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先生,您问我对这次远征中国的看法,您觉得这次远征值得称誉,干得漂亮,而且您很客气,相当重视我的感想。按照您的高见,这次在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皇帝的双重旗帜下对中国的远征,是英法两国的光荣;您想知道我对英法两国的这一胜利究竟赞赏到何等程度。
既然您想知道我的看法,那么我答复如下:
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艺术有两种渊源:一为理念——从中产生欧洲艺术;一为幻想——从中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属于幻想艺术。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荟集于圆明园。圆明园是规模巨大的幻想的原型,如果幻想也可能有原型的话。只要想像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假定有一座集人类想像力之大成的宝岛,以宫殿庙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圆明园。为了建造圆明园,人们经历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后来又经过几世纪的营造,究竟是为谁而建的呢?为人民。因为时光的流逝会使一切都属于全人类所有。艺术大师、诗人、哲学家,他们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亦曾谈到过它。人们一向把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巴黎的圣母院和东方的圆明园相提并论。如果不能亲眼目睹圆明园,人们就在梦中看到它。它仿佛在遥远的苍茫暮色中隐约眺见的一件前所未知的惊人杰作,宛如亚洲文明的轮廓崛起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一样。
这一奇迹现已荡然无存。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掠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从他们的行为来看,胜利者也可能是强盗。一场对圆明园的空前洗劫开始了,两个征服者平分赃物。真是丰功伟绩,天赐的横财!两个胜利者一个装满了他的口袋,另一个看见了,就塞满了他的箱子。然后,他们手挽着手,哈哈大笑着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历史。
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国,另一个叫英国。对他们我要提出抗议,并且谢谢您给了我抗议的机会。统治者犯下的罪行同被统治者是不相干的;政府有时会是强盗,可是人民永远不会。
法兰西帝国从这次胜利中获得了一半赃物,现在它又天真得仿佛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似的,将圆明园辉煌的掠夺物拿出来展览。我渴望有朝一日法国能摆脱重负,清洗罪恶,把这些财富归还被劫掠的中国。
游玩圆明园的作文,不少于800字
游玩圆明园天气晴朗,碧空万顷,凉风袭人.我与家人第二次来到北京,但我却是头一回来到圆明园遗址开辟的福海公园. 圆明园,这座昔日压倒群芳震惊世界的园林建筑奇珍,今日已成了绿树丛中断壁颓垣,伤痕累累的废墟.只要到那里去看看,就会点燃你对帝国主义仇恨的火焰,激发你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 还记得来到圆明园大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口那对威严的狮子.它们身上伤痕累累但雄姿犹存似乎随时准备与敢于来犯之敌决一死战,把他们吞下去似的.继续往里走,只见废墟上长出了嫩绿的小草,路两旁松墙内盛开着五彩缤纷的花朵,充满了无限生机.这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啊!走到旧址旁,我看见有一匹石马屹立在那里,怒视着远方,它好像在咒骂那些夺我中华之宝,杀我中华儿女,毁我中华园林的帝国主义侵略者. 侵略者虽然烧毁了我们美丽的圆明园,但是毁不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不畏困难的精神.这边虽还是伤痕累累的劫后遗址,但在那边却已建起了漂亮的福海公园,使它成为第二个圆明园. 继续往前走,我眼前一亮.啊,福海真美呀!湖水环绕着一个小岛,碧水又在群山之中.小岛的中央还有不少的亭台楼阁,显得典雅秀丽.湖水清澈见底,像一块晶莹透亮的水晶石;湖水平静极了,像一面光亮的明镜;湖水清绿,又好似一块无暇的翡翠.湖水映着蓝天,好像一条艳丽的蓝纱巾,映在水中的山、阁、桥、树就像纱巾上的点点花纹.群山就像个大托盘,托着湖水这块美丽的翡翠.那小岛好像翡翠中间镶嵌着的一颗光彩照人的珍珠,群山上的青松好像是卫护托盘、翡翠、珍珠的钢铁战士.那一座座小桥就像一条条翡翠上的彩带,与群山相连.微风吹过,湖水泛起鱼鳞似的花纹,一闪一闪的.阳光照在上面,万点金光,灿烂夺目.湖水映照着怪石丛林,鸟语花香、苍松挺立的群山环绕着景色宜人,赛过珍珠的湖光水岛.这里湖映山,山环水,一片湖光山色,真是美不胜收. 啊!圆明园,你的景色如此多娇.你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你是侵略者罪行的见证,你永远激励着华夏子孙为振兴中华而奋发向上.
关于圆明园的资料和作文
圆明园的资料:圆明园[1]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与颐和园紧相毗邻。
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7年),由圆明、长春、万春(绮春)三园组成。
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
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
在这些建筑中,除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被誉为“万园之园”。
1856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烧杀掳掠,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奔西安,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园残存和陆续基本修复的共约近百座建筑物,皆拆抢一空,使圆明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
其后,圆明园的遗物,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巧取豪夺,乃至政府当局的有组织地损毁。
北洋政府的权贵们包括某些对圆明园遗址负有保护责任者,都倚仗权势,纷纷从圆明园内运走石雕 、太湖石等,以修其园宅。
那侵略者不仅抢夺了那珍贵的历史文物,而且毫不留情地把它化成灰烬。
圆明园占地350公顷(5200余亩),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2100亩),圆明园的陆上建筑面积比故宫还多一万平方米,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总面积竟等于8.5个紫禁城! 它继承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水乡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又吸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在整体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谐完美。
真可谓:"虽由人做,宛自天开"。
圆明园不仅以园林著称,而且也是一座收藏相当丰富的皇家博物馆。
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说:"即使把我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
园内各殿堂内装饰有难以计数的紫檀木家具,陈列有许多国内外稀世文物。
园中文源阁是全国四大皇家藏书楼之一。
园中各处藏有《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荟要》等珍贵图书文物。
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文物被劫掠,18日-19日,园中的建筑被烧毁。
至今奇迹和神话般的圆明园变成一片废墟,只剩断垣残壁,供游人凭吊。
名称由来: “圆明园”,是由康熙皇帝命名的。
玄烨御书三字匾额,就悬挂在圆明园殿的门楣上方。
对这个园名雍正皇帝有个解释,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
”意思是说,“圆”是指个人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
这可以说是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标榜明君贤相的理想标准。
另外,“圆明”是雍正皇帝自皇子时期一直使用的佛号,雍正皇帝崇信佛教,号“圆明居士”,并对佛法有很深的研究。
著有《御选语录》19卷和《御制拣魔辨异录》。
在清初的佛教宗派格局中,雍正皇帝以禅门宗匠自居,并以“天下主”的身份对佛教施以影响,努力提倡“三教合一”和“禅净合一”,是佛教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
康熙皇帝在把园林赐给胤禛(后为雍正皇帝)时,亲题园名为“圆明园”正是取意于雍正的佛号“圆明”。
园林建筑特色: 圆明园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
圆明园的南部为朝廷区,是皇帝处理公务之所,其中最著名的有上朝听政的正大光明殿。
其余地区则分布着40个景区,其中有50多处景点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园胜景,如海宁的安澜园.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苏州的狮子林........不仅模仿建筑,连名字也照搬过来。
还有祭祀祖先的安佑宫,举行宴会的山高水长楼,模拟《仙山楼阁图》的蓬莱瑶台,再现《桃花源记》境界的武陵春色。
更有趣的是,圆明园中还建有西洋式园林景区。
最有名的“大水法”,是一座西洋喷泉,还有万花阵迷宫以及海晏堂等,都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
在湖水中还有一个威尼斯城模型,皇帝坐在岸边山上便可欣赏万里之外的“水城风光”。
艺术特色: 圆明园是一座珍宝馆,还是一座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博物馆、艺术馆,收藏着许多珍宝、图书和艺术杰作。
里面藏有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等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
圆明园也是一座异木奇花之园,名贵花木多达数百万株。
完整目睹过圆明园的西方人把她称为“万园之王”。
此外,圆明园也是除紫禁城外帝王居住过最多的地方.[编辑本段]【历史发展】 圆明园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
圆明三园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
圆明园最初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皇帝)的花园。
在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07年时,园已初具规模。
同年十一月,康熙皇帝曾亲临圆明园游赏。
雍正皇帝于1723年即位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正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
要一篇关于圆明园的作文600——700字!!!!一天之内!!!!!...
她的美,无与伦比。
她的内涵,包罗万象。
她是由大理石,玉石,青铜建造的一个梦,用雪松作她的屋架,并饰以琉璃,饰以珐琅。
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在她的身旁栖息。
总之她是一个奇迹,使美与文化的结晶,我无缘,未能与她一见,一诉相思之苦,只能在午夜梦回时与她约会,惊叹她那让人瞠目结舌的风采。
无数个梦,无数个美轮美奂的圆明园。
我想象着那个万园之园,遥望着那个园林的典范。
我想她一定要比烟水迷离的江南还要美,比朴素,粗犷的北方更令人难以忘怀。
她是一篇美文,行云流水的音律,跌宕平仄的韵脚,诵之吟之,如痴如醉。
她一身珠光宝气,晶莹剔透,瑞光四射,扶之玩之,如梦如幻。
但在那一天,1840年6月的一天,欧洲的两个强盗闯进了她的生活,残忍地粉碎了她的美丽。
无数稀世珍宝,古代文物在那一天被摧毁,霸占,失去光泽。
我多想拦住强盗,可是那之后我又该怎么办呢?她的保护者是清政府,也只有清政府能给她安全,可是,清政府为了维护摇摇欲坠的统治竟狠心将她抛弃。
她的保护者不是我,我又能怎样呢?我只能冷眼旁观,亲眼看着她的美丽消逝。
两个强盗为了销毁证据竟燃起了一把火,用无情的火摧毁一切。
大火连绵,似乎永远不会熄灭。
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连天地都在为圆明园哀叹。
在大火的烧灼下,她的泪水却没有消逝,竟越发膨胀,终于爆发了,一场暴雨倾盆而下,含着她的泪,带着她的悲伤滴落。
火灭雨停后,只剩下了断壁残垣。
我的神色很平静,但心很痛。
读着圆明园,如同读一册简牍散佚的残简,断章残句,我无法标点。
读着圆明园,如同读一串珠玑带断的玉链,遗珍散珠,蒙尘染垢,我捧玉心焚。
如今的圆明园多了一份安详,尽管只是一些断壁残垣,却在蓝天之下显示出一份大气。
中国人民不喜欢悲剧,亦不喜欢废墟,所以许多人主张修复圆明园。
可是如果将它铲平,再造一座崭新的圆明园,是多么没必要。
历史遗留得痕迹被抹除,中国人民在熊熊大火中的愤慨也随之而逝,一切将随着新圆明园的建立而消失。
正如余秋雨所说:“抹去了昨夜的故事,去收拾前夜的残梦,但是收来的又不是前夜的梦,只是今日的游戏。
”圆明园的富丽如过眼云烟般消逝,但它所留下的是剔出庸俗后的灵魂,虽然她的美只是依稀可见,可那,我终究是要去趟的。
关于圆明园的文章
中国的圆明园 首先从圆明园名字的来历说起.圆明”两个字在字义上是“圆融和普照”,意味着完美和至善,但事实上这个名字是佛语。
引用著名的唐代僧人玄奘所说的,赡部洲中释种净饭王第一夫人,今产太子悦豫之甚,因为他将是大彻大悟之人,当证“圆明一切智”(大唐西域记)康熙和雍正两帝喜爱佛学,是众人皆知的。
康熙被誉为“佛心天子”,而雍正也称自己为“圆明居士”,因此,康熙选择这个富有佛学涵义的名词作为宫苑的名字,一点也不让人意外。
全盛时期的圆明园(包括长春园和绮春园),占地5200亩(约350公顷)。
其中,西洋楼约120亩(约7公顷),占全园总面积的4%,其余96%,都是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古典园林。
从圆明园的历史文献资料和现存遗址,可以看出圆明园中国园林部分的100多个景区,没有一个不是建筑与山水、花木的有机结合,没有一个不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圆 明园的风貌,正是由这些富有诗情画意的景区构成的。
今天整修圆明园,如果只恢复山形水系、植物配置,而不恢复相应的建筑,就必然丧失这些景区原有的文化内涵,恢复圆明园原有的风貌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1980年,侯仁之先生提出了整顿圆明园遗址的八字方针:以水为纲,以木为本。
现在,有必要在这两条之后再加一条,以建筑为魂。
2000年8月1日,北京市市长办公会原则通过了北京市 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的《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
同年9月29日,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复:原则同意。
一场持续了近20年的论争终于画上了句号。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已不再是圆明园要不要整修而是如何整修了。
整修圆明园,主要包括恢复山形水系,恢复园林植被景观,恢复部分建筑。
其目的则是恢复圆明园的风貌。
对于恢复山形水系,恢复园林植被景观,专家学者们的意见基本一致。
对于恢复部分建筑,则存在着严重的分歧。
有人认为,一切建筑都不应该恢复;有人认为,至少应该恢复80%。
《规划》采取了折中的办法,将“恢复建筑面积控制在古建遗址面积的10%之内”。
因此,恢复建筑与恢复圆明园原有风貌的关系,就成为整修圆明园遗址工作中值得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全盛时期的圆明园(包括长春园和绮春园)占地5200亩(约350公顷(hm2))。
其中,西洋楼约200亩(约13公顷(hm2)),占全园总面积的4%,其余96%,都是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古典园林。
从表面看,圆明园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园林。
但是,圆明园的艺术特色,不是她的中西合璧,也不是她的欧式建筑,而是她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法国伟大作家雨果在那封著名的《致巴特雷上尉的信》中,把中国的圆明园和雅典的巴黛农神庙分别作为东方艺术和西方艺术的代表,称前者为梦幻艺术,称后者为理念艺术。
他盛赞圆明园“不但是一个绝无仅有,举世无双的杰作,而且堪称梦幻艺术的崇高典范。
” 圆明园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毁于咸丰十年(1860年),中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四朝,历时150年之久。
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圆明园的规模和景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圆明园的黄金时代是在乾隆一朝,圆明园的风貌,就是在这时形成的。
乾隆在位的60年,是清王朝的鼎盛时期。
这时,封建的中央集权已经发展到了顶峰。
乾隆曾经说过:“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假。
”又说:“朕亲阅本章,折中酌定,皆非大臣所能参与。
”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的有关圆明园的上谕、国家图书馆保存的有关圆明园的资料以及乾隆本人有关圆明园的诗文,可以看出圆明园的总设计师就是乾隆。
不论是设计中国园林的样式雷,还是设计西洋楼的郎世宁、蒋友仁、王致诚,都不过是乾隆旨意的执行者而已。
乾隆是满族人,但是,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很深的造诣。
他能写诗、填词、作文、绘画,书法也有一定的水平。
具有相当高的文化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
对于造园,他有许多精辟的见解。
他在《清漪园记》中说:“湖之成以治水,山之名以临湖。
既具湖山之胜概,能无亭台之点缀?事有相因,文缘质起。
”他认为,有了昆明湖、万寿山这样优美的自然景观,还必须有亭台楼阁等人文景观来加以点缀。
建筑之于湖山,是文和质的关系,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但是,这种点缀,并不是草率从事,而是刻意经营。
圆明园的100多个景区,都是建筑和山水、花木有机地结合,构成一种诗情画意的境界。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从圆明园的造景,我们不仅可以清楚地看出圆明园与中国历史文化的密切关系,而且可以清楚地看出建筑在形成圆明园风貌中的重要作用。
平湖秋月,在福海西北隅,正宇三楹。
西为流水音。
东北出山口临河为花屿兰皋。
折而东南,度桥为两峰插云,又东南为山水乐,其北为君子轩,为藏密楼。
乾隆在《平湖秋月词序》中说:“倚山面湖,竹树蒙密,左右支板桥以通步屐。
湖可数十顷,当秋深月皎,潋滟波光,接天无际。
苏公堤畔,差足方兹胜概。
”苏公,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
苏公堤,就是他任杭州太守时为治水而修筑的西湖中的长堤。
“苏公堤畔”四字告诉我们,这一景区是模拟西湖十景中同名的一景。
蓬岛瑶...
写一篇关于圆明园的作文(字数300字左右)
圆明园是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的总称。
始建于1709年,历时150年陆续建成。
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
在这些建筑中,除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被誉为“万园之园”。
令中华民族抱恨千古的是,这一世界园林艺术的伟大杰作,于咸丰十年(1860年10月末)被英法联军野蛮地摧毁了。
据史载,园中收藏的罕见艺术珍品被洗劫一空,强盗们又放火焚毁了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圆明园的大火火光烛天,三昼夜不熄……圆明园被毁后,仍为皇家禁园。
慈禧太后曾授意同治皇帝择要重修,因财力所限,修复工程时断时续,规模有限。
后来,慈禧太后挪用北洋水师经费去修了颐和园。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挟光绪皇帝逃离。
圆明园内残存及陆续修复的共约近百座建筑物,又遭八国联军驻军、宫监以及地痞恶霸的洗劫,此后的40多年间,残存下来的木料石材、文物雕刻不断地被拆毁、盗运到各地,使这座世界上最辉煌壮丽的园林成为一片废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圆明园遗址采取了保护措施,1956年起着手在园内有计划地进行绿化,有效地改变了长期以来的荒芜现象。
1983年8月,开始对遗址进行整修,修筑了围墙、新园门、部分园路、桥涵,同时疏浚了福海。
1987年9月,恢复了长春园的万花阵景区。
园内,福海、绮春园山形水系、长春园山形水系均基本恢复原貌。
福海中心蓬岛瑶台东岛的"瀛海仙山"亭和西岛庭院、别有洞天的四方亭、绮春园的新宫门、以及西洋楼的欧式迷宫(黄花阵)、绮春园的仙人承露台、鉴碧亭和浩然亭、福海等,均已在原址按照原样修复。
圆明园遗址公园的核心部分——西洋楼遗址的西半部,基本保持着残垣断壁的原貌,向世人述说着一代名园的兴衰荣辱,警醒着国人“振兴中华”、“勿忘国耻”……圆明三园整个东半部(200余公顷)已建成遗址公园,向社会开放,成为国内外游人凭吊和游览的场所。
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写于1861年11月25日就英法联军在中国的暴行致巴特莱上尉的信,是世界上被引用最多的最著名的关于圆明园惨遭劫掠的文字:“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
……圆明园属于幻想艺术。
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汇集于圆明园。
圆明园是规模巨大的幻想的原型,如果幻想也可以有原型的话。
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那就是圆明园。
假定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灿烂宝窟,以宫殿庙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圆明园。
为了建造圆明园,人们经历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
那么这座像城池一般规模巨大,经过几世纪营造的园林究竟是为谁而建的呢?为人类。
因为时光的流逝会使一切都属于全人类所有。
……这一奇迹现已荡然无存。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
一个强盗大肆掠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
……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我渴望有一日法兰西能摆脱重负,清洗罪恶,将会把这些赃物交还给被劫夺的中国!” 应为中国当时比较落后,所以一些当时比较强大的国家就来攻打我们中国。
其中法兰西和应急里居然还来枪托我们的宝物。
他稳步京腔多了我们的宝物不说,而且还少了我们祖国的一座奇迹建筑——园明园。
现在虽然已经有一部分已经修复,但是他们给我么祖国带来的耻辱确实无法恢复的。
现在我们虽然强大了,但是我们是不会去找他们算账的,应为我们现在爱好和平。
虽然我们不会去找他们算账,但是这并不表示我们已经原谅他们了。
我希望他们可以早一点归还从我们从强去的宝物,只有这样才们洗脱自己的罪行。
关于圆明园的作文800字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今天,我怀着无比愤怒的心情,读完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
读完了这一文我知道圆明园是一座皇家园林,再北京西郊,曾经被誉为“万园之园”,可现在,我们在这里看到的只是残桓断壁,真令人气愤。
当我读到圆明园的建筑金碧辉煌,富有诗情画意时。
不禁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我们古代劳动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建造出了这座举世闻名的园林艺术瑰宝!这是一项多么艰巨而又伟大的工程呀!这充分的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力量.我为我们的伟大的民族而感到骄傲但我读到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夺我财宝,烧我园林时,我的心情沉重,心里充满了仇恨. 这些强盗们肆意毁坏园林,竟把”万园之园”化成灰烬.看到这里,我恨不得给他们碎尸万段砸成稀八烂我不禁大声的骂到:“死畜生!不要胡作非为”! 读完文章,我也为失去了圆明园而感到无比伤心。
又不由得使我想到了1931年9月18日晚,日军发动侵略战争,先占领沈阳城,随后不到半年时间东三省相继沦陷。
1932年1月28日进攻上海;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进攻宛平城和芦沟桥。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正式爆发了。
到1938年10月,日军侵占了华北,华中,华南。
日军侵略者所致之处,无恶不作。
屠刀所向,血流成河。
山河失色,光在南京就杀害了无辜军民30万人! 之后,中国人民经过了8年的浴血奋战,洗刷了一百年来被挨打的耻辱,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挽回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由一个背负着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重压,被称为“东亚病夫”的民族,成为巍然屹立与世界东方,令世人瞩目的民族,乱翻的乌云扫清了祖国迎来了一个黎明。
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社会中,但我们不能忘记以前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局面,我们青少年只有将这个国耻记在心中,以此为动力奋发图强。
报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才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今天,我们是21世纪的接班人,我们不要忘记国耻,要接受锻炼,迈开坚定而沉着的步伐,向光辉的未来前进!...
圆明园的重建作文
圆明园》观后感 上个礼拜在当代影视鉴赏课上看了《圆明园》这部让人叹为观止、引以为傲,又愤恨不已、怒声一片的经典影片。
看了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样的文章开头似乎过于平淡呆板,但不如此却不足以表达我内心的情感。
看过之后,我立刻就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毁了吧,还是毁了好,如此完美的东西根本就不是人间所应该拥有的,它只属于天国! 我们且先不论圆明园的历史背景以及是否奢华。
如果有人能重建圆明园的话,我相信只有上帝能够办到。
美,无须用如何华丽精致的字眼,当你被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景色震撼的时候,你能想到的也许就是这一个美字,甚至你虽然想到了,却无法发出声音。
当人的某种情感达到极限的时候,越是简单原始的字眼,越能表达人的内心真实。
无论恢宏壮丽、清新淡雅、金碧辉煌、山明水秀,还是人文之极、自然之天成,到了圆明园这儿都只能归结为一个字:美! 除了美,圆明园的规模之大,组建筑之多,都足够使人瞠目结舌。
建筑式样之繁复多变,简直已非人力所及。
人的想象力真是恐怖的东西,怪不得上帝要把具有好奇心的人类赶出伊甸园。
你可以试想一下,600个足球场一个挨一个的拼接起来是什么概念,在这片土地之上几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美景,人工的,自然的,东方的,西方的,甚至是穿越时空纵贯古今的,但并无些许的杂乱,而是如此的和谐,仿佛那片土地天生便是如此。
集所有想象力、建筑智慧、诗意与艺术和庞大的物质财富于一体,世界上确实曾经真有这么一个地方,它的名字便是圆明园。
当两个强盗扔下火把的那一刻起,就注定再也不会有如圆明园这样的东西出现在人世之间。
影片中有一个温馨而动人的场面,在牡丹园中,富贵的皇家牡丹争相竞艳,康熙、雍正、乾隆祖孙三代畅游于其中,其乐融融。
让更多的人相信,康熙是因为太喜爱聪明活泼的乾隆而传位于雍正。
如果我们相信这样一个说法,那么正在来临的大清帝国的盛世便有了一个完美的开头。
而这片牡丹所在的园子便成了历史的功臣,当然它扮演的更大角色应是历史的见证者,正如它的一生所走过的那样。
只不过它当时还只是皇四子胤祯的别园,自然也还不叫圆明园。
我一直搞不明白,康熙皇帝是如此的喜爱自然科学,以致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便投其所好进献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望远镜以求得到皇帝的接见,却为什么他的后世子孙却如此的不好此道,以致使帝国失去了一个继续引领风骚的绝佳契机。
雍正登上皇位之后,不知是出于感思亲情还是攀比好胜之心,开始大肆扩建圆明园。
加上乾隆的长期建设,以致在半个世纪之后,圆明园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奢华、最完美的皇家园林,其实亦可称之为桃源仙境、紫宫天府。
世界上最勤奋的皇帝非雍正莫属,在他统治帝国的十三年间,平均每天休息不到四个小时,为大清盛世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在乾隆继位之后,他拥有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人口,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财富。
国库中的银两多得以致于影响了市面上正常的货币流通。
圆明园便是在这样一个鼎盛的时代逐渐完成。
乾隆听说法国的水法享誉欧洲,便吩咐传教士们在圆明园中修建了一个更大规模的水法,一个中西合璧的水法。
在彻底平定了回部准格尔贵族的叛乱之后,乾隆便为来自维族的爱妃修建了富丽堂皇的伊斯兰式建筑,以慰其思乡之情。
当一个男人可以用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财富来取悦一个真正爱着的女人的时候,不知羡煞天下多少女子,郁闷死天下多少男子。
历史的真相,往往被繁华所遮掩。
大水法建成三年之后的一件小事,便已预示着帝国的最终命运。
乾隆皇帝下令废弃大水法的机械提水装置,而改用人工提水。
历史与文化的惯性竟然如此不可阻挡,连一个小小的喷泉装置也保不住。
也许这样一个庞大的帝国在现代文明面前一旦失去了强有力的掌舵者便会毫无疑问的沉没。
更为让人深思的是,英使马噶尔尼送来了最好的大炮和枪械,但他们在角落封闭的房间里一睡便是五十年。
鸦片战争之时,清军用的仍然是二百年前的大炮,清军勇士们仍然在用战马和弯刀冲锋。
虽然他们的勇气让英法带兵的将军们感到震撼,但结果却是英法联军以五人的微小代价击败了帝国三万大军。
谁都没有想到,奇技淫巧竟有如此的威力,不知逃亡途中的咸丰皇帝作何感想。
如果说第一次鸦片战争还没有让帝国真正尝到教训的话,那么这一次,便是对皇室信息的毁灭性打击。
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之后,上万人进行了两天公开的大抢劫,充分暴露了人性的弱点与卑劣。
能拿走的全拿走,不能拿走的全砸烂。
为了公平起见,将军们号召士兵保持绅士风度,把文物财宝重新上缴然后进行了三天的公开拍卖,。
最终每个普通士兵平均得到了大约4磅重黄金的奖赏。
格兰特将军于额尔金勋爵商议,为了彻底打击清廷信心,以便在条约谈判中取得最大的利益,决定彻底毁掉圆明园。
并借此向世人宣告,他们曾经来过北京,他们是胜利者,以免他们的伟大功勋被后人所遗忘。
三千五百名士兵开始有组织的有条不紊的焚烧圆明园,海淀一带的其他几座皇家园林也随之焚灭。
当联军把大炮架在安定门城门之上对准紫禁城的时候,战争结果已可想而知。
...
圆明园作文
圆明园里的建筑雄伟壮观,亭台楼阁玲珑剔透,还有许多景点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圆明园里还有许多奇珍异宝。
可是那么美的园林,竟在短短的三天内,就被英法联军用残忍的手段毁掉了。
在这三天内,圆明园在英法联军的摧毁下变的不堪入目:他们把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拿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这已经够可恶的了,但是,英法联军为了烧毁罪证,用火把我国花了2个世纪的时间建造好的圆明园给烧毁了,英法联军任意的摧毁圆明园,可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非但不去制止它,而且还去当他们的走狗!我觉得英法联军很霸道、野蛮,他们不择手段的毁了圆明园,圆明园的毁灭就是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烧毁圆明园的最好罪证。
然而,几百年的风风雨雨已经过去了,现在圆明园已经不是以前辉煌的、灿烂的圆明园了,现在的圆明园是一堆残垣断壁,一堆废墟。
当时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那一刻将深深的印在人们的心里。
当时清朝政府是腐败无能,花钱如流水。
一顿饭都要花掉许多银子,饭里吃的都是山珍海味;他们穿的衣服都是上等布料做的,也要花掉许多钱;大官人吃喝玩乐……花掉许多银子。
可他们知道,这些供他们吃、喝、玩、乐的银子都是从老百姓身上搜刮来的银子,他们吃着、穿着、用着老百姓的银子,竟然还心安理得!他们根本就没理老百姓们过的好不好,所以,当时我国只有挨打和受欺负的份儿了。
看到圆明园那悲惨的结局,我更理解了“落后就要挨打”,知道了“闭关锁国”的后果……只要能多多向外学习、交流,就会更加繁荣富强,不会为他人所欺!圆明园读后感 范文二:我读完这片文章后,我感受到了圆明园原来是这么美丽,仿佛自己身临其境。
但是这么美丽的一个万园之园,竟然被几个强盗给毁灭了。
那些强盗就是英法联军,他们实在坏透了。
把能抢的东西抢去,不能抢的还烧掉,毁灭罪证,我实在太痛恨他们了。
圆明园是一个聚集了许许多多风景名胜精华的一个大公园,在世界历史上称的上为万园之园。
在圆明园里面,还有许许多多的历史文物,这些文物是从先秦时代一直到清朝,所有最珍贵的文物全都放在里面,给人们参观。
有些物品还是工人们用了几个世纪辛辛苦苦的做出来的,做了这么长的时间,但是被英法联军一抢而空,还把圆明园烧了,彻彻底底的被毁灭。
多少劳动人民的辛劳,才换来了这么美的大公园,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等于是把劳动人民的心烧了。
圆明园是给人参观的,不是给人破坏的。
圆明园已经被风景名胜的精华渗透了。
但是我看到了今天的圆明园实在太伤心了,这就是英法联军惹的祸。
这个世界上的大瑰宝圆明园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片废墟,英法联军,你们所作所为永远记在我们中国人的心里,虽然现在已经过了很多年了,但是我们依然不辱国耻。
当时圆明园被毁灭是因为当时中国人不强大,以后我们一定会渐渐地把中国发扬光大,让别人不能欺负我们!
关于圆明园的文章
中国的圆明园 首先从圆明园名字的来历说起.圆明”两个字在字义上是“圆融和普照”,意味着完美和至善,但事实上这个名字是佛语。
引用著名的唐代僧人玄奘所说的,赡部洲中释种净饭王第一夫人,今产太子悦豫之甚,因为他将是大彻大悟之人,当证“圆明一切智”(大唐西域记)康熙和雍正两帝喜爱佛学,是众人皆知的。
康熙被誉为“佛心天子”,而雍正也称自己为“圆明居士”,因此,康熙选择这个富有佛学涵义的名词作为宫苑的名字,一点也不让人意外。
全盛时期的圆明园(包括长春园和绮春园),占地5200亩(约350公顷)。
其中,西洋楼约120亩(约7公顷),占全园总面积的4%,其余96%,都是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古典园林。
从圆明园的历史文献资料和现存遗址,可以看出圆明园中国园林部分的100多个景区,没有一个不是建筑与山水、花木的有机结合,没有一个不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圆 明园的风貌,正是由这些富有诗情画意的景区构成的。
今天整修圆明园,如果只恢复山形水系、植物配置,而不恢复相应的建筑,就必然丧失这些景区原有的文化内涵,恢复圆明园原有的风貌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1980年,侯仁之先生提出了整顿圆明园遗址的八字方针:以水为纲,以木为本。
现在,有必要在这两条之后再加一条,以建筑为魂。
2000年8月1日,北京市市长办公会原则通过了北京市 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的《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
同年9月29日,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复:原则同意。
一场持续了近20年的论争终于画上了句号。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已不再是圆明园要不要整修而是如何整修了。
整修圆明园,主要包括恢复山形水系,恢复园林植被景观,恢复部分建筑。
其目的则是恢复圆明园的风貌。
对于恢复山形水系,恢复园林植被景观,专家学者们的意见基本一致。
对于恢复部分建筑,则存在着严重的分歧。
有人认为,一切建筑都不应该恢复;有人认为,至少应该恢复80%。
《规划》采取了折中的办法,将“恢复建筑面积控制在古建遗址面积的10%之内”。
因此,恢复建筑与恢复圆明园原有风貌的关系,就成为整修圆明园遗址工作中值得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全盛时期的圆明园(包括长春园和绮春园)占地5200亩(约350公顷(hm2))。
其中,西洋楼约200亩(约13公顷(hm2)),占全园总面积的4%,其余96%,都是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古典园林。
从表面看,圆明园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园林。
但是,圆明园的艺术特色,不是她的中西合璧,也不是她的欧式建筑,而是她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法国伟大作家雨果在那封著名的《致巴特雷上尉的信》中,把中国的圆明园和雅典的巴黛农神庙分别作为东方艺术和西方艺术的代表,称前者为梦幻艺术,称后者为理念艺术。
他盛赞圆明园“不但是一个绝无仅有,举世无双的杰作,而且堪称梦幻艺术的崇高典范。
” 圆明园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毁于咸丰十年(1860年),中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四朝,历时150年之久。
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圆明园的规模和景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圆明园的黄金时代是在乾隆一朝,圆明园的风貌,就是在这时形成的。
乾隆在位的60年,是清王朝的鼎盛时期。
这时,封建的中央集权已经发展到了顶峰。
乾隆曾经说过:“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假。
”又说:“朕亲阅本章,折中酌定,皆非大臣所能参与。
”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的有关圆明园的上谕、国家图书馆保存的有关圆明园的资料以及乾隆本人有关圆明园的诗文,可以看出圆明园的总设计师就是乾隆。
不论是设计中国园林的样式雷,还是设计西洋楼的郎世宁、蒋友仁、王致诚,都不过是乾隆旨意的执行者而已。
乾隆是满族人,但是,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很深的造诣。
他能写诗、填词、作文、绘画,书法也有一定的水平。
具有相当高的文化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
对于造园,他有许多精辟的见解。
他在《清漪园记》中说:“湖之成以治水,山之名以临湖。
既具湖山之胜概,能无亭台之点缀?事有相因,文缘质起。
”他认为,有了昆明湖、万寿山这样优美的自然景观,还必须有亭台楼阁等人文景观来加以点缀。
建筑之于湖山,是文和质的关系,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但是,这种点缀,并不是草率从事,而是刻意经营。
圆明园的100多个景区,都是建筑和山水、花木有机地结合,构成一种诗情画意的境界。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从圆明园的造景,我们不仅可以清楚地看出圆明园与中国历史文化的密切关系,而且可以清楚地看出建筑在形成圆明园风貌中的重要作用。
平湖秋月,在福海西北隅,正宇三楹。
西为流水音。
东北出山口临河为花屿兰皋。
折而东南,度桥为两峰插云,又东南为山水乐,其北为君子轩,为藏密楼。
乾隆在《平湖秋月词序》中说:“倚山面湖,竹树蒙密,左右支板桥以通步屐。
湖可数十顷,当秋深月皎,潋滟波光,接天无际。
苏公堤畔,差足方兹胜概。
”苏公,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
苏公堤,就是他任杭州太守时为治水而修筑的西湖中的长堤。
“苏公堤畔”四字告诉我们,这一景区是模拟西湖十景中同名...
描写圆明园的文章
哭泣的圆明园(Kaiser3344)一直以为,圆明园是哭泣的.八国联军蹂躏着她的肌体,摧毁着她的骨骼,冲天大火 燃烧的是一个民族的自尊, 百多年的疼痛如那西洋楼的残臂断垣穿越百年的风雨永远存在— —伫立在那西洋楼大水法的遗址前, 我无法不感受圆明园的疼痛, 感受一个民族的屈辱和疼 痛,是那种切肤的痛. 是十年前,去的圆明园.没有人愿去,说是那么远,又没啥看的.我说我肯定要去. 是阴凄凄的天,是冷飕飕的细雨,和着秋风如刀子一般刮在脸上.沿着浩淼的湖水, 我走啊走的,不见一个人影儿.最后,终于走到了那大水法遗址——尽管多少次从图片上, 从教科书中见过这遗址的照片. 可当我立在苍苍的天空下, 真实地面对着这一片一地一旷野 的玉白石块时,仍感到那来自心底的震撼!依旧华美——我抚摸着那冰冰凉凉的玉石纹理; 依旧精致——那欧式的曲线流畅又不羁; 依旧贵族——断碎的罗马石柱在苍天下笔直出一派 伟岸和傲然.后来我就流泪了,好在周围没人,我没带相机,但那些石块,石柱,石雕连同 那灰苍苍的天空一起烙在了脑海,成为心房上一幅永不磨灭的壁画. 十年后的今日,我说.再去圆明园.对我来说,去圆明园是一种凭吊,一种拜谒甚至 是一种提醒.说出这些我不怕别人说我矫情,我就是这样想的. 进了圆明园,才发现今非昔比.十年前的清寂不复存在,曾经寂静的圆明园是一片喧 嚣.柳纱桃红藤紫,满目春色也罢,昔日皇族的休闲园址,也该平常百姓流连赏目,门票从 五角涨到二十五元也罢, 这遗址这偌大的园子要人管理也得养活自己. 装饰华丽的人力车左 右缠着:去福海?去绮春园?就十元,拖您去西洋楼您哪!谢了您哪,我说,我就是想自个 儿走走. 往前,沿着湖边再往前,穿过紫藤架,右拐,是了,是遗址,大水法遗址. 想不到的是西洋楼遗址这儿, 竟也有这许多的人! 一群系着红领巾的孩子尖叫着互掷 着石子; 一群看来是高中生或是中专生的少男少女咬着冰棍儿在海宴堂遗址前高声唱着 "对 面的女孩走过来走过来" ;几位看上去似干部样的人笑眯眯地摆好阵势在镌刻着"圆明园" 字样的大理石碑前照像, 那捧着相机的说: 笑! 笑啊! 这群人就腆着发福的肚皮蠢蠢地笑了. 在大水地遗址前,就是那小时在书中看到,十年前在那哭泣的五根大罗马柱那儿,一对情侣 旁若无人地拥抱亲吻! 刹那, 我有点不知所措. 亲吻示爱干嘛到这大水法遗址面前呢?在这样残破颓败的乱 石间,怎么笑得出来?要唱歌蛮好去那桃红柳绿的绮春园,长春园或是泛舟福海啊!看着这 群在破碎的石块遗址前欢笑的老老少少, 仰首凝视那高高而破残的罗马柱, 眼眶和心口就都 隐隐地疼起来.历史呢?耻辱呢?血性呢? 前些年, 曾经围绕这圆明园需不需要重建有过争论, 结果是理智的人们理解了废墟的 价值,尊重了历史留给我们残酷的真实,这片废墟留下了.当时,我是为留下拍案叫好.可 今日见到这么多在废墟上在遗址前欢笑嬉闹的人群, 我有点怀疑留下的必要了, 在经过那么 多岁月之后,眼前这般断壁残垣,还能提醒人们对一个多世纪前那场噩梦的记忆,那场中华 民族的灾难与奇耻大辱? 该是来圆明园,天就要阴的,一阵沙尘扑面而来,豆大的雨点砸了下来,劈头劈脸. 欢笑的人群直往外冲.剩下我一人,静静地,在洁白的石块上坐下,对着这大水法遗址,对 着这华美残破的罗马石柱,和苍天,和这些断壁残垣一起落泪哭泣……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先生,您问我对这次远征中国的看法,您觉得这次远征值得称誉,干得漂亮,而且您很客气,相当重视我的感想。
按照您的高见,这次在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皇帝的双重旗帜下对中国的远征,是英法两国的光荣;您想知道我对英法两国的这一胜利究竟赞赏到何等程度。
既然您想知道我的看法,那么我答复如下: 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
艺术有两种渊源:一为理念——从中产生欧洲艺术;一为幻想——从中产生东方艺术。
圆明园属于幻想艺术。
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荟集于圆明园。
圆明园是规模巨大的幻想的原型,如果幻想也可能有原型的话。
只要想像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
假定有一座集人类想像力之大成的宝岛,以宫殿庙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圆明园。
为了建造圆明园,人们经历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
后来又经过几世纪的营造,究竟是为谁而建的呢?为人民。
因为时光的流逝会使一切都属于全人类所有。
艺术大师、诗人、哲学家,他们都知道圆明园。
伏尔泰亦曾谈到过它。
人们一向把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巴黎的圣母院和东方的圆明园相提并论。
如果不能亲眼目睹圆明园,人们就在梦中看到它。
它仿佛在遥远的苍茫暮色中隐约眺见的一件前所未知的惊人杰作,宛如亚洲文明的轮廓崛起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一样。
这一奇迹现已荡然无存。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
一个强盗大肆掠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
从他们的行为来看,胜利者也可能是强盗。
一场对圆明园的空前洗劫开始了,两个征服者平分赃物。
真是丰功伟绩,天赐...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圆明圆作文500个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