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赏读有关《出师表》的乐道之文》4300字
赏读有关《出师表》的乐道之文
[2007-10-2518:59:00|By:hjjboyqs1126]
汉魏时期,天下三分。蜀相诸葛亮念念不忘的是恢复汉室,魏明帝太和元年(公元227年),诸葛亮率大军进驻汉中,由此揭开了北伐的序幕。
临行前,诸葛亮给当时的皇帝刘禅写了一封信,这就是《前出师表》。这篇表文致诚感人。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在写作此文时,心潮澎湃,所虑艰深。他先是阐明了北伐的原因和决心。他知道此去旷日弥久,路途艰危,成败垂成,是以对刘禅进行谆谆的叮嘱“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刘备死时,曾有遗言给刘禅: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出师表中诸葛孔明,不仅有臣子的忠心耿耿、大将的智虑深远,更充满着父辈的严厉与慈爱。这篇《出师表》,更多地被后人看为”戒子书”,称之“真情激荡,苦心孤诣”。千百年来,许多文人志士对这篇表文或赞或叹,乐道不绝。
在此,笔者就有关《出师表》的诗文作简要赏读,以利于大家更好的从侧面品味和体会这篇千古美文的价值及孔明的忠肝义胆。
一、数字秒联悼孔明
诸葛亮死后,后人为了缅怀他的功绩,曾在他居住过的地方建造了一座武侯祠堂,以示追念。自西晋以来,历代的文人墨客络绎不绝来此凭吊,留下了一副副脍炙人口的名楹佳联。在这些楹联中有一些对联巧妙地将数字嵌入其中,别出心裁,独具匠心。
位于河南南阳市的卧龙岗相传是诸葛亮当年躬耕之地,这里景色幽雅,建筑别致。武侯祠内有这样一副对联:“收二川,摆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设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按金土木爻之卦,水面偏能用火攻。”从这副楹联中不难看出,上联嵌入了数字一至十,下联嵌入了“五方”和“五行”,对诸葛孔明的一生作出了高度概括。
四川成都市南郊的武侯祠,是西晋末年十六国李雄为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而建的。祠内古柏苍郁,殿宇雄伟,这里也有一副对联,是赞颂诸葛亮在蜀川的功德的:“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伐志能尊教受;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此外,“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这副对联仅用了短短的十个字,赞颂了诸葛亮才高睿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功绩。所谓“两表”是指诸葛亮入川后为蜀汉大业所作
的前、后两个《出师表》;还“一对”是指当年刘备三顾茅庐时所作的《隆中对》,在文中诸葛亮有“三分天下”的精辟分析。
陕西省勉县定军山有“武乡侯”诸葛亮的陵墓,当年诸葛亮出川伐魏病死五丈原后就埋葬于此,这里的武侯祠有这样一副对联,可谓对诸葛亮一生盖棺论定了。该联曰:“义胆忠肝,六经以来二表;托孤寄命,三代而后一人。”?
二、陵豪诗律作《蜀相》
公元二二一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蜀,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诗题《蜀相》,写的就是诸葛亮。诗文如下: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曾经为刘备制定了一系列统一天下的方针、策略,辅佐刘备振兴汉室,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了与曹魏、孙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又辅佐他的儿子刘禅,多次出师北伐中原,因身心交瘁,积劳成疾,最后死于军中,实现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铿锵誓言,赢得了后世人们的景仰和推崇。
杜甫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负无法施展。他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七五九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第二年(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七六o年)的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首联及颔联成功地写出了丞相祠堂的特定情境,准确地摄取了森森
的古柏、映阶的春草和隔叶的黄鹂这些最能表现典型环境特征的景物,用来烘托一种寂静、肃穆的氛围,借以表达在这种氛围中诗人所产生的凭吊古人的特定心境。此外,诗句还具有非凡的概括力,这突出地表现在第五、六句对诸葛亮的为人和一生功业的表述上。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三顾”,这里指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是,刘备三次登门拜访的事。诸葛亮《出师表》上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频烦”,多次地烦劳。另一说见清代汪师韩的《诗学纂闻》,汪师韩认为“频烦”是唐代俗语,意思与“郑重”差不多。“天下计”,是指统一天下的谋略。具体地说,这里指诸葛亮所制定的以荆州、益州为基地,整饬内政,东联孙权,北搞曹操,而后统一天下的策略。“两朝”,指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开济”,“开”指帮助刘备开创基业;“济”是指辅佐刘禅匡济艰危。“济”,有完成的意思,也可以解释为守成、成了事业。“老臣心”,指诸葛亮尽忠蜀国,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
这颈联两句写得格外厚重,含义十分丰富,既生动地表达出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报国苦衷和生平业绩,也生动地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同时还郑重地道出诗人所以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因为这一联是全首诗的重点和核心,所以诗人从开篇起便暗运斧
斤,不断蓄势,一路盘旋,到此才着力点明,并用了浓重的笔墨。这也正合乎律诗中间二联“宜乎一浓一淡”的写作法则。这一联同时还是杜甫以议论入诗的范例。本来,以抒情为主是诗歌的显著特征,一般并不夹有议论。但是杜甫在这方面却打破了常规,而常以议论入诗,这不仅使他的诗歌内容有了特色,还体现了杜诗的一种技巧。清代沈德潜曾经说过:“人谓诗主性情,不主议论。似也,而亦不尽然。……但议论须带情韵以行。”杜诗的议论正由于有情韵,不仅没有冲淡诗的气氛和完整形象,反而使诗的抒情气氛更为浓重,形象更为丰满。仇兆鳌说这两句诗写得“沉挚悲壮”;浦起龙认为这个联语“句法如兼金铸成,其贴切开侯;亦如鎔金浑化。”都是很有见地的。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澿。
“出师”句指的是诸葛亮为了伐魏,曾经六出祁山的事。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公元二三四年),他统率大军,后出斜谷,占据了五丈原(今陕西省?d县西南),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了一百多天。八月,病死在军中。“英雄”,这里泛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
这尾联两句承接着五、六句,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这两句诗是叙事兼抒情人的力量;再加上前面六句有力铺垫,使读者感到收束得既有精神,又有余味。
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凭吊古迹的作品非常多,有的人到一处名胜古迹,照例做一首诗,里面有没有感情呢,多少有一点,但谈不上深厚。我们说杜甫是抒情的对手,在凭吊古迹的诗中,虽然说的是古代的事,但也抒发了他内心的情感。《蜀相》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这首诗前半首写景,后半首抒情。前后两个部分以一个“自”字,一个“空”字为纽带。诗人看到这样一个值得纪念的伟人的祠庙竟变得如此破落,荒凉,从而引起种种感慨。些诗看似抒的吊古之情,实际上也是作者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
三、《出师》一表通古今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十分赞赏诸葛亮“被定中原”的气概。陆游报国有心,僵卧孤村,岁月空流,因成诗作:
《书愤》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首联诗人从千回百折中得出的人生领悟,其中有自己半生的失望、坎坷,也包含着一切爱国志士的不幸遭遇。尾联则跳出自我,回溯九百年前诸葛亮北伐中原的事情上去。“谁堪伯仲”,就是无人可比拟。这既是诗人对诸葛亮慷慨北伐的赞叹,也是对南宋现实的批判。
陆游曾在他的诗中多次提及《出师表》,如:
《七十二岁吟》陆游
七十人言自古稀,我今过二未全衰。读书似走名场日,许国如骑战马时。
秋晚雁来空自感,夜阑酒尽不胜悲。渭滨星霣逾千载,一表何人继出师~
“《出师》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抒怀》)
“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感状》)
不仅如此,另有:白居易诗
先生晦迹卧山林,三顾那逢圣主寻。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
托孤既尽殷勤礼,报国还倾忠义心。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
《咏怀古迹五首之五》
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塑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怀孔明》
文天祥
斜谷事不济,将星殒营中。至今《出师表》,读之泪沾胸。
汉贼明大义,赤心贯苍穹。世以成败论,操懿真英雄。
???
可见,爱国志士古今一样,报国之心同出一辙,表里表外,前人出师后人唱。纵使时隔近两千年,每读出师表,字里行间,仍能感受出武侯之情,“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於陛下”之情,千古之情。在回首“出师”,北伐实则不是轻易,而是充满风险。对于诸葛亮而言,在后方安安稳稳做太平丞相,把握大权,当然比风餐露宿,出生入死,决战沙场更符合其利益。然而诸葛亮却为自己选择了最崎岖的路。平生之愿,报先帝之恩遇,还是为了天下人......
六出祁山历时七年,星殒五丈原。诚如杜工部言: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相满襟。公元234年八月,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军中,年54岁。
历史的车轮,继续向前行进......
“及其受六尺之孤,摄一国之政,事凡庸之君,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如此即以为君臣百姓之心欣戴之矣。行法严而国人悦服,用民尽其力而下不怨。及其兵出入如宾,行不寇,刍荛者不猎,如在国中。其用兵也,止如山,进退如风,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亮死至今数十年,国人歌思,如周人之思召公也,孔子曰‘雍也可使南面’,诸葛亮有焉。”这也是仁人志士永远歌颂《出师
表》,永远歌颂诸葛亮的原因。
作文二:《有关出师表练习》6900字
《出师表》中考试题集锦
一、①臣本布衣??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而忠陛下之职份也。 1、这段文字选自的《出师表》,“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由是感激..( ) ②遂许先帝以驱驰..
( ) ③故.五月渡沪( ) ④先帝不以臣卑鄙..( ) ⑤深入不毛.( ) ⑥臣本布衣..
( ) ⑦三顾.
臣于草庐之中( ) 3、第②段说"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大事" 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______________。
4、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
______________,临危委重任和______________。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
5、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上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下联: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①六出:______________②东和:______________③收二川:______________ ④七擒:______________⑤北拒:______________⑥排人阵:______________
6、与“咨臣以当世之事”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先帝不以臣卑鄙 B 、以伤先帝之明 C 、悉以咨之 D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7、用一个成语概括: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划线语句的内容:______________。
8、“由是感激”中的“是”指代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作答)。 9、" 此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 中的" 此" 指代什么?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作答)。 10、概括这两段的文字的内容。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作者强调自己本来的志向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08年长春市)阅读下面两则短文,回答问题
【甲】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乙】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②
,意气扬扬,
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③。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④
齐国,名显诸侯。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⑤深矣,常有以自下⑥
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
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⑦。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⑧
。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①御:马夫。 ②驷马:四匹马拉的车。 ③去:离开,这里指离婚。 ④相:担任国相。⑤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⑥自下:谦虚。⑦自损抑:克制自己,保持谦卑。⑧对:回答。 16.解释下列短语。(2分。任选4个作答)
(1)简拔: (2)裨补阙漏: (3)优劣得所: (4)意气扬扬: (5)名显诸侯: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1)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2)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18.选出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 )
A .甲文是奏章,是典型的事实论证的写法,思路严密;直截了当,让人容易接受。 B .乙文是寓言,简短精练,含义深刻,含蓄地表明观点、说明道理,说服力强。
C .甲文乃出师伐魏前所作,基本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 D .乙文非常细腻地叙述了一个故事,虽鲜明生动,但读者难以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用这样的手法推荐国家大臣,似乎也不够慎重。
19.诸葛亮和晏子都是古代名相,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选用人才的标准有何不同。 (三)(2010年贵州安顺市)阅读《出师表》,完成10 一14 题。(16 分)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 分)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 ) ②以光.先帝遗德 ( ) ③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 ④悉以咨.之 (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 分)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古之贤者善于以史为鉴,察治国家兴衰之理。作者深情地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图?(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陆游在《感状》中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足可见此文传唱千古的原因在于作者凛然正气中所蕴含的耿耿忠心。细读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之“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出三点即可)(3 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着自己神圣的职责。请结合原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他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3 分)
答: 四、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8—12题。(19分)
【甲】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观沧海》)
【乙】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臣不胜受恩感激。(选自《出师表》)
【丙】贞观初,有上书请去佞臣者,太宗谓曰:“朕之所任,皆以为贤,卿知佞者谁耶?”对曰:“臣居草泽,不的知佞者,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若能不畏雷霆,直言进谏,则是正人,顺情阿旨,则是佞人。”太宗谓封德彝曰: “流水清浊,在其源也。君者政源,人庶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行直,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深鄙其为人,如此,岂可堪为教令?”谓上书人曰:“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欲以诈道训俗,卿言虽善,朕所不取也。” 【注释】①的知:确切知道。②封德彝:人名,太宗身边大臣。③人庶:人臣庶民。 ④魏武帝:曹操。⑤教令:教化,命令。 (选自《贞观政要·诚信》 8.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有上书请去.佞臣者 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岳阳楼记》) B. 流水清浊,在其源..也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C. 深鄙.其为人 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 D. 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 牺牲玉锦,弗敢加也,必以信.
(《曹刿论战》) 9. 下列句中的“以”与“以告先帝之灵”中“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皆以为贤 B.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 C. 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 D.不欲以诈道训俗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甲文中描写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表现大海的辽阔壮美;丙文中“流水清浊,在其源也”也是写水的,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曹操历来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乙文中的诸葛亮和丙文中的唐太宗分别是如何评价他的?读了《观沧海》后,你认为曹操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
答: (五)(2010年云南省大理市)(12分)阅读文言文《出师表》完成10-14小题。 臣本布衣,??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任选两个作答,多选不加分)(2分) (1)躬耕..于南阳( ) (2)先帝不以臣卑鄙..
( ) (3)庶.竭驽钝 ( ) (4)以.
伤先帝之明( ) 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由是感激放,遂许先帝以驱驰。译文: 12.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只划一处)。(2分)
(1)受 任 于 败 军 之 际 (2)先 帝 不 以 臣 卑 鄙
13.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哪几件事?(3分)
答:
14.作为现代中学生,你如何看待诸葛亮的“忠”?(3分)
答:
(二)(2010年云南省西双版纳)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乙】齐桓公见小臣稷①,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②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弗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骜禄爵者③,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骜禄爵,吾庸④敢骜霸王乎?”遂见之,不可止。(《吕氏春秋?下贤》)注: ①稷(jì):人名。②乘(shèn ɡ):量词。古时一车四马叫“乘”。 ③骜禄爵者:指看轻功名利禄的人。 ④庸:怎么。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任选两个作答,多选不加分)(2分) (1)躬耕于南阳 躬: (2)猥自枉屈 猥:
(3)攘除奸凶 攘: (4)一日三至而弗得见 弗: 11.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译文:
12.诸葛亮的“不求闻达于诸侯”和稷的“骜禄爵”的价值取向对你有什么启示?(2分)
答: 13.结合文意,说说【甲】文中先帝和【乙】文中桓公的相同之处是什么?(3分)
答: 14.请从内容或形式上对《出师表》作简要评析。(3分)
答:
名著阅读(2分)
1、等108位梁山好汉的形象,讲述了浔阳楼题反诗、 等一个个生动传神的故事。这些奇人奇事构成了一个异彩纷呈的艺术世界。(2010年北京市) 2、《名人传》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为三位伟大的艺术家写的传记,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23~24题。
【片断一】如果他要建造一座纪念碑的话,他就会耗费数年的时间到石料场去选料,还要修一条路来搬运它们;他想成为多面手:工程师、凿石工;他想什么都亲自动手,独自一人建起宫殿、教堂。这简直是一种苦役犯过的日子。他甚至都挤不出时间来吃饭睡觉。
【片断二】直到那一天,绝望顿生,也许是由于临死前的狂热飓风,他突然离开了住所,四处流浪,奔逃,在一所修道院投宿,然后又上了路,最后病倒途中,在一个无名的小城中一病不起。在弥留之际,他躺在病榻上哭泣,不是哭自己,而是在哭那些不幸的人。 【片断一】中的“他”是指 ;【片断二】中的“他”是指 。(2分) 读过《名人传》后,你一定被这三位伟大的艺术家所感动,请任选其中一位,说说他令你感动的
原因。(60字以内)(3分)(2010年天津市) 3. 《水浒》塑造了一大批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梁山英雄形象。下面的两个人物在被逼上梁山的过程中,都发生过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 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按情节的先后顺序依次填写在括号里。 林冲:误入白虎堂→( )→( )→怒杀王伦 鲁达:拳打镇关西→( )→( )→大闹野猪林(2010年河南)
作文三:《张钰的《出师表》》500字
黄导、钰对口《出师表》
发表日期:2006年12月2日?? ?? 作者:黑色传奇 ????【编辑录入:黑色传奇】
黄导、钰对口《出师表》
文/黑色传奇,2006年12月2日,转贴请注明
本文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黄导曰——
臣黄导言:电影拍摄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陪,大腿纷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艺谋、纪中,不泄于内;忠祥、金斗,忘身于外者:盖追成大哥之殊遇,欲后浪推前浪也。圈中府中,俱为一体;戏里戏外,不宜异同。若有胆敢不从,及自愿献身者:前者封杀,后者有赏,以昭潜规则之治。将军忠祥,性行淑均,晓畅房事,事后打死也不认,饶颖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为表率:愚以为圈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逢凶化吉也。亲导演,玩女人,此演艺圈所以兴隆也;亲女人,玩导演,此演艺圈之所不容也!(文/黑色传奇)
钰答曰——
钰本布衣,躬耕男阳,苟全性命于乱性,只求闻名于影视。黄导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日臣于宾馆之中,委臣以女主角之事,由是感激,遂以身相许以驱驰。后值倾覆,爬将起来不认账,提上裤子就反悔,尔来有好几年矣。黄导知臣谨慎,仍当吾面与小霞干事也。被日以来,夙夜忧虑,恐承诺不效,以白白被玩;故亲自偷拍,深入到毛。今录像已定,录音已足,当公开三段,北定影圈,依法起诉,攘除奸凶,兴我博客,还于真相:今当开庭,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文/黑色传奇)
作文四:《出师表的答案》2600字
《出师表》答案
1.(1)pi3 (2)cu2 (3)wei4 (4)mu4
2.①发扬光大②适宜、恰当③正④善。
3.(1)D (2)B (3)C
4.C
5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②苟全性命于乱世不
求闻达于诸侯③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6.B
二、(一)7.①感动、激动②奔走效劳③所以(因此)
8、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9.三顾茅庐 临崩寄大事 表达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并以先辈创业的艰
难激励刘禅
10.①六出:六出祁山②七擒:七擒益获③东和:东和孙吴④北拒:北拒曹魏⑤收二川:收取东
川、西川(6)排八阵:摆设八阵图(任意答出其中两个,意思对即可)
(二)11.①可是②托付③睡吃
12.C
13.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
14、表达了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提出了北伐中原的积极主张。
(三)15.A
16.用恬静来修养自己的身心,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
向,不做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
17.作者就学习(或“治学”)和做人(或“修身”)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
习,作者强调的
是一个“静”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加
以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
18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19非治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出师表》练习题
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①涉罚臧否( )②中道崩租( )③以遗陛下( )④行阵和睦( )
2.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
①以光先帝遗德( )②引喻失义( )
③察纳雅言( )④性行淑均( )
3.为下列句子中的“以”选择恰当的义项。
A.用B.以致C.用来D.因为
①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
②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
③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光帝之灵( )
4.下列句子读法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咨臣/以当世之事B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D.亲/贤臣,远川。人
5.按要求用原句回答:
①《出师表》中揭示汉代兴衰的句子是_______
②《出师表》中写出诸葛亮无意于功名的两句话是_______
③《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
6.对诸葛亮向刘禅上《出师表》的目的,有如下几种看法,其中最正确的一种是( b)
A.向刘禅表示自己对刘氏父子的忠心。B.此文写在他北伐之前,所以目的是让刘禅治理好国家,让他放心去北伐,使北伐的计划得以实现。
C.让刘禅做到亲贤远佞,修明政治。
D、此“表”开头就写蜀国形势危急,让刘禅修明政治,治理好国家,其目的只在挽救蜀国的
危难。
二、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7~23题。
(一)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三顾臣于一广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鸯钝,拔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巨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
7.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由是感激()②遂许先帝以驱驰()③故五月渡沪()
8.第②段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
9.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_______,临危委重任和_______。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_____。
(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
10.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 东和: 收二川:
七擒: 北拒: 排八阵:
(二)
先帝虑汉、贱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贱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j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之,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波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今不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条劳,此进趋之时也。
1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然不伐贼,王业亦亡( )
②故托臣以讨贼也( )
③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 )
12.对“惟坐而待之,孰与伐之”的“孰”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通“熟”,形容词 B同“谁”,疑问代词
C.同“怎么”,疑问代词D.同“为什么”,疑问代词
13.文中提出了蜀军北伐的有利条件,请找出有关句子。(用原文语句回答)
14.这段文字在内容上写到了哪两层意思?请概括回答。
(三)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士何及!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卒中往往语 B非淡泊无以明志
C.先帝知臣谨慎D.静以修身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7.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18.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19.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三、写作
20.一个人每天都会遇到种种事情,许多事情会对我们的心灵、情感造成冲击、我们就有所感受。
请以“感受”为话题作文,自拟题目,写出你与众不同的感受。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字迹要清楚;③字数600字左右。
作文五:《《出师表》》的说课稿》1200字
教材地位:本课位于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本单元是文言文单元,选录的都是名篇本课虽被定为自读课文,但在初中教材中却占有重要位置,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文章体裁
2、熟练朗读课文
3、掌握一至五段重点词句含义
4、理解作者提出的三条建议
教学重点:同教学目标2、3、4
教学难点:同教学目标3、4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质疑讨论法、朗读法、归纳法、讲解法
学法指导:质疑讨论法、自学法、批注法、识记法、朗读法
教学流程:
一、 引入
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上知天文、下识地理,运筹帷幄,才智超群,
后来成了智慧的化身他就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名篇《出师表》
[设想]:以作者超人的才智引出本文,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尽快进入课堂
二、了解作者
[设想]:不管是从名著考查的角度,还是从历史名人的角度,本文作者都需要学生进行深入了解让他们借助手中资料自行进行了解,教师再根据情况及时进行补充,并强调需要识记的重点,是本文第一课时学习中不可少的环节
二、 自读课文,及时标注
[设想]:让学生先依据自己能力通读课文,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做好标注,以增强下步学习的目的性
三、 师生共读课文
[设想]:在共读中,既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自读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也可以发现学生朗读
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引导和纠正,并能在节奏、停顿、情感等方面给予指正
四、 小组合作,疏通文章一至五段含义
[设想]:本文由于年代久远,一些字词含义变化较大,疏通文章含义是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由于课下注释标注比较全面,学生手中又有齐备的工具书,有能力解决翻译问题这一环节就放手交给学生去完成同时,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又可以互相提醒重点,解决难点,从而达到好的学习效果
五、 师生讨论,解决疑难
[设想]:文中一些重点实词和虚词的含义注释和资料中都没有显示,学生依据自己能力可能无从解决,对于这些问题拿出来在全班讨论,以求解决彻底
六、 反馈检测,强调重点
[设想]:为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检测其以文章词句含义的掌握程度,教师设置一些习题,提问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发现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又可以适时向学生强调词句翻译中的重点和难点
七、口头翻译前五段
[设想]:在多角度翻译的基础上,让学生看着课文独立复述其含义,达到巩固成果的目的
八、合作探究
思考:文章前五段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提出了三条建议: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设想]:诸葛亮向刘禅提出三条建议是《出师表》的重点内容之一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从文章中得出结论,以培养他们的理解概括能力
九、小结本节内容
[设想]:作为这篇文章的第一课时,从作者到朗读,再到词句翻译和课文内容,学习内容相当零碎,但要点也较明晰,所以课堂小结必须进行,用以帮助学生梳理本节所学,再次明确学习重点
十、布置作业
1、背诵并翻译前五段
2、完成基训相应题目
[设想]:这篇文章需要识记的内容很多受课堂时间限制,学生难以当堂消化以作业的形式督促其课下及时巩固,利于下节课的学习
作文六:《出师表的名言》21500字
出师表的名言
欢迎来到招生考试网
://.chinazhaokao./励志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出师表的名言》,希望能帮助到你。
《《出师表》名句》
出师表的名言 第一篇
《出师表》
1、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 ,欲报之于陛下也。
2、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 , ,以塞忠谏之路也。
3、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 。
4、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
者,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5、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 ,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有所广益。
6、将军向宠, , ,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悉以咨之, ,优劣得所。
7、亲贤臣,远小人, ;亲小人,远贤臣, 。
8、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 。
9、 ,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
激, 。后值倾覆, ,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10、今南方已定,兵甲已
足, ,北定中原, ,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11、陛下亦宜自谋, , , 。
《《出师表》名句默写》
出师表的名言 第二篇
《出师表》名句默写
1、《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 均。”这与《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__”两句意思一致。
2、《出师表》中表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师表》中揭示先汉兴隆原因的语句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在前一段时间,你们班上课纪律很乱,学习成绩很差,你 被临时任命为一班之长,对于新上任的你,用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的话说,这就是:________,
________。
5、作者的志趣是(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认为可以出师北伐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7、出师的战略目标(诸葛亮的政治愿望)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作者的感情可用六个字概括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9、《出师表》中表明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士义无反顾为国效 力原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10、刘备三请诸葛亮的故事耳熟能详,用《出师表》中的 话来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出师表的名言】
11、《出师表》中的对偶句是:____,____
12、《出师表》中,诸葛亮用历史经验告诉后人只有 “_________,_________”国家才能政治清明,兴旺发达。
13、诸葛亮分析当前形势,指出不利的客观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的主观条件是: _______,______。
14、诸葛亮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广开言路建议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15、表文结尾,明确各方责任,对后主谆谆告诫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
自己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
17、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师表的名言】
19、通过对比写出先后汉兴隆及衰败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追言白
帝城托孤之事,交代此次出 师的历史根源及思想基础的语
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
(1)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
(3)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4)《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
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
(5)《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6)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7)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8)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开张圣听;?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亲贤臣,远小人。
(9)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
人(或:亲贤远佞)。
(10)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1)《出师表》中说明蜀国当时所处的政治形势的句子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12)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出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心态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4)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5)通过对比写出先后汉兴隆及衰败原因的句子是: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16)诸葛亮在刘备几乎全军覆没的处境下,出任军师,追随刘备创业。他在《出师表》中写到: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7)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追言
白帝城托孤之事,交代此次出师的历史根源及思想基础的语句是: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18)严明赏罚的句子是:宫中府中 ,俱为一体,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9)诸葛亮《出师表》中写作者回忆先帝不惜降低身份拜访自己的句子是
。由本文叙述某件事概括而来的成语是 ,其原文是 。本文中作者认为西汉所以兴隆的原因是 。 文中 高度概括郭攸之、费袆、董允等人的语句是 。
《《出师表》知识点归纳》
出师表的名言 第三篇【出师表的名言】
《出师表》知识点归纳
一、生字词
崩殂(cu) 恢弘(hong) 妄自菲(fei)薄(bo) 陟(zhi)罚臧(zang)否(pi) 昭(zhao)平明之理 以遗(wei)陛下 裨(bi补阙(que)漏 行(hang)阵 攘(rang)除 猥(wei)自枉(wang)屈 庶(shu)竭驽(nu)钝(dun) 性行淑(shu)均 咨诹(zou)善道 以彰(zhang)其慢 责攸之、依、允等之咎(jiu) 斟(zhen)酌(zhuo)损益 涕(ti)零
二、词语解释
1.先帝(指刘备)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中途去世。崩殂:古代称指帝王之死。);今天下三分,益州(指蜀汉地区)疲弊(民力贫弱困乏),此 诚(实在、果真)危急存亡之 秋(时)也。然侍卫之臣不懈(懈怠,放松)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边疆)者。盖(副词,推断原因)追先帝之殊遇(特殊待遇),欲报之于陛下(对皇帝的敬称,指刘禅。)也。诚宜开张(扩大)圣听(圣明的听闻),以(用来)光(发扬光大)先帝遗德,恢弘(扩大、发扬)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轻视,看不起),引喻(称引、譬喻)失义(恰当),以(以致)塞忠谏之路也。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提升)罚(惩罚)臧否(善恶,褒贬,这里指评论人物的好坏),不宜异同(偏义复词,指不同)。若有作奸(奸邪的事情)犯科(科条法律),及为(做)忠善者,宜付(交付、交给)有司,论(判定)其刑(处罚)赏,以昭(显示、表明)陛下平明之理(治理)。不宜偏(偏袒)私(有私心),使内外异法(法令不同)也。 3.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善良诚实的人),志(志向)虑(思虑)忠纯,是以(因此)先帝 简拔(“简”同“拣”,挑选:简拔:挑选提拔)以(把)遗陛下。愚(谦词,我)以为宫中
之事,事无大小,悉(全、都)以咨(询问,征求意见)之,然后施行,必得 裨补(弥补)阙(“阙”同“缺”,缺点)漏(疏漏),有所广益(有启发和帮助)。 4.将军向宠,性(性格)行(品行)淑均(善良公正),晓畅(通晓,熟悉)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 举(推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 行阵(军队的行列,指军队)和睦,优劣(才能高和才能低的人)得所(得到合理的安排)也。
5.亲(亲近)贤臣,远(远离)小人(品质恶劣的人),此先汉 所以(??的原因)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 倾颓(倾覆衰败)也。先帝在
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痛心遗憾)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忠贞优秀)死节(以死报国)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那么)汉室之 隆(兴盛),可计日(数着日子)而待也。 (以上1—5段是第一部分:向后主提出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三
6.臣本 布衣(指平民),躬耕(亲自耕种)于南阳,苟全(苟且保全)性命于乱世,不求 闻达(做官扬名。闻,扬名,达,显贵。)于诸侯。先帝不 以(因为)臣 卑鄙(身份低微,见识浅陋,出身低下),猥(说话人表示谦卑的词。枉屈:屈身俯就。)自枉屈,
三 顾(拜访,探访)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由于这样)感激(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即感动和激奋),遂许(许诺,答应)先帝以 驱驰(奔
走效劳)。后 值(遇到)倾覆(指兵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接受命令)于危难之间。尔来(从那以来)二十有(同“又”)一年矣。
7.先帝知臣 谨慎(小心慎重),故临崩 寄(托付)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早晨)夜忧虑,恐付托不效(成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金沙江),深入不毛(不长草木,意思是荒凉的地方)。今南方已 定(平定),兵甲(兵器、盔甲,指武器装备。)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含有“希望”之意)竭(用尽) 驽钝(驽:劣马。钝:刀刃不锋利。驽钝:比喻低下的才能),攘除(排除,铲除)奸凶(奸邪凶恶之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 所以(用来……的事)报先帝而忠陛下之 职分(职责,职分。范围内应做的事)也。至于 斟酌损益(考虑事情是否可行,采取适当的措施。损,减少;益,增加),进尽忠言(毫无保留地提出忠诚的劝谏),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
8.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任务),不效(成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依、允等之咎(过失、过错),以彰(表明、显扬)其慢(怠慢,疏忽)。陛下亦宜自谋,以 咨
诹(询问) 善道(好的治国道理),察纳(认识 采纳)雅(正确)言,深追先帝遗诏(遗命)。臣不胜受恩 感激~(有所感而情绪激动) 9.今当远离,临(面对)表涕(眼泪)零(零落,掉落),不知所言。 (以上8.9段是第三部分:结束全文。)
三、识记
1(选自《三国志〃 蜀书〃 诸葛亮传》。作者 诸葛亮,字 孔明,三国 时 政治家、军事家。 2(表,是古代 奏议 的一种,是大臣用于向君主陈说自己的 请求 和 愿望 。从表达方式上看,《出师表》这篇表文以 议论 为主,兼用 记叙 和 抒情。
3(有关故事:三顾茅庐、火烧赤壁、草船借箭、七擒孟获、空城计退敌、白帝城托孤、三顾茅庐、三气周瑜、病死五丈原、六出祁山 、摆设八阵图、 舌战群儒、草船借箭
4(摘录诸葛亮的名言:
?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涉及《出师表》有关古诗文句: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出世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文天祥) 6(有关成语:
A.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B.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C.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D.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触犯法律条文。//E.优劣得所: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都得到合理的安排。//F.三顾茅庐:指诚心诚意邀请别人//G.计日而待:指计算日子等待,意思为期不远
还有感激涕零、斟酌损益、不知所云、等。 7.古今异义词: 古:扩大。今:表示商店开始营业。 古:身份低微,出身低下。今:言行恶劣不道德。
由是感激 古:感动、激奋。 今:感谢。 :痛心遗憾。 今:极为憎恨。 古:小心谨慎。 今:认真和慎重。
古:精通、熟练 今:(语言)流畅、明白 古:眼泪。 今:鼻涕。
8. 通假字:阙:通“缺”,缺点 简 :通“拣”,挑选 有:通“又”
9.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 以:
以光先帝遗德(用来)// 以塞忠谏之路 以伤陛下平明之理(以致)// 悉以咨之(拿)//先帝不以臣卑鄙(因为) //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因为) //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来) 临崩寄臣以大事(把)// 遂许先帝以驱驰 (助词,无实义,可不译)// 以告先帝之灵(用来)// 以彰其咎(用来)。
? 于: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在) // 欲报之于陛下也(向,对)//躬耕于南阳(在)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对) // 受任于败军之际(在)// 还于旧都 (在)
10. 一字多义: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给
予) 恐托付不效。(成效)
深追先帝遗(yí)诏 (遗留) 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任务)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用来??的事) 性行淑均(行为)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的原因) 行阵和睦(队伍)
俱为一体(是) 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做,行) 众议举宠为督 (做,担任)
四、翻译:
1.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译:现在天下分成三国,蜀汉民力贫弱困乏,这实在是形势危急,关系存亡的时候啊。
2.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
忠谏之路也。 译:不应该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忠言劝谏的道路啊~
3.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译:(陛下)实在应该广泛地听取意见,用来发扬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
4.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译:皇宫中和丞相府中的官员,都是国家的官员,升降官员,评论人物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标准不同。
5.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
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 译:如果有作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或做了好事对国家有贡献的,(都)应该一律交给主管部门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用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
6.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译:亲近小人,远离贤臣,这是后汉后汉倾覆衰败的原因。
7.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 译: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能亲近并且信任他们
8.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译:只希望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显达。
9.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译:先帝没有因为我身份低微、见识浅陋(而嫌弃我),不惜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向我征询当代时局的大事。我因为这样而感动而激奋,于是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10.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中。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译:在军事失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紧迫的关头奉命出使。从那时到现在有二十一年了
1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 译: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忠于陛下的职责和本分。
12(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在天之灵。
译: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效就给我判罪,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
13(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译:陛下也应该自行谋划,用来征询治国的良策,认识和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的遗命。
五、用课文内容填空(背诵默写):
1(诸葛亮分析蜀国当前形势不利条件的句子:?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分析蜀国当前形势有利条件的句子: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2( 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3(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4(《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一致的两句“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5(表明诸葛亮淡泊名利的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点明他原来的出身的词语是“布衣”
6(写出先汉兴隆和后汉倾颓的原因的句子(从正反两方面概括两汉的历史经验教训的句子(揭示汉代兴衰的原因的句子)是: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7(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
8(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 “开张圣听 ”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亲贤臣,远小人”。(或:广开言路,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 建议中最重要的是:亲贤臣,远小人。
9(武侯祠前悬挂着一幅对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你能在《出》一文中找出与之相应的内容吗,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10(诸葛亮在《出》中说明亲贤远佞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大事。他认为只要对“贞良死节之臣”“亲之信之”就将带来一个好的结果,在文中表明这个重要结果的句子是:“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1. 先帝对先汉兴隆,后汉倾颓所持的态度: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12(表明诸葛亮身份的句子: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表明诸葛亮不求功名的句子: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句子: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表明诸葛亮性情的句子:先帝知臣谨慎。诸葛亮出师的历史根源: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13(出师的目标/政治愿望(或先帝托付的“大事”指的是,、):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诸葛亮出师的物质准备(出师的前提):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出师表中的名句》
出师表的名言 第四篇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中的名句。
4、诚宜开张圣听,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5、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7、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8、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古诗的励志名言名句》
出师表的名言 第五篇
古诗的励志名言名句: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天生我材必有用。古诗的励志名言名句。李白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诗的励志名言名句。顾炎武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郑板桥
:师夷长技以制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发奋忘食,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有志者,事竟成。以上就是招生考试网
://.chinazhaokao./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励志。想要了解更多《出师表的名言》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励志内容哦! 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出师表原文 后出师表
12
作文七:《出师表的教案》8800字
精品文档
出师表的教案
1、积累文言词汇
2、结合文下注释,读懂文章内容领会诸葛亮提出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3、正确朗读课文,感受作者“报先帝、忠陛下”的拳拳忠心,增强责任感、使命感
4、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
1、积累文言词汇
2、加强诵读,体会作者的拳拳忠心,领会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了解本文把真挚感情融于议论、叙事之中的表现手法
本文情词恳切,感人肺腑,宜先按文后示例,读准节奏、停顿;结合文下注释,粗知文句大意;然后反复诵读,理解文章内容及作者“报先帝、忠陛下”的拳拳忠心,耿耿情意
一、预习?导学
1、文学常识:《出师表》作者 是的政治家,字 ,号 ,谥号 ,后世称其为 “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1 / 16
精品文档
2、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中道崩殂 ?益州疲弊 ?恢弘志士之气
?妄自菲薄 ?忠谏之路 ) ?陟罚臧否
?以遗陛下 ?性行淑均?行阵和睦
? 猥自枉屈 ?庶竭驽钝 ?咨诹善道
3、仿照文后示例,运用所掌握的文言句读法,读准句子停顿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4、查有关资料,运用积累的文言词汇解释加点词义
1)中道崩殂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盖追先帝之殊遇)诚宜开张圣听
5)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7)引喻失义) 陟罚臧否:
9)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10)作奸犯科
11) 此皆良实 1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13)悉以咨之 14)性行淑均
15)优劣得所 16)躬耕于南阳 17)先帝不以臣卑鄙
2 / 16
精品文档
18)猥自枉屈
19)遂许先帝以驱驰0)尔来
21)夙夜忧叹2)深入不毛
23)庶竭驽钝4)攘除奸凶
25)斟酌损益6)以彰其咎
27)咨诹善道8)察纳雅言
5、整体感知:
本文是作者率师北上伐魏时写给后主的一篇表文这篇“表”中写到的 “先帝”指 ,“陛下”指 “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 、 、 三国《出师表》中作者向后主着重提出了三条修明政治的主张,即?,? ,?
6、质疑:你在自学过程中还有哪些疑惑,或者你估计同学们最多的疑惑是什么,请把它写在下面
资料链接: 诸葛亮辅佐刘备,历尽艰难坎坷,经过多年奋战,终于建立了蜀国,身负丞相重任蜀国建立后两年,即公元223年,刘备病逝,后主刘禅继位,时年16岁诸葛亮受遗诏辅佐刘禅,主持蜀国军政大事公元227年,诸葛亮统率蜀国军队北进,驻军汉中,准备征伐曹魏,夺取中原,复兴汉室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二、课堂?研讨
3 / 16
精品文档
1、导入:
2、朗读课文
3、检查预习,疏通文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4、小组讨论:
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些建议,最关键的是哪一条,这些建议表达了他怎样的政治愿望,
这篇表文仅仅是提出一些建议吗,还写了哪些内容,都贯穿着一种什么情感,
《出师表》情词恳切,有不少脍指标炙人口的名句,请写出你欣赏的一句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
小结:关于“寓情于议”的特点:诸葛亮谈形势,教方法,摆先帝任贤事实,引历史经验教训,其目的都是希望后主能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的道理这种把诚挚的感情、殷切的期望融合于摆事实、讲道理中的论证手法,就是“寓情于议”采用这种委婉的表达方式,意在使后主能容易接受建议,达到规劝目的 关于“寓情于叙”的特点:诸葛亮事事都以先帝之意为依据,句句都借先帝之口说出,既不失人臣之礼,更无教训人主之嫌,使刘禅听了,忠言而不逆耳,十分得体;同时也表明他本人处处念及先帝之遗德、遗训,时时不忘先帝之殊遇重托,既能表明自己的心迹,又容易以情打动刘禅 “受
4 / 16
精品文档
恩感激,”的思想感情,贯穿全篇,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刘备父子的无限忠诚
报答先帝知遇之恩,句句忠言; 启发后主奋发图强,声声顺耳
三、巩固&8226;检测
通假字
1、必能裨补阙漏、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3、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古今异义词
1、先帝不以臣卑鄙、由是感激3、诚宜开张圣听
4、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一词多义
1、遗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深追先帝遗诏
2、效 恐托付不效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不效则治臣之罪
3、以 以塞忠谏之路 ,以光先帝遗德
咨臣以当世之事先帝不以臣卑鄙
重点词语解释
1、遂许先帝以驱驰 、躬耕于南阳 、后值倾覆、引
5 / 16
精品文档
喻失义 、陟罚臧否、夙夜忧叹
7、庶竭驽钝、以彰其咎 、以咨诹善道 10、察纳雅言
11、猥自枉屈 12、先帝不以臣卑鄙
重点语句翻译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
3、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课文内容理解:
1、这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 , 和 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表达
2、从诸葛亮对刘禅“宜开张圣听”“不宜偏私”、“亲贤臣,远小人”的谆谆教导中,你悟出哪些做人的道理,
五
4、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8、5、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6、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6 / 16
精品文档
以告先帝在天之灵
7、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8、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出师表》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习并积累文言词句。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明确诸葛亮的三条建议,体会诸葛亮知恩图报的思想感情。
3(体会文章以议论为主,兼用叙事、抒情的方法。
4(反复朗读并背诵这篇课文。
学习重点
1(明确诸葛亮的三条建议,分析三条建议之间的关系。
2(体会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三条建议的良苦用心,体会诸葛亮知恩图报的思想感情。
3(背诵课文。
学习方式: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习课时:三到四课时
学习步骤
一、课前准备
1(文常:作者:诸葛亮,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是当时著名的
7 / 16
精品文档
政治家、军事家。本文选自《 》。
2(文体:表是 的一种文体。
3(你了解的诸葛亮:
二、预习课文:
以背景导入。诸葛亮辅佐刘备,历尽艰难坎坷,经过多年奋战,终于建立了蜀国,自负丞相重任。蜀国建立后两年,即公元223年,刘备病逝,后主刘禅继位,时年16岁。诸葛亮受遗诏辅佐刘禅,主持蜀国军政大事。公元227年,诸葛亮统率蜀国军队北进,驻军汉中,准备征讨曹魏,夺取中原,复兴汉室。他当时感到刘禅暗昧懦弱,颇有内顾之忧,所以临出发前上书刘禅,恳切劝谏刘禅应继承刘备遗志,砥砺志行,振作精神,听信忠言,任用贤良,黜斥佞人,严明赏罚,尽心国事,以图完成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大业。这就是著名的《出师表》,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千古至文。
设计
以文体导入。“表”是臣下向君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表文的一大特点是陈述衷情。
《出师表》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是表中的代表作。文天祥盛赞“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陆游评价“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
设计
8 / 16
精品文档
以诸葛亮本人导入。诸葛亮不但才华卓著,而且文采烨然,他创作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敬仰,今天让我们一睹其风采。
设计
以有关诸葛亮的诗作导入。如杜甫《蜀相》、陆游《书愤》等。
设计
以《隆中对》导入。汉建安十二年,诸葛亮隆中对策,提出伟大的战略构想,之后的历史在相当程度上证实了他构想的正确性,但也确实有些想法未能实现。今天我们再对《隆中对》提出后所发生的一些史实进行探讨,应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二、资料助读
1(关于刘备托孤: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宫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勒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2(关于刘禅:
刘备子,小名阿斗。刘备死后他继任蜀汉皇帝,昏庸
9 / 16
精品文档
无能,由诸葛亮辅政,“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公元234年,诸葛亮病死北伐军中,他逐渐信任宦官,朝政腐败。公元263年魏军攻成都,他出降,第二年举家迁洛阳,被封为安乐县公。由于他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庸碌无张的皇帝,所以后世就把“阿斗”当作昏庸无能的人的代称。
3(诸葛亮与刘备的关系:
诸葛亮追随刘备二十多年。一方面是感恩图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他初辅刘备时,刘备的地位尚未巩固。他竭忠尽智,终于使蜀汉地位渐趋安定。公元223年刘备临终时,把刘禅托付给他,并要刘禅“事之如父”。诸葛亮也一心希望刘禅成功,并无丝毫恃功自大的意思,他对刘备父子,真是一片至诚。
他的图报就是以贯彻他的政治主张为最终目的的。二十多年来,他辛勤创建西蜀,还要进一步“北定中原,兴复汉室”。所以在适当时机,准备出师,并提出自己的意见。
4(区别历史事实中的诸葛亮和传说中的诸葛亮。
历史上的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有政治远见,能对复杂的形势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出规律,定出方针。他在政治上的措施是赏罚严明,恩威并施。其它如开发生产、发明新武器等,都有它的历史价值。他还很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如“戒子”“戒外甥”等,主张修身养德,志向高远,这些精神,多可借鉴。
10 / 16
精品文档
传说中的诸葛亮,已被作为智能的化身。但在他身上附加的带有神话色彩的传说,是
不能当作史实来看的。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背诵课文,要背得抑扬顿挫、感情丰沛,使学生产生激情。
2(教师领读课文片断,学生跟读,注意句中停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相关读音,多媒体显示:
生字:
殂 弘 菲薄 攸 韦 谏
猥 枉 庶 弩钝 攘除 诹
通假字:
裨补阙漏
二十有一年矣
多音字:
以遗陛下 遗诏 妄自菲薄 性行 行阵
塞忠谏之路 长史 裨补 臧否
4(学生自读课文,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生1:诸葛亮劝说刘禅继承先帝遗志,振兴蜀国。
生2:诸葛亮出师北伐之前对国内政务逐一安排,并表明自己的忠心。
生3:诸葛亮陈述自己出师的理由,并立下军令状,
11 / 16
精品文档
以示决心。
生4:全文着眼于“出师”二字,既向后主提出数条治国建议,又向刘禅陈述出师理由,表达出师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翻译课文。
2(以小组为单位,就难词难句讨论交流,力求通畅地翻译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分发文字资料,两人一份;帮助学生理解文句,积累文言知识。
五、思读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齐读课文。
2(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理解文意。
多媒体显示:
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哪些建议?
诸葛亮是从哪几个方面提出建议的?,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本文陈述的重点是什么?
就国内政事的安排,诸葛亮提出了三条建议,这三条建议中哪一条是最主要的?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明确: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以下建议:
12 / 16
精品文档
?诚宜开张圣听;
?昭平明之理?宫中之事,悉以咨之;
?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亲贤臣,远小人;
?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这些建议可概括为两大方面:国内政事,北伐之举。
从写作背景上看,“修明政治”是早就提出的治国策略,现在重新提出,目的在于为出师伐魏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北伐无后顾之忧。诸葛亮此次出师时,刘禅只有20岁,昏庸无能,不懂得治理政事,如果出师后国内政局不稳,前方必然会受到影响,可见讲治国大计和政事安排正是为了出师北伐。
本文陈述的重点是对国内政事的安排。
就国内政事的安排,诸葛亮提出了3条建议: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这三条建议的核心是亲贤远佞。
表文主要是向后主进言的,首揭“开张圣听”,以打开进言之路。在打开忠谏之路的前提下,谈执法“平明”,先总提后分述,扣紧“开张圣听”的精神。宫中之事,向郭攸之、费帏、董允这些志虑忠纯之士请教;府中之事,向向宠请教。最后提出亲贤远佞。三项建议,既独立成项,又相互关联,广开言路是前提,执法公平是关键,亲贤远佞是核心。能否做到广开言路和严明赏罚,关键在于能否做到亲贤
13 / 16
精品文档
远佞,亲贤远佞的思想是贯穿全篇的。
3(理清全文思路,指导背诵。
师生一同梳理全文思路,多媒体显示本文词语提纲,内容如下:
形势危急——大臣表现——开张圣听
赏罚严明
第一部分 宫中事——先帝简拔之臣——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荐贤臣
营中事——先帝称能之臣——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提建议——亲贤远佞
回顾历程——抒发感激之情
第二部分 报先帝,忠陛下
展望雄图——表示伐魏决心
请命出师——表决心
第三部分 用贤臣——兴德之言
叮嘱陛下——
宜自谋——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第四部分临表拜别
学生根据思路提示,尝试背诵课文。
4(教师播放《三国演义》中“出师表”片断,学生静观画面,静听诸葛亮自陈,感受诸葛亮的赤胆忠心和谆谆
14 / 16
精品文档
教诲之情。
5(学生大声读背课文。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师生齐背课文
二、精读课文,探究思考,突破难点
教师设计相关问题,诱生深思。多媒体显示:
1(文章主要向后主进谏,开篇为什么从蜀国形势谈起?既然益州“疲弊”,又为何要出师伐魏?
2(文章第5段为什么插入对往事的回忆,去掉这一段文字,好吗?
3(课文第6段叙写自己的生平,好象是逸枝衍菖,对此你怎么看,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各组选代表进行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关于第一个问题:
表文开篇点明天下形势,“今天下三分”,尚不知鹿死谁手,复直言“益州疲弊”,自身条件很差,地少将寡,民穷地荒,进而大声疾呼:“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大有危在旦夕之势,如不救亡存国,将会出现国破身亡的惨局。在凸显形势的情况下,垫以“侍卫之臣”“忠志之士”,他们不忘先帝遗德,不改对后主的忠心,转危为安是有希望的。
15 / 16
精品文档
在这样的基础上,提出三项治国主张。表文将是否广开言路、执法严明、亲贤远佞从关系国家存亡的角度来谈,从关系忠于先帝的高度来说,使人闻之惊心,思之动心。因此可以说,从蜀国形势谈起,这样的切入角度无疑是最佳的。
第二问应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提供相关资料如下:
诸葛亮在这篇表文的开头就提到“益州疲弊”,却又要出师伐魏,这看起来是相互矛
16 / 16
作文八:《出师表的比较阅读》3400字
《出师表》的比较阅读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①病笃,召亮于成都。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②,必能安国,终定大事③。若嗣子④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⑤。”亮涕泣曰:“臣敢⑥竭股肱⑦之力,效⑧忠贞之节,继之以死⑨!”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⑩之如父。”(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注释:①[永安]即白帝城。②[曹丕]曹操之子。③[大事]此指灭魏灭吴,统一中国。④[嗣子]此子刘禅。嗣:继承。⑤[自取]自己取而代之。⑥[敢]谦词。有冒昧的意思。⑦[股肱ɡōnɡ]比喻辅佐之臣。⑧[效]献出,呈献。⑨[继之以死]即一直到死。⑩[事]侍奉。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 ②由是感激( )
③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④若嗣子可辅( )
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3.阅读文言文,要勤查工具书。下面是《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属”字的几种解释,判断哪一种解释最适合“属以后事”中的“属”字。(只需填序号)
属①zhǔ。连接。②zhǔ。委托,交付。③隶属,归属。④亲属。⑤类。
4.简要回答下面问题:
(1)课外阅读能扩大我们的知识面,加深我们对课文的理解。你认为[乙]段具体说明了[甲]段中的哪一句?请把该句子抄下来。
(2)你最欣赏诸葛亮哪一个特点?结合课内外阅读所了解的诸葛亮事迹说说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出师表》
【乙】墨者①有钜子②腹黄享 ③,居秦,其子杀人。秦惠王④曰:“先生之年长矣,非有它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先生之以此寡人也。”腹黄享对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人也。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
诛,腹黄享不可不行墨者之法。”不许惠王,而遂杀之。予,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钜子可谓公矣。 ——选自《吕氏春秋?去私》
注释:①墨者:指墨家。②钜子:墨家学派对墨学有成就的人称“钜子”。③腹黄享 (tún):人名。④秦惠王:战国时秦国国君。
1.按照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以光先帝遗德 光:发扬光大
B.杀人者死,伤人者刑 刑:罚
C.以昭陛下平明之理理:道理
D.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 赐:恩赐
(2)结合语境解释(甲)文中的“引喻失义”和(乙)文中的“天下之大义也”中的“义”的意思。
①引喻失义 义:
②天下之大义也 义:
2.将选文中画“ ”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译文:
(2)忍所私以行大义,钜子可谓公矣。
译文:
3.(甲)文和(乙)文虽然一段是以议论为主,一段是以记叙为主,但是告诉了我们一个相同的道理。请在读懂(乙)文故事的基础上,用(甲)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这道理。 答:这个语句
是
4.读完这两段选文,你从中领悟到什么呢?假如现在让你向你的班主任老师(或班长)对今后的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一条建议,你会提出怎样的建议呢?请结合你在阅读中所获得的感悟,将你的建议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不少于30字)
你的建议: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高祖(刘邦)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7、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在句中的意思。
(1)先帝不以臣卑鄙( )(2)给馈饷,不绝粮道( )
8、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两组是 ( )
① 当世之事 ② 决胜于千里之外 ③ 未知其二 ④ 可计日而待也。
百万之军 不求闻达于诸侯 以彰其咎 有一范增而不能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两个句子。
(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2)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10、写出源于选文中的两个成语
(1) (2)
11、甲、乙两文都谈到了用人的问题,你认为诸葛亮和刘邦都强调了什么?你对此有何看法?
参考答案
(七)1.解释加点词:(4分)
①卑鄙(身份低微,出身鄙野。或:卑贱低下,见识短浅。) ②由是(因此,由于这样) ③顾(探望,拜访) ④辅(辅助,协助)根据答题的正确程度,酌情给分。(每个解释1分)
2.翻译句子:(4分) ①只求在乱世之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希求在诸侯那里扬名显贵。或:只求在乱世间苟且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 ②您的才能超过曹丕十倍,一定能使国家安定,最后统一全国。根据答题的正确程度,酌情给分。(每句2分)。
3.(②)(2分)
4.简要回答下面问题:(4分)(1)答: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或: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1分)(2)开放题。答案略。答题关键在于有自己的观点,且能结合课内外阅读所了解的诸葛亮事迹加以评说,答题能自圆其说。根据答题情况,酌情给分。(3分)自己的观点1分;能结合课内外阅读所了解的诸葛亮事迹1分;说理由较清楚,能自圆其说1分。
(八)1.(3分)(1)C(应为“治”) (2)①适宜,恰当;②正义。(公正、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2.(4分)(1)(2分)如有作坏事违犯法纪的,或尽忠心做善事的,应该一律交给主管部门加以惩办或奖赏。
(2)(2分)(钜子)忍心割去自己所偏爱的来推行正义,钜子可以称得上大公无私了。
3.(2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或: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4.(3分)此题是一道开放性表述题。目的在引导学生将阅读读文言文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思考,获得一定的认识。学生回答的内容必须围绕两段选文的中心;为人做事应处
(十七)7、(2分)①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②断绝 阻绝 (每个1分) 8、(2分)C
6、(4分)(1)对于桓帝、灵帝时代,没有不哀叹和憾恨的。 (2)这就是他被我击败的原因。(每句2分 每点0.5分)
7、(2分)计日而待 不求闻达 三顾茅庐 运筹帷幄(答出一个给1分)
8、(3分)强调了善于使用人才(亲贤)的巨大作用。(1分)紧扣文章内容谈看法(2分) 如:刘邦论楚亡汉兴,做到用人所长,人尽其才,体现了他得人才得天下的精髓思想。那么今天,我们企业的各级领导则更应学学古人,胜于先贤,要具备爱才之心,识才之智,荐才之德,容才之量。只有这样,我们的企业才能兴旺。
作文九:《出师表的字词解释》800字
1、《出师表》选自 2、表: 3、崩: 4、殂: 5、崩殂: 6、半: 7、中道: 8、疲弊( ): 9、此: 10、诚: 11、秋:
12、然: 13、侍卫之臣: 14、懈: 15、内: 16、忠志之士: 17、忘身于外: 18、追: 19、殊遇: 20、诚: 21、宜: 22、开张圣听: 23、以: 24、光: 25、遗德:
26、恢弘: 27、妄自菲薄: 28、引喻: 29、义: 30、引喻失义: 31、宫中: 32、府中: 33、俱: 34、臧否: 35、陟罚臧否( )( ),不宜异同: 36、若: 37、作奸犯科: 38、有司: 39、刑: 40、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41、昭: 42、平明: 43、理: 44、内外异法: 45、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46、是以: 47、简拔: 48、遗( ):
49、愚: 50、以为: 51、悉: 52、咨:
53、悉以咨之: 54、必能裨补阙漏:55、淑: 56、均: 57、性行淑均: 58、晓畅:
59、昔日: 60、行阵和睦: 61、优劣得所: 62、倾颓( ): 63、叹息: 64、痛恨: 6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66、计日而待: 67、布衣: 68、躬: 69、苟全:
70、闻达: 71、以: 72、卑鄙: 73、猥:
74、枉屈: 75、顾: 76、咨: 77、由是:
78、感激: 79、遂: 80、许: 81、驱驰:
82、值: 83、倾覆: 84、尔来: 85、故:
86、临崩: 87、寄: 88、夙夜忧叹( ):
89、效: 90、不毛: 91、驽钝: 92、驽:
93、钝: 94、攘除: 95、职分: 96、损:
97、益: 98、斟酌损益: 99、效: 100、效: 101、若: 102、慢: 103、彰: 104、彰其咎: 105、诹( ): 106、咨诹善道: 107、纳: 108、雅言: 109、追: 110、遗诏:
作文十:《带拼音的《.出师表》全文》2800字
带拼音的《.出师表》全文先帝创业未半(xiāndìchuàngyèwèibàn),而中道崩殂(érzhōngdàobēngcú);今天下三分(jīntiānxiàsānfēn),益州疲敝(yìzhōupíbì),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cǐchéngwēijícúnwángzhīqiūyě)。然侍卫之臣(ránshìwèizhīchén),不懈于内(búxièyúnèi);忠志之士(zhōngzhìzhīshì),忘身于外者(wàngshēnyúwàizhě):盖追先帝之殊遇(gàizhuīxiāndìzhīshūyù),欲报之于陛下也(yùbàozhīyúbìxiàyě)。诚宜开张圣听(chéngyíkāizhāngshèngtīng),以光先帝遗德(yǐguāngxiāndìyídé),恢弘志士之气(huīhóngzhìshìzhīqì);不宜妄自菲薄(bùyíwàngzìfěibó),引喻失义(yǐnyùshīyì),以塞忠谏之路也(yǐsāizhōngjiànzhīlùyě)。宫中府中(gōngzhōngfǔzhōng),俱为一体(jùwéiyìtǐ);陟罚臧否(zhìfázāngpǐ),不宜异同(bùyíyìtóng):若有作奸犯科(ruòyǒuòjiānfànkē),及为忠善者(jíwéizhōngshànzhě),宜付有司(yífùyǒusī),论其刑赏(lùnqíxíngshǎng),以昭陛下平明之治(yǐzhāobìxiàpíngmíngzhīzhì);不宜偏私(bùyípiānsī),使内外异法也(shǐnèiwàiyìfǎyě)。侍中(shìzhōng)、侍郎郭攸之(shìlángguōyōuzhī)、费依(fèiyī)、董允等(dǒngyǔnděng),此皆良实(cǐjiēliángshí),志虑忠纯(zhìlǜzhōngchún),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shìyǐxiāndìjiǎnbáyǐyíbìxià):愚以为宫中之事(yúyǐwéigōngzhōngzhīshì),事无大小(shìwúdàxiǎo),悉以咨之(xīyǐzīzhī),然后施行(ránhòushīxíng),必得裨补阙漏(bìděibìbǔquèlòu),有所广益(yǒusuǒguǎngyì)。将军向宠(jiāngjūnxiàngchǒng),性行淑均(xìngxíngshūjūn),晓畅军事(xiǎochàngjūnshì),试用之于昔日(shìyòngzhīyúxīrì),先帝称之曰(xiāndìchēngzhīyuē)“能(néng)”,是以众议举宠为督(shìyǐzhòngyìjǔchǒngwéidū):愚以为营中之事(yúyǐwéiyíngzhōngzhīshì),事无大小(shìwúdàxiǎo),悉以咨之(xīyǐzīzhī),必能使行阵和穆(bìnéngshǐhángzhènhémù),优劣得所也(yōulièdésuǒyě)。亲贤臣(qīnxiánchén),远小人(yuǎnxiǎorén),此先汉所以兴隆也(cǐxiānhànsuǒyǐxīnglóngyě);亲小人(qīnxiǎorén),远贤臣(yuǎnxiánchén),此后汉所以(cǐhòuhànsuǒyǐ)倾颓也(qīngtuíyě)。先帝在时(xiāndìzàishí),每与臣论此事(měiyǔchénlùncǐshì),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wèichángbútànxītònghènyúhuán)、灵也(língyě)!侍中(shìzhōng)、尚书(shàngshū)、长史(zhǎngshǐ)、参军(cānjūn),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cǐxīzhēnliàngsǐjiézhīchényě),愿陛下亲之(yuànbìxiàqīnzhī)、信之(xìnzhī),则汉室之隆(zéhànshìzhīlóng),可计日而待也(kějìrìérdàiyě)。臣本布衣(chénběnbùyī),躬耕南阳(gōnggēngnányáng),苟全性命于乱世(gǒuquánxìngmìngyúluànshì),不求闻达于诸侯(bùqiúwéndáyúzhūhóu)。先帝不以臣卑鄙(xiāndìbúyǐchénbēibǐ),猥自枉屈(wěizìwǎngqū),三顾臣于草庐之中(sāngùchényúcǎolúzhīzhōng),谘臣以当世之事(zīchényǐdāngshìzhīshì),由是感激(yóushìgǎnjī),遂许先帝以驱驰(suìhǔxiāndìyǐqūchí)。后值倾覆(hòuzhíqīngfù),受任于败军之际(shòurènyúbàijūnzhījì),奉命于危难之间(fèngmìngyúwēinànzhījiān):尔来二十有一年矣(ěrláièrshíyǒuyīniányǐ)。先帝知臣谨慎(xiāndìzhīchénjǐnshèn),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gùlínbēngjìchényǐdàshìyě)。受命以来(shòumìngyǐlái),夙夜忧虑(sùyèyōulǜ),恐付托不效(kǒngfùtuōbúxiào),以伤先帝之明(yǐshāngxiāndìzhīmíng);故五月渡泸(gùwǔyuèdùlú),深入不毛(shēnrùbùmáo)。今南方已定(jīnnánfāngyǐdìng),甲兵已足(jiǎbīngyǐzú),当奖帅三军(dāngjiǎngshuàisānjūn),北定中原(běidìngzhōngyuán),庶竭驽钝(shùjiénúdùn),攘除奸凶(rǎngchújiānxiōng),兴复汉室(xìngfùhànshì),还于旧都(háiyújiùdōu):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cǐchénsuǒyǐbàoxiāndìérzhōngbì)。至于斟酌损益(zhìyúzhēnzhuósǔnyì),进尽忠言(jìnjìnzhōngyán),则攸之(zéyōuzhī)、依(yī)、允等之任也(yǔnděngzhīrènyě)。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yuànbìxiàtuōchényǐtǎozéixìngf),不效则治臣之罪(búxiàozézhìchénzhīì),以告先帝之灵(yǐgàoxiāndìzhīlíng);若无兴复之言(ruòwúxìngfùzhīyán),则责攸之(zézéyōuzhī)、依(yī)、允等之咎(yǔnděngzhījiù),以彰其慢(yǐzhāngqímàn)。陛下亦宜自谋(bìxiàyìyízìmóu),以谘诹善道(yǐzīzōushàndào),察纳雅言(chánàyǎyán),深追先帝遗诏(shēnzhuīxiāndìyízhào)。臣不胜受恩感激(chénbúshèngshòuēngǎnjī)!今当远离(jīndāngyuǎnlí),临表涕泣(línbiǎotìqì),不知所云(bùzhīsuǒyú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