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社会底层作文》4800字
精品文档
社会底层作文
社会底层作文宁可一人脏,换来万家洁
我敬佩的人有很多很多,解放军、医生、??但我最敬佩的,还是那每天默默无闻清理卫生的清洁工。
每天早晨,当人们还在熟睡时,辛勤的清洁工人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劳动,他们有的不到五点钟就起床了,拿起扫帚,劳动起来。他们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都一如既往地清扫街道,从不会有怨言。当我们在美好的环境里生活时,可曾想过是谁为我们创造出来今天的环境,是谁让我们每天走在干干净净的马路上。清洁工人们无私为我们奉献,他们不求高额的回报,只是让人们每天生活在干净的环境里。
如果有人问我:“热吗?”我毫不犹豫回答:“热,热极了!”许多同学放学就买一些冰棒,解热也解渴。回家后大部分开上了空调,舒舒服服地睡觉。唯一清洁工人,汗水早已打湿了他们的衣服,脸被炎热的太阳晒得通红通红的。
有一次,我到学校去值日,火辣辣的太阳焦烤着大地,射的我睁不开眼睛,正看见一个清洁工阿姨在打扫学校卫生,她拿起扫帚,一下一下扫起来,灰尘扬起来到了她的眼
1 / 9
精品文档
睛里,她揉揉眼睛,继续扫起来,一滴一滴晶莹的汗珠从她的脸颊上流下来,汗水把她的衣服湿透了,她也不在乎,我被这种精神所感动了,待着迟迟不肯离去。地扫完了,她的身上早已是布满灰尘,慢慢地往回走去。
还有一次,我下楼跟伙伴玩耍,正玩得开心,突然看到一个穿着清洁工制服的阿姨在扫着马路上的垃圾,只见他一手拿着扫帚,一手拿着垃圾盒,边扫边不时望着两路来的车辆,我在心里问:为什么阿姨这样危险还去打扫?我带着这个疑问去问那位阿姨,那位阿姨说:“现在的人们太不讲卫生了,开车时乱扔垃圾,使满条马路全都是,如果不扫开,其他车辆就会压到。”就在这时,一辆车从车窗飞速扔出一个易拉罐,马上,在另一条道的车一下子“刺啦”一声,易拉罐被压得稀扁,清洁工阿姨只好上前扫开,望着她那一去一回的背影,我想:现在的人们太不知道什么是幸福了,清洁工阿姨辛辛苦苦地打扫,而很多人却乱扔垃圾,让清洁工阿姨冒着生命危险去清理。
后来,我明白了:清洁工人们为的是我们大家的环境,无私奉献,默默无闻,他们不求回报,而是换来大家美好的生活环境。宁可一人脏,换来万家洁。他虽然不平凡,可是他的那种精神很让我敬佩,牺牲自己,奉献别人。在我眼里,
2 / 9
精品文档
他们就是高尚的人!
【扩展阅读篇】
作文是决定语文考试成绩的“半壁江山”,因此作文的成败往往决定了整个语文考试的成败。那么怎样让考试作文得高分呢?我觉得以下几点必须注意。
1、题和立意凡考试作文必须审题,原因是考生要在同一环境下,作公平的竞争。审题,就是要对试题展现的所有内容作全面、准确的审读和理解,把命题者的意图读出来,把题目的各种限制审清楚,明确要我写什么,怎么写,写到什么程度,真正做到全面领会,深刻把握,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写作文。高考作文评判明确规定,凡审题有问题的试卷最后得分一般都不超过二类卷最低分。由此可见,审题的准确与否是作文成败的关键因素。立意,就是要作者站在时代的高度,去观察、认识生活,提炼主题,使主题体现时代的精神,既反映时代,也作用于时代,跳动时代的脉搏,推动着时代的前进。文章的“意”, 其实就是作者在体验生活中逐步孕育而成的一种思想,是作者的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撞击”的产物,它反映作者的思想水平、认识水
3 / 9
精品文档
平以及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近两年的作文教改提倡学生写真实生活、真实自我,有些同学忽视了对文章思想倾向的把握,看问题不全面,观点偏激,更有甚者由腐败现象而怀疑党的领导和党的政策。尽管当今的中国社会政治清明,言论自由,话说错了不会追查什么政治问题,但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正确的是非观还是应该有的。这一点必须注意。
2、标题和段落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阅卷老师对文章的第一印象,特别是自拟题目写作,阅卷老师很看重考生所拟的标题。俗话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可见题目的重要性。有些考生先写正文再拟标题,文章写好后也许是没有时间写标题,也许是忘了补写标题。虽然评分规定无标题扣2分,但实际结果却远非2分。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几篇写得较好的作文,按保留标题和隐去标题两种类型请两组老师分别予以阅卷,其分数差别一般都在5分以上。这是因为阅卷老师对无标题作文产生了一种心理距离,不知不觉便降低了分数等级。至于如何拟题,我觉得应做到这样几条:?确切。指符合文章内容,也指遣词造句符合规范)。?精练。指标题字数恰当。?生动。指题目能体现出一种活力,具有可读性,饶有情趣。?新颖。指有新视角、新思路、新感悟,能够给人一种新鲜感。?有意蕴。指有内在的含义。
4 / 9
精品文档
拟题方法多种多样,可以运用修辞拟题,可以引用俗语拟题,可以化用古语拟题,可以借用成语拟题,可以套用流行语拟题,也可以巧用其他学科公式或符号拟题等等,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运用。段落:考试作文最忌首、腹、尾三段式的结构。把文章分为几段更好?千字以内的作文,我觉得分为5-8个自然段就可以了。因为自然段分得越自然,越显得你成熟老练。另外,要把每一段的首句写好。每一段的首句犹如人的眉目,把首句写好,“眉清目秀”,整个段落都显着精神。
3、文体和内容高考作文试题对文体的要求有两类:一类是规定必须写某种文体,如“写一篇议论文”;另一类是排除写某种文体,如“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考生必须按规定的文体去写。近几年高考作文题中“文体不限”,让考生自由选择文体,这里要特别注意,文体不限不是不要文体,而是要你在选择了一种文体后,一定要按这种文体特点写作,要写什么象什么。不可随心所欲,写成不伦不类的“四不像”文章。文章内容方面:不假思索就能想到的东西,绝对不要写;稍加思索想到的也不要写;花上几分钟,想别人想不到的内容来写。记叙文最好将主人公设定为自己,用第一人称入文,让“我”的激情在文章中闪光,情真意切,引起共鸣。议论文切忌大话、套话、废话,要避免空发议论,
5 / 9
精品文档
无病呻吟,滥提口号,乱发号召,空表决心等等。作文可以虚构,“允许”编写故事,但不等于提倡“编写故事”,编写故事要做到“大胆想象,自圆其说”。滥编、胡编,绝对不会得高分。
4、开头和结尾应试作文的开头结尾,就是文章的刀刃。平时在课内外所学的各种开头结尾的方法完全可以用在应试作文上。不管你使用什么方法开头和结尾,必须做到开头起笔入题,结尾点明主旨。为了给评卷老师一个好的印象,开头结尾千万不要涂抹。有道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可有些考生犯“入题慢”的毛病:有的把大段的原材料全部照搬;有的把本来简洁的原材料进行扩展;有的开篇摆材料,古今中外,慢慢道来。开篇松散,占去了大量的篇幅,后面的真正应该说的内容却“千呼万唤不出来”,有的只是一笔带过,草草收兵,比例严重失调,使老师难以衡量其实际写作水平。古人写文章讲究“凤头”、“猪肚”、“豹尾”,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可有些考生作文来不及刹尾,或用一句话硬断,或点上一串省略号,这样即使你雕出了“凤头”,壮大了“猪肚”,也会因为没有“豹尾”而不成其好文章,得不到高分。阅卷老师衡量一篇文章的好坏,首先是看其整体。所以,考生交给老师的无论如何也应是一篇完整的作文。
6 / 9
精品文档
5、语言和字数考试作文语言要规范准确,具有个性和活力。不要文白夹杂;不要使用别人看不懂的方言和词汇;少用长句多用短句;可引进部分时代新词汇,引用名言警句,引用流行的通俗歌曲歌词,引用百姓口头民谣,但取向一定要积极向上,真正让语言亮起来。照理说,文章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似乎不应有字数的限制。但考试作文,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作文,为了达到一定的考查目的,并考虑到考试时间等因素,一般对字数都作了规定。我们必须按照规定去做。限最低字数的,一定要写够数量或稍微超过50—100字才好。如果字数不足,虽然评分标准规定,不足字数的,每少50字扣1分,但实际情况是,字数不足往往被认为文章内容单薄,分数很难上档次。限最高字数的,不要超过。否则,给人一种臃肿的感觉,再说,作文写得长,花的时间多,解答前面的题用的时间少,必定会受到影响。如果没有限最高字数,一般就是以作文纸为限,即要在作文纸格子内行文。千万不要自作多情,超出作文格子,以免出力不讨好。
6、书写和卷面近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书写都占相当的比分。一般不要求写得好看,但要求书写整齐易辨认,一笔一画清清楚楚,不写草字。标点符号书写也要规范,特别是格式要正确,句号、逗号、问号、叹号、顿号、分号不
7 / 9
精品文档
要出现在一行之首;引号、括号、书名号前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可以在这些符号后面挤着写一个字;引号、括号、书名号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可以把这些符号挤在上一行之末。省略号、破折号占两个格,不能断开,写不下时挤在一行之末。至于作文的卷面,正如人的容貌一样,给人的印象是重要的,尤其是高考作文,卷面整洁与否直接影响着阅卷老师的心理和情绪,书写工整,卷面清洁,让人一看心中先喜三分,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7、检查与修改考试作文试题和其他试题一样,做完后也需要认真检查,看有没有笔误的错别字,有没有不通顺的句子,有没有需要调整的内容。审查发现了错别字、错用了词语一定要修改过来,对于句段该删的要删掉,该增的要增补,只是要改得清楚、整洁,使人一目了然。不能因为修改而影响了卷面的整洁。
【推荐阅读】
考场作文万能写作技巧:万能写作技巧
本站更多精品作文:作文频道
8 / 9
精品文档
作文频道网址: :///o
9 / 9
作文二:《盘点那些感动我们的社会底层人物》900字
Top1、骆有德—越战中的洗尸老人
他是云南屏边县玉屏镇三角寨村民,对越反击战之前,在老山前线为牺牲的士兵清理遗体洗尸,清理中发现一具遗体竟是自己当兵的大儿子;后再将小儿子送上战场,又战死于者阴山。他叫骆有德,荣威W5“丈量边关致敬英雄”感人发现一个不为人知的普通农村老人的故事。
老人已经离开人世,死的很安详,酒后脑溢血。没有痛苦。他说,他希望和儿子们一样死去,他做到了。向英雄致敬!如今家里还有骆妈妈和二儿子一起居住,屏边民政局非常关怀,虽是贫困县,仍然为老人翻新了房屋,购买了全新的家具与床上用品。老人和大儿子在天之灵也可以安心了!
Top2、白方礼—三轮车夫
1982年,白方礼老人开始从事个体三轮客运。每日里早出晚归、辛劳奔波,攒下了一些钱。1987年,已经74岁的他决定做一件大事,那就是靠自己蹬三轮的收入帮助贫困的孩子实现上学的梦想。这一蹬就是十多年,直到他92岁逝世。这10多年里总共捐款35万元余元,基本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总共资助三百学子完成学业。他的善良与无私让大家汗颜,一个朝朝暮暮甘为骆驼牛马的老人,他就是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特别奖主人公—白方礼。
Top3、黄富珍—乞丐
黄富珍,一个六旬的个苦命的女人:3岁那年,被卖到了竹叶山村;21岁,嫁到了隔田村;半年后,因没有生育能力,被夫家赶出家门;想回娘家,可亲生父母和养父母都不愿接受她,她只能天天睡在猪圈里。后来乞讨为生,相继收养了19名弃婴,因为孩子身体太弱,只有4个存活。靠着每天的乞讨和低保抚养了4个女儿。幸运的是孩子都已经长大成人,六旬的老人开始了晚年幸福的生活。
Top4、李晓辉—乞丐
浙江舟山,一名欲轻生的男子爬上了定海南珍大厦的楼顶,哭喊着要他的妻子回来,男子情绪激动,哭喊着要跳楼,而且还在楼顶拾到一把生了锈的刀片,往左手手腕上割了十多下,由于刀片比较钝,伤口并不深。当地的一名乞丐看到后凭借自己的真实经历救助了这位男子。残疾乞丐行动不便,坐在滑板上心急如焚,在楼底下冲着楼顶上的男子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喊着,叫他不要想不开。他用自己的经历来告诉那个男子,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希望他多想想关心自己的亲人朋友,生命不值得轻易舍弃。当男子走下楼的那一刻,他也默默的坐着滑轮离开了。
感动我们不仅仅是这些人,亲们,发现你身边的感人故事,用文字记录他们的感人事迹。为这些默默奉献的人们送上心灵的慰藉。
作文三:《曹雪芹同情社会底层的小人物》2200字
曹雪芹同情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图) 标签: 殷谦 红楼梦 曹雪芹 香菱 薛蟠 《红楼梦》开始就写了甄士隐家庭破败的惨剧,“脂砚斋”批语称之为“小荣枯”。元宵节英莲被拐后,甄士隐夫妇经历了剥肤之痛,所谓福不重来,祸不单行,三月十五隔壁葫芦庙起火殃及甄家,把个家业焚巢荡穴。从此可以看出,曹雪芹有浓厚的“宿命论”的思想,所谓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觉得天命难抗倒不如听天由命,得天意而顺其自然。 “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此诗谶见《红楼梦》第一回:“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便伸手接来,抱在怀内,斗他顽耍一回,又带至街前,看那过会的热闹。方欲进来时,只见从那边来了一僧一道:那僧则癞头跣脚,那道则跛足蓬头,疯疯癫癫,挥霍谈笑而至。及至到了他门前,看见士隐抱着英莲,那僧便大哭起来,又向士隐道:‘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士隐听了,知是疯话,也不去睬他。那僧还说:‘舍我罢,舍我罢~’士隐不耐烦,便抱女儿撤身要进去,那僧乃指着他大笑,口内念了四句言词道: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 那癞头僧看见甄土隐怀中的英莲便“放声大哭”,说她是“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让甄士隐把孩子舍给他,甄士隐以为是和尚的疯言疯语便转身离去,那僧便指着甄士隐“大笑”,念出这四句诗谶。从“放声大哭”再到“大笑”,这里确实是有玄机的,癞头僧哭英莲“有命无运”,笑甄士隐愚痴徒劳,别看那癞头僧颠颠痴痴,其实是假痴不癫,只可惜凡人岂能容易参悟语谶,也只好把真正智者的真理当作疯子的混话了。
“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这句是癞头僧笑甄土隐将英莲“抱在怀内,斗他顽耍一回,又带至街前”的溺爱和娇养,岂知这英莲福小命薄,虽然生得玉貌花容,但也如昙花,时一现耳。这里的“菱花”不但是预示后来的“香菱、秋菱”,同时也有“镜”的意思,暗喻英莲不过是甄土隐的“镜中花”而已,她以后的命运似乎注定要凄惨,“空对雪澌澌”,一是意为甄土隐爱女心切,却不知是徒劳无益,二是预言英莲一生的悲苦的命运。“雪澌澌”,这里表面上看是下雪时的声音,其实寓意深渊,在殷谦看来,“雪”乃是落地速溶之物,“澌”也可引申为凡物竭尽消亡之意,“澌,水索也。(《说文》);(徐锴系传:“索,尽也。”),也预示了英莲将要在”佳节元宵后”被人犯子拐走,所以,后一句直接说破:“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香菱有着低于小姐高于丫头的“特殊”身份,位居“金陵十二钗副册”之首,在《红楼梦》大观园众多窈窕淑女中,她又是首个出场的薄命佳人。她的名字也在短晷的一生中随着她的境遇而变化,从“英莲”,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香菱”,被薛蟠强占为妾而只落得陷于污泥的菱花——秋菱,薛蟠正妻夏金桂出现,秋菱望秋先零,终因难产而死 ,这些都应对了她的悲剧命运。
香菱是一个出身大家端庄贤淑的女子,被薛蟠强占为妾,薛蟠外出后,香菱随宝钗一同入住大观园,这是香菱生命中最灿烂美好的一段时光。进入大观园后向黛玉苦心学诗,刻苦无比,香菱拿了诗回来“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地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宝钗见他这般苦心,只得随他去了”。香菱是极聪慧的,在黛玉的指导下她的视野也不断扩大,当她进入写诗的冲动时,“越发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写诗时“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甚至在梦中也能喊出:“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在填诗作词的苦吟中充分展示了香菱慧质兰心的真性情,可是这与她凄风苦雨的命运很不协调,“可怜前代汗青史,薄命佳人类如此。”(元?洪希文《书美人图》)好景不长,薛蟠正妻的出现将香菱推入悲剧的最深处,香菱改名“秋菱”,在夏金桂的千磨百折中终于凋零。
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开头就别出机杼地插入一段甄家“小荣枯”的故事,其实它就是贾家“大荣枯”的一个缩影。可见曹雪芹把文学视为与外部世界密切相关的及物性和关联性的精神活动,以及为他者而存在的精神现象。曹雪芹创作《红楼梦》并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别人,
在殷谦看来这就是一个作家不论处境何等困难都应忠于的神圣原则,而我们时代的作家和一些文学是可鄙的,他们把文学用于满足自己过上更舒适、更富有的生活的需要,基本上丧失了文学就是邪恶、不义、欺诈和奴役的敌人的信念。
从曹雪芹这里就可以看出,文学赋予作家一个什么样的神圣使命,其实作家就是穷人和底层人的辩护人和代言人;曹雪芹对处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一往情深,愿意与他们同甘共苦,甚至把他们的苦难当做自己的罪孽,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让我们感到伟大的么,而我们时代的作家似乎已经脱离了大地,脱离了群众,他们不关心苦难等重点问题,不同情小人物,他们在文字在金钱的教唆下游弋在肉体与欲望之间,以夸张粗野的极端主观的方式渲染人物身上的兽性和内心深处的黑暗面,试图借此显示一种时髦而浅薄的姿态。
与曹雪芹和《红楼梦》来比较,我们时代的相当一部分的作家和作品,缺乏对崇高的敬畏和伟大的向往,缺乏信仰的热忱和人道的情怀,缺乏自由的梦想和高贵的气质,更缺乏缺乏令人欣悦的美和令人感动的善;总而言之,几乎构成伟大《红楼梦》的重要条件和品质他们都缺乏。缺乏的结果是当读到他们的作品时,经常的体验和最深刻的印象是虚假、空洞、乏味、无聊,他们的作品不仅不能帮助你了解人生,认识生活,反而还制造假象引人堕落,使人变得无知和无耻。
作文四:《汉学家眼里的中国社会底层人物是什么样的?|苏成捷|社会底层》5000字
苏成捷(上图)的著作多半以清代留下来的诉讼档案为基础,辅以地方志、民俗调查报告等多种文献,探讨小人物的社会地位和命运。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对我来说,文学作品毕竟是社会精英阶层写给精英阶层看的文字,离占社会更多数的普通平民的生活还很远,所以我宁愿从历史保存下来的原始资料来解读过去。文学更注重语言修辞和文本,历史则是努力通过证据来接近历史的真实。”
苏成捷(Matthew H.Sommer)现为美国斯坦福大学历史系教授,是研究清代法制史和社会史的汉学家。他的著作和研究没有沿袭传统史学对政治体制、制度和重大历史事件或人物的关注,而是另辟蹊径,横跨法律、社会学、人类学等多个领域,转向社会史中鲜有关注的性别、性犯罪等问题。在史料的使用上,苏成捷也很有特点:他的著作多半以清代留下来的刑事和民事诉讼档案为轴,辅以地方志、民俗调查报告、传奇小说甚至是临床报告等多种文献,勾画出底层平民生活的众相,探讨大清律例、社会法律制度、妇女低下的社会地位和命运等问题。
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是苏成捷研究的主角。他近十几年都致力于通过法律档案来考察清代的社会生活,尤其是底层平民的婚姻和家庭生活。在即将付梓的关于清代卖妻与一妻多夫的专著中,苏成捷指出,中国古代除了人们熟知的一夫多妻制,在穷人中还存在一妻多夫现象,大多表现为卖妻、招夫养夫等形式。在另一部专著中,苏成捷探讨的是清代下层社会中存在的男男同性关系。作为传统中国儒家史学的禁区,这些研究尖锐地揭示出清代社会不为人知的方方面面,更探查到社会结构的深层问题,比如女性短缺、贫困和妇女歧视等。
苏成捷的著作《清代中国的性、法律、社会》(即将由法律出版社出版汉译本),被美国学界视为“研究非西方社会法制史的经典著作,是了解亚洲性别和人权史的必读书”。这部著作不仅聚焦游离于家庭生活之外、找不到媳妇的城乡流民,讲述他们的需求和威胁,也从法制史的角度,分析了18世纪中国关于性犯罪的法律发生的巨大变化。为了应对社会和人口的巨变,清政府不得不实行严格的法律,处置强奸、通奸、卖淫等罪行,保护家庭和社会的稳定。性道德和法律从松散走向严厉,上层社会不再有特权。这实际上开启了现代意义上的性规范,了解这段历史对现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这篇访谈源于作者与苏成捷在斯坦福大学历史系的两次谈话,其间苏成捷谈到他的学术传承、治学路径,谈到他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与中国史学界的联系,也谈到历史学家的社会责任感,启人深思。
民国初年北京施粥厂儿童食粥的情形。 (《旧中国掠影》/图)
南方周末:您的研究领域是清代史,但关注的不是诸如重大事件、政治、军事、经济,或者思想史等方面,而是一些相对陌生的话题。能介绍一下您治学的学术传统和路径吗?
苏成捷:您刚才提到的都是中国清史研究的相对传统的议题,比如大家熟悉的清军入关、反清复明、太平天国等等。近年又有一个新清史派,也叫边疆史,专门使用非汉字文献资料——主要是满文,还有蒙文、藏文等——来研究汉族以外的传统和历史。其实这个“新”大多体现在使用的材料上,其方法和传统历史研究类似,都是从上层精英、从统治者、紫禁城的角度来研究战略、军事、边疆等问题。满文资料在清初很多,到后来也慢慢减少了,所以它研究的问题和时代都受到限制。
我的研究多半属于社会史的范畴,是非常古典和传统的社会、经济史。我的老师黄宗智(Philip Huang),还有裴宜理(Elizabeth Perry),周锡瑞(Joseph Esherick),韩书瑞(Susan Naquin)等汉学家都是这一治学方向。我大概还受到西方左派思潮的影响,对革命的起源和农民起义的根源很感兴趣。这一思潮起源于越南战争期间,他们不认同美国政府的亚洲及东南亚政策,试图超越国际共产主义角度,从对社会底层的考察来理解社会运动。另外,社会人类学中关于家族的研究,还有性别研究对我也很有启发。斯坦福大学人类学家Arthur Wolf是很好的同事。现代学术中跨学科研究已经是一个很普遍的趋势,而对其他学科的了解和借鉴,的确能带来很多新的思路和方法。相对于特权精英阶层,我更关心的是历史中的普通人和小人物,去了解他们的生活、境遇和想法,以及他们对历史的推动力。在法律案件中能找到很多关于这些普通人的资料,在别的地方都没有,这也是我多年来钟爱法律案件的一个原因。
南方周末:您为什么选择研究清史?有特别的原因吗?
苏成捷:从很多方面来看清代都具有独特性,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时代,和别的历史时期都不同。它塑造了近代中国,是近代中国的发端,不仅在版图上,而且在社会性质、制度、文化习俗等各方面都影响了中国的发展。
南方周末:那么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您是否看到历史和现实的某种联系?
苏成捷:是的,历史和现实有一种深层的连续性。大家可能都听说过中国现在男女比例失衡的问题,也知道它和性别歧视有关,和溺婴、性别引产有关。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不光是男婴出生率高于女婴,在1至4岁的孩子中,这种差别更持续扩大。这意味着,还有更不为人注意的原因,导致中国男性多于女性,比如说对女孩的忽视:母乳喂养男孩的时间更长;食物紧缺时,总是男孩得到更多食物;孩子生病时,男童可能比女童得到更及时的治疗和护理,等等。人们更想不到的是,这种现象并不是后来才出现的,它在历史上由来已久。虽然清代的统计数字没有现在这么完备,但有很多资料表明,在19世纪的中国,男女人口比例就非常不平衡。从婴儿到成人,男性人口都大大高于女性人口;在农村有大量娶不到媳妇的“光棍”。中国社会近百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在歧视妇女、重男轻女等问题上——主要是在农村,城市情况完全不同——当今的中国和清朝相比进步并不太大。这说明什么?这可能意味着这不是一个能轻易解决的问题,它与文化、与传统家庭结构和婚姻结构都有直接关系。只要儿子还住在家里,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女儿嫁到别人家里,人们就会希望生儿子。在城市里这个问题没那么突出,多半是因为这种大家庭已经解体。
再举个例子。1991年我在四川档案馆手抄了几个月的档案。档案馆的大厅有布告栏,当时几乎所有的通缉和告示都是关于拐卖妇女的案件。看到这些,再去看嘉庆年间如出一辙的拐卖妇女案,难免觉得有些讽刺:妇女短缺、拐卖人口这些问题就像历史的顽疾,很难去除。
南方周末:对历史学家而言,尤其是研究近代史的学者,是否会有一种社会责任感?
苏成捷:我觉得是这样。我研究历史,同时也关心当今中国的发展。不过你如果问我面对诸如妇女自杀、歧视女性、性别失衡等问题时该怎么办,我不知道。但我认为,决策者至少应该了解历史,尽可能多地探寻一个问题的社会根源。理解历史对理解现实至关重要。中国不乏聪明、有责任感的决策者,但他们也许不知道,他们所面对的问题已经有历史的参照,而对历史的深入了解一定会有助于决策。
我曾经接触过中国一些人口与健康方面的研究人员。中国妇女自杀率一直是个大问题:中国妇女人数约占全世界妇女人数的五分之一,但中国自杀妇女的人数却占世界自杀妇女人数的一半。中国是少数妇女自杀人数超过男性的国家之一。为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来改善这个状况?这不是一个容易得到的答案。但其实这是中国由来已久的问题,通过考察中国近代历史,我们或许可以得到一些线索。
拿法律体系来说,中国现在有很多关于法制改革的讨论。这其中死刑改革是一个沉重但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其实,清代在死刑制度上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比如,它有很完善的上诉、复审制度,每个重大案件都要经过从地方衙门到中央政府的多次审理和判决,当然最后还要由皇帝审查。在清代要判死刑是非常不容易的事。中国近现代的法律体系基本上是沿袭苏联,现在苏联解体了,大家更多转向欧美国家,希望能有所借鉴。在我看来,中国大可不必跟从西方,中国自己的法制传统中就有很多可供参考的地方。在18世纪,清朝在明律的基础上发展出非常完备的律令和法制体系,它对证据的重视和案件审理程序的严谨,在当时世界上都是非常先进的。事实上,从明代以来到清代、到民国时期,中国的法制体系和司法程序都很经典,它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社会形态发展而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法制传统。
南方周末:您经常去中国旅行、学术交流吗?有些什么样的印象?
苏成捷:从1991年开始,我几乎每年都要去中国,经常去档案馆。四川省档案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都很熟悉,那里有巴县档案和河北顺天府的宝坻档案,是中国地方政权历史档案中保存较完整的档案,其中包括很多清代刑事和民事诉讼案件。台北的中央研究院郭廷以图书馆也收藏了大量法律档案,我也会去。
在这二十多年中,中国大陆档案的使用情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好消息是,作为“老外”,我们基本不用再付高出中国学者几倍的费用来查阅档案。也有困难。1990年代初,读者可以直接查阅档案原件,尽管开放给读者使用的只是所藏档案的一小部分。现在大部分档案馆不再开放原件,只是允许读者使用其中一小部分已经复印或扫描的资料,而且在再复印方面也有严格规定。也就是说,绝大部分档案馆的收藏,读者都难得一睹真容。原始档案的使用,对整个史学界都是一个问题。我自己经过数年,已经积累了足够与研究课题相关的档案,但我经常鼓励学生做个有心人,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资料,并且要学会使用各种不同的史料做研究。
在斯坦福大学历史系,我曾专门开过一门课,教学生如何用法律档案做研究。现在他们很多已经在北美各大学的历史系担任教职,成为海外中国历史研究的新生代。他们关注的层面从经济到社会不尽相同,研究的区域也从经济发达地区延伸到诸如甘肃、青海等边远地区。
南方周末:您对中国的史学界熟悉吗?他们的研究和海外汉学家有什么不同?
苏成捷:我经常到中国的高校和研究所做讲座或是参加会议,有不少中国史学界的朋友。中国现在的学者已经非常国际化,尤其是年轻一代,他们的英语很好,通过访学和交流等方式与国外学界接触很多。在最近一次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讲座上,他们讨论问题的广度和深度都让我印象深刻。不过十年以前,我记得中国不少学者还很官僚,对西方的汉学研究套路大多不以为然。现在的学者很不一样了。他们对档案等原始资料越来越重视,在引用著作、论证时都非常严谨。中国学者还有很多让我们羡慕的地方,比如阅读文献的能力,还有在使用原始资料时的“近水楼台先得月”。我在和他们的交往中收获很多。我其实一直很向往一种状态——东西方的中国学界没有边界,所使用的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等都变得越来越开放,越来越统一。
2014年9月我参加了在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明清法律和社会变迁”研讨会,感觉门户之界已经不那么明显。会议有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澳门等地地的学者,也有北美的学者,着重讨论了明清法律如何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又如何影响了社会变迁的进程。
南方周末:您学习中文、研究中国历史多年,觉得中国文化中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什么?
苏成捷:除了美食之外,中国文学也和历史一样吸引我。《水浒》和《金瓶梅》都是我很喜欢的作品。尤其是《金瓶梅》,它是一个社会新贵走向腐败、颓废、消亡的故事,同时也是关于明朝整个社会分崩离析的寓言。阅读这部作品,总是不断地为其中包含的社会生活的广阔、丰富性和力量感到震惊。《红楼梦》对我就没有这种吸引力。不过,我的确做过关于《红楼梦》的研究,主要是考察其在清朝本是列为“淫书”,后来因为鲁迅、胡适为其正名,才成为古典小说经典的这段历史。可能有些红迷都不太清楚这些历史。中国很多其他经典,例如《牡丹亭》、《西厢记》等都有类似的经历。所以,文学作为历史也是很有意思的课题。现在也有很多学者通过文学作品来考察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人情。但对我来说,文学作品毕竟是社会精英阶层写给精英阶层看的文字,离占社会更多数的普通平民的生活还很远,所以我宁愿从历史保存下来的原始资料来解读过去。文学更注重语言修辞和文本,历史则是努力通过证据来接近历史的真实。
南方周末:有没有一个特别喜欢的作家或是历史人物?
苏成捷:蒲松龄是我喜爱的作家,袁枚的人品和文章也很让人敬佩。历史人物中,我很想看看乾隆时代的宫廷是什么样子;另外康熙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他懂多种语言,非常国际化,一定有很特别的个性。
南方周末:最后,您对历史学习和研究有什么建议吗?
苏成捷:大家都知道学历史的准备期很长,出来工作前景也不乐观,在美国拿历史学博士的时间很长,没有对它的极度热忱和兴趣很难坚持下去。我想说的是一定要有真正、纯粹的兴趣才去学历史,才能深入到这一领域,才能体会到乐趣。
(访谈者为美国斯坦福大学东亚图书馆副馆长)
作文五:《[优秀作文]和社会底层的人牵手》800字
那天,风大,雪大。
我和同学走在大街上,双手插入口袋里,头也不自觉地往毛衣里缩了缩,我俩加快了脚步,往车站里走去。走到一半,我突然看到一个衣衫破烂的工人从医院里走了出来,只见他面部惨白,有一点发紫,不知是因为太冷还是怎么了。他每走一步都十分小心,并且手一定要扶着墙慢慢走,好像生怕摔着了。我看到他每走一步都是那么艰难,要不要过去扶他一下呢?万一他摔倒了,诬陷是我撞的怎么办?算了吧,心中杂念马上消除了我这个愚蠢又可笑的想法。
公交车站就快到了,我俩一起牵着手往前跑去,“呲——溜”一声,我俩很不幸的“一起摔倒了,可是由于地太滑,我俩几次都没能站起来,突然,一只满是破茧的手,向我两伸了过来,我抬头一看,咦!竟然是我刚刚看到从医院里走出来的人,我很不好意思,不知怎么办,于是一脸茫然地把手搭在他手了,借着力爬了起来,我笨笨地说了句谢谢,他也笑着望着我,然后就走了。我的心好像被针刺了一下:一个应该帮助他人的冷漠的人,竟然被他人帮助?真是个讽刺!
望着他渐渐离去的背影,我感觉他已不是开始那个普通的农民工了,而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
突然,他也摔了一跤,好像还摔倒了后脑勺,公交车旁的人看着他,好像在看一场喜剧表演,我很鄙视地扫了旁边那些大人,我迈出一步,准备去扶起他,却被一只手一把拽住了,是我同学,她对我坚决地摇了摇头,此时,公共汽车正好来了,她扯着我上了车。我上了车后,双眼仍看着那个人,只见他还在想尽一切办法爬起来。
雪越下越大,车离他也越来越远,感觉车上所有的甚至包括自己,都是这些追逐名利的小人,一看到领导就过去献殷勤,主动与他们握手,一看到社会底层的人就能躲则躲,看到别人摔跤,像是在看戏一般。
坐在车上,望着窗外的雪,我在想:我们是不是应该打破自己心中无形的防线,主动去接近社会底层的人,去与社会底层的人握手呢?
我希望如此!
作文六:《和社会底层的人牵手作文650字》700字
和社会底层的人牵手作文650字
和社会底层的人牵手作文650字—那天,风大,雪大。
我和同学走在大街上,双手插入口袋里,头也不自觉地往毛衣里缩了缩,我俩加快了脚步,往车站里走去。走到一半,我突然看到一个衣衫破烂的工人从医院里走了出来,只见他面部惨白,有一点发紫,不知是因为太冷还是怎么了。他每走一步都十分小心,并且手一定要扶着墙慢慢走,好像生怕摔着了。我看到他每走一步都是那么艰难,要不要过去扶他一下呢?万一他摔倒了,诬陷是我撞的怎么办?算了吧,心中杂念马上消除了我这个愚蠢又可笑的想法。 公交车站就快到了,我俩一起牵着手往前跑去,“呲——溜”一声,我俩很不幸的“一起摔倒了,可是由于地太滑,我俩几次都没能站起来,突然,一只满是破茧的手,向我两伸了过来,我抬头一看,咦!竟然是我刚刚看到从医院里走出来的人,我很不好意思,不知怎么办,于是一脸茫然地把手搭在他手了,借着力爬了起来,我笨笨地说了句谢谢,他也笑着望着我,然后就走了。我的心好像被针刺了一下:一个应该帮助他人的冷漠的人,竟然被他人帮助?真是个讽刺!
望着他渐渐离去的背影,我感觉他已不是开始那个普通的农民工了,而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
突然,他也摔了一跤,好像还摔倒了后脑勺,公交车旁的人看着他,好像在看一场喜剧表演,我很鄙视地扫了旁边那些大人,我迈出一步,准备去扶起他,却被一只手一把拽住了,是我同学,她对我坚决地摇了摇头,此时,公共汽车正好来了,她扯着我上了车。我上了车后,双眼仍看着那个人,只见他还在想尽一切办法爬起来。
雪越下越大,车离他也越来越远,感觉车上所有的甚至包括自己,都是这些追逐名利的小人,一看到领导就过去献殷勤,主动与他们握手,一看到社会底层的人就能躲则躲,看到别人摔跤,像是在看戏一般。
坐在车上,望着窗外的雪,我在想:我们是不是应该打破自己心中无形的防线,主动去接近社会底层的人,去与社会底层的人握手呢?
我希望如此!
作文七:《社会底层之殇:《人民的名义》中最悲情的人物是祁同伟》3100字
来源:两点之间(ldzj2015)
最近在网络上看到几篇有关祁同伟的讨论文字,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也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左岸读书:《人民的名义》中最可悲的人是谁?
这个人是祁同伟,这个角色代表的是谁呢?
他代表的,是你,是我,是我们这些没有良好出身,没有 ' 投了个好胎 ' 的 ' 底层大众 '。其实祁同伟这个人本身的悲哀,实质上是反映了当今社会的一个重大议题,即——社会阶层的固化,和平民阶级上升通道的无望。
祁同伟的悲剧是来自于:「被他的贫困出身所局限住的格局」,和「被权贵阶级所碾压的愤怒与绝望」。
【格局】
祁同伟的贫困出身令两种挥之不去的阴影始终围绕着他:
一个是来自贫穷的对金钱和权势的「匮乏感」与「不安全感」。
一个是对自己出身的「自卑」和「低自尊」。
祁的匮乏感、不安全感、和低自尊,这些始终都在不断地制约着他的格局,令他永远都只能至多走上公安厅长这一步、也令他只能作为这部剧的一个反派,一个丑角而存在。在汉东官场上,祁同伟作为「一个输在了起跑线的人」,这是他最大的悲哀。
【阶层】
事实上导致祁同伟如此拼命的想要当上副省长,除了他自身的匮乏与不安全感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其实是来自于他被上层阶级所碾压的愤怒。
祁同伟从他毕业后一直到现在,他无时无刻不是在被上层阶级的人压迫着,他能不恨吗?他能不愤怒吗?所以祁同伟的内心里,其实始终不断的在想着能够突破自己的阶层,能够不被控制,不被压迫,不被碾压。赵东来说,祁同伟最喜欢的小说是《胜天半子》,这个 ' 天 ' 是什么 ' 天 '?无疑是压在祁同伟头顶上的权贵阶层。
所以说,祁同伟的悲剧,也是你,是我,是我们每一个底层阶级的悲剧。你无法确定你的一生是否会因为某个大人物随意的一句话、一阵情绪、一点儿不满,就被葬送或者覆灭。而这种权贵的力量,任凭你奋斗一生,任凭你如何努力,你都无法翻身。相反你的这些努力,还会在那些权贵的眼中是不体面的,是肮脏的。
因此祁同伟悲剧的本质,是社会阶层的固化,和平民上升通道的无望。
【左岸记】
九层之上,犹有高台。九渊之下,犹有沟渎。一个人能看得多远,对人世理解有多深,决定了一个人生活的态度。阶层不是制约格局的最主要原因,穷人也有可能有大格局,富人也有可能格局小,历史上也有很多出生寒门的人有大格局、干了大事业。祁同伟悲剧的本质,是思想的固化,家庭出身只是限制格局的因素之一,并不是绝对因素,最主要的还是看自身,自身的眼界,自身的见识,自身的胸襟,不要被自身的阶级固化思想,同时想要进一步走向上一阶层,靠的不是对上层的曲意逢迎和阿谀奉承,而是应该学习比你高一阶层的人们的思维方式,为人处事,眼界见识,摒弃的不是下一阶层的身份和外衣,摒弃的应该是下一阶层的思维和陋习,只有这样才是真正打破阶级的固化。
BBC 纪录片《人生七年》证实了这个现象,他们用 49 年跟踪了一群不同阶层的孩子,最后揭露了一个残酷事实:穷人的孩子绝大部分仍然是穷人,富人的孩子绝大部分仍然是富人,阶层在代际间得到了传承。但无论阶层怎么固化,总有 5% 的穷人可以突围而出。穷不可怕,可怕的是 ' 稀缺 ' 导致的穷人思维。何谓稀缺心态?就是 ' 越是稀缺什么,就越是在意什么 '。
长期处于稀缺状态的穷人,会被稀缺心态消耗大量带宽,其判断力和认知能力会因过于关注眼前问题而大大降低,而没有多余带宽来考虑投资和长远发展事宜。稀缺心态会严重影响认知判断能力,认知判断能力大幅下降会导致短视。也就是说,一个人穷着穷着,就会变傻。
新浪微博:【祁同伟悲剧人生的分析:农村底层人士逆袭的艰辛】
前半部分,尤其是刚开始的十集里,祁同伟给人的印象就是拍马溜须,一会儿舔高育良,一会儿为了当上副省长舔李达康,甚至不顾堂堂省公安厅长的形象,跑去陈岩石家里挖地,仅仅是因为新任的省委书记的大伯是陈岩石的老战友。
但到后半部分,他的遭遇可能会打动更多人。在这里稍微剧透一下,他最后拒捕的时候,逃到了他当年中枪后被救的村子,侯亮平闻讯赶来劝降,祁同伟本来已经用狙击步枪瞄准了侯亮平,但他只是警告性的开了一枪,之后就自杀了。
剧本里他出身农村,没有什么背景。在大学期间和陈海的姐姐陈阳(陈岩石女儿)谈恋爱。他的辅导员梁璐(原省委政法委书记女儿)喜欢他,他拒绝了梁璐。在毕业时候,梁璐暗中做了手脚,将祁同伟分配到一个山区的乡镇司法所工作,而陈阳则去了北京。
祁同伟说,他实际上是明白这一点的。但刚到乡镇司法所的时候,他并没有灰心,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挽回和陈阳的爱情。所以,他在缉毒队的时候,为了抓捕毒贩,他身中三弹,差点连命都没了,成了英雄。他以为这下可以换来一个和陈阳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机会,但仍然没有,因为陈岩石对他没有假以援手。
走投无路的祁同伟,万般无奈之下,终于认识到了权力的重要性。在权力面前,无论他是以前来的农村穷学生,还是已经成了受到公安部通报表扬的英雄模范,都毫无意义,他的命运都始终只能寄托在别人身上。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就必须有权力。所以,祁同伟决定,向梁璐妥协。于是有了侯亮平打趣祁同伟的那一幕,在万众瞩目之下,祁同伟在操场上向比他大十岁的辅导员梁璐求婚。
很显然,祁同伟最大的悲剧就是,他是处于社会底层。在对梁璐屈服之前,他始终相信,他和别人是平等的,别人拥有的,他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正常途径,都能够得到。但现实给他的教训是,没有权力,他努力再多都是白费,甚至连自己的爱情都保不住。
虽然他不爱梁璐,和高小琴才是真爱,但他要保护高小琴,要成全他和高小琴的爱情,他就必须保住自己的权力。而且,他很清楚,梁璐其实对他也说不上爱情,从内心里,梁璐从来都没有看上过祁同伟,实际上是从来都看不起祁同伟。
正如李达康问欧阳菁的,你是不是特别希望我倒台?梁璐也一直在静静的等待祁同伟彻底垮台,因为这将证明,梁璐对祁同伟的鄙视自始至终都正确。祁同伟如果官场失意,失去和高小琴的爱情,就意味着他在梁璐面前也将再次失去尊严。人不能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祁同伟也不能在梁璐面前投降两次。
所以,如果出生在革命战争年代,祁同伟完全有可能为了革命胜利而毫不犹豫的献身,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可以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集体。但在这个以成败论英雄,以权力大小、财富多少定成败的社会,他只能用获取更大的权力、更多的财富,来证明他不比别人差,而且要比别人更优秀。
中青报:人民不欠出身贫寒的祁同伟一个副省长
在对权力尚缺乏根本约束的社会,所谓官员腐败的“出身论”,要么是身份社会的某种遗留,要么只能是制度缺失所造就的伪问题——正因为制度未能有效遏制权力,而让人性恶的一面被放纵。
一部《人民的名义》,有人看到了反腐,有人看到了官场潜规则,还有人看到了官员出身。其中,祁同伟是少数几个毫无背景的农家子弟之一。在前期对李达康“路转粉”的高潮过去后,随着剧情的更新,网络社交平台上不少人又将同情的目光转向了祁同伟。
可以同情祁同伟的出身,也可以同情其在婚前被权力玩弄于股掌之间,但对于其后来不择手段的官场轨迹,一句同情显然过于奢侈和轻佻。按照这一逻辑,那些现实中声称自己“穷怕了”的贪腐官员,是不是也应该被同情?那些迫于贫穷而犯罪的底层者呢?出身卑微的人不是不该有阶层跃升的冲动,但一个能让阶层合理流动的社会,最终还是要通过制度的整体进步来实现“逆袭”,靠泛滥的同情,不仅无济于事,反倒会遮蔽真正的问题。
当然,无论是小说还是电视剧中,祁同伟身上的凤凰男形象都被刻画得淋漓尽致,而相对来说,像侯亮平夫妇这样的“上层”背景则要弱化得多。这种表现差异,也未尝不是现实世界的一则真实寓言:上层的一切似乎总来得理所当然,而底层的不堪和人性之恶却总要被赤裸呈现和围观。
-END-
作文八:《女性形象_日本作家樋口一叶对社会底层人物的注目》7600字
第23卷第1期
Vol.23-No.1
百色学院学报
JOURNALOFBAISEUNIVERSITY
2010年2月Feb.2010
女性形象:日本作家樋口一叶对社会底层人物的注目
王晓寒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外语系,广东 511450)
摘 要: 明治27年到28年,是樋口一叶创作的高峰期。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她曾被迫放弃
写作而经营小生意,这段生活经历成为她的作品走向另一个高度和广度的基础,她的现实主义精神有了更深刻和广泛的的含义。从后期作品《大年夜》《、浊流》《、十三夜》《、青梅竹马》和部分日记中能够清楚地看到,一叶作为一个女性作家,从女性的视角出发,以冷静和客观的态度观察并表现现实世界。浪漫主义情调和现实主义灵魂在她的作品中和谐地融为一体,风格自成一派。
关键词: 女性形象;现实性《青梅竹马》;;一叶日记分类号: I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2010)FeminineImage:JapaneseConcernA(Departmentdges,GuangdongWomen’s
,Guangdong,511450,China)
AbstractItto28thatHiguchiIchiyoreachedhercreationpeak.Beinghardup,sheupherwritingandtorunsmallbusiness.Thisexperiencepaidaba2sisforanotanddepthforherworks.Thespiritofherrealismboremoreprofoundandbroadermeaning.ItcanbeclearlyseenfromherlateworkssuchasTheNewYear’sEve,TroubledWaters,TheThirteenthNight,Child’sPlay,andpartsofherdiaries,thatasafemalewriter,HiguchiIchiyoobservedanddisplayedtherealisticworldwithhersoberandobjectiveattitudes.Shefusedtogethertheromanticsentimentandtherealisticsoulharmoniously,andwiththisfusion,herworkshadauniquefeature.
Keywords:feminineimage;reality;Child’sPlay;Ichiyo’sdiaries
一《、大年夜》《、浊流》和《十三夜》等作品的现实主义表现
明治27年12月,以《大年夜》在《文学界》一刊的发表为起点,樋口一叶留给近代日本文坛的杰作,基本都是在之后的一年间创作出来的。她笔下的生活
在近代明治社会中的女性形象、身份性格各异,可以
说超越了作家自身的身份局限,所达到的广度和深度都是之前的作品难以企及的。
《大年夜》描述了“在白金台街拥有一百间出租的连檐房”的富有的山村家,和在山村家做女仆的阿峰,以及她的叔父蔬菜店的安兵卫生活的小石初音街大杂院的故事。女主人公阿峰从小失去了双亲,由叔父
收稿日期: 2009-11-20作者简介: 王晓寒(1982~),女,山东临沂市人,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教师。
75
《百色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抚养长大。长大以后,某一年安兵卫病倒,阿峰为了
家里的生计,便去财主山村家做女仆,刁钻刻薄的东家对她随意驱使责骂,老实的阿峰默默忍受着。到了年关,患病的叔父已经身无分文,为了还上所欠高利贷的月利,只好让阿峰向东家借两元钱。可是“抽斗里放着整叠的钞票”的东家,连两元钱都不肯借给阿峰,她“气得连话都说不出来”。除夕夜,看着东家热闹过年的情景,想起贫病交加的叔父,她感到了对东家的憎恨和不平,偷偷打开了装钱的抽斗,拿了东家的两元钱。阿峰无疑是个社会最底层的女性形象,小说的开始部分这样描述了她的日常生活:
(前略)一大清早地上的霜还没融化,太太就在温暖的被窝里“砰!砰!”地磕起烟袋锅来“,喂,喂”的喊。这喊声比闹钟的铃声还可怕。阿峰不等喊第三声就爬了起来,还没来得及系腰带就拿起揽袖带来揽袖子。她赶快来到井边,一看,月影还残留在井台边,
[1](P106)
刺骨的寒风吹散了她的甜梦。
这一段文字描写了在财主家帮佣的阿峰,拖着瘦弱的身体,天还没亮就爬起来打水,烧洗澡水,在厨房干活,不得不从早到晚地这样忙碌着。实地表现出了阿峰的生活,实,在细微之处彰显才华。
在《大年夜》,这样的一个角色,在一叶的作品当中是非常有代表意义的。也就是处于非常日常的环境中,原本“善”的人性合理的变“恶”的一种形象。偷了主人家的钱以后,她说了这样一番话:
“老天爷,佛爷开恩吧,我要做贼了。并不是我愿意做坏事,但是事情逼得我非这么做不可了。如果老天爷要惩罚,就罚我一个人吧!我这么做,虽然为的是舅父舅母,但他们却完全不知道,所以请饶恕他们。
[1](P118)
对不起,请允许我偷这个钱吧!”
她便这样忏悔着偷了主人家的钱。由于残酷的现实生活所迫,贫穷的人们由“善”入“恶”的这种道德的“堕落”可以说是无法避免的。在小说里,作者并没有给予阿峰任何惩罚,她的“罪行”最后并没有暴露。另一方面,对于真正意义上的“恶人”和“放荡者”石之助(东家的儿子),作者并没有改变自始至终的否定和批判态度。通过这种对比,能够发现作者对这种贫富差距的社会现实的否定态度和有意识的批判。跟之前的作品相比,现实性的涉及范围更为深远了。并且,在对阿峰这个人物的命运处理上,无疑也表现出
对女性的关怀和救赎的立场。
另一部重要作品《浊流》,是从《行云》等早期作品转型的一部里程碑式的小说,可以说开拓了之后一叶作品的方向。这部小说第一次把妓女的形象设定为主人公,当然会更加彻底地暴露现实社会最黑暗的那一面。
主人公阿力是菊井楼的一个陪酒女,她有个旧相好叫做源七,已经为了她倾家荡产,当新的阔气客人朝之助出现以后,阿力一心讨好他,不再理睬源七。朝之助为阿力神魂颠倒,甚至有了为她赎身的打算。同时,被阿力冷落的源七开始自暴自弃,因为妻子指责了阿力而与她大吵大闹,甚至无情地把她赶出家门。几天后,人们发现了被害的阿力和剖腹自杀的源七两人的尸体。
阿力是个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妓女形象,这样的形,而,了,,。她在龙泉寺街(靠近吉原花街)居住的经历当然是创作的基础,但是对于人物语言行为细致的刻画,没有深刻地观察和冷静地分析也无法做到。这部作品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对于人物心理的描述。阿力是一个具有“狂乱”性格的女性,在之前的某些作品中也出现过类似的女性。不过此处的描写更为直接,作家的笔锋始终围绕人物的心理世界和心情变化,把主人公难以言表的忧郁、孤独和悲哀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书中有这样一段阿力的心理活动:
阿力一口气跑出菊井楼,边走边想“:要是能够的话,哪怕唐土也罢,天竺也罢,真想一直走到天涯海角去。哎,烦死了,烦死了,怎样才能走到听不到人声,也听不到别的声音的地方呢?要是能走到自己的心和一切事都朦朦胧胧,不需要再伤心的地方,那该有多好啊!我多久才能摆脱这个烦恼、无聊、苦闷、悲哀的生活呢?难道这就是我的一生吗?我的一生就是这样的吗?哎,烦死了,烦死了!(中略)我是背了好几辈子的怨恨的人,在没有尝尽人世的辛酸以前是想死都不能死的。不管多么难捱,也没有人会怜悯我。如果说这些伤心话,人家马上会认为我是讨厌现在那
[1](P256)
个生意。哎!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这里,主人公阿力感到了对生活方向的迷茫,由
76
王晓寒/女性形象:日本作家樋口一叶对社会底层人物的注目
自己和身边人的悲惨遭遇,发出了对宿命的悲叹。由于这样的预感,她虽然身处热闹的街头,却产生了仿佛自己只身走在萧索的荒野的感觉。人生的痛苦无法用语言表达,只能任由命运之轮运转,最终走向破灭乃至死亡的倾向于是成了必然的。
另外,作品中的男性形象也令人深思。可以说,她笔下的男性有一个共同特征,即通过女性的悔恨反映出来的无能的男性的虚无感。在她另一部重要作
着孩子。这么一想,像受丈夫折磨这么点小事,哪怕一百年也能忍受。”在理应团圆美满的十三夜的月色下,阿关带着这样悲凉的觉悟返回了夫家。她的命运正是日本当时的普通妇女的真实写照,在父权和夫权以及封建道德的压迫下,对自己的人生无能为力,没有追求平等和自由的权利。
二、关于代表作《青梅竹马》
品《十三夜》里非常典型地呈现出了这种认识。《十三
夜》描写的是家庭主妇阿关的故事,嫁给高级官吏、应一叶的代表作品《青梅竹马》的创作期大概是明当过着幸福生活的阿关,却由于丈夫的风流成性而备治27年12月到28年11月,完成后马上就发表在受精神虐待。在农历的九月十三日,也就是民间很喜《文学界》杂志上了。一叶进行创作的材料,大多是在庆的“明月夜”,她回到娘家,对自己的父母哭诉自己的龙泉寺街的大音寺前居住的时候收集的,当时她为了遭遇并说出离开丈夫的打算,却被父亲责骂阻止了。糊口经营了一家卖点心和杂货的小商店,身处烟花柳最后,她不得不怀着类似奔赴刑场的勇气返回夫家。巷密集的闹市区,所见所感比之前丰富了许多。这部十三夜的明月下,主人公阿关的命运却是如此凄凉。,刚发表不久,当故事的最后还有个小插曲,阿关回夫家的路上叫了一《觉醒草》辆人力车,车夫居然是她青梅竹马的恋人录之助,录之的中,助由于失去恋人阿关而一蹶不振,为生活所迫沦为车人”,“字夫。月夜下两人重逢,反应,只是低头一个劲地拉着车。小说中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性,,《十三夜》,也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成为整个作品的架构。这样的家庭关系,对于主人公阿关以及全体女性而言,是人生的最大束缚。既是妻子,又是母亲,而且还是娘家的经济支柱,所以阿关想“狂乱”或者“死亡”都是不被允许的,把自己的真实情感表露出来同样也是不被允许的。阿关的父亲对她说了这么一段话:
既然你有能耐忍到今天,难道今后的日子就不能忍耐了吗?讨来休书是可以,但从今以后太郎是原田家的孩子,你是齐藤家的女儿,一旦断了母子关系就不能再去见孩子了,要是同样过不幸的生活,那么你就忍受做原田妻子的不幸吧!阿关啊,我说的对不对?如果你想通了,今天晚上照样回去,就跟过去一样小心地过日子吧!虽然你不说,你的父母和兄弟都体谅你的苦衷,大家会为你分忧,要哭一起哭
()
吧![1]P289
听了父亲的劝说,阿关哭着回答道“:那么,从今天晚上起就算是阿关已经不在人世,只有她的灵魂守
描写的是吉原烟花巷一带的少男少女的青春故事,生动地展示了那些生活在吉原街的人们的生活和人情世事。作品的主线是寺院的小僧信如和大黑屋(妓院)任性的少女美登利的伤感朦胧的初恋故事。
在夏季过去初冬来临的那段时间,以吉原街一带、大音寺前为舞台,出色地描绘出了“再也不能重来的”那段“还是孩子的时光”。故事以大黑屋的美登利、龙华寺的信如、田中屋的正太郎为中心,还有“孩子头儿”长吉和“小滑稽”三五郎等人,讲述他们各自在不同的境遇中,度过了即将成为大人之前的最后那段孩童时光。其中美登利和信如之间纯净但无果的青涩感情,牵动了无数读者的心。这篇小说哀切的基调是来源于吉原烟花巷这个悲剧性的背景场所。纯洁美丽的主人公美登利不久的将来就会沉沦在烟花巷中,她真心爱慕的信如很快也不得不遁入空门。书中明确地指出了两人的将来,分别都要在“大黑屋的”和“龙华寺的”称号下生存,宿命无法逆转,他们的人
[2](P138)
生也永远不会再有交集。
一叶用戏剧舞台般的美丽画面勾勒出一众人群的宿命。像下雨天大黑屋的格子户人家的情形就让人印象深刻。美登利和信如之间那种始终悄然无语却暗地滋长的爱恋唯美无比,现实中的身份差距却从
77
《百色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一开始就注定了这段爱情的悲剧性,强烈的对比让人
更强烈地感受到现实的残酷性。故事中提到,某个清冷的秋天早晨,信如给美登利留下一朵水仙绢花,默默告别了吉原街。然而被束缚在吉原的格子户中的美登利,又能去哪儿呢?她的身后只有吉原街能吞噬人的无尽的黑暗。
女主人公美登利美丽聪颖,是所有孩子的中心,但她的身份始终是吉原红牌妓女的妹妹,最后的道路也只有沦落烟花一条,这是当时的社会结构下的必然。因此,她和作为上流阶层的寺院的孩子信如,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有结果。似乎是不符合青春文学的一幕,在十三和十四章提到美登利的初潮,作者是在暗示她离成为妓女的宿命又更近了一步。这样,在诗情画意的美丽故事里,最残忍的社会现实已经悄然埋下了伏笔。虽然最终没有明确写出美登利的结局,但小说完全可以看作是一个从真实的世界憧憬理想世界的故事了。
这部作品由于成功描写了未成年的少年少女的恋爱心理,在明治文学中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不过,的一叶最高杰作,的各种特征。,也洋溢。
作为背景的吉原花街,在极其繁华浓艳的表面下,是一种“阴沟污泥”般的市井环境。这正是明治时代的吉原烟花巷的真实写照。真实精确的社会现实描写,不仅增加了作品本身的现实性,也成了公认的研究明治时期吉原一带风俗民情的宝贵文献。下面一段文字曾被上田敏给予绝高赞美,成为了传颂至今的名文,试引为证。
从观赏夜樱的热闹的春天开始,经过高悬灯笼追悼玉菊的季节,一直到上演仁和贺戏剧的初秋,单在这条街上,十分钟就要走过七十五辆洋车。不知不觉中,送走了第二次仁和贺戏表演的时节,红蜻蜓在地里飞舞,花街水沟的旁边又传来了鹌鹑的叫声。从这时候起,早晚有了瑟瑟秋风的吹拂,炭手炉代替了上清店的蚊香。石桥附近的田村商号磨粉的声音,都仿佛带着一缕缕哀愁。在花街拐角处,海老楼的大时钟也缓缓响起忧伤的调子。日暮里发出常年不息的火
①在东京市郊,有火葬场。②指打花纸牌赌钱被逮捕了“,鼻”跟“花”在日语里同音。
光,人们一想到那是烧骨的烟,就会感到无限凄凉。走过堤坝旁的小径时,馆子后楼传来幽怨的三弦声,让人不禁停下脚步,抬头倾听。原来是仲之街的艺妓在展示她美妙的绝技,她唱着:
蒙你垂怜,同衾枕……①
这样平常的歌曲,也不知道为什么使人感到深深的悲哀。有个妓女出身的女人说,从这个季节开始,到妓馆来的客人,就不像那些沾花惹草的浪子,而是一往情深的诚实人了。其中情节也不必细说了。
大音寺前的大街上有个靠按摩过活的二十岁左右的盲女,因为单相思而怨恨自己的残疾,最后投水谷池而死。这时候的大音寺前大街除此之外也没有其他什么新闻了。最近蔬菜店的吉五郎和木匠太吉突然失踪,有人问起来,回答的人就用手指在自己鼻子上一指说“:②。”以后就再也没人再提他们了:,什么花开呀……”。只有那往花街
[1]
。
(P161~162)
,把观察到的东西,自然的表现着日常的百姓生活,可以说是从极细微处把握了现实社会的千变万化,这样的作品,怎么能说不具有现实性呢。但从这一点来讲,由于作品的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情调而认为它缺乏现实性的观点,是笔者无法认可的。
三、解读一叶日记
现实生活的情状和现实性的处世哲学,从一个方面来看,一叶通过她的文学作品中的现实主义态度来表达,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极其现实的社会环境和相应的心境,都是她本人最真实不过的生活。从一叶日记和信件中都可见一斑。提起一叶文学的时候,很多人的观点是,把她看作一个小说家之前,首先要承认她是一位优秀的和歌和和文作者。可以想见,以古典文学为教养基础,一直用雅俗折中语体创作的她,在当时急剧近代化的日本文坛中,应该并不容易被认可。所以小说可以视为她的文学世界通向近代社会的一种必然的选择,同时她的内心中,不免也会有些与小说展示出的不同的样貌。恐怕她的日记会更直
78
王晓寒/女性形象:日本作家樋口一叶对社会底层人物的注目
接和深刻地体现出作家生活中的真相和内心的声音。
明治27年初,住在吉原一带的一叶,亲身体验到所谓“污浊的世道”,但是并没有打算逃避这种社会现实。在《尘中日记》中曾有过这么一段很典型的话:
世间道德沦丧,人情浅薄,朝野人士都唯利是图,没有一个关心国家的。这样下去,世道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我也知道,即使想干一番事业,无才的女子是没有成功的希望的,可是我不是苟且偷安的人。(中略)我的心已经和天地成了一体,我把志向放在治国之道上。(中略)一个人如果埋头苦干而不希望得到奖励,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指望得到报酬,自然会觉得
[3](P126~127)
天地宽阔。
在吉原区为生计奔波的一叶,别说创作小说,就连写日记的功夫都没有。这样的状态在她开店两个月后写的《尘中日记今是集》里有详细的记载。事实上,这段时间的日记大概都是简单记录些天气和杂事之类的,也经常中断。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些古典的文学创作模式和悠闲的心境应该全都消失殆尽了吧。试着比较她的前后期作品,能够看出正是从这个时期,作品开始呈现出一种明显的现实主义意趣。
现实生活的每一天,的。虽然如此,她的日记中,人。,中日战争,忧虑“对韩事件”,,担心“和约修改”和“公益事业”。明确地说出即使“身在草野”也要“心怀天下”的豪言。那种不局限于个人生活和儿女情长的姿态十分鲜明,在某种程度上,和当时的北村透谷的思想不谋而合。一叶对于社会的关心程度,基本上是针对媒体报道的那些事件、灾害和时政之类的,可以知道她即使在非常贫困的时候,也在坚持购买报纸了解社会动向。尤其是她知道日本和清政府的战争后,敏锐地察觉到了社会动荡的征兆。这个预感最后果然成为了事实,在明治27年6月20日的日记中,曾这样写道:
最近发生的大事,难以说完。像朝鲜东学党骚
()
乱,我国出兵与中国清政府作战等[3]P165。
这样的记事在她日记里是比较常见的,可见她对于社会的关心。其中,超越自己的处境,对中日战争的了解和认识是她的“国家”意识明确成立的重要表现。深陷于妓馆和酒店的一叶笔下的女性们,虽然是与政治无缘、对西方的“国民”概念毫无认识的一群人,可是极为现实的那些“军事优待”跟她们的生活又是紧密相关的。这一点在一叶的日记里,用十分微妙的批判态度轻轻带过。总而言之,自称“无能女流”的樋口一叶,对于“被战争的阴霾覆盖的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始终在思考和烦恼着。
四、结 语
总的看来,,已经形成,以女性形象为,,,虽然她的小说常常带有古典的抒,但深层次的现实主义特点是不容忽视的。当然这种现实主义在彻底性方面不能不说是有所欠缺的,在她短暂的一生中,很多问题并没有找到解决的途径。这是缘于作家自身的局限性和社会进步程度的局限性,也体现了新旧社会交替的大环境下,作家思想进化中的矛盾和苦闷。
参考文献:
[1]樋口一叶著,菅聪子、关礼子校注.樋口一叶集[A].新日
本古典文学大系明治篇[C].岩波书店,2001.
[2]菅聪子.浊流[A].青梅竹马[C].岩波书店.[3]樋口一叶.一叶日记[C].新潮社,昭和28年.
【责任编辑:吕嵩崧】
79
作文九:《女性形象:日本作家樋口一叶对社会底层人物的注目》8800字
女性形象:日本作家樋口一叶对社会底层人
物的注目
第23卷第1期
Vol_23一No.1
百色学院.
JOURNALOFBAISEUNIVERSITY
2010年2月
Feb.2O1O
女性形象:日本作家槌口一叶
对社会底层人物的注目
王晓寒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广东511450)
摘要:明治27年到28年,是檀口一叶创作的高峰期.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她曾被迫放弃
写作而经营小生意,这段生活经历成为她的作品走向另一个高度和广度的基础,她的现实主义精神有
了更深刻和广泛的的含义.从后期作品《大年夜》,《浊流》,《十三夜》,《青梅竹马》和部分日记中能够
清楚地看到,一叶作为一个女性作家,从女性的视角出发,以冷静和客观的态度观察并表现现实世界.
浪漫主义情调和现实主义灵魂在她的作品中和谐地融为一体,风格自成一派. 关键词:女性形象;现实性;《青梅竹马》;一叶日记
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33(2010)01—0075—05 FeminineImage:JapaneseWriterHiguchiIchiyo'S
ConcernabouttheLowClass
WNGXiao—han
(DepartmentofAppliedForeignLanguages,GuangdongWomen'S
ProfessionaICollege,Guangdong,511450.China)
Abstract:ItwasfromMeiji27to28thatHiguchiIchiyoreachedhercreationpeak.Beinghard up,shewasonceforcedtogiveupherwritingandtorunsmallbusiness.Thisexperiencepaidaba—
sisforanotherheightanddepthforherworks.Thespiritofherrealismboremoreprofoundand broadermeaning.ItcanbeclearlyseenfromherlateworkssuchasTheNewYear'SEve,Troubled
Waters-TheThirteenthNight,Child'SPlay,andpartsofherdiaries,thatasafemalewriter, HiguchiIchiyoobservedanddisplayedtherealisticworldwithhersoberandobjectiveattitudes.She
fusedtogethertheromanticsentimentandtherealisticSOUlharmoniously.andwiththisfusion,her
workshadauniquefeature.
Keywords:feminineimage;reality;Child'SPlay:Ichiyo'Sdiaries
一
,《大年夜》,《浊流》和
《十三夜》等作品的现实主义表现
明治27年12月,以《大年夜》在《文学界》一刊的
发表为起点,栖口一叶留给近代日本文坛的杰作,基
本都是在之后的一年间创作出来的.她笔下的生活
在近代明治社会中的女性形象,身份性格各异,可以
说超越了作家自身的身份局限,所达到的广度和深度
都是之前的作品难以企及的.
《大年夜》描述了"在白金台街拥有一百间出租的
连檐房"的富有的山村家,和在山村家做女仆的阿峰,
以及她的叔父蔬菜店的安兵卫生活的小石初音街大
杂院的故事.女主人公阿峰从小失去了双亲,由叔父
收稿日期:2009—11—20
作者简介:王晓寒(1982~),女,山东临沂市人,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教
师.
75
《百色学院}2010年第1期
抚养长大.长大以后,某一年安兵卫病倒,阿峰为了 家里的生计,便去财主山村家做女仆,刁钻刻薄的东 家对她随意驱使责骂,老实的阿峰默默忍受着.到了 年关,患病的叔父已经身无分文,为了还上所欠高利 贷的月利,只好让阿峰向东家借两元钱.可是"抽斗 里放着整叠的钞票"的东家,连两元钱都不肯借给阿 峰,她"气得连话都说不出来".除夕夜,看着东家热 闹过年的情景,想起贫病交加的叔父,她感到了对东 家的憎恨和不平,偷偷打开了装钱的抽斗,拿了东家 的两元钱.阿峰无疑是个社会最底层的女性形象,小 说的开始部分这样描述了她的日常生活: (前略)一大清早地上的霜还没融化,太太就在温 暖的被窝里"砰!砰!"地磕起烟袋锅来,"喂,喂"的 喊.这喊声比闹钟的铃声还可怕.阿峰不等喊第三 声就爬了起来,还没来得及系腰带就拿起揽袖带来揽 袖子.她赶快来到井边,一看,月影还残留在井台边, 刺骨的寒风吹散了她的甜梦oE1](P106) 这一段文字描写了在财主家帮佣的阿峰,拖着瘦 弱的身体,天还没亮就爬起来打水,烧洗澡水,在厨房 干活,不得不从早到晚地这样忙碌着.朴实的文字真 实地表现出了阿峰的生活,使用的比喻更是生动写 实,在细微之处彰显才华.
在《大年夜》的故事里,左右女主人公阿峰命运的, 是叔叔拜托她筹集的两元钱,也就是她从主人山村家 里偷来的两张一元的纸币.这样的一个角色,在一叶 的作品当中是非常有代表意义的.也就是处于非常日
常的环境中,原本"善"的人性合理的变"恶"的一种形 象.偷了主人家的钱以后,她说了这样一番话: "老天爷,佛爷开恩吧,我要做贼了.并不是我愿 意做坏事,但是事情逼得我非这么做不可了.如果老 天爷要惩罚,就罚我一个人吧!我这么做,虽然为的 是舅父舅母,但他们却完全不知道,所以请饶恕他们. 对不起,请允许我偷这个钱吧!"_1](n' 她便这样忏悔着偷了主人家的钱.由于残酷的 现实生活所迫,贫穷的人们由"善"人"恶"的这种道德 的"堕落"可以说是无法避免的.在小说里,作者并没 有给予阿峰任何惩罚,她的"罪行"最后并没有暴露. 另一方面,对于真正意义上的"恶人"和"放荡者"石之 助(东家的儿子),作者并没有改变自始至终的否定和 批判态度.通过这种对比,能够发现作者对这种贫富 差距的社会现实的否定态度和有意识的批判.跟之 前的作品相比,现实性的涉及范围更为深远了.并 且,在对阿峰这个人物的命运处理上,无疑也表现出 76
对女性的关怀和救赎的立场.
另一部重要作品《浊流》,是从《行云》等早期作品 转型的一部里程碑式的小说,可以说开拓了之后一叶 作品的方向.这部小说第一次把妓女的形象设定为 主人公,当然会更加彻底地暴露现实社会最黑暗的那 一
面.
主人公阿力是菊井楼的一个陪酒女,她有个旧相 好叫做源七,已经为了她倾家荡产,当新的阔气客人 朝之助出现以后,阿力一心讨好他,不再理睬源七. 朝之助为阿力神魂颠倒,甚至有了为她赎身的打算.
同时,被阿力冷落的源七开始自暴自弃,因为妻子指 责了阿力而与她大吵大闹,甚至无情地把她赶出家 门.几天后,人们发现了被害的阿力和剖腹自杀的源 七两人的尸体.
阿力是个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妓女形象,这样的形 象在艺术至上的一叶早期作品中几乎不曾出现过,而 之后的作品却大多把目光投向了这样地位低下的女 性群体,可以说她的现实主义倾向已经是非常明显 了.作为一个生长在有一定地位的氏族家庭的年轻 女性,一叶能够准确生动地创作出阿力这样的人物, 不能不说是令人吃惊的.她在龙泉寺街(靠近吉原花 街)居住的经历当然是创作的基础,但是对于人物语 言行为细致的刻画,没有深刻地观察和冷静地分析也 无法做到.这部作品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对于人物
"性格的女性,在 心理的描述.阿力是一个具有"狂乱
之前的某些作品中也出现过类似的女性.不过此处 的描写更为直接,作家的笔锋始终围绕人物的心理世 界和心情变化,把主人公难以言表的忧郁,孤独和悲 哀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书中有这样一段阿力的 心理活动:
阿力一口气跑出菊井楼,边走边想:"要是能够的 话,哪怕唐土也罢,天竺也罢,真想一直走到天涯海角 去.哎,烦死了,烦死了,怎样才能走到听不到入声, 也听不到别的声音的地方呢?要是能走到自己的心 和一切事都朦朦胧胧,不需要再伤心的地方,那该有 多好啊!我多久才能摆脱这个烦恼,无聊,苦闷,悲哀 的生活呢?难道这就是我的一生吗?我的一生就是 这样的吗?哎,烦死了,烦死了!(中略)我是背了好 几辈子的怨恨的人,在没有尝尽人世的辛酸以前是想
死都不能死的.不管多么难捱,也没有人会怜悯我. 如果说这些伤心话,人家马上会认为我是讨厌现在那 个生意.哎!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_1j( 这里,主人公阿力感到了对生活方向的迷茫,由 王晓寒/女性形象:El本作家栖口一叶对社会底层人物的注目 自己和身边人的悲惨遭遇,发出了对宿命的悲叹.由 于这样的预感,她虽然身处热闹的街头,却产生了仿 佛自己只身走在萧索的荒野的感觉.人生的痛苦无 法用语言表达,只能任由命运之轮运转,最终走向破 灭乃至死亡的倾向于是成了必然的.
另外,作品中的男性形象也令人深思.可以说, 她笔下的男性有一个共同特征,即通过女性的悔恨反 映出来的无能的男性的虚无感.在她另一部重要作 品《十三夜》里非常典型地呈现出了这种认识.《十三 夜》描写的是家庭主妇阿关的故事,嫁给高级官吏,应 当过着幸福生活的阿关,却由于丈夫的风流成性而备 受精神虐待.在农历的九月十三日,也就是民间很喜 庆的"明月夜",她回到娘家,对自己的父母哭诉自己的 遭遇并说出离开丈夫的打算,却被父亲责骂阻止了. 最后,她不得不怀着类似奔赴刑场的勇气返回夫家. 十三夜的明月下,主人公阿关的命运却是如此凄凉. 故事的最后还有个小插曲,阿关回夫家的路上叫了一 辆人力车,车夫居然是她青梅竹马的恋人录之助,录之 助由于失去恋人阿关而一蹶不振,为生活所迫沦为车 夫.月夜下两人重逢,录之助认出了阿关却没有任何 反应,只是低头一个劲地拉着车.这样的男性形象在 小说中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照男性的这种虚无 性,女性的悔恨显得更加明确.一叶对于男性的幻想, 想必在这个时候也已经完全崩塌了吧.
《十三夜》这部作品中展示的旧式家庭关系,也有 深刻的现实意义.夫妻之间,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成为整个作品的架构.这样的家庭关系,对于主人公 阿关以及全体女性而言,是人生的最大束缚.既是妻 子,又是母亲,而且还是娘家的经济支柱,所以阿关想 "狂乱"或者"死亡"都是不被允许的,把自己的真实情 感表露出来同样也是不被允许的.阿关的父亲对她 说了这么一段话:
既然你有能耐忍到今天,难道今后的日子就不能 忍耐了吗?讨来休书是可以,但从今以后太郎是原田 家的孩子,你是齐藤家的女儿,一旦断了母子关系就 不能再去见孩子了,要是同样过不幸的生活,那么你 就忍受做原田妻子的不幸吧!阿关啊,我说的对不 对?如果你想通了,今天晚上照样回去,就跟过去一 样小心地过日子吧!虽然你不说,你的父母和兄弟都 体谅你的苦衷,大家会为你分忧,要哭一起哭 吧![]'..
听了父亲的劝说,阿关哭着回答道:"那么,从今 天晚上起就算是阿关已经不在人世,只有她的灵魂守 着孩子.这么一想,像受丈夫折磨这么点小事,哪怕 一
百年也能忍受."在理应团圆美满的十三夜的月色 下,阿关带着这样悲凉的觉悟返回了夫家.她的命运 正是日本当时的普通妇女的真实写照,在父权和夫权 以及封建道德的压迫下,对自己的人生无能为力,没 有追求平等和自由的权利.
二,关于代表作《青梅竹马》
一
叶的代表作品《青梅竹马》的创作期大概是明
治27年12月到28年11月,完成后马上就发表在 《文学界》杂志上了.一叶进行创作的材料,大多是在 龙泉寺街的大音寺前居住的时候收集的,当时她为了 糊口经营了一家卖点心和杂货的小商店,身处烟花柳 巷密集的闹市区,所见所感比之前丰富了许多.这部 作品是一叶最为世人称道的代表作,刚发表不久,当 时评论界的权威森鸥外就在他主编的杂志《觉醒草》 的"三人冗语"中,盛赞一叶是"值得尊敬的真正的诗 人",小说界的前辈幸田露伴也高度评价她作品的"字 字珠玑".
《青梅竹马》描写的是吉原烟花巷一带的少男少 女的青春故事,生动地展示了那些生活在吉原街的人 们的生活和人情世事.作品的主线是寺院的小僧信 如和大黑屋(妓院)任性的少女美登利的伤感朦胧的 初恋故事.
在夏季过去初冬来临的那段时间,以吉原街一 带,大音寺前为舞台,出色地描绘出了"再也不能重来 的"那段"还是孩子的时光".故事以大黑屋的美登 利,龙华寺的信如,田中屋的正太郎为中心,还有"孩 子头儿"长吉和"小滑稽"三五郎等人,讲述他们各自 在不同的境遇中,度过了即将成为大人之前的最后那 段孩童时光.其中美登利和信如之间纯净但无果的 青涩感情,牵动了无数读者的心.这篇小说哀切的基 调是来源于吉原烟花巷这个悲剧性的背景场所.纯 洁美丽的主人公美登利不久的将来就会沉沦在烟花 巷中,她真心爱慕的信如很快也不得不遁人空门.书 中明确地指出了两人的将来,分别都要在"大黑屋的" 和"龙华寺的"称号下生存,宿命无法逆转,他们的人 生也永远不会再有交集o[2](PlaS)
一
叶用戏剧舞台般的美丽画面勾勒出一众人群 的宿命.像下雨天大黑屋的格子户人家的情形就让 人印象深刻.美登利和信如之间那种始终悄然无语 却暗地滋长的爱恋唯美无比,现实中的身份差距却从 77
《百色学院~2010年第1期
一
开始就注定了这段爱情的悲剧性,强烈的对比让人 更强烈地感受到现实的残酷性.故事中提到,某个清 冷的秋天早晨,信如给美登利留下一朵水仙绢花,默 默告别了吉原街.然而被束缚在吉原的格子户中的 美登利,又能去哪儿呢?她的身后只有吉原街能吞噬 人的无尽的黑暗.
女主人公美登利美丽聪颖,是所有孩子的中心, 但她的身份始终是吉原红牌妓女的妹妹,最后的道路 也只有沦落烟花一条,这是当时的社会结构下的必 然.因此,她和作为上流阶层的寺院的孩子信如,无 论如何也不可能有结果.似乎是不符合青春文学的 一
幕,在十三和十四章提到美登利的初潮,作者是在 暗示她离成为妓女的宿命又更近了一步.这样,在诗 情画意的美丽故事里,最残忍的社会现实已经悄然埋 下了伏笔.虽然最终没有明确写出美登利的结局,但 小说完全可以看作是一个从真实的世界憧憬理想世 界的故事了.
这部作品由于成功描写了未成年的少年少女的 恋爱心理,在明治文学中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不过 在一叶自己的作品中这一点显得并不是十分珍贵.
拥有对人性深刻洞察力和对生活的敏锐理解力的她, 在描写女性心理上的成功不足为奇.当然,作为公认 的一叶最高杰作,这部作品体现出了作家非常个人化 的各种特征.总的说,既有深刻的写实表达,也洋溢 着浪漫的诗情画意,确实是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 作为背景的吉原花街,在极其繁华浓艳的表面 下,是一种"阴沟污泥"般的市井环境.这正是明治时 代的吉原烟花巷的真实写照.真实精确的社会现实 描写,不仅增加了作品本身的现实性,也成了公认的 研究明治时期吉原一带风俗民情的宝贵文献.下面 一
段文字曾被上田敏给予绝高赞美,成为了传颂至今 的名文,试引为证.
从观赏夜樱的热闹的春天开始,经过高悬灯笼追 悼玉菊的季节,一直到上演仁和贺戏剧的初秋,单在 这条街上,十分钟就要走过七十五辆洋车.不知不觉 中,送走了第二次仁和贺戏表演的时节,红蜻蜓在地 里飞舞,花街水沟的旁边又传来了鹌鹑的叫声.从这 时候起,早晚有了瑟瑟秋风的吹拂,炭手炉代替了上 清店的蚊香.石桥附近的田村商号磨粉的声音,都仿 佛带着一缕缕哀愁.在花街拐角处,海老楼的大时钟 也缓缓响起忧伤的调子.日暮里发出常年不息的火 ?在东京市郊,有火葬场.
?指打花纸牌赌钱被逮捕了,"鼻"跟"花"在日语里同音. 78
光,人们一想到那是烧骨的烟,就会感到无限凄凉. 走过堤坝旁的小径时,馆子后楼传来幽怨的三弦声, 让人不禁停下脚步,抬头倾听.原来是仲之街的艺妓 在展示她美妙的绝技,她唱着:
蒙你垂怜,同衾枕……?
这样平常的歌曲,也不知道为什么使人感到深深 的悲哀.有个妓女出身的女人说,从这个季节开始, 到妓馆来的客人,就不像那些沾花惹草的浪子,而是 一
往情深的诚实人了.其中情节也不必细说了. 大音寺前的大街上有个靠按摩过活的二十岁左 右的盲女,因为单相思而怨恨自己的残疾,最后投水 谷池而死.这时候的大音寺前大街除此之外也没有 其他什么新闻了.最近蔬菜店的吉五郎和木匠太吉 突然失踪,有人问起来,回答的人就用手指在自己鼻 子上一指说:"为了这件事蹲在里面呢?."以后就再 也没人再提他们了.三四个天真的孩子在大街上牵 着手高高兴兴地唱歌:"开呀,开呀,什么花开呀……" 好像一切都随着歌声变得静寂下来.只有那往花街 去的洋车的声音,仍然有力地传了过来.[1](. 像这样,带着自己鲜明的味道,把观察到的东西 按照原有模样描绘出来,自然的表现着日常的百姓生 活,可以说是从极细微处把握了现实社会的千变万 化,这样的作品,怎么能说不具有现实性呢.但从这 一
点来讲,由于作品的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情调而认为 它缺乏现实性的观点,是笔者无法认可的. 三,解读一叶日记
现实生活的情状和现实性的处世哲学,从一个方 面来看,一叶通过她的文学作品中的现实主义态度来 表达,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极其现实的社会环境和相
.从一叶日 应的心境,都是她本人最真实不过的生活
记和信件中都可见一斑.提起一叶文学的时候,很多
人的观点是,把她看作一个小说家之前,首先要承认 她是一位优秀的和歌和和文作者.可以想见,以古典 文学为教养基础,一直用雅俗折中语体创作的她,在 当时急剧近代化的日本文坛中,应该并不容易被认 可.所以小说可以视为她的文学世界通向近代社会 的一种必然的选择,同时她的内心中,不免也会有些 与小说展示出的不同的样貌.恐怕她的日记会更直 王晓寒/女性形象:日本作家褪口一叶对社会底层人物的注目 接和深刻地体现出作家生活中的真相和内心的声音. 明治27年初,住在吉原一带的一叶,亲身体验到 所谓"污浊的世道",但是并没有打算逃避这种社会现 实.在《尘中日记》中曾有过这么一段很典型的话: 世间道德沦丧,人情浅薄,朝野人士都唯利是图, 没有一个关心国家的.这样下去,世道会变成什么样 子呢?我也知道,即使想干一番事业,无才的女子是 没有成功的希望的,可是我不是苟且偷安的人.(中 略)我的心已经和天地成了一体,我把志向放在治国 之道上.(中略)一个人如果埋头苦干而不希望得到 奖励,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指望得到报酬,自然会觉得 天地宽阔.[.]叫.
在吉原区为生计奔波的一叶,别说创作小说,就 连写日记的功夫都没有.这样的状态在她开店两个 月后写的《尘中Et记今是集》里有详细的记载.事实 上,这段时间的日记大概都是简单记录些天气和杂事 之类的,也经常中断.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些古典的 文学创作模式和悠闲的心境应该全都消失殆尽了吧. 试着比较她的前后期作品,能够看出正是从这个时 期,作品开始呈现出一种明显的现实主义意趣. 现实生活的每一天,对一叶来说的确都是艰辛
的.虽然如此,她的Et记中,并不是在一味地怨天尤 人.身处困顿生活与高洁志向的夹缝中,她不得不考 虑着一些更深刻的问题.在日记里屡次提起当时的 中日战争,忧虑"国会纷扰","对韩事件",担心"和约 修改"和"公益事业".明确地说出即使"身在草野"也 要"心怀天下"的豪言.那种不局限于个人生活和儿 女情长的姿态十分鲜明,在某种程度上,和当时的北 村透谷的思想不谋而合.一叶对于社会的关心程度, 基本上是针对媒体报道的那些事件,灾害和时政之类 的,可以知道她即使在非常贫困的时候,也在坚持购 买报纸了解社会动向.尤其是她知道日本和清政府 的战争后,敏锐地察觉到了社会动荡的征兆.这个预 感最后果然成为了事实,在明治27年6月20日的日 记中,曾这样写道:
最近发生的大事,难以说完.像朝鲜东学党骚 乱,我国出兵与中国清政府作战等j(n. 这样的记事在她日记里是比较常见的,可见她对 于社会的关心.其中,超越自己的处境,对-中日战争 的了解和认识是她的"国家"意识明确成立的重要表 现.深陷于妓馆和酒店的一叶笔下的女性们,虽然是 与政治无缘,对西方的"国民"概念毫无认识的一群 人,可是极为现实的那些"军事优待"跟她们的生活又 是紧密相关的.这一点在一叶的日记里,用十分微妙 的批判态度轻轻带过.总而言之,19称"无能女流"的 栖口一叶,对于"被战争的阴霾覆盖的现实生活中的 自己",始终在思考和烦恼着.
四,结语
总的看来,在褪口一叶后期的创作中,已经形成 了自己明显的现实主义特征.也就是,以女性形象为
主的对社会底层人物的注目,对封建制度下经济压迫 和道德束缚的批判,和对政治时局和百姓生活的关 心.从这三点来看,虽然她的小说常常带有古典的抒 情色彩,但深层次的现实主义特点是不容忽视的.当 然这种现实主义在彻底性方面不能不说是有所欠缺 的,在她短暂的一生中,很多问题并没有找到解决的 途径.这是缘于作家自身的局限性和社会进步程度 的局限性,也体现了新旧社会交替的大环境下,作家 思想进化中的矛盾和苦闷.
参考文献:
[17趟口一叶着,菅聪子,关礼子校注.楹口一叶集[A].新日 本古典文学大系明治篇Ec-1.岩波书店,2001. I-2]菅聪子.浊流[A].青梅竹马Ec].岩波书店. E33挺口一叶.一叶日记Ec:1.新潮社,昭和28年. 【责任编辑:吕嵩崧】
79
作文十:《女性形象日本作家樋口一叶对社会底层人物的注目》13100字
第23卷第1期
V01.23一No.1
百色学院学报
JOURNALOF
BAISE
UNIVERSITY
2010年2月
Feb.2010
女性形象:日本作家槌口一叶对社会底层人物的注目
王晓寒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外语系,广东
511450)
明治27年到28年,是楹1:/一叶创作的高峰期。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她曾被迫放弃
写作而经营小生意,这段生活经历成为她的作品走向另一个高度和广度的基础,她的现实主义精神有了更深刻和广泛的的含义。从后期作品《大年夜》、《浊流》、《十三夜》、《青梅竹马》和部分日记中能够清楚地看到,一叶作为一个女性作家,从女性的视角出发,以冷静和客观的态度观察并表现现实世界。浪漫主义情调和现实主义灵魂在她的作品中和谐地融为一体,风格自成一派。
关键词:女性形象;现实性;《青梅竹马》;一叶日记
摘
要:分类号:
120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3—8233(2010)01--0075--05
FeminineImage:Japanese
WriterHiguchiIchiyo’S
ConcernabouttheLowClass
WANGXiao—han
(DepartmentofAppliedForeignLanguages。GuangdongWomen’S
ProfessionalCollege,Guangdong,511450,China)
Abstract:ItwasfromMeiji27up。shewas
once
to
28thatHiguchiIchiyoreachedhercreationpeak.Beinghard
torun
forced
to
giveupherwritingandsmallbusiness.Thisexperiencepaid
a
ba—
sisforanotherheightanddepthforbroadermeaning.It
can
herworks.Thespiritofherrealismboremoreprofoundand
fromherlateworkssuch
as
beclearly
seen
TheNewYear’sEve.Troubleddiaries,that
as
a
Waters,TheThirteenthNight。Child’5Play,andpartsofherfemalewriter.
HiguehiIchiyoobservedanddisplayedtherealisticworldwithhersoberandobjectiveattitudes.ShefusedtogethertheromanticsentimentandtherealisticSOUlharmoniously。andwiththisfusion-herworkshad
a
uniquefeature.
Keywords:feminineimage;reality;Child’5Play;Ichiyo’Sdiaries
在近代明治社会中的女性形象、身份性格各异,可以
一、《大年夜》、《浊流》和《十三夜》等作品的现实主义表现
明治27年12月,以《大年夜》在《文学界》一刊的发表为起点,橱口一叶留给近代日本文坛的杰作,基本都是在之后的一年间创作出来的。她笔下的生活
收稿日期:2009—11—20
说超越了作家自身的身份局限,所达到的广度和深度都是之前的作品难以企及的。
《大年夜》描述了“在白金台街拥有一百间出租的
连檐房”的富有的山村家,和在山村家做女仆的阿峰,以及她的叔父蔬菜店的安兵卫生活的小石初音街大杂院的故事。女主人公阿峰从小失去了双亲,由叔父
作者简介:王晓寒(1982~),女,山东临沂市人,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教师。
75
万方数据
《百色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抚养长大。长大以后,某一年安兵卫病倒,阿峰为了家里的生计,便去财主山村家做女仆,刁钻刻薄的东家对她随意驱使责骂,老实的阿峰默默忍受着。到了年关,患病的叔父已经身无分文,为了还上所欠高利贷的月利,只好让阿峰向东家借两元钱。可是“抽斗里放着整叠的钞票”的东家,连两元钱都不肯借给阿峰,她“气得连话都说不出来”。除夕夜,看着东家热闹过年的情景,想起贫病交加的叔父,她感到了对东家的憎恨和不平,偷偷打开了装钱的抽斗,拿了东家的两元钱。阿峰无疑是个社会最底层的女性形象,小说的开始部分这样描述了她的日常生活:
(前略)一大清早地上的霜还没融化,太太就在温暖的被窝里“砰!砰!”地磕起烟袋锅来,“喂,喂”的喊。这喊声比闹钟的铃声还可怕。阿峰不等喊第三声就爬了起来,还没来得及系腰带就拿起揽袖带来揽袖子。她赶快来到井边,一看,月影还残留在井台边,刺骨的寒风吹散了她的甜梦。[I](P106)
这一段文字描写了在财主家帮佣的阿峰,拖着瘦弱的身体,天还没亮就爬起来打水,烧洗澡水,在厨房干活,不得不从早到晚地这样忙碌着。朴实的文字真实地表现出了阿峰的生活,使用的比喻更是生动写实,在细微之处彰显才华。
在《大年夜》的故事里,左右女主人公阿峰命运的,是叔叔拜托她筹集的两元钱,也就是她从主人山村家里偷来的两张一元的纸币。这样的一个角色,在一叶的作品当中是非常有代表意义的。也就是处于非常日常的环境中,原本“善”的人性合理的变“恶”的一种形象。偷了主人家的钱以后,她说了这样一番话:
“老天爷,佛爷开恩吧,我要做贼了。并不是我愿
意做坏事,但是事情逼得我非这么做不可了。如果老天爷要惩罚,就罚我一个人吧!我这么做,虽然为的
是舅父舅母,但他们却完全不知道,所以请饶恕他们。对不起,请允许我偷这个钱吧!眦1]‘P11盯
她便这样忏悔着偷了主人家的钱。由于残酷的现实生活所迫,贫穷的人们由“善”入“恶”的这种道德的“堕落”可以说是无法避免的。在小说里,作者并没有给予阿峰任何惩罚,她的“罪行”最后并没有暴露。另一方面,对于真正意义上的“恶人”和“放荡者”石之助(东家的儿子),作者并没有改变自始至终的否定和批判态度。通过这种对比,能够发现作者对这种贫富差距的社会现实的否定态度和有意识的批判。跟之前的作品相比,现实性的涉及范围更为深远了。并且,在对阿峰这个人物的命运处理上,无疑也表现出76
万方数据
对女性的关怀和救赎的立场。
另一部重要作品《浊流》,是从《行云》等早期作品转型的一部里程碑式的小说,可以说开拓了之后一叶作品的方向。这部小说第一次把妓女的形象设定为主人公,当然会更加彻底地暴露现实社会最黑暗的那一面。
主人公阿力是菊井楼的一个陪酒女,她有个旧相好叫做源七,已经为了她倾家荡产,当新的阔气客人朝之助出现以后,阿力一心讨好他,不再理睬源七。朝之助为阿力神魂颠倒,甚至有了为她赎身的打算。同时,被阿力冷落的源七开始自暴自弃,因为妻子指责了阿力而与她大吵大闹,甚至无情地把她赶出家门。几天后,人们发现了被害的阿力和剖腹自杀的源七两人的尸体。
阿力是个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妓女形象,这样的形象在艺术至上的一叶早期作品中几乎不曾出现过,而之后的作品却大多把目光投向了这样地位低下的女性群体,可以说她的现实主义倾向已经是非常明显了。作为一个生长在有一定地位的氏族家庭的年轻女性,一叶能够准确生动地创作出阿力这样的人物,不能不说是令人吃惊的。她在龙泉寺街(靠近吉原花街)居住的经历当然是创作的基础,但是对于人物语言行为细致的刻画,没有深刻地观察和冷静地分析也无法做到。这部作品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对于人物心理的描述。阿力是一个具有“狂乱”性格的女性,在之前的某些作品中也出现过类似的女性。不过此处的描写更为直接,作家的笔锋始终围绕人物的心理世界和心情变化,把主人公难以言表的忧郁、孤独和悲哀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书中有这样一段阿力的
心理活动:
阿力一口气跑出菊井楼,边走边想:“要是能够的话,哪怕唐土也罢,天竺也罢,真想一直走到天涯海角去。哎,烦死了,烦死了,怎样才能走到听不到人声,也听不到别的声音的地方呢?要是能走到自己的心和一切事都朦朦胧胧,不需要再伤心的地方,那该有多好啊!我多久才能摆脱这个烦恼、无聊、苦闷、悲哀
的生活呢?难道这就是我的一生吗?我的一生就是
这样的吗?哎,烦死了,烦死了!(中略)我是背了好几辈子的怨恨的人,在没有尝尽人世的辛酸以前是想死都不能死的。不管多么难捱,也没有人会怜悯我。如果说这些伤心话,人家马上会认为我是讨厌现在那个生意。哎!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C1]㈣56’
这里,主人公阿力感到了对生活方向的迷茫,由
王晓寒/女性形象:日本作家栖口一叶对社会底层人物的注目
自己和身边人的悲惨遭遇,发出了对宿命的悲叹。由于这样的预感,她虽然身处热闹的街头,却产生了仿佛自己只身走在萧索的荒野的感觉。人生的痛苦无法用语言表达,只能任由命运之轮运转,最终走向破灭乃至死亡的倾向于是成了必然的。
另外,作品中的男性形象也令人深思。可以说,她笔下的男性有一个共同特征,即通过女性的悔恨反映出来的无能的男性的虚无感。在她另一部重要作品《十三夜》里非常典型地呈现出了这种认识。《十三夜》描写的是家庭主妇阿关的故事,嫁给高级官吏、应当过着幸福生活的阿关,却由于丈夫的风流成性而备受精神虐待。在农历的九月十三El,也就是民间很喜庆的“明月夜”,她回到娘家,对自己的父母哭诉自己的遭遇并说出离开丈夫的打算,却被父亲责骂阻止了。最后,她不得不怀着类似奔赴刑场的勇气返回夫家。十三夜的明月下,主人公阿关的命运却是如此凄凉。故事的最后还有个小插曲,阿关回夫家的路上叫了一辆人力车,车夫居然是她青梅竹马的恋人录之助,录之助由于失去恋人阿关而一蹶不振,为生活所迫沦为车夫。月夜下两人重逢,录之助认出了阿关却没有任何反应,只是低头一个劲地拉着车。这样的男性形象在小说中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照男性的这种虚无性,女性的悔恨显得更加明确。一叶对于男性的幻想,想必在这个时候也已经完全崩塌了吧。
《十三夜》这部作品中展示的旧式家庭关系,也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夫妻之间、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成为整个作品的架构。这样的家庭关系,对于主人公阿关以及全体女性而言,是人生的最大束缚。既是妻“狂乱”或者“死亡”都是不被允许的,把自己的真实情既然你有能耐忍到今天,难道今后的日子就不能忍耐了吗?讨来休书是可以,但从今以后太郎是原田
家的孩子,你是齐藤家的女儿,一旦断了母子关系就
不能再去见孩子了,要是同样过不幸的生活,那么你就忍受做原田妻子的不幸吧!阿关啊,我说的对不
对?如果你想通了,今天晚上照样回去,就跟过去一
样小心地过日子吧!虽然你不说,你的父母和兄弟都体谅你的苦衷,大家会为你分忧,要哭一起哭
吧![1]‘P289’
听了父亲的劝说,阿关哭着回答道:“那么,从今天晚上起就算是阿关已经不在人世,只有她的灵魂守
万方数据
着孩子。这么一想,像受丈夫折磨这么点小事,哪怕一百年也能忍受。”在理应团圆美满的十三夜的月色下,阿关带着这样悲凉的觉悟返回了夫家。她的命运正是El本当时的普通妇女的真实写照,在父权和夫权以及封建道德的压迫下,对自己的人生无能为力,没有追求平等和自由的权利。
二、关于代表作《青梅竹马》
一叶的代表作品《青梅竹马》的创作期大概是明治27年12月到28年11月,完成后马上就发表在糊口经营了一家卖点心和杂货的小商店,身处烟花柳时评论界的权威森鸥外就在他主编的杂志《觉醒草》的“三人冗语”中,盛赞一叶是“值得尊敬的真正的诗《青梅竹马》描写的是吉原烟花巷一带的少男少女的青春故事,生动地展示了那些生活在吉原街的人们的生活和人情世事。作品的主线是寺院的小僧信如和大黑屋(妓院)任性的少女美登利的伤感朦胧的
在夏季过去初冬来临的那段时间,以吉原街一的”那段“还是孩子的时光”。故事以大黑屋的美登利、龙华寺的信如、田中屋的正太郎为中心,还有“孩洁美丽的主人公美登利不久的将来就会沉沦在烟花巷中,她真心爱慕的信如很快也不得不遁入空门。书中明确地指出了两人的将来,分别都要在“大黑屋的”和“龙华寺的”称号下生存,宿命无法逆转,他们的人生也永远不会再有交集。[2]‘P13鼬
一叶用戏剧舞台般的美丽画面勾勒出一众人群的宿命。像下雨天大黑屋的格子户人家的情形就让77
子,又是母亲,而且还是娘家的经济支柱,所以阿关想感表露出来同样也是不被允许的。阿关的父亲对她说了这么一段话:
《文学界》杂志上了。一叶进行创作的材料,大多是在龙泉寺街的大音寺前居住的时候收集的,当时她为了巷密集的闹市区,所见所感比之前丰富了许多。这部作品是一叶最为世人称道的代表作,刚发表不久,当人”,小说界的前辈幸田露伴也高度评价她作品的“字字珠玑”。
初恋故事。
带、大音寺前为舞台,出色地描绘出了“再也不能重来子头儿”长吉和“小滑稽”三五郎等人,讲述他们各自在不同的境遇中,度过了即将成为大人之前的最后那段孩童时光。其中美登利和信如之间纯净但无果的青涩感情,牵动了无数读者的心。这篇小说哀切的基调是来源于吉原烟花巷这个悲剧性的背景场所。纯人印象深刻。美登利和信如之间那种始终悄然无语却暗地滋长的爱恋唯美无比,现实中的身份差距却从
《百色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一开始就注定了这段爱情的悲剧性,强烈的对比让人更强烈地感受到现实的残酷性。故事中提到,某个清冷的秋天早晨,信如给美登利留下一朵水仙绢花,默默告别了吉原街。然而被束缚在吉原的格子户中的美登利,又能去哪儿呢?她的身后只有吉原街能吞噬
人的无尽的黑暗。
女主人公美登利美丽聪颖,是所有孩子的中心,但她的身份始终是吉原红牌妓女的妹妹,最后的道路也只有沦落烟花一条,这是当时的社会结构下的必然。因此,她和作为上流阶层的寺院的孩子信如,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有结果。似乎是不符合青春文学的一幕,在十三和十四章提到美登利的初潮,作者是在暗示她离成为妓女的宿命又更近了一步。这样,在诗情画意的美丽故事里,最残忍的社会现实已经悄然埋下了伏笔。虽然最终没有明确写出美登利的结局,但小说完全可以看作是一个从真实的世界憧憬理想世
界的故事了。
这部作品由于成功描写了未成年的少年少女的恋爱心理,在明治文学中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不过在一叶自己的作品中这一点显得并不是十分珍贵。拥有对人性深刻洞察力和对生活的敏锐理解力的她,在描写女性心理上的成功不足为奇。当然,作为公认的一叶最高杰作,这部作品体现出了作家非常个人化的各种特征。总的说,既有深刻的写实表达,也洋溢着浪漫的诗情画意,确实是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
作为背景的吉原花街,在极其繁华浓艳的表面下,是一种“阴沟污泥”般的市井环境。这正是明治时代的吉原烟花巷的真实写照。真实精确的社会现实描写,不仅增加了作品本身的现实性,也成了公认的研究明治时期吉原一带风俗民情的宝贵文献。下面一段文字曾被上田敏给予绝高赞美,成为了传颂至今的名文,试引为证。
从观赏夜樱的热闹的春天开始,经过高悬灯笼追悼玉菊的季节,一直到上演仁和贺戏剧的初秋,单在这条街上,十分钟就要走过七十五辆洋车。不知不觉中,送走了第二次仁和贺戏表演的时节,红蜻蜓在地里飞舞,花街水沟的旁边又传来了鹌鹑的"-I声。从这时候起,早晚有了瑟瑟秋风的吹拂,炭手炉代替了上清店的蚊香。石桥附近的田村商号磨粉的声音,都仿佛带着一缕缕哀愁。在花街拐角处,海老楼的大时钟也缓缓响起忧伤的调子。日暮里发出常年不息的火
①在东京市郊。有火葬场。
⑦指打花纸牌赌钱被逮捕了,“鼻”跟“花”在日语里同音。
78
万方数据
光,人们一想到那是烧骨的烟,就会感到无限凄凉。走过堤坝旁的小径时,馆子后楼传来幽怨的三弦声,让人不禁停下脚步,抬头倾听。原来是仲之街的艺妓在展示她美妙的绝技,她唱着:
蒙你垂怜,同衾枕……①
这样平常的歌曲,也不知道为什么使人感到深深的悲哀。有个妓女出身的女人说,从这个季节开始,到妓馆来的客人,就不像那些沾花惹草的浪子,而是一往情深的诚实人了。其中情节也不必细说了。
大音寺前的大街上有个靠按摩过活的二十岁左右的盲女,因为单相思而怨,II.自己的残疾,最后投水谷池而死。这时候的大音寺前大街除此之外也没有其他什么新闻了。最近蔬菜店的吉五郎和木匠太吉突然失踪,有人问起来,回答的人就用手指在自己鼻子上一指说:“为了这件事蹲在里面呢⑦。”以后就再也没人再提他们了。三四个天真的孩子在大街上牵着手高高兴兴地唱歌:“开呀,开呀,什么花开呀……”好像一切都随着歌声变得静寂下来。只有那往花街去的洋车的声音,仍然有力地传了过来。rlj呷161 ̄162’
像这样,带着自己鲜明的味道,把观察到的东西活,可以说是从极细微处把握了现实社会的千变万它缺乏现实性的观点,是笔者无法认可的。
三、解读一叶日记
现实生活的情状和现实性的处世哲学,从一个方面来看,一叶通过她的文学作品中的现实主义态度来她是一位优秀的和歌和和文作者。可以想见,以古典文学为教养基础,一直用雅俗折中语体创作的她,在当时急剧近代化的日本文坛中,应该并不容易被认的一种必然的选择,同时她的内心中,不免也会有些按照原有模样描绘出来,自然的表现着日常的百姓生化,这样的作品,怎么能说不具有现实性呢。但从这一点来讲,由于作品的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情调而认为表达,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极其现实的社会环境和相应的心境,都是她本人最真实不过的生活。从一叶日记和信件中都可见一斑。提起一叶文学的时候,很多人的观点是,把她看作一个小说家之前,首先要承认可。所以小说可以视为她的文学世界通向近代社会与小说展示出的不同的样貌。恐怕她的日记会更直
王晓寒/女性形象:日本作家橱口一叶对社会底层人物的注目
接和深刻地体现出作家生活中的真相和内心的声音。
明治27年初,住在吉原一带的一叶,亲身体验到所谓“污浊的世道”,但是并没有打算逃避这种社会现实。在《尘中日记》中曾有过这么一段很典型的话:
世间道德沦丧,人情浅薄,朝野人士都唯利是图,没有一个关心国家的。这样下去,世道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我也知道,即使想干一番事业,无才的女子是没有成功的希望的,可是我不是苟且偷安的人。(中略)我的心已经和天地成了一体,我把志向放在治国之道上。(中略)一个人如果埋头苦干而不希望得到奖励,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指望得到报酬,自然会觉得
天地宽阔。[33佃126 ̄127’
在吉原区为生计奔波的一叶,别说创作小说,就连写日记的功夫都没有。这样的状态在她开店两个月后写的《尘中日记今是集》里有详细的记载。事实上,这段时间的日记大概都是简单记录些天气和杂事之类的,也经常中断。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些古典的文学创作模式和悠闲的心境应该全都消失殆尽了吧。试着比较她的前后期作品,能够看出正是从这个时期,作品开始呈现出一种明显的现实主义意趣。
现实生活的每一天,对一叶来说的确都是艰辛的。虽然如此,她的日记中,并不是在一味地怨天尤人。身处困顿生活与高洁志向的夹缝中,她不得不考虑着一些更深刻的问题。在日记里屡次提起当时的中日战争,忧虑“国会纷扰”,“对韩事件”,担心“和约修改”和“公益事业”。明确地说出即使“身在草野”也要“心怀天下”的豪言。那种不局限于个人生活和儿女情长的姿态十分鲜明,在某种程度上,和当时的北村透谷的思想不谋而合。一叶对于社会的关-iS,程度,基本上是针对媒体报道的那些事件、灾害和时政之类的,可以知道她即使在非常贫困的时候,也在坚持购买报纸了解社会动向。尤其是她知道日本和清政府的战争后,敏锐地察觉到了社会动荡的征兆。这个预感最后果然成为了事实,在明治27年6月20日的日记中,曾这样写道:
万方数据
最近发生的大事,难以说完。像朝鲜东学党骚乱,我国出兵与中国清政府作战等‘3](九6"。
这样的记事在她El记里是比较常见的,可见她对于社会的关心。其中,超越自己的处境,对.中日战争的了解和认识是她的“国家”意识明确成立的重要表现。深陷于妓馆和酒店的一叶笔下的女性们,虽然是与政治无缘、对西方的“国民”概念毫无认识的一群人,可是极为现实的那些“军事优待”跟她们的生活又是紧密相关的。这一点在一叶的日记里,用十分微妙的批判态度轻轻带过。总而言之,自称“无能女流”的栖口一叶,对于“被战争的阴霾覆盖的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始终在思考和烦恼着。
四、结语
总的看来,在槌口一叶后期的创作中,已经形成了自己明显的现实主义特征。也就是,以女性形象为主的对社会底层人物的注目,对封建制度下经济压迫和道德束缚的批判,和对政治时局和百姓生活的关心。从这三点来看,虽然她的小说常常带有古典的抒情色彩,但深层次的现实主义特点是不容忽视的。当然这种现实主义在彻底性方面不能不说是有所欠缺的,在她短暂的一生中,很多问题并没有找到解决的途径。这是缘于作家自身的局限性和社会进步程度的局限性,也体现了新旧社会交替的大环境下,作家思想进化中的矛盾和苦闷。
参考文献:
[1]楹口一叶著,营聪子、关礼子校注.楹口一叶集[A].新日
本古典文学大系明治篇[C].岩波书店,2001.[2]菅聪子.浊流[A].青梅竹马[C].岩渡书店.[3]槌口一叶.一叶日记[C].新潮社,昭争28年.
【责任编辑:吕嵩崧】
79
女性形象:日本作家樋口一叶对社会底层人物的注目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王晓寒, WANG Xiao-han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广东,511450百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BAISE UNIVERSITY2010,23(1)0次
参考文献(5条)
1.樋口一叶.菅聪子.关礼子 樋口一叶集 20012.菅聪子 浊流
3.樋口一叶 一叶日记 昭和284.在东京市郊,有火葬场
5.指打花纸牌赌钱被逮捕了,"鼻"跟"花"在日语里同音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杨林夕 日常生活的"真实女性"——论《红楼梦》女性形象的情与欲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1)
中女性形象是对其他古典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的超越:她们除了德才兼备外,还具有丰富的情、正常的欲,却不流于粗鄙浅俗,而达到了情的日常化、欲的诗意化,因而具有全面而真实的人性,是有情有欲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统一的真实审美形象.
2.期刊论文 白薇 现代女性的自我建构——对五四女性自省主题创作的现实性思考 -妇女研究论丛2002,""(1)
本文论及的五四女作家群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现代知识女性群体,她们在创作中表现的现代女性自我建构的过程和特征,对于今天女性主体意识的确立仍具有借鉴意义.
3.学位论文 刘平 海岩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模式研究 2008
本文拟在汲取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从宏观的角度,以性别视角为切入点,对海岩长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研究海岩小说女性形象模式的特点,也试图从这个维度探讨一下海岩小说的成功之因。
本文的基本结构有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引言部分首先回顾了国内海岩小说的研究现状,然后指出本文从女性视角研究海岩小说的方法及意义。正文第一部分将海岩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按其思想和性格的类型大致分为三类:神秘的妖女、贤德的圣女和烈性的魔女,从神话原型的角度分析了这三类女性鲜明特点及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取向。第二部分从两性关系出发,分析了这三类女性在情爱关系模式中的特殊作用,使情爱结构呈现出现代性与主体性、情爱性质体现出唯美性与崇高性,情爱结果表现出悲剧性与现实性,从而使海岩小说不同于一般的言情小说。第三部分分析了女性形象对于海岩小说的价值意义,表达了海岩先进的女性观,寄托了海岩的美好理想,实现了海岩小说艺术性与商业性的有机统一。结语部分,就今后海岩小说女性形象塑造的前进方向谈了自己的管窥之见。
4.期刊论文 臧东艳.钱有国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笔下的女性形象解析 -文学与艺术2010,""(3)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笔下的女性形象打破了中世纪传统的女性形象,她们不再是阴冷而僵硬的符号,而是具有了很强的世俗性和现实性,中世纪基督教会推行严酷的禁欲主义摧残人性使人们失去了思想自由和幸福生活的权利,甚至连哭与笑都成为触犯上帝的罪行,所以在中世纪的画像中女性都是呆板、僵冷、毫无感情.与此相对.人文主义者提出凡是符合自然的就是美的,感性就是一切,因此他们惬意地表现人的感性世界.随着人文主义思想的流传,人们开始认识并享受现实生活的幸福和欢乐,被禁锢的思想感情得到了解放,画家笔下的女性都开始展露人世间的欢乐与柔情,呈现新女性的特点.
5.学位论文 杨小竹 中国上古神话原型与广告中形象塑造——以女性形象为例 2007
神话原型理论源自心理学,它揭示了人类集体无意识中的神话原型的存在。这种存在影响了人类的思想和行为,广告的传播和接受行为也不能例外。本文以神话原型理论为理论工具,研究神话原型对广告传播者和广告受众的作用力,并特别关注如何有选择地利用中国神话原型进行广告中的形象塑造问题。为了使论题更具现实性和针对性,本文选取以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塑造为例。
本文选取中国神话的起源即中国远古神话系统作为研究的基本对象,是基于中国神话体系的复杂性、多样化及其与其它宗教体系之间的交叉性。比较而言,远古神话系统是中国神话的起源,它更真实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神话原型意义,如同希腊神话之于欧洲文化。
文中首先阐述现有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塑造与神话原型的关系,重点分析现有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是否受到中国神话原型的影响,并得出结论:神话原型存在于人类的集体无意识,每一个人都会受到神话原型的影响。因此,一些明显表现出对女性不公的广告仍然能被接受,其根源就是在受众潜意识中有着相对应的原型存在。
参照国际上其他国家的相关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本文从权力结构和人伦结构两个角度出发,甄选出六种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女神原型,并甄选出相对应的中国上古男神原型做为参照对象,研究中国上古神话原型对现有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塑造的影响,并提出了有效的应用途径。
最后,本文分析了六种女神原型可能给现代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塑造带来的局限和价值。这六种神话原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广告女性形象。该六种中国上古神话女性原型的价值在于,广告人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借助其建构认同型原型、针对性原型,以创造符合人们集体无意识中的原型存在的品牌个性。
6.期刊论文 王素芳 女性爱情表达背后的内在缺失——浅析叶念琛电影主题的双重悖论 -东南传播2010,""(1)
叶念琛影片在展现浪漫与现实对立中爱情的同时,也着力表现传统女性与现代女性在爱情中地位.现实性和细节铺陈是最引起人共鸣的地方.但是在过于注重感官诱惑的镜语中,其爱情叙述缺乏终极价值观的支撑,爱情主题表达经常处于自相矛盾的失语状态,从而导致影片整体上处于深层文化内涵和正确价值导向缺失的境地.
7.学位论文 吴秀慧 试析时尚杂志的意识形态 2007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时尚杂志从星星之火发展到燎原之势。这已不再仅仅是新闻学或传播学应该关注的一种传媒业界现象,也成为我们社会学应该关注的一种文化现象。因为它传递给我们的信息内在具有一种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就是时尚杂志所倡导的价值观念以及它所体现的社会权力关系。它通过展现白领生活的幻象为受众提供一种认识自己和世界,定位自己和他人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的方式。所以,本文试图以意识形态为视角来分析和解释时尚杂志的本质和它所带给我们的社会意义。
本文在社会大背景下分析时尚杂志意识形态产生的原因。消费社会的来临和国内政治环境的松动使它的产生具有了可能性和现实性。而时尚杂志的
出现是顺应一个新的阶层,即新中产阶层(白领)表达自身特殊趣味和价值观念的需要。白领作为目标受众,和社会历史大环境一起,影响了时尚杂志以消费主义为中心的意识形态。
时尚杂志的意识形态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它通过无处不在的广告和对物质生活的渲染,提供一个仅在特殊范围内传达价值和观点的单色世界:以消费为中心的世界。二、时尚杂志为白领提供了一种生活幻象,这种幻象建构了白领的身份认同,人们以此来确定自己和他人在社会中的位置。三、时尚杂志的主角多是职场的白领女性,女性形象看似处处在场,但是它还是在父权意识的指导下,把女性仅仅看成是附属。
时尚杂志的意识形态有正反两方面的社会意义。首先,它的中心是“消费主义”,而消费主义在一定意义上代表并催生了现代性。时尚杂志通过展现白领的日常生活来贯彻和宣扬自身的意识形态,它致力于对琐碎的日常生活进行审美提升,这是一种对个体的人性关怀,也是一种进步。从另一方面看,它对物质和消费浓墨重彩的描写导致了白领们误以为真正的幸福是对物的占有。对白领们“半张脸”的展示,使以白领阶层为参照群体的受众认为所谓幸福的生活就是杂志所展示的自领生活,从而把白领阶层负面的价值观渗透到整个社会。杂志文本中对女性形象在场而主体缺失的展示,使女性们更深地陷入男权社会的藩篱中。为此,时尚杂志应该做一些调整,尽量减少不良影响。时尚并不总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提倡一种有风格有意义的时尚可以使时尚文化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把白领,尤其是女性白领放置在更开阔的社会领域中来展现,可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并还白领一个更真实的形象。
8.期刊论文 沈晓梅.SHEN Xiao-mei 中古志怪小说女性形象到唐传奇女性形象的演变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7,27(2)
分析了中古志怪小说到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演进特点:现实性渐强,青楼色彩的渐趋浓厚,虚构手法运用的渐趋自觉,探讨了其演变原因.
9.期刊论文 刘代霞.Liu Dai-xia 元杂剧婚恋关系中女性形象的复杂性及其成因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21(1)
元杂剧婚姻恋爱关系中的女性形象,具有复杂性和多面性,既自由主动又忠贞专一,既富有斗争精神又具有妥协性,既富有理想色彩又具有现实性.具有复杂性和多面性的原因,在于元代女性生存环境的恶劣和元代社会意识形态中性别观念的多元化以及元杂剧作家思想观念的复杂化.
10.学位论文 刘婷婷 王尔德社会喜剧中的家庭观 2006
王尔德是西方唯美主义的主要宣言者,而真正为他奠定广泛社会地位的却是他后期创作的四部社会喜剧。这几部代表作因总体上突出、明朗的现实性表现手法而与真正意义上的唯美主义作品相去甚远。本文认为王尔德在戏剧创作中从家庭领域出发触及到当时(维多利亚)社会的不少方面,因而从这个层面看显现出“由内向外”的手法——尽管这或许并非作者的自觉性创作意图;而作品中的生活气息(由于作品的具体条件,这种生活气息多通过家庭背景展示,而“家庭”本身在现实中也往往有能展示这种气息的特性)和社会风俗间的“相通”处、以及对这种“相通”在表现层面上的鲜活、呈展性手法,亦加强了剧本的现实性,也更能说明“家庭”对营造、烘托这种“现实性”的重要作用。
实际上,“家庭”在剧本构成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这从戏剧主题、戏剧舞台的基本和主要场景、戏剧的主体情节和内容等方面有着明显表现。文章探讨了“家庭”在维多利亚时期占据重要地位的社会原因,在此基础上肯定家庭关系和意识在整个社会中具有的较大影响,从而为作品以家庭生活为主要题材寻求大氛围支撑的可能。
在将四部喜剧中涉及家庭意识的方面综合起来后,本文认为其中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家庭女性的自我意识,夫妻关系,个人与家庭间的关系,并以文化学批评和文本解读相交替和融合的评论方法阐释这三点在剧本中的具体体现和深层中文化意义的可能延伸。第一点更关注家庭女性在家庭领域外和与非家庭成员关系中的表现,亦指出家庭是赋予和反映她们明显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基础;第二点则集中探讨家庭实际领域中夫妻关系的具体表现,对女性形象的重视也转为从其在家庭生活内部的表现为出发点。女性形象在剧本中的重要地位成为这两点论述的重要支撑之一。第三点中笔者不仅关注到作为一个明确整体概念的“家庭”之存在,探讨角色同这种概念下的“家庭”间关系的外在表现;同时也注意构成普遍意义之“家庭”的诸多要素及它们的一定具体性,从而论文中也涉及角色个人深涵的家庭意识和观念的多重性,这种多重性和其显象表现间的矛盾联系及其对家庭构成的某些影响。此外,本文也试通过整合论述过程中的观点,宽泛但亦求深入地触及到作者本人的家庭意识和观念。
本文链接:://d.g.wanfangdata../Periodical_gxyjmzszxb201001014.aspx授权使用:太原科技大学(tykjdx),授权号:fcfcb39b-e104-46d1-9aaf-9e4501443376
下载时间:2010年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