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登鹳雀楼教案》1400字
登鹳雀楼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 5个生字,会写 5个字,能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知道诗歌的内容,明白 “ 站得高,看得远 ” 的道理。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明白 “ 站得高,看得远 ” 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1、同学们喜欢听歌吗?(喜欢)正好,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首好 听的歌曲,下面请小朋友们一起来听听(播放歌曲) ,好听吗?想不 想学?其实这首歌的歌词是由唐代诗人王之涣所写的一首诗谱成的,
题目就叫:《 登鹳雀楼》 。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 (板书课题 ) 二、 理解题意
1、 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呢?
2、 整理问题 :
①谁登鹳雀楼?
②鹳雀楼在哪里?什么样子?
③《登鹳雀楼》是谁写的?
④鹳雀是什么?
⑤“登”是什么的意思?
3、 师简介作者王之涣。
4、 边介绍边板画鹳雀楼所处的位置。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 播放古诗朗读录音
2. 自读,初步感知古诗内容。
(1)请孩子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古诗。
(2)你认为哪些字难读,需要给大家提个醒?在难读的字下做上记 号。
(3)学生交流,练读难读的字。
(4)小老师教读难读的字。
3. 检查学生认字情况。
(1)学生抢读,教师重点指导“登” 、 “雀” 、 “鹳”的字音。
(3)教师抽读,适时鼓励。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 学生自主识字,交流识字方法,互相检查识字情况。
2. 借助多媒体课件,师生共同交流难写的字,教师范写。
重点指导“入” ,将“入”与“人”比较记忆。
3. 学生认真完成课后第三题的“描描写写” ,为自己满意的字画上 “★” 。
五、精读诗句,悟意明理
1. 指导读诗,读出节奏。
(1)请生赛读,师生共同评价。
(2)根据评价,画出诗的节奏。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能按照这样的节奏朗读吗?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自己练习练习。
(3)同桌比赛朗读,互相评价。
(4)全班齐读,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2. 图文对照,了解诗意。
(1)反复吟诵,图文对照,同桌互相说说诗的大致意思。
(2)课件播放与诗相配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全班交流对诗 的理解,教师适时点拨。
第一、二句:理解“白日” “依” “尽” “入海流”的意思。这里 教师应向学生讲清:鹳雀楼距离黄河入海处有千里之远, 在楼上是看 不到黄河流入大海的。这里的“入海”是说明“流”的方向。说出这
两句诗的意思。
第三、 四句:理解 “欲” “穷” “千里” “目” “更” 各是什么意思? 说出这两句诗的意思。
(3)反复诵读,启发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默读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什么?哪些诗句的内容是诗人看到 的?哪些诗句的内容是诗人的想法?诗人看到了什么?
(3)作者登上鹳雀楼后,他能看见些什么呢?他会想些什么呢?请 同学们大胆地想象一下。
(4)结合评价学生发言,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谈更上一层楼以后会看 见什么?
(5)教师小结:
要想看得远,就要站得高,登得越高,眼界就越开阔。
六、背诵古诗
1、 学完整首诗, 小朋友们能把它背下来吗?指名让两个同学背。
2、后面坐着这么多老师,他们一定也很想听听小朋友们背这首诗, 我们一起背给他们听好吗?(全班齐背)
3、理解并背诵了这首诗,我们再来听听这首歌,小朋友们一定 会有不同的感受。 (播放歌曲)小朋友们可以跟着唱。
七、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
登高才能望远 (课文插图的简笔画)
《
《 《登鹳雀楼》
年级:二年级
姓名:靳燕霞
作文二:《登鹳雀楼赏析》4300字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白日依山尽, ----太阳挨着山峦慢慢地沉落,
黄河入海流。 ----黄河朝着大海滔滔地奔流。
欲穷千里目, ----要想看见千里之外的风光,
更上一层楼。 ----那就得要再登上一层高楼。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
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赏析:
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至于“黄河”。当然也是写实。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中。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如果说(这种景色很美,那么,它便是一种动态的美,充满了无限生机的活泼的美。这不是所谓“定格”,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标本。我们深深地为诗人的大手笔所折服。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小动物过冬的方式
1、松鼠和野兔都要把窝垫暖了,找到松塔啊、榛子啊、橡子什么的储备食物,它们冬天都不冬眠。还有,它们还要换毛,冬天要换上与夏天不一样的毛。 2、蛇是集体冬眠的,它们互相搂抱在一起,一起冬眠,春天再醒来那样可以取暖,提高温度。如果单独过冬会冻死的,它和青蛙一样也是变温动物,聚在一起可以减少死亡率。
3(熊冬眠是因为冬天不容易找到食物,到了秋天它们就大吃特吃,使自己长胖,冬天就靠脂肪来提供养料。但是,冬眠时,它们还会醒过来的。 4(兔子有厚厚的毛保暖,所以冬天也不怎么怕冷。但如果皮毛被弄湿,兔子便很容易着凉。所以主人要特别留意,冬天别为兔子洗澡。 5(一般来说,猫的冬天不用特别保暖,因为它们的毛已经提供了足够的保护。而且当它们感到寒冷时,它们会自己去寻找温暖的地方藏身。如果它们毫不客气的上了你的床,甚至钻进了你的被窝,那就是它们怕冷了。 6(蝙蝠也是冬眠的。它在山洞里用后足的尖爪攀住石缝,头朝下悬在空中,一“吊”就是半年。
7(刺猬冬眠时,蜷缩一团,远看好象一个大绒球。它在巢穴中冬眠时,体温下降到9度。冬眠中的刺猬会偶尔醒来,但不吃东西,很快又入睡了。冬眠的刺猬如果过早醒来会被饿死的。
8(有的动物如候鸟,会非到南方去过冬。如天鹅,平时聚居在北方,秋天便携老带幼,到长江中下游一带过冬,来年春天再返回繁殖地生儿育女。
9(丹顶鹤,本来生活在北方,也都是定期飞到南方过冬,春天再北返。 10(我还知道的候鸟有杜鹃,黄鹂,小燕子等,它们是随着气候变化而迁徙的鸟。
11(我知道有些动物一般在原地过冬,如喜鹊,麻雀,兔子等。 12(我知道有些动物事先储备好粮食在洞里过冬,如小蚂蚁,小松鼠等。 13(我们中国独有的珍贵的中华秋沙鸭就世世代代生活在美丽富饶的长白山。它们每年冬季飞到南方过冬,春天飞回故里。它们喜欢以现成的树洞为家。它们把选好的树洞加工装修一番,在洞底垫上碎木屑羽毛等,为了让将来出生的小鸭住的更舒服些。
14(你们愿意听故事吗,1782年的一天法国巴黎郊外采石场的一位工人敲开一块大石头,竟发现有四只活着的蟾蜍。蟾蜍是怎么钻进石头的呢,原来当时那里都是泥啊,水啊,草啊,蟾蜍冬天就挖了洞在那儿过冬,可是气温一直很低,它们就没有醒过来。过了一百万年,它们泥都变成石头了,等到工人把它们救出来,它们才醒过来。你们看,蟾蜍这一觉睡了多久啊~足足有一百万年~
15(青蛙为什么要冬眠,因为青蛙是两栖动物,它的身体表面光滑,没有毛和羽毛。它是变温动物,身体体温调节能力很差,随着气温变化而变化,如果它不冬眠,它就会冻死的。冬眠时,它就降低新陈代谢,尽量用已有的养分来生活,不吃也不喝。到了春天再醒来。
延伸知识:
动物的冬眠是一种奇妙的现象。人们观察了若干种动物冬眠,发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现象。
在加拿大,有些山鼠冬眠长达半年。冬天一来,它们便掘好地道,钻进穴内,将身体蜷缩一团。它们的呼吸,由逐渐缓慢到几乎停止,脉搏也相应变得极为微弱,体温更直线下降,可以达到5?。这时,即使用脚踢它,也不会有任何反应,简直像死去一样,但事实上它却是活的。
松鼠睡得更死。有人曾把一只冬眠的松鼠从树洞中挖出,它的头好像折断一样,任人怎么摇撼都始终不会张开眼,更不要说走动了。把它摆在桌上,用针也刺不醒。只有用火炉把它烘热,它才悠悠而动,而且还要经过颇长的时间。
刺猬冬眠的时候,简直连呼吸也停止了。原来,它的喉头有一块软骨,可将口腔和咽喉隔开,并掩紧气管的入口。生物学家曾把冬眠中的刺猬提来,放人温水中,浸上半小时,才见它苏醒。
动物的冬眠真是各具特色,蜗牛是用自身的黏液把壳密封起来。绝大多数的昆虫,在冬季到来时不是“成虫”或“幼虫”,而是以“蛹”或“卵”的形式进行冬眠。熊在冬眠时呼吸正常,有时还到外面溜达几天再回来。雌熊在冬眠中,让雪覆盖着身体。一旦醒来,它身旁就会躺着1一2只天真活泼的小熊,显然这是冬眠时产生的仔。
动物冬眠的时间长短不一。西伯利亚东北部的东方旱獭和我国的刺猬,一次冬眠能睡上200多天,而苏联的黑貂每年却只有20天的冬眠。
美丽的丹顶鹤
丹顶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叫仙鹤、白鹤。丹顶鹤是鹤类中的一种,因头顶有红肉冠而得名。它是东亚地区所特有的鸟种,因体态优雅、颜色分明,在这一地区的文化中具有吉祥、忠贞、长寿的寓意。
丹顶鹤具备鹤类的特征,即三长——嘴长、颈长、腿长。成鸟除颈部和飞羽后端为黑色外,全身洁白,头顶皮肤裸露,呈鲜红色。传说中的剧毒鹤顶红(也有称鹤顶血)正是此处,但纯属谣传,鹤血是没有毒的,古人所说的“鹤顶红”其实是砒霜,即不纯的三氧化二砷,鹤顶红是古时候对砒霜隐晦的说法。幼鸟体羽棕黄,喙黄色。亚成体羽色黯淡,2岁后头顶裸区红色越发鲜艳。
丹顶鹤繁殖地在中国的长江下游的江苏盐城,三江平原的松嫩平原(即吉林、黑龙江齐齐哈尔最多)、在云南也有少量野生种群分布俄罗斯的远东和日本等地。它在中国东南沿海各地及长江下游、朝鲜海湾、日本等地越冬。
丹顶鹤每年要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进行迁徙,只有在日本北海道是当地的留鸟,不进行迁徙,这可能与冬季当地人有组织的投喂食物,食物来源充足有关。丹顶鹤的栖息地是沼泽和沼泽化的草甸,食物主要是浅水的鱼虾、软体动物和某些植物根茎,以季节不同而有所变化。丹顶鹤成鸟每年换羽两次,春季换成夏羽,秋季换成冬羽,属于完全换羽,会暂时失去飞行能力。丹顶鹤的鸣声非常嘹亮。
丹顶鹤寿命长达50年一60年,人们常把它和松树绘在一起,作为长寿的象征。丹顶鹤数量稀少,我国已把它列为一级保护动物。
姚 远
青 松
陈 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解释:
厚厚的白雪压在青松之上,
青松非但不折腰还直直地挺立在那儿。
要想知道青松的高洁吗,
那就要等到冰雪消融的时候了。
中心思想 :
赞颂了人的坚韧不拔、宁折不弯的刚直与豪迈,和不畏艰难、雄气勃发、愈挫弥坚、坚强的精神。
诗词分析:
作者借物咏怀,表面写松,其实写人。写人坚忍不拔、宁折不弯的刚直与豪迈,写那个特定时代不畏艰难、雄气勃发、愈挫弥坚的精神。作者写松是把它放在一个严酷的环境中,一个近乎剑拔弩张的气氛中,我们看到了雪的暴虐,感受到松的抗争。我们似乎像松一样承受压迫,又像松一样挺直起来。那冷峻峭拔的松的形象,因为充溢其中的豪气激荡其中的力量而挺直起来。在压与挺的抗争中,我们似乎同时经历了一场灵魂的涤荡,因为在这种抗争中,展现了那个时代飞扬凌厉的热情,展现了作者那令人起敬的人格力量。
读这首诗,总让人想起陈总的形象。想起那刚毅的面孔。勃发的神采,光明磊落的胸襟,刚直不阿、任何时候也不肯向恶势力低头的人格。真是文若其人。如果说: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诗句充溢着一种帝王之气,那么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诗句也只有刚傲沉毅、满怀将帅气度的陈毅能够写出来~也许作者在这里的主要目的不是抒写个人。冬夜大雪,作者辗转难眠。1960年那是全国人民都在经受考验的时期。特大的自然灾害,党的工作失误,赫鲁晓夫修正主义集团背信弃义,帝修联合**,正使中国内外交困。正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时候,作者作为国内领导人,胸怀的是祖国的命运,承受的是民族的困厄,他考虑的是决不能丧失民族气节,不能丧失原则和立场,向各种**势力妥协。而这时,全国人民正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以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迎接困难,战胜困难,顶住了世界性的修正主义的逆流。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正是对我们的党和人民,对雄气勃发的时代精神的盛赞。也许正是作者人格和时代精神相互融合,内外互动,共同投射在青松这个特定的象喻上,才使这首诗有一股凛然大气,读来令人感动。
作文三:《登鹳雀楼说课》2700字
说教材
《登鹳雀楼》是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二年级上册的第17课,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上鹳雀楼后,根据自己的所见所感,写下的一首名诗。其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深刻哲理,成为传诵千古的佳句。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发感想。
一、教学目标
根据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二年级学生年龄小、认知少等特点,确定教学目标为:1、知识方面: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2、情感方面: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学习诗人王之涣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3、技能方面:能初步学会借助插图、工具书等途径学习古诗。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含义,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读诵古诗。
三、教学准备:资料书、多媒体课件
说教法、学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这无疑是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指明了路子,即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为达到这个目的,本课设计我以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为主,融入情境教学法与和谐教学法,展示一个以训练为主线,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的过程。另外,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中辅以录音、图画、视频等形式,力求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
1、做必要的讲解。对作者和鹳雀楼做一些详细说明,帮助学生来理解这首诗。
2、指导读出停顿入手,教给学生“音断而意不断”的方法。这样可以快速地读出诗的韵律美感。
3、学法随评语等途径渗透。教给学生“利用手中资料或插图来帮助学习古诗”的方法。弄懂重点词语的意思。
4、自读自悟,鼓励质疑。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教师根据具体情况来使学生从原有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认识和提高。
5、引导合作在合作中探索规律,了解方法,理解全诗大意。
6、结合实际拓展延伸,突破难点。结合学生实际来深层次理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课前播放一个沙画视频,关于《登鹳雀楼》的。
1、同学们,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到山西永济县去看一座楼,(出示图片)这是一座三层的楼阁,因为常有一种叫“鹳雀”的鸟飞来休息,所以被人们称为“鹳雀楼”。伸出手,和我一起写写它的名字,师生齐说,写板书“17、登鹳雀楼”。(加拼音)【图画导入既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又发展了思维,使学生了解作者,了解诗意,留下深刻印象,使学生自然进入到古诗的学习中。】
2、鹳雀楼刚刚建好的时候还不怎么有名气。唐代时候,有一位名叫王之涣的大诗人来到这里(板书:(唐·王之涣)),他登上这座楼作了一首诗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想。从此以后,这座楼就名扬四海啦。这首诗的题目就叫:登鹳雀楼,大家读课题。
3、诗中到底写了些什么呢?打开书本,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欣赏下这首千古名诗吧!
二、初读古诗
课前经过了解得知,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背诵这首古诗,难点在于有节奏有韵味地背诵。
1、请小朋友先自己读一读、背一背这首古诗,并圈出生字词。
2、(PPT 出示全诗)指名读,检查读诗。让同学们发现他们读的时候字音方面有什么地方值得学习。学生一起学学他们,把生字再读一读。指名做小老师带读。
3、老师读一读这首诗。学生仔细听一听,老师的读法有什么不同?指导:读出节奏,要在每行的前两个字后面停顿!
4、一起学着老师在书上标出停顿的地方,然后练习读一读,指名再读,齐读。
三、精读课文:
1、常言说的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说说诗中哪些内容是诗人登上楼阁时看到了?哪些内容是写他想到的呢?用笔划出来。
2、登鹳雀楼诗人到底看到了什么?请小朋友读读第一句,然后看看图想一想,再说一说。
交流:(1)指名说。点拨:贴着山在诗句中就是“依山”。太阳下山了,就要看不见了,就是诗中的哪个字啊?“尽”就是“完”了。那“白日”是什么时候的太阳呢?
(2)再指名说。多美的夕阳下山图呀!提示:“黄河入海流”我们可以调过来理解——就是“黄河流入海”。
(3)(条条江河通大江啊!)诗人在楼上看着黄河水流向大海。想象着黄河水进入大海的场面。想去看看黄河水流入大海的场面吗?播放录视频。(叙述:一泻千里的黄河水,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一直向东汇注到浩瀚无涯的大海。真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呀!)
(4)看了视频,你觉得黄河怎么样?——能用朗读来表现黄河入海的雄浑的气势吗?指名读,简评(你边读边想,所以读得好!很有气势!)
(5)师边深情地叙述边板画:诗人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正挨着连绵起伏的群(西)山下沉,脚下的黄河水正滚滚地流入大海。诗人观察的视野是多么开阔呀!让我们再把这句话连起来好好的读读。(师生齐读!)
3、看着这样壮观的情景,诗人情不自禁地想到——(生齐读)读了这句,头脑里有什么小问号吗?(重点:欲穷更千里目)谁能帮帮他?你是怎么知道的?(表扬,联系上下句理解,会学习!)故事中有些字很难知道意思,其实我们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来查找答案。今天,老师查找资料,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老师出示PPT 词语意义)。现在能完整的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自己读读诗,看看字意,试着说说,一会儿我们全班来交流。(工具书的作用真不小,这么快就解决问题了。)
4、诗人说的再登一层,真的是让我们再登一层吗?还记得《小松树和大松树》一课吗?小松树长之所以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那是因为——大山爷爷把它托起来的呀。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板贴:登高才能望远)唐代大诗人杜甫也曾说过类似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合作的力量是最大的。现在请你们和同座伙伴合作把把诗人登楼后看到的和想到的连起来说说,好吗?(看得出你们一节课都在认真听!好样的!)
6、这就是名扬天下的古诗“登鹳雀楼”。今天小朋友们学得真棒,老师要奖励你们,我给你们配乐配视频,请你们来配音,一边读一边想像诗句中的画面, 可以加上自己的感情,甚至动作。相信你们这次会读得更好。现在想想你们自己就是大诗人王之涣了,试试看。
7、小朋友读得多好呀!老师更喜欢这首诗了。回去我们也像这样把古诗背给家长听,告诉他们诗意和作者,好吗?
四、总结、延伸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话可是一句千古名句啊,鹳雀楼的名气之大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句诗。因为它不光用在登楼上,经常被别人用在学习、工作等许多地方用来鼓励自己或别人!从你们读诗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那不断进取、奋发向上的决心。是呀,不管什么人,不管做什么事,要想更上一层楼,都需要再做一番努力!今天我们更上一层楼,明天,我们就会“穷千里目”!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读出对这首诗的新的理解、感受。(配乐)最后老师要奖励你们,送你们一句祝福的话:祝小朋友身体健康,天天开心,学习更上一层楼!
作文四:《17登鹳雀楼》2000字
17.登鹳雀楼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田字格里的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3.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总第 88 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田字格里的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教学重、难点:会写生字词 教学过程:
㈠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谈话。
小朋友已经学过不少古诗,谁能背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首古诗。
2.板书课题:17登鹳雀楼
指名拼读“登”(dēng),要求读准后鼻音。教学登字头,指名拼读
ɡuàn。
3.解题。
㈡初读课文
1.幻灯出示课文内容。
2.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3.范读 ㈢理解诗句
1.学习一、二两行。 (1)指名读一、二两行。 (2)理解意思。
① 投影课文插图。 设置情境:一天傍晚,诗人登上了鹳雀楼,他放眼望去,看,这气势多么壮观。
② 诗人在鹳雀楼上看到什么? 这是什么时候的太阳?你怎么知道这是傍晚的太阳的?课文中称傍晚的太阳叫什么?这轮傍晚的太阳就要落下去了,(在图上演示太阳落下的情景)它会怎样落下去?课文中哪个词是“靠着”的意思?(依)
引导学生理解“尽”,指名说说“尽”的意思,再演示太阳落山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尽”就是“完”的意思。 诗人站在鹳雀楼上还看到什么? ③ 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④ 看图想象,有感情地朗读一、二两行。 相机板书:景(看) 2.学习三、四两行。
(1)谈话。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这一雄伟壮观的景象,他会想些什么呢? (2)指名读三、四两行。
(3)理解。欲:想要。穷:穷尽。 千里目:目,眼睛,就是看到更远的
地方。更:再。 (4)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5)看图体会,练习朗读。 3.练说全诗的意思。 (1)自由练说。 (2)指名试说。 ㈣精读诗句,悟意明理
1.师引导学生读诗,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
。
2.自由读。
4.电脑课件出示填空题,学生填空。
①诗句中表示动作的词(依、入、目、上、尽、流)。
3.指名读。
5.分小组讨论诗句中所描写的景色。
6.根据诗意,展开合理想像,把想像中的景物画下来。鼓励学生画得不要
与文中插图雷同。画的时候要考虑你的观察点在何处?夕阳、山峰、黄河应画在什么位置?画好再涂上颜色。
7.幻灯展示学生的简笔画,师生结合诗句共同点评。
8.出示多媒体课件,屏幕上显示鹳雀楼山水画。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学生
闭目遐想,老师用语言描述诗的境境。
9.启发学生谈谈作者在诗句中所表达的思想和自己对这首诗的体会,分组
上台比赛,看哪一组的同学说得精彩。
㈤总结全文,拓展廷伸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2.拓展性小练笔,把你站在高处观察的景物用一二段话写出来。 3.讨论: 诗人登高观景时的心情、神情、动作,会是什么样子,他可能讲
些什么?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㈥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总第 89 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㈠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登,指名分析字形,说说偏旁名称。 2.指名背诵课文。 ㈡教学生字词
1.出示生字。
楼 依 尽 入 欲 穷 指明读上面的字。 2.引导用生字组词。
楼(楼层 高楼 楼房 钟楼) 依(依靠 依依 依山傍水) 尽(尽头 用尽 尽力 穷尽) 入(进入 入门 出入) 穷(穷尽 贫穷 穷苦) 3.教学字形。
(1)指名分析字形,说说记忆方法。
依和衣比较,入和人比较,穷和力比较,层和云比较。 (2)讲解“欲、登、楼”的笔顺。 4.指导书写。 5.学生练习描红。 ㈢课堂练习
1.读一读,再抄写。
山 白日 千里目 海 黄河 一层楼 2.据句意说出诗句。
(1)滔滔的黄河水向大海流去。 ( ) (2)傍晚的太阳靠着连绵起伏的山渐渐落下去。( ) (3)要想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 ) (4)再登上一层楼。
补充资料
鹳雀楼
被誉为中国四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的鹳雀楼,位于秦、晋、豫三省交汇的“黄河金三角”区域——山西省永济市。
鹳雀楼,古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永济市境内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蒲州府志》记载:“(鹳雀楼)旧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楼原系北周(公元557—581)大将军宇文护(鲜卑族)镇河外之地,筑为层楼。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特,气势雄伟,加之区位优越,风景秀丽,历代文人雅士、骚人墨客,多来登楼观瞻、放歌抒怀,并留下许多居高临下,雄观大河的不朽篇章。唐代诗人王之涣登楼时有感而发写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催人奋发向上,激励民族振兴的千古绝唱,早已脍炙人口
。
作文五:《《登鹳雀楼》教案》1800字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读诗体会这首古诗的节奏和韵味美,理解古诗的意思并会背诵。
3.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4.学习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含的积极向上的情感。
【教学难点】
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背诵这首诗,让学生掌握该诗的所有内容。
【设计理念】
这首诗是小学二三年级课本中的一首诗,对于二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不能将课文讲得太深奥。并且要利用好多媒体设备,尽量将幻灯片做的漂亮而又不失主题,要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同时在教学时,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因而在本设计中加入了不少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的环节,既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预习:a. 积累描写祖国壮丽景色的故事。b. 预习《登鹳雀楼》,试着理解诗意,查阅相关资料。
2.制作一个简单的课件,给学生提供了有形的画面和意境深远的音乐。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文
1.在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教我们背过好多古诗,上学以后我们也学了很多古诗,古诗已经是我们的好朋友了。那你们能说说这位好朋友有什么特点吗?(学生回答,师板书:每首四句或八句,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每句字数相同。)
2. 师:现在我出几个题目考考你们,看谁能背出这些古诗?
《鹿柴》 《早发白帝城》 《望庐山瀑布》
好,大家都可以很流利得背出这些诗,让我们再次得到了美的享受。下面就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
3.播放幻灯片,展示鹳雀楼的图片,简介鹳雀楼:鹳雀楼旧址在山西省的永济县。因为经常有一种形状像鹤的鹳鸟停留在上面,所以叫做鹳雀楼。楼一共三层,在楼上可以望见雄伟的中条山和浩浩荡荡的黄河,是当地的名胜。唐代有位著名的诗人叫做王之涣,他登上这座鹳雀楼后感慨万分,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章:《登鹳雀楼》。这便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借助工具书,读准生字字音。
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相信每个人都能把这首诗读的正确、流利,现在就给大家一个展示的机会,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古诗?(这里读的时候要注意提示本诗题目的读法:登/鹳雀楼)
2.自由朗读古诗,注意断句,并结合课文插图,从字面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启发和鼓励学生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结合的方法,解释字的意义。有不懂的字词可以提问,老师在幻灯片中标出。
4.小组讨论,让学生理解字义的基础上,让他们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并与大家交流讨论结果。
5.师配音范读,学生思考:哪两句诗是写景的?哪两句诗是写作者的感想的?
三、精读诗句,悟意明理
1.再次自由读古诗,读后想想:
(1)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什么?(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看到眼前的景象,诗人想到了什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小组讨论、交流上述问题。
3.质疑、解疑,理解重要字词含义。如:目:看。欲:想要。穷:尽。
教师可以适当点拨:如: “白日依山尽”的“尽”字,字典里的解释是“完毕”,“太阳靠着山完毕了”这说不通,改为“太阳靠山消失了”,“太阳靠着山下去了”就说得通了。要启发和鼓励学生把字典里的解释和上下文结合起来解释古诗的字义。
4.说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什么道理。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要奋发向上,不断进取。
四、仔细品读,尝试背诵
过渡:这么美的景象,大家把它画下来吧!
1.启发学生思考:作者的观察点在哪里?鹳雀楼应画在什么地方?夕阳、山峰、黄河、应画在什么地方?
2.要求学生根据诗意,展开想象,然后把想象的事物画下来。(能把主要景物画下来即可。)
3.看图想象,有感情地朗读。
4.讨论:诗人登高观景时的心情、神情、动作,会是什么样子?
5.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五、总结全文,课堂练习
1.请同学说说这首诗主要想表达什么思想。
2.小结:这首诗写的是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的景物和产生的想法,描绘了祖国雄伟壮丽的山河。
3.练习:根据诗意说出诗句。
滔滔的黄河水向大海流去。( )
傍晚的太阳靠着连绵起伏的山渐渐落下去了。( )
要想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
再登上一层楼。( )
六、拓展延伸
1. 默写《登鹳雀楼》。
2.搜集王之涣的《凉州词》,试着背下来。
3. 请同学说说这首诗主要想表达什么思想。
作文六:《登鹳雀楼 王之涣》1300字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2.白日:太阳。3.依:依傍。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4.穷:尽。5。千里目:眼界宽阔。6。更:再。〖诗意〗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唐诗三百首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写作特点〗就全诗而言,这首诗
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作文七:《王之涣——《登鹳雀楼》》300字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诗画欣赏]
【诗文解释】
夕阳西沉,渐渐没入连绵的群山,黄河奔腾,汇入浩瀚的大海。虽然眼前一片壮阔,但要打开千里视野,看得更清更远,那还须再登上一层层高楼。
【词语解释】
尽:沉没,消失。
穷:尽,达到极点。
更:再。
【赏析】
黄昏时分登上鹳鹊楼,万里河山,尽收眼底;夕阳也在遥远的天际渐渐沉落。首二句诗「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苍茫壮阔,气势雄浑。末二句是境界的升华,出人意表、别有一番新意,既有高瞻远瞩之胸襟,又寓孜孜进取之深意,有情有理。有人说“诗忌说理”,应当说,诗歌不要生硬枯燥抽象地说理,而不是说诗歌不能宣扬哲理。在这首诗里,诗人把道理和景物、情事自然贴切地融合在一起,使人感觉不到它是在说理,而是理在其中。
全诗四句二联,对仗工整、气势连贯、厚重有力。为唐诗中之不朽之作。
作文八:《登鹳雀楼赏析》900字
《登鹳雀楼》赏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赏析
鹳雀楼:又名鸛鹊楼。旧址在今山西永济县。唐时属河中府。宋代沈括《梦溪笔谈》载:“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
诗者甚多。”
鹳雀楼曾是一方登临胜地,唐人海于楼上凭高望远,即兴赋诗,故《梦溪笔谈》谓其上“唐人留诗者甚多。”惜乎大浪淘沙,历史无情。鹳雀楼本身既已淹没在岁月的洪流之中,那些可能很精采的唐人题咏也随之荡然无存。然而,其中王之涣所作的这一首《登鹳雀楼》诗却有幸越过了一千余年的历史长河,直到今天还传诵于千家万户。这不能不证明它本身具备
了强大的艺术魅力。
今天我们重读这首短诗,仍然强烈地感受到那种力量的存在。 诗的开头是一对偶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对仗纯朴自然,工整流畅,真是天衣无缝。白日依山,黄河入海,视野开阔,胸怀宽广,诗人所表现出来的气质,一开始便不同凡响。自然,这暗中也写出了登楼
本身,只有登临纵目,眼光和胸襟才会如此高远宽阔。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至于“黄河”。当然也是写实。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中。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如果说.这种景色很美,那么,它便是一种动态的美,充满了无限生机的活泼的美。这不是所谓“定格”,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标本。我们深深地为诗人的大手笔所折服。
但是,我们的诗人并不是俗手丹青,仅以描摩为能事。我们的诗人还兼有哲人的气质。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语极平直,然蕴蓄深远,余韵无穷。登高望远,这是一般常识。而登高者惟愿其愈高,望远者惟求其更远,这种细腻入微的心理却只有哲人才能赋与它以重大意义。这其中隐含着人的无限的进取与探索精神。俗话说“人往高处走”,又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都是对现状的不满足,都是进取精神的直接反映。不同的是,纯粹的哲人以说教者的姿态出现,可以使人膜拜,而诗人似的哲人则善于以朋友的身份说话,足以使人感奋与追求。
这首诗具有超越时空的力量,这种力量是美和哲理的统一,是客观与主观的和谐,是伟大的艺术再现和创造。
作文九:《登鹳雀楼教案》6500字
登鹳雀楼教案
篇一:二年级《登鹳雀楼》教案
《登鹳雀楼》导学案
樊大伟
学习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 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3 、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重难点:理解诗句含义,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和蕴含的哲理。
自主学习:(约8分钟,朗读古诗,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 自由读古诗,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 试读全诗,把全诗读通读顺。
3、 自读生字并组词,最少2个。
合作探究:(约11分钟,和同学交流合作完成以下任务)
1、 我能说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登( )入()欲( )穷()千里目( )
2、 我会把古诗的意思说出来:
3、 互相朗读,背诵
4、 观察课本插图,想象诗句锁描写的情景。 我的疑惑:
我还有以下疑惑,想在课堂上交流:
篇二: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语文
3、学生课前准备:(1)自学生字。
(2)初读古诗,了解古诗大意,给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3)用百度搜索查阅王之涣和鹳雀楼相关资料。
(4)画纸、彩笔。
4、教师课前准备:百度搜索《登鹳雀楼》相关教学资料。
(1)找《登鹳雀楼》一课教学设计作参考。
(2)依据《新课程标准》、班级学生学情,结合百度搜索,确定《登鹳雀楼》一课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制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3)用百度搜索《登鹳雀楼》朗读录音学习参考,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古诗。搜索《登鹳雀楼》歌曲音频资料,引导学生学会用多种形式学古诗。
(4)用百度搜索《登鹳雀楼》一课课件作参考,搜索相关图片整理制作PPT课件用于课堂教学。
教学课题: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登鹳雀楼》。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五言绝句,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王之涣所作,记叙了作者登上鹳雀楼时的所见所思。诗虽短
小,但内容却很丰富。整首诗气势恢弘,意境高远。这首诗由两个工整的对偶句组成,巧合天成,意境浑圆深远,读起来琅琅上口。
诗的前两句写登楼所见。前一句是眼见之景,诗人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依着连绵起伏的群山渐渐落下去;后一句由实及虚,抒写目送黄河远去,想象黄河入海的开阔意境。诗人融情于景,为后两句析事明理铺垫。
诗的后两句写登楼所思。作者由景生情,抒发了他高瞻远瞩、蓬勃向上的情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也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学习诗人王之涣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学习生字,背诵课文。
难点是理解诗句含义,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这节课学生要通过读、想、议、画、比、写等形式,主动地探求知识,进入古诗的意境。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全程积极参
与,在探究活动中达到自悟自得。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祖国传统诗文的韵味美,在潜移默化中学语言,受教育。
教学思路:
这首古诗千百年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诗融情于景,寓理于事,记叙了作者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教学时,要以读为主,通过图、文、声、画,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紧扣“登”字,引导学生了解“登楼”所见,理解“登楼”所思,由“见”及“思”,“思”中悟“理”,让学生在自问中读诗,在自探中品诗,体会古诗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在想像中发展语言。
教学预设为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把抽象的难以理解的诗句变成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
画面,通过图、文、声、画,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地进入情境感知、体验,然后引发他们思维、想像,为理意、体情奠定基础,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预设为采用自问自探的方式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乐趣,通过探究获取知识,发展学生个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地学古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不喜欢古诗呀?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古诗一起来背一
背。(学生背诵)简评学生背诵。导入:请同学们坐端正,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出示课件揭题。(板书《登鹳雀楼》)提醒“雀”和“楼”写法。
【百度课件】《登鹳雀楼》教学课件
://029j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84) 2、学生齐读课题,注意正音。师质疑:读了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交流疑问。
二、互动解题,简介作者。
1、登鹳雀楼是什么意思? 交流。
2、“登”还可以说登什么?交流。
3、介绍鹳雀楼:出示课件。
【百度图片】鹳雀楼/view/56944.htm
【百度图片】://image.baidu./i?ct鹳雀楼在山西省的永济县。因为经常有一种形状像鹤的鹳鸟停留在上面,所以叫做鹳雀楼。楼一共三层,在楼上可以望见雄伟的中条山和浩浩荡荡的黄河,是当地的名胜。唐代有位著名的诗人叫做王之涣,他登上这座鹳雀楼后感慨万分,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章:《登鹳雀楼》。
4、简介作者:出示课件。
【百度知道】://zhidao.baidu./question/8677850.html
王之涣,字季凌,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诗人,至今享有盛誉。他才高气盛,不愿为小官卑职折腰,辞官远游。诗作有独到之处,具有旺盛的艺术生命,历千年不衰。
三、诵读感悟,感知诗意。
(一)、听读揣摩,初步体味。
1、古诗诵读讲究抑扬顿挫,请同学们听朗读录音,注意停顿和语气。
【百度视频】://v.ku6./show/8Ap02xFR90betk41.html
2、听完录音,你知道了什么,你的心里在想什么呢? 交流。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交流方法:你知道应该怎么学古诗吗,出示课件。师交给学生学习方法。
2、借助工具书,读准生字字音。
【百度网页】《登鹳雀楼》电子教材
/sl/index.aspx?KindID=370&Type=299&FileID=4103
交流:谁来带读课后生字,你认为哪个字容易读错,哪个字最难写,看看谁说得最清楚,哪个小朋友听得最认真,
3、写笔顺、描红练习,掌握生字的结构写法。小腰板,坐端正,拿出笔,注意书写姿势,教师提醒“三个一”标准。比一比,谁写得更准确漂亮。
4、自由朗读古诗,结合课文插图,从字面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5、启发和鼓励学生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结合的方法,解释字的意义。在学生理解字
义的基础上,让他们看图在同座位间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
思。出示课件。
【百度网页】《登鹳雀楼》电子教材
/sl/index.aspx?KindID=370&Type=299&FileID=4104
四、精读诗句,悟意明理。
1、师引导学生想一想:诗人在楼上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2、交流:(1)诗人看到什么呢,生说。
出示课件: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学习第一、二句诗:
1、 轻读,边读边看插图,看看天上的那一轮红日是夕阳还是朝阳,从哪看出,师带读。
2、 除了夕阳,那滚滚黄河水又将奔向哪里呢, 你能说说黄河的流水声吗,(生模仿)你能把这黄河入海的气势通过朗读读表现出来吗,自读、指读、赛读。
3、谁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小结:这两行诗主要讲诗人在鹳雀楼上看到傍晚的太阳靠着山慢慢落下去,黄河滚滚地流入大海 。
(2)过渡: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色,诗人产生什么想法呢,生说。
学习第三、四句诗:
1、师设置情境:太阳从遥远的山边落下,天空中布满灿烂的云彩。黄河滚滚向大海奔腾而去,发出巨大的声响。可是,在遥远的山那边,景色是不是更加吸引人,大海中的波浪是不是更为壮观呢,你想不想看到呀,其实诗人王之涣也很想看到。小朋友们
想一想要看到更远更美的景色,该怎么办呢,学生交流。
2、下面请大家轻轻拿起书,读一读诗文,边读边想,读完后把书轻轻放下,再举手说一说。
3、 请仔细观察图,鹳雀楼共有几层,哪一层有人,出示课件。
【百度图片】/show/4/79/8c5e89964809bb4e.html
4、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板书: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知道什么意思吗,
5、是呀,只有站得高,看到的美景才会更多,所以诗人就这样发出了感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谁愿意来读一读这句诗,当一下小老师,
6、 这两句诗是诗人在鹳雀楼上所想到的,并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什么道理呢,小结: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五、朗读比赛。
1、 老师提个建议,诗歌还要讲究韵律,如果掌握了词与词之间的停顿,也许会读的更好, 让我们一起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棒,最像我们的小诗人,好不好,
2、 指名读,师生共同点评、再读、齐读。
六、小结:
1、 古诗是我们的国粹,学习了这篇课文,知道了什么,
2、你懂得了什么,参考: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是诗人写下这一千古名句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我们要多学习一些知识、本领,眼界才能开阔。
七、延伸拓展,布置练习。
播放《登鹳雀楼》背景音乐。
【百度音乐】《登鹳雀楼》歌曲/play/294494.htm
1、我们有时候把学习、生活等比作登山,这些事情也有站得高看得远的情况吗,课后想一想,然后说一说。
2、发挥想象,诗人“更上一层楼”会看到那些景象,根据诗意,展开合理想像,把想像中的景物画下来。
板书: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见)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想)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教学反思: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代表作。诗人通过描写登鹳雀楼所见景色,告诉人们要想看得远,就要站得高的道理,反映了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在设计及教学中,我充分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运用已知学古诗的方法来初读古诗,先自学生字,听朗读录音后,再自读课文,力求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在学习中互相合作的精神。我还面向全体学生,在检查自读情况时,我先检查生字,再由生字连词。让学生发现并指出容易读错的字词,我进行重点指导、纠正,如:“登”、“层”是后鼻音等等,把字词教学落在实处。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动手、动口、动脑去学习生字。让学生自己去发
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观察、学习去解决问题,使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为了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真正理解字义和诗句内容,深刻感知诗的意境及蕴含的道理,我在教学前对学生进行了学习情况调查。通过调查,我了解到学生对古诗《登鹳雀楼》比较熟悉,但他们并不认识诗中的一些字,有的连字音也读不准,更不明白诗意及蕴含的道理。同时,我还发现学生通过以往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我便让他们通过多读、多说、多写的方式加以弥补,真正把听说读写落实在课堂上。
在教学中,我还充分利用课文插图、百度搜索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反复朗读体会等方法,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帮助学生入情入境,让学生感受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形成独特的感悟,领会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在此基础上,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会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就要不断努力。 我觉得这节课除了具有上述优点之外,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评价方式不够丰富,没有充分调动学生互评的积极性;还有教学时间安排方面略显紧张。
篇三:《17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登鹳雀楼 一、激趣导入,理解诗题。
1、(课件示鹳雀楼图)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到一个地方去游览,
看,谁知道这是哪里,示“鹳雀楼”词,指名读。
2、猜一猜名字怎么来的,说名字来历:“鹳雀是一种形状像鹤的鸟,传说这座楼上经常有鹳雀停留在上面休息,因此人们给它取名为“鹳雀楼”。
3、这座楼在山西省永济县,楼一共三层,在楼上可以望见雄伟的中条山和浩浩荡荡的黄河,是当地的名胜。唐代有位著名的诗人叫做王之涣,他登上这座鹳雀楼后感慨万分,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章:《登鹳雀楼》。
4、板书课题,齐读。王之涣,字季凌,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诗人,至今享有盛誉。他才高气盛,不愿为小官卑职折腰,辞官远游。诗作有独到之处,具有旺盛的艺术生命,历千年不衰。 二、初读古诗 整体感知
有些同学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鹳雀楼的美景了,那,快打开书自己读读吧。看谁能不光把古诗读准确,而且能和所有生字都交上朋友,先读生字表中的生字。同学们读得特别认真,老师下面来检查。
1、检查生字
生字“雀、楼、依、入、欲、穷、目、更”,指名读,齐读,
2、检查读诗
生字都认得了,那读好诗句就不成问题了,古诗诵读讲究抑扬顿挫,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画出节奏,注意停顿和语气。指名读,齐读。
三、精读诗句,悟意明理
1、(出示图片)诗会读了,现在让我们和诗人一起登上鹳雀楼看一看,谁来说说,你在楼上看到了那些景物,白日,群山,黄河,鹳雀楼
2、我们再来仔细地读诗,先读诗的第一句话。示“白日依山尽”,指名读。 问:白日指什么,(傍晚落山时的太阳。)
太阳怎样呢,看图,读句,想。
依山尽是说太阳——靠着群山慢慢落下去,最后消失不见了。
指名再说说这句诗描绘的情景。
我们仿佛看到了诗人在鹳雀楼上看到傍晚的太阳靠着山慢慢落下去。指读,齐读。
3、那第二句写的什么呢,读“黄河入海流” 。
这句诗向我们描述了怎样的情景,黄河滚滚向大海奔腾而去,发出巨大的声响。 那你能用你的朗读表现出黄河滚滚流入大海的气势吗,指名读,齐读。
4、诗人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正挨着连绵起伏的群山慢慢落下去,脚下的黄河水正滚滚流入大海。这景色是多么壮观,多么美丽呀~我们把这句话连起来美美地读一读。
5、这时候,太阳从遥远的山边落下,天空中布满灿烂的云彩。黄河滚滚向大海奔腾而去,发出巨大的声响。可是,在遥远的山那边,景色是不是更加吸引人,大海中的波浪是不是更为壮观呢,你想不想看到呀,其实诗人王之涣也很想看到。小朋友们想一想
要看到更远更美的景色,该怎么办呢,引读——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问:千里目指想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必须要再登上一层高楼
这是因为 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指导读,评。
6.两句诗中千里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的纵横两方面的空间
,欲穷和更上两个词饱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啊~
7. 更上楼”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他不仅 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会忘得远的道理,同时也激励我们不断攀登高峰,向更高更远的目标努力。
齐读第二句,评: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那不断进取的决心 。
四、想象意境,吟咏背诵
1、山衔落日水流入海,这是多么气势磅礴的山水图啊~这里有诗人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同学们,让我们也铭记这首诗,让他激励我们在生活中在学习上也乐观进取,更上一层楼~
2.让我们再齐读这首诗。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作文十:《登鹳雀楼(2)》2400字
《登鹳雀楼》,唐诗名,为题咏山西省永济市(又名)的篇章。由于鹳雀楼楼体壮观,结构奇特,气势雄伟,加之区位优越,风景秀丽,历代文人雅士、骚人墨客,多来登楼观瞻、放歌抒怀,并留下许多居高临下,雄观大河的不朽篇章。以该名为题的诗众多,以李益、王之涣、畅当三人的同名作品最为著名。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草书帖
注释译文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穷:尽,使达到极点。
6.千里目:眼界宽阔。
7.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诗歌鉴赏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
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至于“黄河”。当然也是写实。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中。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如果说.这种景色很美,那么,它便是一种动态的美,充满了无限生机的活泼的美。这不是所谓“定格”,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标本。读者深深地为诗人的大手笔所折服。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
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就全诗的写作特点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前两句
“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沈德在《唐诗别》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虽然两句相对,但是没有对仗的痕迹。所以说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作者简介 王之涣 (688─742)盛唐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今山西绛县。其兄之咸、之贲皆有文名。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诗用词十分朴实,然造境极为深远,令人裹身诗中,回味无穷。诗六首,其中《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其一)和《送别》三首皆著名,又尤以前两首最脍炙人口,可谓“皤发垂髫,皆能吟诵”;诗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都是流传千古的佳句,也正是这两首诗给诗人赢得了百世流芳的显著地位。[4]
全诗读音 〖普通话朗读〗
bái rìyī
白
huáng
黄
yù
欲
gèng
更 日 hé河 qióng 穷 shàng 上 依 rù 入 qiān 千 yī 一 shān 山 hǎi 海 lǐ 里 céng 层 jìn 尽 liú 流 mù 目 lóu 楼 , 。 , 。 编辑本段三首《登鹳雀楼》比较评论
北宋大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道:“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首能壮其观”。这三首中,李益的诗是一首七律;王之涣、畅当的诗则是五绝,均题作《登鹳雀楼》。其中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最为脍炙人口,畅当的诗境也很壮阔,不失为一首名作,但有王之涣的这首诗在前,比较之下,畅当之诗终输一筹,不得不让王诗独步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