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15.玩出名堂》4200字
●课前预习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看、磨”;能正确读写“浪费、
清闲、细微、随意、名堂、拜访”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
发现微生物的(重点),从而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观察中增强创造意识。
3.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难点)
●课堂学习
●●字词学习
●●●生字学习
堂 tang2
镜 jing4
闲 xian2
待 dai1
阅 yue4
腿 tui3
随 sui2
调 tiao2
简 jian3
拜 bai4
访 fang3
具 ju4
固 gu4
皇 huang2
俄 e2
●●●多音字
(?kān)看门 看护 看家看? (n)看见 另眼相看?kà
()磨合 磨刀 磨损?mó磨? (mò)电磨 磨坊 推磨?
n)特认真。?看(kān)守后山林,查看(kà ?n)几次,看(kān)管最上心。?一天看(kà
)坊在前屯,孩子缠磨(mó)人。?磨(mò ?)面半口袋,磨(mó)刀须认真。?磨(mò
●●●近反义词
清闲—悠闲 随意—随便 简单—单一 拜访—访问
反义词
浪费—节约 伟大—渺小 清闲—繁忙 简单—复杂
●●课文全解
15 玩出了名堂
玩耍常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的行为,但在科学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发现是在
玩耍中产生的。
$audio$x1502 荷兰的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
$audio$x1503/x1504/x1505 列文虎克的工作是看[kān]守大门,并定时到钟楼
去敲钟。这份工作相当清闲,他待着没事,就一边看门,一边磨[mó] 起了镜片。
他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做成放大镜,用来看细微的东西,或者阅读字很小的书
籍。
有一次,列文虎克又在玩放大镜。他突然想到: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
么样呢?他一试,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他越玩越带劲,就
把一片放大镜固(gù)定,让另一片放大镜可以随意调(tiáo)节,这样就做成
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他用显微镜观察水,看见水里有许多小生命挤来挤去;观
察牙齿,看见里面有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小东西。他发现,除了我们平时看到的
世界,还有另一个平时看不到的世界。那是一个“小人国”。“小人国”里的“居
民”,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
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他最早发现了微生物,发现了一个全新
的世界。英国皇(huáng)家学会知道了他的发现,聘(pìn)请他为皇家学会会
员。连英国女王和俄国沙皇也千里迢迢(tiáo)前去拜(bài)访他,欣赏他的“玩
具”,并从“玩具”里观看新世界里的“居民”。
[玩耍]游戏。“耍”与“要求”的“要”区分开。
[浪费]对人力、财物、时间等用得不当或没有节制。
[伟大]超出寻常,令人景仰钦佩的。
[看守]负责守卫、照料。
?kān:看家 看门[看] ? kàn:刮目相看?
[定时]按规定的时间;准时。
[清闲]清静闲暇(xiá)例句:年轻人在工作中要勇挑重担,不能只图清闲。
?dāi:待着 待会儿[待] ? dài:等待 招待?
:磨合 磨刀?mó[磨] ? :电磨 磨坊?mò
[细微]细小;微小。
?微(wēi):微小 细微 ?徽(huī):国徽 校徽?
[阅读]看(书报等)并领会其内容。
[籍(jí)]不读jì。
[突然]在短促的时间里发生,出乎意外。例句:部队突然接到了“立即奔赴(fù)
抗洪一线”的命令。
[固定]使固定。
[随意]任凭自己的意思。
[调节]从数量上或程度上调整,使适合要求。“调”又读diào,如“调查”。近义
词:调整。
[简单]结构单纯;头绪少;容易理解、使用或处理。
[齿(chǐ)]不读cǐ
):除法 除掉?除(chú ?):涂色 涂抹?涂(tú
[球]不要少写右上部的点。
[名堂]成就;结果。
[聘请]请人承担工作或担任职务。
[沙皇]俄罗斯和保加利亚过去皇帝的称号。
[千里迢迢]形容路途很遥远。例句:他千里迢迢来到洛阳,拜师学艺。
[拜访]敬辞,访问。
[欣赏]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情趣。例句:他站在楼上,独自欣赏着这迷
人的夜景。
句导读1:这句话是全文的总起句,点明了文章的主题,既有许多伟大的发现是
在玩耍中产生的。
句导读2:“一边??一边??”是并列关系的关联词,讲了列文虎克同时做着
两件事—看门和磨镜片。
句导读3:这是列文虎克第一次玩镜片,玩出了名堂—做成放大镜,可以看细微
的东西。(重点)
句导读4:列文虎克再次玩放大镜,突发奇想—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说明他
非常善于思考,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重点)
句导读5:写列文虎克对发现的新现象很惊奇。朗读时,应读出惊讶的语气。
句导读6:写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的过程。在玩中发明了显微镜,真是玩出了大
名堂。课文表面是讲列文虎克的玩耍,而实质是讲观察、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
科学创造和发明的出发点和原动力。发明显微镜反映了列文虎克的探索精神。(重
点)
句导读7:发现了微生物,“小人国”“居民”加了引号,这是对微观世界和微生
物的拟人说法。加上引号,不仅起到强调的作用,还使这些词语具有特殊的意味,
避免了使用一些术语的枯燥,使表达更形象,增强了趣味性和可感性。(难点)
句导读8: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科学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发现产生了。
这句既是对上文的总结,又引起了下文。
句导读9:列文虎克玩出的这个大名堂在科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
句导读10:写出了这一伟大的发现在社会上很有影响,震惊了世界。“玩具”加
上引号,指的是放大镜;“居民”指的是微生物。
自然段导读3:写列文虎克一边看门,一边磨镜片,做放大镜。
自然段导读4:写列文虎克再次玩放大镜,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发明了显微
镜,进而发现一个全新的微生物世界。
自然段导读5:写列文虎克玩出的大名堂,对人类的贡献之大,轰动了世界。
第一部分(1段):课文的总括,写在科学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发现是在玩耍中
产生的。
第二部分(2~5段):主要写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时玩出了科学史上的一个伟大
的发现。
●●课文结构
●●中心思想
主题解说:本文主要写荷兰人列文虎克在玩镜片时发明了显微镜,进而发现了微
生物的世界,表现了列文虎克在玩的过程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探索精神。启
发我们在平时的玩耍、游戏中,也要养成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感悟心语:与其说列文虎克是在玩中走近科学的殿堂,不如说他是在强烈的好奇
心和求知欲的推动下攀登上了科学的高峰。好奇心和求知欲才是科学创造和发明
的出发点和原动力。将玩与好奇心、求知欲结合起来,相信我们也会玩出名堂。
●●写作手法
写出玩时的情形。
本文讲述的是列文虎克一边看们,一边磨镜片,玩放大镜;再次玩放大镜,把两
片放大镜放在一起,发现了显微镜;接着写她在玩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
全新的微生物世界。全文贯穿了一个“玩”字,将主人公“玩”的过程及收获写
的淋漓尽致,使文章层次清楚,重点突出。
那么,怎样写出玩时的情形呢?
1.回忆哪次“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认真会想平时自己最喜欢玩的游戏是
什么,如:捉迷藏,荡秋千等。
2.把最喜欢的一次“玩”的玩法和玩的过程作为重点写下来。并写出玩时的乐趣
和感受。比如、写《荡秋千》:坐在秋千上,什么也不想,一上一下,来来回回,
有一种飞翔的感觉。看看周围,一阵阵风吹过,一只只鸟儿飞过。在秋千上,我
什么也不想,晃眼望望远处的景色,抬头望望蓝天,几朵漂浮的白云好像托着我
的蓝色梦想??恍惚中已经过了很久,一个小时就过了,可我还是不想停下。“秋
千”这“古老”的玩具,伴我度过童年的开始,童年的结束,一天又一天,一年
又一年。荡秋千那种忽上忽下的感觉,就是一种刺激,我喜欢秋千又高又远的刺
激??每次,我都要把秋千荡的很高很高,一点儿也不感到害怕。
●课后练习
●●课后习题
1.这篇课文真有意思,我要多读几遍。
老师来指导 本文的朗读基调是亲切惊喜的。语气活泼自然,语调的变化幅度较
大,尤其是有了惊奇地发现时,语气语调都要有较大的变化。
答案供参考
2.这个故事是我很受启发,我想和大家交流交流。
答案供参考 这个故事是我很受启发:我知道了科学上的伟大发现其实在玩耍
中也能产生,我在以后玩的过程中也要像列文虎克那样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我
还懂得了“观察、好奇心和求知欲”是科学创造和发明的出发点和原动力。
3.小练笔 平时我们都爱玩,让我们来写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吧。
答案供参考
捉影子
傍晚,我和好朋友李刚一起出去散步。我无意中发现,我们走到路灯下时,影子
就会神不知鬼不觉的“溜”到我们的两侧;当我们做过路灯的时候,影子优惠突
然出现在我们的前面或后面。我觉得这太有意思了。
于是,我建议玩“捉影子”的游戏,李刚也说这个游戏有趣。我趁李刚不注意,
悄悄地绕到他的背后,一下就踩住了他的影子,还大叫一声:“捉到了!”李刚先
是一愣,然后便向我进行反攻。我左躲右闪总是摆脱不了他。情急之下,我气呼
呼地说:“不玩了,不玩了。”于是,李刚停了下来。我悄悄地来到他的身后,说:
“嗨,这回你可捉不住了吧?”不料,李刚大喊一声:“快看后面!”我吓了一跳,
猛的转了身,李刚迅速地冲了过来,踩住我的影子。
我也不甘示弱,急忙去踩他的影子,就这样我们一路追着,跑着,闹着??
虽然,我们都知道影子是捉不住的,但“捉影子”的游戏十分有趣,让我们玩
的开心不已。同时,我也发现有了光,才有影子,而且我们在灯下的位置不一样,
影子的方向也不一样,真有趣!
●●拓展习题
●课外拓展
●●课文背景
列文虎克简介
列文虎克(1632—1723),荷兰生物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幼年没有接受过
正规教育。16岁即外出谋生,过这漂泊无依苦难生活。由于勤奋及本人特有的
天赋,奇一生磨制了400多个透镜。列文虎克制成了简单的显微镜,1675年发
现了原生动物,1683年又发现了细菌。
●●知识拓展
关于“观察”的名言
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
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 —苏霍姆林斯基
观察,观察,再观察。 —巴
普洛夫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 —伽
利略
细节在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 —爱
默生
作文二:《“玩”出名堂》1600字
[摘要]作为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应该成为一名有心人,选择和投放适宜的区角材料,最大程度地唤醒幼儿的已有经验,激发幼儿积极主动愉快地表达和表现的愿望,让材料和幼儿互动,使幼儿的能力不断得以提升。
[关键词]幼儿 区域活动 材料 巧投放
孩子们都爱"玩",他们在"玩"中不断地成长,而区域活动则是利用各类资源,运用个别、分组和集体相结合的活动形式,使幼儿进行自主选择、探索发现、合作交流的游戏活动。因此幼儿十分喜爱区域活动。玩什么、怎么玩都可以由他们自己决定,老师所要做的就是选择能够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活动材料进行投放。
1.要满足幼儿的兴趣探究
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新鲜、有趣、好玩的事物感兴趣,他们会因材料的新奇有趣而产生操作欲望,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提供的材料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的主动性,保证幼儿积极地参与操作活动。
2.要保证幼儿取得与教育目标一致的探究结果
艾里克森指出:促进幼儿自主性和主动性的发展,是早期教育的基本任务。而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目标性和探究性是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的前提。
由于区域活动是主题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主题目标的指导下,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开展的系列活动。因此,材料投放应具有目标性,根据近阶段的主题目标和幼儿的活动需求及时投放活动材料。活动材料还应具有探究性。材料的探究性能引发幼儿动手、动脑,支持幼儿与活动环境的积极互动,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客观事物进行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探究是儿童在动脑思考基础上的动手操作,是儿童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交织进行的活动。不能让幼儿开动脑筋思考的动手操作活动,不能被看作探究活动。例如,给幼儿一个用废旧材料制作的机器人模型,让幼儿根据教师的要求,找一找机器人身体的各个部位都用哪些材料制作的,有些什么不同,这并不是一种典型意义上的探究活动。如果交给幼儿各种材料,如各种纸盒、瓶罐、光盘、瓶盖等等让幼儿自己拼装出机器人,就是一种探索活动。因此,我们在材料的提供上,还应密切注意材料的探究性。材料是开展区角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幼儿建构知识的依托,符合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对幼儿能否主动参与有很大的影响。在这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活动内容,体验操作和交往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发现、探索和表现,有效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是对集体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补充,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较理想的教育手段之一。而在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既重要又复杂,它的重要性体现在缺少材料,就会影响区域活动的正常开展;复杂性体现在作为幼教工作者,如何投放区域活动中的相关材料,以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需求,是值得我们当前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3.区域材料应具有丰富多样性
多种多样的材料能给孩子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为此,可以发动孩子和家长一起收集材料,当然要坚持适合、实用、安全、卫生的原则。我们还可以结合区域活动目标,通过一物多用、废物利用、以物代物的办法,提高材料的利用率与教育效率。根据幼儿的认知、情感、动作、语言、社会性等发展的需要,站在幼儿的角度,从孩子的心理出发,可为孩子创设角色区、探索区、美工区、音乐区、阅读区和运动区等不同形式的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动手、动脑、并且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活动的场所和施展才能的机会。对于同一区域的材料投放,我们也强调多样性。比如:生活区、益智区、语言区、美工区、计算区等。在生活区那应投放一些为娃娃穿衣、戴手套、扣纽扣、喂动物宝宝吃东西等材料。把一些泡沫、碎布、贝壳、树叶、空瓶、纸盒等废旧材料,投放到操作区后,孩子们会把这些不起眼的东西,在他们富有创造性的小手中变化莫测,转眼间会被制作成娃娃、汽车、蝴蝶、螃蟹等他们所喜爱的玩具。做到目标在前,选材在后,使材料有效的为目标服务。
总之,作为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应该成为一名有心人,选择和投放适宜的区角材料,最大程度地唤醒幼儿的已有经验,激发幼儿积极主动愉快地表达和表现的愿望,让材料和幼儿互动,使幼儿的能力不断得以提升。
作文三:《15.《玩出名堂》》1300字
三年级语文《15.玩出名堂》导学单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从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过程中受到启发。
2、写写自己玩中的乐趣和收获。 主备人:沈利刚 班级: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
【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从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写写自己玩中乐趣和收获。
【知识链接】
微生物是自然界的重要成员,细菌、病毒和真菌都是微生物。有些微生物会使人生病,流行性感冒就是由病毒引起的;有些微生物却是人类的好帮手,如,有的可以分解垃圾,有的可以消灭害虫,还有的是酿酒和做酸奶的功臣。
【自主学习】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读通句子。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小组评价:
【合作探究】
1、列文虎克在玩中做成了放大镜,玩出了乐趣。在玩放大镜中,他又玩出了什么?
2、细读后说说列文虎克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又发现了什么。
3、你知道列文虎克玩出了什么名堂了吗?
4、你想对列文虎克说些什么?5、读了课文,你对玩又有了哪些新的看法呢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训练反馈】
我能选
(发明 发现)
1、小强( )的自动晾衣架受到了大家的称赞。
2、伊琳娜( )金鱼放到装满水的杯子里,水会漫出来。
( 聘请 邀请)
1、列文虎克被( )为皇家学会会员。
2、学校的革命烈士事迹报告会( )了几位老红军战士参加。
课文回放:列文虎克玩( ),做成( );列文虎克又玩( ),做成( );后来,列文虎克玩出了大名堂,最早发现了( )。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从列文虎克的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和同学交流一下吧!
【拓展延伸】
《鲁班造锯》
鲁班是我国古代最负盛名的能工巧匠,也是一位十分伟大的发明家。传说现在木工所用的锯子就是鲁班(发现 发明)的。一天,鲁班到一座高山上去寻找木料。突然脚下一滑,他急忙伸手抓住路旁的一丛茅草。手被茅草滑破了,渗出血来。“怎么这不起眼的茅草这么锋利呢?”他忘记了伤口的疼痛,扯起一把茅草细细端详,(发现 发明)小草叶子边缘长着许多锋利的小齿。他用这些密密的小齿在手背上轻轻一划,居然割开了一道口子。他想:要是我也用带有许多小锯齿的工具来锯树木,不就可以很快把木头锯开了吗?那肯定比用斧头砍要省力多了。于是,他就请铁匠师傅打制了几十根边缘上带有锋利的小锯齿的铁片,拿到山上去做实验。果然,很快就把树木锯断了。鲁班给这种新发明的工具起了一个名字,叫做“锯”。
1.认真默读,争取把这个故事记住,讲给朋友听。
2.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词语。
3.为文中加点的词语,找一个近义词。
伟大--( ) 端详--( ) 肯定--( )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作文四:《玩出名堂说课稿》3700字
《玩出了名堂》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5课 《玩出了名堂》。下面我将从设计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设定、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基本理念
阅读学认为:阅读教学的直接目标是培养阅读能力,间接目标是发展思维能力,潜在目标是陶冶思想情操。《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阅读的综合能力是阅读技能的分项训练逐步形成的。本节课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努力营造在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其思维,轻松习得表达方法。
二、说教材分析
《玩出了名堂》是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组的第三篇课文,该单元以“细心观察”为主题展开。
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说的是列文虎克玩镜片,之后,做成放大镜,接着,做出显微镜,最终发现了微生物世界,玩出了大名堂。课文语言表达准确而又生动活泼。全文贯穿一个“玩”字,字里行间渗透着创新思维的要素,即:兴趣、耐心、观察、思考。这篇课文紧扣观察的专题,目的是启发学生在平时的玩耍、游戏中,如能细心观察,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可能会有所发现,从而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观察事物的习惯。
三、说学情把握
1、三年级的学生不大会通过细致的阅读文本,理清文章的脉络,概括主要内容。
2、由于年龄小、缺少社会经验等原因,对于人物品格以及事件中蕴含的道理等内容,学生理解起来也会有较大困难。
3、学生阅读经验、方法积累的还不多,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尝试运用一些简洁而有效的方法,如:查找资料、联系上下文、品词品句、边读边想象等。
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教学我安排两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初读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学习课文第一、第五自然段。下面,我就具体说说第二课时的目标、重难点、预设流程等。
四、说教学目标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借助阅读地图,梳理、概括文章内容。
2、欣赏品味描写列文虎克怎么玩以及玩中发现的句子、段落,感悟作者语言表达的妙处。
3、在阅读中感受玩出名堂的乐趣,产生观察发现的欲望。
4、初步学习写自己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教学难点:
从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过程中受到启发,从而培养在观察中用心思考、勤于动手,才能有所发现的道理。
五、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基于对教材这样的理解,本课我遵循“以学定教、以人为本、以读带讲”的基本思路,主要采用品词析句、朗读感悟、读写结合、整体把握等方法。
2、说学法: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六、说预设流程
(一)回顾“玩”出名堂
1、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中写到“玩出名堂”的是——列文虎克。
2、复习回顾:他玩出什么名堂?
交流课件出示:
最早发现了微生物,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英国皇家学会知道了他的发现,聘请他为皇家学会会员。 连英国女王和俄国沙皇也千里迢迢前去拜访他,欣赏他的“玩具”,并从“玩具”里观看新世界里的“居民”。
3、课件出示P59页学习小伙伴及泡泡中的话:真想不到,玩也能玩出名堂。
【导课的艺术讲究的是“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像磁石把学生吸引住,这是第二课时教学,紧扣课题“玩出名堂”复习课文第5自然段,让学生由心底感叹“真想不到,玩也能玩出名堂”继而产生强烈的探究列文虎克玩耍过程的欲望。】
水到渠成,自然过渡:那他是怎么玩才玩出名堂的呢?让我们阅读课文3、4自然段,走进列文虎克玩耍的世界。
(二)梳理“玩”出花样
1、运用速读的方式,梳理“玩”的过程。
(1)带问题速读2、3、4自然段:他是怎么玩的?每一次玩都玩出什么名堂?
(2)学生边读边圈画重点词。
(3)随着学生的发言,课件出示以下:
玩镜片
磨镜片,做成放大镜
玩放大镜,做成显微镜
发现微生物
2、根据圈画,指导学生完成阅读地图。(阅读地图可以更有创意些)
玩镜片→做成放大镜→玩放大镜→做成显微镜→发现微生物
3、根据阅读地图,指导学生概括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过程。
方法指导:小朋友们看自己做的阅读地图,加上人物和一些连接词,就可以用一句话把事情说清楚。
【叶圣陶先生在谈到学习语文时,反复强调两点:“第一,必须讲求方法”;“第二,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终身以之的习惯”。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天生的,需要老师交给他们阅读方法。在梳理段落主要内容时,运用速读、圈画、做阅读地图无疑是高效而轻松的学习方法。】
(三)品味“玩”中乐趣
1、再读2、3、4、自然段,在写列文虎克“玩”的过程中,哪个句子的描写特别吸引你?边读边在旁边写下一个你想到的词语。
2、预设交流:
“玩”——耐心:
“这份工作相当清闲,他待着没事,就一边看门,一边磨起了镜片。他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做成放大镜,用来看细微的东西或者阅读字很小的书籍。”
抓反义词“厚、薄”体会耐心、艰辛。
读着读着,你有没有发现这里藏着一对意思相反的词(薄 厚) 把一块厚厚的玻璃磨成薄薄的,你读出了什么?(批注:耐心) 补充资料:他为了得到喜欢的放大镜,忘记了休息,忘记了疲惫,一只磨,直到手磨出了水泡。
“玩”——观察、思考、兴趣
“有一次,列文虎克又在玩放大镜。他突然想到: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他一试,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他越玩越带劲,就把一片放大镜固定,让另一片放大镜可以随意调节,这样就做成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
(1)读读句子,抓住他想的句子朗读,体会玩出名堂背后的观察、思考与兴趣。
(2)你平时是怎么玩的?有没有玩着玩着突然想到什么,发现什么?学着课文的句式,把你平时的发现和同桌交流交流
句式,我在玩—— ,突然想到:——,会怎么样呢?我一试,啊,————!
“玩”——发现
他用显微镜观察水,看见水里有许多小生命挤来挤去;观察牙齿,看见里面有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小东西。他发现,除了我们平时看到的世界,还有另一个平时看不到的世界。那是一个“小人国”。“小人国”里的“居民”,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
(1)哪些地方吸引你?(“小人国”“居民”)
(2)“小人国”“居民”指的是什么?(微生物)
(3)播放录像:介绍小人国的细菌、真菌等生活情况,介绍列文虎克发现小人国的有关信息。
(4)课文为什么不用“微生物”而用“小人国”“居民”? 体会作者用词的幽默风趣。
【崔峦老师指出“语文是学习语言的课程!阅读是学习语言的基
本途径!”本文虽是资讯类文章,但是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特别是对于微生物的描写细致入微,这样的语言是需要学生去品味、去咀嚼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媒人”,带领学生领略语言的魅力,继而体会到文字背后藏着的关于耐心+思考+观察+兴趣=名堂的丰富内涵。】
(四)感悟“玩”出道理
1、列文虎克为什么能够玩出这么多的花样?我们能够从中体会出什么道理呢?用一句话回答。
2、学生发言过程中,师帮助归纳、提升,总结出列文虎克玩出大名堂背后的秘密。即:持久的兴趣;无比的耐心;细致地观察;用心地思考。
3、出示列文虎克名言。
要成功一项事业,必须花掉毕生的时间。——列文虎克
4、有很多科学家都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不断地探索,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富兰克林就是由于好奇心而揭开雷电之谜的。爱迪生,他小时候常常对人类的各种奇异的创造惊喜万状,他曾悄悄把家里的钟表偷出来,一件件拆开,然后再装上,一心要了解它的秘密。(课件出示相关介绍)
【 我们语文教师,在唱好课堂教学重头戏的基础上,应由此及彼,拓展阅读能力,信息量。此处拓展是文章开头“科学史上许多伟大发现是在玩耍中产生”的深度拓展,也可将学生引向广阔的课外阅读,课外观察。】
(五)学习“玩”的写法
1、再次默读2、3、4自然段,想想作者写列文虎克玩出名堂写了什么内容?
2、看阅读地图小结:写了他玩什么,玩的时候想到什么,发现了什么。
3、小练笔:玩一玩,写一写。写写自己在玩中的乐趣和发现。写的时候写清楚自己怎么玩,想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学习方法不应是教师传授的,而应是学生个体和群体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发现、习得的;写作能力是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反复历练、逐渐生成的。小练笔不应该成为课后的点缀,应该让学生练习运用课中学到的写作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如果本次练笔建立在课前引导学生玩耍后再写,效果更佳。】
七、板书设计
玩出了名堂
玩镜片→做成放大镜→做成显微镜→发现微生物 持久的兴趣、无比的耐心、细致地观察、用心地思考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结束语:总之,这节课是根据本年级学生的特点,让他们在读中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培养阅读能力,在读中发展思维,在读中学习写作方法,为学生营造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
作文五:《玩出名堂教案》2000字
15、>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说的是荷兰人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做成放大镜,在玩放大镜时,突发奇想,把两片放大镜片放一起有了惊人的发现,随后做成一架简单的显微镜,进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微生物世界。全文贯穿一个“玩”字,似乎列文虎克的重大发明创造是在不经意的玩中完成的,其实不然,正是列文虎克在玩的过程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玩出了震惊世界的名堂。
这篇课文紧扣观察的专题,目的是启发学生在平时的玩耍、游戏中,如能细心观察,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可能会有所发现,从而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观察事物的习惯。
学情分析:
三(8)班学生总体聪明活波,学习很好,积极发言,善于表现自己的不到一半,缺乏自信。所以,我时刻注意给孩子自信。
设计理念:
课文内容围绕:“玩”和“名堂”这个有趣的故事为线索,设计注重联系这两个方面设计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抓住线索边读边思考,在相互讨论交流中理清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和微生物的过程。让学生从交流中得到启发,打开思路,能写自己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阅、固、调”等6个生字。会写“堂、镜、闲”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运用已有方法识字,认真写字。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内容,从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过程中受到启发。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 学习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了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
2、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培养差生自信:
问:班上谁差?(学生会说出来,老师不断否定,放大差生的闪光点,直到找不出差生了,所谓的差生高兴了,自信了,顺势导入)
今天认识世界著名的最差孩子,6岁丧父,大字不识几个,16岁卖布,时间不长就关门了,生意做不下去了,除了家乡方言,其它语言都不会。他差不差? 要活命,得吃饭,只好把门看,他叫王元。(板书:玩)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信心,激发读书的兴趣和欲望。利于学生快速进入文本。]
二、初读感知,畅谈感想
由“玩”想到“玩耍,贪玩,玩物丧志??”这个世界著名的最差孩子怎么玩想知道吗?58页15课会告诉大家他是谁?怎么玩? 读之前先看自读要求。
1.教师出示自读要求:
(1)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读通句子。
(2)读完以后,想提出什么问题?
a. “名堂”什么意思?
b. 为什么还能玩出了名堂?
c. 他玩出了什么名堂?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读,允许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方式。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真正做到自主学习。让学生把问题提出来,让他们带着任务去阅读。诱发互动的渴望。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并且,充分的交流阅读收获是一个实效性很强的学习方式。]
2.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认读生字情况。
(2)出示新词,各自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词语的。
(3)小老师教生字,开火车熟悉生字。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3. 指导写字
1. 出示生字卡片“拜、具、待、闲、阅、腿、随、堂、镜”。
2. 小组内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方法。
3. 仔细观察发现特点,提醒写字注意事项,介绍写字经验。
4. 学生写字。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写字基础。因此,鼓励他们交流识字方法、引导他们观察发现结构特点。发挥其积极性和自主性。]
三、再“玩”课文,整理板书,整体感知
玩耍常被看成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的行为,然而在科学史,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却是在玩耍中产生的。课文中的孩子竟然“玩出了名堂”。他是谁?是怎么玩的?他玩镜片,咱们“玩”课文。
1. 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
. 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遇到生字、新词想办法读准。 b. 同桌互相听读课文,纠正字音,读通句子。
2. 学生交流。通过自读,你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在交流中可以让学生介绍一下搜集的有关列文虎克的资料。
[给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以自主学习成果激励成功学习的自信。目的是掌握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 指导第三自然段。重点指导读准多音字的读音。
多音字有“看、 待、 磨 ”
b. 画出“玩”的句子,指明读,说一说。列文虎克喜欢玩什么?是怎么玩的?
c. 想一想。从他玩镜片的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体会列文虎克玩镜片的特点:在做中玩,在玩中做。
d. 联系自己的“玩”,谈谈你对他的这种玩法的看法。
e. 带着赞赏的感情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充分的朗读是理解课文的扎实有效途径,真正做到在读中感悟。时时把“玩”与“名堂”紧密联系在一起。]
四、课堂练习,当堂展评
1.练习写生字。
2.当堂展评。
五、课后作业:搜集并阅读古今中外“玩出名堂”的故事。
2.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作文六:《玩出名堂》3200字
玩出了名堂(第二课时)
开课课题:三年级上册15、玩出了名堂
开课教师:郊尾中心小学 林晓白
开课时间: 2012年11月1日
开课地点:郊尾中心小学多媒体教室
听课成员:郊尾中心小学先学后教全体语文课题领导成员、老师: 课堂记录:郊尾中心小学 陈丽芬 黄燕英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谈话导入
师:上节课学习了课文《玩出了名堂》,认识了列文虎克,那么这节课继续
了解他怎么玩,玩出了什么名堂。
2、出示自学提示: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思考一下:列文虎克玩出了什么名堂?(5分钟后指名回答)
师:按自学提示的要求把课文读通读顺,边读边思考。
生:(自学课文)
(5分钟后)
师:大部分同学读得很认真,那么列文虎克玩出了什么名堂?
生:他发明了显微镜。
师:他发明了显微镜,还受到了英国女皇的拜访,这个“玩具”出现在课文
的哪一自然段?
生:第5自然段。
生自由读第5自然段。
二、写字指导
课件出示生字“拜”让学生先观察。
师: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它是左右结构,左边撇横横撇,右边四横一竖。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师播放视频“拜”的姿势图,了解“拜”的意思,并要求学生对照课后田字
格自己先写2个。
生书写“拜”后,师范写“拜”并提醒书写左右结构的字,左右要写得紧凑
一点。
师:“拜访”是什么意思?
生:看望病人。
生:过年时去朋友家拜年。
师:拜访比看望更隆重,拜访的对象更令人尊敬。是啊,当时的列文虎克只
是一位普通的看门人,却吸引了两个国家的领导人前去拜访,这堂课,我们就去
好好地研究“他”到底是怎么玩的。,
三、感知课文内容
1、先学环节
(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用心默读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画出描写列文虎克“玩”的句子,可以在
书旁写写你的感受。3分钟后指名读句子。
学生自学,寻找句子。
1、后教环节:
“玩”的句子的理解,同学们交流反馈,班级交流汇报。
师:你找到了哪个句子?
生:(1)“这份工作相当清闲,他待着没事,就一边看门,一边磨起了镜
片。他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做成放大镜,用来看细微的东西,或者阅读字很小
的书籍。”
课件出示① 多音字“待”“磨”:指名读,全班齐读。
师:谁来读读这句话?
指名读。
师:读着读着,你发现了吗?句中有一对反义词,它们分别是谁?
生:薄与厚。
师:磨呀磨呀,最终磨成了薄薄的镜片,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小组讨论,时间2分钟)
师:有想法吗?
生:磨镜片是件非常无聊的事,他为什么能坚持呢?
生:因为他非常喜欢磨镜片。
(师相机板书:喜欢)
师:谁还有想法?
生:他很用功,很细心。
生:也很有耐心。
师:从哪里看出他很有耐心?
生:我是从“他把厚玻璃的四周??的书籍。”
师:老师看过这样一则资料,有一次列文虎克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放大镜,他放
弃了休息,一直磨,一直磨,夜以继日的,直到双手都磨出了水泡。那么,谁能
把这份喜欢、耐心读出来呢?
指名朗读句子
师:语速慢些,才能读出耐心
全班齐读“这份工作相当清闲??字很小的书籍。”
师:读得不错,还找到哪些句子?
生:有一次,列文虎克又在玩放大镜??像兔子的腿。
师:谁能把这话有感情地读?
生读。
师: 谁再来读?
生又读。
师:多么神奇的发现!再次请位同学读一读。
生又读。
师:请同学们要注意停顿。
生又读。
师:读得慢点才能体现列文虎克一边读一边思考。
生齐读。
师:你们读得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今年的科学课上,你们也观察了不少东西。那
么我们也用上这个句式,把你们当时想的,试的,发现的来说说看。
课件出示:
当堂训练:指导仿说句子(时间5分钟):
我突然想到: 会怎么样呢?我一试,啊,不得了, 。
先同桌交流。
生:我突然想到:用望远镜观察星星会怎么样呢?我一试,啊,不得了,星
星跑到我头上。
生:我突然想到:用放大镜观察蝴蝶的翅膀会怎么样呢?我一试,啊,不得
了,蝴蝶的翅膀像鲜花一样美。
生:我突然想到:用放大镜观察小草会怎么样呢?我一试,啊,不得了,小
草变得跟柱子一样粗。
师:这就是边学边玩还边创造呢?真好,你们和列文虎克一样,不但立于善
于观察,还敢大胆实践。你看,他这一玩,还真是不得了。列文虎克越玩越带劲,从玩镜片到做成放大镜再到最后发明显微镜。有了自已的发明创造后,他是兴致
勃勃地把他所能想的小东西一个接一个地放在显微镜观察。可是不久,他又不满
足于现状,他制造了更高倍数的显微镜去观察更小的物体。
出示显微镜图,直观认识显微镜。
课件出示:他用显微镜观察水??比地球上居民多得多。
师:读了这些句子,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生:句中的“小人国”指什么?“居民”指什么?
师:看来有不少疑惑,看了一段视频后,你的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四、播放视频,初步了解“微生物”
1、“小人国”及“小人国里的居民”指谁?播放视频了解“微生物”。
2、读一读课后资料袋里的内容,明确微生物对人类的作用。
师:对微生物感兴趣的同学课后继续探究。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
堂。
课件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生齐读。
师:对于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来说,他可以在玩中对自已感兴趣的事情进行长达数十年的研究,他用自己无比的耐心,细致的思考,以及聪明才干,一步一步“玩出了名堂”,为人类打开了认识微光世界的大门,他的发现足以令世人称叹。如果有人对你说你还在玩再玩就荒废了学业,你会怎么说?
生:玩也能玩出大名堂。
师:是呀,(师引读第一自然段)
师总结:在玩中,带上一份耐心,带一份思考,带上一份聪明??
五、作业布置
1、造句
①“一边??一边”:
②“我突然想到: 会怎么样呢?我一试,啊,不得了,
2、小练笔:写自己在玩中的乐趣或收获,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15、玩出了名堂
喜欢 耐心 思考
评课记录
记录人:陈丽芬 黄燕英
2012-11-1
一. 主持人谈话
郑素贞:听了这节课,可以看出林老师平时下的功夫挺多,请林晓白老师谈教学反思
二. 授课人谈教学反思
晓白:以玩为线索,讲列文虎克玩什么,怎么玩,玩出什么名堂。这篇课文后有个小练笔平常我们都在第二课时中落实,但考虑了很久,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学生的现有水平完成小练笔会有难度,所以就放弃了,放在这节课的作业里。我在掌控班级方面经验欠缺,心里有点慌乱。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惠娟:听了林老师的课,觉得自己以后要认真备课。
庆军:“先学后教”与平时教得差不多,先提几个问题,让学生自学,然后在小组和集体交流中解决问题。林老师备课认真,多媒体运用得心应手,仿写句子设计不错,但应提醒学生需把四周磨薄才是放大镜。 玉烟:其实我自己对“先学后教”课题也有点茫然,刚才我边听边思考,这节课要让学生学什么,先学环节,让学生先学,更应让老师先学,走进文本。听这节课,觉得晓白老师整体素质好,对学生难点演绎不错:“拜”字字理解说,用课件帮助学生感观认识显微镜,微生物。但要完成小练笔,第一课时理解就要把列文虎克怎么玩,玩出什么名堂这些问题解决。第二课时才有时间落实小练笔,这篇课文讲列
文虎克玩什么,怎么玩,玩的层次,先磨镜片,将镜片四周磨薄变成放大镜,又玩放大镜发明了显微镜,这节课学生了内容上的读懂不是很透,表达方法上的引导较欠缺,应抓住训练点,让学生学,发现什么秘密(不要只注意内容上的教,更应注意表达方法上的后教) 惠姗:看来大家对“先学后教”的理念不够深刻,先学后教,复习环节后出示自学提示这个环节在第一课时应落实,中年级对课文的体会、感受,课堂上手把手教,兵教兵,小组讨论较为欠缺,小练笔为什么而练,练笔应教给学生方法。
晓白:对作文指导有些困惑,以前“心灵作文”的课题注重学生独特的内心感受。
玉烟:那是心灵作文刚开始时在情感上做文章,心灵作文的后续部分是注重学生怎么写,内容要具体化,而不是泛泛而谈,更深层次表达情感。
作文七:《玩出名堂教学设计》1500字
?精品文档?
玩出名堂教学设计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3,教师导入玩耍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的行为,然而在科学史,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却是在玩耍中产生的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题目就是“玩出了名堂”2,画出表示“玩”的句子,指名学生再读指名学生多人次朗读,以使学生尽可能地摄取更多信息,生发感想3,交流讨论,?教师引述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同学们平常爱玩什么,爸爸妈妈是怎么对待的,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3、注意“拜”起笔是撇不是横,右边是四横不是三横,“具”的里面是三横,不要少写一横?听写生字词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指导写“随”咱们从头到尾把这个故事再读一遍,要读的有滋有味,再体会体会列文虎克玩出名堂是不是因为这些,可以吗,动手动脑动脑动手2、他是一边看门,一边磨镜片说明他、想看看水里的小生命挤来挤去的样子吗,板书设计15、玩出了名堂玩名堂那他是怎样继续他的“玩”,学习第四自然段《玩出了名堂》说课稿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教学本课时,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学法,1、抓重点词句品读文中描写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玩出了哪些名堂的句子很值得学生品析感悟2、朗读感悟通过创设多种形式的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语感,也将学生内化的情感表达出来在教法上,我遵循以学定教的原则如在上课之初,以“玩”切入,让学生说说
1 / 3
?精品文档?
自已平时怎么玩,让孩子自然而然、满心欢喜地进入课文齐读品味句子,连英国女王和俄国沙皇也去拜访他看他的玩具两个国家的领导人去拜访一个看门人,他到底做了什么,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四自然段3、谈感悟,在本课最后,我设计让学生谈自己的感悟最后老师归拢、提升,有时玩耍也并不是都是浪费时间的,有的伟大的发现都是在玩耍中产生的,当然这玩耍需要耐心、细致的观察、用心的思考才有可能有伟大的发现最后老师提出希望,老师也希望我们班的同学也能在玩耍中玩出大名堂,到时老师也会引你为傲的3、出示词语了什么问题呢,d,联系自己的“玩”,谈谈你对列文虎克的这种玩法有什么看法,e,带着自己所产生的情感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才“玩”出了震惊世界的名堂、有一天,列文虎克又在玩放大镜他突然想到,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他一试,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他越玩越带劲,就把一片放大镜固定,让另一片放大镜可以随意调节这样就做成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这份工作相当清闲,他待着没事,就一边看门,一边磨起了镜片,,,,师呈现显微镜五、老师补充资料,列文虎克只有初中文化,工作也只是看守大门,定时到钟楼去敲钟教学反思新课程标准就阅读要求我们做到,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尝试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重视默读,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读书的
2 / 3
?精品文档?
训练,力求读透、读精,即要通过阅读培植学生自我感受以及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又要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中体验语文情感,丰富语文的积累《玩出了名堂》这篇课文,我就是朝这个要求做的
3 / 3
作文八:《“玩泥巴”玩出名堂》1400字
“玩泥巴”玩出名堂
“玩泥巴”玩出名堂
70岁的王玉生退休之前是天津某公司老干部处处长。每日做老干部工作,他也谋划着自己的晚年生活――人老了,要有一点儿自己的爱好,不然,腻烦得慌。
退休之后,他立刻到老年大学报名,本打算去学篆刻,不曾想,碰到了一位老朋友,老友说,这儿有个泥塑班,咱们一块儿玩泥巴吧。王玉生想起小时候玩泥巴,摔“啪啪响”、扣模子的欢乐时光。小时候没玩够,老了就接着玩吧。一群“老小子”就凑在一起走进了泥塑的艺术殿堂。
王玉生没有绘画基础,也没有学过素描,对人体骨骼和体形特征更是一窍不通,他就从挖泥开始。赤日炎炎的夏天,只见他大汗淋漓,汗衫贴在身上就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似的,连拖带拉弄回家整一个编织袋子,一边拖还一边咧着嘴直笑。
老伴儿打开淌着黄泥汤子的编织袋一看:嗨!多半袋子土坷垃!把她给烦的。烦心事还在后头呢,大盆小盆全让他占上了,里面泡的全是泥。他用手和,使劲揉,装在塑料兜里,在阳台上啪啪地摔,溅得地上脏兮兮的??
爱干净的老伴儿实在是忍无可忍,说他,你学点儿嘛不好?弄得这么脏。他嘿嘿一笑,也不言语,把摔成方形的泥巴码在阳台的角落里,抄起墩布擦地。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没有一点儿基础,鼓捣泥塑,难啊!老师像手工作坊的师傅那样教他们,先从仕女头像学起,他反复捏了几次,回到家里把捏的仕女给老伴儿看,老伴儿说,你这哪是仕女呀,是丑丫头,是男扮女装。这对他是一个“刺激”,激起他敢于挑战的劲头儿。王玉生是左撇子,开始做出的人脸不匀称,一边鼓,一边瘪,开脸儿也不好??他相信勤能补拙,就笨鸟先飞、笨鸟勤飞,经过不懈的努力,还就像模像样了。
后来,他不满足课堂上的教学进度,自己买来泥塑方面的书籍,边看边学边琢磨。让他感觉最难的是做瑞兽貔貅,刚开始,不是貔貅腿软了,就是腰塌了,把他给难坏了。反复琢磨,他把貔貅分开做,头部、腹部、四肢,做好了,晾到半干,再组装在一起,然后把它腹部垫起,腰也不塌了,成功啦!
他玩泥巴不光自己乐呵,还给家人添乐子。北京奥运会之前,8岁的小孙子“下达任务”要爷爷给他做福娃。他忙活到大半夜,做出了一组5个福娃。孙子看了爱不释手,到处显摆。亲家听说了,也要;亲朋好友们见了,都要。他共做了三十多套福娃,虽然很累,但心里头高兴啊!
玩泥巴,改变了他的晚年生活,更让他找到抒发自己心愿和情感的途径。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亲戚家发现了一尊石膏的鲁迅塑像。鲁迅是文学大师,“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让他敬佩。他找亲戚借来塑像,照着样子做。做成了,摆在家里,是对自己的精神鼓舞。又做了一个,送给亲戚,人家很高兴,借走一个,送回来俩,能不高兴吗?
他还有一尊“马恩塑像”,下面写着一行字:“英特那雄耐尔一定要实现”。那是1993年,他去上海社科院开研讨会,一进大门有一尊庄严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塑像,他在那里摄影留念。十几年之后,他在翻看老照片的时候怦然心动,于是做了一尊“马恩塑像”。做成了,摆在家里,随时都能勾起那一段美好的回忆,也表达他对革命导师的缅怀之情。
一位好友的老母亲去世了,老太太生前喜欢他、信任他。他帮助好朋友送老人安详地上路后,他觉得还应该给这位慈祥的老人做一件事。于是找来老人的一张生前照片,完成了一尊老人的整身塑像,好朋友感动得流下泪水??
王玉生说,玩泥巴里挖泥、搬泥、摔泥都是力气活儿,练力量、练肌肉;捏泥人的时候,练手、练眼、练脑,延缓衰老;它还能让老年生活充满乐趣,广交朋友,精神充实,可见,玩也能玩出大名堂。
(责编:孙展)
作文九:《玩出名堂教学反思》1400字
玩出名堂教学反思
《玩出了名堂》这篇课文讲荷兰人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发现微生物这件事。整篇课文以“玩”为线索,以“名堂”为中心,因此在教学时我把“玩”与“名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提出“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玩出了什么名堂”这个贯穿全文教学的一个重点问题。
了更好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始,我从“玩”字入手引入新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课时,针对孩子好玩的天性,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爱玩的活动,在玩中有什么感受,从而自然引入新课的内容。这样的导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拉近了学生与学习内容的联系,容易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在课文理解方面,因为内容不是很深奥,所以放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阅读是读者个性化的行为,阅读的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过程。阅读教学是为了引导和帮助学生阅读,老师对课文的解读,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与理解。教师不厌其烦地分析的句子,学生可能“不屑一顾”,不以为然。尊重个性,那又如何照顾全体呢,该如何去把握,所以在指导方面,我比较注重学生的独特感悟,学生对列文虎克的磨镜片的恒心赞赏,就让他们读出赞赏的语气,学生对列文虎克很钦佩,就让他们读出钦佩的语气,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学生的朗读能力得以提升。
20xx年10月18日,上午第一节课,是我来到新学校的第
一次公开课亮相。虽然没有特别精心的准备,只有“家常菜”的味道,但敬畏课堂的态度依然没变,服务学生的宗旨依旧没变。
每天的忙碌似乎把自己思考的时间都挤走了,所以利用中午短暂的休息对自己今天的课堂简单的做一反思。
满意之处,
1.本节课学生参与率高,达到95%。除了极个别同学没有发言之外,大部分学生都积极参与了课堂。
2.小组学习已初见成效,不仅有序而且有质。今天唯一的一次小组探究中,学生的表现可圈可点,巡视中小组成员之间的讨论交流非常激烈、精彩。
3.学生的说话、语言运用让课堂熠熠生辉。练习点设计合理,学生的发言精彩,教师的临场指导更是锦上添花。
不足之处,
1.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说出自己想说的话。总是因为40分钟的有限时间和提前预设好的学习任务,挤掉了了给学生更多表达、思考的时间。很多学生能够想到的东西,可能因为我们的着急就越俎代庖了。
2.处理生成性资源不够科学合理。在学习列文虎克玩镜片做成放大镜这一教学环节时,我补充了一份资料,然后让学生说一说看完资料候的感受。张宇鹏同学说,“我觉得他很可怜,因为他为了玩镜片都不管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听了他的发言,我顺势让其他学生否定了他的答案,随机评价,“真正可怜的应该是他的妻子和孩子吧。”
现在想想这样的处理不但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而且对理解人物形象毫无用处。如果我换一种方式提个问题,“同学们,你们联系课文内容想想,列文虎克自己觉得自己可怜吗,”。我想在学生的思维碰撞中,张宇鹏同学自己就会是否定的答案,而且还会使列文虎克的人物形象在同学们眼中变得更加高大,学生也能深切的感受到列文虎克对镜片的那种痴迷于热爱 。因为做感兴趣的事不会觉得累、不会觉得苦、更不会觉得可怜。
……
有缺憾的课堂是真实的课堂,其实不足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那就在今后的课堂中弥补、充实吧。
[玩出名堂教学反思]
作文十:《“玩泥巴‘玩出名堂》1600字
“玩泥巴‘玩出名堂
譬快乐时光
70岁的王玉生退休之前是天津某
公司老干部处处长.每日做老干部工
作,他也谋划着自己的晚年生活——
人老了,要有一点儿自己的爱好,不
然,腻烦得慌.
退休之后,他立刻到老年大学报
名,本打算去学篆刻,不曾想,碰到了
一
位老朋友老友说,这儿有个泥塑
班,咱们一块儿玩泥巴吧.王玉生想
起小时候玩泥巴,摔”啪啪响”,扣模
子的欢乐时光.小时候没玩够,老了
就接着玩吧.一群”老小子”就凑在一
起走进了泥塑的艺术殿堂.
王玉生没有绘画基础,也没有学
过素描.对人体骨骼和体形特征更是
一
窍不通.他就从挖泥开始.赤日炎
炎的夏天,只见他大汗淋漓,汗衫贴
在身上就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似的,连
拖带拉弄回家整一个编织袋子,一边
拖还一边咧着嘴直笑.
老伴儿打开淌着黄泥汤子的编
织袋一看:嗨!多半袋子土坷垃!把她
给烦的.烦心事还在后头呢,大盆小
盆全让他占上了里面泡的全是泥.
他用手和,使劲揉,装在塑料兜里在
阳台上啪啪地摔.溅得地上脏兮兮
的……
爱干净的老伴儿实在是忍无可
忍,说他,你学点儿嘛不好7弄得这么
脏.他嘿嘿一笑.也不言语把摔成方
形的泥巴码在阳台的角落里,抄起墩
布擦地.
没有一点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
儿基础,鼓捣泥塑,难啊!老师像手工
作坊的师傅那样教他们先从仕女头
像学起,他反复捏了几次,回到家里
把捏的仕女给老伴儿看.老伴儿说.
你这哪是仕女呀,是丑丫头,是男扮
女装.这对他是一个”刺激”,激起他
敢于挑战的劲头儿.王玉生是左撇
子,开始做出的人脸不匀称,一边鼓,
一
边瘪,开脸儿也不好……他相信勤
能补拙,就笨乌先飞,笨乌勤飞,经过
不懈的努力,还就像模像样了.
后来他不满足课堂上的教学
进度,自己买来泥塑方面的书籍边
看边学边琢磨.让他感觉最难的是
做瑞兽貔貅,刚开始,不是貔貅腿软
了,就是腰塌了,把他给难坏了.反
复琢磨,他把貔貅分开做,头部,腹
部,四肢,做好了,晾到半干,再组装
在一起,然后把它腹部垫起,腰也不
塌了,成功啦!
他玩泥巴不光自己乐呵,还给家
40
人添乐子.北京奥运会之前,8岁的小
孙子”下达任务”要爷爷给他做福娃.
他忙活到大半夜,做出了一组5个福
娃.孙子看了爱不释手.到处显摆.亲
家听说了,也要:亲朋好友们见了,都
要.他共做了三十多套福娃,虽然很
累但心里头高兴啊!
玩泥巴,改变了他的晚年生活,
更让他找到抒发自己心愿和情感的
途径.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亲戚家
发现了一尊石膏的鲁迅塑像.鲁迅是
文学大师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
让他敬佩.他找亲戚借来塑像,照着
样子做.做成了.摆在家里,是对自己
的精神鼓舞.又做了一个,送给亲戚.
人家很高兴,借走一个,送回来俩,能
不高兴吗7
他还有一尊”马恩塑像”,下面写
着一行字:英特那雄耐尔一定要实
现”.那是1993年他去上海社科院开
研讨会.一进大门有一尊庄严的马克
思和恩格斯的塑像,他在那里摄影留
念.十几年之后,他在翻看老照片的
时候怦然心动,于是做了一尊”马恩
塑像”.做成了,摆在家里,随时都能
勾起那一段美好的回忆.也表达他对
革命导师的缅怀之情.
一
位好友的老母亲去世了,老太
太生前喜欢他,信任他.他帮助好朋友
送老人安详地上路后,他觉得还应该给
这位慈祥的老人做一件事.于是找来老
人的一张生前照片,完成了一尊老人的
整身塑像好朋友感动得流下泪水……
王玉生说,玩泥巴里挖泥,搬泥,
摔泥都是力气活儿.练力量,练肌肉;
捏泥人的时候,练手,练眼,练脑,延
缓衰老;它还能让老年生活充满乐
趣,广交朋友,精神充实可见,玩也
能玩出大名堂.
(责编:引\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