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杨家埠的灶王爷》700字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
是中国传统文化民间祭灶、扫尘、吃糖瓜的日子。
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
传说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而在家乡杨家埠,木版年画上的灶王爷由来传说则极具地方特色,
“很久以前,张家村一个浪荡公子张万仓,整日好逸恶劳不务正业。
其妻丁香女劝说其不但不听,反而恶语相加。
整日纸醉金迷勾搭上妓女王海棠,前门休出丁香女,后门接进了王海棠。
王海棠出身娼门好吃懒做,没几年他俩就把祖业挥霍一光。
王海棠见家徒四壁便不辞而别,张万仓后悔莫急……双眼睛也哭瞎了。
只得拿起讨饭的家伙四处沿街乞讨了……
某年的腊月二十三,张腊月讨饭来到丁香女家里。
丁香女看到前夫竟沦落到如此境地,悲愤交加。
念旧情做了一碗面条,放了一根自己的长发……意会是结发一场。
张腊月一吃感觉滋味熟悉,又吃出一根长长的头发……
意识到了自己的前妻家中,羞愧的无地自容……一头撞死在锅台上。
看到前夫以死悔过,丁香女找人画了张腊月的像贴到锅台之上,
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祭祀他……
丁香女勤劳能干,日子越过越好家业越来越大。
周围的人看到一个女人能过成这样,家里肯定有什么宝贝。
串门来到丁香家,看看也没有什么宝贝,就是灶头上供着一张画像,
问丁香女那是什么人,她也不吭声……
事情越传越远,来问得人也越来越多,都想知道丁香是怎么发家的。
问急了,丁香就随口说了一声:“那是俺的灶王爷”。
人们听说丁香家有灶王爷保佑才发了家,都纷纷请画师画和丁香家一样的画像,
供奉于锅台边,希望也像丁香家一样富裕,
每年腊月二十三把旧像取下换上新的,就这样一辈一辈传了下来。
多少年后,人们知道了丁香女的故事……
将丁香作为灶王奶奶同张腊月一起供奉,
还有的把王海棠也画了进去,
而张腊月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灶王爷了……”
作文二:《杨家埠风筝的特点》2800字
杨家埠风筝的特点
在潍坊地区,人们一提起风筝就很自然地与杨家埠联系在一起,这就是说,杨家埠数百年来扎制的千姿百态的各式风筝及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印象。
根据杨家埠风筝老艺人的介绍和通过研究流传至今的风筝,可以看出,杨家埠风筝所反映的内容、表现形式、绘制技法、色彩运用以及放飞等方面都是有它独到之处的。
其一,在内容上借动人的神话故事和花鸟瑞兽、鱼虫等来表达人们美好的愿望,寄托人们的意愿、精神,这是杨家埠风筝在内容选择上的一个特点。
艺人们选择了心目中最崇拜的神话故事或历史传说,形象化地把它绘制在风筝上,既给人以美的享受,又给人精神上以寄托和启迪,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几百年来“杨家埠风筝”能流传至今,扎根于群众之中,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在内容选择上迎合人们的需要,这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也就是说,人们需要它的存在。如87岁高龄的风筝艺人杨同科
1
先生根据大禹治水的历史传说,创作了“禹王锁蛟”风筝,展示了禹王擒锁大蛟,消除水患,使得人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生活的气概。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人们无力抗御自然灾害的侵袭,只有在精神上寻求寄托,杨同科老人把握人们的愿望要求,随俗而进,创作“禹王锁蛟”,很自然地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又如“钟馗”,也是把这个能捉鬼的神的形象选到风筝上来,迎合了人们驱邪保平安的心理愿望。还有反映人们期望健康长寿、荣华富贵的“麻姑献寿”、“仙鹤童子”、“天女散花”、“三星”等题材的风筝,亦是同样的道理。 另外,风筝艺人把象征吉祥如意的鸟兽、虫鱼、器物等,也纳入风筝的世界。如龙是我们炎黄子最崇拜的祥瑞物,亦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所以从过去到现在,扎制得最精美、最长的风筝要数龙头蜈蚣了。在第三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上,杨同科老人扎制的350米长的龙头蜈蚣,被誉为世界之最,这确实鼓舞人们的志气,振奋我
们的民族精神。还有“飞虎”、“雄鹰”、“凤凰”、“金鱼”、“蝙蝠”、“蝴蝶”等也是风筝表现的主要内容。也有人把“宫灯”扎制成双,高放空中,以期红灯高照,招祥纳福。
其二,在表现形式上,以象征、寓意表现主题,以概括、简练塑造形象,是杨家埠风筝表现手法上的突出特点。 杨家埠风筝借鉴了木版年画象征寓意的表现手法,把象征“连年有余”的鱼、“百福并臻”的蝠、寓意长寿的鹤等等这些人
2
们喜闻乐见的形象,描绘到风筝上,表现了人们所期望的美好愿望,因而代代流传,经久不衰。同木版年画一样,这种形式在杨家埠风筝作坊中是“看家产品”,不仅中国人喜欢,就是外国友人见了也爱不释手。
在形象的构图上,杨家埠风筝是根据主题的需要,把故事的主要情节加以概括提炼,将最突出的集中加以描绘,其他的省略或一笔带过,达到了既主题突出,又形象生动的效果。如“禹王锁蛟”风筝的画面处理,画面选取了禹王擒锁大蛟的场面,把禹王的面部、头饰、肩胄、巨手集中细致地加以描绘,其他的寥寥几笔稍加点染,显得淹没在云海水雾之中的禹王的身躯更加魁梧。对大蛟的刻划也是突出了蛟的头部和爪,其他处理在隐约可见的浪涛之中,看了既给人一种印象清晰、逼真的感受,又反映了禹王锁战蛟虫那翻江倒海、惊心动魄的宏伟气势,这种表现手法是借鉴了木版年画的夸张、简洁和手绘年画潇洒生动的表现技巧,两者结合很巧妙,很成功。这种以工笔重彩为表现技法的风筝,就气韵生动而言,是神韵天成。
现在有些风筝新作(包括杨家埠风筝厂的)忽视了这一重要特点,相比之下逊色不少。如新创作的“济公”、“孙悟空”等从头到脚就像写文章一样,平铺直叙,这样,反而不那么生动感人。
其三,在色彩上,杨家埠风筝具有鲜艳、明快、生动的特
3
点。
杨家埠风筝在色彩上吸收了木版年画的对比手法,以人们喜爱的红、绿色为主调,形成强烈对比,给人以鲜艳、明快的感受,使人受到鼓舞和振奋,同时又吸收了手绘年画渲染、层涂的敷彩技法,给人以层次厚重和气韵生动的美感,使人心旷神怡。
杨家埠风筝属于民间美术的范畴,重色彩,重情调。虽然看上去有点粗俗、土气,但它反映的是广大农民的艺术追求,质朴而火爆的色调正与当地农民那种宽厚、豪爽、明朗的性格相一致。风筝艺人最了解农民是土地的主人,火红的太阳每天把他们唤醒,给整个大地带来生机,一望无际的绿色庄稼是他们赖以生存和希望的所在,红和绿又是那样的鲜艳、明快,因此,这两种颜色自然受到农民的欢迎,他们喜欢它,并用它来美化打扮自己。红袄绿裤子就是很好的说明。正因为他们在吸收手绘年画的色调方面选取了比较厚重的群青和黄,注重了色彩上的远距离,所以,杨家埠风筝在飞上天空之后,达到了色彩鲜艳、明快的最佳视觉效果。
其四,杨家埠风筝有起飞平稳、放飞高的特点。
杨家埠风筝经历代艺人的苦心钻研和实践,从扎制、裱糊到彩绘、放飞积累了成熟的经验,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以起飞高、稳受到人们的信赖。杨家埠所有的各式风筝,不管是软翅、硬翅,还是串式、立体式的,除板子风筝需要
4
坠外,其他均不需任何辅助物,都能平稳地直升蓝天。并且,在收回时,风筝不落地,而像训练有素的鸟儿直接收到手中。尤其是硬翅风筝,线有多长它就能飞多高,是其他风筝无法比拟的。
其五,杨家埠风筝在扎制上,具有制作简单,便于普及的特点。
一是扎制简单。只需竹条三根,即可扎成一双翱翔长空的春燕,普通的软、硬翅风筝,不超过七根竹条即成。 二是彩绘洗练。杨家埠风筝在彩绘上很注重概括、洗练,在形象轮廊上宁用一根线条的,绝不用两根,在色彩上也是力求简单明快,最有说服力的要数着燕子风筝了,它的边沿就是轮廊,只需用笔画上两只眼睛即可,而且用紫、黑两色就能描绘出来,别看它施彩简单,放飞天空却显得更加完整、逼真、清晰。如此简单的硬翅春燕,放飞性怎么样呢,艺人们讲:“没有不起的”。像这种风筝,既省料又省工自然就很便宜,群众一般都能买得起。因此,杨家埠风筝的普及程度为其他风筝所不及。
过去杨家埠对潍县城里风筝铺的工笔彩绘风筝评价是“那些风筝真正怪,只能挂看不出卖”。而杨家埠的风筝是“要多少,有多少,一集五百少不了”。据艺人们回忆,在一百多年前,杨家埠风筝作坊近40户,每户每集售出风筝200至500只,每年的售量在20万只以上,这足以看出杨家埠风筝
5
便于制作,广泛普及的程度。
总之,杨家埠风筝具有扎制简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描绘生动,色彩鲜明,起飞平稳,视觉效果好,价格便宜等特点。这些特点的形成,一是吸取了民间年画(木版年画和手绘年画)的丰富营养,二是社会商品化的发展,迫使风筝的生产按照商品的要求发展。“新鲜中看”才能受到人们的欢迎;“肯起、平稳”才争相购买;“价格便宜”群众才能买得起,杨家埠风筝几百年的发展史就充分显示了这一特点。所以当地群众以自己的亲身体验,集中了“好看”、“肯起”、“便宜”这6个字来称颂杨家埠风筝,确实是对杨家埠风筝的特点最集中、最恰当的概括。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您的在线图书馆
6
作文三:《杨家埠风筝的形成与发展》5100字
杨家埠风筝的形成与发展
山东潍坊的杨家埠风筝与民间木版年画一样,源远流长。它以造型合理、色彩艳丽、起飞高稳、富有民间乡土气息而自成一家,在中国风筝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关于杨家埠风筝,在清代曾流行着一首《十个大姐放风筝》的民歌:
三月里来是清明,姐妹十人去踏青,捎带着放风筝,放风筝。
大姐放的是白素贞,二姐放的是许相公,西湖来调情,来调情。
三姐放的杨宗保,四姐放的是穆桂英,气死六郎公,六郎公。
五姐放的张君瑞,六姐放的是崔莺莺,红娘真机灵,真机灵。
七姐放的祝九妹,八姐放的是山伯兄,尼山读《诗经》,读《诗经》。
九姐放的牵牛郎,十姐放的是织女星,天河隔西东,隔西东。风筝越高情越浓,引来一群小后生,一阵脸儿红,脸儿红。
不知不觉拽风筝,暗暗拜求月老翁,红线你传送,你传送。
从这首民歌中,不仅可以窥见那时当地群众放风筝的情况,而且可以得知杨家埠风筝很早就对人们的生活与文艺创作具有一定的影响。前几年,法国出版的《中国年画》一书中,印有清末时期杨家埠永长兴画店所刻印的内容为十个姑娘放风筝的《十美图》木版年画,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对于杨家埠风筝的起源,现已88岁的风筝世家老艺人杨同科讲:“不记年载”。口碑所传杨家埠风筝在明代已经流行。笔者认为这种传说是可信的。
潍县城内白浪河的南坝崖,清代就是杨家埠风筝的集散地,真是有口皆碑,潍县城内有些人看上这个好买卖,他们结伙拉帮,占据市场,在那里转手倒卖风筝。杨家埠人不甘心自己的风筝市场被人
夺走,清乾隆时,双方聚集武士,以力相争。在争斗时,临村齐家道有个齐武举(名齐士敬,雍正年间中武举,封官不就,在家为农)帮助杨家埠打败了那伙人。诉诸公堂之后,杨家埠的讼师杨五烈(名杨景镐,长兴画店八世祖)又为杨家埠打赢了这场官司。从此以后,潍县城内白浪河边南坝崖的风筝大市场一直为杨家埠人所占有。民国年间这里的风筝交易还很兴旺。
据《潍县志稿》和杨家埠《杨氏宗谱》记载:从明末祟祯十二年(公元1636年)到清初顺治十八年(1661年),潍县一带战火连绵,杨家埠“适当其冲死绝逃亡其仅存者半”(杨家埠《杨氏宗谱》)。杨家埠风筝绝对不会在此期间有所发展。然而,清代初年,潍县南坝崖上的杨家埠风筝市场已为他人所眼馋,奋起相争,说明战乱之前,已经有了一个很长的发展过程。杨家埠风筝的产生、发展,并转化为商品生产,都是在明代崇祯年间(1628——1644)之前完成的。
虽说迄今尚未发现有关杨家埠风筝在明代即已存在的文字记载和实物遗存,但杨家埠年画可作佐证;杨家埠年画画店“同顺堂”依靠年画的生产与销售发家致富,清嘉庆、道光年间,为杨永烈之妻树贞节石牌坊一座,耗尽家资而破产。相传在这以前“同顺堂”家的好日子过了300多年。据此可知,杨家埠年画作为商品生产之肇端,不会晚于明代中期。
杨家埠的年画画店,为了取得顾客青睐,一向有依靠制作年画的技术制作其他工艺品的习惯。有些工艺品使人见之流连忘返,闻名不见不肯罢休。例如灯彩就是一例。杨家埠的画店自从开业之后,年年都要费尽心思,制作奇巧绝妙的灯彩,相互比奇、斗巧、争妍。清朝末年,绘图精美的灯彩成了普通之物,风云变幻、人物迫逐的走马灯也已失去了人的垂青。令人围观、交口称赞者,转为具有特技趣味的灯彩。例如:“二鹊争梅”、“雄鸡相斗”、“才子佳人”、“幽情对语”,以及“猴子戳蜂窝”、“农人摇辘护”等等。这些具有皮影表演艺术特点的灯彩,全靠掌烛后形成的热气流为动力,显现各自的风采。民国初期,此风仍然很盛。闹元宵时百里之外赶赴杨家埠观灯者不计其数。杨家埠扎风筝,最初的目的与制作灯彩相同,属于显示画店艺术才能之高超,招来顾客之赞誉。
明代,杨家埠扎风筝并不用竹子,而是用当地所产的苇子和高粱秸作骨架糊绘而成,这和杨家埠最早的风筝是“八卦”、“七星”、“筛子”风筝十分相合。前两种风筝的骨架无需弯曲,长挺高粱
秸即可做成。“七星”风筝是由五个圆圈连结而成,苇子薄而柔韧,制作“七星”骨架十分理想。杨家埠印制年画所余的纸头、颜色糊绘风筝又很方便。风筝飞到天空、五彩缤纷,相距很远就能观赏,对于炫耀年画画店艺人之才华,比之灯彩事半功倍,因此他们乐意为之。由此可见杨家埠风筝的起源和与木版年画的亲密关系。
“春到寒食六十日”,这时气温升高,风和日丽,阳春三月开始。寒食后的清明节,旧俗为“踏青节”。山东潍坊一带,每逢清明节,家家户户煮鸡蛋分发青少年男女,作为踏青游春的食粮。读书的由老师领队,村童们由长辈带领,游冶于村郊、河旁、园林、山岑,踏青草,观风光。这时以风筝助兴,自然给人极大的乐趣。
杨家埠年画艺人,在长期的木版年画生产中,早已学会按照人们的心理要求,迎合民俗、节日、活动需要,设计制作畅销对路的民间工艺品的本领、他们扎制的风筝问世后,随着清明节踏青游春活动的盛行,很快就从自我欣赏、馈送亲朋、炫耀技艺方面转化为商品生产,并把杨家埠风筝集散地设于潍县城,批发零售多数在那里成交。
因年代久远,明代场家埠风筝制作的具体情况,如生产的规模、销售的数量、产品的品种等等尚未查清,但当地有这样一个传说:从前,有位杨家埠人卖风筝,路上遇到一只狼。在惊慌中,他拿起风筝去打狼,狼却把风筝叼走了。这个传说说明了那个风筝的题材,不是人物就是狼愿扑食的动物。同时也能说明,那时制作风筝的技巧相当高明,已经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
到了清代,杨家埠风筝和年画、扇子一样,成为杨家埠农民家庭中三项主要的副业生产之一,他们秋冬印年画,春天扎风筝,夏天糊扇子,一年四季都不得闲。为了生产、运输和销售的方便,风筝骨架全部改为竹制,产品多以硬翅人物为主。这是因为:第一,竹制骨架有利于大批量定型生产。竹子坚韧,又易劈为细丝、用它制作风筝,可按风筝的设计规格,统一下料、划上墨记、火烤定型。一片竹片定型后,多者劈为近十条,不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形状、大小完全一致。风筝边框全是竹子,坚韧不易毁损。风筝做成之后,百只打成一捆后稍加包裹,便能成为一个自然的包装,利于长途运输和销售。第二,杨家埠年画中,清代前期“美人条”、“童子”等已经流布于市,并在群众中
产生了极好地影响。这些祥瑞吉利的美女、娃娃图,移植为风筝十分得体,投放市场后立即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所以,硬翅人物风筝“刘海”等,对后世影响很大。直到如今,有些老年人谈起风筝,还说“放刘海”,把它作为杨家埠风筝的代称。第三,硬翅人物风筝,取意于古代艺术中的羽翼仙人。它的中轴平直,系线牵引放飞时,两翅迎风形成左右两股完全对称的气流,犹如神扶仙搀,直上青云。是金童升仙,还是玉女下凡,可以任尔遐想,满足了当时人们的心愿。这些改革,为杨家埠风筝进入大批量的商品化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利润比较丰厚的生产销售中,制作风筝的艺人越来越多。到了清代乾隆年间,以西杨家埠为中心,仉庄、三角埠、王家道、仓上等村,许许多多农民纷纷做起这种生意,仅西杨家埠村就有30余家画店先后投入风筝生产,年产风筝4万余只。在这个时期,各家各户所生产销售的风筝结构形式基本一样,多为硬翅人物,只是尺寸大小与画面各不相同。为此,风筝全以画面命名,如“天女散花”、“麻姑献寿”、“刘海戏金蟾”、“天官赐福”等。他们各投所好,相互之间并不争利,从而使得杨家埠一带成为风筝生产的和谐的群体。各地的风筝商贩纷纷来到这里与有关家庭建立固定的供销关系,逐渐扩大了杨家埠风筝对县内外乃至省内外的影响。
制作风筝成为众多农民的好买卖。有的艺人为提高自己的声誉,在生产大路货商品风筝的空闲时间,设计制作了许多独出心裁、形式新颖的风筝,如“仙鹤童子”、“雷震子背文王”、“鹰”、“燕”、“鱼”、“蝴蝶”等软翅风筝,提线放飞,翅膀、尾巴随风飘动,犹如鹤翔蓝天,鱼游大海,蝴蝶争春,别具一种飘然如真的风采。又如长串风筝“龙头蜈蚣”,扎制灵巧,图绘精致,放飞时,立身摆尾直插霄汉,宛如巨龙凌空,拨云驱雾,逶迤翻滚,显示中华民族的神威。再如筒子风筝“宫灯”,一条引线牵着它,平平稳稳挂上云端,具有魔术般的魅力,使观者赞叹不已。这些事实说明,在明代由板子风筝为端启的杨家埠风筝到了清代乾、嘉年间,已经形成了以硬翅风筝为主、长串“蜈蚣”为最、软翅风筝为巧、筒子风筝为奇的体系,自立于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之林。
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列强入侵,盗贼蜂起,中国农村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人民生活贫困日益加深。为了适应人们经济上的承受能力,杨家埠“复茂”画店的杨中时与他儿子杨毓州等,将风筝的画
面从手绘改为木版印刷,大大降低了成本。由于他们以极为低廉的价格对外销售,吸引了众多的风筝商贩,不仅省内各县的商贩蜂拥而来,河北、河南、东北、江苏、湖北、广东等地也有不少商人赶来杨家埠贩运风筝,杨家埠风筝的生产规模空前扩大,从业人数迅速增加。产品品种有鹤、燕、蝶、蝉以及各式各样的人物风筝近百种。据新编的《寒亭区志》记载:“清末民初,??仅西杨家埠村就有六十余户、二百余人从事制作,年扎风筝十八万只,‘七七事变’前,每年清明节前后,潍城沙滩二、七大集,杨家埠风筝上市量八百余只,年经销量超过二十万只”。由此看来,当时的生产情况十分可观.但是,在价格低、销量大的刺激下,这一时期杨家埠风筝的质量较前有所下降、除了画面粗糙外,对放飞的效果也没有很好的注意。所以人们送给了它一个诨名“跑破鞋”。不过,他们对潍县城内一些有供销来往的客户订做的风筝,在制作时还是十分认真的。如杨同科、杨中魁等供应的张延禄、于永昌两家的风筝铺,杨镇盛供应的刘家风筝铺,杨中起供应的王家风筝铺,杨连汉供应的唐家风筝铺等等,双方从来没有失信,而且经常凑在一起切磋技艺,研究风筝扎制技术,设计制作新的品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位于县城闹市的风筝铺,选用上等材料,不惜时间精工细作风筝样品,大大提高了风筝的扎制技术,进而创造出绢制高档风筝,培养出许多技艺高超的民间风筝艺人。例如清末民初很有名气的王福斋,他扎制的风筝独树一帜,与京津等地的名家争高媲美,成为誉满全国的民间工艺品。他的代表作品“仙鹤童子”、“雷震子背文王”就是杨家埠杨中时制作销售于市的产品,王福斋吸收了它们的优点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才能,并将多年练就的描绘人物的绘画技巧用于风筝制作,从而使自己扎制的风筝形象逼真、造型优美,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艺术水平。
抗日战争开始,随着战火加剧,民不聊生,杨家埠风筝的生产日渐衰落,到了潍城解放前夕,风筝扎制濒于绝迹。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杨家埠风筝的发展。在年画改革的同时组织恢复了风筝生产。1952年西杨家埠村就有55家220人从事风筝制作,年产达到2万只,并有“哪咤闹海”、“刘海戏金蟾”、“水漫金山寺”等20余种风筝销往青岛、济南、哈尔滨等地。但是,由于人们生活习俗的变更,风筝市场日趋消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杨家埠风筝生产开始回升。特别是1984年后,随着潍坊国际风筝会的召开,杨家埠风筝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杨同科、杨同岳、杨其林、杨其贤等率先投入风筝生产,一家一户的风筝制作业迅速恢复。1986年西杨家埠建成风筝厂,开创了以集体和个体相结合,高档风筝与低档风筝相结合的商品化生产新阶段。目前杨家埠风筝厂是全国最大的风筝加工厂。同时,仅西杨家埠村又有120户、700余农民从事风筝扎制副业。他们生产的风筝主要是“硬翅人物”等,多为纸制低档风筝。风筝厂则以生产“立体软翅”风筝为主,多为绢制高档风筝。由于他们在生产中十分注意利用新内容、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创造新的风筝品种,几年来,杨家埠风筝的发展十分惊人。风筝品种达到300种,其中新式高档风筝50余种。这里有风筝世家老艺人杨同科1986年扎制的腰径70厘米、长达350米“龙头蜈蚣”,有风筝厂工人制作的体不盈尺的微型风筝,有用杨家埠年画拼成的大型立体风筝“花瓶”,还有各式各样的鸟、兽、鱼、虫、花卉风筝。近几年,国家与有关方面的负责人谷牧、贺敬之、朱穆之等亲笔题词,对杨家埠风筝给予很高的评价。泰国《世界日报》也赞扬“山东杨家埠风筝蜚声中外”。
今天的杨家埠风筝,内容上有以祥瑞吉利、神话传说、小说戏曲为题材的人物风筝,也有鸟、兽、鱼、虫、花卉风筝,在形式上可分为板子、硬翅、软翅、长串、筒子五大类,每类又按1986年国家体委关于风筝竞赛标准的规定分为超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微型五个型号,新的要求促使杨家埠风筝生产向着标准化、规范化、系列化的方向发展。可以想见,随着风筝纳入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和国内外风筝比赛的不断举行,杨家埠风筝将以新的姿态踏上经济、文化、体育交流的舞台,在促进国内外文化交流和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作文四:《【藏品故事】杨家埠小全张的前世今生》1400字
藏品名称:杨家埠木版年画小全张(简称杨家埠小全张)
杨家埠木版年画,是我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淳朴鲜明的艺术风格而驰名中外。是中国民间木版年画三大产地(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寒亭杨家埠)之一。
杨家埠木版年画制作方法简便,工艺精湛,色彩鲜艳,内容丰富。每年春节年画题材都会更换一次,许多新思想、新事物出现之后,马上就能够在年画中反映出来,对社会的进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另外,杨家埠木版年画还间接地记录下了中国民居和民间社会生活的情况,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杨家埠木版年画小全张邮票的内容与故事:
杨家埠小全张由四张邮票集成,分别为:
(4-1)门神,旧时农历新年贴于门上的一种画类。门神是道教和民间共同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旧时人们都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辟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民间最受人们欢迎的保护神之一。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所以门神是经典的代表过年的象征事物之一?。
门神画中的武门神《神荼郁垒》在民间有个非常生动的传说:商末周初,度朔山上生有奇桃,肉甜味美,食之可延年益寿,桃下住着兄弟二人,哥哥叫神荼,弟弟叫郁垒,他们为人正直,力大无比,凶猛老虎为他们护林看桃,野牛岭上有个野大王,心狠手毒,喝人血,吃人心,残害百姓。一天,野大王派人到度朔山上索取仙桃,被神荼、郁垒轰走,野大王气得七窍生烟,一个黑夜,野大王带领他的信徒装扮成恶鬼前去报复,被神荼、郁垒用桃条捆起来扔给了老虎,所以桃木辟邪由此而来,同时成为辟邪驱鬼的工具。
(4-2)连年有余,是一位妇女提着莲花灯,旁边有个孩子抱着大鲶鱼。“莲”是“连”的谐音,“鲶”是“年”的谐音,“鱼”是“余”的谐音,又年年有鱼。连年有余为称颂富裕、祝贺之词。
(4-3)喜报三元,图中是两个孩子,一个捉着喜鹊,一个拿着三只石榴,寓意“喜报三元”。象征着家里的孩子将来连中三元。画面对称,造型古拙,色彩鲜艳,有元宝、蝙蝠、桃子、珍珠等元素点缀着画面,对称中有变化,富于动感。
(4-4)天女散花,典故取自《维摩经·观众生品》:“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大人闻所说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弟子上,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堕。一切弟子神力去华,不能令去。”后用来形容大雪纷飞的场面,迎合了瑞雪兆丰年的谚语,充满着对来年好收成的淳朴期待。
杨家埠小全张的故事介绍到这,那么为什么提到中国木板年画,人们会首先想到杨家埠?为什么杨家埠的出口量、知名度在国际市场上首屈一指,连中央电视台都会屡次报道?想要知道就不要错过明日的推送,因为小编将为各位揭晓原因,为看客带来杨家埠小全张在现在市场上的地位分析!
---------------------------分隔线--------------------------
上海邮币卡交易中心:上海茂展邮币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交易中心全国20家创始会员之一)。授权服务机构编号:009000000。
南京文交所钱币邮票交易中心:青岛奥茂科文化产业咨询有限公司(青岛一级授权机构),经纪号段:9。
中南邮票交易中心:青岛奥茂科文化产业咨询有限公司(青岛一级授权机构),经纪号段:z0060(字母z,小写)。
渤海收藏品交易中心:青岛奥茂科文化产业咨询有限公司(运营中心),经纪号段567。
青岛艺海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青岛奥茂科文化产业咨询有限公司(核心会员),经纪号段6999。
作文五:《杨家埠木版年画的传承和利用》4200字
杨家埠木版年画的传承和利用
历史起源
杨家埠木版年画是与杨柳青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齐名的全 国三大木版年画之一。 这里的年画作品乡土色彩浓郁, 艺术风格 淳朴鲜明,以题材广泛、工艺精湛、产销量大闻名于世。
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兴起于明代, 迄今已有 600多年的历史 了,全以手工操作并用传统方式制作,清代达到鼎盛期,杨家埠 曾一度出现“画店百家,画种过千,画版上万”的盛景,产品流 布全国各地。杨家埠年画的起源,还要从明洪武年间,即公元 1368— 1398年间说起。由迁民而迁技术,奠定了山东杨家埠木 版年画产生的工艺基础。由于杨家埠杨氏老谱早在明末已经失 传, 道光年间所修的家谱里说杨氏先祖于明洪武二年由四川省梓 潼县迁来居于杨家埠以东的下边村, 其后长支留原地, 二支迁去 了昌邑市杨家楼, 三支迁去了平度市杨家圈。 杨家埠人由川迁鲁 之前,在宋代四川的梓潼县,杨氏先人就从事佛经雕刻,这样就 有了现在的杨家埠木版年画。
艺术特色
杨家埠木版年画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概括起来说:它 的内容与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洋溢着浓厚而淳 朴的乡土气息。在表现上具有概括性和象征性,常用浪漫和 夸张的手法体现主题,而且诗画结合,它的构图完整、饱满、 匀称,富有装饰性,造型夸张、粗壮、朴实,线条简炼、挺
拔、流畅,色彩鲜艳,对比强烈,杨家埠年画是真正的农民 画,它集中地典型地体现了我国北方农民粗狂、奔放、勤劳、 幽默、爱憎分明的性格与高尚道德情操,反映了他们在劳动 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与健康的审美情趣。杨家埠木版年画虽然 土气、但突出了我们民族的特点,突出了我国北方农民的气 质和风采。
濒危状况
杨家埠木版年画有着它光辉的过去。在我国封建社会的末 期,它不靠官府支持,不靠民间赞助,从杨家埠这块穷乡僻壤之 上生长出来,并以它顽强的生命力文明于大河上下,长江南北, 形成了它具有特色的全国三大木版年画之一。 杨家埠木版年画有 它过去走于低潮的阶段, 也有着它值得骄傲的现在。 杨家埠木版 年画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和其他事物一样, 有其自身发展 的客观规律。在近 600年的历史中,它经历了粉本传抄的产生、 刻板印刷的发展、 繁荣昌盛的辉煌、 风雨飘摇的磨难以及抢救改 革的艰辛和“十年浩劫”的摧残, 可以说是历尽坎坷。 建国后的 五十几年中, 党和国家给予民间年画的关怀和支持, 使这一具有 典型东方民间艺术特色的文化遗产得以继承和发展。 1951年与 1952年,华东文化部和山东文化局两次派来工作队,对杨家埠 木版年画的内容、形式、销售方式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工作 队队员与群众密切合作创作了 58幅新年画,对继承发展杨家埠
木版年画提供了新的经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为了抢救杨 家埠年画这一民间艺术,寒亭区成立了杨家埠木版年画研究所、 博物馆和出版社,并配备了专职的年画工作者和相应的领导机 构, 为发展这一事业提供了必要的工作环境和物质条件。 年画工 作者在继承、发展、挖掘、整理方面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作了大 量默默无闻的工作, 并取得了卓绝的成就, 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尤其是对传统民间年画的改革创新, 各地也都进行了一些大胆的 尝试,从题材内容到表现形式,近几年有一批新的年画,作品以 它全新的面貌跻身于画坛, 登上了大雅之堂, 并由此引起更多的 人来关注年画的发展与创新问题。
杨家埠木版年画的继承、 发展和研究是我们大家都应该关注 的问题。目前,在农村文化出现都市化倾向的同时,都市文化中 也出现了走向民间文化的现象。 这一现象使一批学者、 艺术家力 图重构一个全新的民族文化体系而对民间美术重新审视。 他们对 民间年画的收集、整理、研究、改革、创新无疑都对其发展起到 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民间年画作为一种资料性的生产是有一定限 度的,因此,在对民间年画挖掘、整理之后,如何去保护、发展 它显得尤为重要。 民艺将如何发展?想要药到病除,似乎不太 可能。 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 在几乎人人都在肯定民间艺术的 同时, 对民间艺术的认识却始终停留在感性阶段, 这种不断重复 着的感性包含着对民艺的冷漠。
然而,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要求越 来越高。 作为木版年画的主要消费者, 农村居民购买年画的也越 来越少。 同时,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 年画已经被印刷品所取代。 木版年画面临着空前的生存问题。 另外, 杨家埠木版年画的保存 和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 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品种创新不够。 虽然近年来出现年 画风筝、年画衬衫、年画壁挂、年画剪纸,但总体上不能有效瞄 准市场需求,创新不够。更有年画小作坊粗制滥造,不注重艺术 性,失去了原有的地方特色,严重冲击了杨家埠木版年画市场。 目前的杨家埠年画受客观条件改变的影响, 其题材上仍基本沿用 传统的体裁形式, 而且内容上基本没有创新。 随着现代气息的不 断加强,各种文化的传入融合,如果不改变原有的年画题材,还 停留在传统的题材上, 就连原本的杨家埠木版年画的消费群—— 农民都将难以接受,又何谈发展与流传。
其次,人才匮乏。现在除了几位在世的老艺人,能系统并真 正掌握木版年画技艺和精髓的接班人, 几乎没有, 而这将直接影 响今后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发展和生存。
最后,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小。以往,年画代表了农村人民在 节庆日祈福纳祥,驱邪避灾的愿望,是“年货”,因此形成了巨 大的市场需求。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 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欣赏水平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庞大的年画市 场开始瓦解。 人们艺术观念的更新, 使年画这种传统艺术形式从
根本上失去了再度发展的基本条件。
保护措施
2006年,杨家埠木版年画被国务院首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项目, 使杨家埠木版年画得到有效保护, 建立起了比较 完备的保护体系和保护制度, 在全社会基本形成自觉保护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基本实现保护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网络化、制度化。为了把这项工作深入细致的做好,根据杨家埠 木版年画的现实情况做好以下保护工作:
一是归档整理,形成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编写中小学生 杨家埠木版年画地方教材, 在寒亭区中小学中开展杨家埠木版年 画内容的试点教学。 建立杨家埠木版年画传承人培训基地, 招收 当地的中专、 高中毕业生, 聘请大学年画研究的教授和当地的年 画艺人为其授课, 最后直接到年画印制作坊中实习, 使他们从理 论到实践学到整套的知识和技能, 为杨家埠木版年画培养几批青 年传承人。
二是加大挖掘保护力度, 对年画大师杨洛书、 年画老艺人杨 福源等人在原有文字资料的基础上, 制成 DVD 片子, 保存好这些 老艺人的原始资料, 并加大宣传力度, 把杨家埠村内较完整地保 存的一座明代古年画作坊建立成对中小学进行教育学习的基地。
三是计划建设一座保存、 展览、 培训于一体的高科技杨家埠 木版年画展览馆。 把所有的现存下来的古版、 古年画及老艺人的 资料全部保存,并展示于广大群众面前。
四是搞好杨家埠年画风筝一条街的建设。 把明清时期原有的 “古画店” 全部建设起来, 使来杨家埠购买年画的客商和来旅游 的旅客能够看到杨家埠“古画店”的风貌。
五是继续举办好一年一度的杨家埠年画风筝艺术节, 组织编 写《杨家埠木版年画集锦》,扩大提高杨家埠年画的知名度,让 全世界的年画爱好者都能够到寒亭区杨家埠来学习、 研讨杨家埠 木版年画的技艺,使其不断发扬光大
因此, 为了杨家埠木版年画今后的再度发展, 保护杨家埠木 版年画的工作应该尽快展开。
第一,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 应该得 到更好的研究、 保护。 要发挥好当前年画社和年画研究所的职能 作用,培养接班人,做好对年画历史的保护,保护旧版年画。 第二,结合当代实际对年画进行创新。深入研究、挖掘当代 消费者的心理, 从题材和形式上大胆突破, 寻求合适的发展道路。 将年画的发展与旅游市场相结合, 打破传统观念, 把年画所特有 的浓郁的乡土气息, 移植到具有实用价值的商品中, 使年画融入 到旅游业的发展中。
第三, 培养创作人才。 大力培养具有较高艺术素养的专门人
才, “通过接力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保护’, 这是保护 杨家埠木版年画的首选方法”。
第四,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区域品牌。以往,年画作为民间 艺术, 从来没有自己的著作权。 但自 2003年起 , 杨家埠民间艺人 创作的年画, 不但均署有姓名, 而且有自己的“堂号”。 据了解 , 目前杨家埠艺人为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已经注册的“堂号”有 “复顺”“同顺德”、“同顺堂”等 50多个。当地政府与年画 组织要协调完善年画的经营销售规范, 进一步规范当地的年画市 场, 使之逐渐形成一种稳定的销售市场, 以进一步保护和发展杨 家埠木版年画。
第五, 将年画的发展形式多样化。 以往的年画只是单张出售, 而现在的展示形式已经多样化,装订成册、装裱成画轴、托裱放 入画框中、制作文化衫等等形式多种多样。 “复顺画店”传承人 杨成禄在本村范围内首先采用装裱形式将年画装裱成卷轴画, 并 且他收集了很多明清时期延至至今的孤版年画, 制作成 “孤版年 画册” ,给年画的广大收藏爱好者提供了很好的资料。
第六, 在年画的销售渠道上创新。 现在很多画店不仅仅在村 内有自己实体画店, 在其他地方还有多的代卖点, 甚至一些商家 将发展眼光放在了网络上,开设网店进行销售。
第七, 设立专项基金。 保护和发展杨家埠木版年画需要大量 的人力、 物力和财力的投入, 仅仅依靠民间团体的支持是远远不
够的,因此,需要地方政府在财力方面的支持。
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作为我国第一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 化遗产名录的民间艺术,它起源于民间,植根于民间,集中体现 了劳动人民的艺术才能, 凝结了广大劳动人民淳朴的思想情感和 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杨家埠年画是潍坊民间艺术的一朵奇 葩, 也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 保护和发展杨家埠木版年画 不仅仅是保护年画本身, 更是保护和发展这种来自民间的艺术形 式,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因此,加强对杨家埠木版年画的保护 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 这也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的保护和发 展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借鉴。
作文六:《山东小故事--有关潍坊杨家埠的传说》2800字
潍坊杨家埠的传说
山东潍坊杨家埠村,是风筝的故乡。杨家埠风筝以做工考究,绘制精细,起飞高稳而闻名,分为串子类、板子类、立体类、软翅、硬翅和自由式六大系列,六十多个品种。杨家埠木版年画,则是驰名中外,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并列齐名,被称为中国的三大画市。年画与风筝为姊妹艺术,始于明(代)而盛于清。均有着500多年的历史。在这里可以看到明清时期典型的民间建筑四合院式的风筝与木版年画作坊,并能看到艺人们刻制年画,扎制风筝的技艺全过程。历届风筝节的中外风筝佳作,在潍坊风筝博物馆——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专业博物馆——陈列展出,题材广泛,花样繁多,扎技精湛,造型各异,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留连忘返。
潍坊不仅是木板年画的故乡,而且也是风筝的起源地。这里的风筝,扎胡精巧,画工别致,更加上有“三活”“一响”(三活:头活、翅活、眼活;一响:风哨)的特点,放在空中真是望望有形,听听有声。更有趣的是,每年的清明前后,潍坊一带便有风筝四起。人们习惯风筝线上串个草圈,随着丝线的放长和颤动,草圈便冉冉升起。这时,有人便唱起了《送饭饭》的歌谣:
“风筝风筝你别嫌,快快伸手接饭篮。吃饱喝足别下来,馋得皇上淌澥涎。”
说起这首歌谣的来历,还有个动人的故事:
不知道在哪个朝代,潍坊杨家埠出了个叫作杨青的人,他命很苦,自幼父母双亡,记事时,就跟着本家一位叔叔过日子。
叔叔是村里的一家画场的丹青手。别看他画了大半辈子《富贵图》,到头来,自己却光棍一条,家里穷的连个破—子底也没有。
俗话说:“生在铁匠家能抡锤,长在木匠家会使锛。”聪明伶俐的杨青,从小就迷上绘画。在叔叔的指点下,天天起在鸡叫前,夜夜睡在星星后,一有空就描呀的。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几年的光景,他的名声就传开了。据说他画得花能引来蜜蜂采蜜,描树能引来鸟栖林,画个俊姐贴上墙小伙见了准得相思病。
叔叔死后,他就成了画场的小匠人。有一年他出门卖画,路过一座山时,忽然听见有人喊救命,急忙寻声跑去,只见一只猛虎正在狠命的追赶一位老人。善良的杨青决心搭救这位可怜的年迈人,可是四周连顺手的枝藤也没有。人急生智,他忽然想起背上的画卷,灵机一动,抽出一张《招财进宝》,麻利的挂在一颗棘子上。当老汉跌跌撞撞的跑到杨青跟前时,他一把将老汉拉到大树后,二人悄悄的躲起来。
随着一阵风声,老虎窜上来。一眼就被棘子上的画吸引住了:一头浑身油亮的黑肥猪,正身驮元宝眯眼觅食,耷拉到地的肚皮把青草地都给压歪了。老虎见此美味,便张开血盆大嘴,一口衔住画,扬起尾巴,呼啸着想向大山深处跑去了。
为答谢杨青的救命之恩,老汉把杨青拉到了自己家里。好酒好饭招待过,就对他说:小伙子,我没什么银子报答你,只有一个心爱的闺女,如果不嫌弃,就让她给你做个媳妇吧!
老汉的闺女叫凤贞。人长得甭提有多俊啦,望见她,就像望到三月里刚开的桃花。杨青做梦也没有想到能娶到这么好的媳妇,乐得嘴也闭不上了,红着脸一个劲的点头。正在烧火的凤贞羞得差点钻到锅底下去。
正当准备成亲的时候,突然一场大祸从天而降。原来六十多岁的皇帝,又要选妃子。圣旨传下来,大小官就像无头的苍蝇,到处哄哄着找美女。一天,凤贞去挑水,没提防让县官给碰见了。县官真像捡了宝贝一样,立即派人画了像,连夜打发快马送进京城。
真是像芒种后的麦子遭了冰雹。消息传到杨青耳朵了,他心口上像猛然扎进一把尖刀,急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一天到晚双眉紧锁。想呀,想呀,决定寻思搭救凤贞的好办法。
清明节快到了。别人家又掉秋千又煮鸡蛋,可是心碎的凤贞,头也不梳,脸也不洗,一天到晚坐在炕沿上愁的直流泪。严重了,腮塌了,前襟一拧就能流出水来??
正当凤贞一心想往绝路上走的时候,一天夜里,杨青悄悄地来了。他进门二话没说,就从背上卸下个扎糊的大纸人竖在炕前时,哎呀,父女两人都惊呆了:画的哪是纸人呀,分明一个栩栩如生的凤贞站在了面前!这是杨青才把他想得办法一五一十的讲了出来。爹爹听罢,眼里流出了喜泪;凤贞听完??
再说皇帝看到凤贞的画像后,像掉了魂一样,朝也不上了,立即派大臣带着人马来抬人?
清明这天,南风习习,风和日丽。当钦差大臣手捧圣旨带领人马走进村时,忽然从凤贞家里传出了喊声:“快来人呀!快来人呀!凤贞飞到天上去啦!??随着喊声,只见身穿红布衫绿裙子的凤贞,一手夹着花包袱,一手捂着怕被风刮乱的黑头发,闪着桃花脸,像架彩云一样,箭似的向天空飞去?
大臣急坏了,官兵也惊坏了。不管他怎么喊怎么哄,飘飘上升的凤贞一点也不理睬。只是那对美丽的眼睛,向他们发出了嘲笑的光芒?
官兵垂头丧气的走了。有人偷偷地向凤贞爹打听根底,但是老汉眯着眼睛,直捋胡子不言语。后来也有人悟出了根底,但是害怕皇帝不肯罢休,只好也装起糊涂来。
一年一年过去了,杨家埠再也没有见到杨青跟凤贞。有人说,他们夫妻真的飞上天去了,玉皇大帝封了杨青为仙,天空上有时出现的彩色云朵,就是他泼的颜色水。也有人说他们夫妻用纸人骗过大臣后,连夜逃到南方去了。因为后来,南方有个地方也出现糊得很好的纸鹞?
不管怎么说杨青的技艺,却在杨家埠流传了下来。每年清明前后,这里便家家扎糊纸人放。一开始都管她叫凤贞,也许是为了怕勾起老人的伤心,也许因为扎糊的不像,于是便顺音改叫做放风筝。每当人们望着漂在天空的这位姑娘时,却总忘不了给她送点吃的。
“风筝风筝你别嫌,快快伸手接饭篮,吃饱喝足别下来,馋得皇帝流解涎。”
于是,人们编了这首《送饭饭》的歌谣,一直唱到现在。
备注其他有关资料:
风筝节的举办时间
潍坊国际风筝节是风筝运动最有影响力的活动,每年举办一次。
潍坊国际风筝节是一年一度的国际风筝盛会,一般定于每年4月20日至25日在风筝都潍坊举行。1984年举办第一届潍坊风筝节以来,吸引着大批中外风筝专家和爱好者及游人前来观赏、竞技和游览。旅游者以4月20日前抵达潍坊为宜。
世界风筝之都
潍坊市被各国推崇为“世界风筝之都”,国际风筝联合会的总部就设在潍坊风筝博物馆。潍坊也是中国的风筝之乡,制作历史悠久,属中国三大风筝派系之一,与京、津风筝齐名鼎立,享誉中外。潍坊风筝题材多样,具有浓郁的乡土风味和民间生活气息。每年4月20日至25日举行潍坊国际风筝节,每年都有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参赛。
潍坊国际风筝节的活动内容
节庆的活动内容包括:举办开幕式,放飞仪式,国际风筝比赛,国内风筝大奖赛,评选风筝十绝,参观风筝博物馆,观看杨家埠民间艺术表演,参观民俗旅游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娱乐等。
与名人有关的山东特产(潍县萝卜):
郑板桥与潍县萝卜
相传郑板桥在乾隆年间任潍县县令的时候,有一年,朝廷派了一个钦差到山东巡查,这钦差姓娄,外号“搂两把子”。他知道郑板桥为官清廉,就费尽心机要搂郑板桥的银子。待他要离开潍县时,郑板桥便送了一个大食盒给他,钦差一见大食盒沉甸甸的,想里面的白银决不会少于一千两,就兴高采烈打开食盒一看,原来食盒里装的不是银子而是大萝卜!里面还附了一首诗:“东北人参凤阳梨,难及潍县萝卜皮。今日厚礼送钦差,能驱魔道兼顺气。”
作文七:《杨家埠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经验的调查报告》17300字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化心实践队
关于杨家埠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
经验的调查报告
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永远跟党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化学工程学院——化心实践队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化心实践队
成员组成:
指导老师: 杨一帆
队长:张凤莲 环境工程10-2班 队员:邓惠朋 环境工程10-2班
黄龙龙 环境工程10-2班
吴超 环境工程10-2班
郭仲星 石油工程10-4班
实践单位: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杨家埠村 实践时间:2011年7月9日-7月13日
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化心实践队
目录
摘要 .................................................... 4
关键词 .................................................. 4
活动相关背景 ............................................ 4
活动目的 ................................................ 5
前言: ................................................... 6
正文: .................................................. 7
一、活动流程: ................................................ 7
1、总述 ....................................................................................................... 7
、初到杨家埠 ........................................................................................... 7 2
3、参观大观园 ........................................................................................... 7
4、采访风筝大师杨其民 ............................................................................ 8
、采访联合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杨洛书 ................................................. 8 5
6、走进现代风筝加工厂 ............................................................................ 9
7、收集民间故事,走访当地居民 .......................................................... 10
8、缅怀革命先烈 ..................................................................................... 10
9、支教幼儿园 ......................................................................................... 10
10、村民,上街宣传并发放资料 ............................................................ 11
二、发现问题: ............................................... 11
1、杨家埠当地经济建设仍然有待发展 ................................................... 12
2、杨家埠当地政府对民俗文化的实际保护与传承工作有待踏实落实与加
强 .............................................................................................................. 12
3、文化保护未能与社会建设为依托,城市发展与文化保护出现脱节现象
.................................................................................................................. 13
三、提出建议: ....................................... 13
四、结束语: ......................................... 15
五、谢辞: ........................................... 15
六、后期宣传: ....................................... 18
附表1: ................................................ 19
附表2、数据处理: ...................................... 21
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化心实践队
附表3: ................................................ 25
摘要:
今年暑假7月9—7月13日期间,中国石油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化心实践队进行了“学民间艺术感文化精深”杨家埠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探索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队员通过参观、走访、发放调查问卷的方法深入学习了解了杨家埠非物质文化遗产风筝年画的历史和传承、保护现状,并在其他各类人群中宣传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关键词:杨家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活动相关背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同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而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在于它不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实体可以以一种固定的形态被保存下来。它只能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中,其传承载体只能是人,而这无疑增加了它的传承难度。
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正面临着极大的困难。诸如苏绣、香山帮建筑营造技艺、御窑金砖等,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价值与其保护与传承所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成正比。为保护人类珍贵的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呼吁中国艺术研究院以及其他各有关单位为研究和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相关的工作,重点深入到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地区。
实践地简介:
杨家埠是中国最大的木版年画产地,同时又是潍坊风筝的发祥地,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其年画、风筝起源于明初,至今有600多年的历史。杨家埠年画被
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化心实践队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委员会列于遗产抢救工程,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杨家埠卷作为示范本首卷发行,曾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新闻发布会。杨家埠木版年画、风筝被国务院确认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家埠风筝被评为唯一的山东省著名商标产品。然而大部分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甚少,由此我们想到,通过调研了解风筝年画等民间艺术现状,特别是其继承发展的相关举措,探究其保护、传承和发展前景,引起社会对这类小范围亟待保护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的思考并在大学生及其他一些社会群体中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光辉历史和保护现状从而激发公众的保护热情。
活动目的:
1(构建和谐社会、培育民族精神、建设先进文化、全面推动文明对话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风筝年画的保护现状与发展问题,深入认识它的概念内涵和独特价值。
3(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风筝年画保护的基本方法及其传承规律,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各种实践问题。
4(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让大家了解非物质文化当前的发展状况,呼吁大家(特别是高校大学生)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队伍中来~
5(利用大学生的独特视觉角度,挖掘非物质文化遗迹,寻访先辈足迹,了解先辈的生活意识形态,引发对传统文化走向的思考,甚至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探究。 6( 通过活动,提高中国石油大学的知名度,同时提升杨家埠本地群众的文化道德修养,丰富其精神生活,增强杨家埠群众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 前期准备:
1. 6月上旬确定时间主题并招募实践队成员
2. 6月上旬,召集队员开会队员之间的沟通与讨论,集思广益对活动方案进行
完善,包括具体的行程与路线安排。
3. 6月20日重申此次活动的时间地点、目的、意义。强调注意事项,为每名队
5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化心实践队
员详细分配具体的活动任务,确认各方面准备完善。并探讨丰富团队文化,
凝聚团队力量,培养队员间的感情。
4. 6月25日,队员们在资料收集的基础上细化研究思路,聚焦细节,设计调查
问卷。准备活动所需的用品,包括服装、队旗、药品等;
5. 6月下旬实践队队员购买保险
6. 6月25日—7月1日开始准备活动道具(队服队旗等),负责人再次与实践
地联系确认。
7. 7月7日队员统一购买车票。
8. 7月8日召开我实践队暑期社会实践动员大会,并对细节问题做最后强调,
让队员熟悉接下来五天的活动流程。
任务分配:
1. 队长:主要负责确立主题及研究方向,组织成员进行讨论,整合小组成员意
见并汇总,确定小组成员的具体分工,协调活动安排等。
2. 文书:主要负责整理个人心得,总结等字面和结尾工作等。 3. 其他成员:负责制定路线,协调各项工作及开展相关宣传工作,同时负责分
析问卷数据。
前言:
现代社会的商品化,信息化,升学、就业、晋级竞争的白热化,使得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国人尤其是中青年们,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也不允许他们有多少时间去仔细学习和体验那些节奏相对缓慢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不再具有大众传承性和广泛的社会基础,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由低标准的“安居乐业”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社会地位和贫富状况作为价值标准。在这种社会变革转型时期,传统文化尤其是民俗文化处于十分窘迫的境地,在大张旗鼓展现和宏扬的背后,隐隐凸现出一种黯然的失落,一种精神上的自我宽慰。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担负起宣传保护民俗艺术的重担。
6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化心实践队
正文:
一、活动流程:
1、总述
2011年7月9日——7月13日,在历时五天之后,带着兴奋而又激动的心情结束了我们队的暑假实践之旅,可以说此次暑假实践是非常成功,具有深刻的教育宣传意义,虽然烈日当头酷暑难当,但当看到所取得的成果时,我们由衷的觉得所有的汗水和努力都是值得的。此次我们队秉承学民间艺术,感文化精深,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宗旨和主题,我队共6名队员结伴同行,在历时将近5天时间内,终于完成暑假实践的任务。
2、初到杨家埠
2011年7月9日下午1点在指导老师杨一帆的带领下顺利抵达潍坊市寒亭区杨家埠村,开始为期五天的“学民间艺术,感文化精深”——杨家埠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经验探索社会实践活动。经过适当休整,我们对周边环境进行了初步考察,初步领略了杨家埠村丰厚的文化气息与古朴的建筑风格。同时我们也发现基础设施有待完善等问题。之后杨老师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我们的实践活动进行了初步部署,进一步明确今后五天的活动重点,也确定了第二天的活动具体活动流程。队员们对此次活动充满热情,信心十足,秉承“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信念,积极弘扬民族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开始了我们为期五天的实践活动。
3、参观大观园
7月10日上午8点我们准时来到杨家埠民俗文化大观园,我们首先拜访了大观园的经理,初步了解一下大观园的基本情况。在导游的带领和讲解下,我们参观了风筝博物馆。杨家埠风筝起源于明初,与木版年画并称为姊妹艺术,二者有着很深的渊源, “放到天上是风筝,挂在墙上是年画”,是对独具艺术特色的
7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化心实践队
杨家埠风筝真实写照。馆中陈列有传统风筝、现代风筝、特技风筝、巨型风筝等各式风筝,展现了流派纷呈、风格各异的风筝艺术,而且这些风筝也都是在国内外各类风筝大赛中的获奖作品。随后又参观了风筝绘制馆馆、风筝扎制馆等,现场感受了风筝制作的全过程。制作一个完整的风筝,需经过22道关卡,通过61道工序。接着参观了杨家埠木版年画博物馆、年画陈列馆、年画雕版作坊和年画制作作坊。杨家埠年画始于明初,1369年杨氏先族由四川梓潼县迁来,该县处于蜀道南端,有着刻版印刷技艺,在此定居后充分发挥绘画才能,根据山东民俗创造了杨家埠木版年画灿烂文化。在大观园我们充分领略了风筝、年画、刺绣、剪纸、泥塑、烙画、麦秸画、红木嵌银等传统民间工艺的魅力及杨家埠古老的民间文化。年画及风筝所承载的神话传说及民间故事更是向我们诉说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光辉灿烂。我们感慨仅仅杨家埠便有如此的绚烂的文化底蕴,中华五千年的传奇该如何书写~
4、采访风筝大师杨其民
不过没有艺人的心血何来艺术的灵魂,
随后我们来到了风筝技艺国家级传承人杨
其民老人家中。老人向我们讲述了从艺六十
余载的艰辛历程,他说自己毕生心血便是将
杨家埠的年画艺术与风筝的有机融合,自己
与父亲杨同科合作制作的龙头蜈蚣风筝长
达360米,多次试飞成功,是世界第一,父亲更是被称作世界风筝王。杨老告诫我们研究文化艺术就是需要不断地学习,才能发现自己的东西,创造出自己的作品,最后还为我们留下了“石油,国家建设动力,同志需努力”的警语。 5、采访联合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杨洛书
杨家埠年画是杨家埠民俗艺术的常青树,门神,灶王爷尤为著名。为了更好的体
会年画艺术,下午三点左右,我们来到了国际民间
8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化心实践队
艺术大师杨洛书老人家中。杨老告诉我们当年在杨家埠是家家做年画,户户卖年画,民国时候杨家埠周边城镇都赶着车来买年画,之后由于战争及**,暂时搁浅了年画的制作,。**结束,由冯骥才带头开始了民俗艺术的保护工作,此后杨家埠年画又开始繁盛起来。但是养老也体现出深深的忧虑,他说国家发展很快,但是年画的效益并不好,就连杨家埠也很少有人在从事年画艺术了。老人深感民俗文化的危机,说:“以后可能有个学堂,这年画啊,你只要肯学,我有学堂,我就教~我没有,我也教~”走访末,老人带我们参观了他自己的年画作坊。雕刻的画版满屋都是,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套色工艺更让我们深感年画师傅刻板精湛,丝毫不差,其实文化的魅力便在于此。在十年浩劫中,年画业也受到牵连,老百姓目睹祖先几百年传下来的几百套画版毁于一旦,痛心不已。杨老冒着生命危险将祖传的200多套明清画版转移到安全地点,才幸免于难。1993年7月,他为弘扬民俗文化,将传统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珍藏多年的明清年画画版50多块及清道光十四年家谱世系图,捐给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老人对年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让我们不禁心生敬佩。身为传承人,把民俗保护为己任,且不吝啬分享自己技艺,这才是真正的大师风范,也是我们文化保护道路上的真正典范~
6、走进现代风筝加工厂
众所周知,而今机械化的生产加工已深深植根于风筝产业。为了探寻新工艺下的风筝生产制作与传统手工艺的区别, 7月11日我们来到周边风筝加工作坊。这里多数是家庭式小作坊,第一个目的地—
—坤泉风筝厂。映入眼帘的是流水线的风筝
制作点,骨架贴膜,上色,描边,贴翅??
老板介绍这种半手工式的风筝市场一直走
俏,自己从事风筝制造业多年,对风筝骨架
及用料也进行了改造。在接口处改用金属接
口,更加坚固耐用,风筝面料也有传统的纸
质还用轻便结实的丝绢,更加耐风且不拍雨
淋,保存更加久远。风筝是组装生产,大大
9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化心实践队
加快了生产效率,厂子里共六名工人,即可达到日产五百的效率。随后我们又来到飞鸢风筝厂,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完全机械化的风筝生产厂。从针线的缝制到布料的裁剪,从风筝骨架的生产到组装,达到了机械一体化。不过这些风筝多数应求于国外,样式简单富有时代气息。走访之后我们深感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全球化的日益增强对文化生产消费的影响,简单的小社会是根据周边环境的要求而发展变化。也许机械的加速生产更符合日益快速的生活节奏,更加利益化,却没有了杨老作品中的味道,这种潮流或许必然,但是作品中思想的没落却是民俗艺术的定时炸弹~
7、收集民间故事,走访当地居民
下午队员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再次拜访杨洛书老人,收集年画中反映的神话传说
及民间故事,另外一组走访杨家埠内的一些小型的家庭
作坊,发放调查问卷,但是走访结果却让人担忧。多数
老板表示不看好杨家埠的文化发展前景,而且普通的民
间艺人仅能维系基本生活,没有良好的生活保障。社会
经济下以次充好、批量生产的伪艺术品的冲击,让他们
深感焦虑和困苦,这也是现在我国文化保护的瓶颈。如何改变,是我们对文化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8、缅怀革命先烈
以建党90周年为契机,牢记党的历史,缅怀革命
先烈,7月12日上午我们参观了寒亭区革命烈士墓园。
在革命烈士纪念馆,队员们深入了解了潍坊战役,同
时学习了庄甲龙、刘英等革命英雄的先进事迹,并被
他们的大无畏精神深深感染。
9、支教幼儿园
1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化心实践队
下午3点半,队员们来到了杨家埠村小博士幼儿
园,进行了为期1个小时左右的支教活动。在这里,
我队女生们教会孩子们趣味折纸,男生们给孩子们生
动地像孩子们讲述了潍坊地区革命先烈的故事。孩子
们还认真学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老师们
对队员的做法表示赞赏。
10、村民,上街宣传并发放资料
7月13日上午队员们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继续走访当
地村民及店家,进一步了解杨家埠民俗文化的发展现
状及民间艺人的生活情况。另一组则走上街头发放调
查问卷并进行关于保护文化遗产资料的发放宣传工
作,沿街向行人讲述文化保护的重要性。 二、发现问题:
经过这几天的深入实践,我们了解了杨家埠的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在社会调查期间,我们确确实实发现当地政府采取了很多积极有力的措施保护发展杨家埠民俗文化。首先,建立了村办企业杨家埠民俗文化大观园以保护、宣传和开发民俗文化,并利用多种大众媒体,包括网络、书籍、广播、纪录片等在一定范围内大力宣传了杨家埠民俗文化。同时,地方政府出台政策,给国家级手工艺人发放了津贴、补助,在杨家埠建造有利于家庭式手工作坊的运行的房舍等等一系列措施为杨家埠民俗文化的保护发展提供了推力。现在,潍坊杨家埠的木版年画和手工风筝闻名遐迩,甚至接到很多来自海外的订单,已经成功走向了世界。
我们很高兴杨家埠民俗文化发展取得的成功,然而,经过我们的观察、寻访与调研,杨家埠民俗文化发展仍存在某些方面的欠缺之处,制约了当地民俗文化的发展。
1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化心实践队
1、杨家埠当地经济建设仍然有待发展
在对部分手工艺人采访过程中,我们得知,一些风筝制作工厂内的工人并不是杨家埠本地人。谈及风筝这种文化遗产时,也没有表现出热情与责任感,仅仅是把制作风筝作为一种维持生计的营生。同时,据一原手工风筝制作者口述,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有的工厂甚至不求质量,一味压价,恶性竞争,用机器取代手工,在风筝制作过程中也省去了风筝试飞程序,导致部分风筝质量明显不过关,甚至于传出了“风筝飞不出潍坊”的讽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潍坊风筝的声誉。
经过广泛的采访交流与讨论,我们逐渐认识到,制约杨家埠民俗文化进一步发展的首要因素,在于当地经济建设不够充分,经济发展水平依然不足。在国内经济发展的大潮之中,生存的压力迫使人们追逐经济利益,而保护、促进民俗文化的工作相对不足。相应的,群众普遍对这种文化的保护意识淡薄,也反映出相应教育力度有待加强。经济市场前景不够理想,从事是手工风筝制做,生活负担较大,迫于生计,手工艺人才大量流失。杨家埠民俗文化大观园内一位店铺老板告诉我们,原先大观园内有30余名手工风筝制作者,如今却仅仅剩余6人,且年龄介于30~50岁,没有90后。由手工风筝行业看来,经济原因也是青少年对该种工艺的文化传承不足的关键因素。
鉴于国内对民俗文化的低迷态度,相反,杨家埠当地一位风筝手工作坊的老板告诉我们,外国(主要是西方)人对潍坊手工风筝抱有极大的热情。他甚至曾被邀请到德国参加手工风筝展销。可见,潍坊风筝在海外的知名度与潜在巨大的海外市场。对比国内外,我们不难发现,国外经济发展较为充分,民众生活更为有余,可以说是“有面包才能去看水仙花”,所以中国传统艺术在国外更有市场,更有需求。
2、杨家埠当地政府对民俗文化的实际保护与传承工作有待踏实落实与加强
在杨家埠民俗文化大观园、民俗文化一条街及周边村落的调查采访,我们发现以下问题:
1、 大观园周边配套的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为期五天的实地调研考察让我们熟悉了杨家埠周边的环境。杨家埠村的基础设施如旅馆、饭店缺少且条件较为简陋。村内缺少相应的娱乐健身设施,还有一
1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化心实践队
些地方正在施工,没有为留下杨家埠本村居民创造更好地生存环境。 2、 覆盖全村传统工艺继承者的福利工作仍需深入加强
我们应该意识到,要完成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的历史使命,仅仅依靠个人的努力是不可能实现的。而据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政府的个人津贴与补助并没有照顾到大部分手工艺者,这也引起了一些艺人的不满。 3、 大观园对杨家埠地区手工艺品销售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控制
据当地艺人介绍,按照规定,文化一条街两旁的店铺前不允许停靠车辆。然而,这样将限制两侧店铺的生意。与此同时,大观园内有三个门,如今却只开放南门,而根据文化大观园偌大的的占地面积和与文化一条街都得相对位置,这样的规定不仅影响了当地村民的平日娱乐活动,也因为限制了潜在客户在文化一条街的购买力而引起了一些商家的不满。
3、文化保护未能与社会建设为依托,城市发展与文化保护出现脱节现象
往往人为因素能够改变人们精神层面自主与独立,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亦是如此,文化的保护依旧需要现代人的不懈努力,而人们所生活的社会变成了制约文化保护的最大瓶颈,社会福利保障的不完使得人们更多关注生计问题,尤其以小手艺人为主,城镇建设没有带来生活上的实质改善,便使得更多的艺人选择肄业,由此其后代踏上文化传承的道路也变得渺茫,久而久之,文化保护便从文化传承开始出现断层。
中国正在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而努力。一个地区合理有序的发展,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民生政策能为城市带来思想道德建设与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双重动力,在杨家埠已具有文化的先进性与广泛性的基础上,如何改善民生将直接关系到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兴亡。
三、提出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在走访过程中与当地百姓探讨并经过队员商讨,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化心实践队
1、首先要在公众中宣传非遗的基本知识,要让人们从而认识到非遗对于民族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人们对非遗的认同感。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非遗历经几百年已经有了民族的根基,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身份证。具体的我们可以经常搞一些活动,如传统手工艺品进社区、进校园,非遗作品展览之类,当我们从自己身边的非遗中看到自己先辈的身影,并联想到自己时,难道我们不会为自己是中国人,拥有这样的传统文化而自豪吗,我相信一旦有了这样的认同感,大家就会自发地为保护非遗尽一份力。保护非遗是要有一定的民众根基的,并不是光靠一个传承人、一个保护单位就能做好的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非遗的保护也与此有相通之处,我想从小就开2
始教育孩子关于非遗的知识无疑是有好处的,因为毕竟他们是要承担起保护非遗的重任的啊~就好比现在一些小学课程中开设了京剧课,孩子们从小就接触、了解了,长大了自然会在不知不觉中有了对京剧的保护热情
3、国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虽然目前我们已有了一些相关法律法规,但借鉴一些国外好的政策来完善自己还是有好处的
4、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普通艺人的待遇。比如在日本,对国家级的艺人每年都会拨放相当数目的扶助金以供他们专心磨练技艺和培养传人。这样,艺人们有了客观的收入后自然能心无旁骛地欠薪锻炼,发扬非遗技艺。另一方面,就目前来看,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传承方式效率不是很高,可否扩大规模,“批量”式培养艺人呢,或许这也可以是传承的一个途径呢,
5、遗项目在传承的同时也应该也所创新,在继承传统项目的同时开发新的发展方向,以有利于自身的生存。比方说在坤泉风筝厂看到了改良过的风筝骨架,并选用丝绢做面料,更加耐风且不拍雨淋,保存更加久远。但需要注意的是,创新的同时也不能丢了传统,创新更多的是方法而非目的。
6、将文化注入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之中。文化保护中在文化内在价值的应用,传统的“保存加保护”模式已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适当将文化注
1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化心实践队
入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之中,让学生不再是只通过图片或文字来认识传统文化,是否有一天我们可以有风筝学校、剪纸学校、年画学校??呢,
7、政府带头,打出品牌。我们需要社会与政府的互动,而不是传统文化由民间艺人或所谓经纪人一手掌控。政府可以作为带头人,打出品牌效应,严把质量关,同时为文化产品的销售搭建平台,拉动文化产业链。
四、结束语:
文化本身源于民众,如何在人民大众中将艺术的功能转化为文化功能,使之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与传统精神,一种大众行为才是我们真正需要考虑真正需要解决问题,而不是政府的折腾,开发商的闹腾。真正被老百姓所喜爱,这才是文化保护的根基所在。
希望我们化心实践队的绵薄之力能为文化保护作出贡献,更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来参与民俗文化的保护中来。
五、谢辞:
五天的实践活动充实而顺利,队员们收获了知识,收获了能力,也收获了感动。我实践队员衷心感谢化工学院团委对此次活动的支持,感谢杨一帆老师的全程指导,赐予无限关怀,在我们困难指点迷津。也同样感谢杨家埠民俗文化大观园对我们的热情接待以及杨家埠村委会的鼎力相助。最后特别感谢属民俗文化大师杨其民先生和杨洛书先生。两人虽已耄耋之年,但各接受了近两个小时的采访,谆谆教诲,犹在耳畔。在整理成果的过程中,我们更多的是把它看作一种责任而非任务,尽已所能宣传民俗文化。
六、队员感想:
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现在已基本上属于观赏性质,真正具有大众参与性的东西越来越少。难道要等到这些东西只有在博物馆里能看到,我们才知道它有多珍
15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化心实践队
贵吗,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些传统的手工艺,并想办法保存下来,因为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东西,是我们民族的符号~
采访杨洛书老人时,其身为传承人,以保护民俗艺术为己任,且不吝啬传授自己的技艺,这才是真正的大师风范,也是我们保护民俗文化道路上的典范!民俗文化保护道路上,有你有我,也有他,真心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保护民俗文化的重要性并参与其中。
队长:张凤莲
目前,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西化论”和“传统复兴论”的夹缝中求生,然而在充斥着矛盾与冲突的多元文化中,只有物质财富与精神文化比翼双飞的传统文化才能不基于书本与“小众”的局限,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并非寄予先人或西化,依然是当代人的文化自觉。
如今的社会,抄袭似乎成为一种习以为常的行为,缺乏意识、能力与追求的所谓创新导致文化产品的不伦不类,同时利益的市场化需求使得毫无人情味的机械式加工,在文化产业中愈演愈烈。效益至上的时代生活让民间小艺人的心血化为廉价的几张纸票,当民间艺人选择退缩也便是文化没落的开始。
简单的小社会是根据周边环境的需求来发展文化,社会的变迁影响文化生产和消费,而人是基予社会的生存,当民生政策、社会基本福利保障未落实,艺人自然逐渐倾向于消退,由此社会建设所带来的民生问题关乎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队员:黄龙龙
化心实践队是我参加的第一个社会实践队伍,实践的每一天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调研的主要课题是杨家埠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在为期五天的调研过程中,我们从杨家埠民俗文化大观园、家庭手工作坊、沿街店铺、村民家中搜集到了充分的民俗文化发展资料,寻访了杨家埠模板木版年画第一人杨洛书、风筝大王三子杨其民等传统工艺艺人,拜访了杨家埠当地村委会,对各类人群进行了大量的问卷调查,并向方圆数公里内的大部分居民发放了相当数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知识宣传单。
16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化心实践队
外出调研归来后,我们实践队的成员们整理并分析了信息量巨大的第一手资料。同时,指导老师杨老师每天也给我们召开例行总结会议。在会议上,杨老师一方面肯定我们的工作,给予我们支持,另一方面就我们的不足做好指导,对我们的情绪调动也有帮助,更促进了我们团队成为团结互助的集体。
现在社会实践结束了,但是我想,我们五个同学的友谊并没有结束。我会把这次实践的有益经验作为美好的回忆,并运用到今后的实际学习和生活中去。感谢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信任与帮助~
队员:郭仲星
经过我们对杨家埠的考察,我感受颇多??传统文化的保护对政府的依赖性很大,只有在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传统文化才会有所发扬。几天的实践经验使我对文化保护现状有了深刻地认识,同时也坚定了我以后宣传文化保护的决心和态度。
队员:吴超
爱国主义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总是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历史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内容,向人民提出新的要求。但毫无疑问的是,它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凝聚人民的重要思想基础和不断追求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正如艾青的诗歌所表明的,真正的爱国其实是对生于斯长于斯的脚下“这土地”的爱,是希望生活于其上的人民的生活变得更幸福、更快乐。所以,我们大学生既要像革命前辈一样热爱国家,又要时刻保持理智,不做乌合之众。
队员:邓惠朋
17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化心实践队 后期宣传:
腾讯QQ :
://1564626911.qzone.qq.
QQ 微博:
t.qq./zhangfenglian2377
新浪微博:
://weibo./2230661967/profile(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心实践队) ://weibo./zhongxingwaicheng(郭仲星)
新浪博客:
://blog.sina../s/blog_8a9a482f0100xdix.html(化心实践队) 青岛全搜索西海岸:
://bbs.qdqss./space-uid-49533.html(化心实践队2011) 人人网:
://.renren./profile.do?id=3394550769(张凤莲)
18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化心实践队 附表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问卷调查 您好,我是一名中国石油大学的学生。为了解杨家埠传统艺术的现状耽误您5分钟的时间,这次调查将以不记名方式填写,请您根据个人的实际认真填写,答案没有正误之分。谢谢您的支持与合作。
1.您的性别 ( )
A男 B女
2.您的年龄 ( )
A 12岁以下 B 12~18岁 C 18~30岁 D 31~35岁 E 36~40岁 F 41~50岁 G 50岁以上
3.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了解多少,( )
A 非常了解 B 比较了解 C 不太了解 D 完全不了解
4.您知道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是哪一天吗,( )
A 6月的第一个星期六
B 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C 6月的第三个星期六
5.您知道非物质文化包括哪些吗, ( )可多选 A 民间文学 B 民间音乐 C 民间舞蹈 D 传统戏剧 E 曲艺
F 杂技竞技 G 民间美术 H 传统手工技艺 I 传统医药 J民俗
6.如果有宣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您是否会参加,( ) A 会 B 不会 C 不一定
7.下列被收入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哪些,( )可多选
A潍坊风筝 B 山东大鼓 C 聊城杂技 D 杨家埠木版年画 E孟姜女传说
19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化心实践队 F 五音戏
8.您对杨家埠非物质文化遗产前景有何看法,( )
B 一般 C 不太乐观 D 完全不看好 A 非常乐观
9.您觉得政府应该给予怎么样的政策保护,( )可多选 A 鼓励民众积极参与保护行动,并给予奖励
B 鼓励地方政府及民间团队举办非物质文化活动,加大宣传 C 政府成立专门机构对外筹集资金
E 其他:
10.在宣传方面,你赞成怎样的方式去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 ) 可多选
A 拍成纪录片,在电视台播放
B 举办各种活动
C 发放各种资料,比如宣传册,海报等
E 其他:
11.您觉得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发展下去,( )可多选
A 加大宣传
B 政府加强重视,增加投资力度
C 在形式内容上不断创新
E 其他:
12(您觉得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可
多选
A 人们的意识不够,政府保护工作不够
B 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
C 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突
D 缺乏资金且市场前景不好
E 传承人老龄化而年轻人不愿意继承,缺乏有效的传承机制
F 其他:
2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化心实践队
附表2、数据处理:
调查总人数:267
性别:
男:109
女:158
杨家埠调查人群性别
男
女
年龄:
18-30: 59
31-40: 99
41-50: 59
50以上:50
2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化心实践队
杨家埠调查人群年龄组成
120
100
80
60系列140
20
0
18-3031-4041-5050以上
杨家埠调查人群年龄组成
18-30
31-40
41-50
50以上
对杨家埠非物质文化遗产前景有何看法
1、非常乐观:129
2、一般:119
3、不太乐观:49
2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化心实践队
对杨家埠非物质文化遗产前景有何看法
非常乐观
一般
不太乐观
对杨家埠非物质文化遗产前景有何看法
非常乐观
一般
不太乐观
2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化心实践队
对杨家埠非物质文化遗产前景有何看法
140
120
100
80
系列1
60
40
20
0
非常乐观一般不太乐观
您觉得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多选) 1、意识不够、政府保护工作不够:158
2、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119
3、外来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99
4、缺乏资金且市场前景不好:98
5、传承人老龄化而年轻人不愿意继承,缺乏有效的传承机制:219
您觉得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多选)
意识不够、政府保护工作
不够250
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200
150外来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
突
100缺乏资金且市场前景不好
50
传承人老龄化而年轻人不0愿意继承,缺乏有效的传1承机制
2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化心实践队
您觉得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更好地传承发展下去(多选) 1、加大宣传:168
2、政府加强重视,增加投资力度:218
3、在形式内容上不断创新:109
您觉得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更好地传承
发展下去(多选)
250
加大宣传200
150政府加强重视,增加投
资力度100在形式内容上不断创新
50
01
附表3:
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四鸟绕日”图案是中华先民崇拜太阳艺术表现形式的杰出代表之作,所表达的追求光明、团结奋进、和谐包容的精神寓意,彰显了中国政府和人民保护祖国文化遗产的强烈责任心和神圣使命感。
文化遗产保护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
25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化心实践队
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希望通过设立“文化遗产日”,使文化遗产保护得到全面加强。到2010年,初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到2015年,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有效保护;保护文化遗产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指导思想
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构建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提高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在传承中华文化,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基本方针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
26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化心实践队 用、传承发展”的方针。
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
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收到严重威胁。不少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古建筑、古遗址及风景名胜区整体风貌遭到破坏。文物非法交易、盗窃和盗掘古遗址古墓葬以及走私文物的违法犯罪活动在一些地区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大量珍贵文物流失境外。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许多重要文化遗产消亡或失传。在文化遗存相对丰富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人们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变迁,民族或区域文化特色消失加快。因此,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刻不容缓。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落实领导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将文化遗产保护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城乡规划。 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建设,推进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保护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立法进程,争取早日出台。
加强队伍建设:各级人民政府要将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保障重点文化遗产经费投入。抓紧制定和完善有关社会捐赠和赞助的政策措施,调动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认真举办“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保护优秀传统文化,永远跟党走,振兴中华
27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化心实践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化心实践队
28
作文八:《传统年画的市场开发现状与营销建议——以山东杨家埠木板年画为例》3700字
传统年画的市场开发现状与营销建议——
以山东杨家埠木板年画为例 技术与市场专题研亮
第18卷第7期2011年
传统年画的市场开发现状与营销建议
以山东杨家埠木板年画为例
李端婧,范莎,傅蔷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
摘要:以杨家埠年画为例,探究分析了现在传统年画的市场开发现状.借助实地调
查采访和问卷发放的方式,获得了游
客和一般消费者对年画的认知情况,购买原因和欲望,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为杨家埠的营销推广提出了一些可
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年画;杨家埠;市场开发;营销
doi:lO.3969/j.issn.1006—8554.2011.07.304 历经几百年的杨家埠木板年画是我国民间艺术宝库的一 朵奇葩,它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淳朴鲜明的艺术风格驰名中 外.但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各种民间传统工艺品面临着严 峻挑战.无人问津,经营惨淡,后继无人正阻碍中国民间工艺品 文化传承发展,杨家埠年画也不例外.
1消费者现状分析
1.1消费者认知程度及人群分析
通过向5oo位游客发放问卷,发现消费者对木板年画的了 解很低,超过八成的游客对木板年画完全不了解,真正对木板 年画有着深入认识的人群只占游客的2%,而这些人多半是当 地人和文化研究人士.
杨家埠旅游的旺季主要在寒暑假和黄金周.其中在寒暑假
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游玩,参观,这部分游客除了游玩,更重 要是希望能够参观,了解传统文化.而黄金周的游客以年轻人 为主,他们愿意选择一些特色的景点和文化场所旅游,观光. 1.2消费者偏好分析
木板年画的价格范围很广,从几角钱到几十元都有.其中 最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主要集中在5—20元,这个价位易于接 受,且产品质量做工均不错,最具有吸引力.此外,木板年画的 形式也是消费者关注的方面,其中工艺品制品年画,邮票式年 画,风筝年画等较受欢迎.
产品选择上,游客很看重制作者.着名的年画制作者在年 画的销售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品牌效应,而在多种多样的年画 购买原因中,馈赠和装饰是最主要的,其次是文化收藏和其他. 2年画产品的问题和推广情况
2.1现存的问题
2.1.1无可观增长率
尽管现在的年画有比较客观的销售额,但是其年增长率基 本维持在1%以下,甚至还出现过负增长,这使得年画前景令人 担忧.年增长率低表明当前市场挖掘力度不够或者没有进一步 挖掘的可能,即市场趋于饱和.若为后者,那么杨家埠年画并不 具备持续发展的潜力.
2.1.2创作题材有限,缺乏新意
如今杨家埠年画的创作几乎还是以前的老套路,虽然艺人 不断更替,但年画题材却仍然是以前的旧题材,几乎没有改变. 年画创作缺乏新意,反映当今现实生活的题材几乎没有,这无 疑会降低年画的吸引力,而民俗旅游区的号召力也必定大不如 从前.
2.1_3继承人缺失,年画质量下降
杨家埠年画虽然还能够依托于几位老艺人的手艺,但由于 刻木板工序繁琐,很费体力,脑力,年轻人很少有人乐意子承父
业继续从事这一工作.同时,现有的年轻艺人对年画艺术的虔 诚程度,技艺水平都远逊于老艺人,他们在年画制作过程中投 机取巧,节约成本.再过几年,如果几位老艺人过世,杨家埠年 画势必面临着青黄不接的窘境,杨家埠年画未来的销量令人堪 忧.
2.2现有的市场推广情况
2.2.1建立杨家埠风俗旅游区
杨家埠主干道旁边的杨家埠民俗大观园是当地政府斥资5 000多万元建成的杨家埠民俗旅游开发区的中心.旅游开发区 的建立使当地游客数量由之前的每年不到10万人增长到如今 每年60多万人.以民俗旅游为依托,杨家埠年画的市场得到了 极大的推广,过去只在山东当地销售的年画现在已远销海外. 2.2.2依托潍坊国际风筝节,
为了更好地推广年画,当地政府鼓励个体企业制作传统年 画风筝,拿到潍坊国际风筝展上展出,并同其他现代风筝一起 在浮烟山放飞场放飞.这吸引了很多游客,特别是海外游客的 关注.进入潍坊国际风筝展为年画风筝带来了国外的订单.而 现在,订单不仅涉及年画风筝,还包括相当数量的传统纸质年 画和画册.风筝节同样助推了杨家埠年画走出国门. 2.2I3建立研究机构加强交流
杨家埠年画研究所的建立使得对年画的保护和传承有了 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同时,研究所积极与外部的相关民俗研 究机构联系交流,使得更多的研究机构关注杨家埠年画的艺术 特色以及传承和开发.在研究所等部门的相关支持下,杨洛书 老人的年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藏,老人也被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这不仅使得杨洛书老人 (下转第439页)
437
技术与市场专题研亮
第l8卷第7期2011年
读者群的阅读持续性趋向强于成都地区.
3县级图书馆在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中的服务方式
基于上述分析所获得的结论,可以得出:县级图书馆在文 化共享工程中的服务方式具有动态演化的特征,即在不同的时 期服务方式具有差异性.同时,受我国县域人口分布广泛的因 素影响,有关服务方式还具有区域差异性.
3.1根据县域自身特征选择相应图书
由于不同县域的资源禀赋条件不同,造成不同县域人口的 阅读偏好也不同.因此,若要更好地完成服务方式的构建,县级 图书馆就需要对上述问题进行实地调研,使图书的内容和种类 与当地人口的阅读偏好相吻合.
3.2柔性化开展借阅活动
西部县域内的劳动人口逐步返乡参与工作,这种态势逐渐 改变了以前县域人口所呈现的空心化特征,增大了县级图书馆 的阅读密度与阅读频率.因此,相应的柔性化借阅活动的开展, 将直接提升县级图书馆在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中服务方式的优 化.同时,县级图书馆也可以和当地的乡,村委员会接触,通过 送书下乡,开办村图书室等形式来满足县域农户对图书的阅读 要求.
4小结
通过对县域地区公共图书馆读者群的趋向进行现实分析, 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测目前,乃至以后县域人口的阅读需 求.最终实现县级图书馆在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中作用与服务 方式的优化,并能更好地承担起推动县域人口城市化的任务. 参考文献:
【1】赵奕凌.基于城市化背景论农业组织资源的优化【J】.哈尔 滨:哈尔滨学院,2008,(9).
[2】王燕.农村图书馆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宜眷学院学
报,2010,(10).
[3】朱婧文.论农村图书馆的困境与出路【D】.山西大学, 2007(6).
【4】张楠.探讨西部地区农村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J】.农业图书 情报学刊,2010,(3).
【5】姚顺.关于兴办农村图书馆若干问题的探讨【J].科技情报开 发与经济,2005,(5).
作者简介:
王珂.四川广元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赵奕凌.四川遂宁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
(上接第437页)
家里的老字号"同顺德"销量大增,也使得相似的其他老字号产 品得到了更多关注.
3年画发展营销建议
3.1建立年画制作的培训机构
由于年画现在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状态,若要发展年画,现 在的当务之急是培养一批有热情有实力的年画制作者.只有有 了这个基础,才能保证足量高质量年画作品的供给.为了批量 培养年画制作者,当地可以建立年画制作培训机构,邀请着名 的年画制作者进行教学,让有志于年画创作的人员可以得到好 的培养机会,这样年画的技艺才可以得到好的传承. 3.2为传统文化的保护提供专项资金
相对于其他的工作而言,年画的制作本身是辛苦的.由于 年画现在面临的市场并不是非常大,年画制作者可以获得的物 质条件并不特别优越.这些情况使得年画制作这份工作对年轻 人吸引力有限,而不利于年画制作技艺的传承.在这种条件下, 政府有责任为传统文化遗产提供一定的物质保障,为年画制作 者提供一定的物质条件,以吸引他们专心致力于年画的开发创 作.
3.3加大年画宣传力度
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杨家埠年画也面临着没落的无奈. 消费者认知了解程度低,产品本身缺乏应有的宣传推广.在现 在这种情况下,年画应该按照市场化手法进行宣传包装,以更 加符合现代消费者审美和需求的姿态走进人们的视野.虽然 年画现在已经依托于风景旅游区和潍坊国际风筝节在慢慢走 向市场,但是这些是不够的.年画应该借助机会,譬如各种展 览,以文化遗产和其自身的特点为卖点,努力增加外界对年画 的了解.
3.4整合现有资源.推出年画品牌
现在的年画市场相对还是较为分散的,杨家埠310户人家 里大大小小的年画制作作坊便达到了200家,但其中有些名气 的数量不过那么几家,而这份名气相对还是十分有限.为了能 够更好地推广年画,合理有效地整合现有的年画制作资源是十 分重要的一步.当代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十分看重品牌,如何 打造一个家喻户晓的杨家埠年画品牌对于该文化遗产的保护 和营销也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1吴艺丁.民艺行销一从中日两国民间工艺发展现状看品牌 作用【J】.东华大学,2009,(2).
『2]山东省轻工集体企业联社.关于山东省农村手工艺传承及 产业化情况的调查报告【J】.上海集体经济,2009,(5). 【3】彭韬,杜保明.民间年画的传承方式研究【J】.郑州轻工业学 院(社会科学版),2006,(3).
作文九:《潍坊杨家埠》8600字
各位亲爱的游客大朋友,这一站我们到达到是潍坊杨家拂民俗大观园。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下车随我游览。
杨家埠民俗大观园是著名的风筝、年画故乡。杨家埠是中国最大的木版年画产地,同时又是潍坊风筝的发祥地。下面呐,请各位团友跟紧我咱们一起去里面看个究竟。
杨家埠年画、风筝起源于明初,是一个移民村落。至今有600多年的历史。古老的风筝、年画艺术,形成了杨家埠独有的民俗文化,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杨家埠风筝被评为唯一的山东省著名商标产品。
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山东民俗旅游的重要景点,山东接待外宾的窗口景区。
在这里大家可以详尽了解咱们潍坊杨家埠年画的丰富渊源,古老的作坊以及传承六百多年的古老制作工艺,展现了古时候木板年画的制作过程。同时还可以欣赏到包括台湾年画在内的其他区域的年画展示;可以尽情欣赏驰名中外的风筝绘画、扎制放飞场面过程,同时参观风筝精品馆、风筝博物馆;
除此之外那,在这里,你还会尽情领略到当地民俗、民风。民间剪纸、布老虎、泥老虎、景泰蓝民间工艺品,古老的传统艺术让您痴迷而陶醉。古老的明代古槐,风格独特的明清建筑,深深的老过道,江北农家四合院,威严的大门神,高大的福禄寿照壁均展示着古老的民俗文化气息。在这里会勾引您童年的回忆,带您进入儿时的梦境。
大家看,这里就是我们的古店铺一条街,为您展示明清时代画店百家的场景;还有红木嵌银现场制作,展现了300年历史的嵌银文化;为皇家御用之物。它以工艺完美,独特技法,构思新颖,亨誉海内外。馆内陈列的这幅《中国四大美女图》,是西施、王昭君、貂禅和杨玉环。
泥塑陈列馆的现场制作与展示,在这里可享受到泥塑的高雅艺术;根雕艺术馆,在这里可欣赏到中国著名根艺大师 胡世明先生绝世的根艺精品;
风筝风车苑,它把精美的风筝图案与民间传统风车相结合,展现了一道亮丽的风景。风筝高翔,风车常转,意在祝愿各位嘉宾好风借力,事业发达!风筝风车曾在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进行巡回展出,受到了很高的评价。
这座北朝南的高大门四合院,是明代隆庆二年恒顺画店的原貌,主人把房子抬的这样高寓意高高在上永不衰落。大家看见台阶两旁青石板上的凹痕,是小孩屁股久磨而成,可以想象出它历史的久远。
下面最后一个景点是精品馆,在这里陈列着各种各样的风筝和年画等工艺精品。有串式、板子、立体、软翅、硬翅、自由类六大系列百余个品种的风筝,有色彩艳丽喜闻乐见精品年画,让人看后如痴如醉。风筝、年画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大的收藏价值。大家在此可以自由参观欣赏,选择您喜欢的工艺品精品,珍藏和馈赠您的亲朋好友。
最后祝大家旅途愉快,吉祥平安,四季发财,愿在杨家埠游览给您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并真诚欢迎您再来中国风筝年画的故乡——杨家埠。
我们左侧的石雕为三羊开泰,其形象取自杨家埠年画。
“羊”与“阳”谐音。中国古代传
统文化典籍《易经》以正月为泰卦,古人认为是阴气渐去阳气始生。农历十一月冬至那天白昼最短,往后白昼渐长,故认为冬至是“一阳生”,十二月是“二阳生”,正月则是“三阳开泰”
。三阳开泰意即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祥之象,常作为新年伊始的祝福语。
前面的四合院是杨家埠木版年画博物馆,馆内设有三个展室。第一展室陈列着明清古老 年画;第二展室陈列着传统年画;第三展室陈列着现代年画。杨家埠年画始于明初,1369年杨氏先族由四川梓潼县迁来,该县处于蜀道南端,有着刻版印刷技艺,在此定居后充分发挥绘画才能,根据山东民俗创造了杨家埠木版年画灿烂文化。它按照当地的思想要求、风俗信仰、美丽的典故传说,以古朴、雅拙、风趣艳丽、寓意吉庆祥和的风格深受游人欢迎。杨家埠年画有三大特点:一是乡土气息浓郁;二是色彩对比强烈;三是艺术手法夸张。
现在来到第一展室,这里主要陈列着马志强先生收藏的杨家埠明清年代的年画。这幅年 画为文财神比干。商朝末年,殷纣王无道听信妲己谗言将比干剖心而死,因他正直仁厚,办事公正,死后无心不偏心,让他主财放心被封为文财神。中间为和合二仙。下面二人,手持元宝的为增富神专给送去财富,这位是掠富神,他专门为不该得的财收回去。古人讲究命运,一个人一生担多少财是有定数的,所以便有了这两位增富神和掠富神。这幅是姜太公於渭水河直钩垂钓,谓愿者上钩。周文王郊猎,占得一卦得一兽,不是龙不是螭,不是熊不是罴,应得到帝王太相。在渭水河恰于太公相识,文王伯乐识马聘太公为相,并亲自用皇撵拉了八百零八步,姜太公保了周朝八百零八年,被传为美谈。
这是第二展室陈列着杨家埠的传统年画。杨家埠年画大体分为六类:第一类是神像类。 这两幅是武门神《神荼郁垒》,贴于临街大门上。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商末周初,有兄弟俩哥哥神荼和弟弟郁垒,他们为人正直,力大无比,在度朔山上种桃树,结出的桃子又甜又大又香,吃了不仅延年益寿,还可以成为神仙,凶猛的老虎为他们护林看桃。野牛岭上有个野大王,无恶不作,残害百姓。一天野大王派人到度朔山上索取仙桃,哥俩把他们轰走,野大王气的七窍生烟,于是在一个狂风大作的黑夜,野大王带着草寇扮成恶鬼前去偷抢桃子。神荼折下桃枝在前面打,郁垒用苇子在后面捆,不多时恶鬼全被 捆住喂了老虎。后来成仙,被封为将军,统领万鬼。因为他俩是桃树的主人,桃木避邪由此而来。后被世人画其形贴于大门上,以威慑鬼邪,保全家其平安。这幅《秦琼敬德》是武门神。相传唐太宗为孽龙鬼魂侵扰夜不能寐,二将自告奋勇为太宗值夜,鬼魂不敢近身太宗相安无事。为驱鬼辟邪,太宗命画师将二人画影图形贴于宫门,民间以此仿效,遂永为门神。这一幅为灶王、又称灶君、灶神、灶王爷。椐说他是玉皇大地派到各家各户的一家之主。他的职责是了解人间善恶,每年腊月二十三日上天汇报,为玉皇大帝赏善罚恶提供依据。为了让灶王多说好话,腊月二十三家家祭灶,用美酒佳肴供奉灶王,让他吃好喝好,只说好话。由于糖瓜又甜又粘,便成了不可缺少的祭灶供品,既可以让灶王嘴巴变甜,还可以粘住灶王的嘴巴,免得让他说了坏话而招致上苍降罪。当时民间流传这样的谚语:腊月二十三日去,新春初一五更来(灶王),一个糖瓜三柱香,灶王回宫保安康。”“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祭灶的主祭人必须是家长,礼拜时身后跪一童子,双手抱雄鸡,家长叩首毕,向灶王祷告敬语:今天是腊月二十三,灶王爷爷上西天,再过七天是新年。上天多说好听的,回来只捎长把的(指男孩),别领戴花的(指孩 ),??。向灶王灌输报喜不报忧和重男轻女的思想。说毕一手握雄鸡之颈,将鸡头向草堆
内推送三次,一手将凉水向鸡头倾洒,鸡若惊惧,便谓灶王已领受,祭毕全家共进晚餐。这一幅为大灶,分三层,上层为财神,中层为灶王与灶王奶奶,下层为宅神。
第二类为神话故事。这幅是财神赐于积善之家的摇钱树、聚宝盆,树上结出金钱用之不 完,树上有宝贝童子张开一本万利的横幅,是人们的一种向往。这是金山寺、断桥、状元拜塔、许仙游湖、男十忙、三大家,都有着美丽的传说。
第三类为美人条。美人条以其色彩艳丽为媳妇、闺秀所钟爱,贴于房门上。像这几幅《欢 乐新年》、《鹿鹤同春》、《双喜即日到,五福今天来》都是反映了人们对吉祥如意的憧憬。 童子类是杨家埠年画的第四类。《榴开百子》、《麒麟送子》是贴在新婚夫妇的门上,意思 是早生贵子,多子多福。《喜报三元》、《狮童进门》、《刘海戏金蟾》是贴于婆婆房门上的年画。《年年有余》、《金鱼满堂》是杨家埠年画的杰作,利用夸张的手法增加艺术效果。娃娃头比身子大,鱼比娃娃大。利用了夸张、寓意、谐音和象征的手法表现出了人们的美好心愿和向往。
第五类是戏曲人物。《李逵夺鱼》、《空城计》、《渭水河》、《连环计》等,均根据历史故事 和戏曲不断进行创作,寓意深刻,丝丝入扣。
最后一类是花卉类。春、夏、秋、冬四条屏,多贴于炕头上。屏中春牡丹象征富贵,夏 荷花象征纯洁,秋菊花象征气质,冬梅花像征品质。雕版细腻,技艺巧夺天工,令当今的工艺画师也赞不绝口。
这幅是清代初年天下十八省地图,是由木版印制的中国最早的商用地图,地图的刻版内 涵丰富,除山川河流标志外,有以北京为中心到清代十八省的省会及主要邻国的路线距离。当时距离的测量是以马的速度为准,以天数计算,方向是以指南针定位。这幅地图是杨家埠的珍贵之宝。
这是第三展室,主要陈列着一些新年画。建国后各级政府对弘扬杨家埠年画艺术与发展 非常重视,艺术工作者与时俱进创作了很多优秀作品。
我们首先看到的是《过新年》农历图,这类年画过去画面是灶王,而新创作画面是勤俭致富全家欢乐,农、林、牧、副、渔业兴旺,生活幸福美满的场面。这是著名书法家朱学达创作的福字灯,主要是春节挂在大门的照壁上。这幅年画上有大福字、和平鸽、胖娃娃,意为《和平幸福》,意境深刻,设计独特。前面我们看到了榴开百子多子多福, 现在提倡计划生育,创作了一幅《一孩最好》。画面中一个小女孩,旁边有一个裂开的桃子,桃中有核,与孩谐音,采用象征、寓意的手法表现为男女都一样,只有一孩最好的主题。这幅《为四化献力量》,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农村的新变化、新景象。 这一展室展出的是各级领导和著名人士到杨家埠大观园参观后的部分题词。国务委员谷 牧的题词“生活美,心灵美,技艺美,古朴美”;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的题词“发扬民族传统,艺术光华绚丽”;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成武的题词“艺术之花”;著名诗人、文化部部长贺敬之先生1986年来杨家埠时,被这纯朴的民俗民风所感染,即兴作诗,挥笔而就写出了“年画千版儿时梦,风筝万里腾飞心”的绝句,盛赞杨家埠民间艺术的绚丽多彩。
这是明代古槐,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大家可以看到它中间的枯心洞越来越大,但 它枯而不竭,老枝新芽,年复一年兴而不衰,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向人们展示着它枯木逢春的勃勃雄姿和杨家埠古老的民间文化。清朝初年,山东一代连降暴雨,洪涝成灾,庄稼颗粒无收,各种树木也多被淹死,唯有村中的九株古槐根深叶茂,生机勃勃。来年又遇大旱,树木死伤大半,唯有九株古槐,硕果累累,使杨家埠的年画业蒸蒸日上。各画店业主为感谢槐树的救助之恩便纷纷为槐树焚纸上香,家中有了事都来求槐树保佑,在杨家埠人心中把古槐视为槐神,一直延续到现在。大家有什么心愿在这里可以向槐王诉说,它一定会保您吉祥幸福达您心愿。杨氏先祖种植槐树对画业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
在这里给各位提出一个问题,槐树对杨家埠的画业到底有什么作用呢?大家可以猜想一下,我们暂且留下一个悬念。
大家看到的槐王树下的草坯房是杨家埠迄今保存最完整的明代作坊,现已被列于国家重 点文物保护,现在已很少见。这是民俗陈列馆,馆内陈列着古老生产、生活用具,展现着民俗文化的历史沧桑。
下面我们走进的是中国年画陈列馆,馆内展示着我国六个产地的年画。
这里是苏州桃花坞年画,被称为市民年画。这一幅一团和气是指弥勒佛而言,已将其形 象化。钟馗捉鬼,相传唐明皇李隆基从骊山校场回宫得了重病,久治不愈。一天晚上他梦见一牛鼻子小鬼盗走了杨贵妃的紫香囊和明皇的玉笛,李隆基大声呵斥,这时突然出现一个大鬼,头顶破帽,身穿兰袍捉住小鬼,用手指剜出双眼,把小鬼撕成两半吃掉。唐明皇问其名字,其曰钟南山进士钟馗。因像貌丑陋中举而不得举撞殿而亡,死后变成了鬼王,誓除天下恶鬼。明皇醒来久病痊愈,于是命大画家吴道子依梦所见画钟馗捉鬼图传于后世,这就是钟馗捉鬼的来历。
这是天津杨柳青年画。画面采用套色与手工绘制相结合的制作手法,既保持了木版年画 的艺术特色,又突出了手工彩绘明快艳丽的风格,进入了紫禁城三宫六院,得到了皇妃宫娥的喜爱,因此称为宫庭年画。
这是四川绵竹年画。绵竹年画用线讲求洗练、流畅、刚柔并济、节奏感强。这一幅是《鹿 鹤同春》谐音“六合同春”,东、西、南、北、天、地为六合,寓意处处都是春天。这是门神类,寓意与杨家埠年画相同。这幅是《卦子状元》,表现的是穿上官服的美男子状元。这幅是《穆桂英》,是绵竹年画中唯一的女门神为川剧中的巾帼英雄穆桂英。 这是河南朱仙镇年画。它的制作采用木版和镂版相结合,水印套色。题材和内容多为历 史戏剧、演义小说、神话传说。这一幅是天仙童子,一男一女是观世音的协侍,女的是龙女,男的是善财童子。相传福城有一长者有500个儿子,善财是其中一个,他出生时,各种珍宝从屋内地下忽然涌出,于是请先生给其相面并取名为善财。但善财天生不爱财并发誓修性成佛。去文殊请教佛法,文殊菩萨对他说你到南方找功德云,功德云说你到海门国找善住和尚。如此这般善财共拜了五十三位名师,历尽千心万苦用一颗赤诚之心,最后感动了普贤菩萨实现了成佛的愿望。观音为了试探他是否真心向佛,便化作船夫,掀起大风浪劝他回去,但他丝毫不惧,佛心坚定,成了观音的协侍。
这是河北武强年画。武强年画以神话为主,“有十分年画七分神”之说,如门神、财神、 灶神、观世音、天地全神等。武强年画造型夸张、构图饱满、挺拔有力、明亮鲜艳形成了自己的独有特点。
这是台湾年画,台湾年画在大陆很少见到,主要以吉祥、平安、财源广进为主题。这幅 《鸿福齐天》是以福、禄、祷、禧为主题。这幅《合家平安》以猿人为表现对象,意即合家平安的美好愿望可追溯到蛮荒时代,直到永远。随着时代的发展,台湾年画在印制工艺上进行了创新,电子制版年画、绢版年画、胶版年画等全新表现形式不断出现。 下面这一景点是杨家埠年画雕版作坊和年画制作作坊。
这是年画雕版作坊,杨家埠年画是套版印刷,有几色就有几块版。版是画的生命,因而 雕版在年画制作工艺中是一道技艺要求最高的工序,没有几年的功底是作不好的。这位颜克臣大师从事雕版30余年,他技术娴熟,操作得心应手。在这里雕版制作仍然采用了六百年前制作工艺,各位可一睹六百年前的制作技巧。雕版有三个步骤,一是选材,过去的版都是棠犁木,这种材质细硬不易腐烂,不易变形,树龄时间越长,材质越好。现在这种树木已不多,取而代之的是梨木,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二是朽稿,又叫起稿、画稿,朽稿后作为画版的底样,翻贴于备好的板上。三是刻版,刻版又分线版和色版,即有几种颜色就有几块版。刻版的工具有刻刀、立刀、挖刀、打刀、图刀,还有锯、刨、
铲、刷子等,所用的刀具均为杨家埠艺人按年画要求自己制作。雕版的基本方法是反部,开心法。线版刻完,印几块线稿,对照画样分出色版后再刻色彩版。
这是年画制作作坊。木版套色印刷是杨家埠的传统工艺,代代相传。要印好印精,各有 各的招数和本领。印画工具有案子、把子、支碾子、搪子、支板、支子、夹子、色盆、裁纸刀、底板、杠子等。杨家埠最早的颜色只有四种即:黑(烟子)、红(苏红)、黄(槐花黄)、绿(槐榔螳绿),均为自制。在看到古槐时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槐树对杨家埠的画业有什么作用,在这里已经有了一个圆满的答案了。杨家埠印年画的顺序为截纸、叫纸、 印线版、套印色版,最后裁割晾画。印画时版要对的正,纸要扯的平,色要刷的匀,搪子线版要走的重,色版要走的轻。颜色多了容易涝,颜色干了色不全,要求画面干巴巴,还要密花花,四处不沾是好画。看起来简单没有3年的功底是做不到的,这里的杨师傅从事画业已有50余年,曾经到过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家进行表演。好啦,大家若有兴趣,不妨亲自体验一下印年画的感觉。
现在大家来到的是杨家埠古店铺一条街,是按照杨家埠兴盛时期的旧貌恢复改建的,这 里汇集了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的精华。下边这一景点是民俗艺苑馆,这里汇集有古老的民间艺术精品展示与独特的工艺制作。您可以欣赏到精美的剪纸艺术,可以参观300年历史的红木嵌银文化,可以领略泥塑文化的神奇,可以了解面塑文化的技巧之作。
这是剪纸艺术。潍坊剪纸历史悠久,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风格独特,艺术内涵丰富。 作品粗狂而精巧、简约而不单调、生动又传神的艺术效果而驰名中外,是难得的民间艺术珍品。这是布艺文化展示,当地农村妇女在农闲时用手工制作的一些吉祥物。如荷包、针扎、牛、马、羊、鸡等小饰品,朴拙可爱,颇有情趣。
这是面塑文化艺术。面塑俗称捏面人,又称江米人,这是家喻户晓、大众喜闻乐见的一 种民间艺术。面塑作品以面料为主,通过巧妙之法制作出色彩绚丽;情趣各异的人物、动物、花草树木,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格和高雅艺术内涵。
这是红木嵌银陈列馆。红木嵌银是潍坊独有的民间艺术,有300年的历史,为皇家御用 之物。它工艺完美,技法独特,构思新颖,亨誉海内外。馆内陈列的这幅《中国四大美女图》,是西施、王昭君、貂禅和杨玉环。
这是中国根雕艺术大师胡世明先生的陈列馆。作品维妙维肖,形象生动,以精、大、特 备受人们的关注,参观后大开眼界。胡世明先生是中国根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物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书画社副社长。自幼受祖父熏陶酷爱根雕艺术,谒拜刘开渠为师,作品多次获大奖。胡世明先生被文化部、民政部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这是泥塑陈列馆,馆内陈列着自远古时期至今的京剧脸谱和京剧小丑人物,它造型独特, 千姿百态,是我国独有的艺术珍品。是史建德先生的杰作。史建德先生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书画研究院理事、华北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新加坡神州艺术院特邀雕塑师高级名誉院士。他自幼酷爱泥塑艺术,从事泥塑制作已达40余年。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山东曲阜举办的孔子诞辰二千五百五十年大型庆典活动中,他雕塑的孔子与七十二贤大型泥塑作品震惊海内外。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美国斯科拉电视网、山东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都做了专题报道。
大家请看右边的山为云台山,山上的这座高耸的亭台就是按照史书记载修复的“嫦娥奔 月台”。每年八月仲秋,人们望着天空中的明月,自然会想起有关嫦娥的美丽传说, 但确很少有人知道嫦娥是从云台山奔月的。据史书记载,嫦娥是远古五帝之一喾之女。,嫦娥嫁给了部
落首领后羿为妻。后羿力大无穷,武艺高强,他在各部落的协助下一举攻占了夏都座了江山。当了帝后不修民事,不理朝政。后羿的手下大将寒浞年轻英俊,足智多谋,深受臣民爱戴,嫦娥也钟情于他。寒浞设计杀死了后羿,并在自己的家乡成立了古寒国,也
就是现在的寒亭区,嫦娥便随寒浞在此定居。嫦娥随嫁引起了一批倡导封建礼教者的仇视。她受不了世人的冷嘲,偷吃了王母的长生不老药而升空奔月。大家脚下黄土高埠古称云台山,相传为嫦娥奔月的地方,如今修嫦娥奔月台以记之。
这座北朝南的高大门四合院,是明代隆庆二年恒顺画店的原貌,主人把房子抬的这样高 寓意高高在上永不衰落。大家看见台阶两旁青石板上的凹痕,是小孩屁股久磨而成,可以想象出它历史的久远。这是典型的画店人家,在这里您可以看到庭院的精心布置、年俗文化、年画张贴展示。高大门两侧为望屋,是原始画店的俗称;北面的草房是主人居住的地方;西厢房为磨坊,便于生活之用;东厢房是私塾,专门聘请先生教育后代的地方。北屋东侧是老人居住也称婆婆房,在这里可以看到过去的灶台和土炕。贴年画是很有讲究的,街门贴武门神,照壁挂福子灯,堂屋门贴文门神,内房门贴美人条,堂屋后门贴镇宅神虎、镇宅神鹰,栏门贴打猪鬼,灶台贴灶王,厅堂文武财神,堂屋正面挂家堂。左边房子里供的文财神比干,这里张贴展示的是财神类,恭喜发财是人们的美好愿望,参观后愿财神保您财源广进,五福同增。这是板桥园,清代郑板桥在潍县做过7年县令,他的诗、书、画称为三绝,尤其他所画的墨竹因刚劲秀美、超尘脱俗而受到人们的喜爱。这里除展有郑板桥的墨宝之外还展有郑板桥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牟德武先生的杰作,观后使您一睹为快。
这是中国近代名家艺术碑廊。碑廊与“嫦娥奔月台”遥相呼应,展示着近代大家的书画 作品。回栏曲廊,湖山映月,水墨丹青,荟萃于此,翰墨芬芳,流溢于石,民族文化蔚蔚大观。
文博苑主要展示有传统产品景泰兰、珀晶兰,都具有较高的收藏和艺术价值。传统的工 艺和古老的年画文化相结合,使产品风格、艺术更佳。
接下来大家看到的是文物馆。在这里大家可以欣赏到后李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 的历史风貌。寒亭为夏代寒国故地,境内文物资源丰富,馆藏文物数千件,其中国家一、
二、三级文物数百件。馆内有陶瓷厅、青铜玉器厅、字画厅三个展厅。陶瓷厅主要展示寒亭历年出土和征集的陶瓷器。主要是大汶口文化、龙山时期的陶鼎、陶鬲、陶盘、陶杯和汉代的彩绘陶马、陶俑、陶壳、陶航以及宋元时期的白地黑花、黑釉紫花刻花瓷罐,跨越年限为六千年左右。青铜玉器厅主要展品有战国时期的刀币,春秋时期的兵器,汉代至明代的铜镜,西周时期的铜爵、觯,西汉时期的铜壳、铜鼎。字画厅主要展品有著名工美画家高其佩的山水、伍熊的仕女图、曹鸿勋、刘庸、纪晓岚对联等。
这是杨家埠书画院。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培育了灿烂的中国画水墨艺术和民间年画艺术。 聚艺术精华,赏名家之大作。在这里您可欣赏到中国名家作品,水墨丹青,展古通今,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
下面最后一个景点是精品馆,在这里陈列着各种各样的风筝和年画等工艺精品。有串式 类、板子类、立体类、软翅类、硬翅类、自由类六大系列百余个品种的风筝,有色彩艳丽喜闻乐见精品年画,让人看后如痴如醉。风筝、年画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大的收藏价值。大家在此可以自由参观欣赏,选择您喜欢的工艺品精品,珍藏和馈赠您的亲朋好友。
最后祝大家旅途愉快,吉祥平安,四季发财,愿在杨家埠游览给您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并真诚欢迎您再来中国风筝年画的故乡——杨家埠。
作文十:《社区参与对传统民俗文化保护的积极影响_以中国潍坊杨家埠旅游开发为例》4000字
社区参与对传统民俗文化保护的
积极影响
——以中国潍坊杨家埠旅游开发为例
文/贾衍菊李宁
摘要:本文以中国潍坊杨家埠旅游开发为例从保护传统民俗文化的角度,探讨社区参与对传统民俗文化保护的积极影 响。社区参与可以使社区居民正确对待自己的文化,增强社区的认同感,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需要尊重社区参 与的自主性,指导社区进行深度参与。
关键词: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民俗文化;积极影响
在旅游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关注旅游发和其他传统文化艺术一样,面临着衰落和消失的危险境展带来的许多负面影响,例如地方经济的不稳定、环境 地。传统民间艺术面临着后继乏人及人逝艺绝、人去歌息 的破坏和传统文化的变异和衰退等,这些日益突出的问 的危险境地。潍坊杨家埠民俗旅游的成功开发,使得木版 题促使人们重视旅游与社区关系问题的研究。自从墨菲 年画作为一种传统的民俗资源有了新的用武之地,传统的 (P.E.M u r p h y,1985)首次将“社区参与”的概念引入到旅 民间艺术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游发展研究中以来,社区参与被认为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 1.传统民间艺术得以生存和发展展的重要途径,并在以后的国内外旅游研究和旅游规划中 杨家埠民俗旅游的开发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具有传统特色的 的, 当时旅游开发的主体——政府主要是出于挽救传统社区旅游开发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因为发展的要求和经 民俗文 化、振兴传统民间工艺的需要开始民俗旅游开发济利益的驱动正在改变着很多传统社区的面貌,社区参与
的。20世 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杨家埠在山东省旅与社区利益的问题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游局的扶持下 以“民俗家庭”为主体开展走访式的民俗旅旅游发展对社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经济效益只是其
中最直观也是最受关注的一种,而且旅游发展对社区传统 游。沉寂了多年 的民间作坊又兴旺起来,老艺人们重操旧文化的影响也是多元化的,在很多情况下是正面影响和负面 业,古老的民间 艺术因为旅游者的到来而获得新生。美术影响并存。本文通过对中国潍坊杨家埠民俗旅游开发的发 工作者和民间艺 人深入现实生活,对年画进行了抢救性展经验总结和笔者从事民俗旅游开发设计实践体会,探讨 的挖掘、整理与研 究工作,引发了社区居民对本民间艺社区参与对传统民俗文化保护的积极影响。适时的、合理 术的学习和继承,年 画艺术新一代的传人出现了。他们利的旅游开发是“复活”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社 用木版年画的旧形式, 创作了很多具有现代时尚信息的区参与可以使社区居民正确对待自己的文化,增强社区的
作品。虽然他们很多参与 制作年画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赚认同感,促进传统文化的延续。
钱,但在客观上却起到了恢 复传统、维持传统的作用。同
时游客们走街串巷,进入民 间作坊,入户观摩,现场参与
体验年画的制作工艺,寓教于 乐,亦游亦学,不仅感受到
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朴实自然的 亲和感,增加了对地方特 一、社区参与对传统民俗文化保护的
色的感知和认知,也使年画这种 古老的传统工艺在民间得积极影响
以真正推广和传承。
中国潍坊杨家埠是一个至少有600余年历史的古老2.社区的文化归属感增强 村当旅游地的文化作为商品出售的时候,现实的经济利 落,这里是中国民间四大木版年画(潍坊杨家埠、天津杨柳 益会强化他们的文化认同,使其具有更强的文化归属感。 青、苏州桃花坞和四川绵竹)之一——杨家埠木版年画的 借此认同与归属,旅游会产生出一种出人意料的文化修复 产地。杨家埠木版年画兴起于明代,全以手工操作并用传
功能。同时,当为迎合旅游者趣味而对自身文化的某些成 统方式制作,清代达到鼎盛期,杨家埠曾一度出现“画店
分进行挑选时,这些被挑选出来的文化成分往往具有文化 百家,画种过千,画版上万”的盛景,产品流布全国各地。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社会生产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年画也 身份的象征意义。杨家埠在发展旅游业之前,当地居民对
102
社区参与对传统民俗文化保护的积极影响——以中国潍坊杨家埠旅游开发为例
文化建设
这些再也熟悉不过的木版年画早已失去了兴趣,没有哪一来,传统文化在新的土壤中得到了真正的“复兴”。 个年轻人愿意学习这门手艺。随着木版年画带来的旅游效
应,当地滋生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他们 二、尊重社区的“自主性”无不为其独有的文化感到荣耀和自豪。社区居民对于自己
伴随着杨家埠旅游发展的进程,各利益群体对社区的文化有了清楚的认知,文化由“自在”状态转为“自觉” 参与共识的达成经历了从被动的“社区参与”到主动的 状态。“文化自觉”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 “社区自主”的过程。在杨家埠旅游业发端之初,社区及 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同 其居民并没有进入人们的视野,这方面的工作是缺失的, 时,旅游者深入社区,甚至生活在社区,与社区居民进行 社区参与的进程是一种“自上而下”推行的政府行为,这 真正的交流,也促使社区居民对自身文化的“自省”,诱发 就使得最初的旅游发展与社区、与当地居民相脱离。问题 社区居民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认定。 的产生引起了政府和学者的关注,在后来的旅游开发中对 3.社区参与的不同方式对民俗文化保护的阐释于社区参与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社区被当做旅游规划 旅游社区无论在何时,以何种方式介入到旅游开发 的重要要素加以考虑,社区参与的理念在规划中确立并得 中,他们的参与欲望、参与能力是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因利 以实施。目前,伴随杨家埠民俗旅游开发的深入,政府和 益的驱动,村里办起了以集体经济为主体的“民俗大观园”, 研究学者对旅游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和对传统民俗文化保
护的认同是源于居民对社区发展责任的分担和对社区发 把民俗博物馆、木版年画作坊、风筝扎制作坊和风筝放飞
展成果的分享。因此,社区参与对于杨家埠旅游开发和传 场等集中到一个封闭管理的、收取门票的园区内,游客买票
统民俗文化的保护是一种思路和方法的演进,是促进社区 进入“大观园”后可以集中地观赏当地的民俗演示。这种类 经济、文化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选择。 似舞台剧和舞台表演的文化表达方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社区旅游作为一个可持续的旅游规划方法,它只能 当时年接待游客达20万人次,全村旅游收入过亿元。此建立在个人拥有公民权的机会和责任的现代公民社会中。 时, 旅游开发资金多由政府投资(各级政府的财政支社区发展有赖于“自下而上”尊重社区居民意愿,社区居 持)和集 体投资,社区参与杨家埠旅游业发展的意识、机民的主动性参与是社区旅游发展的内在动力。社区参与
应尊重社区的“自主性”,使其为了自身的发展在外界指 制、途径还 很不完善。经过一段时间后,一种危机正在悄然
导下寻找适宜的发展道路。“社区自主”会提高社区对旅 显现——旅 游的“符号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原本源于社
游开发的控制能力和对旅游业的参与、进入能力,同时也 区生活过程和 生活空间的民俗文化变成了脱离生活、专会使“社区视传统民俗文化保护为自身发展需要和居民责 门提供给游客观 赏的舞台展演和场景式的“符号”。旅游任”,从而实现“全民地、自觉地参与到旅游发展进程中 者在这里只是一个 旁观者,是一个观赏者,仅仅限于对旅去”。当然,也有人担心社区居民从此会丧失其原有特色, 游地的文化符号表象 的理解或“舞台化”理解,对社区文传统文化逐渐会被现代文明所取代,原汁原味的地方文化 化浅尝辄止。传统文化 的内涵被简单化、表象化,文化的将被弱化或歪曲,甚至会逐渐消失。实际上,我们应该理 内在精神被忽略。同时, 舞台化的表演和场景,使社区居性地看待社区居民自身的发展诉求,社会的发展本身就是
一个“扬弃”的过程。传统民俗文化首先是属于当地社区 民逐渐丧失了传统文化创 新的动力,这会促使当地旅游业
的,社区有权力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选择。社区为 迅速衰落,传统民间文化的 精神希望通过旅游业带来复兴了应对旅游的冲击,会形成一些新的传统。这是充分利用 的计划也将会落空。 人类的智慧探知传统民俗文化自身的生命力和扩张力,为 在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省、市各级政府和主管部 维护传统而发展创新传统。 门、乡村组织和村民们开始探讨调整之路。2002年,潍坊 作者单位: 贾衍菊 山东教育学院政法分院 市旅游主管部门邀请文化、旅游、民俗及遗产保护等方面 李 宁 济南市中山公园管理处
参考文献: 的专家对杨家埠民俗村进行重新规划,解决问题的重点之
一就是传统文化的回归——从舞台上重新回归到生活中 [1]张素梅.旅游发展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J].旅游经
济,2007,(22):163. 去。新的规划方案提出“以‘村民参与’、旅游者‘入户’为 [2]费孝通.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自觉[J].中国社会科学文 手段,开发具有深刻体验感的参观与参与相结合的民俗旅 摘,2001,(1):144. 游产品”,即鼓励村民的广泛参与和介入,走社区旅游的 [3]胡志毅,张兆干.社区参与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J].人文地
理,2002,(2):38-41. 发展之路。游客的活动区域由集中展示制作工艺的“民俗 [4]王德刚,史云.传承与变异——传统文化对旅游开发的应答 大观园”,回归到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的传统手工作坊里 [J].旅游科学,2006,(8):4. 去;游客走街串巷,入户体验,在家庭年画作坊中,亲自刻
印年画,亲自张贴年画或把自己刻印的年画带(买)回家。经
过几年的“改良”,稳定可观的经济收入促使村民们积极
参与到旅游业中来,一度衰落的民间手工作坊再度兴盛起
103 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