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小学作文:科学实验》700字
科学实验
周日,我坐在家里十分无聊就突发奇想,做一个实验。可是做什么呢?忽然想起学校门前有一个老伯伯用一种象蜂蜜,但又不是蜂蜜的粘稠液体做出各种各样的糖给我们吃,那个液体是什么呢?我问了妈妈,妈妈说是白糖。
我十分惊讶,到底是不是白糖呢?我心里一直盘旋着这个问题。唉,心动不如行动,还是试一试吧。
需要的材料很简单:一个金属类的勺子、蜡烛、打火机、一些白糖。
我先把一根蜡烛,固定在桌子上(因为妈妈说要先把白糖加热),再把铁勺子,从糖盒里舀出一勺,加上适当的水,放在蜡烛的火焰上,等待它的变化。
过了几分钟,在铁勺四周的白糖已变黑了,并冒出一股焦味,铁勺中间的水开始沸腾,白糖开始溶化成糖水,我把铁勺从蜡烛上拿下来,尝一点,很甜,还是白糖的味道,颜色变成了水一般透明。 一会,糖水开始冒气泡了,颜色从透明转换成淡黄色,有些白糖还没有彻底溶化,深积在铁勺的底部。我又尝了一下,虽然是甜的,但是仔细一尝带着一点微苦。
随着时间的推移,铁勺里糖水的颜色开始变深了,十分像做糖人的粘稠液体了。慢慢地,糖水上冒出一大汽泡,颜色变成了红色,这时勺子里的糖水就像烧开了的水一般,一直往外冒,从勺子里滴到桌子上,不过就马上凝固了,变得十分硬。
我的好奇心又一下子澎胀了,这糖水最后会和水一样蒸发呢还是凝固不变呢?或者变成红塘?
我将红色的糖水继续加热。糖水变成深红色,也更加粘稠。糖水不冒泡了,只是不断地浓缩,让我不禁想起了潘长江的话??浓缩才是精华。正当我出神之时,那糖水突然变黑了,我用手戳一下,发现十分坚硬,问了妈妈才知道是碳化了。
现在我知道了糖水加热后会变成黄色,再变成红色最后碳化。那些做糖人的,就是利用了糖加热变软,冷却之后变硬的特性,做出那些花样百出的糖人。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动动脑,动动手,就能发现科学的存在哦!
作文二:《小学生科学实验作文》1400字
小学生科学实验作文
小学生科学实验作文(一)
随着科技的发达,人们已经离不开科学了,科学早已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了 今天,我做了一个实验,拿了一支蜡烛点燃,立在桌面上,用一根铁条吸住磁铁,拿到火上去烧。开始磁铁紧紧地贴在铁条上,蜡烛的火焰贪婪的舔着磁铁。不一会儿,磁铁像生病似的有气无力的粘在铁条上,快要掉下来。“砰”的一声,磁铁落地了。实验成功喽!成功喽!
为什么磁铁遇热会失去磁力呢?我心里不禁打了几个问号,连忙去翻了《少儿百科全书》。原来,次,磁和电子是分不开的运动的电子周围就有磁,这叫电磁效应,电磁铁烧红了,它内部的分子热的乱窜,破坏了电子运动方向的一致性,磁效应作用互相抵消,所以整块磁铁不再显磁性。
一个小小的实验使我们懂得了这么多道理,使我们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开阔了眼界,让我们从小就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向科学进军。
小学生科学实验作文(二)
不久前,我听妈妈说,一杯倒满水的杯子还能放几十枚曲别针不外溢,我不敢相信。今天,我央求妈妈和我一起做这个实验。
我先用平常喝水的杯子盛满水,直到水鼓起来,但不流出来,把它放在桌子上,找来曲别针。准备好后,我们的实验开始了,我小心翼翼的把一枚曲别针放进去,看它没有动静,妈妈也往里面放了一枚曲别针,它还没有一丝想流出来的意思。真奇妙啊!就这样,我们母女二人一个接一个的往水杯里放曲别针,放到第七十枚的时候,我们停下了。“水竟然还没有溢出来!”我惊得目瞪口呆,看了半天才说出这么一句话。我和妈妈都不明白这是什么道理。突然,我脑子里灵光一闪,想起了网络。
查完电脑 ,我知道了:这其实是一道物理实验,因为水有一定的粘性和张力,即使是满满一杯水,当放入曲别针的时候,水面升高了,但是在水杯边沿的水,由于受到水分子和水分子之间的粘性而保持连接不脱离,所以如果放的物体体积足够小,水的表面会由于张力而上凸,因而不会溢出。原来如此呀!怪不得我们放了七十枚曲别针水还没有溢出呢!
关上电脑,我和妈妈又在原来的基础上,继续往杯子里放大米。这回我们也是一粒一粒的放进水杯。我惊奇的发现,居然放进了约二百粒,水杯里的水还没有溢出来,只是水位在涨,边缘的水竟然还在顽强的挣扎着,不愿离开自己的兄弟们。 实验的最后,我赞叹道:没想到一杯水也有这么大的学问呀!
小学生科学实验作文(三)
上个星期的>科学课,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放孔明灯。
一进课堂,老师说:“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放孔明灯。”老师话音刚落,同学们都很好奇,高兴得又是拍手又是欢呼,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
孔明灯的外表是一层黄色的薄纸,里面是由许多细铁丝搭建而成的。老师先把一块叫“植物油”的东西插到铁丝上,老师拎上面,叫一位同学帮忙拎下面,然后将“动物油”点燃。随着火越烧越旺,同学们也越来越高兴。渐渐地,原本扁扁的孔明灯变得越来越漂亮、越来越饱胀。这时,老师轻轻松开手,孔明灯先是悬在空中不动,不一会儿就慢慢上升,这时的我突然想到,要是我能坐在孔明灯上,飞上太空环游世界,那该多好啊!当孔明灯快要升过老师头顶时,老师一把抓住孔明灯。这个情景真是太神奇了,
同学们又一次欢呼起来。接着,老师叫同学用水熄灭孔明灯之后,又给我们重新演示了一遍。
后来,老师说:“孔明灯又叫许愿灯,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的。当时诸葛亮被困围,他利用风放出了自己制作的灯笼向外求救,后人就把这种灯笼叫‘孔明灯’。其实孔明灯是依靠‘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这个原理而来的,热气球也是一样”。听了老师的解说,同学们连连赞叹:“噢,原来是这样啊!科学真得是太神奇了!” 这一节科学实验课真的是太神奇、太有趣了!
作文三:《小学生科学实验作文》1500字
小学生科学实验作文
上次科学课,我带着洋葱、小刀走近科学教室时,一眼就看到教室后面放着十几个显微镜。心里不由得嘀咕:教室里有显微镜,还让我们带洋葱、小刀,莫非、、、、、、 果不其然,这节课要大家观察洋葱表面的细胞结构。老师先让我们做标本,我和同桌顾丽娜照老师说的做了起来:我小心翼翼地用小刀把洋葱表面的一小层薄皮撕下来,紧接着,顾丽娜在载玻片上滴了一滴水,我小心地把洋葱皮平放在滴了水的载玻片上。最后,老师给了我们一片盖玻片,让我们盖上去。这块盖玻片看起来很脆弱,仿佛稍一用力就会碎掉。我们像对待太后一样,小心翼翼,轻手轻脚地,不敢有一丝怠慢。终于,盖玻片平安无事地在洋葱表皮上“安家落户”了,我们也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就是十分重要的一步——调节显微镜。我轻轻地取下盖子,放在桌子上。接着,就是调节反光镜。我们一点一点小心的移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非常刺眼的白色亮点为止。最后,放置好载玻片,我就仔细的看了起来:显微镜下,洋葱表皮变得十分大。一个个六边形的小块组在一起,边上还有个大气泡呢!还没看完,我就被顾丽娜推到了一边。她一边看还一边说:“让我看一下,你一边去。” 这次的科学实验既有趣,又让我们看到以前从未看到过的东西,真是很有收获呀!
今天我们的科学老师周老师,带着实验工具神神秘秘地对我们说:“这节课我们要做一个小实验。”大家一听要做试验,都兴奋起来,很想知道是什么试验,周老师又告诉大家,是关于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周老师试验箱里拿出一个玻璃杯子,小心的用小勺摇出3匙小苏打,顿了顿问:“有谁知道我放入小苏打后将白醋倒下去会又什么样的变化?”有些人就立刻议论起来,不知是谁,在后面大喊:“会起泡泡。”周老师接着说:“好,有的同学说会起泡泡,会不会起泡泡呢?等一下做了试验就可以知道了。”说完周老师就把白醋倒了一部分进去,然后又盖上一块玻璃片,这时,周老师说:“大家来猜一猜,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不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如果产生气体,会是什么气体呢?大家思考一下。”过了一会,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玻璃瓶中果然冒起了许多的小泡泡,太神奇了!教室里又议论纷纷起来,随后,周老师又连续问了几个问题,小明回答道:“小苏打与白醋混合在一起后,会产生新的物质,有二氧化碳。”周老师笑了笑,说:“是不是如这位同学说的会产生二氧化碳呢?就来做个试验。 周老师从试验箱里拿出一根细木条,又从身上拿出一个打火机,把细木条点燃,轻轻地往玻璃杯里放,啊,奇迹发生了,细木条还没有碰到玻璃杯的水,就使正燃着的火焰熄灭了。
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是二氧化碳吗?”周老师问。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是。”随后,周老师又拿出一根蜡烛做了试验,进一步的说明了,在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就是二氧化碳。
我明白了,在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新的物质——二氧化碳气体,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一般认为水都是往低处流的,为了证实水也能往高处流,我做了一个实验。||| 我买了一枝白色的玫瑰花,把它的茎剪开到花头下,分别插在两个装有紫红色和蓝色的水的杯子里。然后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一个小时过去了,靠紫红色水杯那边的外层花瓣上有了紫红色的点点;靠蓝色水杯那边的外层的花瓣上有了蓝色的点点。我兴奋不已,证明水真的能往高处流。||| 我希望花瓣能有更大的变化,但一个又一个小时过去了,它依然老样子,没有更大的变化,我有点失望……||| 二十四小时后,花瓣全展开了,我惊喜地发现原来黄色的花芯,变成紫红色和黄色相间的了,我赶紧拿来相机,“咔嚓咔嚓”地记录下我的研究成果。||| 现在 我终于知道植物是怎样得到生长所需的水的。||| 一小时后的变化||| ||| 二十四小时后的变化|||
作文四:《小学生科学实验作文》1300字
小学生科学实验作文(一)
我爱看的电视节目有许多,可我最爱的电视是“芝麻开门”,因为里面常常给我们演示一些实验,告诉我们科学道理。我模仿他们做,其中,我最喜欢做“摩擦起电”这个实验。
我首先准备好了一张纸把它剪成许多小纸屑,放在桌子上。再拿来一支塑料笔,往自己的头发上轻轻地来回摩擦。把笔放入纸屑里,这些小纸屑都被乖乖吸咐在塑料笔上,我轻轻一摇,纸屑好像在跳舞,我觉得太神奇了。我反复做了几次实验,总感觉还是不过瘾,“我做了这么多次实验,它的原理是什么呢?”我心想。天色已到了黄昏时分,可我还是不知道它的原理。
晚上,我向妈妈讨教,问其中的原因。妈妈告诉我说:“像你刚才说的那个实验,就是因为塑料笔与头发摩擦产生了静电,静电把小纸屑给吸住了。比如在天气干燥的时候,梳头发或脱毛衣时,也会产生静电,会听到噼啪声,甚至能看到放电光。”听了妈妈的一番话,我总算知道了这个小实验最后的答案。
通过亲手做这个实验,让我懂得: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自然现象都蕴含着一个科学道理。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就一定能知道其中的奥妙。
小学生科学实验作文(二)
在三年级的时候,我们科学课经常做实验,不过那么多实验里我觉得让土豆浮起来的实验最有意思。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老师笑着走进教室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课上要让土豆浮起来,这个实验哪组成功了,学期结束的科技博士星就一定会得到。"我一听就想:这次的实验我一定要成功。
可一开始我们就遇到麻烦了,因为老师说土豆要用小一点的,可是我们带的土豆都很大,那该怎么办呢?我灵机一动,向旁边的同学借了一把美工刀,把土豆切了一小块下来放在准备好的水盆里又加了几勺盐。咦!怎么还没浮起来?我想:会不会是因为盐太少了?于是我有放了几勺盐,可是还没浮起来,我不耐烦了,把带来的盐全都放了进去,"哎,怎么还不浮起来?我求求你了快浮起来吧!不然我的科技博士星就泡汤了。"我哀求着。
我看了看旁边那一组,他们的土豆浮起来了,后来才知道,他们放了一包盐才浮起来的。于是我让我们组的林盛跃去教室里拿一包盐,可林盛跃不肯去,我们就威胁他:"你如果不去,我们就不让你做实验。"林盛跃没办法只好去了。盐拿来了,我们把盐慢慢地倒进水盆里,再用勺子搅拌一会儿,土豆就慢慢地浮了起来,"耶,实验成功了,我的科技博士星又回来了!"我大叫。
这次实验只有两组成功了,在回教室的路上同学们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我们,我的心里乐滋滋的。
小学生科学实验作文(三)
星期五,老师布置了一个小实验的作业:镜子会在有光的地方反光。我一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做实验,一面镜子在抽屉里找到的,另一个在卫生间拿来的。方的大,圆的小。
我环顾四周,迟疑了片刻觉得光线太亮,照不出光来。我把窗帘拉下。(m.lz13.)我掏出一面镜子,把台灯打开,把镜子放在前面一摇一晃,墙壁上映出一个白影跟着一摇一晃,真好玩!
我拿了一面大点的镜子,一晃那影子变大了,周围被照得很亮,就像一个手电筒。我把镜子藏在背后,那白影一下就消失了,再拿出来那白影又出现了,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一蹦一跳的,真好玩。
* 一次有趣的实验作文
* 记一次实验作文
* 关于实验的作文
作文五:《小学生科学实验作文》2800字
小学生科学实验作文
小学生科学实验作文
小学生科学实验作文" 篇一:科学实验
前天,我们去实验室做了一次有趣的科学实验,探索了放大镜的秘密
我们一班人一起到了实验室,一进实验室,里面的一张张宽大的实验桌上摆满了道具。有:放大镜、蜡烛、纸片、打火机。这时我们大家的心情都是无比的快乐。老师先为我们讲了放大镜的组成,了解到了放大镜是由镜框、镜片和镜柄组成的。
实验开始了,我们组先把蜡烛固定到一个小纸片上,并把它点燃,只见蜡烛的火苗在不停的上下窜动着,显现出了它的无限活力。接着,老师又为我们发了放大镜,让我们把蜡烛、放大镜、纸片固定到一条直线上,看看会有什么变化。我们组的实验并不顺利,由于某同学拿的蜡烛太短,所以必须要把放大镜平放下,可这样纸板上又没有东西。我们想该怎么办呢,想了半天我们终于有了办法。我们把蜡烛轻轻抬起,啊,上面有了。大家都欣喜若狂。这时再看看,便会发觉白色的的纸板上有了一道明显的光束。我突发奇想,要是两个放大镜重叠起来会是什么样的呢,我想不动手试试怎么知道。于是我便开始做属于我自己的实验,我做着做着,心里抱着很大的希望。最终,我的实验得到了圆满成功。因为我发觉,两个放大镜重叠在一起,白纸上成的像和蜡烛的火苗完全一样(但是看着是倒立的)。
老师看我们的实验都成功了,便和我们说:放大镜具有放大、聚光、成像的作用。这节课令我们知道了放大镜的秘密。
篇二:有趣的科学实验
这次我给大家带来的文章是有趣的科学实验。大家一听科学实验肯定会欣喜若狂、兴奋不已的。可是在这儿之前,老师给我们先打了预防针,告诉了我们一定要轻拿轻放,一定不准弄坏。大家都安分守己的听老师的叮咛,丝毫不敢违反。
大家都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实验室。在实验室里,老师让我们都按照在教室里的那样做在一起,然后又给我们分了几个小组,一个
小组大约有6个人,每组都有实验道具,一共分了11个小组,每组都选出来了一个队长。
这个队长是负责拿工具,指导组员、分配组员的。对了,还有送工具的。
我们队的队长是我,我把我的组员都分配好了。有的人做这个,有的人做那个,都分工完善。
今天,我们做的这个实验倒影。我们的工具有一盒火柴、一个木板,一个反光镜和一个圆板。
科学老师先给我们做了一次示范,我们大家都在认真的听讲,老师讲完后,我们大家都被实验结果惊呆了。个个都想尝试一下。
我们首先有一个人拿着圆板,另一个人负责把火柴点着,还有一个人把那个木板扶着,中间放了一个反光镜,我们把蜡烛点着后,放到了反光镜的前面,圆板透过反光镜,反射到了圆板上,在圆板上,我们看到了倒影。我们还发现,如果把圆板移动的话,那木板上的影子就会随着我们的移动变大变小。
并且,我觉得最大的一点是我收获了我们在实验过程中那份千金难买的合作精神,
这就是有趣的科学实验。
篇三:一次科学实验 张文轩
古语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不,最近老师就让我们做了一个瓶子吹泡泡的实验。刚开始时,我百思不得其解难道没有生命的物体也能吹泡泡吗,怀着好奇的心情,我走进了探索科学的大门。
实验材料只是一些普普通通的吸管,一个随处可见的瓶子我不便有些蔑视这个实验了,这时,老师滔滔不绝的演讲改变了我的思想:这个实验主要靠热气膨胀,通过吸管,让热气跃跃欲试的我早已迫不及待,手脚发痒了。把吸管连接好、用橡皮泥密封瓶口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开始倒热水的高潮环节了,我的心绷的紧紧的,当然,紧张的不止我一个人,俞仁呆住了,目不转睛地盯着瓶子里;何家境也瞪大
眼睛,黄豆大的汗珠从脸颊上流淌下来;张颖雷更是警慎,小心翼翼地把热水瓶倾斜起来。那热水浇成一条水柱,不过流进瓶里的水却不不多,所以瓶子呼吸了几下,又咽气了。
正所谓失败乃成功之母我们没有灰心,开始了第二次实验。经过了一番周折的我们汲取了经验和教训,技术娴熟多了,也慎重多了。我们为了实验更顺利一些,特地借来了老师的宝瓶,然后接过热水,缓缓地倒水,一点一滴半杯水终于倒完了,我们开始静观其变。渐渐地,墨水杯里像油锅滚了一样,咕咚咕咚地吐泡,没过一会儿,墨水开始反吸了,那墨水滴吸进瓶子里的奇妙现象不禁让我忍住呼吸,我知道:那第一滴吸进瓶子里的墨水名叫成功。
经过这次实验,我学到了奇妙的科学知识,而且知道了只有在前进的道路上劈荆斩棘,才能在胜利面前,骄傲地抬起头~
篇四:记一次科学实验
老师告诉我们这节科学课要点酒精灯,我听后既兴奋又紧张。
一上课,老师就告诉我们划火柴的注意事项和点酒精灯的步骤,分别是1、划火柴;2、点燃酒精灯;3熄灭。老师讲的认真,同学们听得仔细,生怕漏下一点点东西。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开始做了。
我们这一组的同学都让我先来,我却一推再推把这第一名放弃了。我认认真真的看着别的同学做,好让自己再多学习一些。又轮到我了,我一手拿火柴盒一手拿火柴,划一次没成功,再划一次,只听刺啦一声,火柴神奇般的着了,我一抖,小火苗差一点碰到我的手,我感觉到暖暖的,心里也无比紧张,再仔细一看,小火苗又红又黄,说不出什么颜色,当我成功时,别提心里有多兴奋了,比获得了什么奖都高兴。当我成功时,同学们都说我大胆,但我还是觉得不太满足。
当全组都做完时,我又有一点跃跃欲试的感觉,便拿起火柴开始划火,这一次比上一次顺畅多了,一次成功,我自己也为这点燃酒精灯编了一个小口决:小朋友,点酒灯,划、点、灭一次成功。我对这个口诀非常满意。
通过这次实验我明白了干什么事要勇敢,我觉得勇敢高于一切,懂得了重复加重复等于成功,这一次实验让我收获了很多知识,也从
我成长的路上印上一个勇敢的脚印。
篇五:有趣的科学实验
周五,科学老师带领我们做了有趣的实验。
我们进了实验室,自觉地安静下来。科学老师告诉我们:今天我们要做两个实验,第一个是凸透镜成像实验,第二个是岩石风化实验。我们迫不及待地迅速分成几个四人小组,开始了有趣的实验。
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要先把凸透镜放在光具座标尺中央,再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纸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再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尽量远的位置上,调整纸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纸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最后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总结时,我们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当凸透镜离纸屏远时,像就小。当凸透镜离纸屏近时,像就大。听完是不是觉得很枯燥,可是你只要动手做就一点也不觉得了。
做岩石风化实验时,要先点燃一根火柴,自下而上点燃酒精灯,再用镊子夹取岩石用外焰加热,最后,将烧热的岩石立即放入装有冷水的烧杯中,反复几次,岩石就会有裂缝或发生破碎。好神奇啊~真是太有趣了~
科学,其实一点也不枯燥,只要你认真做实验,仔细观察身边的每件小事,就会有重大的发现。
大家赶快动手做起来吧~做科学实验真有趣~
作文六:《小学科学实验》1800字
小学科学实验参考:
1、食盐在水中溶解了吗;2种子的发芽实验;3研究杠
杆的秘密;3单摆的实验;2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2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3杠杆类工具的比较;2观察植物的叶;1过滤食盐、沙、面粉的混合物;2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3小杆秤的研究;2比较叶片的大小;1高锰酸钾的溶解;3研究轮轴的作用;1、胶水和洗发液是怎样溶解的;2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1醋、酒精和食用油是怎样溶解的;2影子的观察;3定滑轮作用的研究;1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2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3动滑轮作用的研究;1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2验证光的传播路线;3滑轮组作用的研究;3研究斜面的作用;1加快方糖溶解的研究;2制作潜望镜;2研究不同坡度斜面的作用;1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3光的强弱与温度;1食盐和水会一起蒸发吗;2物体的颜色与吸热;3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3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1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2阳光直射、斜射与吸热;3听听音叉发出的声音;2设计、制作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1、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3认识金属;2使物体发出声音;1串并联电路实验;2、检验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3观察发声物体;1测试纸拱的承重能力;3认识塑料;3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2谁更容易吸水;3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2纸的观察;3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1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1我们来造一张纸;3振动物体与声波;2沉浮实验;3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1通电线圈和指南针;2认识木头;3闹钟铃声在玻璃
罩中的传播;1制作铁钉电磁铁;2研究砖和陶瓷的性质;3观察比较鼓膜的振动;2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1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3控制物体发声;1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1电磁铁磁力与线圈圈数关系研究;2观察水和食用油;2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3橡皮筋的力是怎样产生的;1设计制作一个强磁力电磁铁;2流动比赛;2气温的测量;1用气球驱动小车;3小电动机里面有什么;2比较水的多少;2制作风向标;2认识弹簧测力计;1研究小电动机转动的秘密;2认识量筒;3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1摩擦力与接触面光滑程度的关系;2比较空气和水;3摩擦力与物体重量的关系;3测量物体滑动和滚动的摩擦力;2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1制作滚珠轴承;2空气有重量吗;1制作小赛车;3月相成因;认识星空图;组装简易天文望远镜;认识行星模型;认识日晷模型等。 小学科学实验参考: 研究杠杆的秘密13;单摆的实验 杠杆类工具的比较;小杆秤的研究;研究轮轴的作用16、;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影子的观察san ;定滑轮作用的研究17;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三;动滑轮作用的研究16;验证光的传播路线28;滑轮组作
用的研究16;研究斜面的作用五;制作潜望镜32;研究不同坡度斜面的作用五;光的强弱与温度无;物体的颜色与吸热20;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六下;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六下;阳光直射、斜射与吸热21;听听音叉发出的声音五;设计、制作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21;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六;认识金属五;使物体发出声音五;串并联电路实验41、42;检验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观察发声物体25五;测试纸拱的承重能力六;认识塑料五;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26五;谁更容易吸水三;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纸的观察;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26;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五;我们来造一张纸;振动物体与声波无;沉浮实验三;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五3;通电线圈和指南针51;认识木头五;闹钟铃声在玻璃罩中的传播五;制作铁钉电磁铁49;研究砖和陶瓷的性质五;观察比较鼓膜的振动25;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三;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六。控制物体发声五;
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三;电磁铁磁力与线圈圈数关系研究六;橡皮筋的力是怎样产生的无;设计制作一个强磁力电磁铁49;流动比赛;气温的测量三;用气球驱动小车四;小电动机里面有什么无;比较水的多少三;制作风向标三;认识弹簧测力计13;研究小电动机转动的秘密51;认识量筒三;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三;摩擦力与接触面光滑程度的关系5;比较空气和水三;摩擦力与物体重量的关系5;测量物体滑动和滚动的摩擦力5;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9;制作滚珠轴承无;空气有重量吗三;制作小赛车;月相成因六;
作文七:《小学科学实验》3900字
设 计 说 明
1.概述:
工程名称:南城花园小区塑钢门窗工程
工程范围:本工程为1#、2#、11#、12#、13#、18#楼塑钢门窗制作安装工程。 2、设计依据及要求: 2.1、自然条件:
基本风压:W0=0.4Kpa(50年一遇) 地面粗糙度:C类 2.2、设计文件及依据: 建筑建施图
相关国家及行业规范及标准,强制性条文 3、主要材料选择: 3.1、塑料门窗型材
本工程门窗主型材采用未增塑硬聚氯乙烯PVC-U型材,并按规定要求使用增强型钢。 3.1.1塑料型材及颜色
本项目采用芜湖海螺60平开窗系列、推拉窗、推拉门系列以及平开门系列塑钢型材,室内外面均为白色。
3.1.2增强型钢要求
? 增强型钢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聚氯乙稀(PVC)门窗增强型钢》JG/T131的规定。并满足抗风压设计要求。 ? 增强型钢壁厚窗不应小于1.5mm,门不应小于2.0mm。
? 采用不低于GB/T 11253规定中Q235钢带力学性能的材料轧制,内外表面冷镀锌防腐处理,耐蚀性应达到 48h 8级。
? 当门窗主要型材构件长度大于450mm时,其内腔应加衬增强型钢。增强型钢端头距型材端头内角距离不宜
超过15mm,用于固定每根增强型钢的紧固件不得少于3个,其间距应不大于300mm。
3.1.3产品应满足下列规范
《未增塑聚氯乙稀(PVC-U)塑料门》JG/T180-2005 《未增塑聚氯乙稀(PVC-U)塑料窗》JG/T140-2005 《门窗用未增塑聚氯乙稀(PVC-U)型材》GB/T8814-2004 《塑料门窗工程技术规程》JGJ/103-2008 3.2、玻璃:
3.3.1选用玻璃原片,玻璃种类、厚度详下列规定: ? 1#、2#楼使用:6+12A+6mm中空玻璃
? 11#、12#、13#、18#楼使用:6+9A+6mm中空玻璃
3.3.2钢化玻璃的使用,符合下列要求的门窗玻璃应采用钢化玻璃(中空玻璃采用双钢化中空) ? 悬窗窗扇玻璃;
? 七层及七层以上外平开窗扇玻璃; ? 单块玻璃实际面积超过1.5m2时; ? 距离可踏面高度900mm以下时; ? 推拉、平开门门扇玻璃; ? 图中“G”表示选用钢化玻璃配置; 3.3.3 一般要求
? 按要求提供的玻璃,应具有上佳的装饰效果和采光、视觉作用。并能根据使用环境的要求,具有良好的隔
音降噪、阳光控制、减少热传递、抗冲击等适应和改善建筑环境的功能。
? 外观质量及尺寸偏差:必须符合国家现行规范及技术要求,在外观上不允许存在气泡、裂痕、缺角、夹钳
印、叠层、磨伤、脱胶等缺陷。
? 中空玻璃采用双道密封结构,国产密封胶,首层采用防水密封胶,次层明框部分采用聚硫胶,隐框部分采
用结构胶;立式合片,机械自动打胶,与胶接触的玻璃面要去膜。
? 中空玻璃的中空铝框四段拼接成形;分子筛(干燥剂)填充,采用全密自动灌充工艺,灌充饱和度不低于 90%,中空玻璃结露点不低于-60°C。
? 玻璃原片采用优质浮法玻璃,质量满足GB11614-1999要求。
? 钢化玻璃平整度要求:弓形度≤0.2%,波形度≤0.1%,质量须满足国家标准GB/T9963-1998要求。 3.3.4技术要求
? 有足够的强度,能满足建筑结构的要求; ? 阻燃性能好;
3.3.5以上产品应符合国家标准: 《浮法玻璃》 GB11614-1999 《钢化玻璃》 GB/T9963-1998 《中空玻璃》 GB/T11944-2002 《夹层玻璃》 GB 9962-1999 《建筑用安全玻璃 防火玻璃》 GB15763.1-2001 3.3、五金件
? 门窗五金配件选用春光牌五金件有限公司生产的外平开系列和推拉系列。 ? 根据门窗扇的重量和抗风压要求进行计算后选配型号如下。
平开窗:合页、风撑、执手 平开门:合页、单面执手 推拉窗:单轴滑轮、月牙锁 推拉门:双轴滑、门月牙锁
3.4、玻璃密封胶条
? 玻璃与型材之间密封使用密封胶条,胶条应符合《塑料门窗用密封条》(GB12002)的有关规定。 ? 定位胶条采用热塑弹性体类胶条,门窗开启位置的空心胶条采用硫化橡胶类胶条。 3.5、密封毛条
? 密封毛条应采用经过紫外线稳定性处理和硅化处理的丙纶纤维密封毛条,并应符合现行标准《建 筑门窗密封毛条技术条件》(JC/T 635)规定。 3.6、防水密封胶
? 防水密封胶应选用与聚氯乙烯型材有良好粘结性的密封胶,并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硅酮建筑密封胶》GB/T14683的有关规定。
4、构造设计说明及技术要求: 4.1、塑料门窗构造设计说明: ? 窗型选择:
(1) 平开窗:选用60系列平开窗 主型材壁厚≥2.5mm; (2) 推拉窗:选用60系列推拉窗 主型材壁厚≥2.2mm; (3) 平开门:选用60系列平开门 主型材壁厚≥2.8mm; (4) 推拉门:选用60系列推拉门 主型材壁厚≥2.5mm;
? 防水措施:门窗框拼接时拼缝、外表面注密封胶,窗框四周与结构的空隙采用防水砂浆抹平,
门框左右及
上部与结构的空隙以发泡剂填充,底部与结构的空隙以防水砂浆填充,外墙面层涂料完成后,在门窗框外侧与窗台表面连接处填充不小于6x5mm建筑防水密封胶,防止雨水渗入。
? 防脱落安全功能:推拉门窗上框内、扇内安置尼龙防脱落保险装置,避免窗扇在使用过程中向外脱落,造成
事故,防脱落件采用可拆卸设计,可在室内采用专用工具拆出,便于窗扇的维护和更换。 ? 降噪设计:两侧的门窗框设置防撞垫块,所有密封部位采用胶条和毛条密封。推拉门窗采用双轴滑轮,滑
动灵巧轻便,推拉顺畅,经久耐用,同时减小窗在使用过程的噪音。本工程采用中空玻璃,隔声性能达到Ⅴ级。
? 保温性能:本工程采用中空玻璃,保温性能良好,K值小于2.6。
? 防 雷: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94》的设计要求,建筑高度在30m及以上外围的门窗必须有防
雷设置,外墙窗户通过专门的导线与建筑防雷均压环连通,以达到防止雷击和防止雷电感应对门窗造成的破坏。
4.2、塑料门窗制作、安装施工技术要求:
? 为调整土建施工误差,门窗安装前应先对建筑主体进行整体放线测量,以此基准确定门窗立面位置,门窗
平面与主体间距需经过对其进行整体测量后,以主体实际垂直度为依据确定,以确保门窗垂直。 ? 窗边框与主体结构连接用塑料膨胀螺钉或射钉,窗框连接片为200x20x1.5t镀锌铁片,从门、窗框角部起
150mm开始设置,间距500~600mm,室内外交错布置。
? 塑料门下框料上口边与地面面层必须留有50mm距离,以免影响二次装修。
? 塑料门窗工程验收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和《建筑装饰装
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2001)的规定。 ? 门窗数量及施工尺寸以现场实测为准。
5设计性能指标: 5.1、抗风压性能:
本次住宅均为高层建筑,根据国家现行规范《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中的要求,本工程抗风压性能达到3级,如下表所示:
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分级表 KPa 分级代号 1 2 3 4 5 分级指标值P3 1.0≤P3
3.0≤P3
5.2、 气密性能:
本次门窗设计在所有密封部位均采用胶条和毛条密封,根据国家现行规范《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中的要求,在静压差为10Pa时的单位缝长空气渗透量q1和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q2作为分级指标,本工程气密性能达到4级。 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表 分级 1 2 3 4 5
单位缝长分级指标值q1/(m3
/(m?h) 6.0≥q1>4.0 4.0≥q1>2.5 2.5≥q1>1.5 1.5≥q1>0.5 q1≤0.5
单位缝长分级指标值q2/(m3/(m?h) 18≥q2>12 12≥q2>7.5 7.5≥q2>4.5 4.5≥q2>1.5 q1≤1.5
5.3、水密性能:
根据国家现行规范《建筑外窗水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中的要求,采用严重渗漏压力差的前一级压力差作为分级指标,本工程水密性能达到2级。
建筑外窗水密性能分级表 ΔP.(Pa) 等级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ΔP.Pa ≥ 500 350 250 150 100 50
5.4、保温性能:
根据国家现行规范《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中的要求,本工程保温性能达到7级。该玻璃采用5+12A+5
中空玻璃,其K值
外窗保温性能分级 W/(m2 ?K)
分级 1 2 3 4 5 分级指标值 K≥5.5 5.5>K≥5.0 5.0>K≥4.5 4.5>K≥4.0 4.0>K≥3.5
分级 6 7 8 9 10 分级指标值 3.5>K≥3.0 3.0>K≥2.5 2.5>K≥2.0 2.0>K≥1.5 K
5.5、隔声性能:
根据国家现行规范《建筑外窗空气隔声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中的要求,该门窗玻璃采用5+12A+5mm厚中空玻璃,其隔声性能达到Ⅴ级。 分级 计权隔声量Rw值范围(dB) Ⅰ Rw≥45 Ⅱ 45>Rw≥40 Ⅲ 40>Rw≥35 Ⅳ 35>Rw≥30 Ⅴ 30>Rw≥25 Ⅵ 25>Rw≥20 6、补充说明
? 本设计图纸以标注尺寸为准,尺寸单位为毫米(mm),标高单位为(m)。
? 当门窗大样图,结点图与设计说明产生冲突时,以设计说明规定的为准,更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规范及 强制性条文要求。
作文八:《小学科学实验》6100字
把小学实验拓展到校外
小学科学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过程。教师要做好实验教学工作,就要树立联系的观点,从实验过程主体与客体的联系中,把握实验教学的目标要求;从实验内容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中,把握指导学生设计实验的思路;从实验变量之间的联系中,把握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方法;从实验现象与知识、经验联系中,把握指导学生形成科学结论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联系性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8)11-0053-04 小学科学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是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动手操作、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等科学探究能力,对落实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要求,发展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有重要意义。但从目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来看,学生的实验活动多数表面上又说又做、热热闹闹,实际上只是简单的孤立的动手操作,没有深刻的、联系的思维过程,这样的活动不利于学生形成科学探究能力。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对实验教学的目标理解不到位,缺乏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方法。教师要提高对科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的能力,就要树立联系的观点,用联系的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什么是联系?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交织起来的画面。”[1]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之间及事物内部诸多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2]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哪些联系,教师又怎样通过这些联系来把握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目标和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的方法呢? 一、从实验过程主体、客体的联系中,把握实验教学的目标要求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首先根据实验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再根据实验方案选择实验材料并组装成实验模型;然后对实验模型施加一定的条件影响,使其产生某种实验现象;最后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形成基本的科学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实验材料、实验模型是活动的客体,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人(学生)与物(材料、实验模型)的相互联系。 科学实验始于问题。实验问题就是学生还没有认识但又应该和需要进行认识的科学知识。实验问题的提出,意味着学生对新知识的追求;实验问题的解决,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进行多次大胆而又细心的尝试和探索。科学实验的探索性,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高度表现。科学实验的探索过程体现着人与物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这种联系体现在教学中,包括学生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制作实验材料,分解组装实验模型;调控实验条件,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需要实验方法和实验能力的支持,反过来这些活动的进行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物与物之间的联系。 实验现象是人与物联系的结果,实验现象的呈现一方面体现着人与物之间的联系,同时还体现了工具与材料、条件与模型之间的联系,即物与物的联系。工具与材料之间的联系构成了实验模型,实验条件与实验模型的联系则呈现出了实验现象,这些联系体现着工具的意义和技术、技能的价值。 (三)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实验现象揭示自然事物或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而形成基本的科学知识。交流和评价在形成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交流和评价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相互联系的过程,即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可以培养学生乐于实验、与人合作、实事求是、追求真知以及尊重证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人与物、物与物、人与人各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整体。这些联系反映了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本质,从这些联系中我们可以归纳出实验教学的目标应包括三个方面,即实验知识与方法,实验技能与能力,实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方面的内容可以统称为实验素养。实验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实验素养。实验素养的形成则是通过具体的实验教学活动来体现的。
二、从实验内容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中,把握指导学生设计实验的思路 设计实验方案是实验
素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学生根据科学猜想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而进行的一项创造性活动,它对发展学生的实验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小学生的知识、经验有限,多数学生只能设计出一些简单的实验模型,很难设计出符合实验要求的、科学、可行的多种实验方案。面对这种情况,有的教师干脆就把实验方案直接告诉学生,或者先让学生设计,不管设计的怎样,最后把正确的实验方案再告诉学生。前者是一种授受式的教学,后者虽然有学生的设计过程,但它是一种盲目的、随意的、没有实际意义的设计活动。要让学生设计出科学可行的多种实验方案,就需要教师给予思路上的指导。教师怎样进行思路指导呢? (一)联系实验目的,把握实验要素。 实验目的是设计实验的基础,只有真正理解了实验目的,从实验目的出发界定实验模型中的各种要素,才能厘清实验的基本思路,为进一步设计实验奠定基础。比如,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第14课《传热》中的活动1“勺柄冷热的变化”,是一个完整的探究活动,设计实验方案是本活动的重点。学生通过对热在物体中是怎样传递的这一问题的猜想形成了各种假设,接下来就要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教学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联系实验题目——“热在物体中是怎样传递的”,来厘清该实验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实验模型证明热在物体中是朝着什么方向、怎样传递的。再联系实验目的确定实验模型中的基本要素应包括三点:一是要有热源,二是要有传热的物体,三是要有观察到传热现象的载体。 (二)联系已有的知识技能,建立抽象的实验模型。 实验要素确定之后,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设计实验变量,来构建抽象的实验模型。这一过程是一个思维发散的过程,学生想怎样设计就怎样设计。比如学生可以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将热源设计为:用酒精灯产生热,利用炉火产生热,利用热水产生热,利用太阳能产生热等;传热的物体要选择质地相同的一种金属,但这种金属的形状可以是多样的,可以是条状的直线金属丝,可以是条状的弯曲金属丝,可以是金属片,也可以是金属容器;热是看不到的,要观察到热在物体中怎样传递,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会想到用手摸去感知,用蜡烛、润滑油熔化现象来观察,联系已有的知识会想到用温度计观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以前曾经做过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实验”,借助小米等轻小物体来观察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时的现象,联想到把某一轻小的物体用蜡烛粘在金属上,观察看不见的热是怎样传递的。在设计实验变量的基础上,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不同变量的组合,建立一系列的抽象的实验模型。 (三)联系材料、仪器,建立具体的实验模型。 学生设计的实验模型有的是科学的,但不一定是可行的,因为它受着材料和仪器的制约。在学生自由设计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材料和仪器,对设计的实验模型进行筛选,选择那些能利用身边材料组装完成的模型,这就是具体的、可行的实验模型,当然选择的模型并非一种,同学之间也并非相同。学生掌握了上面的思路,就能自觉地在联系中设计出科学、可行的实验方案。 三、从实验变量之间的联系中,把握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方法 同一个实验模型,操作方法不同,实验的效果也不一样,要想让实验模型呈现最佳的实验效果,就要选择科学的操作方法。要选择科学的操作方法,就要把握实验模型中各变量之间的联系。 (一)联系具体的模型,把握不同的实验变量。 变量是相对于常量而言的,它是实验中随外界环境变化而变化的量。包括自变量、应变量、控制变量。这些变量在同一个实验模型中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整体。要把握变量之间的联系,首先需要界定三者之间的区别。 自变量又称操作独立变量,是操作者可以自由控制的变量,是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量。应变量又称反应变量,是随自变量改变而改变的量。除了自变量之外,还会影响应变量的变量称为控制变量。又称无关变量、参变量、额外变量等。[3] 具体到某一实验模型怎样确定各种变量呢? 1.联系实验题目,确定自变量和应变量。实验题目是对实验内容的高度概括,它反映了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比如冀教版小学《科学》3上,第7课的“植被对土壤流失影响的实验”,这是一组对比实验,实验的任务是,研究在有无植被的情况下,水流冲走土壤的多少。由实验的题目可以确定“植被”是实验的
自变量,“水流冲走土壤多少”是应变量。 2.联系应变量,确定控制变量。影响土壤流失的因素除了植被之外,水流的大小、高低,木盒的大小、倾斜的角度、土壤的种类和多少等也都会影响土壤的流失,这些变量都是控制变量。 (二)联系实验变量的特点,确定实验的操作的重点。 小学科学实验主要是对比实验和模拟实验,在这两类实验中怎样来确实验操作的重点呢? 1.在相同与不同中确定实验操作的重点。对比实验是运用对比方法来揭示事物的某种性质或现象产生的某种原因。具体的做法就是把实验分为两组进行,一组为实验模型,另一组为对照模型。通过比较两组模型的实验结果,而确定实验模型是否具有某种性质。[4]在对比实验的两组模型中,只有自变量不同,其他所有的控制变量都相同。联系这一特点,可以确定实验操作的重点,一是要通过对模型的控制,设法让控制变量保持相同,二是设法让自变量发生变化,以增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在相似中确定科学的操作的重点。由于受客观条件的影响,不能对某些自然现象进行直接实验,这时需要设计某一相似的模型,并通过对模型的实验,来研究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这种方法就是模拟实验。[5]模拟实验由于不是自然界中的“原型”实验,为了让实验现象与自然现象具有某种直接的联系,这就要求模拟实验中自变量、控制变量的变化尽量与自然状态下的变化接近或相同。联系这一特点,可以确定模拟实验操作的重点是,一是通过选择实验材料构建的实验“模型”尽量与“原型”相似,二是实验条件尽量与“原型”变化的条件相似,这样才能保证实验模型呈现出的现象与自然状态基本相似。比如,冀教版小学《科学》6下,第6课的“呼吸的模拟实验”,在该实验中,人的胸腔的构造就是“原型”,根据原型的本质特征,用带塞的、蒙橡皮膜的玻璃钟罩和小气球,建立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两个小气球模拟肺,橡皮膜模拟膈肌。用手拉动起橡皮膜,使其上下运动,气球便随之发生扩缩变化。这一模拟实验形象地揭示了呼吸运动的规律。 (三)通过变量与词语之间的联系,确定科学的操作方法。 科学的实验方法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做什么,还要让学生懂得做到什么程度。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建立变量与操作性词语之间的联系,用准确而简练的词语描述变量的程度。如“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热量多少的实验”,在实验之前,教师要指导学生对实验模型中各变量进行如下描述:将两个实验模型同时倾斜放在阳光下,使其与地面的角度保持相同。每隔20分钟同时观察一次两支温度计的数值,并做好记录。学生按照这样的描述,就能进行准确的实验操作了。 四、从实验现象与知识、经验联系中,把握指导学生形成科学结论的方法 实验目的有的寻找某一现象的原因,有的了解某一事物的属性,或是验证某一科学假说是否成立等。不管哪种目的都是为了揭示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是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来实现的。分析实验现象的过程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也是认知发展的过程。
(一)从现象与条件之间的联系中认识现象产生的原因。 任何一个实验模型都是由一定质地、种类、数量的材料按照某种结构构成的一个系统。模型系统的变化一方面与系统内各种材料之间的联系有关,另一方面与模型之外的各种变量的作用有关。这些变量就是实验条件。不同的实验类型,实验条件的控制是不一样的,因此实验现象与实验条件有着必然的联系。只要从实验的自变量入手,就能准确把握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从而得出准确的实验结论。比如冀教版小学《科学》5上,第7课的“风是怎样形成的模拟实验”,实验之后学生观察到这样的现象:实验①中蚊香的烟是直接上升的,实验②中蚊香的烟是水平流进风箱内,从烟囱中跑出。实验②中现象产生的原因与两个实验模型中唯一变化的条件——蜡烛燃烧有关。蜡烛燃烧是蚊香烟水平流动产生的原因。 (二)从寻找现象与知识之间的联系中解释现象。 认识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之后,要进一步认识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这样既可以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入,也为后面形成科学概念搭桥铺路。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复习回忆、联系沟通等方法指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现象与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建立联系。如上例在分析实验现象之前,教师可以通过提示卡、课件等引导学生回忆空气是流动的,空气占据空间,热空气会上升,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等,只要具备了这些知识,中等水平的学生就能作出这样的
解释:风箱内的蜡烛点燃后,周围的空气受热上升从烟囱中跑出,风箱内的空气跑出后留下的空间就会有冷空气从水平口流进来补充,这样就形成了空气的流动,从而形成风。 (三)把握实验结论与客观实际之间的联系形成科学结论。 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可以揭示一种特定条件下事物之间的联系即实验结论。实验结论能否说明自然界中的客观事实,还需要将实验结论与客观实际进行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科学的结论。类比和归纳是小学科学教学中常用的两种方法: 1.归纳法。就是将多个同类实验模型的结论联系起来,经过比较归纳出一般的科学结论。比如冀教版小学《科学》教材5年级上,第14课《传热》中的“热在物体中是怎样传递的实验”,学生建立了多个实验模型,有的用酒精灯给金属丝的一端加热,观察到金属丝上用黄油粘的豆子从距热源近的地方依次掉下;有的用酒精灯给金属片的一端加热,有的用蜡烛给金属杯的底部加热,都观察到类似的实验现象。尽管这些实验模型、实验的具体条件各不相同,但它们具有相同的实验现象,由此可以归纳出这样的结论:在同一物体中,热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 2.类比法。实验现象是在特定的实验环境下呈现的,它毕竟不是自然现象,不能直接说明自然事物之间的联系。这就需要将实验结论与自然界中的某一现象联系起来,通过对各种变量的比较而得出一般的科学结论。比如 “风是怎样形成的”模拟试验,当学生得出了实验环境下风形成的原因之后,教师可以出示相应的示意图,引导学生理解:在地球上,有的地方受太阳照射较多,地面空气受热膨胀后变轻,开始上升。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被别处的冷空气补充进来。补充进来的冷空气又被晒热、上升,冷空气又补充进来??这样就形成了空气的流动,这就是风。空气流动快就是大风,流动慢就是小风。 总之,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只要我们能够及时地将实验中各个要素进行有机的联系,就能准确把握实验教学目标,确定科学、可行的指导学生实验的方法,就能全面发展小学生的实验素养,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效果。
作文九:《小学科学实验》5300字
小学科学实验
一、 实验内容:液体混合前后重量和体积的变化
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课题:4、把液体倒进水里
实验器材:水、烧杯、酒精、天平、量筒
液体混合后,总质量没有变化;液体混合后,总体积变小了。
二、实验内容:认识二氧化碳(四年级上册第 1单元)
课题:《空气中有什么》
实验器材:锥形瓶、 集气瓶, 带有玻璃的塞子、 软管、 小苏打、 醋、澄清石灰水、 长、短蜡烛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
三、实验内容:学会使用显微镜(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课题:1、水滴里的生物
实验器材:显微镜、滴管、纱布、载玻片、盖玻片、碘酒、吸水纸、玻片标本若 干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结论:水滴里含有草履虫等多种微生物。显微镜是观察微生物的重要工具。
四、实验内容:空气的成分(四年级上册第 1单元)
课题:《空气中有什么》
实验器材:固定在玻璃上的蜡烛、透明玻璃杯、水槽、红色水、火柴
实验结论:空气中有支持燃烧和不支持燃烧两种气体,分别是氧气和二氧化碳。 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
五、实验内容:溶解(四年级上册第 2单元)
课题:分离盐与水的方法
实验器材:粗盐,水
烧杯,玻璃棒,药匙,漏斗,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 坩埚钳,胶头滴管,若干一样的小纸片滤纸,火柴,纸片
实验结论:固体食盐溶解后加热 蒸发又变固体。
六、实验内容 :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反应 (六年级下册)
七、 实验内容 :米饭、淀粉和碘酒 (六年级下册)
实验结论:含有淀粉的物质遇碘酒变蓝
八、 实验内容 :观察岩石(五 年级下册)
实验结论:
九、实验内容 :水的毛细现象(三年级上册)
实验器材 :不同颜色的水、纸巾;粉笔、纱布、塑料片、玻璃片(2块,在其中
十、实验内容:植物实验 -----叶脉书签制作
实验器材:白兰叶、桂花叶、桉树叶 、 烧杯,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火 柴,天平,旧牙刷,镊子。水彩颜料,彩色丝线,氢氧化钠, 3%双氧水。
实验结论:
十一、 【实验名称】温度计的使用
【实验目的】了解温度计的基本构造;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
【实验器材】烧杯、水、温度计
【实验步骤】 1、 (温度计主要有三部分构成:玻璃泡、玻璃管、刻度)使用时, 手拿温度计的上部。 2、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水中,不要接触容器壁。 3、 3— 5分钟后,等温度计的液柱静止后,读出温度。 4、读数时,温度计不能 拿出水面,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顶端相平。此时水的温度是 摄氏度。
【实验说明】规范读、写温度的单位。即:摄氏度 ℃
十二、 【实验名称】探究水往高处走的秘密(或物体的毛细现象)
【实验目的】了解毛细现象,能解决水往高处走的秘密
【实验器材】毛巾 (或布条 ) 、红墨水、实心和空心的玻璃管(粗细不同) 、纸片、 水槽
【实验步骤】 1、在水槽中倒入水,滴入几滴红墨水(为了便于观察) ,使水变 成红色。 2、将实验材料一端同时浸入水槽中,仔细观察现象,发现:水沿着布 条(或毛巾) 、空心玻璃棒、纸片等材料向上爬,而不会沿着实心管上升。还发 现粗细不同的空心管,细管的水升得高,粗管的水升得低。
【实验结论】水能沿着有空隙的材料上升,这种现象叫做毛细现象。空隙越大, 升得越高;反之升得低。
【实验说明】了解生活中毛细现象实例:(1)浸在脸盆里的毛巾滴水; (2)用粉 笔吸滴在纸上的水; (3)用卫生纸吸洒在衣服上的油; (4)酒精灯的酒精能源源 不断地到达灯芯顶端??
十三、改变浮和沉
【实验名称】改变物体的浮和沉
【实验目的】了解改变沉浮的基本方法
【实验器材】盛有水的水槽、橡皮泥、鸡蛋、铝片、两个小瓶(一个空的、一个 盛有沙子) 、盐、塑料泡沫
【实验步骤】 1、首先把橡皮泥、鸡蛋、铝片、两个小瓶、塑料泡沫放入水中, 看到橡皮泥、鸡蛋、铝片、一个小瓶沉到水底,另一小瓶、塑料泡沫浮在水面。 2、把橡皮泥团捏成小船状,放在水中,它浮在了水面;把沉入水底的小瓶内物 体倒出,放入水中时,它浮在了水面上;在沉着鸡蛋的水中加入盐,鸡蛋慢慢浮 上了水面。 3、再把橡皮泥团捏成一团,放入水中时,它又沉入水底;在浮着的 小瓶内装上物体,放入水中,小瓶沉入水底;再把鸡蛋放在没有盐的水中,鸡蛋 又沉入水底。
【实验结论】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有:(1)改变物体的形状; (2)改变物体的重 量; (3)改变水的密度
十四、 玩滑梯的启示【实验名称】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有关
【实验目的】了解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物体的表面光滑程度和物体轻重。 【实验器材】长木板、毛巾、橡皮筋、被拉动物体(钩码及钩码盒代替)
【实验步骤】 1、 用橡皮筋在光滑的木板上匀速拉动物体, 观察橡皮筋的长度变 化。 2、在木板上铺上毛巾,让它表面变得粗糙,再用橡皮筋拉动刚才的物体, 观察橡皮筋的长度变化(比在光滑木板上拉动时橡皮筋变得更长些) 。说明:在 光滑木板上摩擦力小, 在粗糙木板上运动摩擦力大。 3、 在光滑木板上再拉动物 体,观察橡皮筋长度的变化;向钩码盒内加放钩码或减少钩码来改变物体重量, 再拉动观察橡皮筋长度变化。会发现:物体重了,摩擦力大;反之,摩擦力小。 【实验结论】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表面光滑程度和物体轻重有关。 表面越粗糙, 摩擦力越大;物体越重,摩擦力也越大。
【实验说明】 1、“被拉动的物体”用“钩码盒”代替,在改变物体轻重时,只 改变盒内钩码数即可。 2、 对比实验的设计从四年级上册开始, 而这里没有要求 学生学会设计对比实验(即实验中只有一个不同条件,其他条件相同) 。但作为 老师准备材料时应做到心中有数, 按对比实验要求准备。 3、 测力计的使用是四 年级下册设计的内容,三年级的学生还没有认识测力计以及力的单位“牛顿”,
因此, 不能用测力计拉动物体比较力的大小, 只能用橡皮筋或松紧带拉动, 通过 比较橡皮筋或松紧带长短变化获得“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知识。
十五、灯泡亮了【实验名称】探究基本电路的组成(或:探究灯泡亮的秘密) 【实验目的】学会连接电路,了解一个完整电路的组成。
【实验器材】电池及电池盒、开关、导线、灯泡及灯座等
【实验步骤】 1、 用导线把电池(装入电池盒) 、开关、灯座(固定好灯泡)依 次连接起来。 2、 合上开关,灯泡就亮起来了。 3、 打开开关,灯泡就灭了。 这样,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实验结论】 一个完整的电路主要包括电源 (如电池) 、 开关、 导线、 用电器 (如 灯泡)四部分。
【实验说明】实验步骤中,让学生明白各部分的作用: 1、 开关:控制灯泡亮 灭; 2、 电源:电的来源; 3、 用电器:用电工作的机器,统称用电器; 4、 灯座、电池盒是附属部分。五、 P33第 12课 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
【实验名称】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
【实验目的】 会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灯泡连接在一个完整电路中 【实验说明】 小 学阶段不必出现“串联”、“并联”两个名词。让学生明白共有两种连接方法:一种是手拉手,另一种是并排连接,形象掌握即可。
十六、 谁的本领大 【实验名称】 探究哪些物体容易导电,哪些物体不容易导电。 【实验目的】了解哪些物体容易导电,哪些物体不容易导电
【实验器材】塑料、玻璃、橡胶、纸板、木头(干、湿) 、石头、金属丝(铜、 铁、铝??) 、电流表
【实验说明】 1、把电池、灯泡、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
2、把各种材料连接进电路,看灯泡亮不亮;区分常见导体、绝缘体。 3、有意 识地准备干、湿两种木块。连接干木块时,灯泡不亮,说明干木块不容易导电; 连接湿木块时, 由于电路电流小, 灯泡也不亮, 但不能根据这一现象确定湿木块 不容易导电,从而属于绝缘体,这时教师应引导用更精密的仪器电流表来检测, 从而认识到湿木块是导体。 3、 区分好“容易”、 “不容易”与“能”、 “不能” 的不同。
十七、瓶“吞”鸡蛋的秘密【实验名称】研究大气压力的存在
【实验目的】知道大气有压力;大气压力来自四面八方。
【实验器材】玻璃杯、硬板、水。
【实验步骤】 1、 先在玻璃杯中倒满水, 将硬板盖在玻璃杯上, 杯口不要有气泡。 2、 先用手按住硬板, 把杯子倒过来, 慢慢松开手, 观察到, 硬板不会掉下来。 3、 将倒过来的杯口朝向前、后、左、右各个方向。
【实验现象】将杯子倒过来松手,纸板不会掉下来,水也不会流出来。将杯口朝 向四面八方,纸板也不会掉下来。
【实验结论】大气有压力,大气压力来自四面八方
【实验说明】 1、瓶“吞”鸡蛋是本课的一个导入实验,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 生提出问题和猜想, 以引人大气压力实验探究。 注意:选择瓶口要略小于鸡蛋“腰 围”的瓶子,鸡蛋剥去外壳,为了封闭好,鸡蛋沾上水会更好,而且实验时小头 朝下。 2、还可这样做实验:用火柴点燃一张纸,放到广口瓶中,迅速将剥了壳 的熟鸡蛋迅速塞住瓶口,鸡蛋被“吞”进去。 3、实验完毕,鸡蛋不易取出。可 见本册教学参考书 P201瓶“吐”鸡蛋的实验。
十八、声音的产生 【研究声音产生的秘密及声音传播】
【实验目的】了解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了解声音能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 【实验材料】音叉、电源、真空仪、水槽、乒乓球、
【实验说明】能用典型材料发出声音,看到它在振动。一般实验分三种物态。固 体:音叉被敲响后,音叉发音,手感到振动或立即插入水中,会看到水花四溅和 波纹;手敲鼓和锣会感到振动。气体:用吹满气的气球,松手时有声音,这时看 到气球口振动或嘴吹小瓶,会听到声音,看瓶内小塑料泡沫在振动。液体:用烧 杯来回倒水时有声音,水面在振动;往水中投东西或搅动,水也发出声音,同时 水面在振动。 在桌子一端轻轻敲击, 在另一端能听到声音; 找一发声物体如闹钟 或手机, 让其不断发出声音, 包好塑料袋放入水中, 还能听到声音??种种现象 说明,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并向四面八方传播。把一电铃放入未 抽空气的真空仪内,听到铃声,开动抽气机,逐渐把仪器内的空气抽掉,铃声逐 渐变小,最后消失。
十九、通电的线圈(电磁铁)
【实验目的】了解电能生磁,即电能与磁能的转化,了解磁力与什么有关。 【实验器材】
【实验说明】 在三年级“电的本领”单元认识了解了电的基础上, 进一步研究电 的另一个作用:电生磁,即电能与电磁能的转化。通过制作电磁铁、探究电磁铁 特性、制作电磁起重机的活动,让学生知道电能产生磁,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极、
磁性大小的因素。 首先引导学生观察电磁铁的基本构造, 使学生了解利用电流通 过绕制的线圈产生磁极的装置叫电磁铁。 它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组成, 是将电能 转化成电磁能的装置。 然后让学生利用导线、 铁钉、 电池盒、 电池, 自制电磁铁。 方法很简单:把导线按照一个方向缠绕在大铁钉上,接通电路就可以了。第二、 三圈线绕在第一圈上, 最后一圈从倒数第二圈里穿过去, 这样线圈不易松散。 在 小组汇报结果时, 引导学生发现电磁铁有以下特性:磁力有大小; 通电时有磁性, 断电时磁性消失。 本课的难点、 重点是: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和研 究电磁铁的磁极。 1、电磁铁的磁力研究(1)在铁钉上缠绕一定圈数的漆包线, 然后串联不同数量的电池,分别观察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2)在同一个铁钉上, 先后缠绕不同圈数的漆包线, 然后串联相同节数的电池, 分别观察吸起大头针的 数量。结果会发现:串联电池数量多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多,说明它的磁力 大; 缠绕圈数多, 吸起的大头针多, 说明它的磁力大。 2、 电磁铁的磁极研究 (1) 给电磁铁通电后,让其一端与指南针接近,找出电磁铁的两极。 (2)改变电池的 正负极,看电磁铁的两极有没有变化。 (3)改变电线的缠绕方向,看电磁铁的两 极有没有变化。 结果发现, 电磁铁的两极会改变。 电池正负极方向改变或绕线方 向改变都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二十、摆的秘密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目的】了解什么是摆,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 实验器材 】 :不同长度的线、铁架台、秒表、夹子、硬币。
【 实验说明 】 :出示一个摆,告诉学生:这叫摆。摆由摆线、摆锤两部分组成。 示范:自然松手,来回一次叫摆动一次。让学生明确两点:1、摆线要拉直; 2、 手不能加力。否则会产生干扰。摆有快慢之分。让学生猜测:影响摆快慢的因素 有哪些。 其实, 影响摆快慢的因素有许多。 一般教材都把:摆幅大小、 摆锤轻重、 摆线长短这三项作为研究对象。 要研究其中一个因素, 必须控制好另外两个因素。 其实,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无关,从而减少一个因素。做对比,每次研究都只有 一个变量。改变条件 没有改变条件 研究过程 发 现 摆锤重 次数 最后,利用 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在限定的时间内设计一个摆。猜了不说,数了才算,使学
实验结论:摆的快慢与摆幅和摆锤重量无关,与摆的长度有关。
二十一、实验内容:测量热水变冷的温度《冷热与温度》
实验器材:温度计、热水、钟表、记录纸、烧杯、
实验结论:热水降温的速度是先快后慢,直到与周围环境温度一致
作文十:《小学科学实验》3000字
---装--订---
2014.2.20
2014年春季小学(科学) 实验教学及工作计划
郭公坪小学
实验教学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更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加强对实验教学工作的管理,更好地为教学提供服务。
一、加强领导
1、学校教导主任具体分管自然(科学) 实验教学领导。 ①分管领导有听课记录。
②实验教学列入学校工作计划,有教研活动及工作检查记录。
③有全校本学期《实验教学计划进度总表》,并将该进度总表张贴在仪器室墙上。
2、学校有专职或兼职实验教师及仪器管理员。
①能熟悉所担任的自然(科学) 课教材。
②能熟练使用仪器或教具。
二、仪器室管理
1、有专用仪器室
按要求实验小学和各中心小学应有专用仪器室(完小可与实验室合用) ,并配有灭火器、砂箱。砂箱里的砂要用小塑料袋装成小砂包。这样,急用时较为方便。
2、有相应规章制度
仪器室内墙上应张贴有《仪器室规则》、《仪器报损报废与赔偿制度》、《仪器领用与外借制度》。
3、仪器配备要达标
仪器的配备要达标,做到合理购置、勤于管理、科学使用、提高效率,发挥其最大效益。
4、有足够的仪器橱
仪器须有足够的仪器橱、柜并按“0计量仪器”、“1通用仪器”、“2专用仪器”、“3模型”、 “4标本”、“5挂图”、“6玻璃仪器”“7药品”“8其他实验材料和工具”等八类,按仪器编号顺序定橱、定柜、定位存放,仪器排列要整齐、清洁。小药品(如:高锰酸钾、烧碱、小苏打、盐酸等) 同样按编号依次存放在专柜或箱里。仪器室管理人员要掌握各类药品的性质、特点,并根据不同的性质、特性分类隔离存放和保管。
5、仪器橱上贴有大标签
每个仪器橱柜的左上角应张贴填有该橱柜内仪器的编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生产厂等内容的大标签。(出示大标签样张)大标签上的仪器项目件数要与该仪器橱柜内的仪器实物及《仪器设备登记卡》中的相应仪器项目件数相符。仪器若有变动,相应的大标签应及时更换,最迟一学期后就得更换。
6、财物分类建卡造册
仪器室所有的财物应分门别类建立《教学仪器设备登记卡》和《库存材料(工具、低值易耗品)明细帐》。《教学仪器设
备登记卡》的填写要完整并按配备目录顺序整理成册,并定期进行对帐,做到“物物有账,账物相符,账账相符”。
7、说明书分类整理
仪器说明书要分类整理装订成册,并附有目录索引。
8、健全领用、外借制度
一切仪器的领用、外借、归还必须通过管理人员,教师领用必须提前填写《实验使用仪器通知单》,便于管理人员准备。使用完毕,应进行清理并及时归还。外单位或个人借用一律须经学校分管领导批准后,办理登记手续,并检查仪器完好情况。
三、实验室管理
实验室是教师进行实验教学,学生动手实践探究科学的重要基地,是办好学校的基本条件之一。实验室的管理人员要坚持素质教育的方向,提高责任感,树立全心全意为教学服务的思想,努力钻研业务,做好仪器设备管理、维修以及保养工作。自然(科学) 任课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实验教学管理
在自然(科学) 教学中,实验是一个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充分地利用演示实验的直观性和分组实验的操作性,构建以学生探究为核心的教学观,为学生创造科学探究的氛围,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
具体要求是:
1、按要求开好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
自然(科学) 科任教师必须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开好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
⒉填写好“实验通知单”和“实验记录单”
每节实验课(包括演示、分组) ,教师应填写完整的《实验通知单》和《实验教学记录单》,并按年段分班整理,学期结束后装订保存备查(出示《实验通知单》和《实验教学记录单》样张,对填写、整理“通知单”、“记录单”的要求进行讲解说明)。兼任仪器管理员的自然(科学) 教师,可不必填写《实验通知单》。
3、填写好“药品、低值易耗品”领用卡
自然(科学) 教师实验使用药品及低值易耗品应填写《化学药品(低值易耗品)领用卡》,火柴、蜡烛、干电池等可不纳入。
4、如有仪器损坏或丢失,应及时注销
每次实验前,实验教师必须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必须试做准备开设的实验,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指导学生在实验中掌握操作要领。实验后要认真检查仪器或物品是否损坏或丢失,确保下次实验的正常进行。如有仪器损坏或丢失,应填写完整的《教学仪器设备报损报告单》,至少每学期整理一次,级学校领导审批后及时在《仪器登记卡》中注销。
5、各种单据整理存放,以便检查
《实验通知单》、《实验教学记录单》、《化学药品(低值易耗品)领用卡》、《教学仪器设备报损报告单》应整理存放于仪器室管理,以便检查
6、积极开展研制自制教具活动。
研制自制教具可以补充补充学校仪器不足的问题,是一项既省钱,又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同时还能引导学生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认知世界达到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教师要从自然学科所特有的角度去观察去思考,就会发现身边许多废弃的东西都是可能利用的。
2014.2.20
郭公坪小学2014年实验室工作计划
一 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提高小学实验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以及实验室材料实现科学化、分类、分档、档案管理,加强实验水平和实验效果,更好,更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发展。
二 主要任务、目标
按国家教委颁布的教学大纲开齐开足实验教学课程,实验开出率达到90%以上,引导学生基本能亲手完成各个实验,形成一定实验技能,培养科学的实践,实验,观察能力。
三 具体工作措施
1、实验室工作由校长及教导主任直接管理,实验室设专门管理
员,即实验员,具体管理实验室工作。
2、实验室管理员任务目标;
(1)实验员必须拟定自然教学计划,各年级自然教学工作须按计划进行实验教学,实验教学需填写演示实验计划、分组实验计划、演示实验单、分组实验单等表格。
(2)在进行实验教学前必须准备好实验所需仪器,材料,教师对每组实验有充分准备,精心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过程,方法,写出相应实验方案,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安全性及效果。
(3)在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时,应要求学生准备好相关的实验材料,以确保学生在实验中有物可做,并指导学生观察,讨论,得出相应的结论,完成实验教学;
(4)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后,应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单(试验记录),并认真审阅,引导学生在实验、观察中养成科学的自然观和相应的实验能力;
(5)开学及时收取自然各年级《演示实验计划表》、《分组实验计划表》;期末按时收取《实验记录表》、《实验报告单》等相应的书面材料;
(6)在实验教学、教研方面,以全体自然任课教师为组,进行相应的自然教学与实验教学研究,以不断提高自然学科教师的教学与实验能力。
3、材料归档
(1)每学期(学年)按时将各类材料分类装订后归档,并按时填
写相应试验开出数、开出率,完成实验室材料的归档管理,做到科学、规范,便于查阅;
(2)在材料归档的过程中注意材料的质量与数量应答相应要求;
4、实验室器材管理
实验室管理人员除应管理好材料收发、入档工作外,还应管理好实验室的器材及日常工作。
(1)材料(实验器材)的每日发放和收回工作,并作好相应发放,收回记录及损坏,修理等相应记录;
(2)作好相关实验器材的申报,采购,申购等工作;
(3)每周组织学生打扫实验室,并处理好实验室,保管室的用电,设备,器具的保管、管理、安全工作,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5、其他相关工作
(1)作好与实验室及实验室管理相关的一系列工作;
(2)不足之处,另行补充。
2014年2月
郭公坪小学
仪器室、实验室管理员:周良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