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阿里山的美景》500字
阿里山的美景
阿里山大家都不陌生,它在台湾的高雄市,它的海拔有5000—6000米左右,它满山都是一些陡峭的山路,如果你想坐车上去的话, 你就要能忍受许许多多个圈一直旋转上去的感觉,平时不晕车的人都会晕了。
到了海拔在概2000多米的地方,那里比平地上会凉一些,接着你走呀走呀,一直走到一大片又大又茂盛的树林里,这树林的树叫桧木,以前日本鬼子在阿里山修小火车的铁路就是为了这些桧木而来,这些桧木,这些桧木不会生虫子,你让它保留十万年也没问题。这些桧木很高,最高起码也有20米,还有一些大烂木头,也成了一处自然景观,这桧木林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些桧木掉了下来的木块可以再次生长成一棵大树。
说完这些桧木,就该到阿里山有
名气高山茶了,这高山茶分为三种,1.乌龙茶,阿里的高山乌龙茶是在海拔800米—1200米生产的。2.总统茶,总统茶是在1500米—2000米的高度生产的,喝起来让人感觉津津有味。3.冷泡茶,这种茶可以冷泡也可以热泡,这种茶叶在3000米—5000米的高度和产的。
阿里山如何,这就是阿里山的美景和茶。你喜欢吗,
四(1)班
黄榆飞
作文二:《描写阿里山的作文》2300字
篇一:阿里山的云雾
雨停了,在去姊妹潭的途中,我们一路上尽情欣赏山间的云雾。
大概由于刚下过雨,阿里山的千山万壑,全都笼罩在朦朦胧胧的云雾中。有些地方浓雾把一切都遮蔽了,无所谓天,无所谓树,也无所谓高山和深谷;有些地方则显得影影绰绰的,有如笼着轻纱一般;有些地方云雾停留在山谷下面,汇成一片茫茫的海洋,黛绿的山峰有如浮在海面的蓬莱仙岛;有些地方云雾只漂浮在上面,挡住山峰的上半,令你产生翠峦直插云霄的错觉。这时的云雾是静止的,碧绿的千山万壑和朦胧的山间云雾构成了一幅精妙的山水画。
尔后,山里慢慢起风了。山风劲吹的时候,只见云雾在山间翻滚、奔涌、升腾、追逐。原来温和沉静的云雾,这时竞成了诡秘的魔术师了。它令原来图画似的景致变化万千,万山苍翠时隐时现、时深时浅、时远时近;忽而滚滚的云雾来了,从匿藏的山谷汹涌而来,淹没了眼前的一切;忽而它又拂袖而去了,只见袖带飘忽,瞬间似乎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但一切又确乎已经发生,给人留下了莫名的惊愕与喜悦。
篇二:阿里山“五奇”
阿里山位于我国台湾省嘉义县阿里山-乡,属于玉山的支脉,由18座大山组成,非常雄伟壮观。相传有一位邹族酋长阿巴里,曾只身来此打猎,满载而归。族人为感念他,便命名此地为“阿里山”。
阿里山有“五奇”:
一是日出:阿里山的日出璀璨耀眼,光芒四射,日出于群山之巅,别有风采。
二是云海:阿里山云海翻腾,秋天是观赏云海的最佳季节。
三是铁路:阿里山森林铁路为全球仅存的三条登山铁路之一,从前用来装运木材,如今已变成森林旅游列车。
四是森林:阿里山所拥有的丰富森林资源,涵盖了不同气候带,呈现了变幻多端的奇景。
五是晚霞:阿里山的晚霞特别艳丽。慈云寺、阿里山宾馆、阿里山火车站、沼平公园等地,是阿里山晚霞的最佳观赏点
篇三:阿里山
台湾的阿里山,是世界名山,那里有世界上稀少的侩木? ,当然还有举世闻名的阿里山高原乌龙茶啦!
现将阿里山的结构给大家说说吧!阿里山不像我我国众多的山,打个比喻,就用我们深圳的大南山和阿里山来对比,其实其他地方也没什么太大的不同,可最大的不同是,南山只是一座山,可阿里山是由众多的山组成的,有一个温馨提示就是,车技不好的人尽量不要在那里开车,因为那里崇山峻岭的,会给你制造不少麻烦!
接着我们说说世界上那稀少的侩木吧!世界上一共有六种侩木两种在台湾,两种在日本,还有两种在美国,但谁也比不过台湾,因为台湾有世界上最珍贵的红侩,当时日本人占领台湾的几年,或十几年的时间里,他们砍了大量的红侩,所以现在红侩已经被台湾列为,重点保护对象,现在阿里山上还居住着两位长老呢!其中一位长老2500岁高龄,还有一位长老稍微年轻一点但也有2300岁高龄了!它们被誉为阿里山的森林之星。听到这你肯定想问他们为什么能活这么久呢!有两种原因一,它们很大很高很粗壮二,他们能活3500岁左右!听到这你肯定有想问这么大的东西日本人是咋样半岛阿里山下的呢!告诉你吧,他们用阿里山小火车运下去的,所以等于阿里山小火车是日本人做的!
那些阿里山的乌龙茶好喝极了!你也要去试试。
篇四:阿里山的春天
阿里山的春天是个非常热闹的季节,因为此时已开满了樱花,所以有众多的人为了上来赏花,特地赶上来阿里山.说真的,阿里山的樱花的确非常的迷人,不过人挤人的他们,怎麼想会上来赏花呢
我在阿里山生活已快有二年的时间了,今年也是我在阿里山读书度过的第二个春天.我觉得阿里山的春天总是忽冷忽热,最主要的原因是有时候太阳很大,有时候还会下春天特产的「春雨」,而这个春天让我觉得非常的湿冷.在山上上课,天气晴朗时,老师还会带我们出去走走,因此已经看了非常多次的樱花,所以才会觉得樱花跟平常的花一样普通,没什麼特别的;而那些住在都市的人们平常没有什麼机会接触大自然,才会跟我们这些长时间居住在山上人的眼光有非常不同的差异,甚至夸张的都市人还会觉得看到一颗半径五十公分的石头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不过他们有这个心要来阿里山增广见闻,我就非常的佩服他们,有的人是因为太多压力才上来散个心,所以我建议你,有空也不妨一起来赏花喔!
我最喜欢阿里山的鸟儿,因为一到春天,就有非常多的花可以供给他们吸花蜜,所以我认为阿里山是鸟儿的天堂.我喜欢它们的叫声,因为当我很烦时,如果听到它们的叫声就会感觉心灵非常的清澈,清澈得像水一样,令我非常的舒服;所以,我认为鸟儿的叫声是我的心灵补剂啊!
现在我又觉得阿里山是人类的圣地,因为它可以让人类的心灵清静下来,所以我们要好好的爱护这个圣地,让这个地方更美好,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要一起做环保工作,让这块圣地可以恢复最原始的清静.
篇五:美丽的阿里山
阿里山位于阿里山在台湾省嘉义县东北,属于玉山山脉的支脉,由地跨南投、嘉义二县,是大武恋山、尖山、祝山、塔山等十八座山的总称,主峰塔山海拔二千六百多公尺,东面靠近台湾最高峰玉山。
阿里山空间距离仅十五公里,但由山下一层一层盘旋绕上山顶的铁路,竟长达七十二公里,连通各森林区的支线,总长度有一千多公里。沿途有八十二条隧道,最长的达一千三百公尺。火车穿过热、亚热、温、寒四带迥异的森林区。通阿里山的铁路可与“阿里四景”(日出、云海、晚霞、森林)合称“五奇”。铁路全长72公里,却由海拔30米上升到2450米,坡度之大举世罕见。火车从山脚登峰,似沿“螺旋梯”盘旋而上,绕山跨谷钻隧洞,鸟雀在火车轮下飞翔。登山途中,从高大挺拔的桉树、椰子树、槟榔树等
作文三:《描写阿里山的作文》1900字
描写阿里山的作文(一)
我的家乡在台湾,那里有一座美丽的阿里山。
阿里山位于阿里山在台湾省嘉义县东北,属于玉山山脉的支脉,由地跨南投、嘉义二县,是大武恋山、尖山、祝山、塔山等十八座山的总称,主峰塔山海拔二千六百多公尺,东面靠近台湾最高峰玉山。
阿里山空间距离仅十五公里,但由山下一层一层盘旋绕上山顶的铁路,竟长达七十二公里,连通各森林区的支线,总长度有一千多公里。沿途有八十二条隧道,最长的达一千三百公尺。火车穿过热、亚热、温、寒四带迥异的森林区。通阿里山的铁路可与“阿里四景”(日出、云海、晚霞、森林)合称“五奇”。铁路全长72公里,却由海拔30米上升到2450米,坡度之大举世罕见。火车从山脚登峰,似沿“螺旋梯”盘旋而上,绕山跨谷钻隧洞,鸟雀在火车轮下飞翔。登山途中,从高大挺拔的桉树、椰子树、槟榔树等热带古木,到四季常绿的樟、楠、槠、榉等亚热带阔叶树,再到茂密的红桧、扁柏、亚极和姬松等温带针叶树,到了3000米以上,则是以冷极为主的寒带林了。最有特色的树是阿里山的阿里山神木,不过在民国86年7月1日上午10时5分,1/3已伏于在铁路上,另2/3被撑着。民国87年6月29日已将2/3放倒安息,回归自然。
阿里山列为台湾风景区之一,美景纷陈早为人所称道,因此有“不到阿里山,不知阿里山之美,不知阿里山之富,更不知阿里山之伟大”的说法。由于山区气候温和,盛夏时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葱翠,是全台湾最理想的避暑胜地。
春季的阿里山,花团锦簇,游人如织,美不胜收。炎炎夏季中,倘徉在森林里清爽宜人,听鸟语,闻花香,阴离子,芬多精处处弥漫,令人享受森林浴的乐趣。秋季,除了观赏日出的朝阳与夕阳余晖璀璨绚丽的晚景外,更是欣赏云海翻腾波涛起伏的壮丽美景的最佳季节。冬季,是观赏枫红层层落叶缤纷的季节,满山的青枫,艳丽脱俗耀眼极了!
“阿里山”这个名字来源于一个故事:相传250多年前,达邦有一位酋长叫阿巴里,英勇善猎,只身翻山越岭来此打猎,满载而归,后来常常带族人来此打猎,收获颇丰,人们敬仰他,便以其名命名此山。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阿里山!
描写阿里山的作文(二)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哟……”,你们肯定都听过这首歌,你们知道这首歌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愿望啊!我有幸来到了阿里山。
呼吸着新鲜空气,我们开始上山了,走了一会儿,我们走进了一片红桧木林,红桧木的树皮很容易被剥掉,而且树皮一旦被剥就死亡,所以树干上都“穿”上了厚厚的木片衣。红桧木烘干后会发出清香。
红桧木林旁边还有扁柏林、柳杉林等等,有的树木高达70米,已经冲上云霄,有一棵“神木”高45米,直径为12.3米,大约要20个大人张开手臂才能抱得住这棵大树,而且有2300年的历史了。
我们又向前走去,发现了“金猪报喜”、“永结同心”、“象鼻洞”、“三代木”等朽木组成的奇形,其中“三代木”就是一个树根生长出三代,第一代已经腐烂了,第二代还处于茂盛时期,第三代是最年轻的一代。
阿里山的景色让我流连忘返。
描写阿里山的作文(三)
台湾美丽的风景可说是包罗万象,数也数不清。
在台湾,对我来说最美丽的风景有很多,那令我最印象深刻的风景,它山明水秀,常常有许多人前往看日出或日落,日出的风景,景色宜人,晨曦照映在我的身上,那种感觉有如天使降临一般,让我知道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日落的风景,心旷神怡,晚霞照映在我的身上,那种感觉有如站在舞台上的舞者,准备迎接一天的结束,等待晚间的开始。说了那么多,不知道你猜到了吗?那就是——阿里山。
阿里山区的高山所生产的茶叶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高山气候寒冷沁凉,早晚云雾笼罩平均日照时间虽不长,但阳光充足,导致芽叶中所含“儿茶素类”之苦涩成分降低,进而提高了“茶胺酸”及“可溶氮”等对甘味的成分。二、由于日夜温差大及长年午后天候寒冷的缘故,(m.lz13.)使得茶树的生长趋于缓慢,让茶叶具有芽叶柔软,叶肉厚实,果胶质含量高等优点。除“一心二叶”顶级茶叶的裁种,坚持手工采收是阿里山高山茶的特色。
介绍完阿里山高山茶后,来介绍阿里山神木吧!阿里山神木,原本指的是台湾阿里山上一棵树龄达到三千余年的红桧,被尊称为“神木”。树高53公尺,树龄达三千年以上,树干在距地面一公尺半高处的直径是4公尺66公分,树干接者地面处的周围达23公尺,材积达五百立方公尺,阿里山森林铁路通车后, 成为闻名中外的台湾地标之一。
我很庆幸住在这个地方,虽然很乡下,但却是我最喜爱的地方,欢迎大家有空来我的家乡走走,放松心情。
* 阿里山游记作文
* 美丽的阿里山作文
* 海里游泳作文
作文四:《阿里山美景doc》1300字
實在不相信這真的是台灣的景色!簡直不輸阿里山的日出、雲海。
二寮基本上走法有好幾個,從一高從二高皆可到達,但是我只走過二高關廟路線,看到網路很多討論,我覺得關廟這條比較好走。
比較典型的走法這邊介紹三個,先從最難走的開始。
一、中山高仁德路線
, 中山高在仁德下交流道
, 東行至關廟
, 入關廟市區第二個十字路口,見到7-11商店左轉切入(這邊應該是182縣道) , 續行2個十字路口(巨蛋超商),再左轉沿路開至龍崎(這邊還是182縣道) , 過高架橋後有個Y字路,這是182號縣道舊與新之插道,取右爬波巡S彎道,在龍崎老人活動
中心左轉
, 左轉後就是162號縣道,沿途以右向前行,自此開始,路開始複雜了,千萬謹慎 , 見一考潭與土崎插路指標右轉
, 見左鎮插路指標也取右線斜坡前行不久見到土崎代天巡府廟的牌樓(路越來越窄了) , 續行見到二寮觀日亭準備停車,然後沿樓梯爬到觀日亭
, 再續行可見到右方有觀景台,這邊比較不恐怖
二、二高新化線
, 走二高在新化下交流道
, 由新化到虎頭碑
, 在虎頭碑南側道路經大坑休閒農場沿此路到左鎮崗林
, 在崗林派出所右轉切入後巡此路逕前行經崗林國小後很快就到達二寮觀日亭(應該會先達觀景台)
三、二高關廟路線
, 走二高關廟下交流道
, 一下交流道在關廟加油站前左轉切入(如果從高雄方向來,一下交流道即須左轉,這邊很容易走到
新化,走新化是錯的,趕快繞回來右轉才是關廟)
, 到182號道路接口(會見到7-11)也是左轉正式進入182號道路
, 沿182號道路並與上述(一)同行到二寮
這三個方法,據同好描述,第二條看似簡單,但其實最難走,會走很多冤枉路。第一條現在走的
人也少了,因為86號快速道路已通,可從一號走86接關廟,快到關廟三號高速公路時,沿剛剛
說的(三)的那條路右轉,直走就看到7-11了。這樣的走法我也沒走過,是不是真的這樣,可以試
試。
, 二高關廟下交流道
, 看到關廟加油站前即須左轉(高雄往北的一下來見路就馬上轉,不要懷疑)
, 看到7-11左轉(這個地方沒有太多7-11)
, 看到巨蛋超商左轉
, 看到高架橋,過高架後約2分鐘會看到Y字路,走右邊的爬坡道往上
, 看到龍崎老人活動中心左轉
, 過了龍崎國中會遇到T字路,右轉
, 從這裡開始,注意地上的雙箭頭,有箭頭走箭頭,沒箭頭就順路走,沒順路就走較大的路,箭頭
優先
, 你不會看到觀日亭的,太暗了,你會看到右邊有觀景台,就是紅磚人行道,還有水泥欄杆 , 懷疑,左前方有路燈,路燈下有停車的地方很明顯,還懷疑,地上是不是寫著STOP,那就沒錯。
台南二寮清晨的美
01. 清晨 4:30 才到,現場已經擠滿了
02. 潑墨的 二寮
03. 夢幻一 般的二寮
04. 竟然出 現小小的三連雲瀑
05. 這雲霧 好像一隻藏匿在深山的巨鼠,一會兒功夫就不見了
06. 綠綠的 竹林當前景
07. 嘗試日 出斜射併存的黑卡拍攝
08. 斜射光 直拍,宛如神龍吐鬚
09. 左斜射 光映照的潑墨二寮
10. 意猶未 盡,層層的斜射光束,太美妙了
作文五:《阿里山的姑娘》2900字
《阿里山的姑娘》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
我国第一大岛屿---台湾,位于东海南部,那里有山有水,人人能歌善舞。
今天,我将带领各位老师去看一看高山族人们的生活,听一听那里的歌声。我是 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阿里山的姑娘》,这是一首唱歌综合课,下面我
将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说课。
第一部分 说 教材
《阿里山的姑娘》出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六年级上册第6课《两岸情深》中
的一首唱歌课。由张彻作曲,邓禹平作词采用高山族山歌的曲式谱写而成。降E
大调4/4拍,速度稍快 ,旋律亲切流畅略带调皮,表现了阿里山的姑娘活泼、多
情的性格。节奏欢快富有流动性。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感受台湾高山族的民族音乐
魅力。
第二部分 说 学情
学生通过近六年的音乐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识谱能力和演唱能力。对速度、
力度、节奏和音色等音乐要素都具备了一定的感知能力,能够通过聆听旋律,初
步辨别节拍的异同,体验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的律动感。在聆听和感受不同
民族、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时,能够听辨出不同的音乐情绪和风格,并作出简单
律动和描述。这是本课学生学习的重要基础。
第三部分 说 教学目标
1、在歌曲学唱的过程中,了解台湾同胞的民风民俗,强化台湾是祖国的领土
意识,培养对台湾同胞的手足情怀;
2、能用优美欢快的声音完整地演唱歌曲,体会台湾山地同胞载歌载舞的情景
和高山族音乐的原生态之美。
3、通过学唱歌曲,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速度、力度,节奏等音乐要素的感知能
力及表现力,正确掌握一字多音和衬词的演唱方法。
第四部分 说 教学重·难点
根据新课标3至6年级对学生演唱领域的要求和作品特点我将本节课的重点
设定为: 能用优美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阿里山的姑娘》,体会台湾山地同胞
载歌载舞的情景和高山族音乐的原生态之美。
通过近阶段的学习,我认识到,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精心设计,丰富学生的
审美感受,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远比教学生唱会一首歌,听熟一个作品更加重要!
因此不仅在这节课上,在今后我的每一节课上,我都会把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为我课堂教学的重点!这也完全符合新课程改革“以人为
本,关注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
然而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上,我预测本课的难点将会出现在开发学生对速度、力度,节奏等音乐要素的感知能力,并学会歌曲中“那咿努娃那咿呀那哟嘿”衬词的唱法以及正确把握好“啊”音的演唱。
第五部分、说 教法学法
为解决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中我将使用情境导入法、示范教学法,律动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为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我在学生学法安排上使用体验、模仿、生生合作、师生交流、探究式学习等学习方法。
第六部分、教学准备
我将采用多媒体课件、钢琴、图画等教学用具。
第七部分、教学过程
我将分为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第一环节:发声练习,游戏导入
在上课之初,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条四小节旋律
3— 5— | 17— 6—| 3 2 6— | 3 5 3— |板书(示范)
引导学生边听我轻声演唱旋律边做出体态律动,引导学生在优美的声线中体会这条旋律的韵律美,接着我要求学生轻声、慢速哼唱简谱,做到节奏平稳,音准正确,随后我引导学生做出速度快慢的对比,从速度的快慢对比得出审美体验。接着我在这条旋律的下方加入衬词“那咿努娃那咿呀那哟嘿”要求学生端正坐姿,用舒展的气息演唱加入衬词的旋律,并带领学生逐渐往上移高半音的游戏中唱出自己嗓音所能承受的最高音范围,(进行这一过程切记不要让学生大声喊唱,注意嗓音保护,要求学生高位置轻声演唱)根据学生的表现我做出积极的评价,至此解决了难点的一部分。
第二环节:学唱歌曲 感知旋律
播放课件《阿里山的姑娘》(学生聆听第一遍)
之后提问:同学们,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呢?是否有熟悉的旋律?
由于有前面衬词游戏的导入,学生能很快找出熟悉的旋律,并能回答出热烈欢快的情绪,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降低学唱的难度。
继续播放录音,(学生聆听第二遍)
我提问:这首歌曲描写的是一个怎样的场景?针对这一提问,我带领学生用朗诵的方法朗读歌词,从歌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体会阿里山劳动人民健康安逸的幸福生活。
待学生掌握歌曲结构之后,教师钢琴弹奏,学生试唱歌谱,由于歌曲篇幅较长,节奏较为复杂,我将歌曲分为两个部分进行教唱(示范)引导学生找出歌曲中重复的节奏和旋律,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降低学唱难度,针对个别学生的错误演唱,我将多加引导和练习。
接着我单手弹奏旋律,引导学生边唱 歌谱边用手 画出旋律线条。目的是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旋律走向,体会旋律的起落,在起伏之间体验歌曲旋律的优美。
随后我让学生加入歌词,跟随教师钢琴正确的演唱歌曲。
为了让学生加深对这首歌曲的印象,我将亲自示范演唱,同时加入简单的舞蹈动作,请学生用双手击拍鼓掌为我伴奏。随后我播放音乐,请同学们全体起立,哼唱歌曲踏着节奏,跟随我做出相应的体态律动(示范)。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体态律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聆听和音乐审美的过程中,不断感受音乐,发现音乐。
第三环节 歌曲处理,审美对比
首先我会在课件上出示“高山青、涧水长”,和“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状如山”这两句旋律片段,教师示范对比演唱,(示范)学生积极聆听,。引导学生找出两条旋律的不同并标记出来,感受和体验第一条旋律的宽广,阿里山的开阔雄伟和河水的淡蓝静谧,同时感受第二条旋律的紧凑,并且旋律线条一直往下走,突出了阿里山姑娘的美丽和少年的结实。歌曲最后部分歌词改为姑娘和那少年永不分呀,碧水常围着青山转,结束在高音6上。前后呼应的同时又突出了高山族人民坚定的信念和热爱家乡歌颂家乡的美好祝愿
2、对于歌曲一字多音部分“啊”的演唱和连线处的演唱,要求学生用连贯的声音来演唱。由于旋律起伏较大,节奏较为复杂,因此这部分我要求学生轻声慢速哼唱旋律,注意换气位置,想象一下站在山上喊唱的感觉,再用“啊”演唱。(示范)为了加深学生的演唱我请女生唱第一个“ 啊 ”,男生唱第二个“ 啊 ”然后互换角色。可以让学生加深其印象,随后学生跟随教师钢琴深情地演唱这一乐句。至此难点基本解决
这里我深深知道,好的唱功的练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学生不再像从前一样喊唱,基本上有个样子就会给予积极的评价,以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勇气和兴趣。
第四环节:情感拓展、再度演绎
多媒体播放宋祖英2011年在台北小巨蛋演唱会演唱《阿里山的姑娘》的视频,舞台绚丽多彩,穿着高山族服饰的舞者与宋祖英一起激情四射的演绎带动了台下几万歌迷欢声雀跃,为此鼓掌。以此激发学生对台湾这片热土的向往和热爱。 最后带领学生随着音乐边唱边跳,尽情的享受阿里山劳动人民的热情。在歌舞声中,结束本节课的教学。
第八部分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力图通过让学生感受和体验不同的音乐要素的变化所带来的音乐情感以及音乐形象的美感的变化。通过让学生积极的聆听、感受音乐、领悟音乐的表达,以及综合性艺术表演等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参与中,紧紧围绕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渐渐的在活动中熟悉歌曲、表现歌曲。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初步设想,感谢各位老师的聆听,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作文六:《阿里山的传说》1900字
阿里山的传说
华夏经纬网 2009-05-19 15:38:36 字号:小 大
阿里山还有这样一个传说:
原来台湾中部阿里山下住着一位老人叫阿冬。有一天,他走到小溪边,看见青草丛中有一个圆圆的蛋,蛋壳上有九条五彩的花纹。他心想:这蛋可能是凤凰蛋,俗话说,家里有凤凰,幸福满厅堂。于是他捧着蛋就回家了,恰巧家里的鹅正在窝里“抱蛋”,阿冬老人就将彩色蛋放到鹅的肚子下。
鹅孵了一个月,五个鹅仔都破壳出来了,黄茸茸的,非常可爱。又过了九天,那个彩色蛋也破壳了。老人一心盼着凤凰,可孵出来的却是一条小花蛇。阿冬老人心肠软,他想:蛇也是小生命,那就养着它吧。他把小蛇放在瓦钵里养,每天还找蝌蚪和蚜虫来喂它。小蛇长得很快,瓦钵很快就装不下它了。于是老人又把它捧进一个大水缸中。又养了几天,蛇头上长出了两只角来,嘴边还长出了许多胡须,身上也长出片片的五彩鳞。啊! 原来这是一条龙~小龙在水缸中舞动着身子,非常可爱。阿冬老人更开心了。
龙一天天地长大了,水缸也装不下了。老人又把它抱到屋后的水塘中。龙到了水塘里,更活跃了,它翻腾着身体,总想跃出水面。老人为了让它吃好,就给它买猪血来喂。龙的胃口很大,几口就把猪血喝光了,抬起上身向老人点点头,意思是说:老爷爷,多谢你啊~老人抖着胡子呵呵大笑。
龙越来越大了,水塘里也容不下了。阿冬老人对龙说:“龙啊,你到阿里山下的大岩洞里住吧,我天天照样买猪血送给你吃。’龙点点头,爬出水塘,溜进山下大岩洞去住了。邻村有个瞎老奶奶,她只有一个小孙女在身边。有一天,小姑娘穿着红衣裙经过龙住的岩洞洞口时,龙误认为是阿冬老人送来的猪血,把头伸出岩洞,一口吞
下了小姑娘。
阿冬老人知道了非常生气,他拿起一把菜刀,就冲入洞中,高声骂道:“你这个不知好歹的龙,你犯了大罪了,你吃掉了瞎奶奶的小孙女,瞎奶奶今后怎么过日子呀~你把尾巴伸出来,我要砍掉你的尾巴来惩罚你!”龙知道自己做错了事,只好把尾巴伸出来,阿冬老人一刀砍下了龙的尾巴。那龙的尾巴一跳一跳的,带着血迹跳到东海去了。
龙忍痛继续听老人的训诉:“你吃了人,我本要砍死你,一命偿一命。但瞎奶奶没有人照顾了,今后,你要去照顾老奶奶,让老人家好好过晚年,你绝不可以偷懒~” 被砍掉尾巴的龙,成了秃尾龙,却反而会说话了。它爬到瞎奶奶的大门口,连连叩头说:“老奶奶,从今后我做你的儿子,我叫你做娘吧。娘啊,我错了~你的小孙女穿着红衣裙走过我的山洞口,我错认为是阿冬老爹送来的猪血,就一口吞下了。阿冬老人已经处罚了我;他砍掉了我的尾巴,我就成了秃尾龙。娘啊,你的一切生活由我来照顾。
我想我不能到别人家偷鸡、鸭、粮食给你吃,也不能拿别人的金银给你花,我要去海里衔些金银放在家后面又大又深的岩洞里。你就到岩洞中取金银,让村上的人买米买肉给你吃,买布请人家给你做衣服。你如果需要我,就用木棒敲几下铜盆。娘啊,我知道你的眼睛还可以模模糊糊地看到一些东西的影子。你扶起拐杖到岩洞里取金银,你扶起拐杖请村上人帮你做事,他们会帮你的。娘啊,屋后岩洞中的金银,你千万不能告诉别人,以防坏人来偷。娘啊,你安心过晚年吧!”
瞎奶奶听说小孙女被龙吃掉了,心痛得恨不能把龙杀掉,她的眼泪流啊,流了三大盆。听着龙的表白,又是左一声娘右一声娘地叫着,她的心又软了下来,阿冬老人已经处罚它了,小孙女死了不能复活,龙又愿意做儿子来照顾自己,于是老奶奶也就不再哭了,她抹抹眼泪说:“孩子,我们娘俩好好过日子吧。”
就这样,秃尾龙每天钻进海底,衔起金块银块来到阿里山下,藏进老奶奶屋后的山洞里。村上有个好心的小姑娘自愿来照顾老奶奶,她并不知道金银的事。于是老奶奶晚年过得很舒适。
秃尾龙天天下海衔金银。瞎奶奶屋后那又大又深的岩洞堆满了上万两的金银。老奶奶每次都是自己扶拐杖悄悄去拿金银,不让小女孩知道,怕她说出去让坏人知道。瞎奶奶越来越老了。秃尾龙说:“娘呀,天上的玛祖婆叫我去天上替她守天宫的大门。你坐在我背上一同去天宫吧,到天宫,你的眼睛会亮起来的,身体也会健康起来。”瞎奶奶说:‘小女孩照顾我很好,我舍不得离开她。”秃尾龙说:“把她也带上天宫吧。”
秃尾龙的秃尾巴向阿里山一扫,瞎奶奶家屋后的大深岩洞被石头和泥巴全部遮住了。瞎奶奶抱着小女孩骑在秃尾龙的腰上,飞上天空,穿过白云,进到天宫去了。瞎奶奶屋后的大深岩洞里的金银,是秃尾龙从海底衔来的,所以沾了许多龙口水。那金银逐渐膨胀,把原来低矮的阿里山拱得高高的,成了台湾中心长长、大大、高高的大山。这里还流传着一首民谣:秃尾龙山里吐泡沫,阿里山腹金很多。手挥锄头挖山坡哟,锄小力弱无奈何~
来源:国际在线
作文七:《阿里山的云雾》4500字
设计理念
新《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
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
率。”本设计以语文学习为主轴,整合音乐、美术学科的教学方法,使静止的语
言符号流淌出音乐的旋律、图画的意境;通过引导学生与文本多次对话,用立体
化的文本去撞击学生的心扉,使学生在审美化的语言环境中感悟、积累、应用语
言,获得读文后的愉悦感、收获感,提高情感的价值、审美的价值,从而真正享
受我们的语文教学。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学懂生字词,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
2.感受云雾之美、之奇,领略大自然的绮丽。
3.激发学生爱自然,爱宝岛台湾的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音乐激情,导入新课
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
同学们熟悉这首歌吗?唱的是谁?(阿里山的姑娘、小伙)。那美如水
的姑娘,壮如山的小伙——美丽的阿里山人民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阿里山
在哪?(在祖国的宝岛台湾)你们向往那儿吗?让我们一起跟随摄像机的镜头去
那儿看看。
二、画面渲染,导入情景
师:在祖国美丽的宝岛台湾,有一个著名的旅游风景区——阿里山,阿
里山是个奇景纷纭的旅游胜地。有人把云海、日出、樱花和神木称为“阿里山四
大盛景”。目前,在阿里山建有森林公园,公园最下方的铁路旁,有棵树龄超过
300年,高50多米,15人才能合抱的巨大红桧树,被称为“阿里山神木”。
“日出”也是阿里山的奇观,黎明时分,登临山顶的观日楼,可以看到远远的玉
山轮廓在微弱的晨曦中逐渐升起的胜景。阿里山不仅林木茂盛、苍翠欲滴,而且
野草鲜花布满山谷,盛开之时,馥郁绚烂。游人在花丛中往来,呈现一派“春到
高山樱似海,满山都是赏樱人”的景象。山上有个樱花公园,在这里赏樱花更是
美丽壮观。云海是阿里山最负盛名、最有代表性的美丽奇观。“阿里云海”被称
为台湾八景之一。在阿里山区,还有慈云寺、树灵塔、姊妹潭以及高山博物馆、
高山植物园等名胜游地。
美吗?这么美的景物,都会深深印在每一个去过阿里山的游客的脑海
里。这不,本文的作者华莎就把这种美诉诸于文字,奉献给了我们,与我们共享。
第二课时
一、生本再次对话,获得快感
(一)创设情境,图文结合,感受云雾的情态美。
1.播放录像。(“无风时”云雾的静态美)
师:你们看,大雨刚过,美丽的阿里山全都笼罩在朦朦胧胧的云雾中,
碧绿的千山万壑和朦胧的山间云雾构成了一幅多么精妙的山水画啊!美吗?
自由读整段,体会整体的画面美。
2.作者用他那生花的妙笔,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又一幅的美丽图画。
出示老师画的一幅云雾图(“浓雾把一切都遮住了”)
a.猜猜老师画的是哪一句话描写的情景?(“有些地方浓雾把一切都
遮蔽了,无所谓天,无所谓树,也无所谓高山和深谷。”)
b.从哪儿看出来的?(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
c.给老师的画取个题目或题句诗好吗?
“云天雾海”“白雾茫茫”“不识阿里山真面目”等。
师:滚滚的白云,就像汪洋大海,真是虚无缥缈,身居广寒之感。
d.用朗读来描绘这一幅“云天雾海”的美景。(阿里山的秀丽山川,
全都笼罩在了浓雾之中。)
e.学生读文、作画,领悟云雾的静态美。
f.大雨初歇,当我们漫步阿里山的时候,会惊奇地发现:真是一幅绝
美的画啊!课文向我们描绘了几处景物?
g.你也想做一回小画家吗?选一处景,反复朗读,发挥想像,并把它
画下来。
h.学生读课文,并分组合作完成一幅画,最好配上题目或诗句。
i.反馈:
画面1:有些地方则显得影影绰绰的,有如笼着轻纱一般。(顺势
理解“影影绰绰”)
画面2:有些地方云雾停留在山谷下面,汇成一片茫茫的海洋,黛
绿的山峰有如浮在海面的蓬莱仙岛。
画面3:有些地方山雾只漂浮在上面,挡住山峰的上半,令你产生
翠峦直插云霄的错觉。
j.小组合作展示学习成果:(1)描述画面(顺势理解新词:影影绰
绰、遮蔽、汇成、黛绿、翠峦、直插云雾)(2)吟诗(3)绘画
设计意图: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
实施的能力。
k.看媒体,师描述:站在慈云寺,阿里山宾馆等处观赏,云雾茫茫,
山很远很远,却又像近在咫尺,把山谷遮掩得若隐若现,满山满谷浓雾弥漫,犹
如置身于仙境之中,令人陶醉。如果把这时的云雾比作人的话,那她就是一个“温
文沉静的姑娘”。你们喜欢这个姑娘吗?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对她的喜爱之情。
3.师生合作读好第二自然段。老师读总起句、总结句,学生读中间几句。
二、进入情景,多元感悟,感受云雾的动态美
师:当山风劲吹的时候,原来温文沉静的云雾,似乎成了诡秘的魔术师
了。
1.同学们看过魔术师的表演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神秘莫测、
千变万化、出乎意料、神奇)
2.亲眼目睹阿里山云雾的神奇与美丽后,“我”是感到莫名的惊愕与喜
悦。你也想去体验一下那份莫名的惊愕与喜悦吗?那就让我们读书吧!
3.自由选择句子读。
a.它令原来图画似的景致变化万千,万山苍翠,时隐时现,时深时浅,
时远时近。(指生读,老师采访读者的心情:此时你的心情怎样?为什么惊愕?
为什么喜悦?引导读出不同的心情。)师:云雾真是变化万千啊。
b.忽而滚滚的云雾来了,从藏匿的山谷汹涌而来,淹没了眼前的一切;
忽而它又拂袖而去了,只见袖带飘忽,瞬间似乎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但一切又确
乎已经发生,给人留下了莫名的惊愕与喜悦。(采访,说感受,读出自己独特的
感受。)师:云雾变化真快,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4.自由朗读整段话。
5.自选音乐,配乐读。(提供几种不同风格的背景音乐,根据自己的需
要选择:舒缓的,激越的,沉重的等。)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的行为,应重视让学生自己走进文本,
与文本交流、对话,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使学生有所感和思考,受到
情感熏陶,获得个性化的阅读收获。“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6.师生合作朗读全段。
三、生本第三次对话,获得收获感
导游介绍阿里山云雾。
(设计意图:学生与文本的第三次对话,引导学生超乎其外,审视、鉴赏文
本,并把语言“占为己有”,内化语言,获得收获感。)
师:无风时,阿里山的云雾如一位娴静的少女,给人一种静态美;起风
时,云雾又如同一位诡秘的魔术师,给人一种动态美。你们想把这种美传递给更
多的人吗?让我们来做一回导游好吗?
1.发课外辅助阅读材料。(阿里山多云雾的原因)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要放大,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把课外资料引进
课内,使精读与略读在课内进行有机整合,可以使我们的课变得“充实”“厚实”
起来。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努力拉近文本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在生活
中学语文、用语文,让学生“生活在语文中”。)
2.小导游任选一段练说导游词。
3.反馈:导游分别介绍无风时和起风时阿里山的云雾。
4.采访游客:去过庐山、黄山吗?那里的云雾也很美,在阿里山看云雾
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5.采访导游:你是哪里人?祖籍?当导游几年了?想向大陆游客说些什
么?台湾还有哪些旅游景点?
四、总结全文
听了你的介绍,祖国美丽的宝岛台湾,成了我们每个大陆同胞向往的地
方,但因为种种原因,台湾还没有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真想深情地向她呼唤:
回来吧,宝岛台湾。
教学目标:
1、认识“姊、诡、匿、愕”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阿里山云雾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观的热爱,培养
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通过对课文的赏析,体会课文的语言文字美、意境美,受到美的陶冶,
培养爱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阿里山的云雾在没有风的时候和起风的时候分别有哪些特点。
2、理解课文最后一句“给人留下了莫名的惊愕与喜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我国地域广阔,有无数的名胜美景。今天我们就到我国的台湾
省去领略一下阿里山的云雾这一神奇的美景。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自学感知
1、要求:
(1)读准字音,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个别不理解的新词用
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课文。
(3)在自学过程中,有什么好方法想介绍给大家,有什么问题要同学
帮忙解决,一会儿提出来。
2、反馈交流
三、研读,直奔重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2、3自然段,说一说没有风的时候,云雾有哪些
特点;起风的时候,云雾有哪些特点。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共同讨论总结如下:
四、深究,质疑解疑
1、学到这儿,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重点解决:作者为什么会对阿里山的云雾产生“莫名的惊愕与喜悦”?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与作者产生共鸣。
五、总结全文
1、作者为什么能把阿里山的云雾写得如此之美?(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
的方法。)
2、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拓展延伸
自主选择以下作业中的一项,认真完成:
1、根据阿里山云雾的特点,完成一幅文配画,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
2、写一篇赞美自然景观的习作,可以依照本文的写法。
七、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你还知道台湾的哪些风景名胜,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附: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阿里山云雾的神奇景象,体会作者赞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爱美
情趣。了解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阿里山云雾的神奇景象,理解“莫名的惊愕与喜悦”的意思。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雾吗?在有雾的天气里,感受过大雾的神奇吗?山里的
雾和平原的雾是否一样?今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阿里山的云雾》。(板书课题。)
二、解题
阿里山在哪里?你了解它吗?(有学生可能听过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可
让其演唱,先让学生对阿里山有一个美的印象,以提高其兴趣。)
雾和云雾一样吗?课文为什么说“欣赏山间的云雾”?
三、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要求:
1.读准字音,弄清词义。
2.边读边画出自己认为美妙的词句。
四、探讨课文内容
1.讨论第一段。
这段告诉我们了哪些内容?(观雾的时间——雨后;观雾的地点——去姊
妹潭的路上;欣赏的对象——山间的云雾。)
2.讨论第二段。
(1)指名朗读,师生评读。
(2)这段写了云雾的几种情况?“有些??有些??有些??有些??”
你能发现这个句式的特点吗?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突出了描写对象,表达
了作者对阿里山云雾强烈的喜爱之情,而且使语言的节奏和谐、流畅,富于旋律
美。)
(3)怎样理解“无所谓天,无所谓树,也无所谓高山和深谷”?请你用
自己的语言将这种景象描述一番。
(4)学生欣赏插图中的云雾画面。
(5)学生总结:没有风的时候,云雾有哪些特点?
(6)感情品读。
3.讨论第三段。
轻声自由朗读第三段,思考并讨论:
(1)想象“云雾在山间翻滚、奔涌、升腾、追逐”的不同状态,并用
语言或动作表现出来。
(2)感情读文。
(3)学生总结:起风的时候,云雾有哪些特点?
(4)讨论:作者为什么会对阿里山的云雾产生“莫名的惊愕与喜悦”?
(因其变化多、快而惊愕,因其精妙、神奇、变化万千而喜悦。)
五、总结
学完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六、作业:
1、《同步》相应练习。
2、摘抄好词佳句,背诵你喜欢的句子。
板书:
没有风的时候:静止、温文沉静、图画似的景
致
2、《阿里山的云雾》 莫名的惊愕与喜悦
有风的时候:翻滚、奔涌、升腾、追逐,变化
万千
作文八:《阿里山的云雾》2700字
2 阿里山的云雾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学懂生字词,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
2(激发学生爱自然,爱宝岛台湾的感情。
3 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感受阿里山云雾的神奇景象,体会大自然的美,陶冶爱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体会阿里山云雾的神奇景象。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赏析、品读。
教学准备:课件(台湾风景名胜、歌曲)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音乐激情,导入新课
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
同学们熟悉这首歌吗,唱的是谁,(阿里山的姑娘、小伙)。那美如水的姑娘,壮如山的小伙——美丽的阿里山人民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阿里山在哪,(在祖国的宝岛台湾)你们向往那儿吗,让我们一起跟随摄像机的镜头去那儿看看。
二、画面渲染,导入情景
师:在祖国美丽的宝岛台湾,有一个著名的旅游风景区——阿里山,阿里山是个奇景纷纭的旅游胜地。有人把云海、日出、樱花和神木称为“阿里山四大盛景”。目前,在阿里山建有森林公园,公园最下方的铁路旁,有棵树龄超过,,,年,高,,多米,,,人才能合抱的巨大红桧树,被称为“阿里山神木”。“日出”也是阿里山的奇观,黎明时分,登临山顶的观日楼,可以看到远远的玉山轮廓在微弱的晨曦中逐渐升起的胜景。阿里山不仅林木茂盛、苍翠欲滴,而且野草鲜花布满山谷,盛开之时,馥郁绚烂。游人在花丛中往来,呈现一派“春到高山樱似海,满山都是赏樱人”的景象。山上有个樱花公园,在这里赏樱花更是美丽壮观。云海是阿里山最负盛名、最有代表性的美丽奇观。“阿里云海”被称为台湾八景之一。在阿里山区,还有慈云寺、树灵塔、姊妹潭以及高山博物馆、高山植物园等名胜游地。
美吗,这么美的景物,都会深深印在每一个去过阿里山的游客的脑海里。这不,本文的作者华莎就把这种美诉诸于文字,奉献给了我们,与我们共享。
三、创设情境,图文结合,感受云雾的情态美。
,(播放录像。(“无风时”云雾的静态美)
师:你们看,大雨刚过,美丽的阿里山全都笼罩在朦朦胧胧的云雾中,碧绿的千山万壑和朦胧的山间云雾构成了一幅多么精妙的山水画啊~美吗,
自由读整段,体会整体的画面美。
,(作者用他那生花的妙笔,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又一幅的美丽图画。
出示老师画的一幅云雾图(“浓雾把一切都遮住了”)
,(猜猜老师画的是哪一句话描写的情景,(“有些地方浓雾把一切都遮蔽了,无所谓天,无所谓树,也无所谓高山和深谷。”)
,(从哪儿看出来的,(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
;(给老师的画取个题目或题句诗好吗,
“云天雾海”“白雾茫茫”“不识阿里山真面目”等。
师:滚滚的白云,就像汪洋大海,真是虚无缥缈,身居广寒之感。
,(用朗读来描绘这一幅“云天雾海”的美景。(阿里山的秀丽山川,全都笼罩在了浓雾之中。)
,(学生读文、作画,领悟云雾的静态美。
,(大雨初歇,当我们漫步阿里山的时候,会惊奇地发现:真是一幅绝美的画啊~课文向我们描绘了几处景物,
,(你也想做一回小画家吗,选一处景,反复朗读,发挥想像,并把它画下来。
,(学生读课文,并分组合作完成一幅画,最好配上题目或诗句。
,(反馈:
画面,:有些地方则显得影影绰绰的,有如笼着轻纱一般。(顺势理解“影影绰绰”)
画面,:有些地方云雾停留在山谷下面,汇成一片茫茫的海洋,黛绿的山峰有如浮在海面的蓬莱仙岛。
画面,:有些地方山雾只漂浮在上面,挡住山峰的上半,令你产生翠峦直插云霄的错觉。
,(小组合作展示学习成果:(,)描述画面(顺势理解新词:影影绰绰、遮蔽、汇成、黛绿、翠峦、直插云雾)(,)吟诗(,)绘画
,(看媒体,师描述:站在慈云寺,阿里山宾馆等处观赏,云雾茫茫,山很远很远,却又像近在咫尺,把山谷遮掩得若隐若现,满山满谷浓雾弥漫,犹如置身于仙境之中,令人陶醉。如果把这时的云雾比作人的话,那她就是一个“温文沉静的姑娘”。你们喜欢这个姑娘吗?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对她的喜爱之情。
,(师生合作读好第二自然段。老师读总起句、总结句,学生读中间几句。 二、进入情景,多元感悟,感受云雾的动态美
师:当山风劲吹的时候,原来温文沉静的云雾,似乎成了诡秘的魔术师了。
,(同学们看过魔术师的表演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神秘莫测、千变万化、出乎意料、神奇)
,(亲眼目睹阿里山云雾的神奇与美丽后,“我”是感到莫名的惊愕与喜悦。你也想去体验一下那份莫名的惊愕与喜悦吗,那就让我们读书吧~
,(自由选择句子读。
,(它令原来图画似的景致变化万千,万山苍翠,时隐时现,时深时浅,
时远时近。(指生读,老师采访读者的心情:此时你的心情怎样,为什么惊愕,为什么喜悦,引导读出不同的心情。)师:云雾真是变化万千啊。
,(忽而滚滚的云雾来了,从藏匿的山谷汹涌而来,淹没了眼前的一切;忽而它又拂袖而去了,只见袖带飘忽,瞬间似乎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但一切又确乎已经发生,给人留下了莫名的惊愕与喜悦。(采访,说感受,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师:云雾变化真快,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自由朗读整段话。
,(自选音乐,配乐读。(提供几种不同风格的背景音乐,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舒缓的,激越的,沉重的等。)
,(师生合作朗读全段。
三、生本第三次对话,获得收获感
导游介绍阿里山云雾。
师:无风时,阿里山的云雾如一位娴静的少女,给人一种静态美;起风时,云雾又如同一位诡秘的魔术师,给人一种动态美。你们想把这种美传递给更多的人吗,让我们来做一回导游好吗,
,(发课外辅助阅读材料。(阿里山多云雾的原因)
,(小导游任选一段练说导游词。
,(反馈:导游分别介绍无风时和起风时阿里山的云雾。
,(采访游客:去过庐山、黄山吗,那里的云雾也很美,在阿里山看云雾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采访导游:你是哪里人,祖籍,当导游几年了,想向大陆游客说些什么,台湾还有哪些旅游景点,
四、总结全文
祖国美丽的宝岛台湾,成了我们每个大陆同胞向往的地方,但因为种种原因,台湾还没有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真想深情地向她呼唤:回来吧,宝岛台湾。
板书设计
2 阿里山的云雾
没风时 云雾静止 精妙的山水画
起风时 变化万千 诡秘的魔术师
教学后记
作文九:《《阿里山的姑娘》》1000字
阿里山的姑娘
教学目标:
1.了解台湾岛的地理概况、历史、风俗习惯。
2.使学生懂得台湾岛是美丽与富饶的宝岛,是千百年来人民辛勤开发、努力经营的结果。
3.知道台湾与祖国大陆同祖同源,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了解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台湾问题的解决,两岸人民渴望统一。
教学重、难点:台湾与祖国大陆同祖同源,是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学过程:
1.聆听歌曲欣赏:
问:大家听过歌后,你的感觉如何?那么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又是怎样的呢?
2.再次聆听歌曲:
师:那就让我们带着优美抒情、热烈欢快的音乐情绪复听歌曲,听听整首歌曲分几个部分?
二、歌曲学唱
1.引子导入: 我们先来听一下引子,在欣赏时要带着这样两个问题:
这段旋律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听了这段旋律你的感受如何?
师: 这段旋律呀非常优美,老师听到这段旋律就仿佛站在高山上,唤起对往事的回忆,你听了这段旋律之后,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2.师:引子四小节旋律优美、抒情,让人陶醉,如果我们用线将音符连起来,你们看象什么?
师:这段旋律听起来连绵起伏、婉转优扬,接下来的旋律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感受下。
3.师: 这段旋律所表现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呢?
我们来对比一下,这部分和引子部分有什么区别? (从速度、情绪…)
4.师:那这部分应用什么样的形式演唱呢?(活泼、欢快) 大家随着音乐试着唱一唱。
三、拓展部分
1.师:高山族的歌曲还有很多,歌曲的表现形式也略有不同,我们欣赏一下歌曲《站在的高岗上》
2.师:这首歌是台湾艺人张惠妹演唱的又一首高山族民歌,更具有山歌特色,从歌曲表现形式是怎样的呢?
师:欣赏了这两首台湾民歌之后,我想大家对台湾民歌的风格有了初步的了解,你还知道有哪些台湾歌曲?
师:同学们唱得非常好,其实音乐是非常美妙的东西,只要我们用心去听、去唱、去感受,我们就能听懂音乐,让我们生活变得更美。
四、总结部分
同学们,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让我们唱着阿里山的山歌,共同期盼宝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早日团聚。到那时,让我们手拉手,唱啊、跳啊,共同庆贺吧!
教后反思:
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重点突出了思想教育,整节课始终贯穿着一个思想主线,即: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首先从台湾与大陆曾经相连的地理位置让学生初步感知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次从台湾人民与大陆居民血脉相连的关系,让学生进一步得出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结论。再次从台湾历史的介绍让学生深入感知台湾自古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使学生深刻理解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含义。
作文十:《阿里山的树》1600字
阿里山的树
作者:艾 英
来源:《闽南风》2009年第01期
“我一生向你问过一次路,
你一生向我挥过一次手,
遥远的我为你唱一支歌
静静的你露出天边的笑容……”
距嘉义市仅78公里的阿里山,为台湾最高峰玉山的支脉,共由18座高山组成,是一个奇景纷纭的旅游胜地。有人把森林、云海和日出叫做“阿里山三大奇观”,也有人把云海、日出、樱花和神木称为“阿里山四大胜景”,还有人把登山铁路、森林、云海、日出和晚霞合称为“阿里山五奇”。种种说法,道出阿里山风光之胜,景色之奇。
去阿里山的途中,不知为什么,我想起了朱哲琴的这首《央金玛》。
其实还有另一首歌,二十多年前就在大陆流传,几乎人人都会哼会唱,当时我们这些在北京读书的大学生,还用它的旋律,在国庆35周年庆典的前夕,跳过集体舞,它就是邓丽君演唱的《阿里山的姑娘》:
“高山青、涧水蓝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
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
阿——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
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
高山长青
涧水长蓝
姑娘和那少年永不分呀
碧水长围着青山转……”
我们在自然的记忆中,在时间的深谷里,寻找人类的家园。在沿曲曲折折的盘山公路前往阿里山的路上,导游告诉我们,现在已经看不到阿里山的姑娘和少年了,因为这些仅存的邹族人,不愿意成为现代社会的景观资源,都搬到大山深处去了。这种行为在一般人看来有些不可思议,其实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生存观念,生存方式。在现代人追求丰富的物质生活的时候,邹族人恪守古老的观念,上山打猎,自给自足,不需要作为观光的对象,过人们通常认为的更好的生活,这本身就是一种有尊严的生活方式和生命行为。
看不到阿里山的姑娘和少年,可以品尝阿里山高山茶,看阿里山的树。
午饭后,在餐厅,我们看当地妇女温壶,烫杯,置茶,冲泡,封壶,斟茶,奉茶……一系列动作娴熟,美妙。我们闻香,品茗,感觉汤香,叶香。想到一位懂茶的朋友曾说过“云雾山中出好茶”的话,我稍作思索,与她们讨价还价,最后买了十几盒阿里山高山茶。
品完茶,我们往巨树参天,高大挺拔的阿里山原始森林中走去。天上下着蒙蒙细雨,浓浓的雾,密密的林,林风浸肌,清新微凉。导游给大家讲阿里山的来历,相传250多年前,邹族酋长阿巴里只身来此打猎,首先发现了这座蓊郁俊美的大山,后来,他经常携族人翻山越岭,进山打猎,总是满载而归。阿巴里去世后,族人为感念他,遂将其山命名为“阿里山”,并奉为神山。
阿里山的树,从阿里山的褶绉中,从苍茫天地中,汲取灵气。有的枝繁叶茂,浓郁苍劲;有的枝杈欹斜,树影婆娑;有的轧曲盘结,遒劲峻峭,各有奇特,各有不同。海拔2400米的阿里山森林自然保护区,有原始森林3万公顷,这是阿里山的灵魂。从山麓到山顶,有热、暖、温、寒四个气温带,因此有四个气温带的树木,其中红松、扁松、亚杉、铁杉和姬松,合称“阿里山五木”。
而阿里山的宝物是“神木”,树高50米、树龄3000年、树围20米以上的方可称为神木。在阿里山主峰神木车站东侧,耸立着一棵高凌云霄的大树,树身略倾侧,主干已折断,但树梢的分枝却苍翠碧绿,树高52米左右,树围约23米,需十几人才能合抱。据推算它已有3000多年高龄,约生于周公摄政时代,故被称为“周公桧”,是亚洲“树王”,仅次于美洲的巨极“世界爷”。神木四周围有木拦,旁有木亭一座,内置有“神木颂诗碑”;不远处有一棵高40米、树龄1900余年的千年桧,因生长于汉代光武年间,因此又称为“光武桧”;“周公桧”东南方有一棵奇异有趣的“三代木”,总计年代为3050年,第一代树龄已逾千年,老死干枯了;在其躯体中生长的第二代,也已成为空树;但其残存的村干上又生出了第三代,枝叶繁茂。如此三代树,同根生长,树中生树,枯而复荣,世间罕见。还有新神木群,多达20株,树龄从数百年至数千年不等,身形高大俊拔,主干苍劲挺拔,枝桠突出有力。
阿里山的树,有一种对悲剧命运的坚强和忍耐。走在森林中,我们看见许多被当年侵略台湾的日本军人砍伐后的大树残根,树根需几个人方可抱起,可见这些树当年多么巨大。这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