答案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盐与人类健康的关系??(2013 山东省聊城市)(含答案) 热★★★ ①盐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它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离子和钠离子在人体新陈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氯离子具有维持渗透压、调节酸碱平衡和组成胃酸等生理作用。钠离子在人体水量恒定上起主要调节作用,钠多则水也多,钠少水也应当减少。
②虽然我们的身体离不开盐,但是过多的摄入盐却对身体产生危害。日本秋田县的居民喜欢吃咸食,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为20-30克,比其他县的居民多两倍。
③为什么盐摄入过多会导致高血压呢?研究表明,盐能使人体“水化”。也就是说,人体盐分多了,对水分的需求也要相应的增加,从而使过多的水分滞留在体内,导致血管内血浆容量增加,最终引发高血压。最近科学家发现,一种蛋白质“racl”在摄取盐分过多导致高血压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④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标准,每人每天盐摄入量以5克为宜,不宜超过6克。事实上人们的盐摄入量往往高于此推荐值。
⑤减少盐的摄入不仅有助于降低高血压的患病风险,还有利于降低脑卒中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
⑥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将盐摄入量从每天9—12克减少到5—6克,血压会有明显的降低。 ⑦ 首先对每天盐摄入采取总量控制。一般而言,20毫升酱油中含有约3克盐,10克黄豆酱中约1.5克。如果炒菜时需要用酱油或酱类调味时,应按比例减少相应的盐用量。其次食物加工、烹调时尽量少放盐。不吃或少吃咸菜以及含盐量多的酱菜、腌肉制品等食物。最后应多选择含钾多、含钠少的绿色食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思路】可从第一、二、三自然段中找出关键句子,然后概括。如“虽然我们的身体离不开盐,但是过多的摄入盐却对身体产生危害。
【标准答案】适量摄入盐有益于身体健康,反之则有危害,容易引起高血压等多种疾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思路】可试着删去“尽量”,再读句子“其次食物加工、烹调时少放盐。
【标准答案】“尽量”一词的运用更加严密地说明了食物加工、烹调时少放盐的程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思路】第②段中“日本秋田县的居民喜欢吃咸食,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为20-30克,比其他县的居民多两倍。”一句就综合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其作用要结合本段的中心句“虽然我们的身体离不开盐,但是过多的摄入盐却对身体产生危害。
【标准答案】示例:通过举例子,更加增强了“过多地摄入盐对身体产生危害”这一说法的可信度。通过列数字,更加准确地说明了秋田县居民每人每天盐摄入量高。通过作比较,更加清楚地说明了秋田县居民比其他县居民每天盐的摄入量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思路】题干中要求填写本段的中心句,那么所填句子必须能概括整段的内容,横线后面的句子“首先对每天盐摄入采取总量控制”是突破口。
【标准答案】示例:减少盐的摄入量是能够做到的。
摘要:以下是少吃盐才是健康之道阅读及答案,这一篇阅读理解练习题主要考察同学们对于概括文章内容、语言准确性等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在阅读过程中要综合理解文段内容。 ①盐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它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离子和钠离子在人体新陈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氯离子具有维持渗透压、调节酸碱平衡和组成胃酸等生理作用。钠离子在人体水量恒定上起主要调节作用,钠多则水也多,钠少水也应当减少。
②虽然我们的身体离不开盐,但是过多的摄入盐却对身体产生危害。日本秋田县的居民喜欢吃咸食,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为20-30克,比其他县的居民多两倍。
③为什么盐摄入过多会导致高血压呢?研究表明,盐能使人体 水化 。也就是说,人体盐分多了,对水分的需求也要相应的增加,从而使过多的水分滞留在体内,导致血管内血浆容量增加,最终引发高血压。最近科学家发现,一种蛋白质 racl 在摄取盐分过多导致高血压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④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标准,每人每天盐摄入量以5克为宜,不宜超过6克。事实上人们的盐摄入量往往高于此推荐值。
⑤减少盐的摄入不仅有助于降低高血压的患病风险,还有利于降低脑卒中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
⑥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将盐摄入量从每天9 12克减少到5 6克,血压会有明显的降低。 ⑦ 首先对每天盐摄入采取总量控制。一般而言,20毫升酱油中含有约3克盐,10克黄豆酱中约1.5克。如果炒菜时需要用酱油或酱类调味时,应按比例减少相应的盐用量。其次食物加工、烹调时尽量少放盐。不吃或少吃咸菜以及含盐量多的酱菜、腌肉制品等食物。最后应多选择含钾多、含钠少的绿色食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思路】可从第一、二、三自然段中找出关键句子,然后概括。如 虽然我们的身体离不开盐,但是过多的摄入盐却对身体产生危害。
【标准答案】适量摄入盐有益于身体健康,反之则有危害,容易引起高血压等多种疾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思路】可试着删去 尽量 ,再读句子 其次食物加工、烹调时少放盐。
【标准答案】 尽量 一词的运用更加严密地说明了食物加工、烹调时少放盐的程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思路】第②段中 日本秋田县的居民喜欢吃咸食,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为20-30克,比其他县的居民多两倍。 一句就综合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其作用要结合本段的中心句 虽然我们的身体离不开盐,但是过多的摄入盐却对身体产生危害。
【标准答案】示例:通过举例子,更加增强了 过多地摄入盐对身体产生危害 这一说法的可信度。通过列数字,更加准确地说明了秋田县居民每人每天盐摄入量高。通过作比较,更加清楚地说明了秋田县居民比其他县居民每天盐的摄入量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思路】题干中要求填写本段的中心句,那么所填句子必须能概括整段的内容,横线后面的句子 首先对每天盐摄入采取总量控制 是突破口。
【标准答案】示例:减少盐的摄入量是能够做到的。
备注:《少吃盐才是健康之道阅读及答案》一文由免费提供。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转载引用时保留。
篇三:盐与健康阅读答案
(一)
①盐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它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离子和钠离子在人体新陈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氯离子具有维持渗透压、调节酸碱平衡和组成胃酸等生理作用。钠离子在人体水量恒定上起主要调节作用,钠多则水也多,钠少水也应当减少。
②虽然我们的身体离不开盐,但是过多的摄入盐却对身体产生危害。日本秋田县的居民喜欢吃咸食,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为20-30克,比其他县的居民多两倍。
③为什么盐摄入过多会导致高血压呢?研究表明,盐能使人体“水化”。也就是说,人体盐分多了,对水分的需求也要相应的增加,从而使过多的水分滞留在体内,导致血管内血浆容量增加,最终引发高血压。最近科学家发现,一种蛋白质“racl”在摄取盐分过多导致高血压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④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标准,每人每天盐摄入量以5克为宜,不宜超过6克。事实上人们的盐摄入量往往高于此推荐值。
⑤减少盐的摄入不仅有助于降低高血压的患病风险,还有利于降低脑卒中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
⑥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将盐摄入量从每天9—12克减少到5—6克,血压会有明显的降低。 ⑦ 首先对每天盐摄入采取总量控制。一般而言,20毫升酱油中含有约3克盐,10克黄豆酱中约1.5克。如果炒菜时需要用酱油或酱类调味时,应按比例减少相应的盐用量。其次食物加工、烹调时尽量少放盐。不吃或少吃咸菜以及含盐量多的酱菜、腌肉制品等食物。最后应多选择含钾多、含钠少的绿色食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思路】可从第一、二、三自然段中找出关键句子,然后概括。如“虽然我们的身体离不开盐,但是过多的摄入盐却对身体产生危害。
【标准答案】适量摄入盐有益于身体健康,反之则有危害,容易引起高血压等多种疾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思路】可试着删去“尽量”,再读句子“其次食物加工、烹调时少放盐。
【标准答案】“尽量”一词的运用更加严密地说明了食物加工、烹调时少放盐的程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篇四:盐与健康阅读答案
作文三:《盐的秘密阅读答案》5000字
篇一:盐的秘密阅读答案
篇二:盐的秘密阅读答案
22.逻辑顺序。23.示例①:列数字。运用科学的数字说明城市机动车数量之多,尾气排放量之大。 示例②:举例子。运用典型事例说明大量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雾霾形 成的主要因素。 示例③:打比方。形象地说明了小城市车辆之多。24.不多余。表明下面的内容有据可查,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篇三:盐的秘密阅读答案
篇四:盐的秘密阅读答案
盐的奥秘_四年级语文_语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
盐的奥秘_四年级语文_语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
主题:《盐的奥秘》一、活动设计 (一)主题活动背景 盐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 我们每天都有要接触到盐, 盐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十 分重要的作用。安排“盐的奥秘”这一主题,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走进食盐,收集有关盐的知 识,探究盐的种类、了解盐的作用,认识盐的重要作用,知道食用盐的好处,能合理食用盐, 培养学生关注健康,合理饮食的习惯。
(二)主题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盐的重要作用,知道食用盐的好处,能合理食用盐。 (2)探究食盐的浮力实验,了解盐的一些物理属性。 (3)了解生活中一些用盐的小妙招。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查找、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合作的能 力。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科学和人文素养,通过实验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 意识,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在观察、研究的具体过程中,采用 小组合作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协作探究能力,相互学习交流,教师不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以促进学生实践活动能力的提高。(三) 活动方案设计 1.总体设计 整个活动的时间预计为两个月时间, 共计 8——9 个课时, 课内活动安排在班课室和电脑 室。 2.单元与课型设计 第一单元:开题活动 用 1——2 课时:“开题活动课”和“方案设计课” 开题活动课:展示有关盐的图片,引入课题“盐的奥秘”。就学生最感兴趣的 8 个盐的问题 自由组合成 8 个小组,选定小组长,小组长组织小组开展讨论并制定小组活动方案。 方案设计课:通过展示范例,分步指导,各小组交流展示活动方案。在小组讨论交流后,各 小组派组长汇报本组的活动方案。 第二单元:实践活动 用 3 课时。 方法指导课: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访问、观察等方法作调查,教会学生做好资料的搜集与整 理。 电脑室查阅资料课:分小组,查找资料。
课外实践:各小组开展盐的各种小实验,各小组根据组内情况用多种手段(上网查询.进图 书室查阅资料等)获取所需的各种信息并做好记载。 第三单元:交流评价活动 用 2 课时。 交流评价课: 对本小组自开展本课题以来的做法和感想进行总结, 并对整个活动的过程进行 评价。 成果设计课:指导学生完善活动资料,将本小组在活动中的活动过程、方法、经验与成果形 成文字材料。 第四单元:成果展示活动 用 2 课时完成。 成果展示课:利用各种形式展示各阶段的活动结果并交流。学生可以办手抄报的形式,也可 以写成作文归纳整理资料,体验成功的喜悦,明确还需努力的方向。 二、活动过程 第一单元:开题活动 课时安排:1——2 课时 盐的奥秘 ———— 综合实践活动课开题课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标: 1.了解食盐、知道食盐的用途。 2.通过课件演示,激发学生探究盐的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3.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小组合作学习、与人交流,学会互相帮助,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与 人友好合作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有关盐的 ppt 演示课件。
2.设计活动用表。 三、活动过程: 1.演示 ppt 课件、带学生走进盐的世界。 2.引导探究,发现问题。 (1)让学生说说自己想提出有关盐的问题。 (2)出示筛选问题的标准。 (3)组织学生交流探讨:提出来的问题,哪些最感兴趣,最有研究价值。 (4)组织学生在全班交流,提炼出 8 个最感兴趣,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5)指导学生把问题转化为研究小主题。
3.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分组,选定组长,制定队名\队号。 4.各小组介绍展示自己小组的风采。 5.评奖。 6.老师小结。
盐的奥秘 ——综合实践活动课制定小组活动方案指导课 活动目标 1.学会做事有计划,继续学会填写活动方案计划表。 2.了解活动方案表的基本结构、格式,初步学会归纳制定活动方案的要求。过程与方法 3.初步学会从主题出发,从时间序列上安排研究活动,合理地利用自己和他人的优势,能 不断地进行完善活动方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参与,勇于承担一定的任务,并能通过合作学习,较好地完成任务。 5.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倾听意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时间:1——2 课时 活动过程 一、活动回顾,揭示课题 1.回顾上节课的 8 个小主题。 2.引出课题,制定活动方案。 二、复习旧知,学习方法 1.复习活动方案制定的具体要求。(分发活动计划方案表) 2.出示两份主题一样,但内容不同的方案进行对比,指导学生怎样制定活动计划。 (1)方案对比 认真观察两份活动方案,小组讨论 (2)引导学生说出两份活动方案的异同。 (3)小结如何填写活动方案。 三、制定、展示活动方案 1.制定方案 以小组为单位,针对自己小组的主题进行活动方案的设计。 2.展示评议 (1)小组汇报。 (2)生评价方案、提出建议。 四、总结 第二单元:实践活动 活动课时:2——3 课时 盐的奥秘 ——综合实践活动采访指导课
一、活动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了解与小记者相关的基础知识、大致了解小记者的工作程序。 (2)掌握一些基本的采访技巧。 (3)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以及口语表达、组织语言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们亲自设计采访活动方案,参与采访,评价交流,体验记者这种职业,培养 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2)锻炼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3.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与小记者相关的基础知识、大致了解小记者的工作程序。 (2)掌握一些基本的采访技巧。 (3)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以及口语表达、组织语言的能力。 二、活动过程 1.畅谈体验,导入课题 (1)播放同学为调查时的相片。 (2)对之前同学们的实践作简单的总结。 2.设计“采访提纲”
(1)播放一段记者采访的视频。 (2)出示提纲案例。 a.学生边看边思考:记者问了几个问题?围绕什么来问的?现场采访 b.学生汇报提纲要素。 c.学生汇报采访的准备。 3.小组合作设计一份“采访提纲”。 采访的内容是:生活中你有哪些用盐小妙招? 4.创设学生采访情景,让学生尝试采访。 三、活动小结 1.学生自我评价并小结。 2.教师布置课后的采访活动。 盐的奥秘 ——综合实践活动问卷设计指导课 一、活动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尊重他人、分享成果的良好品格。 (2)培养学生鲜明的个性和创新的意识。 (3)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优良品质。 2.过程与方法 (1)在分解调查内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在问卷设计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动手、探究的能力。 (3)让学生逐步形成一种喜爱质疑、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 3.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明确问卷设计的要求、掌握问卷设计的原则。 (3)掌握问卷设计方法,能设计一份良好的问卷。 二、活动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开展了“生活中你有哪些用盐小妙招?”的采访活动,大家通过采访, 了解了大人们在生活中不少的用盐妙招。大家都知道,我们每人每天摄入最多不要超过 6 克盐。今天,我们来设计一份调查问卷,看看我们每个家庭的用盐煮食的情况。看你家用盐 量有没有超标呢?
(二)出示调查问卷,指导认识调查问卷。 1.观察讨论调查问卷可以分为哪几部分并说出调查问卷各个部分的特点. 2.小结调查问卷的构成和特点: 问卷一般分标题、个人信息、导语、题目、结束语几个部分。 题目一般可以有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这些形式。 (三)初步尝试,引导学生小组内设计调查问卷。 1. 根据“家庭摄入盐量小调查”这个主题,在组长的带领下展开讨论。 2. 小组合作, 初步尝试设计问卷调查。 (四)课堂总结与评价,总结和评价学生的调查问卷和课堂表现。 1.学生说出本节课的收获。 2.建议学生课后修改和完善调查问卷第三单元:交流评价活动、 活动时间: 2—3 课时 阶段目标:做好资料的汇总,形成结论,做好展示的各项准备。 具体过程 1.回顾前期活动,引入交流评价活动。对本小组自开展本课题以来的做法和感想进行总结, 并对整个活动的过程进行评价。 2.各小组组员对本组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分析、研究、删选,形成结论。 3.指导学生对实践活动过程进行反思。 4.讨论课题展示内容、形式。 5.分小组准备课题展示内容,做好展示时的人员分工。 6.集体汇报,一起评价。 7.将本小组在活动中的活动过程、方法、经验与成果形成文字材料。 盐的奥秘 ——综合实践活动交流课 一、活动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活动中体验小组合作学习,与人交流的乐趣,通过交流汇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过程(回顾导入——分享、讨论交流问题——认知建构——拓展延伸)了解分 析法、归纳法、讨论法。 3.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的关系。 知道可用多种形式汇报活动过程, 通过交流讨论合作的方式 来解决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二、活动过程 (一)回顾导入 1.播放 ppt,回顾前期活动,引入交流评价活动。 2.各小组对本小组自开展本课题以来的做法和感想进行讨论、总结。 2.各小组汇报中期性研究的成果。 教师对学生的汇报作出评价,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 提出研究中遇到的困难。 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做好分类整理,让学生清楚解决问题的方向。
3.讨论交流 各小组讨论课题展示内容、形式。分小组准备课题展示内容,做好展示时的人员分工。 体现小组合作的作用和集体的力量,让学生发展自身的特长。 (二)谈活动体会 1.小组内交流分享,推举代表参加班级分享。 2.小组代表分享。 3.教师小结。 第四单元 成果展示阶段 活动课时:2——3 课时 阶段目标: 1.学生以各种形式展示研究成果,在这个过程中要善倾听,会发现,能质疑,巧答辩, 为后期的修改完善研究成果奠定基础。 2.通过展示激起学生的社会责任心,自觉保护环境、爱护环境。 具体过程: 1.教师小结前阶段小课题研究情况导入新课。 2.各小组展示课题成果。 (1)分小组以各自的形式展示本小组的课题成果。 (2)课题互动提问、答辩、建议。 (3)教师评价小结。 (4)新的子课题的产生。 3.成果展示 盐的奥秘 ——综合实践活动展示课 一、活动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科学和人文素养,通过实验研究活动,培养学生 的探究意识,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2)增强小组的团结、合作意识,以及养成关注健康,合理饮食的好习惯。 2.过程与方法 (1)回顾导入-小组展示-教师评价-拓展延伸。 (2)讨论、归纳等。 3.知识与技能 (1)更深入了解盐的知识。 (2)丰富有关盐的知识,理解盐与生活、盐与健康的联系。 二、活动课时:2——3 课时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1)谈话 (2)揭示课题 2.回顾历程 (1)ppt 展示,回顾本次综合活动课的历程,引起学生共鸣。 (2)出示评价要求。 3.成果汇报 第一小组展示
(1)引导学生进行展示。 (2)学生上台展示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 (3)小结。 第二小组小组展示 (1)引导学生进行展示。 (2)学生上台展示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 (3)小结。 第三小组小组展示。 (1)引导学生进行展示。 (2)学生上台展示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 (3)小结。 。 。 。 。 。 。 4.填写活动感受。
157份文档
36份文档
作文四:《北方的盐阅读答案》2400字
(08年安庆市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北方的盐
迟子建
盐那雪白的颜色常使我联想到雪。在北方,盐与雪正如雷与电,它们的美是裹挟在一起呈现的。
盐与雪来历不同。雪从天上来,而盐来自地下。雪的成因与低沉的云气有关,而盐的提取有两种途径,其一是多年矿物质的沉积,其二是海水的凝结。不论它们来自天上还是人间,其形成都有一个浪漫的过程。云与海水作为雪与盐的载体,其氤氲与浩淼的气质总令人浮想联翩,谁能想到缥缈的云会化出那么轻盈、美丽、灿烂的雪花?谁能想到奔涌的海水会萃取出结晶、闪着宝石一样光泽的盐粒?
是北方的寒冷引得雪花翩跹起舞,还是姿态婀娜的雪的降临赋予了北方以寒冷?反正在北方,寒冷与雪花是一对孪生姐妹,它们总是结伴而来,形影不离。尤其在北方之北方,也就是我的故乡北极村一一那个夏至时能看到白夜的地方,每年的九月底就进入冬季了,雪花会与还没有享受够暖阳的我们不期而遇。初始的雪似乎还不大敢肯定这就是它们的落脚之地,所以雪下得斯文,有点小心翼翼的味道。一旦它们发现这片寒冷的土地使它们毫发无损,又能保持其明艳的肤色时,它们就一改矜持的姿态,沸沸扬扬的腾空而下,把大地染得一片洁白、一片苍茫。
雪来了,天气越来越冷了。这时的北方大地寸草不生,看不到一抹绿色,所有的植物都成了寒冬的战利品,被彻底俘虏了,无声无息。我童年记忆中的北方人的餐桌上,是看不到新鲜的绿色蔬菜的。不似现在,运输的畅通和市场的发达,数九寒冬也能吃到来处南国的蔬菜。
盐在漫漫寒冬中披着它银色的铠甲在北方闪亮登场了。它其实在秋天就亮着她的白牙向北方女人微笑了。秋季是北方人腌菜的时节。家庭主妇们把还新鲜的豆角、辣椒、芹菜、黄瓜、萝卜、芥菜等等塞进形形色色的缸里,撒上一层又一层的盐,做成咸菜,以备冬季食用。北方人爱吃的、一直以来被大张旗鼓腌制的酸菜,更是缺少不了盐。盐被白花花的地撒向缸里的时候,会发出簌簌的声响,好像盐在唱歌。在秋天,山间的蘑菇也露出毛茸茸的头了,蘑菇除了晒干外,还可以用盐腌渍在坛子里存储起来,冬天时用清水漂出它的盐放在菜蔬最后的清香中。如果你问一个北方人,你们的灶房里什么物件最多?我猜十有八九的人都会冲口而出:咸菜缸!的确,腌酸菜的大缸,腌萝卜和芥菜的中等型号的缸,以及腌糖蒜和韭菜花的坛子等等,就像乐池上摆放着的形形色色的乐器一样,一进灶房,它们直扑你的视野,并且在你不小心碰撞了它们的时候,为你奏出或沉郁或清脆的乐声。
咸菜是北方人餐桌上的“正宫娘娘”,在寒风呼啸的日子里占据着统治地位,因而北方人较其它地区的人摄盐量大,形成了口重的习惯,似乎不多加盐的食物都是寡淡无味的。北方人对盐有种近乎崇拜的心理,靠力气生活的伐木工及家庭主妇,对盐的青睐可想而知。记得童年时看电影《白毛女》,看到白毛女在山洞里因为多年吃不到盐,而过早地白了少年头的时候,盐在我心目中还具有乌发作用,这印象一直延续至今,根深蒂固。现代膳食讲究低盐少糖,这与北方人对的巨大热情是背道而驰的。北方人心脑血管的发病率远远高于江南,其气候的寒冷与摄盐过量无疑是两大元凶。尽管如此,北方人对盐仍然像对老朋友一样紧紧相拥,人们并未将它当敌人一样警惕着,虽然冬季可以从副食品商场购得新鲜蔬菜,紫白红黄地点缀着餐桌,但在餐桌的上角,总会有几碟颜色黯淡的酱菜与之唱和着,有如一部歌剧在结尾时撕下的袅袅余音,它们呈现着旧时阳光的那种温暖与美好,令人回味。
在过去的岁月中,当我们吃着腌制的酱菜望着窗外的雪花、听着时光流逝的声音时,浓云会在深冬的空中翻卷,海水会在遥远的天际涌流。‘而当我们为着北方的冻土上所发生的那些故事无限感怀时,泪水一定来自大海,不然它为什么总是咸的?
因为有了寒冷,有了对寒冷尽头的温暖的永恒的渴望,有了对盐那如同情人般的缠绵和依恋,我想北方人的泪水会比南方人的泪水更咸。
14、本文题目是《北方的盐》,可一开篇为什么却用相当的篇幅写雪?? (4分)
。
15、北方人对“盐”怀有怎样的情感和态度?为什么会如此?请简述。(6分)
。
16、结合文意回答下列两个问题。(6分)
(1)“我想北方人的泪水会比南方人的泪水更咸。”这句话在文中有何含意?? (3分)
(2)最后一段文字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分)
17.本文修辞运用生动传神,语言形象且富有意蕴,请举出一例加以赏析。(6分)
阅读答案:
14.(4分)①盐与雪的颜色相同且都有一个浪漫的形成过程,易于产生类似的联想。(2分)②雪的降临赋予了北方以寒冷,天气的寒冷引出北方餐桌上的咸菜,再引出与北方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盐。(2分)。
15.(6分)①北方人对“盐”怀有巨大的热情和近乎崇拜的心理。(2分)
②因为“盐”是力量的化身,它与北方人的生活息息相关。(2分)它呈现着北方人对昔日的温暖与美好生活的记忆,令人回味。(2分)
16.(6分)⑴盐是和过去的岁月、和北方人的情感与生命融合在一起的;它体现了北方人生活的艰辛及对温暖生活的永恒渴望。(3分)
⑵通过议论抒情来深化主题,由对北方盐的赞美升华到对北方人的赞美。(3分)
17.(6分)示例:“盐在漫漫寒冬中披着它银色的铠甲在北方闪亮登场了。它其实在秋天就亮着她的白牙向北方女人微笑了。”(1分)“银色的铠甲”“亮着她的白牙”展示了盐的色彩之亮丽;(2分)“闪亮登场”“微笑”描绘盐的行为,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盐的情怀,盐对北方人的重要及其与北方人的亲密关系。(3分,能举例,指出修辞手法及意蕴即可)
作文五:《语文是盐阅读答案》1400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语文是盐
胡展奋
近来颇听到一些批评当下语文教育模式误人子弟的言论,这原本正常。但渐渐地,有人(特别是一些作家)对语文本身鄙薄不堪,甚而主张“干脆废掉语文课”,这,就不正常了。
但凡作家做学生的时候,语文课的成绩大抵都很好,未名之时也往往以此为炫资,然而不知何故,一朝名扬天下后却又常常鄙薄起语文教育来,说什么当年语文课怎么扼杀他们灵性了;又说什么“断烂语法”怎么扼制他们的创造力了,更有甚者把近年来中国人文之不振也归咎于语文教育之弊。这似乎有点过分吧,而且颇有点忘恩负义的味道。
语文是什么?语文永远不是文字,它只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是一门“传播语言文字内在本质和使用规律的基础学科”,如同“牙好,胃口才好”的原理一样,语文好,吸收其他知识的能力才真正的好,为什么?因为它是“母本性”的学科,人类所有的知识和想法都要通过它来表述,如同盐——《尚书》:“欲作和羹,尔惟盐梅。”没有盐,人类整个烹调系统就崩溃了。
作家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传播的能力固然很强,但是语文课的终极关怀并不是“批量地产生作家”,它远远不是专为一小部分作家服务的,它是通用性地为所有人服务的,低端的从断文识字开始,高端的一直到伟大的科学家、伟大的政治家、伟大的军事家……纵令你是天才,但如果你是文盲,那你就什么也不是。
是的,有的当下看上去很“伟大”的作家喜欢说,我从来不理会什么语法法则。没有语法之前,人类就不交流了?金文有什么语法?甲骨文有什么语法?唐宋八大家又有什么语法?我们现在的文章还超不过他们呢!就拿我来说,不理会语法,我的文章不是照样成了学生的范文。
话,像是很雄辩的,就是有点“过河拆桥”。在弄清水分子之前,人类的确“用水”很多年了,但这一点也不能证明人类“从来不理会”水性,而把水当作油来使。
事实上,如此“不理会”的宣言就像“伟大”的厨师宣称“我用酱油、用味精照样烧菜,从来不用盐”一样,酱油和味精的“髓质”还不是盐吗?你明明不自觉地在按照规则行事,怎么能睁着眼睛说“语文根本没规则”呢?怎么能说“都是语文惹的祸”呢?假如不“入泮”,甚至连小学都没有毕业,我想你这个只能在篝火旁讲述记忆文学的什么“家”恐怕连《三字经》甚或高玉宝的书也读不懂,更遑论唐诗宋词或“西方现代文论”了吧。
语文是盐。在你立志成为什么“家”之前,还是要上上语文课的,因为人类所有的光荣与梦想,并不仅仅属于作家,特别是当下一些所谓的“名家”。
他们都需要有语文的知识和功底。
(选自《新民晚报》“夜光杯”2005.7.16)
1.题目“语文是盐”,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这里的“盐”,其含义是什么?
2.第2段中画线的“忘恩负义”一词,与文中的一词的意思是一致的。
3.“唐宋八大家”中除了韩、柳、三苏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写出人名)
4.本文写作上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用类比方法说理,请你举出文中的两个例子,并说明它的作用。
5.你对语文是否有兴趣?为什么?说说你对当前语文教学的一二点看法。
阅读答案:
答案:
解析:
1.修辞:比喻(暗喻)。“盐”的含义:语文是“母本性”的,所有的人,所有的知识、想法都要通过它来表达,它的通用性为所有人服务(从低端到高端的人)。
2.过河拆桥
3.欧阳修 王安石 曾巩
4.例一:牙好,胃口才好;例二:对水的认识;例三:厨师用盐调味。(答出两个例子即可。)作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能把不易说清的道理说得明明白白。
5.略
作文六:《说明文阅读《盐》附答案》1400字
----------------------------------------------------精美文档 值得收藏-------------------------------------------------------
说明文阅读《盐》附答案
说明文阅读《盐》附答案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14分)
?盐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它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离子和钠离子在人体新陈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氯离子具有维持渗透压、调节酸碱平衡和组成胃酸等生理作用。钠离子在人体水量恒定上起主要调节作用,钠多则水也多,钠少水也应当减少。因此盐摄入过多时,可能发生水肿,过少时,可能引起脱水。
?虽然我们的身体离不开盐,但是过多的摄入盐却对身体产生危害。日本秋田县的居民喜欢吃咸食,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为20-30克,比其他县的居民多两倍。结果秋田县居民中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偏高,是日本有名的短命县。
?为什么盐摄入过多会导致高血压呢,研究表明,盐能使人体“水化”。也就是说,人体盐分多了,对水分的需求也要相应的增加,从而使过多的水分滞留在体内,导致血管内血浆容量增加,最终引发高血压。最近科学家发现,一种蛋白质“Racl”在摄取盐分过多导致高血压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如果开发出抑制Racl的药物,就能够治疗因摄取盐分过多而导致的高血压。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标准,每人每天盐摄入量以5克为宜,不宜超过6克。事实上人们的盐摄入量往往高于此推荐值。我国城市居民平均每人每天摄入盐9.7克,农村居民为11.1克,并且中老年群体盐摄入量明显高于青少年。
?减少盐的摄入不仅有助于降低高血压的患病风险,还有利于降低脑卒中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由此可见,对于高血压、脑血栓等疾病患者,采取限制盐摄入量要比多吃蛋白质和不吃肥肉等措施更有效。
?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将盐摄入量从每天9—12克减少到5—6克,血压会有明显的降低。通过这种方式所达到的降压效果等同于#from本文来自学优网end#口服降压药的效果。
?首先对每天盐摄入采取总量控制。一般
1 ---------------------------------------------------精美文档 值得收藏----------------------------------------------------
----------------------------------------------------精美文档 值得收藏------------------------------------------------------- 参考文献
1、《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 (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
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党建读物出版社)
3、《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4、《群众路线教育时间活动 党员干部读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5、《**上海讲话实录》(人民出版社)
2 ---------------------------------------------------精美文档 值得收藏----------------------------------------------------
作文七:《盐说明文阅读答案》17700字
盐说明文阅读答案
篇一:说明文阅读答案
,一,
1.【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所说明的事理的探究。
【答题思路】?不假思索?是在第4自然段结尾提出~所说明的理由要在后文去找~细读第6——9自然段~可知肌肉记忆?不假思索?之因。
【标准答案】肌肉从大脑处获得移动信号~便开始反馈信息。,1分,在一次次的大脑和肌肉反馈循环之后~就能构建出便捷的路径~形成肌肉记忆。,1分,从此肌肉的动作可以自动进行~不再需要大脑的指示。,3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
2(【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说明顺序的辨识。
【答题思路】本文是篇事理说明文~本文由生活现象引出所要说明的事理~然后重点说明了?不假思索?的肌肉记忆的原理~最后说明这种记忆的特点。这是逻辑顺序。
【标准答案】逻辑顺序,1分,先举例说明肌肉记忆在生活中很常见~,1分,再说明肌肉已忆?不假思索?的原理~,1分,最后说明肌肉记忆?形成后很难遗忘?的特点。,1分,,意思对即可, ,共4分,
3(【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链接材料与原文内容联系的
理解。
【答题思路】题目所引链接材料~与原文内容相关~若臵于原文开头~则能引出说明对象~又由于材料生动有趣~所以有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若臵于结尾~会让读者感动文章所说明的事理魅力无穷。
【标准答案】示例一:放在文章开头部分。用最新的研究成果引出说明对象~,1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示例二:放在文章结尾部分。说明科学家的不断探索会赋予肌肉记忆越来越多的不可思议的功能~,1分,让人感受到科学的无穷魅力。,1分,,共2分,
4(【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联系实际理解说明文所说明的事理。
【答题思路】只要结合选文所说明的?不假思索?的肌肉记忆原理鼓励小明大胆游泳即可。注意:要结合文章内容~并用鼓励的语气。
【标准答案】示例:小明~别怕:你学过游泳~肌肉是有记忆功能的~形成以后很难忘记。你下水游几分钟就能找回熟悉的感觉~快来试试吧。,结合文章内容~2分,用鼓励的语气~1分。共3分,
二
1.【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
【答题思路】可从第一、二、三自然段中找出关键句子~
然后概括。如?虽然我们的身体离不开盐~但是过多的摄入
盐却对身体产生危害。??为什么盐摄入过多会导致高血压呢,?就从正反两面说明了盐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标准答案】适量摄入盐有益于身体健康~反之则有危害~容易引起高血压等多种疾病。,说明:本题4分。,
2.【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能力。
【答题思路】可试着删去?尽量?~再读句子?其次食物加工、烹调时少放盐。?体会没有?尽量?的句子的句意~可知?少放盐?的?少?的程度没有用上?尽量?明显。
【标准答案】?尽量?一词的运用更加严密地说明了食物加工、烹调时少放盐的程度。,说明:本题4分。,
【答题思路】第?段中?日本秋田县的居民喜欢吃咸食~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为20-30克~比其他县的居民多两倍。?一句就综合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其作用要结合本段的中心句?虽然我们的身体离不开盐~但是过多的摄入盐却对身体产生危害。?来回答。
【标准答案】示例:通过举例子~更加增强了?过多地摄入盐对身体产生危害?这一说法的可信度。通过列数字~更加准确地说明了秋田县居民每人每天盐摄入量高。通过作比较~更加清楚地说明了秋田县居民比其他县居民每天盐的摄入量多。,说明:本题4分。
4.【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对中
心句的概括的能力。
【答题思路】题干中要求填写本段的中心句~那么所填句子必须能概括整段的内容~横线后面的句子?首先对每天盐摄入采取总量控制?是突破口。?最后应多选择含钾多、含钠少的绿色食品?也是提示主要内容的句子~可供参考。
【标准答案】示例:减少盐的摄入量是能够做到的。如何减少盐的摄入量呢,,说明:本题4分。,
三
1.【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文章阅读对象的辨识能力。
【答题思路】根据文中所说明的注意事项 及文章的语言特点~可知是写给小朋友们看的。可从内容和语言特点等方面谈判断写给谁看的理由。
【标准答案】小朋友,孩子,或小学生理由:?内容比较简单~语言比较浅显~适合孩子阅读,?用了较多的语气词如?好可怕呀??糟了?等~营造情境,?有些表达含有提醒孩子的语气~如?要记住哟?。
2.【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答题思路】从?在室内?的第?条和?在室外?的第?条可知:在室内?和?在室外?的防护措施~共同强调的一个要点是:保护头部。
【标准答案】保护头部
4.【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个性探究的能力。
【答题思路】题目要求根据?在室内?部分的内容~对室内布臵提出一些建议。答题的时候~先看下文中相关内容~然后根据地震时的救急措施提出对应的室内布臵的建议。如~可根据?利用垫子或枕头保护头部?的措施~在室内各个房间适当放臵垫子或枕头等。
【标准答案】?准备急救包~放到方便拿到的地方,?在各个房间适当放臵垫子或枕头,?走廊、门口不要堆放杂物~保持通畅~在家具摆放上考虑规划家中逃生路线,?挂放的东西要加以固定~过重的东西不要放在高的地上,?对笨重的家具要进行固定。
四
1.【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
【答题思路】解答本题~要综合概括几则材料的内容。第一组材料?【环保资料】?里重点谈了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第二组材料?【媒体信息】?突出说明了大气污染的危害。综合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就是上述文本的主要内容。
【标准答案】(3分)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活动造成大气污染~大气污染严重危害自然环境、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篇二: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反复烧开的水能不能喝
方舟子
?高中化学认为反复烧开的水不能喝~在实际生活当中~有人也常这样提醒~这其中是什么原因呢,理由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大概有三种。
?一种是说水多次烧开后~水中溶解的氧气都跑光了~喝缺氧的水对健康不利。一个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每分钟大约呼吸16-20次~吸入氧气量大约是250毫升~等于360毫克氧。常温常压下一升水的溶氧量大约是6,10毫克~也就是说~你呼吸一次吸入的氧气量已经超过了一升水中的氧气量了~水中那点氧气对人体来((
说微不足道~毫无价值。
?另一种说法是~因煮沸过久~水垢会溶解到水中~水中钙、镁等重金属成分浓度会增加~形咸硬水。而实际烧水过程中~不仅不会溶解水垢~反而会增加水垢。而且~钙、镁并不属于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实际上它们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如果能从水中吸收钙、镁~反而对人体有益。
?第三条理由就是~水反复烧开后~水蒸发掉了~不挥发的有害物质留下了~这样有害物质的浓度增加了~对人体就有害了。但是我们烧水时一般是盖着盖子的~而且烧开了就会熄火~所以蒸发掉的水很少~有害物质浓度并不会增加
多少。而且~如果你把烧过的水全都喝下去的话~那么不管水烧了多少次、有害物质浓度如何~喝下去的有害物质的总量都是一样的。
?在日常生活中~不太可能把水煮沸这么多次~只在一种情况下有可能发生:饮水机的加热一直开着~每隔20分钟左右自动加热一次。不过~饮水机用的桶装水是已经过纯化的~多次加热后产生的亚硝酸盐的量很有限。经过实验~加热181次后~水中亚硝酸盐含量增加到3.53微克,升~超过了桶装水的卫生标准,2微克,升,~但也超得不多~要引起中毒更差得远了。按亚硝酸盐计算~人要吃下大(约(O(2克才会出现中毒症状~这相当于喝下了几万升这种水。而且~饮水机的水是流动的~会不断地被取走饮用~亚硝酸盐的含量实际上不会像实验结果那么高的。
?即使是中学教材中言之凿凿的生活常识我们也不应该轻信~在日常生活中几乎不可能遇到。把水多煮沸几次并不会对身体产生什么危害。如果担心饮水机的几十次、上百次反复加热会产生过量的亚硝酸盐的话~那么也有简单的方法可以避免:不要让饮水机的加热持续开着~只:在需要饮用时再打开~或者干脆直接饮用凉水,桶装水本来就可直接饮用,~这样能节省能源~更环保。 ,有删改,
1(文中说明了一般认识中的水反复烧开不能喝的三种原因~请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来。,3分,
【思路探究】本题考查整体把握文章大意~从中获取重要信息。解答本题要注意抓住提示性信息:?一种是说??另一种说法是??第三条理由就是?。锁定关键词句~分条概括。
【参考答案】反复烧开~致水中的含氧量低,反复烧开~水垢溶解形成硬水,反复烧开~致水蒸发~有害物质浓度增加。
【误区警示】解答这类题容易陷入以下误区:语言拖沓、冗长~详略失当,答案不全~遗漏要点~甚至只就某一点展开叙述。这些都是导致失分的主要因素~考生应该力避。
2.全文在说明中使用了逻辑顺序;第?段主要使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3分~
3.请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思路探究】本题考查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第
(1)句中~?那点?表示份量很少~从句中的?微不足道??毫无价值?也可看出是在表达作者对水反复烧开致含氧量低从而不能喝这个观点的不认同。第(2)句中~?大约?表示估计的数目不十分精确~作者在这里使用这个词语是为了让语言不过于绝对化~从而使表述更加准确。
(1)水中那点氧气对人体来说微不足道~毫无价值。,2分, ((
表明与呼吸相比~饮水中的极低的摄氧量不值一提~也
表达了作者对水反复烧开致含氧量低所以不能喝说法的不认同。
(2)按亚硝酸盐计算~人要吃下大约,2分, ((O(2克才会出现中毒症状。
这是指出亚硝酸盐致人中毒的一般含量~并不能:l说明达到这个量都一定会中毒~因为人体还存在着个体的差异性~这样说使得语言更具准确性。
【方法指导】理解词语的表达效果~要把该词放入具体的上下文语境甚至是全文中来看~有时还需结合作者表情达意的需要进行分析。
4.请给本文划分层次,分三层,~并概括层意。,5分,
【思路探究】本题考查准确概括层意的能力。题目已给出?分三层?这一提示~根据说明文的常见结构~以及本文中?大概有三种 ??一种是??另一种说法是??第三条理由就是??把水多煮沸几次并不会对身体产生什么危害?这些语句~不难看出本文采用的是总分总的结构~据此可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
第一层:从实际生活中引出所要说明的话题~并指出有三种认识,第二层:具体分析一般人的三种说法的科学性与否~并表明作者的态度,第三层:总结~指出不要轻信一般传说~并补充对饮用桶装水的建议。
【方法指导】划分说明文的层次~概括层意时要注意重视文中的首括句、崑结句或提问式语句~以及给概念下定义或解说类文字。概括出各部分的大意~并用简洁的语言连缀起来~分条列出。
篇三:说明文阅读答案
12.【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所说明的事理的探究。
【答题思路】?不假思索?是在第4自然段结尾提出~所说明的理由要在后文去找~细读第6——9自然段~可知肌肉记忆?不假思索?之因。
【标准答案】肌肉从大脑处获得移动信号~便开始反馈信息。,1分,在一次次的大脑和肌肉反馈循环之后~就能构建出便捷的路径~形成肌肉记忆。,1分,从此肌肉的动作可以自动进行~不再需要大脑的指示。,3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
13(【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说明顺序的辨识。
【答题思路】本文是篇事理说明文~本文由生活现象引出所要说明的事理~然后重点说明了?不假思索?的肌肉记忆的原理~最后说明这种记忆的特点。这是逻辑顺序。
【标准答案】逻辑顺序,1分, 先举例说明肌肉记忆在生活中很常见~,1分,再说明肌肉已忆?不假思索?的原理~,1分,最后说明肌肉记忆?形成后很难遗忘?的特点。,1分,,意思对即可, ,共4分,
14(【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链接材料与原文内容联系的理解。
【答题思路】题目所引链接材料~与原文内容相关~若臵于原文开头~则能引出说明对象~又由于材料生动有趣~所以有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若臵于结尾~会让读者感动文章所说明的事理魅力无穷。
【标准答案】示例一:放在文章开头部分。用最新的研究成果引出说明对象~,1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示例二:放在文章结尾部分。说明科学家的不断探索会赋予肌肉记忆越来越多的不可思议的功能~,1分,让人感受到科学的无穷魅力。,1分,,共2分,
15(【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联系实际理解说明文所说明的事理。
【答题思路】只要(转 载 于:wWw.cssYQ.COm 书 业 网:盐说明文阅读答案)结合选文所说明的?不假思索?的肌肉记忆原理鼓励小明大胆游泳即可。注意:要结合文章内容~并用鼓励的语气。
【标准答案】示例:小明~别怕:你学过游泳~肌肉是有记忆功能的~形成以后很难忘记。你下水游几分钟就能找回熟悉的感觉~快来试试吧。,结合文章内容~2分,用鼓励的语气~1分。共3分,
11.【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
【答题思路】可从第一、二、三自然段中找出关键句子~然后概括。如?虽然我们的身体离不开盐~但是过多的摄入盐却对身体产生危害。??为什么盐摄入过多会导致高血压呢,?就从正反两面说明了盐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标准答案】适量摄入盐有益于身体健康~反之则有危害~容易引起高血压等多种疾病。,说明:本题4分。,
12.【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能力。
【答题思路】可试着删去?尽量?~再读句子?其次食物加工、烹调时少放盐。?体会没有?尽量?的句子的句意~可知?少放盐?的?少?的程度没有用上?尽量?明显。
【标准答案】?尽量?一词的运用更加严密地说明了食物加工、烹调时少放盐的程度。,说明:本题4分。,
13.【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作用的理解。
【答题思路】第?段中?日本秋田县的居民喜欢吃咸食~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为20-30克~比其他县的居民多两倍。?一句就综合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其作用要结合本段的中心句?虽然我们的身体离不开盐~但是过多的摄入盐却对身体产生危害。?来回答。
【标准答案】示例:通过举例子~更加增强了?过多地摄入盐对身体产生危害?这一说法的可信度。通过列数字~更加准确地说明了秋田县居民每人每天盐摄入量高。通过作比较~更加清楚地说明了秋田县居民比其他县居民每天盐的
摄入量多。,说明:本题4分。,
14.【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对中心句的概括的能力。
【答题思路】题干中要求填写本段的中心句~那么所填句子必须能概括整段的内容~横线后面的句子?首先对每天盐摄入采取总量控制?是突破口。?最后应多选择含钾多、含钠少的绿色食品?也是提示主要内容的句子~可供参考。
【标准答案】示例:减少盐的摄入量是能够做到的。如何减少盐的摄入量呢,,说明:本题4分。,
11.【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文章阅读对象的辨识能力。
【答题思路】根据文中所说明的注意事项及文章的语言特点~可知是写给小朋友们看的。可从内容和语言特点等方面谈判断写给谁看的理由。
【标准答案】小朋友,孩子,或小学生理由:?内容比较简单~语言比较浅显~适合孩子阅读,?用了较多的语气词如?好可怕呀??糟了?等~营造情境,?有些表达含有提醒孩子的语气~如?要记住哟?。
12.【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答题思路】从?在室内?的第?条和?在室外?的第?条可知:在室内?和?在室外?的防护措施~共同强调的一个要点是:保护头部。
【标准答案】保护头部
14.【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个性探究的能力。
【答题思路】题目要求根据?在室内?部分的内容~对室内布臵提出一些建议。答题的时候~先看下文中相关内容~然后根据地震时的救急措施提出对应的室内布臵的建议。如~可根据?利用垫子或枕头保护头部?的措施~在室内各个房间适当放臵垫子或枕头等。
【标准答案】?准备急救包~放到方便拿到的地方,?在各个房间适当放臵垫子或枕头,?走廊、门口不要堆放杂物~保持通畅~在家具摆放上考虑规划家中逃生路线,?挂放的东西要加以固定~过重的东西不要放在高的地上,?对笨重的家具要进行固定。
9.【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
【答题思路】解答本题~要综合概括几则材料的内容。第一组材料?【环保资料】?里重点谈了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第二组材料?【媒体信息】?突出说明了大气污染的危害。综合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就是上述文本的主要内容。
【标准答案】(3分)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活动造成大气污染~大气污染严重危害自然环境、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10.【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选文具体内容的了解。
【答题思路】材料中说:?科学家们发现~至少有一百种大气污染物对环境造成危害?~可见~A项的说法有误,材料中只是说?整个城区笼罩在一片灰蒙之中?~并未说是重度污染~因此B项说法不正确,材料中只是说?北京等大城市空气污染问题今后如得不到有效治理~终将会让一些外国人望而却步?~而并非已经如此~所以D项说法有误。
【标准答案】(3分)C
11.【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重点语句表达效果的分析。
【答题思路】画线句是将伦敦人的环保意识与我国部分人的自我环保意识作对比~要分析这种对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标准答案】(3分)运用对比(比较)~鲜明地突出了我国公众的自我环保意识薄弱~希望大家共同维护一个更好的自然环境。
12.【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个性理解。
【答题思路】这是道开放性试题~只要是就治理大气污染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言之有理即可。
【标准答案】(2分)示例:(1)提倡绿色出行~减少污染物排放量。(2)绿化造林~使更多植物吸收污染物~减轻大气污染程度。
9.【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概括文章内容和给名词下
定义的能力。
【答题思路】可结合《?电脑视疲劳?~不可小视》的第一段相关句子,第一、二句,的内容来给?电视疲劳综合症?下定义。
【标准答案】电脑视疲劳综合症是指长时间使用电脑~眼睛过度疲劳所引发的,视力及身心方面的,一系列症状~,包括眼干、头晕、疲倦、恶心等,。
10.【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
【答题思路】根据?过度的视疲劳会直接导致心、脑受损~这是‘过劳死’的诱因之一。?中的?之一?可知:C项?导致中国一年60万人‘过劳死’的原因就是过度的视觉疲劳。?的说法有误。
【标准答案】C
11.【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把握。
【答题思路】根据【调查统计】表格中20——29岁的年轻人中网民最多及?一个人如果每天面对电脑和网络的时间过长~就很容易引发过度视疲劳~患上青光眼。?的说明~可知?青光眼出现年轻化趋势?的两个原因。
【标准答案】,1,在中国网民中年轻人所占比例很高~人数很多。,2,许多年轻人长期面对电脑~容易引发过度视疲劳。
12.【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联系实际对选文内容的个性理
解。
【答题思路】所提的建议~一是可以根据?【病例回放】?中医生对病例的分析来提出该采取的对应的措施,二是可参看选文中专家对?电脑视疲劳?的解说来提出该采取的对应的措施。
【标准答案】,1,不要长时间面对电脑、手机。,2,不要躺着玩电脑、手机。,3,夜间不要关着灯玩电脑等。,4,玩电脑一段时间后要远眺一会儿。,5,有高度近视的同学最好查一下眼底~及时发现问题。,6,电脑屏幕要干净。,7,屏幕亮度和颜色对比度应调至最舒适的状态。
9.【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答题思路】解答本题~必须梳理主题部分的主要内容~然后填写。如第??两个自然段是从?地震,自然灾害,监测和评估?方面说明遥感技术的应用的,第??自然段是从?雾霾,大气污染,状况观测?方面说明遥感技术的应用的,第?自然段是从?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发现和保护?方面说明遥感技术的应用的。
【标准答案】地震,自然灾害,监测和评估~雾霾,大气污染,状况观测~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发现和保护。
10.【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表达效果的分析。
【答题思路】解答本题~要先理解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第,1,句中的?千里眼?~其中?千里?指距离很远~符合
遥感技术可以远距离感知的特点~其中的?眼?是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意思是像人眼那样能探测和识别目标。第,2,句中的?至关重要的?强调了这幅影像图对抗震决策所起的作用之大~因此不能删除。
【标准答案】10.,1,因为?千里?符合遥感技术可以远距离感知的特点~而?眼?能突出遥感技术探测和识别目标的特点。,2,?至关重要的?突出了这幅影像图对抗震决策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了利用遥感技术检测判断和评估灾情的重要性。
11.【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文章材料作用的分析。
【答题思路】解答本题~要分析第?段所举事例与中心句的关系。第?段中列举美国、希腊、中国等国专家应用遥感技术的事例是为了说明本段的中心句,首句,的。
【标准答案】生动而具体地说明遥感技术对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发现作用也不容小觑。
12.【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运用选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答题思路】解答本题~需细读第?段?若能及早对文化遗产进行三维扫描~将来就可按照计算机模型对其进行复原。??如温度、风力、湿度等~从而指导文物部门进行更加精细的修复?等内容~然后运用这段话中的相关知识解决材料中提出的难题。
【标准答案】,1,对龙门石窟进行三维扫描~将来就可按照计算机模型对其进行复原。
,2,科学家还能依据这些数据分析破坏发生的原因~如温度、风力、湿度等~从而指导文物部门进行更加精细的修复。
15.【命题立意】本题是对根据内容提问能力的考查。
【答题思路】解答这题~必须注意两点:一、所提问题必须以第?段文字内容为载体~不能甩开原文随意提问,二、所提问题必须有思考价值~即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兴趣~有一定的独特性~如?为什么汉字堪称中国‘第五大发明’,?不能人云亦云。
【标准答案】示例一:世界上古文字相继成为历史陈迹~为什么唯独汉字独存,示例二:?汉字已有3500年以上的历史?与?它承载了中国五千年文明?是否矛盾,
16.【命题立意】本题是对说明方法作用理解能力的考查。 【答题思路】解答这题~要了解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如举例说明可以通过有代表性的例子~清楚、真实、有力地说明事物或事理,列数字能起到更准确、更具体地说明事物或事理的作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可以化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明~可以更清晰、更鲜明地说明事物~增强说明效果。等等。
【标准答案】说明汉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语言差别的
功能~对汉民族的形成和中国的统一具有重要的作用。,意思对即可,
17.【命题立意】本题是对说明内容理解能力的考查。
【答题思路】解答这题~要认真读原文~明确作者所说明的主要内容~从原文内容来看~作者重点说明了?拼音文字?和?汉字?对生理机能的不同反应~由此可得出答案。
【标准答案】不适合,西方学者的主张是针对?单脑文字?提出来的~而汉字是?复脑文字?~已经具有开发大脑左、右半球的作用~所以不适合使用汉字的中国人。
18.【命题立意】本题是对测字解说能力的考查。
【答题思路】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解答这题~先要将汉字拆开~然后指出其形旁和声旁~最后联合起来进行解说。解说时~不能脱离汉字的字义~要言之成理。
【标准答案】示例:?尘?上面是?小?~下面是?土?~合在一起就是?细小的土?。?吠?左面是?口?~右面是 ?犬?~合在一起就是?狗叫?。?诽?左面是 ?言?~右面是?非?~合在一起就是?言非其实?。
10.【命题立意】本题是简要概括材料内容能力的考查。
【答题思路】解答这题~要认真通读【垃圾食品】材料~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如?高热量??营养素不足??提供超过人体需求~变成多余成分的?等~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注意不能漏掉主要信息。
【标准答案】垃圾食品~一般情况下是指高热量但营养素不足或者是提供超过人体需求~变成多余成分的食品。
11.【命题立意】本题是对从材料中获取准确信息能力的考查。
【答题思路】解答这题~要认真读表~包括表中的项目、数据等~要有清晰的了解~然后总结归纳~找出关键点~对照选项陈述内容做判断。从表中的数据反映~小学生在购买食品和选择饮料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故C项的表述有误。
【标准答案】C。
12.【命题立意】本题是对材料探究能力的考查。
【答题思路】解答这题~要将所有的材料综合起来进行分析~从材料中清晰可见~人们喜欢吃垃圾食品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如只注重口感和外观~相信媒体宣传等外在因素,还有如人类进化、身体基因等内在原因。
【标准答案】?口味和包装。?人类进化。?基因。?广告。
13.【命题立意】本题是对个性感悟能力的考查。
【答题思路】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解答这题~既要结合原材料~又要联系社会实际谈看法~只要围绕存在的问题而谈~看法合理~语言通畅流利即可。
【标准答案】食品公司一方面花巨资邀请明星代言垃圾食品~另一方面又积极探讨因食品而导致的肥胖问题。【看
法示例】作为食品公司~他们要获取利益无可厚非~但他们也要
为自己的食品所带来的问题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并且应积极回应社会舆论的监督~不能唯利是图。
12.【命题立意】本题是对概括文章内容要点能力的考查。
【答题思路】文章的主要说明对象是?镉大米?~为了把这个对象的特征说清楚~作者从?镉大米?的安全标准~对人身体的危害~以及解决途径三方面进行了说明。
【标准答案】本文主要从 ?镉大米?的安全标准~对人身体的危害~以及解决途径三方面进行了说明。
13.【命题立意】本题是对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的能力考查。
【答题思路】下定义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用最为简洁的语言概括~通常采用?××是???或?××叫做???的格式。
【标准答案】?镉大米?就是指用受到了含有重金属?镉?的废水灌溉而污染的水稻加工的~且镉含量超过了安全标准线的有毒大米。
14.【命题立意】本题是对说明语言鉴赏能力的考查。
【答题思路】解答这题~首先对加点词能否去掉下结论~然后结合具体语境陈述能否去掉的原因。通常的格式是:×××不能,能够,去掉。因为??~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
性。
【标准答案】?主要?一词不能去掉。因为?痛痛病?除了镉对肾脏和骨骼的破坏造成的这一重要原因外~还有其他因素,去掉后就成了?痛痛病?完全是由镉对肾脏和骨骼的破坏造成的~这不符合实际。?主要?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5.【命题立意】本题是对说明内容理解能力的考查。
【答题思路】解答这题~要熟读全文~弄懂作者为了说清事物的特征~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从哪些方面来说明等问题~然后~将选项陈述的内容与文章对照~筛选出正确的选项。
【标准答案】C。
15( 【答案】C
【解析】这道选择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信息提取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宜整体把握原文内容~同时要紧扣原文相关句子进行比较、甄别。此题B项中?我国人均耕地为1(5亩?~在原文里是?我国人均耕地不足1(5亩?~改变了原意~此项不正确。
16(【答案】总分结构。第一段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总体特征~后三段分别从三个方面具体说明。
【解析】这道题分析短文的结构~考查学生对结构的理解、分析、综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此题~先要了解
说明文的基本结构方式~再对所选材料作分析。分析时~应逐段了解大意~发现段落间的逻辑关系~理解结构特点。本文第一段总说我国土地现状特征。第二三四段分别从?国土面积辽阔~人均占有量少~人均占有耕地更少?,?土地类型多样~优质耕地少?,?难以利用的土地资源面积大~耕地后备资源不足?三方面具体说明~这样我们就很容易发现文章总分的结构特点了。
17(【答案】列数字、作比较。准确突出的说明?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人均占有量少~人均占有耕地更少?的特点。
【解析】这道题考查学生对主要说明方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先要判定说明方法~还要找到说明方法指向的说明对象~以及这些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本题列举我国内陆土地面积和人均土地面积数据~又与世界平均水平进行比较~说明方法是列数字、作比较。二者共同说明本段第一句话~目的是说明我国土地现状的一个特点。即准确突出的说明?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人均占有量少~人均占有耕地更少?的特点。
18( 【答案】国土面积辽阔。土地类型多样~这为我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解析】这是一道信息提取题~考查学生理解原文、提取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只要按照问题中?最突出的优势?
的要求~关照原文的有关句子就能发现有关信息。优势即优点~原文有两处讲到我国土地资源最突出的优势:一、国土面积辽阔。二、平原、丘陵、高原、盆地和山地等各种地貌类型兼具~这为我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只要抄录或简要概括就可以。
篇四:2014年中考说明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含答案)
说明文阅读理解中考考点及答题技巧归纳
现代文阅读是语文考试中的一个难点~在现代文阅读当中~最容易拿分的是什么,当然是说明文和议论文。基础中上的孩子~一般都能做到基础知识部分~说明文阅读和议论文阅读部分都不失分。中考说明文的考点不多~题型也少~通过一段时间的阅读训练~是完全可以熟练掌握的。下面我就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下中考说明文的考点和技巧问题。
考点要求:
1.说明的对象及其主要内容。
2.说明方法的判断。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一下几种:列数据、举例子、打比方、做比较、分类别、摹状貌、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
3.说明顺序的辩析。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4.文章或 段落中的层次。
5.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解题指导:
(一)把握说明对象~辨识说明方法
1.常见题型:以选择、填空或简答的形式指明说明对象或说明对象的特征。如: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本文的说明内容是什么,拟标语、提建议等。
2.把握说明的对象和特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一般事物说明文的对象可以从标题上找。 ?.抓首括句和中心句。好的说明文往往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文的事物和特征。
(二)理清说明顺序~分析文章结构
1.常见题型有:以选择、填空或简答的形式~指明整体和局部的说明顺序,或理清说明文的层次~直接划分全文的结构或划分某段的层次(
2.常见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3.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总分式~总分总式~分总式(
4.抓逻辑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的特征~理清说明顺序。常见方法有以下两种:?看内容~辨顺序。介绍事物的特征、种类、成因、功用等~一般用逻辑顺序,说明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一般用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一般用空间顺序。?找重点词句辨顺序。空间顺序一般用方位词,时间顺序一般用时间名词,逻辑顺序一般用?因为?、
?所以?、?首先?、?其次?、?总之?、?综合所述?等词语。?理清了说明顺序~说明结构就可根据顺序来划分。
(三)体味说明语言~概括语言特点。常见题型有如下两种:
1.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XX?词好在哪里,?句中加点词?XX?能否去掉~为什么,?文段中指示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
2.分析、体味语言。说明文中文句的理解与品位主要有两种题型:?请找出一句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科学性的句子来分析。??XX?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答题时语言要规范。
??XX?词好在哪里,——?答题格式:用了?XX?词~生动,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符合实际~具有科学性,。
?句中加点词?XX?能否去掉或更换~为什么,
答题三步走:A.表态。明确表示?不能去掉?或?不能换?,B.结合语境结实该词,C.与改换的词或去掉加点词后的语义进行比较~扣住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
?答题格式:?不能~用了?XX?词~生动地说明了??~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去掉,或更换,就没有这种效果了。?不能~删掉?XX?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XX?词~准确地说明了??。
说明文相关的文体知识
一、说明文基本知识
1.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用、制作方法、发展过程以及内在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
2.与其它文体的区别:议论文以理服人~哲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记叙文以情感人~形象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说明文以知授人~知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
3.说明文的分类
事物说明文:如《苏州园林》~说明?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征。
事理说明文:如《死海不死》~科学的说明了死海不死的原因在于?海水的咸度很高?。
二、阅读技巧
(一)阅读说明文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招:善于找准说明对象。
第二招:善于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
第三招:善于分析说明顺序。
第四招:善于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弄清楚了说明方法的特点~分析它们在文章中的具体作用。
第五招:善于分析说明文的语言。
第六招:善于分析引用古籍或名言的目的。先要理解所
引古籍或名言的含义~现联系说明的内容~看看这两者间有何内在联系~就能领悟其引用的目的了。在说明的开头文段或中间叙述有关的故事~究竟起何作用:在文章开头叙述故事~其目的往往是为了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或者是为了引出说明对象。在文章或段落中间叙述故事~往往是为了增强说明文的可读性~同时也为了说明事物的来源或作用。
第七招:善于完成开放性问题。中考说明文阅读~根据?新课标?中要求?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的要求~说明文阅读考查的题目势必要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关注自然、关注生态环境、关注科技进程、关注未来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思想、科学品质、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二,说明文阅读一般涉及11种题型:
1.考查说明对象:
答题技法:其一~要看懂题目~不少说明文题目本身就表示说明对象~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其二~抓住首括句和中心句。说明文往往需要运用首括句和中心句来提示说明重点~包括说明事物的特征。反之~如果需要为说明文的语段加一个标题~也可以用说明对象作为标题。
回答时形成一个短语:本文介绍了??的??(对象加特征)。
例:《看云识天气》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及怎样看云识天气。
2.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答题技法:尽量从原文中找原词原句~若没有~则注意段意、中心句。
例:《中国石拱桥》三大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3.说明方法: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打比方:将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
事理。
?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4.说明顺序:有条有理地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介绍清楚。
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这种顺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一类的说明文。
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
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成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由总到分,或由分而总,、由主而次、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由个别到一般,或由
一般到个别,、由抽象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或由局部到具体,等。
说明建筑物、景点等通常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介绍事物各阶段的特点或制作过程时~往往采用时间顺序。介绍抽象事理时~则往往需要采用逻辑顺序。
近几年说明文选段多为科技类说明文~此类说明文一般是事理说明文居多~故多用逻辑顺序。
5.段意概括:
句式:说明了??介绍了??
方法:找中心句,结合本段说明特征概括~摘要联合~结合标点~尤其注意分号~认真提炼。
6.?这样?的指代义:指代上文距其最近的一句或几句内容。
7.段落语句顺序:
为什么不能调换段落顺序,
不能调换:原文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事物~调换后不合逻辑。
《向沙漠进军》5、6段照应上文游击战、阵地战顺序。
总分关系中分说部分与前文总说部分顺序相照应。《看云识天气》
8.语言准确性: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地说
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答:,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 ,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 右? 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 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类型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9.说明文的结构。
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总——分——总?式、?分——总?式、并列式、递进式等。
10.考查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对段落的内容
进行归纳,对全文要点进行概括。 技法:认真仔细阅读原文~一般都能从原文中找到答案。,例:?死海之变?中?死海已发生了哪些巨大的地质变化,答:,1,海水水体的分层结构消失,2,海水中的硫化氢消失,3,盐的沉积增多。
11.发散创新:近几年~开放性试题以它答案的多元性和不唯一性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考试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综合各地开放型试题我们可以看出。这类试题大概从以下方面考查:
,1,对说明内容进行创新性的表述。
,2,对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
,3,结合实际对某个问题谈自己的认识。
,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性的推断和大胆想象。
,5,由文章内容延伸到现实生活~对现实生活中相关现象进行解释。
,6,对人类关注的环境问题等提出解决的方法~拟写警示性标语、建议、广告等。这种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考查的是学生对生活的关注情况。做好这类题首先要让学生对所给材料有准确地把握~然后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再迁移到文段中来。开放性试题~虽然没有规定唯一的答案~可以各抒己见。但在答题时要从三个角度作答:
,1,是就材料回答问题。不一定按标准答案作答~意思答对就给满分,
,2,是阅读材料后受到的启示、感想。这样的答案也是具有个性化的,
,3,是从材料出发~或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或扩散联想到其它方面。
总之。这类试题在训练理解能力的同时。训练表达能力~对答案的表述不能只靠一个符号或一个词语来完成~要写成一句或一段完整的话。在答题的同时有助于增加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扩大学生独立发表见解的余地~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三,对说明对象的把握。
看题目、首括句、尾结句或提问式语句。如果是事物说明文~被说明的事物既是说明对象。如果是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则是对象加特征~答案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如:《看云识天气》~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及怎样看云识天气。
考察对说明事物特征的把握。
答题技巧:尽量从原文中找原句作答~若没有~则注意段意、中心句。如《中国石拱桥》中关于它的三大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四,说明文写法分析
1.结合说明方法谈
规范性的答题模式如下:
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参考前面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
2.结合修辞手法谈
规范性的答题模式如下:
这是一篇生动地说明文~大量地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说明了??,内容,~使文章的说明形象生动。
3.结合表达方式谈
记叙、描写使说明更具体形象,抒情、议论使说明更有感情。那么~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文的写法~答题的规范性格式如下:
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从?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根据内容选择,~如??,具体举例,~就是??,表达方式,的运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充满感情。
,五,说明语段的作用
,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
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
明??,作用,。
作文八:《驮盐的驴阅读答案》300字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驮盐的驴
有个卖盐的商人,经常用毛驴驮着盐到城里的市场上去卖,回来又时常带些小百货卖给村里的乡亲们。
一天清晨,商人牵着驴进城卖盐,当经过每天必须蹚(tāng)过的小河时,毛驴不小心滑倒在河里,盐溶化了许多。当毛驴爬起来,驮着剩下的盐继续前进时,感到轻松极了。
傍晚,商人牵着毛驴从城里驮东西回来,经过小河时,毛驴想起早上的经验。就故意跌倒在水中,想再轻松一下,没想到,这次驴背上两边捆的是海绵,海绵吸足了水,像座大山压在身上,它再也没能爬起来,结果被活活淹死了。
1.这篇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
2.想一想:这头驮盐的毛驴为什么再也没有爬起来?它犯了什么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1.3
2.“略”
作文九:《盐与人类健康阅读答案》14000字
篇一:盐与人类健康阅读答案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盐与人类健康的关系??(2013 山东省聊城市)(含答案) 热★★★ ①盐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它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离子和钠离子在人体新陈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氯离子具有维持渗透压、调节酸碱平衡和组成胃酸等生理作用。钠离子在人体水量恒定上起主要调节作用,钠多则水也多,钠少水也应当减少。
②虽然我们的身体离不开盐,但是过多的摄入盐却对身体产生危害。日本秋田县的居民喜欢吃咸食,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为20-30克,比其他县的居民多两倍。
③为什么盐摄入过多会导致高血压呢?研究表明,盐能使人体“水化”。也就是说,人体盐分多了,对水分的需求也要相应的增加,从而使过多的水分滞留在体内,导致血管内血浆容量增加,最终引发高血压。最近科学家发现,一种蛋白质“racl”在摄取盐分过多导致高血压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④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标准,每人每天盐摄入量以5克为宜,不宜超过6克。事实上人们的盐摄入量往往高于此推荐值。
⑤减少盐的摄入不仅有助于降低高血压的患病风险,还有利于降低脑卒中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
⑥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将盐摄入量从每天9—12克减少到5—6克,血压会有明显的降低。 ⑦ 首先对每天盐摄入采取总量控制。一般而言,20毫升酱油中含有约3克盐,10克黄豆酱中约1.5克。如果炒菜时需要用酱油或酱类调味时,应按比例减少相应的盐用量。其次食物加工、烹调时尽量少放盐。不吃或少吃咸菜以及含盐量多的酱菜、腌肉制品等食物。最后应多选择含钾多、含钠少的绿色食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思路】可从第一、二、三自然段中找出关键句子,然后概括。如“虽然我们的身体离不开盐,但是过多的摄入盐却对身体产生危害。
【标准答案】适量摄入盐有益于身体健康,反之则有危害,容易引起高血压等多种疾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思路】可试着删去“尽量”,再读句子“其次食物加工、烹调时少放盐。
【标准答案】“尽量”一词的运用更加严密地说明了食物加工、烹调时少放盐的程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思路】第②段中“日本秋田县的居民喜欢吃咸食,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为20-30克,比其他县的居民多两倍。”一句就综合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其作用要结合本段的中心句“虽然我们的身体离不开盐,但是过多的摄入盐却对身体产生危害。
【标准答案】示例:通过举例子,更加增强了“过多地摄入盐对身体产生危害”这一说法的可信度。通过列数字,更加准确地说明了秋田县居民每人每天盐摄入量高。通过作比较,更加清楚地说明了秋田县居民比其他县居民每天盐的摄入量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思路】题干中要求填写本段的中心句,那么所填句子必须能概括整段的内容,横线后面的句子“首先对每天盐摄入采取总量控制”是突破口。
【标准答案】示例:减少盐的摄入量是能够做到的。
①盐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它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离子和钠离子在人体新陈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氯离子具有维持渗透压、调节酸碱平衡和组成胃酸等生理作用。钠离子在人体水量恒定上起主要调节作用,钠多则水也多,钠少水也应当减少。因此盐摄入过多时,可能发生水肿,过少时,可能引起脱水。②虽然我们的身体离不开盐,但是过多的摄入盐却对身体产生危害。日本秋田县的居民喜欢吃咸食,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为20-30 克,比其他县的居民多两倍。结果秋田县居民中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偏高,是日本有名的短命县 ③为什么盐摄入过多会导致高血压呢?研究表明,盐能使人体“水化”。也就是说,人体盐分多了,对水分的需求也要相应的增加,从而使过多的水分滞留在体内,导致血管内血浆容易增加,最终引发高血压。最近科学家发现,一种蛋白质“racl”在摄取盐分过多导致高血压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如果开发出抑制racl 的药物,就能够治疗因摄取盐分过多而导致的高血压。 ④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标准,每人每天盐摄入量以5 克为宜,不宜超过6 克。事实上人们的盐摄入量往往高于此推荐值。我国城市居民平均每人每天摄入盐9.7 克,农村居民为11.1 克,并且中老年群体盐摄入量明显高于青少年。 ⑤减少盐的摄入不仅有助于降低高血压的患病风险,还有利于降低脑卒中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由此可见,对于高血压、脑血栓等疾病患者,采取限制盐摄入量要比多吃蛋白质和不吃肥肉等措施更有效。 ⑥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将盐摄入量从每天9-12 克减少到5-6 克,血压会有明显的降低。通过这种方式所达到的降压效果等同于口服降压药的效果。⑦首先对每天盐摄入采取总量控制。一般而言,20 毫升酱油中含有约3 克盐,10 克黄豆酱中约1.5 克。如果炒菜时需要用酱油或酱类调味时,应按比例减少相应的盐用量。其次食物加工、烹调时尽量少放盐。不吃或少吃咸菜以及含盐量多的酱菜、腌肉制品等食物。最后应多选择含钾多、含钠少的绿色食品。谷类中的荞麦和小米钾含量较高,蔬菜中土豆、藕、油菜、大白菜、番茄等和水果中大枣、山楂、香蕉、苹果等都含有比较丰富的钾。⑧如何降低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呢?请记住,少吃盐永远是你的健康之道。11. 简要概括盐与人类健康的关系。12. 简要说明第⑦段中加点词“尽量”的表达效果。13.第②段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选择一种说明其作用。14.在第⑦段空格处填写本段的中心句。11.适量摄入盐有益于身体健康,反之则有危害,容易引起高血压等多种疾病。12.“尽量”一词的运用更加严密地说明了食物加工、烹调时少放盐的程度。13.示例:通过举例子,更加增强了“过多地摄入盐对身体产生危害”这一说法的可信度。 通过列数字,更加准确地说明了秋田县居民每人每天盐摄入量高。 通过作比较,更加清楚地说明了秋田县居民比其他县居民每天盐的摄入量多。14.示例:减少盐的摄入量是能够做到的。如何减少盐的摄入量呢?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①盐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它的主要成分..”主要考查你对说明文阅读,说明方法,议论文阅读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考点名称:说明文阅读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说明文是三大实用文体之一,它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能、制作方法、发明过程和事理的,使读者对这一事物或事理有所了解,给人以知识。说明文类别划分:一、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和两大类。但是,有时在一篇说明文中,介绍事物与阐述事理往往是交错使用的。1.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
用途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2.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将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者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明白这个事理“为什么是这样”是其主要目的。因此,不管是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都要求作者对说明的对象进行真实的介绍,这其中,我们不乏感受到文中的科学精神。事物说明文是对事物进行详细介绍的文体形式,而事理说明文是对道理进行详细介绍的文体形式。区别是前者针对事物,后者针对道理。
二、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把说明文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
三、根据说明文的体系不同,还可以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如《》)
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有两种:
1.总分式
2.递进式
事理说明文常用的结构形式: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各层之间的关系为递进关系。
3.分清说明文结构的方法
理清段与段、部分与部分之间关系。
、的不同:
1.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例如:《》、《》。
2.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的本身的道理或内部的规律,如《》。同程序说明文一样,写作事理说明文也需要遵遁三个原则:①了解事理。可以通过亲自观察研究或是查阅资料来了解事物的道理。只有自己先弄懂了道理,才可能向别人介绍;②安排写作顺序。事理说明文所遵循的首先是顺序(事物的、等关系),也就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认识事物的规律。
说明文阅读步骤及技巧:首先要明确说明对象、掌握为说明对象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和说明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还需要掌握文章中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词语以及这些词语的表达效果。另外说明文阅读中也会考察说明文的结构形式,如总分式(总—分、总—分—总、分—总)、并列式、连贯式、递进式。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传授科学知识为根本任务,介绍事物,阐明事理,说明事物运动、变化、发展规律的。
说明文写作的目的就是要告诉读者某个事物或某个事物的某方面的知识。
1.首先可抓住文章的标题明确说明点。俗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说明文的标题往往揭示了说明的中心。2.其次可抓住文章的结构归纳说明点。一般说明文往往都会围绕一个主要问题或内容进行说明,而有的说明文则需要我们把小说明点归纳起来,构成全文的说明点。另外可抓住说明的顺序弄清说明点。
要想把事物事理说清说透,就肯定离不开说明方法。
与其他文体一样,说明文中也同样“说”着作者的情感态度,而这也正是我们理解课文所不可或缺的。说明文阅读结构思路:(一)、把握说明对象,辨识说明方法 1、常见题型:以选择、填空或简答的形式指明说明对象或说明对象的特征。如: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本文的说明内容是什么?拟标语、提建议等。2、把握说明的对象和特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①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一般事物说明文的对象可以从标题上找。 ②抓首括句和中心句。好的说明文往往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文的事物和特征。(二)、理清说明顺序,分析文章结构1、常见题型有:以选择、填空或简答的形式,指明整体和局部的说明顺序;或理清说明文的层次,直接划分全文的结构或划分某段的层次.2、常见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3、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总分式,总分总式,分总
式.4、抓逻辑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的特征,理清说明顺序。常见方法有以下两种:①看内容,辨顺序。介绍事物的特征、种类、成因、功用等,一般用逻辑顺序;说明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一般用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一般用空间顺序。②找重点词句辨顺序。空间顺序一般用方位词;时间顺序一般用时间名词;逻辑顺序一般用“因为”、“所以”、“首先”、“其次”、“总之”、“综合所述”等词语。▲理清了说明顺序,说明结构就可根据顺序来划分。(三)、体味说明语言,概括语言特点。常见题型有如下两种:1、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①“ⅹⅹⅹⅹ”词好在哪里?②句中加点词“ⅹⅹⅹⅹ”能否去掉,为什么?③文段中指示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2、分析、体味语言。说明文中文句的理解与品位主要有两种题型:①请找出一句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科学性的句子来分析。②“ⅹⅹⅹⅹ”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3.答题时语言要规范:①“ⅹⅹⅹⅹ”词好在哪里?答题格式:用了“ⅹⅹⅹⅹ”词,生动(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符合实际,具有科学性)。②句中加点词“ⅹⅹⅹⅹ”能否去掉或更换,为什么?答题三步走:a.表态,明确表示“不能去掉”或“不能换”;b.结合语境结实该词;c.与改换的词或去掉加点词后的语义进行比较,扣住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答题格式:不能,用了“ⅹⅹⅹⅹ”词,生动地说明了??,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去掉(或更换)就没有这种效果了。
说明文写作:说明的目的在于“以知益人”,它在很大程度上显示着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思维的精确性、明晰性、条理性。要准确地运用说明方法,必须有清醒的头脑,细微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知识储备。此外,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要抓住特征说明事物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这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最本质、最主要的方面。因此,要介绍清楚这一事物,必须把握住它的特征,才有准确性可言;不单写作说明文如此,阅读说明文也同样要把握住事物的特征,才能清楚地认识作者介绍的事物。2.要选好说明角度事物的特征,往往是多样性。从不同的角度来考察同一事物,就会发现,它的特征不止一个。事物特征的多样性,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正因为如此,要求我们在说明事物时要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读者对象,选好角度,确定重点,有详有略地进行说明。3.要合理安排说明顺序要能把某一事物(或事理)的特点准确、清楚地说明,还必须根据事物本身的条理和它的固有特征,选取合理的顺序来进行剖释。所谓合理,是指在根据事物的特点和符合认识规律的前提下所采取的一种便于说清楚,也容易使人看明白的说明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1)以说明某一事物构造为主的说明文,常按事物构成部分的组合顺序或人们观察事物的先后顺序来进行说明;(2)以说明某一事物发展过程为主的说明文,常按事物形成的时间顺序来进行说明;(3)以说明某些事物相互关系及其特点为主的说明文,往往按照先总体后局部来进行说明;(4)以说明科学实验为主的说明文,往往按照实验本身的顺序进行说明。最后指出,合理的顺序有一定的灵活性,需要多实践、勤总结积累。4.要恰当地使用各种说明方法恰当地、灵活地使用多种说明方法,有利于把事物(或事理)介绍清楚、剖释生动。常用的说明方法有:概括说明;定义说明;诠释说明;分类说明;举例说明;引用说明;比较说明;数字说明;图表说明;形象说明等等。选用哪种方法要从需要出发,还要看作者本人的写作习惯,但大都是综合运用各种说明方法,使文章生动形象,便于读者对介绍事物(或事理)的认识和理解。
5.要运用准确、简明的语言说明考点名称:说明方法说明方法:是写说明文时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事物的实际情况恰如其分地表述出来的方法。说明方法有很多种,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的说明方法。说明方法释义: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下定义、引资料、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作假设,这11种。中学常见的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引资料、列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1)举例子:列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使用举事例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
例子的适量性。(2)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运用分类别方法要注意分类的标准,一次分类只能用同一标准,以免产生重叠交叉的现象。(3)列数字:使用数字对说明对象进行说明,需要注意的是引用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不能用。(4)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出具体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可以同类相比,也可以异类相比,可以“横比”,也可以“纵比”。(5)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如:“在一些山区的沟谷中,由于地表径流对山坡或沟床不断地冲蚀挖掏,山体常常崩塌滑坡,塌滑下来的大量的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被水流挟带搅拌,变成粘稠的浆体,在重力和惯性的作用下急速奔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泥石流。” (6)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做诠释法。例:“雪是在云中形成的一种固态降水物。” (7)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例: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等。(8)摹状貌:摹状貌,从表达方式上来看,应归于描写。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生动、具体。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中的“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9)列图表:为了把十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就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某些事物解说更直接了当。
说明方法的作用及意义: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事例、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等10种。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1)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更真切,以便读者理解, 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具体介绍知识的作用。(举什么例子具体、真切、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2)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条理清析。 (对什么进行分类说明,条理清楚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3)列数据: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使说明更科学,更准确,更具体。 (列举具体数字科学、准确、具体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4)作比较:把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说明对象的特点突出。 (把什么和什么进行比较,突出了说明对象的什么特点) 注: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5)画图表: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 (通过什么图表的展示,使读者对什么的理解更直接、更具体)(6)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使说明更科学、更准确、更精练、更严密。 (给什么下定义,科学、准确、精练、严密地揭示了说明对象的内涵)(7)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8)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增强文章的趣味性。(把什么比喻成什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9)摹状貌: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10)引资料: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 (引用什么资料,更充实具体地说明了什么)考点名称:议论文阅读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它不同于记叙文以形象生动的记叙来间接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不同于说明文侧重介绍或解释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这类文章或从正面提出某种见
解、主张,或是驳斥别人的观点。新闻报刊中的评论、杂文、说法或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感受等,都属于议论文的范畴。总之,议论文是以理服人,记叙文是以事感人,说明文是以知授人。议论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评论、说服,以表明自己的见解、主张、态度的表达方式,通常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构成。议论文题目分为论题,论点,寓意型。论题型为作者观点但以简洁为主,所以中心论点一般不能直接抄论题,论题型,论题型一般没有观点倾向性,例如:君子之交淡如水。寓意型一般与论题论点并存且不能直接作为中心论点要还原本意。 议论文的特征:一、议论文的分类:议论文包括一般性议论文,评论,杂文、跋等。从论证方式来看,议论文又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1、立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讲事实,摆道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文章体裁。要求:①要对论述的问题有正确的看法②用充足有说服力的论据③要言之有理,合乎逻辑2、驳论文:论辩是针对对方的观点加以批驳,在批驳的同时阐述己方的观点方式:①提出论点②证明论点③总结论点驳论文的破立结合: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再批驳已指出的错误论点,并在批驳的同时或之后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观点加以论证。二、议论文三要素:1、论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 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一般可以有分论点。论点应该正确、鲜明、概括,是一个完整的判断句。绝不可模棱两可。论点的位置一般有四个:①文题②开头③文章中间④结尾2、论据:用来证明论 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选用事实论据 要注意:①必须具有典型性。古今中外的都可以。是大多数人所知道的,最起码是登过报纸上过电视的。②最好具有新颖性。③论据的表述要准确、叙述要概括 ,能证明论点即可。选用的理论论据要注意:①可以是名言、警句、俗话、谚语、定理、公式等,但是不能选取小说中的比如:保尔之类的。②要精 确,不能 篡改、歪曲。③和论点有必然联系,能证明论点的。
3.论证:论证时使用论据证明论点 的过程。①论证的基本类型:立论、驳论。立论从正面论述,驳论从反面论述。我们写议论文一般以立论为主。②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三段论式的结构。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 么)→解决问题(怎么办)。也即:引论 本论 结论常见的论证结构:a、总分式结构 b、对照式结构 c、层进式结构 d、并列式结构③常用的论证方法:a、例证法(也叫举例论证):用典型事例 作论据来证明论点,俗话说事实胜于 雄辩。b、引证法(也叫道理论证)除引用上述介绍的理论论据以外,还 可以引用一些古 典诗词中的名句,它一方面能加强论证的力量,另一方面,它还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议论 文的文学性。c、对比论证(也叫正反论证):这种方法可以增强论证的鲜明性,使读者清楚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d、喻证法(也叫比喻论证),增强了作品论证的形象性、文学性、说服力。e、类比论证三、议论文逻辑性体现。议论文的语言特点:①准确、严密②概括性和简洁性。③使用修辞,体现其用词鲜明、生动和感情色彩。段落与段落之间 要有非常清楚的逻辑关系 ,如总分 、对照 、层进 、并列等。借助起过渡性作用的语句来突出这种关系。如:“有”、“还有”、“虽 然、但是”“固然”、“诚然”、“由此”等等。四、议论文写作更需要哲理的思考。尤其是议论文,是奖善惩恶的,是对 人们进行规劝疏导的,是对人们引导作用的,因此必须有说服力,并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认真上政治课,经常的看看说理性的文章、名言警句等,将提高我们的思想素质,提高我们认识能力,对我们写作,尤其是议论文的写作大有好处。
议论文基本结构及分类:
分类:
如果从文章内容的逻辑关系来分析,议论文具体的结构形式可分两大类:
a.纵式:逐层深入的论述结构
b.横式:并列展开的论述结构
例如:
有“总论——分论——总论”式,先提出论点,而后从几个方面阐述,最后总结归纳;
议论文阅读常见考点:一、论点考点:1、分清所议论的问题及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所持的看法(即分清论题和论点)。2、注意论点在文中的位置:①在文章的开头,这就是所谓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的写法。 ②在文章结尾,就是所谓归纳全文,篇末点题,揭示中心的写法。这种写法在明确表达论点时大多有。所以,总之,因此,总而言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词语。3、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分论一般位于段首或有标志性词语:首先、其次、第三等4、要注意论点的表述形式:有时题目就是中心论点。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5、通过论据来反推论点: 论据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分析论据可以看出它证明什么,肯定什么,支持什么,这就是论点。二、论据考点:论据是论点立足的根据,一般全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1、用事实作论据。事例必须真实可靠,有典型意义,能揭示事物本质并与论点有一定的逻辑联系。议论文中,对所举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突出与论点有直接关系的部分。明确论据时,不仅要知道文中哪些地方用了事实论据,还要会概括事实论据。概括时,要做到准确,必须依据论点将论据本质特点把握住,然后用确切的语言进行表述。 2、用作论据的言论,应有一定的权威性,直接引用时要原文照录,以真核对,不能断章取义;间接引用时不能曲解愿意。
三、议论文的结构、层次考点: 结构有:并列式结构、对照式结构、层进式结构、总分式结构。此考点的基本形式:作者如何证明论点的?答题思路是:作者为了证明??观点,首先使用了??论据,然后对??论据进行了怎样的分析,从而证明了??观点。关键要说清楚证明过程的层次性。四、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考点:论证方法是指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中考要求掌握的有以下四种:1、举例论证: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因为“事实胜于雄辩”,所以举出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论点,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2、道理论证:是引用具有权威性的言论证明论点的方法。所以这种方法使用得当,有很强的论证力量。分析引证法的作用,应先弄清引用了谁的言论,是为了证明什么,再把握引证法的特殊作用——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3、比喻论证: 就是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这种方法可深入浅出地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4、对比论证: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和道理进行鲜明对比,从而证明论点的方法。分析对比论证方法作用,两个方面xx比较,使其对与错更加分明,正确的观点更容易被读者接受。答题思路:①道理论据:增加论据的权威性。②事实论据:从哪个角度来证明论点。③比喻论证:或生动形象证明了??,或深入浅出证明了??(要根据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来确定)。④对比论证:两个方面比较,使其对与错更加分明,正确的观点更容易被读者接受。五、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考点: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色:①要从逻辑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准确,严密;②要从说理的角度分析其叙述的概括性和简洁性;③要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鲜明、生动和感情色彩。下面从不同角度解释一下:a、语言准确表现为:a.概念使用准确,b.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恰当。b、语言严密表现为:判断和推理严密,语言表达周密,逻辑性强。c、语言鲜明表现为:表述明确,不模棱两可,态度明确,爱憎分明,恰当使用修辞方法和特殊句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说服力。d、语言概括简洁表现为:议论文中
事实叙述不细致,较笼统。用议论文的目的是以理服人。不宜详细叙事。否则会喧宾夺主。答题思路:如加点词语有什么作用?思路:①确定、回答词语在语境中的(表层)含义;②词语对表达中心或阐明观点的(深层、比喻或引申)作用;这类题主要考语言的准确周密性和形象生动性。又如词语顺序是否可以颠倒?答题思路:①解释词语的含义;②阐明词语之间的时间或事理程序的先后顺序,强调其先后顺序或层次性。六、议论文中代词的指代对象考点 :这种考题在各种文体的阅读中都较为常见。基本上分为两种情况:①是需要联系上下文加以概括的。②是原文中找出指代的内容,这种情况,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代词之前,找到后可用其替换代词,通读句子视句意变化与否来检验其正误。七、开放性、拓展题考点这种题一般都是,考查学生阅读文章后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或理性思考。解题时需结合文章发挥个人从阅读中获得的感悟。答题方式:相当于写一篇小的议论文,要有论点、论据。注意必须引用名言或名人轶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或认识。八、议论文中非议论成分考点答题思路:议论文中非议论成分,都是为论点服务的(不同表达方式,作用不相同,要看使用非议论成分的目的来确定)议论文阅读答题步骤:一、找准论点: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有些文章,标题就是中心论点,如(俭以养德)。有的文章开头就提出论点,如(淡骨气)一开头就提出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有些文章的中心论点出现在篇末。有些文章则是在论述过程中提出中心论点,如《想和做》。也有些文章对论点的表述不很集中。这就要用明确的语句把它概括出来。 除了以上分析论点在文章中的位置来找沦点外,还可以用以下方法:1.分析文章内容,有助于找出论点。2.分析论据有助于找到论点。因为论据是证明论点的,分析论据,看它证明的是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论点。3.分析题目有助于找到论点。注意区别:有的标题不是论点,而是论题。如《谈骨气》,是论题,不是论点。但它里边包含着论点,以它为线索去分析,往往就能找到论点。"谈骨气"是一个动宾短语,中心词是"谈",表明文章主要内容的词语是"骨气"。显然, "骨气"是个比喻的说法,用来比喻"气节",由此可以推测本文要论述的是“气节”问题,出论点即"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二、分析论据:1.分清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2.找出此论据是用来证明什么观点的。 三、明确论证方法:辨别文章使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中的哪些方法。其中,举例论证比较好辨别。道理论证一般指引用了名人名言做论据的;比喻论证指论证的语句采用了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对比论证一般须找出正反两方面的论述。 四、分析文章的结构: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引论--本沦--结论)。要理清文章的思路:看开头提出了什么问题,是从几个方面分析论证的,其中着重论述的是哪个方面,再进一步研究这么安排的道理。 五、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点:要注意理解富有概括力的关键性词语。议论文的语言往往概括性强,利用比较抽象的词语表现丰富的内容。例如 俭以养德)中"俭以养德",意思是要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品德。它内涵丰富,警策动人,只有联系作品背景和全文内容,才能有较深理解。 六、阅读议论文,同样涉及到语音、词语、句意的理解等基础知识,这就要在平时做一个有心人,随时积累词语,遇到有意思的句子要揣摩、领悟。考题上出现此类内容,要从文章内容上,尤其是从文章的中心上去理解。 七、要从整体上把握:答题要在通读了全文之后再动手,有时甚至需要读两遍,才能真正读懂。只有读懂了。答题才会准确。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的常见考点及答题技巧: 1、论点(证明什么)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a.把握文章的论点。 中心论点只有一个(统帅分论点) ⑴明确: 分论点可有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⑵方法 ①从位置上找:如标题、开篇、中间、结尾。②分析文章的论据。(可用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③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b.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①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 ②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③
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 ④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湖,归结出中心论点; ⑤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2、论据(用什么证明) ⑴论据的类型:①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②道理论据(引用名言要分析)。⑵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 ⑶次序安排(照应论点);⑷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 ⑸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3、论证(怎样证明)⑴论证方法 (须为四个字) ①举例论证(例证法) 事实论据记叙②道理论证(引证法和说理)道理论据议论③对比论证(其本身也可以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④比喻论证比喻 在说明文中为打比方,散文中为比喻。⑵分析论证过程: ① 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②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 ③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⑶论证的完整性(答:使论证更加全面完整,避免产生误解)⑷分析论证的作用:证明该段的论点。4、议论文的结构⑴一般形式:①引论(提出问题)―――②本论(分析问题)―――③结论(解决问题)。⑵类型: ①并列式 ②总分总式 ③总分式 ④分总式 ⑤递进式。
以上内容为魔方格学习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与“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①盐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它的主要成分..”考查相似的试题有:篇三:盐与人类健康阅读答案
篇四:盐与人类健康阅读答案
①盐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它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离子和钠离子在人体新陈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氯离子具有维持渗透压、调节酸碱平衡和组成胃酸等生理作用。钠离子在人体水量恒定上起主要调节作用,钠多则水也多,钠少水也应当减少。
②虽然我们的身体离不开盐,但是过多的摄入盐却对身体产生危害。
③为什么盐摄入过多会导致高血压呢?研究表明,盐能使人体“水化”。也就是说,人体盐分多了,对水分的需求也要相应的增加,从而使过多的水分滞留在体内,导致血管内血浆容易增加,最终引发高血压。最近科学家发现,一种蛋白质“racl”在摄取盐分过多导致高血压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④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标准,每人每天盐摄入量以5克为宜,不宜超过6克。事实上人们的盐摄入量往往高于此推荐值。
⑤减少盐的摄入不仅有助于降低高血压的患病风险,还有利于降低脑卒中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
⑥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将盐摄入量从每天9—12克减少到5—6克,血压会有明显的降低。 ⑦ 首先对每天盐摄入采 取总量控制。一般而言,20毫升酱油中含有约3克盐,10克黄豆酱中约1.5克。如果炒菜时需要用酱油或酱类调味时,应按比例减少相应的盐用量。其次食物加工、烹调时尽量少放盐。不吃或少吃咸菜以及含盐量多的酱菜、腌肉制品等食物。最后应多选择含钾多、含钠少的绿色食品。
作文十:《驮盐的毛驴阅读答案》700字
驮盐的毛驴
有个卖盐的商人,经常用毛驴驮着盐到城里的市场上去卖,回来又时常带些小百货卖给村里的乡亲们。?????? 一天清晨,商人牵着驴进城卖盐,当经过每天必须蹚过的小河时,毛驴不小心滑倒在河里,盐溶化了许多。当毛驴爬起来,驮着剩下的盐继续前进时,感到轻松极了。?????? 傍晚,商入牵着毛驴从城里驮东西回来,经过小河时,毛驴想起早上的经验。就故意跌倒在水中,想再轻松一下,没想到,这次驴背上两边捆着的都是海绵,海绵吸足了水,像座大山似的压在身上,它再也没能爬起采,结果被活活淹死了。 1.毛驴进城时,不小心跌倒在河里。当他爬起来时,为什么感到 “轻松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毛驴回来时,又故意跌倒在水中,这次却感到背上像压着一座大山,为什么?从中你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能说一说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溶化在水里有哪些东西能吸水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1.它驮的是盐,盐在水里溶化了许多。???(意思对即可)??2.它驮的是海绵,海绵吸足了水,变得特别重。(意思对即可)3.溶化:白糖?????吸水:棉花(答案不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