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关于乡愁的作文》1600字
关于乡愁的作文
关于乡愁的作文
故乡有一条小河,从村西向南缓缓流过。岸边长满了芦苇,秋凉时节,芦苇就开着毛绒绒的白色花絮,在秋风的拂动下四处飞扬。有些芦苇从岸边浅水中长出,根下环境却是钉螺繁衍生息的场所。钉螺是十恶不赦的东西,其体内寄宿着一种肉眼看不到的小生物——血吸虫。钉螺从栖息地不断地向周边的湿地、稻田和渠沟扩散,走到哪儿,就把血吸虫传播到哪儿。哪里有钉螺的存在,哪里的人们就会遭殃,疾病与死亡就会频繁发生,许多乡亲就死于血吸虫病,我父亲就是其中一例。河水不停的流淌,发出哗哗的响声,细听起来,既似往生者在病榻上的痛苦呻吟,也似亡灵们在荒野里的哀怨哭诉,更似一曲离殇凄凄的挽歌,听起来总令人感到伤心难过。
50年代后期,**一首《送瘟神》诗把全国的灭螺运动推上了高潮,在短时间内就把灾区的钉螺消灭得一干二净。我的故乡也不例外,乡亲们在政府的推动下亲手消灭了钉螺,送走了“瘟神”,过上了安康祥和的日子。
由于种种原因,我一直没有回过老家,但是母亲给我描绘的故乡的摸样却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一条世代流淌的冷水河,一座瘟疫肆虐的村落,一间破烂不堪的老宅,还有父亲那座荒草丛生的孤坟。
我的第二故乡叫竹竿寨。从出生地向东走,大约有大半天的行程距离。竹竿寨是个小山村,只有40来户。小寨依山而建,一户
比一户高,一户一个平台,呈梯状。寨子周围种满了刺竹,构成了天然围墙和屏障。寨西也有一条小河,名叫竹竿河,由北向南流去,寨民们在缓流处跳水、洗菜、浆衣,与山寨构成了一幅美丽迷人的山水巨画。我对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也非常眷恋。我曾想,此处的山水美地或许就是我赖以生存的故乡了。我将在这里生活、娶妻、生子,并将在这里渐渐地变老,最终选择一块风水宝地长眠在那里。但是,事情的发展并不像我想像中的那么简单。作为“外来人”的我,是没有资格分享这里的一切的,甚至是对情感的寄托也不允许有任何的奢侈想法,世俗的偏见与歧视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是在担惊受怕、孤立无助的生存环境中低三下四地度过了我的青春岁月的,像一只夹着尾巴的流浪狗,到处都遭到路人的轰撵。每当我伤心难过的时候,我总会独自来到河边,对着奔流不息的河水倾诉我内心的忧伤。河水匆匆流过,哗啦啦的水声好像在告诉我,走吧,离开此地,像我一样漂流四方,浪迹天涯,随遇而安吧!我明白了,这里的一切不属于我,命中注定我的将来一定是过着漂泊流浪、无所归依的人生。于是,在我17岁那年,我背着行囊,独自离开了那个虚无缥缈的故乡,踏上了寻梦的征程,成了一名真正的浪子。
冷水河,竹竿河,流去的是沧桑的岁月和忧伤的往事,但却带不走我心中的感伤。尽管岁月留给我太多的伤痛,但我还是觉得有许多挥不去忘不掉的美好记忆,无论是口述的还是亲历的,都在我心中凝成了故乡情结。我不停在问自己,当我步入暮年想要叶落归根的时候,我该何去何从?始终没答案,只好把乡恋化作乡愁。每当夕阳
西下的时候,我登高眺望,面对霞云倾诉我心中的愁绪;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举头望月,把乡愁化作一首思乡曲,和着融融的月色不停地轻声吟唱,一直唱到我长眠不醒,然后化作一粒浮沙,沉浮在河海之泮;化作一粒尘埃,飘荡在天地之间;化作一颗明星,高挂在我魂归故里的路上。( 文章
关于乡愁的作文
转眼间一年即将过去.回首往年的点点滴滴让我有太多的感触。异乡的我一直为自己的梦在努力着。新年将近思乡更浓。不知何时窗外飘起了绵绵的细雨;午夜的风声在敲打着我的窗棂,思乡的心犹如一粒浸透了的种子,无端地膨胀起来。
想想几年前一个人只身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曾一度认为自己过惯了朝八晚五的日子,在流水般失意的日子里,故乡的一切,已渐行渐远。蓦然回首,才发现那尘封于心底地情思,自己就像放飞的风筝,无论身在何处的心灵之绳永远栓在故乡门前的梧桐树上。
[关于乡愁的作文]
作文二:《关于乡愁的诗句》4400字
关于?乡愁的诗?句?
?
篇一:? ?
关于乡?愁的?诗歌?? 琦君曾?这样?深情?地说?过:? ?
“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乡愁是一?种?情结,?是我?们每?个人?一生?无法?割舍?的,??请赏析阅?读下?面几?首诗?歌。? ?
余光?中?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乡愁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枝?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敖红?亮的?《乡?愁》?】? 思念?家?乡的泪?珠? 滴落?在雨?天的?屋檐?下? 碗里? ?饭里咽?进肚?里? 让思?乡者?倾醉? ?醉?在梦里? 梦在?乡里? ?是一只?芦苇?笛? 鸣在?乡思?者的?心窝?里? 乡愁? ?北石? 我?的乡愁?是牵?着风?筝的?线? 离乡?越远?思念?越长? ?我的乡?愁是?心中?珍藏?的酒? ?离乡越?久味?道越??醇厚 ?我的乡?愁? 是隐?藏在?天宇?的星?斗? 大陆??在那头。? ?
永不?老去?夜深?人静?时便?一颗?一颗?闪亮?起来???? ?我的乡?愁? 是一?遍?一遍的?月圆?; ?我的?乡愁? ?是一列?一列?的帆?船?; ?我的乡?愁? ?是隔不断?的海??水; ?我的乡?愁? 是远?方的?岸?. ?故乡是?磁石?故乡?是胎?盘? 我的?乡愁? ?是孩子??对乳汁的?期盼? ?是无以?回报?的忐?忑是?坚定?不移?的归?心和?眷恋?!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般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
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我爱?这土?地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乡?愁》?】? 思念?家乡?的泪?珠? 滴落?在雨??天的屋檐?下? 碗里? ?饭里咽?进肚?里? 让思?乡者?倾醉? ?醉在梦?里? ?梦在乡里? ?是一只?芦苇?笛? 鸣在?乡思?者的?心窝?里? 乡愁?? 北石? 我的?乡愁?是牵?着风?筝?的线? 离乡?越远?思念?越长? ?我的乡?愁是?心中?珍藏?的酒? ?离乡越?久味?道越?醇?厚 ?我的乡?愁? 是隐?藏在?天宇?的星?斗? 大陆?在那?头。? ?
永不?老去?夜深?人静?时便?一颗?一颗?闪亮?起来???? ?我的乡?愁? ?是一遍?一遍的?月圆?; ?我的?乡愁? ?是一列?一列?的帆?船?;? 我的乡?愁? 是隔?不断?的海??水; ?我的乡?愁? 是远??方的岸?. ?故乡是?磁石?故乡?是胎?盘? 我的?乡愁? ?是孩子??对乳汁的?期盼? ?是无以?回报?的忐?忑是?坚定?不移?的归?心和?眷恋?!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般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我爱?这土?地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汉??江》 5?(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唐?.?王维?《杂诗三?首》?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7?(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9?(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0?(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11?(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1?4?(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5?(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6?(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17?.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故?乡的云? 天边?飘过?故乡?的云? ?它不停?地向?我召?唤? 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 ?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 ?归来吧??,归来哟? ?浪迹天?涯的?游子? ?别在四?处漂?泊? ?踏着沉重?的脚?步? 归乡?路是?那么?漫长? ?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 吹来?故乡??泥土的芬?芳? 归来?吧?,归来?哟? 浪迹?天涯?的游?子? 归来?吧?,归来?哟? 我已?厌?倦?漂泊 ?我已是?满怀?疲惫? ?眼里是?酸楚?的泪? ?那故乡??的风那故?乡的?云? 为?我抹去?创痕? ?我曾经?豪情?万丈?? 归来却?空空?的行?囊? 那故?乡的?风那?故乡?的?云 ?为我抚?平创?伤? 归来?吧?,归来?哟? 浪迹?天涯?的游?子? 归来?吧?,归来?哟? 归?来吧?,归来?哟? 别在??四处漂泊? ?我已是?满怀?疲惫? ?眼里是?酸楚?的泪? ?那?故乡?的风那故?乡的?云? 为我?抹去?创痕? ?我曾经?豪情?万丈? ?那故乡?的风?那故?乡的??云 为我?抚平?创伤? ?归来却?空空?的行?囊? 那故?乡的?风那?故乡?的云? ?为我抚??平创?伤篇三:? ?
有关乡?愁的?古诗? ??除? 夜? 作? ?〔唐〕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
?归? 家? 〔唐?〕杜? ?牧 ?稚子牵?衣问?,? 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 赢得?鬓边?丝??? ?乡? 思? [?宋]?李 ?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
?京? 师? 得? 家? 书? 〔明?〕袁? ?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戴?叔伦?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
?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
?杂?诗(?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 ?阴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月?夜亿?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
?送别?(隋?朝民?歌)?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
柳条折?尺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
?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一?剪梅? ?舟过吴?江(?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狱?中题?壁(?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有感?一章?(谭?嗣同?)? 世间??万物抵春?愁,?今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
?
作文三:《关于乡愁的名言》600字
1.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唐〕刘皂
2.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
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
4.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唐〕李白
5.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
6.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
7.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唐〕李白
8.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崔颢
9.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唐〕柳宗元
10.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马致远
11.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
12. 共看明月庆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唐〕白居易
13.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唐〕白居易
14.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唐〕白居易
15.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唐〕高适
16.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
17.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
18.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
19.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
20.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唐〕王湾
21.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唐〕李白
22. 乡愁,是一张邮票 作者:余光中
23. 万里无云境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
24.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25.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6. 富贵不归故乡,如锦衣夜行,谁人知之者 作者:项羽
27. 人诗意地居住
作文四:《关于乡愁的诗歌》1100字
琦君曾这样深情地说过:“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乡愁是一种情结,是我们每个人一生无法割舍的,请赏析阅读下面几首诗歌。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愁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枝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敖红亮的《乡愁》】
思念家乡的泪珠 滴落在雨天的屋檐下
碗里 饭里 咽进肚里
让思乡者倾醉 醉在梦里 梦在乡里
是一只芦苇笛 鸣在乡思者的心窝里
乡愁 北石
我的乡愁 是牵着风筝的线
离乡越远 思念越长
我的乡愁 是心中珍藏的酒
离乡越久 味道越醇厚
我的乡愁 是隐藏在天宇的星斗
夜深人静时 便一颗一颗闪亮起来……
我的乡愁 是一遍一遍的月圆;
我的乡愁 是一列一列的帆船;
我的乡愁 是隔不断的海水;
我的乡愁 是远方的岸.
故乡是磁石 故乡是胎盘
我的乡愁 是孩子对乳汁的期盼
是无以回报的忐忑 是坚定不移的归心和眷恋!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般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作文五:《关于乡愁的诗》600字
诗歌一:乡愁
乡愁是一个满满的行囊
贴上了太多爱的标签
我背在肩头
妻记在心头
离家的时候
朴实的万语千言
让流浪多了一丝温暖
突然发现
牵挂原来如此简单
乡愁是一条细细的XX线
连接了太多的期盼和思念
我在线这端
儿子在线那端
想家的时候
每一次稚嫩的呼喊
都会让泪湿了双眼
突然发现
团圆原来有时很难
乡愁是一张小小的车票
浸透了太多的热泪和血汗
我在始发站
母亲在终点站
回家的时候
列车与铁轨相依的声音
犹如白发母亲的呼唤
突然发现
归途原来那么长远
诗歌二:乡愁
端起一杯茶
闻到山谷的风
母亲摘下一片片嫩叶
用故乡的阳光晾晒
我喝下,从年头到年尾的翘望
拔通一个电话
传来微颤的关切
无法触摸的远方
不是一句两句可以描述
我倾听,来自桑梓淳朴的歌吟
疯长的发须,以矢车菊生长的速度
覆盖我的心田
一生,都难打理
勃勃的乡愁
诗歌三:乡愁
你从遥路带回的这把乡愁的尘土
攥成透明的雪
两目空空升起隔世的禅境
饮酒入喉不过你的清泪一滴
沧桑一夜风寒就白了无数的头颅
那把刻刀
从山的骨头里凿来一袭绸缎的月泽
乡愁这眉心的霜多少春秋
才能溶化血中那滴盐
今宵一盏叹息的灯盏
灯盏在夜莺的咽喉深处
荡漾玻璃碎裂的声音
谁抬起沉重的脚扶不稳内心的节奏
芦花尽处最甜的一眼井水
谁不感恩它的乳汁
请允许沉默站在梦里呼唤
那长不大的乳名
如何轻叩母亲的柴门
诗歌四:乡愁
沿着离家时的老路
细长的老路连着大山
无数的大山啊
你可知,我看不见故乡的尽头
怎敢忘,在很远很远的地方
还有让我魂移梦牵的那群人
回去吧,坟头上早已长满了杂草
诗歌五:乡愁
远天鸿鹄尤带笺,
不见白鸟落庭前;
明月最是思乡夜,
怎奈又逢除夕节。
作文六:《关于城市的乡愁》1300字
关于城市的乡愁
我时常接到来自不同城市的电话,电话那头的曾经是我的同学、同事,除了相互问一声过得怎么样,能聊的都是共处时的事情。这些事情发生在不同的城市、街道、 居所,当时的我与当时的他们,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友。现在跟他们通话,心中忽然起了一层焦躁感:我已经记不得这位好友的名字了。他提到的我们曾经认识的人, 我也都不记得了。他仿佛在我记忆的迷雾中,隐隐绰绰地能看出些过往的轮廓,细节却早已漫漶。我依旧是我,肉身一路从时空中被携带至今,而他,还有他们,都 已经遗留在远方。
对于昔日好友名字的遗忘,我才发现牢固的人生何其虚妄。我能记得相处的点滴:从菜市场买好蔬菜和肉食,去他的宿 舍做饭,再邀请其他同事,洗菜的洗菜,做饭的做饭,搬桌子的搬桌子,头顶的风扇吱嘎嘎地吹着,窗外传来运河的汽船声。这样的场景里,我记得啤酒的苦味,碟 子的叮当,蚊子的叮咬。我还记得更多地在其他的城市里,我也认识另外一些人,我们在咖啡馆里聊天,玻璃窗外下着雪,我们的水杯里茶香四溢。我们在一起都是 快乐的,相互说话玩耍,这样的场景至少那一刻我觉得是永恒的,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重现。我们走在夜晚的街道上,一起唱歌,一起大笑,彼此亲密无间。生活 会一如既往,世界会一成不变。直到有一天发现工作真的不好,吃饭真的成问题,这个城市不能立足了,此时我只有离开。
走出火车站,拎 着行李包,我常常要在天桥站上片刻,好好打量这个新的城市,车流人流,楼群鸟群,湿润或干燥的空气,交杂的气味——这个城市我要住下来,这里没有一个人是 我认识的,没有一条街道是我熟悉的,我要从一片混沌中逐渐开辟出新的世界来,一个个人从混沌中跳出走来,成为我的同事、朋友、房东、上司;一个个场所从混 沌中展开,成为我人生新的事件现场。而现在,这一切都即将开始还未开始之时,我可以停留片刻,仿佛是在过去与未来的交界处,心如飞鸟,无枝可依。
经过一番新的适应,陌生的都已然熟识,每日坐地铁去上班,从东边的菜市场买菜,到西边的剧院看戏,又一轮的友人结识。生活笃定,模式重复。坐在沙发上,倦怠 地看着书,忽然会涌上类似乡愁的滋味来——“乡”非故乡,而是那些我曾经生活过如今再难回去的城市。有一阵子我特别馋襄阳中原路上一家小面馆的牛杂面,热 腾腾的碱面浇上牛油,撒上些葱花,再来个卤鸡蛋、卤豆干,说起来就忍不住口舌生津;另外一个时候,我的腿特别想踏上自行车,沿着苏州三香路的街道上骑上一 遭,灯光从香樟树的缝隙中落下,骑过了几座桥,就到了狮山桥了;还有的时候,我闭上眼睛,想着我正走在青岛的老城里,沿着德国风情街一路去中山路,再往前 走,便是大海,远远的天空处有一轮隐约的月亮。
这些念想时而分离,独自给予我对于曾经在那个城市一个完整的回忆;时而交融在一 起,生出一蓬复杂的惆怅情绪来。我未能从这些住过的城市带走过任何东西,只留存记忆。那些昔日的友人们也离开了,相互之间也失去了联络。他们又一个个从清 晰的形象回归到混沌中去;我走过的那些街道,住过的房间,吃过的饭馆,也复归于迷蒙之中。我不敢确定我会在这个城市会立足多长时间,也不能想象我未来会到 哪个地方去。那么我在这个城市暂时拥有的,终将失去。我只能携带我自己的肉身继续从时空中穿行,乡愁稍后如约而至。
作文七:《关于乡愁的诗句》6200字
关于乡愁的诗句
【余光中的《乡愁》】
【诗歌全文】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诗歌评析】
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阅读此诗,首先呈现给读者的是四幅鲜明而又具体的生活画面。第一小节:幼年求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第二小节:成年后,告别新婚妻子,离乡背井,天各一方;第三小节:生离死别,母子不得相见;第四小节: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同时,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浓郁而又强烈的感情,诗人的乡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使之呈现在读者眼前。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使人感到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白玉苦瓜》序)这样,诗人的《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美点追踪】
在意象的撷取和提炼上,这首诗具有单纯而丰富之美。乡愁,本来是大家所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如果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独特的美的意象来表现,那将不是流于一般化的平庸,就是堕入抽象化的空泛。《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们是单纯的,所谓单纯,绝不是简单,而是明朗、集中、强烈,没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乱的芜蔓之感;它们又是丰富的,所谓丰富,也绝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在意象的组合方面,《乡愁》以时间的发展来综合意象,可称为意象递进。“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呵”、“而现在”,这种表时间的时序像一条红线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前面三节诗如同汹涌而进的波涛,到最后轰然而汇成了全诗的九级浪。
《乡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瞩目。它的形式美一表现为结构美,一表现为音乐美。《乡愁》在结构上呈现出寓变化于传统的美。统一,就是相对地均衡、匀称;段式、句式比较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又比较和谐对称。变化,就是避免统一走向极端,而追逐那种活泼、流动而生机蓬勃之美。《乡愁》共四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但是,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其中的“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加之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叠词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的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的功力,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乡愁》,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
【写作背景】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10岁的余光中随父母辗转于上海、重庆等地。
22岁那年,余光中随家人来到台湾,并考取了台湾大学外文系。
虽然专业是外文,余光中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他在诗歌、散文、评论、翻译都有大量著述,而其中成就最杰出的,当属诗歌。人们评论,他的诗题材广泛,风格屡变,技巧多姿,融汇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笔法。因此,他被誉为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
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赋诗一首。写完后,诗人热泪盈眶,沉吟良久。这,就是后来被海外游子不断传唱的《乡愁》
【作者简介】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生于江苏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 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诗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 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台湾整个 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在台湾早期的诗歌论战和70 年代中期的乡土文学论战中,余光中的诗论和作品都相当强烈地显示了主张 西化、无视读者和脱离现实的倾向。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时代,笔尖所染, 不是希顿克灵的余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酿业无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 80年代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把诗笔“伸 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 切,显示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因而被台湾诗坛称为“回头浪子”。 从诗歌艺术上看,余光中是个“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诗人“。他的作品风格极 不统一,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 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著有 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等十余种。 [编辑本段]
【席慕蓉的《乡愁》】
【诗歌全文】
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诗歌赏析】
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叶落归根。
席慕蓉将这份乡愁用简短的七行三节诗进行概括:第一节写乡音的清新缭绕,笛声“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试想一年四季又有几个晚上没有月光啊,这就隐隐喻出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怀恋故乡。第二节写乡情的怅惘,对故乡的怀念渐渐遥远,时间的推移摇落了故乡的轮廓,仅剩一种模糊不清的怅惘,如雾里别离,浓似血却又隔着一层迷蒙的云雾。用雾里的挥手别离来比喻对故乡的模糊而怅惘的印记,是用一种可观
可感的具象来描述抽象的主观感受,可谓生动形象、贴切自然。第三层写乡愁的永恒。是从上两层的乡音缭绕和乡情缠绵过渡而来,这在形式上极具新颖意味。层次的渐递使主题由模糊逐渐鲜明。诗人用没有车轮的树永驻游子心中“永不老去”的形象比喻抒发了深似海洋的愁绪和怀恋、怅惘的情感。
情感抒发与意象选择的融合,使整首诗的意境深邃悠远。比喻的贴切自然、语言的朴素优美更使整首诗具有牧歌式的情调。
【作者简介】
席慕蓉(1943,),著名诗人、散文家、画家,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出版的诗集有《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边缘光影》、《迷途诗册》、《我折叠着我的爱》等。新作《席慕蓉和她的内蒙古》用优美的文字和亲手拍摄的照片,记录了席慕蓉自1989年与"原乡"邂逅后,17年来追寻游牧文化的历程。
生于四川,幼年在香港度过,成长于台湾。于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后,赴欧深造。一九九六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
曾在国内外个展多次,曾获比利时皇家金牌奖、布鲁塞尔市政府金牌奖、欧洲美协两项铜牌奖、金鼎奖最佳作词及中兴文艺奖章新诗奖等。曾任台湾新竹师范学院教授多年,现为专业画家。
著作有诗集、散文集、画册及选本等五十余种,读者遍及海内外。近十年来,潜心探索蒙古文化,以原乡为创作主题。2002年受聘为内蒙古大学名誉教授。 [编辑本段]
【三毛的《乡愁》】
【全文】
二十年前出国的时候,一个女友交在我手中三只扎成一团的牛铃。在那个时代里,没有什么人看重乡土的东西。还记得,当年的台北也没有成衣卖。要衣服穿,就得去洋裁店。拿着剪好的料子,坐在小板凳上翻那一本本美国杂志,看中了的款式,就请裁缝给做,而纽扣,也得自己去城里配。那是一个相当崇洋的时代,也因为,那时台湾有的东西不多。当我接过照片左方的那一串牛铃时,问女友哪里弄来的,她说是乡下拿来的东西,要我带着它走。摇摇那串铃,它们响得并不清脆,好似有什么东西卡在喉咙里似的,一碰它们,就咯咯的响上那么一会儿。
将这串东西当成了一把故乡的泥土,它也许不够芳香也不够肥沃,可是有,总比没有好。就把它带了许多年,搁在箱子里,没怎么特别理会它。
等我到了沙漠的时候,丈夫发觉了这串铃,拿在手中把玩了很久,我看他好似很喜欢这串东西的造形,将这三个铃,穿在钥匙圈上,从此一直跟住了他。
以后我们家中有过风铃和竹条铃,都只挂了一阵就取下来了。居住的地区一向风大,那些铃啊,不停的乱响,听着只觉吵闹不如没风的地方,偶尔有风吹来,细细碎碎的洒下一些音符,那种偶尔才得的喜悦,是不同凡响的。
以后又买过成串成串的西班牙铃铛它们发出的声音更不好,比咳嗽还要难听,就只有挂着当装饰,并不去听它们。一次我们住在西非奈及利亚,在那物质上吃苦,精神上亦极苦的日子里,简直找不到任何使人快乐的力量。当时,丈夫日也做、夜也做,公司偏偏赖帐不给,我看在眼里心疼极了,心疼丈夫,反面歇斯底里的找他吵架。那一阵,两个人吵了又好,好了又吵,最后常常抱头痛哭,不知前途在哪里,而经济情况一日坏似一日,那个该下地狱去的公司,就是硬吃人薪水还扣了护照。
这个故事,写在一篇叫做《五月花》的中篇小说中去,好像集在《温柔的夜》这本书里,在此不再重复了。就在那样沮丧的心情下,有一天丈夫回来,给了我照片右方那两只好似长着爪子一样的铃。我坐在帐子里,接过这双铃,也不想去摇它们,只是漠漠然。
丈夫对我说:“听听它们有多好,你听——。”接着他把铃铛轻轻一摇。那一声微小的铃声,好似一阵微风细雨吹拂过干裂的大地,一丝又一丝余音,绕着心房打转。方要没了,丈夫又轻轻一晃,那是今生没有听过的一种清脆入谷的神音,听着、听着,心里积压了很久的郁闷这才变做一片湖水,将胸口那堵住的墙给化了。
这两只铃铛,是丈夫在工地里向一个奈及利亚工人换来的,用一把牛骨柄的刀。
丈夫没有什么东西,除了那把不离身的刀子。唯一心爱的宝贝,为了使妻子快乐,换取了那副铃。那是一把好刀,那是两只天下最神秘的铜铃。
有一年,我回台湾来教书,一个学生拿了一大把铜铃来叫我挑。我微笑着一个一个试,最后挑了一只相当不错的。之后,把那两只奈及利亚的铜铃和这一只中国铃,用红线穿在一起。每当深夜回家的时候,门一开就会轻轻碰到它们。我的家,虽然归去时没有灯火迎接,却有了声音,而那声音里,唱的是:“我爱着你。”
至于左边那一串被女友当成乡愁给我的三个铜铃,而今的土产、礼品店,正有大批新新的在卖。而我的乡愁,经过了万水千山之后,却觉得,它们来自四面八方,那份沧桑,能不能只用这片脚踏的泥土就可以弥补,倒是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编辑本段]
【电影《乡愁》】
【影片简介】
原名 :Nostalghia
又名:乡愁 / 怀乡 / Nostalgiya
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Andrei Tarkovsky)
主演:Oleg Yankovsky / Erland Josephson / Domiziana Giordano
上映年度:1983
语言:意大利语 / 俄语
制片国家/地区:法国 / 意大利 / 前苏联
【剧情简介】
一位俄罗斯作家Andrei Gortchakov(Oleg Yankovsky),与他美丽的女翻译Eugenia〔Domiziana Giordano〕去往意大利进行语言研究,他们在路上的经历:一个乡村教堂,女人们在圣母玛利亚像前祈祷;一个天然温泉,村民每天沐浴其中,以求恢复青春;一个名叫Domenico〔ErlandJosephson〕的古怪老人在一次天启式的错觉下将他的家人囚禁了七年。
Domenico被村民认为精神失常,曾试图擎一支点燃的蜡烛渡过温泉,作为赎罪计划的一部分,但无法完成,他请求Andrei替他完成这一项表面上无害的任务,Andrei非常不情愿答应他这不合逻辑的请求,但被支离破碎的前兆激起了兴趣,因此没有拒绝他。他拒绝了性感的Eugenia,她不可避免地离开了他。他使自己沉浸于超越现实的孤独和模糊的会话中。在青葱的意大利风景和俄罗斯乡下沉默色调间的色彩转换,揭示了他的乡愁,揭示了他对一直躲避他的精神之光的普遍深入的渴念。他与家人分离,远离祖国,如今孤身一人,开始执行这一存在主义的任务((( [编辑本段]
【名曲《乡愁》】
《乡愁》同时也是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的一首名曲. [编辑本段]
【有关乡愁的诗句】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汉江》
5(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唐.王维《杂诗三首》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7(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8(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9(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0(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11(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14(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5(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6(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作文八:《关于的《乡愁》说课稿》4600字
《乡愁》说课稿
汉语言0801 20081110196 刘迎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乡愁》,我将从教材、学情、课标与教学目标、教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说说我的教学思路。
一、 说教材
我今天所说的课文是《乡愁》。本诗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第二首诗。第一单元是由诗歌组成的,分别为:①诗两首《我爱这土地》、《乡愁》,②《我用残损的手掌》,③《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④外国诗两首《祖国》、《黑人谈河流》。这个单元以“脚踏一方土”为主题,一首首关于对故乡思念、对祖国热爱的诗歌在诗人笔下演奏成瑰丽的乐章,深深感动着每一位读者。本单元主要是以锻炼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为目标。 作为一首抒情诗,余光中的《乡愁》抒发了思乡、思家、思母、思归之情,可谓情深意长、极富感染力。全诗以形式上的四个小节,将“乡愁”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按时间的顺承对应人生的四个阶段。作者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的共同特征,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推进了诗情的层层深化,从而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家国之思。
二、说学情
初中三年级的学生相对初一初二来讲,年龄有所增长,心理、生理特征都有显著的变化,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而且,学生们在初一初二的学习中已经接触了关于思念亲人、思乡爱国的文章或诗歌,如:《最后一刻》、《背影》、《我的母亲》及杜甫的《春望》、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并掌握了良好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诗歌阅读理解能力,尤其是已经理解了意象的概念,所以我认为学生在文字理解能力和对于本单元的主题“脚踏一方土”的整体把握不会存在偏差。作为新学期的语文第一课,学生们的热情也会相对较高,会使学生在预习理解和背诵方面事倍功半。
三、说课标和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阅读方面,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所以我将教学目标的认知目标设为:①回顾读诗的基本方法,能够大声有感情地大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意蕴美、情感美。②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感知诗歌内涵。
新课标第二部分课程总目标第一条就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所以教学目标的体验目标就是: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联系背景体会诗人浓浓的思乡情、爱国情,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崇高感情。
新课标里要求学生在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要感情真挚,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新课标还要求学生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 特设计技能目标两个:①学习本诗严谨的结构,精巧的构思,并以《乡愁》为例,仿写诗歌。②根据扩写的写作方法,给诗歌的小节进行扩写,要求语言优美流畅。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将教学重难点设计如下:
新课标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并能联系文章背景对作品加以感悟
评价,因此教学重点是:通过诗歌出现的意象,在品读中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音乐美、情感美,并能体会作者的思乡情、爱国情。
本诗没有难懂的生字词,而是选用了简单的事物表达深厚的感情,因此教学难点为:分析诗中的意象,学习这种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象的写作手法,并能参考本诗结构仿写诗歌。
四、说教法
我准备用一课时的时间,采用多媒体教学法、朗读法、讨论法、问答法讲解本篇课文。 根据学情和课标要求,我的教学设计主要分为四大模块,即“听读——朗读——品味——迁移”。通过听说读品等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使学生在互动中加深理解。
五、说教学过程
我的这一课时分为导入新课、听读朗读、意象分析、品读回味、迁移和作业五部分。下面我具体说一下思路。
(一)、导入新课:
因为第一节课已经学过艾青的诗歌,相信学生们的爱国情感还未退去,所以我想通过对前一节课的简单回忆,来唤起学生们的情感。
导入如下:我们在上一节课学习了《我爱这土地》,最后那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引导同学们齐声说)深深打动了我们,有句歌词写的很好,“到不了的地方叫远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台湾当代诗人余光中那浓浓的《乡愁》世界,去倾听诗人内心的呼唤。【板书乡愁、余光中】
这样的导语简洁省时,延续了“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的情感,奠定了学习本诗的初步情感基调。
在学习本诗之前,要先让学生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在一个大背景的衬托下,更容易让学生体会情感的深厚。
在介绍作者生平时,我将重点突出这位“乡愁诗人”于1928年出生于南京,1949年随父去台湾,当时仅21岁,再还乡时已64岁的白发老人。本诗作于1971年,适逢海峡两岸交好无望,他感情所至,一挥而就,抒写了由海峡阻隔而产生的对大陆的思念之情。我相信学生们在这种时间数字的冲击下会更加深刻地了解这种思乡思归之情。
(二)、听读朗读,感知意蕴美。
1、首先利用媒体播放诗歌配乐朗读,让同学们在聆听的同时,注意一下感情基调、语速、节奏,贯彻新课标中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目标,并体会其中的意蕴之美。
在听完朗读后我将提问一位同学感情基调和语速,并让他朗读一遍,之后再请一位同
学评价并再次提问诗歌的感情基调,因为学生的理解能力都比较强,我会在同学回答的基础上划出应该停顿的地方并进行归纳,即:语速---舒缓,基调---期待中的愉悦和甜蜜及一种深沉哀婉。(如果同学只回答有深沉哀婉的话,也可,因为这种期待中的甜蜜可能会因为整体的哀伤而被忽视,可以在后面意象分析的时候给与提示。)
在了解感情基调、语速节奏后,我将请同学大声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划出诗歌中提到的几种事物。从而引出下一环节意象分析。
(三)、意象分析,感受图画美。
意象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这个在初一学过,现在利用以前学习的关于意象的诗歌来引出本诗的意象。特设计题目如下:乡愁本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情感,李白借“明月”有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佳句;李煜借“一江春水”有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绝唱。那么,诗人余光中是借哪些意象来表达浓浓的思乡情的呢?这个时候学生会齐声回答: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我会将这四个词语从上至下进行板书。
紧接着我将提问学生诗中四个时间词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时间词代表哪四个人生阶
段,这四个人生阶段又因什么而愁?因为这些答案都可以从原诗中找到答案,我会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四个时间词代表的四个阶段可以说浓缩了一生,这时候我会沿着时间词方向画一条纵轴
并标明时间距离。既然有了纵轴,还需要有横轴,我会提问学生诗中出现最多的词语是什么? (学生们有的会回答“乡愁”,或回答“在这头,在那头。”)
根据不同回答,我会引导大家:“乡愁”是主题,出现次数多不奇怪,但是“在这头,在那头”却是强调了一种距离感,人只有在离开了故乡离开了那片成长和生活的地方才会有乡愁的产生。这时我会画出这条横轴,标明空间距离。这种时空的阻隔正是余光中本人所说的——“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了十字路口的现实感。
接下来我会引导学生思考:少年和青年的时候是邮票和船票,距离遥远却还是可以和母亲和新娘联系,这个时候其实是有希望有期待的,也就是一种期待中的甜蜜,这个基调正是第一个环节遗漏的。而诗歌第三节,即使跪倒在母亲坟墓前,和母亲离得再近,也已是天人永隔。这个时候需要让学生透过这头和那头的距离以及里头和外头的距离的越来越远越拉越长,体会这种生离死别的感受在时空的阻隔下越发深沉。
此时,我会提问这样一个问题:既然前三节已经写尽了生离死别,为什么还要写第四节?在这种层层递进的情感中,学生们就会很容易想到最后一节是一种升华,是由故乡思念上升到家国思念的升华。我将引用他在另一首诗的诗句:“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利用这句话中提到的“最美最母亲的国度”让学生理解这种对祖国的热爱。
这一环节是最重要最基础的环节,在分析完后,播放配乐,让学生们再次大声朗读课文,让学生们蓄势待发的情感用朗读的形式抒发出来。
(四)、 品读回味,赏析语言美。
1、待同学读完,为了使学生体味诗歌的语言美,我会由叠词的使用慢慢过渡到整首诗歌的结构美和音韵美。所以让学生先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李煜借“一江春水”写愁,李清照即使用“舴艋舟”也载不动许多愁,既然作者愁浓,为什么却用了“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这类词语呢?尤其是最后一节里面,海峡明明是“深的”,为什么是“浅浅的”?
借助以前学习的诗歌意象和本诗进行对比,引起学生思考。并运用增删法让同学品味这种叠词的运用,具体做法是请一位同学读一下原文第一句,把小小的去掉再读一遍,再把小小的换成小的再读一遍,让学生体会叠词运用所带来的不同和美感。进一步联系初中的关于密度的知识,引出密度美。
从叠词美可以过渡到音韵美和结构美。
2、先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尝试发现并回答诗歌的其他美感。
(若学生回答出这种长短句的变化,我会顺势总结出结构美,若学生回答叠词、量词等的使用,我会顺势总结这种音韵美。若有同学发现诗歌这种“在这头,在那头”的重复美,我首先会总结这也属于音韵美,并重点强调一下这种“复沓”也就是重复的手法,因为这种手法在《诗经》中经常出现,而在这册的最后一单元里会涉及到《诗经》的学习,所以我会给同学们做一个简单介绍,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当然实际回答会与预想有所出入,我会根据实际情况在课堂上进行调整引导。)
(五)能力迁移和作业
1、听音乐大声朗读诗歌,让学生在兼具感情兼具各种美感的同时将字里行间的韵味大声读出来。此时联系写作方面,因为学生们表现自己的某种情感时,很容易空洞、抽象、缺乏具体的形象,而新课标里要求学生在表达自己感受和体验时要学会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特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学了本诗让大家思考,还有哪些形象能勾起人们的思念之情?可以提示学生从电话、电脑等这些新潮的东西或者从传统的事物如本诗的邮票等上启发学生,此时会有学生举例,如:
(电脑视频) 乡愁是一方小小的屏幕,我在这头,父亲在那头。
(母亲的目光)乡愁是母亲盼归时急切的目光,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在激发了学生创作激情后,布置这样一个作业,以“乡愁”或者“母爱”为题写一首小诗。下节课我们请同学们朗读。
(以“乡愁”为题在学习本单元后肯定是相对简单,以“母爱”为题则是为迁移能力较高的同学准备的,我想这个作业不仅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更能加强学生的表现能力和自信心。)
2、因为新课标还要求学生根据文章并想象,进行扩写,所以我的第二个作业就是挑选诗歌中最喜欢的一节进行扩写。
此外,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外阅读余光中的其他作品。
【板书设计】如下:
乡愁 余光中
▏空间距离
——▕—————————————→
时 ▕ 少年 邮票 思母
间 ▕ 青年 船票 思妻 生离
距 ▕ 中年 坟墓 丧母 死别
离 ▕ 老年 海峡 思归(国)
↓
我的基本设计思路如上所述,但在实际的讲课授课中会根据课堂具体情况灵活应对。 希望不足之处,各位评委予以指正,谢谢大家!
作文九:《关于乡愁的作文》2500字
关于乡愁的作文
紧握“乡愁”这张名片
● 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 毛 群
【原创作文题】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中央在城镇化工作会议出台一纸文艺的规划: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一句“记得住乡愁”,温柔了人心,激发了无数人的情感共振。乡愁是什么?有人说,是鸡鸣狗叫,是麻花辫“小芳”??还有人说,乡愁是小桥流水,是乡里乡亲,是夜不闭户??诚然,从瓦房变成了楼房,邻居不见了;从乡村变为乡镇,小桥流水不见了;从贫瘠变得富裕,夜不闭户不见了。这样的城镇化虽然显得气派,但少了韵味,淡了情怀,抹杀了记忆,割裂了传统,令人遗憾甚至痛心。
对于上面这段话,你有什么感悟呢?请将你的想法写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有关“环境与发展”的题目,环境与发展是我们经常讨论的话题,过去常常讨论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似乎两者不可兼得与共有。目前环境与发展之间存在着种种矛盾,一是自然环境的矛盾,为了发展,大自然的环境已经遭到了破坏;其二为中国的发展一味追求高楼大厦,忽视了对自身文化的保护,从而使各个城市丧失了自己的特色。综上所述,文艺的题目可以做出两个理解:一、保护环境;二、保护文化。
因此,面对这样的作文题目,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感悟进行习作。
1.“乡愁”不是离乡背井的人才有,成长之后我们同年失去的欢乐,也是浓浓的乡愁。
学生一看到“乡愁”,便会想到离乡背井的人,似乎乡愁只有离乡背井的人才有。其实,每个人都有乡愁,“乡愁”是对生命中最熟悉最美好的事物的一种怀念。既然如此,每个人都有童年,随着发展,童年里是否有些地方随着时代的更迭已经消失了?或者,童年里是否有些美丽的地方,随着发展已经被破坏掉了?那条河还清澈吗?那座古楼还在吗?那小山坡还是那曾经的小山坡吗?发展是必须的,但是发展可以建立在保持环境生态本色的基础上发展,以此达到和谐共进的目的。我想,若针对环境建设与发展建设之间的关系习作,这便是文章的主题。
2.“乡愁”不仅局限于环境,还可以理解为文化建设与发展建设之间的关系。
文化建设是一个非常大的主题,但是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2008年,浙江宣布计划总>投资200亿元“异地再造圆明园”; 2009年,聊城市启动古城重建计划,将大片老街区拆除,同时大量建起仿古宅院;岳阳历史文化名城是由翰林街、楼前街、塔前街三条历史文化街区支撑起来的,目前翰林街已经消失,楼前街陷入瘫痪,塔前街则命运未卜。对于有文化底蕴的城市,文化的丧失更容易引起人们的“乡愁”,那失去的不仅仅是回忆,更是深刻的历史,在不少土生土长的岳阳人和文物保护专家眼里,这条号称全国面积最大的“仿宋一条街”毫无历史感和文化味,是典型的假古董。这样的乡愁更让人觉得深刻,难以忘怀,甚至这样的乡愁,关系到整个国家文化底蕴的发展和留存。
【佳作展示】
“梦想”的乡愁
老家在农村,小时候对堤坝边墙上的字印象很深,一排连体的房子上鲜红的大字:勤劳方能致富。小时候的印象里似乎觉得,致富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于是当乡下的奶奶问我长大的梦想是什么时,我毫不犹豫的答:“我要回家致富!”
儿时的眼中,老家是个美好的地方,虽然只有一条几步就能走完的小街,只有一家卖着各种零食的小铺,却有一条长长的渠道,在某个季节渠道里流着奔腾欢快的江水,渠道下有个桥洞,长年有潺潺的小溪水缓缓的流出来,儿时的乐园就在这里。少不更事的我们常常扛着竹竿和篓子,跑到溪水边钓龙虾,摘了满满一篮子的花瓣不要命的站在渠道上将花瓣洒在小溪水里,看着大片大片的花瓣顺着溪水流下去,忘了自己害怕的不得了,还站在渠道边上拍手叫好。江边的堤坝也是我们的驻地,我们甩着膀子挽起裤子,在泥巴里搬着石头找螃蟹;田地和池塘更是我们的最爱,夏天会在金黄的油菜花地里奔跑,还得东躲西藏防着赶人的老农;冬天便在结冰的池塘里捞冰块,若是一个不小心打湿了鞋子和衣服,回家又是一顿躲不掉的板子。
回忆是一阵氤氲的气息,渐渐散开了。十年过去了,曾经的家乡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街变长了,人变多了,车变密集了,人们都爱上了楼房和大房子,宁愿推平了生养的土地,填平了生养的泉水,也要围起院子,筑起高楼。可是,江边的草地被盖上了厚厚的水泥,白晃晃地惹的人眼花;曾经的渠道被彻底废弃了,再也看不到奔腾的江水了;渠道下的小溪、池塘都被堆满了垃圾、杂物,墨绿色的秽物漂浮在水面上,曾经这么灵动的地方如今像真成了闻一多笔下的“死水”,再也不会有小孩儿去那里嬉戏;。曾经的“勤劳方能致富”也早已被其他字样所代替。这样的家乡,是真的富起来了吗?
看到这一片景象,我的内心泛起了浓浓的失望和遗憾。富裕是过去人们的梦想,但记忆里美好的东西都在渐渐消失殆尽,这便是梦想的代价吗?偶然读到的这样一段话:“天仙配里唱,渔家住在水中央, 两岸芦花似围墙。 撑开船儿撒下网, 一网鱼虾一网粮。假如思乡,你会想到天仙配吗?那是一个久远的神话>故事,但已经留下人间的遐想,在顶层设计,大建大拆的今天,也许这自然就是天仙配中的梦想。”
为梦想留一片土地吧,有花有草,有树有鸟,有溪水,有嬉闹。梦想不是毁灭一切然后重造。梦想也是有乡愁的,那乡愁是记忆里最美好的风景和回忆,是人们精神成长
的土壤和水滴。当我们为了富裕,为了时代的高楼,抹去了生养的环境,梦想也一定会在思乡的愁苦里哭泣。没有的故乡,没有了精神的基础,梦想还能走远吗?
【教师点评】
乡愁不是背井离乡的哀怨。时代在进步,但发展带来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本文通过对儿时记忆的故乡和现在的家乡进行鲜明的对比,体现出经济发展导致人们意识的改变,环境的破坏,正是发展所带来的问题之一。忽视环境而重视发展,不是发展的长远之道。文章结合主题,收尾呼应,文字质朴平淡,但仍引发读者深思。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回忆,当发展使得一切美好的记忆都消失时,大概没有人会不动容。
乡愁
● 余光中
小时候 ,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
新娘在那头 。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
而现在 ,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
大陆在那头。 《关于乡愁的作文》
作文十:《记忆中的乡愁征文文章》1200字
--------------------------------------------精品文档 Word可编辑 值得收藏------------------------------------------------
记忆中的乡愁征文文章
天冷风寒的时候,一出门便看到有人家门口晒上了腊肉,在阳光的照射下,亮汪汪的油,诱惑得路人都“啧啧”称赞。于是,也赶紧去市场买回十斤五花肉,用八角、茴香、桂香磨成粉和盐一起腌上,一周后,再凉晒到阳光下,看着满心欢喜,连梦里都闻到了腊肉香。
看着那悬挂着的腊肉,便觉得那哪里是腊肉,分明是寒冬里的那一抹鲜亮的幸福和快乐嘛。记得小时候,母亲也总将腊肉挂在最好的阳光下,一天天地晒着,晒到硬得像纸片一样,再拿回家里有风的地方凉着,便不再管它。
可那些腊肉却馋了我们的眼,一冬天别的事不干,净翻日历,什么时候过年呢?过了年就有腊肉吃了。年中,腊肉炒什么都香,大蒜叶子、蒜苗、白菜、藜蒿什么的,都是腊肉的绝配,那个时候,我总是挑瘦肉吃,父亲好心将一块肥肉放在我的碗里:“丫头,肥肉好吃,瘦肉像柴禾似地。”我看了看,还是将肥肉放进了父亲的碗里,然后将瘦肉细细地嚼,嚼得满口焦香。
现在,嫁人了,老公仍然会这样,将一块肥肉放在我的碗里:“老婆,肥肉好吃,瘦肉硬得像纸盒子。”我仍然摇头,将肥肉放进老公的碗里,继续吃我的瘦肉,用现时的话说:我吃的不是肉,是回忆!可是,最值得回忆,却是和腊肉有关的那些细细碎碎的关爱。
好在,腊肉不比别的,有些往事早已尘封,在心底翻开,可能都会闻到一股呛人的味道。唯有腊肉,年年复年年,每年都要腌腊肉,于是回忆撂着回忆,一次一次地重叠地传送过来,几十个新年都像昨天一般,总是那样地鲜亮与温暖。
因此在我眼里,腊肉是冬天里不断重复的记忆,不用思不用想,那腊香味儿便轻轻袅袅地来了,入鼻入喉,那些陈年往事,那些欢喜总趁着这股子香,跟着呼啦啦地不断地往外涌,涌成了一股特殊的温暖,裹着本寒冷着的我们。
1 ----------------------------------------------------精品文档 值得收藏-----------------------------------------------------------
--------------------------------------------精品文档 Word可编辑 值得收藏------------------------------------------------
2 ----------------------------------------------------精品文档 值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