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田弘正,田弘正本名兴,古诗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1900字
田弘正,田弘正本名兴,古诗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田弘正,本名兴。少习儒书,颇通兵法,善骑射,勇而有礼。当季安之世,为衙内兵马使。季安惟务侈靡,不恤军务,屡行杀罚;弘正每从容规讽,军中甚赖之。季安以人情归附,乃出为临清镇将,欲捃摭其过害之。弘正假以风痹请告,灸灼满身,季安谓其无能为。及季安病笃,其子怀谏幼騃,乃召弘正署其旧职。弘正乐闻前代忠孝立功之事,视事之隙,与宾佐讲论古今言行可否。魏州自承嗣已来,馆宇服玩有逾常制者,悉命彻毁之,以正厅大侈不居,乃视事于采访使厅。宾僚参佐,请之于朝。颇好儒书,尤能史书,《左传》、《国史》,知其大略。自弘正归国,幽、恒、郓、蔡有齿寒之惧,屡遣客间说,多方诱阻,而弘正终始不移其操。元和十年,朝廷用兵讨吴元济,弘正遣子布率兵三千进讨,屡战有功。李师道以弘正效忠,又胁其后,不敢显助元济,故绝其掎角之援,王师得致讨焉。十五年十月,镇州王承宗卒,穆宗以弘正为镇州大都督府长史。弘正以新与镇人战伐,有父兄之怨,乃以魏兵二千为卫从。十一月二十六日,至镇州,时赐镇州三军赏钱一百万贯,不时至,军众喧腾以为言。弘正亲自抚喻,人情稍安。仍表请留魏兵为纪纲之仆,以持众心,其粮赐请给于有司。时度支使崔倰不知大体,固阻其请,凡四上表不报。明年七月,归卒于魏州,是月二十八日夜军乱,弘正并家属等并遇害。穆宗闻之震悼,册赠太尉,赗赙加等。弘正孝友慈惠,骨肉之恩甚厚。兄弟子侄在两都者数十人,竞为崇饰,日费约二十万,魏、镇州之财,皆辇属于道。
(选自《旧唐书?田弘正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州自承嗣已来/馆宇服玩/有逾常制者/悉命彻毁之以正/厅大侈不居/乃视事于采访使厅
B(魏州自承嗣已来馆宇服玩有/逾常制者/悉命彻毁之/以正厅大侈/不居/乃视事于采访使厅
C(魏州自承嗣已/馆宇服玩有逾常制者/悉命彻毁之以正/厅大侈不居/乃视事于采访使厅
D(魏州自承嗣已来/馆宇服玩有逾常制者/悉命彻毁之/以正厅大侈不居/乃视事于采访使厅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署”“权”则表示暂代官职。
B(“表”即“奏表”,是古代臣子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常含表志陈情、诉说心曲之意,如《出师表》《陈情表》。
C(“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指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致政”、“致仕”则指退休。
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田弘正忠于职守,深受拥戴。见季安追求奢侈,不理军务,多施杀罚,他时常婉言劝谏,军中将卒十分信赖他。
B(田弘正遵从规制,坚守臣节。在魏州,他拆毁超逾规制的馆宇服玩,不用过于豪华的正厅,请朝廷任命宾僚参佐。
C(田弘正忠于朝廷,不改节操。归顺朝廷后,面临危险的幽、恒、郓、蔡等州长官派人劝诱阻挠,他仍心向朝廷。
D(田弘正御下不严,被害致死。由于朝廷赏钱未按时送到,其随从魏州士兵夜里叛乱,他及其家属等一起遇害。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季安以人情归附,乃出为临清镇将,欲捃摭其过害之。(5分)
(2)仍表请留魏兵为纪纲之仆,以持众心,其粮赐请给于有司。(5分)
4.(3分)【参考答案】D
【解析】此句意思是“魏州自田承嗣以来,馆阁殿宇器物珍玩超逾规制的,田弘正全部命人拆除毁掉,因正厅过于豪华而不使用,在采访使厅办事。”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言断句的能力。
5.(3分)【参考答案】C
【解析】“致仕”指辞官或退休。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古代文化常识的识记情况。
6.(3分)【参考答案】D
【解析】叛乱原因不对,叛乱的也不是“魏州士兵”,而是镇州三军。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7.(10分)【参考答案】
(1)(5分)田季安因看到人心归附于田弘正,就派他出任临清镇将,想寻找过失谋害他。(“人情”、“归”、“摭”各1分,句意2分)
(2)(田弘正)并给皇帝上奏章请求留下魏州士兵作为维护军纪的人,以便稳定众心,他们的粮饷向有关官员请求供给。(“纪纲之仆”、“持”、“请给”各1分,句意2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与翻译的能力。
作文二:《田弘正》3300字
田弘正
[唐](七六四至八二一)唐朝节度使。本名兴,字安道,田承嗣侄,平州(今河北卢龙)人。宪宗时,充魏博节度使。穆宗时,兼中书令。性忠孝,好功名,聚书万余卷,通春秋左氏学。工丹青,尤善图人形。卒年五十八,赠太尉,谥忠愍。 《旧、新唐书本传》、《图绘宝鉴补遗》
元和七年(812)魏博节度使田季安(田承嗣孙) 死后,为众拥立。他送季安子怀谏入京师,请示朝廷,始受任为节度使,赐名弘正。十年,遣子布率军助朝廷讨伐淮西吴元济。继又逼成德节度使王承宗归唐,并出兵配合讨平淄青李师道的叛乱,十五年,调为成德军节度使。次年,被成德军都知兵马使王廷凑杀害。
764年-821年),原名田兴,字安道。唐平州卢龙(今卢龙)人。
父田廷玠,尚儒学,为相州刺史。魏博(河北大名)节度使田承嗣的从侄。幼通兵法,善骑射,田承嗣很喜爱他,“以为必兴其宗,名之曰兴”。宪宗时,充魏博节度使。穆宗时,兼中书令。元和七年(812年),田承嗣之孙田季安死,众推田弘正继任节度使。元和十年(815年),遣子田布率军三千助战,讨伐淮西吴元济。元和十年(815年),奉召讨伐大破成德(今河北中部)节度使王承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大破王承宗于南官,承宗势蹙请降。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田弘正击破李师道于阳毂,弘正取李师道割据的平卢淄青等十二州献给朝廷。封为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唐宪宗在麟德殿赐坐接见。元和十五年(820年),调为成德军节度使。是年唐宪宗被宦官杀死,河北藩镇又渐脱离中央控制。 [1]
田弘正生活奢侈,日费二十万钱,御下不严。朝廷许诺拨给成德军的一百万缗军饷,迟迟不拨,军中有怨言。元和十六年(821年),七月,田弘正准许卫兵三千人返回魏博,成德(河北正定)军都知兵马使王廷凑潜怀异志,勾结牙兵,杀害之。田弘正与家属、将佐三百余人同时遇害。赠太尉,谥忠愍。有子田早、田牟、田布、田章。
田弘正(764—821年),原名兴,字安道,唐平州卢龙(今卢龙)人,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的从侄。安史之乱以后,北方藩镇割据,不听朝廷政令,自行任命官吏,自行制定法律,自行征收赋税。他们职位或世袭,或被部将夺取,朝廷不能干预,俨然独立王国。藩镇都有一支强大的军队,特别是充当卫队的牙兵,更是藩镇割据的核心力量。魏博镇据有魏、博、相、卫、贝、澶六州(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东西北部一带),是河北三大镇之
一。田承嗣是安史降将,早就目无朝廷,为所欲为。 田弘正自幼好读书,通兵法,善骑射。田承嗣很喜爱他,“以为必兴其宗,名之曰兴”①。 田承嗣死,以其地传兄子田悦。田悦叛唐,自立为魏王。后来田绪(承嗣子)杀死田悦,取而代之。田绪死,由儿子田季安继承,田季安非常残暴,动辄杀人。当时,田兴任衙内兵马使,几次规劝田季安。田季安不但不听,反而遣怒于田兴,拟罗织罪名加以杀害。田兴装病不出家门,才幸免于祸。田季安死,儿子田谏才十一岁,军政大权落到家奴蒋士则手里,部下不服。唐宪宗元和七年(812年)十月四日,牙兵哗变,拥立田兴为节度使。田兴与将士约:“吾欲守天子法,举六州版籍请吏于朝,苟天子未命,敢有请吾旗节者死,杀人及掠人者死。”于是杀蒋士则及其支党十几人。田兴派人到长安向朝廷报告,献上魏博六
州地图,等待朝廷任命官员。田兴还“悉除河北故事 ③ ” 。将自田承嗣以来僭位的礼制和设施全撤掉,原节度使府过于豪华,田兴不住,在采访使衙门处理军政事务。成德、淄青等藩镇都派来专使游说,欲建立联盟。田兴一一拒绝。 魏博是个强大的藩镇,举足轻重。唐宪宗得到田兴归顺朝廷的消息,喜出望外,不等魏博文书到来,就任命田兴为检校工部尚书魏博节度使。又派知制诰裴度为宣慰使,送犒军钱一百五十万缗,免除魏博六州百姓赋税徭役一年,对囚犯实行大赦,并“问耆羸,赈困乏④ ” ,“魏之人相喜曰:‘归天子乃如是耶!’⑤” 。田兴深受感动,表示效忠朝廷,具表章陈谢说:自安史之乱以来,北方藩镇割据六十多年了,这是国家的耻辱。自己要在有生之年,为祖国统一竭尽全力,虽死不恨。并请求朝廷委派节度副使和属下所缺官员九十人,向中央上缴租税,在境内推行中央法令。唐宪宗非常满意,给以优诏表扬,“兴吾六州之善心者田兴也,使兴弘吾至正,不亦可乎?⑥”因之赐名弘正。从此,赏赐和慰问的使臣络绎不绝。 元和九年(814),唐宪宗派兵征讨淮西藩镇蔡州割据势力吴元济,田弘正遣子田布率兵三千助战,屡建战功。本来,北方的平卢淄青节度使李师道等与吴元济订有军事同盟,他怕田弘正攻打他的后方,不敢直接出兵救援蔡州。元和十二年冬,唐李诉率军乘胜急进,生俘吴元济,蔡州平。 元和十二年,朝廷颁诏讨伐成德(今河北中部,以恒州为根据地)节度使王承宗。田弘正率全军参战,大破王承宗于南宫,王承宗势蹙请降。田弘正上疏朝廷,王承宗归附中央,献德、棣二州。 元和十三年,朝廷命令田弘正等五节度使联军征讨平卢淄青李师道。田弘正率军渡过黄河,在东阿歼灭李师道兵五万,乘胜追击,又在阳谷歼敌万余。李师道败局已定,内部分崩离析。第二年二月,李师道部将刘悟为形势所迫,回兵杀死李师道,到弘正阵地投降。弘正取李师道割据的平卢淄青等十二州献给朝廷。在平定平卢淄青前后,卢龙节度使刘总、横海节度使程权等都被迫向朝廷降服。宣武节度使韩弘在汴州盘据了二十多年,这时也辞去节度使职位,献出马三千匹、绢五千匹、杂缯三万匹??就这样,在元和末年,唐王朝重新出现了统一的局面。 元和十四年(819年),田弘正入朝,同时让他的兄弟子侄也都来到长安。唐宪宗因田弘正有大功。封他为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进爵沂国公,在麟德殿赐坐接见,对弘正的僚佐将校二百多人都有赏赐。田弘正几次上表请求留京任职,宪宗优诏勉励令其还镇魏博,“今卿复请留,意诚可尚,然魏土乐卿之政,邻境服卿之威,为我长城不可辞也⑦。”弘正遵旨回镇魏博,极力改变藩镇世袭旧风,将他的兄弟子侄留在京城,朝廷分别授予官职,田氏满门富贵荣华。 元和十五年(820年),长安发生了官廷政变,唐宪宗被宦官杀死,在宦官扶植下继位的唐穆宗是个昏庸无能的皇帝。宦官专权,姑息藩镇的政策占了上风,河北藩镇又渐渐脱离中央控制。就在这一年,穆宗降诏调田弘正为成德节度使。田弘正因连年参加平叛,与成德的军队在战争中结下了仇,他带魏博兵三千赴任用以自卫,“十一月甲寅成德献状曰:‘弘正至自魏,魏人哭 之,镇人歌之。 ⑧’”当时,朝廷许诺拨给成德军的一百万缗军饷,却迟迟不送到,军中有怨言。他带来的魏博兵更无饷可给,要求返回家乡。弘正许诺近日发饷,可是户部侍郎判度支崔倰拖延不拨。弘正不得已在长庆元年(812年)七月,准许卫兵三千人返回魏博。不多天,成德军裨将王庭凑煽动牙兵作乱,弘正及家属将吏三百余人同时遇害。弘正时年五十八,追赠太尉,谥忠愍。 田弘正平素嗜学,建藏书楼聚书万余卷。他通晓《春秋左氏》,常和僚佐谈论史事以为借鉴。门客为他撰写《沂公史例》一书,已佚。 田弘正子布、群、牟三人各官至节度使。值得称道的是长子田布,为河阳、泾原、魏博节度使、始终效忠朝廷。后因牙兵作乱胁迫他割据一方,他拒不应允,留遗书,引刀刺心以明志,为国死节。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只有统一才符合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分裂只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藩镇割据是唐代走向衰亡的致命伤,先是河北三镇,到九世纪初发展到四十多个,形成所谓“自国门以外,皆分裂于方镇⑨ ” 的局面。藩镇或互相攻战,或联合反唐,闹得民不聊生。唐王朝削弱藩镇势力,但收效甚微。直到田弘正将魏博归唐,黄河以北的局势才有了转机。魏博是河北大镇,自田承嗣以来,已历六世,割据四十九年。一旦,田弘正被牙兵拥立,就归顺中央,实属难能可贵!固然,弘正的初衷是归唐自固,可是客观上符合人民的愿望。他派兵参加平淮西之战,并奉诏亲率军队征讨成德、平卢淄青诸镇割据势力,建立殊勋,对国家一度重新统一,对宪宗朝的短暂中兴,起了积极作用。其进步意义是应大书特书的。可惜他未能对产生祸乱的根源“牙兵制”进行改革,最后弘正及其子田布均死在牙兵悍将之手。至于田弘正兄弟子侄在京作官,搜刮魏博资财供他们挥霍,作为封建官吏是常见的事。纵观他一生功过,是瑕不掩瑜的。
作文三:《田弘正.doc》3300字
田弘正
,唐,(七六四至八二一)唐朝节度使。本名兴,字安道,田承嗣侄,平州(今河北卢龙)人。宪宗时,充魏博节度使。穆宗时,兼中书令。性忠孝,好功名,聚书万余卷,通春秋左氏学。工丹青,尤善图人形。卒年五十八,赠太尉,谥忠愍。 《旧、新唐书本传》、《图绘宝鉴补遗》
元和七年(812)魏博节度使田季安(田承嗣孙)死后,为众拥立。他送季安子怀谏入京师,请示朝廷,
成德节度使王承宗归唐,始受任为节度使,赐名弘正。十年,遣子布率军助朝廷讨伐淮西吴元济。继又逼
并出兵配合讨平淄青李师道的叛乱,十五年,调为成德军节度使。次年,被成德军都知兵马使王廷凑杀害。
764年,821年),原名田兴,字安道。唐平州卢龙(今卢龙)人。
父田廷玠,尚儒学,为相州刺史。魏博(河北大名)节度使田承嗣的从侄。幼通兵法,善骑射,田承嗣很喜爱他,
[1]“以为必兴其宗,名之曰兴”。宪宗时,充魏博节度使。穆宗时,兼中书令。元和七年(812年),田承嗣之孙田季安死,众推田弘正继任节度使。元和十年(815年),遣子田布率军三千助战,讨伐淮西吴元济。元和十年(815年),奉召讨伐大破成德(今河北中部)节度使王承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大破王承宗于南官,承宗势蹙请降。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田弘正击破李师道于阳毂,弘正取李师道割据的平卢淄青等十二州献给朝廷。封为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唐宪宗在麟德殿赐坐接见。元和十五年(820年),调为成德军节度使。是年唐宪宗被宦官杀死,河北藩镇又渐脱离中央控制。
田弘正生活奢侈,日费二十万钱,御下不严。朝廷许诺拨给成德军的一百万缗军饷,迟迟不拨,军中有怨言。元和十六年(821年),七月,田弘正准许卫兵三千人返回魏博,成德(河北正定)军都知兵马使王廷凑潜怀异志,勾结牙兵,杀害之。田弘正与家属、将佐三百余人同时遇害。赠太尉,谥忠愍。有子田早、田牟、田布、田章。
田弘正(764—821年),原名兴,字安道,唐平州卢龙(今卢龙)人,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的从侄。安史之乱以后,北方藩镇割据,不听朝廷政令,自行任命官吏,自行制定法律,自行征收赋税。他们职位或世袭,或被部将夺取,朝廷不能干预,俨然独立王国。藩镇都有一支强大的军队,特别是充当卫队的牙兵,更是藩镇割据的核心力量。魏博镇据有魏、博、相、卫、贝、澶六州(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东西北部一带),是河北三大镇之一。田承嗣是安史降将,早就目无朝廷,为所欲为。 田弘正自幼好读书,通兵法,善骑射。田承嗣很喜爱他,“以为必兴其宗,名之曰兴”?。 田承嗣死,以其地传兄子田悦。田悦叛唐,自立为魏王。后来田绪(承嗣子)杀死田悦,取而代之。田绪死,由儿子田季安继承,田季安非常残暴,动辄杀人。当时,田兴任衙内兵马使,几次规劝田季安。田季安不但不听,反而遣怒于田兴,拟罗织罪名加以杀害。田兴装病不出家门,才幸免于祸。田季安死,儿子田谏才十一岁,军政大权落到家奴蒋士则手里,部下不服。唐宪宗元和七年(812年)十月四日,牙兵哗变,拥立田兴为节度使。田兴与将士约:“吾欲守天子法,举六州版籍请吏于朝,苟天子未命,敢有请吾旗节者死,杀人及掠人者死。”于是杀蒋士则及其支党十几人。田兴派人到长安向朝廷报告,献上魏博六
州地图,等待朝廷任命官员。田兴还“悉除河北故事 ? ” 。将自田承嗣以来僭位的礼制和设施全撤掉,原节度使府过于豪华,田兴不住,在采访使衙门处理军政事务。成德、淄青等藩镇都派来专使游说,欲建立联盟。田兴一一拒绝。 魏博是个强大的藩镇,举足轻重。唐宪宗得到田兴归顺朝廷的消息,喜出望外,不等魏博文书到来,就任命田兴为检校工部尚书魏博节度使。又派知制诰裴度为宣慰使,送犒军钱一百五十万缗,免除魏博六州百姓赋税徭役一年,对囚犯实行大赦,并“问耆羸,赈困乏? ” ,“魏之人相喜曰:‘归天子乃如是耶~’?” 。田兴深受感动,表示效忠朝廷,具表章陈谢说:自安史之乱以来,北方藩镇割据六十多年了,这是国家的耻辱。自己要在有生之年,为祖国统一竭尽全力,虽死不恨。并请求朝廷委派节度副使和属下所缺官员九十人,向中央上缴租税,在境内推行中央法令。唐宪宗非常满意,给以优诏表扬,“兴吾六州之善心者田兴也,使兴弘吾至正,不亦可乎,?”因之赐名弘正。从此,赏赐和慰问的使臣络绎不绝。 元和九年(814),唐宪宗派兵征讨淮西藩镇蔡州割据势力吴元济,田弘正遣子田布率兵三千助战,屡建战功。本来,北方的平卢淄青节度使李师道等与吴元济订有军事同盟,他怕田弘正攻打他的后方,不敢直接出兵救援蔡州。元和十二年冬,唐李诉率军乘胜急进,生俘吴元济,蔡州平。 元和十二年,朝廷颁诏讨伐成德(今河北中部,以恒州为根据地)节度使王承宗。田弘正率全军参战,大破王承宗于南宫,王承宗势蹙请降。田弘正上疏朝廷,王承宗归附中央,献德、棣二州。 元和十三年,朝廷命令田弘正等五节度使联军征讨平卢淄青李师道。田弘正率军渡过黄河,在东阿歼灭李师道兵五万,乘胜追击,又在阳谷歼敌万余。李师道败局已定,内部分崩离析。第二年二月,李师道部将刘悟为形势所迫,回兵杀死李师道,到弘正阵地投降。弘正取李师道割据的平卢淄青等十二州献给朝廷。在平定平卢淄青前后,卢龙节度使刘总、横海节度使程权等都被迫向朝廷降服。宣武节度使韩弘在汴州盘据了二十多年,这时也辞去节度使职位,献出马三千匹、绢五千匹、杂缯三万匹??就这样,在元和末年,唐王朝重新出现了统一的局面。 元和十四年(819年),田弘正入朝,同时让他的兄弟子侄也都来到长安。唐宪宗因田弘正有大功。封他为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进爵沂国公,在麟德殿赐坐接见,对弘正的僚佐将校二百多人都有赏赐。田弘正几次上表请求留京任职,宪宗优诏勉励令其还镇魏博,“今卿复请留,意诚可尚,然魏土乐卿之政,邻境服卿之威,为我长城不可辞也?。”弘正遵旨回镇魏博,极力改变藩镇世袭旧风,将他的兄弟子侄留在京城,朝廷分别授予官职,田氏满门富贵荣华。 元和十五年(820年),长安发生了官廷政变,唐宪宗被宦官杀死,在宦官扶植下继位的唐穆宗是个昏庸无能的皇帝。宦官专权,姑息藩镇的政策占了上风,河北藩镇又渐渐脱离中央控制。就在这一年,穆宗降诏调田弘正为成德节度使。田弘正因连年参加平叛,与成德的军队在战争中结下了仇,他带魏博兵三千赴任用以自卫,“十一月甲寅成德献状曰:‘弘正至自魏,魏人哭 之,镇人歌之。 ?’”当时,朝廷许诺拨给成德军的一百万缗军饷,却迟迟不送到,军中有怨言。他带来的魏博兵更无饷可给,要求返回家乡。弘正许诺近日发饷,可是户部侍郎判度支崔倰拖延不拨。弘正不得已在长庆元年(812年)七月,准许卫兵三千人返回魏博。不多天,成德军裨将王庭凑煽动牙兵作乱,弘正及家属将吏三百余人同时遇害。弘正时年五十八,追赠太尉,谥忠愍。 田弘正平素嗜学,建藏书楼聚书万余卷。他通晓《春秋左氏》,常和僚佐谈论史事以为借鉴。门客为他撰写《沂公史例》一书,已佚。 田弘正子布、群、牟三人各官至节度使。值得称道的是长子田布,为河阳、泾原、魏博节度使、始终效忠朝廷。后因牙兵作乱胁迫他割据一方,他拒不应允,留遗书,引刀刺心以明志,为国死节。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只有统一才符合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分裂只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藩镇割据是唐代走向衰亡的致命伤,先是河北三镇,到九世纪初发展到四十多个,形成所谓“自国门以外,皆分裂于方镇? ” 的局面。藩镇或互相攻战,或联合反唐,闹得民不聊生。唐王朝削弱藩镇势力,但收效甚微。直到田弘正将魏博归唐,黄河以北的局势才有了转机。魏博是河北大镇,自田承嗣以来,已历六世,割据四十九年。一旦,田弘正被牙兵拥立,就归顺中央,实属难能可贵~固然,弘正的初衷是归唐自固,可是客观上符合人民的愿望。他派兵参加平淮西之战,并奉诏亲率军队征讨成德、平卢淄青诸镇割据势力,建立殊勋,对国家一度重新统一,对宪宗朝的短暂中兴,起了积极作用。其进步意义是应大书特书的。可惜他未能对产生祸乱的根源“牙兵制”进行改革,最后弘正及其子田布均死在牙兵悍将之手。至于田弘正兄弟子侄在京作官,搜刮魏博资财供他们挥霍,作为封建官吏是常见的事。纵观他一生功过,是瑕不掩瑜的。
作文四:《诗歌的本名》3700字
诗人郭克提出了一个“诗与非诗”的话题,正如他说“虽然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却不是一个最低端的问题。它关乎一个诗人一辈子写下来到底写了些什么。所以说这个问题具有根本性。”
而关于这个根本性的问题,有多少人认真深入地思考过?对待过?不是任何人都能像郭克这样富有忧患意识与担当精神的,我相信这样的讨论之于诗歌是具有建设性意义的。
对于诗人来说,诗歌都是自己的孩子,无论丑美,都是自家的孩子好。但诗歌不能这么狭隘地去看,也不能凭一腔热血地去写。“诗与非诗”这之间有着多大的界限?众多的诗人并未找到一条通往诗歌的真正路径。诗歌在路上,“诗与非诗”本身就是一种道路选择,它直接显示一个诗人的眼界和鉴赏力。特别是在对诗性的领悟和美学意识的追求中,提示的复杂性是我们不能片刻穷尽的。一个人不能因为读了些唐诗宋词而自称了解了古典,同样一个写诗的人也不能因为写了些自以为是的诗而自称为了解了诗。诗歌来自灵魂,它引领精神,而当下大量廉价平庸的写作却使它陷入深深的尴尬。从历史的长度去看,可以说历代诗人都经过了“诗与非诗”的困惑,他们用自己的实践定义了什么是诗,给出“诗与非诗”不同的理解和诠释。无论怎样,诗歌本身都高于这些讨论。我始终相信的是:阅读的高度决定着审美的高度,而审美的高度决定诗写的高度。
1、自觉抵制与远离非诗
当下的诗歌现场,一些复制拼贴、口水式的“油邋吧叽”的狂欢、或类似于顺口溜、生活流水帐式的“非诗”铺天盖地;更有低俗化宣泄性的下半身直泻,放纵地写身体、画性事,极尽“肉体”之能事,让人目瞪口呆;这样的诗是对诗歌的亵渎,是对美学和精神境界的藐视,崇高丧尽,深度尽失。诗歌应是神圣让人敬畏的,我不知道为什么还有人对诸类“非诗”津津乐道,大加赞美,是眼界出了问题还是心灵出了问题?
还有一类诗,表面看上去很美,其实离诗歌很远,它让我们看到的不过是一些华丽词语的堆砌或一种日记式的倾诉或自恋式的呓语,毫无质感与力量支撑,没有天地万物的灵气,更不用说人性与神性之美和灵魂的感动了。而最让人头疼的是如火如荼的大众化诗写,他们极度亢奋地批量产诗却不知诗为何物,大面积的自我重复诗写,直射出精神上的平面与苍白。这些写作者不断地重复自己,无论是词句、意象,甚至感受、思考都在重复。如此下去,不仅是写作者的悲哀,更是诗歌的悲哀。真正的诗歌写作者应自觉抵制与远离这些“非诗”,慎重地避免重复自己,隔离那些徒具诗的外表却无诗歌内涵的分行文字,任何漠然或沉沦不悟,追来逐往都是对诗歌本真的毫无敬意。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指责毫无意义。
2、诗一定是纯净的
诗是什么?什么是诗?诗和散文诗有什么区别?这确实是很令人思考也容易让人产生困惑的事情。曾与诗人天界探讨过这个问题,天界说:“诗在每个人心中只是一种模糊概念。你越清晰,可能越不是诗。因为,诗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模糊概念,就好比龙。龙是一种精神的象征而已。你能说出龙是什么样子,怎样的特性?除了前人留下的经验就是你的主观感觉或判定。就好比诗,你看到的诗,认为的诗,但诗是否确实就这样呢?我的认识就是:诗,不管怎写都没关系,但有一个条件——必须纯净。纯净,是好诗的标准之一。”
天界的这段话道出了一个根本的问题,就是诗一定是纯净的,引申开来说,纯净的诗才算是诗,而一首纯净的诗一定是与语言、色彩、音调、想象力、亮度、温度等这些元素关联,它不可能脱离诗原本的语境而获得独立的价值。能够写出纯净诗的人一定非常懂得运用词语的形象性、实用性、知觉性与内质的穿透性去抵达事物背后的本质。除了这些,我认为纯净的诗,它的触须还应是纤细或者敏锐的,意象选择精准,叙述精确,精神的感觉与情绪的控制恰如其分。如诗人杨光最近的一首诗《夜晚书》:“我们坐在夜晚,借着黑夜数星星。/天上的星星真多,从南向北,一步一个蹄印,踏响天空。//我们的头顶光明的牧场,最先踏破的,/是额头……”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行,却哲理,致美,兼具神性,无论是语言的选择还是气息氛围以及音调、想象力与内质的穿透力上都相当的出色。把天空喻为牧场,把星星当做蹄印,这样的象征与隐喻拧成一股直抵本质的缰绳,扬鞭挥马,肆意纵横,让词语的价值和意义最大限度地扩张。而我们在面对这一绝无仅有的景象时,会由衷地赞叹:这样的诗才叫做诗!诗歌理应这样还原它内在的本质,让内在的精神性和审美维度有机地融入诗行。
3、诗的DNA
郭克说:“一首诗,无论能否感动人,首先它在形式上要具有诗的DNA,不可杂交变种。是诗的文字,按照散文格式排列起来,您会感到别扭,读不通顺。因为诗具有跳跃性,即使是叙事诗。”从中可以看到郭克对诗歌杂交变种的痛心,同时诗歌散文化这个倾向的确不容忽视。针对诗歌散文化有评论家说它对诗歌的进步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阻碍;导致诗味消散、诗歌特征被覆盖等症结。现如今诗歌散文化已经陷入泛滥状态,有的诗人乐此不彼地沉迷于此类写作,毫无节制的语言、散文化的叙事与抒情使此类诗歌写作成了没有诗歌形体、不求内涵的情绪宣泻与词语的堆积。一首诗看上去就像是分行的小散文,冗长,拖沓,词语大量堆积,“的地得”充斥,有的一首30行的诗,竞有30个“的”,平均每行都有。诗的语言应该是凝炼的,有节奏感的,多一字或少一字,甚至一个标点符号,都会让诗歌的诗意改变,而散文化的诗歌有时删去三五句或多出五六句都是一个意思。而诗歌最讲究的就是对语言的锤炼,语言本身有它的歧义性和艺术性,很难说谁真正掌握了这门艺术。就如同诗歌本身。真正的诗歌在兼具艺术性的同时,还是真诚纯净温暖的,气息疼痛可以嗅得出,也就是郭克说的“具有诗的DNA”,它不在于感情的强烈,所以“能否感动人”不是诗的唯一因素,诗歌是多元素的组和,从句式的排列、整体的色彩、音调的选择到诗歌的担当和情怀……对诗都具有一种化合力,这是一种境界,是其它文学形式所不能比拟的。如天界的一首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化时空节目播出的《南屏山》:“风漫过山岭,众神在低低诵经/薄薄的雾覆盖天湖之上/那么静,那么古老/一个老农,远远注视着我们//几只冬鸟/突然露出尖细身影/梯田、水库、十八潭/还有香火绵长的延恩寺/我们是多么多余和渺小//这些高于大地的茶树,每一枚叶子/都有特殊气息。那些石头/满是沧桑。在南屏山/几个诗人手指着//而山和山之间,一条蜿蜒小道/像苍老的目光/牵住多少前世今生” 表面看这是一首叙事诗,叙述了诗人在和同伴游南屏山所见所思,但诗人不是停留在平常所见的平铺直叙上,而是完全诗性化的构建,技巧无雕痕,质朴的白描透着独特的慧心,成熟、智慧性的冷静呈现着旷远与气度,一颗居于高处的灵魂,正在建设着一个图景,而意义就藏在词语后面,带给我们的是生命的启示与肌质的美。实际上现在的许多诗歌已经失去了诗原本的美和意义,根本看不到肌质和构架,诗歌不是诗歌,散文不是散文,真的成了四不像。
4、追求诗性与精神性
说到诗歌的肌质,它是任何文学形式无从替代的,它更富有精神性,它可以直接到达灵魂的深处。所谓诗的通灵也正在于此。真正的诗是视象与幻象的紧密联系,充分利用意象,隐喻,象征等手法来表达思维本身。它的瞬间性是其它文学形式所不能呈现的,诗是特殊的经验,它的词汇、语句或意象的感觉都是特别的,这些东西首先应该贮藏在诗人的心灵中,通过一系列化合作用最后形成诗。如江帆的一首《在一首诗中缩写青海》:“透明的青海,那么多蓝的哲学谁能懂?/在那些高高村庄的嘴里,每一位佛都有一粒青稞/五月的雪水河边,那么多雪山的藏刀/那么多的念经的风、雪莲,那么多的泪滴的歌声/它们一一放下马匹,抱起羊群”
这样的诗气象大,画面广。高远、澄澈、明净、内敛、禅意、深邃都以一种自然性走入效果。极致的创造力让诺大的青海沉淀在五行诗里,诸多的苍茫、沧桑也包罗其中,词语的多空间裂变出诸多出乎我们想象的诗意。如画如音乐,这就是诗本质的东西——诗性。
德国著名哲学家阿道尔诺说:“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总有一些东西,对于它们,艺术只不过是一种救赎:在是什么和什么是真的之间,在生活的安排和人性之间,总是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其实也是“诗与非诗”的矛盾。尽管复杂与敏感,但仍然要面对。它需要我们认识什么是真正的诗,真正的诗可以烛照灵魂,可以平静地与神灵草木山水甚至死亡对视。如雪野的一首九行诗《在十月》:“众草交出果实/山林交出火焰//而我/在未知的秋天将变成石碑/交出我的一撇一捺/搅扰我一生的的地得/交出长歌当哭/长满汉字的竹简”
这样的诗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诗,它不是哲理与说教,它是灵魂的建设与本质的深刻寻找。所谓的诗意关乎的是心灵而不是理智,只有心灵才能把内在的感情变成美的现象,让思想与经验有机地融合。所以一首高质量的诗,同时也是深厚的思想以及各种美学形式的有机渗透。
古埃及的《亡灵书》写道:“在巨屋中,在火屋中,/在清点年岁的暗夜里/但愿还我的本名!/当东方天阶上的神圣/赐我静坐在他身旁,/当诸神……自报大名,愿我也记起我的本名!”
在永无止境的诗歌路上,愿我们这些诗写者也都能记起诗歌的本名。
她被重新发现了!
谁呀?永恒。
这是与太阳
共存的大海
──(法)兰波
〔责任编辑 丛黎明〕
作文五:《茅盾本名沈德鸿》1000字
茅 盾
茅盾本名沈德鸿,字雁冰,,,,,年,月,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这个太湖南部的鱼米之乡,是近代以来中国农业最为发达之区,它紧邻着现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荟萃的地方,这造成了茅盾勇于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文化心态,以及精致入微的笔风。他十岁丧父。许多中国作家、政治家的“第一教师”是寡母,茅盾即由其母抚养长大。从北京大学预科读毕,无力升学,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改革老牌的《小说月报》,成为文学研究会的首席评论家,就在这时候。接着他参与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筹建中国共产党,下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任过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秘书,宣传部的代部长是**。国共合作破裂之后,自武汉流亡上海、日本,开始写作《幻灭》、《动摇》、《追求》和《虹》,遂拿起小说家的笔。这段上层政治斗争的经历铸成他的时代概括力和文学的全社会视野,早期作品的题材也多取于此。左联期间他写出了《子夜》、《林家铺子》、《春蚕》。抗战时期, 辗转于香港、新疆、延安、重庆、桂林等地,发表了《腐蚀》和《霜叶红似二月花》、《锻炼》等。文艺界为他庆了五十寿,他的声名日隆。建国之后,他历任文联副主席、文化部长、作协主席,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他已很难分身创作。到了“史无前例”的日月,挨批靠边,稍稍平稳便秘密写作《霜叶红似二月花》的“续稿”和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年辞世。 文学史界近年来公认茅盾是中国社会剖析派小说的坛主。这一派来源于,,世纪法国、俄国的现实主义小说,又同中国古典世态小说两相结合。我们从《霜叶红似二月花》的“续稿”里可以看得分明。这部写于,,年代并未经最后修饰的草稿,它的巴尔札克、托尔斯泰式的叙事,精细的环境与人物服饰描摹所流露的旧说部的笔趣,是再明显不过了。茅盾代表整整一代的小说,直至80年代现代派的先锋小说兴起,一种更偏于个人内心的新一代叙事风行于世。这并不奇怪,茅盾在本世纪绝大部分时间所充任的,也是这种“新兴”作家的角色。绕开茅盾是不成的,试图把一个大作家推崇到不可逾越的地步,同样不成。另外,每一代的文学承传是“积累”式的,下一代如果只对上一代“狂轰乱炸”,采用革命、革革命、革革革命的“阿Q”方式,到头来你会发现手中仅剩熊瞎子劈的一穗苞米,我们永远要为获得现代知识的ABC 而缴纳昂贵的“学费”。实际上,后现代派的作品与评论,并没有把现代派的一切都扫荡干净呀~现代派对写实派也不像人们想的是扫地出门。我们今天读一些青年作家的新作,在感到它们“寓言”式的结构的同时,会觉得故事、环境、人物这些小说的基本因素仍然活泼泼地存在着,它们只会变形,而不会彻底消失。茅盾小说的意义正在这里。
作文六:《西施本名施》500字
天生丽质。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
列有条目。1964年原《人民日报》社社长范长江,游览苎萝后时,写有“浣纱石上留踪迹,越女英名传四方”长律一首。如今在浣纱石上方,重修了古色古香的浣纱亭,又修建了游步道和栈桥,还有著名书法家沙孟海题写的“西施浣纱处”摩崖。
当时局势影响这么大的人物,如果真有其人,历史会不记载吗?);其二:小说人物貂蝉从事的活动并不具有”,而“间谍”是“国家性质”极强的职业。是帮敌军(或敌国)搜年版“间谍”的定义)。貂蝉只能说是个“卧底”,而并非“间谍”。据此,认为貂蝉是“间谍”的说法非常错误。
地同汉朝打交道
杨玉环,字太真。其故里有多种说法。主要有四种:四川说、山西说、河南说、广西容县说。关于杨玉环的故里之争,著名作家朱千华先生在其人文地理著作《中国美女地理》中,对杨玉环故里有详细考证。天宝四载,27岁的杨玉环被李隆基册为贵妃,距杨玉环被册为寿王妃整十年。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十四日,随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禁军哗变,38岁的杨贵妃被缢死,香消玉散。杨贵妃天生丽质,“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堪称大唐第一美女,此后千余年,无出其右者。杨贵妃与西施、王昭君、貂蝉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作文七:《北魏太武帝的鲜卑本名》2000字
《宋书》记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字佛狸”[1],《南齐书》亦作“字佛狸”[2],南朝史籍中迳以佛狸称他的例子很多,兹不赘举。《魏书》卷三《太宗纪》泰常七年:“夏四月甲戌,封皇子焘为泰平王,焘,字佛釐。”[3]但是今本《魏书》的《太宗纪》并非魏收旧文,宋人即已指出可能是以隋代魏澹的本子补入的。《隋书》说魏澹所撰魏史,“义例与魏收多所不同”,魏澹自称“今所撰史,讳皇帝名,书太子字”。[4]魏收《魏书》应当是不写拓跋焘的字的,魏澹的依据要么来自原拓跋集团的某种历史记忆,要么就是直接借鉴了江左史书,只不过改明显有贬辱色彩的狸为釐而已。南朝史书一方面说拓跋焘字佛狸,另一方面在各个用例中,不称焘而称佛狸,即称字不称名,表面上看,这与当时以称字为敬的习惯是有一点点牴牾的。事实上这里所谓的“字”,并非华夏传统意义上的表字。北族本无取字之俗,“佛狸”、“佛釐”为字更是与“焘”毫不相关。正如姚薇元先生早就指出的,《宋书》和《南齐书》所记录的拓跋集团姓氏名字中所谓的字,其实都是他们的鲜卑本名。[5]因此,佛狸或佛釐并不是拓跋焘的字,而是他的鲜卑本名的汉文音译。
值得注意的是,《宋书》中有几处涉及这个名字时,也有作“佛狸伐”和“狸伐”的。卷九五《索虏传》记拓跋焘进兵瓜步,宋文帝“乘舆数幸石头及莫府山,观望形势,购能斩佛狸伐头者,封八千户开国县公,赏教育论文范文://.010lun./jylwfw/布绢各万匹,金银各百斤”。[6]卷七四《臧质传》记臧质与围困盱眙的北魏众军(“虏众”)书曰:“示诏虏中诸士庶:狸伐见与书如别,尔等正朔之民,何为力自取如此。大丈夫岂可不知转祸为福邪~今写台格如别书,自思之。”[7]臧质的信还附有两份文件(即所谓“如别”),一是“台格”,指宋文帝所下的购募“能斩佛狸伐头者”的赏格;一是“狸伐见与书”,指太武帝给臧质的信,信中表示围攻盱眙的魏军其实并非鲜卑,而是丁零、胡、氐、羌,他不在乎这些军队的死活云云。卷九五卷末的“史臣曰”,也提到“狸伐”:“至于狸伐纂伪,弥扇凶威,英图武略,事驾前古,虽冒顿之鸷勇,檀石之骁强,不能及也。”[8]臧质的信和《宋书》“史臣曰”的“狸伐”,应当都是佛狸伐的省略形式,如同檀石槐被省略成檀石一样。但是这种省略反而证明了“伐”字的存在。这就证明,拓跋焘鲜卑本名的全称应当是佛狸伐,佛狸与狸伐都是省称。《资治通鉴》载臧质信及台格条文,把佛狸伐和狸伐都改作“佛狸”,看来是不相信其全称为佛狸伐,也不相信佛狸和狸伐只是省称。[9]
从中古北族特别是鲜卑诸部政治名号的基本构造的角度来看,佛狸伐才是一个结构完整的名号,它包含了官号与官称两个部分:佛狸是官号,伐是官称。佛狸的语源我们将在后面讨论,这里我们先说“伐”。根据林安庆把拓跋的语源解析为[to:g beg]的成功经验[10],我们还进一步发现,b?g或beg是魏晋时期鲜卑诸部使用最为广泛的政治名号,而且总是作为一组名号中的最后一部分,即结构和功能意义上的官称来使用,比如拓跋、乞伏、乙弗、秃发等等,在拓跋集团的个人姓氏或名字中,b?g或beg的使用更是极为频繁,如拔拔氏(长孙氏)、他骆拔氏(骆氏)、俟力伐氏(鲍氏)、柯拔氏(柯氏)、黜弗氏、斛拔氏(贺拔氏)等等,北朝常用同音或音近的多个汉字,如跋、拔、发、弗、馛、伏、伐等等,来音译b?g或beg这一北族词汇。[11]正如我们已经分析过的,这些北族姓氏来源于部族称号,部族称号来源于部族首领的个人名称,而部族首领的个人名称又来源于他的政治名号。因此,北族姓氏、部族名称、部族首领的名称和部族首领的政治名号四者之间,有非常紧密、深刻的联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强调要充分重视中古北族重要政治人物的名号资料。在佛狸伐这一个案中,也不能以普通的个人取名来看待佛狸伐,而要把它看成某种政治名号,而且这个名号的结构本身也使我们认识到它与中古北族名号的一致性。
佛狸伐应当是太武帝在当皇帝以前的名号,这个名号中的伐(b?g)是官称,即使已经不是具体的官职,也必含有高贵、主人等意义,是通称意义上的官称。佛狸伐既然符合中古北族政治名号“官号加官称”的结构模式,那么行用时省略官称部分而只呼官号部分,就是比较自然的事情。这也许可以解释《宋书》和《南齐书》在正式介绍拓跋焘的名、字时,要
说“字佛狸”,而不说“字佛狸伐”。大概在北方,当拓跋焘继位之前,人们如果用鲜卑语称呼他,正式场合应当称佛狸(釐)伐,非正式场合称佛狸(釐),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一再强调官号比官称更能代表一个人的Identity的原因。刘宋君臣从零星的北方情报中得知拓跋焘被呼为佛狸和佛狸伐,所以反映在他们的文书中也就比较混乱。有趣的是,臧质会在信中把佛狸伐省称为狸伐(沈约在《宋书》的史论中亦循此例),说明他完全不理解佛狸伐一名的意义和结构,而是像理解华夏姓名那样但取后两个字。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怀疑魏澹书所谓“字佛釐”,是源自南朝史书[12]。
作文八:《安禄山本名应为“安光明”》1800字
安姓几乎没有汉族血统。看下面几个源流就知道了: 第一,今天很多安姓人都说自己是安清的后代。安清是古代安息国(即帕提亚帝国,今伊朗)的一位太子。东汉的时候,大汉威名远扬,一直传到了安息国。安息国太子安清,不愿意当国王,喜欢研究佛学,想出家。所以他就把王位让给了叔叔,自己出家为僧了。公元148年,安清来到河南洛阳定居,全身心致力于宣传佛教,为中国早期佛教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要知道,最早将佛教传入中国的基本上不是印度人,而是很多西域人,安清就是其中之一。安清以及当时随他一起来中国的侍从留下的后代就都姓安,世代相传至今,称安氏正宗。但是现在安氏的家谱上,都把安清附会成黄帝的孙子,认为自己也是姬姓之后。 源流二,出于昭武九姓。唐朝的时候,西域曾出现过一个月氏人的政权――康国。康国建立以后,原来的那些小国,像米国、史国、曹国、何国、安国、小安国、那色波、乌那昌等等,都依附在了康国之下,这就是有名的“昭武九姓”。这些小国大致位于今天中亚的阿姆河、锡尔河那一带。后来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来到唐朝当官,其中的安国人取汉姓时便以国名为姓。 其他的就是出自各个民族了,像满族、回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锡伯族等等。 明朝的时候,菲律宾还叫苏禄国。有一个叫巴都噶?叭喀刺的苏禄王和他的儿子巴都噶?安都鲁一起来到了中国。这个苏禄王后来死在了中国,就葬在了山东德州,墓地今天还在。而他的儿子安都鲁就留在了中国,后代就都姓安,后来都成了回族。 还有一支安姓更有意思,是俄罗斯人。这是怎么回事呢?清朝的时候,17世纪中叶开始,沙俄的殖民侵略者,特别是沙俄的哥萨克族士兵,曾经一度占领中国黑龙江流域有几十年之久。康熙皇帝在平定三藩之乱以后,就能抽出空来对付这些侵略者了,与之打了一仗。当时的记载很清楚,129个哥萨克人被清朝的军队给抓住了,而且没再放回去,康熙下令他们一律姓安,取“安卫大清”之意。后来,这129个哥萨克战俘就慢慢地融入了满族,世代相传,但他们一直都没忘记自己其实是俄罗斯的哥萨克人。很多年以后,有个俄罗斯的使节到了北京,这些战俘就找到这个使节,请求把他们带回祖国。结果使节却说:“把你们带回去?除非把你们当作叛国者,押赴边界绞死,才能把你们的尸体带回去。”所以这些人就只好一直留在了中国,民族成分归在了满族里。在俄罗斯史料当中,这些人被称作阿尔巴津人。 安姓的名人大都出在唐朝以后,尤其是唐朝,是安姓最多姿多彩的一个历史时期。比如安禄山,他本来不姓安,而是姓康。后来因为母亲改嫁,他才随继父的姓改姓安。至于他的名字“禄山”则根本就是个译音,原义在粟特语里是“光明”。安史之乱被平定后,安禄山的有些子孙,甚至与他没血缘关系的安姓,为了避难,纷纷改姓,很多改姓了李,可能是觉得对不起李唐吧。《唐书》上就有记载:“李抱玉,本姓安,耻与禄山同姓,赐姓李。”所以后来好多姓李的,其实原来姓安。 在唐朝将近三百年的历史当中,安姓人表现得非常出色。安庭坚、安敬忠、安金藏,都是鼎鼎大名的人物。比如安金藏,是唐睿宗李旦的救命恩人。唐睿宗还是太子的时候,有人向武则天告发,说太子要谋反。武则天就命天下第一酷吏来俊臣去审太子。直接审太子当然不方便,就审安金藏,因为安金藏和太子来往比较密切。落在来俊臣手里,安金藏被打得皮开肉绽,但他打死也不承认太子谋反,说:“公既不信金藏之言,请剖心明皇嗣不反。”我怎么说你都不相信我,那我把心剖出来吧,表明太子没有谋反。他不只是说说而已,居然当场就拿出一把刀,剖开了自己的胸腹,五脏流出,血流满地。这惊天动地的一举,终于使专横的武后都信了他的话,说:“吾有子不能自明,使汝至此。”我的儿子,他不能自己辩白,把你给连累了。安金藏就这样名垂千古了。 五代时期,天下大乱。当时三个最有实力的节度使都姓安,分别是西川节度使安潜、永兴军节度使安光邺、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到了北宋,山西太原出了一位大将叫安俊,他在边关的时候,把经常骚扰边境的羌族治理得服服帖帖。羌族人讲:“仅畏安太保。”我们就怕安俊安太保。到了最为衰微的宋徽宗年间,安氏也还出过一位名臣,叫安尧臣,他曾向徽宗力陈唇亡齿寒的道理,说万万不可与金国结盟,可惜徽宗没能听进去。可见,安姓在唐宋时期是非常了不起的姓氏,出了很多名人。 安氏在今天的中国姓氏中,排在第110位,人口170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13%,虽在100名以外,但也不是一个很小的姓。 编辑/天喵
作文九:《朱红灯本名朱逢明》4800字
朱红灯本名朱逢明,乳名小朱子,山东泗水县人。粗识文字,懂得一些医道。1898年朱红灯因避水灾,从泅水来到长清县大李庄(今属齐河县)他舅舅刘亭水家,以卖药行医为生。在朱红灯来此之前,长清县就兴起了大刀会和神拳,并出现了“兴清灭洋”、“拿洋教,保江山”的口号(廖一中等编:《义和团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2页),大李庄的群众也跟着本村的李开全学习神拳。特别是到了1898年,黄河决堤,洪水泛滥,农田被淹,造成粮价飞涨,民不聊生。加之西方教会在当地的传播,群众把灾荒产生的原因归于帝国主义侵略和洋教的盛行,因而纷纷学习神拳,期望能以此驱除洋教。朱红灯这时也拜师习拳,继而设场授徒,积极发展神拳的组织。大李庄的李会献、吕官屯的李潼关、梁官屯的关东岭、后朱楼的朱启明和赵官镇的李延起都先后与朱红灯取得联系,在各庄成立神拳组织。朱红灯往来于邻近各乡宣传发动,参加神拳的群众越来越多,朱红灯的声势不断壮大。
1898年6月,朱红灯率领拳民攻打长清县徐家楼、马官屯、瞿庄的教堂,同时抢了柴家洼关正清、前庄孙重兰两个地主家,斗争了后燕村村管事地主刘重生,分粮分衣。辛店屯地主王洪骆组织了36个庄的民团向朱红灯的神拳队伍进行反扑,朱红灯率队伍转移到茌平一带活动。茌平“地属通衢”,为南北“往来之冲”,境内“教堂林立”,“传教洋人相望于道”(《山东省志资料》1960年第2期,第83页)。全县规模较大的教堂有14处,其中以张庄教堂、马家沙窝教堂、吴官屯教堂、八里庄教堂、三十里铺教堂为最大。这些教堂勾结官府,霸占民田民房,横行乡里,欺压群众。天主教在茌平的总堂张庄教堂,抢占该村民田300余亩,藏有大批枪支弹药,雇佣了30多名护堂的打手。这激起了当地群众对教会的愤恨,“茌平等县民人因教民欺压平民,众情不服,遂多学习神拳,希图抵制洋教”(《山东义和团案卷》上册,齐鲁书社1980年版,第8页)。始则一二处秘密学习,继则遍及村庄,纷纷设场,出现了全县“八百六十余庄,习拳者多至八百余处”的形势。朱红灯1899年2月来到茌平城东南的五里庄,联络该村拳首刘太清,以五里庄为基地,广泛联络附近地区的神拳组织。随着斗争的展开,茌平各地的拳会逐渐形成两大片。一片以五里庄、马家沙窝为中心,包括吴官屯、赵石庄、双庙、张官屯、陈沙窝、杜沙窝、张庄、郝庄、冯庄、马家坊、城关、林庄、葛庄、田庄、大柳庄、周庄、王家桥等村庄,由朱红灯、刘太清领导。另一片以茌平、高唐交界处的琉璃寺为中心,包括后杨庄、王屯、范庄、郝庄、三里堂、梁庄、王相庄、史庄、白宫屯、马庄、冯官屯、业官屯、徐庙、王莫庄、望鲁店、王官屯等十几个村庄。心诚和尚和王立言是这里的主要首领。心诚即本明,俗名杨照顺,又名杨顺添,籍隶高唐,自幼因病不愈,许给五龙寺当和尚,后又转到禹城丁家寺。甲午战后,在丁家寺设场习拳。朱红灯与心诚和尚领导的拳会彼此连成一片,互相声援,并与高唐、平原、平阴等地的拳会联络。
1899年3月,毓贤任山东巡抚。毓贤在山东充当地方官20多年,尤其是德
国强占胶州湾后,目睹洋人的横行和教会势力的猖獗,越来越感受到外国的侵略是清朝统治的主要威胁,从而在思想感情上日益“恶教民”和“仇外洋”。在他看来,拳会反教的原因是“教民肆虐太甚,乡民积怨不平”,而办理教案的人多畏洋人,不能公平办理,所以“平民受教民欺辱无可控诉,柔弱者甘心忍受,刚强者激而思逞”,从而得出结论说:“与教民为难,非得已也”(《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第24、31页)。1898年他任按察使时,为处理冠县义和拳的反教事件,就曾建议当时的山东巡抚张汝梅将义和拳称为义和团。任山东巡抚后,他坚持了这一立场,继续把义和拳和各种拳会说成是乡团、义和团。毓贤采取的这一政策,对于反教团体来说无疑是一种鼓舞。所以到了1899年7—8月间,神拳出现了空前壮大的局面。当时报纸记载山东反教会的斗争情况说:“自(1899年)下半年来,济、东、泰、武、临四府一州之教民,亦复多被骚扰。计平原、禹城、长清、临邑、聊城、堂邑、博平、茌平、清平、莘县、高唐、恩县、平阴、阳信、邱县十余州教民之被蹂躏者,计三百村约二三千家”(《义和团运动时期报刊资料选编》,齐鲁书社1990年版,第1页)。从所列地名来看,这些斗争基本上是发生在神拳传播的地区。他们中还流传着这样的宣传口号:“不穿洋布,不用洋火,诚心用功,可以避刀剑,可以避枪炮,上奉太后密旨,下遵毓贤命令,兴大清,灭洋教”(同上书,第7页)。在这些斗争中,规模与影响最大的是以朱红灯为首的平原起事。
平原县也是民、教矛盾十分尖锐的地区。1898年前后,平原县持续发生灾荒,“连年歉收,贫民无所得食,而教民恃教士之势,借教士之财,高抬粮价,囤积居奇”(《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第49页)。教会这种趁火打劫的行为,激起了当地群众普遍的愤恨。1899年3—4月间,平原境内也兴起了神拳,于是,平原县的反教会斗争也此起彼伏,很快蔓延开来。
平原县神拳,有的称大刀会,有的称义和神拳,系由茌平、高唐等地传来,属朱红灯一系。与恩县相邻的北堤和杠子李庄传播较早,首领有北堤的张泽和杠子李庄的李长水、杨传文等人。
自1898年5月开始,张泽、李长水等人就在北堤、小魏庄等处打教会。李长水等还到陵县开展过打教会斗争。新任知县蒋楷见神拳呈烈火燎原之势,于是禀请严禁。署任按察使吉灿升、济南知府卢昌诒都指示“如禀示禁”,但山东巡抚毓贤直到8月间才作出模棱两可的批示。中秋节前后,平原县的反教会斗争掀起高潮,其中董路口、辛庄、杠子李庄的斗争最为激烈。李长水所在的杠子李庄,有一户教民地主,叫李金榜,向与李长水不睦,加入洋教后,依靠外国神父趾高气扬,平时待人刻薄,穷人向他借债,要付二三分利息,还不起钱粮要以财产顶债。李长水于是带领拳民抢了李金榜的家,并冲击了当地教堂。李金榜与教民控告到县衙。蒋楷派捕役陈德和等协同县勇前往杠子李庄抓人。当时李长水等正聚集拳众演习武艺,勇役上前捕拿,该村教民也帮助勇役抓人,李长水率众抗拒。由于清军防营马队正在附近巡查,李长水不敢恋战,拳民邱被子、杜曰魁、李岭、李进
宝、**顺、李兴业等6人被勇役拘捕。几天后,勇役又勾结防营马队,到杠子李庄查封了李长水、杨传文的家产。李长水素与茌平、高唐神拳有联系,于是赶赴茌平琉璃寺,请朱红灯派队援助。10月初,朱红灯组织茌平、长清、高唐等地的神拳队伍前往平原,心诚和尚留在茌平“以为后劲”。
朱红灯到杠子李庄后,立即传帖邀聚平原各地义和团群众。几天之内,从茌平、高唐、蒙阴、曹州各地来汇聚的神拳、大刀会会众达到五六百人(一说一千余人)。拳众扎棚为营,杠子李庄四周密密麻麻住满了各地赶来的拳民。他们手持刀矛枪械,打出“天下义和拳兴清灭洋”的大旗,要求平原县衙门将在押人犯一律释放,交出捕拿拳民并向李长水勒索钱财的捕头陈德和,供给饷费,否则“不肯干休”,“将教民杀尽”(《山东义和团案卷》上册,第11、13页)。有证据表明,朱红灯这时已把义和神拳改称“义和团”。平原县令蒋楷害怕事情越闹越大,一面与高唐州令李恩祥、清军高唐营官都司约定会合防剿,一面迫不及待地于10月11日带领勇役数十名,亲往杠子李庄弹压。
蒋楷带队到杠子李庄后,团民列队抵抗。朱红灯戴大红风帽,穿红裤;头目都手执两面红旗,刀枪武器也都缠绕着红布作为装饰。捕头陈德和向蒋楷建议:“宜开枪以示威,当可即时败散”(《万国公报》,卷132)。蒋楷从其言。义和团民见蒋楷公然开枪,于是擂动战鼓,奋起反击。他们采用“四人为一圈,轮伏轮起,轮进轮退”的阵法,与县勇捕役交战,砍伤勇役2人,蒋楷大败而退,惟恐逃之不及,放弃所乘官轿,乘上陈德和的快马逃回县城。
杠子李庄之役后,蒋楷立即禀请山东巡抚毓贤派兵弹压。毓贤此前一再批示蒋楷,处理民、教不和要“持平”、“公允”,不能“概指平民为匪,动辄言剿”,“总以开导解散为主”(《山东义和团案卷》上册,第6—13页)。接到蒋楷禀报后,虽对其激成变乱不满,但只得派济南知府卢昌诒和管带亲军营补用知府袁世敦率领骑兵两哨、勇役数十人前往弹压。朱红灯得知清军来到平原县城的消息后,愤而在李炉庄等附近地区连续攻打教会数日。为了不与清军遭遇,朱红灯决定西渡马颊河,到恩县攻打刘王庄和庞庄的教堂。
卢昌诒根据毓贤要“开导弹压,不准孟浪生事”的指示,到平原后为缓解民愤,把遭陈德和逮捕的6名团民释放,又将陈德和收押,并于10月17日派人前往杠子李庄进行劝散。但这时朱红灯已离村西去。袁世敦于是带队追赶,卢昌诒、蒋楷随后。
义和团驻扎森罗殿,清军派人来要求“议抚”,朱红灯严词拒绝,声称:“若再相逼,自失颜面,勿怨我”(《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第1册,第359页)。18日凌晨,袁世敦逼近森罗殿,分三路包抄义和团:右路向西,直达马颊河大堤的官堤口;中路直冲森罗殿;右路向东南方向,过庄顶子,再向西包抄。朱红灯决定背水一战,先使人向袁世敦下战书,然后集中兵力向袁军中路发起攻击。义和团多于清军两三倍,人多势众,男猛异常,当即杀死清兵3人,伤10余人。清军败退。袁世敦气得捶胸顿足,气急败坏地大叫:“今日不活矣!捕一
土匪而挫辱至此,复何面目见人乎!”(同上书,第341页)。袁世敦一面将清军重新调整为五圆阵,一面急催平原县马队往助。袁军补充力量、重整旗鼓后,再次与义和团接仗,恩县马队在得知消息后也赶来增援。在清军的夹击下,义和团受到一些损失,在此情况下,朱红灯率队西渡马颊河,准备组织新的战斗。毓贤把平原义和团抗官的事件归咎于蒋楷和袁世敦,认为蒋楷不能公平处理民、教纠纷,下乡弹压时又纵役诈财、妄拿平民激成众怒,袁世敦“行为孟浪,纵勇扰民”,奏请将蒋楷革职,将袁世敦撤去统带,发交袁世凯随营历练,以观后效。 文献记载说:“己亥夏,平原匪与官军开战,各有死伤。东抚毓贤不惩匪徒,反将地方官参革,故拳势炽张,托词于?扶清灭洋?,纠合东直两省匪类及贫民之湖(餬)口无资者,广为羽翼”(李杕:《拳祸记》上,上海土山湾印书馆1925年版,第39页)。当然,义和团运动走向高潮并不能完全归因于毓贤的政策。平原事件之后,义和团高举“扶清灭洋”的旗帜,不仅在山东,而且在直隶,都迅速发展起来。
平原举事之后,朱红灯率领义和团队伍回到茌平。接着,朱红灯和心诚和尚、徐登第、于清水等义和团首领在禹城丁家寺集会,商议下一步的灭洋斗争。从11月4日开始,朱红灯、心诚等率义和团队伍分头在禹城县苗家林,长清县李家庄、郑家营,茌平县的张官屯,博平县各处惩治“屡次欺侮民人”的教民,烧毁其房屋,抢得衣物、车辆、牲畜、银钱,有的教民被杀。11月15日,义和团首领徐大香率团民二十几人,经过茌平县大张庄村外。大张庄建有一座教堂,是天主教设在茌平县的总堂。教堂内置备了枪支弹药,雇有护堂保镖多人,还有清军在教堂的周围进行保护。该庄教会见义和团人少,于是赶出村来向义和团“开枪追捕”。义和团“拼死拒敌”,附近团民也闻讯赶来,教民大败,当场被击毙2人,其余仓皇逃入教堂。义和团又围攻教堂,乘势放火,教堂内本有火药,所以数十间洋房一时间化为灰烬。教民的房屋也有数十间被烧。
此后,义和团在山东西北部频繁展开斗争。他们多数采取分散斗争的形式,各自“群聚一方,州县官闻讯前来,辄已闻风匿迹;迨官吏甫去,旋又麇集,左支右绌,几成以逸待劳之形”(《山东义和团案卷》上册,第387页)。毓贤为稳定统治秩序,除对义和团进行开导,严查保甲,整顿团练,企图以团练的形式收编义和团外,又派出济东道吉灿升与东字正军统领马金叙,率领清军前往山东西北部各地保护教堂,镇压义和团的斗争。朱红灯所率义和团发生内讧,朱本人于11月17日在博平县花园寺被打伤,旋于11月21日被马金叙抓获。23日,马金叙又在高唐县后杨庄逮捕了心诚和尚。1个月后,这两位义和团的重要首领在济南被杀害。
朱红灯、心诚和尚等虽被杀害,但义和团斗争的星星之火,却已成燎原之势,很快就在北部中国烧起了震惊世界的熊熊烈火。
作文十:《人才兴企业兴》1000字
龙源期刊网 ://.qikan..
人才兴企业兴
作者:宋正富
来源:《企业文明》 2015年第 05期
人才是企业兴盛之基、发展之本,是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 证。
进入新世纪,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激烈竞争,建筑施工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应该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实施 “ 人才强企 ” 战略,打造一支复合型、高水平的人才队伍。
新形势迫切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这是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需要。随着建筑施工企业的整体改制和 上市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的日益加剧,必然要求建筑施工企业要有高素质的人才来完善企 业管理,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这是加快企业结构调整、促进企业转型发 展的需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深入和工业化革命进程的加快,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要不断地 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向新型产业的不断转型发展,这之中,新型人才队伍才能实现这种转型发 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这是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的需要。建筑施工企业要实现做大做强,必 须要由国内走向国外,参与国际化市场竞争,而竞争的关键是人才,只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才能适应国际化竞争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这是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建筑施工 企业要依靠品牌发展,就必须要进行不断地改革与创新,这就需要有一支与企业改革发展相适 应的人才队伍去实现使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这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随着建筑市 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建筑施工企业要在风云变幻、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 独特的核心技术和拳头产品作支撑,而开发和掌握这些核心技术的必定是一批高素质的人才。 上述这一切,都迫切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建筑施工企业由于受到施工任务的不确定性、建筑产品的多样性、施工地点的流动性、资 源配置的差异性等多种因素影响,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存在着一些较难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 为:
—— 高素质人才缺乏且流失严重。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总量偏少,一是绝对数量少;二是 行业内知名人才少。不少建筑施工企业地区级专家数量无几,行业级、省级、国家级专家更是 空白。而建筑施工企业由于工作环境的艰苦性和地点的流动性以及薪酬待遇缺乏竞争性等,造 成了企业培养起来的高素质人才和引进的高素质人才大量流失。
—— 人才管理的体制机制不完善。建筑施工企业由于处在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管 理密集型的转型阶段,对企业发展所需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引进、管理、激励等机制正处在探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田弘正,田弘正本名兴,古诗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