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评?
——题记
你一策战马,地动山摇,千写万马跟着你奔向成功的彼岸;你一挥吟鞭,洪波涌起,一篇篇千古绝唱书写着那高远的志趣。在大汉风雨飘摇之时,你不辞辛劳,一把青釭宝剑覆灭了袁术的伪帝之梦,在社稷危如累卵之刻,你挺身而出,一把七星宝刀震撼了董卓的称霸之想。金戈铁马十余年,袁绍四世三公观同草芥,刘表一代才俊视若鸡犬……荡夷扬寇,一统漠北,立下赫赫战功,而一句“千古英雄,何须以帝位自累?”诠释了那一份忠肝义胆!
可当官渡乌巢熊熊的大火被赤壁那一阵呼啸的东南风吹散,当文姬十八拍的乐章被“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呼声所冲淡,你一生的拼搏换来了什么?是戏台上狡黠的白脸奸贼?还是《三国演义》中那奸诈的小人形象?读毕《三国志》,掩卷沉思,我发现了你:一个默默无闻的英雄,一个酣然沉睡的巨人——曹操。
君不见?官渡港那一场通天的烈焰,多少私通袁绍的书信付之一炬,众将无不惊诧。“绍盛时,孤尚不得自保,况他人乎?”一句慷慨激昂的誓言书写着宽容,书写着一代诸侯旷达的胸怀,书写着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感叹!叹哉!绝缨会上,楚庄王以宽容的心包容调戏王妃之人,换得唐狡的舍身抱国,已名垂千世;叹哉!战国之际,蔺相如以广博的胸怀包容了心存妒意的廉颇,换来赵国的君臣一心,亦万古流芳。可曹操对士兵的将心比心,对叛将的理解宽容,却在人们记忆的长河里渐渐被冲散!凭谁问?一个海纳百川的王侯,怎能不受后人的景仰?
君不见?土屯山关公约三事,曹操那一份对人才的爱心?君不见?许子远单骑进曹营,曹操那一份对朋友的赤诚?君不见,郭奉孝遗计定辽东,曹操那一份对智者的景仰?可面对关公的离去,曹操报以的是真诚的祝福,面对郭嘉的英年早逝,曹操报以的是追惋的热泪——他从不强人所难,因为他尊重每一颗炽热的心灵!哀哉!关羽不可一世,盛气凌人,竟成了叱咤风云,以德著称的一代武圣;刘备以貌取人,轻视庞统,竟成了知人善任,仁冠豪杰的千古英雄。而一个爱才如命,任人唯贤的明君,竟成了万世唾骂的白脸奸臣,怎么不令人肝肠寸断。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当人们诵读这一首首脍炙人口名篇时,谁曾想?一个奸佞小人怎能有如此忧国忧民的情怀,一个汉朝家贼怎能有如此轰轰烈烈的志向?“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招致千秋万代的唾骂。可有谁发现?在那战火纷飞,人民颠沛流离的年代,是他以饱经风霜的臂膀背负起了天下苍生,却招致世人的谩骂,真正被“负”的是他——一个中国历史上叱咤风云的英雄!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在大江的深处,我找到你,曹操,别再沉睡,到风口浪尖,一逞你的飒爽英姿!
----------------------分割线--------------------------------------
我觉得,人们说起曹操来,总是会想起的是三国演义,那个虚伪、小人的形象。然而,也许人们没想过曹操的功绩:统一北方,结束了军阀战争。横扫匈奴等游牧民族,使游牧儿童割草时不敢讲汉语“草草”,生怕引起人们恐惧。建立了建安文学,创立了一个建安文学繁荣的时代等。
从这方面说明,曹操是个天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如诸葛亮说的:“每称操其为能。”孙权说的:“其惟杀伐小为过差,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御将自古少有。”他的这些才能连敌人都为他敬佩和佩服,可以说明他的影响力很大。
但是,人无完人,有优势的地方,必然也有缺陷
曹操也有失意的时候,如宛城之战,因为曹操的好色,导致爱将典韦、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战死,让人痛心。
曹操也有凶残的时候,如彭城大战,战胜陶谦后尽屠徐州,不仅捞不到好处,还把徐州拱手让给了刘备。
但曹操也有体贴的时候,如曹操死前在遗令中明确的写出他死后要善待他的诸位夫人,不能流落他乡。
可以从看出这点看出,曹操是一个务实的男人、一个琐碎的男人、一个细腻的男人。
综观曹操,可以很神奇的发现,曹操拥有现在人所有的性格,就好比他有不同的脸,一会变温柔,一会变凶残。所以,要评价曹操,必须从他的多面性入手,所以,我认为,曹操是这样的人:
曹操是伟大的诗人,却不是知识分子。曹操是一个盖世英雄,却婆婆妈妈。曹操是一个感怀白露于野,但却杀人如麻。曹操是一个豪爽无边,却心胸狭小。但,曹操,绝对是历史上的一个千古英雄。
------------------------分割线---------------------------------
我认为,LZ如果想要写的好,交给老师的话,第一个好了,如果捡字数写的话,第二个好了,第一个1000+字,第二个500+字。。
参考资料:参考资料:第一篇是比较久前的文章,百度一查会有这篇,比较出名。第二篇我写的,无名也
评论曹操的600字作文
对曹操的评价 (1)曹操统一北方的积极作用。
前已叙及,东汉王朝后期,由于政治黑暗,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民无法生活,终于爆发了轰轰烈烈的黄巾大起义。
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农民起义不可能取得最终的胜利,继之而来的是东汉王朝的解体和军阀混战。
在混战中,不仅董卓、李傕等凉州军阀到处屠杀人民,抢劫财物,就是打着勤王旗号的东方将领也“纵兵钞掠”。
因而普遍出现了“民人相食,州里萧条”的荒凉景象。
这种情况的造成,除了应当归罪于东汉王朝的反动统治外,镇压农民起义和破坏社会生产的军阀,自然也是不可饶恕的罪首。
但相对的说,各军阀之间,毕竟还是有所差别的。
拿曹操来说,他虽然镇压过农民起义和滥杀过无辜人民,但从他在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的表现来看,他比被他消灭的那些军阀还是胜过一筹的。
比如他推行屯田,兴修水利,实行盐铁官卖制度,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经济的整顿起了积极作用。
这些都将在谈论经济时再介绍。
曹操一开始走上仕途就试图用比较严格的法律改变当时权豪横行的情况。
但由于祸害根子在中央,操无法施展自己的意图。
到他自己掌握政权以后,才得全面推行抑制豪强的法治政策。
他说:“夫刑,百姓之命也”;“拨乱之政,以刑为先”。
他起用王修、司马芝、杨沛、吕虔、满宠、贾逵等地方官吏,抑制不法豪强。
如果把袁绍和曹操在冀州先后推行的治术加以比较,就可以看出两种不同的情况:“汉末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摄”。
在袁绍的宽纵政策下,“使豪强擅恣、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代出租赋,炫鬻家财,不足应命”。
这样,自然不能使“百姓亲附,甲兵强盛”。
所以袁绍虽地较大、兵较多、粮较足,终为操所败。
操得冀州后,立即“重豪强兼并之法”,因而收到了比较能使“百姓喜悦”的效果。
我们只要翻看一下《三国志·魏志》,就可以看出在操统治下,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治面貌和社会风气都与以前有所不同。
朝中既少有倾轧营私的大臣;地方上恣意妄为而不受惩罚的官吏和豪强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司马光说操“化乱为治”,并非无据。
而且操用人不重虚誉,他选用的官员要“明达法理”,能行法治。
操还提倡廉洁,他用崔琰、毛玠掌管选举,“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虽于时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终莫得进。
务以俭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节自励,虽贵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
于是社会风气有所好转。
与推行法治政策相辅而行的是操力图集权于己,不容许臣下有结党行为。
他下令说:“今清时,但当尽忠于国,效力王事,虽私结好于他人,用千匹绢,万石谷,犹无所益”。
操为了监视群臣,设置“校事”。
这件事受到大臣反对,认为“非居上信下之旨”。
操对此加以解释说:“要能刺举而办众事,使贤人君子为之,则不能也”。
所谓“贤人君子”,主要指世家大臣,他们累世为官,枝连叶附,名望和势力很大。
操对之一方面不能不加以笼络,使之居上位而不予实权;一方面也利用出身微贱的校事来检查他们的行动。
至于这样做有无必要呢?我们可以用日后孙权的话来回答。
孙权说:“长文(陈群字)之徒,昔所以能守善者,以操笮其头,畏操成严,故竭心尽意,不敢为非”。
孙权也仿效操设校事一职,可知在当时情况下,设置监视大臣行动的校事,以防汉末和袁绍集团内大臣结党拉派的重演,还是不无道理的。
从曹魏政权的内部结构看,世家大臣最多,潜在的危险也较重。
曹操为自身及子孙计,设置校事以伺察大臣,虽有些苛刻和搞权术,但不这样,是难以制服他们的。
史称:“曹公性严,掾属公事,往往加杖”。
操还令诸将家属居邺,以防其叛己外逃,都是操与属下存在着隔阂与矛盾的反映。
总起来看,黄河流域在曹操统治下,政治有一定程度的清明,经济逐步恢复,阶级压迫稍有减轻,社会风气有所好转。
所以我们说操之统一北方及其相应采取的一些措施还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2)曹操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
首先,操善于驭将;如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操东击孙权,退军时,留下张辽、乐进、李典三将及护军薛悌镇守合肥。
次年,操于出军西击张鲁前,派人给薛悌送去教令,封面写明:“贼至乃发”。
不久,孙权亲自率领大军十万来攻合肥,薛悌等开函看教,乃是:“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
这时合肥守军总共才七千余人。
敌众我寡,如果分兵出战,是否上策,诸将疑惑。
张辽曰:“公远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
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
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何疑!”李典闻言,当即表示赞同。
于是辽、典当夜招募敢从之士八百人,杀牛犒飨。
次日天亮,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阵,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己名,直冲至孙权麾下。
权见辽来势凶猛,大为惊恐,其左右亦不知所措,只好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
辽呼权下战,权不敢动,望见辽所将兵少,聚众围辽数重。
辽一再突围,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自早战至日中,吴人夺气。
辽等乃还修守备,众心遂安。
权军经此一战,锐气顿失,守合肥十余日,即撤军退。
大众既去,权和数将尚留逍遥津北。
张...
有关曹操的作文素材有哪些?
曹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调寄《临江仙》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期,绝对的风流人物。
曹操,被天下之人,指为奸雄——谁让他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谁让他那么残忍狠毒地杀死了吕老伯全家。
说到曹操,人们便会非常自然地想起了他的奸诈——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嘛。
初次在书中与曹操见面时,他身为典军校尉,20多岁时就已有与从不同的胆识和谋略。
在第四回中,曹操与司徒王允合谋刺杀董卓,以其过人的胆识,独自进入龙潭虎穴。
可天不从人愿,将欲行刺,却被董卓发现,故推献刀,后全身而退,逃出城。
在第三十回中,袁绍谋士许攸夜见曹操,曹操赤足而迎,一揖到地。
攸曰:“公今军粮尚有几何“操曰:“可支一年。
”攸笑曰:“恐未必。
”操曰:“有半年耳。
”攸拂袖而起,趋步出帐曰:“吾以诚相待,而公见欺如是!岂吾所望哉!”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
“操亦笑曰:“岂不闻'兵不厌诈'!”遂附耳低语曰:“军中止有此月粮。
”攸大声曰:“休瞒我,粮已尽矣!”这些可算曹操奸诈的铁证。
曹操不仅奸诈,他也是三国时期的英雄。
曹操煮酒慰玄德,论说天下英雄。
“青梅煮酒论英雄”一节,是我最乐读的一段。
并且,我始终认为,曹操在当时是十分坦诚的。
席间,他特别强调说,英雄者,乃腹有良谋,胸怀宇宙之机,吞吐天下之志者也。
并狠准地指出,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
吓得刘备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地;不过,刘备为了韬光养晦,当时表现得也相当棒。
借着青天霹雳的上天之助,惊险而轻松地逃过了一劫。
不堪一惊,安能称为英雄。
刘备在称帝之前,早就想做皇帝。
线索便是他的两个儿子,一儿名封,一儿名禅,合起来就是封禅,即天子祭天地之礼。
可见他念念不忘此类事。
曹操却未见想做皇帝。
曹操是很实在的实干家,曾行刺董卓,发矫诏聚十八路诸侯讨董卓。
这类事刘备却未见有何军事才能,最后又败亡于军事。
此等人,称为英雄,若与曹公相较,还真得大加考量。
曹操,虽奸,却以他的聪慧,胆识,眼光及谋略,使其在三国乃至今日仍令后人凭吊,堪称当时之英,后世之雄也。
作文关于曹操的,怎么写啊~
曹操是古代赫赫有名的魏武帝,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许多人认为曹操是一位暴君,认为他是一位坏角色。
虽然我刚开始也是这样想的,但我错了,我后来才知道我自己太肤浅了。
太妄下结论了。
在东汉末年,曹操带兵出战那年。
大军经过村庄,有士兵不小心踩到了农民的庄稼,曹操知道后,把那些士兵都斩头了;并且补偿那些农民一些银两,还给了农民一些稻谷,做为那些庄稼的损失。
从此,再也没有士兵敢踩到农民的庄稼了。
曹操用了对待自己和士兵严厉,对待农民宽容的方法,治理好了国家,一方面严格了士兵、训练了士兵、强化了士兵,另一方面又得到了百姓平民对他的信任和尊重。
曹操在打仗时,有心计、有计谋,打赢了很多有名的战争,可是败给了赤壁之战。
之后,曹操的事情流传下来,模模糊糊,才形成了如今的曹操,如今的坏角色,才成了现在人们口中的坏人。
我明白了这些事情之后,我才明白了曹操是一个好君子,才明白曹操是一个清廉爱民的好皇帝。
曹操作文380
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
他无疑是整部书中最让人捉摸不透的人。
这就是曹操,一个让我们永远困惑,永远争论不休的人物。
他前半生在为打下自己的江山而不择手段,后半生则在为守护自己的江山不择手段。
他一生都不得安宁,每天都要面对着天下人的咒骂,更要面对自己良心的拷问。
他不是野兽般穷凶极恶的董卓,无法从杀戮中得到精神上的快慰,无法安之若素地享受牺牲者的血肉,他终究也没能完全泯灭自己的良知。
因为恐惧,因为多疑,他大开杀戒,反过来这杀戮却让他更加恐惧,更加多疑,就像电视剧中那些由好变坏的反面角色,每次都是为了弥补上一桩罪行而犯下新一桩罪行,于是终于陷入了一个循环往复的怪圈,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最后,他成功了,虽然没有大功告成,但在那个时代,他的功业确实无人能及。
他的一个个仇敌们,一个个反对者们,除了刘备孙权,都被他消灭干净;满朝文武无不唯他马首是瞻,无不在他面前战战兢兢,俯首帖耳。
天下已有三分之二落在他手中,他权倾朝野,气焰熏天,位尽人臣至极,甚至只要愿意,他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登上那九五至尊的位置。
权势,荣耀,财富,美女……无数人梦寐以求的东西,他都得到了,凭着自己的文治武功,自己的雷霆手段,当然还有自己的满手鲜血。
可终其一生,他快乐吗?我不知道,我也不相信。
一个连梦中都会害怕刺客,编出一套“吾梦中好杀人”的谎言的人,一个因为怀疑医生会对自己图谋不轨而宁可拒绝治病的人,每天会在怎样的惶恐不安中度过?这样的生活,还有什么幸福可言?他的宿敌刘备,一生颠沛流离,却有着关张那样的手足,孔明那样的知音,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无论处境多么艰难,他们总是快乐的;可他呢,身边除了许褚、夏侯惇等硕果仅存的寥寥几个亲信,除了王朗、陈群等一干弄臣外,他还剩下谁?他的父亲早已死在乱军之中;他的儿子们为了立嗣斗得你死我活;他的昔日好友袁绍与自己反目成仇、恩断义绝;他曾经的那些一同出生入死的部下们,或是坐镇一方、相忘江湖,或是马革裹尸、冢中长眠,或是干脆被他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我眼中的曹操作文500字
想必大家一定看过《三国演义》,书中奸臣曹操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自古以来,曹操就被人称作“乱世之枭雄,汉室之奸臣。
”可谁知道小说里的人物有几分真实,谁又知曹操是“乱世之英雄,治世之能臣”呢? 曹操在群雄并起的东汉时期,能在官渡之战里,以少胜多,打败袁绍,一统北方,难道不能说明他充实的才干与能力吗?他志存高远,雄心勃勃,恐怕“野心”二字用在曹操身上有些不恰当了吧。
曹操能谋善断,以统一大业为己任,是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
他善于调兵谴将,在每一次战役里都精打细算,从而经常取胜。
曹操在治世方面,十分出色。
在担任洛阳北部尉时,曹操不畏权贵豪强,对违反禁令的一律用五色棒打死,令京城震惊,豪强敛迹,没人敢再犯禁令。
在担任济南相时,他罢免了八名依附权贵,贪赃枉法的县级官吏,又下令撤毁祠堂,禁绝祭祀。
一时使济南的社会风气改变不少。
更可贵的是曹操重视经济。
他鼓励农耕,大兴屯田,使流民生活稳定,从而收买了民心,让百姓们都尽心尽力的耕作,尽心尽力的为他服务。
此外,他还注意兴修水利,保护农桑,使黄河两岸长期无洪灾现象,这是他为百姓办的一件大好事。
据史记记载,在曹操的统治下,北方出现了“家家丰足,仓库盈溢”的景象。
自古以来,成功的君王背后都有一位贤明的臣子。
可重视人才的曹操哪只有一位?他的手下能臣可是多不胜数,英才辈出呢。
曹操曾三次发布求贤令:不论门第高低,只要有“治国之道,用兵之术”,就可以做官。
想想,有几个君王能做到这一点呢?想当年,刘备的结拜兄弟关云长被曹操抓获。
曹操并没有将他杀害,而是以礼相待,想尽千方百计要留住这个人才。
关云长虽被感动却不愿为他效劳,曹操就把他放了。
赤壁之战中,关云长为了报答曹操不杀之恩,才把他放了吗?否则曹操早就见阎王爷了。
此外,曹操还很有文学才华。
两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写出了他包容一切,一统天下的雄心大志。
一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流传千古,脍炙人口。
由此可见,曹操是很有文学天赋的。
在我眼中,曹操乃了不起之英雄也,何如?
我遇见了曹操作文600
曹操:东汉未年的丞相,大将军,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战略家,书法家,著名诗人,魏王。
早年讨伐董卓,统领大军扫除大小诸侯,先后灭掉吕布,刘表,袁绍,袁谭,袁尚,张鲁,刘绣,逐刘备,赶马超。
有中国史上最著名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战。
统一北方,为民实行屯田制,开创建安文学,挟持天子以今诸侯,从而奠定三国。
他留下有千古绝唱的文学作品(观沧海)(短歌行)(龟虽寿)(让县自明本志令)。
是一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乱世枭雄也。
与曹操为话题写八百字作文
曹操??赤壁??失败 冬天的风异常的冷。
对曹操而言,这风吹得凉入心底,吹得心灰意冷,吹得几近绝望。
208年的长江上,曹操感受到了刻骨铭心的失败。
曾几何时,他是那么的潇洒,“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大有气吞山河的气概,战事的过于顺利,让他感到无比的欣喜,兵不血刃,荆州尽入版图,五千铁骑突袭,刘备败走长板坡。
一鼓作气,定要直捣江东。
于是,战船千里,旌旗蔽空,浩浩荡荡的顺流东向,迎接他的,是一群训练有素的水军。
初战一场,即被这些人挡在了赤壁。
曹操后来才知道,敌方指挥者是周瑜,还有诸葛亮。
他遇到了东吴的抵抗,但他没有充分估计这三万人的实力。
失败往往因为小事而造成。
他毫不怀疑的相信了黄盖的假降。
于他是件好事,于黄盖,却是个天大的阴谋。
意气激昂的曹操已然是个理想主义者,他只梦想着孙权如何伏首,却万没为现状作更多的考虑。
他开始骄傲了。
历史绝非是骄傲者的舞台,历史往往丢弃骄傲者。
天气倒没有太大的变化,曹操带领着连船向周瑜的船队进发,只是刮起了东南风,还驶来了黄盖的船。
士卒都探出头去看,突然,黄盖的船着火了,接着,连着的船都着了火。
一片混乱。
他就这样抛下了部队,带着少数人逃了回去,转瞬间,灰飞烟灭。
破碎的还有他的理想,统一天下的理想。
五十四岁了,以后再没有机会如此大动干戈了。
面对东海,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面对火光冲天的长江,只有借酒销愁,唯有杜康了! 这是他的一次彻底失败,豪气转瞬全无,潇洒已为失落取代,是大悲,为吴人取笑,是大败,已一无所有。
在后人纷纷赞颂周瑜指挥,用计得当时,可曾为曹操想过,他曾是驰骋北方战场的胜利者,如今却在茫茫的长江上吃到了败果。
这有如晴天霹雳,对于一个五十四岁的老人来讲,这将成为他一生的痛,一个永生难忘,难以磨灭的痛。
和曾经的胜利相比,总觉得失败往往来得太快,落差很大,如果难以接受,就会像项羽那样乌江自刎,但是,曹操永远是曹操,失败能让他心寒,能让他发出“如果郭嘉在,不会使我变得这样!”的感叹,却万不能打击他的上进心。
失败面前,正确的对待才是上策,曹操失败了,但是他重新审视了这次失败。
赤壁之后再无 赤壁。
失败给了曹操教训,也给了我们启示,其实失败并不可怕,只要正确面对,勇于向前,将失败作为动力,把灰心变为信心,定能克服失败,有所作为。
我见到了曹操作文三百字
在历史上对于曹操的评述非常多,正因为材料太多才会给它的写作带来了困难,同学们不知道该如何进行作文的展开。
要写好它,我们要把握几个重点,在重点确定以后,就可以把这“我眼中的曹操”写好了。
首先我们要确定是要从正面对曹操进行描写还是从负面对这个人物进行描写。
虽然在历史评论中大部分的人都说他是个奸雄,实际上,这个人物也有着很多的优点,对于统一中国这样的大业没有才略的人是做不到的。
接着我们要在确定了着眼点以后选择具体事件,也就是举例,我们从最能够表现曹操正面的或是负面的材料中选取出最具代表性的实例来作为素材使用。
有一点要注意,在选择事例的时候要选择哪种和我们这个年代的人生观价值观更为接近的事例来写,这样的事例会让人们感觉到熟悉,熟悉中的陌生会让读者产生兴趣。
这样的事例很多,例如曹操手下的名将很多,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才会为曹操工作哪,这说明他有着很高的用人艺术,而在现代社会用人艺术是最火爆的一门学问,不论是那个年龄段的人对于这门学问都或多或少的学习过。
在最后我们要做一个总结性的评价,也就是你对待曹操这个人物的看法,这个看法可以不被任何人影响,只是你单纯的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这个是比较好写的,只要把前面我们的举例论点做个简单扼要的评论就可以了,非常简单。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以《我心目中的曹操》写一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