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冰壶洞》1200字
冰壶洞
冰壶洞
冰壶洞,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北山,海拔580米,洞深120米左右,洞口朝天,垂直而下,深奥莫测。为一倾斜而下的竖井状的落水洞,洞底坡度约为40?,斜长约140米,垂深约70米。从洞底登至洞口有石阶260余级。
冰壶洞
冰壶洞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北山,从双龙洞经“龙耳”洞,拾级而上200多米,便到冰壶洞。冰壶两洞已于1991年年底打通,由双龙洞内洞上行50多米,即可闻冰壶洞内瀑布的“若击鼙之声者”。再上行就能欣赏“银河倒泻入冰壶,长有惊雷阵阵呼”的洞中悬瀑奇观了。穿越一条百米长的“地下长廊”,即到达“洞口小、肚大、洞深,内有飞瀑,形似冰壶”而得名的“冰壶洞”。冰壶洞海拔580米,洞深120米左右,洞口朝天,垂直而下,深奥莫测。为一倾斜而下的竖井状的落水洞,洞底坡度约为40?,斜长约140米,垂深约70米。从洞底登至洞口有石阶260余级。
冰壶洞口至洞底深有80多米,深奥高峻,洞中遍布石笋、钟乳石,或如“百鸟朝凤”,或如“莲花宝塔”或如“金华佛手”。冰壶洞内景色主要为悬挂瀑布,其从暗河飞泻而出,落差达20米,声若巨雷轰鸣,其势壮观无比,为国内外洞景所罕见。瀑布落下又似飞珠溅玉,冰花乱舞,而水流立即潜入洞底,不留水潭。冰壶洞最佳旅游季节还是春秋两季。夏季多雨给游客造成诸多不便,而冬季下雪的时候不能观看某些景点就有些遗憾了。
冰壶洞
冰壶洞出双龙洞,拾级而上,即至冰壶洞。洞口朝天,口小、肚大、身长,进洞如入壶中,故名。洞口石碑上刻一代文豪郭沫若游冰壶洞后赋诗。从洞口至洞底,深达120余米,有石阶260多级。出双龙洞登上铁梯约二三十步,即可听得洞中瀑布轰隆声,如巨雷回荡,就到了冰壶洞下瀑。再走上数十级石阶,则瀑声更大,突然见一瀑布悬空倾泻而下,从洞顶右侧石隙中飞喷而出,高达20多米,其势如万马奔腾。飞瀑落地,有似飞珠溅玉,流星飞舞,俄而渗入洞底,无形无踪,令人惊叹不已。沿石阶曲折而上临近飞瀑,顿觉凉风阵阵,雾气蒙蒙。宋朝学士金履祥有诗云:“洞外烟云肤寸台,洞中冰雪互寻飞。壶中日月凭谁记,水自飞蒙云自归。”
冰壶洞因口小肚大形似酒壶又凉气袭人而得名,因拥有全国最大溶洞瀑布而闻名。洞体垂深70余米,洞中瀑布位于洞口向下
50米处,从暗河飞泻而出,丰雨时流量达200升/秒以上,落差高近20米,其势壮观无比,其声响若惊雷。郭沫若有诗赞云“银河倒泻入冰壶,道是龙宫信是诬??”
冰壶洞的洞口朝天,深达40多米。俯首下视,寒气袭来,洞不见底,故称“冰壶”。游人可踏着石阶,盘曲通达洞底。冰壶洞内的瀑布从15米左右高的洞顶倾泻,瀑声轰隆,震耳欲聋。朝真洞的洞口向西,前临深壑,背依青峰。洞前眺望,四周群峰挺立,宛若百僧朝圣求真,洞名即由此来。洞中钟乳高悬,石笋遍地,其中一根大石笋形似“观音”,称“观音大士像”。洞的上方有一“天窗”,透进一束阳光,宛如半月,也叫做“一线天”,因为只有一缕阳光。
作文二:《冰壶洞奇观》1000字
冰壶洞奇观
冰壶洞
出双龙洞拾级而上,即至冰壶洞。该洞海拔580米,洞口朝天,口小、肚大、身长,进洞如入壶中,故名。洞口石碑上刻一代文豪郭沫若游冰壶洞后赋诗:“银河倒泻入冰壶,道是龙宫信是诬。满壁珠玑飞作雨,一天星斗化为无。瞬看新月轮轮饱,长有惊雷阵阵呼。压倒双龙何足异,崎此景域中孤”。
从洞口至洞底,深达120余米,有石阶260多级。出双龙洞登上铁梯,约二三十步,即可听得洞中瀑布轰隆声,如巨雷回荡,就到了冰壶洞下瀑。再走上数十级石阶,则瀑声更大,突然见一瀑布悬空倾泻而下,从洞顶右侧石隙中飞喷而出,高达20多米,其势如万马奔腾。飞瀑落地,有似飞珠溅玉,流星飞舞,俄而渗入洞底,无形无踪,令人惊叹不已。沿石阶曲折而上临近飞瀑,
顿觉凉风阵阵,雾气蒙蒙。宋朝学士金履祥有诗云:“洞外烟云肤寸台,洞中冰雪互寻飞。壶中日月凭谁记,水自飞蒙云自归。”
抬头仰望,只见洞顶有一巨大钟乳石,形如佛手,倒挂于飞瀑旁,为飞瀑增添气势,洞底有一色泽晶莹如玉的石笋破土而起,高达三四丈,洞底深处还有“雷峰塔”、“观音井”、“仙牛角”等奇观。
景区
冰壶洞
双龙洞风景区由溶洞、鹿田、大盘三个景区和山桥一个景点组成。双龙洞则由三个溶洞构成,即“小舟穿岩洞,琳琅景物多”的双龙洞、“一瀑垂空下,洞中冰雪飞”的冰壶洞和“千寻通地脉,一线透天门”的朝真洞,它们依次又称下洞、中洞和上洞。三洞各具特色,双龙洞以景物多为美,冰壶洞以洞中飞瀑为险,
而朝真洞以一线天观为奇,并以洞内“卧船、观瀑、赏石”三种特殊游览方式而扬名于世,堪称旅游三绝。
外洞
双龙洞海拔520米,由内洞、外洞和耳洞组成,洞口轩朗,两侧分悬的钟乳石酷似龙头,故名。外洞宽敞,面积1200平方米,像个大会堂,可容千人驻足。常年气温约为15.2?左右,冬暖夏凉。炎夏至此,颇有“上山汗如雨,入洞一身凉”之感,每当盛夏酷暑,每天在外洞有近千人纳凉消暑。洞口西壁“双龙洞”三个大字,传为唐人手笔;东壁“洞天”两字,为宋代书法家吴琳的墨宝;洞顶一排字“三十六洞天”则是近代杰出书法家、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手迹。如果说双龙洞是“龙宫”,那么外洞就是“龙厅”。其西壁一挂“石瀑”,色褐黄,犹如洪峰倾泻,系为含碳酸钙的地下水长期滴馏而成。往前有景石“骆驼仰首”、“石蛙窥穴”、“雄狮迈步”、“金鹞展翅”等。外洞出口处东侧有“龙耳”两字,为民初文人蒋莲僧所书写。
作文三:《【doc】冰壶洞》400字
冰壶洞
?.譬l———u
习l脚量圄固d?6LI-~J.~—l;—la盈蓠i蓄鼎商l?''..,|
;萤i耵.li眶衄i昆譬飘j._戤..一I^?.1J-,'?lj_
司三1:嚣霾皂i萄I痪髑啪匣:譬;囊l
晶卸l__倒l搦』雪哪;曷'蓟ji一ilk .
麓'I-r^-....I圈訇l炯母嗣瞄jElE孺嗣明_l一-l翔.愿一?'一l;:jj潮暖鞭j主啮..
/:蟠I0,一一,?,囊!??强l一;一嬖i
二一一嘲,毒'二,'??一一I1啊I:'.魁:
一
.
.
'
.
'
_-
I
一
t
?二?I:?,,
,
彝_..一一,,,...,,'\
l一:_警\.,.』
_:一?jI=rtj.I一LC_f-..I_一--l-_'.'i.:蠡,l,'—-.f'l',j_
'
舅..曩J一!c.
,
l-'' 峥lI :5一.
'.
,
,-
,
'
—
-l
?-', ?一'II.1I-'?,:,.
一
;.
0.隧'?I.一 ?,
嘲
?
._--',
一:瞄磷 曩?—蕊
作文四:《冰壶洞人文》1400字
冰壶洞人文
道人炼丹栖居之地
从双龙洞或冰壶洞出发,向北约走1公里就到朝真洞。传说该洞是古代石真道人炼丹栖居之地,历代文人为此洞写下的诗篇有云:“桥边仙去鹤犹归”,“云暗赤松犹住鹤”,“溪头鹤树春常在”,“双鹤冲天去”等等。如今仙去鹤亦不归,但有成群结队的画眉、山雀、相思鸟等吱吱喳喳高唱不绝,窜相飞舞。该洞洞口向西,洞门显豁,前临深壑,背依青峰。洞口海拔645米,主洞道长140米,支洞长55米,面积2540平方米。洞前远望芙蓉、鹿田诸峰厅里,宛若百僧朝真。唐杜光庭《洞天福地》中所称的“第三十六洞天金华山”,即指双龙洞景区,如今在朝真洞口石壁上镌刻有“三十六洞天”手迹。洞中钟乳石高悬,石笋遍地。洞道曲折深邃。入口处的左侧有一支洞,面积约300平方米,景称“花厅”。该厅由二叠系栖霞灰岩中燧石结核,凸出在洞壁、洞顶上,一朵朵,一团团,如花似锦,故有“石花”之誉。在主洞深处有一面积约40,50平方米的清水潭,潭上方有一天窗,一束阳光透进,宛如半月,也称“一线天”,故有“千寻通地脉,一线透天门”之称。徐霞客对北山三洞奇趣作了生动而贴切的描
绘,他说:“朝真以一隙天光为奇;冰壶以万斛珠帘为异;而双龙则外有二门,中悬重幄,水陆要奇,幽明凑异者矣~” 黄大仙出于金华北山
为海外侨胞敬为圣灵的黄大仙,据说就出于金华北山。东晋葛洪《神仙传》、唐代《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赤松山志》和清康熙年间《金华府志》等都记载有黄大仙史料。黄大仙即黄初平(皇初平),诞生于东晋成帝咸和三年(328年)八月十三日,其兄名初起。相传黄初平自幼聪慧过人,天赋极高,有异人骨相。他15岁时上山牧羊,途遇一道士,乃神农时成仙的赤松子幻化,带他至金华山一石室洞中传道修炼。黄大仙潜心修道,细读经书,“积世累功,四十稔”,已出神入化,能点石成羊。家兄初起寻找初平四十载,仍杳无音讯。后找上金华山,兄弟相逢,问及:“当年羊群现何处,”初平手指卧羊山上的累累白石道:“羊群在那。”初起笑曰:“只见白石,何见羊群,”初平用手一指,叱道:“羊儿快起~”顷刻间满山白石蠢动成羊,或行或卧,或相互嬉戏,或饮水山间,千姿百态,煞是可爱。兄见弟已成仙,拜弟为师,入山修炼,后成道。后人称兄弟俩为“二皇君”,即二仙,并在“二仙”升天之地,择胜建造赤松宫,香火极盛,曾为江南道宫之冠。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封
大君(初起)为冲应真人,少君(初平)为养素真人;景定三年(1262年)加封大君为冲应净感真人,少君为养素净正真人。1990年,香港“皇大仙啬色园”团体专程到金华认宗。在重修金华观时,挖出一片石芽,香港人谓此类石芽为“龙笋”。石芽高数米,参差重叠,表层洁白,远看似一朵朵巨大的白荷花,近观酷似一群白羊,金华观址就在这些石芽中。现在大殿内可见四羊群,有的弯角挺立,有的伏地反刍,有的为头羊,有的是羔羊。该观正好应念了黄大仙“叱石成羊”之说。
人雅士慕名而游
千百年来,历代文人雅士、骚人墨客慕名而游历者,举不胜举。古代有南朝的沈约,唐代的元结、陈子昂、孟浩然、刘长卿,宋代的王安石、苏东坡、吴琳等或写下游记诗篇,或留下题词墨迹,仅南北朝至清时的诗词就达200余首。爱国诗人陆游,留有游北山智者寺的碑刻;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写有北山三洞的游记。现代的郁达夫、郭沫若、叶圣陶等一大批文豪名家先后游历双龙名胜。现存清静、高雅的鹿田书院,建于宋代,复建于晚清,曾是先贤讲学、研读之场所,内祀奉自宋至清金华的“七贤”。历代名人谢翱、方风、宋濂等都曾来此读书、讲学、游憩,并留下不少题咏佳作。
作文五:《冰壶洞特色》2200字
冰壶洞特色
冰壶洞以“一瀑垂空下,洞中冰雪飞”的洞中瀑布闻名于世。位于双龙洞上方约百米处,洞口海拔约580米,掩隐在郁郁森林中,因洞口朝天,口小、肚大、身长,形似冰壶而得名。
冰壶洞底裂隙中还发育有“仙牛角”、“观音弄”等支洞,不可深入。洞中不仅银瀑飞泻,而且钟乳石千姿百态。飞瀑旁有一巨大钟乳石状如佛手倒挂。洞底有一石笋突兀而起,高达三四丈,色泽晶莹如玉。洞底还有多处钟乳石,形状奇特,令人惊叹。在冰壶洞洞口,立有郭沫若手书的“冰壶洞”洞名碑,碑阴镌刻郭沫若手书的七律诗一首。
海拔580米,洞深120米左右,洞口朝天,肚大身长,内有飞瀑,从洞口至洞底垂距约80米,进洞“如人壶”,故名。从洞底登至洞口有石阶260余级。洞中悬瀑,终年不竭,落差20多米,从洞顶石隙中挤喷而出,如银河倒泻,与其前后左右琳琅满目的石笋、石钟乳相互烘托,形成别具一格的胜景。立于瀑布前,其声轰轰滚如雷,雄姿独特,气势壮观。因瀑布直涮巨岩,水石相击,形成蒙蒙烟雨,寒气袭人,构成了“一瀑垂空下,洞中冰雪飞”的“风雾奇观”,令古今游客惊叹不已。洞底深处还有“雷峰塔”、“观音井”、“仙牛角”等奇观。郭沫若游北山时,对
冰壶洞大力赞赏,留有“压倒双龙何足异,嵌崎此景域中孤”之句。专家考证,冰壶飞瀑与南美洲一洞中大暴布同为世界已开发的溶洞瀑布中所罕见的两大奇观。
冰壶洞口至洞底深有80多米,深奥高峻,洞中遍布石笋、钟乳石,或如“百鸟朝凤”,或如“莲花宝塔”或如“金华佛手”。虽然冰壶洞在高山上,令人称奇的是,在洞中却有一挂飞瀑,银瓶乍破般从石壁中喷射而出,温度仅15?C,终年不竭。飞瀑宽达3米,高达20多米,被誉为全国最大洞中瀑布。瀑布落地后和洞中大岩石猛烈撞击,发出轰然巨响,水花象珍珠般飞溅,轰然作响,濯骨寒气逼人。
沿着飞瀑旁的石阶向上爬约140米,就出了冰壶洞,顿时就听不到“若击鼙之声”的水流声了,绿树成荫,万籁俱静,一时恍若隔世。洞口立有郭沫若手书的“冰壶洞”洞名碑,碑的背面镌刻着郭沫若手书的七律诗一首:“银河倒泻入冰壶,长有惊雷阵阵呼?”
郭沫若为冰壶洞题诗
郭沫若为冰壶洞题诗
1964年5月的一天,郭沫若由当时的金华地委书记李学智陪同来到我们招待所,时间已是晚上八九点钟。到后就安排吃晚饭。郭老是从丽水过来的。当时同行的有郭老的儿子和秘书、驾驶员。我们把郭老安排在404号套间房。郭老当时问有没有蚊子,我就马上叫事务长楼柏松到金华百货公司叫开门,说明情况,买来一顶蚊帐挂了起来。第二天上午8时,郭老就上北山去参观双龙洞、冰壶洞了。
当时陪同郭老一起参观的除了郭老的儿子、秘书和驾驶员,还有金华地委的李学智书记、梁长庚专员、胡晓民副专员和戴光、张学义两位副书记以及地委副秘书长马蕴生,地委办公室秘书科长、李学智的秘书张林耕。郭老当时先看了双龙洞,是由李学智书记一起陪郭老进洞的,出洞后没有到双龙招待所休息。李学智告诉郭老,冰壶洞就在前面,于是就去参观冰壶洞。那时洞内的电灯很稀,隔好长一段路才装一盏电灯。郭老由他的秘书和儿子扶着从冰壶洞口用电筒照着一步一步下洞,李学智、胡晓民一起陪同郭老进洞,郭老边走边看,一直下到底。上来时有点气喘,郭老停一段路,又往后看一下。上洞后,来到双龙招待所会议室,我们早已在桌上准备了宣纸、笔、墨,郭老见状说:“你们都准
备好了,”我们敬请郭老休息喝茶,可郭老不肯,大概他在冰壶洞中边走边看,已打好诗的腹稿,很想马上抒写出来~他走到桌边,我和他的秘书帮助固定宣纸,只见郭老拿起大笔,一口气挥毫写下了后来刻在那块石碑上的诗。全诗写好后,又写了“冰壶洞”洞名三个大字。接着,郭老还分别为李学智、梁长庚、胡晓民、张学义等写了字。第二天,郭老即乘火车回北京。不久,郭老这首诗的手迹被刻在一块石碑上,竖立在冰壶洞口,并建了个碑亭。
1966年“**”中,一天晚上10时左右,胡晓民副专员给我打来电话,说:“小王啊,郭沫若写的那块冰壶洞诗碑是珍贵的文物,不能被**破坏,要设法把它保护起来,不受损害。”那时冰壶洞旁边有一个厕所,我就请“金华观”内几个可靠的工人,在夜里于厕所旁边挖了一个深洞,把这块诗碑埋在下面,搞得严严实实,上面还盖上了一层草和树叶。直到10多年后(即“四人帮”粉碎后)才把这块诗碑挖出来,成了出土文物,仍让它屹立在冰壶洞口的亭中。不少学者、名人、旅游者游完冰壶洞都要到这个亭里浏览诗碑,有的还高声朗诵,并在诗碑前合影留念,这里已成了学者、名人、旅游者的一道亮丽的人文景观,为金华这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增添了光彩。
旅游
从市区清波门乘3路公交车(30分钟一班)或在金华商城、国贸大厦、火车西站前的太阳城乘21路可达双龙景区。打的前往冰壶洞可议价(城北25元/车,城南30元/车)。
门票及开放时间
小联票(包括双龙洞、冰壶洞、桃源洞和金华观四个景点)46元;大联票(包括景区交通和双龙洞、冰壶洞、桃源洞、金华观、朝真洞、仙瀑洞、黄大仙祖宫)70元。
开放时间:7:20,17:00(黄金周期间调整方案待定)。
提示
1.在自然保护区内,遵从向导的安排,不得进入向导未安排的地方。
2.洞内有水建议不要穿布鞋,为了旅游方便和舒适,不要穿高跟鞋和皮鞋最好。
3.景区内不得乱扔垃圾,尤其不能把饮料瓶扔向钟乳石,否则要巨额赔款。
作文六:《冰壶洞内洞》1400字
冰壶洞内洞
冰壶洞
内外洞有巨大屏石相隔,仅通水道,长10余米,宽3米多,高不及半米,此隘口称“蛤蟆嘴”,古诗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上船莫嫌洞口小,逆水而上别洞天。”意为欲观赏内洞,唯有平卧小舟,仰面擦崖逆水而入。屏石底面仅7,10厘米,稍一抬头,就有碰破鼻额之险。“千尺横梁压水低,轻舟仰卧入回溪”,只要仰卧不动,有惊无险,妙趣横生,堪称游览方式之一绝,亦具有“水石奇观”之美誉。这四字崖刻于内洞入口处,不知出自何人手笔,至今无从查考。内洞面积两倍于外洞,由于钟乳石、石笋造型奇特,布局巧妙,再有因灰岩中夹有硅质岩石,产生差别溶蚀,形成种种奇特景石,使得洞内景观景物独具一格,景多变幻,令人目不暇接,宛若置身于水晶龙宫,不愧
为龙的世界。内洞有“黄龙吐水”、“倒挂蝙蝠”、“彩云遮月”、“天马行空”、“青蛙盗草”、“寿星与仙桃”等景点,其中“龙爪”、“海龟探海”、“龟蛇共生”、“金华火腿”等却为溶蚀残留的石灰和硅质岩类,形象逼真,得天独厚。洞顶两条岩石,一似青龙,一似黄龙,龙鳞、龙爪闪闪发光,盘绕飞舞,十分形似。元代诗人金履祥诗曰:“石上双龙盖形似,更深须有老龙蟠。”最值得称奇的是在洞左侧有一处石罅,喷泻出一股清冽的泉水,仿佛是龙嘴汩汩地吐着水。如能喝上几口,凉爽甘甜,痛快之极。据云这是当年郁达夫游此发现的。洞内有一地下河,源于朝真洞上部,经过朝真洞,穿过冰壶洞,进入双龙洞,相对高差达300米左右。地下河的流量一般为21升/秒,年总水量为65万立方米。水清质优,水温为16.2?左右。
冰壶洞,洞口朝天,为一崩陷洞穴,肚大腹深,从洞口至洞底垂直距离约80米,进洞“如入壶中”,故名。洞中有悬瀑,终年不竭,落差15米。水流从洞顶倒挂的钟乳石后缘倾泻而出,如蛟龙奔腾向前,瀑声轰隆,震耳欲聋。瀑水落地,水花四溅,激动人心,形成濛濛细雨,寒气袭人,构成了“一瀑垂空下,洞中冰雪飞”的“风雾奇观”。根据记载,此洞于公元300年(晋代)发现。宋《鲁斋集》曰:“下危梯、观瀑布。”方凤《游北山三
洞记》中说:“束数炬,相后先若入井然。”公元1636年,徐霞客详尽纪录他的探险见闻:“洞门仰如张吻。先投杖垂炬而下,滚滚不见其底。乃攀隙倚空入其咽喉,忽闻水声轰轰。愈秉炬从之,则洞之中央,一瀑从空中坠,冰花玉屑,从黑暗处耀成洁采。”冰壶洞奇观,古今游客均惊叹不已。元人黄溍写道:“坐爱春泉响翠微,玉花吹湿萍罗衣。何人为梦冰壶破,卧看青天白练飞。”表达了游人如入仙境的情态。郭沫若游冰壶洞时,即兴写下诗句:“银河倒泻入冰壶,道是龙宫信是诬;满壁珠玑飞作雨,一天星斗化为无。瞬看新月轮轮饱,长有惊雷阵阵呼;压倒双龙何足异,嵚崎此景域中孤。”最近有关部门经过探测,从瀑布口部进入的洞道有120米可行,而且还有大厅,洞厅内钟乳石等丰富,并有洞内瀑布,落差约8米。
文化产物
双龙洞与冰壶洞之间,目前已打通,在堆积物内发现大量古脊椎动物化石,它们为苏门羚、巨獏、真象、大熊猫、犀等24种,与四川盐井沟动物群相似,为距今约70万年前的中更新世到10万年前左右的晚更新世初。同时在沙蹭中发掘出两只玉璧,是距今5200年前至43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产物。玉璧系珍贵装饰品,为部落领袖佩戴之物。《易?系词》云:“上古穴
居而野处”。《礼记?礼运》曰:“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
营窟,夏则居橧巢。”据此可知,玉璧系上古部落居于洞中的遗
物。
作文七:《莲花洞阅读答案》400字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莲花洞
莲花洞之前为居然亭。亭轩豁可望,每一登览,则湖光献碧,须眉形影,如落镜中。六桥杨柳,一路牵风引浪,萧疏可爱。晴雨烟月,风景互异,净慈之绝胜处也。洞石玲珑若生,巧遇雕镂。余尝谓吴山南屏一派皆石骨土肤,中空四达,愈搜愈出。近若宋氏园亭,皆搜得者。又紫阳官石,为孙内史搜出者甚多。噫!安得五丁神将,挽钱塘江水,将尘泥洗尽,山骨尽出,其奇奥当何如哉?
(1)
本文作者对自然景色有独特的感受,且不事雕饰,如用“________”写亭,用“________”写湖水,用“________”写杨柳,用“________”写石。
(2)
解释句中加粗的字。
①山骨尽出:________。
②余尝谓吴山南屏一派:________。
阅读答案:
答案:
解析:
(1)
亭轩豁可望……湖光献碧
须眉形影,如落镜中
一路牵风引浪,萧疏可爱
玲珑若生,巧遇雕镂
(2)
①全,皆 ②曾经
作文八:《《虫洞理论》阅读答案》2100字
《虫洞理论》阅读答案
(“128815”);《虫洞理论》阅读答案
虫洞理论
上世纪30年代,爱因斯坦等科学家在研究引力场方程时,假设宇宙中可能存在连接两个不同时空的狭窄隧道,这个隧道就是后来物理学家所说的虫洞。爱因斯坦认为通过这个隧道即虫洞可以做瞬时的空间转移,如果虫洞的出口恰好停在过去,就可以通过它逆着时间旅行。当然,进行这种时间旅行时你只能旁观,因为时间是线性的,事件就是一个个已经穿好的珠子,你无法改变珠子也无法调动其顺序。但截至2013年,还尚未有实验证实虫洞真正存在。
早在19世纪50年代,已有科学家对虫洞作过研究。一些物理学家认为,理论上,也许虫洞可以使用,但虫洞的引力过大,会毁灭所有进入的东西;同时,即使宇宙中充斥着数以百万计的虫洞,但也很少会有直径超过10万公里的,而这个宽度正是太空飞船安全航行的最低要求。因此虫洞不太可能用于宇宙航行。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研究发现,虫洞的超强力场可以通过“负质量”来中和,起到稳定虫洞能量场的作用。科学家认为,相对于产生能量的“正物质”,“反物质”拥有“负质量”,可吸去周围所有能量。目前世界上的许多实验室已经成功地证明了“负质量”能存在于现实世界,并且通过航天器在太空中捕捉到了微量的“负质量”。“负质量”的发现为利用虫洞创造了新的契机,只要用“反
物质”去扩大原本细小的虫洞,并强化“虫洞”的结构,使其稳定,就可以让太空飞船穿过。
与此同时,许多科学家也在致力于构造人工虫洞的研究。科学家桑恩等人从理论上提出了构造虫洞的概念。他们相信,先进文明所创造的人工虫洞,可以用奇异物质的“支柱”来保持虫洞的畅通。奇异物质具有超过它能量密度的极大的负压,其引力具有排斥性,从而使得它周围的空间被扭曲得十分奇怪,这正好改变了空间扭曲的“符号”。桑恩的虫洞,可称为奇异物质虫洞。
科学家麦可思提出了“磁虫洞”理论。他说,极强烈的磁场能弯曲时空而形成虫洞。根据相对论,任何含有能量的东西(包括磁场),皆能弯曲空间。远在上世纪20年代,科学家莱特,就在爱氏方程中找到了磁引力。莱特的理论表明,在一个由螺线管产生的磁场中,螺线管内形成了一个引力场,但要获得这种人工引力场,需要十分巨大的磁场。麦可思说,在实验室内,用2.5T(特斯拉)的磁场即可构造出一个“磁虫洞”,但洞的半径极大,约为150光年,若要将此“虫洞”的半径压缩到实验室的尺度,则所施加的磁场需大到10亿T,这显然超出目前人类的科技能力(最大人工磁场约10T)。但麦可思认为,在天空中必定能找到这种“磁虫洞”,因为中子星表面的磁场达10亿T,在那里,“磁虫#from本文来自学优网://.gkstk.end#洞”将自发地产生。
不论“奇异物质虫洞”或“磁虫洞”,只要它们存在于天空之中,就能从地球上测得它们的特征性信号,我们将看到一个两边特别
明亮中间较暗的R光学像。
5.下列对“虫洞理论”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虫洞是宇宙中可能存在的连接两个不同时空的狭窄隧道,理论上,利用它我们可以做瞬时的空间转移,回到过去或穿越未来。
B.虽然虫洞的能量场可以毁灭所有进入虫洞的东西,但利用“反物质”来中和以后,太空飞船就有从虫洞中穿过的可能。
C.“虫洞的引力”和“虫洞的超强力场”,拥有负质量的“反物质”和具有极大负压的“奇异物质”是含义各自相同的两组概念。
D.尽管以目前人类的科技能力还不能建造一个适合实验室尺度的“磁虫洞”,但麦可思却相信太空中或许存在着这种“磁虫洞”。
6.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桑恩和麦可思建造的虫洞,分别利用了奇异物质的负压和人工磁场的引力来稳定虫洞的能量场,其中的科学原理是相似的。
B.“反物质”是相对于“正物质”而言的,它拥有“负质量”,可以在虫洞中吸收能量,并使自身的结构稳定,从而扩大虫洞。
C.麦可思首先提出,任何含有能量的东西皆能够弯曲空间,极强烈的磁场也能弯曲时空而形成虫洞,他据此提出了磁虫洞理论。
D(只要桑恩的奇异物质虫洞和麦可思的磁虫洞存在于天空中,我们就能从地球上看到它们两边特别明亮中间较暗的R光学像。
7.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间是线性的,事件则像一个个被穿好的珠子,无法改变珠子也无法调整顺序,故即使能由虫洞回到过去,也不可能“重新来
过”。
B.既然“负质量”已经被世界上的许多实验室成功地证明了能够存在于现实世界,那么,利用“反物质”来建造虫洞就不是不可能了。
C.目前尚没有实验证据表明虫洞的真实存在,所以,现阶段科学家对虫洞的所有研究都只是一种海市蜃楼般的猜测,前景不容乐观。
D.蛀虫在苹果表面的两个点之间蛀出了一个“虫洞”,如果在这两个点之间走直线,从三维的物理空间来看,这条直线就类似于虫洞。
参考答案:学优网整理
5.D(“或许”错,原文为“在天空中必定能找到这种磁虫洞”,或然与必然混淆。)
6.D(A.“桑恩和麦可思建造的虫洞”错,只有理论而未实际建造,理解偏差,混淆概念;B.“并使自身的结构稳定”错,原文中“稳定”指的是虫洞,偷换概念;C.“麦可思首先提出,任何含有能量的东西皆能弯曲空间”错,张冠李戴)
7.C(“所有研究都只是一种海市蜃楼般的猜测”错,理论探究不等于“海市蜃楼般的猜测”)
作文九:《大小猫洞阅读答案》2800字
阅读《大小猫洞》,完成后面小题
名人免不了有故事流传,真假难辨。
大科学家牛顿有个传说是:他养了两只猫,一只大,一只小。他为便利猫的出入,在门上开了两个洞,一小,一大。他认为大猫不能进小洞,可不知道小猫能进大洞,开一个洞就够了。这故事是笑学者脱离生活实际,还是笑科学思想方法认死理,不灵活?
牛顿爵士的家世并非贫寒。三百年前,他养猫总有仆人照看吧,何劳他亲身看管?这故事靠不住。
不论真假,这故事里有点道理。开一个猫洞是从人的一方面想,一洞可以两用。若从猫的一方面想呢?一有紧急情况,两猫不能同时进出,势必大的要挤了小的。而且——
大猫:这是我的洞,允许你用,要以我为主。
小猫口头称是,心中不服。
若是各有一洞呢?那就不一样了。
大猫:你看我的洞多么辉煌。我可以让你也利用。
小猫:谢谢。我的玲珑小洞也可以供你用。可是你进得去吗?
双方平等了。各有所得,各霸一方。
故事里的牛顿不可笑。他是从猫一方面考虑的。洞是供猫用的,不是供人用的。对人说,一个洞的效率高。对猫说,两个洞更方便。牛顿讲科学,尊重客观,不由人的主观,考虑事情全面。
无独有偶,中国也有个关于门洞的名人故事。
话说当年齐国宰相晏婴名满天下。据说他曾经当使者到楚国去办外交。楚国人要给他一个“下写威”。因为晏子身材矮小,便在国门之旁开了一个小门,请晏大使从小门进。晏子不肯,说,到什么国进什么门。到狗国才钻狗洞。我来到楚国该进什么门?进大国的大门,还是进小国的小门?楚国人不肯自认小国,只好请他进大门。没开谈判先吃了败仗。
当时只有三个大国:西是秦,东是齐,南是楚。既是外交访问,晏大使必非一个人。代表齐国出访自然有一些随从组成外交使团,骑马乘车,前呼后拥,晏子决不能一个人徒步走来。大使个人的高矮显不出来。而且城墙不是纸糊的,另开一门也不容易。这故事靠不住。
不论真假,这故事里有没有什么道理可谈?
楚人:门是供人走的。大人走大门,小人走小门。门以人为准。
晏子:门是国家的城门。大国的城大,城门也大。小国的城小。门也小。门以国为准。
这又是从两个不同坐标出发看人和门的关系。
事实上,中国历来实行的是楚国式,不是齐国式。贵宾来到,大开中门迎接。来“告帮”的,“求情”的,普通人,都得从侧门出入,先到门房挂号等候。仆役丫环就只能走后门了。
最古的大学叫做“泮宫”。祭孔夫子的“文庙”有三个大门并列。进门便是泮水池,上有三座桥,中间的桥直对“大成殿”。只在本地有人中了状元时才能开正中的大门,由状元走过中间的桥去祭孔。不出状元,就不能开正门,无人走这“状元桥”。门的大小一直是和进出的人的名位身份相连的。不出状元。地方等级就低。
现在的北京大学的大红门是原先的燕京大学修的,仿照“文庙”的格式。不过“状元桥”上走的人不限于状元,中门大开,人人可进了。
人人走桥,未必想到是什么桥。人人知道故事,未必想到里面有什么道理。
1.指出本文的论点。(3分)
中心论点:
第一分论点:
第二分论点:
2.分析文中有关门洞的两个故事,回答下面问题(5分)
①作者为什么反复指出“这故事靠不住”?(3分)
②你如何理解文中划线句的含义?(2分)
3.对文章的分析阐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全文看,本文属于驳论文。
B.为了生动有趣,作者在大小猫洞的故事后又增加了大小国门的故事。
C.为了层层推进,更深刻地揭示道理,作者从大小猫洞谈到大小国门再谈到状元桥。
D.从大小猫洞谈到大小国门再谈到状元桥,作者借以宣传“以人为本”的思想。
4.另选角度,解读以下寓言故事,写出新的寓意。(3分)
一到冬天,蚂蚁就出来晒米粒;促织饿得半死,向蚂蚁借粮,蚂蚁说:“在夏天唱歌作乐的是你,到现在挨饿,活该!”……促织饿死了,作了蚂蚁的粮食。(选自《伊索寓言·蚂蚁和促织的故事》)
阅读答案:
1.中心论点:故事里面有道理。
第一分论点:牛顿开猫洞的故事里有开猫洞应从猫出发而不是从人出发的道理。
第二分论点:晏子使楚的故事里有门的开设应以国准而不是以人为准的道理.
2.①(3分)强调不论真假,哪怕故事靠不住,故事里面也有道理,使论证无懈可击,体现议论文的严密性。 ②(2分)“楚国式”指门以人为准,“齐国式”指门以国准。(1分)该句指出中国社会历来习惯从等级观念出发考虑问题而不是从实际需要出发。
3.D
4.凡事都要预先有准备,才能防患于未然,讽刺现代有些人,阴险狡诈,自己靠别人活着,却不希望别人活着。
【解析】
1.试题分析:要求学生知道议论文论点的总结方式。有的议论文题目就是论点,有的论点含在第一段中,有的含在最后一段中有的含在文中,注意仔细揣摩文章所言表达的中心意思。本文所表达的中心意思,小故事也有道理,含在最后一段中。而分论点:是两个故事所表现的中心意思。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分析:①要求学生抓住虽然“故事靠不住”但是“故事中的道理是能靠得住的”来论述即可。②是阐述的中历来的规矩,写出中过历来的的等级观念即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3.试题分析:A项错误,本文不属于驳论文,它没有驳论点。B项不是为了生动有趣,而是为了证明故事里有道理。C项叙述不完整。D项正确,叙述完整。
考点: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试题分析:要写出“新意”,则要求学生从寓言中另辟蹊径,选取一个全新的角度来阐释道理。可以从蚂蚁吃促织的角度考虑。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作文十:《虫洞理论阅读答案》2100字
虫洞理论 上世纪30年代,爱因斯坦等科学家在研究引力场方程时,假设宇宙中可能存在连接两个不同时空的狭窄隧道,这个隧道就是后来物理学家所说的虫洞。爱因斯坦认为通过这个隧道即虫洞可以做瞬时的空间转移,如果虫洞的出口恰好停在过去,就可以通过它逆着时间旅行。当然,进行这种时间旅行时你只能旁观,因为时间是线性的,事件就是一个个已经穿好的珠子,你无法改变珠子也无法调动其顺序。但截至2013年,还尚未有实验证实虫洞真正存在。 早在19世纪50年代,已有科学家对虫洞作过研究。一些物理学家认为,理论上,也许虫洞可以使用,但虫洞的引力过大,会毁灭所有进入的东西;同时,即使宇宙中充斥着数以百万计的虫洞,但也很少会有直径超过10万公里的,而这个宽度正是太空飞船安全航行的最低要求。因此虫洞不太可能用于宇宙航行。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研究发现,虫洞的超强力场可以通过“负质量”来中和,起到稳定虫洞能量场的作用。科学家认为,相对于产生能量的“正物质”,“反物质”拥有“负质量”,可吸去周围所有能量。目前世界上的许多实验室已经成功地证明了“负质量”能存在于现实世界,并且通过航天器在太空中捕捉到了微量的“负质量”。“负质量”的发现为利用虫洞创造了新的契机,只要用“反物质”去扩大原本细小的虫洞,并强化“虫洞”的结构,使其稳定,就可以让太空飞船穿过。 与此同时,许多科学家也在致力于构造人工虫洞的研究。科学家桑恩等人从理论上提出了构造虫洞的概念。他们相信,先进文明所创造的人工虫洞,可以用奇异物质的“支柱”来保持虫洞的畅通。奇异物质具有超过它能量密度的极大的负压,其引力具有排斥性,从而使得它周围的空间被扭曲得十分奇怪,这正好改变了空间扭曲的“符号”。桑恩的虫洞,可称为奇异物质虫洞。 科学家麦可思提出了“磁虫洞”理论。他说,极强烈的磁场能弯曲时空而形成虫洞。根据相对论,任何含有能量的东西(包括磁场),皆能弯曲空间。远在上世纪20年代,科学家莱特,就在爱氏方程中找到了磁引力。莱特的理论表明,在一个由螺线管产生的磁场中,螺线管内形成了一个引力场,但要获得这种人工引力场,需要十分巨大的磁场。麦可思说,在实验室内,用2.5T(特斯拉)的磁场即可构造出一个“磁虫洞”,但洞的半径极大,约为150光年,若要将此“虫洞”的半径压缩到实验室的尺度,则所施加的磁场需大到10亿T,这显然超出目前人类的科技能力(最大人工磁场约10T)。但麦可思认为,在天空中必定能找到这种“磁虫洞”,因为中子星表面的磁场达10亿T,在那里,“磁虫洞”将自发地产生。 不论“奇异物质虫洞”或“磁虫洞”,只要它们存在于天空之中,就能从地球上测得它们的特征性信号,我们将看到一个两边特别明亮中间较暗的R光学像。 5. 下列对“虫洞理论”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 虫洞是宇宙中可能存在的连接两个不同时空的狭窄隧道,理论上,利用它我们可以做瞬时的空间转移,回到过去或穿越未来。 B. 虽然虫洞的能量场可以毁灭所有进入虫洞的东西,但利用“反物质”来中和以后,太空飞船就有从虫洞中穿过的可能。 C. “虫洞的引力”和“虫洞的超强力场”,拥有负质量的“反物质”和具有极大负压的“奇异物质”是含义各自相同的两组概念。 D. 尽管以目前人类的科技能力还不能建造一个适合实验室尺度的“磁虫洞”,但麦可思却相信太空中或许存在着这种“磁虫洞”。 6.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桑恩和麦可思建造的虫洞,分别利用了奇异物质的负压和人工磁场的引力来稳定虫洞的能量场,其中的科学原理是相似的。 B. “反物质”是相对于“正物质”而言的,它拥有“负质量”,可以在虫洞中吸收能量,并使自身的结构稳定,从而扩大虫洞。 C. 麦可思首先提出,任何含有能量的东西皆能够弯曲空间,极强烈的磁场也能弯曲时空而形成虫洞,他据此提出了磁虫洞理论。 D.只要桑恩的奇异物质虫洞和麦可思的磁虫洞存在于天空中,我们就能从地球上看到它们两边特别明亮中间较暗的R光学像。 7.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时间是线性的,事件则像一个个被穿好的珠子,无法改变珠子也无法调整顺序,故即使能由虫洞回到过去,也不可能“重新来过”。 B. 既然“负质量”已经被世界上的许多实验室成功地证明了能够存在于现实世界,那么,利用“反物质”来建造
虫洞就不是不可能了。 C. 目前尚没有实验证据表明虫洞的真实存在,所以,现阶段科学家对虫洞的所有研究都只是一种海市蜃楼般的猜测,前景不容乐观。 D. 蛀虫在苹果表面的两个点之间蛀出了一个“虫洞”,如果在这两个点之间走直线,从三维的物理空间来看,这条直线就类似于虫洞。 5. D(“或许”错,原文为“在天空中必定能找到这种磁虫洞”,或然与必然混淆。) 6. D(A. “桑恩和麦可思建造的虫洞”错,只有理论而未实际建造,理解偏差,混淆概念;B. “并使自身的结构稳定”错,原文中“稳定”指的是虫洞,偷换概念;C. “麦可思首先提出,任何含有能量的东西皆能弯曲空间”错,张冠李戴) 7. C(“所有研究都只是一种海市蜃楼般的猜测”错,理论探究不等于“海市蜃楼般的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