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什么是读后感》2700字
什么是读后感?在读过一篇文章或
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读后感怎么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
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
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写读后感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要重视“读”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
达的思想感情。
二是要准确选择感受点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
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这个假期我读了《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获益匪浅。一六五九年九月三十日,一个人在一次航行中上遇到了可怕的风浪,翻了船,除他之外无一人生还。他流落到了孤岛上。凭着他惊人的毅力与勇气,二十八年后,他依靠自己的智慧逃出了孤岛,这个人就是倒霉而又幸运的鲁滨逊·克罗索。在荒芜人烟的孤岛生活了28年啊!多么惊人的一个数字! 可见鲁滨逊是何等的勇敢。初到孤岛的他是绝望的,他说:“我整天悲痛着我这凄凉的环境,没有食物,没有房屋,没有衣服,没有武器,没
有出路,没有被救的希望,眼前只有死,不是被野兽所吞,就是被野人所嚼??“但是,慢慢地,他独特的个性体现了出来,对生活充满希望,不再整天沉浸在自己设计的悲观中,开始一心一意的安排自己的生活,他建了小房子;做了桌子、小匣子;捕了小羊、小狗;种了小麦、稻子??就这样,他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自己的小王国。
鲁滨逊还是坚毅的人。他曾经这样说道:“我的脾气是要决心做一件事情,不成功决不放手的“,“我要尽全力而为,只要我还能划水,我就
不肯被淹死,只要我还能站立,我就不肯倒下??“他没有助手,工具不全,缺乏经验,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花很大的劳力,费好长的时间。连做一块木版都要四十二天。他作的许多事情都是白费力气,没有成功,但他从来不灰心失望,总是总结了失败的经验又重新开始。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令人欣慰的回报,他最后变得有船用,有面包吃,有陶器用,有种植园,有牧场,有两处较“豪华“的住所??这些没有一件不是费了很多力气、克服了许多困难才得来得的。
读完之后,我不禁反省自己:如果我流落到孤岛,能活几天?一天?两天?我又能干些什么?会劈柴?会打猎做饭?我连洗自己衣服还笨手笨脚的呢!再说了,没有一个人讲话,多孤单呀!我准会憋死的!可见鲁滨逊是多么乐观向上!我觉得人应该学习他这种不怕困难、乐观向上的精神,无论何时何地都坚强地活下去,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也要争取,决不能放弃!我们要像鲁滨逊那样有志气、有毅力、爱劳动,凭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
相关阅读:
春节放假,我读了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我深深地被这本书所吸引,它让我体会到了鲁滨逊那惊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鲁宾逊是本书的主人公。在一次航海中,鲁宾逊所乘的船在一个荒岛附近触礁,船上的水手和乘客全被淹死了,只有鲁滨逊一个人幸运地活了下来。海浪把他卷上了沙滩。在克服了最初的悲观与绝望之后, 他凭借自己顽强的毅力,与大自然展开了英勇卓绝的斗争。他依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利用****和简单的工具,自力更生,自食其力地过起了荒凉的野岛生活。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不仅有了
自己的住所和家具,还有牧场、种植园,甚至还养了宠物。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能过上这样的生活,是很不容易的,这完全是他凭借自己的毅力和智慧创造的奇迹。
鲁宾逊是一个善于帮助别人的人,他从一帮食人族手中救下一个俘虏,那天是星期五,所以就给他取名叫“星期五”。从那以后,“星期五”就成为他忠实的伙伴和仆人。鲁宾逊还教他学会了说英语。不久,他又从食人族手中救出了几个俘虏,和他们一起劳动,共同生活。后来,一艘英国船只经过荒岛,鲁宾逊帮助船长制服了叛乱的水手,乘船离开荒
岛,返回英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鲁宾逊从落难荒岛到返回英国,这段时间竟长达二十多年。
看完这本书,使我深受感动。一个人身陷绝境,竟能这样对生活充满信心, 勇敢地面对生活,创造生活,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使我认识到,人不论何时何地,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能被困难吓倒, 要勇敢地面对困难,克服困难, 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从容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和挑战厄运。只有这样,才能像鲁宾逊那样,永远是一个胜利者。
作文二:《读后感是什么》16300字
什么是读后感?在读过一篇文章或 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
后感”。读后感怎么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
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
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
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
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
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
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
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 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
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
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
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
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
述 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
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写读
后感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要重视“读”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
“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
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
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 达的思想感情。 二是要准确选择感受点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
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
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
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
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
则会给混水摸鱼的篇二:法律是什么读后感 《法律是什么》读后感 11级法本19班 董勤生 11112031928 寒假中,
应老师的要求,读了刘星教授的《法律是什么》,学到了很多东西,让我对法律有了一个更加
理性和科学的认识。 一般来讲,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
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法律即人类在社会层次
的规则,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以正义为其存在的基础,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其实施
的手段者。法治和法律要逐渐变得适当宽容以利于社会和谐。法一般限于宪法、法律。法属
于上层建筑范畴,决定于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法的目的在于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
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是统治阶级实现其统治的一项重要工具。所以,法是阶级社会特有
的社会现象,它随着阶级、阶级斗争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和发展,法律将随着社会阶级、阶
级斗争的消灭而自行消亡。
具体阐释为:(1)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具体来说,奴隶制国家的法律是奴隶主
阶级意志的体现,封建制国家的法律是地主阶级意志的体现,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是资产阶
级意志的体现,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律是工人阶级及其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可见,
法律不是一切阶级共同意志的体现,它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愿望和要求。
(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这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形式。所谓国家制定法律,
是指国家立法机关按照一定的立法程序直 接创制法律,即制定出新的、过去没有的法律规范。所谓国家认可法律,是指国家立法
机关根据实际需要,对社会上原来已经存在的某些风俗习惯、道德规则、宗教教规等加以确
认,赋予其法律效力,使之成为法律。
(3)法律的实施方式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这是法律最主要的特征,也是法律同其
他行为规范最显著的区别。保证法律实施的强制力主要指军队、法庭、警察、监狱等。
(4)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即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对全体社会成员都具有普遍约束力。
这是法律的另一个显著特征。
(5)法律的内容是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并且这些权利与义务是由国家确认和加
以保障的。这是法律的一个重要特点。 总之,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它是统治阶级
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实现阶级统治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以上是我在学习中对“法律是什么的大致观念。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保证实施用以规
范各种行为的体系。但是,如此“简单”的问题在西方许多学者眼中却如此“复杂”,换言之,
中国语境的一般读者很难在同一视觉去审查西方法理学的语境,本书作者尝试将两种语境“融
合”,并在其中运用大量正反双方面的例子,让读者在与作者本身同等的知识状态下进入西方
法学语境,从而建立一个渐进的围绕中心问题而展开的逻辑思路,因而把握更为广泛深刻的
法律知识。 对于法律是什么的问题,作者并没有作正面的回答,而是从不同的角度运用
分析法学理论和现实主义法学等方法向我们一一陈 述。法律是什么,可以从两个层次上分析,其一是“一般”层次,即是从抽象方面来解
释法律是什么,如“法律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法律是正义的象征”, “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
现”等等便是在解说法律的抽象含义。其二是“具体”层次。在此层次上,人们会针对一个
具体实践问题来问法律的具体规定是什么,这便具体到相关的案例。 法律是什么可以分
为实质上的法律和行动中的法律。实质上的法律是一种命令,这种命令表现为意愿明示而且
必须为他人所接受,否则制定者将给与暴力的制裁。行动中的法律则更注重灵活性,其并不
单纯地以白纸黑字作为判决的唯一依据,其最终判决的形成依据渊源是多方面的,任何法律
的最终解释都不能离开其使用者本身。而作为意识形态中的法律,作者则结合矛盾的观点,
通过引入美国法学家肯尼迪的观点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法律形式中也存在矛盾,也就
是在实现了一些预设的目的的同时却无法实现另一些目的。 书的最后两章主要写到地方
性知识的法律和需求中的法律,在这两章中,作者提及到法律在地方实施和使用中的困难,
作为地方性知识的法律,其权威往往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存在着“霸权”。而对话中法律作者
则认为由于理在法律实践中存在不同的“看法”对话,是不同政治道德观念的对立,因此有
时似乎不能达成共识。无论在地方性的法律还是对话中的法律,作者都引入道德与之比较,
并指出两者的冲突与不同,最后就是对于“恶法”的如何作答,因为我们无法保证法律适用
者一定会给出一个确证性的解释,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实践困境。 作为法学专业的学生,对“法律是什么”的概念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在读完刘
星教授《法律是什么》后,对法律是什么这个朦胧概念有了更深的认识,作者从一般读者的
角度深入地对西方法理学进行批判解读,用语平实,例证简洁,在此基础上,作者亦意在抒
发自己对法理学的视角:我们对法律的看法往往是由我们的姿态决定的。以下是我的几点感
受:
法律是一种命令。第一,这种命令实质是表达制定者的意志,这种意志必须为他人接受,
否者制定者讲给以暴力式的制裁。这种观念来自对法律现象的思考。法律是义务性执行的规
定,这一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均有体现,例如,不得盗窃他人财物,不得侵犯他人的财产
及安全,不得破坏国家安全和利益等等,这些要求都被权威机关规定为一种必须遵守的法律
义务,法律规定,公民可以订立买卖契约,可以编写作品,可以订立遗嘱等。也就是说,当
某人自愿订立遗嘱时,他人便不得干涉。第二,法律是一种命令还表现为刑事处罚问题。如
当a 为阻止b 出版作品而将其作品藏匿,便会立即触及刑事问题,权威机关将会做出决定强
行a 将作品归还,如果a 反抗执行机关的执法行为,则会最终触及刑事处罚。第三,法律是
一种命令还表现为某些法律规定不直接说明权利义务,而是直接说明何者行为是否有效,如
a 趁b 之危签订合约,则权威机关将直接宣布其合约为无效,并对a 做出相应制裁以维护法
律的公平性。最后,法律是一种命令是应以权威机构的强制义务的意愿和刑事处罚为依托,
没有这种实质有效的暴力制裁,法律作为一种命令便会失去意义。 法律可以分为常识观点中的法律和实质上的法律。常识观点中的法律是一种白纸黑字式
的观念:法律就是立法机关或法院这些权威机构宣布的正式文件。法律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法律本文本身没有意义,法律的存在依赖一个社会的大多数人对某个人或者某些人的习惯服
从。行动中的法律则更应该注重灵活性。由于法律的地方性,导致法律的不确定性,在地方
性法律的概念中,一切法律知识,不论是一般性质的还是具体性质,都是当下的知识,无一
是可以永恒的,于是,没有一个法律知识可以站在他者之上自称唯一正确,没有一个法律知
识可以作为唯一标准。在美国纽约州著名的里格斯诉帕尔玛案件中,a 是b 所立遗产的唯一
指定继承人,a 为防止b 改变遗嘱,从而将b 杀害。在当时,纽约州法律并没有规定如果继
承人为谋遗产故意杀害被继承人,则继承人丧失继承权,但是a 的确是违反故意杀人罪。经
过慎重思考,法院最终并没有执行法律字面上等方面的有关规定,而是从众多的前案例中,
推演出一个法律原则,即不容许以欺诈行为或犯罪行为从而获得利益,并判决a 不能获得b
的财产。面对这种规定,人们似乎可以向常识观念提出问题,在里格斯诉帕尔玛一案中,法
院中的做法可能是不对的,因为法律的义务是在于严格按照法律条文中的明确规定解释来解
决纷争,如果法院另行其道,那是因为法院自己抱有不正确的法律观念。但是,在此案中,
法院则认为自己行为并没有超越法律的规定他们的判决非但没有受到谴责而且成为新的先例,
一是因为a 的故意杀人罪的确成立,二是法院虽然没用按照法律条文来判决,但是其灵活的
运用与此案法律规定明确篇三:卡尔《历史是什么?》读后感 《历史是什么?》读书笔记 历史文化学院 王舒 2011011128 摘要:《历史是什么?》一书是英国非职业历史学家e.h. 卡尔撰写的世界学术名著,全
书在以往各历史学家观点的基础之上从六个大方面系统地整理、回答了关于“历史是什么?”
这一问题的看法。
关键词:历史是什么?、卡尔、历史 《历史是什么?》是我学习历史专业以来认真阅读的第一本史学理论方面的著作,在此
之前我从来没有仔细地想过“历史是什么?”这一问题,认为历史不过就是过去发生的事情
罢了。不过通过阅读本书,我发现这一问题远远没有我想象的那样简单,甚至是一个颇为复
杂的问题,它既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给出十分确切的答案,每个人心中会有每个人对历史是
什么的答案。卡尔在外交部工作没有任何历史学方面的学位,他就是以这样独特的角度来研
究历史的人。从这本书问世以来对这本书中的某些观点持反对态度的历史学家无数,批评者
也甚多,不过这本书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学术名著它的某些思想理论必然有它值得肯定的闪
光点,当然也存在缺陷。以下是我通过阅读这本书对这本书产生的一些浅陋的看法。
一、客观性问题
卡尔在书中首先谈论的就是这个问题。他在一开始认为客观的历史并不存在,历史都存
在一定的主观性。对此,他说到:‘当我们尝试回答“历史是什么”这类问题的时候,我们 ①的答案在有意无意之间就反映了我们自己在时代中所处的位置。’历史学家也是社会中
的个
人,他不可能完全不受他所在的社会以及时代的影响。他还指出:“只有当历史学家要事
实说话的时候,事实才会说话。由哪些事实说话、按照什么秩序说话或者在什么样的背景下
说话,这一切都是由历史学家决定的”②并马上在下文中举了一个卖假货的小商贩被一群愤
怒的暴民活活打死的例子。这本来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事实,至于它能否变成一件历史事实,
卡尔指出则全在于历史学家的运用。但为何卡尔会在举出这个小商贩的例子后没几页就开始
反驳柯林伍德的“历史不是别人恰恰是历史学家‘制造’出来的”③这一观点,并认为这样
会排除历史的客观性, 这是我所不明白的;我也无法理解为何卡尔又会在反驳柯林伍德之后没
几页马上就通过类比“不能因为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山会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就推论说山在客
观上根本没有形状或有许多形状”④说我们不能认为历史事实不可能是客观的解释。可以看
出卡尔在对客观性的问题上是模糊模棱两可的,他在书中也不能很好地解决客观性的问题。
我自己在阅读卡尔对于客观性问题的解答时也被卡尔给绕糊涂了,希望老师能够为史学理论
知识欠缺的我清楚地解答一下这个问题。
二、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 关于“历史学家”和“历史事实”的具体问题,卡尔在阐释主观性与客观性问题上已经
说明了很多次了,在这里我就不再做重复了。在这里我想说的是通过阅读卡尔的论述,我学
到了什么。在以往,我们认为教科书上的一切历史都是真实无疑的,教科书上的观点全部都
①
② e.h.卡尔:《历史是什么?》,陈恒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89页。 e.h.卡尔:
《历史是什么?》,陈恒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93页。 ③ e.h.卡尔:《历史是什么?》,陈恒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06页。 是正确的,我们没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见解和自己的价值观。在今后,我们在作为一个
历史的阅读者时,在阅读之前一定要先去充分了解历史学家的社会背景、时代背景以及历史
学家本人从事历史研究的立场;在进行历史写作时,我们要尽量避免自己的个人偏见,尽量
做到客观公正。在关于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的关系问题上,在卡尔看来,历史学家与历史事
实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的、互动的关系。“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之间彼此相互依存。没有事
实的历史学家是无本之木,没有前途;没有历史学家的事实是死水一潭,毫无意义。”⑤在这
里卡尔十分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卡尔得出了他
对于“历史是什么?”这一问题的第一个答案:“历史是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之间连续不断的、
互为作用的过程,就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⑥
三、必然性与偶然性问题 这个问题是卡尔在阐述历史中的因果关系时提出的。在这一章的开头,卡尔便指出:“历
史研究是一种因果关系的研究”⑦,并指出:首先,任何事件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其次,
每个事件的发生不止有一个原因,即原因是多样的、复杂的;最后,导致某一事件发生的多
个原因中,每个原因的地位是不同的,是有主次之分的。由于原因是有主次之分的,所以就
不得不探讨这两个话题:一个是“历史决定论或黑格尔的邪恶”,另一个是“历史偶然性或克
列奥佩特拉的鼻子”。关于第一个话题,卡尔认为历史中没有什么是必然的,如果事情以其他
的形式发生,那么它的前因一定是不同的。他认为使用“极其可能”比使用“必然的”这样
的字眼更加的明智,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出卡尔对待历史是十分严谨小心的。关于第二个
话题,通过阅读我们可以看出他否定偶然性、偶然事件对历史的影响。卡尔为此举了克列奥
佩特拉鼻子的形状、巴济扎得的突然痛风、让亚历山大国王送命的那猴子一咬、列宁的去世
这些偶然事件为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卡尔在书中还写到:“只要这些事件是偶然的, ⑧它们就不能进入任何历史的合理解释之中。”在我看来卡尔的这种表述有点儿偏激了,
他把
打仗失败和战争的发生都仅仅归于这仅此一个原因,并把这仅此的一个原因作为主要原
因,这是行不通的。我们并不是要把这一个偶然事件作为唯一的、主要的原因,而是把它作
为许多原因之一的、次要原因中的其他因素来看待。因此,在这一点上我认为并不能像卡尔
那样的完全否定偶然事件的作用。
四、精英主义史观
正如理查德.j. 埃文斯在为本书写的导言中所说的那样:卡尔在这本书中充斥着精英主义
史观。这首先体现在他对历史中道德判断的否定。关于历史与道德的关系他写到:“毋庸置疑,
当今已不要求历史学家对其笔下的人物进行道德的审判。”⑨并以亨利八世、斯大林为例,亨
利八世不是一位好丈夫,斯大林更不是一位好丈夫,他的妻子甚至因为他的暴戾无情而自杀,
但卡尔认为这些都丝毫不会削弱他们的历史成就,并由此得出历史学家不必对其叙述人物的
私生活进行道德评论的结论。这就像历史学家泰勒所指出的那样,卡尔把道德判断从历史之
中坚决地排除出去是在赞同历史是强者、胜利者的历史。我十分赞同泰勒的观点。众所周知,
希特勒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要问希特勒为何会给世界带来如此巨大的灾难,希特
勒本人道德水平的底下也就是我们说的缺德一定会成为其中的重要原因。因此,怎么能将道
德在历史中彻底的排除出去呢?卡尔接下来还以大不列颠工业化的历史为例,认为不能因为
农民被驱逐出他们的土地、工人聚集在有害健康的工厂工作等就否定工业革命,⑤ ⑥ e.h.卡尔:《历史是什么?》,陈恒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15页。 e.h.卡尔:
《历史是什么?》,陈恒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15页。 ⑦ e.h.卡尔:《历史是什么?》,陈恒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86页。 最好停止进步,不要工业化了。我们的确不否认工业革命是伟大的、是进步的,但卡尔
在这里有点儿偏激了,农民被驱逐出他们的土地、工人聚集在有害健康的工厂工作等状况是
工业革命不可避免产生的缺陷,我们承认工业革命是有缺陷的,但是也没有人会偏激到说要
停止进步不要工业化了。在第五章中,卡尔的精英主义史观又一次显露无遗。他写到:“总的
来说,历史是成功者的记录,而不是失败者的记录:在这个意义上,历史显然是一个成功者
的故事”⑩。的确,我们不能过度的把目光集中在个人的私生活上,但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
不能完全不考虑的。
五、乐观的进步主义史观 众所周知,在经历过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英帝国的世界霸权早已不复存在,悲
观主义、怀疑主义的浪潮笼罩着英国。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卡尔任然相信人类社会的明
天会更加美好。他在书中写到:“历史,就其本质而言是变化、运动,或者——假如你对老派
的词语不吹毛求疵的话——是进步。”11对于进步,首先卡尔认为进步并不意味着对所有人
都是同样的、同时的进步。对一些人来说可能是衰落的时期,但是对另一些人来说则可能是
一个新的开始。为此,他以英国在非洲丧失殖民地为例,认为英国在非洲丧失殖民地对于英
国是一种倒退,但对于被殖民者则是一种进步。其次,卡尔认为进步是没有开端也是没有结
尾的,我们不能认为进步有具体确定的开端和结尾。不能说进步在具体的某一年开始了或就
在这某一刻结束了,因为进步是一个无限发展的缓慢进程,在这个进程中可能会时不时地出
现跳跃的发展。再次,卡尔认为进步不是连续的。有倒退的时代,也有进步的时代,发展不
是沿着直线发展的。在最后,卡尔谈到了进步的本质:进步是人的潜力的进步发展。卡尔认
为那些争取自由平等的人们并不是故意的去寻求进步,只不过是历史学家把这些人的行为解
释成了进步。在经过对进步的一系列的阐述,卡尔在文章的最后回到了他的起点,宣示他对
社会未来的信心,对历史未来的信心。我十分赞同卡尔的乐观进步主义,如果我们对未来没
有信心,每天都消极悲观,充满着厌世的情绪,那我们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总结:卡尔的《历史是什么?》是世界学术名著,尽管许多历史学家认为它存在着很多
缺陷,并且说实话我对于书中的许多理论也不是十分的明白,但这本书不像其他的历史理论
方面的书那样的抽象晦涩。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学到了很多历史知识,也了解了一些历史理论。
全书中处处都体现了卡尔的历史才华。就像理查德·j ·埃文斯在为本书写的导言中所说的那
样:《历史是什么?》最诱人的部分就在于轻而易举地展现出知识和智慧。“”12 ⑩ e.h.卡尔:《历史是什么?》,陈恒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30页。 e.h.卡尔:《历史是什么?》,陈恒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36页。 11篇四:《生命是什么》读后感 《生命是什么》读后感 1944年,著名物理学家薛定谔在都柏林出版了一本小册子《生命是什么》。作为一名研
究生命科学的研究生,我仔细阅读了这部影响了几代人的经典。 作者薛定谔(e. schrodinger ,1887-1961)是奥地利著名物理学家,1926年提出波动
力学并因此获得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后来他的研究兴趣转向了生命科学。事实证明,《生
命是什么》这本通俗读物为以后分子生物学的诞生作了精神上的鼓励和概念上的准备。
尽管我已经对现代生命科学知识有了比较系统地了解,但我还是对书中作者独特的视角和思
考问题的方式佩服得五体投地。书中作者用自己熟悉的统计物理学去思考感兴趣的生命科学
问题,充分表明了一位物理学家的高度自信,而这一自信来自20世纪前30年物理学领域所
发生的革命性进展。薛定谔把自己富于创见的想象力以一种略带诗意的方式推广到重大生物
学问题的解决上。他提出了一个长期以来难以回答的悖论:为什么在趋于最大熵的宇宙中,
那些有条不紊的生命系统却能存在并繁殖?他认为不能用经典的物理学定律来解释生命现象,
于是他提出了“负熵”的新概念。另外,薛定谔还提出基因应是一种能自我复制的“非周期
性晶体”等观点。
如果说20世纪是物理学的世纪,那么21世纪注定会成为生命科学的世纪。现在生命科
学领域还没有出现重大的理论突破,我想发展比较成熟的物理学一定会对这一突破的出现有
重要作用。从这一点来看,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这部20世纪的伟大科学经典仍具有现实
意义。篇五:《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教育科学学院 07教11 07091042 唐光彩 从接受教育以来,我对教育的态度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小学和初中的顺从,高中的抵
触,大学的在反抗中自创条件适应。实习结束以后我一直很困惑和很苦恼,不明白教育的真
正目的是什么。前几天翻看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一书,刚一看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了。
说实话,我从来没对一本书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虽然有些章节哲学意味比较浓,不是很容
易理解,但我每看一章节,就做些简单的摘录,及时的总结出里面的一些思想观点。经过将
近四天的阅读,我终于读完了这本书,我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颤,收获很大。下面我想从
七个方面谈谈的感想。
1、教育的含义
书中谈到“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
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交给年
轻一代,使他们自由的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因此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
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原初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知识。真正
的教育绝不容许死记硬背,也从不奢望每个人都成为有真知灼见、深谋远虑的思想家。教育
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而实践的特性是自由游戏和不断
尝试。”
“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
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简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 “只有导向教育的自我强迫,才会对教育产生效用,而其它所有外在强迫都不具有教育
的作用。相反,对学生精神害处极大,最终会将学生引向对有用性世俗的追求。在学习中,
只有被灵魂所接受的东西才会成为精神瑰宝。” 我非常赞同他的这些观点,细想我们从小到大所学的知识,有多少还存留在我们的记忆
里?简直是太少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一直是在强迫下学习这些枯燥乏味的知识,
不明白学习它的意义,很多时候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我们的灵魂没有被唤醒,我们的好奇
心、学习兴趣、想象力都被强迫性的教育磨灭了。将来等我做了老师,我要努力去唤醒学生
的灵魂,去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让他们享受学习的乐趣。我一直以为学习本该是件快
乐的事。每个人生来就有探究的欲望,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当我们去接受新鲜的事物时,我
们的内心得到了满足,我们会获得一种快乐。
2、计划的必要性和全盘计划的危害 “教育绝不能按人为控制的计划加以实行。教育计划的范围是很狭窄的,如果超越了这
些界限,那接踵而来的或者是训练,或者是杂乱无章的知识堆积,而这些恰好与人受教育的
初衷背道而驰。
人,只能自己改变自身,并以自身的改变来唤醒他人,但在这一过程中如有丝毫的强迫
之感,那效果就丧失殆尽。 把整个人类的存在视为一个群体组织的全盘计划——这种计划在根本上就受到人类理解
力的限制——是对真正人性的扼杀,这些计划侵吞了属于人的自由。 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学校应为每一
个人创建一个智力和精神的基础,这一基础对掌握其他的知识和技能是必不可少的。 创建学校的目的,是将历史上人类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下生气勃勃的精神,并通过这一
精神引导所有学生掌握知识和技术。 我们通常的错误做法:①儿童应该获得能力和掌握知识,知识以纯粹形式并通过科学提
供给学生;②应适应儿童的天性和能力来因材施教;③将儿童培养成为社会所需的栋梁之才。 什么地方缺乏冷冰冰的、机械的科学,教学法和病态的心理学,那里就有重视全人教育
的出色的教育存在。
教学活动中的读、写、算的学习并不是既能的获得,而是从此参与精神生活,细心地把
握其中的美,而不是外在的手的动作和理解运算。” 这段话的主要观点是教育过程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精神享
受,教育不能按照人为控制的计划加以实行,因为很多教育计划扼杀了真正的人性,侵吞了
属于人的自由,而人在不自由下所受的教育是无效的。事实确实应该如此,我们的教育应该
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全人教育。我们应该让学生自由的发展,而不是事先就计划把学
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最终培养出千篇一律的人。教育应该各因其材,各成其才,让每个
人成为他自己,各有特色。
3、教育的本质
“教育是极其严肃的伟大事业,通过培养不断地将新的一代带入人类优秀精神之中,让
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 教育,不能没有虔敬之心,否则最多只是一种劝学的态度,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
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 这个观点真的说出了我的心声。我一直追求完整的精神生活,寻求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
在生活中,对物质我不太注重,衣服穿着舒适就好,饭可以吃饱保证营养即可,我的电脑在
宿舍是公用的。我喜欢躺在床上全身心的听音乐,沉浸在歌曲所描述的那种场景和心境中,
去体会主人公的感受。看电影的时候我也会不知不觉的进入情境,随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而
或喜或悲,看完电影才猛然意识到那只是虚构的情节。午后的一杯奶茶会让我的心情非常愉
悦,听着雨声心里会特别清爽。有时我会因为陷入某些思考而平静或烦恼很久,尤其是当我
追问为何而活着或教育的意义时。很多时候同学总会说我天真,笑我傻,去追求那种不现实
的生活,去思考这些根本没有答案而且在他们看来毫无意义的问题,有时我也以为这是我的
错,我的较真给自己带来了这么多无谓的苦恼。现在我终于明白,我那不是天真,不是较真。
我一直在完整的精神中享受着生活的美,一直在追求真理。
4、教育的意义
“人不只是经由生物的遗传,更主要是通过历史的传承而成其为人。人的教育重复出现
在每一个人身上;在个人赖以生长的世界里,通过父母和学校的有计划教育,自由利用的学
习机构,做后将其一生的所见所闻与个人内心活动相结合,至此为止,人的教育才成为的第
二天性。
教育正是借助于个人的存在将个体带入全体之中。个人进入世界而不是固守着自己的一
隅之地,因此他狭小的存在被万物注入了新的生气。如果人与一个更明朗、更充实的世界合
为一体的话,人就能够真正成为他自己。 教育帮助个人自由的成为他自己,而非强求一律。” 我之前一直不明白教育的意义是什么,上高中之后也经常思考到这个问题。上大学之后,
我非常渴望自由,极其反感被逼迫。有时我的某些行为在同学看来比较任性,比如因为马哲
课非常没意思,老师讲课也不太认真,我就从此不去上马哲课而去图书馆看自己感兴趣的书;
再比如很多同学考计算机二级证书,只是为了求职简历上多一份证书,而其实在考证的过程
中没什么实际的收获,面对这种情况,我不会去参加这种没实际用途而只会挫伤人的积极性
的考试,我宁愿去学习吉他陶冶一下情操并增加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其实,我不是任性,我
只是渴望自由的学习,我只想成为我自己,依照自己的内心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取走自己
选择的道路,不想盲目的跟从别人。我们每个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原创的,可是很多人最终
会成为盗版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人从没问过自己的内心到底想做什么。很多人被压
迫的教育害得太深,以致迷失了真正的自己,而只是盲从地去做一些自己也不知道其意义的
事。我们接受教育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自己,让自己的潜力得到更 好的挖掘,让自己活得更精彩更有意义。虽然在中小学时我们的自由很少,但上大学之
后,我们有能力去争取更多的自由,我们可以掌握自己的路,我们不应该再屈从于不合理的
或不适合自己的教育计划,我们完全可以创造条件让自己学得更快乐、更激情,为什么不去
做呢?我们不应让自己的懒惰和顺从的恶习害了自己,我们要去寻求属于自己的路,成为真
实的自己。
5、教育的危机
“当教育的本质发生问题,当教育的信仰开始动摇时,人们就会有意识地寻求教育目标
何在。
教育的形式化正式是与其本质成为问题之时。教师以种种人为的方法来保持学生对他的
敬畏:保留一些东西不交给学生,或者要求树立个人的权威以及学生的盲从。在这种情况下,
本来使用训练有素的方法处理广泛的学习资料,现在变成了空洞无聊的尽义务而已;本来学
生的学习是求取最佳发展,现在却变成了虚荣心,只是为了求得他人的看重和考试的成绩;
本来是渐渐进入富有内涵的整体,现在变成了仅仅是学习一些可能有用的事物而已;本来是
理想的陶冶,现在却只是为了通过考试学一些很快就被遗忘的知识。 如果变得日益严重的教育本质问题,竟被人们如此地忽视,那么教育就会变得丧失根本
目标而不稳定和支离破碎。它带给学生的不再是包罗万象的整体知识,而是混杂的知识。 当代教育已出现下列危机征兆:非常努力于教育工作,却缺乏统一的观念;每年出版不
计其数的文章书籍,教育方法和技巧亦不断花样换新。每一个教师为教育花出的心血是前所
未有的多,但因缺乏一个整体,却给人一种无力之感。此外,就是教育一再出现的特有现象:
放弃本质的教育,却去从事没完没了的教学经验、做一些不关痛痒的调查分析,把不可言说
之事用不真实的话直接表达出来,并不断地更换内容和方法做种种实验。如此这般,就好像
人类把好不容易争得的自由,花费在无用的事物上。自由变成了空洞的自由。一个连自己都
不信任的时代去关心的教育,就好似从虚无中能变出什么东西来。” 以上提到的这些问题,在目前的教育中确实存在,以我目前的认知水平我暂时还不能做
出明确的判断,但我隐隐之中觉得雅斯贝尔斯说的不无道理。从我自身来看,我小学和初中
的学习主要是为了求得他人的看重和考试的成绩,目前很多学生的学习只是为了通过考试学
一些很快就被遗忘的知识,而很少能够在知识的陶冶中享受学习的快乐。或许这真的值得我
们很多教育工作者去反思。
6、教育与语言
“要有最纯熟的语言,我们就必须不断地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训练自己的语言,最有力 的、最真实的、最坦白的语言是我们完全成为自己并且熟悉事物时,自然流露出来的语
言。
每个人都必须学习语言,但重要的是语言的间接学习,即要熟悉书本上所描写的事物。 事
物的特性显露在表达这种事物的语言特性上。对事物的了解与深入,其语言表达的水准亦愈
高。
语言的欺骗作用:起初人们苦心积虑地创造出来的语言,却在后人口中变成了惯用语而
不知其意,那些深邃的表达方式也变成了实用性语言,结果一大堆空洞无物、歪曲原意的语
言控制着人类:人就让这种语言操纵着,而忘记真正的自我和周围实在的世界。因此它们的
教育只是为了语言能力的获得而非对事物认识能力的提高;只是习得一堆习惯用语,而没有
去探究事物的本质。”
对以上观点我深有体会,从上小学到高中,我一直不喜欢上语文课,虽然我语文学得还
不错,可我几乎从没有在上语文课的时候觉得很快乐,觉得很想去学习它。我原以为这是天
生的,我以为我天生就没有文学细胞。上了大学后我才知道,原来我不是讨厌文学,而是不
喜欢语文的教育方式。传统的语文课上,老师单纯的讲文章怎么分段,某些字有什么用意,
某些物有什么象征意义等等。语文课是简单的知识讲授,而没有让我们去体会语言所描绘的
景物的优美,人物的真诚、无私、善良,场景的惊心动魄。上大学后我才发现在闲暇时我也
喜欢看文学作品并陶醉在某些作品中,某些文学作品也会让我的心灵受到熏陶和震撼。就像
书中所说的“人就让这种语言操纵着,而忘记真正的自我和周围实在的世界”,我们以前可能
就属于这种情况。我们学习语言应该是为了探究事物的本质,提高对事物认识能力。
7、陶冶
“作为形成人生态度的陶冶必须为人们提供广阔的空间,使人们在理性中寻求道路,全
面地展开精神运动。”
陶冶观在活动中完成,他的目标是全面地造就人,铸造人的本质(也就是让人的本质显
现出来)。
占有知识并不等于陶冶,而是习得精神内容的代名词。这种习得尽管也是一种知识的积
累。但是,如果知识是陶冶的一个要素的话,那么已获得的思维、行动和认识的形式就会在
知识中显现出来。这样的知识并非陶冶本身,单纯的知识只是达到某种目标的手段,人们可
以运用这些知识,但他们对于人而言,是外在的财富。而陶冶的知识却能改变人、帮助人成
为他自己。
作文三:《《分享是什么》读后感》800字
分享是什么?比尔·盖茨曾说:“每天清晨当我醒来,我便思索着如何与他人分享我的快乐,因为那会使我更快乐。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鬃毛。我觉得我再不说点什么就太对不起这样的环境了。”减负是个大难题,作为解题者的大人们多是只说不做。不远的天边,一轮红日正徐徐上升??
在远离城市喧嚣的某海域中,有一座神秘的小岛。我们景仰包公,不只是因为他不畏强权,更因为他大义灭亲,铡了自己的亲侄儿。几分钟的感动,让他好似在漫漫时光中一直等待与付出,恍如一千年。是的,只 有不懈的读书学习,不懈的实践反思,不懈的再实践,才 能完成使命实现梦想。假如他不拘小节,从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很难想象他会把美国搞得花团锦簇。我说我不想就这样被丢弃在路边,我想和我的兄弟姐妹们在一起。听说有一种茶叫做“童女参茶”。然而会上一切交流、表述、演讲,都被要求使用英语。考试和空前的累。眼,可以看到华丽的装饰,但却无法知道内心的想法,本质的东西。而它更是我儿时玩耍的地方。到了晚上五点三十左右的时候,外婆来卧室叫我起床去吃晚饭。看见我来,他们开始把谈论的对像转移到我的身上。他是浙江的,但不是台州的,可以说是身在异乡,还好是男生,会比女生坚强些。自己也慢慢舒展开来,像一个被浸开的胖大海,像一片饱满的木耳,像一朵从千年古莲子中绽放出来的荷花,像达利的画里那些软软的、下垂的钟表,上山之前,我可是一个上满了弦、走时精准的时钟啊。做学习以外的事也要快,快吃饭、快洗衣等,又能使我们节约大量的时间投入学习,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埋藏心爱,偏偏左右而言他,一颦一笑,其真意也。那些狂妄的人类肆意丢弃的东西,我只要找到垃圾筒就可以衣食无忧了。和她照面了。让我感到幸运的是我还有了个哥哥,对我很好哦,好到我管他姐也叫姐了,就这样在异地的我们有缘地相聚到了一起。只有我的小表妹一人制定养花计划,严格执行,决不偷懒。德拉美丽的头发,杰姆珍贵的金表,两样各自引以为自豪的东西都失去了。我突然想把一句当代熟语提升为真理:距离产生美。
作文四:《《什么是战略》读后感》3500字
还是没搞懂什么是战略
——《什么是战略》读后感
一、 内容概述
迈克尔波特指出近20年来,管理者一直在对生产率、质量和速度的追求,催生出大量的管理工具和技巧,比如全面质量管理、标杆法、时基竞争、外包、结盟、企业再造以及变革管理等。尽管很多企业的运营效益因此得到了极大提高,但它们却因为无法将这些进步转化为持续赢利而倍感挫折。渐渐地,几乎在不知不觉中,管理工具取代了战略。问题的根源出在人们未能分清运营效益和战略的区别。波特提出:运营效益不等于战略!
文章首先阐述了运营效益和战略的区别。企业唯有建立起可长期保持的差异化时,才能胜出竞争对手。创造卓越绩效是所有企业的首要目标,运营效益和战略对于企业实现这一目标都至为关键,但两者的作用方式不同。运营活动是竞争优势的基本单位。整体优势或整体劣势就源自企业的所有运营活动,而不是其中的某几项运营活动。运营效益意味着,在进行相似的运营活动时,企业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相比之下,战略定位(strategic positioning)则意味着进行不同于竞争对手的运营活动,或者以不同方式进行和竞争对手相似的运营活动。换言之,战略需要依赖于独特的经营活动。
运营效益上的不断改进,是企业获得出色盈利能力的必要条件,但通常不是充分条件。第一个理由是,文章以美国商务印刷业为例说明了运营效益的绝对改善,并没有给企业盈利带来相对改善。另外一个理由就是运营效益的改进可以使得竞争趋同,当竞争各方在质量、生产周期或供应商伙伴关系上互为模仿各自的改善做法时,竞争就变成了在同一跑道上展开的赛跑,无人能够胜出。最终,能留在市场上的竞争者,往往只是那些比其他企业维持更长时间的企业,而不是具有真正优势的企业。许多企业十多年间在运营效益上得益后,如今正面临收益递减的处境。
紧接着波特提出,竞争战略就是要做到与众不同。它意味着有目的地选择一整套不同于竞争者的运营活动以创造一种独特的价值组合。战略的实质存在于运营活动中——针对外部竞争对手,选择一套不同的运营活动,或者以不同于对手的方式实施运营活动。 波特在回答“什么是战略”这个问题之前,首先为定位下了定义。他提出战略竞争可以被视作发现新定位的过程。战略定位出自三个不同的基点,它们并不相互排斥,而是经常重叠。首先,定位可以基于提供某行业的某个子类产品或服务。他把它称为基于品类的定位(variety-based positioning),因为这是基于产品或服务品类的选择而不是基于客户细分进行战略定位。定位的第二个基点是满足某类特定客户群的大部分或者所有需求。我把它称为基于需求的定位(needs-based positioning),这和瞄准某个客户细分市场的传统概念相接近。定位的第三个基点是依据不同的接触途径细分客户。虽然这些客户的需求是相似的,但是接触他们的最佳运营活动配置具有竞争差异性。我
把它称为基于接触途径的定位(access-based positioning )。波特还提出:无论定位是基于产品品类、客户需求、接触途径,还是这三者的综合,它都需要一系列针对外部市场竞争而特别设计的内部运营活动与之配套。因为定位是什么取决于供应方行为,或者说取决于运营活动的差异,而不是需求或者客户方差异。
紧接着波特又阐述了战略定位的三个基点与通行战略(成本领先、差异化和业务聚焦)的关系,他指出在最简单和广泛层面上,通行战略仍然能有效地代表战略定位。
在为定位下完定义后,波特提出战略就是形成一套独具的运营活动,去创建一个价值独特的定位。如果只有一个理想定位,那么企业也就无需战略了;企业的当务之急,就是发现并抢占这个定位,以此赢得比赛。战略定位的实质就是选择与竞争对手不同的运营活动。如果同一套运营活动能够生产出所有品类的产品、满足所有的需求、接触到所有的客户,那么各家企业很容易在它们之间进行切换,此时运营效益将决定企业的绩效。
波特提出,战略定位的过程其实是取舍的过程。取舍出自三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形象或声誉上的前后不一致。其次,也是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取舍是由运营活动本身所致。第三,取舍还可能出自内部协调管理的限制条件。当企业管理高层明确选择了以某一种方式而不是其他方式竞争时,他们也就明确了组织中各项工作的优先次序。战略就是在竞争中做出取舍。战略的本质就是选择不做哪些事情。没有取舍,就没有选择的必要,也就没有制定战略的必要。
配称推动竞争优势和可持续性。定位选择不仅决定企业将开展哪些运营活动、如何配置各项活动,而且还决定各项活动之间如何关联。运营效益涉及如何在单项活动或单项职能中实现卓越,而战略是关于如何将所有活动整合在一起。配称才是竞争优势的核心要件。第一层面的配称是让各运营活动(职能部门)与总体战略之间保持简单一致性(simple consistency)。第二层面的配称是指活动之间相互加强。第三层面的配称突破了各项活动之间的相互加强,我把它称为投入最优化(optimization of effort)。一个企业的定位越是依赖于内部运营活动系统第二和第三层面的配称,其外部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就越强。
最后波特给“什么是战略”做了总结性的解答:战略就是在企业的各项运营活动之间建立配称。战略的成功,取决于做好很多事情,而不仅仅是几件事情,并且把所有事情整合在一起。如果各项活动之间不存在配称,那么就不存在独特的战略,也不存在可持续性。这样,管理者只能重新承担更简单的任务,即监管各个独立的职能部门,而运营效益将决定企业的相对绩效。
二、 评述
读完全篇,简直不知波特所云为何,文章中出现的许多概念以及对于战略的表述,令人匪夷所思,文中的一些表述故弄玄虚,一些表述又是所言欠妥的。罗列如下:
1、运营效益不等于战略,战略需要依赖于独特的经营活动。(评:这里的战略一词
包含目标的成分更多一些,因为依赖独特的经营活动才能支撑战略,才能实现战略目标。)
2、战略就是要做到与众不同。(评:与众不同不就是差异化吗?战略就是使具有差异化。)
3、战略就是怎样定位。(评:既然战略是选择一整套运营活动,那岂是“定位”就可以实现选择庞大的运营活动系统的目标的?而且文中波特所言的定位,更多的是指市场定位,市场定位的范围要比运营活动窄许多。)
4、战略的实质是针对外部竞争对手,选择一套不同的运营活动,或者以不同于对手的方式实施运营活动。战略就是形成一套独具的运营活动,去创建一个价值独特的定位。(评:这句话的另一个理解是,战略是独具特色的运营活动的集合,如果是这样的话,就完全模糊了战略的含义,此时的战略更像是“成功经验”。)
5、战略就是在竞争中做出取舍。战略的本质就是选择不做哪些事情。没有取舍,就没有选择的必要,也就没有制定战略的必要。(评:制定战略肯定要取舍,这是无容置疑的,如果把竞争中的取舍都归为战略,那战略一词就显得过于宽泛了,因为组织几乎无时无刻不面临取舍。“定位”本身就是在“取舍”,“定位”与“取舍”存在包涵关系,而存在包涵关系的两个方面的内容是不能被并列的。)
6、战略是关于如何将所有活动整合在一起,即配称。战略就是在企业的各项运营活动之间建立配称。(评:波特所述的配称我更多的理解为协调和匹配,甚或是平衡,而管理的一项职能就是对各项运营活动进行协调,使其发挥系统最优的作用。战略实施需要管理但本身不是管理。搞好“配称”虽然依赖管理,但不宜把这些管理都囊括在“竞争战略”之中。如果这么囊括的话,恐怕“竞争战略”的内涵就过大了。迈克尔·波特在文章开始,就特别强调了企业的“运营”与“战略”的区别,在这里却又把“管理”与“战略”混淆了,实在令人费解。)
听了这些解释,不知有谁终于明白了什么是“战略”。恐怕很多人还是不明白。不是我们听不明白,而是迈克尔·波特说不清楚。
我认为文中存在故弄玄虚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的嫌疑,比如说导致取舍的三方面原因以及三个层面的配称。取舍的问题我想是涉及到决策论里面的内容,而配称的概念其实在系统论里早就有详细的阐述,只不过波特在文章中用了不同的表述而已。
此外,文章中的一些表述欠妥。波特说“运营效益上的不断改进,是企业获得出色盈利能力的必要条件,但通常不是充分条件。”波特在后文中提出配称,试问运营效益的改进如果是采取了最优配称的方式取得的,这样就说明企业采取了有效的战略,那此时的运营效益的改进当然就是企业获得出色盈利能力的充分条件,如果推论不能成立的话,那么波特所说的战略与运营效益的区别就没有说服力了。另外波特还说“如果只有一个理想定位,那么企业也就无需战略了;企业的当务之急,就是发现并抢占这个定位,以此赢得比赛。”简而言之就是有了理想定位就不需战略了,这句话的逻辑缺陷在于,理想的定位难道不是战略吗?
所以,这篇文章,我更愿意把其称之为《波特呓语》。
作文五:《《什么是教育》读后感》3000字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教育?人类从未停止过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和探讨。迄今为止,各个领域代表人物对教育的见解各有千秋,他们从不同的专业角度出发,去看待何为教育这个问题,让我们用更开阔的视野去理解教育的真正含义。
雅斯贝尔斯作为德国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从哲学的角度,为我们深度剖析了什么是教育,并通过他对教育的见解,让我们认识到何为教育,怎样更好的接受教育,传承教育。
雅斯贝尔斯对教育的独特见解是从“生存、自由、超越”的存在主义哲学基础上出发的。他指出,在人的存在和生成中,教育环境不可或缺。因为这种环境能够影响一个人一生的价值定向和爱的方式的生成,然而现行教育本身却越来越缺乏爱心,人们只是机械的去从事教育工作,只重视教育的结果,忽视了爱的理解。
雅斯贝尔斯所理解的教育本质,是“人的灵魂的教育”,它是精神上的,而非物质的。缺乏爱的理解的教育方式,是没有灵魂的,空洞的,没有实际意义的。这样的教育与其在精神上的本质相悖,不能达到教育触及灵魂的目的,没有存在的意义。
在不考虑社会和历史背景的前提下,教育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经院式教育、师徒式教育、苏格拉底式教育。经院式教育仅仅局限于“传授”知识,教师只是照本宣科,而自己毫无创新精神。师徒式教育是完全以教师为中心,具有个人色彩的传统,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带有绝对服从的特点。这两种教育要么固守陈规,要么缺少公平,并不能够达到教育的目的。而苏格拉底式教育使得教师和学生处于一个平等地位,教学双方均可以自由的思索,没有固定的教学方式,只有通过无止境的追问来使得自己对真理进行了解。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并加强了学生对探索求知的责任感。
雅斯贝尔斯对苏格拉底式教育极为的推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让各自都占据主动地位,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以反讽的形式,让学生对自己进行反思,进而激发他们内部潜在的力量,让学生在自己努力认识真理、探索真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达到教育的精神目的,使其整体精神得到成长。
他推崇苏格拉底式教育最主要是因为苏格拉底的虔诚。他相信真理会在正确的发问中显现出来,自知无知就不会无知,相反会产生决定生命意义的知识。雅斯贝尔斯和苏格拉底一致认为教育须有信仰,教育的目的在于让自己清楚当下的教育本质和自己的意志。教育原初的本质是精神上的、富有内涵的,是理想的陶冶。现代教育的现状却违背了其本质,学生只为求得成绩和他人的看中,去学习一些有用的东西。这样肤浅的、片面的教育,根本无法实现教育帮助人自我超越的目的。
为了找寻教育的意义,首先,我们需要将教育回归到本真状态。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的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获取知识的一部分;虽然教育与知识的关系密不可分,但真正的教育是用来丰富内涵、启迪人心的,绝不是把人当作麻木的机器一样进行训练,造成恶性循环。其次,我们需要遵循教育的原则。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由原初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知识。真正的教育绝不容许死记硬背,也从不奢望每个人都成为有真知灼见、深谋远虑的思想家,只需要让每个人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再次,我们需要了解历史对教育的影响,历史让我们熟悉自己的过去,熟悉民族和人类的生活,由此来理解人类的所作所为。但同时,对历史的理解和评价会因人而异,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我们不仅要了解历史,而且要反省历史。这样才能看得清楚本质,实现通过教育超越现象世界、超越生存自我、超越精神自我的目标。
教育的内容包罗万象。一个合格的公民,必须要有一个政治思想的空间,让各种世界观发表其意见,担负起他对公众事务的个人责任,因此,教育的内容必须包括政治教育。政治教育要求一种必须可以实践的思想方式。它的本然意义是要建立一个持久坚固、可以让“自由”随意表达的国家体制。基于此,教育是需要自由的,它以从自由中不断获得的东西为内
容。但达到人的完全自立和绝对自由是不可能的,所以教育同时需要存在于权威之下。要让自由与专断相区别,只有经由权威而获得。教育还需要陶冶,对真理意识的培植需要通过人后天习得的陶冶过程,而思维的陶冶和理性的陶冶过程让我们更好的接受教育。陶冶功能在现实主义和人文主义上表征出两种相异的陶冶理想。精神科学的陶冶价值在于参与人类的历史,了解人的可能性之广度,而自然科学的陶冶价值则在于精确而实际的理解训练。
教育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不成功的教育管理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一直要影响几十年。但因为教育价值的实现存在着滞后效应,国家对教育的投资一直不能够与军队投资相提并论。军队投资是能够迅速的提升国力,但它只是物质上的提升。从长远的角度来治理发展国家,只能着手于教育的建设。教育决定了未来的人的存在,教育的衰落就意味着人类未来的衰落。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们必须对当下教育进行整治改革。
大学作为特殊的学校,由一群具有独立思考和生活能力的年轻人组成学生。学生在大学里不仅要学习知识,而且要从教师的教诲中学习和研究事物的态度,培养影响一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大学生要具有自我负责的观念,并带着批判精神从事学习,因而拥有学习的自由;而大学教师则是以传播科学真理为己任,因此他们具有教学的自由。大学的理想要靠每一位学生和教师来实践,至于大学组织的各种形式则是次要的。
这是雅斯贝尔斯理想的大学,对比我们现在的大学现状,会发现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是极大的。现在的大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是一批批盲目应付考试,追求“高绩点”的“考霸”,而那些敢于冒险、在学术上散漫的具有冒险精神的人则被我们的大学所淘汰。现在的大学生,只有在别人的引导下,在别人为他订下学习计划的前提下,才能迈出自己大学生活的步伐,并要求在努力之后就有成功的保证,这样的学习根本不能称其为大学学习。再看大学的学生组织模式,学生会的建立,强制性的规定了学生所从事的工作内容,让学生在固有的平台上大量的耗费时间和精力。试想,这样年复一年一成不变的工作内容能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吗?
大学的改革刻不容缓。我们必须要明确大学的任务,第一、研究、教学和专业知识课程;第二、教育与培养;第三、生命的精神交往;第四、学术。这每一项任务都是大学理想生命整体的一部分。只有找准了目标,我们才能够真正的实现大学教育,让学生通过参与大学的精神生活,培养他们的内涵的自由。大学的教育的群体应该是独立自主、把握自己命运的人,他们已经成熟,能够把自己的生活掌握在手中。大学培养的不是领导者,学生通过大学学习应该有更明显的个性特征。如果学校一味执着于制定和控制学生的学习,毫无疑问,大学教育只能走向灭亡。
大学教育要让学生有自由发展的空间,但是教学计划和教学程序的制定是必须的。这是帮助学生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并没有限制学生的自由。好的计划和程序能够在让学生在享受自由的同时将他们团结起来,产生“一加一大于”的效应。这个时候的学生不仅仅是参与者,他们能够在冒险的同时为自己选择的行动负责,甚至为团队做出牺牲。
大学教学的原则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要实现大学教育的价值,必须要遵循这个原则。大学教师要以身作则,指导学生,让学生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教师课堂授课要有难度,需要学生去钻研,也要让其感觉到其中的吸引力,不断的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
大学教育虽然只是教育中的一部分,但其对人类发展、社会进步产生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只有在心里摆正大学教育的位置,认清自己接受教育的目的,我们才能够成为“精神贵族”,而不是“精神附庸”。
苏翊垚
地理师范2班
10131710214
作文六:《《幸福是什么》读后感》400字
《幸福是什么》读后感
今天语文课上,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名叫《幸福是什么》。
从中我学到了不少道理,下面,我来讲讲我的体会。
《幸福是什么》主要讲了有三个小牧童修了一口小井。
这时,智慧的女儿在这口小井这里喝了三口,走时祝他们
幸福。三个小牧童不知道幸福是什么,姑娘让他们自己去
寻找幸福,如果到了那时还不知道,她将告诉他们。十年
后,他们为人们做了许多好事,知道了,幸福是要靠劳动
才会得到的~
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幸福就是靠劳动,
要靠很好的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在平时,我们总是觉得我们不幸福,幸福不跟我们交
朋友。可是,自从我读了这篇课文后,我发现,幸福已经
是我们的好朋友了。与街上的乞丐相比,我们丰衣足食,
而他们没有。我们有明亮的教室,他们也没有。
幸福,是爸爸妈妈给我们的,我们要回报他们,现在,
我们最好的回报方式就是认真读书,读好书了,将来回报
父母。回报祖国~
幸福,他正伴随着我们,大家可要要用心品味~
作文七:《幸福是什么读后感》500字
幸福是什么读后感
幸福是什么读后感
今天,写完了作业后,我翻看着语文书,一口气看完了《幸福是什么》这篇童话故事。它使我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
这篇故事主要是在说三个牧童一起清理树里的那口不喷水的喷泉,并在智慧女儿的引导下,通过亲身的劳动实践懂得幸福含义的事。
在漫长的10年中,一个牧童在村中耕种,一个成了救死扶伤的医生,另一个牧童走南闯北做了许多工作,他们靠自己的双手,做了许多对人们有益的事,他们是幸福的人。智慧女儿说得好: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可我以前不是这样认为,只要有零花钱、吃得饱、睡得暖、玩得高兴就是幸福。在家里我挑好的吃,而且从不退让。我只爱穿新衣服,不喜欢旧的。那时我觉得我是最幸福的。
我读完《幸福是什么》一文后,掩卷沉思,非常惭愧。父母每天辛辛苦苦地工作,我却不劳而获,还讲究这个讲究那个,真是太不应该了。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我在家
里,在学校里,尽了哪些义务,做了哪些对人们有益的事,智慧女儿的话和三个牧童的经历,使我懂得了幸福的真正含义。我一定照智慧女儿的话去做,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做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益的人。最后,我才能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作文八:《化学是什么读后感》900字
书 名: 化学是什么
ISBN: 978-7-301-18679-4
作者:周公度
化学是什么 读后感
毫无疑问因为化学而有了很多物质上的创新。因为化学家们的实验工作,我们才有了塑料、玻璃、药物、火药和电子产品等。这些东西又是怎样研制成的呢? 化学家们先是提出问题再形成假设,假设是任何科学实验的基础,根据假设反复进行科学实验。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同的烹饪牛排的方法和蒸馏上乘的威士忌的方法都是通过实验而得知。化学是我们日常常生活的一部分,不管我们意识到与否,化学渗透到生活的每一方面。烹饪技术高超的家庭主妇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名化学家。怎样将食品中的化学成分调配好是一门艺术。 烧烤完全是化学反应,你烧烤的食物好坏在于化学成分的调配。蔗糖受热熔化会变成焦糖。了解这一点, 就能做出使人食欲顿开的食物。另一方面烧烤用的苏打和食物是化学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典范。我们懂得食用油和酱油会因为氧化反应而变质同时颜色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可以观察颜色而辨别食用油和酱油是否安全食用。 我们用特氟龙锅来油煎食物,用铁锅来做汤,这些全包含化学原理。 我们都知道水和空气的基本成分,也知道生活中诸多用化学方法制成的产品如食盐,含氢和氯的酸性物质,还有蔗糖。了解这些能帮助我们记住元素周期表上化学元素的缩写。这能帮助我们破解生活中的遇到的许多复杂化学名称。
我们的饮食完全是化学。我们的饮料和食 物之间将有化学反应。唾液会感知到食物的酸甜苦辣。接着饮料和食物将和人体消化器官内的酶发生化学反应以获得卡路里,蛋白质、维他命或者是矿物质,这些都是人体的健康所必需的。了解这些我们就不会吃那些对我们的身体有害的东西。热的食物和饮料不能放在塑料盘子和塑料杯子里。如果放了,塑料物质会溶进饮料和食物当中,而塑料物质对人体是有害的.
我们洗澡时也有化学。肥皂和水混合能除掉人体上的污垢。
我们在穿衣服时, 看衣服的颜色就知道衣服是否发霉。我们的汗液基本上呈酸性,所以当汗液粘在衣服上如果不及时除掉,衣服会变黄。我们佩戴的饰品、穿的鞋同样也是这样。 所有这些都包含化学原理。 总而言之,化学在我们身边。我们呼吸的空气,我们吃的食物,我们人体与物质的科学影响着我们的健康。了解化学就是在了解你身边的世界。了解得越多就越能健康的生活。
作文九:《什么是启蒙读后感》2400字
读《什么是启蒙》有感
说到“启蒙”二字,我们最先想到的肯定是17-18世纪的那场空前的影响深远的启蒙运动—继文艺复兴运动后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而当时我们所了解到的关于启蒙的知识仅仅是局限于“启蒙”的本意是“光明”, 而当时先进的思想家认为,迄今为止,人们处于黑暗之中,应该用理性之光驱散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他们著书立说,积极地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和封建特权主义,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而”启蒙”精神也就是“理性”精神。文艺复兴为人的感性欲求争取合法地位, 而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借助路德宗教改革反对外在教条权威的思路,展示了“理性”的新的面貌。“理性”与外在权威的决裂,形成自身的内在权威,亦即,“理性”与“自由”同一。在读了启蒙思想家康德的《什么是启蒙》一书之后,我才对启蒙一词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首先,康德以文章引出关于启蒙的问题,不过,通过资料我了解到,这不是哲学思想在历史上的第一次试图对自身的反思的形式,而历史上曾经有三种反思形式。第一种是可以将现在表述为属于这个世界的一个特定时代,第二种即试图从现在之中解读出某一即将到来的事件的预示性标志,第三种将现在作为面向新世界的曙光的某个转折点来分析,而在康德的《什么是启蒙》中,以一种新的方式引入启蒙的问题,它既非某人从属的某一世界时代,亦非可以从中体察各种标志的事件,也不是某种成就的开端。康德用一种几乎完全是否定性的方式来界定启蒙,视之为 “出口”,“出路”,他只探讨了有关现时性的问题,而并不想以某种整体性或终极目的为基础来理解现在。他所寻求的是某种差异:今天与昨天相比,引出了什么样的差异?
其次,启蒙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由条件的,而其为人类带来的变化,使人类真正获得了人性。康德认为,当人他在社会中扮演某种角色,或是从事某项工作,他都是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环节;他由此发现自己处在一个被限定的位置上,不得不采用特定的规则,寻求特定的目的。康德这么说,是在要求他们在运用自己的理性时,要适应这些被规定的情况;也就是说,理性必须从属于所考虑的具体目的。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说,理性不可能有任何自由的运用。 另一
方面,当某人只是为了运用自己的理性而运用理性,当他是作为一个具有运用理性的能力的生命存在作为具有运用理性能力的人类中的一员,这时,理性的运用就必然应该是自由和公开的。因此,启蒙并不仅仅是个人认识到属于自己的思想自由获得保障的过程。当对理性普遍、自由、公开的运用彼此叠加在一起的时候,启蒙才会出现。
再者,康德指出,启蒙特征的是“出路”,是一个将我们从“不成熟”状态解放出来的过程。而他将其所称之为的“出路”概括为一种现象,一种进行之中的过程,但也将其表述为一项任务。而他所说的“不成熟”,指的则是我们意志的特定状态,其特征则为“不要想,只管服从命令”,这种状态使我们在需要运用理性的领域里,却接受了他人权威的引导。在他看来,军事纪律、政治权力和宗教权威中通常行使的就是这种思维形式。人类要达到成熟状态,并不是在它不再被要求服从之时,而是在被告知“服从,但尽可如你所愿地运用理性来思维”的时候,同时,人们也应对自身的不成熟状态负责。如此我们可以推定:人只有依靠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摆脱这种不成熟状态;他还指出不管怎么说,规定了启蒙的,正是将意志、权威和对理性的运用这三者联系起来的既存关系的某种转变。康德谈论“启蒙”,强调的是运用自己的理解力-理性之一种职能,来认知世界,而不是仅仅依靠“他者、他人”的指导。“启蒙”精神是“摆脱、不需要”“他者”指导的独立自主精神。 这样,康德就把自己的“启蒙”观念和传统的“启蒙”口号—“敢于认知联系起来,这就是这一启蒙可选择的口号:现在这口号成了一种昭示标志,即某种人们可以据此相互识别的特性;它还是一条箴言,一条人们可以用来警示自己、建议他人的教导。而教导则是敢于认识,要有去认知的勇气和决心。因此,我们必须既把启蒙理解为一个人类集体参与的过程,又将其视作一项勇气鼓召之下由个人完成的行为。人既是该过程的构成要索,又充当着这同一个过程的行动者。他们参与了这一过程,所以是该过程中的行动者,而过程的发生又须以人们决定成为其自愿的行动者为前提。
最后,在我看来,康德是把启蒙描述为一个历史转折点, 在这一点上,人类开始运用自己的理性,而不臣服于任何权威;现在,恰恰是在这个转折点上,我们需要批判,因为批判的任务正在于确定正当运用理性的前提条件,从而确定我们可以知什么,我们必须做什么,我们又可能希望什么,而只有在明确限定正当运
用理性的原则之后,才能确保理性的自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批判记载了理性在启蒙中逐步成熟起来的轨迹;而反过来说,启蒙又是一个批判的时代。
关于康德的《什么是启蒙》,我觉得我们可以总结的知识有三点。首先,启蒙作为今天的我们依然相当依赖的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及文化事件,构成了一个享有优先地位的分析领域;其次,启蒙是一项将真理的进步与自由的历史直接联结起来的事业,构建了一个我们至今仍在考虑的哲学问题;最后,它确定了哲学思维的一种特定方式。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康德的反思一直是种不失其重要性或有效性的哲学思维方式。我们当然不能将关于自身的批判本体论视为一种理论或教律,甚至也不能把它看作是一套不断积累中的永恒的知识体系,而是应该把它理解为一种态度,一种精神气质,一种哲学生活。在这种态度、精神气质或哲学生活之中,对我们所是之内涵的批判同时也成为关于强加给我们的界限的历史考察,成为逾越这些界限的可能性的实验。
关于康德的《什么是启蒙》,我想说:我不知道我们是否能够达到康德所说的成熟状态下的成年,用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性,但是,不管怎么说,在我看来,康德通过反思启蒙而构建的对现在与我们自身的批判性追问自有其意义,并且能够鼓励和指导我们准确运用自己的理性来进行学习和实践,启蒙,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去追求去发现,读康德的《什么是启蒙》,我受益匪浅。
作文十:《幸福是什么读后感》900字
幸福是什?么读?后感??
读后?感幸?福是?什么?读后??感读后感?幸福? ?
幸福是?什么?读后?感今?天,?写完??了作业后?,我?翻看?着语?文书?,一?口?气看完?了《??幸福是什?么》?这篇?童话?故事?。它?使我?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这?篇故?事主?如果?在说?三个?牧童?一起?清理?树里?的那?口不?喷水?的?喷泉,?并在?智慧?女儿?的引?导下?,通?过亲?身的?劳动?实践?懂得?幸福??含义的?更多相?关范?文?>>?幸福是?什么?读后??感今天,?写完?了作?业后?,我?翻看?着语??文书,一?口气?看完?了《?幸福?是什?么》?这篇?童话?故事?。它?使我??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这?篇故?事主?如果?在说?三个?牧童?一起?清理?树里?的那??口不喷水?的喷?泉,??并在智慧?女儿?的引?导下?,通?过亲?身的?劳动?实践?懂得??幸福含义?的事?。在?漫长?的?10?年中,?一个??牧童在村?中耕?种,?一个?成了?救?死扶伤?的医?生,??另一个牧?童走?南闯?北做?了很?多工?作,?他们?靠自?己的?双?手,做?了很?多对?人们?有益?的事?,他?们是?幸福?的人?。智?慧女?儿说?得好?:?
? ?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可我以?前不?是这?样认?为,?只要??有零花钱?、吃?得饱?、睡?得暖?、?玩得快?乐就?是幸??福。在家?里我?挑好?的吃?,而?且从?不退?让。?我只?爱穿?新?衣服,?不喜?欢旧?的。?那时?我觉?得我?是最?幸福?的。?我读?完《?幸福?是什??么》一文?后,?掩卷?沉思??,特别惭?愧。?父母?每天?辛辛?苦苦?地工?作,?我却??坐享其成?,还?讲究?这个?讲究?那个?,真?是太?不应?当了??。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我在?家里?,在?学校?里,?尽了?哪些?义务?,做??了哪些对??人们有益?的事?,智?慧女?儿的?话和?三个?牧童?的经?历,?使我?懂得??了幸福的?真正?含义?。我?肯定?照智?慧女??儿的话去?做,?从现?在做?起,?努力??
学习,做?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益的?人。??最后,我?才能?成为?一个?幸福??
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