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马克思青年时代》400字
马克思青年时代就与德国著名诗人海涅成忘年之交,他很喜欢海涅 的一首《问海》的诗:
一个青年找不到人生的答案,
他在漆黑的夜里痴痴地站在海滨上,
他胸中满怀愁思,
他脑中满怀狐疑,
他用忧郁的调子向海涛发问,
希望大海能给他解释人生之谜。
他问:人类的意义是什么,
人类从何处来,
空中金色的星辰住着何人,
海涛呼啸着永恒的呼声,
风在吹拂,云在飞驰,星辰冷漠地照耀着。
海边上一个傻瓜在等待回答。
面对人生之谜,不要怀着忧伤的情调,等待着别人的回答,要大胆走进人类智慧的大厦中去,去寻找属于自己人生的正确答案,为自己树立起伟大理想,并在大风大浪中去为之英勇奋斗,顽强进取。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这是一门为人类多数人谋福利的科学,这门科学一旦真正让创造社会财富的人民所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物质世界的巨大力量。
主要著作: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共产党宣言》
《哥达纲领批判》
《资本论》
《人类学笔记》
“饮食男女也是真正的人,但如果仅仅是饮食男女也就不是真正的人。”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作文二:《青年时代的自我修养》3100字
梁溯溟先生的一段话很有道理:人总是会面临三大问题。首先,是人与物之间的问题。三十而立,我们会先追寻在社会的立身之本,追求一些物化的指标。其次,是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为人亲为人友,我们会希冀和谐的人际环境,获得归属感与认同感。然而到最后,一定会回归到人与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在这个纷繁复杂的时代,如何去反思和诉求自己的内心,让自己“心能转身,心兵安宁”,才是一个根本的问题。
周围有前途未定惶惶的朋友,也有未来安定可期却又茫然的朋友;有兢兢业业疲倦前行的朋友,也有笙歌买醉无所寄托的朋友;得不到与得到似乎都会不开心,纠结成为了一个彼此都有的关键词。于此,迷惘的我没有答案,也没有停止追寻答案。谨以这篇细碎的收集、整理与思索,向大家也向自己提交一份人生的不成熟功课。 青年时代的自我修养
籍由一位长辈的寄语开篇:人生中修己很关键。不成功修己,成功是暂时的;成功修己,不成功是暂时的。无论是外在的成功还是内在的幸福,都会依赖于你的人生修炼。那么,如何修炼呢?思忖许久,觉得或许可以归为八个字:外修其形,内修其心。
外修其形。相由心生,外在的容貌,语言和行为会是内心最直观的反映;同样的,自己外在的修炼也会强大你的内心。美丽或英俊不仅来自于你的外表, 更是来自于你举手投足间的从容和大气。一个人
优雅和沉稳的关键在于通过语言和行为控制自己的情绪;控制是一门高级的艺术。
多些诚恳的微笑,让你的面相可亲;多些真诚的说谢谢,让你的心灵感恩;多些注重衣着的整洁得体,培养你的气质;多些有益的社会活动和旅行,让经历带给你内涵;多做些成功的小事情,累积自信的力量,不要用外表的强悍来保护内心的虚弱;多学习些优秀的表达,言语诚恳有度,不要让语言的苍白来折射心灵的苍白;多些实质性的努力,少些根基松浮的自夸,因为亢必有卑,表面上的张牙舞爪,往往是在呵护心中一个青涩而脆弱的起点。
外修其形,是以外在的强大来促进内心的强大,将外功归于内功。 内修其心。六年级的小妹妹有一天突然短信问我,说哥哥,我要写作文《我的理想》不知道写什么,你的理想是什么啊?我嘻嘻哈哈开玩笑哄了她,却很难正面去回答。其实实质性的理想都是空泛和易变的,我的理想是做一个内心强大,温暖,富有的人,并且也在一步一步努力,因为一切幸福和快乐的源泉,不是来自于外界,而是来自于你内心永不枯竭的力量。
何为强大?强大即有所执。心灵的强大是一种坚持,不犹疑,不妄思,是一种能够在逆境里奋力的坚韧。坚持可以是坚持一个抉择,也可以是坚持一种等待。
前者的坚持是在选择的时候。人生的每一决定都意味着有得有失;一扇门打开,另一扇门就会关上,现实的世界中很少有绝对的对和错,
更多是值不值得的考量。正确的东西其实就是你坚持的那个决定,你的内心强大不在于做了什么抉择,而在于抉择之后的承担和坦然。 后者的坚持是在等待的时候。我们做事情常常希望尽快有一个好的结果,但很多事情都只能慢慢等待。事缓则圆说的很有道理,许多事我们只能先下功夫, 再求机缘。在等待的过程中,坚持可以改变很多东西,可以收获很多东西,比如耐心、反思、经验和豁达等,这些东西绝不是物质之一类的东西能比的。正如卡夫卡所言:“人们常常用咄咄逼人来掩饰弱点,真正持久的力量存在于忍受中。我等待,我观看。恩惠也许来,也许不来。也许这种既平静又不平静的等待就是恩惠的使者,抑或恩惠本身。”
坚持本身没有错,但是大方向没有偏误很重要。有这样一个故事:曾经有一群人向北极出发,发现越走离北极越远,然而所有的仪器都表明他们的方向是对的,原来他们是在一块向南漂的巨冰上行走。最后的优美和出色不仅仅需要有坚韧的精神和一颗坚持的心,更需要眼光和格局。
何为温暖?温暖即有所冀。心灵的温暖是一种与人无伤,与己无垢的心境,是懂得持平的中庸世故,是可以在不同声音下击节赞赏的包容和将细小的美好放大的能力。
怒是一种小力量,恕是一种大力量。发生在身边的故事有三种面孔,你的一面,我的一面,和最真实的一面。当你愤然不满的时候,是不是是会把你心中的真实,替代了别人心中的真实呢?维护自己的
观点,不应该是像维护自己的面子一样,而是应该承认它还有发展的空间,通过讨论和做事认识到自己思维的局限。做事格局要大, 而做人心胸要开。
恕人易,恕己难。人一切的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许多超脱飞扬的自我期许,都会在沉重的现实引力中哄然坠地。但是,有一句话说的很精彩:没有过不去的事情,只有过不去的心情。知道自己的位置,不要轻易扩大预期,有所冀望却知足常乐,或许可以降服自己的心反归平静。大多数时候,我们“想得到,做不到,看得破,忍不过”,总是够锋利而稀乏琢磨,够悟性而稀乏修炼,其实还是糊涂些好。
温暖不仅仅是宽容,还是体会感动,感受幸福的能力。是要懂得去欣赏美丽的事物,能用一点一点的小幸福去累积出人生的快乐。过好每一天,收获每一颗小小的喜悦珍珠,然后串好成一串美好的珍珠。这种温暖,如同旭日破冰封,沧桑化轻薄。
何为富有?富有即有所予。心灵的富有是历经世事复杂的简单,尝过人世沧桑的单纯,是大经历后的豁达,是一种能将琐碎的经历和情感升华为美好并可以馈赠予他人的能力。
心灵富有的基础是经历。《小窗幽记》的集醒篇讲得很是透彻:澹泊之守,须从浓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勘过。只有切身的看过,走过,经历过,得到过教训,才会有真正通透的收获,从而一点点丰富你的内心。许多人未曾经历,便一副了然,称超脱,
其实是空泛的。不经历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避开现实的明哲是卑怯的,不经历劫难砥砺的超脱是轻佻的。
心灵富有的人有来处,有去处。他会从经历中得到的核心故事,并且追寻他们的最终实在。核心故事是你人生中许多成功和挫折的浓缩,汇聚成你个人的品牌,是你内心力量的体现。这个故事中最为充实、最有意义的那段讲述,往往会被你作出的一系列决定所填满。这个故事是你人生最值得骄傲的片段,在逆境中可以汲取动力的源泉。 最终实在是带给你内心最本质的安心。这不是事业有成,或者家财万贯之类外在的东西能够带给你的。成功和富贵只是一种生活的状态,而非人生的目的。每个人的起心动念不同,最终实在也不同。于我而言,亲友平安,家庭幸福,泛泛八字,即为实在。最终实在是这样一种追寻,当得到的越多,反而会越迷惘。不难看到很多很成功的人诉求于宗教与哲学,诸如圆融慈悲的佛教、通透无为的道教、敬虔灵修的基督教,诸如陆王心学之后的儒家、黑格尔之后的西方存在哲学,来思考现代心灵困境的解决。我的知识和境界远远不到,不敢妄言,只是隐隐觉得,看似平淡的生活背后,或许隐藏着一种智慧,勇气和相信。
心灵富有最终会是一种给予。别人可以从你这里汲取力量,从你的故事得到指引。行业内取得巨大成就的人固然值得尊重,但能在成就上静心,自醒,生势,传承的人才犹为值得钦佩。他们不仅仅是专
家、管理者、企业家,更是理念和文化的创造者与引导者,形成自己人生的道,并在大的社会价值体系下发扬传承。
在追求成功与幸福的国度,要如战士,孜孜以求的琢磨心灵,也要如隐士,静静无为的温养心灵。最使人疲倦的往往不是道路的遥远,而是你心中的郁闷;最使人颓废的往往不是前途的坎坷,而是你自信的丧失;最使人痛苦的往往不是生活的不幸,而是你希望的破灭;最使人绝望的往往不是挫折的打击,而是你心灵的死亡;所以如果心能放开,一切都会慢慢变好的。
清散的三千余字,完成于半年来科研工作的闲余,也完成于旅行的途中。每落下一笔,那些微小文字的力量,于我而言都是或沉毅或欢快的修习和记忆。
时空如寄,岁月轻擦;此去经年,安然无话。
作文三:《《青年时代》杂志投稿》400字
《青年时代》杂志-《青年时代》杂志社 《青年时代》创刊于 1950 年 ,是由共青团贵州省委主管主办,青年时代杂志社编辑出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 , 具有 60 年创刊历史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优秀期刊(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002-6835 , 国内统一刊号 CN 52-1032/G0 , 邮发代号 66-74 )。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可查,万方、维普收录期刊。
主要栏目
文学研究: 主要发表文学方面前沿学术论文。
文化艺术:主要发表美术、音乐等艺术前沿学术论文。
思想政治:主要发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前沿学术文章。
人文社会:主要发表教育教学等以外的具有学科前沿性的学术论文。 高等教育:主要发表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方面前沿学术文章。
职业教育:主要发表高、中职院校教育教学方面前沿学术文章。 基础教育:主要发表中、小学教育教学方面前沿学术文章。
经管论坛:主要发表经济、管理方面的前沿学术文章。
图书档案:主要发表图书管理、档案管理方面前沿学术文章。 详情请咨询QQ:2853910231
作文四:《泽东青年时代作文:心之力》3200字
泽东青年时代作文:心之力
按:**于 1914至 1918年在湖南长沙第一师范求学,在导师杨昌济的指导下,曾醉心于 伦理学的研究,写下了《心之力》一文,被导师给了 105分,被称为建国之才的奇文。此文当 年在湖南一师广为流传和誊抄,后几度失传,今终于被湖南一师当年同学的后代在先辈的遗物 发现并传之于网上。以下为《心之力》全文:
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细微至发梢,宏大至天地。世界、宇宙乃至万物皆为思维心力 所驱使。博古观今,尤知人类之所以为世间万物之灵长,实为天地间心力最致力于进化者也。 夫中华悠悠古国,人文始祖,之所以为万国文明正义道德之始作俑者,实为尘世诸国中最致力 于人类自身与天地万物间精神相互养塑者也。盖神州中华,之所以为地球文明之发祥渊源,实 为诸人种之最致力于人与社会与天地间公德、良知依存共和之道者也。古中华先贤道法自然, 文武兼备,运筹天下,何等的挥洒自如,何等的英杰伟伦。然天妒英杰,愚昧丛生,国人于邪 魔强盗阴险心力渗透、攻击之下,渐渐失忆,泱泱中华众生却败于甘愿自卑沉沦、散弱。
有德者心力难济,无德者霸拥民众所赋世权以为私势,神器私用,贪腐国贼举家富贵,万 众民脂民膏皆被劫掠。则国力日衰,国力衰则国家民族之心力衰竭,内可诱发天灾兵祸,朝代 更迭,官僚、商贾、农工、学者尽难免沉沦;外可诱引强盗来犯,到头来看,国贼、汉奸、军 民、学生均家破人亡。近年甲午海战,八国联军 …… 不平等诸般条约引狼入室,资敌来犯,实 为召唤、鼓励诸多蛮夷强盗分食华夏之举。与蛮夷通商者使洋货泛滥,居高居奇,国人尽被盘 剥,泱泱中华竟无力生产民众生活诸品。多年来世界强盗在中国多有斩获,故恶敌觊觎长存、 亡我之心不死。太多国耻未雪,蛮夷、豺狼、凶魔纷沓而至,国民皆因腐败汉奸、军阀、买办 所欠洋人无尽之亡国债务而自危。国债深陷,物价飞涨,民众食宿艰难,灾厄连连,何日可 止?今满清鞑虏虽败,可恨国、政、经济均被愚昧独夫、洋奴把持,国民心力沉疴羸弱,蛮夷 恶敌肆意分割、吞并华夏,万民为奴,国资殆尽。
若欲救民治国,虽百废待兴,惟有自强国民心力之道乃首要谋划,然民众思维心力变新、 强健者是为首要之捷径!
心力变新、强健者首应破除封建、官僚之愚昧邪道,惩治卖国、汉奸、洋买办之洋奴愚 众,明戒不义浮财绝善终。以国家民族之新生心力志向缔造世界仁德勇武文明之新学,新学为 思想理论之基石、栋梁,新学不兴,御敌难成。
中华古国之敌皆为西方邪恶之魔盗与汉奸,万勿混淆。
力主洋务借鉴 “ 师夷之长以制夷 ” 之道,尽知 “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非我族者其性必恶 ” 之祖 训。留学列强之同胞须警惕邪魔强盗对我正义灵魂之误导、侵扰,则各类洋奴、汉奸将无处安 身,中华栋梁亦生自主自强之睿智。开设抗御蛮夷强盗杀戮预防国策,弘扬神州民众自强富国 雄军壮志,恤农商并滋养工业。为抗击西方蛮夷列强剿灭中华神圣传承之奸计,执履行万国大 同目标之正义道德教化优靖之使命。
夫闻 “ 三军可夺其帅,匹夫不可夺其志 ” 。志者,心力者也。民之志首推举国民众个性之天 然强健,则国家栋梁层出不穷。数百年外侮内斗中民众个性屡被君主官僚残害之重弊,举国凡 有压抑个人、违背国民个性者,罪莫大焉!故我国三纲所在必去,愚民愚治尽除,方有优塑民 众强盛希冀。
自中国开埠以来,封建、洋务祸国殃民,究其缘由,而教会、资本家、君主、卖国贼四 者,同为天下恶魔强盗者也。
四贼之中,尤以执掌政权之官僚最为紧要!盖国之神圣重器以民为先,决不可助长恶私贪 欲窃为己用!国之中枢如有愚昧肤浅肖小之徒窃而居之,则外魔必侵,国民必衰亡。
自满清鞑虏洋务运动之后,贪墨腐败家族皆以盗取、盘剥民脂民膏逃逸海外为家族享乐之 诡计。假以时日,神州中华亿民之血肉、骨髓乃至福祉将被尽数剥夺转送西方魔盗!国人如寒 冬之时又堕深渊,农业落后之国民众必将沦落为亡国之奴。今无人于海内查处、治罪,于海外 统计、堵截,故国贼趋之若鹜。吾辈倘若不能惩戒,又与国贼、禽兽何异?
千古圣人,教化为根。我辈恰逢此乱象当前之世,人皆逐物欲而迷心,循末节而忘真,醉 娱乐轻国志,谋小私绝大利,认蛮夷做乃父,拜魔盗为师尊,毁文明于无耻。你我何必苟且偷 生,熟视无睹?有志者呼吸难畅,应以天下为己任。
今愚者忘本堕渊,竟争先自掘其坟,却不思危亡之计。苟活于当下,遗失神圣之使命,忘 却民族之重任;背离于真理,违逆人本之慧根,蔑毁先民之道德;醉心于享乐,不知当世之惊 变,甘当媚外之洋奴;沉迷于自我,罔顾危机之四伏,轻信魔盗之谗言!故西方强盗可肆意侵 杀、奴役中华。
普看当今,世界格局风云激荡,人类文明之前途扑朔渺茫,天下苍生之幸福岌岌可危。虽 有科技带来物质之充足,仍难满人欲之巨壑,各派皆为私利而竞相奔走,人人皆被牵入滚滚洪 流。强盗流氓制订裁决世界法律,邪恶魔鬼公然成为人间领袖,万国不思兴道义之师,竟全然 拜魔盗为导师,此星球之一草一木万物生灵涂炭、灭绝之期不远矣。
虽有智者、勇者愿做中流之砥柱,却犹如闹市之人语,瀑下之鱼鸣。请问周边,还有几人 执著于真理?还有几人探求于本源?一句开心就好,便甘愿随波逐流;一句事不关己,便通行 四海愚夫;一句莫谈国事,便据民权为私器。孰不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试问为天地立心何以 立?为生民立命何以立?为往圣继绝学何以继?为万世开太平何以开?若我辈之人此心已无, 则中华即将亡矣!中华亡则人类必亡矣!
天之力莫大于日,地之力莫大于电,人之力莫大于心。阳气发处,金石亦透,精神一到, 何事不成?改朝换代,为民谋福,惩治贪墨汉奸,又有何难!苟其公忠体国,百折不回,虽布 衣下士,未始无转移世运之能也。有志之士可不勉哉!人生于天地之间,形而下者曰血肉之 躯,形而上者曰真心实性。血肉者物质之所成,心性者先天地之所生。故而有唯物唯心之论 说。人活于世间,血肉乃器具,心性为主使,神志为天道。血肉现生灭之相,心性存不变之 质,一切有灵生命皆与此理不悖。盖古今所有文明之真相,皆发于心性而成于物质。德政、文 学、艺术、器物乃至个人所作所为均为愿、欲、情等驱使所生。
故个人有何心性即外表为其生活,团体有何心性即外表为其事业,国家有何心性即外表为 其文明,众生有何心性即外表为其业力果报。故心为形成世间器物之原力,佛曰:心生种种法 生,心灭种种法灭。西方强盗宗教亦有旧约主神虐民之邪暴,后有耶稣新约爱民之改良。神魔 心性之变幻如此,故世人多为耶稣所迷。耶稣明之故说忏悔,懂耻而不恶;孔子明之故说修 心,知止而不怠;释迦明之故说三乘,明心而不愚;老子明之故说无为,清静而不私。心为万 力之本,由内向外则可生善、可生恶、可创造、可破坏。由外向内则可染污、可牵引、可顺 受、可违逆。修之以正则可造化众生,修之以邪则能涂炭生灵。心之伟力如斯,国士者不可不 察。
大凡英雄豪杰之行其自己也,确立伟志,发其动力,奋发踔厉,摧陷廓清,一往无前。其 强大如大风之发于长合,决无有能阻回之者,亦决不可有阻者。倘阻回之,则势力消失矣。吾 尝观古来勇将之在战阵,有万夫莫当之概,发横之人,其力至猛,皆由其一无顾忌,其动力为 直线之进行,无阻回无消失,所以至刚而至强也。众生心性本同,豪杰之精神与圣贤之精神亦 然。
故当世青年之责任,在承前启后继古圣百家之所长,开放胸怀融东西文明之精粹,精研奇 巧技器胜列强之产业,与时俱进应当世时局之变幻,解放思想创一代精神之文明。破教派之桎 梏,汇科学之精华,树强国之楷模。正本清源,布真理于天下!愿与志同道合、追求济世、救 世真理者携手共进,发此弘愿,世世不辍,贡献身心,护持正义道德。
故吾辈任重而道远,若能立此大心,聚爱成行,则此荧荧之光必点通天之亮,星星之火必 成燎原之势,翻天覆地,扭转乾坤。戒海内贪腐之国贼,惩海外汉奸之子嗣;养万民农林之福 祉,兴大国工业之格局;开仁武世界之先河,灭魔盗国际之基石;创中华新纪之强国,造国民 千秋之福祉;兴神州万代之盛世,开全球永久之太平!也未为不可。
作文五:《宋庆龄青年时代影像》1100字
宋庆龄青年时代影像
(1)
少女裙装的两姐妹——宋庆龄(左)、宋美龄(右)。
(2)
留学时代的姐妹——宋美龄(左)、宋子文(中)、宋庆龄(右)。
(3)
1912年,宋庆龄在美国威斯里安女子学院与同学合影。同学们都叫她“rosamonde”,这个美丽文静的女孩子有一天却出人意料地站到椅子上扯掉了墙上挂的龙旗,踩在地上兴奋地大喊:“打倒龙旗!高举共和国的旗帜!”威斯里安的日子好象总是阳光普照,浪漫而富于幻想的青春岁月。
(4)
1913年春,大学毕业照“从她的双眼和额头流溢出内心的光彩”,这是威斯里安毕业生年鉴上对这幅照片的说明。同学们在毕业预言里似乎认为她将来会是一个出色的医学专家,可是谁也没有想到来自中国的罗莎蒙德·宋,日后会成为中国的“圣女贞德”。
(5)
1914年8月25日,在日本流亡的宋家从东京移居横滨市山手町59号。9月,宋蔼龄与孔祥熙在横滨结婚。9月20日,在日本的宋家成员在横滨合影留念,当时宋美龄和宋子文仍在美国留学。照片中人物前排左起依次为宋子安、宋庆龄、倪贞、宋蔼龄;后立者左二人为宋子良和宋嘉树。 (6)
1915在日本结婚时的宋庆龄
(7)
上海宋庆龄故居保存的孙中山宋庆龄原版照片。
(8)
这张照片被誉为宋庆龄最美丽的照片之一,广为流传。它原本就是黑白照,发棕红色。照片的右下角还打有外国照相馆的钢印,一直被悬挂于上海孙中山的故居。
(9)
青年时代三姐妹合影。宋蔼龄(左)、宋庆龄(中)、宋美龄(右)。
(10)
姐姐庆龄(前坐者)、妹妹美龄(后立者)。当时,宋庆龄已是孙夫人,美龄还没有出嫁。
最是那低头的温柔——青年宋庆龄和将士们在一起。
(12)
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孙中山与家人和同志一起在日本庆贺。前排左起:宋庆龄、孙中山、廖仲恺夫人何香凝(孙前面的孩子是廖仲恺之子廖承志,多少年后担任了共和国重要职务。宋庆龄不与孙中山合葬的遗嘱也是最后对他重复的)。后排左起:廖仲恺、胡汉民、剩下的是日本友人。
1921年7月,孙中山与夫人宋庆龄在广州。 (14)
晚年孙中山与宋庆龄
(15)
1924年,孙中山宋庆龄夫妇北上途中。此时的孙中山肝癌还没有出现爆发的迹象。
(16)
北上过程中,外界盛传孙中山已经逝世。宋庆龄为了辟谣,特地请照相馆为她和病重的孙中山拍摄了这张合影。分送给各大报记者。
(17)
1925,孙中山逝世,年轻的宋庆龄站在丈夫的灵柩前。 (18)
孙中山逝世后,一怀愁绪,搂着孙科子女的宋庆龄。
作文六:《新青年时代的鲁迅》1500字
《新青年时代的鲁迅》
(一)?教学设想
有关鲁迅的传记到20世纪90年代末已达27种。而在20世纪50年代,海峡两岸有关鲁迅的传记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是把鲁迅写成神,另一种是”。曹聚仁是在于鲁迅???的首肯。因此在他1956年出版的《鲁迅评传》中力求“从直接史料中找出真实的鲁迅”,以自由式随笔体的方式对鲁迅的一生和主要著作以及与自己的交往进行中肯、独到的评述,因而真实和公允是曹聚仁这部传记的最大特点。
课文节选的是《鲁迅评传》一书中的第九节,主要围绕鲁迅以《狂人日记》……历史意义。
由于此问属于传记,又真实的记述了《新青年》时代的鲁迅的人生轨迹于内心世界,而且在选材上一《狂人日记》为中心事件,纵横结合的方式以引述大量史料来真实的再现鲁迅的表现手法等方面又对学生了解传记的特点,掌握传记的多样写法对学写传记都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因而合理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深入领悟是至关重要的。
据此,本课的教学设计包括:一、课前资料搜集。二、理解鲁迅人生轨迹及内心世界。
三、选材及写作意图的分析。四、感受表现手法的独到。
通过资料搜集认识他人对鲁迅的评价以便与作者所写鲁迅进行对比,另外还需学生了解作者与鲁迅的关系,文中周作人、许寿裳与鲁迅的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后面三个环节。第二步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通过问题的巧妙设计引导学生逐一理解课文内容,创作意图及独到的表现手法,这样环环相扣即增长了知识,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严谨而有效。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新青年》时期的时代背景
2、?了解他人对鲁迅的评价。
3、?了解曹聚仁、周作人、许寿裳与鲁迅的关系。
能力目标:
1、?理解《新青年》时期鲁迅的人生轨迹及情感世界
2、?作者的创作意图及选材的精妙所在。
3、?领悟独到的表现手法。
情感目标:
1、?明白传记的价值以及创作原则。
(三)?教学重点、难点:能力目标1、2
(四)?教学方法:指导学生预习,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领悟写作技巧。在总是解决中主要是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给予帮助。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提示:(以问题的形式提示)
1、?请搜集他人对鲁迅的评价,并与自己所了解的鲁迅情况进行对比,看差别有多大。
2、?请搜集曹聚仁、周作人、许寿裳相关情况及其与鲁迅关系。
3、?请了解《新青年》时期,中国的历史现状如何?并与课文中鲁迅在此时期的人生轨迹进行对照,分析鲁迅此时期的情感世界,然后再与搜集到的他人对鲁迅的评价进行对照,看看区别又在哪里。
二、?课堂交流学习,深入探讨分析课文内容。
1、?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
(1)?他人对鲁迅的评价。
(2)?周作人、许寿裳与鲁迅的关系。
(3)?《新青年》时期中国历史现状。
(4)?区别:……
(5)?教师小结,引入下一环节。(看来作者侧重表现……?????)
2、?设置总是深入分析课文内容
(1)?本文作者主要围绕什么事件展现鲁迅此时期人生轨迹及情感世界?
(2)?围绕这一中心事件又从哪些方面进行介绍的?
(3)?那么在这一时期鲁迅的思想是否发生了变化?许寿裳对他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小说是什么态度?鲁迅自己又是什么态度?态度转变的原因又是什么?
(4)?这样将鲁迅思想矛盾的一面展现在了读者面前是否影响我们对鲁迅的认识?这样的内容选材上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创作意图?
(5)?这样写有没有好处?(展现了真实的鲁迅,使传记更真实)
3、?体会传记的真实性,感悟独到的表现手法
(1)?作者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真实的鲁迅?(引用史料)
(2)?请同学们从文中划出引述的相关史料,并总结特点及意义。
引述了鲁迅自己的话、周作人、许寿裳的话。这样更权威,更真实,由此可知真实性是传记的一大特点,为表现的更真实我们采用了引用史料的方式。
三、?教师小结,明确本文价值
四、?课下练笔(作业1)
作文七:《青年时代的我们》500字
青年时代的我们
记忆就如一张写满字迹的纸,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变得苍白,直至全部消失。而我们又是在不断去誊写,去更换的过程中渐渐长大。
我们亲尝了幼年的无邪时,历经了少年时的顽皮,又走入了浪漫与无奈并存的青年。
十几年的春秋,已在我们的笑声与泪水中一晃而过,我们也在不断的跌倒与爬起中逐渐成熟;我们体会过生命中的聚与散,见识过人世间的喜与悲;欢声笑语是我们得意时的诠释、泪眼婆娑是我们失意时的见证……笑声与泪水组成了我们记忆的一串风铃。
我们开始懂得什么是坚强,我们开始明白什么是理想,远方的一圈花环是我们前进的动力,途中的坎坷与荆棘让我们明白实现理想的艰难;我们不再遥望月亮而想嫦娥姐姐,我们不再看着蜻蜓就想象我们长大能够飞翔……失败与挫折让我们明白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我们听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时心里会有一阵激烈的皱缩,我们看到“羊跪乳,鸦反哺”内心会涌动一种莫名的渴望;我们开始懂得父母深深的皱纹中印着我们的足迹花白的头发中潜藏对我们的担忧;他们是我们记忆的全部,我们是他们生命的全部……于是我们终于明白李密《陈情表》所蕴藏的心酸。
青年时代的我们,一群坚强而执着的游人,历史长河中的我们,一群青涩而开放的过客。千山万水我们不畏艰辛,潮起潮落我们毅然走过!
作文八:《读懂父辈的青年时代》1500字
读懂父辈的青年时代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接触《平凡的世界》这本书,缘于爸爸的推荐,爸爸把这本书称为魔书,爸爸说,当年他当兵时,就是在《平凡的世界》鼓励和鞭策下,使他考入的军校,爸爸又把这本书介绍给他带的两个兵,结果这两个战士也都跨入了军校的大门。我带着对这本书的好奇,开启了探究《平凡的世界》之旅……
一个月的时间,我仿佛穿越到了另一个时代。《平凡的世界》,一本那样平凡而真实的书,只是讲那黄土高原上一个不起眼的双水村的小寨,没有惊天动地的撕杀,只是在默默的诉说里倾诉着融融的亲情,没有荡气回肠的情节,只是在那个年代那个环境里娓娓诉说着平凡的世界里平凡人们平凡而又特殊的人生,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的海誓山盟,只是把爱的种种用那峡北风情徐徐道来,可是却能让我们热血沸腾。《平凡的世界》里全是父辈们给我们讲起的那些他们少时的故事情节,普通的人平凡的世界,一种温馨瞬间袭来,无形中己温暖了我们的心。
饥饿与贫穷是那个年代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是我们这代人无法想象的贫穷境地,摆脱贫困是那个年代人们生活最原始的动力,为了能吃上馒头,为了能让孩子上起学,甚至是为能吃饱,人人都在与命运抗争,只是想离贫穷远一点,那怕只是一点点。
小说着墨最重的是孙少平,这是一位对苦难有着深切的认识,对生活有着深邃的理解,对精神世界有着深刻追求的人。爸 1
爸说,他的经历与孙少平非常相似,我读懂了少平,也读懂了爸爸。我们可以看见少平上高中读书的劲头,回家种田的精力,以及后来到外面去挖煤,再到矿山的从不放弃,但他从没叫过一句苦,从没喊过一声累,他不是超人,瘦弱的肩膀也有压垮的时候,也想放弃退缩之后一了百了,是什么支撑着他不断向前永不退缩,坚持奋斗下去——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想让父母过上好日子的朴实憧憬,从这个意义上,少平的世界是不平凡的,因为他有自己内心的力量支撑自己闯过一切磨难。
其中穿插了各种交错复杂的爱情故事:少平与红梅的懵懂,与晓霞的爱情悲剧,少安与润叶类似兄妹的爱恋,润叶对向前的责任,金波对蒙古姑娘的罗曼蒂克……这些爱情背后的悲伤与无奈,让人感觉好沉重。
这是一本关于“苦难的哲学”的书,少平经历了社会底层的挣扎,为了生活,甚至为了生存拼命挣钱……到后来也有了人生更高层次的追求。通过这一段血火般的洗礼,他相信,自己经历千辛万苦而酿造出来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这种认识叫做‘关于苦难的学说’。这是怎样的一种认识啊,他接受过文化,但由于出身农家,没有幸运地进入大学,因此并没有充分的条件参与到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之中。
但另一方面他又不甘心把自己局限在狭小的生活天地里。他顾不得感叹阔论或愤世嫉俗地忧患人类的命运,他首先得改变自 2
己的生存环境啊,同时在艰难的日子里不愿放弃最主要的精神追求。他既不鄙视普通人的世俗生活,但又竭力使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达到更深的层次,尽管生活逼迫他走了这样一条艰苦的道路,但这却是很不平凡的,也给他带来了许多对生活新鲜的看法和理解。也正因如此,他收获了田晓霞的钦佩和烂漫爱情。
平凡的世界却蕴含着不平凡的力量,普通的人生却有着不普通的人生追求,路遥的遗作,给世界留下一部励志巨著。
读《平凡的世界》,让我读出生活的千姿百态,万般滋味。《平凡的世界》让我懂得:不要抱怨命运是如何的不公,不要抱怨社会有多么的不平,确定了目标,就不要让时光虚掷,只要你能够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终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读了《平凡的世界》,让我认同了爸爸对这本书的评价,这真的是一本魔书,它给我上了人生重要的一课,突然间,我感觉自己突然长大了,感谢《平凡的世界》,感恩那令人敬仰的父辈的青年时代!
3
作文九:《我的青年时代(一)》1900字
1949~1951(解放后)
1、回读同文中学高中
1949年5月22日南昌解放后不久,学校停课。我们几个年初到南昌豫章中学读高一上学期(春季班)的九江同学结伴会到九江以后,九江已经解放了。那时局势很稳定。我们立即联系到母校同文中学继续上高中的事。我们原来在同文春季班初中毕业(1949年初)的同学获准跳半个年级,插入1949年的秋季班的高中二年级学习。我们非常高兴。大家满怀喜悦的心情参加了学校和班级迎接解放的活动。
2、迎接解放
在此,我借用三位同学的文章,向大家介绍我们班级迎接解放的活动:
2.1朱骏同学的回忆
载于我们班级的《同窗报》第三期(1993年9月20日)
1 9 4 9年5月1 7日,九江解放的当天,我们班同学曾到四码头附近旧法院的院子里,去欢迎和慰问解放军先头部队的一个连。我们男女同学分别为指战员们折洗衣被和写家信,大家还记得吗?
为庆祝九江解放,我们班同学经常上街扭秧歌搞宣传。有——次锣鼓喧天地走到西门口,突遇敌机轰炸,一时间大有乱如惊鸟,我和几位同学跑到滨江饭店的方桌底下。正好炸弹落在附近三北码头,把我们给震懵了。可我们全班乃至全校同学真是福大命大造化大,在敌机狂轰乱炸和扫射下,竟无一伤亡。
我们学校在公演《雷雨》时,我们班是积极参予者。我记得当时我是搞后台效果的十来位同学之—。道具很简单,主要是就地取材,如用铅球撞击地板再配上一张白铁皮
的抖动,就很像远近雷声的效果了。——把浇花的水壶,两只日光灯,用做闪电和下雨。刮风的道具是用烂板条子钉一架转筒车和一块粗大布,使雷、雨、风、电的效果搞的蛮好。
我们全班同学到庐山去搞了一次宣传,住在胡振球同学家。在庐山礼堂演出了《张裁缝之死》和《兄妹开荒》等独幕剧,当时在庐山还颇有—番轰动效应呢。下山后参加
了全市汇报演出,当晚女同学的毛衣全被小偷偷去了,弄得走读的女同学无法回家。
2.2学长杨千里《难忘的青少年时代》中的一段:
载于我们班级的《同窗报》第六期(1995年4月日)
1949.7-1。晚会,我班三人演出压轴独暮话剧:《八根人柴》,被玻批判是毒草,新风文艺社解散.1949年暑期学习班,我因回无锡老家奔丧未参加。寒假学习班得以被“照顾”住读,与王贤才、赵佩芸编在一组。我被分配刻腊板,于是在昏暗的灯光下开夜车,用“鸡爪”似的蹩足字,刻了一本《黄河大合唱》,好在歌片的质量并不影响各位高手的歌喉,在张良安老师高水平的指挥艺术引导下,演出大获成功.我记得是唱的tenor.还是在张良安老师导演下排练‘雷雨’。我们班的黎文琳,饰繁漪,孙春生——鲁贵,华生——鲁大海,章高慧——鲁妈,徐玩青——四凤,王文林袁——二少爷,陈义明——太少爷,我很荣幸分配饰周林园,现在想想,真是天知道,我1949年那时还不满16岁,一个娃娃怎么会体验到周朴园这样人物的心理,全靠张良安老师点拨,多半是机械地动作而已.好在有其他各位的精彩表现,例如,黎文琳同学平时不显山,不露水,那次演“雷雨”真可算是‘偶尔露峥嵘’了,连张良安老师都很夸奖.所以在礼拜堂演出时,还颇有好评,(街上贴的诲报也很壮观).很遗憾的是,至今没有打听到黎文琳的地址(其弟黎文璐),有知情者盼告.赵佩芸没有演角色,却担任了辛苦的提词员。毛谦德等在后台做雷雨的效果,还真像那么回事.什么时候这些人能聚在一起再演一次‘雷雨’么?在经历了几乎一辈子的人生旅途,尝够了各种酸甜苦辣后,若再叫我演周朴圃,也许能感情到位一点。
2.3黄云从同学的纪念文章《在校六载? 情系终生》中的一段:
刊登在《同窗报》母校迎校庆130周年特刊(1997年5月10日)
1949年5月17日,九江解放,全市人民欢欣鼓舞,校园师生群情激昂,母校从此获得新生。大家都知道,同文中学是上世纪末由帝国主义创办的,隶属教会,但直接从事教育工作者,多属爱国学者和志士仁人,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热爱祖国和拥护共产党的。还记得吗?九江一解放,师生员工就全校出动,上街游行宣传,庆祝胜利。那最早出现在游行队伍中的巨幅**油彩画像,就是我班“班头”李明杰经过-几个昼夜绘制出来的;学生会主席王贤才(我们春季班同学)组织大家搞宣传,忙得顾不上听课,考试却照常参加;不少同学参加了话剧“雷雨”以及“黄河大合唱”的演出,导演兼指挥张良安老师,为此付出了巨大的辛劳。接着,“嚷啃”级(我们经过讨论决定的班名,读作哗嚓——了不起的喊声)又排演了一些文艺节目(其中有《张裁缝之死》),单独主办晚会,并赴庐山演出。同学中,就连那昔日不苟言笑的“夫子”,或是说话就会脸红的姑娘们,都粉墨登台亮相了。
我在《黄河大合唱》中担任二胡伴奏。我还参加了我们班到庐山的文艺宣传演出。到庐山的演出是我们班自己组织的。住在我班同学家开的旅馆里。那时是从十里铺的莲花洞徒步登上牯岭的,登山过程中,我又一次口吐泡沫状血痰(风心病的急性心衰症状)。
作文十:《马克思的青年时代》2400字
编者按:“马克思的青年时代”一书,即将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全书共约四十万字。本刊从本期起陆续选载其中某些章节。本期发表的是该书第四章的摘要。这是一本好书,希望青年读者们注意阅读。 准备中学毕业考试 笔试应该在8月10日开始,口试也不能迟于9月中旬。然后就要离开那座已经感到厌烦的、耶稣会士街上的四四方方的中学楼房。 这一年(1835年)秋天,十七岁的马克思第一次长期地离开了老家和古老可爱的特列尔城。 父亲为他选择了波恩大学,卡尔没有争议。崭新的、使他能够解答经常摆在面前的无数问题的独立生活在吸引着他。五年来,卡尔对于身穿紧身窄肩的中学生制服已经不感兴趣,早在盼望有一天能够用镶着金银线和齿形缘饰的大学生服装来代替它。 直到深夜,这位就要毕业的学生的房间里还在点着灯。亨利塔(卡尔·马克思的母亲——编者)端着一杯咖啡踮着脚走到儿子跟前,雪白的花边窗帘一动也没动。 八月的夜晚,闷热得使人难受,花园里的木樨和怒放的紫罗兰散发着幽香。卡尔的脸色由于劳累和闷热显得发黄,一绺黑发象个问号似的垂在宽大的前额上,紧张的浓眉就由这绺黑发起向两鬓分开。 在疲倦的时候,这位青年的容貌和父亲更加相似,只是儿子没有父亲漂亮:下巴大了些,鼻子短了些,而嘴唇又噘得太高。 卡尔周围的椅子上堆满了各种书籍和笔记本。 母亲一看直生气,那条带花的粗地毡被没有耐性的脚踢到了墙边,毛巾掉在满是肥沫的脸盆里,泡得胀鼓鼓的,在用了几辈子的克什米尔呢的床单上,堆放着破烂不堪的、很不整洁的课本。 她带有责备意味地叹息一声,静悄悄地收拾着屋子,把法奈龙、贺拉斯、勒萨日、修昔的底斯、席勒和科利拉乌什①等人的著作放进书柜里。 “这孩子一下能读多少本书啊!”母亲不满意地想,认为这是他不专心、性格还没有定型的证明。 “亲爱的卡尔,我想你应该明白,”她用教训的语气大声唠叨说:“清洁和整齐是很重要的事情,决不是生活小节。况且身体健康和心情愉快都取决于这一点。你要相信,通过日常琐事可以看出崇高和优良的东西。” 法律顾问(卡尔·马克思的父亲亨利·马克思——编者)也随着亨利塔走进儿子的房间。为了避免惊醒隔壁正在酣睡中的小孩子,他竭力不出声,靠着桌子坐下来,翻开乱放着的笔记本。弯弯曲曲的数目字歪歪扭扭地写满了墨迹斑斑的篇页。 “这就是你坚定不移的决心吗?……”他问,然而,一阵咳嗽使他不能讲下去,他想用一大块黄手绢把咳嗽堵住也没成功。 “是的,法律系。”卡尔回答说。他轻轻地把准备神学考试而读的宗教论文合起来,把书放在封面已破的索福克勒斯②的著作上。 站在身后的亨利塔表示满意地点点头。 “亲爱的亨利,如果卡尔能走你的道路,那太好了。” (插图参见原版面) 法律顾问亲切地对儿子说:“如果世界给予我像你这个时代这样优越的环境,我会做出一些事情的;现在只能期望你来做了,你能使我美好的愿望实现,也能使它破灭……” 亨利的激动感动了卡尔,他把自己头发乌黑的脑袋偎依在白发苍苍的头上,深表同情地摩着父亲的手。 “孩子会学到很多东西,我们也有权要求他不要辜负我们的期待。”马克思夫人带着惯用的肯定语气说。 青年应核怎样选择职业? 威登巴赫把应届毕业班学生的书面作业带回家去。中学校长稳重地走着,配合着步调均匀的呼吸,这老头认为正确的呼吸方法对于健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年轻的时候,他曾经是一个优秀的体育家和训练有素的步行能手。 中学校长总是在每天早晨六点钟起床。在考试时期,他喜欢在喝咖啡以前把椅子移到窗前,审阅一些学生的作业。有一、两辆前往中心市场的大车经过,并不影响他审阅那垒得很整齐的作业本。 根据笔道锋利、不用任何花体的字迹,威登巴赫马上就认出这是马克思的作文。 卡尔·马克思的“论青年选择职业”,显著地不同于其余三十名毕业生那些庸俗平凡的论文。一些人幻想作生意兴隆的商人,另一些人拙劣地讲述了从书本中读到的关于科学家的优点,或者关于军官的光荣的思想。大多数都含有偏爱神甫这一职业的意思。 马克思写道: “……一个人突然爱上某种职业,并不仅仅是由于虚荣心的缘故,恰恰相反,我们自己用幻想把职业美化起来,这种幻想使职业变成人生所能得到的无上幸福。我们并没有仔细分析它,没有衡量它的全部轻重和它使我们担承的伟大义务,我们只是从远处来观察它,而遥远的距离是会使人发生错觉的。 “如果我们通过冷静的研究,衡量了它的全部轻重,了解到它的一切困难之后,我们仍然对它恋恋不舍,我们仍然要想爱这种职业,认为自己适合于它,到那时候,我们才能选择它,到那时候,我们才不致受兴趣的欺骗,才不致因为匆忙而误入迷途。 “但是,我们往往不能选定自己觉得合适的职业,因为在我们对社开始发生影响之前,我们的社会地位老早就已经大体确定了。” 威登巴赫反复读着。论文的结尾部分比较合他的趣味,因而也较少受到他那吹毛求疵的铅笔的勾抹。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当以人类的福利和个人的理想为主要指针。我们不应当认为这两种利益之间可能发生对立性的冲突,不应当认为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利益,因为人有生以来,实际上是这样安排的:他只有为了社会进步和同时代人的福利而努力,才能够使自己完美起来。 “假如他只为自己而劳动,当然,他也可能成为著名的学者、大哲学家或是卓越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尽善尽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 “历史认为那些专为公共谋福利从而自己也高尚起来的人物是伟大的。经验证明,能使最多数人得到幸幅的人物,他本身也是最幸福的…… “如果我们选择一种能够对人类作最大贡献的职业,那么就不会感到负担太重,因为这是为一切人而牺牲;到那时候,我们所得到的将不是微小的、可怜的、自私自利的快乐,我们的幸福属于亿万人民。我们的事业是默默无闻的,然而,它却是经常不断起作用的,而在我们的遗骸上,将会洒下崇高人们的热情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