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指导思路探微
[内容摘要]: 小学作文指导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针对自身平时作文教学中的教学实践反思,围绕小学作文指导思路,从五个方面阐述这一主题,使学生脑海中有一条清晰的作文思路。从选材上练广度,培养思路的开阔性;从围绕中心的多角度,培养思路的多向性;从细节的深入,培养思路的细致性;从训练学生认识客观事物水平,来培养思路的深刻性;从构思谋篇限定时间,来培养思路的敏捷性;从写真事抒真情,来培养学生思路的人文性。
关键词:小学、作文、指导、思路、人文性
前言:《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育大纲》指出:小学作文教学主要承担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指导他们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的任务,同时也要使学生受到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然而当今小学作文仍然存在着片面追求以文载道,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写作个体心灵的自由。翻开作文簿,字里行间流动的几乎是人云亦云的复制型思维,无新颖超拔之意。寻觅学生的优点,放大学生的胆量,拓展学生的思路,可以越雷池,信笔走马,解放学生的心灵和语言,产生“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之积极效应,促进不同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以下谨从小学作文思路训练上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练广度,培养思路的开阔性
作文内容要丰富,选材要广泛,思路就要开阔。目前,学生常常是看着命题不知从何写起。他们的思考的心理是急于想“我写什么”,因而一下子就进入了狭窄的死胡同。针对学生这一思维特点,训练选材的广度,培养学生思维的开阔性,即引导学生根据题意先想可以写什么,而后想我写什么,就是花一点时间,拓开选材范围,展开思路,并借用坐标形式,注上信息点,然后再从中筛选或者说检索可供自己写作的材料。
以《令人高兴的一件事》为例,选材思路构想可以是这样的:
获奖
当好学生
春游
学校
家里
街上
……
事件范围
人物范围
地点范围
时间范围
高兴
上图箭头指向是一个学生最后确定的写作内容:他于六•一节在学校里参加作文比赛获奖的事,表达了他高兴的心情。从上图可见这一命题可以从时间、地点、人物方面考虑选材,当然主要的是从事情上考虑选材,小学生一般对自我亲身经历的事体验比较深,因此我着重指导学生从事件范围上选材,勾起对往事的回忆,一般来讲留在脑中的,总是美好的深刻的,值得去写下来的。在暑假游泳、赶海,和小伙伴一起捉迷藏、过家家、当小老师;春天放风筝、玩泥巴;寒假里堆雪人、打雪仗等。一旦打开了思路‘学生便觉得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表,文思如泉,跃跃欲试,一吐为快。而抓耳挠腮,苦咬笔杆,瞎编乱造之窘境也不会再出现。如图这样一摆,学生一目了然,时空感增强了,选择的余地就大了,然后再凭借此坐标,启发思路往往可筛选最佳材料入题写作,这是进行选材广度训练。在具体习作时,还须进行思维外延式训练,即通常说的进行联想和想象能力的训练,使文思扩展延伸。如眼下五月份母亲节快到了,要求学生写孝亲的作文,可以由平时为母亲做的点点滴滴的小事,细节动作生发开去,替妈妈拿碗筷,替妈妈倒杯热茶,给妈妈捶捶背,因孩子尚小对于孝顺母亲的只停留在这些小事中,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有的同学流露出:等长大了想要为妈妈做些小时侯做不到的事。于是我及时引导学生在写实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上假设的词,任思绪飞扬,畅快地表达对母亲的孝敬。例如我班学生这样写:如果妈妈不在意,长大了想做大厨烧好吃的饭菜,让妈妈吃得营养又能保持苗条的身材;如果妈妈不在意,愿意做按摩师;做一名服装设计师等。孩子丰富的情感,深情的爱意都在字里行间洋溢。孝敬母亲是美德,是做人的基石,爱母亲的人,是有爱心有良心有责任感的人,我还记得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担任校长期间,在开学第一天,校门口高高挂起的鲜红标语:要爱自己的妈妈!多么令人震撼的标语,像一面旗帜飘扬在学生心间,我想学生看了以后必然是终生难忘的,一个优秀民族的素质就是在看似无意、无痕中春风化雨般塑造起的。从交上来的一篇篇习作看来,虽语言平淡自然,但可以表现对母亲的孝顺之情。生活是写实、更是想象、习作的源泉,情感是想象、习作的动力,本次习作设计体现了以生活引发想象,以情感促进表达的教学理念。
二、练角度,培养思维的多向性。
作文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它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这好比摄影师在拍摄某处景物或某一场面时是仰拍,还是俯拍?是拍摄全景,还是仅拍摄局部?这就是在选择最佳角度的思维活动。写作文何尝不是如此!怎样练角度,培养写作思路的多向性呢?
1、围绕中心从不同角度写。写人物训练从外貌、神态、行为举止、语言特点和心理活动等角度来刻划;写景物训练从静态、色泽形状、高低大小、全景局部等角度来描述;写事情强调点面结合、见事见人。强化这种训练,可以培养习作思路的多向性,避免单一性。
2、多角度立意。同一件事,可以训练学生从多角度立意,强化思路的多向性。以《拔河》为例,既可以说明胜不骄,败不馁,也可以表达“团结就是力量”这一主题思想,还可以表现“拔河也要讲究技巧”这一主题思想。这种训练,不仅培养了习作思维的多向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诱发学生的创造精神。
3、变换角度想。变换角度的写作思路训练饶有趣味,因而能刺激学生写作思路的积极性,使思路变得活跃起来,于是在写作中常有些生动的语言:“当我把小树扶起来固定好后高兴极了,小树在风中摇曳着,叶子沙沙作响,啊,它在向我点头,向我微笑呢!”那只小鸟叽叽地叫着,仿佛在说:“我是你们的朋友,可是为什么有人举枪打我们!”我望着受伤的小鸟,抚摸着那还在不住颤抖的翅膀,心也在颤抖:“啊,为什么要伤害这无辜的小生灵!”小鸟歪着小脑袋,停止了叫声,黑豆般的小眼睛湿润润的,不知是难过呢,还是感激我。小学生生活中所涉及的题材多数都比较小,较平常。换言之,没有什么重大的材料。由于小学生对生活的认识能力有限,或认识偏差,或者认识模糊,或者认识肤浅,甚至错误,在习作时,立意就会不准确,不深刻。俗话说,登高才能望远,高屋才能建瓴。因此,要训练高度,即要训练学生站在一定高度上能较深刻地认识客观事物,使立意能力逐步提高。
4、提升高度想。从某种意义上说,练立意的高度,即是练学生的胸怀,练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同样写黑板报,两个学生对此事的认识或者说对此事的看法在文章的结尾分别是这样写的:甲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黑板报终于办完了。我想,明天同学和老师看到我们办的黑板报,一定会交口称赞的!”乙 “望着好容易才办完的黑板报,有说不出的高兴。因为我们用自己的双手,让同学们看到美妙的画面,听到许多高尚的人在谈话…… ”显而易见,后一个学生对办黑板报的认识要比前一位深刻鲜明。不难看出,学生对事物认识的高度不同,文章的意境也迥然不同。培养习作思路的深刻性,除了注意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作者对认识事物的方法外,还要不断加强正面的思想教育,提高鉴别能力,提高对周围事物的认识水平。
三、练深度,培养写作思路的细致性。
老师们常反映学生作文写不具体。比如写大扫除中擦玻璃吧,只是讲擦呀,擦呀,擦完了这一块,又擦另一块,把每一块都擦得干干净净,老师夸我擦得好。写跳高,就是写我第一次没跳过,第二次也没跳过,老师鼓励我要跳过去,我一狠心,第三次一跳跳过去了,如此等等,主要是没有词汇吗?不是的,而是学生还不会“钻进去想”,因而“写不出来”,即没有细致而深刻的思路。
可以借电影形象表现手法来说明这一点:电影中常用推近镜头来展现事物的细节或人物表情的局部,如远镜→中镜→近镜→特写镜头,虽然随着镜头越推越近,画面里的景物容纳越来越小,然而观众对特写镜头看得最清楚,印象最深刻。有时为了表达需要,连眼里含着泪水都拍得很清楚,连嘴唇的颤动微小的变化都看得一清二楚,人物的内心感情全融在这不言不语的细致神情动作之中。
习作时,道理也是如此。我们要求学生不仅只会写事物的轮廓——写个大概而已,而应当训练学生会深入地写细节。方法是,安排一定时间训练描写细节片断,这种片断训练的命题要求越小越好。如细致描写一个人焦急的神情,细致描写一个人打羽毛球时的动作,细致描写一个人专心看书的神态,描写一种花的局部样子。这种训练方法有利于改变学生习作思路中不良因素(如不细致,不深入,浮于表面等)。随着习作思路细致性的训练,学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习作中运用细致描绘事物的方法,此时,空洞的习作就少了。
四、练速度,培养思路的敏捷性
当今社会,信息交流是相当快的,这就要求写作要有一定的速度。练速度,就是要培养思维的敏捷性。这不仅是作文的需要,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需要,更是交流信息的需要。
1、练构思谋篇的速度,一是在阅读故事时渗透构思篇章训练。服装、桥梁、楼堂设计师因为头脑里储存众多的服装、桥梁、楼堂的式样,方能随心所欲地根据需要设计出各种施工用纸。同样,学生也要掌握各种结构方式,在独立习作时才能较快地因文而异地设计出不同的写作构思图。课本中不少段落的结构可供学生习作时借鉴,我们在阅读故事中要充分发挥课本的例子作用。如总分式结构(《北大荒的秋天》中的第三自然段),总分总结构(《东方之珠》),还有诸如分总式、递进式、承接式和并列式等。
2、是训练主体构思的速度。关于篇的构思可以借助立体写作思路图,使写作思路立体起来。从整体出发,围绕中心(用中间的圆圈表示)安排情节或事例,组织段落层次。例:
健康成长
爸爸妈妈
夸一夸
关心爱护我的事
感动
做真人
写真事
说真话
抒真情
这种构思图不仅立体感强,而且更形象地形成在学生脑海里,做到心中有谱,并且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写作的速度。
3、每次习作都要限定时间。为了培养写作的速度,在写作的时间上给予一定的限制,比如一节40分钟的习作课要完成一篇四五百字的短文,开始是有困难的,但经常训练,思维的敏捷性提高了,写作的速度也随之提高。
五、抒真情,培养思路的人文性.
以我向全体语文老师上的一堂作文指导公开课为例。听课的老师们被课堂上那种感情氛围所吸引,被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充满感情的语言表达所感染,被我的下水文朗诵所感动。好多老师听着听着两眼湿润了。这堂课,我的学生经历了一个感情教育历程,学生对来自父母的关爱,由熟视无睹、麻木享受、认为理所当然到心存感激这样一个转化过程,是很不容易的。因为有位哲人说:感情淡漠是一种罪恶。通过努力,这堂课达到了我预期的效果。创设情境引导、激发,开阔学生思路,让学生自然而自由地表达,使学生欲吐为快,畅所欲言。
我国古代作文大家刘勰在他的文学评论《文心雕龙》中说过“情动而辞发”,这确是经验之谈。假如对周围事物漫不关心,无动于衷,没有写作的情感和欲望是写不出好作文来的。把学生置于情感氛围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写作情绪,深化对生活的感受,这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条捷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言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指出关于作文的注意点: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空话、假话。习作指导要有利于学生开阔思路,自由表达。鲁迅说过文章不是教出来的,文章到底应该怎么写,说不出来,但凡是有感而发,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平时只有加强语言的点滴积累,读诵和感悟,多开展适当的语文课外活动,丰富学生思想,让他们在头脑中再现生活,认识生活、回忆生活和表述生活,使学生不知不觉,自自然然融入浓浓的感情氛围,心有所感,情有所动。这节作文指导课,我是想“开源引流”引导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和做真人,让学生感受息息关爱,学会感激,做个感情丰富的人。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02512651.html
小学作文题《期中考试后》备课教案
我就写一个提纲吧!因为品是我就是这样讲的。
首先:理解“期中考试后”的内在意义是什么 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反省比较自己的不足之处,因为考试就是对于学过知识的一个检验。
其次:作文提纲 1. 开头,写最近几天刚刚进行了期中考试 2. 考完试之后成绩下来之前和之后学生自己的想法 3. 让学生领悟自己有哪些不足,应该怎样改正坏毛病 4. 结尾,自己以后因该如何学习,应该用怎样一个心态面对考试才能使自己不紧张。
这就是我自己的教学方法...
小学生备课教案要怎么写?
教案必须由教师本人独立思考并设计,可参考其他人的意见或教案,但不能照抄。
编写教案要从实际、实用、实效出发,不同学科、不同课型、不同内容应各有特色,不强求一律。
书写教案必须用字规范,书写清楚,保持干净整洁,始终如一。
一节完整教案设计要写清以下几项内容: 1、如何填写表头 (1)授课题目:即本节课的课题 (2)授课时间:按教学进度所规定的时间 (3)课 型:即本节新授课、练习课(复习)、习作指导、讲评等。
(4)教学目标:根据课标与教材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来确定一节课教学目标。
写教学目标应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基础知识和技能应达到的程度;二是有关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三是对有关思想的渗透。
(5)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课标和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来确定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6)学情分析:根据学生认识水平分析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分析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需要情况。
(7)教学方法:简单地说就是教师授课的方法与手段。
(8)教具、学具的准备:即本节所用的如:卡片、小黑板、投影、投影片、录音机、实物等等。
2、如何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设计) 教学程序是教师具体施教的步骤,是教师教学设计的体现与教学思想的展示过程。
写教学过程应写清以下几点:①写出教学全过程的总体结构设计。
②写出教材展开的逻辑顺序主要环节及过渡衔接。
③写出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方法以及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1)创设情景,主动参与(导入):情景是教师和学生共同面对的,它当然可以起导入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面对一种问题,借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解决问题意识。
情景不是幌子,它将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同的教学内容,可采用不同“创设情景”的方法。
如开门见山、复习铺垫、悬念激发、情感交流、生活事迹、趣味故事、游戏活动、直观感知等方法。
(2)提供资源,自主探究:教师在备课中要认真挖掘教材资源,为学生的学习资源。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观察思考、探究新知。
新的教材特点之一是“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开放性”,即教学内容是基础而丰富的,呈现形式是丰富而开放的。
因此,我们在备课时一定要思考课内与课外的联系,要认真挖掘教材资源,力图呈现丰富多彩的感知材料,给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留出一定的思维空间,具体做法: ①将教材内容情境化。
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一定程度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思考与兴趣,现实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②将静态知识动态化。
教材上的知识是静态的。
它只是为知识的传递提供了可能。
学生看到的往往是思维的结果,而不是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维活动过程。
因此,备课时,从学生实际出发,把教材中的主题图内容处理加工成可操作性强挂图或活动。
(3)组织调控,合作交流(备学习方式的选择):客观分析学习内容,为学生设计自主的学习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在互相交流中使大家思维碰撞,激起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①学生自己能学会的,相信学生和引导学生学,新教材的编写特点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螺旋上升、循序渐进。
对于一些比较容易或浅显的教学内容,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学。
一般来讲,年级越高,课堂教学也应该越开放。
也就是说,在备课中应努力做到:凡是学生自己能够探索得出的,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教师决不暗示。
②新旧知识有直接联系的,迁移类比,诱导学生学。
我们可以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新旧知识的生长点,诱导学生利用旧知识去学习知识。
“为迁移而教”应该成为我们备课时处理教材的出发点。
③学生难于理解或不易接受的。
指导学生学。
对于稍难一点的内容,可以适当创设机会。
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④学生独立学习,有困难的,小组合作,互相帮学。
“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是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
所以,我们在设计教案时,应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指导他们怎样与同伴合作。
作为一节课在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设计下列问题:1、为什么这节课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2、小组合作学习什么时候进行?问题怎么提?大概需要多少时间?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教师如何点拨?3、如何把全班教学、小组教学、个人自学三种具体的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备课时只有对这些问题都进行认真思考,小组合作学习可能是有效的,才能在课堂上真正发挥作用,而不是热热闹闹地走过场。
(4)反馈评价,巩固应用:是及时反馈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设计以下问题:①教师在反馈讲评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参与者、引导者、组织者);②教师在设计练习和作业时是否体现基础性、选择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创新性?(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使...
备课基本内容与要求教育学简答题
备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如下:(一)基本内容1、单元备课的基本内容包括单元名称、单元教学目标、单元知识结构、重点、难点、学生情况分析、课时划分等。
2、课时教案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教学目标(要体现新课程的要求,兼顾“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及教具、教学过程(预习内容与指导、展示交流、点拨升华、作业反馈)和板书设计、反思与重建等。
教学过程是课时教案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详细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安排、时间分配等。
要特别注意预习环节的设计,特别注意上课伊始对上节内容的检查,特别注意预留较充分的课内练习和作业训练时间。
(二)基本要求1、单元备课要重点突出单元教学目标、单元知识结构及其重、难点。
2、课时教案要完整详实,注重实效。
要体现新课程理念,要体现出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科学性和课堂教学改革的连续性。
通过设计学生活动和教师活动,体现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根据学生身心特点把握好内容的深浅度,不要盲目过分拔高。
课后要及时总结课堂教学中的成败得失,写好该课堂教学的“反思与重建”。
3、教案的形式可灵活多样,突出实效性。
坚持凡上课必有备课,要形成课时教案(包括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讲评课、实验课等教案)。
禁止抄袭他人教案,教案要有个性。
4、语文教师应有作文备课,教师要写下水文。
5、学校成立年级学科备课组,每两周至少集体备课一次。
集体备课要求做到:“三定”,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四统一”,即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作业内容,统一教学进度。
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教师进行第二次富有创造性的个性化备课。
6、教研组长负责教师单元备课、课时教案、年级学科备课的日常检查工作,实行年级学科组长周签字认定制度。
教导处期中期末要分别作出检查反馈、量化检查工作。
读"如何备课"有感
如何备课有感 于老先生的教学成绩有目共睹,不仅仅学生们喜欢听, 教师也喜欢听,究其原因,于老师自己总结是备课备得细, 备课备得精。
那么,于老师是如何备课的呢? 备课不等于写教材,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 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
写教案只是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把钻研教材等方面 的所思所想所得,把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过程 和方法以及搜集到的有关教学的的信息记录下来,是“备忘 录”——供课前翻阅,以便把课上好。
如果说,写教案是显性的,那么钻研教材,查阅资料, 搜集信息,备学生、思考教法则是隐性的了,因此,他把备 课分为隐性的和显性两部分。
隐性备课最重要。
这是“内功”有时是看不到的,也无 法形之于文字的。
内功好的人,即文化修养高的,悟性好的, 教学经验丰富的,花的时间会短得多,效率就会高,反之就 会低。
隐性备课最重要的是钻研教材。
一篇课文摆在案头,先 做什么? 一、 钻研教材的第一步就是先理解字词句在课文中的意 思。
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及含义深刻的句子,随着悟性 的提高,有些关键词语,写得精彩之处,以及课文的 重点,难点,也会很快抓住,抓住了,便做上了记号。
凡是生字,拿不准读音的字,他都一一查字典,整明 白。
比如“翻山越岭”“越”有七种意思,在这作为“跨” 讲。
有些词语的意思虽然不一定讲,但老师必须先明 白,先懂。
知识性的东西,不能有半点含糊。
想想自己,如果有于老师这种认真钻研的品质, 我想我的教学成绩也会逐步提高。
优秀教师之所以优, 必有其过人之处。
之以成为全国语文教师的楷模,必 有其用心之处。
而自己作为年轻教师,虽然没有其几 十年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有着和他们一样爱学生的 心。
所以,我们年青人一定要努力 二、钻研教材的第二步是朗读课文。
语文是人文性比较强的学科,学文中优秀的人物 品质,学习课文中作者爱大自然爱家乡的好思想。
但 在这些妙趣横生中课文中,优美的字词句段中,如何 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领悟到呢?只有读,读中理解, 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那么如何教学生朗读课文呢? 于老师认为,读要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通常 要朗读四五遍。
对于情感型课文,如《月光曲》《第一 次抱母亲》,朗读的次数还要多,不读到“其意皆出吾 心”“其言出于吾口”是不罢休的。
随着自己的语感的 不断丰富,多数课文中他只读一两遍,便可以进入文 中。
读第三四遍是为了熟读,尽量不出一点错。
范读 时出错虽说难免,可以原谅自己,学生也会谅解教师, 但我总觉得不应该,哪怕读错了一点点,我们也会感 到不安。
朗读是钻研教材的最重要的一环。
朗读是钻 研教材最重要的一环。
朗读是活的,是跃出纸外,是 赋予作品以生命。
备课时,他力求把课文读“活”。
朗 读《卖火柴的小女孩》,学生听了不禁潸然泪下,朗读 《小稻草秧脱险记》,小朋友们听了没有不手舞足蹈 的:朗读《桂林山水》,学生听了没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他便认为是朗读失败,因为他觉得没有把文章读活。
试想,一个对教学如此较真的教师,工作怎么会不突 出?所以,朗读好了,钻研教材就成功一大半了。
因 此朗读的意义十分重大。
教师朗读水平有多高,学生就会有多高,甚至超 过教师,如果教师水平不高,就不要期望学生的朗读水平多么出众。
师生朗读得精彩的课堂,必然是充满 生机的、充满灵性的、富有情趣的课堂。
那么有课堂教学中如何备“朗读”呢? 于老师认为,备“朗读”,第一是多读,用心揣 摩课文中的意境,思想感情(包括人物的思想感情)。
第二是多听别人的朗读,听录音。
平时,他特别喜欢 听广播电台的小说朗读,诗歌朗读,这对提高他的朗 读能力大有益处。
他常说:“录老师”就是指朗读的最 好的教师,实际上“录老师”指的是VCD、CD。
第 三, 说得远一点,是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特别是音乐修 养),丰富自己的情感,艺术修养高,学生的情感比较 丰富,便容易和课文中的思想对接。
想起自己小时候,妈妈总是让我看电视,听新闻 联播,看来母亲的做法是对的。
虽然自己的朗读水平 不高,但是深深喜欢着朗读,自己在平时就更应该像 于老师学习,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提高自己的课堂 教学。
三、钻研教材的第三步是正确领会作者的遣词造句,谋篇布 局的意图。
对于作者推敲、锤炼的文字的匠心,一定要细心琢磨, 体会。
郑振铎在《燕子》中描写燕子用尾尖,点水形成水圈 儿,为什么说成“小圆晕”?“燕子飞倦了,落在远处的几 痕电线上”为什么这不用根,而用痕呢,别看这只是一个字, 这有多少意趣啊!每篇课文都有不同的谋篇布局方法,也要 把握好,以便引导学生去感悟,去学习,去运用。
对文章的 妙处和特色理解了,成竹在胸了,课堂上便会自如地引导学 生去感悟。
教师毕竟是教师,是组织者,是引导者。
教师领 悟得深,学生才能领悟得深,甚至在教师的培养下,超常发 挥。
否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成为一名空话。
四、 钻研教材的第四步是认真思考课后练习题 在处理课后习题上,我总是先做完答案,就了事了...
教师如何备课及备课注意点
一、 备课须“三知” 教师要上好课,必须先备好课,而要备好课,必须要 “三知” 。
1、 知教材 这里所说的“知”,既是对全册乃至全套教材内容的通盘了解,也指对具体篇目的深入理解。
如,对语文教材,既掌握各种体裁文章的区别和写法,又通晓古今中外不同历史时期文学发展概况。
只有这样,才有利于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更有效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也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理想前途等方面的教育,从而更有效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如选入中学课本古今中外的写“梦”的文章,如果我们把它割裂开来孤立的理解,教学效果就不那么好;如果通盘考虑,深知其意,又能结合实际进行类比教学,效果定然及佳。
如李白的“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是对名山的向往,对理想的追求,但梦惊醒后即感到“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发出伤感的慨叹。
苏轼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将月”是由古人的显赫功绩,想到自己沦落失意,功不成,也不就,而寄情酒月,寻求解脱。
杨朔的“这天夜里,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这既是对劳动人民的深情赞美,也是作者自身意愿和高尚理想的表白。
而莫泊桑笔下的路瓦栽夫人发的一连串“梦想”,正是由虚荣心酿成的散发铜臭气的梦;正是梦想与现实的矛盾,导致悲剧的必然结果。
把这些写梦想的文章向学生作深入的比较,而后让学生写篇作文,正题为“梦的启迪”,副题让学生自拟。
这样读写结合,比较教学,学生学习、思想双丰收,一举两得。
当然,只有深知教材,才能进行比较。
2、 知学生 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要求、基础和爱好,才能更好的选用和确定教学方法,决定讲授内容的详略取舍,才能有的放矢,目的性更强,否则,就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在教学中,教师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辛辛苦苦地备了课,教案写得详,课讲得细,可学生听了反感生怨,这就是脱离学生的基础、心理、要求的实际所知;相反,有些内容,教师较熟悉,胸有成竹,只写简案,把时间花在了解学生,倾听意见,改进方法上,由于讲授的内容在详略取舍方面与学生的心理、基础、要求相吻合,讨论的问题与他们的兴趣、意愿相通,方法的选用也适合他们的口味,结果讲得轻松自如,学生听得有趣有味,教学效果就好。
可见,了解学生的重要。
知教学 课堂教学是一种艺术。
有经验的老师一般是非常注重研究课堂教学艺术的。
导入新科、讲授新课、课时小结、单元复习都各有方法。
导入新课则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讲授新课则是课堂教学的核心部分。
序幕演得好,能起到先声夺人,引人注目,激发兴致,出奇制胜的作用,如我在讲《背影》一课时,是用母亲导入的。
这样的导入不仅不落俗套,而且能起紧扣主线,点明题旨,激发兴趣的作用。
在讲授新课时,可采用多种方法,课就讲的较活。
实践证明,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灵活选用教学方法,学生不仅兴趣不减,而且精力旺盛,思维更积极。
此外,课时小结、单元复习常用归纳法、比较法,运用得好,能收到以少带多,画龙点睛的效果。
总之,备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法则是讲知识的重要手段。
熟知三者方能因材施教,教学得法。
二、 备课应“三寻” 1、寻思路 作者写文章得有思路,教师教学就得有教路,学生学习也得有学路。
所以,备课时就要寻找作者反映事物本身及事物之间联系的思路规律,或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或按时间先后顺序;或按时空位置的转换;或按事物不同特点的不同方面,如此等等。
依据课文内容的不同思路特点,备课就能顺藤摸瓜,干支分明,既能保证“三路” 一体,又能突出教学层次。
这是备课的首要条件。
否则,备课就如同盲人骑瞎马,路线不明,胡乱拼凑,费时费力穷索枯肠,也是吃苦不讨好。
2、寻方法 万事万物有其自身规律,备课须兼顾到学科的特点、文章的思路、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教师自身的教学特点,善于总结积累自己的备课经验,已形成自己驾驭教材、设计教法、思维敏捷多问的备课风格。
备课规律虽不能以一言蔽之,但备课百遍,能以神悟,久而久之,探得捷径,便驾轻就熟。
3、寻讲练点 讲练点就是学生的疑点,教学的重点。
备课就好象构思剧本,可用剧本的情节来比喻课上的双边活动,用剧本的主题来比喻课上的讲练点,剧情必须为表现剧本主题服务,课上的双边活动必须有利于突破讲练点。
教师备好课,必须明确大纲提出的该年段的讲练要求,把握每册教材各单元的讲练序列及课文的讲练重点、难点,必须有的放矢,心里有底,免得备课时无所适从,惶惶乎不得要领。
三、 备课要“六忌”。
1、 忌简单照搬 目前,各种教学参考资料较多,这些资料是供教师备课时参考的。
如果教师备课单纯为了应付检查,不加思索地抄抄录录,死搬硬套,表面看来备课效率高,其实流于形式,不能适用,是结不出果的花。
2、 忌千头万绪 备课前应先钻研教材,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成竹在胸,切忌在备课时,认为这也重要那也...
初中语文课文教案怎么写
教案(教学方案)即预设的教学实施计划。
编写教案必须以钻研教材、充分备课为基础。
教案的构成包括总案(也叫做“总貌”)和分案(分课时教案)两部分。
总案是一个课题的总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时数、预习内容和要求”等项内容;分案指每一课时的教学实施方案,主要有“教学要点、教学过程和内容、板书设计”等项目。
按详略程度的不同,教案有详案、简案之分。
详案接近于讲稿,不仅写出问题解析的内容要点,还写出讲解、分析部分的表述语言。
简案只列明各环节、具体步骤及其内容要点,讲述语言则从略。
教案的写法有基本的格式,但实际工作中的教案可以有种种的便于施教的写法。
新教师宜按规范格式写详案。
教案的呈现形式有文本式和表格式两种,但内容是一样的。
按照教学规范,不论什么课型,上课前都应编写教案。
下面主要介绍阅读课教案的基本项目和写法(作文课教案主要在“教学过程和内容”部分有区别)。
课题(居中书写) ——即所教课文的题目,如“社戏”。
一般不须注明课文作者姓名。
教学目标:——即通过本篇课文教学,期望学生达到的语文知识能力、语文学习方法、情感态度方面的具体结果。
教学目标要具体,忌浮泛。
一般说来,语文教学目标的陈述有四个基本要素:行为主体(可省略)、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
如某教师拟设的《背影》阅读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抒发的深沉的父子之情。
2、体会本文朴素真挚的语言特色。
3、学习在叙述和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目标通常以省略主语的无主句表述。
但是,省去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非教师。
教学重点和难点:——针对不同情况,重、难点可分述亦可合一;与教学目标可能一致,也可能不同,但往往与目标有较密切的联系。
重、难点的陈述角度(隐含的主语)也因具体内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教学方法:——本课题教学所用的主要方法。
宜用规范表述,如“讲读法”。
运用多种方法的,列述其主要者,如“讲读法,辅以讨论法”。
不必展开说明。
教学时数:——本课题教学的计划时数。
如“2课时”。
预习内容和要求:——对学生课前预习的具体要求,未安排预习则无此项目。
根据实际情况,还可在“预习内容”前增列“教具”等项目。
接下去是分案。
分案部分的页面可分为两个区域:在右侧留出1/3宽的纵向空间,作为“板书内容”栏,列出伴随教学进程出现的板书内容。
第*课时 教学要点:——指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和主要内容,其实质是本课时的“总案”。
教学要点的表述应具体、切实、扼要。
如教学仅1课时,则无须标注“第*课时”,“教学要点”也可省略。
根据需要,这里还可增列“教学设想”、“多媒体手段”等项目。
教学过程和内容:——也称“教学内容和步骤”。
按预设的教学进程,依次列述教学各环节、步骤及其具体内容。
总案所设的目标、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等预想,应在分课时教案中加以落实。
分课时教学过程和内容的安排的时间长度应在45分钟内。
各步骤中包括具体的教学内容和选用的教学方法。
具体的步骤大体有:一、检查预习或复习旧课;二、导入新课,导入语应精心拟制,能较好起到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的作用;三、学习新课(或讲读新课),此部分应按实际环节实写详列,如介绍时代背景、朗读全文、齐读第*段、讨论**问题、讲解或分析**部分(或问题);如有讨论或提问,除列出所提问题外,还应写上执教者预设的讲述内容。
四、小结。
五、课堂练习。
六、布置作业。
以上环节可有所变通。
“学习新课”部分应做到纲目清楚,条理分明。
尤应注意正确使用层次序号。
附:板书设计 ——即关于预设的板书内容在黑板上最终形成的结构状态。
通常指主体板书,有时也包括预设的辅助板书(如语文知识要点、作家作品常识等),但不包括教学中的临时板书。
板书内容应揭示出课文精要所在,体现教学基本思路,能帮助学生理清教学内容、把握重点,便于记录、利于记忆。
板书设计讲究直观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美感效果),以简洁为上。
主体板书安排在黑板中间的主要区域,左右两端安排辅助板书或临时板书。
一般情况下,板书按课时设计。
如果有课题的统一板书设计,也可附列于最后课时的末尾。
下面是我院某学生实习时实际执教的教案及课堂简要实录,含总案和第一课时分案。
附上供参考。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目标:1、了解全文气势雄浑的特点,学习本文叙事简洁、语言洗炼、详略得当、夹叙夹议的写法。
2、了解新闻的文体特征及结构特点。
教学重点:1、气势雄浑特点;2、新闻的结构特点。
教学方法:讲读法、提问法 教学时数:2课时 预习要求:熟读全文,感受它的气势,查询生字词。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点1、检查预习作业。
2、提问法导入。
3、介绍新闻的有关知识(定义;四个特点;结构五部分;消息六要素)。
4、解题(气势)。
5、背景介绍。
6、课文讲读(电头、导语、气势)。
7、小结。
8、布置作业。
(按:此为备忘式要点。
)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预习:1、请同学上台给生字词注音:荻、锐不可...
浅谈小学语文如何备课
备课是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一环。
经过十几年的语文教学,我逐渐摸索出了备课的小技巧,现在和大家分享、交流一下。
一、中心的提炼技巧备课前,应该先钻研教材,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成竹在胸,切忌在备课时,认为这也重要那也重要,面面俱到,千头万绪。
蜻蜓点水的结果只能是浅尝辄止。
下面介绍几种提炼中心的主要方法:1、分析法一篇文章的题目常能反映该篇文章的重点和中心之所在。
分析题目的含义(当然要结合课文内容),尤其是抓住“题眼”分析透彻课文的中心,教学重点就自然突出来了。
例如:《高大的背影》,记叙妈妈背“我”去医院看病的路上,一位三轮车工人主动送“我”去医院的事。
如果抓住“高大”一词来分析:“背影”为什么“高大”?它“高大”在什么地方?教学重点就突出来了。
2、揭示法有些教材一开始就揭示出该篇的中心,有的则在中间用中心语句来提炼教材的中心,有的则篇末点题,抓住这些词语就能够提炼文章的中心。
3、总结法先把教材分成段落或层次,根据各部分或层次的主要内容,进而分析他们在整篇教材中的位置和作用,从而概括整篇文章的中心和重点。
二、备课“六忌”1、忌简单照搬。
2、忌千头万绪。
3、忌闭门造车。
教师备课时,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等全然不顾,势必降低教学效果。
4、忌琐碎设问。
有的教师一问到底,不管问题是否具有启发性,在不该设问处滥问,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
5、忌盲无目的。
教学目的不明确,备课时毫无目的,课堂上随意发挥,学生只会茫茫然,所得甚微。
6、忌程式定势。
根据小学生好奇求新求变的心理特点,教师备课时,必须因文而异,教法富于变化,努力寻求新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教学单调乏味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三、备课的“模拟讲授”环节模拟讲授或训练,作为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往往被人忽视。
其实,教案完成了,是纸上的东西。
纸上谈兵不一定能取得实战效果。
要进行两个飞跃,一个是把纸上的东西变成脑子里的东西,成为印象,也就是把教案里的文字变成形象,融化在脑海里,形成意识。
第二个飞跃是把意识变为行动,也就是能够按教案的设想进行实际操作。
有的教师,写完教案,要看几遍,边看边想在课堂上如何动作,甚至对着镜子演示一番,像演员排练节目一样,如发现纰漏,及时修改补充教案,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这是值得提倡的。
如果写了教案就搁置一边,到了课堂上在临场发挥,就有点草率了。
导入新课和设计导语应遵循以下原则:符合教学的目的性和必要性。
课堂教学的导入,一定要根据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导语。
不要使导语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
根据授课的内容设计导语。
备课时可以从教学内容中抽出有概括意义的一个或几个问题,将其与学生熟知的或似知非知的事例联系在一起,设计出独出心裁的导语。
由于每节教材内容有其丰富而广阔的外延,涉及许多其他方方面面的知识和事物,课堂的起始设计,也可以从他们的关联中寻找线索导入要言简意赅或短小精悍。
导入部分时间过长,使人有喧宾夺主之感。
导入的形式要丰富多彩。
任何一种形式的授课技巧,一定要灵活运用,不可形成定式,使人产生呆板之感,导入导语也不例外。
四、技巧的运用1、提问议疑导入。
紧扣课文设计一两个问题,最好能总领全文,或从侧面入手,对理解课文起关键性的作用。
例如:《司马光》一课,我是这样导入的:小朋友,如果平时你和另一位小朋友玩耍的时候,他不小心掉进了一个盛水的缸里,你有什么办法把那位小朋友救出来?今天要讲的课文中的司马光,就想出了一个非常好的办法。
2、叙述故事导入。
小学生爱听故事,通过讲故事可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教《草船借箭》一课,老师就可通过讲述孔明以自己的大智大勇借到十万只箭的故事导入新课,学生兴趣一定会很浓。
3、歌谣导入。
歌谣,特别是儿歌,在儿童教育方面的作用历来备受重视。
课堂教学中也引进一些儿歌,并加以引导,可发展儿童的想象力,符合“寓教于乐”的教育原理。
4、谜语导入。
如教《奇妙的“眼睛”》,先让学生猜一个谜: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颗黑葡萄。
有谜语导入对“眼睛”的学习,过渡自然,学生兴趣浓厚。
5、游戏导入。
小学低、中年级宜采用这种方法。
6、音乐导入。
多用于音乐渲染气氛的课文和直接是音乐歌词的课文。
如《鸟的天堂》,教师可先放《百鸟朝凤》的乐曲。
如上作文课,作文题为《我所喜欢的一只歌》,教师可在学生动笔之前先放几只优美动听的歌曲,并加以适当的点评。
导入新课的艺术和方法还有很多,如笑话导入法、成语导入法、表扬导入法、观察导入法、诗词导入法、珍闻导入法等等。
切记生搬硬套,要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系统、科学地做好小学语文备课工作,以更好地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备课教案观察一处景物,把你印象深刻的地方说出...
我来说说,但不知能否帮上你一、教学前要先布置给学生观察的具体景物,要先细化.如:花、草、河、公园的一角等.花中又分为各种花,要分配到各小组观察的对象.(这主要是为口语交际课上互动做准备)二、上课进先让学生大胆发言自己观察的景物,老师根据学生发言的结果总结罗列一些板书,这是为课中做准备(罗列结果事先教者也要预设好)这是放三、这是重点:展开合理想象.注意是合理.可以让学生根据板书示范性地展开合理想象,重点在合理,比如是因为形状一样才想到一块,是由于颜色一样才想到一块等.让学生明白合理想象的方法.这是扶四、教给方法后再让学生将自己观察的景物展开合理想象并作汇报,教者适时点评.这又是放放——————扶——————放
初一语文上册课本教案
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叙事的区别:①教学案例与教案:教案(教学设计)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措施的简要说明,反映的是教学预期;而教学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教学过程的描述,反映的是教学结果。
②教学案例与教学实录:它们同样是对教育教学情境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事实判断),而教学案例是根据目的和功能选择内容,并且必须有作者的反思(价值判断)。
③教学案例与叙事研究的联系与区别:从“情景故事”的意义上讲,教育叙事研究报告也是一种“教育案例”,但“教学案例”特指有典型意义的、包含疑难问题的、多角度描述的经过研究并加上作者反思(或自我点评)的教学叙事;教学案例必须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选择有关信息,必须事先进行实地作业,因此日常教育叙事日志可以作为写作教学案例的素材积累。
哪位有二年级的作文教案
选择公道的教学内容是备好课的条件,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依据知识的特点、教材的编写意图、完成教学任务所需的时间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因素来决定。
如何公道地选择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呢?首先是根据教材的编排来选择。
通常我们把一个练习的知识划分成几个小段落,每个小段落为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现行数学教材就是这样编排的,教师在备课时只要看一看教材的新授内容以及对应的习题编写,就可以确定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了。
其次是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来选择。
一般来说,比较简单的、学生易于接受理解的知识,内容可多选一些;对于学生难以理解、难以把握的知识,由于在教学中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所以内容要适当少选一些。
选择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以一节课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所授知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把握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