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历史书的读后感》1900字
精品文档
历史书的读后感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无论在中国史学史还是在中国文学史上,都堪称是一座伟大的丰碑。史学方面姑且不论,文学方面,它对古代的小说、戏剧、传记文学、散文,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首先,从总体上来说,《史记》作为我国第一部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大规模作品,为后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基础和多种可能性。《史记》所写的虽然是历史上的实有人物,但是,通过“互见”即突出人物某种主要特征的方法,通过不同人物的对比,以及在细节方面的虚构,实际把人物加以类型化了。在各民族早期文学中,都有这样的现象,这是人类通过艺术手段认识自身的一种方法。只是中国文学最初的类型化人物出现在历史著作中,情况较为特别。由此,《史记》为中国文学建立了一批重要的人物原型。在后代的小说、戏剧中,所写的帝王、英雄、侠客、官吏等各种人物形象,有不少是从《史记》的人物形象演化出来的。
在小说方面,除了人物类型,它的体裁和叙事方式也受到《史记》的显著影响。中国传统小说多以“传”为名,以人物传记式的形式展开,具有人物传记式的开头和结尾,
1 / 4
精品文档
以人物生平始终为脉络,严格按时间顺序展开情节,并往往有作者的直接评论,这一切重要特征,主要是渊源于《史记》的。
至于直接取材于《史记》的历史小说,那就更不用说了。在戏剧方面,由于《史记》的故事具有强烈的戏剧性,人物性格鲜明,矛盾冲突尖锐,因而自然而然成为后代戏剧取材的宝库。据统计,仅现存的元杂剧中,就有十六种是取材于《史记》的,其中包括《赵氏孤儿》这样的具有世界影响的名作。已经失传的类似作品,当然更多。到后来的京剧中,仍然有许多是取材于《史记》的,如众所周知的《霸王别姬》等。
在传记文学方面,由于《史记》的纪传体为后代史书所继承,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历史人物传记。虽然,后代史书的文学性显著不如《史记》,但其数量既浩如瀚海,如果将其中优秀传记提取出来,也是极为可观的。此外,史传以外的别传、家传、墓志铭等各种形式的传记,也与《史记》所开创的传记文学传统有渊源关系。
史记读后感2
这个寒假我读了《史记》。
这是一本能丰富头脑,补充知识的神奇的书。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这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此书也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对
2 / 4
精品文档
后来历朝历代的正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编织成了世世代代流传的史记。
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有着鲜明的个性。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文字让读者读起来仿佛置身于一个个优美的意境中。随着情节的起伏,我的心情也在为之而改变。喜着主人公的喜,忧着主人公的忧,感受着主人公的感受。轻松幽默的语言,紧张刺激的情节,仿佛把我带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各个时代的背景特色;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史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绘声绘色。
看《史记》就仿佛在作一次足不出户的历史旅行,领略了那个时代的一切,回顾了各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事件。体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
看《史记》就仿佛在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有声有色的为你讲述他们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带领你进入他们的世界。
看《史记》就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面对面的谈话。深深的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
《史记》是一本既生动有趣又能增长知识的值得一看的好书。
3 / 4
精品文档
4 / 4
作文二:《历史类的书的读后感》21400字
历史类的书的读后感
范文大全 > 读后感 > :历史类的书的读后感以下是历史类的书的读后感的正文:
第一篇:《历史类读书笔记》
《中国大历史》读书笔记
近期,拜读了黄仁宇先生的《中国大历史》,加深了原来记忆中有关中国古今历史的条线
印象,体会到作者负笈海外转换视角、重点
提取综合评判的良苦用心。鉴于读得有些散漫,
而中国历史之漫漫征途、悠悠流长,其间奥妙玄机,非著说之人一册黄卷可以蔽之,亦非捧
册之人一时可以察之、一刻可以识之,进而揣测作者或是没有言尽,宽宥鄙人亦是体尝有限。
故此,作者以宏观综合论之,鄙人从小我主观臆想,读史于此册,品读在其外,随着零星感
悟,简要、散漫作一读书笔记。
一、本书架构及史学观点
正如自序篇中概括的一样,以“中国大历史”命名本书,作者旨在将宏观视野这一观念
引导到中国历史研究里去。(一)由于负笈海外,授课对象是非本族的异国子民,作者曾怀疑
讲述历史知识的意义及实用价值,辗转反思之后,最终决定广泛利用归纳法将现有史料高度
压缩,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纲领,在与西欧史及美国史有了幅度与层次上比较的基础
上再加以研究。(二)对既成事实、不可逆转的史实,更多专注于考虑其积极意义及前后连贯
的出处,而不以个人之恩怨爱憎当作历史转折点。(三)不从道德的角度检讨历史,而是从技
术的角度分析中国历史的进程,着眼于现代型的经济体制如何为传统社会所不容,以及是何
契机促成其在中国土地上落脚(文字摘自自序篇,稍作整理)~
鄙人在阅读“安禄山的反叛”、“王安石的变法”、“数字管理还没成熟”、“张居正与万历
皇帝”等篇章时,对作者的宏观综合分析法逐渐熟悉并认可,对其通过讲说分析不同阶段、
不同朝代有关“政府抽税”的历史演变,论证“传统社会不容产生现代型经济体制”的观点
慢慢领会逐步接受。或许这些观点在历史课本中有所提及、野史小说中早有影射,不敢确说
是作者首创或独创,但确是鄙人第一次跳出政治形态、道德意识去读史,改作因循本书倡导
的“大历史”似的叙述、点评去理解一段历史,体会经济体制、技术条件等其他因素对于历
史、社会、国家(朝代)演进的重要意义,以及它们是如何作用于当时、广泛影响于后世的。
自序篇中,作者还曾自问对美国学子讲解中国历史的意义,史实讲解(以韩非、李斯、
始皇等为例),“与他们日后立身处世有何用场”,作一中外比较(以女皇为例),“尚有何实
用之处”,于是阅读过程中,鄙人亦自追问,现阶段捧册读史的目的意义何在,究竟如何读
史方能进益的问题也萦绕不去~
二、读史,开眼与壮怀
本书自华夏文明起源至近代中国景象作一行串讲,特点是宏观看去,择要点说。随书穿
越,朝代更迭、烽火硝烟、分合之势、民族聚散的转换都在须臾之间,几百年换作寥寥数语
一笔带过,人流群众幻作嬉笑怒骂的脸谱闪过,有秉承的共通之处,也有相异相左的发展。
读史读得人百感交集,时而心潮澎湃慷慨激昂,时而怅然若失默默无语。一些大事件,揽得
天时地利人和,机缘巧合顺势发生或无可避免,一些大人物,受命艰险危难,乱世逐鹿问鼎,
盛世大笔擘划,有的光耀
伫立、有的黯然离去,波澜壮阔中感受世事无常、时事造人造物;一些奇物件,大到奇
绝的建筑构造小到精细的生活琐碎,教人赞叹劳动者的聪慧与神工;一些对立融通的思想,
儒、法、道、墨等各家并举,佛说禅学、基督天主、伊斯兰等各家宗教信仰,包罗万象,交
互辉映,争鸣冲撞中不断迸发出新的生命光彩来?? 当即豁然开朗有所顿悟,一来知识积淀
当是慢慢打开了眼界和胸怀的,穿越今古,跨越民族,交汇智慧,拓展思想。再者,有道是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若读史读得清醒,是否亦可提点当下呢,或有补足和进益之功。
三、游历,丰富且印证
四、读史、观史、研史
很久没有耐下性子阅读以史实为依据,并加以专业评判的历史读物了,相较一些历史小
说、野史传奇,本书读起来有些艰涩,翻翻停停好多回。一遍读下来,除了对中国大历史进
行史实梳理和印象加深外,关于作者的一些新角度观点或综合考量评价虽然让人新奇,作为
读者的体悟不足、尚处于一知半解,这或许跟标新立异野史印象已先入为主有关,也间或鄙
人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知识积累不足或综合视野狭窄的因素。
如此,倒也促成另一番感悟。史实虽已既定、不可逆转,但随着研读之人知识拓展、视
野拓宽、阅历丰富、境遇变化等,是可以常读常新的。于是乎,读史,知识是奠基,尊重客
观是基础。观史者,可随个人喜好憎恶品读一段历史,逐渐深入一段体悟,在苍茫天地间、
滚滚史轮下寻找共鸣与抚慰。而研史者,礼学心诚,治学严谨,理当作客观解读、综合评判、
正确指引,有根有据,有礼有节,有的放矢。
五、学史致用于无形历史类的书的读后感
过去的历史虽不可能重新来过,却可以通过尚存的元素、历代史家的评说解读、滚滚后
浪推前浪的深深积淀,启发后世之人。今人置身于自然天地之间、历史长河之流,辨识,理
解,思考,终可体味渺小与伟大、积极与消极、扎根与流浪、坚持与放弃的奥妙,蕴藏在“殊
途同归”与“过程无可比拟”两种价值理念背后的追求差别。尔后懂得漫漫长路上下求索间,
把眼界放得更宽敞,把胸怀放得更宽大,放下身段,汲取精华剔除糟粕,积极当下,勇敢尝
试大胆创新,用今天去绘就明天的光彩~
内容简介 中国历史典籍浩如烟海,常使初学者不得其门而入。作者倡导“大历史”
(macro-history),主张利用归纳法将现有史料高度压缩,先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纳
领,然后在与欧美史比较的基础上加以研究。本书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中国历史的进程,着眼
于现代型的经济体制如何为传统社会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机使其在中国土地上落脚。
为什么称为“中国大历史”,中国过去150年内经过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革命,
从一个闭关自守中世纪的国家蜕变而为一个现代国家,影响到10亿人口的思想信仰、婚姻教
育与衣食住行,其情形不容许我们用寻常尺度衡量。 不以道德论史,不以考据为文,纵横
捭阖梳理千年历史,三言两语点破王朝利弊,尺度拿捏之处尢见黄仁宇独到的史家眼光。
黄仁宇这部书以短短的二十余万字的篇幅,勾画了整个中国历史长达数千年的全貌。但
是,他不是以其短、或未能对于历史的人物与事件细细地加以描述来显示其“大历史”的特
点的。大历史之为“大”历史的理由在于,作者一改以往中国历史学家的著述进路,不以史
料的堆砌为著述的目的,也不以单一历史事件的描述为著作的主要关注点,更不以对接近作
者时代的历史大事的欢呼喝彩为能事。在著作的意图上,首先确立起一个大意向,“利用归纳
法将现有的史料高度的压缩,先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纲领,和西欧与美国史有了互相
比较的幅度与层次,”然后去做进一步的研究。可见,这种“大”历史的著述方式,注重的是
对历史宏观线条的勾画,注重的是历史本身相沿成型(即汤因比所说的文明类型,或斯宾格
勒所说的文化形态)的状描,并且是在区域历史的相互比较中凸现其历史特质。这种历史著
述,固然没有引经据典满篇考证那样的学理
感,没有继承传统史学用以佐政或臧否人物的用
途,但是却可以使我们免除习史的价值负
累。因此,我们不必将历史读作“资治通鉴”,不必
将历史认作弘扬某种道德理念的工具。跳出
历史“应当如是”的价值旋流,满足今天人们习
史对历史“何以如是”的因果关系的好奇心。 作者简介
黄仁宇,生于湖南长沙,193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
抗日战争爆发后,先
在长沙《抗日战报》工作,后来进入国民党
成都中央军校,1950年退伍。 最早阅读黄仁宇的书,是曾多次名列畅销书榜前列的《万历十五年》,
读罢此书,有一种
耳目一新、欲罢不能的感觉。黄仁宇的论述
多有大的历史架构,不拘泥于现代论文的写作格
式,以较为通俗易懂的方式,将历史似小说
般的呈现,能吸引 广大的阅读群。他主张以“长时间、远距离、宽视野”的条件重新检讨
历史。正如黄先
生在《中国大历史》中文版自序中所言:“我已经迭次在各处发表,我写的历史是从技术的角
度看历史,不是从道德的角度检讨历史。这并不是说道德不重要,而是新社会的道德要靠社
会的结构而决定其内涵??”此次适逢区机关举办“第三届读书活动”,本人仔细阅读了推荐
书目中的《中国大历史》一书,感触良多,现将点滴体会写出来,以求教方家。
一、黄仁宇这部书以短短的二十三万余字的篇幅,勾画了整个中国历史长达数千年的全
貌。
作者不以史料的堆砌为著述的目的,也不以单一历史事件的描述为著作的主要关注点,
更不以对接近作者时代的历史大事的欢呼喝彩为能事。在著作的意图上,首先确立起一个大
意向,“利用归纳法将现有的史料高度的压缩,先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纲领,和西欧与
美国史有了互相比较的幅度与层次,”然后去做进一步的研究。可见,这种“大”历史的著述
方式,注重的是对历史宏观线条的勾画,注重的是历史本身的状描,并且是在区域历史的相
互比较中凸现其历史特质。这种历史著述可以使我们免除习史的价值负累,令人耳目一新。
二、在这本书里,作者从经济学角度解读中国历史,得到贯穿全书乃至其史观的“数目
字管理”这个核心概念。他以一种现代商业社会应有的机制解说中国历史的瓶颈和极限的确
非常有启发,国土面积、人口增长、中央集权等客观因素与统治技术上的相对落后是中国政
策目标不能很好实现的关键所在。当然,古代管理水平非常落后、科技水平也很落后、数学
也没有产生,有的也只是一些用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这些统统都是东西文明的显著区
别。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以崭新的视野指出了传统中国社会不容产生现代型的经济体制
的根结所在。黄先生一再强调中国传统社会不能用数字来管理,指的是旧中国一直缺乏量化
管理的思维。道德判断代替价值判断现象越盛,则实际的技术手段就越受局限。就现今时代
潮流发展而言,如果不能摆脱“齐家治国”这类非市场因素的影响,不能让社会的各类组织
延续几千年来对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蔑视态度的根本转变,“富强、民主、和谐”
社会的构建,其前景是堪虞的。
三、从更宏观的角度看,中国历史上很多错综复杂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制度危机。由周公
开始,中国政治家、思想家总是力图通过人为的尽善尽美的组织方案来治理这个老大帝国,
但庞大又不按专业技能分科的官僚组织,仅
靠教化和纪律来控制,是注定不可能适应新时代
的。黄仁宇指出,中国传统社会“假设多于实践”,“以满足民间最低的期望为目的”,“乃是
组织简单、效能低下的政体,既缺弹性,也欠实力”。中国的行政何以不能像西方那样理性化,
他以“潜水艇三明治”形容传统中国—上层是没有明显差异的庞大官僚体系,底层是没有明
显差异的广大农民,将一个个朝代的盛衰,绕开道德评价的怪圈,而转作对一个组织结构的
效率和能力的考察,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
为解读中国历史提供了相当精彩的角度。
《中国大历史》
我固然喜欢历史,可却是个门外汉。有的时候会奇思妙想,万一某个
老外问我:“你了解
你们国家的发展史么,”完了,我当时肯定
蒙了,就像别人问你:“你的名字叫什么而你不会
回答一样的窘迫。所以我一直都想借用大历
史的要领,省却细节,对历史粗浅品评一番。实
在我的省却是一种偷懒,但毕竟不是做学
问,嘿嘿,对细节就不需太过熟识控制,对史料也
无需挑转撰辨别,精读正确。
在名为《为什么称为“中国大历史”》的中文版自叙中,作者已经坦言,关于这“大历史”历史类的书的读后感 的思路,起源于给外国学生讲授中国历史的实际需要。大凡学习历史,除非深入的研究,只
需求了解个大概、懂个基本的发展脉络,而不可能具体到历史中的每一个细节。学习历史如
此,学习外国历史更是如此。为了这教学的需要,作者乃开始将这中国几千年历史予以压缩。
而到后来,这“大历史”的综合研究方法更成
为作者的一种研究进路。于是,就有了这23
万字的《中国大历史》。
正如书名所言“micro-history”,更多的是从宏观视野去看待历史,不
拘泥细枝末节,
而实纵横交叉,记录朝代的更替演变,也放
到世界历史中去对比研究,从中我们可看出中国
历史的兴衰荣辱。
一次偶然看到室友枕头旁有本书,看完作者的自叙后,我更加喜欢读,
因为我一直寻求
的一本宏观讲中国历史的书,从宏观出发,
架构是全局性的,这更是我喜欢的,真是喜上眉
梢。就这样悄悄的被我带回老家,经过两周
的时间阅读完。
全文没有太多的史料堆积,以文化、地域、体制为主线分析了中国几
千年的历史变迁。
在中国的土地上,自耕农的农业模式,在抵
抗自然风暴、外敌入侵等外界因素上,迫切需要
大家团结起来,共同应对,那么大的统一的国家似乎就成了历史发展必须的诉求。然而最终
是什么让华夏儿女走到一起,团结起来呢,是文化还是体制,分散、独立的小耕农,以家庭
为单位,让人们安定下来,减少流动,使统治变得容易起来。中央集权的体制也就孕育而生,
稳定农民,并向他们收税。这些税收养活了整个官僚阶级,并且促进了当时的科技进步。儒
家文化和佛教的引入,规范了道德观念,教化了大众,进一步健全了和弥补了体制上的不足。
使得这一体制,得以辉煌数千年。就算强势如侵的外族,也无法摆脱这一体制。整个古代史,
就是一个农业文明的演变,有自己的体制和体系,但最终是无法适应社会文明的发展。当前
的中国,仍旧是一个大多数人都是农民的国家。怎样走下去,是一个应该考虑的问题。黄仁
宇先生新颖和独到的见解对于中国历史的研究是有帮助和借鉴的,是本不可多得的历史书籍。
不过中国如此悠久复杂的历史,篇二:《历
史研究》的读书笔记 作为一个学历史的人,是不应该不知道汤因比的。而知道汤因比的人,
又是最应该研读
汤因比鼎鼎大名的鸿篇巨制《历史研究》的。 汤因比,英国人,1889年生于伦敦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的母亲萨
拉?汤因比是一名历
史学家。他的叔伯老阿诺德?汤因比是19世
纪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而另一位叔伯佩?汤因
比是著名的语言学家和文学家。正是在这样
良好的家庭背景下,使汤因比接受了完善的古典
教育。他称“希腊、罗马的语言、艺术、历史乃至时代精神气质对我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后
希腊时代西欧的文化对我的影响”。青年时,汤因比已经成为一名希腊史、罗马史专家。1914
年一战爆发,汤因比在给学生讲授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时领悟到:我们在当时
的世界上所感受的经验,修昔底德在他所处的世界中早已经历过了。他深感有必要运用历史
比较的方法探寻历史发展的规律。1920年,汤因比萌生了撰写一部宏观性多卷本《历史研究》
的念头。1921年他拟出大纲,1934年完成前三卷,到1961年最后一卷付梓,1972年由他手
订的节录本出版,前后历经几十年,可以说倾注了他一生的心血。在这部巨著中,他对近6000
年来人类历史的比较研究,揭示了各种文明形态的起源、生长、衰落、解体的一般规律,从
而发展了文明形态史观,汤因比也因此书成为文明形态史观的集大成者。
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体系庞大,内容丰富,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宏观结构体系。他在历史类的书的读后感
该书自序中这样说:“我试图把人类的历史视为一个整体,换言之,即从世界性的角度去看待
它”。他“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做了整体性与综合性的考察继承”。汤因比继承了斯宾
格勒的“文化形态史学”并发展了这一学说,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其主要观点有以下几
个方面:
一、 历史研究的基本单位是文明|
历史类的书的读后感
作文三:《关于历史书的读后感》1600字
精品文档
关于历史书的读后感
恩,一下很奢侈的多出了这么多的时间,开始好好阅读《资治通鉴》。今天浅尝第一卷,并且拜读了一下柏杨版的评说,倒不像是在读一本史书,而是“臣光曰”和“柏杨曰”两个政治家的口舌之纷。
《通鉴》从魏、赵、韩三家分晋开始编年叙述。在司马光眼中,这是一个周道衰落,纲纪败坏的年代,三家能够堂而皇之位列诸侯,“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之也”。司马光借此欲阐述的是一种正统儒家的正名理论。“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就是这种理论的核心。君臣之位,如天地不可易位一样牢固。所以,虽然微子有德,他不能取代纣这样的暴君;虽然姬重耳功大,死后不能隧葬;虽然齐、楚、晋、秦势强于周,不敢轻易取而代之。在柏杨先生眼中,这种极端的传统就是一种反动,在历史的潮流中一次又一次的被强权羞辱(宋为金所驱就是一个最大的讽刺)。而我觉得,今天的中国恰恰需要这样的一种礼教和名器。混乱的价值取向,拜金的社会潮流,贫瘠的文化涵养,道德底线崩溃,导致国人在人生观中太需要一种共同的正统的思想来领导,并且给所有人以福祉。今天,西方文化占据着主流,接受的成本低,回报高。不要怪国人崇洋,而是“名不正则-民手足无措”。
在时间顺序上,三家分晋之前的大事是智伯之亡。用
1 / 3
精品文档
司马光的形容,其人美须鬓长,射御力足,伎艺毕,巧文辩惠,强毅果敢,缺少的仅仅是一点仁君之德。最终,智伯帅韩、魏攻赵,为三家所杀灭族。战场中最经典的一个场面是,智伯决水淹晋阳,赵指日可下,他得意忘形而道“吾今乃知水可以亡人过也”。听者有意,汾水可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阳,一旁的韩康子和魏恒子一下子就明白了他的打算。唇亡齿寒,这不是把盟友推向敌营么?二家终叛,智氏遂亡。不过,从智伯的表现看,固然其是无德之君,我倒有点怀疑他的智力问题。此篇末,司马光遂展开关于才和德矛盾关系的讨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在我看来,司马光的思维简直就是最天真的二分法了。岂知,人性本来就包括善恶,一个好的社会和制度能够压制人性中恶的部分,发掘人性善的那面。过分强调品德,使很多朝代的根基毁于庸才之手。
读史书,让我对那一个时代人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无比的好奇。比如豫让为刺杀赵襄子,“漆身为癞,吞炭为哑”;聂政杀韩宰相侠累后,为不牵连其姐姐,“自皮面抉眼,自屠出肠”。一个血雨腥风,死士辈出的时代,无论是为义还是为利,都让我敬畏,因为无法接触到其内心世界,也许这也是中国史书的一种缺憾吧。
这一段历史还有一个伟大的人物就是吴起,背负“母死不奔丧,杀妻以求将”的这样一种坏名声,吴起仕鲁,大
2 / 3
精品文档
败齐军;投靠魏后,“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图谋”,“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韩、赵宾从”,后为武侯所疑,往楚国为相,南平白越(江浙,福建一带), 北却三晋,西伐秦,强盛一时。可怜吴起英雄一世,最终还是死于非命,为楚贵族所杀,死前躲在悼王的尸体后面躲避乱箭。叛乱者后来因为射王尸也没有好的下场,死后复仇,我不禁惊叹于吴起的智慧,然后不免辛酸,这种将相全才,在哪里都是改变全局的人物,可怜英雄惹人妒,犹得后世读者怜。
3 / 3
作文四:《关于历史书的读后感》2900字
关于历史书的读后感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或者一段视频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1] 启示写成的文章。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历史书的读后感,欢迎阅读~
关于历史书的读后感1 这个暑假,我阅读了《中国大历史》,其实早在三年前,父亲就推荐我阅读这本书,但因当时我的历史知识还比较匮乏,看问题也比较浅显,于是一直拖到现在。
《中国大历史》的作者黄仁宇以其宏阔的视野,独到的见解来解析中国历史。之所以把它称为“中国大历史”,是因为中国在过去的150年内经过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革命,从一个闭关自守中世纪的国家蜕变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影响到13亿中国人口的思想信仰、婚姻教育与衣食住行。本书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中国历史的进程,不是从道德的角度检讨历史,它着眼于现代型的经济体制如何为传统社会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机使其在中国土地上落脚。他以短短的二十余万字的篇幅,勾画了整个中国历史长达数千年的全貌,实在需要很强的取舍功夫。但是,他不是以其短,或未能对于历史的人与事件细细地加以描述来显示其大历史的特点的。大历史之所以为“大”历史的理由在于,黄仁宇一改以往中国历史学家的著述历程,不以史料的堆砌为著述的目的,也不以单一历史事件的描述为著作的主要关注点,更不以对接近作者时代的历史大事的欢呼喝彩为能事。他是以一种全新的手法,从长远的社会、经济、财政、社会思想、官僚制度、
地理环境等多种视角来观察中国历史的脉动。在历史的图景中为我们描绘出了历朝历代的大政治,大财政,大文化,大军事,大法令,而这些都是我们历朝历代兴衰的根本所在。在著作的意图上,作者先确立起一个大意向,利用归纳法将现有的史料高度的
压缩,构成一个简明而又前后连贯的纲领。在文字中,他还加了很多与欧美历史的比较,然后去做进一步的研究。可见这种大历史的著述方式,注重的是对历史宏观线条的勾画,注重的是历史本身相沿成型的状态描述,并且是在区域历史的相互比较中凸现其历史特质。因此,我们不必要将历史读作资治通鉴,不必要将历史认作弘扬某种道德理念的工具。跳出历史的价值旋流,满足今天人们对历史的好奇心。同时也能够在其中给我们更多的借鉴。
《中国大历史》从小件看大道理,从长远的社会、经济结构观查历史的脉动;从中西的比较提示中国历史的特殊问题;注重人物与时势的交互作用、理念与制度的差距、行政技术与经济组织的冲突,以及上层结构与下层结构的分合。它不以一种民族狭隘的心理去看待中国历史上所发生的事件,而是将中国的历史放在一个庞大的历史背景下来探讨,或者放在西方观点下来评价。黄仁宇一直在西方研究中国历史,因此它能更用接近西方的方式和观点来思考我们自己的问题,这也许就是这本书不同于传统历史书籍的原因所在。
历史不是偶然的,每一次历史转向的背后,都是政治、社会
等诸多因素相互交融的结果。历史是需要客观评价的,这点对于历史学家来说尤难做到,因为作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添加自己的主观成分,但是当你读了这篇书以后你就会有一种异样的感觉。生动,形象,打破了以往教科书式的罗列,将历史又一次展现在我们面前,对今日的现实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相对于今,当代的许多重要事件,在宏观历史来看都显得微不足道。如果将视野拉开,许多历史上经历
之事在今日仍然存在或发生。尤其是中国人的政治、官僚体然依然存在,读古验今、令人惊诧。
《中国大历史》成功之处是黄仁宇把专业的历史知识写成了趣味读物,却又蕴含历史沉重感与深刻的历史的反思。特别是书中对当今社会的预言的兑现让我们佩服不已。由此也实现了历史的最根本目的:以史鉴今。《中国大历史》对我的影响力还体现在另外一方面,王朝的盛衰,如同人生的轮回,如果把自己置身于“人生大历史”中来看,最大的收获便是领悟在历史的洪流中,每个人的生命极为渺小,因此对于生活中的许多纷扰,片刻的痛苦与偶尔的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也许我们可以以一种更加宽容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笑看人生。
关于历史书的读后感2 我想起了前几天看到的《历史的选择》这一本书。这本书讲述了中国改革30年来,历经的苦寒和风霜。这就像那梅花呀,在风欺雪压面前,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回顾历史
历史选择了中国,因为它的民族有团结的力量。中国,一个曾被称为“东亚病夫”的国家,一个曾被列强侵略的国家,一个曾饱经风霜的国家,但它并不懦弱,它选择了“千磨万韧还坚劲”,选择了“粉身碎骨全不怕”。正是这种精神,让历史选择了它——东方一只永恒的雄狮。
汩罗江上的一圈涟漪,让我不得不想到屈原,一个愤世嫉俗,报国无门的臣子,用孤愤的诗行代替了富贵,用楚辞《离骚》洗去了历史的铅华,一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豪情壮语成为后人追求理想的动力,铮铮铁骨的他被后人所景仰。
正是这些在漫漫岁月里历史堆叠而成的刻痕,才令中国拥有了如此深远的文化。漫长的文化历史中,太多太多的奇迹被中国所创造,甚至成为绝响我们文明的精髓,我们人民的劳动成果,却被英法联军一把火毁去,我们的“万园之园”就这样随风而去,中国文明犹如一座大山,能在四季中更新自己,在风雨中永葆生机读历史书的读后感读历史书的读后感。沧海桑田,古埃及的文明已凝固成阳光下无言的石柱,而中国,这座沉稳的大山,却又一次给世界带来了喷涌而出的生机与绿意。历史选择了中国,人类并不惊讶,因为今日的中国仍是那座山,一座永远推不倒的大山,每一粒泥土的沉淀都是千年传统的精华,林间的长啸仍是当初的潇洒,山林间生命代代更迭,真正不变的,是生机,是百折不回呈现出绿色的能力。千载兴衰风雨,你,静静地伫立于万千苍生之上,仰天长望,你如此浩瀚。历史选择了你,我的中国,
永远的中国。
关于历史书的读后感3 在读完了《品三国》之后,对于三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比如,三国是一段什么样的历史,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段历史,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这段历史当中的那些主要人物,
在《品三国》的开场白《大江东去》中易中天教授提出了一个观点,他说实际上许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有三面形象,即“历史形象、文学形象、民间形象”。
所谓“历史形象”就是正史上记载的形象。但“历史形象”不代表“历史真相”。每一段历史都有它的真相,但要弄清楚却相当困难,因为历史离我们太遥远了。
“文学形象”即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例如《三国演义》。
还有一种是老百姓主张的形象,我们称为“民间形象”。对于同一个历史人物,也许在不同人的心目中也会有不同的民间形象。例如一部历史剧拍出来以后,对于扮演某个历史人物的演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说那个演员扮演得非常好,有的人却说扮演得一点也不像。那你又凭什么判定呢,你知道真正的历史人物是什么样子吗,
在我看来,一个人判断一个演员扮演的历史人物的好坏,在于他平时对那个历史人物的了解,他了解那个历史人物的性格、气质,再结合演员的相貌来断定他像不像是具有那种性格和气质的人。但是我坚持“人不可貌相”这个原则,因此我不大爱评价
历史剧中的人物。
作文五:《有关历史的书读后感》2800字
精品文档
有关历史的书读后感
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是荣幸的,这是一个有着优秀传统的神秘国度,这是一个物华天宝的泱泱大国,这是一个人杰地灵的文明古国。先贤给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古文典籍,作为后世子孙的我们在茫茫书海中寻觅古贤人的踪迹,感慨曾经的惊心动魄,思量曾经的纷纷扰扰,而作为华夏儿女的我在品读《史记》之后,也真切地感受到3500多年历史中充塞的豪迈、悲壮与辛酸。不过在“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同时更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敬孔子,畏霸王,颂毛遂,服姜尚,笑幽王,憎纣王,悲韩信,怜李广。读书,读史,读人,亦是解读一种精神,苏武牧羊的爱国与执着,张骞出使的坚毅与无畏,陈胜举兵的大义与凛厉。品味全书,我心中只有一个人可谓为英雄———项羽。是的,就是那个四面楚歌,垓下自刎的落魄之人。鲁迅先生曾写道: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但我想项羽是个例外,遭汉军重围,一人杀敌数百,死战到底。乌江亭长敬他为豪杰请他渡江再待卷土重来。然“燕鹊安知鸿鹄之志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大丈夫岂能苟且偷生!于是,他便成就了一代霸王的悲情,遗恨千古。然而,刘邦违背鸿沟和约终究成为其一生难以拭去的污点,他终究是个不顾手足之情的刽子手。于他,项羽不过就是冗长而虚渺的过渡之梦。
1 / 5
精品文档
梦醒之时,天下尽在咫尺。于我,他终只是个鸟尽弓藏、为权势而活的枭雄。成王败寇,战争俨然成为解救之法,英雄与枭雄无数次站在风口浪尖上角逐,其中一人的失败便意味着另一个人的成功。然而英雄无所谓清贫抑或富贵,不为名利所趋,所欲追寻的不过“正义”二字,为的只是黎民百姓与江山社稷安危。姬昌父子起兵反商,为的是因炮烙之刑无辜惨死的冤魂,为的是不让比干一颗赤胆忠心付诸东流,为的是维持天下秩序,国家需要周武王这样一位领袖。恰恰相反,淮南王刘长醉心权势,不满已有的封地,引发战乱,最终也不过是不成气候的“过江龙”。
历史风云,世间百态,一次次迷离了我的双眼;百转千回,人情冷暖,一点点冰封我的思绪。可我从不曾怀疑这个缤纷的世界,重耳在外流-亡十九载,却终登帝位,名垂青史;勾践卧薪尝胆,终于报了灭国之仇;孙膑膑足,撰述了《孙膑兵法》;吕不韦流放蜀地,留下了《吕氏春秋》??有生亦有死,有正亦有邪,有战争亦有和平,事物总有两面,我深信上天的公正。古今多少事,皆付笑谈中??
《资治通鉴》读后感
恩,一下很奢侈的多出了这么多的时间,开始好好阅读《资治通鉴》。今天浅尝第一卷,并且拜读了一下柏杨版的评说,倒不像是在读一本史书,而是“臣光曰”和“柏杨曰”两个政治家的口舌之纷。
2 / 5
精品文档
《通鉴》从魏、赵、韩三家分晋开始编年叙述。在司马光眼中,这是一个周道衰落,纲纪败坏的年代,三家能够堂而皇之位列诸侯,“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之也”。司马光借此欲阐述的是一种正统儒家的正名理论。“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就是这种理论的核心。君臣之位,如天地不可易位一样牢固。所以,虽然微子有德,他不能取代纣这样的暴君;虽然姬重耳功大,死后不能隧葬;虽然齐、楚、晋、秦势强于周,不敢轻易取而代之。在柏杨先生眼中,这种极端的传统就是一种反动,在历史的潮流中一次又一次的被强权羞辱(宋为金所驱就是一个最大的讽刺)。而我觉得,今天的中国恰恰需要这样的一种礼教和名器。混乱的价值取向,拜金的社会潮流,贫瘠的文化涵养,道德底线崩溃,导致国人在人生观中太需要一种共同的正统的思想来领导,并且给所有人以福祉。今天,西方文化占据着主流,接受的成本低,回报高。不要怪国人崇洋,而是“名不正则-民手足无措”。
在时间顺序上,三家分晋之前的大事是智伯之亡。用司马光的形容,其人美须鬓长,射御力足,伎艺毕,巧文辩惠,强毅果敢,缺少的仅仅是一点仁君之德。最终,智伯帅韩、魏攻赵,为三家所杀灭族。战场中最经典的一个场面是,智伯决水淹晋阳,赵指日可下,他得意忘形而道“吾今乃知水可以亡人过也”。听者有意,汾水可灌安邑,绛水可以灌
3 / 5
精品文档
平阳,一旁的韩康子和魏恒子一下子就明白了他的打算。唇亡齿寒,这不是把盟友推向敌营么?二家终叛,智氏遂亡。不过,从智伯的表现看,固然其是无德之君,我倒有点怀疑他的智力问题。此篇末,司马光遂展开关于才和德矛盾关系的讨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在我看来,司马光的思维简直就是最天真的二分法了。岂知,人性本来就包括善恶,一个好的社会和制度能够压制人性中恶的部分,发掘人性善的那面。过分强调品德,使很多朝代的根基毁于庸才之手。
读史书,让我对那一个时代人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无比的好奇。比如豫让为刺杀赵襄子,“漆身为癞,吞炭为哑”;聂政杀韩宰相侠累后,为不牵连其姐姐,“自皮面抉眼,自屠出肠”。一个血雨腥风,死士辈出的时代,无论是为义还是为利,都让我敬畏,因为无法接触到其内心世界,也许这也是中国史书的一种缺憾吧。
这一段历史还有一个伟大的人物就是吴起,背负“母死不奔丧,杀妻以求将”的这样一种坏名声,吴起仕鲁,大败齐军;投靠魏后,“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图谋”,“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韩、赵宾从”,后为武侯所疑,往楚国为相,南平白越(江浙,福建一带), 北却三晋,西伐秦,强盛一时。可怜吴起英雄一世,最终还是死于非命,为楚贵族所杀,死前躲在悼王的尸体后面躲避乱箭。叛乱者
4 / 5
精品文档
后来因为射王尸也没有好的下场,死后复仇,我不禁惊叹于吴起的智慧,然后不免辛酸,这种将相全才,在哪里都是改变全局的人物,可怜英雄惹人妒,犹得后世读者怜。
5 / 5
作文六:《有关历史书的读后感》1500字
精品文档
有关历史书的读后感
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是荣幸的,这是一个有着优秀传统的神秘国度,这是一个物华天宝的泱泱大国,这是一个人杰地灵的文明古国。先贤给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古文典籍,作为后世子孙的我们在茫茫书海中寻觅古贤人的踪迹,感慨曾经的惊心动魄,思量曾经的纷纷扰扰,而作为华夏儿女的我在品读《史记》之后,也真切地感受到3500多年历史中充塞的豪迈、悲壮与辛酸。不过在“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同时更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敬孔子,畏霸王,颂毛遂,服姜尚,笑幽王,憎纣王,悲韩信,怜李广。读书,读史,读人,亦是解读一种精神,苏武牧羊的爱国与执着,张骞出使的坚毅与无畏,陈胜举兵的大义与凛厉。品味全书,我心中只有一个人可谓为英雄———项羽。是的,就是那个四面楚歌,垓下自刎的落魄之人。鲁迅先生曾写道: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但我想项羽是个例外,遭汉军重围,一人杀敌数百,死战到底。乌江亭长敬他为豪杰请他渡江再待卷土重来。然“燕鹊安知鸿鹄之志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大丈夫岂能苟且偷生!于是,他便成就了一代霸王的悲情,遗恨千古。然而,刘邦违背鸿沟和约终究成为其一生难以拭去的污点,他终究是个不顾手足之情的刽子手。于他,项羽不过就是冗长而虚渺的过渡之梦。
1 / 3
精品文档
梦醒之时,天下尽在咫尺。于我,他终只是个鸟尽弓藏、为权势而活的枭雄。成王败寇,战争俨然成为解救之法,英雄与枭雄无数次站在风口浪尖上角逐,其中一人的失败便意味着另一个人的成功。然而英雄无所谓清贫抑或富贵,不为名利所趋,所欲追寻的不过“正义”二字,为的只是黎民百姓与江山社稷安危。姬昌父子起兵反商,为的是因炮烙之刑无辜惨死的冤魂,为的是不让比干一颗赤胆忠心付诸东流,为的是维持天下秩序,国家需要周武王这样一位领袖。恰恰相反,淮南王刘长醉心权势,不满已有的封地,引发战乱,最终也不过是不成气候的“过江龙”。
历史风云,世间百态,一次次迷离了我的双眼;百转千回,人情冷暖,一点点冰封我的思绪。可我从不曾怀疑这个缤纷的世界,重耳在外流-亡十九载,却终登帝位,名垂青史;勾践卧薪尝胆,终于报了灭国之仇;孙膑膑足,撰述了《孙膑兵法》;吕不韦流放蜀地,留下了《吕氏春秋》??有生亦有死,有正亦有邪,有战争亦有和平,事物总有两面,我深信上天的公正。古今多少事,皆付笑谈中??
这一段历史还有一个伟大的人物就是吴起,背负“母死不奔丧,杀妻以求将”的这样一种坏名声,吴起仕鲁,大败齐军;投靠魏后,“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图谋”,“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韩、赵宾从”,后为武侯所疑,往楚国为相,南平白越(江浙,福建一带), 北却三晋,西
2 / 3
精品文档
伐秦,强盛一时。可怜吴起英雄一世,最终还是死于非命,为楚贵族所杀,死前躲在悼王的尸体后面躲避乱箭。叛乱者后来因为射王尸也没有好的下场,死后复仇,我不禁惊叹于吴起的智慧,然后不免辛酸,这种将相全才,在哪里都是改变全局的人物,可怜英雄惹人妒,犹得后世读者怜。
3 / 3
作文七:《历史书读后感》1200字
精品文档
历史书读后感
《浪潮之巅》是今年的新书,不过网络版在07年就开始在谷歌黑板报上连载。由于IT业的节奏本来比较快,加上08年金融危机加速了IT业的变化,本书出版的时候作者对网络版做了不少修改和补充。
作者是google科学家,当前google中日韩文搜索算法的主要设计者。2010年加入腾讯。
这本书是我近年看过的第三本写作水平空前的希望不要绝后的书。前两本是《圈子圈套》和《侯-卫-东-官-场-笔-记》。这三本书的共同特点是:作者曾经或者还站在时代浪潮的高点,得以有比较开阔的视野,并且愿意把自己的感受、体会写出来。具体到这本书,作者的优势在于:熟悉具体的IT技术,熟悉IT业纷繁复杂的事件背后隐含的商业逻辑,另外由于职位的原因,视野比较开阔。概括来说就是高度、深度(IT、商业)与广度上超过大部分的IT书的作者或者IT业记者。
本书采用传记体来书写,通过给许多大公司写传来叙述整个IT业的发展脉络,忽略了许多小公司、小事件,结果就是整本书显得很有条理。
另外由于作者的技术背景,对书中涉及到的大部分技术问题,都能解释的比较清楚。如果没有技术背景的写手,略微深入的问题就容易出错。
1 / 2
精品文档
本书提到了许多IT界的逸闻轶事,也澄清了一些不实传闻,由于作者的职位、经历,我认为书中的叙述相对比较可信。
《浪潮之巅》另外一个特色就是夹杂在书中的或者独立成章专门叙述的商业逻辑的分析。同样由于作者所在的高度,作者可以直接与许多美国IT业大佬直接沟通,许多IT业的商业方面的观点比我以前看过的更合理,比如对摩托罗拉为什么衰落,分析的很透彻
书中写到了许多小公司战胜大公司的例子,作者也给出了原因。不过我认为《创新者的窘境》对这个现象的总结与分析更胜一筹,因为作者发现这个现象不仅在IT业出现,传统的制造业如挖掘机制造、炼钢厂也出现了这个现象。
书的最后作者对未来的IT业大趋势也有一些个人的判断。作者认为手机业、亚太地区的电子商务有可能出现下一个市值上千亿的公司。国内的公司作者看好阿里巴巴和腾讯。
书中立传的公司基本上都是国人熟悉的。书中虽然涉及到许多技术细节,我认为不明白可以跳过,不妨碍对本书的理解。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本书显然有资格像吴晓波《大败局》一样成为MBA教材。
2 / 2
作文八:《历史书读后感》2500字
历史书读后感
个人对作品的介绍:
作品开始通过对袁世凯从一个屡试不中的落榜生走上从军之路的简单介绍中,引出了甲午海战前夜, 清朝`朝鲜`日本之间的复杂关系,而后便是日本以朝鲜东学党起义为借口,悍然发动的对朝鲜的侵略战争,进而攻占辽东`甲午海战.翌年威海卫之战.堂堂天朝大国净毫无还手之力,大清国的水师悉数被摧毁,从此帝国彻底失去了控海权(书本四十一页第八段).甲午战败,惊动了国人,中国社会各个阶级先是震惊,继而觉醒掀起了各种形式的救国运动:无论是保皇派的维新变法抑或是革命派前期各种形式的革命运动还是保皇派与革命派的论战,他们都在做着自己的努力,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古老中国的发展而出力.有些方法随时有失偏颇,或是失当的,但他们仍是值得我们追忆的,当然这期间也介绍了一些为求自保苟且偷生有失道义的各色人物,他们是卑微的,是我们所不齿的.还有作品也在甲午海战至民国成立这国难当头期间暴露了一系列国人的劣根性问题,这也是我们现在人应该反思和深省的.作品还在这期间介绍了一些为许多正史课本中所难以介绍的史实故事,比如孙文起义而筹款时的一些细节,或是同盟会内部黄兴孙文这两大同盟会精神领袖的思想论战到相互妥协钦佩对方等一系列的细节,对于这些细节当然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判读与评价,判断其相关是非或是正确的看待革命伟人等. 正文(主要通过相关历史事件或人物成长经历谈一下感悟):
1. 学历不等于能力
袁世凯,出身世家大族,因科举不第,羞以见人,因此投身军伍,出军朝鲜,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朝鲜之行,从此让他飞黄腾达,一举成名.虽是后来朝鲜失守,责也任并不完全由他,当时两国国力差距明显,再加上官员叶志超的失职和官兵擅离职守,朝鲜失守已成必然.回国后在清王朝的覆灭过程中,每当清王朝剥落一块权力下来,这部分权力总是恰到好处的落入袁世凯的手里,而在这个过程中他只需要付出极小的代价,甚至完全不需要付出(作品第十页到数第二段),同时这期间他还担任了北洋大臣`参与政务大臣等等十一种责重之事.铁路商务练兵电政各有专门, 还须通中外情形,明社会习惯.凡此种种,以一人而能胜任愉快者,非袁世凯无此才略(引自152页倒数第四段),要知道,袁世凯是没有功名之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没文化`没学历和文凭.但是他有能力.这说明学历不等于能力,拿前段时间的唐骏学历造假门事件来说,虽是造假学历,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唐骏的管理才能,他的造假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是为国内一些人看中海归而做出的无奈之举,我们不能因为学历低,而放弃了施展自己能力的机会.(在这里没有考虑,他窃国大盗的恶名,也
不考略他为了个人利益连国家利益都不顾的恶行)
2. 改革之路,步履维艰
以康梁为首的保皇派的维新变法,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发布了一系列法律条例后, 因触动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而被扼杀,最
终以戊戌六君子的被斩加康梁的逃亡结束,虽然变法失败,但给国人带来的思想解放以及不缠足运动所起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同时对现在贡献最大的莫过于京师大学堂的建立.我们可以从维新变法得出许启示或教训:第一,改革一定要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而由于本身阶级的局限性,维新派是不会正确把握趋势.第二,改革一定会触动保守派的利益,因为改革本身就是一场新旧势力利益的从新分配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这么说)因此改革者要争取一实权人物的支持,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也间接的预示着变法的失败.第三,变法者一定要灵活,要有必要的政治手腕.维新派取消科举制这一举措,马上为他们树立众多敌人全国的学子,改革之路更难走.同时,在改革过程没有注意争取多数洋务派的支持,树敌太多.第四,改革之人一定要态度坚决,不能只有满腔热血,心中要有必要计划或规划.而康有为梁启超虽说是写文章水平很高,但是对于治理国家也是丈二和尚,最厉害的他们自己却以为自己知道.
3. 先进思想及其重要!
一代思想大师邹容的革命军,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方向,给武林兄弟们带来了新的希望(127页) ,但是邹容给中国革命的开初的药方,跟康有为义和团没本质区别,都是将中国的问题归结到某一个或几个人,最多时一群人身上,认为将这些人砍光就解决所有所有问题了.也正是这些不成熟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发挥他们改有的影响,中国的前进之路才走的缓慢.而当时孙文的思想也没成体系,作为同盟会领袖,这也是令人很惊讶的.当然他们当时有
本身或时代的局限性,也是可以理解,毕竟当时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有限.但是,缺少先进思想的引导而发起的革命会让许多人而不断流血,只为探索新的革命道路.
4. 小人物的历史作用
无论是那些一次次为革命卖命的绿林好汉,还是因黄花岗起义而牺牲的壮士们,虽然他们身份卑微,虽然他们没有留名青史,但是他们的一腔爱国热情,他们为中国革命所做出的牺牲永远是值得我们敬仰的,他们的共同力量改变了历史,无论是后来的武昌起义,还是后来一系列是历史事件,我们不能忽视小人物的历史作用,他们值得我们追忆和悼念.
5. 为信念要坚持到底
在这里,主要说的是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他是以一人之力奋起向几千年帝制发起挑战之人,正如向着风车奋勇冲锋的唐吉诃德.他是一个不停的向失败发起挑战的人,为了自己的坚定信念,他是一个不断失败的英雄,这个英雄的字眼是沉重的!他一次次的筹款,一次次的起兵,一次次革命,只为自己心中坚定的信念,单凭这种气魄,我们就应该向他致敬!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即使是不断的失败,但是为了自己信念的实现这也是值得的.
6自己.就阅读历书的一点看法
无论是阅读什么样的史书,个人自传也好,正史或是野史也好,一定要有自己对于历史客观清醒的评价,形成属于自己的历史价值观.在阅读历史的过程中学着较为客观的评价一些历史事件,或是
分析一些历史行为.同时,在选择历史书阅读时,一定选择那种作者评价较少的历史书,因为一些作者可能由于个人或者阶级局限性不能对历史事件作出客观评价,或是评价时由于自己利益,对历史人物评价带有自己的主观臆断性,选择阅读好的历史书,我们才更好的评价历史,受益于历史.
作文九:《几本IT历史书读后感》1900字
1:《浪潮之巅》
《浪潮之巅》是今年的新书,不过网络版在07年就开始在谷歌黑板报上连载。由于IT业的节奏本来比较快,加上08年金融危机加速了IT业的变化,本书出版的时候作者对网络版做了不少修改和补充。
作者是google科学家,当前google中日韩文搜索算法的主要设计者。2010年加入腾讯。
这本书是我近年看过的第三本写作水平空前的希望不要绝后的书。前两本是《圈子圈套》和《侯卫东官场笔记》。这三本书的共同特点是:作者曾经或者还站在时代浪 潮的高点,得以有比较开阔的视野,并且愿意把自己的感受、体会写出来。具体到这本书,作者的优势在于:熟悉具体的IT技术,熟悉IT业纷繁复杂的事件背后 隐含的商业逻辑,另外由于职位的原因,视野比较开阔。概括来说就是高度、深度(IT、商业)与广度上超过大部分的IT书的作者或者IT业记者。
本书采用传记体来书写,通过给许多大公司写传来叙述整个IT业的发展脉络,忽略了许多小公司、小事件,结果就是整本书显得很有条理。
另外由于作者的技术背景,对书中涉及到的大部分技术问题,都能解释的比较清楚。如果没有技术背景的写手,略微深入的问题就容易出错。
本书提到了许多IT界的逸闻轶事,也澄清了一些不实传闻,由于作者的职位、经历,我认为书中的叙述相对比较可信。
《浪潮之巅》另外一个特色就是夹杂在书中的或者独立成章专门叙述的商业逻辑的分析。同样由于作者所在的高度,作者可以直接与许多美国IT业大佬直接沟通,许多IT业的商业方面的观点比我以前看过的更合理,比如对摩托罗拉为什么衰落,分析的很透彻
书中写到了许多小公司战胜大公司的例子,作者也给出了原因。不过我认为《创新者的窘境》对这个现象的总结与分析更胜一筹,因为作者发现这个现象不仅在IT业出现,传统的制造业如挖掘机制造、炼钢厂也出现了这个现象。
书的最后作者对未来的IT业大趋势也有一些个人的判断。作者认为手机业、亚太地区的电子商务有可能出现下一个市值上千亿的公司。国内的公司作者看好阿里巴巴和腾讯。
书中立传的公司基本上都是国人熟悉的。书中虽然涉及到许多技术细节,我认为不明白可以跳过,不妨碍对本书的理解。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本书显然有资格像吴晓波《大败局》一样成为MBA教材。
2:《十亿美金的教训》
也是今年出的新书。这本书抛弃了作者上一本IT史书《沸腾十五年》的编年体写法,与《浪潮之巅》一样使用传记体,显得有条理多了。作者认为这本书不是“互联网大败局”,我读后感觉这个“互联网大败局”正是这本书最好的概括。
书中介绍了51.、3721、ITAT、PPG、分众、港湾、联想FM365、联众、盛大盒子、8848等10家公司的主要的经历,力图分析失败的原因。作者关注互联网多年,资料比较翔实可靠,值得一读。
作者林军对这10个公司的失败总结了三条经验,我再概括一下就是当局者经验、技能不足,看不清大局。
看《浪潮之巅》,摩托罗拉、雅虎之类的大公司也犯过上面的错误,但是我认为由于美国有200年不间断的商业的传承,有足够多的失败的经验,有斯坦福 这样的适合年轻人创业的环境,才能出现盖茨、佩奇、马克扎克伯格这样的年轻人,看似没有经验,但是办的公司却能不犯战略错误,迅速做大。
另外本书与《浪潮之巅》相比的一个缺憾就是事情太久远了,没有最新的(比如去年的)案例。
看这本书才知道当年FM365还和国旅合资成立了国旅快捷公司,要搞网上旅游业务。可惜合作不畅,国旅快捷没做网上业务。看过几本写艺龙携程早期历史的书,都没提这件事。
3:《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DNA》
今年的6月份的新书。作者是互联网从业人员,在书中试图揭示中国互联网10年来的成败背后的逻辑。作者认为互联网公司成败的原因在于对用户需求的满足。
个人感觉这个总结不够深刻。
跟上两本书相比,作者高度、深度、广度都有所欠缺。作者目前是移动互联职业经理人,全书在移动互联方面的内容比较多。
想了解中国互联网的历史,这本书也可以做一个参考。
4:《沸腾十五年》
09年出的书,下面的评论基本是09年写的。
从标题看就感觉像吴晓波的几本书,再看书的风格,更像。看到书的后记,果然说受到过吴晓波的指点。
总结了15年以来中国互联网的大事。编年体,头绪比较多,作为一本书来看,有点乱。想了解这15年来的历史,这是为数不多的参考书。
5:《IT通史:计算机技术发展与计算机企业商战风云》
翻译书,05年出的。书中的内容截至到04年。目前已经基本没有读的必要了。
编年体,同样头绪繁多,读起来感觉有点乱。
6:《IT史记》
方兴东写的。一套共4本,04年出的。买了两本。没看。现在应该也没有读的必要了。
作者:左其盛
作文十:《书的读后感》600字
《太平天国》读后感
太平天国从起义到覆亡,一共经历了14个年头,作者沿着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
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只有短短十几年的历史,但从起义的组织到政权的覆亡却经历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经历了中华民族遭受西方列强欺凌的鸦片战争,如果没有对历史的全面把握,是写不好这部作品的。
《太平天国》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性格鲜明的历史人物,用这些活生生的人物来演绎一百多年前那一段悲壮的历史。如大智大愚功过并存的洪秀全、居功自傲骄横跋扈的杨秀清、知书达礼疏财仗义的石达开、大胆泼辣敢爱敢恨的洪宣娇,还有胸襟开阔的冯云山、骁勇无比的罗大纲……这些血肉丰满的形象共同构成了这部小说中色彩缤纷的人物长廊。
《太平天国》对太平天国的主体把握是得当的。太平天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政权的腐败。定都金陵后,太平天国领导层渐渐封建化,昔日的起义领袖 一时成了封建帝王。洪秀全沉溺后宫,独揽军政大权的杨秀清日益骄横,最终竟肆无忌惮地逼洪秀全封其为万岁,最后导致内讧,自相残杀,太平天国由盛而衰。自此,洪秀全消极地吸取杨、韦擅权的教训,任人唯亲,排斥异姓之士,终于使太平天国走上覆亡之路。作者试图告诉我们,消灭太平天国的主要力量,不是敌人,而是他们自己。太平天国的悲剧,不仅是时代的、阶级的,而且还包含了民族性格和人性的弱点。即使在百余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文化劣根性的影子。因此,《太平天国》不仅具有异常珍贵的历史价值,而且还具有鞭策现实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