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勤学苦练的故事》5700字
悬梁刺股
汉朝的孙敬刻苦好学,每天一早就起来就读书,直至深夜。因为疲劳瞌睡,常会不知不觉打起盹来。他就把绳子的一头悬在屋梁上,一头系着头发。这样,一打盹,头皮就会被扯痛。后来,他终于成为儒学大师。战国时的苏秦因为游说秦国失败,家里人不理他,就发愤自学。每当瞌睡时,就拿锥子刺自己的股(大腿),直至鲜血淋漓。后来他成为有名的学问家。
后人将两人的事迹合在一起,用?悬梁刺股?形容刻苦自学。
柳公权发奋练字
有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举行?书会?。这时,一个卖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写的几个字?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便皱皱眉头,说:?这字写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样,软塌塌的,没筋没骨,还值得在人前夸吗??小公权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有本事,你写几个字让我看看。? 老人爽朗地笑了笑,说:?不敢,不敢,我是一个粗人,写不好字。可是,人家有人用脚都写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华京城看看去吧。? 第二天,小公权起了个五更,独自去了华京城。一进华京城,他就看见一棵大槐树下围了许多人。他挤进人群,只见一个没胡双臂的黑瘦老头赤着双脚,坐在地上,左脚压纸,右脚夹笔,正在挥洒自如地写对联,笔下的字迹似群马奔腾、龙飞凤舞,博得围观的人们阵阵喝彩。小公权?扑通?一声跪在老人面前,说:?我愿意拜您为师,请您告诉我写字的秘诀……?老人慌忙用脚拉起小公权说:?我是个孤苦的人,生来没手,只得靠脚巧混生活,怎么能为人师表呢??小公权苦苦哀求,老人才在地上铺了一张纸,用右脚写了几个字: ?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 柳公权把老人的话牢记在心,从此发奋练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茧子,衣肘补了一层又一层。经过苦练,柳公权终于成为我国著名书法家。
郑板桥学书法
清朝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自幼酷爱书法,古代著名书法家各种书体他都临摹,经过一番苦练,终于和前人写得几乎一模一样,能够乱真了。但是大家对他的字并不怎么欣赏,他自己也很着急,比以前学得更加勤奋,练得更加刻苦了。一个夏天的晚上,他和妻子坐在外面乘凉,他用手指在自己的大腿上写起字来,写着写着,就写到他妻子身上去了。他妻子生气地把他的手打了一下说:?你有你的体(身体),我有我的体,为什么不写自己的体,写别人的体??晚上睡觉时,郑板桥想到,各人有各人的身体,写字也各有各的字体,本来就不一样嘛!我为什么老是学着别人的字体,而不走自己的路,写自己的体呢?即使学得和别人一样,也不过是别人的字体,没有创新,没有自己的风格,又有什么意思?从此,他取各家之长,融会贯通,以隶书与篆、草、行、楷相杂,用作画的方法写字,终于形成了雅俗共赏、受人喜爱的?六分半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乱石铺街体?,成了清代享有盛誉的著名书画家。
潜心苦学墨当饭
王羲之大约五六岁的时候,就拜卫夫人为老师学习书法。他的书法进步很快,7岁的时候,便以写字而在当地小有名气了,很得前辈的喜爱和夸奖。王羲之在11岁的时候,就读了大人才能读懂的《笔说》。他按照《笔说》中所讲的方法,天天起早摸黑地写呀,练呀,简直都入了迷。过了一段时间,看看自己写的字,与以前写的比较,果然有些变化。一天他的老师卫夫人看了后吃了一惊,对人说:?这孩子一定是看到书法秘诀了,我发现他近来的字,已达到成年人的水平了,照这样发展下去,这孩子将来在书法方面的成就一定会淹没我的名声的。?王羲之并没有因老师称赞而沾沾自喜,骄傲自满,他临帖更用心、更刻苦了,甚至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有一次吃午饭,书童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几次催他快吃,他仍然连头也不抬,像没听见一样,专心致志地看帖、写字。饭都凉了,书童没有办法,只好去请王羲之的母亲来劝他吃饭。母亲来到书房,只见羲之手里正拿着一块沾了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呢,弄得满嘴乌黑。原来羲之在吃馍馍的时候,眼睛仍然看着字,脑子里也在想这个字怎么写才好,结果错把墨汁当蒜泥吃了。母亲看到这情景,憋不住放声笑了起来。王羲之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听到母亲的笑声他还说:?今天的蒜泥可真香啊!?王羲之坚持数十年如一日,勤学苦练,临帖不辍,练就了很扎实的功夫,这为他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铺平了道路。
宋濂冒雪访师。
明朝著名散文家、学者宋濂自幼好学,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赞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很爱读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总要刨根问底。这次,宋濂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冒雪行走数十里,去请教已经不收学生的梦吉老师,但老师并不在家。宋濂并不气馁,而是在几天后再次拜访老师,但老师并没有接见他。因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冻得够呛,宋濂的脚趾都被冻伤了。当宋濂第三次独自拜访的时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当宋濂几乎晕倒在老师家门口的时候,老师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耐心解答了宋濂的问题。后来,宋濂为了求得更多的学问,不畏艰辛困苦,拜访了很多老师,最终成为了闻名遐迩的散文家!
岳飞学艺。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
司马光警枕励志。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她是美国的著名的女作家,她小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弄得她双目失明,耳朵也失去了听觉。当海伦七岁时,她的父母为她请来了一位教师,帮助她学习。可是,海伦看不见,也听不见,怎么学呢?所以这位教师想了一个办法:先拿一个洋娃娃给她玩,然后在她的手心上,写上洋娃娃这个词儿,这样海伦就知道了什么叫洋娃娃了。因此,海伦很快
就喜欢上这种学习的方法。从此以后,海伦就用这个办法学习,她一个一个地记,日积月累,她学会了不少的词。你可以想想,海伦作为一个又聋又瞎的孩子,她要克服怎样的困难啊?但她不怕困难,以惊人的毅力在学习、在生活,终于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作家。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好多了,不必再 ?凿壁偷光?,更不必模仿?刺股悬梁?的做法,但古人那种勤奋好学的精神却值得我们好好学习,而且我们都是健康人,比海伦〃凯勒强多了,只要我们学会不怕困难,不半途而废,刻苦学习,立志成才,就一定会成功。
以荻画地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欧阳修以荻画地)
凿壁借光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囊萤映雪
《晋书》说:?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荧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及长,风姿美劭,机悟敏速,甚有乡曲之誉。?后又?以寒素博学知名于世?。正因为车胤年轻时家庭贫困,不
能经常买油点灯,但能在夏天的晚上,经常捉几十只萤火虫装在细密的网兜里,当作读书的灯光,所以,不但长大后以?机悟敏速?而享誉一方,并且在当时以出身贫寒而博学多才知名于世。又据《尚有录》记载:?孙康,晋京兆人,性敏好学,家贫无油,于冬月映雪读书。?这两个晋代人,虽然都家贫无油点灯,但一个夏月囊荧,一个冬月映雪,刻苦攻读,所以最后都成为当时的著名学者。
悬梁刺股
战国时期的著名纵横家苏秦,年轻时候,欲说秦王实行连横政策,十次上书都未被采纳。这时他的衣服已经穿破,盘缠也已用光,形容枯槁,面色黎黑,只得打着裹脚,穿着草鞋,背着书籍,挑着行李,怀着惭愧的心情离开秦国。回到家,妻子不下织机迎接,嫂子不为他做饭,父母不同他答话。但他并没有灰心丧气责备家人而是归罪于秦王不接受他的策略。于是当天晚上就打开数十个书籍中的大量书籍,从中找到辅佐周武王伐纣取得胜利的姜太公所著的兵书《阴符经》,立即伏案阅读,并选择其中有用的部分不断熟悉,反复揣摩。读至深夜疲劳欲睡时,就用锥子猛刺自己的大腿来提精神,致使鲜血沿大腿流到脚后跟。经过一年的刻苦学习,仔细研究,终于掌握了书中的精髓,确立了制秦的策略。然后他再次周游列国,说服赵、魏、齐等六国合纵抗秦。他自己也同时佩六国相印,成为约纵之长。又据《汉书》说:?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苏秦发愤锥刺骨,孙敬志学头悬梁,两个故事被后世传为佳话,‘悬梁刺股’这个成语也就成了勤学苦读的同义词。
孟轲刻苦学习的故事:
古时候,有个学问家叫孟轲。他刚上学的时候,很用心,写字一笔一划,很工整。不久,他觉得学习太辛苦,不如在外面玩耍快活。于是,他逃学了,常到山坡上树林中去玩,好开心啊!
一天,他回到家里,正在织布的妈妈问他:?怎么这么早就放学了??他只好承认逃学了。妈妈生气地说:?我辛辛苦苦织布供你读书,你却逃学,太没出息了!?小孟轲连忙给妈妈跪下。
妈妈拿起剪刀,一下子把没织完的布剪断了,说着:?你不好好读书,就像这剪断的布,还有什么用处!?
小孟轲哭着说:?我错了!今后再也不贪玩了。我一定好好读书!?从此,小孟轲勤奋学习,从不偷懒。后来他成了著名的大思想家。
悬梁刺股
?悬梁?的故事见于《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
西汉时期,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开始由于知识浅薄得不到重用,连家里人都看不起他,使他大受刺激,下决心认真钻研。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 一头牢牢地绑在房梁上,一头系在头发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就会把头皮扯痛了, 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刺股?的故事见于《战国策?卷三秦一》。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 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后人将这两个故事合成?悬梁刺股?或?刺股悬梁?一句成语,用以激励人发愤读书学习。
囊萤映雪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这个时间背诵诗文。
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
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孙康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后来,他当了一个大官
凿壁偷光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作文二:《颜真卿勤学苦练书法的故事》2100字
颜真卿勤学苦练书法的故事
时间:2015-10-01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故事网 点击:8310次
张旭是唐代着名的书法家。
有一年,酷爱练字的颜真卿弃官投到张旭门下学习书法。他原以为在名师的门下学习,很快就能够掌握写字的窍门,从而一举成名。但拜师以后,张旭却没有告诉他练字的秘诀。他只是给颜真卿简单地指点一下字帖的特点,介绍了一些名家字帖,让颜真卿临摹。有时候,张旭喝上点酒后,就带着颜真卿去爬山,去游水,去赶集、去看戏,回到家后又让颜真卿练字,或让颜真卿看他挥毫疾书。
转眼间,过了几个月。颜真卿得不到老师的书法秘诀,心里十分着急。他决定亲自向老师讨教。
有一次,张旭又兴冲冲地拿起了笔,颜真卿趁机走上前去,深施一礼,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声:“老师~”
张旭抬起头看着颜真卿,关切地问道:“有事吗,”
颜真卿壮着胆子,红着脸说:“我想让老师传授给我书法秘诀。”
听了他的话,张旭又好气又好笑,但念颜真卿为人忠厚耿直,便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学习书法,要勤学苦练,同时还要从自然万象中接受启发。这些为师不是多次给你讲过了吗,”
颜真卿听了,以为老师还有所保留,又向前一步,施礼恳求:“老师所说的这些道理我都已经知道了,我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能够将字写好的秘方。学生弃官从师,就是为了这个,还望老师多多赐教。”
张旭听了,眉头紧皱,但还是耐着性子开导颜真卿:“只有通过苦练,才能够写一手好字,再也没有其他的办法。”
对于老师的开导,颜真卿仍认为是推托之词,于是双膝跪地,继续苦苦哀求。
张旭见这个学生根本听不进自己的话,一心只想要秘诀,心中十分不快。为了能让他醒悟,他终于沉下脸来,厉声喝道:“你想要秘诀是吧,好的,我现在就告诉你:凡是一心寻求什么诀窍,不肯下苦功夫的人,是不会取得任何成就的。”
张旭说完,便挥毫写自己的字,不再理他了。
颜真卿终于醒悟了,他明白了学习之道。之后他勤学苦练,潜心揣摩前辈笔法,从社会生活与自然景象中领悟运笔的神韵,进步很快。后来他写的字端庄雄伟。
经过不断努力,他终于成为了一名着名的书法家。
读故事,悟道理
人们总是责怪命运的盲目性,其实命运本身还不如人那么具有盲目性。天道酬勤,命运总是掌握在那些勤勤恳恳的人手中。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为了学习书法,颜真卿起初向褚遂良学习,后来又拜在张旭门下。张旭是唐代首屈一指的大书法家,各种字体都会写,尤其擅长草书。颜真卿希望在这位名师的指点下,很快学到写字的窍门,从而一举成名。但拜师以后,张旭却没有透露半点书法秘诀。他只是给颜真卿介绍了一些名家字帖,简单地指点一下字贴的特点,让颜真卿临摹。有时候,他带着颜真卿去爬山,去游水,去赶集、看戏,回家后又让颜真卿练字,或看他挥毫疾书。
转眼几个月过去了,颜真卿得不到老师的书法秘诀,心里很着急,他决定直接向老师提出要求。 一天,颜真卿壮着胆子,红着脸说:“学生有一事相求,请老师传授书法秘诀。” 张旭回答说:“学习书法,一要?工学?,即勤学苦练;二要?领悟?,即从自然万象中接受启发。这些我不是多次告诉过你了吗?” 颜真卿听了,以为老师不愿传授秘诀,又向前一步,施礼恳求道:“老师说的?工学?,?领悟?,这些道理我都知道了,我现在最需要的是老师行笔落墨的绝技秘方,请老师指教。”
张旭还是耐着性子开导颜真卿:“我是见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察笔法之意,见公孙大娘舞剑而得落笔神韵,除了苦练就是观察自然,别的没什么诀窍。” 接着他给颜真卿讲了晋代书圣王羲之教儿子王献之练字的故事,最后严肃地说:“学习书法要说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就是勤学苦练。要记住,不下苦功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
老师的教诲,使颜真卿大受启发,他真正明白了为学之道。从此,他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潜心钻研,从生活中领悟运笔神韵,进步很快,终成为一位大书法家,为同时代的四大书法家之首。
2、人物简介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颜师古五世从孙、颜杲卿从弟,唐代著名政治家、书法家。
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中进士,登甲科,曾4次被任命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因受到当时的权臣杨国忠排斥,被贬黜到平原郡任太守,人称“颜平原”。肃宗时至凤翔授宪部尚书,迁御史大夫。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兴元元年(784年),遭宰相卢杞陷害,被遣往叛将李希烈部晓谕,凛然拒贼,终被缢杀。
颜真卿创立“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
3、人物历史评价
李隆基:朕不识颜真卿形状何如,所为得如此~
李萼:闻公义烈,首唱大顺,河朔诸郡恃公为长城。
卢杞:颜真卿四方所信,使谕之,可不劳师旅。
李适:器质天资,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坚贞一志。属贼臣扰乱,委以存谕,拘肋累岁,死而不挠,稽其盛节,实谓犹生。
殷亮:昨段秀实奋身击泚(朱泚)首,今颜真卿伏缢烈(李希烈)庭,皆启明君臣,发挥教训,近冠青史,远绍前贤。
作文三:《勤学苦练的故事[最新]》5800字
悬梁刺股
汉朝的孙敬刻苦好学,每天一早就起来就读书,直至深夜。因为疲劳瞌睡,常会不知不觉打起盹来。他就把绳子的一头悬在屋梁上,一头系着头发。这样,一打盹,头皮就会被扯痛。后来,他终于成为儒学大师。战国时的苏秦因为游说秦国失败,家里人不理他,就发愤自学。每当瞌睡时,就拿锥子刺自己的股(大腿),直至鲜血淋漓。后来他成为有名的学问家。
后人将两人的事迹合在一起,用?悬梁刺股?形容刻苦自学。
柳公权发奋练字
有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举行?书会?。这时~一个卖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写的几个字?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便皱皱眉头~说:?这字写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样~软塌塌的~没筋没骨~还值得在人前夸吗,?小公权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有本事~你写几个字让我看看。? 老人爽朗地笑了笑~说:?不敢~不敢~我是一个粗人~写不好字。可是~人家有人用脚都写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华京城看看去吧。? 第二天~小公权起了个五更~独自去了华京城。一进华京城~他就看见一棵大槐树下围了许多人。他挤进人群~只见一个没胡双臂的黑瘦老头赤着双脚~坐在地上~左脚压纸~右脚夹笔~正在挥洒自如地写对联~笔下的字迹似群马奔腾、龙飞凤舞~博得围观的人们阵阵喝彩。小公权?扑通?一声跪在老人面前~说:?我愿意拜您为师~请您告诉我写字的秘诀……?老人慌忙用脚拉起小公权说:?我是个孤苦的人~生来没手~只得靠脚巧混生活~怎么能为人师表呢,?小公权苦苦哀求~老人才在地上铺了一张纸~用右脚写了几个字: ?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 柳公权把老人的话牢记在心~从此发奋练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茧子~衣肘补了一层又一层。经过苦练~柳公权终于成为我国著名书法家。
郑板桥学书法
清朝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自幼酷爱书法~古代著名书法家各种书体他都临摹~经过一番苦练~终于和前人写得几乎一模一样~能够乱真了。但是大家对他的字并不怎么欣赏~他自己也很着急~比以前学得更加勤奋~练得更加刻苦了。一个夏天的晚上~他和妻子坐在外面乘凉~他用手指在自己的大腿上写起字来~写着写着~就写到他妻子身上去了。他妻子生气地把他的手打了一下说:?你有你的体(身体)~我有我的体~为什么不写自己的体~写别人的体,?晚上睡觉时~郑板桥想到~各人有各人的身体~写字也各有各的字体~本来就不一样嘛!我为什么老是学着别人的字体~而不走自己的路~写自己的体呢?即使学得和别人一样~也不过是别人的字体~没有创新~没有自己的风格~又有什么意思?从此~他取各家之长~融会贯通~以隶书与篆、草、行、楷相杂~用作画的方法写字~终于形成了雅俗共赏、受人喜爱的?六分半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乱石铺街体?~成了清代享有盛誉的著名书画家。
潜心苦学墨当饭
王羲之大约五六岁的时候~就拜卫夫人为老师学习书法。他的书法进步很快~7岁的时候~便以写字而在当地小有名气了~很得前辈的喜爱和夸奖。王羲之在11岁的时候~就读了大人才能读懂的《笔说》。他按照《笔说》中所讲的方法~天天起早摸黑地写呀~练呀~简直都入了迷。过了一段时间~看看自己写的字~与以前写的比较~果然有些变化。一天他的老师卫夫人看了后吃了一惊~对人说:?这孩子一定是看到书法秘诀了~我发现他近来的字~已达到成年人的水平了~照这样发展下去~这孩子将来在书法方面的成就一定会淹没我的名声的。?王羲之并没有因老师称赞而沾沾自喜~骄傲自满~他临帖更用心、更刻苦了~甚至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有一次吃午饭~书童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几次催他快吃~他仍然连头也不抬~像没听见一样~专心致志地看帖、写字。饭都凉了~书童没有办法~只好去请王羲之的母亲来劝他吃饭。母亲来到书房~只见羲之手里正拿着一块沾了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呢~弄得满嘴乌黑。原来羲之在吃馍馍的时候~眼睛仍然看着字~脑子里也在想这个字怎么写才好~结果错把墨汁当蒜泥吃了。母亲看到这情景~憋不住放声笑了起来。王羲
之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听到母亲的笑声他还说:?今天的蒜泥可真香啊:?王羲之坚持数十年如一日~勤学苦练~临帖不辍~练就了很扎实的功夫~这为他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铺平了道路。
宋濂冒雪访师。
明朝著名散文家、学者宋濂自幼好学~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赞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很爱读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总要刨根问底。这次~宋濂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冒雪行走数十里~去请教已经不收学生的梦吉老师~但老师并不在家。宋濂并不气馁~而是在几天后再次拜访老师~但老师并没有接见他。因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冻得够呛~宋濂的脚趾都被冻伤了。当宋濂第三次独自拜访的时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当宋濂几乎晕倒在老师家门口的时候~老师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耐心解答了宋濂的问题。后来~宋濂为了求得更多的学问~不畏艰辛困苦~拜访了很多老师~最终成为了闻名遐迩的散文家:
岳飞学艺。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
司马光警枕励志。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她是美国的著名的女作家~她小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弄得她双目失明~耳朵也失去了听觉。当海伦七岁时~她的父母为她请来了一位教师~帮助她学习。可是~海伦看不见~也听不见~怎么学呢,所以这位教师想了一个办法:先拿一个洋娃娃给她玩~然后在她的手心上~写上洋娃娃这个词儿~这样海伦就知道了什么叫洋娃娃了。因此~海伦很快就喜欢上这种学习的方法。从此以后~海伦就用这个办法学习~她一个一个地记~日积月累~她学会了不少的词。你可以想想~海伦作为一个又聋又瞎的孩子~她要克服怎样的困难啊,但她不怕困难~以惊人的毅力在学习、在生活~终于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作家。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好多了~不必再 ?凿壁偷光?~更不必模仿?刺股悬梁?的做法~但古人那种勤奋好学的精神却值得我们好好学习~而且我们都是健康人~比海伦〃凯勒强多了~只要我们学会不怕困难~不半途而废~刻苦学习~立志成才~就一定会成功。
以荻画地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欧阳修以荻画地,
凿壁借光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
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囊萤映雪
《晋书》说:?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荧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及长~风姿美劭~机悟敏速~甚有乡曲之誉。?后又?以寒素博学知名于世?。正因为车胤年轻时家庭贫困~不能经常买油点灯~但能在夏天的晚上~经常捉几十只萤火虫装在细密的网兜里~当作读书的灯光~所以~不但长大后以?机悟敏速?而享誉一方~并且在当时以出身贫寒而博学多才知名于世。又据《尚有录》记载:?孙康~晋京兆人~性敏好学~家贫无油~于冬月映雪读书。?这两个晋代人~虽然都家贫无油点灯~但一个夏月囊荧~一个冬月映雪~刻苦攻读~所以最后都成为当时的著名学者。
悬梁刺股
战国时期的著名纵横家苏秦~年轻时候~欲说秦王实行连横政策~十次上书都未被采纳。这时他的衣服已经穿破~盘缠也已用光~形容枯槁~面色黎黑~只得打着裹脚~穿着草鞋~背着书籍~挑着行李~怀着惭愧的心情离开秦国。回到家~妻子不下织机迎接~嫂子不为他做饭~父母不同他答话。但他并没有灰心丧气责备家人而是归罪于秦王不接受他的策略。于是当天晚上就打开数十个书籍中的大量书籍~从中找到辅佐周武王伐纣取得胜利的姜太公所著的兵书《阴符经》~立即伏案阅读~并选择其中有用的部分不断熟悉~反复揣摩。读至深夜疲劳欲睡时~就用锥子猛刺自己的大腿来提精神~致使鲜血沿大腿流到脚后跟。经过一年的刻苦学习~仔细研究~终于掌握了书中的精髓~确立了制秦的策略。然后他再次周游列国~说服赵、魏、齐等六国合纵抗秦。他自己也同时佩六国相印~成为约纵之长。又据《汉书》说:?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苏秦发愤锥刺骨~孙敬志学头悬梁~两个故事被后世传为佳话~‘悬梁刺股’这个成语也就成了勤学苦读的同义词。
孟轲刻苦学习的故事:
古时候~有个学问家叫孟轲。他刚上学的时候~很用心~写字一笔一划~很工整。不久~他觉得学习太辛苦~不如在外面玩耍快活。于是~他逃学了~常到山坡上树林中去玩~好开心啊: 一天~他回到家里~正在织布的妈妈问他:?怎么这么早就放学了,?他只好承认逃学了。妈妈生气地说:?我辛辛苦苦织布供你读书~你却逃学~太没出息了:?小孟轲连忙给妈妈跪下。 妈妈拿起剪刀~一下子把没织完的布剪断了~说着:?你不好好读书~就像这剪断的布~还有什么用处:?
小孟轲哭着说:?我错了:今后再也不贪玩了。我一定好好读书:?从此~小孟轲勤奋学习~从不偷懒。后来他成了著名的大思想家。
悬梁刺股
?悬梁?的故事见于《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
西汉时期~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开始由于知识浅薄得不到重用~连家里人都看不起他~使他大受刺激~下决心认真钻研。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 一头牢牢地绑在房梁上~一头系在头发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就会把头皮扯痛了~ 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刺股?的故事见于《战国策?卷三秦一》。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 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后人将这两个故事合成?悬梁刺股?或?刺股悬梁?一句成语~用以激励人发愤读书学习。
囊萤映雪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这个时间背诵诗文。
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孙康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后来~他当了一个大官
凿壁偷光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
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
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作文四:《古人勤学苦练的故事大全_名人故事》1300字
古人勤学苦练的故事大全_名人故事
导语,在我们努力到心灰意冷时,不妨想想那些成功人士的成功故事,看他们的成功故事,会对你有所启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名人勤学苦练的故事,欢迎浏览。
古人勤学苦练的故事大全_名人故事
宋濂冒雪访师
明朝著名散文家、学者宋濂自幼好学,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赞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很爱读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总要刨根问底。这次,宋濂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冒雪行走数十里,去请教已经不收学生的梦吉老师,但老师并不在家。宋濂并不气馁,而是在几天后再次拜访老师,但老师并没有接见他。因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冻得够呛,宋濂的脚趾都被冻伤了。当宋濂第三次独自拜访的时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当宋濂几乎晕倒在老师家门口的时候,老师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耐心解答了宋濂的问题。后来,宋濂为了求得更多的学问,不畏艰辛困苦,拜访了很多老师,最终成为了闻名遐迩的散文家!
囊萤映雪
晋代孙康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
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后来,他当了一个大官。
囊萤映雪的囊萤,晋代车胤小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故事源自晋代的车胤与孙康。
颜琛苦读
孔子的弟子颜琛,有一次要去向孔子请安,听到屋内一段对话,
东门长老, 您不是说颜琛很聪明吗?
孔子, 可惜他没有苦学的精神。
东门长老, 那他将来有何造就?
孔子, 他不愿苦学,我从来就没有指望他成材成器。
在门外的颜琛听后惭愧交加,回房收拾包袱,只留下 三年后再会 几个字,便回家了。
回到家,颜琛把自己关进书房,闭门谢客,发心苦读。期间孔子先后来探望他两次,都被颜琛以不在家或生病的理由回绝。三年后,颜琛正准备出门,却见孔子和东门长老往他家的方向走来,颜琛亲自迎上前,请孔子进屋。孔子递了一块上书 三年后再会 的竹简给颜琛,并说道, 我按时来了。
颜琛, 我正要出门去见恩师,没想到您先到了。 说着,并抱出
一大堆书简, 恩师!您考吧。
经过一番检验,孔子欣喜地赞叹道, 在我三千弟子中,颜琛可谓独占鳌头了。
这世间,有的人为 一句话 积极向上,努力以赴;有的人则颓废消沉,自暴自弃。 一句话 并没有是非对错,是向上,是堕落?是力图振作,是争执不休?就如双峰道信禅师对牛头法融的提点, 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 ,不过在吾人一念净秽善恶。
人生路上,如能使逆耳之语转为动力,也许一句话就是改变我们一生的转折点。
[古人勤学苦练的故事大全_名人故事]
作文五:《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100字》2100字
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100字
导语,书法是中国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过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书法和英文书法等。
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100字
柳公权发奋练字】
柳公权,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并称"楷书四大家"。
有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举行"书会"。这时,一个卖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写的几个字"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便皱皱眉头,说,"这字写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样,软塌塌的,没筋没骨,还值得在人前夸吗?"小公权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有本事,你写几个字让我看看。" 老人爽朗地笑了笑,说,"不敢,不敢,我是一个粗人,写不好字。可是,人家有人用脚都写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华京城看看去吧。"
第二天,小公权起了个五更,独自去了华京城。一进华京城,他就看见一棵大槐树下围了许多人。他挤进人群,只见一个没胡双臂的黑瘦老头赤着双脚,坐在地上,左脚压纸,右脚夹笔,正在挥洒自如
地写对联,笔下的字迹似群马奔腾、龙飞凤舞,博得围观的人们阵阵喝彩。小公权"扑通"一声跪在老人面前,说,"我愿意拜您为师,请您告诉我写字的秘诀......"老人慌忙用脚拉起小公权说,"我是个孤苦的人,生来没手,只得靠脚巧混生活,怎么能为人师表呢?"小公权苦苦哀求,老人才在地上铺了一张纸,用右脚写了几个字, "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 柳公权把老人的话牢记在心,从此发奋练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茧子,衣肘补了一层又一层。经过苦练,柳公权终于成为我国著名书法家。
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100字
【王羲之潜心苦学墨当饭】
王羲之,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王羲之大约五六岁的时候,就拜卫夫人为老师学习书法。他的书法进步很快,7岁的时候,便以写字而在当地小有名气了,很得前辈的喜爱和夸奖。王羲之在11岁的时候,就读了大人才能读懂的《笔说》。他按照《笔说》中所讲的方法,天天起早摸黑地写呀,练呀,简直都入了迷。过了一段时间,看看自己写的字,与以前写的比较,果然有些变化。
一天他的老师卫夫人看了后吃了一惊,对人说,"这孩子一定是看到书法秘诀了,我发现他近来的字,已达到成年人的水平了,照这样发展下去,这孩子将来在书法方面的成就一定会淹没我的名声的。"王羲之并没有因老师称赞而沾沾自喜,骄傲自满,他临帖
更用心、 更刻苦了,甚至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有一次吃午饭,书童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几次催他快吃,他仍然连头也不抬,像没听见一样,专心致志地看帖、写字。饭都凉了,书童没有办法,只好去请王羲之的母亲来劝他吃饭。母亲来到书房,只见羲之手里正拿着一块沾了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呢,弄得满嘴乌黑。原来羲之在吃馍馍的时候,眼睛仍然看着字,脑子里也在想这个字怎么写才好,结果错把墨汁当蒜泥吃了。母亲看到这情景,憋不住放声笑了起来。王羲之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听到母亲的笑声他还说,"今天的蒜泥可真香啊!"王羲之坚持数十年如一日,勤学苦练,临帖不辍,练就了很扎实的功夫,这为他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铺平了道路。
【钟繇八十勤练字】100字
钟繇(151-230年),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一作许昌人。三国曹魏时大臣,杰出的书法家。他的书法"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唐张怀《书断》),开创了由隶入楷的新体,对我国书法的发展贡献很大,当时的名将曹操也曾向他讨教过书法。
钟繇从小聪明好学,十一、二岁时,曾不辞辛劳跟着书法前辈刘德升(字君嗣)到山东南部的抱犊山临摹秦汉摩崖石刻。他白天与人闲谈时,也常用物画地练字长达数丈;晚上睡在床上,还是不停地用指在被子上比划,三年后终于书法大进。三国鼎立后,钟繇与韦诞、曹喜、邯郸淳等书法家共事曹操。
有一次,钟繇在韦诞家中看到一卷蔡邕的书法理论著作《九势八
字诀》,非常爱慕,要求韦诞借给他拿到家中看看。但韦诞出于对《九势八字诀》的珍宝,只同意他在家翻阅,不肯让他携宝出门。后来韦诞死了,知情者暗地掘开他的坟墓,得到了这卷墨宝《九势八字诀》。钟繇便用重金将它买下,终日拿在手中,连大小便时也披览。有几次他去厕所,因揣摩间架入迷,半天没有出来,急得有人到处寻找。钟繇一生活了七十九岁,他临终前曾捧着《九势八字诀》谆谆嘱咐儿子钟会(字士季)说,"吾精思三十余载。行车未尝忘此,常读他书未能终,惟学其字,每见万类,悉书象之。若止息一处,则画其地,周广数步;若在寝息,则画其被,皆为之穿。"(唐蔡希综《法书论》)这段话,可说是他一生学书经验的总结。
[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100字]
作文六:《关于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800字
关于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
为了学习书法,颜真卿起初向褚遂良学习,后来又拜在张旭门下。张旭是唐代首屈一指的大书法家,各种字体都会写,尤其擅长草书。颜真卿希望在这位名师的指点下,很快学到写字的窍门,从而一举成名。但拜师以后,张旭却没有透露半点书法秘诀。他只是给颜真卿介绍了一些名家字帖,简单地指点一下字贴的特点,让颜真卿临摹。有时候,他带着颜真卿去爬山,去游水,去赶集、看戏,回家后又让颜真卿练字,或看他挥毫疾书。
转眼几个月过去了,颜真卿得不到老师的书法秘诀,心里很着急,他决定直接向老师提出要求。
一天,颜真卿壮着胆子,红着脸说:“学生有一事相求,请老师传授书法秘诀。”
张旭回答说:“学习书法,一要?工学?,即勤学苦练;二要?领悟?,即从自然万象中接受启发。这些我不是多次告诉过你了吗?”
颜真卿听了,以为老师不愿传授秘诀,又向前一步,施礼恳求道:“老师说的?工学?,?领悟?,这些道理我都知道了,我现在最需要的是老师行笔落墨的绝技秘方,请老师指教。”
张旭还是耐着性子开导颜真卿:“我是见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察笔法之意,见公孙大娘舞剑而得落笔神韵,除了苦练就是观察自然,别的没什么诀窍。”
接着他给颜真卿讲了晋代书圣王羲之教儿子王献之练字的故事,最后严肃地说:“学习书法要说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就是勤学苦练。要记住,不下苦功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
老师的教诲,使颜真卿大受启发,他真正明白了为学之道。从此,他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潜心钻研,从生活中领悟运笔神韵,进步很快,终成为一位大书法家,为四大书法家之首。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作文七:《古代名人勤学苦练的小故事三则》300字
古代名人勤学苦练的小故事三则 刺股悬梁 战国时的苏秦,夜以继日地读书,实在太累了,就用锥子刺腿来 使头脑清醒;汉代的孙敬,为了防止读书时瞌睡,便用一根绳子把自 己的头发系在房梁上,只要一打磕睡就会被扯醒。这就是历史上“刺 股悬梁”的故事。 凿壁偷光 晋朝的车胤、孙康、匡衡,家里都很穷,连点灯的油都买不起。 夏天的晚上,车胤用纱布做成一个小口袋,捉一些萤火虫装进去,借 着萤火虫发出的光亮看书;孙康在严寒的冬夜坐在雪地里,利用白雪 的反光苦读; 匡衡在墙上凿了个小洞, “偷” 邻居家的一点灯光读书。 成语“囊萤映雪”和“凿壁偷光”所讲的就是这几个故事。 墨池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自幼苦练书法。他每次写完字,都到自家门 前的池塘里洗毛笔,时间长了,一池清水变成了一池墨水。后来,人 们就把这个池塘称为“墨池”。王羲之通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著名 的书法家,被人们称为“书圣”。
作文八:《科学家勤学苦练的小故事》1000字
凿壁借光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
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王羲之练字
王羲之练字十分刻苦,十分用心。连走着、坐着、睡着,都想着如何把字写好。他多年如一日,临帖不止。临谁的帖,字就写得象谁的字,真是做到了临摩得惟妙惟肖。一天晚上,他又练字练到很晚。他夫人多次催他休息,他才上床睡觉;到了床上,躺在被窝里,他满脑子还是字帖,就不由自主地在他夫人的肚皮上,用手指当笔,不停地写了起来。
他夫人正闭着眼睛睡觉,被他手指划来划去,怎么也睡不着。就推开他的手,生气地说:“你有你体,我有我体,你想写就往自己身体上写
吧。”
王羲之听了夫人的话,心里一动:“对,对,你有你体,我有我体。我不能老照着人家的葫芦画飘,我要创出自己的字体来。”
从此,他刻苦练字,不断创新,终于创出了自己的字体,成了中国的一代书圣。
孟轲刻苦学习的故事
古时候,有个学问家叫孟轲。他刚上学的时候,很用心,写字一笔一划,很工整。不久,他觉得学习太辛苦,不如在外面玩耍快活。于是,他逃学了,常到山坡上树林中去玩,好
开心啊~
一天,他回到家里,正在织布的妈妈问他:“怎么这么早就放学了,”他只好承认逃学了。妈妈生气地说:“我辛辛苦苦织布供你读书,你却逃学,太没出息了~”小孟轲连忙给妈妈跪下。
妈妈拿起剪刀,一下子把没织完的布剪断了,说着:“你不好好读书,就像这剪断的布,还有什么用处~” 小孟轲哭着说:“我错了~今后再也不贪玩了。我一定好好读书~”从此,小孟轲勤奋学习,从不偷懒。后来他成了著名的大思想家。
作文九:《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7500字
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 作为我国优秀传统艺术的书法由于历代书法家与劳动人民的创造以及中国笔墨纸砚所特有的艺术效果形成一种千变万化的形式和韵律之美历来为广大人民所称道。但是要练好书法非得在运笔、结构和章法上下工夫不可。凡是有成就的书法家都有一些勤学苦练的故事。 相传后汉时有个叫张芝的书法家他从小就爱写字学习很用功。他白天以指划地夜里睡在床上划被家里准备缝制的衣料都被他写满了字。他经年累月在池塘边苦练书法。平时洗笔洗砚把整个池塘的清水都染黑了。后人用的“临池”两字就是指张芝练字的故事。他的草书气势磅礴号称“草圣”。 三国时的钟繇ó读由从小在抱犊山中从师练字。有一次钟繇在朋友韦诞家里看到蔡邕读雍的一卷笔法非常爱慕韦诞借给他看看韦诞不肯。韦诞死后他暗地叫人掘开坟墓才得到这卷笔法。当他领悟到蔡邕笔法的道理时高兴得不住地捶打自己胸口把胸口都打青肿了。由于他专心致志精研笔法他的字就成了后代珍藏的艺术品。 东晋时大名鼎鼎的王羲之七岁开始练字十二岁那年有一次他偷看了父亲枕中秘藏的前代笔论从中得到启发。十七岁跟女书法家卫夫人卫铄练书法赢得了“后学新秀”、“青
后来他渡江北游名山大川看到李斯、曹喜等大书法家的字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声誉。
又在许昌看到钟繇、梁鹄的字在洛阳看到蔡邕的《石经》三体书又在他堂兄王洽处看到《华岳碑》大大开拓了眼界增长了见闻胸襟更宽广了字的意境也就更高了成了千古“书圣”。 隋朝有个叫智永的和尚是王羲之的第七代孙子相传他为了练字四十年不下楼写坏的笔头有好几箩筐。他把这些坏笔头埋在土里做个坟墓叫“笔冢”。因为智永的字写得实在太好了四面八方来求写字的人很多门槛也给踏穿了他用铁皮把门槛包起来后人管它叫“铁门限”。 唐初有个叫虞世南的名家唐太宗很推崇他他写的字珠圆玉润柔中带刚。他从小跟智永和尚练字夜间睡在床上苦心钻研常用指头划着肚皮和床单琢磨气势。划呀划呀日子久了被单布也给划穿了。 和虞世南同时代的另一个大书法家欧阳询著名楷帖《九成宫醴泉铭》就是他写的。有一次他骑马经过一个地方瞥见荒烟蔓草中竖立着晋代书法家索靖写的一块石碑他眼前一亮觉得碑上的字好极了回过马来越看越有味立着坐着都看不足于是索性卧在碑前揣摩了三天三夜给他悟出很多书法的道理。他的楷书严整挺秀方圆合轨成为后代楷模。 唐朝还有一位以写铁线篆闻名的李阳冰。一次他经过一座塑像身边看见塑像背后刻着一种奇妙的篆书这可把他吸引住了。他横看竖看越看越爱也在篆刻碑前留住了几天。这几天的细心揣摩对他帮助很大。他的篆书水平也就大大提高成为秦代李斯以来篆书写得最好的书法家。 中唐时还有两个写大草的名家一个叫张旭一个叫怀素他们练字也有许多动人的事迹。张旭喜欢喝酒性格豪放有人说他粗鲁其实很细心。据他自己谈书法的经验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事物都能启发写字。一次他看到担夫和公主争道悟出章法结构要分主次讲避让听到吹鼓手奏乐见到公孙大娘舞剑器知道运笔应注重轻重缓急有节奏感讲究气韵。 怀素从小在长沙出家做和尚练字一笔不苟非常用功。他买不起大量纸张就把芭蕉叶子当纸用写光了就在漆盘和漆板上练写写到后来盘板都给写穿了。 怀素和张旭两个平日都十分注意观察各种自然现象日月星辰风雷水火山川花草鸟兽虫鱼甚至墙壁裂缝草莽惊蛇以及千姿百态变幻莫测的风云都能引起他俩绚丽奇妙的遐想和书法联系起来因而领悟到运笔的变化。 以上讲的这些小故事都说明这样一个道理要想练就一笔好字不是靠什么“天才”而是靠多想多练多揣摩勤学苦练持之以恒。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些小故事对我们少年儿童练习书法是有一定启发并可作为借鉴的。 字体种类简介 我国最早的文字都是图画
写字就是画画。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把实物的形象刻画在山洞墙壁上或器具上作为表达思想记录说话的工具。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生产技术不断进步生活内容不断丰富要记的事情多了每件事情都要画出来非但很麻烦也不可能这样做这就不得不把图画简化成象形文字。 我们现在见到从地下掘出的一种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做“甲骨文”。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文字距现在大约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比甲骨文稍后一些的文字是刻在古代钟鼎等器皿上的文字它又叫“金文”或“钟鼎文”。 秦朝统一后秦始皇为了便于推行政令和传播文化命令李斯等整理文字以秦国原有文字为主并参考其他各国文字规定了一种比较统一的标准文字叫做“小篆”或“秦篆”。 秦代以后又出现了隶书。篆书笔画是圆形的隶书形体却略带扁阔具有“蚕头燕尾”的特征。为什么叫它隶书“隶”是奴隶含有轻蔑卑贱的意思比起官用的“小篆”来只能算作“俗字”隶书比小篆笔画简单书写方便人民群众很喜欢用它所以到了汉代就取而代之。 汉末以后还流行一种草书它是隶书和楷书的简化和速写笔画之间强调牵丝连系字形写法都有讲究。 魏、晋开始流行后代普遍使用的楷书具有点画优美结构方整的特点。我们课本上学到的书报上看到的字典上查到的都是这种字体。楷书是我们使用的规范文字。 随着生产的发展使用上的方便一种叫做“行书“的字体和楷书同时流行。“行书”是楷书的流动它不像写楷书要循规蹈矩一笔不苟同时具有把楷书部分笔画接起来速写的好处又不像草书那样难以辨认。 我国文字字体由繁到简的漫长发展过程是经过劳动人民在日常使用中不断创造不断变革而逐步形成和完善的。 隶书和楷书都是书法的基础。少年儿童初学毛笔字最好从楷书开始先练笔画再写结构。写好楷书再学行草书就容易多了。因为行草书笔法就是根据楷书来的。前人有这样一个比方“楷书如立行书如行草书如走。”就是说楷书好比一个人立正的姿势只有立得稳了才能走路才能奔跑。 执笔方法及毛笔的使用和保护 执笔方法 毛笔是写字的主要工具。要写好字必须学会执笔。前人传下来的执笔方法有多种多样。我们现在只介绍比较正确、合理、有效而最通行的一种叫“五指执笔法”。“五指执笔法“可用“擫读夜、压、钩、格、抵”五个字来说明每一个手指的执笔姿势和作用。 “擫”是说明大指的作用。执笔时大指要斜而仰地紧贴笔管像吹箫时按住箫孔那样。 “压”是说明食指的作用。用食指尖从外向内和大指内外相对地捏住笔管不要越过第一节指弯尽量用指尖出力。 “钩”是说明中指的作用。也从外向内弯曲如钩地钩住笔管。 “格”是说明无名指的作用。就是指背甲肉相连处从内向外顶住笔管。 “抵”是说明小指的作用。小指要紧贴无名指助一把劲不要碰着笔管和掌心。 五个指头就是这样把笔管紧紧控制在手里力量从四面八方向着圆心笔就自然坚实稳定。 要使“五指执笔法”更有效地发挥作用还要掌握五条“执笔要领”。这就是“指实、掌虚、掌竖、腕平、肘起”。 “指实”是说执笔时指尖稍用些力执得紧一些结实一些。 “掌虚”是说掌心要空虚能容得下一个鸡蛋或一个乒乓球。 “掌竖”是说手掌要竖起来。 “腕平”是说手腕要平腕背与桌面要成平行。 “肘起”是说写大楷时肘部要悬起略高于腕不要靠在桌子上。写中、小楷不一定抬得很高只要腕肘能虚着就可以了。但对初学来说要肘部悬起是一个难关因为臂无依靠笔在手中就要发抖时间稍久且会酸痛。这是暂时现象只要坚持练习几个星期到个把月就会渐渐适应。等到习惯成自然就能得心应手挥洒自如。 毛笔的使用和保护 毛笔是写字的主要工具要写好字必须懂得怎样正确使用和保护毛笔。普通用的毛笔大体可分为硬毫、柔毫、兼毫三种。硬毫是用黄鼠狼和野兔等毛做成的柔毫主要是用山羊毛做成的兼毫是用几种毛夹杂做成的。我们日常
应用和练写毛笔字最好购用大楷或中楷羊毫因为它柔和耐用价格较廉且易练出腕力。 一支新的毛笔使用时先浸在温水或冷水中不可用开水以免把笔毛烫曲使胶水溶化笔毛全部泡开然后蘸墨书写。每次用后必须把墨洗净、捋直、捏紧。否则散乱放着下次写时就要开叉或卷曲不挺。洗后最好挂起来让它阴干。如果用后不洗或洗得不干净就会凝结。遇到这种情况切不可硬揿或用牙齿去咬应该仍浸在温水中泡开。如有较大的笔套写后套上不必每次去洗。 写字的姿势 写字的姿势简要地说来有八个字这八个字就是“足安、头正、身直、臂开”。我们在练毛笔字时臀部要坐满在椅子上两脚平放在前面不要搁起或分得太开头要端正不可歪斜或伛读羽得太低身子要直胸部离开台子约一指到一拳距离。这样视线正确就容易把字写端正。左手按纸右手执笔两臂要撑开一些不要夹拢。这样活动范围大就容易做到横平、竖直、撇捺开展。 “永”字八法 什么叫“永字八法”“永字八法”是自古相传的一种教学写字的方法。即把“永”字笔画拆成八笔逐笔研究它的形态和写法。据说是从汉朝隶书开始经过后汉崔子玉、魏代钟繇以及东晋时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等传下来的。传到他第七代孙子隋朝的智永和尚手里更有所阐发并广泛流传。传说有人举出王羲之《兰亭序》中第一个字即“永和九年”的“永”字作为一个例子来说明笔法。据说这八笔写法弄通了举一反三可以贯通一切笔法。 “永”字第一笔是点。这在“永字八法”中不叫点给它另外取个名称叫“侧”。意思是说这一点的姿态不是直的也不是平的而是以侧取势的。前人对于这一点解说很多有的说要像猫头鹰蹲在树上的样子有的说要像从高山上扔下石头那样来势猛笔力足要“侧锋峻落回锋收笔”等等。 第二笔是短横。“永字八法”把它引申为长横叫做“勒”说是像马口中的横铁两端扎着绳子愈收愈紧含蓄有力逐步顿挫地把笔锋运送过去。 第三笔是竖把它改称为“努”。这一笔特别劲挺而有姿态不是直僵僵地像一根木头要求胸腰挺起直中见曲势。 第四笔是钩把它叫作“趯”读惕写时要驻锋提笔突然趯起力量集中在锋尖上好像踢脚一样要把身子微微一蹲迅速有力地一脚踢出。 第五笔是平挑叫作“策”是比喻用马鞭子策马的样子要轻快有力一鞭子打下去立刻收回来。 第六笔是撇叫作“掠”下段要稍肥力要送到尖端像人用木梳梳长发的样子要取势长而用力均匀把梳子送到发梢。也有人以“燕子掠水”来作比方的。 第七笔短撇叫啄如鸟啄物迅速有力。 第八笔是捺叫作“磔”读哲好像一把斜角的刀写时要使笔毛尽量铺开出锋处要收紧。 楷书点画基本笔法 要学好楷书必须从点画开始。点画好比零件结构好比装配。点画写得笔笔过硬了装配起来就容易做到个个合格。要使点画写得好必须首先了解它的基本形式掌握它的用笔规律。怎样起笔怎样行笔怎样收笔都有一定的方法。比如说写一点什么形状的点才算好点怎样写法才能达到这个要求都必须事先胸中有数下笔才有个准。否则无的放矢随便乱涂是写不好的。 祖国书法虽然有各种流派有颜体、柳体、欧字、赵字等等风格不同体式各异但用笔方法是基本相同的。我们学写字就要掌握这个笔法规律。现在根据传统的“永字八法”结合日常书写实际提出下列八笔作为楷书的基本点画并逐笔分析研究它的基本形式和具体写法 点 点是字的眉目最能表现用笔精神。点的基本形式要求是这样的要有头有尾有腹有背而不是没头没脑腹背不分。要腹平、背圆、头微尖、体丰满像一颗苹果的核子或者是一瓣大蒜头的肉。写的方法是尖锋入纸笔管稍向前倾使笔毛圆满铺开先使腹平的同时随即将笔锋稍稍提起向背部兜围扭动一下轻快有力地从下腹出锋如高锋坠石沉着痛快。要写得浑厚有力圆满精到向背分明顾盼生姿。 横 在一个字中起着横梁作用既要坚挺浑厚又要生动得势。起笔、行笔、收笔每一动作都
要交代清楚不能含糊。横画的基本形式应该是头方或斜方、尾斜圆、中段稍细上边线要平而挺下边线微弯而活。具体写法归纳起来有四句话即“逆势起笔横画直落中锋行笔回锋收笔提、顿、收。”也就是说下笔时要逆锋而起随即写成一条与横画等阔的直线或斜线这样为头方创造了条件毛也容易铺开。紧接着用提按动作将锋拎正逐步顿挫、沉着有力地向右运行极力保持笔锋始终沿笔画中线移动这就叫“中锋行笔”。用中锋写成的笔画必然圆润饱满不会有偏枯毛病。至结尾处将笔锋稍稍提起再顿下去兜围展动一下迅速有力地向左收锋。 竖 在一个字中起着支柱作用要写得劲挺有力像一个人立正的样子胸腰挺起。竖的基本形式有二一叫垂露一叫悬针。垂露的写法是先逆锋而起横落笔中锋下行回锋收笔时要略沿左侧逆上。悬针写法开始时也要逆锋而起中锋下行至末出锋空收力到锋端。要写得像一根扎鞋底的针不要写得太细太长像鼠尾一样。 撇 是向左伸展的一笔要姿态舒展既像兰花叶子般的潇洒又如象牙般的坚实。撇的写法和横竖用笔同一道理也要逆锋而起斜落笔通过提按把锋拎正然后缓缓用力沿中线向左下运行至撇端轻快出锋提收。 捺 是向右下方伸展的一笔
”的姿态即有起有伏作波浪形。上边线要平直不要凹下去。捺脚处既要有“一波三折
要厚重又要锋利。写时肘部略抬高些。逆锋起笔颈部稍细捺脚处要揿得重些尽量使笔毛铺足不断提按逐步顿挫沉着痛快地右扬出锋不要下拖作狐尾状也不要翘得太高捺尖要收拢不可散锋。 钩 种类很多有竖钩、横钩、斜钩等写时要注意做到“平、锐、满”。就是说钩的上边线要平些出锋要尖锐形体要饱满像三角形。拿“竖左钩”来说开头写好一竖在要钩出时先将笔锋往上一提再按下去然后略一停顿随即用力平推迅速出锋。 挑 又叫“提”。是向右上角挑出的一笔很像短撇但方向相反。它的写法也是逆锋取势中锋行笔但出锋要快力到锋尖。 折 是方形结构转角的写法好像一个横画去掉尾部再将一竖拼接上去的样子。要写好这一笔关键在转角处要提笔换锋。初学可分两笔来写可断而再起或提而再按不要顿得太重多出疙瘩也不要太随便写成脱肩的样子。 楷书结构 前面说过字是由点画组成的点画好比零件结构好比装配。点画练好了就要讲究结构。我国文字是方块形的一个字有一个字的样子怎样才能装配得好呢我们初学写字只能照着字帖上的样子一个一个地去练习。如果能够把字分成各种类型掌握它的规律就能一批一批地解决结构问题。前人遗留下来讲结构方法的书很多著名的如欧阳询《三十六法》、李淳《大字结构八十四法》等都太繁琐初学不易记住。我们现在把它归纳成八条叫做“楷书结构要领”。 一横平竖直 拿房子作比方横画好比横梁直画好比支柱。一个字横写得平了竖写得直了看上去就平正。 楷书横画的平是带有斜势的左稍低右稍高。几笔横画排列在一起时要注意粗细、距离的匀称协调。竖画居中的要直左右对称的要向背分明。 二疏密匀称 “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通风”不论写字、绘画、刻印都要讲究疏密。书法结构千变万化关键只在“疏、密”两字。凡是笔画繁复部分要写得紧密一些简单部分要写得宽舒一些。做到了疏密匀称字就整齐美观。 三比例适当 一个字中各个组成部分所占的地位要有适当的比例。否则就会使人看了不舒服。 左右或上下平分的字 三分的 三分之一比三分之二的 三分之二比三分之一的 字的笔画粗细也要根据结构繁简有所区别。笔画简单的字要写得粗壮有力笔画繁复的要细而紧密 字的形状要顺其自然不要做作。 字形本身小的不能硬把它放大 字形本身大的不能硬把它缩小 字形长的不能硬把它压扁 字形扁的不能拉长 字形正的不能斜 字形斜的不必硬把它扶正 有边框的要收缩些不能撑足撑足了就会显得字形特大 四重心平稳 重心平稳是字形结构的根本问题。
一般说来凡是平正整齐、均衡对称的字容易掌握不规则的字不易掌握但我们可以从每个字或其组成部分中找出它的主笔把主笔写稳了重心就易平稳。 下列各字下面的一横就是主笔 下列各字中间的一竖就是主笔 下列各字下面的一捺或一撇就是主笔 下面的钩笔就是主笔 合体字中各个组成部分又各有重心。但其中总有一个是主要的重心所在。例如下列字中比较长大的一笔就是。 又合体字中上下各个组成部分的中点、中竖、交叉点等都要在一条线上对齐重心就易平稳。 还有一些特殊的例子如“女”字下部交叉点中心要与首笔相对两脚要齐平“鬼”字弯钩竖笔要与上部中竖相对“者“字下部“日”字左竖要与“土”字中竖基本相对“货”字上部“化”字要略靠左些“七”“也”横画要斜“丁”字中竖要靠右些“母”字方框要斜。 五点画呼应 前人评论楷书的标准有“草情隶意”四字意思是写得好的楷书既要像草书那样的流畅飞舞又要像隶书般的浑厚朴实。所以我们要把楷书写得生动活泼就要注意笔势往来点画呼应。不是一笔归一笔地机械堆砌而要有机地结合。点画之间要形断意连通体之内要一气呵成。下面所举字例如能细心揣摩不但能使楷书写得生动活泼而且能从此领悟楷书和行书的辩证关系即“楷书是行书的正写行书是楷书的流动。”因而懂得进一步怎样写好行书。 六偏旁容让 偏旁部首等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容相让是写好合体字结构的主要方法。例如 1木、女、田、牛、月、土、方、耳等单体字用作左偏旁时都要写得狭长一些让出地位使右旁能够容纳相互配合取得呼应 2凡有帽子覆盖着的字上部要写得宽阔一些看去就魁梧雄伟 3有底座的字下部主笔要写得长大一些看上去就端庄稳重 左旁短小的字左旁升高姿势就好 5右旁形扁的字右旁放低就觉妥帖 七向背分明 4
点画有向背偏旁也有向背。向背分明字就得势。要以“向不犯碍背不脱离”为准则。 相向的字如 相背的字如 八变换参错 一个字中有两笔以上同样的笔画或两个以上同样的组成部分就要用“一收一放”、“一短一长”、“一小一大”、“一斜一正”、“一轻一重”等方法加以变换以分主次而免重复。大体上下重复的则上小下大左右重复的则左收右放。例如 楷书偏旁部首写法和应用举例 如果说点画是字的零件那么偏旁部首就是字的部件。只要零件和部件符合规格要求精密度高装配起来就容易做到个个合格。初学写字必须先练点画后写偏旁。有了这个基础功夫尽管汉字形式各异千变万化我们都能把它写好。 下面偏旁部首是初学在练好点画之后必须下功夫练习的一课。 楷书偏旁写法和应用举例 怎样写隶书 隶书又叫汉碑体产生于秦末流行于汉代经历三国以至西晋时期后来虽逐渐为楷书所代替但由于隶书笔法富有变化结构整齐美观、庄重大方很多场合可以代替美术字为人们所喜用。从传统书法艺术的发展来说隶书是篆书的变体楷书的前身上继周秦下开魏晋是我国文字形体和书法转变的重要标志。 隶书基本笔画 初学隶书也像学楷书一样应该从点画笔法入手在弄通笔法、练好点画的基础上再讲究结构和章法。隶书基本笔法究竟有多少笔未见前人说过。我在临习汉隶的实践过程中经初步总结归纳提出十笔逐笔绘图示意具体介绍它的写法 隶书点画笔法 横 就是“平画”。要求写得像一根圆的筷子两头圆里带方左右齐平粗细均匀。下笔时先将笔锋从右向左逆行来一个反动作将笔锋折藏起来微微向上下展动一下使笔毫铺开。定点后向右运行笔锋沿着笔画中线缓缓移动即中锋运笔至结尾处略一停驻随即提起轻快地逆行一收。 竖 就是“直画”。写法和“横”基本相同。“横”是从左到右“竖”则从上到下。写时要先将笔锋从下到上逆行作一虚笔折锋定点后中锋向下运行。行笔要凝练沉着。收笔.
作文十:《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500字
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
张芝临池水尽黑
张芝(?—约192),字伯英,号有道,东汉敦煌洒泉(今甘肃省)人。他是一位在书学上具有高深造诣和杰出贡献的名书家;同时也以品德高尚、为人正直而知名当世。张自幼通经史,勤学书法,东汉政府多次征召他做官,他都没有出仕。 张芝练字不择纸笔,他有时拿着抹布蘸水在石上写,有时执筷子在桌上划,甚至家里准备缝制衣服的布帛,也都是他先用颜色书写后再染了使用。但是他对书写的姿势却十分讲究,常常是对着铜镜挥毫,这样自己的正面和反面皆能通过镜面上暗淡的反光 看得一清二楚。
为了便于练字,张芝在自己的家门前掘了一个方圆数丈的洗砚池。一天的功课做完了,他就上池塘边将砚台和毛笔上的余墨洗涤干净,以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他洗呀,洗呀,日子一久,整个池塘里的清水也被染黑了。后来,人们把练字称做“临池”,就是从张芝的这个学书故事中演变而来的。
张芝擅长隶、行草和飞白书,学崔 子玉和杜操之法,晚年脱去旧习,省改章草的点画波磔,字字区分,创为气脉通畅、隔行不断的“一笔书”, “今草”。被三国韦诞称之为“草圣”。东晋 王羲之对汉魏书迹,首推钟(繇)、张(芝)两家,认为其余不足观;而王氏父子(羲之和献之)的草书,亦颇受其影响。张芝的弟弟张 文舒,书名仅次于兄,有“亚圣”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