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节选自于是之《幼学纪事》阅读答案》1700字
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20分)
我之所以还喜欢读点书,全靠我幸运地遇到了校内外的许多良师益友。开始叫我接近了文艺的是孔德小学的老师们。
有一次,一位眼睛近视得很厉害而又不戴眼镜的老师,把我们几个同学招呼到他的宿舍里去,给我们诵读《罪恶的黑手》。他屋里哪儿都是书,光线显得很暗,所以他需要把诗集贴近鼻尖才能读得出。他的声音不洪亮,也无手势,读得很慢,却很动人。长大以后,我再没去读这首诗,然而它给我的印象,却始终留在脑海里。这位老师不久就不见了。当时,他为什么有这样的兴致叫几个孩子去听这首诗呢?我至今也不明白。每当路过孔德旧址,我还常常想起他来,我总觉得他或者是一位诗人,或者是一位革命者,老幻想着有一天会碰上他。【①“常常想起”“老幻想着有一天会碰上他”,表明对这位忘了姓名的老师的深切思念和爱戴。】
还有一位美术老师,是卫天霖先生。他是一位大画家,可是那时我们却全然不懂他的价值。他有一种教法,我们都很喜欢。开始是静物写生,画小瓶小罐之类。过了一阵以后,又叫我们到户外去,先画校园里头,后来就去东华门外的筒子河。孩子们对跑出去画画快活无比。我们画,卫先生跟着看,他也好像很高兴。一次写生,我画的地方前边是许多槐树,后边是一排矮松,再往后则是满墙的爬山虎。当时只知道看见的都要画上,哪里懂虚、实、疏、密这许多深奥的道理!结果,我的画画满了绿树、绿蔓、绿叶、绿茎,简直是绿得不可开交,一塌糊涂。谁知这时候卫先生正站在我身后看,我扭头看见他,笑了;他看着我和我的那幅绿色作品,也笑了,而且还称赞了我。到底是称赞我的什么呢?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勇气可嘉,什么都敢画?或者根本就不是称赞,只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当时我可没想这么多,反正是被老师夸了,就觉得了不起,就还要画。【甲】
此后,我画画的兴趣,越来越浓,差不多延续到上初中一年级的时候。
对于卫天霖先生,我并不是为写这篇文章才想起他来的。时间还要早十来年。那时,首都剧场附近有一阵颇贴了一些所谓“揭露”卫先生“罪状”的印刷品。大家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里,都学会了一种本事,就是能够在通篇辱骂的文字里看出一个人的真价值来。【②这句话批判了动乱年代里颠倒是非的黑暗现实。】我也正是从那些印刷品里才知道,原来第一个引导我接近了艺术的竟是这样一位大人物,我不禁骄傲了。
前两年,美术馆举办了先生的画展,我去看了。我在先生的自画像前,伫立了许久。他并没有把自己画得如何的色彩斑斓,还是他教我们时那样的平凡。我不知道美术界里对他是怎样评价,我只觉得他曾是一位默默的播种者,他曾在孩子们的心里播下了美的种子。而美育,我以为,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从十五岁那年起,我就上不起学了。
我上学是由本家供给的。那时祖母已逝,只剩下母亲和我。本家们有的给我们些钱,贴补吃喝;有的给我们间房住;有的灵活些,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缺吃的了,到他家去,添两双筷子总还可以;【③“添两双筷子”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在缺吃的年代本家们同舟共济的情景。】而有一家就是专门供我一年两次的学费。十五岁以前,我受到的就是这么一种“集体培养”。但是,就在那年的冬天,这位本家来到母亲和我的屋里。
“干什么呢?”他问。
“温书,准备寒假考试。”我答。
“别考了。现在大伙都不富裕,你也不小了,出去找点事做吧。”
我沉默了,母亲也无言。吃人嘴短,还能说什么呢?于是我合上了笔记本和书,从此结束了我的学生生涯。
“找点事做”,那时很难。先要买些“履历片”回来填写,写好后再托本家、亲戚四面八方找门路,呈送上去。回音,大都是没有的,但是要等待。母子两个茫茫然地等着,等着一个谁也不愿多想的茫茫然的未来。【乙】
茫然中还是有事可做的。子承母业,去当当。比每天上学稍晚的时间,便挟个包去当铺,当了钱出来径直奔粮店买粮。家底单薄,当得的钱,只够一天的开销,计:棒子面一斤,青菜一把,剩下的买些油盐。当得无可再当了,便去押“小押”。那是比当铺更低一等,因此也是更加苛酷的买卖。他们为“方便”穷人计,可以不收实物,拿了当铺的“当票”就能押。押得无可再押了,仍旧有办法,就是找“打小鼓的”把“押票”再卖掉。卖,就更“方便”了。每天胡同里清脆的小鼓声不绝如缕,叫来就可以交易。一当二押三卖,手续虽不繁难,我和母亲的一间小屋里可就渐渐地显露出空旷来,与老郝叔的家日益接近。
(节选自于是之《幼学纪事》)
作文二:《普通话测试之作品8号 节选自巴金《繁星》》600字
[作品8号 节选自巴金《繁星》]
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fǎnɡfú)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三年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dìfɑnɡ)有一道后门,每晚我打开后门,便看见一个静寂(jìnɡjì)的夜。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ju?de)光明无处不在。那时候我正在读一些天文学的书,也认得一些星星(xīnɡxinɡ),好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rande)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yǎnɡwànɡ)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bànmínɡ-bànmai)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yáoyáo-yùzhuì)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móhu)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有一夜,那个在哥伦波上船的英国人指给我看天上的巨人。他用手指着://那四颗明亮的星是头,下面的几颗是身子(shēnzi),这几颗是手,那几颗是腿和脚,还有三颗星算是腰带。经他这一番指点,我果然看清楚(qīnɡchu)了那个天上的巨人。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
作文三:《节选自《汉字的起源与汉字之最》阅读答案》2100字
节选自《汉字的起源与汉字之最》阅读
答案
(“128815”);节选自《汉字的起源与汉字之最》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字起源的确切时代和起源的状况曾经那样模糊。近六十年来,现代考古的谜一个个从地下被揭晓。关于汉字的起源,也有了更多的考古资料显示了蛛丝马迹。
殷墟甲骨文产生在商代后期,约为公元前十四至前十一世纪。这时的汉字已经是可以较好地记录汉语的文字系统。这种汉字的实际面貌表明,它不但经过相当长时期的积累,而且经过某种程度上的整理规范。那么,在此之前的汉字是什么样子的呢?
从商代后期再往前,推到商代前期。考古学家认为,郑州商代遗址的发掘中找到的被称作二里岗文化的商代文化,与殷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它的时代大约在公元前1750至前1350年范围内,早于安阳小屯殷商文化三百多年。在翻转的地面上,曾发现三件有字的骨,其中两件各有一字,另一件有十个字。考古学家认为是为练习刻字而刻的,它的形制与般墟甲骨文差不多,可以看出,当时已经在使用甲骨文。二里岗文化的陶器和陶片上也刻划符号,都是简单的刻文,刻在陶大口尊上。河北藁城县台西商代遗址里也发现了一些刻在陶器上的符号,其中一部分比商代后期略早一些。江西清江吴城遗址出土的陶器刻符,也早于殷墟四百年左右。
这三处的陶文,有的与汉字很相像。
近年来,对夏文化的探讨日渐热烈,一般认为夏代已经进入阶级社会,起码应该有一些原始文字,但是在夏代遗址的发掘中,却没有找到可以确证为文字的资料。河南偃师县发掘的二里头文化,根据考古层位,是压在河南龙山文化层之上,又被二里岗文化所压住的。它的时代约在公元前十九至前十五世纪,属夏文化,至少它的晚期已经进入了文明阶段。在发掘的陶片上有的刻划记号,用意不清。这些几何式的直纹,应当都与文字有关。
尽管商代早期和夏代文化中似乎没有更多的关于汉字的考古资料,但不能说明那时没有文字。骨刻、金铸、陶绘的器物上得以保存文字,是因为它们的质地不易腐烂。可以想见,在汉字有所积累的时期,它不可能不用来进行日常书写。那种临时性的交往或保留时间不必过长的书写物,是可能划在易于腐烂的兽皮、木片、树皮、树叶、草叶等东西上的。而这些书写物在数千年之后无法再现,就像我们已经无法看到原始社会的木船和草鞋一样,应当是十分正常的。而且,隔开这一段,在更早一些的新石器时代,我们还可以窥到一些文字起源的信息。
山东的大汶口文化,发现刻有符号的陶尊和残器片十六件,大都出自墓葬,上面有十八个刻符。这些刻符的图像和甲骨文与早期金文的象形文字非常接近。虽然这些符号绝大多数刻在陶尊外壁口下颈部,而且一个#from本文来自学优网://.gkstk.end#陶尊一般只刻一个符号,只有一件在颈
部两侧刻两个,另一件在颈部、底部各刻一个,相互并不连贯,因此,意义无法探求。但说它们是原始文字,已有相当的理由。
(节选自《汉字的起源与汉字之最》)
1(下列关于汉字起源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对于汉字起源的确切时代和状况,在近六十年来的现代考古中,已经有更多的考古资料显示了蛛丝马迹。
B(研究汉字的起源主要不是研究商代后期的甲骨文,因为甲骨文已经是可以较好地记录汉语的文字系统了。
C(二里岗文化中发现三件有字的骨,可以推测汉字起源的时代大约在公元前1750至前1350年范围内。
D(二里岗文化、河北藁城县台西商代遗址、吴城遗址等陶器上的陶文,对于研究汉字的起源有一定价值。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夏代遗址的发掘中,没有找到可确证为文字的资料,这与一般认为夏代已进入阶级社会,应该有原始的文字的看法不相合。
B(从考古层位上来说,处于最上层的应该是二里岗文化,其次是河南龙山文化,处于最下层的是河南偃师县发掘的二里头文化。
C(二里头文化属于夏文化,它所处的时代约在公元前十九至前十五世纪,根据专家的研究,至少它的晚期已经进入了文明阶段。
D(尽管商代早期和夏代文化中关于汉字的考古资料缺乏,但在更早一些的新石器时代的器物中,已经有了一些文字起源的信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依据早于安阳小屯殷商文化三百多年的二里岗文化的考古挖掘中发现的骨上的文字,考古学家作出断定,当时已经在使用甲骨文。
B(骨刻、金铸、陶绘的器物上的文字,因为它们的质地不易腐烂,所以能保存下来;而划在易于腐烂的东西上的文字,就无法保存。
C(大汶口文化中大都出自墓葬的刻有符号的十六件陶尊和残器片,上面有十八个刻符,这些刻符的图像中透露出原始文字的信息。
D(考古工作者研究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字之前的不同时期陶片上的刻划记号,因为弄清这些记号的年代,就能够弄清汉字的起源。
参考答案:学优网整理
1.C(对文意理解有误。在二里岗的发掘中发现三件有字的骨,也不能推测汉字起源的年代,因为从原文“考古学家认为??当时已经在使用甲骨文”来看,汉字的起源的时代要早于这个时期。)
2.B(对句意理解有误。从原文中看,其次应该是“二里头文化”,处于最下层的是“龙山文化”。)
3.D(分析有误。不能说“弄清这些记号的年代”就能够“弄清汉字的起源”,因为从文章中看,“这些记号的年代”已基本清楚,但汉字的起源依然模糊。)
作文四:《普通话测试之作品5号 节选自峻青《第一场雪》》700字
[作品5号 节选自峻青《第一场雪》]
这是入冬以来,胶东半岛上第一场雪。
雪纷纷扬扬,下得很大。开始还伴着一阵儿(yīzhanr)小雨,不久就只见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飘落下来。地面上一会儿(yīhuìr)就白了。冬天的山村,到了夜里就万籁俱寂(wànlài-jùjì),只听得雪花簌簌地(sùsù de)不断往下落,树木的枯枝被雪压断了,偶尔咯吱一声响。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今天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yɑ)~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máor?nɡr?nɡ)亮晶晶的银条儿(yíntiáor);而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则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ch?ndiàndiàn)的雪球儿。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美丽的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yùxia)似的雪末儿(xuěm?r)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大街上的积雪足有一尺多深,人踩上去,脚底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一群群孩子在雪地里堆雪人,掷(zhì)雪球,那欢乐的叫喊声,把树枝上的雪都震落下来了。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这个话有充分的科学根据,并不是一句迷信的成语。寒冬大雪,可以冻死一部分越冬的害虫;融化了的水渗进土层深处,又能供应(ɡōnɡyìnɡ) //庄稼(zhuānɡjiɑ)生长的需要。我相信这一场十分及时的大雪,一定会促进明年春季作物,尤其是小麦的丰收。有经验的老农把雪比做是“麦子的棉被”。冬天“棉被”盖得越厚,明春麦子就长得越好,所以又有这样一句谚语:“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mántou)睡。”
我想,这就是人们为什么把及时的大雪称为“瑞雪”的道理吧。
作文五:《普通话测试之作品9号 节选自李恒瑞《风筝畅想曲》》600字
[作品9号 节选自李恒瑞《风筝畅想曲》]
假日到河滩上转转,看见许多孩子在放风筝(fēnɡzhenɡ)。一根根长长的引线,一头(yītóur)系(jì)在天上,一头系在地上,孩子同风筝都在天与地之间悠荡,连心也被悠荡得恍恍惚惚了,好像又回到了童年。
儿时放的风筝,大多是自己的长辈或家人编扎(biānzā)的,几根削(xiāo)得很薄(báo)的篾(mia),用细纱线扎成各种鸟兽的造型,糊(hú)上雪白的纸片,再用彩笔勾勒出面孔与翅膀的图案。通常扎得最多的是“老雕”“美人儿”“花蝴蝶”等。
我们家前院就有位叔叔,擅扎风筝,远近闻名。他扎的风筝不只体型好看,色彩艳丽,放飞得高远,还在风筝上绷一叶用蒲苇(púwěi)削成的膜片,经风一吹,发出“嗡嗡”(wēnɡwēnɡ)的声响,仿佛是风筝的歌唱,在蓝天下播扬,给开阔的天地增添了无尽的韵味,给驰荡的童心带来几分疯狂。
我们那条胡同(hútònɡr)的左邻右舍的孩子们放的风筝几乎(jīhū)都是叔叔编扎的。他的风筝不卖钱,谁上门去要,就给谁,他乐意自己贴钱买材料。
后来,这位叔叔去了海外,放风筝也渐与孩子们远离了。不过年年叔叔给家乡写信,总不忘提起儿时的放风筝。香港回归之后,他的家信中说到,他这只被故乡放飞到海外的风筝,尽管飘荡游弋(yóuyì),经沐(mù)风雨,可那线头儿(xiàntóur)一直在故乡和//亲人手中牵着,如今飘得太累了,也该要回归到家乡和亲人身边来了。
是的。我想,不光是叔叔,我们每个人都是风筝,在妈妈手中牵着,从小放到大,再从家乡放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啊(yɑ)~
作文六:《节选自《宋书·沈演之列传》阅读答案及翻译》1300字
节选自《宋书?沈演之列传》阅读答案
及翻译
(“128815”);节选自《宋书?沈演之列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题。
沈演之字台真,吴兴武康人也。演之年十一,尚书仆射刘柳见而知之,曰:“此童终为令器。”家世为将,而演之折节好学,读《老子》日百遍,以义理业尚知名。袭父别爵吉阳县五等侯。郡命主簿,州辟从事史,西曹主簿,举秀才,嘉兴令,有能名。元嘉十二年,东诸郡大水,民人饥馑,吴义兴及吴郡之钱唐,升米三百。以演之及尚书祠部郎江邃并兼散骑常侍,巡行拯恤,许以便宜从事。演之乃开仓廪以赈饥民,民有生子者,口赐米一斗,刑狱有疑枉,悉制遣之,百姓蒙赖。
转别驾从事史,深为义康所待,故在府州前后十余年。后刘湛、刘斌等结党,欲排废尚书仆射殷景仁,演之雅仗正义,与湛等不同,湛因此谗之于义康。尝因论事不合旨,康变色曰:“自今而后,我不复相信~”演之与景仁素善,尽心于朝廷,太祖甚嘉之,以为尚书吏部郎。
十七年,义康出籓,诛湛等,以演之为右卫将军。景仁寻卒,乃以后军长史范晔为左卫将军,与演之对掌禁旅,同参机密。二十年,迁侍中,右卫将军如故。大祖谓之曰:“中领卫,望实优显,此盖宰相便坐,卿其勉之。”上欲伐林邑,朝臣不同,唯广州刺史
陆徽与演之赞成上意。及平,赐群臣黄金、生口、铜器等物,演之所得偏多。上谓之曰:“庙堂之谋,卿参其力,平此远夷,未足多建茅土。廓清京都,鸣鸾东岱,不忧河山不开也。”二十一年,诏曰:“总司戎政,翼赞东朝,惟允之举,匪贤莫授。侍中领右卫将#from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gkstk.,全国最大的高考资源网end#军演之,清业贞审,器思沈济。右卫将军晔,才应通敏,理怀清要。并美彰出内,诚亮在公,能克懋厥猷,树绩所莅。演之可中领军,哗可太子詹事。”晔怀逆谋,演之觉其有异,言之太祖,晔寻事发伏诛。迁领国子祭酒,本州大中正,转吏部尚书,领太子右卫率。虽未为宰相,任寄不异也。
(节选自《宋书?沈演之列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十七年,义康出籓出:贬谪。
B(惟允之举允:允许。
C(匪贤莫授匪:不是。
D(郡命主簿命:任命。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尚书仆射刘柳见而知之/而演之折节好学
B(家世为将/虽未为宰相
C(以义理业尚知名/以为尚书吏部郎
D(乃以后军长史范晔为左卫将军/演之乃开仓廪以赈饥民
10.你认为在上述文言文阅读材料中,作者张扬了传主哪种最优
秀的品质,试从两个角度举例分析。(5分)
答: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民有生子者,口赐米一斗,刑狱有疑枉,悉制遣之,百姓蒙赖。(5分)
译文:
(2)演之雅仗正义,与湛等不同,湛因此谗之于义康。(3分)
译文:
1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十二年春二月,亮?由斜谷出,始以流马运。秋八月亮卒渭滨征西大将军魏延与丞相长史杨仪争权不和举兵相攻延败走斩延首仪率诸军还成都。大赦,以左将军吴壹为车骑将军,假节督汉中。以丞相留府长史蒋琬为尚书令,总统国事。
(节选自《三国志?后主传》)
注:?亮:诸葛亮。
作文七:《节选自《宋书·沈演之列传》阅读答案及翻译》1200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题。
沈演之字台真,吴兴武康人也。演之年十一,尚书仆射刘柳见而知之,曰:此童终为令器。家世为将,而演之折节好学,读《老子》日百遍,以义理业尚知名。袭父别爵吉阳县五等侯。郡命主簿,州辟从事史,西曹主簿,举秀才,嘉兴令,有能名。元嘉十二年,东诸郡大水,民人饥馑,吴义兴及吴郡之钱唐,升米三百。以演之及尚书祠部郎江邃并兼散骑常侍,巡行拯恤,许以便宜从事。演之乃开仓廪以赈饥民,民有生子者,口赐米一斗,刑狱有疑枉,悉制遣之,百姓蒙赖。
转别驾从事史,深为义康所待,故在府州前后十余年。后刘湛、刘斌等结党,欲排废尚书仆射殷景仁,演之雅仗正义,与湛等不同,湛因此谗之于义康。尝因论事不合旨,康变色曰:自今而后,我不复相信!演之与景仁素善,尽心于朝廷,太祖甚嘉之,以为尚书吏部郎。
十七年,义康出籓,诛湛等,以演之为右卫将军。景仁寻卒,乃以后军长史范晔为左卫将军,与演之对掌禁旅,同参机密。二十年,迁侍中,右卫将军如故。大祖谓之曰:中领卫,望实优显,此盖宰相便坐,卿其勉之。上欲伐林邑,朝臣不同,唯广州刺史陆徽与演之赞成上意。及平,赐群臣黄金、生口、铜器等物,演之所得偏多。上谓之曰:庙堂之谋,卿参其力,平此远夷,未足多建茅土。廓清京都,鸣鸾东岱,不忧河山不开也。二十一年,诏曰:总司戎政,翼赞东朝,惟允之举,匪贤莫授。侍中领右卫将军演之,清业贞审,器思沈济。右卫将军晔,才应通敏,理怀清要。并美彰出内,诚亮在公,能克懋厥猷,树绩所莅。演之可中领军,哗可太子詹事。晔怀逆谋,演之觉其有异,言之太祖,晔寻事发伏诛。迁领国子祭酒,本州大中正,转吏部尚书,领太子右卫率。虽未为宰相,任寄不异也。
(节选自《宋书沈演之列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十七年,义康出籓 出:贬谪。
B .惟允之举 允:允许。
C .匪贤莫授 匪:不是。
D .郡命主簿 命:任命。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 .尚书仆射刘柳见而知之 / 而演之折节好学
B .家世为将 / 虽未为宰相
C .以义理业尚知名 / 以为尚书吏部郎
D .乃以后军长史范晔为左卫将军 / 演之乃开仓廪以赈饥民
10. 你认为在上述文言文阅读材料中,作者张扬了传主哪种最优秀的品质,试从两个角度举例分析。(5分)
答:
11.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民有生子者,口赐米一斗,刑狱有疑枉,悉制遣之,百姓蒙赖。(5分)
译文:
(2)演之雅仗正义,与湛等不同,湛因此谗之于义康。(3分)
译文:
12.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十二年春二月,亮①由斜谷出,始以流马运。秋八月亮卒渭滨征西大将军魏延与丞相长史杨仪争权不和举兵相攻延败走斩延首仪率诸军还成都。大赦,以左将军吴壹为车骑将军,假节督汉中。以丞相留府长史蒋琬为尚书令,总统国事。
(节选自《三国志后主传》)
注:①亮:诸葛亮。
作文八:《节选自于是之《幼学纪事》阅读答案(2).doc》6000字
节选自于是之《幼学纪事》阅读答案(2) 节选自于是之《幼学纪事》阅读答案(2)文章来自:学优网 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20分)
我之所以还喜欢读点书,全靠我幸运地遇到了校内外的许多良师益友。开始叫我接近了文艺的是孔德小学的老师们。
有一次,一位眼睛近视得很厉害而又不戴眼镜的老师,把我们几个同学招呼到他的宿舍里去,给我们诵读《罪恶的黑手》。他屋里哪儿都是书,光线显得很暗,所以他需要把诗集贴近鼻尖才能读得出。他的声音不洪亮,也无手势,读得很慢,却很动人。长大以后,我再没去读这首诗,然而它给我的印象,却始终留在脑海里。这位老师不久就不见了。当时,他为什么有这样的兴致叫几个孩子去听这首诗呢?我至今也不明白。每当路过孔德旧址,我还常常想起他来,我总觉得他或者是一位诗人,或者是一位革命者,老幻想着有一天会碰上他。【?“常常想起”“老幻想着有一天会碰上他”,表明对这位忘了姓名的老师的深切思念和爱戴。】 还有一位美术老师,是卫天霖先生。他是一位大画家,可是那时我们却全然不懂他的价值。他有一种教法,我们都很喜欢。开始是静物写生,画小瓶小罐之类。过了一阵以后,又叫我们到户外去,先画校园里头,后来就去东华门外的筒子河。孩子们对跑出去画画快活无比。我们画,卫先生跟着看,他也好像很高兴。一次写生,我画的地方前边是许多槐树,后边是一排矮松,再往后则是满墙的爬山虎。当时只知道看见的都要画上,哪里懂虚、实、疏、密这许多深奥的道理!结果,我的画画满了绿树、绿蔓、绿叶、绿茎,简直是绿得不可开交,一塌糊涂。谁知这时候卫先生正站在我身后看,我扭头看见他,笑了;他看着我和我的那幅绿色作品,也笑了,而且还称赞了我。到底是称赞我的什么呢?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勇气可嘉,什么都敢画?或者根本就不是称赞,只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当时我可没想这么多,反正是被老师夸了,就觉得了不起,就还要画。【甲】
此后,我画画的兴趣,越来越浓,差不多延续到上初中一年级的时候。
对于卫天霖先生,我并不是为写这篇文章才想起他来的。时间还要早十来年。那时,首都剧场附近有一阵颇贴了一些所谓“揭露”卫先生“罪状”的印刷品。大家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里,都学会了一种本事,就是能够在通篇辱骂的文字里看出一个人的真价值来。【?这句话批判了动乱年代里颠倒是非的黑暗现实。】我也正是从那些印刷品里才知道,原来第一个引导我接近了艺术的竟是这样一位大人物,我不禁骄傲了。
前两年,美术馆举办了先生的画展,我去看了。我在先生的自画像前,伫立了许久。他并没有把自己画得如何的色彩斑斓,还是他教我们时那样的平凡。我不知道美术界里对他是怎样评价,我只觉得他曾是一位默默的播种者,他曾在孩子们的心里播下了美的种子。而美育,我以为,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从十五岁那年起,我就上不起学了。
我上学是由本家供给的。那时祖母已逝,只剩下母亲和我。本家们有的给我们些钱,贴补吃喝;有的给我们间房住;有的灵活些,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缺吃的了,到他家去,添两双筷子总还可以;【?“添两双筷子”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在缺吃的年代本家们同舟共济的情景。】而有一家就是专门供我一年两次的学费。十五岁以前,我受到的就是这么一种“集体培养”。但是,就在那年的冬天,这位本家来到母亲和我的屋里。
“干什么呢?”他问。
“温书,准备寒假考试。”我答。
“别考了。现在大伙都不富裕,你也不小了,出去找点事做吧。” 我沉默了,母亲也无言。吃人嘴短,还能说什么呢?于是我合上了笔记本和书,从此结束了我的学生生涯。
“找点事做”,那时很难。先要买些“履历片”回来填写,写好后再托本家、亲戚四面八方找门路,呈送上去。回音,大都是没有的,但是要等待。母子两个茫茫然地等着,等着一个谁也不愿多想的茫茫然的未来。【乙】
茫然中还是有事可做的。子承母业,去当当。比每天上学稍晚的时间,便挟个包去当铺,当了钱出来径直奔粮店买粮。家底单薄,当得的钱,只够一天的开销,计:棒子面一斤,青菜一把,剩下的买些油盐。当得无可再当了,便去押“小押”。那是比当铺更低一等,因此也是更加苛酷的买卖。他们为“方便”穷人计,可以不收实物,拿了当铺的“当票”就能押。押得无可再押了,仍旧有办法,就是找“打小鼓的”把“押票”再卖掉。卖,就更“方便”了。每天胡同里清脆的小鼓声不绝如缕,叫来就可以交易。一当二押三卖,手续虽不繁难,我和母亲的一间小屋里可就渐渐地显露出空旷来,与老郝叔的家日益接近。
(节选自于是之《幼学纪事》)
文章来自:学优网
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20分)
我之所以还喜欢读点书,全靠我幸运地遇到了校内外的许多良师益友。开始叫我接近了文艺的是孔德小学的老师们。
有一次,一位眼睛近视得很厉害而又不戴眼镜的老师,把我们几个
同学招呼到他的宿舍里去,给我们诵读《罪恶的黑手》。他屋里哪儿都是书,光线显得很暗,所以他需要把诗集贴近鼻尖才能读得出。他的声音不洪亮,也无手势,读得很慢,却很动人。长大以后,我再没去读这首诗,然而它给我的印象,却始终留在脑海里。这位老师不久就不见了。当时,他为什么有这样的兴致叫几个孩子去听这首诗呢?我至今也不明白。每当路过孔德旧址,我还常常想起他来,我总觉得他或者是一位诗人,或者是一位革命者,老幻想着有一天会碰上他。【?“常常想起”“老幻想着有一天会碰上他”,表明对这位忘了姓名的老师的深切思念和爱戴。】 还有一位美术老师,是卫天霖先生。他是一位大画家,可是那时我们却全然不懂他的价值。他有一种教法,我们都很喜欢。开始是静物写生,画小瓶小罐之类。过了一阵以后,又叫我们到户外去,先画校园里头,后来就去东华门外的筒子河。孩子们对跑出去画画快活无比。我们画,卫先生跟着看,他也好像很高兴。一次写生,我画的地方前边是许多槐树,后边是一排矮松,再往后则是满墙的爬山虎。当时只知道看见的都要画上,哪里懂虚、实、疏、密这许多深奥的道理!结果,我的画画满了绿树、绿蔓、绿叶、绿茎,简直是绿得不可开交,一塌糊涂。谁知这时候卫先生正站在我身后看,我扭头看见他,笑了;他看着我和我的那幅绿色作品,也笑了,而且还称赞了我。到底是称赞我的什么呢?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勇气可嘉,什么都敢画?或者根本就不是称赞,只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当时我可没想这么多,反正是被老师夸了,就觉得了不起,就还要画。【甲】
此后,我画画的兴趣,越来越浓,差不多延续到上初中一年级的时候。
对于卫天霖先生,我并不是为写这篇文章才想起他来的。时间还要早十来年。那时,首都剧场附近有一阵颇贴了一些所谓“揭露”卫先生“罪状”的印刷品。大家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里,都学会了一种本事,就是能够在通篇辱骂的文字里看出一个人的真价值来。【?这句话批判了动乱年代里颠倒是非的黑暗现实。】我也正是从那些印刷品里才知道,原来第一个引导我接近了艺术的竟是这样一位大人物,我不禁骄傲了。
前两年,美术馆举办了先生的画展,我去看了。我在先生的自画像前,伫立了许久。他并没有把自己画得如何的色彩斑斓,还是他教我们时那样的平凡。我不知道美术界里对他是怎样评价,我只觉得他曾是一位默默的播种者,他曾在孩子们的心里播下了美的种子。而美育,我以为,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从十五岁那年起,我就上不起学了。
我上学是由本家供给的。那时祖母已逝,只剩下母亲和我。本家们有的给我们些钱,贴补吃喝;有的给我们间房住;有的灵活些,告诉我们什么#from本文来自学优网.gkstk.end#时候缺吃的了,到他家去,添两双筷子总还可以;【?“添两双筷子”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在缺吃的年代本家们同舟共济的情景。】而有一家就是专门供我一年两次的学费。十五岁以前,我受到的就是这么一种“集体培养”。但是,就在那年的冬天,这位本家来到母亲和我的屋里。
“干什么呢?”他问。
“温书,准备寒假考试。”我答。
“别考了。现在大伙都不富裕,你也不小了,出去找点事做吧。” 我沉默了,母亲也无言。吃人嘴短,还能说什么呢?于是我合上了笔记本和书,从此结束了我的学生生涯。
“找点事做”,那时很难。先要买些“履历片”回来填写,写好后再托本家、亲戚四面八方找门路,呈送上去。回音,大都是没有的,但是要等待。母子两个茫茫然地等着,等着一个谁也不愿多想的茫茫然的未来。【乙】
茫然中还是有事可做的。子承母业,去当当。比每天上学稍晚的时间,便挟个包去当铺,当了钱出来径直奔粮店买粮。家底单薄,当得的钱,只够一天的开销,计:棒子面一斤,青菜一把,剩下的买些油盐。当得无可再当了,便去押“小押”。那是比当铺更低一等,因此也是更加苛酷的买卖。他们为“方便”穷人计,可以不收实物,拿了当铺的“当票”就能押。押得无可再押了,仍旧有办法,就是找“打小鼓的”把“押票”再卖掉。卖,就更“方便”了。每天胡同里清脆的小鼓声不绝如缕,叫来就可以交易。一当二押三卖,手续虽不繁难,我和母亲的一间小屋里可就渐渐地显露出空旷来,与老郝叔的家日益接近。
(节选自于是之《幼学纪事》),文章来自:学优网
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20分)
我之所以还喜欢读点书,全靠我幸运地遇到了校内外的许多良师益友。开始叫我接近了文艺的是孔德小学的老师们。
有一次,一位眼睛近视得很厉害而又不戴眼镜的老师,把我们几个同学招呼到他的宿舍里去,给我们诵读《罪恶的黑手》。他屋里哪儿都是书,光线显得很暗,所以他需要把诗集贴近鼻尖才能读得出。他的声音不洪亮,也无手势,读得很慢,却很动人。长大以后,我再没去读这首诗,然而它给我的印象,却始终留在脑海里。这位老师不久就不见了。当时,他为什么有这样的兴致叫几个孩子去听这首诗呢?我至今也不明白。每当路过孔德旧址,我还常常想起
他来,我总觉得他或者是一位诗人,或者是一位革命者,老幻想着有一天会碰上他。【?“常常想起”“老幻想着有一天会碰上他”,表明对这位忘了姓名的老师的深切思念和爱戴。】 还有一位美术老师,是卫天霖先生。他是一位大画家,可是那时我们却全然不懂他的价值。他有一种教法,我们都很喜欢。开始是静物写生,画小瓶小罐之类。过了一阵以后,又叫我们到户外去,先画校园里头,后来就去东华门外的筒子河。孩子们对跑出去画画快活无比。我们画,卫先生跟着看,他也好像很高兴。一次写生,我画的地方前边是许多槐树,后边是一排矮松,再往后则是满墙的爬山虎。当时只知道看见的都要画上,哪里懂虚、实、疏、密这许多深奥的道理!结果,我的画画满了绿树、绿蔓、绿叶、绿茎,简直是绿得不可开交,一塌糊涂。谁知这时候卫先生正站在我身后看,我扭头看见他,笑了;他看着我和我的那幅绿色作品,也笑了,而且还称赞了我。到底是称赞我的什么呢?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勇气可嘉,什么都敢画?或者根本就不是称赞,只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当时我可没想这么多,反正是被老师夸了,就觉得了不起,就还要画。【甲】
此后,我画画的兴趣,越来越浓,差不多延续到上初中一年级的时候。
对于卫天霖先生,我并不是为写这篇文章才想起他来的。时间还要早十来年。那时,首都剧场附近有一阵颇贴了一些所谓“揭露”卫先生“罪状”的印刷品。大家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里,都学会了一种本事,就是能够在通篇辱骂的文字里看出一个人的真价值来。【?这句话批判了动乱年代里颠倒是非的黑暗现实。】我也正是从那些印刷品里才知道,原来第一个引导我接近了艺术的竟是这样一位大人物,我不禁骄傲了。
前两年,美术馆举办了先生的画展,我去看了。我在先生的自画像前,伫立了许久。他并没有把自己画得如何的色彩斑斓,还是他教我们时那样的平凡。我不知道美术界里对他是怎样评价,我只觉得他曾是一位默默的播种者,他曾在孩子们的心里播下了美的种子。而美育,我以为,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从十五岁那年起,我就上不起学了。
我上学是由本家供给的。那时祖母已逝,只剩下母亲和我。本家们有的给我们些钱,贴补吃喝;有的给我们间房住;有的灵活些,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缺吃的了,到他家去,添两双筷子总还可以;【?“添两双筷子”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在缺吃的年代本家们同舟共济的情景。】而有一家就是专门供我一年两次的学费。十五岁以前,我受到的就是这么一种“集体培养”。但是,就
在那年的冬天,这位本家来到母亲和我的屋里。
“干什么呢?”他问。
“温书,准备寒假考试。”我答。
“别考了。现在大伙都不富裕,你也不小了,出去找点事做吧。” 我沉默了,母亲也无言。吃人嘴短,还能说什么呢?于是我合上了笔记本和书,从此结束了我的学生生涯。
“找点事做”,那时很难。先要买些“履历片”回来填写,写好后再托本家、亲戚四面八方找门路,呈送上去。回音,大都是没有的,但是要等待。母子两个茫茫然地等着,等着一个谁也不愿多想的茫茫然的未来。【乙】
茫然中还是有事可做的。子承母业,去当当。比每天上学稍晚的时间,便挟个包去当铺,当了钱出来径直奔粮店买粮。家底单薄,当得的钱,只够一天的开销,计:棒子面一斤,青菜一把,剩下的买些油盐。当得无可再当了,便去押“小押”。那是比当铺更低一等,因此也是更加苛酷的买卖。他们为“方便”穷人计,可以不收实物,拿了当铺的“当票”就能押。押得无可再押了,仍旧有办法,就是找“打小鼓的”把“押票”再卖掉。卖,就更“方便”了。每天胡同里清脆的小鼓声不绝如缕,叫来就可以交易。一当二押三卖,手续虽不繁难,我和母亲的一间小屋里可就渐渐地显露出空旷来,与老郝叔的家日益接近。
(节选自于是之《幼学纪事》)文章来自:学优网
?这篇选文,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你认为第二部分应从哪一自然段开始,请给每一部分加
上小标题,要求:每个小标题,不超过8个字。(6分) 答:
19.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它能把我们读文章时的思考、感悟及时地表达出来。参考
批注【?】【?】【?】,从原文【甲】【乙】两处中任选一处,给文中加下划线的句子加上批注。(5分)
【甲】
【乙】
20.比较下面的一组句子,从表情达意方面看,为什么第?句比第?句好,(5分)
?我沉默了,母亲也无言。
?我沉默了,母亲也沉默了。
答:
21.选文第六自然段说:“我在先生的自画像前,伫立了许久。”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情
感,(4分)
答:
参考答案:学优网整理
18.(6分)从第七自然段开始。(2分)上学时幸遇良师(2分)//辍学后家境困窘(2分)
19.(5分)
【甲】心理描写,感受独特,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表明老师的鼓励是一种无形的
力量。或:表明老师的鼓励激发了画画的兴趣。
【乙】有意重复使用“茫茫然”,强调了母子俩处境的艰难、无依无靠。
20.(5分)?句用“沉默”“无言”分别强调“我”和母亲都无话可说,避免了用词的重复单调,语言显得生动活泼;而?都用“沉默”一词来表示“我”和母亲都无话可说,语言显得重复呆板。 21.(4分)表达了对卫先生的思念和敬仰之情。
作文九:《炀帝失策——节选自·《蒙曼说隋:隋炀帝杨广》之九》5900字
炀帝失策
(本文节选自雅虎网·《蒙曼说隋:隋炀帝杨广》一书)
杨玄感起兵虽以失败告终,却拉开了隋朝灭亡的序幕。这场仅仅维持了两个月的兵变,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打败了杨玄感的隋炀帝,是否能够意识到自己胜利的真正原因?在杨玄感兵变的背后,究竟还潜伏着哪些危机?
杨玄感起兵,仅仅维持了两个月就以失败告终,它不但让隋炀帝二征高句丽功败垂成,还意味着隋朝末年全国动乱的开始。就在杨玄感兵变的五年之后,隋炀帝身死国亡。这样看来,这场兵变无论是对隋炀帝,还是对大隋王朝,都意义深远。也许,如果隋炀帝当年能好好反思一下杨玄感起兵的前因后果,大隋王朝还有药可医。那么,在杨玄感兵变背后究竟隐藏着大隋王朝怎样的兴衰密码?在平定杨玄感兵变之后,隋炀帝又将作出怎样的政治抉择呢?
据史书记载,隋炀帝在杨玄感兵变这件事之后也深受打击,曾经当众呜咽流涕。如此示弱,可是他当皇帝以来的第一次。
既然如此,如果隋炀帝是一个会反思、负责任的皇帝,他就应该想一想了,为什么杨玄感会起来造反?还有,为什么杨玄感造反会失败呢?只有把这两件事想清楚了,才能知道到底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才能避免此类事情再度发生。
为什么杨玄感能够起兵造反?其实原因很简单,除了他的家仇和个人野心之外,很大程度上还是利用了当时老百姓反对隋炀帝暴政的情绪。自从隋炀帝征讨高句丽以来,老百姓可就倒霉了,不是兵役就是徭役,无休无止。特别是离战场比较近的东部地区,更是成了重灾区。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群众基础,所以杨玄感才能登高一呼,应者云集,很快把军队从一万发展到十万。也正因为有这样的基础,杨玄感才能率领着用大刀和柳条盾牌装备起来的义军打败官军,这就叫顺应民心、民意。这一点,在历史上是没有争议的。
为什么杨玄感起兵又会失败呢?这可就有不同的说法了。其中,有一个最经典的说法,就是说杨玄感失败的关键在于他没有听李密的计策。李密给他出了上、中、下三策,他没有选择上策,直扑涿郡,占据临渝关,截断隋炀帝的归路;也没有选择中策,占据关中,端掉隋炀帝的老巢;而是选择了下策,去攻打东都洛阳,结果洛阳城没有拿下来,他反倒被各路官军包围,最后落得兵败身死。总之一句话,就是因为杨玄感太笨。
是不是这样呢?古往今来,人们都这样讲,但事实并非如此。要知道,研究历史也罢,理解历史也罢,最重要的方法无非是设身处地。大家设身处地想一想,在杨玄感起兵的时候,有没有可能直扑涿郡或者直奔关中呢?那是没有可能的。为什么?三个理由。
第一,无论是涿郡还是大兴城,距离杨玄感起兵的黎阳(今河南浚县)都有千里之遥。杨玄感最初起兵的时候,只有不到一万人的队伍,而且这一万人还都是临时拼凑的,既没有任何战斗经验,也没有什么正经装备,这样的军队,怎么可能经州过县,走到一千里以外的地方呢?在路上就得被消灭了。
第二,就算这支军队没有在路上散掉,它还面临着一个问题——攻打涿郡或者是大兴城。李密给杨玄感出主意,无论是说袭击涿郡,还是说占领关中,都是建立在突然袭击,敌人没有防备的基础之上的。问题是,一支军队转战千里,总要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对手不可能没有防备。一旦有了防备,那么涿郡也好,大兴城也好,都是不容易攻下的。
特别是大兴城,它是隋朝花大力气建的首都,隋炀帝二次东征之前,还特地又征调十万民夫把城墙加固了一遍,比洛阳城还要坚固。城墙坚固也罢了,大兴城守军也多。前文讲过,卫文升听说洛阳被围,马上抽调七万大军前来救援。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大兴城的守军至少在十万以上,这样坚固的城池,再加上十万大军,杨玄感是不可能攻得下来的,最后还会落得和打洛阳一样的下场。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杨玄感手下那些士兵,在最初起兵的时候,根本不可能跟着他去攻打涿郡或者大兴城。要知道,他们都是黎阳当地的百姓,并没有什么走南闯北的经历,古代资讯又不发达,像大兴城、涿郡,他们可能都没听说过,更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让这些安土重迁的农民抛家舍业,去进攻一个他们闻所未闻的地方,这怎么可能呢?恐怕他们没上路就开溜了。
但是洛阳就不一样了。自古以来,洛阳就是整个东部地区的中心,对于这些生活在古代所谓山东地区,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河北、河南、山东一带的老百姓来说,洛阳是他们耳熟能详的地方,也是他们心目中的政治中心,对于他们来说,打下洛阳就意味着胜利,而且也只有打下洛阳才意味着胜利。这一点,作为大军统帅的杨玄感其实是心知肚明的。他为什么不同意李密的上、中两策,非要用下策,道理就在这里。
换句话说,所谓李密三策,貌似天花乱坠,非常高明,但其实仅仅是一种理论构想而已,缺乏可操作性。在当时,打洛阳是杨玄感唯一能做的选择,既然如此,所谓不选上策选下策,也就不可能是杨玄感失败的关键因素了。
排除了战略失误这个因素,历史上还流传着另外一种说法,杨玄感败就败在用人不当。那么,杨玄感究竟错用了谁呢?
既然不存在所谓的战略失误,那么为什么杨玄感会失败呢?还有一种常见的说法就是用人不当。杨玄感都用了谁呢?前文讲过,他开始的时候用李密,自从韦福嗣和李子雄这两个人投降之后,杨玄感就逐渐把重心放在他们两个人身上了。
问题是,韦福嗣是什么人呢?他是个首鼠两端之人。当初,杨玄感把他抓住,他没有办法,暂且跟了杨玄感,但是他并不是一心一意替杨玄感谋划,而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凡事预留后路,总想着万一官军得胜,自己也可以洗刷干净,选这样的人当军师怎么可以呢?李密是聪明人,早就看出来了,曾经私下跟杨玄感说:
福嗣元非同盟,实怀观望;明公初起大事而奸人在侧,听其是非,必为所误,请斩之!
韦福嗣可不是跟我们一路的人,他虽然人在我们这边,但怀有观望之心。将军您开始起大事就让这样的奸人在侧,讲是说非,这不是福气,而是祸害!依我之见,还不如把他斩首。
李密建议杀韦福嗣,杨玄感听不听他的?杨玄感不听,他觉得李密这样说是因为嫉妒。所以只说了一句话,“何至于此?”你说得太重了,他不至于是这样的人,就不理李密了,气得李密扼腕叹息,回去就跟自己的死党讲:“楚公好反而不欲胜,吾属今为虏矣!”楚公喜欢造反,但是又不想取胜,我们这些人就要做俘虏了。
韦福嗣如此,李子雄怎么样呢?李子雄倒是没有不忠诚的问题,但是他脑子不够用。为什么这么讲呢?举一个例子。就在隋朝的各路援军都已经逼近洛阳,杨玄感四面楚歌的情况下,杨玄感去请教李子雄下一步应该怎么办。李子雄出的主意居然是恳请杨玄感赶紧当皇帝!杨玄感听了之后,又去问李密。李密怎么表态呢?李密说:
昔陈胜自欲称王,张耳谏而被外;魏武将求九锡,荀彧止而见诛。今者密欲正言,还恐追踪二子;阿谀顺意,又非密之本图。何者?兵起以来,虽复频捷,至于郡县,未有从者;东都守御尚强,天下救兵益至,公当挺身力战,早定关中,乃亟欲自尊,何示人不广也!
什么意思呢?过去陈胜想自立为王,张耳进谏,结果被疏远;魏武帝曹操想谋求九锡,荀彧阻止他,结果被杀害。现在李密我想进言,也怕步这两个人的后路啊!可是,阿谀奉承,又不是我李密的本来意图。为什么?起兵以来,虽然屡战屡捷,却没有归顺的州县。洛阳守御森严,天下的救兵接踵而至,在这种情况下,您应该奋力战斗,早日平定关中,怎么能先想称帝呢!真要这么做,只能让天下人觉得您气量狭小罢了!
其实,就凭这一个建议,就能看出李子雄和李密的差距来了。且不说当时军事形势紧急,根本不是称帝的时候,就从争取舆论的角度考虑,也不应该称帝。
为什么呢?要知道,杨玄感起兵以来,不就是依靠只反炀帝,不反隋朝,废昏立明,解民倒悬这样的口号才赢得老百姓的拥护吗?现在这么早就要称皇帝,暴露改朝换代的个人野心,这不是自挖墙脚吗?李子雄出这样的主意,可见境界不高,能力也不强。
这样看来,用这两个人当谋臣,确实是杨玄感的丢分项。
问题是,用人不当是不是杨立感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呢?也不是。因为杨玄感起兵一共两个月,而史书记载的,这两个人给他出的主意其实并不多,而且有些主意也还不是馊主意,这样看来,把失败的责任都推到他们身上也不合适。
虽然韦福嗣和李子雄确实没给杨玄感出什么好主意,但是平心而论,他们也没有给杨玄感出过什么足以影响整个战争局面的馊主意。这样看来,如果把失败的责任都推到他们身上,也并不公平。杨玄感失败的关键原因既不是战略错误,也不是用人失误,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的兵败身死呢?
那么杨玄感到底为什么会失败呢?我觉得,根本问题在于杨玄感造反并不是时候。当时,隋炀帝固然是忙于对外战争,整天征发兵役劳役,让老百姓吃尽了苦头,老百姓也确实想造反,但是统治集团内部还是比较稳定的,官僚基本上并不反对隋炀帝。为什么这么说?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杨玄感刚刚造反的时候,有一个著名的儒生——治书侍御史游元在黎阳和他一起督运军粮,杨玄感就劝他一起造反,还跟他讲,我这是“帅义兵,诛无道”,率领正义之师,诛杀无道,你追随我,不要有心理障碍。结果游元怎么说?游元讲:
尊公荷国宠灵,功参佐命,高官重禄,近古莫俦,公之弟兄,青紫交映,当谓竭诚尽节,上答鸿恩。岂意坟土未干,亲图反噬,深为明公不取,愿思祸福之端。仆有死而已,不敢闻命。
杨公,你爸爸杨素可是受国重恩,近代以来没有谁比他的官大,也没有谁比他钱多。你们杨家兄弟都在朝廷里做着大官,朝廷对你们杨家不薄啊!你正应该竭尽全力,报效国家。现在,你爸爸坟上的土还没有干呢,你怎么就会造反呢?我觉得你根本不应该这样办,至于我,要想让我跟你一块儿造反,对不起,有死而已。游元誓死也不肯追随杨玄感,这不是很能体现官员的基本态度吗?
第二个,杨玄感原来设想,如果能够把官员的子弟作为人质,就可以扰乱军心。事实上是不是这样呢?事实并非如此。来护儿的儿子投降了杨玄感,但是来护儿照样率领大军讨伐杨玄感,一点都没有手软。可见,在家和国发生冲突的时候,大多数官员还是选择了忠于国家,忠于皇帝。这说明他们对国家和皇帝还是有信心的。这一点,当时的有识之士看得相当明白。
当初,隋炀帝刚刚从辽东前线回来平叛的时候,就曾经迫不及待地问太史令庾质:“玄感其有成乎?” 你觉得杨玄感造反会成功吗?庾质回答说:
玄感地势虽隆,素非人望,因百姓之劳,冀幸成功。今天下一家,未易可动。
什么意思呢?杨玄感虽然门第很高,但是个人在官僚之中的声望并没有那么高。他现在之所以能够发展到这么大的势力,还是因为老百姓确实是太困苦、劳累了,所以才会响应他。但是,虽然有老百姓响应他,可是现在还是天下一家,所以杨玄感不太容易成功。
他的中心意思其实也是在说,杨玄感起兵造反,并没有得到官僚队伍的认可。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如果统治集团内部还比较稳定,想要打败这个政权还是相当困难的。杨玄感只是看到了百姓骚动,就以为可以造反,其实是误判形势。事实上,当时造反的时机根本不成熟,因此,他选择上策也罢,选择下策也罢,用李密也罢,用韦福嗣也罢,恐怕都难以改变兵败身死的命运,这才是他失败的关键。
如果隋炀帝能够明白杨玄感从一呼百应到一败涂地的根源,他就应该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了。既然杨玄感能够一呼百应是因为老百姓已经不堪忍受隋炀帝的暴政,那么以后就应该尽可能地实施仁政,缓和社会矛盾;既然杨玄感一败涂地是因为统治集团还心向皇帝,那么就应该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对官员推心置腹,凝聚人心,逐步弥合因为杨玄感叛乱引起的内部分裂。只要这两个方面齐头并进,杨玄感起兵造成的坏影响就会慢慢消失。那么,现实中隋炀帝是不是这么做的呢?
非常遗憾,隋炀帝根本没有这样思考经验教训,也根本没有采取这两种措施,恰恰相反,他对官员也好,对老百姓也好,都采取了完全错误的做法。怎么回事呢?先看官员。
杨玄感叛乱之后,隋炀帝怎么对待涉案官员的呢?他的态度是严惩不贷。叛乱刚一结束,隋炀帝就成立了以御史大夫裴蕴和民部尚书樊子盖为首的专案组,专门审理涉案官员。
这两个人有什么特点呢?裴蕴我们上册讲过,他的特点在于审理案件既不看事实,也不看法律条文,只看皇帝脸色。樊子盖有什么特点呢?他的特点是冷酷无情。把案子交到这两个人手里,其实也就意味着隋炀帝要抛开法律,重判重罚。
怎么才叫重判重罚呢?举两个人的例子。
第一个,杨玄感本人。前文讲过,杨玄感被弟弟杨积善所杀,运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一具尸体了,但就算是尸体隋炀帝也不放过,他先把杨玄感的尸体五马分尸,又把这些尸体的碎块陈列在街头整整三天,然后再把这些碎块剁成肉酱,最后一把火焚烧了事。我们在“隋文帝”系列中讲过隋朝的法律,隋朝最重的处罚是斩首,根本就没有五马分尸这一类酷刑。问题是,隋炀帝此时根本不按照法律办事,所以又把这些老早就废除的酷刑给捡起来了。
事实上,不光是杨玄感处以极刑,杨玄感的几个弟弟,不管有没有参与叛乱,也全部杀光。可怜杨素为隋炀帝作了那么大的贡献,最后就因为杨玄感叛乱断子绝孙,这其实已经很不厚道了。当然,我们也知道,杨玄感毕竟是所谓首恶,也把隋炀帝折腾坏了,让隋炀帝二征高句丽的大业泡汤,损失很大,隋炀帝发泄一下也还算情有可原。
问题是,隋炀帝残酷对待的可不是杨玄感一个。有一个人罪行没那么重,居然也被挫骨扬灰了。谁呢?杨玄感的军师韦福嗣。前文讲过,韦福嗣本来就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所以一到杨玄感解除对洛阳的包围,率军西走的时候,他就脚底抹油开溜了。
溜到哪里去了?他进洛阳城投案自首去了,希望坦白从宽。他在洛阳被关了一阵子,后来杨玄感兵败后,又从洛阳押往隋炀帝驻跸的高阳(今河北定州)受审。跟谁一块押送呢?当时,李密他们这些顽抗到底的人也已经被抓住了,韦福嗣就跟他们一块押送。
李密是个明白人,他知道只要被押到高阳,一定不得好死,所以在路上就跟押送他的狱卒攀上交情了,把几个同案犯身上的金银全都搜罗到一起,打点狱卒,还经常请狱卒喝酒。喝来喝去,和狱卒喝出了感情,狱卒对他们的管理也就越来越不严格。
有一天,李密把狱卒都给灌醉之后,居然穿墙逃跑了,而且还叫韦福嗣跟他一起跑。韦福嗣跑没跑呢?他没跑。他说,我跟你可不一样,我不是主动造反,而是被迫跟从杨玄感的,而且在杨玄感手下的时候,我也没少替朝廷考虑,从来没有认真给杨玄感出过什么主意。更重要的是,我是在杨玄感兵败之前就主动投案自首的,所以就算到了高阳,我也不怕,皇帝顶多是骂我两句罢了,然后该干什么干什么,又何必冒险逃跑呢?于是,韦福嗣就规规矩矩地被押到高阳了。
到高阳之后,隋炀帝是不是像韦福嗣想象的那样对待他呢?没有。隋炀帝把韦福嗣替杨玄感写的劝降书放在他面前了。劝降书上面写着“废此昏君,更立明哲”,废掉这个昏君,另立一个明君。连这样的大逆不道的话都敢说,你还想活着,笑话!隋炀帝一声令下,韦福嗣就被绑在一个木头杆子上了,然后在头上套上车轮,固定住。固定之后,隋炀帝下令文武百官一起朝他放箭,一时间箭如雨下,把韦福嗣射得浑身像刺猬一样。这还不够,射完了箭,也把他五马分尸,挫骨扬灰。
欢迎光临木柳书屋
作文十:《普通话测试之作品1号 节选自茅盾《白杨礼赞》》600字
[作品1号 节选自茅盾《白杨礼赞》]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ɡàn),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
以人工似的(shìde),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yāzhī)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
乎(jīhū)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yùnquān),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juéjiànɡ)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它没有婆娑(pósuō)的姿态,没有屈曲(qū)盘旋的虬枝(qiúzhī),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
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
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
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树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
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儿(yīdiǎnr)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
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xuè)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jīnɡshén)和意志。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节选自于是之《幼学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