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北京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5000字
页眉文字
北京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摘要】随着老龄化社会来临,北京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必然对居民消费水平、消费规模及消费结构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借助标准消费人模型,把人口年龄结构变量引入消费函数,分析了北京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居民消费产生的系列影响,尤其是老龄化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北京;人口结构;居民消费;标准消费人。
一、北京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特征
1、人口年龄结构仍呈橄榄型结构,处于人口红利期。
从1990年-2011年数据看,伴随外来人口的不断流入,北京劳动人口比重不断的增加,仍处于人口生产红利期。其中,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受外来人口流入影响较大,常住外来人口的年龄集中在20-39岁,这部分人口占外来人口的62.8%,可见外来人口的大量流入是北京市常住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重要原因,预计这种结构变化趋势仍将持续一段时期。
2、总抚养比持续下降,但是老年抚养比维持高位。
1990年-2011年,北京人口总抚养比呈现持续下降态势。其中,少年抚养比1990年至2004年降幅较大,2005年至2011年进入平稳期;老年抚养比从1990年至2006年小幅攀升,整体趋势处于上涨期,2007年至2011年维持在高位。老年人口的绝对量在2011年已经达到181.7,尤其
页脚文字
页眉文字
是高龄老人的总量和比重都在上升,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
3、人口结构变化在不同区域表现不同
人口区域变化呈现不平衡态势,老年人口系数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低于全市水平,而首都功能核心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高于全市水平。2000年-2011年,首都功能核心区与城市功能拓展区呈现小幅上升,分别为12.38%到13.63%、7.65%到8.81%;城市发展新区变化较小,从7.12%到7.27%,仅上升0.15个百分点;生态涵养发展区老龄化速度加快,由8.52%升至10.52%。
二、北京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基本假设及模型构建
1、基本假设
根据人口统计指标把全部人口划分为三个年龄组:少儿(0-14岁)、劳动人口(15-64岁)、老年人(65岁及其以上)。
假设一: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有效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假设二:少儿的平均消费水平是劳动人口的α倍,老年人的平均消费水平是劳动人口的β倍,总人口P中有老年人αged、少儿ch、劳动人口l,标准消费人口为:SCP=α.ch+β.αged+l。
令C代表总消费额,则标准消费人的消费水平表示为:SC=C/SCP;令P代表总人口,每100人中相当于的标准消费人数表示为:SCPP×100=(α?ch+β?αged+l)×100。其中,ch、αged、l分别代表少儿、老年人、劳动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占比。
2、模型构建
页脚文字
页眉文字
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与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均认为居民消费是根据其一生收入来决定的,不同年龄段人口的消费倾向和消费需求有差异性。且生命周期假说将人口年龄结构引入了消费函数。但目前还难以找到一个变量来表示人口年龄结构,且直接引入年龄结构变量的消费函数存在多重共线性,计量模型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所以无法直接将人口年龄结构纳入消费函数。不过一些学者(王金营,2006;刘金玲,王东海,2008;白如冰,2010;于潇,孙猛,2011)引入标准消费人概念和变量,成功地把人口年龄结构引入消费函数,本文将运用此方法进行分析。
标准消费人的消费水平是已经排除了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根据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影响居民消费需求的主要是因素是当期收入,我们构建消费函数(即模型一):SCt=β1+β2yt+ut。再根据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说,居民消费需求有棘轮效应,还受到上期消费的影响,所以在消费模型中引入消费需求滞后项,建立修正模型(即模型二):SCt=β1+β2yt+β3SCt-1+ut。其中,SCt为t年标准消费人消费水平,yt为人均t年的GDP,ut为误差修正项。
(二)数据整理与计算
1、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了1990-2011年的年度数据,主要包括人均消费水平、人均GDP和人口年龄结构,数据均来自北京市统计年鉴。
2、标准消费人及标准消费水平数据的计算
G.J.Stolnitz(1992)认为老年人消费水平相当于劳动人口的80%;于学军(1995)、李建民(2001)、刘洋(2011)则认为老人消费水平相当
页脚文字
页眉文字
于劳动人口消费水平的70%左右。不同的社会环境、经济条件和文化传统,会造成居民消费水平的差异。考虑北京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较高,本文以0.8为系数将老年人折算为标准消费人,同时将少儿的标准消费系数也定为0.8,据此将1990-2011年期间北京人口折算成标准消费人。
1990-2011年间,随着老年人口比重的上升,每100的标准消费人由94.44提高到96.4。如果消费总额既定,则标准消费人消费水平将因老龄化的发展而降低。根据计算得到的标准消费人总量和消费总额,可计算得到标准消费人消费水平,由此可得老年人口和少儿人口的消费规模和消费比重。如果将老年人和少儿人口都看作0.8个标准消费人的话,北京市老年人口消费总额由1990年的115.7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418.5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9%,大于消费总额的年均增长速度18%。
(三)模型的检验与估计
1、模型一的检验与估计
SCt=1245.036+0.322413yt
(4.152963)(43.52187)
(0.0005)(0.0000)
R2=0.989552;DW=0.399127;F=1894.153;Sig=0.000000 R2为判定系数,反应模型的拟合度,其数值为0.989552显示了模型高度拟合了1990年到2011年标准消费人消费水平与人均GDP的关系。模型也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因为所有的系数都有正确的符号,而且每个系数又都是个别统计显著的,从而表明模型中所有变量与人均消费水平的关系都不显著,人均GDP与人均消费水平呈非常弱的正相关,少年儿童比重与人均消
页脚文字
页眉文字
费水平呈非常弱的负相关,而老年人口比重基本与人均消费水平不相关。由于参数估计未获得显著性检验,因此该模型不能作为反映人口年龄结构与人均消费水平的关系。
2、模型二的检验与估计
SCt=469.2360+0.069352yt+0.858707sct-1
(2.108356)(1.800822)(6.555986)
(0.0493) (0.0885) (0.0000)
R2=0.996845;DW=1.358855;F=2843.229;Sig=0.00000;该模型高度拟合北京1990-2011年间的消费水平与人均GDP水平的关系,模型总显著性检验通过,各参数也均显著通过检验。而且此模型的拟合优度明显高于前面的模型,优点还在于可直接排除序列相关的干扰。上式表明:第一,人口年龄结构与居民消费水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函数关系;第二,人均GDP的水平越高,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越大;第三,如果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人口抚养比上升即αgedt+cht提高,人均GDP提高带来的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速度将减小为:c't=0.318-0.0636(αgedt+cht)
三、结论与建议
(一)主要结论
1、虽然外来人口的不断流入,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老龄化趋势,使得北京劳动力供给充足,人口总抚养比处于下降通道,但难以掩饰老龄化尤其是高龄化的趋势。预计未来人口生产红利会出现下降,但是消费总量及结构的变化,为人口消费红利的出现和扩大内需创造了重大契机。
2、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趋势,使得老年消费品消费总量增加,消
页脚文字
页眉文字
费需求增强。并且老龄化的趋势使得老年人口消费总量的增长速度快于少儿人口消费总量增长,这预示着未来老年消费市场的潜力巨大,特别是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社会服务等消费需求会增加。
3、当期收入水平和消费习惯是影响居民消费的两个重要因素。老年人口的边际消费倾向不仅与人均收入水平有关,而且与消费系数有关。老年人口与劳动人口的消费水平越是接近(即β接近1),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的负面效应就越小,反之越大。
(二)政策建议
1、完善社会保障,缓解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一是坚持覆盖广泛、水平适当、结构合理、基金平衡的原则,逐步建立健全适合我市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二是对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加大政策强制性的力度,进一步保证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和建立。三是建立个人养老储蓄制度,鼓励老年人积极参加。即对设立的养老储蓄账户设定最低储蓄限额,鼓励养老储蓄。四是建立可持续的保险金体制,利用多渠道进行投资。发挥社会上养老基金会的作用,提供养老保障福利彩票等,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投入老年产业的发展,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五是要实现城乡一体的养老保障制度的衔接,探索出适应城乡最低生活的保障制度。
2、政府应提前对养老产业进行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
一是对老年产业应采取福利性商业化运作模式,由政府牵头,企业主体,市场主导来大力发展老年卫生保健、老年护理、老年娱乐、老年教育、旅游服务、再就业等老年产业。通过走社会化、产业化的道路,积极构筑
页脚文字
页眉文字
多层次、全方位的老年产业发展体系。通过老年需求推动老年产业,通过发展老年产业,进一步培育、引导、满足老年需求。二是把老年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作为国家扶持行业。制定引导老年产业发展的税收、信贷、投资等政策,采取税收优惠、减免费用、信贷支持等措施,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对老年产业予以大力发展和扶持,积极鼓励、引导和规范个体私营和外资等非公有资本参与老年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文星,徐长生,艾春荣.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和居民消费:1989-2004.经济研究,2008,7.
[2]王金营,付秀彬.考虑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中国消费函数计量分析.人口研究,2006,1.
[3]王森.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居民消费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西北人口,2010,1.
[4]李建民.老年人消费需求影响因素分析及我国老年人消费需求增长预测.人口与经济,2001,5.
[5]朱信凯,骆晨.消费函数的理论逻辑与中国化:一个文献综述.经济研究,2011,1.
页脚文字
页眉文字
1、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
2、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中文摘要约100—200字;
3、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
4、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
5、正文:
专科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3000字以上。
毕业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
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
页脚文字
页眉文字
6、谢辞:简述自己通过做毕业论文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7、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
8、注释: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
9、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
想要了解更多,请访问豆丁主页:://.docin./
页脚文字
作文二:《北京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17000字
北京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硕士学位论文
院系:
业:
号:丝盗堂瞳堕鲨丝盗堂,,,,,,,,,,,专学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文魁,,~垒生?旦
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今所呈交的《北京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居民消费影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科研成果。尽我所知,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内容及科研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
作者签名:~颦主华日期:盟年三月旦日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有关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借阅或网络索引;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取影印、—————————————————————————————————————————————————————
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储躲弛导师躲蝉隰鲨年三月翠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居民塑塑塑堑堕
摘要
伴随着北京市,,,的不断提高,北京市居民消费率和消费结构都在发生着变化。居民消费率呈倒,型变化,居民消费中居住消费支出和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的比例不断上升。笔者注意到,在居民消费率和消费结构变化的同时,北京市人口年龄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动,因而分析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可获得的统计资料,采用统计分析、计量分析和实证描述想结合的方法,来研究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北京市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得出,北京市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并且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北京市居民消费率和平均消费倾向偏低,居民消费结构也处于中低水平;老年消费市场有广阔的前景;人,,年龄结构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稳定函数关系;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与劳动人口的消费水平差异越大,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越大;居民收入水平越高,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越大;人口抚养比上升,人均,,,增加带动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速度将会降低。针对以上结论,提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行员工持股计划、延迟退休、提倡信贷消费、发展养老金融和开发养老关键词:居民消费人口年龄结构标准消费人房产等政策建议。 —————————————————————————————————————————————————————
,,,,,,;,
,,,,,;,,,,,,,,,,,,,,,,,,,,,,,,,,,,,;,,,,,,,,,,,,,,,,,
;,,,,,,,,,,,,,,;,,,,,,,;,,,,,,,(,,,,,,,,,;,,,,,,,,,,,,,,,,,,,,,,,,,,,,,,,,(,,,,,,,,,,,,,,,,,,,,,,,,,,,,,,,,,,,,,,,,,,,,,,,,,,,,’;,,,,,,,,,,,,,,,,,,,(,,,,,,,,,,,,,;,,,,,,,,,,,,,,,,,,,,,,,,,,,,,,,,;,,,,,,,,,,,;,,,,,,,(,,,,,,,,,,,?,,,,,?,,,,,,,,;,,,,,,,,,,,,,,,,,,,,;,,,,,,;,,,,,,,,,,,,;,,,,,,,,,,,,,,,,,,,,,,,,,;,,;,,,,,,,,,;,,;,(,,,,,,,,;,,,,,,,,,,,,,,,,,,,;,,,,,,,,,,,,,,,,;,,,,,,,,,,,,,,,,,,,;,,,,,,,,;,(,,,,,,,,,,,,,,,,,,,,;,,,,,,,,,,,,,,,,,,,,,,,,,,,,,,,,,,,,,,,,,,,,,,;,,,,,,,,,,,,,,,,,,,,;,,,,,,,,,,,,,,;,,,,,,,,;,,,,,,,,,,,,,,,,,,,,,,,;,,,,,,,,,,,,,,,,,,—————————————————————————————————————————————————————
,,;,,,,,,,,,,,,,,,,,,,,,,,,,’;,,,,,,,,,,(,,,,,,,,,,,,,,,,,,,,,,,,,,,,,,,,,,,,,,,,,,,,,,;,,,,,,,,,,,,,,,,;,,,,,,,,,,,,,,,,,
,,,,,,,,,,,,,,,,;,,,,,,,,,,,,,,,,,,,,,,,,’;,,,,,,,,,,,,,,;,,,,,,,,,,,
,,,,,;,,,,,,,,,,;,,,,,,,,,,,,,,,,,,,,,,,,,,,;,,(,,,,,,,,,,,,,,,,,,,,,,,,;,,,,,,,;,,,,,,,,,,
,,,,,,,,;,,,,,,,,,,,;,,,,,,,,,,,,,,,,,,;,,,,,,,,,,,,,,,,,,,;,,,,,,,,,,,,,,,,,,,,,,,,,,,,,,,,,,,,,,,,,,,,,,,,,,;,,,,,,,,,,,,,,,,,,,,,,,,,,,,,,,,,,;,,,,,,,,,,,;,,,,,,,,,,,,,,,’;,,,,,,,,,,;,,,,,,,,,,,,,,,,,,,,;,,,,,,,,,,,,,,,,,,,,,,,,,,,,,,,,,,,,,,;,,,,,,,,,,,,,,,,,;,,,,,,,,,,,,’;,,,,,,,,,,;,,,,,—————————————————————————————————————————————————————
,,,,,,,,,,,,,,,,,,,,,,,,,,,,,;,,,,,,,,,,,,,,,,,,,,,,,,,,,;,,,,,,,,,,,,,,,,,,,,,,,;,,,,,,,,,,,,,,,,;,,(,,,,,,,,,,,,,,,,,,,,,,,,,,,,,,,,,,,,,,,,,,,;,,,,,,;,,,,,;,,,,,,,,,,,,,,,,,,,,,,,,,,,,,,,,,,,,,,,,,,;,,,,,,,,,,,,,,,,,,,,,,,,,,,,,,,,,,,;,,,,,,;,,,,,;,,,,,,,,,,,,,,,,,,,,,,,,,,,,,,,,,,,,,,,,,,;,,,,,,,,,,,,,,,,,,,,;,,,,,,,,(
,,,,,,,:,,,,,,,,,;,,,,,,,,,,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居民消冀的影响
目录
摘
要????????????????????????????????,,,,,,,;
,?????????????????????((?((((??(?(((((?(??????(???(((,目—————————————————————————————————————————————————————
录????????????????????????????????,,引
言???????????????????????????????,
,(,提出问
题??????????????????????????,,。,基本框
架?????????????????????????一,,(,研究方
法?????????????????????????((,
,(,(,定量分析
法??????????????????????。,
,(,(,综合运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方
法????????????,
,(,(,比较研究
法??????????????????????,
,(,创新与不
足????????????????????????一,,文献综
述?????????????????????????????,
,(,国外研究现
—————————————————————————————————————————————————————
状???????????????????????((,,(,国内研究现
状???????????????????????((,,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理论分
析??????????????((,
,(,消费函
数??????????????????????????,
,(,(,国外消费函数研
究???????????????????,
,(,(,国内消费函数研
究??????????????????(,,
,(,人口转变理论与人口老龄
化?????????????????,,
,(,(,人口转变理
论?????????????????????,,
,(,。,人口转变与老龄
化??????”?????????。:??。(,,
,(,人口年龄结构对消费的影
响?????????????????,,
,(,(,少儿人口对消费的影
响?????????????????,,
,(,,,劳动人口影响消费的路
—————————————————————————————————————————————————————
径???????????????(,,
,(,(,老年人口影响消费的路
径???????????????(,,
,北京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及消费状
况????????????????,,
,(,北京市人口年龄结构变
动???????????????????,,
,(,(,人口的自然变
动???????????????????(,,
,(,(,人口年龄结构变
动???????????????????,,
,(,消费的现
状????????????????????????(,,
,(,(,消费规
模??????????????????????(,,
,(,(,消费结
构??????????????????????。,,
,人口年龄结构影响居民消费的实证研
究???????????????,,
,(,基本假设及模型构
建????????????????????,,
,(,(,基本假
——————————————————————————————————————————————————
———
设??????????????????????(,,
,(,。,模型构
建??????????????????????一,,
,(,数据整理与计
算??????????????????????,,,
,(,(,数据来
源??????????????????????一,,
,(,(,标准消费人及标准消费水平数据的计
算?????????(,,
,,,模型的检验与估
计?????????????????????(,,,。,。,模型一的检验与估计?????????????????。,,
,(,(,模型二的检验与估
计??????????????????,,
,结论和政策建
议?????????????????????????,,
,(,主要结
论?????????????????????????(,,
,(,(,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抚养比却不断下降????????(,,
,(,(,收入和消费习惯是关键因
素??????????????(,,
—————————————————————————————————————————————————————
,(,(,老年人口消费市场有广阔前
景?????????????(,,
,(,(,人口老龄化会降低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率????????(,,
,(,(,消费当量系数至关重
要????????????????(,,
,(,(,消费结构的变
化???????????????????(,,
,(,政策建
议?????????????????????????,,
,(,(,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
系????????????????(,,
,(,(,加大收入分配调整力
度????????????????(,,
,(,(,促进就
业???????????????????????,,
,(,(,倡导积极的消费理
念?????????????????(,,
,(,(,完善养老服务体
系??????????????????((,,
参考文
献????????????????????????????——————————————————————————————————————————————————
———
??,,致
谢???????????????????????????????((,,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成
果???????????????????(,,
,引言
,(,提出问题
北京市已经进入消费驱动时代,最终消费是,,,主要组成部分,对于,,,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居民消费与政府消费共同构成最终消费,居民消费占到最终消费的,,,以上。还有,居民消费的各类产品和服务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构成消费结构,消费结构的发展演变也影响着产业结构的分布。伴随着北京市,,,总量、人均,,,以及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率呈现倒,型变化和居民消费结构水平不断上升。居民消费率从,,,,年的,,,上升至,,,,的,,,,而后进入下降轨道,,,,,年仅为,,,。消费结构中医疗保健支出、居住支出和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比不断上升,食品支出占比不断下降。对于居民消费不足,一些学者从收入分配不公导致收入差距过大和收入不确定性导致居民预防性储蓄的角度,另一些学者从社会保障不完善导致居民消费预期不足的角度,还有一些学者从消费环境和消费理念的角度来进行分析,这些都是有益的探索。而对消费结构的变动,则多从经济发展自然而然的导致消费结构变化的角度来分析。笔者注意到,在居民消费率与消费结构变化的同时,北京市的人口年龄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动,,,,,年—————————————————————————————————————————————————————
少儿系数指标进入老年型,,,,,年少儿系数、老少比和年龄中位数三项指标均进入老年型,,,,,年全面进入老年型。我们不能不说这是巧合,但是偶然背后是必然,需要认真分析。由于不同年龄阶段人口的消费行为具有异质性,北京市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会居民消费,具体来说,会影响居民消费规模,也会影响居民消费结构。
引入人口年龄结构变量研究其对我市居民消费影响,能更好地掌握我市的消费状况,为政府提供一些刺激消费需求的政策建议,以及这些建议的科学依据,也为政府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一些参考。以期解决有效消费需求与有效供给、消费结构与生产结构矛盾,合理组织消费品的有效供给,有效配置社会资源,满足居民的有效消费需求。
,(,基本框架
由于居民消费受到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面对消费不足,从人口的角度来分析其原因,正确的应对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于居民消费影响,提出满足各年龄阶段人口消费需求的建议,是本文研究的初衷。所以,本文研究的重点是消费。
第一章作为前言部分,提出了研究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现实意义,给出了本文的基本思路和框架,列出了本文运用的主要方法,展望了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对国内外实证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了这些实证研
究的优点和不足。第三章主要是理论规范分析,先对国内外消费函数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回顾,得出其中的发展趋势,然后对人口转变理论的几个发展阶段进行了概括总结,分析了人口转变与人口老龄化—————————————————————————————————————————————————————
的关系,最后重点分析了少儿、劳动人口和老年入口对于消费规模和消费结构的影响。第四章大篇幅的实证分析,描述了入口自然变动和人口年龄变动的状况,从人均消费性支出、居民消费率和平均消费倾向三个角度表征了消费规模,又从生存型消费、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三个层次探索消费结构的演变趋势。第五章是计量实证分析,运用绝对收入假说和相对收入假说建立了标准消费人模型,使用数理逻辑的分析方法演绎分析各年龄阶段人口对于消费的影响,又定量分析少儿系数和老年系数对于消费影响。第六章,根据以上实证分析的结论,结合规范分析的逻辑,提出可行性的政策建议,主要从收入分配、促进就业、改善消费观念和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
,(,研究方法
,(,(,定量分析法
建立标准消费人计量分析模型,先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再进行协整分析,还运用了广义差分法对模型进行修正,定量分析了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以及运用图表分析了人口年龄结构与消费结构之间的联动关系,为提出政策建议提供了依据。
,(,(,综合运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方法
从客观经济社会现象出发,实证分析北京市人口自然变动情况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情况,以及北京市的居民消费规模和消费结构现状,并对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了计量分析和检验。再规范分析少儿人口、劳动人口和老年人口对于消费的影响,然后再次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验证,最后运用规范分析的方—————————————————————————————————————————————————————
法提出了对策建议。
,(,(,比较研究法
本文比较分析了北京市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居民消费率和消费结构,得出我们的差距,把握其发展趋势,为下一步的政策制定提供导向。也对北京市人口年龄结构和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做了比较,突出北京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特点,这也正是本研究的意义之所在。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市人,,,年龄结构变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创新与不足
运用标准消费人模型对北京的居民消费规模进行了分析,梳理了人口转变理论和经典消费理论之后,将两者结合分析了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消费规模和结构的影响。还有一点就是分析人口年龄结构与居民消费结构之间的联动关系。这可能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本文也有一些不足,由于统计年鉴的数据格式不断变化,可以获得数据的时间年限比较短,致使一些问题无法进行实证分析。二是,消费结构与消费支出结构是有一定差异的,本文以消费支出结构替代了消费结构。三,限于篇幅和专业知识,本文未对人口年龄结构做出预测,若做出预测本文对未来的指点意义更强。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市人,,年龄结构变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文献综述
,(,国外研究现状
莫迪利安尼(,,,,)利用跨国横截面数据,验证了在不发达—————————————————————————————————————————————————————
国家抚养比与储蓄率之间存在负的相关性。,,,,(,,,,)使用,,个国家的截面数据,进行计量回归分析,认为较高的老年抚养比和总抚养比会抑制储蓄率的提高,有利于居民消费的增长。,,,,,,,和,,,,,,,,,,(,,,,)使用亚洲,,个国家,,,,—,,,,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对人口年龄结构与储蓄之间的关系作了研究,认为人口年龄结构会显著影响储蓄。,,,,,,,,,,,,,,,,(,,,,)对中国,,,,,,,,,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计量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人均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是我国高储蓄现象的重要推手。,,,,,和,,;,(,,,,)分析了英国人口年龄结构与居民储蓄的关系,他使用的是,,,,年到,,,,年英国的家庭支出调查数据,发现样本选择偏差矫正和养老金收入调整后,英国消费者年龄结构和储蓄率之间的关系与人口年龄结构和消费之间关系一致。,,;,和,,,,(,,,,)使用了迭代模型,对人口年龄结构与居民消费之间的长短期联动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口出生率降低会在短期内促使消费上升,但较长一段时期后,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的出现会削弱人口出生率降低的刺激效应,甚至会导致居民消费水平降低。,,,,,,,和,,,(,,,,)运用动态面板分析方法,使用引入储蓄习惯的生命周期假说,实证分析,,,,年到,,,,年中国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发现人口年龄结构、储蓄习惯和利率水平在统计上是显著的。
,,,,,(,,,,)分别建立了城镇和农村的分段模型,使—————————————————————————————————————————————————————
用,,,,年到,,,,年的中国家庭储蓄调查数据,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做实证分析,发现总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对储蓄的影响均统计不显著。,,,,(,,,,,,,(,,,,)在生命周期假说基础上,使用,,个亚洲国家和地区,,,,,,,,,年间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回归模型,计量检验了人口年龄结构对储蓄率影响,验证了生命周期假说的观点,但是他认为人口老龄化对储蓄率的影响比较微弱。
,,,,,(,,,,)将不发达国家按收入分成了三个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只有高收入组储蓄与抚养比成负相关,因此他认为勒夫将不发达国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研究是无意义的,所得到的结果也无法令人信服的。,,,,,和,;,,,,,(,,,,)使用了,,,,,,,,,年,,个国家的截面数据,研究了少儿人口、老年人口与储蓄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现,,,,年到,,,,年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与储蓄率呈负相关,其他时间则无显著相关关系。
其他的研究还有,,,,,,,,和,,,,,,,(,,,,)发现,老年人口为实现效用最大化产生的遗赠动机,以及为了应对未来支出的不确定性而产生预防性储蓄动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由于老年人口系数上升所导致的储蓄率下降。,,,,,,,,(,,,,)发
现,人口年龄因素会对消费者的品牌偏好产生影响,消费个体在某个特定的年龄阶段,容易对某类商品形成的偏好,从而形成特定的消费决策。,,,,,,(,,,,)研究了消费者年龄阶段的划分,—————————————————————————————————————————————————————
以及老年人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认为人口年龄结构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消费决策,从而产生消费结构的差异。
,(,国内研究现状
袁志刚和宋铮(,,,,)通过数值模拟迭代模型发现,在预期的跨期消费替代弹性范围内,社会最优储蓄与劳动人口数量有负相关关系,而与老年人口规模有正相关的关系。贺菊煌(,,,,)将生命周期假说、人口模型与索洛经济增长模型有机结合构建了一个模型,他的模型中包含了预期收入、社会养老保障和财产继承,以及人口非正常死亡和预期寿命等因素。研究发现,人口出生率降低会使得人口规模增长减速,降低人口的自然承载力,促使人均居民消费快速增长。而人口死亡率的下降会导致人口老龄化,加剧人口自然承载力,降低居民消费。王德文、蔡畴和张学辉(,,,,)使用了引入地区虚拟变量和政策虚拟变量的,,,,模型,运用,,,,年以来的省际时间序列数据,检验了储蓄与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和总抚养比的关系,发现人口抚养比与储蓄率的统计关系显著,消费在短期内与少儿抚养比呈正相关,长期内人口转变对储蓄的影响会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而不断弱化。王刚(,,,,)对北京市未来人口年龄结构的进行了预测,并分析了演变趋势,还对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消费偏好进行了概括,发现北京市居民消费率下降的主要因素是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王金营、付秀彬(,,,,)引入标准消费人,有效地把人口年龄结构引入消费函数。他把入口分为三个年龄组:少年人口、劳动入口、老年人口,依据各年龄组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偏好,赋予各年—————————————————————————————————————————————————————
龄组不同的消费当量系数。研究证实,消费规模和消费结构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入口老龄化的影响。王海东(,,,,)将人口年龄结构加权变量引入到消费跨期效用函数中,使用,,,,—,,,,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消费跨期效用函数的变量进行了估计,并对,,,,,,,,,年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作出了预测,发现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人均最优消费增长率有下降的趋势。徐长生和李文星(,,,,)考察了,,,,,,,,,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运用的是动态面板估计方法,实证分析后发现居民消费与老年抚养比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李洪心、高威(,,,,)使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衡量了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认为人口老龄化会降低食品和衣着消费支出,拉升医疗保健和旅游消费支出。汪伟(,,,,)依据生命周期假说,使用中国,,,,—,,,,年各省的面板数据,考察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经济增长及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对我国储蓄率的影响,认为我国高储蓄现象是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年龄结构非自然变动和经济社会体制改革共同作用的结果,还认为人口老龄化会引起储蓄下降,改
变高储蓄现象。刘雯(,,,,)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湖南省人口年龄分布结构是湖南省当前消费率过低的原因之一,老年抚养比与居民消费率呈负相关。康建英(,,,,)运用误差修正模型,从长短期两方面分析了黄金储蓄年龄组储蓄对消费的影响,发现黄金储蓄年龄组人口的占比严重抑制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林筱文和宋保庆(,,,,)使用,,,,—,,,,年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向量—————————————————————————————————————————————————————
自回归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对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和人口年龄结构的关系做出分析,发现人口年龄结构的各指标对居民消费边际倾向的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是老年抚养比、总抚养比和少年抚养比。王森(,,,,)使用,,,,—,,,,年我国人口老少比、人均消费性支出和人均,,,等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协整理论,以及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居民消费和人口老龄化之间的关系作了实证分析,发现人口老龄化影响居民消费的效应是不确定的,呈现出一种正负交错的态势,总体上讲,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微弱。吕美晔、李响、王凯(,,,,)实证分析研究了,,,,,,,,,中国农村消费的现状,结果表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在统计上是显著的,农村居民消费与少儿抚养比之间呈正相关,与老人抚养比之间呈负相关。张乐、雷良海(,,,,)使用中国,,,,—,,,,年各省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表明少儿抚养比与居民消费率呈同向变化,老年抚养比与居民消费率呈反向变化。王霞(,,,,)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张玉周(,,,,)使用,,,,—,,,,年的河南省的数据,实证分析了河南省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居民消费与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居民消费与少儿抚养比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而与老年抚养比有微弱的相关性,但当老年抚养比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加大这种影响。王宇鹏(,,,,)认为人口老龄化显著影响城镇居民消费行为,老人抚养比越高,则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越高;少儿抚养比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则不显著。于潇、孙猛(,,,,)指—————————————————————————————————————————————————————
出中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初期阶段,老年人口比重快速上升伴随着少儿人口比重的迅速下降,在老年人消费系数高于少儿消费系数的情况下,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的影响为促进效应;当老龄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时,将对消费产生抑制效应。
国外研究中,多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角度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有显著、微弱和不确定三种。国内研究中,早期和国外研究比较类似,研究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储蓄的影响,后来多直接研究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以及总抚养比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具体上,这些学者从居民消费倾向和居民消费率的角度,研究了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居民消费规模的影响,以及人口年龄结构与居民消费结构之间的联动关系。这些研究是在国家层面上进行的,而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得出统一的结论难免有失偏颇。北京市作为国家首都,有自身的特点,目前这方面分析却不多。因此,本文将实证分析北京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
,(,(,国外消费函数研究
国外消费函数前期发展大体分为四个阶段:绝对收入假说、相对收入假说、持久收入假说和生命周期假说。后来又出现了预防性储蓄理论、理性预期假说、随机游走假说和误差修正消费函数等。当发展到持久收入假说、生命周期假说时,人口年龄才以内生变量的形式加入到消费函数中。
,(,(,(,绝对收入假说
凯恩斯以心理分析为基础,提出了绝对收入假说。该假说认为,—————————————————————————————————————————————————————
收入决定消费,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正比例关系,比例即是边际消费倾向;存在着一定的白发性消费,即有截距项: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有递减的趋势,并且前者下降的速度快于后者。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也在增加,但会出现消费增量小于收入的增量的情况,并且收入水平越高,边际消费倾向越低。函数表达式为:
,,仅,,,,,,
其中,;为消费,,为收入,口为自发性消费,参数口为边际消费倾向,其值介于,与,之间。这个函数,表明高收入人群的边际消费倾向较之于中低收入人群低,所以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着力提高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对于促进消费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消费不仅仅受到当期收入影响,还会受到消费习惯等因素的影响。
,(,(,(,相对收入假说
杜森贝利在《收入、储蓄和消费行为理论》一书中提出了相对收入假说,他通过经验和心理分析,对绝对收入假说中消费的独立性和不可逆性假定提出了质疑,并进行了修正。他认为消费者的决策会受到他人的影响,会模仿他人,并非是独立的;消费者之间也会互相攀比: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以前收入水平也会影响消费;而不单单受到当期收入的影响。根据相对收入假说,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长期内收入与消费之间有着稳定的比例关系;短期内,消费会在自发消费的基础以上与收入呈一定的线性关系。由此可见,若用函数表达的话,长期消费函数是从原点出发的一条直线,短期消费—————————————————————————————————————————————————————
函数则有一定的整截距,直观上可以看做是长期消费函数的上移,只不过斜率也可能不同。公式表示如下:
长期消费函数:,,,,
短期消费函数:,,,,,“
他将短期消费函数产生截距的原因归结为经济周期波动引起消费者行为发生变化。相对收入假说的核心思想是消费的棘轮效应,不论短期还是长期,消费者都会依据收入的增加持续不断的提高消费水平,但是当收入下降时却很难降低自己的消费水平,消费具有一定的刚性。短期消费函数的截距,主要是经济持续下行,人们的收入水平下降,但是由于前期消费习惯以及攀比效应的影响,消费者不会将自己的消费水平降至前期的消费水平以下。
,(,(,(,生命周期假说
莫迪利安尼提出了生命周期假说,其分析基础是消费者行为理论。该假说认为消费者根据自己一生的预期收入,依据效用最大化原则,来安排自己的消费与储蓄。该假说不考虑人从出生到开始工作的这段时间,工作时期和退休时期共同构成了人的生命周期。设生命周期为,,,工作时期为,,,则退休时期为(,,—,,)。再假定不考虑财产因素,即劳动者开始工作时没有财产收入,只有劳动收入。设年平均劳动收入为,,,则一生的收入为(,,,,,),这就是能够供消费者消费的总收入。设消费者平均年消费量为,,则其一生的总消费为(,,宰;)。消费者的总消费应该等于其总收入。工作时期消费者不会把全部劳动收入用于消费,而是留下一部分作为储蓄,—————————————————————————————————————————————————————
这样退休时期可以用这部分储蓄进行消费。消费者当期的消费不单单取决于消费者当期的收入,还要考虑寿命预期和未来的收入水平等因素,边际消费倾向是,『,,,,。用公式表示为:
,州,,,,蝴,即,,,,木(,『,,,,)
生命周期消费假说将消费和储蓄行为与对入口的考虑,特别是对入口年龄的分布联系起来,可以得出消费与储蓄之间的关系会受到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若少儿系数和老年人口系数越高,即非劳动人口的比重越大,消费就会越多,储蓄就会越少:若劳动人口系数越大,即劳动人口越多,储蓄就会越多,消费就会越少。该假说还分析了遗产税和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较高的遗产税率会减少储蓄增加消费,较低的遗产税则会鼓励储蓄抑制消费,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也会消除消费的后顾之忧降低储蓄率。
,(,(,(,持久收入假说
弗里德曼在对绝对收入假说修正和补充的基础上,提出了持久收入假说。他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发现,有一些消费比较稳定,属于满足消费基本需要的消费;还有一些非常规消费,这些消费可能是由于不确定的事件引发的,也可能是由于收入,,
的波动引发的。与此对应,消费者的收入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可以预期的、稳定的收入;另一种是不固定的额外收入如兼职收入,以及一次性偶发收入如彩票中奖。基于此,他把消费分为基本消费与非常规消费,把收入分为持久收入和不可预期的收入。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消费取决于持久收入,两者之间有稳定的比例关系,比例即为—————————————————————————————————————————————————————
边际消费倾向;而不可预期收入与非常规收入之间并没有关系,非常规收入不存在边际消费倾向,全部用于储蓄。由此可见,消费者不会根据短期的收入变化调整自己的消费支出,也不会依据当期收入改变消费水平,只有当偶然的收入和损失能够影响到持久收入时,消费者才会调整自己的消费决策。由此可见,消费是持久收入的函数,其函数表达式为:
,,,,,
其中,,为消费,,为边际消费倾向,,,为持久收入。
一般情况下,可用下述公式估计持久收入水平:
,,,,,一,,,(,—,二,),,,,?(,一,),二,
其中,,,为持久收入水平,,为当期收入水平,,,,为前期收入水平,,为加权数。根据持久收入的估计公式,上述消费函数可以表达为:
;,,,,,;,,,,,,(,—,),,,
持久收入假说对于国家制定消费刺激政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为消费者具有前瞻性的,可以跨期实现消费均衡。政府短期的刺激政策不会改变居民消费的预期,暂时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为零,消费会把这部分暂时收入储蓄起来,而不是用来消费。只有当消费刺激政策能够改变消费的预期时,消费者才会依据政策的调整,预计自己当前持久收入,改变自己的消费决策。
,(,(,(,预防性储蓄假说
—————————————————————————————————————————————————————
,,,,,,在运用并扩展生命周期和持久收入假说的基础上,提出了预防性储蓄假说。该假说是指,消费厌恶未来收入不确定带来的风险,为了规避收入大幅下降,消费剧烈变动,会产生预防性储蓄动机。生命周期假说认为,消费者会为了将来退休后养老迸行储蓄,实际上消费者还会为了遗赠而储蓄,也会预防未来的不确定性而储蓄。该理论认为,消费者面临的收入不确定性越大,越不会随机游走消费,越可能按照当期收入消费。预期未来的确定性风险越大,未来的消费边际效用就会大于当期消费的边际效用,消费者就会越多的进行预防性储蓄,把更多的财富留存用于未来的消费。所以,在不确定性情况下,现期收入水平下降,预防性储蓄增加,现期消费支出减少:现期收入水平上升,预防性储蓄减少,现期消费支出增加。现期消费和现期收入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并随着不确定性的增加而增加。因此,按照预防性储蓄假说,现期消费具有敏感性,这与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是一致的。
,,,,,,对预防性储蓄假说进行了发展了,他认为在财产水平一定而收入不确定的情况下,预防性储蓄与最优消费之间有稳定的比例关系。也就是说,如果收入确定,消费比收入不确定下的消费要高出一个比例。这也可以表明,财富积累的一部分可以归因于预防性储蓄。他还认为,失业保险和其他保险会降低预防性储蓄率。他还证明了那些预期未来不确定收入相对高于当前确定性收入的人,消费的边际倾向在收入变化时较高。
,(,(,(,随机游走假说
—————————————————————————————————————————————————————
生命周期假说和持久收入假说都包含一个内在的矛盾:消费函数理论上都是前瞻的,但模型设计和计算上是后顾的。霍尔将理性预期理论运用到生命周期假说和持久收入假说,提出了随机游走假说。该假说回避了生命周期假说中获取财富价格测量资料难的问题,也避开了持久收入假说中估算适应性预期持久收入的问题。他考察了在理性预期下,消费者做出何种消费决策才能实现预期效用的最大化。他认为,依据理性预期和持久收入假说,消费轨迹随机游走,下期消费预测的依据仅有当期消费这个变量。其函数表达式为:
,,,,,,,,,
其中,;,,下期的消费,;为当期消费,,,】为自噪声,表示在下期获得的关于收入变化的信息。上式表明收入不能预测消费的变化,消费的变化是一个纯随机游走的过程。并且,如果预期消费会改变,消费者可以采取措施拉平消费。假使预期消费提高,就表明当期消费的边际效用高于下期消费的边际效用,消费者要做的就是提高当期消费,在这一点不被预期改变。该假说认为消费与滞后的收入无关,但是福莱文却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并将之称为收入对消费的过度敏感性。,(,(,。,误差修正机制消费函数
持久收入假说和生命周期假说都是假定收入与消费之间存在着线性函数关系,在动荡的经济面前,持久收入生命周期假说的预测精准度不断下降。研究发现,传统消费函数建立在收入和消费数据平稳的基础上,但通过时间序列数据自相关分析发现它们不是平稳的,因此用普通最,,,,乘法估计参数会产生伪回归,协整分析的出现很—————————————————————————————————————————————————————
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在模型中包含协整关系,利用协整整合的均衡误差对模型进行修正,这种模型就是误差修正模型。其优点是把解释消费的长期和短期因素分离出来,并显示长期因素的动态均衡机制。,,,假设消费和收入有着稳定的长期均衡,其不会预先给定函数关系,但是又不得不考虑消费与收入偏离均衡的状态。误差修正机制消费函数模型可表示为:
,—,一,,,(,—,,,),,(,—,二,),,,,
其中,,—,一,是一个协整变量,表示消费与收入稳定的产期均衡关系,具备生命周期性;,—,,,表示收入的短期变动,反应消费的收入弹性。
经典消费理论体系的发展完善是一脉相承的,单个消费者的前向预期决策贯穿整个过程,前向预期决策的时间跨度和对收入以外影响要素的剖析是主要的完善领域。因此,经典消费理论至少具有三个方面的共同点:一是消费者的消费决策不仅仅依赖于现期收入,而是倾向于在持久收入或一生的预期总收入上做出;二是长期边际消费倾向远大于短期边际消费倾向,一次性暂时的收入变化不会引起消费支出的较大改变,而持久性收入的变动则会极大的改变消费支出;三是临时性的税收政策变化只影响到消费者的短期收入,并不会明显的改变短期消费水平,而永久性政策会对消费者持久性收入产生影响,能够明显的改变消费倾向,才可以发挥政策对消费的明显效果。
这些消费理论通常是依据经济社会某一阶段的发展特征抽象归纳而出的,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修正和发展。如随着西方经—————————————————————————————————————————————————————
济社会发生的一些新的变化,产生的一些新的消费理论,其典型代表包括随机游走假说、预防性储蓄假说和流动性假说等。因此,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下,由于收入水平、消费习惯、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不同,研究得出的结论往往不同,那么消费函
—————————————————————————————————————————————————————
作文三:《人口年龄结构》1500字
学习辅助网 .5730.net
10年后我国将有2400万“光棍”(图)
或出现“隔代婚姻”“姐弟婚姻” 出生性别比畸高成为最突出问题 呼吁建立弹性生育政策
昨天上午,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召开《当代中国社会结构》新书发布会。该书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越来越大。到2020年,我国可婚男性将过剩2400万人。很有可能出现“隔代婚姻”“姐弟婚姻”等错位性的婚姻。出生性别比畸高成为当前中国人口结构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现象: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
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活产男婴数与活产女婴数的比值,通常用女婴数量为100时所对应的男婴数来表示。正常情况下,出生性别比是由生物学规律决定的,保持在103—107之间,即每出生100个女婴,对应的男婴应该大致在103到107个之间。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指出,上世纪80年代以前,人口性别比总体上基本平衡,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出生人口性别比越来越大。2005年全国1%人口抽查显示,出生性别比在130以上的省份有5个,在120—130之间的省份有7个。
农村出生性别比明显高于城市。从目前情况可预测,2020年可婚男性将过剩2400万人。
原因:传统观念低生育率挤压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博士、安全社会学研究者、华北科技学院副教授颜烨指出,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近20年来人们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即使不实行强制性的计划生育政策,一些年轻夫妇(尤其是在城市中)也出现了不愿生育或不愿生育二胎的现象,以至于西方发达国家曾经流行的“发展就是最好的避孕药”的口号如今在中国同样出现了。
在强制性计划生育政策和低生育率作用下,“重男轻女”“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的传统生育文化,促使人们不惜采取措施如借用B超等高科技进行性别鉴定,导致人工流产女胎现象非常严重,这种现象在农村更为普遍。
影响:男性将遇“婚姻贫困”
该书指出,出生性别比攀升主要影响婚姻家庭结构、就业结构变迁和“人口生态安全”。贫困地区的男性还会遭受“经济贫困”与“婚姻贫困”的双重打击;“错位婚姻”如“隔代婚姻”“姐弟婚姻”等有可能大量涌现;10-20年后男性劳动力过剩和“就业性别挤压”可能严重,作为“性别弱势”的女性,其生存发展将更加边缘化。
未来的社会阶层结构、消费结构、组织结构等都将更为男性所主导,两性间不和谐问题会凸显出来。其中婚配问题影响生育资源和生育机会的合理配置,有可能诱致“人口生态链”断裂,无疑会给社会关系和民族延续造成极大障碍,成为影响大国崛起的另一个不利因素。
解决:应建立弹性生育政策
该书指出,出生性别比攀高的根本原因在于节育政策下生育率过低,因而解决性别比失调问题,最根本的是要确保一定水平的生育率,因此建立弹性生育政策很重要。同时倡导男女平等的文化氛围,从物质保障和观念上帮助人们改变“重男轻女”的思想,扶助女性发展;在人口流动中,可考虑女性资源丰富的地区实现“倒插门”,也可探讨“跨国婚姻”的可行性。
专家指出,打击非法出生性别鉴定可能不是根本措施,但仍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性别比回归正常,确保“人口生态安全”。据《法制晚报》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5730.net
学习辅助网 .5730.net
学习辅助网 .5730.net 学习路上必备的交流学习网站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5730.net
作文四:《人口年龄结构》1800字
人口年龄结构
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又称人口年龄构成。通常用百分比表示。人口年龄结构是过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变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又是今后人口再生产变动的基础和起点。它不仅对未来人口发展的类型、速度和趋势有重大影响,而且对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将产生一定的作用。
简介
人口年龄结构
age structure of population
指一定时刻、一定地区各年龄组人口占该地区全体人口中的比重。又称人口年龄构成。通常用百分比表示。人口年龄结构是过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变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又是今后人口再生产变动的基础和起点。它不仅对未来人口发展的类型、速度和趋势有重大影响,而且对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将产生一定的作用。
指标
反映人口年龄结构特征的指标很多,主要有:①老年系数。又称老年人口比重,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
人口年龄结构
的百分比。一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达到7%即为人口老龄化。②少儿系数。指少年儿童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③老少比。指人口中老人与少年儿童人口的百分比。④抚养比。又 1
称负担系数。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的百分比。⑤老年抚养比和少年儿童抚养比。指老年人口或少年儿童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根据反映人口年龄结构的一定指标,可 将人口
人口年龄结构
区分为 3 种 不同的人口年龄结构类型 ,即 年轻 型、成年型和老年型。 构成
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又称人口年龄构成。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例
人口年龄结构
如,中国1982年7月1日零时,以5岁为一组统计人口年龄结构。
严格意义的人口年龄结构仅指各年龄组人口所占的百分比(相对数),即上表中的第2列。但有时除用各年龄组人口的相对比重表示外,还把各年龄组人口的人数(绝对数)同时排列出来,一并表示,如上表第1列。人口年龄结构可以用1岁、5岁、10岁或其他特定的年龄组距来分组,其中1岁年龄组距是最基本的,其他年龄组距均可在此基础上
人口年龄结构
2
组合而成。常用的特殊年龄分组,如为了反映人口年龄结构的类型,将人口划分为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3个组,即少年儿童组、成年组和老年组。人口年龄分组还经常与性别分组结合使用。
作用
人口年龄结构是过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变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又是今后人口再生产变动的基础和起点,它不仅对未来人口发展的类型、速度和趋势等有重大的影响,而且对今后的社会
人口年龄结构
经济发展也将产生一定的作用。
人口年龄结构
根据反映人口年龄结构的一定指标,可将人口区分为3种不同的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即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国际上通行的指标及其数值标准如(表2)。 人口年龄结构
区分人口年龄结构类型标准,并不是永远不变的。它随着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动,特别是人口预期寿命
的延长而变化。但是在相当时期内又是相对稳定的。根据上述指标的数值确定人口年龄结构的类型,有时虽会遇到不完全一致的现象,但基本趋向则是一致的。 不同年龄结构类型的人口,具有不同的人口再生产的规模、速度和发展趋势,具有不同的社会经济和人口问题。20世纪80年代,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属于年轻型。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少年儿童比重较高,育龄妇女人群大,即使在妇女生育率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未来人口的增长速度仍然是较快的。因此,全社 3
会的抚养比高,而且少年儿童抚养比高于老年抚养比甚多。未成年人口的社会经济问题,如儿童、少年和青年的抚养、教育、就业以及住宅等问题,成为
这些国家和地区所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属于年老型,他们的老年人口比重相对较高,育龄妇女人群小,若妇女生育率水平不变,未来人口的增长速度仍然是很低的。这样,老年人的照顾、赡养、医疗保健和未来劳动力是否充裕等问题,则成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主要人口问题。
人口年龄结构是一个静态时点指标。对于同一地区不同时点上的人口年龄结构进行分析对比,可以看出其发展趋势和规律。对于不同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进行对比研究时,原则上只有在同一时点上统计的年龄结构才具有可比性,即适用于同一时点不同地区人口年龄结构之间的分析研究。在实际运用中,人们对于相隔时间不太长久的不同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也进行比较研究,以此来评价它们之间的差异和特征,分析未来人口发展的类型和趋势。
4
作文五:《人口年龄结构》600字
人口年龄结构
年龄是以年为单位度量人从出生到某一年所存活的时间长度。在某一时点观察时,每个人都有一个相应的年龄。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各个年龄人口的分布组成情况,就是该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
人口是由不同世代相重叠构成的,通常以5岁为一组,按人口实际数量或百分数作塔状图,用以直观地表示人口的年龄结构。这种图称为人口年龄金字塔或人口百岁图。它为研究人口年龄结构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手段。人口金字塔的每一层代表一个年龄组的人口,上部代表老年人,下部代表少年儿童左半部分代表男性,右半部分代表女性;水平方向的长度表示男性和女性人口的数量或各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
人口学家还常常按人类生命史不同阶段分组,一般分为未成年(0,14岁)、青壮年(15,64岁)和老年(65岁以上)三组,按人口年龄结构,一般又分为增长型(快增长和慢增长型)、静止型(零增长型)和缩减型(负增长型)等几种。下图为四种人口金字塔的模型。
根据上图中肯尼亚等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快增长型人口结构,其特点是金字塔基底宽阔,15岁以下年龄组占人口比重大,表明具有人口迅速增长的强大动力,而塔顶尖细,65岁以上人口组所占比例小,相反,美国等发达国家为慢增长型人口结构,塔基不宽,向上逐渐变窄,老龄人口所占比例增长。丹麦和意大利等国家属于零增长型人口,塔基与塔身几乎等宽,塔顶逐渐变窄。德国和匈牙利等国家为负增长型人口,塔基最窄,塔顶较宽,略呈纺锤状,人口增长动力不足。
作文六:《人口年龄结构》700字
[科目] 地理
[关键词] 中国/人口
[文件] age structure of population.doc [标题] 人口年龄结构
[内容]
人口年龄结构
age structure of population
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又称人口年龄构成。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例如,中国1982年7月1日零时,以5岁为一组统计人口年龄结构(表1中国人口年龄结构表 (1982年7月1日零时))。
严格意义的人口年龄结构仅指各年龄组人口所占的百分比(相对数),即上表中的第2列。但有时除用各年龄组人口的相对比重表示外,还把各年龄组人口的人数(绝对数)同时排列出来,一并表示,如上表第1列。人口年龄结构可以用1岁、5岁、10岁或其他特定的年龄组距来分组,其中1岁年龄组距是最基本的,其他年龄组距均可在此基础上组合而成。常用的特殊年龄分组,如为了反映人口年龄结构的类型,将人口划分为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3个组,即少年儿童组、成年组和老年组。人口年龄分组还经常与性别分组结合使用。
人口年龄结构是过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变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又是今后人口再生产变动的基础和起点,它不仅对未来人口发展的类型、速度和趋势等有重大的影响,而且对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将产生一定的作用。
主要指标 反映人口年龄结构特征的指标很多,主要有老年系数、少儿系数、老少比、
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少儿抚养比、平均年龄和年龄中位数,等等。这些指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简单分述如下。
老年系数 又称老年人口比重,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老年人的年龄起点各国不统一,常以65岁作为老年人的起点。
作文七:《中国人口年龄结构》1300字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反思
12604152 孙学涛
摘要:本文是对中国人口结构进行简单的分析。由于作者仅仅是刚入大学的一名学生,没有系统和规范的学习过研究人口结构的方法,所以本文只是作者对所寻找到的资料献进行主观上的解释。如有谬论,敬请指正。
关键词:中国、反思、人口年龄结构、对比。
引言:中国是当今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人又是国家的组成部分和执行部分。人会有不同的年龄,一个国家的人纠合在一起就会组成这个国家的年龄结构层次。人口结构界定了这个国家现在甚至以后的发展,所以我在这里将中国人口结构进行分析。
正文:人口年龄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它是过去和当前人口出生、死亡、迁移变动对人口发展的综合作用。
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28979万人,占总人口的22.89%;15-64岁的人口为88793万人,占总人口的70.15%;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6.96%。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4.80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39 个百分点。[1] 其中15-64岁人群中,15-39岁的人口数为551668917.百分比为34.24%。
图片资料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
人口金字塔又称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是直观地表示人口性别和年龄结构的横列式条形图,便于说明和分析人口现状、类型和未来发展趋势。其画法是将各年龄男子与妇女人数(或百分比)按"男左女右"分别在纵轴左右画成并列的横的条形,按年龄顺序"下小上老"排列。人口学家常常把人口的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最常用的表示方法是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人口金字塔往往分为三种。
第一种,扩张型,下宽上窄,呈真正的金字塔形。这种类型表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而老年人口比重小,是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都长期高的结果。这种类型的人口主要是育龄人群比重高,如果不降低生育水平,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就是迅速增长,不断扩张。
第二种,静止型,各年龄组人口的比重大致均衡,像一个清真寺的顶部塔形。这种类型的出生率与死亡率差不多,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是稳定的零左右的增长。如果出生率进一步下降,就会过渡到第三种类型。 第三种,收缩型,底部收缩,上部变宽。这种类型表明少年儿童比重缩小,老年人口比重增大,是出生率长期下降的结果。这种类型的人口问题主要是育龄人群比重低,如果生育水平不变,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将呈负增长,人口缩减。
由五普的数据和人口金字塔分析,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应属于收缩型。
这样的类型将会带来人口极速老龄化和未来人口年龄层次的萎缩的问题。那样未来依靠劳动力数量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将难以为继。预计2020年,中国60岁以上老人将达到
2.4亿,占当时总人口的16%左右;如果不能提高生育率,那么到2020年,中国0~14岁人口占当时总人口的比例将会低于16%,届时中国人口结构就会变得头重脚轻。
?
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1号)
[EB/OL].2001-5-15[2013-1-1].://.stats.gov./tjgb/rkpcgb/qgrkpcgb/t20020331_15434.htm
作文八:《世界人口年龄结构》500字
, .: 菜单 :.
o 登录 当前目录 搜索 o 目录打包下载 首页/
o 文件列表 9 个文件夹, 1 个文件 - 总大小: 1.93 MB
文件名.扩展名 大小 修改时间 点击量
文件夹 2009-5-24 10:38:36 0 最新 iis日志
文件夹 2008-11-26 16:26:38 2287 科学
文件夹 2009-1-31 8:11:12 2215 历史社会
文件夹 2009-1-20 8:30:48 3067 其他
2008-11-27 14:35:34 1621 文件夹数学
文件夹 2008-11-26 16:20:14 7 思想政治
文件夹 2009-5-23 21:10:10 5 最新 网络课件
文件夹 2008-11-27 14:35:26 1546 英语
文件夹 2008-11-27 14:34:54 926 语文
最新 NXPowerLit.rar 1.93 MB 2009-5-24 14:51:36 0 由admin上传
塘下一中师生网 塘下一中总首页 课件论坛上传帐号:admin 密码:admin
请大家多传些课件上来,谢谢~
服务器时间: 2009-5-25 22:53:20 在线时长: 12:45:40
作文九:《中国人口年龄结构》3200字
2005年全国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26478万人,占总人口的20.27%;15-59岁的人口为89742万人,占总人口的68.70%;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4408万人,占总人口的11.03%(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0045万人,占总人口的7.69%)。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2.62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76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0.73个百分点)。
从人口年龄结构看,在2004年末全国总人口129988万人中,0-14岁人口为27947万人,占总人口的21.50,,15-64岁人口为92184万人,占70.92,;65岁及以上人口为9857万人,占7.58,。上述数据表明:
第一,当前中国人口社会抚养比较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未来一、二十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红利期。但庞大的劳动年龄人口也给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目前,中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近千万,农村剩余劳动力2亿多。
并且,劳动年龄人口将保持增长态势。据预测,2016年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峰值10.1亿,2020年仍高达10亿左右。这对就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事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二,200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7,以上,根据国际标准,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据预测,到2020年,65岁老年人口将达1.64亿,占总人口比重16.1,,80岁以上老人达2200万。
中国老龄化呈现速度快、规模大、“未富先老”等特点,对未来社会抚养比、储蓄率、消费结构及社会保障等产生重大影响。
第三,从人口性别结构看,2004年末男性人口66976万人,占51.5,,女性人口63012万人,占48.5,,总人口性别比为106左右。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为117,2003年为119,少数省份高达130。为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势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颁布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等法律法规,启动了“关爱女孩行动”,倡导男女平等,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
四、人口分布
从城乡分布来看,2004年末全国城镇人口达到54283万人,占总人口的41.76,,乡村人口为75705万人,占58.24,。
近年来,由于积极推进人口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实施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战略,人口城镇化率以每年超过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采取多种措施和合理规划,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努力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促进
2004年,中国流动人口已经超过1.4亿。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劳动力,同时也改善了农村的经济状况。按人口城镇化率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测算,到2020年还将从农村转移出3亿左右的人口。
与此同时,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体系却严重滞后,亟待完善。庞大的流动迁移人口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构成巨大压力。
流动人口就业、子女受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以及计划生育
等方面的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严重制约着人口的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面临困难。
面对复杂的人口问题,中国政府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人口政策与方案,用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同时,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全国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26478万人,占总人口的20.27%;15-59岁的人口为89742万人,占总人口的68.70%;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4408万人,占总人口的11.03%(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0045万人,占总人口的7.69%)。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2.62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76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0.73个百分点)。 所以目前还是青壮年占的比例高(但中国的老龄化趋势未来会趋向严重(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
全国老龄办于2月23日发布了《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
报告》的研究成果。这是全国老龄办首次发布关于人口老龄化的报告。《报告》分三部分介绍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压力,发展趋势和特点,以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与政策建议。
《报告》指出,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中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中国自身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备受世界关注。
《报告》认为,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从2001年2100年,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01年到2020年是快速老龄化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将平均每年新增596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2.37%。
第三阶段,从2051年到2100年是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2051年,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4.37亿,约为少儿人口数量的2倍。这一阶段,老年人口规模将稳定在3-4亿,老龄化水平基本稳定在31%左右,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占老年总人口的比重将保持在25-30%,
进入一个高度老龄化的平台期。
《报告》提出,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老年人口规模巨大、老龄化发展迅速、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倒置显著、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等六个主要特征。综观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可以概括为四点主要结论:第一,人口老龄化将伴随21世纪始终。第二,2030年到2050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第三,重度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将日益突出。第四,中国将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总量过多的双重压力。
《报告》指出,人口老龄化必将带来一些新的矛盾和压力,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出新的挑战: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的压力巨大;在建立满足庞大老年人群需求的为老社会服务体系方面,加快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增加为老服务设施,健全为老服务网络的压力巨大;在处理代际关系方面,解决庞大老年人群和劳动年龄人群利益冲突的压力巨大;在协调城乡和谐发展方面,解决农村老龄问题,特别是中西部落后和老少边穷地区老龄问题的压力巨大。同时,中国政府和社会还必须付出巨大成本来调整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管理体制等,以适应人口年龄结构的巨大变化。 《报告》强调,21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在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2050年以后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就必须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特别是2030-2050年间人口老龄化高峰的严峻挑战。目前,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想、物质、制度等各种准备严重滞后,留给我们的时间只有短短25年,要全方位地做好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准备,时间十分紧迫。 《报告》最后建议,要把老龄社会作为21世纪中国的一个重要国情认真对待,树立老龄意识,增强应对人口老龄化和老龄社会挑战的紧
作文十:《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6400字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分析
商务统计(论文)
学 校:
年 级:
学 号:
姓 名:
专 业:
指导老师: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分析
摘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有显著的影响,老龄化对就业问题、产业结构、消费、家庭变化等各方面影响日渐明显。因此,本文运用统计方法和实际的统计数据,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进行了比较全面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而且在此基础上,还指出人口年龄结构对就业问题、产业结构、消费、家庭变化等有何影响,并提出有关建议。
关键词: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人口普查;人口红利
一、引言
社会是由“人”所组成,社会经济活动是由“人”来进行,这个“人”是由“不同年龄”,或“不同行业”,或“不同层次”的人群所组成,显然,这些不同人群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和作用是各不相同的,在人口研究过程中,由于年龄结构数据的特殊意义与作用,年龄结构数据质量不仅成为研究人口状态、人口过程的必要条件,而且是研究人口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我在这里想对人口年龄结构这个问题进行一些相关分析。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之猛烈程度是古今中外从没有过的,是建国以来中国社会特定条件所造成的独特现象,这种独特现象,近二十年来已影响了我国社会生活,又将严重影响整个下世纪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我们的经济分析和社会分析很少结合我国所特有的独特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来进行研究。自建国以来进行的六次人口普查,提供了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为我们分析未来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制定有关对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本文是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对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在今后几十年的变化给出预测,并就这些变化对中国的就业问题的影视作粗略分析,希望这能对读者有所启迪。
二、人口结构的概念 人口年龄结构: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
又称为人口年龄构成。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例如,中国1982年7月1日零时,以5岁为一组统计人口年龄结构(表1)。
表1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表(1992年7月2日零时)
三、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基本情况
国家统计局每年都有一个该年度的“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 根据这个抽样调查得到的数据计算各年龄段人口占总抽样人口的比重,以此作为这一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统计推断。 全国人口普查中也有这样的人口年龄结构统计数据。 这些结构数据编制成一个 “按年龄、性别分人口数”的统计表,公布在下一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7年后改名为《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中。
但毋庸置疑 , 任何调查都可能存在误差,尤其是人口普查大规模调查误差就更在所难免。从误差的种类和来源上看 , 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从误差纠正的角度看 , 对系统误差或有规律的误差调整相对比较容易 , 而对随机误差的调整则比较困难。此研究对不至影响基本结论的误差予以忽略。
1、人口总量
为了使研究简单一点,本研究把年龄分成三个年龄段:0~14 岁,15~59岁和60岁及以上,分别称为少儿年龄段、 劳动年龄段和老年年龄段。
首先看一下表2我国的人口总体状况。
表2二十年来我国人口状况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近二十年来,我国人口总量不断增长,死亡率基本不变,但人口出生率却不断下降,这证明了我国正向老龄化的趋势发展。
2﹑年龄结构
本研究选择了 1990 到 2010 年双数年份的人口年龄结构向量, 构建一个向量的时间序列进行预测研究。 做这样的选择是因为: 第一,1990 年到 2010 年这二十一年,以“一胎化”为核心的现行生育政策得到了全面严格的贯彻,人口发展的外部环境稳定, 没有发生大规模影响人口的事件。第二, 相邻两个年
度的各年龄结构指标相差很小, 为简单计取两年作序列的时间间隔。 我们从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中得到下面表3所示的一个向量的时间序列。
表 31990 年-2010 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情况
由于人口出生率降低滞后于死亡率的降低,所以产生了人口年龄金字塔的突出部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突出部分业也在移动中,从未成年到成年,最后到老年。这造成了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从年轻型到老年型的转变。1953年和1964年第一﹑第二次人口普查时,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基本属于年轻型,但进入了20世纪70年代之后,尤其是动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伴随人口出生率和生育率急剧下降,小孩人口比重下降,也由于现在医疗技术的发展,老年人的寿命日渐延长,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使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的转变加快。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人口年龄结构已经初步进入成年型,1990年的第四次人口普查,人口年龄结构已经变为典型的成年型。之后,人口年龄结构继续老化,特别是进入了20世纪90年代后,人口年龄结构开始向老年型转变,如下:
图1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图(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由此可看出,2010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是:
1、
2、
3、 人口老龄化快速提前达到高峰。 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 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大。
四、人口年龄、性别比分析
(1)人口峰值在10-14岁达到一个高峰,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多为三年自然灾害后1963-1965婴儿潮时期出生的,所以父母人多,相对的子女也就多。
(2)人口峰值在20-24岁为谷底。这主要因为他们的父母多为三年自然灾害期前后出生,故相对而言在其生育年龄能够生育的人口也较少。
(3)25-29岁人口数比30-34岁少。1978-1982年计划生育开始实施,因此比较明显的表现在此时间段前后出生数值的比较。
(4)45-49岁间人口规模较小。推算该群出生期,恰好是为1959-1961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全国处于粮食紧张状态,新生婴儿数少,故该段人口规模不大,所占比重也较小。
(5)性别比(男性/女性):婴儿的男女之比为1.12;15 岁以下的男女之比为1.13;15-64 岁的为1.06;65 岁或以上的是0.91;总人口的是1.06。
(6)上述数据表明,随年龄越来越小,男女比例失调也越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传统重男轻女思想的残留;二、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完善,养老机制存在漏洞,使大部分人倾向于养儿防老;三、育前检查交流技术进步,使选择性生育大量出现;四、医学水平的提高,使婴儿存活率大幅提高,同时在儿童生长过程中男孩存活率较之以前有很大提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男性比率。
五、人口年龄结构对就业问题的影响
人口年龄结构之所以与经济发展之间有更为重要的关系,是因为不同年龄的人其“经济”意义是不同的。从人口学的角度来讲,一个人参与经济、政治、社会、军事等活动都和他的年龄有直接的关系。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他首先是一个纯消费者,然后是一个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体,进人老年、退出经济活动以后又成为一个纯消费者。如果我们只考察人口总量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只是将所有的人都视为一个“平均人”而抹煞了不同年龄者的经济含义。可见,考察年龄结构的变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深层次的研究,它能使我们更加准确地把握人口变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从一个人作为生产者来讲,18~40岁的劳动者,其脑力、体力、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等方面与一个40~ 60 岁的劳动者存在一定的差别,尤其是在一个以体力劳动为主的社会中,这种差别会直接反映在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上,一个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25~35 岁之间达到高峰,然后,随年龄的增长而有所下降退出经济活动领域后,劳动生产率降为零。劳动人口年龄变化的这种特点,是造成人口老化和劳动生产率变动的根源之一。
从就业的角度讲,一个消费人口的存在,本身就会创造一部分就业岗位,为这部分人生产衣、食、住、行,对少年儿童进行教育等等都会为经济活动人口提供就业机会。在老年型年龄结构中,由于少年儿童人数急剧减少,会导致为这部分人口服务的就业岗位缩减,而整个社会需要安置和重新安置的就业人数却不断增加,如何把为少年儿童服务的就业者转向其它就业领域,重新安置这部人在其它就业岗位中就业,是一个具有老年型年龄结构的人口必须认真对待的向题。
仅从年龄结构的变化上来讲,引起我国未来就业问题的原因是多重的,重新安置原有劳动力的再就业问题可能比安置新生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要更突出一些。而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正处在“人口红利”期,并在未来几年内趋向老龄化,老少比结构严重失调,社会负担加重,并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继续普及,这种现象会越来越严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我国适龄劳动人口(经济劳动人口)正逐渐转向第三产业部门,经济产业布局将逐步趋向合理化。
六、人口年龄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自建国以来,我国GDP生产结构中的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反映了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我国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从增加值的比重变化上看,国民经济总量增长从主要由第一、二产业带动转为主要由第二、三产业带动。
第二,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的增长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按可比价计算,在1979年至2005年GDP增长的9.6%中,有5.3个百分点来自第二产业的贡献,3.1个百分点来自第三产业,1.2个百分点来自第一产业。
第三,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中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而且内部结构不合理、效益偏低。与世界大部分国家相比,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偏低,我国2005年这一比重仅为39.9%。
无论从老龄人口数量,还是老龄人口占比来看,都可以明显观察到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由表3可看出,中国在1990年“四普”时,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8.5%,2000年“五普”时,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10.4%,2010年“六普”时,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3.2%。前一个十年65岁及以上人口增幅只有1.9个百分点,而后一个十年65岁及以上人口增幅却达到了2.8个百分点。众所周知,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流动往往是很大的,这才足以保证地区发展对于劳动力的需求,而老龄化程度的提升,老年人口流动和迁移较慢的特点会使得这些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处于不利地位,而中国正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中国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的行列,但是从2000年和2010年15—64岁人口的比重来看,十年间是呈增长趋势的,也就是说中国的劳动力资源在短期内是稳定而充裕的,那么,当务之急则是如何充分利用这些劳动力资源,来契合中国产业结构向现代型产业结构的方向去调整。尽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降低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借助短暂的“人口红利”做大做强第二产业,注重其规模效益。第三产业需要拓展新的空间领域、增强实力。
七、人口年龄结构对消费的影响
研究人口年龄结构对消费影响的关键,是如何界定年龄结构指标。生命周期模型表明,边际消费倾向会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伴随着个人偏好、需求和收入的变
化而变化。基于这个理论,我们在估计总消费与收入和财富关系的同时,还应考虑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因为个人的边际消费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而改变)。出于数据可得性的考虑,大部分学者都是利用宏观数据来测试年龄结构对平均消费倾向的影响。其中,年龄结构变量常以抚养比指标来代表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这样处理过的年龄结构指标虽然给计算带来了方便,但却忽略了不同年龄结构劳动力的消费与储蓄能力的差别。
此外,由于受传统文化、消费习惯和保障体制的影响,不同国家的消费倾向也存在着很大差距。考虑到我国劳动力人口中不一样年龄组别的储蓄特点 , 康建英先生认为可以用成人年龄中有强烈储蓄倾向的年龄组人口 (黄金储蓄年龄)的比重作为人口年龄结构变量(这个变量曾被麦克米兰和贝泽尔 在1990年测定年龄结构对美国利率、收入、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的影响时使用过)。与抚养比相比,黄金储蓄人口的比例可能是一个更紧密逼近生命周期的理想指标。
现假定黄金储蓄年龄为具有相对高的收入,其家庭规模相对较小,消费倾向相对年轻人和老年人较小,并为退休后的生活质量而具有强烈的储蓄倾向的中年人。有关该指标的具体规定,不同学者的观点存在分歧,其中厄兰森、阿特菲尔德通过调查研究,认为黄金储蓄年龄组应该是50~66岁的人。而多明戈斯在对美国的情况进行研究时,认为该年龄组别应该是40~55 岁。而我国学者张军通过一个村庄的入户调查,发现 40~59 岁的居民的储蓄能力较强 ,只比 60 岁以上的人口储蓄倾向低 1.9个百分点。考虑到我国消费文化、社会保障制度、城市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在此选取 35~55 岁的人口作为黄金储蓄人口,以此来表征人口年龄结构对消费的影响。即:
NL t =(35 ~ 55) 岁的年龄人口/(15 ~ 34) 岁的人口 + 56 岁以上人口 从图2可以看出,黄金储蓄年龄的比重自1978年的64%后经历一个小的波动,达到1985年65.177%高峰期,之后又经历了两次波动,并逐步下滑至2006年的 61.08 %。这个变化与我国人口的发展轨迹相吻合。在1949年到1957年新中国进入第一个人口生育高峰期,总和生育率高达6.0左右,每年有2000万左右的人口出生。仅1949年至1950年两年出生的人口就有4000多万,到1985年这批人已经 35~36岁,开始进入黄金储蓄年龄的下限,这对1985年出现的黄金储蓄年龄人口高峰具有直接推动作用。其他年份黄金储蓄年龄人口比重的波
动也可以从我国人口的变化中找到答案。
图2 黄金储备年龄人口的历史变化情况
黄金年龄人口的比重对居民消费水平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仅说明该黄金年龄人口的储蓄能力强于消费倾向,而且也与我国城乡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而导致消费观念保守具有很强的关系,因此,在目前低出生率和人口老龄化加剧的状态下,应进一步调整人口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关系,刺激消费和扩大内需。另外,由于收入水平和存款情况对消费的影响较大,从提高居民收入 ,从分配制度改革方面着手会对刺激国内消费带来直接影响。
八、结束语
本文运用统计方法和实际的统计数据,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进行了比较全面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而且在此基础上,还指出人口年龄结构对就业问题、产业结构、消费、家庭变化等有何影响,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正发生改变,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这个改变是影响着各个方面,无论是个人,还是整个国家。面对这种情况,我个人提出几点意见:
1.要建立健康的老年型社会
加大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打破认为老年社会保守、沉闷、缺乏活力的偏见,社会各代人中广泛进行交流和沟通,增进了解,使代际关系融洽,建立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健康的老年型社会。
2. 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 增强经济承受能力
世界上许多老年型国家的实践证明,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包括提高劳动年龄人口的就业率,极大提高在业人口的劳动生产率,以及老年人继续参加工作。
3. 实行弹性退休制度 , 适当组织老年人就业
在当前 , 我国的退休制度是男人60岁、女55岁,这样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都是低龄老人。建议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延长健康状况良好、文化素质高的专业、科技和教育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的工作时间,可以充分利用其才智,让他们继续为国家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牛文元. 中国科学发展报告2011[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洪国栋.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与对策思考[J]. 人口研究 , 1997
3. 康建英. 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我国消费的影响[J]. 人口与经济,2009 4. 杜亚军. 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与就业问题[J]. 人口研究,1988
5. 陈友华. 中国人口性别年龄结构现状与前景分析[J]. 人口研究,2004 6. 邬沧萍,穆光宗. 健康的老龄社会[J]. 人口与经济 ,1997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北京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