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书架上拿下一摞画稿。第一张真有趣——哪里像维纳斯,简直是个笨头傻脑的丑八怪!你瞧,她歪着发髻,圆圆的脸庞“丰满”得有点臃肿,两只眼睛呆滞地睁着,高高的鼻梁别扭地歪到了一边,薄薄的嘴唇落到了下巴上。我越看越好笑,抓起画稿,正要揉成一团,但一转念:还是留在自己的“博物馆”里更有意思。我继续看第二张、第三张……它们都是维纳斯的头像,不过比第一张强多了,而且一张胜过一张。不信,请看第七张画稿吧!
“这张可算有了大致的轮廓,明暗也比较适当了。”我心里乐滋滋的,可是一推敲,好像缺点什么似的。我忙捧来维纳斯的半身石膏像,仔细地对照起来。
先看头发:我用手遮住其他部分,然后与石膏像比了比,多像啊!我又把脸型、五官也照此一一端详、对比一番。怪哉!局部都画得蛮像,怎么整体看就走了样呢?我百思不解其谜,好半天,才豁然开朗——原来是结构安排不妥,比例失调,散乱一点。我跃跃欲试,想再画一幅。
我摆好石膏像。选好活当的角度,端坐在她面前,凝视着,把维纳斯的形象印在自己的心中。郑板桥胸有成竹,我王若凌心中也有“美人儿”呢!
画笔在雪白的纸上轻轻地划着黑线,头部和塑像底坐的轮廓出现了;接着,在脸部上方三分之一的地方,维纳斯那双美丽的双眼皮的眼睛呈现在我眼前;继而,是她的鼻子和嘴巴;最后,该上明暗了。我把画笔握成与纸面形成45°的角度,从浅到浓地把侧光部和逆光的部分上了阴影,这样,维纳斯的眼睛就陷在眉骨下,她的鼻梁就高高地突出来了……
不知过了几个时辰,维纳斯的形象终于在我的笔尖下脱模了!哦!万岁!这一张可真像!瞧,从局部到整体,从点到面,啊,一切都像!我高兴得在沙发上来个前滚翻,挥着画稿,拍手跳着,乐不可支……
“我刚才真是太激动!唉,你这个人,就爱动感情!”待我冷静下来时,不禁笑自己太得意忘形了——画稿“八”字还没一撇呢!
“嗯,这个地方改小一点就好了。——哦,对了,这里太淡了……”我执着画笔,细心地修改着,只怕有一点点疏忽,毁了我的“杰作”。
“现在可好了,”我把画捧到面前,“嗯,令人满意!”我又把我的“杰作”与维纳斯像并排立着,退到一米外,欣赏着这两位“女神”。我聚精会神地斟酌着,许久,我觉得我的那张“女神”似乎缺少了什么。是美丽?还是别的?我盯着她们,盯着那尊维纳斯像。忽然间,我好像悟出了其中的奥妙,不禁叫起来:
“我真粗心!唉,只注重外表,可疏忽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东西:神韵。这是多么大的失误呀!”
我放下了手中的笔:我已经竭尽全力了,但我无能为力!我抬起头,再一次注视着那尊石膏像:维纳斯,艺术的象征,她那双富有魅力的眼睛平视着前方,闪着温柔、和蔼、恬静的目光,这目光,多像一位慈母在注视着宝贝安睡时的眼神;还有她那微笑的嘴角,显着一丝刚毅的神采。这一切,都闪耀着艺术的光艺。
“要想把这一切画下来,我还没达到那么高的艺述造诣呢。自己是不是太狂妄了?”话一出口,我又恨自己了:这算什么狂妄呢?我就不信,从现在起,一步一个脚印,认真画它几年、几十年,还怕不行吗?!也许,将来,我不但能画好维纳斯,用画笔把她的内在气质惟妙惟肖地画下来。而且还要给她安上那双现在谁也无法装上的断臂。等着吧!维纳斯,我不会使你失望的!
于是,我又拿起了画笔……
简评:
作者记录了第八次画像的情景,让人很自然地想到一句话: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从第一张的“丑八怪”到第七张的“有了大致的轮廊,明暗也比较适当”的进步可谓不小,但作者并不满足,又开始了第八张的临幕。绘画过程以及后来的修改过程都叙述得非常详细,可见作者的认真程度。虽然画像与雕像的差距依然存在,但我们可以想象第九张、第十张画像一定会更接近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