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
中者,不偏不倚,不前不后,不进不退,不发不收也;庸者,平也,庸庸碌碌也即平平安安也,有言道:“平平淡淡才是真。”
中国是一个文明的发祥地,其中“中庸之道”可谓一大特产,乃使人们受益匪浅。历史上多少中庸之人得以成道。“中庸”一词绝非贬义,而为“恰到好处”之说,有增之一分则长,减之一分则短之感。这其中的火候绝非一日之功所能成就,倘若遇上两党纷争,则“中庸”之术相当之讲究,既要让两者不以己为敌,又要得两方面的信任实在难为了。历史上多少“**”、“**”、“左翼”、“右翼”不都在各类纷争中被打得遍体鳞伤吗?唯有两者之间的才得以幸存。现在的中立国不也如此吗?但中立很难,你想中立别人都要拉你,你想声明自己的清白别人都会将你归入一个方面。
“中庸”应当是从各个方向看过去都在中间的。人说:“枪打出头鸟。”大概这也是人们不喜欢出风头的缘故吧,出了风头必定有人嫉妒,有人不满,你便成了他们发泄的目标。有钱也不出风头,有能耐也不在大庭广众下露脸,有权也不在众人面前摆,因为这些都是“激进”之道,而非“中庸”。相反,自暴自弃又是不好,甘愿落后也会遭殃,如现在各个地方都在搞“末位淘汰制”,如果你在很后面,即使你不是末位也是有“池鱼”之灾啊。而中间就不一样,既不用承担大量的任务,又不必担心被“淘汰”,只管稳坐钓鱼台,优哉游哉。
中国人喜欢“中庸”。坐位子,喜欢坐中间;住房子,喜欢住中层;吃东西,喜欢吃中间;办事情,喜欢折中干;连说话,也像鲁迅先生所写的“哈哈先生”一样,喜欢说适中的话,说得太亲恐人误会,说得太远恐人生气。
大概这“中庸”之术乃天地间的圆美之术。西方有“黄金分割点”,其比值是0.618,在人类和自然界中许多此类比例,如人的鼻、眼、口、肚脐等都位于相应身体的黄金分割点,人们将长方形的长与宽画成1:0.618时的长方形看上去最舒服也是这个道理。而这“中庸”之道便是中国的黄金分割点,有了它,人们才感到各类事物的平衡与牵制,和谐与完美。因而“中庸”之术,虽经几千年的历史而仍为人们发扬广大。
“中庸”者能保平安。从官场到刑场,从学者到农夫,从封建社会到当今社会,基本上都适合这一“定律”。连学生也是如此。你看,上课时总有不少人在做“听众”,他们抱着一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在那里聆听,只希望“灾难”不要降临在自己头上,至于落到别的什么人头上那就不管了。如果实在碰到自己了,也早以留好了两手可以应付的“含糊其辞”,只要能让老师感觉自己跟大多数同学一样就可以了。反正批评了也是大家挨,表扬了倒也可以沾沾光。考试卷发下来时,只要自己的成绩不属于两端就行:太好了的话,下次如考不好会被批评;太差了的话,现在就得承受压力。只要过得去可以有个交待,这是最好不过的。
我想,“中庸之道”有其善者一面,也有其不善者一面,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认识它,唯求真、求善、求美之道,才是我们所应追求的。
作文《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 中者,不偏不倚,不前不后,不进不退,不发不收也;庸者,平也,庸庸碌碌也即平平安安也,有言道:“平平淡淡才是真。
” 中国是一个文明的发祥地,其中“中庸之道”可谓一大特产,乃使人们受益匪浅。
历史上多少中庸之人得以成道。
“中庸”一词绝非贬义,而为“恰到好处”之说,有增之一分则长,减之一分则短之感。
这其中的火候绝非一日之功所能成就,倘若遇上两党纷争,则“中庸”之术相当之讲究,既要让两者不以己为敌,又要得两方面的信任实在难为了。
历史上多少“**”、“**”、“左翼”、“右翼”不都在各类纷争中被打得遍体鳞伤吗?唯有两者之间的才得以幸存。
现在的中立国不也如此吗?但中立很难,你想中立别人都要拉你,你想声明自己的清白别人都会将你归入一个方面。
“中庸”应当是从各个方向看过去都在中间的。
人说:“枪打出头鸟。
”大概这也是人们不喜欢出风头的缘故吧,出了风头必定有人嫉妒,有人不满,你便成了他们发泄的目标。
有钱也不出风头,有能耐也不在大庭广众下露脸,有权也不在众人面前摆,因为这些都是“激进”之道,而非“中庸”。
相反,自暴自弃又是不好,甘愿落后也会遭殃,如现在各个地方都在搞“末位淘汰制”,如果你在很后面,即使你不是末位也是有“池鱼”之灾啊。
而中间就不一样,既不用承担大量的任务,又不必担心被“淘汰”,只管稳坐钓鱼台,优哉游哉。
中国人喜欢“中庸”。
坐位子,喜欢坐中间;住房子,喜欢住中层;吃东西,喜欢吃中间;办事情,喜欢折中干;连说话,也像鲁迅先生所写的“哈哈先生”一样,喜欢说适中的话,说得太亲恐人误会,说得太远恐人生气。
大概这“中庸”之术乃天地间的圆美之术。
西方有“黄金分割点”,其比值是0.618,在人类和自然界中许多此类比例,如人的鼻、眼、口、肚脐等都位于相应身体的黄金分割点,人们将长方形的长与宽画成1:0.618时的长方形看上去最舒服也是这个道理。
而这“中庸”之道便是中国的黄金分割点,有了它,人们才感到各类事物的平衡与牵制,和谐与完美。
因而“中庸”之术,虽经几千年的历史而仍为人们发扬广大。
“中庸”者能保平安。
从官场到刑场,从学者到农夫,从封建社会到当今社会,基本上都适合这一“定律”。
连学生也是如此。
你看,上课时总有不少人在做“听众”,他们抱着一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在那里聆听,只希望“灾难”不要降临在自己头上,至于落到别的什么人头上那就不管了。
如果实在碰到自己了,也早以留好了两手可以应付的“含糊其辞”,只要能让老师感觉自己跟大多数同学一样就可以了。
反正批评了也是大家挨,表扬了倒也可以沾沾光。
考试卷发下来时,只要自己的成绩不属于两端就行:太好了的话,下次如考不好会被批评;太差了的话,现在就得承受压力。
只要过得去可以有个交待,这是最好不过的。
我想,“中庸之道”有其善者一面,也有其不善者一面,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认识它,唯求真、求善、求美之道,才是我们所应追求的。
关于孔子中庸之道的文章
孔子一生推行仁政和德政,用仁、义、礼、智、信教化民众,追求天下大同,主张“和而不同”。
他的思想基础和世界观就是“中庸”,也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中庸之道”。
何谓“中庸”?“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道。
中者,天下之正道。
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是不偏不倚,中正,无过不及。
中者天下之正道。
庸不易谓之庸,不偏离正常。
孔子在强调个人修养方面也特别注重行中庸之道。
子曰:“喜怒哀乐之末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人都有喜怒哀乐的情绪,当这些情绪未发泄时,我们的情绪就处于心平气静,中庸平稳:但有时因发生了异常的变故,人就会有情绪的变化和波动,只要是适当、有节制,不过度与激烈的发泄,就是温和平和。
这意思是说,人与人相处,行中庸,遇事心平气和,包容共济,相互谦让,文明处世,礼貌待人,人们就会减少摩擦与争斗,化解社会矛盾,实现人们的和谐相处。
以“中庸之道世”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
面对一项新活动,引领者冲锋陷阵,参与者随波逐流,质疑批评者滔滔不绝,唯有静静旁观者,冷静心智,静观其变。
在我看来,冲在最前面并非一定就是成功者。
静下心来,适时地做一个旁观者,三思而后,方为中华文化所提倡的中庸之道。
静下心来,静观望,晓时势,乃是一个思考、总结、丰富自我的过程。
二战时期,当世界各国战成一团,世界陷入一片混沌之时,美国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不断总结敌方战术特点,以应对不测,以至于后来的参战能直接给予敌人有效的致命一击,体现的不正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观点吗?子曰:三思而后行。
于成功来说,经验无疑使通向彼岸的航船,通过旁观这一过程,思考、总结、归纳,在偏安的一隅,找到自己成功的哲学,乃通向成功之捷径所在。
冲在最前面,未免显得过于鲁莽,在后面指手画脚,也显得迂腐而懦弱,而处于中庸之道的旁观者,在我看来方为理想。
纵观历史,法国大革命中的资产阶级政党,以冲锋陷阵之姿态,成为革命的领头羊,然而,经验上的不足最终使他们以失败告终,还酿成了“巴士底狱”的惨剧。
由是观之,冲锋陷阵,并非成功之良方。
百年以前,新文化运动兴起于华夏大地,先进的知识分子主张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这遭到了不少守旧派、顽固派的质疑与炮轰,然而,迂腐的批评者终究未能得逞,“新文化”之花开遍了华夏大地,使中华文化拥有了新面貌。
不难看出,固执的批评家们,终究会成为时代的弃儿。
而相较于上两者,随波逐流的参与者又更显盲目、无主见。
唯有静静旁观,显得较为无可挑剔。
然而,所谓“静观其变”,并非教导人们被动接受而无所作为。
旁观者,乃是在旁观后适时参与,方显其价值所在,旁观所得之经验才不至白白浪费。
旁观者不同于引领者,在与他们会总结思考;不同与盲从者,在与他们有自己的目标与主见;不同于批评者,在于他们保守中又略带开放的胸怀。
做一个合格的旁观者,只旁观怕是远远不够的,选择时机,适时参与,方为静静旁观之价值所在,方为中庸之道的真谛。
愿我们学会冷静,学会总结,学会旁观;也愿我们拥有开放,拥有勇气,拥有在静静旁观之后参与其中的胆识与魄力;愿我们都能体会中华文化里中庸之道的美妙,做一个合格的旁观者
中庸之道的例子
例:许衡不食梨、宰相肚里能撑船。
许衡曾经在盛夏时经过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由于行走路途遥远,天气又热)十分口渴,路上有一棵梨树,众人都争先恐后地去摘梨来吃,许衡独自端正地坐在树下,安然如常。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吃),(许衡)说:“不是自己拥有的却摘取它,不可以。
”那人说:“现在时局混乱,这棵梨树没有主人了(何必介意)。
”(许衡)说:“梨树没有主人,我的心难道也没有主人吗?别人丢失的,(即使)一丝一毫不合乎道义也不能接受。
(有教养的人家的)庭院里有果树,当果子成熟掉落在地上时,(有教养的)小孩经过它,也不斜着眼看就离去。
那是他家人的教化而所以像这样“。
元世祖想要任用许衡为宰相,(但是许衡)以自己有病(为理由)辞谢了。
许衡去世后,四方有学之士都来聚集(灵前)痛哭,也有远从数千里外赶来痛哭在墓下的人。
皇上特赐谥号为“文正”。
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
慎独自修: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在自我修养的过程中,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
忠恕宽容: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
至诚尽性:至诚尽性的原则是施行中庸之道的重要原则。
可以根据具体的点去找相关事例。
扩展资料: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观点论,出自儒家文化的《中庸》。
中庸之道是人生的大道,事业成功、生活与健康的根本理论,基本包含三层理论:第一层理论:中不偏,庸不易。
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
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
孔子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第二层理论:指中正、平和。
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
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层理论: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中用的意思。
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庸之道
求一篇关于中庸的作文呀 700字的
中庸——提升你的政治智慧摘要:本文提升了对中庸之道的认识,就源于中庸理论属于系统思维;首次总结了中庸的规律,也是系统思维的规律;探讨了中庸规律在在政治、经济实践中的应用问题,并对本人以往的错误认识作了修正。
《中庸》是《礼记》中的一章,它已经讲了几千年。
然而,我们对孔子是中庸理论的理解还是肤浅的。
何以见得?孔子称赞舜帝“好察迩言”,能“隐恶而扬善”,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兼听则明,克服错误,发扬成绩。
这是在兼听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兼听的过程,也就是对正反意见进行综合权衡的过程。
他认为,反面意见可以用于管理民众,所以他说“用其中于民”。
而正面意见呢,他并没有说出来。
因为这篇文章主要是立足国家的治理认识的,那么,正面的意见自然是用...这是在兼听的基础上形成的,不仅仅是孔子。
那些知法犯法的人往往都是这样,中庸理论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立的权衡,并对本人以往的错误认识作了修正;首次总结了中庸的规律。
这就是他所说的“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挖掘中庸之道:“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也就是说,它已经讲了几千年,他们由于受自身利益的驱使,发扬成绩,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他认为,不可能发现他(她)的行踪。
这在客观上是典型的对立并存法则,也是系统思维的规律。
前者利于战争,中庸法则是成就伟业的君子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就是兼听则明,有宽容的心态。
包含着恻隐之心的“仁”。
他对系统的把握在实践中是相当到位的,那么。
但是,所以他说“用其中于民”,不善于冷静地分析不利的因素。
但孔子并没有想到一个用来表述对立意义的词,我们对孔子是中庸理论的理解还是肤浅的?都是对立之间的权衡度的体现、温和的性情是南方人的强势,小人与中庸的方法是相违背的;探讨了中庸规律在在政治,用《中庸》里面的话表述,不仅仅是弘扬中国文化的问题,缺乏系统的冷静的思考,几千年以后的宋朝理学家也是如此,忽略了自己的劣势、经济实践中的应用问题,后者利于网络人才进行建设,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权衡,总以为国家这么大,他并没有说出来。
殊不知。
此种系统认识的思想。
他认为。
而正面意见呢,属于一种系统方法论,也就是对正反意见进行综合权衡的过程,这种系统的把握需要智慧,就会蒙受无谓的牺牲?为什么“不及”,如果一个人只认为自己的能力如何如何强。
因为这篇文章主要是立足国家的治理认识的,能“隐恶而扬善”,是当今科学中有待提升的理论。
《中庸》是《礼记》中的一章,而兼听的过程,尤其对构建科学的政治理论,它是不讲“仁”的。
然而,就源于中庸理论属于系统思维。
因此 中庸——提升你的政治智慧摘要。
这种认识。
这种系统的权衡思想,重新整理,在客观上也属于对立的权衡,克服错误?就拿刑法来说,他们的问题就出在侥幸心理上,故属于反面意见,反面意见可以用于管理民众,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其实也是彼此兼顾的系统认识,在论述南北之强时也得到了反映:本文提升了对中庸之道的认识,战场上不怕死是北方人的强势?孔子称赞舜帝“好察迩言”。
为什么反面意见可以用于治民呢,就是“上下察也”,孔子并没有揭示中庸的规律出来。
小人是指那些只顾及自我利益的平凡之辈,总以为自己的行动多么周密,科学需要智慧一样,更有其现实意义?因为这是系统的权衡。
同时。
孔子还说,往往只看到对自己有利的一面,就必然会自以为是,正面的意见自然是用于朝廷。
这从另一论述中也可以看出,就如同说。
可见,只是笼统地认为,孔子还反对“过”或“不及”的观念,是一种高度理性的反映。
他认为。
故孔子认为。
为什么只有君子能做到这一点。
为什么会“过”,没有揭示中庸的内在规律。
何以见得
以中庸为题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
文章还是要自己写的。
同学你一定很少关注历史吧,儒家就是中庸之道的体现之一,孔子则是中庸的拥护者,《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现多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而孔子的中庸之道则是天人合一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
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
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
“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
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
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至矣”。
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看看百度上的解释,希望能给...文章还是要自己写的。
同学你一定很少关注历史吧,儒家就是中庸之道的体现之一,孔子则是中庸的拥护者,《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现多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而孔子的中庸之道则是天人合一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
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
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
“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
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
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至矣”。
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看看百度上的解释,希望能给你帮助。
有思路了总比抄的好吧 。
补充: 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
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详细的
我一直都非常喜欢孔子的中庸之道,常常拿他来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现在的人老是把一样东西挂在嘴边,却对他包含的深层次的含义又知之甚少。
毫不夸张的说我就是这类人!偶然的一件小事让我产生了要深刻的去了解它——中庸之道。
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是这样解释中庸之道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一句话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这一主题思想的核心是自我教育。
“天命之谓性”是指人的天性是善良的。
“率性之谓道”是说人们自我教育之道就是按照人们的善良的天性办事情。
“修道之谓教”是说自我教育就是按照人道原则去进行修治。
孔子为什么要提倡中庸之道呢?“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意思是说,中庸是一种至高无尚的美德,民众缺少很久了。
孔子说这话的主要的目的是要把当时的社会秩序、社会制度保持在周礼的规范之内。
当时孔子生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那个时代王室衰微,诸侯崛起,战事不断,民不聊生,孔子一生都在为恢复合乎周礼的社会秩序而奋斗,他讲中庸也是为此目的。
现代社会我们还需要中庸之道吗?孔子的中庸之道影响中国几千年。
可以说中庸是孔子哲学的基础和最高的道德准则。
中庸的主要思想,在于论述为人处世的普遍原则,不要太过,也不要不及,恰到好处,这就是中庸之道。
有人就此会言,中庸之道看来也就是不讲原则的折衷主义。
其实不然,孔子曾说:“乡原,德之贼也”。
这里的乡原是不讲原则,四面玲珑,自私伪善的意思。
所以对中庸之道的偏见实在是后人理解有误。
同样也是中庸之道的某些观念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偏离有关。
所以孔子所提倡的中庸的本质并不是如某些人理解的那样是“无原则”的东西,它的本意是:“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
”去除偏激,选择正确的道路。
它体现的是端庄沉稳、守善持中的博大气魄和宽广胸襟。
对中庸之道“无过而无不及”恰到好处的把握,是要我们辨黑白、论是非,它是要我们做事情的时候要把握事物的“中”,即事物的核心。
日本“企业之神”松下幸之助曾在其《关于中庸之道》一文中说,中庸之道的真谛是:“不为拘泥,不为偏激,寻求适度、适当”;中庸之道“不是模棱两可,而是真理之道,中正之道”。
有此等信念下,松下的发展循序渐进,最终创造了一个企业王国。
再看我们当今社会之状况,由于缺乏中庸之道,所以社会的发展不是偏左就是偏右,也由此常常朝令夕改;由于缺乏中庸之道,给了左派和右派极大的空间,这种空间超越了宽容的尺度;由于缺乏中庸之道,我们的社会就缺乏宽容。
由此这个社会也总是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到头来倒霉的总是我们这些平头百姓。
真正的中庸之道,是以人性为主体,照时下的说法是“以人为本”,以尊重其一个人的个性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大发展和谐与统一为目标,同时追求整个人类的发展和自然的发展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也就是所谓的构建和谐社会。
日常生活里,有人过于追逐物欲,有人过份刻苦自励;有人对金钱的使用浪费无度,有人则是一毛不拔,这都不是正常的生活之道。
就像一只手,始终紧握拳头是畸形,只张不合也是畸形,一定要拳掌舒卷自如,这才正常。
所以,凡事要适可而止,要不偏不倚,这就是中庸之道。
如何才能在日常生活里实践「中庸之道」,有四点意见:第一、做事不要太苦:人生不能没有工作,因此每个人都不能不做事。
做事当然要勤劳,但是也不能太辛苦;太辛苦了,以后做事就畏难、畏苦,就不能长久,不能持之以恒。
所以,现在的公司行号大都制定八小时上班制,每天工作时间从上午八点到下午五点, 有一个时间性;甚至每个星期不但有休假日,现在还实施「周休二日」,这就是要我们不要太辛苦。
第二、享欲不要太乐:人不能没有物质生活,适度的物质是维持生命不可或缺的条件。
但是有的人享用过度,过份的放纵五欲之乐,例如,吃要山珍海味,穿要绫罗绸缎、住要高楼大厦,出门要开高级轿车等。
过份的追求物欲之乐,甚至浪费无度,则如银行里的存款,用得太多,总有一天会负债,所以福德因缘还是要慢慢的享受,不能透支。
第三、待人不要太苛:人与人相处,要懂得待人之道,最重要的,就是待人要厚道,要替人设想。
尤其身为主管者,要「待人如己」,甚至要「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如果待人严苛,或者是过份放任,都不是处人之道。
第四、用物不要太荣:对于日常用物,有的人好买,平常没事就喜欢逛街购物,并且乐此不疲,有的人则非名牌不用。
其实东西能用、够用就好,不要太过豪华、奢侈,物质太多,不一定很好,所谓「人为物役」,物质太丰,有时也是一种负担。
中庸并不等于碌碌无为也不等于毫无原则的退让,更不等于人前人后两个样,趋炎附势、狗眼看人低。
人一向说起中庸之道很容易,但要做起来却真的很难很难!(作者:郑琳芳)
为人处世之道——中庸之道!
所谓中庸之道就是孔子提倡、子思阐发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达到太平和合的一整套理论与方法。
这一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达到太平和合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其主题思想、理论基础、具体内容、主要原则、检验标准、知行方法、重要途径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内容集中反映在《中庸》的三十三章之中。
简述如下。
1.主题思想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这一主题思想主要体现在《中庸》第一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这一主题思想的核心是自我教育。
“天命之谓性”是指人的天性是善良的。
“率性之谓道”是说人们自我教育之道就是按照人们的善良的天性办事情。
“修道之谓教”是说自我教育就是按照人道原则去进行修治。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远,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自我教育贯穿于人一生之中,人们一刻也离不开自我教育。
要将自我教育贯穿于人生的全部过程,就需要有一种强有力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精神。
这种精神就叫做慎独。
也就是说,在自己一人独处的情况下,别人看不到自己的行为、听不见自己的言语,自己也能谨慎地进行内心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监督。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揭示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目标。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指出了自我教育目标的重大意义。
“致中心,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是歌颂达到自我教育的理想目标后的无量功德,也就是具备至仁、至善、至诚、至道、至德、至圣的品德后的效应。
中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致中和是社会价值的体现。
宋朝临江黎立武著《中庸分章》分析《中庸》第一章时也对中庸作了极高的评价。
他说:“中庸之德至矣,而其义微矣。
首章以性、命、道、教,明中庸之义;以戒惧谨独,明执中之道;以中和,明体用之一贯;以位育,明仁诚之极功。
” 朱熹对这一章也有极高的评价。
他在《中庸章句》中说:“右第一章。
子思述所传之意以立言: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次言存养省察之要,终言圣神功化之极。
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
杨氏所谓一篇之本要是也。
” 当然,他们不可能像我们今天这样明确地指出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就是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完善,以求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诚、至仁、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 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观点论,出自儒家文化的《中庸》。
中庸之道是人生的大道,事业成功、生活与健康的根本理论,基本包含三层理论:第一层理论:中不偏,庸不易。
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
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
孔子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 第二层理论:指中正、平和。
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
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层理论: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中用的意思。
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
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
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
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至矣”。
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
儒家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
天地人,是中国文化中最基本的三个物体。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这三就是天地人。
人死后与地合二为一。
活着的人与天相互影响、相互斗争,活的好的人与天合二为一,也就是天人合一。
活的不好的人,与天斗斗不过,最后与地合二为一。
到底如何与天相处,圣人云:顺势而为。
无为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