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刘备为何字玄德》1400字
刘备为何字玄德
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典略曰:备本临邑侯枝属也。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
——节选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电视剧新版《三国》刘备剧照
清代出版的《三国志》
旧说婴儿出生三月后乃由父亲命名,男子二十岁成人而举行冠礼时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礼时取字。
对于古人,名和字往往互相阐释又意义相联。例如屈原,名平,字原。 《尔雅?释地》曰:“广平曰原” 。又如颜回,字子渊。 《说文》 :“渊,回水也。 ”回,本是旋转的意思。有的名和字又是同义词,例如宰予,字子我;
有的名和字恰恰是反义词,例如曾点,字皙。《说文》 :“点,小黑也。 ”又:“皙,人色白也。 ”为国人所熟知的三国人物亦是如此,如诸葛亮字孔明,曹操字孟德,关羽字云长,张辽字文远,等等。对此,陈寅恪在《柳如是别传》中说:“吾国人之名与字,其意义多关联(号间亦与名相关,如(钱)谦益之号牧斋,即为一例,但此非原则也。 )古人固如此,今人亦莫不然。此世所习知,不待例证。 ”
但有时候,我们已看不出许多古人的名和字之间的联系,这主要是因为汉语之语义变迁和正体、简体字的缘故。
刘备字玄德,就曾令我百思不得其解。查诸正史和许多野史笔记,均无功而返。
不过, 《汉语大词典》释玄德为:“指潜蓄而不着于外的德性。 ”此正暗合《三国志?先主传》所谓“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 ”然而,“玄德”和“备”是什么关系呢,读清人桂馥学术笔记《札朴》卷三“蜀先主名字”条,才终于找到答案。原来,“备”是一种五彩的绸缎。 《周礼?考工记》 :“画绘之事,五采备谓之绣。 ”备就是绣,就是在丝织品上绘画和刺绣设色而五彩俱备。
上古本无棉花,衣服除皮毛外只有丝、麻,富贵者穿丝织品。许多达官贵人的衣服不但质料精美,而且还要加上文采。在复杂的织造技巧与刺绣工艺还没有出现以前,制衣的丝帛要染,或在上面绘上图案。(参见许嘉璐《中国古代衣食住行》 ) 《周礼?考工记》 :“画绘之事,杂五色。 ”五色,就是青黄赤白黑,五色至黑乃备。“黑”和“玄”又是同义词,所以刘备字玄德。
刘备的父亲刘弘为儿子取名,就是希望他日后能大展鸿图而享受荣华富贵罢了。
说法二
名与字意义相辅的:刘备字玄德,备为有,玄德是高深、幽潜的德性,备有玄德,以字补充名。
说法三
刘备名备,什么是“备”呢,一是谨慎有准备,《小戴礼记》云,“事戒不虞曰知备”;一是全面完备,《易经?系辞》云,“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 “玄德”二字,老子《道德经》有专门解释:“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简单解释一下,玄德是三种状态:(1)生而不有,苹果是我种的,但是我不占有它,我们大家共享,道理是我发现的,我不占有它,我们大家共用;(2)为
而不恃,这事情是我做的,这个贡献是我做的,但是我不卖弄、不自得,谦虚低调;(3)长而不宰,“宰”是“主宰”的“宰”,“长”是“长辈”的“长”,身处权威尊贵的位置,但是不强加于人,懂得放权和授权。
玄德升闻,乃命以位。”用现在话解释,就是道德修《尚书?舜典》中说:“
养被广泛认可,就可以主宰天下、坐大领导的位置了。从名字上可以看出,刘备的长辈对他寄予了厚望,希望他具备玄德,图以大事。
作文二:《玄德格言集粹》4600字
玄德格言集粹:
原文来源:://.xuande99./index.htm
下面收集了一些玄德功熊厚音老师给玄德修炼者的回信批语,我们不一定要去深知具体的修炼过程,也可以从这些抽象的批语中得到体悟,这是因为抽象的批语恰好符合“虚则实之,知白守黑”的道理:
仙师在心。法自真如,悟窍在空、神结明珠。
忠信之初即玄窍。
修道本无初.中.高,立地见性则明。
成真应知真.善.美,忘我无私即正。
有法不赖,有心不存,有功不求,有道不争。随动结思,随缘定心。
澄心能益智,悟梦可调神。
生不忧错,死不畏失,修不执着,善愿终生。
心清净万象调整,为他人一生平安。
根在内阴,常省己则明,法在灵性,常无欲则敏
有作不上形,无事常驻心,无欲则心安,无的则无弓。
师不在显而在隐,法不在师而在民。
立泰山志,走华山路,去有欲争,成无事功。
真正快点解救自己就需要忘我般的“善”
佛家和道家是互为其用的,道家的无为和损智是伫立在佛家浩如烟海的经论上的,所以善用者守空,善法者永远抱住朴素。
有意干过的坏事要悔过,有过,有错。
无意干过的坏事要总结,无过,有错。(都是信息的修炼)
事物的发展需要对矛盾性,要恍惚去认识,要不驻足,大海的波浪是人的行为,海水是人的本性,留下来的是记忆。
今世习性往世过,己所不欲勿强求(人)
随信息练功要理智清明,有个性生活需乐于变通。
过去的信息让其流动,现在的信息也不执着。
心平气和地生活,勿扬勿弃地修炼。
众人为师,谦下是真归。万物有灵,不争终成仙。
这个不是这个,那个不是那个,相对方说理,超越要知返(反).
生活上简单,修炼上自然,悟道时朴素,谨慎中大胆。
同样一种信息(或语言)的刺激,功态和生活中就不一样,功态中能量很大,稍不平衡就魔生,生活中不达到极限刺激,人就神精不了。
性格返则盗天地,为人返易修真人。
凡事不要想好了再做,心端为正做好了再想。
变通中适时务,灵活中守根本。
不为人情而活,利用情修长久。
天用人则先苦,人用人则先利。
走过来再论名词,自然后明白火候。
把权利留给灵性,把生活炼得自然。
把行为保持“无事”,把心情留份空闲。
顺其自然地修,忘我无为的炼。
一心向后的悟,心中无事的生。 .
方法要靠灵性选择(下意识),成功需要大志而生(信息定)。
研究他人莫如自知,学法通理最好无为。
使人迷信而死比仇恨而死的罪过更甚、更深,觉醒人们是玄德的责任,自立为性。
没有师盖顶,终成师性圆。
向内求勿忘天道,向外求不莫失本性。
妄图成功的都将最终失败,忘记自己而不停工作的人终将占据整个存在,
道家的性命双修 终将要以忘我无为作为基础,因此,有目的.有欲望的人进入这场游戏时难以成功。
人要将自己放在天地这个大系统中,那个人长寿就走开了第一步。忘却自己“个体”的存在,把自己当作是万事万物的一份子,这样,新生和死亡就没有界限和区别了,自然的调节就会有一些能量的流动要服从于“损有余而补不足”。“无”的状态将永远得到补充。
心因比较而生,人因思上而存。
修因本性而至,苦应觉道而镇。
生疑惑一分,即是损福气一寸,
向外求一次,即会耗真阳之根。
任何事不执着,目前事要随缘。
走自己的路要注意自己怎么走的而不是干涉其走或是盯住目标不放。
修自己的德只需要无心于事于是最好是放弃标准即使不知后果如何。
去目的性,来无为命。
心情上的苦需要劳动,勤朴促进成功。
身体上的苦要放松,无事能做真人。
多做有利于存在的事,少计较自身存在的功。
无魔不足以成道,不觉难醒悟自己,
有智不如忘所以,魔退化成灵真身。
没有斗争,仅存转化,观察自身起手,
吃苦行朴,谨慎为民,众人智慧化师。
做了再想,心中无事启灵性;
经常回头,事情返悟无是斟。
放松自己和抓紧自己,明白自己和忘记自己。
意邪则邪近,斥魔则魔生,无心又无事 ,万事皆调整。
修炼要慢慢来,悟性要紧紧跟。
仅为众生而活,忘我虚己而修。
知白守黑则心静,知雄守雌则自由,知荣守辱则安全。
修炼中极大的耐心和毅力是不可缺少的,这一切都要立足于为众生奉献一切的志愿,个人的目的只有融合于天地中的大趋势才有立足之地。
采取隐态能量的三种方法:1.回忆;2.做梦;3.观默;
非理能至道,非法能言真,非悟难结果, 非返道不成。
人生在世有什么意义?
天地的根本在人生中人身上。
人生存的根本在进化中的欢乐达到自由的彼岸, 意义就在于奉献可以发现存在的高尚点,可以造就命运的幸福和自由。这个自由王国是必然要到来的,你不去为之奋斗你就将沉沦于必然。
师在心中,方得正见;师于众生,方明正法。
万物为师最好,众人为师最妙,
有欲验证则失,自然博爱最高。
该怎样就怎样,不用心,功当长,法当明,智当正,慧当生。
关于说教都含有: 致理三分,真知三分,贫法三分,穷言一分。
修道要走在真修,做人要走于真诚,
生活需走在真爱,玄机当传给空心。
天运将蚀,人心将溃,我欲无生,
初愿无悔,加紧修炼,迎接新生。
心中有师自然,心中有别是贪婪,
只作如是大胆炼,浩魂静魄能成丹。
圆满只待自信立,何需执香问青天!
丢弃目的路辽阔,修真只需信步闲。
修炼重在启发灵性,这样的修炼成绩才是最长久的,不要在意眼前的一得一失,要放松到任何事情都很随意又很无所谓。
自己有对有错急需修证,而别人永远无对无错,因为他们都是被动的教育者。
抓紧练功时一定要注意一个问题:
任何功象的出现不要猜测,不要对号入座, 不要下结论在前,要将书本上..外在的说法.及其他功法中接受到的气功知识放到脑后去,不要放在脑中,更不能放在心上,这样做和修炼的前途才是完整的。
生存的盲目来自于被动的存在,
生存的自由源于自在的流动,
生活的丰富需要奉献与爱护,
生命的长久只属于忘我无为的人。
你没有经过极点的这端(乐)而执著于彼端(苦),无有不倾斜的。 苦和乐的平衡是心这个支点在移动。
不确定什么,常知不足;
不满足什么,常知返朴;
不要求什么,常须知命;
不自信到头,常怀谨慎。
死而不亡则久,相对存在则生,
坐进无别则妙, 无为无是则法。
生气建立在无为上,造化发生在德性善, 能量来自于统一内,智慧源于开放行。
人的情绪表现是修炼的机遇,人的善缘恶缘是人接受天地无言之教的真师。
虚比实重要,下比上重要,内比外重要。
有意无意之间是真意之生,无为而为之时乃真行之始。
德性是修真之根,灵活性是成真之本,执着性俗人难修掉,无为性只需做孺子。
去迷去信自然而然乘天运化, 觉己觉人无为而为立地长生。
存在有个大生命,要回到大生命中去看小生命,你就会油然而生真情真心,这就是慈悲。 ?钢铁般的意志流水般的心。
去门去派,来德来真。
把心放下来的过程叫“修”, 做到忘记自己就称为“炼”,为众生活着叫做有意义,
想到做到就叫真人,立志作奉献就是改变命运。
决定由灵感来,行为是被动好。
没有方法也不去担心没有,灵性才会有。
生命的开放(炼神至虚)则长久,
修炼的开放(顺应自然.无心.忘我)则功成,传道的开放(无限制,民以自化)则民归真, 合于常道则成真.
莫将情欲顺向用,凡间多少烦恼功,得道只需惦来用
借阴修阳。死短生长。
慈悲故能勇,忘我当自强,万物竟自由,何处有强梁?
舍己方能德高,志大无形自平。
大德如流水,涓细蓄来破天曹。
无欲似太虚,恍惚行去克地阴。
隐要知觉,显要退让,修要体悟,炼要精敏
勤是作人之本,俭是修仙之基。
以不争去邪,用无欲修真。
动中求静是真静,化动即功。
修行忘真会难真,勤修无是。
徊转千回,颠倒乾坤,交叉换位,我异常人。
日常之中善待人,万事做去自公平。
心受磨,形受磨,都是根器受再造。
受无心,施无心,得来方之携命运。
不易天理易自己,不变天数变己形。
人心好执着,去欲即真。事物总趋显,颠倒即成。
知己莫如梦,阴阳还其中,有显必存隐,玄含无谋成。
身于卦内求卦真,仅能知繁驱微。
修出身外通灵窍,方致不神而神。
外柔内刚,傲骨常坚。外柔内柔,无欲与人。
心善渊,万缘自能化福惠。;
正善治,自知原来尽矛盾。
胆悬正真行天下,心映日月炼真金。
精一而治,自然而修,无目无地,为真自由。
顺向导引,逆向思悟。无心而活,有意而修。
用识神导引还是用灵性导引是修炼的关键。
借录: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圣人续绝学,为万世享太平。
性生理重德则可用其练神,玄道理无为则可通其真丹。
觉在后而终居前。
去元神概念,守人间衷情,只将主人换作宾,用此一刻,享受终生,看君能否逆心。
观万事万物而知天性在人,察我行我心以晓欲机藏道。
修道很难,难在于返。“中”难立稳,事难骑墙,人道求中,仙道善颠。
由物生心,情有可原,由心生心,罪无可赦。
从笑声中难找到真理,于哭声内觉悟透人生。
主要是悔过迁善不够彻底,还应“和光同尘”。
希望以后不要错过任一个强信息场对自己的调整,“七情”要修去。
此心此愿都不能当“一”志愿。
无欲而安。
偶然也是必然的过渡。
一笔之差不如守一。贵也在一。
有欲望时万事皆信,心真空时随缘即乐。
女笑男无合能生,男思女能产,其中妙用修能全。
长辈是安全。
要知西南是本乡,蟾宫摘挂日月返。
潜移默化,万里之行。
东木父亲缘,阳静阴回转。(见缘法三乘)
圣手天成,愿宏苍穹。
外在的能量仅仅是借到家里的东西,要自性自立。
若无其事地调节深层次的腹部呼吸首先给美好的意念。
存在让他去,发于内心善,怜尽天下人,布我真情满,无病亦无忧,还园在自然。
把自已看得太实,把真我看得太虚,何不反之。
天道贵返,幼弱趋仙。
不是思而无邪,而应思而返用,丹功仅此而已。
仅仅认识更需克行。
生无我心,入无人境。
无功相,有心相,无心相,通灵性。
诚修心德,丹功即生存。
真机常动,化于有形,此即简易法门。
穷究无用,要尊师悟道,灵性不通,徒增识障而已。似读非读,慢不无急,乐融于松。
动情不生欲,动心不着相。
有情无欲
性能量是无穷的,而且是个活的能源,可至真人。
世事无绝对,随缘不执着。
仅仅去爱就行了,不要想去得到她,那么终究能够成为佳话。爱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去做,但要全身心地去奉献,只有无才能生出丰富的有来。
欲以制生,愿以致成。
不以水平入道,但以真诚进性。
自在自身,唯以无欲。
心不静,万事O
两头许,阴阳通,但无心,善亲宗。
忙而无功,怠而无能,做而无计,成而有正。计失无为。
善行无欲,用奇不散。
看破未破,阴阳循环,性命双修。
理解历史,前景无量,善体人心,长久为正。
情中最是乾坤大,剑道无欲山海深;丹成御使阴阳鉴,无非圣人百姓心。
先谈无心,凡事不入心,这就是第一大进步,机巧心越多越不容易随缘生悟。事在人为是在“志”不在心,很多人想一辈子也想不成功,修心却可以直抵本来。
训练灵性感,不计得失。悟道尊德,无心而行。
有对有错,顺则生灵。无是无事,逆当作真。
乐在布施,义在长久。
不想大事,只思凡情。
茫目则亡,识望当慎。
结论不莫早下,肯定留心中。
人思根本,蝶恋花心。
做个好人,朴、俭、不争;多思俗事,舍、与、忘我。
只作如是观,乐与OO同伍;且认天地情舍已成明灯芯。
解决做人的基本原则,放弃成真的超越概念。
梦境是检验你自已心境的一个最好基会不要错过这些,要从中理解了解自己的禀性,并注意协调相反的存在,这是积极之修炼悟不出时莫急,可是能你的执著心太强。
龙是神月是丹,这些早在书中讲过。
情归道源终有污,马放南山草已枯;束心萌志莫生欲,结缘平愿念休古。
鱼儿呼口气,水面冒个泡;若不修心德,空在锅中炒。
思阳见重偏难全,月色金黄多如年;玄如镜光缘似影,只将俗愿化婵娟。
了生却死本无规,脱苦离恼除婴谁?生来莫问他人因,只将硕果奉如来。
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文三:《刘备为什么字玄德?》900字
近日,有友人问起:刘备(俻同)为什么字玄德?
试答之如下:
“备(俻,備、备同)”,简化字取“备”。
三种字型,均不见甲骨文。据《说文解字》、《广雅》、等字书,“俻”(備同)为形声字,左边单人旁为形意,即“人”;右边为声,古读“bei,音背”,写作“俻”:
“俻”的右边‘备’,下面为田,上面作为偏旁通常叫“反文”,其实应该是古“卜”字,或“扑”字(下面的“又”即手,移至左边)。根据以形求义,当是手持“卜”(长木或竹竿上绑了一支短棍子,就是竖笔右边的那一点),即“敲”字的右边)。《诗经》中有“七月卜枣”,就是说每年的七月,手拿着一根棍子(卜)把枣子”“敲”下来,击下来。“敲”,左边表示声音(高、敲叠韵),右边表示手(下面的“又”)拿着木棍或竹竿(上面的“卜”)。
所以,“俻”,就是人站在田里,手拿木棍敲击田里栽种果树上的果实(如枣子等),要很谨慎。笔者揣测:既不要把水田里的作物踩坏,又不要让枣子掉到水田里。
如此,则“俻”的本义就是“谨慎”、“小心”、“缜密”行事的意思。
至于“備”字,右边的“‘黄’字头,其实是一个‘双’字(即两只手),下面为‘周’字去口(水井口的象形),即田中不挖水井,为‘备’、‘俻’的另体。
下面再说“玄德”。“玄”,甲骨上方的点横,象系着丝卷的架子,下面是一綹卷着的丝,表示即将丝卷放到染缸里;古代最先出现的颜料,是养蚕的桑树上的果实桑椹的黑红的颜色,所以,“玄”就有黑红、幽深的意思。《说文解字》:“黑而有赤色者为玄。”后来,“玄”演化为专指黑的颜色。如《小尔雅》就说:“玄,黑也。”引申为暗黑、黝黑、寂黑,黑暗、黑夜,幽暗、幽深、幽远,玄奥、深奥,深渊、深藏不露……玄机、玄妙莫测等等。
再后来“玄”字,就被假借为韬晦。人们逐渐就赋予谨慎、剔如、警戒、不张扬等等意义。如东汉班固《汉书》的《史丹传》,称赞史丹:
“貌若傥荡不俻,然心甚谨密。”
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外表上似乎倜傥、浪荡,不谨慎(不俻),然而内心却很谨慎,考虑问题很周密。从本句可以看出,“俻”和“谨密”的意义正相同。
所以,“玄德”就是具有韬晦、谨慎、剔如、警醒、不张扬的德行;甚至“居安思危”、“预作准备”、“未雨绸缪”等等都是一种“玄德”。
刘俻(備、备同)字玄德,这种命字的方法,可以叫做“名字互训”,即名和字可以互相解释,而不是像韩愈字退之,那是“名字反义”的方法(愈者,过也;过则退之)。
作文四:《论老子的“玄德”之美》6000字
作者:马国柱
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0年11期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19(2000)05-0032-04
老子把美看成是华而不实的,他曾说美言不信。然而这并不等于他不懂得美或真正的反对美。相反,他从“朴”的角度、玄德即人生的自由的角度让人去谈生命中的美。
一、朴美
朴美是老子在论述“玄德”之美时所表述的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因为“朴”与“玄德”是生命的本真表现。人的性情,人的作为,在老子看来都不能违背道之自然,所以人的本性是“朴”,老子在对朴的自然之真情进行说明时,说“圣人皆孩之”,婴孩之性就是自然,就是朴。由此说来,老子曰“朴”主要指人的自然性情,因为人的自然性情与事物的自然状态是一致的,因此,人的自然性情的美也就是一种朴美,老子说“见素抱朴”〔19〕(注:凡引《老子》一书只注章。),“我无欲,而民自朴”〔57〕中的朴,都是指人的性情的美即朴素之美。
这种朴美是道的境界体现,它不仅符合道的自然无为的特征,也符合圣人治世之道的特征,其具体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不争”。老子云:“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81〕。王弼对此注曰:“顺天之利,不相伤也。”意即圣人之道,顺应自然之道,才能各不相害,各不妨碍。二是“以有余奉天下”。老子云:“孰能损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77〕其意是指只有做到为而不争,“以有余奉天下”,才能形成一个“其政闷闷,其民淳淳”〔38〕的朴素纯净的理想状态,庄子进一步发挥说:“夫美配天者,唯朴素也。”可见素朴之美,就是天地之大美。
朴素之美就是自然之美,质真之美。老子曰:“质真若渝”〔41〕。王弼注:“质真者,不矜其真。”魏源在《老子本义》中曰:“质真者,不徇于外。”即指人之性情原本为朴素或素朴,不因外物所改变,而变化其真性情。老子曰:“常使民无知无欲”〔3〕。 王弼注此说:“守其真也。”老子曰:“道恒无名,朴,虽小, 而天下弗取臣”〔32〕。王弼注此说:“抱朴无为,不以物累其真,不以欲害其神。 ”这说明朴美就是人的自然性情之美,或者说就是质真之美。
对于人自然性情的追求是老子论朴的根本意旨。老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当时社会异化十分严重,统治者贪婪无度,“以其上食税之多”〔75〕,因而“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的“盗夸”之徒,已失去了人的一般本性,即所谓“善复为袄,人之迷也,其日固已久矣”〔58〕。老子目睹社会种种现实,意识到了保持人的自然性情的朴美的重要性,树立了追求“其政闷闷,其民淳淳”的社会理想。
质真之美,即朴美最能直接体现人的自然之德、生命之真。老子把德作为人的本真的一种表述,生命的本真就是自然之美。老子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10〕王弼注此说:“言任自然之气,致至柔之和,能若婴儿之无所欲乎,则物全而性得矣。”这就是说如果能够专一,守住自然之气和至柔之和,就能够使民性淳朴得像婴儿。婴儿是纯真的,也是柔弱的,从婴儿身上体现出生命的原始天真、自然任性、淡泊柔和的性情之美,这种性情的美也就是老子所说的“复归于朴”的朴美。应该说,婴儿所表现的这种质真之美是人在经受了喧嚣的纷扰之后所追求的最高生命之美——玄德。
二、自然之德美
自然之德美是老子论述人的玄德美的过渡环节,自然之德美是人在进入社会纷绕中应表现出的一种符合道的朴素、自然的生命活动。从自然之德的实现到对玄德的追求,是体道之人生达至价值境界的过程。德是道的实现,是老子追求的人生境界。德就其本意来讲是主体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它指向主体内心或内心修养。《左传》有“有心为德”之说,表明德是指人的内在修养。老子言德,亦有此意。他说:“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以早服。早服是谓重积德”〔31〕。治人和事天,积蓄力量最重要了,要积蓄力量就应该早作准备。这就要积德,只有重积德才符合于道。不过老子所说的德是不争之德,即“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67〕。德与啬、俭、少私寡欲相联系,直接指向主体的内心修养。老子之所以论德,目的在论道,道通过德引导人生自由。张岱年先生说:“人生论是中国哲学之中心部分”,“中国哲学不重区分,所以宇宙论与人生论,在中国哲学中,本亦是不分别的……中国思想家我认为人生的准则即是宇宙之本根,宇宙之本根便是道德的标准”。(《中国哲学大纲》)由道到德的范畴的提出,也说明了这一点。老子的道论从宇宙观推进到人生观,直接关系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道是宇宙本体,道的实现必须落实到人生之上。就人生而言,老子主张:“道之尊也,德之贵也,夫莫之命,而恒自然也”〔51〕。“道生之,德畜之”是老子“德”中的重要命题,又是老子对人生观的基本规定,道是自然而然的,在人生中德的实现也是自然而然的,主体之所以能够追求生命的自由,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在于他能够蓄德,如果没有德,道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或者说对道的阐释只能是自然哲学的问题,而不能与人生或者说审美连接起来,德是道的实现,是道的主体化和价值化,德贯通了道与审美人生。
老子论道又论德,其整体性特征就是德性。德虽然来源于道,但德不是自然宇宙论的范畴,而是主体的价值范畴,亦是人生修养的原则,是人生的境界。主体经过修德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即:“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乃馀;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溥。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54〕用“道”来修身,他的“德”就会真实;用“道”来治家,他的“德”就会充裕;用“道”来治乡,他的“德”就会长久;用“道”来治国,他的“德”就会昌盛;用“道”来治天下,他的“德”就会博大。所以用修身的观点来观察一身,用治家的观点来观察一家,用治乡的观点来观察一乡,用治国的观点来观察一国,用治天下的观点来观察天下。老子在这里所讲的主要是主体修身问题,和修身之后所达到的境界。在老子的思想中,道的境界是审美的,是自然、自由的,是生命的源泉和根本,是一种潜能和潜在性的存在,德是实现这种存在的实在原则,是一个价值范畴,由修德而复道,说明道是价值本体,不是实体意义本身,而是潜在意义上的,由潜在变成现实乃至“修身,观天下”是通过德来实现的,其结果是人生修养境界的实现。
老子论德,是以境界为标准的。道作为主体认识的对象和生命的源泉,应该是自然无为的、本真的,但道的落实即德的实现与儒家所讲的仁的落实过程相反。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视,天下归仁焉”,孔子把礼看作是永恒的社会原则,复礼归仁是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的统一,这就决定了君子的人格特质。孔子以“义”作为评价君子人格的标准,“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君子以义为上”。“义”的含义有三:“仪也”、“宜也”、“善也”。可见义是宜、善、美之意,它是仁的个体表现。孔子主张的仁是积极入世的,是关注人生个体行为的具体实现,是人为之德。其境界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种主张与老子截然相反,老子主张人生之德,应该是在克服仁礼的前提下,恢复到自然而然的本真状态,这就是前面所说的复归于婴儿状态,也就是说人类的原始初期之德,是最本真之德,老子“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正说明了这一点。
三、玄德之美
老子认为主体达到玄德的最高境界时,首先必须具备常德。常德是人的基本德性,是人发展的潜能或本体性存在,潜能之所以被理解为存在,是老子哲学的一大特点。相对于道而言,常德是实现的原则,即道的真正实现。如何实现道的境界,是老子非常关注的问题。所谓复归,实际就是一种超越,是对现实之“德”的超越,从这里可以看出,随着浑沌初开,人在实现自己的同时又在分化自己,分化的过程同时也可能出现异化,因而需要修身,需要蓄德,但这种修身蓄德是“生而弗有,为而弗恃,长而弗宰,是谓玄德”〔51〕,就是说主体之德的形成,具有无为的特征,在无为的基础上,对德的形成不加干预,任其自然,然后达至玄德。玄德是在超越基础上向本真状态的复归,同时也是主体的自我之真的实现,如同老子所说的大智若愚一样,不是回到愚昧无知而是超然于知识、欲望之上,实现“知常曰明”的人生境界。因此,在老子看来,所谓的仁义道德就是因为人为的躁动和功利所至,并不符合人的自然本真。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是一种修身功夫,是一种为,即主体行为,但不是完全的自发状态和无所事事,而是回归到原初本真,但不是恢复原始自然状态,它是一种超越性的回归。损的结果就是道的境界的实现,达至道的境界就是实现玄德的过程。
关于什么是玄德,老子说:“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道之尊也,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长而弗宰,是谓玄德。”〔51〕老子阐明“道”生长万物,而“德”繁殖万物;体质构成万物的形状,范型完成万物的品类。因此,万物都尊崇“道”而贵重“德”。“道”之所以被尊崇,“德”之所以被贵重,并没有谁给它们高贵的地位,而是它们永远就是如此自然而然。所以,“道”、“德”使万物生长、发育、成熟,对万物抚养、保护。生长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帮助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引导万物而不主宰万物,这就叫做幽深玄远之德,即玄德。(陈鼓应《老子及其老子评价》中华书局1984年版)老子把玄德作为一种人生价值境界,它是指主体在认识道或把握道的过程中,必须按着道的规律去约束自己的行为,自然地实现人生的最高理想,即玄德是一种自然的人生价值境界。由此可见,老子把德或玄德看成是人成长发展具有一种满足性的功能,德的动机在于促使主体认识道、实现道,超越自己获得自由。
有人说,老子反对道德,这是不正确的。真正说来,道德二字作为哲学范畴不是出于儒家,而是出于道家,首先是老子。如果说老子哲学是道德哲学,这是非常准确的。老子从个人的德性出发,提倡人人的道德境界。老子关于道的境界以真为特征,真是其德乃真之真,是德性之真,所以道之真就是德之真。老子最关注的应该是人生之真,道与德的本真状态,是自然状态,人生之德的积累应该是这种状态,但这里所谓自然不是人之外的自然,而是指主体的价值范畴,关系到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老子虽然反对仁义,但提倡孝慈,由此看来,他所说的自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自然。孝慈是指自然之真,道的实现,亦指老子关于道的境界,所要解决的是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问题,而不是知识问题。因此说老子追求真理,应该是人生的德性真理或者说价值真理,不是自然哲学的真理。道的境界是真理境界,又是道德境界,还是审美境界,是人与自然统一的和谐之美,也是德性之美、本真之美,亦是自然之美。中国美学中的自然美,就是从老子思想中发展而来的,是一种意境美和境界美,它不着眼于自然界设计之精巧,而着眼于自然的生命和意义,即体现道的无限性、整体性、和谐性。虚实结合,以虚为主,是中国美学的一大特征,这正是老子道境特征的体现。
在这一境界中,自然是最高的标志,真是最重要的特征,婴儿也朴则是最深刻的比喻说明。这一境界既是自然的又是超越的,既是有物又是无物,既是有象又是无象,既是有为又是无为,一句话既是本身又是功能。道的境界不同于自然现象,也不同于绝对超越体,境界是心灵的超越,不是心灵的意向、意志及其实践活动。老子一方面说“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3〕,即虚心以体道和德,弱化其意志; 另一方面又说,“强行者有志”〔33〕,即主张强化意志行动。可见,老子所说的“志”是有不同意义的。“志”本身是没有定向的,可以志于欲,志于德,亦可志于“道”,老子所说的志当然是志于“道”之“志”,而“志”又是实践的、活动的,在这一意义上,又是志于德。只有这样理解老子关于“道”之玄德的境界,才可能理解“无为而无不为”是什么意思。
道之境界是以自然人生观为最上追求,在对主体的生命审美活动的评判中,老子始终坚持了这一标准。“见素抱朴”和“被褐怀玉”两个直接与美学相关的道德命题就体现了这一标准。老子所谓见素抱朴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从人与自然、与生命意义的关系看,素朴是未经任何雕琢、自然本真的生存状态,老子讲“朴散为器”〔28〕,“复归于朴”〔28〕就是这个意思;二是从人与社会的关系看,“见素抱朴”是指对社会现实和文明的各种弊端的批判,所谓素朴就是少私寡欲,去奢去欲,是对社会功利欲望的超越。“见素抱朴”虽然不直接谈美学,但它代表着一种理想的人生状态和追求,具有深刻的审美意义,老子说:“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58〕这都可以看成是对“见素抱朴”命题的一种补充,代表着一种本真自然的生存状态和审美的人生境界,亦是后世美学力求达到的一种境界。“被褐怀玉”〔70〕是老子对理想人格美的一句赞词,处于“被褐”卑贱者地位的人却具有崇高理想和人格,这亦强烈地表现了老子追求理想人生境界而蔑视世俗荣利的哲学倾向,这种“被褐怀玉”的精神人格,亦成为后世审美的一种风范,成为后世文人,尤其被具有隐逸情怀的文人所追求的人格境界。也正是因为这一境界对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庄子的逍遥游、陶渊明的豪华落尽见真淳等追求都体现了这一美学思想的影响。
四、玄德与道教
老子道和德的思想在道教里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老子》一书被改为《道德真经》。道教教义是对道家思想的继承和衍化,以道名教,以《老子》一书为主体经典,认为道“先天地生”、“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并且“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清静经》),这个“道”即称“玄道”,又称“真常道”、“无上正真大道”,指天地万物的本根、本原、总体,也就是宇宙生成和社会演化的最高规律,这个规律带有广泛性、概括性、普遍性。德是对道的信仰的衍化,是道的法则落实于人生层次的人性、人伦、人情等方面的道德行为范畴。“德言得者,谓德于道果”(《自然经》),道生万物,德育万物,生生不息。《太平经》中说:“成济众生,会成极道”就是德;唐玄宗在《道德经》御注序中说:“道之在我”就是道。人们应该效法“天道”,体会天地自然的规律,去除私欲、摒除杂念,顺其自然地把握自己,淡泊宁静,滋养生息,成就完整正直的人生。
道教把“抱朴”、“见素”、“玄德”作为人生追求的最高道德境界。“道德”一词被看作整体存在,指“无为而无不为”的道。在道教看来,最高的美就是人生境界的“玄德”之美。在道教艺术中,包括道教文学、道教小说、道教诗歌、道教音乐都把“玄德”作为至高无上的美的境界来追求。
〔收稿日期〕2000—01—16
作者介绍:马国柱(1963—),男,内蒙古赤峰人,文学博士,辽宁省新闻出版局局长助理。马国柱,辽宁省新闻出版局,辽宁 沈阳110001
作文五:《三国个人小传--刘备(字玄德)》1500字
刘备;字玄德,
生年,161 卒年,223
刘备;162-223,~蜀备昭烈帝~蜀备的建立者~备室宗备~世乱的备雄。在备备巾起备备备备备羽、备备二人~三人名备兄弟~备有父子之备。黄
由于备是备室宗备~所以备然备羽备备备~但仍尊备备兄备。备备备巾刘刘两刘黄
后~备被封备安西备令~后因不备督备备自己的百般备~鞭打督备后刘刁
弃刘官出走。;正史备备鞭打督备,后又投奔公备备~被封备平原备令。
其后~曹操攻打徐州~陶备向备求救~备遂公备备备借刘刘从来
数将濮千兵备~又借得备备云~往徐州救援。此备备布备备曹操的根据地阳刘将与刘~曹操不得已而退兵。备备备备徐州。陶备小沛城交备。 然后备云欲去~备苦苦相留~备云答备日后必投奔。其后陶备病故~离刘来
将与刘刘来徐州城交备。备遂自备备徐州牧。此后被曹操所备的备布前投奔~备备其居小沛。后~备布备备了徐州~备只能前往小沛。其后刘来刘
袁备派备备大备攻小沛~备布用“备备射”救了备。但其后~因备备灵戢刘
和备布备生矛盾~使备布攻小沛。备只能前往备都投奔曹操。曹操表刘
奏备备豫州牧~至此人备备“豫州”。刘称刘刘
其后袁备帝~曹操备备备、备布、备策三路人备攻打~占春称刘寿
后备前往小沛。其后曹操欲备伐备布~便备合备一起 备伐。备布得刘刘
知后立先攻破小沛~备只得逃往曹操备塞。下城破~白备上即刘邳楼~备布苦苦求备~备只备了一句“公不备丁原、董卓乎”~便备备布备了刘
命。其后~备备曹操一起回备都~却不愿居于人下~以打袁备备借刘随
口~向曹操借兵~曹操允之。打完袁备后~备立攻占徐州。曹刘即
操备备后大备攻城~备三兄弟失散~备只身逃往河北投袁备。其后刘刘
在延津被曹操备备~被袁备派往汝南。
官渡一备~曹操大破袁备。备自以备备都空~便于汝南备合刘虚
刘辟赶刘一同打备都。备果曹操及备回~备大备~只能前往 备州投奔刘几真刘表。又因备不愿居于人下~一次酒后备了句备~表知其意~就备其前往新野。曹操派兵前攻打~备用备在道旁放火~备了来刘跑
夏侯敦。207年备三备茅备~备出了备葛亮。曹操此备备率大备南下~刘刘
备只能逃往江夏。备葛亮只身前往备游备抗曹~备备以周瑜备大都督在吴
赤壁大破曹备~曹兵北备。此后~备备又其妹备香嫁备备~以促成将尚刘
备备盟。备在备一备期取了备州南部备多州郡~招备楚之地的人刘刘并广
才~备力得到大备。很弃
210年~备大都督周瑜起兵取西川~却不料中途箭备备作吴~逝世在巴丘。备备此备前投奔备。备在备衡了备备、备备的备事能力后~来刘刘
决黄刘定备备备、魏延、忠前往取西川。不料在备斗中备备中箭身亡~备只得备备葛亮入川~留备羽守备州。成都城前~备超加入~备降了并并刘
璋。214年备遂自备备益州牧~于其后备克十州备~蜀的版备刘并数国
初步形成。218年~备因兵备刘整备~便起兵攻备中~欲收备川。定备山一备~忠因黄将渊刘法正之备~备备了曹备大夏侯。备中已得~备自封备备中王。
其后~备羽起兵攻樊城~却不知备好就收~备备吴趁蒙机用“白衣备江”之备取了备州~使备羽走投无路~最后在城被。麦俘
建备城中~备羽被备备备害。220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备任魏王之位~其后备备帝~建立了魏。次年~备以“备室宗备”之名在成献国刘
都帝~立备“备”~史“蜀备”~蜀称国号称国政备正式建立。
次年~备备备州~备以备备羽备争刘仇备借口~出兵30万攻打备吴。却不料在起兵前夜~备备被下所备~下投奔备。备属属吴刘更备定了备攻打备的吴决刘心。备备以备备备大都督~备迅备守不备。备备一年~备在备江岸备备下八百里备备。备备蜀备备备已趁刘无之备用火攻~备备被备~备只能狼备逃走。逃至白帝城~备以此备刘行备~备备住下。
次年~备病刘从来儿情备化~成都招蜀相备葛亮~以后事、孤托之。备备葛亮无反意、只愿一心备佐太子后~备刘禅刘方才 放心。言备逝~备年即63备。
作文六:《【刘备】 字玄德,蜀汉昭烈帝》3700字
【刘备】 字玄德,蜀汉昭烈帝
民族:汉
籍贯:河北涿县
生卒:161—223(享年62岁)
体态:身长八尺,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
兵器:双股剑
简历: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少年贫困,以贩鞋子、织草席为生,后与关羽、张飞于桃园结义为异
姓兄弟。经常寄人篱下,先后投靠过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等。建安十二年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为军师,
率军攻占了荆州、益州、汉中,于公元221年正式称帝。在替关羽、张飞报仇时,大举进攻吴国,被东吴陆逊
用火攻打败,不久病死于白帝城,临终托孤于诸葛亮。 语录:“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曹操评价:“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张辅评价:“威而有恩,勇而有义,宽宏而有大略。”
【诸葛亮】 字孔明,“智绝”,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散文家、外交家。
民族:汉
籍贯:山东沂水
体态:身高八尺,约合现今1.84米。
生卒:181-234年(享年54岁)
简历: 19岁的诸葛亮与友人徐庶等从师于水镜先生司马徽。“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人称“卧龙“。诸葛亮
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出山,辅佐刘备,联孙抗曹,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夺占荆州。建安
十六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二十六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
主持朝政。蜀汉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前后6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十二年,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将后事托付姜维。
语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刘备评价:“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司马懿评价:“天下奇才也!”
【曹操】 字孟德,魏武帝,“奸绝”,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民族:汉
籍贯:安徽亳州
体态:身长七尺,细眼长髯
生卒:155-220年(享年66岁)
简历: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懂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从
此用其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
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封魏王。他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
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
强集权。
语录:“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把酒当歌,人生几何” 《短歌行》 《对酒》 《观沧海》
评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赵云】 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籍贯:河北正定
体态: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童颜 生卒:? — 229
兵器:涯角枪
简历:赵云开始跟随公孙瓒征讨,后投靠刘备,当阳长阪恶战,赵云几进几出,杀得曹军闻风丧胆,保护刘禅
和甘夫人安全脱险。刘备入西川,赵云随诸葛亮、张飞等人沿江而上作为援军,为平定益州做出了贡献。刘备
死后,赵云跟随诸葛亮北伐,子龙单骑退追兵,为蜀汉立下赫赫战功。刘备为汉中王时封赵云为蜀汉的「五虎
上将」之一。
刘备评价:“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总体评价:
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
古来冲阵扶幼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周瑜】字公瑾, 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杰出的军事家。 籍贯:安徽庐江
体态:虎背熊腰
生卒:175~210年(享年36岁)
简历: 周瑜自幼与孙策交好,孙策初崛起时周瑜曾随之扫荡江东,并送钱粮物资助孙策成就大事。袁术仰慕
周瑜的才干,欲聘周瑜为将,周瑜拒绝。其后设法正式投奔孙策,与孙策一起南征北战,为打江东基业立下汗
马功劳,深受孙策信任。孙策遇刺身亡后,周瑜与张昭一起共同辅佐孙权,执掌军政大事。赤壁大战之时,力
主抗曹,并慧眼预见到曹军的劣势和我军的优势,指挥全军在赤壁、乌林大败曹军,是为三国历史上最经典的
以少胜多的战役。赤壁之战后,周瑜向孙权建议出兵攻取蜀地,消灭张鲁,吞并刘璋,与曹操二分天下,在江
陵进行军事准备时死于巴陵。
语录:“既生瑜,何生亮”
刘备评价:“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孙权评价:“孤非周公瑾,不帝矣。”
刘备的义弟,五虎大将排名第一位。字云长,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军事家和战略家。
民族: 汉
籍贯:山西运城
体态: 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生卒:162—220年(享年58岁)
兵器:青龙偃月刀(冷艳锯),重八十二斤。 简历: 因战乱而逃亡至涿郡,其后与张飞一起追随刘备。曾在汜水关前斩华雄,虎牢关前战吕布而闻名天下。
官渡之战前被俘,被曹操拜为偏军,封汉寿亭侯,为曹操杀了袁绍名将颜良、文丑。千里走单骑,骑坐赤兔马,
手提一口青龙偃月刀,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回到刘备身边。攻曹仁于樊城,水淹七军,收降曹操大将于禁,杀
庞德,让华陀为自己刮骨疗毒,威名远扬。但终因骄傲轻敌,刚愎自用失荆州,败走麦城,被孙权所杀。一生
重情义,智勇双全,武艺绝伦。
人称:“武圣”、“义绝”
【张飞】刘备义弟,五虎大将中第二位。字翼德, 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将领 籍贯:河北涿州
体态: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生卒:167—221年(享年55岁) 丈八蛇矛) 兵器:丈八点钢矛(简历: 少时即与关羽共事刘备。曾在虎牢关与关羽、刘备一起迎战吕布。长坂坡桥头上一声吼,吓退曹操五
千精骑。入川义释严颜,分定州县,率精兵万多人,败张郃大军。刘备称王后,拜为右将军;称帝后,拜为车
骑将军,封西乡侯。公元221年为替关羽报仇,同刘备起兵攻伐东吴。临行前,被部将范疆、张达刺杀。
人称:“万人敌”
傅干评价:“勇而有义,皆万人之敌,而为之将。”
刘晔评关羽、张飞:“勇冠三军。”
周瑜评关羽、张飞:“熊虎之将。”
字孟起,三国时期蜀国骠骑将军。
籍贯:陕西兴平东北
体态: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白袍银甲,骑白马,人称"锦马超"
生卒:176—222年(享年47岁)
兵器:银枪
简历: 曹操西征关陇,马超与韩遂等关中割据势力屯据潼关,联合抵抗,曹操施离间计,致使马、韩相互猜
疑,遂一举击败。建安十九年,归刘备。时刘璋被刘备围于成都,马超率军抵城下,城中震怖,加速了刘璋覆
败。诸葛亮赞他文武全才,勇猛过人。建安二十二年,刘备率军进攻汉中,马超从征。二十四年,刘备为汉中
王,拜马超为左将军,假节;章武元年(221),迁骠骑将军,领凉州牧。次年卒。
评价:“马超不减吕布当年之勇。”
曹操评价:“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
诸葛亮评价:“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
字仲谋,吴国大帝,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籍贯:浙江富阳
体态:碧目紫髯,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生卒:182-252年(享年71岁)
简历: 孙权19岁就继承了其兄孙策之位,力据江东,击败了黄祖。后东吴联合刘备,在赤壁大战击溃了曹操
军。东吴后来又和曹操军在合肥附近鏖战,并从刘备手中夺回荆州、杀死关羽、大破刘备的讨伐军。曹丕称帝
后孙权先向北方称臣,后自己建吴称帝,迁都建业。他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发展造船业、连通台湾、积
极和印度等国外交、多次减免赋税,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曹操评价:“生子当如孙仲谋。”
鲁肃字子敬,三国时期东吴著名政治家和外交家。 籍贯:安徽定远
生卒:172—217年(享年46岁)
简历:幼丧父,有壮节,好为奇计,喜击剑骑射。他与周瑜交好,孙策经营江东,他与周瑜同归之。孙策死,
他继续辅佐孙权,为孙权所敬重。赤壁之战前夕,他力主与刘备联合抗曹。赤壁之战后,又从大局出发劝孙权
把南郡暂时让给刘备。周瑜死后,孙权任鲁肃为奋武校尉,代周瑜统兵,继续维持与刘备的联盟。鲁肃死时,
孙权亲临其葬,诸葛亮亦在蜀国为他发哀。 周瑜评价:“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 《吴书》评价:肃为人方严,寡於玩饰,内外节俭,不务俗好。治军整顿,禁令必行,虽在军陈,手不释卷。
又善谈论,能属文辞,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周瑜之后,肃为之冠。
姜维字伯约,三国末期蜀国名将。 籍贯: 甘肃甘谷
生卒:202-264年(享年62岁)
简历: 早年任曹魏中郎,参本郡军事。蜀汉建兴六年,诸葛亮进军祁山之时,归蜀汉,任仓曹掾,加奉义将军。
继升中监军、征西将军。十二年,诸葛亮病亡五丈原军中,姜维等秘不发丧,于退军途中打出诸葛亮帅旗,佯
攻摆脱司马懿追兵,撤回汉中又接掌蜀汉兵权,后升大将军。蜀汉已是每况愈下,仍连年出兵,师劳功微。汉中
失守,刘禅出降,姜维奉命降魏。次年,姜维欲乘机恢复蜀汉,事败被杀于成都。姜维有将才,而攻魏失利虽
有用兵不慎之过,更是国力衰竭所致。 诸葛亮评价:“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
罗贯中?五律?祭姜维:
天水夸英俊,凉州产异才。
系从尚父出,术奉武侯来。
大胆应无惧,雄心誓不改。
成都身死日,汉将有余哀。
作文七:《[转载]玄德 人之本性 七》4800字
子贡是很富有的,他有美玉不知道是该保存呢,还是该卖掉,就去问孔子,孔子鼓励他卖掉,并借题发挥为人也应该在社会上寻找自身的价值。孔子祭祀所用的贡品都是子贡提供的,有的时候他也有些舍不得,面对富裕的子贡,孔子从不客气:“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子贡啊,你舍不得羊,我还舍不得礼呢),那意思是,没有你的羊我怎么行礼。可是,孔子绝不会对颜回提这样的要求。就是这样一个富有的子贡,孔子是怎样评价他的呢,《论语》第五章有这样一段对话: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汝器也。”曰:“何器也?”曰:“琏瑚也。”
子贡问孔子:“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像一种器物。”子贡接着问:“什么器物?”孔子说:“琏瑚”。琏瑚又是什么的呢?这是一种在宗庙里用来盛装祭品的玉器。孔子的这个比喻不仅说明了子贡的富贵,还说明了子贡的好礼。同样是贵重的玉器,它不去装点皇家殿堂,却在行礼的宗庙承担一定的工作,这不是“好礼”是什么。子贡处在上图中填充度很高的一端,在这一端,填充物转化为新的欲望的效应很大,使得满足度很有可能接近于零。但是,在孔子所给出的“好礼”的评价中看不到子贡的满足度接近于零的状况。
在《论语》第一章就有孔子和子贡关于“好礼”的对话: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说:“贫穷但不谄媚,富有却不骄横怎么样?”应该说子贡对贫富的思考是很到位的。贫穷的人由于欲望总也得不到满足,而使得刚强度很低,人也非常软弱,这样状态下的人很容易谄媚。如果贫穷的人不谄媚,就说明他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欲望,他已经找到了降低欲望的方法,这是值得钦佩的。同样,富有的人由于填充物转换为欲望,欲望出奇得大,因此,很容易骄横,骄横实际上也是软弱的表现。如果富有的人不骄横,也说明他成功地降低了欲望,成功地度过了欲望暴涨的危险期,这同样是值得钦佩的。对于子贡的思考,孔子给予了认可,但指出这还不是最好的境界,身处贫、富的人最高的境界莫过于“贫而乐,富而好礼”了。而对于颜回和子贡,孔子分别给出了“颜回乐”、“子贡好礼”的评价,可见颜回和子贡已经超越了“无谄”、“无骄”而分别达到了贫或富的高境界了。前面说了,就算是“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也需要很好地解决欲望问题,颜回和子贡处于欲望填充图的两端,满足度非常有可能接近于零。但是,从孔子对颜回和子贡的评价,看不到有什么满足度不足的迹象,他们两个处在满足度很有可能为零的区间,却可以做到“贫而乐,富而好礼”,只有一种可能,他们发现了降低欲望的方法,并成功地做到了。
《老子》第三章中也有“常使民无知、无欲”的句子,这里不仅仅是某个人降低欲望,而是执政者要持续地降低人民的欲望,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别说教化民众,就是自身也做不好。如果老子主张要保持人民处于一个相对无欲的状态,那一定有降低欲望的方法才可以。实际上在《老子》第三十七章提出的“化而欲作”之后,紧跟着就给出了降低欲望的方法: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道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如果一个君王、领导能够了解,并守住这一点,万物将自化”。这一段在“会变化的欲望”一章有详细的解释,就不再赘述。当万物自动归顺之后,实际上就是君王的欲望得到满足的时候,可是,由于满足欲望的填充物转化为了新的欲望,即“化而欲作”。老子没有听任这种事情发展下去,马上开出了药方:“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我会用“无名之朴”来压制它。“无名之朴”的作用就是降低欲望。欲望被降低了,人就会安静,“不欲以静”。于是,天下就安定了。
看来老子是为欲望准备好了特效药,“吾将镇之以……”就像我们吃药一样,可以将病情压回去,只不过面对膨胀的欲望,吃的是“无名之朴”。关键看什么是“无名之朴”,《老子》第三十三章说得明白: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以上只摘录了三十三章的前半段,后面的部分与我们正在讨论问题关联不大,因此略去。老子在这里说的很清楚:“道常无名”,道在平常状态下是无名的。“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显然这里所遇到的“朴”和“无名之朴”的“朴”是一个意思,可以解释为材料、元素。道是无名的,材料虽然小,但天下没有谁能降伏它。这又使我们联想到基本粒子,在平常状态下,找不到它们的身影,任何名字给他们都是不恰当的,就说现在我们所起的这个名字“基本粒子”就非常容易造成混淆,“基本粒子”给人的感觉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粒子状的东西。然而,量子力学说它们“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具备波动性,同时又具备粒子性。因此,这个“基本粒子”的名字是不准确的,并且,没有恰当的名字给它们。同时,它们又是很小的,而又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三者不可致诘”的,因此是“天下莫能臣”。我们都无法确定它的位置和速度,根本就抓不住它,如何才能降服它。这并不是说“基本粒子”是天下没有谁能降伏它,而是“基本粒子”所反映的是道。道是材料虽小,但天下没有谁能降伏它。如果君王守住了它,万物将自宾。这同前面引用的“万物将自化”是一个意思。
现在回到《老子》第三十七章的“无名之朴”,显然,这个用于降低欲望的药是“道”。只有通过学习道,才能有效地降低欲望,才能使得人不至于因为欲望的不断增大而走向深渊。也许,单凭这一章“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来说明学习道可以降低欲望可能有些过于简略,实际上《老子》中的很多篇章都涉及用道来降低欲望这样的话题。欲望的增大导致满足度降低,充满欲望的人所显现的状态是由于饥饿而带来的狂躁。而反过来,如果能有效地降低欲望,那么,饥饿感就会减少,满足感上升,这样一来,所反映出的状态就是“躁”的反面“静”,就像前面引用的《老子》三十七章中所说的“不欲以静”。如果有这样的方法可以使得人在欲海中沉静下来,那么这样的方法也就是降低欲望的方法。在《老子》中对“静”的描述非常多,而且都和道有关,在这里仅举第十六章为例: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
这一章里两次提到“静”。首先是“致虚极”和“守静笃”,“极”和“笃”的意思一样,都是极点的意思。我们已经多次讨论了道的特点了,它在边界处显现且违反常理。因此需要达到那个极点,那个极点是虚的,也就是“无”的;那个极点是静的,也就是什么东西到了这个点都平静下来。在宇宙中有这样的点,就是黑洞。黑洞将所有的物质都转化为了现实宇宙中无法存在的基本粒子,这就是“无”;而任何问题进入黑洞以后就被束缚在那里,也就“静”了。可见,“致虚极”和“守静笃”是要达到道显现的极点,只有到达了极点才能看清万物的运动。就像是在地球上,只有到达的南极或北极点,才可以看清地球的转动,否则,随着球体转动的观察者是无法看清球体的转动的。所以,在“致虚极,守静笃”之后,就可以看到“万物并作”,并观察它们的周期、往复运动,即“吾以观复”。然而,我们会看到什么样的世界呢?是“夫物芸芸”,万物纷纷扰扰,运动不停。那如何梳理这纷扰的世界呢?由于我达到了“无”这个极点,达到了“静”这个极点,因此,我可以将纷纷扰扰的万物顺藤摸瓜般地找到它们的根本,这就是“各复归其根”。什么才是万物的根呢?“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显然,道是万物的根。归根以后会如何呢?“归根曰静”。到这里,已经完全清楚了,归于道,可以得到静,而静是躁的最有效的制约者,《老子》第二十六章说得清楚:“静为躁君”,静是躁的君主,也就是静是躁的制约者。前面说过,躁是欲望产生的,而躁的制约者是静,如何得到静呢?要归于道。于是,降低欲望的方法就是要归于道。要想归于道,就要学习、认识、了解道。因此,学习道才是降低欲望的有效手段。
从《老子》第三十七章的“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到第十六章的“归根曰静”,我们看到了制约欲望有效的方法,那就是要经常地用学习的方法来抑制欲望的增加,就像《老子》第三章中所说的“常使民无知、无欲”。一定要经常地学习,因为欲望是一刻不停地在增加。
有意思的是,这里我们所讨论的“朴”在前面也遇到过,“人生曲线”的“学而知之者”的一章曾经引用过《老子》第二十八章的后半段就涉及到“朴”: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这里通过“朴”来讨论如何蓄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将平常状态下的德蓄积满就成为了“朴”,也就是材料,用这个材料去建造更大的容器。不能将这个材料分散来用,必须整体使用,即“大制不割”,才能建造最大的容器。巧的是,德也是个容器,只不过填充的是道,是“无名之朴”。而填充满以后的德就成为了建造更大容器的材料,更为巧合的是,填充物在这里也是转化为了新的容器,略有差别的是。德这个容器在没有大到一定程度时需要“有为”地去建造,而不是自动转换的。但没有填充物将德填满,也就无法得到建造更大容器的材料。如此看来,德和欲望之间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如果我们能够通过欲望转移的方法将对欲望的填充转移为对德的填充,填充了德,使得道的蓄积进入一个加速过程,从而降低了欲望,而更为重要的是,这个填充“无名之朴”过程是安全的。因为我们需要蓄积德而使人生向道的方向回归,而且,道的填充结果是使德变大,德的变大是安全的。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当“化而欲作”的时候,可以“镇之以无名之朴”了。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填充不仅安全,而且是通向最终解决欲望问题的唯一途径。虽然,如此经常地、有意地通过学习去消减欲望是“有为”的过程,这样不停的“有为”过程需要耗费精神。但好消息是并不需要永远这样做下去,认识道、积累道至一定程度时,人这个系统会进入到自动蓄积道的状态,也就是“上德”的状态,并通过自动蓄积进而达到“孔德”、“玄德”状态。在有无合并的“玄德”状态,万物一旦融会进来就会与道“玄同”,《老子》第五十六章描述这样的情形: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前文“人生曲线”部分曾经分析过这个“玄同”的状态,自然界中的黑洞就是它的体现。巧的是,黑洞具备可以吸入任何物质的特点,而更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吸入多少物质,黑洞的体积都不会增大。如果,我们自身可以得到这个“玄同”的状态,就再也不用顾及我们的“身”的欲望了,可以随意地填充它,因为,此时的状态,也就是“玄同”的状态,是道显现的反常态。在这样的状态下,没有填充物转化为欲望的效应,吸入填充物之后,都通过“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将其转化为与道相同、与道相和的基本元素了。于是,我们就可以“从心所欲”而再也不用担心它因为膨胀而超越我们可以控制的范围,再也不用担心它“愈距”了。在平常状态下,由于填充物会转化为欲望的效应,最好的满足度也只有50%,而且在填充度高于71%以后,满足度会随着填充度的增加而下降,此时,只有充分地了解了欲望规律的人才能在40~50%的满足度状态下感到满足,这就是老子说“知足而足”,这是常态的“足”了。然而,当人达到了“玄同”状态,也就是反常状态,填充物转换为欲望的效应已经不复存在,任何填充物的进入已经不再对人的欲望产生作用,因此也就谈不上“足”,人也就此摆脱了欲望的困扰。
讨论至此,我们基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学习道、蓄积道,向道的方向回归是减小欲望、并彻底解决欲望问题的唯一方法。原来,这个“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的道,虽然不能给我们带来亲疏、利害、贵贱,虽然不能给我们带来“得”、回避“失”,但它却可以让我们摆脱得失所带来的困扰,使我们不再有患得患失之患。面临欲望这个与生俱来的人性,唯一可以驾驭它的只有道,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必须学习道、认知道、向道回归的最佳理由。
(欢迎继续阅读: 玄德 人之本性八 )
作文八:《《老子》的幸福观与“玄德”思想:万事不能过度》400字
展开下三张
幸福源自何处,怎样做才能获得幸福,这是所有哲学都要追问的问题。道家也不例外。《老子》虽然没有“幸福”二字,但老子无疑是关注这个问题的。关于《老子》的幸福观,一般的理解多把重点放在“知足”上,即万事不能过度,过一种有节制的生活是幸福的保障。笔者不反对这种幸福观,但这基本上是一种人生教训,即便儒家等其他学派也是如此。而且这种幸福观基本上落在个人层面,无论帝王还是百姓,均是如此。实际上老子还有更为本质的、更大视野的幸福观,即老子从哲学理论的高度,论证了人类整体意义上的、最大程度上的幸福何以可能的问题。笔者认为这种幸福观与老子用“道”与“德”来体现的生成论有密切关系,而圣人的“玄德”是这种幸福观能够实现并得以保障的前提。
一、《老子》中背道者之快乐与得道者之痛苦
在今本《老子》(王弼本)中第二十章有这样一段话:
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 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展开全文?(剩余94%)
作文九:《玄德系列 4 —《修德通真论》之《神修心法篇》7700字
玄德系列 4 —《修德通真论》之《神修心法篇 二、修炼出元神的技术性可能作为道家文化的精髓我想不但只是对道之理的各种阐述那是可见可查可知的一部分是属于阳的其主要的则是属于阴的一部分是包括技术性传承在内的修炼实践过程。万物负阴而抱阳我们所能抱住的是道之理。谁也不能保证自己靠谈先圣的书就一定能得道。因为修炼实践过程本身也是阴阳所构先修得道的师父的口传心授是基础是阴的一面自己修炼的过程把握是明显易知是阳的一面。因此我们如果走一条与万物之象相反的修行道路明理但不执着手理重修炼但以师导为主那我们的技术性可能才会有把握。未悟须凭言说悟来言说皆非。对于道的体悟当你没有顿彻之前是离不开道理的说明的说明的结果可能就是导你入阴。因为人的本心是背道而驰的。悟彻以后看待一切的说理均有其缺陷的一面。“说”总不能空“说”总只能入有形有形的说教就象筏子度人过河上了筏子不等于就到了目的地。这个筏子终究被遗弃此人方能超登彼岸若一味乘筏浏览守而不弃终究会架不住风浪的来临而变利为害。谈到修炼元神的技术可能其根据主要是人身本体就是一个和谐的小宇宙开放巨系统人体自身的阴阳全备五行相生唯一能打破这种和谐的因素就是人的本心唯一能促进这种和谐升华的也是人的本心。这就象古人所说的“本源自性佛齐修迷悟岂拘先后”“悟则刹那成佛迷则万劫流”。人本身具备佛性然而识心生垢明镜蒙昏见性者还当从识心下手修起。这种和谐和升华就是利用人身具备的开放系统中的精华——诸神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其打通和维持与大的宇宙——天地间有一个永久的通道——外丹的形成。这个通道提供给人体一个能量供给比较起常人来修炼出通道的人就获得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当然此处所说的“取”和“用”都不是本心所为而是圣人所云“无为”之治。治的是整个人体有形的一面。现代练功人中出现的自然“辟谷”就说明了这个问题。人在修炼中出现的自然不想吃东西但精神却越来越好时间长的可达数年之久。经过科学实验记载证实的也有几百天的情况。这种不食而能生存下去的现象在医学上是解释不通的。因为医学对于人体能源的来龙去脉是封闭性的分析。而“辟谷”造成的结果却是开放性的。人是可以排开食物的渠道而直接从宇宙间获得能源的。当然人为的“辟谷”与自然状态的“辟谷”有着本质的区别后者尽管看起来是被动的其实质却是主动的因为领先的是自我潜在意识——神的作用前者看起来是主动的实质却容易导致人走到被动的一面去。因为人心对于整个身体的状态和其需要不可能全知无遗顾此失彼就是被动的开始。“无为”治人体有形的一面是古人倡导的修炼方法。第五节 圣神逸出圣神——如果说元神所代表的是整个大脑皮层的调节功能那么圣神就是整个大脑细胞的和谐信号的精华了。这个和谐不是指舒适也不是指种共振状态同样不是高能量的集合而是一种存储于人身上历代德性及其这些德性与修行人德心与德行和谐后的升华。圣神是一种人体携带智慧信号的系统。圣神的出现将彻底改变人的功能态和生存状态。圣神这个系统的出现会伴随更新人的心、性、行。如果元神与其相伴对人生和人体的调整有时是强制性的。圣神所要希望的人体是一个合道的结果。合道针对修炼人的自我感觉来说已是“我亦非我”了唯有“我即是佛”、“佛即是我”。由于圣神这个系统是人大脑细胞整体的精华因此圣神的解脱很困难通俗地说就象一宝物藏在大脑的深处他与每一个神经细胞都紧密联系没有全体细胞的和谐你不是见不到端倪就是投鼠忌器无从下手。见不到他可能是你魔心所障此遮彼挡。无从下手是因为人心的顾虑大多既想做仙亦想做人图利享成。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不容忽视那就是先圣师尊的提携和接引是修出圣神的关键。因为人的佛性只具备一个根
源人得到这个根源才有可能涉足于仙道。圣神的修炼是人修仙的基本元素。就象《西游记》中的取经之道一样取的经如果将其比喻成金丹大道。唐僧就代表了圣神的位置没有唐僧则西行无根圣神代表的是人不坏的性体虚灵。唐僧尽管性体具备但命根未固就象金禅只备空壳。唐僧必需有了三个徒弟和白龙马的扶持和维护方能取回“经担”金丹而布“大乘教法”大道之行。然而唐僧的三个徒弟和白龙马没有一个是他自己收伏的都是仰仗于之力。菩萨者救苦真身度人之尊没有师尊的智慧和法力一切都将流入魔道只会沉沦。圣神在“三家”相见之后就会进入虚空修炼。这三家当然指的是人的阴神、阳神和无神。一动而生阴阳阴阳者气也。即所谓由理而生气而气又寓于理中。有先天真乙之气方能生出三家由三家相见之后而又能聚先天之气以成圣胎。圣胎的进出全赖此先天之气的运用。而后方能脱胎以成真人。在体则为圣胎逸出即成圣神。圣神善御佛眼当其一成人体的修炼即由有为进入无为境界练功和用功的过程自动地进入一种全自动化阶段。不炼亦炼不知道用功周围却不断发生与自身联系密切的效应。真可谓佛光普照当然这照耀的程度也是有区别的。有太阳那样的普照天下也有烛光一般的独明一偶。圣神的出入门户处在人大脑前额的神目穴处。这一穴位的深层大脑正好是大脑的额叶区现代医学生理学研究只知其功能在大脑的整系统中是最复杂、最高级并且额叶与人的行为目的、动机、思维的关系极大。同时还注意到额叶在人类的进化中出现得最晚。不是出现得最晚而是退化得最早。额叶与人的行为目的、动机、思维的密切关系医学上只是猜测到了还没有的找到切实的依据这也只是猜到了阳的一面还有阴的一面没有发现。因为人对大脑的研究一直都只是采取的条件反射的实验性方法还没有吸取譬如象道家修行实验中所获得的一些结论如果正视并且引进了一些人类在几千年的自身实验中所获得的一些有益结论现代医学的发展将有一个突飞猛进的时代到来。就象现代医学在吸取中医药的成果一样尽管现代医学没有搬用传统中药学的认识方法但在药物的来源和治疗实践上中药却给了现代医学起死回生的关键效果。否则人类将在化学合成药物的道路上越走越窄了。额叶与大脑的整体关系是通过大脑的深层细胞传递完成的。这个问题我将在以后的专论中讲述。整个的修炼过程与大脑的关系那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但是我们只要首先抓住“神”这个概念的实质不放以后出现的现象用认识就容易解释和掌握了。至于说到额叶在人类的进化中出现得最晚。那是现代医学与考古学在这个问题上的一个误解。因为这个问题直接涉及到人类的起源问题人们一厢情愿地将自己的祖先硬与猴子扯在一起那是因为考古学的发现是有历史性的由此而产生的人类进化结论是错是对也得由历史去证实。这个问题就象人类在认识埃及的金字塔一样科学家总是坚持金字塔是存放木乃伊的墓穴的观点可是今年埃及考古学的发掘一座金字塔时发现在塔的中心耸立着一座至今乃能点燃的火箭此结果令科学家大为震惊。震惊是一个方面反思则是另一个方面。修行的人的觉悟往往就是以每一件事的每一个环节上的反思得到的。事物的发展是没有定论可言的。真正的迷信就来源于定论。不破则不立。人类就是在不停地破中才发展了自己。因此人类的起源问题的定论不定尽管现在已经有人在试图涉及这个问题但那些还不系统还缺乏可以让科学家信服的的依据。将来总会有人来完成这个历史任务的。说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吾认为现在是一个即将归元的时代。万物的振动都已经接近了一个界限。看起来没有谐调的振动各行其事实质上这种振动正在朝着同一个频率接近。一旦达到了这个频率。其结果不说大家也可能知道。练功实验过程使吾看清并且听到了这个万物的
振动现象而且知道了这个谐振的频率当然这只是我利用现代词汇描述的认识经过。因为修行者要想长生久视首先就要摆脱自我的振动这个振动的来源就在大脑的皮层。就是常言所说的识心。这个摆脱内要靠智慧外要靠能量。这种能够摆脱自我向那个统一的谐振频率移动的基本保障就是要修炼出圣神来。圣神是额叶区的精华其生靠的是人的元气元神其成在额时区即玄宫之中其长在气海下黄庭的虚空间其运则超乎人能想象的空间。这就是古人所云“见是何曾是是闻非未必非非往来诸用不相知生死谁能碍你”传统的内功术语称额时区为玄宫。谈到“宫”字在此倒有一解作为住谈。“官”字与我国的道家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宫”字中的两个“口”一是代表大极图中的阴阳二鱼二是包含太极球的上四方之境和下四方之境盖头代表的宇宙之界即有形与无形之界盖头上的一点说的是宇宙界外还有一颗丹若将其合起来成“宫”字它代表的是练道家功大成之人神的居所才被称之为官。故道教立庙河祖处多称之为“宫”而佛教的区别则称其为殿。看起来这是道教和佛教在文化传统上的区别实质上却反映了道家功与佛家功在实质上特点。谈到智慧的获得彻悟的来源靠的是圣神所为。说到玄妙无穷变化无方万物所备尽属元神之职。当玉神修成功之后你就会发现圣神所表现出的形象永远是人生阳气最充沛的年龄形象。吾在此说的“你”的发现之“你”难分你我他自见谁是他圣神有言皆是谤无心真归家。当完成三花聚顶的修炼过程中你在一段时间内会发现百会穴有一条通向空中的某一处。由于元神的异常活跃元神要将真空中大量的能量带到体内来于是就使人的百会穴区域在初级阶段骨质变软有的甚至出现尤如婴儿般的卤门。有的囱门还能看到跳动。这个现象就称之为天门大开。论所开的程度后囱门先软较前自门先软要好因为过去古语说过“前由属命后门为性”。性动命宜从。当人炼到身涌鼻抽大丹欲成时你的整个头部的骨头如果事先没有经历过一次彻底地调整变化那人是适应不了告成之日的巨大能量冲击的。因此说如果一个练功人不是具备了生成大丹的身体条件而又好象看到或感觉到自己有金丹先成的迹象那很可能是一种虚而不实的幻境。过去称之为“幻丹”当然幻亦不幻幻有幻的奥妙。作为阴阳两方面来说一阴一阳方为道。只备其一首先就要有心查心洗心无心。有心查心者练功修德还“空”了没有有意识心地去查一查自始至终自己想了一些什么目的洗心无心者涤除所有的目的还原到有如幼儿无心生存地状态中去。有意练功无意成功。成功是无意中出现的并非是人想成功的。就是有意练功历史上也极大地被误解了。这个有意也是针对人的潜意识之意而言相对于人的主观识神来说这种“有意”永远是被动的。这个意是人的“神”发出来的一种信号在人的大脑中产生的一种思想活动。并不是人们根据书本上所讲的记忆下来的内容或者根据道听途说学到的一法一术。所以过去师父传弟子讲究口传心授口传者有形有音有意有为属阳的一面心授者无形无相无法无意无为属阴的一面。如此一阴一阳传给你的方为道。得阴传明教者方为上品古人只说不识阴阳莫乱为是针对那个时代而言的今天吾将此意译出望各位参详。说到圣神逸出是因为圣神的出现超过了一般人想象范畴。你就是眼功开得再好也不可能看到自己的圣神是怎样来到体外的也就是只知道结果而不知道过程。如果说圣神是智慧的化身元神就是能量的化身圣神如果看成是主人元神就成了圣神的仆人。圣神的飘逸潇洒那是人返求的偶象。因此人都希望在特殊的功志中见到“真我”实际上“真我”是不容易见到的她等待的是你肉身的返朴归真。因此金丹一道中的明心见性那是大丹修成以后的事过程。接下来的过程是边修心还要边修命。性命双修。前面谈到的阴神、阳神、元神、圣神都是修性的范畴。要想合道就要修
心就是人的魔意识之根的彻底铲除。修命则是修炼出人的另一个系统——玉神。 第六节 玉神脱出 五神中修炼最难受的当属玉神了。” 一是时间经历长反复次数多二是需要人的心身并炼既要伏魔心又要调身形。三是技术过程太复杂。记得在一本书中曾谈到过这样一个史实吕洞宾在传教有为法的金丹修炼过程中。弟子三千殉生了八百先辈们的精神可嘉也说明了修道过程中的艰难。 一、时间经历长反复次数多 修炼玉神即俗称为炼内丹的过程。内丹不是象外丹的修炼那样只是以人体的精华精气神为药内丹是以人的全身细胞的精华为药其目的是要调动全身整体的生命机能使其生命的运转不再受主观思维的影响。过去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说的是神练出在外其体内的整体谐调性不一定就达到了百分之百具体的每件事情为君不一定能事事亲临决断。万事万物都是负阴而抱阳的。修命的思路也是依赖这条规律来行为的。将人体中每一个细胞赖以领先的阴面的精华练出身体即修出一个身外之身就达到了“外其身则身存”的结果这个外其身的身就是玉神。 有了玉神全身的细胞就同如影随形一样其不受君命的任何可能性就受到了限制。有了圣神、元神、玉神这三清之成治理人体这个庞大的国家那就正如同老子说过的“治大国若烹小鲜”。煎、炸、煮、烧炼如弄掌中。 当然这个治绝不是由四大假合的假我来治而是由至尊至宝的真我来治。何为“真我”不可不明不可不知。妄以假我为真我者终究是以假治致假终为假。若以真我“治”“授”者一阴一阳道归真。 传统中的炼虚合道还虚面壁得至少九年说明在这个环节中时间的相当长。更何况若能悟透其面壁之理人生面壁的时间又何止九年呢人若能动之若静行住坐卧自然与面壁无二了。这也可能就是道家炼丹术的精采所在。 “七返还丹在人”还丹的目的是为了修命。七这个数字是借用了《河图》之说用以代表修炼出的神。神返人体炼丹成在内成之故日“内丹”。 “去而复来回旋不断曰返先天失落今又自外返内曰还”。这句话中古人讲得更清楚了。还丹并非一举成就而是回旋不断去而复来。去者推陈去旧复者对征换新。 这里所说的去而复?唇驳氖抵噬暇褪翘逋獾摹罢嫖摇痹谥握狻凹傥摇钡难饭獭,コ苹氐教迥谥鞒秩粘,挛竦奈的暝袷抵噬喜?侵的暌灰庵的辍?翟隆?等铡?凳备菀笏媸倍寄芑恍碌脑瘛?内丹成后身体上的每一处细胞都是此呼彼应自成一趣。那个时候的体外元神就会利用内丹这个通道与身体保持联系其能量施放重点就集中到体外的做功积德上此种德就是隐德、玄德。例如某处即将要发生一起车祸若按常人的想象挽救避免车祸的方法一定要某气功师亲临现场救助其实不然做这件好事的气功师只需其元神施放一种场能的信号。使即将发生车祸的司机的思维受到一点干扰或暗示将车子的油门稍松或紧一点祸事的结果就会因此得到改正。当然这个祸事的避免也要符合同一个道的运转规律即定数的大小。施放场能也绝非气功师本身主观上去发什么功而是性命系统的整体协调后有一个反馈信号回到主观心思想中就行了。 这种说法好象太玄了。对这就是玄德的范畴。众玄之门为妙唯一的区别是常人不屑于去关心和观察玄门之内的事自然就不会产生妙不可言的认识了。 二、心身并练 没有心身的整体合谐要想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那是不可能的事。 这个时候的心是凡心也就是常说的识神主观意识。身也是普通的三维空间中有形有质的肉身。还丹是外其身的神对肉身的冶炼然而识神却是其修炼内丹的最大阻碍。尽管这个时候识神所依赖的根已经被抽走翻不起大浪它却不能回避环境给识神的干扰。特别是现代人精彩的外面世界谁都愿意多看多体验一点。因此现代人炼丹功有其区别于古人的地方。 神对于魔意识的抑制基本上是采取引、断、抽、生、空的方法处理。我在此只作简要的介
绍复杂的人生要靠各人自己去体悟出来。” “引”潜意识的引导思维是非常强硬的。比方说。无缘无故地头脑中一个观想看信号不退不到你注意并且悟懂其含义这个信号就不消失。这是人的神潜意识在按人的思维规律引导你的识神进入一种习惯于道的模式。人靠主观训练而达到“引”的效果有为法需要数十年的训练。 “断”人在接受干扰和产生魔意识时神可以利用他的能量象抹去录象带上的一截信号一样使你的意识流中断。你思维的重新搜索可能因为“断”的效应无法产生或者是搜索不到比如你看了一场电影并且很即兴地进入了角色思维中可是你一静下来就不会象常人一样自然地回忆电影中的镜头而是连一个场景也想不起来甚至不会去想。这个时候如果反思就不要以为是自己的记忆力衰退了那是因为外来的能量断掉了你的思维链。 “抽”万物都是有根的。思维也是这样抽掉了赖以产生的根。这个思维结果就弱不经风很容易改变。魔识也是这样它有一个特定的根这个根元神将其从元性中掘出来用真火烧掉后魔识尽管还会源源不断地产生但那都只是无根之草无本之源识神稍一端念它就会灰飞烟灭。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先修性后修命先炼金丹然后者是明心见性的原因之一。要能釜底抽薪。 “生”元神在消磨魔识时同样要在道中运转道表现在有形有质的人身上就是要具备阴阳两仪缺一则不足以为道。消是阴的一面生则是阳的一面。生是一种循序渐进地替换。比如体外的神是不会让你长期枯守躯壳至空的她会给你一些新的思维。当新的思维是主动产生的时候就是人们常说的“灵感”的产生。 当是被动产生时就象自己在听自己讲故事一样接受到的总是自己种得的正果。这主动和被动也是一对阴阳缺一不可。 过去修炼丹功中有的人一味地强调在枯坐静定中种得正果相对于现代来说就是两仪中的平衡没有处理好。当然也不失其为一种。然而要想修炼出毫无定法可言的五神来说这种方法就不可能做到了、 “空”空给你创造条件空在很长的时间内使你的识神在一个小环境例如闭关中按指定的范围和方法运动。久之则形成一种模式这种模式相对于外界的变化无方和干扰不定来就是空无所扰了。空无一念理性抑制为空毫无定境如幼儿的自由思维态也为空。这种空的概念对于人们的入世修行很有作用。“未炼还丹莫入山”入山自然是求静了。不明白空的阴阳之道就是身在山中心也到不了真空境地。“志士若能修炼何妨在市居朝”。在市居朝能修仙修仙前题是外丹先成先成的条件是仙师栽培栽培的根本来源于德性的修为。 故仙师云德性浅者立志都难。佛心不备何以修仙觉悟至简至朴的道心方是修仙的根本。 心身并炼中难以熬过是在凡心下修的是仙体。凡心即识神所持常在入世修行人的身体上作出反应。修仙你那是非同一般的感受。要想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庚不吃尽人间皮肉之苦那不叫修仙那只是贪求享受。前文说过修命是返朴归真非九死一生则不足以言返人的生死鬼门关你不去进出几回你就识不得就生绝死的路径。吾曾将向丹修炼的感觉编成一首顺口溜 骨裂筋断脐开神门 肌皮打颤。命门周全。 上身灌金丹成气散 下肢注铅。炉熄鼎掀。 福中有苦不生不灭 苦中有甜。气还自然。 三、技术过程复杂 内丹的修炼过程的复杂性自不待言。古人在谈到这个问题时由于语言文字习惯和天机等等原因是将内丹与外丹的修炼合而为一的。今人若不经过实践则很难以文字上将其区别。古人在谈采药炼铅汞的过程中讲的是圣婴即圣神的修炼过程圣神完成后元神才有可能进行外丹的修炼。然而一般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炼成外丹的因为外丹需根此根非一般之根乃是玄妙中的一种事物这种事物在中华文化史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现在由于人们对其来龙去脉难以考证只好先否定了。 因此古人所说的金丹是神和内丹一起同时叙说的。实质上神在修出时的依赖有一颗丹这是
虚的一面形在修炼时也要成一粒丹这就是内丹这是实的一面。内丹的冶炼一般要经过五八四十天的筑基备料期八九七十二天的立鼎沸腾期。九九八十一天的锻炼和温养期。在近两百天的时间里宇宙之真气不断地采到体内来与真精混合循环地放松压缩使整个的肉身气化作用机制得到提炼和充实及调整。 内丹修炼的路径要回到脊髓中内丹修炼成功的结果是要打通人体与宇宙的真气的直接联系。也就是大周天的运转。六周天运转的路经有其特殊的地方。既不走十二经脉也不循奇经八脉。而是由神门脐进入后走先天线到命门随之沿脊髓上至玉枕在玉枕处穿斜线到达百会天门玉枕与百会间要炼化出沟槽来。接着沿头骨内侧在前额骨内走动直到鼻尖。一到鼻尖则自发地抽鼻、身涌在前。至此大丹告成。 因此大周天的循环路线是一个“C”一样的符号其形状就.
作文十:《玄德一请孔明不遇.崔州平认为欲》700字
玄德一请孔明不遇.崔州平认为欲使孔明出世,徒费心力.刘备雄心不为所动. 玄德欲二请孔明,张飞不悦.刘备于隆冬来至卧龙冈,遇石广元,孟公威,诸葛亮三弟诸葛均,孔明岳父黄承彦.诸葛均孔明不在.刘备留书一封而去.
?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
刘备不听云长,张飞劝阻,三请诸葛亮.
离草庐半里之外,下马步行.亮昼寝未起,备拱立阶下.张飞欲放火烧亮.云长劝住.孔明翻身向里而卧,刘备不让小童唤起,又立了一时辰,亮方起.玄德请亮助已,亮不去,备泪湿衣,亮乃从之下山去新野.
曹操讨孙权之子入朝,权不给,操有下江南之意.
孙权母丧,嘱以后事.黄祖部将甘宁投权,权从甘宁计,领十万大军破江夏.
?第三十九回
荆州城公子三求计
博望坡军师初用兵
甘宁射死黄祖,孙权弃江夏回江东.
刘表以荆州付刘备,刘备却之.孔明教刘琦屯兵江夏以避母蔡夫人之害. 操出兵博望坡,以窥新野,夏候忄享不听徐庶之言,要擒刘备,诸葛亮.孔明教练新野民兵,打败曹将夏候忄享.
?第四十回
蔡夫人议献荆州
诸葛亮火烧新野
孔明建议刘备趁刘表病危,取彼荆州为安身之地以拒操,备不为. 孔融劝阻曹操伐刘备,操杀孔融并其二子.
刘表死,蔡瑁与蔡夫人立刘琮为荆州主.刘琮投降曹操.
刘备不愿诱杀刘琮以夺荆州,愿走樊城避操兵.
操兵至,诸葛亮诱操兵入新野以火烧之,又用白河水淹之.
?第四十一回
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求主
操令徐庶为使召降玄德不得.
刘备弃樊城往襄阳,与民同行.刘琮不开城门,玄德准备先取江陵安家.从人劝他弃民先行,备不忍为.
操至襄阳,蔡瑁,张充被加之厚爵,杀蔡夫人及刘琮.
刘备被操军冲散.赵云单骑求阿斗.
?第四十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