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优秀作文]我笔下的春天》300字
我笔下的春天
春用她那纤细的手向天地一指,万物就都苏醒了。
题记
春在大家的眼中就像一个羞涩的小姑娘。好奇却又胆小,总喜欢和人们一起玩躲猫猫。但,和她变幻万物相比,我觉得她更像是一位魔法师。
冬在春的光辉下怏怏而去。春这个精巧的女子,用她的纺锤编织大地。瞧!那一抹绿迹。那定是春用来装饰大地的绿宝石。为了装饰花朵,就来那红霞都被她取来做衣裳
春是个很爱哭的小姑娘。雨又在淋漓的下着,不停息。我想又是谁惹得春姑娘不高兴了吧!
春是红花与绿叶的信使,是柳絮的希望;是天空与大地的女儿。在春、夏、秋、冬四个女儿中,天、地最喜爱的一定是她。
谁说二月春风似剪刀?我看就未必。春风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漫天飞舞的风筝就可以证明。
春,一个美丽的女子,给人们带来了希望。相信,此时的春姑娘也一定在某地和你玩着躲猫猫呢!
安徽宣城广德县新宇中学初二:徐小艺
作文二:《我笔下的春天》400字
春用她那纤细的手向天地一指,万物就都苏醒了。
——题记
春在大家的眼中就像一个羞涩的小姑娘。好奇却又胆小,总喜欢和人们一起玩躲猫猫。但,和她变幻万物相比,我觉得她更像是一位魔法师。
冬在春的光辉下怏怏而去。春这个精巧的女子,用她的纺锤编织大地。瞧!那一抹绿迹。那定是春用来装饰大地的绿宝石。为了装饰花朵,就来那红霞都被她取来做衣裳……
春是个很爱哭的小姑娘。雨又在淋漓的下着,不停息。我想又是谁惹得春姑娘不高兴了吧!
春是红花与绿叶的信使,是柳絮的希望;是天空与大地的女儿。在春、夏、秋、冬四个女儿中,天、地最喜爱的一定是她。
谁说二月春风似剪刀?我看就未必。春风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漫天飞舞的风筝就可以证明。
春,一个美丽的女子,给人们带来了希望。相信,此时的春姑娘也一定在某地和你玩着躲猫猫呢!
安徽宣城广德县新宇中学初二:徐小艺
作文三:《我笔下的名人》11300字
我笔下的名人
C山l鼗兰羔>【文化?人物】 作者简介
张晴,笔名:
黑白梦幻.中国作
家协会会员.中
国散文学会会员.
现为《新华月报》
编辑.着有散文集
《黑白梦幻》《背着
爱情奔跑》《唯美
难寻》《柔声轻诉》,
励志书《秘密l》
《秘密lJ》及"走
近名人"系列访谈
作品.另有46万
字长篇小说《漂》,
即将出版发行.
11O新华月报?天下2010年12月号 ,I写第一篇名人人物稿开始,不经意间, 已经陆续发表了十数篇,每篇都算是万 言大稿,摞在一起,十五六万字,已然可以 结集出版单行本了.有读者看了这些名人稿, 向我直言发问:你为什么专门写名人?是想 借名人出名吗?
这个问题着实吓了我一跳!
我们身处在有史以来人们精神层面最
空虚,心灵最浮躁,性情最疯狂的年代, 为了赤裸裸地追逐金钱和出名,一些人甚 至可以无耻到不要尊严,不要良知的地步. 读者的发问,让我开始思考:我为什么 写名人?
在思绪追索时光的记忆中,我把我写名 人的前因后果仔细梳理了一遍,我发现答案 就在其中——
一
,
我笔下的名人,是真正的名人.他
们与网络时代疯狂炒作和肆意忽悠的所谓名 人有着本质的区别.
二,人间之事,一切皆因缘.我跟我笔 下的名人们,因为有缘,所以相识;因为长 时间交往和了解,他们身上的卓越品质,深 深感动了我,所以我有感而发去抒写.生活 因为感动而温暖,生命因为感动而精彩,文 章因为感动而真诚.没有从精神层面真正感 动我的人,我会很吝啬我的文字,因为我珍 爱文字.
三,在感动情愫的催化下,我写名人的 过程,于我是一种十分可贵的人生体验.我 笔下的名人们,之所以成为真正的名人,毫 无疑问,他们身上有着很值得我们学习的成 下的名人
口张晴
功法则一一人格魅力,人性光辉以及在现实 中越来越稀少的可贵的品质.所以,写他们,
就是一种学习,是一种接受激励和努力成长 的过程.那么,感动,学习,激励,成长, 便是我写名人的真正原因.
四,写名人给予我的思考:当今时代, 期望一夜成名或一夜暴富的思想,充斥在一 些人的骨子里,严重扭曲着他们的心态.从 抒写名人的过程中,我豁然感悟:
名和利并非刻意追求所得,而是从一个 人心中树立了梦想的那一刻起,耐着孤独受 着寂寞,抱着勤奋揣着执着,在漫长岁月的 艰苦磨砺中才可以获得.任何以之相背离的 获取名利的方式,都是轻飘的,令人不齿的, 也是经不起时间荡涤的.
下面这一组曾在我笔下出现过的名人们, 是我根据他们的最新情况,为他们重新勾勒 的一幅剪影,即使剪影,也相信他们会或多 或少给你以启发,感悟和激励.
让名人激励我,也激励你,让我们在人 生旅途上不断学习,持续成长吧!
网I..........__J 《新华月报》从本期开始,开辟一个新 的专栏"我笔下的名人".以后会以连续刊 发或隔期刊发的形式存在.目前由我主笔, 以抛砖引玉,将来会有很多优秀的作者参 与到这个栏目中来,给读者呈现更多精彩, 好看,励志的名人故事.
毕淑敏:亲切温暖如邻家大姐
认识毕淑敏,首先认识的是她的
散文素面朝天)),它发表在来自我家
乡的杂志读者))上,其朴素的标题 和独特的文风吸引了我.毕淑敏,一 个很普通的名字也因此在我心中有了 印迹.此后,((婚姻鞋》,紫色人形》, 提醒幸福等诸多经典散文更是让我 目光留恋.读她的散文,你会会心地 微笑,你会因她的灵气和机智,情感 和理性的融合与升华,获得一种心弦 上的共鸣,更能感受到流露在她字里 行问的爱心与温暖.她自然朴实,明 澈见底的文风,有一种"平淡而山高 水深"的超然境界.读她的散文,实 在是一种享受.而喜欢写散文的爱好, 便也从那时起在我心中扎下了深根. 幸运的是,多年以后,我的第一
本散文集出版之前.在鲁迅文学院—位 导师的引荐下,毕淑敏爽快答应为我的 散文集黑白梦幻写序.至今,我仍 清晰记得初次拜见毕淑敏时的情景.那 天,当我徘徊半天,终于鼓足勇气敲开 门时,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张慈眉善目如 菩萨的脸庞,要不是她微笑着说:"你 好,我是毕淑敏",我绝对以为找错人 了.她的模样与我事先想象的庄严肃穆 和高高在上的名人气势大相径庭.从开 始到结束,她一直都微笑着,满睑的亲 和力如磁场一样将我吸引.
她说话不紧不慢,语调和缓悠长, 声音轻柔,带着一种娓娓诉说的味道,
很快就消除了我的拘谨,不知不觉跟 她谈了许多.与她交谈,感觉就像与 一
尊菩萨交流一样,很放松,心里没 有任何障碍.同时感到她微笑地望着 你仔细倾听你说话的样子,很像一位 关心人体贴人的邻家大姐.于是,聊 着聊着,我突然忍不住冒出一句: "我还是别叫您毕老师,叫您毕 大姐好么?"她会意而温馨地笑笑后 爽快答应了.从那以后,我就一直叫 她毕大姐,而她也毫不含糊的把大姐 般的温暖带给我.
当时,毕淑敏为我的散文集((黑 白梦幻写序时,书稿送给她还不到 一
周,她就打电话说序文已写好让我 去拿.我没想到她竟然写得那么快, 因为我知道作为名人的她,很忙很忙, 尤其像我这样一个很不起眼的从甘肃 偏远小县城到北京来奋斗的文学小青 年,她大可不必放在心上.更让我没 想到的是,我那参差不齐的l0多万 字的书稿,她竟然看得那么仔细,标 点与错别字她都帮我改了不少,我在 深深钦佩她做事的认真与严谨之时, 一
股热热的温暖即荡漾在心中. 我很喜欢毕淑敏写给我序文的标
题叫清醒的女孩,在序文中,她 给予了我许多的肯定,鼓励及希望, 这无疑给我喜欢文学注入了坚定的信 念,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在这份信念中, 保持清醒的意识,真正做一个清醒的 人,以不至于在浮躁的时代中盲目跋 涉从而轻易将自己迷失
在序文取回来后不久,我收到了
北 毕淑敏寄来的邮件,打开是两份((京青年报)).正感纳闷时,突然在报 纸专栏版最醒目位置,看见了((清醒 的女孩一文.原来,她把给我写的 序文发表在了北京青年报上.这 真是我没想到的事,打电话过去向她 致谢,她说不用客气,只希望我能好 好读书,慢慢来,不要着急,坚持写 东西,好好努力.她声音亲切,温婉, 圆润,依然让人能够听到她的微笑. 那微笑的声音,让人心里倍感温暖, 而那温暖,又带着一种对一个人的成 长来说十分珍贵的激励与鼓舞. 后来,更温暖的是,那篇发表在 北京青年报上的序文,让一位正 在北京探亲的扎伊尔国王的助理在无 意间看到了.那位国王助理名叫钟璞, 是甘肃兰州人.他读了文章后,通过 北京青年报》找到毕淑敏,说要在
. 经济及环境方面给予我很大的帮助当时正好我回了甘肃老家,毕大姐很
毕淑敏,国家一级作家.
出生于新疆,当兵11年,从事
医学工作2O年后,开始专业写 作.19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曾获国内外多种文学大奖.北
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心理学
博士方向课程结业,内科主治
医师,注册心理咨询师.主要
,(<-k- 作品有《毕淑敏文集》12卷
心理师》(上下卷)及《婚姻鞋》 《心灵七游戏》《破解幸福密码》 等数10种小说,散文集.
热心的到处打电话找我.后来终于联 系上了,毕大姐给我留下了那个扎伊 尔国王助理的电话与名字,再三叮嘱 我尽快与国王助理取得联系. 此事让我非常感动,那感动让我 珍藏多年至今.虽然最终因为我个人 怕给别人添麻烦,甚至觉得那是一件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的事而没有和那个 好心人联系,但那个人的电话与名字 并没有因为我的电话本换了一个又一 新华月报?天下2010年12月号111 CIIIli->[文化?人物】
个而被遗失,我感到我一直保存到现 l在的那个名字与电话,已经完全超越 了仅仅是名字与电话的意义.它们犹 如包裹在我心盒里的一个轻易不肯打 的贵重物件.每当我看到或想到它们,
我的内心就有一种温暖的感觉——在 这个世界上曾经有一个人那么想帮助 我.而为这帮助牵线搭桥的人,就是 毕淑敏,我亲切的毕大姐,于是心底 又涌出一股宏厚的幸福与温暖. 2008年,我在爱好文学的道路上 跌跌撞撞跋涉十数年之后,为了给自 己一个确认,我申请加入中国作家协 会,毕淑敏成为推荐我入会的三位介 绍人之一.在填入会申请表时,我打 电话给毕淑敏,希望她当我的推荐人, 毕淑敏二话没说就欣然答应了,接着她 查看了一下日程表后,定了时间让我把 申请表送过去,挂电话前,她说:"不 好意思,我太忙了,就辛苦你跑—趟吧!" 那天见到的毕淑敏,气色非常好, 红润而有光泽的脸庞,带着那种我十 分熟悉的和煦暖人的微笑.她上前用 手轻抚一下我的睑颊问:"最近怎么 样啊?小张晴.申请表呢?"她很快 就为我填完了申请表,并说:"这是 件好事,也该到时候了,只要坚持, 慢慢地,就会一步一步走出来."说着, 她又伸出手,轻抚一下我的脸颊,微 笑着说:"好样儿的,继续坚持,好 好努力哦!"
"坚持","好好努力",是毕淑敏
对我说过的频率最高的话,它是一种 力量,更是一种温暖.
王蒙曾说:毕淑敏太良善,看年 过半百的毕淑敏谈笑风生,也许你会诧 异,几十年的风雨经历似乎都没有在她 的心里留下痕迹.即便是在她作品的一 些悲剧情节里,你也可以读到温暖. 温暖,是心灵的维生素,当它在 滋养你的时候,你会感到生命的腱康 与富足.
认识毕淑敏的人,都觉得她人缘 很好,是那种总能给别人带去温暖的 人.她身上有一种博大的悲悯与体恤 情怀.她先是救死扶伤的医生,当了 作家以后,也没有忘记医生治病救人 的宗旨,再然后又以关注人们灵魂的 方式,成为一个具有普度众生的宏愿 112新华月报?天下2010.~12月号 和苦13婆心之耐性的心理师. ((红处方)),预约死亡,拯救
乳房》,血玲珑》等作品,她关注人 生,关注女人,关注死亡,她一直替 弱势群体抒发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并 替他们作着一种呼唤,一种抚慰.她 正视死亡与血污,下笔常常令人战栗, 但主旨其实平实和悦.她是要她的读 者更好地活下去,爱下去,工作下去. 从她做心理师开始,她关注人生的角 度更深刻更有力了.
尼克松总统早在20世纪70年代 曾预言,20年以后,人类将进入精
神状态的内分泌失调时期,也就是人 类将面临过度的焦虑,紧张,浮躁, 抑郁,恐慌,自杀欲等情绪的严重困 扰,百分之七八十以上的人都将需要 心灵与精神方面的理疗,换句话说, 就是人类需要"观音菩萨"式的人物 来拯救和普度.
毕淑敏正是以她的善念与大包容 大智慧的佛性,率先担当起了此项艰巨 的重任.她不仅以行为方式,替许多深 陷于精神障碍与心理危机的人们,开出 一
份份暖意熏人的心灵处方,以拯救他 们脱离无边的苦海,同时又以勤奋写作 的方式,先后推出了跟人类心理密切相 连的((.灵七游戏》女心理师(上下 两卷)等作品,以此探索当代人心理困 惑及救赎突围之路.
2008年5月,毕淑敏本来是在游 轮上进行人生的第一次长长的环球旅 游,当她听说四川发生"5?l2"汶川 大地震后,她在海外公开为祖国募捐 善款,然后带着善款,毅然走下游轮, 回到了祖国,亲手把款项交给了中国 红十字会,然后又于"六一"儿童节 赶往灾区,为那里的孩子们进行心理 救助.2009年下半年,她应"百家讲坛" 邀请登台演讲,录制了20集关于幸福 话题的讲座.最近她又推出了新书(《破
解幸福密码,以启发人们如何拥有一 颗和谐平衡的心灵,从而获得由内而 外的幸福.用她的话说,就是:"我愿 从此以微弱跳动之心,做真诚美善之 文字,以应答沧桑无序的人间."…… 这就是我所认识的名人毕淑 敏——有人缘,有佛缘,有一颗悲悯 之心,亲切温暖如邻家大姐. 吴天明:
"大腕"导演,
吴天明,着名导演.原西
安电影制片厂厂长."百年中 国电影"第一位获得"终身成 就奖"的导演.是张艺谋,陈
凯歌,黄建新,田壮壮,何平, 周晓文等中国第五代导演群的 恩师.观为曲江影视投资(集 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及西安曲 江梦圆影视有限公司CEOo其 _
''上,'字号的人品
提起中国电影,导演吴天明, 是一个响亮的名字.一直以来,众 多媒体在评价吴天明时,都说他不 但是"大腕"导演,人品也是"大" 字号的.
认识吴天明五六年了,对于他 "大"字号的人品,我深有感触.他 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艺术人生:
精彩演绎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 2005年,中国电影百年盛会在 京举行.当中国影协所颁的"终身成 就奖",隆重降临到吴天明身上时, 他获得的授奖评语是:
"为表彰吴天明导演的杰出艺术成 就以及他为中国电影导演群体的成长 所做的贡献,特授予'终身成就奖'." 对此,吴天明的获奖感言更是令 众人频频竖起大拇指,他说: "表彰我对年青导演成长所做的 贡献,我觉得自己是戴上了他们的 光环.中国第五代导演是在改革开 放的社会大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 们的崛起是时势造英雄,而不是我 的功劳.青年人思想敏锐,有创新 精神,是带领一个民族的电影事业 向前冲的人.我当时作为西影厂厂 长,只是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扶了 他们一把而已."
短短几言,属于吴天明的那种海 纳百川的气度和大开大合的睿智跃然 而出,这使颁奖现场来自海内外的 二百多位影人们更增添了对他的尊重 和敬仰,雷鸣般的掌声持续了长达五 分钟之久.
作为吴天明的弟子,从不在人 前落泪的倔强汉子张艺谋,在谈及
吴天明当年对他nfN_~H照的帮助时, 眼中涌出一片潮润,他说:"天明为 人正直坦荡,天下难得.他是帮了 我一生的事业.没有他对我毫无保 留的信任和支持,就没有红高梁》.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愿为天 明肝脑涂地!"
当年,吴天明任西影厂厂长期
间,张艺谋一家三口一直没有自己的 窝儿,妻子是陕西兴平县的一名工人, 为了照料女儿,他们只好寄居在妻子 的娘家,因住房拥挤,不时引起翁婿 间的不快.为了让张艺谋专心电影艺 术,吴天明费尽周折,把张艺谋的妻 子从县城调进西影图书馆,又分给他 们一套两室一厅的住房,为他们解决 了生活方面诸多的后顾之忧,而此事 却让吴天明承受了人们众多的非议. 随后,吴天明在拍电影老井》时, 又凭着一双伯乐识才的慧眼,让本来 当摄影师的从未演过戏的张艺谋做男 主角,当即招来一片讥讽和反对声, 但这并没有改变吴天明的主意.结果, 老井》不仅在国际上获了最佳导演 奖,同时也获得了最佳男主角奖,张 艺谋的名字,开始被人注意.
之后,一心想在导演路上练一把 的张艺谋,向吴天明表达了他心中的 热望,他拿着一篇莫言的小说红高
粱想要拍电影,吴天明即答应支持 他.于是,在上级部门没有任何批示, 没有获得一分钱资金支持的情况下, 吴天明自己顶着巨大的压力,私下慷 慨解囊和几个同仁凑了4万元,让张 艺谋悄悄地揣着4万元赴山东高密种 高梁……一切皆源于他对这位弟子的 信任,赏识,重视和爱护,结果,张 艺谋不负重望,让电影红高粱成 为了他导演生涯的成名作,且从此一 路激情,成为了红到国际上的大导演. 而对陈凯歌,周晓文,黄建新,
田壮壮,顾长卫,何平等众多弟子们, 吴天明一样用他那种广纳贤才的伯乐 精神,付出了侠肝义胆的关爱与扶持, 于是,便有了((黄土地,孩子王, 《黑炮事件,《盗马贼))等一长串落 地有声的影片.他和他的弟子们,不 仅精彩演绎了伯乐和千里马的动人故 事,而且真实,清晰的勾勒出了一个 时代的完美记忆.
真情关怀,如父如兄
生活中的吴天明,常常在粗中有 细问,用他坦然而细腻的真情,表达 着他的各种情感,细细碎碎,点点滴 滴,让他身边的朋友及合作伙伴们感 受着十分温暖的关爱和真情真意. 在拍摄电影变脸时,在四川
偏远的乡村,他怕男主角朱旭在潮湿
阴霾的气候中被湿气伤着,自己徒步 跑了很多地方专门去为朱旭买保暖鞋, 但因当时条件制约,最后只能从农民 手中买到了一双红色的棉鞋.至今, 当朱旭谈起让他在国际上获得最佳男 主角奖的变睑))和吴天明时,都会 谈到那双红棉鞋带给他的感动和温暖. 在乌克兰拍电视连续剧牛虻》 时,演员们都非常敬重吴天明,并一 再用"如父"来称呼他,短短几个月 时间,他就能跟演员们处出如此情意 温馨的感情,由此可见他的真诚慈爱 与可亲可敬.其实,对于"如父"般 那种亲切的感情,几跟吴天明有过接 触的人,都会或多或少的有一些感受, 于我,自然也不例外.
比如在冬天,他会很注意朋友 们身上穿的衣服是否暖和,一次赴 饭局,我正好穿了薄大衣,他一见 面便说:"穿这么少,可怜的闺女, 冷不冷啊?"饭局之后,恰巧天变了, 气温在大风中突降.吴导对我说了 一
句:"你跟我来."便大步朝饭馆 附近的一个商场走去,我从后面紧 迫几步问:"吴导您这是去哪里?" 他说:"我带你去买一件棉衣,不然 你会冻坏的."虽然,最终因我的执 意拒绝,没有跟他去买棉衣,但留
在心中的那份如父般的温暖,足以 抵挡寒冬的冷酷.
还比如,我说话有甘肃口音, 常常把"人ten"说成"reng",他 多次给我纠正,让我跟他大声读, 完了,他语气十分中肯地说:"咱一 个外地人在北京闯荡,为了生存环 境更宽松,就应该注意把普通话说
,他总是从西安带来家 好."再比如
乡的土特产给北京的员工和朋友们 分享,如:石子馍馍,豆豉,石榴, 大樱桃等等.
新华月报-天下2OlO年~2,EI号113 I=J岫l?_>[文化?人物】 回馈乡亲:用奖金挖口"老井" i987年,吴天明在山西左权县 石玉蛟村拍摄了荣获国内国际多项大 奖的电影老井,所获的奖金捐给 石玉皎村为村民挖了一口井,吃水不 忘挖井人的村民们,为了表达对吴天 明由衷的感谢与爱戴,便从此把"石 玉岐村"改名为"老井村".当中国 电影界最高殊荣"终身成就奖"落在 他身上,获得奖金l0万元时,他首 先想到的是因为交通不便至今依然贫 困的"老井村",便倾其所有奖金, 捐献给了准备修路的"老井村". 质朴,善良,真诚的吴天明,骨
子里透着浓郁的悲悯情怀,他还资助
着几个上高中的贫困学生,而这些学 生,都是他去偏远农村采访时,在陌 生中建立的一种爱心帮助.
吴天明有着十分清醒的人生哲 学,用他的话说就是"三不政策",即: 不拍马屁,不说假话,不同流合污. 2008年奥运会期间,作为开幕式 总导演张艺谋的名字,可以说是全国 人民老幼皆知.当时我正在家乡探望 父母,吴天明发来一条问候短信,上 小学的女儿西米好奇地问我:"吴天明 是谁?"我笑着说:"他是张艺谋的 老0ilion,你应该叫他吴爷爷!",J,小 的女儿大睁着双眼吃惊道:"啊,张艺 谋的老师?是真的吗?"看到我点头, 女儿立即兴奋道:"吴爷爷真牛!那你 回北京的时候,把我的本子带上,让 吴爷爷给我签个名,一定要,一定啊!" 之后,我把女儿的话当做笑话转述给 吴天明,说完也就完了.可是,当我 回到北京后的一天,再见吴天明时, 他突然递给我一个漂亮的本子说:"给, 送给你女儿,已经签上名了."我---'N,
心想:小孩子的话他也当真了.接过 本子,我又想:他会给一个小学生写 什么呢?当我打开本子看到扉页上除 了称谓和签名之外的三个大字一一"做 真人!"时,我不得不心生敬佩.这 就是吴天明,在当今人们丧失了太多
真实,真诚,真情的时代,他却无处 不保持着他的"真",他用"做真人" 三个字要求着自己,同时也不忘去勉 励别人,哪怕是对一个小孩子. 114新华月报一天下2010年12fl~-
叶坦:
身在美国,心牵中国的
叶坦,着名学者.现任
美国南卡大学终身教授,孔 子学院院长.1981年从北京 师范大学英语系毕业后,作 为中国与加拿大第一.j比文化 交换生赴加拿大圣纳大学学 习西方戏剧及西方美术史. 后于美国华盛顿大学获得硕 士,博士学位.其专着《戏
剧的共同密码》在美国,加 拿大,英国同时出版;另有
着作《中国戏剧历史词典》, 《文化的复杂性》,并参与编 写了((--'t--津百科全书》中的"中 国电影"及"中国戏居1"部 分.近几年,多次应邀在北
师大,清华大学,中央戏曲
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教授 文化,戏剧,电影.
一
"文化孝子"
关注央视"百家讲坛"的人们,
对叶坦的名字,一定不会陌生,他演 讲的文化与戏剧篇,曾给人们留 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叶坦气质洒脱儒 雅,讲解深入浅出,语言幽默风趣, 思想扑朔迷离,中英文交替对照诠释 的功力无与伦比.他对中外文学,戏 剧和东西方哲学思想信手拈来,如数 家珍,一首首古典诗词从他口中荡漾 而出,致使演讲总是充满了优美感人 的浓情诗意,尤其是讲到国学,他更 是底气十足,侃侃而谈,风度翩翩, 一
派激情,这一切,无不展示了他深 厚的文化底蕴,展示了"腹有诗书气 自华"的非凡气度.在美国人眼里, 他也是一位受人尊敬和仰慕的具有中 国人引以为荣的铮铮傲骨的学者. 2008年,叶坦应孔子学院中国 总部的盛情邀请,出任美国南卡大学 孔子学院院长一职.自上任以来,他 为弘扬中国文化做了大量工作,比如: 派遣奖学金生赴中国留学,成功举办 了首届南卡大学"快乐中文"汉语语 言能力及才艺大赛,在孔院重点建设 的"中国电影中心","师资培tJ『l中心" 和"孔子课堂"三个重大项目等等. 谈到中国文化,叶坦的第一句话 是:"孔子是中国的第一形象!"第 二句话是:"弘扬孔子文化."仅从这
两句简短的话中,即可感知先贤孔子 在他心目中的位置.
叶坦认为,目前全世界已进入"地 球村"阶段,世界各国间经济,文化 及人员的交流已臻空前,在美国创办 孔子学院,其意义相当深远.关于近 年来美国出现的"中国热","孔子热" 现象,叶教授说:"美国当前'中国热' 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从'虚'落到 '实',从意识形态领域走进'寻常 百姓家'.过去美国的'中国热'都 是由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意见领袖', 根据政治,军事,经济等热点议题引 发的,与民众日常生活很少直接关联; 但今天,美国民众忽然发现,他们不 但置身'中国热'中而且正在参与制 造'中国热'.但在一些新保守主义 者的引导下,美国公众常常把发生在 身边的一些不如意的事,归咎于中国 近年的高速发展,如诬称中国抢占了 国际能源,使得汽油价格飙升,让美 国人的荷包变薄了;中国高质廉价的 劳工和优惠政策,吸引美国企业纷纷 出走,砸碎了美国工人的饭碗,等等. 这轮'中国热'对于美国民众来说, 是可以触及的,实实住在的,是利益 与冲突并存,喜忧参半的."
"中,美国政治家, 在"中国热
企业家和学者们,把中国传统的道家
思想,儒家学说等,改头换面后拿来 为己所用,叶坦说:"这一现象,表明 当前美国'中国热'正是美国人重新 认识中国和构筑新的对华政策的最好 '场景',其结果既可能促使美国民众 把中国的崛起视为机遇,而乐观其成 甚至积极参与;也可能刺激他们把中 国的崛起视为是对美国尤其是对他们 个人的威胁,而设法加以遏制甚至予 以打击,破坏.因此,美国当前的'中 国热'的走向,事关美中关系发展的 性质,关系到中华腾飞的进程,关系 到在美安身立命的华人华侨的切身利 益."至此,叶坦对美国的"中国热", "孔子热",已进入了更深层面的思考. 这也是他怀着一颗中国心,倾情付出, 努力在美国办好孔子学院的动力. 前不久,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了 一
部关于电影创作的电影宝典敞开 的门——中美现代电影剧作理论与技 巧,叶坦为该"宝典"写了跋.在跋中, 他在痛惜感叹了当今一些中国人一味 追逐金钱物质享受而忽视和丢失了精 神追求后,恳切地写道:"我们自己文 化中ft,3N些似乎古远的东西,拂去尘 封都是宝."这不得不让人惊叹:一个 在美国待了20多年的美籍华人,竟然 没有被西方的东西所侵蚀,中国文化
之根,在他心中不仅扎得深,而且无 时不呼吁着人们重视中国文化. 叶坦是北京人,每谈及家乡北
京,他就有一肚子"扯不断,理还乱" 的乡愁,他在一篇文章中饱含深情地 写道:"北京,是我的土地,生于斯, 长于斯,受业余斯,眷恋于斯;她的 每一步脚印都印在我的心上."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叶坦这样 描绘他的心情:"这个日子,我等了好 久.我们申奥成功的那一天,我就算 好了,要把七年一度的学术假期推到 2008,这是中华民族的吉日,这个日 子我们整个民族都一直在等,我们已 等得太苦,太难,太久;在这个日子里, 我要和祖国的父老乡亲笑在一起." 对于中国的发展成就和奥运会的 成功举办,叶教授是这样评价的:"我 们的祖国像一只涅檗的凤凰,她从焚 书坑儒,从八国联军的杀伐,从日寇 的屠戮等等细数不尽的毒焰中高高飞 起,如今在太乙的高风中翱翔的是那 不屈的民族之魂.她美丽,因为她有 五十六种缤纷的色彩;她笑了,因为 她有十三亿个理由.'不知腐鼠成滋味, 猜意鸳雏竞未休',奥运圣火传递过程 中的种种噪音,已被我们远抛在身后, 凤凰之腾飞是不会在意于鸱枭之喋喋 的;祥云中的凤凰向世界点点头,她
笑了,回眸一笑百媚生.'笑绽红梅雪 后花,来报春消息'.我古老而又年轻 的祖国啊,你知不知道,你这嫣然一笑, 又湿润了多少海外游子的眼睛!" 如此深情的话语,饱含着他对家 乡——中国北京的深深眷恋,饱含着 一
个游子心中些许无奈,些许惆怅的 纤纤乡愁.
而在这份乡愁中,还有一份更重 要的情愫,那就是他对自己母亲的缠 绵孝心.
叶坦教授的父亲去世的比较早, 她的母亲肖淑芬,凭着一种执着而坚 韧的精神和无私的大爱,将叶坦兄弟 四人养育成人.
二十多年来,叶坦身在美国,心 却一直牵挂着中国,牵挂着感念于心 的母亲.他每年从美国飞回来两次, 守候在母亲身边为她敬孝. 2009年5月,叶坦早早地飞回 中国陪伴母亲,因为当时高龄的母亲 已经身患重病,他每天在家中专心伺 候着母亲.记得是7月中旬,我收到 叶教授的电子邮件,内容只有一句话: "我每天在家伺候老母,你路过时可 来玩.附诗一首在夜阑)),请指正. 叶"叶教授所附的诗,表达了对岁月 的慨叹和对人生的感悟.
一
周后,当我打算去看望他和他
母亲时,却收到了叶坦发来的让我大 吃一惊又令我心痛遗憾的回信:"不 幸家母已于本月21日辞世.回国以 后一直伺候家母左右,眼见她的生命 渐渐消逝,而无能为力,直至她乘鹤 西归.现在才悟到,岁月原来是可以 涤荡一切的,包括我们自己的青春." 同时还收到了叶坦群发来的为他 母亲写的肖淑芬老师生平及悼辞, 悼辞写得情真意切,催人泪下,把一 个忠贞,乐观,以身作则,任劳任怨 的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形象,活生生地 展现在朋友们眼前,悼辞的最后一段 是这样写的:
"这些年来,母亲只是一遍义一 遍地抚看父亲和她一起拍的相片,但 从来不向我们提父亲.这次弥留之际, 她突然问:'你爸爸呢?'她那是感 觉到自己已完成了教养孩子的任务, 快要放下自己牵挂了半辈子的我们, 去与找父亲去了.
母亲清白一世,上无愧于天,
不负于人.她会在天堂与父亲重逢的. 亲爱的妈妈,请一路走好."…… 叶坦教授的母亲享年9l岁,而 叶坦是守望在母亲床边,亲眼目送母 亲去天堂的,应该说,这对他和母亲
来说,都是不留任何遗憾的.但痛失 母亲的叶坦,那段日子陷入了有生以 来情绪最低迷的时期,直到他后来回 到美国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还在为 "夏天失去了母亲"而伤怀不已.他 心中深深怀恋着母亲,虽然母亲已经 去了天堂,但他魂牵梦绕的孝心,依 然纠结缠绵,缱绻凄怆.这不得又让 人感叹:他真是一个深情的大孝子. 中国有句古话叫:百善孝为先.孝 顺篇》又日:"人生五伦孝为先,自古 孝是百行原".叶坦教授能够如此敬孝 他的母亲,而他那种念念不忘和孜孜 传播中国文化的精神,则是一个文化 孝子对祖国母亲的一种虔诚的敬孝. (作者为本刊编辑,专栏作家)? 新华月报-天下2010,~12,El~-115
作文四:《我笔下的名人》1100字
作者简介
张晴,笔名:黑白梦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现为《新华月报》编辑。著有散文集《黑白梦幻》《背着爱情奔跑》《唯美难寻》《柔声轻诉》、励志书《秘密Ⅰ》《秘密Ⅱ》及“走近名人”系列访谈作品。另有46万字长篇小说《漂》,即将出版发行。
从写第一篇名人人物稿开始,不经意间,已经陆续发表了十数篇,每篇都算是万言大稿,摞在一起,十五六万字,已然可以结集出版单行本了。有读者看了这些名人稿,向我直言发问:你为什么专门写名人?是想借名人出名吗?
这个问题着实吓了我一跳!
我们身处在有史以来人们精神层面最空虚,心灵最浮躁,性情最疯狂的年代,为了赤裸裸地追逐金钱和出名,一些人甚至可以无耻到不要尊严、不要良知的地步。
读者的发问,让我开始思考:我为什么写名人?
在思绪追索时光的记忆中,我把我写名人的前因后果仔细梳理了一遍,我发现答案就在其中──
一、我笔下的名人,是真正的名人。他们与网络时代疯狂炒作和肆意忽悠的所谓名人有着本质的区别。
二、人间之事,一切皆因缘。我跟我笔下的名人们,因为有缘,所以相识;因为长时间交往和了解,他们身上的卓越品质,深深感动了我,所以我有感而发去抒写。生活因为感动而温暖,生命因为感动而精彩,文章因为感动而真诚。没有从精神层面真正感动我的人,我会很吝啬我的文字,因为我珍爱文字。
三、在感动情愫的催化下,我写名人的过程,于我是一种十分可贵的人生体验。我笔下的名人们,之所以成为真正的名人,毫无疑问,他们身上有着很值得我们学习的成功法则──人格魅力、人性光辉以及在现实中越来越稀少的可贵的品质。所以,写他们,就是一种学习,是一种接受激励和努力成长的过程。那么,感动、学习、激励、成长,便是我写名人的真正原因。
四、写名人给予我的思考:当今时代,期望一夜成名或一夜暴富的思想,充斥在一些人的骨子里,严重扭曲着他们的心态。从抒写名人的过程中,我豁然感悟:
名和利并非刻意追求所得,而是从一个人心中树立了梦想的那一刻起,耐着孤独受着寂寞,抱着勤奋揣着执著,在漫长岁月的艰苦磨砺中才可以获得。任何以之相背离的获取名利的方式,都是轻飘的,令人不齿的,也是经不起时间荡涤的。
下面这一组曾在我笔下出现过的名人们,是我根据他们的最新情况,为他们重新勾勒的一幅剪影,即使剪影,也相信他们会或多或少给你以启发、感悟和激励。
让名人激励我,也激励你,让我们在人生旅途上不断学习,持续成长吧!
开栏语
《新华月报》从本期开始,开辟一个新的专栏“我笔下的名人”。以后会以连续刊发或隔期刊发的形式存在。目前由我主笔,以抛砖引玉,将来会有很多优秀的作者参与到这个栏目中来,给读者呈现更多精彩、好看、励志的名人故事。
作文五:《我笔下的真善美》1000字
村庄里的真善美 早晨,那轮红日又悄悄爬上了天空。光芒四射,阳光普照着每个角落,周边的白云被染红了。
在阳光下,某个小村子里,一条银色的带子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闪闪放光,格外显眼。旁边住着一排人家。大概有十几户。四面都被大山环绕着,大喊一声甚至会有回音,看似恬静舒适的村庄,却不时遭到洪水的侵袭。
眼看晴空万里,人们想出去晒晒太阳。刚一会儿,只听见前方一阵巨响,像野兽怒孔,更像黄河之水翻滚之声。人们感到惊慌,还没缓过神来,就只见前方洪水翻滚着,一个浪头吞没了那座矮小简陋甚至没有栏杆的桥,吞没了一大片的菜地,田野。瞬间就成了一片黄色的汪洋,身处其中觉得自己渺小得就像只蚂蚁。谁也不知道这洪水为何来得如此之猛,如此之急?
在这汪洋里,隐约看见一些粉色的踪影,定睛一看,是粉嘟嘟的猪儿。前面是一个养猪场,猪儿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洪水吓得惊慌失措。一向好吃懒做的猪儿面临危险,在洪水中拼命的游动,但也无济于事,洪水咆哮着,眼看猪儿们就要被冲走了。
就在这紧急关头,人们一把脱下鞋,脱下外衣,在这洪水环绕的周围,他们要干什么?他们是要救这些猪儿,有几个识水性的壮汉向一头大猪游去,要知道一个小小的浪头就会吞没他们,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一下子,所有的妇女儿童心都提到嗓子眼 ,因为去的都是他们的丈夫或父亲。
为了救别人家的猪值得吗?可他们坚定的眼神却没流出一丝害怕,好像是他们的责任一般。一只猪儿,拼命的往岸边游,很快,几个大汉齐心协力拖住终于,一只大母猪被救上来了。这时,成群结队的猪儿又往下游翻滚,还有好些小猪仔,有的聪明的猪儿知道往岸边拼命的游,只要人们伸出手拉它一把就能得救。那些本在一旁的妇女们,一起下到浅水边救猪儿,大的孩子也加入这个行列。顿时只听见一片“啰啰啰”的招呼猪儿的声音,还有孩子兴高采烈地喊着,“救
上来了,救上来啦!”,在一片洪水咆哮中夹着欢声笑语 ,孩子们也高兴起来,把猪儿赶到房子里。
洪水终于退了,猪儿们也回到了各自的家。
菜地里的菜已垂下了腰,身上沾满黄泥,地上像换了件新衣,褪去了厚厚的尘土,被冲洗的焕然一新。
但,无缘无故怎么发起那么大洪水呢?前方有个大坝突然垮堤了,在下游的人们就遭殃了。
几天后,太阳笑的格外灿烂,村长带着养猪场的主人挨家挨户道谢,“感谢大家的齐心协力,我为有你们这些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村民感到骄傲!”
所有的村民都笑了,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远亲不如近邻!
作文六:《笛福笔下的中国》21600字
作者:陈西军
外国文学评论 2014年06期
笛福是一位对中国极不友好的英国作家。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自1935年陈受颐在《南开学刊》上发表“Daniel Defoe:China's Severe Critic”(《丹尼尔·笛福:中国的严厉批评者》)一文对笛福的中国观展开研究以来,鲜有学者继续对这个问题进行专门的论述。①国外的情况大同小异。史景迁将笛福对中国的态度归结为他的“想象与现实脱节”和“英国至上”的心理作用,②而罗伯特·马利认为笛福对中国的态度是英国寻找现代自我中的梦魇,③斯塔尔则将笛福对中国的态度归结于对中国政府、经济和宗教三个方面的不满。④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试图从笛福的文本和他的个人经历出发,分析他对中国的经济、政治、宗教和科技的态度,揭示笛福逢华必反的中国观源于他的个人经历和对英国自身政治、社会发展的关怀。
舆论中的中国
伊丽莎白女王执政时期有意开辟中国航线,但都无果而终,欧洲大陆的天主教国家则在前往中国传教的事业上捷足先登,并不断地向欧洲传回有关中国的报道。查理二世复辟后,带回了法国的品位,也带回了对最新的旅行文学和地理文学的兴趣。在这种背景之下,早先由于局势动荡而不太为人所关注的中国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中国的瓷器、丝织品、绘画、茶叶、园艺以及其他具有中国风格的商品成为了上层消费的宠儿,也为寻常百姓所知晓。
欧洲对中国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有多方面的原因:科技上,中国的成就如弹药、枪支和印刷术等领先于欧洲;经济上,中国是亚洲贸易的中心,国家繁荣富庶;文化上,尊重传统,倡导古典文化,推行德政,崇尚儒家思想,人们知书达理;政治上,奉行王权、实行等级制的政治制度,政治稳定。了解中国的渠道也趋于多样化,有耶稣会士的书信集⑤、与中国进行贸易谈判的外交使节的公报以及旅行者的回忆录⑥等等。笛福对上述文献大多比较熟悉,⑦并在其作品中直接提及了法国天主教传教士李明。⑧
时逢英国的古今之争,中国是一个重要的话题。笛福和沙夫茨伯里等挺今派认为,英国若要在全球贸易中脱颖而出,融入全球流通,就必须对这个中国加以否定。威廉·坦普尔爵士等挺古派则更看重中国古代美德,认为她为兴起的英国商业社会树立了一个政局稳定的榜样。⑨在《论英雄的美德》一文中,坦普尔花了整整一章篇幅来谈他对中国政府的看法。他认为,虽然中国政府是世袭专制的,但是,“该国的卓越秩序不胜枚举,仿佛只有达到理性与智慧极致的人才能构想出来,远非我们在世上的其他政府所能企及”。他还指出,孔子的儒家学说“概括起来就是一套伦理学说,或者说是所有美德的精髓,无论是个人层面的,还是经济、民生或者政治层面的,成为了人们生活体制和行为举止、他们的家庭以及政府的行为准则,但是最主要的还是最后者[政府]”。他们的政府“是一个绝对王权的政府,除了皇帝的谕令和指示之外,没有其他的法律;而且它也是世袭制的,直接传给下一代”,但这并不是说,皇帝可以按照个人喜好任意行事,他必须通过他的谋臣,而谋臣的选择是根据他们的“能力、学识和道德操守的力量或者表现”。⑩坦普尔对中国的评价在当时并不鲜见。随着中国典籍诸如《论语》、《大学》和《中庸》的翻译和流传,“对中国人智慧的称颂几乎是无处不在”(11)。坦普尔对于中国政治制度的赞美一部分旨在从其他的文明中汲取有益的成分,以供当代人学习借鉴;一部分是因为他为政失意,不满查理二世与议会之间不断的争斗,希望借助于中国的专制制度表明神圣王权的实践是可以取得非凡成就的。(12)
耶稣会士的介绍对于英国人了解中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李明是耶稣会士中一位具有代表性的法国传教士。在《中国近事报道》中,他对中国的城市建筑、历史、文字、道德、思想、宗教以及政府等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中国的万里长城是超越古人的“奇妙的工程”;中国的历史,“甚至拉丁文《圣经》为我们划分的时间,对于验证他们的年表也是不够长”;孔子亲力亲为宣扬他的主张,“所到之处效果斐然”;“航海是表现中国人机敏灵巧的另一例证”;中国的政府是“至善至美的政治经典之作”;中国的宗教是“偶像崇拜”等等。(13)从17世纪后期到18世纪中期,耶稣会的中国传教活动受到了法国国王的资助,因此传教士们在他们的报道中盛赞了中国的君主专制,“以康熙的荣耀来映衬法国‘太阳王’的光辉,以中国集权君主制的成果来证明法国集权君主制的英明”,以此来讨法王的欢心;另一方面,大多数传教士“是在[中国的]皇恩沐浴下寄身宫廷,他们希望通过获取皇帝本人的好感来迅速劝化中国”(14)。
笛福的中国经济观
弗吉尼亚·伍尔夫曾经说,“通过反复将一只普通的瓦罐置于读者的关注之中,笛福让我们看到了遥远的荒岛和人类灵魂的深处”(15)。在《鲁滨孙漂流记》中,鲁滨孙在到达荒岛之前就对pot(罐)表现出了特殊的关注。鲁滨孙与佐立一起从奴隶主那里逃跑出来,在海岸边向当地土著人要水的时候,两个女人“抬来了一个由泥土做成的大器皿,我想是在阳光下烧制而成的”(16)。不久,他和佐立被葡萄牙船长救起,船长将属于鲁滨孙的物品列出了一个清单,里面专门提及了“甚至将我的三个瓦罐也列入了清单”(17)。
鲁滨孙对陶器的关注与笛福的个人经历不无关系。1689年,笛福与人合伙开办了一家砖瓦厂。他们生产的波形瓦和S形瓦既经济又美观,市场主要瞄准威廉三世治下的不从国教者,很受欢迎。(18)不幸的是,当时也是进口中国瓷器(porcelain)和商品盛行的时期。中国风,如瓷器、茶叶、壁纸、花园、印花布和绘画等,风靡整个欧洲,深受贵族的青睐。笛福对此非常不满,担心王室风尚蔓延到民间,“使民众对我们的行业不满,毁了我们的产业和穷人,所以议会应当在不同的时候制定两部法案,限制直到禁止使用它们”。针对中国的瓷器,笛福接着写道:
女王引进了用陶瓷器(China-ware)来装点房子的习惯或者口味,[这一做法]到了一个奇怪的程度,橱柜上、书桌上和每个壁炉上的陶瓷(China)都堆到了天花板上,甚至在她们需要的地方,还单独有架子来陈列她们的陶瓷器,到最后它都成为了累赘,甚至对她们的家庭和房产都形成了危害。(19)
需要指出的是,在笛福的这段引文和该作品中,一直没有使用瓷器(porcelain)一词。不仅如此,整部《鲁滨孙漂流记》也从未直接提及过porcelain,《鲁滨孙再漂流》中仅提到过两次,《鲁滨孙沉思录》中又提过一次。身处中国瓷器盛行的时代,当时对如何区别和制作不同的陶瓷有许多实证性和想象性的研究,(20)作为砖瓦厂业主,笛福不可能不知道porcelain和earthenware或者chinaware之间的区别。鲁滨孙在荒岛上对earthenware制作的描写一方面让人联想到中国的瓷器(porcelain),另一方面又否认瓷器的存在。就像刘禾所说,中国的瓷器像幽灵一样“萦绕在笛福写作的边缘,与作者的手纠缠不休,试图剥脱它所有的意义”(21),表明了笛福对中国瓷器的抵制和憎恨的态度。
到了《鲁滨孙再漂流》中,他的憎恨变成了诋毁。鲁滨孙在北京看了令他不快的人和事之后,葡萄牙向导推荐他看看“这个国家最稀罕的物什”(22):
最后他告诉我那是一位绅士用中国材料建筑的住房。咦,我说,难道他们的建筑材料不是产自本国,并且都是中国材料吗?不不,他说,用你们英国的叫法,我指的是一整幢全部由陶瓷器(China Ware)建造的房子,或者用我国的说法,叫瓷(Porcellain)。……
这么一说,我感到很好奇,的确想去看看,等到它的旁边,发现它不过如此:它就是一个木板房,或者用我们英国的说法,是一个用木板条和泥灰造的房子,不过它的涂层的确是陶器(China Ware),也就是说,它的表面涂上了制作陶器的土。
……他们告诉我,在花园里有喷泉和鱼池,底部和侧面铺的都是同样的瓦(tile);几条道路两侧的精美塑像也完全是由瓷器土(Porcellain Earth)整个烧制而成的。
既然这是中国的怪癖之一,那么就应当允许他们在这方面出类拔萃,不过,我深信,他们在对此的描述上是更胜一筹的……(Farther:180-181)
笛福在这里不仅诋毁了中国的瓷器(porcelain),故意混淆瓦器(tile)、陶器(chinaware和earthenware)和瓷器之间的区别,甚至还生发出对中国的蔑视,将中国在瓷器方面的成就看做是中国的“怪癖”,说中国对瓷器的描述都是夸大其词的,在程度上比瓷器的成就“更胜一筹”。作为商人的笛福,在让鲁滨孙看了这座房子之后,还不忘揶揄说,这次参观害他被领队罚款三个先令,大有很不值得的味道。
值得注意的是,鲁滨孙进入了花园,却没有对花园的造型、布局和风格发表任何评论。这是鲁滨孙第二次提及中国花园,前一次是他在中国乡绅家中看到花园,当时,鲁滨孙也没有做出任何评论。在笛福生活的年代,中国花园在英国激起的讨论广泛深入,关注度远远超过中国瓷器。出自威廉·坦普尔的sharawadgi一词被用来形容中国花园的人为的不规则自然风景,该词的词源至今仍未确定。笛福曾经是个砖瓦厂的厂主,中国瓷器跟他的个人利益关系密切,他自然会多一些关注,而花园对于笛福而言,更像是无关紧要的风花雪月,不值一提。
到了《鲁滨孙沉思录》,笛福似乎对将中国的瓷器成就说成是“出类拔萃”的“怪癖”心有不甘,于是全盘否定了中国瓷艺:“他们的聪明高度表现在他们的瓷器或者陶瓷制品上,一句话,那更多的是因为他们制造陶瓷的出色土质,那是他们独有的,而不是因为他们的制作技艺;如果我们有同样的黏土,我们很快就会像制作其他东西一样超越他们。”(Serious:142)多年之后,笛福还意犹未尽,将这个观点在《发明改进史》中又重复了一遍:“他们的陶瓷也无法模仿,但那是因为缺少这种材料,而不是没有进行操作的技术或知识。”(23)
笛福对中国瓷器的态度只是他对中国经济态度的一个缩影。他将中国在茶叶、丝绸、漆器、棉花、印花布和中草药等方面的领先地位都归功于中国特有的材质,与中国人的生产技艺无关。这些产品在中英贸易中的经济地位与瓷器大致相同,都是中英贸易的重要内容。从笛福的另外两部小说《辛格尔顿船长》和《新环球航行记》中也可窥见一斑。无论是辛格尔顿船长还是“我”,只要到菲律宾南海一带活动,只要是与中国人有关,无论是抢劫还是交易,都离不开陶瓷、丝绸和茶叶等。这些来自中国的产品都不是生活必需品,却挤占了相关产业的国内市场。借助《新环球航行记》的叙述者“我”,笛福阐明了对上述商品的态度:“我们……通过输出金条来进行的,换回来的是……对我们制造业有害的东西。……有陶瓷、咖啡、茶叶、日本工艺品、绘画、扇子和屏风等。”(24)正是因为国民对“印度和中国的那些微不足道、傻里傻气的废物”趋之若鹜,而不使用自己生产的产品,才令英国的支柱产业遭到毁坏,普通民众的工作机会被剥夺。(25)以笛福对中国产品的贸易危害的担忧来反观,不难发现笛福对瓷器生产技艺和品质的诋毁只不过是贸易挫败下的情绪宣泄,与瓷器本身并无多大关系,其实质仍然是经济问题。
在与中国的贸易问题上,笛福还指出了英国当时面临的一个更大的问题:中国对自由贸易的抵制态度。早期的中国报道者通常将注意力放在中国的文化和政治以及风土人情上,英国商人则更关注中国的贸易问题,他们普遍有一种信念:自由的贸易是社会繁荣不可或缺的因素,而商品和资金的自由流通是贸易的生命线。笛福是自由贸易的坚定支持者,他认为:
在贸易的起源中有一种神圣性……遵循自然的秩序,贸易不仅在使人的生活更加方便上有必要,而且在世界不同地方的互通有无上必不可少……必须向诸君指出的是,如果一个明智的统治者首先没有在这些方面有所作为的话,那只能说这个政府不适合贸易,没有能力展开世界贸易。(26)
这不是笛福在贸易问题上的临时发言。终其一生,笛福都在反复论述自由贸易的重要性。(27)早先报道中的繁荣昌盛让英国商人很自然地认为中国是一个贸易发达的国家;然而,当他们来到中国的时候,他们所见到的却是一个抵制自由贸易的社会,与英国的自由贸易格格不入。英国的优势产业如羊毛等很难出口到中国,这就导致了英国人在与中国交易的时候,只能支付真金白银。对于英国新兴的市场经济来说,中国产品如瓷器和茶叶无疑是“一头吸血鬼”(28),违反了笛福所主张的贸易普世性和神圣性。当时的中国政府将对外贸易视为对外帮蛮夷的“慈善行为”,将“对外贸易限定在广东的一个港口,并且附加了普遍被欧洲人看做是对自由贸易具有强制性、羞辱性和敌对性的规定”(29)。英国商人自然将中国描绘成一个停滞僵化的社会,与耶稣会士笔下的中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鲁滨孙刚流落到中国的时候,首先出现在他脑海的是通过贸易的方式回家,但“我们现在站在中国的海岸上;在孟加拉的时候,因为有钱,我还有许多条回家的路可选……如今,我被迫来到了一个离家更隔万水千山的地方,而且完全没有任何回家的希望”(Farther:172)。在贸易上,中国是一个不如孟加拉的国家。笛福将贸易视为生命,“贸易在英国是生命的循环,是我们所有国内贸易的存在方式”(30),贸易受阻对于鲁滨孙而言就相当于自己的生命血液流通不畅。来到南京,鲁滨孙感叹道:“与我们的航海、我们的商船队以及我们强大的海军相比,停靠着几条帆船和舢板的码头算得上什么?我们伦敦一个城市的贸易都比他们庞大帝国的一半还多。”(Farther:173)在笛福看来,中国的贸易条件在国家层面上,与贸易立国的英国相比,相去甚远。
另外,笛福像其他18世纪贸易倡导者一样,认为贸易“是我们称为法律、自由和财产的基础……是世界的真正基石”(31)。如果贸易停滞,“穷人将会吃光富人:土地无法供养大多数人;以贸易发家并正在逐渐渗透的富有邻居就会雇佣并款待你们所有的年轻人……把他们武装起来,回来征服你们”(32)。这表明,在缺乏贸易的情况下,现代人又回到了无知野蛮的状态。鲁滨孙认为中国人“生活悲惨”,连“美洲野人都不如”(Farther:175),一方面是笛福在宣泄他的憎恨情绪,另一方面也是缺乏贸易的必然结果。而民众的悲惨生活本身也阻碍着贸易的进行。在《英国的商业计划》中,笛福对中国的劳工状况进行了直接的描述,“所有制造这些精美作品的人,生活极度悲惨,他们的劳动毫无价值可言,他们的工资谈起来让我们心寒,他们的生活方式让我们想起来不寒而栗”,在这种情形之下,笛福提出质问:“谁是消费我们英国产品的驱动力呢?”(33)由于中国的民众缺乏应有的消费能力,与英国的贸易自然也就无从谈起。
在北京,他对此有了更深的体会。他描绘北京人“极度傲慢,其程度只有他们的贫穷才能与之相提并论”(Farther:175)。这句貌似对生活德行的描述实际上更多传递的是笛福对中国人的贸易态度的评价。“傲慢往往与极度的无知联手抵制和平贸易,呼吁一个古老的社会”,而“一个国家的贫穷从何而来呢?很显然是由于缺乏贸易,没有别的原因”。在笛福看来,“贸易驱动了进步的轮子;因为从商业出现开始到现在,一个国家的兴衰是与贸易起落同步的”。(34)傲慢、贫穷、贸易和落后彼此相连,互为因果。
当然,笛福在这里所关心不是中国的兴衰与否,而是他自己的祖国。恰恰是因为中国的贫穷落后和贸易的闭塞,导致了英国的商品无法自由进入中国市场,使英国在与中国的贸易中损失惨重。这是他无法接受而要抨击的。大约50年后,亚当·斯密进行了理性的分析,他认为中国是重农经济,社会意识抵制对外贸易,觉得商人很可悲,因此,“在中国,国外贸易就被局限在狭窄的范围,要是本国船只或外国船只能比较自由地经营国外贸易,这种范围当然就会大得多”(35)。同时,与欧洲不同,中国内部幅员辽阔,国内市场比整个欧洲各国的国内市场加起来还要大,中国对外贸的需求没有英国和欧洲那么强烈。笛福对中国在经济上的诋毁,并不是因为中国经济本身有什么过错,而是因为英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商业国家,要想确立自我身份,就必须对中国的经济体制进行否定。
笛福的中国政治观
从笛福的贸易理论来看,中国贸易的闭塞不仅违反了上帝的安排,而且也反映了政府的无能。这似乎与笛福早期在《联合机:或,来自月球的杂事回忆录。由〈地道的英国人〉的作者译自月语》(下文缩写为《联合机》)中“盛赞”中国的政治相互抵牾。例如,在政府管理方面,中国有如下原则:“所有的人民都应当知道管理他们的法律条款”(36),这样一来,尽管皇帝是专制的,享有世界上最大的权威,但是,因为没有愚民,所以历史上也就没有听说过什么君主的暴政和民众的反叛。按照“自然权利高于现世权力”(Consolidator:33)的原则,皇帝天生就具有统治民众的权力,如此绵延,“历经2000多位皇帝,35到36个朝代”(Consolidator:33)。在此笛福的论调与耶稣会士的中国报道和坦普尔的中国看法几乎“如出一辙”。
笛福对中国的此番“溢美之词”迷惑了不少读者,其中就包括法国的笛福专家多丁和美国学者史景迁。(37)但是,对于创作过《论君权神授》的笛福而言,世袭专制的政府几乎就是一个梦魇,他更不可能为耶稣会士和坦普尔等人的中国乌托邦摇旗呐喊。笛福对于君权神授和消极服从的态度在其12卷长诗《论君权神授》中进行了充分的论述。(38)该诗对于费尔默等人所提倡的父权制和君权神授思想的批驳充满了讽刺,其实是与《联合机》中的态度相一致的。对于中国的政治制度,笛福明显反讽地说:
我们博学的作者们早就驳斥了这种原则,证明国王和皇帝天生就是头戴皇冠,他们的臣民天生就是背负枷锁的。罗伯特·费尔默爵士……等对消极服从和君权神授这些大有裨益的信条都进行过精辟的论述,我想最好还是不要阐发这一点,以免他们会感觉自己卓越的论文受到了乌合之众的玷污。(Consolidator:33-34)专制对于笛福而言,无论是英国的还是中国的,都是不可接受的。对于所谓的“历经2000多位皇帝,35到36个朝代”,笛福在《论君权神授》中给出了明确的态度。在论述不存在绵延不断的王权,因此也就不存在君权神授的第九卷中,笛福指出:“中国长期延续的[王朝]既无法核实,也不可信;即便如此,她最近也消亡了,如今,大鞑靼王朝通过征服统治了这个王国。”(Jure:275)
中国的官员制度和官员在英国和传教士的报道中被广为称道,而透过鲁滨孙,笛福呈现的中国官员却是另外一幅景象。在北京与一个地方官员同行时,鲁滨孙发现沿途民众对官员毕恭毕敬,而这些民众“有时是让这帮人搞穷的,因为他们所到之处都要当地的民众来为他们和随从提供补给……这对他[官员]大有好处,因为地方上免费提供所有的补给,他则对我们逐项收费”(Farther:175)。笛福笔下的中国官员与李明和坦普尔所描述的有天壤之别,因此《联合机》中所说的不仅不是笛福的真心话,而且还是针对李明和坦普尔等人的反讽。笛福所说的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现象,是由中国本身的政治体制所决定的:
他们的政府是由绝对暴政构成,这是世界上统治民众最简单的方式,人们被教唆得言听计从,从不思考……据说统治民众所需采取的原则就是,如果你命令他们上吊,他们也只会哼两声,然后马上就屈从了……官员说什么都是法律……官员在许多案件中自己说了算……他们断案所依据的不过是风俗、口头传统或者当时的想法,而且是当场执行,根本没有时间或者空间细想案件的正义性。(Serious:140-141)在一个官员可以恣意妄为、草菅人命的专制社会中,民众毫无自由可言,贸易也是无从谈起的。贸易兴盛的基础之一是“自由,用以保障和保全财产,没有这一点,商业就没有安全可言”(General:136-137)。笛福对政府的批评也少不了经济的意味。
笛福对中国社会的关注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那就是他对中国的社会底层和普通民众给予了较多的笔墨。《联合机》一开始就说中国乃富饶礼仪之邦,俄国的彼得大帝因为与中国展开了全新和长久的贸易,不仅使国家富裕,而且行为举止也得到教化,变得彬彬有礼。(39)但这不过是套话,在《鲁滨孙再漂流》中,鲁滨孙评论俄国和中国的时候说,如果不是因为俄中两国相距遥远,如果不是因为俄国皇帝粗鲁、无能,不善统治那帮奴隶,如果不是因为当时俄国进攻瑞典失利,俄国沙皇可以轻而易举地一战拿下中国,成为中国的皇帝,(40)因为中国的军事能力在笛福的心目中是这样的:
一支德国的穿甲骑兵,或者法国骑兵就能打败全中国的骑兵;他们的百万步兵也抵挡不住我们一支久经沙场的步兵……哪怕是20比1的情况下;不是我吹牛,30000德国或者英国步兵,和10000法国骑兵,就可以将中国全军打得一败涂地;……没有一座中国城池能够在欧洲军队的进攻和炮击下支撑一个月。(Farther:173-174)
《联合机》的叙述者告诉我们,俄国之所以可以从与中国的交往中获益,是因为“如今,像所有人都知道的那样,中国人是一个古老、睿智、文雅和最聪明的民族”(Consolidator:30)。这里的所有人应该不是虚指,而是指当时对中国赞赏有加的人,如耶稣会士和坦普尔等。与这里暗言讥讽的一句空话不同,《鲁滨孙再漂流》中鲁滨孙以亲身经历告诉了读者中国人的德行:
这些人傲慢无礼,主要是些叫花子和苦力;他们的显摆让人无以言表,主要炫耀他们的衣裳和建筑,还有跟随的大量仆人和奴隶,极其滑稽可笑,他们除了自己之外,目空一切。(Farther:176)这哪里有什么文雅、睿智和聪明可言。在鲁滨孙(笛福)看来,中国人生活悲惨(即使是生活在像南京这样的大城市),人们缺乏教养,看上去活像是一群显摆的乞丐。如果说这些只是让鲁滨孙感到讨厌的话,那么,接下来的乡绅的行为就让鲁滨孙感到恶心了:
他[乡绅]骑马的样子完全就是一个堂·吉诃德,既浮夸又穷酸。……他的马又瘦又瘪,一瘸一拐,一副没有吃饱的样子……他带了一二十个仆人跟我们一起。……他让两名女奴端上肉来;还有另外两位,一位用勺子喂这位乡绅,另外一位一只手拿着盘子,另一只手擦拭掉在老爷胡须和丝质围巾上的残渣。……这个大肥猪认为亲手去做类似的事情有损他的体面。(Farther:176-177)中国人的傲慢和无知在这里被描述到了极致,明显带有漫画式的夸张成分。
在形容中国人的傲慢的时候,笛福使用了“beggarly pride”(乞丐般的傲慢,Farther:176)一词,这种搭配结构很容易让人想起他在《论君权神授》中所使用的“kingly slave or slavish king”(“皇帝般的奴隶”或“奴隶般的皇帝”,Jure:75)。在诗中,笛福指出,如果一个人有暴君的倾向,那么,在他没有成为国王的时候,他就很傲慢,一旦成为了国王,他也会像奴隶一样生活。两者异质同构。同样,乡绅的beggarly pride和proud beggar(傲慢的乞丐)也是一样的。正是这种消极懒惰和毫无基础的傲慢让他们只能忍受政府的专制,做消极的奴隶。这样的民众只配有这样的政府,这样的政府也只配“统治这样的民众”(Farther:174)。两者互为因果。
笛福在《论君权神授》中指出,人如果受到了压迫,就应该起来反抗:
人若受压迫,只要有时机,
自然而然地就该抵制;
不必说三道四,这是正义,
是必须,是强烈要求所致;
否则,他们就违抗了理智,
就是对天条律令的叛逆;
那些服从者必定受保佑,
这就是上天的最高要求……(Jure:266-267)这种反抗是受到上帝保佑的,并非是不正义的。如果民众一味忍气吞声,只能是民众消极懒惰,受到了专制思想所宣扬的消极服从和不抵抗思想的影响,其实质仍然是君权神授。笛福本人在面对政治和宗教迫害的时候,不愿意忍气吞声,而是勇敢发声,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惩治不从国教者的捷径》。因为这篇文章,笛福在新门监狱中被关押了五个月,连续三天被戴上枷锁示众。这次经历让他创作出了著名的诗歌《枷锁颂》。中国民众的忍气吞声,消极懒惰,甚至不如英国的暴民。笛福的另一首诗歌《暴民颂》指出暴民可能会做出一些非理智的行为,造成一些无政府的状态,但是,他们会在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和被压迫的时候,选择反抗;而中国的民众不敢反抗,只是唯唯诺诺,只会消极忍受。对待这样的民众,笛福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样的民众既是专制政府统治的结果,也是专制政府产生的原因。他看不起这样的民众与他抨击专制政府是一致的。
笛福不是在为中国操心,而是有他自己的考虑。中国的专制除了使英国无法自由贸易,造成贸易逆差之外,李明等耶稣会士和坦普尔等人盛赞中国政治也令笛福担忧。他要剥离笼罩在中国上面的政治光环,捍卫他本人来之不易的自由。他深深明白,在崇尚中国的外衣下面,隐藏着他所憎恨的政治意图:为法国君主专制张目和为英国的王权专制招魂。
笛福的中国宗教观
在笛福的那个年代,政治和宗教密不可分。1671年坦普尔发表了《政府的起源及其性质》,主张政府起源于“父权”,“在性质上却与儒家学说十分接近”(41)。对于这样一种形成绝对王权的儒家思想,笛福进行抨击是在情理之中的:
这种指导思想不过是些道德结论的胡言乱语;是由一些既没有连贯性、也少有理性可言的词汇拼凑在一起的胡言乱语,构成了政体、道德和迷信的基础,或者是我们所说的元素。它还算不上一个像样的异教,因为在我看来,那些美洲的印第安异教徒的仪式也比中国的更有章可循。(Serious:138)(42)为中国的儒家思想唱赞歌,无非就是想让英国重新回到君权神授的绝对王权体制中去。这是为自由贸易和反对专制王权奋斗一生的笛福绝不愿意看到的。
笛福在对中国宗教进行批评的时候,混淆了儒家思想与其他宗教之间的区别,认为儒家思想也是偶像崇拜,并且将对后者的批评也转移到对儒家思想的批判上来。在抨击儒家思想为胡言乱语之后,笛福接着说,“他们屈膝在偶像崇拜的泥坑和污物中;他们的偶像是些最让人瞠目结舌的怪物,不是任何生物的形象,更不是德行、贞洁或者文献记载的形象,而是他们的神父们自己发明的恐怖的形状”(Serious:138)。
在偶像崇拜的问题上,鲁滨孙或者说笛福的抨击运用了一连串形容词最高级(43),这种情绪宣泄与笛福个人经历紧密相关。偶像崇拜很容易联想到天主教,让他想到曾经遭受的宗教迫害。身为一名不从国教者,笛福经历了一系列针对不从国教者的法案。这些法案使不从国教者成为了“一帮濒临绝望的人群。他们受到严酷法律的困扰,屈服于那些恃强凌弱和告密者的淫威,听任所有对他们有个人恩怨的人的摆布”(44)。笛福回顾当年的宗教迫害与歧视时说:
唯恐有朝一日天主教徒来了,就不让使用这本《圣经》,诚实却又胆小怕事的人拼命抄写《圣经》,这样还可以在小范围内保留。这样的人有多少啊?我当时还小,不过是个孩子,却像匹马一样抄完全部《摩西五经》,那时我已经累得精疲力竭,但是我还是愿意不辞风险,干完余下的工作。(45)
知道笛福的个人经历也就不难理解笛福不仅憎恨在中国的偶像崇拜,而且也对中国之外的偶像崇拜恨之入骨。鲁滨孙在他的俄国行程中,看到当地人的偶像崇拜,也是火冒三丈,并想方设法地采用强盗的方式半夜偷袭,捆绑了当地人,当着他们的面,将这些偶像付之一炬而后快。(46)
笛福将中国的偶像崇拜定义为魔鬼崇拜,并把这一点称为“魔鬼制造者”(Serious:241)。在中国传教之所以难以取得成功,是因为魔鬼在耶稣来到中国之前已经征服了中国。中国是撒旦最大的“杰作”(47),中国人因此也就无法真正了解基督教。
笛福对传教士的艰辛给予了认可,但是,却对耶稣会士在中国的传教方式提出了强烈的批评。他认为耶稣会士的做法是将“耶稣基督与孔子融合在一起,使得中国与罗马的偶像崇拜能够结成同盟,携手并进,并最终成为好朋友”。在这一点上,耶稣会士的智慧“让在中国的魔鬼相形见绌”,这个杰作“让撒旦吓得目瞪口呆”:
耶稣会士们和魔鬼形成了一个宗教的大杂烩,由天主教会和异教组成,使后者比刚被发现的时候更糟糕,将基督的信仰与孔夫子的哲学或者道德学说捆绑在一起,并正儿八经地用宗教这个名字来给它们洗礼;……因此,这种传教本身就是魔鬼的行径,魔鬼有兴趣将这种基督教植根于中国。(48)
耶稣会士在传教中屈就了中国专制政府的利益,放弃了基督教的核心教义,其实质是为专制政府唱赞歌。由于耶稣会士将儒家学说植入了所谓的基督教,也就具有了更大的欺骗性,造成英国人相信儒家思想与基督教是一脉相承的,从而导致儒家思想在英国的传播。
在坦普尔等人和耶稣会士对儒家思想的赞歌中,笛福看到了专制的影子;中国的偶像崇拜又让他回想起年幼时对天主教的痛苦回忆。对他来说,儒家思想和天主教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为专制政府服务的。
笛福的中国科技观
中国的科技也是当时有关中国的报道和古今之争的一个重要方面,与那些的溢美之词针锋相对的是,笛福逢华必反。在《鲁滨孙再漂流》中,他借鲁滨孙之口说:
与同样的欧洲事物相比,他们的力量、他们的宏大以及他们的航海、商业和农牧业都是不足的,有待提高的;同样,他们的知识,他们的才学,和科学方面的技能也是一样的;他们有地球仪和天体运行图以及一点点数学知识;但是,你如果去把他们的知识了解个究竟的话,你会发现,即使是他们最明智的学生也是多么的鼠目寸光!他们对天体的运行一无所知;他们的无知简直到了一个荒诞的地步:每当日食出现的时候,他们认为是一条巨大的龙攻击了它,把它咬走了;他们在全国各地疯狂地敲锣打鼓,希望将这个怪兽吓走,就像我们把蜜蜂赶回蜂箱一样。(Farther:174)笛福将迷信与科技混为一谈,认为中国所谓的科技与小丑的技艺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中国的万里长城是备受传教士和挺古派关注的中国科技成就,笛福的鲁滨孙却对此嗤之以鼻,称这只能用来抵挡鞑靼人,对英国人和英国部队没有太大的作用。他认为,英国的工程师带上两个连的工程兵,可以在十天之内要么将它炸垮,让大队人马进入,要么把它连地基一起,全部炸得灰飞烟灭。万里长城不过是“庞大的无用之物”(Farther:183)而已。
这个论调与他在《联合机》中对中国的“赞不绝口”有天壤之别。坦普尔说,如果没有指南针,现代人在航海方面的成就是难以取得的,而指南针是“早就存在的”(Miscellanea:48)。笛福在《联合机》中对此回应说:“在弹药、印刷术以及磁铁和指南针的使用上,这些我们认为是现代发明的东西,不仅不是什么发明,而是早就离他们所取得的完美技艺相差十万八千里,简直是让人难以置信。”(Consolidator:30)这些发明的确让西方人难以置信,笛福本人在其早期的《计划论》中就否定了弹药是中国人的发明这一说法,他认为弹药的发明,“全世界要完全归功于那些特定的年代[创世记]”(49)。到了《鲁滨孙沉思录》,论调改成了中国人“极有可能是在欧洲人的指导下,才学会制作弹药枪支的”(Serious:141)。至于将印刷术归功于中国人的名下,他在1726年写的《发明改进史》和《论文字》中分别进行了驳斥,指出“我根本就不相信”(General:170),那“是虚构的,实在是荒谬至极”(General:237)。笛福之所以要在《联合机》中那么说,无非就是想借中国讽刺一下坦普尔等挺古派罢了。
《论文字》不仅否认了印刷术源自中国的说法,而且还从根本上否认了文字起源于中国的可能性。由于中国文字的特殊性,不少传教士和学者认为中国文字是最早的文字,在传教中具有优越性。(50)约翰·韦伯在《论中国语言为人类原始语言》中指出,中国文字为象形文字,没有变化,也没有参与巴比伦塔的建筑,所以中国文字是最早的文字,坦普尔也接受这一说法。(51)笛福对此的回应不无讽刺:
在书写技艺上,我看除了中国和日本之外,在我们能力所及的地方,没有哪个地方会如此嚣张,他们声称不仅对文字的知识拥有发明权,而且还对印刷术拥有发明权。他们声称自己的王权延续了7000年,而世界是在11000年前才被创造出来的。
这些人妄称早就知晓字母,几千年前就已经有了书面文字;……我们有十足的把握说……他们对那种古老性的妄称不过是无稽之谈,荒谬至极,同样,他们对于文字的妄称也是如此。(General:236-237)《论文字》流露出了笛福对上帝的敬畏。在他看来,文字是一件庄严神圣的东西,不可能是由人创造出来的,只能是出自上帝之手,“是上帝的作为,他是唯一的源泉”(General:238),并且给出了上帝造字的具体年号,即,在公元前2415年,“上帝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位写作者”(General:270)。笛福在创作《论文字》的时候,或许并不是针对中国,但是,在当时有关中国文字的起源以及探讨中国文字在传教上的优越性的背景下,笛福的这番话也不能说是无的放矢。
《联合机》的叙述者对中国人的航行技术只能用难以置信来加以表述,并表示要向欧洲人说明这一点,没有365卷的篇幅是不行的。他说,在圣经中所说的大洪水来临之前,中国的皇帝已经自掏腰包建造了100000艘船,配备了120天的生活用品,在600英尺深的水里丝毫无损。待到洪水退去,他们只需打开舱门,恢复原来的生活。为此,他们的历史没有因为大洪水而中断。(52)这又“暗合”了坦普尔的观点。坦普尔之所以认为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是因为她的文明没有像世界其他国家一样因为受到革命、战争、灾难以及大洪水的破坏而中断,不像其他国家在遭受灾害之后又重新开始。(53)但《联合机》论述的夸张反讽清晰可见。笛福对于中国航海技术的真实看法表现在《鲁滨孙沉思录》中,其中虽承认中国航海技术与邻国相比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却与英国无法同日而语:
与我们的航行技术相比,他们算得上什么?他们去过哪些地方?又是如何操作他们的那些又小又笨拙的三栀船和舢板的?他们如何能够穿越宽阔的印度洋、美洲洋、或者大西洋?在海上的都是些什么船只、什么水手、又是些什么可怜、可笑和愚蠢的操作!……
至于造船,他们又算得上什么?在建造雄伟战舰的光辉技艺方面,他们又能做什么?我深信,一百年之内,中国人不可能造出一艘像“皇权”(英国历史上的名船——作者注)那样的船来;不可能,即使她停泊在他们面前,让他们依葫芦画瓢他们也做不到。(Serious:142)
前文提到,笛福笔下的鲁滨孙认为中国是一个贸易闭塞的国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笛福将他的主人公换成辛格尔顿船长后,中国的对外贸易使南中国海成为了海盗船长的乐园,中国商人成为了他们喜爱的猎物,“我们雇佣了一些该国的船只,都是快艇,去打探马尼拉的情况和中国小舢板什么时候起航,并给我们回话。得到情报后,我们把事情安排得有条不紊,出发三天后,我们就追上了不下11艘……”(54)笛福这里并没有直接论及中国的造船和航海技术,但是,从中国船只给辛格尔顿留下的印象以及中国船只被快速追赶上的结果来看,中国在作为外贸基础设施的航海技术上是难以让笛福看上眼的。
按照笛福在《英国的商业计划》中的贸易逻辑,一个贫穷的国家必定是一个缺乏贸易的国家,一个缺乏贸易的国家必定是一个航海落后的国家,一个航海落后的国家必定也是一个造船不发达的国家。反过来说也是一样。科技与经济紧密相连,笛福的中国科技观和中国经济观是一致的。
到了18世纪,整个英国已经开始剥离17世纪笼罩在中国周围的光环,对儒家思想的赞誉也开始在形而上学和神学思想的评判中成为了幻影。中国文明的古老性反而成为了中国缺乏进步的口实。(55)在笛福之前,塞缪尔·帕切斯、罗伯特·伯顿和威廉·沃顿等都对中国持不同程度的批评态度,但是这些批评都没有像笛福这样激烈,更没有“谩骂”。(56)
笛福在经济、政治和宗教上的个人经历使他产生了全面诋毁中国的态度,并将诋毁情绪延伸到了中国的科技领域。在笛福对中国的整个描述中,事实并不重要,中国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幌子,通过对中国的诋毁,笛福驳斥了坦普尔和耶稣会士对中国的报道,宣泄了他的个人情绪,表达了他对专制政府和宗教迫害的恐惧和憎恶、对经济自由被剥夺的担忧,同时也达到了帮助确立英国自我身份的目的。
注释:
①See Ch'en Shou-Yi,"Daniel Defoe:China's Severe Critic",in Nankai Social and Economic Quarterly,vol.8.3(October 1935),pp.513-550;张国刚、吴莉苇《启蒙时代欧洲的中国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范存忠《中国文化在房启时期的英国》,译林出版社,2010年;Qian Zhongshu,A Collection of Qian Zhongshu's English Essays,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5.
②详见史景迁《大汗之国:西方眼中的中国》,阮叔梅译,台湾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88、103页。
③See Robert Markley,The Far East and the English Imagination,1600-1730,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p.180.
④See G.A.Starr,"Defoe and China",in Eighteenth-Century Studies,vol.43,Summer(2010),pp.435-454.
⑤如门多萨的《中华大帝国史》(1588)、利玛窦的《利玛窦中国札记》(1625)、卫匡国的《鞑靼战记》(1654)、曾德昭的《大中国志》(1655)、安文思的《中国新史》(1689)、李明的《中国近事报道》(1697)和多明我·闵明我的《上帝许给的土地:闵明我行记和礼仪之争》(1704)等等(汉译名采用国内中译本的名字,括号中所附注的是该书在英国面市的时间)。
⑥如理查德·海鲁特(Richard Hakluyt)的《英国主要航海、旅行、游记和发现志》(1600)、塞缪尔·帕切斯(Samuel Purchas)的《帕切斯游记》(1613)、约翰·丘吉尔(John Churchill)编撰的《旅行游记集》(1704)等。
⑦See G.A.Start,ed.,"Explanatory Notes",in Serious Reflections during the Life and Surprising Adventures of Robinson Crusoe,by Daniel Defoe,London,Picketing & Chatto,2008,p.346; Takau Shimada,"Possible Sources for Serious Reflections of Robinson Crusoe",in The Review of English Studies,vol.37,no.146(May,1986),pp.211-216.
⑧See Daniel Defoe,Serious Reflections during the Life and Surprising Adventures of Robinson Crusoe,p.143.后文出自同一著作的引文,将随文标出该著名称首词和引文出处页码,不再另注。
⑨See Robert Batchelor,"Concealing the Bounds:Imagining the British Nation through China",in Felicity A.Nussbaum,ed.,The Global Eighteenth Century,Baltimore and London: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2003,pp.80-81.
⑩See William Temple,Miscellanea(The Second Part),The Third Edition,London:Printed for Ri.Simpson,at the Three Trouts,and Ra.Simpson at the Harp in St.Paul's-Church-Tard,1692,pp.180-193.后文出自同一著作的引文,将随文标出该著名称和引文出处页码,不再另注。
(11)Fan Cunzhong,"The Beginning of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Culture in England",in Waiguoyu,6(1982),p.7.
(12)See Eun Kyung Min,"China between the Ancients and the Modems",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vol.45.2(2004),p.120.
(13)详见李明《中国近事报道》,郭强、龙云、李伟译,大象出版社,2004年。
(14)张国刚、吴莉苇《启蒙时代欧洲的中国观》,第185页。
(15)Qtd.in Lydia H.Liu,"Robinson Crusoe's Earthenware Pot",in Critical Inquiry,vol.25,Summer(1999),p.728.
(16)Daniel Defoe,The Life and Strange Surprising Adventures of Robinson Crusoe(1719),London:Pickering & Chatto,2008,p.80.
(17)Daniel Defoe,The life and Strange Surprising Adventures of Robinson Crusoe,p.81.
(18)See Paula R.Backscheider,Daniel Defoe:His Life,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9,p.64.
(19)Daniel Defoe,A Tour Thro' the Whole Island of Great Britain,Volume I,London:Pickering & Chatto,2001,p.200.
(20)See Lydia H.Liu,"Robinson Crusoe's Earthenware Pot",p.733.
(21)Lydia H.Liu,"Robinson Crusoe's Earthenware Pot",p.733.
(22)Daniel Defoe,The Farther Adventures of Robinson Crusoe(1719),London:Pickering & Chatto,2008,p.180.后文出自同一著作的引文,将随文标出该著名称首词和引文出处页码,不再另注。
(23)Daniel Defoe,A General History of Discoveries and Improvements and An Essay upon Literature,London:Picketing & Chatto,2001,p.170.后文出自同一著作的引文,将随文标出该著名称首词和引文出处页码,不再另注。
(24)Daniel Defoe,A New Voyage Round the World,London:Picketing & Chatto,2009,pp.130-131.
(25)See Daniel Defoe,A Brief Deduction of the Original,Prowess,and Immense Greatness of the British Woollen Manufacture,London:Printed.1727.p.51.
(26)Daniel Defoe,Review,vol.9,London:Pickering & Chatto,2011,p.211.
(27)参见笛福的An Essay on the South-Sea Trade(1712),A Brief Account of the Present State of the African Trade(1713),The Trade to India Critically and Calmly Consider'd(1720),Brief Observations on Trade and Manufactures(1721),A Plan of the English Commerce(1728)以及笛福在他办的杂志《评论》(Review)上发表的文章。所有这些文章都收录在Pickering & Chatto出版公司近十年来出版的笛福作品集中。
(28)David Porter,"A Peculiar but Uninteresting Nation:China and the Discourse of Commerce in Eighteenth-Century England",in Eighteenth-Century Studies,33(2000),p.184.
(29)See David Porter,"A Peculiar but Uninteresting Nation",pp.184-188.
(30)Daniel Defoe,Review,vol.6,p.221.
(31)Daniel Defoe,Review,vol.4,p.548.
(32)Daniel Defoe,Review,vol.8,p.89.
(33)See Daniel Defoe,"A Plan of the English Commence",in John McVeagh,ed.,Trade,London:Pickering & Chatto,2000,p.159.
(34)See Daniel Defoe,"A Plan of the English Commence",pp.129-136.
(35)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4年,第246页。
(36)Daniel Defoe,The Consolidator(1705) Memoirs of Count Tariff,&c.(1713) The Quarrel of the School-Boys at Athens(1717),London:Pickering & Chatto,2003,p.33.后文出自同一著作的引文,将随文标出该著名称首词和引文出处页码,不再另注。
(37)See Paul Dottin,Danial De Foe et ses romans,Paris and London:Le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1924,p.341;史景迁《大汗之国》,第86页。
(38)See Daniel Defoe,Jure Divino,London:Pickering & Chatto,2003.后文出自同一著作的引文,将随文标出该著名称首词和引文出处页码,不再另注。
(39)See Daniel Defoe,The Consolidator(1705) Memoirs of Count Tariff,&c.(1713) The Quarrel of the School-Boys at Athens(1717),p.30.
(40)See Daniel Defoe,The Farther Adventures of Robinson Crusoe,p.174.
(41)转引自范存忠《中国文化在启蒙时期的英国》,第15页。
(42)据陈受颐和Takau Shimada的考证,笛福这种评论是参照了William Wotton的Reflections upon Ancient and Modern Learning,London,1694,p.145(See Ch'en Shou-Yi,"Daniel Defoe:China's Severe Critic"; Takau Shimada,"Possible Sources for Serious Reflections of Robinson Crusoe");Starr则把笛福的思想渊源追溯到"An Account of the Empire of China",in John Churchill,A Collection of Voyages and Travels,4 vols,London,1704,vol.1和St.Evremond,Oeuvres Meslees,2 vols,London,1705(See C.A.Starr,"Explanatory Notes",pp.346-347)。
(43)如“他们的崇拜是最粗鲁的,他们的崇拜对象是最粗鄙的、最没有人性的”(Serious:138)。
(44)James Sutherland,Daniel Defoe:A Critical Study,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p.11.
(45)Daniel Defoe,Review,vol.2,p.814.
(46)See Daniel Defoe,The Farther Adventure of Robinson Crusoe,pp.190-197.
(47)Daniel Defoe,The Political History of the Devil,London:Pickring & Chatto,2005,p.39.
(48)See Daniel Defoe,The Political History of the Devil,pp.39-40.
(49)Daniel Defoe,"An Essay upon Projects",in W.R.Os,ed.,Social Reform,London:Pickering & Chatto,2000,p.41.
(50)参见李明《中国近事报道》;安文思《中国新史》,何高济译,大象出版社,2004年;曾德昭《大中国志》,何高济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张国刚、吴莉苇《启蒙时代欧洲的中国观》,第112-180页;张西平《欧洲早期汉学史》,中华书局,2009年;Chen Shouyi,"John Webb:A Forgotten Page in the Early History of Sinology in Europe",in Chinese Social and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1935-1936),pp.295-330。
(51)See William Temple,Miscellanea,p.178.
(52)See Daniel Defoe,The Consolidator(1705) Memoirs of Count Tariff,&c.(1713) The Quarrel of the School-Boys at Athens(1717),p.31.
(53)See William Temple,Miscellanea,pp.34-35.
(54)See Daniel Defoe,The Life,Adventures,and Pyracies of the Famous Captain Singleton,London:Pickering & Chatto,2008,p.165.
(55)See Qian Zhongshu,A Collection of Qian Zhongshu's English Essays,p.130.
(56)详见史景迁《大汗之国》,第87页。
作者介绍:陈西军(1972- ),男,北京大学英文系博士研究生,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18世纪英国文学;近期发表的论文有《视角转换与不可靠叙述》(《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第18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等。
作文七:《作文:我笔下的好老师——“孔夫子”老师》800字
我有一个宝库,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即不是黄金库,也不是宝石库,更不是金钱库,那就是知识宝库。
如果老师是一位辛勤的园丁,我们就是被她们精心照料的小树苗;如果老师是一位细心的画家,那我们就是老师笔下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如果老师是一位贴心的馆养员,那我们就是被他们精心呵护的宠物。老师是我们人生路上一座明亮的指路灯,照亮着我们前进的方面。
老师像我们的朋友一样,与我们一起开心过、伤心过;老师像我们伟大的母亲一样,关怀我们、教育我们。在我心中每一位老师都让我难以忘怀。
“叮铃铃……”,上课铃声响起,同学们都急步跑进教室,殷老师一进教室,教室里就鸦雀无声,殷老师就像一个严肃的大将军,指挥着我们“请同学们坐好,把关上书,拿出笔和纸,听写”。接着,教室里就只有殷老师报词语的声音,同学们写字的沙沙声。殷老师是一位非常有学问的人,班上的同学都称她为“孔夫子”!“孔夫子”老师酷爱诗文,每学一首诗,都觉得自己有一天也会成为一位伟大的诗人。就打个比方吧!就在今天,我们该学18课《忆江南》,一上课,就有一股诗香的味道“上课”,值日生响亮而清楚的说,老师竟然说,各位徒弟平身,我们很配合的回答道:“谢老师”。坐下了,许多同学在座位上偷偷笑。上课了,一阵风吹过,出现在我们眼前的竟是一些红得胜过火的江花,春天的时候江水绿得如蓝草一般。啊!我想起来了,这是江南,站在江边的是唐朝的大诗人“白居易”。啊!我穿越了,忽然,白居易的嘴里不知在念什么?我凑近一点儿,原来他在念这首诗“江南好,风景就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忽然,下课铃响了,我只看见“孔夫子”老师在说同学们再见!你看,这回你信了吧!每次都是我们班的语文考得最好,那都是“孔夫子”老师教导有方啊!我喜欢我们班的幽默老师“孔夫子”!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燃烧的蜡烛,是为了使命而献身的春蚕,每一位老师都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导师,引导我们登上人生的顶峰!
作文八:《我笔下的海底世界》400字
我笔下的海底世界
教学内容:画“海底世界”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神奇的海洋世界的兴趣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进行绘画。
3、培养良好的绘画习惯,养成耐心细致的做事态度。
教学准备:
1、相关课件。
2、一幅完整的海底世界展示图。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在上新课前,老师播放一个海底世界的动画短片,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并且使学生们进一步了解海底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二、构图示范
教师放映准备好的图片,图片中有鱼类、贝类、海草、
珊瑚的简单画法,学生们通过看这些图片,初步的知道怎么画海底世界里的小个体,必要时老师亲自在黑板上示范。在看完海底世界个体的图片后,老师将放映完整的海底世界图供学生们进行参考,并且将一幅已完成的海底世界图张贴在黑板上,供学生们欣赏与模仿。
三、动手画图
学生练习,教师辅导。老师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进一步辅导学生,辅导他们的构图空间、色彩搭配、线条构造,让学生既能独自完成作品又能得到辅导,帮助解决实际绘画中遇到的困难。
四、作品欣赏
在学生们画完图后,老师将画得好的图向大家展示,大家相互交流学习。
作文九:《海涅笔下的中国形象》5100字
2010年第19期
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ocialSciencesEdition)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No.192010
海涅笔下的中国形象
黄海燕,涂扬堃
摘要:海涅在其作品中对中国的描述不多,但也涉及了中国的自然、人物和文化。海涅对中国的描述都是批判性的,他抨击中国的皇帝、公主及中国的其它事物,实际上也是借批判他者来抨击当时普鲁士国王的残暴统治和社会的黑暗。海涅对中国形象的描述,反映了西方文化对中国形象的扭曲和妖魔化。关键词:海涅;中国形象;他者;西方中心主义中图分类号:I106.2收稿日期:2010-06-29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2009年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外文化交流中的误读现象研究”(JBS09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99(2010)19-0-03
作者简介:黄海燕,女,硕士,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福建福清350300)人文科学系助教,研究方向为中外文学关系。
海因里希·海涅(HeinrichHeine,1797-1856)是德国著名的革命民主主义作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游记和散文,还撰写了许多深刻有力的文艺评论及其它论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为中国读者所熟知,主要的代表作有组诗《时代的诗》、游记《哈尔茨山游记》、文艺评论《论浪漫派》等。海涅作品中涉及中国的文字寥寥可数,且分散在他创作的各个不同时期,一直以来并不被人注意,但是如果细心阅读海涅关于中国的描述,将会发现他也加入了他同时代的负面中国形象的大合唱,而且奏出了与众不同的音符。
显然,这样的描写过于夸张和片面,反映了海涅对中国的无知。他对中国地理自然的描绘,完全出于虚构和幻想。虽然世界地理自然无奇不有,但把整个中国的地理自然都描绘成极其夸张的奇异世界显然有失偏颇,这样的语句出现在文艺评论中亦有失水准。
(二)对人物形象的丑化
对于中国人的印象,海涅说:“那儿的人尖头尖脑,蓄着发辫,留着长长的指甲,见了面打恭作揖”,“他们不会高声大笑”,“为了忍住不笑,他们就绷着脸,装出极端滑稽可笑的怪相。”[2]众所周知,中国人并非人人尖头尖脑,留着长长的指甲,海涅的幻想只能是以偏概全。海涅对中国人外形的丑化是与他们西方所谓的文明、开化等一厢情愿的自我标榜相对的,同时也是西方人贬低“他者”的惯用手法。中国人的辫子成了西方人嘲笑、愚弄国人的标志性象征。
海涅在《中国皇帝》这首诗中写道:“我的父亲是一个俗汉,一个庸俗无聊的小人。”[3]海涅以一个中国人的视角来写中国人,说自己的父亲是“俗汉”,是“庸俗无聊”的小人。这反映了他对中国人人格方面的贬低。一直以来,西方文人笔下贬低中国人的描写从来没有停止过。不只是海涅,西方许多作家笔下丑化中国人的描写比比皆是。英国著名散文名家德?昆西的自白中,有这样的描写:“中国是一个无生命力的国度,中国人是非常低能的民族,甚至就是原始的野蛮人。”[4]巴罗在1804年的《中国见闻》中对中国作了这样的评价:“这个民族总的特征是傲慢和自私的,伪装的严肃和真实的轻薄,以及优雅的礼仪和粗俗的言行的牢固组合。表面上,他们在谈话中极其简单和直率,其实他们是在实践着一种狡诈的艺术,对此欧洲人还
一、形塑者的观看与想象
海涅把离他遥远的中国描述成一个可怜的、令人同情的对象,并把它作为自己讽刺时弊的陪衬物。张玉书在《海涅研究》中指出,海涅在他的著作中多次提到彬彬有礼的中国马夫和在柏林展览自己的中国人,还有爱喝烧酒的中国皇帝和好闻撕绸裂帛之声的中国公主。然而他写这一切,都是作为背景、衬托物,是为了去讽刺、挖苦、嘲弄、调侃他所仇视和厌恶的一切。海涅的兴趣不在于遥远的中国,而在于他身边的现实,他从没有正经地、严肃地谈论中国[1]。
(一)对自然地理的扭曲
在《论浪漫派》中,海涅写道:“那儿大自然的诸般现象都绚烂雕琢,别致耀眼,硕大的花朵形同巨人,纤小的树木犹如侏儒,层峦叠嶂全都精雕细刻、玲珑剔透,佳果累累全都甜香四溢、鲜美佳妙,奇禽异鸟全都毛羽斑斓形态怪异。”在海涅的笔下,大自然是怪异的、是可怕的、是可笑的,“连风儿也显得愚蠢可笑”[2]。
没有准备好如何去应付。”[4]孟德斯鸠说:“这个民族的生活以礼为指南,但他们却是地球上最会骗人的民族。”[5]西方人就是这样,以一种社会集体想象的方式对异域做出离奇的幻想。
(三)对人文方物的幻想
“无可否认,中国之于西方,是作为异质文化来接受的。”[6]19世纪,中国文化渐渐被西方文人摒弃,而且成了被批评的对象。西方文人大都继承了德国狂飙突进运动对中国的批判立场。在《中国皇帝》这首诗中,“烧酒”这一为全体国人熟知的普通事物,在海涅的眼中却是离奇的。“这是一种魔术的饮料”,“只要我喝了烧酒,中国就立刻富强”,“我的老婆也怀了孕”,“病人都恢复了健康”,“我国内所有的穷人,都穿着绒衣、绸衣逍遥”[3]。海涅的这些描述,透着一种对中国文化的无知。“我们不要宪法,我们要棍子、皮鞭。”[3]这样的描写则把中国完全塑造成了一个野蛮的、可怕的、完全没有自由和民主的愚昧国家。作者对于古老中国的想象在潜移默化中自觉的把中国与“丑陋”联系在一起,强化了中国的“落后和愚昧”。
在《论浪漫派》中,海涅还对中国的语言进行了扭曲。例如他说:“论性格老成早熟,说的却是一种孩子气的单音节语言。”在海涅看来,中国历史悠久的语言透着一种难以理解的诡异。他认为中国人单音节的语言发音是令人费解的、幼稚的。“语言、文字、历史等历来都是殖民者和被殖民者文化冲突的主战场,殖民者总是企图通过贬低被殖民者的语言文字,甚至妄想用殖民者的语言文字取而代之和篡改被殖民者的历史,试图抹杀被殖民者的民族主义。文人总是试图通过美化自己的文化和书写自己的历史来恢复自己民族的民族记忆和民族身份,以达到‘激发本民族人民对抗异族文化侵略的目的。’”[7]这是西方文人殖民心态的反映,是建立在以自己利益为出发点的基础上对他者的贬低,也是当时西方社会的普遍心理的反映。
前者重在颠覆、质疑本国的现实,后者旨在维护、保存本国的秩序。”[8]
(一)形塑者的视角
海涅,作为德国的一位著名作家,他本人并没有亲自到过中国。张玉书说:“海涅的这幅中国漫画来自何处呢?我想,除了当时德法报刊上寥寥无几的、有关中国的歪曲的消息之外,考虑到当时有关中国的德文、法文著述,大概是浏览了法国传教士都?哈特所编纂的于1736年出版的《中国祥志》。他当然知道马可?波罗的游记……海涅从来没有表示出他对中国有什么兴趣,在东方国家中他向往憧憬的是印度。”[1]海涅对中国的所有认识都源于阅读,这就不可避免会带上西方对于异族的偏见。在《论浪漫派》第三卷第一章里,海涅写道:“你可知道中国”,仿佛他真的到过中国。从来没有到过中国的海涅,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影响,他只能观看一段时间内的他者,这对于他的中国观有着深远的影响。遥远的时空距离决定了海涅观看的模糊和简单。中国形象始终作为西方文化的对立面出现在西方的文学作品和报刊杂志中,在这些被扭曲的异己的意象中,海涅不可能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在他脑海里所形成的一切关于中国形象的印象理所当然是被扭曲的。
观者的视角决定着他的态度,也决定了“他者”被看的形态。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大相径庭,这取决于观者对异国形象的观看方式。海涅采取了一种“自上而下”的观看角度。他从中国公主、中国皇帝等上层人物入手,通过他们的生活,展开他的神奇想象。皇帝、公主作为中国最高贵的上层人物,仅代表着中国贵族阶层。海涅的中国印象源于这个阶层,这就决定了他的观察中国的视野是狭隘的。
海涅这样写中国公主:“在这样一幢挂满铃铛的屋子里,从前曾住着一位公主,她的金莲比其余的中国女人的小脚还要纤巧……她把所有的家当都撕碎抛尽,于是满朝文武上书谏言,把这位公主当作一个不可救药的疯女送进一圆形的高塔。”[2]一位发疯的中国公主在宫殿里无理取闹,从这位公主身上,我们能感受到的是皇族生活的没落。他笔下的中国皇帝亦是如此,“是一个俗汉,一个庸俗无聊的小人”。读者透过他笔下这些中国上层人物的形象,看到的仅是中国社会极为少数的一个阶级的生活。而且,海涅对于这个阶级的描写也极不准确,他是在以偏概全。
(二)型塑者的先见
海涅对异域的想象并不是孤立的,在理解他的中国观的时候,应该把他与当时整个德国社会乃至整个西方世界联系起来,参考当时的社会文化、社会心理、意识形态、社会背景等因素。在西方文人的思维里有
二、海涅中国形象的建构及原因
海涅作品中对中国形象的描述,深刻地反映了西方文化对中国形象的扭曲和妖魔化。中国形象在西方文化中是如何被构筑的,中国形象在西方的历史上占据怎样的位置?海涅笔下那个否定的、妖魔化的中国形象如何形成?探赜索隐,我们不难发现“他者”眼中扭曲的中国形象的成因。
中国作为一个异国形象,有言说“他者”和言说“自我”的双重功能,不仅成为德国人反思自我的“他者之镜”,同时也成为我们反观自我形象的一面珍贵的镜子。“一国文学中对异国形象的寻找通常并不是现实的客观呈现,而是具有乌托邦或意识形态色彩,
一种根深蒂固的西方中心主义,而这种西方中心主义构成了西方文人共同的“社会集体想象物”。
“从哲学、历史观念来看,社会集体想象物基本上被理解为对(在社会—历史和心理方面)基本上不确的面目、形式、形象的不断的创造。只有从这些面目、形式、形象出发,才能研究‘某物’。”“社会集体想象物”是“对一个社会集体描述的总和,既是构成亦是创造了这些描述的总和。”[9]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解释西方文人的西方中心主义心态。一是社会舆论层面。海涅生活的19世纪,西方的文人发现原来那神奇伟大的东方不过是一个自己幻想出来的梦境。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先进的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强大,从此找到了“自信”,并将这份“自信”无限的膨胀。此外,适应对外殖民扩张的需要,西方舆论开始以一副救世主的姿态示人,他们要救赎“野蛮未开化”的中国,为自己的对外殖民扩张寻找借口。二是精神生活层面。在西方文人的灵魂深处一直如影随形地有一种西方中心主义。“这是一种认为西方文化优于、高于非西方文化,或者认为西方文化特征、价值或理想带有某种普遍性,从而代表非西方未来发展方向……西方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它的成功,更强化着这种普遍性的意识。因此,西方中心论是一种西方人与生俱来的—只要处于有色眼镜,它本质上是西方的‘看法’——
这种文化中,便不自觉地拥有这种‘看法’。”“他者”眼中的异国形象应该有其社会基础的支撑,海涅在描写中国时,不可避免地带上当时西方对中国的“先见”。这是一种在潜移默化中被输入的对中国的偏见,是西方社会的一种集体无意识。
(三)型塑者的双向批判
海涅借笔下扭曲的和妖魔化的中国形象,抨击愚昧落后的中国和批判他本国的黑暗社会现实。在海涅笔下,中国是丑陋的,但是他评判中国的同时也评判了本国的黑暗社会。海涅是德国著名的民主战士和爱国主义者,他非常推崇席勒式的革命写作。为了德国的自由民主,海涅倾尽自己的毕生心血。他站在德国国家利益的高度,以一种强烈的正义感,保护穷苦人民的权利。他因此从一个热情洋溢的抒情诗人转变成为一个具有强烈批判精神和辛辣讽刺风格的社会批评家。他抨击中国皇帝、中国公主及其它中国事物,都不仅仅是在批判他者,更是借批判他者来抨击当时普鲁士国王的残暴统治和社会的动荡不安。
读海涅的战斗般的诗篇,我们不仅可以从中看到他者的眼光,而且可以将之作为一面反观自我的镜子来理解和发展自己。
参考文献:
[1]张玉书.海涅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295-297.[2]张玉书.海涅选集[G].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120-121.[3]张玉书.海涅选集:诗歌卷[G].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324-326.
[4]葛桂录.一个吸食鸦片者的自白:德·昆西眼里的中国形象
[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7(5).[5]傅红春.西方人谈中国文化传统[J].唯实,1996(6).
[6]薛维华.中国公主:作为异国情调的中国形象[J].岱宗学刊,
2001(2).
[7]申富英,王湘云.论《尤利西斯》中的中国形象[J].兰州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8(4).
[8]姜智芹.颠覆与维护:英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透视[J].东南学
术,2005(1).
[9]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9-30.
作文十:《论毛姆笔下的中国形象》12000字
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论文
题 目 论毛姆笔下的中国形象
指导教师 n j
学生姓名 wy
二〇一五 年 四 月 一 日
论毛姆笔下的中国形象
摘 要
毛姆是一个充满浓厚异国情调的作家, 他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 1920年毛姆 亲临中国并在作品中塑造了大量的中国形象。 在他的作品中主要呈现出两种矛盾变化的 中国文化观,其笔下的中国形象一方面展现出他对乌托邦古国的憧憬,另一方面又透露 出对中国意识形态下的傲慢与偏见。本文从形象学角度出发,分析毛姆笔下的中国形象 及其复杂性成因。
关键词 :毛姆;中国形象;乌托邦;意识形态
Theory of maugham's image in China
Abstract
Maugham is a writer with strong exotic, He has a keen interest in the Chinese culture.Performance in China and created a large number of China's image in the works. In his works mainly presents two contradictory change Chinese cultural viewpoint, It's China's image showed his vision of utopia country on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revealed under the ideology of pride and prejudice to China. Th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magologie of parative literature discusses maugham's contradiction change China's image,In 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imagologie maugham's image of China as well as the cause of the plex image.
Key words:Maugham; China's image; utopia; ideology
目 录
摘 要 ..................................................................................................................................... i Abstract . ...................................................................................................................................... i i 目 录 ................................................................................................................................... i ii 1 绪论 .................................................................................................................................. 1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 1.1.1 研究目的 .................................................................................................... 1 1.1.2 研究意义 ....................................................................................................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
1.3 研究内容 ............................................................................................................... 1
2乌托邦化的中国形象 ...................................................................................................... 2 2.1 雄伟而华美的建筑文物 ....................................................................................... 2 2.2 魅力超脱的书画艺术 ........................................................................................... 2
2.3 博大精深的哲学文化 ........................................................................................... 2
3 意识形态化的中国形象 .................................................................................................. 4 3.1 落后、破败的中国 ............................................................................................... 4 3.2 病态、丑恶的中国人 ........................................................................................... 4 3.2.1 对中国人相貌的丑化 ................................................................................ 4
3.2.2 对中国人品性的丑化 ................................................................................ 5
4 中国形象复杂化成因 ...................................................................................................... 6 4.1 精神文化的需求 ................................................................................................... 6 4.2 意识形态的主导 ................................................................................................... 6 4.3 “自我”对“他者”的文化利用 ....................................................................... 7结 论 .................................................................................................................................... 8参 考 文 献 .............................................................................................................................. 9致 谢 .................................................................................................................................. 10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通过对毛姆作品的深入分析, 一方面领略了他在创作中语言的犀利性和思想的深邃 性,另一方面感知到一个中西方文化交织下的中国形象,为读者呈现出一个全新视角下 的中国。
1.1.2 研究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是我国对外发展的重要途径。研究毛姆 东方题材的作品, 了解西方文化视角下的中国形象, 有助于加强 “自我”文化和 “他者” 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从国内研究情况来看, 目前我国对毛姆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主题和艺术特色两大 论题上,主要通过综合研究、比较文学研究以及其他研究的方法对毛姆作品进行剖析。 从比较文学研究角度来看,大多学者运用了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的理论方法,而运用比 较文学形象学方法研究的还比较少,研究的焦点主要是毛姆笔下的中国和中国人的形 象, 其中以吴超平 《试论毛姆对中国文化的误读》 为典型代表, 认为毛姆是以一种客观、 冷静的态度观察中国。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毛姆以傲慢、贬抑的态度观察中国,如石黎 华的《东方主义的傲慢与偏见——论毛姆作品中的中国形象》。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都 具有片面性,都是对毛姆中国观的一种误读。毛姆笔下的中国是乌托邦和意识形态复杂 交织的统一体,是崇拜向往、客观冷静和傲慢偏见多种态度下的产物。笔者在精读毛姆 多数作品的基础上,从全新的视角再析毛姆笔下的中国形象。
1.2.2 国外研究现状
毛姆虽然没有像狄更斯、莎士比亚等作家那样风靡整个欧洲,但毛姆的研究成果却 毫不逊色。近些年他的作品越来越受到英美学者的青睐,研究成果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 平。不论是论文的数量,还是研究的质量都呈现出繁荣的新气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 快, 毛姆东方题材的作品再次受到英美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视, 甚至刮起了一阵 “毛姆热” 的潮流。近些年英美学者从独特的视角,新颖的观点切入,对毛姆东方题材作品进行深 入研究。
1.3 研究内容
本论文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分析法,将毛姆东方题材的作品进行详细梳理,并深入 分析其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即乌托邦化和意识形态化两种复杂矛盾的中国形象。从而将 这两种形象进一步细化为多种中国形象。然而,这些形象的成因正是源于毛姆个人的精 神文化需求、意识形态主导以及对他者文化的利用。
2乌托邦化的中国形象
毛姆在《总结》中写到“我去那里是带着对艺术的兴趣和这样一份心情,好奇的想 看看拥有如此古老文明的陌生民族的行为方式到底是怎样的” 。 [1]他为中国的古老文明蒙 上了一层华美而神秘的面纱,其心目中的古老文明主要停留在汉魏宫阙,唐风宋采。毛 姆分别从建筑文物、书画艺术、哲学文化三个方面塑造心目中文明、辉煌、理想的乌托 邦乐园。乌托邦化的中国形象塑造集中体现在《在中国的屏风上》 ,这是毛姆 1920年亲 临中国之后完成的一篇游记,由 58篇短文连缀成书,在中国的游历中寻找着早已遗失 的乌托邦文明古国。
2.1 雄伟而华美的建筑文物
毛姆在《幕启》篇中一边感叹着逝去的汉魏宫阙,唐风宋采,一边又欣赏着眼花缭 乱的奇珍异宝,整个人沉浸在东方神秘的想象里。当面对着破败的中国时,依旧用独特 的情怀探寻着蕴含古老文明的遗迹。他分别对中国的长城、天坛、饰物图案等赋予了华 美的辞藻,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东方文物的华美。在《长城》篇开头就用巨大、雄伟、令 人敬畏的等词语来赞叹眼前的中国长城, 并在结尾再次重复地赞叹以示对长城的敬畏之 情。他面对着苍天而立的天坛,便情不自禁地幻想出古代皇上祭天盛大庄严的场面。在 中国破败不堪的农村,在百姓看来只是破旧和贫穷,但毛姆却仍旧能在破旧中发现美的 痕迹,在《残片》中他这样描写到:“那儿,简朴的门上饰有一幅可爱的雕刻,窗户上 的花格构成一种复杂而优美的形状。 ” [2]他还对石头砌成的花饰、 桥上饰有的龙马图也用 精美、雅致的辞藻来点缀,特别是对残缺的半身塑像更是如同发现奇珍异宝一般欣喜。 他最后把自己比喻成一个水手,来表达自己对东方之国华丽辉煌的喜爱。
2.2 魅力超脱的书画艺术
毛姆对中国的书画艺术也大为欣赏,在《内阁部长》中他拿着中国山鸟画激动地赞 赏,如同获得珍宝。他认为中国的山水画虽然只有寥寥几笔,却栩栩如生;虽然只有几 根嫩枝,点点梅花,却包含着所有春天鲜活的魅力;虽然只有几只小鸟,却表现出无穷 的生命力。毛姆在《画》中着重描写了中国画家超脱的艺术魅力,将画家的绘画水平推 向了巅峰。尽管是画家在闲暇时间,随意拿出砚墨在墙上勾画几笔,在毛姆心中却是一 幅令人激动和欢喜,值得珍藏的画卷。他欢呼的赞叹道:“梅花在柔软的春风中散发着 阵阵清香,麻雀陶醉在这甘甜的清香中迟迟不去,它丰满的身体将细弱的梅枝折断,瓣 瓣梅花飘落在悬空中, 这真是一幅无比绝伦的画卷。 ” [3]毛姆认为中国的书画艺术是有生 命力的,璀璨的,永恒的。
2.3 博大精深的哲学文化
毛姆对中国的美好憧憬, 最主要的就是对中国古典文化的推崇, 17、 18世纪的中国 被西方国家看成是一个政治民主开明、百姓安居乐业、经济繁荣昌盛的温暖家园。毛姆 被这种生活的向往,被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和民主开明的政治思想深深的吸引。在《哲
学家》中他强调拜访这位博大精深的古典哲学家辜鸿铭是我此次旅程的心愿之一。他作 为一个傲慢自大的西方学者却对辜鸿铭毕恭毕敬, 为了能与辜鸿铭探讨中国古代哲学精 髓,不惜放下身份忍受辜老先生的冷嘲热讽。 《戏剧学家》篇中毛姆两次向宋春舫问起 中国庄子哲学时,面对他的不知所云而轻蔑地说:“同一位教师争论,如同海之神灵与 河之神灵争论一样,是无益的。 ” [4]他自如地引用《庄子·秋水》篇中北海若与河伯的对 话这一典故来反讽宋春舫的无知,对中国的哲学思想早有所研究并为之赞赏。此外,在 毛姆心中中国的政治是民主开明的,皇帝廉政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经济繁荣昌盛。来 到中国仍不忘寻找这种开明的政治,在《民主精神》这一篇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他看 见中国官员跟衣衫破旧的苦力在一起平起平坐的交谈,就片面地认为这就是真正的民 主,臭水沟与议会制相比,前者更有利于民主,这显然是对中国民主的误读,但是在一 定程度上也看出毛姆对乌托邦的古老中国文化的追求。
3 意识形态化的中国形象
毛姆在固有的文化视野下建构了一个乌托邦化的文明古国, 与此同时又在西方优越 论的观念下建构了一个意识形态下失真的中国。 在西方的科技发达与中国的封闭落后形 成鲜明对比时,西方的优越感充分地暴露出来,毛姆作为西方国家的一份子,那种优越 感便跃然纸上。如《苏伊士之东》 “将‘具有高尚道德原则的白种人’与‘残酷、狡猾、 虚伪、 容易犯罪的亚洲人’相对立。 ” [5]毛姆赞赏的仅是古老的中国文明, 对变革时期的 中国更多持的是否定的、贬抑的态度,在西方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下对封闭落后的中国 和中国人戴上了否定的帽子。
3.1 落后、破败的中国
20世纪初的中西方不论是政治文化, 还是经济科技都有着显著的差距。 英国率先完 成了工业革命,进入了科技领先的地位,而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封闭落后,变革动乱的时 代,毛姆作为英国人的优越感充分地显现出来,戴着有色眼镜贬抑着当下的中国。在作 品《雨》中毛姆讲述雨天中找不到一所令人舒服的住处,到处都是肮脏不舒服的中国小 旅馆,又紧接着描写他在伦敦舒适的房间、惬意的生活。将中国落破的生活和英国惬意 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突显西方国家的优越感。英国工业革命的率先完成奠定了西方优 越论的地位, 对中国无耻的践踏和掠夺行为在他们眼里却成了拯救中国的使者, 如在 《鸦 片烟馆》中把令人厌恶的鸦片馆比作温馨舒服,让人沉醉留恋的家,如同在享受惬意的 时光,中国人痛恨的鸦片馆却被他比喻成享受安逸时光的伊甸园,把西方人向中国倾销 鸦片的无耻行径歪曲成是在改善中国生活现状。 《面纱》是以中国香港和湄潭府为背景 的一部小说,湄潭府是霍乱与瘟疫的穷困山村,细菌学家瓦尔特作为拯救者的身份出现 在小说中,殊不知毛姆所掩盖的别有用心,整个小说都处在一种破败、阴暗、忧郁、阴 沉的感情基调, 中国的房屋、 街道等一切都是破落不堪的。 20世纪初的中国虽然是穷困 潦倒的,但毛姆笔下的中国却被予以了强烈的殖民意识色彩。
3.2 病态、丑恶的中国人
毛姆着重笔墨地刻画中国人的形象,其笔下的中国人大多都是病态化、丑恶化的, 特别是对中国人的相貌的刻画带有鲜明的种族主义色彩, 这一丑恶的相貌贯穿了他所有 的东方题材作品之中。
3.2.1 对中国人相貌的丑化
在西方的审美观中,白色人种优越于其他人种,他们站在一种高姿态视野中俯视着 其他种族。 中国人便是他们眼中鄙视的黄种人:细小的眼睛, 扁平的鼻子, 矮小的身材。 毛姆也承袭了西方文化里的中国人形象。 《人生的枷锁》中的宋先生,是毛姆凭想象创 造出的第一个中国人,他在小说里描述:“要不是姓宋的,事情本不会这么糟,黄皮肤, 塌鼻梁,一对小小的猪眼睛,这才是使人惶恐不安的症结所在。想到那副尊容,就叫人 恶心。 ” [6]这副尊容是毛姆想象出来的, 可以推想出这种恶心并非是相貌所致的, 而是西
方优越论下的种族歧视导致的。他 1920年踏入中国大地面对真实的中国人时,毛姆仍旧 没有丝毫的改观。他在《面纱》中对中国孩子的描写是这样的:“面黄肌瘦,身同侏儒, 扁平的鼻子,几乎没有正常人的模样,一看便令人生厌” [7]。还有毛姆在小说中对中国 的描述:“这是一座死城,如同人间地狱。 ” [8]。在《大班》中,大班明确表示死也要死 在英国,与歪斜的眼睛和呲牙咧嘴的中国人埋在一起是一件无法忍受的事情,毛姆借在 华英人大班之口,毫无顾忌地暴露出对黄种人相貌的厌恶。
3.2.2 对中国人品性的丑化
在毛姆眼里中国人除了相貌令人生厌之外,品性也是极端恶劣的。他笔下中国人的 性格多是狡猾、卑劣、诡计多端、不可信任的。毛姆在作品《苏伊士之东》中塑造了中 国商人陈礼泰,在毛姆看来因为陈礼泰接受过西方教育,所以才能成为商界的精英,但 他在品性上却是恶劣的, 为了得到黛西不择手段, 使用狡诈、 恶劣等手段逼迫黛西就范。 毛姆与此同时又塑造了黛西母亲的形象,黛西的母亲为了一己私利把女儿卖给了陈礼 泰,纵容女儿在外偷情等,把中国人的恶劣品性推上了极点,黄其森、宋先生以及不知 名的中国官吏同样是品性恶劣,狡诈狠毒,这种带有明显偏见和歪曲的中国人形象进入 了毛姆的思想观念中,甚至作为一个已既定的想象融入到西方文化语境中。
4 中国形象复杂化成因
从以上形象的分析中,可知毛姆笔下的中国形象主要是中国文化,中国现状以及中 国人的印象。毛姆一边以崇拜向往的眼光审视着中国的古典文化,一边又以傲慢偏见的 眼光贬斥着中国人民,中国形象的美好与邪恶如荡秋千般徘徊在毛姆的心中。姜智芹曾 在作品中指出:“一国文学中的异国形象从来都不是自在的、客观化的产物,而是按照 自我的需求对他者所做的创造性的虚构,是形象塑造者自我欲望的投射。 ” [9]可想而知, 毛姆笔下的中国与个人的精神需求密不可分。然而,毛姆对中国形象无论是美化还是丑 化,都是基于“自我”文化的需求,而对“他者”者文化的利用。因而,毛姆笔下的中 国形象主要源于精神文化的需求、意识形态的主导和“自我”对“他者”的文化利用。 4.1 精神文化的需求
毛姆对中国的乌托邦构想跟个人的生活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他的命运是悲惨的, 八岁丧母,十岁丧父,不得已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又因身体的缺陷受到同学们的讥讽 与排斥,他的生活中没有亲情,没有友情,连爱情也是虚伪可憎的。他在残酷的命运中 渴望着温暖,曾无数次向上帝祈祷,但生活却没有任何改善,于是他便公然批判基督教 的伪善,正如他在《人生的枷锁》中对基督教的亵渎和鞭挞。毛姆一生都在试图寻找理 想的精神寄托和充满欢乐的伊甸园。他在叔本华的哲学观中发现了东方哲学,特别是中 国古典哲学, 从此便将中国作为自己精神的伊甸园。 他把视线投射到英国作品中的中国, 在 14-15世纪英国作品里的中国是经济繁荣昌盛、君主政治开明、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 光明的乌托邦理想国,这是毛姆向往和梦寐以求的,他曾借作品表达自己的心声:我的 人以及我整个灵魂都向往那个遥远的东方世界。 他利用对中国的美好幻化来斥讽西方工 业文明下的虚伪。毛姆将整个灵魂寄予中国,在《面纱》中主人公凯蒂在英国虚伪的文 化环境中变成了龌龊、下贱、无耻的女人,偷情不以为耻,反而理直气壮地说:“我下 流、淫贱都是理所当然的,我无需受到别人的指责,因为我从小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 大的,我身边的人都是如此” [10]。这种观念与中国三从四德、坚贞不渝的文化观相悖。 最后凯蒂在中国文化的熏陶下找到了生命的真谛,得到了精神的救赎,重新踏上了有价 值的人生之路。对中国乌托邦的塑造正是源于个人的精神需求而建构的。
4.2 意识形态的主导
18世纪后期的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国力空前强大, 民族优越感高度膨胀, 中 国首当其冲成为对外侵略扩张的第一块肥肉。 英国乃至整个西方国家从对中国的崇拜转 变成掠夺和践踏,并开始用敌视和贬抑的眼光审视中国,奸诈、狡猾、丑陋的中国形象 深入于整个英国社会。托马斯·德·昆西悲愤地说:“如果让他生活在中国的方式、礼 节和景物中,准会发疯,他宁愿同疯子和野兽呆在一起,也不愿意在中国生活。 ” [11]在 英国意识形态的主导下,毛姆也同样将自己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鞭挞着中国。
“套话是比较文学形象学中描述异国异族形象的一个术语, 是形象的一种特殊而又
大量的存在形式。 ” [12]在姜智芹《欲望化他者: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的套话分析中 可以看出中国经历了从古代哲人王的美好形象到近代的中国佬约翰、异教徒中国佬、付 满楚等极具讽刺的邪恶形象,这些形象都是英国社会集体想象下的产物。在这种偏激的 意识主导下,致使毛姆笔下的中国形象无法避免带有邪恶性。
4.3 “自我”对“他者”的文化利用
巴柔说:“我言说他者,但在言说他者时,我却否认了他,而言说了自我。 ” [13]这说 明“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言说”和“被言说”的关系,而是出于自 我的文化需要对他者文化的利用。 毛姆笔下的中国不论是乌托邦化的肯定还是意识形态 化的否定都最终源于自我文化的需要,当本国文化处于劣势而无法改变时,则会有意识 地拔高他国文化,如毛姆对中国乌托邦的构建显然是夸大的赞美,这种赞美并非是真正 的赞美,而是出于自身的文化需要。当本国文化处于优越的地位时,为了彰显本国文化 绝对的优越地位,就对他者文化进行歪曲和变形,如毛姆对中国意识形态化的歪曲。一 切形象的构建都是出于“自我”的需要, “他者”形象就是“自我”的文化利用。
结 论
毛姆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几乎所有的作品都与他的人生经历有着密切的关 联。他曾在《十部小说及其作者》里强调:“一个作家写出什么样的书来,取决于他是 什么样的人。因此有理由去了解他个人的人生经历。” [14]毛姆笔下复杂变化的中国形象 正源于他复杂变化的人生经历。
父母的早逝造成他童年的不幸和内心无法平复的伤痛, 但却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 宝贵的素材;口吃夺走了他成为一名优秀律师的权利,却赐予了他一个文学巨匠的光辉 头衔;生理上的残疾与他人的鄙视让他迷失在西方空虚的世界里,却给了他一个东方神 秘的精神伊甸园;而当西方文明优越于东方文明时,意识形态的主导让他用傲慢与偏见 的姿态贬斥中国。无论是美好的中国还是破败的中国,都是毛姆文学创作与人生经历复 杂交织下的产物。
在毛姆中国形象的分析过程中,让我们在熟知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再次看到了一个 西方文化视野下的中国,虽然毛姆笔下的中国并非是真实的中国,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让 我们看到了中国发展变化中存在的问题, 从毛姆对中国复杂形象的塑造中引发反思我国 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这也正是我们探讨毛姆中国 形象的核心意义所在。
此外,在这一论题的探讨中发现毛姆作品中的西方人、中国人、在华洋人,三者在 人物形象刻画上虽有差别,但仍存在某些隐秘的共性。由于学识水平、研究资料等原因 的限制,还不能对这些形象的共性做进一步地梳理分析,希望对毛姆作品有兴趣的学者 能进一步研究。
参 考 文 献
1毛姆著 . 孙戈译 . 总结 [M].上海:上海译林出版社 . 2012, 67-68
2毛姆著 . 唐建清译 . 在中国屏风上 [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13, 148
3 W . Somerset Maugham, An King, New York:Arno Press:2012
4 张艳花 . 毛姆与中国 [J].复旦大学学报 .2013
5 葛桂录 . “中国画屏”上的景象—论毛姆眼里的中国形象 [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7
6毛姆著 . 张柏然、 张协健、 倪俊译 . 人生的枷锁 [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13, 56-57
7 毛姆著 . 阮景林译 . 面纱 [M].重庆:重庆出版社 . 2014, 89
8 孙泠赟 . 毛姆建构的中国形象—以《在中国屏风上》为例 [J].剑南文学 . 2011
9姜智芹 . 非我与他者
10 W . Somerset Maugham, The Summing Up, London :Pan Books. 2013.
11田丹 . 解读英国文学中意识形态模式的中国形象 [J].贵阳学院学报 . 2010
12孟华 . 比较文学形象学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1, 114
13刘雅琼 . 论比较文学形象学中的他者与自我关系 [J].现代语文 (文学研究版 ). 2008 14泰德·摩根.希瑞森、张安丽译 . 毛姆传 [M].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 1993, 130
致 谢
在论文完成之际, 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 她的热情关怀和悉心指导让我感动。 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老师耐心的指导并给予我较大的帮助。由于我的论文存在诸多问 题,老师先是通过打电话跟我仔细的沟通,然后针对论文大到段落句子的指导,小到词 语标点甚至是注释方面,老师都一一地给予批注和修改,老师不厌其烦地修改我的论文 并花费了很大的心思,老师越是指导得仔细,我越是感到自己的不足和不该,希望在老 师悉心细致的教诲和帮助下,我能够将一篇好的论文呈现在大家的眼前,希望能够不辜 负老师对我的指导与期望, 感谢老师悉心的指导, 感谢她广博的学识、 深厚的学术素养, 我相信,通过论文的修改,让我终生受益的不仅是对学术论文写作技巧与研究经验的积 累,更是老师真诚、细致、认真、端正的治学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在此再一次 向牛静老师表达我诚挚的谢意。
同时借此机会,我要对四年来的每一位授课恩师深表感谢。老师您们辛苦了!最后 我要郑重地感谢我的大学,是它给了我一个可以提升自己的平台。在大学里我得到的不 仅仅是知识,更学会了怎么样做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优秀作文]我笔下的春天