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新闻两则读书笔记》4500字
新闻两则读书笔记
篇一:八年级上册 第一课 新闻两则
第1课、《新闻两则》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阅读课文,把握新闻的特点、结构。
3、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4、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5、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点
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学习准备:
预习生字词,查阅有关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资料。
学生每人准备一份当天的报纸。
?教学设计:
一、(本文来自:WWw.bDFQy. 千 叶 帆文摘:新闻两则读书笔记)创设情景,走进新闻。
在社会生活中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或者出现了一个有意义
的新事物,如果我们要尽快地把它告诉尽可能多的人,可以采用怎样的办法呢,
(报纸上、电视上或者广播里发布消息。)是啊,在现代社会里,新闻在传播信息方面起着巨大作用。
“新闻”是指通过报纸、电台、广播、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
途径所传播信息的一种称谓。从广义来说,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从狭义来说,就是指消息。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以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让别人了解。
消息(新闻)这种文体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四条。
一是事实说话,即真实性。正如陆定一同志所说的:“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二是迅速及时,即及时性。迅速,是指它能很快地向读者(或听众、观众)传播;及时,是指快而得当,适合需要。
三是简明扼要,即简明性。简明,就是既简洁又明白;扼要,就是准确地把握住事物的主要之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课文,就充分体现了上述特点。
四是高潮在前,即价值性。写消息时,通常把最主要、最新鲜、人们最关心的事实写在前面,把比较次要的内容写在后面,形成所谓“倒金字塔”式的结构。(很多时候我们只讲前面的三点,因为这一点是肯定要表现出来的)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
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这则新闻,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由**亲自撰写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新闻。
走进新闻--新闻有哪些特点和要素,
新闻的特点: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以及价值性
从表达方式上看,新闻以记叙为主,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新闻六要素(也就是记叙文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新闻的基本结构:
每则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
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标题:是整篇新闻的眼睛,具有简明、概括的特点。它可以是只有一个主标题,也可以是多行标题。多行标题包括:主标题、引题、副标题。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新闻的基本事实或主题,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给读者以总体印象。
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来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
也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括号内的部分是“电头”,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发电地点和时间。此“电头”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时间精确到“时”,暗示战役在迅速发展之中。
二、新闻朗读,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要求读准字音,并努力读出文章的感情和气势。)
2、根据新闻的结构特点,理清文章的层次及新闻的要素。 请同学们找出这篇新闻的结构,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主体:20日夜起,---------课文最后。
第一层:(20日夜起--已度过三十万大军):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地点、人数。
第二层:(21日下午五时起--不起丝毫作用):写西路军渡江的情况,并加以评价。
第三层;(汤恩伯认为--结束):写东路军渡江情况。
三、合作探究,画画地图。
画画地图:分别将西路军、中路军、东路军已占领的地方用红色标线,向前进发点用箭头标出。(可画在课本上的地图上)
四、角色体验,变换阅读。
,.当当播音员
如果你来当播音员,你在重音、语调、情感、节奏上应怎样读这则新闻。
,.当当军事家
如果你来当军事家,你应该向观众介绍哪些方面的情况。
3.当当主持人
如果你来当主持人,你将怎样设计导播语、采访问题、结束语。
五、语言品味,学习提高。
?看谁读得好,讲得好。
学生进一步品读课文,体会新闻的语言特点,提高阅读能力。
1、语言的准确、概括。(所谓准确,就是要准确反映事实。) ?例如“九江(不含)”一词,准确表明当时九江尚未解放的状况,避免了歧义。又如“我东路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精确到日到时。
?再如“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准确表现了我军指挥部运筹帷幄,指战员胸有成竹的状况。
?还有全文最后,就分别用了“歼灭”及“击溃”(不是笼统地说“消灭”或说“打垮”)“占领”并“控制”(后者比前者又进了一步,江阴要塞已为我所用),对长江是“封锁”(不准船只自由通航),对铁路则用“切断”(堵住了敌人从铁路逃跑的退路)。这些动词用得非常准确,这就有助于“真实”地反映战况,又能恰切表明我军锐不可当的气势。
? “突破”准确表现了战斗过程;(“越过”的对象是静态的,)
“渡至”,准确表现了水战进军的特点;(“到达”,泛,) “24小时内”,时限明确,(“共”,时限不明,一般化,)“即已”,准确表现了神速特点。(“现在”,时界相对模糊,)“至发电时止”,时界更为确切; “余部”,军事术语,准确得体,(“剩下的”,表达
篇二:《新闻两则》听课记录
听课记录(八年级)
科目:语文 听课内容:新闻两则 讲课人:石湖 班级:八3 听课时间:上午第一节
一、导入
二、教师检查预习字词情况,布置思考题:
1、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了什么内容。
2、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指出记叙的六要素也是新闻的要素)
3、精读课文(分读、齐读),具体说说新闻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报道渡江情况的?按什么顺序报道,为什么?
学生读课文后,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参与。
(三个思考题分别针对新闻结构的三部分:标题、导语、主体)
教师导学
(讨论了以上三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要想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就要看标题。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看导语。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看主体。
三、合作探究
教师布置思考题:
阅读这则新闻后,你以为新闻具有怎样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参与。
讨论后明确:
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四、学习小结:内容总结;方法归纳。
【评价:将方法的教学融入到具体教学内容中,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将我们的思维引向了一个新的领域。值得大家借鉴。】
篇三:重点课文复习--新闻两则
课型:复习课
教学班级:初二五 六班
教学时间:
复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字词的音、形、义
2、课文主要内容
3、复习课文重点段落
4、复习中心思想
过程与方法
教师点拨学生互查、巩固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真细心的态度,工整的笔迹
不达目标不罢休的精神
复习重点
目标 2--4
复习难点:
目标3、
突破措施:
通过分析课文,学生互查等方式掌握知识
复习用具:
投影仪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明确复习目标。
二、教师指导学生复习。
1、字词主要是课下注解带拼音的。
2、主要内容复习充分利用课堂笔记。
3、及时记下复习中的疑问。
4、注意复习的方法,不要平均用力。
三、学生自主复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学生交流复习疑问及交流复习方法。
五、学生交流自己都复习会了那些内容。
六、根据交流情况学生进行再复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遗憾(hàn) 舆论(yú) 胸脯(pú)((
B(泄气(xiè) 溃退(kuì) 覆灭(fù) (
C、歼灭(jiān)区域(yù) 阻塞(sài) (((
D(封锁(suǒ) 大厦(shà) 纤维(xiān) ((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英勇善战 兴高彩烈 放纵奔流
B(负隅顽抗 息了灯火 语速缓慢
C、横渡长江 当人不让 隐隐约约
D(不堪一击 料敌如神锐不可当
3、选出表达方式不同类的一项。( )
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战线上,冲破敌阵,
横渡长江。
B、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
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C、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
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D、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
4.一则消息通常不可少的三部分是( )
A.标题
B.标题
C.标题
D.标题
二、填空题。
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1) 横( )渡长江蛮横( ) ((
(2) 江阴要塞( )敷衍塞( )责 暖瓶塞( )子 (((
(3)jiān( ) 灭敌人qiān( ) 陌xiān()维
2、常识填空:
新闻又叫,主要包括标题、 和 、 、 等几部分。
3、选词填空:
(1)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 )敌阵,横渡长江。(越过、冲破、击溃)
(2)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 )了。(冲破、突破)
4.填空。 主体 导语 时间 时间 结尾 主体 正文 人物
(1)新闻结构的五部分包括、 、、 。
(2)新闻的六要素包括 、 、、 、 。
八、布置作业。
巩固未掌握的内容。
作文二:《¥新闻两则》7000字
《新闻两则》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学习要点
在社会生活中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或者出现了一个有意义的新事物,我们需要尽快地把它告诉尽可能多的人,可以采用在报纸上、电视中或广播里发布一条消息。报纸、电视、广播是我们现代社会的三种最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它们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传播各种各样的新闻。
成为初中二年级学生的你,肯定比以往更加喜欢读报、看电视、听广播,并为那一篇篇激动人心的消息所深深感动。但是,你会写新闻报道吗?你知道它的标题如何拟?电头怎样写?导语有什么用?消息主体的材料应如何取舍?新闻报道的语言有些什么特征?现在让我们一起阅读全文,找出上述问题的答案来吧。
关于文体
新闻是实用文体中的重要门类,在传播信息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胡乔木同志曾经写过一篇题为《人人要学会写新闻》的文章,文章中写道:“新闻是一种时代的科学,时代的艺术,它的发展前途正是辽阔无边。如果人人都学会这门科学和艺术,不但对我们的新闻工作者有极大的好处,而且对于我们的全部工作以至每个工作人员的品质,一定都有极大的好处。”
“新闻”这个名称,从广义来说,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从狭义来说,就是指消息。消息(新闻)这种文体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四条。一是用事实说话。正如陆定一同志所说的:“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二是迅速及时。迅速,是指它能很快地向读者(或观众、听众)传播;及时,是指快而得当,适合需要。三是高潮在前。写消息时,通常把最主要、最新鲜、人们最关心的事实写在前面,把比较次要的内容写在后面,形成所谓“倒金字塔”式的结构。四是简明扼要。简明,就是既简洁又明白;扼要,就是准确地把握事物的主要之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课文,是充分体现上述特点的一篇典型的消息。
首先阅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概内容。
关于字词
1.字的读音 芜湖( ) 溃退( ) 泄气( )
锐不可当( ) 荻港( ) 歼灭( )
2.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控制: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动或越出范围;掌握。
溃退:众多、大批(敌人)败下阵。
要塞: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有巩固的防御设备的据点。
其次学习本文。
1.这篇消息的标题有什么特点?
本篇消息的标题只有正题,没有引题、副题。这个标题明确、简练、突出,传递了全文最主要的信息。“百万大军”“横渡”的用语,表现了磅礴的气势,充满了胜利的豪情。
2.新闻电头如何写,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
新闻电头也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在一篇新闻的开头,包括:通讯社名称、发电报稿地点、时间和记者姓名。本篇通讯是由新华社发稿,发电地点:“长江前线”,时间:“二十二日二十二时”。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电头里写明通讯社名称,发电时间、地点和记者姓名都是表现真实性的手段。时效性是新闻的重要特点。新闻,就要注意一个“新”字,它在反映现实的速度方面居于各种文体之首。在当今世界上,消息的时效性是各国通讯社特别注意的问题,往往事件发生后的几个小时,甚至几分钟,就立即通过广播或报纸向全世界发布。因为时效是消息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则消息写得再好,失去时效等于废品。为了说明时效,本篇在电头里,不仅注明日期,而且还注明了时间,用来强调报道的是截至二十二时所发生的事件。
3.本篇的导语是什么?导语在新闻报道中有什么作用?
本篇导语是开头的两句话。它概括告诉读者三个情况:一是参战部队及数量——“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二是战斗的具体区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纵横一千余华里”;三是战果——“已经冲破敌阵,横渡长江,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导语一般在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二句话。它用简明生动的语言点明消息最主要的事实,揭示全篇的中心思想。导语使读者了解文章概貌,可以激起读者有进一步了解详细情况的欲望。
4.本篇报道的主体是写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为何是从中路写起?何处详写?何处略写? 作者报道三路大军渡江情况,并未平均使用笔力。中路于20日首先渡江,所以先写。21日夜即已渡完,只用一句话就交待清楚了。至于其受阻情况,因与西路一样,敌人“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所以此路略去。次写西路,略写。21日下午5时起至22日22时已渡过20多万人,余下三分之一,预计23日可渡完。写到受阻情况时,交代了一句“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删去这句,对报道西路情况无损,而前面对中路受敌情况就要加上“毫无斗志,抵抗微弱”之类重复的话。把相同的情况合并起来写,详略分明,用语更为简洁。最后写东路。由于这里敌人的防线比较巩固,加之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更重要的是这一地区在战略上意义重大,直接关系到能否包围敌军,解放南京,因此报道写得十分具体。尤其是最后两句详尽地写了我军的战果,是为了说明水路长江和陆路京沪线已全部被我军切断,敌人已无退路,敌我双方态度已十分明朗。
5.我军所遇之敌,抵抗力量甚微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如下:一是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二是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而国民党部队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政府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6.这篇报道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这篇新闻真实地报道了人民解放军以锐不可当之势横渡长江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情况,简要论述敌军在政治上、军事上失败的原因,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必然覆灭的命运。
7.“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一句中“丝毫”的含义是什么?
“丝毫”指作用极小或很少,勾画了汤恩伯捉襟见肘的狼狈相。
8.在新闻中找出下述三类词语 ①描写我军强大攻势、英雄气概的10个词语;②描写敌军被动挨打、士气低落的3个词语;③带有文言色彩的5个词语。
①冲破、横渡、突破、占领、扩展、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激战、歼灭、击溃??
②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泄气??
③均、之、亦、然、业??
研讨
1.这篇新闻报道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
本篇新闻语言精当、极富表现力,可从以下三点认真品味、学习。
(1)选用表现力强的词语:如表现我军迎难而上、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选用“冲破”、“横渡”等词语;表现我军勇猛进击、节节胜利用的是“占领”、“扩展”、“突破”、“歼灭”、“击溃”、“控制”、“封锁”、“切断”等动词组成的一连串动宾短语。描写敌军溃败无能,则用的是“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泄气”等,用词褒贬色彩十分鲜明。
(2)语言概括力强。如中路和西路我军所遇到的抵抗,用“甚为微弱”四字来概括;而东路则用“整天激战”来概括。
(3)用词有分寸。如报道我军战果时,西路军占领的是“广大南岸阵地”并“正向南扩展中”;东路军占领的则是几个县的“广大地区”。
2.课文中插入了几句简要的议论,分析敌人毫无斗志的两个方面的原因。这两方面议论为什么一略一详?两方面颠倒一下好不好?为什么?
两方面的议论一略一详,是因为“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在前文已经作了比较详细地叙述和交代。所以略写。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使敌军官兵“都很泄气”这一方面,在当时还是一个新出现的情况,有较大的新闻价值,也充分反映了国民党反动阵营内部分崩离析、士气低落的虚
弱本质,值得较为详细地写出来。这两方面的顺序不宜颠倒,这是因为文章前半部分写了我军在战斗中取得了胜利,那么在分析胜利的原因时,就应该先分析我军的士气,后分析敌方士气,完全合情合理;也因为这样的顺序比较能够突出作者议论的重点,即作者较为详细地写出来的那个方面。
附:有关资料:
一、渡江战役: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解放军坚决执行**主席和**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地方武装在长江南北广大人民支持下,于4月21日晨,以木帆船为主要渡江工具,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长达500余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彻底摧毁了国民党的长江防线。4月23日,解放了国民党22年来的统治中心南京。第四野战军一个兵团于5月14日,从武汉以东至武穴100余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16日、17日解放华中重镇汉口、汉阳和武昌。
二、渡江战役开始后,新华社连续发表了两则新闻(《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间、内容都有连续性。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学习要点
南阳,自古以来就是战略要地,我军解放南阳,军事上具有重大意义,标志蒋军走上了节节败退的道路,我军走上了节节胜利的道路。**亲自撰写这则新闻,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是一篇很有特色的新闻作品,内容不局限于南阳解放,而由南阳解放说开去,叙述一年多来中原战局的巨大变化,中原我军的巨大胜利。导语概述解放南阳之后,说三国,道后汉,用史料说明南阳重要的战略地位。接着回顾一年来,**由“极重视南阳”到被迫放弃南阳的经过,说明蒋军全局败坏的形势。再从敌方转向我方,概述战略反攻以来取得的一系列伟大胜利.再次回过头来说南阳逃敌的命运。
一、学习本文掌握如下字词:
绥靖(suí jìng) 管辖 逃窜 聿(yù)
二、学习本文思考如下问题。
1、 通读全文,弄清本文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人物:中原我军
时间:1948年11月4日下午
地点:南阳
事件发生的原因:蒋军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中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之下,困守南阳的蒋军,不得不被迫弃城南逃。 经过与结果:自去年七月,南阳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若干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
2、这则新闻如何划分层次?
全文可以划分为五层:
第一层,是导语,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时间。
第二层,是背景资料,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第三层,回顾过去一年**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军全局溃败的背景。 第四层,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
成绩主要有三项:第一,恢复和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创立了七个军区,极大地扩大了老根据地; 第二,歼灭了大量的国民党正规部队,发展了我党武装力量。
第三,纠正了“左”的策略,采取了正确的策略,孤立了敌人,巩固了根据地。
第五层,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
3、这则新闻主要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阶段以后,我军完全掌握了全国战场的主动权,经过一年多英勇奋战,**全军崩溃之势已成,败局已无可挽回。
4、这一则新闻,为什么没有单单报道解放南阳的消息,而是重点概述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的战绩?
南阳解放,是南线人民解放军一年多来取得伟大胜利的必然结果,所以南阳解放之日正是总结一年多来伟大胜利的最好时机。另一方面,总结一年多来的战绩,也可以说明蒋军为什么弃城南逃。 中 考 解 析
1、选词填空。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__________(坚强、顽强、顽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________(战争、战斗、激战)中,我已歼灭及_________(击溃、击退、击败)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__________(控制、限制、制服)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分析】这四组同义词或近义词,可从感情色彩、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等角度辨析。
正确答案为:顽强 激战 击溃 控制。本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本题语言具体、简明、鲜明、生动,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的特点。
2、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在同学们热心帮助下,使他更加坚定了追求美好人生理想的信心。
B.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
C.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脸和谆谆教诲总是浮现在我眼前。
D.他迈着强壮有力的步伐正向我们走来。
【分析】解答此类问题,必须先了解病句的常见类型,然后多做练习,就能培养起语感,不断提高分析能力。仔细审题不难发现,A句缺主语,C句主谓搭配不当,D句修饰“强壮”与中心语“步伐”搭配不当,因此,正确答案是B。
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新闻,回答问题。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2)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3)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4)21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5)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6)这一路现已占领贵地、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7)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8)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9)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10)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11)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1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13)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14)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15)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16)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17)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⑴本文共17句。在下面句子序号之间用“||”划分导语和主体部分,用“|”划分主体部分的层次。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⑺ ⑻ ⑼ ⑽ ⑾ ⑿ ⒀ ⒁ ⒂ ⒃ ⒄
⑵下面是对本文导语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导语和标题扣合得很紧,是对标题的扩展和具体化。
B、导语从兵力、战线和战绩等方面概述了渡江战役的情况。
C、导语点明了时间,交代了背景,渲染了渡江作战的热烈气氛。
D、导语中的“百万大军”、“冲破”、“横渡”、“均是”等词语有力地表现了人民解放军渡江作
战的雄伟气势及辉煌战果。
⑶对本文主体部分先写中路军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路军发起进攻时间最早 B、中路军首先突破敌军防线
C、中路军24小时内全部渡过长江 D、中路军所遇之敌抵抗较顽强
⑷对作者在叙述中插入⑻⑼两句议论的用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赞颂我军英勇无畏、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 B、揭露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的反动本质。
C、说明战犯汤恩伯指挥失当,懦弱无能。 D、分析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的原因。 ⑸选择填空 ①本文第⑾⑿两句话蕴含的感情色彩是:( )
A、嘲讽 B、批评 C斥责 D、抨击
②本文⑾⑿两句话在结构上起的作用是:( )
A、归纳上文 B、总领下文 C、承上启下 D、照应首尾
⑹本文第⑵句中“西起九江”后为什么要加上“(不含)”?请具体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从本文主体部分中找出两个表现我军雄伟气势的词语,写在下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阅读新闻的综合能力
【分析】:
第⑴题答案为 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⑾⑿⒀⒁⒂⒃⒄,本题考查分析消息的结构、层次。从开头到“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这是导语部分,简述渡江战役取得成功。从“20日夜起”到结尾,这是主体部分,报道三路大军的渡江经过。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从“20日起”到“已渡过30万人”写中路军的渡江情况。第二层从“21日下午五时起”到“不起丝毫作用”,写西路军渡江情况 ,并简评敌军毫无斗志的原因。第三层从“汤恩伯认为”到结尾写东路军的战斗情况。
第⑵题答案为C项。本题考查对导语的作用的分析。标题交代了报导对象、人数、事件、气势。导语除含有标题的内容外,多了战线长度、战绩(冲破)、渡江区域,“百万”、“均是”点明气势,“冲破”是战绩,“横渡”既是气势又点战绩,因此导语是标题的扩展和具体化。而点明时间的是电头,不是导语。此外用“热烈”来描述我军渡江的雄伟气势,很不得体。所以C项不正确。
第⑶题答案为D项。本题考查消息的结构顺序和材料安排问题。从敌情看,中路军所遇之敌抵抗甚为微弱,抵抗较顽强的是东西之敌。可见D项明显有误。
第⑷题答案为C项。本题考查表达方式。新闻以记叙为主,可穿插简要的议论,这种议论会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因而题中四项分析,据文意可知A、B、D三项都是正确的。不正确的只有C项。
第⑸题答案为A、C两项。本题考查两个问题:一是根据语境准确把握句子蕴含的感情色彩;二是理解过渡句在文章结构中所起的作用。
第⑹题答案为:加上“(不含)”指明渡江区域不包括九江。(或:九江不在渡江区域内),使语意明确。
第⑺题答案为:英勇善战 锐不可当。
作文三:《新闻两则》1000字
1、新闻两则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字词,了解新闻的一般知识;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
3、体会语言的准确和精炼;
4、学习革命先辈英勇奋斗的精神,认识中国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 学习重点:目标 1、 2、 3
难点:目标 3、 4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及指导:
一、 了解新闻的一般知识,完成填空:
1、 新闻也叫 , 是报纸、 广播中常见的一种文体, 它 的 报道国内外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事实。
2、 一则新闻通常包括 、 、 、 和 五部分。
3、导语是指 ,它扼要地揭示 ,主体在导 语之后,是新闻的主体内容。 (学法指导:独立完成,组内交流后代 表展示)
二、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并画出文中生字词,且把生字词的音、形、义整理在积 累本上;
2、组长听写检测字词的掌握情况;
3、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两则新闻的内容 :
(1)
(2)
4、浏览第一篇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从文中画出或给以概括) 。 三、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1、解答课后练习一(独立思考后,合作交流) ;
2、解答课后练习二,体会新闻语言的准确、精炼的特点。
四、阅读这两则新闻后,你认为新闻具有怎样的特点(小组讨论) 。
第二课时
一、展示字词(小组代表板书、听写)
二、展示自学指导二的第三题(全班交流,畅所欲言) ;
三、展示课后练习题(全班交流,题目自选)
四、展示自学指导四;
五、质疑、交流、解答;
六、谈学习本文的收获。
2、芦花荡 (导学案 )
学习目标:1、积累并掌握本课生字词;
2、分析文中人物形象,了解人物的描写方法;
3、体会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4、体会“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培养爱国热情。
学习重点:目标 2、 3
难点:目标 2、 3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及指导:
自学指导一:
1、查找有关作者和本文的背景资料,记在积累本上;
2、默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词,把音、形、义整理在积累本上;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自学指导二:
浏览课文,找出描写老头子的语句,进行圈点批注,并分析老头子的 人物性格:。 自学指导三:
从文中画出景物描写的句子, 抄写在积累本上, 仔细品味、 认真揣摩, 再仿写几句家乡的景物(独立完成) 。
自学指导四:练习复述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述展示
要求:1、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语言连贯,吐字清楚,声音洪亮 。
二、交流课本上的圈点批注(组内、组间交流) 。
三、交流展示自学指导二。
四、全班交流课后练习题的解答。
五、提出疑问并交流、解答。
六、本节课没有展示的同学,谈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七、巩固练习:见百分百作业。
作文四:《新闻两则_》1500字
樊城区年级
班级: 姓名: 日期: 主备人: 备课组长:蹲点领导(签字):课题: 新闻两则 课型: 精品赏读课 课时: 两课时 学习目标:
1、积累新闻常识,了解新闻的特点,培养独立阅读新闻的能力 2、品味本课语言准确精炼的特点
3、把握战争主题,认识中国革命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重难点:重点:积累新闻常识,了解新闻的特点,培养独立阅读新闻的能力;品味本课语言准确精炼的特点
难点:把握战争主题,认识中国革命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当堂测评 分层达标
时间:15分钟
落实基础★
一、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新闻知识:新闻又叫 ,它的结构包括 、 、 、 、 、五部分,其中比不可少的三部分是 、 、 、。新闻写作必须注意记叙六要素: 、 、 、 、 、 。
3
国民党的 (A.广大 B.大量 C.多数 D.部分)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 (A.反对 B.抗拒 C.拒绝 D.抵触)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 (A.作战 B.指挥 C.鼓动 D.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 (A.牢靠 B.坚固 C.巩固 D.顽固)的, (A.弱点B.松懈 C.劣势 D.困难)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发展能力★★
二、完成下列训练题。
(一)《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解放长江》
(1)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3)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4)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5)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6)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7)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从句(4)的“所有”“都”两词中,我们能感觉到作者发电时的感情。这种感情是( ) A.藐视敌人的豪情 B.胜利的自豪感 C.必胜的信念 D.对敌人的嘲讽
2.句(5)中的“至发电时止”体现了新闻的什么特点?
3.前几句中与句(6)“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相应的内容应是“ ”。 (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新华社郑州1948年11月5日电)①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②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③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④在过去一年中,**极重视南阳,曾于此设立所谓绥靖区,以王凌云为司令官,企图阻遏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⑤上月,白崇禧使用黄维兵团三个军的力量,经营整月,企图打通信阳、南阳间的运输道路,但始终未能达到目的。??
1、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是这则新闻的 ,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相比,两题都交代了 、 、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还说明了 ,体现了 。两题都体现的语言特点: 。 2、用“ ”画出文中导语部分,它的作用是什么?
提升素养★★★
学习完本文,你对战争有什么新的认识?分享一下你的感受
我的疑惑:
作文五:《新闻两则》1400字
1. 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选自 1981年 7月 9日人民日报,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选自 1948年 11月 9日东阳日 报。
2. 芦花荡;选自 孙犁文集 本文是孙犁的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 他的另一篇小说荷花淀,孙犁河北安平人现代作家。著有小说集 芦 花荡 荷花淀,小说散文集白洋淀记事等
3. 蜡烛;选自 阅读和欣赏,西蒙诺夫苏联作家。
4.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选自《雨果文集》第 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年版) 。雨果(1802-1885) ,法国作家。代 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 《九三年》等。
5、亲爱的爸爸妈妈;选自 1989年 1月 8日人民日报
6、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选自《朝花夕拾》
7、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朱自清(1898-1948) ,字佩弦。 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
8、台阶;李森祥;选自小说集《台阶》
9、老王;杨绛;选自《杨绛散文》 ;
10、信客,余秋雨;选自《秋雨散文》 。
11、中国石拱桥,茅以升;茅以升(1896-1989) ,字唐臣,江苏镇江 人,中国桥梁学家,教育家。
12、 桥之美, 吴冠中; 选自 《吴冠中人生小品》 吴冠中 (1919-2010) , 江苏宜兴人,当代画家,美术教育家。
13、苏州园林;叶圣陶(1894-1988) ,原名绍均,字圣陶,江苏苏州
人,作家、教育家、编辑家。
14、故宫博物院;黄传惕;选自《地理知识》 1979年第 11期,原题 为《古代艺术的宝库 -故宫博物院》 。
15、说“屏” ;选自《陈从周散文》陈从周(1918-2000) ,浙江杭州 人,古建筑园林专家,著有《说园》等。
16、大自然的语言;根据《科学大众》竺可桢(1890-1974) ,浙江上 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17、 奇妙的克隆; 选自 《中学科技》 1997年第 4期。 谈家桢 (1909-2008) 。 浙江宁波人,中国遗传学家,教育家。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选自《新疆城》阿西莫夫(1920-1992)美 国科幻、科普作家。
19、生物入侵者;梅涛
20、落日的幻觉;选自《科学与生活》黄天祥。
21、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约 365-427)有名潜,字 元亮,浔阳柴桑人,东晋诗人。
22、陋室铭;刘禹锡;选自《刘禹锡集》 《爱莲说》 周敦颐;选自 《周敦颐集》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北宋哲学 家。著有《太极图说》 《通书》等。
23、核舟记;魏学洢;选自清代张潮编辑《虞初新志》魏学洢(约 1596-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
24、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 。儒家经典之一,秦汉以前各 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由西汉戴圣辑录、编纂而成,共 49篇。
25、杜甫诗三首;选自《杜诗详注》 ;
26、三峡;选自《水经注》郦道元(469或 472-527) 。范阳涿县人, 北魏地理学家。
27、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 陵人。
28、观潮;周密(2-1298)字公谨,宋代湖州人。
29、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张岱(1597-1679) ,字宗字,又 字石公,号陶庵又号碟庵居土,明末清初山阴,有《陶庵梦忆》 《西 湖梦寻》等。
30、归园田居;陶渊明;选自《陶渊明集》 ;使至塞上;王维;选自 《王维集校注》 ;渡荆门送别;李白;选自《李太白全集》 ;登岳阳楼 (其一)陈与义;选自《陈与义集》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 号间斋,洛阳人,宋代诗人;
作文六:《新闻两则》9500字
《蜡烛》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故事发生的背景,把握老妇人这一人物形象。
2.揣摩语言,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和表达作用。
3.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老妇人这一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体会反法西斯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往事如烟, 岁月如流,一切有形的东西都会被时间磨蚀得锈迹斑斑;唯有情感,高尚圣 洁的情感却长存天宇。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 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把一生中唯一珍爱的东西—— 结婚蜡烛,献给了一个苏联青年战士。这一幕将永远留存在热爱和平的人们的记忆里。 二、整体感知
1.作家作品简介:西蒙诺夫是前苏联作家, 《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是一个真实的故 事。通讯属记叙文文体,也是报纸常用的文章样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通讯 运用的表达方式是叙事,其中主要是记叙的成分。
2.速读课文,先找出本文六要素,然后概括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1944年 9月 19日,苏联红军在南斯拉夫保卫战中,与德国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 红军偷袭萨伐河上的一座桥时, 一位红军战士牺牲了。 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冒着德军的战火前 去掩埋了红军战士的尸体,并拿出珍藏了 45年的结婚蜡烛点在坟头,并彻夜为其守灵。 3.用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再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旨。
——一位苏联红军战士为解放南斯拉夫而牺牲, 一位南斯拉夫妇女不忍其暴尸战场, 不 顾年老体弱,艰难地将其掩埋,并将珍藏了 45年的两支结婚喜烛点燃在战士坟头,悼念烈 士表达敬意。
——主旨:本文赞美了反法西斯各国战斗的友谊, 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 感情。
三、研读课文
1.自读课文,找出文中对老妇人的描写(神态、外貌、动作等描写)并自由朗读。
2.指名学生朗读找出的描写片段。
3.分析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深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环境危险, 炮火连天,年老体弱,行动吃力, 但老妇人不顾生死前去保护一位不相识的 青年战士的遗体, 并献出珍藏的蜡烛——这是一份深切的母亲的关怀之情, 一种无畏赴死的 牺牲精神。
4.文章非常感人,请同学们找出最让你感动的片段进行朗读,并说说为何感动。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炮火连天,环境危险;年老体弱,掩埋艰难;掩埋遗体,情同母子;燃起蜡烛,寄托哀 思。
5.有感情地齐读课文最后两句话,思考:
(1)烛光有什么特殊的象征意义?
——象征红军烈士的宝贵生命像烛光一样不畏炮火而燃烧; 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 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2)最后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 界,情同母子,是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的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四、 揣摩老妇人的心理活动, 补写一段老妇人坐在坟前默默守灵时的心理活动, 要求符 合人物形象。然后在班级内交流。 (如果课堂上时间不足,就作为课外作业)
老妇人形象:
——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 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 渴望解放, 渴望和平。 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她的国土上, 使她无比沉痛。 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 她变得 无所畏惧, 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 使她能不怕艰难,冒着生命危险前去安葬烈士,并为红 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 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 并彻夜守在坟头, 陪伴烈士的 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五、讨论烛光的象征意义
1.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3.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正是人民群众的支持使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胜利。 六、课外延伸
课外查找与“蜡烛”有关的诗句和歌曲、影视作品,体味“蜡烛”各有怎样的寓意。
例如: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蜡烛歌颂坚贞的爱情或奉献精神。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蜡烛烘托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借蜡烛写离别之情。
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借蜡烛歌颂母亲。
七、家庭作业
1.摘抄文中精彩的描写:(1)对老妇人的神态、外貌、动作的描写; (2)环境描写。
2.发挥想象,进行续写:两年后,牺牲的战士契柯拉耶夫的母亲来到这里祭奠儿子的 亡灵,并探望老妇人玛丽·育乞西。两位妇人相见,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形。 (不少于 300字)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及背景资料,积累文中优美而别具特色的语言。
2.揣摩文中关键语句,理解这篇短文的深刻内涵。
3.了解战争给人民或国家所带来的创伤,学习雨果广阔的胸怀和伟大高尚的人格。 【教学重难点】
1.把握雨果对圆明园的高度评价,理解雨果的思想感情。
2.揣摩关键语句,理解其丰富的意蕴。
【课时安排】一课时(综合性学习成果交流展示课)
【教学流程】
一、课前自主学习辅导
圆明园号称
1.圆明园的建设历程、被毁经过、历史地位及价值,圆明园文物流失情况??
2.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和火烧圆明园的过程。
3.雨果生平及其主要作品的内容。
4.有关《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的分析、赏析文章。
二、学生按教师提供的角度在课外搜集相关资料开展自主学习
三、学生简要汇报、展示自己查找到的资料
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按照各自感兴趣或侧重的主题(话题) 形成学习小组, 自行商议 进一步学习的角度和形成的学习成果形式。
四、教师指导自主学习成果的汇报形式供学生参考
1.任选一个角度制作资料汇编。
(1)角度参看教师提供自主学习角度,或自定。
(2)有文字(不少于 3000字) ,有图片。
(3)如果是文字稿,要求有封面,自己撰写的序言,目录,主体内容,小组成员名单 及分工说明,自己撰写的学习小结,最后列出资料来源。
(4)如果是幻灯片(课件) ,也要求有自己撰写的序言、目录、小组成员名单及分工说 明,自己撰写的学习小结,还要有资料来源链接。
2.自由创作。
(1)诗歌(例:《圆明园,我想对你说??》 ,字数不限) 。
(2)日记(写自己学习本文的感受;或假定自己是雨果、巴特勒上尉、住在圆明园附 近、亲眼目睹其被毁的一个学者??) (600字以上) 。
(3)书信《给雨果的信》 (600字以上) 。
(4)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赏析(800字以上) ,或者《就英法联 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读后感(600字以上) 。
五、考核学习成果
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 兴趣及能力在课外完成以上学习任务后 (每组任选一项并获 得教师认可) ,用一节课开展综合性学习成果汇报活动。教师与学生
六、家庭作业
摘抄课文中赞美圆明园的语句和讽刺侵略者的语句??
《亲爱的爸爸妈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特征;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文意,把握文章四个部分的内 在联系,理清文章叙事脉络。
3.理解作者思想感情,正视历史,珍爱和平。
【教学重难点】
1.把握文章四个部分的内在联系,全面深刻地理解文意。
2.揣摩含义丰富的语句,领会其蕴含的深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作为一个生长在南京的孩子,不可能不知道“南京大屠杀” 。它是我们南京人民心中永 远的痛!每到 12月 13日,凄厉的空袭警报声就会一遍又一 遍地回响在南京的上空,它提 醒着我们,毋忘这民族仇、家国恨。在遥远的南斯拉夫,有一座小城,也像我们南京一样, 在每年的固定日子, 人们会自动聚集起来, 用各种方式悼念被德国侵略者屠杀的亲人。 今天, 就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探访这座小城:克拉库耶伐次, 去倾听受难孩子们的呼喊:亲爱的 爸爸妈妈!
二、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 按时间先后顺序整理文中所提到的事件。
1941年 10月 21日,克拉库耶伐次遭屠城, 7000多人遇难,其中有 300名是孩子。 1945年起,人们自发地在屠杀纪念日当天举行各种仪式悼念死难者。
1988年冬,作者及其他六十多个作家一起,应邀在南斯拉夫参加文学讨论会,并访问 克拉库耶伐次,写作本文。
2.思考、讨论。
(1)如果按以上整理的顺序来写作本文,效果怎样?
——作者主要是记行而非专写小城人民遭屠杀经过,因此不能改为按时间先后记叙。 (2)将标题改为《克拉库耶伐次之行》如何?
——可以这样改, 但是原题突出了被残杀的孩子们都是有血有肉的生命, 用孩子们最后 的呼喊,控诉了屠杀者的残暴,显然这个标题更能表现作者的感受。
3.自拟一句“广而告之” (即公益广告语)来表达文章的主题,然后交流。
例如:
莫让历史悲剧重演!
莫忘昨日铭心刻骨的悲痛,珍爱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
三、赏读课文
1.同桌学生合作,先自由选读本文选段,读出感情并赏析其中精彩之处,然后在全班 交流。重点赏析课文中意味深长的描写和议论,说说它们的含义和作用。例如:
——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 “他们杀孩子、 老师、 工人、 工匠、 小店老板、 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 ” ——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2.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三部分,对比德国作家的表现和日本作家的观点,谈谈对几位作 家的观点的看法。
3.全班分角色朗读孩子们的最 后的呼唤,读出感情。
四、布置作业
1.假设你自己就是这 300个被屠杀的孩子之一,想象一下当时的情形和自己的心情,
设想自己会留下一个怎样的遗言。
2.课外查找有关克拉库耶伐次屠杀、南京大屠杀及二次世界大战中犹太战俘集中营等的资 料,以 “ 历史告诉我们 ” 为题作文,或说说你学完 本文后的感想,或将搜 集的资料整理成一 篇小论文。
《桃花源记》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2.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详略,体会本文优美、 精炼的语言。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中古今异义词和省略句的用法。
2.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加强诵读训练。
教学难点:
认识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中应注重通过诵读来加深学生对文言字词、 句子的理解。 可先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内 容,再体会领悟其语言特色和思想内涵。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世外桃源” 是同学们熟知的一个成语, 它出自于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的 《桃 花源记》 。 桃花源是怎样一个地方呢?为什么说它在 “世外” 呢?如果同学们想知道这一切, 就让我们一起从《桃花源记》这篇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 427) ,又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 官僚家庭。陶渊明少年时代深受儒家学说影响,博学能文,任性不羁,有着“大济苍生”的 志向。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二十九岁出仕,但几次做官都不过担任祭酒、参 军一类低微的职务, 不仅济世的抱负得不到施展, 而且还要屈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 他十 分厌恶官场生活。四十一岁时,他出任彭泽县令,但上任只有八十几天,就因不愿“为五斗 米折腰”而弃官归隐,从此过着躬耕自资 ” 的田园生活。 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 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陶渊明归隐田园之后, 亲自参加了一些农业劳动, 较多地接触了劳动人民; 思想感情发生了
很大的变化。这对他此后的创作起了积极的作用。 陶源明的作品, 大都是归隐后写的, 反映 了当时的田园生活,因而成为我国有名的“田园诗人” 。
《桃花源记》 (原名《桃花源诗并记》 ,诗未收入教材)是作者 57岁时所作,标志着作者思 想发展的高度。作者因不满当时的社会现实,想象出了“桃花源”这样的理想社会,寄托了 作者洁身自好、要求人人劳动、人人平等、丰衣足食、与世无争的希望。这既是作者在思想 上对当时社会的一种否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的愿望。
三、整体性阅读
1、读准生字的字音。 (投影显示)
豁然开朗(hu ò) 屋舍俨然(y ǎn ) 阡陌交通(qi ānm ò)
黄发垂髫 (ti áo ) 便要还家(y āo ) 刘子骥( jì)
诣太守(y ì)
2、朗读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清老师的断句、节奏,标记生词。
(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同学齐读课文。
(3)读完后理出难解的字词句。
3、指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串讲课文,解释重点的文言词语和句式。
(1)理解“向” “穷” “去” “交” “通” “妻子” “绝境” “无论”等古今词义变化和文言文单 音节词多的特点。
(2)掌握五个表概括性质的范围副词:“悉” “并” “具” “咸” “皆” ,并理解其微小差别。
(3)了解形容词词尾“然”构成形容词后的作用。
(4)复习并掌握副词“复”的用法, “之”作结构助词和代词的用法,如:“忘路之远近” “渔人甚异之” “具答之” “处处志之” “闻之, 欣然规往” 。 并学习 “之” 作句末助词的用法。 (5)理解意动句“渔人甚异之”和省略句“林尽(于)水源”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的特点。
4、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花源,到访问桃花源,再 到离开桃花源,一线贯之层次分明,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 入胜,富有“传奇”色彩。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带动学生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l )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林的?
(2)在桃林尽头渔人看到了什么?
(3)渔人在桃花源作客时,和村中人作了哪些交谈?
(4)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做了些什么,结果如何?
概括情节为:
发现桃花源(第 1段) ;进访桃花源(第 2、 3段) :寻找桃花源(第 4、 5段) 。
5、 在整体把握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复述文章内容。 可以适当加上自己的想像。 (结合 课后练习一)
四、突破性阅读
1、齐读第 1段,思考:第一自然段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这样描写的意图是什么?渔人是怎 样发现桃花源的?为什么会 “ 甚异之 ” ?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讨论明确:描写了一片美丽的桃花林。 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 暗示将来会出现 “ 奇景 ” , 为渔人进入桃花源作了气氛上的渲染,也为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忘路之远近”说明渔人走了很远的路程,以致迷路忘返; “忽送”说明是在偶然的情况下 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渔人以前未曾所见,因此“渔人甚异之” 。这一段 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一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 扣人心弦。为下文写渔人进访 桃花源作了铺垫。
2、请一位同学们朗读第 2段,思考:渔人是怎样进入桃花源的?见到了怎样的景致? 进入桃花源不容易:“林尽”——“一山”——“小口”——“入”——“极狭”——“复 行” ,这表明桃花源的隐蔽,与世隔绝,难于发现。渔人见到的景致是“土地平旷,屋舍俨 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见到的人“悉如外人” “恰然自乐” ,说 明桃花源环境幽清,人们生活美满安宁,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作者用句整齐,音律和谐, 生动地勾画出一幅祥和安宁的田园图画。 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了鲜明对比。 现实社会生活 中,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却是一派优美、安宁的景象。作者明写桃花 源,暗里却在讥讽现实,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3、齐读 1、 2两段。
五、布置作业:
1.查字典,弄清下列成语的意思。
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 恰然自乐 世外桃源 无人问津
2.熟读并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陶渊明(东晋)
进 景奇 桃花林:鲜美缤纷
桃花源:平旷 俨然 良田 美池 桑竹
人奇 悉如外人
大惊 叹惋 语云
出 踪奇 处处志之
遂迷未果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抽查第一、二自然段的背诵情况。
2.学生口头解释所查成语的意思,并造句。
二、突破性阅读
1、集体背诵 1、 2两段。
2、请一位同学朗读第 3段,思考:
①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
“大惊”写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 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这与下文“自云??无 论魏晋”相呼应。 “设酒杀鸡作食” , “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 ②“皆叹惋”说明了什么?
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应说的是秦末以来战乱的历史,桃源人听后,为世上的动乱、黑暗 而叹惋,也为世上老百姓过着的痛苦生活而叹惋。
③本段结尾写道“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这一句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 此语符合村中人的心理, 因为他们不愿外面的人来干扰他们宁静、 和平、幸福的生活。 在情 节发展上,则为下文无法找到桃花源理下了伏笔。
4、默读课文最后两段,思考:
①作者为什么详细地写渔人在回来的路上 “处处志之” , 又“诣太守” ,高尚士刘子骥听了也 “欣然规往” ,而结果却或迷路,或病终,未能再找到桃花源?
明确:这样写的目的是要给人一个真实的感受,好像真有其人、其事、其地。但与此同时, 结果是不令人满意的,结局的安排是很巧妙的。这样一写,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 使人
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 似真而幻的地方, 也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 是作者寄寓的理想 圣地, 可遇而不可求。 而更主要的是可能激起读者的惋惜之情, 从而更加向往这个安居乐业 的桃花源世界。
② 最后两段与前又哪句话相呼应?
与“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相呼应。
三、探究性阅读
齐读全文,讨论总结以下内容。
1.课文在情节的安排处理上有什么特点?请具体谈谈。
情节的曲折、跌宕的表现在:①渔人迷路了,会怎样?②桃花林又大又美,是个神奇之地。 ③渔人 “欲穷其林” , 再往下走是什么地方?④渔人进入桃花源的道路扑朔迷离, 引人好奇:里边到底有什么?⑤桃花源的景致为何如此幽美, 人们的生活为何这般自由幸福?③渔人辞 去时, 桃源人嘱咐他 “不足为外人道” 有什么用意?①为什么人们再寻桃花源却屡屡无功而 返?这些一连串的问题环环相扣、 步步相生, 使课文情节充满曲折离奇之感, 读者也随之兴 趣愈浓。 (以上为理解要点。 》
2.怎样评价作者描写的 “ 世外桃源 ” 这一理想社会?(结合课后练习二)
应联系作者所生活的社会时代背景来理解。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那样一个战乱频繁、 政治 腐败、 民生凋敝的黑暗社会里, 深感痛苦和不满。 但是要想改变社会现状又根本不可能,于 是他只好弃官归隐, 洁身自爱, 安贫乐道。作者用一个似假似真似虚似实的动人故事, 虚构 了一个世外桃源,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物资丰富,风 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 人民的理想世界。 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 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 实现的, 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桃花源记》 既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否定, 也反映了作者消极避世的思想。 作者也明知这只是一种空想, 无非借此寄托自己超然高举之 思,开头结尾的写法对此都有所暗示,桃源究竟在何处, 没有具体点明,人们想再访也不可 得。
3、本文的详略安排有什么特色?
明确要点:课文开头和结尾都写得简略, 中间写得详细。 这是由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决定的。 本文的主要意图是通过桃花源中的生活情状来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所以桃花源里面写的 详,桃花源外面写的略;生活图景写的较详,一般过程较略;渔人进桃花源时写的详,出来 时写的略; 桃花源中人 “ 自云 ” 写的详, 渔人的答话写的略。 尤其是中间部分无论是写村落的 概貌还是写人物的交谈, 都有一些动人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地,如见其人。 开头和结尾只跟 故事的传奇性质有关,所以写得简略。全文仅用 320字,就创造了一个有头有尾、有环境、 有情节、有人物和有对话的动人故事,完美表达了作者的寓意。
四、研究性阅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穴中人语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 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矿、麻枲 (xi ,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如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 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 ”杨谢而从之。又 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 ”迫暮,与老人同出。
(南宋康与之《昨梦录》 )
1.下面句子中的 “ 此 ” 字,分别指代什么?
此公欲来 指代(杨氏)
老人肯相引至此 指代(大穴)
此殊不缺也 指代(金珠锦绣珍异等物)
2.下面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3.补出下列句子中的主语。
(穴中人)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 ”迫暮, (杨氏)与老人同出。
4.对短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桃花源》中是渔人自己偶然发现了桃花源,而短文中杨氏是经老人引导才进入山之大 穴。
B .杨氏听了穴中人的话后,不愿意留在洞中,所以,临近傍晚又与老人一同出洞。
C .穴中人告诉杨氏,穴中是按人口分给土地,然后自己来耕种养蚕,不能向别人求取 食物。
D .文中的穴中人与桃花源中的人一样,过着与世隔绝、自给自足、怡然自得的生活。 五、巩固性阅读
1、完成课后练习四
2、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完成练习三
3、指导背诵。
(1)集体朗读,加深理解。
(2)结合文后小知识,指导学生练习背诵。
4、随堂练习(投影显示)
(1)陶渊明又名 ______,字 _______,是 _________(朝代)著名诗人,上学期我们学过他 的诗《 ______》 ,首句是“种豆南山下” 。
(2) 本文以 ________为线索,以 ________为顺序, 写渔人 _________桃花源, ________桃花 源, __________桃花源,渔人和其他人 _________桃花源。
(3)写渔 人看到的 桃花源 人的生活 环境和社会风 尚的句子 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桃花源人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 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5) “初极狭, 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 豁然开朗。 ” 这两句可以用陆游的诗句 “ __________ , _________”来评点。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6)解释加点的词。
①屋舍俨然 ______________ 便舍船 _______________
②寻向所志 _______ __ ___ 寻病终 ______________
③处处志之 ______________ 寻向所志 _______________
④悉如外人 _______________
⑤并怡然自乐 _______________
⑥诣太守 _______________
(7)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妻子:古义:()今义:()
绝境:古义:()今义:()
无论:古义:()今义:()
(8)作者写渔人离开桃花源时“处处志之” 、 “寻向所志” 、却“不复得路”的目的是什么? (这样写,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并不存在。 ) 六、布置作业。
写一篇小短文。要求:①设想你是渔人,写你进入桃花源后的见闻,不与课文同。② 400字 左右
11
作文七:《新闻两则》5800字
新闻两则
教学 内容
教科书 2页~9页。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课文,了解新闻消息的特点,并能进行简单分析。
2.体会文中语言的准确精练、铿锵有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
4.准确认读“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和课文下注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预习,教师重点讲解,辅导课堂练习。
2.讨论法、问答法、点拨法、幻灯片演示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进对新中国创建历史的了解, 引导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学习革命前辈英勇奋斗的精神。 重点难点疑点剖析
◆重点
1.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新闻消息的一般特点。
2.体会本文准确简洁的语言风格。
3.分析文章的谋篇布局,注意划分层次,理清思路,注意前后内容的联系。
◆难点
1.引导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2.分析本文准确简洁的语言风格。
3.培养学生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
◆疑点
作者遣词造句是怎样做到准确精炼、铿锵有力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学习掌握新闻的基本常识。
2.了解两篇新闻的背景资料。
◆学生准备
1
1.搜集几则新闻,准备在课堂上讲述。
2.预习课文,准确认读“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和课文下注词语 , 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第 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步骤
(第 1课时)
一、创建情景,导入(约 ________分钟)
二、朗读第一则新闻,对文章产生整体认知(约 ________分钟)
三、理解第一则新闻内容,把握新闻的六要素(约 ________分钟)
四、分析本则新闻的五个组成部分,初步了解新闻的特点和写法(约 _______分钟)
板书设计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
导语: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1~2句)
主体:详述三路大军战斗经过(3~16句)
第 2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步骤
(第 2课时)
一、分析本文准确简练的语言风格(约 ________分钟)
二、讨论课文的写作特点(约 ________分钟)
三、导入第二则新闻(约 ________分钟)
四、解析课文结构.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约 ________分钟)
板书设计
本文写作特点:
依时叙事,
详略得当,
叙议结合,
去粗取精,
2
语言精炼。
第 3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一、疑难字词练习(约 ________分钟)
二、课堂练习(约 ________分钟)
三、作文(约 ________分钟)
板书设计
疑难字词:突破 溃退 击溃 顽强 阻遏 逃窜
练习设计
1.阅读下面这则消息,回答问题。
新华社呼和浩特 5月 3日电 从今天上午 10时开始, 内蒙古出现大范围大风、 扬沙、 沙尘暴天 气,其中呼和浩特市地区遭遇强沙尘暴,是今年以来最强的一次。
(1)这是消息的导语部分,根据它来填写消息的标题。
(2)这则消息的来源是哪里?
(3)根据导语部分,写出这则消息的下列几个要素。
时间:
地点:
事件:
辅导练习提示:(1)的答案具有不确定性,可让学生探讨出几个最佳标题。
2.新闻主要是用事实说话,但也可插入简要的议论。本文议论了敌人毫无斗志的原因,一 方面是我军英勇善战, 另一方面和国民党拒绝签定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两方面的顺序能否 颠倒,为什么?
辅导练习提示:先区分记叙和议论两种表达方式, 找出议论的语句, 再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法探讨
1.因本课所选两篇新闻皆是战争题材,所以教学时除了要抓住新闻的特点外,还要从题材 上抓住战争的特点。 抓住新闻的特点, 就要分析每则新闻的五个组成部分、 写作特点和它的 六要素。讲解新闻的五个组成部分时,既要全面,又要抓住重点。
2.由于这两则新闻所报道的事件离今天已有半个多世纪,在教学时对背景资料加以介绍就 尤为重要。 在讲解《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之前,应让学生了解整个渡江战役的情 况。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则需要介绍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概况,对转入战略进攻之后的情 况要重点介绍。当学生对背景资料有了了解之后,课文中相关内容理解起来就较为容易。
参考资料
新闻,又叫消息,一般可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评述四类。其中,动态 新闻是报纸、电视、广播最常用的一种。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3
新成就。
每则新闻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个五部分组成。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 是辅助部分。标题包括引题、正题和副题;“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通常用来提 示新闻的重要事实, 使读者一目了然,它就是新闻的导语。导语的后面就是主体, 是新闻的 主干,是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闻的关键所在;结语,一般 指新闻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 它的有无视内容而定。 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 条件就 是新闻的背景,是新闻的从属部分,常插在主体部分,也可插在“导语”或“结语”之中。 新闻的特点是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语言简明准确。
新闻的写法以叙述为主,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芦花荡
教学内容
教科书 10页~19页。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准确认读文中的词语,明了词语含义。
2.休会本文雅致隽永的环境描写,掌握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3.分析文中人物形象,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感知文中景随情移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预习,教师讲解,辅导完成课堂练习。
2.讨论法、问答法、点拨法、比较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其认识到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是不 可征服的。
2.引导学生体会并学习主人公自尊、自信、勇敢的美好品质。
重点难点疑点剖析
◆重点
1.景物描写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
2.带领学生体会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形成的别具特色的景物描写。
3.整体感知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难点
1.景随情移,情景相生的描写手法。
4
2.人物性格的探讨研究。
◆疑点
这篇小说怎样渲染了老英雄的传奇色彩?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对作者孙犁及白洋淀的情况应有详细了解。
2.复印该篇文章作者孙犁的另一名篇《荷花淀》 。
◆学生准备
1.浏览有关白洋淀的资料,形成对该地区的基本认识。
2.预习课文,准确认读“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和课文下注词语, 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第 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步骤
(第 1课时)
一、突出主人公神秘感,激发学生兴趣,导入课文(约 ______分钟)
二、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梳理文章思路(约 _______分钟)
三、分析文中独具特色的景物描写(约 ________分钟)
板书设计
第 2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步骤
(第 2课时)
一、整体感知主人公的英雄性格(约 ________分钟)
二、人物性格难点研究(约 ________分钟)
三、指导完成练习(约 ________分钟)
板书设计
2.疑难字词:
5
退却 编算 挂花 飒飒 丢人现眼 张皇失措
练习设计
1.分析下列景物描写的语句,掌握其写法及在文中所起作用。
(1)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 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 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 白天它们 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2)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 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3)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
(4)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
(5)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
(6)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 下面歇凉去了。
(7)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8)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展。
辅导练习提示:景物描写分析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体会作者优美的语句 (包括一些修辞手 法的运用) ,二是指出该景物描写在文中所起作用。
2.拿该文与孙犁的另一名篇《荷花淀》进行比较阅读,体会“荷花淀派”的写作风格。 辅导练习提示:将《荷花淀》的复印件发给学生,对“荷花淀派”稍作介绍后,让学生自己 阅读感受,不必作过多讲解。
教法探讨
1.传奇色彩是这个英雄故事的最大特色,不管是揣摩写作还是理解内容,都要抓住这一特 点。教师可以以“传奇”为切入点来设计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这篇课文情节比较简单,因而不必在上面下很多功夫,教师应引导学生重点分析小说中 的人物形象和景物描写, 一来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来可以培养学生自尊自信, 勇敢 向上的优秀品质。
参考资料
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河北省安平县人。 1913年 4月 6日生。他的《白洋淀纪事》为解 放前及解放初期的创作集结而成, 是作者最负盛名的一部小说与散文合集, 也最能代表其创 作风格。 它反映了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一 带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战争、 土地改革、 劳动生产、 互助合作以及移风易俗的生 活情景。作品从多方面勾勒了时代和社会的历史风俗画面,其笔调明丽流畅,文风秀雅、隽 永,人物形象鲜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其中《荷花淀》等作品,已成为广泛流传的名篇, 文艺界甚至把它当作现代文学的一种风格流派的标贴,视其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6
蜡烛
教学内容
教科书 20页~28页。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用细节描写展示人物内心世界。
2.把握作者感人致深的写作手法。
3.通过揣摩语句,提高写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辅导为辅。
2.讨论法、问答法、点拨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各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用血肉凝结的情谊, 体会主人公对同志深厚的爱, 培养学生 的道德情操。
重点难点疑点剖析
◆重点
1.分析作者写作手法感人的原因。
2.体会主人公对战士深厚的情谊。
3.揣摩语句,体会其意蕴。
◆难点
作者的写作手法之所以感人的原因。
◆疑点
文中的外貌及动作描写是如何揭示人物心理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阅相关资料,了解南斯拉夫解放战争的史实。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掌握文中疑难词语。
第 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步骤
7
(第 1课时)
一、导入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约 ________分钟)
二、完成课后习题一(约 ________分钟)
三、分析人物思想感情,探讨这篇文章的感人效果是怎样产生的(约 ________分钟)
四、课堂练习(约 ________分钟)
板书设计
体会老妇人的感情:
看炮火连天 想老妇人不顾生死
看年老体弱 想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看保护遗体 想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看烛光闪烁 想老妇人奉献的感情
练习设计
阅读文章“她穿过方场,到了??她在旁边坐了下来。”完成下列题目:
1.从文中摘出关于“她”的动作描写的词语,分析它们表达了“她”怎样的思想感情。
2.文中描写外貌的一句是什么?
3.“她在旁边坐了下来。”揣摩此时老妇人的心理。
辅导练习提示:以学生自主完成为主,教师只是给予指点。 (3)可以让学生口述,不必用文 字表达。
教法探讨
1.这篇文章非常感人,读之让人心灵为之震颤,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是采用何种手法 来得到这种艺术效果的。
2.本文有许多意味深长的语句,意蕴十分丰富,要引导学生着重体会,在具体方法上可灵 活处理,可先让学生提问,教师与学生逐一探讨。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 上尉的信
教学内容
8
教科书 29页~32页。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体会文中反语的运用。
2.领会文章中语句的意蕴,分析其如何体现作者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
3.掌握文中相关知识,扩大知识面。
4.文章语言精彩,细心揣摩可提高写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l .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辅导为辅。
2.讨论法、问答法、诵读法、点拨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l .体味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质,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2.了解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历史,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重点难点疑点剖析
◆重点
1.分析作者立场鲜明、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
2.把握文中反语的运用。
3.引领学生回顾文中的那段历史,了解文中相关知识,丰富知识面。 ◆难点
1.领会作者立场鲜明、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
2.感受作者富有特色的语言。
◆疑点
作者谴责英法联军的行径用了不少反语,这些反语有何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准备几幅圆明园的图片。
◆学生准备
1.查资料了解英法联军远征中国那段历史。
2.预习课文,准确认读文中的生难词语。
第 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步骤
(第 1课时)
一、展示图片,介绍背景资料及作者,导入课文(约 ______分钟)
9
二、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文中相关知识(约 ________分钟)
三、品味文章精彩的语言,从中分析作者的感情和品质(约 ____分钟)
板书设计
圆明园的艺术性质和成就:
1.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
2.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
3.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练习设计
1.结合句意,写出下边句中加粗词语的同义词。
(1)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 然无存。
(2)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 箱箧。
(3)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4)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辅导练习提示:在让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前, 先向学生讲解反语的作用, 提醒学生在回答这道 题时一定要结合句意, 不要仅从词的表面意思来作答。 这四个问题的答案没有最好, 只有更 好,不应作硬性规定。
教法探讨
1. 中国是被掠夺的对象, 中国人控诉侵略者是理所当然, 然而作者雨果作为侵略国的一员, 却能如此仗义执言, 可见其胸怀的博大和品格的高尚, 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他对全人类文化 成果的热爱,这些在教学中应引领学生重点体会。
2.英法联军在中国犯下累累罪行,雨果为何将焚烧圆明园作为抨击侵略者的切入点?要明 白这一点, 必须对英法联军侵华战争的史实加以介绍, 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课文, 理解 雨果。
参考资料
英法联军之役,又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 1856~1860年英法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 1860年 8月,英法联军二万五千人从北塘登陆,攻陷大沽,进占天津。 9月在通州(今属北京市)八 里桥击败清军后,直攻北京。 10月英法联军控制北京城, 焚掠圆明园, 使这个人类文明史上 的奇迹毁于一旦。
10
作文八:《新闻两则》4600字
1《新闻两则》教案
教学目标
1. 掌握新闻的基本知识,能分析新闻六要素、结构五部分,并能运用到写作中。
2. 了解“解放战争”的正义性,感悟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决战的伟大气魄。
3. 学习、揣摩、体会**两则新闻的写作特点和语言风格。
教学设想
听新闻——看新闻——写新闻
1. 听新闻:参照 P9“测测你的听力”活动方式,以游戏方法强化学生“筛选信息”的听力 和“准确清楚表达”的口语能力,进而总结六要素(即记叙六要素) ,再过渡到课文中 来。
2. 看新闻:精讲《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讲透新闻结构五部分。使学生清楚地 了解“标题” “导语” “主体”各自的功能作用,并分析主体五部分的层次,进一步理解 “导语”与“主体”的关系。
略讲《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训练学生判断“导语” 、 “主体”层次划分的迁移能力。其 中着重讲好“背景”这一术语。勾连上文,说明“背景”常插入“主体”中。了解“结 语”的基本特点。
3. 写新闻: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写作消息的能力。预计用 1周时间来训练。方法有①找相 关中考题, 让学生拟新闻标题、 导语或概括主要内容。②指导学生挖掘校园新闻素材, 学写 新闻以交流。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字词预习:
鄂 è豫 y ù绥靖 su í jìng 阻遏zǔè锐不可当 d āng 聿y ù阌 wén 荻港 d í溃退 ku ì要塞 s ài 歼灭 ji ān 星宿 xi ù高屋建瓴 l íng 气势磅礴 p áng 回肠荡气
鄂 è
绥靖 su í jìng 溃退 ku ì歼灭 ji ān
愕然 è倩影 qi àn 馈赠 ku ì纤细 xi ān
下颚 è靓丽 li àng 阡陌 qi ān
锐不可当 d āng
当真 dàng
二、导入:
(参照教材 P6补白内容)
听力传递一句话新闻
请每一小组第一位同学走出教室, 向他们传达一条重要新闻。 每组第一位同学回来后把 听到的新闻小声传达给第二位(注意不要让别人听到) ,再由第二位传达给第三位,依次类 推。当传达到最后一位同学时,请他把听到的新闻概括为最简洁的一句话(20字以内)写 在黑板上。我们评比哪个组的内容最准确最完整。
友情提示:
1. 听新闻时,要集中注意力,迅速筛选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重要信息。
2. 传达时,口齿要清楚,重点突出,尽可能转述全面、完整。
三、新闻知识介绍:
1. 活动后学生总结传递一句话新闻的关键:
抓取重要信息:抓住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来记忆,新闻 六要素和记叙六要素一样。
2. 看新闻 找特点:
让学生读提前准备的报纸上的新闻或课文中的两则新闻, 对比曾经学过的其他文体 (如小说、 诗歌等) ,自行归纳新闻的特点。
教师适时点拨总结:
(1) 新闻概念 :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
广义 :泛指报刊、 广播和电视中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 , 包括消息、 通讯、 特写、 社论、 典型报告等。 狭义 :指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 , 又称 “ 消 息 ” 。
(2)新闻特点
真实性:让事实说话 , 内容真实准确 , 不能虚构或夸张
时效性:报道迅速及时
语言简明扼要
(3)新闻结构五部分
“标题” :以凝炼的语言,概述主要事实,醒目有力。
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
“导语 ” :扼要概述新闻的核心内容。一般指电头后的第 1句或第 1段文字。
“主体” :是新闻的躯干,用充足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背景” :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常插在“主体”部分, 也插在“导语”或“结语”中。可有可无。
“结语” :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依内容需要,可有可无。 标题、导语 、主体是一则新闻不可缺少的三个部分。
(4)著名的通讯社 :
中国 —— 新华社
美国 —— 美联社、合众社
英国 —— 路透社
法国 —— 法新社
日本 —— 共同社
俄罗斯 —— 俄通社、塔斯社
四、朗读第一册新闻,并初步把握:
1.请朗读能力强的男生朗读,感受文章气势磅礴,高屋建瓴的基调,在读中体会** 的领导者气度。
2. 讲解历史背景
抗战结束后,国内解放战争经过战略防备、战略相持、战略进攻三阶段。 1948年人民解放 军发起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给国民党以致命打击。 1949年 1月 21日,**宣 布下野,由李宗仁代总统,支撑残局,并大搞和平谈判的阴谋。**指出不能给敌人喘息 的机会,必须将革命进行到底。 1949年 4月 15日,国共双方谈判,我方提出 8条 21款, 限** 20日前表态。 20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谈判破裂。 4月 21日,**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21日清晨,人民解放据执行最高统帅的进军令, 西起九江的湖口,东至江阴,长达一千华里的战线上,发动渡江战役, 国民党惨淡经营了三 个半月的长江防线,一触即溃。 23日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3. 复述
对照书上的示意图,进一步了解三路大军渡江战役的经过,在书中勾画重要信息。关上书, 复述整个过程
两位学生一组,画出长江流域渡江示意图,彼此复述渡江战役的经过。
教师请一位同学画示意图复述,其他同学静听。然后,指出其复述的优缺点。
(总结并板书)
五、掌握此则新闻的结构
1. 文中哪两句话概括了同学们刚才复述的内容?
(第 1句、第 2句)
2. 第 1句、第 2句是新闻的开头,知道在新闻中它的名称吗?
(导语)
3. 仔细读导语,说说它从哪几方面总领全文?
(渡江作战兵力、战线即渡江区域、战况)
4. 刚才复述部分是对“导语”的展开,即围绕着渡江作战兵力、战线即渡江区域、战况几点 展开详细的解说,这部分叫做新闻的“主体“。
5. “导语”之前的“新华社长江前线 22日 22时电”是新闻的电头,不是所有的新闻都有。 看看这个电头包括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通讯社名称、发稿地点、发稿时间,发稿方式。 ) (这些内容表明所报道的材料的真实 性,报道的及时。 )
6. 哪一句能够概括全文核心内容?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六、探究本篇的谋篇布局
为什么按中、 西、 东的顺序叙述?西路军与东路军同时作战, 为什么先西后东?三层之 间的衔接如何?
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 所以先说; 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 敌军抵抗甚为微 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可以议一议;最后说东路 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 三层之间衔接极自然。中西路都从时间说起,合在一起议论。议 论的最后一句 “汤恩伯认为弱点只在??不料??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 , 话题自然转换。 全文顺畅流转,一气呵成。
七、品析本文语言特点
(一)准确、精炼
1. 题目是“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这“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
(是实数。中路军 30万人;西路军 35万人;东路军 35万人。人数的确切,更体现了报道 的真实、准确、严密。 )
2. “西起九江(不含) ,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其中, “不含”有什么作 用?去掉它,行不行?
(“不含”在这个表明地点的句子里,准确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因为九江尚未解放)
3. 课后二题的处理
4. 程度副词“较 . 为顽强”和“汤恩伯??很 . 巩固??”
5. 作战类的动词词义有差别,表达准确。
冲破、突破、占领、扩展、歼灭、击溃、控制、封锁、切断??
(二)感情色彩鲜明,语言铿锵有力
本文是一则新闻,客观、真实地报道渡江战役的经过,但是,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 感情。 作为最高统帅,作者善于纵观全局,报道战役的胜利写得大气磅礴, 对敌人充满了嘲 弄,有胜券在握的豪气与自信。请你找出一两处带有较强感情色彩的语句,读一读。
让学生抄写**著名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体会其风格。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八、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第二则新闻:
(一)掌握结构:
找出结构五部分,并概括每层次的内容大意。 (提示:注意抓表时间的词语词组)
1. 层次概括:
1)是导语 ,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时间。
2)是背景,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3)回顾过去一年**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军全局溃败的原因。
4)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
成绩概括为:
A 恢复和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创立七个军区,极大地扩大了根据地;
B 歼灭了大量的国民党正规军,发展了我党武装力量。
C 纠正了“左”的政策,孤立了敌人,巩固了根据地。
5)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暗淡。
2. “背景”插入“主体” :说明南阳自古是军事重地。
3. “结语”含在“主体”中:预言王凌云的黑暗命运是“主体”的一部分。
(二)语言分析
很有气势,纵横广博,对敌人调侃嘲弄,生动形象。
1. “ 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 不仅是树木, 而且是森林了。 不仅生了根, 而且枝叶茂盛了。 ” 形象生动表现我根据地发展壮大的情形。
2. “我武装力量,除补上野战军和地方军一年多激烈战争的消耗以外”中的“消耗”一词的 意思本指物质和能量上的减少,这里的意思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伤亡,表达更委婉含蓄,以达到鼓舞士气的作用 ?
3. 引用白崇禧的话有什么作用 ?
在后文把他的话进行引申,表达对他的嘲弄,对我军必胜的信心。
4. “康泽的命运在等着他的。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预言王凌云必被俘虏。语气轻松,充满对敌人的轻蔑与嘲讽。
(三) 探究讨论
为什么报道南阳解放的消息,没有正面写解放军如何攻占南阳,而大篇幅叙述一年多 来南线解放军的战绩?
因为南阳之战取得的胜利标志着我军解放全国已志在必得,意义重大,作为全军统帅, **谈古论今, 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 反映蒋军必败、 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时政要闻——政治家的口舌。 )
(四)拓展眼界
王凌云的最终命运如何?你对国共两党的将官有哪些了解,对解放战争的历史感兴趣 吗?请查找资料书籍,读读历史,写写感悟。
附:国民党师长王凌云
1943年,他任第二军长兼滇西警备司令,进入缅甸抗战,
1946年 8月,他兼云南警备副司令,
1947年 11月,他调任军事委员会中将参谋。
3天后,他任胶东兵团中将副司令。
12月下旬,他任十三绥靖区司令兼行政长官,驻守南阳,勒令百姓修建飞机场, 成立情报机构和联合法庭,残杀共产党人。
南阳解放后,他率部南逃襄樊,为宋希镰火并,出逃四川,聚众活动在大巴山一 带,
1950年 1月,他被解放军俘虏。
1959年特赦后,他分配到河南政协工作。
**初期,他离家出走,下落不明。
杜聿明(1904年 11月 28日 -1981年 5月 7日),字光亭。陕西省米脂县人,中国抗日将 领,曾任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39年 11月任第 5军军长,率部参与桂南会战,获昆仑 关大捷。 1949年 1月 9日在淮海战役中全军覆没,于河南省商丘市永城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所俘。 1959年 12月 4日,获得释放。 1981年病逝于北京。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是他的女婿。
九、学写新闻:
1. 中考题集训(新闻概括题)
2. 挖掘身边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学写新闻。
作文九:《《新闻两则》》10600字
龙文教育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教案
《新闻两则》讲解
(一)新闻文体知识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 、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新闻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who when where what) 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课前热身:
1.选出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没有结合句意的一项( ) (2分)
A.阴霾笼罩着整个国家,我们走出家门,手拉手,互相安慰。(空气中因烟尘形..
成的混浊现象)
B.只有三个疲惫、羸弱的人吃力地拖着自己的脚步,穿过??像铁一般坚硬的冰..
雪荒原。(瘦弱)
C.刺骨的寒冷吞噬着他们已经疲惫不堪的躯体。(吞食) ..
D.千万年来人迹未至,??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被人发现。....
(人的足迹从未到过)
2.下列词语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义愤填膺:胸中充满义愤。 B.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联,比喻关系密切。
D.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 C.鲜为人知:新鲜的事被人知道。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畦(草地)
义愤填膺(胸) 迥乎不同(差不多) B.杂乱无章(又多又乱,没有条理) C.沥(滴) 兀兀(劳苦的样子) 锲而不舍(更加) D.亘古(远古)
4.下列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锐不可当 鞠躬 荻港 签订 B. 月明风清 制裁 悠闲 屏障
C.张皇失措 赃物 惊骇 阻遏 D. 眼花瞭乱 云宵 蜿蜒 泻气
5. 结合句意理解加点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发高烧和打寒噤的时候,孩子们也没停下来。
寒噤:因寒冷而哆嗦,这里指疟疾发作时的症状。
B.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 不可名状:不可以有名字和形状。
C.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了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荒谬: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
D.她双手捧起弹坑四周的浮土,一捧一捧慢慢地放在死者身上。??她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
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阅读下面两段诗文,完成5-9题。(17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 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陶渊明 《桃花源记》节选)
【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
1.理解文言文词义,常常借助工具书。下框中的文字出自《古代汉语词典》。 文中“屋舍俨然”中的“俨”字应选择的正确义项是【 】(填序号)(2分)
俨 yǎn ①庄重。《诗经?陈风?泽陂》:“有美一人,硕大且~。”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雅跽而相对。”②整齐。王勃《滕王阁序》:“~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①便要还家: ②既出,得其船: ③醒能述以文者: ...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
⑵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译文:
4.请发挥你的联想与想象,用语言描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4分)
5.从《桃花源记》和《饮酒》中,你认为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什么?结合当今社会实际,简要说出你对建设和谐社会的认识。(4分)
一、重点字词注音及解释
鄂(è) 绥靖(suí jìng) 阻遏(è) 歼灭(jiān) 要塞(sài) 锐不可当(dāng)
锐不可当:锐利无比,不可抵挡。当,抵挡
绥靖:安抚,平定。
阻遏:阻止。
排山倒海:推开高山,翻倒大海。比喻力量非常强盛,声势非常浩大。
高屋建瓴:在屋顶上把瓶子里的水往下倒。形容居高临下,无法阻挡的有利形势。建,倾倒;瓴,盛水的瓶子。例如:革命的豪情和革命的气魄,使他的史剧气势恢阔,振摆超腾,~,雄浑奔放。(《郭沫若剧作全集编后记)
二、课文导入
新闻在我们社会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而在这个“娱乐至死”的社会,捕风捉影的虚假新闻也频频出现。
2014年最受网友关注的十大假新闻分别为:2015年央视春晚停办、赴新疆旅游每位游客奖500元、朱自清《背影》因“违反交规”被逐出教材、香蕉得艾滋病濒临灭绝、哈尔滨赚钱不给老婆花算家暴、东莞警方“将拘留非法同居者”、孩子失踪24小时才立案、“95后”女网友“身体换旅行”、广西14元买无人海岛、北京警方已掌握120名艺人涉毒名单。 用“事实”说话
4月21日,新浪微博认证为著名记者、主持人的凤凰卫视闾丘露薇的微博转载一条新闻《孩子在香港街头小便 大陆夫妻与港人发生激烈冲突》并配发评论“这条视频只是事件后半部分。孩子当街便溺,有路人拍照,遭孩子父亲抢走相机和记忆卡,孩子母亲打了路人一耳光。片中白衣青年看不过眼报警,并且阻止夫妻离开,双方争执,青年遭人用婴儿车推撞。警察到场调查后,父亲无条件释放,母亲涉嫌袭击被捕,准保释,五月中需到警局报到。”
闾丘薇露的报道1隐瞒父母带孩子排了很长时间的队实在忍不住的事实 2隐瞒了用纸尿裤接着的事实3隐瞒了孩子母亲把纸尿裤装回垃圾袋的事实4隐瞒了港人拍小女孩私处父亲才抢SD卡的事实 5造谣孩子妈妈扇路人耳光。
三、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讲解
1、写作背景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
战略防御 → 战略进攻 → 战略决战(三大战役) → 国共和谈 → 渡江作战
↑ ↑ ↑ ↑ ↑
1947年6月前 47年6月底 48年—49年1月 49年4月15—20日 20日夜起,23日解放南京
2、对照书上的示意图,进一步了解三路大军渡江战役的经过。对照示意图,能够复述渡江战役的大致过程。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3、文中哪两句话概括了同学们刚才复述的内容?
4、有没有哪一句能够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知识点拨:
1、这则新闻的前两句是“导语 ”,它一般是对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述。导语在新闻的开头,一般不长,往往是一两句话,有时也用一段话。
2、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称为“主体”,刚才同学们复述内容就是这则新闻的“主体”。评述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指出我军胜利渡江的重大意义。
3、新闻还要有“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就是本文标题。标题以凝炼的语言,概述全篇的要旨,醒目有力。
标题、导语 、主体是一则新闻不可缺少的三个部分。一则新闻,往往由这三部分构成。
4、通过比较,传授新闻特点的知识。
(1)这则新闻起始的“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表明这则新闻报道的单位、时间。这些内容去掉与保留有没有不同?
这些内容表明所报道的材料的真实性,报道的及时。“预习提示”介绍“22日夜,**同志又撰写了这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证明了报道的及时。
(2)从这里我们能看出“新闻”具有怎样的一个特点?
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5、主体部分中,有两处写到“至发电时止”。这样写说明了什么?
报道准确
真实、及时、准确是新闻的三个特点。此外,简明也是新闻的一个重要特点。渡江战役头绪多,战线广,但这则新闻却写得简明扼要,并及时报道,使广大人民群众尽快了解到战役的进展。
6、题目是“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
(是实数。中路军30万人;西路军35万人;东路军35万人)
人数的确切,更体现了报道的真实、准确、严密。
7、“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其中,“不含”有什么作用?去掉它,行不行?
(“不含”在这个表明地点的句子里,准确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因为九江尚未解放)
8、 为什么本新闻要按中、西、东路军的顺序叙述?
(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军接着中路军说,合在一起,可以议一议。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
9、就中路军的报道,找出它的新闻六要素。
(人物:中路军30万人
时间:20日夜起
地点:安庆、芜湖线
事件发生的原因:反动派拒签和平协定,解放军为打倒**、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作战。
事件的经过与结果: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10、本则新闻的遣词造句举例:比较下边每组中的两个句子,说说哪一句好,并说说理由。
(1)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越过安庆、芜湖线,到达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共渡过三十万人。
(2)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提示:注意从斜体词语含义的差异上体会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
((2)句好。“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用“越过”表现不出经过战斗。“渡至”比“到达”含义丰富,有横渡与到达两层意思,且文字简洁有力。“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时间明确,且含渡江迅疾,作战顺利之意;用“共”字不能表达这些意思。)
(1)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提示:注意比较语句的感情色彩。)
((2)句好。“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有嘲讽意味,嘲讽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线的巩固性,过低估计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倘说“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天”,毫无感情色彩,且与上一句“二十一日”重复。)
11、本文是一则新闻,客观、真实地报道渡江战役的经过,但是,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感情。请你找出一两处带有较强感情色彩的语句划出来。
课堂同步训练
品味语言
1、你认为文中使用精确、饱含情感的词语有哪些,简要说说理由。
①“百万大军”“横渡”这两字词,显现出战役的壮阔。
②“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
③“渡至”:有横渡与到达的两层意思。
④“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时间明确,且含渡江迅速,作战顺利之意。
⑤“不料”:有嘲讽意味。
2、课堂训练
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词语。
此处敌军抵抗______(较为、非常)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______(控制、占领、封锁)扬中、镇江、江阴诸县广大地区,并______(控制、占领、封锁)江阴要塞,______(控制、占领、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______(切断、阻断)镇江无锡铁路线。
四、学习新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一)整体感知:
1、速读新闻,理清新闻六要素:
人物:中原我军
时间:1984年11月4日下午
地点:南阳
事件发生的原因:蒋军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得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各地区。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下,困守南阳的蒋军被迫弃城南逃。
经过与结果:自去年七月,南阳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若干个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
(二)思考品味:
1、完成研讨与练习四
2、全文共分为五个层次:
1)导语 ,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时间
2)背景材料,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3)回顾过去一年**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军全局溃败的原因
4)有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
5)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暗淡。
三、拓展延伸:
1、思考题:俗语云:“得民心者得天下。”从文中选择论据来证明蒋军的大势已去? 阅读全文寻找证据,证明我军进行的是一场正义的战争。
2、完成研讨与练习三第三组,感受新闻语言的生动与形象
例:比较下面两段话:
A、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越过安庆芜湖线,到达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共渡过了30万人。
B、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
分析:上面两段话主要意思一样,但第1段表达较笼统。第2段中将“越过”改为“突破”,体现了人民解放军是经过激烈的战斗才取得胜利的。“渡至”比“到达”的意思具体确切,说明人民解放军是从水路进军的。而第2段中的“24小时内”和“即已”则比“共”字更具体、更准确了,突出人民解放军渡江时间短、进军神速。第2段是**的原文,和第1段作比较,充分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和简明。
四、总结:
1、《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
2、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 、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新闻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同步练习
一、基础部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横渡(hénɡ) 歼灭(qiān) B.锐不可当(dānɡ) 要塞(sài)
C.阻遏(jié) 鄂(è) D.绥靖(suǐ jīnɡ)
2.下列句子中错别字最多的一句是( )
A.国民党反动派政府依然负隅顽抗。
B.渡江战役打得非常急烈。
C.国民党拒决签定国内和平胁定。
D.杜聿明则刚从徐州飞到东北,一战残败,又逃到了葫芦岛。
3.一则消息通常不可少的三部分是( )
A.标题 主体 结尾 B.标题 导语 主体
C.标题 时间 正文 D.标题 时间 人物
4.填空。
(1)新闻结构的五部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闻的六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5~8题。
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5.与“纷纷溃退,毫无斗志”形成鲜明对比的词语有哪些?这些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文中“此种情况“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在分析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时,前一个略写,后一个详写,这样安排材料有什么作用?
7.选文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
A.记叙 说明 B.记叙 议论
C.议论 抒情 D.说明 议论
二、提高部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8~16题。
本报华盛顿1月28日专电 记者张允文报道:今天上午美国东部标准时间11点38分,“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约1分12秒后突然爆炸,机上七名宇航员全部罹难。这是美国宇航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事故,是美国进行56次载人宇宙飞行活动中,发生在空间的第一次大灾难。1967年发射阿波罗飞船时,曾经发生过发射台上的爆炸,造成三名宇航员丧生。
??
美国宇航局官员表示,在搜集和彻底研究全部数据之前,他们对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不作任何推测,不表示任何看法。然而据来自宇航局的消息,宇航局的专家们把注意力集中于航天飞机的两个固体燃料助推器和庞大的主燃料箱上面。据研究了录像带的专家说,问题可能出现在外挂燃料箱上。燃料箱中存放着200万升液态氢和液态氧,用以推动航天飞机进入轨道。爆炸时,外部燃料箱的尾部首先断裂,把两个固体燃料助推火箭猛推到相反方向。有的专家认为,助推器有燃料外泄的迹象。
8.选文第一段电头部分都交代了什么?
9.选文第一段电头之后的文字是这则新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是美国宇航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事故”这句话中,“这”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11.选文第一段明确说明“1967年发射阿波罗飞船时,曾经发生过爆炸”,为什么又说“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是发生在空间的第一次大灾难”呢?
12.用一句话概括第一段的意思。
13.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爆炸后,美国宇航局官员表示了什么态度?
14.对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的原因,宇航局的专家们作了几种推测,各是什么?
15.选文第二段中哪些语句表明事故原因未有定论,只是推测?
16.用一句话概括第二段的意思。
三、试一试
17.简析下面对话的言外之意。
50年代初,**接受美国记者的采访,随手将一支美国派克钢笔放在桌上。
记者: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生产的钢笔呢?
总理:提起这支笔啊,那可话长了。这不是一支普通的笔,而是一个朝鲜朋友在朝鲜战场上得到的战利品,是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我觉得很有意义,就收下了贵国这支笔。
(1)美国记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业布置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荻港( ) 锐不可当( ) 歼灭( ) 击 溃( ) 绥靖( )( ) 阻遏( ) 鄂豫( ) 逃窜( )
2、在下列语段中选择恰当的词填空。
国民党的 (A.广大 B.大量 C.多数 D.部分)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 (A.反对 B.抗拒 C.拒绝 D.抵触)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 (A.作战 B.指挥
C.鼓动 D.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 (A.牢靠 B.坚固 C.巩固 D.顽固)的, (A.弱点B.松懈 C.劣势 D.困难)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二、阅读
(一)
(1)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3)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4)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5)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6)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7)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句(2)与句(1)形成鲜明对比。能说明敌人麻痹轻敌、我军出奇制胜的关键词是
“ ”;句中的“又”字照应了段前写中路军战况、西路军战况时用过的“ ”一词和两个“ ”字,行文很严谨。
2.从句(4)的“所有”“都”两词中,我们能感觉到作者发电时的感情。这种感情是( )
A.藐视敌人的豪情 B.胜利的自豪感
C.必胜的信念 D.对敌人的嘲讽
3.句(5)中的“至发电时止”体现了新闻的什么特点?
4.前几句中与句(6)“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相应的内容应是什么?
5.句(6)、(7)中能表现我军英勇无畏、锐不可当的一系列动词是:
(二)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新华社郑州1948年11月5日电)①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②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③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④在过去一年中,**极重视南阳,曾于此设立所谓绥靖区,以王凌云为司令官,企图阻遏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⑤上月,白崇禧使用黄维兵团三个军的力量,经营整月,企图打通信阳、南阳间的运输道路,但始终未能达到目的。??
1.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是这则新闻的 ,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相比,两题都交代了 、 、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还说明了 ,体现
了 。两题都体现的语言特
点: 。
2.电头交代了哪些内容?电头的价值是什么?
3.用“ ”画出文中导语部分,它的作用是什么?
4.找出文中属于插叙的内容是 ,其作用是什么?
(三)
(新华社南京1949年4月24日5时电)国民党22年反革命中心南京,已于23日午夜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国民党反动统治宣告灭亡。人民解放军入城后,受到学生和市民的热烈欢迎,男女学生们纷纷向解放军献花致敬。人民解放军已布告安民,城内秩序稳定,商店照常开门营业。在发起渡江作战后三天内,人民解放军便攻占这一全中国第一个大城,这说明解放军威力的强大,国民党匪军一触即溃,已经无法进行有组织的抵抗。
1.为这则新闻补充题目: 。
2.在文中用 线画出导语部分,指出导语部分明晰地交代了哪些记叙要素。
3.划分主体部分的层次,并写出大意。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4.文中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有人以为新闻必须强调客观性,只能用事实说话,不应当发表议论,这种看法对吗?
(四)
阿富汗儿童——我们该怎么办?
北京时间10月8日凌晨,美英开始对阿富汗进行军事打击。这使得本已十分贫困的阿国陷入更大的灾难与恐慌,其中最容易受到伤害的人群是阿富汗的儿童。
据联合国有关机构的统计显示,阿富汗是世界上20多个“儿童基本生活‘严重不足’”的国家之一,其儿童受教育程度为全世界倒数第七??现在又面对美英的“反恐怖战争”,阿富汗儿童的命运又将如何呢?
战争将导致大批无辜百姓逃离家园,沦为难民。在颠沛流离的逃亡过程中,将会有许多儿童因卫生状况不佳、缺少干净的饮用水和生病得不到有效的医治而死去。看着天真无邪的儿童
死去,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痛心。可是阿富汗儿童目前正处在生命安全都无法保障的环境里,幼小、脆弱的生命将如何承受这起人为灾难?
我们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反对宗教极端主义,但这一切都不应以伤害无辜为代价。对于儿童这一弱势群体更应当优先考虑。
战争仍在继续,死亡仍未停止。愿和平的曙光早日降临在阿富汗儿童身上。
1.读了本段新闻,你认为最令人担忧的是什么问题?
2.在这次战争中,阿富汗儿童面临什么问题?
3.战争的罪恶是什么?
4.针对美英对阿战争,我们的态度是怎样的?
5.针对这次战争,想想阿富汗儿童,我们的愿望是什么?
(五)巴格达居民不进防空洞
(路透社巴格达3月22日电)今天的巴格达烟尘笼罩,城市空中轮廓线上火光点点,在美英部队对巴格达无辜迷茫的居民发动空前猛烈的轰炸之后,巴格达大街小巷几乎空无一人。 随着夜间炸弹和导弹接连不断的爆炸声,伊拉克首都全城的建筑物摇摇欲坠,火球和浓烟冲天而起,3天来的连夜轰炸首次变成了青天白日的闪电战。
一家宾馆的司机说:“(战争的)前两个晚上跟这次一比简直就是开玩笑。这就是他们所谓的震慑,真是让人胆战心惊。他们是说到做到。”
巴勒斯坦饭店的接待员说:“战争真的开始了。谁知道下一个晚上会是什么样子。”
做父母的都说自己的孩子被这次轰炸吓得瑟瑟发抖。有居民说美国在拿他们来试验自己的最新武器。
夜间袭击和新展开的白天轰炸在打击定点目标时显然很精确。很多目标,包括政府各部,位于巴格达平民区的中心。震惊不已的巴格达居民说,尽管美英接连不断的轰炸让人不寒而栗,但他们不会躲进遍布首都的防空洞。
萨阿德?萨利赫说:“我们宁愿死在家里,也不愿意闷死在地下防空洞里。我不会进防空洞。”
1.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①无辜( )
②震慑( )
2.用 画出文中导语部分,其语言特点是什么?
3.主体部分怎样详细说明导语中的“烟尘笼罩”、“火光点点”。
4.这则新闻表现出的人民对待战争的态度是什么?
作文十:《新闻两则》8000字
新闻两则
【知识目标】
1.了解新闻的六要素和新闻结构的五部分,理清文章内容、层次并体会本文语言准确、 简 洁、情感鲜明的特点。
2.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能力目标】
1.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运用所学知识阅读、分析、评价新闻。
【情感目标】
1.感受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2. 认识中国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伟大奇迹, 认识中国革命的胜利来 之不易。珍惜革命成果,珍惜我们现在的生活。
【教学重点】
1.把握消息的结构要素。理解新闻内容和新闻的特点,把握战争的主题。
2. 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 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 从语言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议论的作用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年 4月 **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二、时代背景介绍
1949年 4月 20日 ,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解放军坚决执行**主席和 **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攻。中国人民解放军于 21日凌 晨发起了渡江战役。 渡江战役开始后, 新华社连续发表了**写的两则新闻 《大军三十万 昨日渡过长江》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我们今天学的这篇消息,就是** 同志当时满怀豪情写的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战况的新闻稿。
**,新中国的缔造者,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
三、新闻的一般知识
1、新闻的定义:
“ 新闻 ”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来说,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从狭义来说,就是 指消息。
新闻(消息)是简明和迅速报道国内、国际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体裁。
2、新闻的基本要求:让事实说话
3、 特点 A 、 内容真实; B 、 语言准确; C 、 报道及时。 (真实性、 及时性、 准确性)
4、新闻结构的五部分:
新闻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
分。
A 、标题,就是新闻的题目。新闻的标题可以是单行标题.也可以用双行或多行标题。 -
标题的本体是正题(单行标题只有正题,也叫主标) ,通常是概括新闻中最主要的内容和含 意,要求明确、简练、突出。
正题前可以加上引题(引标) ,正题后可以加上副题(副标) ,这样就形成了双行或多行标 题。
B 、导语,就是新闻开头的第 1段或第一两句话,它一般是对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述,也就 是把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告诉读者。
C 、主体,就是新闻的主要部分,它要对导语所概括的事实作比较具体的叙述,用足够的、 典型的材料来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D 、背景,就是指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E 、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最后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它依内容的需要,可有可 无。
另外, 用电讯发出的新闻通常还有个 “ 电头 ” 。 用来交代通讯社的名称, 发电地点和时间。
5、新闻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
6、新闻的写法:以记叙为主,有时兼有议论和描写。
四、结合新闻常识,整体把握课文
1、请学生指出这则新闻的六要素,教师补充:
时间:1949年 4月 20日夜至 22日 22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 ,东至江阴 1000余华里长江战线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事件起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 人民解放军为打倒**, 解放全中国而发起 渡江作战
事件经过与结果:中路军 30万人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 占领长江南岸。 西路军 35万人渡过 三分之二,占领广大南岸阵地。东路军 35万人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 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切断镇 江无锡段铁路线。
2、找出课文的标题、电头、导语和主体,概括导语和主体的内容。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电头:新华社长江前线 22日 22时电
导语:第一、二句话。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
主体:从 “20日夜起 ” 到篇末,详述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并指出我军渡江胜利的重要 意义。
3、简要分析标题特点:
标题简洁概括, 提示了报道的要点。 “ 百万 ” 、 “ 横渡 ” 两个词气势磅礴, 胜利豪情跃然纸上。 4、简要分析电头内容:
电头交代了通讯社(报社)名称、发电地点和时间,表明消息来源可靠、材料真实、报道及 时。时间精确到 “ 时 ” ,暗示战役在迅速发展之中。
5、分析导语的语言特点:
“ 百万大军 ” , 写出了参加渡江战役人数之多, 体现了一种排山倒海、 无坚不摧的力量; “ 从 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 ” ,说明了战线之长;
“ 冲破敌阵 ” , “ 横渡长江 ” ,表现了攻势之凌厉,我军所向披靡,渡江战役已取得决定性的胜 利。
“ 九江(不含) ” 一词,准确表明当时九江尚未解放的状况。
“ 均是 ” 二字概括战线宽广,胜利巨大。
短短一句导语,概括了报道的全部内容,语言简洁、洗练。既给读者以完整鲜明的印象,又 领起了下文。
6、分清主体部分的层次,概括各层层意。
第一层(从 “20日夜起 ” 到 “ 已渡过 30万人 ” ) :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突破地点、渡过人 数。
第二层(从 “21日下午五时起 ” 到 “ 不起丝毫作用) :写西路军渡江情况并加以评论,长我军 士气,灭敌人威风。
第三层(从 “ 汤恩伯认为 “ 到篇末) :写东路军渡江情况。
五、有表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1、如果你来当播音员,你在重音、语调、情感、节奏上应怎样读这则新闻?
学生自渎、讨论、交流。
重点指导:
①全文的朗读基调:慷慨激昂、豪情万丈。
② “ 冲破、横渡、均是、英勇
善战、锐不可当 ” 等应重读,读出一种胜利的喜悦。
“ 控制 ”“ 封锁 ”“ 切断 ” 应干脆利落地重读,读出一种自豪与骄傲。
③ “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 应读出奚落、嘲讽的语 气。
2、生自读,注意情感。
3、全班齐读课文,并努力读出文章的感情和气势。
七、布置作业:
1、把主体部分的内容列成表格
渡江部队 渡江地点 渡江时间 渡江兵力 渡过兵力
2、背诵《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板书】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闻
时代背景 1949年 4月,渡江战役
新闻的基本要求:让事实说话
特点:A 、 B 、 C 、
新闻结构的五部分:标题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语
通常不可缺少的三部分是标题、导语和主体。
新闻六要素:时间、人物、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
新闻的写法:以记叙为主,有时兼有议论和描写。
第二课时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一、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二、请学生参照所列表格内容,在渡江形势图上正确指出三路军队的渡江区域。
三、研讨主体部分(结合练习一)
1、主体部分为什么按 “
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 ” 的顺序安排?
首先, 中路军最早渡江, 所以先写; 其次, 中、 西两路所遇抵抗, 都很微弱, 东路所遇抵抗, 较为顽强, 所以中、 西合写在前, 东路单写在后。 先写中路军, 再写西路军, 然后写东路军, 这样的顺序反映了三路大军开始渡江的时间先后, 也体现了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中先从中间 突破、再以三路并进的战略部署。根据时间发展及事件特点安排顺序,清晰合理。
2、这三个层次是怎样紧密衔接在一起的?有哪些语句使三个层次连接成一个整体?
三个层次按时间先后的顺序衔接起来, “20日夜起 ” 和 “21日下午五时起 ” 和 “ 正是汤恩伯到芜 湖的那一天 ” 等表明日期、时间的词语,显示了三个层次所叙事实在时间上的先后相承、紧 密衔接。
“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 ……” 衔接一、二层; “ 与西路军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 衔接二、三 层, 第二层的 “ 战犯汤恩伯 21日到芜湖督战 ” 与第三层的 “ 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 ” 衔接, 这些语句使全文连接成一个整体,被统领于导语之下,结构的确十分严密。
3、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哪路详写 ? 哪路略写 ? 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
中路军写得简略,是因为新华社在此前已经有关于中路军的详细报道,此处简略交待即可 转入下文。
西路大军写得稍详,是因为渡江正在进行中,有些事情需要交待,如 “ 至发电时止,该路 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 2/3,余部 ’23日可渡完 ” 。已渡过的 “ 正向南扩展中 ” ,预示了战役的 前景。
东路军写得最详,因为它所遇抵抗 “ 较为顽强 ” ,胜利来之为易,故作详细报道。一是较具体 地写了战斗情况;二是更详尽地写了战果。
三个层次写得有同有异,有详有略,在统一中有变化,避免了重复雷同。
4、本文对西路军渡江情况进行了简要的议论,分析敌人毫无斗志的两个方面的原因(此种 情况. . . . . . 都很泄气) , 这两方面的议论为何一略一详 ? 两方面的顺序颠倒一下好不好 ? 为什 么 ?
这处议论透辟地分析了我军胜利南渡的两方面原因, 揭示了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发展趋势的 关键,深化了新闻的思想性。
两方面的议论一略一详,是因为 “ 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 ,这一方面,在当时已是 众所周知,广大读者已经形成共识,可以一笔带过;而 “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 ” 使敌军官兵 “ 都很泄气 ” 这一方面,在当时还是一个新出现的情况, 有较大的新闻价值, 也充 分反映了国民党反动阵营内部分崩离析、士气低落的虚弱本质,值得较为详细地写出 来。
前者略议, 是因为这个问题不言而喻;后者详评, 是为了把少数战犯同广大官兵相区别,以 利争取多数,孤立少数, 瓦解敌军。 同时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 正是我军发起渡 江战役的直接原因。 此处着重点明这一点, 更有力地证明了我军发动渡江战役在政治上是完 全正确的。至于后评论敌军,是为了引出下面对东路军渡江战役的记叙。
这两方面的顺序不宜颠倒, 这是因为作为一篇正面报道我军渡江战役战况的消息, 先分析我 方士气后分析敌方士气,完全合情合理;也因为这样的顺序比较能够突出作者议论的重点, 即作者较为详细地写出来的那个方面。
四、引导学生探究本文语言特点(由学生找出用得好的词语加以分析)
本文语言准确、简明、凝练、概括性强;同时又鲜明、生动、富于感情色彩。全文只有五百 余字,但全面、清楚的报导了人民解放军三路共百万大军渡江战役的伟大历史场面。时间、 地点、人数、 敌我态势一清二楚, 此外,还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原因, 预示了战役前景。 1、请学生就语言的准确性,在课文中选例分析。 (结合练习二的第 1题)
例句①:二十日夜起, 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 芜湖线, 渡至繁昌、 铜陵、 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
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 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 突破 ” 一词准确表现了战斗过程,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如用 “ 越过 ” 则不准确,因为其对象是静态的,表现不出战斗经过。
“ 渡至 ” 一词含义丰富, 有横渡和到达两层意思, 文字简洁有力, 准确表现了水战进军的特点; 用 “ 到达 ” 则太泛。
“24小时内即已 ” ,时间明确,含有渡江迅速,作战顺利之意,准确表现了神速特点。 如用 “ 共 ” ,则时限不明,一般化。
“ 至发电时止 ” ,时界比 “ 现在 ” 更为确切。
用 “ 余部 ” 这一军事术语比用 “ 剩下的 ” 更为准确得体。
例句②: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占领扬中、镇压、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 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用 “ 歼灭 ” 及 “ 击溃 ” 而不是笼统地说 “ 消灭 ” 或说 “ 打垮 ” , 对 “ 要塞 ” 用 “ 控制 ” 说明江阴要塞已 为我所用; 对 “ 长江 ” 用 “ 封锁 ” , 说明不准船只自由通航; 对 “ 铁路 ” 则用 ” 切断 ” , 说明我军堵 住了敌人从铁路逃跑的退路。词语搭配准确有力,恰切表明我军锐不可当的气势。
用词准确还表现在对某些概念的适当限制上, 如西路军所遇之抵抗是 “ 甚为微弱 ” , 而东路军 所遇之抵抗则 “ 较为顽强 ” , 这就非常恰切地表现了敌我双方较量的程度, 既不一味地夸大自 己,也不一味地贬抑敌人,用词恰到好处。
2、请学生就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感情色彩的特点,在课文中选例,并作简要分析。 (结合 练习二的第 2题)
“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 ” 充满嘲讽蔑视的语气,嘲讽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线的 巩固性,过低估计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 “ 不料 ” 一词既可见敌人狼狈,又可见我军神勇,感 情色彩鲜明。倘说 “ 结果就在 21日那一天 ” ,尽管时间表述明白,但毫无感情色彩,且与上 一句 “21日 ” 重复。
鲜明生动, 富于感情色彩的例子在文中还很多。 例如 “ 百万大军 ” 、 “1000余华里 ” 、 气势豪迈, 排山倒海, “ 冲破 ” 、 “ 横渡 ” 、 “ 突破 ” ,胜利豪情,激动人心;又如我军的 “ 英勇善战 ” 、 “ 锐不 可当 ” 与敌军的 “ 纷纷溃退,毫无斗志 ” ,赞扬与藐视之情,对比鲜明;再如 “ 歼灭 ” 、 “ 击溃 ” 、 “ 占领 ” 、 “ 控制 ” 、 “ 封锁 ” 、 “ 切断 ” 一系列动词,鲜明的写出了我军一个又一个战果,富有动 态,正如大军如潮,铁流难当的形势,雄阔有力,激情昂扬。本文这种语言特点既是消息的 要求,也是本文报道内容的需要。
3、渡江战役是有世界意义的重大事件,因此语言严肃、庄重。很多带有文言色彩的词语, 在文中显得郑重得体。 例如:“ 均是 ” 、 “ 即已 ” 、 “ 业已 ” 、 “ 至 …… 止 ” 、 “ 所遇之 ” 、 “ 甚为 ” 、 “ 然 ” 、 “ 诸县 ” 等等。同时,这类词语使全文语言更凝练。
五、齐读全文,全面体会文章语言特点。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板书】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闻
中路军首战告捷 叙 (略) 衔接紧密
西路军所向披靡 叙议结合 (详) 过渡自然
东路军遭遇顽强抵抗 叙 (详) 结构严谨
语言特点 1、准确、简明、凝练、概括性强
2、鲜明、生动、富于感情色彩
3、庄重得体
第三课时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一、导入新课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第一年歼灭国民党军 112万人, 1947年 6月底,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 入战略进攻,以主力一部挺进中原,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灭国民党军; 以部分主力和地方武装坚持内线作战,收复失地。 10月 10日 ,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 号召全国人民打倒**,解放全中国。 战争第二年,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 152万人,攻克 大批国民党军重点设防的城市,为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创造了条件。 1948年到 1949年 1月,解放军连续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这一则新闻发于 1948年 11月 5日 , 辽沈战役业已胜利结束,电文说:“ 杜聿明则刚从 徐州飞到东北,一战惨败,又逃到了葫芦岛 ” ,即指蒋军在辽沈战役中的失败。淮海战役是 1948年 11月 6日 发起的,这则新闻发电之日正是淮海战役前夜。
南阳, 自古以来就是战略要地, 我军解放南阳,军事上具有重大意义, 标志蒋军走上了节节 败退的道路,我军走上了节节胜利的道路。**亲自撰写这则新闻, 由南阳的解放, 说到 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 反映蒋军必败、 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 鼓舞解放区 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二、初步感知课文:
1、请一个同学朗读全文,其他同学注意听,听他能否读准字音,能否恰当地运用语调、表 达感情,同时思考课文说了哪些内容。
2、全班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努力读出文章的感情。
三、整体把握课文:
1、指名学生指出这则新闻的六要素:
时间:1948年 11月 4日下午
地点:南阳
人物:中原我军
事件起因:蒋军因全局败坏, 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 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 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之下, 困守南阳的蒋军, 不得 不被迫弃城南逃。
事件经过与结果:自去年七月, 南阳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 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 根据地, 壮大了人民武装, 彻底孤立了敌人, 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 我军当即占领南阳, 从此河南全境除若干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
2、指出课文的标题、电头和导语
标题: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电头:新华社郑州 1948年 11月 5日 电
导语:第一句话。
3、这则新闻没有分段,而内容很多,要把握全文内容,需要划分层次。请试为本文划分层 次,并概括各层的内容。 (结合练习三)
四、问题研究
这一则新闻,为什么不仅报道解放南阳的消息,而且概述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的战 绩 ?
南阳解放, 是南线人民解放军一年多来取得伟大胜利的必然结果, 所以南阳解放之日正是总
结一年多来伟大胜利的最好时机。 另一方面, 总结一年多来的战绩, 也可以说明蒋军为什么 弃城南逃。
五、比较《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的异同
两文的相同点:
①文体相同:都属于新闻(借此可以介绍有关新闻的文体知识) 。
②作者相同:两则新闻的作者都是**。
③目的相同:鼓舞士气,指明方向,争取进一步的胜利。
④主旨相同: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
⑤大背景相同:都处于解放战争的战略进攻阶段。
两文的不同点:
①具体时间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写于 1949年 4月 22日 ,人民解放 军解放南京的前一天;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写于 1948年 11月 5日 ,辽沈战役结束, 淮海战役前夜。
②具体写法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巧用对比,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 与敌军的节节败退形成对比;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妙用暗示,关于历史上南阳所发生的重 要战事的介绍,点明南阳位置之重要,暗示出南阳解放的重大意义及**的暗淡前 途。
③构思特点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总括千里战线,分步叙写,多而不杂;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勾联历史与现在,纵横挥写,引而有度。
④语言风格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大气磅礴,如 “ 百万 ”“ 均是 ”“ 占领 ”“ 控 制 ”“ 切断 ” 等;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广博儒雅,语言含蓄,如 “ 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 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 ”“ 王凌云如不再逃,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 ” 。
六、品味本文语言特点(结合练习二的第 3题)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
七、总结:
《新闻两则》 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 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 意义的胜利。学习这两则新闻, 让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 认识到中国革命 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 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 印象。 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 感受、 思考周围 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
八、课堂交流:
发布最近两天的新闻
九、布置作业:
抄写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锐不可当 高屋建瓴 气势磅礴 回肠荡气
业已 绥靖 不含
【板书】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导语
历史背景 内容丰富 现实背景 材料翔实 我军战绩 语言生动形象 科 学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