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5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和一名日本科学家及一名爱尔兰科学家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疟疾治疗研究中取得的成就。
给屠呦呦的颁奖词:
疟疾的传统疗法是氯喹或奎宁,但其疗效正在减低。上世纪60年代,消除疟疾的努力遭遇挫折,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传统中草药里找到了战胜疟疾的新疗法。她通过大量实验锁定了青蒿这种植物,但效果并不理想。屠呦呦因此再次翻阅大量医书,最终成功提取出了青蒿中的有效物质,之后命名为青蒿素。屠呦呦是第一个发现青蒿素对疟疾寄生虫有出色疗效的科学家。青蒿素能在疟原虫生长初期迅速将其杀死,在未来的疟疾防治领域,它的作用不可限量。
屠呦呦等3人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人民网北京10月5日电(赵竹青)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5点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奖。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另外一半由两名获奖科学家共得,为爱尔兰的William C. Campbell和日本的Satoshi ōmura。二人因发现治疗蛔虫寄生虫感染的新疗法而共同获得该奖。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根据已故的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而设立的,目的在于表彰前一年世界上在生理学或者医学领域有重要的发现或发明的人。
该奖项于1901年首次颁发,由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卡罗琳医学院的诺贝尔大会(Nobel Assembly)负责评选,大会由50名选举出来的卡罗琳医学院名教授组成。1901-2014年,诺贝尔奖委员会总共颁出了105次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其中9年因一战或二战中断。
从10月5日起,2015年诺贝尔奖将陆续揭晓。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
中国第一位:诺医学奖得主屠呦呦的科技成就
据环球网消息 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揭晓,3人共同获奖,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一半奖金,爱尔兰科学家康贝尔(William C. Campbell)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Satoshi Omura)各得1/4。屠呦呦是中国第一位诺贝尔医学奖得主。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中国著名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该研究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
个人履历
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48年,进入宁波效实中学学习;
1950年,进入宁波中学就读高三;
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
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后改名为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
1955年,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
1959-1962年,参加卫生部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
1979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
1985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个人荣誉
1958年,被评为卫生部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1978年,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
屠呦呦在2011年度“拉斯克奖”颁奖现场领奖
屠呦呦在2011年度“拉斯克奖”颁奖现场领奖
1979年,青蒿素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委授予的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1984年,青蒿素的研制成功被中华医学会等评为“建国35年以来20项重大医药科技成果”之一;
1987年,被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状;
1992年,双氢青蒿素被国家科委等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
1997年,双氢青蒿素被卫生部评为“新中国十大卫生成就”;
2009年,获第三届(2009年度)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氏中药发展奖;
2011年9月,青蒿素研究成果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拉斯克奖是美国最有声望的生物医学奖,也是世界上最有声望的大奖之一,是仅次于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大奖。屠呦呦获得的拉斯克临床医学奖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
结尾文章说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有什么意义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意义: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这既是一次中西医完美结合的典范,也是屠呦呦40多年不懈追求精神的完美回报。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她获得诺贝尔奖带给我们多重启示。
首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是中西医完美结合的成果。
一直以来,国内外关于中西医的争论持续不断,容易犯厚此薄彼的错误。
事实上,中西医都是人类的文明成果,对人类健康的贡献都是有目共睹的。
今天,我们要做的是,充分认识中西医各自的价值,将两者结合起来,而不是一味地作没有意义的辩论。
其次,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是精神之光爆发的巨大力量。
40多年来,青蒿素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线抗疟药,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
40年后,屠呦呦终于得到诺贝尔奖的桂冠。
这背后,屠呦呦等人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当她成为85岁的老太太时,因为用一株小草改变了世界而赢得了整个人类的赞誉。
屠呦呦得奖给我的启示作文
屠呦呦得奖给我们的启示屠呦呦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首位中国得主。
她获得诺贝尔奖带给我们多重启示。
立足客观、全面的角度,我们看待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才不会跑偏。
首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是中西医完美结合的成果。
一直以来,国内外关于中西医的争论持续不断,容易犯厚此薄彼的错误。
事实上,中西医都是人类的文明成果,对人类健康的贡献都是有目共睹的。
今天,我们要做的是,充分认识中西医各自的价值,将两者结合起来,而不是一味地作没有意义的辩论。
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教授说,中医关于中草药有着丰富的知识,而西方科学家可以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对中草药进行分析提炼。
屠呦呦的获奖说明,东西方医学研究携手合作,会得到丰硕成果,它是一加一等于三,而不仅仅是二。
安德森的话表明,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离不开中医,也离不开西医。
正如屠呦呦所指出的,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这是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
瑞典卡罗林斯卡大学研究员顾丰也表示,屠呦呦的发现和研究工作为我们做出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就应该像她这样,从分子学角度研究出中医中药的药物作用,为人类造福。
社会特别是医疗工作者要摆脱狭隘的偏见,充分利用好中西医这两大医学宝库。
合作共赢,不仅经济领域适用,在医药界一样适用。
其次,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是精神之光爆发的巨大力量。
40多年来,青蒿素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线抗疟药,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
40年后,屠呦呦终于得到诺贝尔奖的桂冠。
这背后,屠呦呦等人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当她成为85岁的老太太时,因为用一株小草改变了世界而赢得了整个人类的赞誉。
从1969年1月开始,历经380多次实验、190多个样品、2000多张卡片,屠呦呦和课题组以鼠疟原虫为模型,发现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可达68%;研究中,为了破解难题,她重新把古代文献搬了出来,细细翻查,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让她茅塞顿开;屠呦呦和她的两位同事亲自试服,证实了药物安全,然后才投入临床给病人服用,因为环境差,屠呦呦得了中毒性肝炎……就像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所说的那样,屠呦呦“埋头苦干、潜心钻研、坚韧不拔、持之以恒”。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绝不是偶然的,她的身上始终闪耀着精神之光。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这既是一次中西医完美结合的典范,也是屠呦呦40多年不懈追求精神的完美回报。
望采纳~...
写屠呦呦作文600字
2011年9月,屠呦呦获得2011年度拉斯克奖临床医学奖,以表彰其对治疗疟疾的青蒿素研究所作出的贡献。
这是该奖项设立65年以来,首次颁给中国科学家,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大奖。
消息一出,各大媒体像炸开锅一样,开始追踪报道屠呦呦的获奖背景,研究专业,以及生平记事。
屠呦呦对青蒿素的发现有多重要? 我们先回到上个世纪50年代,抗美援朝以及越南战争时期。
当时作战士兵常常被疟疾所累,战斗力受到严重影响。
于是,多国政府都不得不将大量精力投入到抗疟药物的研发上,但都一筹莫展。
1967年5月23日,在**主席和**总理的指示下,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人员聚集北京,就疟疾防治药物和抗药性研究工作召开了一个协作会议,就此启动了代号为“523项目”的计划。
该项目的短期目标是要尽快研制出能在战场上有效控制疟疾的药物,长远目标是通过筛选合成化合物和中草药药方与民间疗法来研发出新的抗疟药物。
...
屠呦呦获第几届诺奖
屠呦呦获诺奖,争论撕裂了朋友圈。
争论主要集中在,中医西医问题、获得诺奖却没评上院士、个人获奖与集体贡献的关系,等等。
这些争论各有价值,有些争论甚至提供了制度改善的反思契机。
但屠呦呦获诺奖的意义究竟何在,到底该怎样看待这件事,以上争论都没有给出答案。
诺贝尔奖创立于1901年,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奖是为了奖励“那些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人”。
诺奖最初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五项,1968年增设经济学奖。
这一格局延续至今。
诺贝尔奖曾颁给过已经去世的人,1974年开始,诺贝尔基金会规定,诺
屠呦呦获诺奖带来什么启示?
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引来一片叫好声,但也有不同声音出现。
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一事件?屠呦呦获奖给出怎样的启示?本期刊发三篇文章,以飨读者。
国家实力取决于有创见的“第一人” 提高国民素养当然重要,但国家实力还是取决于有创见的“第一人”,否则中国永远只能仿制别人或者充当让别国的“第一”获得无限放大机会的默默无闻者。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诺奖”实至名归,这无疑是一件值得庆祝的好事,不只是因为得奖,更因为这是一个造福众生的发现,而发现者是一位中国人。
其实,屠呦呦获奖不是第一次,在2011年她就获得了国际医学大奖。
美国拉斯克奖曾将其临床医学研究奖授予这位杰出女性,这是国际地位仅次于诺贝尔奖的国际医学大奖。
所以,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说明国际科学界对她的再次确认。
毋庸讳言,屠呦呦获奖在国内有多种声音,所以才有国际认可和国内未认可之间的反差。
这里我们无意对之评价,因为拉斯克奖评奖委员会给出的三条标准说明了一切:谁第一个找到青蒿?谁第一个提炼出抑制率100%的青蒿素?谁第一个运用于临床?学界认可屠呦呦。
拉斯克奖评委会提出的这三个标准做了一个简单梳理,即追问“从茫茫物质世界中,将特定物质中的特定成分提取出来,导向特定的疾病靶标”,这三个环节的第一个完成者是谁?在研发新药青蒿素的三个关键点上,屠呦呦都是“第一人”,从这个角度说,无论拉奖还是诺奖,授予她实在是天经地义。
当然,在举国体制背景下研制成功的青蒿素,归之于屠呦呦一个人,难免让许多人心情复杂:整个新药研制过程何其复杂,各路人马谁不是全力以赴,从发现青蒿到制成新药,岂是任何一个人能独自承担下来的?如此想法在常理上,都不是没有道理的,但对照国际评奖的标准,却都是毫无道理的:科技评奖当然关注效果,因为科学的使命就是改进人类生存状况,没有效果,奖励什么?但科技评奖又不仅仅关注效果。
效果是前提,谁第一个找到这条通向成功的道路,才是评奖的聚焦点。
科技界从来不抹杀科学共同体成员的集体贡献,所以有“站在巨人肩上”的说法,但更重视第一人的作用也是实情。
这不是评奖委员会诸公的个人偏好,而是科学发现的内在要求。
科学发现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无”意味着没有方向,实现从无到有,首要突破的就是“有”,正确的方向是成功的起点。
数学界何以有那么多猜想,而证明猜想者无论多么富有创见,都无法同猜想者相提并论,因为证明猜想者永远只是在猜想提出的方向上努力。
没有猜想,他们都不知道该作何努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最早发现方向者就是1,没有后来者持续努力,1可能永远只是1。
相对这个1,后来者如同无数个0,他们能成十倍、百倍地使1增值,但没有这个1,所有后来者只是0,他们所有的努力都可能徒劳。
当年美国和中国同时开展抗疟药研制竞赛,美国科研和财政实力远胜于中国,据说一共测试了数十万种植物和矿物,但就是因为缺少屠呦呦这样成功找到青蒿的“第一人”,所有努力终成泡影。
就此而论,诺奖奖励的就是这个1,所有0不是没有贡献,只是因为有了1,他们的努力才成为贡献。
把这个道理用到教育上来,中国要成为科技强国,教育必须关注这个1的培养。
提高全体国民的素养,保证每个人的健康发展当然重要,绝对不可掉以轻心,但国家实力取决于有创见的“第一人”,否则中国永远只能仿制别人或者充当让别国的“第一”获得无限放大机会的默默无闻者。
既然这不是大国的逻辑,那么中国教育必须加倍努力,实现为国家造就“第一人”的神圣使命。
(顾骏 作者系上海大学教授)
作文:荣誉与感恩(屠呦呦获奖)
雨滴感激大海,因为大海让它永不干涸;花朵感激绿叶,因为绿叶衬托得它如此艳丽;小鸟感激蓝天,因为蓝天任它自由翱翔……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尚且知道感恩,那我们岂不更应该学会感恩,常怀感激吗?世界需要一颗感恩的心,因为感恩,所以美丽。
我们学过海伦的故事,她自小双目失明,连正常的行走也需要他人扶着,但是她没有因此而埋怨上天、埋怨父母没有给她一副健全的身体,她心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父母给了她生命,写了一部又一部的文学作品回报社会和父母。
正因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海伦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是感恩,让她体会到了人生的快乐。
屠呦呦获诺奖多少钱
今年生理学或医学奖奖金共800万瑞典克朗(约合92万美元),屠呦呦将获得奖金的一半,约46万美元;另外两名科学家将共享奖金的另一半。
诺贝尔奖的奖金总是以瑞典的货币瑞典克朗颁发,在同一年里,各项奖金的数额是相同的,不同的年份,奖金数额有所变动,其幅度主要取决于市场行情。
每年的奖金金额视诺贝尔基金的投资收益而定,1901年第一次颁奖的时候,每单项的奖金为15万瑞典克朗,当时相当于瑞典一个教授工作20年的薪金。
1980年,诺贝尔奖的单项奖金达到100万瑞典克朗,1991年为600万瑞典克朗,1992年为650万瑞典克朗,1993年为670万瑞典克朗,2000年单项奖金达到了900万瑞典克朗(当时约折合100万美元)。
从2001年到2011年,单项奖金均为1000万瑞典克朗(在2011年,折合约145万美元)。
屠呦呦获诺奖已有突破性发现2018还将憋大招是什么呢?
屠呦呦,1930年生,浙江宁波人。
2015年10月,因其发现的青蒿素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屠呦呦成为史上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获诺奖2年来,屠呦呦团队正式发表15篇科研论文,其中包括2篇影响因子超过10的重要论文,还有三项专利正在申报中,针对青蒿素可能出现的耐药机制研究也已启动。
屠呦呦团队在深入研究中发现,双氢青蒿素对红斑狼疮有独特效果。
根据现有临床试验,青蒿素对盘状红斑狼疮有效率超90%、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有效率超80%。
研究人员还已证明,青蒿素在治疗肿瘤、白血病、类风湿关节炎、多发性硬化、变态反应性疾病等方面也有一些效果。
A.屠呦呦团队的2018新年期望 “得奖、出名都是过去的事,我们要好好‘干活’。
” 2018年初,出生于1930年的屠呦呦略显焦急。
在这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眼中,“新年”更多只是一个时间概念,在提醒她“还有很多事要做”。
屠呦呦和《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谈起了她的新年期望。
期望一 发现青蒿素更多“秘密”,“把论文变成药” 自1969年正式接触抗疟药,至今近50年的岁月中,屠呦呦与青蒿素结下不解之缘。
她和研究团队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深入到微观世界,让青蒿素更多的“秘密”显现出来。
对于普通人来说,从青蒿到青蒿素、双氢青蒿素,科学的进步让更多人获益;然而,对于科学家们来说,每一小步前进都显得步履维艰。
“青蒿素抗疟的疗效比较客观,但是青蒿素是怎样实现抗疟、在人体中发挥药用作用的机理是什么,以前我们做得不够,现在要深入研究。
”屠呦呦告诉记者,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这是她和科研团队的攻关重点。
“我们明白了青蒿素抗疟机理,就能更充分地发挥药效,更好地应用这种药,这是青蒿素研究的重要环节。
”弄清楚青蒿素的“秘密”,很可能不仅仅是发挥它抗疟的作用,屠呦呦告诉记者,她已经看到青蒿素“在扩大适应症方面的希望”。
“科学要实事求是。
药物的关键是疗效,我们现在就是要把论文变成药,让药治得了病,让青蒿素更好地造福人类。
”屠呦呦说。
1月9日,**向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屠呦呦研究员颁奖 期望二 建中医药国家实验室,广纳海内外人才 “几十年前青蒿素刚被发现时,也有其他一些单位在进行研究,但因为没得到足够重视,很多东西发现了却没深入做下去。
”屠呦呦回忆,“我们是在党和政府的关注和支持下,才有了后来的成就。
” 正是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屠呦呦更加珍惜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这个研究平台,并希望它能“升级”成为中医药研究领域的国家级实验室: “现在党和国家这么重视中医药事业,我们需要建立一个高水平、高层次的中医药研究平台,用最尖端的现代科学技术把青蒿素研究做‘透’,实现真正意义的中西结合。
” 同时,高水平的研究平台自然可以吸引更多海内外高水平的科研人才。
“我们已引进一些青年才俊,他们为推动青蒿素研究做出了很多贡献,但人才还是感觉不够,我们还想引进更多海内外人才。
”
现获诺奖的屠呦呦还在世吗?
屠呦呦能够获此大奖,首先是因为她的每一项研究成果都付出了她本人的辛勤劳动和不懈的努力。
虽然屠呦呦是一个无博士学位、无海外留学经历、无两院院士头衔的“三无”科学家,但她是第一个把青蒿素引入“五二三项目”;第一个提取到具有100%活性的青蒿素;第一个通过临床实验证实有效的女科学家。
这三项中的任何一项都足够支持屠呦呦获得诺奖。
所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诺奖”实至名归,这无疑是一件值得庆祝的好事,不只是因为得奖,更因为这是一个造福众生的发现,而发现者是一位中国的女科学家。
其实,屠呦呦获奖不是第一次,在2011年她就获得了国际医学大奖。
美国拉斯克奖曾将其临床医学研究奖授予这位杰出女性,这是国际地位仅次于诺贝尔奖的国际医学大奖。
所以,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说明国际科学界对她的再次确认。
毋庸讳言,屠呦呦获奖在国内有多种声音,所以才有国际认可和国内未认可之间的反差。
这里我们无意对之评价,因为拉斯克奖评奖委员会给出的三条标准说明了一切:谁第一个找到青蒿素?谁第一个提炼出抑制率100%的青蒿素?谁第一个运用于临床?学界认可屠呦呦。
其次,我们要学习她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高尚情怀,学习她团结协作、奋力拼搏、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
他认为,这项荣誉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对付疟疾,中国发动了国家级别的科研公关。
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对发现青蒿素以及对它的有效提纯做出先驱性贡献,回头看,正是这一了不起的成就挽救了非洲及东南亚等地至少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
南方的恶性疟疾在中国古籍中被称为“瘴气”,历来人人闻风丧胆。
中国大张旗鼓地进行抗疟疾的研究,源于那场秘密的援外任务。
1964年,越南战争爆发,当时越南常年恶性疟疾流行,越南和美国两军都因疟疾严重减员。
越南领导人向中国求援,希望中国帮助他们解决这一难题,我国领导人答应了这一请求。
此后的1967年,在**主席和**总理的指示下,一个旨在援外备战的紧急军事项目启动了。
因为启动日期是5月23日,项目的代号被定为“五二三项目”,这是一个集中全国科技力量联合研发抗疟新药的大项目,60多个单位的500名科研人员参与,屠呦呦是其中一位。
当时是特殊时期,其他项目都停了,只有“两弹一星”和“523”项目没有停。
1971年,41岁的屠呦呦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了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新型药物,挽救了全球几百万人的生命。
再次,我们要学习她无私奉献、不怕牺牲、坚持不懈和顽强拼搏的崇高精神以及默默无闻、淡泊名利、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
她认为,青蒿素是我国古老中药的真正馈赠,也是中医药造福人类的集中体现。
1969年,当时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以中医研究院科研组组长的身份加入“523”项目。
她与同事一起查阅了大量药方,历经380多次实验、190多个样品、2000多张卡片,从中找出了出现频率较高的抗疟中草药,其中青蒿提取物有明显的抗疟效果,对鼠疟原虫曾有过60%--80%的抑制率。
1971年下半年,41岁的屠呦呦从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一书中受到了启发。
书中记载了“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内容。
屠呦呦由此认为高温有可能对青蒿素有效成分造成破坏,从而影响疗效。
于是她降低了提取温度,由乙醇提取改为沸点更低的乙醚提取,结果发现,乙醚提取法的提取物对于鼠疟和猴疟的抑制100%!那一幕,屠呦呦记忆犹新:“太高兴了!千千万万人的生命得以挽救,这是最值得欣慰的事情。
青蒿素是属于我们中国的发明成果,而且是从中医药里集成发掘的,是中医药造福人类的体现。
我们倍感自豪。
”屠呦呦并未止步,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
2011年9月,屠呦呦获得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誉的拉斯克奖。
“科学研究不是为了争名争利。
”她说,那时候大家工作都很努力。
工资待遇挺低的,但大家也不考虑这些,自觉来加班,争取快速推进工作。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原所长姜廷良研究员说,在做青蒿素动物实验时,曾发现有一过性转氨酶升高等现象。
屠呦呦和她的两位同事决定亲自试服,证实了药物安全,然后才投入临床给病人服用。
当时的科研条件简陋环境差,盛放乙醚浸泡青蒿的大缸,时时发出刺鼻的气味……后来,屠呦呦得了中毒性肝炎。
由此可知,屠呦呦用一株小草改变了世界。
屠呦呦的名字出自《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宋代朱熹注称,“蒿即青蒿也”。
名字是父亲起的,当时,并没人预料到诗句中的那株野草会改变这个女孩的一生。
屠呦呦40余年来默默无闻的刻苦钻研,展示给世人的是“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韧劲儿”、“千锤万凿出深山”的“钻劲儿”、“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悟劲儿”、“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补劲儿”、“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敢劲儿”。
如果不具备不为世俗所动、扎扎实实做事的精神,一味地贪图名利,即便是拥有院士的头衔,也是很难站在科学的巅峰,赢得全世界瞩目的。
所以,我们后辈应该向屠呦呦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屠呦呦获诺奖的有关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