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胡适与老舍《我的母亲》散文的比较阅读》3700字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胡适与老舍《我的母亲》散
文的比较阅读 表现母爱,赞美母爱是永远的主旋律。下面由学术堂为大家整理出一篇题目为“胡适与老舍《我的母亲》散文的比较阅读”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原标题:胡适、老舍《我的母亲》比较阅读教学设计
摘要:表现母爱,赞美母爱是永远的主旋律。此次教学设计中选取了同样母爱抒情母题的散文:《我的母亲》(胡适)、《我的母亲》(老舍)。这两篇文章写的都是“母亲”,但由于不同的作家,“性情面目,人人各异”,所以两篇文章各呈其妙,各有风采。具体从篇章主题、写作思路、写作特点三方面进行比较阅读,旨在充分理解文本,让学生感受亲情,激起心灵的共鸣。学会在平淡中体验亲情,从而学会怀着感恩的心回报亲情。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关键词:胡适; 老舍; 我的母亲; 比较阅读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概括两位母亲的人物形象。通过比较阅读方法的渗透,把握人物形象及其性格品质;理解两篇文章在篇章主题、写作思路、写作特色上的异同。
过程与方法:理解文中的关键性语句的含义,分 析 母 亲优秀的性格品质,通过比较阅读,学会体味和推敲作者自然质朴又充满感情的语言;在阅读中关注情感,探讨情感,加深对母爱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 受两位母亲那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感受亲情,激起心灵的共鸣;学会在平淡中体验亲情,从而学会怀着感恩的心回报亲情。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文章中关键语句的含义,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母亲那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
难点:通过比较阅读,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深入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探究法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我问星光灿烂的苍天,我 该 给 我 的 所 爱 什 么,苍天回答我以沉默,以上苍的沉默。我问阴暗深沉的 大 海,打鱼人常在哪里出没,大海回答我以沉默,[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以下界的 沉 默。哦,我可以给他哭,我也可以给他歌,可是我怎能一辈子,只给他沉默。“当这爱在人间近在咫尺时,我们不觉得,可有一天当它远在天涯触不可及时,我们恍惚了。着名学者 胡 适、”人民艺术家“老舍在他们母亲去世后都沉默了,多年后才用蘸满爱的笔写成了感人至深的散文《我的母亲》。爱是水,是沉默不语的水,可是却包含着多少涌动的心血。今天老师要带着 你 们 去”读 懂 一 个 人“---母 亲,”领 会 一 段 情“---母爱,学会一种方法---比较阅读(出示PPT)
2.两位母亲的性格品质及对作者的影响。
1)回忆已经学习的胡适散文《我的母亲》,概括母亲的性格品质。
明确:严厉、慈爱、克己、谦让、宽厚、刚气……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看来这位胡适的”恩师严父慈母“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啊,接下来老师还要为大家介绍一位母亲,她就是老舍的母亲。这两篇文章篇幅较长,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用原文 内 容填空。整体把握课文结构(出示PPT)
通过课文内容的梳理,大家谁能说说老舍的母亲又是怎样一个人呢,
明确:勤劳、诚实、宽容、隐忍、坚韧、刚气……
两位母亲的性格品质,给予胡适和老舍的怎 样 的 影 响,聪明的你会发现课文中有原话(学生发言,教师点拨)
母亲对胡适的影响:好脾气,和气,宽恕人、体谅人,概括地说母亲给我(极大极深)的影响。
母亲对老舍的影响:爱花,爱清洁,守秩序;软而硬;那母亲给”我“的是(生命[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的教育)。
比较阅读胡适与老舍《我的母亲》在主题、写作思 路、写作特点方面的异同。
3.小组合作,比较篇章主题。主题是与作者的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的。透过比较不同篇章主题的异同,有助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两篇文章都忆述了母亲的性格和往时的一些片段,我们一起看看两篇文章记述的母亲哭或者流泪的片段,试说明两位母亲在不同情况下流泪的原因,并填写下表(PPT展示)。
分析胡母落泪:
第一次哭:这个哭只是无声地掉泪,这跟前面 其 实 是 一致的,也就是哭也不想让别人听到。胡适的母亲一方面要尽对胡适的教养之责,另一方面还要以年轻寡母加后母、后婆母等多种身份撑起一个人事关系复杂的大家庭的运转,其内心深处的苦楚和[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疲累是常人难以体会到的。胡适说”母亲在父亲死后的这二十三年的生活是十分痛苦的生活,及至我的笨比写不出十万分之一二。“填空:母亲的命真(苦)啊~
第二次哭:同学们应该关注的是母亲第二次 的 哭 法,她的哭跟前面 是 不 一 样 的。先 是 轻 轻 地 哭,再 是 渐 渐 哭 出 声来,到最后 不 肯 住。她 的 哭 声 变 化 准 确 传 递 着 她 的 感 情 变化:有对早逝丈夫的无尽思念和现实中没有坚实的臂膀依靠的无助,更 蕴 含 着 对 挑 起 事 端 的 家 人 的 指 责。哭 声 从 无 到有,从小到大,从那一声声拉长的哭音中我们是否可以体会这位母亲身处 这 繁 琐 复 杂 的 生 活 环 境 下 的 心 酸、隐 忍 和 善良。
第三次哭:在封建社会,”寡妇门前是非多“”身 死 事 小,失节事大“.作为一名年轻的寡妇,如果任由流言传播,就玷污了自己宝贵的名声,也是对亡夫、对儿子的最大[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的侮辱,所以她一定要”大哭“,甚至于要大闹,当面大声质问,证明自己的清白。至此,那个一向温婉多礼、和蔼可 亲、少 言 寡 语、忍气吞声的母亲已变了,变身为浑身是刺的”斗鸡“,不为自己的清白名声拼出个结果,誓不罢休。
这”哭“字当头的母亲,作为亲娘,满怀对亡夫的思 念 和敬爱,满怀对”我“的慈爱和期望,她偷偷地哭;在哥嫂面前,作为后母,为了家庭的和睦,她轻轻地哭;而在外人面前,作为寡妇,为了扞卫家庭的尊严和自己的名声,她大声地哭了。用一次又一次的”言传身教“,教引儿子做人之道,使他一步步完成”人“的教育。母亲所做的一切无不散发着中国传统女性悠远的馨香,无不蕴含着中国传统母亲伟大的情怀。
分析老舍母亲流泪:
老舍母亲的”含泪“不像胡母那样,悄无声息却让老舍用生命铭记。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含泪片段一:舍不得儿子离开自己。
含泪片段二:引导学生分析”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
含泪片段三:比较胡适与老舍婚姻的不同选 择,体 会 母亲”含泪点了头“.
通过对流泪片段分析,到底两者所表达的主题有什么相同和相异之处呢,生探讨。老师引导学生比较两篇文 章 在主题上的异同。
4.比较写作思路。两篇《我的母亲》皆以”母亲“为主题,主要的表达方式是:记叙和抒情。但两者的记叙顺序略有不同,老舍一文由自己的孩提时代记述至母亲过身之时,是属于顺叙法;胡适一文则抽取若干有关母亲的事件作记叙,而没有按一定的时间顺序,是属于散叙法。在记叙的侧重点胡适重在把母亲放在”母亲与家族“,”母亲与我[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两个范畴中,而老舍主要在写母亲的一辈子的”苦“与”忍“.
12下一页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作文二:《老舍《我的母亲》》2800字
老舍《我的母亲》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及其重要作品。
2、了解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叙述方式。
3、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4、学习掌握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表现情感的方法。
5、引导学生用心感受母爱,珍惜亲情,并学会善待父母。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学做导合一
教学过程:
一、利用名言和诗词导入: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
——纪伯伦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作者简介: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人民艺术家。
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炮火中。母亲靠替人洗衣裳做活计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1966年“**”中不堪凌辱投湖自尽。
著有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 话剧:《龙须沟》《茶馆》
四、写作背景:
老舍的这篇散文发表在1943年4月《半月文萃》第九、十期合刊上。
老舍自幼丧父,由母亲独自带大,和母亲有着无比深厚的感情。老母病逝于1942年夏季,在北平。当时老舍孤身一人在大后方从事抗战文艺创作和组织工作。最初家人没敢把母亲病亡的消息立即告诉他,害怕加重他的孤独痛苦。拖了半年,才在家信里透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老舍每次接到家信都不敢立即打开,怕有不幸的消息。这次也是一样。12月26日收到家信,仍不敢拆读,临睡之前,才打开,这时,母亲去世已一年了。本文便是为纪念母亲而写的。
五、自学提纲1:
? 1、默读课文,圈点出能表明时间的词句,并给文章分层。(写作顺序—时间顺序)
? 2、找出能概括母亲一生生活状态的语句 。
六、学生代表回答,教师总结:
1、全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母亲出嫁→我的出生→我一岁半(庚子闹“拳”那一年)→我小学毕业→我师范毕业→我廿三→我廿七→七七抗战→去年→今年。
? 文章层次:
第1~2段:母亲的家庭背景
第3~6段:母亲出生、出嫁、生“我”
第7~10段:母亲的勤俭、朴实、热情好客
第11~12段:母亲“最会吃亏”,却“并不软弱”
第13~14段:母亲对子女的舐犊之情和理解
第15~16段:儿子对母亲的思念
第17段:儿子对母亲的感谢,母亲“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2、能概括母亲一生生活状态的语句:
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 (第11段)
七:自学提纲2:
1、诵读课文,完成表格
2、母亲给了老舍哪些方面的生命教育吗? 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八、学生代表发言,教师明确:
1、诵读课文,完成表格:
a 段落 b 母亲的事迹 c 母亲的品行或性格
a 8 b 洗衣、缝补或裁缝衣裳、收拾院子屋中、浇灌、爱护花 c 勤劳认真诚实、勤劳爱干净、爱花爱生活、爱花、爱清洁、守秩序
a 9 b 接送三哥 做家务 c爱儿女、勤劳爱干净
a 10 b 款待客人、贺吊亲友 c 热情好客、爱亲友、好客
a 11 b 忍受姑母、帮助邻居、处理姑母的遗产 c 忍耐爱亲人、助人为乐、爱邻里、干练、手巧、吃亏、软而硬 和平的态度 吃亏有一定的宗旨与原则
a 12 b 北平变乱中的母亲 c 软而硬(坚强)、爱儿女、感情内敛而丰厚
a 13 b 作了半个月的难,给我筹钱,送我上学、忍痛嫁女、除夕迎儿、送儿 c 无私爱儿女、通情达理、慈爱
a 14 b 同意小儿子的要求、生日时想念儿子而不说出口 c 开明
总结:母亲的优秀品质有:① 勤劳诚实,做事总是那么仔细认真② 热情好客③ 乐于助人,总不怕吃亏④ 有着软而硬的性格,善良而又坚强;她与儿女之间语言交流不多(但之间的感情内敛而又深厚)
2、四个方面——
(1)第9节,“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
(2)第10节,“到如今如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尽管生活是这么清苦,因为自幼儿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3)第12节,“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但是,在作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4)第17节,“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
九、研读讨论:
1、第12段从那三个方面表现母亲的坚强个性?
2、第13节从哪三件事表现那伟大的、无私的母爱?并找出第三件事中的细节描写,体会它所体现出的感情。
十、小组讨论,代表回答,教师总结:
1、⑴联军入城搜家时母亲镇定自若地保护儿女。
⑵为一家人的生计考虑。
⑶北平无数次的变乱中母亲不慌不哭,从无办法中想办法。
2、(1)写母亲筹备“巨款”,送“我”上学。
(2)写母亲送三姐出嫁。
(3)写除夕之夜母亲送“我”返校。
细节描写:一笑、一楞、一叹(抓住母亲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进行描写)
示例分析:“她楞住了”写出了母亲听说儿子还须辞母返校时感到突然的神态,表现了母亲的爱子情深。 “母亲笑了”写出了母亲看到儿子在除夕夜请假回家看望她,深感欣慰的神态。
“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写出了母亲不舍得让儿子走,但又明白事理,虽依依不
舍却不曾挽留,对儿子体谅及对他工作的支持,表现了母亲爱子情深。
十一、观赏图片,感受母爱。(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而母爱则是天底下最无私,最博大的爱,是我们倾尽一生也无法偿还的。 母爱如海,母爱如河,潺潺流淌在我们岁月的长河里。伴我们欢笑,伴我们成长。母亲叮咛的话语,母亲腻爱的眼神。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心里。永远都在感动着我们,激励着我们。
我们来看看名人对母爱的描绘: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 ——雨果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 ——郑振铎
我的生命是从睁开眼睛,爱上我母亲的面孔开始的。 ——乔治?艾略特
十二、欣赏感悟
请你想一想:你曾为母亲做了什么,你打算以后怎么做?让我们边欣赏歌曲边思考,然后和大家分享一下。(欣赏阎维文演唱的歌曲《母亲》)
十三、布置作业:书写母爱
本节课我们歌颂母亲,颂扬母爱,并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愧疚之情,回去以后,同学们要拿出实际行动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还要拿起自己的笔,写母亲,书母爱,表真情。
调动你的生活积累,联系自己的感情经历,为母亲写一段最有真情、最美好、最具魅力的文字。(300字以上)
作文三:《我的母亲老舍》8400字
新课程网校[WWW.XKCWX.COM] 全力打造一流免费网校~ 《我的母亲》老舍
一、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的语言。
2、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3、了解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叙述方式。
二、教学设想:
1、教师着重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文中语言运用的精彩之处,认真揣摩、品味。 2、教学过程可按整体阅读?重点阅读?品味语言这几个步骤进行。
3、安排4课时,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1课时
教学要点:作者简介;整体阅读;理清时间顺序。
一、导入新课:
老舍,巴金称他为“中国知识分子最好的典型”;曹禺说他“是中国当代的‘人杰’”;政府授过他“人民艺术家”称号。老舍善于描述“普通人”的生活经历与行为趣味,下面我们学习老舍自传性的写自己母亲的一篇文章《我的母亲》。
二、作者简介: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人民艺术家。满族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被誉为作家劳动模范。 老舍在《怎样学习语言》一文中谈到语言运用的几点看法:
1( 语言的运用是要看事行事的。
2( 作家必须先胸有成竹地知道人物的一切,而后设身处地地写出人物的话语来。 3( 一个作家运用语言的时候,一定要非常用心,好像用颜色画一幅匀整、美丽的画儿,不使
这里多一块,那里少一块。一个作家的本领就在于能用精练的语言把情感表达出来。 4( 我们须从生活中学习语言。
正如课文“阅读提示”中指出的:作者是一位艺术上精益求精的语言大师。 三、指名朗读“阅读提示”:
1( 介绍这篇文章的写作顺序和写作内容;
2( 指出本文的语言特点。
北京今日学易科技有限公司 网校客服电话:010-87029231 传真:010-89313603 第1页 共10页
新课程网校[WWW.XKCWX.COM] 全力打造一流免费网校~ 四、初读全文,要求学生逐字逐句地阅读课文,了解母亲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从而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文脉。
1(字词正音解释:
外甥:shēng姐妹的儿子。
撮土:cuō抓。
窘:jiǒng本义:生活或处境困迫;没有办法。窘迫穷困。困苦。
份礼:fèn份子:若干人均摊等份额的钱同办一件事。
刮痧:shā民间治疗某些疾患的一种方法。用铜钱等物蘸水或油刮患者的胸背等处,使局部皮肤充血,减轻病情。
筹划:chóu谋划。
私塾:shú旧时私人设立的教学处所,一般只有一个教师,实行个别教学,没有一定的教材和学习年限。
供给:jǐ?满足社会购买力的需要;?按一定规格供应或作为伴随物而配给。 拥挤不堪:kān人或车船等紧紧地挤在一起,不能承受。
愣:lèng呆,失神。发愣:发呆。
庚子:gēng天干的第七位,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
廿三:niàn二十。
2(时间顺序:
母亲出嫁?我的出生?我一岁半(庚子闹“拳”那一年)?我小学毕业?我师范毕业?我廿三?我廿七?七七抗战?去年?今年。
五、布置作业:
注音释词(见上面)。
练习一。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课文主要内容:?写母亲的勤俭、朴实、倔强和为人热情;?写母亲对“我”的深刻影响。
一、文章写母亲的勤俭、朴实、倔强和为人热情:
P.5第8节,“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绿瓦盘??她终年没有休息??残破的铜活发着光。”
第10节:母亲待人热情,家里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 北京今日学易科技有限公司 网校客服电话:010-87029231 传真:010-89313603 第2页 共10页
新课程网校[WWW.XKCWX.COM] 全力打造一流免费网校~ 第11节:“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她最会吃亏。给亲友邻居帮忙,她总跑在前面??凡是她能作的,都有求必应。但是吵嘴打架,永远没有她。她宁吃亏,不逗气。” 第12节:写母亲并不软弱。“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她的泪会往心中落。”
二、母亲对“我”的影响:
六次:第9节,“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
第10节,“到如今如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尽管生活是这么清苦,因为自幼儿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第12 节,“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但是,在作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第17节,“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
三、分析课文内容第6节、第8节:
第6节:反复说“我”,是感情激动的反映,前一个“我”,一字一逗,表示心情的难过,饱含心疼母亲的感情。
第8节:“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这一句精彩的白描具体而生动地写出了母亲的辛苦。“终年”二字突出了母亲一年到头的劳累,“鲜红微肿”则将母亲辛劳的程度逼真地展示了出来。
“她作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一黑一白,色彩对比鲜明,从对比中显出母亲作事认真。
“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杰出,残破的铜活发着光。”这一处白描从一个侧面表现母亲的勤劳,平实的语言中透出几分鲜明和生动。 四、讲析第12节:
指名朗读第12节,思考:可分几个层次,写母亲什么样性格品质,语言特点如何, 1(分两层:
第1层(??“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记叙母亲在兵荒马乱中表现出的坚强个性。 第2层(“这点软而硬的个性”??)写“母亲”对“我”的人格影响。
2(写母亲的坚强,既概括又具体。
?联军入城搜家时母亲镇定自若地保护儿女。
北京今日学易科技有限公司 网校客服电话:010-87029231 传真:010-89313603 第3页 共10页
新课程网校[WWW.XKCWX.COM] 全力打造一流免费网校~ ?北平无数次的变乱中母亲不慌不哭,从无办法中想办法。
?为一家人的生计考虑。
3(写母亲对我的影响,这处是归纳起来写。
“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生命的教育”,说得何等精辟。所谓“生命的教育”,就是教育“我”怎样做人,“我”的生命渗透着母亲的熏陶。也可以说母亲在为人处世、习惯品德方面给我的影响。
五、布置作业
第3课时
教学要点:讲析第13节;语言特色。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全文写了什么内容,写两方面内容一写母亲的勤俭、朴实、倔强和为人热情。二写母亲对“我”的深刻影响。
二、讲析第13节:
齐读第13节
主要写三件事:
1( 写母亲筹备“巨款”,送“我”上学。
2( 写母亲送三姐出嫁。
3( 写除夕之夜母亲送“我”返校。
这三件事的内涵在于表现伟大的、无私的母爱。?在家境十分困难的情况罡,“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母亲知道后不但不怪“我”,还想方设法筹齐了“保证金”,“含泪把我送出门去”。这里作者没有对母亲作具体的描写,而是把镜头对准了这令母亲“作了半个月难”的保证金上,这笔“巨款”岂止是母亲全部的爱,也是母爱对儿子的全部希望。?三姐结婚,如同割去母亲的右手。文章将母亲的爱女之情凝聚在一个细节中:“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这一特写镜头的背后,我们看到了支撑母亲的全部力量,那就是她的一颗炽热的爱女之心。?第三件事作者重点写母亲的神态和语言。除夕,“我”请了两个小时的假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只一个“笑”字,就将母亲见到儿子的那种喜出望外的心态和抑制不住的激动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当听说“我”还要回校时,她先是“愣住了”,然后是半天才“叹出一口气来”。这一“愣”一“叹”里包含了丰富的心理活动,反复咀嚼,令人感动。临走时,母亲递给“我”一些花生,说了声“去吧,小子~”母亲的这句话听起来极普通,仔细品味,却别有深情,这里有母亲的理解,母亲对儿子全部的爱,令人潸然泪下。 北京今日学易科技有限公司 网校客服电话:010-87029231 传真:010-89313603 第4页 共10页
新课程网校[WWW.XKCWX.COM] 全力打造一流免费网校~ 三、品味语言特色:
1(作者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例如上文提到的“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这一句中,“挣扎”“咬”“扶”“看”一系列的动作隐含着母亲送女儿出嫁时依依不舍的内心活动。而“去吧,小子~”这句话中又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潜台词。
2(作者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白描是中国画传统技法之一,它是不着颜色,只以“墨线”勾勒形象的“轮廓”的一种画法。作者描写人物形象时也采用了这种方法。如“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这句精彩的白描具体而生动地写出了母亲的辛苦。“终年”二字突出了母亲一年到头的劳累,“鲜红微肿”则将母亲辛劳的程度逼真地展示了出来,再如“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这一处白描从一个侧面表现母亲的勤劳,平实的语言中透出几分鲜明和生动。 3(以无华的语言表达淳厚的情感。老舍的语言浅显通俗,自然流畅,他善于将那些大白话、大实话调动得千变万化,意蕴丰厚而富有韵味。如“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这一句连用四个“怕”字,表现内心的恐惧,写出了对母亲的挚爱深情,语言表达则十分朴素。再如“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辛劳困苦。”句中“找饭吃”写得通俗极了。“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这一句充满了感情,但语言却是大白话。
四、布置作业:
练习二、四、五。
第4课时
教学要点:单元练习,附答案。
教学内容:
课堂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附答案。
我的母亲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选出下列加点词注音全对的一组:( C )
A.外甥(shēn) 窘(jiǒng) 刮痧(shā) 秩序(chì) B.份礼(fèn) 筹划(chóu) 供给(gě ) 惦念(diàn) C.蛮横(hèng) 拥挤不堪(kān) 愣(lèng) 济南(jǐ)
D.私塾(shù) 廿位(niàn) 丧事(sāng) 撮土(chuō)
北京今日学易科技有限公司 网校客服电话:010-87029231 传真:010-89313603 第5页 共10页
新课程网校[WWW.XKCWX.COM] 全力打造一流免费网校~ ?选出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 项
?门当户对( D )
A.正在 B.担任、充当 C.阻挡 D.相称
?质疑问难( B )
A.灾难 B.质问 C.不容易 D.不好
?任劳任怨( A )
A.承受 B.任用 C.任凭、听凭 D.不论 ?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B )
A.安洋 款待 蘸水 勤俭
B.慈祥 精益求精 蕴含 出阁
C.忙禄 浇贯 张罗 殷勤
D.委曲求全 委屈 店辅 花矫
?指出下面一段话使用的修辞手法( 反复、比喻 )
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那有不祥的消息。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我怕,怕,怕家信带来不好的消息,告诉我已是失了根的花草。 ?填空
A.老舍,原名 舒庆春 ,字 舍予 。北京人。现代 小说 家、 戏剧 家、人民艺术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骆驼祥子》 、 《四世同堂》 ;话剧 《茶馆》 、 《龙须沟》 等。 B.《我的母亲》一文以 时间 为序组织材料,以 母亲对“我”的深刻影响 为线索,记叙了母亲勤劳困苦的一生。
二、阅读
(一)
可是,母亲并不软弱。父亲死在庚子闹“拳”的那一年。联军入城,挨家搜索财物鸡鸭,我们被搜两次。母亲拉着哥哥与三姐坐在墙根,等着“鬼子”进门,街门是开着的。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北平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街市整条的烧起,火团落在我们院中。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我对一切人北京今日学易科技有限公司 网校客服电话:010-87029231 传真:010-89313603 第6页 共10页
新课程网校[WWW.XKCWX.COM] 全力打造一流免费网校~ 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但是,在作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画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非我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二十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在原文上用斜线划出本段的层次,并归纳段意。
第一层:记叙母亲在兵荒马乱中表现出的坚强个性。
第二层:母亲对“我”的人格影响。
?“可是,母亲并不软弱”,从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来,
联军入城搜家的母亲镇定自若地保护儿女;在北平的无数变乱中,母亲不慌不哭,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为一家人的生计考虑。
?“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软而硬”矛盾吗,为什么,
不矛盾。“软”指母亲的善良,有爱心,会吃亏等美好品质;“硬”指母亲的坚强,做人讲原则。这样写,恰恰充分展示了母亲平凡而伟大的人格。
?“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怎样理解加点的词语的含义, 指母亲在为人处世、习惯、品德方面给予“我”的终身影响。
(二)
自从作了学生以后,我时常的到刘大叔的家中去。他的宅子有两个大院子,院中几十间房屋都是出廊的。院后,还有一座相当大的花园。宅子的左右前后全是他的房产,若是把那些房子齐齐的排起来,可以占半条大街。此外,他还有几处铺店。每逢我去,他必招呼我吃饭,或给我一些我没有看见过的点心。他绝不以我为一个苦孩子而冷淡我,他是阔大爷,但是他不以阔傲人。 在我由私塾转入公立学校去的时候,刘大叔又来帮忙。这时候,刘大叔的财产已大半出了手,他是阔大爷,他只懂得花钱,而不知道计算。人们吃他,他甘心叫他们吃;人们骗他,他付之一笑。他的财产有一部分是卖掉的,也有一部分是被人骗了去的,他不管;他的笑声照旧是洪亮的。 到我在中学毕业的时候,他已一贫如洗,什么财产也没有了,只剩了那个后花园。不过,在这时候,假若他肯用心思,去调整他的产业,他还能有办法叫自己丰衣足食,因为他的好多财产是被人家骗了去的。可是,他不肯去请律师。贫与富在他心中是完全一样的。假若在这时候,他要是不再随便花钱,他至少可以保住那座花园,和城外的地产。可是,他好善。尽管他自己的儿女受着饥寒,尽管他自己受尽折磨,他还是去办贫儿学校、粥厂等等慈善事业。他忘了自己。就是在这个时候,我和他过往最密。他办贫儿学校,我去作义务教师。他施舍粮米,我去帮忙调查及散北京今日学易科技有限公司 网校客服电话:010-87029231 传真:010-89313603 第7页 共10页
新课程网校[WWW.XKCWX.COM] 全力打造一流免费网校~ 放。在我的心里,我很明白:放粮放钱不过只是延长贫民的受苦难的日期,而不足以阻拦住死亡。但是,看刘大叔那么热心,那么真诚,我就不顾得和他辩论,而只好也出点力了。即使我和他辩论,我也不会得胜,人情是往往能战败理智的。
在我出国以前,刘大叔的儿子死了,而后,他的花园也出了手。他入庙为僧,夫人与小姐入庵为尼。由他的性格来说,他似乎势必走入避世学禅的一途。但是由他的生活习惯上来说,大家总以为他不过能念念经,布施布施僧道而已,而绝对不会受戒出家。他居然出了家。在以前,他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他也嫖也赌。现在,他每日一餐,入秋还穿着件夏布道袍。这样苦修,他的脸上还是红红的,笑声还是洪亮的。对佛学,他有多么深的认识,我不敢说。我却真知道他是个好和尚,他知道一点便去作一点,能作一点便作一点。他的学问也许不高,但是他所知道的都能见诸实行。
出家以后,他不久就作了一座大寺的方丈。可是没有好久就被驱逐出来。他是要作真和尚,所以他不惜变卖庙产去救济苦人。庙里不要这种方丈。一般的说,方丈的责任是要扩充庙产,而不是救苦救难的。离开大寺,他到一座没有任何产业的庙里作方丈。他自己既没有钱,还须天天为僧众们找到斋吃。同时,他还举办粥厂等等慈善事业。他穷,他忙,他每日只进一顿简单的素餐,可是他的笑声还是那么洪亮。他的庙里不应佛事,赶到有人来请,他便领着僧众给人家去念真经,不要报酬。他整天不在庙里,但是他并没忘了修持;他持戒越来越严,对经义也深有所获。他白天在各处筹钱办事,晚间在小室里作功夫。谁见到这位破和尚也不会想到他曾是个在金子里长起来的阔大爷。
去年,有一天他正给一位圆寂了的和尚念经,他忽然闭上了眼,就坐化了。火葬后,人们在他的身上发现许多舍利。
没有他,我也许一辈子也不会入学读书。没有他,我也许永远想不起帮助别人有什么乐趣与意义。他是不是真的成了佛,我不知道。但是,我的确相信他的居心与苦行是与佛极相近似的。我在精神上物质上都受过他的好处,现在我的确愿意他真的成了佛,并且盼望他以佛心引领我向善,正像在三十五年前,他拉着我去入私塾那样~
他是宗月大师。
(老舍)《宗月大师》
?宗月大师的生活经历可分为哪两个阶段,
出家前;出家后。
?请用四字短语概括他的性格为人及高尚品质(不超过28字)。
心地善良、乐善好施、重义轻财、说到做到、身体力行、乐观豁达。
北京今日学易科技有限公司 网校客服电话:010-87029231 传真:010-89313603 第8页 共10页
新课程网校[WWW.XKCWX.COM] 全力打造一流免费网校~ ?文中有几处提到他洪亮的声音,这样写的作用是:
三次,这样更能衬出宗月大师的心胸豁达,乐观开朗的超凡脱俗的性格。
?结合课文及此文,谈谈你对老舍语言的认识。
质朴,多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传神,富有真情。
北京今日学易科技有限公司 网校客服电话:010-87029231 传真:010-89313603 第9页 共10页
新课程网校[WWW.XKCWX.COM] 全力打造一流免费网校~
北京今日学易科技有限公司 网校客服电话:010-87029231 传真:010-89313603 第10页 共10页
作文四:《我的母亲(老舍)》11700字
【教学目的】
1.精读能力的训练。
2.分析方法的训练。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的语言。
2.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3.了解中国妇女表现出来的传统美德与坚韧精神。
【教学重点】 学习老舍先生精心的谋篇布局和独特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 对课文中突出的“软中硬”性格的理解。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师播放歌曲《懂你》,学生听歌曲。
2.教师讲述:(边看边念歌词)
一年一年,风霜遮盖了笑脸
你寂寞的心有谁还能够体会
是不是春花秋月无情
春去秋来,你的爱已无声
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
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
多想靠近你
告诉你我其实一直都懂你
同学们,听着这首抒情的歌曲,是不是都想起了自己的妈妈呢?我们再来看看这些歌颂母亲的名言警句: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慈母的胳膊是由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雨果
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我的生命是从睁开眼睛,爱上我母亲的面孔开始的。——乔治?艾略特
3.现在请你用一句话你认为最贴切的话概括一下你的母亲的性格?
点名发言,同学评价教师点评,
4.导入新课:母亲的形象在我们的心目中举足轻重、独一无二,歌颂母亲的语言可以是华丽的,可以是平实的,可以是深沉的,也可以是稚嫩的,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语言都是发自我们内心的,其中都蕴含着我们对母亲浓浓的深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老舍先生所写的《我的母亲》,来感受老舍对他母亲的感情。
二、检查预习:
1.字词检测:
1.肥美:意指肥沃丰美
2.姥姥:前指外祖母,后指老人
3.家谱:封建家族记载本族世系和主要人物事迹的书
4.出阁:地方语,出嫁
5.洗三:旧俗在婴儿出生后第三天给婴儿洗澡
6.刮痧:民间治疗某些疾病的一种方法
7.绞脸:用一条线两股相交,绞去妇女脸上的细毛
8.庚子闹“拳”:指庚子年,即1900年发生的义和团运动
9.撑持:支撑维持之意
采用抢答法。
这一题目的设置旨在让学生注重基础的字词的积累。
2.作者简介:
老舍,满族人,原名舒庆春,字舍予。1899年2月3日生于北京,1966年8月24日含冤去世。老舍1924
年夏天应聘到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中文讲师,教书之余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创作出版了《老张的哲学》《二马》等长篇小说,奠定了他在新文化领域中的坚实地位。
1930年老舍回国,在山东的齐鲁大学和山东大学担任教授,教书育人之余创作了《猫城记》《离婚》《骆驼祥子》等长篇小说和《月芽儿》《我这一辈子》《微神》等中篇小说。其中以描写人力车夫祥子命运经历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最有影响力,成为老舍的代表作品。1944年,老舍开始了百万字长篇小说《四世同堂》的创作。这部作品有着深刻历史内涵和时代份量的巨著。
老舍在40年代后期曾去美国讲学,新中国成立后毅然归来,怀着对新生活新人物的赞美之情写了很多作品。像《龙须沟》《茶馆》《全家福》《正红旗下》等,由于老舍的努力和创作,使他荣获了“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老舍的文学成就和威望使他成为全国文联和政协副主席,同时他还是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初期,老舍受到**的保护,但**还是在1966年8月的一天冲击了老舍的小院。这位一辈子不愿扭曲自己心灵的艺术家,愤然投湖自尽了。他以自己宁折不弯的高洁人格力量,替那段历史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也为自己的一生画上了光辉的句号。
提前布置让学生在下面搜集相关内容,学生谈不到的教师加以补充
3.写作背景:
老舍的这篇散文发表在1943年4月《半月文萃》第九、十期合刊上。
老舍自幼丧父,由母亲独自带大,和母亲有着无比深厚的感情。老母病逝于1942年夏季,在北平。当时老舍孤身一人在大后方从事抗战文艺创作和组织工作。最初家人没敢把母亲病亡的消息立即告诉他,害怕加重他的孤独痛苦。拖了半年,才在家信里透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老舍每次接到家信都不敢立即打开,怕有不幸的消息。这次也是一样。12月26日收到家信,仍不敢拆读,临睡之前,才打开,这时,母亲去世已一年了。本文便是为纪念母亲而写的。
明确文章的题材和创作背景对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有重要的作用。
四.初步感知课文
1.请同学们依据“课文提示”所提供的信息,从整体上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理清课文每段的内容,找出叙事脉络,初步了解作者母亲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
老师与同学在阅读的基础上小结。
第1~2段:母亲的家庭背景
第3~6段:母亲出生、出嫁、生“我”
第7~10段:母亲的勤俭、朴实、为人热情
第11~12段:母亲“最会吃亏”,却“并不软弱”
第13~14段:母亲对子女的舐犊之情和理解
第15~16段:儿子对母亲的思念
第17段:表哀痛之情,呼应前后:母亲“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2.请同学们在阅读基础上讨论,体会母亲的事迹、品德、性格,请同学们用“母亲是________”的格式为题说句子。
要求:在课文中尽情搜寻、概括,从而理解课文运用不同的材料,从不同角度,多方位地、立体地表现母亲的一生和其优秀品质。
参考:母亲是生在农家,所以勤俭诚实,身体也好的人,母亲是在父亲去世后,独立抚养三个儿女和姑母的人,母亲是靠给人家洗衣缝衣,手终年鲜红微肿的人,母亲是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总让残破的铜活发着光的人。母亲是永远会让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的人。母亲是无论手中怎么窘,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款待客人的人。母亲是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的人。母亲是给亲友,邻居帮忙,总跑在前面的人。母亲是宁吃亏,不逗气的人,母亲是并不软弱的人。母亲是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的人,母亲是能把心横下来,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的人。她是把泪往心里落的人。母亲是把“软而硬”的性格传给了我的人。
3.《我的母亲》鲜明地表现了叙事散文的特点。作者以时间为经线,以母亲的性格特征和对我的影响为纬线,把许多值得回忆的事情编织起来,请同学根据以上的概括和文中的事例找出母亲最突出的特点,以及对我产生影响的句、段。
课文前后六次提到母亲对“我”的影响:从母亲那儿“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养成了“好客的习性”,
形成了“软而硬的个性”,“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同时,坚持做人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这些内容贯穿全文,从另一个角度表现出母亲的伟大。
五.小结
整体阅读文章,把握文章的脉络,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
六.布置作业:
1.再读重点段落(第12,13,15段)体会老舍先生语言运用的妙处。
2.可到图书馆查找一下老舍记述母亲的其他散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第二课时
一.体会主旨
1.班上同学轮流分段朗读课文。
2.教师和学生以问答的形式来全面的理解文章,进一步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以及文中所要表达的对母亲的深情。
⑴.作者对母亲家世的叙述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参考:通过文章中介绍母亲娘家的情况,说明母亲从小生在农家,知道日子的艰苦,劳动的可贵,为她“勤俭诚实,身体也好”,以及“软而硬”的个性等都埋下了伏笔。
⑵.文章中用第8、9、10段介绍父亲去世后母亲独立撑持一家生活的情况,目的是什么,有哪些描写具体体现了母亲的优良品质,对作者的影响怎样?
参考:对父亲去世后的叙述描写,是为了突出母亲勤俭、耐劳、朴实、善良的优秀品。体现母亲勤俭的描述——“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她终年没有
休息,可是在忙碌中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
体现母亲执着——“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体现母亲朴实——“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
颂扬母亲为人热情——“给亲友邻居帮忙,他总走在前面……”母亲的一言一行在作者幼小心灵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爱花,爱清洁,守秩序”以及“好客的习性”。
⑶.文中写母亲对儿女的舐犊之情处处可见,我们也不能忽视另一面,即儿女对母亲的思念与热爱,请从课文中找出来,谈谈你的感受?
参考:最动情的是第13段结尾处,“今天泪又遮迷了我的眼……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我了,她已入了土。”14段中写“我”两次违背母亲的意愿,她都深深理解,默许了,表示出作者对母亲的愧疾和感激,还有第15~17段几乎都是对远方母亲的惦念之情。结尾“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让人一下子感爱到作者痛失老母后撕心裂肺的痛苦。
课文读后感受:母亲是我们人生的第一教师,是母亲用血汗和毕生精力养育了我们,是母亲把个性、品质传给了我们,我们也要用真心去爱母亲,敬母亲,呵护母亲,关怀母亲,用最大的努力去回报母亲。
三.精读重点段落
文章13段时写得最精彩的段落,在这段中作者写了几件事情?那些细节描写能体现母亲对儿女的真挚母爱?并谈谈它对文章主旨的作用?
这一部分主要写三件事。这三件事的内涵在于表现伟大的、无私的母爱。
第一件事:在家境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我”偷偷的考入了师范学校,母亲知道后不但不怪“我”,还想方设法筹齐了“保证金”,“含泪把我送出门去”。这里作者没有对母亲做具体的描写,而是把镜头对准了母亲“作了半个月难”的保证金上,这笔“巨款”不止是母亲对儿子的全部的爱,也是母亲对儿子的全部希望。
第二件事:三姐结婚,如同割去母亲右手。文章将母亲的爱女之情凝聚在一个细节中:“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着花轿徐徐的走去。”这一特写的镜头的背后,我们看到了支撑母亲的全部力量,那就是她的一颗炽热的爱女之心。
第三件事:作者重点写母亲的神态和语言。除夕,“我”请了两个小时的假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只一个“笑”字,就将母亲见到儿子的那种喜出望外的心态和抑制不住的激动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当
听说“我”还要回校时,她先是“愣住了”,然后是半天才“叹出一口气来”。这一“愣”一“叹”里包含了丰富的心理活动,细细咀嚼,令人感动。临走时,母亲递给“我”一些花生,说了声“去吧,小子!”母亲的这句话听起来极普通,却别有深情,这里有母亲的理解、母亲的奉献、母亲对儿子全部的爱,仔细品味,令人潸然泪下。
四.揣摩老舍的语言特色
老舍先生的语言特色是浅显通俗,朴素自然。
1.作者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例如“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这一句中,“挣扎”“咬”“扶”“看”一系列的动作隐含着母亲送女儿出嫁时依依不舍的内心活动。
2.作者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提示:白描是中国画传统技法之一,它是不着颜色,只以“墨线”勾勒形象“轮廓”的一种画法。
作者描写人物形象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如“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这一句精彩的白描具体而生动地写出了母亲的辛苦,平实的语言中透出几分鲜明和生动。
3.作者善于运用语言,体现句式的抑扬之美和错落之美。
提示:在一句话内要注意词与词平仄相交,而几句话连用则要注意尾句平仄的互相呼应。整段文字中或骈散结合,或用语上的雅俗结合,参差有变,就显出一种错落之美来。
如“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如课文第11段中用了一些俗语,也有并列句,交错变化,却有哲理,有韵味,有错落之美。
4.以无华的语言表达淳厚的情感。
老舍的语言浅显通俗,自然流畅,他善于将那些大白话,大实话调动得千变万化,意蕴丰厚而富有韵味。 如“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这一句连用四个“怕”字,表达内心的恐惧,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的挚爱深情,语言表达则十分朴素。
五、课堂练习
1.下列词语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庚(gēng)子闹拳 巡察 凄惨 花矫
B.窘(jiǒng)迫 折扣 疑虑 承继
C.敷(fú)衍 刮痧 绞脸 贺吊
D.生疏(shū) 火焰 出阁 青爽
2.下面加线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自晓至晚(天明) 肥美(好的意思)
B.庚子闹“拳”(指义和团运动) 刮痧(中医病名,指霍乱,中暑等)
C.拥挤不堪(忍受) 家谱(依事物类别编的表册)
老儿子(最小的儿子) 份礼(对办喜事的人表示祝贺的钱或物)
3.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方框中的词语,搭配最恰当的一组是:( )
________生活是这么清苦,__________自幼儿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________这样,我_________对母亲提升学的话。
A.尽管 因为 只有 才敢
B.虽然 但是 只要 才能
C.因为 所以 只能 才会
D.虽然 但是 只因 才可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我的母亲》这篇散文是老舍在母亲刚刚去世时为纪念老母而写的。
B.母亲的一生中最具典型特征的性格是勤劳、朴实和为人热情。
C.《我的母亲》这篇文章主要歌颂了母亲对子女的爱。
D.老舍先生的这篇散文的语言风格是朴素自然,把大白话,大实话调动得千变万化
六.课下作业
练习册作业 一、二 预习下一课
七.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课文朗读
【重点难点解析】
重点理解
⑴、作者对母亲家世的叙述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参考:通过文章中介绍母亲娘家的情况,说明母亲从小生在农家,知道日子的艰苦,劳动的可贵,为她“勤俭诚实,身体也好”,以及“软而硬”的个性等都埋下了伏笔。
⑵、文章中用第8、9、10段介绍父亲去世后母亲独立撑持一家生活的情况,目的是什么,有哪些描写具体体现了母亲的优良品质,对作者的影响怎样?
参考:对父亲去世后的叙述描写,是为了突出母亲勤俭、耐劳、朴实、善良的优秀品。体现母亲勤俭的描述——“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她终年没有
休息,可是在忙碌中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
体现母亲执着——“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体现母亲朴实——“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颂扬母亲为人热情——“给亲友邻居帮忙,他总走在前面……”母亲的一言一行在作者幼小心灵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爱花,爱清洁,守秩序”以及“好客的习性”。
⑶、文中写母亲对儿女的舐犊之情处处可见,我们也不能忽视另一面,即儿女对母亲的思念与热爱,请从课文中找出来,谈谈你的感受?
参考:最动情的是第13段结尾处,“今天泪又遮迷了我的眼……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我了,她已入了土。”14段中写“我”两次违背母亲的意愿,她都深深理解,默许了,表示出作者对母亲的愧疾和感激,还有第15~17段几乎都是对远方母亲的惦念之情。结尾“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让人一下子感爱到作者痛失老母后撕心裂肺的痛苦。
⑷、文章13段时写得最精彩的段落,在这段中作者写了几件事情?那些细节描写能体现母亲对儿女的真挚母爱?并谈谈它对文章主旨的作用?
这一部分主要写三件事。这三件事的内涵在于表现伟大的、无私的母爱。
第一件事:在家境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我”偷偷的考入了师范学校,母亲知道后不但不怪“我”,还想方设法筹齐了“保证金”,“含泪把我送出门去”。这里作者没有对母亲做具体的描写,而是把镜头对准了母亲“作了半个月难”的保证金上,这笔“巨款”不止是母亲对儿子的全部的爱,也是母亲对儿子的全部希望。
第二件事:三姐结婚,如同割去母亲右手。文章将母亲的爱女之情凝聚在一个细节中:“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着花轿徐徐的走去。”这一特写的镜头的背后,我们看到了支撑母亲的全部力量,那就是她的一颗炽热的爱女之心。
第三件事:作者重点写母亲的神态和语言。除夕,“我”请了两个小时的假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只一个“笑”字,就将母亲见到儿子的那种喜出望外的心态和抑制不住的激动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当听说“我”还要回校时,她先是“愣住了”,然后是半天才“叹出一口气来”。这一“愣”一“叹”里包含了丰富的心理活动,细细咀嚼,令人感动。临走时,母亲递给“我”一些花生,说了声“去吧,小子!”母亲的这句话听起来极普通,却别有深情,这里有母亲的理解、母亲的奉献、母亲对儿子全部的爱,仔细品味,令人潸然泪下。
难点分析
揣摩老舍的语言特色:
老舍先生的语言特色是浅显通俗,朴素自然
1.作者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例如“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这一句中,“挣扎”“咬”“扶”“看”一系列的动作隐含着母亲送女儿出嫁时依依不舍的内心活动。
2.作者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提示:白描是中国画传统技法之一,它是不着颜色,只以“墨线”勾勒形象“轮廓”的一种画法。
作者描写人物形象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如“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这一句精彩的白描具体而生动地写出了母亲的辛苦,平实的语言中透出几分鲜明和生动。
3.作者善于运用语言,体现句式的抑扬之美和错落之美。
提示:在一句话内要注意词与词平仄相交,而几句话连用则要注意尾句平仄的互相呼应。整段文字中或骈散结合,或用语上的雅俗结合,参差有变,就显出一种错落之美来。
如“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如课文第11段中用了一些俗语,也有并列句,交错变化,却有哲理,有韵味,有错落之美。
4.以无华的语言表达淳厚的情感。老舍的语言浅显通俗,自然流畅,他善于将那些大白话,大实话调动得千变万化,意蕴丰厚而富有韵味。如“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这一句连用四个“怕”字,表达内心的恐惧,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的挚爱深情,语言表达则十分朴素。
【学习指导】
一、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老舍先生精心的谋篇布局和独特的语言风格。
对课文中突出的“软中硬”性格的理解。
二、学习目标
通过音乐情境的烘托和教师的积极引导,从叙事的时间顺序上和刻画人物的技巧上,理清课文的思路,进行思维训练;认识母亲勤劳的一生和“软而硬”的性格特征,学习老舍先生朴素平实的语言风格。
三、学习方法指导
通过音乐情境的烘托和教师的积极引导,从叙事的时间顺序上和刻画人物的技巧上,理清课文的思路,进行思维训练;以问答的形式,主动探究,学会运用一定方法去学习。
四、课文总体分析
(一)解题
本篇课文主要写的是母亲对子女的舐犊之情,子女对母亲的感激、怀念和赞颂之情。作者以时间为顺序精心组织材料,以母亲对“我”的深刻影响为线索贯穿全文,多角度描写母亲的一生,表现母亲的的性格特点,字字句句都饱含真情,读来非常感人。
(二)结构分析
全文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感谢大姐,把我揣在怀中,致未冻死”)写母亲的家庭、婚姻、子女以及“我”的出生等情况。
作者用概述的笔法,简要地勾勒了母亲的娘家、婚姻、子女、婆家以及“我”的出生等概况,写出了双方家庭窘迫的经济状况和低微的社会地位,为下文写母亲勤劳困苦的一生埋下伏笔,也为下文抒发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作引子。
第二部分(从“一岁半,我父亲死了”到“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写守寡后的母亲的勤俭、朴实、宽厚、倔强和为人热情的性格以及母亲对我的深刻影响。
这一部分,作者用具体事例,运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对母亲日夜劳作、讲究清洁、好客热情、忍让助人、坚强倔强等性格特点的描写,全面地展现了母亲的性格特征和人格魅力,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母亲的敬佩、赞颂和感激之情。
第三部分(从“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到“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经入了土”)写母亲对自己幼子爱女的几件感人事例。
这部分围绕“亲情”写了三件事:第一件,母亲筹备“巨款”,送“我”上师范;第二件,写母亲忍痛割爱,送女儿出嫁;第三件,写除夕之夜,母亲送“我”返校。作者通过这三件事充分地显示出母亲对子女的无私而深厚的爱。
第四部分(从“儿女的生命是不依顺着……”到结尾)写“我”远离母亲后,母亲的念子之情以及“我”对母亲的内疚之情。
作者以收到家信时的复杂心情深切地表达了对母亲的挚爱、痛悼之情,反复手法的运用,使这种情感的抒发更为深切,更为感人。
(三)写法分析
1.课文的有“物”性。这是语文教材最基本的属性。教材作为载体是由一连串实实在在的物构成,如果言之无物,就无法给读者带来有价值的信息,就不能给以教育和启迪。例如《我的母亲》就是由以下成串物所
组成:
母亲的身世→母亲的出生与出嫁→母亲生我的遭遇→母亲的勤俭、倔强→为人热情→最会吃亏→“软而硬”的性格→对我生命的教育→母亲对子女的爱→儿子对母亲的爱→惦念母亲→母亲去世→表哀痛之情。
2.课文的有“机”性。就是成串物处于一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各个物的功能、作用都能对整体负责,而且保持一致。例如第1、2段母亲的身世为她可以勤俭诚实、身体好埋下了伏笔,与后面她的性格形成有联系。第5段父亲在世时的家镜叙述又与后面父亲去世后母亲艰辛支撑一家做了明显对比。第8、9、10段写母亲勤劳、倔强、为人热情的性格;而第11、12段则着重写母亲“软而硬”的性格特征。应注意的是
第11段用母亲“最会吃亏”来衬托她“并不软弱”(第12段)。最后一节提到“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又与前面“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相呼应。可以在授课中要特别强调,任何一篇教材决不是孤立的、与上下文毫不相干的内容。《我的母亲》正由于物物相关、路路相通,课文内容也就变是更具体、更深刻,成为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3.课文的有“序”性。有序性是内容的有机联系与层次结构的反映,成串物是以不同方式进行组合,而不是任意叠加的。老舍写《我的母亲》更是注重了文章内容结构的有序组织和有机结合,使我们读起来感到言之有序,一下子就看到了作者的创作思路。要让学生知道,这种在平实无华中见真功的创作效果是文学大师老舍先生多年积累实践的结果。
4.课文的有“法”性。为了加强表达效果,作者在行文时都精心考虑写作方法。每篇教材都是为学生提供写作方法的范例,都是表达技巧的楷模。《我的母亲》为了表达母亲对子女的舐犊之情和子女对母亲的感激、怀念、赞颂之情,作者采取了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含的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文中语言运用的精采之处,认真揣摩、品味。
(四)课文小结
老舍先生深爱他的母亲,这些浓浓的亲情,不管多么平凡,不起眼,只因为它们亲切而深厚,变成了不朽的文字篇章。从全文来看,作者一方面写母亲的勤俭朴实、善良宽厚、为人热情以及坚韧刚强,一方面写母亲对“我”的深刻影响,从这两方面来表现母亲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也是通过一种母亲对子女的爱,子女对母亲的爱构成了舒缓而又深厚的爱之二重奏,使作品具有了特别的感染力。
学习资料
【词语积累】
1.肥美:意指肥沃丰美
例句:河流两岸是肥美的土地。
2.家谱:封建家族记载本族世系和主要人物事迹的书
例句:每到过春节的时候奶奶家的后堂屋里就悬挂着家谱,家里人都虔诚的祭拜着祖先。
3.出阁:地方语,出嫁
例句:儿时在一起玩的小姐妹都长大了,有的已经出阁了。
4.洗三:旧俗在婴儿出生后第三天给婴儿洗澡
例句:在村子里母亲是热心肠的人,经常有人请她给婴儿洗三。
5.刮痧:民间治疗某些疾病的一种方法
例句:象针灸一样,刮痧也是民间医疗的一种方法。
6.绞脸:用一条线两股相交,绞去妇女脸上的细毛
例句:从前的妇女没有地方美容,但是爱美的她们经常相互绞脸来获取光洁的皮肤。
7.庚子闹“拳”:指庚子年,即1900年发生的义和团运动
例句:父亲死在庚子闹“拳”的那一年。
8.撑持:支撑维持之意
例句:自父亲死后,家中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共同撑持的
【作家作品】
感动中国的作家:老舍
——在老舍文字里呼吸京味儿://news.xinhuanet./book/2003-06/09/content_909338.htm
我能走在老舍写到的那些胡同里,呼吸到老舍小说里的空气,在北京的阳光和风里生活,哪怕有非典,有沙尘暴,那是一种宿命,也是一种关怀。——王干
有人问舒乙,能不能用几句简短的话把老舍先生的特质说出来,凭这几句话把老舍和鲁迅、郭沫若、巴金、曹禺等大师们区分开来。舒乙想出了五句话,他说,这五句话就是老舍——他是北京人;他是满族人;他是穷人;他有10年在国外生活;他生于1899年,去世于1966年。——徐虹《1999年2月3日的老舍》
老舍简历 生于1899年,逝于1966年,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曾任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 1913年考入师范学校。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同时进行文学创作。有长篇讽刺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
1930年回国后先后任齐鲁大学、山东大学教授。创作有: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长篇小说《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另出版有:《老舍幽默诗文集》及论文集《老牛破车》。
1937年,其代表作优秀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问世。抗日战争爆发后,开始写作剧本,主要作品有:《国家至上》与宋之合作、《面子问题》、《桃李春风》与赵清阁合作、《张自忠》、《大地龙蛇》、《谁先到重庆》及《归去来兮》等。另创作有长篇小说《火葬》,出版有短篇小说集《火车集》、《贫血集》、《东海巴山集》和通俗文艺集《三四一》。
1944年开始创作以沦陷了的北平为题材的长篇巨著《四世同堂》。
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称号。创作了话剧《方珍珠》、《龙须沟》、《茶馆》、《春华秋实》、《全家福》、《神拳》等。
他们说老舍
【相关资料】
1.名人名言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慈母的胳膊是由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雨果
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我给我母亲添了不少乱,但是我认为她对此颇为享受。——马克?吐温
我的生命是从睁开眼睛,爱上我母亲的面孔开始的。——乔治?艾略特
在你的生命中最荒谬的一天,就算你有一台电动的骗人机器,你也骗不过你的母亲。——荷马?辛普森(风靡美国的卡通系列片《辛普森一家》中的爸爸)
妈妈是我最伟大的老师,一个充满慈爱和富于无畏精神的老师。如果说爱如花般甜美,那么我的母亲就是那朵甜美的爱之花。——史蒂维?旺德(美国著名盲人男歌手)
母亲对我的爱之伟大让我不得不用我的努力工作去验证这种爱是值得的。——夏加尔(法国绘画大师) 母性的力量胜过自然界的法则。——芭芭拉?金索尔夫(美国当代著名作家)
2.推荐文章
丰子恺的《我的母亲》、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的《回忆我的母亲》、邹韬奋《我的母亲》 母亲的教诲———老舍称母亲的教育是生命的教育
://.families../20020922/ca423765.htm
作家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他的父亲是清朝皇宫的一名护军,在八国联军侵略北京时不幸阵亡。当时,老舍只有一岁半,是母亲一人把他从小带大的。
老舍先生的母亲是一位勤劳的妇女,她爱干净,桌面上从不留有灰尘,柜门总是擦得清洁明亮。她常常叫年幼的老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母亲要浇花了,他就去取水;母亲扫完地了,他就去撮土。慢慢地养成了他爱清洁、爱整齐的好习惯。乃至成名以后的老舍仍然保持着自己收拾屋子、取水浇花的习惯。而且他的每篇作品也从不潦草敷衍,总是整齐地书写清楚。
老舍好客,待人极端热情,有求必应。这些性格,也是母亲传给他的。
他的母亲会给婴儿洗澡,会刮痧,会给孩子剃头,会给小媳妇们绞脸,凡是她能做到的,都尽力去做。客人来了,不管手头经济多么拮据,也要设法弄点东西去款待。谁家有事要帮忙,她总是跑在最前头。 他的母亲要强、豪爽、硬朗。在兵荒马乱之中,在刺刀下,在饥荒里,她挺身而出,为保护自己的儿女而承受一切艰难困苦。他也最肯吃亏,从不跟别人吵架。
老舍继承了他母亲的性格。
在重庆的时候,他的生活相当清贫,但是老友相逢,卖了大褂,也要上一趟小馆,盛情款待。
1938年,在武汉成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时,没有地方,老舍出面去借;没有钱,老舍出面去募捐;有人被捕,老舍出面作保向国民党政府要人,千方百计进行营救。
老舍说:“我对一切人和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当作当然的。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和基本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但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非我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亲。”
母亲的影响和朴素的教育,给老舍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他在纪念母亲时曾这样说道:
“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二十多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作文五:《我的母亲老舍》3400字
老舍《我的母亲》教案
石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及其重要作品。
2、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3、了解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叙述方式。
4、品味作者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的语言。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鉴赏作者笔下所塑造出的伟大的母亲形象,领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从而培养健康的情感。
2、引导学生品味作者那自然朴素而又充满感情的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所一直强调的母亲对其的“生命教育”,从而提升对浓浓亲情的珍视。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大家欣赏画面和新闻,看看这表现什么主题。(生回答:母爱。)
名人对母爱的描绘: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我的生命是从睁开眼睛,爱上我母亲的面孔开始的。 ——乔治?艾略特
活动一:悠悠母爱,丝丝缕缕牵扯不断,让我们拾取其中一段,为爱下一个注解,描绘我们的母亲。
二、课文探究
1、作者简介: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人民艺术家。满族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被誉为作家劳动模范。
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
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 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
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
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 在创作上,以抗战救国为主题,写了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1946年应邀赴美国讲学1年,期满后旅居美国从事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应召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参加政治、社会、文化和对外友好交流等活动,注意对青年文学工作者的培养和辅导,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
2、思考一:老舍笔下的母亲是怎么样的一个形象?
美国作家惠特曼曾经说过:“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那么老舍身为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母亲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他的母亲对他是否跟惠特曼说的一样?
作者笔下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母亲形象:她勤劳诚实而且做事认真仔细,她热情好客而且乐于助人不怕吃亏,她处事有度软中有硬,她善良坚强对子女的感情内敛而深厚?? 思考二:(探讨)你的母亲与作者笔下的母亲有哪些相似和不同的地方。
(在我们出生之前,我们的父母并非像他们现在这样乏味。他们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是因为这些年来一直在为我们张罗,为我们的生活、学习承受着在我们眼中看来理所当然的一切,并在不断接受我们因不满生活所发出的唠叨、牢骚。但,血浓于水,正是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成就了今天的我们。)
三、深入探究
1、探讨母亲对老舍的性格影响
面对这一切,大作家老舍先生心存感激。下面,你们能告诉我,母亲给了老舍哪些方面的生命教育吗?
明确:四个方面——
(1)第9节,“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
(2)第10节,“到如今如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尽管生活是这么清苦,因为自幼儿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3)第12节,“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但是,在作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4)第17节,“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
2、写作顺序:
明确——时间顺序:
母亲出嫁→我的出生→我一岁半(庚子闹“拳”那一年)→我小学毕业→我师范毕业→我廿三→我廿七→七七抗战→去年→今年。
四、重点研习
1、第12节从哪三个方面表现母亲的坚强个性?
明确:(1)联军入城搜家时母亲镇定自若地保护儿女。(2)北平无数次的变乱中母亲不慌不哭,从无办法中想办法。(3)为一家人的生计考虑。
2、第13节具体从哪三件事来表现那伟大的、无私的母爱?
明确:(1)写母亲筹备“巨款”,送“我”上学。
在家境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母亲知道后不但不怪“我”,还想方设法筹齐了“保证金”,“含泪把我送出门去”。这里作者没有对母亲作具体的描写,而是把镜头对准了这令母亲“作了半个月难”的保证金上,这笔“巨款”岂止是母亲全部的爱,也是母爱对儿子的全部希望。
(2)写母亲送三姐出嫁。
三姐结婚,如同割去母亲的右手。文章将母亲的爱女之情凝聚在一个细节中:“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这一特写镜头的背后,我们看到了支撑母亲的全部力量,那就是她的一颗炽热的爱女之心。
(3)写除夕之夜母亲送“我”返校。
第三件事作者重点写母亲的神态和语言。除夕,“我”请了两个小时的假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只一个“笑”字,就将母亲见到儿子的那种喜出望外的心态和抑制
不住的激动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当听说“我”还要回校时,她先是“愣住了”,然后是半天才“叹出一口气来”。这一“愣”一“叹”里包含了丰富的心理活动,反复咀嚼,令人感动。临走时,母亲递给“我”一些花生,说了声“去吧,小子!”母亲的这句话听起来极普通,仔细品味,却别有深情,这里有母亲的理解,母亲对儿子全部的爱,令人潸然泪下。
五、鉴赏语言特色
1、作者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例如上文提到的“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这一句中,“挣扎”“咬”“扶”“看”一系列的动作隐含着母亲送女儿出嫁时依依不舍的内心活动。而“去吧,小子!”这句话中又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潜台词。
2、作者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白描是中国画传统技法之一,它是不着颜色,只以“墨线”勾勒形象的“轮廓”的一种画法。作者描写人物形象时也采用了这种方法。如“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这句精彩的白描具体而生动地写出了母亲的辛苦。“终年”二字突出了母亲一年到头的劳累,“鲜红微肿”则将母亲辛劳的程度逼真地展示了出来,再如“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这一处白描从一个侧面表现母亲的勤劳,平实的语言中透出几分鲜明和生动。
3、以无华的语言表达淳厚的情感。
老舍的语言浅显通俗,自然流畅,他善于将那些大白话、大实话调动得千变万化,意蕴丰厚而富有韵味。如“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这一句连用四个“怕”字,表现内心的恐惧,写出了对母亲的挚爱深情,语言表达则十分朴素。再如“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辛劳困苦。”句中“找饭吃”写得通俗极了。“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这一句充满了感情,但语言却是大白话。
六、总结
在这篇散文里老舍是从母亲的身世谈起的。这样追本溯源,使文章富于情节的发展变化,虽是散文笔法,却像小说一样能引人入胜。
作者沿着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的线索,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的种种优秀品质。同时作者在结尾用近乎排比的句式写下了母亲对于他的根本意义,这样就是人们自然地将对老舍的热爱转化为对母亲的崇仰和缅怀。
全文从平静的语调开始,感情愈来愈浓厚,情调愈来愈激动,句势愈来愈紧促,直至捶胸顿足的大声呼唤,“心痛!心痛!”赤子之心,溢于篇外;噶然而止,余味无穷。
七、课堂阅读《母亲杨沫》(《读者》2006年第6期)
八、亲情作业
1、体验母爱,体验亲恩。
明确: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当我们看着母亲日渐衰老的面容,当我们喝着母亲为我们煲好的汤,当我们听着母亲日复一日的唠叨,我们是不是能感觉到她们的心、她们的爱?大音希声,至爱寡言,也许我们的母亲并没有把爱字挂在嘴边,可是她们深沉的爱,我们依然可以那么清晰的感觉到。母爱是水,是沉默不语的水,可是却包含着多少涌动的心血。
2、请以“心中有爱要表达”为题,畅谈你对母亲的爱。
3、浓浓的母爱给了作者生命的教育,请找出母亲对“我”的影响。
4、回家主动为父母做一件事,比如为他们洗脚,为他们夹菜等,看看他们是什么反映。将这些记录下来,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作文六:《老舍:我的母亲》3500字
提示:点击上方水木文摘一键关注
清华第一微文摘,每日思想饕餮餐
每日一言
结如果真的打不开,你就给它系成??个花样儿,其实生活??就是这样。
编语:母亲生在农家,一辈子勤俭诚实、与人为善,身体也好。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
母亲的娘家是北平德胜门外,土城儿外边,通大钟寺的大路上的一个小村里。村里一共有四五家人家,都姓马。大家都种点不十分肥美的地,但是与我同辈的兄弟们,也有当兵的,作木匠的,作泥水匠的,和当巡警的。他们虽然是农家,却养不起牛马,人手不够的时候,妇女便也须下地作活。
对于姥姥家,我只知道上述的一点。外公外婆是什么样子,我就不知道了,因为他们早已去世。至于更远的族系与家史,就更不晓得了;穷人只能顾眼前的衣食,没有功夫谈论什么过去的光荣;“家谱”这字眼,我在幼年就根本没有听说过。
母亲生在农家,所以勤俭诚实,身体也好。这一点事实却极重要,因为假若我没有这样的一位母亲,我以为我恐怕也就要大大的打个折扣了。
母亲出嫁大概是很早,因为我的大姐现在已是六十多岁的老太婆,而我的大外甥女还长我一岁啊。我有三个哥哥,四个姐姐,但能长大成人的,只有大姐,二姐,三哥与我。我是“老”儿子。生我的时候,母亲已有四十一岁,大姐二姐已都出了阁。
由大姐与二姐所嫁人的家庭来推断,在我生下之前,我的家里,大概还马马虎虎的过得去。那时候订婚讲究门当户对,而大姐丈是作小官的,二姐丈也开过一间酒馆,他们都是相当体面的人。
可是,我,我给家庭带来了不幸:我生下来,母亲晕过去半夜,才睁眼看见她的老儿子——感谢大姐,把我揣在怀里,致未冻死。
一岁半,我的父亲“剋”死了。
兄不到十岁,三姐十二、三岁,我才一岁半,全仗母亲独立抚养了。父亲的寡姐跟我们一块儿住,她吸鸦片,她喜摸纸牌,她的脾气极坏。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或裁缝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嫩红微肿的。
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绿瓦盆。她作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晚间,她与三姐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
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实得清清爽爽。桌椅都是旧的,柜门铜活久以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哥哥似乎没有同我玩耍过。有时候,他去读书;有时候,他去学徒;有时候,他也去卖花生或樱桃之类的小东西。母亲含着泪把他送走,不到两天,又含着泪接他回来。我不明白这都是什么事,而只觉得与他很生疏。
与母亲相依如命的是我与三姐。因此,他们作事,我老在后面跟着。他们浇花,我也张罗着取水;他们扫地,我就撮土……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这些习惯至今还被我保存着。
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的给他们温酒作面,又给她一些喜悦。
遇上亲友家中有喜丧事,母亲必把大褂洗得干干净净,亲自去贺吊——份礼也许只是两吊小钱。到如今为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尽管生活是这么清苦,因为自幼儿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于改掉的。
姑母常闹脾气。她单在鸡蛋里找骨头。她是我家中的阎王。直到我入了中学,她才死去,我可是没有看见母亲反抗过。“没受过婆婆的气,还不受大姑子的吗?命当如此!”母亲在非解释一下不足以平服别人的时候,才这样说。
是的,命当如此。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全是命当如此。她最会吃亏。给亲友邻居帮忙,她总跑在前面:她会给婴儿洗三——穷朋友们可以因此少花一笔“请姥姥”钱——她会刮痧,她会给孩子们剃头,她会给少妇们绞脸……凡是她能作的,都有求必应。但是吵嘴打架,永远没有她。她宁吃亏,不逗气。
当姑母死去的时候,母亲似乎把一世的委屈都哭了出来,一直哭到坟地。不知道哪里来的一位侄子,声称有继承权,母亲便一声不响,教他搬走那些破桌子烂板凳,而且把姑母养的一只肥母鸡也送给他。
可是,母亲并不软弱。母亲死在庚子闹“拳”的那一年。联军入城,挨家搜索财物鸡鸭,我们被搜过两次。母亲拉着哥哥与三姐坐在墙根,等着“鬼子”进门,街门是开着的。“鬼子”进门,一刺刀先把老黄狗刺死,而后入室搜索。他们走后,母亲把破衣箱搬起,才发现了我。假若箱子不空,我早就被压死了。
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北平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街市整条的烧起,火团落在我们的院中。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
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
但是,在作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以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画好的界限。
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非我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二十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亲友一致的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勤劳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的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宿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说升学的话。
入学,要交十圆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当我由示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
我入学之后,三姐结了婚。母亲对儿女是都一样疼爱的,但是假若她也有点偏爱的话,她应当偏爱三姐,因为自父亲死后,加重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共同撑持的。三姐是母亲的右手。但是母亲知道这右手必须割去,她不能为自己的便利而耽误了女儿的青春。
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都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
不久,姑母死了。三姐已出嫁,哥哥不在家,我又住学校,家中只剩母亲自己。她还须自晓至晚的操作,可是终日没人和她说一句话。新年到了,正赶上政府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
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今天,泪又遮住了我的眼,又想起当日孤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
儿女的生命是不依顺着父母所设下的轨道一掷千金的,所以老人总免不了伤心。我二十三岁,母亲要我结了婚,我不要。我请来三姐给我说情,老母含泪点了头。我爱母亲,但是我给了她最大的打击。时代使我成为逆子。
二十七岁,我上了英国。为了自己,我给六十多岁的老母以第二次打击。在她七十大寿的那一天,我还远在异域。那天,据姐姐们后来告诉我,老太太只喝了两口酒,很早的便睡下。她想念她的幼子,而不便说出来。
七七抗战后,我由济南逃出来。北平又像庚子那年似的被鬼子占据了。可是母亲日夜惦念的幼子却跑西南来。母亲怎样想念我,我可以想象得到,可是我不能回去。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详的消息。
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我怕,怕,怕家信中带来不好的消息,告诉我已是失了根的花草。
去年一年,我在家信中找不到关于母亲的起居情况。我疑虑,害怕。我想象得到,若不是不幸,家中念我流亡孤苦,或不忍相告。母亲的生日是在九月,我在八月半写去祝寿的信,算计着会在寿日之前到达。信中嘱咐千万把寿日的详情写来,使我不再疑虑。
十二月二十六日,由文化劳军的大会上回来,我接到家信。我不敢拆读。就寝前,我拆开信,母亲已去世一年了!
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来源:悦网美文日赏://url./YlG5S5
作文七:《我的母亲 老舍》3400字
我的母亲
作者:老舍
老舍(1899—1966),北京人,作家。有长篇小说《猫城记》、《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有《老舍全集》行世。
母亲的娘家是在北平德胜门外,土城儿外边,通大钟寺的大路上的一个小村里。村里一共有四五家人家,都姓马。大家都种点不十分肥美的土地,但是与我同辈的兄弟们,也有当兵的,作木匠的,作泥水匠的,和当巡察的。他们虽然是农家,却养不起牛马,人手不够的时候,妇女便也须下地作活。
对于姥姥家,我只知道上述的一点。外公外婆是什么样子,我就不知道了,因为他们早已去世。至于更远的族系与家史,就更不晓得了;穷人只能顾眼前的衣食,没有功夫谈论什么过去的光荣;“家谱”这字眼,我在幼年就根本没有听说过。
母亲生在农家,所以勤俭诚实,身体也好。这一点事实却极重要,因为假若我没有这样的一位母亲,我之为我恐怕也就要大大的打个折扣了。
母亲出嫁大概是很早,因为我的大姐现在已是六十多岁的老太婆,而我的大甥女还长我一岁啊。我有三个哥哥,四个姐姐,但能长大成人的,只有大姐,二姐,三哥与我。我是“老”儿子。生我的时候,母亲已四十一岁,大姐二姐已都出了阁。
由大姐与二姐所嫁入的家庭来推断,在我生下之前,我的家里,大概还马马虎虎的过得去。那时候定婚讲究门当户对,而大姐丈是作小官的,二姐丈也开过一间酒馆,他们都是相当体面的人。
可是,我,我给家庭带来了不幸:我生下来,母亲晕过去半夜,才睁眼看见她的老儿子——感谢大姐,把我揣在怀里,致未冻死。
一岁半,我把父亲“克”死了。兄不到十岁,三姐十二三岁,我才一岁半,全仗母亲独力抚养了。父亲的寡姐跟我们一块儿住,她吸鸦片,她喜摸纸牌,她的脾气极坏。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或裁缝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绿瓦盆。她作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晚间,她与三姐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哥哥似乎没有同我玩耍过。有时候,他去读书;有时候,他去学徒;有时候,他也去卖花生或樱桃之类的小东西。母亲含着泪把他送走,不到两天,又含着泪接他回来。我不明白这都是什么事,而只觉得与他很生疏。与母亲相依如命的是我与三姐。因此,她们作事,我老在后面跟着。她们浇花,我也张罗着取水;她们扫地,我就撮土……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这些习惯至今还被我保存着。
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的给他们温酒作面,又给她一些喜悦。遇上亲友家中有喜丧事,母亲必把大褂洗得干干净净,亲自去贺吊——份礼也许只是两吊小钱。到如今为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尽管生活是这么清苦,因为自幼儿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姑母时常闹脾气。她单在鸡蛋里找骨头。她是我家中的阎王。直到我入中学,她才死去,我可是没有看见母亲反抗过。“没受过婆婆的气,还不受大姑子的吗?命当如此!”母亲在非解释一下不足以平服别人的时候,才这样说。是的,命当如此。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全是命当如此。她最会吃亏。给亲友邻居帮忙,她总跑在前面:她会给婴儿洗三——穷朋友们可以因此少花一笔“请姥姥”钱——她会刮痧,她会给孩子们剃头,她会给少妇们绞脸……凡是她能做的,都有求必应。但是,吵嘴打架,永远没有她。她宁吃亏,不逗气。当姑母死去的时候,母亲似乎把一世的委屈都哭了出来,一直哭到坟地。不知道哪里来的一位侄子,声称有承继权,母亲便一声不响,教他搬走那些破桌烂板凳,而且把姑母养的一只肥肉鸡也送给他。
可是,母亲并不软弱。父亲死在庚子闹“拳”的那一年。联军入城,挨家搜索财物鸡鸭,我们被搜两次。母亲拉着哥哥与三姐坐在墙根,等着“鬼子”进门,街门是开着的。“鬼子”进门,一刺刀先把老黄狗刺死,而后入室搜索,他们走后,母亲把破衣箱搬起,才发现了我。假若箱子不空,我早就被压死了。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北平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街市整条的烧起,火团落在我们院中;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性格,也传给了我。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当作当然的。但是,在作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画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非我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二十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亲友一致的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勤劳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的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宿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说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当我由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我入学之后,三姐结了婚。母亲对儿女都是一样疼爱的,但是假若她也有点偏爱的话,她应当偏爱三姐,因为自父亲死后,家中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共同撑持的。三姐是母亲的右手,但是母亲知道这右手必须割去,她不能为自己的便利而耽误了女儿的青春。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都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不久,姑母死了。三姐已出嫁,哥哥不在家,我又住学校,家中只剩母亲自己。她还须自早至晚的操作,可是终日没人和她说一句话。新年到了,正赶上政府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楞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今天,泪又遮住了我的眼,又想起当日孤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
儿女的生命是不依顺着父母所投下的轨道一直前进的,所以老人总免不了伤心。我廿三岁,母亲要我结婚,我不要。我请来三姐给我说情,老母含泪点了头。我爱母亲,但是我给了她最大的打击。时代使我成为逆子。廿七岁,我上了英国。为了自己,我给六十多岁的老母以第二次打击。在她七十大寿的那一天,我还远在异域。那天,据姐姐们后来告诉我,老太太只喝了两口酒,很早的便睡下。她想念她的幼子,而不便说出来。
七七抗战后,我由济南逃出来。北平又像庚子那年似的被鬼子占据了,可是母亲日夜惦念的幼子却跑到西南来。母亲怎样想念我,我可以想像得到,可是我不能回去。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详的消息。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我怕,怕,怕家信中带来不好的消息,告诉我已是失去了根的花草。
去年一年,我在家信中找不到关于老母的起居情况。我疑虑,害怕。我想像得到,没有不幸,家中念我流亡孤苦,或不忍相告。母亲的生日是在九月,我在八月半写去祝寿的信,算计着会在寿日之前到达。信中嘱咐千万把寿日的详情写来,使我不再疑虑。十二月二十六日,由文化劳军大会上回来,我接到家信。我不敢拆读。就寝前,我拆开信,母亲已去世一年了!
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作文八:《我的母亲老舍》3300字
我的母亲 老舍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熟读课文,识记重点字词。
(2)了解老舍及其重要作品。
2.能力目标:(1)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记叙文中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表达情感的方式。
3.情感目标:(1)了解学习母亲身上勤俭朴实、吃苦耐劳、善良、宽容、倔强、待人热情等优秀品质,走进一位伟大的母亲,感悟亲情。
(2)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感激、愧疚及怀念之情,反观自身,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1. 母亲对“我”进行了什么样的“生命教育”?
2.引导学生用心感受母爱,珍惜亲情,并学会善待父母。
3. 了解学习母亲身上勤俭朴实、吃苦耐劳、倔强、待人热情等优秀品质,走进一位伟大的母亲,感悟亲情。
教学难点:
1.学习掌握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表现情感的方法。
2. 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感激、愧疚及怀念之情,反观自身,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过程:
教学课时:2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一位作家这样说道:“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是历史,赋予母爱亘古的深沉;是深情,赋予儿女对母亲深深的依恋。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儿女还没来得及报答母亲,母亲却永远地离去了,这怎么能不让人伤心?不让人怀念呢?1942年,老舍的母亲在北京去世了,差不多一年后老舍才得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于是,他用饱含血泪的笔写了《我的母亲》来回忆自己的母亲,来抒发自己对母亲的念!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我的母亲》,感受老舍笔下那位普通而又伟大的母亲形象。
二、作者及其代表作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人民艺术家。满族人。
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被誉为作家劳动模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参加政治、社会、文化和对外友好交流等活动,注意对青年文学工作者的培养和辅导,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
美国作家惠特曼曾经说过:“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那么老舍身为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母亲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他的母亲对他是否跟惠特曼说的一样?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走进母亲
(一)理清作者行文思路
1. 默读课文,掌握字词的基础上,圈点出能表明时间的词句。
2. 请划出在全文中起结构作用的时间句。
明确:作者行文思路1. 母亲出嫁→我的出生→我一岁半(庚子闹“拳”那一年)→我小学毕业→我师范毕业→我廿三→我廿七→七七抗战→去年→今年。
2. 如“母亲生在农家”(第3自然段)
“母亲出嫁大概是很早”(第4自然段)
“生我的时候,母亲已有四十一岁”(第4自然段)
“在她七十大寿的那一天”(第14自然段)
“母亲已去世一年了”(第16自然段)
小结:(课文是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组织安排材料的,作者从母亲的出生、出嫁、“生”我,七十大寿,一直写到去世,脉络很清楚。)
(二)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文章围绕母亲写了哪些事?请找出有关事件,圈点出能表现母亲性格及对我影响的词句,然后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见板书图表)
2.文中写到这样一位坚强的母亲,在面对自己的子女的时候,却曾经留下了四滴眼泪。为了自己的二女儿留下的四滴眼泪。下面同学们迅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母亲为儿女所留下的“四滴眼泪”。 思考这些眼泪表现了母亲对子女的怎样的思想感情?
为哥哥留下的眼泪——3自然段
我升学时留下的眼泪——13自然段
我毕业时留下的眼泪——13自然段
我23岁时违背母亲的愿望时留下的眼泪——14自然段
3.明确:作者先后六次提到母亲对我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哪些方
(1)第9节,“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
(2)第10节,“到如今如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尽管生活是这么清苦,因为自幼儿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3)第12节,“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但是,在作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4)第17节,“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
问题小结:老舍先生出生在贫寒的家庭,母亲不识字,在母亲的血汗灌养下,最终成为一代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这体现了母亲平凡而伟大的一生。
4.面对这样的母亲我对她的感情是怎样的从哪些语句中体现出来?
板书:
小结:文章结构归纳:全文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写母亲的家庭、婚姻、子女以及“我”的出生等情况。 第二部分(第7—12自然段):写守寡后的母亲勤俭、朴实、宽厚、倔强和为人热情的性格以及母亲对“我”的深刻影响。
第三部分(第13自然段):写母亲对子女的几件感人事例。
第四部分(第14—17自然段):写“我”远离母亲后,母亲的念子之情以及“我”对母亲的内疚之情。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课文,懂得母亲
(一)复习回顾
1.课文围绕母亲主要写了哪几件事情?
主要写了“缝洗衣服”、“收拾家务”、“款待客人”、“善待姑母”、“保护儿女”、“筹款上学”、“三姐出嫁”、“送我返校”等事件
2.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母亲的哪些性格?
明确母亲的品性:坚韧、善良、宽容、勤俭和好客。母爱是一种岁月!母爱,是人类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母爱就像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母爱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母爱就像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母爱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
(二)品读课文
1.第12节从哪三个方面表现母亲的坚强个性?
明确:(1)联军入城搜家时母亲镇定自若地保护儿女。(2)北平无数次的变乱中母亲不慌不哭,从无办法中想办法。(3)为一家人的生计考虑。
2.重点研习第13节的细节描写
问:第13节具体从哪三件事来表现那伟大的、无私的母爱?
明确:(1)写母亲筹备“巨款”,送“我”上学。 在家境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母亲知道后不但不怪“我”,还想方设法筹齐了“保证金”,“含泪把我送出门去”。这里作者没有对母亲作具体的描写,而是把镜头对准了这令母亲“作了半个月难”的保证金上,这笔“巨款”岂止是母亲全部的爱,也是母爱对儿子的全部希望。
(2)写母亲送三姐出嫁。
三姐结婚,如同割去母亲的右手。文章将母亲的爱女之情凝聚在一个细节中:“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这一特写镜头的背后,我们看到了支撑母亲的全部力量,那就是她的一颗炽热的爱女之心。
一系列的动作隐含着母亲送女儿出嫁时依依不舍的内心活动。
(3)写除夕之夜母亲送“我”返校。
第三件事作者重点写母亲的神态和语言。除夕,“我”请了两个小时的假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只一个“笑”字,就将母亲见到儿子的那种喜出望外的心态和抑制不住的激动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当听说“我”还要回校时,她先是“愣住了”,然后是半天才“叹出一口气来”。这一“愣”一“叹”里包含了丰富的心理活动,反复咀嚼,令人感动。临走时,母亲递给“我”一些花生,说了声“去吧,小子!”母亲的这句话听起来极普通,仔细品味,却别有深情,这里有母亲的理解,母亲对儿子全部的爱,令人潸然泪下。
4.第8段,“她的手终年(一年到头的劳累)是鲜红微肿的(逼真地展示了辛劳的程度)的” ——辛劳,勤劳能干,不怕吃苦
残破的铜活发着光——穷困中的母亲保持爱整洁的习性。
5.(9段) 母亲含着眼泪把他送走,不到两天,又含着眼泪把他接回来。——矛盾而复杂的心理,无奈又十分的热爱自己的儿子。
6.(10段)这使得她羞得飞红——艰难的母亲多么的好客
7.(11段)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高度概括了母亲的一生,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的种种优秀品质。
作文九:《我的母亲老舍》4800字
我的母亲老舍
我的母亲老舍2016-09-19浏览:分享人:贾胜盛手机版
导语:《我的母亲》是小说家老舍的作品。《我的母亲》是一篇质朴无华、情真意切的回忆母亲的散文。 文章中体现了母亲对子女的舐犊之情~子女对母亲的感激、怀念和赞颂之情。
母亲的娘家是北平德胜门外~土城儿外边~通大钟寺的大路上的一个小村里。村里一共有四五家人家~都姓马。大家都种点不十分肥美的地~但是与我同辈的兄弟们~也有当兵的~作木匠的~作泥水匠的~和当巡警的。他们虽然是农家~却养不起牛马~人手不够的时候~妇女便也须下地作活。
对于姥姥家~我只知道上述的一点。外公外婆是什么样子~我就不知道了~因为他们早已去世。至于更远的族系与家史~就更不晓得了;穷人只能顾眼前的衣食~没有功夫谈论什么过去的光荣;“家谱”这字眼~我在幼年就根本没有听说过。
母亲生在农家~所以勤俭诚实~身体也好。这一点事实却极重要~因为假若我没有这样的一位母亲~我以为我恐怕也就要大大的打个折扣了。
母亲出嫁大概是很早~因为我的大姐现在已是六十多岁的老太婆~而我的大外甥女还长我一岁啊。我有三个哥哥~
1 / 9
四个姐姐~但能长大成人的~只有大姐~二姐~三哥与我。我是“老”儿子。生我的时候~母亲已有四十一岁~大姐二姐已都出了阁。
由大姐与二姐所嫁人的家庭来推断~在我生下之前~我的家里~大概还马马虎虎的过得去。那时候订婚讲究门当户对~而大姐丈是作小官的~二姐丈也开过一间酒馆~他们都是相当体面的人。
可是~我~我给家庭带来了不幸:我生下来~母亲晕过去半夜~才睁眼看见她的老儿子——感谢大姐~把我揣在怀里~致未冻死。
一岁半~我的父亲“克”死了。
兄不到十岁~三姐十二、三岁~我才一岁半~全仗母亲独立抚养了。父亲的寡姐跟我们一块儿住~她吸鸦片~她喜摸纸牌~她的脾气极坏。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或裁缝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嫩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绿瓦盆。她作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晚间~她与三姐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实得清清爽爽。桌椅都是旧的~柜门铜活久以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
2 / 9
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哥哥似乎没有同我玩耍过。有时候~他去读书;有时候~他去学徒;有时候~他也去卖花生或樱桃之类的小东西。母亲含着泪把他送走~不到两天~又含着泪接他回来。我不明白这都是什么事~而只觉得与他很生疏。与母亲相依如命的是我与三姐。因此~他们作事~我老在后面跟着。他们浇花~我也张罗着取水;他们扫地~我就撮土……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这些习惯至今还被我保存着。
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的给他们温酒作面~又给她一些喜悦。遇上亲友家中有喜丧事~母亲必把大褂洗得干干净净~亲自去贺吊——份礼也许只是两吊小钱。到如今为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尽管生活是这么清苦~因为自幼儿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于改掉的。
姑母常闹脾气。她单在鸡蛋里找骨头。她是我家中的阎王。直到我入了中学~她才死去~我可是没有看见母亲反抗过。“没受过婆婆的气~还不受大姑子的吗?命当如此!”母亲在非解释一下不足以平服别人的时候~才这样说。是的~命当如此。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全是命当如此。她最会吃亏。给亲友邻居帮忙~她总跑在前面:她会给婴儿洗三——穷朋友们可以因此少花一笔“请姥姥”钱——她会
3 / 9
刮痧~她会给孩子们剃头~她会给少妇们绞脸……凡是她能作的~都有求必应。但是吵嘴打架~永远没有她。她宁吃亏~不逗气。当姑母死去的时候~母亲似乎把一世的委屈都哭了出来~一直哭到坟地。不知道哪里来的一位侄子~声称有继承权~母亲便一声不响~教他搬走那些破桌子烂板凳~而且把姑母养的一只肥母鸡也送给他。
可是~母亲并不软弱。母亲死在庚子闹“拳”的那一年。联军入城~挨家搜索财物鸡鸭~我们被搜过两次。母亲拉着哥哥与三姐坐在墙根~等着“鬼子”进门~街门是开着的。“鬼子”进门~一刺刀先把老黄狗刺死~而后入室搜索。他们走后~母亲把破衣箱搬起~才发现了我。假若箱子不空~我早就被压死了。竽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北平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街市整条的烧起~火团落在我们的院中。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但是~在作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以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画好的界限。我怕见生
4 / 9
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非我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二十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亲友一致的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勤劳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的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宿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说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圆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当我由示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我入学之后~三姐结了婚。母亲对儿女是都一样疼爱的~但是假若她也有点偏爱的话~她应当偏爱三姐~因为自父亲死后~加重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共同撑持的。三姐是母亲的右手。但是母亲知道这右手必须割去~她不能为自己的便利而耽误了女儿的青春。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都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不久~姑母死了。三姐已
5 / 9
出嫁~哥哥不在家~我又住学校~家中只剩母亲自己。她还须自晓至晚的操作~可是终日没人和她说一句话。新年到了~正赶上政府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今天~泪又遮住了我的眼~又想起当日孤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
儿女的生命是不依顺着父母所设下的轨道一掷千金的~所以老人总免不了伤心。我二十三岁~母亲要我结了婚~我不要。我请来三姐给我说情~老母含泪点了头。我爱母亲~但是我给了她最大的打击。时代使我成为逆子。二十七岁~我上了英国。为了自己~我给六十多岁的老母以第二次打击。在她七十大寿的那一天~我还远在异域。那天~据姐姐们后来告诉我~老太太只喝了两口酒~很早的便睡下。她想念她的幼子~而不便说出来。
七七抗战后~我由济南逃出来。北平又像庚子那年似的被鬼子占据了。可是母亲日夜惦念的幼子却跑西南来。母亲怎样想念我~我可以想象得到~可是我不能回去。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详的消息。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
6 / 9
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我怕~怕~怕家信中带来不好的消息~告诉我已是失了根的花草。
去年一年~我在家信中找不到关于母亲的起居情况。我疑虑~害怕。我想象得到~若不是不幸~家中念我流亡孤苦~或不忍相告。母亲的生日是在九月~我在八月半写去祝寿的信~算计着会在寿日之前到达。信中嘱咐千万把寿日的详情写来~使我不再疑虑。十二月二十六日~由文化劳军的大会上回来~我接到家信。我不敢拆读。就寝前~我拆开信~母亲已去世一年了!
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我的母亲》是小说家老舍的作品。《我的母亲》是一篇质朴无华、情真意切的回忆母亲的散文。 文章中体现了母亲对子女的舐犊之情~子女对母亲的感激、怀念和赞颂之情。老舍细细地描述了母亲的性格~她勤劳、热心、疼爱儿女。母亲给他的是“生命的教育”。
这篇文章的风格是纯朴而清新的。语言随情而发~自然朴素~字字句句都是浓得化不开的情深之语;结构任性而为~平实流畅。结尾处~一声沉痛的叹息~明白如话~却是意悲
7 / 9
而远~感人至深。
老舍自幼丧父~由母亲独自带大~和母亲有着无比深厚的感情。老舍的母亲于1942年夏季病逝于北平(今北京)。当时老舍孤身一人在中国抗战大后方从事抗战文艺创作和组织工作。最初他的家人没敢把母亲病亡的消息立即告诉他~害怕加重他的孤独痛苦~于1942年12月26日才在家信里透露噩耗。本文便是老舍为纪念母亲而写。
母爱是人类最神圣的情感~具有永恒的人性魅力。歌颂母爱、怀念母亲便成为许多文学作品的主题~很多作家以自己的切身体会抒写母子情深~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即是这样一篇质朴感人的回忆散文。
《我的母亲》向我们展示了一位普通劳动妇女真、善、美的灵魂和作为母亲那博大无私的胸怀;作者在抒写母子间至爱亲情的同时~也袒露了他对母亲深切的忏悔之情。我们在作者深沉而炽热的情感世界中感悟到一个朴素而深刻的人生哲理:母亲是爱的源泉~她珍藏于儿女的心底~永不枯竭。
母亲对儿女的关爱无须太多的语言~这正是母爱深沉伟大之处。老舍先生能从母亲无言的表情和举动中体悟到这份真情。
老舍幼年失估~对母亲有着极为深厚的感情~这是天性中儿女对母亲那份割不断的亲情~更是母亲淳朴的心灵和深
8 / 9
沉的母爱~如清泉、如甘露~流进作者的心田~成为他一生汲取不尽的生命的源泉:老舍的软而硬的性格~乐于助人、热心公共事业的品质,勇敢面对困难的生活态度甚至他那爱清洁的生活习惯都来自他的母亲~一位平凡的女性。
作者的笔不仅探人到母亲的内心世界~展示她淳朴而美丽的心灵~特别是那份耐人咀嚼回味的对儿女的深情; 同时~那支笔又无情地解剖自己。老舍早年出国任教~回国后又为抗日救亡运动四处奔波~无暇回家陪伴和侍奉老母~为此~他一直怀着负疚感;而在母亲去世一年后方才得知噩耗时~他的愧疚和悔恨之情达到高潮~无情地折磨着他的灵魂。他将自己比作插在瓶中的花草~“ 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他心中强大的根是慈祥的母亲~失去了慈母~他的心将作无根的漂泊。
母亲带着遗憾而去~留给儿子的是无尽的思念和深深的自责~这复杂的内心感受又岂是言语所能描述? 惟以“ 心痛” 二字结束全文~但言尽情未了~给读者留下一道人生思考题:母亲为儿女付出的是多少? 儿女回报于母亲的又有几许? 这或许是永远的不等式吧。
9 / 9
作文十:《老舍我的母亲》800字
生我的时候,母亲已有四十一岁,我生下来,母亲晕过去半夜,才睁眼看见她的儿子… …一岁半,父亲去世了… …
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或裁缝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 …可是,母亲并不软弱,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 …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 …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老舍《我的母亲》
5、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替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的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7、它教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教多少多少次。它还半蹲着——我想这是相当劳累的——教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9、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她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她有了一群孩子。她伟大,因为她是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走近老舍
老舍是杰出的语言大师、幽默大师,是中国文化的巨人。他的文章富有北京韵味,通俗明白,幽默诙谐。他的一生写了一千多篇(部)作品,约七八百万字… …
按要求把下列词句分成两组,再读一读,想想你发现了什么?
没完没了 鸡母亲 负责 慈爱 细声细气
如泣如诉 勇敢 辛苦 可恶 下毒手 伟大
英雄 它一声也不吭 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我一向讨厌母鸡: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胡适与老舍《我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