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生活,原来可以更美的》900字
(一)
今天和往常一样,一直上课。老师还是那么满脸严肃地和《威尼斯商人》叫板,同学们也还是那么正襟危坐地欣赏着奇妙的《音乐之声》。不同的是刚上课时小刚同学不小心的一个响屁,引得我们全班同学难得一次开怀大笑。老师聪耳不闻,故作严肃状。其他的都不特别,这一天过得也很平常。真的!
(二)
哇!初中生活跟小学相比,还是有些特别。一个个说幼稚而又不幼稚的少男少女聚在一个集体里,不同的形象,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情趣爱好,陌生而又似曾相识。今天,我交了两个新朋友,真是爽!我们谈得很投机,还一起打篮球。过后小饮,大家都争着买单,冒充“款爷”。开心得不亦乐乎。这一天过得很充实。
(三)
苍天啊,大地啊,真是伤感!想不到我竟然被转班了,又要跟一群陌生的哥们姐们重新相识,不知需要多长时间,也不知是否“情投意合”。我总觉得这个新集体里的人怪怪的:男生和女生一起玩好像是一种罪过,有的人还大嗓门地乱起哄。真怀念原来的那个班集体!我真纳闷了:“同在一个学校,做人的差距为什么那么大呢?”
(四)
这样的日子,真苦!说不定我们上早读课时,别的人还在暖暖的被窝里美美地睡着懒觉呢。没办法,都初三了,是冲刺的时候了,老师家长们都这么说。共同生活了三年,这个集体虽然没有过多的温暖可言,但马上就要分道扬镳,还真有点舍不得呢。作业越来越多,整天几乎都愁眉苦脸,连笑一笑的时间都没有。真的很辛苦!
“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明天,老师说要给我们复习张晓风的《行道树》。
生活就是这样,平淡而又充实,无聊而又有趣,想忘记而又有几分难以舍弃。生活就是这样,每天太阳都照样升起,每夜月亮都如约而至。没有太阳,至少还有微风细雨;没有月亮,至少还有蛙鸣和蝉的乐曲。有了这些,生活才变得如此美丽。“生活,原来可以更美的!”
点评
这是一篇考场作文,小作者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巧妙构思,将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通过几个小片段有机地串联以来,看似零散,实则“形散而神不散”。本文语言淡而有味,结构平中见奇,感悟真切,主旨鲜明。
作文二:《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51600字
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简评威廉.莫里斯和工艺美术运动
“不要在你家里放一件虽然你认为有用,但你认为并不美的东西。”一百多年前,年轻的莫里斯以不高的语调说出这句话时,也许很多人嗤之以鼻;但是这简短的言论迅速飞跃大陆,跨越大洋,吹响了工艺美术运动 (the Arts & Crafts Movement)的号角,也拉开了现代设计的序幕。
一百多年前,新婚的莫里斯为了给新婚家庭购买生活用品,小商店,竟无法买到一件令他满意的家具和其它生活用品,这使他十分震惊。于是,在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合作下,他自己动手按自己的标准设计和制作家庭用品。在设计过程中,他将程式化的自然图案、手工艺制作、中世纪的道德与社会观念和视觉上的简洁融合在了一起。对他的新婚住宅“红屋”的装修是莫里斯对自己新的设计思想的第一次尝试。在这个浪漫的故事里,我仿佛看到了来自自然的原生态的设计,闻到了那新婚“红屋”来自自然的芬芳,深切感受到了“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 百多年之后,老先生的话余音绕梁,“美就是价值,就是功能”,在现代社会也引起了广泛的共鸣。也许在某些实用主义者看来上述说法比较极端,甚至觉得可笑;但是我认为在现代人类高度发达的社会,功能的使用不能仅仅是我们的追求,在感官上给人以美的欣赏与享受同样重要,即做到功能与美的统一。同时,莫里斯“师承自然”主张也是我们在设计思想上创作源头的活水之一。
工艺美术运动简介:
工艺美术运动 (the Arts & Crafts Movement)是起源于19世纪下半叶英国的一场设计改良运动,其名字来自约翰·拉斯金 (John Ruskin)的作品,运动的时间大约从1880年至1910年 。
工艺美术运动产生于所谓的“良心危机”,艺术家们对于不负责任地粗制滥造的产品以及其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感到痛心疾首,并力图为产品及生产者建立或者恢复标准。在设计上,工艺美术运动从手工艺品的“忠实于材料”、“合适于目的性”等价值中获取灵感,并把源于自然的简洁和忠实的装饰作为其活动的基
础。工艺美术运动不是一种特定的风格,而是多种风格并存,从本质上来说,它是通过艺术和设计来改造社会,并建立起以手工艺为主导的生产模式的试验。
工艺美术运动以装饰艺术、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等为对象,因为工业革命的批量生产所带来设计水平下降而开始的设计改良运动。运动的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运动的主要成员是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察尔斯·马金托什(Charles Rennie Mackiniosh)、C·F·A·沃塞(Charles Francis Annesley Voysey)和拉菲尔前派(Pre-Raphaelite)等。
威廉·莫里斯简介
莫里斯于1834年3月24 日出身在埃塞克斯郡(Essex)的一个富商家庭。在17岁那年,他随母亲一道去参观1851年在伦敦海德公园举行的“水晶宫”国际工业博览会。这次博览会一方面全面地展示了欧洲和美国工业发展的成就,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工业设计中的各种问题,从反面刺激了设计的改革。博览会的建筑——“水晶宫” 是20世纪现代建筑的先声,而“水晶宫”(图2)展出的内容却与其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出一种普遍的为装饰而装饰的热情,漠视任何基本的设计原则,其滥用装饰的程度甚至超过了为市场生产的商品。莫里斯对于当时展出的展品很有反感,这件事对他日后投身于反抗粗制滥造的工业制品有密切关系。
莫里斯曾在牛津大学学习神学。在那里他受到了拉斯金的设计思想的影响。拉斯金是一位作家和批评家,他通过极富雄辩和影响力的说教来宣传其思想,在反对工业化的同时,拉斯金对建筑和产品设计提出了与若干准则,比如“师承自然、忠实于传统材料”等。这些思想引导莫里斯走上了艺术与设计道路。在游历法国之后,莫里斯对哥特式建筑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进入一家建筑师事务所学习建筑,从而开始了他的设计生涯。
莫里斯对于新的设计思想的第一次尝试是对他的新婚住宅“红屋”的装修。为了给新婚家庭购买生活用品,小商店,竟无法买到一件令他满意的家具和其它生活用品,这使他十分震惊。在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合作下,他自己动手按自己的标准设计和制作家庭用品。在设计过程中,他将程式化的自然图案、手工艺制作、中世纪的道德与社会观念和视觉上的简洁融合在了一起。对于形式、或者说装饰与功能关系,依莫里斯看来,装饰应强调形式和功能,而不是去掩盖它们。
“红屋”建成后,莫里斯与几位好友建立了自己的商行——“莫里斯商行” ,自己设计产品并组织生产(图3)。这是19世纪后半叶出现于英国的众多工艺美术设计行会的发端。尽管莫里斯与别人一道设计过家具,但他主要是一位平面设计师,即从事织物、墙纸、瓷砖、地毯、彩色镶嵌玻璃等的设计。另外,在印刷、书籍装帧设计方面,他也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就,他尤其讲究版面编排,强调版面的装饰性,通常采取对称结构,形成了严谨,朴素,庄重的风格。他的设计多以植物为题材,颇有自然气息并反映出一种中世纪的田园风味,这是拉斯金“师承自然”主张的具体体现(图4),对后来风靡欧洲的新艺术运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简评
工艺美术运动对于设计改革的贡献是重要的,它首先提出了“美与技术结合”的原则,主张美术家从事设计,反对“纯艺术”。另外,工艺美术运动的设计强调“师承自然”、忠实于材料和适应使用目的,从而创造出了一些朴素而适用的作品。但工艺美术运动也有其先天的局限,它将手工艺推向了工业化的对立面,这无疑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由此使英国设计走了弯路。英国是最早工业化和最早意识到设计重要性的国家,但却未能最先建立起现代工业设计体系,原因正在于此。
工艺美术运动对以后的美术运动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工艺美术运动的设计强调“师承自然”、各种植物纹样和曲线的运用,忠实于材料和适应使用目的。这种思想被新艺术运动所借鉴和使用。体现了工艺美术运动在这一时期的合理性和实用性,但是这一运动对机器生产进行否定这是片面的,但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即将到来的工业化大生产所表现出的种种疑虑。我们不能否定其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复杂的心理上对自然的依恋和对中世纪传统风格的回归。工艺美术运动作为一种新的设计风格的尝试,为一以后的现代设计提供了设计的参考和素材。强调产品的实用性也被人们所认可。总之工艺美术运动有利有弊,汲取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才是关键。
莫里斯主张“师自然”,推崇自然主义,特别是提倡从植物纹样中汲取养料。并在美学上和精神上都以中世纪为楷模。在他的设计中,将程式化的自然图案、手工艺制作、中世纪的道德与社会观念和视觉上的简洁融合在一起,从而发展了帕金关于形式或者说装饰与功能关系的思想。莫里斯在阐明他所采用的装饰时说:“在许多情况下,我们称之为装饰的东西,只不过是一种我们在制作使用合理并令人愉悦的必需品时所必须掌握的技巧,图案成了我们制作的物品的一个部分,是物品自我表达的一种方式。通过它,我们不仅形成了自己对形式的看法,更强调了物品的用途。”根据莫里斯的观点,装饰应强调形式和功能,而不是去掩盖它们。尽管莫里斯与别人一道设计过家具,但他主要是一位平面设计师,即从事织物、墙纸、瓷砖、地毯、彩色镶嵌玻璃等的设计。他的设计多以植物为题材,有时加上几只小鸟,颇有自然气息并反映出一种中世纪的田园风味,这是拉斯金“师承自然”主张的具体体现,对后来风靡欧洲的新艺术运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作为设计革新运动的思想领袖,拉斯金将产品粗制滥造的原因归罪于机械化批量生产,因而竭力指责工业及其产品。与拉斯金一样,莫里斯认为产品的问题是与机器生产联系在一起的。但是,莫里斯并不像拉斯金那样害怕和厌恶机器,他认为劳动分工割裂了工作的一致性,因而造成了不负责任的装饰。尽管莫里斯
在对待机械化及大工业生产方面有他落后的一面,但他使先前设计改革理论家的理想变成了现实,更重要的是他不局限于审美情趣问题,而把设计看成是更加广泛的社会问题的一个部分。由于超越了“美学”的范畴,使他能接触到那些由来已久的更加重要的问题。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作为现代设计的伟大先驱是当之无愧的。
对我国设计的教益
我们的现代设计起步还比较晚,需要借鉴的东西还很多,在工艺美术运动中我们应该学习其中的“师承自然”的思想,强调美术与技术结合。
无独有偶,中国古代的工艺美学思想也是很丰富的,这些思想多散见于古代先贤的文化哲学思想中,是古代先贤们对造物行为和造物规律的认识和理解的总结。虽不是对古代造物活动的专门论述,却对中国古代工匠的造物行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约束着工匠们的造物意识,甚至规范着古代工匠的造物形制。也对后来的造物活动及现当代的设计行为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比如老庄的“器”与“道”、整体意识、“活性”、 亲和力、自然的工艺美学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造物艺术独有的特征与造物风格。在先秦时期,我国现存最早的手工艺技术专著《考工记》中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的设计美学观,与其有着相似的地方。两者都主张合理利用自然,与自然亲密接触。都对防止现代设计过于功利化、社会的过于物质化,防止传统文化的丧失及人文情怀的失落,防止自然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工艺美运动要求回溯到中世纪传统风格,强调手工艺的作用,要求艺术家与技术结合。也有很大可取之处,我们的现代设计也应到古代的传统造物思想中汲取营养,丰富现代的设计元素,例如莫里斯设计的椅子,简洁的曲线线条构成的椅身,中世纪植物纹样组成的椅背,被看作工艺美术运动的经典作品。返归我国古代明式家具,复合结构美、选材美、造型美、装饰美的典范。被称为我国家具史上的奇葩。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其设计风格,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尤其现代人们在这物化现象兴盛时代,工业化大生产给人带来了方便和快捷的同时,也给人们
带来负面应影响,人们看似利用现代工业产品为其服务,其实反过来好似被使用物所利用所规范。被使用无所“物化”。使人变得好似冷漠的工具。因此简洁、舒适、清新、环保、自然、人性化成了人们所追逐的热点。古代的“天人合一”的理念越来越被现代的人们所接受。
总之,兼顾功能和美感的现代设计可以使生活更美的!
寻找威廉.莫里斯
2007-11-08 21:06
一个简单的要求,在很多时候却并不容易达到。
100多年前,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内举行的世界工业博览会上,年方十七岁的威廉·莫里斯在观看展览的时候,对所见的工业化造成许多展品外形粗陋感到震惊,极其厌恶,竟然放声大哭。之后,他深受伦敦世界工业博览会的刺激,对于流行于世的各种新兴工业品感到讨厌,也厌倦了中世纪以来的复杂繁缛的设计,从自己的生活要求出发,1861年,他开办了一家工厂,成立了莫里斯、马歇尔和福尔克纳绘画、雕刻、家具与金属制品美术工匠公司。他反对维多利亚矫饰之风,倡导中世纪的纯朴装饰,并吸收日本的装饰,从自然中汲取素材,创出新的设计风格,这是一种可贵的探索。它的影响遍及欧洲多国。他通过自己的实践,促进了英国和世界设计的发展。
这家公司成为了全部现代工艺美术和现代设计的开端。
“莫里斯公司的重要性就在于,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艺术家——罗塞蒂、伯恩—琼斯、布朗都是公司的参与者——同意共同合作设计与生产日常用品,这还是第一次。”在佩夫斯纳《美术学院的历史》一书中,对于莫里斯公司在设计史上的地位给予了如此评价。
“莫里斯是这家公司惟一将设计转入实际运作的成员,只有他明白,做设计缺乏真正的材料知识,不知道如何加工材料,是19世纪工艺美术品不适用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他花费了极大的精力去获取他需要掌握而又不熟悉的各种手工艺门类的技术知识。1874年他学染色,1877年他学纺织,1890年学印刷。”
带来负面应影响,人们看似利用现代工业产品为其服务,其实反过来好似被使用物所利用所规范。被使用无所“物化”。使人变得好似冷漠的工具。因此简洁、舒适、清新、环保、自然、人性化成了人们所追逐的热点。古代的“天人合一”的理念越来越被现代的人们所接受。
总之,兼顾功能和美感的现代设计可以使生活更美的!
寻找威廉.莫里斯
2007-11-08 21:06
一个简单的要求,在很多时候却并不容易达到。
100多年前,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内举行的世界工业博览会上,年方十七岁的威廉·莫里斯在观看展览的时候,对所见的工业化造成许多展品外形粗陋感到震惊,极其厌恶,竟然放声大哭。之后,他深受伦敦世界工业博览会的刺激,对于流行于世的各种新兴工业品感到讨厌,也厌倦了中世纪以来的复杂繁缛的设计,从自己的生活要求出发,1861年,他开办了一家工厂,成立了莫里斯、马歇尔和福尔克纳绘画、雕刻、家具与金属制品美术工匠公司。他反对维多利亚矫饰之风,倡导中世纪的纯朴装饰,并吸收日本的装饰,从自然中汲取素材,创出新的设计风格,这是一种可贵的探索。它的影响遍及欧洲多国。他通过自己的实践,促进了英国和世界设计的发展。
这家公司成为了全部现代工艺美术和现代设计的开端。
“莫里斯公司的重要性就在于,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艺术家——罗塞蒂、伯恩—琼斯、布朗都是公司的参与者——同意共同合作设计与生产日常用品,这还是第一次。”在佩夫斯纳《美术学院的历史》一书中,对于莫里斯公司在设计史上的地位给予了如此评价。
“莫里斯是这家公司惟一将设计转入实际运作的成员,只有他明白,做设计缺乏真正的材料知识,不知道如何加工材料,是19世纪工艺美术品不适用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他花费了极大的精力去获取他需要掌握而又不熟悉的各种手工艺门类的技术知识。1874年他学染色,1877年他学纺织,1890年学印刷。”
和莫里斯一样,在中国短暂的家具家居设计历史上,很多创业者正是以生活的需求为出发点,看到了市场的贫乏,而不断将海外和本地原创的设计带入到我们的生活中。
19世纪中后期,莫里斯面对的最大问题是大工业生产对于手工艺行业的威胁。
现在的时点是公元21世纪,这些中国的创业者面临的问题不再是是否运用工业生产。而是抄袭之风的弥漫和原创精神的匮乏。
在这个发展仅有十年左右的市场上,意大利品牌专卖店里一盏ARCO灯要卖到两万多人民币,而在各个灯具城里这样的仿制品的价格甚至不到两千元。曾在全国很多城市开设过意大利高级设计家居用品专卖店——米兰道的孙群应该最有体会,他在柳州开设的专卖店里的一盏意大利灯具,在灯具陈列后不到一周,全柳州的灯具商店都能看到这盏灯的仿制品。
莫里斯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学习自己不懂的各项技术,找到设计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外型、材料和功能之间寻找最好的搭配。而在急于最快寻找到利润的时代,威廉·莫里斯还有生存的空间吗?
更多的人不是在研究设计的内在精神,原创设计往往沦为跟风者的牺牲品。
为什么海外设计在中国被大量抄袭?他们的确创造了美好漂亮的设计。但这些比奢侈品更为奢侈的家居设计,高昂的价格的确让普遍的城市生活可望而不可及。而借鉴或是模仿,则大大降低了设计成本,也创造了更多的利润空间。有利可图,于是商家便索性坐享拿来主义。
“莫里斯忠于自己的首要原则,即艺术不应是少数人独占的奢侈品,他不满足于得到他自己想要的东西,他希望广大公众都能得到他认为是优秀的艺术。”
在这个真伪莫辨的时代,美的东西依然在一点一点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功能性与美学的最好结合就是那些带给我们日常愉悦的生活用品,如果我们用看待一本书的耐心去观察一个杯子的巧思,就会发现,每一件美好的事物背后都有一个孜孜以求的作者。
附——威廉.莫里斯之简介
威廉.莫里斯(1834—1896)是英国19世纪著名的设计家、诗人、思想家与社会活动家,“英国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的奠基人与领导者。
所谓“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是针对工业革命后艺术设计之贫弱、传统手工艺之式微,而力图通过复兴传统手工艺以及重建艺术与设计的紧密联系,来探索新的社会背景下艺术设计发展道路的一场改革运动。它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的英国,在1880—1890年间达到顶峰。虽然该运动主要局限于手工艺设计领域,而且具有反对机械化大生产和提倡中世纪哥特式复兴的不足,带有一定的乌托邦色彩,但它毕竟是现代设计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设计改良运动。它所提倡的“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原则,有助于弥补艺术与设计的隔阂;它所开创的真实自然的设计风格,有助于消除雕琢堆砌、玩弄技巧的设计弊病。从这意义上说,它标志着现代艺术设计史的开端,作为该运动的领袖人物,莫里斯也就被后人尊为“现代设计的先驱”。
莫里斯早年学习过哲学、神学、建筑与绘画,而后由于强烈不满设计领域复古思潮、庸俗美学的大行其道以及对新技术、新的生产方式的滥用,而转向各类日用品的设计。1861年,他组建了著名的“莫里斯商行”,自行设计、生产、销售装设精美、工艺考究、趣味古朴、格调高雅的家具、织物、陶瓷、玻璃以及金工产品。在设计思想领域,莫里斯继承了著名艺术理论家约翰.拉斯金的思想,主张从更广泛、更深刻的社会与伦理的角度去审视设计问题。
首先,他主张艺术家与手工艺人的合作以实现改良日用品的目的,认为艺术的主体部分应该是实用艺术,反对在观赏性的“高等艺术”与实用性的“次等艺术”间强调分高下;其次,他重视传统手工艺的挖掘整理和发扬光大,力图通过手工艺的复兴来消除工业生产所造成的设计与制作相分离的弊端,因为他认为,这种分离既妨碍设计者进行合乎功能的设计,也不利于人的创造性的发挥;最后,他反对机器生产的滥用和工业化对人性的扼杀,希望通过设计的改革,美的教化,实现社会主义的宏大理想,而对工业社会的不满,又导致了他对中世纪的迷恋,对哥特式风格的过度崇拜。
作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与装饰艺术家,他的设计开一代新风;作为一名思想深邃、眼光独到、立意高远的思想家、理论家、他关于艺术与手工艺的主张影响了几代人,不仅直接促成了英国“艺术与手工艺运动”高潮的到来,而且还影响到欧洲大陆以及北美地区的“新艺术运动”。进入20世纪后,莫里斯的影响并为完全消退,无论是德国的“包豪斯”,还是北欧的“早期现代主义”设计思潮,都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了其启发。六七十年代之后,随着西方社会由工业化的转型,莫里斯的学说因其对文化与人性的重视,而再次受到了设计理论界的垂青。
莫里斯关于艺术与手工艺问题的思考,集中体现在发表于1877—1894年间的35篇演讲稿中,其中比较重要的有
《装饰艺术》(1877)
《生活中的次等艺术》(1882)
《艺术与社会主义》(1884)
《手工艺的复兴》(1888)
莫里斯所带领的英国工艺美学运动提出的是回归英国传统工艺精神,引入美术设计观念,恰逢其时的对社会和工艺关系的蜕变与冲突提出了解决之道,让现代装帧设计甚至工艺设计在传统与创新之间,在工业和科技的巨轮之下,找出了一种平衡,一种实践。工艺的现代化与生活化是当前的趋势,因此,莫里斯的工艺美学必将具有广大的前途与市场。
红屋--说到红屋这个很出名的建筑我们就会知道威廉.莫里斯.
如果说罗斯金是第一个从观念上、理论上研究工业革命的人,那么,首先从实践上,用新的作品来说服世人的,便是画家、建筑家,装饰艺术家威廉.莫里斯.他的观念与罗斯金很相似.很不喜欢现代批量生产的工业品,认为这样大量生产工业产品,会使传统的手工业生产消磨.谴责机器化生产的产品.认为这是对艺术的一种危害.在他结婚时,在选择家具时,他也是跑便了所有的大大小小的家具店,都没有买到他自己想要的那种家具.因为他看到的都是工业化成生产.没有艺术味.所以他与他的一个朋友、一个建筑师合作.自己动手制作、设计自己的新房.这就是有名的建筑--红屋.红屋的设计采取了大量的哥特式结构.房屋里面的很大一部分陈设都是自己亲手设计与制作.在这红屋出现以后,在当时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与一些追随者.
虽然手工艺运动创造了优美高雅的清高风格,但是也由于罗斯金,莫里斯等人自身思想上的局限性,也造成这个运动在指导思想上和艺术实践山存在的缺陷.从而影响了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这主要表现在他们一直顽固地坚持着新兴工业文明的抵制态度.反对大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这也决定了他们设计的产品停留在富有的贵族阶层人士的孤芳自赏式的满足之中.这种思想一直到法国、比利时等过的"新艺术运动"时期都没有没有得到完全的解决.也直到德国的工业同盟中,在多次的辩论和统一认识中.才慢慢的提倡现代工业大批量生产,并进
入这行列当中来. 年轻的时候也一定是个帅哥,呵呵!
现在
来看是不是也很经典,采用哥特式建筑设计
设计的印花棉花图案也很经典、象油画创作.但是他也是画家
跨时空的对话
——论墨子与威廉?莫里斯的设计思想
作者:唐兴荣
文章来源:作者惠寄
(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摘 要:墨子与威廉?莫里斯分处两个不同的历史时代,但他们对于影响世界设计历史的两个基本问题,即设计的服务对象和实用与装饰的理解上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都强调设计服务大众,强调设计的实用功能,这实际上是民主设计思想的体现。他们民主设计思想的孕育与他们所处时代的阶级社会本质和他们二者的整体学说、思想和个人的社会追求有直接的关系。他们都是怀着救世思想的理想社会追求者,他们的设计思想是他们整体学说的一部分,是实现他们救世理想的一部分。本文主要论述他们在这两个设计基本问题上的相似之处。
关键字:设计 大众 实用 装饰 民主
墨子姓墨名翟,约生活在公元前475年-前396年间,鲁国人。在西周官学和诸子私学文化冲突的过程种,墨子以“兼爱”、“非攻”、“节用”等思想与影响中国数千年的儒家并列。墨子本人在军事、经济学、工程学、机械制造等方面均有较
高造诣。尤其在工艺、服装和建筑方面的设计思想和技术上都取了很大成就。威廉?莫里斯是英国19世纪后半期的思想家、艺术活动家、画家和设计师。是英国“手工艺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其以反对矫作的设计装饰、倡导改善大工业生产条件下低劣的设计和倡导为大众设计等成就被称为“现代设计之父”。 墨子与威廉?莫里斯在世界设计史上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分出两个不同国度,相距两千年之久,但他们似乎存在着一种跨时空的对话,在设计的一些重要问题上存在诸多相似的观点。本文就他们设计思想的相似之处加以论述。
一、 相似的社会、思想背景
纵观设计史,每一次新设计思想的孕育和产生,都产生在生产力和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时候,重要的设计思想也往往源于其他的社会理论和艺术理论。同时,一些重要的设计思想家往往首先是一些社会变革的理论家。墨子与威廉?莫里斯首先都是所处时代积极的社会活动家和思想家,他们关于设计的理解是他们整体学说的一部分,因此理解他们的设计思想需从理解他们所处的时代和他们整体的学说入手。他们在设计上产生诸多相似的观点,也是由于当时相似的社会背景以及由此形成的相似的思想背景。
墨子所处的春秋战国,社会剧烈动荡,社会力量新旧交争,旧秩序体系崩溃,新规范待须构建;诸侯力争,炸伪相尚,战争和统治者的贪欲使社会,特别是社会下层人民遭受了深重的苦难。同时,诸侯的纷争和旧权威的跌落又使社会思想充分发育,诸子百家纷纷据其对社会各种问题的认识,著书立说,发表见解,阐明态度,以致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儒家思想占据着重要位置。儒家试图通过以“仁”、“礼”为核心的理论体系,力图在新的经济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新的上下有序的社会秩序。墨子看到这种礼制实则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而广大的人民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种“仁”、“礼”的思想并不能改变社会物质匮乏的现状,更无法使人民的日常生活得以运转,也就更谈不上社会和谐有序。正如《淮南子?要略训》中所言:“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悦,后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 ①墨子看到了人民的疾苦,说:“民有三患:饥饿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老者不得息”。(《非乐》上)②为此墨子提出了代表社会整体利益,尤其是是代表社会下层小生产劳动者利益的思想。墨子奉夏朝为理想社会提出了以救世为旨归的学说体系。其学说集中在著作《墨子》中。其思想以“兼爱”为目的,以“非攻”和“节用”为手段。这样的社会背景和思想背景使墨子提出“非乐”、“非美”、“节用”等的设计思想。也促使墨子成为了一位重实践的理论家。他不仅在设计思想上有所阐述,还是一位亲自参与、被当时乃至后来很长一段时间称为“贱人”的工匠和设计师。实践的参与经历使墨子的设计思想具有实践的品格和更强的说服力。
在英国,威廉?莫里斯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对许多英国人来说,他可能是人们唯一能够脱口而出的设计师。然而,这位设计师有他独特的个性:他要设计的是整个世界。他被恩格斯称为“情感社会主义者”。莫里斯为众多人所知的一面是艺术家、设计师,事实上他首先是一位社会主义者,早年他曾参加民主联盟,极力反对英帝国主义在爱尔兰、埃及、
印度、缅甸和南非的扩张和掠夺行为,并开始投向工会的组织活动。在其一些文章和著作中反应了他的社会主义追求。在其小说《梦见约翰?鲍尔》和《乌乡有消息》里都抒发了自己的政治诉求和社会主义理想。威廉?莫里斯和墨子一样其思想关注的也是中产阶级和下层社会的劳动人民。他们都是怀着救世的思想建立学说和思想的,这也是他们形成民主基础上的人道主义设计观的重要思想基础。
莫里斯所处的时代不同于社会财富相当贫乏墨子的时代。当时设计的状况一方面是大量缺乏设计的劣质工业产品充斥于市场,严重影响着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审美趣味,广大人民生活在劣质设计的环境中不能真正享受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成果。而另一方面维多利亚时代形成的矫饰风格的少量工艺产品却只能用来满足上层社会的需求。由此,威廉?莫里斯提出手工艺运动和文学方式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有效途径。社会主义思想和当时工业设计的状况共同促成了他的设计思想。他的设计思想的基本点就是为大众设计、讲求实用、反对过度装饰。
从以上的比较可看出,这两位跨越不同时空的设计家,其形成的面向大众的、实用的设计思想于二者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的追求有直接的关系。虽然二者身处不同时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背景,尤其是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财富存在着巨大差别,可以说没有可比性,但他们同处阶级社会的社会本质蕴含了他们设计思想相同基础,使他们有了相同的设计关注对象,也由此产生了了他们的民主设计思想,也造成了他们基本设计思想的相似。
二、 墨子与威廉?莫里斯设计思想的相似之处
正如前文所言,二者都是思想、学识的集大成者,在救世思想的背景下,他们的设计思想有着相似之处。其中在能体现设计性质,在设计史上争论较大的两个重要问题上存在相似之处。一是设计的服务对象,二是设计中装饰与实用的关系。本文将重点论述他们在这两个问题上的相似理解。
1、 相同的设计服务对象
设计的服务对象在设计中是很重要的一个范畴,一位建筑学家曾用诗意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设计服务对象和宗旨的清醒认识:“衡量我们建筑的尺度也应当是人。这是我们的同代人。”③他在这里所说的人其实是指同时代的社会公众或者说人民大众。设计应该是“以人为本”的设计,应该是面向占社会大多的普通百姓的设计。在上古的原始社会,没有阶级分化,简单、粗略的设计是应制造生产工具的造物要求而产生的,同时也是面向社会全体成员的,因此也是健康的设计。而随着阶级社会的出现,不但在经济、生产力方面发生了分化,在文化上也发生了分化。与普通大众生活相关的设计一直没有受到重视。人类近5000年的设计文明史实则成了一部为权贵的设计史。
墨子在春秋战国时期提出造物为大众的思想可谓是超前的,在当时乃至后来的相当长时期内都是独一无二的。墨子在他的著作中,屡屡提到“利天下”的命题。他不仅把“利天下”作为自己学说的旨归,而且还将其作为检验人的行为和社会活动是否合于正义的准绳。“利天下”是墨子的重要思想,是他建立学说,参与政治活动,以及亲自参与劳动和具体设计实
践的根本目的。“利天下”的思想观点是墨子设计思想服务对象——也就是面向大众,确立的真实写照。
“利天下”之“利”在墨子眼中有一些具体的含义。首先是有关社会的财用厚生制作之利。在《节用》里,他详细列述了各种有利于百姓的生活、生产手段,轮车鞘饱、陶冶梓匠、饮食衣服、武器兵甲、舟揖宫室等,其次是政治活动之利。他认为“古者民始生,若禽兽然”,生活在自然状态之中,“以毒药水火相亏害,至有余力不能以相劳,腐朽余财不能以相分,隐匿良道不能以相教”,所以必须“尚同于天”,建立国家,选择任用国君官吏,实行良善政治,使“上有隐事遗利,下得而利之,下有蓄怨积害,上得而除之”(见《尚同》)。这两者的归结点在于“顺天意”以“兼相爱,交相利”(《兼爱》)。其具体的社会政治效应是“利天下”.使天下人民得利。④由此可看出墨子造物和设计的服务对象是广大民众。而且墨子这种对天下人的关注是不同于其他学派,是非常具体的,落实到了事关老百姓日常生活上和日常生活得器物上。他在是关百姓生活的具体的设计实践上也进行了实际的探索。墨子这种设计思想与设计起源于造物的初衷也是非常相宜的。 墨子除了将“利天下”之“利”落实于人民的具体的生产、生活的基本观点外,从他其他的观点也可佐证其设计服务大众的设计思想。如《墨子》各篇,多次提到“上以中天之利,中以中鬼之利,下以中鬼之利”。利天、利鬼,根本的目的还是利民,因此,他把是否有利于百姓,作为检查社会政治是否具有合理性的标准。凡对百姓有利的,即合于天、鬼之利,而得兴之为之,否则既不能为而必须除之:“去无用之费,圣王之道、天下之大利也。”(《节用》)再如,其曾在《兼爱》里提出了“欲天下之富”的观点:“今天下之君子,中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以不务为也。”⑤古代一般思想家,从未有人提过使人民富裕的观点。这样的提法,在中国思想史上尤见独到。
由此可见墨子学说的体系,出发点、目标和展开过程,都在于为天下之民着想。属于其整体学说的设计服务对象则更是为大众的。在中国历史上将设计对象定位在为广大人民的思想是非常少见的。可以说墨子的设计思想已经蕴含了民主思想和社会主义思想。正如王受之先生所言:“一旦设计满足的对象是大众,那就开始有现代意味了。”墨子在当时提出这样的思想可以说是超越时代的。
事隔数千年,进入威廉?莫里斯生活的时代,人类社会历经磨难已进入工业化大生产时期。人类生产力水平大为提高,社会总财富也大为提高,老百姓、人民大众的生活也相应得到较大改善,这是墨子生活时代的人们所无法想象的,这是历史的进步。然而阶级社会的本质属性并没有使广大人民在相同的历史阶段平等享有社会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19世纪,设计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围绕着机器,围绕着市场的新时代,人们把它称为现代设计。虽然大量的工业产品投入市场,但设计远远落后在后面,艺术与技术的分离,美术家不过问工业产品而工厂业主则只管具体制作、生产流程、产品质量、销路和利润,未能想象到还有进一步改善的可能与必要,此时的产品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在利润的作用下,资本家生产工业产品无暇顾及产品的功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形式设计,产品“丑陋”;二是手工艺人仍然以手
工方式生产为少数权贵使用的用品。社会上的产品明显的两极分化,上层人士使用精美的手工艺品,平民百姓使用粗劣的工业品。
威廉?莫里斯受拉斯金的民主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影响,在设计上强调设计的服务大众。他曾在1877年撰写的一篇文章《小艺术》中明确地提出自己地设计思想,他说:“我们没有办法区分所谓地大艺术(指造型艺术)和小艺术(指设计),把艺术如此区分并没有任何好处。因为如此区分,效益数就会变成毫无价值地、机械地、没有理智地东西,失去对于流行风格地抵抗能力,失去了改革地力量。而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失去小艺术的支持,大艺术也就失去了为大众服务的价值,而成为毫无意义的附庸,成为有钱人的玩物。”⑥莫里斯认为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是“由少数人培育出来,并为少数人服务的艺术。”“艺术家脱离了日常生活也是艺术脱离了社会土壤。”“我不愿意艺术只为少数人效劳,仅仅为了少数人的教育和自由。”而且他还提出了一个决定我们世纪艺术命运的大问题:“要不是人人都能享受艺术,那艺术跟我有什么关系呢?”佩夫斯纳认为:“就此而论,莫里斯真正是20实际名副其实的预言家,称得上?现代运动之父。”⑦从佩夫斯纳的这个论断可看出正是威廉莫里斯为大众的设计服务对象的确立才奠定了它在现代设计史上的地位。
威廉?莫里斯民主的设计思想在其晚年的一些演讲和著作中得到清晰的阐述。如前文提到的《小艺术》,另外一些重要的演讲有:《为人民的艺术》、《生活中的小艺术》、《对艺术的希望》、《对艺术的希望和忧虑》、《艺术与社会主义》等。威廉?莫里斯的民主设计思想极大的影响了未来设计和设计教育的发展,也极大的使设计在社会中得以普及。尽管其被确立为“现代设计之父”还存在着较大争议,但其对现代设计的影响确实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民主的设计思想、面向大众的设计对象的确立成为了区分“旧式设计”和“现代设计”的重要区别。
2、 对实用与装饰关系的相似理解
中外设计史上关于装饰与实用的关系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在设计历史上关于功能美与装饰美,功能与装饰,功能与功能美等概念区别一直很含混。总的来看,大致有这样几种观点:一是将功能与美完全等同起来的实用主义观点。认为凡有用的就是美的、凡美的就是善的。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凡是我们有用的东西,如果它很好地实现它在功用方面地目的,它就同时是善的又是美的,否则它就同时是恶的又是丑的。”⑧二是强调功能与装饰的结合。这种观点最为典型的就是儒家所持的“文质彬彬”的观点。三是认为装饰有害的观点。如著名建筑师卢斯(A.Loos,1870-1933)曾说:“一件简单的家具比博物馆里任何一件镶嵌的、雕花的家具都美丽。”“⑨装饰的复活是危害国民经济的一种罪行,因为它浪费劳动力、钱和材料。”“装饰是罪犯们做出来的;装饰严重地伤害人的健康,伤害国家预算,伤害文化进步,因而发生了罪行。”⑩这种观点尤其在社会地动荡已损害到人们生活的根本时,就有生长的土壤。
事实上,作为技艺或者设计产品的美包含着两个层次地内容:一是器物内在功能的合目的性的美,即上述所说的善的、伦理的美;二是器物功能所体现出来的外在形式美。对实用与装饰两者关系理解的关键是对合目的性的美和外在形式美
关系的理解。事实上,这两种美是两个层次的美,真正美的设计产品应包含这两方面的内容。合目的性这是造物的目的,人类往往将其赋予了伦理、道德色彩;而在合目的性的器物中表达审美理想也是人类必然的追求。“道德”与“美”分属两个范畴,而长期以来在设计领域中既不能对其做合理、正确的区分,又不能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事实上,这两种美是完全可以统一起来的,对有功能价值的器物进行美的形式设计是必要的。尤其是当今物质产品极大丰裕和产品激烈竞争的今天,产品的形式美还提高大众审美意识、促进文化传播、促进产品销售等其他功能,则更应该重视产品的形式设计。 墨子与威廉莫里斯作为不同时代重要的设计思想家,对这一影响设计历史发展的基本问题都有论述,并且在对这一问题的基本理解上达成了共识,即他们都强调产品的实用功能。
墨子对于实用与装饰的关系的理解上,首先可以肯定墨子是强调和重视实用功能的,在《节用篇》中墨子多次提出“致用”和“利人”的主张。《墨子?节用篇》开篇:“其为衣裘为何?以为冬以圉寒,夏以圉暑。儿为衣裳之道,冬加温,夏加凊者,芊眠;;不加者去之。”11其意为:做衣服是为何呢?是为了冬天御寒,夏天避暑。所以,做衣的道理是冬天能够增添温暖,夏天可以更加清凉;否则,一概去掉。接着,制甲、制舟等例子罗列其后,在墨家看来,各种物品如果能够从其最基本的实用目的考虑,不必需的全部略去,就可以达到节用的日的。墨子对制衣目的性的分析体现了他注重功能和实用的思想。
其次,墨子对于实用与装饰的关系还集中体现在《非乐》中,他说“仁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且夫仁者为天下度也,非为其目之所美,耳之所乐,口之所甘、身体之所安,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仁者弗为也。”从这里可以看出墨子提出这“非乐”、“非美”的思想是建立不损害人民的衣食财用。对于墨子的这种观点学术界一直持有不同的看法,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墨子的这种观点有很大的狭隘性,如有学者就曾指出:“如果象墨子所说的那样,要统治阶级爱惜人民的衣食之财,停止审美和艺术活动,这不但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幻想,而且将使整个社会处于一种普遍粗野无文化状态,一切科学和艺术上的伟大创作都将成为不可能。”12事实并不像这种片面的理解那样,墨子提出这种思想是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这在前文中一有所论述。墨子并不绝对否定美,正如有学者所言:“墨子并不否认美的客观存在,也不反对音、色、甘、美是人人都需要都喜欢的,而且据有关记载,墨子还懂得音乐,善于吹笙。”13(李泽厚、刘纲纪主编《中国美学史》第一卷)从造物艺术的角度来说,他从人道、人性角度来考虑美,正是墨子美学思想的独特之处。由此可见“非乐”它是功能美强调的一种象征,并不是对形式美的绝对否定。
威廉?莫里斯对于设计实用功能的重视,首先体现在其提高了实用艺术的地位。如前文所言的19世纪的英国的设计状况,不仅产生了大量缺乏设计的产品,也使文艺复兴以来形成的“高尚艺术”(或称“重要艺术”、“纯艺术”)与“实用艺术”(亦称“装饰艺术”、“次要艺术”或“小艺术”)之间的差别已经发展到相互对立的地步。莫里斯是第一位认识到当时这种艺术
脱离社会的不健康状况的艺术家,也是第一位投入社会主义运动中的有国际声誉的艺术家,他从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的立场出发,试图用艺术来改变社会的丑恶与堕落,他把实用艺术提高到与“高尚艺术”或“纯艺术”同等的地位,并对现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现代艺术史上的先驱者之一。14
威廉?莫里斯在具体设计上,强调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结合,对于他来说,实用但是丑陋的设计不是好的设计。他曾经说:“不要在你家中放一件虽然你认为实用的,但是难看的东西。”15这是他的功能与美观结合的设计思想的体现。从这句话也可看出威廉?莫里斯已经对“功能”和“功能美”的细微差别有了思想上的认识。所以他呼吁“产品需要设计”、“美术与技术结合”,他的呼吁也使工业界意识到当时工业设计重功能、轻审美的致命弱点。
三、综述
本文所论述的墨子和威廉?莫里斯相似的设计观点只是影响设计史最重要的两个观点,其他如他们对设计材质的理解、设计与劳动的关系理解上都有相似之处。他们对这两点理解的基础是一样的,但他们在这两点的理解上也有不同之处。如对功能与装饰关系的理解上。墨子在强调功能的基础性的时候,还强调设计过程中“节约”原则,即现代设计中倡导的“经济”原则。而威廉?莫里斯则更强调实用基础上与美的结合。
他们的观点是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二者在这两个重要问题上都受到历史和个人的局限。墨子在那个霸主争雄的阶级时代,提出这样的思想并不能被统治阶级接受,尤其是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仁”、“礼”的思想成为中国数千年的主流思想后,墨家的思想更是得不到重视。因此他的思想有一些超越阶级社会本质的乌托般的倾向。威廉?莫里斯虽然有了对功能和功能美、产品合目的性的美和形式美的区分意识,但他对设计形式美的实现却主张以“手工艺”的方式来实现,这实际上还是一种装饰思维的延续,这实与大工业机器生产的生产力状况相背离。这就造成了他解决问题的途径与其设计思想初衷的矛盾。因此他的这种设计思想在机器大工业时代是无法实现的。正因为此,也和他设计服务大众的观点构成了矛盾。但他们对设计这些基本问题的探讨都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为后世设计走向更健康、更合理的方向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杭间.中国工艺美学思想史[M].山西:北岳文艺出版社 1994年 ,第18页
[2]陈转青.墨子思想与中国和谐社会建设[J]平原大学学报 2006 ,3
[3]章利国.现代设计社会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 23~24页
[4]何锡光.论墨子学说[J]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1
[5]何锡光.论墨子学说[J]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1
[6]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第82页
[7]尼古拉斯?佩夫斯纳.现代设计的先驱者——从威廉?莫里斯到格罗皮乌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年,第4-5页
[8]杭间.中国工艺美学思想史[M].山西:北岳文艺出版社 1994年 第18页
[9]杭间.中国工艺美学思想史[M].山西:北岳文艺出版社 1994年 第71页
[10]杭间.中国工艺美学思想史[M].山西:北岳文艺出版社 1994年 第71页
[11]奚传绩.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 第9页
[12]杭间.中国工艺美学思想史[M].山西:北岳文艺出版社 1994年 第23页
[13]杭间.中国工艺美学思想史[M].山西:北岳文艺出版社 1994年 第31页
[14]张敢.威廉?莫里斯及其美学思想初探(上)[J]世界美术 1995 ,1
[15]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第82页
作者简介:唐兴荣(1979——),男,甘肃张掖,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主要研究艺术设计理论。通讯地址:甘肃西北师范大学258号信箱,邮编:730070,电话:09313350056,E-mail:ngtangxingrong@sina.
威廉莫里斯的装饰艺术
田淑娟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艺术家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1834—1896)是现代设计的先驱,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产生得益于莫里斯个人的努力。接下来的新艺术运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莫里斯的艺术之花在这场遍布整个欧洲装饰运动中竞相开放。
莫里斯几乎厌弃19世纪的一切。他厌弃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他厌弃机器与其产品,因为,机器产生了工厂制度,这种制度造就了两个阶级,一个是“迟钝的劳动者”,一个是“轻浮的寻欢作乐者”。这两个阶级都不能从事艺术的劳动;他厌弃钢铁的建筑和桥梁;他痛恨工业革命的后果,他认为19世纪的人遭到了严重的扭曲。浪漫主义思想是他厌弃19世纪现实的根源。
在莫里斯的组织和领导下,1888年在英国成立了“艺术与手工学会”,协会成员有当时杰出的建筑师和美术家,他们设计的金属工艺品家具,色彩玻璃镶嵌,墙纸,挂毯,室内装饰品,陶瓷,以及纺织品图案和平面印刷品。这些作品具有鲜明的“艺术与手工”运动风格的特征:反对机械化生产,反对娇柔的维多利亚风格,提倡中世纪的朴实无华,推崇东方艺术的特点,崇尚自然主义。
莫里斯对现代设计风格的贡献在于:他把装饰与功能分流开来。具体地讲,他在生活物品的设计中,追求纯粹率真的品性。如红屋的设计与室内家具的设计,结构简洁,风格纯真。但是,他又没有完全抛弃装饰,他把装饰凝聚到了壁纸、挂毯、地毯、玻璃(教堂)等装饰品上。甚至,在他的室内设计中绘画也作为装饰的一部分进行整体的考虑。也就是说,在简洁率真风格的基础上,进行高度的装饰。在莫里斯之前,出现的困境是装饰与功能紧紧的缠绕在一起,既影响了功能又不美观。装饰的不恰当,引起的就是对矫揉造作的反感。艺术风格作为一个整体,影响到了方方面面。《乌有乡消息》是莫里斯整体思想的反映,可以看出他对人的关注是最为敏感。在他梦想的画卷中人是美的精灵。仅从乌有乡人的服饰中就可以看出现代设计的风格。他厌恶他时代的服饰,像安乐椅的套子一样套着妇女的身子。他理想中的人应该是用绢纱蔽体,恰倒好处,衣料质地轻柔,颜色鲜艳。这样的服饰当然可以体现人的本质的健康美,必要的裸露也归属于美丽和自然。他强调这种式样多少介于古代的古典服饰和十四世纪比较朴素的服装之间,他又强调:不过显然不是这两种服装的仿制品。可是装饰在局部画龙点睛般的出现,如皮带上的扣子是用大马士革铜做成的,制作精美。他站在艺术设计的角度,谈的不仅是服装的问题。现代设计简洁率真的品性,伴随着与装饰的分离显露出了面貌
他成立了一个梦的作坊,用中世纪的幻想编制着挂毯。劳动给他带来了无比的愉悦感,他轻松快乐的编织着。同时他又是一个中世纪行吟诗人,他说:“一个家伙织挂毯的时候若不能同时想出一首好诗,他就永远不会有什么成就。”他个人在艺术设计上和文学上取得了让人瞩目的成就,可是他并没有实现他的梦想。相反梦的结局是出一身冷汗的噩梦,他的圣物倒装点了那些穷奢极欲富人的客厅。
所谓美,便是顺应自然;所谓用,即是体现功能。在《装饰艺术》中他指出:“要使人们愉快必须强调有用……无用不可能是艺术”。莫里斯认为十七世纪以来英国宫廷那繁缛矫饰的装饰只是为了显示而存在,而不是人们喜爱它,因此过分的装饰
是无用的。指出纹样应该为装饰的对象服务,要符合功用使人产生愉快。装饰纹样应该在不失自然规律与基本特征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简洁化、形式化。这些精辟的论述是莫里斯在艰苦而漫长的探索实践中积累形成的。他自1857年为牛津大学自然博物馆装饰回廊的窗,与大面积的墙壁创作了有独创性的纹样而引起注目之后,在装饰自己的新居中,他又提高了对纺织品设计在室内装饰中的兴趣。
1861年莫里斯与同伙成立了商贸装饰公司,从此开始了具体的设计。在二三十年的设计探索中,莫里斯不间断地尝试着用各种印染方法来加以表现。终于,他以腻又大胆、自然又创新的独特设计手法以及和谐优良的染色效果,使其生产的纺织品在英国当时的印染业中脱颖而出,甚至许多英国家庭以拥有莫里斯设计的印花布而骄傲。
莫里斯的装饰理论与实践,是19世纪一系列探索的合乎逻辑的总结。莫里斯将装饰问题纳入社会改良的大框架中加以思考。装饰作为莫里斯乌托邦中完美生活的组成部分,比一般我们了解的艺术品的装饰要宽泛得多。他认为装饰的价值是使人愉快,对装饰美的本源,莫里斯很重视生命力显示。“在一个好的工匠的手中,溶解的玻璃明明白白的是有了生命。”
参考文献:
孙海燕《威廉·莫里斯及其领导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 设计史活》 《市场观察》2001年 第05期
徐百佳 《试论莫里斯对织物艺术的探索与改革》《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 2002年 第03期
高振平 《论威廉·莫里斯》《艺术与设计(理论)》 2007年 第01期
朱永春《从现代艺术运动中的四个课题看威廉·莫里斯美学思想》 《美术观察》 1999年第03期
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
上次介绍的格林纳威,是维多利亚时期(1819-1901)的儿童读物艺术家19世纪下半叶展开了一场工艺美术运动威廉莫里斯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格林纳威和威廉莫里斯在生活的年代上大部分重叠,但是他们分别代表的是完全不同的设计风格) 书上网上对莫里斯的介绍篇幅都非常的长!大概是因为他在设计史艺术史上比较重要的原因吧
工艺美术运动最主要的代表人物,英国设计家诗人和社会主义者也有人称他为现代设计之父
他在1877年撰写的一篇文章小艺术The lesser Art中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设计思想:我们没有办法区分所谓的大艺术(指造型艺术)和小艺术(指设计),把艺术如此区分并没有任何的好处因为如此区分,小艺术就会变成毫无价值的机械的没有理智的东西,失去对于流行风格的抵抗能力,失去了改革的力量而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失去小艺术的支持,大艺术就失去了为大众服务的价值,而成为毫无意义的附庸,成为有钱人的玩物
他进一步提出设计的民主思想:我不希望那种只有为少数人的教育的自由,同样也不追求为少数人服务的艺术,与其让这种为少数人服务的艺术存在,倒不如把它扫除掉来得好人既要劳动,那么他的劳动就应该伴随着幸福,否则,他的工作将是不幸的,不值得的 他反复强调设计的两个基本原则,一,产品设计建筑设计是为千千万万人服务的,而不是为少数人服务的活动;二设计工作必须是集体的活动,而不是个体劳动这两个原则都在后来的现代主义设计中得到发扬光大
莫里斯强调设计的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结合,他认为实用但是丑陋的设计不是好的设计他曾说:不要在你家中放一件虽然你认为实用的,但是难看的东西
莫里斯的家庭殷富,父亲是一个富裕的商人,非常重视他的教育1851年17岁的莫里斯和母亲一起参观了伦敦海德堡公园世界博览会据报道说:他在看见水晶宫展览建筑时放声大哭
他对工业化造成的产品丑陋结果感到震惊,极其厌恶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扭转这种设计颓废的状况,恢复中世纪设计讲究手工艺精湛的局面他身体力行,从一个建筑家画家发展为全面的设计家,开设了世界第一家设计事务所,通过自己的设计实践,促进了英国和世界的设计发展
莫里斯从牛津大学毕业以后,进入专门从事歌德风格建筑设计的乔治斯特里特设计事务所工作后来,他认识了拉菲尔前派兄弟会的画家但丁罗西蒂,受到他很大的影响于1857年离开了斯特里设计事务所,加入了他们的画会,与柏恩琼斯在伦敦的红狮广场开设画室,准备在画坛上大干一番,这个重大的转折与随之而来的结婚,是莫里斯走向设计探索的开端
开设画室和建立新家庭,必须采购各种家具用品,而新家需要新房他在跑遍伦敦市内和郊区之后,发现很难找到满意的建筑和用品,现存的不是过于简陋就是设计繁琐因此莫里斯动了自己动手设计和制作的念头他与威柏合作设计了自己在伦敦郊区肯特郡的住宅,一反中产阶级住宅常用的对称布局表面粉饰的常规,他们设计的住宅是非对称性的功能良好的,同时完全没有表面粉饰,采用了不少歌德式建筑的细节特点,如塔楼尖拱入口等等,具有民间建筑和中世纪建筑的典雅美观,以及反对追逐时髦的维多利亚风格的设计特点因为砖瓦都是红色的,这座住宅建筑被广泛称为红屋莫里斯还自己动手设计了家庭内部的所有用品,从墙纸到地毯,从餐具到灯具,从家具到室内,风格统一,具有浓厚的歌德特色,这个建筑和内部的用品,成为一种新的风格的奠立基础,这就是1860年前后在英国展开的工艺美术运动风格
英国 :现代设计之父William Morris 威廉·莫里斯 0点
威廉·莫里斯 William Morris (1834.3.24. ~1896.10.3)
威廉·莫里斯 William Morris (1834.3.24. ~1896.10.3),英国建筑、家具及织物图案设计家、作家、诗人和社会主义者,主要从事织物、墙纸、瓷砖、地毯、彩色镶嵌玻璃等平面设计,另外,他在印刷、书籍装帧设计方面,也取得了
十分突出的成就。被誉为:现代设计的先驱,现代设计之父,是新艺术运动的代表。
威廉·莫里斯 William Morris 的装帧设计他与其他艺术家、诗人、建筑师等人共同组成「拉菲尔前派」,他们所主张的「诚实的艺术」,主要是回复中世纪手工艺的传统,并反对机械主义美学。
人生最重要的事在于:
确立一个伟大的目标,并有坚定的决心将其实现。——威廉·莫里斯 William Morris
莫里斯于1834年3月24 日出身在英国伦敦东区Walthamstow的一个富商家庭。威廉·莫里斯 William Morris 的封面设计
在17岁那年,他随母亲去参观1851年在伦敦海德公园举行的“水晶宫”国际工业博览会博览会一方面全面地展示了欧洲和美国工业发展的成就,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工业设计中的各种问题,莫里斯对于当时展出的展品很有反感,这件事对他日后投身于反抗粗制滥造的工业制品有密切关系。
莫里斯曾在莫尔伯勒学院Marlborough College和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学习神学。在那里他受到了作家和批评家拉斯金Ruskin的设计思想的影响。威廉·莫里斯 William Morris 的图案设计1
拉斯金通过极富雄辩和影响力的说教来宣传其思想,在反对工业化的同时,拉斯金对建筑和产品设计提出了与若干准则,比如“回归自然、忠实于传统材料”等。这些思想引导莫里斯走上了艺术与设计道路。
在法国之旅结束之后,莫里斯对哥特式建筑Gothic Architecture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进入一家建筑师事务所学习建筑,从而开始了他的设计生涯。威廉·莫里斯 William Morris 的家具设计
莫里斯对于新的设计思想的第一次尝试是对他的住宅的装修。由于无法买到一件令他满意的家具和其它生活用品,他开始自己动手按自己的标准设计和制作家庭用品。在设计过程中,他将自然图案、手工艺制作、中世纪的道德与社会观念和视觉上的简洁融合在了一起,讲究对于形式、装饰与功能的关系。
后来,莫里斯与几位好友建立了自己的“莫里斯商行” ,自己设计产品并组织生产。这就掀开了19世纪后半叶出现于英国的众多工艺美术设计行会的新一页。植物与自然一直是莫里斯的设计主题
莫里斯主要是一位平面设计师,即从事织物、墙纸、瓷砖、地毯、彩色镶嵌玻璃等的设计。另外,在印刷、书籍装帧设计方面,他也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就,他尤其讲究版面编排,强调版面的装饰性,通常采取对称结构,形成了严谨,朴素,庄重的风格。他的设计多以植物为题材,颇有自然气息并反映出一种中世纪的田园风味,这是拉斯金“师承自然”主张的具体体现,对后来风靡欧洲的新艺术运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某他作为现代设计的伟大先驱是当之无愧的。威廉·莫里斯 William Morris 的图案设计2
莫里斯的理论与实践在英国产生了很大影响,一些年轻的艺术家和建筑师,如沃赛、马克穆多和阿什比等人,纷纷效仿,进行设计的革新,从而引发了“工艺美术运动”的产生。尽管有其先天的局限,但它首先提出了“美与技术结合”的原则,主张美术家从事设计,反对“纯艺术”,另外,还强调设计应“师承自然”、忠实于材料和适应使用目的,并创造出了一些朴素而适用的作品,为全世界的设计革新运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莫里斯事务所所设计的金属工艺品、家具、室内装饰品等,都具有非常鲜明的风格:
1.强调手工艺;2.提倡歌德风格和其他中世纪风格,讲求简朴、良好功能;
3.主张设计的诚实,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和东方艺术。具体来说,莫利斯强调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结合。威廉·莫里斯 William Morris 的图案设计4威廉·莫里斯 William Morris 的图案设计3
莫里斯是一位复杂的人物,在政治上和设计上他是激进的,但他又深深地迷恋传统,有时还体现出强烈的浪漫色彩。他是一位积极的社会主义者,主张社会平等和反对压迫,但在其晚年却出现了矛盾的现象。一方面他的社会主义理想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他的设计又变得越来越复杂和昂贵,他所接受的设计委托多是豪华宫殿的室内装修设计。 他的设计既体现了他对未来“乌托邦式”的理想,又不得不与英国工业化的现实相适应。
这种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正是这一时期设计改革家们的共性。
奚恺元和他的幸福学
资料图片:奚恺元教授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胡润峰/上海报道
“我想找出影响幸福的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函数关系”
“要严格测查幸福是很复杂的,但也有一个方便而又简单的办法,那就是直接问人们:考虑到生活的所有方面,你现在对生活感到开心吗?尽管每个人的回答可能有误差,但只要样本量足够大,最后的结果将会是相当准确的。”
作为芝加哥大学商学院教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行为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奚恺元正在研究一门名为Hedonomics的学科,这个词的意思是追求生命之快乐的学说,中文可以翻译为“幸福学”。
奚恺元说,每个人追求的东西看上去不同,有的人追求名誉,有的人追求金钱??但归根到底,我们所有行为的终极目的都是追求幸福。奚强调,这里所指的幸福不仅是短期的安逸,而是一种长期的、广义的好的主观感受(subjective well-being)。我们需要有一个严格的理论来研究如何使幸福最大化。
听起来,这似乎是一套玄学,但奚恺元认为,这将是心理学和经济学能够携手共创的一个新方向。
曲折的人生道路
奚恺元本来的专业是心理学,这是他真正兴趣所在。
出生于上海的奚恺元自幼弱视,按当时规定,本没有机会接受正规的教育,后来父母求人开了后门,他才得以有机会与正常的孩子一同上学。
奚恺元天资聪慧,又刻苦努力,小学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当时上海最好的中学之一市西中学。在中学里,所有的学生都在悬梁刺股,以考上一所好大学为目标。 奚恺元学习成绩极为优异,但他当时已经知道,中国大学的门对他关上了。由于视力,他没有资格考任何他想考的专业。
幸好,奚恺元有一个相伴至今的偶像:贝多芬。既然失聪的贝多芬最终能够成为音乐巨人,自己为什么不能成就一番事业呢?
不能做大家都在做的事情,奚恺元就干脆按自己的兴趣去做。他天天在想,他身边的同学们都孜孜以求考上一所好大学,是不是就一定能如愿以偿得到幸福?自己没办法读大学,是不是就不能得到幸福?
奚恺元开始退一步看自己和别人的行为,进而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中毕业后他本来会被“分配”到街道办事处或街办工厂之类的地方,由于家境尚好,父母没有让他工作,他就呆在家里,按自己的兴趣到处找心理学的译著阅读。
中学毕业后,奚恺元在家里看了4年书,也看着中学同学读到大学毕业。他认为,这段经历在当时看来是在浪费时间,但回想起来却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因为那段日子既培养了他坚定的性格,更使他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有了超越其同龄人的体会和看法。 为了给他一个就学机会,在一位亲戚的帮助下,奚恺元和父母移民夏威夷,最终得以进入
美国夏威夷大学学习。
入学时,奚恺元选的是心理学专业。这在美国也是一个不易就业的专业,父母对此颇为反对,担心他在中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到美国还是没有工作。但由于奚恺元的坚持,最后他们也就尊重奚恺元自己的选择了。
读本科时,奚恺元就开始既做心理学方面的实验,也写论文。毕业那年,他提出报考“常春藤”学校的研究生,却并不为师长们看好。一位师长告诉他,多年来夏威夷大学心理系没有一位学生考上过“常春藤”的学校。但最后的结果是,奚恺元同时得到了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等10所名校的录取通知书。除了优异的学习成绩外,他做的实验和论文为他的申请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最后,奚恺元选择了耶鲁大学。
在耶鲁,奚恺元研究的是广义的行为科学,包括情商方面的研究。世界上第一篇关于情商的论文是他的导师所写,第二篇就有他本人的参与。几年后,奚恺元取得了耶鲁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1993年毕业时,果然有一大把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找不到工作,不过他却不在其中,而是受聘到世界一流学府芝加哥大学商学院任教。
芝加哥大学至今已有70多位老师和学生荣获过诺贝尔奖,是全世界出产诺贝尔奖最多的大学。在这样一所学风严谨、人才济济的学校,要能评上终身教授是相当困难的事情,这不仅意味着要在学术研究领域有极大的创新和突破,而且还要面临与其他优秀的同事对较少名额的激烈竞争。然而,奚恺元又一次成功了,他在绝大多数人无法得到终身教授职席的情况下,被破格提前授予了终身教授资格。
别做“正常的傻瓜”
在芝加哥大学商学院,奚恺元从事行为决策等教学与研究。芝加哥大学以经济学、金融学、市场学等著称。奚恺元研究的则是经理人、投资人和消费者的判断和决策,也就是心理学与经济学之间的问题。这为他研究两者的结合提供了机会。
作为心理学博士,奚恺元发现,大部分看来正常的行为往往是欠理性的。同其他行为科学家一样,他对传统经济学的几个经典假设持有怀疑。传统经济学一直以“理性人”假设为逻辑基础。而行为科学家的研究则发现,人们在判断决策中常犯的错误,背后都有欠理性的心理因素。
在芝加哥大学,奚恺元和他的同事们教授一门名为高级管理决策的课程,这门课揭示了管理者众多自己没有意识到的决策误区,同时帮助他们如何改正。该课引起学生们的极大反响,成为芝加哥商学院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
最近,奚恺元在国内写了《别做正常的傻瓜》一书,总结了他10余年的教学和研究成果,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帮助大家认识在判断上常犯的错误。
传统经济学中另一个重要的假设是增加财富就可以增加幸福,所以传统经济学主要研究如何增加人们的财富,但是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这个假设并不正确。奚恺元看到的是,美国在过去50年里,人均GDP翻了3倍,但研究表明人们的整体幸福感却没有提高。 经济发展到美国这个程度,继续发展经济到底会不会带来更大的幸福?基于前人和他自己的研究,奚恺元对增加财富总能增加幸福的假设产生了越来越大的怀疑。 奚恺元和其他学者发现的几个重要事实
-人们往往高估钱的重要性。许多人以为钱多会使他更幸福,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人们选择的东西,并不是最能使他幸福的,人们自主做出的决策并非是最佳的,很多时候人们都会预测错误。
-除了钱之外,还有很多东西可以增加快乐。
在行为科学实证研究领域,他有一个前辈,即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卡尼曼。2002年,卡尼曼因“将来自心理研究领域的综合洞察力应用在了经济学当中,尤其是在不确定情况下的人为判断和决策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而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
由于研究上的相关性,奚恺元的研究也为卡尼曼所熟知。卡尼曼在诺贝尔奖获奖演说中,用将近3分钟的时间着重提到了奚恺元的贡献,以之说明:人的理性是有限的。
“9·11”事件之后,心理学在西方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这也折射出弥漫在世人心中的不确定情绪。传统经济学崇尚的是基于数学模型的理性主义,而心理学则认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多事之秋,人们转而从心理学中寻求对世界的重新认识,也在情理之中。 研究都表明,在收入水平非常低的时候,收入与幸福之间的关联度很紧密;但当财富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它对幸福的影响就不如先前那样大了,而决定幸福的其他因素相对来说就变得越来越重要起来。
时代需要幸福学
历史地看,人类长期处于物质匮乏的状态,发展经济能够增加人的生存能力从而增加幸福。但是21世纪已经不同以往,饥饿生存的问题逐渐得到解决。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去增加它,对幸福的作用越来越少。
问题是,人们的认识总有惯性,传统的思想仍占统治地位。而且人们有一种占有欲和积累欲,所以人们还是不断地谋求积累财富。
此外,经济发展是一个比较容易测试的标准。全世界,尤其是西方社会,往往鼓励物质财富的互相比较,使得人们认为钱多比钱少开心。短期来看,钱越多确实越开心,但长期则不然。
奚恺元引用了经济学家雷亚德的一个比喻:在球场中,一开始大家都是坐着看球。但是有一个人为了看得更清楚,就站了起来。当只有他一人站着其他人都坐着的时候,他确实能比其他人看得更清楚,但是由于他站着看挡住了别人的视线,其他人也只能站起来。最后全体观众都站起来了,从看清楚的程度上说全站着看与全坐着看没区别,但是大家现在只能辛苦地站着看而不能安逸地坐着看了。
物质上的竞争也是如此。在奚恺元看来,美国太注重人与人之间的物质比较,最后发展了经济,却没有带来更多的幸福。他希望中国不要重蹈美国的覆辙。
那么究竟有什么办法可以增进幸福呢?这正是幸福学要研究的课题。幸福学并不是否定经济发展,而是试图科学地研究如何发展经济才能极大化人们的幸福。由此奚恺元提出,幸福是发展经济的最终标准。
在与同事和学生交流讨论时,奚恺元的一系列研究结果与观点引起很大震撼,许多人表示,从没有问过自己赚钱的目的,以为赚钱越多自然就越幸福,现在看来不一定如此。但也出现了一些质疑。
比如说,幸福是主观的,所以是不科学的。奚恺元说,这个想法是一种偏见。就好比说,菜肴的好不好吃是主观的,但不能说烹饪学校就是无意义的。相反,捡来的100元钱和挣来的100元钱却不是一样的。主观的东西具有不确定性,但这个不确定是有规律的,所以是可以研究的。而且,奚恺元指出,客观最终是为主观服务的。
有人建议把幸福分解为一些客观指标然后进行加权叠加以计算出幸福指数,奚恺元不认为有这种必要性。评论菜肴的美味就是看人们对菜肴的主观感受,而不是看咸淡度、酸甜度和味精的含量。
另一种认为幸福学没有价值的看法是,人们都知道什么使他开心,这个是不用教的。奚恺元等学者的研究却表明,人们的选择往往是错误的。心理学的规律与人们的想当然还是不尽相同的。
最后,还有一个对幸福学的误解是,幸福学就是让大家都追求眼前的安逸和享乐。奚恺元
认为的幸福不仅是现在的幸福,而是现在和将来的幸福的一种总和。为了达到这种总和的极大化,我们需要有经济基础,要有强大的国力,同时还需要保证持续长久的社会发展秩序,保护生态和能源防止环境污染,促进教育以防止无知。
奚恺元强调,他是做实证研究的学者,幸福学不是鼓吹吃喝玩乐,也不是叫人消极,与世无争,而是通过科学研究经济发展和其他因素与幸福的关系以指引人们达到长期的幸福最大化。
幸福学要成为一门成熟的科学,还需要很多人、很多年的努力。但让人高兴的是,中国正在反思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发展模式,提出科学发展观。奚恺元认为这种新的发展观更能促进中国人民幸福的增长。
幸福学
目录 概念 相关词 与幸福类似的定义 幸福的原理 陈孟云幸福学 幸福学具有终极意义 幸福学是一门新学科 幸福定律 概念 相关词 与幸福类似的定义 幸福的原理 陈孟云幸福学 幸福学具有终极意义 幸福学是一门新学科 幸福定律
? ? ? ? ? ? ? 幸福的分类 幸福公式 幸福感的计算 幸福学之真理概念 新哲学概念
概念
幸福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幸福的本质规律,用以指导人类获得幸福的综合性科学
。幸福学也可以称之为幸福哲学。
相关词
幸福是指人感知自己的需要、活动和条件相对和谐的生活状态。
拼音:xìng fú
英文:well-being;happiness;blisshappy
与幸福类似的定义
幸福有很多类似的定义,如:幸福是爱得和谐,是人对自己生活比较满意,是主、客观的和谐统一,是更好的生活等等。
幸福的原理
当代人学家张荣寰2007年11月重新定义“幸福”和推论了幸福原理:幸福是人在创造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中,由于感受和理解到个人 ,集体乃至人类的目标,理想和正义公益之事业的实现而得到人格上的满足。幸福是人与人激情的热流从心河驰向爱之深海的温馨;是善良人的单纯。当人们付出责任的汗水,其额头必然散发出幸福的光芒。为幸福学的产生奠定了论论基础。
以下是根据张荣寰2008年相关学术中阐述和总结的幸福原理:
1.幸福不是宗派神学的禁欲体验,也不是礼教理学的享乐感受,更不是金钱地位的无限欲望,而是信念和向往实现的人格满足。
2.幸福来自从我做起的祝福, 即来自每个人由衷的祝福,只要你选择首先祝福他人,幸福就从此开始蔓延。这种蔓延将使你的身心都发生变化,从思想上无私的给予,而首先达到了人格上的满足。这种满足将引领人的命运发生根本性转变,即便你是个不幸的人,因着习惯性的祝福他人,帮助他人实现幸福,就会得到相应的幸福。
3.幸福来自依靠,最直接的是依靠自我人格的提升,将人格、生态、产业和一切公共事物赋予理性,最有价值的幸福就此诞生。人的幸福只能是人格社会的产物;是新淑女,是新君子和谐共进的结果。人与人相互正面的影响,将提升这种响应的满足感,这种他人或者自身带来的满足感就是幸福。我就是你的幸福,因为你就是我的幸福。彼此确指的是什么?只能是人格的升华、生态的净化、产业的更新。
4.幸福是自我人格影响的正面结果,幸福不是以往社会的剥削压迫,也不是灾祸人格的谬误思想,偏激情感、野蛮意志、低贱个性,而是人格社会的为真理信仰、为命运修养、为幸福负责、为统一开放、为未来优先
的公益意识和行为。是幸福人格的正确的思想、仁爱的情感、文明的意志、高雅的个性、光明的行为。
5.幸福是与生具来的使命,幸福不是有可能实现的想象,而是奔赴伟大荣誉之路的忠实感情;幸福不是随波逐流或者任性施威的情欲,是幸福的人格、崇高的理想、合理的生活过程、文明的风尚和逐步完善的幸福生活,幸福的幸仰是与生具来的使命。
6.幸福是价值观的实现,只有幸福观念才能引导和导引幸福,幸福实现人生目的,社会价值。理智支配欲望,敬业压倒苟安;道德消长于真理,利益增减于人格。如此意志,过去贤圣有之,今日之世人则更易掌握,失败有加,非入卑微,信仰丢弃,方坠低贱。宇宙之悠悠,衰微只及肌肤;人格之抛却,颓废必致灵魂。真理之漠视、冷漠、懈怠、过敏、懦弱、丧失自信、定史生活乏味,意气如灰;专制、压迫、野蛮、违背责任心,让社会动荡,生态失衡!一旦拥有正确的幸福观和应用获得幸福的原理及其方法,就会产生有价值的幸福。
7.幸福是生命乐趣的抒发,幸福一旦继续,博爱般的奇迹就会久盛不衰。学习的是榜样、垂范的是德行、宏扬的是永负责任、知恩报恩、合理的是生活过程;谁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人,谁的激情在燃烧着岁月、谁的时代就会来临、谁的幸福就会来临!
8.幸福是正视人生的信仰,幸福的信仰一旦被漠视,人格便会堕落,社会便会倒退。玩世不恭,自以为是,自暴自弃,假公济私,先己后人油然而生。社会公众不能安居乐业,自然灾害不断,人生悲剧难料,人的发展堪忧,即便是宗教精英,抑或政治英雄,皆不免灾祸之忧苦,传媒之笑柄,更沦为后代之罪人!然则,只要以幸福人人的人格标准进行人的修养和行为,以合理的生活过程进行社会的行政,将幸福的信仰进行到底。如此人人修养,不管是个人,还是种族,乃至整个人类,只要以幸福的信仰精神去正视人生,就一定会实践获得幸福的基本方法:即帮助任何能触及到的人获得幸福!
9.幸福是终极信仰,一切信仰终极目标是一种人格的最终满足,或者说超越暂时的幸福,以一种阶段性的幸福状态表现一个人的信念乃至步入最后永恒幸福的大门时所证明自身认同真理的正确性。对此,古今中外的哲人虽有各自的表述与理解,但却证明了不幸福的人千差晚别而幸福的人只有一门,那就是融入到自己的信仰当中去,以一种人格满足来给予爱,回应爱。
1.幸福是人的目的性自由实现的一种主体生存状态。人们在为理想奋斗过程中以及实现了预定目标和理想时感到满足的状况和体验。对幸福涵义的理解因理想,追求的内容不同而不同。无产阶级把幸福建立在集体主义基础上,认为人们的幸福生活,不仅包括物质生活,还包括精神生活;个人幸福依赖于集体幸福,集体幸福高于个人幸福;幸福不仅在于享受,更不仅在于个人的享受,而主要在于劳动,创造和斗争.
2.幸福(Fortune),美国以经济报道为主的刊物。1932年创刊,原为月刊,1978年改为半月刊。由亨利·卢斯(Henry Rose)创办的时代出版公司发行。在芝加哥出版。
因为:1 任何人获得的任何一个幸福 都存在有一个前提,即渴求。2 任何人获得的任何一个幸福都是在渴求被满足或部分被满足的时候得到的。所以:
幸福的定义就是: 幸福是人们的渴求在被得到满足或部分被得到满足时的感觉,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 渴求就是人们希望实现某个不太容易实现的事情的愿望。仔细体会一下不难理解,在我们的生活里,在报刊文章,电影电视里每一个令人感动的关于幸福的故事,无不都是主人公在有渴求的状态下,并且在渴求被满足或部分被满足的时候才获得幸福的。任何人任何一个幸福的获得都来自于渴求,没有渴求,就没有幸福。(摘自:中国幸福学研究)
陈孟云幸福学
幸福学是陈孟云开创的一门新时代的哲学 ,是一门研究人类幸福的本质规律并总结为一定的理论方法,用以指导人类获得幸福的应用性科学。幸福学也可以称之为幸福哲学。幸福学具体理论和应用详见《中国幸福学研究》网站。《中国幸福学研究》理论的基本内容有一个核心,两个基本原理和六个基本推论。
《中国幸福学研究》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
第一基本原理,人的本性是不满足。人类为什么能从一般动物里面脱颖而出?就是由于人类不断增强的不
满足本性导致了人类的渴求(求知)欲,以及实践欲不断增强,从而导致了人类自身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从而使人类能从一般动物种类中能脱颖而出,成为现在的人类;其他动物,则由于容易满足,也就难于进步,或进步缓慢。所以人的本性是不满足。这也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所在。
第二基本原理,幸福的定义。因为:1 任何人获得的任何一个幸福 都存在有一个前提,即渴求。2 任何人获得的任何一个幸福都是在渴求被满足或部分被满足的时候得到的。所以,幸福的定义就是: 幸福是人们的渴求在被得到满足或部分被得到满足时的感觉,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
渴求就是人们希望实现某个不太容易实现的事情的愿望。仔细体会一下不难理解,在我们的生活里,在报刊文章,电影电视里每一个令人感动的关于幸福的故事,无不都是主人公在有渴求的状态下,并且在渴求被满足或部分被满足的时候才获得幸福的。任何人任何一个幸福的获得都来自于渴求,没有渴求,就没有幸福。 《中国幸福学研究》理论的六个基本推论
第一基本推论,人类的最终追求是幸福。因为人类的本性是不满足,所以人类的本性就是追求满足。因为幸福就是渴求被满足后的结果,所以追求满足就是追求幸福,所以,人的本性就是追求幸福。所以人类的最终追求就是幸福。
第二基本推论,人的定义。什么是人?从人的本性,或者说从广义上可以讲,人是具有不满足本性的动物。这种定义是从人的共性方面来定义的,其实呢,人类中的任何人,就像大自然中的任何一片叶子一样,与其他的同类都是不一样的,都是具有其个性的,特别是人的意识。根据马克思理论我们知道,物质决定意识。因此,关于“人”我们就可以如此定义:人是具有不满足本性,且具有在特定环境下形成有特定意识的动物。
第三基本推论,人生的定义。 什么是人生?因为人的本性是不满足,——不满足导致了人们的渴求——渴求获得了满足——人们就获得了幸福。根据幸福第一定理我们还知道,幸福的感觉都是暂时的,随着时间的流逝,每一个幸福的感觉都是会消失的,又因为不满足是人的本性,所以,人们会继续寻求新的渴求,寻找新的幸福。如此循环往复,就是一个人的人生。所以,人生就是人们渴求幸福和享受幸福的过程。
第四基本推论,人是时代的产品。因为人是具有不满足本性,且具有在特定环境下形成有特定意识的动物。所以人是时代的产品,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一生的所作所为都是时代的影响所致,也就是说,好人,坏人,伟人,小人都是时代的产物,与个人本身无关,只需研究个人的时代背景就行了。什么是时代呢?就个人而言,时代就是能决定和影响某个人意识的所有客观环境。
第五基本推论,存在就是真理。因为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东西,所以存在就是真理。
第六基本推论,人类最终追求的社会是和谐幸福社会。因为人类的最终追求是幸福,因为保持人类能持续繁衍也是第一要务,所以能给人类(而不是少数人)带来持续和谐幸福的社会才是人类最终追求的社会。 《中国幸福学研究》理论的一个核心
是人类(包括人类子孙)的幸福是检验实践的唯一标准。因为人类的最终追求是幸福,所以人类的任何一个实践都是手段,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类的幸福,为了人类子孙的和谐幸福。所以人类必须和谐发展,去寻求更广的,更远的和谐幸福。所以那些为了少数人的幸福而损害多数人的幸福,为了当代人的幸福而损害人类子孙的幸福的实践都是错误的,都是必须加以纠正的实践。
在此理论基础之上,《中国幸福学研究》又给出了许多幸福学在社会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和理论创新。比如哲学的新定义,民主的新定义,真理的新定义,感情的新定义,尊严的新定义,爱国的新定义等等很多词和概念更科学,更直观的新定义。
幸福学具有终极意义
因为幸福是人类的最终追求,所以幸福学具有终极意义。如果站在科学的幸福学立场,就可以对人类所有的行为及其研究这些行为的学科进行重新审定,判明其存在的价值。凡是有助于增进人类幸福的学科,就是应
优先发展的 ,凡是与幸福关系不大,甚至损害幸福,或者削弱人类自控能力,助长人类破坏生态系统的学科,就是属于须控制乃至取消的学科。
幸福学是一门新学科
幸福学是一门新学科,涉及到伦理学、心理学、文艺学、经济学、法学、生态学、生命科学、精神病理学等许许多多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的学科,同时与哲学也有不解之缘。所以幸福学任重而道远。
幸福学不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科,与其他侧重某一领域研究的学科相比,幸福学属于一门将幸福问题作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来研究的学科,这种针对性强的学科正是人类所急需的。
幸福定律
一 幸福第一定律——幸福感都是暂时的
人们获得的幸福感都是暂时性的,就像不幸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幸福感以及不幸感都会逐渐淡化的,所以,我们如果想继续拥有幸福,想过幸福的生活,就必须去不断地满足更多的渴求。
幸福的暂时性可以形象地用房子定理来理解,假如一个人渴求并拥有了一座新房子时,那么他就获得了这个幸福,但当他住进去三、五个月的时候,这座房子,在他心目中也就感觉不到再是新房子了,也就没有新鲜感和幸福感了;同样、同时,假如一个人住进了一个他所不喜欢的旧房子,三、五个月后,在他的心目中,这所旧房子,也就感觉不到是旧房子了。也就是说,三、五个月后,他们在幸福的道路上,又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简单地讲就是,新房子住习惯了,就感觉不出是新房子了;旧房子住习惯了,也就感觉不出是旧房子
二 幸福第二定律——幸福感的递减性及推论
人们得到一个幸福后,那么人们对同一个或同一类幸福的渴求度就会递减,当人们再次获得这个或这类时幸福时的幸福感就会逐渐递减,当达到足够多的N次时,渴求度会变为零,幸福感也就变为零了。
推论 1 幸福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因为幸福的递减性,我们进而可以进一步得知,当我们享受过一个幸福N次后,在一般情况下,这辈子,我们是再也享受不到这个幸福了。
推论 2 幸福资源的递减性
因为幸福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以及人们认知世界,改造世界的有限性,所以,人们能享受的幸福资源是有限的,也是在递减、减少的。
三 幸福第三定律——人们获得幸福的经历越曲折,获得的幸福感越大
从幸福公式里我们可以知道,渴求度是与幸福感成正比的,所以,如果获得幸福的经历越曲折,那么人们的渴求度就会相应变大,那么获得的幸福感就会越大。
渴求度越大,就是渴求的幸福越难被满足,但这样的渴求被满足时,人们所获得的幸福感越大。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喝水,在正常情况下,喝水是不会给人带来快乐 和幸福的,但如果在你很渴的情况下想喝水、身边又有水的时候,这时喝水的感觉就是"快乐"的感觉。但这时的感觉还不是幸福的感觉,因为你这个快乐的享受是在不存在曲折的情况下获得的.假若你在沙漠里旅行,迷失了方向,而身边又没有了水(假设还有食物),在这种恐惧的气氛里,你又坚持了许多时日,在你口渴难奈,身体虚脱,生命面临威胁,希望几乎绝望的时候,突然有了水,有了救命的水,此时你喝到水的感觉,就是幸福的感觉,这是一种巨大的幸福,幸福得能让你哭,让你笑,让你捶胸顿足,让你狂呼呐喊。平常生活中你是很难感觉到的,甚至很难见到,但在电视里经常见到,比如在奥运会 比赛的画面中,运动员夺得金牌时,常有这种表现。这种幸福是拿金钱买不来的.。
一般地讲,经历过死里逃生的人,都享受过这种巨大的幸福,经历过大风大浪大波折的人,都享受过较大的
幸福,经历过一般曲曲折折的人,都享受过一般的幸福,而那些碌碌无为,顺风顺水,衣食无忧,要什么有什么等没有渴求的人是享受不到幸福的。
幸福第四定律——没有渴求就没有幸福 及推论
因为幸福感与渴求度成正比,所以当人们对某事物没有渴求时(也就是渴求度为零时),那么,某事物也就不会给人们带来幸福。
推论一 幸福与金钱没有直接关系
《美》格雷戈·伊斯特布鲁克先生在《幸福为什么越来越少》的文章中叙述到“假如你用铅笔和方格纸绘制一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欧美民众生活变化的线图,你会发现所绘制的曲线多呈向上的走势。可以说几乎每一项体现社会福利的客观指数,如人均收入、?实际?收入水平、人均寿命、住房面积、小汽车的人均拥有量、每年拨打的电话次数、每年旅行的次数、所获得的最高学位、智商分数等都在提高。然而,当我们转至人们的内心,幸福指数在近50年来没有任何增长,认为自己?.非常幸福?的人口比例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一直在下降,欧美人拥有的一切都在增多,只有幸福除外。几乎所有的一切都变得越来越好,但人们却没有觉的更幸福。社会进步中的这一悖论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他们开始研究“幸福”或“主观幸福感”这个课题。耶鲁大学政治学教授罗伯特·兰研究发现,在1950年,约60%的美国人说自己是幸福的,此后这个比例除偶尔起伏之外几乎没有大变动,同时认为自己“非常幸福”的美国人的比例却由1950年的7。5%降至今天的6%,而且还在继续下降。最突出的变化是抑郁症患者增多,此外还有数百万人虽然没有明显的抑郁症状,却感受不到生命应有的快乐与满足。” “金钱和物质与幸福感仅略微相关—— 几乎所有有关幸福的研究都支持这一基本结论”
由此我们又可以得出幸福第四定律推论二:
推论二 随着物质财富的增加,人们在物质财富方面所能获得的幸福次数却越来越少,幸福感的强度也越来越小。
不同时期,处在不同环境中的人民的渴求是不一样的:
在脱离贫困时期的人民,渴求的是能吃饱肚子,渴求的是能吃上白面馍,过年时渴求能穿上新衣服,能吃上几粒糖,能吃上一块点心,能看上一场戏或一场电影以及后来渴求能拥有一辆自行车,一块手表,一台缝纫机等等都是一些简单生活的渴求。当这些简单的渴求一个又一个不断地被满足时,人民也就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幸福。
进入小康时期的人民,渴求的是吃得更好一些(例如小孩渴求吃汉堡包,肯德基,大人渴求吃上大鱼大肉),穿得更好一些,渴求能看上电视,能骑上摩托,渴求能到外面旅游一次等等是一些档次稍高一些的渴求。 西方发达国家的人民渴求的是拥有自己的别墅,豪华的轿车,能到国外度假等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随着人民拥有的物质财富的增加,人民的渴求资源却变得越来越少,所以在物质财富方面人民能获得的幸福也就越来越少,而且获得幸福的成本也越来越高,同时对地球资源的消耗,对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大。这也是西方发达国家几十年发展 所得出的结论,即: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物质财富等一切都在增加,唯独幸福除外。所以说,如果我们一味地搞经济发展,结果只能走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老路,最终人民得到的幸福反而会越来越少,这是一条得不偿失的发展道路。
推论三 人们在精神文化,精神文明,精神生活等非物质财富方面所能获得的幸福数量远远大于人们在物质财富方面所能获得的幸福数量
渴求既包括物质财富方面的渴求,也包括精神方面的渴求。我们在关注人民幸福的时候,首先考虑到的往往是人民在物质财富方面的渴求(具体表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思路上),经常忽视了人民精神方面的渴求,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思维方法,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发展思路。
解决了温饱问题,进入了小康生活水平的 人民,对物质财富方面的渴求的数量是屈指可数的,比如对电脑的渴求,对空调的渴求,对摩托车的渴求,对住房方面的渴求,对汽车方面的渴求等等,同时满足人民对物质财富的渴求的成本也越来越高,时间的耗费也越来越长。所以在物质财富方面人民能得到的幸福不但数量要少,而且成本也越来越高。相反,人民在精神方面的渴求资源不但数量大,取之不竭,而且成本相对也很小,如果我们能科学地加以研究,大力加强党在精神文明方面的建设和领导,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民就能够在精神方面,就能够获得足够多的幸福,从而过上健康向上,充满歌声笑语,充满阳光,欣欣向荣的幸福生活。
所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过多地去解决人民对物质财富方面的渴求,而忽视或不重视精神方面的渴求,对于党的宗旨,对于能让最广大人民都过上幸福生活的理念来讲是一种本末倒置的思维方法,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发展思路。
想当年,女排姑娘们的五连冠,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多么大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如今无数关注姚明的球迷,从姚明的每场胜利中也能得到很多快乐和幸福;08年的奥运会,必将给全国人民带来更多的快乐和幸福。 人民也渴求好的文艺作品,好的文艺作品既能教育人民,比如早些年前的评书《岳飞传》,电视剧《渴望》,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以及近些年聋哑人表演的震撼人心的系列舞蹈等等文艺作品,也能给人民带来许许多多的幸福。
人民不仅需要好的体育成绩和好的文艺作品,人民更渴求能亲身参加到许许多多的文体活动中去,各级党委,各企事业单位,各个社区应该组织更多的文体活动,更多的文体比赛,来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让更广大的人民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中,从中得到更多的快乐和幸福。比较好的方式例如巴西人民的狂欢节,西班牙人民的斗牛节,美国人民的篮球运动,欧洲人民的足球运动等等都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只要我们的党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下大力气去关注人民的精神渴求,下大力量去抓精神文明建设,对于人民的幸福生活水平的提高,将起到事半功倍甚至事半功十倍的效果。
当人民富裕起来的时候,当人民的思想充满了金钱意识的时候,那么人民的思想就开始腐朽堕落了,社会就开始沉沦没落了,人民幸福,人民的幸福生活,就再也找不到了。到那时即使我们比美国人更有钱,比美国更强大,又有何用。金钱是换不来幸福的。
五 幸福第五定律 幸福第五定律——幸福是需要感觉的
当你渴求金钱而购买了彩票时,如果你中了大奖却还蒙在鼓里,这时你虽然中了大奖,但你还没有感觉到,所以此时的你还不会有幸福的感觉。
当你渴求考上名牌大学,当录取通知书在途中但你还不知晓的时候,你还是不会感觉到幸福的,只有当你知晓了这个消息后,你才会有幸福的感觉。
所以,幸福是需要有感觉的,当你没有感觉或感觉不到渴求被满足的时候,你仍然是不会有幸福的感觉的。
六 幸福第六定律 幸福感的获得是需要有愉悦的心情
比如马加爵因不堪忍受他人对自己的人格侮辱,而渴求杀人解恨,虽然他的渴求被满足了,但他也感知到杀人后的不幸结局,在此阴暗的心情里,他是很难有幸福的感觉的。
幸福和快乐的区别
“幸福”和“快乐”是我们经常使用,而且经常混用的两个词,比如幸福的生活 和快乐的生活,幸福的家庭和快乐的集体等,特别是在英文里 “幸福”和“快乐”更是作为一个词来使用。在国人的心目中, “幸福”和“快乐”的含义应该是有区别的,比如,见到我们朝思梦想的亲人时,我们会用 “幸福”一词来形容我们的心情,显然用“快乐”一词来形容是不太准确的;当我们做了一次我们喜欢的体育运动 ,我们会有一种快乐的感觉,而不会有 “幸福”的感觉。那么, “幸福”和“快乐”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想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了解什么是幸福。
问两个问题:1 任何人获得的任何一个幸福是不是都存在有一个前提,即渴求?2 任何人获得的任何一个幸福是否都是在渴求被满足或部分被满足的时候得到的?
仔细想想,您就会以完全肯定的方式回答上述两个问题。如果上述两个问题能够得到肯定,那么幸福的定义就完全可以这样理解:
幸福是人们的渴求在被得到满足或部分被得到满足时的感觉,是一种精神 上的愉悦。
渴求就是人们希望实现某个不太容易实现的事情的愿望。仔细体会一下不难理解,在我们生活里,在报刊文章,电影电视里每一个令人感动的关于幸福的故事,无不都是主人公在有渴求的状态下,并且在渴求被满足或部分被满足的时候才获得幸福的。任何人任何一个幸福的获得都来自于渴求没有渴求和满足,就没有幸福。
知道了 “幸福”的定义,那么 “幸福”和“快乐”的区别就容易显现出来了,即:相对快乐而言,幸福是不容易获得的;相对幸福而言,快乐是较容易获得的。其区别在于:
通常情况下,幸福是在渴求不断地积累后得到满足时的精神愉悦的感觉。快乐则是在没有或者很少有渴求积累的情况下,渴求获得满足时的精神愉悦的感觉。也就是说幸福的感觉厚积薄发的产物,而快乐则是随心所欲的产物。
幸福的分类
幸福是每个人的渴求,根据每个人所渴求事物性质的不同,幸福大致可以分为利人幸福和利己幸福,害人幸福和害己幸福等四种。
利人幸福就是自己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同时又有助于社会其他人获得幸福,这样的人所获得的幸福就是利人幸福。比如抗震救灾中的人们,都渴求能为灾区尽一份力,都渴求救灾中能多救出一个人,当他们在得到满足的过程中,他们获得幸福的同时,也为他人带来了温暖和幸福,他们所享受的幸福就是利人幸福。
利己幸福就是自己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不对他人的幸福构成影响,这样的人所获得的幸福就是利己幸福。比如登山爱好者,自己征服了一座高山,他所享受的征服者的幸福,就是利己幸福。
害人幸福就是自己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损害了他人及社会的利益,这样的人所获得的幸福就是害人幸福。比如社会中有坑蒙拐骗,投机倒把行为的人,他们因此所获得的幸福,都是害人幸福。
害己幸福就是自己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同时也损害了自己的长远利益,这样的人所获得的幸福就是害己幸福。比如吸食毒品的人所享受的幸福就是害己幸福,再比如有网瘾的青少年所享受的幸福就是也是害己幸福,因为他们因此而荒废了自己的学业。
在现实生活中,许许多多的幸福都不是单纯的害人幸福,害己幸福,利人幸福和利己幸福,他们往往都是相互关联的。资本主义社会是所倡导的自由主义更多的是损害了他人及社会的利益,他们追求的幸福往往是利己害人的幸福,因为他们追求的是个人利益第一,个人利益至上的自由主义。他们往往为了自己的利益和幸福而牺牲或损害他人的利益和幸福,比如美国的先发制人的战争政策就是典型利己主义政策。而马克思所倡导的大公无私,互相帮助,舍己为人的共产主义思想,更多的是利己利人的幸福。所以共产主义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谁先进,谁落后,谁伟大,谁渺小应该是明白无误的了。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观才是真正代表了人类先进文明的思想。
第四产业——幸福产业
第四产业就是幸福产业,因为人生的根本追求是幸福,因为追求富裕就是追求堕落,因为精神文化方面的追求可以给人民带来更多和谐持续的幸福,所以人类应该大力发展精神文化产业。
精神文化建设就是除了传统的经济建设(姑且称之为物质经济建设)以外的非物质产品的经济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旅游文化建设,体育文化建设,娱乐文化建设,慈善文化建设,教育文化建设以及和谐文化(反腐、公平、正义)建设等等。
精神文化建设是世界和谐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地球本身拥有的资源是极其有限的,如果我们任由经济高速发展,最终只能加速地球资源的枯竭,只能加速人类的生存危机。物质经济的高速发展已经严重地造成了地球水资源的日益匮乏,可采能源的日益减少,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以及温室效应愈演愈烈等等的恶果,因此,为了地球的未来,为了人类的未来,我们必须减缓物质经济建设的步伐,大力加强精神文化的建设,力求在较短时间内,把精神文化建设发展成为支柱产业。
发展精神文化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应尽快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鼓励扶持精神文化建设,限制高消费产业的发展。比如政府应大力限制汽车产业的发展,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限制汽车在城区内行驶,鼓励人们乘坐地铁和公交车,奖励和方便人们出行骑自行车。
从人民幸福的角度来看,人民幸福的获得更多的来源于精神文化方面,所以,大力发展精神文化建设,对于人民幸福具有事半功倍,功十倍的效果。
幸福公式
(一) 根据幸福定义求公式
幸福就是人们的渴求在被得到满足或部分被得到满足时的感觉,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根据以上定义以及每个人的不同情况,我们就可以得出如下幸福的公式。
就某人的某一个幸福而言,某人对某事物的幸福感(F)与其对某事物事前的渴求度(Q),以及事后的被满足度(Z)以及每个人所特有的幸福系数(K)是成正比的,即:
幸福感(F)=幸福系数(K)*渴求度(Q)*被满足度(Z) .
根据以上公式我们可以知道:
1 在幸福系数(K)和渴求度(Q)一定的情况下,被满足度(Z)越大,幸福感(F)也越大.满足度(Z)=渴求的事物实际被满足值/(除以)所渴求事物的期望值
当被满足度(Z)小于零时,说明渴求的事物不但没有进步反而倒退了,那么,幸福感将是一个负数,也就是渴求的结果不但没有获得幸福,反而陷入不幸当中.比如,炒股票渴求本周赢利10%,结果却亏了10%,结果当然是不幸的了.
当被满足度(Z)等于零时,那么幸福感F也为零,炒股情形中,相当于不赔不赚.
当被满足度(Z)大于零小于1时,说明渴求的事物有进步,但还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结果是有幸福感,但还有欠缺. 炒股中就好比渴求本周赢利10%,结果是盈利小于10%.
当被满足度(Z)等于1时,说明渴求的事物完全被满足了,此时获得的幸福感是完美的.炒股中就好比渴求本周赢利10%,结果也是10%.
当被满足度(Z)大于1时,说明渴求的结果超出期望值,那么获得的幸福感也就超出想象.炒股中就好比渴求本周赢利10%,结果赢利大于10%.
2 在幸福系数(K)和满足度(Z)一定的情况下,渴求度(Q)越大,则幸福(感)F也越大.渴求度=所渴求事物的期望值/(除以)所渴求事物正常的期望值
渴求度通常情况下为1,也就是设定事物的目标值与你正常的期望目标值是一样的,。
如果设定的目标超出自己在一定时间,在正常情况下的力所能及,那么,这样的渴求度就会大于1,当然,这样的渴求是不容易被满足的,因为超出了你的正常期望.但如果被满足,那么幸福感也会是更大的.炒股中就好比渴求本周赢利10%较符合实际,但如果设定赢利20%,那么此时的渴求度就是2.
如果设定的目标小于自己在一定时间,在正常情况下的力所能及 ,那么说明渴求目标容易实现,那么,此时的渴求度就是小于1的.炒股中就好比渴求本周赢利10万元较符合实际和有把握,如果你渴求本周赢利5万元,那么你的渴求度就是0.5.那么,如果你的渴求被满足,那么你的幸福感就会打对折的。
3 在渴求度(Q)和满足度(Z)一定的情况下,幸福系数(K)越大,幸福感(F)也越大.
在同样的条件下中,在拥有对同样事物的渴求度(Q)和被满足度(Z)的情况下,因为每个人的性格以及爱好等自身特性不一样,从而导致每个人获得的幸福感也不一样,简单地讲就是说,有些人爱激动,而有些人不易激动,幸福系数也可以称之为激动系数。这个幸福感的差别系数就是幸福系数,假如设定幸福系数K最小值为1, 那么,在通常情况下每个人的幸福系数都是大于1的。
(二)简化的幸福公式
因为 幸福感(F)=幸福系数(K)*渴求度(Q)*被满足度(Z) .
因为 满足度(Z)=渴求的事物实际被满足值/(除以)所渴求事物的期望值
因为 渴求度(Q)=所渴求事物的期望值/(除以)所渴求事物正常的期望值
所以 幸福感=幸福系数(K)*(乘以)所渴求事物实际的被满足值/(除以)所渴求事物正常的期望值。
幸福感的计算
前边我们讲了幸福的计算公式,即:幸福感=幸福系数(K)*(乘以)所渴求事物实际的被满足值/(除以)所渴求事物正常的期望值。今年我国四川发生了严重的地震灾害,我们不妨举几个关于抗震救灾的幸福计算题。 1 “万分幸福”题
某解放军战士很渴求能救出一位被掩埋的灾民,在几天的救人挖掘中,很不幸,他没有救出一个人,却挖出了一个个遇难者的尸体,在万念俱灰的情况下,他有幸这一次救出了一个少年,此时他的幸福就是万分的幸福。
题解: 因为 幸福感=幸福系数(K)*(乘以)所渴求事物实际的被满足值/(除以)所渴求事物正常的期望值。通过题中的叙述,我们可以知道,某战士渴求就出一位灾民,但经过几天无数次的救援挖掘,却没有救出一个人,反而遇见了一个个遇难者的尸体,经过这些连续地打击,必然使他产生了对此次能救出一个人(也就是分母“所渴求事物正常的期望值”)概率很小的感觉,假设概率为万分之一。但实际上,此次救出了一个少年,那么“所渴求事物实际的被满足值”(分子)就是1。假设幸福系数此时为1,那么根据幸福公式我们就可以得出: (某解放军战士的)幸福感=(幸福系数)1*(所渴求事物正常的期望值)1/(1/10000的期望概率)=10000(分幸福)
很多幸福往往都是很难定量来分析的,只能有大概来理解,但有些是可以比较清晰地用数字计算出来的,比如一个渴求金钱的穷人,2 元钱买了张彩票,因为买了无数次了,此次“所渴求事物正常的期望值”是5元就可以了。如果此次“所渴求事物实际的被满足值”却是中了500万,如果不考虑交税,如果假设此人的幸福系数为1,那么,此穷人的幸福感就为:
幸福感=1*500(万元)/5元=100(万分的幸福)
2 “无比”幸福的例题
一灾民的孩子 ,被掩埋在瓦砾中已经七天七夜了,此时此灾民已沉浸在万分的悲痛之中,对孩子生还的希望已经是处于绝望之中,也就是说他认为孩子的生还概率几乎为0.但此时,奇迹发生了,七天七夜后,他的孩子不但被救出了,而且还健康地活着,假设该人幸福系数为1 。那么该灾民的幸福感就是: 幸福感=1/0(近似零)=无穷大(分幸福)
3 “无比”不幸的例题
假设上例灾民的孩子被证实不幸遇难了,那么该灾民“所渴求事物实际的被满足值”就是负1,因为事前“所渴求事物正常期望值”几乎为零,那么该灾民的幸福感就是
幸福感=—1/0(近似零)=负无穷大(分幸福)=无穷大(分不幸)
幸福学之真理概念
什么是真理?通常的解释是:真理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为什么真理不能很好地指导实践,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幸福服务呢?比如当今的经济危机为什么不能在真理指导下避免发生呢?其根本原因就像当前哲学的研究一样, 因为很多哲学家都想把自己的真理当作高高在上的,统领一切的,万岁不老的,包治百病的圣物。可惜,世界上并不存在这种圣物。如此,那么我们就让真理回到人间里来吧,回到现实里来吧,回到群众中来吧,回到人民中间来吧。脱离了群众的真理,不能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幸福服务的真理,要它何用? 为了使真理能服务群众,不脱离人民,更能说明问题,讲明道理,我们就很有必要将通常的真理定义予以分解因式。只有采取解剖麻雀的方式来分析真理,我们才能够让真理返璞归真,为人民造福。事实证明,那些
假、大、空的真理对人民,对社会,对人类贻害无穷。
真理就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 真理分解因式就是将不同的“人们”分别代入真理的定义中,从而得出不同的真理,比如西方真理,孔子真理,无产阶级真理和资产阶级真理等等。 即:
西方真理就是西方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
孔子真理就是孔子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
无产阶级真理就是无产阶级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
资产阶级真理就是资产阶级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
当然,“人们”也可以包括单个的人,比如马克思 ,列宁,**,凯恩斯,希特勒,……甚至包括你、我、他。于是,当我们把这些单个的人们代入真理的定义,于是我们又可以得出无数个被不同人认可的大大小小的真理,比如:
马克思真理就是马克思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
列宁真理就是列宁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
**真理就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
凯恩斯真理就是凯恩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
希特勒真理就是希特勒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
你、我、他的真理就是你、我、他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
需要指出的是, 以上真理中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是针对他们自己认为的“正确认识”以及他们这一类人认为的“正确认识”。
什么是大真理? 真理被认同的人数大就是大真理。
什么是小真理?真理被认同的人数小就是小真理。
什么是最大真理?在理想情况下,被全人类都认同的真理就是最大真理。当然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 什么是最小真理?最小真理就是只有一个人认同的真理。
所以,只要任何一个人认为自己讲得是正确的,而且“这种说法”是一种客观存在,那么,他讲的话就可以被认为是真理(至少是一种最小真理),即:存在就是真理。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的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很多人都认为自己的媳妇最漂亮,很多人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最可爱,很多人都认为改革开放好,很多人都认为改革开放不好……。难道这些人根据亲身感受而得出的“真理”不是真理吗?——显然不对。所以,任何一个人,只要是有根据的判断,就应该是真理,至少是一个最小的真理。而每一个有根据的感受或判断,都是一个客观存在,所以存在就是真理。
至于某个真理能不能成为大真理,能成为多大的真理,能不能被你认可,能不能被我认可,这都有待于时间的检验,这都是后话,但这都不能影响某个真理在某个时刻存在的正当性和合理性,这就是“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也就是说,只有承认存在就是真理的概念,才能够真正落实“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比如法院在审判前允许被告和控告双方充分表达自己的真理意思,就是体现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
哲学和真理的关系
哲学是真理的发展动力。因为哲学是对一般世界观更新和更先进的看法,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原来的“更新和更先进的看法”就会变成一般的世界观,又会有更新的和更先进的哲学观来取代他们。所以随着哲学的不断发展,真理也是随着向前发展的。
真理是哲学发展的目标。哲学的发展是有一定目标的,不是漫无目的的空谈,他的目标就是人们追求的某一个绝对真理。
绝对真理是哲学的坟墓 。当哲学的发展越来越接近绝对真理或达到绝对真理的时候,哲学就很难再有“更新和更先进”的看法了。所以,当关于某个事物的哲学发展到绝对真理的水平时,那么,关于这个事物的哲学就不会再存在了。所以绝对真理就是哲学的坟墓或者说是哲学的最终归宿。比如勾股定理就是绝对真理,比如万有引力就是绝对真理,人们如果还想在这方面再有哲学发现就是很难很难的事了。再比如封建、奴隶社会已经被证明是腐朽落后的社会,如果还想在这方面有更新和更先进的哲学发现,也是很难很难的事了,倒不如去追
求资本主义社会腐朽和没落的哲学发现吧。
真理标准
人民和谐幸福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因为人的最终追求是幸福, 因为人的幸福要包括最广大人民的幸福,也要包括人类子孙的幸福,才可能是最大的真理,所以人类和谐幸福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新哲学概念
含义
什么是哲学呢?顾名思意,哲就是聪明的意思,学就是学问、学说或看法,所以,哲学的定义就是:哲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更新的看法。简单的讲就是:哲学就是更新的世界观。平常我们常常说某篇文章很有哲理,某个人讲的话很有哲学味儿,就是这个道理。
因为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因为哲学是更新的世界观,因为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所以,哲学用真理的概念来解释就是:哲学是更新的真理。
为了使哲学能服务群众,不脱离群众,更能说明问题,讲明道理,我们就很有必要将哲学定义予以分解因式。
什么是哲学分解因式?哲学分解因式就是将不同的人们分别代入哲学的定义中,从而就可以得出许许多多不同种类的哲学观点和学说。比如:
什么是无产阶级哲学? 无产阶级,或者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人们对于一般世界观更新和更先进的看法 ,就是无产阶级哲学。比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等。
什么是资产阶级哲学? 资产阶级,或者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人们对于一般世界观更新和更先进的看法 ,就是资产阶级哲学。
什么是**哲学?**哲学就是在**时代,**对于一般世界观更新和更先进的看法 。当然**哲学就是在**时代,**对于一般世界观更新和更先进的看法 。
所以,任何人,任何集体,以及任何组织都可以有自己的哲学。
就像真理有大小一样,哲学也有大哲学和小哲学。
什么是大哲学?得到更多人认同的哲学就是大哲学,比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大哲学,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得到了广大的无产阶级人士的认同。希特勒哲学也属于大哲学,因为他的哲学得到了广大的纳粹分子的认同,从而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当然大小哲学也是相对而言的,希特勒哲学相对无产阶级哲学来讲就是小哲学。 什么是小哲学?得到一个人或者少数人认同的哲学就是小哲学。比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华罗庚的数学论以及各个最新的理论观点等等都是小哲学。
小哲学与大哲学的关系
小哲学与大哲学的关系是什么?
第一 像大真理一样,任何大哲学都是由小哲学发展起来的。因为任何一个理论都是首先由某一个人或少数人研究出来的,然后必须逐渐赢得更多人的认同和支持才可能逐渐变成大哲学。马克思哲学如是,希特勒哲学如是,**哲学如是,军国主义哲学也是如是……。所以说,没有小哲学就没有大哲学。
第二,大哲学是少数的大真理,小哲学是无数的小真理。所以小哲学只有变成大真理才能发挥他的应有的价值。
哲学的价值
因为哲学是人们对于一般世界观更新和更先进的看法,所以不同的时代的哲学都会逐渐被新时代的新哲学所取代,或者由于被广泛长期认同而变为一般的世界观。比如人的进化论,比如阶级斗争理论,比如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等等都因为过期而不能再被视为当代哲学,而仅仅变成了一种学说和一种真理。所以哲学的价值就在于它的更新性、先进性和时代性。
同样,将不同时代的人们代入哲学的定义就分别可以得出新哲学和旧哲学的定义:
什么是新哲学?新哲学就是新时代的人们对于一般世界观更新和更先进的看法。
什么是老哲学?老哲学就是不同旧时代的人们对于当时一般世界观的更新和更先进的看法。
什么是国学?相对外国人而言,国学就是中国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于当时一般世界观的更新和更先进的看法。
什么是新国学?新时代的国学就是新国学。新国学就是中国新时代的人们对于一般世界观的更新的更先进的看法。
什么是老国学?相对新时代国学而言,新时代以前的国学就是老国学。
由于近代中国乃至二十一世纪的2008年的中国,至今还没有出现过在世界上有影响意义的新国学,所以,通常意义上讲的国学,就是指中国近代以前的,在中国或世界较有影响的老国学。比如四大发明,比如孔孟之道等等。
幸福学:一门待建的具有终极意义的新学科
摘 要 全球危机日益加剧而幸福问题的研究却严重滞后,因此,幸福学的创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它将有助于人类在理性认识幸福实质的基础上获取幸福。就学科地位而言,幸福学具有终极意义,站在幸福学的立场,可以对各类学科进行甄别、审定判明其存在的价值。幸福学的学科性质为:综合性、问题性、应用性、灵思性。 关键词 幸福学 新学科 终极意义
作者:梁德淳
一、全球危机日益加剧与幸福学的创建
近二、三百年,随着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人类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科学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问题,当这些问题不断增多且越来越棘手时,就演变为各种令人寝食不安的危机。进入本世纪,危机的全球化趋势日渐明显,有许多危机皆是人类共同面临的,如生态危机、经济危机、民族危机、信仰危机、人口危机、等等。这些危机给人类带来难以言表的困扰,造成了极大的灾祸,对人类的生存也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人类的前景正蒙上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可以说,人类的命运已到了生死攸关的紧要时刻,这决非危言耸听。对此,众多有识之士都已向世人发出了声嘶力竭但回响寥落的呼吁,并且纷纷提出各自的救世方案,有的全力批判现代科技文明的弊害;有的希冀到传统文化中寻求拯救人心的良方;有的指望科学柳暗花明,引领人类杀出危机的重围;也有的将危机树为标靶,创建了一些有助于人类摆脱困境的新学科,如大协调学、未来学、生态学、危机学、和平学、环境学、贫困学、人学等。基于类似的思考,本文尝试提出“幸福学”这个学科概念,并对其主要方面加以初步阐述。
当今社会的各种危机,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不能和谐统一的体现,从深层次上说,是“人类中心主义”这一宿弊与“物质主义”这一时弊共同作用的恶果。所有危机可归结为生态危机、物质危机、精神危机,其中生态危机密切关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并与物质危机、精神危机互为因果。从本质上说,这些危机的发生,乃是因为人类精神的失衡与错位,尤其是幸福观偏离正道所致。
生态危机的恶化,直接与人类将幸福理解为纵情声色、恣意狂欢有关,比较典型的即是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五十年
代,美国成了享乐主义的乐园,其后,此风弥漫至世界各国,崇尚消费、炫耀财富,成了一股不可遏制的浊流。为了满足欲望,人类对自然资源进行竭泽而渔式的疯狂开发,据统计,工业革命只有300 多年的历史,仅占迄今人类史的0.2%,而其消耗的能源却占人类历史消耗总量的99% 以上。非理性的幸福观,必然导致严重的生态危机,进而极大地败坏人类的生存空间,贻患无穷。
物质危机同样具有全球性,据世界银行报告,世界尚有1/5 的人口生活在贫困之中,即便像美国这样经济发达的国家,也有为数可观的人穷困潦倒。“据路透社1996年 1月16日的报道,美国有2600万人,即每10个美国人中有1 人,靠向慈善机构领取食品度日。据美国国会饥饿中心统计,美国有3000万人食品不足,处于饥饿状态,其中有 490万老人。”(任言实:《请看美国的人权纪录》,《人民日报》1997年3月5日)而我国目前还有6500万农村人口尚未解决温饱问题,城市中贫困人口也有2800万。未来随着各种各样天灾人祸的不期而至,返贫或陷入各类困境的人将可能有增无减,如何使物质贫困不宿命般地引发精神贫困,如何使人们不致沦为形而下的生存状态,浸泡于苦海而不能出离,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沉重的必答题。
无论是富裕者,还是贫困者,都有着一个共同的不容回避的现实,即精神的全面危机。这种危机具体体现在道德危机、信仰危机、价值危机、理想危机、心理危机等,由此,导致了人类行为的非理性化、野蛮化,为了各自的利益动辄诉诸武力,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后大大小小的局部战争与骚乱冲突就是一个明证。另外,暴力犯罪与日俱增,“1990年2月,联合国预防和控制犯罪委员会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过去10年间,全世界的犯罪数平均以5%的速度递增,远远超过了人口的平均增长速度,同时也超出了许多国家和地区控制犯罪的能力。”(康树华:《当代世界犯罪热点》,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页 )我国的犯罪也十分猖獗,贪污受贿、制假售假、贩毒吸毒等都屡禁不止。精神危机还表现在精神疾患的增多,“早些年,世界卫生组织有一份关于抑郁障碍报告记载:每年世界上至少有一亿人发生临床可查出的抑郁症,并且这个数目有逐渐增加之势。”(傅治平:《心灵大嬗变——人类心理的历史构筑》,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50—351页)
以上仅是对人类的诸种危机作一浮光掠影的观照,所见已足以令人触目惊心,说人类已出现全球性的危机决非故作惊人之语,说人类的危机乃是对幸福的蒙昧无知亦决非无稽之谈。因此,创建幸福学具有十分重大的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幸福学的创建,将有助于人类更好地从理性上认识幸福的实质,从而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二、幸福研究严重滞后与幸福学的创建
人类的幸福,作为一个有待深入的问题,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还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可以这么说,一个人不懂得何为幸福,不懂得如何去达成幸福,是不可能真正幸福的。人们往往跟着感觉走,或随顺世俗,其实这都不足为凭,有的快乐潜伏着更大的痛苦人们却乐此不疲;有的痛苦孕育着深远的幸福人们却敬而远之,所谓“乐极生悲”、“否极泰来”,短视之徒是难识此中三昧的,他们过份看重眼下的、实在的,固执已见地认为自己懂得幸福并正在谋取幸福,他们往往将幸福物质化、对象化、仪式化、集体化,如认为“财、寿、子”即是幸福本身,殊不知,人们的许多追求与占有,充其量仅是达到幸福的手段与过程,为幸福提供一些外部的条件,幸福的手段、过程、条件皆不是幸福本身。幸福具有主观性,同样处境的人,对幸福的感受也许差异极大。再则,谋求外在之物不一定能事事遂人心愿,如果没有坚韧的心理承受力,则往往得不偿失。不仅现实中的人们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许多学科的任务及目标也是如此,属于一种现实关怀,而幸福学则是一门涉及终极关怀的学科,它将帮助人类从形而上的终极意义着眼,摆脱痛苦,以达幸福之彼岸。
幸福问题一般被认为是伦理学的重要范畴之一,但是,从终极意义而言,它其实是一个最重要的范畴。人类真正终极的有关生存的目的、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固然位居幸福问题之上,只有解决了这些疑难,才能确定幸福的指向,但问题在于:“宇宙智慧”创造人类这种生灵的目的何在,人活着究竟有什么价值,科学、哲学及其它学科都不能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我们也不可能确知,至多仅是凭借一种个人灵性的感悟,或信奉宗教的说法,而这些往往超验而神秘,不能成为一种人所共认的定理。对于这个问题,林语堂先生在《生活的艺术》中认为,人生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是
无法猜测的,我们能够评价的只是人生“应该是什么”这个问题。梁漱溟先生也有类似的看法,他认为,人生没有什么意义与价值可评,如果说有,那么也只是在现实生活中。
既然宇宙智慧的意图我们不能确认,那么就只能在他的创造物——人类身上寻求她的暗示。换过这种角度,幸福这个范畴就具有异乎寻常的重要价值,因为不论什么类型的人,从事什么类型的活动,他的最终结果都是带有精神性的,都要激发头脑的快乐中枢,都想使自己幸福,即便是自残自虐的变态人,也是为了寻找“苦中之乐”。因此,趋乐厌苦是人类的首要本性,幸福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终极目标,幸福具有终极性是一个无须论证的公理。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想,宇宙智慧的最终的目的应在人的现世生存中有所暗示,并具同一性。一个生命应达到最佳的功能状态,或曰生存状态,无法想象一个垂头丧气、痛苦不堪的人会是宇宙智慧所愿看到的,也不能想象一个吃喝嫖赌、几类禽兽的人符合宇宙智慧的初衷。不能幸福必定远离了真正的目的、意义与价值,反之,能幸福则必然预示终极目的的成就。综上所述,幸福问题应超乎伦理学的人生价值之上,遵循人类自定的价值观,不一定能令人幸福,但幸福的就必然是有价值的,伦理学著述中常有这样的说法,“不能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使别人受痛苦的基础上”,这种表述自相矛盾十分明显,使别人痛苦的人能真正幸福吗?所谓的幸福不过就是一种魔性的满足罢了,对于什么是幸福我们往往含混不清。
幸福问题在伦理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但对于幸福的诸类问题,不要说一般大众,即便是伦理学研究者亦存在着许多的困惑,比如“社会越发展人就越幸福吗?”、“个人的幸福是否依赖集体的幸福?”、“幸福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等等,现代的伦理学要么争讼未决,要么尚未议及,“我们的伦理学研究落后于当代科学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是一个明显的事实。”(杜振吉:《关于伦理学改革的思考》,《东岳论丛》1995年第 6期)对于幸福问题,学术界研究偏少,这里有一个统计,查93—97年《伦理学》(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及92—96年《中国社会科学》,前者共收复印论文 845篇,标题出现“幸福”一词的仅有一篇;后者则一篇也没有,学术界对幸福问题的漠视可见一斑。
幸福学之“幸福”与伦理学之“幸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首先,幸福学中的幸福问题是最主要的研究对象,在伦理学中只是诸多范畴之一。其次,幸福学将是一门真正济弱扶危、以实用为宗旨的学科,它将对匡正时弊,净化人心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它并不沿用缺乏感召力的陈腐说教,也不同于实用心理学中治标不治本的心理咨询之类。再次,幸福学将更加直截了当地触及人类的终极目的,将幸福的获取与人的道德观统一起来,并着重从人的智能与人的最佳生存状态的关系入手,以解决根本问题。最后,幸福学对幸福问题的研究,将突破传统伦理学的壁垒,形成更加开放自由的格局,充分利用人类的一切智慧成果,在研究方法上独辟蹊径。
三、幸福学的学科地位与学科性质
幸福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幸福的本质规律并总结为一定的理论方法,用以指导人类获得幸福的应用性科学。从这个意义上说,幸福学具有终极意义。站在科学的幸福学立场,可以对人类所有的行为及其研究这些行为的学科进行重新审定,判明其存在的价值。凡是有助于增进人类幸福的学科,就是应优先发展的、具有相当生命力的学科,例如伦理学、哲学、教育学、经济学等,凡是与幸福关系不大,甚至损害幸福,或者削弱人类自控能力,助长人类破坏生态系统的学科,就是属于须控制乃至取消的学科。如果说一个人达到了温饱水平,能够生存就有了幸福的可能性,或者将幸福视为情绪上的零值状态,非痛苦也非痛快,那么现有的许多放纵欲望的社会活动以及对此研究、指导的学科,就有收敛或改弦更张的必要性。现在学科愈来愈多且还在不断分化产生,但是,并非每一门学科都与人的幸福相关,也并非知识越膨胀人类就越幸福,现今人类知识每10年就增加一倍,如果知识的增长与幸福的增长成正比例关系,人类早应其乐无穷了,但是,冷酷的现实并不容人类乐观,其原因正如意大利“罗马俱乐部”创始人贝恰所言,“事实清楚地表明,人们自身如果保持未开发的状态,经济、社会、技术和制度等方面的任何开发都不可能,而且也无意义。”([日]池田大作[意]奥锐里欧·贝恰:《二十一世纪的警钟》,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版,第 166页)当代人幸福技术化、物质化的势头太过强劲,将人幸福的赌注全部押在对外攫取上,这就为人类的痛失乐园埋下了隐患。人类并非神灵,当人类妄自尊大错以为通过技术手段可达到幸福时,他的败局就是注定的了。自然并非人类的“掌中宝”,抱有这种信念,人类就应调剂出相当的心智,致力于发展进退有节的自我控制能力,完善自己的应变机能,这样,就不能不考虑人的自我修养。
基于上述的认识,我们确有必要改变原先那种一味只求创造创新,不管其与人类幸福是否有密切关系的思维定势,学科的人本品格应得到大力弘扬。
分科是一种趋势,综合也是一种趋势,世界是具有系统性的,为了共同攻克某一课题,往往许多学科协同作战,这尚是指一般的问题,而对于幸福这个关乎人类共同理想的问题,更需要各学科的辅佐,形成一股凝聚力,正如三棱镜将七色光聚焦为温热的光束,幸福学对其他学科而言,正是具有这种“聚焦”作用,或曰协统作用,它将把千百种学科化为一门宏大的具有终极意义的学科——关注人类幸福的学科,将把浩如烟海的知识升华为人类获取幸福的一种生存智慧,让人们借助这种生存智慧在万事万物的普遍联系中真正地洞透生命的玄机,从而既脚踏实地,又超然物外,不为形役地主宰自己的生命。否则,学科的林立、知识的博大,只能成为一种自欺欺人的、满足虚荣的摆设。
有关幸福学的学科性质可以归纳如下:
1 、幸福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幸福的研究,由于伦理学问题的繁多,长期处于被埋没的窘境,而实际上它又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很有必要将其加以突出,将其放在众多学科组成的学科环境中,才能有望突破传统的陈见,正如金哲先生所言,“在实践中,往往有这样一种现象,某一学科的重大问题,在本学科范围内,长期得不到解决,而冲出本门学科的知识局限,采用多门其他学科的概念、理论、方法,综合利用多科知识理论体系,进行联合攻关,结果,既解决了本门学科长期不能解决的问题,又综合产生了新兴学科。”(金哲:《论当代新学科的思维特征》,《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5年第 3期)幸福学涉及到伦理学、心理学、文艺学、经济学、法学、生态学、生命科学、精神病理学等许许多多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的学科,同时与哲学也有不解之缘。幸福学不是这些学科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关系,它既从其他学科吸取也向其他学科提供思想资源。
2 、幸福学是一门问题性的学科。与其他侧重某一领域研究的学科相比,幸福学属于一门将幸福问题作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来研究的学科,这种针对性强的学科正是人类所急需的。
3 、幸福学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幸福学不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科,它既要进行深入的基础理论研究,又要与大众的需求对接,虽然达成幸福对个体素质要求较高,具有超前性,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作为研究者应尽可能考虑方法的切实可行。
4 、幸福学是一门灵思性的学科。所谓灵思性的学科,就是侧重运用灵性思维的学科。研究幸福,以至获取幸福,不能单纯依赖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不能单纯依赖机械的知识,或某种科学的定量分析,应更多地诉诸于人的尚未开发的潜在智能,包括通过感悟而能较透彻把握人生真谛的灵性思维。为了更好地研究幸福学,有必要吸取中国文化思想的精髓,包括“目击道存,不可容声”这种思维方式,采用此法研究的论著思想语言有可能缺乏“科学性”与“逻辑性”,对此不宜简单地斥之为“唯心主义”、“神秘主义”。
四、幸福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幸福,即是幸福学的首要研究对象。幸福,是个含义暖昧的用语,人们对它的领会各不相同,分歧极大,但有一点须说明,我们所研究的幸福,主要是指“人类的”,而人类的幸福不可能达到绝对的程度,理由正如前述,人类自定的目的与价值并未证实具有终极性,那么依此而行得到的幸福也很难说是至上的。再则,人类并非无所不能的神灵,不可能一劳永逸地消除一切困厄,肉体的存在就极易使人陷入不自在的状态,人的精神力量再强大,也只是自我的一种内心调控,是一种“精神性”的战胜,而非一种“现实性”的根绝,现世幸福的达成并不能抵消世界人生的悲剧性。幸福,严格地说,应称为“准幸福”或“相对幸福”。至于宗教所言的“绝对幸福”,则不属于作为一门学术的幸福学的研究对象。过去对幸福的理解一直不够科学化、精确化,幸福,实际上就是人类对自己内心理想化、完善化、有序化、和谐化状态的一种感受,它不等同于狂喜、兴奋、激动。这种感受也可逆向表述,即对自己内心无痛苦状态的一种感受。痛苦与幸福是一对矛盾,故此痛苦也是幸福学的研究对象。
幸福学的研究内容相当广泛,现择其要点简列如次:
1 、幸福本质论;2 、人类幸福发展史研究;3 、中外幸福研究史;4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幸福;5 、实用幸福学;6 、幸福本体论;7 、幸福境界论;8 、群体幸福与个体幸福; 9 、幸福学与其他学科;10 、幸福与灵性思维;11 、痛苦研究;12 、幸福与伦理学;13 、幸福学理论体系的建构;14 、幸福学与其他学科交叉形成的分支学科,如文化幸福学、经济幸福学、教育幸福学等。
(发表于某学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新兴学科》1999年第三期全文转载,
《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9年第五期摘要转载。)
《中国幸福学研究》
第六章五节 真善美2010年05月19日 星期三 09:55
人类为什么苦苦追求真善美,但又说不清什么是真善美呢?因为真善美是三个知行合一的词,就像道德一样,“道德”一词既包括道德观,又包括道德行为。
什么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就是在没有外力的影响下,人们的意识与行为是相一致的,也就是说,意识决定行为,有什么样意识才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必然会有什么样行为意识存在。拿道德来讲就是道德观决定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来自道德意识。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言行和道德体行(即身体力行),道德言行又包括道德语言和道德文言。因为道德包括很多内涵,所以道德的概念很容易被模糊——真善美的概念也是如此。
现实中为什么常出现知行不合一的现象?还拿道德来讲,因为有些人道德水平很低,但因为存在有道德感应定律和非道德感应定律,所以那些道德水平不高的人在公共场合就不敢讲真话,不敢讲自己真正的道德意识,而常说出些不符合自己意识的,自己又做不到的,不真实的大道德语言,也就是口是心非,由此造成社会上知行不合一的现象随处可见,但他们的道德行为必然会反映出他们的道德意识水准。
真善美的“真”就是要求人们要真诚待人,不要虚心假意,更不能存心不良。“真”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词,包括真心和真行,真心就是真心为人好的意识,比如刀子嘴豆腐心的“心”就是真心,真心为人好的“心”,再比如菩萨心也是真心;真行就是真心意识下的行为,包括真言行和真体行,真言行就是真心意识下的言行,包括真语言和真文言,真语言就是真心的话,比如问寒问暖,推心置腹,谏言都属于真心的话,真文言就是真心的文章,比如诸葛亮的出师表等谏言文章都属于真文言;真体行就是真心的身体力行,比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忍辱负重,俯首甘为孺子牛等真心为人民服务的行为就是真行。很显然,那些道德低下的人一定是口是心非,口蜜腹剑,说人话办鬼事的人,尤其是那些道德败坏的领导干部,因为如果他们敢公开宣讲自己低下的道德观,那么他们就会为社会所不容,他们就会丢乌纱帽,所以他们一定要讲假话、大话和空话,而不敢讲真话。所以,我们选择领导干部一定要选择那些道德高尚的人,只有他们才敢对人民讲真话,办实事。
真善美的“善”就是要求人们不仅不要做有损于他人利益的事,而且还要多做有利于他人及社会的事,不计报酬,不计名利。也就是说,做善人,要有善心,要有善行。如此,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和谐,更温暖。
“善”也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词,“善”包括善心和善行,善行包括善言行和善体行,善言又包括善语言和善文言。通常情况下,善心决定善行,也就是说善人一定有一颗善心,善心决定善行,善行一定来自于善心。人是时代的产品,善人也是时代的产品,善人一定是在善的时代环境中培育起来的,所以看一个人是不是善人,看看其成长环境就可决定了。社会需要善人,更需要善的时代环境。
善心与真心一样,也是为人好的意识或思想,也就是说他们都属于“好心”,他们的区别在于“真心”的表达率直,可能还不好听,不好受,甚至还可能招致杀身之祸;但是善心的表达则比较婉转,好听和受用,所以善人往往也被称为老好人。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知道,“真善美”之“真善”就是要求人们去做一个为人好的真(诚的)人,就是要求人们去做一个为人好的善(良的)人,那么以此推理,“真善美”的“美”就是要求人们去做一个为人好的“美”人。显然,美人应该是比真人和善人更上“档次”的人,因为真人和善人是能给他人带来利益的好人,因为人的最终追求是幸福,所以,美人就是能给他人带来幸福的人——所以美的定义就是:美是能给人们带来幸福的人或事物。美包括美人,美事和美物。
与真善一样,美也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词,美包括美心和美行。美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美丽的心灵,简单地说就是心灵美,美行包括美言行和美体行,美言行包括美语言和美文言,美语言可以简称为美言,美文言可以简称为美文。美体行就是有关美的身体力行,比如运动员肢体的优美表演,比如美人的一颦一笑。
什么是美人?美人就是能给人们带来幸福的人。美人包括美男子和美女,他们通常是他们粉丝们的偶像,如果粉丝们能与之握握手,合个影,那么粉丝们就会感到幸福或快乐。
什么是美事?美事就是能给人们带来幸福的事情。比如美差,女人逛街,男人看足球等美事。
什么是美物?美物就是能给人们带来幸福的物品。比如说美食,美文,美画,美古董等美物。
美来自哪里?美来自钟情,来自渴求,当人们的渴求获得了满足,人们就可以获得幸福,所以美的享受就是幸福的享受。显然没有美的渴求,就不会有美的享受。比如粉丝们的渴求就是想见到他们的偶像,就是想零距离接触他们的偶像,如果他们的渴求获得了满足,那么他们就享受了美,享受了幸福或快乐;但是,非“粉丝”们对所谓的“偶像”则没有想见的渴求,那么,如果他们见到了所谓的“偶像”,他们就不会有美的享受和幸福的享受。
什么是审美疲劳?因为幸福感都是暂时的,所以当人们因美而获得了幸福以后,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就会出现审美疲劳,审美疲劳意味着因享受美的幸福感在逐渐地消退。
综上所述,真善美就是要求人们要求真,求善和求美,就是要求人们要做对社会,对他人有益的人,能给人们带来幸福的人。
真行,善行,美行均来自于真心,善心和美心。因为人是时代的产品,所以凡具有真心,善心,美心的真人,善人和美人均来自于真时代,善时代和美时代,所以一个充满真善美时代的社会一定是人类理想的社会。
作文三:《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9900字
多元化发展 美的的前身是1968年何享健率领镇里23位农民集资5000元创办的一家塑料瓶盖厂,1980年进军家电行业,目前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小家电生产企业,也是仅次于海尔集团的白色家电厂商。2003年,美的销售收入达到170亿人民币。旗下的上市公司2002年实现销售收入109亿元,在财富(中文版)中国上市公司100强中位居第30位。由于其中1/4的收入来自海外市场,何享健如此关心世界大事也就不足为怪了。 事实上,海外市场正是美的赖以增长的重要动力。美的从1986年就开始出口产品,由于出口数量大,两年后就获得了当时极为宝贵的出口权,可以直接将产品销往中国境外。2001年被美的定为“国际年”,它开始大举开拓海外市场。2002年,由于国内家电业的价格战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其上市公司在国内市场的销售收入下降了10%。利润下降了2%,而海外市场的销售收入则上涨厂78%,利润更足猛增了130%。2003年,美的的出口又增加60%,对此,何享?归结为欧元相对于人民币的升值。何享健曾经定下的目标是2005年实现出口120亿元,来自海外的收入将占到总收入的50%,“成为真正的国际化企业”。 而现在,即使美的在两年后实现了海外收入120亿元的目标,也不太可能占集团收入的半壁江山,因为2003年何享健一口气收购了两家中国汽车客车制造商。利润每况愈下的家电厂商投资汽车业在中国已不是新闻,像美的同城兄弟格林柯尔就在2003年底宣布进军汽车业,但对于曾经创下中国企业多项第一的何享健,人们更有理由看好美的的多元化战略。 美的是中国第一家获得出口权的企业,也是第一家上市的乡镇企业。2001年,集体所有制的美的实施以何享健为首的管理层收购,被广泛认为是中国“第一起成功的MBO”。而这一切都与何享健的远见卓识和到位的执行密不可分。当地一位接近美的的分析人士说,“实现MBO之后,销售收入大增四成,成本也显著下降,没有出现有入曾担心的管理失控。” 从策略上说,美的做家电的思路是尽量打通产业链,相关的产品,“能做的尽量去做”。目前美的旗下的产品众多,如空调、冰箱、电风扇、微波炉、饮水机、消毒柜、取暖器、吸尘器、热水器、洗碗机等应有尽有。其中电风扇在全球产销量第一。具备年产2500万台的能力,其他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也大都进入了前三名。但对于新介入的汽车业,何享健只想专攻一项――大客车,他解释说,大客车门槛比较低,不像轿车业竞争那么激烈,并且与美的同属制造业,管理比较容易把握;其次,美的收购两家国有企业,破费并不多,而且它们已经有自己的供销体系,美的只要引入设备和资金,就可以启动起来。 对于产业多元化的第一步,何享健称自己会“慎之又慎”。他反复强调家电业在集团中的主营地位,并表示将在未来3~5年内在家电上追加投资11亿元,不会明显低于对汽车业的投入。美的的计划是,到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600亿人民币,其中家电业为400亿。如果我们把另外200亿元销售收入算作客车业务带来的话,那么中国又将诞生一家重要的客车制造商。 2007年6月14日上午11点,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显示屏上,一只代码为000527的股票突然出现异动。刚刚还在原地踏步的股价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拉出了一条近乎笔直向上的阳线,到下午收盘时,这只股票已经足足上涨了5.84%。而就在同一天,好不容易从“黑色一周”中恢复过来的中国股市,再次掉头向下,深圳成份指数大跌145.20点,跌幅达1.05%。 细心的股民不难发现,这只股票背后的主人是美的电器,中国白色家电生产龙头企业。而在6月4日股市大跌以后的十天内,这只股票已经有3次涨停,5次涨幅超过5%。如果你是从2007年1月起持有它的话,按复权价格计算,美的电器的股价已经翻了5倍。 6月14日这一天究竟发生了什么?美的电器收到了国家商务部签发的关于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的批复文件,原则同意公司向美国高盛集团全资拥有的GS CapitalPartners Aurum Holdings定向增发75595183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要求定向发行价格不低于董事会决议公告前20个交易日内公司股票收盘价均价的90%。 美的集团董事局主席何享健的心头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远在颐德的他,为这纸批文已经等待了半年之久。这意味着美的电器出售10%股权引进高盛作为战略投资者的举动终获商务部“绿灯”放行,在解决一些技术问题后,只需中国证监会的最后核准,这位以低调潜行著称的企业家过去三年来精心导演的资本大戏就将圆满收场。 美的需要高盛吗 2006年11月中旬,前来美的总部拜访的高盛亚洲区副董事长宋学仁心情十分复杂。几天前,何享健拒绝了高盛提出的双方尽快签署一份合作意向书的提议。高盛希望,在中国股市不断走高的形势下,先通过一份意向书把收购美的电器股权的价格锁死,之后再派出大批人马对美的进行全方位的尽职调查。当时美的电器的股价已经从2006年初的6元左右攀升到9元上下。但何享健断然回绝了高盛:要合作就签署正式的协议书,而且高盛必须在一周之内完成调查、谈判和各种法律文件的起草。 如此要求对投资风格一向谨慎的高盛近乎苛刻,但宋学仁在对美的进行了长达5年之久的跟踪后亦十分清楚,高盛很难对何享健说“不”,曾经一手推动联想集团香港上市的他,与中港台企业界的不少大佬相交深厚,何享健虽然深居简出。但始终在其视线之内。 高盛的第一只试探气球是在2005年底释放的。当时美的电器还没有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双方只是互致敬意。 转过年来,股改成了关键转折点。过去的美的电器更大程度上是“反哺”美的集团其他业务的中小企业融资平台。2006年3月10日,美的电器股改方案获高票通过,实现了全流通。股改之后,何享健家族控制的美的集团在2006年3月至5月期间,分五次增持美的电器的股权,最终以10.8亿元把持股比例从过去的22%提升为50.17%,实现对美的电器的绝对控股。又对集团掌握的合肥荣事达洗衣机、冰箱、营销公司等进行资产注入,毫无疑问,何享健想要把上市公司做大做强。 从2006年年中开始,美的正式对战略投资者敞开大门。对美的感兴趣的不仅仅是高盛一家,负责引进资本工作的美的集团董事副总裁栗建伟一度忙得不可开交,各方投资者排着队想与美的牵手。在竞争压力下,高盛为了表示对美的的诚意与信心。承诺以自有资本而非旗下募集到的私募基金对美的进行投资,更不会联手任何一家同行业国际巨头。 11月的顺德之行,宋学仁没有去工
厂、没有参观生产线、没有查看财务报表和历年账目,只是到美的的历史馆走了一圈。又和美的电器主业经营单位的负责人进行了简短的谈话,就离开了。 回去之后,他写了一份报告给高盛美国总部。报告集中体现了过去三年高盛投资银行部对中国家电业状况的研究精华,最后指出:美的电器拥有15年的行业经验和积累,连续10年以上盈利;主要产品在各自领域中或是中国第一、或是世界前三,符合“数一数二原则”;产权清晰;拥有优秀、稳定的经理人团队。 一周后,高盛总部做出决定,以9.48元/股的价格认购美的电器10.71%的股份,投入金额为7.17亿元,锁定期为3年。 高盛的入股使美的一下子成为舆论焦点。美的?团多年持续高速增长、现金流充沛,为什么还要引入高盛?美的集团董事副总裁栗建伟在接受本刊采访时,对这其中的原因给出了官方解释:“美的集团要成为国际化的企业,必将在海外拓展、收购兼并、发展自有品牌方面有所动作。在这些方面,美的希望得到经验丰富的境外机构投资者的帮助,而且高盛的进入更利于美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为了制约高盛,何享健在与其协议条款中规定,高盛不得将所持有的美的电器股份转让给国内其竞争对手及其它国际上的产品对手;高盛三年内不得退出。这位精明的广东商人可不想重蹈宗庆后和达能合资的覆辙。当然,美的电器的董事会中也为高盛方面提供了一个董事席位,并将增设一名独立董事。 高盛带来的变化已在美的集团内部产生。作为全球商品期货方面首屈一指的交易商,高盛派出了相关专家到美的来讲课,对整个大宗原材料的走势甚至集团采购,提供一些分析指导和帮助。在美的总部的二层,专门为高盛的董事会代表安排了办公室,而四层,就是何享健的办公室、显然,高盛未来在美的所扮演的角色恐怕不是一个投行顾问可以概括的。 高盛提供的还远远不止几个亿的资余和?际视野,它更增强了众多的主流流境外投资机构对美的电器未来的价心。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在其前十大股东中,除了高盛,还有另一家国际金融巨头瑞信、比尔?盖茨和夫人共同设立的全球头号慈善基金Bill&Melinda Gates Foundation、耶鲁大学等著名的机构投资者。2007年一季度,美的排名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前十大重仓股之首,QFII持有其流通市值的10%,达20.09亿。5月17日,美的电器被深交所重新调入成分股样本,这使其成为第一家被剔除后又重新回归的成分股的公司。 一个新的何享健,一个新的美的正在一场自上而下、自外而内的变革中重生。2007年2月25日,顺德北。清晨八点,美的集团的200多位中高层管理人员聚集在君兰高尔夫球场会所,与老板“共进早餐”。在一个半小时的会议中,何享健首次将“资本运营”与“系统创新”、“经营管控”、“资源整合”、“文化融合”等能力并列,把这“五个能力”的提升当作集团2007年甚至今后几年的工作核心。他的目标是,到2010年不仅美的集团营收要突破1000亿元,美的电器的市值也要达到1000亿元。 一个月后,美的再次为提升“五力”召开了集闭会议。何享健在会上宦称,他将把70%的精力都放在企业的资本运作、战略布局、产业经营效果上。“现在整个世界就是靠科技和资本的力量去衡量。有钱,有科技,什么都能做到。”他这样说。 回首观之,引进高盛,只是美的一氏串进化链条中的最新一环。细究其背景原因,何享健后来的“大彻大悟”竞是从3年前一系列受挫的资本运作开始的。 宁可走慢一两步,不能走错半步 2004年前后,国退民进、兼并重组的风潮正盛,唐氏兄弟、顾雏军、张海尚被业界看作是打通实业与资本二脉的传奇人物。而李东生则为中国企业扪,开了国际化之窗。他率领的TCL通过收购汤姆逊和阿尔卡特,一举成为全球彩电大王和手机七强。而这时的美的集团也迎来MBO改制之后的第一个高峰年,经营收入从2003年的175亿元一下子冲到了330亿元人民币。 在喧嚣的外界环境影响下,无论何享健本人还是整个集团,已不甘心于继续局限在赚辛苦钱的家电制造业。当时,美的集团正在洽谈的项目不下10个,包括电力、高速公路、锅炉、客车等领域,计划用于新项目投资的预算达到30亿元。美的先吞下云南、湖南等地的客车企业,跨界汽车业。接着又收购有国企背景的重通、荣事达、华凌,大规模进入自己相对陌生的大型中央空调和冰洗领域。 对于那段时期,何享健回忆说:“头脑热起来是因为我们那个阶段经营很好,环境也热衷于并购、走多元化。一个企业,一个人,在好的环境下容易出事,容易乱来,容易忘乎所以。但是很快,别人的失败让我意识到,我们的管理、资源、人才根本支撑不了这样的扩张。我很快冷静下来了。” 2004年下半年。随着宏观调控的到来,敏感的何享健意识到风险迫近,他马上提出“要控制速度,确保有效增长”。除了客车以外,所有的投资项目的洽谈全部停止,而且是在未来的两年内都不要再谈,也不要接触。在这之后,不乏有广西、湖北的一些项目找到美的,当地政府均表示将免费提供土地等资源,被美的一概拒绝。就连对家电项目的投资,审查也十分严格。按照何享健的想法,美的“宁可走慢两步,不能走错半步。” 在这之后的两年里,美的的投资战线全面收缩,2005年微波炉事业部尚未实现盈利,为扭转亏损局面,该事业部提出投资极具增长潜力的电烤箱项目。美的集团以资源过于分散,两个项目可能都会亏损为由,予以否决。“没有一个企业因为发展速度慢一点会倒闭,只有太急、高速增长时,控制不住风险,企业才会出问题,甚至倒闭。”何享健承认。 2005年结束的时候,回到了正确轨道上的美的又实现了40%的营收增长。但何享健却喜忧参半。在整个集团中,还有一些比较困难的企业,如华凌、微波炉、热水器、厨房电器、客车、房地产以及饮水机等,这些很多都是收购或者新发展的业务。 在一年一度的内部管理工作会议上,何享健这样说道:“2005年是经营非常辛苦的一年,大家都感到很苦、很累。产业整合在加快,原材料涨价、电力紧张、人民币持续升值,家电业整体比较艰难,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这些带给我们很多困难……而我们内部却面临这样的情况:组织膨胀、架构庞大、人员臃肿、费用高居不下。我最近统计过,整个集团管理人员约1万人,一年差不多需要15~20亿元来养这1万人。2005年全集团出国人员1600多人次,同比增加20%,光出国费用就差不多1个亿!……根据目前的环境。小的经营主体根本没法生存,光销售费用就承担不了。管理流程、组织结构缺乏垂直整合……” 何享健的焦虑也正是执掌美的集团各
事业部的核心经理入团队的烦恼。今年40岁的方洪波是执掌美的最大的二级平台――美的制冷家电集团(包括家用空调、中央空调、冰箱、洗衣机四大事业部)的少帅,同时也是上市公司美的电器的总裁。在美的1000亿元收入的目标中,美的制冷家电集团要贡献500亿元。实现利润30亿元。 何享健问方洪波实现目标有无困难。方洪波直言相对:“要实现目标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我们要思考用什么东西去支撑这一个大厦,最起码得找这么四五根柱子,然后找什么东西去夯实它,来支撑这1000个亿的大企业,否则你上去也会掉下来。” 除了1000亿,已过花甲之年的何享健也不得不为自己的接班人问题殚精竭虑。每次见到行业内的一些老朋友,他们都会关切地问同一个问题:“怎么样?儿子到底回不回来?”。何享健笑笑。还是同一句话回答:“再看看,回来也不见得就是好事”。多年的好友觉到,老何的内心可能一开始很希望能够子承父业,但慢慢地就觉得不一定这就是最好的方案。那么,什么又是最好的方案呢? “集团军”和美的控股 2006年初,美的集团聘请国际咨询机构毕博为其提供控股型公司转型设计方案,尽管最终方案迄今仍未出炉。但何享健的想法已经明确:即美的集团向投资控股主体转型。逐渐剥离过去与二级平台相重叠的经营性功能,未来的美的控股集团在进一步丰富投资家电领域的同时,将展开相关多元化投资,如可能会进入船用、火车用空调等工业电器领域,同时也不排除进入非电器领域的可能。 变革的一方面是美的集团的权力“弱化”,三级经营单位副总的任命权下放给各二级平台;而另一方面,则是制冷(白色大家电)和日用电器(小家电)两个二级平台的“强化”。 此举在美的内部被视为打破运行十年之久的事业部制的重要信号,这个制度曾被业界视为“美的法宝”。 但是,当家电行业的平均增长率已经从过去的30%降低到10%左右,尤其是白色大家电(空调、冰箱、洗衣机等)的增长率只有4%~5%,这种“赛马机制”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阻碍。 美的集团战略部曾经测算了一下,只要每年保持18%的平均增长速度,集团到2010年实现1000亿的营收并不困难。但他们给何享健指出:美的现在的问题不是解决如何发展,而是要解决如何持续发展的问题。 作为美的事业部制的缔造者,何享健面临着对自我的否定,近两年,他也曾在企业内部的多个场合提出:“1997年的事业部制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现在的包袱,我们一定要甩掉这个包袱。过去的美的是30个亿,现在是500个亿。主体多、环节多,资源分散,投入重复,个?单位太强势,各自为政,互不认同,很难协调。要进一步调整组织结构和经营结构。” 美的究竟如何去变?何享健与他的职业经理人们进行过反复讨论、论证。 2006年以后,资本市场的繁荣给了何享健腾挪重组的空间。在美的电器之后,何享健计划让美的旗下二级集团的每一块盈利业务都实现上市。但究竟是分别打造一个个独立的中小企业融资平台还是将它们注入美的电器,实现整体上市,何自称“这是我们在整体考虑的问题”。?忘了,2004年底,美的集团通过收购广东本地国企华凌集团,拥有了一家香港上市公司华凌控股,尽管这只股票因为多年亏损,早已跌入不到]港元的“细价股”之列。但在高盛这样的资本高手襄助下。美的集团完全可能使这个壳资源“变废为宝”。 当美的集团所有实现盈利的业务全部登陆资本市场,何氏家族所拥有的市值之大和随之而来的想象空间可以想见,何享健可以在合适时候将一部分股份减持变现,或是将资产用于家族关联企业间的股权交易。 但什么时机将是合适的呢?“关键在于中国有一种更好的外部环境。资本市场成熟,职业经理人成熟,私有产权保护,监管规范。不用老板管企业。从内部环境来讲我自己完全有能力可以解决。”何享健说。 他并不否认将“再次进入投资领域。2004年放弃的,现在可能会捡起来。因为金融环境成熟了。德隆当年失败了,很大程度上和金融环境的低迷有关,而美的现在去做,也许是天时地利人和。” 重组动作已经在资本市场展开。2007年4月,美的电器将所持有的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5%的股权以165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盈峰集团,相比易方达公司2006年12月31日的净资产仅仅溢价了72.18%。对于此次转让,美的电器表示,上述交易的股权转让收益将给公司当期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带来积极影响,公司将集中资源于发展空调、压缩机及冰洗等优势和核心业务上,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业务的竞争优势。 而盈峰集团的实际控制人正是何剑锋,何享健的独子。 但美的控股注定不会是联想控股的模式。何享健对此已经考虑了很久。他说:“我和柳传志是不同的,柳传志的联想控股公司实际是投资公司,他还是做业务的,他的业务就是投资。而将来美的的控股公司,实际上就是一个母公司,家族就是一个股东,不是经营者,也不是企业家。就是这个概念。” 内部企业家 让别人替自己操心是何享健最让同行羡慕的地方。美的经理人对企业未来3~5年的危机感显而易见,他们中一些人的忧虑感甚至更强于企业真正的老板。“办企业靠的是人才,在行业里我认为我的经理人是最优秀的。在企业里,我什么都不想干,不想管,我也告诉我的部下,不要整天想自己怎么把所有的事情做好,而是要想如何把事情让别人去干,找谁干,怎样为别人创造一个环境,你要做的是掌控住这个体系。”何享健笑言。 一位非常熟悉美的内部运作的同业人士指出,何享健的本事在于“能把职业经理人放得很远,又能收得很紧”,经理人在享受充分授权的同时,也接受着严峻的业绩考验,长久以来,何享健十分认可一些跨国企业的做法,经营单位两个季度未完成指标尚可原谅,第三个季度还没完成,经理人就要下课。在美的,每个人证明自己的时间很短。基层的业务员一般只有3~6个月,事业部总经理也是一年一聘。美的人习惯于接受这样一种文化,业绩指标达不到,即刻换人,如果达到了,上至经理下到一个普通的销售员所获得的奖金激励也是行业内最为可观的,甚至有知情人士用“多得吓人”来形容。 “美的的经理人在行业里是最威风的,它们二级集团的总裁身价至少在千万量级以上,事业部层面的则不低于百万级。他们活得更像老板一样,而不是在给?人打工。”一位与美的内部人士接触颇多的原格兰仕副总裁说道。40岁的方洪波、49岁的张河川(美的日用家电集团总裁)、周正芳(电扇事业部总经理)、黄健(生活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东来(家用空调事业部总经理)等等,他们在美的有着共同的经历。
20多岁加入美的。30岁上下担纲事业部,麾下产品每年创造着数十亿、上百亿的营收。 但何享健也意识到,纯粹的奖金激励过于注重短期绩效,导致了部分经理人为了眼前目标而牺牲企业长期发展的后劲。股权分置改革后,他决定进一步打造美的的“金手铐”。 在引入高盛的同时,美的电器公布了酝酿已久的股权激励草案,授予高管5000万份股票期权,占总股本的7.93%,行权价格仅为10.80元。该方案行权条件和方法规定:如果美的电器2006年净利润同比增长不小于15%,而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小于12%,则授权日第二年,即2008年初行权20%,授权日第三年行权40%,第四年行权40%。股权激励的对象完全是职业经理人,并不包括何氏家族成员。这被认为A股市场有史以来最慷慨的高管激励方案。 美的电器期权方案的推出对于美的集团的二级平台和事业部很有示范意义。持有期权最多的是方洪波,拥有600万份,此外美的电器下4个事业部正副总经理、财务总监等18个人也是此次期权激励的对象。“期权激励是一件非常好的事,通过新的机制让经理人把做企业和做事业统一起来,去除经理人心中可能存在的注重短期利益的心态。从更长远的视角出发去规划自己的工作。”美的制冷家电集团家用空调事业部总经理李东来说。 而何享健的新计划是在美的集团内将职业经理人分为内部企业家、职业经营管理者、专业经营管理者三部分。通过引入职业经理人管理平衡记分卡,以及系统的培训和激励,打造一个职业经理人梯队。 如今,何享健只是每天看看各个事业部的财务报表、每周一召集高管开个早茶会,隔段时间带着一批高管“走市场”。他甚至希望自己的角色能更加潇洒,只做大股东,甚至可以不进入董事会,进一步实现股东、董事会、经营者三权分立。“我希望美的能像欧美的大企业那样,经营上即使没有大股东的参与,企业也能健康运作。到一定时候。我连董事会都可以不参加。让董事会、经营层全部实现职业化运作。”何享健说。 这样的安排或许也能让美的接班人的问题不再成为一个问题,早在四五年前,业界就对谁接何享健班的问题有过颇多猜测,有人担心,如果何享健之子何剑锋子承父业、代替何享健入主美的,他很难像其父亲那样成为一群强势经理人的精神领袖,美的很可能会遭遇大动荡。而据了解内情的业内人士称,何剑峰更乐于经营房地产、金融投资,而不太愿意像父亲一样投身到家族生意中。“何老板肯定是要选一个自己信得过的,如果说他儿子不干,他选择接班人应该是一个比较漫长的阶段。今天看你行不行,明天再比来比去。说不定再有5年到8年才考虑接班人也不知道。” 何享健自己坦言,他希望“集团最后的CEO都是企业家经理入。家族就是一个股东。”这意味着,未来家族传承的可能只是其持有的股权,而非经营权,支撑美的未来的是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和优秀的经理入团队,而非家族内外的某一个人。 企业要成功,一是服务优秀,如海尔,一直在服务链上创新;二是运做卓越。如美的的资本思维;三是专注做好产品,如格力做空调做了近200亿,成了中国空调业的老大,仅上市公司每年就产生利润5个亿。这在家电利润薄如刀片的今天,已经是奇迹。看看何享健对待企业间的兼并与收购,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连高盛都“委曲求全”地数年坚持抗战,最终以9.48元/股的价格认购美的电器10.71%的股份,投入金额7.7亿元,且锁定期为三年。高盛不傻。这个华尔街最老牌的金融巨头更明白分享美的胜利果实的真正价值。 我们很多企业不是因为太傻而死掉,而是因为太聪明,因为他们到死都没弄明白天上掉下来的陷阱原来是块锋利的石头。 何享健对接班问题的平淡也让我们看到他的智慧――我觉得要讨论的不是谁接我的班的问题,而是要讲制度的建设、治理结构建设的问题。怎样让企业在没有大股东参与管理的情况下,一样做得很好。我十年八年都在想这个问?,我现在已经走出来了,是很辛苦地走出来的,所以,你们应该关心的是我这个目标怎么实现,而不是谁接班。我讲明白一点,美的集团最后的CEO都会是职业经理人。家族只是一个股东。 正如中国企业家封面报道的问题:高盛会推动这家典型的家族制造企业走上升级之路吗?40年,美的也许才刚刚开始,勿需回答。 也许,何享健早有了答案――关于美的如何美下去这一命题,外界有些多虑了。 (责任编辑:文 峰)
作文四:《生活原来可以更美的》1000字
生活原来可以更美的
作者:罗伯特.克洛斯
来源:《视野》2005年第08期
前不久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8岁的儿子安东跑到我的面前大叫一声:“我无聊透了!” 我吃惊地看着他。孩子们不该感到无聊和无事可做啊。旺盛的精力和好奇心应该让他们不停地找新乐子,他们有无数的事情可干:敲打瓶瓶罐罐;把有薄雾的窗玻璃当画板;下雨天猛踩地上的小水坑……
怎么会无聊?我童年时的字典里从来没有“无聊”二字。我是在新泽西州郊区长大的,让我告诉你我是如何整天忙得不亦乐乎的吧。
在飘雨时分,我和小伙伴们在雨地里相互追逐。碰上大雨倾盆,我们就把树枝、球、树叶以及任何能够漂浮起来的东西放到水坑里,看着它们被雨水无情地冲走。
街头游戏更是花样翻新。棍子球、躲避球、触身式橄榄球,任何球类我们都玩得游刃有余。在冬季,我会挖一条雪道,然后用自制的工具滑雪。秋季,我把满地的落叶堆成小山,一次次扑进去,弄得满头满嘴都是灰尘也不在意。
在那些不适宜户外活动的日子里,我就呆在屋内随心所欲地在纸上信手涂鸦。我堆积木,叠纸飞机,把玩具军人摆成对阵的架势,看漫画书,整理收集的硬币、邮票和卡片。有时我弹吉他,与弟弟摔跤,让宠物龟在我的胳膊上散步,还免不了去招猫逗狗。而这些,只是我在室内活动的一小部分。
当我向安东建议这些活动时,他看上去很失望。常常沉浸在电脑游戏里的他,想像不出这些活动有什么好玩。我没有多说什么,而是拿出一个盒子来。盒子里装满我多年前上木工课时留下来的小零碎。我曾费力地把那些小木头的边边角角打磨得十分光滑。
我把盒子里的东西倒在客厅的地板上,然后双腿交叉着坐下来,开始分类和堆积。安东站在门边盯着我看。
“你在干什么?”他问道。
“在建造世界上最高的木塔。没人能比得上我。”
儿子一下子两眼发光。“哦,是吗?”他大声说道,一派应战的口气。
我们开始一起堆木块。每当木塔倒下来,我们就换一种方法重堆。安东的眼睛紧盯着手上的木块,全部注意力都放在这项任务上。过了一会儿,我悄悄地站起来,去干别的事情。 10
分钟后,我回头看安东,他还在那里忙乎着,从堆砌简单的小塔转为建造房子和堡垒。又15分钟过去了,他仍然乐此不疲,沉浸在自己的建筑世界里。
看着安东玩得这么高兴,我不禁想,童年,是多么美好的时光!幼小的心灵里充满好奇,有着无尽的热情和想像力。打开心扉,去拥抱多彩的阳光,去寻找缤纷的快乐,让人生的春天花枝招展、生机勃勃,怎么会感觉无聊呢?
(赵春辉摘自《参考消息》)
作文五:《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900字
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 像是伴随着骨骼生长一般,由脆弱到坚强。有些回忆,就着欢乐与忧伤早已浸入成长的轮回。蓦然回首,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
恰若光阴绿肥红瘦
那是多久以前,我们还在城市的边沿;那是多久以前,我们同看碧蓝的天。 还记得操场上奔跑的道道身影;还想念阳光下青涩的张张笑脸;还追忆小河边回荡的铮铮誓言。那时总觉得时间是静止的重复,可当初说着要永远在一起的稚嫩童音还在耳畔回响,我们却彼此散落,各自天涯。 在惆怅中,我慢慢懂得,有些人来了,终究是要走的。他们的到来,只是为了给你留下一些值得珍藏的回忆。
虽然我们不能退回至童年,但是我们可以在往事中徜徉。即便在纷扰的世界里,也能让童年天真的笑声充盈生活的点滴,给这俗世镀一层清新与欢畅。回首童年,恍然如梦,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
岁月无措流光浅 她的爱,就像迷迷糊糊天地初开时,那朵已经绽放的花朵;她的爱,就像是踏破命途望穿秋水后,那道依旧等待的背影。
她陪我成长,伴我韶华。随着我日渐挺拔,她也日益佝偻。望着她满脸的皱纹,满头白发,我有些惴惴不安。我害怕时光无情,岁月无措,我害怕她从此退出我
的生命,再也寻她不着。她看出我的恐惧,笑着安慰我说:“傻孩子,奶奶还没花到你的钱呢,怎么甘心离开呀。”可,她却食言了。
她走之后,我花了很长时间去接受她已不在的事实。可接受不等于释怀。即便现在,我仍会在不经意间就想起她。想起她对我的爱。思念她的滋味,就像喝了一杯冰冷的水,然后一滴一滴凝聚成热泪。
在眼泪中,我渐渐明白,任何人都只能陪你一程,而不能伴你一世,有些路注定只能你一个人走。
虽然我们的亲人不能安康永恒,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将亲情无限延长至很远很远,让爱渗透得更深些,再深些。回首少年,情深几许,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 拥有固然幸运,但失去未尝不珍贵。只有经历过失去的痛苦,才能学会珍惜现有的美丽。不是苦恼太多,不是幸福太少,只是我们不懂寻找。
虽然时光无法倒流,但是我们可以用睁开的眼睛透视世界的美丽,用闭上的眼睛消抹世间的无奈,让生活变得更美些,再美些。
花,是美丽的,草,也是美丽的;蝶,是美丽的,蛾,也是美丽的;幸福是美丽的,苦难也是美丽的。人生由我不由命,美丽由心不由境。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
作文六:《(8)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400字
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
(2007-12-05 19:09:40)
转载▼
标签: 生活记录
在写这篇文字之前忽然就想到了这句话,没有来由的忽然出现在了我的脑海中,也许这是我不自觉的感受,也许我的生活本该就是应该更美的。
前天晚上九点半铁门忽然被人叩响,打开门一看——原来生活处处充满了意外,原来我是如此喜欢这样的“惊喜”,J儿忽然出现在我面前,除了扎扎实实的一个拥抱之外,我想不出我还能做什么。来回辛苦的奔波,只为了一个叫“想念”的心绪,我想说“谢谢J儿!”我猜J儿想说:“值!”看来我想做“悍妇”的心愿就要破灭了,而且是永远的破灭了,破灭了我也可以继续幸福。
今天早晨7点送J儿去火车站,我熟悉的那班回程的双层列车,载着我的思念又回到了爱的原点......
又一次偷懒没去上班,回来就躺下了,中午起床的时候双脚硬是还没温度,干脆起床吃点东西,给身体添点温暖。近来发现自己胖了,可能是因为还没有真正进入工作的状态,没有了镜头的压力,才会如此放纵自己。胖了?瘦了?只要生活过得算滋润,又有什么不妥吗?——真的,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
作文七:《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唐嘉玲)》1100字
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
每次下雨,我就会想起一个人,我曾经很喜欢他。
而他在下雨天,也会想起一个人,那个叫作桃花的女子,那个明眸皓齿的女子。他说:“她曾经很喜欢我,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其他原因,每次我要离开她远行的时候,天都会下雨,她说是因为她不高兴。”
年少的他与她,双骑追风并髻纵马,惟愿携手天涯。多年以后,他仍记得,那年那月开的桃花,那女子红衣黑发,她一笑醉了烟花,最美不过天边残霞。我想,这女子若能被那如清风朗月般飘逸的男子念念不忘多年,定是极好的。春去花不语,可谁看了春来花还发。
时光如流沙,这海誓山盟只不过一瞬光华,乍然间,沦为陌路。他心所属的女子竟嫁给了与自己相依为命的兄长,而他亦只能看着交拜新人楚楚。望着大片的耀眼的红,他早已分不清是眼前的红衣红烛还是天尽处的漫漫桃红。就在那个大雨如注的夜晚,他离开了白驼山,扬长而去,终已不顾。他只是在赌,这一场赌,最后谁输。
他带着他的剑,去了沙漠,而这一去,便是经年。他不再是那个浩然正气的白衣少年,欧阳锋,而是傲立于西边的枭雄,西毒。他说,任何人都可以变得狠毒,只要你尝试过什么叫做嫉妒。是的,他嫉妒自己的哥哥去到了他心心念念的女子,他亦痛恨自己只能一辈子称那女子为嫂子。这些年,西毒一个人在某个小镇独自过活,听风声如雪,看大漠荒沙,数老树昏鸦,然后在暮色里十面残杀。他说那些过往已笑忘,可又是谁在黄沙满天的时候向西眺望,守着那似血残阳。呵,那所谓的忘却往事的念想,也不过是自欺而已。
没多久,西毒收到一封白驼山来的信,他大嫂在两年的秋天,因为一场大病去世了。他说,那天晚上我忽然之间很想喝酒,结果我喝了那半坛“醉生梦死”,好像平常一样,我继续做我的生意。往后的几个晚上,西毒梦见桃花燃了白驼山,他忽然间想起,自己已经多年未归了。可是,纵时间荒芜,她一直在他心上,哪怕她是他的大嫂。原来,她不仅是他心口的朱砂痣,亦是他心底的一根刺,唯有剐心,方能除去。如今,生死隔断也罢,寂寞天涯也罢,总好过原先的天各一方。 西毒说,人最大的烦恼,就是记性太好。所以,他饮下了“醉生梦死”,仿佛将所有事情忘记了一般。对呀,如果可以把所有事都忘掉,以后每一日都是个新
开始,你说多好。其实,“醉生梦死”只不过是一个玩笑,你越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忘记的时候,你反而记得清楚。
后来,西毒业火一把烧了沙漠中的茅屋,连着那曾有的过往,一并化为时间的灰烬,无牵亦无挂。我想,离开了那幕天席地的风沙的他,大抵是放下了,他大约不会错过这一季的花期了。驼山的桃花,到了一定的季节,便绵绵不绝,相思成海。
原来,他的生活可以更美的,不只是残杀,还有那漫天的桃花。从今往后,万里河山,锦绣江川,他将带着对她的思念,快意潇洒,仗剑走天涯。 当你不能够再拥有,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
(遂宁市安居育才中学 唐嘉玲)
作文八:《《原来可以更美的!》》4600字
《原来可以更美的!》
——视频的加工处理(会声会影进阶使用)
广州市第一中学 朱志琦
一、 教学内容分析:
根据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选修)《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第四章 动画、视频与虚拟现实中第三节《视频采集与处理》的教学内容,本人设计安排了三节课进行教学。在设计上力求能够做到循序渐进,让学生在逐步的学习与操作中有所体会,有所收获,能进行简单的编辑及处理。
第一节《视频的采集及简单制作》。介绍视频信息采集与常见的视频处理软件。同时,从表达信息的需求出发,介绍视频处理软件会声会影的介面及视频、图像、声音素材的添加。为第二节的视频的加工处理的学习作准备。
第二节《原来可以更美的!》——视频的加工处理(会声会影软件的进阶使用)。介绍文字标题、转场、视频滤镜及覆叠等特效的添加,让学生掌握视频处理和加工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并以创作视频作品为例,引领学生在经历视频加工处理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步掌握利用视频处理和加工手法,突出主题,表达信息,为后面深入学习视频剪辑打下基础。
第三节《如何做个剪辑高手》——视频的剪辑处理(会声会影软件的高级使用)。通过多种方法,多种角度介绍视频制作的剪辑技巧:精确到帧的视频剪辑、使用略图修整素材、使用区间修整素材、使用飞棱栏和预览栏修剪及分割素材、按场景分割视频、多重修整视频及保存修剪后的视频素材。作为视频处理和加工的总结提高。
本课是第二课时《原来可以更美的!》——视频的加工处理(会声会影软件的进阶使用)。
二、 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是普通中学高中二年级学生。在第一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对几种常见的视频处理软件的特点已经有所了解,初步掌握会声会影这个视频处
理软件的工作界面,掌握简单的素材添加(如:视频、图像、音频)。对于视频的加工处理,如:特效的添加(视频滤镜、转场、覆叠等)还很陌生。
学生在上一堂课的学习中,对会声会影这个视频处理软件表现出较强烈的兴趣,对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作品充满期待。
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视频信息的加工与处理基本方法和技巧,掌握文字标题文字添加。 2. 体会覆叠、转场、视频滤镜等特效的使用。 3、 了解视频作品的导出方法。
4、 能够利用会声会影视频处理软件,对视频信息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看视频,感受视频信息所传达的丰富视觉效果,激发学生学习、
操作的动力和积极性。
2. 通过不同梯度的任务设计,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自
主探究能力、协作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体会视频的加工处理手法,感受视频制作的魅力,培养探索和创新精神。
2. 懂得使用网络资源及在作品创作中遵循法律法规,特别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不能随心所欲的篡改他人作品,在创作中,不能违法违规。 3、 学会用眼睛去观察和感知周围世界,并通过视频短片表达自己的思想。
四、 教学策略:
本课是一堂新授课,以演示典型作品和主题式任务驱动组织教学。根据学生在信息技术能力及认知方面存在差异的特点,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1、 演示典型作品引入,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创设的情境,带给学生强大的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力,感受视频
信息所传达的丰富视觉效果,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2、 让学生带着问题尝试操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再以“学生教学生”,教师稍作提点、引导的教学方式,进一步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促进及引导者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3、 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不同主题式任务的设计,让学生根据喜好,选择任务,协作完成,在活动任务中体现分层次教学和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满足学生的创作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分组协作,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 。
五、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体会视频制作中覆叠、转场、视频滤镜等特效的使用,
了解视频信息的加工与处理基本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视频信息的加工与处理基本方法和技巧的灵活运用。
六、 教学媒体选择、器材及素材准备:
1、教学媒体选择:网络教室(远志多媒体广播系统),大屏幕投影仪、会声会影9.0软件。
2、器材准备:三角架、数码相机、数码摄录机等。
3、素材准备:在机房门口架设三角架,用数码摄录机拍下学生进入机房的视频片断。
注:这节课没有选用书本上介绍的Ulead Video Editor软件,而是选取了同一公司出品的介面相近,更为简单、大众化易上手的会声会影9,能更好地把学生之前学习的图像、声音和动画素材融合到作品中。
七、 教学过程:
(教 学 流 程)
八、 教学评价设计:
1、进阶任务的具体内容:
利用现场所拍摄的图片和视频素材,完成《走进课堂》的视频短片制作。 制作要求:
⑴ 短片长度要求约为40秒
⑵ 根据主题选用合适的素材,调整好素材的顺序。 ⑶ 添加合适的转场效果及字幕。
⑷ 添加音乐,并调整好音乐的长度,要求和视频轨长度相一致。 ⑸ 添加适当的视频滤镜
⑹ 导出视频文件,文件保存为:走进课堂.wmv 2、明确评价标准:
⑴突出主题,能很好的表达信息,内容不违反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符合社会伦理道德;
⑵合理使用视频合成技术; ⑶作品表现手法独特。 要求:合理使用视频特效。 3、评价方式: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室广播系统,广播演示学生作品,让全体同学一起分享及评价,同时鼓励同学们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用掌声去给作品打分。最后教师进行点评。
注:为了方便学生每次完成作品后能够进行分享评价,我们学校信息技术科的老师特意利用校园网为每个班的学生开设了班级FTP讨论区。学生完成作品后,上传至本班的FTP讨论区,教师既可通过多媒体课室广播系统,广播演示学生作品,学生也可以通过登陆该讨论区,下载评价其它学生作品。
九、 教学特色及反思:
本课通过介绍文字标题、转场、视频滤镜及覆叠等特效的添加,让学生掌握视频处理和加工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并以创作视频作品为例,引领学生在经历视频加工处理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步掌握利用视频处理和加工手法,突出主题,表达信息,为后面深入学习视频剪辑打下基础。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及策略,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和创作的强烈欲望。
要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前提是要在抓住学生的心,让这颗充满求知、好奇的心跟你走。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兴致勃勃地听你的课,才会关注你讲的内容。在这堂课的学习中,如果学生觉得没意思,那么在后面的课程学习里,就很难投入。所以,如何用智慧经营课堂,在课堂上抓住学生充满求知、兴趣的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实现有效教学,我尤其重视。
我事先采用本课讲授的会声会影软件,剪辑制作了一段《舞者》影片。影片讲述一个参加街舞比赛的女孩子,经历失败,通过不断的努力,奋斗,最终获得成功的故事。在充满动感的节奏和青春的舞步中,带给学生强大的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去寻找用到的一些视频特技,体会视频的加工处理手法,感受视频制作的魅力,产生好奇心,萌发学习和创作的强烈欲望,很快进入学习情境。为后面的学习环节作了很好的铺垫。
课后,一些学生找我:老师,你的那段视频真的是做得很好,我们能做到这么好么?还有学生向我要素材,想回家自己模仿着做。从学生的反应,我感觉到,我的设计,达到预期目的了。
2、讲授不必过精过细,以生为本,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空间。 教师在课堂上不应只关注教会了学生什么,更应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发展。在教学中,要注意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及探索的空间,因此,我在软件使用的讲授上没有过细过精,而是抛出问题,留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尝试、去探索。学生的体会更为深刻、直观。进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再以“学生教学生”,教师稍作提点、引导的教学方式,进一步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促进及引导者的
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能力。
另一方面,在作品的制作过程中,锻炼了他们能根据表达、交流或创作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手法完成视频编辑,用以呈现信息、交流思想。形成积极主动学习和利用视频处理技术,参与视频作品创作的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表达能力。
通过课堂上的观察及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绝大部分的学生能够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发现问题,通过自主学习,主动解决问题。
3、巧花心思,获取素材,设计任务,通过分层教学,关注不同认知层
次学生的学习发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凸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根据本课的内容,我设计了基础任务、进阶任务和拓展任务。
基础任务是运用软件自带的素材,让学生尝试完成特效及标题的添加。而教师则通过堂上巡视,观察学生操作效果。选一名学生,利用多媒体广播系统向全班同学演示操作,并作点评分析,指出问题。作为初次尝试,我希望能把难度降到最低,不至于让学生一开始就有畏难情绪。
进阶任务的主题设计为“走进课堂”,素材的获取采取现场拍摄,充分体现任务的趣味性。现场的拍摄让学生觉得很新奇,很有趣。学生能够踊跃参与,投入到教师创设的情景中,课堂学习气氛浓厚。从任务完成情况看,学生对进阶任务的兴趣很大,参与积极,任务的达成度高,课堂教学效果明显。
考虑到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吃不饱”,我特意设计了拓展任务,引导他们利用网络丰富的学习资源,自主学习探究,尝试把现场拍摄的视频素材短片进行剪辑处理,预习下一节课“《如何做个剪辑高手》——视频的剪辑处理”。
希望通过这三个不同梯度的任务布置,关注不同认知层次的学生学习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在视频创作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学习和利用视频处理技术、参与视频作品创作,培养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协作学习能力,满足学生的创作欲望。
4、分享成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鼓励学生制作完成作品后举手自荐,教师通过班级FTP讨论区和多媒体课室广播系统,演示学生作品,让全体同学一起分享、评价,同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用掌声评价的方式,充分肯定学生的劳动成果。及时的评价和充分的肯定,一方面,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给学生以成就感。另一方面,学生在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作品的同时,培养了欣赏他人和正确评价他人的良好习惯。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投入度和参与度很高。
学生的作品效果可能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教师在评价中把作品中出现的普遍问题,作为示例,提出来共同讨论、解决,既巩固了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又为下一节课的学习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能更加积极投入参与。
5、需要注意及改进的地方
为了能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完成任务,体会视频加工和处理的技巧,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时间的控制。
素材的拍摄可由教师或学生分别完成,采用移动的方式拍摄。拍摄和拷贝的时间掌握在5分钟内。
素材的拍摄不宜过多过长。不然的话,生成的视频文件会过大,而且学生在选材时一张张照片、一段段视频地看,会耗时过多。因此,建议拍摄4~6个视频片段供学生练习选用,每个片段大约掌握在10秒内,照片大约需拍摄10张左右。
备注:2007年该课作为推存课,接受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暨国家级
示范性高中复评评估。获学校2008年度优秀教学案例评比一等奖,2009年代表广州市荔湾区参加省优质课评比广州市复赛。
作文九:《原来DM可以更美的》4200字
DM
走在繁华的大街上,冷不防,一个不知从何处蹦出的冒失鬼,抱着一大摞印刷品,不
由分说就往你手里塞上一份。不管你在不在“案发现场”,都妨碍不了他的热情,你家的
信箱,自行车前筐后座,甚至你晾在外头的衣服兜,也难逃其魔掌——大多数的国人就是以这种方式接触到热情的“中式”DM(邮政广告)。
DM一直在努力
美国广告函件协会对DM有这么一个定义:所谓direct或direct adversting系对广告主
所选定的对象,将印刷品用邮寄方法传达广告信息(message)的一种手段。可在中国,DM已被演绎得“耳目一新”,广告主为节省一大笔邮资,雇人将一部分印刷品直接送抵
消费者手中,同时,选定对象的过程亦可忽略不计,由派单员凭肉眼直接甄别,男女不分,
一网打尽。当然,这只是大多数保健品和房地产商的自恋行为,更多的商家采取的是较为
柔和的方式,在酒吧、银行、商场这些人气旺盛的公众场合,在玻璃或木制格子里摆上印
刷精美、内容丰富的资料,任君自取,绝对民主,反对强权。
DM又称邮政广告、直接函件,其种类繁多,常见的形式有:销售函件、商品目录、
商品说明书、小册子、名片、明信片以及传单等。DM出现于西方国家,已有50多年历
史。单在美国,DM的总销售额年逾1000亿美元。因其良好的发展势头,被业内人士尊
称继影视、广播、报纸、杂志四大传统媒体之后的第五大媒体,并大有取代杂志成为第二
大印刷媒体的趋势。DM在西方国家可谓如鱼得水,由于电脑的普及和咨询服务的周到,
广告主可以基于某种数据库,从中检索出各种人口资料,也可按照购买频率及购买金额选
择邮寄名单。于是,西方国家大多数家庭的邮箱,每天早上都会被来自各地各类商家邮来
的DM塞得满满的。一般消费者都会充分利用这些详实的免费商品信息,按图索骥找到自
己想要的东西,一些精明的家庭主妇还会将这些DM分类装订成册,他日若有需要,一个电话过去即可搞定。完全融入普通消费者生活的DM,决定其在企业产品的广告宣传中所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为产品的销售立下汗马功劳。
DM在中国似乎没有那么好运。众所周知,邮政业是中国颇受争议的垄断行业之一,
作为邮政垄断下的蛋,DM的日子也并非一帆风顺,一直无多大起色。据广州地区邮政管
理部门的市场调查资料显示,在广州个体消费者使用邮政业务状况的比例中,商业信函仅
占0.7%,邮送广告占1.0%,而广告明信片最为可怜,才占0.2%,这个微乎其微的数字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DM在中国遭遇的尴尬状况。
DM是中国广告业的盲点,它有着大量的空间有待我们去拓展,它的崛起似乎已是指
日可待,原因有四:其一,现代邮政事业的发展,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为DM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其二,随着一些特殊行业垄断局面的打破,将为DM注入新的动力,促其不断发展;其三,DM掌握的是直接用户,生产厂家受中间商影响较少;其四,与其他传统
广告媒体相比,广告主更青睐DM运作的自主性。
出色,源自本色
在产品的广告宣传计划中,DM的广告威力不容小觑,一点也不亚于传统广告媒体。位于台北市和平东路二段的“知风雅筑”,有28套单位急于出售,其广告代理公司在分析
台湾当前两份主要报纸的利弊后,结合客户自身优势,大胆采用以DM为主,报纸广告为辅的广告推广方式。由于前期工作特别是市场调查准备充分、知风雅筑的DM一开始就贴近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这是一份设计成6页的折叠式彩色DM,一页设计成信封式样,可供填写收信人的姓名地址,一页是透视图,加上一句“细致的规划,第一流气派大厦造型”
的醒目标题,给人以细致优美的观感,一页是位置图,一页是建材设备说明文字。房屋内
部的平面图占了5页。余下两页是两幅生动的漫画,文字诉求的卖点为“知风雅筑建在幽
静的文教区,对成人与孩子均多益处”。就这么一份看似简单的DM,威力却如原子核裂变,28套单位短短几天内被抢购一空,创造了约为新台币2700余万元的销售总额,其中广告费仅用十余万元(报纸广告费计内),约占销售总额的千分之五,可谓小广告,大营
销,DM的威力由此可见。
“你从订单多少就可得知广告促销的成效是否成功,通常1%到4%的回应率算是比较满意的,但是若你从测试结果修改计划的话,功效将扩大为更大。”从上述话语中,DM的
优点显而易见,但又不仅限于这一点:
1.DM不同于其他传统广告媒体,它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目标对象,有的放矢,减
少浪费。
2.DM是对事先选定的对象直接实施广告,广告接受者容易产生其他传统媒体无法
比拟的优越感,使其更自主关注产品。
3.一对一地直接发送,可以减少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客观挥发,使广告效果达到最大
化。
4.不会引起同类产品的直接竞争,有利于中小型企业避开与大企业的正面交锋,潜
心发展壮大企业。
5.可以自主选择广告时间、区域,灵活性大,更加适应善变的市场。
6.想说就说,不为篇幅所累,广告主不再被“手心手背都是肉,厚此不忍,薄彼难
为”困扰,可以尽情赞誉商品,让消费者全方位了解产品。
7.内容自由,形式不拘,有利于第一时间抓住消费者的眼球。
8.信息反馈及时、直接,有利于买卖双方双向沟通。
9.广告主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随行就市,对广告活动进行调控。
10.摆脱中间商的控制,买卖双方皆大欢喜。
11.DM广告效果客观可测,广告主可根据这个效果重新调配广告费和调整广告计划。
DM优点虽多,但要发挥最佳效果,还需有三个条件的大力支持。第一,必须有一个优秀的商品来支持DM。假若你的商品与DM所传递的信息相去甚远,甚至是假冒伪劣商
品,无论你的DM吹得再天花乱坠,市场还是要抛弃你。第二,选择好你的广告对象。再
好的DM,再棒的产品,也不能对牛弹琴,否则就是死路一条。第三,考虑用一种什么样
的广告方式来打动你的上帝。俗语说得好:攻心为上。巧妙的广告诉求会使DM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把DM做得更好
DM优点虽多,并非见得你的DM就会人见人爱。再好的东西,就像一块稀世宝石,
如果它的闪光点不为世人所知,终究也只是块石头。一份好的DM,并非盲目而定。在设计DM时,假若事先围绕它的优点考虑更多一点,将对提高DM的广告效果大有帮助。DM的设计制作方法,大致有如下几点:
1.设计人员要透彻了解商品,熟知消费者的心理习性和规律,知己知彼,方能百战
不殆。
2.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故设计要新颖有创意,印刷要精致美观,吸引更多的眼球。
3.DM的设计形式无法则,可视具体情况灵活掌握,自由发挥,出奇制胜。
4.充分考虑其折叠方式,尺寸大小,实际重量,便于邮寄。
5.可在折叠方法上玩些小花样,比如借鉴中国传统折纸艺术,让人耳目一新,但切记要使接受邮寄者方便拆阅。
6.配图时,多选择与所传递信息有强烈关联的图案,刺激记忆。
7.考虑色彩的魅力。
8.好的DM莫忘纵深拓展,形成系列,以积累广告资源。 在普通消费者眼里,DM与街头散发的小报没多大区别,印刷粗糙,内容低劣,是一种避之
不及的广告垃圾。其实,要想打动并非铁石心肠的消费者,不在你的DM里下一番深功夫是不行的。在DM中,精品与垃圾往往一步之隔,要使你的DM成为精品而不是垃圾,就必须借助一些有效的广告技巧来提高你的DM效果。有效的DM广告技巧能使你的DM看
起来更美,更招人喜爱,成为企业与消费者建立良好互动关系的桥梁,它们包括:
1.选定合适的投递对象。
2.设计精美的信封,以美感夺人。
3.在信封反面写上主要内容简介,可以提高开阅率。
4.信封上的地址、收信人姓名要书写工整。
5.DM最好包括一封给消费者的信函。
6.信函正文抬头写上收件人姓名,使其倍感亲切并有阅读兴趣。
7.正文言辞要恳切、富人情味、热情有礼,使收信人感到亲切。
8.内容要简明,但购买地址和方法必须交代清楚。
9.附上征求意见表或定货单。
10.采用普通函札方式,收件人以为是亲友来信,能提高拆阅率。
11.设计成立体式、系列式以引人注意。
12.设法引导消费者重复阅读,甚至当作一件艺术品来收藏。
13.对消费者的反馈意见要及时处理。
14.重复邮寄可加深印象。
15.可视情况需要采用单发式、阶段式或反复式等多种形式投递散发。
16.多用询问式DM,因其通常以奖励的方法鼓励消费者回答问题,起到双向沟通的作
用,比介绍式DM更能引起消费者的兴趣。
尊重每一个DM
DM适当名单来源的选取也要有所技巧。中华民族是一个讲究隐私、尊重私人空间的民
族,对于任何一个生活中的不速之客,将面临着被他们列入不受欢迎者的队伍中的危险。假
若企业费尽心思创作出来的DM因为不尊重消费者的隐私权而吃了闭门羹,那么所有的努
力将付之东流。只有充分尊重消费者,处处为消费者着想的企业,才可能赢得他们的认同和
好感,进而赢得市场。在实际操作中,企业或广告公司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获取DM名单:
1.企业在营销过程中长期积累的消费者数据库,即企业在日常营销活动中获得各种消
费者的原始资料,经过整理后形成企业的无形资产——消费者数据库,为企业所循环使用;
2.互动形式获取,即利用报纸广告、宣传单的赠券吸引消费者主动参与企业组织的活
动而形成的名单;
3.经由电话簿、社团名单、同学录等处获得,是最简便有效的方式;
4.企业间相互交换消费者数据,实行数据共享,可节约DM开支。
传统媒体实效运作广告时,特别讲究运用一些策略性的东西,同样,DM在履行广告职责时,若配以一定的策略,其广告效果将变得妙不可言。企业或广告公司在运用DM时,可结合实际情况,或采用单兵作战方式,即以单发式、阶段式或反复式投递散发,或选择立
体作战方式,即考虑与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配合使用,将DM的广告效果发挥到最大,使其不断向威力无比的广告主流靠拢,为企业的销售立下汗马功劳。(严庆安)
作文十:《原来我们的生活是可以更美的》1400字
午后,妻子上班去了,女儿去学校学英语了,打开电视,看了一会不咸不淡的节目,索然无味。突然,记起已经是春天了,也有近两年时间没有到黄河边上玩了,现在还真是好机会。
骑上摩托车,挤过拥塞的街道,穿过熙攘的人群,躲过铺天盖地的街头广告,县城里随处可见的肮脏无序,给人以“没有兵,没有马,却像兵荒马乱”的感觉,十几分钟后,终于出城了。
出了县城,天高云淡,清风徐来,听到不远处护家犬的吠声,也听到了公鸡高亢的打鸣,“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县郊外的小村庄到了。
穿过小村,沿着防汛路向前,放眼望去,满目葱茏。路边开满了不知名的野花,“久坐不知春常在,推窗时有蝶飞来”,其实早就该走出办公室,走出蜗居,走进大自然了,吹面不寒的杨柳风尽情的吹在脸上,舒坦在心里。路旁地里农民正在春耕,翻起的泥土散发出阵阵芬芳,他们在播种着希望,期待着收获。
一片一片的桃园与杏园出现在我的视野,停下车来,信步走进一片桃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美景已然不见,枝头上挂满了串串小小的桃子,果农正在疏果,言谈中,老农告诉我,现在的园子也不好经营,从现在到桃子上市,光是农药就要喷六、七遍,听了老农的话,我想说些什么,可是终于没有说出来,因为从老农那饱经沧桑的脸上,我分明看到了那一年的企盼与希冀。
空中飘来一股股怪味,那是县政府在黄河滩强力打造的工业园区,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停下来,现在仅有的一片净土恐怕也在劫难逃了。
继续前行,一会就看到了远处水汽茫茫,我知道,黄河快到了,摩托车加快了速度,心跳也随之加快,尽管已经不是第一次看到黄河,但是每一次到黄河边都能给人全新的感受,我希望这次也不例外。
终于又看到了久违的黄河,她依然是那么壮观,依然是那么浑雄,滚滚东去,不舍昼夜。岸边除了我,没有别人,空旷的河滩是那么静,静的让人甚至不敢深呼吸,偶尔有一只鸟儿从杨树林中飞出,尖叫一声,就远去了,顷刻,便又恢复了那份静谧。站在岸边,极目远望,绵绵的邙山笼罩在茫茫水汽中,隐约可见连霍高速从山中穿行而过。黄河水很大,用“烟波浩渺”一点也不为过,水流不算急,浑浊的河水打着漩涡缓缓向东蜿蜒而去,一去不回。河面上几只不知名的水鸟在飞翔、觅食。迎着凉爽的顺河风,闭上眼睛,屏住呼吸,张开双臂,拥抱黄河,这时,你可以什么也不去想,也不必去想,脑子里一片空白,心儿就像那空中的鸟儿,无拘无束,不羁不绊,自由自在的翱翔,让你从心灵深处体会到了什么是真正的超凡脱俗。
太阳快要落山了,阳光映照在宽阔的河面上,让你知道了什么是“落日熔金”,什么是“残阳如血”,什么是“半江瑟瑟半江红”,什么是“波光粼粼”......,向西望去,金色的阳光照耀下的黄河公路大桥更加雄伟,恰如一条巨龙横卧在河面上。
天快黑了,该回家了,离开让人流连忘返的黄河,驱车返回。路上到农家小院里买了二斤土鸡蛋,八块一斤,农妇价钱叫得很真,因为她反复声明她的鸡没有喂饲料,只吃草籽和小虫,纯绿色食品。是啊,现在究竟还有多少绿色食品能让我们享用呢?不禁又想起了那位桃园里的老农......
穿过小村,重又回到了熙熙攘攘、流光溢彩的城市,哦,原来人还是离不开现实的浮华的。但是身处尘世浮躁与喧嚣的你,是不是至少还可以在心底留一片宁静的土地给自己呢?
人啊,还是多一份纯真,少一份浮华;多一份静气,少一份躁动;多一份雅致,少一份俗气;多一份忍让,少一份奢求;多一份和谐,少一份纷争吧......
原来我们的生活可以更美的!
二○○八年四月十三日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生活,原来可以更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