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心凝结《三叶集》
《三叶集》的作者是三位:田寿昌(田汉)、宗白华、郭沫若。这本书凝结了三位作者的友谊,也凝结着“五四”的新思想。这本书出版以后,在社会上掀起一股“三叶”热,持续了好几年。这本书是田汉把他们之间的通信收集整理出来的,是三人的友谊的结晶。看看三个志同道合的挚友是怎样惺惺相惜的:
宗白华给田汉的信:
“我近有一种极可喜的事体,可减少我无数的烦恼,给与我许多的安慰,就是我又得着一个像你一类的朋友,一个东方未来的诗人郭沫若。......我已写信给他,介绍他同你通信,同你做诗伴,你已知道了么?我现在把他最近的一首长诗和长信寄给你看,你就知道他的为人和诗才了。”
田汉接到宗白华的信后,更是兴奋异常,他带着几分诗人的天真直接写信给郭沫若:
“我真喜欢!我真幸福!我所交的朋友很多天真烂漫,思想优美,才华富丽的人。于今又得到了一个相知恨晚的‘东方未来的诗人郭沫若’!我又如何不喜欢,如何不喜欢幸福呢!”
宗白华、郭沫若、田汉,当时一个在上海,一个在福冈,一个在东京,从来没见过面。从这以后便你一封,我一封的通起信来。从信里边,互相了解逐渐深入,原来他们有相同的遭遇,共同的理想,相近的生活环境,以后便自然成了同心同德,同声相应,同声相求的挚友了。
改编自陈洁著《郭沫若的故事》
点评:三个志同道合的文人,相隔千山万水。是什么让他们走到了一起?是他们共同的追求,是他们共同的理想,是他们共同的爱好,是文人那种天生惺惺相惜、彼此欣赏。友谊也在他们共同的奋斗和追求当中升华。
适用范围:志同道合 挚友 金兰之交 友谊需要相互欣赏
2、大爱无言
2006年在德国世界杯赛场上,厄瓜多尔对战哥斯达黎加。他们把领先对手两球的优势保持了90分钟,补时赛上场的厄瓜多尔国家队一位队员在凌空垫射入全场第3球后,这位球员变戏法式的从裤子里掏出了一个蜘蛛人的面具,迅速跑到了球场边,作仰天长啸状后默默无言的离开了场地。事后人们知道,那蜘蛛人面具是他前队长特诺里奥的,因为车祸他在一年多前去世了。队长儿子特别喜欢蜘蛛人,以前进球后他都会戴上这面具以便他儿子在镜头里看到他。一次有意无意间,特诺里奥曾说如果他去不了德国,无论哪个队员进了球,他都希望带上蜘蛛人头套庆贺。有人记住了他这句话,在前队长追悼会上向特诺里奥家属要了蜘蛛人面具并把他带到了德国,带上了赛场,戴在了自己的脸上。那人就是卡维德斯,特诺里奥生前挚友。原来他是以这种独特的方式深深的悼念已经离世的对友,并无言的实现了他的愿望。
改写自杨亚雄《大爱无言》
点评:大爱无言,真正的情不需要太多的语言。但我们知道卡维德斯一直惦记住队长的愿望,一直准备着,尽管他只是一个替补队员,他不仅是把头套藏在裤子里,更是藏在了心底,也成为激励他不断前进的动力。这就是友情的力量
适用范围:大爱无言 真挚的友情 遵守诺言 信任
3、患难之交
苏轼写了一首词《八声甘州》(寄参寥子),里有这样一句:“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这君就是参寥子,他是一和尚,法号叫道潜。在诗歌创作上很有特色,苏轼在徐州做官时二人经常在一起论道谈诗。后苏轼因祸被贬到黄州时,道潜和尚不辞辛苦,不远千里赶到黄州在那里追随了苏轼好几年。在这几年中,苏轼虽是个豁达之士,但由于仕途和生活的不幸,难免有苦恼,而正是道潜和尚常随其左右,或谈天说地,或琴棋书画,为苏轼解去许多不快。当苏轼被贬海南,许多曾在他身边的旧故避之惟恐不及。而又是这位和尚几次千方百计捎去书信,并要过海去看望苏轼,最终被苏轼劝止。
资料参考姜勇主编《宋词故事》
点评:在道潜眼中,风高浪险的大海算得了什么?在他眼里早把苏轼看作是能同生死,共患难的刎颈之交,苏轼把他当成一个知音能诗的朋友。也认为他们之间的遇合是千古难求的,朋友,什么是真正的朋友,往往在你最艰苦的时候和你走的最近的人就是你的真正的朋友。也只有这种朋友才能长交,才能深交,才能多交。
适用范围:刎颈之交 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 择友而交 患难与共
4、友情的力量
《世说新语》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有个叫荀巨伯的的人远道去看友人的病情,正碰上外族兵马攻城。全城的人都离开了,友人劝荀巨伯说:“我快死了,你应该离开!”他却说:“我老远来看你,你却叫我离开!败坏道义,不合友情的事情难道是我荀巨伯做的出来的吗?”胡兵到了,见到荀巨伯惊讶的问他:“我们大军都来了,全城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个什么汉子,敢一个人留下来?”荀巨伯说:“我朋友有病,我不忍心丢下他自己跑开,宁愿用自己的生命替代朋友的生命!”胡兵为他的大义和勇敢折服,“我们这些不讲道义的人不应该跑到这讲道义的城里来。”立即撤出了军队。一座城于是得以保全。
点评:两人间的私交,却换来整座城的安宁,这就是友情的力量!当友情上升成道义的时候,我们很难估算它的价值,它不仅是个人人格价值的体现,不仅是个人人格魅力的展示,当它成为一种社会趋势,一种大众取向的时候,一座城怕也换不下它。
适用范围:友情无敌 友情和道义 友情的力量 当友情上升为道义
如何给材料作文提炼观点
如何给材料作文提炼观点材料作文是根据既定材料,对材料进行分析、提炼,从而得出一定的看法和观点的一种作文形式。
我们这里主要讲如何根据材料写作议论文。
在“给出的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写作这一特点决定了写作材料作文的基本要求:紧扣材料。
作文的中心内容、主要观点等必须紧扣材料,不能与材料无关,但也不能生搬硬套。
这样就决定了正确分析材料、合理应用材料、抓住材料的主要矛盾是材料作文的写作基础。
一、仔细阅读,从整体上感知材料,把握中心。
例:挪威捕鱼人大多不能把沙丁鱼活着带回岸边,而唯独一艘船却可以完成这个任务,原因就是该船长往放置沙丁鱼的鱼槽中放了一条活蹦乱跳的鲇鱼!鲇鱼的惊扰,造成了沙丁鱼的紧张,因而,沙丁鱼到达岸边仍然活着!提示:从整体把握材料,不难看出材料告诉我们:唯一的一艘船中沙丁鱼成活的原因,是因为有那样一条鲇鱼,即“鲇鱼效应”。
因此可以提炼出这样一个中心论点:“对手,往往能使自己强大”。
二、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和句,提炼中心论点。
例:从意大利移民美国的富兰克开办了一家小银行不幸遭人抢劫,一夜之间,储户失去了存款。
他拖儿带女决心把天文数字般的存款偿还给所有的储户。
所有的人都劝他:“这件事你是没有责任的。
”但他回答:“在法律上我没有,但在道义上,我有责任。
”偿还的代价是39年的艰苦生活,寄去最后一笔“债务”时,他轻叹:“现在我终于无债一身轻了。
”他用一生的辛酸和汗水完成了他的责任。
提示:材料的关键词是“责任”,最后一句也是关键。
由此可提炼出观点_________。
议论时应阐明什么是责任,一个人为什么要有责任感,缺少责任感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作为青少年应该怎样去尽自己的责任等等。
同时采用正反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等方法增强文章的论证力度。
注意:审视材料时,整体感知和抓住关键词句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
三、深入思考,透过材料的表象,抓住实质。
例:在大草原上某农场主养了一群鹿,草原有狼群随时捕食鹿。
于是农场主将狼赶尽杀绝了。
从此鹿儿们无忧无虑,酣吃酣睡,缺少锻炼,不久鹿大批病倒死亡。
无奈,农场主只好将狼“请”了回来。
从此,草原上又恢复了勃勃生机。
提示:可以从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方面议论,但这样立论比较普通。
还可以变换角度,即从为什么农场主又一次“请”狼回来方面去考虑,亦即从“竞争促进生存发展”来展开议论。
四、如果出现的是一组相关材料,要注意把握它们内在的规律,做到“同中求异”或者“异中求同”。
例1:①马克思 23岁被誉为当时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
②恩格斯 21就著文批判当时德国哲学家谢林。
③列宁 17 岁就开始革命活动。
④** 26岁主编《湘江评论》。
⑤徐特立 48岁留法,克服困难,学会法语。
提示:以上五个材料都是讲伟人们在事业上都有所成就,这是材料的共性,倘若就此立论,观点就缺乏深度了。
进一步分析材料会发现①—④还有一个共同点,即青年时代就出成果,而材料⑤是讲徐特立 48岁苦学法语有所成,年龄特点与前四位伟人不同。
根据这个不同点可以立论:年青时代是出成果的黄金时代,但是,年龄并不是成就事业的唯一条件,关键在于有无坚定的志向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例2:①俗话说:“一个巧皮匠,没有好鞋样;两个笨皮匠,商量出鞋样;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②俗话又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提示:这则材料中的人物身份、事情、结果都不相同,但我们可以找出一些共同点:同样是3个人,同样是要做一件事。
可是,为何同样是3个人却产生如此不同的结果呢?他们的分歧点在哪里呢?由此可提炼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一练:阅读下列材料,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提炼一个中心论点,并准确地表述出来。
1、一个六岁的孩子,放学回到家,拿起刀子就要切苹果。
只见他让苹果横躺下,一边是花蒂,一边是果把,刀子放在中间。
刚要切,爸爸赶忙喊道:“切错了!切错了!”话音刚落,苹果早已被切开,儿子拿起一半给爸爸看,喊道:“爸爸好漂亮的一颗五角星!”只见苹果的横断面上,由果核的轮廓组成了规则的五角星。
论点:2、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
席上啖菱,并壳入口,。
或曰:“啖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清江盈科《雪涛小说》)论点:3、某世家之子很善于写文章,初赴童试,某父以为必首选无疑。
及发榜,竟名落孙山。
经查卷,见其用墨如淡薄雾,乍有乍无,不可辨识。
责问孩子,方知因考场中没有书童磨墨,自己又不会磨,只用砚内残墨,所以字越写越淡,后来就看不见了。
论点:4、武汉市东湖之滨的珞珈山,是武汉大学的所在地。
山上有闻名遐迩的樱花园。
每年的樱花时节,流光溢彩,游人如织。
于是,总见一些青年朋友穿着和服在樱花丛中摄影留念。
一次,一位在武汉留学的韩国青年见此大为不解,她对她的导师说:“他们为什么要穿着和服去照像呢?我们韩国也有樱...
材料作文理解,求材料的观点,和类似的事例说明观点。
?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区别 ??从形式上看,话题作文应属广义的材料作文中的一类。
它们共同的显著特点是命题都提供材料,而且材料的内容和形式也没有区别:既可以是情境,也可以是言论或图画、图表. ?1.从材料在整个命题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看,话题作文中的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作文的材料则是特定的观点的载体。
也就是说:前者的材料只是为了引出一个话题来,至于就这个话题说什么话,定出什么中心,原材料对此并无直接的制约力,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后者的材料却是写作内容和立意的依据,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
?2.从写作的角度来看,话题作文关键是必须围绕话题,材料作文关键是紧扣材料。
网友的回答
材料作文怎样写???
所谓求准,写材料作文。
” 3,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你就是那座雕像、习惯、语言。
原因是它们多方尝试——向上,可以是行为,因为他现在很富有,缺乏先天竞争意识,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立即改变方向,虽然免不了多次碰壁,但最终总会飞向瓶颈,脱口而出,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世界球王贝利喜得贵子,有记者贺道:“看他长得多壮实。
老虎向农人要求看看他的“智慧”,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
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有人问他:"你是怎样雕出这座完美的雕塑的。
农人说把“智慧”忘在家里了、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然后在瓶子里换上几只苍蝇,不到几分钟,所有的苍蝇都飞出去了,便去问牛为什么怕农人,牛说因为人有“智慧”,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这座雕像原来就在那里,我只是将它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而已,瓶底向光;蜜蜂们向着光亮不断碰壁,最后停在光亮的一面,奄奄一息,而我小的时候却是非常贫穷的,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
三,看见曾打败过自己的水牛被农人吆喝着耕地,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
编辑本段训练题目 选择下列一道题目;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背光,一方不通;其实,在人生中,可以去拿,但要先把老虎捆起来,免得他走后老虎把牛吃掉。
老虎听从了。
农人回村叫来村民,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
由此可见,写作材料作文!而那位出色的雕塑家,今后他一定会成为像你一样了不起的体育明星。
”贝利听了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他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绝不会有我这样的成就,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
如2004年哈尔滨市中考作文题的材料为,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写一篇文章,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把老虎装进铁笼,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否则容易跑题。
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显然是跑题了。
二,关键词是“边边角角”,要注意联想到自己成长过程当中多余的可以去除的一些东西,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般来说、有一只老虎,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一、读懂材料,600字左右。
1,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雕塑家回答、向下、向光,就是你自己,就能获得完美的自我,根据所给材料,自己确立中心,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
":",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理清关系,理解中心。
整体上看是讲“雕塑”与“个人成长”之间的一个类比关系,只要去掉外面的边边角角、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威克教授做过一个实验,把几只蜜蜂放进一个平放的瓶中:一位雕塑家完成了一座非常美丽的雕塑?"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材料作文是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作文考查形式,在话题作文中,对老虎说:“这就是‘智慧’”。
2、穿着等等。
如果把重点放在如何“获得完美的自我”则没有抓住材料的中心,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
高考材料作文题目及范文,高中材料作文如何写
新材料作文:考后的一个新提法,这种提法主要是针对2006年高考全国卷的甲卷和乙卷的作文题目提出来的.自1999年以来,全国卷作文题目一直都是话题作文,2006年出了材料作文.而2006年的作文题目又不同于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材料作文.那时的作文限定文体,要求全面把握材料,写作时不能抛开材料,行文中必须引用材料.2006年的作文题这些限制都没有了,所以有的人就把这样的材料作文称为新材料作文. 话题作文:“话题”,就是指谈话的中心;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而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就是“话题”式作文.这类作文题表面上一般不含有观点,内容上不予限制,形式上往往也是体裁不限.“话题”式作文其实只是提供了一个话题,即规定了表达的中心内容,而不限制取材范围和表达方式的作文形式.
材料作文!!!800字!
高考模拟作文“唐诗过后是宋词”写作导引及范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希腊亚历山大帝未即位时,每听到父王在国外打胜仗的消息,就忧心忡忡,生怕天下都被他父亲征服了,自己将来再无用武之地。
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对宋代诗人来说,唐诗既是丰厚的遗产,也是巨大的挑战。
所以,钱钟书先生说,有唐诗作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提炼观点,展开联想。
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也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
写作导引:这是一道组合式材料作文,审题时要找到两则材料的共同点。
从“父王——亚历山大”“唐诗——宋朝诗人”这两组关系来看,材料的共同话题是“如何对待优秀前辈或前辈取得的成就”,对这个话题的回答即文章的立意,如:(1)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舞蹈。
(2)别把前人成就当包袱范文:从“亚历山大的担忧”说起据传,父亲一打胜仗,亚历山大就忧心忡忡。
为什么?——怕天下都被父亲征服了,自己即位后英雄无用武之地。
面对这个理由,我先是哑然失笑,觉得这个理由真得很特别,甚...高考模拟作文“唐诗过后是宋词”写作导引及范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希腊亚历山大帝未即位时,每听到父王在国外打胜仗的消息,就忧心忡忡,生怕天下都被他父亲征服了,自己将来再无用武之地。
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对宋代诗人来说,唐诗既是丰厚的遗产,也是巨大的挑战。
所以,钱钟书先生说,有唐诗作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提炼观点,展开联想。
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也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
写作导引:这是一道组合式材料作文,审题时要找到两则材料的共同点。
从“父王——亚历山大”“唐诗——宋朝诗人”这两组关系来看,材料的共同话题是“如何对待优秀前辈或前辈取得的成就”,对这个话题的回答即文章的立意,如:(1)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舞蹈。
(2)别把前人成就当包袱范文:从“亚历山大的担忧”说起据传,父亲一打胜仗,亚历山大就忧心忡忡。
为什么?——怕天下都被父亲征服了,自己即位后英雄无用武之地。
面对这个理由,我先是哑然失笑,觉得这个理由真得很特别,甚至有些无厘头;可是笑过之后却陷入了深思,觉得亚历山大的担忧不仅不是无厘头,反而担忧得挺有道理,试想,当李白写出一首首气冲斗牛的诗篇的时候,与他同时代的诗人们是不是有过这种担忧?当牛顿用他的三大定律将运动奥秘揭示得淋漓尽致的时候,那些年轻的物理学家是不是也有这种担忧?当乔丹在篮球场上打破一个个纪录的时候,那些初入NBA赛场的后生们是不是也有这种担忧?无庸置疑,他们都有过这种担忧。
看来,“亚历山大的担忧”反映了人们面对优秀前辈时的真实心理——既兴奋,又嫉妒,还有一点点对自己的不自信。
然而,我要提醒你,如果在优秀前辈面前,你仅有这种“担忧”,那是一种很不成熟的表现,如果你想成为一个超越前辈的人,那就要在“担忧”之后,为自己能遇到这样一位才能超群的前辈而高兴,为自己能拥有一个巨人的肩膀可以站立而高兴。
试想,如果没有牛顿力学理论,怎能激发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这一天才的构想呢?如果没有乔丹们的巨大成就,怎能激发科比们的万丈豪情,为观众奉献出一场场精美绝伦的比赛?如果没有比尔盖茨的微软帝国,又怎能有马云们独辟蹊径的传奇创业经历?唐诗过后是宋词。
前人取得的巨大成就必定会激励后人去拼搏,去超越。
想当初,面对唐代诗人们将律诗、绝句这些诗歌体裁演绎得五彩斑斓的时候,宋朝的诗人们肯定也担忧过,哀叹过:唐人已经把这些体裁的精妙发挥得淋漓尽致,已经将生活的喜怒哀乐描绘得体贴入微,哪里还有我们宋朝诗人的地盘?然而,宋诗并没有因此而凋零,它开辟出了“理趣”这一诗歌新天地;不仅如此,宋代诗人还努力拓宽了诗歌这一体裁,将曲子词这一诗歌新样式谱写得荡气回肠。
当我们读到“杨柳岸,晓风残月”“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云破月来花弄影”这些脍炙人口的词句时,谁能不感叹宋朝诗人们才气之横溢?谁的眼中还会只有唐诗没有宋词?正是由于宋代诗人们没有在唐诗这个巨人面前自卑自弃,没有把这份丰厚的遗产当成甩不掉的包袱,而是把它当作提升诗学底蕴的养料,研究它,借鉴他,超越它,终于在诗歌的花园中培育出宋词这朵奇葩。
如果我们再沿着诗歌发展的道路往后走,我们还可以看到元代诗人做着宋代诗人同样的事,他们站在宋词这个巨人的肩膀上,创造出了通俗晓畅、感情张扬的散曲。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没唐诗就没有宋词,没有宋词就没有元曲。
前人创造的业绩,先辈开辟的疆野,给后人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撑,虽然这种支撑带着巨大的压力,但是对于一心想开辟...
材料作文怎么写
一、导入:作文的命题方式,有命题、半命题、材料、话题等。
今天我就一同来学习,材料作文的写法。
二、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又称供料作文,是指命题人向作文者提供一定的文字(图表)材料,并提出要求的一种作文形式,它要求作文者依据材料,或按照命题,或完成半命题,或自拟题目,行文成篇。
要求考生依材料作文,或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或改写材料,或续写材料,或扩写材料等等。
材料作文提供的材料,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文字性的材料,一种是画图式的材料。
这里我们只讲文字材料作文,而且主要讲的是记叙文材料作文。
文字材料有多种形式。
有记叙性质的,提供一些主要的线索,要求你根据线索写一篇记叙文;也有的是评论性质的,提供给你一组观点不同的文章,或者是围绕某一个问题的几种不同的观点,要求你就某一种观点发表意见,写出议论文;也有说明性质的,要求你根据提供的事物的特征写成说明文。
出题时,有的给了材料也规定了题目,有的给了材料让你自拟题目,还有的给了题目,但题目比较笼统,只是划定了一个范围,具体标题由你自定。
这些都是给材料作文常见的命题形式。
三、写作指导(一)要认真阅读和理解材料。
材料作文,认真阅读、理解材料内容要求至关重要。
这不仅要弄懂材料内容,更要吃透命题者提供的每一个细节,掌握其精神实质,而且包括理解限制的内容和允许的范围,如字数、文体、人称、写作手法等等。
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小明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拾到100元人民币,心里很高兴,准备自己用。
回到家里,他把这件事告诉了母亲,满以为母亲会很高兴,谁知母亲却批评了他,第二天,……要求:1、根据材料展开想象,补充细节;写好人物对话,小明的心理活动要重点描写;给文章添个结尾。
2、写成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题目自拟。
审题指导:这个文题的写作思路应该是:首先要从材料本身的主旨入手,明确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中学生应当具备的良好素质,并根据材料内涵提炼一个好文题。
如《拾到100元人民币以后》,这个文题,既概括了材料内容——“拾到100元人民币”,又体现了文章的侧重点——“以后”,便是抓住主旨命题。
其次,再从命题要求入手。
命题要求第一点是:“根据材料展开想象,补充细节”。
根据材料不难看出:小明拾到100元人民币时的动作、心理这些细节应补充。
“写好人物对话,小明的心理活动要重点描写”。
我们应把小明回到家后与母亲的对话,特别是母亲对小明的批评教育作为重点来写。
小明的心理活动可抓住两点来写,一是拾到钱后的高兴心理(可写其思想斗争过程);二是受到母亲批评后的懊悔心理(可写思想转变过程)。
“给文章添个结尾”。
第二天小明如何处理这拾到的100元钱。
只是尾声,不能写多了。
命题要求第二点明确规定了此文的体裁是记叙文,字数600字左右。
(二)要仔细分析研究材料,善于思索和联想。
命题者提供的材料,有些是片断性的,有些是提要式的,不管是哪一种形式,都仅仅是提供给你进行思索和展开联想的基础,仅靠命题者提供的那一点材料作文显然是不够的。
所以,要求作者根据题目的要求,运用发散思维方式,多角度、多侧面的深入思考,挖掘材料的各种蕴意,并由此辐射开去,联系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展开联想,才能根据材料,把作文写得更完整。
有一种只提供一些主要线索,要求你根据线索写一个完整的故事。
(三)在运用材料时,要做到材料和观点、和文章的有机结合。
有些同学写给材料作文时,最常见的毛病是,材料和文章、和观点扣得不紧。
要么是对材料内涵没消化,将材料生硬地写进文章;要么是材料与观点油水分离,含糊不清。
这样的文章不是好的材料作文。
真正写得好的材料作文,应该使材料和作文达到形神贯通、水乳交融。
例:根据下例材料,完成作文。
同学们:回首往事,有多少令你难忘的“那一次”:那一次,你笑了;那一次,你哭了;那一次,你真遗憾;那一次,让我终身难忘;那一次,你真尴尬;那一次,我真后悔…… 正是经历了这无数的“那一次”,你才懂得了生活的幸福,友情的珍贵,奋进的艰辛及你肩负的责任……真正领悟到了生活的内涵,长大了,成熟了。
请你从初中生活中选择一件事,以“那一次,我____ 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并写出你的真实感受。
要求:1、在文题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使文题完整。
2、记事要内容具体完整,中心明确,详略得当。
语言要简明、连贯、通顺。
3、要有适当描写和议论,议论要因事而发。
4、字数600左右,每超出或少于50个字的,在应得分中扣1分。
5、书写要规范工整,标点要正确。
例文:那一次,我笑了记得去年暑假,我配合一位电子琴老师录了盘带子,得到了一笔不小的劳务费——100元。
手拿着有生以来第一次用自己的汗水换来的钱,却不知让它何处“用武”。
忽地,我想到班上有许多同学都有自己漂亮的旅游鞋,而我至今与它无缘。
以前每次同妈妈商量,妈妈总像防止资本主义思想入侵似的,立即为我筑起巩固防线,对我左说右劝,软硬兼施,更恨不得把**的睡衣,...
材料作文的开头
【写作策略】 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材料作文是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作文考查形式,在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
由此可见,写作材料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
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
如2004年哈尔滨市中考作文题的材料为:一位雕塑家完成了一座非常美丽的雕塑,有人问他:" 你是怎样雕出这座完美的雕塑的?"雕塑家回答:"这座雕像原来就在那里,我只是将它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而已。
"其实,在人生中,你就是那座雕像,只要去掉外面的边边角角,就能获得完美的自我!而那位出色的雕塑家,就是你自己。
整体上看是讲“雕塑”与“个人成长”之间的一个类比关系,关键词是“边边角角”,要注意联想到自己成长过程当中多余的可以去除的一些东西,可以是行为、习惯、语言、穿着等等。
如果把重点放在如何“获得完美的自我”则没有抓住材料的中心,显然是跑题了。
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
三、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
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
【优秀例文】 1、2003年湖南长沙中考优秀作文 风雨中,我伤害过不该伤害的人 一考生 有人说,人一生下来就开始透支母亲的生命。
可我一生下来就是为了报复父亲。
我永远不会忘记他和妈妈离婚的情景。
判决时,我最终还选择了父亲,我要让他难过一辈子。
没过多久,父亲又结婚了,这更加深了我对他的仇恨。
虽然继母总是竭力地想讨好我,我却从来没有对他笑过一次。
父亲常被我气得青筋暴起,每每这个时候,我的心里总会燃起一丝可怕的喜悦。
几年后,他们有了自己的小孩,不过他只是个病秧子,三天两头得送医院,我经常半夜醒来,看见父亲开车送弟弟去医院,继母在门前鬼哭狼嚎的场面,我变成了一个麻木的观众,没有一丝担心。
那天,我接到了重点中学的通知书,这是我十几年来除了报复父亲之外最大的心愿了。
回到家,我把通知书朝桌上一扔,“我考上重点中学了,明天报到,先交三千!”父亲拿过通知书,眼角稍微扬一下,但马上又恢复了沉重。
我知道,这几年来,弟弟的病几乎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
但我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只见父亲慢慢地起身,来回地踱着,最后他下决心,走到继母面前说:“小伟的病要治,萌子的书也要读”。
“家里就剩这三千了,医生说小伟随时可能要动手术,这钱可不能用啊!”继母哭着说。
“可咱也不能误了萌子的前程啊!”说完这话,父亲冲出了家门。
看着这一切,我有了一点心酸。
第二天,医院来通知说,弟弟可能不行了,要我们有心理准备,那一刻,我第一次有了一丝震撼,那一天,我怀着一颗惭愧的心看了弟弟一眼,是分别后的第一眼,也是最后一眼。
我去重点中学的前一晚,父亲把我叫进了他的房间,语重心长地说:“萌萌,其实我不是你生父,当初他抛弃了你们母女俩,我为了保住你母亲的名声才跟她结婚的,我们约好等你长大一点后再离婚,没想到你当初选择了跟我……” 这番话犹如晴天霹雳,我怎能相信自己一直报复的父亲,居然是我最大的恩人,是一个与我毫不相干却白白养了我十几年的人……看着眼前未老先衰的父亲,我的那些仇恨变得不堪一击了,我扑进父亲的怀里,大声哭着说:“爸,我对不起你!”父亲拍了拍我说:“父亲是永远不会责怪自己的儿女的!” 原来,这十几年我白活了。
只有今天,才真正找到了自我。
佳作探胜:“这里有温暖关爱;我们的生活、我们...
作文各人有各人不同观点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复习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 首先,审材料。
材料是触发我们写作的第一要素,材料是激活我们作文思维的催化剂。
; 其次,审要求。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是今年作文的要求。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是明确作文的构思方向;“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是作文的“三确定”原则;“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是作文的“三不”方针。
其中作文的构思方向是我们审题的焦点,也是我们立意的切入点。
“全面理解材料”意味着考生要对本材料作一个全面的理解,“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成文”意味着让考生可以选取材料中的任何一个片断,。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这是一种较之话题作文要严格的一种限制,脱离了这个限制来谈任何问题都是离题的。
方法谈:技巧一:抓关键语句如: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抓关键句会看到“下一个!”据此可立意:不满现状,永远进取,奋斗拼搏技巧二:把握情感法如: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
它们提出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妙想。
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
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文中作者情感表现很突出:贬斥之情据此可立意:应顺其自然,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技巧三追根溯源、由果析因如:(2006全国高考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与800字的文章。
(60分)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时可 追根溯源、由果析因立意:乌鸦为什么抓山羊失败?从原因入手:盲目模仿别人,就如东施效颦,难免遭致失败。
立意:人贵有自知之明。
认识自我。
一切从实际出发。
小孩称赞“它也很可爱啊!分析原因:因为它不甘心做一只普通的乌鸦。
立意:它敢于尝试,敢于超越,敢于挑战,勇气可嘉!(也可立意:既要勇于尝试又要讲究客观实际。
)技巧四:多角度立意、辩证分析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我要10个材料作文的材料及观点(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