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我眼中的哈姆莱特》4900字
我眼中的哈姆莱特
读《哈姆莱特》有感
最初读《哈姆莱特》的时候,觉得哈姆莱特就是一个弄错了出生的凡人,他极端忧郁哀伤、怀旧重情,仿佛愁云笼罩在他的身上,忧伤的面容,郁结的心事,又悲天悯人,常常陷入忧伤中无法自拔;他善良机智,心思缜密,又有点喜怒无常。对这个世界过于悲观消极,面对父死母嫁王位被篡夺的严酷现实和打击,让自己的理智被仇恨所蒙蔽与操纵,却又时常优柔寡断矛盾挣扎,懂得自我反思与自省,但最终,他并不如自己想象的理智和坚强,让自己像被恶魔附身了一样为报复疯狂。对于他,我无所谓同情与批判,更无所谓喜欢与赞美。性格决定命运,他注定成不了我心中的英雄,只能是一个平凡的人,平凡得为感情所累,被时代所伤,被命运所捉弄,伤了自己也伤了别人,成为万千俗世中一粒微小的尘埃。
但多读几遍后,我对他这个人的感觉有了很大改观。他不是我们理想中的王子:谦虚和煦、彬彬有礼、高贵优雅、温柔多情、不食人间烟火,而是流露出一股浓重的轻狂不羁的市井俚俗和放荡无忌的尖酸刻薄。 他思想复杂偏激,“丹麦是一所牢狱,一所很大的牢狱,里面有许多监房、囚室、地牢:丹麦是里面最坏的一间。对于我,它是一所牢狱。”他厌恶这个“万恶的世界”,不想“留在这个冷酷的人间”。他性格忧郁懦弱、优柔寡断,骨子里天生消极悲观,“但愿这一个太坚实的肉体会融解、消散,化成一堆露水~或者那永生的真神未曾制定禁止自杀的法律~”他还有一种悲天悯人的宿命观, “无论我们怎样辛苦图谋,我们的结果却早已有一种冥冥中的力量把它布置好了。”说他是一个勇敢的人,他又极端缺乏面对现实的勇气,父亲被奸人所害,母亲的改嫁,对他来说是一场噩梦,“像世界末日就要到来了一般”,让他只想逃避,不愿清醒,最好“走进我的坟墓里去”。
不得不承认哈姆莱特与众不同,一出场就像个局外人似的冷眼旁观,仿佛不经意却又极其冷漠的丢出一句“超乎寻常的亲族,莫不相干的路人”这样富含深意的话来。他厌恶宫廷里的奢侈淫靡和酗酒纵乐的风俗,一副不耐烦却又极其忍耐的郁结模样。对父亲的死他伤心透顶,仿佛天塌下来似的;对母亲在父亲死后一个月就改嫁叔父的事,耿耿于怀、没法接受。让他发出“一头没有理性的畜生也要悲伤得长久一些”的悲叹。他原本纯笃过人的天性受到沉重的打击和刺激,瞬息间他对这个世界失望透顶,从而对整个社会都产生了怀疑,认为到处都像皇宫一样黑暗,到处都充满阴谋,看法也发生了更本性改变。 “人世间的一切在我看来是多么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就像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沉浸在这种悲观中无法自拔。曾经在他心中高贵圣洁的母亲,一下子变成“最恶毒的妇人”,虚伪丑陋得不可原谅起来,被他贬损得一文不值:罪恶,促使她“迫不及待的钻进了乱伦的衾被”。从而影响到他对女人的整个看法:“脆弱啊,你的名字叫女人~” 郁郁的心境下,“负载万物的大地是一个不毛的荒峡,覆盖众生的苍穹屋宇是一大堆污浊的瘴气的集合。”在他眼中这个社会已经彻底混乱了,他说:“人类不能使我发生兴趣。”所有的人都是“十足的坏人”,心里开始变得黑暗,言辞也变得偏激尖锐。曾经在他心中“像冰一样贞洁,像雪一样纯洁”的爱人,凭着自己的想象,他也能妄加断言:“美丽可以使贞洁变成淫荡”。他成了一个复杂的矛盾综合体,他向往人性的善,又深信人性的恶。
我不想把它放到时代的大背景下去分析他的性格特征和追究产生这种性格的原因,因为我分析不出来。我只是想谈一点他在我眼中的形象。我不想同情,但我为他感到悲哀,悲哀于他的善良被仇恨所吞噬,人生被复仇所占满,更悲哀于在诸多的人生选择中,他选择了一种最让人不能接受和心痛的方式存在与走向毁灭。当然,最让我惊讶的还是他那复杂矛盾纠结的性格。我不否认哈姆莱特的聪明,但不知为什么,我一直不觉得他是一个多么善良理智的人,反而认为他极其虚伪和矫情。因为我完全不能理解那种为了复仇,连朋友都能去欺骗,爱人都忍抛弃,母亲都能去伤害的人。偏执的为了复仇不顾那些仍关心爱护他的人,让父亲
死亡的阴影覆盖了他的灵魂与人生。抛弃了单纯与善良,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复仇者,在复仇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偏,最后却跌进万劫不复的万丈深渊。他可以一边在嘴上说着“我亲爱的朋友”,要求别人的忠心与坦诚,另一方面又极其见外的怀疑别人的真诚与动机,在我看来,这是一种自私,极其极端的自私。为了复仇,他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装疯卖傻,逢场作戏,不顾自己的身份与地位,尖酸刻薄、恶语相向,变得极端谨慎与鄙俗,小心翼翼地试探别人的内心。有人说他这是装的,身不由己,也是被逼出来的。可雨果说过:“做得过分,就变得近乎恶劣了。”我觉得,装得太过,演的太入戏,假的就成真的了。哈姆莱特就是在这种自我佯装中迷失了自我,步步走向仇恨的悬崖而无法回头,开始时装疯,后来就彻底疯狂了,自己将自己给逼疯的,因为复仇而疯,因为痛苦而疯,是他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坑,自己将自己推入了痛苦的深渊。
在对待复仇的问题上,他忧郁懦弱复杂纠结的个性暴露无疑。他犹豫不决、挣扎徘徊、懦弱痛苦,态度极其不坚定。一方面,在父亲的鬼魂告诉他真相,要求他为父报仇时,他极其震惊与愤怒,整个思维都被颠覆了,恨不得“驾着像思想和爱情一样迅速的翅膀,飞去把仇人杀死”,很有行动力和决心。可转瞬间却发出“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这样的感叹。他自我暗示“我是一个多么不中用的蠢材~”又自我怀疑“我是一个懦夫吗,”自我认定“我是一个没有心肝、逆来顺受的怯汉”“只会用空言发发牢骚,学起泼妇骂街的样子来”。甚至对复仇开始担心和怀疑,这也许是鬼魂“看准了我的柔弱和忧郁,要把我引诱到沉沦的路上。”他决定得找一些更切实的证据。虽然这不难看出他的谨慎小心,但更显示出他的优柔寡断。他决定装疯,让伶人演出一幕与他父亲惨死情节相仿的戏剧,借此试探叔父,可见他的聪明机智、有谋有略。但天生的悲观消极性格又让他陷入了“生存还是毁灭”这个更痛苦矛盾的境地,甚至一度想死或消失,但又没有勇气,“惧怕不可知的死”,“宁愿忍受目前的折磨,不敢向不知道的痛苦飞去。”当确定了叔父的罪恶,他又习惯性的犹豫挣扎了,“把这个恶人送上天堂,这简直是以恩抱怨了。”决定“等候一个更残酷的机会”再说。可他迟迟不肯动手,有人说他太善良了,下不了手。但我却认为这是他太过审慎与瞻前顾后。直到他叔父送他去英国,想以堂皇的诡计借刀杀人,却被心思缜密的他识破,最终“用诡计对付诡计”。由此可见,他的性格不是普通的纠结与矛盾,想法太多,行动太少,难怪有人评价说,哈姆莱特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但在对待他母亲改嫁的问题上,他的态度却截然相反,显得特别的冷酷无情,尖酸刻薄至极,毫不留余地。“我要用利剑一样的说话刺痛她的心,可是决不伤害她身体上一根毛发。我的舌头和灵魂要在这一次学学伪善者的样子,无论在言语上给她多么严厉的谴责,在行动上却要做得丝毫不让人家指摘。” 肆无忌惮地向她“摇唇弄舌”,尖锐的指责她的行为“可以使贞洁蒙羞,使美德得到了伪善的名称;使婚姻的盟约变成赌徒的誓言一样虚伪。”讽刺他母亲“因为情欲的驱动而失身,又有什么羞耻呢,”明褒暗贬说:“霜雪都会自动燃烧,理智都会做情欲的奴隶。”告诫母亲:“即使您已经失节,也得勉力学做一个贞节妇人的样子。习惯虽然是一个可以使人失去羞耻的恶魔,但是它也可以做一个天使,驱逐出去心中的欲念。” 用言语刺痛了他母亲的心,像刀子一样戳进他母亲的耳朵里。
大多的时候,哈姆莱特给人一种文质彬彬的错觉,但仿佛又是不经意间,流露出轻狂不羁的市井俚俗和放荡无忌的邪恶下流,语言粗鲁鄙陋。如骂波洛涅斯:“你这倒运的、粗心的、爱管闲事的傻瓜,愚蠢饶舌的家伙。” 说奥斯里克:“认识他是一件丢脸的事。这家伙是个土得掉渣的乡巴佬。” 他眼中的叔父更是一个杀人犯、恶徒、庸奴、一个冒充国王的丑角,一个盗国窃位的扒手,脸上堆着笑的万恶的奸贼。连同学都不得不提醒他说话检点一点。有时简直就像个无赖,比如说他竟对自己曾经的爱人奥菲利娅说出:“我可以睡在您的怀里吗,”这种极具轻佻的话来,遭拒绝后马上义正言辞的辩驳:“您以为我在转着下流的念头,”心里却转着“睡在姑娘的大腿的中间,想起来倒很有趣的”猥琐龌龊的想法。另一方面,他
一个劲儿的撺掇奥菲利娅去尼姑庵,很难不让人怀疑他的用心。有人说:“哈姆莱特是一个天生的多情的种子。”但我并不那么认为。对于与奥菲利娅斩断情丝,他下手毫不留情,却在奥菲利娅意外跌水死亡后,在奥菲利娅的坟前极力强调他的深情,但也不过是转瞬即逝的事。反而印证了克劳狄斯那句“爱不过起于一时感情的冲动,经过了相当时间,它是会逐渐冷淡下去的。爱像一盏油灯,灯芯烧枯以后,它的火焰也会由微暗而至于消失。”
他绝对不是我们心目中完美王子的化身,也不如我们想象的谦卑有礼,更不如我们想象的善良与坦诚。表面上他可以与士兵、伶人朋友相称,对霍拉旭尤为如此,对霍拉旭自贬“偷闲躲懒”的话表现得极为不高兴,说他不能用这样的话刺痛他的耳朵,这是他对他自身的诽谤。但话锋一转,对别人真诚前来参加他父亲丧礼这事认为是人家在取笑他。尤其是对于自己父亲鬼魂这件事,嘴上说着:“我的好朋友们~我以满怀的热情信赖着你们”,行为上却表现出极端的不信任,再三催促与要求别人发誓保密,,守口如瓶,别把事情告诉别人,还小人的利益相诱。这儿我们不难看出,对于朋友,他并没有他想象中的坦诚与推心置腹,对待昔日的同窗好友,他也是如此。他左一个“我的好朋友们”右一个“亲爱的朋友们”,找一些“朋友间的道义”“多年的交情”“少年时亲密的情谊”要求他们开诚布公,却“像对待两条咬人的毒蛇一样随时提防”。连后来对于两人的死,也表现得云淡风轻、事不关己:“他们是自己钻求这件差事的,我在良心上没有对不起他们的地方,是他们自己的阿谀献媚断送了他们的生命。”甚至有点冷酷无情的称他们是“不自量力的微弱之辈”。对于杀死波洛涅斯的事,强辩道:“是你命不该活,现在你可知道爱管闲事的危险了~”这多少让我们觉得有点面目可憎。在爱情上,他也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坚定与多情,为了报复,他果断放弃了他与奥菲利娅之间的爱情,斩断他们本来就不牢靠的情丝,让他们的爱情注定像“一朵初春的紫罗兰,早熟而易调,馥郁而不能持久”,当然,奥菲利娅的毫无主见、像个无知少女一样听任父兄的摆布和干涉,也是重要因素。因为他们都不够坚持与信任,掺杂着名利、地位、身份、报仇以及太多不成熟的东西,太多人的警告忠劝和干涉阻扰。他们的爱情本来就太过单薄,就像初春草木的蓓蕾,还没有绽放就被蛀虫蠹蚀,被罡风吹打,注定了会以悲剧收场。
装疯卖傻是他的手段,逢场作戏是他的才能,尖酸刻薄不近人情成了他的本性。可有时的哈姆莱特又像个智者,常常在无意中说出一些出人意料却富人生智慧的话,他赞美人类是一件了不得的杰作,有高贵的理性,伟大的力量,优美的仪表,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是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对16世纪的欧洲社会,是一种了不得的举动,体现出浓重的人文主义的痕迹的影响,极具时代精神和时代特色。但更多的时候却显得极具攻击性,有着咄咄逼人的气势,一点也不给人留情面,让人难以忽略的辛辣讽刺意味,“晏安的积毒蓄于内,虽然已经到了溃烂的程度,外表上却还一点也看不出将死的象征来。” 他沉痛的独白背后是对人性的极端厌恶和社会黑暗的控诉,也是对自身的一种激励和反省。他喜欢一个人喃喃自语,习惯以旁观者的口吻发出悠长咏叹。在善良的背后,他有着毒蛇一样能置人于死地的唇枪舌剑的本领,擅长用刻薄尖酸的语言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我一直在试图为哈姆莱特找到一个适合他的位置,但我不能。在许多情况下,我觉得哈姆莱特天生就是个戏子,极具演艺天分,他能说会道,善于伪装自己,心思缜密,对人生醒悟得透彻。
这就是我眼中的哈姆莱特,忧伤、刻薄、矛盾、复杂,不讨喜,也不让人生厌~
参考文献:
?《莎士比亚悲剧集》 译者朱生豪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11年2月第一版
?《莎士比亚悲喜剧集》经典译丛 凤凰出版社 2012年6月第一版
? 《外国文学史(上)》 郑克鲁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5月第17版
作文二:《我眼中的哈姆莱特》2300字
我眼中的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本?来是一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王子?,日子过得顺?风顺水,有一对恩爱?的父母,有一位忠贞?的女友,有很多知心?的朋友,他希望人与?人之间是真?诚、平等的,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美满?,可惜的是生?活没有继续?美好下去,丹麦国王突?然去世,王位却由其?叔父继承,哈姆莱特沉?浸在丧父之?痛中,无暇思考其?他,却在这时又?给了他一个?致命的打击?,叔叔将和皇?后,他的母亲即?将结婚,此时的他已?经开始混乱?,愤怒是他最?直接的表现?。而后,他又被好友?告知其父亲?的鬼魂在午?夜出现,所以哈姆莱?特尽管恐惧?,但当晚也去?见了鬼魂,老国王揭露?其叔叔杀兄?篡位的罪行?,哈姆雷特的?梦想全部都?破灭了,他看到世界?的残忍和黑?暗,决定要装疯?为父报仇。
我觉得,哈姆莱特的?疯,倒不是完全?是装的,因为现实和?理想的巨大?反差,迫使他一直?坚信的人文?主义信念开?始动摇,对母亲的愤?怒,对宫廷腐败?的失望,对奥菲利亚?无奈妥协一?系列的打击?深深的撞击?着他得内心?,也间接地摧?毁了他得精?神世界。但是哈姆莱?特也是勇敢?的,在这种情况?之下,没有真的垮?
,用他锐利的?眼光开始了?复仇之路,同时开始了?对人生价值掉,而是认清事?实
?,生存或是毁?灭等等哲学?问题的探索?。
哈姆雷特的?装疯卖傻惟?妙惟肖,国王和王后?于是派哈姆?莱特以前的?好朋友去试?探他,幸好,自从哈姆雷?特开始装疯?的计策后,他就故意对?奥菲利亚,这个他曾经?热情求过爱?的可爱姑娘?,摆出一副冷?酷无情的样?子来,善良的奥菲?利娅倒并没?有责怪他,反而觉得这?完全是因为?疯病惹的祸?,所以在后来?哈姆莱特给?她写情书,她便给了他?得父亲看,也恰恰是这?个时机,波洛涅斯将?哈姆雷特写?给其女儿的?情书给国王?和王后看,让他们彻底?的认为了他?的发疯是由?失恋引起的?,可此时的哈?姆雷特是纠?结的,他得脑海一?直回响和父?亲灵魂的对?话,他非常想为?父亲报仇,所以他觉得?每一天的装?疯卖傻都是?浪费时间,但是国王身?边随时有士?兵保护,想要杀了国?王很困难,最重要的是?,这个恶毒的?国王是他母?亲现在的丈?夫,这就使他动?起手来显得?有些犹豫不?决了,而且天性善?良的哈姆雷?特觉得不能?只单凭鬼魂?之说,要有真实依?据,再之他重创?后导致的忧?郁也使他摇?摆不定,所以一直没?能采取果断?的行动。这时,来了几个剧?团演员,哈姆雷特决?定当场让其?中一个演员?念了几段台?词,并让他们排?一出戏给众?人观看,暗自利用这?出谋杀戏来?试探国王。看到国王惊?慌失措的逃?离,他终于确定?了自己的想?法,知道国王就?是凶手,所以下定决?心去复仇。
接着哈姆莱?特单独会见?他母亲,当面斥责她?无情无义,随后发现帷?幕后有人
偷?听,以为是叔叔?,就一剑刺去?,结果错杀了?他情人奥菲?利娅的父亲?波洛涅斯。国王克劳迪?斯由此觉察?到哈姆莱特?可能对他不?利,于是便想除?去他。他派他去英?国,想借英王之?手杀死他。结果哈姆莱?特发现了他?的阴谋,中途折回。这时奥菲利?娅发疯落水?而死,他哥哥雷欧?提斯受国王?挑拨,决心找哈姆?莱特决斗,并在剑上涂?了毒药,要杀死哈姆?莱特以为父?亲和妹妹报?仇。国王又准备?了毒酒,万一哈姆莱?特逃过毒剑?,再用毒酒把?他毒死。决斗时,雷欧提斯和?国王均为哈?姆莱特所杀?,他母亲误饮?了毒酒,他自己也中?了毒剑,四人同归于?尽。
剧情到这里?已经完全结?束了,在此我们看?到了哈姆莱?特的勇敢,却也看到了?他得软弱和?犹豫,一面是杀父?之仇的切齿?之痛,父亲亡灵的?声声追讨,另一面是对?生命价值严?肃思考,与生俱来的?善良和忧郁?秉性,使哈姆雷特?在这二者之?间苦苦的徘?徊,我觉得如果?他只是一个?平民的话,事情反而不?会那么复杂?,只要当一回?刺客,杀死国王就?好,成败都是英?雄,而他却是王?子,一个理应成?为国王的人?,他身上担负?着将国家解?放出来的责?任,于是复仇就?变得严峻的?多。但是,他也没有退?缩,他是勇敢的?,努力地寻找?机会。但是,他也是矛盾?的,有一次,他的叔叔在?进行忏悔,哈姆莱特在?这个时候完?全可以把他?一剑刺死。可是他犹豫?了,认为现在刺?杀他是把他?送上天堂,其实我觉得?这是他的借?口。因为他接受?人文思想教?育,虽然动摇过?,但是这种思?想却一直还?在,他不会笃信?那些宗教迷?信。这体现了他?性格中的优?柔寡断的一?方面。可见,他的性格中?的弱点使他?的思考多于?他的行动,他得理想是?好的,但理想和现?实却存在着?极大的差距?,存在着强烈?的矛盾冲突?。要解决这些?矛盾,他知道凭他?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办到?的,这是有自知?之明的表现?,所以他没有?冒进,他不断的寻?找一种比较?完美的解决?办法,可是,也正是由于?他的这种保?守,给了国王反?击的时间和?机会,让他想出了?那么多得阴?谋。不断的犹豫?使哈姆莱特?错过了很多?次的机会,所以最后,他只能用最?后的力量,在与雷欧提?斯的决斗中?受伤之后,用毒剑刺死?了他的仇人?。结果连自己?的性命也丢?了。这正是悲剧?的所在,这其实也是?人文主义的?思想危机的?悲剧。
在我们组的?讨论中,还提到哈姆?莱特的独权?主义,认为哈姆莱?特是大男子?主义,不尊重女性?,他认为女性?没有自由和?权利,只是男人的?附属品,我觉得站在?女人的角度?来说可能确?实有这样的?嫌疑,但客观来说?,哈姆莱特是?提倡平等的?,只是他遭遇?的挫折和压?力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可以理解,总体来说,哈姆莱特这?个剧本塑造?的形象是千?变万化的,站在每个角?度都有不同?的解读,就看大家怎?么去理解了?。
作文三:《我眼中的《哈姆莱特》冯露》5900字
目 录
摘要???????????????????????????????1 关键词??????????????????????????????1 引言???????????????????????????????1
一、王子的忧郁??????????????????????????1
二、生存还是毁灭?????????????????????????3
三、《夜宴》与《哈姆莱特》 ????????????????????5 结论???????????????????????????????6 参考文献?????????????????????????????6
我眼中的《哈姆莱特》
[摘要]《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的悲剧代表作,也是莎士比亚一生创作最高成就的体现。剧中除哈姆莱特复仇的线索之外,还有雷欧提斯和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的复仇线索,三条线索以哈姆莱特的复仇为主线,以雷欧提斯和福丁布拉斯的复仇为副线,交错发展又主次分明。复仇成为了本剧的主题,在莎士比亚的笔下使《哈姆莱特》在内容与形式上推陈出新,成为了欧洲戏剧史上的奇观。
[关键词]悲剧;复仇;犹豫;差异;命运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的悲剧代表作,也是莎士比亚一生创作的最高成就的体现。剧中以中世纪丹麦宫廷为背景,通过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故事,描绘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现实。此时的英国,社会矛盾激化,宫廷生活挥霍浪费,社会动乱不堪,王室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莎士比亚借哈姆莱特之口,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平,充分表现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以及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注。
一、王子的忧郁
哈姆莱特在莎士比亚的笔下是一个处于理想和现实矛盾中的人文主义者形象。哈姆莱特是丹麦的王子,他在威登堡大学念书时,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那时,他把世界看成是光彩夺目的美好天地,他认为,“负载万物的大地”是“一座买好的框架”,“覆盖众生的苍穹”是“一顶壮丽的帐幕”,是“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着的庄严的屋宇”。有一段议论一直被一些文学史家所称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样的议论,正体现了人文主义者对人、对社会所寄托的理想,说明哈姆莱特曾是一个怀抱理想的乐观的人文主义者,也正因为这样的乐观,他把父亲看成是一个十全十美的理想君王,把母亲看成是圣母一样的纯洁女性。父亲和母亲的结合是理想与爱的结合,那时的哈姆莱特是“快乐的王子”。但是,这样的美好在《哈姆莱特》中几乎是不存在的。
剧本一开始,世界便已“颠倒混乱”,人们噩梦不断,惶惶不可终日,人们普
遍感到了“世界的末日到了”。克劳迪斯为权势所诱惑,私欲的洪水冲垮了理智的堤坝,以杀兄之暴行,夺取王位,霸占嫂嫂,又以奸诈的手段企图置王子哈姆莱特于死地。面对父死母嫁、王位被篡夺的严酷现实,哈姆莱特像一夜间遭受的严霜袭击的娇花,枯萎凋零,精神颓唐,痛苦与忧虑使他成了一个“忧郁的王子”。在昔日的理想被击碎的情况下,他一方面诅咒这个“冷酷的人间”,一方面又深入的思考与研究生活于其间的人。他对美好的世界有了根本性的改变,曾经在他眼中“负载万物的大地,这座美好的框架,只不过是一个不毛的荒岬;这个覆盖众生的苍穹,这顶壮丽的帐幕,这个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着的庄严的屋宇,只是一大堆污浊的瘴气的集合”。可见,严酷的现实已击碎他昔日的梦幻;而梦幻的破灭就意味着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和信念的破灭,他成了一个失落了信仰对未来没有寄托的人。正是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造成了他行为上的犹豫,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延宕的王子”。
哈姆莱特在复仇行动上的犹豫,既使得这一形象显得复杂而深刻,又产生了无穷的艺术魅力。他在鬼魂那里得知父王猝死的原因,同时还接受了复仇的任务后,仍然迟迟不付诸行动,表现为行为上的拖延和犹豫,这是由于他所面对的社会邪恶势力太过强大,作为新兴力量代表的哈姆莱特还不能胜任“重整乾坤”、改造社会的历史重任的原因造成的,因而,他的复仇以及他的悲剧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但是,哈姆莱特形象的深度、复杂性不只是这一方面。哈姆莱特的犹豫不只是因为找不到复仇的方法,而更是因为他进行着关于人类生命本体的哲学探讨,他感悟到人的渺小、人的不完美。据中有一幕,哈姆莱特放过了正在独自祷告的克劳狄斯,他觉得“现在他正在洗涤他的灵魂,要是我在这个时候结束了他的性命,那么天国的路是为他开放着,这样还算是复仇吗?不!收起来,我的剑,等候一个更惨酷的机会吧;当他在酒醉以后,在愤怒之中,或是在荒淫纵欲的时候,在赌博、咒骂或是其他邪恶的行为的中间,我就要叫他颠踬在我脚下,让他幽深黑暗不见天日的灵魂永堕地狱”。 这其中的一部分原因在于哈姆莱特有着很强的宗教观念,而另一部分也在于他性格中的迟疑和懦弱。一方面他害怕自己杀人的末日审判,而另一方面他要掩盖自己的这种懦弱,让他不复仇的行为在道义上讲地过去。“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智慧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注目的中心”人们曾经这样赞誉他。但在遇到切实的问题的时候,他却成了“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只会左思右想,发表评论,在行动上显得极其迟缓念叨和软弱无力,这句话用在哈姆莱特的身上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有人说哈姆莱特的剧情太过于牵强,怎么可能所有人都死了,但这正恰恰是现实所在。他向我们表现了一群对抗命运的人的最终结局。他们尝试着去改变命运,和命运顽强的抗争,结果什么也没有解救。他们尝试着去挽回过去,结果什么都没有得到。这种无奈是依存于每一人身上的,也许这也就是人本身最大的不幸。《哈姆莱特》式的悲剧伴随着每一个人的各个方面,并且无时无刻。当然,命运是没有人可以选择的,自古以来父债子还,杀父之仇是不共戴天的。哈姆莱特在命运的推动下一步步的走上了复仇的道路。也许他的悲剧就在于此,他没有权利去选择他的出生、他的父母、他的生活,甚至他的人生,当他得知父亲的死因的时候,他就没有了回头的路。在复仇的路上,他一面依照亡父所托,决心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另一方面他又犹豫不定、顾虑重重;一方面想杀了叔父克劳迪斯,一方面杀了他又怕自己杀人的末日审判到来。于是,错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机会。在生存与毁灭之间徘徊不定。
二、生存还是毁灭
哈姆莱特算得上世界文学中最著名也最具争议的艺术形象,所谓“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莱特”便概括了这个艺术典型的复杂性。在“生存还是毁灭”这段著名的内心独白中,暴露出哈姆莱特的错综复杂的性格特征是犹豫不决。一个关于生与死的选择一度令他进退维谷。但是,经过苦苦的内心争斗哈姆莱特最终放弃了死亡。因为当哈姆莱特听到父亲死讯、得知母亲与克劳迪斯的迅速成婚之后万分震惊,却又无法采用任何手段为父亲复仇,便立刻想到以自杀解决一切烦恼和痛苦。可一想到人死虽如同睡眠,进入的却是一个有去无回的未知世界,他便开始犹豫不决,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于是,在经历激烈的内心争斗之后,哈姆莱特终于选择了活着。他开始以为,如果继续生存下去,就得拿起武器,扫清人间罪恶;如果就此了结,死亡就可以结束一切尘世苦痛,何乐而不为呢?因为这样既可以解脱心灵的创伤,同时又可以了结皮肉之苦。因此,哈姆莱特说这正是他求之不得的结局。但是,在这种“最终的结算”里,如果死亡如同睡眠那样作起了噩梦,该怎么办呢?一想到这,踌躇满志的哈姆莱特一下子变的忧虑重重起来。此时,他的内心充满了对死亡不可名状的恐慌和惧怕。这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他想“如果死亡无异于睡眠,那么睡眠有时就难免要做噩梦。”这实际上是延长了生命的折磨和苦难 。这样做不但事与愿违,而且是雪上加霜。更可怕的是,
在那死亡的睡眠里要做什么样的梦目前又不得而知。因此,一想到这他就踌躇不前,不知如何是好。
其次,对事后的重重顾虑同样凸现了哈姆莱特对生的渴望。他认为,虽然谁也不愿负荷这些重担,拖着疲惫的生命呻吟、流汗。一言以蔽之,谁都不想苟延残喘、姑且偷生。但是,死亡毕竟是一片不可知的地方,凡是到过他的疆土边界的人从未有过生还者。这样,死后的情况又如何?这不能不让人惧怕,同时也使人意志动摇,进而迫使人们不得不忍受目前的灾难,而不愿意奔向另一些尚为人所知的灾难。于是,哈姆莱特的意志动摇了,对生的渴望终于使他变成了一个怕死的懦夫。因此,尽管尘世间充斥着诸如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失恋者的痛苦、法律的拖延、官吏的横暴等形形色色的社会丑态,他还是决定在这样的夹缝中坚强地活下去。毕竟,死亡是未知的,他也极有可能像活着一样苦难重重。除了对未知的死亡的无比恐惧之外,另一个令哈姆莱特弃死回生的重要原因是行动。哈姆莱特首先是一个典型的人文主义者,而非一个简单的复仇主义者。正因为如此,哈姆莱特又是一个有远大抱负、忧国忧民的理想主义者而不是一个一般的贪生怕死的人。莎士比亚正是将一部简单的复仇悲剧提炼升华成了一出深刻反映人文主义思想与现实尖锐矛盾的伟大悲剧,从而使之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
在独白的结尾,哈姆莱特颇有几分自责地说,“这样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然的色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样一种考虑之下,渐渐逆流而去,失去了行动的意义。”哈姆莱特的这段独白不仅揭示出人的生存与死亡对于人本身的意义和作用,而且还再现了他矛盾痛苦、十分踌躇的心理状态;同时,这段独白也暗示了这位悲剧主人公已经下定决心要不顾生死去义无返顾地投入到某种行动中去。
哈姆莱特始终没有放弃要为民除害、为父复仇的计划。虽然一度想到寻死,但是他很快就清醒了过来。其实,哈姆莱特自始至终、无时无刻都在盘算如何将轼君窃国罪人克劳迪斯投入地狱。他深知自己为父申冤的道德责任和振救国家的政治责任;王子的全部思想和行动都雄辩地证明了他在分秒必争地为解决这个双重任务而战斗,只是苦于没有找到理想的、恰当的途径而已。正是由于自身的犹豫不决、郁郁寡欢、思前顾后的性格缺陷和对当时形式审时度势的失误才使得王子的复仇计划一拖再拖,以至于无限期延迟,最终反而成了他的一块心病。与此同时,这一点正好印证了哈姆莱特的毕生追求,这就是——行动。因为他的心中始终装着复仇、伸冤
计划,而且有“臣心一片磁针石,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强决心,所以行动是支撑和鼓励他活下去的重要力量。
哈姆莱特在深刻冥思了生死利弊之后终于选择活着,就是由于他有行动的坚强信念。作为人文主义者的哈姆莱特,他始终坚持从神学宗教观点出发,企图将复仇的行动合法化,认为做这件事既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又要获得民众的认可和理解,所以,在真相大白之后,他依然不能果断行动,一再错过了复仇的机会。
三、《夜宴》与《哈姆莱特》
这让我想到了我国的一部国产影片《夜宴》,也是一个关于复仇的题材。《夜宴》导演冯小刚曾说过,《夜宴》是中国版的《哈姆莱特》。《夜宴》正是以中国式的浪漫情怀和悲剧气氛,汲取了《哈姆莱特》的精髓,形成了与其典型的西方叙事“似是而非”的特点,由此更加突显两者的异曲同工,《夜宴》像是一个精妙的隐喻,昭示着我们的生活面目,而《哈姆莱特》则表现着西方文明的精华。两篇作品在人物性格及命运方面的对比,如无鸾与哈姆莱特、婉后与王后、厉帝与克劳狄斯、青女与奥菲利娅等基本对比起来,表达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对莎士比亚经典戏剧的理解。
《夜宴》以无鸾的复仇为线索,其中,交杂着厉帝与婉后的复仇。太子无鸾与哈姆莱特,他们同样背负着杀父之仇,他们是那样的相同——他们曾经向往美好的生活,有着自己对理想的追求,美丽的情人。他们又是那样的不同,哈姆莱特深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本来可能是一位英明的君王,但他却被父亲的死深深困扰。他的母后嫁给杀父仇人,他的朋友背叛了他,本来美好的爱情也将破灭。他在犹豫过后最终勇敢地复仇。他机智地识破了朋友的背叛,他由于误会杀死了情人的父亲,更因此陷入了情人之兄的复仇之中,最终他赢了却输了整个国家。无鸾则是一个执着于艺术的理想化的人。他勇于揭露新国王的罪恶行径,却不够狠毒、没有胆量杀死新国王。他十分勇敢却又对敌人过于善良,使他进入到一个死亡的境地。最终青女的死激发了他的仇恨,新国王死后,王后劝他继位,他却拒绝了。由此可见,他是一个想执著追求美好的人,厌恶权力的争夺。另外,他还是一个感性的人,他深爱的婉后处于危险时,他舍身相救,为爱而死他无悔。
厉帝虽然凶残卑鄙,但他却是作为宫廷斗争的牺牲品而出现的,这与克洛狄斯的灾难制造者形象是完全不同的。在处理克洛狄斯与厉帝之死时,《哈姆莱特》
与《夜宴》清楚地表现了这一点。对于克洛狄斯这个杀兄、篡位、淫嫂的“戕害人间的毒瘤”,莎士比亚落实了整剧的“复仇”主题。影片在处理厉帝之死时并没有将之置于一样无可选择的必死之境,也没有让太子手刃奸王,而是让他在局势尚可控制的境况下,自己选择对心灵的忏悔和对爱情的殉葬。克劳狄斯的性格立场不是鲜明连贯的,一方面他狠毒邪恶、心胸狭窄、自私自利,甚至为了个人权欲,不惜杀死了亲生兄弟,为了满足淫欲,胆敢诱惑和占有王嫂;另一方面,他又是孤独无助的。虽然他拉拢波洛涅斯之流成功篡位,但是,他并没有一个值得信任的人,即使是和他朝夕相处的皇后。厉帝也具备了克劳狄斯的一些特点,但是他的性格要复杂得多。厉帝更有谋略,更沉着冷静,将整个王朝轻松地玩弄于股掌之间,最重要的是他心中有爱。厉帝对婉后的爱是真挚的,甚至不惜任何代价去维护。他毅然饮下毒酒,用生命殉了爱情便足以证明这点。与克劳狄斯彻头彻尾的恶毒肮脏相比,厉帝充满内心斗争的复杂形象更具张力,更让人信服。
《夜宴》脱形于《哈姆莱特》,但并没有走出《哈姆莱特》的精髓,未达到《哈姆莱特》的艺术高度,它是在中国特定年代的大背景下,融入了中国的诸多元素而成的,我觉得也不失为一部较好的影视作品。在相似的主题背景,相似的人物设置,相似的故事情节下,两部作品都将人物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而使人物性格形象、生动、突出。在不同程度上来说,我觉得都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我们的命运也许没有办法去改变,就算是你心有余,可是命运的双手就会不自觉的把你推上去,可是即使是这样,如果我们的内心总是充满着怨恨、不平、报仇,这些恶毒的种子,那生长出来的永远都是阴暗。要铲除田野里的杂草,只有种满庄稼;要清除仇恨和暴力的罂粟,只有去播种爱!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在一个正常的轨道上行进着??
[参考文献]
1、梁坤,《外国文学名著选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刘洪涛,《外国文学作品导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朱生豪译,《莎士比亚悲剧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作文四:《理想的代言人 时代的牺牲品——我眼中的哈姆莱特 - 我眼中的哈姆莱特》8000字
理想的代言人 时代的牺牲品
——我眼中的哈姆莱特
吕慧
02春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内容摘要:
《哈姆莱特》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莎士比亚创作的顶峰,同时也是一部伟大的悲剧。悲剧主人公哈姆莱特,既是作家精心打造的一个人文主义者,也是一个具有人格分裂的时代英雄。俗话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尽管“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但改不了他的人文主义者的本性。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他不仅述说了人文主义的美好理想,更显示出了这种美好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哈姆莱特身上既有处于新旧交替时代人物的特性,有新思想,又有旧思想的束缚,这些都是那个特定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的表现和反映。之所以“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关键在于对哈姆莱特的“忧郁”和“延宕”的不同理解。理想与现实产生的矛盾打碎了他人文主义的幻想。因此,忧郁是他的理想在现实面前破灭后引起的精神危机。当他意识到自己重整乾坤的使命,不知如何完成时,于是他行动延宕,犹豫,成为一个人格的分裂的英雄。
关键词: 评论 人文主义 人格分裂 延宕
有人说莎士比亚是一个伟大的天才,落笔便是诗歌,是哲学,透射着深刻的思想与人性的光辉。有人说他文采横溢,运用语言和比喻巧妙贴切,创造的场面生动鲜明,使人历久难忘。的确,马克思也赞誉他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而在莎士比亚的所有作品中,《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创作的顶峰,同时也是一部伟大的悲剧。提起剧中主人公哈姆莱特,熟悉莎剧的人立即会想到他是一个人文主义者。但那只是这个形象的基本轮廓。他那鲜明、具体、复杂、丰富的性格特征和思想倾向,几乎使他在许多人心目中,象是一个比活人还要逼真的人物。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因而在这里,我想浅谈一下自己对这一形象
的认识。
一、 哈姆莱特——人文主义理想的代言人
哈姆莱特作为独生王子,又是“一世的英才”,奥菲丽亚关于哈姆莱特的评语是:朝廷人士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的期望和花朵、风流时尚的镜子,文雅的典范,举世瞩目的中心???所举正符合哈姆莱特的地位、仪表、教养和特长。他能文能武,不愧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论文才,他对文艺有着独到的看法,他认为:“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自然,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一看它自己演变发展的模型”;演员也就是“这一时代的缩影”;他还强调说,艺术表现“不能超过自然的常道”。他不仅有艺术的理论,而且还有艺术的实践,戏中戏《捕鼠机》便是他的精心之作。论武艺,他善剑术,即使忧郁时刻也“一直没有放松过练习”。他象文艺复兴时期一般贵族青年一样也喜欢“寻欢作乐”,谈情说爱,然而在气质上又极不相同。他的爱情真挚,坦率表白,在他眼里世界一切都是美好的,对人有美好的看法,他从人文主义的信仰出发,由衷地赞美着人类:“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位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纯洁的恋人和爱情,周围朋友间的相互友谊,令他时刻沐浴在爱的海洋中。
在这个脱离现实、幻想的生活中,他是王子,出身统治阶级,却平易近人,有民主作风,具有人文主义的崇高理想。霍拉旭自称“忠仆”,他更正说“好友——我们换上这个称呼吧”;他向表示“尽忠”的军人,要求互相“尽爱”。这不只是礼貌、客气,而是对友谊的向往,或者根本就是对于“人”的热爱和尊重。他甚至认为“胖胖的国王和瘦瘦的乞丐是一个桌面上两道不同的菜”,这正是哈姆莱特人文主义的情与理。
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他不仅述说了人文主义的美好理想,更显示出了这种美好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家庭的变故,社会的动荡,使他深深地洞察到封建王朝人欲横流,恶行败德四处泛滥的丑恶现实。鬼魂的揭发,使哈姆莱特的理想幻灭,正如他对霍拉旭所言:“天地之间有许多事情,是你们的哲学所没有梦想到的”。面对杀父之仇,哈姆莱特绝不仅仅把它看作是一己之仇。作为一位人文主义哺育下成长起来的王子,人类进步思想的体现者,一切邪恶都在他心里激起强烈的愤怒,一切善良都使他感到幸福。他不能置祖国的危难于不顾,必然会克服精神上的危机,选择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的道路,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于是他把为父报仇和用人文主义理想重整乾坤的历史重任联结在一起,由衷地发出感叹:“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
1
这是一个与自己理想相背离的颠倒混乱的社会。作为王子,他的责任不仅仅是为父报仇,只有按人文主义理想来实现改造现实才是哈姆莱特真正的目的,他从家庭的变故看到了现实的罪恶,对现实罪恶的认识要求他重整乾坤,承担一切。令哈姆莱特难以容忍的不仅仅是母亲的改嫁,而是对人世的不平。因此,对哈姆莱特来说,为父报仇与重整乾坤是结合在一起的。全剧结尾时,他仍然不忘自己对于社会应尽的责任。他一方面要好友霍拉旭将此次宫廷惨剧的“始末根由昭示世人,解除他们的疑惑”,另一方面又立下有关王位继承的遗嘱,以防止宫廷事变和王位轮空可能酿成的新动乱。
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他身为王子所应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他心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
正是由于他心中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他在改造现实的同时,虽自觉把重整乾坤当作自己的任务,看到这个伟大目标,想要行动,却又不知如何行动,找不到重整乾坤的途径。他有着人文主义的理想,向往人类美好的远景,但又找不到自己理想的出路,也就是通向光明未来的正确道路,从而引起他徘徊于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内心的剧烈冲突,他的忧郁又是时代的忧郁,是那一整个时代青年知识分子的共同特征。哈姆莱特的痛苦不光是个人不幸的情绪感伤,也是国家和民众的悲哀。正是这忧郁、痛苦沉沉笼罩着他的心头,加上他性格中一些消极的东西,使之愁眉不展,落落寡欢,这就必然影响他的活动能量,对行动和具体措施不感兴趣,一味沉浸在忧思和伤怀里,这种过多的绵绵不断的愁情思虑在他心理上过重,审慎过重,习惯幻想,犹豫不决,行动上动作迟缓,因循延宕,优柔寡断,坐失时机,安于孤独,就像作茧自缚的蚕一样,被忧丝牢牢缠住,几乎不能解脱,不能动作。
不可回避,哈姆莱特作为十六世纪英国一位人文主义者的理想形象,在他的忧郁和延宕中不可避免地包含了时代和阶级的局限。
哈姆莱特人文主义思想核心是个人主义,追求个性解放、个性自由。开始陷入精神痛苦的危机中,后看到现实的灾难严重,为个人遭受的不公平待遇及打击而不能忍受。思想局限更突出表现在他脱离群众,不能依赖人民群众,孤军奋战,只想靠个人力量完成重整乾坤、改造世界的任务。他虽然同情人民,不赞成等级制度,但实际是由上而下的恩赐式感情,而不是靠自身力量,未曾想到官墙外的广大群众才是改造这一世界的力量。作为一个新旧交替时期的先进人物,他又不可避免地接受了宗教的影响,相信天堂、地狱等迷信思想。此外,他身上还有宿命论思想,认为冥冥之中已决定一切,听天由命,甚至在奸王忏悔的时候却放弃了刺杀他的有利机会,认为“啊,这简直是以恩报怨了。他用卑鄙的手段,在我父亲满心俗念、罪孽正重的时候乘其不备把他杀死。虽然谁也不知道在上帝面前,他的生前的善恶如何相抵,可是照我们的一般的推想,他的罪孽多半是很重的,现在他正在洗涤他的灵魂,要
2
是我在这时候结果了他的性命,那么天国的路是为他开放着,这样还算是复仇吗,不,收起来,我的剑,等待一个更惨酷的机会吧。”他所要求的不仅仅是杀人者死、一命抵一命的原始性的报仇。在宗教观念上,他要叫谋杀者的灵魂直滚进漆黑的地狱才算报了仇。以至延误战机,处于消极被动地位,这些都表明哈姆莱特身上既有处于新旧交替时代人物的特性,有新思想,又有旧思想的束缚,这些都是那个特定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的表现和反映。 二、哈姆莱特——人格分裂的英雄
“如果一个人不具有分裂的人格,就会被人类自身的恶势力摧毁”?;因为他要么本身就沦为了恶势力的同党,要么不具备与恶势力相抗争的力量。只有那种敢于投身于这种内心矛盾,在“灵魂的撕裂”中生存的人,才是为人性理想而斗争的英雄。
用现实的手段去完成理想的目标(正义复仇),这是父王给哈姆莱特交待的任务。哈姆莱特所要做的,就是寻找一种配得上理想的现实手段去完成这一任务。然而,现实中恰好并不具有这样一种配得上理想的手段,任何手段都不能不污损理想的纯洁性。所以哈姆莱特只好犹豫、等待、一再延宕。因此哈姆莱特一方面惊呼“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另一方面却深深地自责,骂自己是“一个糊涂蛋,可怜虫,萎靡憔悴,成天做梦,忘记了深仇大恨”,陷入痛苦的人格分裂。
父王的猝死和母后的随即再嫁形成了对于哈姆莱特内心和谐的第一次挑战。当他身穿一身黑色孝服一副阴郁、愁眉不展的样子出现在华丽宫殿的时候,我们感觉到这晴天霹雳、天旋地转般的人生变故给了他何等沉重的打击,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好妈妈,我的墨黑的外套,礼俗上规定的丧服,难以吐出来的叹气,像滚滚江流一样的眼泪,悲苦沮丧的脸色,以及一切仪式、外表和忧伤的流露,都不能表示我的真实的情绪。”他被震撼得仿佛全身散了架,他的心,碎了;梦幻,破灭了。只剩下辛酸的回忆不断地在他的脑海里翻腾着。
当他和好友霍拉旭在露台上看到父亲的鬼魂时发现“我父亲的灵魂披着甲胄~事情有些不妙,我想这里面一定有奸人的恶计,”他开始对父王的死产生怀疑。理想与现实产生的矛盾打碎了他的幻想,坚贞的爱情与忠贞的友谊这些被人文主义视为珍宝的理想一下子化为泡影,现实现出丑恶的原形,幻想中美好的世界变成恶行败露的荒场。因此,忧郁是他的理想在现实面前破灭后引起的精神危机。
不难想象,任何一个遭此打击的人,世界观都会发生偏移,他失去精神的支柱,再加上鬼魂的出现,更证实了他的预感,显示出现实罪恶的严重,叔叔的阴谋,母亲的不贞,朋友的背叛,情人的被利用,从前美好的理想破灭了。
那个不惜把自己的人格降低到与禽兽为伍的女人玷污了“妻子”和“母亲”这最亲、最
3
圣洁的称呼,使得“母亲”二字对于哈姆莱特来说只剩下了失去任何意义的空洞的概念,极端的悲痛使他产生了极端的偏见,他从母亲的水性杨花中看到了全体女性的本色:“脆弱啊,你的名字就叫女人~”“短短一个月,她像泪人儿样,给我父亲送葬去穿的鞋子还一点都没有穿旧呢,哎呀,你看她,(无知的畜生也还会哀痛得久一点呢~)她居然就同我的叔父结婚了,我父亲的弟弟,可是他一点不像我的父亲。”“不等她假仁假义的眼泪干了,不等她热辣的眼睛消去了红肿,她就结婚了。赶急得真是作孽啊,这样轻捷地钻进了乱伦的衾被~”心中的愤怒如决堤的水一发不可收拾,“你的行为可以使贞节蒙污,使美德得到了伪善的名称,从纯洁的恋情的额上取下娇艳的蔷薇,替它盖上一个烙印;使婚姻的盟约成为博徒的誓言一样虚伪。”
他越接触现实越发现不如以前的美好。这给予他已经处于危机中的理想以致命的一击。“那些当我父亲在世的时候对他(指叔父,现在的丹麦国王)扮鬼脸的人,现在都愿意拿出二十、四十、五十、一百块金洋来买他的一幅小照”,从前真诚相爱的情人,不理解他的处境,听从父亲的安排成了刺探真情的工具,昔日同窗好友不惜为名利而背叛他,这一切使他对自己崇拜的人文主义理想本身产生怀疑,对叔父派来的人说:“我近来不知为了什么缘故,一点兴致都提不起来,什么游乐的事都懒得过问;在这一种抑郁的心境之下,仿佛负载万物的大地,这一座美好的框架,只是一个不毛的荒岬,这个覆盖终生的苍穹,这一顶壮丽的帐幕,这个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着庄严的屋宇,只是一大堆污浊的瘴气的集合。”这种思想危机使他对人类、对世界皆失去了信心,过去对大自然极其欣赏,现在则认为是一片污浊,从前对人是那样的赞美,现在“在我看来,这一个泥土塑成的生命算得了什么,人类不能使我发生兴趣。”母亲再嫁的丈夫竟然是谋害父亲的凶手,这就把卑鄙谋杀和无耻的乱伦连在一起,给哈姆莱特以沉重的打击,理想与现实的一系列的不和谐加重了他的忧郁色彩和精神上的危机感。
在与鬼魂交流后的当天早晨,哈姆莱特直奔奥菲丽亚家中,“发出一声怪凄惨沉痛的悲叹,好像这一声震得他全身都碎了,生命都完了。”他一步步往后退,目光始终盯住少女的身上,他这是在断绝对人世的一切眷恋之前和自己的恋人作最后的告别,和青春的梦幻告别,和人生的幸福、理想告别。
哈姆莱特从事变发生后,就恨不得死掉,恨不得能自杀了事。以后,他越发感到只有死亡才能真正终止那心灵之中的无限悲苦。他渴望“死亡的睡眠”。不仅因为国外敌军压境,国内群情激愤、一触即发,而宫中却在通宵达旦地酗酒取乐,而是因为人间不过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他已看不到人生的任何意义,生命的任何价值,“我觉得人世间醉生梦死的一套是多么无聊、乏味,一无是处,”甚至更可怕地想到他的血管里流动着一半来自那个堕落的女人的血液,他怎么还能洁身自好呢,他从痛恨叔父、谴责母亲、贬低女性、厌恶人世,进而厌恶自身,“啊,但愿这太、太肮脏的皮囊,融化了,消解了,化成一
4
滴露珠。”他叫奥菲丽亚“去进尼姑庵吧,你为什么要养出一大堆罪人来呢,”
有学者指出,如果在第一幕哈姆莱特就干掉了克劳狄斯的话,《哈姆莱特》一剧也就该闭幕了。也就是说,哈姆莱特的延宕在剧中并非是可有可无的,或不是哈姆莱特可以选择的。哈姆莱特的延宕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
在剧中,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愿望可以说是强烈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但在听了鬼魂的话之后,并没有直接实施复仇。而是成为一个“疯颠”的思考者。他“发疯了”,这固然是假装的,目的是逃避杀害及暗中侦查凶手,但实际上这也是一种自然的表现,借疯发泄内心的痛苦。忧郁是他面临现实与理想不一致时的表现,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不仅仅使他精神忧郁,陷入巨大的精神危机中,更使他清醒、深沉。
“To be or not to be” 在哈姆莱特的思考中,复不复仇从来都没有成为一个问题,他的复仇目的是明显而又坚定的。 “他(指叔父)杀死了我的父王,奸污了我的母亲,篡夺了我的嗣位的权利,用这种诡计谋害我的生命,凭良心说我是不是应该亲手向他复仇雪恨,如果我不去剪除这一个戕害天性的蟊贼,让他继续为非作恶,岂不是该受天谴吗,”
在深深的忧郁中,带着几分生存的绝望和继续生存的勇气,这种外在的冲突同时内化为哈姆莱特心灵的搏斗,这种意念使他敢于正视现实,进行深入思考,“谁愿意忍受人世间的鞭挞和讥讽,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这种思想推动着他对现实的认识一步步趋于深化,不断走向成熟。
当哈姆莱特第一次接触鬼魂时决心很大,认为什么都可遗忘,只有报复,甚至想到装疯,可两个月后还是未完成报仇任务,他在思考:当正义的利箭惩罚了那个凶手,那么人间能够重新恢复原来的光明灿烂吗,自己能重建起对人生的信念,找回那已经破灭的理想吗,时代整个儿脱节了,自己能把它重新整顿好吗,他心中一片茫然,他意识到自己崇高而艰难的使命,不知如何完成,感到无力承担,他可以为人间剪除那个大坏蛋,但是这个人世已无从拉回到当初美好的时光了,“决断决行的本色蒙上了惨白的一层思虑的病容,”造成他行动延宕,犹豫。黑格尔认为:“他所犹疑的不是应该做什么,而是应该怎样去做”?。
关于哈姆莱特的延宕,弗洛伊德有一种极端的观点。弗氏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认为哈姆莱特有着深深的“恋母情结”,说他的潜意识深处就想杀父娶母,叔叔克劳狄斯所做的正是他想做而没法去做的,克劳狄斯正是另一个哈姆莱特。要他去杀克劳狄斯,无异于让他杀死自己。而他现实中的责任,父王鬼魂的嘱托又迫使他不得不去做,于是他陷入了深深的“延宕”,造成了他人格的分裂?。弗洛伊德的观点虽然乖谬,但作为一个精神病医生对哈姆莱特病象的把握即对他的人格分裂的事实的认识倒是十分的准确。面对叔父这个阴险毒辣、老奸巨滑、
5
笑里藏刀的对手,哈姆莱特是不能冒然正面相对的。特殊的环境就需要特殊斗争,他不得不从长计议,审慎从事,采取曲折隐蔽方式,这就需要时间,等待时机,而且在斗争中,会受到挫折和难以逆料的变化,这就必须延长斗争的过程。
克劳狄斯几次玩弄借刀杀人之计让我们再一次清楚地看到哈姆莱特为何忧郁和延宕,它在潜意识里告诉读者那个新旧交替时代反动势力是如何的强大。面对如此强大的黑暗势力,哈姆莱特只是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少数的先进人物之一,他的理想虽然是进步的,但他性格上有致命的缺点,就是过于善良,他想不到他面对的事物甚至比他自己怀疑的更坏,善良的天性使得哈姆莱特无法与克劳狄斯那样的坏人较量,更不要说去战胜整个社会的邪恶了。因此疯狂、犹豫、行动延宕、人格分裂,正是此种处境下的正常表现。
然而,哈姆莱特始终没有忘记身负的使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正好昭示了他的英雄性格。他与以克劳狄斯为首的宫廷集团斗争,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先进人物为实现美好理想与封建势力间的斗争。在当时新旧交替的时代,旧的封建势力虽腐朽,但占了统治地位,与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造成的新时代罪恶交织在一起组成了那个社会阴暗、残酷的一面,恶势力当道,美丑颠倒,人文主义理想不能实现,先进人物的命运必遭厄运,这个新旧交替时代萌芽的先进力量与强大的社会恶势力之间的矛盾正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这是人文主义者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看待问题,就不难在哈姆莱特的忧郁和延宕中发掘出积极的意义。它让人们深深地认识到,人类的文明和进步曾经走过了怎样艰难曲折的历程,人类史上的仁人志士为了实现社会正义又曾进行过怎样英勇的斗争。哈姆莱特那种迎战腐朽,探索新生的不屈不挠的悲壮努力,对后人具有永恒的精神启示力。我想,这正是名剧《哈姆莱特》本身所蕴含的积极的思想意义所在。
注释:
? 转引自.ykyz.net,yu,book4,《走进莎翁——莎士比亚生平、创作及评价》。 ?莎士比亚:《哈姆莱特》,见《莎士比亚戏剧集》,卞之琳译,浙江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317页。下文中所引作品原文均出自此版本,故不一一注明。
?转引自.white,collar.net 三联书店 残雪:《地狱的独行者》
?转引自陈慧明主编《外国文学著名人物形象》,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63页。 ?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论美文选》,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第18页。 ?恩格斯:《致斐?拉萨尔》,《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46页。
6
参考文献:
?《莎士比亚戏剧集》,卞之琳译,浙江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陈慧明主编《外国文学著名人物形象》,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何大衡主编《外国文学作品选读》,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1版。 ?王维昌主编《莎士比亚研究》,安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1990年。 ?杨周翰、吴达元、赵萝蕤主编《欧洲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北京第2版 ?[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张唤民、陈伟奇译,裘小龙校《弗洛伊德论美文选》,知识出版社1987年1月第一版。
点评:
文章重点论述哈姆雷特形象~文章作者将其定位为“理想的代言人~时代的牺牲品”~此种评价较为贴切。文章从二个大方面展开论述~既分析了哈姆雷特作为薄弱人文理想的代言人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特征~又从其个性方面揭示出哈姆雷特行动延宕的根源及其意义。文章观点成立、线索清楚、结构完整、语言通达~尤其是写作态度认真~几易其稿~不厌其烦。
7
作文五:《“我的爱永没有改变”——从《哈姆莱特》看《夜宴》_149037》9900字
“我的爱永没有改变”——从《哈姆莱特》看《夜宴》
[标签:来源]
【内容提要】
《夜宴》是继《英雄》和《无极》之后,中国著名导演进军世界电影市场和进入世界美学赛道的另一张“出师表”,然而,对于经典的克隆和改编又一次遭遇“滑铁卢”。《哈姆莱特》的美学贡献何在,同为复仇题材,《哈姆莱特》与《夜宴》为什么一个成为经典,另一个却遭遇“滑铁卢”,隐藏于影片奢华制作背后的美学眼光与美学感觉,是比声色影像本身更重要、更关键的问题。
【关键词】 夜宴 复仇 延宕 爱
近几年,几位著名导演不约而同选择了以克隆和改编经典名著的方式作为自己挑战世界最高美学水平、艺术水平的“出师表”:如果说张艺谋的作品《英雄》是中国版的《罗生门》,陈凯歌的作品《无极》是中国版的“古希腊悲剧”,冯小刚的作品《夜宴》则是中国版的《哈姆莱特》。可是,他们的美学努力却皆以失败告终。同为复仇题材,为什么一个成为传世经典,另一个却兵败“滑铁卢”,《哈姆莱特》真正的美学贡献何在,我们究竟需要培养起怎样的美学眼光和美学感觉,这是比评价一场浮华“夜宴”的声色影像本身更重要、更关键的问题。
一
哈姆莱特的复仇故事源于公元4至5世纪流传于欧洲的丹麦传说,自12世纪至16世纪莎士比亚之前,这个故事素材不断地进入文学创作的视野,但并没有一部作品取得成功并流传后世,直至莎士比亚点睛之笔的创作,才使得这个古老的复仇故事成为不朽的艺术经典。《哈姆莱特》的美学魅力何在,是什么让“哈姆莱特”——这个曾经是“复仇者”代名词的血腥形象成为令一代又一代读者感动和沉思的艺术珍品,这个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未为莎士比亚作品的读者和研究者所重视和厘清。直到1736年,英国批评家托马斯?汉莫第一次提出“哈姆莱特的延宕”的命题,发现了莎士比亚的伟大——我为什么要复仇,复仇意味着什么,人类千年快意恩仇的历史在哈姆莱特脚下意外地停顿了短短几秒钟,但这实在是个引人瞩目的“停顿”~西方人性的历史因为这个引人瞩目的“停顿”而得以掉转方向继续大踏步地前进。
《哈姆莱特》的“延宕”的历史起点与人类世界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复仇”密切相关。复仇,曾经普遍而长期地存在于人类的社会历史、文化伦理和文学艺术之中。杀父(子、兄弟)之仇与夺妻(母、姐妹)之恨及其衍生,构成了复仇的基本内涵。古代中国的赵氏孤儿、伍员鞭尸、荆轲刺秦、卧薪尝胆,古希腊的阿加门农、美狄亚等等复仇故事皆为人所熟
知。复仇是人动物性本能的一种,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特定历史时期,复仇既是维护个人安全的有效手段,也是保证群体稳定团结的重要方式。在相对松散的社会结构下,公共监督和社会反馈机制尚未建立、健全,人与人之间难以避免的矛盾摩擦,只能依靠“复仇”的方式寻求解决。因此,在人类社会尚不成熟的时期,“复仇”作为一种代表正义力量的价值观为社会所接受,甚至深入社会文化的深层结构,以伦理观的形式被肯定、被规定,从而形成了人类特有的复仇文化:《礼记》中有“父之仇也,弗与共戴天”,民谚有云“有仇不报非君子”,“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诸如此类等等,“复仇”,一度成为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评价标准。文化视野下的“复仇”,进而也成了长盛不衰的人类文学母题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复仇”不同于“报应”,它具有处心积虑的计划性,一如越王勾践日日卧薪尝胆,矢志复仇;人类的“复仇”也不同于动物间的相互厮打寻衅,它具有蓄谋日久,一朝实现的延时性,著名的“赵氏孤儿”即是等待20年后才一雪前仇;而由于公共监督的缺席,为了防止对方再度寻仇,复仇者往往不惜大开杀戒直至将仇家斩草除根、毁族灭门,被复仇者则无时无刻不伺机再度向复仇者寻仇,“复仇”因此呈现出非理性和无限性的特点。当“复仇”作为一种社会伦理被肯定、被规定之后,复仇者必然承受来自伦理习俗的重责,被复仇者则时刻背负着对假想敌的恐惧,因而“复仇”的施受双方均面临巨大的心理焦虑和心理紧张。
在相对松散的社会组织形态下,复仇曾经是保护个人安全、保障社会稳定最简单直接的方法,虽然它必然导致流血,但却可以有效地制衡社会以保持相对的稳定。然而,当人类的社会组织形态渐趋成熟之后,社会开始试图以公共权力更为公正和理智地解决人际纠纷和私怨情仇。人类对于安全的要求则不再完全寄希望于自身的防御能力和伤害能力,而是更多地倚重于组织严密的社会安全保障体系对个人的护佑和监督。安全感的来源由自我保护转向社会保护,这一重要转化是以地缘团体、业缘团体逐步取代血缘团体而成为主体社会组织形态为标志的。人类由此开始了对“复仇”的困惑和反思。最早以“爱”和“宽恕”深刻反对“复仇”的是早期基督徒。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复仇对社会稳定所起的促进作用日益式微,而由复仇所引发的反复流血冲突却发展为加剧社会动荡、激化社会矛盾的主导因素之一,它的负面效应尖锐地凸现出来。冤冤相报、快意恩仇成为阻碍社会高速、稳定、健康发展的错误力量。这就是人类社会开始反对复仇的全部理由。
通过对社会发展的历史考察可以得知:在人类社会发展初期、“复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过制衡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组织形态的成熟和完善,复仇很快走向其初衷的反面,而通过对人性内涵的理性思考,我们同样不难发现:“复仇”在人性层面,谬误可谓多矣。
复仇,是人类的“不得不”。它既是弱者最后的自我保护,也是其在被世界无情拒绝、丧失一切沟通希望后唯一残存的表达方式。必须强调的是:复仇,是一种自私而并非一种公正。由于它和复仇者自身的生存范围、安全空间以及利益群体的利害得失息息相关,复仇者往往无法理智地对“两害相权”或“两利相权”的情况做出“取其轻”或“取其重”的恰当选择,更遑论以对话、谈判的方式取代流血对抗。各司其所是,唯暴力是从,是复仇的症结所在。而以暴力为“第一哲学”的复仇,自始至终充斥着对人性底线和公共秩序肆无忌惮的践踏和破坏。更不幸的是:复仇,是人性最黑暗的角落,以最可诅咒的方式苟延残喘的复仇者同时也是最可怜悯的人。因为复仇是用把自我变成魔鬼的方式战胜魔鬼,复仇者在杀死他人之前已先行杀死了自己。
而人类社会真正就反对复仇达成理性共识,恰始于莎士比亚生活的年代——公元16世纪。当中国的“梁山好汉”们还在“说时迟,那时快”地手起刀落、快意恩仇时,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就已经开始对“复仇”展开全新的思考和诘问。人类的复仇源于“暴力——伤痛”?模式对生命秩序的破坏。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复仇”动因的关注和思考只集中于
“伤痛”,对“暴力”却视而不见。感到痛苦,因为被伤害,于是以更深重的伤害反施于伤害者,使之感到更大的痛苦,认为这样便可以阻断、甚至灭绝“暴力——伤痛”的再度发生(保护自己)。这就是莎士比亚之前的所有复仇者(包括时至今日形形色色只见其“热闹”不见其“门道”的冯小刚们)对于复仇机制的理解。但这实在是一个错误的理解。
只有莎士比亚不同。莎士比亚的伟大,就在于他开始在一个全新的思维框架内重新思考“复仇”的问题。他不再纠缠于“伤痛”这个流血的伤口,而是睿智敏捷地看到了“暴力”这把伤害生命的利刃。莎士比亚的思考不再黏着于疼痛的呻吟,他开始关注“收刀入鞘”是否可能、“重整乾坤”如何可能的问题。莎士比亚真正追溯到了人类复仇之痛的源头——“暴力”。反思“暴力”症结,还原“复仇”真相,回归“爱”的秩序,这就是“哈姆莱特的延宕”的全部美学内涵。
复仇的理由何在(“收刀入鞘”是否可能),这是哈姆莱特的“延宕”的第一个原因。在哈姆莱特之前,人类普遍对复仇的“理由”问题缺乏深入思考。杀戮就是理由,痛苦就是理由。在人类眼中的世界仅仅是一个关于“得”或“失”的功利世界,一个有限世界。但是,哈姆莱特开始停顿,他代表人类开始反思:如果复仇的理由是杀戮的发生,克劳狄斯杀害我的父亲是罪恶,我杀害克劳狄斯便不是罪恶了吗,如果说复仇的理由是王权的易主,叔父的王权是从父亲手中篡夺而得的,父亲的王权不也是从他人(福丁布拉斯之父)手中谋夺而得的吗,那么,我又有什么理由手起刀落地复仇呢,直至此时,人类“复仇”的全部机制才第一次被莎士比亚深刻地还原其真相:“暴力”没有理由,一切为暴力而假设的“理由”,其实质只是为牟取私利而自欺欺人的伪证。“伤痛”也并非无辜,血流不止的伤口,其意义仅在于标示某种凄惨的轮回——丛林法则下困兽的厮杀,前一轮胜负谁属,后一轮输赢难料。“复仇”不是勇敢和正义的力量,追加暴力以证其强者其实怯懦,夸张伤痛辩称正义者何等伪善。黑色并不幽暗,白色并不贞洁,红色并不燃烧,复仇机制内的一切要素均在无爱的颟顸中指向欺骗。“复仇”的真相是无爱的生命以“伤痛”的名义牟取私利的“暴力”,在冤冤相报的轮回中,“伤痛”不停地被强化而“暴力”则不断升级。
用互相毁灭的方法谬托自身存在,以功利得失的算计伪造生命价值,以暴力至上的丛林法则僭越爱的秩序,以残暴为美,以审丑为乐,这无疑就是哈姆莱特眼中“颠倒混乱的时代”。当哈姆莱特反思自己的剑是否会把自己也击落到冤冤相报的罪恶中时,当他感到“颠倒混乱的时代”不能再继续下去时,他已经开始从新的起点出发,在“爱”的平台上获得了人性的尊严。正如哈姆莱特寄予恋人亦即世界的情诗中娓娓道来的那样:你可以疑心星星是火把;你可以疑心太阳会移转;你可以疑心真理是谎话;可是我的爱永没有改变。,1,
拯救的途径何在(“重整乾坤”如何可能),这是哈姆莱特的“延宕”的第二个原因。“复仇”既可诅咒又更可怜,它是与“爱”失散之后寂寞生命临终的颤抖和哀号。而拯救失爱的生命,重整被暴力仇杀“颠倒混乱的世界”的秩序,进路只能是:灵魂与爱对话,回归“爱”的秩序。爱是人类最伟大的发现,爱是对于人类的最伟大的保护。确实,爱有时并不能保护生活中的我们免受伤害,但是爱能够保护人类的灵魂永远健康。爱,从不许诺利益;爱,只启示希望。爱无法阻挡屠刀,爱只能治愈灵魂。爱通过把希望启示为生生不息的爱本身而成为不朽的生命的秩序。在《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在明确事情的真相后,他说:“我是要去祈祷去的。”,2,当哈姆莱特见到自己的叔父在向上帝祈祷,请求上帝宽恕他杀人的罪行时,他本有机会手起刀落,为父雪仇,他却没有出手。莎士比亚用哈姆莱特担心克劳狄斯因此得到拯救隐喻了一条极其重要的社会秩序的底线:正义缺席之下杀戮只是暴行,未经审判定罪之人无辜。而哈姆莱特等待的恰是公正的证明,爱的证明。正如哈姆莱特对同时代的人所说的那样:“天地之间有许多事情,是你们的哲学里所没有梦想到的。”回归“爱”的秩序不正是快意恩仇的暴力世界所没有梦想到的吗,
“用撒旦不能赶跑撒旦”, 人类理想的和平生活绝不可能通过暴力的方式达到。“收刀入
鞘是否可能”和“重整乾坤如何可能”是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向世界和未来展示的最关键也最严峻的困惑。在哈姆莱特“延宕”的一刹那,人类大大地进步了。
二
在爱的力量的发现之外,哈姆莱特更深刻地提问道:当人意图秉持爱和正义去行动,完成“上天的意思”,3,时,人自身能否胜任,而且,他意外地发现:人类发现了爱的力量,但是人类却离爱何等遥远。对爱的维护和固守并不是人类的天性,而是人类必须艰难学习的一个终极目标,是人类必须从动物性的暴力敌对状态中蜕变而出、羽化高飞后才能够追求得到的一个最美丽、最灿烂的目标。爱和美的力量固然最伟大,但想要获得这种力量,人类不是天生就能够的,且毋宁说:人类天生就不能够。这就是莎士比亚所发现的《哈姆莱特》背后的人性世界。
然而,“延宕”的哈姆莱特既不同于古希腊骄傲的俄狄浦斯,也不同于文艺复兴时期微笑的蒙娜丽莎。文艺复兴运动催生了“人”的意识的觉醒,但直到其晚期,莎士比亚才突然发现:人,其实并不伟大;人,恰恰离爱最远。从但丁到莎士比亚,“人是谁”的问题逐渐转向了“我是谁”的问题。“命运”本身已不再神秘,神秘的是担当“命运”如何可能。接受或逃避命运的古希腊“命运剧”自此让渡给如何面对、怎样担当命运的“性格剧”。哈姆莱特开始问:我是谁,我能否担当“重整乾坤”的使命,而莎士比亚的引人瞩目的发现也恰恰在于:“我”不是上帝,本然之我担当不了“替天行道”的重任。 而根本上促成这一重大发现的是哈姆莱特与“边缘情境”?的意外相遇。当人们突然面临生命的重大变故,常态的对话关系突然断裂,习以为常的一切随之崩塌,此时,人将有可能回到自我,洞察久被遮蔽的生命真相。
哈姆莱特进入“边缘情境”,始于“君主的薨逝”。伴随着父亲的死亡,随之而来的是克劳狄斯的篡位、母亲的改嫁、奥菲莉娅的背叛、朋友的离弃、百官的疏远??不再是陛下,不再是儿子,不再是情人,不再是朋友。亲情、爱情、友情,这一切竟然都如此不可靠。哈姆莱特这时才发现:所有人带给他的都是仇恨和冷漠,而不是爱。文艺复兴所带来的人文精神突然破产了,人类竟然离爱最远,却深陷仇恨的沼泽而浑然不觉。哈姆莱特第一次以“人”的眼睛而不是借助于上帝的眼睛看到了世界的荒诞。于是,复仇的剑转而被改造成探索人性世界的利器,直刺向人类自身的罪性。他一再问奥菲莉娅:“你贞洁吗,”“你美丽吗,”,4,
其实哈姆莱特也是在问自己。“我”有“那些过失”,“罪恶是那么多”,“我们都是十足的坏人,一个也不要相信我们”。,5,由此,哈姆莱特的感叹也就不难理解了:“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楣的我却要负起重建乾坤的责任~” ,6,在人性的欠然与罪性面前,人何以担当起本属于上帝的责任,“我”是谁,终其结论,“我”,只是无意义的存在;“我”,即是人性的虚无。“我”是“泥土塑成的生命” ,7,,而且,“这一个泥土塑成的生命算得了什么,”哈姆莱特说:“我把我的生命看得不值一枚针。”,8,本然之我是虚无的、无意义的,而根本不是与神同性、与爱一体的。于是,哈姆莱特发出了那千古一问:“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9,
“生存”,则意味着漠视人生无意义的事实,以功利世界的一切规则自欺为意义,与之同流合污。“毁灭”,则意味着以罪己的方式逃避人生无意义的事实,却不料其实质是对功利世界各种伪意义的另一种方式的肯定。哈姆莱特选择了主动承认人的无意义,他没有自杀;他断然否决了有限世界的一切“伪意义”,其方式就是哈姆莱特的疯癫。但虚无之后,继之如何,我们又一次在哈姆莱特写给世界的情诗中看到了他的伟大:“你可以疑心真理是谎话;可是我的爱永没有改变。”
一切现实关怀的相对“真理”都难免落到被质疑,直至被证伪的结局,只有终极关怀的
无限之“爱”永不会改变。而个人也只有在面对上帝、面对爱时才可能从现实生命的虚无走向超越生命的爱。
至此我们已经能够理解: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不是一个复仇故事,而是一个复仇故事背后的人性故事,结局是一曲爱的悲歌。哈姆莱特的成功在他的“延宕”之中,人类人性的历史因哈姆莱特的诘问和困惑大踏步地前进了;哈姆莱特的失败也寓于他的“延宕”之中,“‘收刀入鞘’是否可能”,是莎士比亚对人的罪行(“复仇”)的深刻反思。其中老王的幽灵“再会,再会,记着我” ,10,的反复提醒无异于一种深刻的转喻:人类克服自身暴力罪行的挣扎何其艰难。哈姆莱特最终也没能成为那个“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则更是对人性本来面目痛苦而坦诚地呈现。至于“重整乾坤”如何可能,则表现了莎士比亚对于人性欠然(与“爱”失散)的巨大困惑。虽然哈姆莱特清醒地意识到在上帝之爱面前,本性欠然的人还只是跌跌撞撞的“爬行”动物,“无论我们怎样辛苦图谋,我们的结果却早已有一种冥冥中的力量把它布置好了”,“像我这种人爬行于天地间,所为何事”,11, ,他的失败是一个真正的人在“选择”的欲“罢”不能、欲“爱”弥艰中的痛苦倒下的悲剧,而在那样一个爱的力量尚非常微弱的时代,在哈姆莱特选择了复仇的延宕时悲剧就已经成为必然。?帕斯卡尔说:“人既不是天使,又不是禽兽;但不幸就在于想表现为天使的人却表现为禽兽。”,12,“想表现为天使的人却表现为禽兽”,这正是哈姆莱特的“不幸”~对此,我们只能长歌当哭~
三
正如本?琼生所说:莎士比亚“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世世代代”。任何直面生命,试图走出生命迷宫的人都无法绕过《哈姆莱特》。哈姆莱特临终时恳求自己的朋友“留在这一个冷酷的人间,替我传述我的故事”,“把我的行事的始末根由昭告世人,解除他们的疑惑”,13,。他用自己的生命书写的一切,已经为莎士比亚用文字一一书写。而后人在400年中的一次又一次的再书写则为哈姆莱特故事敞开了无限的未来、无限的可能性。
然而,也有一些平庸者。莎士比亚在《哈姆莱特》中曾说道:“他们的地位已经被一些羽毛未丰的黄口小儿占夺了去。这些娃娃们的嘶叫声博得了台下疯狂的喝彩,他们是目前流行的宠儿,他们的声势压倒了所谓普通的戏班。” ,14,这些平庸者就是为莎翁所痛斥的“黄口小儿”和“流行的宠儿”。
《哈姆莱特》故事进入中国文化语境后,曾经衍生出两大代表作品。一是曹禺的《原野》,曹禺加入了“复仇后的忏悔”,作家因之而伟大,毕竟这样的忏悔在中国从未出现。一是梁斌的《红旗谱》,他为复仇故事里加入了“阶级复仇”的内涵,这使得作品具有了文学史的意义。无论是《原野》或《红旗谱》,都经过了艺术家的美学思考而具有其文学新意。反观《夜宴》,作为对经典的克隆和改编,它在《哈姆莱特》故事中加入了什么,冯小刚导演的回答是“欲望”,且制作方声称:欲望可以创造一切,也可以毁灭一切。可惜如此这般的“声称”只能让人联想起莎士比亚对于“黄口小儿”和“流行的宠儿”的批评。不得不说,《夜宴》所加上的“欲望”实在毫无价值。它的全部功能只在于把一场人间的艺术“盛宴”呈现为一次动物世界的“鸿门宴”。剧中所有的人都处于动物状态,不存在悲剧,只存在亡命与暴毙;不存在崇高,只存在勾心斗角的龌龊。究其原因,“欲望”所勾勒的只是人的动物性,欲望不能表现人之为“人”的超动物性(神性)。《夜宴》中所有的角色都是“坏人”,而《哈姆莱特》中无论克劳狄斯、乔特鲁德还是波洛涅斯,所有的角色都是“人”,莎士比亚写的是离开了上帝的关照后“人”是怎么迷路的:目标是爱和美,然而目标太遥远,在拚命追求、甚至是盲目追求的道路上,“人”们大都失败了,克劳狄斯失败了,乔特鲁德失败了,奥菲莉娅失败了,雷欧提斯失败了,哈姆莱特自己也失败了。但是,我们在他们的失败中看到的却是“爱”的伟大,生命的庄严与悲悯。
《哈姆莱特》中最令人震撼的角色是哈姆莱特。正如罗丹的《思想者》坐在地狱的入口思考一样,哈姆莱特在生死边缘艰难地维护人的尊严,探寻“爱”的归途。他代表了人类试图走出生命迷宫的思想力量,代表了人类对未来的追求与瞩望。而《夜宴》中最令人“惊悚”的角色是无鸾和婉后——男女“哈姆莱特”。无鸾公子既不困惑也毋需思考,他的全部表演只剩下一种——逃窜。用以表现其内心深沉和拒绝世界姿态的面具,恰恰暴露了设计者的肤浅,以面具代替思考,正是以不思考为思考。而无鸾临终前“能死,真好”的遗言则无比倨傲地“顺手一枪”,回答了莎士比亚先生的千年问题:“生存还是毁灭,这还是一个问题。”如此置爱、置美于罔顾,实为时代的大悲哀。而《夜宴》中的据称是“与莎翁做爱”,15,而诞下的“女哈姆莱特”婉后,则完全是“欲望”的化身,一脸杀气、透着狠劲的“欲望”。创作者与莎士比亚之间,哪里是“做爱”,简直是“强暴”。
推而广之,冯小刚之外的两位著名导演陈凯歌和张艺谋挑战世界艺术和美学高峰的作品同样遗憾地遭遇了“滑铁卢”的命运。陈凯歌的《无极》是对古希腊悲剧的克隆。然而,“命运”之所由出并不在于自然而在于爱,而“命运”何以担当远比“命运”之所由出更重要,因为“命运”正是在承当与面对之中得以真正展开。由于陈凯歌缺乏对古希腊悲剧真正深刻的发现而急于肤浅地模仿遂导致了《无极》必然的失败。张艺谋导演的“英雄末路”同样令人扼腕叹息。当他置身中国艺术舞台时确实成绩卓著,但一朝在世界美学舞台亮相,其美学准备的捉襟见肘便暴露无遗。英雄,应是为爱而生,为爱而死,为爱而存在,听命于“爱”之召唤的勇士~为一人之“天下”卖命的打手帮凶何以命名曰《英雄》,
冯小刚、陈凯歌、张艺谋三大导演都没能遵循莎士比亚所开创的美学道路:灵魂与爱的对话,生命向爱的回归。《夜宴》中有一个副主题,公子无鸾向人说:人和人之间读不懂,读懂了就不会再寂寞。然而失爱的灵魂又如何可能“读懂”,人是因为爱而团结在一起的。爱是把这个世界凝聚起来的唯一的力量,也是最伟大的力量。而在践踏爱、践踏美的暴力秩序下,斤斤计较的功利世界是如此狭隘,你死我活的动物生活是如此仓促,谁能被读懂,谁会不寂寞,无鸾的寂寞、青女的寂寞??是被功利世界抛弃后怯懦者的自弃自怜;?《夜宴》的寂寞、《无极》的寂寞??是与“爱”无缘却与“暴力”同谋的艺术创作必然的萧索;冯小刚、陈凯歌、张艺谋的寂寞??是东方式的永恒的寂寞——被“爱”遗弃后艺术灵魂的萎谢。
然而,必须看到:对3位导演艺术创作得失的讨论,对莎士比亚和《哈姆莱特》贡献的讨论,就是对我们自身的讨论。我们并不可能走得比三大导演更远,因为他们在美学感觉、人性感觉上的缺憾,也是存在于我们自身的缺憾。因此,我们不必窃喜于冯小刚、陈凯歌、张艺谋们的失败,他们的失败就是我们的失败,他们的今天也是我们的今天,然而希望不是我们的明天。我们的灵魂已经与爱失散了太久太久。“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但美学的、艺术的“江湖”,竟然是仇恨的“江湖”。在暴力秩序的背景下,我们的美学感觉与人性感觉已经变得相当微弱。我们习惯于在审丑中获得审美快乐;我们习惯于把残暴当成美,把仁慈当成丑;我们习惯于既贱视自己的生命,更无视他人的生命。失爱的“江湖”逼迫得我们“身不由己”地必然被同化,动辄“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16,。鲁迅曾痛心地说,在中国人的身上都有些“三国气”和“水浒气”,时至今日我们仍在高歌“该出手时就出手”就足可证明迅翁的痛心没有过时。
所谓正常的美学感觉与人性感觉就是爱的胸怀与爱的眼光。有人曾经评价安徒生为何能够写出如此美好的童话时说:“神的火花在这个沉默的小男孩的心灵中孕育,像一场风暴那样不可抗拒。凡是上帝触摸过的人,不管他遭遇到多么无礼的对待和多么巨大的困难,他仍能实现他的梦想。”,17,是的,安徒生是“被上帝触摸过的人”,也就是被“爱”触摸过的人。我们的作家、艺术家要走出“英雄末路”的寂寞与美学的“滑铁卢”,我们每一个人要恢复正常的美学感觉与人性感觉,只有一种途径,那就是:通过爱,去拥有爱。
简言之,要铲除田野里的杂草,只有种满庄稼;要清除仇恨和暴力的罂粟,只有播种爱~
事实上,我们已然别无选择。
注释:
?由“暴力”造成的“伤痛”至少包含“身体伤痛”和“精神伤痛”两个层面,而根本上区别于动物的是:人类对于“伤痛”的深度关注无一例外都是指向“精神伤痛”的层面。 ?“例如:我必然死亡,我必然遭受痛苦,我必须奋斗,我为机遇所制,我不可避免地卷入罪恶之中。我们把这些人类存在的基本境况称作‘终极境况’。换言之,它们是一些我们无法逃避或改变的境况。”(雅斯贝尔斯.智慧之路.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11) ?如果说哈姆莱特的失败是一个个人伟大的失败,那么,福丁布拉斯的胜利则标示了那个时代耻辱的胜利——一个失爱的时代,一个以功利、以暴力为根据、为秩序的世界的胜利。 ?这种看似反叛或游离的姿态并不是对暴力秩序的反抗或反思,恰恰相反是对功利世界更为强烈的认同感和依赖感,是求之不得和欲返无门,究其根源还是“欲望”魔爪下的动物性作崇。
参考文献:
,1,,2,,3,,4,,5,,6,,7,,8,,9,,10,,13,,14,莎士比亚,朱生豪译. 莎士比亚悲剧选.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217、207、261、237、237、209、223、203、235、206、305、234
,11,徐葆耕. 西方文学:心灵的历史.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150 ,12,帕斯卡尔. 思想录.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161
,15, ://ent.people../GB/4655142.html ,16, 孟子. 离娄上?第,,章
,17,房龙,聂作平编译. 房龙论艺术. 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0:84
作文六:《“我的爱永没有改变”——从《哈姆莱特》看《夜宴》》10000字
“我的爱永没有改变”——从《哈姆莱特》
看《夜宴》
【内容提要】
   《夜宴》是继《英雄》和《无极》之后~中国著名导演进军世界电影市场和进入世界美学赛道的另一张?出师表?~然而~对于经典的克隆和改编又一次遭遇?滑铁卢?。《哈姆莱特》的美学贡献何在,同为复仇题材~《哈姆莱特》与《夜宴》为什么一个成为经典~另一个却遭遇?滑铁卢?,隐藏于影片奢华制作背后的美学眼光与美学感觉~是比声色影像本身更重要、更关键的问题。 
【关键词】 夜宴 复仇 延宕 爱 
近几年~几位著名导演不约而同选择了以克隆和改编经典名著的方式作为自己挑战世界最高美学水平、艺术水平的?出师表?:如果说张艺谋的作品《英雄》是中国版的《罗生门》~陈凯歌的作品《无极》是中国版的?古希腊悲剧?~冯小刚的作品《夜宴》则是中国版的《哈姆莱特》。可是~他们的美学努力却皆以失败告终。同为复仇题材~为什么一个成为传世经典~另一个却兵败?滑铁卢?,《哈姆莱特》真正的美学贡献何在,我们究竟需要培养起怎样的美学眼光和美学感觉,这是比评价一场浮华?夜宴?的声色影像本身更重要、更关键的问题。
一
哈姆莱特的复仇故事源于公元4至5世纪流传于欧洲的丹麦传说~自12世纪至16世纪莎士比亚之前~这个故事素材不断地进入文学创作的视野~但并没有一部作品取得成功并流传后世~直至莎士比亚点睛之笔的创作~才使得这个古老的复仇故事成为不朽的艺术经典。《哈姆莱特》的美学魅力何在,是什么让?哈姆莱特?——这个曾经是?复仇者?代名词的血腥形象成为令一代又一代读者感动和沉思的艺术珍品,这个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未为莎士比亚作品的读者和研究者所重视和厘清。直到1736年~英国批评家托马斯〃汉莫第一次提出?哈姆莱特的延宕?的命题~发现了莎士比亚的伟大——我为什么要复仇,复仇意味着什么,人类千年快意恩仇的历史在哈姆莱特脚下意外地停顿了短短几秒钟~但这实在是个引人瞩目的?停顿?:西方人性的历史因为这个引人瞩目的?停顿?而得以掉转方向继续大踏步地前进。
《哈姆莱特》的?延宕?的历史起点与人类世界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复仇?密切相关。复仇~曾经普遍而长期地存在于人类的社会历史、文化伦理和文学艺术之中。
杀父,子、兄弟,之仇与夺妻,母、姐妹,之恨及其衍生~构成了复仇的基本内涵。古代中国的赵氏孤儿、伍员鞭尸、荆轲刺秦、卧薪尝胆~古希腊的阿加门农、美狄亚等等复仇故事皆为人所熟知。复仇是人动物性本能的一种~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特定历史时期~复仇既是维护个人安全的有效手段~也是保证群体稳定团结的重要方式。在相对松散的社会结构下~公共监督和社会反馈机制尚未建立、健全~人与人之间难以避免的矛盾摩擦~只能依靠?复仇?的方式寻求解决。因此~在人类社会尚不成熟的时期~?复仇?作为一种代表正义力量的价值观为社会所接受~甚至深入社会文化的深层结构~以伦理观的形式被肯定、被规定~从而形成了人类特有的复仇文化:《礼记》中有?父之仇也~弗与共戴天?~民谚有云?有仇不报非君子?~?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诸如此类等等~?复仇?~一度成为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评价标准。文化视野下的?复仇?~进而也成了长盛不衰的人类文学母题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复仇?不同于?报应?~它具有处心积虑的计划性~一如越王勾践日日卧薪尝胆~矢志复仇,人类的?复仇?也不同于动物间的相互厮打寻衅~它具有蓄谋日久~一朝实现的延时性~著名的?赵氏孤儿?即是等待20年后才一雪前仇,而由于公共监督的缺席~为了防止对方再度寻仇~复仇者往往不惜大开杀戒直至将仇家斩草除根、毁
族灭门~被复仇者则无时无刻不伺机再度向复仇者寻仇~?复仇?因此呈现出非理性和无限性的特点。当?复仇?作为一种社会伦理被肯定、被规定之后~复仇者必然承受来自伦理习俗的重责~被复仇者则时刻背负着对假想敌的恐惧~因而?复仇?的施受双方均面临巨大的心理焦虑和心理紧张。
在相对松散的社会组织形态下~复仇曾经是保护个人安全、保障社会稳定最简单直接的方法~虽然它必然导致流血~但却可以有效地制衡社会以保持相对的稳定。然而~当人类的社会组织形态渐趋成熟之后~社会开始试图以公共权力更为公正和理智地解决人际纠纷和私怨情仇。人类对于安全的要求则不再完全寄希望于自身的防御能力和伤害能力~而是更多地倚重于组织严密的社会安全保障体系对个人的护佑和监督。安全感的来源由自我保护转向社会保护~这一重要转化是以地缘团体、业缘团体逐步取代血缘团体而成为主体社会组织形态为标志的。人类由此开始了对?复仇?的困惑和反思。最早以?爱?和?宽恕?深刻反对?复仇?的是早期基督徒。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复仇对社会稳定所起的促进作用日益式微~而由复仇所引发的反复流血冲突却发展为加剧社会动荡、激化社会矛盾的主导因素之一~它的负面效应尖锐地凸现出来。冤冤相报、快意恩仇成为阻碍社会高速、稳定、健康发展的错误力量。这就是人类社会开始反对复仇的全部理由。
通过对社会发展的历史考察可以得知:在人类社会发展初期、?复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过制衡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组织形态的成熟和完善~复仇很快走向其初衷的反面~而通过对人性内涵的理性思考~我们同样不难发现:?复仇?在人性层面~谬误可谓多矣。
复仇~是人类的?不得不?。它既是弱者最后的自我保护~也是其在被世界无情拒绝、丧失一切沟通希望后唯一残存的表达方式。必须强调的是:复仇~是一种自私而并非一种公正。由于它和复仇者自身的生存范围、安全空间以及利益群体的利害得失息息相关~复仇者往往无法理智地对?两害相权?或?两利相权?的情况做出?取其轻?或?取其重?的恰当选择~更遑论以对话、谈判的方式取代流血对抗。各司其所是~唯暴力是从~是复仇的症结所在。而以暴力为?第一哲学?的复仇~自始至终充斥着对人性底线和公共秩序肆无忌惮的践踏和破坏。更不幸的是:复仇~是人性最黑暗的角落~以最可诅咒的方式苟延残喘的复仇者同时也是最可怜悯的人。因为复仇是用把自我变成魔鬼的方式战胜魔鬼~复仇者在杀死他人之前已先行杀死了自己。
而人类社会真正就反对复仇达成理性共识~恰始于莎士比亚生活的年代——公元16世纪。当中国的?梁山好汉?们还在?说时迟~那时快?地手起刀落、快意恩仇时~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就已经开始对?复仇?展开全新的思考
和诘问。人类的复仇源于?暴力——伤痛??模式对生命秩序的破坏。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复仇?动因的关注和思考只集中于?伤痛?~对?暴力?却视而不见。感到痛苦~因为被伤害~于是以更深重的伤害反施于伤害者~使之感到更大的痛苦~认为这样便可以阻断、甚至灭绝?暴力——伤痛?的再度发生,保护自己,。这就是莎士比亚之前的所有复仇者,包括时至今日形形色色只见其?热闹?不见其?门道?的冯小刚们,对于复仇机制的理解。但这实在是一个错误的理解。
只有莎士比亚不同。莎士比亚的伟大~就在于他开始在一个全新的思维框架内重新思考?复仇?的问题。他不再纠缠于?伤痛?这个流血的伤口~而是睿智敏捷地看到了?暴力?这把伤害生命的利刃。莎士比亚的思考不再黏着于疼痛的呻吟~他开始关注?收刀入
1鞘?是否可能、?重整乾坤?如何可能的问题。莎士比亚真正追溯到了人类复仇之痛的源头——?暴力?。反思?暴力?症结~还原?复仇?真相~回归?爱?的秩序~这就是?哈姆莱特的延宕?的全部美学内涵。 
复仇的理由何在,?收刀入鞘?是否可能,,这是哈姆莱特的?延宕?的第一个原因。在哈姆莱特之前~人类普遍对复仇的?理由?问题缺乏深入思考。杀戮就是理由~痛苦就是理由。在人类眼中的世界仅仅是一个关于?得?或?失?
的功利世界~一个有限世界。但是~哈姆莱特开始停顿~他代表人类开始反思:如果复仇的理由是杀戮的发生~克劳狄斯杀害我的父亲是罪恶~我杀害克劳狄斯便不是罪恶了吗,如果说复仇的理由是王权的易主~叔父的王权是从父亲手中篡夺而得的~父亲的王权不也是从他人,福丁布拉斯之父,手中谋夺而得的吗,那么~我又有什么理由手起刀落地复仇呢,直至此时~人类?复仇?的全部机制才第一次被莎士比亚深刻地还原其真相:?暴力?没有理由~一切为暴力而假设的?理由?~其实质只是为牟取私利而自欺欺人的伪证。?伤痛?也并非无辜~血流不止的伤口~其意义仅在于标示某种凄惨的轮回——丛林法则下困兽的厮杀~前一轮胜负谁属~后一轮输赢难料。?复仇?不是勇敢和正义的力量~追加暴力以证其强者其实怯懦~夸张伤痛辩称正义者何等伪善。黑色并不幽暗~白色并不贞洁~红色并不燃烧~复仇机制内的一切要素均在无爱的颟顸中指向欺骗。?复仇?的真相是无爱的生命以?伤痛?的名义牟取私利的?暴力?~在冤冤相报的轮回中~?伤痛?不停地被强化而?暴力?则不断升级。
用互相毁灭的方法谬托自身存在~以功利得失的算计伪造生命价值~以暴力至上的丛林法则僭越爱的秩序~以残暴为美~以审丑为乐~这无疑就是哈姆莱特眼中?颠倒混乱的时代?。当哈姆莱特反思自己的剑是否会把自己也击落到冤冤相报的罪恶中时~当他感到?颠倒混乱的时代?不能再
继续下去时~他已经开始从新的起点出发~在?爱?的平台上获得了人性的尊严。正如哈姆莱特寄予恋人亦即世界的情诗中娓娓道来的那样:你可以疑心星星是火把,你可以疑心太阳会移转,你可以疑心真理是谎话,可是我的爱永没有改变。,1,
拯救的途径何在,?重整乾坤?如何可能,,这是哈姆莱特的?延宕?的第二个原因。?复仇?既可诅咒又更可怜~它是与?爱?失散之后寂寞生命临终的颤抖和哀号。而拯救失爱的生命~重整被暴力仇杀?颠倒混乱的世界?的秩序~进路只能是:灵魂与爱对话~回归?爱?的秩序。爱是人类最伟大的发现~爱是对于人类的最伟大的保护。确实~爱有时并不能保护生活中的我们免受伤害~但是爱能够保护人类的灵魂永远健康。爱~从不许诺利益,爱~只启示希望。爱无法阻挡屠刀~爱只能治愈灵魂。爱通过把希望启示为生生不息的爱本身而成为不朽的生命的秩序。在《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在明确事情的真相后~他说:?我是要去祈祷去的。?,2,当哈姆莱特见到自己的叔父在向上帝祈祷~请求上帝宽恕他杀人的罪行时~他本有机会手起刀落~为父雪仇~他却没有出手。莎士比亚用哈姆莱特担心克劳狄斯因此得到拯救隐喻了一条极其重要的社会秩序的底线:正义缺席之下杀戮只是暴行~未经审判定罪之人无辜。而哈姆莱特等待的恰是公正的证明~爱的证明。正如哈姆莱特对同时代的
人所说的那样:?天地之间有许多事情~是你们的哲学里所没有梦想到的。?回归?爱?的秩序不正是快意恩仇的暴力世界所没有梦想到的吗,
?用撒旦不能赶跑撒旦?~ 人类理想的和平生活绝不可能通过暴力的方式达到。?收刀入鞘是否可能?和?重整乾坤如何可能?是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向世界和未来展示的最关键也最严峻的困惑。在哈姆莱特?延宕?的一刹那~人类大大地进步了。
二
在爱的力量的发现之外~哈姆莱特更深刻地提问道:当人意图秉持爱和正义去行动~完成?上天的意思?,3,时~人自身能否胜任,而且~他意外地发现:人类发现了爱的力量~但是人类却离爱何等遥远。对爱的维护和固守并不是人类的天性~而是人类必须艰难学习的一个终极目标~是人类必须从动物性的暴力敌对状态中蜕变而出、羽化高飞后才能够追求得到的一个最美丽、最灿烂的目标。爱和美的力量固然最伟大~但想要获得这种力量~人类不是天生就能够的~且毋宁说:人类天生就不能够。这就是莎士比亚所发现的《哈姆莱特》背后的人性世界。
然而~?延宕?的哈姆莱特既不同于古希腊骄傲的俄
狄浦斯~也不同于文艺复兴时期微笑的蒙娜丽莎。文艺复兴运动催生了?人?的意识的觉醒~但直到其晚期~莎士比亚才突然发现:人~其实并不伟大,人~恰恰离爱最远。从但丁到莎士比亚~?人是谁?的问题逐渐转向了?我是谁?的问题。?命运?本身已不再神秘~神秘的是担当?命运?如何可能。接受或逃避命运的古希腊?命运剧?自此让渡给如何面对、怎样担当命运的?性格剧?。哈姆莱特开始问:我是谁,我能否担当?重整乾坤?的使命,而莎士比亚的引人瞩目的发现也恰恰在于:?我?不是上帝~本然之我担当不了?替天行道?的重任。
而根本上促成这一重大发现的是哈姆莱特与?边缘情境??的意外相遇。当人们突然面临生命的重大变故~常态的对话关系突然断裂~习以为常的一切随之崩塌~此时~人将有可能回到自我~洞察久被遮蔽的生命真相。
哈姆莱特进入?边缘情境?~始于?君主的薨逝?。伴随着父亲的死亡~随之而来的是克劳狄斯的篡位、母亲的改嫁、奥菲莉娅的背叛、朋友的离弃、百官的疏远……不再是陛下~不再是儿子~不再是情人~不再是朋友。亲情、爱情、友情~这一切竟然都如此不可靠。哈姆莱特这时才发现:所有人带给他的都是仇恨和冷漠~而不是爱。文艺复兴所带来的人文精神突然破产了~人类竟然离爱最远~却深陷仇恨的沼泽而浑然不觉。哈姆莱特第一次以?人?的眼睛而不是借
助于上帝的眼睛看到了世界的荒诞。于是~复仇的剑转而被改造成探索人性世界的利器~直刺向人类自身的罪性。他一再问奥菲莉娅:?你贞洁吗,??你美丽吗,?,4,
其实哈姆莱特也是在问自己。?我?有?那些过失?~?罪恶是那么多?~?我们都是十足的坏人~一个也不要相信我们?。,5,由此~哈姆莱特的感叹也就不难理解了:?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楣的我却要负起重建乾坤的责任:? ,6,在人性的欠然与罪性面前~人何以担当起本属于上帝的责任,?我?是谁,终其结论~?我?~只是无意义的存在,?我?~即是人性的虚无。?我?是?泥土塑成的生命? ,7,~而且~?这一个泥土塑成的生命算得了什么,?哈姆莱特说:?我把我的生命看得不值一枚针。?,8,本然之我是虚无的、无意义的~而根本不是与神同性、与爱一体的。于是~哈姆莱特发出了那千古一问:?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9,
?生存?~则意味着漠视人生无意义的事实~以功利世界的一切规则自欺为意义~与之同流合污。?毁灭?~则意味着以罪己的方式逃避人生无意义的事实~却不料其实质是对功利世界各种伪意义的另一种方式的肯定。哈姆莱特选择了主动承认人的无意义~他没有自杀,他断然否决了有限世界的一切?伪意义?~其方式就是哈姆莱特的疯癫。但虚无之后~继之如何,我们又一次在哈姆莱特写给世界的情诗中
看到了他的伟大:?你可以疑心真理是谎话,可是我的爱永没有
改变。?
一切现实关怀的相对?真理?都难免落到被质疑~直至被证伪的结局~只有终极关怀的无限之?爱?永不会改变。而个人也只有在面对上帝、面对爱时才可能从现实生命的虚无走向超越生命的爱。
至此我们已经能够理解: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不是一个复仇故事~而是一个复仇故事背后的人性故事~结局是一曲爱的悲歌。哈姆莱特的成功在他的?延宕?之中~人类人性的历史因哈姆莱特的诘问和困惑大踏步地前进了,哈姆莱特的失败也寓于他的?延宕?之中~?‘收刀入鞘’是否可能?~是莎士比亚对人的罪行,?复仇?,的深刻反思。其中老王的幽灵?再会~再会~记着我? ,10,的反复提醒无异于一种深刻的转喻:人类克服自身暴力罪行的挣扎何其艰难。哈姆莱特最终也没能成为那个?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则更是对人性本来面目痛苦而坦诚地呈现。至于?重整乾坤?如何可能~则表现了莎士比亚对于人性欠然,与?爱?失散,的巨大困惑。虽然哈姆莱特清醒地意识到在上帝之爱面前~本性欠然的人还只是跌跌撞撞的?爬行?动物~?无论我们怎样辛苦图谋~我们的结果却早已有一种冥冥中的力量把它布臵好了?~?像我这种人爬行于天地间~所为何事?
,11, ,他的失败是一个真正的人在?选择?的欲?罢?不能、欲?爱?弥艰中的痛苦倒下的悲剧~而在那样一个爱的力量尚非常微弱的时代~在哈姆莱特选择了复仇的延宕时悲剧就已经成为必然。?帕斯卡尔说:?人既不是天使~又不是禽兽,但不幸就在于想表现为天使的人却表现为禽兽。?,12,?想表现为天使的人却表现为禽兽?~这正是哈姆莱特的?不幸?:对此~我们只能长歌当哭:
三
正如本〃琼生所说:莎士比亚?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世世代代?。任何直面生命~试图走出生命迷宫的人都无法绕过《哈姆莱特》。哈姆莱特临终时恳求自己的朋友?留在这一个冷酷的人间~替我传述我的故事?~?把我的行事的始末根由昭告世人~解除他们的疑惑?,13,。他用自己的生命书写的一切~已经为莎士比亚用文字一一书写。而后人在400年中的一次又一次的再书写则为哈姆莱特故事敞开了无限的未来、无限的可能性。
然而~也有一些平庸者。莎士比亚在《哈姆莱特》中曾说道:?他们的地位已经被一些羽毛未丰的黄口小儿占夺了去。这些娃娃们的嘶叫声博得了台下疯狂的喝彩~他们是目前流行的宠儿~他们的声势压倒了所谓普通的戏班。?
,14,这些平庸者就是为莎翁所痛斥的?黄口小儿?和?流行的宠儿?。
《哈姆莱特》故事进入中国文化语境后~曾经衍生出两大代表作品。一是曹禺的《原野》~曹禺加入了?复仇后的忏悔?~作家因之而伟大~毕竟这样的忏悔在中国从未出现。一是梁斌的《红旗谱》~他为复仇故事里加入了?阶级复仇?的内涵~这使得作品具有了文学史的意义。无论是《原野》或《红旗谱》~都经过了艺术家的美学思考而具有其文学新意。反观《夜宴》~作为对经典的克隆和改编~它在《哈姆莱特》故事中加入了什么,冯小刚导演的回答是?欲望?~且制作方声称:欲望可以创造一切~也可以毁灭一切。可惜如此这般的?声称?只能让人联想起莎士比亚对于?黄口小儿?和?流行的宠儿?的批评。不得不说~《夜宴》所加上的?欲望?实在毫无价值。它的全部功能只在于把一场人间的艺术?盛宴?呈现为一次动物世界的?鸿门宴?。剧中所有的人都处于动物状态~不存在悲剧~只存在亡命与暴毙,不存在崇高~只存在勾心斗角的龌龊。究其原因~?欲望?所勾勒的只是人的动物性~欲望不能表现人之为?人?的超动物性,神性,。《夜宴》中所有的角色都是?坏人?~而《哈姆莱特》中无论克劳狄斯、乔特鲁德还是波洛涅斯~所有的角色都是?人?~莎士比亚写的是离开了上帝的关照后?人?是怎么迷路的:目标是爱和美~然而目标太遥远~在拚命追
求、甚至是盲目追求的道路上~?人?们大都失败了~克劳狄斯失败了~乔特鲁德失败了~奥菲莉娅失败了~雷欧提斯失败了~哈姆莱特自己也失败了。但是~我们在他们的失败中看到的却是?爱?的伟大~生命的庄严与悲悯。
《哈姆莱特》中最令人震撼的角色是哈姆莱特。正如罗丹的《思想者》坐在地狱的入口思考一样~哈姆莱特在生死边缘艰难地维护人的尊严~探寻?爱?的归途。他代表了人类试图走出生命迷宫的思想力量~代表了人类对未来的追求与瞩望。而《夜宴》中最令人?惊悚?的角色是无鸾和婉后——男女?哈姆莱特?。无鸾公子既不困惑也毋需思考~他的全部表演只剩下一种——逃窜。用以表现其内心深沉和拒绝世界姿态的面具~恰恰暴露了设计者的肤浅~以面具代替思考~正是以不思考为思考。而无鸾临终前?能死~真好?的遗言则无比倨傲地?顺手一枪?~回答了莎士比亚先生的千年问题:?生存还是毁灭~这还是一个问题。?如此臵爱、臵美于罔顾~实为时代的大悲哀。而《夜宴》中的据称是?与莎翁做爱?,15,而诞下的?女哈姆莱特?婉后~则完全是?欲望?的化身~一脸杀气、透着狠劲的?欲望?。创作者与莎士比亚之间~哪里是?做爱?~简直是?强暴?。
推而广之~冯小刚之外的两位著名导演陈凯歌和张艺谋挑战世界艺术和美学高峰的作品同样遗憾地遭遇了?滑铁卢?的命运。陈凯歌的《无极》是对古希腊悲剧的克隆。然
而~?命运?之所由出并不在于自然而在于爱~而?命运?何以担当远比?命运?之所由出更重要~因为?命运?正是在承当与面对之中得以真正展开。由于陈凯歌缺乏对古希腊悲剧真正深刻的发现而急于肤浅地模仿遂导致了《无极》必然的失败。张艺谋导演的?英雄末路?同样令人扼腕叹息。当他臵身中国艺术舞台时确实成绩卓著~但一朝在世界美学舞台亮相~其美学准备的捉襟见肘便暴露无遗。英雄~应是为爱而生~为爱而死~为爱而存在~听命于?爱?之召唤的勇士:为一人之?天下?卖命的打手帮凶何以命名曰《英雄》,
冯小刚、陈凯歌、张艺谋三大导演都没能遵循莎士比亚所开创的美学道路:灵魂与爱的对话~生命向爱的回归。《夜宴》中有一个副主题~公子无鸾向人说:人和人之间读不懂~读懂了就不会再寂寞。然而失爱的灵魂又如何可能?读懂?,人是因为爱而团结在一起的。爱是把这个世界凝聚起来的唯一的力量~也是最伟大的力量。而在践踏爱、践踏美的暴力秩序下~斤斤计较的功利世界是如此狭隘~你死我活的动物生活是如此仓促~谁能被读懂~谁会不寂寞,无鸾的寂寞、青女的寂寞……是被功利世界抛弃后怯懦者的自弃自怜,?《夜宴》的寂寞、《无极》的寂寞……是与?爱?无缘却与?暴力?同谋的艺术创作必然的萧索,冯小刚、陈凯歌、张艺谋的寂寞……是东方式的永恒的寂寞——被?爱?遗弃后艺术灵魂的萎谢。
然而~必须看到:对3位导演艺术创作得失的讨论~对莎士比亚和《哈姆莱特》贡献的讨论~就是对我们自身的讨论。我们并不可能走得比三大导演更远~因为他们在美学感觉、人性感觉上的缺憾~也是存在于我们自身的缺憾。因此~我们不必窃喜于冯小刚、陈凯歌、张艺谋们的失败~他们的失败就是我们的失败~他们的今天也是我们的今天~然而希望不是我们的明天。我们的灵魂已经与爱失散了太久太久。?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但美学的、艺术的?江湖?~竟然是仇恨的?江湖?。在暴力秩序的背景下~我们的美学感觉与人性感觉已经变得相当微弱。我们习惯于在审丑中获得审美快乐,我们习惯于把残暴当成美~把仁慈当成丑,我们习惯于既贱视自己的生命~更
无视他人的生命。失爱的?江湖?逼迫得我们?身不由己?地必然被同化~动辄?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16,。鲁迅曾痛心地说~在中国人的身上都有些?三国气?和?水浒气?~时至今日我们仍在高歌?该出手时就出手?就足可证明迅翁的痛心没有过时。
所谓正常的美学感觉与人性感觉就是爱的胸怀与爱的眼光。有人曾经评价安徒生为何能够写出如此美好的童话时说:?神的火花在这个沉默的小男孩的心灵中孕育~像一场风暴那样不可抗拒。凡是上帝触摸过的人~不管他遭遇到多么无礼的对待和多么巨大的困难~他仍能实现他的梦想。?
,17,是的~安徒生是?被上帝触摸过的人?~也就是被?爱?触摸过的人。我们的作家、艺术家要走出?英雄末路?的寂寞与美学的?滑铁卢?~我们每一个人要恢复正常的美学感觉与人性感觉~只有一种途径~那就是:通过爱~去拥有爱。
简言之~要铲除田野里的杂草~只有种满庄稼,要清除仇恨和暴力的罂粟~只有播种爱:事实上~我们已然别无选择。
注释:
?由?暴力?造成的?伤痛?至少包含?身体伤痛?和?精神伤痛?两个层面~而根本上区别于动物的是:人类对于?伤痛?的深度关注无一例外都是指向?精神伤痛?的层面。
??例如:我必然死亡~我必然遭受痛苦~我必须奋斗~我为机遇所制~我不可避免地卷入罪恶之中。我们把这些人类存在的基本境况称作‘终极境况’。换言之~它们是一些我们无法逃避或改变的境况。?,雅斯贝尔斯.智慧之路.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11,
?如果说哈姆莱特的失败是一个个人伟大的失败~那么~福丁布拉斯的胜利则标示了那个时代耻辱的胜利——一个失爱的时代~一个以功利、以暴力为根据、为秩序的世界的胜利。
?这种看似反叛或游离的姿态并不是对暴力秩序的反抗
或反思~恰恰相反是对功利世界更为强烈的认同感和依赖感~是求之不得和欲返无门~究其根源还是?欲望?魔爪下的动物性作崇。
参考文献:
,1,,2,,3,,4,,5,,6,,7,,8,,9,,10,,13,,14,莎士比亚~朱生豪译. 莎士比亚悲剧选.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217、207、261、237、237、209、223、203、235、206、305、234
,11,徐葆耕. 西方文学:心灵的历史.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150
,12,帕斯卡尔. 思想录.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161
,15, ://ent.people../GB/4655142.html
,16, 孟子. 离娄上〃第,,章
,17,房龙~聂作平编译. 房龙论艺术. 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0:84
&nbsp
作文七:《我看哈姆莱特》2900字
《英美文学作品赏析选修论文》
我
看
哈
姆
莱
特
我看哈姆莱特
早就耳闻“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直到最近拜读完莎士比亚的剧作,才真正理解这句话。不管是说他是“人文主义的化身”还是“柏拉图王子”,抑或是“对人类失去信心的悲观者”,我觉得一个人从来都不只拥有一面,也不是一半句话所能概括的。在我看来,哈姆莱特正是三者的结合体,即人文主义的化身、柏拉图王子和对人类失去信心的悲观者。
其实,这并不冲突,不同的环境和时期造就不同的哈姆莱特。
(一)柏拉图王子
哈姆莱特的出身是个王子,他高贵、优雅、勇敢、有学识,追求纯洁的爱情,属于上流社会的统治阶层。用哈姆莱特的情人奥菲利娅的话来说,他是“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辨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注目的中心。”哈姆莱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学习,接受人文主义的熏陶,他对人报有美好的看法,高呼“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是“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爱情、友谊也有自己的看法,希望以真诚相待的平等关系来代替尊卑贵贱、等级森严的封建关系。这时的他年轻而乐观,对人对事充满幻想。可见,哈姆莱特应该是一个柏拉图式王子,拥有地位、名份、权利和爱情??是父母的骄傲和未来的王位继承人,摆在他面前的是鲜花似锦的前程和命运。
(二)人文主义的化身
哈姆莱特在威登堡大学求学时聪明机智、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父亲的不明猝死,母后的迅速改嫁,叔叔的篡位这三道冲击波,使一向无忧无虑的哈姆莱特变得忧郁、沉思起来。然而,忧郁、沉思并不是哈姆莱特的天性。
从表层上看哈姆莱特的忧郁来自父亲的死亡,来自母亲的背弃,来自爱情的失落。他从威登堡匆匆返回丹麦为父奔丧,流露忧伤的情绪是人之常情。儿子哀悼父亲的死亡,以至于产生郁结情绪,谁也不会惊异。也正体现了他作为凡夫俗子的一面,具有常人的正常情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忧伤之情会逐渐淡化。然而,哈姆莱特却并没有从忧伤中解脱出来。其母亲乔特鲁特认为活着的人都要死去,从生活踏入永久的安宁,她要求哈姆莱特把“高贵的父亲”的死当做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抛开“阴郁的神气”。其叔父克劳狄斯却先从表面上肯定王子的“孝思不匮”是“天性中纯笃过人之处”,随后认为哈姆莱特“固执不变的哀伤,却是一种逆天悖理的愚行,不是堂堂男子所应有的举动”,要求哈姆莱特承认既在事实。而大臣波洛涅斯认为,哈姆莱特的忧郁是由于向他女儿奥菲利娅求爱遭到拒绝。因此,他们认为,哈姆莱特的忧郁来自于父亲的死亡,爱情的失落。然而,哈姆莱特之所以忧郁不仅是因为克劳狄斯杀父霸母、篡夺王位,而是他目光尖锐,从个别人的罪恶中看到了当时的社会罪恶。他看到宫廷腐化堕落,阴谋重重,朝臣们阿谀奉承,阴险狡诈,国内民怨腾沸,社会动
荡不安,邻邦挪威蠢蠢欲动。原先代表他高贵出生的丹麦王室,现在却成了“世界是一所很大的牢狱,丹麦是其中最坏的一间”。在哈姆莱特看来,克劳狄斯的罪行只是世界上存在的全部罪恶中的一桩,问题在于整个时代颠倒混乱,与理想相背,“原以为美好的大自然,只是一片荒岬,一大堆污浊的瘴气的集合。原来理想的天神一般的人类,现在看来,不过是泥土塑成的生命。
所以哈姆莱特意识到,他的责任不是单纯地为父报仇,杀死一个奸王那么简单,而是要负起重振乾坤的责任,要把个人复仇同改造社会结合起来。哈姆莱特确定了为父复仇的使命,却又找不到恰当的方式,他期望改变现状,却又力不从心。为父复仇容易,重整乾坤却困难重重,哈姆莱特变得越来越忧郁,陷入了更深的沉思之中。“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是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充分体现了他的内心沉思的思考:是干还是不干?哈姆莱特看出了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他的内心矛盾在主观与客观之间冲突着。并且,这时哈姆莱特不只是考虑自身的生存与毁灭,而是联想到人类甚至整个宇宙的生存与毁灭,哈姆莱特超越了凡夫俗子对自身命运的思考,而是作为乾坤巨人的思想而存在,是人文主义的化身。
(三)对人类失去信心的悲观者
老国王之死,标志着哈姆莱特的命运发生戏剧性的逆转。父亲的死,使他陷入悲痛之中,失去了早先的欢乐。紧接着是母亲的迅速改嫁,自己的叔父转眼成了继父,王位被剥夺等一系列的变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哈姆莱特以沉重的打击。他用一身“墨黑的外套”抵抗着自己无法接受的现实,也包裹着他此刻痛
苦而流离失所的内心。作为儿子,哈姆莱特丧失了原有的人伦秩序,家的存在随着父亲的去世和母亲的改嫁而瓦解。他的母亲不仅无法帮助他进行自我身份的认证,还突然间远离和抛弃了他。而作为王子,哈姆莱特理所当然的继承权也遭到了剥夺,新国王克劳狄斯以堂皇的言辞对王位世袭进行了质疑,现实的篡改意味着对于哈姆莱特以前所拥有的一切权利的剥夺。作为爱人,哈姆莱特怀疑奥菲利娅爱情的纯洁性,认为她是奸王派来的暗探,于是就绝然地斩断情丝。这时的哈姆莱特面临着一切常人都可能要面临的人生困境。家的解体,母亲的背弃,王位的丧失,爱情的失落。他不再是以前快乐的王子,而是象凡夫俗子一样背负着难以言说的各种人生苦恼。回顾后目睹的各种丑恶现象使他认识到现实并不如想象那样美好,坚贞的爱情、忠诚的友谊、和谐的社会关系,这些曾被视为珍宝的生活理想,如今都已化为泡影。年轻的哈姆莱特陷入了沉思之中,他沉思着亲缘的关系,沉思着被否定的亲情,沉思着被篡夺的王位,沉思着被轻蔑的爱情。这一系列的沉思始终伴随着哈姆莱特走向未来的成长旅途之中,促使他变得忧郁和怀疑。
当哈姆莱特从父亲的亡魂那里得知整个事件的真相时,更加深了他心中的疑惑,从此开始了他漫长的复仇之路。 哈姆莱特命运的悲剧性逆转不仅使他看清了现实与理想的冲突,而且还进一步看清了把罪恶掩盖起来的伪善。他完成了由高高在上的王子向凡夫俗子的转变,开始了严肃、忧郁的沉思。
在哈姆莱特反复探索的过程中,他愈加感到现实的丑恶,理想的幻灭,从而否定了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他感叹“人世间的一切在我看来许多是多么的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哼!哼!那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从而陷入悲观厌世,郁郁寡欢的境地,导致哈姆莱特在行动之时踌躇不决,进退维谷。采取行动的倾向和逃避行动的倾向互相抗衡着。但由于有父亲鬼魂的命令,才促使着他的复仇行动的发展。当哈姆莱特通过导演戏中戏,验明元凶,但他仍然无法证实内心对成人世界的罪恶所作出的结论。于是突然放弃了他的复仇计划,这次被自我否定的背后袭击事件,它实际上显示了哈姆莱特此时对于复仇行动的质疑。具有完美倾向的哈姆莱特,他希望他的复仇不是以暴制暴,哈姆莱特面临的不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复仇实践,而是他相信一种存在于天地间的公理,而此刻他必须选择等待和忍耐。
从优越完美的皇室家族,到目睹人类最丑恶的一面,环境的巨变使这位本来的柏拉图王子不得不走上艰难的复仇之路,在内心善良的背叛中挣扎,所有的理想和希望的破灭,在孤独中,他选择这样极端的复仇方式,造成悲剧的发生。这样的环境中,谁也不会只有一面,谁也不会坚守一个形象无动于衷。我们要接受多样的哈姆莱特!
作文八:《关于《哈姆莱特》的问题》2700字
可能考到的问题】
⑴请写出哈姆雷特这个人物的主要性格特点,并举出一处情节简要说明。
答:优柔寡断,忧郁多疑。谨慎有谋略。机智、果敢、勇敢与软弱、妥协、鲁莽交织。例:听了父亲的鬼魂告白,叔父祈祷时,他本可轻丽易举复仇,可他放弃了,说明他优柔寡断、软弱;和母亲谈话;发现有人偷听,一剑错杀了情人的父亲,说明他多疑、鲁莽;他装疯躲避国王,借演戏试探叔父的反应,说明他机智、谨慎;新父王要杀他,他识破奸计,调换诏书,处死凶手,回国复仇,说明他勇敢、机智、果敢。 ⑵决心为父复仇并要“负起重整乾坤责任”的哈姆雷特,为什么要装疯?
答:保护自我,避免受到迫害(对手克劳狄斯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强大而又阴险;哈姆雷特怕不小心泄漏了心事,反遭敌人的毒手);迷惑对方,寻找复仇时机(借装疯既可以躲过对方的耳目,也可借此试探对方);借疯言疯语,发泄对当前黑暗现实的不满。
⑶“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请简要概括你眼中的哈姆雷特的形象。
答:有崇高的理想,对人类与世界有新颖的看法。目光敏锐,思考深刻,又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但过于内向,过于审慎,加上势单力薄的处境,造成行动上的延宕。他的性格决定了
他的悲剧命运。
⑷请简要分析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主要性格特征。
答:哈姆雷特是一个人文主义知识分子的典型,在为父报仇过程中优柔寡断,由于复仇任务的艰巨和自身力量的不足,同时出于道德、爱情的种种思考,他找不到复仇和变革的途径,这使得他长于思考,行动迟缓。
(5)克劳狄斯是《《哈姆雷特》中的一个“反派”角色,请说出他的两个“恶行”。
答:克劳狄斯以最卑鄙的手段杀死了兄长,夺取王位,霸占嫂嫂,还试图以奸诈的手段臵王子于死地。
(6)《哈姆雷特》中,国王看戏后有何表现?说明了什么? 答:国王脸色阴沉、坐立不安,不等戏演完就腾地站起来,并大声吩咐人点起火把来。回去以后“非常不舒服”“发脾气”。这一切反常的表现都表现了罪恶被人揭穿时烦躁、害怕的复杂的心理状态。
(7)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比剑是全剧的高潮,请简述比剑中三个回合的重要情节。(150字左右)
答:第一回合哈姆雷特击中了雷欧提斯,国王用毒酒为他祝贺,让他喝下去,他拒绝了。第二回合仍是哈姆雷特取胜。读者的心里稍感宽慰。可是风云突变,王后喝下了那杯有毒的酒。接下来事情的发展急速而混乱,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在第三回合里,雷欧提斯刺中了哈姆雷特,哈姆雷特随即夺过剑来也刺中了他,王后倒地。雷欧提斯倒地,揭穿了克劳狄斯的阴谋。哈姆雷特用有毒的剑刺克劳狄斯,并用毒酒灌他,克劳狄斯死去。
(8)哈姆雷特是世界文学画廊中最鲜明独特的形象之一,请简要说明其性格特点,并举一个情节加以说明。(100字左右)
答:哈姆雷特是一个处于理想和现实矛盾中的人文主义者形象。他本来将父亲看成理想的化身,将母亲看成爱的化身,是乐观的王子。可是严酷的现实,击碎了他昔日的梦幻,梦幻的破灭意味着他的人文主义理想信念的破灭。如剧本一开头哈姆雷特就面对父死母嫁的晴天霹雳,他一方面激愤地诅咒这个“冷酷的人间”,一方面又深入地思考与研究生活在其间的人,他对世界的看法有了根本改变。
(9)剧本在写克劳迪斯谋杀老国王之后,还写了四重误杀。请说出是哪四重?这样安排情节有何作用?
答: 四重误杀是:哈姆雷特误杀波洛涅斯、英国国王误杀克劳迪斯的两位使者、克劳迪斯误杀王后葛露特、哈姆雷特误杀雷欧提斯。四重误杀显示了人和命运之间无奈而尴尬的局面。伴随着谋杀和误杀而来的是残酷的复仇。在丹麦宫廷之内,哈姆雷特由于父亲被毒杀而立志复仇,雷欧提斯由于父亲波洛涅斯被误杀而匆匆从法国赶回来雪恨;另外在丹麦
宫廷之外,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积极练兵,是为了替在战场上丧生的父亲报仇。复仇使剧本中充满着血腥的味道,且多线交错的情节最终都走向悲剧性结局。
(10)独白这种独特的戏剧手段的运用,为《哈姆雷特》增色不少。请以剧中“生存还是毁灭”的著名独白为例,说说它对刻画主人公形象有什么作用?(150字左右)
答:为了更深入地把握哈姆雷特人物的性格特质,独白这一揭示人物内心活动最为直接的形式,成了莎士比亚塑造典型的一种重要艺术手段。“生存还是毁灭”这段独白出现在第三幕哈姆雷特装疯呵斥奥菲利亚之前。与后面故意的疯话相比,这段心理独白极为真切地揭示出哈姆雷特的内心活动,内心的矛盾冲突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生与死,梦幻与现实,压迫与反抗,情与仇,爱与恨,这些充满人文色彩的话题借助独白得到充分体现。
(11)下面是《哈姆雷特》中老大臣波洛涅斯教导儿子的一番话,请从中任选一句,谈谈你的见解。
①不要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凡事必须三思而行。②对人要和气,可是不要过于狎昵。③相知有素的朋友,应该用钢圈箍在你的灵魂上,可是不要对每一个泛泛的新知滥施你的交情。④留心避免和人家争吵,可是万一争端已起,就应该让对方知道你不是可以轻侮的。⑤倾听每一个人的意见,可是只对极少数人发表你的意见。⑥接受每一个人的批评,可是
保留你自己的判断。
答:我对第________句的见解是:
答:示例:第2句,这一句话谈与人交往要有适当的距离感,待人要友善,既不要冷淡傲慢,也不可喧宾夺主。(此题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12)有人说王后乔特鲁德是一个典型的双重性格的人,请你举出情节加以说明。
答:在前夫老哈姆莱特去世两个多月后就同他的弟弟克劳狄斯结婚了,本应该在失去丈夫后悲痛万分的她,竟然振振有辞地说教起儿子对做自己父亲的叔叔要恭敬,可见其无情;而在儿子面前,他永远是一个慈善和蔼无微不至的母亲形象,如没有向克劳狄斯告密,对哈姆莱特跟雷欧提斯的决斗中表现出来的担心和害怕。
(13)老哈姆莱特告戒儿子说,“不可对你母亲有什么不利的图谋……”,你觉得他为什么这样告诫儿子?
答:老哈姆莱特对乔特鲁德很有感情。②“慈母孝子”,也是东西方文化共奉的准则。
(14)哈姆莱特善于思考的特征也暴露了他优柔寡断、生性软弱、过于谨慎而不善于行动的特点,请你举出情节说明。 答:在接受父亲亡魂的托付时,他的决心很大,立即想到了初步的行动是装疯。但是,在两个月后,他还在装疯,并没有完成任务,甚至在他叔父克劳狄斯的面目完全暴露后,哈
姆莱特还放弃了复仇的最佳机会。)
(15)奥菲莉娅在剧中的出场次数仅有5次,直接对白有56次,间接描写有5次。并不是一个主要人物,在这样铁血复仇的情节中,你认为美丽柔弱的奥菲莉娅形象在剧中有何作用?(5分)
答:一方面推动了戏剧情节的发展,如她的死引起了哈姆莱特跟她哥哥雷欧提斯的决斗;另一方面,她的死加重的本剧的悲剧性,第三方面,她的出现使得充满男性刚强气味的《哈姆莱特》有了女性柔情的滋润。)
作文九:《【doc】哈姆莱特的延宕》2500字
哈姆莱特的延宕
人仃J《哈姆菜特》发表后的一
多q-V,JHq'州…"想然地把"哈姆
荣特"f1:复仇的代涮.直到一百
=i_卜多年之肟,就是1736年,英阳
的一个批评家托马斯?汉莫才第一7久 发现,过去所有的故事都是写迫不及
待地复仇,第一时问隶虻复仇.但是
这个故_【j{=If1,哈安牡莱特征第一幕就 知道_r事实的真桐,之他电行儿次
机会去杀他的叔叔,但是他部没有动
于.一直过r四幕才复仇,l币且这复仇
还是被迫的,足为他的恋人的哥哥
要向他复仇l导致的这,\批评家实
很竹)IT惜.他的结论却不能令
人信服一他说:这是为怕全剧结束得
太快.一切的一切当然不是这样:其
,
謦参?作文通讯?整典全绝囊
啥坶莱挎豹怒窟
潘知常
实,莎土比亚是怕"复仇"太快,他是第一次向自已然 的迫不及待的复仇挑战.此,堪称神奇的是,鬼魂 形,似装疯狂,演戏场面,卧室情.误杀波洛涅斯,航 海赴英,奥菲利亚疯癫与自杀,哈姆荣特与雷欧提斯的 决斗,这一切的一切其实都是莎上比亚(对古老的复仇
故事)的克隆,那么,他在这个复仇故事加的l习Ij个四 百年都没有人加的东西和一千年都没有人想到的东西 是什么呢?就是"延宥".开个玩笑,哈姆莱特如果与奥
瑟罗对换,那爱妻就绝不会死,而国王则在第二幕一上 场时就被杀死了.确实,所有的人都想到了:我马上要
复仇,我必须要复仇:只有莎士比亚开始转念而想到复仇的删由.我 为什么要复仇?我有什么理由去复仇?这就是哈姆莱特的"延宕".下 年的历史在哈姆莱特这里意外地停顿了下来.虽然只有几秒钟,但却 是个引人注目的停顿.西方人与两方的历史【大l为这个引人注目的停 顿而得以掉转方向继续大踏步地前进
人类时复仇的反思已经到_『非常深刻的地步,随着时代的转换, 就必须有人站出来思考比复仇更深刻和更令人信服的新的问题和新 的答案.这个时候,全世界都还在"说时迟,那时陕",尤其是中陶,要 t5目读蠢.
**g鞋棼
知道,这个时候正是中国的《水浒传》时代啊,但是,有 一
个人却开始停顿了,这个人就是哈姆莱特.
莎士比亚最伟大的地方,就在于他开始在一个新
的思想框架里重新思考复仇的问题.他开始不再面对 复仇,而是转过身去面对上帝.我知道,一讲到"上
帝",中国的学生就会往"迷信"上去想,这反而会把问
题弄混淆,因此我换个说法,这里的上帝,我们可以把
它理解为人类的那些充满爱和美好的东西.在莎士比 亚之前,复仇者想:为了自己的安全,我必须马上消灭
掉在我眼前存在的仇人,像我们中国的黑帮电影里不 就经常讲"你要马上在我眼前消失",对不对?只有莎
士比亚不同,他开始转过身去,他开始去面对世界上
那些美好的东西并且问:我能不能找到一种方式,又
能够合理地解决问题,又能够不更多地损害这个世界 的美好和爱?不更多地给这个充满爱心的世界带来仇 恨?有没有这样一个更好的方法呢?在人类历史上我 们看见了,每一次复仇带来的都是更为惨痛的社会惨 剧.因此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开始在想,对过去 来说,消灭就是全部的理由;可是对现在来说,爱才是 全部的理由.那么,我要怎么做才能够保护那些美好 的东西,不让它被进一步损害呢?哈姆莱特得知事情 的真相后,他的第一个念头竟然不是"王位",而是"重 整乾坤",原因就在这里.我觉得,这就是"哈姆莱特的 延宕"的美学内涵.这种美学内涵是冯小刚这些只会 看"热闹"而不会看"门道"的人所从来就没有想到的. 所以,对于哈姆莱特来说,他要想的问题是:在复仇的 道路上,是转而用爱作武器,还是继续用仇恨作武器? 他想的就是这个问题.这个时候,我们看到了一个美 丽的背影,这个美丽的背影给人类留下的历史贡献我 觉得无论怎样评价都不为过分.这样看来,我觉得哈 作_读簟媾黛—哦璐秘醋黜鸯孽
姆莱特给他的恋人奥菲利亚
写的一首情诗非常值得注意:
你可以疑心星星是火把;
你可以疑心太阳会移转;
你可以疑心真理是谎话;
可是我的爱永没有改变.
是的,"我的爱永没有改
变".其实,这首诗并不仅仅
是给他的恋人的,而且更是给这个世界的.他的意思 是说:当这个世界用仇恨来报复我的时候,我决不回 报以仇恨.一个人不仅仅要对"必然"负责,而且更要
为"应当"负责;不仅仅要对家族和亲人负责,而且更 要为上帝(爱与美好的东西)负责.过去是为了保护自 己而必然要去消灭对方,而现在却是为了保护美好的 东西而不惜牺牲自己.也因此,有些事情就绝对不可 以去做.因为一旦这样去做了,就是在贬低你自己的 灵魂,如果你要做一个真正的人,那有些事情就真的 不可以去做.如果你还希望体验人性中的美好,如果 你还希望体验真正的爱,那有些事情就真的不可以去 做,因为你需要保护你自己的灵魂,保护真正美好的 一
切.
这,就是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菜特》.
这个时候,被关心的已经不是杀父之仇,而是爱 的丧失.在《哈姆莱特》里王子曾用自己的剑挑起骷 髅,以《创世记》的典故为喻,称他的叔叔为"第一个杀 人凶手该隐".而他的叔叔在花园中祷告时也说:"我 的灵魂上负着一个原始以来最初的诅咒,杀害弟兄的 暴行."在这里,关键已经不在于谋杀,而在于谋杀中 的那些更为美好的东西的丧失:爱,亲情,友谊的丧 失.而复仇的破坏力之所以会大于创造力,原因也在 这里.真正的快乐是爱的获得而不是复仇的实现,因 此当我们一旦离开爱这个真正的快乐源泉,无疑就会 迷失方向.
莎士比亚就是这样第一次开始了自己的全新的 思考.他应当是这样想的:如果我站在上帝一方,那么 我会怎么去做呢?也就是说,如果我代表着美,代表着 爱,代表着温馨,代表着正义,那么我会怎么做呢?我 觉得这就是莎士比亚给哈姆莱特加上"延宕"这一要 素的全部理由.这使他获得了一种新的人性力量:爱
的力量,正是这个力量支撑着他不再去"手起刀落", 也不再"说时迟,那时快".不要小看了这短暂的"延 宕",我要说,当他感到事情已经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 .的时候,当他已经在反思自己的剑是否会把自己击落 人冤冤相报的罪孽之中,他就已经面向了--'t'Jf的起 点,他就已经获得了人性的尊严.麓
(选自《从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看中国的(夜宴)>)
作文十:《哈姆莱特的人物分析》3000字
哈姆莱特的形象分析。
哈姆莱特的身份虽然是王子,实际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的形象。他的性格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快乐的王子
论身分,他是英国王子,是封建统治集团中的人物。但是,他离开宫廷,在德国威登堡大学上学。这所学校就像当时的许多大学一样,是人文主义运动的中心。哈姆莱特在这里接受新思想新文化的熏陶,对于世界和人生都有一套与传统的教会观念不同的新的看法。教会认为人世间是苦海,他却认为世间本是一个光彩夺目的美好的天地。
当他一开始生活在美好的幻想当中的时候,看不到现实的丑恶的时候,他是一个乐观的青年,一个快乐的王子。他原以为现实的一切都像理想的那样和谐、美好。父亲是一个伟大的国王,父母恩爱,家庭和睦,他和奥菲莉亚之间有着纯洁的爱情。
(2)忧郁的王子
父亲的死,母亲再嫁,友情、爱情的背叛,一系列变故接踵而来,打破了他的理想,他变得冷静而清醒,看到了现实的丑恶。为父亲复仇的义务,又引导他投入到现实斗争中。他对现实罪恶的认识越深刻,他的内心越痛苦,以至对自己原先的理想产生了怀疑,陷入了思想危机,这才变得精神忧郁,甚至连奥菲莉亚的爱情也不再有吸引力了。
忧郁是哈姆莱特形象的第一个突出的特点。但是忧郁并不是哈姆莱特的天性,而是理想与现实矛盾,理想破灭所引起的一种精神状态。当他生活在美好和谐之中,看不到现实丑恶的时候,他完全是一个乐观的青年,一个快乐王子。只是当他看到了生活的丑恶之后,他才变得忧郁起来。起初只是怀疑,预感到父死母嫁、叔叔篡位的变故的背后,还会有更多的罪恶。最使他痛心的是母亲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就变了心,改嫁了新王,而这个新王和她原先的丈夫相比,简直是丑怪和天神一样不能同日而语。母亲的行为使他对人的信念发生了动摇,说出了“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这样表示失望情绪的感叹。
(3)延宕的王子
延宕问题是哈姆莱特性格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哈姆莱特》这个剧本的艺术魅力所在。哈姆莱特从父亲的鬼魂那里得知父亲死亡的真相,原来是叔父克劳狄斯为了篡夺王位,毒了死了哈姆莱特的父亲。父亲将复仇的重任交给了哈姆莱特。他接受父亲鬼魂的托付之后,决心是很大的。但是两个月过去了,他还是在装疯,并没有完成复仇的人物。特别是经过他安排了戏中戏之后,克劳狄斯的面貌已经完全暴露,哈姆莱特原可以趁克劳狄斯一个人祷告的时候,抽刀一下处决这个罪人。可是他却放过了这个机会,那这是为什么呢,几百年来许多学者在解释这个问题上,各抒己见,产生了所谓哈姆莱特行动延宕的问题。从十八世纪末期以来的许多学者在解释这一问题上有一种权威性的解释,认为哈姆莱特行动延宕的原因在于他生性软弱、优柔寡断,在于他善于思考而不善于行动,这也就是哈姆莱特悲剧的根源。于是,哈姆莱特也就被人看作为犹豫的典型。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哈姆莱特剧情“延宕”的发展不真实,没必要。歌德是这样评价哈姆莱特的:“一个秉性优美,纯洁高尚而又最有道德的人物,却没有作为英雄所必要的魄力。”他们将哈姆莱特看作一个“感伤派的才子”,而不是一个勇于向旧世界挑战,具有坚强意志的英雄形象。这种看法显然是与哈姆莱特敢于在宫廷中同“戴着王冠的小丑”、败坏道德伦理的王后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行为相矛盾的。当他
发现有人偷听他谈话时,他曾一剑刺死国王的宠臣波洛涅斯;在海上遭遇海盗时,也是他第一个跃身跳上海盗的船进行搏斗的。他的忧郁和迟疑不决不是“天性软弱”,而是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在王子身上的反映。他虽不向邪恶屈服,勇于反抗黑暗的现实,但却又找不到实现他拯救腐败社会的出路;他虽然看到“整个时代脱节了”,意识到“天生我,却要担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但这对于一个仅仅只有人文主义思想的年轻王子来说,在他生活的时代里却又只能是一个无法实现的幻想~王子的忧郁恰是那个时代的产物,莎士比亚真实地刻画了哈姆莱特性格上的基本特征,体现出他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由此可见,哈姆莱特之所以犹豫不决,是因为他身上背负着的不仅仅是复仇的重任,还有更大更重的责任在等着他,鬼魂只提出要为父王报仇,但是在哈姆莱特看来,克劳狄斯的罪行只是世界上所有存在的各种罪恶之一,问题在于整个时代颠倒混乱,整个时代和理想相背。所以,哈姆莱特也意识到,他的责任不是单纯的替父报仇,不是仅仅杀死一个克劳狄斯,而是要重整乾坤,要消灭世界上的一切罪恶,按照人文主义的理想来改造现实。所以他犹豫不决,说出了一段著名的独白: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因为重整乾坤、改造现实的重任是哈姆莱特没有信心胜任的。这就是哈姆莱特延宕的原因所在。
(4)复仇的王子
哈姆莱特最终只能与敌人同归于尽,重整乾坤的责任未能完成,只是完成了为父复仇的责任。这是人文主义者的局限性所在。
10、所谓古典主义是指十七世纪依附宫廷,按照绝对王权的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来进行创作的文学艺术。古典主义在十七世纪成为主潮,是君主专制政治的产物,它是绝对王权用来加强中央集权,反对分立主义的思想工具。
《雷雨》中蘩漪的人物形象
这是一个罕见的艺术典型,她几乎和剧中每一个人都有联系——是周朴园的第二个妻子,第三个女人——是继子周萍的情人——是周冲的母亲——是四凤的女主人和情敌——是侍萍前情人的妻子——是鲁贵的女主人。她在剧中的行动有一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这个人物的成功是由于剧作家始终把她放在了她前后一致的中心行动线上:不放弃与周萍的感情,留住周萍是她贯穿全剧的最高目标,她后来的所有行动都是为这一目的服务的。
蘩漪受过一点新思想的教育,然而又只是一个旧式女人,她身上这种新旧交替决定了她既有一种未被文明雕琢过的野性,有性的压抑和困惑,同时又不可能彻底打破自身的局限,于是她的爱情追求就只能变成正常的感情在不正常时代和环境中的一出悲剧。
作者说她是一个受过点新式教育的旧式女人,决定了她的行为方式。如果是一个纯粹的旧式女人,她会安于和周朴园的没有爱情的婚姻,相夫教子,在寂寞中度过自己的余生,等待儿子周冲的成长,最终希冀那母以子贵的晚年;如果是一个纯粹的新女性,她会摆脱这死气沉沉的家庭,离开她早就不爱了的丈夫,寻找自己新的感情归宿。但她却是一个在新旧时代的夹缝中的一个女人,她注定了她不幸的生活状态。
为了挽留自己曾经有过的一点可怜的爱情,蘩漪如同笼中困兽一般作了最后的拼杀,结果不但没有挽回自己的爱情,反而揭开了更大一出悲剧的面纱,毁灭了其他人的生命,甚至搭上了自己儿子的性命,终于使自己精神也彻底崩溃了。
周蘩漪这个人物形象是非常丰满的。特别是曹禺在结尾处的一个点睛之笔,将整个人物更加丰满起来。全剧中,蘩漪几乎都是以反面角色的形象出现的,可
是,在结尾处,当蘩漪得知周萍和四凤乱伦的关系之后,看着四凤痛苦地跑了出去,此时她忘记了自己的悲痛,而对儿子周冲说:“你快去看看她。”蘩漪认为自己的悲痛和四凤比起来已经是微不足道了,所以当看到别人比自己更加痛苦的时候,蘩漪的同情心就油然而生了,她不再记挂自己的痛苦,而去关心别人了。这最后一笔使得蘩漪这个人物形象大大提升,也更加立体了。
这是一个在此前的中国话剧作品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人物,是一个新旧过渡时期内涵极为丰富的人物,也是剧作家笔下最为成功的人物之一,当时年仅23岁的曹禺,以他对笔下人物的深刻了解和对人物感情世界的感同身受,完成了对这个罕见的艺术典型的塑造,显示了他非凡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