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诗意的精神家园》1600字
诗意的精神家园
——浅谈读《教师博览》的几点思考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有一句名言:教育是诗一样的事业。我很幸运,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每天能与一群简单纯粹的学生朝夕相处,让我能把自己有限的智慧诗意地舒展。教育永远在路上,如何教?教什么?我一直寻寻觅觅,从课本发源,到书外延展,力求在有限的教学资源中探求摸索。是《教师博览》让我有了一个长久的栖息地,成为我诗意的精神家园,让我也能为学生去构筑一个诗意的精神家园。
一本好的教育期刊,不应该成为机械的教育理论宣传工具,而应该是灵活的教研视点导航,特别是在如今知识大爆炸的信息时代,如何在弱水三千中取一瓢最称意最贴心的,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缘分。机缘巧合,邂逅《教师博览》,让我能在教苑中精心耕耘,从视野中踮足眺望,品文学中感悟人生。每天要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解决棘手难解的班级矛盾,闲暇时刻读读《教师博览》,是忙碌后的小憩,凝思后的放松,毫不夸张地说,读它已成为一种深入骨髓的生命体验活动。
读书,除了透过他人的经验去汲取教训外,我觉得更多的是与作者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后的那种惊喜。而好的文章,里面必定包含着作者的生命态度和人生观点,会以某种特殊
含蓄的方式向读者展示个性独特的观点,这是好文章内在的灵魂,也是它实现普世价值的必要前提。我常常有感于专栏里几位学者名师的论述,特别是读了李政涛老师的文章《为了成就和成长的教育》,我特别欣赏李老师里面的这样一段感想:所谓成功,既离不开成就,也离不开成长,后者之所以更为内在和根本,无非在于,有了成长,成就自然就水到渠成,且纷至杳来。李老师在文章中多次阐述为了成就的教育和为了成长的教育的区别,结合现如今教育的常态和家长们的期待反应,在理论阐述中揭露教育弊端,鞭策加紧教学完善。同作为中学语文教学一线的老师,我深有体悟。从教几十年至今,面对学生的教育,我常常感到莫名的惶恐不安,一方面源于新课程改革对教学工作的更高期待,另一方面,面对每个不同的受教育个体,我想让每个学生在不同的人生轨迹上成长成才。
有根的教育从来不依赖宣扬训练,而是注重学生的自我成长。李政涛老师也强调,为了成长的教育注重学生内生力和自生力的提升,用内生力去冲撞打破自身的惰性和习惯,避免自我固化,用自生力实现自我更新,自我再造,走向新的天地。就像我们的教材,虽然说不定期会有一些删改,但大体上变化不大,能选入的都是值得仔细研读的,如何从熟面孔中挖掘新知,而不是年复一年喊空口号,机械地把文章当成所谓的各类精神宣传工具。例如八年级语文《信客》的
教学,其中情感态度目标里面强调学习信客诚信至上的品质,在现如今世风日下的社会给学生强调诚信的重要性无可厚非,这也是立足工具,弘扬人文的体现。但是不是就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成为诚信精神的宣扬者和歌颂者呢?一味地让学生去歌功颂德,去构筑宏图伟志。这显然是愚蠢陈腐的做法,学生不是懵懂无知的空壳,教师不能填鸭式地灌输东西,而是要与学生平等对话,循循善诱,真正建立起教师、学生、文本这三者交流沟通的平台,激发内生力,创造自生力。谈起信客,除了诚信,教师可不可以启发学生对信客这一职业的消失的感想,进而上升到对中国文化的坚守这样一个庞大命题的初读,或许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会艰涩难懂,但我相信,解构一个新的命题,涉足一个新的领域就像初学一种乐器,经过反复的训练,定能熟能生巧,渐入佳境。
语文的教学是让学生从一篇篇文章中去感悟思考,教师因时因人加以点拨启发,而学生面对不同体裁课文的学习,或深沉婉转,或大气磅礴,或朴素明朗,如何让学生在循序渐进和耳濡目染的阅读过程中得到长期的人格养成,任重道远。我一直也在为我的学生寻找一个这样的平台,可以和他人自由地呼吸,幸福地分享,愉快地学习,这样的平台是美好的诗意的栖居地。我的许多情感体验都来自《教师博览》中同行们的分享,对于我来说,我找到了我的诗意的精神家
园,可对于我的学生来说,对于我的教育之路来说,构筑诗意的课堂,诗意的精神家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且行且探索。
作文二:《精神家园的作文》1200字
没有阴影的家园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初春的北京依旧披着寒冷的外衣,虽然草木已开始冒出了嫩芽,仍旧无法拂去冰凉了一个冬季的大地的忧伤,和他内心无法摆脱的难以名状的不安与惊慌。山海关——一个写满屈辱、承载辉煌的地方,重复着历史的过往。迎来一辆辆奔驰的列车,然后,让它们将沉甸甸的重量压过,最后将它们目送至远方。
合眼,耳边隆隆的汽笛声与心中嘈杂的撕裂声混沌地交融,更加壮烈,更加狂放。他努力地用双手紧紧捂住耳朵,尽力地驱散内心中恶魔留下的阴霾,试着去回味安庆那麦浪的暖香
“麦地/别人看见你/觉得你温暖,美丽/我则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心/被你灼伤/我站在太阳/痛苦的芒上……”
金黄的麦子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温煦的芬芳,在飒飒的凉风中,任金色的光辉流淌。安庆的麦浪和北方农村的麦浪并没有什么不同,仍旧是农家人的命根子,仍旧被寄予了生活的希望。然而,它却又显得与众不同。
阳光般的质地,安静祥和地在风中飘摇,带来丰收的喜悦,也带来了纯诗歌的感动,更带来了诗人痛苦和愉悦的理由。它每天迎接太阳,拥抱每一束照射在身上的阳光,这是他所想要的,诗的灵感和那瞬间的感触如同幸福的闪电般穿透每一个沉睡的细胞,将它们唤醒。然而复苏之后,却是无法完全表达的苦闷充溢心中,纯诗人的痛苦,终究无法摆脱。只怨太阳下没有删除阴影的地方,影子的如同黑夜一般的阴暗凄凉始终伴随着太阳,躲在太阳的身后,悄悄地让忧伤袭来。
于是他感慨“麦地啊,人类的痛苦/是他放射的诗歌和光芒”。
家乡的麦香,伴着寒气混合些泥土的味道进鼻,是那样的熟悉,那样的醉心。家园,那是家园的味道,让人不忍心丢弃。
又一辆载满了货物抑或是载满过客的列车奔驰而过,他从乡梦中被拉回现实。
列车将驶向何方?是否没有阴影,只有阳光的净土?他不断地盘问自己。
尘世的种种依旧在变化中不变地继续,痛苦与快感总是交替频繁划破原本平静的心灵。心中的家园是梵高——阿尔的太阳,笔下是那向阳热烈的葵花地,更是那没有一丝黑暗的绝对的光明。
是否离去?心灵与现实的家园在一条线的两端拉扯着他。身边的汽笛声不断地重复,从远方来,到远方去,渐渐加强,再到消失踪迹。
终于,他选择了冰冷的铁轨,让失去灵魂的躯体,在一瞬间飞驰而来、呼啸而去的汽笛声中离开。这瞬间是痛苦的,是痛到麻木后永远地睡去;这更是幸福的,它让灵魂最终摆脱了沉重的躯壳乘着天梯找寻到那没有阴影的太阳的家园。他做到了,他是太阳最孝顺的儿子。
他告别了浓纯麦香的家园。
他到达了心中拥抱的家园。
那个地方,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点评】这篇文章最大的特色是大胆地从课文中取材,活学活用语文课本,但是又不拘泥于课文内容。笔者认为,这正是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文章结构安排很有特色,文章首尾两段引用或者化用海子的诗句,中间主体部分以海子的生平事迹和精神追求作为自己评议的楔子,把自己的主张、看法寓于其中。文章主旨鲜明突出,立意深刻,语言优美,意韵丰富。
作文三:《人类精神家园的诗意建构》6500字
人类精神家园的诗意建构
——迟子建《采浆果的人》解读
一
初读《采浆果的人》,就被其五彩缤纷、轻盈舞动的自然意象迷醉。作家将调色盘里的众多色彩泼向了这个叫做“金井” 的古朴乡村,白皑皑的雪,银闪闪的霜,红艳艳的浆果,火红的野刺莓,一切生命都有着斑斓的色彩和旺盛的生命力;山峦由嫩绿、翠绿到墨绿不断变化,还有秋日的绚丽与冬日的苍茫,只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才能创造出这样的乡村风景,才能给金井人带来令人欣慰的丰收景象。作家以飞驰的想像力,汪洋恣肆的“神性”语言,为挣扎在物欲世界的现代人打造了一个“桃花源”般美丽、温暖的心灵村落。迟子建对大自然的钟爱,一方面源于她在大兴安岭二十多年的生活经历,她说:“大自然使我觉得它们是世界上真正不朽的事物,使我觉得它们也有呼吸,我对它们敬畏又热爱,所以是不由自主地抒写它们。”故乡的大自然就是迟子建的眼睛、心灵与双足的漫步之处,她长久地依恋、徜徉在大自然的怀抱,并用唯美的笔调把自然之美展现给读者,使得整个作品便弥漫着乡村世界天然的美。
另一方面,人类渴望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成为作家的“集体无意识”。儒家从“仁爱”出发的自然观,强调人化自然、自然人化、天人合一。“人化自然”指自然只有在人的眼中才有美的意义。“自然人化”指美的本质在于人,把人的思想感情融于自然之美,并将之转化为个人的意念之美,使自然人格化、品格化、灵性化。而道家认为“天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他们朴素的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合一,要求人把握自然规律,遵循自然法则,按照自然之道去生存。“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自然之所以美,是因其美感动了人心,是“自然化人”。尽管儒家的“人道观”和道家的“天道观”有所不同,但二者都认为自然是最完美、最神圣的,自然本身就具备着超然的神性,自然是一个完美和谐的整体,而人是这整体的一部分,这种“天人合一”式的整体观和有机观强调人应以简朴、和谐的消费方式,努力顺应自然,与自然处于同一地位,在精神上与自然融为一体。
“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留在了迟子建的记忆深处,作品中表达的自然与人之间相融合、相亲和的美好愿望来源于她朴素的自然观。她说:“我有时候觉得,大自然就是一种宗教,从一棵树,一朵花,一块石头上,就会自然而然产生一种天然的敬畏,”以自然之心体察万物,万物皆是平等的,人并不比一棵树、一朵花更高贵。我们看到作家“自然人化”的功力,在这篇小说中,浆果与人一样也有各自的秉性:
喜静的,生长在河谷和阴沟里,比如山丁子、稠李子和水葡萄。而爱热闹的,则热情奔放地散布在植被丰厚的森林中,如都柿、野草莓、马林果和牙各答等。野刺莓和马林果是春末夏初就熟的浆果,所以如今在林中只能偶尔可见它们已经萎黄了的叶片,果实却已是去了另一个世界的佳人——芳踪难觅了。在这些仅存的浆果中,最好采的是牙各答,它们不仅数量为众,耐寒的它们肌肤仍然光亮、饱满着,在其喜欢生长的林地缓坡或者是透出腐烂气息的松树的根部,你很容易就能在一片浓密的匍匐着的墨绿色的卵形叶片中,觑见它们红艳艳的笑影。
这段描写,作家把“静、热闹、热情奔放、芳踪难觅、肌肤、笑影”这些词用在了静态的植物身上,赋予自然中蓬勃生长的生命以人性,对于都柿果,因为其棵矮,逼着人们必须弯下腰才能摘到果实,村民用“小贱种”、“小娼妇”、“小混蛋”的亲昵语言笑骂它们,使小小的浆果世界既有和谐的天籁之美,又增添了丰富的人性之美。这一派原始、野性的自然景象孕育于迟子建的审美想像之中,而且,就连霜、山峦、星星、雪
花甚至卡车、干草,作家都用拟人的手法,将它们人格化,这样,自然界的每一种生物都在作家笔下获得了它们存在的价值,它们创生性的内在价值得到了应有的呵护与尊重。
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自然是人类生命的投射,是主体精神的外化,同时,自然不仅是人类审美观照的对象,其中蕴涵着无穷的哲理,自然的和谐境界就是人类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所以人应该领悟自然之理,以自然为参照,保持自然本性,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才能获得美,才能更有活力地生存于自然天地间。作家把小说中的大鲁二鲁称为两只“快乐的小鸟”,把喜欢采浆果的王一五和豆芽称为“一双花蝴蝶”。王一五,不爱种地,只缝制只有精灵鬼怪才能穿得上的小衣裳;他的儿子豆芽胆子、力气都很小,只爱用铅笔画花鸟虫鱼、房屋河流。这父子俩吸收了自然的灵气,其艺术作品具有超功利性、自然性和神性的特点。作家着力刻画的苍苍婆,似乎是“地母”的化身,身上有着宽容与希望的“地母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原始的地母神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根植于人类的原始记忆深处,她以宽厚的胸膛、伟大的母性,繁衍生灵,造福子孙,“以巨大的爱笼罩住丰产与衰亡,欢乐与痛苦”(王安忆)。苍苍婆身上就有那么一点“‘地母’的根芽”(张爱玲《谈女人》),虽然她三十多岁就守了活寡,头发全白了,可她并没有被生活中的灾难击垮,心反而“一下子跟着变得光明了”。她对瘫痪的丈夫还是悉心照料,但变得爱说爱笑,还学会了抽烟喝酒。苦难并未压抑她对美的渴求,而使她成为一个完全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女人;不侵犯自然的人,鸟兽虫鱼也不会对她有畏惧、伤害之心。在那个声称“人都是丑的,绝不能让人入画”的豆芽眼里,只有苍苍婆具有审美价值,才可入画。
二
迟子建虽然不是一个旗帜鲜明的女权主义者,但对苍苍婆的命运设计无意中解构了以男性为主体的文化和价值观。首先是对男性的性神话的否定。“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男权统治的一个重要方面,性的能力是男性能否主宰社会、征服女性的标尺。作家首先给了苍苍婆一个瘫倒在炕上的“无用”男人,解构了男性的性支配权,又借村人之口说苍苍婆是个“性欲高亢”的女人,这种男女两性在性能力上的对比与对立,我们可以从很多女性主义小说中看到。按照读者的阅读经验,小说接下来的场景应该是“偷情”或“杀夫”了。在处于劣势、充满绝望的对抗中,这似乎是女性寻求“平等”、追求“幸福”的正当手段。但意外的是,迟子建并没有让小说滑入这个惯常主题给女性设置的道德陷阱,以女性对自我的放纵达到对性压抑的控诉和对性制约的反叛。相反地,小说对男性性能力的否定,对女性原欲的赞美完成了对人物灵魂的一次唯美和神性的提升。作家将苍苍婆享受不到性爱的痛苦做了低调处理,虽然苍苍婆也有被男性化的现实社会疏离产生的孤独感,但她并没有以敌意对待那些伤害她和误解她的人。苍苍婆盼望大鲁二鲁生个小鲁,这是压抑的性欲在她无意识中的流露,但她没有像金井女人所担心的去窃取她们男人的雨露,反而活得更洒脱、更自由、更充满活力,这不仅是“性”之外的补偿,更是女性摆脱了传统的性地位之后,重新绽放出生命的光彩。她保持着一颗善良、隐忍之心,尽心伺候她的丈夫,但她的内心从此自由,既有随遇而安的平和心境,又有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在岁月的流逝中,逐渐苍老的是她的面容,眼睛却“依然那么明亮,清澈逼人??永远湿润而明净。”作家打破了传统的叙事模式,把握住了女性的情绪和脉搏,淡化了主人公身世的凄凉,冲淡了惆怅和忧郁的悲剧气氛。通过揭示人物丰富的精神内涵,将一个原本遭遇坎坷的普通女人塑造成了充满母性情怀的美的天使。生存之痛隐藏于诗意盎然的自然表象之下,在读者耳边绵延不绝的是温柔敦厚的和谐之音。
其次,作家善意地否定了“城里人”的价值标准和生活方式,那个收浆果的人有一段颇有深意的话:“这浆果可都是绿色食品!现如今有钱有势的人,睡小姐要‘绿
色’的,得是雏儿;吃果子自然也他妈的要‘绿色’的了!”古人云:食色,性也。而今一些所谓的“城里人”内心惦记的只剩下这两样了。他们来到乡村不过是为了他们日益挑剔的肠胃需求,那些各式各样的浆果,在他们眼里不具有丝毫的美感,更谈不上什么个性,浆果不过是满足他们口腹之欲的食品。他们在享乐主义、功利主义、庸俗价值观的浸泡中,把自然看做可以任意攫取、任意挥霍的天然仓库。许多人丧失了对自然的敬畏,在人造景观中流连忘返,在商业化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中,内心的贪婪、自私、欲望如潮水般不断泛滥,而先民们最朴素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却被扭曲变形,弃之不顾。
迟子建在作品中为我们展现出一个人格健全的女性所拥有的个性和光彩。苍苍婆是最贴近自然本性的人,是自然与人之间的亲和关系的象征。作品中有一组江南水乡里特有的柔美意象:雨水、大雾、河水,一系列水的意象将这个近于原始的村落笼罩上一层迷离的神秘气氛,正是在水意象的建构中,苍苍婆的形象才得以凸现。苍苍婆是热爱大雾和雨水的人,她兴味盎然地在雾中雨中穿行,有时还放声歌唱着,“好像她是一条鱼,与水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因为贪吃都柿,她不知醉过多少回,当嘴唇被浆果染成了“紫蝴蝶”,她只是拖着长腔软绵绵地说:“美——啊——”,有时为了都柿那种迷醉感,竟会无声无息地醉倒在山里。与其说,苍苍婆是小说的一个人物形象,不如说她是渗透着作家审美理想和审美情感、诗意叙事中不可缺少的意象。
人如何才能“诗意地栖居”?人类不断坍圮的精神围墙如何修复?作家似乎在暗示我们:苍苍婆更为人性的生活态度和方式,是治疗现代人在物欲时代的“流行病”的一剂良方。苍苍婆在选择浆果时只钟爱都柿,因为她认为只有“能让人醉的果实才有人性”。当她一无所获地来到收浆果人面前,收浆果人为安慰她而给她一张十元的钞票时,“苍苍婆捡起钞票,运足一口气,又把它吹回地上,”说:“钱是什么,不就是一张落叶么?蚂蚁合伙举过落叶,这样的叶子它们没见过,留着给蚂蚁们举着玩,当遮阳伞使吧!”作家对这个童心未泯的老太太倾注了温情和喜爱,在她身上投射了自己对生活的深切思考,苍苍婆顽童般的好奇与天真、天然的本性,给灰暗、沉重的生活带来了温暖,表达了作家“人性与自然天性融合为一”的审美理想,让人类从自然中重新找回了完美的自我。
作家告诉我们,即使卑微的生命也应获得它应有的尊严,乡村并不总是落后、寒酸、苦难的代名词,当人们在钢筋水泥、金钱物欲中无法获得心灵的宁静时,自然就成了灵魂的唯一皈依之所。执着于“对辛酸生活的温情表达”,作家把苍苍婆塑造成一个被神灵之光包围的人,与自然一样充满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她是美的,美在本真,美在天然,她天然的美连野兽也不忍伤害;她单纯的快乐和自由是在欲望中挣扎的人们无法领会的,其蓬勃的生命力正是人类在自然中得以生存的原动力。
也许有人会说,迟子建如此安排人物的命运削弱了人间苦难的悲剧意味,从而减轻了表现生存、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力度。诚然,二十世纪文学的两大主题是苦难和死亡。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空前绝后的屠杀、骇人听闻的残暴无处不在地进行着,人类无法回避,并以文学的形式给予了真实的反映;然而道德沦丧、理性失控、人性萎缩的种种镜像使许多小说的意象充满了腐烂、阴冷、残酷、死亡的气息,对人性丑陋和扭曲的刻意展示与描绘使得人们的生活色调更加灰暗,生命也变得了无生趣。生存的惨烈与无望,救赎之途的虚无飘渺,让人们渴望回归温情、回归自然,以此来拯救自我,提升向黑暗深渊不断坠落的灵魂。
迟子建说过:“我相信每一个优秀作家都是具有浪漫气息和忧愁气息的人。浪漫气息可以使一些看似平凡的事物获得艺术上的提升,而忧愁气息则会使作家在下笔时具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从而使作品散发出独特的韵味。”我们看到,迟子建小说中有着明显的感伤怀旧气氛,她在描写苦难与死亡时并没有忘记表现美与善,她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关注生活底层的小人物,不仅捕捉住他们健康人性的熠熠闪光,而且试图“要把一个丑恶的人
身上那唯一的人性的美挖掘出来”,因为作家深信:“在沉重、庸常的生活中慰藉着人心的温情,成了支撑人们生活下去的理由。”这种自觉的美学追求使她能不断提升笔下人物的生存品格,寻觅粗糙、冷硬的现实生活中的细腻与温暖,从而缓解和稀释小人物的生存之痛,展现人性中的真、善、美和人类苦苦寻觅的生活诗意。
三
金井人的播种、秋收完全遵循自然规律,他们敬畏自然、听命于自然,“土地是他们的命根子”,所以“从来没有事情能阻止得了秋收”,人和自然就在互相依赖中保持平衡,乡民年复一年过着心安理得的平静生活。但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祥和状态被一个收浆果的城里人打破了,“一年一度的秋收本来像根缜密坚实的绳子,可那些小小的浆果汇集在一起,就化成了锐利无比的牙齿,生生地把它给咬断了。”收浆果的人一出高价,人们便像中了魔一样纷纷扔下正欲收割的活计,到林中采集浆果换钱。与其说收浆果的人代表了城市人的狡诈和功利,他的出现意味着城市商业文明对乡村文化的侵害,不如说他是人类内心物欲的化身,他轻易地使人们拥有了暂时的满足感,又使人们沉沦于
欲望的无底深渊。
作品中的曹大平夫妇边采山丁子边计划着卖浆果的钱有多少用途,从电动刮胡刀、菜刀到毛料裤子,最后想买的东西已经可以开个杂货店了。有了钱,就可以随心所欲地买东西,他们用这一生活逻辑滋养了内心不断增长的欲望,然而他们忘记了对自然的任何索取都要付出代价。因为想采更多的浆果,他们就冒险涉水过河,结果不仅一无所获,男人反而大病了一场,差点搭上了性命,女人为了照顾生病的男人错过了收获的时间。那些与他们有着同样想法的乡民们最终也没逃脱大自然无情的惩罚,一年的收获都掩埋在大雪之下,他们为超越自然法则的欲望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村里的大鲁二鲁,他们从小思维迟钝,但却严格恪守自然规律,听从大自然的召唤,对自然有一种宗教般的虔诚和真心的皈依。他们适时播种与收割,从拉犁拾柴到开始秋收,一直保持一种忙碌而有序的生活节奏。在大家都忙于采收浆果时,他们拒绝了眼前的金钱诱惑,辛勤收割,在大雪封冻之时得到了殷实与温暖,是收获幸福的使者。虽然他们也在秋收间隙采了浆果,但风干的果实变成了二鲁脖颈上一串火红的野刺莓,这串自制的项链代表了他们对美的理解与追求,他们才是精神充实、懂得欣赏美的自然之子。作家把一份可贵的童心置于成年人的世界,置于未被功利化思维侵蚀的的精神境界中,形成了两种文明的对立与较量。作家对山村人亲和自然、顺从自然、清心寡欲的生活态度满怀敬意,以乡村单纯的原始思维和处世态度反衬城市人惟利是图、金钱至上的庸俗人生观。
迟子建说:“我对城市怎么也热爱不起来。我的故乡不仅意味着清新的空气、美丽的风景、休息的地方,那是灵魂的归宿,一个人的故乡情结总是含有宗教意味。人有故乡是幸运的,同时也会感到不幸,因为故土中不可爱的东西会被人为地美化。” 乡村是城市的童年,童年生活是许多作家创作中必然触及的情节,出生在北极村的迟子建,眼里心里满满的是苍茫的森林、生生不息的漠河、有灵性的动物、白色的雪原??作家不由自主地抒写自己熟悉的大自然,不是纵情地讴歌赞美,而是悠悠如挽歌般地吟唱,伴随着挥不去的几丝凄迷与伤感。尽管有时虚幻如梦境,但人为美化这个几乎被现代文明遗忘的乡村世界中,表现了作家的人文关怀。在作家眼里,大自然并不是毫无意义的荒野,而是呈现着美丽、和谐与稳定的生命共同体,在人的主体性祛魅后,人理应由“贫乏的城市”还原于自然,成为自然中的一部分。就像金井村的乡民一样,世世代代与自然和平相处,在大雪封山前完成他们一年一度的秋收,享受自然给予的丰厚馈赠,与她融为一体。可见,迟子建并非真正的乡土作家,她笔下的民间不是真正的民间,而是承载其人文理想的“神性”
世界,作家借“妙造自然”之境慰藉、洗涤被污浊之气熏染的心灵,排解现实的压力,完成一次次精神的回归,给自己的心灵一个永久温暖的家园。
从《采浆果的人》中我们领悟到:人只有遵循规律,尊重自然,才能消除人与自然之间的隔膜与对抗,与宇宙世界保持同频共振,从而得到长久的生存。当大地不再是人类的母亲,而沦为人类的奴隶与工具,当人类中心主义堂而皇之地驱逐了自然的神圣地位,人与自然的关系反而日益紧张,生存危机持续蔓延,“精神污染”扑面而来,人的物化严重,道德感丧失、历史感丧失、审美能力丧失。人与自然的对抗,人对自然的征服,不过暂时使人类成为一厢情愿的胜利者,却失去了自然赋予人类原始意义上的神性与灵性。要知道,人性的光辉并不是在贬抑自然的进程中才能得以高扬,相反,人只有改进、协调与自然的关系,创造一个“天人合一”的精神家园和物质家园,才能真正完成向自由世界的飞升。
作文四:《重建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5200字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8期 of of and Joumal srience No(8 2009 1khnol(’?7((,cial&?iences Edition) ChongqingUniversity_lIl?-?l-_I?-?-llIIII?-l--I _lIllI__l_?l?l??-?____?_?______-__I___II??_I-ll---- ?_?______?_lI-_ll_I__I_
重建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
刘发开 摘要:“诗意地栖居”是人类永久的梦想,也是根植于现实的追求。西方“诗意”的历史内涵在天地神人四重体结构之
中( 神性是本真生存的尺度:中国“诗意”的历史内蕴则体现在天地人和仁、道、佛的四重体结构之中。“诗意”的传统 内涵在 现代社会发生了转化,传统的超越尺度被“物”所取代(生存陷入非本真状态。在娱乐审美泛化的现时代(将诗
意与审美 进行区分,并致力于现代诗意的重建。是迫切而必要的。
关键词:诗意;诗意地栖居;审美;物化;感性主义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99(2009)08—0157一02
作者简介:刘发开(1985一),男,山东蒙阴人,山东大学(山东济南250100)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 生。 收稿日期:2009-03-05
荷尔德林的诗句“人诗意地栖居”,经由海德格尔不无溢美 天——仁、道、佛(超越者) I(世界)l 的阐释,已广为人知。荷尔德林这首诗歌的标题为《在可爱的蓝 地——人色中闪烁着 》,其中涉及该句的原诗句为:“充满劳绩,但人 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这里的“大地”是原自然性的(是一 在这个结构图中(可以看到中国人的栖居同样追求一种 切化生滋养的源泉。大地是人之本真生存建基其上的所在,又是 超越的尺度,只不过这个尺度不再是神性,而是仁、道、佛。仁、
人处于其中的所在。海德格尔认为,这种本真生存在根基上是 道、佛分别构成了儒、道、释三家诗意的基本内核。在中国历史
”的(}目它源于存在且归于存在。这首诗还有一节: 的长河中,儒、道、释三家互补合流,形成一个整体的超越者, “诗意
“如果生活纯属劳累( 共同翅造着中国人的内在人格和诗意生存方式。 人还能举目仰 望说: 通过以上对照(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 我也甘于存在吗?是的! 国,诗意都存在于天地人与超越者(在西方是神,在中国是仁、 只要善良,这种纯真。尚与人心同在。 道、佛)聚集环舞的四重体的世界中。在这个关系体中(人与地 人就不无欣喜 (原自然)彼此相融、和合化一,保持着占朴的和谐关系。本真 以神性来度量自身。”】 的生存即建基于此。作为有限个体的人又在超越者的引领之 天空是神的居所,在大地上遭受痛苦和劳累的人本能地仰望 下,按超越者的尺度来测度、安排自身的生存方式。正是这种 天 空,产生神性的渴求。海德格尔认为,这种神性渴求乃人的本真 在精神向度上的向上性使人在现实中不断追问人之为人的意 天性,“诗意地栖居”即一种按照神性的尺度安排的本真生存。本真 义以及人应当具有的精神和心灵的终极关怀维度(从而不断 的生存乃是诗意的,是以超越的神惟来测度自己的生存。 提升自身的人生境界(最终找到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 一、中西“诗意”的传统内涵 二、“诗意”的现代转化 海德格尔阐释诗歌的思路西方式的(它的启发性在于,循 诗意的这种传统内涵(在现代社会的存留空间如何?或者 此我们呵以深入领会西方“诗意”的历史内涵(对照中国“诗 说在当今时代(传统的诗意内涵发生了哪螳转化?我们的阐释 意”的历史构成(可借以透视中西“诗意”的深层哲学美学和历 或许应该建立在这样一个更为直接的问题之上,即当今时代 是怎样一个时代?史内涵。在西方(人生存的“诗意”结构可图示 如下:
天——神(超越者 )诗人荷尔德林曾诗意地言说了当今时代的性质,称这是
“一个贫乏的时代”。海德格尔认为,荷尔德林所处的时代是一 l(世界)I 地——人 个“上帝缺席”、“诸种隐匿”的时代。诸神的逃遁意味着黑夜的
即西方人的生存之诗意,在天地神人聚集环舞的四重体 降l临。神性的光芒从世界历史中消失,人生在世的柄居丧失了 结
构(“世界”即意义之域)中。具体而言,人在向神的超越中打 根基。更为严重的是,“世界之夜的贫困时代已够漫长。既已漫 开了这四重世界而站出自身,走完从生到死的人生之旅。这种 长必会达至夜半。”海德格尔的年代,世界正趋近“夜半”(并且 今天仍未走出这样一个时代。 本真生存(即诗意生存)的历史走向,构成了诗意的历史内涵。 作为超越之尺度的神性乃是生
现代西方社会因为作为超越者的“神”的缺席(传统的诗 存之诗意的本源。这一神性尺 度具体到两方历史中,在希腊世界是古希腊的诸神,在希伯来 意存在之四重体缺失了至为重要的一环,对传统的诗意存在
之关系体造成了严重破坏。类似的境遇也在中国这片大地上 世界是基督教的上帝。如此神性,构成了西方艺术精神的深层
出现了。在现代化进程中,“五四”时期激越的反传统思想运动 “诗意”之内蕴。 以西方世界的诗意为参照,中国人生存的诗意发生方式 充当了重要一环。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五四”运动虽不能说已 同样可以用一个四重结构图引来示意: 将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斩断从『『|i造成现代与传统的彻底
决 万方数据 一157—
的诗性。换占之,审美的态度是对生存的苦难和罪恶“闭上了 裂(但它在很大程度上确实造成了对传统伦理价值观念的冲
击和颠覆。或者说五四运动主要的一面是反传统的思潮(经过 ”。是对生存之实的盲视和淡忘。恰恰相反,诗意在本质上 眼睛
这个思潮的洗礼以后,我们传统中的各项权威在我们内心之 则是对尺度的把持,是一种对苦难的记忆和见证、对现实的担 中不是已经完全崩溃,便是已经非常薄弱。仁、道、佛的传统地 当和洞察,它直接关注生命存在本身,并且给予极大的人文关 位(尤其是以仁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儒家思想的中心地位发生 了前怀。我们所说的当代诗意重建(即建立在这个维度之上。 所未有的晃动。这就导致了超越者在中国的退场和隐匿, 在致力于现代诗意重建的征途中(以下几种路向是很有 进而也改变了中国传统诗意的四重体结构。 价值和启示意义的: 中西传统诗意的四重结构体在现代遭到严蘑破坏,与这 首先是探求以艺术为本体思考现代生存境遇改造的可 能。海德格尔正足在对技术尺度下的日常生活的非本真化和 个时代的诸多规定性因素是分不开的。当今时代首先是一个 无意义化的批判中,提出诗意栖居的“返乡”之途的。。返乡”就 科技时代。如海德格尔所说(科学是现时代的根本现象之一(
它的必然结果就是蔓延机器技术的统治。在海德格尔看来,科 是回到本源近旁,它在根本上是指回到前苏格拉底时代按照
诗性(神性)的尺度安排的本真生存和诗意栖居。而诗人正是 学技术已不只是一种历史的社会的现象,它首先是一种世界观。世界成了人的认识对象(成了客观的“物”。现代科技对自 通过作诗(在对本真生存和神性尺度的追忆与问候中“造成诗
然的关系不是平等的伙伴关系,而足一种“强求”或“限定”。同 意的东西(历史性的人类以这种诗意为基础(就栖居在这种诗 时,人在享受科技发展成果的『司时(也正在被科技“物化”(即 意之上”【61 。 人本身也被作为物而纳人科技制造的程序之中。 面对现代社会日常生活的困境(尼采等人则走在了塑造诗意 与科技发展带来的社会巨大变化相映衬,当今时代又是 主体的路向上。在尼采看来,原本丰盈饱满、富有创造力的牛命,在 一 由苏格拉底肇始的理性主义、基督教道德的压迫和新教伦理的摧 个商业消费的时代。以娱乐为中心的消费主义给当今社会 同样带来了巨大冲击。在消费社会中(商品不仅仅在数量上极 残下已萎缩殆尽了(人蜕变为虚伪、委顿、追名逐利的庸众。因此, 度扩张,而且反客为主地制造人们的各种需求。消费已失去了 他教人们在大地上作超人的理想。他“将生存的意义教给人们:那 作为消费本意的“需要的满足”,取而代之的是“欲望的扩张”( 便是超人(从人类的暗云里射出来的闪电”口]。综观尼采的著作,我 物欲横流。这里的“物”不仅包含了消费社会中被商品化的艺 们可将“超人”看作是他早年提倡的酒神精神的体现。即一种豪迈 术作品(甚至包含了被解放的身体,“必须是个体把自己当成 向上、洋溢着生命美感的诗意生存的主体。福柯的主张与之相仿,
物品(当成最美的物品,当成最珍贵的交换材料(以便使一种 叉存有明显的差异。如果说尼采在酒神狂欢中看到了生命强悍壮 效益经济程式得以在与被解构了的身体、被解构了的性欲相 美的力量(那么福柯则在常人的世俗生活的节制中找到了希腊
适应的基础上建立起来。”【31 人诗意生活的智慧。福柯在考察r诸多古希腊文献后发现,古
希
可见,现代社会在传统的超越者(神或仁、道、佛)缺席的 腊人非常注意在日常生活艺术中的节制(以对自己的行为加以 同时(。物”已然置入社会的中心,填补了缺席后留下的空白。 控制。这种节制的尺度是一种主动的选择和自我修持的需要。这 这里的“物”不再是海德格尔哲学意义上对人生存的源始环境 种尺度使我们获得了现代诗意重建的另一结构维度: 的称渭(而是泛指成为人的认识对象的世界、将人“物化”的科 天——诗意主体(超越者 ) 学技术和商业消费机制中的物品。这样(一个新的生存境况的 I(世界)I 四重结构体便在当代社会得以维持: 地——人 天——物(超越者 )在此结构中,诗意主体是一种超越于人又根植于人的节 制和尺度,“它让人们可以不受各种欲望与快感的左右(控制 l(世界)I 地——人 与战胜它们。保持神志清醒(让内心摆脱各种激情的束缚,而 且可以以充分的自我享受或完美的控制自我的方式生活” 。 三、“诗意”的重建路向 以上致力于现代审美重建的不问路向(为我们树立了各 诗意的传统内涵在当今时代转化为天地人和物的追逐环 自的路标。“诗意地栖居”不仅是一个路途的终点和目的(而且 舞。这里不仅有对科技全能的推崇(唯科学主义),也有对物的 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对“诗意地柄居”的追求古已有之(但 盲目崇拜(拜物主义和拜金主义)。现代科技(尤其是传媒技 它并非人类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诗意地柄居”是根植于现 术)的发展和消费经济大潮的涌动直接打破厂艺术与生活的 实的(正是人的有限性、不完整性才使人不断追求完美和诗 意。人类为“诗意地栖居”的追求不断付出努力,这个追求过程 传统二元张力结构,当今时代沦为一个感性审美泛化的时代。 于是,出现了所谓“日常生活审美化”或“审美的日常生活化” 本身就是一种诗意之旅。人类正走在通往诗意柄居的途中(这 等现象。感性审美在当代的一元独尊放逐了传统诗意结构中 作为超越者的“神性”一执著的征途就是对现实的诗意见证。 追问道:。一旦失去了理性和神性的限制(一个‘娱 参考文献: 和伦理道德的地位。有学者不无忧虑地极端 乐至死’的 【11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G】(上海:三联书店,2005:203(
【21余虹(思与诗的对话:海德格尔诗学引论fM](北京:中国社感性主义时代就离人类不远了。这是我们在当代日常生
会
活审美化的时尚中嗅到的不祥气息吗?”? 科学出版社(1991:153(154(面对这种不祥的征兆,致力于现代诗意的重建是非常必 【3】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要的。在这一工作展开之前。笔者认为(有必要将诗意和审美 147( 【41余虹(审美主义的三大类型[J】(中国社会科学, 二者久被忽视却意义重大的差别作出区分。 2007(4)( 【51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364( 诗意不等于审美。审美在本质上持有一种旁观者的姿态, 【6】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是“那种使人保持一种旁观者的距离并超然于事物的能力吣】。 127( 【7】尼采(查拉斯图拉如是说[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因此,审美便在无度的品玩消遣中游离了生存的苦难和本真 15( 【8】福柯(性经验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45( 万方数据 一158—
作文五:《诗意人生的精神家园》4500字
诗意人生的精神家园
2004―2009年,兼具画家与作家身份的郑云云来到景德镇民窑画瓷,与窑业师傅们一同拉坯烧窑,创新瓷艺。整整五年的时间,作者深深地陶醉在千年瓷都所特有的深厚文化底蕴中而流连忘返,与陶瓷古城同声息,以她特有的笔触为自己诗意人生的精神家园描摹了重重的一笔。2010年2月,她的散文集《作瓷手记》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尽管在所属的各个领域郑云云都取得了令人倾羡的成就,但她仍保持着十分冷静的头脑和谦虚的品性,以一个普通手艺人的身份深入到景德镇民间画瓷、作瓷,目的只是为了将千年陶瓷古都历史文化的独特价值真实生动地挖掘出来并发扬光大,为保护中华民族这一特殊的文明符号尽心尽力。虽然,在《作瓷手记》中,作者不无谦虚地说自己“不知这一点无力的文字对于维系景德镇传统制瓷业的文明链条能否起到一点点作用”,但她亲临现场,零距离接触拉坯、画瓷、烧窑等众多民间艺人的举动,充分体现出了一个文学艺术家为了传承文明所具有的严谨态度和高度自觉的文化担当者意识。
《作瓷手记》由三部分组成:“作瓷手记”、“在官庄的日子”和“岁月之流”。前两部分作者以自己的行踪为轨迹,横向记录了她在瓷都五年间作瓷生活的一些感受;后一部分作者以历史的眼光切入,纵向回顾了从史前至上世纪初叶的瓷都陶瓷历史。三部分虽各有侧重,但首尾圆合、前后呼应,形成了一个链形的叙事结构,将千年瓷都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历史内涵及令人担忧的现实危机呈现在世人面前。
一、兼收并蓄:博大精深的瓷文化
“优秀的散文都应当有坚实的地基,它包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时代感,对天地自然的关爱以及高尚的人类情怀。”这是《作瓷手记》序言中的一句话,用它作为对这部散文集的总体评价是再恰当不过了。作者正是紧紧抓住“瓷”体现出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全方位、多角度、纵深化地展现出了中国瓷器深层次的内涵,以此呼吁社会各界保护制瓷传统、创新制瓷工艺、丰富制瓷品种、传承瓷业精神。
在文章中,作者呼吁让景德镇的手工制瓷传统蓬勃发展并以良性态势延续下去,这不仅是对中国这份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且还传达出“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中华文化品性。
北宋时期“景德镇青白瓷沉静素雅、清新温润的审美意蕴”;南宋时期,八方来客汇聚起的四方文化对吉州窑的浸染;元代青花瓷“胎体洁白厚重、釉面光润透亮”,以大盘的数量居多,并运销到全世界,那种“委婉多姿、气势磅礴”的风格映照出“当年景德镇巷闾坯棚里制瓷工匠们吸收各类文化时的开放心态”;明代青花呈现出“轻盈自在、自由洒脱”的简约风格,以一种“豁达沉静宽广的美”使得“中国的士大夫阶层能够在各种险恶各种焦躁中感受到天空的亲切和土地的分量”;八大山人“自由自在的创作心态、不受羁束的艺术追求与民窑青花的风格如出一辙”;晚清至民国时期,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一代景德镇瓷绘艺术家,则以“各自不同的艺术特征,体现出不同的灵性和审美情感,注入不同的思考和人生体验,大大丰富了瓷艺作品的文化品位和美学价值,将景德镇陶瓷艺术推向了另一座高峰”……这些是《作瓷手记》中对景德镇瓷业历史的总结,从中我们不难体会出为何景德镇的瓷器得以展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远古时代,景德镇就有着“亦耕亦陶”地理优势,而江南水运的发达,更使得全国著名产瓷区的优秀人才乃至国外陶艺家蜂拥而至,“集大成的景德镇陶瓷,成为中国民间工艺中实用与艺术结合最成功的典范”。
有了如此深厚的文化背景,以景德镇为代表的中国瓷器才能成为西方人眼中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载体。脆弱易碎的古瓷器赋予它的珍稀性,提醒人们需谨慎、细心地呵护和珍藏
之,正如我们也要精心地珍惜保护源远流长的中华瓷文化。
二、文化散文的“智性”与“诗性”
散文的创作,历来较为注重亲情友情的回味和抒发,然而自从余秋雨倡导的文化散文大行其道后,散文的关注点进一步拓展,逐渐转向了对人文历史的审视和思考。这种审视和思考,增强了散文的学理性、思辨性和思想性,使得散文创作走向厚重、瓷实和深广,既加深了散文的深度,也提升了散文的高度。要写好这种散文,实在是对作者知识能量的巨大考验。令人欣悦的是,我们在《作瓷手记》中,通过作者与手工艺瓷业者相知相交的点滴抒写中,既能感受到散文的“诗性”和生活化特征,同时,在作者精准细致地对作瓷工序及技艺的描述中,又让读者领悟到陶瓷技艺的真谛和陶瓷历史的悠长,使其具备了文化散文的“智性”和学理性特征。
再一次应和了本书序言中的评价:郑云云以她独特与深邃的见解绘就景德镇历代瓷艺生活的画卷,以明澈清亮的语言叙述蕴藏于心的希望与爱憎,不仅向读者展现了她丰盈与广阔的心灵世界,还对江西优秀的瓷文化资源作了新的解说。她的解说,把原本枯燥的作瓷技艺的介绍融入到个人作瓷生活的点滴感怀之中,生动而富有情趣。比如,作者在秦家窑场画变形盆钵的时候,自然而然地介绍了瓷艺与中国传统五行的密切关联:“作瓷是五行之艺,金木水火土全部占了。瓷是泥土,以水和成;青花釉里红等都是金属氧化色料;瓷最后的形成,离不开窑炉大火,烧窑用的是松柴……。”在三宝蓬,作者通过对一个中年汉子工作情景的描写,又带出了制作瓷泥的工序:“瓷石舂细后,瓷工将瓷石粉铲入淘洗池中搅拌淘洗。淘洗后的泥浆再顺着水道进入沉淀池中沉淀。沉淀浓缩后成为泥状,捞起摊在碓棚空地的泥床上,经过自然干燥后,人们会用统一规格的木模将瓷粉做成形似砖状的泥块,当地叫白(念dǔn盹音)子。”诸如此类作瓷工序的介绍,如颗颗珍珠镶嵌在《作瓷手记》中,使得全书散发出浓厚的“智性”和学理性特征。
在作者的眼中,画瓷是开心的事情,例如有秦家二妹这个满窑高手中的高手来相助;还不时有秦家伯母准备的诸如米粉蒸肉、酸菜竹笋等时令小鲜;甚至在她画瓷时,连最调皮的小狗“黑”都很懂眼色,不会前来打扰,顶多在桌子底下转悠转悠。同时,画瓷也是辛劳的,初夏夜晚的蚊虫顺着破窗子肆虐而来,而烈日当空下要不停地拉坯作瓷。画泥坯、搬泥坯更是精细的活儿,姿势力度都有讲究。作者将此喻为无比神圣的事情,画瓷“就像焚香之前一样,心净身净,才能做好这一件事”。
在即将结束秦家窑场画瓷之行的时候,作者不无动情地感慨道:“从春天到秋天,这窑场院子里的鸡鸭猫狗,百草花叶,该走的走了,该活的活了,我为它们画下的那些瓷器,会附着它们的魂吗?如是,也不枉从春到秋朝夕相处一场。”《作瓷手记》里处处可见这样的细节和心理描写,作者置身事中、景中,看似喃喃自语,随意而散漫,却浸透“诗性”生活的特征。
2005年11月,浮梁县瑶里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这一殊荣的获得,与千年古镇景德镇传统的瓷业手工艺密不可分。在《作瓷手记》中,作者曾数十次讲述了瓷业技艺,从拉坯、画瓷、研色料到“试照子”、满窑、烧窑等,各个环节娓娓道来,这之中不仅需要作瓷人的细致、技巧和耐心,更需要一种灵感和悟性,“在烧制瓷器过程中,无论是天气、火候、窑温、火焰颜色,甚至地点等等说不清的各种因素,都包含在‘气氛’二字之中,而最好的把桩师傅,就是对窑的气氛最敏感的人,他们能凭直觉感受气氛最微小的变化,然后凭经验操纵气氛”。真是奇妙绝伦!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保护景德镇的瓷业,不仅仅是对各类制瓷作坊的保护,更是对这些宝贵经验的传承。
三、叙事风格和叙事策略的独具匠心
《作瓷手记》中,叙事风格的别出心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作者在运用宏大叙事笔法绘就景德镇瓷业历史恢宏篇章的同时,还采用私人叙事的手法,在点点滴滴中记录了数年间在秦家窑场、官庄等地画瓷生活的甘苦,文字中时时处处透露出积极入世而又超脱出世的禅意境界。她与作瓷艺人对话,并且与瓷对话,由作瓷而引发了种种关乎终极关怀的命题。
“我默默,泥坯也默默,我对这些白色瓷泥充满着敬畏和深情,屏息静气凝视这只将生命托付给我的泥坯,它信赖我,这让我心里有了一丝感动。有时候,人与人之间是缺乏这种相通的。人与人之间常常充满着警戒。只有在这无语的世界中,神意才会无所不在。”正是在与瓷的交流中,传达出对心有灵犀的人际交流的期盼,借着泥坯的不言不语,感悟着生命的纯真与美好。
“我不就是想躲避人为的、粉饰的、过于功利的日子才来到官庄吗?关于瓷器,关于釉料,关于瓷泥,不都是景德镇民间的窑匠坯工们无偿教给我的吗?我喜欢生活在他们中间,没有心机的生活,质朴如瓷泥。我们生存天地之间,本应不骄奢也不自卑,活出我们本来的天性与率真……”崇尚简单、朴素而环保的生活,并身体力行,作者的选择看似遁入瓦尔登湖的梭罗,实际上是一种为保护瓷业文化传统而采取的更为自觉、更具人文关怀的举动。
《作瓷手记》在叙事策略方面也与众不同,它采取了空间叙事和图像叙事相结合的手法,可谓文中藏画,画中蕴文。
秦家窑场、官庄、三宝蓬、江家大棚、樊家井等,这些是现实的空间,洪州窑、吉州永和窑、临江窑、景德镇窑等,这些是历史的空间,在作者的笔下,历史与现实紧密融合,由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串联而成,从远古的制瓷匠人到现今的手工业作瓷者,一个个如画面般展现在读者眼前。在这里,“你会发现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与瓷器和窑业相关的人”。
在书中丰富而精美的图片中,千年瓷都作为历史文化名镇而独具特色的地域性、历史性和文化性一览无余,然而,这道美丽风景能否常驻人间呢?对此,作者十分担忧:“不知是否窑址太多的原因,景德镇除已知的官窑遗址和一小部分著名民窑被保护外,其他都无人理睬。直到现在,那些古窑包还在不断被挖掘机、推土机无情地推倒碾碎,虽然可惜却也无奈。”加之,如今的景德镇已经开始被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和城市化所冲击,从事传统手工业瓷艺的人日渐稀少,他们是否还能坚守着最后的家庭手工作坊,继续传承着千年的瓷业之魂呢?为此,作者曾多次撰文呼吁有关方面高度重视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业的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然而,“纸上的文字无人理会”,她只有选择“只身来到官庄,最终让自己成为手工制瓷业链上的一环”。《作瓷手记》中作者运用大量图片进行叙事,目的无非只有一个――通过图片生动而直观地表现出千年瓷都陶瓷文化的独特魅力,唤起人们珍爱并传承瓷艺的热情。
《作瓷手记》以深邃的思想能力、诗性的文本结构、开阔的文化视野和丰富的学科知识,成为一部耐人寻味的文化散文集,体现出作者深厚的创作功力。它既有深厚的人文情怀,又表现出鲜明的文化意识和理性思考色彩,从文化视觉来观照表现对象,在美学风格上表现出理性的凝重与诗性的激情浑然一体的气度。郑云云女士的这部散文集创作,将科学研究的“理”与文学创作的“情”和谐交融在一起,既充满思考的智性,又不乏文化关怀和个人感受。
文如其人,散文集《作瓷手记》的美来自于作者自身淡定的处世态度和高洁的文化品性,正如著名散文评论家王兆胜说的那样,郑云云是一位“生活的潜隐者,人生的清醒者”,她以自己的文笔和画笔,在不断寻觅着诗意人生的精神家园。
责任编辑 陈蔚文
作文六:《重建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4800字
重建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
重庆科技学院(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8期
Joum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ocialSciencesEdition)No.82
009
重建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
刘发开
摘要:"诗意地栖居"是人类永久的梦想,也是根植于现实的追求.西方"诗意"的历史内涵在天地神人四重体结构之中,
神性是本真生存的尺度:中国"诗意"的历史内蕴则体现在天地人和仁,道,佛的四重体结构之中."诗意"的传统内涵在
现代社会发生了转化.传统的超越尺度被"物"所取代,生存陷入非本真状态.在娱乐审美泛化的现时代,将诗意与审美
进行区分,并致力于现代诗意的重建,是迫切而必要的.
关键词:诗意;诗意地栖居;审美;物化;感性主义
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999(2O09)08—0157-02 作者简介:刘发开(1985-),男,山东蒙阴人,山东大学(山东济南250100)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2009-03-05
荷尔德林的诗句"人诗意地栖居".经由海德格尔不无溢美
的阐释,已广为人知.荷尔德林这首诗歌的标题为《在可爱的蓝
色中闪烁着……》,其中涉及该句的原诗句为:"充满劳绩,但人
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这里的"大地"是原自然性的,是一
切化生滋养的源泉.大地是人之本真生存建基其上的所在,又是
人处于其中的所在.海德格尔认为,这种本真生存在根基上是
"诗意"的,因它源于存在且归于存在.这首诗还有一节:
"如果生活纯属劳累,
人还能举目仰望说:
我也甘于存在吗?是的!
只要善良,这种纯真,尚与人心同在,
人就不无欣喜
以神性来度量自身."…
天空是神的居所,在大地上遭受痛苦和劳累的人本能地仰望 天空,产生神性的渴求.海德格尔认为,这种神性渴求乃人的本真 天性,"诗意地栖居"即一种按照神性的尺度安排的本真生存.本真 的生存乃是诗意的,是以超越的神性来测度自己的生存. 一
,中西"诗意"的传统内涵
海德格尔阐释诗歌的思路西方式的,它的启发性在于,循 此我们可以深入领会西方"诗意"的历史内涵.对照中国"诗 意"的历史构成.可借以透视中西"诗意"的深层哲学美学和历 史内涵.在西方,人生存的"诗意"结构可图示如下: 天——神(超越者)
l(世界)I
地——人
即西方人的生存之诗意.在天地神人聚集环舞的四重体 结构("世界"即意义之域)中.具体而言,人在向神的超越中打 开了这四重世界而站出自身,走完从生到死的人生之旅.这种 本真生存(即诗意生存)的历史走向,构成了诗意的历史内涵. 作为超越之尺度的神性乃是生存之诗意的本源.这一神性尺 度具体到西方历史中,在希腊世界是古希腊的诸神,在希伯来 世界是基督教的上帝.如此神性,构成了西方艺术精神的深层 "诗意"之内蕴.
以西方世界的诗意为参照,中国人生存的诗意发生方式 同样可以用一个四重结构图来示意:
天——仁,道,佛(超越者)
I(世界)J
地——人
在这个结构图中.可以看到中国人的栖居同样追求一种 超越的尺度,只不过这个尺度不再是神性,而是仁,道,佛.仁, 道,佛分别构成了儒,道,释三家诗意的基本内核.在中国历史 的长河中儒,道,释三家互补合流,形成一个整体的超越者, 共同塑造着中国人的内在人格和诗意生存方式. 通过以上对照,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 国,诗意都存在于天地人与超越者(在西方是神,在中国是仁, 道,佛)聚集环舞的四重体的世界中.在这个关系体中,人与地 (原自然)彼此相融,和合化一,保持着古朴的和谐关系.本真 的生存即建基于此.作为有限个体的人又在超越者的引领之 下.按超越者的尺度来测度,安排自身的生存方式.正是这种 在精神向度上的向上性使人在现实中不断追问人之为人的意 义以及人应当具有的精神和心灵的终极关怀维度.从而不断 提升自身的人生境界,最终找到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 二,"诗意"的现代转化
诗意的这种传统内涵,在现代会的存留空间如何?或者 说在当今时代,传统的诗意内涵发生了哪些转化?我们的阐释 或许应该建立在这样一个更为直接的问题之上.即当今时代 是怎样一个时代?
诗人荷尔德林曾诗意地言说了当今时代的性质.称这是 "
一
德格尔认为.荷尔德林所处的时代是一 个贫乏的时代".海
个"上帝缺席","诸神隐匿"的时代.诸神的逃遁意味着黑夜的 降临.神性的光芒从世界历史中消失,人生在世的栖居丧失了 根基.更为严重的是,"世界之夜的贫困时代已够漫长.既已漫 长必会达至夜半."海德格尔的年代,世界正趋近"夜半",并且
今天仍未走出这样一个时代.
现代西方社会因为作为超越者的"神"的缺席,传统的诗 意存在之四重体缺失了至为重要的一环,对传统的诗意存在 之关系体造成了严重破坏.类似的境遇也在中国这片大地上 出现了.在现代化进程中,"五四"时期激越的反传统思想运动 充当了重要一环.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五四"运动虽不能说已 将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斩断从而造成现代与传统的彻底决 一
157—
裂,但它在很大程度上确实造成了对传统伦理价值观念的冲 击和颠覆.或者说五四运动主要的一面是反传统的思潮,经过 这个思潮的洗礼以后,我们传统中的各项权威在我们内心之 中不是已经完全崩溃,便是已经非常薄弱.仁,道,佛的传统地 位,尤其是以仁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儒家思想的中心地位发生 了前所未有的晃动.这就导致了超越者在中国的退场和隐匿. 进而也改变了中国传统诗意的四重体结构.
中西传统诗意的四重结构体在现代遭到严重破坏.与这 个时代的诸多规定性因素是分不开的.当今时代首先是一个 科技时代.如海德格尔所说,科学是现时代的根本现象之一, 它的必然结果就是蔓延机器技术的统治.在海德格尔看来,科 学技术已不只是一种历史的社会的现象,它首先是一种世界 观.世界成了人的认识对象,成了客观的"物".现代科技对自 然的关系不是平等的伙伴关系,而是一种"强求"或"限定".同 时,人在享受科技发展成果的同时,也正在被科技"物化",即 人本身也被作为物而纳入科技制造的程序之中. 与科技发展带来的社会巨大变化相映衬,当今时代又是 一
个商业消费的时代.以娱乐为中心的消费主义给当今社会 同样带来了巨大冲击.在消费社会中,商品不仅仅在数量上极
度扩张,而且反客为主地制造人们的各种需求.消费已失去了 作为消费本意的"需要的满足",取而代之的是"欲望的扩张". 物欲横流.这里的"物"不仅包含了消费社会中被商品化的艺 术作品,甚至包含了被解放的身体,"必须是个体把自己当成 物品,当成最美的物品,当成最珍贵的交换材料,以便使一种 效益经济程式得以在与被解构了的身体,被解构了的性欲相 适应的基础上建立起来."_3_
可见,现代社会在传统的超越者(神或仁,道,佛)缺席的 同时,"物"已然置人社会的中心,填补了缺席后留下的空白. 这里的"物"不再是海德格尔哲学意义上对人生存的源始环境 的称谓,而是泛指成为人的认识对象的世界,将人"物化"的科 学技术和商业消费机制中的物品.这样,一个新的生存境况的 四重结构体便在当代社会得以维持:
天一物(超越者)
I(世界)I
地——人
三,"诗意"的重建路向
诗意的传统内涵在当今时代转化为天地人和物的追逐环 舞.这里不仅有对科技全能的推崇(唯科学主义).也有对物的 盲目崇拜(拜物主义和拜金主义).现代科技(尤其是传媒技 术)的发展和消费经济大潮的涌动直接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 传统二元张力结构,当今时代沦为一个感性审美泛化的时代. 于是.出现了所谓"日常生活审美化"或"审美的日常生活化" 等现象.感性审美在当代的一元独尊放逐了传统诗意结构中 作为超越者的"神性"和伦理道德的地位.有学者不无忧虑地 追问道:"一旦失去了理性和神性的限制,一个'娱乐至死'的 极端感性主义时代就离人类不远了.这是我们在当代日常生 活审美化的时尚中嗅到的不祥气息吗?"
面对这种不祥的征兆.致力于现代诗意的重建是非常必
要的.在这一工作展开之前,笔者认为,有必要将诗意和审美 二者久被忽视却意义重大的差别作出区分.
诗意不等于审美.审美在本质上持有一种旁观者的姿态, 是"那种使人保持一种旁观者的距离并超然于事物的能力"[5]. 因此,审美便在无度的品玩消遣中游离了生存的苦难和本真 的诗性.换言之,审美的态度是对生存的苦难和罪恶"闭上了 眼睛",是对生存之实的盲视和淡忘.恰恰相反,诗意在本质上 则是对尺度的把持.是一种对苦难的记忆和见证,对现实的担 当和洞察.它直接关注生命存在本身,并且给予极大的人文关 怀.我们所说的当代诗意重建,即建立在这个维度之上. 在致力于现代诗意重建的征途中.以下几种路向是很有 价值和启示意义的:
首先是探求以艺术为本体思考现代生存境遇改造的可 能.海德格尔正是在对技术尺度下的日常生活的非本真化和 无意义化的批判中,提出诗意栖居的"返乡"之途的."返乡"就 是回到本源近旁,它在根本上是指回到前苏格拉底时代按照 诗性(神性)的尺度安排的本真生存和诗意栖居.而诗人正是 通过作诗,在对本真生存和神性尺度的追忆与问候中"造成诗 意的东西.历史性的人类以这种诗意为基础,就栖居在这种诗 意之上"[.
面对现代社会日常生活的困境.尼采等人则走在了塑造诗意 主体的路向上.在尼采看来,原本丰盈饱满,富有创造力的生命,在 由苏格拉底肇始的理性主义,基督教道德的压迫和新教伦理的摧 残下已萎缩殆尽了,人蜕变为虚伪,委顿,追名逐利的庸众.因此, 他教人们在大地上作超人的理想.他"将生存的意义教给人们:那 便是超人,从人类的暗云里射出来的闪电".综观尼采的着作.我 们可将"超人"看作是他早年提倡的酒神精神的体现.即一种豪迈 向上,洋溢着生命美感的诗意生存的主体.福柯的主张与之相仿, 又存有明显的差异.如果说尼采在酒神狂欢中看到了生命强悍壮
美的力量.那么福柯则在常人的世俗生活的节制中找到了希腊 人诗意生活的智慧.福柯在考察了诸多古希腊文献后发现,古希 腊人非常注意在日常生活艺术中的节制,以对自己的行为加以 控制.这种节制的尺度是一种主动的选择和自我修持的需要.这 种尺度使我们获得了现代诗意重建的另一结构维度: 天——诗意主体(超越者)
l(世界)I
地——人
在此结构中,诗意主体是一种超越于人又根植于人的节 制和尺度,"它让人们可以不受各种欲望与快感的左右,控制 与战胜它们,保持神志清醒,让内心摆脱各种激情的束缚,而 且可以以充分的自我享受或完美的控制自我的方式生活"[8]. 以上致力于现代审美重建的不同路向.为我们树立了各 自的路标."诗意地栖居"不仅是一个路途的终点和目的,而且 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对"诗意地栖居"的追求古已有之,但 它并非人类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诗意地栖居"是根植于现 实的.正是人的有限性,不完整性才使人不断追求完美和诗 意.人类为"诗意地栖居"的追求不断付出努力,这个追求过程 本身就是一种诗意之旅.人类正走在通往诗意栖居的途中,这 一
执着的征途就是对现实的诗意见证.
参考文献:
[1】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G】.上海:三联书店,2005:203. [2】余虹.思与诗的对话:海德格尔诗学引论[M].北京: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1991:153.154.
[3]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147. [4]余虹.审美主义的三大类型[J].中国社会科学,2007(4). 【5】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364. [6】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口.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27.
[7]尼采.查拉斯图拉如是说【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15.
【8】福柯.性经验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45.
作文七:《可以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5100字
蔡甸区教育局组织人事科 主办
区 教 育 局 党 校 协办
试刊 2013年第1期 总第1期
顶“天”——就是要有高瞻远瞩的办学理念。
可以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 它是一种观念,是校长对教育的理性认识和理想追
求。“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为学生的快乐成长奠幸福路中学 章韵琴
定基础”就是五小的办学理念。怎么实践这个自从拥有一份老师们自己的专业杂志——《幸理念, 福教苑》,老师们自己是杂志的主管、主编、作者、教育以生为本。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教育读者、评论者,更是受益者。每每捧读,欣喜振奋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学校工作的全部内之余,挥之不去的是她那幽远绵长的旋律——那是容。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老师们对生活的热爱,对教育的痴情,还有对未知的习惯,开展行规操、民乐、乒的呼唤…… 乓球、阳光体育等特色活动,积仿佛一串由远及近的脚步,将心情细细蹂碎,极实施新“五好”教育,学生的办铺成一条花径。这里没有权威,有的只是平等的交 综合素质得到良好的发展。 流,这里没有人际的尴尬,有的只是阳光般的生活,学发展以师为本。学校要发 个性化的教学,这里没有高墙阻挡飞翔,有的只是展,工作的动力来自于教师。没也 天高任你飞。 ——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她是一扇窗,放飞的是我校教育教学资源共享要 展,只有教师的全面发展,才有蔡的梦想,透过她可以领略教师平凡而精彩的世界,学生的全面、健康和可持续发甸顶 她是一面镜,闪耀的是智慧共创的光芒,通过她可五展。积极搭建教师成长的平台,小 以看到新课程背景下,老师们如凤凰涅槃般从迷惘天 通过比教学、培训、观摩、讲座、江困惑走向知性理性的自我,她是一方舞台,激荡的连科研等形式,促进教师全面发立 国是情感的共鸣和思想的共振,奏响的是教育教学生 展,骨干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学命的和谐,她是一个可以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可地 校内涵发展的主力军。 以展示你的思想才华,可以倾吐你的喜怒哀乐,也立“地”——就是要有脚踏可以收获喝彩与掌声…… 实地的人格魅力。校长的魅力在有时,我会担心,我会惊诧,我会感叹,我们哪里,培养合格接班人的崇高的老师们,怎么就那么简单,那么可爱,那么执著,理想,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或许,对抗纷繁复杂的功利世界,简单执著是最好心社会的处世态度,对学校、教的武器。猛然间,想起北师大附小特级女教师霍懋师、学生、家长、社会高度责任感,真正做到“捧征的一句话,回想这一生,我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只有快乐。是啊,阅读滋养底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校长高瞻远瞩的办气,思考带来灵气,实践造就学理念和健全踏实的人格,恰似温润春雨和煦暖的才气。让我们一如既往,恣意阳光,飘洒在美丽的校园,荡漾在师生的心田,让徉徜于《幸福教苑》。 学校成为师生精神依恋的家园和乐园。
2 日 常 工 作
“当~当~当??”10日的15:28,随着一的就是电源,这种情况下一味地依赖广播肯定是阵紧密的锣声,学校疏散演练开始了。今年的疏不现实的。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的是事前作好散演练,坚持了去年的一些好的做法,如:不确布置,并通过多次演练进行适应。 定演练的具体时间,不固定每一个人的岗位,重除了大家说的问题,我以为本次疏散还存在点位着一些瑕疵:
置如一是东西两个楼道通行量分布不均。去年是疏散演练后记 梯口东梯快,调整了两个班级过来后,今年的东梯显和休息台由办公的老师和在某班上课的老师按就得较慢,两梯结束的时间差了40秒。究其原因:近的原则值守等。 原本在西梯下楼的班级有三个在楼下上体育课。
在去年的基础上,本次演练有四个改进。一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是设置两个机动班,机是用呐喊声、敲击声代替原来的广播系统;二是动班从哪个楼梯下楼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控。 疏散前以班为单位进行了训练,各班利用班会时二是等待的班级妨碍了运动的班级。楼下的间学习了政教处印发的《守护生命十大黄金法学生没下完,楼上的学生已经涌了下来。下来的则》,班与班之间交流了怎么快速出教室的办法,学生到了本层楼梯的最后一级,这样无意间挤占班主任带领学生走了演练线路,特别强调了“有了脱险通道。解决的办法很简单:等待脱险的学路就走,不必站队”的演练规则;三是调整了两生,与正在运动的学生保持30厘米的距离,也就个楼梯的班级分布;四是重申了不留一人,专人是下到本层的倒数第二级台阶等候。不能隔得太特护的演练要求。 远,太远影响脱险时间,也存在着安全隐患。
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一名学生离开了教学
楼。2分58秒,疏散演练有序完成。随后各班迅格子里的笑脸 速转入清点学生人数的善后阶段。就总体来看,蔡甸二小 肖英 本次应该说是一次较为成功的疏散演练。从完成
鲜花打开蜜蜂的笑脸,草原打开骏马的笑脸,的时间上说,去年是268秒,今年是178秒,缩
大海打开蓝鲸的笑脸,天空打开苍鹰的笑脸,我短了90秒。从效果上说,去年丢下了一名扭伤的
们蔡甸二小以什么来打开一千五百多名小精灵的学生,今年则全部疏散下来,且安全有序。从情
笑脸呢, 景上说:今年的模拟更接近真实。
在我的案头放着一本淡蓝色封面的作文集,来到了疏散地,一位年
轻的老师显得非常激动:没这是2003年初夏的记忆。翻开它,我就看到了
有开广播,都喊破嗓子了学一张张稚气的笑脸。小作者如今都已长成小大人
生还难以到位??一些老师了,他们是否记得自己十年前留在校刊里的笑脸
也在附和。他说的情景,我呢,是否知道还有人会偶尔揭开这些笑脸呢,是
也看见了。的确,学生到了否能记起那一个个汉字构筑的梦想呢,我相信,
有一天这些蓝色封面的小册子重新出现在面前操场就不动了,前面脱险的
时,他们的眼睛一定会闪烁出星星般的光彩,脸学生挡住了后面学生的去
上会洋溢出花朵般的微笑——也许他们成不了专路。到场的学生一多,现场的老师就招架不住了,
业作家,却能把自己的思想用 拉了这个跑了那个,水里按葫芦你起我落。但是,(下转第三版)这不是广播的问题,一般出现紧急情况最先切断
3 办 学 理 念
(接第二版) 文字排列出来,并曾经作为同龄人“名师评选作引领,教育教学著新章”,首届
中的佼佼者,有幸将自己的名字刻在校刊上。 学校名师评选将激荡教师心房,备教改导大家一试那本作文集就是蔡甸二小校本期刊《种太阳》。身手,在总结会上,我问自己问大家:新农中学什
我始终记不起当年为什么她会突然停刊,就像一个么时候出区名师,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引领广大
七彩的梦戛然而止,现在,我愿意再次点燃这个梦。 教师做学习型、研究型教育者,引领广大教师做“敢
经过一个多月的筹想敢干、能说能干、边写边干”的实干型、知识型、
备,《种太阳》出刊了,智慧型教师。
这本散发着油墨味的小身边的人总让我感动,但我不能止于感动。
刊,拉近了十年的时光摆在我面前有一个很重要的话题:今天,我因
距离。“播种一粒太阳的 他人而感动;明天,让他们会不会因我而感动~
种子,收获的是无数温
暖的时光。满茧的手,
稚嫩的手,都是那播种太阳的手。”这是当年《种太承知音文化 建和谐校园
阳》的发刊词,今天我们依然带着这样的心愿,开新农中心小学 杨永彪 辟这块园地,给孩子们播种太阳,收获温暖。
碧波荡漾的知音湖畔~绿树葱茏的马鞍山下~2012年的最后一天,将这本小刊放到了孩子
流传着“伯牙抚琴遇知音”的千古佳话。在人们高们和优秀家长代表的手心里,我们看到绽放在稿纸
举特色教育旗帜的时候~新农中心的办学特色如何格里的笑脸——还看到了格子外的笑脸……
,这段千古佳话给了我启示:充分利用独特的凸显
地域、历史文化优势~着力打造独具魅力的“知音
文化”特色校园。 感动,让我们去追梦
口号好提~具体内容却不那么简单。学校发动
新农中学 罗剑涛 全体教师~集思广益~一班人通过不断探索、研究~
在挖掘和运用知音文化因素~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学年初,我们提出了“四个坚持,四个打造”
律的基础上~将“知音文化”内涵诠释为:诚信、(坚持抓实文明创建,打造和谐文化校园;坚持教
感恩、理解、交流、互助、和谐。 学品牌打磨,打造发展文化校园;坚持有为有位理
有了大的方向~就要找好突破口。遍访古迹、念,打造干事文化校园;坚持教学中心地位,打造
新城~遍查史籍、新闻~迅速编撰出校本教材——质量文化校园)的校园文化发展愿景,又创设“文
《寻觅知音》。引导学生在“觅知音、遇知音、品明创建再上新台阶,特色发展再谋新篇章,教育发
知音、赏知音、惠知音”活动中~了解历史人物和展再借大手笔”的发展梦想,梦虽远但并不空,它
景观遗址~学习、传播“知音文化”。 寄托着新农中学人把握机会激荡人生的愿景。
特色活动是“小学出彩”的关键。我们将“知追梦的行程是这样开始的。九(3)班家校互
音文化”的学习渗透到学生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动亲子会:使学生对老师无私奉献的翩翩风采而感
活动之中~使“知音文化”恩落泪,誓言不惧困难,以顽强毅力向更高目标冲
丰富的内涵在足球球育、围刺;使孩子对十多年如一日倾注全身心血照顾自己
棋棋育、美术美育、科普科的父母感恩涕零,立志成才,敢于担当,永不畏缩,
育等特色活动中渗透、润“篱笆修筑竖三桩,暖流涌动感心房”,感恩教育
泽、拓展和践行。 入脑入心,如火如荼。
4 理 论 学 习
特色。多途径、多层次、多领域为学生构架成长
的“立交桥”。 用科学观引领学校发展(节选)
3、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必须落实“立德树人”莲花湖中学 杜国繁
的根本任务。
“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是党的十八大的灵党的十八大在对党的教育方针的阐述中,把魂,体现了我党崇高的治国理政理念,作为一名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为了落实好“立基层学校的校长,要把学习十八大精神与学校工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社作实际相结合,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教育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教学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发展奠基,这是历史交给我们的任务,也是落实导,推动学校科学发展。 “立德树人”的具体体现,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
办学理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
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作要》倡导教育家办学。 为一所学校,其办学宗旨就是为社会培养有用人《中国教育报》上有人撰文,教育家并才,着眼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应该成为学不神秘,也并非遥不可及,“教育家办学”取决校科学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而学校的科学发展于“办学者”是否奉献于教育,痴迷于教育,又必须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来引领。 坚守于教育,创造于教育,取决于“办学者”
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办学理念呢,我认为,是否具有独特魅力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学校的办学理念应该落脚在科学发展这个大前提并且始终坚守校园,进行内生的、基础的、上。首先我们要厘清“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 全面的、“不离土”的研究与实践。因此,教育“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等基本问题,“以人为家办学重在设计,贵在坚持。同时教育家的本”的办学理念就是对这些问题的最好诠释。 价值追求只有起点,永无终点。
2、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必须努力办好人民满在教育家的诸多特质中,我们以为,有意的教育。 两点是可以做到的。其一,教育家是教育的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实干家。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把平凡育”,这是科学发展观对教育工作的总要求,是全的事情做经典,把简单的事情做精彩。其二是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原则,也要善于的总结。每做一件事情或看别人做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办人民满件事情,分析一下成功在哪里,不足在哪里,意教育,必须树立科学的的发展观、人才观。 然后用六、八百字把它写下来,这样积累一
一是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克服功利主义和短段时间后再进行整理提升,形成自己的观点。 期行为。科学的发展必须是全面的发展,可持续《校长手记》只是
的发展,不是发展一点、不计其余,更不是只顾把大家在工作中积累的
眼前,不计后果。 文字展示一下,以交流
二是必须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学校必须时刻工作,共同提高。当然,
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帮助大家养成书面总结编 后 语对多元人才的需求这一形势。学校教育必须着眼的习惯也是很重要的目
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因此,学校应该积的之一。
极探索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培养模式和鲜明的办学
作文八:《作文 书页中的精神家园》1000字
书页中的精神家园
河南一考生
十三岁之前,我是个无知而无忧的女孩子。每天,我背着沉重的书包在城市的车流人群里穿梭,我用装着两片玻璃的眼睛看这个从出生时就在看的世界:黑黑硬硬的柏油马路,灰灰冷冷的高楼森林。我以为世界本就是这样的,我不知道花与草生长的合适地点并不在公园。
直到在十三岁的那年暑假闯进亨利?大卫?梭罗的字里行间,闯进他的《瓦尔登湖》。我才知道,原来这世上原本有波光粼粼的湖水,人可以在湖边适意地居住,任意地呼吸带着树木与花草清香的空气。人可以和动物相伴相依,可以用自己的双手耕种土地并收获自己的劳动果实。他书中的一切,那么美,那么自然,却又离我都那么遥远。于是,我陷入无边的忧郁。从此,在城市的钢铁水泥丛林里,多了一个忧郁的女孩子,她的忧郁来自于对大自然的向往。
在我十四岁时,父亲的生意失败了,我们一家不得不回到老家的小城居住。在这里,我心中的忧郁减轻了许多,因为小城的四周有农田,田中有湖,雨后的湖水中会有“呱呱”的蛙鸣。如果我再走远一点,还会看到许多不知名的鸟儿,它们栖息在那个很大的林子里。我嗅到了满溢麦草清香的空气,吃到了从湖中亲手钓出的鲤鱼,我甚至在庭院的一角种了一畦豆角。每天早晨,我会在飘浮着淡淡菜花香气的庭院中散步,我会找未被露水打湿的地方,席地而坐,捧出梭罗的《瓦尔登湖》读上几页,虽然我已将这本书看了无数遍,但每看一遍,我便能看到字里行间的一些意境,我的心里一派怡然,呵,是梭罗告诉了我:人类的真正家园,便是自然。
当我又一次到湖边读书时,我看到一辆硕大的推土机将一片草地蛮横地挖起,我甚至能听到草和花儿的哭泣。原来,小城也在扩展,向湖水、向草地、向麦田侵蚀。我闭上无奈的双眼,我的心开始为手中的《瓦尔登湖》而哭泣。
也许有一天,我会有能力对这些破坏自然的行为说“不”,也许有一天,许许多多的人都会明白我们真正的家园在哪里。我坚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而且很快,因为有梭罗,因为梭罗早已在书页中为我们固定了我们的真正家园。虽然,今天,我还只能固守着梭罗书页中的精神家园。
点评
一个女孩,通过对《瓦尔登湖》的阅读,改变了对人类家园的认识:原来我们的家园不应该是“黑黑硬硬的柏油马路,灰灰冷冷的高楼森林”,“花与草生长的合适地点并不在公园。”,人类的家园便是“自然”。由于心灵与现实的矛盾,小作者也只能无奈地固守者“梭罗书页中的精神家园”。看来阅读对作者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但愿所有的人都为这个精神家园祈祷,我们也相信拥有那样的家园的梦会实现。文章充满淡淡的忧伤,把心灵与现实的矛盾处理得很艺术,优美的句子充满文采,感人,动人。
作文九:《关于精神家园的作文素材》400字
申报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暂不参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 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审核表
姓名 现专业技术职务 资格及聘任时间 工作单位 性别 出生 年月 文化 程度 拟申报专业 技术职务资格 学位
符合何种 暂不参加 考试条件
所 在 单 位 意 见 审核人(签字):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县市区人 事部门或 市直主管 部门意见 审核人(签字):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市级人事 部门或省 直部门人 事处审核 意 见 审核人(签字):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注:1.申报暂不参加考试时须报个人材料。 2.各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凭此表受理申报材料。
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计算机免试审批登记表
县市区或主管部门:(章) 序号 工 作 单 位 姓名 出 生 年 月 文化 程度 参加 工作 时间 年 月 日 现从事专 业 及时间 拟评审 职 务 免 试 理 由 备注
注:此表连同有关材料一并报市人事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
作文十:《我的精神家园作文》5400字
篇一:我的精神家园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道思想的盛宴。以经验主义和自由主义为其思想渊源,王小波站在平民的视角,用平民的写作方式,以犀利的批判意识,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纯粹的精神家园,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一道闪电,照亮了许多人的心。我们在他的精神家里中穿行着,感受着他对思想、对自己、对写作的真诚、徜徉其中,我们分明听见了他从天堂里发出的笑声和他充满机智妙趣的耳语。
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为此也要去论是非,否则道理不给你明白,有趣的事也不让你遇到。我开始得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么,但我总得申明我的态度。
实际上,人只要争得了论是蜚的权力,他就已经不战而胜了。
王小波
在我心目中,小波是一位浪漫骑士,一位行吟诗人,一位自由思想者。
有人说,在我们这样的社会中,只出理论家、权威理论的阐释者和意识形态专家,不出思想家,而在我看来,小波是一个例外,它是一位自由思想家。自由人文主义的立场贯穿在他的整个人格和思想之中。
篇二:我的精神家园
人行走的时间长了,便渴望有个落脚的地方,渴望有人等候、记挂着他。于是人有了一个小小的家。同样,人的心疲倦了,也渴望有个放松、歇息的去处。于是我们便有了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生活中,能带给我心境平和的、灵魂沉淀的、思维冷静的不是单纯的一桩事抑或是一件物,而是一种复杂而又简单的状态——独处。
其实我并不是那种“孤芳自赏”的人,身边的朋友过从甚密。可我仍喜欢独处。
喜欢在六月淅沥的雨后,翻看亲切的书,捧着冒着热气的茶,静享一个人的快乐。于是精神上的疲倦渐渐退去,生命被还原成当初简单纯净的模样。
喜欢在阳光洒满房间的下午,铺开雪白的纸,拿起熟悉的笔,写下心灵的独语,或是抄几句新近看到的精彩的诗与文章。于是,心情的焦躁慢慢抚平,思维出人意料地清澈与敏锐。
喜欢在深夜躺在床上,听着那些旧唱片里萨克斯管的缥缈、小号的诙谐以及黑管的低吟
浅唱。就这样躺着,什么都不做,这难得的品味享受。
我喜欢独处。
生活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城市中,我们忙碌、拼搏,有时甚至忘了自己为何要拼搏、奋斗,只是别人不停地推挤着你,环境不时地提醒着你。我们被动地盲目地前行着,而这种非主观意愿上的行动定会造成精神上的倦怠,生命的意义也被涂抹得面目全非。我独处,我观世。只有这时,我才能将思绪沉淀下来,冷静地审视自己,理解自己,爱护自己,并从别人的精神中汲取力量;在对自己客观公正的评价中获得力量。这种力量是一种安定,一种放松,一种升华。
告别独处,就好似游子暂别家乡,尽管已离开家园,但家的温暖已深深植入心间,尽管会有一段离别,但终究要归来。
在独处的时候,我与别人交流着,通过文字;我与自己交流着,通过心语;或者我与谁都不交流,只享受这难得的空白。那是怎样的轻松与自由啊!
曾听说过一句话:眼睛是心灵的缺口,夜晚是,白天的缺口。那么我想独处便是精神的缺口。有了这个缺口,我们才显得真实而可爱,心中潜藏的柔软部分才得以呈现,被钢筋水泥固化的性情才得以复苏。从而调动一切感官体会自己,体会生活。这种抽丝剥茧后的袒露才是深刻而冷静的。
我喜欢独处,我喜欢看到自己真实的心情,真实的笑容。
独处像家一样包围着我,那份舒畅与惬意,轻松与简单只有家才能给我。
于是隔了些日子,便褪下“外套”,认认真真地独处一回,归“家”一回。
篇三:书,我的精神家园
从街边走过,不时听到潘美辰在唱:“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我想有个家……”我想,我也有一个家——精神之家——书。
问世间,书为何物?只叫人废寝忘食,手不释卷。
书,是台灯一盏,在迷惘的黑夜,让我眼前一亮,我跟随这光亮去探索世界的奥妙;书,是香茗一杯,轻啜一口,茶香绕齿;书,是一把钥匙,带领我打开蕴藏了无穷力量的智慧宝库。——书,是我温暖的家园。
从小,我便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的小书橱上,堆满了《十万个为什么》,《说岳全传》《三国演义》《水浒传》,《成语故事》……是它们,砌成了我的精神家园!
我喜欢沉浸在静谧的夜里,沉浸在书的馨香中,安静的去思索,去与横卧在书中的每一个灵魂自由自在地交流……
翻开《三国演义》,我犹如进入一个处处勾心斗角,刀光剑影的战场;翻开《西游记》我犹如进入了一个腾云驾雾,变化多端的神奇境界;翻开《水浒传》,眼前出现了一个个疾恶如仇,除暴安良,集正义于一身的梁山好汉;翻开《红楼梦》,我哀叹林黛玉悲情葬花,陪她闲逛于荣国府花圃,与刘姥姥共进大观圆……那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故事,让我迟迟不肯放下手中的书,尽管我的双眼早已疼痛不已……
书呵,我美丽的精神家园!
走进我的家园,翻开厚厚的历史书,古今中外的一幕幕清晰地呈现在我眼前。看我国闻名中外的四大发明,一种自豪之情油然而生;看抗日战争,既为日本鬼子的恶行感到深痛恶绝,同时也为那舍身报国,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英勇的抗日将士们而感到敬佩……
书,我的精神家园,它不但是一本记载着历史的书,也是一本教人道理的书哇!不由想起一句话:“书,是人类的精神粮食。”而我认为,书本不但是人类的精神粮食,还是使我的精神家园一片葱绿,使我心田变得肥沃的养分。书,让我充实,给我快乐。
翻开一篇篇的散文,立马给了我一种清新,脱俗之感。读朱自清的《背影》,文中虽没有华丽的词藻,但在字里行间却无不流露着父亲对儿子那深深的爱;质朴的词汇和细腻的感情,在轻翻书页的过程中,缕缕书香化作空气,在我的精神之家中飘荡,使我沉迷于此间,流连忘返……
翻开书本,在这家园里畅游,此时的我几乎“与世隔绝”,时间观念亦停留在书中,即使泰山崩于前我也未必知所谓何事,这时,我正与书中人物同喜共悲,笑可耻之徒,同情苦难之人,赞英雄好汉……与作者共鸣,何等的自在,惬意,我乐此不疲!
书,就如一根细丝,不经意间,与我相连,连住了我的心灵……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的精神家园里,让思绪飞扬,让激情荡漾,让青春永驻!
篇四:我的精神家园
有些幽默并不使人发笑,而是使人忧伤。观卓别林喜剧,有时是要准备一块揩泪的手帕的:鲁迅先生的幽默,亦时时刺得读者心灵深处隐隐作痛。这是大师的幽默与市井幽默之不同处。市井泼皮被警察捉住,便央求道:“警察大爷,您就把我当个屁给放了吧。”此等幽默,想象力不可谓不佳,可是除了逗笑,别无其他功能。大师的幽默,常常点到为止,却是一枚余味无穷的橄榄,常嚼常新。
时下能够于余音里品出几分深邃内涵的幽默高手所存无几了,王小波算是一个。可惜45岁上英年早逝。王小游侠般地在文坛突然出现,又遽然离去,可以理解成天妒英才,也可视之为上帝的幽默。同是混迹于京都文坛,有缘小聚自是情理中事。小波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幽默,不是王朔那种口若悬河的幽默,相反倒有些沉默寡言,至少在我这个生人面前是这样。但倘有什么话题引起了他的兴趣,偶尔插言,则必是点石成金的妙句,令人长久不忘。
王小波死后出版了杂文集《我的精神家园》,寻来一读,果然妙趣横生,令人忍俊不禁。当然他写的不是相声,目的亦非逗笑;引人发笑,不过是不经意中的本性流露罢了。他的话题大多涉及文化状态与知识分子命运,除了文化的处境便是人的处理,这类话题,自然少不了尴尬与苦涩,所以读王小波杂文,是不能笑笑就了事的。他的幽默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神秘幽黑的洞口,是浅尝辄止还是深入其中,就全看我们个人的兴趣了。
有趣的是,读王小波的同时,我还在读李辉,《风雨中的雕像》、《沧桑看云》等若干长卷都拜读了。李辉是将王小波涉及的一些问题具象化了,以历史中的文人作为载体,读来颇觉滞重和沉闷。同样是沉重的母题,王小波选择了轻松诙谐的外壳。王小彼与孪辉,仿佛一枚硬币的两面。读王小波文章常常令我乐不可支,可是当我试图寻找王小波的幽默例句时,却一句也找不出来,这才发觉王小坡的幽默并非皮肉上的滑稽与俏皮,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思维理念。维特根斯坦说:“幽默不是一种心情,而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方式。”当世界荒唐时,以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它同样是荒唐的,而以一种漫不经心的态度来消解它,便成了智者的最佳选择,于是就有了幽默。当然,绝对的“漫不经心”是无法做到的,这种幽默,也往往并非全然的消解,而是一种更为巧妙的反抗。在《论战与道德》中,王小波发现,国人的文化论争往往“不是争谁对难错。而是争谁好谁坏。一旦争出了结果,一方的好人身份既定,另一方坏蛋就昭然若揭;好人方对坏蛋方当然还有些话要说,不但要批判,还要揭发”,此言不谬。中国至今尚未发育出健全的论争机制,以及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心态 ,而学术论争一旦涉及道德问题,所谓的平等便只能是痴人说梦了。所以王小波才说:“我现在既不看国产电影,也不看国产电视剧,而且不看中国当代作家的小说,比方说,贾平凹先生的《废都》,我就坚决不肯看,生怕看了以后会喜欢--虽然我在性能力上是无懈可击的。但我深知,不是每个人都像我老婆那样了解我。”“现在有很多文人下了海,不再从事文化事业。 不管在商界、产业界还是科技界,人们以聪明才智、辛勤劳动来进行竞争。惟独在文化界,赌的是人品、爱国心、羞耻心。 照我看来,这有点像赌命,甚至比赌命还严重。这种危险的游戏有何奖品?只是一点小小的文名。所以,你不要怪文人下海。”
王小波的文化意义也极有可能被一起消解掉。他的《极端体验》、《沉默的大多数》、《救世情结与白日梦》等篇,均直指现世中的尴尬处,以其特有的智慧与巧思,将世人熟视无睹的呆滞目光激活。以引起疗救的注意,至于那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虽是一篇被笑料包裹的故事,却不失为一支悲剧性的挽歌。
篇五:文学是我的精神家园
巴金说:“人不单单靠为活着的……”还有属于他自己所追求或守望的一方精神家园,正因此人生显得有意而伟大。
玛利亚受圣灵而怀孕,耶稣降生了,带着拯救全人类罪恶的梦想,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了,在接受生命三十年后。
梦一般的海子,以卧轨的方式张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精神世界。
偏激的顾城承认“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却用它来寻找光明的精神家园。
鲁迅用他的笔呐喊要救国救民,普希金用决斗维护着爱情,弥尔顿在失乐园中释放热情……
他们以不同的方式追求和维护着自己的精神家园,因而显得伟大。
于我,文学就是我的精神家园。一有空,就惬意地漂浮在文学圣殿中,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文学引领我走进历史,与名人交流对话,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
贾谊《过秦论》,让我了解了两汉文章的雄建;
竹林七贤更让我认知了两晋文章的睿智; “山气日益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的南山鸟语花香。“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又似轻实重地将他的精神世界层层剥开,展露人前。
李白、王维带来了唐诗的浑厚潇洒,君不见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开阔胸襟,君不见他斗酒十千的万丈豪情。
延续着诗风,宋代,苏轼用词表达豪放;清代,曹雪芹却用《石头记》呈现小说的俊秀。
一篇篇文章,一首首诗词,我感受到的是古代圣贤所追求的精神世界以及为实现理想付出的努力。然而,精神世界是没有国界的。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表现老人与海的搏斗精神,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表现欧洲的生活风情,每个作者都会从不同的角度表达自己的理想世界。
贝多芬看见了月光,温柔地浸满盲女充满期待的目光。他的心在颤动,他的手在飞舞,他的灵魂在如纱的月光中格外闪耀,仅是那瞬间的触动,一首如月光般的曲子便从此流泻在世间每一个角落,如月光手帕上绣满了他在人间的爱。
梵高看见了一片氤氢着生命气息的向日葵,他看见了超越时空的精神世界。于是挥动画笔,用色彩记录这一感悟,陶醉了几世几代人。
诗人在山川中寻求他的精神支柱,画匠在日出日落间寄托他的理想,哲人在历史画卷中参悟不变的真理,政客从古书古语总结历史的遗训。
用心去品味文学,就能与文人的精神世界共鸣,于此,定能体味人世间许多东西是相通的。
似乎是这么容易的,宽容就降临到我的生活天地里。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宽容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有宽容就有一切。保罗带着精兵去追杀大卫,仅仅是听说大卫想当王,但当上帝将保罗交在大卫手中,他却以何等的心胸饶恕了保罗王。——这就是宽容!
罗素对维根特斯坦的新作的论点持反对意见,但同意它出版;杰斐逊:“我反对你的观点,却誓死捍卫你的言论自由”。——这就是宽容!
先秦的百家争鸣,盛唐三教并弘,都是因为有了宽容才有了繁荣的发展;反之,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却导致万马齐喑,苏格拉底的饮鸩而亡,李贽、顾准含恨早逝,恰是对不宽容的最好诠释。奥斯维辛集中营和古格拉群岛上,是民族大屠戮,人性大屠杀;而中世纪更有绞刑架、火刑架和寒冷的流放地……这一切的一切宣读着人类历史的黑暗,文明的耻辱,人性的退化。
那么,生活在现实中的我呢?如果有人问:钩心斗角地去争取利益和诚实朴素地为人,你会选择什么?
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因为我喜欢宽容,喜欢他带来的充实和美好,喜欢它在生活中创造的彩虹!
这就是我一心祈求的精神家园,文学将在我的心中开满精神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