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作文因生活而精彩》3200字
作文因生活而精彩
--一次即兴习作引发的思考
江苏省沛县实验小学 马爱国 邮政编码 221600
联系电话:13852220726 电子邮箱:jspxsxmag@163. 前几天, 笔者进行了一次这样的即兴习作:那是前不久的一天下 午,我像往常一样正带着学生上课,教室里一片寂静。突然,刚刚还 是晴空万里,顷刻间就乌云密布,阵阵雷声在天空响起,豆大的雨点 也在不久砸在地上, 教室里立刻泛起小小的波澜。 我刚把学生的情绪 调整过来,外面鞭炮、擂鼓般的?啪啪? 、 ?咚咚?更响了,紧接着传 来不知谁的一声惊呼?下冰雹了! ? 。顿时,刚刚安静下来的教室像炸 了锅一样,惊呼声、吵闹声响成一片。更有甚者,竟有学生从座位上 站了起来,伸长脖子向窗外张望。我刚想喝止,可转念一想,此时的 学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再上下去也是徒劳。另外,这种极端的 自然现象连老师这样的年纪也极少见过, 既然学生那么感兴趣, 何不 指导学生观察一下, 让学生写一写这场突如其来的冰雹, 积累一下写 作素材,来一次即兴作文呢?
想到这里,我对学生说:?看是可以的,但不要乱,注意安全。 看的时候,你可以看看天空,观察一下冰雹是什么样的,怎样从天上 落下来的,落到了那里,有什么声音。周围的人有什么表现,你有什 么想法。 ?讲完后,我简单交代了注意事项,让学生分组到窗前去观 察。 大约过了十分钟, 下冰雹变成了下雨, 学生也陆续回到了座位上, 但仍意犹未尽,在座位上热烈地讨论起来。
过了一会儿,我看学生讨论的也差不多了,效果已达到,我说:?不光是你们, 所有的人都被这场突然降临的冰雹吸引住了。 这可是 难得一见的自然现象。 现在, 你能不能动笔把这难忘的一刻描写出来, 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写得最精彩,最生动!?学生齐声答道:?好!? 赞可夫说过:?只有在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 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 才能产生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采的那些思 想感情和词语。?。的确如此,听完老师的话,学生兴致勃勃地写了 起来,很快就写完了。于是,我就组织学生在班内交流。由于学生对 这件事情很感兴趣, 再加上观察前老师的提示, 学生的回答是妙语连 珠。有的写道:?六月的天,小孩的脸,说变就变。刚刚还是艳阳高 照,转眼间就乌云密布,天空像泼了一层墨汁一样。远处传来隆隆的 雷声。 看来要下雨了, 谁知竟下起了冰雹, 顿时教室里像炸了营一样。 ? 有的写道:?听到老师的命令,我迅速跑到窗前,伸长脖子饶有兴趣 地看了起来。只见天空像涂了一层墨汁,冰雹从天而降,亮晶晶的, 像一颗颗小流星,从我眼前划过。再看看旁边的同学,也是个个看得 津津有味。 ?有的写道:?下冰雹真有趣!冰雹像个顽皮的孩子从天上 跳下来,有的跳到屋顶上,有的跳到树上,有的跳到雨搭上,有的跳 到地上。跳到地上的像个调皮的孩子,还翻几个跟头,玩杂技似的。 ? 有的写道:?有几颗冰雹飞到窗台上,我捡起来看一看。它圆圆的, 像个小小的弹球。再仔细一看,它又像个小眼球,中间发白的地方就 像眼珠。我想多留它一会儿,可不一会儿就在我手心里化成了水。 ? 有的写道:?我把捡到的冰雹放到嘴里尝一尝,凉凉的,没什么味道,
像冬天结的冰一样。 ? 还有的学生写道:? 冰雹落下来发出不同的声音, 就像在演奏一首动听的乐曲。你听‘哗啦’ 、 ‘啪啪’ 、 ‘咚咚’ ,再加 上雷声的伴奏,那声音就像大合奏! ?……真没想到,平时作文时, 老师费尽口舌, 学生绞尽脑汁也只挤出一些干巴巴句子的学生, 这时 的语言竟是那么丰富!他们可以调动各种感官去观察,独特的视角、 细致的观察、深刻的体验、丰富的想象真令人折服!
交流时有同学提出来:?冰雹是怎样形成的??我刚想给学生解 释一番,可转念一想:既然学生那么感兴趣,何不顺势利导,让他们 再去研究一番?于是我对学生说:?是啊,它是怎样形成的呢?对我 们的生活有何影响?回去以后翻翻书、上上网查一查。此外,根据本 节课的情景,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完整的作文。 ?
第二天, 我把学生写的作文收上来看了看, 发现大部分学生写出 体裁各异、内容丰富的习作。有的学生以《一件难忘的事》和《一节 有趣的课》为题写出了本节课发生的事,有的以《冰雹》为题写成了 一篇状物的文章,有的以《我的新发现》为题写成了一篇小的研究报 告, 介绍了冰雹形成的原因及其危害, 还有的学生以晚上看到的本地 新闻为题材, 写出了我县部分受灾严重地区受灾一事……这些作文言 之有物,内容具体,感受真实,令人耳目一新。接着,我让学生进一 步交流,修改。并评选佳作张贴在优秀作业栏里。其余的装订成册, 作为学生自己写的习作集互相传阅。 到此为止, 一次扎实有效的作文 训练圆满完成了。
【 反思 】
今年 3--5月,《课堂内外》杂志社组织工作人员在全市近 200所中小学校中进行了首次重庆市中小学生作文问题调查。调查显示, 58.42%的学生对作文兴趣不大, 21.37%的学生?很害怕?作文。在这 些学生中, 除了老师布置的作文之外, 71.58%的学生不愿意再去写任 何文章; 61.58%的学生对老师批改的作文?只看分数或评语?。进一 步调查发现,学生们害怕写作文的原因中,有 42.4%的人不知道作文 写什么。 而这与学生整天关在教室里埋头读课本, 导致阅读经验和生 活经历都非常贫乏紧密相关。这种状况确实令人担忧。
根据上面的调查结果, 联想到这次即兴习作的过程, 重新审视以 往学生的习作,对照《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习作的要求,我对作 文教学有了新的感悟。 这次即兴习作之所以成功,我想,主是因为 这次即兴习作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起来, ?下冰雹?这一题材来源 于学生感兴趣的、 熟悉的生活。 习作时学生 ?情动辞发? , 乐于观察, 乐于表达,自然就能够写出达到要求的,让教师满意的习作了。而我 们平时和考场习作,习作时学生处于一种虚拟的写作状态, ?作文是 写给老师看的作业? 这一潜意识已经在我们头脑中扎根, 这种 ?作业? 式的作文的惟一读者便是教师, 这样的习作怎能不枯燥乏味、 千篇一 律呢? 由此可见,是生活使这次作文更精彩。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 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 感。?作文应真实地展现学生生命的本色,要生活化。 ?问渠那得清 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 离开了丰富多彩的生
活进行写作,就如无米之饮,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大多数学生作 文写不好的主要原因其实就是作文时觉得无话可写, 或者没有恰当的 材料可写,因此,望文生畏,挖空心思闭门造车,这样的习作必然会 兴味索然。
其实,每个学生手里都有一支妙笔,一直在等待?开启?。所 谓?开启?,就是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帮助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采撷 鲜活的作文内容,让美丽的自然、沸腾的生活、奇异的景物触动学生 的心灵,撞击学生的心扉。生活本身就是一个百花筒,今天的生活更 是丰富多彩, 充满七彩阳光,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看似很不起眼儿的小 事,但确确实实是很好的作文素材。可以说,生活处处皆文章。就怕 蒙住自己的眼睛,塞紧自己的耳孔,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平时的教 学中,教师指导作文应先从内容入手,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指导学生 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写作素材, 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善于留心身 边的事物,通过观察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在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 的基础上, 教师再对学生提出具体的写作要求, 并教给他们一些常见 的写作方法,解决学生?不知如何写?的问题,这些要求与方法如一 支神笔,能使学生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另外,教师还应给学生 多创造机会, 平时也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 让学生在 活动中尽情地感受真实而丰富的生活, 不断地积累材料以充实自己的 作文内容,为学生的习作插上腾飞的翅膀。
作文二:《作文因生活而精彩》1700字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立意本源”的作文教学理念一直在作文教学中占统治地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表达与交流”的第一条目标中指出:学生要“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很明显,语文教师应该从“生活”的角度优化作文教学,赋予作文教学以生活的灵性,从而落实“生活本源”的作文教学理念,让作文教学因生活而精彩。
一、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立意”与“生活”的辩证关系
“立意”与“生活”的辩证关系摒弃“立意本源”的作文教学理念并不是说学生写作文时就不要重视立意了。高中阶段,教师还必须有目的地对学生如何立意进行指导。本来,学生在生活中有了感受就可以写作了;但是,事物是复杂的,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的感受往往不够深厚,单凭这些感受写出来的文章往往不会深刻。学生既有生活感受,又积累了一定数量的与生活感受有关的材料,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会不仅内容深厚,而且还更有说服力。因此,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先从他们熟悉的生活素材中领悟要表达的中心,然后再从要表达的中心所具有的高度去关照生活,对生活素材进行详略方面的取舍和加工,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2》(人教版)表达交流部分《美的发现 学习抒情》开头说:“现实世界美与丑并存,但人们追求的是美。人们认为生活中不能没有美,没有美的生活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有益的生活,感受美并写出来。
二、以社会为背景,指导学生观察生活
近年来,高考作文的话题虽然比较开放,但都不约而同地关注了人的发展,关注了“家事、国事、天下事”,具有浓厚的人文性、社会性和导向性。写作教学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关注人的发展,关注社会的进步,并引导学生搜集和整理文化含量较高的写作材料,从而更好地走进新课标。社会是所大学校,具有广阔的写作空间,有典型意义的历史事件,以及报刊、杂志上的热点、焦点问题等,都值得我们引导学生去关注并勇于发表看法和见解。比如,教学中我将“汶川地震”“十大感动中国人物”“西南旱灾”“山西王家岭矿难”“玉树地震”“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甘肃庆阳校车事故”“天宫神州太空交会对接成功”等,还有身边发生的事,每一堂课,只要认真观察感受,就有美的发现。拿到作文课上引导学生讨论,不仅课堂气氛特别热烈,而且还有不少学生都明白了原来身边竟然有这么多材料被忽略了。教学中,我还把作文的命题权和自主写作权以及批阅作文权都交给学生,让他们用自己最喜爱的文体反映他们最关注的内容。结果,素质教育、奥运圣火、热门电影、上海世博、环境保护、网络文化、玉树地震,甚至是贪污腐败、恐怖组织、手机的危害、校园文化等焦点和热点,都进入了学生的视野,成了他们的写作对象。学生这样“以我手写我心”后,便逐渐感到写作文其实就是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就是一个表现自我的窗口。于是,“痛苦写作”也就变成了“快乐写作”。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学生的作文不仅见解独到了,而且还变得厚重了。由此可见,学生缺乏的不是高超的写作技巧,而是可以应用的材料。
三、以自然为背景,让学生回归生活
我教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由于见识不广,写作文时更容易出现“假”“空”“抄”等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写作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就地取材。比如,花开花谢、季节更迭、山峦小溪、飞禽走兽、春种秋收等,都是学生司空见惯的现象或事物,教学中我常指导他们从这些现象或事物中有所发现,从而避免舍近求远地寻找写作素材。此外,我还通过指导学生描绘家乡美,观察感受家乡刘家峡的“太极岛”“枣园”“炳灵寺”“吧咪山”“黄河三峡”的水电站”“刘家峡恐龙地质公园”等美景来感受家乡的悠久历史。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还促使他们在写作中表达了真情实感。
总之,作文因生活而精彩,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在走进新课改的过程中,要教会学生观察生活和感受生活,使他们知道生活中的作文素材无处不在,只有在生活中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对客观事物有丰富而深刻的感受,才能谈得上写好作文,才能用作文更好地表现生活。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的确,我们语文教师应该以生活为本源,让作文教学回归生活,让作文教学返璞归真。
作文三:《作文因生活而精彩》2400字
【摘要】新课标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指出作文教学应该更加贴近生活。本文从教师定位、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作文教学水平,为建构生活化的作文课堂提出了新的认识。
【关键词】作文 写作水平 生活实际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9(a)—0114—01
1、教师定位:引导者和组织者
所谓社会生活,一方面指生活实际,包括生活事件与社会现状;一方面指思想实际,包括学生的志趣、心理需求以及社会思潮等。无论是密切同生活实际的联系,还是密切同思想实际的联系,都是为着要激发和强化学生积极的学习内驱力,求得作文教学的优质高效。因此,这种联系必须恰当新颖,要能够吸引和调动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要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尤其要密切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了解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只有这样,才能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注入新鲜的时代活水。课堂教学联系社会生活,恰当地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则有利于作文解决思想问题,促成学生明是非、辨美丑,思想不断走向成熟,从而达到让学生“学文育人”的目的。
2、教学目标: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写作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其实就是生活化的过程,即充实学生的生活,并把这“充实的生活”自由地外化的过程。因此,要构建生活化的作文课堂必须解决以下问题:在生活中获取写作,在作文中感受生活,即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2.1 从生活中来——获取写作的源泉
陶行知先生告诉我们: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的确,我们有不少同学作文无话可说,正是缺乏生活的体验,正是不能从生活中取材造成的。因此,培养学生观察和理解生活的能力,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必要条件。
写作教学的目的无非是通过写作进行审美创造,那么前提就要使学生拥有写作的源泉——充实的生活,这样学生才能获得融合着主客观内容的生活材料,并由此产生创造的欲望和感情动力。为此,一方面要在学生平时生活的课内课外各项活动中,随时随地就具体的人、事、景、物去唤起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并把他们的一般兴致引向与具体对象的交流,促进情感的过程。另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具有浓厚感情的文学作品,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而自化,再返观自己的生活,感受到充实的生活,从而激起其高尚纯美的感情和创作的冲动。
2.2 到生活中去——在作文中感受生活
著名的作文教学专家张光璎很早就指出:作文教学的问题就是观念的问题,观念的问题就是意识到作文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也应是作文生活化的一个重要目标,作文习惯包括十种:博览群书的习惯,观察体验笔录生活的习惯,日记练笔的习惯,积累语言的习惯,联想想象的习惯,口头作文的习惯,想好再写的习惯,快速行文的习惯,修改文章的习惯,评判作品的习惯。
写作的素材源于日常生活,写作的灵感源于对生活的感悟。只有对生活产生了感悟才能写出好文章,感受独特,文章才有新意;感受深刻,文章才有深度。要让学生为作文欢呼,为作文兴奋,为作文倾诉,让作文成为学生感悟体验的记录,感情想象的承载,精神理想的寄托。
3、教学策略:在生活中获取写作,在作文中感受生活
从现代教学理论来看,作文教学的生活化是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那么如何在课堂中去构建生活化的写作教学呢?
3.1 教师应抓住作文和现实生活的契合点
记得陶行知曾形象地阐述了学习的兴趣:“你逼迫鸡吃米,或把米硬塞进它的嘴里,它都不吃。但换一种方式,让它自由自在,它就会主动地自己去吃。我认为,教育就跟喂鸡一样……”所以,在作文学习中,让生活也走进课堂,这种近距离的互动才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就“远离网吧”进行深入的讨论;就韩寒与方舟子的论战做评判,对林书豪成长过程进行探究;对中日钓鱼岛事件发表观点……
3.2 让富有生活气息的作文训练走进课堂
生活犹如泉源,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投入生活,关注学校、关注家庭、关注自然,并善于从中发现写作素材,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美好的人物与事件,发现严峻现实中尴尬、丑恶、阴暗的现象,从而进行深入思考,写作为文。
我们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如成语接龙、对对子比赛、辩论赛等,这些充满乐趣的竞赛活动,不仅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而且使学生在乐中求学,正符合“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这一理论,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了学生在生活中运用作文知识的能力。
3.3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充分展示生活中的自己
作文要摒弃编造,就要立足于学生的普通生活,从中培植作文之“根”,以消除学生长期以来对作文的畏惧心理。我们只有通过创设体验性写作教学来引导学生写作,使学生意识到那些平常日子、普通生活中深蕴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生活是灵感的源泉,要通过写作展示自己的生活。当然,更应将作文的内容引向真实,使学生的情思走向更真诚。作文教学通过创造现实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现实的感受机会,并改变以往为作文而作文的随意性思维方式,全面开发学生写作的创造性潜能。
3.4 结合现实生活帮助学生在课堂上确立自己的理想
曾经有人问魏书生:“您是靠什么办法,使各类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学习的?”魏书生说:“我回答只有两个字:‘育人’。”在教育中求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益以求教育水平,教育与教学原是一家人。因此,我们要结合现实生活帮助学生在课堂上确立自己的理想,以达到育人的目的。
我们当老师的要善于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真实生活。我们不要摆起面孔对他们讲大道理,我们要挖掘他们的内心世界。让他们敞开自己的心扉,把自己的心里话掏出来。
总之,让教师更正确定位,让教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回归生活,让教学策略具生活的真实,让作文因生活而精彩,就是我们积极构建生活化的作文课堂的目标所在。
作文四:《作文因生活而精彩》2000字
作文因生活而精彩
作者:赖祝新
来源:《海峡科学》 2010年第 09期
[摘要 ]当前中学作文教学与生活严重脱节 , 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启发我们 :作文教学生活 化是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要加强作文与生活的联系 , 必须注重中学生写作的人格精神意识的 构建 , 致力于全面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 , 作文命题要切合学生生活 , 作文评价要体现以人为本。
[关键词 ] 中学 作文教学 生活 主体性
1中学作文教学与生活脱节的原因分析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 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但当前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却不容乐 观。学生写作 “ 一凑二抄三套 ”, 作文缺少灵性 , 僵硬呆板 , 千人一面 , 充满空话套话。 “ 造文 ” 现象普 遍 , 虚假作文的现象严重。原因是多方面的 :
1.1 封闭的课堂教学
长期以来 , 我们的教学处于封闭状态。为了高考 , 学生总在教师、教室、教材的樊篱里兜圈 子。独门、独子、独户的现象也使学生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简单化。学生解读社会、观察自 然、认识自我的通道很大程度上被切断了。他们的心灵被束缚 , 没有了自由翱翔的空间 , 呼吸不 到新鲜空气 , 生活枯燥乏味。缺少对生活的细致观察、真实感受和深入思考 , 作文怎能有鲜活的 色彩 ?
1.2 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从小学到高中 , 我们的作文教学都带有强迫性 , 要么是题目本身限定了写作内容、是非标准 和价值取向 , 要么是教师自觉不自觉地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 , 这样的写作不是源于自主的 需要而产生的 , 无视学生的主体意识 —— 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 也就造成了学生作文 的 “ 无我 ” 现象 :没有自己对生活的真实体验 , 有的只是他人经验的移植。因而常表现为胡编乱凑 , 为文造情。即使偶尔有一些佳作 , 也给人千人一腔的感觉。
1.3 “ 形式训练 ” 的作文教学
应试教育主导下的作文教学以 “ 形式训练 ” 为目标 , 醉心于高考作文形式 , 一味偏重那些能够 取悦于评卷老师的技巧训练 , 忽视学生的心灵、个性 , 忽视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的作文 , 不注重 思考 , 不讲求现实的针对性 , 而是注重事例的堆积 , 排比的制造等 , 成了八股式的文章。更有甚者 , 为了对付考试 , 老师猜题、押题 , 学生则套模式、背范文 , 虚假作文因而经常出现。 “ 形式训练 ” 的 作文教学本末倒置 , 实践证明是低效的 , 不科学的。而且 , 将原本为人文教育的作文教学技术化 , 丢
失了它促进学生人格形成的教育性价值。其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对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所造 成的不良影响已是显而易见。
以上分析 , 充分显示了当前中学作文教学与生活的严重脱节 , 说明了推进中学作文教学生活 化的迫切性。
2中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理论依据
中学作文教学的生活化是寻求作文教学与生活的结合 , 寻求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和技术能 力发展相统一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其主要的理论依据有 :
2.1 主体性教育理论
主体性教育理论认为 , 教育在本质上是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培育过程 , 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 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 , 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 , 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 育环境 , 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 , 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自主、能动、创造性 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主体性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 , 是推进素质 教育的必然。
2.2 生活教育理论
早在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就提出了 “ 教育即生活 ” 的教育主张 , 对教育 脱离现实生活的弊端进行了抨击。
生活教育理论也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陶行知指出 ,“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 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 他认为 , 教育的范围与生活的范围相等 , 到处是生活 , 到处是教 育。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更明确表达了生活和作文的密切关系 :“ 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 , 脱离 了生活 , 写作就无从说起。 ”“ 生活犹如源泉 , 文章犹如溪流 , 泉源丰盈 , 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 息。要把生活与作文结合起来 , 一定要把学生引向生活的光明之路 ” 。
2.3新课程改革理论
《基础课程改革纲要》强调要 “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 要 “ 尊重学生的人格 , 关注个体差异 ,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 。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 “ 表达与交流 ” 方面提出了这样的课程目标 :“ 学会多角度地观 察生活 , 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 , 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 力求有个性、有 创意的表达 , 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 , 多想多写 , 做到 有感而发 ” 。《课程标准》还指出 ,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 “ 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
作文五:《作文,因生活而精彩》3500字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水平的一种体现。“读”与“写”历来都是衡量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标尺。可是常听有些学生说:“我就怕作文,一提笔就头疼,总觉得没东西可写。”有的干脆说:“我真不知道该写什么,从何写起。”许多学生的文字表达基本功较差,辞不达意,文从字顺的基本要求做不到,学生对作文普遍存在着畏惧、厌恶、懈怠的不良心态,缺乏兴趣,缺乏主动,缺乏自信,心理负担重。究其根源,在于学生头脑中,缺少那一幅幅实实在在的、生动的感性画面,还有切身的所感所想,实乃无米之炊,闭门造车。故所作的文章,更是空中楼阁,很难在情感上得到读者的共鸣。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生活时空窄化,个性体验匮乏
叶圣陶先生曾经这样阐述学生作文与生活的关系――“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学生提供了获得个性体验的可能,然而,审视当今学生的生活现状,我们忧虑重重。
学生的生活以学校和家庭为主,两点一线,往返于两点之间的路程原本是学生自由的接触社会,亲近自然的机会,但是大多数学生都是坐在父母亲背后的车座上一闪而过,他们因此失去了感受周围变化的机会,不能自由地观察身边的草木、景致,没有机会体察人情世俗,生活的空间无意中缩小为家庭和学校两点。亚里斯多德讲过“闲暇出智慧”,可是,我们的学生没有时间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读读自己喜爱的书,做做自己喜爱的事,没有属于自己思考的时间。爱因斯坦说过,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闲暇出智慧、闲暇出思想、闲暇出想像力,满负荷的生活必然导致学生自主意识淡薄,个性兴趣磨灭。
作为学生主要生活时空的学校和家庭,也因种种原因,使得学生的生活贫乏。前者,因学科本位的影响,不能提供充分的活动机会;后者,因家庭规模的缩小(越来越多的家庭是三口之家,父母又忙于工作),孩子生活的圈子也缩小了,这一切都加剧了孩子个性生活的贫乏,个性体验的匮乏。
其次,阅读量小,精神缺少滋养,思维浅表化,缺乏个性化的见解和情感。
个性飞扬的习作无一不体现着学生深刻的主见,独有的丰富情感。但是,许多学生不善于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去体会。我们不难发现,离开教师的指导,学生习作无从下笔的并不是少数,然而,一旦指导,习作中充斥的大多是教师的见解,教师的情感,学生只是简单接受而已,个性的鲜花总是难以展开她美丽的笑颜。究其原因,是学生阅读生活贫乏,精神缺乏滋养,心不够敏感细腻。叶圣陶认为:文学作品直接触着人生,它所表现的境界是个有机体,以整个人生为它的范围。阅读能吸收了许多好的意思,获得许多人生经验,不仅调节了学生的大脑,还成了学生思想、感情和内心感受的源泉。
第三,缺乏安全感,封闭自我,抑制个性
这种情况与教师对作文的认识和态度有关,许多教师认为,语文教学的一切成果都体现在学生的作文中,对作文寄予的期望太高,作文承载了太多的东西,以至于许多孩子在一开始就对作文敬三分,甚至怕得要命。教师在面对学生作文时居高临下的判官地位使学生在习作时始终处于心理弱势的状态,每一句“白底黑字”的话都将面临着教师的审视,面临着教师的评点,在这样的心灵状态下,学生很容易就采取自我防卫,关闭内心世界,选择公认的语言和思想,去迎合评点者的标准。同时,也避免了因为袒露出太多的真实自我,而可能招致的批评和否定。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这段话告诉我们:写作的冲动来源于学生心灵的震撼。因此,写作教学的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用心去观察,用心去体验,用心去交流,在学生有所感悟、有所思考、有所发现的基础上,内心产生渴望表达的一种心理需求,释放自己的心情。
学生写作的薄弱环节是他们缺乏鲜活的生活经验和经历,缺乏对生活的感受,归根结底,是缺乏独立深入生活、感受生活和发现生活的能力。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用心观察身边的事物,观察中触发创作灵感,从达到“有所为而作,有所感而作”。
怎样让丰富的生活成为作文的一部分?
1、利用媒体,学会观察的方法
可充分利用媒体解决学生对有的事物不可能去观察和对有的事物没有细致观察的矛盾。一是可拍摄和通过网络查找资料照片用投影放大后让学生反复观察,然后让学生写作。如学习了《花钟》一课后教师让学生写一写自己见过的花钟,而学生很少见过,就可采用这种方法提供素材。二是通过课前拍摄录像资料,课中播放给学生观看,然后根据录像写作。如,有的动物、人物、景物是无法搬进课堂让学生观察的,录像就解决了这一问题。三是利用教材上的插图,指导学生观察后练习说话和写作。让学生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像,使画面“活”起来,“动”起来,最后,练习用几句话或一段话写出来。
2、结合阅读教学,唤起学生重视观察生活的意识
只有懂得观察同作文的联系,认识了观察生活的重要性,才能做生活的有心人,才能随时随地捕捉到“貌不惊人”却又“异彩纷呈”的生活素材。在生活中,有一些发人深省的小事、平常事,它不像独立鸡群的白鹤,让人一眼就看出它的高和美来。如不留心观察和分析,就会稍纵即逝、一闪而过。要使学生懂得,只要重视观察,善于观察,只要精心选择,深入开掘,小事也可以表现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不小的主题来。
3、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
当学生逐渐注意观察生活时,教师要联系实际,具体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教给学生观察和分析的方法。
例如:作文课上教师拿来一只广口瓶让让学生把鹅卵石大小的石块放入瓶中,直到石块高出瓶口,再也放不下为止。问:“瓶子满了吗?”,生答:“满了”。教师捧了一堆沙,倒了一些进去,去敲击瓶子壁使沙子填满了下面石块的间隙。问:“现在瓶子满了吗?”第二次问,学生有些明白了,答:“可能还没有”。然后,我让学生取来水倒进瓶中,直到水面与瓶口平。问道:“这个过程说明什么?”生答:无论你的时间安排多么紧凑,如果你确实用心努力,你可以做更多的事。教师:如果你不是先放大石块,那你就再也不能把大石块放进瓶子里了,那么,什么是你们现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大石块呢?――好好读书!人有许许多多的事要做,但要切记先去处理这些‘大石块’,否则,一辈子你什么都不能做到。”
这样的训练,不仅打破了以往作文课中写作和生活相脱节的僵死状况,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完成“思维一文字”的转化,而且给学生以全方位的能力塑造,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分析能力和语言的表现能力等。
4、加强课外阅读,多方面引路开导
如果说生活是“源”,那么文学作品就是“流”,沐浴其间,接受的是一个人的精神的启蒙,人性的铸造。韩愈曾说过:“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钱理群先生也曾强调要为学生“打下精神的底子”。有了丰厚的精神的底蕴,生活的点点滴滴才会在学生的心灵中激起个性纷呈的情感浪花,也才会有属于每个学生的个性化流露――个性化作文。
如何引导学生对所读之书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首先,教师要控制作业时间,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负担,为学生留出阅读的时间;其次,要组织好班级读书会,营造阅读氛围,让学生交流读书感受,在群体阅读中,获得读书的乐趣,持久地保持阅读的兴趣。第三,要为学生提供阅读指导,把握阅读内容的质量,警惕阅读中的功利主义(阅读的功利主义表现在要求阅读能在短期内提高习作或语文水平,忽视了阅读的娱乐,认识、心理调节等功能。),提倡全效阅读。
5、激发热爱生活的热情,提高观察生活的自觉性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发现的眼睛。观察是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没有自觉性和主动性是难以奏效的,更是难以持久的。从根本上说,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就必须着眼于激发他们爱生活的热情,培养他们关心生活、积极向上的品质。柳青说“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观察的态度问题。一个对人冷淡无情和对社会事业漠不关心的人,无论他怎样善于观察人,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作家,这就是说在生活中或工作中要有热情――热情地喜欢人、帮助人、批评人或反对人……我们要十分重视结合听说读写和课内外的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使学生人人都做一个有心人。
茅盾在《创作的准备》一书中写道:“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帮助学生练就一双机敏的“鹰眼”,培养他们善于观察的能力,是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作文六:《作文因生活而精彩》1600字
作文因生活而精彩
摘要: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用心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好习惯,才能写出充满真情实感的好文章,本文就此作了相关阐述。
关键词:丰富 观察 思考 表现 生活
生活包括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学生要走近生活,用心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生活中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学生对周围事物往往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导致作文时头脑空空无内容可写。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对周围的人、事、物进行细致地观察。引导学生投入到大自然中,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引导他们用具有个性的眼睛去欣赏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鸟兽虫鱼;去欣赏城市的高楼大厦、乡村的小桥流水、田野的丰收景象。用具有个性的耳朵去听春天燕子第一声婉转的啼唱,夏夜青蛙欢乐的蛙鼓,乡镇小贩大声的叫卖,母亲耳边温柔的唠叨。经常不断地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上到下,从远到近,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多方位地观察事物。让他们能分清主次,抓住重点,有目的,有顺序,认真细致地而不是走马观花地对事物进行观察。从生活中掘取大量的信息以充实自己的写作题材库。
3 思考生活
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世事洞明即一个人的生活积累,人情练达即对生活的 睿智思辨,这是为文者的准则。
教师不光要让学生学会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聆听,还要教他们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心灵去感受体会。作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透过看得见摸得着的表层现象,看到本质的内在的东西。对于生活中的一件事或一个现象,要能联想到一些社会问题,思考问题产生的根源,解决的办法;或体会其中的道理或哲理。
学生除了要勤于思考生活,善于思考生活外,还需多看些议论性的文章,多接触大家的思想和理论。更深刻地、理性地思考生活。并且要做好思考后的积累与整理。
4 表现生活
苏联学者a.科瓦廖夫在《文学创作心理学》一书中指出,任何创作过程都包括两个方面,这就是:第一,个体在反映现实的过程中积累生活印象,舍此,创作都不可思议。第二,对这些印象进行创造性加工和把这项工作的成果用语言表现的形式投射出来。
刘锡庆认为,写作过程是写作主体的“物—意—文”的综合、转换过程。首先,是现实生活、客观事物向认识“主体”,即作者“头脑”的转化。然后是作者观念、情感想文字表现的转化。换句话说创作是双重变换过程。
目前,在中小学写作教学领域,对写作过程指导的研究,理论的一般依据就是“双重转化”,但刘锡庆“双重转化”和a.科瓦廖夫“双重变换”理论都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写作本身,侧重于从写作的主体的视角来描述怎样“聚材取事”“命题炼意”和“定体选技”。
写作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写作的过程也是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通过写作真实的生活过程。如何让学生用习作来表现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教师和学生付出巨大的努力。笔者在此只能略谈一二。
4.1小中见大,见微知著
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细微的事,平凡的人可以折射出深刻的社会意义和灵魂的光辉。例如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写的是柳州一个捕蛇人有关捕蛇情况的谈话,可算是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但作者却借题发挥,深刻地透视出“苛政猛于虎”、人民饱受重敛之毒等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主题。鲁迅的《药》写的是辛亥革命前后平民百姓的生活片段,揭示了旧民主主义革命脱离群众的这一重大的社会问题。小的事情能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这类文章选材要典型,以小见大。
4.2 关注时事,理性思考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儿作”,作文应具有鲜明的时代感,我们应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并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食品安全问题,校园安全事件、校车安全问题,醉酒驾车事故,环保的问题、留守儿童对亲情的渴望等等,对于这社会热点问题,分析它们的原因,提出解决的办法,字里行间流露着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这样的文章显得大气,厚重。
当代著名诗人柯岩“一生深入生活去写作”,生活是创作不竭的源泉,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才能更好地表现生活,写出真实感人、
有思想,有个性的好文章。
作文七:《作文:生活因微笑而精彩》600字
笑是生活中一种不会凋谢的花儿,它不分春夏秋冬,不论东西南北,只要有人群的地方便会开放。这遍地而开的微笑,使得生活越来越美好,越来越精彩。
记得有一次考试,我得了个不理想的成绩。放学后,我一个人垂着头走在回家的路上,似血的夕阳打下斜光,将我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我不知道怎么向妈妈解释这一次的失利,也不明白如何面对老师失望的眼神,整个世界在我眼中只剩下了黑白两色。叹了口气,抬起头时,迷惘、忧伤的目光和一个陌生人的眼神偶然相撞。那个陌生人向我点了点头,脸上绽开了一个美丽的微笑。
这个微笑像一场及时雨,给了我阳光般的援助,清风般的慰藉与波涛般的勇气。整个世界都被这一个微笑镀上了一层美好的色彩。不自觉的,我的嘴角也挂上了一个微笑。
生活因微笑而精彩!留一个微笑给伤痛,伤痛便会悄然溜走,因为我们心中没有太阳照不到的地方给他让它驻足;留一个微笑给挫折,你会发现挫折在无声无息退走,因为挫折最恐惧的便是面对坦然的笑容;留一个微笑给冲动,冲动会化作天空般的胸襟;留一个微笑给气馁,气馁也会变成奋进的风帆……把微笑带给生活的各个角落,一切的一切都会变得精彩而美好。
把微笑带给他人,用微笑去点缀生命,如果每个人都怀着一颗赤诚的心,毫不掩饰地将自己最灿烂的微笑播到世间的每个角落,散布到生活的每个空间,那么,这每日给予微笑和收获微笑的生活一定是最精彩的生活!这个处处开遍“微笑”这朵绚丽鲜花的人间也会是最美的人间!
微笑吧,生活因微笑而精彩!
移民初中044班李玉冰
作文八:《作文生活,因变化而精彩》400字
[作文 生活,因变化而精彩]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是因为有一些变化才让生活更精彩,作文 生活,因变化而精彩。
妈妈新买了一只狗进家。这只小狗是灰色的,听别人说是泰迪狗。这只狗有短短的尾巴,小巧玲珑。它还有着卷卷的毛,非常可爱。有了这只狗之后,我们家的生活产生了变化。我和妈妈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晚上睡觉的时候,它会悄悄的跑来你的门口,在门口大声的叫,它叫了很久,没有人理它,它就用两只前爪敲门,初中一年级作文《作文 生活,因变化而精彩》。 ◆分享好文◆可妈妈和我就是不开门。当我无聊的时候,我会把它抱到楼下,让它来追我或者我追它。有时候我会坐在石凳上抱着它一起睡觉。在以前,我家没有狗的时候,日子过得很平静,晚上睡觉的时候,也没有声音。总是让我有点孤单。
现在我们家多了一个成员,也就是我多了一个玩伴。但是,妈妈宠它比宠我多,我有些嫉妒,但嫉妒之余我也多了一份快乐。这份快乐也让我的生活变得更精彩。这精彩之中也有快乐。我们在快乐中健康的成长。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精彩。这都是因为我家的变化而精彩动人。
我也很喜欢我家的变化。
作文九:《作文:生活,因变化而精彩》400字
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是因为有一些变化才让生活更精彩。
妈妈新买了一只狗进家。这只小狗是灰色的,听别人说是泰迪狗。这只狗有短短的尾巴,小巧玲珑。它还有着卷卷的毛,非常可爱。有了这只狗之后,我们家的生活产生了变化。我和妈妈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晚上睡觉的时候,它会悄悄的跑来你的门口,在门口大声的叫,它叫了很久,没有人理它,它就用两只前爪敲门。可妈妈和我就是不开门。当我无聊的时候,我会把它抱到楼下,让它来追我或者我追它。有时候我会坐在石凳上抱着它一起睡觉。在以前,我家没有狗的时候,日子过得很平静,晚上睡觉的时候,也没有声音。总是让我有点孤单。
现在我们家多了一个成员,也就是我多了一个玩伴。但是,妈妈宠它比宠我多,我有些嫉妒,但嫉妒之余我也多了一份快乐。这份快乐也让我的生活变得更精彩。这精彩之中也有快乐。我们在快乐中健康的成长。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精彩。这都是因为我家的变化而精彩动人。? ?小 荷 作文网
我也很喜欢我家的变化。
作文十:《作文 生活因什么而精彩》600字
[作文 生活因什么而精彩]生活因什么而精彩
生活因什么而精彩?我带这个问题询问周边的人,作文 生活因什么而精彩。 爸爸说:生活因拼搏而精彩,我们要朝着自己的目标而努力,而拼搏,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噢,我明白了,生活因拼搏而精彩。
妈妈却说:生活因勤劳而精彩,无论工作还是学习还是我们都要勤劳,只要你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你的生活一定能更精彩。
噢,我明白了,生活因勤奋而精彩。
但语文老师告诉我:生活因学习而精彩。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中有许多的知识,有许多的道理,初中一年级作文《作文 生活因什么而精彩》。 ◆分享好文◆看书还可以充实我们的生活,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噢,我明白了,生活因学习而精彩。
又有科学老师告诉我:生活因探索而精彩。我们所学的知识都是先人们通过不断的探索而得到的,我们只有不断的探索才能得到自己所要的东西。
噢,我明白了,生活因探索而精彩。
音乐老师告诉我,生活因歌声而精彩。音乐可以使人放松心情,使人陶醉其中,可以从音乐中享受生活,享受生命的乐趣。
噢,我明白了,生活因歌声而精彩。
劳技老师告诉我,生活因创造而精彩。生活和制作一样,都需要创造,只有创造了,我们才有更美好的生活。
噢,我明白了,生活因创造而精彩。
…………
生活因拼搏而精彩;生活因勤劳而精彩;生活因学习而精彩;生活因探索而精彩;生活因歌声而精彩;生活因创造而精彩;生活因……
我们要学会享受生活,享受生活给我们带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